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論述中華文化的基本精神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文化 發(fā)展 先進文化 精神文明
疑問之一:文化到底是什么?
教材第6頁給出的答案是:“我們講文化生活,這里的‘文化’是相對于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p>
經濟、政治和文化是社會生活三個基本領域(教材第10頁語)。前兩個模塊分別講了“經濟生活”和“政治生活”,本模塊講“文化生活”,教材把“這里的‘文化’”解釋為“是相對于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既順理成章又清楚明了。
但是,教材緊跟著的“專家點評”又說:“我們所講的‘文化生活’中的‘文化’是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中的‘文化’概念,它既不同于那種廣義的‘文化’,也不同于那些狹義的‘文化’?!?/p>
經專家這么一點評,疑問就產生了:
首先,“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中的‘文化’”概念主要是從文化的性質上講的,而“廣義”和“狹義”文化概念則主要是就內容和范圍而言的。因而,判斷標準不統(tǒng)一,這樣區(qū)分是不科學。
其次,就是單從內容和范圍上來講,“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中的‘文化’”也不同于“我們所講的‘文化生活’中的‘文化’”。因為,從教材的內容結構上看,一、二兩個單元講人類文化(文化是什么及文化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三、四兩個單元講中華文化(中華文化是先講中華傳統(tǒng)文化和民族精神,最后才落腳于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上來的)。因此,從空間上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中的‘文化’”只是“我們所講的‘文化生活’中的‘文化’”的中華文化部分;從時間上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中的‘文化’”又只是我們所講的中華文化部分中的現當代文化部分。
實際上,從“專家點評”的用意看,“我們所講的‘文化生活’中的‘文化’”應該是介于“廣義”文化(人類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動及其成果)與“狹義”文化(文藝科技知識及人的受教育程度)之間的一種文化(既包括意識形態(tài)又包括非意識形態(tài))。
疑問之二:影響文化發(fā)展的重要因素到底有哪些?
教材(第44頁)在“影響文化發(fā)展的重要因素”這一目題下給出兩個方面三個點作答,即:“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決定著社會制度的變化,也決定著文化的發(fā)展方向。”“就文化自身的傳承而言,科學技術和思想運動,都會對文化發(fā)展產生重要影響。”緊隨其后的一個目題則是“教育在文化傳承中”。
筆者的疑問是:為什么在“影響文化發(fā)展的重要因素”里沒有經濟和政治?又為什么要把教育另列一個目題?
教材早在前面第10頁就著重論述了文化與經濟、政治的關系,給出了“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經濟、政治決定”的結論。同一頁緊接著的“專家點評”還進一步給出了“一定的社會生產方式決定一定社會文化的形成”的結論。而且,教材第113頁的“綜合探究”又進一步指出:“文化的發(fā)展,歸根結底受經濟、政治的制約”(第113頁倒數第5行)。
其實社會制度的變革也是由經濟、政治開始的。而社會制度變革帶來的是文化性質的變化,是一種質變。正如教材“相關鏈接”(第44頁)所言,因社會形態(tài)不同,就產生了封建文化、殖民文化、新民主主義文化等。但是,文化發(fā)展除了這些非常態(tài)的質變外,更多的還是由經濟、政治推動的常態(tài)發(fā)展。如我國當前的社會主義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就離不開經濟發(fā)展和政治民主化的推動。
同時,教材在敘述科技和思想對文化發(fā)展的作用時既然說:“就文化的自身傳承而言,科學技術和思想運動,都會對文化發(fā)展產生重要影響?!惫P者以為“教育在文化傳承中”這一目真沒有必要另設。
因此,筆者認為在“影響文化發(fā)展的重要因素”這一目下應設這樣兩個方面6個點,即:一是生產方式、經濟發(fā)展水平、政治文明程度決定著文化的形成與發(fā)展;二是教育方式、科技進步、思想運動對文化發(fā)展有重要影響。
疑問之三:為什么不用“發(fā)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做單元題目?
從前兩個模塊來看,“經濟生活”落腳于“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經濟生活》第四單元題目),“政治生活”落腳于“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政治生活》第三單元題目),“文化生活”依理當然應落腳于“發(fā)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但是,教材卻是落腳于“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第四單元題目)。
其實,從教材自身的內容編排來看,正是用“先進文化”來貫串,用“社會主義”來統(tǒng)領的。教材第四單元的第97頁、第100頁、第113頁分別論述了“在當代中國,發(fā)展先進文化,就是……發(fā)展……社會主義文化”;“ 在當代中國,發(fā)展先進文化,就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 在當代中國,發(fā)展什么樣的先進文化?歷史和人民的選擇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由此可見,整個第四單元中的三課和一個綜合探究的內容編排都是用“先進文化” 來貫串的。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其所蘊含的文化內容涉及諸多方面,自古以來衣、食、住、行,為人類生產生活的基本要求,而“民以食為天”,可見食物的重要作用必然會促使飲食各方面內容不斷擴充,隨歷史發(fā)展形成具有地域與民族特色的中國飲食文化。哲學是人們觀察分析世界的思想工具,而中國飲食文化中所包含的物質與精神財富與哲學思想聯系非常密切。由賀正柏主編的《中國飲食文化》一書,從中國飲食的技術文化、茶酒文化、宴席文化、審美文化等方面著手,系統(tǒng)論述了中國飲食文化的特點與分類。此書以培養(yǎng)人才為主要定位,以普及飲食知識為基礎準則,并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體現出全新的教學理念,既是廣大學者學習中國飲食文化的優(yōu)秀教材,也是推動中國飲食文化走向世界的有益讀本。
《中國飲食文化》全書共涵蓋八個章節(jié)的內容,第一章按照時間順序重點論述中國飲食文化的生成發(fā)展成熟階段到現代中國飲食文化的新內容,層層遞進邏輯嚴密;第二章主要介紹中國飲食的風味流派文化,包括中國飲食的基本特點、風味流派、主要菜系等;第三章從中國飲食的原料文化、技術文化、命名文化三處著手,整合分析了中國飲食的原料與技術知識;第四章以茶文化和酒文化為主要敘述內容,詳細描寫了中國茶酒文化的衍生過程;第五章為中國飲食宴席文化,包括其起源發(fā)展和菜肴組成各部分;第六章為中國飲食審美文化,為飲食主體對飲食各方面的主觀審美要求;第七章主要描寫了中國飲食的民俗禮儀;第八章以中國飲食的名人趣事和科學思想結尾。
自傳入中國,便與中華文化產生了諸多火花碰撞,不同文化內容交叉融合,形成新時代的文化理念。哲學與中國飲食文化相互影響共同發(fā)展,可從《中國飲食文化》一書中,研究中國飲食文化的整體框架和內部結構,探索其與哲學的深層次關聯,以便“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為推動中國飲食文化的傳承和發(fā)展提供哲學理論助力。一方面,從理論角度看,哲學認為,人類社會由物質世界組成,人類為獲得生存手段而進行的活動是物質活動。在飲食文化的發(fā)展過程中,正是伴隨著石器、陶器等飲食器物的發(fā)明,使得飲食烹飪技藝不斷發(fā)展,美食種類更為豐富。其次,事物是普遍聯系和永恒發(fā)展的。在中國飲食文化的形成時期,統(tǒng)治者地位的不斷更替促進了農牧業(yè)的發(fā)展,夏朝形成的復合型農業(yè)形態(tài)使得烹飪原料范圍得到擴充;手工業(yè)的分工使得飲食生產方面更為細化,烹飪工具不斷更新換代,陶器取代了木制工具,油脂的使用進一步豐富了飲食產品的種類;平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升,飲食需求推動飲食市場范圍逐漸擴大,涉及祭神、宴會等各個方面,由此可見哲學理念與中國飲食文化的融合之處。除此之外,科學技術作為先進生產力的重要標志,對人類社會的生產和思想方面產生著不可忽視的影響。
科學技術表現在飲食文化中,有以“拌、嗆、醬、鹵、酥、腌、熏、凍”為主的冷菜制作技術,以“炸、炒、爆、熘、燒、扒、燉、燜、涮、蒸、烤”為主的熱菜制作技術。與飲食技術相對應,中國飲食文化中的科學思想也值得探究,《周禮》《禮記》和諸子百家的哲學思想豐富了飲食文化中的科學制作工藝。如傳統(tǒng)的“五味調和”烹飪技藝,指將“酸、苦、甘、辛、甜”五類風味的食材原料相互調和,由此制作的事物可以促進食欲幫助消化,進而使得人體體格強健、筋骨柔和。因此五味是否調和直接影響飲食之人的身體健康,是一種經過證實的有效科學飲食思想。另一方面,從實踐角度看,哲學的實踐觀在中國飲食文化中應用頗多。第一,實踐的客觀實在性給人們提供現實技術成果。在中國飲食文化中,人類依靠廣博的華夏美食原料,憑借精湛的技藝制作出精細微妙的中華美食,開發(fā)出色香味俱全的飲食材料。第二,實踐活動是一種有意識、有目的的主觀能動性活動,在飲食文化中,如書中所述閩菜注重原料的本味和質地,因此制作時非常注重刀工,其工藝有“切絲如發(fā)”的美稱,且閩菜善用糖、巧用醋,菜品去腥爽口,盡力保持食材的自然風味。第三,實踐是一種社會歷史性活動。中華大地幅員遼闊,受社會歷史條件的影響與制約,構造出南北海陸各具特色風格迥異的中國飲食形式。例如沿海地區(qū)因海鮮豐富,蝦魚蟹等食法多樣形成海濱風味;崇山峻嶺之地山野盛產動植物,飛禽走獸都是當地人喜愛的食材,形成山鄉(xiāng)風味;廣闊無垠的草原上牛羊成群,肉類鮮嫩肥美,形成平原風味;信奉伊斯蘭教的民族又衍生出具有代表性的、口味清淡且食材要求嚴格的清真風味??梢婏嬍澄幕械目陀^實踐受歷史制約并不斷向前發(fā)展。除上述幾點之外,哲學所蘊含的辯證法、歷史觀、唯物論等思想,與中國飲食文化的融合之處不勝枚舉。中國美食滿足了人們的生存需求,哲學豐富了人類的精神世界。借助《中國飲食文化》一書,將形而上的哲學思想與形而下的飲食制作進行跨學科融合,既提升了飲食制作技巧,又豐富了相關哲學知識,既助雅興又增知識,可謂一舉兩得。
作者:張爽 單位:河海大學學院
關鍵詞:水墨人物畫;寫生;造型;書寫性;用水
現代中國畫教育,寫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課題,特別是水墨人物畫,水墨人物寫生更是一個必修的重要過程。在水墨人物寫生中,會遇到不同的人物形象,人物形象不同,感受就不一樣,也就會出現各種新問題,水墨人物寫生也就是表現感受,解決問題。造型觀念的培養(yǎng),造型能力、筆墨技巧的提高,都可以在水墨人物寫生的過程中來完成,為水墨人物畫創(chuàng)作積累豐富的素材。水墨人物畫是在傳統(tǒng)寫意人物畫的基礎上,吸取了西方藝術的元素,借鑒現代造型意識、造型觀念、造型方法,而產生的新興畫種,這是寫意人物畫的延續(xù)。在水墨人物寫生的過程中就必須把握好一個方向,即水墨人物寫生不是用毛筆畫素描或速寫,也不是工筆人物畫的線描稿子,水墨人物寫生必需延續(xù)寫意人物畫的寫意精神,把寫意精神貫穿在整個寫生的過程之中。[1]
1 布局
水墨人物寫生是利用中國畫特有的工具材料,以水墨的表現形式來表達對模特對象的感受。但由于中國畫工具材料的特殊性,筆墨一旦落在宣紙上就無法更改,而且筆墨具有偶然性,難以控制,寫生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要認真對待。面對模特,首先要研究畫面布局及人物形象的塑形,在胸無成竹的前提下,落墨之前還是用炭條或淡墨起稿完成。構圖是外來語,在中國畫的傳統(tǒng)理論中,構圖即經營位置、置陳布勢、章法、布局等意。中國畫的構圖有自身特性,講究平面裝飾性,體現中華民族的人文意識和儒、道、釋的文化思想。而水墨人物畫的構圖是在繼承傳統(tǒng)的基礎上,又吸收了西方藝術元素,使表現形式得到擴展,審美觀念也更加豐富,水墨人物畫的構圖則更加靈活。在水墨人物寫生中必然要根據寫生的模特姿態(tài)、環(huán)境、角度、畫材大小等等,合理安排人物形象在畫面中的布局,水墨人物寫生的構圖隨著寫生的深入而最終達到完善?!敖洜I位置”目的就是為了“氣韻生動”。在水墨人物寫生進程中,處理好畫面的黑白、虛實、疏密、開合、起承等關系,有時為達到所需意境的表現,可以完全拋棄已有的寫生環(huán)境,主觀處理添加與人物相協(xié)調的背景,在畫面布局上追求“意”的表達,而不是西方藝術寫生那樣的客觀再現。水墨人物寫生由于受環(huán)境、模特姿態(tài)、角度等等因素限制,在構圖上肯定不能以創(chuàng)作構圖來要求。但在寫生中要有意識地把創(chuàng)作思維帶進寫生習作之中,通過寫生的形式來幫助創(chuàng)作構圖的訓練,一副好的寫生習作處理得當也可以是優(yōu)秀的作品。
2 起稿
水墨人物寫生首先遇到的就是人物造型問題,現代水墨人畫的教學主要是學院教育,在進行水墨人物寫生學習之前,基本上都經歷了素描造型能力訓練的過程,而水墨人物畫在工具材料、造型意識、表現形式等方面都發(fā)生了變化。如何運用筆墨造型,這就是水墨人物寫生最主要的學習目的。在起稿階段,人物形象的塑形必須符合水墨人物畫以線造型的基本要求,現代水墨人物畫是在傳統(tǒng)寫意人物畫的基礎上,吸取了西方藝術的造型元素、造型意識,所以不能完全拋棄光影明暗,并通過墨色的變化來追求人物形象的體積,只不過是淡化了明暗、體積,追求二維的平面和結構,以符合傳統(tǒng)中國畫的形式語言要求。面對模特,要認真研究模特的形體結構和特征,感受模特神態(tài)和氣質,把理性與感性相結合,以線造型,通過線條的疏密、粗細、輕重、長短、虛實、曲直等等,意向表現出人物形象的形體結構關系。稿子也要做到符合中國畫的寫意精神,以心應物,移情于物,充分表達出模特對象的形體結構與精神內涵,做到形神兼?zhèn)?。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稿子不是素描、速寫,不能過分注重人物形象的真實性、客觀性以及光影體積。起稿過程其實就是一個感性與理性相結合的塑形過程,是為下一步的筆墨表現做準備。這一過程對于初涉水墨人物寫生者來說極其重要,當筆墨造型的能力達到一定水平,能夠把控筆墨造型時,這一過程可以簡單化。故而,很多畫家只需用手指在紙上做點痕跡找出人物的比例結構,就可以直接用筆墨來完成水墨人物寫生形象的表現。
3 筆墨造型
稿子階段完成后,接下來就是筆墨語言的表現問題。有了稿子作為筆墨造型的依據,那么,如何通過用筆用墨來表現寫生的人物對象和主觀情感,以及筆墨的文化內涵。在筆墨寫生過程中,中國畫工具材料的特殊性,以及水墨人物畫以線造型的基本要求,不能拿著毛筆畫素描,也不能用毛筆畫水彩。由于中國畫的材料、工具的特殊性,筆與墨在宣紙上的效果無可預料,具有一定偶然性。并且水墨畫是筆墨落在紙上就不可更改,在寫生落墨前還是要對人物的筆墨塑造要有個總體的預先安排,勾勒、皴、擦、點染成竹在胸,一氣呵成。特別是對人物五官筆墨的處理,人物形象的形神主要就在于人物五官塑造。五官在人物整體中是個細小的局部,用筆、用墨就更要嚴謹,因為嚴謹就可能出現過于客觀的描摹。因而對于人物五官的塑造,筆墨關系不能被客觀形象所束縛,主觀隨意而不失人物形象結構的表現,要見筆、見墨,抓住人物形象特征,做到形神兼?zhèn)?。水墨人物畫同寫意人物畫一樣是以線造型的藝術,線是人物的結構,線是畫面的骨架,線是中國畫的精神脊梁,有了線,墨、色才有依托。水墨人物畫寫生在下筆落墨時必然要考慮到筆墨的寫意精神,用筆的“書寫性”。水墨人物畫寫生中,線條的表現能力與修養(yǎng)主要來源于對書法的研習,通過對書法的練習,以鍛煉對毛筆的控制能力,增強線條的力度和韻味。西方繪畫也用線,西方繪畫的線就是一種象征性的符號語言,在用筆上也不做特殊要求,不具有獨立的審美價值,更不具有象征性的精神內涵與文化意義,主要就是為了物象的造型,線條最后還會消失在物象的形體之中。中國畫的線在繪畫中是最為主要的部分,除了有對物象的造型功能之外,還具有一定的審美價值,承擔著特有的精神內涵和文化意義,具有多重功能,而且其造型功能都是為了審美、精神、文化等功能。[2]
為了突出水墨人物畫筆墨的“書寫性”,線條主要以中鋒行筆。中鋒行筆的線條飽滿、剛勁而有力度。中國畫與書法在工具材料上的相同,決定了兩者之間也具有相通性,這就是前人所說的“書畫同源”。水墨人物寫生中的筆墨同樣是要求“骨法用筆”“氣韻生動”,用筆要有“寫”的感覺,而不是劃。氣韻貫通,要見筆、見線、見墨、見形。一定要注意毛筆中水分的控制,行筆要慢而勻速,山水畫大家黃賓虹把用筆總結為平、圓、留、重、變,用筆要平,就是行筆要穩(wěn)健而勻速,如錐畫沙;用筆要圓,就是線條要有張力、彈力,如折釵股;用筆要留,就是線條要能留在紙上,力透紙背,如屋漏痕;用筆要重,就是筆落紙上要有力量,猶如高山墜石;用筆要變,就是豐富性,各種用筆交替運用,要求變化,變則通則化。水墨人物寫生中,用筆的“書寫性”只是原則,不能死搬硬套,完全按照書法的用筆方式。比如說書法行筆中的牽絲連帶等,在水墨人物畫中用得不好會感覺有點做作。在水墨人物畫寫生中依勢而筆,率性自然,以中鋒為主,中鋒、側鋒、逆鋒等交替運用,豐富筆墨語言的表現力,從而使畫面達到生動靈透的感覺。在這個落墨的過程中,要注意不能因稿子就拋棄模特,而只專注于稿子的描摹勾填。稿子只是作為筆墨造型的依據,故而在這個階段要把活動的模特與稿子相結合,用筆用墨要跟著模特的變化而調整。這樣,筆墨語言才靈活,才有生氣,人物才有神采。
筆是墨的統(tǒng)帥,墨靠筆的運行而展現,筆有筆法,墨有墨規(guī)。然而中國畫筆墨語言豐富的表現力,完全得力于水的運用?!叭收邩飞?,智者樂水”,這是中國圣賢對“水”的態(tài)度與體悟。打開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大門,“水”是一個不可缺少的描寫對象。大禹治水的傳說故事,先人就看到了水的禍害與可利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水”成了君子于淑女以德相知的紐帶,而成為千古絕唱;“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水”則突顯了有志男兒的政治抱負與胸懷;“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表達了文人墨客對“水”的依戀。水是中華文化的靈魂,水是中華文化之精髓。作為中華文化的一部分――中國畫,也離不開水。中國畫是以水為主墨色為輔,在中國畫的發(fā)展歷程中,前人過多地去談論用筆用墨,很少有人去關注水在中國畫中的作用,故而對水的論述也就很少。對水的關注較多的是山水畫家黃賓虹,《黃賓虹談藝錄》中有兩段文字是黃賓虹對于用水的論述:“古人書畫,墨色靈活,濃不凝滯,淡不浮薄,亦自有術。其法先以筆蘸墨,墨倘過豐,宜于硯臺略為揩拭,然后將筆略蘸清水,則作書作畫,墨色自然滋潤靈活。縱有水墨旁沁,終見行筆之跡,與世稱肥鈍墨豬有別”,“用水在墨,更在筆。筆含水多稱濕筆,筆含水少稱渴筆。濕筆、渴筆,作畫時都要用,都是在變化的。先是濕筆,用到后來成渴筆。但濕筆不可成墨豬,渴筆不可成枯木,垢道人下筆潤含春雨,干裂秋風非一時之功。要在運筆的徐疾、提按、頓挫、點垛、轉折上多練習”。與論述極其豐富的筆法、墨法相比較,黃賓虹對用水的論述也只寥寥幾筆,簡單地講了水與墨、水與筆的使用方法及產生的效果?!肮湃四钣谟盟窕?,仍在筆力,筆力有虧,墨無光采”。[3]可能是過于注重筆墨的文化內涵從而忽視了水的存在。筆需要水來求潤,墨色需要水來求變,畫面韻律要有水來求動。沒有水,用筆可能就干澀板滯;沒有水,墨色可能就單一、呆板而無生氣;沒有水,畫面酣暢淋漓的韻律也就平淡而無層次。筆的輕、重、疾、緩,墨色干、濕、濃、淡、焦,人物形象的特征、神采,繪畫者的情感、精神、修養(yǎng),以至于筆墨的文化內涵,完全取決于對水的運用,對水的把控能力,這是一個長期訓練積累來的經驗。“上善若水”,“水”利而萬物生,水是無形、無色、無味,具有很強的靈活性和兼容性,而這種靈活性和兼容性恰好體現了中國畫無形的寫意精神。在水墨人物畫寫生訓練中,除了用筆的“書寫性”,更多還是在于訓練對水的把控能力,水的無形無色,水性的呈現寄托于墨色的變化,水才是中國畫的靈魂。因而,在水墨人物畫的寫生中,不能把水看作是洗筆調墨的材料,而是潤筆醒墨提神的媒介,惜水如金。[4]
水墨人物寫生訓練是人物畫家必不可少的課題,是筆墨繪畫語言的錘煉過程,更是畫家藝術修養(yǎng)的一個修煉過程。所以,水墨人物寫生作品同樣是畫家道德情操的體現。寫生過程中,畫家不能被客觀對象所束縛,應該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尋求一種隨性、自然、質樸的寫意境界。
參考文獻:
[1] 畢建勛,杜娟.水墨人物畫寫生與創(chuàng)作[M].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2004:1-2.
[2] 岳增光.名家寫生[M].成都:四川美術出版社,2006:1-4.
[3] 黃賓虹.黃賓虹談藝錄[M].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2007:76-77.
香港光華新聞文化中心主任。生于1955年,祖籍湖南省安鄉(xiāng),是臺灣詩人、作家,曾任職中國時報系副刊主任及副總編輯,《VOGUE》和《GQ》總監(jiān),Hit91.7電臺臺長,《TO′GO》旅游雜志發(fā)行人,“閱讀地球”文化事業(yè)創(chuàng)辦人,臺北市政府新聞處長,中央通訊社常務監(jiān)察人。
羅智成上任香港光華新聞文化中心主任已經三個月了。他曾在任臺北市長時,擔任臺北市政府新聞處長,外界普遍視之為“親信”。對此,羅智成感到很無奈,卻也只能“逆來順受”。他說,媒體以他與的關系做文章,這是“強連結”,自己雖有公職經歷,但時間并不長,基本上仍是個“文化人”,光華中心主任的任命,是單純的“專業(yè)考慮”。
履新不久的羅智成仍一襲黑衣,坐在白色的沙發(fā)上。他似乎有點不習慣,說“我們還是挪到那個角落吧”,他指著黑色的方桌和背靠椅。正如他寫過的詩:“循憂郁以求瑰麗甜蜜的智慧,我秘密供奉黑色鑲金的美學。”羅智成幾乎是無黑不歡:衣飾以黑色為主,所有詩集的封面僅有一本不是黑色。不過,他到光華中心不久,對左側的活動室作了調整,重新布置,演講廳似乎寬敞了,讀書翻報閱刊的場地更明朗了,還辟出一塊空間,設置品咖啡聊天角。新添置的清一色白色沙發(fā),據說是由喜黑成性的羅智成親自欽定的。
喜歡香港情調
懷孕在身的羅智成夫人,隨丈夫來香港。6月11日夫人在香港誕下一名體重三公斤的兒子,再獲麟兒,羅智成一臉喜悅。有人問他,這“港仔”是否在廣華醫(yī)院出生,羅智成一臉不解,反問道:“為什么是廣華醫(yī)院?”問者說,當年就在廣華醫(yī)院出生哦,羅智成響應道:“還好不是廣華醫(yī)院?!?/p>
有了“港仔”,羅智成對香港更有感情了。羅智成年輕時就開始關注香港,在《中國時報》任職時常去香港。那還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尚是“單身漢”的羅智成,常去香港旅游,被香港高度自由和國際化的生活方式所吸引。他說,喜歡香港的情調,那時香港的購物、美食都吸引人,近年卻少去香港,而到上海的時間多了。
有評論如此描述羅智成:自稱“大腦過動、精力過剩”的他,總在不同領域中往返。他的腦袋里沒有“界”字,只有“玩”字。他寫詩、評論、攝影、繪畫、收藏,曾擔任報社編輯、雜志發(fā)行人、電視節(jié)目制作人、電臺臺長、新聞處長、出版社負責人……被臺灣文壇形容為“無法歸類的創(chuàng)作者”。在臺北等待香港政府核發(fā)工作簽證的那幾個月,他一直在“惡補”有關香港的信息,也跟香港的臺商團體、傳媒界及文藝界等各界人士接觸,到香港大學、城市大學聽論壇,找文化界朋友聊天,每天會見各路人馬,希望能在上任前盡快熟悉狀況。他始終對華人社會的城市文明有濃厚的好奇心。他認為,當下親歷香港社會轉型的現場,是“歷史上最好的時期”。羅智成曾在《聯合文學》雜志發(fā)表城市觀察系列文章,探討城市文明,他認為,香港在城市文明方面具有濃厚經驗,是“城市治理的奇跡”。他說,要趁到香港就任的機會,對香港做有深度而系統(tǒng)的觀察,更計劃撰寫“香港城市論述”。在香港才幾個月,羅智成就有新的感受。他說,臺灣是多元文化社會,普遍尊重文化,而香港就像古董錢幣收藏俱樂部,如果香港要打敗上海,必須要有多元文化價格的東西。
在11年前出版的《南方朝廷備忘錄》一書里,羅智成就寫道:旅行和“浪漫主義”一樣,深蘊著某種煽惑人心的能量,讓人們忽略現實的細瑣、超越現實的束縛,陶醉于陌生或未知經驗的探索與感動中。“這樣的能量,來自‘新鮮’或‘新奇’的悸動。因為‘旅行’和‘浪漫主義’一樣,都充滿了‘異國’、‘異樣’的元素。例如:浪漫主義的藝文作品中,持續(xù)吸引我們的,往往是某種遠距離的事物――離當下的場所很遠的地方、離當前的時刻很遠的年代,或離這個現實世界很遠的神話或想象。旅行也一樣,不論出國或國內旅行,我們都是在收集、感受一些迥異于日常生活的美感經驗或角色扮演。像氧替代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這些‘新奇’或‘新鮮’的因素,刺激著我們的官能,更新著我們的生命。”“也因為這樣的元素,使得‘旅行’和‘文化沖擊’有了宿命的聯系?!薄啊墒?他們怎么會是這樣的呢?’一次又一次的,走在異國或異地街頭的旅者,訝異地想著,一邊學習要用怎樣的態(tài)度來面對這些‘沖擊’著他的‘異國元素’?!?/p>
沖擊著羅智成的香港“異地元素”,令他對香港的城市管理和文化著迷?!俺鞘心壳耙咽侨祟愇拿魑ㄒ坏恼嬲枧_。香港不僅是中國跟世界接軌的平臺,也是亞洲跟世界接軌的重鎮(zhèn),非常吸引我。我是沖著香港而來香港的?!辈贿^,如今從觀光客變成居民,要跟香港的現實互動,心情與當年有所不同。他感受較濃的是房價飆升、貧富懸殊擴大、社會階級分化。在羅智成的印象中,八九十年代的香港是“東方好萊塢”、流行文化的代名詞、消費的天堂,讓臺灣向往?!艾F在和其它城市相比,香港倒不見得那么強了。但香港依然是一個傳奇的城市,已被大量觀點論述,要等我住上一段較長的日子,才會有新的觀察,有特別的詮釋?!?/p>
臺灣的文化魅力
“一個城市有沒有文化,看看又窮又丑的男生能否追到漂亮女生就可作出判斷。世界各地的華人城市中,唯有臺北和北京能勉強做到,不必門當戶對,有多元文化和價值空間,財富不是唯一的追求。這就是臺灣的魅力,是一種軟實力?!绷_智成說,這個城市的人性化、方便、安全、友善,是依循市民的直覺發(fā)展出來的,它沒有氣勢磅礴的高樓,顯得很擁擠,不過,三步五步之內肯定能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雖然小,至少是自己擁有的小空間,社會各階層不乏文藝少女少年。問到臺灣軟實力,他作了如下回答――
問:你如何界定什么是“軟實力”?
答:除了政治經濟軍事強勢資源以外的實力都可以是軟實力。它訴諸的是人類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而非恐懼。它不僅僅是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更是一種價值系統(tǒng)及其顯現,是社會體質、生活經驗、生活價值、生活態(tài)度。軟實力是難以量化的東西,是一個質的呈現。
問:從華人文化的角度,你如何比較幾個主要華人城市?
答:在二十世紀后半世紀的某段時期,臺灣社會是全球華人社會唯一站在華人主體思考和發(fā)展文化的社會。當時,香港還是一個被殖民的地方,中國大陸困于及周遭的反文化氛圍,整個社會磨損了好幾十年。新加坡為了它的多元的種族,后來也關閉了南洋大學。所以整個地球上把中華文化視作文化主體發(fā)展的,就只有臺灣社會。這事情意義重大,不過整整半個世紀的積累轉化,卻被其它更戲劇化的事件掩蓋了――要談軟實力,我強調要看到這一點。臺灣社會的優(yōu)點,因中國大陸的崛起、香港的回歸等事件,相對而言被忽略了。
問:你心目中,臺灣最令人傲視的是什么?
答:臺灣這幾年可以量化的東西比較看不出成就,但質的東西,卻越來越可以感覺到。臺灣最珍貴的,可以傲視亞洲的一點,是社會平等。不管在歐美、日本、香港,大都階級性很強烈,可以感受到階級意識對當地人的負面影響。階級怎么造成有各式各樣的原因,有些是種族上的,有些是傳統(tǒng)的血統(tǒng)或世襲,有些是政治上的,而更多時候是來自所謂的貧富差距。在那些社會作為一個窮人,似乎必須充滿內疚,到哪兒都充滿被歧視的感覺,“對不起,我不該在這,我只能消費這么多……”
問:你是說臺灣的階級意識是最不明顯的?
答:對。窮人富人共享同樣的價值觀,甚至擁有共同的生活經驗。人類放縱裸的競爭,弱肉強食久了就會過濾、沉淀出階級社會。臺灣目前還沒這樣。忠孝東路四段二一六巷的珍珠奶茶攤檔,有錢人住在樓上,他下來吃,或開奔馳來吃,窮人、學生坐著捷運也來吃。臺大附近公館的東南亞戲院,有錢人進去看電影,窮人也去看電影。他們共享某種共同經驗和社會價值。在一些社會,有錢人有有錢人的美德,窮人有窮人的美德,這兩種美德是不一樣的。有錢人的美德包括品味,慷慨,某種禮貌和教養(yǎng)。窮人的美德就是順從、服務、本份等。在臺灣兩者卻基本一樣,富人也不能太擺譜太囂張。臺灣人判斷一件事不會把富和窮擺在最前面。雖然貧富差距越來越大,但貧富并不必然決定社會的階級。一個攤販一年的營業(yè)額一千萬臺幣,從外表怎么看他都不是擺富的,而去攤檔消費的白領階級衣著體面光鮮,可他們卻比他窮很多。要衡量一件事會有多種價值觀和標準,但總有一兩條能比較舒服地套用在自己身上,有時候理想、興趣、公益、個性都可以是某種價值,你只要有點個性,什么都不能屈服你,因此在臺灣每個人都活得蠻理直氣壯的。講臺灣的軟實力,因為臺灣人的參考坐標不只是錢,考慮事情時,有比較多元的價值,這讓臺灣的文化創(chuàng)意有了存活發(fā)展的空間。
問:你如何解讀人們常說的文化創(chuàng)意?
答:臺灣當局最近推出六個戰(zhàn)略性策略性新興產業(yè):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醫(yī)療照護產業(yè)、生物科技產業(yè)、精致農業(yè)、觀光旅游產業(yè)、綠色能源產業(yè)。一方面代表著未來產業(yè)競爭的趨勢,另一方面也包括臺灣政府或臺灣社會對自我評價的結果。在這些方面,我們有基本優(yōu)勢,科技、教育、自然資源,特別是廣義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養(yǎng)的社會基礎,以及文化創(chuàng)意。文化創(chuàng)意的領域很寬廣,文化創(chuàng)意包括三個大范疇:文化產業(yè),文化創(chuàng)意加值產業(yè)和加值文化的措施。臺灣在這些方面,有著相當大的優(yōu)勢。臺灣早年以中華文化為主體,要跟現代世界打交道,就必須在中華文化基礎上,融合現代性、民主性、開放性、多元性,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臺灣就形成一個充滿開放、包容甚至進步特質的中華文化,這和當局早先要去推廣的純粹、傳統(tǒng)的中華文化,已經不一樣了,它包容了西方的民主和自由,很深的本土情感與在地化精神,甚至到后來,兼容并蓄的后現代思維都吸收進來了。在臺灣華人社會,已經把后現代的思維融入主流價值的一部分。
問:怎么理解后現代思維?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綜合性學習開發(fā)資源語文實踐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設置了“綜合性學習”,它成為體現“課程標準”精神、引導語文教學改革的一大亮點。人教版語文教材從三年級上冊開始,分別在兩個專題中安排了綜合性學習。到了五年級,有了整個單元的“綜合性學習”,它是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重要途徑,是對語文學習的提升與拓展,讓每一個學生都帶著問題主動走出教室去觀察、實驗、調查、訪問,使教師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組織者和指導者。
在實踐中,我們欣喜地看到它給語文教學帶來了勃勃生機。然而部分教師和學生對綜合性學習的認識還存在著偏差,認為綜合性學習費時費力,對提高考試成績效果不大。花那么多精力去搞綜合性學習不合算。通過教學實踐,我認為這種認識是錯誤的,是急功近利的表現,是與新課程理念格格不入的。那么如何發(fā)揮好綜合性學習的作用,讓它為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服務呢?
一、有效開發(fā)利用學習資源,體現綜合性學習的開放性
語文綜合性學習無論是內容、組織形式還是學習資源的開發(fā)利用都具有開放性的特點。然而,在實施過程中,許多教師對語文學習資源開發(fā)利用得不夠。教師不能充分利用學校、家庭和社會教育資源。把語文學習引向社會實踐,把社會實踐融入語文學習。這需要教師轉變觀念,拓寬視野,培養(yǎng)識別語文課程資源的敏銳眼力,開發(fā)語文學習資源,特別是要調動學生留意并關注身邊可利用的語文學習資源,在教師的指導下,組織加工、優(yōu)化整合,使之成為語文綜合性學習課程。如:在小學語文四上第七單元《成長的故事》的綜合性學習中,學生既可以從書籍、報刊等方面了解偉人、名人的成長故事,又可以了解身邊的人物,甚至自己的成長經過。這樣不僅能拓展學習資源,而且能觸及學生思想和情感的深處,是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審美教育、情感教育的絕佳時機。而教育資源也顯現出其獨特的優(yōu)勢。在活動中,學生的閱讀面之廣大大出乎意料,從古至今,從中國到世界,可謂應有盡有。資源的開放使學生的閱讀更具個性化,也必將帶來更為開放的創(chuàng)造與活力。
二、緊密結合語文學習內容,注重綜合性學習的探究性
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整體性特點主要體現為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和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fā)展。語文綜合性學習主題的選擇范圍包括學生本人、社會生活和自然世界。所以,任何主題的綜合性學習都應該體現個人、社會、自然的內在整合。語文綜合性學習主要體現為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fā)展、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溝通、書本學習與實踐活動的緊密結合。如:小學語文五上《遨游漢字王國》綜合性學習中設置了兩個主題:“有趣的漢字”和“漢字,我愛你”。在活動時,我以專題方式來組織教學,圍繞“有趣的漢字”開展了解漢字歷史、猜字謎、找諧音字、諧音笑話等一系列活動,圍繞“漢字,我愛你”,開展了解漢字起源和歷史、搜集錯別字、欣賞書法藝術、學寫簡單的調查報告等活動?;顒訃@兩個主題,給學生自主選擇的空間兩個專題的探究各具特色,充分體現了漢字的個性解讀特色和學習中的合作意識。活動培養(yǎng)了學生多種能力: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的能力、運用語文知識的能力、表演能力、寫作能力,促進了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發(fā)展??v觀整個活動進程,學生擴大了課外閱讀面,文學積累不斷豐富,知識與能力得到了提高。多樣的學習方式,使學習過程充滿樂趣,方法進一步更新,學生得到共同進步。在整個活動中,圍繞語文目標,緊扣探究的主題作了重點的研究,突出了活動的專題性。
三、引導學生參與體驗語文學習活動,實現綜合性學習的實踐性
葉瀾教授說,能力就是當所有的知識遺忘時,剩下的那部分。即只有學生在參與、體驗、感受時,才能做到知識的真正內化,當前,在語文綜合性學習中,存在對“學習過程”認識不足,把學習活動的過程僅僅當作實現目標的途徑和手段。其實,綜合性學習的過程是一個實踐的過程,它強調學生的親身參與,強調學生的實踐體驗。實踐既是改變語文學習方式的要求.又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基本途徑。如小學語文四上第五單元《燦爛的中華文化》綜合展示活動,就不僅僅是收集一些反映中華文化的圖片和資料,還可以深入地分析某一種中華文化的起源和發(fā)展,了解其對社會發(fā)展的作用及人們對他的態(tài)度等。這樣,“中華燦爛文化”的文化味就更濃。
關鍵詞:對外漢語 教師 素質
對外漢語教學是一門年輕的學科。其基本含義是把漢語作為第二語言對母語為非漢語的外國人,甚至國內少數民族進行漢語教學,它的本質所在是第二語言教學,更確切地說是第二語言漢語教學。因此它不僅應遵循第二語言習得的普遍規(guī)律,而且還應遵循漢語語言學習的特殊規(guī)律。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化,我國的國際地位越來越高,世界各國來華學習漢語的人越來越多。但我國對外漢語教學的師資現狀卻遠遠落后于時代的需要。對外漢語教學是一門嶄新的學科,是一項極富挑戰(zhàn)性的工作,是一項科學性、知識性、藝術性很強的工作,它需要每位教師都具有較強的綜合素質。
一、 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對外漢語教學是一項國家和民族的事業(yè),是弘揚中華文化、擴大對外開放國在世界上影響的一項偉大事業(yè)。對外漢語教師要有高度貴任感和使命感。對外漢語教師不僅僅是在從事教授漢語的工作.還是在從事關系到國家和民族事業(yè)的工作。從事對外漢語教學工作本身就愈味著承擔了讓世界了解中國的政治使命。這就要求對外漢語教師要以愛國主義熱悄向世界傳授漢語、傳播文化、介紹中國。要熱愛祖國的語言和文字,熱愛民族文化,具有民族精神和民族自紊感,要有敬業(yè)精神和奉獻精神,超越狹隘的功利愈識,始終保持熱忱的教學態(tài)度,做教授漢語、傳播中國文化、結交世界朋友的準“外交官”。 在對部分對我國有誤解和偏見的留學生,要以國家利益為重,讓事實來說話,逐步改變他們對我國的看法,切勿橫加指責、態(tài)度粗暴。對留學生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要熱心幫助,但也要掌握分寸,注意東西方文化的異同。不僅要在外在形象上體現漢語教師的美德.用良好的言談舉止?jié)撘朴赜绊憣W生的品德,吸引更多的漢語學習者和漢民族文化愛好者,還要努力增加親和力和凝聚力,樹立教師威信,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維護自己的人格、國家的國格,維護國家的尊嚴。
二、 扎實的專業(yè)功底
第二語言教學的支撐理論包括語言學、教育學和心理學。這三方面的知識是一位對外漢語教師所不可缺少的。
語言學也是一門科學,是研究語言的本質結構起源和發(fā)展的科學。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一套復雜的符號系統(tǒng),是隱藏于大腦中的一套規(guī)則,是思維的工具,還是文化的重要載體。明確這些,對外漢語教師才知道對外漢教學要滿際的原則、系統(tǒng)的原則、認知原則和文化原則,才知道教外國人漢語,至少包括了三方面的教學內容:一是聽、說、讀、寫等言語技能;二是漢字、詞匯、句法、篇章、語義、修辭、語用等知識,三是影響交際的文化因素。教師要做的就是“通過適當的方式、方法和技巧,把語言知識、語用知識和有關的文化知識轉化為學習者的言語技能和言語交際技能?!?/p>
教育實踐的各個方面,包含著各種各樣的心理活動,涉及了眾多的心理學知識,對對外漢語教師的知識結構來說是絕對必要的。對外漢語教師注意學生學習漢語的動機、學習策略以及興趣性格等心理特征,符合現代教育觀念。舉例來說不同性格的外語學習者會采用不同的學習策略:外向型的學生有利于獲得更多的實踐機會,但他們往往不十分注重語言的形式;而內向型的學生學習外語時則更善于對有限的語言輸入進行細致的分析。
在外語教學中,我們總是要考慮,如何設計一個類來滿足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學習規(guī)則,怎樣做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梢?,一個對外漢語教師的教育學知識直接影響到他的教學設計和教學效果。
三、 廣博的中國文化知識和外國文化知識
語言與文化有著共生、相屬、相依的密切關系。在第二語言學習中,語言的理解包含著文化的理解,語言的理解需要文化的理解。對外漢語教師應掌握一定的中華文化和世界文化知識,尤其是中國的民情風俗、歷史發(fā)展、地理概況、各類藝術及中國人的價值觀念、思維模式、行為規(guī)范、審美情趣、等等。教師需要知道如何在對外漢語教學中傳播中國文化,幫助學習者通過了解中國文化的方式來開掘提高漢語水平的潛能;需要知道怎樣寓文化價值觀于語言教學;需要知道如何應對異文化的碰撞。對外漢語教師能夠把視野投入到更廣闊的文化領域中,接受、對比多種文化的差異,并能從文化中尋求異文化交際差異的根源,從而利于留學生盡快消除文化沖突。因此,掌握中華文化知識及跨文化交際能力是對外漢語教師必備的素質。
四、 良好的課堂教學能力
課堂教學時語言教學的基本教學形式,是語言教學最基本的實踐。無論是作為一名教師或作為外語教師,教學能力在其中所占有的地位是不需要讓大家產生任何顧慮的,是我們所從事工作的一個最為基本的能力與要求。外語教學是一種特殊主體,教師的教學能力,當然因為我們所教授的學生之間有著明顯的差異。對外漢語教師和任何專業(yè)的教師一樣,要用自己的知識和人格魅力去吸引學生,用自己對工作的投入和對學生的關心去感動學生。良好的課堂教學能力主要體現在對教學內容與教學對象的熟悉、語言點的把握、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課堂教學的技巧、普通話水平、應變能力、教態(tài)、板書等幾個方面。教師還應尤其熟悉第二語言教學法知識并能熟練的運用,以此不斷的提高自己的教學效果。
六、廣博的人文學科知識
時代的發(fā)展和學科的綜合性要求對外漢語教師能夠對多個學科領域有一定的涉獵并不斷充實自己的知識庫。對外漢語教學是綜合的學科,多學科的交叉影響以及漢語學習者學習目的的多元性需要教師具備廣博的人文學科知識。例如,教師能尊重并正確地理解中華文化,具有一定的中華文化、中國文學和中國社會的背景知識,特別是與漢語交際直接相關的文化知識;具有一定的語言學、社會語言學、心理語言學、語言學習理論和教育學等理論知識,了解語言學習和習得的過程和規(guī)律,能結合教學進行一定的科學研究;能夠精通一門乃至多門外語;能夠熟練使用電腦等現代化教學設備以及適當的歷史、地理、政治、文學藝術等學科知識。
七、較強的科研創(chuàng)新能力
創(chuàng)新是時展的要求,是教師工作特殊性的體現,是教育工作中有所建樹的源泉。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但往往查遍資料也找不到現成的切實有效的解決辦法,這是因為漢語語言學和對外漢語教學理論界至今尚未完全解決這些問題。這種現狀就要求教師必須邊備課、邊研究、邊探索,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對外漢語教師必須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應從事一定的科研工作。具有撰寫科研論文的能力,能夠將自己的思考成果通過語言文字、數據以及其他的符號形式流暢地表達出來。對外漢語教師也要以自己平時的教學感染和帶動學生從事漢語教學的創(chuàng)新研究。只有這樣我國的對外漢語教學才會培養(yǎng)出越來越多的高級人才,對外漢語教學事業(yè)才會蒸蒸日上,越來越有前途。(作者單位:四川師范大學文學院)
參考文獻
[1] 劉珣.對外漢語教學概論[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1997
[關鍵詞]全球化中華文化傳播與互補人文精神
經濟全球化作為一種世界性社會歷史現象,必然帶來各國不同文化的傳播與交融。在這場多元文化交流中,中華優(yōu)秀民族文化的內在活力和人文價值,面臨著挑戰(zhàn)和難得的發(fā)展機遇。在全面實現現代化過程中,弘揚中華文化自身的開放性、包容性和整合與重構強勢,吸納、融合外來優(yōu)秀文化,并與之形成互補的傳播態(tài)勢,對趕超世界文明發(fā)展的步伐,促進中國社會和中華文化的持續(xù)、健康發(fā)展,最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對世界文明做出自己的貢獻,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一、經濟一體化中多元文化交流與傳播的歷史契機
全球化現象是在世界經濟的發(fā)展中逐步形成的,也是科學與技術和市場經濟高度發(fā)展的必然結果。由于經濟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關系極為密切,當經濟全球化趨勢日趨加快的時候,各種文化也呈現出全球化交流的趨勢,為各國不同文化之間的相互傳播、交融提供了廣闊的舞臺。這主要表現在:
1.經濟一體化為中華優(yōu)秀民族文化的全球性傳播提供了良好的機遇
馬克思和恩格斯在談到資本主義開拓世界市場時,對經濟生產和文化生產的聯系,作過精辟的論述,指出:“過去那種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給自足和閉關自守狀態(tài),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來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賴所代替了。物質的生產是如此,精神的生產也是如此。”①他們認為隨著世界市場的形成,不僅各地方、各民族在經濟上的封閉狀態(tài)被打破,而且在文化上,精神生產也由于各民族之間相互交往和相互依賴的加強,而走向世界。文化作為經濟生活的直接反映,在全球化經濟格局形成之時,也促使多元文化的相互交流、傳播和互補成為可能。由于中國已宣布在年內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這意味著中國選擇了加入全球化經濟運行軌道的發(fā)展戰(zhàn)略,中華優(yōu)秀民族文化需要走向世界,世界多元文化格局中也離不開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的融合與參與。隨著經濟交往的加強和擴大,文化交流也必然加強和擴大。國際自由貿易不僅帶來商品流通,也會在觀念、法制、文化及管理等方面創(chuàng)造更加廣泛的交流機會。
2.高新傳播技術日新月異的發(fā)展,為中華優(yōu)秀民族文化的世界性傳播與交流構筑了良好的技術平臺
隨著新技術革命的不斷深化,衛(wèi)星通訊技術、信息網絡技術、計算機技術和高速交通運輸工具的廣泛使用,以及報紙、期刊、廣播、影視等大眾傳媒的進一步普及,使世界各國之間的空間距離在縮短,經濟和文化之間的聯系在加強,尤其是以全球信息互聯網絡的形成為標志的信息技術革命,已使全球聯結成一個緊密相連、彼此依存、不可分離和相互聯動的信息系統(tǒng),成為新世紀各國文化交流的技術平臺。在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傳播中,中華優(yōu)秀民族文化中的人性涵養(yǎng)和道德追求,為解決戰(zhàn)爭、種族沖突、環(huán)境惡化、能源和人口危機、貧富差異、腐敗等問題提供了有價值的文化觀念和評判標準,成為解決當今人類發(fā)展進程中所面臨的重大社會問題的有效手段之一。
3.相對穩(wěn)定和寬松的國際政治環(huán)境,為中華優(yōu)秀民族文化的世界性傳播與交流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外部條件
改革開放20年,我國始終堅持推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與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保持正常的雙邊和多邊關系,妥善處理了同周邊國家、西方國家的領土爭端和意識形態(tài)分歧,加強了同發(fā)展中國家的廣泛合作,建立了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內政、和平共處、互惠互利的友好關系,不僅為中國現代化建設營造了良好的國際環(huán)境,也為中華優(yōu)秀民族文化的全球傳播與交流爭取到了有利的外部空間。
4.文化多元化和全球化的發(fā)展趨勢,對中華優(yōu)秀民族文化的世界性傳播與交流,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文化的多元化源于文化的民族特征。各國不同的文化是由自己民族本體所創(chuàng)造的,體現著本民族的本質和特點。由于不同民族文化的差異性,形成不同民族之間交往與互補的落差和傳播空間,使得民族性越突出的文化,越容易走向世界。因此,離開了文化的民族性,也就失去了走向世界的根基,也就沒有文化的多元化。同時,不同的文化傳統(tǒng)中也有著共同的文化追求,這又為文化全球化提供了動力源泉,不同民族渴求了解異域其他民族文化傳統(tǒng),為滿足這種渴望和追求,使得世界上不同民族間的文化相互傳播與交流成為可能,也使各國不同民族文化中有“一部分成為全球共享的文化即非民族的文化”。②中華優(yōu)秀民族文化完全可以作為全球共享文化,在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得以廣泛傳播。
二、中西文化傳播與互補的當代走向
中華民族文化作為當今全球多元文化中的主流文化之一,其某些優(yōu)秀的民族文化特質對新世紀人類面臨的各種嚴峻挑戰(zhàn),具有補偏救弊的作用,也贏得了中華文明融入現代價值體系,為全人類更為健全的現代化特征作出自己獨特貢獻的機會。同時,西方文化中的優(yōu)秀成份及其民族特質,在中西文化傳播與交流中,為中華文化提供了精神營養(yǎng)。舉其大端,中西不同文化可以在以下方面形成傳播與互補,體現自己的價值取向。
1.中華文化“天人合一”的整體性宇宙觀與西方“人類中心論”的個體宇宙觀的對比。
中國古代哲學強調天與人的和諧,認為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中兩者是統(tǒng)一體。所謂“仁者與萬物同體”,“天人感應”,是儒家哲學所追求人性修養(yǎng)的最高境界,是儒家哲學所崇尚的一體性系統(tǒng)宇宙觀念的核心所在。這種哲學思想的深刻內涵是人與自然具有統(tǒng)一的法則,其變化規(guī)律是有其內在整體性和系統(tǒng)性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雹壑鲝埲伺c天地萬物同生共處,和諧相處。
這種哲學觀對當今由科學與技術加速推進的全球化進程,具有極現實的指導意義。以西方“人是自然的主宰”和“征服自然”為核心的天人對立宇宙觀,是西方工業(yè)文明以來,造成世界性生存環(huán)境危機的思想根源之一。在科學與技術可以改變一切的理念下,人類已經逼近地球的資源極限和人類的生存極限,使改造自然的科學與技術造成了對人類自身的威脅。表現在發(fā)展工業(yè)中,大規(guī)模開采,導致資源耗竭;破壞植被,導致全球沙漠化擴大;可燃性氣體作為能源消耗,造成環(huán)境污染,臭氧層破壞,使地球變暖;大規(guī)模營造人工島嶼、公路和水庫,改變局部生態(tài)平衡,導致氣候異常;人口呈爆炸性增長趨勢,使資源更為緊短,垃圾處理也成了全球化的問題;甚至最近美國科學家要靠人工力量改變地球的運行軌道,使地球變冷等。④上述人類的破壞性、自殺性開發(fā)地球資源的行為,究其哲學思想根源,可以說是非整體化宇宙觀所致。上述行為造成的后果將是災難性的,既使科學家可以改變地球運行軌道,但整個太陽系和銀河系也會受到影響,屆時,宇宙天體運行規(guī)律也將產生更大的報復性反饋。
因此,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提倡“天人合一”、“物我合一”的哲學觀,自然引起西方學者的推崇,著名歷史學家湯因比認為:“人類已掌握了可以毀滅自己的高技術文明手段,同時又處于極端對立的政治意識堡壘,最需要的精神就是中國文明的精髓——和諧。”⑤
2.中華文明“兼收并蓄”的包容性文化內涵與西方“注重沖突和競爭”的精神形成互補。
“兼收并蓄”的包容性,是文化傳播與互補的基礎和前題。這種文化內涵和中華民族自身寬容大度與吸納異域文化的心態(tài)有著密切關系。中華民族長期依附于封建的小農經濟的田間勞作上,少有遷徙變更,文化心態(tài)上有著寬厚淳樸與和諧統(tǒng)一的人生觀。在人與人的關系上,注重親和與凝聚,的意識濃烈,因此,對外來文化,無論是不同的,還是百家學術爭鳴,甚至一些水火不相容的文化也能包納,并在經過短暫的碰撞與沖突后,使其平和地融入本土文化中。可以說華夏文明這樣的包容性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敖^不像西方那樣,不同宗教之間始終存在著你死我活的矛盾與斗爭。”⑥這和中國古代“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和人生態(tài)度,與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自身的彈性、開放的文化認同感和封建帝國國力強盛產生的包容大氣有直接關系。這與當今“和平與發(fā)展”的世界主題是完全一致的。在全球化文明與文化沖突中,不無借鑒意義。英籍女作家韓素音說:“中國文化的力量真是無比宏大。因為它總是能不斷吸收外來的東西,再把它們‘中國化’”。“中國文化具有博大的胸懷和超越時空的影響力”。⑦
在西方文化中,赫拉克利特把對立視為美的根源,狄德羅和黑格爾重視沖突,叔本華和尼采欣賞的是絕望和毀滅。“就審美風格而言,西方人更欣賞由劇烈的沖突、噴發(fā)的激情、殘酷的結局所構成的趨于崇高的悲劇美?!保〞r統(tǒng)宇,1985)這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追求均衡、中庸和怨而不怒的審美情感,“發(fā)乎情止乎禮義”的圣潔所鑄造的大團圓式結局和喜劇美,形成鮮明的對照。在新世紀全球文化交流中,兩種文化之間可以通過傳播形成互補。
3.中華民族積極主動的開放意識和百折不撓、堅韌不拔的探索精神與西方文明中征服心理、超克爭勝的現代精神形成對比。
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強烈開放意識的民族。早在二千多年前西漢時期,在古代交通極其不便和物質生活相當貧乏的條件下,我國古代的使臣、僧侶、商人和旅行者,以堅韌不拔的意志和頑強積極的探索精神,走沙漠、踏雪山、越重洋,不僅開辟和擴大了古代中國的地理交通,尤為重要的是打開了中國人的眼界,在獲取外部世界知識的同時,廣泛傳播了中華文明和文化,進行了最早的跨地域、跨文化的信息傳播。
從地理座標上分析,走訪東方各國的有唐代的鑒真和尚和北宋的徐兢。奉旨出使高麗(朝鮮半島)的徐兢率龐大的使團,東渡朝鮮記載下整個航程使用指南針導航的情況,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用指南針導航的完整記錄。走訪南亞諸國的有,三國時期孫權派朱應、康泰對扶南(柬埔寨)的官方回訪,他們分別寫下《扶南異物志》和《吳時外國傳》,成為世界文化寶庫中最早介紹柬埔寨有關情況的珍貴文獻。另有東晉僧人法顯在公元399年以65歲高齡,與同伴四人從長安出發(fā),去天竺(今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求戒律。歸來后,他寫成《佛國記》,這是歷史上第一部比較詳細記錄古代中亞、南亞、南海地理、風俗的著作,受到中外學者的重視,被譯成多種文字廣為傳播。走訪西方各國的有,唐代高僧玄奘西行取經,公元629年從長安出發(fā),冒著生命危險,途經甘肅、新疆、中亞和阿富汗等地,終于到達印度。歷經19年后回到長安,帶回經論657部。他寫成的《大唐西域記》,記載了138多個國家、城邦和地區(qū)的概況,是研究中亞、南亞和部分西亞地區(qū)歷史地理的重要文獻,是具有永久價值的新聞實錄,為中外文化交流與傳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此外,元代的周達觀和汪大淵,分別遠行到柬埔寨和非洲的桑給巴爾。還有明代著名的“鄭和七下西洋”等等。他們不僅是中外地理交通的開拓者
[page_break]和思想文化的傳播者,他們的游記和著錄還彌補了外國歷史的記載不足。印度歷史學家阿理認為:“如果沒有法顯、玄奘、馬歡的著作,重建印度歷史是完全不可能的。”⑧國際東南亞史學權威、英國學者霍爾說過:“要獲得東南亞原始歷史的任何知識,中國史料是不可缺少的?!雹?/p>
西方文化同樣具有強烈的探索精神和開放意識,然而,與中華文化不同的是,西方的探索精神中包涵強烈的征服欲,開放意識中帶有濃厚的功利性。在今天,這種西方文化面臨著人神對立、文明沖突和極端個人主義盛行的困擾,不少西方學者把目光投向中國,以期尋找擺脫窘境的路徑。這已經成為新世紀對人類發(fā)展富有挑戰(zhàn)性的重大課題。
4.中華文化的“大國小家”社會價值觀和倫理觀與西方文化中以個人為本位的權力型倫理價值觀的對比。
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重視集體主義精神的培養(yǎng),在國家與小家、集體與個體的關系上,主張無私奉獻精神;在個人自身的修養(yǎng)上,重情、重義、重德、重義務、重理想和重集體,表現了強烈的犧牲精神?!靶奚?、齊家、治國、平天下”⑩成為中國知識分子的一生追求。而“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操和憂患意識,更是千百年來中華民族氣節(jié)的真實寫照。這些文化內涵,在新世紀知識經濟時代,包含了許多積極因素。
在西方文化中,以個人為本位,以注重自我權利為基本特征的權力型倫理價值觀,是當今西方發(fā)達國家所遭遇的最大問題——極端個人主義盛行的根源所在。中華文化注重集體和國家的奉獻精神,可以給西方現代倫理價值觀克服自身弊端以啟發(fā)和借鑒。
此外,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百折不撓的人生態(tài)度和創(chuàng)造精神;崇尚道德情操,和見利思義的高尚人格;“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博懷和“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濟世扶困、舍已為人精神與人道主義情懷;以及人貴物賤、重人輕神的人文價值觀念,對克服全球化過程中的社會問題,無疑具有特殊的“醫(yī)治”作用。無怪乎西方科學家和有識之士呼吁:“人類如果要在21世紀繼續(xù)生存下去,避免世界性的混亂,就必須回首2500多年前孔子的道德智慧?!雹蠝虮壬踔琳J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尤其是儒家和墨家的仁愛、兼愛思想學說,是醫(yī)治現代社會文明病的良藥。他指出,儒家的仁愛“是今天社會所必需”,“墨家主張的兼愛,過去只是指中國,而現在應作為世界性的理論去理解?!雹?/p>
三、正視挑戰(zhàn),強化傳播與互補意識,創(chuàng)造新世紀中華民族新文化
在全球化背景下觀照中國傳統(tǒng)文化,要以辯征唯物論和歷史唯物論為指導,對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進行認真的梳理,分清精華與糟粕。尤其要以歷史的眼光、創(chuàng)新的理念和全球的視野,對不同文化問題進行具體分析。列寧曾經指出,每一民族文化中都有兩種民族文化。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既有重人文、輕宗教,鼓勵獨立人格,主張以德治國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也有不少消極落后和負面的惰性因素。特別是在中國邁向現代化的歷史轉折時期,中華民族文化中受自然經濟、農業(yè)文明影響產生的惰性與保守,和封建專制主義思想觀念中壓抑人性、抵制科學與民主的一面,都是影響和制約現代化進程的不利因素。我們只有發(fā)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摒棄腐朽傳統(tǒng),在廣泛吸納世界各民族優(yōu)秀文化的基礎上,才能創(chuàng)建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文化。因此,在全球化背景下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應注意處理以下幾種關系:
1.全球化與民族化的關系
目前,對全球化中文化的發(fā)展有兩種流行觀點:一種是,經濟全球化將導致民族文化消失,代之以全球化的文化同質傾向;另一種是,將全球化視為全世界西化的過程,并將現代化等同于西方化。實質上,上述觀點是難以成立的。首先,經濟全球化必然帶來不同民族經濟利益的重組或再分配,文化沖突不可避免。目前,從歐共體各成員國與美國的嚴重利益沖突和文化碰撞中可見一斑。其次,實現現代化并不是僅有西方文化一條路徑。20世紀下半葉,東亞經濟繁榮并快速走上現代化的事實證明,東方文化優(yōu)良傳統(tǒng)一旦與西方優(yōu)秀文化相融合,并以自己的民族特色融入世界經濟體系中,也是一條實現現代化的成功經驗??梢?,每一個民族的文化都是其民族獨特個性與全人類共同的統(tǒng)一體?!霸谑澜缃煌械玫匠浞职l(fā)展的民族特色,本身就是世界歷史的(內在——引者注)規(guī)定。在這個嚴格限定的意義上可以說:‘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雹?/p>
確定中國實現現代化的歷史方位,應遵循的一條基本原則就是,以中華民族文化中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為特色,吸收一切有積極作用的外來文化,在世界文化體系和實現現代化過程中,對人類文明做出新的貢獻。
2.文化沖突與文化融合的關系
如前所述,經濟全球化并不能消除國家之間和民族之間的沖突,經濟利益矛盾甚至還會加劇不同文化間的摩擦。在新世紀不可避免的文化沖突面前,是加劇它的沖突,還是,增強不同文化之間的相互交流、理解,最終走向融合,這不僅是全人類面臨的重大主題,也是中國在實現現代化道路上,無法回避的問題。在“和平與發(fā)展”這個人類最大的問題層面上思考,經濟全球化將催化一種世界文化新的多元化格局的形成。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可以為這一新的多元格局提供有價值的精神資源。但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應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不適應現代化發(fā)展的部分加以排除,充分吸收其他文化傳統(tǒng)中對當今社會有價值的內容,整合外來文化,更新自身文化,以適應21世紀世界不同文化相互交流、吸收和融合的發(fā)展趨勢。
3.當代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關系。
科學精神是人們在科學活動中形成的意識和態(tài)度。它包括尊重理性、尊重事實、追求真理、寬容開放、嚴謹認真、敢于懷疑、無私奉獻和批判創(chuàng)新等精神內涵。
從歷史發(fā)展的角度看,科學精神可以分為近代科學精神、現代科學精神和當代科學精神等三種形態(tài)。每一種科學精神均建立在一定科學發(fā)現基礎之上。如近代科學精神是以牛頓力學為代表的時代精神的反映,其特點是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離異性?,F代科學精神是以原子物理學、生物工程和光電子信息技術為基礎形成的,其特點是在自然與人類、科學與人文的關系上承認它們是交融和聯系的,二者的地位是同等的。而當代科學精神是高揚人文精神以消彌科學精神,其特點是,一切科學活動和技術進步均應以人類生存狀態(tài)的改善與進步為核心??梢?,高揚人文精神是當今科學精神的重要內涵。
人文精神是對人的尊嚴、價值、權利、責任和生存意義的終極關懷。它可以分為西方人文精神、中國傳統(tǒng)文化人文精神和人文精神三大類型。⒁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是人類認識和觀察世界不可或缺的兩種方法,只有同時具備這兩種精神,人們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才能更全面,實踐活動才能更自覺。⒂
在當代中國文化的語境中,作為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要趕上西方國家的先進水平,就要全面普及科學知識,大力發(fā)展科學與技術。但目前的情況是,改革開放以來,科學的技術價值和對經濟發(fā)展的巨大作用,使人們走向了極端,認為科學與技術是萬能的,可以解決一切問題。要避免這種科學主義的消極影響和錯誤認識,防止中國現代化建設誤入科學主義歧途,必須高揚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這是因為,人文精神主張人類的解放和人的全面發(fā)展,是在西方人文精神基礎上,摒棄其極端個人主義、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成分,提倡真理與道德的統(tǒng)一,價值與事實的統(tǒng)一,倫理與實際需要的統(tǒng)一,科學與人文的統(tǒng)一。它既包含了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樸素的唯物主義成分,又在本質上區(qū)別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封建糟粕內容。在今天,我國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奔向現實化的征途上,如果不能正確地處理物質享樂與精神追求的關系,將使國人難以擺脫物欲的誘惑與支配,變成物質的附屬物和“經濟動物”,就會出現資本主義社會嚴重的社會問題。因此,只有在指導下繼承和發(fā)揚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充分借鑒吸收西方人文精神中的精華部分,才能構建新時代有中國特色的的人文精神,實現中華民族和優(yōu)秀文化的偉大復興。
綜上所述:在經濟一體化、政治、文化多元化的世界潮流中,不同文化間從沖突、碰撞走向融匯互補,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是新世紀人類文化的基本走向。以中華民族文化為代表的華夏文明,應弘揚自身的文化整合與重構強勢,摒棄民族虛無主義的“全盤西化”和夜郎自大、自我封閉的“盆地意識”,廣泛吸納世界各民族的優(yōu)秀文明成果,實踐科學與人文的統(tǒng)一,技術與人性的統(tǒng)一,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統(tǒng)一,在全球化背景和現代化進程中,創(chuàng)造更加輝煌燦爛的中華民族新文化。
注釋:
①《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
②倪力亞《以新的積極姿態(tài)擴大對外文化交流》,載《文化研究》2000年第8期第92頁,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出版。
③《老子·二十五章》。
④《今晚報》2001年8月4日《今晚周刊》專版。
⑤湯因比《歷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⑥徐親知、史亞非《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特性》,載《大慶社會科學》2000年第5期第50-51頁。
⑦《光明日報》1993年12月7日第2版。
⑧耿引曾《古代中國的越境旅行家》,參見《中華文化講座叢書》第一集,第182頁,北京大學中國傳統(tǒng)文化研究中心編,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
⑨同⑧。
⑩《禮記·大學》。
⑾顧冠華《中國傳統(tǒng)文化論略》,載《文化研究》2000年第3期第3頁。
⑿同⑾。
⒀王銳生《全球化視野下的文化》,載《文化研究》2000年第12期第80頁。
一、從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高度,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國家間的競爭,深層次上是文化和價值觀的競爭。在開放的條件下,各種思想觀念是在相互碰撞和相互競爭中為人們所認識、所選擇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和價值觀是國家穩(wěn)定的保證,也是文化安全的根本。任何國家和社會占統(tǒng)治地位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必然都是一元的,如果主流意識形態(tài)得不到堅持,就必然導致整個社會的思想混亂和政局動蕩。面對思想觀念多樣化的形勢,我們要把政治和國家認同建立在廣泛而深厚的民族文化根底之上,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了傳統(tǒng)文化的現代轉化的價值目標,“要全面認識祖國傳統(tǒng)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使之與當代社會相適應、與現代文明相協(xié)調,保持民族性,體現時代性。”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本質體現,十七大報告明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論述了核心價值體系與其他價值觀的關系和發(fā)揮作用的途徑與方式。要正確處理好文化的主導性與多樣性,主動改進宣傳的方式方法,使主流思想文化更加具有親和力、感染力,通過以文化人,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轉化為人民的自覺追求,使人民心有所歸,生活更加和諧幸福。
二、從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總體布局的戰(zhàn)略出發(fā),全面推進文化建設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和社會建設協(xié)調發(fā)展
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是經濟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客觀要求。應當看到,與經濟發(fā)展相比,我國文化建設的投入和產出都不足。一方面文化的發(fā)展與人民日趨旺盛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適應,另一方面,經濟發(fā)展更加需要文化的引領和提升,民主政治和和諧社會建設也需要文化的培育和維護。經驗表明,在物質生活達到一定水平以后,精神文化消費將成為增加人們幸福感的主要方式,群眾的文化需求得不到很好滿足,勢必影響人民群眾對黨和政府的評價,影響到社會的安定和諧。
文化的大發(fā)展,要求全社會要有文化意識和文化使命感。以人為本,要從政治人、經濟人角度發(fā)展到文化人、全面人,觀察問題有文化眼光,思考問題有文化情懷,處理問題有文化境界,讓文化真正成為人類生存的第二環(huán)境。政府要重視,要加大公益性文化事業(yè)投入,逐步形成覆蓋全社會的比較完備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同時,要大力發(fā)展文化產業(yè),使經濟發(fā)展與文化建設形成更加緊密融合的局面,促進經濟與文化全面、協(xié)調、可持續(xù)發(fā)展,提高文化產業(yè)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適應人民需要的文化產品更加豐富。
三、從文化的創(chuàng)造和共享兩方面著眼,體現人民群眾在文化建設中的主體作用
文化的發(fā)展繁榮也如經濟一樣,不能僅僅重生產,而應使生產成果進入消費。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fā)展觀,促進經濟社會發(fā)展最終是為了人的全面發(fā)展,而人的全面發(fā)展主要體現在綜合素質和能力的提高,體現在文化的創(chuàng)造和享有。在現階段,“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落實在主體上,就是重視城鄉(xiāng)、區(qū)域文化協(xié)調發(fā)展,加強社區(qū)和鄉(xiāng)村文化設施建設,著力豐富農村、偏遠地區(qū)、進城務工人員的精神文化生活。落實在文化的內容上,就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創(chuàng)作更多反映人民主體地位和現實生活、群眾喜聞樂見的優(yōu)秀精神文化產品?!甭鋵嵲谖幕ㄔO上,堅持把發(fā)展公益性文化事業(yè)作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的主要途徑,同時大力發(fā)展文化產業(yè),繁榮文化市場,加強市場監(jiān)管,以多種途徑“讓人民共享文化發(fā)展成果”。
一、要在立德樹人、教書育人上下功夫,為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貢獻
教育規(guī)劃綱要提出了“優(yōu)先發(fā)展、育人為本、改革創(chuàng)新、促進公平、提高質量”20字工作方針,其中“育人為本”是教育事業(yè)科學發(fā)展的核心內容,是以人為本在教育工作中的最集中體現??倳浽谇迦A校慶講話中指出,“要堅持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作為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fā)展,著力增強學生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感、勇于探索的創(chuàng)新精神、善于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努力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笨倳浀倪@一要求與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和教育規(guī)劃綱要的精神一脈相承,體現了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這一教育改革發(fā)展的戰(zhàn)略主題,其核心是解決好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的重大問題,目標是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重點是著力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勇于探索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善于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實現途徑是“三個堅持”,即堅持德育為先、堅持能力為重、堅持全面發(fā)展。
哲學社會科學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哲學社會科學的育人功能主要體現在:一是有助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正確認識和分析復雜的社會現象,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二是有助于學生拓寬人文視野,促進人文、藝術與科學、技術的結合,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三是有助于學生提升道德修養(yǎng)和人生境界,培養(yǎng)良好的審美情趣,促進身心和人格的和諧健康發(fā)展。為此,高校要切實加強以下幾方面的工作:第一,要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堅持不懈地加強和改進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大力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加強教學研究,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手段和途徑,切實增強教學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第二,要大力推行素質教育,著力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和審美情趣。中華民族2l世紀要迎來一個創(chuàng)造力噴涌的偉大時代,我們要培養(yǎng)一批又一批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原創(chuàng)能力的人才。而要培養(yǎng)這樣的人才必須高度重視美育和人文教育,大力推進人文、藝術與科學、技術的緊密結合,激發(fā)創(chuàng)新活力。第三,要完善科學研究與教育教學良性互動機制,推動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研究成果及時向教育教學內容轉化;鼓勵高校人文社科的大師名家撰寫普及讀物,開設人文講座,經常與學生進行近距離交流,展開心靈對話,為學生全面發(fā)展和健康成長指引正確方向。
二、要在切實增強科學研究能力上下功夫,為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創(chuàng)新體系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總書記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必須大力增強科學研究能力”的重要論述,對高等學校特別是研究型大學的功能上作了清晰定位,一是高層次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基地,二是基礎研究和高技術領域創(chuàng)新成果的重要源泉;指明了增強科學研究能力的三條途徑:第一,要“積極適應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重大需求”,明確提出了科學研究的三個重要方向,即戰(zhàn)略性研究、前瞻性研究和公益性研究。第二,要大力提升創(chuàng)新能力,包括三個層次的創(chuàng)新:原始創(chuàng)新、集成創(chuàng)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chuàng)新能力。第三,要積極推動協(xié)同創(chuàng)新,通過體制機制創(chuàng)新和政策項目引導,鼓勵高校同科研機構、企業(yè)開展深度合作,建立協(xié)同創(chuàng)新的戰(zhàn)略聯盟,促進資源共享??倳浀倪@一重要論述對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當前,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開始邁入立足創(chuàng)新,提升質量,實現哲學社會科學從重數量增長向重質量提升轉變的新階段。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能力建設成為新階段的迫切任務。首先,增強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能力,必須深刻把握哲學社會科學的創(chuàng)新本質??茖W的本質是創(chuàng)新,沒有創(chuàng)新,就沒有包括哲學社會科學在內的一切科學的發(fā)展。創(chuàng)新的前提是發(fā)現問題和提出問題,創(chuàng)新的本質是以新問題替代舊問題,不斷推進問題的解決。衡量為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創(chuàng)新體系作貢獻的標準,是產出一大批具有原創(chuàng)性和實際價值的研究成果和培養(yǎng)出一大批創(chuàng)新人才。深刻把握哲學社會科學的創(chuàng)新本質,是尊重哲學社會科學發(fā)展規(guī)律的重要體現,也是推動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fā)展的根本要求。其次,增強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能力,必須正確認識和處理以下三組重要關系。一是正確處理基礎研究與應用對策研究的關系。促進基礎研究與應用對策研究緊密結合,以基礎研究帶動應用對策研究,以應用對策研究促進基礎研究。二是正確處理數量和質量的關系。牢固樹立質量第一的發(fā)展觀念,堅持數量與質量的辯證統(tǒng)一,把提升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質量放在突出位置,改變重數量輕質量的發(fā)展理念、管理模式和評價標準,在保證一定數量增長的基礎上,著力提高研究質量。三是正確處理本土化與國際化的關系。既要立足本土,繼承中華文化傳統(tǒng),又要面向世界,通過“引進來”、“走出去”,推動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和優(yōu)秀人才走向世界,切實提高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的世界影響力和國際學術話語權。第三,增強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能力,必須以重大問題為主攻方向,通過體制機制創(chuàng)新和政策項目引導,實行聯合攻關和開放式研究,在解決問題中提高能力和水平。
三、要在理論聯系實際,解答重大現實問題上下功夫,為服務經濟社會發(fā)展作出更大貢獻
服務經濟社會發(fā)展的能力是高等教育質量的重要體現??倳浽谥v話提出了一個“緊緊圍繞”和三個“自覺參與”的使命和要求。一個“緊緊圍繞”就是,緊緊圍繞科學發(fā)展這個主題、加快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這條主線。以科學發(fā)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為主線,是國家“十二五”規(guī)劃提出的重大戰(zhàn)略任務,是國家未來五年乃至更長時間的中心和大局。三個“自覺參與”就是,一是要自覺參與推動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加快發(fā)展,二是要自覺參與推動區(qū)域協(xié)調發(fā)展,三是要自覺參與推動學習型社會建設。三個“自覺參與”,進一步深化了教育規(guī)劃綱要提出的“高校要牢固樹立主動為社會服務的意識,全方位開展服務”的總體要求,具有強烈的時代感、現實性。
新世紀特別是“十一五”時期以來,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服務經濟社會發(fā)展的意識顯著增強,取得了較大的成效。但總體來看,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還比較薄弱,質量和水平
亟待進一步提高。這一現狀的根本癥結在于,我們的學術研究缺少問題意識,沒有形成理論聯系實際的優(yōu)良學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只有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緊密結合,才能有所作為、有所建樹,彰顯強大的生命力和影響力。為此,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積極響應總書記提出的一個“緊緊圍繞”和三個“自覺參與”號召,密切關注事關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全局的戰(zhàn)略性、前瞻性課題,聚焦重大現實問題,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在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上有所突破,使研究成果更好地轉化為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轉化為國家的法律法規(guī),轉化為推進各行各業(yè)發(fā)展的對策建議,切實發(fā)揮黨和人民事業(yè)思想庫、智囊團作用。高校要以科研體制改革為重點,大力推進哲學社會科學“產學研用”結合,完善開放合作的研究機制,建立橫跨高校、政府、企業(yè)和科研院所的開放型研究新模式;要積極探索科研評價改革,通過改革試點積極推廣好的經驗做法,切實扭轉目前評價體系存在重基礎輕應用、重數量輕質量、重形式輕內容的傾向;要以需求為導向,探索建立公開的成果和展示平臺,切實加強學術成果轉化和推廣,提高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的影響力。
四、要在推進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上下功夫,為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