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談談對現代教育技術的認識范文

        談談對現代教育技術的認識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談談對現代教育技術的認識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談談對現代教育技術的認識

        第1篇:談談對現代教育技術的認識范文

        一、現代教育技術融入數學教學是當前不可抗拒的一股潮流

        數學課程整合就是新技術融合到數學教學中去;其目的在于促進傳統教學方式的根本變革,從以“教師為中心”轉向以“學生”為中心,進而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符合社會發展新需要的人材。課程整合的關鍵就是:學習方式的變革和課程改革。現代多媒體技術在幫助學生理解數學概念,數學語言,命題的因果關系方面都是傳統教學無法比擬的,多媒體教學以圖形和動畫為主要手段,同時可以將圖形由靜變動,由小變大或由大變小,由慢變快或由快變慢。學生通過觀察圖形的變化,從中清楚明白其中變化的規律,使教學的內容變得更具體、形象、生動,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使課堂教學真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媒體技術的出現為我們改進教學方法提供了新的機會。

        二、應用現代教育技術的作用

        1.將現代教育技術融入到數學教學中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數學是一門研究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一門科學,是集嚴密性、邏輯性、精確性和創造性與想象力一身的科學,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可更有效地使學生領悟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啟學生更積極的思維活動,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和探索。

        2.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數學能夠提高教學效率,優化教學過程,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可以揭示數學知識形成的來龍去脈,而且表述的方式很靈活,可以以文字,圖形,動畫,圖表等多種方式多窗口呈現,如:在概念數學中,利用計算機可以創設遠比傳統數學更賦啟發性的數字情境,能設計讓學生動手做數學的數學實驗環境,能夠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更具有彈性,能靈活自如地進行“以學生的活動為主,教師為指導”的教學方式。

        3.現代教育技術融入到數學教學中有其優越性: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空間概念能力,建立數學模型,采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提供大量的視聽信息,刺激學生,拓展學生獲取信息的途徑,開闊學生的知識領域,幫助學生形成科學的數學概念,建立數學模型;提供大量信息幫助學生,形成學習數學的能力,多媒體能將文字、圖形、圖象、聲音、動畫、視頻等多種信息集于一體,能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學習資源和交互式的教學環境,便于學生知識的遷移和延伸,同時學生多感官的同時運作,有利于提高學生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的能力;有利于培養學生學好數學的興趣,由于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新穎性、多樣性、趣味性能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習動機,提高學習積極性,從而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三、如何將現代教育技術融入到數學教學中

        1.轉變教育觀念,這是將現代教育技術融入到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條件,在這個過程中,必須改變舊的觀念,同時不要人為地在現代教育技術與傳統數學教學之間劃分界限,而是要將現代教育技術與數學教學聯系起來,將現代教育技術數學知識有效地融入到數學知識之中,更好地提高數學教學效率和學生學習效率。

        2.教師必須從學生的認知特點考慮,選擇表現形象、生動、運動、變化的媒體和課件,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認知進程,有效地揭示知識的本質特征和事物的變化發展規律,以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思想方法。如在教學幾何圖形旋轉、平移、軸對稱、中心對稱等有關抽象內容時,運用多媒體教學演示圖形怎樣旋轉、平移,就能使難以理解的知識具體化、實物化,學生從圖形移動變化中觀察到其變化的規律,使教學內容變得形象、生動,不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優化課堂教學效率,而且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都必須根據學生認知心理特點選擇媒體或設計課件,滿足學生最近的認知發展規律,產生認知上的飛躍。只有這樣,現代教育技術才能起到學生認知工具的作用。

        第2篇:談談對現代教育技術的認識范文

        關鍵詞:現代教育技術;師范生;建議

        中圖分類號:G43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44(2012)23-5637-02

        1概述

        伴隨著技術革新的不斷涌現,教育工作者們越來越多地關注現代技術所給教育帶來的巨大影響。以“教育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成為我國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由此,培養社會需要的人才,教育就要適應社會的發展,這唯一的出路就是實行教育改革、推進教育信息化的快速發展。高等院校的師范學生,是將來教育崗位的中堅力量,他們的教育技術現代素養如何,將與教育改革和教育信息化的成敗息息相關。因此,加強高等師范院校在校生現代教育技術能力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而提高學生的現代教育技術能力,主要是通過《現代教育技術》公共課的實施來實現的。

        2師范院校開設《現代教育技術》存在的問題

        現在全國絕大多數師范專業都開設了現代教育技術這門公共課,但是由于對培養師范生現代教育技術能力重要性的認識不一,加之受到教學所需的基本條件如師資力量、設備配置、設備用房等的限制,師范生現代教育技術能力的培養一直存在著一定的難度,面向師范專業開設的《現代教育技術》公共課教學,至今不盡人意。在這里筆者結合自己的從教經歷和調查,從實際教學的角度出發,談談存在的一些問題:

        2.1思想認識不到位

        有一部分師范專業的院校對于《現代教育技術》的認識僅僅限于是一門公共課,只完成教學任務,不仔細了解課程的結構,而且對學生素質結構中的地影響只做表面工作。從學校領導到學生,對這門課的重視程度根本不如專業課。有一些教師在這門課的教學中采取敷衍的態度,對學生管理松懈;學生遲到、早退、缺課的現象時有發生,這樣就出現了“教師為了完成教學工作,學生為了拿到學分”的現象。

        2.2教學內容比較繁雜

        現在使用的《現代教育技術》公共課教材體系大多是從教育技術學專業的一些專業課程體系簡化而成。從現代教育技術的基本理論知識到計算機輔助教學,從傳統教育手段到現代教育化教育手段,從課堂教學到多媒體課件教學,內容雖然豐富全面,但都是一些基本知識,而且有些不太符合師范生的實際需要,這就是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好操作;另外有一些知識理論性過高,有些新的技術在教學內容中沒有涉及到,所以課程內容跟不上當前技術發展的現象。

        2.3教學設備不足,實驗無法完成

        《現代教育技術》公共課是一門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課程,最終是讓學生掌握一定的現代教育技術能力,這就必須安排足夠的時間讓實踐。由于持續擴招,各學校的實驗設備數量明顯不足,使得實驗設施緊張不足,這就大大減少了學生實踐時間;大多實踐操作會被授課老師演示所取代,大多講一下操作要領就結束了。到最后師范專業的畢業生分配到中小學,面對學校的現代化設備會束手無策,只能依靠“粉筆+黑板“進行教學。所以在實驗教學環節中要特別突出以現代媒體為主的現代教育技術實際應用能力培養,使他們能夠適應教育信息化發展的要求。

        2.4教學模式比較單一

        現在大多師范院校的現代教育技術課雖然采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但從數據表明,現代教育技術課堂中教師上課的模式還是傳統的傳遞+接受模式,在課堂上教師一般是以導入一正文講授一結束的形式進行授課。

        2.5教育技術能力的應用不夠

        學校對提高學生教育技術能力的培養不足,對學生教育實習期間運用教育技術進行教學缺乏一定的要求,更缺乏相應的措施和指導,只是各學科根據自己帶實習教師的重視程度來進行,而且學校并沒有制定統一的要求和考核方法。

        3師范生教育技術能力培養的實施策略

        對現在高校師范類專業現代教育技術公共課教學中存在的這些問題,筆者認為,應從教學觀念、教學手段、課程體系、教學內容等方面多方面著手,采取相應的措施來解決,來提高學生的教育技術能力。

        3.1提高思想認識

        如前教育部部長陳至立同志指出:“要深刻認識現代教育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重要地位及其應用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充分認識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是現代科學技術和社會發展對教育的要求,是教育改革發展的要求。”要提高學校領導、教師以及學生三者對于現代教育技術課程的認識,提高他們對于開設現代教育技術公共課的必要性進行認識。能夠實現從思想統一,行動一致的效果,能夠積極穩妥的為現代教育技術課程的教學來努力,才能真正培養學生的現代教育技術能力。

        3.2精選教學內容,突出重點

        由于現代教育技術公共課涉及到的內容十分有點寬泛,但學時有限,這樣在內容選擇上,就要本著精簡實用的原則,緊緊圍繞現代教育技術應用能力的培養來進行,制定相關的教學目標和相應的拓展內容,能夠在課堂中安排教學重點,真正對教學內容做到精煉、通俗易懂。總的來看,師范生教育技術能力的培養應當把突出應用性,能力培養作為重點。

        3.3改變教學模式,使教學形式多樣化

        在課堂教學中能夠更過地運用了先進的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如網絡教學和多媒體課件,有些生動活波的課件不但能夠加大了課堂上的上課內容,而且還會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要從根本上改變教學模式中講授與學習的方式,真正意義使教學形式多樣化。

        3.4加強教學資源的建設

        隨著Internet的發展,各院校教學資源的建設非常重要。對于大部分的學校來說,做好硬件設施是課堂教學的基礎;而且要在充分利用現有現代教學設施和設備的基礎上,進一步做好硬件設施的規劃、增置工作,建設好校園網、多媒體教室等在內的現代教育技術設施,能夠保證滿足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在教學使用的基本條件。同時教師可以通過自己開發相關的教學軟件資源,在課堂中使用,當然也可以通過其他途徑獲得。

        3.5考核方式要不斷優化

        現在又一部分本科院校《現代教育技術》公修課課程采用筆試的考核方式。但本公共課由于課程實踐性、操作性很強,如果但憑一張試卷很難分出學生能力的高低。而且只依靠單一的考核方式很明顯不能完成理論和實踐兩部分內容的考核,可以嘗試“筆試+平時成績+實驗成績”的幾個環節相結合的考核方式。另外學生的教學實習是一個很好提高學生教育技術能力的機會;一般師范學校都把現代教育技術公共課安排在教學實習之前,而且能夠對教學實習做出一些相關的規定:要求學生在實習期間,把現代教育技術應用到實際教學中,如利用多媒體教室進行教學等等,可以將這些作為學生教學實習是否合格的一項評判標準來要求。

        4結束語

        高等師范的“現代教育技術”公共課對培養師范生應對信息時代的挑戰、適應新時期新課程改革需都有很重大的作用。只要在教學過程合理的構建該課程的知識體系,在教學過程中靈活多樣的運用各種教學模式,采取一些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就會提高師范生的現代教育技術能力。

        參考文獻:

        [1]金美林.面向未來的教師教育一信息化與教師專業發展[J].電化教育研究,2006(7):15-17.

        [2]桑新民.學習科學與技術一信息時代大學生學習能力培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第3篇:談談對現代教育技術的認識范文

        【關鍵詞】 現代信息技術 幼兒 教師 家長 作用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象征時代特征的以網絡技術與多媒體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已進入教育教學各個領域,隨著以多媒體和互聯網為代表的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都受到巨大的影響。中國教育部在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中指出:21世紀以高新技術為核心的知識經濟占主導地位,國家的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能力將越來越取決于教育發展、科學技術、知識創新的水平,教育始終處于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現代信息技術在教育中廣泛應用并將導致教育系統發生深刻的變化。傳統的教育教學面臨巨大的變革。在幼兒教育方面,以信息網絡為載體,以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為主,以幼兒發展為本,實現幼兒園教育和管理的現代化,已成為現代幼兒園發展的必然趨勢。而個人電腦、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為主要內容的現代信息技術革命的出現為教學方法和教育模式的變革提供了新的物質基礎。隨著計算機輔助教學在教育領域的廣泛運用,也給實現優質的幼兒教育開辟了一條新路。那么,信息技術在幼兒教育中具有哪些作用呢?

        一、作用于孩子,促進孩子素質提高。

        幼兒時期的思維以具體形象性為主。戴爾"經驗之塔"告訴我們,現代教育媒體能以它特有的優勢,為幼兒提供大量色彩鮮艷、真實、生動的感性的替代經驗,有助于彌補幼兒直接經驗的不足。各種教育媒體都有其自身的特點及教學功能,如能科學合理地運用它,將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

        1、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是幼兒對學習的一種積極地認識傾向,它是幼兒獲取知識、拓寬眼界、豐富心理活動的最主要的推動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孩子興趣的活動都是在浪費時間,耽誤孩子的成長。因此不管組織什么活動,我們幼兒園的老師都會采用一些游戲化的形式來培養孩子學習的興趣。多媒體中的聲像結合、變小為大、化靜為動、化遠為近,具有吸引力和感受染力,畫面精彩、生動有趣,更能使教學成為有趣的活動,容易引起學習的興趣,集中幼兒的注意力。并且能使一些不易理解的抽象的內容具體化、形象化,使孩子在活動中始終保持著濃厚的興趣。如在科學活動《旋轉》中,我們嘗試運用課件設計,選用活潑有趣的動畫情景,配上動感的畫面和音樂,制作出生動活潑,色彩鮮明的動畫時,孩子們個個瞪大眼睛,豎起耳朵,認真看著,留心聽著,唯恐看漏了,孩子們一直精神振奮,情緒飽滿,學得輕松愉快,沒有厭倦反映,活動氣氛活躍,效果非常理想,因此,教學中利用動畫情景,讓幼兒在視覺、聽覺上都有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大大地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

        2、擴展孩子思維空間

        孩子年齡小,生活經驗和感覺是有局限性的,幼兒憑借實際的參與行為獲得的直接經驗終究有限,而孩子的成長則需要不斷獲得新的信息。學習過程是學習者通過自己的眼、耳、鼻、舌、身等感官獲取信息,再經過思維加工納入自身認知結構的過程。幼兒作為學習者,有些信息可以直接用感官感受到,有些則需要通過電影、電視這類媒體,或通過文字、數字這類符號間接的感受到。幼兒園充分利用電教媒體的優勢,極大地延伸幼兒的感官,延長其感受時間、拓寬其空間領域、豐富其感性材料,從而激發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思維活動,也使他們的思維空間得到擴展。如大海,對于孩子們來說,如果沒有看到過大海就很難想象大海是個什么樣的,大海與人類有什么關系,島嶼是如何形成等問題,通過現代教育技術,把大海形象地展現在幼兒的面前,豐富他們的感性材料,為他們的認知提供一定的動態條件,以此更好地激發其思維。

        3、發揮孩子想象力、創造力

        信息技術通過聲音、圖像等,不僅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而且能促進幼兒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的發展。在輕松愉快的學習中,激發了幼兒的創新意識,提高了創新能力。例如:在大班詩歌《魔術師》的教學活動中,伴隨著優美的詩歌朗誦,電腦屏幕形象地再現了"小蠟筆"這個魔術師的魔力:紅的變太陽、黃的變小雞、藍的變云朵、紫的變老鼠、綠的變草地,直觀的形象,加深了幼兒對詩歌內容的理解和記憶。在此基礎上,幼兒通過繪畫創造性地仿造出許多不同的詩歌句子。創新思維是培養孩子想象力、創造力的基礎,我們還注重培養幼兒敢于產生疑問、樂意發表自己觀點、不受固定模式約束的能力,還經常鼓勵幼兒學會大膽猜想、判斷,發展其創造力。在教學中,通過現代媒體的介入,以聲音、圖像等多種表達形式,根據教學需要,適時定格,設置疑問,引起幼兒語言學習中的思辨。如:小貓為什么要帶傘?它遇見大灰狼會怎么辦?小熊為什么把肚子吃得鼓鼓的?云彩變成帆船,還會變成什么?桃花瓣象什么?可以當什么……問題情景的設置,幼兒在多媒體技術提供的情景資源中,發散想象,預測、猜想事情可能的結果,多媒體教學為孩子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任由他們在想象的空間里飛馳、遨游,大大增加了幼兒思維的興趣和想象、創造的空間。幼兒的思維在多媒體課件的碰撞和交互中大膽創想,各抒其見,積極爭論,發表著自己精彩的演說。多媒體課件的介入,讓幼兒帶著疑問去學、去思、去探索,提示幼兒解決問題的多種思考方式,尋求解決問題的思路與方法,通過設疑、猜想、解難,孩子們思維活躍了,語言也得到了操練。

        4、培養孩子健全人格

        "良好的心境是成功的一半。"在計算機輔助教學中有孩子喜愛的各種情境,會唱歌的小動物、能跳舞的蔬菜,用這些活潑有趣的方式傳播著中國和世界文化,引發幼兒產生愉快輕松的情感體驗,有利于激發幼兒形成積極健康愉快的情感。特別是音樂活動,我們可以充分利用CAI教學的立體聲效果,為幼兒營造一種身臨其境的音樂情境,以喚醒幼兒內心強烈的情感。如在大班音樂欣賞《水族館》活動中,我運用了多媒體教學,活動中美麗的海底世界吸引著孩子的興趣,優美的音樂感染著孩子的情緒。當優美的音樂和小魚游的畫面出來時,孩子們也情不自禁跟著音樂做起了小魚的動作。當跳躍的音樂和小魚們吃食的畫面出現時,我們的孩子也跟著做起了吃食物的動作。這個欣賞活動,正是運用了現代化教育技術,才使活動得以成功。活動中美麗的色彩滿足了孩子們視覺的需要,動聽的音樂滿足其聽覺的需要,孩子們觸景生情,即學習了知識,啟發了創造力,又促進了健全人格的發展。

        二、作用于教師,引領教師專業成長。

        1、開拓教師視野,提升教學理念。

        現在的幼兒教育發展很快,新《綱要》的實施給教師提出了嚴峻的考驗。這必須要求教師不斷學習,提高專業素質。我們幼兒園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通過網絡,讓教師進行學習。教師們能夠快捷的搜索、收集所需要的各種信息資料和參考資料,認真學習相關理論知識,快速獲取了信息。這些信息,使老師的眼界更寬、思路更廣、觀念更新。在先進的理念指導下,教師組織活動的形式更新,方法更科學,幼兒獲益也就更多。

        2、減輕教學負擔,提高辦事效率。

        現代信息技術在幼兒園的運用,為教師尋找教學用具提供了極大的方便,讓教師從繁重的、費時的教具制作之中解脫出來。教師們可以將大部分的時間騰出來觀察幼兒、了解幼兒,并根據他們的需要及時調整活動計劃,使預成課程與生成課程有機結合。我在自己幼兒園進行了調查,讓教師談談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感想。一位教師這樣說到:"將現代教育技術運用于幼兒園教育教學中,是真正減輕了教師的負擔,它彌補教學中制作教具的不足,以往的傳統教學模式滿足于圖片、圖書等,活動中幼兒的興趣不高,而使用現代信息技術,教師課前把教學內容、重點、難點及一些圖片等按照教學程序制作多媒體課件,使內容可以清晰又規范地出現在幼兒眼前,使幼兒輕松地學到更多知識,教學中更能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使整個活動更形象化,知識更生動化,從而使活動更具有吸引力。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教育教學能夠更好的培養幼兒多方面的興趣和能力,有著事半功倍的效果!"看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既省時又省事。

        3、互動交流合作,提高科研能力。

        幼兒園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建立了教師博客網站。這個博客網站是我們幼兒園教師的交流互動平臺。在這個平臺上,我們可以將自己在教學中的收獲、反思、教訓一一記錄下來,讓教師通過這個博客網與作者進行對話,提出自己的意見、建議和看法。同時,在博客區,我們教師之間相互探討教育教學中的問題,研究教育新方法。教師的工作、學習、交流、思維方式都離不開現代教育技術。現代教育技術在幼兒教育中的廣泛應用,使教師的科學研究能力也不斷提高。

        三、 作用于家長,帶領家長走進幼兒教育。

        通過校園網我們真正做到了教師、幼兒、家長三位一體,積極構筑了家園、親子的互動平臺。網絡為我們,為家長,為孩子提供了一個更廣闊的平臺,使教師與家長間的溝通更方便、多元、密切;使家長對寶寶的關注更全面、深入,親子交流空間更大同時也使我們的活動更明朗。

        1、活動內容豐富,了解更為直接。

        幼兒園家長活動的內容又很多,如家長會、家長學校、家長開放日等等。現代教育技術它豐富了家長會、家長學校上課的內容。改變了傳統家長會以教師為中心,向家長報告幼兒園和孩子教育情況,并提出家庭要求的模式。運用多媒體計算機、大屏幕電視機、計算機網絡技術,使單調的家長會多姿多彩。在家長會前,我們可以通過大屏幕閉路電視,把孩子在園的真實錄象給家長看,讓家長直觀地了解到幼兒園基本情況,近期教育教學新打算、新舉措及新成果,使家長了解幼兒園、信任教師、信任幼兒園。運用了現代教育技術,我們的家長開放日就非常成功。家長開放日,家長和孩子是零距離接觸,這對于孩子來說是一件高興的事兒。中大班的孩子懂事了,情緒能夠控制,而托班的幼兒年齡小,他們依戀性強,家長來幼兒園參加活動,孩子就要粘著家長,使教師的教學無法正常進行。針對孩子的這個特點,幼兒園就充分發揮現代教學技術的作用,把教學活動和幼兒的表現拍攝下來,制作成vcd,在開放日那天請家長看,避免了幼兒因家長在園而情緒不穩定的局面,家長開放日當天孩子和家長都很開心。

        2、教育觀念更新,提高育兒能力。

        幼兒園建立了幼兒園網站。在這個網站上,幼兒園開辟了家長學習專欄。點擊幼兒園的這個專欄,我們的家長就可以獲得一些新的觀念或者信息。比如,在春季流行病高峰期,我們就在這個專欄了增加了"春季感冒怎么辦"、"如何預防春季傳染病"等知識,家長學習了就會采取相應措施,抵御孩子的各種疾病。同時,在家長學習專欄里,我們孩子根據孩子的特點,提供給家長最具有價值的教育方法和觀念,如"怎樣教育心理問題孩子"、"孩子不愛吃飯怎么辦?"、"成功家長秘訣"等等,通過在線學習,我們的家長轉變了原有的觀念,育兒能力也隨之提高。

        3、解除后顧之憂,交流方便快捷。

        第4篇:談談對現代教育技術的認識范文

        隨著人類社會的飛速發展,現代信息技術也在突飛猛進的變化,它已經滲透到了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在這個信息化“大爆炸”的時代,讓現代信息技術走進初中物理教學課堂至關重要,它是時展的需要,所以我們要緊跟時代的腳步,不讓時代所拋棄。只有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同時又對現代教育技術環境下可能出現的問題有足夠的重視,現代信息技術輔助初中物理教學具有現實的積極意義。

        關鍵詞:

        信息技術;初中物理;新課程;輔助教學

        21世紀是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現代信息技術已經滲入到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它給人們的生活、工作、學習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快捷,特別是互聯網,讓人們足不出戶就能解決疑問。現代信息技術輔助初中物理教學,給我們初中教育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捷徑。現代信息技術以它獨有的特點,摧毀了應試教育的堡壘,改變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使初中物理教學的課堂活力四射,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良好自主學習的習慣,科學獲取知識的方法。現代信息技術輔助初中物理教學是現代教育信息化不容置疑的必由之路,所以在初中教學的課堂中,我們積極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融入物理教學的課堂,處理好兩者之間的關系,科學的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使信息技術和初中物理教學完美的結合,促進教育現代化的飛速發展。當然在新一輪課堂改革下,提倡讓信息技術走進初中物理教學的課堂,它符合新課改的發展要求,符合時展的特征,當然也是提高初中物理教學課堂的客觀要求。現代教育技術與初中物理課程的整合不是師生與電腦網絡的簡單相加,而應該進行必要的觀念更新、技能培訓,并結合學校實際和課程特點加以實施。現代信息技術以其圖文聲形并茂的特點,給初中物理教學帶來了許多有利的條件。它使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使一些很難理解的物理現象,通過現代信息技術就一目了然。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普及對物理課堂教學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以計算機網絡化,智能化為主要特點的現代信息技術為物理課堂教學提供了許多有利的條件。例如,打雷放電這一現象,學生就很難理解,怎么產生的聲音,怎么產生的閃電。通過現代信息技術的幫助,教師可以從網上下載一些相關的視頻和圖片,幫助學生分析問題,認識問題,這樣使得很抽象,很難理解的問題迎刃而解。當然在使用信息技術的時候,我們要有一個“度”。在哪些情況下使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哪些情況下就根本不需要。所以我們要科學的控制這個“度”。因此,如何適當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就顯得特別重要。怎么用,用怎樣的現代信息技術才能更好地為物理課堂教學服務呢?從理論上講,現代信息技術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應用的具體方式多種多樣。但是,不管怎樣,應用現代信息技術的一切都是為了學生的發展,為物理課堂教學服務,為了物理課堂教學目標的更好實現。下面我根據自己初中物理與現代信息技術整合的經驗,談談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一、現代信息技術輔助初中物理教學的應用要求

        現代信息技術輔助初中物理教學的目的就是改善學生的學習環境,使學生獲取知識多樣化,使教學內容豐富多彩,讓學生更容易接受。但是運用信息技術是輔助物理教學而不是代替,信息技術是為我們物理教學而服務的。因此,我們要科學的設計課堂教學內容,有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教學目標。1.我們要明確的首要問題,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輔助初中物理教學,我們運用的目的是教學方法多樣性,能豐富物理教學的課堂內容。通過現代信息技術提高課堂效率,為學生的全面發展而服務。避免單純為了課堂教學形式“趕時髦”和“圖新鮮”而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如果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僅僅流于形式,就會導致偏離物理課堂教學目標。這樣就違背我們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的初衷,與此同時也違背了現代教育教學規律,從而影響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三維目標的實現。2.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是為了活躍課堂氣氛,但是物理教學的課堂氛圍很活躍的時候,就沒有必要畫蛇添足,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了。所以我們在能不用信息技術的情況下盡量不要用。例如,在做實驗的時候,我們有條件為學生做實驗,學生做實驗的熱情特別高漲,就不需要現代信息技術來活躍課堂氣氛了。否則,將導致學生霧里看花,影響學習效果,達不到課堂教學目標。3.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我們是以實際探究實驗活動為主,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只是模擬仿真實驗活動的補充,讓學生了解的更為清楚。我們在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是要注意虛擬環境與真實情景的本質區別。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我們必須遵循一切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一切為了學生,創設切合實際的課堂教學環境,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

        二、現代信息技術輔助初中物理教學的有效方式

        現代信息技術輔助初中物理教學的目的為了提高課堂效率,最終實現教學目標,換句話說,我們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輔助教學是為初中物理教學的課堂服務,使得傳統的課堂無法達到的課堂效果。我將現代信息技術輔助初中物理的方式歸納為兩種:1.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物理課堂演示實驗的補充工具。現代信息技術走進我們初中物理教學的課堂,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活躍了課堂氛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信息技術可以模擬演示實驗,使得課堂學習向多元化發展。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下載一些演示實驗的素材,通過投影儀展示給學生,這樣抽象的微觀世界和瞬時變化的物理現象,學生在短時間內就能夠理解。例如,“光的反射與折射”實驗如果通過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教學———輔助演示實驗,達到形象直觀的目的。現代信息技術輔助初中物理教學,可以化難為易,使物理教學的課堂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物理情景設計和展現的工具。利用電腦及網絡工具,再根據物理課堂教學內容需要設計物理情景,并通過多媒體播放出來,讓學生通過觀看這些物理情景,積累視覺,聽覺等感性認識,使學生認識順利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高度,有利于學生對知識內容掌握。學生通過現代信息技術展現的自然景象進行觀察思考產生學習興趣,不斷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總之,現代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課整合順應時代的潮流,是初中物理教學改革中的一種新的教學手段,是促進物理教育形式和學習方式的重大變革。

        參考文獻:

        [1]汪小剛.關于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再思考[J].教育探索,2006(8).

        第5篇:談談對現代教育技術的認識范文

        在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啟示下,多媒體教學已經成為我國當前各教學領域不可缺少的部分,但是我們也不得不承認,部分教師已經在這方面走上了另一個極端,過于重視多媒體的材料展示,而忽視了教師自身技術素質及教學能力的體現。下面筆者就如何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正確運用多媒體談談自己的觀點。

        一、正確認識多媒體技術

        根據音樂新課程理念對教師的要求,對現代教育技術的學習和掌握是音樂教師的一項重要基本功。從音樂教師發展的角度來看,掌握多媒體教學手段將是音樂教師所必需的素質。特別是對于學生來說,多媒體技術為實現新的音樂學習目標提供了便利工具,為學生了解豐富多彩的音樂世界打開了大門,幫助學生組織、建構和完成多項音樂學習任務,能有效地發展學生的音樂思維能力。雖然多媒體技術在教學實踐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它也不是萬能的,它也有其固有的缺陷,其中最突出的是它的機械性。音樂教育是一種情感教育,它講究以情動人,因而它需要音樂教師的情緒投人,并要求教師能夠對學生在活動中表露的情感進行具體的分析判斷,與學生多交流、多溝通……這些是多媒體技術所不能勝任的。

        二、處理好教師與多媒體的關系

        現代教學媒體的使用是教學現代化的一個標志,必然在教學領域里提出很多新的課題。只有提高使用現代教學媒體的能力和水平,才能進入教學藝術境界。另一方面,隨著教育技術的發展,也出現了一種過分夸大多媒體作用的傾向,甚至認為教學機器可以替代教師的工作,這是一種十分錯誤的論調。教學機器是不可能替代教師工作的,這是因為:

        1.現代教學媒體必須依靠教師精心設計、操作,才能發揮它的效能。例如:新人教版八年級的欣賞曲目《天鵝湖》選曲《場景音樂》。這段音樂貫穿正歌舞劇音樂的主題,無論是節奏感的表達還是音樂形象的描繪都很形象、生動。可是,對于初步接觸舞劇的學生來說,讓他們光聽是不可能全部理解的。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在聽片段音樂的過程中,我分別為這段音樂配上相應內容的VCD畫面,在邊聽邊看中加深了學生對曲子的理解,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理解了音樂形象,感受了音樂的內涵。

        2.不可忽視教師對學生特有的人格影響。情感的教育是任何教學媒體無法替代的,師生對話很有必要,人一機對話代替不了人-人對話。作為情感教育的音樂教育更是如此。比如:在教授七年級第十三課歌曲《七子之歌――澳門》時,學生對歌曲旋律也許很熟悉,但為了讓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歌曲所表達的意境和情感,我將澳門的地理環境、風土人情及歌曲的創作背景等錄像資料做進了課件,讓學生通過最直觀的畫面了解澳門,并且精心組織語言導入本課課題。在讓學生欣賞的同時,我將《七子之歌一澳門》這首歌曲進行聲情并茂的現場范唱,而不是讓他們聽磁帶里的范唱。當時,同學們已被老師有感情的范唱所感染,都情不自禁地唱了起來!

        三、分辨主體與輔助的關系

        多媒體技術在課堂中只能起輔助教師教學的作用,而不能取代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地位。多媒體對于音樂教學來說,就像一把雙刃劍,如果運用得當,便能提高教學效率,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反之,如果使用不當,喧賓奪主,則會沖淡音樂教學本身的魅力,甚至會使教學質量下降。

        1.教學中不能為直觀而直觀,為運用媒體而運用媒體,要突出音樂學科的特點,突出音樂性,不搞“花架子”,更不可喧賓奪主。使用多媒體要服從教學實際需要,這樣才有利于提高音樂課的教學質量。例如:在學習七年級第十三課欣賞曲《悍牛與牧童》時,我設計了野牛、牧童、眾多壯漢等不同形象。隨著音樂旋律、節奏、力度的不斷變化,在視頻中分別出現了寧靜的原野、牧童吹短笛、眾多壯漢制服野牛、牧童拿青草馴服野牛、牧童騎著野牛遠去的場面,幫助學生加深了對音樂的感受和理解。

        2.精心準備,做好課前的檢查工作。這無疑是保障課堂實效的有效舉措之一。我們在備課過程中,就應該把怎樣運用教學媒體列入必要的內容,精心計劃,精心準備。在我們的教案中應體現出多媒體使用的程序與方式。在課前應檢查設備有無障礙,所用教學媒體軟件,必須事先看一遍、聽一遍,以免臨時出問題,分散學生的注意力,浪費寶貴的時間。

        3.上課時,教師要做好引導和啟發學生的工作,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必須研究的對象上去。哪些時候應提出問題,哪些問題應引導學生思考,哪些環節應提醒學生注意……都要井然有序。使用多媒體,一定要選擇最佳時機,以保證收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四、認清優勢與局限的關系

        選擇、制作多媒體時要從多種因素綜合考慮,要選擇那些內容上正確,形式上美觀,制作上經濟,手法上創新的多媒體,以實現整體優化的目標。

        第6篇:談談對現代教育技術的認識范文

        【關鍵詞】農村初中,學校管理,探索實踐

        隨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一步步走近,農村城市化的趨勢逐步加快。在農村城市化進程中由于人口向城鎮集中的速度加快,使得地處城鄉結合部的農村初中的入學人數呈連續下降趨勢。針對這樣的情況,如何進行創新的學校管理,如何最大程度的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如何創辦一所有特色、有質量的學校,筆者進行了探索與實踐,本文就農村初中學校管理,提高管理效率,談談個人體會,愿與同仁探討。

        1.轉變學校管理理念,提升辦學品位

        為了適應社會發展對于人才素質提出的新要求,基礎教育將對課程結構優化,課程內容更新,課程改革管理體系和考試評價制度等方面進行新一輪的課程改革。而新課程改革的實施能否成功,新課程中新的教育理念能否變成現實,學校管理的理念起著關鍵的作用。

        1.1 不斷加強“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

        新課程在課程目標上,要求變學科知識本位為學生發展本位的“主本”觀。強調“教育的出發點是人,教育的歸宿也是人”。這樣才能有利于每個學生全面、和諧、充分、持續地發展。在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師生關系、教學方法和課程評價等方面的變化也都體現了“一切為了每個學生的發展”的“以人為本”理念。這就要求學校在推進新課程改革時,必須要尊重學生、尊重教師,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新課程下所倡導的“以人為本”管理思想,就是在學校管理上,變剛性的集中統一管理為寬松和諧的“師本”管理,更加注重利用教師的創新性去創設學生發展的教育環境。新課程下的“以人為本”的學校管理,就是要提倡從課改前的領導權力本位走向教師能動本位,使教師真正成學校管理的主人,突出教師工作的靈活性、創造性、全能性的特點,打破種種束縛教師的功利主義和形式主義枷鎖,形成寬松和諧,高度凝聚和富于創造的管理機制和活動空間。

        1.2 不斷加強開放性的管理理念。

        隨著教育資源觀念的引入,大教育觀念的形成,學校增強了與社會、家庭的互動和學校與學校之間的互動。學校已不再是封閉的管理,我們的視野也從學校擴展到社會。開放性地學校管理首先要求管理模式是靈活動態的,學校的管理要實行“彈性模式”,除了教師的全方位參與外,還必須有家長、社會的合力。要架設起學校、家長、社會溝通的橋梁,使學校的管理模式更加科學化。開放性學校管理還要求教育思想是開放的。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是保證綜合實踐課和校本課程實施的基本條件。課程資源對學生的發展具有獨特的價值,課程資源的開發不僅僅依賴學生、教師和學校,更需要社會的支持和幫助。所以學校要引導師生向校外延伸,向社會延伸,優化社會資源;要充分借助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資源,而不能夠各自為戰,自我封閉;要采取開放、整合、為我所用的原則,借助“他山之石”以達到“攻玉”的目的。

        1.3 不斷加強個性化的管理理念。

        由于學校課程的開發,將徹底打破“校校同課程,師師同教案,生生同書本”的局面。多樣化的課程、個性化的教育觀將使學校的辦學特色得以凸顯,實施個性化管理,要求學校的管理從本地區、本校學生實際出發,尊重和滿足學生的個體差異,開出自己專業特色的學校課程,為學生的個性化提供廣闊的空間。個性化管理還要求學校的評價模式要從單一化轉向評價模式的多元化。傳統教育評價以學生的學習成績作為評價的唯一尺度,極大地壓制了大部分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創造潛能。真正的評價應該起著導向和質量監控的作用,了解學生發展中的需求,關注個別差異,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個性化的管理還要求學校管理具有獨創性,學校的發展不能簡單地模仿別人,而應根據學校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開拓與創新讓個性鮮活起來,讓學校管理的特點凸顯出來。

        2.實施創新制度管理,推進自主內涵發展

        隨著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和新課程改革理念的全面落實,要求學校的管理模式與時俱進。因此,創新管理模式、科學構建學校的管理體系,營造有利于學校自主發展的平臺,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十分艱巨的任務。為適應時代的發展,更新管理模式,幾年來,通過認真學習《中小學管理規范》等文件精神,以制度建設為突破口,逐步摸索出一套適合農村學校校情的管理體系,使學校的管理工作逐步走上規范化的軌道。

        2.1 創新管理模式,增強內部活力。

        在教學改革不斷深化的今天,學校的各種利益群體出現了多元化的目標和多元化的需求。我們只有通過制度的不斷創新,把校內各種資源最充分地調動起來,在有利于加快發展的基礎上,進行整合、協調、兼顧,使每個群體的努力都能得到回報,使每個人的積極性都能得到充分調動。基于這樣的思考,學校制度的創新建設首先要從制定目標開始。根據學校的實際,制定學校發展的近期和遠期目標。為統籌兼顧各管理層次關系,要求各部門、各年級、各學科根據學校總體目標分別制定分層次管理目標和職責,切實落實目標的分級推進,以確保學校整體目標的穩定和提高。

        全面實行教師全員聘用制,淡化教師的身份意識,形成充滿活力的用人機制和用人環境。學校在上級部門支持下,結合學校目標管理方案,出臺崗位競聘制度,大膽地實行以“班主任和任授課教師雙向選擇”為核心的崗位聘任制。此舉一下子實現了教職工校內動態流動,進一步優化了教師結構,充分調動廣大教職工的積極性,挖掘了內部潛力,形成了競爭機制,增強了內部活力,使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得以逐年提高。

        2.2 落實人本理念,增強民主意識。

        在所有的制度建設中都始終堅持師生“知行合一,完美發展”的辦學理念,積極營造寬松、和睦、平等向上的人際環境。把學校工作和教職工的個人幸福、尊嚴以及每個人的個性發展結合起來,追求和體現人的終極價值,讓廣大教職工體驗到勞動的價值,成功的喜悅和個性的尊嚴。如在進行班主任聘任授課教師的改革時,就事先考慮到老年教師在競爭中的不利因素,對他們的量化考核標準就相對降低一些。對未被聘任的教師,由各處室按照部門崗位標準進行第二次聘任,并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做好思想工作,幫助他們消除自卑心理,端正態度,找出差距,同時為他們創造條件,進行培訓提高,以應對下一學年度的競聘。所以說,制度建設創新是為了學校管理,學校管理是為了全體師生。以生為本,以師為本,才是學校制度建設創新的真正內涵。

        3.激發教師群體的活力,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對學校教師群體活力的激發,引導他們為學校的管理目標努力工作,是學校管理有效性的重點所在。學校管理者只有在充分了解管理客體及其特性的基礎上,因勢利導,才能發揮其管理效益。

        3.1 培養教師具有現代教育的思想和觀念。

        現代教師,必須具有素質教育的思想和觀念。有全新的教學觀、學生觀、人才觀和教育質量觀。因此,為了培養教師具有現代教育的思想和觀念,使學校各項工作能扎實地、有創造性地開展,我們學校結合本校實際情況,邀請有名望教育專家到校講學,加強校本培訓力度,大力開展先進教育思想交流會等活動,制定各類教職工的崗位職責和行為準則,使得教師在對課程內容的確定,知識點、教學方法的選擇上,都充分體現現代教育的教學理念:促進人的發展。

        3.2 不斷提高教師的專業知識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

        學校把提高教師的專業成長作為重中之重,積極開展師德師能提升工程、骨干教師培養工程、青年教師成長工程,完善考核機制,注重人文關懷,提高教師隊伍整體水平,為學校可持續發展和教育均衡發展提供核心競爭力。

        針對農村學校教師教科研意識淡薄的現象,我們學校通過設置考核制度,大力開展教改實驗,實行新的課堂教學模式改革。教師的理論水平、科研意識和教學能力都得到了較大的提高。并且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能夠滲透各種教改思想,大膽實踐,細心探索,不斷總結教育教學經驗。

        3.3 不斷培養教師熟練掌握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

        當今世界,計算機、電子郵件等現代技術運用于中小學教學已成為普遍現象且得到迅速發展。“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教學形式已經不適應當今時代的要求。轉變觀念、強化科技知識、學會使用計算機、多媒體以及其它先進的教育技術,是對現代教師提出的新要求。學校通過各種途徑,對教師進行信息技術的方面的培訓,鼓勵教師使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課堂教學,不斷開展各種先進教學技術的競賽活動,充分調動教師學習先進理念的興趣,把學到的知識轉化為運用到教學中去的能力。

        4.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營造校園和諧氛圍

        校園既是文化建設的主陣地,又是文化傳播的誕生地,加強校園文化建設不僅是育人的需求,還直接影響和改善、調節社會文化的大環境。因此,努力創設和諧的校園文化,有利于陶冶學生情操,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營造校園的和諧氛圍。

        4.1 美化自然環境。優美的校園環境具有陶冶學生心靈,熏陶學生行為,啟發學生美好想象的作用。讓校園的一景一物,一草一木都能成為無聲的語言,從而促進學生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文明而得體。

        4.2 優化人際環境。良好的人際關系是學生全身心投入學習的保證。據權威調查表明“領導+長者+朋友”型的領導角色和“師長+父母+朋友”型的教師角色及互助互愛、情同手足的同學角色是現代教育中的新型角色,頗受學生歡迎。讓他們在一種和諧民主的氛圍中,從小懂得互相尊重、幫助、關心他人,形成崇高的道德情操。

        第7篇:談談對現代教育技術的認識范文

        《標準》基本理念中指出:“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數學教育的價值、目標、內容以及教學方式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數學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要注意信息技術與課程內容的整合,注重實效。要充分考慮信息技術對數學學習內容和方式的影響,開發并向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進教與學的方式,使學生樂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

        基于標準所述,我們就應對現代信息技術進入數學課程采取 “大力開發”策略,構建以下認識。

        一、牢固樹立數學課程與現代信息技術融合的觀念

        現代信息技術對數學課程的影響在觀念上的意義遠大于其實際意義。面對新世紀的挑戰,學生數學方面發展的愿望和能力最重要的基石之一就是現代信息技術與新的數學課程理念的融合。現代信息技術為數學課程改革的理想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方案、技術、方法和工具,是營造新的數學學習環境、實現數學課程改革理念的一個重要保障。《標準》這一理念,著眼于現代信息技術對人思想上的影響,同時也反映出加強這方面建設和緊迫性,這就需要數學教師樹立融合的觀念,有意識地把現代信息技術運用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

        二、現代信息技術要致力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目前,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已經成為一個熱點問題。現代信息技術的飛躍發展,學校的教學條件不斷改善,計算機、電子白板等現代信息技術設備已經成為學生學習和探索知識的有力工具,這無疑將極大地影響教學教育的現狀。電腦和網絡已經成為發展學生的理解和興趣的重要手段,學生可以通過各種現代化媒介獲取信息、幫助思考、促進學習。作為可操作的探索工具,現代信息技術不僅能夠有力地促進學生創新精神的發展,而且能幫助學生從一些繁瑣、枯燥和重復性的工作中解脫出來,使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動手、動腦、思考和探索,在真正意義上尊重學生的創造性,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促進生生、師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使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學習成為可能,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上注意合理使用,在課外重視引導,切實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三、充分認識現代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課程中的積極作用

        現代信息技術是現代教學的手段之一,這一技術的運用,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在課堂效率及教學質量提高上起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下面,根據自身教學談談現代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積極因素。

        1、讓學生感到親切,易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集中注意力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地去學習,不但浪費時間、浪費精力,還達不到好的效果。而如果滿懷興致地去學習自己感興趣的知識,你的拓展能力和創新能力就會不斷提高,就可以收到較好的學習效果。成人如此,兒童更是如此。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他們對學科學習的興趣直接影響教學的好壞。教學本身比較抽象、枯燥,而多媒體具有很強的視聽效果,富于動感的動畫設計,可使抽象的數學問題具體化、枯燥的數學問題興趣化、靜止的數學問題動態化、復雜的數學問題簡單化,讓學生感到十分親切,這對于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集中注意力以及創新能力的培養發揮巨大的作用。如:我在上乘法的初步認識一課時,用課件出示了一幅同學們課間活動的場面,一下子就把學生的注意力轉到了課堂上來;再讓學生從圖中找出相關數學信息,進而從加法過渡到乘法的初步認識,使學生從枯燥的計算變得興趣化,學生爭先恐后的算出跳繩的多少人,打乒乓的多少人等。又如在上角的認識一課時,通過課件呈現,從生活中的物體抽象出角,大大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

        2、更易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應用教學是數學教師最頭痛的問題之一,利用傳統的教學手段,有時講了半天,口干舌燥,學生還是一知半解,運用起來就漏洞百出。而利用多媒體可以使重點形象化、加深印象、易于掌握,難點具體化、直觀化、易于理解。如:我在上表內乘法課時,出示了一道應用題:有一根木頭,把它鋸成5段,每鋸一次要3分鐘,一共要鋸幾分鐘?學生獨立思考后,出錯率比較大,于是我用課件形式呈現了鋸木頭的過程,學生一下子就知道了只需要4次,就鋸成了5段。當然,在空間與圖形教學中,大力使用現代信息技術,就更能讓學生建立空間觀念。

        3、可以增大練習容量,提高練習質量

        傳統的教學活動空間是由一支粉筆、一塊黑板和一個講臺構成,作為小學數學,練習必不可少,如果在一節課上多次的寫、擦,使得學生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師忙的不可開交,而效果卻并不一定很佳,學生反而還會產生厭學情緒。而多媒體具有強大記憶、存貯功能,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將所需練習制作成PPT展示給學生,使學生一目了然,同時還可以將學生中不同的解答展示出來,讓學生進行對比,達到一題多解的目的,這樣既節約了板書的時間又使學生學得輕松。

        四、正確認識現代教育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不利因素

        第8篇:談談對現代教育技術的認識范文

        隨著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應用的不斷深入,“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已經逐漸成為教育教學領域中的重要研究課題之一。為培養面向信息社會的高素質創新人才,實現教學方式、學習方式的根本改變,筆者進行了多年“信息技術與生物學教學課程整合”的實踐與研究,本文依據筆者的經驗談談對現代信息技術與生物教學整合的感受和認識。

        一、基于網絡的信息技術與生物學教學整合含義及理論基礎信

        息技術與生物學教學的整合就是將生物學知識的學習融入信息技術,使生物學教學與信息技術知識的學習和能力培養緊密結合,以學科知識的學習為載體,把信息技術作為工具和手段滲透到學科的教學中,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認為:學習過程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積極建構知識的過程;教師起主導作用,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可以通過確定主題,創設情境,引導學生獨立探索、自主設計、協作學習,以達到知識與能力的意義建構。但筆者發現,很多教師在使用信息技術手段輔助教學時,往往是教師操作、演示,學生看、聽,學生完全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這樣的整合方式就沒有體現教學中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沒有發揮信息技術的交互性作用,沒有充分體現出信息技術與生物學教學整合的優勢。基于網絡的信息技術與生物學教學整合改革了傳統的生物學教學模式,改革了學習的環境和工具,改變了傳統的以老師為中心的課堂結構,創建既能發揮教師主導,又能充分體現學生主體作用的新型教學結構,能很好的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

        二、基于網絡的信息技術與生物學教學整合模式

        基于網絡的信息技術與生物學教學整合模式是指在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實現自主學習的學習模式。這種模式要求教師更新教育觀念,教師由以課堂的中心講解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咨詢者和教學活動的組織者、促進者;學生由被動的接受者轉變為主動參與、發現、探究和建構知識的主體。信息技術也由灌輸知識的工具轉變為學生獲取信息、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工具。例如,進行《輸送血液的泵———心臟》這一節的教學時,教師展示教學目標,提出問題,然后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布置任務,學生可以利用生物課堂和課余時間通過查閱圖書、上網瀏覽等形式收集有關“心臟”方面的信息和資料,再根據自己的研究主題進行分析、整理,提出建議、設想,再利用信息技術將自己的主題內容做成個性的網頁,然后以小組為單位展示自己的成果,全班學生討論。最后,教師概括、總結,幫助學生形成系統化的知識結構。

        三、基于網絡的信息技術與生物學教學整合的優勢

        1.體現教學中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和教學的互動性。在教師組織和引導下,師生一起學習、討論和交流,共同建立起學習群體。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自主學習、相互討論,對于所學內容不明確的或不易弄懂的,可以到相關網站(可以由教師提供)或搜索引擎(如百度、Google等)查找相關資料,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性。基于網絡的的學習具有合作、交流、互動的特點,學生間可以相互交流,還可以在網上交流。可以說,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就是一個不斷交流、合作的過程,得到的每一個結論都是在合作、交流、互動的基礎上取得的成果。2.優化學習方式,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促進其信息能力的發展。傳統的生物學教學方式是以教師指導為主的教學方式,一般都采用“傳遞”的方式進行教學,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這不利于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基于網絡的信息技術與生物學教學整合模式為學生營造了一個探索發展的學習環境,信息技術手段也從演示教具變為學生探究問題獲取知識的工具。在網絡環境條件下,學生的學習是多向互動的,可以通過檢索、學習、思考,形成自己的觀點,獲得自己的認知方式。

        第9篇:談談對現代教育技術的認識范文

        【關鍵詞】信息技術 物理課程 優化整合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9682(2011)03-0145-02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研究物質結構和相互作用及其運動基本規律的學科。物理學研究的對象具有極大的普遍性。它的基本理論滲透在自然科學的許多領域,應用于生產技術的各個部門,它是一切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的基礎。在課堂教學中如何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建立科學的物質觀呢?本人認為先進的教學方法尤為重要,而信息技術的出現和利用使教學活動變得豐富多彩起來。

        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對現代教育已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它將導致教育思想、教學理論、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重大變革。這種變革為我國基礎教育實現“三個面向”的目標提供了極好的條件,也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開辟了良好的前景。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及普及,很多中學配備了微機室、專用多媒體教室,建立電教中心,為計算機輔助教學打下了硬件基礎。如何認識信息技術在中學教學中的地位,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在中學教學中的作用,是擺在廣大中學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下面就信息技術與物理課堂教學中的整合談談自己的感觸。

        一、信息技術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整合

        興趣是一個人力求認識并趨向某種事物特有的意向,是個體主觀能動性的一種體現。正如19世紀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所說:“沒有任何興趣,被迫地進行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志向。”因此,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誘發其好奇心是十分重要的。

        大自然雖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美的資源,但有些卻在千萬里之外,學生不可能隨時身臨其境,親睹之景,這時信息技術可以助一臂之力。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整合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一個有力手段,不論是課堂教學中的課件展示,還是利用課程輔助學習軟件進行人機對話,或是在物理實驗中借助“仿真物理實驗室”來完成一些現實條件下不能完成的實驗等,這些把信息技術應用于教學活動并延伸到課外,都會引起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

        1.以信息技術為平臺,創設情景,引入課題,引起學生的興趣。

        在講授氣體性質這一章節中,通過電腦模擬演示一些在教室里難以一時完成的生活現象(在烈日炎炎的夏天,馬路上的一輛自行車突然爆了胎;裝了熱水的保溫瓶如果擰的很緊,等一會兒就很難打開瓶蓋等),通過電腦的演示,使這些現象在學生的腦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從而可以激發他們的求知興趣。

        2.以信息技術為平臺,通過實驗探究,讓學生自主發現自然規律,激發其興趣。

        例如,高一物理《查理定律》,這一堂課是以dis系統和信息技術結合的實例。首先在這之前學生們都基本上具有了使用dis系統和操作計算機的能力。實驗室給學生準備了燒杯、小密閉的燒瓶、熱水、冰塊、溫度傳感器、壓強傳感器、計算機。先通過學生自己做實驗:在燒杯中放一些熱水,把密閉的燒瓶放在燒杯中,用溫度傳感器和壓強傳感器測出燒瓶中氣體的溫度和壓強,同時把數據傳輸到電腦中;然后在燒杯中不斷地放入冰塊,測出隨著溫度降低后氣體的溫度和壓強。最后通過電腦進行數據處理,學生自己可以總結得出:一定質量的氣體,在體積不變的情況下,其溫度和壓強的關系。通過學生親身體驗增強其求知的欲望。

        3.以信息技術為平臺,通過趣味新奇的物理模擬實驗演示,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理,從而激發他們思索的欲望。

        例如,在講授“大氣壓”一節時,可在裝滿水的杯上用硬紙片蓋住并倒過來,發現水并不流出,紙片也不下落,使學生確信大氣壓的存在。接著多媒體演示馬德堡半球實驗(即用16匹馬來拉球的情景),然后讓學生親身體驗小的演示實驗,使他們感覺到巨大的大氣壓力,這樣就會使學生對這節課感興趣、印象深、易理解、記得牢。通過演示實驗,使抽象枯燥的知識變得生動而富有情趣,可以使學生感興趣,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參與學習,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轉貼于中國

        二、信息技術與學生自主學習的整合

        課堂教學是素質教育的主陣地,現在的課堂要求學生自主高效地學習,而教學情景的創設是重要的一環。信息技術的根本目的就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改變傳統的學習方式,擴大信息時空,提高學習效率,隨著信息的普及,課堂信息量較過去有量和質的飛躍,信息技術對知識的形象、規范、科學的展示等刺激了學生的大腦皮層,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信息技術對信息的大量整合,對展示與練習的快速呈現,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許多過去只靠板書呈現的東西現在只需一鍵下去,就呈現出來,過去靠大量詞匯描述的事例和現象現在通過聲和色的立體呈現就可讓學生熟記于心。學生對學習有了興趣,只需老師稍加引導就可高效自主的學習。中國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面向學生傳授知識技能,從教學內容、策略、方法、步驟、甚至學生做的練習都是教師事先安排好的,學生只能被動地參與這個過程,這種方式以教師的主觀意識為主,學生完全處于被動地位。

        與傳統教學方式相比,運用信息技術輔助物理課堂教學,一方面改變了教與學的環境,通過情境創設和網絡應用,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習成為有趣的和有成就感的活動,注重教學過程,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成績。另一方面改變了教與學的方式,知識的呈現方式由單媒體變為多媒體;知識的獲取方式由單一性變為網絡化;知識的掌握方式由局部刺激變為多元刺激,這些改變會全面促進學生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的提高。

        在教學過程中,采用不同的方法,學生的學習效果是不同的。一般來說,主動學習優于被動學習;多媒體學習優于單媒體學習;網絡化學習優于單一性學習。利用網絡提供的信息資源環境學習,就是要突破書本是知識主要來源的限制,用各種相關資源來豐富封閉的、孤立的課堂教學,極大的擴充教學知識量,使學生不只是學習課本上的內容,而是能開闊思路,看到百家思想。同時也培養了理解學術觀念、駕馭學科知識的能力,獲取、利用信息資源的能力等。引導學生利用網絡進行學習,是一種比較符合目前實際情況的網絡學習方式,它不排斥教材中的知識,教師選擇的課題或學生自擬的課題都是以教材中的知識為生長點,結合教材,引導學生運用各種學習資源和方法進行自主學習。如在講授環境保護時,為了讓學生了解環境污染的類型、環境污染產生的原因及其危害,理解環境保護的意義,從而激發學生的環保意識。可以讓學生通過因特網獲取有關環境污染的資料,學生通過網絡瀏覽器查詢各種信息,調用網上的資源來自學,同時通過電子郵件等形式參加有關問題的討論或請示教師。通過這些渠道,學生會了解到歷史上比較嚴重的污染事件造成的嚴重后果。認識目前的幾種主要危及人類的污染問題以及污染現狀,從而使學生對環境問題有深刻的認識,使學生了解環境污染的嚴重性,培養他們熱愛環境、保護環境的意識。還可以通過網上聊天室、bbs論壇、e-mail、班級校友錄等,甚至可以用通訊工具如電話、手機短信等,交流學習心得和體會,開展研究性學習,同時可以把網上學到的知識輸入電腦,與全班同學共享等。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中,學生學習有了動力,發揮了創造精神,實現了學習的自我反饋。在教學中體現學生自主學習,在合作中學習、在實踐中學習,使課堂教學能充分面向全體學生。學生在合作學習中互相關心、增進友愛,既學會知識,又學會做人,也使教師在課堂上成為學生學習合作的伙伴、討論的對手和知心的朋友。

        轉貼于中國

        三、信息技術與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整合

        新課程標準重視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正確處理物理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與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培養的關系。而創新能力的高低,取決于人們的思維方式,啟迪和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是創新教育的實質與核心。也就是勇于突破傳統習慣所形成的思維定勢,重新組合既定的感受、體驗,探索規律,得出新結論的思維過程。由此可見,創新思維具有生動性、求異性、發散性和獨創性等特征,所以在物理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直覺思維能力、形象思維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等,以達到啟迪創新思維的目的。中國

        1.應用多媒體課件創設物理情景,培養學生的直覺思維能力。

        例如,α粒子散射實驗是盧瑟福想證實湯姆遜原子模型的正確性,實驗結果卻成了否定湯姆遜原子模型的有力證據。在此基礎上,盧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結構模型的著名物理實驗,高中物理課本是以文字和插圖形式描述了它的工作原理,因為是靜態的,比較抽象、枯燥,不易被學生所接受,利用幾何畫板或flash制作成課件,通過課件讓學生觀察“α粒子散射實驗”。教師只提出為什么會有這種現象,就能激發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從而真正建立起“正電荷集中在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式結構模型,這種觀念的建立和理解不是邏輯推理的結果,而是通過對物理情景認真反復地觀察,主動思考來實現的,是一種直覺。

        2.應用多媒體課件展現物理過程,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

        例如,在平拋運動教學中,由于實驗中的小球在空中運動太快,學生看不清,教師通過先做實驗,學生觀察,再看電腦模擬實驗的過程中小球運動的軌跡圖像的課件,借此演示平拋小球在豎直方向的自由落體運動,在水平方向的勻速直線運動,學生在知識理解上就顯得輕松容易了。可見,課件的制作,可以為課堂教學提供豐富、生動的實際情景,可以把復雜的物理過程詳細演示,讓學生通過觀察、聯想和想象去理解動態的物理過程,形象地建立起相應的過程圖景,這樣一方面能使學生利用自己原有的知識結構、經驗去同化和順應當前所學的知識,從而實現對舊知識的“溫故”和對新知識的“知新”,另一方面又能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

        3.應用多媒體課件可以為學生提供仿真實驗室和營造理想化狀態下的實驗環境

        在物理實驗室,一方面由于怕發生意外和造成實驗儀器的損壞,因此有許多實驗室的規章制度,對學生提出了較多的限制;另一方面有的物理實驗會在空間、時間和器材等方面受到限制。在網絡環境下利用“仿真物理實驗室”就能解決上述問題,用“仿真物理實驗室”來探究物理實驗,與我們在物理實驗室使用真實器材做實驗完全一樣,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設計實驗,進行數據讀取、記錄、分析,得出實驗結果等。例如,在“牛頓第一定律”一節教學中,關于“伽利略的理想實驗”,若用課本上的表述,學生很難理解,可以事先提出問題,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還是改變運動速度的原因?學生可以想象,得出自己的結論后,教師開始用動畫來展示“伽利略的理想實驗”的過程,由于這個實驗在現實中是無法實現的,利用“仿真物理實驗室”,可以將現實中無法完成的“理想實驗”得以實現。

        中學物理教學內容并不是都有必要與信息技術進行整合。從實效性的角度出發,應選擇教材大綱中的重點內容、教學評價中的熱點內容,用常規教學法不容易講清楚的內容、其它媒體難于代替的內容等。如物質微觀結構、工業生產的流程、危險性的實驗、變化速度太快或太慢的過程(如爆炸、煤和石油的形成)、成本很高的實驗。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五月天婷婷在线播放视频 | 中文字幕乱码一区久久麻豆 | 日本中文字幕a∨在线观看国产精品 | 日本久久高清视频 | 亚洲就去吻婷婷永久网 | 自拍偷精品亚洲手机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