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勞動和勞動教育的認識范文

        勞動和勞動教育的認識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勞動和勞動教育的認識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勞動和勞動教育的認識

        第1篇:勞動和勞動教育的認識范文

        最近,一些省、市來函詢問,中小學特級教師退休、病休、離休和調動工作以后,其補貼費如何處理,要求作出統一的規定。經研究,現作如下規定:

        一、特級教師退休、病休時,有補貼費的,其補貼費可以作為計算退休費和病假待遇的基數;離休時有補貼費的,補貼費照發。

        二、特級教師調到教育學院、教師進修學院、教師進修學校、中等師范學校和為中小學服務的各級教學研究機構的,其補貼費照發;調到上述以外單位的,從調離中小學之月起不再發給補貼費。

        以上規定從一九八二年十二月一日起執行。

        第2篇:勞動和勞動教育的認識范文

            為了貫徹中央關于黨政機關與所辦經濟實體和管理的直屬企業脫鉤的決定,做好市級黨政機關所辦經營性企業的脫鉤工作,經北京市黨政機關與所辦經營性企業脫鉤工作領導小組同意,現對我市市級黨政機關移交、撤銷企業人員的安置和社會保障工作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移交、撤銷企業人員的范圍

            移交、撤銷企業的人員應是2000年6月30日前正式錄用,并與企業建立了勞動關系的在冊人員。

            二、移交企業人員的安置和社會保障

            (一)移交企業的職工和退休人員隨企業一并移交。對于編制在黨政機關及其事業單位的人員,原則上隨企業去向安置,并與機關脫離行政關系;離休人員由市級黨政機關各部門負責安置,不隨企業移交;對于編制在黨政機關的人員,參照市委、市政府《北京市黨政機關機構改革人員分流的意見》的有關政策,符合提前退休、提前離崗條件的,可以提前退休、提前離崗,不隨企業移交。

            (二)移交企業的職工與企業簽訂的勞動合同仍然有效。由于企業移交造成企業名稱變化的,應變更勞動合同的企業名稱;造成職工崗位、待遇變化的,雙方應協商變更勞動合同的相關內容,協商不一致的,企業可依法解除勞動合同,并按有關規定支付經濟補償金;職工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企業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未簽訂勞動合同的企業應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與職工簽訂勞動合同。

            (三)移交企業尚未參加社會保險的,應按《北京市企業城鎮勞動者養老保險規定》(市政府令1998年第2號)、《北京市失業保險規定》(市政府令1999年第38號)、《北京市地方所屬城鎮企業職工和退休人員大病醫療費用社會統籌的規定》(市政府令1995年第6號)、《北京市企業勞動者工傷保險規定》(市政府令1999年第48號)及有關規定,在企業移交前到企業所在區、縣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參加職工養老、失業、大病統籌、工傷保險等手續,并補繳社會保險費用。若企業無力補繳,2000年12月31日前所需社會保險經費由企業原主管單位籌資解決。已參加社會保險的企業,移交后應繼續向所在區、縣社保機構繳納各項保險費用,不得因移交而中斷或拖延繳費。移交企業中凡編制在黨政機關或具有行政管理和執法監督職能事業單位中的工作人員,在首次辦理個人基本養老保險和失業保險時,其按國家規定計算的連續工齡,可視同職工個人繳納保險費的年限。

            三、撤銷企業人員的安置和社會保障

            (一)撤銷企業的職工,由企業主辦單位本著“統籌安排、積極穩妥”的原則負責安置。

            (二)撤銷企業應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及勞動合同的約定處理勞動關系。職工被安置到其他企業就業的,原企業與職工解除勞動合同,同時職工與新企業簽訂勞動合同。新企業應將職工在原企業工作時間視同現企業工作時間。企業主辦單位與職工就重新安置協商不一致的,原企業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同時比照經濟性裁員支付經濟補償金。

            (三)撤銷企業職工自謀職業的,企業可以按照每人一萬元的標準一次性發給安置費,安置費由企業和企業主辦單位籌措。

            (四)撤銷企業工傷職工傷殘程度為五至十級的,由企業主辦單位負責安置。如本人自愿自謀職業,由企業按照市政府令1999年第48號的規定發給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傷殘就業補助金由企業和企業主辦單位籌措。

            (五)已參加北京市養老、失業、大病醫療、工傷保險的撤銷企業,職工分流安置到其他企業的,社會保險關系隨同轉移,社會保險的繳費年限合并計算;自謀職業的職工,可將其檔案委托存放到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或人事部門開辦的職業介紹服務中心或人才交流中心存檔,繼續繳納社會保險費用的,與存檔前繳費年限合并計算;終止、解除勞動合同失業的職工,可由企業將檔案轉到職工戶口所在地區、縣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失業人員進行求職登記,按規定享受失業保險待遇。

        第3篇:勞動和勞動教育的認識范文

        關鍵詞:勞動教育;勞動觀念;自我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1-283-01

        熱愛勞動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隨著社會的變化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的提高,“勞動”這兩個詞對在中學生特別是農村中學學生眼中淡去。于是出現了農村學生不愛勞動、勞動技能差、不尊重勞動者,不珍惜勞動果好逸惡勞的現象慢慢滋生,必然會帶來一系列社會問題。那么如何重新激發農村中學生的勞動熱情?如何使他們認識到勞動的重要性? 新時期下的農村中學學校如何開展勞動教育呢?

        一、學校要培養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

        學校要注重素質教育,把文化教育與勞動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學校要充分利用各種活動加強勞動思想教育。學校在平時的德育工作中,利用國旗下講話、開學典禮、主題班會、團隊活動日等活動,加強對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使學生對勞動的認知有所提升,認識到勞動創造幸福才是社會的主旋律,懂得勞動是創造一切的源泉,勞動是光榮而不是可恥,進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學校團委、學生會組織要經常舉辦豐富多樣的公益勞動,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掌握一定的勞動技能。通過這些服務性公益勞動,美化了我們的環境,激發學生的熱情、陶冶了學生的情操,同時也能改變學生的勞動觀念,進而培養了學生勞動技能和良好的勞動習慣。

        二、學校在進行勞動教育的過程中要求學生不斷的進行自我教育、自我反省

        教育實踐的經驗表明,加強學校的勞動教育,是提高學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有效途徑,在有計劃、有組織的勞動過程中,學生能夠意識到勞動不僅創造了人類社會,也完善了人的自身,同時也給他人創造了幸福。當這種勞動一旦反映學生的精神生活就會產生積極的思維,最終使正確的思想和行為戰勝不正確的思想和行為,從而產生強烈的尊嚴感、自豪感,并且培養了頑強的意志、對待工作和學習的責任心、熱愛集體的榮譽感,這就對德育建設起到場了直接的促進作用,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只有“促進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①

        三、學校在勞動教育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自身價值體驗的遷移功能,表彰勞動積極分子,樹立勞模典范

        在勞動創造的過程中,每一個學生都有可能通過自己的雙手獲取成功的價值,而這種價值必然產生發自內心的真實感受,并伴隨著一種成功帶來的愉悅體驗。

        具體來說,即使是那些學困生,也有可能在勞動中當先進、當模范;就連那些不守紀律被處罰的學生,也有可能成為勞動上的學習榜樣。這樣,就可以提高他們在師生心目中的地位,樹立他們在集體中的威信,他們就會把自己同集體同他人聯系起來,就會嚴格要求自己,在勞動、學習、日常行為中考慮集體的意見或者教育者的要求,從而在思想品德和學習上得到應有的提高。

        四、學校要密切與學生家庭的聯系,加強與家長或監護人的溝通,共同做好學生的勞動教育工作

        勞動,是產生一切美德的源泉,又是“防止一切社會病毒的偉大的消毒劑”。①國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指出:“近幾年對勞動教育的忽視造成了一部分學生缺乏勞動觀點和勞動習慣,缺乏熱愛勞動的思想感情,這是我們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一個比較大的問題。”③他還說:“熱愛祖國、熱愛勞動是我國社會主義公民所必須具有的最基本的品德,如果我們培養的學生不愛國、不愛勞動,這是教育工作的失敗。”③從上述問題來看,只有加強家庭、學校的勞動教育,在勞動過程中有針對性的教育學生,才能夠幫助學生從小樹立勞動光榮的思想,使學生存在的錯誤認識和不良行為逐步得到改變。

        學校密切與學生的家庭的聯系,密切教師與家長的溝通,共同把對學生的勞動教育工作做好。將學生在學校的勞動表現及時向學生家長及或其監護人反饋。定期召開勞動觀念淡薄學生家長會,向學生家長或其監護人通報學校的勞動教育情況,對家長進行適當的家長思想教育輔導。讓家長主動配合學校做好子女的勞動教育工作。

        總之,學校的德育教育是一個多方面齊參與的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農村中學生能夠通過學校勞動教育所獲得的愛勞動思想觀念和勞動習慣的養成以及基本的勞動技能,往往起到了聯系家庭、社會與學校的橋梁作用。比如自我服務性勞動的開展,完全可以減輕家長們的許多負擔(簡單家務勞動、簡單的農活);社會公益勞動和生產勞動的進行,又加強了學校同社會之間的和諧。所以,為了培養我們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學校的勞動教育必須長期堅持開展下去。

        參考文獻:

        [1] 1987年11月12日《中國教育報》柳斌《把勞動列為正式課程是加強勞動教育的重要措施》

        第4篇:勞動和勞動教育的認識范文

        關于裴斯泰洛齊勞動教育的思想,理論界有許多探討,不過很少有論文從勞動教育的精神內涵的視角論述裴斯泰洛齊的勞動教育思想。其實,在裴斯泰洛齊的勞動教育思想中,無論是勞動教育的意義,還是勞動教育的內涵與目的,抑或是勞動教育的路徑,都充滿了豐富的精神意蘊,賦予了勞動教育以精神內涵。其意圖是培養兒童“腦、心、手”的基本力量,給予兒童以智慧、力量、信仰和愛,提升兒童的精神境界,促進兒童人性的發展。本文就此作些學理上的探討。

        一、勞動教育的意義

        (一)勞動教育是促進“腦、心、手”基本力量發展的重要手段

        “腦、心、手”是裴斯泰洛齊用來表達兒童身心和諧發展的三種基本能力或才能。所謂“腦”是指兒童在思想和精神方面對事物的思考和作出理性判斷的功能,關涉兒童的思考、語言、想象、感受和記憶。所謂“心”是指兒童道德情感和良知活動,既包括兒童的自由、信仰、感激和愛的情感,也包括領悟美和善、追慕道德標準。“手”是指從事實際活動和職業勞動的能力。裴斯泰洛齊“心目中的手是指人的實際行為,想到的是手的熟練和體力的結合,加上健全的理智和愿望與富有成效的行動的結合”[1]146。“腦、心、手”構成了兒童身心和諧發展的著名的“三元論”,這三個力量的統一標識著兒童的和諧發展。離開了任何一個方面,或者孤立地發展任何一種才能,都有可能損害兒童身心的和諧發展和毀壞兒童天性的平衡。各種力量的發展僅僅依靠兒童的理智或道德是不夠的,還必須重視“手”的作用,只有讓兒童自己動手才能實現能力的發揮。“因為技能外部的體力基礎的自然進程,同技能內部的智力基礎的自然進程是完全吻合的。因而,體力與心靈的培養要和智力的培養達到和諧一致,愛和信任的順乎自然的教育手段以及思維能力的教育手段同技能順乎自然的教育手段統一起來。這樣我們的各種力量達到了平衡,這種平衡生動地證明我們本性的統一,由這種統一產生一種凝聚力。”[2]353因此,合乎自然的教育必然要求兒童“腦、心、手”并用,唯有如此,才能“教孩子們純潔地感受,正確地思想,全面掌握知識,并在生活中養成持久不變的習慣。只有生活的力量,才能每時每刻激活和攫住我們的存在和我們的全部力量”[2]301。

        (二)勞動教育是實施全面和諧發展教育的重要途徑

        在裴斯泰洛齊看來,勞動教育是實施全面和諧發展教育的重要途徑。德育、智育和體育的實施都離不開勞動教育。就德育而言,德行的培養是以兒童的勞動為基礎的,教育者必須探索出有助于這種行為培養的初步教學方法,并以此為出發點,促進德行的培養,使人類履行人生義務和責任所需要的那些能力與身體活動的靈活性都得到發展。智力教育的基礎也是勞動。因為勤奮地勞動可以確保和加強兒童各種力量的平衡,而這種力量的平衡又是一切正確的判斷和純潔的思想產生的土壤。在勞動中,兒童的嚴肅工作能使兒童的精神高度集中,不斷地思考問題,獲得真理。裴斯泰洛齊“把體力上緊張的手工勞動看成是智力教育和培養接受真理的最重要的基礎。”[2]326兒童的體力發展更是離不開勞動。因為“只有通過自己思考,思考能力才得到培養;只有通過自己想象,想象力才會增強。這同樣適合于手藝,只有手派上用處,才會變得靈巧;只有使勁,身體才會強健。”[1]102

        二、勞動教育的內涵與目的

        (一)勞動教育的內涵

        根據裴斯泰洛齊的觀點,勞動教育是教育者根據兒童的身心特點實施勞動,使勞動與教育結合、體力與腦力結合,從而達成培養和舒展每個兒童內在的人性,提升兒童的精神境界,促M兒童“腦、心、手”和諧發展的活動。其核心意蘊在于:(1)勞動與教育結合。勞動不是純粹的體力活動,而是富有教育意義的,能使兒童通過勞動一方面獲取知識技能,另一方面發展聰明才智,喚醒兒童內在的尊嚴感,使他們的“腦、心、手”三種力量和諧發展。對此,裴斯泰洛齊作了生動的詮釋:“我必須為那些被我帶到家里來的孩子們尋找工作和進行工作教育,不僅如此,我還想到在他們的工作中通過他們的工作,要溫暖他們的心靈并發揮他們的才智。……我還關心他們的心靈,心靈是其身心崇高中心,凝聚著才智和藝術的所有品質中最純潔和最高貴的部分。”[2]160(2)勞動教育滲透“愛”。如前所述,“心”包括兒童的信仰和愛等情感。裴斯泰洛齊認為,教育和教學的本質是行動和生活本身,而不是語言。只有當教育和教學通過實際行動和實際生活彰顯“愛”時,這種教育和教學才是理想的和最佳的教學。對此,他在《林哈德與葛篤德》中對主人公格呂勒菲和葛篤德的教育行為作了詮釋:他們“竭盡全力喚起孩子們對于日常的家庭生活產生純潔的感情,但他們并不僅僅采用空洞的話語和說教,而是一方面使孩子們習慣于永不間斷的勞作,一方面不斷啟發他們產生一種興奮的、自由的、開朗的和充滿愛的思想。這一切還要與攫住他們心靈的、在他們心里喚起高尚和純潔的感覺及可以生動地保留下去的事件聯系起來。”[2]324

        (二)勞動教育的目的

        1.培養兒童的基本能力和力量

        裴斯泰洛齊認為,人的成長離不開各種力量的支撐,他指出:“人通過他生活環境中偶然的機會受到培養,人通過技藝和意志的培養受到教育。”[2]208基于這種人的成長與各種力量的關聯的認識,他認為,無論是窮人還是富人,無論他們處于何種社會地位,勞動教育的目的是培養人的基本能力和力量(即腦、心、手),而非傳授知識和技能。而“發展人的內在力量,不得不利用社會與人生相結合的教育辦法,從而使其得到人的品德、家庭幸福、工作能力,直到能實現社會上的需要。因此,領導和鍛煉,使人都有各人的工作能力,把每個人塑成適用的模型,使人人長于勞作,并能勝任愉快,那么,他在世界上才能得到快樂,生活才有保障。”[3]

        2.提升兒童的精神境界,培養兒童的人性

        在裴斯泰洛齊看來,因為“人必須在思想和行由戲從信仰和愛的狀態中發展和培養自己,他要通過教育真正純化自己和充實自己。腦、心和手的力量也是按照這一神圣的規律發展的。從這一規律中產生出人性,即產生出真正的充實生活。公共和私人生活的教育藝術,必須服從這一神圣的規律,當腦和手服從于深化的心靈力量時,人才能得到暫時的和永久的幸福。”[2]329因此,無論是心靈教育、精神教育,還是體力教育,其目的在于服務于兒童人性的培養。“這三種力量的教育目的,在于通過信仰、愛、真理、正義、勞動和手藝的協調,滿足人的要求并使人純化。換句話說,協調三種基本力量的教育目的在于人性。”[2]328總之,勞動教育的目的在于培養兒童的人性,促進兒童高級的精神天性的發展。

        三、勞動教育的實施路徑

        (一)勞動教育心理學化

        “教育心理學化”是裴斯泰洛齊提出的著名命題,它不僅適合智力教育和道德教育,而且也適合于勞動教育。他力圖使勞動教育心理學化。也就是說,要按照兒童的本性和發展規律實施勞動教育,他所理解的本性指的就是兒童的心理活動及其規律。首先,應了解兒童的天性,這是勞動教育成功的前提。他說:“孩子具有人的自然天性的一切資質,只是還沒有得到發展而已,如同未綻開的蓓蕾,蓓蕾一旦綻開,所有的花瓣都會舒展開來,人的教育亦如此。對人的天資必須仔細觀察,只有調動這些天資才能確保成功。”[2]232其次,勞動教育要符合心理學的規律。他認為,心地高尚又受過教育的人如果能以知和行的能力作基礎,就能掌握所有的能力。不過,人類所必需的智慧、知識和能力都不是自發產生的,需要教育和訓練。這種教育和訓練應當是循序漸進的,其方法“適合于人類本性又符合心理學規律。與之相同,要想培養人類的技能,我們也要有一個牢固的教育機制,這個機制要遵循教學藝術的普遍規律。我們可以依據這些規律,設計一系列由簡單到復雜的訓練,使兒童逐漸得到教育。經訓練之后,這些兒童必然在每一方面都會獲得日益成熟的技能。”[4]139再次,勞動教育要素化。這是勞動教育心理化的具體體現。它要求勞動教育要從人類最簡單的體力活動開始。“這些簡單的體力活動包括打擊與搬運、刺戳與投擲、拖拉與旋轉、繞圈與擺動等。上述活動可能存在區別,運動形式或合或分、運動幅度或大或小,但卻包含一切日常活動的基本要素,也包括各種職業中復雜活動的基本要素。這些基本活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我們要根據心理學規律安排兒童在早期接受這些訓練,單項訓練和綜合訓練都是如此。我們也要注意,這些基本的四肢訓練必須與基本的感覺訓練相一致,與思維訓練相協調,也要與數字訓練和形狀教學保持同步。”[4]139

        (二)勞動教育生活化

        “勞動教育生活化”是裴斯泰洛齊勞動教育的重要原則,意在勞動中通過生活教育去激發兒童的信仰和愛。他認為,在生活中教育人是一個真理。這種教育是通過行動而不是說教實現的。為此,他在勞動中給兒童機會、激勵、示范和鼓勵,使兒童在實際的愛的行動中受到愛的教育。他運用生動的教育方式把許多人遭受困難、痛苦和貧困的事實介紹給兒童,引導兒童過真正的愛的生活。《林哈德與葛篤德》中的葛篤德盡管貧窮,擁有的東西不多,但由于她擁有愛和力量,她對兒童的教育便是具有意義的,也是崇高的。“她說的每句話,不僅僅作為一句話在起作用,而且是來自于她的生活,同孩子們的生活交織在一起,所以是作為萌芽留在孩子們的靈魂之中。她的教育藝術就是她的生活,他們的藝術教育完全產生于他們的實際生活。她的每句話都充滿力量。孩子們理解他們的母親指出的一切,非常自然,好像早已印在心上似的。她并不是通過教育給孩子們灌輸什么,而是發展他們早已具有的能力。”[2]304-305她力圖使勞動教育生活化,因為她深深地意識到教育教學的基礎不是教學法,也不是書本,而是生活本身。因此,她教育孩童是通過對日常生活范圍內的知識的傳授開始,知識的獲取是在生活教育中實現的。“她和孩子說話,并不是為了達到教孩子說話和傳授某種知識這個唯一的目的,而是采用語言手段使實際生活(生活每天帶給他們各種看法和經驗)變得生動活潑。”[2]303裴斯泰洛齊還強調起居室的勞動和生活教育作用,認為它是人民文化的基礎,真正滿足兒童本性的需求。兒童的腦、心、手之所以能感性的結合,并能服務于生活,是起居室勞動和生活教育的結果。如果教育者要杜絕貧窮的根源,幫助勞苦大眾在道德、精神和體力方面獲取自制力,就必須對他們的起居室施加影響。

        (三)勞動教育與“愛的教育”結合

        勞動教育與“愛的教育”結合是裴斯泰洛齊勞動教育的重要路徑。它的意義在于:首先,愛是兒童本性統一的核心,是認識、能力和行為集中的神圣中心。它能使兒童的智慧和行動的力量達到高度融合和統一,使人成為真正的人。對兒童而言,“心靈的力量,即信仰和愛,如同支持樹木生長的根,它有從土壤里吸取營養供給各基本部分的力量。”[2]206其次,愛是勞動教育的基礎。因為,無論是父母照料兒童的每個行動,還是兒童在家務勞動中的順從,都是由信仰和愛發展而來。正因為如此,格呂勒菲和葛篤德“從早忙到晚,就是為了取得孩子的信任和愛。在每一時刻,在每一種場合,他們愛孩子,關懷他們,幫助他們。他們深信,只有對要干的事敢于負責的人,而且充滿愛的人,關懷他人的人,隨時準備為需要他的人服務的人,才能取得他人的信任。”[2]324-325再次,愛是勞動教育追求的目標。在裴斯泰洛齊看來,愛不僅是勞動教育追求的目標,也是勞動教育的主要原則。他指出:“一個人通過由他和他的愛所喚起的內心和外部活動,不遺余力地追求他所愛的目標,于是就養成了與其活動相協調的智慧活動,愛幫助我們將智力和良心付諸我們的一切行動,于是就得到我們的見識和仁愛認為值得我們努力追求的那些東西。”[2]303

        勞動教育與“愛的教育”結合的途徑是:(1)實施愛的教育。母親必須給兒童以鼓勵和愛,“因為從來只能是愛喚醒愛,而且也只能從信任贏得信任,母親自己心靈上的回響必須在孩子的心中引起共鳴。只要愛和信任一旦在孩子的心中扎下根,母親的第一義務就是盡自己的能力,給孩子的愛以鼓勵,使之不斷增強和高尚。”[2]253(2)建立實驗學校,使愛和其他力量相結合。為了達到這一點,裴斯泰洛齊建議,“應該深入研究人的本性如何按照自己的法則發展各種力量,本性如何按照更高的法則把各種個別的力量同各種力量的整體配合起來。因此,要建立實驗學校。實驗學校向孩子們單純地和全面地教授發展智力和體力的手段。每個受過這種教育的孩子也能在兄弟姐妹中間發揮這些得到發表的力量和訓練過的能力。父母們也不僅能夠成功地促進教育孩子的內在本質,即發揮心靈的力量、信仰和愛,而且也能夠成功地在起居室內練習外部的技能。”[2]219-220(3)讓起居室成為愛的教育的場所。“在起居室這塊圣地,人的各種力量在發展過程中仿佛自然地建立起平衡,并保持平衡。因此,如果教育應該真正幫助人民,要使外在的人的認識、能力和活動同人性內在的、永恒的和神圣的本質相適應的話,教育藝術就必須對家庭生活的純潔性施加影響。”[2]218在受到內在本質(力量、信仰和愛)的影響下,兒童會在勞動中強壯、興奮、增加活力和受益,這是充滿信仰和“愛的教育”方法和手段運用的必然結果。用裴斯泰洛齊自己的話說就是:“經驗每天使我深信,倘若人們以一種純潔的毫不利己的愛心同窮人交往,為了教育他們,即使是微弱的努力也會結出果實,如果缺少愛的話,則關于國民教育、人民的福利和關心窮人最耀眼的設施都是建立在沙灘上的。經驗一再向我證實,愛心即使很少,也是強而有力的;毫無憐愛之心,即使是強者的力量也會分崩離析。”[2]161

        (四)勞動教育直觀化

        在裴斯泰洛齊看來,直觀教學不僅適合于智慧教育,也適合于勞動教育。因為在勞動教育中,兒童會經常與實物打交道。因此,父母和教師都應把生活中的直觀對象誘人地、生動地呈現在兒童的感官跟前,給予兒童有益的影響。“培養直觀能力的基本手段,從本質上說是一種心理手段,通過這個手段以激發培養直觀能力的欲望,通過保留和激發對直觀事物獲得的印象,以教育孩子。”[2]361當然,在這一過程中,事物可以以多種多樣的形象出現,通過兒童的心理活動,成為影響兒童智慧、人性發展的重要手段。

        勞動教育直觀化的具體路徑是:首先,通過直觀教學,培養兒童的興趣。這是直觀教學的首要原則。教師應堅持用物件而不是用詞語教學,要經常讓兒童觀察實物,并在此基礎上說出該事物的名稱,這會使兒童牢記事物的感性印象和名稱,引發兒童對實物的持久的興趣。其次,通過直觀教學,養成兒童思考的習慣。在勞動教育中,一方面要使兒童獲取知識和技能,另一方面,也是最為重要的方面,就是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即對所觀察到的事物進行思考并在思考后才說話的習慣。再次,實施問題教學。教師不要對實物詳盡介紹,不要長篇大論地說教,而應該向兒童提出相關事物的問題,讓兒童自己尋求答案和糾正錯誤。這樣可以喚起兒童的注意力。不過,所提問題應盡可能簡短、清楚、易懂,這有利于兒童觀察事物和回憶事物,知曉實物的性質。

        綜上所述,裴斯泰洛齊的勞動教育思想是系統而深刻的,蘊含豐富的精神意蘊,對目前我國的勞動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富有啟示價值。

        參考文獻:

        [1]布律邁爾.裴斯泰洛齊與當代教育[M].顧正祥,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3.

        [2]布律邁爾.裴斯泰洛齊選集:第二卷[M].尹德新,組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4.

        第5篇:勞動和勞動教育的認識范文

        關鍵詞:聾童 勞動 教育

        我國的教育方針明確指出: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其中 ,教育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整個教育事業要與國民經濟發展的要求相適應,并在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內容和方法上有不斷的新的發展。這是教育方針中的一項不可忽視的重要內容。

        許多名人大家也都把勞動教育放在了比較高的位置上。高爾基曾說過:我們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都是由勞動、由人的聰明的手創造出來的。曾說過:我覺得人生求樂的方法,最好莫過于尊重勞動。一切樂境,都可由勞動得來,一切苦境,都可由勞動解脫。更是把“勞動是一切知識的源泉。”說得精確至極。可見,勞動教育是多么的重要。

        一、勞動教育是新時期素質教育的重要部分

        隨著時代的發展,許多名言,諸如:麥子、玉米等,學生往往只知其名,不聞其實。而這些恰恰是勞動教育的缺失,重新認識勞動教育,很有必要。

        1.勞動教育是矯正和補償聾童身心缺陷的需要。

        聾童的缺陷補償主要是通過各種途徑替代、改善或恢復受損傷器官和組織的功能。在勞動中各種感覺器官受到鍛煉,其功能水平不斷提高,而且彼此之間經常要協作配合,促進“以目代耳”的代償能力的提高,有助于聾童認識活動和智能的發展。在勞動過程中所積累的各種知識、技能、表象和概念,為聾童的思維和想象力的發展提供了營養。

        2.勞動教育是有效發展聾童生活適應能力的需要。

        由于聾童未入校前,在家大多數比較嬌生慣養,沒有勞動習慣,缺乏自理、自主、自治的能力,著眼于他們的未來,為培養他們獨立生活的能力和主人翁的思想,讓聾童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并通過勞動的教育,可以使聾童在心理上具有吃苦耐勞的精神和認真負責的態度,可以充分地調動他們勞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促進聾童自立自強,長大后就能適應社會勞動和家庭生活的需要,平等參與社會生活。

        二、多角度全方位加強聾童的勞動教育

        1.立足“自我服務”,延伸勞動意識

        諸多聾童因為在家中任何事都被父母包辦代替,即使這些殘疾孩子主動要求做點什么事情,家長也是不敢放手,處處不放心。這種包辦代替養成了孩子的依賴思想,沒有自發地形成勞動觀念,更無勞動習慣可言,有些學生甚至會產生怕臟、怕苦、厭惡勞動的思想。所以,必須先培養聾童熱愛勞動的意識,使他們形成正確的勞動觀念,才能是勞動成為強有力的教育手段,達到勞動教育的目的。如:充分挖掘教材因素,在《洗手帕》一課中,可以設計出“洗手帕比賽”,“穿一件自己洗的衣服”,“做一件讓媽媽高興的事”等,活動評比的原則是聾定性與定量評價相結合,多鼓勵,少指責。這樣一來,既進行了勞動知識的教學,又提出了勞動的要求,還能培養學生參與勞動的興趣,從而達到自我服務的意識。

        2.立足自主自自制,掌握勞動技能

        聾童從小參加勞動,是為了使聾童掌握日常生活所需的一些基本的勞動知識和勞動技能,可以使聾童初步熟悉各種簡單的勞動工具,獲得初步的生產知識和技能,為將來從事復雜的生產勞動做好準備。

        班級勞動是訓練聾童一定勞動技能的途徑之一。每周一學生返校后和周五離校前,組織學生進行班級大掃除。擦玻璃窗是大掃除的重要環節,學生開始不知用什么工具來擦,覺得濕抹布擦玻璃窗當時顯得很干凈,他們不知道等水干后玻璃窗就成了“大花臉”。針對這種情況,我不僅教給他們用廢報紙擦玻璃窗的方法,而且向他們解釋為什么不能用濕抹布擦玻璃窗的原因,并且進一步告訴他們濕抹布不能擦電器,容易觸電等生活常識。同時我注意在勞動教育聾童開動腦筋想辦法,怎樣把事情干得更好更巧妙,更節約時間。沒想到在一次家長會上,一位家長欣喜地告訴我,她的孩子在家看見她用濕抹布擦正在使用的電視機時連忙上前阻止,還告訴她這樣會被電死的,家長明顯感到孩子未入學前連掃帚都不知怎么用,入學后學會了不少勞動的知識,實際動手能力也增強了。

        3.立足校本實際,培養勞動習慣

        讓聾童參加勞動最重要的是養成勞動習慣,勞動習慣主要是在勞動實踐中培養和形成的,小學年齡段是形成聾童良好勞動習慣的關鍵時期。

        組織班級勞動是培養學生自覺勞動習慣的最經常活動,通過嚴格的勞動紀律,可以讓聾童養成勞動的習慣,養成對工作的責任心。他們的勞動習慣一旦養成,人也相應勤快起來。

        第6篇:勞動和勞動教育的認識范文

        前不久,在我校六年級學生中做過一次調查,結果讓我大吃一驚:在48名學生中,平時都是自己盛飯的占45%,自己的房間自己打掃的只占32%,幫助父母做家務的只占24%,自己動手做菜做飯的僅占6%,每天由父母整理學習用品的還大有人在。這些現象不難看到:孩子們由于有太多的長輩寵愛,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越來越多,他們的勞動技能每況愈下,針對學生的狀況,我校在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的形勢下,認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努力實施了“勞動技術教育”特色探索,大力開展勞動技術教育,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那么作為教師,加強學生的勞動技術教育,通過哪些途徑培養學生的勞動技能呢?我認為可以嘗試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營造勞動氛圍。使學生喜歡勞動

        勞動課上老師的首要職責不在于“教”而在于“導”,在于營造一種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使學生形成一種樂于勞動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通過創設與課文內容有關的情境,如:把自己當做環境衛生的保衛者,班級的美容師,把枯燥的衛生打掃變得富有人情味,學生干起來也特別積極;也可以運用嘗試發現法,讓學生積極思考自行發現問題,并尋求答案。教師不論用哪種方法,都應注意以下兩點:(1)教師要擺正位置甘當配角,配角不等于消極參與。教師應適時參與學生討論,使學生忘卻師生界限,消除學生的被驅使感。(2)教師要包容學生的失敗。勞動課實踐操作的本身就是學生嘗試創造的過程,教師要正確看待學生在這一過程中所犯的錯誤,要引導學生正視失敗,告訴他們失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畏手畏腳,封閉自卑,不敢嘗試。

        二、加強引導,讓學生明白勞動的意義,重視勞動

        “勞動創造人本身。”勞動過程是讓學生從不會到會,從領悟到掌握。這是一個知識和技能掌握轉換和運用的過程,這便是素質教育。通過勞動教育使學生在實踐中邊做邊學,培養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創造性思維和動手能力。雙手靈巧,熱愛勞動的學生一般都具有較清晰的思維。小學階段的學生勞動教育尤其要根據他們的認知特點,從感性認識人手,使他們從生活實踐中了解勞動的意義。帶領學生參加農村勞動,了解爸爸媽媽一天的工作,使他們懂得身上的衣服、每天吃的糧食都是人們辛辛苦苦勞動的結果,沒有勞動就沒有人類的一切。同時結合課堂教學,通過開展班隊活動,使他們認識到勞動最光榮最偉大,我們有機會為大家服務是一件多么令人高興的事情。

        三、多種途徑培養學生勞動技能

        有效利用課堂,落實勞動教育。在學校除了通過勞動教育課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外,充分利用晨讀課和班隊會主題課開展活動,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比如教師節來臨,學校大隊部統一制作勞動內容《老師您辛苦了》;三八婦女節來臨,學校統一勞動內容:獻給媽媽的禮物。我們應該把空間留給孩子,為他們搭建發展的平臺,使其互相交流,互相提出具體的建議,共同進步,共同成長,從而有效地進行勞動教育。

        提供勞動實踐機會,耐心指導勞動方法。勞動教育不是一天兩天能搞好的,關鍵在于在理論教育的前提下,還要抓好勞動實踐,因為勞動實踐是形成良好勞動習慣的基礎和前提。良好的勞動習慣只能在長期堅持不懈地勞動實踐中磨練和沉淀,僅憑紙上談兵的說教是無濟于事的。要想辦法指導學生在實踐勞動中學會運用學到的基礎勞動知識,并形成一定的技能,從而享受成功的愉悅。應注意啟發學生體驗勞動的感受,并進行積極引導,使學生在勞動實踐中獲得多方面收獲。比如,開展“誰有一雙巧手”“今天我當家”“勞動多快樂”“做爸爸媽媽的好幫手”“勞動技能比拼”等形式多樣的活動。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激發對勞動的濃厚興趣。豐富多彩的勞動實踐將更有利于學生良好勞動習慣的養成。

        四、家、校勞動教育和諧統一

        第7篇:勞動和勞動教育的認識范文

        【關鍵詞】勞動教育;實踐;課程

        一、讓勞動教育課真正進入學校主流課程

        “童樂園”勞動教育實踐課的開展,使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真正進入農村小學的“主流課程”。我校總結了勞動教育實踐課程的“五落實”保障機制:課時落實、教材落實、師資落實、考核落實和制度落實,確保綜合實踐活動課真正進入學校主流課程。

        二、認真研制勞動實踐教育目標

        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我們分“年齡特點”和“學科特點”兩個維度,制訂了勞動綜合實踐課教學目標。

        (一)按照學生的年齡特點,設定童樂園勞動實踐教育的梯度目標,確保勞動實踐教育循序漸進,螺旋上升。

        總目標是:

        1.通過“童樂園”勞動實踐活動課與其他課的結合學習,了解和實踐勞動有關的一些知識。掌握簡單的勞動工具的使用。

        2.通過各門學科的綜合實踐活動學習,讓學生學會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協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實踐能力以及對知識、技能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在活動并能夠運用學到的理論知識指導實踐操作。

        3.能根據自己在勞動中所出現的問題,制定一個小課題研究,并嘗試撰寫研究小論文。

        4.通過實踐活動增強學生探索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和諧發展的積極性和創新精神,并在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合作學習、共同探索的團隊精神,塑造完善人格,形成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培養溝通能力。

        5.通過綜合實踐活動課與其他課的結合,讓學生深刻體會到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應用廣泛,它與其他學科有不可分割的關系。

        分段目標:

        低段目標:1.使學生掌握簡單的勞動工具的使用。2.通過實踐活動學習生活與社會中的簡單的常識性知識。3.培B他們熱愛勞動的意識,積極培養學生對生活的好奇心,增強對生活的了解和認識。4.通過數學、語文、音樂、美術、品社課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的結合,使學生初步感受到綜合實踐活動課適合每一門學科。

        中段目標:1.培養信息的收集和整理的能力;教給學生一些設計及制作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設計及制作的能力。2.學會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協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實踐能力以及對知識、技能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在活動、與他人的合作交往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3.通過小組合作活動,感受到與他人協作交流的樂趣,培養學生對自己的研究成果有喜悅感和成就感,激發學生對自然對社會的責任感、正義感以及對生活的熱愛。4.在數學、語文、音樂、美術、品社課的基礎上又加入英語、科學兩樣,學生要按要求完成每門課所制定的綜合實踐活動的特定目標。

        高段目標:1.以學生為主體,貼近學生生活,運用其所學知識,引導學生進入主動探究知識,親身體驗實踐活動帶來的苦與樂。2.通過實踐活動,激發和培養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興趣和能力, 讓學生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與調查的方法、信息資料的搜集、分析與處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實驗論證的方法,能寫研究方案,初步學會寫研究報告。3.總目標4(內容詳見上文)。4.通過前面的兩個學段的學習,學生已經深入明白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性和不可缺少性。

        (二)根據各學科的特點,分學科制訂了與學科特點相融合的“童樂園”勞動實踐活動課的教學目標。

        融入語文學科特點的勞動實踐活動課教學目標:1.通過各種語文學習對勞動實踐活動產生興趣。2.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書面與口頭結合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現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的內容,養成記觀察日記的習慣。3.通過課題小研究,培養學生有目的地搜集資料,應用資料的能力,學會寫簡單的研究報告。4.通過語文綜合實踐活動,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初步具有認識自我的能力,養成勤奮、積極的生活態度;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養成從事探究活動的正確態度,發展探究問題的初步能力。理解人與自然不可分割的內在聯系,知道如何保護和改善自然環境,并身體力行。(分段教學目標略)

        融入數學學科特點的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目標:1.認識園地的形狀大小、計算園地周長、面積。2.利用園地現有材料繪制條形、折線統計圖。分析園地的產量、盈虧等情況。3.能運用所學知識進行作物買賣,并自己編制相關的數學應用題。4.能借用學生對園地的熱愛,增加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通過園地這一具體形象的物體,讓學生更容易掌握抽象的數學內容,感受成功學習的快樂。5.讓學生知道生活當中處處是數學。

        三、編制實施《“童樂園”小農藝》校本課程

        校本課程的編制是必需的,我們決定編寫《童樂園小農藝》校本課程,目的首先是為了使“童樂園”勞動實踐教育能夠更加系列化,確保持續開展下去,并不斷提高勞動實踐教育的實際效果。其次是為了切實減輕老師指導勞動實踐教育的難度,讓老師們能快樂地指導這門課程,最后,也是為了促進全體教師課程開發能力,在了解、熟悉這門課程的基礎上有自己的發現、自己的獨創。因此,課題組的老師在研究過程中,都十分重視及時把研究成果整理出來,讓更多的老師參考,從容吸引更多的老師加入到課程資源開發的隊伍中來。

        第8篇:勞動和勞動教育的認識范文

        關鍵詞小學教育勞動意識分層教育

        緣起

        熱愛勞動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勞動教育是小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于培養學生熱愛勞動、學會勞動,德智體全面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但是隨著城鎮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許多家長的家庭教育觀念也發生了變化,他們認為孩子應該安心讀書,所有勞動應由父輩、祖輩包辦,讓孩子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于是出現了種種怪異現象。現擷取如下幾個鏡頭:

        鏡頭之一:上學書包家長背。每天早晨,不少家長肩背各式各樣的書包上學來了,書包的小主人則亦步亦趨跟在大人身后,空著雙手。家長說現在的書包太沉重了,孩子稚嫩的肩膀壓不得,所以把書包直送到校門口,甚至送到教室里。

        鏡頭之二:衛生值日家長做。每天下午放學后,很多的教室里活躍著男女家長的身影,他們有的搬桌椅、有的提水,有的掃地,忙得不亦樂乎,孩子們卻晃來蕩去,悠閑自在。

        鏡頭之三:學習文具家長買。書包、文具、學習資料是孩子們經常使用的個人物品,這本應該由孩子自己選擇購買。可是好多家長為了不耽擱孩子的學習時間,只要孩子有要求,家長一切代勞,跑書店、上商場,把文具送到孩子眼前。孩子稍不中意,家長多跑幾趟也不在乎。

        鏡頭之四:家中雜務家長包。回到家中,孩子們更是成了小皇帝、小公主。六年級的孩子還得媽媽姥姥喂飯,說這樣是為了讓孩子多吃一點。其他家務活更是不讓孩子插手干,孩子的小房間、小書桌都是細心的媽媽早早整理好了,甚至連鉛筆都給削好。

        反思

        對孩子進行勞動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加強勞動教育可培養孩子的勞動意識、勞動興趣和勞動習慣,也能培養孩子的自我服務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還能讓孩子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靠勞動創造出來的,從心底里尊敬勞動者,珍惜勞動成果。父輩祖輩這些包辦勞動雖充滿了愛心,殊不知包辦了勞動后,帶來了諸多的弊端一包辦行為,剝奪了孩子的勞動權利,讓孩子失去了勞動過程的體驗,帶走了孩子勞動的快樂和成功的幸福,同時也讓孩子失去了勞動技能鍛煉和提高的機會,扼殺了孩子們的勞動創造能力。學校該如何對各個年齡段學生實施勞動教育呢?

        對策

        兒童心理專家指出;“少年兒童隨著年齡的增長,其心理會發生持續不斷地變化,呈現一個逐步完善的過程。這個過程是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的上升運動,是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針對這個特點,我們提出了勞動分層教育。

        所謂勞動分層教育,就是根據孩子在不同年齡階段對事物不同認知和行為能力不同,采用分層次、分階段、有步驟地開展勞動教育與勞動實踐活動的教育形式。勞動分層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分層進行,由易到難,循序漸進,有助于目標的逐步落實,直至最終實現教育目標。

        1.年齡階段:低年段。

        勞動要求:能完成簡單自理項目,如自己穿衣、整理自己的書包、床鋪

        主要活動內容:自己能干的事自己干

        對于一二年段的學生來說,勞動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做好身邊的小事,自己能干的事自己干,這就是勞動。輔導員對隊員提出明確要求,自己能干的事自己干,能完成簡單的生活自理項目,并組織開展這些項目的競賽,要收集愛勞動的典型事例,給隊員們樹立身邊的榜樣,開展各種活動激發隊員的勞動興趣。

        2.年齡階段:中年段。

        勞動要求:能完成簡單家務活

        主要活動內容:家務活學著千

        兒童一兩歲年齡差距產生的心理和能力表現截然不同,按照年齡和年段進行勞動分層教育的意義就在于此,選擇不同的勞動教育內容,以適應他們的心理承受力和生理接受力,讓他們感受到“步步攀升”的教育過程。輔導員要積極引導隊員在家完成簡單家務活,在校完成衛生值日等各項勞動任務,還要結合綜合實踐活動,組織隊員到社區去參加勞動。在勞動實踐中,隊員們親身體驗到勞動能創造美,勞動能服務別人、快樂自己,深刻認識到勞動的社會價值。

        3.年齡階段:高年段。

        勞動要求:能獨立完成家務勞動,并能創造性地開展勞動

        主要活動內容:家務活搶著干、田(車)間學著干

        第9篇:勞動和勞動教育的認識范文

        所謂學前兒童家庭勞動教育就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長,即由家庭里的長者(其中主要是父母)為了使子女及其他年幼者能夠自強自立,從而實施的一種勞動教育。” 

        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曾經說,“兒童在社會上的作用及作為公民的價值,完全決定于兒童參加社會勞動的能力,決定于他對這種勞動所作的準備。同時,兒童的幸福、兒童的物質生活水平也據此來決定。只有當勞動成為表現人格和才能的主要形式的時候,才可能有創造性的勞動。任何工作只要具有某種意義,就不會把它看作不愉快的工作。” 因此,馬卡連柯指出,在教育兒童的工作中,父母應牢記以下幾點,家庭的勞動鍛煉對于兒童的未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第一,家庭勞動教育可以增進兒童的身心健康,培養兒童的意志力,有助于幼兒養成自尊、自立、自強的性格。第二,家庭勞動教育在人的品德形成、開發智力、增強體魄、促進審美能力發展中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第三,享受創造勞動成果的榮譽感和自豪感,有利于幼兒養成熱愛勞動的好習慣,為以后獨立生活奠定良好基礎并一生受用。 

        因此,勞動教育應該從小抓起,讓幼兒學習初步的勞動知識和技能,養成愛勞動的好習慣,對幼兒進行勞動素質教育必不可少的。 

        二、學前兒童家庭勞動的現狀 

        (一)家長對幼兒參與家庭勞動的態度有偏頗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傳統思想在中國百姓的家庭教育觀念中根深蒂固,家庭勞動教育更是被許多家長所忽略,家長過分溺愛孩子,在家務上總是親自上陣。這樣做,會養成孩子的依賴心理和好逸惡勞的習慣,也使孩子錯過了培養生活能力和勞動習慣的最佳時期,嚴重制約孩子的創造思維和創造能力的發展。 

        (二)教育方式不正確造成幼兒難掌握勞動技巧 

        部分家長雖有意識地安排孩子勞動,但因方法不當也收效不佳。有的家長“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隔三岔五安排孩子勞動,沒有形成一定規律,不利于習慣的培養。還有的家長簡單地把幼兒當勞動力使喚,或把勞動當作懲罰的手段,或以金錢和物質對幼兒的勞動進行獎懲,當孩子勞動中有失誤便加以訓斥和責備……這些錯誤的教育方式,都會使幼兒難以掌握正確的勞動技巧,也難以在勞動中獲得愉快。 

        (三)幼兒對參加家庭勞動不重視 

        現實中我們常看到這樣令人憂慮的現實, 那就是嬌生慣養以及缺乏鍛煉, 使許多孩子身體虛弱,四肢無力,缺少吃苦耐勞精神。孩子往往是在摸爬滾打中得以茁壯成長的,勞動是保持良好身體素質的重要因素。然而,現在的孩子卻極少主動創造條件鍛煉自己,偶爾參加一次輕微勞動就叫苦連天,許多力所能及的事情都要父母代勞。 

        三、學前兒童家庭勞動的策略 

        參加家務勞動不僅是學前兒童為父母分憂的權宜之計,更重要的是它關系到幼兒今后的就業成才和生活幸福。做父母應須知:不是家務勞動需要幼兒,而是幼兒個性的發展需要家務勞動。因此,家長要創造良好的條件,讓孩子從小就自然而然地參與并熱愛勞動。下面就是學前兒童參加家庭勞動的具體策略。 

        (一)轉變觀念 

        告訴家長,家庭勞動教育的意義不在勞動的效益上,而在于勞動對兒童個性全面發展上。通過勞動,使兒童理解勞動的社會意義,初步掌握最簡單的勞動技巧,養成熱愛勞動的習慣。要讓幼兒從小就明白:掃地、洗菜等家務勞動是自己應盡的一份責任和義務,而不是幫父母干活。這樣學前兒童就會心甘情愿地去做家務,而不會討價還價。 

        (二)榜樣激勵 

        幼兒具有模仿榜樣的特點。在身邊樹立讓幼兒看得見、摸得著、學得到,從內心敬佩的勞動榜樣,從而學習榜樣。教師與家長也要時刻以身作則,平時不要因為做家務而發牢騷,也應成為熱愛勞動的榜樣。并在勞動中采用循循善誘的方式讓幼兒參與進來。可以吩咐孩子做一些十分簡單的事情,如把報紙、拖鞋等拿給父母,培養其做家務活的良好習慣并體會到勞動的快樂。 

        (三)行為訓練 

        家長們在安排一系列具體的勞動教育活動時,應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具體辦法主要有以下幾點。 

        1.合理要求。如果幼兒知道他的付出對整個家庭有益,他會更看重自己和被分配到的任務。因此在分配工作時,記得向幼兒闡明這個道理。 

        2.適度贊美。當幼兒喝完水會將杯子洗干凈放好稱贊他:“你記得把杯子洗干凈放回原位,真好,省了我不少事!”鼓勵幼兒繼續保持這個行為。適度贊美可以使幼兒在成就感的動力促使下,培養成勞動與整潔的習慣,一種負責感也就初步形成了。 

        3.善用記事本。可將家事按照時間先后列表,例如,上學前需完成的包括鋪床、穿衣、吃早餐等等。這樣的安排很合邏輯,孩子做起來也比較有效率。大家照章行事,只要等孩子做到的時候,站出來夸獎他就好了。 

        (四)情景體驗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色综合久久久久综合体桃花网 | 午夜福利国产在线观看1视频 |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视频网站 | 日本在线a一区视频 | 亚洲日本在线在线看片4k超清 | 婷婷精品五月天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