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全球氣候變化的認識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中圖分類號 X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2-2104(2008)03-0058-06
在科學家不斷對全球氣候變化進行評估和研究中,人們越來越感到該問題的嚴峻。全球氣候 變化已經成為國際關注的重要環境問題,其影響也深入到了政治、經濟、文化等人類社會的 各個領域。諸多研究證明,近幾十年來氣溫升高主要是人為溫室氣體排放造成的。為此,國 際社會早在20世紀80至90年代就開始了在控制人為溫室氣體排放方面的努力,并希望通過 國際 協議的方式來約束各國的排放行為。然而,從目前各國在減排方面的成果來看,都不能令人 滿意。唯一一部旨在減緩全球氣候變化的國際協議――《京都議定書》,是經過了上千 位 科學家、上百個國家共同研究制定出來的,被認為具有靈活和先進的減排機制,但卻一直沒 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即便是對減排表態最積極的歐盟,其中的許多會員國在履行議定書的義 務時也表現出了力不從心。本文認為,造成這種低效的原因不僅僅是科 技研究水平和政策手段上的局限所至,更為關鍵的是現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認知出現了問題 。認知的過程是人們正確認識事物并選擇相應解決方案的根本前提,一旦在認知上出現了誤 差,必然會導致解決方案的低效性甚至無效。因此,要尋求更適合緩解全球氣候變化的方案 ,就必須對全球氣候變化有正確的認識。
1 全球氣候變化問題中的“冥王星現象”
“全球氣候變化是‘公地悲劇’” 這一說法無論是在學術界的論著中、各國政府的報告中 還是新聞媒體的報道中,早已成為探討全球氣候變化問題的基本前提。人們普遍認為全球氣 候變化是典型的“公地悲劇”[1~3],并且在解決該問題的過程中容易出現 “ 免費搭 車”現象[4]。在這樣的認識基礎上形成了諸多致力于緩解全球氣候變化的政策和 機制, 其中就包括第一份國際范圍簽署的《京都議定書》。許多學者及環境組織在探討緩解氣候變 化的機制時指出:只有當全球所有國家參與到國際合作中來,才能避免“免費搭車”現象和 環境的惡化,否則悲劇的后果必將由所有國家共同承擔[5~7]。許多國家的政府 報告也肯定了這一說法。例如從較早的美國政府的官方報告[8]到最近的英國政府 所做的 全球氣候變化經濟分析報告[9]都將全球氣候變化看作是“公地悲劇”。而相關的 新聞媒 體報道也與學者和政府的言論形成了巨大默契,在大多數與全球氣候變化問題相關的新聞報 道中,很難找到對此持否定或懷疑態度的。
但就筆者接觸到的文獻來看,“全球氣候變化是‘公地悲劇’”這一“事實”自從哈丁提出 空氣污染等環境問題屬于“公地悲劇”后幾乎是直接被沿用下來,很少有人進一步論證它的 合理性,致使這種認識一直延續到今日。哈丁原文是:“……公地悲劇又表現為污染問題。 ……生活污水,或化學的、放射性的和高溫的廢水被排入水體;有毒有害的和危險的煙氣被 排 入空氣;……”[10],并沒有直接指出全球氣候變化是“公地悲劇”,但隨著全球 氣候變 化問題的提升,人們將其作為一種國際環境問題并納入到了一般環境污染問題之中,自然成 了“公地悲劇”的表現形式之一。而這種現象可稱之為“冥王星現象”。
有關人們對冥王星的認知問題,美國天文學家湯博在1930年發現了冥王星并錯誤地估計 了其質量,認為它是比地球還大的大行星。他的結論被國際天文學界普遍接受,冥王星成為 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而且這一認識也被當作科學事實編入了各國的百科全書、教科書、字 典詞典等各種出版物中,在全世界得以普及。雖然也有過質疑和反對的聲音,但一直沒有得 到應有的重視。在2006年的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大會上才最終將冥王星剔除出太陽系大行星之 列。自此,太陽系九大行星的說法經歷了近一個世紀后不復存在。所謂“冥王星現象” 就 是指起初沒有得到充分論證的說法通過宣傳報道,久而久之被廣泛接受為事實,甚至是公理 的現象。
“冥王星現象”的結果必然是扭曲了人們對事物本質的認識,而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任何 試圖解決問題的方案也必然是低效甚至是失效的。全球氣候變化被公認為是“公地悲劇”正 是一種“冥王星現象”。在幾十年的研究中,人們一直秉承著最初哈丁對環境污染問題的看 法來認識全球氣候變化,并且在缺乏系統論證的情況下將該觀點在全球范圍內普及。期間雖 然也有學者對此提出質疑或否定的看法[11~13],但這樣的觀點相對而言極為 少見, 且本身由于缺乏系統性論證而難具說服力,被一個龐大的集體無意識的認知浪潮所淹沒。在 這種集體無意識的推動下,全球氣候變化作為“公地悲劇”已經成為一個尋找解決全球氣候 變化問題的默認的前提假定。
對全球氣候變化的認識中存在的“冥王星現象”從對當前認識和解決全球氣候變化問題的邏 輯中也得到了進一步印證。表1用路徑的方式將“公地的悲劇”與當前普遍接受的全球氣候 變化問題在認識上進行了對比。該比較主要包括對問題性質的預先假定、問題影響的預期和 解決方案三大方面。
哈丁以一個對所有人都開放的牧場為例指出了作為公用品的牧場最終會由于過度放牧而 導致 崩潰這一悲劇的必然性。因為一般情況下人們在權衡個人利益和公眾利益的時候往往以前者 最大化作為一種理性的追求。“每個人都被鎖進一個強迫他無限制的增加自己畜群量的系統 ――在一個有限的世界里”[10],直到牧場最終的毀滅。也就是說,公地的自由使 用是導致 悲劇的根本原因。要想解決這一問題,必須讓所有人參與進來。哈丁提出要么通過產權私有 化的方式使公眾利益和個人利益更為緊密地結合起來,進而確保公地悲劇不會發生;要么建 立管理機制,由權力機構限制人們的行為。他認為這是兩種最為有效的解決方案。
由表1可知,全球氣候變化問題的影響也被普遍認為是負面的,將會給全人類帶來巨大的災 難,因此當前主要通過簽訂國際協議的方式,呼吁所有國家參與到國際協議的履行中來以求 解決這問題,《京都議定書》就是在這一認識中形成的。通過比對可見,目前在邏輯結構上 ,全球氣候變化與“公地的悲劇”在認識上具有一致性。
然而“全球氣候變化是‘公地悲劇’”這個沒有經過系統論證就被認可的觀點尚待考證。只 有展開對全球氣候變化問題的重新認識才能從本質上尋找到解決的途徑。
2 全球氣候變化與“公地悲劇”之比較分析
如何將全球氣候變化區別于“公地悲劇”對于深入探求前者的本質至關重要。表2是在 表1的結構上發展起來的兩者在三方面特征的比較。
2.1 基本假定的差異
基本假定決定了人們到底要研究的是一個什么問題。在這方面,“公地悲劇”和全球氣候變 化表現出了完全不同的特征。
首先,“公地悲劇”屬于風險性問題,而全球氣候變化屬于不確定性問題。從定義上看,風 險性問題是可以列舉出某種決策可能帶來的所有結果以及計算出這些結果出現概率的。牧地 的承載力是有限且可以預測的,牧民在做決策時(是否應該在牧地上再增加一頭牲畜)對 公地自由使用權所帶來的結果和出現概率都有清晰統一的認識:只要公地繼續自由使用下去 ,必然帶來悲劇。但是出于自利的選擇,他們仍然超載放牧,令自己的行為所造成的風險平 攤給所有的牧民。而不確定性問題是無法計算出各種結果出現概率的[14],甚至無 法掌握 一個決策可能帶來的所有后果。這主要是因為不確定性問題不具有對問題的完整認識。全球 氣候變化就是難以預測未來影響及各種影響出現概率的不確定性問題。雖然人們相信在一個 封閉的循環系統中的氣候子系統的承載力是有限的,但這個承載力的極限會在什么時候出現 ,當前全球氣候狀況離這個極限還有多遠仍然是不確定的。并且在這個過程中,人們對氣候 變化還具有著非常強的適應能力,正如進化論中所述的人類的存在在于他對自然的最大的適 應性。在以往的研究中,人們經常會把風險性和不確定性問題混為一談。其實,風險性問題 主要由問題的本質所造成,不確定性問題則是對問題本質的認識不夠完善所造成,引發兩種 問題的原因不同,兩種問題所帶來的影響不同,解決問題的方案也就不同。
其次,哈丁提出“公地悲劇”時考慮造成悲劇的因素是非常單一的,他排除了戰爭、災難、 疾病等各種因素在外,假定社會穩定,造成悲劇的因素只有畜牧量對資源的宿求。在人口問 題中則體現為人口的增長對資源的宿求。但是影響全球氣候變化的因素不只是人為溫室氣體 的排放,而是更多更為復雜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例如人們對氣候系統有限的認識水平上 所發現的全球暗化(Global Dimming)、陽光的日益猛烈等現象以及地球氣候變化的自然規 律共同影響全球氣候系統的變化。其中,全球暗化是指20世紀50年代以來產生的一種現象, 即 被地球表面吸收的太陽光照量在逐漸減少。目前的研究認為,全球變暗主要是人為原因造成 的,主要元兇是人類工業生產、地面運輸等活動中排放的各種懸浮微粒以及飛機高空飛行留 下的凝結尾流。諸多專家學者發現,自1990年以來,尤其是在歐洲隨著空氣污染的治理降低 了懸浮顆粒的含量,暗化的趨勢有所好轉。然而暗化的趨緩卻造成了溫度的上升,溫室效應 的影響更為顯著[15~16]。由于暗化與暖化的雙重矛盾,人們擔心側重解決全球暗 化問 題將加速全球變暖,若側重解決全球變暖問題則有可能加重暗化的影響。因此如何處理解決 兩者的關系尤為重要。總起來說,近幾十年來全球平均溫度的升高應該是各種因素共同作用 的結果,且主導因素未明確,各因 素也無法進行影響大小的先后排序。總之,這個過程是 復雜的,也是人們當前有限的知識范圍內所無法看透徹的,在未來,氣候將如何變化也將取 決于這些因素組合而成的結果。
另外,“公地悲劇”另一個重要假定是所面臨的局面沒有技術解決方案。技術解決方案(Tec hnical Solution)一般是指通過自然科學的途徑,即科學技術的手段提出的方案。也就是說 ,面臨“公地悲劇”問題,也許解決的科學技術已經存在,但卻不存在有效的技術解決敏感 。這個假定對于人口問題來說也許是合理的,因為無論出現任何技術,人們的理性選擇是不 采用這些技術進行自我消亡。生育是人類自我延續的一種基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雖然當前 已經有非常成熟的避孕技術,但這些技術無法阻擋人類的迅速繁衍和人口數量的激增。那么 對于全球氣候變化來說,是否有技術解決的方案呢?答案仍不確定,可絕對不是否定的。雖 然技術與技術解決方案存在差異,但是技術解決方案必須依靠技術的發展。從當前的科技水 平來看,人們正在從提高能源利用率、推廣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和加強清潔技術的研發三方面 努力,并在減排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只是這些技術的發展尚沒有轉化為一種可行的技術 解決方案。所以人們主要采用政治、經濟等社會科學的手段,希望通過國際合作的方式尋求 問題的解決。然而,全球氣候變化的技術解決方案并非是不可能的,這主要取決于技術淘汰 過程中的轉換成本(Switching Cost)的大小。作為經濟人的理性選擇,一旦轉換成本合適, 人們就會選擇更為清潔環保的技術和設備。因此,要減少溫室氣體的人為排放,絕不能否定 技術解決方案的可能性。
2.2 預期影響的差異
全球氣候變化與“公地悲劇”不僅在探討問題的前提假定上不同,在造成的影響上也有很大 區別。
這首先與它們所探討的問題性質有關。哈丁認為在公地自由使用的社會里,風險是顯著的, 然而每個人都在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爭先恐后追求的結果最終是帶給公地以及所有人的 崩潰,即悲劇是注定要產生的。然后對于全球氣候變化這個不確定性問題來說,未來的局面 是否一定是所有人的悲劇仍存在很大爭議。Perman 等指出不確定性問題存在兩種類型,一 種是可能列舉出某種決策帶來的所有結果,但是無法確定各種結果出現的概率;一種是既無 法列舉出某種決策帶來的所有結果,也無法確定結果出現的概率,后者被稱作絕對不確定性 問題(Radical Uncertainty)。由于人們對復雜的氣候系統及其影響的認識極為有限,全球 氣候變化問題仍處于絕對不確定性問題之列,這就決定了它的悲劇不定。直至現在,在全球 平均溫度趨于上升的同時,許多區域的溫度卻在下降,不同區域的溫度變化情況也有著非常 大的差異。
在公眾利益和個人利益的關系上,全球氣候變化與“公地悲劇”也存在很大差異。后者認為 公地的自由使用權短期會給個人帶來收益,但從長期來看,對于個人利益和公眾利益都會帶 來難以挽回的損失。而全球氣候變化,或者說溫室氣體的人為排放短期對個人有利,長期對 個人和部分公眾也不一定有害。談到這一點,探討全球氣候變化到底會帶來什么影響就顯得 尤為重要。
2.2.1 全球氣候變化影響的三種論調
直至今天學術界對于全球氣候變化是否會給人類造成巨大災難仍存有爭議,并且基本上可以 被劃分為三大派別:全球氣候變化有害論、有益論和不定論。以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 (IPCC) 為主的諸多科學機構和學者通過在全球范圍內的氣候研究和評估,雖不否認全球氣候變化可 能帶來的益處,但認為全球氣候變化的綜合效應是負面的,是關乎全球命運的。他們通常被 看作是全球氣候變化的有害論者。對于全球氣候變化到底會帶來什么樣的災難不多贅言,因 為對它的研究占據了該領域研究的很大部分并且極為系統,同時也占據了國際道德高地,被 全世界所了解并廣為接受。但是全球氣候變化的諸多災難性的影響都是通過情景模擬等方法 對未來的預測,其中的不確定性仍然很大。全球氣候變化的有益論者也不否認人為溫室氣體 排放造成了全球變暖、海平面上升等現象,但一方面他們對主流觀點所提出的各種影響的程 度表示質疑,另一方面他們對氣候變化給人類造成的各種影響是否有害表示質疑,并且有不 少 學者和機構指出氣候變化對地球是有益的。例如溫度的上升有利于漁業的發展、某些物種的 繁衍、使得處于寒冷的無法開墾的土地得以耕種、北方的冬天得以縮短等[12,17] 。不 確定論者則處于前兩者之間,承認人為因素造成了全球CO2濃度的迅速提升,但是全球氣 候變化的影響利弊還難以斷言,氣候變化的影響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因此沒有必要采取強 制 措施加以控制;同時,有的不確定論者認為人們所謂的全球氣候變化的威脅很大一方面是因 為威脅了人們原有的生活方式,而人具有較強的適應性,既然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仍不確定 ,更多的應該考慮通過生活方式的改變等途徑嘗試著如何更好地適應氣候變化。還有人認為 ,人為排放溫室氣體造成的全球氣候變化并非是導致那些惡劣影響的本質問題[18] ,例如 “國際政策網絡”的報告指出世界范圍內的貧困問題才是本源,應將更多的注意力轉移到解 決貧困問題上[19]。
2.2.2 氣候變化對不同利益群體的影響
不僅從總體上看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難以定論,對于不同的國家、地區和個人,全球氣候變 化所帶來的短期和長遠利益也是不同的。從當前世界的利益格局來看,可以將各國基本上分 為6大利益群體。①歐洲大部分國家。這些歐洲國家的清潔技術是相對完善、先進的, 推動一個限定溫室氣體減排期限和目標的強有力的國際協議是符合他們短期和長期的經濟、 政治利益的。②以美國為主的少部分發達國家。這部分國家不僅工業發達,且主要依靠化石 燃料能源,按照《京都議定書》在定期內的定量減排溫室氣體的做法對他們來說不僅會造成 短期經濟的損失,也不符合他們長期利益,因此在缺乏對全球氣候系統及影響的認知的基礎 上,他們拒絕履行國際協議中的減排任務。③以俄羅斯為主的前蘇聯加盟共和國。這些國家 在20世紀90年代的政治和經濟轉型使得工業發展所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水平迅速降低,在《 京都議定書》中不承擔或較少承擔減排任務。因此,參與國際協議并非是出于減少溫室氣 體排放的目的,而是通過出賣交易許可證給其他國家贏得更多的政治和經濟利益。更何況全 球氣 候變化對他們的負面影響相對較小,甚至溫度的升高都會給他們帶來農業生產率的提高、更 適宜生存的氣候等。④小島嶼發展中國家。這些國家海拔較低,又多數孤立于大陸,因此對 于全球氣候變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的應對能力最脆弱。如果海平面持續上升,將直接威脅到 這些島國的存在。因此全球共同承擔溫室氣體減排責任符合他們短期和長期的國家利益。⑤ 大部分發展中國家。這些國家由于工業發展較晚,認為西方發達國家對當前溫室氣體排放造 成的全球氣候變化應負主要責任,而發展中國家應以發展為主,在逐漸擺脫貧困落后的過程 中不應承擔早期的減排責任。⑥石油國家的利益聯盟。以中東為主的石油資源豐富的國家, 他們的經濟發展和就業主要的推動力來自于石油產業。推動清潔能源和技術的使用將造成他 們石油產品出口利潤的大幅降低,不符合他們的短期和長期利益,因此這些國家也缺少加入 推動溫室氣體減排的國際協議的動力。由這6大利益群體構成的博弈平臺使得全球氣候變化 問題更為復雜。
總之,與“公地悲劇”不同,全球氣候變化的未來不僅難以預測,而且還存在一系列難以用 “公地悲劇”解釋的現象:面對全球氣候變化,個體并非無差別受損;排污的人不一定受害 ,減排的人不一定受益;某些利益群體受害的同時,另外一些利益群體則從中受益;某些利 益群體受害程度嚴重時,另外一些利益群體受害程度較輕。
2.3 解決方案的差異
由于全球氣候變化與“公地悲劇”問題的性質及其影響上的巨大差異,使之成為了兩種不同 的問題,針對這兩種問題的解決方案也就必然相去甚遠。
首先,解決“公地悲劇”問題是以地區或國家權力機構為核心的,這些權力機構都具有強制 某種政策實施的權力或者保障私有產權的能力,而且由于悲劇的注定和對本國造成的負面影 響,這些權力機構也有意愿主動加強控制。全球氣候變化作為一個復雜的國際環境問題,是 難以通過個別國家的努力而解決的,因為所帶來的影響不均衡分布在不同的區域,有些國 家是溫室氣體排放大國,但卻使得其他國家受到威脅,有的國家花大力氣減排使得其他國家 得以“免費搭車”。全球氣候變化問題必須通過高于國家的權力機構來管理控制才能得以解 決。然而在當今以國家的完整性和不可侵犯性為根本原則的國際政治舞臺上根本不存在 高于國家的權力機構,即便聯合國也不具有強制各國執行國際協議的權力,這勢必造成在各 國利益沒有得到充分協調的情況下國際協議的軟弱性和履行的困難性。例如《京都議定書》 中就表示任何國家都可以根據本國的利益選擇履行或退出國際協議。一個不具備約束力 的協議是無法起到預期效果的。
其次,避免“公地悲劇”發生的另一種解決方案是通過明晰產權使“公地”私有化,但是人 們無法對全球氣候明晰產權。因為,氣候在不同地理位置和不同的海拔高度上都具有其獨特 性,生活在不同區域的人們每年所面臨的氣候條件截然不同。這是氣候區別于一塊牧地這種 公用品的重要特征。那么面對不同的氣候,溫室氣體在不同地區的排放可能給本地和其他地 區帶來相同的、不同的甚至相反的影響,也就是說影響具有不確定性、遷移性。同時,人們 一方面對地球吸收人為溫室氣體的能力的認識有限,一方面無法將排放溫室氣體的權力準確 清晰地分配給每個國家、每個單位和個人。這從《京都議定書》談判過程中各國對要求減排 的溫室氣體總量的爭論中可略見一斑。
另外,哈丁在探討“公地悲劇”時對另外一種解決方案,即依靠喚醒人們的良知和責任來避 免悲劇的產生表示質疑。他以人口問題為例,指出一方面由于人們不會選擇自我消亡,所以 良知的呼吁不可能對所有人起作用,另一方面長期呼吁良知只會讓一部分響應呼吁的人們降 低生育率,而另一部分生孩子較多的人所生育的后代所占比例逐漸增大,最終“自然界將會 采取她的報復行為,節育的種族將滅絕,取而代之的是生育的種族”[10]。所以對 于“公 地悲劇”這一問題,是不可能通過良知與道德的呼吁宣傳與教育解決的。然而,對于全球氣 候變化來說,良知道德的呼吁卻有著一定的積極作用。首先,降低溫室氣體減排量不會對人 的生存與延續產生質的威脅,尤其是隨著科技的發展,清潔技術和清潔能源的普及,以及人 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逐步提高,倡導環境保護的呼聲的確起到了也會繼續起著積極作用。另 外,采用清潔技術進行減排的人們也決不會因減排而出現“自我消亡”的事件,溫室氣體排 放量大的單位和個人也決不會因不減排就生存得更好、更長久。還有,人們都具有憐憫心, 在有利己主義傾向的同時也具備利他主義傾向,通過宣傳、教育等方式來呼吁人們的利他主 義傾向,從而使得良心展現出積極應對問題的一面是可以肯定的。更何況,從20世紀60年代 起的綠色運動掀起的環境保護浪潮也足以證明呼吁良知在全球范圍的積極作用。
3 結 論
綜上,全球氣候變化并非由單一的人為原因所造成,它是典型的不確定性問題。相比“公地 悲劇”,該問題更為復雜。目前人們仍無法掌握它可能造成的所有影響及其出現的機率。科 學技術的發展和清潔技術與能源使用成本的逐步降低則給未來的技術解決方案提供了可能。 全球氣候變化的這些特征決定了它的預期影響并非悲劇注定,而是更為復雜多樣,不同的國 家或個體不可能做到風險均擔,引起危害的國家或個體不一定受害,受害的不一定是引起危 害的。面對全球氣候變化這種國際性的環境問題,既難以依靠高于國家的強制力量來加 以解決,又無法準確地對各國的溫室氣體排放權加以明晰,但同時不能忽略呼吁良知和責任 的力量。這就是全球氣候變化問題,一個從基本假定、預期影響到解決方案完全不同于“ 公 地悲劇”的問題。人們必須基于對該問題的全新的系統的認知才能真正找到有別于《京都議 定書》的更為有效的解決途徑。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 Donald K. Sustainability and the Commons[J]. Science, 2003, 302(5652): 18 61.
[2]Robert T W. Climate Change: The Political Situation[J]. Science, 2003, 30 2(5652): 1925~1926.
[3]齊曄. 氣候變化、公用地悲劇與中國的對策[A]. 見:巫永平編.公共管理評論(第 二卷)[C]. 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4, 149~157.[Qi Ye. Climate Change, T rage dy of the Commons and the Policy of China[A]. In: Wu Yongping. China Public Ad ministration Review (Second Vol.)[C]. 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2004 , 149~157.]
[4]Mark J L. Security and Climate Chang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the Limi ts of Realism (Routledge Research in Environmental Politics) [M]. London: Rout ledge, 2005. 73.
[5]Cédric P, Jonathan P, et al. Beyond Kyoto: Energy Dynamics and Climate Sta bilisation[R]. Paris: OECD/IEA, 2002. 1.
[6]Ruchi A.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Justice: A NorthSouth Dimension[M] . Hampshire: 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 2004. 57.
[7]Christoph B and Michael F. The Kyoto Protocol: Success or Failure? [A]. I n: D. Helm. ClimateChange Policy[C].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258.
[8]United States Congress House Committee on Interior and Insular Affairs Subc ommittee on Water and Power Resources. Implications of Global Warming for Natura l Resources: Oversight Hearings Before the Subcommittee on Water and Power Resou rces of the Committee on Interior and Insular Affairs[R]. Washington D.C.: U.S .G.P.O. , 1989. 561.
[9]HouseofLords Britain. The Economics of Climate Change, 2nd Report of Se ssion 2005-2006, Volume II: Evidence[R]. London: TSO Shop, 2005. 128.
[10]加勒特•哈丁. 公地的悲劇[A]. 見:赫爾曼•E•戴利, 肯尼思•N•湯 森主編.珍惜地球:經濟學、生態學、倫理學[C]. 北京:商務印書館, 2001. 154,152,158.[Ga rrett Hardin. Tragedy of the Commons [A]. In: Herman E D, Kenneth N T. Valuingthe Earth: Economics, Ecology and Ethics[C].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2 001. 154,152,158.]
[11]Wolfram K. Economics of Climate Change: The Contribution of Forestry Proje cts [M]. Netherland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000. 19.
[12]Ian H R. Classical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A]. In: Luterbach er U. and Sprinz D. 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Global Climate Change[C]. B oston: MIT Press, 2001. 56.
[13]Carlo C and Marzio G. The Future Evolution of the Kyoto Protocol: Costs, B enefits and Incentives to Ratification and New International Regimes[A]. In: C arraro C and Egenhofer C. Firms, Governments, and Climate Policy: Incentivebas e d Policies for Longterm Climate Change. Chetenham: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20 03. 276.
[14]Roger P, Yue M, et al. Natural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Economics[M].3rd ed. Harlow: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 2003. 299.
[15]Wild M.,Hans G.,et al. From Dimming to Brightening:Decadal Changes in Sola r Radiation at Earth's Surface[J]. Science,2005,308(5723):847~850.
[16]Pinker R. T., Zhang B.,et al. Do Satellites Detect Trends in Surface SolarRadiation?[J]. Science,2005,308(5723):850~854.
[17]Wright L J, Hoblyn R A, et al. A Threatened Species Benefits from ClimateChange? [EB/OL]. 2002. 省略/articles/meeti ngs/judging/woodlarkposter.pdf.
[18]Bjrn L. Global warmingare we doing t he right thing? [EB/OL]. 2001.image.guardian.co.uk/sysfiles/Guardian/documents/2001/08/14/war ming.pdf.
[19]IPN. Climate Chang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 blueprint fromthe Sust ainable Development Network[R]. London: International Policy Network, 2004. 3.
Cognition Research on Global Climate Change
WANG Jingmin WEI Dong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Shan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Jinan shandong 250014, China)
關鍵詞 氣候變化;防災減災;科普宣傳;低碳;環保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7)184-0094-04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在第五次評估報告中明確指出[1],1880-2012年觀測的全球年平均表面溫度(包括陸地和海洋)增暖了0.85℃。很多科學觀測表明,20世紀全球地表平均溫度變化之快是過去一萬年所沒有的,并且這種人為引起的氣候變化將持續幾個世紀[ 2 ]。預計到21世紀末,全球地表平均溫度還將上升 1.4℃~5.8℃[ 3 ]。
鑒于氣候變化事實及其可能引發的嚴重后果,必須采取切實應對行動,已成為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我國相關部門緊緊圍繞社會公眾需求,從做好全民科學普及抓起,積極創新科普內容與形式,在推進應對氣候變化科普宣傳工作過程中,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和極端氣象災害多發頻發重發態勢日趨嚴重,社會各界對氣候變化科普知識的需求越來越多,相關科普工作的開展也迎來了新的挑戰。
1 國外應對氣候變化科普宣傳工作現狀
國外在開展應對氣候變化和提倡節能環保科普宣傳方面有許多好的做法和經驗值得我們借鑒。作為能源消費大國,美國政府非常注重氣候變化宣傳,從電視、網絡等媒體到普通居民都注重輿論宣傳,注重更新理念,積極讓決策者和公眾了解低碳經濟,切實減少碳足跡,逐步以實際行動參與應對氣候變化,建設低碳經濟與低碳社會[ 4 ]。
近年恚德國政府組建了大量協會、公益組織和咨詢機構,在全國范圍內開展面向社會公眾的信息咨詢服務,并利用政府和企業的資助經費開展節能減排科普宣傳行動,使社會公眾能夠明確了解國家能源發展和節能減排政策,有能力通過自身行動來為節能降耗和環境保護做出自己的貢獻[ 5 ]。
日本政府也大力宣傳有利于減緩氣候變化的消費方式和生活方式,提倡夏季將空調溫度由26℃調到28℃,調高2℃便可減排溫室氣體17%;提倡上班騎自行車、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少開私車;提倡國民購買低碳環保商品等[ 6 ]。
英國環境、食品及農村事務部還在其政府網站上公布了二氧化碳排放量計算器,讓公眾可以隨時上網計算自己每天生活中排放的二氧化碳量,有效地幫助公眾知曉、采取有效措施,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7 ]。
2 形成科普宣傳合力,讓全民應對氣候變化理念深入人心
筆者曾在2014年世界氣象日期間做過一個氣候變化問題公眾調查,對近200份調查問卷進行分析發現,對于氣候變化問題的具體了解程度,近八成公眾選擇“知道一些”,但只有近兩成“有比較深刻的了解”。說明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國氣候變化方面的科普宣傳工作已經取得一定成效,引起了人們的關注,但公眾對于深刻理解和認識氣候變化問題還存在不足[8]。
氣候變化是我們共同面對的環境問題。努力開展有關氣候變化科普知識的宣傳和教育工作,根據我國科普事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探索和思考如何深入推進科普宣傳工作,使公眾掌握避險自救方法和應對突發天氣措施的同時,提高保護生態環境和應對氣候變化的意識,是各級領導、廣大媒體和科普工作者面臨的一大課題。
2.1 強化政府引導,推進科普宣傳隊伍建設
鑒于政府部門在公眾心目中公信力最強,因此發揮好政府部門的引導作用,是成功推動科普宣傳教育取得成效的有力保障。在美國、英國和加拿大等國家,政府部門會通過立法、制定相關經濟政策或設立中介組織等方式來間接推進科普事業發展。我國政府部門也正加緊制定有關應對氣候變化的專門法律和配套法規,可以通過推進這些法律法規的“落地”,進一步規范應對氣候變化與防災減災科普宣傳制度,合理統籌安排相關部門的分工合作,并將其列入目標管理和考核內容,促進各部門積極參與制定應對氣候變化行動和政策,以夯實應對氣候變化科普宣傳工作基礎。
人才隊伍是事業發展的基石。為了保證氣候變化科普宣傳能夠真正深入到基層人民群眾中去,發揮出實實在在的效益,建立一支高素質的科普宣傳隊伍至關重要。尤其是偏遠地區以及少數名族聚居地區,因為地域或者語言溝通障礙,科普知識和防災避險技能很難全面普及。因此各級政府部門除了進一步強化企事業單位、公眾加入應對氣候變化科普宣傳團隊的機制和舉措,全面動員各行各業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普宣傳志愿活動以外;還要加強對偏遠地區以及少數民族科普工作者的培養,為這些地區量身打造一支能夠常年“駐扎”,并隨時可以“順暢”交流的科普工作隊伍,推進科普工作更加“接地氣”,更易被當地居民接受。
此外,政府部門還要注重建立人才激勵與競爭的有效機制。國際上有一系列用來激勵和保障科學傳播的獎項和制度,如英國皇家學會早在1986年就設立了“邁克爾?法拉第獎”,專門獎勵對科普做出特殊貢獻的科學家[9],澳大利亞設立了“尤里卡科學普及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設有“卡林加獎金”。我國面向科普研究創作和科普宣傳教育人員的專項激勵政策在數量和質量上與國外相比還有一定差距,相關獎勵制度仍需進一步完善。
在科普產品制作方面,各地政府部門應給予相關政策和經濟支持,鼓勵企業捐贈及個人資助,充分調動科普產品研發人員積極性;在氣候變化科普宣傳陣地建設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打造一批設施完備、功能齊全的科普教育基地、青少年科普活動場館,在全國各地以點帶面,推廣普及,逐步形成以科普教育基地為基礎的科普場館體系;在提高全民應對氣候變化意識方面,策劃一系列有影響力的參與性活動,發揮廣大群眾參與低碳生活、推進低碳社會建設的主人翁作用。
2.2 相關部門齊抓共管,營造科普宣傳良好氛圍
推進應對氣候變化科普宣傳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各地相關部門要充分認識并發揮好部門合力的重要性,一方面,著力完善多部門參與的決策協調機制,努力爭取當地政府對氣候變化科普宣傳的重視和支持,多方爭取將工作納入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另一方面,各單位要充分依托各自資源優勢,分工協作,大力實施,力求在提高科普水平、強化科普效果上取得新突破。
作為氣象知識的權威機構,氣象部門在氣候變化科普宣傳工作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做好氣候變化及防災避險知識的科學普及也是未來一段時期氣象部門科普宣傳的重點。針對公眾關注的氣候變化熱點問題,各地氣象部門要認真答疑解惑,及時糾正一些不科學、不準確的認識或片面理解,大力弘揚科學思想,引導公眾正確認識氣候變化規律及其影響。在關鍵節點或重大活動期間,利用好氣象部門的宣傳平臺,以及當下“流行”的新媒體資源,積極調動公眾互動積極性,及時普及相關科普知識,提公眾高應對能力。此外,氣象部門本身還要進一步加大對外宣傳力度,加強輿論監測引導,提升氣象宣傳影響力。
科技部門和各類科協組織要發揮好科普宣傳領軍作用,認真制定應對氣候變化科普宣傳規劃,與國內外科研機構廣泛深入開展學術交流,拓展科普服務的內容和方式,同時注重研發具有特色的科教創新模式,努力實現科普資源的共建共享;宣傳和文化部門要認真做好氣候變化科普宣傳的組織和協調工作,充分調動各單位力量,營造全社會重視應對氣候變化的良好氛圍;教育部門要進一步完善教育體制機制,積極編制科普教育系列叢書,參與科普教學項目,推進更多應對氣候變化與防災減災知識納入中小學課本或課外讀物。
此外,廣電、新聞出版部門要充分發揮各類媒體優勢,著力提高相關科教欄目水平,多為讀者提供一些高質量的科普節目和讀物。交通、旅游等部門可以根據實際,將氣候變化科普宣傳工作適時結合到自身工作中來,設計一些具有部門特色的科普活動。其他社會團體組織,可以適時彌補政府和相關部門科普工作覆蓋面和人員方面的不足。
2.3 充分發揮各類媒體橋梁作用,動員全社會廣泛參與應對行動
面對現代信息傳播技術的飛速發展,各類媒體已成為公眾獲取信息的主要途徑,因而在推進氣候變化科普宣傳過程中,媒體肩負的責任也越來越重。作為老百姓與政府溝通的橋梁,我國在國際舞臺上應對氣候變化的立場和方案,為此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節能減排的成效與不足,以及未來落實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政策和措施等,均需要借助媒體及時給公眾。
另一方面,各類媒體還需配合、協助政府部門為公眾樹立起正確的輿論導向,積極普及綠色理念,客觀反映氣候變化給我國經濟社會和生產生活帶來的影響,對于一些只為搏人眼球的不實言論,要做到不跟風、不炒作,多向社會傳遞“正能量”;在宣傳內容方面,努力將老百姓的衣、食、住、行c節能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緊密結合起來,把側重點放在提高全社會低碳環保意識上來,鼓勵公眾從身邊小事做起,踐行低碳生活。
與此同時,報紙、廣播、電視、雜志等傳統媒體與互聯網、手機短信等新興媒體之間要增進相互理解和信任,主動加強溝通合作,取長補短,攜手增強科普宣傳的聲勢和力度。各地主要新聞單位要把應對氣候變化與防災減災科普宣傳列入工作計劃,通過不同形式將工作落到實處,擴大科普影響面。有影響力的媒體單位,可以開辟專版、專欄,或通過新聞會、專家訪談、科教講座等形式,推出針對氣候變化問題的系列宣傳,幫助公眾系統性地了解氣候變化問題,減緩氣候變化給我們帶來的影響。
3 注重探索創新,強化應對氣候變化科普“短板”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應對氣候變化科普宣傳工作在指導思想、方式方法、傳播媒介等方面暴露出一定的局限性。面對新形勢,科普宣傳工作要緊跟時代的腳步,在內容、形式、舉措、途徑等方方面面,開展進一步的“更新”和“升級”。
3.1 拓寬宣傳渠道,有針對性地推進科普宣傳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人口眾多,面向不同文化層次、不同地區、不同年齡的受眾,需要選擇不同的傳播內容和渠道來開展應對氣候變化科普知識宣傳。在一些有條件的地方,可以通過科普展館或相關部門的科普活動場地,定期播放氣候變化宣傳片、舉辦科普展覽或設置一些科普問答互動游戲,引發公眾參與學習氣候變化知識的興趣;在一些偏遠地區,可以充分發揮好鄉村協理員、鄉村信息員、大學生村官的作用,讓他們成為普及氣候變化科普知識的有生力量。
孩子們是未來參與低碳社會建設、保護生態環境的有生力量,重視針對學生們的氣候變化科普知識宣傳關乎民族的未來和國家希望。為此,氣象部門為同學們量身打造了“校園氣象站”,通過這個平臺可以將應對氣候變化等相關氣象知識送進校園,送到每一個孩子身邊。相關部門今后要深入基層加強調查研究,搭建更多類似的科普傳播平臺,將氣象科技實踐作為強化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抓手,同時注重外來務工人員和農民工子女的科普教育問題,加大社會科普教育力度,拓寬氣候變化知識宣講渠道,讓更多的孩子能夠接觸到氣候變化知識。
我國農村人口眾多,全球氣候變化不僅帶來了一系列自然災害,也給生態環境、農業產生帶來十分嚴重的影響,因此在推動氣候變化科普宣傳時,還需牢牢守住廣大農村這個重要陣地。針對農民朋友的科普宣講要講求實用性,關注他們的切身利益,要定期組織專家學者和科普工作者深入田間地頭,讓村民朋友能與他們面對面交流,并依照各地實際情況,提出一些適應氣候變化方面的農技措施,讓廣大農民得到實惠。此外,要注重改變農村居民的舊思想老觀念,引導他們逐步認識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鼓勵大家轉變生產生活方式,購買和使用綠色環保的新技術、新產品。
3.2 新形勢下探索新渠道新舉措,打造氣候變化科普品牌
目前,公眾對氣候變化在認知上仍有不足,還缺少一套系統全面的氣候變化宣傳戰略。為此,相關部門需要進一步豐富媒體手段,以新思路、新方法和新途徑,推進應對氣候變化科普宣傳工作再上新臺階。
一些科研機構可以建立科技創新能力專項,強化科普產品的設計研發,組織相關部門與國內外科普工作者開展深入的交流合作,打造富有特色、廣受歡迎的應對氣候變化和防災減災科普品牌。如氣象部門的《應對氣候變化―中國在行動》宣傳片已成為我國對內和對外宣傳氣候變化的一個重要科普品牌。
如今好多新興媒體異軍突起,在輿論傳播領域影響力越來越大,我們要利用好新媒體的優勢,拓寬科普知識傳播渠道。以關注度頗高的微博為例,一些熱門的微博網站可以發起關于氣候變化方面的熱點話題討論,以問答的方式,為網友提供一個學習氣候變化知識和互動交流的良好平臺。通過微博交流得到的公眾反饋信息,還可以為氣候變化科普宣傳工作的后續開展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同樣的科普讀物,很多歐美國家不單注重對內容的精心推敲,還善于依靠市場運作,精心打造包裝,華麗的“變身”往往能夠幫助科普產品獲得良好的市場。這一點正是我國科普產品研發者容易忽視或不善于“花心思”改進的地方。我們應該V泛吸取經驗,全方位多角度對科普產品進行“升級”,為科普宣傳產品帶來更大提升空間。
另外,我們還可以學習參考國外的科普宣傳大篷車,嘗試通過多種渠道,讓移動的科普知識進機關、進企業、進學校、進社區、進鄉村,讓氣候變化知識傳播“無死角”。
3.3 貼近大眾生活,說老百姓聽得懂的語言
現如今我們并不缺少各種宣傳氣候變化和防災減災知識的電視節目或科普讀物,在網上輸入“氣候變化”關鍵字,相關文章、圖片和視頻的鏈接層出不窮。但如何讓科普知識通過更加生動的視聽語言表現出來,化深奧的科學知識為老百姓的“家常話”,真正引起基層群眾的興趣和關心,是深入推進普宣傳過程中又一值得探討的問題。
想讓百姓“留心”氣候變化,就需要讓科普內容貼近實際、貼近生活,將知識性與趣味性巧妙結合,讓科普內容既生動活潑,又兼具較高的“含金量”。宣傳人員可以嘗試改變以往死板教條的程式化用語,多用打比方或舉例子的方式將氣象學上的專業語言“本土化”地展示給公眾,通過寓教于樂的形式將氣候變化科學與公眾的生產生活方式聯系起來,讓老百姓容易掌握。
在日常生活中,科普工作者要注重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宣傳新知識、新理念,讓更多的群眾積極、主動地接受氣候變化科普教育,逐步認識到氣候變化給我們帶來的影響是難以逃避的;遇到極端天氣情況,一邊要及時傳遞氣象信息,一邊還要詳細告訴公眾如何利用這些信息安排生產生活,做好防災減災應對準備。
此外,氣候變化科普宣傳想要“接地氣”,還必須注意結合流行文化或社會熱點,迎合大眾口味。美國災難大片《2012》描述了“伴隨著火山爆發、強烈地震、海嘯,地球走向毀滅……”,在全球取得了高票房。雖然影片里不乏科幻創作,但震撼的畫面還是引起了公眾對環境和生態保護問題的思考,也不乏為一個值得我們借鑒的科普宣傳有效手段。
4 結論
氣候變化時時刻刻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因此針對氣候變化問題開展的宣傳工作也絕非一朝一夕就能取得明顯成效。我國應加快制定應對氣候變化宣傳的總體戰略規劃,建立健全防災減災知識傳播網,讓有關科普教育宣傳工作常態化。未來,如何做好應對氣候變化科普宣傳工作,引導公眾正確認識和理解氣候變化問題,增強人們的防災減災意識,喚起公眾關于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責任,并動員全社會廣泛參與到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中來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趙宗慈,羅勇,王紹武,等.全球變暖中的科學問題.氣象與環境學報[J],2015,31(1):1-5.
[2]秦大河.氣候變化的事實與影響及對策[J].中國科學基金,2003,17(1):1-3.
[3]劉長友,陳愛麗,巴圖,等.從IPCC第四次評估報告看全球氣候變化及防災減災對策[J].防災科技學院學報,2008,10(4):140-141.
[4]孟浩,陳穎健.美國CO2排放現狀、應對氣候變化的對策及啟示[J].世界科技研究與發展,2012,34(4):708-714.
[5]王志強.德國能效管理及對我國節能減排工作的思考[J].全球科技經濟t望,2009,24(10):36-43.
[6]孟浩,陳穎健.英國能源與CO2排放現狀、應對氣候變化的對策及啟示[J].中國軟科學,2010(6):25-35.
[7]邵冰.日本的氣候變化政策[J].學理論,2010(33):119-120.
作為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先驅和資源并不豐富的島國,英國充分意識到能源安全和氣候變化的威脅,它正從自給自足的能源供應走向主要依靠進口的時代,按現有消費模式,預計2020年英國80%的能源都必須進口。同時,氣候變化的影響已經迫在眉睫。
2006年,前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牽頭做出的《斯特恩報告》指出,全球以每年GDP1%的投入,可以避免將來每年GDP5%―20%的損失,呼吁全球向低碳經濟轉型。
同年底,中國科技部、中國氣象局、發改委、國家環保總局等六部委聯合了我國第一部《氣候變化國家評估報告》。
2007年6月,中國正式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
7月,美國參議院提出了《低碳經濟法案》,表明低碳經濟的發展道路有望成為美國未來的重要戰略選擇。
當年12月,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在印尼巴厘島舉行,正式通過一項決議,決定在2009年前就應對氣候變化問題新的安排舉行談判,制訂了世人關注的應對氣候變化的“巴厘島路線圖”。該“路線圖”為2009年前應對氣候變化談判的關鍵議題確立了明確議程,要求發達國家在2020年前將溫室氣體減排25%至40%。“巴厘島路線圖”為全球進一步邁向低碳經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2008年7月,G8峰會上八國表示將尋求與《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其他簽約方一道共同達成到2050年把全球溫室氣體排放減少50%的長期目標。
而系統地談論低碳經濟,則應更早地追溯至1992年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1997年的《京都協議書》。
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低碳經濟實質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潔能源開發、追求綠色GDP的問題,核心是能源技術和減排技術創新、產業結構和制度創新以及人類生存發展觀念的根本性轉變。
今年3月1日,由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MO)和世界科聯(ICSU)聯合發起的“第四次國際極地年”活動在法國巴黎啟動,從2007年3月1日到2009年3月1日的兩年時間內,來自世界60多個國家的幾千名科學家將展開超過200個與極地有關的科學項目研究。中國將在極地年推出名為PANDA的核心計劃,主題是研究兩極地區海洋、大氣、冰雪等的相互作用,包括大氣、冰川、生物、海洋等學科的中國科學家將連續3年在極地做集中、加強的觀測研究。
與此同時,今年世界氣象日也將目光對準了極地,今年氣象目的主題是“極地氣象,了解全球影響”。
極地氣象研究為何如此重要?它對我們的生活和環境會有怎樣的影響呢?
極地在哪里
南極、北極和青藏高原素有地球三極之稱。極地通常指的是南極和北極。
北極,泛指北極圈(66°33′N)以北的地區。包括北冰洋的絕大部分面積、海冰區、島嶼和歐洲、亞洲、北美洲及格陵蘭島在北極圈以內的陸地,總面積約2200多萬平方公里。
南極泛指南緯60°以南的海洋、島嶼和大陸,總面積約5200萬平方公里。南極大陸冰蓋的平均厚度超過2000米,最厚的冰層可達4800米。
兩極在地理地貌上最顯著的差異是,北極是地球在其最北端的凹陷部分,四面由大陸環繞、近于封閉的永久性冰凍海洋,被喻為白色的海洋或北冰洋,是一片被大陸包圍的冰雪海洋。平均水深約1225米,是世界四大洋中面積最小、平均水深最淺的一個海洋。而南極洲是地球在其最南端的凸出部分,是一個四周由海洋包圍的冰雪大陸,被喻為白色的大陸或南極洲。其平均海拔高度為2350米,是世界五大洲中平均海拔高度最高、面積最小的大陸。
由于南北兩極地處高緯度,因此,在氣候和環境上存在許多相似之處:它們分別位于地球的南北兩端,大部分地區都終年為冰雪所覆蓋,自然環境惡劣,氣候寒冷,暴風雪頻繁,都是地球上的氣候敏感地區,也是制約和影響全球變化,特別是全球氣候變化的兩大冷源、驅動器和敏感器。但南、北極在環境氣候上又存在著明顯差異,北極的年平均氣溫為10℃左右,較南極高15℃~20℃,記錄到的最低氣溫也相差20℃。一般來說,北極的冬季相當于南極的夏季,而南極的冬季則是世界上最為寒冷的季節和地方。
南北兩極都是全球著名的暴風雪地區,暴風既頻繁又強烈。相比之下,北極暴風的強度較弱,即使在暴風雪強烈的冬季,平均風速也只有10米/秒。而南極地區暴風的年平均風速達17~18米/秒,冬季平均風速可達25~30米/秒,南極內陸高原風速達到45~60米/秒。在東南極大陸沿岸的法國迪蒙?迪爾維爾站上,曾記錄到100米/秒的最風,所以,南極被喻為“世界的風極”、“暴風的故鄉”。
兩極儲存了全球冰雪總量的98%以上,世界淡水總量的80%以上。北極的冰雪主要在格陵蘭島,冰雪總量約為300萬立方公里,約占全球總冰量的5.4%,凍結的水量約等于世界淡水總量的9%。如果這些冰雪全部融化,全球海平面將上升7.5米。南極大陸的總冰量約為2400萬立方公里,約占全球總冰量的90%以上,凍結的水量約等于世界淡水總量的72%。如果這些冰雪全部融化,全球海平面將猛升66米。所以,南極被喻為“地球的冰庫”、“冰雪的大陸”。
極地氣象學研究什么
氣象學家把研究南北極地區各種氣象問題的學科稱為極地氣象學。隨著全球氣候變化研究的不斷深入,極地氣象科學也從傳統的氣象學、氣候學、高空氣象學、高層大氣物理學等,向包括大氣物理、大氣化學、大氣環境和空間天氣等更廣泛的領域拓展。極地氣象的研究歷史不算長,僅為100年左右。
極地氣象的研究包括兩層含義,一是南北極對全球變化有什么反應,即極地的響應,另一點是南北極的變化對全球有什么作用,即極地對全球的反饋。
由于全球大氣是一個相互作用和影響的統一整體,南北極是全球氣候系統的冷源,赤道地區是全球氣候系統的熱源,兩者遙相呼應,組成了全球氣候系統的兩極,影響著全球氣候的變化。要了解全球氣候變化,必須對南北極地區有所研究。
極地大氣邊界層與冰雪下墊面之間的動力和熱力相互作用,不僅影響著大氣層結構和局地天氣氣候,而且對全球大氣環流和氣候演變也有重要的作用。在中長期天氣預報模式、全球氣候動力診斷和模擬模式中,都需要了解兩極地區的各種熱力和動力參數。目前許多先進的大氣環流模式和氣候模式對極地大氣環流和氣候的模擬存在較大偏差。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因為對北極和南極地區冰雪與大氣相互作用的過程認識不足。所以,必須對極地的輻射平衡、水汽、動量輸送和能量交換過程及其參數化方案進行深入研究,為氣候模式提供更適合極地大氣邊界層的物理特征參數,進而合理評估極地在全球氣候變化中的作用。
極地大洋環流和海冰變化與極地大氣環境有密切關系,在全球能量平衡中起重要作用。極地冷水通過沉降從海底向較低緯度地區輸送,在全球海洋溫鹽環流中起啟動作用,對全球各大洋的熱量和氣體交換起重要作用。海冰范圍及冰密集度的減少使下墊面反射率和對海-氣熱量交換的抑制減少,使海洋獲得更多的太陽輻射能,與此同時,海水暴露在大氣中范圍的增加會使從洋面進入大氣的水量增加,海洋的熱量損失也隨之增加,并引起云量的增加,導致洋面接收的太陽輻射能減少。
極地冰蓋和大洋沉積物中保留著地球大氣地質時期和歷史時期氣候變化的詳細記錄,是獲取極地氣候代用資料的載體。目前利用南極東方站和DOME-C的深孔冰巖芯,俄羅斯(前蘇聯)、法國和美國科學家通過對冰巖芯同位素、氣泡成分及微量物質的研究,獲得了近42萬年和近74萬年以來南極地區溫度和二氧化碳及甲烷等氣體濃度變化的資料,為判斷“溫室效應”的影響程度提供依據。在北極格陵蘭冰蓋也已獲得過去25萬年以來的氣候環境變化記錄。這些記錄表明全球氣候環境變化存在著以大約10萬年為周期的冰期、間冰期的循環。在這個循環周期中,間冰期(暖期)一般持續一萬年左右,其他時間主要為冰期(冷期)和過渡期。在氣候變化的過程中,從冰期(冷期)到間冰期(暖期)的變化速率較快,而從間冰期到
冰期的過渡較慢。
南北極是目前全球受人類活動影響和環境污染最少的地區,開展大氣臭氧變化規律和氟里昂等氣體向兩極輸送過程的研究將為揭示“南極臭氧洞”產生機理,以及人類活動對臭氧層破壞的影響程度提供線索。
我國為何研究極地氣象
極地冷暖和冰雪狀況的變化及其對我國大氣環流和天氣氣候的影響一直是我國氣象研究人員十分關心的問題。
我國位于北半球,北極對我們的影響更加直接,比如大家熟知的冷空氣活動,冷空氣就是從北極的北冰洋、西伯利亞、北極圈里來的,這是北極對我國氣候最大最直接的影響,在進行冷空氣預測預報時必須考慮北極。
我國科學家還用觀測資料診斷分析和數值模擬方法,研究了春季白令海和鄂霍次克海的海冰范圍極端異常與東亞夏季風降水變率之間的關系和相關的動力學機制,結果表明:當春季白令海和鄂霍次克海的海冰范圍偏少時,夏季東亞高緯度地區存在一個異常高壓,該異常高壓使我國南方冷空氣活動頻繁,阻止了東亞副熱帶夏季風向北推進,使梅雨鋒及其降水加強。
南極離我國很遠,但南極的冷空氣活動同樣會對北半球產生影響。1930年代,我國就有學者提出東亞大寒潮穿過赤道后會使印度尼西亞和澳大利亞等國家產生暴雨。這是北半球對南北球的影響。另外,南半球的冷空氣活動也會穿過赤道,對北半球太平洋的臺風產生影響。這些觀點在今天都被研究證實是正確的。事實上,南北半球是相互影響的,南極地區冬季海冰的多少和活動狀況會在半年后對東亞和我國東部地區的降水產生影響。這種影響從空間和時間看都是很遠的,我們習慣稱為遙相關。另外,海冰的多少、海冰的活動還對厄爾尼諾產生影響。
我國東北地區緯度偏高,處于熱量的邊緣地帶,夏季的低溫冷害是個很大的災害,直接影響農作物的成熟和收獲。低溫冷害的發生與前期南極地區海冰的活動情況也存在統計關系。氣象數值模擬表明,南極海冰變化后,在赤道地區發生異常的小波動,這些波動會穿過赤道,影響我國東北地區。由于兩者的活動周期時間間隔一般在半年左右,研究南極的海冰變化情況,可以從中找到對我國天氣氣候產生影響的強預測信號,便于預報氣候。
極地對全球變暖的響應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日前公布的第四次評估報告稱,全球氣候變暖是無可辯駁的事實,南北極的氣候變化是全球氣候變化的指示器,極地環境的各種參數對全球變化十分敏感,如果南北極的冰雪全部融化,會使海平面上升近70米,對各國的影響不得了,全球的洋流、季風也會發生變化,進而影響到人們的生活,所以我們對極地的變化應十分關心。
但氣候變化非常復雜,不同區域的表現是不一樣的。在全球變暖的大背景下,可能某些區域甚至變冷了。
從北極來說,變暖得最厲害。但在南極地區則不完全是這樣。就氣候變化而言,南極洲是地球上“慣性”最大的地區,非常穩定,冰原的代謝率極慢,與其他大陸相比,南極大陸地表反射率均勻,且幾乎沒有年變化,地表風系也較其他大陸上更具持續性。因此南極大陸在南極區氣候體系中具有控制性的、穩定的特點,從目前情況看,全球氣候變暖對南極的影響并不像北極那么大,近40余年來南極和鄰近地區溫度與全球平均溫度的變化并不一致。南極地區的增暖主要發生在南極半島地區,在南極大陸主體并不明顯,近十余年來還有降溫趨勢。對南極冰川學實測資料和由雪坑、冰芯獲得的氣候代用資料的研究表明:東南極地區冰蓋物質的補充大于消融(正平衡),冰蓋是穩定升高的;而在西南極地區冰蓋物質的補充小于消融(負平衡),冰蓋是不穩定的。
目前,全球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不在于南極冰蓋,而在于北極格陵蘭冰蓋及高山冰川的消融和海水增溫后的熱膨脹效應。在未來100年,海平面升高的幅度并不太大,為十幾個厘米到幾十個厘米。對我國的影響不是很大。
但因為氣候變化的尺度一般以數萬年為單位,今后會發生哪些變化,尚需進一步研究。
極地研究的未來在哪里
2015年12月12日,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經過兩周談判,在巴黎最終達成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巴黎協定》,標志著全球氣候新秩序的起點。此前,應對氣候變化的資金機制一直是談判相持不下的焦點,但在通過的具有法律意義的巴黎協定(第9條)中,沒有給出具體數額,而只是原則性的表述為“從各種廣泛的渠道籌集氣候資金”,僅僅在具有政治屬性的巴黎會議決定(第54條)中給出了2025年不低于每年1000億美元的定量目標,但這一量化目標是所有締約方“集體性”的,非源自于發達國家。特別是,1000億美元的應對氣候變化資金以何種形式出資、在發達國家間如何分攤?這些亟待確定性的問題,都沒有在《協定》中明確,無疑為1000億美元應對氣候變化資金的落實,留下了不確定性。在今后的談判中,應對氣候變化資金機制無疑會面臨深化、細化的現實要求。
一、應對氣候變化資金法律機制的發展歷史
應對氣候變化,減少碳排放,尤其在一些產生大量溫室氣體的領域,無論是減排活動還是適應活動,都有大量的資金需求,所以資金問題是關鍵。發達國家在工業化階段取得了先發展,并對環境產生了不可挽回的影響,而對于發展中國家而言,目前發展經濟仍然是首要工作;二者之間需要通過執行相關國際條約機制實現協同,并實現碳排放的全球治理,并且發達國家應該提供資金技術支持。世界銀行在《2010年世界發展報告》中指出,發展中國家在應對氣候變化的減緩方面的花費在未來的20年將達到1400億-1750億美元,而用在適應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方面將達到300-1000億美元。1
從1991年全球環境基金在聯合國應對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下設立以來,應對氣候變化資金法律機制已經走過二十多年歷史,形成了包括全球環境基金(GEF)、氣候變化特別基金(SCCF)、最不發達國家基金(LDCF)、適應基金(AF)、綠色氣候基金(GCF)等在內的公約內資金機制陣營。而成立于2008年的氣候投資基金(CIF),是UNFCCC公約之外的重要資金機制。2015年9月,中國宣布拿出200億元人民幣建立“中國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以支持其他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包括增強其使用綠色氣候基金資金的能力,這體現了我國為應對氣候變化的大國擔當。
二、應對氣候變化資金法律機制的理論檢視
應對氣候變化資金法律制度形成和發展歷史,是按照人類利用大氣系統的客觀規律,對全球合作中的事實需要加以法律表達的結果。指導這一客觀需求向法律語言轉換的原理,就是氣候資金法律機制得以生成和發展的理論基礎。它回答了應對氣候變化資金法律機制為什么會產生,為什么會呈現出現在的狀況等基本問題。
(一)人權理論
1.內涵
“人權”原是一個政治術語,最經典的一個定義是“某些無論被承認與否都屬于任何時代和任何地方的全體人類的權利。人們僅憑其作為人就享有這些權利,而不論其在種族、宗教、性別、社會地位、職業、財富、財產或其它任何體力、文化或社會特性方面的差異”。2從《聯合國》前言宣稱“重申基本人權,人格尊嚴與價值”,到《世界人權宣言》第一條規定“人人生而自由,在尊嚴和權利上一律平等。他們賦有理性和良心,并應以兄弟關系的精神相對待”,人權已經在國際法上得以反復的申張,并形成了一套較為完整的人權理論。其產生、發展到最終上升為全世界的法律理念,確是經歷了長期的發展,其中所蘊藏的“人權”一詞與社會關系互動規律,是我們將其用于分析應對氣候變化資金問題必須探究的本源問題。
2.人權理論與應對氣候變化資金法律機制
氣候變化對國家安全、人道主義、健康權都造成了沖擊3,人權理論發展到全球環境危機時代面臨氣候變化問題時,以全人類的生存連帶關系的角度看,落后國家由于氣候效應正在遭受嚴重的人道主義危機,在可預見的未來這種危機只會加重,而不會減輕。因此,保障那些處于最貧困、受氣候效應最嚴重、抵御氣候變化能力最弱地區的人群的生存和發展,不論其國籍、身份、宗教信仰等個體因素,是人權理論對國際法制度的客觀要求。
一方面,人權理論是應對氣候變化資金法律機制得以產生和發展的根本動因。應對氣候變化行動對于人權保護而言,發展中國家通過消除貧困、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來保障國民人權時,逐步完善產業體系、獲取有力的生產方式是關鍵,自然資源的使用特別是能源利用是核心問題。但在歷史上這些國家不僅工業材料和能源受到掠奪,而發達國家使用掠奪來的資源時無節制的排放了大量溫室氣體,致使氣候變化的出現。造成了發展中國家發展時繼續排放的環境容量不足,急需獲得不消耗、少消耗環境空間的清潔能源,提高對化石能源的利用效率,增加森林、草地等具有固碳功能的匯與庫,改變農業生產對土地的利用方式,才能有利于緩解氣候危機,同時也避免墜入氣候變化破壞效應最大受害者的命運。顯然獲得這些能力是超越發展中國家發展階段特征的,也不利于其滿足本國人民基本生存、發展需要的時代任務,客觀需要與主觀能力間差距與發達國家歷史掠奪、排放行為存在因果關系。發展中國家以氣候友好方式推動發展來保護本國人權時,發達國家提供其實施氣候友好發展模式的增加費用是必須的,“獲資權”是在氣候變化背景下發展中國家集體人權的構成內容,它是人權理論在氣候領域的發展成果。
另一方面,應對氣候變化資金法律機制的設定與運行,要始終圍繞人權保護的理論展開。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提供的氣候資金,終極目的是通過保護其國家發展權,并結成氣候利益共同體,在國際法律制度層面賦予發展中國家獲資權,是人權保護對應對氣候變化資金法律機制定下的邏輯起點。規定“獲資權”的基礎性法律關系,得到發達國家在供資全過程的切實遵守,才能在結果意義上滿足發展中國家減緩、適應氣候變化行動最為急迫的資源需求。但是,應對氣候變化資金鏈是建立在近200個不同國家之間的,在整個資金傳遞和運營環節可能產生法律性質扭曲、供資效果偏離的因素繁多。這不僅需要國際法對獲資權作出一般性的規定,還要求其對發達國家供資義務履行的信息、行為標準具有法定的監督機制,對其違反供資義務的行為給予否定性評價。否則,搭建其南北國家間應對能力差異的氣候變化資金法律機制,就可能徒有形式而無實效。
(二)全球治理理論
1. 內涵
氣候變化等全球性問題出現后,以正義的方式保障人權最終要實現于特定主體的行為之中,參與國際問題解決的主體傳統上主要是主權國家,國際法從產生那刻起即旨在緩和戰爭緊張、實現國際和平。這種國家體系傳統,在全球化來臨的時生重大的變化。“全球化是一種政治、經濟、環境、文化、法制等各個方面的趨同化,趨同化的結果是使結構渙散、處于無政府狀態的國際體系朝有序化的方向發展,從而使國際社會的“社會化”程度不斷提高”4。在危及人類生存的因素從地理上的國際性,上升到地理與歷史認知的全球層面后,全球性問題不能單純依靠國家意志間相互協調得到充分解決。從20世紀八九十年代起,全球治理思想興起為認識當前全球問題及其破解路徑提供了新的理論武器。
2.全球治理理論與應對氣候變化資金法律機制
國際氣候資金是全球治理理論運用于國際法實踐的典型領域,在其之上形成了由主權國家、環保性政府間國際組織、非政府間國際組織、民間團體、私人企業等構成的多重治理關系,相互間并不存在嚴格的隸屬關系。這種狀態在氣候資金領域首先反映在供資主體包括各國政府、私人主體以及公私合作伙伴關系實體,而官方性主體與私人性主體又存在互動關系。供資方式包括贈款、優惠貸款、項目投資、金融擔保、特殊貿易措施等,通過UNFCCC體系、世界銀行、全球環境基金、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與環境署等多渠道,注入新能源領域、能力建設、森林管理等氣候變化減緩、適應行動的多個領域。
(三)氣候正義理論
1.內涵
正義是法律制度的基本價值之一,不同時代對正義價值內容有不同的闡述,各時代間對正義的一脈相承并體現出高度的貫穿力,相關學說豐富多樣。這使得正義不僅是從過往經驗總結出來、并適用于現行法律的價值,更是建構未來制度中的一項指導性理論,氣候正義理論不僅繼承了法律正義的主體內容,更在氣候領域中對其加以新的發展,對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中善用資金紐帶作用提出了相應的要求。
2.氣候正義理論與應對氣候變化資金法律機制
氣候正義理論具有在自然、社會層面形成雙重正義的價值理念。第一,氣候正義具有超人類利益的導向。它的追求超越了人類社會內部的利益計算和一般性人道主義關注,而將人類制度安排定位于所有人、所有國家行為對溫室氣體過度積聚的影響之上,本著自然正義的態度調適人為排放行為與大氣系統“碳容量”的平衡關系。并以此為邏輯起點,按照不同國家就氣候變化的歷史責任、應對能力等因素,分配在集體性應對行動中的應為份額。第二,氣候正義具有超越現實利益的導向。它所關注的不僅是當世人與大氣系統間的利用與保護關系,更著眼于今后世世代代的氣候利益,不以當前世界各國及其人民的即期需要為價值坐標,而將其價值主體擴展到后世各代人。它要求人類改變行為模式的程度,會超出應對眼前危機的需要。第三,氣候正義具有超越、打破傳統的“國家間正義”導向,要破除國際關系中的“零和博弈”。它要將大氣系統保護對人類的整體性需求,按照正義的標準解構為不同國家的保護性義務,實現國際社會正義。
三、應對氣候變化資金法律機制的中國對策
應對氣候變化資金法律機制是各國多年努力而結出的果實,氣候變化問題越發緊迫且不可回避,所以各國在國內發展和國際合作中都將其列為重大議題,我國也不例外。“當前,中國利用國際氣候資金的主要來源是:“(1)CDM機制下的資金流入;(2)多邊開發機構的資金流入;(3)國外私人部門的資金流入”5,還包括許多氣候基金等實體提供的資金,總量已形成一定規模,但專門的氣候資金與發展援助、能源投資等不同性質的資金混合在一起。不同國家參與國際氣候資金法律制度的建設中所承擔的作用有所差異,要綜合各自的排放狀況、發展階段、制度地位等因素加以綜合考量,我國在應對氣候變化資金法律機制的地位問題,不僅是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構成因素,也是全球應對行動中的重要一環。
面臨既有制度,我國不僅要著眼當前,切實履行國際義務,還要通過努力推動未來制度的合理建構,這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我國的負擔,但對全球行動的整體效應將產生推動作用。因此,我國參與的戰略與措施不僅具有中國氣質,也具有國際意義,在整體方向上有利于未來應對行動的全局。不過在具體設計上要結合我國國情量力而行,適時、適度地承擔更重的國際義務,且不能允許由于中國的參與而其它國家對供資義務有所減少,參與策略和措施需要在今后的談判中精細設計。
四、結 語
《巴黎協定》已經于2016年4月開放簽署,盡管讓其成為具有明確操作性、法律約束力的國際公約,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需克服很多困難,解決很多問題,如果處理不當,將可能會損害發展中國家的利益,尤其是發展中大國。應對氣候變化資金機制仍是“法律短板”,在與資源保護、新能源、貿易等領域的制度交叉與抵觸中,與氣候相關法域的制度協調機制尚需完善,但是我們相信,只要人類清醒認識到問題的根本,凝聚共識,積極合作,致力于開創和創新,《巴黎協定》必將成為人類保護地球家園的新篇章,成為向可持續發展道路邁進的里程碑。
關鍵詞:森林生態系統;氣候變化;碳循環
前言
目前全球變暖已是人們共識的一個問題,人們已開始接受溫室效應的存在,氣候的變化存在著許多不確定性,但我們還應尋找積極的因素,使氣候的變化盡可能的在我們的掌控之內。森林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其屬于地球生物圈的重要部分,其對環境具有一定的調節作用,森林中的樹木通過光合作用有效的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能夠有效的減緩氣候變化的程度。森林的生存與氣候的關系十分密切,各種不同類型的森林會根據氣候條件分布于不同的地區,一旦氣候發生變化,會導致森林中的植被都受到影響。所以我們應該充分的認識到氣候變化對森林生態系統的影響,從而制定出具體的對策和機制,保護生態環境,實現林業的可持續性發展。
1 氣候變化對森林生態系統的影響
目前全球氣候變暖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人們采用不同的方法對氣候變化進行預測,其結果也大致相同,即全球的氣溫在不斷的上升,氣候帶開始向極地方向位移,最低溫度的增幅較快,降雨量總體上有所增加,但降雨的格局發生了變化,以上種種情況表明,全球氣候變暖對生態系統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
1.1 氣候變化對森林類型分布的影響
目前我國的森林呈現多類型的分布,這主要是由于森林中的植被需要在適宜的氣候下生存,所以氣候是決定森林類型分布的主要因素,所以對未來的氣候變化與森林分布的變化分析也是針對于這一點進行,目前的氣候與森林分布圖與未來預測的氣候變化與未來的森林分布圖進行相互比較,就很清晰的發現氣候變化的情況對森林類型的分布的影響。在某一項預測中,是通過模型來對這二者之間的關系進行預測的,當未來氣候發生變化時,森林類型的分布將會發生較大的轉移,例多會從寒帶變為寒溫帶,寒溫帶會變為暖溫帶等等,由于氣候的變暖,寒溫帶和熱帶森林的面積則會有較大程度的增加。北方森林面積則會減少,而北方森林中的一些珍貴樹種及頻危樹種則會有所減少,而相應的一些樹種其所適宜的面積則會有所增加,同時在氣候變暖的不斷影響下,一些地帶界限也會發生一定的改變。
1.2 氣候變化對森林生態系統結構和組成的影響
在一個森林中包含有眾多的物種,這些物種的生存都需要通過溫度、水分、物候、日照和光強的變化來實現,這樣在這些氣候變化的影響下會使森林生態系統的結構和組成受到較大的影響。而且這些物種盡管都生存在同樣的氣候條件下,但其各自對氣候變化的適應性則是不同的,所以當氣候發生變化時,會有一些物種因無法適應而退出,而一些新的物種則會侵到這個生態系統當中,使原有的森林生態系統的結構和組成發生變化。因此在氣候變化的情況下,會打破有生態系統的平衡性,使一些物種發生遷移或是滅絕,使森林的生態功能受到較大的影響。
1.3 氣候變化對森林生產力的影響
目前我國對于樹木的生長狀況和生態功能的發揮水平都是通過森林生產力來衡量的,森林生態力作為一項重要的衡量指標,所以在對未來氣候變化對森林生產力的影響上通過建立生產力模型來進行預測,從模型預測可以看出,在氣候變化后,我國的森林生產力從東南向西北將會呈現遞增的趨勢,而且在氣候變化影響下,樹種變化也較大,其中會以興安落中松其增益為最大,其他一些則為次之。
1.4 氣候變化對森林災害的影響
隨著氣候的不斷變暖,使水熱區域分布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溫度的升高,可以使植被的生長季節得以延長,對森林生產力的提高具有積極的意義,但氣候的變化也會導致在春季時倒春寒嚴重,從而發生凍害的可能性要大;另外,氣溫的上升,也會導致蒸發量增大,容易發生旱災,而一旦出現旱情,則會導致森林火災的系數上升,不利于森林防火。同時氣候的變化,會使降水的分配產生一定的變化,這樣在一些地方雪災的發生機率則會提高。
2 森林生態系統對氣候變化的反饋機制
森林生態系統能夠改變區域小氣候,減少地面長波輻射對大氣的增溫效應。更值得注意的是森林大量吸收大氣中的二氣化碳,成為巨大的碳匯,在全球碳循環與平衡中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為減緩全球變暖、發展低碳經濟作出重要的貢獻。目前森林碳儲量約占全球植被碳儲量的86%以上。作為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森林生態系統的碳循環與碳蓄積在全球陸地碳循環和氣候變化研究中具有重要意義。森林生態系統與其他生態系統相比,其面積最大,生產力和生物量累積最高。森林在吸收碳的同時也釋放出碳,毀林是碳釋放的主要原因。我國森林覆蓋率從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人工林面積居世界第一,森林的碳匯功能顯著增強。
2.1 我國森林生態系統碳循環研究起步較晚,與國外研究相比還存在差距,表現在野外試驗有限、布點密度不足、數據積累時間短、多停留在靜態模型上。因此我國森林碳循環研究應注意以下方面:一是模擬人為活動的影響,一方面分析人為破壞森林生態系統的因素,另一方面分析人類管理或復原森林生態系統的因素;二是充分考慮森林生態系統的代表性和特殊性,有規劃地增加野外觀測點,利用地理信息系統、遙感技術和方法多尺度研究,為模型構建和運行提供工具和數據;三是注重動態模型發展,重視機理研究,碳循環模型與氣候模型相結合,研究氣候變化對碳循環的影響及森林生態系統對氣候變化的反饋機制,為我國制定溫室氣體排放政策提供理論基礎和依據。
2.2 森林生態系統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生態系統的結構越復雜、組成越豐富,則生態系統的穩定性越好,抗干擾能力越強。森林生態系統對氣候變化有較強的自適應性,能夠在一定變化范圍穩定,對氣候變化有相對滯后的特點。然而氣候變化對森林生態系統的影響不容忽視,掌握氣候變化對森林生態系統的影響規律是合理保護、管理、恢復生態系統的關鍵,所以應該加快科研步伐,揭示未來氣候變化對森林生態系統的直接和潛在影響;提前預防,保護瀕危物種,防止有害物種入侵;因地制宜,以恢復為主,建立和保護可以持續發展的森林生態系統;掌握氣候變化對物候的擾動,加強對災害(雪災、火災、凍害、病蟲害)預測預報能力,合理預防。
3 結束語
林業作為我國的重要支柱性產業,隨著人們對生態系統的重視度越來越高,林業的重要性越來越被大家所認識,所以在當前需要國家和政府加大對林業的扶持力度,有效的增加森林的面積,加強林業的管理和保護工作,同時開始著力于發展生態林,從而有效的降低氣候的變化,保證生態系統的安全,促進林業的可持續性發展。
參考文獻
[1]徐德應,郭泉水,閻洪.氣候變化對中國森林影響研究[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
以下是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華在論壇上的講話。
應對氣候變化問題在中國已不是政治口號,而是在腳踏實地真抓實干
氣候變化是對人類可持續發展最嚴峻的挑戰之一,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關注。采取積極措施應對氣候變化符合全人類的共同利益,需要各國攜手合作。中方贊賞丹麥政府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所持的積極立場和為推動氣候變化國際談判取得進展所發揮的積極作用。
作為易受氣候變化不利影響的國家,中國始終高度重視氣候變化問題,本著對本國人民負責、對世界人民負責、對子孫后代負責的態度,在推進可持續發展的過程中采取了積極的應對氣候變化政策與措施,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積極的貢獻。
中國加大了應對氣候變化的工作力度
最近幾年,中國進一步加大了應對氣候變化的工作力度。 2007年,中國政府成立了由總理任組長的“國家應對氣候變化領導小組”,確定由國家發展改革委歸口管理應對氣候變化工作。中國政府實施了《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提出到2010年將單位GDP能耗在2005年基礎上減少20%的目標,這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雄心勃勃的減緩行動之一。中國政府還了《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提出到2010年使可再生能源消費量達到能源消費總量的10%到2020年達到15%左右。為確保這些目標的實現,中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強有力的“可報告、可測量、可核實”的國內政策措施。據統計, 2007年中央財政在節能、可再生能源、植樹造林等領域的資金投入約480億元人民幣。
在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圍繞《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的實施,結合節能減排等工作,通過發展循環經濟、淘汰落后產能等措施,中國在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效。這里,我可以簡單地舉幾個數據。一是2007年全國單位GDP能耗比上年下降3.66%,2008年上半年又下降了2.9%左右; 2006和2007年累計節能1.47億噸標準煤,相當于少排放3.35億噸二氧化碳。二是2007年關停小火電機組1438萬千瓦,淘汰落后煉鐵產能4659萬噸、煉鋼產能3747萬噸,水泥產能5200萬噸。三是2007年可再生能源利用總量約億噸標準煤,相當于少排放約5億噸二氧化碳; 2006和2007年風電新增裝機305萬千瓦,年均增長148%。
所有這些都傳達了一個明確的信息,應對氣候變化問題在中國已不是政治口號,而是在腳踏實地真抓實干。近期,我們將系統地介紹近年來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采取的政策和措施以及取得的成效。中國為減緩溫室氣體排放所作出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
國際社會對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要有清醒認識,對中國發揮作用的期待要合情合理
同時也要看到,中國畢竟是一個人均GDP只有2400多美元的發展中國家,正處在工業化、城市化的發展階段,面臨著消除貧困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艱巨任務。國際社會對中國國情和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對中國發揮作用的期待也要合情合理。
最近,國際上有人在議論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總量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我想,應當歷史地、客觀地、公平地、全面地來看待這種問題,不能只看總量不看人均,只看當前不看歷史,只看生產不看消費,只看數字不看發展階段。目前的事實是,中國當前人均碳排放不到發達國家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歷史累積人均排放更低,同時還承擔著國際分工變化和制造業轉移帶來的大量轉移排放。但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國家,中國將在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和發展經濟的同時盡最大努力減緩溫室氣體排放的增長,絕不重復發達國家高污染、高排放的老路,這是中國可持續發展的內在需要,也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客觀要求。中國將在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指導下,進一步采取積極的應對氣候變化政策和措施,為減緩全球氣候變化作出更大的貢獻。
在應對氣候變化的問題上,中國一貫主張這樣一些原則。第一,要在可持續發展的框架下應對氣候變化。第二,要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第三,要堅持減緩和適應并重的原則。第四,要堅持公約和議定書應對氣候變化的主渠道地位。第五,要發揮技術創新和技術轉讓的基礎和關鍵性的作用。
去年12月在印尼巴厘島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通過了“巴厘路線圖”,再次確認了“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其核心就是進一步加強聯合國氣候變化公約和京都議定書的全面、有效和持續實施,重點解決減緩、適應、技術、資金問題。因此,哥本哈根會議能否取得成功,關鍵在于能否把公約和議定書的原則落到實處。一是要確定發達國家溫室氣體量化減排的中期目標,發達國家到2020年至少應在1990年水平上減排25~40%,而且發達國家之間的減排努力要有可比性;二是要就適應、技術轉讓和資金等問題提出可操作的機制性安排,加強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建設,共同應對氣候變化;三是在以上工作的基礎上,發展中國家在可持續發展的框架下制訂減緩本國溫室氣體增長的政策措施。
中丹兩國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面臨共同挑戰,雙方的合作還有進一步拓展的潛力
中國將一如既往在談判中發揮積極和建設性的作用,并愿與丹方保持密切溝通與合作,共同推動氣候變化國際談判在明年的哥本哈根會議上取得成果。為此,中國政府與聯合國將于下月7~8日在北京聯合舉辦“應對氣候變化技術開發與轉讓高級別研討會”。會議的目的就是為各方討論技術開發與轉讓問題提供一個交流的平臺,以增進了解、凝聚共識、擴大合作。
關鍵詞:氣候變化經濟學;減緩;適應性
一、導論 氣候變化經濟學及經濟政策是一個剛剛起步的研究領域,伴隨著科學家們對氣候變化認識加深和國際社會特別是聯合國的大力推動,初步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研究內容。目前氣候變化經濟學一般包括全球變暖、節能減排、對氣候變化的適應性等內容。 氣候變化經濟政策的研究主要是在三個框架中進行的。一是收益一成本框架。氣候變化政策成本即減少溫室氣體或增強對氣候變化的適應性的機會成本。氣候變化政策的收益指削減排放以降低氣候變化風險以及在增強對氣候變化的適應性方面所得收益。cline (1992)和stem (2007)認為富裕國家需支出其gdp的2%來采取行動。二是國際公共品框架。氣候變暖源于跨國外部性效應的影響,但氣候變化問題并不是傳統外部性問題的一個簡單拓展,一個國家的行為使其他國家獲利或受損,無法通過市場來進行彌補( sandler&hart-ley,2001)。因此,氣候變化需要國際間有效合作。“京都議定書”就是國際合作的一項成果。三是博弈論框架。該框架主要用于國與國之間氣候變化責任與義務的確定,強調每一個參與主體都是自利的,只有一個有效合作博弈才是對所有參與者有利的策略( schelling,2005;carraro&siniscalco,1993)o
氣候變化政策分為適應性氣候政策和減緩性氣候政策。前者強調用低成本政策來適應氣候的變化,后者強調用低成本政策來減緩氣候變化( stern,2007)。減緩性政策研究較多的是碳稅和限額,限額有助于達到預定的政策目標,碳稅則有利于減少碳排放價格的波動(metcalf,2009;ka-plow,2010);適應性政策主要是在改善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氣候變化信息,調整產業結構和調整經濟的地理分布等方面展開( stern.2007)。
近年來國內直接針對氣候變化的研究有所增加,但集中在氣候變化對敏感性行業的影響上(呂亞榮,2010;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2010;劉恩財等,2010),經濟政策方面的研究集中在財政和貨幣政策應對氣候變化的必要性以及相應思路(劉晨陽,2010;張麗賓等,2010)。
氣候變化對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產生的影響越來越大,正在形成應對氣候變化的新的國際經濟和貿易規則。廣西經濟發展相對落后,農業占gdp比重較大,是氣候變化的敏感地區。近50年來,年平均氣溫升高了0. 69℃,冬季氣溫上升趨勢明顯。1986年到2009年間,廣西經歷16個暖冬。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發生的頻率和強度不斷增加。研究廣西應對氣候變化的經濟政策,主要是希望通過制定合理有效的財政、金融、產業政策,減少排放,提高廣西對氣候變化的適應性,促進廣西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對廣西抓住機遇、實現經濟和外貿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一、氣候變化對廣西的主要影響
(一)氣候變化影響廣西農林業
氣候變化對廣西農業生產的負面影響正在顯現,農業生產不穩定性增加。廣西局部干旱和洪澇的頻率有所增加,危害不斷加大。氣候變暖引起農作物發育期提前,暖冬現象加大了病蟲害現象。氣候變化對廣西農業未來的影響雖有正面效應,但可能仍以負面為主。氣候變暖以及降雨量分布變化引起的干旱和洪澇將減少甘蔗的產量、蠶桑生產的產量和使其質量下降,水稻和玉米也可能以減產為主。廣西農業生產布局和結構將出現變化。土壤有機質分解加快,農作物病蟲害出現的范圍可能擴大,畜禽生產和繁殖能力可能受到影響,畜禽疫情發生風險加大。
隨著全球變暖,亞熱帶、溫帶北界北移,物候期提前,未來廣西大部分地區可能進入熱帶地區,部分地區林帶下限上升,廣西北部的林業種類將發生變化,廣西動植物病蟲害發生頻率上升,分布變化顯著。
未來氣候變化將使廣西生態系統脆弱性進一步增加,主要造林樹種和一些珍稀樹種分布區縮小,森林病蟲害的爆發范圍擴大,森林火災發生頻率和受災面積增加。廣西境內湖泊將進一步萎縮,濕地資源減少、功能退化,生物多樣性減少。
(二)氣候變化影響廣西漁業和水產養殖業
廣西是海洋大省,氣候變暖導致海平面上升加劇,引發海水入侵、土壤鹽漬化、海岸侵蝕,損害了濱海濕地、紅樹林和珊瑚礁等典型生態系統,降低了海岸帶生態系統的服務功能和海岸帶生物多樣性;氣候
變化引起的海溫升高、海水酸化使局部海域形成貧氧區,海洋漁業資源和珍稀瀕危生物資源衰退。 人類食用的水生動物絕大多數屬于變溫動物,水溫升高能夠明顯地影響到動物的新陳代謝、生長速度、繁殖情況以及對于疾病和毒素的抵抗能力。氣候變化使廣西依托海洋的水產養殖業將受到較大影響,可用于水產養殖的海域萎縮,養殖品種減少。由于氣溫升高,海水蒸發速度加快,表層海水中的鹽分不斷增加,引起魚類的生理發生改變,進而影響到水產養殖業的種群和數量。
(三)氣候變化影響廣西的水資源分布
氣候變化已經引起了廣西水資源分布的變化。就全國來看,近20年來,北方黃河、淮河、海河、遼河水資源總量明顯減少,南方河流水資源總量略有增加。廣西洪澇災害更加頻繁,但由于降水量分布不均,干旱災害更加嚴重,極端氣候現象明顯增多。氣候變化加大了水資源年內和年際變化,氣候變暖使得中國西部地區的冰川融化加速,未來廣西干旱的可能性進一步加大。水資源的供需矛盾將更加突出。
(四]影響廣西人的健康
氣候變化對廣西人健康的直接威脅包括由熱應力引起的疾病和死亡、傳染病(瘧疾和登革熱)、與水有關的疾病如腹瀉和營養不良。氣候變化會間接造成傷害甚至死亡,如泥石流、山洪爆發和熱帶氣旋(強風)造成的結果。因日益惡化的空氣污染造成的呼吸系統疾病也可能是氣候變化引起的。
三、廣西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思路
(一)加大對氣候變化問題科學研究的支持
科學研究是應對氣候變化決策的基礎和依據。現有關于氣候變化經濟學理論分析主要以適應和減少排放絕對量為目的,且宏觀層面討論為主,這為進一步研究應對氣候變化經濟政策提供了良好的視角和方法。然而,氣候變化的政策措施一定要考慮本地區的實際情況,結合廣西的實際情況討論氣候變化的影響及相應的對策,才更具適用性。因此,廣西要積極開展有關氣候變化及其影響的相關科學研究,盡快取得相應的研究成果和基礎數據,為政策決策服務,并在此基礎上,制定適合廣西自身特點的政策措施。
(二)抓緊制定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措施
隨著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不斷累積,全球氣溫呈緩慢上升態勢,極端天氣發生的概率不斷加大,世界各國政府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合作將不斷加強,節能減排的政策措施將不斷強化,能否降低能耗、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將成為廣西能否穩定發展的重要條件。目前,國際合作框架內,主要集中在減緩性行動,如發展低碳經濟、減少碳排放。此外,廣西應對氣候變化既是國際、國內壓力的體現,更是廣西經濟發展的一種內生要求。隨著氣候的不斷變化,廣西的發展環境正在不斷變化,為了可持續發展,廣西必須制定合適的政策措施,并不斷地進行調整。在市場經濟環境下,氣候變化作為一種外部性,在時間和地域上已超出了經典經濟學范圍,需要用一種更大的視角進行研究。市場仍是配置應對氣候變化資源的基礎性方式,廣西應抓緊制定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措施,影響和優化資源配置。由于氣候變化的外部性特點,僅僅依靠廣西自己并不能有效遏制氣候變化,通過適應性政策影響資源配置,在較小的政策成本下,提高廣西對氣候變化的適應性尤為重要。
(三)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推動減緩性行動
當前,全球將主要精力集中在減緩性行動上,廣西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應積極響應國家號召,調整產業結構、發展低碳經濟,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隨著北部灣經濟區和“兩區一帶”建設的不斷推進,我區正處于資本密集型工業化和城市化加速發展階段,投資規模在我國乃至世界歷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特別是資源富集區經濟發展的加快,大的鋁、錳等有色金屬的冶煉廠的建設和擴能,能源消耗總量不斷增加,溫室氣體排放量加大。如果只按傳統常規技術的建設模式,一經投入,便有一個投資回報期技術和資金的鎖定效應,將來大規模的二氧化碳排放不可避免。因此,我國未來發展技術路徑的選擇,對國家乃至全球節能減排、減緩氣候變化具有重要意義。在節能減排的歷史潮流面前,不論從對全球負責的角度,還是從實現我區可持續發展的角度,都必須積極探索節約發展、低碳發展之路,從法規制度、經濟結構、能源利用、技術創新等多個層面,加快推進低碳經濟發展。只有這樣,才能以實實在在的事實,展現廣西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的決心和魄力。
(四)把提高對氣候變化的適應性放在突出位置
自氣候變化問題提出來以后,在聯合國的推動下,國際氣候的努力主要集中在減緩,即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以防止危險的氣候變化。廣西也在外在壓力下把發展低碳經濟、完成減排任務作為應對氣候變化問題的重中之重。實際上,由于氣候變化的外部性特點,減緩性氣候政策的效果取決于國際合作程度,哥本哈根、坎昆氣候大會進展緩慢,“巴厘路線圖”的談判至今沒有完成,“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的實質性內容并未落實,國際氣候談判越來越艱難。此外,根據斯特恩報告,即使全球停止排放,由于氣候變化的慣性,
十年內全球氣溫仍將上升0.5 -1度,減緩性行動不能根除氣候變化問題。而且,減緩性行動的不斷推進需要適應性的行動支持。在這樣的背景下,廣西應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要考慮提高廣西對氣候變化的適應性,以促進廣西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四、政策建議
(一)加快結構調整步伐,切實轉變發展方式
廣西應加快結構調整,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大力發展服務業,推進循環工業,改善農業效益,提高林業的固碳效果。具體來說,廣西應綜合利用財稅、產業、金融政策,積極推進產業結構,不斷提高服務業的比例,降低工業比重。工業內部,應著力發展低碳經濟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具體措施包括淘汰落后設備和產能,建立健全和完善節能、清潔生產、綜合利用的各項機制,落實各級政府成立節能執法機構、加強執法隊伍建設、節能工作常態化、市場化等。同時,積極承接東部沿海的高技術和高附加值、低能耗的產業必將向廣西轉移,如技術密集型產業、勞動密集型產業、新興產業等。大力發展林業,提高固碳效果。
(二)加大財政資金在氣候變化研究領域的投入
廣西應對氣候變化,關鍵依靠技術進步,通過新的技術降低排放,通過新的技術發展清潔能源,通過技術進步提高對氣候變化的適應性。有關氣候變化問題的科研工作在廣西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科研資金嚴重不足,研究成果較少,與氣候變化相關的基礎數據和資料嚴重缺乏,與氣候變化相關的新技術創新能力不足。廣西應設立專門的研究資金,通過政府委托形式進行專題研究,加快共性技術進步。通過激勵和約束機制,鼓勵企業發展實用技術。同時,在各類科研經費的分配中,向氣候變化問題的研究傾斜,提高廣西區內關于氣候變化的科研能力,為制定適合廣西特點的氣候變化政策打下良好基礎。
(三)提高廣西對氣候變化的適應性
廣西應利用經濟政策,優化氣候變化的資源配置,提高廣西對氣候變化的適應性。一是要加快氣候變化趨勢和影響相關知識的研究。目前,對氣候變化最大的共識就是氣候變化的不確定性,即氣候變化對經濟所產生的影響及對未來氣候變化的預測都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使得氣候變化政策的成本和收益難以確定,政策評價和選擇變得非常困難。加強對氣候變化趨勢的研究,給公眾提供更多的氣候變化信息,有利于公眾做好準備,提高自我適應能力。二是財政資金大力支持適應性技術的研發。如開發耐干旱的品種、推廣(下轉第28頁)(上接第11頁)適合較高溫度的物種,通過新技術應用,提高應對極端天氣條件的能力、提高對自然災害的監測能力等。三是加大適應氣候變化的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對敏感地區和敏感行業,如加強農田灌溉設施、加高沿海的防水墻,激勵和補貼農村建設儲水設施等。四是推行有關氣候變化的保險,以加強經濟系統應對氣候變化的穩定性。
[參考文獻]
[1]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農業綜合開發適應氣候變化的實踐與探索[j].中國財政,2010,(4).
[2]劉晨陽,中國實施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內外部動因及效果初探[j].現代財經,2010,(10).
[3]劉恩財,等.關于農業應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建設問題[j].農業經濟,2010,(1).
[4]張麗賓,等.氣候變化與公共財政政策的理論分析[j].環境經濟學,2010,(5).
[5] cline, w.r."the econonuca of global wamung."waslungton: institute for intemational economics, 1992.
[6] kaplow,l."taxs, pemuts, and climate change"[ n].nber working paper 16268, 2010.
[7] metcalf,g.e.”cost containment in climate change poli-cy: altemativc approaches to mitis;ating price volatility [ nl. nber working paper 15125, 2009.
關鍵詞:氣候變化 碳稅 立法理念
一、碳稅的定義
英國經濟學家阿瑟?庇古首先在《福利經濟學》中提出碳稅這一名詞。在現代社會,征收碳稅的首要目的是通過提高化石燃料以及其他高耗能產品的價格,來降低大眾對化石燃料的需求與消耗,以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最終實現改善全球氣候以及減緩氣候變化。由于化石燃料中所含碳的比例與數量直接關系著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因此,人們將此類稅種稱之為“碳稅”。
碳稅這一專有名詞該如何定義,現今國內國外學者意見頗多,爭論不休。比較統一的意見是將碳稅定義為針對二氧化碳的排放而征收的稅種。具體來說,可將其定義為以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為目的,以煤炭等化石燃料為征收對象并且按照其含有二氧化碳比重或者排放二氧化碳數量來征稅。其他意見中,有的學者認為二氧化碳是一種環境稅,是對化石燃料這種商品征收的產品消費稅,有的學者則認為碳稅是以化石燃料的含碳量為標準的一種消費稅。
筆者所持觀點為,碳稅是以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為目的,以化石燃料燃燒時排放的二氧化碳為標準,根據其燃燒時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對化石燃料的生產者或者使用者征收的一種稅種。從現實角度看,面臨全球氣候變暖這一嚴峻問題,碳稅順應時代趨勢,以減輕氣候惡化,改善全球氣候為目的,向排放二氧化碳的企業或個人征收稅收,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減輕企業或個人對化石燃料的以來,從而保護全球氣候。從社會角度來看,人作為社會人,與氣候變化緊密相關。氣候變化導致海平面上升、氣候變暖等一系列問題,嚴重威脅著人類的生存與發展。為了減少氣候變化對人類的影響,有必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降低人類對化石燃料的依賴,而碳稅正是以環境保護為目的,對影響氣候變化的二氧化碳征收的一種稅。
二、碳稅政策的實施背景
隨著全球氣候變化日益加重,與氣候變化相關問題層出不窮,國際社會愈來愈認識到保護與改善全球氣候的重要性。1992年5月22日,以氣候變化為重要議題,聯合國政府間談判委員會達成一致意見并訂立公約;1992年6月4日,各成員國齊聚巴西重要城市里約熱內盧,并在那里召開的聯合國大會上通過該公約,即《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1994年3月21日,該公約生效。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生效后,自1995年開始,該公約的締約方每年都會召開締約方會議(Conferences of the Parties,COP),致力于評估各締約方應對氣候變化的進展。1997年,各締約方在回憶中達成一致意見,對《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有關內容作出調整與修改,并著重強調二氧化碳減排這一議題,最終達成《京都議定書》,使溫室氣體減排成為各發達國家的法律義務。
2009年12月7日至12月18日,公約各締約方于丹麥的哥本哈根召開第十五次會議,西方發達國家提出發展中國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巨大,亦是導致氣候變化的重要因素,要求發展中國家也為減排承擔相應的義務。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圍繞該問題爭論不休,休會時只達成了不具備法律效力的《哥本哈根協議》。
2012年11月26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18次締約方會議在卡塔爾多哈拉開帷幕。由于2012年是《京都議定書》第一承諾期的結束時間,也是11年啟動的德班平臺的運行的關鍵年份,各方均希望多哈氣候變化會議能發揮承前啟后的關鍵性作用。2012年12月8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18次締約方會議于多哈當地時間12月8日19點通過一份“多哈系列協議”(Doha Package)。作為承上啟下的關鍵性會議,多哈會議并未取得令人欣慰的成果。加拿大、俄羅斯等發達國家紛紛加入美國的行列,先后從脫離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而日本、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也降低了其溫室氣體減排目標。
三、結語
氣候變化的嚴峻現狀與趨勢已經不容我們有多余的時間去思考。我們應當立即采取強有力的行動減緩與改善氣候變化。然而,在我國,構建碳稅法律制度幾乎是一片空白,長期以來,我國學者等對碳稅的研究往往局限于概念層面的簡單認知,忽視了從理念層面的深入研究。眾所周知,構建一項新的法律制度往往涉及社會的各方面,涉及社會的整體。因此,我國應當基于本國國情,借鑒西方先進經驗,制定適合本國的法律制度。
參考文獻:
[1]呂忠梅.環境資源法.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
[2]李慧玲.環境稅費法律制度研究.中國法制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