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計算機系實訓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專業(yè)規(guī)范;培養(yǎng)計劃;課程考核;實訓
1信息社會對計算機人才的需求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發(fā)表的《高等學校計算機與技術專業(yè)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報告暨專業(yè)規(guī)范(試行)》報告[1]提出了信息社會對信息人才的需求。非常明確地指出計算機專業(yè)就業(yè)出現困難的主要原因,不是數量太多或質量太差,而是滿足社會需求的針對性不夠明確,導致了結構上的不合理。
根據寧夏大學對2008屆以前的三屆學生畢業(yè)去向的不完全統計,約有30%~35%的畢業(yè)生進入企事業(yè)單位,任職于信息化維護、建設等崗位;20%~25%的畢業(yè)生進入計算機軟件開發(fā)企業(yè),從事軟件開發(fā)工作;10%~15%的畢業(yè)生從事計算機系統集成領域的工作,成為工程人才;25%~40%的畢業(yè)生從事非計算機行業(yè)的工作。在針對企事業(yè)單位的需求調研中,我們總結出他們對人才需求的以下要求。
1.1專業(yè)能力要求
信息社會進入全面發(fā)展階段。電子商務、電子政務、企事業(yè)信息管理等需求的擴大化,信息處理的普及化和全面需求,要求從事信息技術工作的科技人員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開拓能力,更要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和鉆研精神。即他們能夠根據所從事行業(yè)的特點,在產品生產、企業(yè)內部管理、企業(yè)信息化管理等方面運用信息技術,提高企業(yè)的競爭能力,而且都應具備較強的學習能力和綜合運用專業(yè)知識的能力。
1.2專業(yè)素質要求
計算機相關領域的科技人才應該能滿足社會和行業(yè)的需求。企事業(yè)單位和國家信息系統的建設與運行維護,計算機硬件、軟件系統規(guī)劃,以及針對各行業(yè)信息化系統工程等相關領域的建設等,都需要大量的人才。因此,在培養(yǎng)方向上,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yè)不僅應有對從事計算機軟硬件研究、開發(fā)人員的素質要求,還應注重對學生系統工程等素質的培養(yǎng)。這些素質培養(yǎng)雖然在學校不能全部實現,但應在培養(yǎng)體系中給予適應訓練。
1.3專業(yè)知識要求
在對計算機科學技術不同方向人才的培養(yǎng)上,不同體系有較大的差別。對于軟件工程方向的人才,要求專、精;而對于計算機應用方向的人才,應使他們建立更寬泛的知識體系,以適應社會對信息化建設中全面開展信息系統工程的要求。
2我校計算機專業(yè)現狀及困境
寧夏大學地處西北欠發(fā)達地區(qū),主要為本地的經濟建設培養(yǎng)各類人才。招生對象以寧夏本地為主,同時面向全國招生。由于中學教育資源存在地域化差異,中學教育資源呈現城市化趨勢,因此寧夏大學的生源主要來自農村。寧夏大學的平均學費與其他高校相差較大,與發(fā)達省份相比,平均學費約為其他大學的一半左右。計算機專業(yè)學費屬全國計算機專業(yè)的最低學費。
2.1生源情況調查
對于2008級(120人)與2009級(119人)計算機專業(yè)的學生生源總體情況,我們做了3項調查,即生源來源地調查、家庭收入調查、對計算機相關認識的調查,調查結果如表1、表2、表3所示。
寧夏大學招收的本地學生比例為90%,外地學生比例為10%,絕大多數來自農村。農村或非中心城市的中學信息設備配置較弱,對信息技術課程重視不夠,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缺乏相應的教師。因此,學生對計算機的了解程度較低,對計算機應用了解的學生比例不到20%,大多數學生專業(yè)選擇的原因來自父母或者親朋,他們對計算機專業(yè)的學科認識幾乎沒有。
2.2環(huán)境困境
寧夏區(qū)內的計算機公司較少,銀川市計算機及相關公司大約為230多家。其中,真正從事軟件開發(fā)類的專業(yè)公司在40家左右,但人數在30人以上的軟件開發(fā)公司不到10家。實訓機構只有3家,其中2家實訓公司于2009年成立;另外一家是西安的公司,借助于網絡視頻進行培訓,從2008年才開始在寧夏開展業(yè)務。同沿海和發(fā)達城市相比,寧夏的計算機軟件、硬件研發(fā)市場比較小,學生參觀、交流、學習的機會很小。
相比其他大學,我校師資隊伍的建設也比較滯后。年輕教師的比重較大(35歲以下教師占學院計算機教師人數的73%),教師數量有限(專業(yè)課教師18人),承擔第一線教學工作教師的教學任務較重。另一方面,寧夏與信息技術相關的科研項目支持力度較小,教師承擔的科研項目較少,尤其缺少與企業(yè)聯合的橫向課題。因此,教師缺乏實際軟件工程和項目研發(fā)經驗,年輕教師大都是高校畢業(yè)后直接承擔教學任務,缺少教學經驗。而隨著IT行業(yè)的快速發(fā)展,間接給專業(yè)教師的教學造成了極大的技術壓力。
3教學改革與實踐
根據我國新時期發(fā)展的特點,高等學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學指導委員會認真分析了目前計算機專業(yè)教育的狀況和面臨的問題,提出以“培養(yǎng)規(guī)格分類”為核心思想的計算機專業(yè)發(fā)展建議。體現了滿足社會對不同人才培養(yǎng)的需求,體現了教育部對不同類型學校分類指導的原則。
《高等學校計算機與技術專業(yè)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報告暨專業(yè)規(guī)范(試行)》[1](以下簡稱《規(guī)范》)給出了計算機專業(yè)三個方向的最小核心課程及最少課時數,并強調高校應能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因此,根據《規(guī)范》的具體指導思想,我校從2008級開始,逐步對教學體系進行整理改革。并從2009年開始,逐步推行新的教學培養(yǎng)計劃和教學體系。
3.1強化專業(yè)基礎課,強調課程關聯
寧夏大學教學培養(yǎng)計劃一直以來都遵循教育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yè)的課程計劃體系。近年來,計算機專業(yè)的就業(yè)市場對學生基礎知識、專業(yè)素質以及掌握技術的要求變化較大,但由于寧夏地域具有信息相對閉塞的特點,因此對計算機專業(yè)的就業(yè)市場變化反應較慢。借助專業(yè)規(guī)范試點工作,在學校領導、教務處的支持下,我們借鑒其他一些地方性大學的做法[2],對教學培養(yǎng)計劃做了相應的調整。主要內容有以下3點:
1) 結合西部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調整課程和內容;主干課程設置強調課程關聯程度,開設學期經過嚴格討論。
2) 計算機科學方向:主要是打牢基礎,增加選修,拓寬學生的專業(yè)視野與就業(yè)方向。
3) 軟件工程方向:精修專一,系統規(guī)范,理論與方法并重。
3.2實踐貫穿課程專業(yè)主干課程
說到主干課程,除相應的通修課程做了小改動外,計算機核心課程從原有的20門課程減少到16門課程。我們合并了計算機系統結構、微機原理等一些課程,并重點對16門課程中的部分關鍵課程增加課程設計,作為新的課程。我們減少了一些理論課程的講課時數,加大實驗力度。在課程銜接方面,通過課程教師的探討和對以往學生學習掌握程度、學習實踐過程的了解,我們調整了課程銜接關聯度,加大關聯度課程的課時數。
例如,我校計算機專業(yè)的學生大部分來自農村,在沒有完備的實驗器材與實驗課程支持的情況下,對于計算機學科的原理課程,尤其是計算機系統結構與微機原理等硬件理論課程,學生很難進行理解和掌握。因此,我們將這些課程進行了合并。針對大部分學生計算機使用程度不高的情況,我們在算法設計語言課程上加大授課力度和實驗力度,講通講透。尤其針對數據結構課程需要的指針部分,重點講授,并與數據結構授課教師一起設計并完成算法設計語言的課程設計(2學分),使算法設計語言與數據結構課程緊密結合。以前軟件工程和數據庫原理課程均開設在第6學期,但軟件工程課程近幾年一直堅持以實際軟件項目及文檔為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訓練,進行課程結題,學生對數據庫設計及使用的需求較迫切。因此,我們提前到第5學期開設數據庫原理課程,較好地滿足學生貫穿和掌握知識的要求。
對于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方向的學生來說,大部分學生并非選擇軟件方向就業(yè),更多的學生是在企事業(yè)單位中進行信息化建設,開展業(yè)務系統的維護和規(guī)劃工作。因此,在計算機專業(yè)的課程設置上,縮小核心課程,增加選修課程,拓寬學生的專業(yè)視野,是首要需求。例如,從大一開始,我們就增加了計算機維護、維修課程,由實驗室教師講授,并鼓勵學生考取相關維護維修證書。在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課程上,更強調對于信息系統的規(guī)劃。在學生選取第二學位的時候,舉辦一些講座,給學生以指導,使學生能夠將計算機專業(yè)與選修的第二學位專業(yè)有機地集合在一起。
而對于軟件工程方向的學生來說,專業(yè)方向比較專一。因此,在課程規(guī)劃中,我們在認真研討《規(guī)范》后,決定減少計算機專業(yè)中的一些常規(guī)性理論課程。如對計算機系統結構等偏硬件理論的課程,我們加大圍繞軟件專業(yè)方向的課程力度,還增加面向對象設計與UML、軟件實例分析、軟件過程管理、軟件體系結構等課程,并加大軟件分析、軟件設計、軟件開發(fā)類技術課程的課時數,增設專門的課程設計,將軟件方向的學生培養(yǎng)成專門的人才。
在整個教學計劃中,我們增加了實驗、實踐課時數。針對一些后繼課程的基礎課程,我們增加課程,將其專門作為一門學分課程開設。算法設計語言、數據結構、軟件工程、面向對象的分析、數據庫原理等,屬于技術性、實用性較強的課程,是學生畢業(yè)設計中必須用到的知識課程體系,也是企業(yè)針對就業(yè)學生基本測試的技術性內容。我們開設相應課程,將其納入學分課程的體系,在理論課程開設的后一學期開設實驗課程,對學生進行技術性質的培養(yǎng)和訓練。
根據《規(guī)范》要求的課程時數,我們在教學改革中詳細對比了改革前后的課時量,如表4所示。從表中可以看出,改革重點加強了實驗課程及實踐環(huán)節(jié),壓縮理論課程,強調精講多練,強調技能訓練,從理論走入實踐,從實踐中理解理論知識,改革前與改革后的理論/實踐比已接近或達到了《專業(yè)規(guī)范》的要求。從2008級在原來培養(yǎng)計劃上進行的小范圍試驗情況看,學生對課程改革的反饋較好。學生在機房的實踐時間增加,對實驗課程的積極性提高,一些學習程度較好的學生被教師挑出,參與到一些教師的實際項目中。從2009級開始,參與教師科研項目的學生增加了40%(達到10人/級)。而且,以前基本上從大三才開始有興趣進入項目組的學生,現在已經提前到大二第二學期就開始介入。
3.3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作為西北欠發(fā)達地區(qū)的高校,地理條件不占優(yōu)勢,待遇水平處于全國高校普遍水平之下,因此師資隊伍的建設難度較大,師資隊伍建設是類似寧夏大學這類學校的軟肋。博士引進困難,計算機公司環(huán)境也較差。一方面,來自學術界的優(yōu)秀人才難以引進;另一方面,計算機的專業(yè)公司較少,也使得本校的計算機專業(yè)教師難與當地計算機專業(yè)公司交流與合作。
針對上述情況,我們主要采取以下幾種解決方案:
1) 校外培訓。
與武漢、濟南、石家莊等地的大市場環(huán)境相比,寧夏本地的計算機公司實力相對比較弱,高校與他們合作的機會不是很多。計算機專業(yè)對教師的要求比較高,在計算機軟件相關技術發(fā)展速度比較快,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應用范圍比較迅速的情況下,僅僅憑教師依靠教材、資料和網絡自我修煉提高,難度很大。在與中國軟件行業(yè)協會和一些培訓機構取得聯系后,從2008年開始,學院在每年的假期都有計劃地送教師去實訓機構培訓?,F在已接受培訓的教師為4人次。
2) 項目驅動[2]。
我們規(guī)定,有項目的教師必須在項目的進展同時組織若干個本科生參與項目,將自己項目的部分內容分配給學生開發(fā)和研究。這樣教師在進行項目研究的同時,能夠將學生組織起來,以實際研究訓練和引導學生。同時,變單一的科研項目為管理過程,通過項目的分解、技術的配合、資料的查找、研究范圍的確定、人員的管理等,鍛煉教師對項目的管理能力和團隊協調能力。
3) 爭取學生創(chuàng)新項目的申請。
我們學院鼓勵教師申請大學生創(chuàng)新項目,并且在強調創(chuàng)新的同時更多地強調項目的實際性和可用性。鼓勵沒有項目的教師在帶領大學生開展創(chuàng)新項目過程中指導學生,完善自己。
4) 鼓勵教師積極與其他行業(yè)聯系。
我們學院鼓勵教師與其他行業(yè)聯系,爭取其他行業(yè)的橫向課題。學院擬進一步制定計劃,對教師申請的橫向課題給予一定的獎勵。
3.4改革實驗及實踐環(huán)節(jié)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是一個實踐性非常強的專業(yè)。實踐教學是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也是專業(yè)課程中密不可分的部分。實踐教學包括課程實驗、獨立設置的實驗課程、課程設計、教學實習、社會實踐、科技訓練、綜合論文訓練等多種形式。實踐教學是教學計劃實施中的重要一環(huán),因為社會對畢業(yè)生的實踐動手能力要求越來越高。
由于西部高校學生的家庭收入較低,負擔較重,學費普遍偏低,因此,采用南方高校的學校資助大規(guī)模實訓機構實訓,對于以寧夏大學為代表的西北高校是非常困難的。我們針對上述情況,對實驗與實踐環(huán)節(jié)進行了一些改革。
1) 取消筆試,以實踐作業(yè)考核。
對學生的調查研究顯示,我校部分學生來自城市,對計算機的使用較為熟練,而大部分學生來自農村,對計算機的使用比較陌生。因此,針對一些基礎性課程,我們采用先考再講的方式教學。
以計算機導論課程為例。該課是對計算機專業(yè)的概述性學科引導,雖然我們選派了專業(yè)能力較強的教師講授,但由于課程的知識內容龐雜,理論性較強,對學生的引導意義并不大。而學生在后期學習時,對辦公軟件等基本技能知識的使用較多,但因學生掌握程度不同,講授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對于部分學生,我們采取設定技能目標,讓學生自學并進行考核的方式開展教學。程度較好的學生可以提前取得學分,而對程度較弱、考核不及格的學生,教師再進行講授。
在進行專業(yè)技能講授時,教師壓縮理論部分,以學生掌握實際技能為目標,讓學生從技能入手,通過加大實驗課內容,加強教師實驗指導,加深學生對課程內容的掌握。以軟件工程、數據庫原理等課程為例,我們采用完成綜合的、貫穿整個課程內容的大作業(yè)形式結課,替代傳統的筆試考試,避免學生以記憶、背誦為主的考試形式,讓學生以掌握技術為主線理解理論知識,加深對課程內容的理解。
2) 增設課程設計,加強課程實訓。
寧夏的實訓公司較少,價格對學生來說較高,學校也無經費對學生外出實訓進行支持和補助。因此,我們必須從教研室內部開始增強對學生技能的實訓。從2009年開始,我們開設了獨立學分課程的“課程設計”。例如,針對算法設計語言、數據庫原理、軟件工程等關鍵課程開設課程設計,選派有經驗的教師指導“課程設計”。指導教師在課程設計之前,必須完成3~5個綜合的設計題目,且對題目的要求、掌握內容、規(guī)范、達標準則等相關細則進行描述,或分組,或讓學生單獨完成。每次的課程設計必須增設新的設計題目,并根據學生完成的情況,對原有設計題目進行細化、修改,并會同相關課程的教師評議通過。經過多次課程設計的積累,教師逐步匯集、完善一門課程設計的實訓手冊。這些手冊雖然達不到軟件公司實訓的要求,但從學生技能的實踐角度看,則能形成一定的規(guī)范。
3) 建立多種形式的實訓機制。
從2010年開始,寧夏大學成立了“計算機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組長為主管教學的副校長,負責出面聯系企業(yè),盡量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我校采用逐步通過學校劃撥部分經費,學生承擔部分經費,到信息技術產業(yè)發(fā)達的成都、大連實訓基地進行專業(yè)實訓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實訓。
學院正在與多家實訓公司談判,想進一步與實訓公司合作,將實訓公司請進來,將實訓體系納入到學期的教學活動中,進一步完善實訓體系。學院也在逐步與外地高校進行緊密合作,通過挑選少量學生假期互換、互訓的形式,擴大教師、學生視野,逐步建立多樣有效的實訓模式。
4) 開展職業(yè)規(guī)劃教育。
通過對學生的了解,我們發(fā)現大部分來自農村的學生對計算機的應用范圍、專業(yè)就業(yè)意向、工作技能都缺乏了解。雖然專業(yè)教師在新生教育中有描述,在實際課程中有對技能應用的引導,互聯網上也有對相關專業(yè)就業(yè)的方向介紹,但由于大部分學生缺乏對實際環(huán)境的認知,對專業(yè)、技能等學習目的仍比較茫然。
因此,從2010年開始,我們配合教學過程聯系相關企業(yè),現已聯系3家計算機企業(yè)與一些對計算機應用較多的企事業(yè)單位,分別在新生入學教育階段、二年級專業(yè)基礎課結束階段、四年級畢業(yè)實習前期對學生進行職業(yè)規(guī)劃教育。一年級進行認知教育,讓學生了解計算機的應用范圍,明白專業(yè)的前景;二年級結束時,組織學生到計算機公司參觀,邀請計算機公司的技術人員進行不定期講座,讓學生了解計算機行業(yè)的人才需求、基礎知識的需求和三、四年級專業(yè)知識準備以及就業(yè)的知識積累;四年級開始,組織學生在不同的企事業(yè)單位實習,讓學生了解就業(yè)及相關準備工作,并根據不同的就業(yè)方向選擇畢業(yè)設計課題,提前對市場進行了解并作出相應準備。
4結語
作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yè)規(guī)范辦學試點地方院校之一,寧夏大學在諸多困難下做出努力,希望能為各兄弟院校借鑒和參考。從2008年部分課程試點改革,到2009年實行新的教學培養(yǎng)計劃,我們也在逐步地探索。下一步,我們想開展新、老教學計劃與課程體系的分班教學比較試驗,通過實踐加強教學改革研究,積累寶貴的試驗數據與試點經驗,加強對各種學科教學計劃與課程體系早期評價方法的研究,盡早進行科學的分析和衡量,排除存在明顯缺陷的改革方案。從某一門課程、某一方面的實驗內容、某一項教學手段的改革開始,形成一個具有完整體系、有推廣價值的教學方案。
同時,我們也注意到,由于對研究能力、學歷的要求,更多的高校教師是從學校到學校。無論從教學實踐能力上,還是更多地為社會服務的思路上,還存在很大的不足。學科發(fā)展快,知識更新周期短,國家投入又太少,而與社會同行相比,地方高校的計算機專業(yè)教師收入又嚴重失衡,致使高校計算機系對年輕人失去吸引力。據了解,全國大多數大學的計算機系都處于缺編狀態(tài)。我們能否打破編制的慣性思維,更多地引入企業(yè)技術人才,擔任客座教師講授課程;能否形成完備的計算機專業(yè)教師實訓機制,實行雙師型教學機制[3];能否逐步開展與企業(yè)、社會實際業(yè)務相聯系的橫向課題評價制度,都是需要進一步思考和探索的課題。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高等學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學指導委員會.高等學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yè)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報告暨專業(yè)規(guī)范(試行)[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李郁峰,陳念年. 地方院校計算機本科人才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培養(yǎng)的一種有效模式[J]. 計算機教育,2009(10):12-14.
[3] 龔聲蓉,楊季文,朱艷琴. 校企合作,培養(yǎng)IT應用型創(chuàng)新人才[J]. 計算機教育,2008(21):23-28.
Problems and Measures in Training Computer Technicians in Regional Colleges
LIU Fuxiang, ZHAO Guodong
(School of Mathematics & Computer Science, Ningxia University, Yinchuan 750021, China)
關鍵詞:高職院校;計算機實訓室;管理;維護
中圖分類號:TP308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9599 (2011) 19-0000-01
Vocational Computer Training Room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
Liu Lingping1,Ye Hui2,Liu Guoping3
(1.Jiangxi Tourism Business Vocational College,Nanchang330100,China;2.Jiangxi College of Construction,Nanchang330200,China;3.Yingtan Technical School,Yingtan335000,China)
Abstract:Vocational computer training rooms for computer practice teaching,training professionals,is an important base for scientific research,is to run one of the basic conditions for vocational schools.Therefore,a computer training room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Keywords:Vocational college;Computer training room;Management;Maintenance
隨著計算機與網絡通訊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人類進入了以信息知識為重要資源的信息時代。計算機實訓室是為滿足教學、培養(yǎng)學生實踐動手能力而建立的重要平臺。但是由于計算機軟件的技術不斷更新,占用空間也越來越大,高職院校計算機實訓室的系統管理和維護工作也就越繁重,實訓室管理工作難度增大,經常會出現軟硬件損壞等故障。如何采取快速實用的方法,科學有效地進行計算機系統保護和維護,創(chuàng)建穩(wěn)定可靠的實訓環(huán)境,避免和解決這些問題的發(fā)生,有效提高計算機實訓室管理水平,是我們值得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高職計算機實訓室在管理和維護中存在的問題
(一)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機房管理人員必須要有高度的責任心,重視其本職工作。而事實上機房管理工作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簡單,計算機機房管理牽涉面廣,技術難度大,許多機房管理人員的日常工作量較大,包括機房的日常軟、硬設備維護,學生日常上機安排,網絡故障排除,機房的防火、防盜,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及培訓等等。而且各個實訓室的計算機硬件和軟件配置不統一,安裝軟件的版本不統一,這就要求機房管理人員要有較強的計算機維護能力,能夠在短時間內排除故障。因此,計算機實訓室管理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一定的技術難度,必須努力提高計算機實訓室管理人員水平,通過自學、進修等方式掌握新技術,用科學的方法進行管理。
(二)計算機軟硬件易于損壞的問題。為了滿足計算機教學任務的要求,每臺計算機需要安裝多種操作系統,而且又要安裝各種應用程序。因此需要花較長時間。上機人員私自將個人硬盤、U盤、MP3、光盤等帶入機房,在硬盤或服務器上放置大量的個人文件,導致系統運行速度降低,甚至有大量的感染病毒的文件也被放置在計算機內[2]。
(三)計算機實訓室的環(huán)境問題。高職院校計算機實訓室的使用一般是每天從早到晚,使用較為頻繁,不僅承擔全校計算機基礎課與專業(yè)課的上機教學、考試和科研任務,還承擔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和培訓,再加上上機人員較多,部分上機人員不遵守實訓室管理規(guī)章制度,造成實驗室空氣質量較差??諝庵械幕覊m在計算機內部不斷的積累,導致電路板老化和損壞。由于計算機實訓室一般要使用空調,空氣、環(huán)境比較干燥,極易引起靜電的產生,容易導致計算機硬件故障的發(fā)生[1]。
二、完善高職院校計算機實訓室的管理和維護的幾點建議
(一)計算機軟硬件的管理和維護。計算機硬件設備是精密的電子設備,對工作環(huán)境的溫度、濕度、灰塵及電源穩(wěn)定性都較為敏感。制定周密的硬件檢查與維修計劃,保持良好的工作環(huán)境是延長硬件使用壽命的有效手段。在日常維護中應定期打開機箱檢查接線、插口、內存條、顯示卡等有無松動。監(jiān)督上機人員正常關機和關閉顯示器,這樣可以避免打開總電源時,瞬間產生的電流對計算機電子元器件的沖擊;拆裝硬盤時要盡量避免振動,以防損壞硬盤,造成不必要的損失;禁止帶電拆卸設備,維修時要先釋放人體靜電,可以用手觸摸大的金屬外殼,也可先用水洗手待擦干后再行操作,以免產生靜電燒壞主板和設備接口[3]。
對于計算機軟件的維護一般是要在每學期開學時重傳一遍系統和定期做文件的備份。因為在正常的操作計算機的時候,有時會不小心誤刪了文件,嚴重的話會導致意想不到的后果。如果事先做過備份,那就不會出現問題了。也可使用硬件還原卡等,這些硬件設備或功能軟件都可以在重新啟動系統時使系統恢復到使用前的狀態(tài)。做好計算機病毒的預防工作,對計算機危害最大的是計算機病毒。為了對計算病毒做有效防范,應建立有效的計算機病毒防護體系,建立多個防護層如:訪問控制層、病毒檢測層、病毒層等,有效抑制病毒對計算機的侵害。
(二)高職計算機實訓室教學的管理。計算機實訓室教學的管理也是計算機實訓室管理和維護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首先要了解本學期上機實訓班級、人數、課程內容等,然后根據其具體情況安排上機實訓的時間和地點。做到統籌管理,既能保障完成實訓教學任務,又能充分利用現有計算機實訓設備。
(三)計算機實訓室環(huán)境及安全的管理和維護。要做好計算機實訓室的環(huán)境及安全管理工作。在計算機實訓室里要盡量避免灰塵,防止靜電,上機人員進入實訓室時必須換上實訓室的專用鞋套。實訓室中的濕度和溫度都不能太高,要經常開窗換氣,利用實訓室空閑時,徹底打掃衛(wèi)生,鍵盤、鼠標定期用無水酒精消毒,以防止病菌在實驗室內傳播,影響上機人員身體健康。盡量使室內溫度控制在10℃~30℃之間,濕度控制在在30%~80%之間,特別是在夏天要注意降溫和防潮[3]。加強防盜安全管理,最好在實驗室安裝電子監(jiān)控設備。為了防范計算機設備被盜,在離開實驗室時,應鎖好門窗,嚴格管理。在放長假期間應做好值班安排。要預防火災的發(fā)生,離開時應斷開電源開關,以防長時間通電造成火災;定期對線路進行檢查,發(fā)現老化線路要立即進行線路整改。在室內顯著位置放置干粉滅火器,以防萬一。
總之,技術維護與管理是計算機實訓室永恒的課題,作為高職院校的計算機實訓室,應從實際工作出發(fā),結合自身的特點,在高職計算機實訓室管理方面更加規(guī)范化、科學化。這就需要實訓教學和管理人員大膽嘗試,及時總結、交流,共同完善、提高實訓室的維護和管理水平,努力創(chuàng)造安全穩(wěn)定的實訓教學環(huán)境,更好地為實踐教學服務。
參考文獻:
[1]王少東.計算機專業(yè)機房管理的技術手段[J].南京工程學院學報,2004,2(1):67-72
關鍵詞:計算機;專業(yè);實訓教學質量;評價標準
基金項目:本文系云南省2012年教育廳科學研究基金項目“民辦高校計算機專業(yè)學生就業(yè)競爭力培養(yǎng)模式研究”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2012C058。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Yunnan Institute of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computer professional training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standard construction
Zhao Yun-Peng
(Yunnan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Yunnan Kunming 6517101 PRC)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a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has expanded rapidly while also facing the problem of education reform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areer direction led students in order to supervise the training instructor from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actical Training students improve vocational computer training quality. Actual departure from the teaching of the Yunnan Institute of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to build a practical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criteria, follow the standard scientific oriented occupational level and enforceability of principle, pointed out that teachers should seize Practical Training live several important node, provide a strong guarantee for the students to better participate in the training.
Keywords:Computer,Professional,Training teaching quality,Evaluation criteria
所謂教學質量評價,就是對教學過程及其結果是否達到一定質量要求所做出的價值判斷,其目的是促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和對被評價對象做出某種資格證明。有反映教育實際狀態(tài),檢查教育方針、政策的實現程度,評定學生質量,評價教師及其教學質量,評估學校辦學水平等實際用途的功能;又具有檢驗教育改革、教育實驗效果為教育決策提供反饋信息,促進教育基本理論發(fā)展等理論研究用途的功能
隨著我國生源日漸萎縮的現實,近幾年計算機類專業(yè)在全國范圍內的招生以及就業(yè)情況都不樂觀,以云南工商學院來說,從2010年至2012年每年高職計算機類專業(yè)招生都不足400人,期中涵蓋電子商務、軟件開發(fā)、計算機多媒體、計算機信息管理、計算機網絡管理、計算機系統維護6個專業(yè)。伴隨生源市場低迷的現狀,高校間的競爭也日漸白熱化,從另外一個角度來分析,高校間的競爭其實就是辦學規(guī)模、專業(yè)教學質量、專業(yè)就業(yè)能力的競爭。為了使計算機專業(yè)在這樣的殘酷的市場競爭中可持續(xù)發(fā)展,高職院校必須本著 “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yè)為導向”的辦學方針,建立有效的專業(yè)教學質量評價標準,改善計算機專業(yè)的實訓條件、與企業(yè)用人需求結合,提高實訓標準,努力創(chuàng)造更加適合高職計算機專業(yè)的人才培養(yǎng)教學模式[2]。因此,基于這樣的需求,構建高職計算機專業(yè)實訓教學質量評價標準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實訓教學質量評價的指導思想
1、堅持科學發(fā)展。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社會對高職教育質量的要求和標準也在不斷發(fā)生變化,隨著人才培養(yǎng)數量的不斷增加,質量能否提高已成為當前高職教育改革與發(fā)展中越來越值得人們關注的問題。教學質量評價標準應該是一個科學發(fā)展的指標體系,能夠與時俱進,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而不斷進步。
2、體現高職特色。在當前生源日漸萎縮的大環(huán)境下,高職院校必須強化自身的辦學特色,才能在這樣的大環(huán)境下不斷獲得生存和發(fā)展機遇。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的特色主要是情調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要通過建立實踐教學體系來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這樣才能使培養(yǎng)出的學生在社會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因此,實訓教學質量評價的標準應該是一個具有鮮明特色的指標體系,能夠制定出具有高職特色和優(yōu)勢的內容和方法。
3、強化以人為本。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來制定科學合理的實訓教學質量評價標準,注重因材施教,注重發(fā)揮學生的個性和特長,鼓勵教師探索新的教學方法,以利于啟發(fā)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實訓教學質量的評價標準應該是一個以人為本、重視人的價值和人的需求,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科學體系[3]。
二、實訓教學質量評價標準的構建原則
高職計算機專業(yè)實訓教學質量評價標準應該屬于辦學規(guī)范的范疇,用于衡量該專業(yè)實習實訓質量狀況,它不是一個完全量化的指標也不是一個完全意義上的宏觀指導,而應該把它作為一個可操作性的指導規(guī)范。構建計算機專業(yè)實訓教學質量評價標準應遵循以下原則:
1、科學性原則。根據計算機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中職業(yè)崗位所需的知識、技能和素質構建評價指標體系。評價指標及具體要求不能憑空想象,而應是來自于實習實訓的教學實踐中。各指標要表述清楚,既不重復又不相互矛盾,是通過師生共同努力可以達到具體要求。由于影響計算機專業(yè)實訓教學質量的因素很多,且有些因素很難用量化指標來評價,因此,在確定專業(yè)實訓教學質量的評價要素時,應盡量排除人為因素,多角度、多方位考慮問題,對實習實訓教學質量盡可能進行客觀、科學合理的綜合評價。
2、導向性原則。構建計算機專業(yè)實訓教學質量評價標準的目的一方面是要引導和鼓勵學生向人才培養(yǎng)方案中要求的培養(yǎng)目標發(fā)展,重點強調學生專業(yè)技能的養(yǎng)成;另一方面是要指導教師按照評價標準中的要求開展教學活動,提高實訓教學質量。評價標準要充分體現計算機專業(yè)實習實訓的方向性,使其發(fā)揮導向功能,具有正確導向性的指標體系會使教師的教學目的更明確,學生的學習更積極主動。
3、職業(yè)性原則。高職院校要培養(yǎng)具備較高職業(yè)素質和較強職業(yè)能力的專業(yè)人才,這樣的人才也正是企業(yè)需要的人。因此,實訓教學中必須確立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強化學生職業(yè)素質為核心的教育質量觀,構建的評價標準也必然要突出職業(yè)能力和職業(yè)素質的要求。對于有行業(yè)標準要求的技能性較強的課程,可以結合職業(yè)資格證書的考核進行要求與評價。
4、實用性原則。實用性原則是指構建出的實訓教學質量評價標準必須具有切實可行、有助于提升學生專業(yè)能力、提高學生職業(yè)素養(yǎng)、與企業(yè)用人需求零距離接軌等特點。
5、可實施性原則??蓪嵤┬栽瓌t是指構建的實訓教學質量評價標準中各項指標能夠測量,在進行了相關的教學活動后能夠給予客觀的評價,便于實施[4]。
三、實訓教學質量評價標準的構建
云南工商學院計算機專業(yè)實訓教學質量評價標準表
下面對各指標進行詳細介紹:
1、 實訓準備
實訓準備包括軟件和硬件兩個方面,硬件方面是指學生實訓時所需的實訓場地、設備,要求實訓室中的設備能夠滿足基本的實訓要求,否則校內實訓將會變成“紙上談兵”,難以真正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軟件方面是指教師指導實訓時是否攜帶本節(jié)實訓教學大綱、以及明確的實訓目標和實訓要求、學生完成實訓時所需要填寫的實訓報告等。
2、實訓過程
實訓過程是實訓教學質量評價標準中最重要的因素。實訓過程中首先要求教師清點本次實訓班級學生是否到齊;其次在演示實訓步驟時,對實訓內容及儀器設備,能夠做到操作熟練、正確;再次要求教師能夠合理安排實訓時間,指導方法得當,能夠及時糾正實訓過程中學生操作中的錯誤,解決出現的問題,以及維護實訓室內良好的實訓秩序。
3、實訓效果
學生的實訓效果是最直接的質量評價指標,也是評價本次實訓教學是否達到實訓要求的終極考核指標。實訓效果首先考核教師是否按照實訓教學大綱布置實訓任務;其次考核教師在指導實訓時,實訓內容與專業(yè)、崗位需求是否密切相關,是否為企業(yè)真實應用案例;再次考核教師在指導實訓過程中是否注重把職業(yè)素質、創(chuàng)新教育、勵志教育等內容合理融入實訓教學環(huán)節(jié)之中。
實訓質量的好壞不是哪個人就說了算的,主要看企業(yè)是否認同學生的專業(yè)能力和素質。因此,課題小組在設計實訓效果的二級指標時,在學生對口就業(yè)率、職業(yè)資格證書獲取率、技能大賽獲獎率、企業(yè)滿意度和學生自我評價五個方面也進行了相應的考慮。
綜上所述,本實訓教學質量評價標準清晰地勾勒出了制約實訓教學質量的因素。同時,此指標體系為教師指出了提高實踐教學能力的途徑和提高實訓教學質量的具體方法,也為學生提供了進行實踐技能學習的方法和步驟。自2011年10月制定出本實訓教學質量評價標準基本框架,至今在這一年多的不斷調試和完善中形成的目前這個版本?,F在,我院計算機專業(yè)在實訓過程監(jiān)控和考核中嚴格執(zhí)行本套質量評價標準,對整個教學過程各主要環(huán)節(jié)不斷進行檢查和評價,以此保證我院高職類人才培養(yǎng)的質量。2012年,我院2009級高職計算機類專業(yè)畢業(yè)生初次就業(yè)率達到了70%以上,截止到2012年底已經全部完成就業(yè)。計算機專業(yè)在就業(yè)率提升的同時,畢業(yè)設計的質量與往年相比也有明顯提高,可見實訓教學質量評價標準在我院的推行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高職院校是為社會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的重要場所,與其他高校相比,應更加重視人才在應用能力和操作能力方面的培養(yǎng)。因此,在教學質量評價標準的設計和構建中,應該更加突出對專業(yè)實踐教學質量的評價,堅持全面的觀點,將實踐教學工作更加完善、優(yōu)化實踐教學質量評價指標。誠然,我院課題小組設計出的實訓教學質量評價標準,因諸多原因還存在一定的不完善之處,在未來的實踐過程中,我們將會不斷反思、總結,完善此套標準,構建更加合理的實踐教學評價機制,并將實踐教學評價作為我院整個高職類專業(yè)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核心內容來進行,使得該體系的設計和構建全面完善且不失重點[2]。
參考文獻:
[1] 王漢瀾.教育評價學[M].鄭州:河南大學出版社,1998.
[2] 丁慧,汪海偉.高職院校專業(yè)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設計與構建[J].赤峰學院學報,2012,(28):229~230.
[3] 劉彥.高職計算機專業(yè)教學質量監(jiān)控體系的構建與實施[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2,(31):70~71.
[4] 李芳玲.高職計算機專業(yè)實習實訓質量評價指標體系構建[J].中國校外教育,2011,(9):141~142.
關鍵詞:存在問題 教學內容 教學方法 考核方法
中等職業(yè)學校的計算機應用專業(yè)計算機組裝與維修課程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注重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培養(yǎng)的課程,其主要任務是讓學生全面掌握計算機硬件的組成、結構、安裝及維護維修方法和系統軟件、工具軟件的安裝與維護。筆者結合計算機組裝與維修課程,談談對課程教學改革的幾點看法。
一、存在問題
1.現行教材內容滯后
計算機的發(fā)展日新月異,新技術、新產品層出不窮,硬件不斷升級,性能日益提高,然而相應的課程卻相對滯后,不能與時俱進。
2.實踐環(huán)節(jié)薄弱
本課程教學目的是中職學生通過學習,能完成計算機硬件的組裝、系統的安裝和各種電腦故障的處理,所以要通過大量的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來達到目的。
3.教學內容與現實脫節(jié)
教材內容滯后、實踐設備陳舊,跟不上計算機的發(fā)展,同時實驗與實際運用有一定的脫節(jié),學生缺乏實際操作技能,不能解決現實存在的問題。
4.教師實踐經驗少
本課程實踐性較強,有些教師僅具備課程理論研究能力,較少從事日常的組裝與維修等實踐活動,缺乏經驗。
針對這一系列情況,筆者認為,為了適應中等職業(yè)教育突出技能培訓的要求,必須對原有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考核方法進行改革。
二、教學內容方面
英特爾名譽董事長戈登·摩爾(Gordon Moore)經過長期觀察,提出著名的摩爾定律:IC上可容納的晶體管數目,約每隔18個月便會增加1倍,性能也將提升1倍。這說明硬件發(fā)展之快。然而,目前我國計算機教材的出版與計算機技術的發(fā)展不同步,對最新成果反映不夠。
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從以下三方面加以解決。
1.教學內容應結合專業(yè)要求與最新技術信息
計算機各部件作為本課程的一個重要內容,必須結合當前市場流行的主流產品去講授,教學材料的來源不能局限于課本,可以是各種計算機雜志(如《電腦報》《計算機世界》),也可以是硬件的產品說明,或者是互聯網查詢的資料。
2.理論知識講解應以“必需、夠用”為原則
計算機中的主要設備內容需要精講,次要設備內容可以集中起來略講。加大實踐操作課時,對于計算機的組裝、BIOS的調試、操作系統及軟件的安裝等內容要加大實踐力度,做到重點實驗人人過關。
3.把課堂延伸到校外
計算機硬件的發(fā)展日新月異,在學生掌握了基本知識、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礎上,應帶領學生走出課堂,了解最新技術和最新產品,時刻與市場接軌,努力做到教學內容與實踐的零距離。
同時把知識點分為初級、中級和高級三類。初級的內容主要是計算機的使用和保養(yǎng),中級的內容主要是計算機故障的一般檢測與維護,高級的內容則主要針對特種機型的新硬件和軟件進行維護。對于不同起點和不同教學要求的學生,按照不同體系教學,履行因材施教。
這樣就確保了教材內容的知識性、新穎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學生學習興趣濃了,實踐動手能力也就提
高了。
三、教學方法方面
傳播學的五個“w”的經典理論是who—when—where—who—what,誰(who傳者)、何時(when)、何地(where)、向誰(who受者)、傳授了什么(what)。它所強調的是受者接受了什么。大眾傳播如此強調受者接受信息,那么作為其分支的教育傳播過程所強調的仍是受者即學生接受信息的能力程度。學生接受教育信息的成功與否,成為衡量我們教學效果好壞的標準之一。
因此,在現有教學資源的條件下,筆者認為應盡量用實物進行講解,加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可以把不同時期有代表性的計算機硬件產品收集起來,向學生講解,讓學生感受到在計算機的發(fā)展過程中,各個硬件的一些性能指標是不變的,這樣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掌握知識要點。
在教學中,我們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采用相對應的教學方法。
1.任務驅動法
任務驅動法是提倡在教師指導下,以學生為中心、以任務為驅動力的的教學方法。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起組織者、指導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協作等學習環(huán)境要素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最終達到使學生有效地實現對當前所學知識意義建構的目的。
在上課之初,教師首先根據本堂課的內容,出示一個任務,整堂課圍繞這個任務展開。學生通過這個任務明確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把一個大任務分解成幾個小任務來完成,隨著一個個小任務的完成,學生也會逐漸消除對電腦的那種神秘感,也體會到了自己完成任務的樂趣。
例如,把市場調查作為教學中的一個任務。調查可分為市場調查和技術調查兩個方面,在講授完計算機硬件知識以后,帶領學生去電腦城或電腦市場,讓學生帶著任務去調查。市場調查的目的是讓學生了解計算機各個硬件的品牌、型號、價格、主流產品等;技術調查主要讓學生結合課程講授內容更好地掌握各個硬件的主要技術指標,了解計算機的最新技術。調查完畢,每個學生要寫出詳細的調查報告。
在“任務”的驅動下,學生對任務的內容充滿了好奇,求知欲更強了。而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優(yōu)化教學內容,引進新知識點和新的技術,引導學生關注每一個新產品、新技術的特點,并與原有的產品、技術進行橫向比較,讓學生了解其中的差異,學生也愿意主動利用周末的時間去了解市場,他們帶著收獲、疑惑走進新的課堂,使課程內容得以充實。
2.分層作業(yè)法
學生存在個體差異,尤其體現在本課程的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因此教師針對具體情況分層設計作業(yè),以利于實現個性化教學、分層教學。
在實施分層作業(yè)法時,教師根據教學進度和教學要求設計作業(yè),把所要學習的知識巧妙地隱含在一個作業(yè)中,使學生在完成作業(yè)的過程中達到理解學科知識、提高技能的目的。例如有一臺計算機經常發(fā)生死機,而引起計算機死機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硬件方面,也有可能是軟件方面。此時教師便要求學生根據平時所掌握的知識對故障進行分析,找出原因并排除。這時我們設計分層檢查方案,每一組安排一男生一女生兩人,男生負責硬件故障,女生負責軟件故障排查,列出排查故障分析表。若是硬件問題,由男生對所查出的故障元器件進行修理或更換;若是軟件問題,則由女生通過殺毒或重裝操作系統來排除。最后教師與學生共同反思作業(yè)的解決過程,通過相互評價和自我評價,再及時做出點評,幫助學生歸納與總結。
但由于學生存在著差異,所以我們結合初級、中級和高級三級知識點的內容,對于掌握知識比較單一的學生,布置作業(yè)簡單讓其入門;對于掌握知識比較靈活的學生,再加深作業(yè)難度;對于操作較好的學生,鼓勵他們向更高層次挑戰(zhàn),如參加技能競賽等。并且根據學生的不同學習情況,組織學生參加相關中、高級維修工的考證。
采用本方法,充分體現了授課中以人為本、因材施教的原則,不僅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能提高學生實際動手能力和探索、創(chuàng)新能力。
3.協作實訓法
實訓是實踐教學中最主要的環(huán)節(jié)。通過實訓不僅可以使學生加深對課堂知識的理解,而且可以使學生掌握計算機組裝與維護的實用技術,同時可以加強學生的協作精神。
在實踐教學中,我們先把學生分為3~5人一組,每組中安排一名責任心強的學生作為負責人,管理本組財產,共同完成每個實訓,每組配備一臺電腦的基本配件,然后合理安排實訓順序。在實踐教學中,我們將本課程的實訓內容分解成計算機的認識與選購、計算機硬件安裝與設置、計算機系統安裝、常用應用軟件安裝與使用、系統測試與優(yōu)化、計算機維護與維修、常用外設安裝與維護等若干個模塊,每個模塊再細化為具體的實訓過程。學生按照實訓過程表完成實訓后,基本上可以掌握一臺計算機的安裝、維護。再根據實訓過程,教師編寫實訓指導書,并要求學生填寫實訓報告。每次實訓都有明確的目標,要求學生必須達到,并在每份實訓報告后附相關的實訓題,要求學生完成,讓學生在掌握基本知識的基礎上,能根據實際,自己解決出現的問題。在實訓完成后,要求學生對整個實訓過程進行總結。這樣使學生了解知識點之間的相互關系,在學生頭腦中形成該課程完整的知識體系,加深了學生的印象。
這樣以學生的團隊學習為主,將學生分成小組,共同去完成實驗,共同就某些問題進行討論,通過這種學習方式,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溝通能力,如口頭表達能力、書面表達能力、理解他人的能力和發(fā)表自己見解的能力,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以及團隊精神。
四、考核方法方面
傳統的教學過程以基礎理論為核心,不注重能力培養(yǎng),不能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導致學生不重視動手能力訓練,重理論輕實踐,造成實際操作能力欠缺。
因此在考核方法上,筆者認為計算機專業(yè)的考試要側重于職業(yè)技能鑒定,以引導和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動手能力。要根據社會需求和職業(yè)崗位能力的新要求,列出一系列必須掌握的能力,制定出相應的考試標準,讓學生在不斷的練習和考試中獲得能力的鍛煉。
具體的實訓考核內容主要分為四個部分,即硬件安裝、系統設置、操作系統與應用軟件安裝、計算機選購配置。考核可以隨教學內容分階段進行,如在完成計算機硬件組裝的教學和實驗后,可安排計算機硬件組裝的考核。計算機選購配置可以讓學生通過調查,分別以Intel和AMD的CPU為平臺,寫出一份詳細的購機配置單。
[論文摘要]傳統的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當前職教的新形勢,中職計算機課程逐漸被冠以“低層次化”,在教學實踐中和現在正在進行的教學改革中,作為一名中職計算機課教師,結合自己的日常教學實踐,從課程模式的構成因素和中職計算機崗位設置入手推行中職計算機課程模式改革的設想。
近年來,由于社會生產力發(fā)展的需要和國家的重視,我國的職業(yè)教育得到了迅猛的發(fā)展。2005年11月份、2006年9月份別召開了全國職教工作會議、廣東省職教工作會議。《國家教育事業(yè)發(fā)展“十一五”規(guī)劃綱要》的重點工作之一是:以培養(yǎng)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為重點,大力發(fā)展職業(yè)教育;《教育部2007年工作要點》中指出“重點支持中等職業(yè)教育”、“以就業(yè)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深化職業(yè)教育教學改革”;省政府做出了“關于大力推進職業(yè)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意見”,并著手實施職業(yè)教育六項行動計劃;廣州市政府也紛紛推出加強職業(yè)教育的相關措施。借著職教改革的東風,職教自身學科改革、建設呈現出一種良好的態(tài)勢,也給計算機專業(yè)課程改革帶來了新的發(fā)展契機。
一、計算機專業(yè)課程改革的必要性
首先,傳統的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當前職教的新形勢。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對勞動者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職計算機課程模式還停留在比較落后的狀態(tài):教材與師資專業(yè)程度不夠,中高級職稱計算機教師對本專業(yè)知識更新程度日顯落后,對中職學生的社會定位不明確,往往采取“一刀切”的做法,整個學校的所有專業(yè)開設同一門課,使用相同的教材;忽視計算機專業(yè)相關課外知識的拓展和對學生技能訓練的有效指導;學習評價模式單一……上述做法,不但嚴重地扼殺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以嚴重的阻礙了學生綜合競爭能力的形成。
其次,中職計算機專業(yè)課程逐漸被冠以“低層次化”。隨著職業(yè)教育的逐漸的被重視,中職教育的“實用性”理念日漸強化,專業(yè)課程的改革和實施如火如荼,但沒有走職教的怪圈,具體表現為:其一,增加了專業(yè)實訓課程的課時,但實訓內容的安排無針對性和無法進行量化考核,只是簡單地重復性操作;其二,計算機課程僅體現了“應用性”,而忽視了“時代性”。如有些學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授課平臺還停留在Win98,教學使用軟件的版本明顯陳舊等;其三,教師少有進修、觀摩等學習的機會,計算機教師閉門造車,不僅提高少,見識少,自我主動接受新知識的能力也低。其四,中職計算機課程改革缺乏導向,中職計算機教育教學研究不成系統,基本是以自發(fā)的形式或經驗式的總結。
因此,在這樣的現實背景下,中職學校進行計算機課程模式的改革很有必要性,在職教大發(fā)展的形勢下,抓住機遇,及時進行計算機課程的改革和探索,在中職學生素質大幅度滑坡的現狀下,迎難而上,逐漸改變中職計算機課程“低層次化”和混亂的局面,重新建構中職計算機課程模式。
二、中職計算機課程模式改革的內容
課程模式的構成因素主要包括:課程目標、課程開發(fā)、課程實施和考核評價等一系列環(huán)節(jié)。推行中職計算機課程模式改革的設想也主要從這幾方面展開:
(一)課程目標建立基于計算機類職業(yè)崗位系列課程體系
體現“就業(yè)需要>確定崗位>確定能力(技能、技術)”的原則。一個專業(yè)可以確立2-3個主要崗位和1-2個拓展崗位,不同專業(yè)的崗位可以交叉,但主次明確;一個職業(yè)崗位能力可以分為一般能力(職業(yè)素養(yǎng))和核心能力(職業(yè)能力),如一個程序員崗位(偏Web編程)的崗位能力分析,核心能力有:編寫程序能力、軟件工具使用能力、網站建設能力、網絡管理能力等。每一崗位能力由一個系列課程(至多3門課程+2門實訓課程)教學進行培養(yǎng),形成系列課程鏈路。
構建計算機類職業(yè)崗位基礎平臺(發(fā)展、基礎)+崗位系列課程(技能、技術、能力、職業(yè)證書)模式,取消學科類基礎課程。
(二)課程開發(fā)基于計算機類職業(yè)崗位的系列課程設置方案
多媒體作品制作員(多媒體技術與應用、圖形圖像處理技術、動畫設計與制作、多媒體制作實訓);電子商務技術員(網頁設計基礎、網絡設計與制作、電子商務網站建設與管理實訓);網絡管理員(計算機網絡基礎與應用、企業(yè)網組建與管理、網絡管理實訓);程序員(Java系列)(Java程序設計、JSP應用程序設計、WEB應用程序設計實訓)。
以上只列舉了四個崗位系列課程的設置方案,崗位進行精確的定位后,接著就是實際教學中對教材的挑選問題。綜觀當代國內中職計算機教材市場,龍蛇混雜,個別出版社出版中職計算機系列的教材,但水平很一般。要選一本好教材,對學生和教師來說至關重要,可以通過網絡上書評進行有選擇性挑選,不要輕信出版社的書托,從崗位設置和實際教學需要出發(fā)。
(三)課程實施以學生為主,教師專業(yè)水平不斷提高
課程改革的目標是:以人為本,知能并進,分層實施,全面提高。首先,要求參與改革的教師改變理念,主動以新的教育理念武裝頭腦,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積極參與到課程改革中來。其次,要在全面了解學生現狀的基礎上,確立學生定位,根據崗位劃分制定教學計劃和選定好的教材,最后決定實際教學策略。再次,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尊重學生,充分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計算機學習習慣,何謂良好的計算機學習習慣?就是保持對計算機新知識有一定的求知熱情和所知越多所未學的就越多的學習心態(tài)。當然要學生達到此境界比較難,但身為計算機教師,應該努力做到這一點,主動地去學習。特別是學校的領導更加應該鼓勵教師進行自我專業(yè)方面的進修。廣州市政府從07年開始和中山大學合辦的在職攻讀碩士學位師資班,面向市屬高校、中等院校招生,每年提供50個名額,每位補助全額學費4萬,目的很明確,為加快軟件和動漫產業(yè)發(fā)展,建設一支高素質、高水平并具有較強創(chuàng)新能力的軟件師資隊伍,為廣大一線教師提供了專業(yè)進修的好機會。
(四)課程評價構建科學的計算機學習課程評價體系
構建全新的全方面考察、重在能力測試的計算機課程學習評價體系是課程改革的保證,反過來可以更好地推動課改的進行。倡導多維評價,避免傳統的以學生分數為主的單一性、總結性的評價方法,不僅要求關注學生計算機學習的結果,更要重視對學習過程的評價,平時教師要記錄學生課內外的實際表現:包括平時作業(yè)(書面作業(yè)、網絡作業(yè)、實訓技能等項目)、課堂表現、課外活動參與率及熱情程度等。還可以對學生進行特殊技能和校內外榮譽獲得的加分評級活動,如參加廣州市計算機技能競賽等。倡導多元評價,即評價主體多元化,可采用教師評價,學生互相評價和自我評價,家長評價等方式,使評價為學生發(fā)展起促進和引領作用。一種科學的計算機課程學習評價體系可發(fā)揮導向教育和改進激勵作用,這也是評價的最終目的。還要及時反饋和評價,使學生從評價中及時了解自己的現狀,揚長避短,改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傅松濤,蔣洪甫,英國BTEC課程模式的內容及其實施效果,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07,1.
[2] 劉偉善,高中信息技術課教學中幾個問題解決策略的探討,華南師范大學學報,廣州,2006,5.
[3]李福灼,計算機課程教學論,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桂林,2005,7.
實訓教學是培養(yǎng)計算機專業(yè)學生C語言的基本能力、職業(yè)能力、技術應用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的重要途徑。本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計算機c語言實訓報告范文,僅供參考。
一、 課題名稱:簡單計算器
設計一個簡單的程序來模擬計算器的功能。
二、 設計目的:
1、通過理論知識與實際需求相結合,編輯解決一些日常中的實際問題,培養(yǎng)初步的獨立分析和設計能力。 2、了解應用程序設計解決實際問題的具體過程和實現方法,掌握應用C語言進行程序設計的基本規(guī)范; 3、重點掌握C語言的程序編寫、函數設計、算法設計和程序調試方法; 4、初步掌握系統開發(fā)過程的問題分析、系統設計、程序編碼、測試等基本方法和技能。
三、 設計任務:
1、通過結構體數組和共用體數組來存放輸入的每一數字或運算符號的記錄(包括1、2、3等數字,+、--、_、等運算符號),然后將其信息存入文件中。輸入一個算術計算式,就在屏幕上顯示結果。 2、輸入簡單的加減乘除算術計算式,并在屏幕上顯示計算結果;
四、 設計要求:
1、用C語言實現程序設計并進行調試; 2、畫出查詢模塊的流程圖;
3、系統的各個功能模塊要求用函數的形式實現; 4、界面友好(良好的人機互交)。 5、完成設計說明書(A4)。
五、代碼設計:
#include "stdio.h" main() { float x,y;
char operator;
printf("x,yun suan fu ,y: "); scanf("%f%c%f",&x,&operator,&y); switch(operator)
{case '+': printf("%.2f+%.2f=%.2f",x,y,x+y); break; case '-':printf("%.2f-%.2f=%.2f",x,y,x-y); break; case '_':printf("%.2f_%.2f=%.2f",x,y,x_y); break; case '/': if(y==0)
printf("chushushilingwuyiyi"); else
printf("%.2f/%.2f=%.2f",x,y,x/y); break;
default: printf("yunsunfuwuxiao"); } }?
七、設計總結:
學習C程序這門課一個學期了,這是我們學的第一門專業(yè)課,所以作為我這個計算機系的學生來說當然十分重要,老師在第一節(jié)課說過,C語言是計算機的基礎,大多數軟件都需要用C語言來編寫,通過一個學期的學習,使我初步掌握了一些關于這門課的知識
這次的課程設計是對我們一個學期來所學的知識的綜合考察,里面涉及到了我們大多數所學知識。記得剛開始學這門課的時候,對這門課充滿了希望,自己有信心學好這門課,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之后。才發(fā)現程序設計并不好學,它既要你有很強的領悟能力,還要你課后的努力,也許是自己之前太有信心學好
這門課了吧,中間遇到了很大的瓶頸,一度陷入無休止的煩惱中編程序時沒有一次是成功的,總會遇到很多的error,改完一個又有一個,這時我會想到一句古話“天將降大人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也許以后會有些許光明吧。之后,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掌握了這門課學習的一些竅門,學習起來也比剛開始的時候好了一點,至于編程序嗎還是有錯誤,但比以前少了,總讓我看到希望了。這次的課程設計要求我們編一個簡易計算器,剛開始的時候我一頭霧水,丈二摸不著頭腦,不知從哪里下手,后來經過老師和同學的幫助,從最簡單的編框開始,慢慢的到最關鍵的算法,這其中經歷了很多彎路,也犯過了很多錯誤,但是還是一一攻克了,好比兩萬五千里終于到達了終點??吹阶詈笞约壕帉懗鰜淼挠嬎闫鞲械礁裢獾母吲d,暫且不說計算器的功能方面吧,但畢竟是自己寫的第一個正式的程序,感到格外的高興。
在編寫程序的過程中受到了其他同學的指點,也許在某些程序方面會和有的同學想類似,另外老師也幫助了很多,一個好的學生離不開一個好老師嗎,雖說我不算一個好學生,但是老師在我編程序過程中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就像老師說的一句話一樣“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我們在C語言這門課上還會繼續(xù)走下去,以后還會經常碰到,我會努力的。
實驗一 工作平臺
一、目的和要求
1、熟悉C語言程序的支持運行環(huán)境,了解所用計算機系統的軟、硬件配置和使用方法。
2、初步了解運行一個C語言程序的過程。
二、實驗環(huán)境
硬件環(huán)境:計算機(windows xp系統) 軟件環(huán)境:Turbo C3.0或VC++6.0
三、實驗內容
1.1請編寫一個程序,顯示以下兩行文字。
I am a student.
I love China.
源程序代碼:
#include
int main(void)
{printf(“I am a student.\n”);printf(“I love China.\n”); return 0;}
數據輸入與運行結果:
1.2編寫一個程序,從鍵盤輸入兩個整數,輸出這兩個數之和。
源程序代碼:
#include
int main(void)
{int a,b,c; printf(“input two integers:\n”);
scanf(“%d %d”,&a,&b);c=a+b;printf(“The sum is %d:\n”,c); 數據輸入與運行結果:
1.3編寫一個程序,求3個整數之和。
源程序代碼:
#include
int main(void)
{int a,b,c,sum;a=12,b=34,c=56;sum=a+b+c;
printf(“sum is %d\n”,sum);}
數據輸入與運行結果:
1.4編寫一個程序,從5個整數中找出最小的數。
源程序代碼:
#include
int main(void)
{int a,b,c,d,e,min;
scanf(“%d %d %d %d %d”,&a,&b,&c,&d,&e);
min=a;if(min>b) min=b;if(min>c) min=c;if(min>d) min=d;
if(min>e) min=e;printf(“min is %d\n”,min);}
數據輸入與運行結果:
1.5寫出下列程序的輸出結果。
(1)#include
int main(void)
{printf(“%d%d%d%d\n”,1+2,5/2,-2_4,11%3);
printf(“%.5f%.5f%.5f\n”,1.+2.,5./2.,-2._4.);
(2)#include
int main(void)
{int i=8,j=10,m=0,n=0;
printf(“%d,%d,%d,%d”,i,j,m=++i,n=j++);
(3) #include
int main(void)
{int x;
x=-3+4_5-6;printf(“%d\n”,x); x=3+4%5-6;printf(“%d\n”,x);
x=-3_4%-6/5;printf(“%d\n”,x);x=(7+6)%5/2;printf(“%d\n”,x); }
數據輸入與運行結果:
1.6分析比較下面兩個程序的輸出結果。
(1) #include
int main(void)
{int x,y,z; x=y=2;z=3; y=x++ -1;printf(“%d\t %d\t”,x,y);
y=++x-1; printf(“%d\t%d\t”,x,y); y=z-- +1; printf(“%d\t%d\t”,z,y); y=--z+1; printf(“%d\t%d\n”,z,y); return 0;}
(2) #include
int main(void)
{int x,y,z; x=y=2;z=3; y=x + +-1;printf(“%d\t %d\t”,x,y);
y=+ + x-1; printf(“%d\t%d\t”,x,y); y=z - - +1; printf(“%d\t%d\t”,z,y); y=- -z+1; printf(“%d\t%d\n”,z,y); return 0;}
數據輸入與運行結果:
實驗二 C語言基礎
一、目的和要求
1、進一步掌調試的方法。
2、掌握數據的輸入和輸出方法。
3、掌握有關運算符與表達式的運用。
二、實驗環(huán)境
硬件環(huán)境:計算機(windows xp系統) 軟件環(huán)境:Turbo C3.0或VC++6.0
三、實驗內容
2.1 上機調試下面的程序,給出運行結果。
(1) #include
int main(void)
{float x=234.89;double y=-123.4567;printf(“%.3f,%.3e\n”,x,x); printf(“%08.3f,%010.3e,%015.3e\n”,x,x,x);
printf(“%g,%e\n”,y,y,y);}
(2) #include
int main(void)
{char c;short i;c=’A’;i=65;
printf(“c:dec=%d oct=%o hex=%x ASCII=%c\n”,c,c,c,c); printf(“i:dec=%d oct=%o hex=%x unsigned=%u\n”,i,i,i,i); c=’X’;i=-4;
printf(“c:dec=%d oct=%o hex=%x ASCII=%c\n”,c,c,c,c); printf(“i:dec=%d oct=%o hex=%x unsigned=%u\n”,i,i,i,i);}
(3) #include
int main(void)
{char c1,c2; c1=’A’+’5’-’3’; c2=’A’+’5’-’3’; printf(“%d,%c\n”,c1,c2); }
數據輸入與運行結果:
2.2指出下面程序段中的錯誤,并加改正。
#include
int main(void)
{int a; float b; char c; scanf("%c%d%c%f";c,a,a,b);}
數據輸入與運行結果:
改正后的程序:
#include
int main(void)
{int a; float b; char c; scanf("%c,%d,%f",&c,&a,&b);
printf("%c,%d,%f",c,a,b);}
運行結果:
2.3寫出下面程序段執(zhí)行后變量a,b,c的值。
char a=’2’,b=’a’;int c;c=a+b;a=c;
數據輸入與運行結果:
程序:#include
int main(void)
{char a='2';char b='a';int c;c=a+b;a=c;
我校計算機學院設置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絡工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物聯網工程、軟件工程等五個專業(yè),使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yè)與其他專業(yè)區(qū)別開來,那么就需要有自身特色的培養(yǎng)目標,進而要有與之相適應的課程體系,并制定滿足要求的課程標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yè)是我校2002年最早設置的專業(yè),根據計算機學科教育的發(fā)展,于2006年和2010年分別修訂了人才培養(yǎng)計劃(方案)。經過多年的教學,總結出一套切實可行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并能夠適應我校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的目標要求。
1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yè)的定位與培養(yǎng)目標
我國高等院校早期的計算機學科教育注重學術研究性教育,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精英化教育。隨著計算機應用的普及,需要大量實踐能力強且上手快的計算機專業(yè)人才,高等院校本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yè)教育,就需要改變傳統的教育思維,應該研究培養(yǎng)體現職業(yè)特征的應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模式,我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yè)以基礎適度、口徑適中、強化應用、提升能力、注重特色的人才培養(yǎng)規(guī)格為要求,以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為目標。
我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yè)的培養(yǎng)目標是: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知識、能力、素質相互協調,系統地學習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能從事計算機應用軟件的開發(fā)、計算機系統軟件的分析和維護、計算機網絡的管理與維護,計算機硬件、嵌入式系統以及接口設計、調試、安裝與維修,獲得計算機科學和技術領域工程師基本訓練,具有安全意識、實踐能力、創(chuàng)業(yè)精神,適應社會發(fā)展需求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2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yè)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的原則
關于計算機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是發(fā)展和建設專業(yè)所必需的。在應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過程中,需要以市場為導向、特色建設、創(chuàng)新的原則,對培養(yǎng)模式進行深化,進而達到教學改革與發(fā)展的需求。
2.1以市場為導向的原則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計算機已成為社會發(fā)展的原動力。計算機具有實用性的特點,注重專業(yè)與市場的對接,這樣才能更好地發(fā)揮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yè)的教學目標。面對多元化的經濟市場,實現人才培養(yǎng)模式與市場相結合,以市場為導向,使得教學活動更具有針對性和職業(yè)性。基于市場需求,在專業(yè)課程的設計上,要具有實效性,以市場的需求面來確定教學的內容面,這樣在培養(yǎng)方式和內容上,有助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
2.2 專業(yè)建設的特色化原則
隨著高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yè)的開設增多,其競爭性加強,社會對于其的要求也增加。因而,在應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中,關于特色專業(yè)的建設非常重要。專業(yè)建設的特色化,可以更好地體現應用型,是高校學科建設的重要方面。在計算機專業(yè)的建設中,要體現學科的細化,教學方面進行明確。諸如,運行、系統建設、維護等相關技術的教學培養(yǎng),是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方面,這點也是專業(yè)細化下,專業(yè)特色化建設的重要方面。
2.3教學內容的創(chuàng)新性原則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發(fā)展迅猛,其課程內容具有技術新、變化快的特點。計算機教學內容的多變性,在于教學主體未變,其相關技術的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在應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中,關于教學內容的創(chuàng)新非常重要,教學內容的創(chuàng)新,可以為專業(yè)培養(yǎng)提供多元化的平臺,進而實現綜合性的培養(yǎng)模式。同時,教學內容的創(chuàng)新,還需要體現市場的需求,在教學活動之中滲透職業(yè)教育,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提高實踐能力。這樣,學生的社會生存能力得到更好地培養(yǎng),適合現代教學改革的需求。
3 理論課程體系的構建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yè)要實現其人才培養(yǎng)目標,課程是其采取的重要手段,即課程是專業(yè)教學的重要載體。課程體系是課程及進程的總和,是同一專業(yè)不同課程門類按照門類順序排列,課程門類排列順序決定了學生通過學習將獲得怎樣的知識結構。課程體系是教學理念的重要體現,是培養(yǎng)目標的具體化和依托,它規(guī)定了培養(yǎng)目標實施的規(guī)劃方案。因此,構建專業(yè)的課程體系是人才培養(yǎng)的關鍵,它關系到學生獲得哪些方面的知識和能力、如何強化應用、怎樣體現專業(yè)特色。
3.1 通識教育課程
通識教育模塊分為必修模塊與選修模塊。必修模塊分為思想政治理論模塊、軍事理論模塊、公共體育模塊、公共外語模塊與數學模塊。它們是大學生知識結構和能力素質培養(yǎng)中的基礎部分。
通識部分選修模塊是根據當代大學生素質培養(yǎng)和知識結構自我構造的需要而設置的一系列課程,按課程的學科性質將選修通積教育分為人文素質模塊、自然科技模塊、經濟管理模塊、藝體健康模塊等四大模塊,目的是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審美情趣、身心健康、人文素質和科學素養(yǎng)。
3.2 學科基礎課程
包括各相關專業(yè)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的課程,其目的是夯實學科基礎。
具體課程包括計算機導論、C程序設計、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電路與電子學、離散數學、數字邏輯與數字系統、數據結構。具體分為以下兩個課程群:①數理基礎: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離散數學;②技術基礎:包括電路與電子學、數字邏輯與數字系統等硬件基礎課程群和計算機導論、C程序設計、數據結構等軟件基礎課程群。
3.3 專業(yè)基礎課程
專業(yè)基礎模塊是按社會需求和專業(yè)學科發(fā)展需要所開設的反映人才知識結構要求的若干門課程,主要包括該專業(yè)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的課程,其目的是夯實專業(yè)基礎。分為軟件與硬件兩個課程群,包括必修和選修課程。
必修課程包括面向對象程序設計(C++)、匯編語言、計算機組成原理、操作系統、數據庫原理與應用、編譯原理、數據通信與計算機網絡、接口技術、軟件工程等。
選修課程包括計算機圖形學、網頁制作、JAVA程序設計、LINUX操作系統、JSP網絡編程和計算機系統結構。
3.4 專業(yè)方向及專業(yè)前沿課程
專業(yè)方向及專業(yè)前沿課程是根據社會上實際的人才崗位群需求,在專業(yè)基礎課程的基礎上從深度上體現該專業(yè)內涵和特色的一系列面向應用的課程,主要是指與某一特定的工作或某一類職業(yè)相關的課程,目的是為學生進一步擴充和強化專業(yè)相關知識和技能,進而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包括計算機應用方向和嵌入式系統方向。
計算機應用方向包括必修課和選修課,其中必修課有.NET構架及應用和ASP.NET網絡編程兩門課程,選修課有J2EE技術、微機與外設維護維修技術、Delphi程序設計、多媒體技術、數字圖像處理、ORACLE數據庫、電子商務概論和UML建模技術等課程。
嵌入式系統方向包括必修課和選修課,其中必修課有嵌入式系統基礎和嵌入式Linux應用開發(fā)兩門課程,選修課有單片機原理及應用、嵌入式操作系統及其程序設計、嵌入式處理器體系結構、移動設備軟件開發(fā)、嵌入式系統測試技術、嵌入式網絡協議及應用、WinCE嵌入式軟件開發(fā)、嵌入式數據庫和通信網絡與總線技術。
4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
4.1實踐課程體系的構建
應用型本科實踐課程教學體系應包括普適基本技能層次、學科專業(yè)技能實驗層次、專業(yè)應用與綜合技能實踐訓練層次在內的三層次實驗課程體系。
1) 普適基本技能層次
普適基本技能層次開出預備性實驗基本技能課程實驗,使學生盡早進入實驗室,盡早轉變學習方式,盡早增強工程意識。這方面設置有物理實驗和認識實習。
2) 學科專業(yè)技能實驗層次
學科專業(yè)技能實驗層次開出二級學科及其相關專業(yè)實驗課程,通過基礎科學原理課程的實驗訓練,養(yǎng)成科學規(guī)范的研究習慣,掌握實驗設計、裝置準備、數據采集和處理、結果分析和報告的方法。包括計算機導論、C程序設計、數據結構等課程的上機編程、電路與電子學和數字邏輯與數字系統兩門課程的硬件實驗。
3) 專業(yè)應用與綜合技能實踐訓練層次
專業(yè)應用與綜合技能實踐訓練層次通過專業(yè)課程實驗、課程設計、生產實習、畢業(yè)實習和畢業(yè)設計等綜合實踐訓練,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在生產實習和畢業(yè)實習實踐環(huán)節(jié),廣泛開展校企合作,以項目實訓為主,著力提升本專業(yè)學生的就業(yè)能力和就業(yè)質量。例如,本專業(yè)與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簽署了合作共建協議,實施藍橋計劃,聯合培養(yǎng)JAVA程序高級開發(fā)人才。與北京達內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培養(yǎng)C++程序設計高級開發(fā)人才。另外,與北京安卓易科技有限公司、京東翰林教育集團、匯眾益智(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共建校內實習實訓基地,雙方教師共同指導學生的生產實習、畢業(yè)實習,取得良好效果,基本實現了應用型人才與工作崗位的無縫對接。
4.2課外素質拓展與創(chuàng)新實踐
課外素質拓展與創(chuàng)新實踐為鼓勵學生參加課外科研創(chuàng)新、專業(yè)技能訓練和社會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實踐和創(chuàng)新能力,要求每個學生必須取得課外素質和創(chuàng)新項目4個學分,此類學分單獨記載,超過的學分可以替代相應選修課學分。
課外素質拓展與創(chuàng)新實踐內容包括各類考試、學科競賽(如數學競賽、英語競賽、電子設計競賽、程序設計競賽、科技創(chuàng)新競賽、創(chuàng)業(yè)大賽等)、科研創(chuàng)新實踐、科研論文與文藝作品、社會實踐等。
關鍵詞:層疊模分建構;高職教育;計算機;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5913(2007)12-0080-03
0引言
傳統的基礎課和專業(yè)課程教學模式是,先介紹有關的定義、概念、定理等規(guī)律性知識,再舉若干實例說明它們的應用。整個課程以理論系統的介紹和論證為骨架,實例僅是說明理論觀點的陪襯。實驗課處于附屬地位,其目的是對理論的正確性進行驗證。這就是以學科知識為中心、以理論體系為線索的課程宏觀體系。課程中的實驗是驗證理論正確性的一種手段,不是為了技能的培訓。這種教材體系重在知識和理論,不注重能力的培養(yǎng)、實際操作和崗位能力實訓。這種教學方法至少有以下三個問題:
(1) 學生對課程一開始講解的理論和抽象的內容從未接觸過,所以理解起來很困難;
(2) 學生花費大量的時間去消化這些理論和抽象的內容,而這些內容往往與職業(yè)技能的關系不大,但卻沖抵了實踐部分的時間,這與職業(yè)教育的目的相違背;
(3) 高職教育不是以“建立理論體系”為教育的目的,課程中過多的理論證明只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浪費學生的精力;
綜合上述問題可以歸納出,現行教學的由點及面的傳統教學方式,對于基礎厚實的本科以上教育來講,的確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對于理論基礎薄弱、學習能力不強、學習興趣不高的高職教育學生來說,無疑是釜底抽薪。
對于高職類學生的教學方法不能盲目的移植本科教育的模式,而已經徹底打破傳統的“點-面”的模式,逆向思維,從“面”入手,首先吸引學生的興趣,進而擴展到復雜的理論知識。
1解決方法
對于上面提到的當前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存在的問題,總結多年教學經驗,本文提出“層疊模分建構”式教學模式?!皩盈B模分建構”式教學模式顧名思義,有三層意思,“層疊”、“模分”和“建構”。
首先,把整個課程內容劃分為“確定課程的實踐目標”,這個目標可以為多個,目標確定的目的是為了確定“建構”的主體;
其次,歸納實踐目標需要的知識點,將知識點按照難易程度模塊化,這就是“模分”;
最后,確定實現實踐目標的流程,具體模塊在流程中的位置和角色,將松散的模塊層次化,以便于引導學生分析處理構建,這就是“層疊”。
從課程的整體結構看,先要確立課程所要達到的實驗實訓的結果,通過實物或軟件模擬讓學生接觸實際動手操作,了解術語與實物的對照關系,了解操作的實際結果等等,使學生對定義和概念的理解具體化;然后在前一步的基礎上,由易入難,加深對理論上的定理和性質的理解;最后引導學生定量分析較大的復雜系統的原理,獨立完成系統的設計及功能的實現。整個教學模式是圍繞“先感性認識、后理論認識,先動手實踐、后研究規(guī)律,先定性了解、后定量計算,先簡單系統原理分析及實現,后復雜系統原理分析及實現”。因而學生對這樣的教學過程理解程度大大加深,動手能力也大大加強。
對于理論內容不多、以實際操作能力訓練或知識性為主的課程(如計算機操作和程序設計語言類課程),傳統的課程模式容易組織成“字典式”結構。即以語句或命令為核心,按照章節(jié)分類介紹各種語句和命令。對于已經學過該課的人來說,這種課程(教科書)的資料不夠詳盡;對于第一次接觸該課的人來說,這種課又缺乏整體的概念和實踐經驗的介紹。按照這種模式的教材學習,學生好像在背字典,學生在缺乏系統實踐和參與的情況下頭腦中塞滿零散、混亂的知識,學習過程缺乏邏輯的線索和內在的動力。所以,這種教學模式(這種模式的教科書)也是造成灌輸式課堂教學的基本原因之一。
2引導式的學習是“層疊模分建構”的天平
“層疊模分建構”式教學模式在高職教育中的可行性,根本上是高職教育的基本特點決定的。在高職教育理論界,一直對“理論使用度”的問題爭論不休。過去的經驗告訴我們,過低的“度”會使原本理論基礎就薄弱的高職學生更顯劣勢,過高的“度”會讓高職學生動手能力強的優(yōu)勢蕩然無存。
“理論使用度”的大小直接決定“層疊模分建構”式教學模式中“模塊”的規(guī)模,比起抽象的“度”來說,“模塊”的操作性顯得更強一些。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們總結了一套模塊建立的方法,教師為學生建立一個框架,由學生為其添磚加瓦,這猶如修葺房子一樣,成本(個人能力)決定結果(建構流程),因此簡稱“修葺法”。
實踐當中,教師會以全課程中一個規(guī)模較大的、典型的、有實用價值的、學生感興趣的實例為引導,以該實例設計和改進中的問題為動力,逐步深入、全面展開課程內容。學生必須由始至終都積極參與制作、調整和改進該實例的操作實踐,從而在實踐中解決相關的語法知識點。全課程以核心實例貫串,引導學生從實際問題入手,用實例引入本堂課的內容。這樣一來,無論是對整個課程還是對每堂具體的課程,學生學習的目標都十分明確具體。在提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同時,更有效地掌握系統的知識和理論。
這種方法必須要處理好一個層次問題,學生的層次不同,操作的流程自然不同,教師的作用在于引導,而不是灌輸。這對教師有著不同的要求,我們的教師很多都是舊體制下培養(yǎng)出來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都不一定很強,但是有著非常扎實的理論體系。扎實的理論基礎有助于理論的再提取?!靶掭莘ā敝械年P鍵就是,教師不是手把手的教,而是引導學生去索取理論知識。索取什么樣的知識?從那里索取這樣知識?教師必須擔負起引導的作用。
3模糊課程的界限,促使課程融合,形成實踐課程體系
引導式學習要求教師對知識體系的熟悉,更需要打破課程的界限,讓課程與課程充分的融合。這是基于以下三點:
1. 高職院校中多數教師知道實踐當中解決問題的方法,但不知道方法的出處。原因很簡單,從事高職教育的教師有相當一部分來自企業(yè)、行業(yè)當中的行家里手,動手能力強,解決問題的經驗豐富,有很健全的實踐體系,但沒有很全面的理論體系。
2. 高職院校多數的學生來自中等職業(yè)類學校,動手能力強,理論基礎差。
3. 高職學生的就業(yè)定位為高級藍領。藍領工人包括當前的中等職業(yè)層次,高級藍領與其的主要區(qū)別不是理論體系的差別,而是技能精度的差別,更多的理論體系的建構留待更高的本科層次的學習。
理論體系的結構正好是實踐體系結構的逆向。理論體系的建立是前人經驗的總結,層次越高的理論就會越濃縮,距離具體的實踐就越遠;實踐體系的建立是一個積累的過程,整合度越高的實踐包含越多的基礎實踐,同時距離具體的理論就越遠。因此,實踐教育體系的高職教育如果沿用理論教育體系的普高教育方法,顯然是不適合的。
在現在實踐教育課程體系還沒有明確的情況下,這里提出模糊課程界限的觀點。模糊并不是拋棄,模糊可以放開手腳,大膽創(chuàng)新。模糊的結果,可以使高職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實踐的過程當中,摸索理論課程之間的關系,促使課程之間的融合,最終形成實踐課程體系。
4實施過程
“層疊模分建構”式教學模式的實踐過程形成實踐課程體系,中間的形成過程可以根據不同的情況而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本文僅說明一下,“層疊模分建構”式教學模式下計算機教學當中的實施方法。
具體實施的時候需要分成兩種層次,
① 對于整個計算機課程體系而言
整個計算機課程體系里面有許多的課程,難易有劃分,學生認知程度有劃分,這個決定了學生對該課程的直接興趣,如“Flas設計”這門課程的學生認同程度高,學生很有興趣學習,而“操作系統”這門課程的認同度低,學生不知道它的作用,因此也沒有興趣學習。對此,在課程安排上我們需要進行“層疊模分”,確立繞開這個瓶頸的方法,避免這種情況的發(fā)生,這就是“建構”的過程。
② 對于單個計算機課程而言
單個計算機課程本身也有難易之分,如“高級語言編程”,學生對如何連接網絡、如何編制界面很感興趣,而對如何模塊化、對象化的基本理論不感興趣。但是,基本理論掌握的好壞直接影響編程效率的問題,因此我們必須避免這樣的一個瓶頸,對基本理論和實踐知識進行“層疊模分”,使學生可以感興趣的“建構”理論知識。
延續(xù)上述過程,在教學實踐當中,將一個理論性課程和一個實踐性課程融合在一起教學的情況被證明是比較好的一種建構教學的方法,學生在學習時間課程的過程中,通過項目實踐的方式學習理論性課程,作為一種輔助方法加固理論性課程的學習,獲得學生的歡迎。
5面臨問題
“層疊模分建構”式教學模式下新的教學方法是長期實踐按教學的結果,但是并沒有一個完整的體系來對它進行描述。盡管從目前的小范圍的實驗來看,效果明顯,不過僅限于個別科目,如果要大范圍推廣,必須面對如下:
1.“層疊模分建構”式教學模式如何將復雜的理論知識進行模塊化?如何將不同科類的知識進行層疊?理論知識模塊化的依據是什么?采用什么方式進行構建?如何構建?這都是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2.在“層疊模分建構”式教學方法、模塊和層疊方式形成后,不同的模塊使用不同的課堂教學方法,如何解決高職教育學生當中普高學生和職高學生的教學方法的差異性和地域差異性問題?如何促使創(chuàng)新制作能力的提高和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就成為下一步需要研究的問題。
6小結
隨著“層疊模分建構”式教學模式教學法的進一步推廣和深入研究,可以為高職高專教育創(chuàng)造一種嶄新的教學方法,這里可以簡單的叫做“層疊模分建構”式教學模式綜合素質培養(yǎng)法。它不但解決了普通高校傳統的本科教育方法與新興的高職高專教育接不上軌的問題,使得專業(yè)基礎較差的高職高專學生能夠接受原本枯燥無味的計算機基礎理論,而且使得學生在學習基礎理論的同時,提高了各方面的綜合素質。
作者簡介
楊斌,講師,廣州科技貿易職業(yè)學院計算機系計算機系副主任、軟件教研室主任
地址:廣州市番禺區(qū)南村鎮(zhèn)興業(yè)大道郵編:511442
不同專業(yè)的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有其不同的內在特點,這是高等院校實施專業(yè)教育教學活動的出發(fā)點和依據。所謂應用型人才,主要是在一定的理論規(guī)范指導下,從事非學術研究性工作,其任務是將抽象的理論符號轉換成具體的操作構思或產品構型,將知識應用于實踐[1]。應用型工商管理類本科人才不僅要熟悉和掌握現代工商管理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而且還要具備運用所學知識去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實踐技能,同時還要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能力,這樣才能適應社會發(fā)展對人才的需要。而這些素質和能力的培養(yǎng),僅僅依靠學習課本的理論知識是不能完成的,還必須通過實踐教學來加以強化和提升。
首先,實踐教學是應用型工商管理類人才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試驗田。工商管理專業(yè)學生在課堂所學的理論知識,只有通過實踐教學這一環(huán)節(jié)才能得到驗證,才能將經濟與管理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增加感性認識、提高動手能力。其次,實踐教學是應用型工商管理類人才綜合素質與能力提升的試驗場。通過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工商管理專業(yè)學生會遇到諸多書本上沒有的實際問題,而這些問題的解決就迫使學生去探索、思考、應用,從而使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素質得到提升。最后,實踐教學是應用型工商管理類人才與社會之間溝通聯系的橋梁。實踐教學不僅可以使工商管理專業(yè)學生將所學的理論知識在實踐中接受檢驗,還可以使學生走出課堂,在實踐中磨煉和培育職業(yè)性格,從而完成從學校向社會的過渡。因此,建立科學、規(guī)范的實踐教學體系是應用型工商管理類本科人才培養(yǎng)的必然要求,而ERP綜合模擬實訓教學是應用型工商管理類人才培養(yǎng)中實踐教學的首選。
二、ERP綜合模擬實訓課程簡介
1.ERP簡介。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信息技術尤其是計算機網絡技術的迅猛發(fā)展,統一的世界市場正在形成,企業(yè)競爭的空間和范圍進一步擴大,企業(yè)由以前的面向內部資源全面管理的思想也逐步發(fā)展成為全面管理整體資源的管理思想。因此,企業(yè)信息處理量急劇增大,企業(yè)資源管理的復雜化也不斷增大,這要求信息的處理有更高的效率。在這種背景下,傳統的人工管理方式難以適應以上要求,而只能依靠計算機系統將組織中的各個功能模塊有機地集成起來,共同運作,從而產生了新一代的管理理論與計算機系統———企業(yè)資源計劃(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ERP是建立在信息技術基礎上,利用現代企業(yè)的先進管理思想,全面地集成了企業(yè)所有資源信息,為企業(yè)提供決策、計劃、控制與經營業(yè)績評估的全方位和系統化的管理平臺。ERP綜合模擬實訓是基于ERP思想下企業(yè)經營過程的可視化模型展示,是以ERP模擬對抗演練為主體內容的綜合實訓課程。2.ERP綜合模擬實訓課程簡介。ERP模擬演練是依托沙盤模型或軟件,對企業(yè)的戰(zhàn)略規(guī)劃、資金籌集、產品研發(fā)、生產排程、市場與銷售、物資采購、財務核算與管理、團隊溝通與建設等關鍵環(huán)節(jié)進行模擬,讓學生在仿真的企業(yè)環(huán)境中,通過角色扮演和對抗演練,來體驗如何優(yōu)化企業(yè)各項資源的管理理念。ERP沙盤模擬教學實際上是一種“將企業(yè)搬進課堂”的體驗式學習方式,它最早由瑞典皇家工學院于1978年開發(fā),21世紀初用友軟件公司率先將沙盤引入中國高校ERP實踐教學中[2]。在模擬演練中,學生們分別組成6個團隊,每個團隊由6名成員組成,分別代表著CEO(首席執(zhí)行官)、CFO(財務總監(jiān))、市場總監(jiān)、生產總監(jiān)、采購總監(jiān)和情報人員。每個團隊就是一個模擬企業(yè)組織,通過直觀的企業(yè)經營沙盤,模擬六個年度的企業(yè)實際經營狀況來對抗演練,內容涉及企業(yè)整體戰(zhàn)略規(guī)劃、產品研發(fā)、生產能力設計、資金需求規(guī)劃、物料需求計劃、市場營銷、財務經濟指標分析、團隊溝通與建設等多個方面[2]。在對抗演練過程中,每個企業(yè)組織將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采取不同的應對策略,保持公司持續(xù)贏利并不斷擴大生產規(guī)模、開發(fā)新產品,開拓新市場。其融合理論與實踐為一體、角色扮演與崗位體驗于一身的設計思想,通過學生參與—沙盤載體—模擬經營—對抗演練—老師評析—學生感悟等一系列的實踐環(huán)節(jié),使受訓學生在分析市場、制定戰(zhàn)略、營銷策劃、組織生產、財務管理等一系列活動中,理解深奧的管理理論,掌握科學的管理規(guī)律,從而全面提升管理能力。
三、ERP綜合模擬實訓課程的價值分析
(一)將多學科知識融會貫通,拓展學生的知識體系
ERP沙盤模擬是對企業(yè)經營管理的全方位展示,是一門融合了管理學、會計學、生產運作、營銷學、信息技術等多種學科的綜合性實訓,因此,通過模擬演練,可以使學生在分析市場、制定戰(zhàn)略、組織生產、整體營銷、財務結算、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管理等一系列活動中深刻理解所學的各科知識,在實踐中使所學知識得以融會貫通[3]。同時,也為進一步的專業(yè)理論知識學習打下必須的實踐基礎。因此,ERP綜合模擬實訓教學是拓展工商管理類學生知識體系的一個很好的平臺。
(二)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1.提升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ERP實踐課程知識的系統性決定了學生必須將學到的多學科理論知識進行融合,并在實踐中加以應用;在模擬演練中,不斷變化的企業(yè)內外環(huán)境及經營狀況,促使學生必須具有應變能力和對機會的準確把握[4];當遇到一些經營、管理方面的問題時,學生必須學會自主學習、思考和解決。這些將極大地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提升學生的管理能力,激發(fā)創(chuàng)新意識。(1)在模擬演練中,學生在仿真企業(yè)環(huán)境中,以企業(yè)業(yè)務流程為主線,將各個相關部門、職能崗位有機地連接在一起,通過模擬商業(yè)實戰(zhàn)的一系列活動,來鍛煉自己統觀全局的決策能力,領悟科學的管理規(guī)律,從而全面提升經營管理能力。(2)企業(yè)要保持持續(xù)競爭力,就必須創(chuàng)新,模擬企業(yè)也同樣如此。通過變幻莫測的市場模擬演練,能使學生面對市場的發(fā)展變化時,及時作出相應的反應,只有這樣,才能領先于別人,使企業(yè)立于不敗之地。而這些都必需以創(chuàng)新作后盾。因此,ERP模擬演練能很好地激發(fā)同學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
3.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與協作精神?,F代社會要求每個人要有團隊意識,ERP模擬演練可以明顯增強學生的團隊意識。在模擬對抗演練中,企業(yè)業(yè)務流程的運作需要擔任各個角色的學生都要以企業(yè)總體最優(yōu)為出發(fā)點,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相互協作,才能使企業(yè)在競爭中取勝。當學生對演練過程中產生的不同觀點進行分析時,需要不停地對話交流,這使他們既學習了商業(yè)規(guī)則和財務語言,又增強了溝通技能。通過沙盤模擬實訓,改變了各個部門缺乏全局觀念,增強了部門間的溝通與協調,使學生學會了如何以團隊的方式工作,深刻體會到有效溝通與團隊協作的重要性。因此,ERP模擬演練有效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溝通能力、團隊意識和合作精神[5]。
4.鍛煉學生的品質和意志。(1)培養(yǎng)學生誠實守信的品質。誠信原則在ERP沙盤模擬實訓中體現為對“游戲規(guī)則”的遵守,如市場競爭規(guī)則、產能計算規(guī)則、生產設備購置以及轉產等具體業(yè)務的處理規(guī)則等等。通過模擬實訓,學生學會了自我管理與自我約束,培養(yǎng)了誠實守信的品質。(2)鍛煉學生的意志。在模擬演練中,當企業(yè)遇到挫折而經營不景氣時,能鍛煉學生對逆境的承受力和抗挫折能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能使學生感受到市場競爭的精彩與殘酷,為今后能成為合格的職業(yè)者而做好心理上和經驗上的準備。(3)感悟人生。在殘酷的市場中,當遇到挫折時,決策者是“輕言放棄”還是“堅持到底”,這不僅是一個企業(yè)可能面臨的問題,也是在人生中會遇到的問題。通過ERP模擬演練,使學生感受到經營自己的人生與經營一個企業(yè)具有一定的相通性[5]。
(三)有利于建立高素質的專業(yè)師資隊伍
ERP模擬實踐教學的多學科知識的融合性,要求指導老師必須具備較高的素質。指導老師不僅要具有扎實的本專業(yè)理論功底,還要掌握營銷、物流、企管、會計、電子商務等多學科的相關知識,還要具有多角度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對學生進行全面的實踐指導,才能對學生在模擬演練中出現的各種情況進行全面點評和分析。另外,隨著ERP知識體系的不斷完善以及模擬演練規(guī)則的不斷改進,要求指導教師也要不斷學習、補充和更新自己的知識,這也要求學校必需選送相關教師參與更廣泛的學術交流和培訓,從而有利于建立一支高素質的專業(yè)師資隊伍。
四、ERP綜合實訓教學對策探討
(一)完善ERP綜合實訓教學平臺建設1.ERP模擬實驗室建設。模擬實驗室是實踐教學的最重要載體,建設規(guī)范標準的ERP模擬實驗室是搞好ERP實訓教學的前提保證。ERP模擬實驗室應包括實驗室場地、實驗室桌面、沙盤教具、電腦、實驗室其他教學設備(投影儀、黑板或白板)等。其中,ERP沙盤模擬實驗場地應為兩間70m2~90m2、橫向寬度不小于5m的教室,每個教室包括沙盤桌(1.2m×2.0m)和沙盤盤面各六張,一次可容納40名左右學生。另外,還要建設專門的計算機軟件模擬機房,配備專職實驗員。為了創(chuàng)建實驗中心的文化氛圍,可以在實驗室內墻上布置一些有關沙盤課程規(guī)則的張貼畫。
2.ERP實訓教學大綱建設。ERP實訓教學大綱是執(zhí)行實踐培養(yǎng)計劃、實現培養(yǎng)目標要求的教學指導文件,也是規(guī)范實訓教學要求、提高實訓質量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實訓教學大綱應包括實訓教學目的、教學要求、教學內容、教學進度、學時安排、教材和教學參考書的選編、先修課程、成績考核、教學檢查及課程評估等。要嚴格按照教育部關于實踐教學的目標和要求制訂教學計劃,保證實訓課時,保證質量。
3.ERP指導教材和模擬軟件建設。
(1)目前國內高校缺少統一、規(guī)范的ERP綜合實訓教材,如何編制反映ERP理念、適合ERP沙盤操作的教材,是需要研究和解決的迫切問題。建議有關部門應該組織相關專家與用友或金蝶公司合作,統一編寫教材,以杜絕教材選擇的隨意性,從而規(guī)范實訓教學內容。(2)基于應用型工商管理本科人才的培養(yǎng),應選擇以國產ERP軟件為主,可以考慮選購一套或兩套在本地區(qū)應用較為廣泛的商品化ERP軟件產品,用以為地方企業(yè)培養(yǎng)應用型工商管理人才。
4.ERP實訓指導教師隊伍建設。加強ERP實訓指導教師的培養(yǎng)是完善ERP綜合實訓教學平臺建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ERP模擬實訓涉及企管、會計、物流、電子商務等方面的知識,這首先要求指導教師要具有較全面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其次要求指導老師更新觀念,轉變角色。與傳統的教學方式相比,ERP實訓指導教師的角色轉換應包括:由“主演”向“導演”角色轉變,由“講授者”向“引導者”轉變,由“教學者”向“探索者”轉變。因此,應用型院校必須制定具體培養(yǎng)方案,建設一支能適應信息時代高校實踐教學要求的ERP實訓指導教師隊伍。
(二)創(chuàng)新實踐教學模式,探索ERP綜合實訓新方法
1.創(chuàng)新實踐教學指導思想。以學生為中心,確立“自主、自助、自立”的實踐教學指導思想,注重學生主動性、能動性的發(fā)揮[6]。“自主”要求在ERP模擬實訓過程中,擺脫傳統的以教師為主導的“灌輸式”教學模式,變被動的“要我學”為主動的“我要學”,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讓學生成為實踐教學的主導,成為課堂的主角;“自助”要求學生在開放式實踐教學模式下,以啟發(fā)、導學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主動地運用ERP模擬實訓平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發(fā)現、嘗試、總結,實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tài)度的結合,從中發(fā)現人的價值,發(fā)揮人的潛力,發(fā)展人的個性;“自立”要求在實踐教學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在學習中體驗,在實踐中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溝通能力、信息技術運用能力和管理能力。2.通過角色輪換,保證學生不同體驗。由于受到學時等條件限制,目前大多數院校的ERP模擬實訓課程難以讓學生通過角色輪換來學習和掌握不同角色所應用的理論知識和處理問題的方法[3]。因此,有必要通過學時調整,讓學生在ERP模擬實訓中,能夠進行多輪角色轉換,在體會、理解不同角色業(yè)務時,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多學科理論知識。同時,也通過對不同角色業(yè)務工作的運作及理解,使學生體驗到自己最適合選擇的角色,為將來的職業(yè)定位與發(fā)展奠定基礎。
3.采用“演示—實訓—點評”的“限時操作”演練模式。在每次模擬實訓課之前一天,指導老師應將相關資料發(fā)放給各小組,讓學生先熟悉資料。在實訓課開始前,由指導老師先演示一年的流程,并給予相應的點評[7]。然后,讓學生開始模擬對抗模擬,采取“限時操作”的辦法,即每一會計年度的生產、銷售、核算、決策活動要求在相應的時間內完成,在六個會計年度模擬過后,先由各組學生發(fā)言介紹自己的演練情況,總結成功與失敗的方面,再由指導老師點評,分別分析各組的模擬演練情況,并指出存在的問題,分析其原因,同時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這樣,營造了一個老師與學生互動的實踐氛圍。“演示—實訓—點評”的“限時操作”演練模式確實起到了鍛煉同學們動手動腦的作用,有助于提高他們在時間壓力下的反應能力、決策能力。4.采用“實物沙盤+電子沙盤”的演練模式。在ERP綜合模擬實訓中,實物沙盤模擬演練雖然具有直觀、形象、有實物感等特點,但是不能訓練學生對ERP軟件的掌握和相應的計算機技能。因此,在進行了至少兩輪的實物沙盤模擬演練后,可以將實物沙盤與電子沙盤并用,讓學生熟悉ERP軟件操作流程和相應的計算機技能,也為畢業(yè)后能夠直接上崗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