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經濟新常態的特點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摘要】在經濟發展的新常態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對企業的發展有重要的意義,是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比較重要的優勢。如何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進行創新呢?首先,要對人才的管理模式進行創新,建立符合企業發展的人力Y源管理理念;然后,建立健全人力資源戰略和規劃。本文對企業人力資源在經濟新常態時期進行創新的重要性及必要性進行全面的分析,并對經濟新常態時期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創新方向進行研究,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戰略發展進行優化,促進企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關鍵詞】經濟 新常態時期 企業人力資源管理 創新
一、我國新常態時期的經濟特點
中國在新常態時期的經濟特點處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而它的內涵比較豐富,包括經濟的增長速度、經濟的結構和新經濟增長的動力等多方面的領域。
1.經濟增長速度
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增長的速度多年來一直保持在8%以上,但是從2013年開始增長的速度降在7% -8%之間。由此可見,未來的經濟增長速度是不可能像以前增長的那樣快,經濟增長的速度恢復新常態。
2.經濟的結構
從我國經濟的結構這方面分析,首先,目前在我國GDP中的貿易業、服務業等第三產業所占的比例已經遠遠的超過了第二產業,在我國經濟結構中逐漸形成主導的產業,消費已然是占據主體地位。服務業呈快速發展的趨勢,其增值速度也不斷的在上升。而且伴隨著我國宏觀經濟的成功轉型,許多行業的產業都在進行升級和優化,促使了移動互聯網、電子商務等新興產業的發展。對經濟結構的調整和優化呈現一種新常態的局面。
3.經濟增長的動力
我國經濟的增長方式一直是依靠低勞動力成本的投入、大量的資本投資以及高消耗的資源來實現的,但結果卻不盡理想,不但效率低,成本高,能耗也高。 但是,在新常態的形勢下,實施創新驅動的發展戰略將發揮其重要的作用,能夠全面推動以科技創新為核心點的創新,有助于企業形成新的增長動力目標。所以,在新常態下實施創新驅動是新的動力所在。而且,多方面因素帶來的挑戰也是新常態時期下企業所面臨的問題和特點之一。
由上述經濟新常態時期的特點可見,中國經濟新常態下的內涵包括中高速、優結構、新動力、多挑戰的特征。同時,企業必須要站在全新的視角下分析人力資源管理的工作,要全面適應新常態時期的各種變化,才有助于企業在新常態時期下實現低成本、高效率的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
二、對我國人力資源管理的現狀進行分析
1.我國人力資源管理觀念比較落后。在經濟新常態的時期,雖然許多企業已經意識到對人力資源管理創新非常重要,也已經開始對企業戰略決策管理進行調整,但對人力資源管理策略的調整和人力資源管理的觀念相對還是落后。
2.我國人力資源管理的體系滯后。目前,許多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體系已經呈現嚴重滯后的狀態。首先,用人的機制不合理;其次,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和績效考核制度。
3.我國人力資源信息化管理系統不夠完善。目前,許多企業還沒有全面的了解人力資源,對于它的操作和應用仍然不夠貫徹,沒有充分利用人力資源信息化的管理系統來提高企業的管理效率。
4.缺乏專業的人力資源管理人員。有些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人員并沒有受過專業教育,不是人力資源管理的專業,只是憑借熟悉人力資源方面的事務性工作而從事此項工作,其缺乏人力資源管理的戰略性的規劃和思維。
三、在經濟新常態時期,我國人力資源管理的最新突破和創新
1.從單一的人力資源管理向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理念方面的轉變創新。在經濟新常態的大環境下,應根據企業發展的目標,配置合理、科學的人力資源管理的目標,對企業的內部、外部環境進行全局的把控,發揮人力資源管理在企業經營發展中的戰略性目標的作用,從發展員工潛在優勢、關注員工的能力逐步向人力資本有效增值的方向來實現企業績效的戰略型人力資源管理目標。
2.對人才供應機制的創新。要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加強對人才需求的分析,并依據分析結果作為參考,在進行人才配置的時候要有針對性,提高企業的工作效率;要建立靈活、合理的人才供應機制,能夠有效的集聚企業人才。并且可以運用自媒體、自身產品的優勢進行市場的推廣,可以采用外腦顧問、行業培養等方式培養、招募符合企業發展需要的復合型的人才。
3.對激勵制度進行創新,創建多層面的制度。建立良好的激勵制度能夠為員工建立有條不紊的秩序,從各方面規范員工的行為,是保障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能有效進行的基礎。但目前的情況,是很多企業的人力資源都欠缺健全的激勵制度,造成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工作陷入混亂,對企業正常的運行產生嚴重的影響。所以,為了吸引并留住人才,企業就要從完善并改革制度開始,完善對人才管理的激勵制度和考核,創建符合企業實際發展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
4.構建經濟新常態時期的企業文化。構建新常態時期的企業文化,應樹立團隊標識,根據公司的現狀、定位、戰略目標,設計出符合公司的企業文化,使企業的員工能夠有歸屬感。建立員工參與管理的體制,全面淡化職位等級的觀念,對員工分類進行管理,對員工進行授權并允許員工參與管理,增強企業團隊管理的柔性化意識。打造分享型和學習型的企業。培養出能與企業共同發展的團隊,并且此團隊能夠適應不斷變革的環境,在企業內部提倡勤學之風,逐步完善學習機制,鼓勵員工自主的選擇線上線下進行學習深造,使員工不斷積累新的知識和技能,在工作中能夠實現個人的價值,打造學習型的企業文化氛圍。
四、結束語
在經濟新常態時期,對于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創新,不僅是對企業自身進行的改革,更是經濟新常態時期企業發展的需要。因此,企業應深刻的認識到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創新的必要性。企業要全面提升行業的核心競爭力,在行業中保持平穩發展的腳步,能夠讓企業實現更宏偉的戰略計劃,而且企業要與時俱進,緊跟時代步伐,以經濟新常態時期的人力資源管理為基礎進行突破和創新,創造企業的有利價值,使企業可持續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孝俊.我國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構建策略[J].企業活力,2004(3).
[2]張震,人力資源管理,東南大學出版社,2004.
近十年來,我國經濟發展的狀況相對良好,并且我國經濟的發展使得中國在世界的地位得到了提升,推動了世界經濟的發展。然而,在經濟風暴的沖擊下,我國經濟發展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并且為了緩解經濟危機,世界各國都在嘗試利用宏觀經濟手段來刺激經濟的回暖。然而,雖然世界上主要國家都采取了“凱恩斯主義”宏觀經濟手段來刺激經濟回暖,并獲得了相應的效果,然而,這種手段的采取并沒有使經濟恢復到原有的發展狀態。
一、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內涵分析
影響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因素眾多,其一,國外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對我國經濟發展產生一定的影響,但是總的來說仍然是利大于弊[1]。其二,世界經濟管理逐漸回歸到舊體系和舊模式,現階段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依然處于主導地位,導致多元化的運行未能獲得全面運用。其三,美國量化寬松政策的實施,對亞太地區的經濟發展產生一定的影響,沖擊了其經濟發展一體化,雖然使其面臨著新的挑戰,但是也為其提供了一定的發展機遇。在這樣的新形勢下,中國現階段對人民幣的運用范圍越來越大,建立了以人民幣為核心的經濟體系,形成了一種全新的經濟結構和經濟模式。
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主要表現在以下三種形式,第一,三期的疊加,指的是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潛在增值逐漸降低,致使人口紅利有所降低,并且在我國老齡化形勢逐漸加重的背景下,生態問題對中國的經濟發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礙,使經濟增長受到制約[2]。而在今后的發展中,我國的經濟發展受到新常態的影響將保持持續增長的趨勢。第二,經濟結構出現了相應的變化,促使消費能力得到了逐漸的提高,推動了第三產業的發展,使其處于主導地位,對社會各行各業的生產結構產生了較大影響,使其發生改變。第三,改革工作的穩定開展,在各領域改革的形勢下,政府與市場的關系越來越清晰、明朗,而為了實現經濟發展新常態提出的目標,就應當解決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大的問題,注重提高農民的經濟收入,努力縮減城鄉差距。在這樣的形勢下,穩定的經濟結構就得到了建立。
二、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與國外經濟發展情況之間的差異分析
在對經濟發展新常態實質進行分析的過程中,從專業相關理論的角度上進行分析可以發現,主要是在經濟發展某個階段,長時間出現的情況以及對歷史特征的現實描述和理論刻畫[3]。縱觀經濟發展新常態可知,國內和國外對其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我國經濟發展仍然處于關鍵戰略機遇階段,應當結合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以適應新常態為目的,在此過程中,我們應當具有信心,在戰略實施中保持平常心態。這是我國領導對國家經濟做出的準確判斷。而站在世界經濟發展的角度來對其進行分析發現,國外對經濟發展新常態的理解是在經濟風暴席卷全球后,經濟呈現出一定的新特征,即低增長、高失業、投資回報低。綜上所述可以分析,經濟發展新常態在世界范圍內的定義較為模糊不清,發達國家與新興國家在新常態和就常態的理解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差異,特別是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情況尤為特殊。若想對中國經濟發展情況作出準確的定位和判斷,就應當結合當前有利的因素,充分發揮其優勢,克服難點,消除經濟發展阻礙。另外,還應當將傳統與創新進行有機結合,在融合國外和國內經濟的同時,還應當考慮到中國的國情和特點,繼而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符合中國國情的經濟增長方式。
三、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未來趨勢
1.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機遇
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為國內各行各業的發展帶來了良好的契機,應當抓住新機遇,借助城市普遍化帶來的力量,為經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與此同時,國內市場為市場消費的升級產生了較為有利的影響,推動了技術的創新發展。并且隨著國內市場的潛力逐漸被開發、挖掘,我國經濟的全面改革創造了更多的經濟效益[4]。除此之外,在市場多元化發展的背景下,經濟發展也呈現出一定的多元化特點,為其未來發展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加強對經濟發展途徑的擴展能夠促進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2.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變化
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所帶來的影響之一就是國內企業經營管理模式的變化,相較于企業過去的經營管理模式,在經濟發展新常態背景下的企業經營管理模式更具有環境優勢,對國內企業的轉型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促使其逐漸走向科技含量高、勞動成本低的發展道路。在這樣的情況下,國內企業紛紛開始加強對科技的研究開發與創新,促使企業自身獲得了新的活力[5]。然而,機遇與風險總是相伴而生,經濟發展新常態在帶來機遇的同時,也使國內企業面臨著新的挑戰。在經濟發展速度逐漸加快的背景下,企業運營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升高,而企業若想生存和發展,也只能“咬牙堅持”,所以獲得的經濟效益也越來越少,業內競爭形勢愈演愈烈,加大了國家宏觀調控的難度。對此,國家需要加強對自身宏觀調控的創新,對經濟發展進行更為深入的研究,借助科學技術創新帶來的力量,重視“高、精、尖”領域,以期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在新時期,創新是各領域發展的關鍵,因此,應當加強對各領域的創新,促使其與中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相適應。
3.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趨勢
在我國經濟發展呈現出新常態的情況下,世界各國都對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所產生的新情況、新現象、新表現等形成了充分的了解。并且經濟發展新常態所帶來的變化顯示出我國經濟基本面均在實質上發生了相應的變化,可以說我國在經濟發展方面已經進入到新的時期。隨著我國進入經濟增長轉換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形勢逐漸平緩,獲得的經濟效益達到峰值,發展動力越來越大,為經濟轉換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6]。而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牢牢把握和控制經濟發展新常態背景下出現的所有新趨勢,從當前局勢發展出發,為經濟發展新格局的產生提供重要前提,不僅應當做好長遠規劃,還需要做到妥善落實,為我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新常態;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政策協調
1新常態下我國經濟發展的特點
1.1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
經濟新常態下,經濟增長的數量還是十分可觀的,并沒有因為經濟增速放緩而受到影響。2008年以前我國經濟增長速度連續5年達到兩位數,2008年經濟增長速度回到一位數是因為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2012年至今的增長速度保持在7%-8%左右的中高速增長。而中國從1949—1978年年均增長為9.9%,這樣比較能夠發現年均增長速度約降低2%—3%。
1.2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
經濟結構不斷優化,第三產業消費需求逐漸成為主體,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在經濟新常態下,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發展前景更加穩定。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從低到高所占比重逐漸增多,第三產業增加值一年比一年高,已經取代第二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第一大產業部門,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需求結構趨向優化,消費帶動經濟增長的力量也在加強,收入分配合理性得到改善,經濟發展出現了新趨勢,結構合理優化,發展科學穩定。
2新常態下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配合存在的問題
2.1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互相越界
首先,兩大政策的功能定位不準。之前我國沒有嚴格的劃分兩大政策,兩大政策沒有很好地界定區分,致使宏觀經濟的不能按秩序運行,宏觀調控不能發揮效用。其次,兩大政策相互“越位”。最后,兩大政策的調控功能不完善。近年來社會資金結構十分不合理,資金總量持續快速增長,資金規模迅速擴大與資金結構扭曲并存,資金供需不平衡與資金流動混亂并存。
2.2財政、資金政策配合空間不足
在新常態下,兩大政策空間因為被壓縮而減少。政策性導向和市場化運作是政策性金融的特點,我國采取政策性金融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使其主要幫助國民經濟的弱點處,如偏遠落后地區需要發展、農業等弱小行業需要扶持、民生領域像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也離不開支持。但是,當下我國的政策性金融機構政策性目標的初衷,精力放在市場份額和市場目標上,追求“短平快”的利益。充足財政性資金反而影響了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協調統一。而且,我國的政策性金融體系除了開辦時撥付資本金外,只能通過定向發行金融債券和向中央銀行借款方式籌資,其資金成本高于商業性金融機構,追求市場性目標背離了政策性目標的大方向,這種矛盾現象使得政策性金融發展受到限制,且不利于兩大政策在相互配合領域調控發揮作用。
3新常態下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配合的建議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加強兩大政策更好的協調配合,提出以下對策:
3.1找準定位,優勢互補
新常態下的財政、貨幣政策,要有服務全局的意識和定位,幫助國民經濟穩定高質的提高。兩大政策在結構調控與總量調控、供給管理與需求管理相互作用的同時,更應該有選擇的強化與優化“供給側管理”。貨幣政策的調節往往會有總量調節特征,而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做配合的時候,應該把當前的總量擴張與明確的“區別對待”結構導向政策相策應,在突出重點的同時,也要做到兼顧其他,運用財稅政策向三農社保、科教創新、教育文化、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領域做傾斜支持。
3.2加強兩大政策的配合
第一要提高財政政策調控的比重,改變以往由貨幣政策“占大頭”的局面。中央財政集中的資金比例要增加,充分發揮稅收對經濟的調節作用。對政府分配方式要嚴格規范,對財政進行統一。當前,我國財政權利分散情況明顯,各級政府都能夠利用職權行駛財權。第二要明確兩大政策各自的重點所在。兩大政策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地位、特點、作用等存在不同。一般而言,貨幣政策提倡效率原則,更加注重提高人們積極性,促進經濟發展的效率。財政政策偏重公平原則,保障經濟發展的穩定性。所以要根據兩大政策不同的側重點來互相配合,發揮各自的作用。第三要做好兩大政策配合的最佳方式。我國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發展中狀態,需求過高的問題一直存在,不能輕易放松對社會總需求的控制,否則會導致經濟發展的波動,所以要找準兩大政策配合的最佳方式。
3.3協調中央銀行和財政部的配合工作
中央負責制定財政、貨幣政策的總體,但執行的細節和具體處關鍵在于財政部和中央銀行的協調配合,為使兩大部門在實施政策之中的銜接和配合做到更好,用發展的眼光來看,應該建立一個由兩部門聯合打造的機構,成員由財政部、中央銀行選出的人員組成,定期召開會議,主要討論兩大政策矛盾的癥結所在,提出科學合理的解決辦法,減少或者化解矛盾,從而推動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黃偉京.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努力開創財政改革新局面[J].經濟研究參考,2015(5).
[2]王小廣.新常態下我國2015年經濟形勢展望和政策建議[J].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14(6).
更好地順應新時期經濟的發展。本文首先結合新常態下物流業發展特點分析了物流業發展變化趨勢,然后提出新常態下“互聯網+”物流業轉型升級的思維和路徑。
【關鍵詞】物流業;新常態;“互聯網+”;發展;轉型
一、新常態下物流業的特點
目前,我國經濟新常態重點體現在產業結構方面,經濟增速換擋回落,維持溫和增長;第三產業逐步成為產業主體,電子商務新增消費比例高速增長,中國經濟由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轉化的道路將會持續。但是同時,也面臨著很多挑戰,不確定性金融風險日益明顯化,電商消費的需求對物流服務的規模和質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著互聯網經濟的發展,物流業投資依靠強大的資本和技術驅動力迅猛增加,物流業企業不斷進行上市融資與并購重組,物流業與金融業等“多業聯動”。在這種大環境下,各種創新組織模式與平臺相繼出現,形成日起完整的產業生態體系。近年來,中國物流業將進入轉型升級發展的新階段,逐漸向效益型集約方向過渡。因此,在現階段,我們應全方位調動要素、投資與創新驅動,對物流業的增量進行深度調整,逐步釋放長久的發展潛力。
二、互聯網經濟下物流業的發展變化
2014年移動互聯4G信息的開通推動了我國互聯網經濟的全面革新,開辟了電子商務高速發展道路,我國物流業有了里程碑式的發展。互聯網給物流帶來了巨大的促進作用,快遞數量劇增,投射出物流前端商業的變化。需求方式引導著電子商務的接受模式,給B2C與C2B 發展帶來了客觀的前景,物流企業都在速度捕捉物流需求的新價值與新服務點;物流載體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由高速路貨車向飛機過渡,快遞企業的流量劇增;新型的商業模式日益展現出個性化消費,實現了020到C2B轉型的專項服務,用豐富的物流服務需求取代庫存的限制,互聯網的時效性得到了充分體現。“互聯網+”的形勢下,物流市場格局調整加速,原始的物流運作模式已經不適合當下經濟環境,全面推行信息化,實現智慧與個性化物流是未來經濟下物流業的發展趨勢。
三、新常態下“互聯網+”物流業轉型分析與對策
1.以信息技術為依托,實現精準營銷
傳統物流信息化系統格局受限,物流業應借助云聯網思維逐漸向智能物流的方向發展。
當前,互聯網技術飛速進步,大數據的應用促進了信息交換,企業都熱衷與精準營銷,直接接觸產品的目標群體,利用信息技術的開放性與互動性,提高了網絡推銷的效率。物流業可以利用云聯網、大數據等進行接單預測,針對分析的結果進行策略優化,制定出最合適的物流路徑與方案,加強對商家的對接,指導商家進行經營策略的優化與調整。日益豐富的電子商務平臺為物流企業增加了無形價值,企業可獲得目標用戶的各種數據與需求信息,設置更加人性化的物流服務,提高用戶的滿意度。
2.促進客戶體驗轉型,實現主動服務
近年來,020的體驗與C2B個性化定制消費成為互聯網商業的新途徑。而物流與020體驗的關系密不可分,物流作為渠道下沉和用戶體驗關鍵,對電商的線上線下融合與協調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借助020,物流公司的服務更加多樣化,逐漸向移動端以及社交媒體等渠道過渡,通過便捷、優質的服務提高用戶體驗,有利于優化物流的品牌服務質量。物流業應利用信息化的網絡途徑促進產業的主動支持,建立并優化物流信息數據庫,保證信息的實時性與高效性。比如:京東在如京東推出主動式物流服務,優化最后一公里,讓消費者對商品的送達時間把握得更清楚,為用戶帶來貼心體驗。物流企業應站在用戶角度上進行考慮,秉承以用戶體驗為先的服務態度,重視對服務價值與品牌的塑造。
3.強化資源整合,促進產業融合
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革新,物流產業融合擁有了巨大的內在驅動力。近年來,我國對運輸業放寬了政策,促進了生產要素的流動與合理配置。物流業必須要和制造業、金融業進行有效對接,實現聯動發展。目前,產業融合已具備了成熟時機,物流相關產業的信息擴散不斷深化,關聯性的行業間的技術與資金不斷交融,技術與產品也在不斷融合。不同企業通過交流與合作,拓展了業務邊界和市場空間,加速了信息、物流、資金的流動,對產業合作層次有著極大的豐富作用,因此很多增值業務也在不斷的推廣中,為物流服務創新奠定了基礎。對此,我們應不斷健全物流行業發展政策體系,規范場競爭秩序,有效地進行資源整合,加大對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實現物流產業的優化與升級。
四、結束語
隨著“互聯網+”概念的提出,物流業展現出越來越好的發展前景。未來物流業發展將具備現代物流服務體系,逐漸向智能化與信息化發展。新常態的關鍵在于經濟結構與產業轉型升級,取決于不穩定均衡的特點。物流業是我國重要的生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產業地位穩步提升,對促進總額穩定增長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成為時期內新的經濟增長點。面對我國濟發展新常態的階段性特征,我們應正確把握互聯網經濟下物流業“新常態”的特征,積極分析市場需求,不斷創新服務模式,建立智能物流信息服務平臺,真正實現物流業的轉型升級。
參考文獻:
[1]蔣躍進,朱訓偉. 推動市場營銷向市場經營轉型 實現安徽煙草商業新常態下新成長[A]. 中國煙草學會2015年度優秀論文匯編[C].2015.8.
一、 新常態下,我國仍處于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指出,全面認識和把握新常態,須要從時間和空間大角度審視我國發展。 “十三五”及今后一個時期,盡管國際國內環境發生了深刻復雜的變化,我國經濟面臨較大下行壓力,但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經濟韌性好、潛力足、回旋空間大的基本特質沒有變,經濟持續增長的良好支撐基礎和條件沒有變,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的前進態勢沒有變,我國發展重要戰略機遇期的重大判斷沒有改變。
從國際看,世界政治經濟形勢總體上有利于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大局,我國發展具有相對穩定的外部環境。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深入發展,世界經濟在深度調整中曲折復蘇,全球治理體系深刻變革,發展中國家群體力量繼續增強,國際力量對比逐步趨向平衡。
從國內看,我國物質基礎雄厚、人力資本豐富、市場空間廣闊、發展潛力巨大,經濟長期向好基本面沒有改變。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在增長速度不可避免換擋的同時,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經濟結構不斷優化,發展動力持續轉換,改革開放釋放出新的發展活力,良好發展態勢可以保持。這些大趨勢,決定了我國發展戰略機遇期的現實性和必然性。
戰略機遇期內涵已發生深刻變化。我國發展重要戰略機遇期,正在由原來加快發展速度的機遇轉變為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機遇,正在由原來規模快速擴張的機遇轉變為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的機遇。
國際金融危機破壞了世界經濟增長動力,新的自主增長動力沒有形成,世界經濟增長對我國經濟增長的帶動力減弱,我們必須更多依靠內生動力實現發展。全球需求增長和貿易增長乏力,保護主義抬頭,我們必須更多依靠擴大內需帶動經濟增長。
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蓄勢待發,發達國家推進高起點“再工業化”,發展中國家加速工業化,我國要素成本快速提高,我們必須加快從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新的經貿規則制定處在激烈的利益博弈之中,我們必須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保護和擴大我國發展利益。
二、經濟新常態的主要特點。指出,“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顯著特征就是進入新常態。新常態下,我國經濟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優化、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進,其主要特點是:
第一,經濟增速要從高速向中高速增長平穩過渡。經濟增速的減緩是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基本特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連續多年保持高速增長。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后,世界經濟呈現出增速減緩、市場需求減少的顯著特征,我國的外部需求出現常態性萎縮。同時,我國經濟發展的內在支撐條件也發生了深刻變化,經歷了30多年高強度大規模開發建設后,我國的經濟增長結構發生根本性變化。傳統產業相對飽和,傳統人口紅利在逐步減少。我國過度依靠投資和外需的經濟增長模式,已使得能源、資源、環境的制約影響越來越明顯,中國經濟面臨的下行壓力加大,長期的高速增長難以為繼,經濟增速呈現出逐步回穩態勢。隨著我國消費需求由模仿型排浪式特征向個性化多樣化特征轉變、出口由單純的低成本快速擴張向高水平引進來大規模走出去并重轉變、生產要素相對優勢由傳統人口紅利優勢向人力資本質量和技術進步優勢轉變,要求我們主動地降低發展速度,適應經濟轉型的要求。
第二,發展方式要從規模速度型轉向質量效率型。發展方式轉變是基于新常態下發展環境、發展目標、發展理念等做出的科學判斷。指出:“我們不再簡單以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論英雄,而是強調以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為立足點。”經濟增長要避免只顧短期發展,要求關注長遠發展,經濟發展與經濟速度、質量和效益相統一,同環境保護、綠色發展相統一,追求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主要體現為用較少的要素投入、較小的資源環境代價產出較多的產品,獲取較大的經濟效益;體現為科技含量的提高、產品附加值的增加、產業層次的提升;體現為以比較充分的就業和更高的勞動生產率、投資回報率、資源配置效率為支撐。 “十三五”時期我國發展,既要看速度,也要看增量,更要看質量。要著力實現有質量、有效益、沒水分、可持續的增長,著力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改善生態環境、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中實現經濟增長。新常態下,我們要更加注重滿足人民群眾需要,更加注重協同發展,讓百姓分享經濟增長的成果、生活水平持續提高。
第三,經濟結構調整要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并舉。依靠政策刺激、高能耗等方式取得的高速增長是不可持續的,也超出了中國經濟的潛在增長率,并導致產能過剩和庫存大量增加。解決經濟中的深層次和中長期問題,讓中國經濟走得更好更穩更遠,必須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調整存量,做優增量。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努力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必須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加大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市場化改革力度,調整各類扭曲的政策和制度安排,完善公平競爭、優勝劣汰的市場環境和機制,最大限度激發微觀活力,優化要素配置,推動產業結構升級,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增強供給結構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全要素生產率。
第四,發展動力要從主要依靠資源和低成本勞動力等要素投入轉向創新驅動。經濟形勢帶來的新挑戰,須要尋求新的增長動力。隨著勞動力、資源、土地等價格上揚,過去依靠低要素成本驅動的經濟發展方式已難以為繼,必須把發展動力轉換到創新驅動上來,形成促進創新的體制架構,塑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更多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型發展。新常態下,中國經濟結構優化升級,發展前景更加穩定。我國經濟增長的動力正逐步發生轉換,產業結構由中低端水平向中高端水平轉換,經濟發展正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通過大力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等產業的發展,我國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與傳統的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粗放增長模式基本告別,將逐步轉換增長動力,逐漸轉入創新驅動型的新常態經濟。
三、認識“新常態”要克服三種傾向。指出,在認識新常態上,要準確把握內涵,注意克服三種傾向:
第一,新常態不是一個事件,不要用好或壞來判斷。新常態是一個客觀狀態,不能當作一個簡單的事件看待。經濟發展有自身的規律,中國過去30年一直保持著高速的增長,現在轉為中高速增長,這是客觀的必然的趨勢性現象。有人問,新常態是好狀態還是壞狀態?這種問法是不科學的。新常態是一個客觀狀態,是我國經濟發展到今天這個階段必然會出現的一種狀態,是一種內在必然性,并沒有好壞之分,我們要因勢而謀、因勢而動、因勢而進。
第二,新常態不是一個筐子,不要什么都往里面裝。新常態主要表現在經濟領域,不要濫用新常態概念。當前,社會上出現了新常態的解讀被引申化、擴大化的現象,搞出一大堆“新常態”,什么文化新常態、旅游新常態、城市管理新常態等,甚至把一些不好的現象都歸入新常態。本來新常態的提出是特色鮮明地描述經濟發展的概念,這樣一來其本義和特色就被淡化了。因此,對于新常態的認識要放到特定的語境中去理解,不能捕風捉影,更不能隨意引申。
關鍵詞:勞動關系;新常態;大學生職業能力;培養對策
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已經進入新常態,正處于經濟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疊加”階段。其特點是中央強力推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轉換經濟增長引擎,促使經濟增長從需求側投資驅動型向供給側創新驅動型轉化,從重增長速度向重增長質量轉變。由此,勞動關系面臨諸多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機遇,呈現出新常態下的新特點,主要表現在:勞動關系主體多元化、準則國際化、信息傳播網絡化、社會化、動蕩化、勞動爭議顯性化、常態化、多樣化等方面。凡此種種,使高等院校在培養大學生職業能力方面臨新機遇和新挑戰。
一、經濟環境新常態
“十二五”后期,我國國內生產要素與約束條件發生了很大變化。第一,經過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的發展,我國經濟總量已經穩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國內產值5.2萬元。第二,勞動力成本正大幅提高,并處于持續上升的通道,企業用人成本大大增加。第三,人工成本高企之下,其他生產成本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上升,傳統的、由低人工成本為基礎的比較優勢正在逐步喪失。第四,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逐步被集約型增長方式所取代,政府對企業的環保要求在提高,企業生產經營的資源環境成本約束在加大,支撐高速增長的傳統比較優勢正在弱化。第五,國際經濟環境態勢疲軟,各國的經濟復蘇之路走得并不順暢,2013年,90%以上的新興經濟體都出現了增長減速,新興市場經濟增長態勢為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最疲弱的狀況。在此背景下,世界各主要經濟體相繼實施了深度調整政策以應對危機。2015年,雖然各個經濟體的情況得到改善,正在努力保持穩定并向好發展,但傳統出口優勢逐步削弱,投資增長后勁不足卻是不爭的事實。第六,產能過剩矛盾依舊突出,未來經濟面臨一定的下行壓力,經濟進入中速增長的新常態。
二、新常態下企業面臨的新變化受
“三期疊加”的影響,目前我國大部分企業的經濟增長調整遠未到位,相當數量的企業經營困難加劇,化解過剩產能和淘汰落后產能任務繁重。天津濱海新區社保局2016年4月至7月組織開展的濱海新區勞動關系狀況抽樣調查數據表明,目前企業正面臨著新的變化。首先,企業2013年到2015年三年間經營狀況呈現出下降趨勢,其變化情況都明顯地體現出新常態的一些特點(見表1)。由表1可知,三年來,無論企業用工總量、企業年度收入總額、企業年度利潤總額都表出現了下降趨勢,四項指標的數據表現出了較強的相關性。企業的盈利在不斷下滑,而用工成本卻在逐年上升,更加增加了企業的壓力并直接導致了企業用工總量的逐年減少。區域用工總量的減少,是造成區域勞動關系緊張的重要宏觀指標,應該引起足夠重視。更應引起重視的情況是,2015年企業人工成本已經占到了企業總成本的27.46%,這個比例是相當高的。而在人工成本中,從業人員勞動報酬占48.10%,保險費用占14.87%,培訓費用占12.54,福利費用占0.30%,教育經費占0.33%,住房費用占5.5%,其他人工成本占18.36%。其次,人工成本居高不下也直接影響了企業的利潤率,從圖1可以看出,盡管企業利潤率波動較小,但三年來的趨勢也是下滑的。以上分析表明,在經濟新常態下,企業面臨的新變化有:一是企業經營困難加劇,主要表現在收入下降、訂單量也呈下降趨勢;二是企業用工成本呈上升趨勢,占企業總成本的比例不斷提高;三是利潤額持續下滑,利潤率也略有降低;四是用工總量下降,勞動者就業穩定性降低;五是勞動關系運行風險增加,勞動爭議數量增多,集體爭議占比增加。
三、企業勞動關系新常態
經濟發展新常態使企業勞動關系運行的外部環境和內部構成發生了重大變化,對企業勞動關系產生著重要影響。一方面,在全面深化改革、經濟增長率下降、勞動力供求狀況變動、信息技術和現代傳媒高速發展等因素的綜合作用下,經濟環境變化使勞動、資本、信息、知識、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和資源重新配置,產業結構、生產方式和勞動過程正在并將繼續發生重要變化,企業勞動關系的建構和運行更加多元化、復雜化,勞動關系矛盾觸點多、燃點低、傳導快、交織關聯性強且更加多樣、多發、多變;另一方面,在經濟結構加快調整、混合所有制經濟快速發展、勞動力供求狀況變動、勞動者代際更替和勞動法律法規日趨完善等因素的綜合作用下、勞資雙方互動博弈也受到新的制約。在經濟結構調整加速,勞動者利益訴求日益多元化的綜合作用下,勞動關系呈現出新的復雜化特點。第一,經濟新常態下,經濟下行、產業轉型、供給側改革等新形勢對勞動關系整體造成不良影響,勞動關系的反應更敏感、更直接、更快速,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任務更艱巨。產業轉型、供給側改革等都對勞動者的職業技能寬度提出了更高要求。第二,新常態下企業內部的結構調整、管理方式變更等因素對勞動關系穩定運行產生負面影響,勞動者須對變化迅速的企業文化有快速適應的能力。第三,企業面臨的精細化管理、規范管理等實際問題,必須著力解決。產業升級、企業調整,人力資源成本上升、就業壓力加大等引發了企業不增資、職工不增收、參保繳費不及時或不足額乃至中斷繳費、規模化減員等。勞動者需要具備快速學習的能力,一定的對未來行業發展趨勢的準確預測能力,同時,勞動者還應具備較強的心理素質,善于審時度勢迅速調適自己的心態,以應對企業可能出現的各種意外變故。第四,在創新創業、眾籌、“互聯網+”等新經濟模式催生的新業態之下,勞動關系主體社會化、多元化,總體更加復雜。勞動者應一專多能或者多專多能,能夠同時適應多個職業角色的要求,同時勝任多項工作。第五,保障網絡平臺從業者權益的法律及政策、制度領域目前基本處于空白。“互聯網+”服務領域的公司,大多數僅與經營管理者簽訂勞動合同,繳納社保費用,而一線勞動者即使是全職員工,也極少簽訂勞動合同,缺少合同給勞動法律關系的認定帶來了困難。另外,新業態和新生產方式催生的多種勞動關系方式,使得雇主和勞動者之間的關系不同于傳統雇傭關系而更像商業合作關系,為雙方勞動關系的定性增加了難度,爭議經常出現。這一變化也要求高等院校在培養學生職業能力時注意增加勞動法律法規知識的普及,引入相應的案例,提高學生防范意識。第六,出于綠色環保、安全等方面的考慮,需要提升改造如化工、冶金、糧油、輕紡等傳統產業,供給側改革正是要求對這些行業去產能。在限產、減產、停產、轉產時,勞動關系矛盾容易出現激化現象,勞動爭議案件總量高位運行。隨著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勞動就業轉移分化,會加大不同群體收入分配差距,勢必會增強低收入人群的不公平感。隨著經濟結構調整的深入進行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一些新行業快速發展,新業態快速出現,勞動關系的構建和運行可能沒有先例可循,對勞動關系主管部門和企業勞動關系管理部門形成挑戰。高等院校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需要研究國家產業規劃,預測產業發展趨勢,以市場需求為指引,在培養學生過程中積極引入能夠提升大學生職業快速適應能力的教學設計。
四、勞動關系新常態下人才職業能力特點
(一)交叉融合型能力
經濟新常態下,產業變革正在影響用工形勢,經濟結構轉型升級需要的人才悄然發生著變化,主要有:工業4.0萌芽下,企業技術改造升級,“機器換人”行動大規模推進,大量低端勞動力被機器替換而退出傳統行業,而具有操作機器技能的中高端技術人才需求量在快速增大,2015年,浙江省這類人才的求人倍率已經達到了3.47。天津秋季人才招聘市場的情況表明,交叉融合型人才是當前和未來最受企業青睞的人才,這類人才的共同特點是“一體化”:會營銷、善服務、懂設計,能夠為客戶提供問題的一攬子解決方案。高端服務業、先進制造業、新興行業用工需求在迅速上升,第三產業吸納勞動力數量逐年加大,目前已經占據用工需求的半壁江山,缺人比較嚴重,其中住宿餐飲業最缺人,2015上半年比下半年行業缺工率提高25%。缺人最為嚴重的是電商產業,缺乏專業人才成為制約產業發展的最大瓶頸,電子商務的發展帶動了與之相關的計算機、文案策劃、美工設計、物流等相關人才的需求上升。
(二)職業規劃能力
在勞動關系新常態特征下,大學生就業難度越來越大,要求大學生調整擇業觀,對職業生涯進行充分的規劃和準備。“鐵飯碗”工作極其難找,到小企業發展不見得比到大企業發展更差,到私企發展也可能比到國企發展更為有利,薪資的高低不再是崗位吸引力的決定性條件,發展潛力成為決定崗位吸引力的關鍵性指標。經濟新常態要求從業者必須擁有扎實的技能和真實的本領,為此,要求學生在校期間就要對未來的職業生涯進行較為成熟的規劃,學習掌握優秀的工作技能,培養社會交際能力、溝通能力、專業能力、應對工作壓力的抗壓能力等。擁有完整的理論知識、嫻熟的技能和實實在在的本領,加上成熟的職業規劃是應對勞動關系新常態的組合利器。
(三)創業意識和能力
目前,我國高等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還不系統,創新創業教育的環境欠佳。在創新創業教育實施過程中,宣傳多、效果差,缺少新模式,難以形成新突破,比賽多但取得成果少。大學生創業普遍存在激情有余、素質不足。具體表現在:項目方向選擇脫離實際、缺乏創業基礎知識的儲備、團隊合作意識欠缺、項目開展缺少必要的資金來源、欠缺對項目包裝的能力、對項目盲目自信、過于注重高科技、忽視市場需求、創業團隊延續性問題難于解決等。
(四)職業道德
我國從古至今都注重對人的道德考量。東漢時期的哲學家王符在《潛夫論•忠貴》中提出:德不勝其任,其禍必酷;能不稱其位,其殃必大。《周易》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些典籍都認為道德對于國家的事業和個人的發展都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這一價值觀對我國歷代都影響至深并傳承至今。在當代,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在用人時無不注重個人的修養和道德修為,職業道德在勞動者職業生涯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各類社會組織在人員甄選、配置、提拔時都無一例外地對職業道德提出相應要求,大學生作為社會上一個具有較高素質的群體,應該具有相應的職業道德。這不僅是時代賦予大學生群體的責任和使命,更是保證大學生職業生涯順利發展的基礎。
(五)法律意識
2014年12月9日至11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指出,當前“我國經濟正在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復雜、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化,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會議強調,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做好經濟工作意義重大。作為與經濟發展緊密聯系的一種教育類型,與時俱進,緊跟經濟發展的腳步,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是職業教育的本質屬性。
近日,教育部副部長魯昕撰文指出,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職業教育準確認識新常態、主動適應新常態、全面服務新常態,為科學技術進步和生產方式變革培養更多技術技能人才,提升我國人力資本素質”。面對機遇和挑戰,職業教育應該堅持結合時代特點,努力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
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職業教育應落實頂層設計,加快引導中高職合理定位、錯位發展、辦出特色、系統培養,更加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首先,從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關系上來看,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正處在經濟大國向強國邁進的新階段。要實現“中國制造”走向“優質制造”、“精品制造”,實現價值鏈與產業鏈的升級,迫切需要職業教育培養的人才向中高端發展。因此,職業教育要更加重視中高端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加大技術教育在人才培養中的比重,切實提升勞動者素質和創造附加價值的能力。其次,從與經濟增長速度的關系上來看,我國正處于經濟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的階段。我們必須加快轉入創新驅動發展的新階段。創新驅動發展,不僅需要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更需要職業教育培養的生產服務一線技術技能人才,將大量創新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所以,職業教育要在穩定規模的基礎上,更多地把資源配置和工作重心轉移到內涵建設上來,深化教育教學改革,著力提升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
社會經濟的發展離不開人,人力資本素質決定社會經濟發展的質量與重量。在經濟發展出現新常態的社會經濟條件之下,人才的培養觀念也需要更新。職業教育新常態面臨的處境是,目前,我國已經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教育體系,成為教育大國和人力資源大國,但還不是教育強國和人力資源強國。提升人力資本的價值創造能力,需要合理的教育結構。所以,職業教育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就要著眼于提升人力資本素質,打通從中職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積極發展多種形式的繼續教育,形成技術技能人才成長“立交橋”。
1月17日,省職業教育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在廣州召開,省委書記對全省職業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提出要“把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同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結合起來,同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結合起來”。經濟發展新常態必然要求職業教育走現代化的發展道路,而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也是現代職業教育發展題中應有之義。
1新常態下人力資源管理面臨的挑戰
新常態為我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創新帶來了挑戰。就企業管理者而言,新常態是新事物,如何理解新常態的本質內涵,如何提高企業競爭優勢,如何提高企業經營績效,如何在新常態下創新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這都是新常態下企業面臨的挑戰。
1.1企業面臨轉型,需要人力資源適應新型企業
當前我國的經濟發展趨勢發生巨大的變化,企業為了適應新常態下的經濟市場,逐漸開始轉型,使得我國服務業呈現穩步增長的趨勢。在這種情況下,以往僅僅停留在重視人、用好人和激勵人的一般人力資源管理水平已經不能適應和滿足企業發展和競爭的需要,企業如果還是采用以往傳統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或者傳統的管理制度,將會阻礙企業的轉型,使得企業內部資源配置不完善,企業轉型失敗,導致企業失去市場競爭力。因此,新常態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創新必須適應企業的轉型要求。
1.2人口紅利的消失,企業勞動力成本增加
我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以勞動密集型企業為主,是世界以前的“大工廠”,而隨著第一批計劃生育實施幾十年以來,獨生子女占勞動力的多數,以往的人口紅利逐漸消失。依靠勞動密集獲得生產和經濟進步的可能性逐漸減少,勞動力的成本逐漸減少。尤其是進入21世紀,“劉易斯拐點”開始來臨,我國的勞動力結構逐漸產生變化,人口老齡化開始逐漸成為目前我國人口增長普遍的問題,勞動力的逐漸稀缺使得勞動成本不得不增加,這樣導致的結構就是企業需要轉型升級,從勞動密集型逐漸轉為資產密集型或其他類型。因此,新常態下,我國企業面臨極大的挑戰,一方面必須加快企業轉型升級,另一方面還要盡量減少勞動力成本,同時還需要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以保證創新。
1.3互聯網帶來的沖擊使人力資源管理面臨挑戰
新常態經濟伴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互聯網+意味著不論是互聯網企業還是傳統企業,都需要針對互聯網有一個全新的改革和升級。如果企業不能適應互聯網,則可能面臨倒閉。因此,不論是企業主動應用互聯網進行產業升級還是被動改變,其管理者都需要對人力資源管理有一個全新的思考,制定新的戰略戰術。因為對于企業而言,其獲取利益的根本都是人力資本。著名學者貝克爾(1992)曾提出,發達國家資本的75%以上不再是實物資本,而是人力資本,人力資本成為人類財富增長、經濟進步的源泉。對于處于信息化時代的企業來說,企業之間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因此,在互聯網時代如何進行人力資源的創新是各行各類企業需要思考的重要問題。
2新常態下人力資源管理的創新途徑
現今中國企業已經進入“新常態”,從“新常態”的九大特征來看,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的不斷擴大,現代化思想的普及,農村勞動力逐漸減少,經濟增長不能依靠一味地壓榨剩余勞動力,而是依靠創新和技術開發。那么,企業中人力資源管理的創新成為企業提高競爭優勢的基礎和前提,新常態下的人力資源管理創新可以從幾個方面進行:
2.1人力資源管理利用互聯網使用大數據,進一步發展e-HR
互聯網是“新常態”下的一大趨勢,互聯網時代是一個基于大數據的知識經濟時代。在互聯網時代,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會產生大量的數據,這些數據的背后隱藏著人的需求、個性特征、情感變化以及深度溝通和思想沖撞所產生的新信息和新知識。因此,在互聯網時代,人力資源部門應該學會采用數據化思維。
2.2人力資源部門主要以業務為導向,HRBP化是人力資源的趨勢
在“新常態”下,人力資源部門從發揮管理職能為導向變為支持業務為導向是一種趨勢,在如今“用戶至上”的時代,人力資源管理者更多地成為業務伙伴和戰略伙伴(HRBP),這樣,人力資源部門必須由關注“事務”轉變為兼顧“人”和“事”。目前HRBP已經不再是一個全新的概念,許多大型企業例如華為、阿里巴巴都開始設立HRBP這一崗位,通過將人力資源管理者與業務部門管理者兩者的身份相結合,在業務部設置HR職位,可以幫助業務部更好地配置人才資源。HRBP不僅僅是人力資源管理的專業人才,也是專業的業務型人才,這使得其能夠更合理地幫助業務部實現人力資源管理,進行人才創新管理,同時保證業務部門的人才供應。
2.3人力資源管理理念創新,其職能和業務將進行擴展
新常態下,組織與人之間的關系開始發生變化,企業應該去中心化,著重發展扁平化組織,在這種扁平化組織中,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職能和業務得到擴展。將組織管理去中心化,激勵員工自主經營管理,打破了人力資源管理的部門邊界和職能邊界。向左向右來說,不同部門之間的員工可以相互合作,員工的職能更廣,各部門之間也可以積極合作或互助,人力資源部員工可以與其他部門員工之間積極溝通,相互合作,擴寬了各部門的職能,使組織內部更加緊密,使人力資源工作更符合組織實際;向上來說,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政策和組織戰略相結合,成為支持企業戰略發展的重要動力;向下來說,人力資源部門員工如果更接近客戶,就可以直接與顧客進行業務交流,因此企業人力資源產品可以延伸到價值鏈上的客戶。
2.4企業的招聘渠道增加,企業招聘呈現網絡化
新常態下,一些大型企業在招聘時已經不再局限于以往的報紙、人才市場、電視廣告等渠道,而是在網上招聘信息,擴寬了招聘渠道與招聘覆蓋范圍,消除因信息不對等對企業造成的損失,從而為企業招聘到合適的人才。調查表明,全國企業中有60%的人力資源部經理認為網絡招聘是一種有效的招聘手段。有的企業甚至認為,應聘者是否能從網上看到公司的招聘信息,找到公司的主頁也是考查應聘者能力的一個隱形標準。
2.5打破組織的地理邊界,加強跨文化背景下的人力資源管理
新常態下最典型的進步是互聯網的發展,在互聯網技術落后的時代,長距離的溝通和交流存在極大的困難,處于不同國家和地區、不同文化范圍的組織被地理邊界嚴格地區分開來。新常態下,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人們可以足不出戶地了解世界各地的信息,現如今實現了經濟全球化,在這個時代,各個國家、各個地區的經濟組織將跨越地理上的邊界,彼此相互影響滲透,進而融合成一個統一的有機體。新常態下,由于地理邊界的消除,企業更加需要加強跨文化背景下的人力資源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創新迫在眉睫。進行人力資源管理創新需要優化組織的人力資源配置。企業尤其是跨國企業的人力資源配置應該去除單一化,建立具有本土化和國際化相結合特色的人力資源配置。地理邊界消除后的跨國企業中,員工的價值觀會呈現多元化,因此,要提高人力資源管理效率,就應該在企業各個分(子)公司傳達一致的企業文化,讓全體員工樹立共同的企業價值觀。
3結語
我國已經進入了“新常態”階段,人力資源管理作為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充分認識、分析和預測“新常態”帶來的各種變化,從而建立適合企業發展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只有積極創新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發揮員工的積極性,建立“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積極利用互聯網,打破企業內外部邊界,才能使企業更好地適應“新常態”階段下的經濟市場。
作者:徐何晴 單位: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參考文獻:
[1]彭劍鋒.2013年中國人力資源管理十大觀察[J].人力資源管理.2014(01):18-21.
[2]彭劍鋒.互聯網時代的人力資源管理新思維[J].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14(12):6-9.
[3]鄧海毅.新常態經濟下人力資源管理的創新及突破.現代商業[J].2015(23):131-132.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決定,把適應新常態下的經濟結構調整作為今后一個時期工作的重要內容。從前階段的發展方式轉向新階段的發展方式,也就是新常態,這要對舊常態要有個明晰的認識。
有人認為,舊常態的特點是經濟增速在10%以上,新常態則是降到796以下。實際上新舊常態不僅僅是經濟增速的區別。舊常態的主要特點是以過高的資本投入、過大的資源消耗、過度的環境污染、過低的勞動成本為代價,推動經濟的高速增長。這在一定歷史條件下具有一定的必然性。現在,多年積累的問題已經到了必須轉變發展方式的新階段。
新常態的特征應該是資本投入高效、能源資源節約、生態環境友好、收入分配公平、公共服務均等。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合理提高勞動者,尤其是普通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是走向新常態的題中之義。
針對我國收入分配差距過大的現狀,勞動力成本是否已得到合理提高,經濟發展成果是否被合理共享,是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是否成功的重要標志之一。絕不是一些人所主張的,經濟邁向新常態,需進一步壓低勞動力成本才能避免中等收入陷阱。
改革開放初期,我們缺乏資金、沒有技術,唯一的優勢就是勞動力價格低。依靠出口加工、來料加工逐步積累了大量外匯,低勞動力成本競爭也使我國勞動收入占GDP的比重一直較低,且從2000年呈明顯下降趨勢。這是造成我國居民消費率長期低迷的重要原因。
日本、韓國的消費率已經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了,中國比這兩個國家還低得多,近年來不到40%。因此,討論新常態,不能只說投資、能源、環境問題,更不能局限在百分之幾的增速上,必須把合理提高普通勞動者的收入提到重要議事日程。
近兩三年,勞動力成本有所上升,勞動報酬占GNI的比重從2008年的48.5%回升到2013年的51.1%,但還沒有達到2000奶奶的53%。許多企業已經抱怨勞動力成本提高太快,造成企業經營困難。正是基于這一點,一些官員和學者認為中國勞動力成本已經過高了。
從宏觀看,在農業勞動力轉移增量與新增勞動力總量都逐年減少的大背景下,中國勞動力成本提高,既有供求關系變化的影響,又有發展方式轉型要求的制度性“反彈”。但至今,普通勞動者總體工資福利水平仍然偏低,應當還有增長的空間。從微觀層面看,不少企業抱怨近年來經營成本上升過快,企業效益下降,外商和許多本國企業轉向境外投資。
能否得出這樣的結論,前階段中國過低的勞動力成本掩蓋了其他成本過高的弊端,在其他成本不減少的情況下,勞動力成本的提高就給企業造成了很大壓力,而勞動力成本的合理提高,有助于政府重新審視并改善企業的總體經營環境。
應當承認,雖然總體勞動力成本較低,但是我國確有一部分從業人員的成本過高了,那就是壟斷行業職工和相當一部分國企高管的工資福利過高。如果把這部分人的勞動力成本單列,普通勞動者的報酬比重將更加低下。其中最需要重視的是農民工問題。
2014年全國農民工總量為2.7億人,比上年增長1.9%。在2014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工資性收入人均增加500元,對全年農村居民增收的貢獻率為47.2%,工資性收入占全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為39.6%。2014年農民工年均收入約34368元,同期城鎮職工平均年收入56360元。
由此可見,近年來城鄉收入差距有所縮小的重要原因,是各地最低工資連續提高致使農民工工資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但把二產、三產企業發給職工的工資,其中2.7億農民工那一份算到農村居民收入,這確實是中國特色,在其他國家找不到可做比較研究的數據。
解決農民工問題,局限于提高最低工資還遠遠不夠,要落實城鄉居民平等的就業權利,實行同工同酬原則,積極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根本出路在于農民工市民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