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無機化學要點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 翻轉課堂 藥物化學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x.2016.10.053
Some Experience of Developing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ethod of Drug Chemistry
GUAN Shaoyu, JIANG Ru, LI Muqiong
(Department of Medicinal Chemistry, Department of Pharmacy, The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032)
Abstract "Flipped classroom” as a new teaching mode,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not only enable students to broaden knowledge, improve language expression ability, courseware making ability, team cooperation ability, and a new definition of "student" and "teacher" role. Students learn before teach the preview, make more thorough knowledge, knowledge level, knowledge system more clear and more three-dimensional; teachers from traditional knowledge, into a "mentor" mode, research and thinking on the teaching content of the guide and inspire students. "Flipped classroom" greatly promoted the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improve the flexibility of the teaching of medicinal chemistry, and achieve a good teaching effect.
Keywords flipped classroom; drug chemistry; teaching methods
而今,互聯網的普及和計算機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使得學生可以通過互聯網使用優質的教育資源,不再單純地依賴授課教師去教授知識,而課堂變成了教師與學生之間互動的場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識的運用等,從而獲得更好的教育效果。教師的責任更多是去理解學生的問題和引導學生去運用知識。因此,這種顛倒教與學的反轉模式被人們稱為:“翻轉課堂教學法”。①
筆者作為一名大三學生,首次參加了藥物化學的翻轉課堂教學,較之以往的專業課傳統教學,“翻轉課堂”更大程度地激發了我們的學習熱情,鍛煉了我們的語言表達、課件制作等能力,以下是筆者在此次教學中的一些心得體會。
1 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
我們組承擔的是《藥物化學》第七章“抗腫瘤藥”第五節“腫瘤治療的新靶點及其藥物” 的一段教學,為了更好地完成此次教學任務,我們查閱了生物化學、基因組學等大量文獻資料。這樣不僅復習了前幾章學習的內容,又了解到很多課程以外的知識。
我們搜集了一系列相關視頻,從中篩選出與本節教學相關的、生動的視頻,在課堂上播放,例如:信息轉導的基本過程、細胞信息轉導的基本途徑等等。觀看視頻后,將視頻里涉及到的知識進行剖析、講解,這樣就把同學們的注意力再次“聚焦”在所講內容上。適當的分組討論視頻內容,再總結知識點,這樣對比較抽象、難懂的內容理解起來更加容易,教學效果也很顯著。
在搜集教學素材,擴充教學內容的過程中,我們的知識面也隨之擴寬,并對相關知識理解更加深刻。例如:伊馬替尼(imatinib)是人類第一個分子靶向腫瘤生成機制的抗癌藥,能抑制Bcr-Abl、PDGFR、C-kit等酪氨酸激酶活性。吉非替尼(gefitinib)是首個獲準上市的EGFR-TK抑制劑,用于前列腺癌、食管癌、肝細胞癌(HCC)、胰腺癌、膀胱癌、腎細胞癌(RCC)、惡性黑色素瘤等。而這些抗腫瘤藥物的發現和應用的“背后的小故事”更能引起學生的興趣,也能更加深入地掌握藥物的作用機制。
2 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
學生在“翻轉課堂”教學中,語言表達能力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在傳統教學中,“填鴨式”或者“栓羊式”教學方法,教師根據課程標準及教學目標,準備授課內容。學生則只需要用心聽、認真記,完全充當“聽者”的角色;而“翻轉課堂”中,學生需要組織教學,講解教學內容,這就要求授課學生應具備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藥物化學是藥學專業的一門非常重要的專業課,內容都是專業術語和名詞,例如反義核苷酸、蛋白激酶C(PKC)等等,要將這些內容流暢的、生動的,富有感染的表達,授課者需要反復試講,互相聽課,還不止一次請教師指導。通過一次次的練習,一次次的試講,最終在授課環節上能夠熟練表達,注重語言的邏輯性、嚴密性;組織語言既要承上啟下,通匯貫通,又要融合知識性、趣味性,只有這樣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通過“翻轉課堂”的授課,授課者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面對授課對象,內心沉穩,語言清晰,語速適中,能夠抓住聽課者的注意力。同時,我們也深切體會到“教師”這一職業的神圣和偉大,教師為了課堂上短短幾十分鐘講授,在課前要做很多準備,學生以往對教師授課的辛苦付出熟視無睹,甚至不以為然,而當我們擔任這個“角色”的時候,才深切體會到教書育人的意義。而這些,都是 “翻轉課堂”教學活動帶給我們的巨大收獲。
3 提高課件制作能力
PPT在如今的教學中充當重要的角色,它以其形式多樣,變化靈活,界面豐富,資源共享等優點備受大家的喜愛。然而,對于學生來講,平時只是被動接受教師的講課,課下拷貝PPT進行輔助學習。而“翻轉課堂”中,學生要自己制作課件,熟悉其制作過程,細化美化PPT,并熟練操作,使之與教學融為一體,更好地為授課內容服務。
最初接觸PPT制作時,授課小組的同學對此并不擅長。但是,我們并沒有被困難所嚇倒。積極著手PPT的制作,從模板的選擇到圖片、文字的大小、位置、色彩、動態,再到表格、數據分析等等,我們認真學習,虛心請教,利用互聯網查找制作方法,不斷改進。例如:生物烷化劑的定義是這樣描述的:在生物體內能形成缺電子活潑中間體或化合物 ,與生物大分子中的富電子基團發生共價結合,使其喪失活性或使DNA分子發生斷裂。定義語言嚴謹但缺乏生動性,不容易記憶和掌握,授課小組在備課過程中發現這一現象,試圖找出相關圖片以便更好地進行闡述。但是互聯網現有圖片甚少,并且表述不夠準確。我們經過學習制作圖片,將這一定義用圖片的形式展現在課堂上,聽課者一目了然,如圖1所示:
4 先學后教的預習化
在傳統教學過程中,同樣倡導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注重學生的課前預習,譬如一些學校實行的校訊通,把學生的作業以短信的形式發給家長。從這點上看,我國的傳統教學倡導模式與美國的翻轉課堂有相似之處,異曲同工,形式相似,目的一樣,②最終也是讓學生先預習;不同點是“翻轉課堂”教學中,學生預習的材料更加豐富,伴有教師的指導和建議,把預習的內容形象化、具體化,更有利于學生的預習。
學期初,在“師生見面會”上,教師將教學計劃中 “翻轉課堂”的相關章節加以詳細講述,并舉例說明“翻轉”,明確授課組的教學任務。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對負責的相關章節進行準備。要講好“腫瘤治療的新靶點及其藥物”一節,我們要聯系上下章節,遵照課程設計和課程標準進行備課。這比傳統教學中“預習”的要求要高很多,這不僅要求我們要熟悉掌握該部分知識,更要把知識轉化為語言、文字、圖表、視頻、習題等多種形式,進行教學。“先學后教的預習化”使我們更好掌握知識,融會貫通。
5 學生團隊合作的協作化
“翻轉課堂”教學中引入團隊合作與競爭模式,每個人的成長都與團隊成長密切相關。從課堂教學的流程來看,“主講團隊”先學后教,積極準備教學素材,包括視頻、圖片等搜集,團隊協作進行PPT的制作,試講等課前準備活動。在此期間, “主講團隊”的每一個成員都圍繞教學,群策群力,力圖將本節課的內容展現得更加完美,講解更加透徹。
在課堂上,本班一共16人,4人一組,由同學們自由組合形成。每一個團隊以面對面討論模式安排座位, 徹底自己學的狀態。這種模式推崇互幫互助、 共同進步,鍛煉團隊合作能力。③具有領導力的同學就會成為團隊中的靈魂人物。課前同學們在“主講團”的安排下就相關知識點進行線上學習并在團隊中討論。課堂上對仍有疑問的部分,團隊成員輪流發表意見,每個團隊的同學給出自己的答案,最后進入 PK 模式 。同學們認真聽別人在講什么,發表自己的不同觀點,對有爭議的問題展開激烈的辯論。這樣的辯論大大激發學生的斗志 ,挖掘他們的潛能。試圖在辯論中取得主導地位,就要搜集更多的證據以支持自己觀點。學生的知識面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擴大,知識體系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而如此新穎的授課的模式也得到了學生的喜愛。
6 教師角色的導師化
教師角色的導師化是“翻轉課堂”教學中的又一特點。在本節課的準備、講授、討論和總結的過程中,教師的主導作用更加凸顯。從傳統模式的備課,講課,批改作業到“翻轉課堂”的引導“主講團隊”先學后教、誘導“辯論團隊”在PK中尋求問題的真正答案,再到教學內容的總結,學生學習程度的測評等等,教師的導師化得到了完美的轉化,既能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能保證課堂知識、拓展能力的質量。
藥物化學翻轉課堂教學讓整個課堂和全體學生充滿勇于創新、迎難而上的氣氛,從而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通訊作者:李穆瓊
注釋
① 何朝陽,歐玉芳,曹祁.美國大學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啟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l48-161.
關鍵詞 多媒體教學 無機化學教學 高等教育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On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 in College Inorganic Chemistry Teaching
LIU Chunbo
(School of Chemistry & Chemical Engineering, Jiangsu University, Zhenjiang, Jiangsu 212013)
Abstract In traditional college inorganic chemistry teaching, due to the restrictions of academic characteristics, resulting in significantly lower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teaching.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university teaching inorganic chemistry, the effective expansion of class size, improve college inorganic chemistry class efficiency, we inorganic chemistry in college teaching introduces multimedia teaching. Use of all the advantages of multimedia teaching and optimiz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d and discussed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 in college inorganic chemistry teaching.
Key words multimedia teaching; inorganic chemistry teaching; higher education
1 多媒體教學優勢應用的分析
(1)提高教師講授效率,形象教學增進學生的理解。對于無機化學教學,有些東西是難以運用語言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比如說原子結構、分子結構等內容,運用語言是很難表達教師的主觀目的,教師講授過程中雖然有時候可以表達清楚,但是這樣既耗時又費力,嚴重影響了教學效率,不如多媒體教學直觀,簡單易行,從而提高教師講授效率。其次對于某些比較抽象的事物,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形象生動的特點,將比較抽象的事物用動畫呈現給學生,化抽象的理論為形象、化難度為易點,通過利于學生接受的形式展現,增進學生的理解。此外,通過這種形象生動的教學方式,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學效率。
(2)擴展了課時容量。無機化學學科涉及的知識面比較寬泛,內容比較多樣,學生所要學習的東西越來越多,再加上現有課時不斷減少,在有限的課時內完成如此大量的學習內容,其課時量非常繁重。在過去,教師們為了能在有限的時間內把所有的課程講授完,他們不得不選取重點進行講授。例如在紅細胞溶液的知識講解的過程中,可以采用將紅細胞在不同溶液中的形態Flash畫面展示給學生,減輕了學生思考的時間,使學生直接理解,這樣不僅減少了老師以前大量不清晰的贅述,而且提高了學生的理解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從兩方面擴展了課時的容量,同時學生的印象也比較深。同時對于課時也要有序,咬文嚼字的教學并非無機化學的好的教學方式,無機化學多媒體的教育要有趣,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進來,用有限的時間擴大無限的課堂容量,讓學生與教師充分地配合,才能更好地教學,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3)提高學生的專注度,提高無機化學課時效率。教師通過多媒體技術在高校無機化學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興趣程度,使原先的課堂由枯燥變為生動,在提高學生的專注度的同時,提高了無機化學課時效率。利用多媒體技術輔助無機化學教學,可以形象地模擬演示銅鋅原電池中Zn、Cu、Zn2+、Cu2+等的運動情況,接著再對銅鋅原電池裝置中電子的得失進行動畫模擬演示其運動情況。提高學生的學習專注程度,從而提高無機化學課時效率。當然科學的教學是教師的基本職責,并將教學的方式和成果融入到實際教學中去,并不斷提高無機化學教學的學術水平。在教學過程能擴大和積累廣博的學科知識,不僅是對教師的全面促進,更是對學生的最佳教育方式。所以,無機化學的教學要從把教學提高到人才培養的角度來理解,尊重人才培養這一理念職責的問題。
2 多媒體在高校無機化學教學中的注意事項
(1)把握高校無機化學教學中的重點。多媒體教學在高校無機化學的應用的終極目的是提高了教學質量,有效擴展課時容量,提高課時效率。我們應該在此基礎上進行多媒體教學,因此在利用多媒體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抓住重點、把握要點,這樣才能達到多媒體在高校無機化學教學中有效應用的目的,切忌一味地提高學生的興趣,忽視教學的重點。
(2)控制教學速度。多媒體在高校無機化學教學中應該在學生完全接受的前提下,進行速度的提升,從而提高課時容量和課時效率,但是不能一味地提高教學速度,忽視了學生的理解能力,因此應該保證學生理解的前提下,控制教學速度,否則會較低教學效果。在這一點上,對于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大學教師,由于對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基礎知識缺乏深度了解和過分依賴多媒體課件,會造成教學速度過快,學生對教師講授的內容囫圇吞棗,不能深入透徹地理解。(下轉第186頁)(上接第184頁)
(3)注重教和學相輔相成。在多媒體進行授課的過程中,老師應該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習效率。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教授者,應該在“教”的過程中注重學生的“學”,使兩者相輔相成,使學生成為主體,讓學生化被動為主動,最終達到及時掌握、領悟學習內容的目的。提高多媒體教學在無機化學教學課件上的應用,不僅增大了信息量,更擴大了學生認識度和范圍,這樣提高了課時的效率,達到了預期目標,還提高了學生們的積極性。
(4)注意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手段相結合。盡管多媒體教學在提高教師的課堂講授效率,擴展課時容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其不能代替所有傳統的教學手段,必須與傳統的教學手段有效結合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傳統的教學手段主要包括教科書、粉筆、黑板、掛圖、模型等手段。從當前的教學實際來看,傳統的教學手段仍在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如教科書能使理論知識具有概括性、系統性和連續性,黑板則具有隨講隨寫的靈活性,掛圖模型則具有可操作性與直觀性等優點。有些課程和教學內容,利用傳統課堂教學手段來完成,效果要遠遠高于多媒體教學。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利用多媒體欣賞圖片時,結合傳統教學手段展開教學內容,層層深入,采用啟發式教學方法,不斷啟發學生思考,從而使之領會概念、掌握原理、發現和解決問題,鼓勵學生在自由的課堂氣氛中,大膽地推測,發表己見,開展討論,使得教師和學生有良好的交互性。因此,在多媒體教學中可以適當地運用傳統教學的調控作用。關注學生的反應,最大限度地發揮教師、學生的潛力和師生之間配合的效力,達到教學的高效率高質量。
3 討論
綜上所述,通過對多媒體教學應用的探究,發現多媒體在教學過程中不僅提高了高校無機化學的教學質量,有效地擴展了課時容量,提高高校無機化學課時效率。此外在多媒體教學過程中,應該注意把握高校無機化學教學中的重點、控制教學速度、注重教和學相輔相成的基本性質,從而實現合理利用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實現化學教學的新突破。
參考文獻
[1] 劉杰,龔孟濂,魯統部,毛宗萬,計亮年.多媒體技術在無機化學教學中的應用及探討[J].大學化學,2005(2).
[2] 金燕.多媒體教學課件質量與教學效果的因素探析[J].電化教育研究,2007(5).
[3] 孫先明,付艷鋒.多媒體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探索,2006(9).
關鍵詞:無機化學;醫學檢驗;教學改革;能力培養
《無機化學》是醫學檢驗專業的主干課程,是培養學生思維與技能的文化課程與專業課程,其教學內容和教學效果直接影響到后續課程(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生物化學等課程)的學習和掌握。因此,如何搞好無機化學的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使教與學變得輕松有趣,是值得深思的問題。針對目前我校的無機化學教學現狀,從素質培養、提高能力等方面,結合教學實踐,筆者對《無機化學》課程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的改進進行了探索,愿和大家一起分享與討論。
一、無機化學的教學現狀和存在問題
我校檢驗專業選用的是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十一五”規劃教材《無機化學》。本教材在貫徹“以服務為宗旨,以崗位需求為導向”的培養目標,本著“必須,夠用”的原則,適當降低理論的難度,體現無機化學在醫學檢驗專業領域的應用。教材編排內容如下:
第一章 物質結構和元素周期律
第二章 氧化還原反應
第三章 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四章 物質的量
第五章 溶液
第六章 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
第七章 電解質溶液
第八章 配位化合物
實驗指導部分(共九個實驗內容)
教師在實踐中主要遇到以下一些問題。
1.1課時和知識量的矛盾
由于教材內容很多,72學時要把理論知識與學生實驗完成,并讓學生“吸收和消化”顯然是有困難。于是,教學要求與教學實踐之間出現了矛盾。
1.2學生化學基礎參差不齊與課堂要求的矛盾
由于我校地處邊疆,整體教學水平落后,選擇中等衛生職業教育的大部分學生化學基礎知識相當薄弱,而這門課程是檢驗專業一年級的重要課程。于是在和初中教學銜接基礎上要兼顧學生學習方法和思維習慣的改變,做好本學科的教學,使學生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力求最大限度的吸收新知識這給教學帶來很大的壓力。
1.3教材難度與學生水平的矛盾
本教材的內容針對醫學檢驗專業設置的,知識難度與初中化學知識跨度比較大。盡管教材難度已經有所降低,但就我校學生的整體知識水平來說,知識內容是具有較大難度的。這就需要教師進行較大的整合,既要體現教材的完整性與系統性,又要讓內容簡約扼要,深入淺出,要使學生在現有基礎上結合專業知識攻克相關的化學知識。
1.4教材內容與專業特色的矛盾
教材內容有純化學傾向,知識內容比較抽象,概念多,一定程度的繁雜計算容易讓許多學生失去學習興趣和熱情。教材過多重視科學知識的教育,而對科學能力和科學品質的培養重視不夠,尤其是針對將來的醫學檢驗專業素質來說是有所欠缺的。這就要求教學要與專業特色相結合,讓學生認識到化學知識在醫學檢驗領域的重要性,增強學生獲取知識的主動性與自覺性。
二、《無機化學》教學改進探索
2.1教學內容的調整與精煉
在知識框架體系內,我根據實踐做了內容上的小調整。知識內容分為三大模塊。模塊一:物質結構、配位化合物(配合物穩定常數放在化學平衡常數中穿插)和元素知識,這樣調整的經驗是在元素周期律后講述元素知識,使知識從抽象到具體的一個過程,更符合認知規律。模塊二:氧化還原反應、物質的量和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這樣安排的理由是這部分知識是無機化學的精髓部分,概念,理論較多,掌握好有利于模塊三的學習。模塊三為溶液和電解質部分內容,這部分內容計算較多,所涉及的內容和醫學專業聯系更為密切。
調整后的實踐證明,這樣的安排能夠使學生依據現有教材,深入淺出,有重點地掌握無機化學的知識精髓,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還可以加強課程與專業的聯系。在調整后為了避免知識的枯燥乏味,將復雜的計算公式的推導減少,將內容與醫學檢驗各學科聯系,加強化學與醫學檢驗的聯系。例如,在講述溶液的酸堿性時候,就可以穿插關于體液PH值,體液酸堿平衡,講述電解質時候可以利用鹽的水解理論解釋酸中毒與堿中毒的治療原理。這樣即使無機化學知識與醫學聯系起來,也更加符合專業的教學實際要求,讓學生感受到學化學和醫學是息息相關的,是學有所用的。教學中還應結合課程進度不斷把學科最前沿知識和新的研究方法介紹給學生,注重知識面的補充和延伸。例如在整個無機化學的教學中,除把握教材內容外,同時可以增加一些化學史料以及交叉學科的新進展新突破,使學生對該課程保持新鮮與好奇,使得他們對化學保持濃厚的興趣,以不斷探索的精神來學習這門基礎課程。例如,在介紹原子結構的時候,可通過播放一些影視文件,如Dalton原子學說、電子發現過程等來對原子結構理論發展進行回顧,使枯燥的理論學習變得形象生動。再比如,在講授碳同素異形體時,可講述一些碳納米管的的應用前景,如儲氫容器的制備、特殊性能復合材料的制備等,這些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和求知欲望。
2.2 因材施教,改進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
教學內容的調整與精煉為保證教學質量和效果提供了可能,但教學質量最終還是要取決于教學過程的實施。《無機化學》被安排在學生第一學期學習,內容多,學時緊,學生剛從中學階段進入中專學習。他們在學習和生活等各方面還不完全適應,特別對學習方法和學習內容上的不適應,極大地影響了他們對課程的學習。每堂課的內容遠比中學要多的多,絕大多數學生生非常不適應,學習起來倍感吃力,甚至覺得迷茫。一旦他們遇到困難,就容易自暴自棄,放松對自己的要求。因此,這就要求在進入無機化學教學時,老師要充分“備”學生,了解學生的知識基礎,及時講解中等專業教育學習方向與學習方法,幫助他們轉變學習觀念,盡快適應與專業相關的《無機化學》的學習。另外,由于學生之間也存在著較大的個體差異,所以,這就對教學過程提出很大的考驗與挑戰。如何在教學中既要講出知識點的深度,達到中等教育的目的和教學大綱的要求,又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地講解知識點,讓參差不齊的學生能在同一起跑線上共同進步。對此,我因材施教,對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做了以下改進。
2.2.1、做好預習、提高課堂效率
本《無機化學》主要介紹了原子結構、元素化學、化學平衡、溶液、電解質的內容。在內容多,課時少的情況下,我們既要保持無機化學學科框架的整體性,還要滿足學生后續專業課學習的需求, 這就導致了我們在教學中不可能面面俱到,而是要突出重點、難點。因此我課前先列出章節要點,然后在教學結束后及時小姐回顧與習題鞏固。預習的效果如何我們采用直接引用及課堂提問的方式,來了解學生對這些知識的預習情況,通過課前預習,學生對內容有了大概的了解,對不易理解的地方作出標識,上課老師講解過程中學生就有了重點。如在講述化學反應的時候學生通過預致了解了反應速率的概念,并且從有效碰撞理論思考了為什么濃度,溫度,壓強,催化劑可以改變化學反應速率。教學中教師只需要通過討論就將該部分內容愉快的和同學分享了。總之,讓學生養成課前預習的良好習慣,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能培養思考分析能力,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
2.2.2培養學生學習型思維和創新型能力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我認為在知識的傳承過程中,更要注重學生綜合思維能力與技能的培養,使他們能具有自己掌握不斷更新的科技知識的能力,以滿足在以后實際工作的需要。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教師不斷“強塞”,學生被動“填充”。這種灌輸模式的教學不利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和學習能力的提高,也不利于教學質量和效果的提高。教師教學不應只注重“教”更重要的是“導”,要引導學生提出問題,指導學生解決問題,這樣才能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比如學習化學平衡,就應啟發學生從勒夏特列原理理解體系是如何自發的“反抗”向著條件減弱的方向移動,在找出共性與差異后使知識系統化和條理化,就可以輕松理解掌握并準確運用知識。
采用啟發式教學的方式,不僅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還能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求知欲望。例如:在講解溶液滲透壓時,先以輸液為例引入,問學生“輸液時應該使用濃度多大的氯化鈉溶液, 濃度過大或過小會對人體產生什么影響并造成什么后果”引起學生的思考。進而引出要講的稀溶液的滲透壓。通過這樣的引入,既能培養學生提出新問題的能力,又能增強學生求知的欲望,營造了好的教學氣氛,達到了好的教學效果。
2.2.3有效利于多媒體輔助教學
多媒體教學在我校已經得到快速發展,其信息容量和教學內容的具體化、形象化、生動化等方面是傳統粉筆加黑板的教學手段無法相比的。采用多媒體教學,如,原子結構是無機化學中的一個難點。內容比較抽象,學生普遍感到在短時間內難以正確理解這些概念。在課堂講授過程中,課采用多媒體教學,利用三維立體圖片并借助動畫來反映一些動態的變化過程,(如,共價鍵的形成過程)形象生動,使抽象的內容具體化,給學生留下了深刻印象,強化了課堂教學效果,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但多媒體教學也欠缺板書靈活性,我們也不能單一使用某種教學手段,而是應該把二者有機結合,取長補短,以保證最好的教學效果和效率。
3.1改革考試模式、突出實踐技能
考試作為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它可以檢查學生掌握知識的水平,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反映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它可以客觀地評價該教師的教學效果。但傳統的考試模式的有只重理論輕實踐的弊端,我對無機化學的考試模式進行改革探索,從知識、能力、素質三方面綜合考察。具體做法為:將期末成績分成平時成績、實驗考試成績和期末考試成績,細化平時成績、突出實踐技能、注重知識的靈活應用和綜合素質的提高。
關鍵詞:無機化學;網絡;輔助教學
當今,計算機的普及和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促進了教育教學的現代化。現代化網絡技術滲透到教學的各個環節,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使知識的傳播方式和傳播速度發生重大變化。而且在改善學習途徑、更新知識結構、促進師生交流和提高教學效果方面都發揮著重要作用。[1] 無機化學是藥學各專業學生學習的第一門專業基礎課。對該課程的實施通常都是以大班授課方式進行。大班授課制的主要缺點是在課堂上教學雙方缺乏溝通、缺乏個性化交流、缺乏情感交流、缺乏對問題的深入探討、缺乏因材施教的機會等。要對這些問題進行改進,有效提高教學質量,需要新的教學策略。為此,我們在發揚優秀傳統教學模式的基礎上,構建網絡輔助教學模式,借此來提高教學效率。
一、網絡輔助教學模式的建立
為了能夠將課堂教學有效延伸,我們參考相關文獻[2],在無機化學教學過程中通過qq網絡工具設置與教學有關的專題區域進行網絡輔助教學,主要包括以下幾大區域:
(一)理論課學習指導區
該區包括理論課的課時計劃,每一課時的重點內容,預習目標,課程難點,課后復習重點及應該延伸學習的內容等。
另外,上傳一些課堂上使用的多媒體課件。由于課堂講授速度相對較快,有一些很難理解的微觀立體結構內容,學生可能會在短時間理解不了,所以就將這些課件傳到空間上讓學生復習。比如離子結構理論中晶胞的立體空間結構,分子結構理論中雜化軌道的三維空間立體構型及分子模型等。將這些難于理解的課件上傳到qq空間里,學生在課下有機會在家里、宿舍或電子閱覽室里隨時上網或下載播放觀看,使得在課堂上沒弄清楚的問題得以解決。
(二)實驗課學習指導區
包括每次實驗課的預習內容,實驗原理,操作技能要點,相關專業內容,實驗報告格式,實驗報告書寫注意事項,開放性實驗的方法及技術指導等。
對有些涉及貴重儀器的實驗我們已經利用3d-max軟件制作成虛擬實驗,將這些虛擬實驗上傳到qq空間里,供學生預習操作訓練。如開放性實驗“松花江水中重金屬離子的檢測”,學生會用到紫外——可見光譜儀和高效液相色譜儀等貴重儀器,為防止因操作不當將儀器損壞的可能,學生可以在網上虛擬實驗室里先進行多次操作,正確和熟練掌握操作要點后,再進行實際實驗操作。
(三)作業及自測系統區
傳統的作業和測試方包括人工出題、學生在紙介上測試、人工評閱、成績分析。整個過程會花費教師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效率卻不高。而且,因為學生數量多,對學生的考試成績或作業水平進行統計是一種繁瑣且易出錯的事情。所以說傳統的測試或作業方式不能適應現代化特點。因此,我們將許多代表性的無機化學習題上傳到qq空間里形成網絡作業和測試題。隨時隨地的對學生進行測試,不受時空限制,大大地簡化了過程。學生們自覺在網上定期測驗能夠幫助他們在整個學期中更好地分配自己的學習時間。
(四)前沿知識延伸閱讀區
老師在qq博客上傳一些在期刊網或互聯網上找到的中英文資料,內容以無機化學為主,又與專業知識緊密相關。如與人類某些疑難病癥的藥物學與藥理學有密切關系的生物無機化學前沿知識中抗癌金屬配合物是現代前沿領域,我們在講到配合物一章時,就上傳這些相關資料供學生課下閱讀。即擴大學生知識面,又讓學生充分將基礎課內容與將來要學的專業課知識融合。
(五)主題探討區
在每一章內容教學過程中,精選一些能夠聯系實際生活及后期課程內容,且值得探索的問題在qq群里供學生思考和探討。這還會激發一些感興趣的同學進一步進行實驗操作探索。如2009年,學到難溶電解質的沉淀溶解平衡時,老師設計一個題目為“如何設計測定美白化妝品中重金屬的存在與含量”的課題。學生通過查找資料,設計一些理論上可行的實驗方法進行探討。最后有好多同學用自己使用的化妝品作為實驗原材料,進入實驗室檢測,發現有些化妝品能夠檢測到重金屬,感覺有很大的危險性,于是在我們的qq群里倡議同學們謹慎使用美白化妝品,這是非常有意義的活動。當然在這個區域里,并不是每個同學都能得到預期的結論,但這個過程大大增強了學生的科研意識和科研方法。
(六)提問、留言區
這一區域即包括化學知識的提問,也包括其他問題的提問,如學生所關心的國事、校事及個人事。進行提問和留言,教師可以從學生的一些想法中洞察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從而間接指導教學。比如2008級有學生留言說“老師講課層次清晰,環環相扣,而且一絲不茍,但是缺乏幽默感,希望老師改進”。這對我有很大的激勵作用,所以在以后教學中盡量以幽默的方式活躍課堂氣氛,學生聽課效果明顯提高。學生也有很多拿不定主意的問題,會通過qq流言希望老師幫助解決,比如2010級有一學生留言問“老師,都說入黨好,我也想入黨,入黨的話平時對班級各種事物都得積極參與,可是我又想考研,想把更多的時間放在課程學習上,所以很矛盾,我該怎么辦?”于是我以我自己的看法分析了各方面利弊,幫助學生做出最后選擇。
二、應用qq網絡輔助教學的收效
幾年來借助qq通訊工具進行無機化學網絡輔助教學,受益匪淺。目前,qq網絡通訊工具已經成為我們教學中不可缺少的網絡助手,具體體現如下:
(一)突破時空界限,增加師生交流頻率
彌補了大班課堂上由于學生人數多,師生之間很難面對面交流探討問題的缺陷。不受時空限制,學生利用身邊已上網的計算機,可以隨時向老師、同學請教,還可以發表自己的見解等等。另外,教師和學生的角色不再那么清晰明確,彼此相互學習請教,創造出一個平等、自由的交流空間。學生敢于在這個平臺上給老師提一些教學上的建議或意見。同時教師可以更快的獲得各種教學反饋信息,對自己的行為、決策以及由此產生的效果進行及時地審視。而且老師和學生都可以將有意義的作品和資料傳到qq空間上,很大程度上拓寬了師生的信息來源。
(二)突破心理顧及,增強了交流真實性
利用qq上的留言功能,學生可以不必使用真名,通過書面語言的交流,反映出他們的真實想法,解決了面對面交流時不好意思直白的意見或建議。通過qq問問題的時候他們都變得直率,避免了因問問題的不確切而產生的害羞,促進了學習。另外,也避免了面對面交流時某些學生常問及一些高難或鉆牛角尖的問題,老師短時間做不出全面的回答所產生的尷尬局面,是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法。
(三)加深師生感情交流,增強師生間的理解與信任,拉近師生心靈距離
大學里,很多任課教師到上課時就講課,下課就離開。師生之間有一種陌生感,學生即使有疑問也不愿意問老師,久而久之,問題積累多了,興趣也無存了。所以大學里許多學生因為缺乏與老師溝通而導致對該課程的厭學。
我們借助qq交談,學生覺得老師像朋友,愿意跟老師交流,不僅學習上敢于提問了,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困惑也愿意與老師交談。融洽的交流縮短了師生間的心理距離,師生關系和諧了,增強了了解和信任,一切問題便會迎刃而解。學生常表現出“愛屋及烏”的情感,親其師而重其課,使教與學易走進一個良性循環。
(四)促進隱性知識向顯性知識轉化
在面授和自主學習中,由于課程進度快,學生人數多,學生的個性和能力各有差異,對于教師提出的問題,每個學生不可能有充分的時間思考并做出令人滿意的回答。我們利用qq博客一些需要學生經過思考進行解答的研究性問題,然后通過不斷的交流來解決。這種交流形式調動了不同性格、能力和自信心的學習者的積極性。學生通過對現實問題的認真思考,表達個人看法和感想,能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促進知識向應用的轉化。
(五)有利于創新能力培養
創新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石。培養創新型人才,是教育教學的目標。qq應用于教學,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供了便利的網上資源,為教學創設良好的環境,對學生興趣的激發、品格的形成、視野的拓展有極大的影響。讓學生主動探求知識,主動發現問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這是傳統教育方式無法比擬的。比如在我們的主題探討區里,當學生看到別人對某個主題發表的見解時,會積極主動地進行批判性思考,激發自己的靈感,從而使學生的思維更加敏銳,創新能力有所增強。
三、使用qq進行網絡輔助教學時應注意的問題
qq通訊工具應用于教學是隨著教育技術和計算機網絡的發展而產生的,應用的好可以給我們的教學帶來便利,使我們更容易實現教學目標,反之會影響教學。我們必須明確,它僅是緩解“教”與“學”矛盾的工具,最根本的目的是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鼓勵學生積極與教師交流,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直接獲取。在使用qq時,應該注意以下問題:
第一,師生都要明確這是一個學習交流平臺,切勿當成聊天平臺而弱化輔助教學的功能。
第二,師生應約定一些固定的時間上線答疑交流,無法通過qq說明的問題再預約時間和地點,面對面的交流。不要長時間掛線,上網需要有節制,勿成癮。
第三,教師對于學生的留言要及時回復,且不應遺漏,否則會打消學生提問的積極性。
第四,應注意qq上的文章要及時更新整理,否則這個教學平臺會逐漸陳舊而失去吸引力。
總之,網絡輔助教學是現代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可以使教學從封閉式向開放式轉化,使教師從灌輸型向指導型轉化,使學生從應試型向素質型轉化。克服了傳統教學模式的局限性,使教學手段更加豐富多彩,拓展教師和學生的知識視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參考文獻
關鍵詞:師范生;化學實驗技能;實驗教學能力
1研究的必要性
高等師范院校承擔著為基礎教育培養具有專業知識和教學技能的年輕教師的職責,同時還被新時代賦予了教師職后培訓的新使命,需要承擔“國培”、“省培”等很多項目的實施.做好這些工作,需要高等師范院校密切了解基礎教育.化學學科具有“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特點,化學實驗教學在中學、大學均具有獨特而不容忽視的作用.近年來,許多師范院校的相關研究顯示:種種改革舉措的實施對提升高師生化學實驗綜合能力效果并不顯著.加強實驗教學研究和深化實驗教學改革是提高高校化學實驗教學質量、增強人才培養效果的基礎[1-2].顧明遠先生也曾提出:“當前教育中最突出的問題是大學和中學的銜接”[3].回顧新課程改革,中學化學在課程功能、結構、內容、實施等方面均有重大創新和突破,尤其是實驗的內涵日漸豐富.課程改革直接對中學化學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勢必對高師院校化學專業的教學改革產生深刻的影響.學習的終極目標應是“學以致用”,但高考制度改革和招生規模盲目擴大及其他一些因素,導致高師生的化學實驗技能仍為薄弱,尤其與中學教師所需要的實驗教學能力并不相符合.因此,研究大學與中學在化學課程尤其是實驗上的銜接有著現實意義.
2化學實驗教學現狀分析
2.1高中化學實驗設置及實施現狀
現行的高中化學教材無論人教版、蘇教版和魯科版,一方面沿襲將實驗分散于對應專題的一貫做法,如人教版、蘇教版和魯科版化學1和化學2各種類別的實驗總數分別高達58、96、107個之多[4].另一方面,均按照高中化學課程標準的要求,單獨設置《實驗化學》選修模塊.這些設置既突出“實驗是化學的核心”學科思想,又以系統化循序漸進的方式促進學生對化學實驗的深化認識.當前高考對實驗的考核僅以選擇題和實驗問答題形式考核基礎內容,甚少涉及實驗方案的設計和優化,同時因教學時間、設備、師資配置等多方面原因,中學化學實驗教學中很大程度依舊呈現“帶學生觀看實驗視頻、老師講實驗、學生背實驗”的舊面貌,教材設置的實驗雖多,但很多實驗只看視頻或教師講解實驗并不直接操作,學生印象不深,實驗能力并不能提高.因此縱然課程設置再科學合理,化學實驗再增強了靈活性,但皆因缺乏對化學實驗能力的評價,學生實驗操作技能不行,綜合實驗技能更談不上.
2.2高師化學實驗設置和實施教學現狀
高師實驗課程體系在設置、內容、開課時間上過多依附于理論課程,過分強調課程的獨立性,對不同課程之間的銜接和結合重視不夠;實驗技能的訓練則單純依附教師,方式過于單調,實驗活動形式單一;理論課數量多于實驗課,學生缺乏足夠的操作訓練;部分實驗內容陳舊或重復出現,實驗手段缺乏時代氣息;按部就班的實驗報告冊,誘導學生滋生懶惰情緒,扼殺了學生在實驗設計和優化方面的求知欲;高師實驗室擁有先進的化學實驗設備,但局限于課本上的演示或驗證性實驗,沒有發揮其應有功能,導致未來的中學教學陷入“兩難境地”—-學的無用,用的未學.調查發現高中教材中出現的先進儀器如紅外光譜儀、X-射線衍射儀、元素分析儀、核磁共振儀、反滲透膜、熔點儀、數字密度計等,中學老師自己都不認識、不清楚.同時,與中學構建校本課程的現狀相比,高師的統編教材教材建設相對滯后,實驗內容與中學化學實驗的聯系更是極為薄弱,未能體現培養“化學教師”這一根本目標和師范特色.
3實驗教學優化改革
無機化學實驗是高師生接觸到的第一門與中學化學實驗密切相關的專業課程,是中學與大學化學的銜接課程,是學生規范實驗操作、培養實驗創新能力的基礎課程,是學好化學實驗的關鍵.目前的無機化學教材內容詳盡豐富,覆蓋面全,但與現行中學化學實驗內容相比,仍有較大出入[5].因此,緊密結合中學化學相關實驗內容和教學模式開展高師無機化學實驗改革很有必要[6].
3.1做好學情及教學分析
當前師范類化學專業的學生,高中時選學的是理化生綜合,而大學里不僅要學習多門化學專業知識,還要學習化學教學論.未來的中學化學教師工作要求他們要將兩者完美結合.通過調查與訪談,大一新生多數覺得無論是實驗教學內容設置、教學模式、教學手段、考核方式等與高中都大相徑庭,適應困難.同時,高師院校配備的實驗老師基本上都是學科的專業老師,在實驗教學上比較側重基本知識的傳授和驗證實驗的結果,直接把實驗步驟給出,原理一講,學生只管做實驗,得結論;缺乏教學理念,對需要創設什么樣的實驗教學情境,學生喜歡什么,這個實驗有什么用,可以采用什么不同的實驗方式和實驗活動,缺少思考;缺乏實驗過程的引導,對實驗現象的記錄、分析、處理方法,教師引導較少.從實驗能力上看,大學教師老是抱怨現在的大學生實驗態度、基本操作、觀察記錄能力、實驗報告書寫等能力表現差,其實說到底,大學實驗老師并不了解新課改及高考環境下學生在化學實驗上達到何種水平,忽視了兩階段化學實驗間的種種“脫節”.這些事實同時影響著大學化學實驗教學質量和學生綜合實驗能力的提升.究其原因,中高考制度改革、大學擴招難逃其責;而兩階段從課程設置、學習方式到老師教學方法上均差別迥異,無形中延長了新生的適應期.因此,深入了解新生之前的學習背景、學習能力、基礎知識、實驗能力、興趣等,制定相應的措施是幫助高師生更好更快地適應大學化學實驗學習的根本.
3.2促進實驗教師教學觀念轉變
戴安邦指出:“只傳授化學知識和技術的化學教育是片面的,全面的化學教育要求是既傳授化學知識和技能,又訓練科學方法和思維,同時培養科學精神和品德,學生在化學實驗中是學習的主體,在教師指導下進行實驗,訓練用實驗解決化學問題,使各項智力因素皆得到發展,故化學實驗是全面化學教育的一種最有效的教學形式[7]”.大學教育以自學為主,但學生始終需要教師適當的指導.當前高等師范化學教育多側重于個人實驗操作技能熟練程度的培養,而中學老師需要的是實驗教學技能的應用,兩者有顯著差異.因此,應進一步轉變大學實驗教師的教學思想,在重視實驗操作技能的同時,結合教學論在學生實驗過程中融入實驗的教學功能.實驗老師應明確高師生是未來中學教師的主力軍,實驗教學著眼于未來,保證在未來的中學教學中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化學教師應樹立強烈的課程資源利用和開發的意識和責任感,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實驗教學資源,豐富課堂教學信息,同時促進自身的專業化發展.
3.3調整并規范實驗教學體系
高等教育服務于社會,師范教育提高學生對未來中學教學工作的適應性,科學合理的實驗課程體系至關重要.我們提出“三層一線”實驗教學體系,即化學實驗基礎、綜合提高實驗和專業研究實驗3個層次,以培養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為主線;化學專業實驗課設置應多于理論課;多角度強化學生的實驗技能,努力使實驗體系和內容趨于科學和完善.
3.3.1重視基本操作實驗
無機化學實驗的重點是熟練而規范的操作,這是后續化學課程順利進行及提高實驗技能的保障.傳統的“典型示范、動作分解、反復練習和及時糾錯”的規范化操作意識及基本訓練應確保,保障大型實驗儀器的選擇、組裝和系列實驗的操作都能準確有序,為實驗創新能力發展奠定基礎.影響實驗教學效果重要的因素是實驗內容和實驗方法,實驗內容應該具有先進性和綜合性,實驗方法則應以新技術、新方法和新手段為主[8-9].科技發展的今天,如何更好地利用網絡及多媒體技術值得探討.目前我們采取的方法有:實驗教師指導學生實驗課前仔細觀摩“化學實驗基本操作”相關視頻,并自行整理要點兒,初步熟悉基本操作;鼓勵學生錄制個人實驗視頻,課下反復播放尋找失誤之處,并借助重復練習來矯正;鼓勵學生交流優秀實驗視頻,方便日后在中學教學中使用;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從學生中征集“規范實驗操作”的策略和方案.
3.3.2引導學生創新實驗
高考對實驗的考核除了儀器應用相關的基礎操作,主要是實驗的糾錯、改進、設計和評價,對教師而言自主創新和設計新實驗的能力必不可缺.在加強基本技能訓練的同時,自主增加設計性明顯的綜合實驗,并削減重復性、驗證性實驗,是培養創新意識的好方法.傳統的實驗教學模式多為“課前倉促預習、課堂照本實驗、課后教師評閱”,“注入式”教學,危害極大.河北工業大學提出的無機實驗課教學模式[10](見圖1),體現了探究式教學理念,凸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引導作用,實驗過程均由學生自行設計實驗方案并操作檢驗,教師負責組織、指導、建議、評價并匯總,值得借鑒.
3.3.3規范實驗技能考核
常規的實驗評價機制過多側重基礎知識的書面考核和基本操作的規范考核,缺乏最重要的“實驗過程跟蹤評價”.實驗能力的評價問題通過綜合評定實驗成績的機制可得以解決,即兼顧多種成績但調整其比重,如筆試成績15%、平時實驗成績55%(其中預習30%)、期末實驗操作成績30%,督促學生重視實驗過程.
4完善實驗教學方法
新課程對中學教師培養提出了新要求,只有教師自身具備探究能力和創新精神,才能在實施教學過程中達到新課程目標.教師運用扎實的化學學科知識和嫻熟的實驗技能,結合一定的實驗策略,運用觀察、操作和思維三種相互影響和交叉的心理活動,去解決某個特定的化學實驗問題,提高實驗教學能力.同時,采取與中學老師互動討論學習的方式,如開學初邀請優秀的化學老師給新生講解高中化學實驗考試、實驗教學的要點;定期請中學老師參與學生實驗課,給學生做演示實驗和常見的改進實驗,指導學生注意事項;帶領學生參與中學化學實驗課,觀察中學生在實驗中易出現的問題.通過這些措施,熟悉中學實驗教學環境,提升實驗操作和教學技能.
5結語
大學教育是中學教育的延續,中學是師范生的回歸之處.中學實驗教學水平影響著高師化學新生基本實驗技能,而高師生畢業時的實驗技能會在中學化學教學起決定作用.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對中學化學老師的實驗教學能力要求越來越高;高等師范的教學改革也在深入進行,研究兩個階段教學工作的銜接,對提高師范教育質量將會產生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張樹永,張劍榮,陳六平.大學化學實驗教學改革的基本問題和措施初探[J].大學化學,2009,24(4):24-28.
[2]黃烈.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過程中應解決的幾個問題[J].中國高等教育,2008(Z2):55-56.
[3]余立.教育銜接若干問題研究[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3.
[4]王志華,張義建,沈良,等,淺談新課標下高師院校化學實驗教學改革[J].大學化學,2007,22(6):35.
[5]北京師范大學無機化學教研室,等.無機化學實驗[M].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6]梁華定,陳素清,林勇強.從中學化學實驗看高師無機化學實驗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的改革[J].臺州學院學報,2012,34(6):63.
[7]楊寶華,張愛華.有機化學實驗教學改革與創新[J].檢驗醫學教育,2009,16(1):37-39.
[8]任玉杰,吳海霞,胡方,等.有機化學實驗教學內容及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實踐[J].大學化學,2007,22(5):11-13.
[9]趙朝暉,鄒漢波,梁紅,等.化工類大學生創新性實驗項目的探索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0,29(9):83-85.
【關鍵詞】 抗凝抗血小板藥物;消化道出血;臨床特點;影響因素
抗凝及抗血小板藥物廣泛用于預防及治療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在急性冠脈綜合征治療(ACS)及行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PCI)中的應用更多,逐漸成為臨床上用于抗血栓、栓塞治療的基石[1-2]。其中,雙聯抗血小板阿司匹林與氯吡格雷是主要的藥物治療,療效要優于單一使用抗血小板藥物[3]。但在治療過程中或治療后極易引發胃腸黏膜損傷,導致糜爛、潰瘍甚至出血,并出現血紅蛋白下降,胃黏膜萎縮等癥狀,且極易感染幽門螺桿菌。而消化道出血則是作為預測ACS6個月內死亡的獨立因素[4]。回顧分析我院自2008年2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62例急性冠脈綜合征(ACS)老年患者資料,觀察其接受治療后上消化道大出血情況并分析原因及影響因素。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院自2008年2月至2011年3月以來共收治急性冠脈綜合征(ACS)老年患者62例,其中男39例,女23例,年齡60~82歲,平均年齡67.38歲。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1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方面比較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服用阿司匹林100 mg/d,1次/d;硫酸氫氯吡格雷75 mg/d,1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質子泵抑制劑(PPI)。治療過程中密切注意不良反應的發生并及時采取補救措施。隨訪6個月,觀察兩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情況的發生,并分析原因及影響因素。
1.3 檢測標準[5]
依據TIMI出血標準分為:主要出血:顱內出血或臨床可見出血伴血紅蛋白水平下降>50 g/L;小出血:臨床可見出血伴血紅蛋白水平下降30~50 g/L;輕微出血:臨床可見出血伴血紅蛋白水平下降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6.0統計分析軟件,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治療后隨訪6個月,對照組出現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共8例,占25.81%,其中主要出血3例,小出血3例,輕微出血2例;觀察組出現2例,占6.45%,其中主要出血1例,輕微出血1例。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阿司匹林是一種非甾體抗炎藥(NSAIDs),其經過大量醫學臨床試驗及循證醫學證據,證明的具有極高的性價比的抗血小板藥物[6]。阿司匹林是環氧化酶的抑制劑,能不可逆抑制血小板內環氧化酶-1(COX-1),阻止形成血栓素A2(TXA2),以抑制由該途徑引發的血小板聚集。目前國內外已有不少臨床試驗證明,阿司匹林具有顯著改善提高ACS患者預后。其作為非甾體抗炎藥,定會存在導致消化道出血的潛在危險,可通過阻止胃黏膜前列腺素的合成,從而使胃黏膜受到侵蝕而糜爛。由于阿司匹林的用藥人群基數較大,用藥時間通常較長,且患者發生消化道出血情況前往往無任何明顯癥狀預示,因此無法及時診斷與治療。
氯吡格雷是二磷酸腺苷(ADP)受體拮抗劑的一種,可通過抑制ADP誘發的血小板聚集進而起到抗血小板作用。許多臨床試驗也顯示,氯吡格雷能顯著降低心血管事件的發生。在氯吡格雷與阿司匹林預防缺血事件比較(CAPRIS)的研究中可發現,氯吡格雷(75 mg/d)可明顯比阿司匹林(325 mg/d)進一步降低高危患者存在的缺血性卒中、心肌梗死及血管性猝死的復合風險。且氯吡格雷與阿司匹林相比,其損傷消化道的機制不同,阿司匹林是直接損害消化道黏膜,而氯吡格雷則主要是延遲潰瘍愈合。某些使用阿司匹林導致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在消化性潰瘍愈合后換用氯吡格雷則可能不再出血;但若在潰瘍未愈合前即換用氯吡格雷則可能導致潰瘍的不愈。有研究顯示,氯吡格雷與阿司匹林的消化道出血風險并無顯著性差異,而兩者合用卻能提高消化道出血的風險,增加胃腸道出血。而抗血小板藥物與PPI合用能降低ACS患者大出血的發生率,PPI能通過不可逆結合胃黏膜壁細胞表面活化的氫離子泵,阻斷生成胃酸的通路而起到抑酸的作用。
消化道出血患者多出現胃潰瘍及血紅蛋白下降,胃黏膜萎縮等癥狀,且易感染幽門螺桿菌。目前臨床上一般認為導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最危險因素是阿司匹林的用量過大,但過往有上消化道出血病史、心力衰竭、慢性腎功能不全及糖尿病史的患者極易發生上消化道出血,尤其是患有幽門螺桿菌的患者發生上消化道出血的風險更高。老年患者較中青年患者更易發生消化道出血。
4 小結
老年人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時,應注意有效控制原發病(如心衰、糖尿病等)的發生。同時使用ppl,胃黏膜保護劑等,可以最大限度減少消化道出血。
參 考 文 獻
[1] 王海斌,鄒陽春,郭敏.PCI術后雙聯抗血小板治療致上消化道出血的預防與治療.中國心血管病研究,2010,8(1):72-75.
[2] 陳章強,洪浪,王洪,等.雷尼替丁對冠心病患者介入術后雙重抗血小板治療所致消化道出血和血栓事件的影響.中國全科醫學,2010,13(11):3638,3639-3641.
[3] 周桂坤, 郭敏, 鄒陽春. 雙聯抗血小板治療并高危消化道出血的臨床用藥. 中國心血管病研究,2010,8(2):154-156.
[4] 陳石,陳玉成.急性冠脈綜合征合并消化道出血.西部醫學,2010,22(1):151-154.
[關鍵詞]地方院校;無機化學;雙語教學;教學策略
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的加速,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日趨密切,在這種時代背景下,既精通專業知識又能熟練應用外語進行專業研究和交流的復合型人才備受社會青睞。為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高素質科技人才,教育部在2001年8月文件,要求各高校在三年內開設5%~10%的雙語課程[1],這對推動我國高等教育的國際化,滿足開放市場的人才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雙語教學的重要性
雙語教學是指[2]。意指學校里使用第二語言或外語進行學科教學。雙語教學的實施能提升學生多方面的素質。首先,學生用兩種語言對學科知識進行再加工,能深化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其次,國外教材生動、鮮活的案例,個性突出的風格,給學生耳目一新的沖擊,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欲。第三,學生對專業英語的掌握比單純的語言教學更加有效。雙語教學中英語成為學生掌握知識、探索未知世界的得力工具,原先晦澀生僻的專業詞匯,不再是學生記憶的負擔,而成為有意義、有價值、有生命的東西,被學生輕松愉快地掌握,學生們稱之為意外的收獲,這充分證明了杜威“Learningbydoing”的實用主義教育哲學。總之,雙語教學為地方院校的學生提供了一個拓寬視野、認識世界、與國際接軌的低成本的學習平臺,為他們將來未來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雙語教學在開放發達的港澳臺地區或新加坡、韓國等地很是成熟,但在中國還屬新生事物,特別在英語基礎較弱的地方院校開展更是飽受爭議。一些老師懷疑:用漢語教學都未必能學好的專業課,改用英語授課豈不是雪上加霜?的確,由于地方院校的學生英語聽說能力普遍較弱,給雙語教學的實施帶來了諸多困難,雙語教學對地方院校的師生來說無疑是一場嚴峻的挑戰。自2005年起,我院對《無機化學》課程進行了雙語教學的嘗試。我們克服了師資、教材、教法等方面的困難,學習了大量國外及港臺地區雙語教學的先進經驗,在師生雙方的不懈努力下,該課程得到了同行專家的肯定,分別被評審為校級和2010年山東省雙語示范課程。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總結出一套簡明、高效、適合地方院校學生的雙語教學原則,為雙語教學實踐提供了具體而有力的支撐,使雙語教學的研究不斷深入、規范,實現了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
2無機化學雙語教學的有效策略
2.1學案導學策略
雙語教學是采用英語進行學科知識的教學,但其背后卻蘊含著兩種文化間的交流。如果依然采用教師講、學生聽的灌輸式教學方法,缺乏學生的主體參與,則不僅失去雙語教學的價值和意義,教學效果也會大打折扣。為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把雙語教學真正落到實處,“學案導學”在此起到了重要的橋梁作用。“學案導學”是學生以學案為導航,以教材為媒介,對知識體系的解讀。課題組教師以教學大綱為依據,用英文編寫無機化學各章學案,提前發給學生,學生依據“學案”要求,閱讀教材、教學參考書及網絡資源,獨立思考、咀嚼消化,獲得對問題的初步認識。學案的編寫以問題為導向,包含背景知識、學習目標、重點難點、學習程序指導、學習要點、自學檢測等內容,以及方法提示和學習鏈接,目的是能有效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設計的內容要貼近學生的實際,符合最近發展區理論;還要考慮知識的邏輯順序、內在聯系,做到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相應的例題、習題用于檢驗評價學生的預習效果。學生們帶著迫切要解決的問題和期待走進課堂,課堂上圍繞學案中的癥結展開討論,通過抽絲剝繭、層層追問,對問題的認識逐步深化。在此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角,教師在傾聽的基礎上了解學生已經知道了什么,再有針對性地給予必要的點撥、和引導。學案導學使雙語教學的效率大大提高。
2.2合作學習策略
合作學習在國外早已深入人心,并在課堂教學中被普遍使用。早在公元一世紀,古羅馬昆體良學派就指出,學生們可以從互教中受益。美國著名教育評論家埃利斯說過:“合作學習如果不是當代最大的教育改革的話,那么它至少是其中最大的之一”[3]。合作學習自上世紀90年代引入我國,廣受教育界歡迎,目前,構建學習共同體課堂或學習中心課堂已經成為我國當今課堂教學轉型的基本取向[4]。在雙語教學中,我們采用了以生生互動為特征的合作學習方式,對提高雙語教學質量發揮了重要作用。我們依據成績對學生異質分組,一般4~5人一組,組內學生分工明確,小組長負責組織協調。小組的主要學習活動有:一是對課前學案互相檢查。組員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陳述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圍繞各自困惑的問題,在組內交流、討論,初次排除學習障礙。小組將各自討論的結果及存在的問題記錄下來,在課堂上進行組間交流、質疑答疑。二是共同完成項目設計。如:化學實驗室廢水有害成分的調查及處理方案,秸稈焚燒的危害及利用方法等。小組成員共同查閱資料,設計研究方案,取樣檢測。最后撰寫研究報告,制作英文PPT,由教師隨機抽取學生在班級展示,并接受師生質疑提問。師生根據其表現給小組評分,對小組評價遵循成績互賴原則,有效地防止了“搭便車”現象。合作學習實現了雙語教學活動的全覆蓋,使課堂教學由“教”的課堂向“學”的課堂轉化,使學生學習由“知識傳遞”向“知識建構”轉化。相互學習、相互促進、分享成功、資源共享成為主旋律。
2.3課內外互補策略
雙語教學若僅僅局限于課堂是遠遠不夠的,一定要從課堂延伸至課外。專業詞匯量是制約雙語教學的瓶頸,雖然學生學習英語多年,但與學科相關的專業詞匯和術語卻知之甚少,這嚴重制約了雙語教學的進行。為擴充學生的詞匯量,我們根據教材內容編寫了每一章的專業詞匯表,讓學生在課前預熱熟記。同時還介紹一些構詞法知識,如詞根前后綴的意義,使學生的詞匯內存迅速擴大。由于詞匯先行,掃清了學習過程的攔路虎,學習效率明顯提高。雙語教學中學生的聽力很關鍵。鑒于地方院校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較弱,我們下載了可汗學院的基礎化學、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的普通化學、麻省理工學院的化學原理等國外大學公開課作為聽力教材,讓學生反復觀看,并在線閱讀原版教材、學習資料等。英美國家老師的課堂思維開放、視野開闊,語言風趣幽默,善于用生動形象的比喻來說明復雜的概念,頻繁拋出的問題使學生時刻處于積極的思考狀態。學生通過反復收看、收聽,迅速領悟了地道的語言表達,提高了聽說能力,擴大了專業詞匯,拓寬了知識面,增強了學習興趣和自信心。學院還專門聘請外教開設了英語口語課,開辦了英語角,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對話交流,逐漸讓學生想說、敢說、會說。積極有效的課外活動對提高學生聽說能力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為課堂教學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實現了“我能學”、“我會學”到“我樂學”的轉變。
2.4學以致用策略
雙語教學實施初期,學生感到新鮮好奇、躍躍欲試,然而隨著學習的不斷深入,內容越來越難,畏難情緒油然而生。怎樣才能讓學生勇于克服困難知難而進呢?首先要堅定學生雙語學習的信念,加強對雙語教學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我們邀請了美國高校知名學者做納米材料和煤化工等領域的學術報告,通過跟專家面對面交流,使學生認識到閱讀英文文獻資料,參與國際交流,可以獲得學科前沿信息和最新科研成果,直接嫁接最先進的科學技術,快捷提升我國企業的生產水平和創新能力。雙語教學給學生打開了一扇與世界先進科技對話的窗口。組織學生編寫《無機化學雙語學習手冊》;指導學生將無機化學的概念和理論編成“Logicgridpuzzle”并展示,以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和思維能力;將教學中重點、難點和熱點內容制作成十分鐘的“微課”視頻,上傳至網站,學生可利用智能手機隨時學習,發揮了翻轉課堂的作用,效果良好。我們還組織學生參與翻譯分析儀器的說明書,標注儀器和藥品的英語名稱、操作方法;組織學生去化工企業實習見習,參與化工企業的外貿營銷團隊,了解化學試劑外貿銷售流程,學會用專業術語書寫外貿文書。通過學以致用、以用促學活動,使學生體驗了雙語教學的價值,產生了強烈的內驅力,學生從內心認識到雙語學習雖然辛苦,但卻能學到非常實用的本領,給自己未來的生存與發展插上“一雙隱形的翅膀”,即使遇到困難也都積極克服、努力堅持。
2.5直觀性策略
“直觀是一切認識的絕對基礎”[5],直觀性教學就是先讓學生通過觀察獲得感性認識,在激發學生興趣和求知欲的基礎上深入思考,最終獲得對知識的符號表征和言語表征。因此,直觀性是雙語教學是最重要的教學原則。在雙語教學中,教師利用肢體語言、實物、模型、多媒體動畫等手段進行教學,使抽象概念形象化,降低了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的難度。如雜化軌道、晶體結構的教學,通過球棒模型的展示,直觀形象、一目了然。化學鍵的形成過程則在講解的同時用動畫同步展示,使變化過程生動形象。原電池、電解池的教學可給學生一些儀器、藥品,讓學生連接裝置并觀察現象,使學生對電極電勢的理解更加深刻。總之,直觀性教學可使學生獲得由宏觀到微觀、由現象到本質的規律性認識。
2.6多元評價策略
傳統教學評價中存在著過分注重量化評價,忽視質性評價;過分重視結果評價,忽視對過程評價等弊端,而雙語教學注重學生主體參與和過程生成,必須構建與之相適應的發展性多元評價體系。我們制定了適應雙語教學的多元評價方法。將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學生的考試成績與學習行為相結合。學生的最終學業成績由五部分組成,分別是:出勤率占5%,課堂參與度占15%,小組作業占20%,期中、期末考試占60%。課堂參與度主要看學生在課堂上是否能積極提出問題、參與討論、與他人交流問題解決的方案,是否有獨特見解。教師對發言者應使用“great”“wonderful”等語言及時激勵,一言不發者不得分。發展性多元評價強調對學生發展的全過程的關注,對常態課堂的全員評價,而不只是看學生最后的考試成績,使得學生對每一堂課、每一次作業都認真對待,絕不掉以輕心,雙語教學質量得到保證。
3.結語
綜上所述,提高雙語教學的質量,需要教師轉變教育理念,開放辦學方式,學習先進雙語教學經驗,找尋學生認知發展的路徑,改進教學評價方法,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加強教材建設和學情研究,不斷提高雙語教學的針對性、有效性,實現雙語教學走向世界,早日與國際接軌。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1]4號,2001-8-28.
[2]王坦.合作學習的理念與實施[M].北京:中國人事出版社,2002:6.
[3]陳佑清.構建學習中心課堂[J].教育研究,2014(3):96-105.
1藥學專業醫用化學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
1.1實驗課程體系設置不合理,教學內容陳舊
藥學專業的醫用化學實驗教學主要是依據理論教學進度開設,沿襲本科的教學模式,特點是“重理論、輕實踐”。并且無機化學和有機化學這2門課程內容,無論是理論和實驗只是表面上整合在一起,實質上還是2門課分別教授與實驗,即一位教師先上無機化學部分,結束后,另一位教師接著上有機化學部分,實驗部分也還是穿插在相關理論教學中。實驗內容以驗證性、基礎性實驗為主,沒有建立一套科學完整的實驗體系,綜合性實驗少,設計性實驗幾乎沒有,醫用化學實驗教學不能很好地反映與專業技能培養的聯系。
1.2實驗教學方法單一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以指導教師講解為主,以培養學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分析方法為目的,不能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缺乏創新能力的培養,限制了學生的想象力和積極主動學習的能力,缺乏創新能力的培養。
1.3實驗要求不規范,考評制度不完善
教師僅憑每位學生若干次實驗報告成績的平均分作為學生的最終實驗成績,并沒有將學生平時預習情況、實驗態度、實驗操作過程以及實驗操作考核等方面結合起來,缺少過程性評價。這直接導致了學生對實驗課不夠重視,學習積極性不高,主觀能動性較差,只重視實驗報告的成績,忽略了基本操作技能的訓練及動手能力的培養。
2醫用化學實驗教學深化改革的措施與效果
2.1重新設計教學大綱,改革實驗教學內容
根據藥學專業培養目標與化學的新進展,結合藥學專業特點,以加強基礎訓練、注重能力培養為原則,對實驗教學內容進行調整。將醫用化學與藥學、理論與技能有機地聯系起來,精選與藥學專業相關的實驗內容,減少驗證性實驗,盡量保留基本操作實驗模塊,將化學實驗內容重組為如下3個模塊:
(1)一般的基礎實驗模塊。包括洗滌、干燥、加熱、結晶、萃取、過濾、加樣、蒸餾、蒸發、回流以及量筒、天平等一般儀器操作;滴定、轉移以及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刻度吸量管等容量儀器的使用;酸度計、旋光儀、折光儀等分析儀器的使用等;
(2)綜合實驗模塊。即選取以緊密結合實際應用的實驗作為綜合性實驗。例如茶葉提取咖啡堿的實驗等;
(3)學生自主設計實驗模塊。學生可以根據已經學過的化學理論與實驗技術,自選實驗題目,自選實驗方法等[1]。3個模塊之間相對獨立又相互聯系,每個實驗模塊都有各自的主題,目標明確,學生在完成實驗任務后會感覺到自己在實驗技能上有較大的提高,很有成就感。
2.2改革實驗教學方式
在以往傳統的實驗教學方式中,基本上是以指導教師為主體,一般指導教師課前先將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實驗操作步驟一一寫在黑板上,上課時再逐項一一講解,并將要用到的儀器邊講解邊做示教。在這種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模式中學生的主體作用得不到充分的發揮,對于教師剛剛演示過的操作基本沒有印象,只是按部就班、非常被動地做實驗,故實驗過程中往往錯誤較多,達不到應有的教學效果。為此,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實驗中,取得了較好的實驗教學效果。
2.2.1實驗教學小班化以前大班教學過程中,因指導教師的精力有限,在教學過程中常常顧此失彼,不能保證每位學生都得到教師的指導,導致個別學生缺乏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根本不想動手做實驗,甚至只顧玩弄手機或高談闊論,看見教師過去就裝模作樣應付一下,教師一轉身立馬又老方一帖,實驗課教學質量一直得不到提高。由于實驗教學是一種過程教育,所以只有加強平時考核,檢查和反饋教學過程是否達到教育目標,才能幫助教師及時準確了解和把握整個教學過程。近2年來,為了從跟本上改革以前大班實驗教學的弊端,切實提高學生的實驗教學質量,實驗分小班化進行教學(即將過去60人左右的大班對半分成約30人左右的小班)。實驗課小班化教學由于學生人數少了一半,指導教師能夠較全面地觀察到每位學生的操作情況,及時發現學生操作時存在的問題并能夠及時得到糾正,甚至還可以手把手地指導每一位學生,不僅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而且使師生關系更加融洽,教學效果也得到了明顯的提高。
2.2.2督促學生切實做好實驗預習工作在實驗前要求學生認真做好實驗預習,使學生轉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給學生有思考的機會與空間。實驗預習的重點放在對實驗原理的理解、操作要點的掌握、實驗注意事項等內容上,這樣學生帶著問題進實驗室聽講,針對性較強,實驗時才能做到胸有成竹。指導教師在學生實驗前的講解中,將相關的實驗原理、實驗操作及注意事項等分解成若干個問題進行提問,根據學生的回答情況進行評分并進行記錄作為平時成績的一部分。對比分析藥學2009級和2010級學生不同預習方法的效果,其中2009級學生完成實驗預習報告的基礎上,指導教師上課前沒有提問只做講解;2010級學生在上課時教師通過提問來講解,結果表明,通過提問方式的可極大的增強學生的實驗預習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2.3重視對學生基礎操作技能的培養,明確指導教師的職能在實驗過程中,注重學生基礎操作技能的培養,為后續開展綜合實驗和設計實驗做好充分準備。指導教師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做到重點突出,注重細節,儀器操作示范準確,重視儀器的基本操作,在學生實驗過程中始終做巡回指導,及時糾正學生的不規范操作,有時甚至還進行手把手地指導。學生根據實驗要求進行獨立操作,教師則針對學生在實驗中提出的問題給予必要的指點和解釋,引導學生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中來,使學生對問題的認識更加深入,以此強化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使教學過程由傳授知識擴展為引導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增長知識的過程。每次實驗結束前指導教師都要求學生當場將記錄的實驗數據交給教師,教師一一加以批改,并指出實驗數據記錄不規范之處和是否合理等,讓學生及時分析實驗結果誤差過大的原因。教師在小結時還要指出學生實驗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以利于在今后的實驗中得到改正,促進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的提高。實驗結束后,總結此次實驗的收獲,以及實驗過程中的不足,并要求在下次實驗中加以改進。這樣既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能明確指導教師的主要職責,更能體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
2.2.4靈活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打破過去傳統的實驗講解教學模式,考慮到實驗條件、時間、和污染嚴重等問題,運用傳統教學與現代多媒體教學有機結合的方法,通過展示各儀器操作的錄像,將儀器基本操作規范準確、生動直觀地展示給學生,使實驗課堂教學具有生動性和互動性,以充分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同時穿插指導教師的具體講解,增強了課堂教學的實效性。一般實驗時要用到的各種儀器也通過多媒體展示其操作方法,并與教師的演示充分地結合起來,提高課堂實驗的趣味性和實驗教學的效率[2]。
2.2.5開放相關實驗室與儀器室與各班課代表密切聯系,協調好各實驗室的開放時間,利用中午或課外活動時間進行實訓。實訓內容采取多種形式,有常用儀器基本操作的操練,也有學生自己設計的實驗項目。其中學生自己設計的實驗項目需經過指導教師的審查后才可以進實驗室實訓,實驗室與儀器室的開放,給學生創造了主動學習和提高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的良好環境[3]。
2.3改革實驗考核,提升實驗水平
科學的評價考核能正確引導和激勵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是檢查學生學習效果、提高實驗教學質量的有效方法。為此我們改革了以往只重視結果,忽視過程,方式單一,不能科學全面反映學生實際能力的考核方式。在“合理,公平,公正”的原則下,注重實驗的過程評價。由于各模塊的實驗操作要求上有所差別,所以在教學進行到一個模塊階段時,安排一次考查實驗,檢查學生的實驗掌握情況,并進行階段性小結。將考核貫穿于整個學習過程,把各時段、各種形式(學生的預習、課堂提問、平時實驗時的操作、實驗記錄、實驗報告完成的質量、每次的實驗考核等)的考核結果加權匯總作為最終的評分,積極探索形成性、過程性考核和課程結束時的終結性考試相結合的新模式。
關鍵詞:有機化學實驗;演示系統;開發
中圖分類號:TP311.52
近年來,計算機及網絡技術的發展,帶來了許多傳統學科的變革。化學是一門既古老又不斷發展更新的學科,它與計算機的結合,催生了計算機在化學專業領域內的應用。通過計算機技術,我們可以更準確地分析,也可以將實驗過程更直觀地展示。
有機化學實驗是操作性很強的學科,通過這門課程,學生學習各種實驗思想與操作技能,怎樣讓它與計算機結合起來,讓電腦更好地服務于學生的學習,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傳統實驗課通過教師講授、板書、實驗裝置安裝等過程,會占用較多的時間;如果我們用計算機把實驗做成仿真模擬,學生又將無法真正地鍛煉實驗操作技能。據此,我們從教學實際出發,通過Authorware,利用Flash、ChemOffice等軟件將有機化學實驗的素材進行整合,開發出應用系統,在有機化學實驗教學中用作課件展示及實驗過程的交互操作。
1 程序制作過程
實驗過程有兩種展示方式,一是用Flash制作實驗儀器及實驗裝置的安裝控制,教師在上課時使用電腦完成裝置的組裝,在投影屏幕上展示給所有學生;二是用攝像機把教師演示實驗過程記錄下來,把操作要點及注意事項講清楚,再將這個視頻文件插入到Authorware流程之中。通過這兩種方式介紹實驗裝置及操作過程,對學生們做好實驗會有較大幫助。做好的Authorware程序打包成exe文件,制作成安裝程序,可以到其它任何電腦上安裝播放。
1.1 所需軟件
需要使用以下軟件:(1)Flash;(2)Authoware;(3)ChemOffice。其中Flash用于制作儀器安裝的動畫,及互動形式的實驗裝置組裝;Authoware用于制作主程序,管理文字、圖片、聲音及視頻;ChemOffice繪制化學反應方程式及化學儀器圖片。
1.2 素材來源
本課題是鄖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教學研究資助項目,教材參考高教版《有機化學實驗》及徐惠娟、龍德清主編十一五高職高專規劃教材《有機化學實驗技術》;儀器圖片來源于ChemOffice軟件素材庫。
1.3 演示系統內容
本應用程序包括了高職高專有機化學實驗需要重點掌握的全部內容,共四個部分:(1)實驗室規則及安全知識;(2)實驗習題;(3)蒸餾、分餾、熔點測定、萃取、重結晶等基本操作;(4)溴乙烷的制備等8個常規實驗,每個所選實驗都包含一種典型的實驗思想和操作方法。
1.4 程序說明
本程序安裝后打開,在背景音樂中展示出制作人及程序主界面的相關信息(如圖1所示),以導航實現超級鏈接,點擊主控按鈕,就跳轉到具體內容,各個頁面和主界面都可實現自由跳轉。我們以溴乙烷的制備為例,介紹一下具體的制作過程。根據有機化學實驗教材上的內容,先在chemOffice的素材庫里找到溴乙烷的制備需要用到的基本儀器的圖片,這是個邊反應邊蒸餾的操作,將蒸餾所需的儀器導入Flash,做成一個完好的裝置圖,導入到Authorware之中。進入Authorware的程序運行時,可以將各個獨立的實驗儀器組裝成溴乙烷的制備所需要的裝置。同時,插入的視頻是教師演示實驗過程的現場錄像,其它文字說明部分,是實驗的相關步驟及注意事項。這樣,教師上課時不用再做操作方面的演示,能節約不少時間,同學們觀看課件也會比觀看教師演示更為明了,更加直觀。
圖1 有機化學實驗電子演示系統主界面
圖2 電子演示系統程序結構圖
該演示系統以Authorware實現超級鏈接,整合文本資料、圖形素材、自由移動、顯示特效、聲音強調、視頻輔助,制作成一個多媒體性質的程序。(程序結構圖如圖2所示。)
2 結果與討論
本演示程序較為全面地覆蓋了有機化學實驗中常用的基本操作和基本制備實驗,通過Authorware管理多媒體素材,實現實驗過程的展示及實驗步驟的說明,以F1ash制作儀器拼裝,用數字視頻對復雜實驗操作和現象進行補充,非常的簡單、直觀,方便學生進行實驗預習和操作輔助。
有機化學實驗課上使用本系統,可以實現無板書教學,教師能節約更多時間,避免了現場操作的時間浪費,Flas可以讓學生自己組裝實驗裝置,有利于實驗操作技能的掌握。
本演示系統2010年完成制作,出版以來,已經銷售十幾套,在我校及相關高職院校中使用,獲得大家一致好評,它使教師的授課更為方便,節約了時間,提高了效率;使學生的學習更加直觀,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高職高專化學教材編寫組.有機化學實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周新.計算機在化學化工中的應用[M].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
[3]徐惠娟,龍德清.有機化學實驗技術[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3.
[4]李富榮,劉曉悅.Authorware 7實用教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5]張金艷.Authorware6.5在開發有機化學多媒體教學課件中的應用[M].雞西大學學報,2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