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青少年社會教育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教育活動場所和社會培訓機構迅速興起。近年來,我市加大投入力度,積極建設青少年宮、圖書館、文化館等各類青少年教育活動場所。與此同時,各類校外教育培訓機構發展勢頭迅猛,在一定程度上也承擔了一部分青少年社會教育的功能。
(二)職能部門參與社會教育的氛圍初步形成。目前,我市多個部門參與了青少年社會教育工作,并形成各自的品牌活動,如團市委開展了流動少年宮下基層活動,關工委等牽頭開展了青少年暑期教育等,這些社會教育品牌活動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影響趨廣,參與人數逐年增加。
(三)青少年參與社會教育的形式日漸增多。廣大青少年參與社會教育的方式和途徑呈現出多樣化的發展態勢,從原先的校外實踐、青少年宮參加培訓等簡單方式發展到包括政策宣講、輔導講座、主題實踐等多種形式。
二、我市青少年社會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社會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不夠。一是參與時間偏少。當前學校教育對青少年社會綜合能力的培養相對偏少,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機會有所下降。青少年在校時間偏長,活動時間偏少,業余時間被家教、補習班和作業占用嚴重,也就無法接觸到豐富多彩、富有意義的社會教育。二是難以與家庭教育形成有效滲透。很多家長對孩子的關心只是停留在學習和衣食住行上,管理方式簡單粗暴,缺乏必要的關心和理解,家長的不理解與不配合,導致了青少年社會教育難以有效滲透。三是教育效果不明顯。當前,一些成人的不良生活方式和不良媒體信息嚴重毒害青少年的心靈,對青少年構成了沖擊和危害。四是存在盲區。有些青少年“有學不上、有家不歸、有工不做”,成為社會閑散青少年,始終處于家庭管不了、學校管不著、社會管不到的狀態,這恰恰是青少年成長的危險時段,也是教育管理上的最大的盲區。我們對2012年我市法院判決的3人以上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案件進行了調研,在問到是否參加過社會教育時,所有的失足少年都反映沒參加過或很少參加。
(二)校外活動場所未能滿足社會教育發展需要。雖然我市青少年校外活動場所總數不少,但還存在“相對缺乏”的情況。一是場所數量不足。在布局和結構上也不平衡,市級青少年非營利性活動場所偏少,鎮、街道尤其是社區、行政村的青少年活動場所更少。二是校外活動項目不全面。主要集中在藝術類教育和培訓,而科技類、思品類和社會類等活動項目較少。三是場所的功能設置有限。如市青少年宮等,由于硬件限制,許多活動無法正常開展,一些鎮街道的文化中心,在氛圍和器材上適合青少年的比較少,對青少年的教育作用不明顯。
(三 )社會教育聯動和配合機制有待加強。目前,我市尚無承擔青少年社會教育的專門機構,各職能部門分別在自己的職責范圍內開展工作。一是社會教育的均衡性不夠明顯。教育活動只能覆蓋到一部分青少年群體,工作對象還存在精英化、高端化現象,農村和新居民青少年參與社會教育相對不足。二是社會教育的途徑相對單一。目前,我市各類青少年社會教育的方向、內容、目標基本是立足本單位工作實際,以單純的說教式和灌輸式教育為主,很少從青少年實際需求出發,導致青少年參與率低甚至不愿參與。各類社會教育機構為吸引生源,課程設置偏重文化課,部分教學內容和教材與學校雷同。三是教育隊伍建設不能滿足需求。目前,我市社會教育的各類師資數量有限,師資隊伍專業結構不合理,文化、藝術、體育類師資力量相對較多,而科技、訓練、技能類師資則十分緊缺。同時,各類師資均分屬于不同的行業系統,沒有形成有效的流通機制。
三、進一步加強我市青少年社會教育的對策措施
(一)建立部門聯動協調機制。一是要成立領導協調機構。盡快建立由市委市政府牽頭,共青團、教育、文化、關工委、婦聯等共同參與的青少年社會教育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召開會議,制定發展規劃,尤其要根據薄弱環節和青少年教育盲區,研究分析教育對策。二是要加快青少年校外活動場所的建設力度。十二五期間,我市將新建和擴改建一大批文體活動場所,建議超前規劃,各場館在新建和改建的過程中應充分考慮服務青少年的功能,設置專門的場地,開辟適合青少年活動的項目。對于社會資金興建的大型商場、超市等機構,也要建設專門的青少年活動場地和設施,并堅持免費或低收費向青少年開放。同時,新建和改建一批專門的市、鎮(街道)、行政村(社區)青少年校外活動場所,確保每個集鎮和社區有1處青少年活動場館,各城鎮社區建有社區青少年服務中心。三是要多方籌措資金。希望市政府廣開渠道,籌集資金。從桐鄉實際出發,可以采取財政投入新建、擴建、改建和利用現有場所設施等方式建設青少年活動陣地。同時,要積極鼓勵和吸納社會資金投入活動場所建設。如杭州金城少年宮就是一個很好的范例,該少年宮由金城房產公司投資建造,由杭州少年宮負責運營,既給青少年提供了良好的活動場所,又帶動了當地人氣,促進了房地產業的發展。
(二)加強工作隊伍建設。一是加快青少年社會教育師資建設。加大青少年社會教育專業人員的培育,制定培訓計劃,通過一定的社會教育資格考試,鼓勵他們獲得相關的資格認證。要拓寬師資來源渠道,打破師資流通壁壘,通過引進人才、雙向交流、兼職聘任等形式,努力形成一支高素質的社會教育專業師資隊伍。二是要建設專業社工隊伍。建議有關部門進一步加大專業的青少年教育社工隊伍的建設力度,招聘選配和培養一批專業青少年教育社工,充實到青少年社會教育工作隊伍中,為青少年提供專業化、有針對性的服務。三是要發揮社團作用。當前,我市各類社會團體興起迅速,這些社會組織對規范青少年行為、培養青少年興趣、啟發青少年動手能力等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建議各社團主管部門要引導廣大社團加強與青少年的良性互動,積極開辟適合青少年參與的項目,學校、家長應支持青少年參與社會組織,利用閑暇時間參與活動。
關鍵詞家庭性教育生態系統理論青少年
1社會生態學的概念
社會生態系統理論在社會學領域往往被簡稱為生態系統理論,被用以考察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交互關系,由美國心理學家布朗芬布倫納提出,他在《人類發展生態學》建構了系統模型。他認為人類發展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這些影響被歸為四個系統,最里層的微系統是個體直接接觸的系統,比如成長環境、教育環境等;第二層系統是中系統,是個體與微系統的關聯,如個體與教師、家長、伙伴的互動;第三層外系統指個體不直接參與但仍受其影響的外圍系統,如社會機構、組織等;最外層是宏系統,指個體所在的社會環境,社會環境同樣會影響個體的發展,如社會普遍認可的價值觀、約定成俗的習慣等[1]。該理論把人類生存于其中的社會環境看作是一種社會性的生態系統,認為應當在自然環境和具體的社會背景下探討個體發展問題,環境對于個體行為、心理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
2開設青少年性教育的重要性及現狀分析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orldHealthOrganization)的定義,我們將青少年定義為年齡在10-24歲之間,介于童年與成年之間的人類“發育”過程中的一個階段,這一階段的主要特征為要經歷顯著、快速的青春期發育。心理學家斯坦利霍爾將青春期描述為一段充滿了內外部矛盾的時期,但同時也是一次新生。青春期被充滿詩意地描述成為“暴風驟雨之后的鳳凰涅槃”。
2.1現階段性教育存在的問題
2.1.1性教育尚未獨立成科
在目前教育體系的課程設置中,客觀條件決定了性教育無法單獨設科開展,一方面是生物課程、心理健康課程涵蓋部分性教育內容;另一方面,課程模塊的不斷增加也與教學時間的有限性相沖突,性教育獨立成科在目前考試重心的情況下更難以落實。
2.1.2教師家長對性教育存在誤解
一份來源于網絡的對自己在學校受到的性教育調查中,給予“很好”、“較好”評價的受訪者僅占11%,給出“一般”“較差”“很差”評價的受訪者則占到65%,還有24%的受訪者表示自己所在的學校未開展任何形式的性教育。在我國,學校中進行性的教育并沒有把性的所有知識教給學生,性教育內容偏向于禁欲教育,防病教育,但缺乏對青少年健全人格形成的指導,如性別認同、性別平等的知識等。
2.1.3大眾傳媒中充斥著良莠不齊的性信息
當今社會隨著社會開放度擴大、網絡取代了教師、家長成為青少年獲取資源的主要來源,互聯網為青少年提供了足夠廣泛的性信息,但這些信息的正確性、可信性都令人堪憂,如果不加以引導和甄別,青少年很容易被網絡中的性誘惑所吸引繼而深陷其中,。
2.2開展性教育的重要性
青春期性發育的到來促使青少年性意識的全面覺醒,對性知識發生濃厚興趣。如今,青少年的性成熟提前、婚育期退后,加之性文化的刺激,青少年的性觀念逐漸開放。青少年犯罪成為各國面臨的共同社會問題。自2000年以來,我國未成年人的犯罪趨勢呈現明顯上升,青少年還存在著青春期焦慮、性別認同等心理障礙;此外,目前我國艾滋病的流行都已進入快速增長期[2]。近5年,我國大中學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年增35%。這提醒我們,不能再以單純的批判來進行性教育,青少年需要獲取的是內容全面,不加道德批判的性知識。根據KAB(認知-態度-行為)模型,知識與態度、觀念是行為基礎。只有擁有正確的性知識,建立積極的性態度,才能采取安全及負責的性行為。青少年時期對性的認識與觀念的形成將影響著他們日后的發展。
2.3性教育涵蓋的內容
根據美國性信息與教育委員會提出的性教育四維度,性教育不僅是有關性的信息,同時還包括形成身份認同、人際關系的態度、信念及價值觀的過程[3]。整體而全面的性教育應該包括三點:性知識教育、性道德教育和性行為教育。由于人的發展具有順序性、階段性、不平衡性,在進行青春期性教育時,也應是階段、過渡和發展的。教育內容要根據學生認知水平發展、教學知識選擇不同而有階段性差異[4]。在近年推進性教育的過程中,“賦權型性教育”日漸引起了關注。這一理論的創建人方剛博士認為青少年性教育應是賦權而不是奪權,強調性教育的目的是讓受教育者獲得能力與資源,使其做出對自己和他人負責任的選擇,并且有能力承擔責任。
3性教育課程開設的理論基礎
根據馬斯洛“自我實現”理論,將性教育的內容由低級向高級劃分為:性生理需求;親子關系、性安全感需求;親密關系需求;交往中自我認同需求;對性的求知欲;性審美的建立;最終達到自我實現需求[5]。埃里克森社會心理發展理論主張人的發展過程是一種兼具生物、心理的和社會三方面的統一整體。認為個體發展有自我治療、自我教育的作用,此外,個體發展還會受到社會因素的影響。
4基于社會生態學理論性教育課程的設置
根據社會生態學理論,心理發展是整體的,發展過程受到個體外四層系統的影響,所以在對青少年進行性教育時,所授課程的內容和方式都應考慮到來自同伴、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影響。
4.1利用同伴影響
同伴教育是促進青年健康的一種策略,由于青年人可能不愿意與權威人士討論敏感話題,同齡人之間的信息傳遞同樣有利于青少年提高意識、獲取準確的信息[6]。鑒于同伴教育的特點,青少年間可以利用同伴間的影響力來進行性傳播疾病等知識的傳遞。同伴教育項目改變青少年行為的效果已被廣泛認同[7]。在現階段我國社會,青少年很難獲得與性相關的全面的、正確信息,同伴教育由于其平等性,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同伴教育常采取的形式通常有在主持人的引導下、青少年關于某一話題討論進行討論,在這個過程中,達到信息和知識的傳遞。同伴教育讓青年人都能參與其中,比起單純的灌輸更有利于獲得信息,同伴教育可以采取活動的的方式繁多,如游戲、辯論或是話劇、舞蹈等。
4.2家庭教育課程
如羅素提出的:“如果我們把性問題弄得很神秘,那么就會大大增加青年人對于這個問題本能的好奇心。”在家庭教育中,要讓家長參與和監督性教育。首先家長自己應有正確的性觀念,如對待青少年的問題上,家長慣用的手段是恐嚇。這會使得孩子對性產生內疚、羞恥和恐怖的心理。可以開設針對家長進行性教育的相關網站或課程開發,讓家長學習正確的性知識,再對孩子進行性教育。
4.3學校教育課程
理想中的學校性教育,首先要使性教育課程的設置以制度化方式得到切實保障,其模式或獨立開課,或把有關內容滲透進各類課程當中,和學科課程有機整合;其次在內容方面要以性生理與性心理作為基礎、性道德與性法制作為重點,并進行適當延展如性美學等[8];教師在進行性教育時,要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布的《國際性教育技術指導綱要》和國際計劃生育聯合會頒布的《綜合型性教育框架》為指導,對學生進行年齡適宜的、科學上準確的、富于人文的和給予人權的、性別平等和對性及性愉悅有積極作用的性教育。尊重青少年的個體差異,糾正青少年對于性別的刻板印象,鼓勵學生尊重和理解性少數群體。
[關鍵詞]學校 教育家庭 社會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2)10-0203-01
首先,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一個孩子從嗷嗷待哺開始,和他接觸最多的莫過于就是他的父母和家人。青少年時代的教育往往會對孩子的成長形成相對重要的影響,青少年時期,是孩子的身體和心理都在逐漸成熟的時期,因此,接受新的東西較快,受周圍人的影響也較大,他們又經常和家長呆在一起,所以,家庭的教育起著關鍵性的作用。父母是孩子的老師,父母也直接影響著孩子的成長。常言道: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從我們呱呱出生到離開父母獨自成家立業,家庭教育一直陪伴在我們左右。教育往往是伴隨著年齡的成長一起進行的,教育也是潛移默化的,日久就形成了習慣,習慣一旦形成就很難再改變了。父母對孩子的良好教育,可以教會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在進入幼兒園或是新的環境之前,有一個適應的心理狀態,能更好地融入新的環境,更好地接受集體教育,家庭的教育對學校和社會的教育起著深遠的影響。
其次,是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學校教育在青少年成長過程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一步。中華民族是有幾千年文明歷史的優秀民族,是有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民族,要把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教育我們的青少年更好地學習和生活。學校是教育的主陣地,教育的目的性、計劃性、系統性是學校教育的特性,因此充分發揮學校的主導作用是教育的重要一環。古人云:“教不嚴,師之惰”。學校教育,是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這個社會,學到真正的本領和知識,既是一種教育也是一種引導。隨著社會的發展,經濟的繁榮,來自于社會正負兩方面的信息交替作用于學生。信息化的社會里一些不健康的電影、電視、書籍,不文明行為都給學生的健康成長帶來了負面的影響。有人說:現在學校老師把學生教育成才需要一個月,而社會上某些不良環境把學生教育成蟲只要一天。“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種說法不管是否夸張,但是環境影響的負面效應是公認的。現在充斥于社會的非價值取向、家庭情感危機、市場經濟浸染、安全誠信問題、不良文化因素等,均對學生構成了嚴重沖擊和危害。由于社會環境復雜多樣,要消除這些現象有很大的難度,加上學生家長們受教育的程度及素質有區別,故對子女的教育方式及效果也因人而異。可見學生的成長與家庭、學校和社會有著十分重要的關系,社會上存在著大量不適應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因素,它會給學校家庭帶來不可預料的惡劣后果。高速發展的網絡給人們帶來很大的便利,促進了經濟社會的發展,但是網絡也是一把雙刃劍,它也有危害性的一面,網絡游戲低齡化也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傷害。整天沉迷于網絡游戲的青少年很難自拔,荒廢了學習,甚至連家都不回,更有甚者走上了犯罪的道路,這不僅給社會帶來了不良的影響,也給家庭帶來了痛苦。面對這些影響教育發展的不良現象,我們深情地呼吁更多的人來關注教育,為青少年的成長創造良好健康的社會環境,用健康的理論引導學生,用積極向上的活動鍛煉學生,努力尋找更多、更有效的途徑來創造學校、家庭、社會教育的和諧統一。
世界萬物都是相互依存,相輔相成的。學校和家庭就像水渠的兩壁一樣,能夠引導學生走上健康路,流向繽紛的社會。學校、家庭、社會對學生的健康成長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應從自身的特點出發,發揮各自不同的教育功能,形成多層次、全方位、一體化的教育體系。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是社會主義國家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構成對兒童青少年教育的一個整體。只有三方共同配合、共同付出、互相協調,才能讓青少年形成一個好的思想道德品質。當然,孩子自身的性格特質也決定了他未來的發展,但相對孩子自身的能力,家長、學校、社會這三方才是最具影響力的。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青少年的成長教育需要家庭、學校和社會三方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王衛東.現代化進程中的教育價值觀.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2]教育辭典.江西教育出版社,1987.
[3]鄧智海.素質教育在西方.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我國當前的發展正處在社會轉型期,在這一重要發展階段,加強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就比較重要。多元化的思想對青少年有著很大的影響,如果不能及時性的加以糾正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就有著諸多的不利。基于此,本文主要就社會轉型期的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以及現狀加以分析,然后結合實際探究教育的原則以及教育的優化策略,希望通過此次理論研究,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起到保障作用。
關鍵詞:
社會轉型期;青少年;道德教育
0引言
社會轉型過程中,就會在思想價值等各方面面臨著挑戰,由于受到強烈的新思潮的沖擊,就會對傳統的道德規范產生影響,造成社會道德的無序以及混亂。青少年的發展中,如果沒有充分重視道德教育,就會不利于其健康的成長,對其價值觀的正確樹立也有著很大的影響。只有加強對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工作的優化,才能有效保障青少年未來的良好發展。在這一改革背景下,對青少年道德教育實施理論研究就有著其重要性。
1社會轉型期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及現狀
1.1社會轉型期青少年道德教育重要性分析:
青少年是祖國未來發展的希望,在當前的社會轉型時期,要不斷的對青少年思想價值觀的教育方面加強[1]。社會轉型期的經濟增長對原有的社會關系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并在新的思想的影響下,對舊有的思想道德觀念也有著影響。青少年時期是人生發展中比較重要的階段,并對青少年的道德思想有著很大的影響,只有加強道德教育才能保證青少年能夠有效應對社會轉型期帶來的挑戰。
1.2社會轉型期青少年道德教育現狀:
對于當前的社會轉型期的青少年道德教育,還存在著諸多的問題有待解決,這些問題主要體現在道德教育的空泛化,在教育的內容上沒有和青少年的實際相聯系,在單一化的標準上對青少年的多樣化發展也有著影響。在教學的形式上也沒有緊密的和現實得到結合,教學過程中存在著學生不參與的問題,以及參與度不高的問題。青少年的人生價值觀沒有得到有效明確化,有的在價值觀上存在偏離軌跡的問題。面對社會轉型這一環境,青少年也比較容易形成有著時代特色的道德新質,在人際道德以及信息道德等多方面都有著其獨特性。對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多表現為道德反叛,這就比較容易出現道德失范的問題,對傳統的道德觀念會過多的否定,以及將西方的道德觀念和現代的道德等同看待[2]。青少年在當前所表現出的幼稚以及消極的缺點也比較突出,對青少年正確的道德價值觀的影響也比較大。再者,青少年的道德教育中的理想信念上比較趨于迷惘以及淡漠化,而在價值觀的取向上就比較的功利化以及自我化,行為方式上則是趨于不文明化等。對這些方面的問題要能得到充分的重視,并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加以應對。
2社會轉型期青少年道德教育原則和優化策略
2.1社會轉型期青少年道德教育原則分析:
對青少年的道德教育過程中,要能遵循相應的原則,這樣才能有效保障教學效率的有效提升。在教學過程中要能將學生為主的原則得以遵循,只有充分重視學生的主體性地位,讓學生在積極主動性在教育中得以展現,才能有效保證教學的效率提升[3]。道德教育過程中,要能將科學化的原則得以重視,道德教育不能盲目的進行說教教育,要能采取合理化的教學方式,針對性的實施教育,讓不同性格差異以及群體等在道德教育的作用上都要能夠得到積極的發揮。
2.2社會轉型期青少年道德教育優化策略:
第一,社會轉型期的青少年道德教育過程中,要能充分重視對學校的教育加以改革,優化學校的道德教育環境,這才有利于青少年的道德優化[4]。從具體的措施實施來看,就要能夠對學校的監督機制進行完善建立,要能夠將教師和管理員間的關系以及學生間的關系等都能得到平衡的發展,通過相應的標準來加強學校教育,將對學生的道德教育的水準得到提升。在學校的道德教育過程中,也要能將工作的實施有效落實。第二,對青少年實施道德教育,就要能夠將獎勵以及懲罰措施得到合理化的應用。通過獎勵措施能夠有效促進學生對紀律的遵守,能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紀律習慣等。在進行道德教育中,要能將學生適應社會發展作為重要的教育目標,將傳統道德在當前的發展環境下,能夠有新的時代內涵,將傳統的道德得以有效發揚等。第三,為能夠對社會轉型期中青少年道德教育進一步的深化發展,就要將相關的法律監督機制等方面進行良好建立[5]。將各項的法規得以健全和有效的執行等。還要能夠在道德觀念的整合上能得到充分重視,從而結合實際建立新的道德體系。還要能夠在青少年自身所處的環境認識上能得到有效的加強,只有從這些方面得到充分重視,才有利于青少年的道德教育。第四,加強對青少年的理想信念教育,讓青少年能夠在思想方面不斷成熟。老師要對青少年的理想信念的教育不斷強化,從而讓青少年能夠在遠大的理想上得以樹立,這樣才能為國家未來的發展打下基礎。還要對青少年的愛國主義的教育能不斷加強,這對增強民族的自尊心就比較有利,讓青少年能夠在愛國思想上不斷深化。第五,對強少年的道德思想的教育,要能充分的重視對青少的艱苦奮斗以及勤儉節約方面的教育,讓青少年能夠對艱苦奮斗的傳統得以充分的發揚。還要在法制紀律方面的教育得到有效加強,通過法律來對青少年的行為進行規范,以及在禮儀教育方面進行加強。只有多方面的實施道德教育的方法,才能更好的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3結語
總而言之,青少年的道德教育的強化,要能充分保障措施實施的科學性,在社會的轉型發展時期,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是必要的,道德教育的良好實施,才能有效促進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此次主要從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現狀以及原則方面進行了理論研究,然后結合實際探究了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有效措施,希望對實際的教學發展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作者:李程 單位:黑龍江省大慶市景園中學
參考文獻
[1]姜玉峰,徐愛玲.試論青少年道德教育向度的轉變[J].青少年研究(山東省團校學報).2014(02)
[2]文利,王穎.“中華美德與青少年道德教育”暨紀念北京東方道德研究所成立十周年學術研討會綜述[J].倫理學研究,2014(02)
[3]李玉冰.青少年道德教育要從“人格化培養”抓起[J].寶雞社會科學.2014(01)
關鍵詞:創新教育;社會支持體系;創造力開發;青少年
中圖分類號:G77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5)29-0044-03
21世紀的教育正在出現一系列的變革趨勢,世界各國都在大力加強創造力研究,培養和造就高素質的創造性人才已成為人們的共識。但是,在培養創造性人才的問題上存在著兩大誤區:其一,認為創造力不能培養,即使能夠培養,那也是高等教育的責任,與基礎教育關系不大甚至沒什么關系;其二,認為培養創造性人才是學校的責任,與其他社會主體關系不大甚至沒什么關系。本文在辨析這兩大誤區的基礎上,以中國科技城――四川綿陽的實踐探索為例,對建構與優化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社會支持體系的理論與實踐問題展開討論。
一、青少年創造力開發是建立國家創新體系的基石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青少年創造力開發是建立國家創新體系的基礎性工程。“開展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培養青少年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對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1]然而,對于創造力能否培養的問題還存在著廣泛的質疑。有學者認為:“人類創新能力與創新人才的稀缺是基因注定的,不可更改的,至少在基因工程啟動之前的歷史中是這樣的……我們知道怎樣摧毀創造力,特別是根據中國的經驗;我們不知道怎樣判斷和促進創新潛力,即使囊括全世界的經驗。”[2]中小學生不能侈談創新,這種觀點在中小學教師中具有廣泛的市場,在他們看來,創新成為正常教育教學活動不必要的負擔。教育觀念上的種種迷惘必然會最終反映到人才培養質量上來。教育進展國際評估組織對世界21個國家的調查顯示,中國孩子的計算能力世界第一,但創造力在所有參加調查的國家中排名倒數第五。在被調查的中小學生中,認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只占4.7%[3]。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教育結果,與基礎教育領域長期盛行的神秘主義創造觀有關系,也與創造力科普工作不到位有關系,導致了對青少年創造力開發必要性、可行性的質疑。
事實上,包括創造力在內的人的素質發展是具有明顯的連續性特征,即使會在某個特定的節點表現出明顯的飛躍性特征,但也必定離不開一個量的積累。一個人的創造力不會在某個特定的人生節點突然出現,它需要一個累積的過程。青少年時期是個體創造力發展的重要階段。有學者研究發現:青少年是個體科學創造力迅速發展的關鍵時期;青少年的科學創造力隨著年齡的增大而表現出持續上升的趨勢,但在14歲時要下降,在17歲時趨于定型[4]。還有學者的研究表明,青少年的創造力整體呈階段性發展,在同一階段內其發展呈連續性。青少年創造力從小學四年級起呈上升發展趨勢,六年級到初一時水平明顯提升,到初三時達到最高峰,進入高中后,其水平有所下降并呈穩定狀態[5]。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就是要幫助青少年有意識地去完成個體創造力的累積過程。當今中國基礎教育的重要弊端之一是對創造力培養的重視不夠。因此,青少年創造力開發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它是培養一大批創造性人才的基礎工程,更是建立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基石。
二、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社會支持體系的理論闡釋
當今社會還存在一個較為普遍的認識誤區:人才培養即教育是學校的任務,是教師的職責,其他社會主體的教育責任被嚴重邊緣化。就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來說,普遍認為這是學校的事情,殊不知學校根本沒有強大到可以獨自承擔如此艱巨的責任。我們從來不曾質疑過的“教育”和“學校”本身需要得到理性的檢視。丹尼爾?科頓姆提出“教育是無用的”這一命題。他說:“如果我們打算全面徹底地思考教育的本質,那么,我們就必須想想教育的無用性……如果教育有任何價值可言,那么我們就必須承認教育是無用的。”[6]這種觀點無疑挑戰了大多數人的教育常識,但卻不乏其真知灼見。同樣受到挑戰的還有學校,家長們往往認為將孩子送到學校尤其那些所謂“名校”,似乎就給孩子的人生買了一重放心的保險。蓋托卻提出了“上學真的有用嗎”[7]這一質疑,盡管這是針對美國教育和學校而提出的,但是,其獨特的視角無疑能夠引人深思。根據某研究機構的《中國在家上學研究報告(2013)》,國內約有1.8萬學生沒有在校接受教育,而選擇了“在家上學”[8]。學校具有其自身的功能局限性,它難以獨自完成其教育使命,以開發青少年創造力為旨歸的科技創新教育需要建立和優化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社會支持體系。
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社會支持體系就是從大教育觀出發,建立相關組織、制度與機制,形成以學校為基地,社會各類主體協調配合、共同開發青少年創造力的社會系統。它至少包括以下重要的構成要素:一是學校。學校依然是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的主陣地。面向青少年創造力開發,學校應當在教師專業素質、課程教學體系、教學設施設備等做出相應調整。二是家庭。家庭是青少年成長的重要場所,一個平等、民主、和諧的家庭氛圍能夠更加有效地促進其創造力開發。三是企業。企業應當肩負起社會公民的責任,承擔起促進教育發展的社會義務,盡其最大能力為青少年提供參觀與實踐的機會。四是社區。社區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基本環境,社區應當積極創造條件,支持學校開展青少年創新實踐活動。五是地方政府。地方政府最重要的職責是建立機制、搭建平臺、統籌協調各類社會主體參與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六是群團組織。如團委、關工委、科協等組織應當多組織校際之間科技創新實踐活動,在區域范圍內形成科技創新教育的良好氛圍。七是科研院所。科研院所是地方的智庫,應該為青少年創造條件和機會,讓他們能夠走進實驗室、走近專家學者,親身體驗創新過程。八是科技場館。科技館、博物館等各類展覽場館都是人類創新成果的集中展示,青少年們走進科技場館,能夠從無形之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三、建構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社會支持體系的實踐
近年來,綿陽市的高校和中小學校,結合青少年的身心特點,開展了課程教學、創新實踐、創新競賽、創業實踐等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科技創新教育活動,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尤其是在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成績喜人。在科技博物館建設、創新中心建設、鄉村少年宮建設、科技輔導員隊伍建設等方面加強投入,成效顯著。
在創新教育機構方面,綿陽師范學院成立了專門開展創新教育的創新學院和國家級青少年科學工作室、西南科技大學設有國家大學科技園和國家級綜合性工程訓練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綿陽市建有以展示中國核科技發展歷程和展示“兩彈一星”功勛獲獎者及感人故事為主題的綿陽科技博物館、綿陽市有全國科普教育基地的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科學技術館、擔當創新策源地和孵化器的綿陽國家科技城創新中心,等等。
在創新實踐活動方面,由綿陽市科學技術協會、教育體育局等單位組織開展“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每年舉辦一次,內容主要包括中小學生科技創新成果競賽、優秀科技輔導員評選、青少年科技實踐活動等;此外,2014年還增設了科技城“小發明家”評選活動。由綿陽市教育體育局根據中小學課程組織開展中小學勞技教育創新作品大賽、“為生活而設計”創新實踐活動成果展、中小學生機器人競賽等活動。綿陽市團市委為了進一步激發廣大青年的創新創業熱情和活力,在全社會大力營造青年創新創業的濃厚氛圍,組織開展青年“創新創業大賽”。
當然,綿陽市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也存在諸多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科技創新教育存在多頭管理,缺乏必要的協調統合,主要涉及的政府部門有教育體育局、科協、團市委、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等單位,中國科技城的科技人才、科研院所、科教場館等科教資源的利用效率較低;青少年科技創新實踐的積極性有待進一步提升,參與科技創新活動的廣度和深度不夠;青少年科技創新活動多為業余性質,許多單位缺乏專門的、高水平的指導教師;經費投入需加大,相關政策制度需完善;青少年科技創新實踐的層次較低,制作較粗糙,知識與技術含量偏低。
四、優化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社會支持體系的對策
綿陽市作為中國科技城,在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成績,與此同時這方面的工作還大有潛力。根據創造學原理和系統原理等理論,建構科學的創新教育社會支持體系,能夠極大地促進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工作。
(一)明確一個目標
中國科技城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的總體目標:全面提升青少年創造力,傾力打造科技城創新文化。系統、科學的科技創新教育社會支持體系的構建與實施,能夠促進青少年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造能力的發展,有助于綿陽市基礎教育領域的教學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中小學的素質教育工作。
作為中國科技城,綿陽市在科技創新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在“軟實力”方面還需要提升。通過系統、全面的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體系建設與實施,在全市廣泛開展科技創新實踐活動,在提高青少年創造力的同時,帶動中小學校、社區、教育機構的創新氛圍,同時影響家長和教師,形成更多、更大范圍的市民關心、參與科技創新實踐活動,能夠促進綿陽市創新文化的形成和發展。這對中國科技城的建設具有重要作用。
(二)搭建三個平臺
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是在創新實踐活動的基礎上開展的,因此,需要搭建合理的創新實踐平臺以促進創新教育的實施。創新實踐平臺主要包括三類:教育培訓平臺、實踐活動平臺、展示提升平臺。
第一,教育培訓平臺。科技創新教育的有效開展,需要對教師、教育管理者、學生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培訓。從現有的教育體系來看,傳統的師范教育沒有相應的創新教育師資,高水平的創新教育師資是開展科技創新教育的主要瓶頸之一。一是在教師培訓方面,教師是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的主力軍,需要組織開展市級、區縣級、校級的不同層次的教師培訓。教師不僅要學習創新教育的基礎知識和方法,而且要掌握如何在校內外有效開展創新實踐活動。二是在學生培訓方面,應該在最大范圍內開展科技創新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以及基本方法的培訓,并結合學生興趣、需求、知識背景等實際情況,開展不同類型的學生培訓。三是在家長培訓方面:可在有條件的學校中開展家長培訓;可借助“綿州講壇”等形式,向更廣泛的市民進行宣講、培訓。此外,在培訓形式方面,可以借助“科技夏令營”“智能機器人培訓班”“創造發明培訓班”等多種形式開展教育培訓活動,通過喜聞樂見的、生動有趣的、互動式的、體驗式的不同方式,激發創新創造的興趣,吸引更多的人參與創新實踐活動。
第二,實踐活動平臺。實踐活動是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的重要載體之一。目前,國內外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的實踐活動往往是各種類型的創新競賽,通過競賽來吸引青少年進行學習和實踐,并從中啟迪創意思路,培養創新思維,提高創新能力。目前,創新競賽包括多種類型,尤其是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青少年智能機器人競賽、青年創新創業競賽等。一是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主要有國家級、省級和市級三類層次。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是由中國科協、教育部、科技部、環保總局等聯合主辦的青少年學生科技競賽和展示。二是青少年機器人競賽活動是一項綜合多種學科知識和技能的青少年科技活動,通過計算機編程、工程設計、動手制作與技術構建,結合青少年的日常觀察、積累,去尋求自己最完美的解決方案,發展自己的創造力。三是青年創新創業大賽是一項更貼近社會、更為復雜的創新實踐活動。目前,國內有多個創新創業競賽,例如:“挑戰杯”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中國創新創業大賽等。2014年5月,綿陽市啟動了首屆創新創業大賽。四是各類專題創新競賽活動,例如:創意設計競賽、航模比賽、勞技創新作品競賽、“頭腦奧林匹克活動”、中小學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活動等,都是激發青少年參與創新實踐活動的載體。
第三,展示提升平臺。通過教育培訓和創新競賽,將產生較多創新成果。為了營造創新氛圍,激勵更多的青少年參與創新實踐,設置不同類型的展示提升平臺,不僅促進青少年自身的成長,而且能夠較好地營造城市創新文化。首先,設立“市長創新獎”,每年評選2至3名在創新創造或創新競賽活動中獲得優異成績、取得突出成果的青少年,頒發市長創新獎。通過對獲獎者的宣傳報道,營造創新氛圍。其次,設立科技城發明獎,每兩年進行一次評獎,對突出的青少年創新發明成果進行獎勵,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小科學家”評選活動。此外,還可以利用中國(綿陽)科技城國際科技博覽會,在科博會上對綿陽市青少年的優秀創新成果進行展示。在綿陽市的新聞媒體上,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培訓、展示等活動,營造科技城創新文化。
(三)提供四項保障
為了確保中國科技城青少年科技創新活動的有效開展,有力促進綿陽市創新文化的宣傳,在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體系中,還需要明確保障措施。
一是人員保障。人是開展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的主體。在綿陽市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方面,需要確保三類人員。首先,綿陽市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管理委員會,主要負責全市科技創新教育的總體規劃、統籌安排。其次,綿陽市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專家委員會,聘期國內外科技創新教育領域的專家,由他們進行相關的教育培訓、項目評審、指導等工作。最后,各類學校的“種子教師”,從各個學校抽選出骨干教師,進行專門的培訓,然后回到原單位對其他教師進行培訓培養,擴大科技創新教育的師資隊伍。
二是條件保障。青少年在開展科技創新實踐活動時,需要一定的實驗室、資料室等條件,因此需要必要的條件保障。首先,在綿陽的高校和科研院所中,設立開放實驗室,為青少年提供必要的實驗條件。其次,遴選科技創新基地,將綿陽科技博物館、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科學技術館、綿陽國家科技城創新中心等作為基地面向青少年開放。此外,借鑒北京、上海等地的經驗,成立“綿陽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學院”,并借鑒北京市的“翱翔計劃”、重慶市的“雛鷹計劃”,設立專門的、系統的、科學的青少年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實施方案。
三是制度保障。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活動的開展,還需要在制度方面跟進,確保工作的有效開展。在明確職責、規范經費使用、調動相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等方面建章立制,形成相應的規章制度,確保創新教育工作規范、有序、可持續地發展。
四是經費保障。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工作的開展,離不開資金的保障。綿陽市在已有的相關資金的基礎上,需要增加部分經費開展預算。此外,依托創新教育相關機構,可以以“命名”“贊助”“資助”等多種方面向社會募集資金。
參考文獻:
[1]陳偉.構建科技創新教育體系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教育學刊,2010(7).
[2]鄭也夫.吾國教育病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3]趙永新,王昊魁.中國兒童想象力太差[N].人民日報,2009-08-17.
[4]胡衛平,俞國良.青少年的科學創造力研究[J].教育研究,2002(1).
[5]沃建中,王燁暉,劉彩梅,林崇德.青少年創造力的發展研究[J].心理科學,2009(3).
[6][美]丹尼爾?科頓姆.教育為何是無用的[M].仇蓓玲,衛鑫,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
關鍵詞:社會化;交往類型;道德學習;社會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編碼:A 文章編號:2095-1183(2013)04-0015-06
當前中國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成為社會各界密切關注的核心話題之一。道德教育改革作為教育改革中更具內核性的部分,引起了諸多專家學者對其理論上的探索。“道德教育生活化”成為改革的共識,由“道德教育”走向“道德學習”體現了道德教育改革中觀念層面的深刻變革。在國家政策的引導下,許多學校也在實踐層面踐行著生活德育的理念,教科書、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等均發生了一系列變化。然而,仔細審視學校場域中的道德教育改革這一社會事實便可發現,學校德育與國家意識形態之間存在的千絲萬縷聯系,使得“后生活化時代”[1]的學校德育成為一種微觀政治的控制術,學校道德教育履行的依然是傳遞社會規范、維護社會秩序、克制人、教化人的社會控制功能。
道德教育改革呈現出的上述“變”與“不變”的特征是由學校作為培養人的制度化組織所承擔的促進青少年社會化這一特殊功能決定的。道德教育改革提倡的青少年在生活化的情境中主動地進行道德學習、習得道德意識、遵守道德規范并付諸道德實踐活動的價值訴求,必須具體落實到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性活動中。任何道德學習都是以交往為中介的,交往過程即道德學習的過程。根據青少年道德學習的不同影響因素,將青少年的交往類型進行社會學分析,可歸納出青少年交往的四種理想類型,即情感型交往、規則型交往、同情型交往和旨趣型交往。本文試以學校場域中的規則型交往為例,探討青少年社會化需要的滿足與道德學習的關系,以及規則型交往中道德學習的發生機制,以期對青少年道德學習提出富有建設性的意見與建議。
一、青少年社會化與道德學習的關系
(一)青少年社會化
社會化是“個體在與社會的互動過程中, 逐漸養成獨特的個性和人格, 從生物人轉變成社會人,并通過社會文化的內化和角色知識的學習,逐漸適應社會生活的過程”。[2]國內學者認為,個體社會化具有兩個功能,即社會功能和個體功能。其社會功能即形成共性,是指獲得參與社會生活所必需的品質,成為社會所接受的一員。其個體功能即發展個性,是指個體逐漸生成發展,成為獨具個性的生命體。按照魯潔教授的觀點,人的社會化就是指個人學習他所生活其中的那個社會長期積累起來的知識、技能、觀點和規范,并把這些知識、技能、觀念和規范內化為個人品格和行為,在社會生活中加以再創造的過程。[3]
青少年社會化是個體社會化的重要環節。青少年在生理和心理上都處于過渡期,是個體在生理上逐步趨向成熟,心理上自我意識快速發展的特殊時期;個體社會化具有極大的不穩定性和可變性,其社會化進程對人的一生具有決定性影響。所以,在人的社會化過程中,青少年時期的社會化具有基礎性地位,是其他社會化階段的基石。
社會化作為將個人與社會聯系起來的必要環節,社會化需求的滿足是青少年心智得以成熟、人格得以健全、生命得以完整的保障。從個體角度看,只有實現了一定程度的社會化,個體才能適應社會、參與社會生活,才能在社會中獨立生存并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環境;從社會角度看,個人是社會中的個人,個體社會化所具有的發展個性的功能促使個體創造所屬社會的道德文化,個體具體化、多樣化的道德實踐使社會的倫理觀念與結構得到不斷豐富和改善,進而促進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二)青少年社會化與道德學習的關系
個體社會化反映的是個體與社會的關系,其內容十分廣泛。社會生活所涉及的一切方面和領域,都存在著社會化的內容。一般而言,個體社會化主要包括政治社會化、法律社會化、道德社會化、性別角色社會化、知能社會化等多個方面,道德社會化只是個體社會化的一方面內容。
青少年道德社會化主要通過其自身的道德學習來實現。基于不同的理論基礎和邏輯起點,研究者對道德學習的概念進行了多重界定,但對道德學習的內涵基本達成了共識,即道德學習是以學習者的主體性、接受性和建構性為出發點,以體驗實踐為現實路徑,對價值規范加以學習和內化的特殊類型的學習。道德學習的內容總體上稱為“價值規范”,具體包括:誠實、守信、勤奮、節儉等一整套被社會形塑、規定并要求的價值體系。青少年通過道德學習所習得的道德意識、道德規范以及身體力行的道德活動均是個體社會化所要求的內容。總體上講,道德學習是青少年社會化的主要途徑,它以滿足青少年的社會化需求為前提,通過有效的途徑和方法,將社會的道德要求轉化為青少年身心發展的需要,進而內化為個人品質的主體實踐活動。道德學習的過程與個體社會化的過程,二者具有內在統一性與一致性。為了清晰地表達二者間的關系,下面列舉兩種更為細微的道德要素進行分析。
紀律精神被涂爾干稱為道德的首要要素。紀律具有一定的社會效用,它為現存的各種社會組織提供明確的規范,以避免由于忽視規范而招致的嚴重混亂。這些規范決定著何種關系是適當的關系,人們得服從怎樣的規范約束。遵從既定規范是我們日常義務的基本要素。對青少年而言,紀律精神的學習主要發生在學校場域里。在學校中,擺在學生面前的是一整套預定的學生行為規則體系,例如,學生必須按照課程表的規定上課,必須準時上下學,上課時必須遵守課堂紀律,不擾亂課堂秩序,見到老師必須行禮等,所有這些都是學生在學校里所要學到的責任意識并必須付諸行動的義務,這些責任和義務構成了學校的紀律。通過學校紀律的實踐,我們得以給兒童施以紀律精神的教育。[4]
合作精神也是一種重要的道德要素。自人類社會誕生起,人類的生存發展都離不開合作精神。當今社會更是一個分工合作、相互依存性日益增強的社會,合作的含義更加具體而深刻。個體作為社會的一員,如果缺乏合作精神、沒有合作意識,便難以生存下去。合作精神可以在多種環境中習得。制度化的學校教育十分注重對青少年合作精神的培養,并通過一系列活動設計付諸實施,例如,授課過程中教師讓學生分小組合作學習,分小組打掃教室衛生、分組進行課外活動、校運動會上學生接力跑步比賽等,均是讓學生親身體驗合作的過程,深刻體會合作給每個成員帶來的益處。青少年在與同輩群體的交往中也會習得合作精神,例如,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青少年往往要學著“如何分工合作以達成目標”,即學習合作的方法和技巧。習得合作精神的青少年在將來踏入社會之后,也自然而然地會懂得如何與他人合作,進而獲得良好的社會適應與自我發展。
二、不同交往類型的界定
(一)不同交往類型的定義及其特征
個體社會化的本質即個體適應社會的過程,以實現個體社會化為最終目的的道德學習必然受到家庭、學校、同輩群體、社區、網絡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從一定意義上講,青少年的道德學習是在多種社會環境中通過交往行為實現的,青少年社會化亦即人際交往的結果。根據青少年所處的不同交往環境,我們從控制和情感兩個維度并根據其強弱程度,將青少年交往行為分為四種類型(見下圖)。
家庭環境中青少年交往行為的情感程度和控制程度均較強,學校環境中的交往行為在控制程度方面較強而其情感程度較弱,同伴之間交往行為的情感程度較強而控制程度較低,網絡和社區中的交往行為則表現出在控制程度和情感程度兩個方面均較弱的顯著特征。根據以上特點,我們區分出四種交往類型并作出如下概念界定:
所謂情感型交往,是以滿足青少年對家庭的情感性歸屬需要為主要特征,對青少年的道德學習具有原發性、安全歸依性和延展性作用的一種交往類型;所謂規則型交往,是以滿足青少年社會性學習以及對秩序的遵從為主要特征,對青少年道德學習具有規定性、序列性作用的一種交往類型;所謂同情型交往,是以滿足青少年對同伴群體的情感歸屬性為主要特征,對青少年道德學習具有建構性、內聚性作用的一種交往類型;所謂旨趣型交往,是以實體社區與虛擬網絡為主要載體,以滿足青少年興趣愛好的需要以及交往中具有明確宗旨與強烈動機為主要特征,對青少年道德學習具有目的性、自發性、激勵性作用的一種交往類型。
如前所述,個體社會化功能主要包括社會功能和個體功能兩方面。青少年的道德學習與青少年社會化的內在統一性決定了他們的道德學習必然具有以上兩方面功能。青少年所要習得的社會行為規范和社會行為方式等已被社會形塑完成,在一段時間內只會發生微小的變化,因而具有較強的約束性和穩定性,更多地體現了青少年社會化的社會功能,如家庭、學校中發生的情感型交往和規則型交往中的道德學習。而發展青少年自我概念、個性等社會化的個體功能方面則需要他們積極、主動參與,具有較強的靈活性和多變性,因此,控制程度相對較弱,以及情感程度較強的交往環境更多實現的是青少年社會化的個體功能,如在同輩群體和社區中發生的同情型交往和旨趣型交往中的道德學習。
(二)不同交往類型中道德學習的發生機制
1. 青少年的情感型交往以家庭作為道德學習的主要環境,道德學習主要發生在青少年與父母(或其他撫養人)之間。家庭是由婚姻、血緣或收養方式而建立起來的群體,是個體社會化過程中第一重要的場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指導者和模仿者,對個體社會化具有初始作用和影響。兒童在與父母的交往活動中建立起最親密的情感關系,從家庭中獲得的歸屬感和安全感,會伴隨人一生的發展。家庭作為社會的細胞,通過家庭生活方式和教養方式把社會的規范和準則傳遞給兒童,幫助其逐漸適應社會并實現個體的社會化。作為孩子人生道路指導者的父母在親子關系上具有某種權威性,因此,情感型交往中的道德學習呈現出控制性較強的特點,有助于社會化之社會功能的實現。同時,家庭對于孩子來講是不可選擇的,家庭樣態的多樣性決定了青少年的道德學習也是千差萬別的,每個家庭中父母獨特的個人氣質、教養方式、家庭氛圍和家庭結構等因素融合在情感中,會給青少年帶來獨特的道德學習體驗,進而形成獨特的個性和自我概念。因此,情感型交往中的道德學習呈現出情感程度較強的特點,有助于社會化之個體功能的實現。
2. 青少年的規則型交往主要發生在制度化的學校環境中。在兒童進入學校后,學校生活成為其社會化過程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法國社會學家涂爾干在他的《道德教育》一書中指出,學校是銜接家庭道德約束和政治社會道德狀況的中間媒介,較之家庭和朋友之間的小團體,學校環境有著更為廣泛的交往。學校首先是一個社會機構,其建立是為了實現更加廣泛的社會功能,尤其是社會化、為勞動世界作準備和社會整合的功能。[5]因此,學校在青少年社會化過程中擔負著傳授社會生活知識、傳遞社會行為規范、灌輸價值觀念、培養理想目標等職責,具有強控制程度、弱情感程度等特征,有助于實現青少年社會化之社會功能。
3. 青少年的同情型交往主要在與同輩群體的交往環境中進行的。同輩群體中的青少年彼此之間構成同伴關系,同伴關系即年齡相同或相近的青少年之間的一種共同活動及相互協作關系。相對家庭和學校中的交往環境而言,此類交往是青少年為了滿足共同的興趣愛好、心理需要、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而展開的,是青少年個體積極主動地尋求平等、互惠、共享關系的交往類型。在這種交往中,青少年可以充分地表現自我、發展自我,因此,此種交往類型主要實現的是青少年社會化之個體功能。與其它交往類型不同的是,同情型交往雖具有控制程度較弱的特點,但在青少年社會化過程中發揮著特殊而重要的作用。這是因為同伴群體具有年齡相仿、興趣一致、支配權平等的特征,青少年出于歸屬、愛及安全的需要加入一定的群體,獲得群體意識,在愉快的游戲活動中習得規則、合作、競爭等關于社會規范的更廣闊的認知視野。
4. 青少年的旨趣型交往主要基于實體社區和虛擬網絡兩種社會環境。之所以把這兩種社會環境統歸為一種交往類型,是因為二者共同表現為一定的區域性,其所呈現的道德學習環境具有廣泛性、靈活性、多元性等特征。在實體社區和虛擬網絡社區里,青少年的交往行為往往帶有明確的宗旨和目的,且均是為了尋求共同的興趣愛好。此類交往極易促成青少年個性化的性格和品質,他們彼此互動、熏陶感染,進而形成了富于鮮明個性的群體意識、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等。所以說,此種交往類型更多實現的是青少年社會化之個體功能。
總之,每種交往類型的不同特征決定了青少年在不同的交往類型中道德學習的發生機制也各不相同。下面僅以規則型交往中青少年的道德學習為例加以具體說明。
三、規則型交往中道德學習的發生機制
規則型交往是以滿足青少年社會性學習以及對秩序的遵從為主要特征,對青少年道德學習具有規定性、序列性作用的一種交往類型。制度化的學校教育為青少年的道德學習設計了相應的制度環境,具有規定性和序列性的特征,具體表現為預先設計、目的明晰且階段性伴隨等特點。究其實質,學校作為一種制度化的社會組織,其主要功能是將社會中的一整套規范體系以顯性或隱性的方式滲透給學生,以實現其社會化的教育目的。對于青少年的道德學習而言,學校制度環境設計具有如下特點:
(一)道德學習的社會規定性
弗洛姆提出了“社會性格”的概念,即為了維持社會的存在,包括整合的穩定性與持續的發展性,社會成員之間必須具備一定的相似性和同質性。學校教育作為一種徹底的制度化力量,已經成為對人進行加工、使其適應于早計劃好的世界的有計劃過程。[6]學校履行的正是一種為整個社會培養具有“社會性格”的人的社會職責,所以學校也自然成為一個定有規則、并有專人實施的場所,學校所提供給學生道德學習的交往環境也必然是某種程度上預先規定好的,這具體體現在如下方面:
1. 培養目標。培養目標是教育目的在各級各類學校教育機構的具體化。它由特定社會領域和特定社會層次的需要所決定,并隨著受教育對象所處的學校類別而變化。為了滿足各行各業、各個社會層次的人才需求和不同年齡層次受教育者的學習需求,才有了各級各類學校的建立。中小學校要完成為社會培養合格人才的任務,就要制定符合本地區、本學校的培養目標。培養目標的內容一般包括學生在情感能力、道德規范、學習能力、勞動衛生等方面達到某種程度的既定標準。培養目標猶如學校一切工作的指揮棒,所有工作均要圍繞它展開,當然包括德育工作。
2. 課程資源。青少年通過一定的課程資源進行道德學習主要有兩種形式:德育課程和其它學科課程。德育課程是社會對其未來成員實施道德社會化的主要媒體,它濃縮了社會要求其未來成員必須掌握的基本的道德價值、規范、行為模式。[7]德育課程的價值特性反映的是社會統治階級的意識形態,所以必定是規定好的,任何違反統治階級意識形態的內容都將被排除在德育課程之外。從學科屬性來看,德育是一門以人類全部生活為出發點并指向美好生活建構的實踐性學科,所以,青少年品德的養成并不是單靠品德課就能夠培養起來的,還要依賴于其它學科的教學資源。如:歷史課上學生可能習得愛國情感或民族精神,物理課上學生可能會變得越來越崇尚科學精神,等等。
3. 規章制度。學校作為一種制度化組織,自是少不了各項規章制度的輔助管理,學校生活的方方面面皆有規章約束。例如,《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中就有對上學放學、課堂、升旗做操、課間、禮儀、衛生等日常行為規則的說明。為了保障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學校還設有學生日常行為規范考評制度,以對學生日常表現進行監督并實施獎勵、懲罰等。從踏入學校的那一刻起,青少年學生便被要求遵照中小學生行為準則進行各種交往活動,一旦出現違反校規的行為,學校便會通過勸導、批評、排斥等手段使其遵從。在規章制度的實踐過程中,紀律不再是手段,而成為目的,紀律亦成為了教育內容本身,青少年學生不僅習得了各種規范,還習得了紀律精神。
4. 學校風尚。學校風尚是有意識且制度化的傳統,是學校精神中最成熟且達成共識的層面,包括校風、教風和學風。[8]學校風尚是在歷史的故事中不斷修改積淀下來的,經過一代代學校領導、師生的堅持,最后明文規定,銘刻或書寫在學校的建筑物上或者教室里。學校風尚屬于每所學校獨有的文化層面,即每所學校的風尚均不相同,成為各個學校的象征符號。譬如,某學校的校風:民主、進取、開放、創新;學風:自覺、自主、自信;教風:求是、求德、求新。學校風尚不只是空喊的口號,其內容正是學校努力促使學生養成的良好道德品質,學校開展的各項教學活動、課外實踐活動、文藝活動等均以學校風尚為出發點,在各種交往活動中,學生會慢慢將其內化為自身的品德。
5. 時間空間。與制度化的學校生活相伴隨的是青少年學生不斷習得的時間觀和空間觀。“守時”是剛剛入學起老師就對學生強調的規矩,“上課不許遲到”“放學不許早退”“鈴響了馬上要進教室”等聲音總會伴隨在學生的耳邊。為了讓學生有一個清晰的時間觀念,每個班的墻壁上都會貼有一張作息時間表,并被賦予命令式的話語,“按照時間規定做好每件事情”的要求深深地印刻在學生心里。在學校,青少年學生也懂得了“每個地方有其特有的樣子,該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情”的行為規則,例如,教室是學習的場所,嚴禁打鬧,不能帶吃的東西;操場是供課間休息和游戲活動的地方;宿舍是集體生活的場所,應安靜整潔。時間和空間形塑著一個人的行為方式和思維方式,也逐漸內化為一個人的人格結構。
6. 儀式。學校生活向青少年學生呈現大小不同的公共儀式,以對學生進行儀式教育,這些儀式包括升旗儀式、入隊儀式、開學典禮、成人儀式、畢業儀式等。公共儀式彰顯著公共生活或者說制度內生活所必備的秩序、規范、態度,屬于社會生活中的“大敘事”層面,[9]一般是預設好的。儀式教育以其較強的導向性、感染性和教育性,使學生深刻體會到莊嚴和神圣的力量,并不斷規范、激勵和塑造著學生的道德品質和道德行為,潛移默化地提升學生的精神境界。
7. 教師示范。教師是制度化學校的人,強調制度化學校中的規范、規則與師德意識,這是學校制度賦予教師的角色,也是教師身上特有的文化符號。青少年學生在學校中交往最多的莫過于教師,教師身上所具有的“嚴謹”“認真”“規矩”等精神氣質會對學生產生隱性卻深遠的影響。
(二)道德學習的序列性
道德認知發展理論告訴我們,道德學習的發展過程有其內在的規律性,應遵循一定的規律進行。科爾伯格認為,一個人道德判斷的發展具有階段性,一般要經過“三個水平”“六個階段”,從“以自我為中心”到“更多的以社會為中心”,再到“靈活遵守社會秩序”,是一個由高到低順序發展、逐步形成的過程。可見,道德學習是青少年主體的道德建構過程,不同年齡階段個體的道德學習內容、方式呈現出層級性特點,教師應遵循學生道德認知發展規律,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地進行道德學習。道德學習的序列性體現在如下兩個方面:
1. 德育課程。德育課程是學校實施德育的主要媒介,從之前的“德育大綱”到現在的“德育課程標準”,國家層面不乏對德育目標、內容、方式等分階段進行的規定。1982年,教育部正式頒發的《全日制五年制小學思想品德課教學大綱(試行草案)》在第三部分“各年級教學內容和要求”中,提出了教學目標與內容的分階段序列,這是小學思想品德課教學科學化、系統化的重要標志。近年來,隨著基礎教育改革的步步深入,德育課程在指導思想、課程內容、課程評價等方面越來越注重體現當前我國轉型期價值多元化的社會特點,注重切合青少年身心發展水平以及生活實際。例如,新一輪課程改革為小學1-2年級制定了“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實現了品德課與生活課的綜合設置;為小學3-6年級制定了“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實現了品德課和社會課的綜合設置;為初中制定了“思想品德課程標準”等,體現了對不同年齡階段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尊重。
德育內容的呈現形式在各個年齡階段也體現出序列性,以小學為例,低年級以圖畫為主,文字較少,內容一般通過圖畫來表示;隨著年級的增長,文字漸多;高年級以文字為主,圖畫只起輔助作用。低年級的課文形式主要為童話、故事、兒歌和看圖講故事;中年級以上主要通過講故事、夾敘夾議、擺事實、通信對話、討論等形式說明道理。針對同一教育目標和教學內容,在不同年段的教育要求、方法、手段上也各有側重,例如,在進行“明理誠信”教育時,低年級側重教育疏導,中年級側重榜樣示范;高年級學生的道德情感逐漸轉化為內部的、主動的、自覺意識到的道德體驗,因此,側重運用自省提升的方法,引導學生依據一定的道德原則、規范和榜樣人物,起到約束、規范自我,激勵、提升自我的作用。
2. 物理環境。學校中的字牌與標語作為一種教育符號,也是一種很好的道德教育資源。小學校園里多是意志品質方面的要求。如“求真”“務實”“勤奮”“踏實”等,而中學里更多的是對校風、校紀的強調,注重宣傳校園文化、校園精神。
教室是師生日常生活的制度化空間,不同學齡階段學生所處的教室風格迥異。小學低年級的教室五彩斑斕、童趣盎然,各種材質的貼畫、盆栽的植物、學生們養的小動物等都是常見的布置;高年級的教室相對簡單,主要有后黑板的板報、各項評比欄、小手工制作等;到了中學尤其高中階段,教室墻壁上多為勸學惜時的警言、立志報國的警句等。
總之,根據影響青少年道德學習的諸環境要素,從社會學的角度將青少年交往行為分為四種理想類型,進而探討不同交往情境下青少年道德學習的發生機制,揭示道德學習對實現其自身社會化進程的影響作用,從而拓展道德教育研究的理論視野,探求新形勢下道德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徑與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和和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齊學紅.在生活化的旗幟下――道德教育改革的社會學研究[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117.
[2]鄭杭生.社會學概論新修[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83.
[3][7]魯潔.德育社會學[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157,266.
[4]愛彌兒?涂爾干.道德教育[C].厲以賢.西方教育社會學文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2:25.
[5][法]瑪麗?杜里―柏拉,阿涅斯?馮?讓丹.學校社會學[M].汪凌,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要:從西方社會學視角,運用功能分析方法、訪談法對青少年體育參與的歷程與結果以及體育參與與社會環境相互影響過程進行社會學分析,以期為青少年體育參與的社會化研究提供參考。結果發現:青少年體育參與的開始與持續、中止與退出的決策與社會和文化背景有關。并且是隨社會環境變化而持續決策的過程;青少年運動員體育參與的結果是多數人在持續、大強度的運動訓練中,因勞累過度與身份缺失等原因停止運動并轉向其他方面,以便更好地融入社會:而伴隨青少年體育參與過程出現的以“業績主導”為原則的功利性追求,與體育參與最初的“樂趣參與”背道而馳,并因此給青少年和社會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
關鍵詞:體育社會學;體育參與;社會化;青少年;運動員
中圖分類號:G80-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7116(2010107-0027-05
體育社會學傾向于將“體育參與”視為現代社會最為常見的現象之一,并且將其看做社會成員實現社會化的途徑之一。體育參與一方面是一種社會化經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社會背景,另一方面又是參與者塑造生活和周圍世界的過程。因此,體育參與的一貫行為與社會化不可割裂開來進行討論。現在的青少年體育參與的社會化特征越來越突出,并體現在參與體育運動的開始、持續和中止的各個環節。本研究運用西方社會學關于人的社會化理論,以114名來自山東省少年體校、中學、大學及體工大隊的青少年運動員及48名已經退役的青年運動員作為訪談對象,訪談內容包括青少年開始與持續參與體育的原因及影響因素;青少年體育參與中止或退出體育參與的社會因素等,運用功能分析方法探討青少年體育參與的歷程及結果,以期為青少年運動員體育參與的社會化研究開拓新的視野。
關于體育參與和社會化關系的研究起步較早的是西方社會學。西方社會學從功能主義理論、沖突理論、批判和互動理論相結合的視角對體育參與中人的社會化問題做了大量研究。
功能主義者認為,人類是被動的學習者,他們在家庭中成長,然后上學,學習他們應該遵循的規則和應當扮演的角色,以便對社會做出貢獻。該理論經常研究是誰以及哪些因素促使人們參加體育運動,這種參與如何使青少年為他們成人之后適應社會、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做準備。
沖突理論是作為功能主義理論的反思和對立物出現的。沖突主義者將社會化看做是這樣一個過程,即人們被動地由經濟力量所塑造,成為溫順的工人,成為商品和服務的急切的消費者。沖突主義理論對體育中的社會化關注主要體現在人的社會背景對運動參與和運動選擇的影響,個人社會背景與個體在體育過程中的權利與利益的關系,以及體育參與過程中權利與利益的不同對個體的影響等。
批判理論和互動理論相結合來研究人的社會化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成為主流。該理論認為社會化既是一個學習的積極過程也是社會發展的過程:當人們彼此互動、熟悉其所生活的社會的時候,當他們對他們的目標和行為作出決定的時候,社會化就在進行著。此理論強調,要更多的理解作為一種文化體驗的運動參與的意義。
1 青少年體育參與是持續的社會化過程
1.1 青少年參與運動并成為運動員的2個潛在過程
通過深層次的訪談發現,青少年之所以從普通的體育參與者發展成為一名青少年運動員,經歷了初識運動項目及培養熱情的過程。首先,青少年在他們的生活中耳濡目染地接觸到了一些體育運動項目并給予關注,甚至是崇拜和模仿(22名籃球運動員中,其運動生涯幾乎都是啟蒙于NBA)。于是親自嘗試與自己的生活具有重要聯系的,能給自己帶來勇氣、鼓勵和自信的項目,并期望得到社會關系如來自家庭、老師、同學等的支持。其次,如果說一個青少年開始體育參與通常要受到社會關系的支持,那么,他是否繼續參與運動將取決于他自己對運動熱情的發展。“運動熱情所依賴的遠遠不只是支持,他是在個體身份發展的過程中建立起同參與運動相關的社會聯系時才出現的”。在接受訪談的22名籃球運動員中,有14名(64%)在他們加人團隊后就非常投入他們的運動角色中,以致于這些角色深深地影響到他們如何看待自己及其在籃球、社會生活和學業上的時間分配。當他們日益熱衷于僅根據籃球運動來確定身份時,就會出現這種“角色投入”。這種忠誠由教練、同學、球迷、媒體和隊員一致而明確地加強著。因此,團隊和籃球隊的社會世界成為他們看待這個世界的其他部分,成為他們設定目標、評價和定義自己的背景。一般情況下,青少年運動參與培養熱誠的過程包括3個方面:一是評價他們在運動中獲得成功的潛力;二是形成一個與他們有關的“私人關系網絡”;三是在他們所從事的體育運動項目中建立起個人聲望和認同。因此,他們繼續參加運動取決于他們如何選擇將參加運動融人生活的方式。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的參與取決于他們積極地、深思熟慮地發展期望中的運動員身份。同時,隨著他們從別人那里得到越來越多的承認和尊重,他們更加深切熱衷于運動,熱衷做一名運動員。
1.2 體育參與與被認同的過程相聯系
體育運動中人的社會化理論研究擴展了我們關于青少年“獻身于”某項運動的理解。一個青少年開始參加一項運動成功與否,往往取決于在這個群體中學會“說該說的話和做該做的事”,這樣他才能為其他的運動同伴所認同并被他們所接納。這種認同和接受并不是一次就可以完成的,它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在運動參與的開始,若不能很好把握自己的身份,不能做到“說該說的,做該做的”,那么,被他人所接受的程度就會削弱,他們的運動員身份就難以維持。同時,在一個運動群體中都有自己相互使用的特殊詞匯和自己行為方式的指稱(對一個運動同伴起的外號,或對某一運動技術的別稱),這些詞匯或術語在詞典中或其他運動群體中是找不到的,他們對運動也有獨特的思考方式和進行方式,而且對群體里其他成員的期待也有獨特的理解。一個初始參加運動者,在被接受和被確定為一名運動員之前,經常要接受老隊員的考察、排擠甚至是欺侮。我們發現,如果個體在某項運動中沒有建立起“社會聯系”并獲得認可,那么,他的運動參與可能不會是經常的或長久的。訪談表明,在114名青少年運動員中,因在運動隊伍中不能做到“說該說的,做該做的”,不能很好把握自己初始者身份,而受到排擠或欺侮甚至是懲罰的有89人,占訪談總數的78%,而僅有少數人擅長與老運動員處理關系,博得其好感,被較快獲得認可。
1.3 青少年體育參與的決策過程與社會和文化背景有關 對青少年來講,參與或者不參與體育運動是在多種因素結合的基礎上作出的決定的。這些因素在以往的研究中已經做出了一定闡述,經進一步調查梳理,這些因素主要包括:(1)參與運動與他們生活中的其他興趣發生聯系;(2)對提高和展現能獲得他人認可及尊重的能力的渴望;(3)參與運動的社會支持和獲得參與
所需的資源(時間、交通工具、設備、金錢等)的途徑;(4)對過去的體育運動的記憶與個人能力;(5)他們頭腦中有關運動的總體的文化形象和信息;(6)參與運動的機會。從訪談結果可以看出,影響青少年參與或不參與運動的最主要因素是青少年對過去的運動記憶和個人運動能力(87人,占76.3%),其次是參與運動的社會支持和獲得參與運動所需的資源的途徑(76人,占66.7%),然后依次是參與運動的興趣(73人,占64.0%)、獲得他人的尊重和能力認可(61人,占53.5%)、頭腦中有關運動的文化形象和信息(42人,占36.8%)、參與運動的機會(29人,占25.4%)。
我們觀察到,青少年參加體育運動,是因為有助于延伸對生活的控制并選擇成長道路,在他人面前顯示自己的能力。同時還發現,女性青少年不像男性那樣,認為運動參與對生活具有這些影響。因此,青少年女性不太經常參加有組織的體育運動,態度也不那么認真。
在我們的研究中,青少年并非僅僅是對他們周圍的世界做出反應,而且積極思考生活的其他方面與運動的適應關系,包括自我觀念和對生活的追求,然后做出決定。由于獲得機會的途徑、生活中的變化、對自己及與社會聯系的認知方式的變化,他們的運動參與模式也隨時間改變。因此,體育運動中的社會化是持續的過程,它植根于年輕人生活的社會和文化背景中。人們在生命的不同時點所做出的運動參與決定,皆出于不同的原因。這與兒童期、少年期、青年期和成年期各發展階段上的任務挑戰發生著變化是相符合的。例如,12歲的孩子做出參與體育運動的決定時,他們所考慮的問題不同于20歲的青年人和40歲的成年人,而且,今天的12歲孩子做出參加體育運動決定的社會和文化背景也與未來20歲和40歲的時候不同。此外,在青少年運動生涯的各時點上所做出的運動參與決定,都與感知到的體育文化的重要性緊密相關,也與運動參與、一般的社會認知和達到個人目標之間的聯系緊密相關。
以上調查研究向我們展示了青少年開始參與以及持續參與運動的三段式簡短描述,表明青少年參與體育運動以包括自我反思、社會支持、社會認可和文化議題在內的決策過程為基礎。他們所做出的運動參與的決定,絕非是一勞永逸的,伴隨著對運動與生活之間的聯系的思考,他們一次又一次地作出決定。這些決定為他們生活與其中的社會和文化背景所調節。
2 青少年體育參與的中止或改變與社會化過程相聯系
以往的研究注重青少年體育參與的狀況和形式、體育參與的動機以及約束因素等,例如,曾清華對大學生體育參與現狀的調查;孫曉強對中國青年一代體育參與的約束因素、參與動機與行為關系的研究;李彬彬、符明秋對家庭影響青少年體育參與的研究等等。而對于青少年體育參與的中止或改變的問題缺乏實證研究和分析。然而我們觀察到:在有大量的青少年加入到運動中來的同時,也有為數不少的青少年由于種種原因中止或結束了其運動生涯。在充分訪談的基礎上,我們了解到許多因素促使青少年運動員退出體育運動,或者從一種運動轉向另一種運動。對48名青少年運動員調查結果發現,中止或退出體育運動的原因順序為:勞累和生病26人占54.2%、身份變化24人占50.0%、角色認同19人占39.6%、生命歷程問題18人占37.5%、接近資源機會15人占31.2%,與教練矛盾8人占16.7%。
“身份的變化”是指運動員運動狀態引起的在運動隊伍中位置的變化,比如由主力隊員轉變為非主力隊員進而“淪落”為“板凳”隊員,這種身份的變化使得運動員感覺運動前景一片暗淡,隨之出現中止或退出運動的念頭。“接近資源的機會”是指運動員家長或親戚提供的社會資源或就業機會,比如有的運動員家長職位較高,擁有的權力使其占有較多的社會資源,能為運動員在社會上謀得一份不錯的工作,這種機會使得運動員過早考慮退役問題。“生命歷程問題”主要指的是青少年隨著年齡的增長,不斷增加自身的閱歷,從而對于自身的發展做出更清晰的認識。“角色的認同”主要指對于運動員及社會的一個成員的角色的認識。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及各項改革的不斷深化,我國現有的業余體校、運動學校正在萎縮,面臨生存危機,再加上省市體育體制的問題等,也促使更多的青少年提前結束運動。同時,隨著環境的變化,青少年關于體育運動和運動參與的想法也在改變。調查中觀察到了以下現象:(1)當青少年運動員退出特定體育運動時,他不是永遠退出所有體育運動,也不是切斷與體育的所有聯系。實際上,他們中的許多人參加不同的、競爭性較小的體育運動,或者轉變為其他與運動有關的角色,比如教練、管理人員、體育商業人員等。(2)退出體育運動通常是青少年運動員生活的一部分,這個過程包括其他部分的變化和轉變,比如升學、轉學、畢業、就業等。(3)有部分青少年運動員經過多年的專業訓練,在結束運動生涯后發生了問題,比如酗酒、滋事或發生其他不軌行為,尤其是那些除了運動沒有其他身份或缺少所需的社會和物質資源以轉入其他職業和社會安置的青少年運動員。
2.1 過度勞累與身份缺失造成青少年運動員中止或退出運動
勞累過度根源在于要求年輕人為參加各種比賽而進行“魔鬼”訓練。在他們所從事的運動項目中,專制的控制性的教練,使不少運動員漸漸疏遠了所熱衷的運動,而長期高度專業化的體育運動本身就是一種社會性的疏遠體驗。在當運動員感到他們失去對生活的控制,并且除了體育運動沒有任何身份時,就會出現“勞累過度”。這種勞累過度有體力上的,更有精神上的。運動員往往將這種失去控制并缺失身份與他們在體育運動中的高度緊張、失去興趣相聯系。隨著緊張的增強和樂趣的減弱,他們的精力耗盡了。當年輕的運動員,尤其是一個成功的運動員,在體育運動之外發展其期望的身份受到阻礙,并且無法獲得青春中十分重要的自主和獨立時,精力耗盡的出現是還可避免的。
2.2 運動員角色的認同性是影響青少年體育參與中止或退出更直接的因素
George認為角色理論能很好地解釋退役過渡適應問題,在特定社會文化背景下活動與行為組成的角色,是理解過渡適應的基礎。Carter等則進一步指出:退役時要完成一種過渡,包括角色擴充、自我重塑和改變。按照退役過程理論,運動員對其職業角色的認同,是引起運動員認知偏差的主要因素之一,會對退役后的生活適應產生影響。長期高強度的日常訓練和頻繁的賽事已經成為其認同并主導的生活方式,而這種“認同”雖然會促進其職業的發展,但也會減少對其他社會角色的認可,使得運動員在退役或中止運動后對其社會角色重新進行定位和評估,需要建立新的社會關系,感到重新就業的機會減少難以適應新環境和生活。研究發現,計劃退役會提高青少年運動生涯過渡的準備狀態水平,更有效地利用自身資源,減少無端的能量消耗,還能帶來良好的情緒和行為調
節,增強生活滿意度,從而促進退役后生活的適應。
2.3 中止或退出運動是為了更好地融入社會生活
青少年運動員結束或改變運動參與的決定主要是和得到工作養活自己的需要相聯系,也與他們對自己的運動技能以及進入更高水平的競爭的機會所做的判斷有關。當他們從體校、中學或大學畢業時,他們的期望是應該為自己的生活承擔責任。在就業形勢十分嚴峻的今天,運動員的這個期望表現得十分突出。當他們得到一份工作時,就沒有了認真訓練和參加運動所需的時間,而且,嚴格的訓練也無法與他們新的成人生活相協調。調查了48名退役青年運動員退出運動訓練后的工作去向,包括:體校教練(含助理)7人占14.6%、體育局的臨時工作人員5人占10.4%、參與俱樂部(健身、瑜伽、戶外運動等)經營管理7人占14.6%、參與體育用品經營8人占16.6%、中小學體育教師3人占6.3%、升人大學6人占12.5%、公司職員6人占12.5%、暫無工作2人占4.2%、其他(從事保安、物業、社會體育指導員等)4人占8.3%。較為穩定的工作使他們較為成功地融入了社會生活。
3 青少年體育參與的負面影響
在體育運動與社會化關系越來越密切的今天,青少年的體育參與在越來越流行的同時,也存在著一些負面的影響和變化。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在許多青少年的體育參與項目中,“業績主導”、“競爭優先”原則變得越來越重要,導致“功利主義”盛行。
出于某種期望,這些項目越來越強調不斷地發展技能和在競爭中取得成功。無論是高中生運動員、大學高水平運動員還是體校、體工隊的青少年運動員,業績主導是實現其期望并獲得榮耀的唯一原則。沒有業績的運動員在教練、同伴看來似乎不是個好運動員。對于一個運動項目,業績主導體現出以下特征:對力量、速度的使用超越個人極限,侵略性的支配對手以獲取勝利、獲得冠軍稱號;認為優秀是通過競爭性的成功來證明的,并且是通過艱苦的練習以及作出犧牲,甚至犧牲個人健康,付出很大代價而獲取的;創造紀錄的重要性,決定了他們將身體看做機器,并應用技術來控制和檢測身體;以身體機能和充滿競爭性的成功為基礎的排他性參與,等等。很顯然,這種“業績主導”原則,不像“樂趣參與主導”原則那樣,在體育參與中強調人們之間的關系、大腦和身體的關系、體育運動和環境之間的關系;強調“快樂、成長、健康以及相互關心和支持、分享權利和義務”的倫理,而是自身充滿了極端的功利性,使運動員對“功敗垂成”看得比生命還重要。
身體很好的孩子的家長,往往受到那些強調業績的有組織的項目的吸引,再加上望子成龍的強烈情結,他們有時候把那些高得出奇的費用和裝備支出看成是對孩子未來的投資。他們時刻關心孩子技術上的提高,而且隨著孩子的長大,績效取向的項目成為提供給大學體育項目、獎學金、教練和體育組織的信息的資源。他們用功利性的思維方式對待孩子的體育參與,盲目地看待孩子的體育參與和未來發展,以及受教育機會和成年生活的成功的關系。正是這種強調“績效目標勝于身體表達”的文化,限制了青少年在生活中體驗身體的感受。促使青少年把身體鍛煉的快樂定義在達到目標上,而不是享受運動的良好感覺,同樣,還可能導致他們關注所從事的事情或者將來想從事的事情中表現完美。
對青少年體育參與效績的普遍重視也促使了青少年體育運動的專門化,使得為青少年運動員提供訓練以取得好成績的學校、俱樂部的數量在增多,教練或組織者都宣稱要把孩子們培養成父母期待的“風云人物”并產生較高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同時,追求高水平發揮的訓練中的青少年,長時間泡在他們所從事的體育運動中,要經常參加比賽,并且要給教練和家庭帶來直接或間接的利益。他們中的佼佼者經常在各種媒體拋頭露面,吸引人們花錢觀看表演,并且還為企事業推銷產品。更有甚者,在業績優先驅使下,許多青少年運動員開始服用各種藥物,有的為了發達肌肉、發展力量、提高耐力,有的則靠吞食大量的消炎藥和其他鎮痛藥抑制傷痛,來維持比賽。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培養成了瓦匡特描述的“社會化了的生活的身體。”
綜合分析,可以看出青少年開始體育參與與運動啟蒙以及社會關系密切聯系。而能否持續與運動熱情、運動員身份的建立、被認同的過程及社會和文化背景相關,青少年體育參與的中止或改變受到身份的變化、接近資源的機會、生命歷程及環境的變化等因素的影響,其直接原因是過度勞累和身份缺失,中止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融入社會生活。因此,青少年結束或者改變運動參與與他們開始參加并繼續參加體育運動過程發生聯系,就像人們不是簡單地“社會化地進入體育運動”,他們也不是簡單地“社會化地退出體育運動”。體育參與的變化根植于他們的生活、生命歷程和其所處的社會聯系的決策過程。如果不了解身份、不了解變化的環境以及運動員所擁有轉向其他領域的資源、不了解生命歷程、不了解發生轉變的文化背景,就很難解釋青少年參與體育運動的變化。另外,面對青少年體育參與的負面效應,這種不正常而又普遍存在的社會現象,在以人為本的今天,我們的家庭、學校、社會應給予青少年人文關懷,使青少年體育參與盡快向著和諧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徐茜.國外“體育參與”與“社會分層”關系的五大理論流派述評[J].體育學刊,2008,15(9):31.35.
[2]符明秋,李彬彬.雙親對子女體育參與動機影響的綜述[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27(10):1340―1342.
[3]杰科克利[美].體育社會學――議題與爭議[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
[4]李樹旺.西方社會學對體育與社會化研究的理論綜述[J].體育文化導刊,2007(6):54-85.
[5]曾清華.對廣東大學生體育參與現狀的調查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20(51:125.128.
[6]孫曉強.體育參與的約束因素、參與動機與參與行為之關系研究[J].體育科學,2006,26(7):55―59.
[7]李彬彬,符明秋.家庭影響青少年體育參與的研究進展[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4,30(1):12―14.
[8]劉仁盛,曲麗君,張國海.全國高水平運動員退役安置對策的研究[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32(2):255-257.
1月18日上午9時,以“社會教育與青少年全面發展”為主題的2013年“共青團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面對面”大型主題活動在海南大酒店舉行。本次活動由共青團海南省委主辦,12355海南省青少年服務臺承辦,省人大副主任賈東軍出席了該活動。參加活動的還有8名省人大代表、9名政協委員和省綜治辦、省公安廳、省民政廳、省總工會、省婦聯、省農業廳、省就業局、省保障局、省教育廳、省住建廳、省文明辦、省工商局等相關政府職能部門的代表以及來自我省青少年活動中心、培訓機構、學校、企業等單位和行業的代表共80人。
當天活動現場,團省委副書記蓋文啟同志具體介紹了前期針對“社會教育與青少年全面發展”進行調研的相關情況。真實具體的調查數據鮮明地展現了我省青少年社會教育發展的整體現狀,并且對影響青少年社會教育發展的各種經濟、政治、社會原因進行了分析。在此基礎上,就如何讓我省的社會教育更好地服務于青少年,進一步促進社會教育與青少年全面發展,從六個方面提出了相關建議。一是重點抓好學校的青少年社會教育;二是大力提升社區的青少年社會教育職能;三是將共青團組織青少年社會教育的職能落到實處,充分發揮共青團引領青少年的主導作用;四是針對青少年的特點開展社會教育活動,做到有的放矢,讓青少年切實在社會教育中受益;五是直面信息化這一特定社會背景,發揮信息網絡在青少年社會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六是政府切實履行其相應的職責,保障青少年社會教育有效、順利的開展。
在活動過程中,與會代表也紛紛從各方面、各角度暢所欲言、建言獻策,提出了許多實事求是的建議。學生、家長、培訓機構等基層老百姓代表大膽指出了社會教育中的實際問題,也表達了大家對社會教育的美好期望。現場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也紛紛結合自身的經歷、所處的行業進行了發言。有的從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的角度,有的結合國外社會教育情況,有的從社區社會教育現狀與困難入手,有的結合學校開展社會教育實際,大家都毫無保留地發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議。省人大、政協相關部門的領導也明確表示:“團省委組織的社會教育與青少年全面發展調研,這個選題非常好,調研報告也非常有說服力。團省委把調研報告再好好細分一下,就是好幾份很好的提案。我們在對提案進行審查立案時,一定會重點關注社會教育與青少年全面發展相關的提案,并對已經立案的相關提案進行推進和督促。”
最后,省人大副主任賈東軍作了重要講話。賈東軍副主任說:“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是我國現行政治體制下參政議政的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既有通過議案、提案等多種形式提出建議和批評的權利,又有聽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見和要求的義務。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加強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與青少年的聯系,是做好人大、政協工作的重要基礎。共青團組織的“共青團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面對面”活動由共青團組織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將涉及青少年的普遍性利益訴求進行集中反映,通過多方努力共同落實解決,這樣的活動有利于廣大青少年深入了解我國的政治制度,理性表達訴求,實現有序政治參與,這種共青團與人大、政協合作的形式很好,要堅持下去,要形成制度。”賈東軍副主任還向與會代表提出了三點要求:一是要進一步深化“社會教育與青少年全面發展”這個活動主題;二是要提出提案和建議,推動提案和建議的落實;三是要繼續探索建立共青團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面對面溝通的長效機制。
社會教育與青少年全面發展,我們關注什么?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承載著國家富強和民族昌盛的使命。他們怎樣才能夠更好地擔負重任?教育是關鍵。近年來,隨著社會對家庭教育的日益重視,家庭與學校已經成為青少年教育的兩個主要陣地。但是,對青少年的教育不僅僅是學校和家庭的責任,更是社會的責任。然而現實情況卻是,相對于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而言,社會教育相對邊緣化,從而導致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這一理想教育模式受到極大挑戰,最終必然對青少年的全面發展產生負面影響。如何發展社會教育是當前亟待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2012年“面對面”活動團中央確定的主題正是“社會教育與青少年全面發展”。早在去年9月,共青團海南省委就已召開2013年“面對面”工作部署會,要求各級團組織要提高認識,高度重視面對面工作,要制定面對面方案和建立健全活動例會制度,要開展主題傾聽活動,并撰寫調研報告,以形成提案提議,跟蹤提案議案落實。隨后,各市縣各地區負責人就活動開展、主題確定、活動形式,結合我省近幾年的工作經驗,進行了討論和交流,形成了各自的活動方案。在為期4 個多月的調查研究和座談討論后,各市縣從不同的關注點出發,均呈交了詳細的調研報告。例如,萬寧市關注邊緣弱勢群體,對該市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社會教育問題進行了仔細調查,并召開了主題座談會;樂東縣則緊貼當下生活,調查分析了青少年使用網絡、手機等新媒體的現狀,并提出了有效的教育對策;類似的還有瓊中團委,詳盡分析了互聯網普及對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影響與對策;文昌團委注重青少年的德育建設,呈交了關于培養學生愛心意識的調研報告。除了上述市縣的專題調查,三亞、定安、瓊海等地通過調查問卷、實地考察等方式全面闡述了當地青少年的社會教育現狀,并對其中面臨的現實問題提出了相應建議和對策。各個市縣以不同的主題和形式,從不同的角度詳盡反映了我省青少年的發展狀況,為今后“面對面”工作的深入開展起到了積極的鋪墊作用。
最后,立足于海南省具體實際情況的調研報告《社會教育:青少年全面發展亟須解決的問題——基于海南省985位被訪者問卷調查的分析》全面展現了我省青少年社會教育發展的整體現狀。報告通過對海南省985位被訪者的問卷調查及14 位青少年的個案訪談,圍繞青少年對社會教育的理解,青少年的業余時間,青少年對社會教育的需求度,家庭、學校、社區、公共教育場所、大眾傳媒等對青少年社會教育的影響等問題進行深度分析,探討海南省青少年社會教育的現狀、存在的問題,以求對海南省發展青少年社會教育提供有針對性的對策與建議。
“面對面”傾聽青少年意愿 促進青少年全面發展
[關鍵詞]家庭;教育;現狀;策略
一、校外教育和社會教育概念的涵義
(一)校外教育的涵義
在我國,校外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被視為學校教育的延續和補充。它與正規教育中的學校擁有共同的教育對象,但二者在辦學方式、招生方式,教育、教學活動的組織及教育對象的穩定性等方面有很大的差異。對校外教育概念目前存在幾種理解和認識。一種認識可以稱之為是狹義的校外教育,把校外教育看作是由專門的成建制的校外教育機構進行的教育,如有的學者認為“校外教育是指少年宮、青少年宮、兒童活動中心、青少年科技館、少年之家等校外教育機構對學生進行的多種多樣的、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教育活動。”另外一種認識可以稱之為廣義的校外教育,如有的學者認為“校外教育是指在學校以外廣闊的時間和空間里,學生通過社會文化教育機構和豐富多彩的社會政治活動、科學技術活動、公益勞動、社會服務、文化娛樂活動、體育活動,以及個人的課外閱讀、栽培花草樹木、自我服務等等所接受的教育。”上述關于校外教育概念的表述,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可以發現上述概念有以下共同點。首先,校外教育是在學校教學計劃之外,在各類校外教育機構在課余時間開展的教育活動;其次,校外教育的對象普遍認為主要是青少年,兼顧成人教育;最后,校外教育的內容豐富、形式多樣。
(二)社會教育的涵義
對什么是社會教育,到目前為止對其內涵和外延還沒有一個統一的認識,《教育大辭典》的解釋是:“廣義指與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并行的影響個人身心發展的社會教育活動;狹義指社會文化教育機構對青少年和人民群眾開展的各種文化和生活知識的教育活動。”有研究者從社會教育內容的角度進行界定,提出“社會教育是以社會各界人士為教育對象,以經濟、政治、文化、生活為內容的多種形式的教育。”綜上所述,可以認為,社會教育是指有意識地培養人,并使人身心和諧發展的各種社會活動。
二、校外教育和社會教育實施的主體、對象和內容
(一)校外教育的實施主體、對象和內容
中國的校外教育機構可分為綜合性與專門性兩類。綜合性的校外教育機構目前主要指政府主辦的校外教育機構(如兒童活動中心、少年宮、少年之家、兒童活動站等),這些機構屬于教育廳(教委或教育局)、共青團、婦聯、文化局或者科技局管理,其中以前三者為主。專門性的校外教育機構是專門為開展某項活動而設立的。如兒童圖書館、兒童閱覽室、兒童影劇院、少年科技站、兒童鐵路、少年農科站、少年業余體育學校、少年兒童廣播站等。校外教育實施的主體也即上述少年宮、兒童活動中心、青少年科技館、少年之家等校外教育機構。校外教育的對象是兒童和青少年,他們平時在學校中接受教育,在課余時間,根據個人的興趣愛好,選擇自己所喜愛的專業和活動,在校外教育機構接受各種培訓和指導。1995年,原國家教育委員會、文化部,原國家體育運動委員會、全國總工會、、全國婦女聯合會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聯合的《少年兒童校外教育機構工作規程》中明確指出,校外教育的內容應包括:思想品德教育、科學技術普及教育、體育運動、文化藝術教育、游戲娛樂、勞動與社會實踐教育。
(二)社會教育的實施主體、對象和內容
社會教育實施的主體很廣泛,無論它的創辦者是政府、團體或私人,只要它是對社會成員實施了影響的教育活動,就是社會教育的實施者。廣義地理解,一切社會活動和所有人都可以成為社會教育的實施主體,狹義的實施主體是指由政府、公共團體或私人所設立的社會文化教育機構。社會教育的對象是對社會全體成員,而不是針對其中的某個特殊群體。社會教育的目的就是施教于全體國民,這決定了只要是對社會全體成員施以影響的各種活動的主體,都可以看作是社會教育實施的主體。社會教育的內容包括了社會生活中一切具有教育意義的活動,與廣義教育無大異。
三、校外教育和社會教育概念間的關系
校外教育可以看作是社會教育的一部分。從教育對象來看,校外教育的對象是青少年,社會教育的對象是全體國民,很明顯,校外教育的對象包含在社會教育之中。從教育的內容和范圍來看,校外教育的內容和范圍都可以包括在社會教育之內。從實施的主體看,校外教育的實施主體包含在社會教育所實施主體之內,可以理解為校外教育和社會教育使整體和局部的關系。社會單位教育開始蓬勃發展,成為校外教育的主要力量。社會教育不一定以某一區域為限,是全社會進行的,具有廣泛的區域和對象。社區教育則側重區域性。社區教育使社會教育在特定的地域和范圍即人們所居住的社區所進行的社會教育。社區教育實際上包括在社會教育之內,但不等于社會教育的全部。
四、問題與建議
(一)校外教育概念有待拓展
一直以來,我國校外教育沿襲的是50年代由蘇聯移植過來的社會主義模式,完全由國家包辦一切,教育部門完全依靠國家投入來開辦校外教育。隨著我國各項改革的進行,這種單一結構、單一渠道的校外教育辦學方式遠遠不能滿足現實的校外教育發展的需求。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審視校外教育的發展歷程,反思校外教育界定的歷史局限性,應該給校外教育下一個更加明確的定義。當前校外教育的內涵沒有說清校外教育是什么,也沒有明確校外教育要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