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微量元素與人體健康的關系范文

        微量元素與人體健康的關系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微量元素與人體健康的關系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微量元素與人體健康的關系

        第1篇:微量元素與人體健康的關系范文

        關鍵詞:鋅,免疫

        1.引言

        鋅(Zinc)為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其作用巨大,在近代醫學界,營養學界喻為“生命之花”、“智能元素”[1]。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對人體內微量元素鋅進行深入廣泛的探討,大量研究證明鋅對人體健康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本文概述了微量元素鋅與人健康的關系

        2.鋅與人體健康

        2.1鋅與免疫

        微量元素中,鋅對人體免疫功能的影響最明顯。鋅的缺乏使機體的免疫功能受損,對疾病的敏感性增加,反之補充可增強免疫功能和抗感染能力,而且一些因免疫缺陷所致疾病,只有補鋅治療才有效。

        胸腺作為中樞性免疫器官,既是T細胞繁殖、成熟的重要場所,又是機體內胸腺激素的發源地,對機體免疫系統充分發育、功能成熟和免疫功能的調節起關鍵作用。人類缺鋅會引起中樞及周圍免疫器官的形態、功能異常,可造成胸腺萎縮,胸腺素分泌減小,免疫反應明顯減弱;而鋅離子可直接作用于胸腺細胞,使其增生,進而使胸腺素分泌增加。脾是周圍免疫器官,參加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尤其是合成抗體,缺鋅時脾重量減輕,活性下降,補鋅可增強脾的免疫功能。另外Golden等在研究中發現鋅缺乏的兒童有胸腺萎縮,給予補鋅后,患兒胸腺體積明顯增加,抗感染的能力也有顯著改善。Fraker首次報道低鋅飲食導致胸腺萎縮,TH細胞功能喪失,其實驗證實低鋅患者體內對T細胞依賴性抗原,如綿羊紅細胞的抗體生成降低,輸入T細胞可糾正[2]。

        鋅對免疫調節的機理尚不完全清楚,但它對機體免疫功能的維持起重要作用,它的缺乏可以從多個環節損傷機體的免疫平衡狀態,引起機體防御機能減弱,使宿主感染與惡性腫瘤的發病率增高。因此,深入研究微量元素鋅對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機理,對預防和治療由于鋅缺乏引起的疾病將有重要意義。

        2.2鋅與疾病

        鋅的供給應適量,人體缺鋅時會導致多種代謝障礙,還影響腦功能,鋅攝入量過多可致中毒。與鋅有關的疾病見下表

        疾病名稱

        含量與常人相比

        治療方法

        異食癖

        用硫酸鋅治療

        心肌炎

        補鋅恢復受損心肌和消除氧自由基

        糖尿病

        補鋅促進胰島細胞再生

        高血壓

        可補鋅改善臨床癥狀,有利于恢復

        冠心病

        減少鋅的攝入量

        腦梗死

        進行定期的鋅測定及時糾正其不足

        男性生殖

        用硫酸鋅、鋅硒寶、復合蛋白鋅等治療男性不育癥

        動脈粥樣硬化

        減少鋅的攝入,降低鋅/銅比值

        反復呼吸道感染

        口服葡萄糖酸鋅

        腫瘤

        加大鋅的攝入量

        癲癇

        減少鋅的攝入量

        復發性口腔潰瘍

        服用鋅制劑,促進潰瘍的愈合并防止復發

        小兒肥胖癥

        補鋅

        暗適應功能

        攝取富含鋅的食物或補充葡萄糖酸鋅

        消化性潰瘍

        給予近似生理濃度的劑量,可以使潰瘍面愈合

        兒童齲齒

        適量補鋅

        動脈粥樣硬化

        降低鋅/銅比值,提高游離銅的含量

        佝僂病

        先補鋅1個月,后糾治佝僂病

        兒童哮喘

        適當補充葡萄糖酸鋅等鋅劑

        創傷愈合

        口服流酸鋅

        Bell麻痹

        及早采取補鋅加綜合療法治療

        3.鋅補劑的研究進展

        3.1鋅的應用前景

        鋅是人體內一種必需的微量元素,更是人體營養中的必需營養素,它在人體的生長發育、免疫、代謝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越來越多地引起人們的關心和重視,并成為研究的熱點.鋅與人體的健康密切

        相關,尤其對處在生長發育期的兒童就更為重要,它的營養作用、生理功能及臨床診療是研究最活躍、進展最快、應用最廣泛的領域之一。

        3.2鋅補劑的研究概況

        目前,鋅缺乏是我國及許多發展中國家的公共衛生問題,我國部分少年兒童、孕婦及病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營養性鋅缺乏。為了改善這種狀況,人們開發了多種鋅補劑。最早出現的鋅補劑是硫酸鋅等無機

        補劑,結構簡單,價格低廉,適量的補充可以消除鋅缺乏所帶來的癥狀;但服后常伴有副作用且生物學效價較低,因此使用逐漸減少。近年來,開發出了許多有機鋅補劑,主要有小分子有機鋅絡合物和糖-鋅絡

        合物兩種。小分子有機鋅絡合物具有易于吸收、生物利用率高的特點,隨著科學的發展,小分子有機鋅絡合物的種類越來越多,但是還缺乏對它們的綜合評價,需要對各種補劑的生物利用率、毒副作用、吸

        收途徑、代謝機制等作進一步研究,選擇出最適合于人體吸收和利用的小分子有機鋅絡合物,應用到鋅的補充與缺鋅的治療中[19]。

        參考文獻:

        [1]HA施羅德(schroder)(美)。微量元素與人[M]。北京,科學出版社,1979,44。

        [2]陳泳。微量元素鋅的作用。甘肅科技,2005,21(5):194-196。

        [3]商梅,楊蕭薈等。微量元素鋅與心肌炎治療關系的探討。預防醫學文獻信息,2000,6(2):196-197。

        [4]龐秀英,呂艷。鋅、鉻、硒微量元素與糖尿病。中國臨床康復,2004,8(27):5951-5955。

        [5]張忠誠,張素潔,孫美。微量元素與原發性高血壓。微量元素與健康研究,2003,4(20):56-57。

        [6]李志鋒。冠心病患者全血微量元素鋅、銅、鐵的分析。廣東微量元素科學,1996,3(4):15-18。

        [7]齊曉飛,馬文娟,呼日勒。微量元素鋅、鎂、鈣與腦梗死的關系。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1,(6):124。

        [8]趙榮坡,楊石強。鋅與男性生殖。河南科技大學學報(醫學版),2005,23(3):239-240。

        [9]閆春菊。微量元素鋅與神經系統疾病。醫學綜述,2001,7(7):430-431。

        [10]陳潔。微量元素鋅與反復呼吸道感染的相關性。廣東微量元素科學,1996,3(1):22-23。

        [11]周清潮。癲癇與微量元素。廣東微量元素科學,1999,6(10):7-9。

        [12]詠梅,華紅等。微量元素元素鋅與復發性口腔潰瘍。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03,18(6):546-549。

        [13]周云。微量元素與眼病。微量元素與健康研究,2004,21(5):14-15。

        [14]余慶火亙。微量元素鋅和消化性潰瘍關系探討。實用中西醫結合雜志,1997,10(17):1631。

        [15]于素平,李其秀,郭柏青。微量元素鋅與兒童齲病。《中國醫刊》,2001,36(8):44。

        [16]宋紅潮,黃婉萍,梁友芳。微量元素鋅在佝僂病治療中的效果觀察。廣西醫學,2003,25(11):2120-2122。

        [17]陳汛,谷靠群。哮喘與微量元素鋅相關性探討。廣西醫學,2004,26(5):636-638。

        第2篇:微量元素與人體健康的關系范文

        【關鍵詞】養胃解毒膠囊;微量元素;ICP—AES;彝藥

        微量元素與人體健康有關。攝入過量、不足或缺乏都會不同程度地引起人體生理功能的異常或疾病的發生。如Mg是細胞內液的重要陽離子,具有參與體內糖代謝及呼吸酶活動的作用,同時細胞外液中的鎂離子與Ca 、K、Na協同作用,共同維持著肌肉神經系統的興奮性。Fe、Cu不僅會影響血紅蛋白的合成引起貧血,也會造成體重增長遲緩和骨骼生理功能異常。Zn也是人體中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之一,它是人體內物質代謝中許多酶的活化劑,具有維持肌體生長發育,促進創傷的愈合等作用。缺Zn會導致人體免疫功能下降,生長發育遲緩等 [1]。

        中藥成分與生長環境土壤中的微量元素有關。不同產地同一品種中藥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具有共同的特征,而同一元素含量不同,從而導致藥效的不同。因此研究和開發中草藥內的微量元素是現代臨床的重要課題,它對闡述傳統的藥理,毒理及藥品的分類提供種種依據,對鑒定藥品的真偽、中草藥的種植與綜合利用開發提供指導[2]。

        彝藥養胃解毒膠囊(彝名:嗨諾惰秋齊膠囊)復方制劑,其主要成分為:小青木香、甘草、小兒腹痛草、羊耳菊。其中小兒腹痛草是一味療效獨特的彝藥,彝名為阿科臥諾詩,別名為金沙青葉膽。屬龍膽科植物斜莖獐牙的全草。古今漢醫本草未載,彝醫用其治療胃痛、肋痛、小兒腹痛、牙痛等療效較好。羊耳菊彝名為為尼圖基,別名俄巴沙補、白牛膽、白風菊。為菊科植物羊耳菊的全草或根。彝藥以全草入藥,主治膽囊炎、胃痛、食積、小兒高熱驚風,順氣止痛、消食、散結、止咳之功。漢醫未載,是彝醫特有之用藥[3] 。復方制劑主要功能是溫中和胃,理氣止痛,用于寒凝氣滯所致的胃脘冷痛 ,慢性胃炎及十二指腸潰瘍。臨床使用療效較好。

        本論文擬采用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儀(ICP—AES)對其微量元素的種類和含量進行測定并分析。ICP—AES具有快速測定多種元素,靈敏度高等特點。通過此種研究,就可以進一步的了解藥物的組成和效用原理,為彝藥理論做一些補充。

        1.實驗部分

        1.1 儀器。

        ICP—1000Ⅱ型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儀(日本島津公司);高頻功率1.2KW、觀測高度15mm、冷卻氣15L/min、凈化氣3.5L/min、載氣1.0L/min、等離子氣1.2L/min。

        1.2 試劑。

        HNO3(AR,成都市聯合化工試劑研究所);HClO4(AR,天津市東方化工廠);H2O230%(AR,天津水化學試劑三廠);實驗用水均為二次水。

        1.3 樣品的硝化[4] [5] [6]。

        準確稱取不等量試樣四份,分別置于100ml燒杯中,加入不同的酸,靜置過夜。將燒杯置于電爐上加熱至盡干,冷卻后用3%稀HNO3溶液定容至50ml,搖勻放置,同時制備空白。

        2.結果與討論

        2.1 ICP—AES測定結果。

        從表3中微量元素的測定結果可以看出,養胃解毒膠囊中除常量元素Ca、Mg、P、S等含量較高外,另外還有豐富的微量元素Fe、Zn、Al、B、Mn等,且含量都較高。有毒元素未檢出。

        2.2 討論[7] [8] [9]。

        Ca和P是人體的主要支撐組織—骨骼的主要成分。人體有99%以上的P存在于骨骼和牙齒中,兩種元素在人體內的比例約為2:1,被稱為“一對伴侶”。Ca與食物和腸道中的植酸、草酸及脂酸等陰離子形成不容性的鈣鹽。攝入體內的Ca70%~80%存留于糞便中。鈣除維持人體骨骼的功能外,對于血凝、肌肉收縮、心肌功能、正常的神經與肌肉的應激性等方面也起著重要的作用。

        Mg不但是植物的必需元素,也是人體的必需元素。人每日攝入的Mg30%~50%在小腸內吸收。Mg是細胞內液的重要陽離子,具有參與體內糖代謝及呼吸酶活動的作用。Mg離子是糖代謝呼吸不可缺少的輔因子,參與蛋白質的合成。同時細胞外液中的Mg離子與Ca、K、Na協同作用,共同維持肌肉神經系統的興奮性。維持心肌的正常結構和功能,Mg缺乏可引起心肌壞死。

        Fe是微量元素的“老大”,人體必需微量元素中Fe的含量最多。Fe的吸收主要在小腸上部,當食物中的Fe被胃酸分解后釋放出Fe2+ ,然后與腸壁內容物中的維生素C、某些糖及氨基酸形成絡合物。這些絡合物在十二指腸及空腔的堿性溶液中仍能維持溶液狀態,有利于吸收。缺Fe會影響智力發育,免疫功能下降,消化吸收功能減弱,肌肉運動功能明顯降低。一般表現為世界性的缺鐵性貧血、青春期女性慢性萎黃病、缺Fe吞咽困難綜合征、現代婦女綜合征等。

        Mn是維持動物和人體健康的一種營養元素,與其他許多金屬一樣,對人來說沒有表現出高效的吸收,攝入的食物中僅有10%的Mn可通過胃—腸壁傳遞到血液中。被吸收的Mn通過膽汁與糞便排出體外。成年人攝入Mn量的增加會導致吸收和保留量的增加。Mn主要在腸道吸收,以十二指腸吸收量較多。Mn是人體內多種酶的成分,與人體健康的關系十分密切,Mn也被稱為“益壽元素”近年來的研究表明,體內的過氧化物歧化酶(SOD)具有抗衰老的作用,而此酶內就含有Mn。養胃解毒膠囊中檢測出了適量的Mn元素,有促進胃腸道組織功能的恢復作用。

        Zn是人體必需的生命元素,是維持機體正常新陳代謝的要素。1984年研制的甘草酸鋅中甘草的有效成分能增加胃粘膜細胞的己糖胺成分,能提高胃粘膜的防御能力,延長胃上皮細胞的壽命,加速粘膜愈合。并對消化性潰瘍的治愈率為80%療效優于丙谷胺。Zn還被稱為“不顯眼的”營養素。Zn被吸收的很少,食物Zn能被機體吸收的不足10%,主要在十二指腸吸收。養胃解毒膠囊中檢測出了大量的Zn元素,它對促進胃腸道組織功能的恢復,起到維持機體生長發育,維持正常的味覺功能及食欲,促進正常的性發育,促進創傷的愈合等作用。

        Al在體內分布在所有組織中,其經過呼吸道進入人體后,肺Al含量在各器官中是最高的。通常,胃、腸道是可溶性鋁化物的主要吸收通道。一般而言[7],Al在胃、腸道吸收依賴于如下幾種因素,即鋁化物的形態;胃液pH;鋁絡合劑攝入量;小腸運動性以及Al的攝入量。在醫藥方面,難溶性的Al(OH)3的藥理作用有制酸、局部止血、保護潰瘍面等作用。所以復方制劑中也表現出藥效好的一方面。

        從樣品中未檢測出Hg、Pb等對生命體有害的元素。

        3.結論

        通過此實驗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3.1 采用ICP—AES法測定彝藥養胃解毒膠囊中的微量元素,表明該藥中含有豐富的Ca、Mg、P等人體必需的元素,還含有Fe、Zn、B、Mn、Al等五種微量元素,不含Hg、Pb等有害元素。其中微量元素Zn含量高(1570ug/g),在對消化性潰瘍的治愈中起到很好的療效。

        3.2 微量元素是中藥和彝藥的主要組成部分,中藥和彝藥的療效不僅與其有機成分有關,還與其所含的無機元素的種類含量有密切關系。同時,這些微量元素還與彝藥中顯效的有機成分形成配合物,產生協同作用和拮抗作用。同單味藥相比,復方制劑效果更佳。

        參考文獻

        [1][8][9] 王變等 .生命科學中的微量元素(上、下卷)中國計量出版社.1992:401、464

        [2] 薛沙.中藥功效的微量元素定量分析【M】.微量元素與健康研究.1996,13(1).

        [3] 楊本雷,余惠祥等.中國彝族藥學【M】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177,357.

        [4] 張奇鳳,劉琴,姚興等.參茸黑錫丸中微量元素的測定【J】.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04,24(3):366

        [5] 王旭豐,賈志新等.銀翹解毒丸中微量元素的測定【J】山西中醫學院學報.2001,2(3):48

        [6] 牛文彥,張偉,祁艷斌等.藥品中微量元素的測定【J】.天津醫科大學學報.1999,5(3):13.

        第3篇:微量元素與人體健康的關系范文

        民以食為天,人類的發展史很大程度上即是農業的發展史。如今,“吃飽肚子”已經不是農業的重要任務,“吃得安全”(綠色農業)也已逐步走向普及化,我們不禁要問:未來農業又將走向何方?功能農業,即解決“吃得健康”正是一個新興的方向。

        現在,尹雪斌博士和他的老師趙其國院士正開展以增加農作物微量元素含量的“功能農業”的研究,他們合著的新書《功能農業》已經在科學出版社出版。據尹雪斌博士介紹,他們出書的目的,就是盡早讓更多的人知道功能農業,并由此獲得健康,為養生鋪出一條新路,達到解決“第二種饑餓”之目的,讓生命之花更為絢麗。

        下面,我們就一起對話尹雪斌博士,了解功能農業之于我們的意義――

        記者:對于普通人來說,功能農業還是一個全新的概念,請您簡要介紹一下它的內涵?

        尹雪斌:功能農業就是指農產品的營養化、功能化。它是通過生物營養強化等技術手段,在自然種養殖過程中讓農作物吸收積累更多的礦物質等功能成分,使農產品具備保健功能,如富硒農產品便是功能農業的具體代表。在中國農業發展路線圖中,農業高產技術(化肥、農藥、基因工程)、綠色技術(無公害、綠色、有機)和功能農業技術(營養化、功能化)是農業科技的3個里程碑,其中功能農業目前處于農業科技的金字塔塔尖。據預測,到2050年,中國一半以上的農產品都將具備功能性,以滿足人們健康改善的更高需求。

        記者:說起食物中的礦物質等微量元素,人們并不陌生。市場上,帶“硒”字的保健品也不鮮見。這些是否就是功能農產品?

        尹雪斌:目前,許多產品的包裝上都標有類似“產品富含多種微量元素”字樣,消費者搞不清這些微量元素,比如硒、鋅到底含有多少量。功能農業技術是將它變為“產品定量含有某元素”,也就是將農產品中有益健康的成分進行定量和提高。

        記者:農業不同于流水線上的機械化生產,如何讓在大自然中自然生長的農作物含有定量的微量元素?

        尹雪斌:近六年來,我們的研發團隊針對一些關鍵技術展開攻關,采用生物營養強化和納米技術,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納米硒植物營養劑,效仿植物在土壤中天然的吸收路徑,通過在貧硒的土壤中施用,定量改良土壤有效硒含量,并通過植物自身的光合作用,轉化生成有機硒,進而完全掌握了富硒農產品培育技術。此外,通過對富硒作物精細加工,制成有機硒飼料添加劑和食品添加劑,并廣泛應用于食物中。在硒原料、添加劑等核心技術的研制過程中,我們根據國內不同地區土壤特征、氣候環境的差異,制定了20多項產品技術標準和6個地方種植標準。通過上千次試驗,6萬個土壤、水、農產品不同部位的系統分析,已積累了30余個大宗品種的定量強化技術規范,能夠做到同區域、同品種、同地塊硒含量達標穩定性。品種上涵蓋了糧食類、十余種蔬菜水果、中國十大名茶,以及大閘蟹、甲魚等水產和禽蛋。

        記者:您說發展功能農業就可以消除“第二種饑餓”,這又是什么意思呢?

        尹雪斌:人的健康除了需要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營養素,還需要19種礦物元素,除了鈣元素,其他18種元素都屬于微量元素,比如鐵、鋅、硒等。所謂“第二種饑餓”,指的就是體內微量元素缺乏,會影響身心健康。由此可見,微量元素真的不容忽視。功能農業正是一種從作物種植角度提高人們的健康水平的農業,有望具有特定功效,比如在特定疾病預防、輔助治療方面,通過吃飯就能夠防治癌癥,就能夠控制高血壓、控制血糖等。

        記者:在眾多微量元素中,為什么硒受到高度重視呢?

        尹雪斌:世界衛生組織對我國硒含量全面測量結果揭示:從東北三省起斜穿至云貴高原,國土面積72%的地區存在一條低硒地帶,其中30%屬于嚴重缺硒地區,種植的谷物95%都達不到國際硒含量最低的標準。據了解,國人每天硒的攝入量為40微克,而中國營養學會推薦的適宜攝入量為60~250微克。世界衛生組織告誡,中國公民缺硒逼近健康警戒線!缺硒不僅會罹患“克山病”,還會直接導致80多種疾病,間接導致400多種疾病。據了解,美國和日本通過攝入大量含硒保健品進行補硒,比如奶粉里就有硒的成分,普通公民已經養成補硒的習慣,每人日均硒的攝入量達到120微克以上,惡性疾病的發病率特別是癌癥的發病率大幅度下降。

        記者:硒在促進人體健康方面到底有哪些功效?

        尹雪斌:經過國際上幾十年的研究,科學家確認,硒能夠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對流感、哮喘等疾病的預防作用明顯;美國等國的科學家確認,硒的長期防癌效果明顯;除此之外,硒還對肝臟、心腦血管、眼睛、前列腺等均有保護作用。硒對人體健康的作用還不止于此,科學家仍在進一步探索之中。

        第4篇:微量元素與人體健康的關系范文

        1、第一是全面、均衡、適量的營養,維生素a能夠促進糖蛋白的合成,細胞膜表面的蛋白主要是糖蛋白,免疫球蛋白也是糖蛋白。現今許多人都不愿意吃豬肝,他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維生素a如果攝入不足,呼吸道上皮細胞缺乏抵抗力,常常容易患病。維生素c缺乏時,白細胞內維生素c含量減少,白細胞的戰斗力就會減弱,人體容易患病。除此之外微量元素鋅、硒、維生素b1、b2等多種元素都與人體非特異性免疫功能有關系,所以全面均衡,適量營養非常的關鍵。

        2、第二是要適度的勞逸,適度的勞逸人體健康之母,人體生物鐘正常運轉是健康保證,而生物鐘錯點便是亞健康的開始。

        3、第三是要經常鍛煉,現在人熱衷于都市生活,忙于事業,身體鍛煉的時間的越來越少,加強自我運動可以提高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

        4、第四要培養多種興趣,保持精力旺盛,廣泛的興趣愛好會使人受益無窮,不僅可以修身養性,而且能夠輔助治療一些心理疾病,同時要戒煙、限酒,心理健康非常的關鍵,學會適當的減壓,以保證健康良好的心境,還可以補硒,多食用一些香蕉等,這些方法都有助于增強免疫力。

        (來源:文章屋網 )

        第5篇:微量元素與人體健康的關系范文

        課題1人類重要的營養物質

        教學目標

        了解營養素是指蛋白質、糖類、油脂、維生素、無機鹽和水等六類物質,掌握蛋白質、糖類、油脂和維生素與人類健康的關系。

        通過閱讀教材、觀察和比較圖片、查閱資料和討論等活動,學會自主和合作學習的方法。

        通過學習營養物質對人的生命活動的重要意義,形成合理安排飲食的意識,增強自我保健和保護的意識與能力。

        重點和難點

        重點:蛋白質的生理功能。

        難點:了解營養物質在人的生命活動中的作用及營養價值。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設計

        活動一探究人體營養素包括哪些方面?

        情景導入:提問: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可見食物對人體的重要性。那么我們所吃的食物通常包括哪些呢?

        小組交流:列舉生活中的常見食物和飲品的類別。

        觀察:(多媒體投影)教材P88圖12-1、P91圖12-7、P92圖12-9、P93圖12-10。

        小結:人體生命的生存和健康離不開蛋白質、糖類、油脂、維生素、無機鹽和水等六大類物質,通常稱之為人體營養素。

        活動二學習競賽

        主題:“我”的風采我展示。

        設疑:這些營養素對人體來說,究竟分別有什么其他物質不可替代的作用呢?

        指導閱讀:(分四大組,分別指定閱讀教材上關于蛋白質、糖類、油脂、維生素的內容介紹,結合教師課前布置查閱的有關資料,組內合作,討論并限時完成下面的任務:以第一人稱手法寫一份自我介紹的文段,題目自擬。要求:簡要介紹某類營養素的基本情況,重點陳述其對人體健康的重要作用。)

        組際競賽:各組派一名代表上講臺演講。(根據演講的口才、表情及內容質量,由學生評委評分)

        活動三應用實踐

        辯論:偏食習慣好不好?

        設疑:我了解到我們同學們中有的同學喜歡吃這種食品而不喜歡吃那種食品,即存在所謂的偏食。這種飲食習慣好不好呢?

        (正反方辯論)

        小結:偏食影響身體健康。特別是同學們正處于身體生長旺盛時期,更應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避免偏食。

        閱讀與討論:

        閱讀:P90、P92“資料”。

        討論:a.有人用甲醛溶液來浸泡水產品并出售,這樣做有什么危害?

        b.為什么吸煙有害健康?

        c.為什么霉變食物絕對不能食用?

        d.運動會上的長、短跑賽進行中,為什么有的同學感到很累?為什么有的同學在賽前服用一些葡萄糖?若改食一些花生或者麥食品,效果好嗎?

        知識拓展(多媒體播放):

        a.“劣質奶粉”導致“大頭嬰兒”的相關報道。

        b.“毒大米”危害介紹。

        c.吸煙的危害分析。

        活動四課堂計算競賽

        ①一女運動員可以在60s秒內跑完400m,她的最大氧氣吸入量為4L/min,而肌肉在工作達到極限時,每公斤體重每分鐘需要氧氣約0.2L,如果該女運動員體重為50kg,她將缺少多少氧氣?

        ②花生米含糖約24%(質量分數,余同),油脂約39%,蛋白質約26%;小麥含糖約76%,油脂約2%,蛋白質約11%;50g花生和50g小麥在體內完全氧化放出的能量各是多少?

        課題小結:經過本課題的學習,在基礎知識、學習方法和對化學學科的情感方面,你分別有哪些收獲?

        活動五課外調查

        我們是一所農村中學,大多數同學家住農村。請在課外做一個調查,對于家中(或親友、鄰居中)發生霉變的食物是如何處理的?這種處理是否科學合理?我們作為現代社會的公民,對此應做哪些工作呢?調查報告于一個月內完成。

        點評:整堂課以四個主題活動展開,層次清楚,意圖明確,充分體現了學生主體。第五個主題更是結合農村的實際,引導學生開展社會調查研究,讓學生感悟到作為現代社會公民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對社會常見的“偏食習慣”采取目前流行的深受大、中學生歡迎的“辯論”形式,而不是“答辯”形式,有其新意。但是課中如何把握,則對學生的課前準備和教師的駕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點評:湖北省枝江市教學研究室易章和

        背景資料

        ①22名小學生吃玉米糊中毒,已有一人遇難

        本報訊(記者劉振雄特約記者龍橋通訊員楊興炳)我省鄖西縣一所小學11日突發食物中毒事件。至昨日,22名中毒學生中已有1人遇難,兩人緊急轉院搶救。

        事情發生在鄰近陜西的鄖西縣景陽鄉泥溝中心小學。11日下午5時30分左右,該校五、六年級數十名寄宿學生吃了晚餐的玉米糊后不久,出現嘔吐、惡心、頭暈等癥狀,立即被校方送入當地衛生所搶救。

        昨日上午9時50分,該校五年級女生12周歲的何瑩瑩經搶救無效身亡,12歲的男生孫文林、陳華登被緊急轉送至鄖西縣醫院搶救。

        事發后,十堰市副市長胡仲軍、鄖西縣副縣長張惠莉等趕到事發地指揮搶救,調查原因。據鄖西縣疾病控制中心介紹,初步懷疑系玉米霉變引起,具體原因仍在調查中。

        (《楚天都市報》2003年11月13日)

        ②大量服用維生素E有害健康

        據新華社華盛頓11月10日電(記者曲俊雅)維生素是一種抗氧化劑,大多數人認為補充維生素E可以幫助他們延緩衰老。不過,最新研究發現,服用藥物大量補充維生素E效果可能會適得其反,危害身體健康。

        研究負責人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埃德加·米勒博士說,大多數復合維生素片一般含35~40個國際單位維生素E,這對健康也許會有些微小的“益處”。但如果能從食物中攝取足夠的維生素E,服藥補充毫無必要。堅果、食用油、全谷食物和綠葉蔬菜中都富含維生素E。

        此外,美國心臟學會早已指出,維生素E沒有預防心臟病的作用,而最近研究還表明,維生素E和降膽固醇藥互相沖突。

        (《三峽都市》(周末)20*年11月12日)

        ③野生珍稀、特殊功效、“生猛”刺激安全飲食必須革除三種陋習

        據新華社南昌11月10日電(記者馮麗)專家認為,要確保飲食安全首先要革除三種飲食陋習。

        不少人認為物以稀為貴,放著肉厚味美的畜肉不吃,偏吃肉少味寡的蛇、鼠、貓、蟲,以為野生、珍稀的動物更有營養,其實是毫無科學根據的。無論從組織結構、化學組成還是消化利用來看,它們都沒有任何優勢,不少野生動物還極易引發人類疾病。

        我國傳統習慣有一些糟粕和迷信也影響了部分人的飲食喜好。如從“千年的王八萬年的龜”推理,相信吃烏龜肉能長壽;從老虎的雄健敏捷,推理出虎骨酒能治跌打損傷;認為動物生殖器可以滋陰壯陽等等,甚至把“馱峰”“熊掌”“蛇肉”“牛鞭”傳得功效神奇,美味無比。這些動物肉不僅保健功效毫無科學依據,即使從味道講也毫不足取。

        “活猴腦”“蛇膽”“烏龜”“活魚”“醉蝦”等,這些近乎野蠻的吃法,不僅傷害人們對動物的愛憐之心,而且極不衛生

        第十二單元化學與生活

        課題2化學元素與人體健康

        教學目標

        了解鈣、鐵、鋅等元素對人體健康的重要作用。

        通過學習及查閱資料,了解人是如何攝取這些元素的。

        初步認識化學科學的發展在幫助人類戰勝疾病與營養健康方面的重大貢獻。

        重點和難點

        重點:了解某些元素對人體健康的重要作用。

        難點:正確認識微量元素對人體的作用。

        課時安排1課時

        課前準備

        調查與研究

        1.查閱資料并整理填表:

        (可從網上、報刊、雜志、醫學書籍,調查訪問醫生、父母、身邊的病人等途徑獲得)

        *

        2.調查市場上有哪些補鈣、補鋅、補碘、補硒和補鐵等的保健藥劑或營養補劑出售,查看它們的標簽或說明書,了解它們的主要成分。

        3.收集幾種不同品牌和不同產地的食鹽包裝袋、牛奶袋。

        4.將學生分成四個競賽小組,每組選組長一名,各組分別命名為鈣鐵、鉀鈉、鋅硒、碘氟隊,并以自己的組名為題,自編、自演一個節目“我們的作用大”,形勢可以是小品、相聲、順口溜、替換了歌詞的歌曲等。

        教學設計

        導入

        貴州某山區盛產芭蕉,一外地人問賣蕉人怎么賣?答:1角錢3只。4只行不?答:不賣。2角錢賣一串(少的也有十多只)行嗎?答:行。這個賣蕉人數學概念為何這樣差?原來他在嬰兒時期因缺碘而得了呆小癥,智力缺陷。本節課我們一起來探究人體的元素組成和一些元素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板書課題)。

        活動與探究

        活動一:知識搶答:(記分:答對得10分,答錯扣10分)

        題目:

        1.組成人體自身的元素約有多少種?(50多種)

        2.人體中含量較多的元素有多少種?(11種)

        3.人體含量較多的元素約占人體質量的多少?(99.9%)

        4.以水、糖類、油脂、蛋白質和維生素的形式存在的元素是哪幾種?(C、H、N、O)

        5.以無機鹽形式存在的元素總量不超過人體的質量的多少?(4%)

        6.以無機鹽的形式存在的元素可以分為哪兩類?(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7.在人體中含量超過0.01%的元素是常量元素嗎?(是)

        8.鈣是微量元素嗎?(不)

        9.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有多少種?(20多種)

        10.哪些元素是微量元素?(Fe、Zn、Se、I)

        師投影知識網絡圖:人體中元素的存在形式

        過渡:已知人體的必需微量元素全部加起來也只有體重的0.05%,可謂是“微不足道”,真是這樣嗎?

        活動二:特長展示

        各隊表演節目:我的作用大。(記分辦法:其余三組無記名投票,以票數記分)

        過渡:你們對人體的作用真是功不可沒,但在人體內的含量是不是多多益善呢?

        活動三:真情表白(記分,能說記10分,分隊陳述攝入過多的危害)

        活動四:挑戰對手

        請你用一句話來描述:鈣、鐵、鋅、碘的重要作用,要求通俗上口、特點鮮明、字數少。

        (答對記10分)

        例如:碘:不僅僅是“智力元素”鋅:多種酶的激活劑

        鈣:參與構成人體的硬組織鐵:造血的主要原料

        過渡:同學們今天的表現都很棒,下面進行最后一輪競賽,以決勝負。

        活動五:智力陷阱

        (規則:第一名與第二名,第三名與第四名互相挑戰。四道題分別以“合”“作”“創”“新”為題號。答對得10分,答錯扣10分)

        合:談談你從加碘鹽包裝袋上獲取的信息,并就此自編一道考題。

        作:談談你從牛奶袋上獲取的信息,并就此自編一道考題。

        創:芳芳同學長期食欲不振、發育不良,患上了佝僂病,經醫院檢查還患有貧血,請你根據所學的化學知識,推斷芳芳可能缺乏哪些元素,并對她的食譜提建議。

        新:俗語有“多吃五谷雜糧,身體壯如牛”的說法,請你談談對這句話的認識。

        小結:評價競賽情況,表揚優勝小組。

        反思

        本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學以致用

        “關愛長輩,傾注親情”,建議陪同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去醫院檢查一個體內的含鈣量,必要時向老人推薦幾種補鈣的保健品,當然要向他們說明你的理由。

        第十二單元化學與生活

        課題3有機合成材料

        教學目標

        知道什么是有機物,了解有機高分子材料的分類和用途。

        了解有機合成材料的特點、用途和對環境的危害,認識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發展學生科學探究的能力。

        課前準備

        學生查閱資料,了解塑料制品的利與弊。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設計

        導入

        師:“China”表示我們的祖國,它還可以表示什么?

        生:瓷器。

        師:對!瓷器的出現已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象征之一,它創造了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人類社會經歷了石器時代、青銅器時代、鐵器時代等,如今有機合成材料成了人們關注的熱點。

        板書:課題3有機合成材料

        活動探究一

        師:什么是有機合成材料?請同學們完成課本P99活動與探究。

        學生分組討論,投影展示學生表格的填寫并匯報討論結果。

        師:我們將甲烷、乙醇等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稱為有機化合物,而氯化鈉、硫酸等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稱為無機化合物。少數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鈣等具有無機化合物的特點,因此把它們看做無機化合物。

        flas演示:石油中跳出一個個乙烯分子,乙烯分子連成鏈狀。

        師:有機物中碳原子間可以連接成碳鏈或碳環,因此有些有機物的相對分子質量比較大,通常稱為有機高分子化合物,像乙烯這類相對分子質量較小的稱為小分子,由有機高分子合成的材料稱為有機合成材料。

        活動探究二

        師:塑料是一種有機合成材料,請同學們通過實驗來探究塑料的一些性質。

        學生實驗:

        *

        小結:鏈狀高分子都具有熱塑性,加熱軟化后可以加工成各種形狀的塑料制品,也可制成纖維;網狀高分子加熱后不會熔化,具有熱固性,這種塑料一旦加工成型后,不能通過加熱重新回到原來的狀態。

        幻燈片展示:

        1.“塑料王”聚四氟乙烯制品。

        2.具有熱固性的尿素甲醛制品。

        3.電線的包皮聚氯乙烯。

        4.聚苯乙烯制成的燈飾。

        5.日本鈴木汽車公司制造的全塑汽車。

        活動探究三

        師:我們穿的衣服通常是纖維織成,實驗臺面上的三種不同顏色的毛線都是纖維制品。

        學生實驗:燃燒不同顏色的線

        線的顏色

        *

        師:買衣服時,怎樣知道面料的種類呢?

        生1:根據燃燒時的不同現象判斷。

        生2:可以看服裝標簽。

        幻燈片展示:服裝標簽

        師:穿不同布料的服裝時,你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生1:滌綸衣服挺括,不易皺,易洗易干。

        生2:棉綸衣服彈性好,耐磨,燙后會變形。

        生3:棉織衣服吸水、透氣,感覺很舒服,但易皺。

        活動探究四

        幻燈片展示:人工割膠圖

        師:樹木最忌割皮,人們卻常常在清晨割這種樹的皮,它是什么樹?

        生:橡膠樹。

        師:對!樹皮是它的產膠組織,流出的汁就是天然橡膠。

        學生實驗:

        拉扯橡皮筋,你發現橡膠具有性。

        用砂紙打磨網球鞋底,你發現橡膠具有性。

        燃燒車輪外胎碎片,你發現。

        實驗桌面上鋪了一層橡膠,是因為。

        幻燈片展示:汽車、飛機、輪船、墊圈、運輸帶等。

        師:輪胎主要由天然橡膠制成,彈性好,外胎由丁苯橡膠制成,耐磨;飛機輪胎由順丁橡膠制成,彈性好,耐磨;輪船利用了橡膠的防水功能;墊圈多由丁腈橡膠制成,耐油、酸堿;運輸帶由氯丁橡膠制成,耐油、耐高溫、耐老化。

        小結過渡:

        1907年世界上第一個合成高分子材料──酚醛塑料誕生,20世紀30~40年代合成了許多高分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纖維和合成橡膠,此后合成高分子工業發展迅速,同時廢棄物的劇增也帶來了環境問題。1984年,在意大利東側亞德里亞海打撈上來一頭死鯨,解剖后發現,該鯨竟是吞食了50多個塑料袋窒息身亡。

        辯論

        幻燈片展示:塑料垃圾對大自然的污染。

        師:由于塑料廢棄物多白色,我們將此稱為“白色污染”。

        學生小組辯論:使用塑料的利與弊。

        師:使用塑料有利也有弊,我們應該揚長避短,如何解決白色污染?

        學生討論

        幻燈片展示:

        1.醫用可水解的手套。

        2.加了淀粉可生物降解的飯盒。

        3.塑料包裝制品的回收標志。

        欣賞錄像

        錄像播放新型有機合成材料。

        師:未來社會離不開有機合成材料,新型材料離不開化學,化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課外拓展

        第6篇:微量元素與人體健康的關系范文

        鋅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人們早在1934年就發現了鋅對哺乳動物的生長發育是必不可少的。正常成人體內含鋅2~2.5 g[1,2](僅次于鐵在身體的含量),血漿中鋅主要與蛋白質結合,游離鋅含量很低。鋅對人體健康狀況有著十分重要的調控作用。它影響多種酶的活性,促進核酸代謝和蛋白質的合成,酵解和氧化磷酸化過程,促進膠原纖維的生成,促進生長發育,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促進腦垂體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和的生成,具有多種生物功能。正因為它與人類健康有非常密切的關系,所以在生命科學、營養科學等方面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人體內鋅失衡會導致出現多種疾病,科學調劑日常膳食,有針對性的合理補鋅是維持機體健康狀態較好的措施。本文主要從它的生理功能、與人體某些疾病的關系及如何維持其在人體內的平衡等方面做一介紹。

        1 鋅的生理功能與疾病的關系

        鋅作為人體近百種酶的輔酶,參與多種代謝活動。由于鋅與人體的生長發育、生殖發育、免疫防御、創傷愈合以及許多疾病的發生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不發達國家鋅缺乏十分常見,主要與營養不良有關。而在我國由于人們營養知識的缺乏,在不同人群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缺鋅狀況。缺鋅會影響免疫系統功能,傷口的愈合,會影響味覺和嗅覺。因此,缺鋅日益引起醫學界的廣泛重視。

        1.1 維持機體正常代謝和促進生長發育 鋅參與多種含鋅金屬酶的構成,已知鋅與大約100多種酶的活性有關[3],如碳酸酐酶、堿性磷酸酶、羧肽酶、胸腺嘧啶核苷酸酶、銅-鋅超氧化物歧化酶、血管緊張素Ⅰ轉換酶、DNA和RNA聚合酶等,促進核酸及蛋白質合成。因此,鋅對蛋白質的正常代謝,促進機體生長發育有重要作用[4]。鋅能促進機體生長發育,特別對生長旺盛的兒童及青少年,缺鋅會引起營養不良,導致生長發育障礙,因為鋅缺乏可降低胸腺嘧啶核苷酸酶、核苷酸合成酶及RNA聚合酶的活性,引起核酸和蛋白質的合成障礙,引起生長發育不良、身材小、體重低。我國嚴重缺鋅引起的侏儒癥未見報道。1961年和1963年Prasad等在伊朗和埃及首次發現人類缺鋅侏儒癥。

        1.2 鋅可促進性器官正常發育和維持正常性功能 鋅具有促進大腦皮質的發育,激發腦細胞的功能并促進腦垂體分泌促性腺激素,維持性功能。有研究表明,前列腺是人體內含鋅量最高的器官之一[2]。人體前列腺含鋅量一般為720 mg/100 g干重,精漿中鋅含量則為2.1 mmol/L,約為血鋅含量的100倍[2]。說明鋅在維持前列腺及其附屬性器官的功能和結構上起著重要的作用。

        缺鋅時,腦垂體分泌促性腺激素、性腺功能減退,可使性成熟受到抑制,以致青春期不發育,第二性征發育不良,如女性乳房不發育、及生殖器不全、月經初潮推遲。缺鋅可致男性小、重量輕,量減少,導致男性原發性不育癥。由于男性前列腺、與中鋅含量較多,特別是中含量比血漿高1 000倍以上,鋅可與核內染色質的巰基結合,阻止染色體過早解聚,從而利于受精。其次,鋅是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中金屬成分之一,通過SOD清除自由基,從而抑制了細胞膜發生脂質過氧化反應,保證了的形態結構與功能正常。缺鋅皮膚會受損,骨骼異常,易形成伊朗鄉村病(1961年在伊朗和埃及的某些鄉村發現的“小兒侏儒癥”,經調查分析,是缺鋅的結果)。孕婦缺鋅會使下一代畸形,有的神經發育不全,有的頭部、眼睛變形。

        1.3 鋅能促進免疫功能增強 鋅能直接影響胸腺細胞的增殖,使胸腺分泌正常,以維持細胞免疫的完整。缺鋅時,免疫功能低下,易發生感染。鋅在完善人體的防御功能有著其他的營養物所不能代替的作用。當缺鋅時,人體的免疫功能會下降,對病菌的抵抗能力下降,白細胞殺菌趨向性降低,同時會降低人體中“T”細胞的功能,出現傷口不能愈合、身體瘦弱、食欲不好、易患感冒等癥狀。

        1.4 鋅與智力發育 現代醫學證明,鋅能影響人腦細胞的能量代謝和氧化還原過程,當兒童缺鋅時,兒童的生長發育遲緩,學習能力和記憶能力都會受到嚴重損害,造成兒童智力低下,這些影響可持續到成年。

        1.5 鋅能維持維生素A的正常代謝 因為鋅在體內促進視黃醛的合成和構型轉化,參與肝中維生素A的正常代謝,因為鋅在體內促進視黃醛的合成和構型轉化,參與肝中維生素A動員,維持血漿維生素A濃度的恒定,對維持正常的暗適應能力有重要作用。由于鋅參與維生素A的代謝,故鋅缺乏時暗適應能力下降,可出現夜盲癥。

        1.6 鋅能維持皮膚的正常功能 由于鋅為膠原與角蛋白合成所必需,故對維持皮膚的正常功能有重要作用。缺鋅時,纖維細胞的增生及膠原蛋白合成不良,可致創傷愈合速度減慢。

        1.7 促進食欲 鋅參加唾液蛋白的構成,由于含鋅唾液蛋白味覺素(gustin)對口腔黏膜生長及功能起重要作用。故缺鋅時,口腔黏膜生長及角化不全,易于脫落。脫落的上皮細胞堵塞了味蕾小口,使味覺敏感度降低,而影響味覺和食欲,出現食欲不振、胃口不佳。由于味覺的改變還可以出現食土癖,以及喜食煤渣、墻皮及紙張等。

        此外,缺鋅與許多臨床疾病發生密切相關。腸原性肢體皮炎與缺鋅有關,該病是一種嬰兒早期出現的原發性鋅代謝遺傳性病癥,發病機制認為是小腸細胞攝取和濃集鋅的機能發生缺陷,而影響了鋅的吸收。此病多發生于斷母乳后不久的嬰兒,多有家庭史,臨床特征是手足及口腔周圍皮炎、禿發、伴有腹瀉、食欲不振、生長停滯、智力低下、口炎、舌炎、易感染等。經補鋅治療可以迅速恢復;缺鋅與一些腫瘤的發生有關,通過對肝癌、胃腸癌、女性生殖器官腫瘤等多種惡性腫瘤患者的血清分析,發現鋅與銅的比值明顯低于正常人[5]。鋅與癌癥的關系可能機制是在于鋅控制著生物膜的穩定性,可增強膜抵抗自由基的攻擊和脂質過氧化物的損傷功能;缺鋅時會導致白內障、夜盲以及視神經炎、黃斑病等疾病;缺鋅會引起大腦皮質萎縮、神經原減少、消化功能紊亂、食欲減少、味覺異常、厭食偏食、及異食癖等;中老年人體內缺鋅,會導致前列腺肥大、性腺功能減退、生殖功能不足,口腔及處皮膚瘙癢、視力減退、皮膚無光澤、指甲生白斑等;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也與缺鋅有關;缺鋅易發生高血壓及冠心病,人體內鋅、銅的比值增大或者飲食中鋅高銅低,會引起體內膽固醇代謝紊亂,產生高膽固醇所致;臨床化驗還發現,肺結核、心肌梗死、肝硬化、白血病、頑固性潰瘍等患者血液中鋅的含量均比正常人低得多。

        2 缺鋅預防措施及補鋅注意事項

        據文獻報道,在我國人體內鋅的攝入量存在嚴重不足,人均僅為1.2 mg/d,離中國營養學會推薦的15 mg/d差距甚遠。其中約有60%的嬰幼兒缺鋅,而孕婦、乳母缺鋅率為30%左右,因此,嬰幼兒缺鋅或鋅營養不足率為28.98%~81.37%[6]。尤其是在農村或山區的兒童,以素食者為主的地區,膳食中鋅的生物利用率低,缺鋅更為多見。相反,由于深圳經濟特區屬沿海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普遍較高,因此,深圳市學齡前兒童血清鋅低于正常水平的占5.32%,鋅缺乏率明顯低于全國水平[7]。生長發育期的兒童、嚴重的痤瘡患者、有前列腺問題的男性、生理期不規律的女性,糖尿病患者、素食者及老年人,都應該重視鋅的補充。如何補鋅,筆者建議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1)合理調劑膳食結構。在我們的日常食物中,鋅的含量由高到低依次為動物類食品-豆類食品-谷物類食品-水果類-蔬菜類。在動物類食品中,海鮮(尤其是牡蠣)中的鋅含量最高,其次為動物內臟、蛋類、脫脂奶粉等。由于植物中的植物酸和纖維可與鋅結合而阻礙吸收,所以相對而言,動物中的鋅更易于被人體所吸收利用。在正常情況下,人體是通過食物和飲水來攝入微量元素鋅的,并且以保持體內鋅元素的代謝平衡。因此,建議多食貝殼類、牛肉、雞肝、魚蝦、蛋黃、豆類、花生、芝麻、核桃、干酪、燕麥、芥麥粉、麥芽、海帶、紫菜、芹菜、南瓜子等。提倡食粗糧,養成科學的飲食習慣。(2)科學合理對癥補鋅。在缺鋅地區,可有計劃地進行補鋅,如加工各種含有鋅鹽的食品(我國衛生部已批準在食品加工中添加鋅鹽來進行營養強化)。對于缺鋅癥患者,可有針對性地服用鋅制劑,如用ZnSO4和維生素B等制成的復鋅片進行預防治療,也可服用葡萄糖酸鋅、乳酸鋅、檸檬酸鋅等營養保健品。(3)補鋅對于嬰幼兒來講尤為重要,因為缺鋅對嬰幼兒的健康帶來極大的危害,將會影響其今后的生長、智力發育和免疫功能[8]。因此,兒童缺鋅需要及早發現和防治。嬰幼兒缺鋅主要原因是飲食不當,攝入量過少。2歲以下的幼兒、經常吃零食或有偏食、挑食習慣的小兒、營養不良的嬰幼兒都可能出現缺鋅。兒童會有以下一項或幾項的表現:味覺減退;厭食;異食癖(如喜歡吃泥土、石灰、紙張、煙蒂等物);免疫力低下,容易患病;生長發育遲緩,出現消瘦、身材偏矮;下肢水腫、皮膚潰瘍、毛發枯黃無華、易脫落和性發育障礙。盡管這些表現并非缺鋅所特有,但只要具有一項或一項以上,再結合血鋅檢測結果(正常最低限為75 μg/μl)[9],即可診斷。

        3 補鋅過量

        如果補鋅過量會產生一系列毒副作用,引起急性鋅中毒和慢性鋅中毒,主要表現為頑固性貧血、食欲不振、血紅蛋白的含量降低、血清鐵及體內鐵貯存減少(出現缺鐵性貧血),導致胃癌、金屬煙霧發熱癥等[10]。鋅過量還可影響身體對銅的吸收能力,如果攝入150~450 mg/d鋅就會引起低銅水平,影響鐵的功能,導致免疫系統功能減弱,并且降低HDL水平,易產生高膽固醇,發生動脈粥樣硬化等。對于老年補鋅一定要謹慎,盡管補充鋅對許多老年相關神經病變性疾病的認知功能都會產生有益的效果。但有研究表明,鋅可對大腦產生神經毒性[11],補鋅對大腦功能的有益作用在鋅缺乏、衰老和老年相關神經病變性疾病中是有爭議的。一些學者認為,補充鋅可以改善髓鞘形成,而有的學者認為,補充鋅會產生神經毒性。鋅的補充要嚴格控制劑量和時間[12]。

        總之,鋅及其化合物在補充人體營養、預防和臨床診斷某些疾病、助長人類壽命等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尤其是近年來它在生命科學、生物科學、營養科學等研究領域受到了研究人員的普遍關注和重視,廣大群眾對于包括鋅在內的生命元素與人體健康的關系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這應該說是提高全民身體素質的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 胥江河.生命元素及其在生物體內的作用.渝州大學學報,2000,17(1):90-93.

        2 周梁,賀大林.鋅與前列腺.中國男科學雜志,2004,18(2):50-52.

        3 曹瑩,王振林.微量元素在人體中的適宜量、需要量和中毒劑量.國外醫學:醫學地理分冊,2006,27(4):171-173.

        4 陳炳卿.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第1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6,30-321.

        5 常世科.微量元素鋅與人體健康.巢湖師專學報,2001,3(2):106-107.

        6 吳秦相,王家良,郝保清.解決我國微量元素營養不足的策略和措施的建議.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0,21(1):69 -71.

        7 周麗,劉小立,段立華,等.學齡前兒童血清鋅營養狀況及其影響因素.中國公共衛生,2004,20(5):552-553.

        8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Zinc for child Health.Child Health Research Project Special Report.1996.World Health Organination,1997,8.

        9 中華醫學編輯出版部.法定計量單位在醫學中的應用,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1-16.

        10 Fraga CG.Relevance,essentiality and toxicity of trace elements in human health.Mol Aspects Med,2005,26:235-244.

        第7篇:微量元素與人體健康的關系范文

        一、人體健康與化學元素的關系

        人體中含有大量的化學元素。在這些元素中,除碳、氫、氧、氮能形成各種體內的有機物質以外,其他元素都各以一定的化學形態和結構形成各種生物配合體、功能蛋白質、酶等存在于人體組織中,或作為組成人體結構的材料。或作為血氧運輸的載體、或作為酶的激活劑、或作為體液中電解質平衡的調節劑,或作為人體細胞間的信息傳遞的通訊員,這些元素協同作用,共同完成人體的新陳代謝功能。

        但是,由于人類在長期進化過程中,并沒有形成對現代社會環境中,無論在數量、還是在質量方面的巨大變化的元素的生態適應機制,環境中有些元素對于人體是必需的,有些是非必需的,不是可有可無的。而人體中任何一種化學元素超過一定的標準都會成為對人體的有害元素。例如,鐵是人體必需的元素,具有造血、組成血紅蛋白、傳遞電子和氧,維持器官功能的作用,但人體攝人過量的鐵,就會損傷胰腺和性腺,甚至引起心衰、糖尿病和肝硬化。氟也是人體的必需元素,氟對防齲齒、促進牙的生長有積極作用,氟還參與人體內各種氧化還原反應和鈣、磷代謝。但是,過量的氟會引起氟斑牙、氟骨癥和骨質增生。其他很多元素也如此。

        現代人與古代人人體中的微量元素的變化是由環境污染而造成的。隨著人類新技術的發展和對地球資源的開發利用,現代環境中的很多元素大大超過了古代環境。因此,現代人人體中各微量元素的含量水平也大大超過了古代人.

        現代人體內大多數元素的含量高于古代人,而其中許多元素對人體的健康構成危害。它們在人體中有隱性,當高于某一閾值時,人體便發生中毒,甚至死亡。例如,銅的過量攝人曾導致了轟動世界的日本富山痛痛病,患者長期食用含銅量很高的米,全身自然骨折達72處之多,呼天叫地,痛不欲生。鉛也是一個潛在的危害,目前它的主要來源是汽油中的防爆劑——四乙基鉛。在汽油時代開始以前,古代羅馬人已經開始大量使用鉛了。古羅馬人用鉛制成貯存糖漿和果酒的容器,貴族婦女癡醉于鉛做的化妝品。有的歷史學家認為,鉛中毒引起的死胎、自然流產和不孕癥是羅馬帝國上層階級出生率低,從而導致古羅馬最終衰亡的原因。隨著鉛的開采和汽油的使用,環境中的鉛越來越多。鉛中毒引起人體壽命縮短,情緒低沉、疲倦、貧血,甚至影響兒童的智力。 二、人體對污染物的富集

        人類利用自己的智能得到的物質越多,“潘多拉魔盒”效應也越明顯。據統計,已有96000種化學品進入了人類環境。這些化學品在給人類生活帶來巨大利益的同時,也帶來了大量的環境問題。100年前,“滴滴涕”的發明者(瑞士人綴勒)由于發明了“滴滴涕”而獲得諾貝爾獎,而現在許多國家因其對環境和人體造成危害,已將“滴滴涕”列為禁用品。

        科學家發現,人體對環境中某些元素具有驚人的富集效應。美國的科學家在長島河口區做過這樣的實驗,大氣中“滴滴涕”濃度很低,但經過食物鏈放大,進入人體的“滴滴涕”濃度可達大氣“滴滴涕”濃度的 1000萬倍以上:大氣“滴滴涕”(富集1.3萬倍)浮游生物(富集14.3萬倍)小魚(富集57.2萬倍)大魚(富集85.8萬倍)水鳥(富集1000萬倍)人體。

        現代科學證明,人體對有毒物質的富集放大是驚人的。世界上有名的公害事件,包括日本水侯縣受汞毒害的水俟病,富山縣的痛痛病及農藥的污染,研究表明,工業廠礦的廢水、廢氣、廢渣排放到環境中造成環境鎘污染,從而使當地居民種植的水稻等農作物含鎘量超標,居民長期食用被鎘污染的糧食、蔬菜等,導致體內鎘負荷逐漸增高,鎘在體內的生物半衰期長達10-30年,為已知的最易在體內蓄積的有毒物質。鎘的不斷累積,可使接觸者產生各種病變。急性或長期吸入含鎘煙塵可引起肺部炎癥、支氣管炎、肺氣腫、肺纖維化乃至肺癌。長期、低劑量接觸鎘污染主要產生的腎臟病變,表現為腎小管吸收功能降低,尿中低分子蛋白含量增高。鎘中毒時,腎臟對鈣、磷的吸收率下降,對維生素D的代謝異常,長此以往,可導致鎘接觸者的骨質疏松或骨質軟化。鎘還可引起肺、前列腺和的腫瘤。都是由于食物鏈和生物富集放大的結果。著名物理學家牛頓在1692年由于患嚴重的失眠、消化不良、健忘、憂慮及妄想等癥狀而與世長辭。100多年后,人們分析了這位大物理學家的頭發樣品,發現牛頓死于鉛、砷、鎘中毒。這些元素都是牛頓用金屬做煉丹實驗時,從“潘多拉魔盒”中跑出來的。牛頓當年萬萬不會想到,自己的身體吸收了他的煉丹元素,并因此而喪生。

        三、環境污染物進入人體的途徑及危害

        對人體健康有影響的環境污染物主要來自工業生產過程中形成的廢水、廢氣、廢渣,包括城市垃圾等。環境污染物影響人體健康的特點,一是影響范圍大,因為所有的污染物都會隨生物地球化學循環而流動,并且對所有的接觸者都有影響;二是作用時間長,因為許多有毒物質在環境中及人體內的降解較慢。

        環境污染物進入人體的主要途徑是呼吸道和消化道,也可經皮膚和其他途徑進入。氣態污染物一般是經過呼吸道進入人體的。由于呼吸道各個部位的結構不同,對污染物的吸收速率也不同。人體肺泡面積達90平方米,毒物由肺部吸收速度極快,僅次于靜脈注射。進入肺泡的污染物直徑一般不超過3μm,而直徑大于10μm 的顆粒物質,大部分被粘附在呼吸道、氣管和支氣管粘膜上。水溶性較大的氣態物質,如氯氣、二氧化硫,往往被上呼吸道粘膜溶解而刺激上呼吸道,極少進入肺泡;而水溶性較小的氣態毒物(如二氧化氮等),大部分能到達肺泡。污染物進入人體后,由血液輸送到人體各組織。不同的有毒物質在人體各組織的分布狀況不同。一般來說,重金屬往往分布在人體的骨骼內,而“滴滴涕”等有機農藥則往往分布在脂肪組織內。毒物長期隱藏在組織內,并能在組織內富集,造成機體的潛在危險。 除很少一部分水溶性強、相對分子質量極小的污染物可以原報排出體外,絕大部分都要經過某些酶的代謝或轉化,從而改變其毒性,增強其水溶性而易于排泄。人體的肝、腎、胃腸等器官對污染物都有一定的生物轉化作用。其中以肝臟最為重要。污染物在體內的代謝過程可分為兩步,第一步是氧化還原和水解,這一代謝過程主要與混合功能氧化酶系有關;第二步是結合反應,一般經過一步或兩步反應,原屬活性的有毒物質就可能轉化為惰性物質而起解毒作用。但也有增大活性的現象,如農藥1605在體內氧化為1600,其毒性更大。

        各種污染物在體內經生物轉化后,經腎、消化管和呼吸道排出體外,少量經汗液、乳汁、唾液等各種分泌液排出,也有的通過皮膚的新陳代謝到達毛發而離開機體。

        人體除了通過上述蓄積、代謝和排泄三種方式來改變污染物的毒性外,機體還有一系列的適應和耐受機制,但機體的耐受是很有限的,超過一定的限度,人體就會出現中毒癥狀,甚至死亡。影響環境污染物對人體作用的因素主要有:劑量、作用時間、反應條件和個體敏感性等。總的來說,不同的污染物對機體危害的臨界濃度和臨界時間都是不同的,只有當環境污染物在體內蓄積達到中毒閾值時,才會發生危害。

        環境污染對人體健康往往造成急性危害、慢性危害和遠期危害。當污染物在短期內大量侵入人體,常會造成急性危害。歷史上的公害事件,都是急性危害的例子。當污染物長期以低濃度持續不斷地進入人體,則會產生慢性危害和遠期危害。例如,大氣低濃度污染引起的慢性鼻炎、慢性咽炎,以及低劑量重金屬鉛引起的貧血、末梢神經炎、神經麻痹、幼兒腦受危害而引起學習和注意力渙散等智力障礙等。環境污染物對人體的遠期危害主要是致癌、致畸、致突變作用。資料表明,人類癌癥由病毒生物因素引起的不超過5%,由放射性物理因素引起的也在5%以下,由化學物質引起的約占90%。而致癌的化學物質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環境污染物。例如,砷化物、石棉纖維、煤煙中的苯類、二氧化硫、農藥等。如位于包鋼北部偏西約20公里的沙德格蘇木,許多牧民都患有腰背部及四肢關節疼痛,部分人出現骨骼變形,據包頭醫學院在該地區的調查,兒童牙齒斑釉率為97.63%,成人為89.57%,嚴重的氟污染不僅損害了沙德格百姓的健康,而且給當地的畜牧業帶來危機。20世紀70年代末,一個大隊有萬余頭羊,后來只活了不過4000頭,牧民們生活極端困苦,紛紛灑淚離鄉,逃荒到達茂旗等地。對此,國家環保總局很重視,指派太原環境醫學研究所去調查核實,結果情況基本屬實。

        第8篇:微量元素與人體健康的關系范文

        權威:炊具含錳無礙人體健康

        錳是一種化學元素,2月24日,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召開媒體溝通會,了初步的評估結果,稱炊具當中錳元素的析出不會對人體健康構成危害。

        該評估中心采集了基本覆蓋市面上品牌的40個不銹鋼樣品進行試驗,其中也包括蘇泊爾的產品。本次試驗采取了極端試驗的方式來達到有害元素析出的最高狀態。結果顯示,不銹鋼制品的平均錳析出量為每公斤食物0.35毫克,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據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調查數據,不同國家居民的錳攝入量差異較大,每日從不到1毫克到18毫克不等,美國成年人每天攝入錳在2~9毫克,我國居民錳的攝入量在4~7毫克。中國營養學會制定的成年人適宜攝入量是每人每天3.5毫克,可耐受最高攝入量是10毫克。)

        針對報道中錳含量高出國標近4倍的質疑,北京朝陽醫院職業病與中毒醫學科郝鳳桐主任認為,安全標準的設置中都會使用一個“安全系數”,并不是“超標即中毒”,就會出現一些癥狀。臨床上也并未發現因為使用金屬廚具中毒的病例。實際上,科學家們通常會采用“大劑量”下得到的實驗數據,來“估算”在小劑量、長期攝入的情況下對人體的影響,從而制定“安全標準”。

        郝鳳桐介紹,人體有較為完善的自我保護能力,消化系統可以對金屬元素有“取舍”地吸收,正常人體胃腸道對錳的吸收只有3%~5%,其余的會被身體的消化系統自動“屏蔽”掉。所以,對于飲食正常的人來說,對錳的吸收能力不足以給身體造成危害。而在人體缺少錳元素時,消化系統對錳的吸收能力會提高,最高吸收能力可達到12%。

        那么,什么情況下會發生錳中毒呢

        錳中毒主要發生在接觸錳機會較多的人員,其中主要有錳礦開采和冶煉、錳焊條制造、焊接和風割錳合金,以及制造和應用二氧化錳、高錳酸鹽和其他錳化合物產業的工作人員。據研究表明,慢性錳中毒多集中于呼吸道接觸錳,消化道接觸錳中毒的可能性很小。但是有流行病學研究報道,我國糧食錳污染地區兒童攝取錳高于其他地區同齡兒童,而平均智商低于其他地區同齡兒童,值得進一步研究和探討。

        錳中毒有哪些癥狀呢

        錳中毒包括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急性錳中毒常見于口服濃度高于1%的高錳酸鉀溶液,引起口腔黏膜糜爛、惡心、嘔吐、胃部疼痛。慢性錳中毒一般在接觸錳的煙塵3~5年或更長時間后發病。

        慢性錳中毒是長期接觸錳的煙塵所引起的以神經系統改變為主的疾病。根據職業性慢性錳中毒診斷標準,具有頭暈、頭痛、容易疲乏、睡眠障礙、健忘等神經衰弱綜合征的表現,以及肢體疼痛、下肢無力和沉重感等癥狀。

        若再有下列情況就值得重視觀察:有多汗、心悸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表現或尿錳、發生錳超過本地區正常值上限。

        除上述癥狀外,具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可診斷為輕度中毒:

        一是肯定的肌張力增高。

        二是肌張力增高雖不肯定,但手指有明顯震顫、腱反射亢進,并有容易興奮、情緒不穩定、對周圍事物缺乏興趣等精神情緒改變。

        錳元素還是人體所必需的微量元素

        錳以離子形式存在于人體內,總含量僅有12~20毫克。人體通過飲食攝取錳,主要在小腸內吸收錳。錳在人體內經過營養代謝后,絕大部分經腸道排泄。錳是人體內多種酶的成分,與人體健康的關系十分密切,因此有人將錳稱作“益壽元素”。近年來的研究表明,體內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具有抗衰老作用,而此酶內就含有錳。造成人體內錳缺乏的主要原因是:從膳食中攝入的錳不足,食物中的鈣、磷、鐵及植酸過多而干擾錳的吸收。

        通常茶葉、堅果、粗糧、干豆等食物中含錳最多,蔬菜和干鮮果中錳的含量略高于肉、乳和水產品,魚肝、雞肝含錳量比其肉多。一般葷素混雜的膳食每日可供給5毫克錳,基本可以滿足人體需要。當正常人出現體重減輕、低下、頭發早白時,可懷疑錳攝入不足。

        小提示:如何辨識優質不銹鋼產品

        1.用磁鐵測試。吸附不上的產品質量較高,能牢牢吸住的不銹鋼,證明其含鎳量少,也就是抗腐蝕能力差。測試時,最準確的方式是吸不銹鋼容器的底部,因為容器的邊緣有時會因為拋光產生磁性,在測試時也會吸得住。不過,如果錳的含量在國家標準要求的2%以下,磁鐵測試法就奏效,如果加入的錳超過標準限定值,磁鐵同樣吸不住。因此,磁鐵測試不是一種萬無一失的方法,它的前提是企業的產品質量合格。

        第9篇:微量元素與人體健康的關系范文

        為了幫助公眾正確地認識維生素C,上海市健康教育協會協同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保健消費品部主辦的“維生素C與健康研究中心”于2007年3月10日在上海舉行了揭牌儀式,并邀請了專業機構、營養、臨床、藥物等中外專家參加維生素C專業研討會,集中討論了維生素C的作用、安全性以及輿論引導等相關問題。

        維生素C的生物學功能、對健康的作用和安全性

        美國哈佛大學公共健康學院副教授、俄勒岡州立大學萊納斯鮑林研究中心主任Balz Frei教授說,維生素C又稱抗壞血酸,是體內重要的抗氧化劑,參與了人體眾多生理生化過程,是合成膠原、神經遞質、肉堿等物質的必需反應物。維生素C的生理作用已被廣泛認同。人類和靈長類必須從膳食中獲取抗壞血酸。維生素C缺乏能引起壞血病,維生素C補充有改善血管,降低心臟病風險,調節血壓,增強免疫功能等作用。

        研究顯示:維生素C攝入劑量

        基于以上原因,美國在2000年將維生素C的最高可耐受攝入量(UL)提高到2000毫克/天,這個量的定義是對一般人群幾乎不會產生副作用,而且在這個量之內服用沒有期限,即可無限期服用。在每日推薦攝入量(RDA)和可耐受最高攝入量(UL)之間的營養素攝入量,不足和過量的風險都接近零。特殊人群比如吸煙者對維生素C需求量增多,RDA也需相應的提高。

        維生素C的應用評價

        上海市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杜文民博士認為:隨著醫學界對維生素C認識的增加,運用也越發廣泛。維生素C具有抗高血壓、抗病毒和調節免疫等作用,缺乏能引起壞血病。對外周血管疾病、白內障、感冒等疾病有確實的臨床治療作用,并可減少吸煙、射線造成的人體損傷。也有關于維生素C增加腎草酸結石風險的研究報道,但是大部分研究都沒有發現相關證據。當前認為維生素C的副作用主要局限于大劑量后胃腸不適。

        青島大學醫學院營養研究所馬愛國教授說,動物實驗證據說明維生素C缺乏能引起豚鼠體內維生素C的水平顯著下降、紅細胞膜流動明顯降低、豚鼠生長發育受到抑制。

        建議:老年人群適量聯合補充維生素C、E和胡蘿卜素能有效地提高機體的整體抗氧化能力,降低淋巴細胞DNA損傷,并能有效地改善紅細胞膜的流動性,這對老年健康、預防或減緩慢性疾病的發生和發展可能產生積極的作用,老年人可適量補充維生素C、E和胡蘿卜素等。

        維生素C不同劑量的選擇

        新華醫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醫學微量元素研究會主任委員洪昭毅教授認為:補充較大劑量的維生素C(每日200~500毫克或更多)確可預防感冒、緩解癥狀、縮短病程、減少住院日。他建議不同的維生素C水平應采取不同劑量,補充需個體化為宜。

        維生素C與人體健康的關系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日韩国产欧美制服中文 | 开心五月激情中文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字幕五码专区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网 | 一级域名网站在线观看 | 在线看亚洲福利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