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發展新農業和實現農業現代化是解決二農問題的前提
現階段,發展新農業就是推進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化,最終實現農業現代化目標。以農業現代化為標志的新農業模式,應當具有科學化、企業化、標準化、集約化、社會化(產業化)、多功能化、生態化、信息化、市場化和國際化等內涵及特征。農業現代化的全面推進能從根本上解決長期困擾我國的農業科技落后、結構不合理、生產方式粗放、社會化水平低、農民收入增長緩慢以及農業生態環境惡化、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不健全等問題,因而發展新農業和實現農業現代化是解決我國三農問題的重要前提。目前我國新農業建設特別要重視以下幾個方面。
(一)新農業發展必須以現代科技體系為支撐
我國新農業建設的根本目標是實現農業現代化,而農業現代化是以現代科學技術和現代工業裝備農業,最終實現農業物質裝備現代化、農業技術現代化、農業經營管理現代化和資源環境優良化等。2所以,現代新農業建設始終離不開現代科技的支持,具體講就是要廣泛應用現代科學技術、現代科學管理方法和現代農業機械技術,全面實現農業科學化、機械化和電氣化,在此基礎上不斷培育農業優良品種,積極研制、引進、推廣使用新型高效低污染肥料及農藥等農用生產資料。現在發達國家的農業還出現了自動化、智能化和高新技術化特征,使農業生產力水平達到空前高度。由于大批農業新技術的研發、應用和推廣,特別是基金項目本文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快速工業化和城鎮化背景下的衣業現代化問題研究”、山東省社會科學規劃重點研究項目“山東半島城市群新型城鎮化與衣業現代化協調發展研究”、山東省教學創新研究項目“發展經濟學教學內容及教考方法改革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生物、計算機、信息、激光、遙感、原子能等現代高新技術在農業中的廣泛應用,并配合科學管理手段與經營方法,很好地推動了農業快速、高效發展,農業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這些經驗值得我們借鑒,在推進新農業和進行農業現代化建設中,必須重視現代農業科技體系的建立及創新。
(二)發展新農業必須遵照現代企業經營理念及管理模式
首先,新農業建設要求實行農業企業化經營。以農戶家庭為基礎分散的小規模土地經營與農業現代化存在內在矛盾,不利于使用、推廣機器和農業新技術,阻礙了農業勞動生產率和經濟效益的提高。而實行農業企業化經營可以擴大農業規模,通過合同、契約等方式使農業生產要素在企業這個制度平臺上進行市場化運作,達到合理配置農業資源、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增強農業抗風險能力、提高農業經濟效益和農產品市場競爭力的目的。3其次,發展新農業要求加強農業生產標準化建設。標準化建設與管理是現代企業的生命線,正由工業領域擴展到農業領域,農業標準化生產經營與管理越來越成為世界現代農業發展的潮流,甚至成為國際農產品技術貿易壁壘的重要條件,加速農業標準化建設是應對國際市場競爭和提高農民收入的有效手段。農業標準化建設的主要內容是重視農業標準化管理,嚴格農業投入品指標,建立農業標準化體系。再次,發展新農業要求采取社會化和產業化經營。現代農業產業鏈不斷延長,農業生產經營中的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客觀上要求發展社會化、專業化和組織化的新型農業。目前農業現代化國家都形成了比較完善的產前、產中、產后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由政府、企業和農業合作社提供各類服務,很好適應了農業社會化發展的需要。今后,我國新農業發展的方向必須走社會化和產業化經營道路,不斷壯大農業社會化組織,加強各類農業社會化服務,提高農業經營主體的盈利能力,降低其經營風險。
(三)新農業發展應當追求生態化和低碳化模式
現代化農業雖然提高了農業單產和經濟效益,但也帶來了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農業發展的非持續性增強。正在興起的現代生態農業較好實現了經濟、生態、社會效益的統促進了農業資源合理利用、農業產業結構優化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繼生態農業后,近年來在一些國家興起的低
20碳農業發展模式也應受到重視。低碳農業是為逐步降低農業生產中C02等溫室氣體的排放,通過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達到發展低能耗、低投入、低排放、低污染為基礎的現代農業。4低碳農業具有農業生產、安全保障、氣候調節、生態涵養等多元功能,可以提高農業固碳功能,提升農業國際競爭力,拓寬農民收入來源和低成本實現農業現代化。H不論是發展生態農業還是發展低碳農業,均要求降低化肥和農藥使用量,提高其利用率,推廣秸軒還田,擴大綠肥、農家肥等有機肥種植,利用生物的食物鏈原理防治作物病蟲害,開發利用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生物能和沼氣等農業生產新能源,減輕污染,改善農業生態。所以,鑒于我國農村的生態環境問題日益突出,未來新農業發展目標必然體現其生態化和低碳化,必須積極發展生態農業和低碳農業。
(四)農業信息化是農業現代化發展的新要求
隨著信息化社會的演進和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現代信息技術在農業中被廣泛應用,農業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現代農業逐漸演化為信息農業。信息農業的基本特征是農業生產與管理的高技術化、信息化、數字化、自動化、網絡化等。0因此,我國實施農業現代化戰略必須加強農業信息化建設,以農業信息化帶動農業產業化、企業化、市場化、國際化,加快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實現農業跨越發展。同時,農村是農業信息化的依托,是實施信息農業建設的主陣地,而農民是農業信息的接受者、傳播者、使用者和受益者,是實施信息農業的重要主體,我國在發展信息農業過程中,通過加強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完善農村各類信息數據庫,建立健全農村水質監測系統、病蟲害監測防治、農村勞動力就業服務和村務管理等信息系統,不斷提高農村信息化水平和農民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所以,信息農業建設過程實際也是實現新三農全面信息化的過程,必然推動新三農建設水平的提高,為根本解決我國三農問題奠定基礎。
二、建設新農村和實現農村現代化是解決二農問題的關鍵
建設新農村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必然要求,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所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就是從根本上改變我國農村的落后面貌,最終實現農村現代化,這一過程包括實現農村城鎮化、農村工業化、農村基礎設施現代化、城鄉一體化等,這些目標的實現對促進我國農業、農村、農民的現代化,解決三農問題起到關鍵作用。
(一)通過新農村建設加快農業和農村現代化進程
一方面,我國新農業和農業現代化建設歸根結底離不開農村這塊主陣地,新農村建設情況如何,直接關系到農業現代化的進程乃至成敗,農業與農村現代化的關聯性和互動性決定了二者必須同步發展,農村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體系的完善為農業現代化建設提供了良好條件,新農村建設的成果成為農業現代化推進的物質基礎;另一方面,新農村與農村現代化的發展也會加快農村新型城鎮化、工業化和城鄉一體化進程,不斷改變農村經濟社會面貌。20世紀80年代后,鄉鎮企業在中國廣大農村異軍突起,成為農村工業化的一大亮點,特別是大量以農產品加工業為特征的農村第二產業發展,不但帶動了農村服務業興起,也改變了農村的經濟結構、就業結構和收入分配結構。今后隨著我國新農村建設的加強,農村工業會進一步發展和優化,農民的收入會不斷提高,起到以工促農的作用。同時,新農村建設和農村工業化又加快了我國新型城鎮化進程,廣大農村地區崛起的新城鎮,吸納了大批農村剩余勞動力,這為提高農業規模化、機械化、現代化水平,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創造了條件,對推進我國農業、農村現代化和解決三農問題無疑具有深遠意義。
(二)通過新農村建設為農民現代化奠定基礎
新農村建設及其推動的農村工業化和城鎮化,促進了農民生產和生活方式的變革,改變了農民的思想觀念,使農民的綜合素質全面提高,加速了新一代農民的成長步伐。首先,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通過大力發展農村教育事業,從根本上提高農民的文化和科技素質。通過完善農村的科技推廣體系、醫療衛生體系和各項文化事業,加強農村民主法制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開展移風易俗和豐富多樣的精神文化生活,引導農民樹立文明、科學的生活觀念,確立科學的生活方式。其次,新農村建設的根本任務就是改善農村的基礎設施、生產生活條件,提供完善的農村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建立良好的生態環境和生活環境。這不但有利于農民群眾的健康成長,而且有利于建立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系,使農民養成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科學消費、文明生活的良好習慣,塑造與農業和農村現代化相適應的新一代農民隊伍。再次,新農村建設還有利于改變我國“二元”經濟社會結構,解決長期存在的城鄉分割、城鄉差別和工農差別問題,通過擴大對農村的財政投入,迅速改變農村在文化、教育、公共基礎設施、社會保障等方面的落后局面,為農業和農民的現代化創造條件。
二、培養新型農民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保證
農民的綜合素質如何,直接影響我國新農業與新農村建設的速度和質量,培養新型農民和提高農民素質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保證。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舒爾茨認為,傳統農業轉變為現代農業的關鍵在于打破傳統農業自身的封閉體系,轉變的契機在于投入并使用新的現代農業的生產要素,特別是人力資本是改變傳統農業和促進農業經濟增長的關鍵因素。那么,我國要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落后農村向農村現代化轉變,需要大力開發農村人力資本,培養大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這些新型農民應當具備多元化的基本素質要求。
(一)培養大批新型農民是農業現代化建設的客觀需要
首先,現代農業發展需要生產經營者確立新的經營理念。現代農業的技術含量越來越高,需要的各類知識、技術、信息越來越復雜,農業現代化建設涉及的產業和環節越來越多,農業產業鏈條延長和農業分工越來越細,作為經營現代農業的勞動者,必須具備相應的知識、技術和技能,及時掌握科學種田和科學養殖本領。隨著農業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進程加快,越來越多的農業技術成果需要在農業領域推廣應用,農民作為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生力軍,對其文化、技術、能力等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只有培養大批有知識、懂技術的新農民,才能滿足農業現代化建設需要。目前,我國農民的文化技術素質普遍偏低,農村勞動力中接受過短期培訓的只有20%,接受過初、中等職業技術教育的僅占0.53%,而沒有接受過技術培訓的達76.4%,這與發達國家農村勞動力70%以上受過職業培訓的水平相差甚遠。因此,我國必須加快發展農村教育事業,加強農村基礎教育和職業技術教育,盡快提高廣大農民的文化技術素質。其次,隨著農業現代化目標的推進,我國農業的市場化、國際化和信息化等對農民綜合素質提出了新要求,農業現代化背景下的新型農民不僅要有知識、懂技術,而且還要懂經營管理,能及時把握市場信息,勇于和善于參與市場競爭,形成按市場經濟規律和市場游戲規則進行生產經營及依法辦事的意識,提高自身抗風險能力和在市場經營中的盈利能力。總之,為了更好滿足農業現代化建設的目標及解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問題,要加快建設一支高素質新型農民隊伍。
(二)培養新型農民是新農村和農村現代化建設的需要
農村現代化從某種意義上講包括農民的現代化,而農民現代化包括思想觀念、知識結構、技術技巧、能力和智力等全方位的現代化。美國著名社會學家阿歷克斯?英格爾斯認為,一個落后的國家要轉變為自身擁有持續發展能力的現代化國家,只片面強調工業化和經濟現代化是不夠的,必須從心理、思想和行為方式上實現由傳統人到現代人的轉變。6-8因此,要實現農村現代化,不但需要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而且需要具有新思想、新觀念的新型農民。隨著農村經濟體制的完善,廣大農民是農村市場活動和市場競爭的重要主體,要求農民必須樹立市場競爭觀念和風險意識,自覺參與市場交易和市場競爭,適應市場多變的環境,及時進行生產結構和經營方向的調整,提高駕馭市場、利用市場以增加收益的技巧與能力,成為高素質的農業生產經營者和管理者。同時,在推進農村現代化過程中,農村工業化和城鎮化步伐加快,許多農民面臨著非農就業的形勢和機會,農民的收入逐漸實現多渠道和多元化,農民不僅要具有豐富的農業生產知識和技術,還要適時掌握農業經營以外的知識和技能。這也給我國農村教育發展與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必須積極轉變農村辦學理念,創新農村教育教學模式,農村基礎教育應盡快從單純應試教育轉變為農業和農村發展服務的素質教育軌道上來,開展多層次、全方位的農村職業技術教育,使農村青少年各有所學,學有所用,既要滿足一部分農村學生升學深造的愿望,也要培養大批志在農村就業,承擔農業與農村現代化建設任務的新型勞動力,引導部分青年在農村創業和就業。事實上,我國新型農民的培養和成長過程,就是新農村建設順利開展和農業、農村現代化逐步實現的過程。
四、協同推進新三農建設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
現階段我國的三農問題涉及許多方面,但從本質上說就是農業落后、農村貧窮、農民收入低的問題,這也是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的最大深層次問題。M而解決我國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是發展新三農,盡快形成新農業、新農村、新農民相互促進的良性發展模式,實現農業現代化、農村現代化、農民現代化三位一體與協同推進體系。
(-)積極發展新農業,推進農村和農民的現代化
中國人多地少,農業人口規模大、素質低的國情決定了我們不僅要追求農業現代化,還要追求農村現代化和農民現代化,如果沒有農業現代化就無法實現農村現代化和農民現代化;反過來,如果沒有農村現代化和農民現代化,農業現代化就不會得到持續發展。M經驗表明,在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過程中,農業在國民經濟乃至農村經濟中的比重會不斷下降,但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地位不能動搖。因而,今后實現農業現代化仍然是我國農村工作的中心任務,而且農業順利發展也是新農村和新農民建設的基礎和前提條件,沒有農業現代化就沒有其他兩個現代化。同時,農業現代化目標也為農村現代化和農民現代化提出了新要求,隨著農業現代化的實現,我國傳統農村會逐漸演變為現代農村,這個演變就是新農村建設和農村現代化實現的過程,作為農業現代化推動者的廣大農民其綜合素質也會得到極大提高,一代新型農民會隨之成長。因此,積極發展新農業和實現農業現代化既是新三農建設的核心內容,又是加快新農村、新農民建設事業和實現農村與農民現代化的重要條件,也是成功解決三農問題的基本前提。
(二)加快建設新農村,促進農業現代化和新型農民成長
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早日實現農村現代化,盡快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條件,可以更好地促進我國農村工業化、城鎮化和信息化發展,推動農村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建設,為實現農業和農民現代化奠定牢固基礎。首先,新農村建設改善了農村居住、交通、通訊、生態環境、醫療衛生、文化教育和社會保障條件,這些同樣也是新農業發展所需要的軟硬件環境,因而加速了農業現代化進程。隨著農村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的不斷提高,農村政治民主化進程的加快,城鄉差別的不斷縮小,農村居民的綜合素質和生活水平日益與城市居民接近,為新型農民的塑造奠定了基礎。其次,新農村建設加快了農村工業化進程,農村工業化可以直接成為推動我國農村發展的強大動力,尤其是加快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從資金、技術、人才、管理模式和經驗等多方面推動現代農業發展,促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帶動農村第三產業發展,農村二三產業吸收了大批農業剩余勞動力就業,成為增加農民收入和培養新型農民的重要途徑。再次,新農村建設促進了農村城鎮化發展,城鎮化充分發揮產業和人才等要素集聚效應,可以吸收眾多農村剩余勞動力非農就業,城鎮對周邊農業和農村發展起到輻射和帶動作用,在資金、市場、技術、人才、教育、文化等方面對農業和農村進行支持,促進新農業持續發展和新型農民隊伍快速成長。
(三)塑造新農民,為農業和農村現代化積累人力資本
說到底,三農困境的根源不是土地私有或公有的問題,而是農村勞動力絕對過剩問題,因此只有找到一種解決勞動力絕對過剩的有效辦法,三農問題才有可能迎刃而解。
勞動力只所以會出現絕對過剩,是因為,一方面,隨著新技術的不斷采用,勞動效率的提高,生產同樣多的商品所需要的勞動力總人數或總勞動時間越來越少;另一方面,資源環境和技術的限制導致行業和產品品種的擴張受到限制,使得整個社會無法在保持較高勞動生產率水平的條件下通過有效擴張行業和產品品種,增加社會總產出的方式吸納就業;第三方面,新增勞動力總人數或可供勞動總時間保持不變或仍然持續增加。因此,三面夾擊就形成勞動力的絕對過剩。目前,農業勞動力的過剩主要表現為勞動力的絕對過剩,也就是說,在保持就業者每天8小時每周5天法定工作制不變的情況下,如果中國普遍推行了規模化集約化的現代農業經營模式,那么至少會有一半以上的農村勞動力失業。由此可見,在現有的市場經濟環境下,三農問題面臨著兩難選擇:如果繼續讓農民留守在人均不足兩畝的土地上耕作,勞動效率永遠也無法獲得實質性提高,規模化集約化的現代農業模式也幾乎永遠無法在農村廣泛推廣;但是,如果讓農民賣掉土地,土地規模化集約化問題雖然可以逐步得到實現,但是農村剩余出來的勞動力數以億計,就業問題給政府部門的壓力就會更大,甚至整個國家都有難負其重而徹底垮掉的危險。有人提議土地私有化以后可用福利政策把數億農民養起來,那么不僅會給國家財政增加難以承受的負擔,而且還剝奪了億萬農民參加勞動,享有平等社會地位和謀求共圖富裕的權力。如何才能跳出這個怪圈呢?
既想讓土地實現集約化規模化經營,又想讓全體農村勞動力基本都獲得工作機會并實現共同富裕,解決這對矛盾的最好方式是縮短法定勞動時間,實行全社會輪流上崗制度!
輪流上崗就是通過有效手段,普遍縮短全社會每個勞動力的勞動時間,例如把每天工作8小時每周工作5天,用法律的手段強制性地變為每天工作4小時或每周工作3天,從而促使各個行業或企業把有限的工作崗位分成若干個時間段,讓若干個勞動力仍然按照勞動力市場的競爭規則,競爭獲取資格后輪流上崗,用一個工作崗位解決若干個勞動力就業的方式,歇人不歇馬地實現社會勞動力的基本全體就業。強制性地縮短了每個勞動力50%的勞動時間,就等于在全社會增加了50%的勞動崗位。城鎮企業就會大量吸納勞動力就業,由于城鎮人口不足以彌補崗位空缺,就會吸納大量農村勞動力進城就業,并且農村因地制宜實現集約化規模化經營后的農業開發企業也會比預期吸納更多的農村勞動力就業。如此以來,不僅城鎮勞動力就業問題得到解決,農村勞動力絕對過剩問題也會得到妥善解決。可以說,輪流上崗制度是解決人類就業問題的根本途徑。
以簡單模型為例: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社會里共有200個社會成員,有100個成員有勞動能力,分布在50個行業里就業,每個行業約有2人工作。假如50個行業都普遍采用了新工藝,新技術,勞動生產率獲得極大提高,各個行業只需要1個勞動力就可以生產出全體社會成員對本行業所需要的全部物質產品或服務,新的就業崗位或行業也無法被有效地創造出來,那么,解決就業的最好辦法就是讓每個行業的2個勞動力都變8小時周5天工作制為每天工作4小時或每周工作2.5天,從而讓單個勞動力勞動時間縮短了,讓閑暇時間增多了,讓福利水平相對提高了,但工資收入不變,讓幾乎每一個都不失去工作。
輪流上崗制度有幾大好處:
1.能最大限度地節約人類的勞動總量;
2.能最大限度地減少自然資源的消耗和浪費;
3.能最大限度地減少人類對地球環境的破壞;
4.既實現了機會均等,又能獎勤罰懶,獎能罰笨,讓不勞而獲者難以魚目混珠;
5.尊重了每個人勞動的權力,人人平等的政治基礎得以體現;
6.勞動者總收入出現增加的趨勢,有效需求增加,勞資矛盾趨于緩和。
總之,有助于實現全體中國人幸福總量的最大化!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鎮居民的收入有了顯著的提高,年增長率達到了10.1%,而相比來講,我國的農民人均收入卻沒有顯著的提高,仍然以過去的年均6.2%的速度增加。城鄉居民的收入比越來越大,其中相比過去在2000年的2.79:1來講,2007年我國的城鄉居民收入比已經高達3.33:1。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不斷的深入和發展,城鄉居民收入比的差距越來越大,不僅成為了目前三農問題的主要癥結所在,更是成為了我國國民經濟增長的制約因素,進而嚴重的影響了我國和諧社會的建立。
二、加快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主要途徑
(一)轉變農業發展方式
1.注重農業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為了能夠更好的對農業發展方式進行轉變,必須要建立一個新的觀念,就是把農業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放在首要位置。隨著經濟的日益國際化,使得我國農產品在出口的時候面臨的問題和壁壘越來越大,雖然還有別的因素,但是由于自身質量和標準的不足也是主要問題。所以必須要對農業發展的方式進行轉變,堅持質量和效益并舉的方針,努力將我國的初級農產品向終極產品轉變,進而全面的提高我國的農產品質量,重新樹立我國的農產品品牌和位置。2.嚴格耕地保護制度目前我國農村私自占地和毀壞良田的現象非常嚴重,所以我國必須要加強對農民宣傳珍惜良田的教育,并且以身作則,采取相應的有力措施來杜絕出現私自占地和毀壞良田行為的發生。在保護當地生態環境的前提下,鼓勵農民進行開地造田,并且保證其相對穩定。
(二)全面提高農產品質量
1.選育優質品種品種的好壞決定著產品的質量,所以優質的品種是保障農產品質量的前提。國外一些發達國家非常重視對優質種子的選擇和培育,紛紛采用先進的技術來有效的保障優質種子的培育。比如以色列的農作物種子多為優質種子,其中西紅柿每公頃的年平均產量可以達到200~300噸,沙漠地區的柑橘每公頃的最高年產達到了80噸等,其農產品的優質種子培育達到了國際領先的水平。2.發展精準農業精準農業就是指以優質高效為目標的農業,也可以稱之為資源節約型農業。精準農業主要就是通過對化肥、水分以及農藥進行精準的控制和計算來進行的農業生產,不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節約各種原料的投入,降低成本,提高土地的收益率,還可以有效的起到保護生態環境的作用。3.提高農產品附加值為了能夠有效的提高農業的效益,必須要發展農產品附加值。目前我國的農產品主要就是以初級農產品出口為主,大約占80%,而傳統農產品和大宗農副產品大約占40%以上。隨著人們的收入不斷提高,使得食物消費占收入的比例越來越小,所以只是初級農產品的消費已經不能滿足農民收入的提高,潛力非常有限。因此必須要對農產品進行深層次的加工,進而增加農民的收入。
(三)積極發展特色農業
1.三農問題的重要性。
進一步解決好三農問題,加快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是確保國家長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只有加強農業基礎地位,確保農產品供給,才能順利推進工業化和城鎮化;才能開拓農村市場、擴大內需,推動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才能使農民富裕,從而保持農村和整個社會的協調發展和長期穩定。
2.農業、農村、農民問題。
近年來,我國農產品供給充裕,農村經濟穩定發展,有力地支持了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但是,我國農業基礎地位仍然比較脆弱。①農業生產特別是糧食生產能力比較薄弱;②農業生產率低,農業效益低;③農民收入低,增長緩慢,城鄉貧富懸殊擴大。影響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3.問題原因。
生產力方面:
⑴ 物的因素:農業物質技術基礎比較薄弱;農業資源人均占有量低;
⑵ 人的因素:農村教育、科學文化、社會事業發展滯后;農村剩余勞動力增多。
⑶ 市場因素: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不合理,農產品市場競爭力不強,不適應市場的需求和國際競爭。
生產關系方面:
農民負擔重;城鎮化水平低,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矛盾突出。
4.解決我國農業的思路。
發展我國農業,必須走高產、優質、高效農業的道路。①要穩定和完善黨在農村的各項基本政策;②要增加對農業的投入;③關鍵是發展農業科學技術,加快農村教育的發展,提高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④要積極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面向市場調整農業結構。
生產關系方面:(國家加大對農業的支持和保護)
⑴土地家庭承包經營是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核心,要長期穩定并不斷完善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依法保障農民對土地承包經營的各項權利。要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保證國家糧食安全。
⑵要完善農產品市場體系,把通過流通環節的間接補貼改為對農民的直接補貼,切實保護種糧農民的利益。
⑶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加大國家對農業的支持保護,增加各級財政對農業和農村的投入;減免農業稅收,切實減輕農民負擔。
⑷農村富余勞動力在城鄉之間雙向流動就業,是增加農民收入和推進城鎮化的重要途徑。按照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改善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的環境,逐步統一城鄉勞動力市場,取消對農民進城就業的限制性規定,形成城鄉勞動者平等就業的制度,為農民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生產力方面:(依靠科技,面向市場)
⑴加快和深化農村教育發展,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和城鄉協調發展。加強技能培訓,改善就業環境,努力拓展外部增收空間。
⑵調整和優化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是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的必然要求,是增加農民收入的根本途徑,也是提高農業競爭力的根本措施。
堅持按經濟規律和自然規律辦事,優化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培育農村經濟新的增長點。,要優化品種、品質結構,大力發展優質農產品生產;優化農業區域布局,形成優勢農產品產業帶;積極推動農業的產業化經營;大力發展農村二、三產業和多種經營;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推進城鎮化進程,大力發展鄉鎮企業;積極推動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就業轉移。
注意幾個問題:
1.關于糧食安全問題。
必須高度重視、保護和提高糧食生產能力,確保國家糧食安全。
(1)原因:①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糧食是基礎的基礎,是重要的戰略物資。②我國是一個十三億多人口的發展中國家,解決吃飯問題始終是國民經濟的頭等大事,解決這個問題必須立足于國內。③我國糧食總量供過于求是階段性、地區性的,人均糧食產量仍大大落后于發達國家。④耕地、水資源緊缺對糧食生產的制約,人口增長、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對糧食供給的需求,決定了對糧食問題始終不能掉以輕心,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對糧食生產能力的培育。
(2)舉措:確保糧食安全,首先要注意處理好調整農業結構與穩定糧食生產的關系,抓好糧食生產,是保證農業結構調整順利進行的基礎和前提。重視保護糧食生產能力,注意保護好基本農田,要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保證國家糧食安全。土地家庭承包經營是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核心,要長期穩定并不斷完善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依法保障農民對土地承包經營的各項權利。完善農村土地流轉制度,加快土地征用制度改革。
其次要兼顧保障糧食供給和增加農民收入兩個目標,把發展糧食生產與增加農民收入結合起來。要加大國家對農業的支持保護,增加各級財政對農業和農村的投入。深化農村稅費改革,切實減輕農民負擔。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綜合運用各種經濟手段,完善農產品市場體系,推進市場取向的糧食流通體制改革,建立對農民的直接補貼制度(把通過流通環節的間接補貼改為對農民的直接補貼),切實保護種糧農民的利益,保護和調動農民的種糧積極性。
再次,始終重視維護糧食主產區和種糧農民的利益,提高主產區糧食生產水平,完善糧食儲備調節體系。
2.關于農民增收問題:
一是推進結構調整,充分挖掘內部增收潛力。
二是加強技能培訓,改善就業環境,努力拓展外部增收空間。
三是加大扶持力度,積極發揮國家政策對農民增收的導向和帶動作用。
四是認真落實政策,放活農村經濟,充分調動農民自主創業和增收的積極性
4.關于農村推動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就業轉移問題。
5.調整和優化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問題。
6.加快農村教育發展,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和城鄉協調發展。
(1)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必須重視發展農村教育。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正處在關鍵的發展階段,農村教育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具有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世界新科技革命的興起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推進,對廣大農村人口的科學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須從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高度,優先發展農村教育。
(2)發展農村教育的意義。發展農村教育,是直接關系農民切身利益的一件大事;是提高勞動者素質,促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從根本上解決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的關鍵所在;是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推進工業化和城鎮化,將人口壓力轉化為人力資源優勢的重要途徑;是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提高農民思想道德水平,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重大舉措;是優質、高產、高效、生態安全農業發展和農業產業化經營擴大的客觀要求。它有利于縮小社會差距和實現社會公平;有利于積累國民經濟增長后勁;在西部地區,大力推進農村教育,還有利于推進西部扶貧開發,促進民族團結,維護邊疆穩定。
(3)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加快農村教育發展,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和城鄉協調發展,體現了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
7.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積極推進城鎮化
(1)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重大戰略。正確處理工農和城鄉關系,使城市和農村相!互促進、協調發展,使農業和農村的發展與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相適應。
(2)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關鍵是要在改變城鄉二元結構。主要措施有:①進一步調整國民收入分配結構和財政支出結構,加大對農業的支持和保護力度。②調整鄉鎮企業發展戰略,實現城鄉工業一體化。③公平對待農民工,逐步實現城鄉勞動力市場一體化。④加大戶籍改革力度,加快城鎮化進程。⑤加快建立促進農村教育、衛生等各項社會事業發展的公共財政體制,推動農村全面進步。
(3)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增加對農村經濟社會事業的財政支持,是國家對經濟進行宏觀調控的表現。
(4)積極推進城鎮化。①農村富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是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必然趨勢,也是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②推進城鎮化有利于增加農民收入,縮小城鄉經濟差距;有利于促進投資,擴大內需,拉動國民經濟增長;有利于促進我國工業化進程和第三產業的發展,開辟更廣闊的就業渠道。
二.工業化問題(新型工業化道路,推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
1.工業的地位:主導地位(一個國家的工業發展水平直接決定著這個國家的技術水平和經濟發展平)
2.存在的問題:城鎮化水平低,工業化沒有完成;面臨經濟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挑戰。
3.解決措施:把握經濟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機遇,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實現跨越式發展。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
具體措施:
⑴調整產業結構,優先發展信息產業,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用信息化帶動工業化,提高工業生產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信息產業就是高新技術產業,是高新技術產業的代表)
⑵用高新技術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大力振興支柱產業(裝備制造業)。
⑶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和就業容量大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大力發展服務業。
⑷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的關系。要結合我國國情,既要注重發展資本技術密集型,也要注重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廣劈就業崗位,充分發展我國人力資源優勢.
4.意義: ①經濟效益的提高;②進國民經濟協調發展(促進一、二產業的發展);③推進城鎮化的建設;④增加勞動就業;⑤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三.第三產業的發展及意義
1.地位:衡量一國經濟發達程度。
2.第三產業的發展。
⑴技術進步與第三產業的關系
科學技術的進步必定推動第三產業的發展(科學技術進步促進社會分工、協作,直接推動第三產業的發展)
⑵第一、二產業發展水平與第三產業的關系(勞動力資源)
⑶消費水平與第三產業的關系(市場)
⑷國際交流與第三產業的關系(促進、推動)
3.發展第三產業的意義: ①促進我國的工業化和現代化(既新型工業化道路);②擴大就業領域和就業人數,保證社會安定;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質量,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4.何發展第三產業: 增加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增加第三產業從業人員的比例(現狀--相對滯后)。
四.勞動者的基本權利和義務
1.權利:依法取得勞動報酬;勞動安全衛生保護;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
2.義務: 提高職業技能;
遵守職業道德(遵守職業道德是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的保障)
3.遵守職業道德的作用
① 遵守職業道德有利于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建設。(市場自身的弱點和消極方面會反映到精神生活中來,妨礙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有序的發展,因而必須加強道德建設,使每個勞動者都遵守職業道德。)
②遵守職業道德有利于促進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維護市場經濟秩序。
4.遵守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
例題:某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已過花甲之年,歷時三年,跋涉十幾萬千米,克服重重困難,深入少數民族地區,拍攝制作了一部系列音樂風光片《長歌萬里情》,引起群眾高度贊揚。與此相反,另有兩篇有關歌星的報道卻令人遺憾甚至憤慨:一是歌星演出前嫌酬金少而罷演;二是歌星演出時用磁帶代唱。這三件事反映了什么問題?
答:1. 遵守職業道德是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的保障。遵守職業道德有利于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建設,有利于促進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維護市場經濟秩序。
2. 遵守職業道德要求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
3. 某著名男高音歌唱家的行為遵守了職業道德,是值得肯定的。而另一些歌星缺乏職業道德的行為是要受到譴責的。
五、我國的社會保障制度和就業問題
重視就業和再就業,建立健全社會保障制度是社會主義本質的要求。社會主義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黨和政府關心弱勢群體,重視就業和再就業,建立健全社會保障制度是社會主義本質的要求和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具體體現。
重視就業和再就業,建立健全社會保障制度,體現黨和政府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堅持抓好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
㈠社會保障制度
1.完善社會保障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意義。
建立健全社會保障制度是社會主義本質的要求,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加強國家宏觀調控的客觀需要。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支柱,關系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是社會穩定和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證。它是企業深化改革,充分發揮市場作用的必要條件;是增強企業活力的客觀要求;是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實現社會安定的根本措施。當前完善社會保障制度還有利于推動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有利于刺激消費、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增長。
2.如何完善社會保障制度
(1)原則:要遵循既有利于生產,又要保障基本生活的原則。社會保障體系要與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各地要根據實際情況合理確定社會保障的標準和水平,要堅持權利與義務相統一的原則,社會保障制度需要國家、單位、個人共同承擔與實現,社會保障費用需要多渠道籌集。
(2)目標:要加快形成獨立于企事業單位之外、資金來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規范化、管理服務社會化的社會保障體系。
㈡就業問題
1.就業形勢依然嚴峻。
我國人口眾多,就業問題具有長期性,隨著結構調整和企業改革步伐的加快,城鎮登記失業人員會逐步增加,在農村富余勞動力自由流動,需要進城務工。但這是經濟發展和結構調整中的問題,是前進中的問題,發展中的問題。我國經濟保持較快增長的良好勢頭,這是做好就業和再就業工作的根本保證。產業結構調整不斷推進,這是增加就業的有利因素。
2.解決就業問題的意義。
就業是民生之本,搞好就業和再就業工作,關系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關系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對于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3.解決就業問題:
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努力改善創業和就業環境。堅持勞動者自主擇業、市場調節就業和政府促進就業的方針。
做好就業和再就業工作,要處理好以下幾個個方面的關系:
擴大就業與發展經濟的關系;擴大就業與經濟結構調整的關系;擴大就業與城鄉經濟協調發展的關系;擴大就業與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的關系。
具體措施:
第一,大力開發就業崗位。要堅持把抓好發展作為促進就業和再就業的根本途徑,確立經濟發展和擴大就業并舉的發展戰略,積極培育和發展新的就業增長點,大力發展吸納勞動力容量大的產業和企業,實現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和就業崗位增加的目標。(改革發展和結構調整都要與擴大就業緊密結合。從擴大就業再就業的要求出發,在產業類型上,注重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在企業規模上,注重扶持中小企業;在經濟類型上,注重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充分發揮非公有制經濟在促進經濟增長,擴大就業的作用。);
第二,引導下崗失業人員轉變就業觀念。摒棄只有正規就業或端鐵飯碗才算就業的傳統觀念,樹立競爭觀念,樹立職業平等和勞動光榮的觀念。鼓勵勞動者自謀職業、自主創業和靈活就業。
第三,完善就業服務體系,加強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不斷提高勞動者的創業和就業能力,規范企業用工行為,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
第四,統籌城鄉經濟發展,大力發展鄉鎮企業和小城鎮,引導農村富余勞動力向二、三產業轉移,實現城鄉勞動力資源的合理配置;
第五,既要下崗分流,減員增效,又要切實搞好再就業工程,多渠道安置富余人員。
第六,提高對外開放水平,通過擴大國際交換發揮我國勞動力資源優勢。
第七,充分運用財政、稅收、信貸等手段,加大再就業的資金投入,增強對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的援助。
第八,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為深化改革和擴大就業提供保障。
例:
1.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就能解決就業問題。
2.調整經濟結構必然增加失業。
3.農民進城務工是城鎮就業形勢嚴峻的主要原因。
4.管它什么職業,只要穩定干一輩子就行。
選擇職業時,考慮相對穩定是應該的,也是合理的。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產業結構的變化,知識的不斷更新,要求勞動者要適應這種環境,勞動力的合理流動是必然趨勢。勞動者要轉變就業觀念,加強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不斷提高創業和就業能力。
5.工作既要舒適又要多掙錢,否則不如待業。(哲學考慮)
選擇職業時,考慮收入是無可非議的,必須從整個社會經濟收入水平和個人勞動能力水平考慮收入較高的職業。不能只想收入高不高而不考慮個人能力,更不能寧肯不就業也不選擇收入低的職業。
6.工作必須合乎個人的志趣、愛好。(哲學考慮)
(考慮個人勞動能力及相應社會能提供的就業崗位)。
關鍵詞:現代農業;吉林農業;農業科技;農業發展;“三農”問題
現代農業指的是智慧農業,是與工業4.0或后工業時代對稱的農業現代化。現代農業不同于農業產業化,也不同于農業工業化,而是智慧農業,是智慧經濟為主導、大健康產業為核心的自動化、個性化、藝術化、生態化、規模化、精準化農業。現代農業是現代產業體系的基礎。我國發展現代農業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是經濟可持續發展、實現趕超戰略的根本途徑。現代農業是指以現代科學技術為基礎,應用現代經營方法理論來進行的農業生產方式,是工業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我國人口眾多,耕地面積有限,發展現代農業勢在必行。吉林省作為國內的農業大省,應在現代農業發展方面有所作為。
1吉林省現代農業發展現狀
從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農業勞均社會總產值等13項指標完成情況看,吉林省的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農業機械化綜合水平、農村生態環境、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恩格爾系數、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都比較好,達到初步農業現代化達標率的75%以上。但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農業勞均社會總產值、農民人均純收入和農村勞動力素質4項指標,僅在35%左右,反映出吉林省經濟指標落后,勞動生產率低,農村經濟呈現負向增長,農業和農村產業結構層次低,農業生產效益差,縣域經濟欠發達,農村工業化、城市化水平低等主要問題。如何加快吉林省農業現代化發展進程,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1加快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
突出重點,進行布局調整,抓好優質糧食工程建設,搞好特色農產品加工基地建設,抓好優質綠色畜產品生產加工基地建設,大力推進林業產業化發展步伐。
1.2大力推進農業科技進步
加強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建立新型農技推廣體系,加強農業科技示范區建設。
1.3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
大力發展龍頭企業,大力發展專業化合作經濟組織。
1.4全面推進農業標準化建設
加快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體系。
1.5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建設
加快農機具推廣步伐,建立農機發展多元化投入的新機制。
1.6大力推進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
加快農業信息體系建設,完善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
1.7擴大農業對外開放
引進新技術和現代管理經驗,吸引人才,擴大招商引資,開拓國際市場。
1.8加快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步伐
積極發展鄉鎮企業(農村工業),放開發展農村非公有制經濟,積極推進城鎮化進程,大力發展勞務經濟。
1.9持續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加強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農村生態環境建設,加強農村能源建設。
2吉林省當前農業發展中科技的應用
農業科學技術主要是指育種、栽培、飼養、土壤改良、植保等方面的科學理論和技術。改革開放以來,吉林農業科學技術推廣應用步伐加快,在一些領域形成了局部優勢。近年來,吉林省農用機械擁有量全面增長。大中型拖拉機擁有量繼續回升,小型拖拉機發展勢頭不減;收獲機械連續幾年都有較好的發展,聯合收割機的發展突飛猛進,農機裝備結構逐步趨于合理。在現代生物技術方面,依托吉林農業大學、吉林省農科院組織實施了一批優質良種產業化工程項目。經過幾年的努力,建立了較為完善的種子質量監控和技術服務體系。同時,吉林省還建成了“農友網”、“吉林省農業經濟信息網”等涉農網站,構建了吉林省科技信息共享平臺;利用智能化農業專家系統,開展了農作物栽培、土壤墑情監測、災情預報等工作;把計算機技術應用到節水灌溉、森林防火、病蟲害防治、反季節農產品生產等領域。
3吉林省現代農業發展分析
3.1吉林省現代農業發展的愿景
根據吉林省對農業發展的定位和目標,進行前期文獻研究,并結合實地調研對照前期文獻分析結論及調研,經行業專家咨詢論證再次確認,去掉技術重要度、技術發展水平較低但產業化成本高的因素,得出吉林省在“十四五”期間現代農業發展應該具備以下幾方面的目標。質量標準制定技術,玉米種植的量化技術,盡快出臺優質生產補貼及農業保險等扶持政策。吉林省應該在中期(5~10a)優先發展的技術為遺傳育種分子標記輔助選擇手段、良種產業化繁育技術、新品種選育的基礎研究、新品種選育的分子育種技術、病蟲草害快速監測技術(包括應用衛星光譜等先進手段)、多靶點治療機理研究、雜草防治新技術、無公害栽培技術、農藥減施技術、肥料減施技術、病蟲菌害防治技術。除此之外,在遠期吉林省還應該在產品的推廣營銷上提前布局,重點發展。吉林關鍵技術發展路徑可分以下幾類,自主研發,主要是選擇吉林省科研基礎好,相關創新資源充分且并不急于解決的技術問題;自主研發與聯合研發的選擇,這類技術主要是對于時效性要求較高,目前已經成為產業發展的瓶頸亟待解決;需要通過技術引進解決,這類技術吉林省并無科研創新儲備,而且對于技術需求的要求較高。根據專家討論和技術預見的結果,吉林省關鍵技術的實現時間集中在2021—2027年期間。但總體上,多數技術的實現還需要8~9a左右的時間。依靠吉林省相關發展規劃,建議未來吉林省可以在質量標準制定、農業生產標準化和農產品綜合開發方面增加科技立項支持,推動現代農業發展。
3.2吉林省現代農業發展的短板
吉林省現代農業發展中的一個首要問題就是農民政治思想水平不足。當代農民要具有過硬的思想政治素質、健康的身體和心理、較強的學習能力、主動學習的態度以及一定的創新精神,這些都是一直從事傳統農業的農民所不具備的。在現代農業的建設中,很重要的一個手段就是農業的信息化發展。現代農業主要是應用信息化農業生產工具促進農業生產的一種發展模式,其顯著的特征是農業生產環境資源數據的信息化、農村社會經濟狀況的信息化、農業生產管理的信息化、農業科技教育的信息化以及農產品市場的信息化5個方面。有研究顯示,現代農業有有效提高農業生產力水平、農業經營管理水平以及農產品的競爭力等作用。中國的農業整體上正處于從農業電氣化向農業自動化過渡的階段,而現代農業則是這個歷史進程中的一個重要階段,是未來我國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現代農業的過程一般由以下3個階段構成:農業電氣化,其標志就是技術上可實現的農業生產絕大多數環節實現電氣化;農業信息數字化,其標志是包括運輸銷售等農業生產的全流程數據信息數字化;農業智能化,也就是建立能夠自動完成農業信息的處理,提供農業生產所需要的必要科技情報。
4吉林省現代農業發展模式選擇
4.1大力推廣產業集聚化、規模化發展模式
引導企業通過合同契約、投資入股、資產參與等多種形式,鼓勵農業經營主體與農戶之間建立和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帶動和幫助小農戶進入專業程度高、附加值高、經濟效益好的生產、加工、流通等環節,實現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的有機銜接,提高農民自我發展能力,帶動脫貧,增加經濟收入。
4.2試點建設現代化農業生產基地
如,吉林、通化優質水稻生產基地、長白山區的食藥用菌生產基地、松花江兩岸優質無公害水稻生產基地、白城地區的小雜糧生產基地以及延邊的優質蘋果梨生產基地等,通過標準化生產、科學化管理、產業化經營,建設一批在國內外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現代農業生產基地和拳頭產品,促進產業集聚,轉變發展方式。
4.3在農業高新技術領域重點開展技術研發
實現傳統農業的技術升級,優先發展生物技術、信息技術等重點領域的高科技并實現其產業化,力爭在應用作物新品種選育、生物反應器技術、基因工程研制等方面取得技術突破,開發具有競爭力的名牌產品,逐步形成農業高科技產業化。
4.4大力培養新型農民,全面推進農業現代化發展
把義務教育和農民職業技術培訓結合起來,整合農業職業教育資源,充分發揮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和農村實用人才培育的主渠道、主陣地作用,廣泛運用現代媒體和遠程教育手段,擴大培育對象覆蓋面,努力培養造就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適應社會發展的新型職業農民。
4.5依法保護耕地、水資源和基本農田,提高糧食
綜合生產能力,確保糧食和農業可持續發展深化農村稅費改革,調節糧食風險基金的使用方向,實施農業和農民的直接補貼,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增加農民收入。積極探索建立政策性農業保險制度,不斷擴大農業的保險面,提升農民抵御風險的能力,減少農民財產損失。探索建立符合吉林省現代農業發展實際需要的政策性支持和保護體系。
【關鍵詞】農產品加工業 意義 問題 對策
農產品加工指的是將農產品按其用途分別制成成品或者半成品的生產過程。農產品加工業是我國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按照我國的統計標準,我國的農產品加工業主要包括食品加工業、食品制造業、飲料制造業、煙草加工業、紡織業、服裝及其他纖維制品制造、皮革毛皮羽絨及其制品業、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業、家具制造業、造紙及紙制品業、印刷業記錄媒介的復制和橡膠制品業等12項。我國是農業大國,農產品品種豐富,產量巨大,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同時這也為我國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提供了先天優勢。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產品加工業得到了持續、快速和穩定的發展。目前全國年銷售收入500 萬元以上的各類農產品加工企業達6.7萬家,實現總產值3.6 萬億元工業增加值0.9 萬億元;在全部工業結構中,農產品加工業總產值占25%,工業增加值占25%,產品銷售收入占24%,企業單位數占34%。“十一五”以來,農產品加工業產值年均增長速度為6%,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率達8%,與國內生產總值基本保持同步增長。但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工業基礎較為薄弱,科技水平較低,因此,我國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還存在著很多問題。
一、我國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的重要意義
在我國,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對于發展現代農業,統籌城鄉區域發展,解決三農問題,意義重大。
(一)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可以提高農產品價值
農業是三大產業的基礎,但同時,由于受自然環境和氣候條件的影響大,生產周期長,農業同時也是低效產業。初級農產品生產成本較高,出售價格低,利潤空間小,難以實現價值增值,只有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延遲農產品的產業鏈,才能增加農產品的附加值,提高農產品的價值。
(二)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可以增加農民收入,減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
目前,我國城鄉居民收入差距較大,并存在進一步擴大的趨勢。增加農民收入,減小城鄉收入差距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目前,我國農民的收入中還有相當一部分來自農業,而傳統農業往往會出現供過于求甚至生產過剩的現象,限制了農民收入的增加。推行農業產業化經營,發展農產品加工業,能夠使農民分享農產品加工環節的部分利潤,從而保證農民收入的穩步提升,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
(三)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可以增加農民就業
我國農村有著大量的剩余勞動力,目前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的主要途徑是引導農民進城務工,充當農民工。這一做法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我國農民就業問題,但是卻不是解決農民就業問題的根本途徑,城市里面的農民工與城市工人相比仍存在很大差別,另外這一做法也不利于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二、我國農產品加工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我國農產品加工企業規模較小,品種單一
我國農產品加工企業多是家族作坊式的,雖然數量多,但規模都很小,而且集約化程度低。即便是大型農產品加工企業,也難以與世界大型農產品加工企業相比。世界上很多大型食品加工企業年銷售收入都在100億美元之上,即使是食品加工企業50強中規模最小的企業,其年銷售收入也達到了38億美元,而我國目前,還沒有任何一家食品加工企業年銷售收入突破100億人民幣。此外,我國對農產品的加工種類少,生產的產品品種單一。以糧油加工中的專用粉為例,日本60多種,英國有70多種,美國達100 多種,而中國僅有20 種左右。
(二)技術水平低,裝備落后,創新能力差
由于我國機械工業水平和科技發展水平較低,使我國農產品加工業的裝備水平和技術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之間存在著較大差距。我國大部分農產品加工企業設備簡陋,加工工藝落后且缺乏高技術人才。我國農產品加工企業中,約80%的設備處于20世紀80年代的世界平均水平,15%的設備處于20世紀90年代的世界平均水平,只有大約5%的設備可以達到現在的世界水平。此外,我國農產品加工企業的創新能力也較差,我國農產品加工企業缺乏必要的科學儲備,技術支撐薄弱,研究單位分屬與多個部門,難以有效協調,而且我國對農產品加工業的研發投入較少。
(三)農產品質量較低,難以滿足現代加工業的需要
我國是人口大國,人口壓力大,土地資源少,長期以來,我國農業生產一直強調穩定高產,缺乏對農產品質量的應有重視。而且我國缺乏對食品工業的用途以及加工質量性狀的研究。我國目前生產的農產品難以滿足現代農業加工業的需要。
(四)尚未形成系統的農產品加工體系
農產品加工業要實現利潤最大化,必須有一個完整的產業價值鏈,產前、產中和產后加工的各個環節必須緊密結合起來。為了實現這一點,可以建立農產品生產基地,并在該基地進行農產品的儲備、保鮮和加工,這是發展現代農產品加工業的有效途徑。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農產品的品質,并使農產品以最低的耗費進入最終消費市場。而我國目前的農產品生產基地往往很難做到這一點,我國農產品加工基地普遍缺少儲藏、保鮮和加工環節,很多農產品必須進行長途運輸才能進行深加工,這就使農產品產后大量損耗、品質下降。由于我國尚未形成系統完整的農產品加工體系,使得我國農產品的附加值難以實現。
(五)農產品加工科技投入低,成果轉化不足
我國農業科技投入低,也是制約我國農產品加工業進一步發展的瓶頸。在我國,農業科技投入僅占農業總產值的17%-27%,農業科技產品的轉化率還不到30%。這就導致我國農產品加工技術和加工水平較低,并且難以在短期內得到快速提升。我國也有一些農產品加工研究機構和相當一部分科技人員,但是很多科研機構經費不足,科研儀器和設備落后,創新能力較差,阻礙了我國農產品加工技術的發展。
(六)資源環境問題較為突出
我國的工業生產現在仍是以粗放型為主,資源消費大,對生態環境的污染嚴重,我國農產品加工業也是如此。在農產品加工過程中,會出現很多副產品,這些副產品如果被合理的利用,還可以帶來可觀的經濟價值。但是我國目前很多農產品加工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將產生的副產品隨意丟棄,不僅浪費了資源,而且污染了環境。另外,很多企業將未經處理的工業廢水直接排放,嚴重污染了水資源。
三、加快我國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建議
(一)加大對加工農產品需求的消費引導
生產最終由需求來拉動,需求又通過消費體現出來。在我國,由于主要的農產品加工企業規模小,資金少,難以有效地對消費者的需求進行引導,市場上對加工農產品的需求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我國加工農產品的發展。因此,我國的農產品加工企業必須加大宣傳力度,在市場上大力推銷自己的產品,引導居民消費,培養居民的需求偏好。同時,重視對加工農產品的消費引導,還可以提高農產品價值,增大加工農產品的利潤空間。
(二)加大對農產品加工業的政策支持
農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同時又是整個經濟體系中最薄弱的一環。要促進農業的發展,特別是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政府必須加大政策支持。政府有關部門可以適當出臺一些政策,給予農產品加工企業以適當的稅收優惠、貸款優惠和土地使用政策優惠等,并對這些政策的具體執行效果進行檢查。政府推行這些做法的最終目的乃是從產業鏈、產業發展和高新技術需求等方面進行系統的戰略規劃,為農產品加工業提供優惠,同時對廣大農民帶來優惠。
(三)運用高新技術設備對傳統的農產品加工業進行改造
現代農業需要高科技的支持,同樣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對高新技術的需要越來越強。我國農產品加工業技術水平低,裝備落后,嚴重制約了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為了提高農產品加工業的科技水平,可以鼓勵農產品加工企業聯合農業科研機構和農業技術推廣部門,共同開發和運用新技術、新產品和新設備。農產品加工企業不僅要改善設備等硬件設施,也要提高管理水平和創新能力。農產品加工企業要改變以前的家族式經營模式,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提高經營效率,這樣才能擴大經營規模,實現企業長遠的發展。同時,農產品加工企業必須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要積極引進、學習和模仿國外先進技術,并消化吸收,結合自身需要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此外,農產品加工企業還必須強化品牌觀念,生產出綠色的、放心的產品,突出產品特色,以質量優勢打破競爭對手,占領市場,以好的品牌吸引和留住客戶。
(四)加強農產品的質量建設,保證農產品的安全
初級農產品要有良好的質量,并且安全有保障,才能保證農產品加工業的持續和穩定發展。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問題,既關系到農業生產、農產品深加工問題,又關系到農民收入和城鄉居民的身體健康。在加快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過程中,要重視農產品的質量和安全,盡快制定農產品質量標準,為農產品加工業的健康發展提供有力保障。政府部門要加強對農產品加工產業生產和銷售過程的監督,保證其生產經營活動按秩序、按規定進行,同時提高加工農產品的生產準入制度,將不符合質量規定和安全要求的加工農產品排除在市場之外,以提高產品質量并激勵農產品加工企業提高對質量和安全問題的重視。農產品加工企業也應積極貫徹國際國內相關質量安全標準,在生產過程中積極貫徹,將每一個環節落實到位。
(五)降低農業產業化過程中的交易費用
農業產業化過程中的交易費用主要有兩種,即前向交易費用和后項交易費用。前向交易費用主要是農產品加工企業將生產出來的產品出售到市場過程中所發生的費用,而后向交易費用則是農產品加工企業在獲取原材料以及初級農產品過程中所發生的費用。降低交易費用,對于農業加工企業提高利潤而言具有重要意義。在前向交易費用中,運輸費用是重要組成部分,為了降低運輸費用,應該加強道路基礎設施建設以及物流體系建設,并且合理布置農產品加工企業的位置,以縮短農產品加工企業與市場的距離。對于后向交易費用,我們可以看到,我國農戶生產規模較小,經營分散,抗風險能力差,因此,農產品加工企業從廣大農戶手中收購農產品的交易成本很高。因此,在加工企業與廣大農戶之間建立一個中介性的中間組織,有著重要的意義。
四、結語
加快我國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在我國,要解決農產品加工業中存在的問題,促進我國農產品加工業的快速健康發展,首先要靠科技,其次要靠農產品加工企業自身的有效經營和管理,最后,當然也離不開國家的政策支持。
參考文獻
[1] 邱玉杰.我國農產品加工業的現狀及發展方向[J].農業科技與裝備,2009(2).
[2] 張明林,吉宏.我國農產品加工業特征、現狀與對策[J].鄉鎮經濟,2006(6).
[3] 李民,陳清祥.農產品加工業發展趨勢與對策探析[J].中國農學通報,2011,27(23).
[4] 張明林,喻林.加快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對策研究[J].農業考古,2006(6).
關鍵詞:農村 人力資源 基礎資源 教育體系
農村人力資源既是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資源,也是其他資源活動的激活者,因此,人力資源的開發已經成為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促進經濟增長、創造物質財富的關鍵因素。如何協調農村人力資源與經濟發展的關系,是我們需要解決的一個重點問題。
一、我國農村人力資源的現狀
農村人力資源質量大, 結構不均衡,老齡化嚴重。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顯示,我國人口總數13.7億,農村人口6.74億,農村65歲以上老人1.18億占總人口8.6%。農村有大量的剩余勞動力,有專家預測,隨著經濟的發展,到2020年我國將有2.2-2.3億人口要從農村轉移到城鎮。農村人力資源素質差,農村的醫療衛生、收入水平等因素的影響,使其與城市有一定的差別,致使我國農村人力資源的狀況表現出身體素質差。由于傳統觀念、世俗等因素的影響,農村人力資源整體思想素質較差。文化素質是農村人力資源開發的核心,我國還處在發展中國家,教育水平、教育資源、教育設施有限,導致我國農村人力資源的文化素質較差。
二、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現狀
經濟發展平穩,經濟主體逐漸多元化、復合化、市場化。經濟體制在不斷的改革下,農村經濟原有的自給經濟逐漸轉變為商品經濟,農村經濟原有的單一經濟形式已逐漸轉變為多種經濟形式,單一的經濟結構也變成了一體化經營的復合經濟結構,多種經濟成份并存的新格局逐漸形成。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原來計劃經濟下的指令性特點逐漸消失,農村里面的生產經營活動已經逐步市場化,完全由市場經濟的市場機制、價值規律來自由調節,由市場去優化配置農業經濟各種資源。
三、平衡農村經濟發展與人力資源開發的對策
第一,十八屆五中全會報告中指出:“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必須有新理念、新思路、新舉措。”著名“三農問題”專家溫鐵軍先生說:“農民問題的實質是一個就業問題,也就是農村過剩勞動力向城鎮轉移的問題。”實現農村勞動力的轉移,最重要、最基本的是人力資源的開發。農村城鎮化進程,是人口和經濟在特定地域內不斷聚集的過程。城鎮是農村經濟文化活動中心,是聯系大城市和廣大農村的橋梁和紐帶。農村人力資源開發要適應城鎮化,要重點促進農民轉變觀念,要“走出去,變觀念,求創新”,逐步樹立與經濟發展相適應的現代文明意識。通過推進農村城鎮化,可以直接吸納大批農村人口,特別是農村剩余勞動力,促進農村閑置人力資源的開發使用;可以充分發揮城鎮對農村輻射和帶動效應,加速農業產業化和規模化經營;可以有效發揮城鎮的聚集效應,發展服務業,全面改善和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縮小城鄉差距;有利于提高農村人力資源的開發程度,提高農村人口的綜合素質;可以大大提高人力資源的開發水平,并使農村人力資源的系統開發與有序轉移形成良性循環。從目前來看,我們必須打破農村勞動力向城鎮轉移的“瓶頸”,如通過加快城鎮戶籍制度、用地制度的改革,消除城鎮化的體制、政策障礙;鼓勵有條件的鄉鎮企業異地搬遷,引導新辦企業在城鎮規模區落戶等,形成各具特色的城鎮化網絡,推動農村勞動力的有效轉移,激活農村經濟快速發展,提高農民收入。
第二,建立完善農村教育體系,挖掘農村潛在的人力資源。教育是人力資源開發的根本途徑,如果缺乏基本的國民教育和技術培訓,缺乏信息和獲得信息的能力,大多數農民就很難找到就業的機會,更談不上找到適合個人發展的機會。因此,農民只有掌握了科學文化知識,農村的許多落后和愚昧現象才能逐步消除,農村經濟的經營方式才能實現由粗放型向集約型、由單一型向多元化、分配型向市場化轉變,農村經濟改革所釋放出來的能量才有充分發揮作用的載體,從而進一步推動農村經濟的全面發展。要開發農村人力資源,就必須改革和完善農村現有的教育體制,建立一個有中國農村特色的教育體系。首先是加強農村基礎教育,其次是大力培養有專業技術人才,再次是農、科、教相結合,搞好農村成人科技教育,從而提高農民的技術素質,加強協調管理,把農、科、教有機結合,通過多種形式和方法提高農業勞動者的文化素質和生產技能。同時,健全基層農技推廣體系,發揮科技示范典型的作用,使農民在生產實踐中掌握和運用農業新技術,強化科技意識,從而推動農村經濟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合理配置農村人力資源,實現各種資源的有效利用,這是轉變農村經濟穩定增長的重要因素,在經濟市場機制的調節下,加強農村人力資源流動的宏觀調控,全面考慮人力資源的配置,從而更好的平衡農村經濟的發展與農村人力資源的有效開發,達到雙贏。
參考文獻
對農村合作體系的目標模式,目前理論仍然停留在粗淺了解國外模式上的簡單化爭論,針對我們自身的特殊的農民合作需求研究不夠,對有關的制度創新實例的深度研究不夠,對合作體系的具體制度設計的研究則更為缺乏。但就在理論研究不夠深入的情況下,政策已經在大幅回應實踐中的農民合作體系創建要求。《農村專業合作社法》已于*年7月正式推行;各涉農部門為爭取國家財政資金,或擴張部門地位和利益,正在出臺和實施大力發展各類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政策;各級地方政府也在系統制定并開始實施促進合作體系發育的政策。
這些政策努力由于不能共享對合作體系目標模式的共識,自覺明確合作體系的功能,其效果不可避免會打折扣。其中尤為嚴重的是,各涉農部門的有關政策很多是基于爭取資金和擴張利益的目標,因而片面強調其專業性,人為割裂合作體系應有的綜合性,導致財政資金使用效率降低,合理的合作體系建立的任務無法提出或實現。一句話,農村合作體系的制度創新由于缺乏理論指導,在部門利益分立條件下可能陷于根本無法建立的困境。
對讓小農在農業生產以及之外的其他涉農經濟活動中獲得收益,日、韓等國家和我國臺灣地區已經有了綜合農協的經驗。這一經驗是比較有效的:就是層層建立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并開放流通、金融、技術推廣等領域給這些合作經濟組織經營,并將這些領域專屬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其他經濟主體不得輕易進入,依照區域大小和專業化程度高低建立縱向體系,直至在全國有統一的農會或農民合作協會。國家對綜合農協體系的創建和運作給與資金、人力、法律政策上的扶植。
這時候,我們一方面必須從基本理論甚至是常識上確立對綜合農協在中國必要性的認識,另一方面必須找準綜合農協在中國發展的現實路徑。
一、綜合農協道路不可避免
首先要說的是,中國兼業小農戶在市場中的經濟和社會福利需要綜合農協。
中國的農民多數是兼業小農,人多地少的生態和社會約束不會演化出大量的專業化生產的大農戶。即使這次農業普查的結構也許會告訴我們,中國農戶的農產品商品化率提高了,生產的專業化水平提高了,但不會改變多數農戶生產剩余少、專業化生產水平低的基本情況。過億的小農戶依靠農作物的多品種兼業和半工半農兼業,其產品的商品化率必然低,專業化程度必然低,依靠從市場上獲得生產收益的空間必然低。因此,中國小農需要在農業生產之外分享社會平均利潤,如此,才能提高其收入水平。這種分享一個是通過針對農戶的社會保障制度,但是,這方面農村的步伐比城市還要慢,不能期待靠它改變農戶處境;另一方面就要靠讓農戶在國民收入的一次分配領域獲得較高收益。后一個方面才是解決農民收入和社會福利問題的根本途徑。
其次,新農村建設的全面支農政策需要綜合農協作為載體和渠道。
現在舉國上下支持新農村建設,各部門紛紛出臺支持新農村建設的計劃,其中不乏項目和資金支持。但是,通過行政體系和層層上達的辦法并不能有效對接農村需求,并且在這一過程中耗費大量行政成本,媒體廣泛質疑的錢能否花在農民身上不是空穴來風。農民合作社法通過的歷程,就典型反映了部門利益的現狀。由于擺脫了部門立法模式,才使得這部法律最終在爭吵中通過,但是,沒有金融合作的規定,反映了農業部門力圖掌控合作社,領導和指導部門的多元參與的規定,顯示各方都想在培育發展合作社中分一杯羹。要進行新農村建設,就要解決支農體系內部互相摯肘、運行的行政成本過高的問題。綜合農協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途徑。
綜合農協構建的農民合作體系,其基層組織貼近農村,利于反饋農民需求,而且集中使用整合了的資金資源,加上合作制原則給予的民主參與和監督機制,使資源能得到正確和高效的使用,綜合農協也就比部門直接把手伸向農村要有效。部門伸手雖然都是基于好的動機,但多雙手農村,一是資源浪費,二是相互打架,三是內部監督幅度過大導致無法監督,基層小鬼不免為自己謀利。
二、以一定區域中的縣級為起點,探索地方綜合農協的現實制度模式
要避免陷入本文開頭說的發展農民合作體系的困境,在加強理論認識之外,還需要找到適合中國情況的農村合作體系構建的初始設計。縣級在地方層面上,涉農資源密集度最高、農村合作體系需求最為強烈,依托對縣級綜合農村合作體系的試驗研究可以深化對合作體系目標模式的討論。
縣級各涉農部門掌握著新農村建設政策,支持農村的大部分資源,它們的機構、資源來源和使用相互分立,利益多有磨擦;它們擁有對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支持、指導、規范等多種職責,但在實際工作中不能形成合力。要建立農村合作體系,這種縣級涉農部門利益分立體制必須加以改革。
實踐給我們提供了一個觀察并參與縣級涉農部門利益分立體制體制改革的機會。這就是在浙江瑞安市的農村合作協會的試驗,其方向是建立綜合農協。瑞安農村合作協會(以下簡稱“瑞安農協”),是在瑞安市農辦、農業局、科技局、民政局以及人民銀行、銀監辦等體制內涉農部門的支持下,由瑞安農村合作銀行、供銷聯社以及瑞安轄內50多家農民專業合作社、村經濟合作社,自愿采取多層次的合作、聯合與整合而成的。瑞安農協于*年6月開始籌建,*年3月正式成立,*年7月,和中國人民大學鄉村建設中心共建了綜合農協試驗基地。其會訓是“三位一體服務三農,條塊交融統籌城鄉”,目的是推進農村金融、流通和科技體制的資源整合,引導農民專業合作、供銷合作和金融合作的互相融合,即建立“三位一體”的農村新型合作組織,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綜合性的農村新型合作經濟體系。農協內部成立了信用部、流通部、科技部、社區部等部門,指導和推動各類合作,在鄉鎮推動實力強的跨村合作社組建成中心合作社,在村級發展綜合合作社,規范各專業合作社。瑞安農協成立一年來運作較為成功:在金融合作上,和市農村合作銀行緊密合作,建立農村信用評級委員會,截止*年底,共評出信用農戶22191戶,發放聯保貸款余額735萬元,發放小額信用農戶貸款余額8989萬元,籌建成立以資金互助合作為主要功能的北龍中心合作社;在供銷合作上,申請三個集體商標,供農協會員使用,以農協供銷部名義聯合市供銷社,增設9家農村供銷連鎖超市,61家農資連鎖供應點;借助科技局力量,成立了農協科技特派員分會,直接聯絡農協合作社,提供科技服務;建立了農協網站,為合作社提供信息服務,以信息技術促進農村新型合作化。
高標準糧田“百千萬工程”、現代特色農業產業化集群培育、產業集聚區以及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等一系列因地制宜的政策、規劃,正逐步凸顯出助力河南經濟騰飛的良效。
但與一些沿海地區不同,河南的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不能以降低農業和糧食生產為代價,全國糧食生產核心區的特殊角色,要求全省必須以不犧牲農業和糧食生產為經濟發展的前提,農業現代化必須與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四化同步”。
為國保“糧”,注定了河南須負重前行,工業化、城鎮化的步伐必然要比其他多數地區更加理性和穩健,決策者也必然需要深刻的洞見和大局觀。為此,《財經國家周刊》記者專訪了河南省委書記郭庚茂。郭庚茂指出,河南的經濟發展還尚存一系列自身難以克服的瓶頸障礙,正處于爬坡過坎、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
擔“中原崛起”重任
《財經國家周刊》:你在多個場合提到要籌劃好“中原崛起、河南振興、富民強省”的實踐工作,具體有哪些想法和規劃?
郭庚茂:河南省是擔負著中原崛起大任的重要省份之一,尤其是十提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以及多次強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都與中原崛起、河南振興休戚相關。
多年來,河南始終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績,已經呈現出中原崛起的良好態勢。但是,河南現階段的發展還存在一系列自身難以克服的瓶頸障礙,正處于爬坡過坎、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
首先,河南是人口大省,這意味著實現小康目標、提升公共服務能力的任務非常重。
其次,河南是農業大省,保障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建設的基礎,是首先解決1億人口的吃飯問題。同時,河南還擔負著為國家保障糧食安全的重任,必須具備全局觀。
第三,從工業基礎的角度看,河南是能源原材料大省。這就面臨兩方面壓力:一是金融危機以來,各地經濟發展增速均有所下滑,保持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并繼續轉型升級、調整結構,這個任務很重;二是河南的資源環境矛盾特別突出,需要走出可持續發展的路子。
針對人口多、底子薄、基礎弱、人均水平低、發展不平衡的基本省情,根據十提出的為貫徹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我們對關系河南未來發展的十個方面的重大問題開展了專題研究,明確提出發展仍是解決河南所有問題的關鍵。唯有緊抓發展不放松,才能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中原崛起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
為此,我們提出了打造富強河南、文明河南、平安河南、美麗河南“四個河南”的理念,以及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建設、加強和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制度建設“兩項建設”,由此來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推動經濟社會各方面工作再上新臺階。
《財經國家周刊》:具體到人口大省、農業大省、中部地區發展中省份的特殊角色,河南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中原崛起,中央和地方各有哪些具體措施?主要抓手是什么?
郭庚茂:盡管這些年在調整結構、承接產業轉移、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和民眾生活水平等方面,河南取得了長足發展,但上述省情還未根本改變,諸多矛盾已成為僅靠河南自身力量難以解決的瓶頸和制約,亟待整個大環境的深化改革。因而在“四個河南”中,我們把打造“富強河南”作為抓手。而打造“富強河南”,則首先是按照國家的戰略部署,把國家批復河南的三個戰略規劃實施好。
第一個是國家糧食生產核心區建設規劃,主要是解決自身的吃飯問題、農業支撐問題,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更大貢獻。
第二個是中原經濟區規劃,旨在解決傳統農區如何走出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四化”協調同步的科學發展路子,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問題。
第三個是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發展規劃,這是全國首個上升為國家戰略的航空港經濟發展先行區,主要是解決內陸省份在全球化背景下構建對外開放平臺,打造戰略突破口、核心增長極的問題。
我們針對性地確定了“三個一”基本對策,即通過擴大開放來促進結構調整、轉型升級,“一舉求多效”;通過科學推進新型城鎮化來創造需求,增強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一發動全身”;通過優化軟硬環境、創造優勢,進一步打通發展路徑,“一優帶百通”。實際上,就是通過改革的辦法、開放的途徑,解決制約發展的瓶頸和障礙,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為國保“糧”
《財經國家周刊》:作為農業大省,河南的農業產業建設和創新對全國其他地區起著示范性作用。對此,河南省提出了建設現代化農業的“三個工程”。目前,這三大工程的具體規劃和實施情況如何?
郭庚茂:河南始終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為重大政治責任,認真思考如何穩定耕地面積,實現土地效益最大化,不斷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
當下,我們正著力實施高標準糧田“百千萬工程”建設、現代特色農業產業化集群培育、都市生態農業發展這三大工程,通過現代農業生產方式和規模化經營來提高農業收益。
首要推進的就是高標準農田“百千萬工程”,它已成為現代農業糧田建設的關鍵。這項工程包含三層含義:第一層含義,就是百畝以上、千畝以上、萬畝以上的農業規模經營,實現糧田生產的規模化和機械化;第二層含義是實現旱澇保收,克服自然因素對農業的影響來穩產穩增,將多種技術措施運用于避免傳統農業“靠天吃飯”的困境;第三層含義,就是通過規模化經營,讓糧食生產從不計成本、自給自足轉變為市場化、產業化經營,解決農民增收問題。
先規模化再產業化,就能創造出新型農業組織和職業化農民,進一步促進糧食生產的現代化、機械化。
第二個工程是現代農業產業化集群培育工程,是解決經濟作物和其他多種經營的一個抓手,以“龍頭企業+合作社”來帶動農戶形成產業鏈,在茶葉、畜牧、花卉種植等多領域形成新型產業集群,加快農業產業的發展和提升。
第三個工程是都市生態農業工程,主要在大城市的郊區實施,不但能補充城市居民的“菜籃子”,還能鼓勵發展城市之間的綠色農業,發展生態工程,同時還給城市居民提供出觀光休閑的好去處,也能讓農民進一步增收。
上述三大工程不僅已上升為全省農業發展的首要工作,也成為了富強河南的頭等大事。
《財經國家周刊》:作為國家糧食生產核心區,河南對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承擔了重要責任。河南如何確保完成2020年糧食生產能力達1300億斤的目標?
郭庚茂:我們建設糧食生產核心區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要保糧食,解決自身的農業支撐、農業基礎問題,保證自身的糧食需求;二是為國家保障糧食安全做出貢獻。這些年,河南的糧食生產已充分得益于高標準糧田“百千萬工程”等一系列機制保障。
我們的目標是實現6000萬畝高標準糧田,設計產量是每畝年產2500斤,由此達到2020年生產1500億斤的水平,在實現國家1300億斤目標后,我們還能有200億斤的保險系數。
近幾年,河南的糧食產量在站穩了1100億斤的高起點上,還連年創造新紀錄:2011年首次突破1100億斤大關,達到1108.5億斤;2012年再創新高,達1127.7億斤;2013年達到1145.8億斤,再次刷新歷史紀錄。
目前,河南糧食總產量已達全國的1/10,小麥產量達全國1/4,不僅保證了全省1億人口的吃飯問題,還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貢獻。
產業集聚區挑大梁
《財經國家周刊》:中原經濟區建設是河南推動科學發展的一大亮點,跟沿海地區的工業化、城鎮化之路相比,如何走出一條獨具河南特色的經濟發展之路?具體抓手是什么?
郭庚茂:富強河南的第二大舉措,就是中原經濟區建設。
這其中包含了兩個含義。
一是通過中原經濟區走出一條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四化同步”的科學發展之路。這即是說,部分沿海地區工業化、城鎮化的完成,是以犧牲農業和糧食生產為代價,但中部地區在推進工業化、城鎮化的過程中,要以不犧牲農業和糧食生產為前提。
第二層含義是,建設中原經濟區之所以能上升為國家戰略,原因之一便是為解決傳統農區如何加快工業化、城鎮化步伐并跟全國同步實現小康,戰略意義重大。
具體說來,我們根據省情推進“一個載體三個體系”的建設,著力培育產業集聚區這一科學發展的載體,強調現代產業體系、現代城鎮體系和科技創新體系這三大體系的建設。
其中,產業集聚區是河南省推動結構調整、產業升級和科學發展的重要載體,是中原經濟區建設的主要抓手。
河南從2008年開始謀劃建設產業集聚區,短短幾年時間,建設了180個工業產業集聚區和一批商務中心區、特色商業區,不僅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發揮了關鍵性作用,也日益成為河南實現轉型發展的新載體和突破口。
《財經國家周刊》:目前產業集聚區建設遵循哪些原則?進展如何?如何實現與現代產業體系、現代城鎮體系、科技創新體系這三個體系的融合,真正打造河南式中原經濟區?
郭庚茂:產業集聚區規劃是一個統一概念,首先要做到與城鎮體系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嚴密對接、精確套合,我們稱之為“三規合一”。
“三規合一”不僅能實現依法依規地推動企業(項目)集中布局,實現產業集群發展和資源集約利用,還能以產業集聚來壯大城市發展基礎,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和承載能力來進一步支撐產業發展,進一步形成工業化、城鎮化良性互動的機制。
此外,我們還對產業集聚區建設提出“四集一轉”的核心要求,即企業集中布局、產業集群發展、資源集約利用、服務功能集合構建和農業勞動力向城鎮轉移。
首先,產業集聚區建設必須遵循工業化規律,企業和機構必須從滿天星式發展轉變為集中布局,進而形成一系列配套體系,即“四集一轉”中的企業集中布局、產業集群發展。產業也好、企業也好,發展都需要講求規律,聚集起來形成相互配套的專業分工體系,交易成本自然會降低。
其次,資源集約利用包括土地、水、大氣等資源的循環再利用等。服務功能集合構建,則是指咨詢服務、倉儲物流、產品展銷、工人培訓等一系列服務都要向社會化轉變,帶動農業勞動力向城鎮轉移。
“四集一轉”是我們河南的創造性提法,將其與“三規合一”充分結合,產業集聚區的建設才能更加快速有效。
除此以外,產業集聚區還要遵循“產城互動”原則,解決內生動力、擴大消費需求。
眼下,各地都在推進城鎮化建設,而科學健康的城鎮化必須是工業化與城鎮化協調推進。因而,我們運用產業集聚區的概念來帶動勞動力轉移,再用這兩者的聚集來帶動人口向城鎮聚集,又用城鎮基礎設施的完善和服務功能來支撐產業集聚區的發展,讓工業化和城鎮化充分良性互動。由此,就能避免城鎮化過程中要么造空城,要么造貧民窟的歷史教訓。
目前,河南已經建成了少數開放平臺,成為承接產業轉移的陣地,農民轉移就業的主渠道效應已經開始凸顯。有些地方實踐得很不錯,每個縣都有個產業集聚區,不僅走出了工業化道路,也走出了城鎮化的健康發展之路。
河南式城鎮化
《財經國家周刊》:十和三中全會都強調了新型城鎮化過程中,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的重要性。具體到河南省,新型城鎮化布局和實踐的思路是怎樣的?
郭庚茂:與十和三中全會的精神一致,我們的城鎮化思路是“核心帶動、軸帶發展、節點提升、對接周邊”,形成大中小城市和中心鎮網絡化、開放式的布局。
在我來河南擔任領導之前,河南的區域發展強調板塊建設,鄭汴洛一塊,伏牛山一塊,黃淮四市一塊,豫北一塊。但現在,我們更強調大城市的核心帶動作用,依靠交通線來串式發展,形成相互依托、相互促進的城市發展格局,更符合經濟發展規律。
例如,以鄭州為核心的城市群未來就會成長為一個都市圈,與我們早前提出“一極兩圈三層”的說法相契合。然后,還能以商丘為中心再形成一個圈,將都市圈的形態擴大到省轄市甚至縣城,大圈帶動小圈發展,形成良性的未來城市形態。
通過核心帶動、軸帶發展后,每個可作為中心的城市都可成為結點,形成一環套一環的格局,便于城市之間相互帶動,以網絡式、開放式來形成整體優勢并相互借鑒。再跟產業集聚區和我們已有的“米字型”高鐵框架相結合,現代城市的雛形便能逐漸顯現。
《財經國家周刊》:新型城鎮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鎮化,城鄉統籌在其中顯得尤為重要。河南作為農業大省和傳統農區,在“人”的城鎮化方面有哪些具體舉措?
郭庚茂:新型城鎮化必然涉及城鄉統籌問題。無論城市如何發展,城鎮化率如何提高,河南省始終面對數千萬大量人口的城鎮化問題。即便城鎮化率提高到70%,河南仍擁有3000多萬農民,因而如何克服城鄉二元結構、實現城鄉一體化,是我們的特殊任務。
城鄉一體化首先要在公共服務水平上消滅城鄉差別,實現均等化、公平化,縮小城鄉差距,這是政府面對的根本性難題。但要實現均等化就必須改變當下小規模、分散式的生產方式和農村格局,成本非常高。
我們首先要減少農民的數量,盡可能引導農民向農外產業就業、向城鎮轉移,就業定居是根本途徑。解決三農問題的出路,實際上也是在農外產業,唯有減少農民才能富裕農民。
當下的主要矛盾,是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兩個最大限度”,即將農村勞動力最大限度向農外產業轉移,將農民最大限度向城鎮轉移,以此來形成集約的生產生活方式,以相對較少的資源創造出較高的生活水平和質量。在我們目前人口多、資源少的現狀下,這種集約化、合理規模方式已成為大省、大國必須考慮的問題。
對此,我們正在研究一系列促進農村勞動力向農外轉移的政策,比如用“三年職教攻堅計劃”來培養農民技能,促進就業、增收進而促進轉移。對此,信陽、濟源等地已經開始了探索。
其次是優化農村布局。在這一點上,尤其是在新型農村社區的建設探索中,我們已經有了一些經驗。
如今,三農問題正處在巨大轉折的關口,農村年輕勞動力加速外流的同時,農村建設和土地流轉也在加快,農業人口和土地這兩大要素都在快速劇變。由此帶來的,是農村社會服務設施開始出現閑置甚至荒廢,一旦規劃跟不上、引導有偏差,則可能造成更多新問題。
因此,我們正在深入研究和總結前期經驗,制定一個關于新農村建設的指導性文件,加強規劃引導,讓農村建設少走彎路。
具體工作中,規劃仍舊會從產業做起,根據各地的資源稟賦條件來確定其產業及發展規模,再根據產業規模來界定對勞動力和就業的容納力,從而確定新農村建設的布局。然后,再通過銜接當地土地規劃和生態規劃,實現公用設施、基礎設施的規范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