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移動支付的作用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論文摘要]農民歷來是推動社會進步、歷史發展的主力軍,只有大批農民從土地上走出來,成為市民,中國的現代化才有希望。本文就農村勞動力轉移的職業教育培訓方面討論富余勞動力轉移的問題及其對策,指出農民職業教育在富余勞動力轉移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根據經濟學家拉格納.納克斯的解釋,農村富余勞動力(又稱農村剩余勞動力)是指那些可以從農業部門抽走,而不至于影響農業總產量的農業勞動人口。這部分勞動力從表面上看在農村從事農業生產勞動,但對農業部門的總產量并無貢獻,實際上處于一種隱蔽性失業狀態。處于隱蔽性失業狀態下的農村剩余勞動力是人力資源的低效或無效配置,對經濟的發展產生不利的影響。我國的“三農問題”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臼益突出。農村地區數以億計的富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但他們并不能自然而然地實現轉移,在轉移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現了文化素質低、政策引導的力度不夠等問題。
一、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中的主要問題
1、農村富余勞動力文化素質不高
由于我國長期推行城鄉二元制結構,致使我國各種資源過度地向城市斜傾,尤其是教育資源上的差別,使得生活在農村的人接受教育,尤其是接受優質教育的機會相對減少,致使我國農村勞動力文化素質整體不高。文化素質不高,影響農村富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的轉移,使他們難以在城鎮實現穩定就業,即使勉強移出來,也由于在生活方式、公民道德意識等方面與城市居民的差距,結果難以融合到城市的現代生活中。
2、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培訓的質量低、經費少首先,各地區對農村富余勞動力底子不清,指導不力。各地普遍存在著對農村勞動力資源現狀及勞力輸出基本情況掌握不夠。其次,技能培訓方式單一、手段不多。各地在培訓中普遍存在集中講理論多,實際操作少:填鴨式講課多,現場擂導、觀摩少:引導性培訓內容多,針對性培訓內容少、實效性差。有的培訓班實際上在走過場、圖形式,根本沒有有目的和實質性的培訓。
不僅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培訓的質量低,而且培訓的經費也少。由于經費缺少,導致農村職業學校建設嚴重滯后,這些即將走出學校的富余勞動力動手能力和操作水平完全達不到教學要求。
3、政策引導的力度不夠導致富余勞動力轉移滯后甚至造成回流近年來,教育部繼續把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作為職成教育重點工作來抓。我國政府對農村職業教育非常重視,采取了不少措施促進富余勞動力的轉移,但在速度和質量方面顯得不夠理想,進城的農民始終存在著就業上的后顧之憂,為此不少地方的農民依然在原籍保留著承包的土地和房產,作為自己的社會福利保障,甚至有的地方還出現已進城的農民又回到農村的“人口回流現象”。
二、農民職業教育培訓是解決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的重要途徑
農村富余勞動力的開發利用和就業轉移問題,已成為國民經濟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問題。我認為,要解決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中的問題,最關鍵的是對他們進行職業教育培訓,這樣才能從各個方面提供必要的保障。
1、開展農民職業教育培訓,提高農村勞動力素質,為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提供前提條件
普及義務教育,強化農村富余勞動力職業技術教育和就業崗位培訓,組建與農村富余勞動力就業相適應的新機制已成為當務之急。首先,加大科教投入力度。應鼓勵多渠道投資,形成國家、企業、集體、農民個體和社會籌資辦教育的多元投資機制;其次,運用義務教育法,整頓農村教育秩序,確保農村普及教育。要用義務教育法幫助農民克服短期經濟行為,鼓勵支持子女上學,控制中小學生輟學率上漲;再次,發展農村職業教育。要提高農民素質,調動他們學習文化技術的積極性,必須搞好教育改革,大力興辦農村職業學校,對于絕大多數不能升學的初、高中畢業生應把他們組織起來進行相應的職業技術和實用技術培訓,提高專業技術素質;
最后,采用多種形式,搞好農業勞動力的再教育,使農村勞動者在學校教育之后繼續受到教育。應發展各種實用技術培訓班,對農民進行科技知識培訓。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農村職業技術學校一定要幫助農民接受培訓,使農民學有所長,學以致用,提高他們在勞動市場上的競爭力,使他們不再像以前那樣,盲目來到城里找活干,陷入無序的困境中。培訓的內容為:(1)進行觀念更新教育,解決“敢于離開土地”的問題;(2)進行就業方向(包括崗位、行業、區域)指導,解決“離開土地后向何方”的問題;(3)進行技術培訓,解決“離開土地后如何生存和發展”的問題。
2、因地制宜,選擇職業教育培訓模式,為富余勞動力的轉移搭建就業平臺
目前,關于農民職業教育培訓模式多種多樣,各具特色。總的來說,農民職業教育培訓模式有以下幾種:
(1)“訂單式”職教培訓。“訂單式”培訓要求農民同樣具有學歷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突出農民職業教育的職業性、定向性和生產性,使政府發揮主導性作用,健全勞動力就業政策,更使在轉移過程中農民充實自己,尋找一條致富的捷徑,達到政府、企業、學校與農民互贏。
(2)“城鄉式”職教培訓。城鄉融合是的理想,我國實行“城鄉式”職教培訓將有力推動富余勞動力的轉移。有部分職業學校實行“1+2”、“2+1”、“1+1+1”等靈活學制,促進城鄉合作辦學和東西辦學。例如,江蘇與陜西、北京與內蒙古、上海與云南等省區的合作就有明顯的成效。我認為,“城鄉式”職教培訓還可以在本省、市級或縣級進行,只要制定適宜的課程,安排專業老師,就可以實現就近轉移。北京就是其中一個典型,社區學院成為富余勞動力轉移的一個新亮點。
(3)“短長班”職教培訓。“短長班”培訓也就是平常所說的學歷教育與短期技術教育相結合的一種形式,它使職前和職后的溝通銜接緊密,學歷教育與短期培訓同步進行,多層次、多渠道、多類型的辦學路子為農村經濟的發展和富余勞動力的轉移減少了經濟負擔,縮短了培訓周期,滿足了市場對人才的需求。
(4)“專德心”職教培訓。“專”指專業培訓,“德”指職業道德培訓,“心”則指心理學培訓。農民在接受職業教育培訓的同時,也應該進行職業道德培訓和職前、職后心理學培訓,只有這樣,才能順利實施富余勞動力轉移,營造一個安定、團結、繁榮的社會。
3、進行終身化職業教育培訓,完善就業服務體系,為富余勞動力提供社會保障
【關鍵詞】移動支付;發展現狀;策略分析
移動支付是指用戶使用手機等移動終端,對所消費的商品或服務進行賬務支付的一種支付方式。單位或個人通過移動設備、互聯網或者近距離傳感直接或間接向銀行金融機構發送支付指令產生貨幣支付與資金轉移行為,從而實現移動支付功能。移動支付將終端設備、互聯網、應用提供商以及金融機構相融合,為用戶提供貨幣支付、繳費等金融業務。
一、移動支付的發展現狀
目前,我國移動支付產業已形成了較完備的價值鏈。廣大商業銀行、各主要移動通信運營商以及眾多的第三方支付服務組織都積極參與進來,有力地促進了我國移動支付產業的發展。移動支付的應用范圍已經涉及轉賬匯款、網上購物、公共繳費、手機話費、公共交通、商場購物、個人理財等很多領域。但受諸多因素的影響,移動支付主要應用于小額支付;另外,由于業務收益分成所涉及的環節較多,同時需要負擔前期建設的基礎費用,在目前業務發展未達到預期規模的情況下,整個行業仍處于非盈利狀態。中國產業信息網的《2014【摘 要】核心網,顧名思義,是通信網絡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核心網出現重大故障時,往往會比其他專業出現故障所造成的影響要大得多。以筆者所在某沿海省份二級城市為例,一個BSC平均下帶10W用戶,如果出現倒局,后果是不堪設想的。因此,重大故障出現后,故障處理的及時性就顯得極為重要。本文就如何縮短故障發生到獲知所需故障信息的時間進行討論。
【關鍵詞】核心網故障,監測,OPS-2019年中國移動支付行業細分深度調研與發展機遇分析報告》指出:從全球移動支付發展的情況來看, 2014年全球移動支付交易值將達到3,250億美元,與2013年2,354億美元的交易價值相比,增長達38%,而在可預見的未來,全球移動支付市場仍將維持在40%左右的復合增速持續快跑。
2014年2月17日,央行網站2013年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電子支付業務增長較快,移動支付業務則保持數倍的超高位增長。2013年,全國共發生電子支付業務257.83億筆,金額1,075.2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7.4%和29.5%。移動支付業務16.74億筆,金額9.64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12.9%和317.6%。移動互聯網加速發展,相關的行業也經歷著深刻的變革,而各商家均意圖趁行業變革之際,率先進入移動互聯領域,爭奪市場份額。其中,移動支付涉及金融業、餐飲業、零售業等多類行業,支持從線上到線下支付的多種應用場景被廣泛應用。
二、移動支付的策略分析
我國移動支付的發展,必須依托市場,強化政府引導,加強規范管理,統一業務技術標準,充分發揮有關機構的積極作用。
(一)移動支付堅持市場化原則、加強政策引導
移動支付的不同業務模式各有優劣,但每一種模式的產生和發展均是市場選擇的結果。我國移動支付的模式選擇和發展,應充分堅持市場化原則,發揮市場主體的能動作用,通過階段式、漸進式的發展,形成產品供應與市場需求協調發展的良性發展機制。移動支付為消費者提供了一個便捷的、快速的支付渠道,而持續創新能力是引領移動支付市場發展的主要動力。為正確引導市場發展,充分發揮移動支付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積極作用,必須加強對移動支付的政策引導。逐步完善移動支付相關法規制度,維護各參與主體的合法權益;要通過制定優惠的產業政策,鼓勵移動支付服務市場的充分競爭;要從滿足社會公眾日常支付需求的角度出發,引導有關主體進一步拓寬移動支付的業務范圍。
(二)中央銀行加大服務和監管力度
為適應移動支付的業務處理需要;要綜合市場協調發展等多種因素,研究向非銀行支付服務組織開放中央銀行的支付服務設施;要密切關注移動支付的發展,逐步將其納入支付體系的日常監管范圍,防范支付風險,因此,移動支付的發展在創新支付方式的同時,對中央銀行完善支付清算服務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對中央銀行加強支付體系監督管理提出新的挑戰。中央銀行必須進一步完善跨行支付清算系統要盡快《支付清算組織管理辦法》,明確第三方支付組織的監管主體、市場準入條件、業務范圍和風險管理要求等;要逐步規范和統一電子貨幣的發行,研究電子貨幣發展對傳統貨幣的影響,進一步提高貨幣政策的操作水平。
(三)制定統一的移動支付業務標準、發揮中國銀聯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 移動支付 產業價值鏈 運營模式
當下“移動支付”已經成為比較流行的字眼。自2002年起,國際各大運營商開始陸續宣布他們即將或已經開展了移動支付方面的具體業務。到目前為止,移動支付在日本、韓國、歐洲已經發展的非常成熟。在日本,i-mode服務成為移動支付的一種成功嘗試,使用手機可以直接購買電影票或在商場購物;在韓國,每月會有超過30萬人購買具有移動支付終端功能的手機;在歐洲,英國的手機支付早就可以允許汽車駕駛員使用手機直接付停車費。
在我國,移動支付業務應用尚屬于初步階段,但相關業內人士已經認識到了移動支付的廣闊前景,各方正在積極推進移動支付的相關業務應用,力求在移動支付這場市場競爭中獲得一席之地。然而,移動支付在我國并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穩定的產業價值鏈,沒有形成一個行之有效的運營模式,很大程度上阻礙了我國移動支付的發展及應用。因此,本文在對移動支付產業價值鏈構成分析的基礎上,研究了移動支付現行的幾種運營模式,對適合我國具體國情的運營模式提出了相關建議并加以分析。
一、移動支付產業價值鏈的構成
移動支付業務涉及面廣泛,其產業價值鏈由移動運營商、金融機構、第三方移動支付服務提供商、移動終端設備制造商和用戶等多個環節共同組成。移動支付產業價值鏈成員的多元關系及競爭關系決定了移動支付產業價值鏈的復雜性及多元性。
1.移動運營商
移動運營商是移動支付產業價值鏈的核心之一,負責搭建移動支付網絡,為移動支付提供安全的通信渠道,在推動移動支付業務的發展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
在移動支付產業鏈中,移動運營商在品牌和客戶資源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它為移動支付提供信息交易平臺,負責協調產業鏈各環節之間的關系,控制著整個產業的核心資源,并肩負設立行業標準的責任,因此移動運營商在產業鏈中起著決定性作用。能否有效地與產業鏈的參與各方形成良好的合作關系,能否督促產業鏈中各主體都發揮所長實現自身的發展,都是產業鏈賦予移動運營商的職責,它決定著整個產業的發展方向與競爭優勢。
2.銀行
銀行是移動支付產業價值鏈的另外一個核心。銀行作為與用戶手機號碼關聯的銀行賬戶的管理者,需要為移動支付平臺建立一套完整、靈活的安全體系,從而保證用戶支付過程的安全通暢。與移動運營商相比,銀行不僅擁有以現金、信用卡及支票為基礎的支付系統,還擁有個人用戶、商家資源。
在韓國,銀行獨立運營手機銀行的模式已經形成一定的規模,主要原因在于韓國的銀行對移動支付相當重視。因此,銀行作為移動支付產業價值鏈的核心,需要看重長遠利益,加強與產業鏈上其他主體的合作,力推移動支付的使用。
3.第三方移動支付服務提供商
第三方移動支付服務提供商,是指獨立于銀行和移動運營商的服務之外,利用移動通信網絡資源和銀行的支付結算資源,進行支付的身份認證和支付確認的支付服務商。
作為銀行和運營商之間的銜接環節,第三方移動支付服務提供商在移動支付業務的發展進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構建移動支付平臺,并與銀行相連完成支付,還可以充當信用中介,為客戶提供賬號,并且還為交易的進行承擔部分擔保責任,另外,隨著業務的發展,為獲取更多的業務增值點,一些第三方支付服務商開始進行交易資金代管,由其完成客戶與商家的支付后,定期與銀行統一結算,或者與銀行密切合作,實現多家銀行卡的直通服務,充當第三方支付網關。
4.移動終端設備制造商
移動終端設備制造商是連接用戶的最后環節。從終端的角度來看,移動支付的一個必要條件就是移動終端必須符合一定的要求。隨著移動通信跨入3G的時代,移動終端設備制造商已經開始提供集通信、娛樂、記事、個人ID、支付各種功能于一體的終端設備。這些類型的終端被廠商推出市場,為移動支付的不斷發展創造了條件。
二、移動支付運營模式分析
移動支付的運營模式是由移動支付產業價值鏈中各方的合作關系和利益分配原則決定,需要充分考慮價值鏈的各個環節,實現利益共享與利益平衡。移動支付在發展過程中一直都呈現著多樣化的特征,依據產業鏈中占據主導地位的主體不同,以及參與者相互依賴關系不同,移動支付的運營模式可以分成以下幾種:
1.以銀行為主導的手機支付運營模式
銀行獨立地提供移動支付服務,手機只是作為支付的媒介,對于信息的傳遞,只是借助移動運營商的通信網絡,并交付信息服務費。移動運營商不參與運營與管理,只負責提供信息通道。用戶將手機與銀行賬戶進行綁定,直接通過語音、短信等形式完成支付過程。銀行作為用戶銀行賬戶的管理者,擁有一套完善的體系,能夠保證用戶支付過程的順利進行。
在這種模式中,主導地位的確定能為銀行帶來幾方面的收益:第一類收益是最直接、最明顯的,就是每次銀行移動支付所獲得的交易費及服務費分成。第二類收益是移動支付中手機銀行賬戶上用戶的預存款,這有利于增加銀行的儲蓄金額。第三類收益是有助于喚醒睡眠卡,目前銀行卡在推廣過程中面臨的一大問題就是存在大量的睡眠卡,然后手機銀行可以通過移動支付業務去激活銀行卡的使用。第四類收益是借助手機的功能將手機終端擴展為銀行服務的渠道,有助于鞏固和擴展用戶規模,提高銀行的市場競爭力。最后一類收益是能夠有效地減少銀行營業網點的建設,減少其運營成本。
2.以移動運營商為主導的手機支付運營模式
此種模式是以移動運營商代收費為主,銀行完全不參與其中,所需的技術成本比較低。運營商可以完全控制整個產業價值鏈,由于提供了移動網絡的接入,有機會引導用戶在手機上瀏覽,獲取盈利的機會,同時移動運營商在這種模式中還可以同時提供支付服務與內容集成等。在進行移動支付時,一般是將話費賬戶作為支付賬戶,用戶實現購買移動運營商所發的電子貨幣來對其話費賬戶充值,或者直接在話費賬戶中預存款,當用戶采用移動支付形式購買商品或服務時,交易費用就直接從話費賬戶中扣除。
移動運營商基于通信服務的同時提供支付服務能夠為其帶來更多的額外收入,通過提供定位信息、支付處理,就能控制服務的關鍵參數,獲得更多的用戶群體,并開發用戶貢獻率。除此之外,運營商在這種模式中還能從眾多內容提供商、廣告商和其他參與者獲得收益。由于這種模式沒有銀行的參與,大多屬于小額支付,安全級別要求相對較低,主要應用在購買彩票、電影票、游戲點卡、付費下載等領域。
3.以第三方支付服務商為主導的手機支付運營模式
第三方支付服務商在該模式中的主導地位可以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構建了手機支付平臺,并與銀行相連完成支付。其次,充當信用中介,為客戶提供賬號,并且還為交易的進行承擔部分擔保責任。另外,隨著業務的發展,為獲得更多的業務增值點,一些第三方支付服務商開始進行交易資金代管,由其完成客戶與商家的支付后,定期與銀行統一結算,或者與銀行密切合作,實現多家銀行卡的直通服務,充當第三方支付網關。
第三方支付服務商在提供服務的過程中能夠獲取的收益主要來源于兩個方面:一是向運營商、銀行、商戶收取設備與技術的使用許可費;二是與運營商及銀行就用戶的業務使用費進行分成。第三方支付服務商在該模式的所處的主導地位決定了市場對其在市場能力、資金運作、技術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
三、三種運營模式對我國移動支付發展適應性分析
移動支付在日本、韓國發展的比較成熟,日本移動支付運營模式是以運營商為核心,而韓國主要使用以銀行為核心的運營模式。各國具體國情不一樣,日本韓國成功的移動支付運營模式不一定適合其他國家。對于中國移動支付業務來說,這三種都有一定的不適合性。
對于我國移動支付業務來說,它是在通信技術和金融業迅速發展的背景下應運而生的。銀行和移動運營商必成為移動支付價值鏈的兩大主體。兩者都希望在支付產業鏈中獲得強勢地位和超額價值。但從目前我國的國情來看,兩者都不適合做主導者。對于以移動運營商為核心的運營模式來說,如果移動運營商大規模開展移動支付業務,那么就會出現大量的沉淀資金,這會與國家的金融政策發生抵觸。其次,銀行也不會同意移動運營商單獨經營移動支付業務,因為移動運營商擁有數量龐大的手機用戶,這樣會危及金融行業本身的利益。同時,移動支付技術的信用體制沒有銀行的信用制度健全。對于以銀行為主導的運營模式來說,也存在很多問題:手機移動支付所交易的資金都是小額資金,并且使用移動支付的人不多,而銀行需要花費大量的資金對支付系統進行維護、升級,并且要支付給移動運營商大量的租金。可見銀行并沒有得到豐厚的利潤回報。
對于以第三方支付服務商為核心的運營模式來說,雖然第三方支付服務運營商可以協調銀行與銀行之間、銀行與運營商之間的利益,但是單憑第三方的力量遠遠不能駕馭產業鏈的發展。因為第三方支付服務商在業務創新能力、市場反應能力、資金運轉能力,以及全面的協調能力等有欠缺。
從上面幾種運營模式本身來說,不適合目前我國移動支付業務的發展。另外,我們從顧客的要求來說,這幾種模式也不能有力推動我國移動支付業務健康發展。移動支付在推廣初期,顧客對移動支付交易的安全性、手續費用是否昂貴等方面有質疑。這些因素給移動支付的發展帶來了挑戰,目前,我國在移動支付業務發展過程中,迫切需要一種新穎的運營模式促進支付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
四、適合我國移動支付需要的運營模式分析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這三種商業模式均不能有效地推動我國移動支付業務健康快速發展。我們需要對移動支付產業鏈進行整合,策劃出一種適合我國移動支付業務發展的運營模式。首先,銀行和移動運營商作為移動支付的兩大主體必然是產業鏈上不可缺少的部分,但是,根據上面對銀行和移動運營商合作的運營模式分析可知,我們只要引入一個第三方,來協調移動運營商和不同銀行之間的合作。這種模式既結合了以銀行和移動運營商為核心的運營模式以及以第三方為核心的運營模式,又克服了兩種運營模式存在的不足。第三方支付服務提供商作為移動運營商和銀行機構的橋梁,可以使移動運營商、金融機構和支付平臺之間分工明確;可以簡化系統結構、提高運行效率,實現跨行之間的支付交易;可以資源共享、達到優勢互補,促進價值鏈的高效運轉。
在我國,目前采取的移動支付模式已經考慮到引入第三方。例如中國移動發展移動支付的運營模式是移動運營商與銀聯合資的模式。銀聯作為第三方服務提供商,一方面可以使移動運營商和銀行建立關系,另一方面可以方便用戶的支付過程。移動運營商與銀聯合資的模式已經為中國移動發展移動支付業務帶來了一定的競爭優勢,但是這個運營模式還有缺陷:即在這種模式中,第三方支付服務商只有銀聯一家、沒有形成充分的競爭優勢,銀聯逐步發展成壟斷企業,不利于移動支付業務的開展。
可見在銀行與移動運營商合作的商業模式中引入多個第三方支付服務商,并且這些第三方支付服務商由運營商獨立組建的運營方式是一個較為成熟的方案。一來,第三方支付服務商由運營商組建的,所以用戶資源充足;二來,削弱了銀聯的壟斷地位,形成多個第三方服務商競爭的局面,更有利于移動支付業務的發展。相信隨著移動支付的快速發展,以銀行和移動運營商合作而分別由銀聯和運營商組建的多個第三方支付服務商協助支持的運營模式會成為移動支付行業的標準。這是我國移動支付發展的可能趨勢。
參考文獻:
關鍵詞:移動支付業務;銀行卡業務;發展影響;研究
一、移動支付業務與銀行卡業務分析
近年來,伴隨著我國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網絡技術的發展也隨之加快,手機的普及率也越來越高,基于網絡技術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以及電子計算機的攜帶不便性,
“手機銀行”應運而生。
1.移動支付業務
移動支付(Mobile Payment):也稱之為手機支付,是指交易雙方為了某種貨物或者服務,使用移動終端設備為載體,通過移動通信網絡實現的商業交易。移動支付所使用的移動終端可以是手機、PDA、移動PC等。
移動支付業務是由移動運營商、移動應用服務提供商(MASP)和金融機構共同推出的、構建在移動運營支撐系統上的一個移動數據增值業務應用。移動支付系統能夠為每個移動用戶建立一個與其手機號碼關聯的支付賬戶,其功能相當于電子錢包,為移動用戶提供了一個通過手機進行交易支付和身份認證的途徑。用戶通過撥打電話、發送短信或者使用WAP功能接入移動支付系統,移動支付系統將此次交易的要求傳送給MASP,由MASP確定此次交易的金額,并通過移動支付系統通知用戶,在用戶確認后,付費方式可通過多種途徑實現,如直接轉入銀行、用戶電話賬單或者實時在專用預付賬戶上借記,這些都將由移動支付系統(或與用戶和MASP開戶銀行的主機系統協作)來完成。
2.淺析銀行卡業務
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銀行的屬性也越來越多,銀行的種類也越來越多,銀行給廣大消費者帶來了很大的福利。銀行卡由銀行發行,由發卡市場、收單市場以及銀行卡公司共同組成,此業務不利于銀行業的良好發展。同時,持有銀行卡的消費者在消費時用銀行卡進行付賬,避免消費者在由銀行提現金后在付賬的繁瑣過程,不僅確保了自身的財務安全,更有效節省了持卡人的財力以及物力,容易取得廣大消費者的信任。
銀行卡業務促進傳統商業模式的改變和產業結構升級。銀行卡的不斷普及,特別是互聯網支付、電話支付、移動支付等新型支付方式的興起,極大地促進了電子商務的發展。銀行卡的推廣使用,在催生了各種新型商業模式的同時,也正在引起傳統商業模式的深刻變革,促進我國相關產業的升級。
伴隨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作為信息技術和金融服務有機融合的銀行卡產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大發展時期,并在促進消費、提高經濟透明度、推動產業升級等方面,對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3.移動支付業務發展對銀行卡業務發展的聯系
近年來,我國大力支持扶持移動支付業務的發展,且移動支付業務的發展與銀行卡業務的發展是密不可分的,在進行“手機銀行”時,消費者的手機需與相關銀行進行綁定。并且,從政策環境上來講,移動支付的監管部門涉及到銀監會,且由二者在移動支付業務發展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從經濟消費上來講,實行移動支付業務可以使消費者得到快速服務,大大的減輕了銀行卡業務的工作負擔。然而,移動支付業務也對銀行卡業務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由于我國銀行卡市場仍處于社會初級發展階段,若實行移動支付業務勢必會增強借記卡、工資卡等銀行卡的數量,將導致活動卡占總卡量的比例偏低,給銀行卡工作人員帶來了很大的工作負擔;從技術環境上講,我國的移動支付業務對銀行業務之間的綁定技術仍不夠完善,切技術水平低下,操作失誤率較高,不利于移動公司以及銀行企業的發展。
對比國外相比之下,我國各家商業銀行顯然已經落后一步,在移動支付領域并未出現其在手機銀行領域一樣的投入和關注,大部分銀行還在思索和觀望,特別是在近程支付領域,還未全面地推出銀行獨立主導的支付解決方案。
而國外在商業銀行移動支付方面比較成熟,尤其是在應用環境方面。相比之后,我國移動支付業務有以下發展亟需解決以下問題:第一移動支付產業鏈協調問題。日韓主要采取移動運營商主導模式,歐美則主要采取第三方聯合運營模式。然而,目前我國還沒有形成一個很好的移動支付產業鏈模式。第二信用制度問題。用戶在考慮是否使用移動支付業務時,首先考慮的是交易的安全性。因此,要普及移動支付,首先,需要金融機構分擔用戶風險,使用戶能夠放心使用。如美國聯邦政府在《消費者信用保護法》有相關問題的明確規定。其次,要繼續推廣手機實名制,建立手機用戶的信用賬戶,這樣才能有良好的信用保證。第三相關配套法規。與國外尤其是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還缺乏相關的配套法規。
二、新環境下移動支付業務對銀行的影響
1.銀行發展領域的擴大
銀行是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必不可少的工具;銀行的發展是衡量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標之一;銀行是政府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銀行的發展領域也在不斷擴大,滲透到各個行業中,尤其在今天發展迅猛的房地產、建筑等行業。
2.與移動運營商強強聯合的機會
隨著銀行發展領域的擴大,人們對銀行業務需求種類增多,銀行也在不斷發展新的業務,尋找新的合作關系。我國手機民有7億多戶,手機移動通信也是發展迅猛,移動運營商和銀行的合作就出現了手機銀行這一電子銀行,這是銀行發展的必然趨勢。通過手機銀行可以實現移動支付服務,包括轉賬、提現、支付賬單等功能,而且還可以為自身預充手機話費,大大方便了人們的生活。
3.促進網絡技術的發展
由于手機銀行的移動支付業務的發展出現的安全隱患需要強大的技術來支持解決,這就需要不斷提高開發人員的技術水平,移動支付關系到銀行、手機制造商和移動運營商,但是它們三方是由網絡作為紐帶聯系起來的,所以網絡技術的發展成為移動支付的關鍵。從這個出發點來說也就促進了網絡技術的發展。
4.加強商業銀行的國際化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對外經濟的發展,銀行的服務范圍擴大至國際,加快全球經濟的一體化。而隨著移動支付電子銀行的發展,人們在國際國內可以很方便地辦理存儲、支付、轉賬、貸款等業務,這也就促進了商業銀行的國際化,實現國民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5.與網絡平臺相關聯,降低實體銀行各方面操作的成本
移動支付電子銀行是離不開網絡平臺的,其網上操作比起去銀行網點辦理業務要方便快捷得多,不僅節省了去網點所需要花費的時間和精力,而且大大降低了實體銀行員工和設備等個方面操作的巨額成本,是銀行發展的趨勢。
三、移動支付的安全策略探討
1.法制法規方面:完善的法規制度是移動支付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移動支付的發展目前還處于成長階段,其發展環境也表現出一個產業發展初期的特征。許多業務必須從移動支付業務準入、電子貨幣發行、業務監督管理等方面完善相關法規
制度,明確相關主體的權利、義務和責任,保障廣大用戶的合法權益,為移動支付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法律環境。
2.中央銀行要加強服務和監管。移動支付大量使用電子貨幣,如果電子貨幣管理失控乃至泛濫,會直接放大市場上的貨幣流通量,將會對國家的金融政策監管、經濟管理以及中央銀行制定和實施貨幣政策產生影響。因此,中央銀行必須進一步完善跨行支付清算系統,以適應移動支付的業務處理需要;要綜合市場協調發展等多種因素,研究向非銀行支付服務組織開放中央銀行的支付服務設施;要密切關注移動支付的發展,加強服務和對移動支付的監管,采取一些措施逐步規范和統一電子貨幣的發行,研究電子貨幣發展對傳統貨幣的影響,進一步提高貨幣政策的操作水平。
3.技術措施。技術上我們可以采用WPKI(無線公開密鑰體系)技術方法,提高移動支付的安全性。WPKI(wirelessPKI)是有限PKI的一種擴展,它將互聯網電子商務中PKI的安全機制引入到移動電子商務中。WPKI采用公鑰基礎設施、證書管理策略、軟件和硬件等技術,有效地建立了安全和值得信賴的無線網絡通信環境。它是通過管理實體間關系、密鑰和證書來增強電子商務安全的,與WAP安全標準相比,WPKI所采用的EGG(Elliptic Curve Crytography,橢圓曲線密碼)密碼系統更適合在無線設備中使用。
4.消費者自身加強安全防范意識。大多數消費者在移動支付中上當受騙是由于自己不小心或者貪圖小便宜受害,因此,運營商不僅要規范自身問題,消費者更應該提高自己的防范意識。
信息時代是一個快節奏的時代,移動支付較傳統業務具有隨身、實時、快捷等強大優勢在支付行業將會有很好的發展前景。隨著法律制度的健全、消費者安全意識的增強以及技術的提高等,也將很大程度地促進移動支付業務的發展,很多網絡支付品牌進入移動支付領域,對移動支付造成一定的沖擊。移動支付的發展需要各參與機構的密切合作,也離不開相關管理機構的引導和扶持,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國移動支付產業將取得更大、更快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建忠 繆爾寧:國內移動支付產業的發展與思考【J】,金融電子化,2010,(05)
隨著移動支付技術的興起,無處不在的移動設備正快速代替錢包,改變我們的支付方式。在我國,移動支付產業已經發展起來,如今在衣食住行上都可以實現移動支付,盡管如此,仍處于起步階段的移動支付還面臨一些困難,包括標準、市場合作機制、商務模式等問題。因此,移動支付產業的發展還需要國家政策、資金、標準的引導與支持,以及企業的通力合作來共同推進。未來,相信在各方的積極合作下,我國移動支付產業將會蓬勃發展。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的支付方式正悄然發生改變。移動支付,一種能夠克服地域、距離、網點甚至是時間的限制,便捷快速的新興支付手段的出現,正改變著我們的生活。通過手機付款、轉賬,只需要輕輕觸動一下屏幕,就能實現購物、預定酒店……隨著智能手機的不斷普及,快捷高效的移動支付形式也成為了電子支付領域的新熱點。銀行、支付公司、運營商、社交應用開發商等,都在積極布局移動支付市場。而中國銀聯(以下簡稱為銀聯)作為移動支付的主要參與方,對移動支付行業的發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時,新興的移動支付市場更是銀聯渴望占領的高地。在接受記者的采訪中,談及移動支付未來的應用發展前景時,中國銀聯移動支付部總工程師徐晉耀表示非常看好,他指出未來移動支付的應用非常廣泛,生活中的點滴都可能成為企業思考的創新點,移動支付應用的發展將為人們的衣食住行提供更多方便快捷的服務。
進入黎明期
近日,據Gartner預計,2013年全球移動支付交易額將突破2350億美元,同比增長44%,而在今后三年半還將延續這種驚人的勢頭。在國內,移動支付行業已有了多年的沉淀和積累,2011年移動支付的交易額已高達742億元,正式開啟了我國移動支付的新元年。而在全球高速發展趨勢的帶動下,2013年我國移動支付無疑會迎來爆發式增長,未來幾年勢必進入黃金發展期。
與傳統的支付市場相比,新興產業的移動支付,橫跨金融、通信、商務、公共服務等多個領域,其市場機會之大早已被產業鏈各個環節的商家所共識。盡管各方對移動支付寄予很大的期望,但現階段,移動支付的應用仍處于普及階段,徐晉耀說:“從整體上來看,目前移動支付的應用市場還處于了解、培育、普及的過程當中。在產業方面,由于移動支付技術還處于初級階段,它的產業和相關企業都處于摸索中。而在用戶發展層面上,如銀行、運營商、電子商務還在接受過程當中,仍處于一個熟悉、起步的階段。因此,目前對于移動支付的市場發展,還是一個黎明期。”
任何事物在發展的過程當中總會碰到一些難題,正處于發展黎明期的移動支付應用,目前在技術與應用方面還存在哪些障礙?對此,徐晉耀表示,產品比較少,技術成熟度還不夠,在應用與試點的過程中時間的不充足使得初期產品不太穩定等,這些是現階段移動支付應用所面臨的問題。盡管目前移動支付仍存在著種種問題,但隨著應用推進與技術的不斷成熟,相信這些問題都將得到逐步解決。
移動支付是金融、通信、互聯網、電子商務、數字娛樂等產業融合的匯聚點,單憑任何一方的力量均不足以推動移動支付產業的快速發展。因此,在徐晉耀看來,與產業鏈合作、和主管單位聯合支持,確定標準、建設基礎環境及搭建好產品可信服務平臺,這是銀聯目前要完成的首要任務。同時,徐晉耀也指出,現階段移動支付的基礎設施建設很重要,只有夯實基礎建設,產業才能更好發展。實際上,移動支付更是一項龐大的社會系統工程,其中牽涉的利益方眾多。從產業鏈主要參與方的角度來看,金融機構、運營商、第三方支付、移動支付技術與方案提供商和設備制造商的互動與博弈將推動著這一市場發展。銀聯作為移動支付的主要參與方之一,其對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視不僅有利于推進移動支付產業的發展,更能為銀聯在移動支付市場的發展打好基礎。
移動支付 安全先行
隨著互聯網、電子商務日益發展成熟,人們的購物方式發生了改變,從線下的實體店購物到網絡購物,再從網絡購物到移動購物。而在電子商務市場模式的多元化發展下,人們的支付方式也隨之改變,如今移動支付已走進人們的生活。
移動支付雖然有便捷的優勢,但由于是“新鮮事物”,安全問題仍使得不少消費者對這種新興的支付方式不太信任。可見,在移動支付應用的普及過程中,安全問題仍是“攔路虎”。事實上,目前的移動支付在安全問題上還有一些瓶頸需要突破。在手機支付的方式中,銀行卡與手機號綁定后,很容易造成用戶的個人信息、銀行密碼等泄漏。因此,如何有力保障用戶信息的安全是移動支付產業發展中必須克服的一大難關。
在支付服務上,銀聯始終將安全問題擺在首位,并為此做了很多工作。在當前的電子支付領域,銀聯已經全面開展通過推動磁條卡向芯片卡的遷移,來解決磁條卡存在的難以實現多應用和安全性兩方面問題。銀聯始終將安全作為支付服務的“底線”,徐晉耀坦言,有些客戶會因此認為銀聯“靈活性不高”,“但安全是一切服務的基礎,只有以安全為根基我們才能走得更遠”。他表示,在移動支付方面,銀聯之所以要建設可信服務平臺、執行標準,也是基于安全問題的考慮。
安全既是移動支付技術在應用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更是移動支付產品發展過程中的一個必然選擇。徐晉耀說:“如果企業在研發移動支付產品時不注重安全問題,只追求產品的便捷性與消費的流暢性,那么隨著業務的增長和技術的發展,這些安全問題將會日益嚴重,勢必影響企業本身的發展。”
徐晉耀指出,隨著移動支付的迅速發展,有些企業為把握住市場商機,在推出產品和方案上一味地加快步伐,因而在安全問題上的考慮不謹慎,使產品在應用過程中存在一些安全隱患。而作為支付產品,用戶體驗尤為重要,那么要如何協調好安全問題與用戶體驗兩者之間的關系。徐晉耀表示,解決好安全問題不能以犧牲用戶的體驗為代價,移動支付的安全與用戶體驗兩者都要兼顧,不可偏廢,如何在保證用戶體驗的基礎上來解決好安全問題,這更是移動支付產業面臨的一個嚴肅問題,各方都必須認真去做好。
隨著智能手機的迅速普及,用戶數量大幅增加,為移動支付帶來了更加廣闊的市場。但實際上,隨著智能機的成熟發展,所帶來的移動支付的安全問題也越發嚴峻。“去年,我們開始做移動支付,智能手機仍屬于起步階段,比較‘干凈’,沒有過多的安全問題需要考慮。可如今來看,智能手機上面的木馬、釣魚等病毒已經很多,可以說智能手機的發展也帶動了其負面的安全隱患的發展。”徐晉耀說,“因此,在移動支付的安全問題上我們更需要有前瞻性的眼光。”在他看來,移動支付的安全問題更是一項長久性問題,更需要企業持之以恒去做好。
多方合力 促進發展
任何產業的發展都離不開政府大力支持和企業的積極參與,移動支付也是如此。在國內移動支付的推進過程中,政府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徐晉耀說:“不管是人民銀行還是工信部等都對移動支付非常支持,實際上,政府也已經認識到移動支付、移動互聯網、移動電商是很重要的方向。”從央行對金融行業的國家標準的公布到發改委對銀聯在安全實驗室上的投建,可以看出在移動支付發展進程中,政府對這個產業的支持程度很高,而這在以前是沒有的。目前,一些地方政府也在一定程度上大力推進電子支付的應用發展,如成都、無錫、上海等地,一方面,地方政府希望本地的市場能做起來,另一方面,也吻合了國家整體的趨勢導向。在企業方面,雖然目前的移動支付產品還處于完善過程中,但是企業都看好移動支付的未來發展,相信移動支付會有較好的市場前景,所以企業都在積極尋找機會,來切入移動支付市場,甚至一些投資機構也看好了這一市場機會。
關鍵詞:農村地區;移動支付業務;環境特點;難點分析;意見和建議
中圖分類號:TN929.5
隨著手機功能的逐步拓展和手機銷售量的大增,如今手機已經向著整個移動互聯網的縱向發展,逐漸開始涵蓋了公交卡、預付卡、銀行卡、社保卡等多方面的功能。移動支付業務作為移動金融服務的一項內容,它的目的是為了實現隨時、隨地的進行移動支付,移動購物的日益普遍極大的促進了移動互聯網市場規模增長。雖然,目前越來越多人已經開始嘗試接受移動支付業務,但是在農村地區的發展仍然處于停滯狀態,推廣受到了極大的阻礙。
1 農村地區發展移動支付業務的環境特點和優勢
在農村地區發展移動支付業務具有其獨特的優勢。一方面與傳統的銀行服務相比,移動支付在有效保證提供可靠、可持續的金融服務的基礎上,能夠幫助銀行降低多網點的建立成本以及小額交易的護理成本,使居住在偏遠山區和農村地區的低收入農村人群接受金融服務的成本大大降低。另一方面,隨著手機用戶數量的增加以及手機功能的增多,手機支付點對點的交易形式與網絡支付相比其安全性有所提高。再加上,手機支付不用受到時間和地點的限制,只要有手機就可以享受移動支付業務,這為不少在外打工的農民繳納家中的水電費等各種費用提供了方便。由此可見,在農村地區發展移動支付業務推廣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
從移動支付業務在農村地區的發展環境來說,在政策方面,由于我國經濟結構的二元化,農村地區的基礎設施、經濟實力以及消費水平等都與城市有著很大的差距,尤其是金融服務機構更是處于嚴重匱乏的狀態,對我國農村地區的支付體系建設產生了不良影響[1]。近年來,我國政府部門和銀行都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使農村地區的支付結算渠道更為廣闊和暢通;在經濟方面,隨著國家對于農村發展的重視和支持,我國農村地區的經濟也獲得了長遠的發展,城鄉差距也在逐步的縮小,農村地區人群中手機的使用也基本得到普及,這就為移動支付業務的推廣奠定了良好的群眾基礎。
2 我國農村地區發展移動支付業務推廣的難點分析
2.1 移動支付業務的使用成本制約了該業務在農村地區的推廣
移動支付業務雖然能夠為人們的生活帶來極大的便捷,但是移動運營商通常都會在其使用調價中附加部分其他業務條件,比如手機品牌綁定或者手機卡使用套餐等,一般來說,客戶只要開通移動支付業務,只要沒有注銷該業務,無論是否使用,都會產生每個月1~6元不等的服務費,這種推廣方式一方面給用戶帶來了使用成本的增加[2]。另一方面容易使用戶產生抵觸心理。當然,目前也有部分銀行支持免費開通移動支付業務,比如交通銀行,但是該銀行在農村地區還沒有開設分支機構,因此,移動支付業務的推廣工作前途堪憂。
2.2 農村地區人群消費習慣制約了移動支付業務的推廣
農村地區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因此其發展也比城市來說要落后的多。農村地區的居民更習慣于現金消費,銀行卡對于他們來說更多的也只是用于現金的存取以及轉賬等業務的辦理,他們對于移動支付業務并不了解,他們不知道這種業務具體的操作流程是什么,怎么去進行支付和結算,他們不知道該怎么去利用它的便捷性[3]。這種知識上的無知和思想上的局限性導致他們對移動支付業務的安全性始終抱著懷疑的態度。另外,現在農村地區的商業銀行大部分都是在對網上銀行和電話銀行進行大量的宣傳,而忽略了對移動支付業務的宣傳,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移動支付業務的推廣和發展。
2.3 移動支付業務的實現方式制約了該業務在農村地區的推廣
就現在的電子信息技術來說,移動支付業務主要是通過WAP、BREW、SMS以及STK等途徑實現的。據調查研究結果顯示,WAP是目前最受歡迎的方式,大多數商業銀行通過它根據客戶的需求定制移動支付業務。除了這些銀行以外,還有一小部分銀行采用的是其他實現方式,往往由于實現方式的繁瑣而使成本提高。比如工商銀行采用的是STK實現方式,這種方式就要求客戶將手機的SIM卡更換成STK卡(此種卡具有指定銀行業務程序),STK卡不僅通用性比較差,其換卡的成本也很高,這就極大的限制了其應用的推廣[4]。
3 在農村地區推廣移動支付業務的意見和建議
3.1 充分利用各方面的資源,優先在農村地區推廣移動支付業務
通過之前的調查和分析,我們可以知道,移動支付業務在農村地區的推廣是非常具有先天市場條件的,它能夠在保證滿足農村地區居民的金融服務需求的基礎上,突破金融服務增加銀行建設點和增加移動運營商運作成本的發展瓶頸。再加上,現階段我國農村地區的硬件設施已經初具規模,手機普及率也已經達到了90%以上,我們要充分利用這些優勢條件,發展出適用于農村地區的商業模式,使移動支付業務能夠得到長遠健康的發展[5]。
3.2 加大關于移動支付業務基本知識以及優勢的宣傳,轉變農村地區消費者的消費觀念
加強移動支付業務的宣傳工作主要從兩方面做起,一方面是政府部門要對農村地區消費者的支付觀念起到引導作用,通過官方媒介將該業務介紹給他們,以增強業務的可信度;另一方面,運營商以及其他與移動支付業務鏈相關的企業,如銀行等,也應該將用戶的需求與一共支付技術的特點有效的聯系起來,將移動支付業務的便捷性和安全性作為重點宣傳內容,并向他們講解移動支付的產業鏈以及操作程序,使廣大用戶能夠在使用的過程中舒心、放心,同時擴大宣傳范圍。
3.3 加強移動支付業務的監督和管理工作,統一移動支付的標準和規范
人民銀行作為金通服務監督和管理工作的主體,應該在維護金融穩定和確保金融安全方面起到模范帶頭作用。人民銀行要負責各項技術參數和標準的制定,減少不統一的支付標準為移動支付業務帶來的風險,進而提高產業的總體效率。同時人民銀行還要采取與證券交易相類似的監管要求以保證銀行專戶存放和定向流動[6]。另外,要積極探索移動支付保險機構建立的可行性,對利用新型支付工具犯罪的行為采取合理的防范和嚴厲的打擊。
4 總結語
就目前的發展狀況而言,要想農村地區發展移動支付業務,需要通過政府部門以及移動運營商、銀行等各方面的參與和合作,采取科學合理的政策和措施,才能克服移動支付市場發展的各種難題,使移動支付業務逐步成為農村地區現代金融服務和支付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中國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徐超毅.我國手機支付發展的瓶頸及對策分析[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2(05):74-76.
[2]賀學會.銀行經濟資本管理的深度與廣度——基于ING與中國某銀行的比較分析[J].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2):48-50.
[3]中國民生銀行課題組.移動支付的挑戰與銀行的對策[J].中國金融,2011(04):32-33.
[4]李琪.電子商務交易中新移動支付模式案例分析——以某移動公司為例進行移動支付模式應用分析[J].科技創新與生產力,2011(08):109-111.
[5]楊琳.基于13.56MHz貼片不換SIM卡并關聯運營商近場支付方案[A].2012全國無線及移動通信學術大會論文集(上)[C],2012:10-12.
關鍵詞:移動支付;移動理財;網絡安全;金融監管
一、移動支付的市場發展現狀
移動支付給人們提供簡單、快捷的支付方式,對于這樣的一種支付方式,是符合中國消費者需求的一種支付模式。由于這樣的優勢和特點,移動支付正贏得越來越多智能手機用戶的青睞。國內智能機的廣泛使用,手機網民高速增長,對于移動支付起到了催化作用,撬開了巨大商機。2012年對于移動支付來說,是一個開創元年,在2012年年底中國人民銀行正式對外了關于中國金融移動支付系列技術標準,平息了長期以來各產業鏈想獨占移動支付市場而引發的無硝煙戰爭。可以說這樣標準的確立為2013年移動支付市場步入良性發展通道奠定了基礎。2013年中國移動支付規模得到瘋狂擴展,央行公布的《2013年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顯示,2013年全國共辦理移動支付業務16.74億筆,金額9.64萬億,同比分別增長212.86%和317.56%。截止到2013年年底,支付寶實名制用戶已達3億,過去一年支付寶完成了125億筆的支付,同時支付寶錢包用戶突破1億,2013年通過支付寶手機支付完成了超過 27.8億筆、超過9000億元的支付,以此計算,支付寶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移動支付公司。支付寶同時披露,2014年春節期間支付寶手機支付超1億多筆,占支付寶所有支付方式的52%。春節7天內,5000多萬支付寶用戶用手機完成了購物、生活繳費、信用卡還款、購買余額寶等從生活到理財方方面面的行為。其中,通過支付寶錢包完成各類信用卡還款的用戶達220萬人次,僅此一項,手機上便支付了71億元,是2013年春節的10倍;而通過支付寶錢包為手機充值的用戶則達到1134萬人次,是2013年的6倍。在支付寶如火如荼發展的同時,2013年8月微信正式加入了支付功能,超過6億用戶可以通過掃碼、公眾賬號及應用內支付任一種方式完成最后整個購買環節。頃刻間,從電商到線下零售商,從大型軟件企業到獨立服裝代購者,各色產品紛紛接入微信支付,用戶紅利首先在移動電商及支付層面爆發開來。馬化騰推動的“微信+財付通”的移動支付向目前全球最大的網絡支付、馬云引以為傲的支付寶發起了支付大戰。雙方展開了激烈的競爭,搶奪用戶資源。
二、移動支付的發展趨勢
未來幾年內中國的手機支付產業鏈將保持40%左右的年增長率。來自易觀智庫的數據也證實了業界對中國移動支付市場發展前景將是一個可觀的利潤空間。根據易觀智庫預計,到2015年,中國第三方互聯網支付交易規模將突破139200億大關口,互聯網支付注冊賬戶規模將達到13.78億,移動支付交易規模將直逼7123億這個大關口。移動支付未來將進軍以下兩個戰場。
(一)移動理財
支付清算是金融的最根本功能。解決了支付,各種資金配置活動就能展開。比如在互聯網金融時代,以支付寶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服務的出現,就帶來了阿里小貸、余額寶、P2P網絡借貸和眾籌融資等新興金融組織或產品的興起。現在,這一進化鏈,會在移動世界中發生。移動支付的興起,又會催生出其它移動金融服務,包括移動理財。可以預見,不久的將來,在手機上理財,會像在電腦上理財一樣普遍。已有雛形的移動理財模式,大致可分為幾類:一是投資者通過移動支付企業購買傳統金融產品,目前主要表現為互聯網貨幣市場基金。這種模式在降低投資門檻、帶來投資回報的同時,還融入了消費支付功能,比如騰訊微信與華夏基金合作的“理財通”。二是傳統金融機構自己設立的電子平臺,進一步向移動端拓展,利用移動支付方式對接其理財產品、保險產品,比如平安集團的“壹錢包”。三是P2P網絡借貸、眾籌融資等互聯網金融模式在移動場景中的應用。四是一些不規范的、處于灰色地帶的投融資行為。這四種模式風險各不相同。前兩者相對規范,但在公眾大量涌入后,需要特別注意風險提示,避免在收益率等信息上誤導投資者,因為即使貨幣市場基金也不是無風險的。第三種模式的風險在于整個行業良莠不齊,缺乏有效監管,可能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最后一類模式,則是地下民間金融的又一變種,其風險不言而喻。對收益率的過分強調,也很可能會影響移動理財這一新興金融模式的可持續性。隨著利率市場化的推進和競爭激烈化,高收益將難以長期持續。各類互聯網、移動金融創新,應該學會在收益率之外的用戶功能上多做文章。
(二)商場POS終端
微信紅包、支付寶是廣泛的網絡支付,打車軟件是高頻的O2O本地生活服務支付,可以說都是C端(customer),移動支付下一步將是爭奪商場POS終端,因為B(business)端的移動支付,對費率更有承受力,只要擁有足夠的客源,商家愿意接受移動支付的形式交易,即使承擔一定的費率;同時,對于用戶而言,移動支付可以大大節約交易時間。這也是為什么許多C(customer)端的移動支付阿里巴巴和騰訊即使是貼錢,也要搶客戶,要侵襲線下POS,都是想變著法兒形成用戶習慣。因為人類習慣一旦養成,就很難逆襲。2014年以來,阿里巴巴、騰訊均明顯加大了其移動支付工具向商場POS進軍的力度。雙方正在大手筆出擊,到處談移動支付,出錢、出資源搶占線下客戶。商場POS機的交易數據,蘊含著極大的商業價值,在征得用戶同意的情況下,可以進行深度挖掘和分析,產生新的服務和價值。此外,商場POS機的客單價、穩定性都很高。騰訊正在積極擴大其微信支付的應用范圍,其近日又牽手王府井,并計劃擴大與中國聯通的合作,其商業化正在加速。王府井是中國知名百貨零售商,根據合作協議,王府井將在微信上運營一個公眾平臺,微信用戶可以查詢和通過微信支付購買其產品。此舉可能很快給騰訊帶來新的重要收入渠道。
三、移動支付發展的制約因素
(一)安全問題
這也是讓許多消費者仍然對移動支付猶豫不決的主要原因。手機病毒、“木馬”侵襲以及支付軟件自身存在的漏洞,本身就可能造成安全隱患。再加上便捷與安全往往此消彼長,移動支付手續比PC上的互聯網支付更簡便,也會降低安全性。如微信紅包,由于支付認證與使用過于便捷,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更別提一個綁定了微信賬號的手機被他人撿到和擅用帶來的風險。消費者信息的安全同樣存在風險。中國對個人信息、隱私的保護機制長期以來嚴重缺失。在互聯網支付中已經出現過用戶信息泄露事件,而在場景更開放的移動支付環境下,這一風險就更加突出。另外,剛接觸移動支付的消費者安全習慣較弱,也會放大風險。如媒體曾有報道,在微信搶紅包最火爆的幾天,一些群里有人發出與搶紅包極為類似的鏈接,但點入后卻是商戶介紹,更有甚者引發木馬中毒。安全隱患不除,移動支付的習慣與文化短期內就難以形成。要消除這種隱患,就需要建立一套規范、統一的技術標準和安全標準。近期有媒體報道,中國央行的移動金融安全可信公共服務平臺已于去年年底建成,或將實現目前“山頭林立”的不同移動支付系統“聯網通用”,就是朝這個方向邁出了一步。
(二)利益分配問題
移動支付所涉環節尤其多,包括銀行、支付企業、軟件廠商、手機廠商、電信運營商等。產業鏈內沒有任何一方能夠單獨將該業務一手包攬從頭做到尾。目前在這多方參與者中,尚未形成可持續的、各方共贏的利益分配格局以及明確的權責分擔機制,使得現有的業務拓展和競爭往往停留在低水平的“跑馬圈地”階段。畢竟移動支付產業鏈較長,移動支付目前依舊欠缺行業標準,產業鏈環節中的各方各自為戰,亟待規范。
(三)移動金融亟需監管跟進
中國的金融監管,在互聯網金融領域已顯得落后,在移動金融領域更是近乎空白,亟需加緊腳步“跟上形勢”。比如,移動支付的興起,已經開始挑戰現有的第三方支付監管規則。近期一些媒體針對巨額資金沉淀在微信紅包賬戶中提出質疑。騰訊方面的回應是,微信支付不存在中間賬戶。但使用過微信紅包的用戶都知道,資金交易的對方是“財付通”,而“財付通”與用戶的QQ賬號綁定,微信支付與用戶的微信賬號綁定,所以微信紅包確實會在“財付通”賬戶中產生資金沉淀。這就需要關注其中的合規問題。金融活動中的消費者保護本就是薄弱環節,移動金融時代的消費者在享受便捷的同時,也置身于更多風險之中。移動支付和移動理財的日新月異,急切呼喚監管的完善和創新。
四、結語
金融是人類經濟的血液和命脈。移動技術、信息網絡的飛速發展,給互聯網公司侵襲傳統金融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但在安全、標準、監管等領域的配套技術、制度或規則都需要盡快出臺予以規范,促進行業的健康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冠雄. 移動支付的真正戰場何在?[EB/OL]. FT中文網,2014-02-18.
[2]揚子. 2013年支付寶成全球最大移動支付公司[EB/OL]. 新浪科技,2014-02-08.
移動支付是指交易雙方通過移動設備進行某種商品或服務的交易,所使用的移動終端既可以是手機,也可以是PDA、移動PC等。移動支付可分為遠程支付和現場支付。遠程支付是指消費者通過運營商的SMS、WAP、IVR等服務來向遠程商家表達支付意愿,移動運營商通過手機號碼來鑒別交易者,通過手機手動發送密碼來認證意愿是否真實的一種支付過程,如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推出的手機錢包業務。現場支付是指移動終端通過近距離通信(NFC)技術向商家的消費終端(如POS機)表達支付意愿,并通過消費終端與內置智能芯片進行賬戶和密碼信息交換完成移動支付。如NTT DoCoMo推出的Felica業務就是在手機中嵌入非接觸式芯片,手機只需在POS機前晃動,即可完成交易。
相比之下,遠程支付過程略顯繁瑣,但產業鏈上各方設備無需太多的硬件改動即可實施。現場支付更符合消費者的消費習慣,但需要產業鏈上各參與方進行較大的硬件改動,甚至涉及到產業鏈利益重分配。無論哪一種移動支付都是大家翹首期待、而商用進程卻令人失望的業務之一。
移動支付成功的三大法寶是安全性、私密性和易用性。投資者圍繞這三點會挖掘到不少寶藏。安全性是雙向性的,與安全性相關的很值得投資的技術是生物識別技術,比如指紋、眼睛和聲音識別等。私密性意味著用戶覺得商家不會監控和利用他們的消費。據說美國知名零售商Costco擁有5000萬用戶的購物信息和歷史資料,以及用戶的聯系方式,對此信息的使用權一直是爭議的焦點。投資易用性將使規模使用成為可能。在這里以RFID為主要技術的NFC技術會起到非常大的作用。當前RFID產業處于迅速發展中。美國的軍品管理、沃爾瑪的供應鏈管理、中國的二代身份證、日本的手機支付都是業界比較成功的應用案例。但中國的RFID產品價值鏈高端技術進入仍很有限,如UHF無源芯片、低成本柔性標簽制造、RFID中間件和大規模應用軟件等領域存在打造本土明星企業的可能。
【關鍵詞】移動支付 產業鏈 運營模式
一、移動支付運營模式分析
中國信息產業商會提供的數據顯示:全球移動支付市場將從2011年的2400億美元增加至2015年的6700億美元,使用手機支付購買商品的用戶人數也將達到25億,預計到2012年移動支付的交易規模將超過1000億元。如此龐大的市場規模,卻也由于我國特殊的市場環境而沒有達到其理論上的最大效益。
從2011年中國第三屆移動支付產業論壇我們可以了解到,圍繞著這一復雜的產業鏈目前我國移動支付面臨的最大問題也就是一個技術標準問題,而這個技術標準又與運營模式有關,移動支付由誰來主導是關鍵問題。目前理論界和業界主要是三種運營模式,即以運營商為主導的模式、以銀行為主導的運營模式以及以第三方支付平臺為主導的運營模式。而這三種模式的應用時主要是從交易資金來源的角度進行分析。具體來說,以移動運營商為主體也就是說移動運營商掌握了主要的資金來源;以銀行為主體則是銀行掌握了主要的資金來源;以第三方為主體則是第三方掌握了資金來源。
在中國移動支付這個新興市場上,消費者對于新的支付方式沒有形成路徑依賴,需求也并不十分旺盛。而且,由于目前我國對于電子支付等新興支付方式的法律限定、監管方式等都沒有完善,這無疑給政府在協調多方利益和主導產業發展的過程中帶來很多的阻礙。同時,銀行與移動運營商之間存在明顯的矛盾,使他們難以在和諧的氛圍中平等合作。銀行擔心移動運營商、第三方支付平臺侵占自己的傳統支付手段市場份額,所以強烈合作的意愿不是那么強烈。筆者認為,在我國目前情況下,一方主導,逐步融合,更有利于市場的培育。
因此,我們認為在移動支付產業發展的初期,在實現基礎合作的前提下主要采用以移動運營商為主導運營,銀行承擔結算功能,第三方支付平臺提供解決方案的方式進行市場運作。如此選擇的原因主要在于移動運營商具有的先動優勢。移動運營商提供的通訊渠道是形成整個業務的主線索,而且有著現存的強大的網絡平臺,可以為產業鏈上的其他組織提供堅實的業務基礎。另外,其有著廣大的客戶群、商業信譽良好、服務體系完善。最重要的是,移動運營商積極性較高,創新熱情較高。移動運營商近些年在市場、促銷以及廣告上的投入顯而易見,他們更有動力采用創新的方式來推廣移動支付業務,以此來通過新型的移動支付商業模式帶動其數據增值業務以及客戶數的增長。
二、國內移動支付的發展現狀
事實上,到2011年末,中國移動、聯通、電信三大電信運營商已經獲得了央行發放的非金融支付業務許可證。由于獲得許可證的是三大運營商全資成立的支付子公司,也就意味著今后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三大通信商可以真正做到像支付寶一樣的龐大的業務資源。運營商獲得支付牌照后,會將其龐大的手機賬號和支付賬號進行無縫對接,必將使其在移動支付市場快速發展壯大,同時也意味著在移動支付標準問題上,各方都有了共識,也就是將以三大通信運營商為主導的模式。
三大通信商介入支付業務為移動支付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方向,即通過通訊業和金融業的結合來發展移動支付。一旦三大電信運營商開始在支付領域大顯身手,必將成為產融結合的一大經典案例,因此又必須研究一下這樣的一個對于監管甚嚴的金融行業的滲透將會給我國的移動支付產業帶來的各種影響極其對產業鏈各方甚至于監管方帶來的全新機遇和挑戰。
三、移動運營商主導產業鏈帶來的影響
(一)積極影響
首先,對于電信運營商而言,直接的利益莫過于其將獲得藍海的手機支付業務收入。支付牌照的獲得使得運營商們可以從現在已有的小額支付業務拓展到大額支付,這樣就可以充分享受到因為客戶的預存款產生的整體經濟效益。屆時,由于其強大的用戶規模電信運營商將可以迅速發展另一項“超級支付寶”業務。
然后,基于對國外移動支付業務的研究,我們發現移動支付業務對運營商的核心意義不在于帶來新增收入,而在于拉動內容應用發展、提升數據業務ARPU、降低離網率、吸引新用戶并提升企業形象。利用3G網絡通道占有獨斷優勢的運營商們可以在用戶使用手機支付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的數據業務ARPU,因為用戶在業務使用過程中的瀏覽、下載等操作將產生數據流量,這樣就可以促進運營商內容應用的發展。
(二)消極影響
1.金融風險。對于中國的移動支付市場,如果由移動運營商來主導,7億移動支付業務潛力的存在,使得運營商們可能成為中國最大的“商業銀行”,沒有其他任何一家銀行可以與之抗衡,而這顯然是不符合國家的金融政策的,同時也不利于對于金融行業的監管,例如會使反洗錢難度加大,金融穩定性被破壞,這樣就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金融風險。
2.宏觀調控。從整個宏觀經濟的角度來看,一旦未來電子支付成為主流支付方式即非現金支付比例提高,以移動終端為工具的手機支付就會成為我國電子貨幣支付的主要方式,而電子貨幣的大量使用總是會對一國已有的貨幣政策調控產生影響,如何衡量貨幣供應量M2、如何控制貨幣的供給與市場操作都將給我國的央行調控帶來新的重大挑戰。
3.運作難度。從微觀層面來講,由于金融領域涉及專業方面的知識,根據SWOT分析法必然是銀行等金融機構在這方面具有比較優勢。因此,就目前來看,雖然三大運營商們已然獲得支付牌照成功進入支付領域,但由于其業務還處于初創期,相關業務能力尚不夠成熟。
四、發展建議
筆者認為,距離移動支付產業鏈完全的大統一而又協調發展的目標依然很遠,即短期內無論是任何一方主導的移動支付發展模式都無法取得最大的成功,但是行業標準歸為統一、運營商主導的方向依然明晰。在綜合國內外業界、學術界對于移動支付貢獻的文獻資料分析的基礎上,通過以上對于移動支付產業鏈的分析,筆者就近期內移動支付業務的發展提出了幾點建議:
1.加強產業鏈各方的協調分工合作,促進移動支付產業的共同發展,推進產業專業化分工。專業化的分工合作特別是通信運營商與銀行的合作對于移動支付的發展非常重要。
2.轉變消費者的傳統支付觀念,創造移動支付的應用環境,培養消費者的信任感知度以增加消費者對于移動支付的信心,培育移動支付市場,引導其使用電子貨幣進行消費支付。
3.政府應加強其管制和協調作用,盡快出臺專門針對移動支付產業的政策措施和監管法規,以規范市場的發展,協調各部分分工合作。移動支付牌照的發放只是第一步,接下來需要政府針對產業鏈各方涉足金融領域設置具體的監管措施,例如如何加強對移動運營商防止電子貨幣的推進過程中對于央行貨幣政策調控產生的不良影響,如何加強對于運營商們巨額沉淀資金的日常監管、掃清反洗錢的障礙,這些對于產業鏈各方而言都無力完成。
參考文獻
[1]Ondrus,J,CamPonovo,G.,Pigneu,Y. A ProPosal for a Multi-per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Mobile Payment Environment.IEEE- ICMB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bile Business,2005.
[2]陳華平,唐軍.移動支付的使用者與使用行為研究[J].管理科學,2007.
[3]高從.中國的移動支付市場機制與效率研究[M].北京郵電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