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鄉村景觀規劃設計范文

        鄉村景觀規劃設計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鄉村景觀規劃設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鄉村景觀規劃設計

        第1篇:鄉村景觀規劃設計范文

        【關鍵詞】景觀規劃;鄉村旅游;問題分析

        1、鄉村旅游景觀規劃的內涵

        隨著我國聚居環境的擴展以及旅游業的加速騰飛,在大量的環境建設與旅游開發實踐中,景觀規劃與旅游規劃正在走向融合。大量理論與實踐表明,旅游與景觀原本就是密不可分的,旅游規劃需要分析時空布局、生態環保、景點建設;景觀規劃同樣需要考慮經濟效益、游客使用、運營管理。鄉村旅游景觀規劃需要景觀規劃和旅游規劃設計的有機融合,是景觀學和旅游學兩大基礎學科在應用領域的交叉研究。

        1.1 景觀規劃

        “景觀規劃指在景觀地理環境的基礎上,以景觀生態系統特征和規律為指導,以人居環境建設為中心,對區域景觀、城市景觀、鄉村景觀、風景名勝區景觀等類型進行的景觀工程化過程。”基于景觀建筑學的學科背景,景觀規劃設計著力于環境空間的創造,擅長于物質環境、空間形態以及文化意境的調查分析、空間布局、意象創造。主要包括設計對象的視覺景觀形象、環境生態綠化和大眾行為心理等景觀規劃設計要素。

        1.2 鄉村旅游景觀規劃

        鄉村景觀往往是區域景觀結構中的一種主體景觀類型,具有特定的景觀特征、景觀內涵和景觀意象。鄉村景觀主要由鄉村田園景觀、鄉村聚落景觀、鄉村建筑景觀、鄉村農耕文化景觀和鄉村民俗文化景觀構成[2]。鄉村旅游規劃實際是對鄉村景觀所進行的時間和空間設計,著眼于鄉村旅游發展、人居環境改善,鄉村旅游景觀規劃是以游賞環境空間的創造為核心,以景區物質環境、空間形態以及文化意境的調查分析、空間布局、意象創造為重點,對鄉村旅游區進行的景觀工程化過程。

        1.3 鄉村旅游景觀的特點

        鄉村旅游景觀主要由自然環境、物質要素和非物質要素幾個部分組成。同度假旅游、會展旅游、體育旅游、科技旅游等其他類型的旅游設施景觀相比,具有自身的一些特點:①景觀的開闊性。可以給人廣袤之感;②風景的層次性。自然的山水給人天然的層次之感,再加上四季變化的美麗風景,令人流連忘返;③心理的安定性。人本身就有親近自然的欲望,鄉村的景觀令人有回歸之感;④人文歷史性。目前很多廟宇、古建筑等都在鄉村,所蘊含的深厚的人文歷史也是使人前來的原因之一。開發鄉村旅游,要堅持以鄉村為基礎,利用農業、農村資源,興辦休閑旅游事業,然后逐步過渡到旅、農、工、貿綜合發展,從而在鄉村這片廣闊的地域上尋找并創造出城市旅游點無法與之媲美的鄉村旅游景觀特色。

        2、鄉村旅游發展中景觀規劃存在的問題

        我國的鄉村旅游起步較晚,目前尚處于從導入期向成長期過渡的階段。鄉村旅游的發展速度較快,各種農業觀光園、農家樂、采摘節等鄉村旅游形式也豐富多彩。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總體來看,鄉村旅游還是一個新事物,正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鄉村旅游缺乏科學合理的景觀規劃設計理論與實踐指導,景觀功能欠完善、形象品質不高、生態環境遭到破壞等眾多制約鄉村旅游發展的問題非常嚴峻。

        2.1 景觀功能缺失

        隨著鄉村旅游的深入發展,游客對鄉村旅游景觀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的問題主要表現為:鄉村旅游景點游憩功能比較單一;交通組織缺乏系統性;③動態、體驗性的參與項目缺乏;④對游客食、宿、購等方面的需求考慮不足。此外,由于鄉村旅游地處市郊或鄉村,各項旅游服務商品及市政配套設施不夠完善。

        2.2 景觀形象模糊

        感受鄉村獨有的閑趣、野趣。然而由于受到城市文明、工業文明的影響,存在著對鄉村特色形象不夠重視甚至無意識狀態。其一是經營農戶容易從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城市游客的需求,常常把極具地方特色和自身特色的東西花大力氣改造成大眾化的東西。比如以經營園林花木為主的花農,放棄了自己的專長,把花木庭園改作露天飯堂或卡拉OK廳,追求急功近利。“你們城里有的東西我們樣樣不缺”常常成為他們驕傲的口頭禪,這是一種“圍城現象”。城市人希望在農村享受到原汁原味的農村本色生活內容,這與經營者的理解剛好錯位,勞神費力卻削弱了景區的特色和吸引力。其二是設計人員盲目將城市景觀形象移植到鄉村旅游區,用城市景觀設計的手法處理鄉村旅游區景觀資源,鄉村出現了寬闊筆直的大道,規整的布局,空曠的廣場,過多人工修飾的園林,不合時宜的歐化建筑等。

        2.3 景觀生態破壞嚴重

        鄉村旅游開發過程中,山體受損、樹木被砍、古屋被拆、湖塘被填、村道被堵、到處涂鴉的現象層出不窮,不少鄉村旅游地失去了寶貴的自然生態魅力。諸多不良因素及行為,如過度地宣傳與開發建設造成景觀的不和諧,游客的不文明行為造成視覺的污染,隨意地采石修路使得山體滑坡、水土流失等,均會影響和破壞鄉村原有的生態環境,導致水質污染、生物多樣性降低、生態平衡失調等,使得鄉村旅游地景觀質量下降,鄉村旅游地的市場吸引力也隨之減弱,其生態環境危機不容忽視。

        3、鄉村旅游發展中景觀規劃的幾點建議

        鄉村旅游應是和諧發展的結果,也是可持續科學發展的結果,且因有利于鄉村自身綜合發展才更具生命力。在協調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系,保護自然景觀與傳統文化遺跡,發展當地適宜又具地方特色的產業,建立科學進步的生活方式,在這種背景下發展鄉村旅游才具有吸引力。

        3.1 加強鄉村景觀規劃,科學設計本土景觀

        規劃是鄉村旅游發展的前提,科學有序的規劃能解決鄉村旅游開發中發展生產、擴大旅游規模和景觀保護開發等的矛盾。鄉村景觀規劃是圍繞著人與景觀共生發展的原理展開的,人類對自然改造的各種活動不能違背景觀生態特點,二者互利共生、和諧統一是景觀規劃設計的最終目標。因此,從尊重自然、人和地方精神角度出發,在鄉村旅游開發建設中應積極做好景觀規劃工作。同時,“鄉土情結”是鄉村旅游需求的根本動機,只有為游客提供本土的、原生態的鄉村景觀,才能長久地吸引游客。

        3.2 完善莊旅游接待服務場所

        ①游客接待中心。游客接待中心是一定規模、等級的鄉村旅游區應該具有的服務性建筑,它除了向初來乍到的游客展示旅游區概貌,還為游客提供休息、觀景、娛樂的場所,多位于景區入口。

        ②游客食宿服務場所。鄉村旅游區發展初期,很少設置獨立的游客食宿服務建筑和設施,游客的食宿大多在農家宅院中進行,是為玩農家樂的游客提供的附加服務。隨著鄉村旅游不斷發展,增加獨立的食宿服務,提升食宿服務的檔次和品味變得越來越有必要。止外,在一些發展較好的鄉村旅游區,也正在出餐飲一條街、茶館、酒肆、鄉村酒店這類建筑。從運作的情況看,設置這樣的服務場所和設施必須認真分析市場需求、開發的各方面條件,避免盲目開發。

        ③游客購物服務場所。旅游購物是旅游活活動的必然現象,大多數鄉村旅游區都存在不小游客購物需求。鄉村農產品、手工藝品以通讀鄉村的農副土特產品等,往往能激起游客的購買欲望。這樣的買賣對游客與村民雙方都是有益的,是雙贏的。

        3.3 鄉村景觀意象規劃

        鄉村景觀意象是人們對鄉村景觀的認知過程中的信仰、思想和感受等方面開成的一個具有個性華特征的景觀意境圖式。鄉村景觀意象具有以下牲上:①鄉村景觀意象的個性化;②鄉村景觀意象的地方性;③鄉村景觀意象的社會性。鄉村景觀意象是鄉村景觀建設的基礎上所滲透的景觀意象思想,它的形成離不開歷史過程的積累、硬環境以及文化軟環境的建設。

        3.4 建立完善交通系統

        鄉村旅游區的道路交通系統主要包括線狀的車行道路、步行道路、馬道、自行車道等和點狀的停車場地。完善的道路交通系統一方面能今功能場地空間合理組織聯系起來,另一方面能為游客帶來交通體驗的樂趣和舒適性。

        4 結語:

        我國自古以來就是名副其實的農業大國,鄉村不僅地域廣闊,而且人口眾多。目前,我國人口總數已13億之多。其中鄉村人口9億多。即使隨著城市化水平的提高,鄉村仍是重要的人類集結地。廣大鄉村的發展對于我國經濟的全面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特別要注重鄉村旅游發展中的景觀規劃,促進鄉村旅游乃至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

        第2篇:鄉村景觀規劃設計范文

        【關鍵詞】融入方法;鄉村景觀; 風景園林; 規劃設計

        引言

        伴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提升以及環境認識的的加強,如今社會風景園林規劃過程中,越來越重視鄉村景觀的自然化規劃,以此展現出獨特的鄉村田園風光。與此同時,人們居住時不可忽視的因素―鄉村環境,與人們的發展以及生存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在當今的社會,關于怎樣做好鄉村景觀規劃,且把鄉村地區的生態環境質量與經濟發展展開深入的研究與完善,確保當代城市與鄉村地區的和諧發展。所以在本文內容里我們把風景園林規劃以及設計中鄉村景觀的融入展開較為深入的探究。

        1鄉村景觀的概念、特點及研究價值

        1.1鄉村景觀的基本概念

        通常來說,地理學角度是鄉村景觀的立足點,它的景觀也就是人類在地球上的活動。這樣的鄉村景觀把人類的居住狀態作為關鍵,有著相對明顯的自然屬性及豐厚的人工氣息,較低的人類干擾程度。鄉村景觀中擁有獨特的田園生活與文化,是當代農業鄉村生產性的鄉村居住景觀。

        1.2鄉村景觀的基本特點

        生產性、審美性、地域性和生態性是鄉村景觀的基本特征。

        1.3鄉村景觀的價值研究

        在最近的幾年里,越來越關注鄉村景觀,給鄉村景觀的探析也更加多。目前鄉村景觀在現實發展的過程里,通常具有它的特色與審美的意義等等。然而在當代鄉村發展的過程里,它的關鍵的意義表現為地域認知與文化歷史價值。鄉村在對個別的區域人們社會文化情況與生產的情況反映的這個基本點上,針對地域人文精神具有積極的影響,通常有著非常珍貴的歷史文化意義,從而對社會與人類的未來發展具有關鍵的現實價值。同時鄉村景觀也有著一定的人為與自然因素,它獨有的社會組織文化與風俗特性等等全都不相同。

        2風景園林規劃設計中鄉村景觀融人的必要性

        在如今的這個社會,風景園林規劃設計越來越重視自然環境的協同、統一建設,與此同時,人文活動對社會文化也有一定程度上的影響。但是在風景園林規劃設計里,把鄉村景觀融入也有必要性,關鍵有下面的幾個表現。

        2.1將鄉村帶入城市的一種表現

        鄉村景觀融入在風景園林規劃設計中,是把鄉村帶入城市生活的一種至關重要的表現形式。慢慢把鄉村環境變為城市公園,并且把當代的城市環境進行規劃設計,這大大緩解了中國的人口增長時的環境壓力。

        2.2鄉村景觀藝術的一種再現

        鄉村景觀融入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過程里,利用當代社會藝術上的個別手段,把現代化鄉村景觀綻開一定程度上的完善,從而聯系西方目前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最可行、科學合理的方案,這大大的促進了中國田園山水風光的再現。

        2.3鄉村耕作景觀的一種再現

        在當代園林景觀規劃設計整個過程里,利用融入鄉村生活,與此同時也把鄉村耕作景觀進行傳播,使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了民間文化與鄉村文化這有著正面的意義。與此同時,使人們的視覺有著比較強的表現性。

        2.4對變化風景的一種展現

        拿中國現如今歷史園林來說,人類關于自然景觀的平衡性有一定程度上的追崇影響。就怎樣確保在現代化自然景觀設計中是非靜態的,一直都是現如今風景園林藝術設計者非常重視的熱點當中的一點。不一樣的自然狀態鄉村景觀呈現出不一樣的季節動態,這樣的實際情況的呈現對自然界的蕭瑟與繁榮有著密切的聯系。景觀設計者需要在這樣的自然狀態下,尋找鄉村景觀設計的感覺,從而把園林景觀的魅力展現的淋漓盡致。

        2.5對地域性設計元素的體現

        通常情況來說,作為當代景觀園林的景物,各異的景觀園林規劃也有著各不相同的地域特征。然而鄉村景觀在設計的整個過程里,在土地上設計具有人文活動及自然景象的文化韻味,且把地域特征中的時代特征與民族特征相結合并展現的淋漓盡致,促進景觀園林規劃設計的發展。

        總的來說,鄉村景觀具有特色的藝術設計,呈現了地理文化的自然狀態,讓城市中的人們可以深入的認識地域文化與鄉村文化等等具有的正面的影響。與此同時,這對我國景觀園林藝術的發展具有實際意義。所以,在當代的風景園林規劃設計中里,將鄉村景觀進行融入是社會發展的必然且具有實際意義。

        3風景園林規劃設計中鄉村景觀融人的基本原則

        伴隨著時代的發展與經濟水平的迅猛提高,在當代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整個過程里,越來越重視鄉村景觀的融入。然而針對它的實質性來說,當代的鄉村景觀在融入的整個過程里,必須堅持基本原則。

        3.1始終堅持保護和規劃相結合的原則

        保護好鄉村景觀資源,盡全力減少對耕地資源的損害。真正實現對自然景觀資源與歷史景觀鄉村全方位的保護;真正做到始終堅持保護和規劃相結合的原則。

        3.2始終堅持開放性的基本原則

        現如今在鄉村景融入風景園林規劃設計整個過程里,必須依照開放性的基本原則,盡最大可能把鄉村景觀的規劃設計工作做到最好。

        3.3始終堅持協調性的基本原則

        當代園林景觀在實際設計過程中,必須遵循鄉村與歷史文化的風俗習慣,保護好區域特色,在規劃設計盡量避免對農田的損害。始終堅持協調性的基本原則。

        景園林規劃設計中鄉村景觀的融人方法

        風景園林規劃設計中鄉村景觀的融入工作至關重要,要把握風景園林所有景觀的空間設計,將鄉村景觀的文化價值體現得淋漓盡致。

        4.1對農業體驗加以保存

        鄉村景觀是人們對自然界產物的完善,也是對鄉村地區歷史文化與經濟狀況等等的融合,將文化價值記錄檔案。但是如今的園林景觀在規劃的全程中,要使得鄉村景觀中的場所能夠展現出文脈以及歷史,展現出現代化景觀場所的別具一格。

        4.2對鄉村場所的文脈和歷史加以延續

        將鄉村的古老的文化進行完善,傳播且發展鄉村場所的歷史與文脈,且把鄉村景觀中古老的鄉村文化集聚,將地域歷史展開全面的探析,建設一個美好的生活環境,且城市與鄉村經濟的能夠協調、統一的發展。這是鄉村景觀在融入現代化風景園林規劃設計中時,對鄉村場所的文脈和歷史加以延續。

        4.3對田園風光加以借景

        借觀景平臺與田園風光的特殊性等等,從而使鄉村景色展現的淋漓盡致,這些是鄉村景觀在園林景觀規劃設計中的融入常使用的手段。這使之擁有自然的生態環境氛圍,達到景觀園林規劃設計與鄉村景觀融合時更加的完善、和諧。

        5結束語

        在當代社會的風景園林規劃設計中鄉村景觀的融入,中國風景園林規劃設計藝術有了一定的提高。按照環境保護的方向,將生態環境展開多角度、多方面的探索與升級,且將歷史文化與鄉村文化展開全面的保護與傳承,不斷完善中國現代化園林景觀藝術設計前進的步伐,將城市與鄉村氛圍的更加協調,使當代的風景園林規劃設計更為科學、合理。

        參考文獻:

        [1]陳玲,《園林規劃設計中鄉村景觀的保護與待續》,北京林業大學,2010.

        第3篇:鄉村景觀規劃設計范文

        關鍵詞:鄉村景觀;風景園林;規劃;設計

        1 概述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除物質方面的要求外,還增加了環保層面的景觀審美需求。鄉村是人們聚居方式之一,鄉村景觀以其樸實、實用、親近自然的風格吸引了大批觀賞者和園林設計者,并逐漸成為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科學技術的進步,方便了人們的生活,也加快了人們的生活節奏,親近自然成為都市群體極為迫切的需求。將鄉村景觀融入城市園林規劃設計中,不僅能增添景觀園林的原生態特色,還能滿足人們的內心需求,因此,加強對鄉村景觀相關問題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實際意義。

        2 鄉村景觀介紹

        2.1 鄉村景觀表現形式 鄉村景觀有兩種表現形式,一種是未經人類行為干擾破壞的,能真實反映鄉村地域現狀的自然景觀,主要包括具有地域特色的地形、地貌、動物、植物等;另一種是人類活動長期作用形成的,能反映地域特色的人文景觀,如民風民俗、等。在園林規劃設計中,常用的兩種元素是農業生產景觀和鄉村聚居景觀,二者可直接、真實、客觀的反映鄉村生產和生活的特色。

        2.2 鄉村景觀的特點 鄉村景觀的兩種表現形式概括起來就是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其主要特點就是兼具自然特性和人文特性。隨著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不斷加深,鄉村景觀已經無法反映自然風貌最原始的狀態,但相對于城市而言,仍能反映自然特色;鄉村人文景觀是由于人們長期對自然的改造而形成的。最后,鄉村景觀還具有生態多樣性的特點,鄉村景觀中包含的多種動植物構成了豐富的生態系統。

        2.3 鄉村景觀的功能 隨著人們認知水平的不斷提高,鄉村景觀的價功能已經超越了原有審美層面和生態環境層面的功能,其文化功能和地區認知功能也得到了人們的普遍認可。鄉村景觀是人類生產活動與自然界共同作用的結果,能體現地區發展過程中的歷史演變情況,文化、民俗、習慣、傳統等多種元素互相影響,彼此促進,逐漸形成了獨具歷史特色的鄉村景觀。

        3 鄉村景觀在園林規劃設計中的體現

        3.1 鄉村景觀的運用原則 ①開放新原則。任何景觀的規劃和設計都應該遵守開放性原則,這是切合人們審美規律和自然規律的設計原則,符合時展的需求。鄉村景觀在融入風景園林設計和規劃中時,一定要堅持對民開放、對所有藝術形式開放的原則,同時注意對開放程度的控制,不能毫無節制的對鄉村景觀進行開發和利用,破壞鄉村景觀的文化底蘊。②協調性原則。鄉村景觀包含的要素較為豐富,地貌、生態、文化、歷史等都是其組成要素,在運用鄉村景觀時,一定要注意各要素之間的協調性,使不同的要素能和諧統一,共同發展。在規劃和設計過程中,要從大局出發,把鄉村的地域特色與周邊環境協調起來,使其真正融合在園林規劃和設計之中。③規劃和保護相結合的原則。鄉村景觀與風景園林規劃和設計的融合過程,就是對自然資源和農村資源的利用和保護過程,鄉村景觀中包含的土地、歷史文化都是寶貴的資源,在工業化發展進程中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需要采取措施加以保護。將鄉村景觀融入到園林規劃中,能對鄉村景觀形成一定的保護。

        3.2 鄉村景觀對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影響 ①對設計元素的影響。設計師將鄉村景觀元素運用到風景園林設計和規劃中,通過抽象、轉變、再加工等多種手法進行鄉村景觀展現。如在城市公園設計中加入的田園山水元素,就是鄉村景觀最直接的表現手法。②對規劃設計形式的影響。風景園林設計師受鄉村景觀的影響,開始對風景園林的規劃和設計形式進行了新的嘗試,例如將農業耕作作為局部景觀運用到園林設計中,典型的代表是梯田在園林中的應用。③對設計氛圍的影響。鄉村景觀改變了風景園林的氛圍,設計師根據鄉村景觀動態發展的變化規律,將風景園林設計為隨著大自然變化而不斷變化的生態系統,使人們真正感受到園林景觀的自然活力和生命力;另外,地域文化特色元素也被運用到風景園林設計和規劃中,營造出了濃厚的地域歸屬感和認同感。

        3.3 鄉村景觀的再現形式 ①歷史文化的延續。鄉村景觀是人們長期改造自然的產物,是人們生活、生產、民俗、傳統、習慣、歷史、經濟等演化成果的載體,記載著地域發展過程中重要的歷史事件。這些元素若能融入園林規劃和設計中,不僅能提升風景園林的品味,還能起到傳承歷史的作用。②農業體驗。風景園林和設計中要體現鄉村景觀的另一種表現形式是農業體驗,很多風景園林設計時都會留出部分用于種植農作物的,這種設計方式可使都市人群,尤其是兒童認識農業生產過程。設計師將農業體驗巧妙的與現代風景園林相融合,以此為紐帶,傳遞鄉村景觀地域歷史塑造過程。③創設田園風光。風景園林設計師在規劃和設計過程中,通常會采用搭建觀景臺的方式,或者以圍欄矮墻搭配花園,使人們在城市園林中感受田園鄉村風情。風景園林的林蔭道也極具鄉村氣息,同樣也是鄉村景觀表現的一種設計方式。這些表現方式的綜合運用,能為都市群體創設一種獨具特色的田園風光;不同地區的地域特色不同,為風景園林的設計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和靈感。

        4 結語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生活在鋼筋混凝土森林中的都市群體開始向往和追逐自然,風景園林作為人與自然親密的一中載體,已經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人們對自然向往的內心需求;鄉村景觀是一種具有自然和人文特色的景觀,其特有的魅力已經吸引了眾多園林設計者的關注。設計者利用鄉村景觀不僅可以增加設計元素,豐富表現手法,還能延續地域歷史文化,保護地域自然景觀。

        參考文獻:

        [1]張晉石.鄉村景觀在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中的意義[D].北京林業大學,2006.

        [2]成振瑜.鄉村景觀在風景園林規劃設計中的融入[J].中國園藝文摘,2015(10):133-135+154.

        第4篇:鄉村景觀規劃設計范文

        關鍵詞:鄉村景觀;城市化進程;鄉村景觀規劃;觀光農業

        中圖分類號: X32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ki.jlny.2015.20.012

        1989年,自從我國第一屆景觀生態學研究會召開以來,相關學術界人士在景觀方面的研究注入了很大的精力,同時給我國鄉村景觀的發展帶來了機遇。由于農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鄉村作為農業發展的主要承載地,其良好、高效的發展是整個農業發展的根本。因此,對我國鄉村景觀規劃進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理論意義。隨著城市化、工業化進程的不斷推進,鄉村景觀的發展也面臨著相當大的機遇和挑戰,為做好維護其特色和傳統型原貌的工作,結合鄉村的特點,建設合理的鄉村景觀規劃是學者們研究的重要方向。

        1 鄉村景觀及鄉村景觀規劃的概念

        我國鄉村景觀是一個新的研究領域,起步比較晚,至今關于鄉村景觀的定義還沒有得到一個統一的概括。我國學者謝花林等在景觀生態學的視角下,提出了鄉村景觀的研究范圍在各個相鄰的鄉村地域內,由土地單位交叉形成的嵌塊體,其具有三個方面的特點:形狀差異、大小差異以及配置差異,因此也帶來了美學價值、經濟價值、生態價值和社會價值。他認為鄉村景觀不僅受到自然環境的束縛,而且還受到人類經營策略和經營活動的制約[1]。王云才認為,鄉村景觀是存在于城市景觀之外的空間,以自然環境為主,包括文化景觀、經濟景觀、鄉村聚落景觀以及自然景觀,是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復合體,以農業為主要特點的生產景觀、鄉村特有的田園生活文化和粗放型的土地使用景觀等[2]。綜上所述,專家學者對鄉村景觀的定義表達有一定的差別,但其共同之處是對鄉村景觀所包含的以自然景觀為特色的人文景觀、存在著經濟價值、生態價值以及美學價值等觀點的認可。

        鄉村景觀規劃的概念主要是以發揮資源最大化利用為出發點,在保護景觀原貌的前提下,是一種合理設計、規劃鄉村景觀的不同行為的行為體系,其規劃設計是依據鄉村景觀所包含的自然景觀的功能性、生態性、適宜性、經濟合理性、社會文化性以及繼承性這六大特性為基礎,構建鄉村景觀發展的可持續模式。劉黎明提出,建好鄉村景觀規劃,必須要考慮鄉村土地使用合理解決問題,在此基礎上,打造一種舒適、安全、健康、優美的居民生活環境,形成符合我國鄉村特色發展的生態系統[3]。

        2 我國鄉村景觀規劃的發展現狀

        我國鄉村景觀規劃的發展現狀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分析研究。一是從景觀生態學方面進行的應用研究。現階段的研究主要關注在生態脆弱地區,比如西北農牧交叉帶、黃土高原和城鄉結合區為研究范圍,采用景觀生態設計方法和景觀系統分析方法相結合,比如學者肖篤寧等出版的《景觀生態學:理論、方法及應用》和《景觀生態學研究進展》;二是從鄉村地理學和傳統農業方面進行的應用研究。如郭煥成的《黃淮海平原鄉村發展模式與鄉村城鎮化研究》,詳細介紹了改革開放以來,鄉村發展的經濟問題,對區域鄉村發展機制和模式進行了探討研究;三是從鄉村土地利用規劃方面的應用研究。其研究的重點方向是土地使用的優化配置,合理調整鄉村住宅地和農業用地,挖掘土地資源的潛在價值,改造鄉村景觀新面貌,但是對景觀模型的研究和生態規劃研究比較淺顯,鄉村景觀的系統分析也沒有得到深入的論證,這是研究存在的不足,也是以后需要學者更加關注的研究方向。

        3 鄉村景觀規劃措施

        3.1 將觀光農業納入鄉村景觀規劃中

        伴隨著社會化、工業化、現代化的高速發展,人們厭煩了城市的浮躁,開始向往鄉村環境的大自然美景和具有其特色的人文景觀,因此,鄉村旅游應運而生,也帶動了鄉村景觀規劃的發展研究,鄉村景觀規劃設計和觀光農業的結合是發展的潮流趨勢,觀光農業不僅能夠在增加就業機會、改善當地居民收入水平、有效進行生產再分配、創新農村生產方式、調整鄉(鎮)產業結構等方面發揮出良好的作用,而且能實現生態環境的保護和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3.2 借鑒國外成功的研究經驗,提出適合當地特色的規劃設計

        和國外比較發達的鄉村景觀規劃的研究及實際應用水平相比,我國的發展還比較落后,引進國外提出的在新農村建設基礎上,設計鄉村景觀的規劃理念,結合我國實際,找出符合我國鄉村地區鄉村景觀建設的發展方案。國外在農村發展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新農村戰略構想,并在韓國得到成功的應用研究。當今隨著城市化和工業化的加速發展,農村的面貌也發生了新的改變,新農村建設正符合目前發展的趨勢。根據我國景觀存在著地域文化差異和多樣性,應結合鄉村的地域性優勢,構造符合我國鄉村特點的景觀設計。其中務必要考慮的是把鄉村的自然、地理環境和人文風俗等景觀相互結合,突出差異和特色,增強鄉村景觀規劃的唯一性,同時維護景觀的原貌的安全,保留其傳統性,達到鄉村景觀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謝花林,劉黎明,李蕾.鄉村景觀規劃設計的相關問題探討[J].中國園林,2003,(03).

        [2]王云才,劉濱誼.論中國鄉村景觀及鄉村景觀規劃[J].中國園林,2003(01).

        [3]劉黎明.鄉村景觀規劃的發展歷史及其在我國的發展前景[J].農村生態環境,2001,(01).

        [4]閆艷平,吳斌,張宇清,冶民生.鄉村景觀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J].防護林科技,2008,(05).

        第5篇:鄉村景觀規劃設計范文

        【關鍵詞】鄉村旅游;鄉村景觀;鄉村旅游景觀;鄉村旅游景觀規劃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the tourism had developed rapidly. As rural tourism can improve the rural environment and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rural regional economic, it gets great attention. How to carry out the planning of rural tourism landscape to make full use of existing resources and create the greatest benefit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ask.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ractical research,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relevant information home and abroad, summarized the related concepts, the rural tourism landscape planning content, planning principles, problems and solutions.

        【Key words】Rural tourism; Rural landscape; Rural tourism landscape; Rural landscape planning

        經濟的飛速發展,一方面使得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另一方面現代城市工作的緊張、繁忙和巨大的壓力,使得人們在緊張工作之后身心疲憊,再加上生活交際面狹窄,環境污染嚴重等問題,越來越多的人,特別是年輕人精神情緒煩躁不安,處于亞健康狀態,需要通過一定的活動方式進行調節,以重新恢復身心的平衡,在這種背景下,以陶冶性情,放松心情為目的的新型休閑旅游項目“鄉村旅游”在各地紛紛興起并毫無疑問地成為人們最喜愛的旅游方式之一。鑒于此,本文在研究了國內外相關資料的基礎上,總結了相關概念、鄉村旅游景觀規劃的內容、原則、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案,以期為相關的實踐研究提供借鑒,以減少由于旅游開發對鄉村地區自然生態環境的破壞,從而推動鄉村地區的可持續發展。

        1 基本概念

        1.1 鄉村旅游

        鄉村旅游是指以鄉村空間環境為依托,以鄉村獨特的田園風光、農村聚落、鄉村文化、民俗風情、森林景觀和農業生產形式等社會文化因素為吸引源,以都市居民為目標市場,展開的以領略鄉村風光、體驗生產勞作、了解風土民俗和嘗試回歸自然為主要目的,集觀光、游覽、娛樂、休閑、度假和購物為一體的一種旅游活動[1]。

        1.2 鄉村旅游景觀

        鄉村旅游景觀是在鄉村地域范圍內,以鄉村自然景觀和鄉村人文景觀為載體、能夠體現鄉土文化和地域特色、具備生產價值、生態價值、審美價值以及旅游價值,能引起審美與欣賞活動的綜合性景觀[2]。

        2 鄉村旅游景觀規劃的內容

        鄉村旅游景觀規劃的內容主要決定于鄉村景觀的屬性、特征、規劃的目標、要求、任務等,其內容主要包括整體意象規劃、整體格局規劃、鄉村聚落規劃和鄉村遺產保護與規劃四個方面。

        2.1 意象規劃

        何謂鄉村景觀意象規劃呢?它是在景觀思想、景觀精神和景觀靈魂層面上對鄉村景觀進行的最高境界規劃,是對鄉村景觀旅游規劃的核心,是對鄉村景觀感知的心理圖式進行塑造。

        2.2 整體格局規劃

        是指在鄉村景觀環境調查、評價的基礎上,以景觀規劃設計技術系統為支撐,以鄉村人居環境建設為中心,以鄉村的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確定鄉村景觀的總體特征、格局和發展方向,是對鄉村景觀環境進行景觀功能分區和空間布局,著重做好斑塊和廊道的規劃。

        2.3 鄉村聚落規劃

        農民生產、生活的空間比較小,而且相對來說較集中,習慣上把這樣空間稱為鄉村聚落。鄉村聚落規劃可分為村落形態控制和村落景觀規劃兩部分[3]。

        2.4 鄉村遺產保護與規劃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鄉村景觀遺產正面臨著毀滅地威脅,現實需要我們有一種前所未有的醒悟感和珍惜感,不能讓歷史的瑰寶流失,應加強鄉村遺產的保護和合理規劃。

        3 鄉村景觀旅游規劃的原則

        鄉村景觀規劃設計就其自身的特殊性,可以將其指導性原則分為以下幾種:

        3.1 保護鄉村自然環境和歷史人文的原則

        鄉村地域廣闊,大面積的景觀是自然或近乎于自然景觀的地域,人類活動干擾程度低,景觀結構保存完好,是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基本場所。美國Frederick Law Olmsted 認為景觀規劃不僅要提供一個健康的城市環境,同時也要提供一個受保護的鄉村環境。此外,了解鄉村旅游的特質,才能準確的把握聚落區域在整體中定位,才能在充分發揮其潛能,精心營造出恰如其分的規劃項目,延長其旅游地的周期。

        3.2 尊重適用人群的審美觀念、心理需求的原則

        作為長期的居住者,鄉村旅游地居民的審美觀念和對環境的需要是要認真考慮的。當景觀環境與居民的行為心理相一致時,便會起到調劑居民的情緒,改變居民的行為的作用,因此設計師在設計時應當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巧,潛移默化的更新人們的觀念。

        3.3 凸顯鄉土特色的原則

        鄉土特色是鄉村旅游景觀內在品質的體現,在規劃設計時,要堅持凸顯景觀的鄉土特色的原則,一方面要在尊重當地人的生活方式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當地獨特的景觀資源,就地取材;另一方面還必須考慮到對當地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與繼承,充分利用和發揮其固有特色,開發潛在的景觀資源,弘揚鄉村文化,豐富鄉村旅游景觀的內涵,形成獨具一格的地方特色,從而避免景觀雷同現象的發生。

        3.4 公眾參與性原則

        鄉村旅游景觀的建設與居民的生活環境、游客的游憩環境息息相關,因此在建設過程中必須堅持公眾參與原則,在前期的調研,中期的規劃及后期的建設過程,都要征求居民和游客的意見,確保鄉村旅游景觀建設的有效性、合理性。

        3.5 謀求可持續發展的原則

        工業化、農業生產及鄉村旅游開發的負面效應,使鄉村資源和環境受到很大程度的破壞,若其影響超出資源環境的可承受范圍,后果將不堪設想。因此在景觀規劃設計中必須堅持可持續性原則,善待鄉村自然環境,只有保護好農村生態環境,才能實現鄉村旅游健康、快速、可持續的發展。

        4 鄉村旅游景觀規劃中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我國鄉村旅游取得了一定的發展,也出現了不少的成功案例,積累了大量的成功經驗,但在取得成果的同時,仍有一些不足之處值得注意。

        4.1 旅游產品單一

        目前,鄉村旅游活動主要停留在觀光、采摘、垂釣等項目上,以滿足游客的物質需求為主,尚未深人挖掘旅游資源和民俗文化內涵,缺乏精神需求和氛圍。旅游產品單一,不能滿足多層次游客的需要,重游率低。

        4.2 基礎設施不完善

        鄉村旅游地區大都位于城市郊區或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低的農村,基礎設施滿足不了游客的需要,落后的設施條件難以讓游客接受,也難以留住游客。

        4.3 管理不規范

        規劃是一個不斷發展、動態的過程,整個過程始終貫穿著的是管理因素。規劃初始階段就與管理緊密相連,建設完成之后應注重各項設施尤其是設施周圍的環境整治工作。

        4.4 景觀生態環境保護意識有待加強

        旅游開發后,大量的游客涌入鄉村,原來的生態系統受到影響,日益暴露出生態環境遭到破壞的跡象。因此鄉村生態環境的保護與利用,是以后景觀建設中必須謹慎處理的。

        4.5 各自規劃,惡性競爭

        一村開展了鄉村旅游并取得不錯的成果后,都會引發周圍各村的爭相效仿,致使同一區域內多村均進行各自為政的、單獨的鄉村旅游規劃。

        5 解決方案

        5.1 增強整體保護規劃意識

        我國的城市化進程不斷提速,使得鄉村的青年產生了斷檔,傳統的鄉土文化得不到傳承,再加上現代人熱衷于外來的文化形式,進而丟失了文化自信心,針對這種情況,在進行規劃時就必須加大和增強整體保護規劃意識,不能丟掉自己的文化基因。

        5.2 避免經濟效益主導,過度開發

        鄉村旅游的迅速升溫,過急的開發和利用不僅使資源沒有得到合理的利用,充分發揮其經濟效益,而且對鄉村環境產生了巨大的負面作用,因此在進行規劃時,我們應充分考慮當地社會和經濟發展規劃,從整體大環境考慮,找出自身優點,形成合力,最終達到經濟、社會、環境效益的最大化。

        5.3 健全相關法律法規

        沒有政策,沒有法規,就難于管理,也不能保證其健康、持續發展。因此政府應積極制定發展鄉村旅游的優惠政策,制定鄉村旅游管理法、觀光農業管理法、鄉村民俗文化旅游管理法、“農家樂”管理法等。使得鄉村旅游景觀規劃、實施有法可依,有規可循。

        5.4 調動群眾參與的積極性

        群眾作為鄉村旅游景觀開發的主力軍,如果對發掘和利用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極不關心,會嚴重影響到鄉村旅游景觀的成敗。鄉村非物質文化和當地百姓的關系就像魚和水的關系,它必須是在良好的環境中才能鮮活的傳承下去,僅靠政府一己之力是得到對鄉村文化保護和發揚的應有效果的。

        【參考文獻】

        [1]王云才.鄉村旅游規劃原理與方法[M].北京:科技出版社,2006.

        第6篇:鄉村景觀規劃設計范文

        關鍵詞:新農村景觀規劃問題 建議

        中圖分類號:TU982.29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千百年來,各地在經受自然的選擇與洗禮后,形成了符合當地地形地貌的民俗特色,分別形成了山村、水鄉、漁村等各式的村莊風貌。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全國各大小城市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與此同時,小城鎮、農村建設也不趕落后,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我國新農村建設紅紅紅火火,人居環境發生著翻天覆地的改變。但在新農村建設的同時,由于設計的不合理等諸多原因,不僅造成了生態格局的破壞,還使農村地方特有的民俗文化特色與人文景觀流失。如何保護農村地方熱色,保護鄉土人情、自然資源不受破壞,能夠得以逐代傳承,是現階段新農村建設中必須考慮關注的問題。在新農村建設中,許多地方都認識到了鄉村文化保護和因地制宜建設的重要性,不同類型村莊在繼續保持原有景觀特色的基礎上,分別進行了村莊改造和景觀質量的提升。

        1新農村景觀規劃設計中存在問題

        1)預留道路寬度較窄,且不成規范的體系。在現有的新農村建設設置中,由于建筑物相對比較集中,從而導致預留的道路寬度不足,造成道路狹窄的局面,難以形成通常的道路系統。

        2)村落的建設不符合要求,違章搭建,且雜亂無章。由于小城鎮經濟的發展,不斷涌入了大量的外來企業和作坊,相應的增加了住宅以及生產和倉庫的用房需求,由此導致了村民不斷擴建和違章搭建(圖 4.2)。

        3)缺乏對建筑的整體設計,整體布局凌亂。新建、擴建、改建房屋時未經過整體的規劃與設計,自行建造,導致在建筑風格上與原有住宅極不協調的局面。未經整體設計后自行建造的住宅不僅未考慮山莊的自然風貌,對土地造成了嚴重的浪費,而且與傳統的布局格格不入,顯得凌亂不堪。

        4)千村一面的格局。在進行鄉村景觀規劃時未充分考慮各自村莊的地域特色,盲目的追求城鄉一體的結果,以統一標準來規劃各個村莊,到最后形成“千村一面”的局面。

        2新農村景觀規劃設計具體整治發展方案

        2.1建筑

        對村莊內建筑進行調查分類,對景觀節點處破舊建筑進行拆除,對風格不統一的建筑進行改造整治,對新建建筑要合理規劃、選址,留出新建居民安置區,對未來新建建筑進行統一規劃設計,定下整體風格基調。普通村民建筑風格力求素雅,體現農村特色,外型在滿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盡量簡潔。將原有不透風的圍墻改建成半透式或通透式,讓農家庭院融入整個社區環境。發展“農家樂”休閑旅游的建筑應盡量設計成各具主題,各有特色,如竹林農家、獵戶農家、漁民農家等。建筑風格上更具農家氣息,并通過紅燈籠、傳統農具、傳統設施等細節將農家氛圍強化。農家樂配套設施建筑宜采用當地材料加以設計建造,增添野趣。

        2.2 道路系統保護與重塑

        由于傳統農村社區不需要通車,所以村內道路一般只有 1-2 米,而且彎曲不暢。隨著現代化進程加快,人流、車流都明顯增多,道路系統已明顯不適應現代農村新社區發展需要。為了盡量不拆遷建筑,規劃了繞村快速道路和連接各浜(是河道支流末端,也是住宅組團中心)的進村路,各浜中心設置了集中停車場和回車場,解決了原生態村莊風貌、結構和現代化道路交通需要間的矛盾。在公園、庭院鋪設鋪裝時盡量選擇當地石材,也可選用一些廢舊石材。盡量減少混凝土的使用,增加鋪裝的透水、透氣性。在靠近山體一側的道路不需要設置花池綠帶,去掉道路內側人工設置的花池綠帶,增加道路路面寬度。在原有道路外側種植一排行道樹以起到交通安全作用。在道路外側增設側石以保護路基。

        2.3住宅景觀保護、調整與綠色化整改

        在規劃設計時,首先應考慮原來住宅的特點,強調對原生態的保留。調查發現,在原先的住宅中,絕大部分的住宅,這個數字可以達到90%,有比較好的建筑結構。剩下10%相對較為簡陋,其中屋頂的顏色以紅和黑為主,而墻體和立面的裝飾相對顏色就多種多樣顯得尤為雜亂。在此調查的基礎上,盡量保留原有的住宅結構,改變原有的色調使其工整一體,新建房屋屋頂統一采用黑色調,而墻體則用灰色進行噴涂,墻腳加以深灰處理,使全部住宅在整體外觀上更協調。當然,對于條件更好的農戶在其內部可以更進一步進行優化設計,包括衛生間、廚房、臥室、陽臺、住宅入口等。

        針對山區丘陵型的村落,在進行景觀設計中,應從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出發,充分運用園林規劃設計理論,結合具體綠地營建方法。以現存的綠色山體作為背景,為突顯想吐特色,在村落中間的公共區域、道路旁等種植以鄉村植被為主的植物。運用生態學原理進行節約型景觀綠化建設,在主要的道路交叉路口建設公共綠地,為居民提供了休閑健身、聊天的好場所,同時在景觀上起到了很好的標識和引導作用(圖 1)。

        圖1中心公共綠地景觀

        在該村落的建設中,村委活動中心和商貿中心都在此中心綠地旁邊,因此還是舉行活動、旅游集散場所。種植設計主要是為了達到改善生態環境、提供生活空間、營造視覺景觀和構筑審美意境四項基本的功能。因此,在實際進行植物造景時,應因地制宜,科學配置植物材料,群落式復層種植,以喬木為主,喬灌草合理搭配, 堅持生態優先和適地適樹;植物配置時要考慮林中空間、林下空間、密林空間和疏林草地等多種空間形式,盡量增加林下空間的利用率。建設中要少用時令花卉,植物選擇耐寒、耐鹽堿植物,植物盡量不追求魔紋造型,減少養護管理的成本。

        2.4新農村景觀規劃應該體現地域性與文化性

        在進行村莊的規劃布局時要吸納當地村落布局方式,建筑的設計要體現當地的風格,同時還要尊重村莊中現有的池塘、山坡以及植被狀況,因地制宜的設計一些人工景觀,盡量保持原汁原味的鄉村景觀形態。

        1)土地利用與自然機理的協調。地域性景觀設計正確的調節土地的改造方式,以適用領土景觀的自然機理,保證土地的利用、改造與自然的演變規律平衡發展。地域性景觀設計通過基礎條件、領土特征正確和深入的分析,把握自然機理,探尋出最適合場地、領土的景觀改造方式。

        2)以人為本,因地制宜以滿足人的需求和城市居民活動為出發點,充分尊重人的行為方式和基本要求,科學、合理地進行規劃,使景區的空間結構與景觀小品符合人的生理特點和行為要求。

        3)根植于地域的創新理念。創新往往被認為是標新立異,引人注目。在地域性景觀設計中,創新來自于地域的特征,無論是創新的靈感還是創新的結果,都與地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就像創新從來都不會憑空出現一樣,地域性景觀設計的創新性根植于地域。對于創新的理念,地域并不是一種限制或束縛,而是源源不斷的靈感之流。

        3結語

        本論文主要針對農村新社區景觀設計思想進行了研究,分析了農村景觀設計規劃中存在的問題,并從功能布局、建筑布局及整治、道路交通、綠化景觀、駁岸水系、基礎設施及其他方面提出了景觀整治設計對策。總之,我國的鄉村景觀規劃建設事業才剛剛起步,隨著社會的發展,經濟的增長和人們意識水平的提高,鄉村景觀將迎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我們要將創造一個經濟發展、景觀多樣、生態平衡和人文薈萃的鄉村作為奮斗的目標。

        參考文獻:

        [1]莫妮娜.從環境行為學探討新農村人居環境與鄉土景觀的協調發展[J]. 軟科學,2009,23(8):101-103.

        [2] 王仰麟,陳傳康.農業景觀生態規劃原則及其應用研究[J].地理學報,1998,53(增):21—27

        [3] 齊增湘,龍岳林.鄉村景觀規劃研究進展[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7,28(4):192—196

        第7篇:鄉村景觀規劃設計范文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ly rapid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village and town construction and landscape gardening are developing at an unprecedented rate. To build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is an important strategy in China at present, and urbanization has brought a historic reform to rural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strategic goal, the primary task is to make good landscape planning.

        關鍵詞: 中國鄉村;鄉村城市化;園林景觀;規劃建設

        Key words: Chinese countryside;urbanization;landscape architecture;planing construction

        中圖分類號:TU9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3)22-0064-02

        0 引言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農民的生活水平和思想覺悟有了大幅提升,他們迫切希望改善生活環境。統籌城鄉發展、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縮小城鄉差距等一些列政策措施進一步加快了城市化進程。但鄉村人居環境是以大地景觀為背景,以鄉村聚落景觀為核心的景觀環境綜合體,所以農村的居住環境可以結合農村實際特點,讓“稻花香”代替城市的園林綠地。因此,建設農村景觀,提升人居環境,對于保護和發展地方特色的文化遺產具有重要的意義。

        1 鄉村園林景觀的涵義

        人類在鄉村地區因生產、生活的需要,逐漸改造自然、適應自然而形成的鄉村景觀,展現了農業文明特有的田園風光。鄉村是人居環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構成區域環境和國土環境的主體。鄉村景觀園林,從廣義上講是非城市化地區人類聚居的環境,以真山、真水等自然材料而形成的具有自然精神境界的環境;從狹義上講是以鄉村景觀為背景,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水,以及社會文化、生活習俗,是聚落形態由分散的農舍到提供生產和生活服務功能的集鎮所代表的地區,是土地利用以粗放型為特征、人口密度較小、具有明顯田園特征的景觀。

        2 鄉村園林景觀規劃建設的現狀

        鄉村園林景觀規劃建設的現狀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2.1 與城市化發展較早的發達國家相比較,中國在這一領域的系統性研究是相對落后的,總體規劃與景觀設計脫節,總體和個體之間規劃不合理,不協調,景觀建設處于無序狀態。

        2.2 鄉村建筑與周圍環境不協調。鄉村住宅具有一定的歷史性和文化性,但大多住宅都是由農民自搭自建的,沒有繼承或發展當地民居的傳統與特色,不能體現當地的人文歷史背景和地域特色,與周圍環境極不協調,甚至還影響了周邊的環境。

        2.3 鄉村建設資源利用不合理、生活貧乏、聚落凌亂,鄉村不是一個穩定的實體,而是人類和自然環境連續不斷相互作用的產物,鄉村景觀正是這一產物最直接的體現。

        3 目前我國鄉村園林景觀規劃建設的總體目標

        鄉村園林景觀規劃建設總體目標是:將鄉村生態景觀營造成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實現整體最優化。其側重點不在于對傳統的鄉村園林進行保護,而是對鄉村景觀園林規劃建設的規律進行不斷地探索,對鄉村景觀園林的未來發展模式進行積極地摸索,為今后鄉村景觀園林規劃設計提供參考依據,進而營造出和諧的鄉村人類聚居環境。通過制定方案、采取措施不斷提高鄉村園林景觀的多樣性和差異性,建立生態經濟系統,提高其穩定性。

        首先,調查研究鄉村園林景觀系統,對傳統的鄉村園林景觀與城鎮化進程中的鄉村園林景觀的內容和形式的演變進行實證分析和研究;

        其次,對鄉村園林景觀的基本類型進行歸納和總結,通過研究鄉村園林景觀的構園特色,尋找鄉村園林景觀的特點和規律;

        最后,鄉村園林景觀研究是綜合景觀建筑學、生態學、地理學,以及城市規劃、建筑學為一體的綜合性的系統性研究。

        從自然、社會兩個角度去營造一種情景交融的人類活動環境是鄉村景觀生態規劃的目標,進而維持景觀生態平衡,確保人們生理及精神健康。

        4 鄉村園林景觀規劃建設的重點

        在規劃鄉村景觀的過程中,要將鄉村景觀資源提供農產品的第一性生產進行充分的體現,對生態環境進行保護,維持生態環境平衡,并以此作為旅游觀光資源。另外,在鄉村規劃的過程中,要秉持以下原則:整體性原則、重要的生態資源優先保護原則、保護與發展相協調的原則、景觀生態學原則。現階段,進行鄉村景觀生態規劃額重點是:

        4.1 進行鄉村景觀生態規劃的過程中,需要將經濟與生態兩者進行有機結合,在保持生態環境的同時實施經濟的高速發展。在可居性、可投入性和可進入性的前提下實施鄉村景觀生態規劃,要將居住地、生產地和游憩景觀地三大功能進行充分地展現。

        4.2 在自然環境可承受的范圍之內進行對一些景觀的改變或調整,規劃鄉村園林景觀不能以破壞自然生態環境為代價。自然、生產、休閑、娛樂是規劃鄉村景觀園林的核心。

        4.3 從經濟的角度,科學、合理地規劃人類居住與活動的斑塊。但是,發展經濟決不能以犧牲自然景觀為代價。

        4.4 根據生態性、文化性、整體性的原則,科學合理地安排植物之間的種植方式,并且結合植物對土壤、水、光照等因素的需求,進而取得最佳的景觀效果。在鄉村園林景觀設計的過程中,對景觀規劃中設計不合理以及景觀區域內存在的矛盾進行解決,在鄉村景觀中實現景觀效果的價值功能。

        4.5 以鄉村聚落景觀為核心進行鄉村景觀建設,鄉村人居環境應當以人為核心,在景觀價值體系充分考慮認知、評價、規劃、設計、預測等因素。包括:①鄉村單體建筑的特征以及宅院結構;②聚落外部的空間環境以及大地景觀環境的特征;③聚落與外部景觀環境之間的連通體系。

        4.6 在鄉村景觀規劃的過程中,重點分析規劃區內自然環境特點、景觀生態與人類活動之間的相互關系,充分挖掘景觀資源和社會經濟的潛力與優勢,確保與相鄰區域景觀資源協調發展,不斷提升鄉村景觀可持續發展能力,包括:①分析景觀生態要素;②對景觀生態進行分類;③研究景觀空間的結構與布局;④研究景觀的生態過程;⑤對景觀進行綜合評價;⑥對景觀布局進行規劃以及生態設計;⑦管理鄉村景觀。

        5 小結

        樸素的自然美是鄉村景觀園林的重要特征,而且鄉村景觀園林與人們的生活聯系十分緊密。因此,通過研究分析鄉村景觀園林規劃與建設,結合鄉村的功能、景觀、經濟等要求,打造出優美的鄉村景觀園林形象,對于我國未來鄉村建設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我國在80年代中期以后,對景觀生態學和現代景觀規劃開始進行關注,在城鎮化建設的過程中,我國的專家學者分別對農村生態環境和土地利用問題從不同的角度進行研究。同時,在景觀生態學的應用性研究領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積累了一些經驗。但是,對鄉村景觀園林規劃和建設進行系統性的理論研究、方法研究還有待進一步深入。在城鎮化建設的進程中,城鎮化發展對鄉村景觀園林特別是傳統鄉村景觀造成的沖擊和破壞是客觀存在的。因此,研究鄉村景觀規劃及其發展模式,在我國現代化建設中顯得格外重要。

        參考文獻:

        [1]張小林.鄉村概念辨析[J].地理學報,1998(6):365-370.

        [2]唐蘭,魯長亮.社會主義新農村規劃模式初探——以仙桃市鄭場鎮社會主義新農村規劃為例[J].現代企業教育,2006(9).

        [3]周再知,蔡滿堂.鄉村景觀規劃研究[J].林業科學研究,2000,13(2):160-166.

        第8篇:鄉村景觀規劃設計范文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7)09003602

        1 引言

        少數民族村寨風貌是少數民族歷史文化的結晶,是傳承少數民族文化的載體,濃縮了少數民族偉大的創造力和智慧,體現了中華文明的多樣性[1]。但由于自然和歷史等原因,少數民族和地區特有的自然資源和特色文化遺產開始漸漸消失,因此,國家也越來越重視少數民族村寨的保護與發展,自《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規劃綱要(2011-2015年)》頒布后,各地開始開展少數民族村寨的生態旅游景觀規劃設計項目[2]。如今,對于減少少數民族村寨的過度開發,在自然生態系統和諧發展的前提下,促進少數民族村寨的發展,加強對歷史文化資源的保護,還原一個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景觀體系已刻不容緩。以廣西融安縣沙子鄉樟家屯“夢里水鄉”景觀規劃設計為例,分析了壯族村寨景觀規劃項目開發及文化融合中需要解決的幾個問題[3]。

        2 “夢里水鄉”項目概況

        2.1 項目區域概況

        融安縣位于廣西北部,地處北緯24°46′~25°34′,東經109°13′~109°47′,面?e2905 km2,東面與臨桂等縣接壤,南面與柳城、鹿寨等縣毗鄰,西面與融安縣相鄰,北面與三江、龍勝縣交界。融安縣地勢北高南低,東面為石灰山地,喀斯特地貌發達,西面為丘陵,中部較為平坦。

        沙子鄉全鄉土地面積142 km2,耕地面積21337畝,其中水田14630畝,旱地6707畝,氣候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氣溫17.8 ℃,年均降水量1536 mm。當地居民民風淳樸,熱情好客,全鄉總人口13290人,其中農業人口12800人。轄區內居住著漢、壯等民族,其中壯族占全鄉人口的68%。全鄉鄉村生態旅游資源豐富,其中庫容為354 m3的社宜水庫,環境清靜,風景優美。

        2.2 建設項目基本情況

        樟家屯民族村寨位于沙子鄉南部,沙子河河畔,全屯有60多戶,240多人,管轄面積3836.36畝。樟家屯用地范圍有山有水,西北面是青松蒼翠的后龍山及竹石奇徑,河對岸是前山和茶園,南面臨一湖碧水,江面寬闊,江岸自然曲折婉轉,天鵝嶺、白山、獨山千峰競翠,風景優美,視野開闊,山上巨石盤踞,懸壁峭??,宛如護首。沙子河S形壩蓄水分段,上游有沿河碼頭、水際游步、古樹撫江、游場水草;下游則跌水噴涌、河灘沙地、湖水平幽、田園獨處。白山嶺上巨石聳立,猴臉面江;天鵝山橫伸江尾,似天鵝拂水;獨山孤居一方,與白山峽水成谷,形成“天戶開、地戶閉”的自然風水格局,景觀條件非常優越。

        3 項目景觀規劃設計布局

        3.1 景觀規劃設計原則

        3.1.1 突出“水鄉文化”的自然山水組合原則

        彰顯樟家屯水之韻,突出水資源、水文化的挖掘和展示,設計盡量嚴格保留原有的自然水景生態資源,保留沿江沿湖的自然岸線、林木、竹林及場地上原有的果樹植被,對原有河道適當整合充分利用,在下游建設蓄水堤壩以提高水位,擴大湖面。依托沙子河兩岸山巒地形、居寨田園、奇石林翠及前景之天鵝湖,共同營造獨特的山水空間。在大水面上既保留原有S堤壩、沙灘、碼頭等,又根據水流現狀恢復古水車(水輪水車和腳踏水車),設計了人工自拉式渡船,開發水上游船、劃船、竹排、游泳、垂釣、水上步行器、水上牌樂等對自然生態水體無污染無破壞的娛樂活動。

        3.1.2 突出“田園文化”的壯族鄉村風貌原則

        樟家屯屬于喀斯特地貌,山巒地形空間獨具特色,風水形態頗佳。前山、茶山、獨峰、白山、天鵝嶺、后龍山將樟家圍合在沙子河一側,沙子河兩岸地勢平坦,是河谷坦地,形成田園風景。這種有山、有水、有田、有寨、有樹的鄉村景觀宛自天成。自然之內涵,田園之爽朗,文化之靈動,以沙子河水線為設計主軸,展示兩岸田園圖案,納入樟家炊煙,營造“一方鄉愁”之靈氣。

        3.1.3 突出“生態文化”旅游產品參與體驗原則

        分析現代人們對鄉村生態休閑生活的需求,結合樟家屯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觀特色及地形地貌特點,以水上娛樂、鄉村體驗、文化體察為主要功能,滿足人們體育休閑、農業體驗、山水養生、景觀游覽等需求。

        3.2 生態旅游規劃景觀布局

        3.2.1 景觀框架

        根據樟家屯自然資源與景觀現狀、特點,結合自身山水空間特性,在規劃設計上突出其優美的自然山水景觀資源,展示樟家屯的自然生態居所,體現“夢里水鄉”的地域風景及文化底蘊。緊緊圍繞“水鄉”的內涵,融合民族鄉村田園特色,滿足現代人對運動休閑、觀光旅游、文化體驗的需要,為人們提供高品質有特色的生態型鄉村休閑游憩空間。在具體構思上,以“五緣”之處理手法將景物序列及景物空間有機搭接與優化,成為樟家屯“夢里水鄉”的設計理念與景觀主題。

        “五緣”,即“水之緣”:充分利用沙子河(天鵝湖)創設親近水、體驗水、娛樂水的景致;“田之緣”:彰顯樟家沿湖田園自然風貌營造多彩生態田園,徜徉于花海中;“綠之緣”:感受樟家山之綠、地之綠、茶之綠,看花山茶山,觀生態果品; “石之緣”:平遠觀奇峰崖壁,深近察竹林石徑,一花一世界,一石一心得;“文之緣”:體察壯族民居建筑,悟道樟家村寨文化,文情涌思,上善若水。

        以自然山水生態景致為基調,密切田園與水際環境空間,提升樟家屯人居生態環境,營造“水鄉”文化情懷,依托沙子河環抱之水及兩岸風光,將樟家屯民族村寨打造成具有運動休閑、旅游觀光、文化體驗等功能的鄉村型自然生態游憩景區。因此,在規劃設計框架上提出“一核一環一線二軸”的空間布局。

        其中“一核”指樟家壯族民居文化景觀展示核。該核突出樟家建筑文化及民族風情文化的綜合展示,景物成點、片式分布,主要有樟家民居建筑、民族文化園、民族文化館、古碼頭、S堤壩、民族餐館等景觀,是樟家民族村寨核心文化區。“一環”為鄉村生態廊道景觀環。該景觀環以自然生態藍本為基調,山、水、道、果、林相互烘托,層層打造,景景有致。能觀古樟、能采摘果品,能看白山風光,能游茶山、品嘗野花,能戲水游泳、能進農家客棧。“一線”即天鵝湖田園序列景觀線。重點景物有天然游泳場、S堤壩、浪漫沙灘、天鵝湖田園風光、時花園、特色瓜果園、燒烤場、滾水壩等。“二軸”以東西向特色景觀序列軸和南北向景物遞進序列軸構成。前者軸線布局地形起伏、山水互動、奇石叢竹、民居錯落,可平遠、深遠觀景;南北向景物遞進序列軸則突出南北軸向景物空間序列控制,展示樟家民族村寨風貌、喀斯特石山峰巒地貌及地形谷地,彰顯美麗生態鄉村的景觀綠化。

        3.2.2 景觀功能布局

        樟家屯“夢里水鄉”項目按功能進行區劃,功能區劃確定后再布置景物景點。根據項目綜合功能需要,劃分為四大功能區:村寨文化集聚區、田園水景休閑區、生態茶園體驗區、石山生態康復保護區。

        (1)村寨文化集聚區。體現“文之緣”、“石之緣”。以展示樟家民族村寨壯族民居風貌、壯族文化及天然生態山石游道為主要功能,融入民寨作坊、民族表演、打造自由活動、壯族文化展示、生態停車、游客服務等鄉村文化旅游地。保留現有壯族民居空間,通過民居保護與特色改造,形成文化展示空間。利用后龍山奇石徑及登山游道形成片狀游覽地。登山(后龍山)遠觀天鵝湖水悠悠、茶山朦朧,近看民族村寨炊煙縷縷、湖光水影,悟大地之壯懷,樂山水之情韻。

        (2)田園水景休閑區。由水道為線,兩岸峰巒為豎界,田園為景面,形成豐富的立面景觀。功能布局:河道風光、天然游泳、生態游船、戲水游樂、田園體驗、垂釣休閑等功能,主題以“天鵝湖”水龍文化為切入點,創設水景文化,布局民族養生餐館、水上活動場、浪漫沙灘、田園花海及輕松垂釣等。

        (3)生態茶園體驗區。本功能區通過適當用地分隔建成茶園,實現片狀生態茶園視面,通過規劃建設龍盤茶香主題建筑及布局蘊茗亭、游山步道等將茶園空間打造成既可制茶、品茶,又能進行茶文化培訓、茶文化展示的活動場地。茶文化體驗(提供采摘茶葉、制作茶品、品嘗茶香、游玩茶園等)成為樟家屯水鄉文化之特色。

        (4)石山生態康復保護區。以保護喀斯特山地生態原生條件為核心功能,保護好樟家現有果樹種植地、竹林地及風景林地。石山峰巒嚴禁采伐天然林木,全部封山育林,保證自然生態康復。

        4 項目生態文化融入途徑分析

        4.1 打造“水鄉文化”產品

        鄉村生態旅游開發各地正在迅猛發展,誰的資源開發得好,產品有特色,在市場中占有地位,誰的效益就高。樟家屯以水鄉為主題,突出水鄉生態元素,這是依托自身資源確立的指導思想,在沙子鄉沿線生態資源中獨具匠心,區域內具有資源唯一性。因此,水鄉建設必須融入傳統水鄉元素與現代水景要素,通過優化組合形成核心產品。

        4.2 彰顯“鄉情文化”品牌

        一方土養一方人,加快地方經濟發展,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是鄉村旅游景觀開發的重任之一,也是今天建設生態鄉村及綜合示范村屯需要。在這方面,必須關注民族村寨對生活水平與生活品質的渴望。而最能體現鄉情文化的就是“營造對家鄉眷戀”之“鄉愁”。通過建設樟家文化館、樟家古寨、農家書屋、民族舞臺、樟家屯文化園、古水車、古泉、石涼軒等,展示對家鄉的眷戀。

        4.3 突出“生態情感”回歸

        生態旅游之本是生態文化的體驗,是對鄉村可持續發展的感悟。鄉村生態情感就是對自身優美生態環境及生態居所的期望,在此基礎上涌動對環境及資源的保護,如保護好鄉間田園、生態果園等。因此,在規劃中務必按照生態學原理、人居環境理論,融合建筑學、美學、人文學及環境科學,進一步構建完善水鄉的旅游環境。生態旅游過程是一種學習教育、娛樂休閑、修身養性、獲取知識的過程,也是感悟自然,體會人與自然相互交融的過程。因此,無論是水寨旅游產品策劃、旅游服務,都應讓生態環境理念滲透其中,使游客在自然生態景域游玩中提升素養,學會尊重自然、尊重生態、尊重環境,反過來更加愛護這方水土。

        4.4 展示“民族文化”風情

        當今旅游發展的特點之一就是從傳統的觀光旅游轉到文化體驗旅游中來。人們更加關注自然生態和自身人居環境,由此很多人都樂意到自然生態環境優美和文化風情濃郁的地方旅游體驗,開展各種各類活動,從城市壓抑中解放出來。樟家民族水寨建設正是展示民族旅游文化的好平臺。這此要素如鄉村的民居建筑、民風民俗、民間活動、民間宗教等。今后在水鄉管理、產品創新、資源完善等方面都要從文化資源入手,通過適當媒介、方法表現出來,水鄉的人文產品會更豐富,文化底蘊更豐厚。

        第9篇:鄉村景觀規劃設計范文

        >> 舒城縣干汊河鎮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現狀與建議 舒城縣蔬菜產業現狀及發展對策 舒城縣森林防火現狀及對策 舒城縣主要承接產業的實證分析 舒城縣茶產業發展SWOT分析 舒城縣柏林鄉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發展現狀及對策 舒城縣油茶栽培管理技術 舒城縣農村“三資”管理存在的問題及監管對策 舒城縣高峰鄉民生工程實施現狀及對策 舒城縣現代農業發展現狀及對策 舒城縣一事一議資金管理現狀及對策 舒城縣耕地地力現狀與種植業合理布局初探 舒城縣畜牧業發展現狀及對策 舒城縣蔬菜生產流通環節現狀及對策 舒城縣農機化發展現狀與對策 舒城縣生物防火林帶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基于小波分析的舒城縣暴雨氣候特征分析 舒城縣氣象局一次網絡故障分析及解決 2013年舒城縣晚粳機械化插秧試驗研究 舒城縣干汊河鎮農村土地流轉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

        [2]安徽省城l規劃設計研究院.合肥市包河區美好鄉村田園都市布點規劃――都市綠色社區、田園生態社區布點規劃(2013―2020)[R].2013.

        [3]宋京華.新型城鎮化進程中的美麗鄉村規劃設計[J].小城鎮建設,2013,(2):57-62.

        [4]劉濱誼,陳威.關于中國目前鄉村景觀規劃與建設的思考[J].小城鎮建設,2005,(9):45-47.

        [5]黃德清.合肥市美好鄉村規劃與實施建設的思考[J].工程與建設,2014,28(3):312-314.

        [6]中國舒城[EB/OL].http:///.

        [7]胡燕燕,曹衛東.近三十年來我國城鎮化協調性演化研究[J].城市規劃,2016,40(2):9-17.

        [8]唐祖輝.新農村景觀的鄉土特色表達策略研究――以浙江美麗鄉村建設為例[D].杭州:浙江農林大學,2013.

        [9]駱敏.美好鄉村建設的現狀及路徑――以月亮灣村為例[D].安徽:安徽大學,2013.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真实国产乱子伦对白在线播放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国产不卡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亚洲第一成年男人网站 |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V日本亚洲 | 欧美精品免费人爱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