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人文環境特征范文

        人文環境特征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人文環境特征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人文環境特征

        第1篇:人文環境特征范文

        同志指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六個基本特征,這就是民主政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作為文化知識傳媒的圖書館,其人文環境對讀者的影響,本質上是一種“無聲之教”。它是依靠環境育人的一些精神作用機制,如環境暗示、環境陶冶、行為模仿、情緒感染等,來提高廣大讀者的素質。圖書館在讀者與文獻之間充當中介作用,并通過自身多彩多姿的文化活動,使廣大讀者受到人文知識的感染、熏陶,進而升華為一定的人文精神,從而達到陶冶情操、完善心靈,提高自身的人文素養。由此可見,圖書館作為社會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就是要把實現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基本特征作為構建圖書館人文環境的奮斗目標。

        2圖書館人文環境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

        2.1圖書館人文環境的內涵

        “人文”是一個內涵極其豐富而又很難確切指陳的概念。一般地講。人文包含“人”和“文”兩方面的含義。“人”是“人性”、“人格”。“文”是“文化”、“教化”。漢語的“人文”一詞,最早出現于《易經•賁》中“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這里的人文指內外兼修的教化。人文環境概念同樣眾說紛紜。廣義的人文環境通常泛指人類社會的各種文化現象。是人類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會過程中所創造的一切物質和精神成果的總和;狹義的人文環境,特指人類的語言、文化及各種意識形態領域的活動所形成的物質和精神的境況氛圍。就圖書館人文環境而言,是指管理者、館員、讀者之間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各種直接和間接的關系、影響、權利、義務等因素的總和。人文環境有一定的模糊性,它的核心支點就是對真實的每一個體的關愛。圖書館人文環境是立體的、全方位的,它的范疇很廣,具體包括服務環境、法規環境、輿論環境、工作環境、人際環境、語言環境等等。人文環境與物質環境既有區別又密不可分。人文環境建設需要物質環境的支撐,而物質環境建設中應該融入更多的人文內涵。兩者相輔相成,方能相得益彰。

        2.2和諧的讀書環境是圖書館人文環境的體現

        (1)讀書與人文環境相輔

        讀者到圖書館就是為了讀書、求知。圖書館為讀者提供服務的目的是讓每一位讀者心情舒暢地滿意而歸。和諧的人文環境是實現這一目標的前提。讀書也需要人的想象力、創造力,人的個性的發揮。如果把想象、創造和個性的空間壓縮了,還有多少創新思想可言?讀書與人文,只能雙贏。讀書和人文,是人類文明發展中兩條并行不悖的主脈。讀書幫助人們擺脫愚昧、認識真理、提供知識,增強人類改造世界的能力,直接促進生產力的發展,促進物質財富的增加,提高人類的生活質量。因此,讀書更具有剛性,更能解答或解決實際問題。人文強調和諧和感情,關心人的精神世界,引導人們追求善和美,賦予人類的生產、生活乃至科學活動本身有意義、有價值的導向。因此,人文更具有柔韌性、滲透性、包容性和導向性。如果讀書有人文相輔,就可以更加明確其自身的價值和讀書的意義,明確正確的發展方向,在創新思維上有所啟迪;如果人文有讀書支撐,就可以更加嚴謹和厚重,避免模糊和玄虛,在研究、創作、知識的授受和考察方法上有所借鑒。讀書與人文相互融合,即在此層面上實現“天人合一”,達到剛柔相濟,相互借鑒,有利于彼此的健康發展,共同推進社會的進步。因此,讀書和人文的融合是兩者自身發展的內在要求,是社會發展的迫切需求,也是圖書館發展生存的方向。

        (2)在和諧的人文環境中融入人文教育

        文化要有根,作為一個求學問的人,一生的思維要有根。他站在這個有根的文化上才能成長,才能發力,做事才能成功。做什么都必須有文化的根,都需要強烈的人文關懷,需要道德和倫理方面的把握力。缺乏這些,就不可能有大的成功。所以,圖書館是一所沒有圍墻的學校。館員是圖書館形象的代言人,他對讀者的潛移默化的作用是不能低估的。圖書館的社會教育功能能否實現,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圖書館是否具有人文教育和人文情懷。圖書館工作者要達到以書育人、寓教于樂的目的,就要努力營造出書卷氣息、儒雅氛圍。如向讀者推薦經典文學書目,像莎土比亞、托爾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都可列為推薦書目。當然在學習的同時,注入人文教育,營造人文環境,就要為讀者創造和諧的科學的讀書環境。圖書館就好似一場知識盛宴,一堂欣賞課,讀者走進圖書館讀書要獲得淋漓盡致的體驗和表達,讓生命中最敏感的因子飛揚起來。作為圖書館,就要讓讀者在和諧中提高閱讀興趣,激發起求知欲望,在讀書中增強閱讀能力,使身心得到升華,達到人文環境和人文教育的有機結合。

        3圖書館的人文環境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平臺

        圖書館在公眾心中是一座神圣高雅的殿堂,是人們追求知識、獲得信息、完善自我的地方。知識經濟社會和網絡的發展對圖書館事業提出新的挑戰。它作為文獻信息主要收藏地和集散地,成為國家信息化進程中的重要角色,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更高、更大的智力平臺。要充分發揮智力平臺的效應,就必須構建圖書館人文環境,最大限度發揮圖書館的教育職能作用,使它成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人材的園地,成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示范區、輻射源和重要陣地。我們處在世界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蕩和國內市場經濟深入發展的新的歷史時期,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明顯增強,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利己主義傾向和急功近利思想有所滋長,加上生活節奏日益加快,人們的工作緊張程度和精神壓力隨之增大,社會矛盾和社會沖突難以避免。因此,弘揚正氣、凝聚人心、凈化心靈、陶冶性情,增長知識,舒緩壓力、娛樂心身、溝通感情、化解矛盾、增進融匯對構建和諧社會十分重要。圖書館恰恰能為公眾陶冶情操,增長知識,崇尚和諧提供有利的平臺。“書的香”能陶醉人的心扉;“書的手”能掃去人心房的雜念。公眾通過圖書館閱讀,陶冶、美化心靈,自覺抵制不健康的文化,不斷提升文化品位,追求真、善、美;通過讀書,獲取知識、修養身心、完善自我;通過“讀書”去“思接千載,視通萬里”,去間接學習和掌握人類的智慧;通過讀書學習,可以緊跟發展需要,不斷拓展知識,增強才干;也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為單位、為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讀書“還可以陶冶情操,提高我們的品德修養”,通過讀文學作品,可以讓我們興感動情,可以讓我們了解社會和自然,可以讓我們學會與人相處,可以借用它來怨刺時政。“讀書”還有一個愉悅身心的作用。有人說,書乃是調理人心境的靈丹妙藥。名言警句,富有哲理,可以醫心疾;小說散文,平和清逸,可以降肝火;詩詞曲賦,節奏通暢,可以舒脾胃;雜文評論,尖銳潑辣,可以增鈣。總之,閱讀,能讓人生豐富多彩,圖書館的人文環境是和諧生活提供了最好的平臺。

        4圖書館人際關系是構建人文環境的保障

        4.1人文環境要有積極融洽的相互關系

        人文環境的靈魂是“人”,人際關系的好壞決定著人文環境建設的成敗。將和諧用于圖書館的人際關系就會“寬則得眾”,使圖書館領導與職工之間、職工與職工之問,特別是圖書館與讀者之間就會出現關系融洽、百花齊放、姹紫嫣紅、蒸蒸日上的繁榮局面,否則可能會萬馬齊喑、鴉雀無聲、死氣沉沉。圖書館的人際關系首先要處理好管理者、館員與讀者之間的關系。要把相互理解、信任、尊重作為前提。管理者應避免主觀隨意,高高在上,脫離群眾;館員既是管理的對象又是圖書館管理的主體,更應該充分理解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各自的苦衷,堅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讀者大多數時間處于被管理者的地位,在充分享有自己權力的同時,也不應該忘記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其實每個人都是人文環境的創造者,同時也是受益者。然而圖書館應更多地注重以讀者為本,替讀者著想,利用它的教育功能,向讀者傳遞和諧向上的精神。

        第2篇:人文環境特征范文

        一、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會計模式

        會計模式是會計實踐的反映,是按一定會計特征對會計系統內諸要素所進行的抽象化、典型化的綜合描述。其構成內容主要包括會計管理體制、會計規范的制定和實施、會計信息披露制度、會計監督體系以及其他與會計管理活動有關的各個方面。

        世界各國的會計模式千差萬別,因此,“如果走向極端的話,比較會計將會成為考察文化背景和會計實務中細微差別的無盡無休的工作……”。因此對會計模式的分類一般是在具有相同會計模式的國家集群之間進行比較。按照不同的劃分方法 ,世界各國的會計模式可以有不同的劃分結果。如按照企業經營及會計發展的環境特征進行劃分,可以分為以瑞典為代表的宏觀經濟模式,以荷蘭為代表的微觀經濟模式,以英、美為代表的獨立發展的會計模式,以法國和一些原社會主義國家為代表的統一會計模式;按照影響范圍進行劃分,可以分為英國模式,美國模式,法國棗西班牙棗意大利模式,德國棗荷蘭模式,原蘇聯模式;同樣按照影響范圍劃分,還可以分為英美模式,大陸模式,南美模式;按照不同的市場經濟體制劃分,一般可以分為以日本、韓國為代表的政府主導型市場經濟會計模式,以法國、瑞典為代表的有計劃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會計模式,以原蘇聯、東歐諸國為代表的轉軌型市場經濟會計模式,以德國為代表的社會市場經濟會計模式,以美國為代表的充分競爭性市場經濟會計模式,以我國、越南等國為代表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會計模式等六種。

        從大的方面來講,這些會計模式又可分概括為兩大類:一類是以美國為典型代表的以會計職業界自我管理為主的會計模式,簡稱民間自主型模式;另一類是以法、德等國為代表的以行政立法管理為主的會計模式,簡稱集中立法型模式,由于這種模式多為歐洲大陸國家所采用,因此也可叫歐洲會計模式。我國目前正在形成的會計模式從總體上看,也屬于立法集中型模式的范疇。

        為什么世界上會形成這么多不同的會計模式呢?這是由不同的會計環境所決定的。

        二、人文環境對會計的影響

        所謂會計環境,是指影響和制約會計發展的各種因素的總和。它包括宏觀環境和微觀環境(企業環境)兩個方面。前者主要包括政治、經濟、法律、科教、自然、人文環境等。其中經濟環境、法律環境和人文環境對會計的影響最為顯著。宏觀環境屬于系統性的影響因素,對所有主體的會計和會計的所有方面都會產生影響;后者主要包括企業管理體制、企業組織形式、企業生產經營規模、企業經營目標和方針、企業內部管理水平、企業領導和職工的會計意識等。一般所謂的會計環境主要指外部宏觀大環境。人文環境也稱社會文化環境,作為會計宏觀環境的一個重要方面,它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業已形成的社會秩序和公眾長期積淀的傳統思維習慣、價值觀念、行為方式以及人們對經濟、會計的傳統態度和看法等因素。會計的各項人文環境因素從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對會計模式發揮著十分明顯的影響作用。

        (一)何斯德(hofstede)人文環境模式諸因素對會計的影響。

        以研究人文環境對會計模式的影響而聞名于世的美籍荷蘭學者何斯德在1980年發表的《動機、引導和組織:美國的理論可以應用于國外嗎?》一文中,把影響會計的人文環境因素分為四個方面:(1)個人主義相對集體主義;(2)權力差距大小;(3)對不確定性因素反應的強弱;(4)陽剛相對陰柔。

        據此理論對中美會計模式進行比較,不難看出不同的人文環境所造成的會計模式間的巨大差異。

        美國是一個崇尚個人主義的國家,尊重個性,強調個性的發展,社會結構松散,呈“橫向聯系型”狀態;人與人之間強調平等,社會權距較小,人們在家庭和機構中皆力爭權力均衡;民眾對不確定、不明朗因素反應較弱,善于接受新生事物和有差異的因素,敢于創新;是一個典型的“陽剛”的社會,人們注重成就、英雄感、決斷能力和物質上的成功。在這樣的人文背景下,美國會計模式呈現出以下特征:(1)在會計管理體制上,強調專業導向、行業自律,較少依賴法律和政策,政府在會計管理上的作用有限;(2)在會計準則的制定和實施上,強調制定會計準則的主體以民間職業團體為主,會計準則注重靈活性、可選擇性;(3)在會計職業上,會計人員的專業水平高,會計職業的社會地位也高,具有較強的權威性;(4)在會計信息披露上,傾向于透明、公開,強調會計信息的公允性和決策相關性;(5)在會計處理方法上,強調真實反映和會計人員的專業判斷,會計處理偏向樂觀,并不斷創新,保守程度較低。

        而我國從古至今不是一個崇尚個人主義的國家,一向推崇國家、民族、集體利益高于一切,強調社會價值的實現,集體主義觀念深入人心;由于長期受封建傳統思想的影響,民眾對上下等級、長幼排序更是泰然視之,社會的權距較大,人們對現存社會秩序容易接納;人們對不確定、不明朗因素反應較強烈,習慣于按規范行事,講究中庸之道,不易接受新生事物,冒險精神較差,思想觀念偏向于傳統、保守;也不象美國社會那樣偏重“陽剛”,強調“餓死事小,失節事大”,追求精神勝利和精神享受。與此相應,雖然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會計模式已經在與國際接軌的道路上邁出了巨大步伐,對美國的會計模式也已有所借鑒和融合,但仍呈現出以下明顯特征:(1)在會計管理體制上,強調立法管理和行政管理,雖然認為民間職業團體也有參與管理會計工作的必要,但主要是政府出面以法律、政策等形式統一管理會計工作;(2)在制定會計規范時總力求使各種會計主體的會計程序和方法偏向統一,并力求會計規范的完備化和法制化,強調會計規范的指令性和強制性;(3)在會計職業上,民間會計團體的規模和力量都很弱小,會計職業的社會地位至今仍較低,會計人員的權威性不足,會計工作秩序仍較亂,會計工作的質量也還不高;(4)在信息披露上,偏向于適當揭示,不夠透明和公開;(5)在會計處理方法上,強調統一性,會計人員習慣于遵守明文規定,不象美國那樣提倡個人專業判斷和靈活處理。并采取較保守的態度,嚴格遵循歷史成本原則。這樣的會計模式應該說是符合我國目前的人文環境和總體會計環境的,是符合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的,具有中國特色。與會計環境迥異的美國會計模式相比,差異十分明顯。

        (二)其他人文環境因素對會計的影響。

        1.不同的對待功利的觀念。

        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文化具有很強的功利色彩,講究效益,注重“陽剛”,而中國文化雖然也不否認功利,但更注重“重義輕利”。對于人的行為功利性的不同理解和強調,反映在中美會計理論和實務上便表現出明顯差異。在美國,人的工作及其相關活動的收益被人們視為會計核算的中心,認為收益表現了企業管理當局的工作效果,是衡量企業管理當局是否有效利用投資者或債權人所提供資金的一個最重要指標,因而損益表是美國企業中最重要的報表之一。在中國,“重義輕利”觀念長期把對物質利益的追求視為“小人”之所為,在實務中表現為不重視經濟核算,企業會計核算的側重點是成本核算,企業的許多獎懲決策也不以職工創造的業績為標準,而是看他們的成本消耗是否符合規定。而且還往往強調精神鼓勵為主、物質獎勵為輔。

        2.不同的思維活動取向。

        美國民眾的思維與活動取向多傾向于未來,關心行動的長遠后果,屬于創新思維方式,而多數中國人對待新事物、新問題的態度習慣于以過去的經驗加以判斷或效仿別人對待這類事物或問題的做法,屬于慣性思維方式。不同的思維活動取向使會計也表現出不同特點,突出地表現在企業預算的編制和執行上。我國的不少會計人員認為,只有會計業務真正發生后的結果才是真實的,預算制度是一項可以敷衍的工作。相反,美國會計則將預算看成是真實而必需的,因此企業十分重視管理會計的應用,十分強調長期投資決策和全面預算,會計工作的重心從反映過去拓展到了規劃未來。

        3.不同的人性善惡觀念。

        人性善惡觀念是指對人的本性的不同理解:人到底是性本善,性本惡,抑或兩者兼而有之。一般而言,在基督教盛行的國家中,往往“性惡論”占優勢,而在中國、阿拉伯等地盛行的東方宗教則往往認為,“人之初,性本善”。人性善惡觀念對會計模式的影響主要表現在是否注重審計監控上。性惡論者和中性論者出于對人的懷疑特別強調嚴密的審查監控,因此在美國等國家中,審計業(包括社會審計和內部審計)十分發達。相比之下,在“性善論”的文化氛圍中,社會審計尤其是內部審計的起步較晚,范圍較窄,尺度較寬,地位較低。我國的情況就是這樣。

        4.不同的民眾法律意識。

        一個國家民眾的法律意識對會計的影響也十分巨大。美國等西方國家都強調法治,民眾一般都有很強的法律意識,習慣于依法辦事。會計往往也是如此,會計規范制度比較完善,會計工作質量往往較高,會計的作用能得到充分發揮,從而使會計理論和實務的發展水平均處在世界前列。而我國由于長期受封建傳統思想觀念的影響,強調人治,民眾的整體法律意識相對較差。因此會計工作中無法可依、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的現象比比皆是,會計工作秩序較為混亂,會計信息失真問題至今仍較為嚴重,會計規范制度的完善也因之受到阻礙。

        5.社會對會計的不同看法。

        第3篇:人文環境特征范文

        從現實社會來看,跟歐美相比,我們在科技創新方面的發展有所落后,諾貝爾獎的獲得者沒有中國人的身影。中國是勤勞智慧的民族,但是由于我們傳統文化中的非理性開明的態勢使這種所需的“人化環境”不容易形成,傳統的教育模式具有很強的應試性,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人才創新思維的培養與能力的提高。亞洲文化不是不鼓勵創新,主要是怕失敗,失敗不起。其實亞洲的年輕人并不比美國的年輕人怕失敗,但社會因素和文化環境,總是會讓這些科技創新的人付出的代價太多,在亞洲失敗付出的代價要比在美國的高,美國人失敗幾次都沒關系,且引以為榮。所以對科技創新來說,我們需要接受各種文化的沖擊,對各種思想進行討論,打破常規追求科技方面的進步。要發展創新文化、營造創新社會氛圍這是非常重要的環境。科技成果方面,從2008—2010年的數據來看,在全國四大區域經濟中:環渤海地區在這三年內登記成果數占登記成果總數比例最大,但成果數增幅不大,且2010年出現了負增長;長三角經濟地帶登記成果數每年都呈遞增狀態;東北地區登記的成果數位居第三位,其數值遠低于環渤海及長三角;而珠三角地區登記成果在登記成果總數所占比重最少,近幾年來所占比例都不足5%。在高新技術領域分布上,技術成果仍然主要分布在四大高新技術領域,從2009年的數據來看,生物、醫藥和醫療器械占27.63%,農業占16.18%,光機電一體化占13.58%,新材料占12.21%,四大高新技術領域合計占69.60%。

        2、人文環境對科技創新及其成果轉化的重要性

        首先,人文環境可以為科技創新提供正確的價值導向,科技創新是經濟增長最核心的動力;但我們知道,科技是一把雙刃劍,即能通過改善人類的生存狀況造福人類,也可能給人類帶來危害甚至災難。新領域科學技術的開發,應用于自然和社會時其結果是不可預測的。有的科技方面的發展帶來的是環境污染和資源破壞。轉基因及克隆等生物技術在某些方面也會帶來負面的影響。這些問題的解決都需要一個好的人文環境來支撐科技創新方面的發展。正如愛因斯坦所說“科學之所以偉大,但只能回答世界是什么的問題。”,從長遠角度看,我們需要做的是確保科技創新的正確方向,和平和發展是當今世界的兩大任務;所以在科技創新必須重視人文環境的價值判斷和價值導向[1]。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方面,要注重科技所帶來的社會效應。有一句話說明了這一點,“科技不等于產品,產品不等于市場,市場不等于效應”。這個話說明了科學創新成果轉化為社會生產力到社會財富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在這個生產過程中,人文因素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我們經濟學研究的五個基本問題——生產什么、怎樣生產、為誰生產、何時生產及誰做決策,以及如何銷售、如何分配利潤等方面問題;都需要人文環境為之做鋪墊。人文環境可以為科技創新的主體提供精神方面的支持。人文環境在創新道德品質方面起著重要作用,沒有堅韌不拔、持之以恒的毅力,沒有追求真理的精神,就沒有當今世界多項有用的發明;人文環境對科技創新的作用是間接的。所以我們應注重發揮其重要作用,使人類社會能長期受益[2]。

        3、創造環境,整合科技創新及其成果轉化的人文因素

        (1)加大科技創新人才的培養及管理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特別是科技創新,對社會的進步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要進行科技創新就離不開人才,“得人才者得天下”,而人文環境是科技人才成長的土壤,“以人為本”口號的提出是中國整合人文環境的初步思想;那么中國的人文環境特點是什么呢?在我國,人本觀念還沒有真正確立起來[3]。對于科技人才的培養,應從教育做起,加大科技人才培養的投入,對科技人才的管理不是把其看作蠟燭,不停地燃燒直至告別社會舞臺,而應該把人才看做一種資源,好比蓄電池,可以不斷地充電、放電,使更好地學習及發揮科技創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的轉化,為社會注入先進的生產力。培養科技人才應該像華為所崇尚的“狼性文化”,關心人現實的生存狀態和未來的發展空間,即發展一群科技領域的狼,因為狼有三大特征:一是敏銳的嗅覺;二是奮不顧身、不屈不撓的進攻精神;三是群體奮斗。敏銳地覺察社會的需求及市場的變化,積極投入到科技創新及成果轉化的行列,尋找社會需求的科技點,加強團隊合作互助,以促進科技創新,推動所需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的社會生產力,促進社會及國家的快速向前發展。

        (2)營造科技創新及其成果轉化的文化環境

        創新是自由思想流動的產物,而能夠使思想自由流動則離不開所謂的“文化環境”,任何創新都需要有良好的文化環境,一個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崇尚科學、鼓勵創新、自由的文化環境;使一整套的人力資源和資本潛力最大化的優化機制得以發揮。我們黨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及“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大討論都為我國在科技方面的創新及成果方面的轉化作出了很大的貢獻。形成創新文化環境需要滿足以下條件:一是接觸創新信息的來源;二是科研人員的大量儲備;三是能夠吸引風險投資的基礎性科研成果。充滿人文精神的科技創新環境,會更有效地激勵科技工作者創新,也會更加促進科技創新成果服務于經濟社會的發展。建立創造型思維和批判型思維的系統,大力提倡敢于創造、敢于冒險、善于學習、勇于競爭、不怕失敗和挫折,努力將理論轉化為實踐,形成全社會一片創新的良好局面。

        (3)努力建立科技創新及成果轉化的社會組織

        有創新活力的組織,是科技創新發展的基礎,不管是企業、事業單位,還是科研院所機構,都對使用、擴散新技術發揮很大的作用,國家在政策方面也應該鼓勵促進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及企業在科技創新方面的合作交流;使高校和科研機構的科技創新項目能更多的進入大型集團,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及時更快的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給社會帶來經濟效益。科技創新團隊是以重大科研項目或創新平臺為載體,以杰出人才為團隊帶頭人,具有共同目標、良好互動性和凝聚力以及分工又合作的創新研究群體。建立虛擬科技創新團隊(VTIT),它不僅能解決技術創新所需資金、技術、人才和信息,而且能提高參與者的技術創新能力。VTIT是基于科技創新性任務,具有共同目標、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特征,利用電子信息技術,跨越時間、空間和組織邊界障礙,面向重大機遇整合優勢力量的創新研究群體[4]。科技創新是一種組織和社會行為。要建立并完善科技創新的機制與組織,政府要發揮其職能作用,調節各種科技資源的配置、科技創新成果及科技工作者的評價機制等。以科技政策、制度保障及基礎設施建設來調動企業創新的積極性。

        (4)建設科技創新型文化

        第4篇:人文環境特征范文

        關鍵詞 環境陶藝 公共活動場所 實用性 審美性

        緒 言

        隨著城市的發展,為方便人類生活、溝通、學習和舉行復雜的商業運營活動,而建立了各類公共活動場所。公共活動場所中的環境陶藝是公共藝術與環境陶藝的結合,也就是在公共活動場所中,用于點綴道路、建筑、廣場以及周邊公共設施的陶瓷藝術品,可以將其理解為陶藝的一個新的發展方向。環境陶藝作為公共藝術的一種表現方式既具有實用性,亦具備審美性。在環境陶藝的設計中,設計師應力爭是環境陶藝與公共活動場所自身的環境良好的結合,才能使環境陶藝不僅僅只作為裝飾,從而更加有實際意義。

        一、公共活動場所中環境對環境陶藝的影響

        公共活動場所中的環境陶藝設計是否具有實際意義,不僅僅在于其外形、風格、主題的形式,更在于能否與它周圍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相和諧。環境陶藝從作為陶藝與環境的結合體步入公共空間領域,本身就與環境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環境是人們對賴以生存的空間,任何一個公共活動場所都有其地理環境特征和歷史文化背景,這些具體環境的特性對公共設施中的環境陶藝有著很大的影響,如何尊重環境、順應環境是設計時必須注重的重要原則。公共活動場所中的環境陶藝設計需面對的環境因素,主要有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兩方面。

        (一)自然環境因素

        近年來,在建筑裝飾領域涌動著一股回歸自然的潮流,隸屬于公共藝術的環境陶藝亦不例外。陶藝本身就蘊含了豐富的情感,滿足了生活在冷漠的機械制品包圍中的人們渴望回歸自然的環境要求和精神訴求,帶給我們一個更具個性和藝術性的環境空間。因此,公共設施中的環境陶藝是存在于自然環境中的實用藝術品,因而應以周圍的自然環境為背景,注重陶藝與自然環境的和諧統一,順應自然環境,又要有節制的利用和改造自然環境。這既是出于對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資源的愛護,又是出于對地方性特色表現的某種需要。

        (二)人文環境因素

        隨著都市文化的提高,都市景觀設計成為營造都市性格,體現都市人文內涵的重要表現,陶藝公共設施參與都市景觀的構成,與城市雕塑一起是城市建設不可或缺的構成元素,因此,陶藝公共設施應該與都市景觀的整體風格和諧一致,相輔相成,既要豐富城市景觀文化的內涵,反映出居民的人文精神,又要創造優美的環境。設計師在公共活動場所中的環境陶藝的規劃設計中,首先前期工作要充分,必須要應了解當地的文化底蘊和民族特色。就是需要從地域文化出發,從尊重環境特性出發,不任意抄襲,不矯揉造作,樸實而適宜地在造型、材質、色調以及細部設計上進行符合城市特征的處理。

        二、公共活動場所中環境陶藝對環境本身的影響

        陶藝設施融入環境,體現自身也體現環境,對于環境的改造主要從維護生態和環境品質、樹立城市和社區形象兩方面得以體現。

        (一)維護生態和環境品質

        為大眾配置公共活動場所時應十分注重生態環境的協調均衡和保護,環境陶藝是人工創造與自然元素的巧妙融合,是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一條紐帶。環境陶藝本身的材質就是自然元素的完美體現,在公共活動場所中的環境陶藝更是傳達出一種源于自然又還于自然的精神內涵。

        例如某些設置于公園一角的陶藝景觀門,外線條是有規則的矩形,內線條柔化為與自然相協調的曲線,并在表面刷涂融于自然的顏料,與周邊的綠色植物相融合。此外,景觀門還起到了導向性的作用,引導人們進入公園的其他空間。更有許多陶藝公共設施的設置,使得城市生態環境中增添了一些人文風俗的氣氛。公眾在進入這些陶藝作品構筑的公共活動空間中會自然地感受到陶藝與環境融為一體而帶來的綠色生態氣息,從而在心理及行動上自覺的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

        (二)樹立城市和社區形象

        隨著現代城市建設的發展,人們審美需求的提升和鑒賞水平的提高,公共設施中的環境陶藝更加充實了城市空間的內容,越發反映出一個城市特有的景觀面貌和人文風采,表現了城市的氣質和風格,為城市和社區樹立了形象。環境陶藝對城市文化的傳播方式是多樣的,可以用具體存在的形式來診釋一種文化歷史或理念;文化也可以是用不可視或不自覺的形式存在和傳播,廣場游人通過參與休閑設施的活動或等候時的閑暇,自覺或不自覺的接受了各種陶藝設施傳達的符號信息,并形成主觀想象空間。陶藝在環境中構成的人文識別系統是一個城市最持久、最具資源潛力和最有文化意義的識別系統。相對地說,在城市的各種構建物中公共設施一般更能直接和鮮明地顯示這個城市的人文內涵和精神特性。

        三、結語

        我國的陶藝作品雖然有幾千年的歷史,但是應用于公共活動場所的環境布置中還只是剛剛起步。隨著近期越來越多的環境陶藝作品漸漸出現在公眾的生活中,它在現實中所體現出的價值和作用被得到了充分的展現和尊重。作為環境陶藝的設計師應把陶藝的“自然精神”融入設計中,充分的使陶藝作品與周邊的自然和人文環境相融合,使之成為可以明確展現本土文化的獨特藝術品,給人們以美的熏陶。

        參考文獻:

        [1]張行舟.公共設施中的環境陶藝研究[D].景德鎮:景德鎮陶瓷學院,2007.

        [2]何征.陶藝歸真,返于環境[J].公共藝術,2004,06:16-17.

        [3]楊曉娟,遠宏.介入與融合-現代陶藝的公共藝術觀[J].公共藝術,2004,02:24-25

        第5篇:人文環境特征范文

        【關鍵詞】 高校圖書館;人文環境;環境建設;途徑

        圖書館環境建設是高校圖書館內涵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它包含硬環境建設和人文環境建設兩個部分。硬環境建設是指通過多種藝術表現手段和藝術作品形式對館內設施的裝飾。人文環境是指人類的語言、文化及各種意識形態領域的活動所形成的物質和精神的境況和氛圍。[1]圖書館的人文環境是指圖書館對館員和讀者的心理和行為產生影響的諸要素之和,具體來說就是圖書館空間環境、管理、服務、制度等體現的人文化。

        一、高校圖書館人文環境建設存在的問題

        1、重視硬環境建設,輕視人文環境建設

        提到環境建設,很多圖書館會先想到硬環境建設。的確,合理的布局設計、高雅的藝術裝飾、柔和的色彩搭配、清新的空氣、充滿文化氣息的閱覽室、自由開放的閱覽環境,可以使讀者心情愉快,忘記煩惱,專心投入學習當中,它的建設功效顯而易見。但是對讀者心靈觸動最深的應該是圖書館環境、管理、制度、服務等滲透出來的人文關懷。比如:自由、平等、尊重、信任。它們可以增加讀者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更具有引導讀者心理健康、積極向上的功能。

        2、忽視“創新、求索”的教育責任

        據統計,我國每年受理的15萬件專利申請中,大學生申請的僅占0.05%。而在美國,每年受理的近40萬件專利申請中,大學生申請專利的占23%左右。[2]這足以說明,我國大學生創新能力水平比較低。我國古代有著名的四大發明,但是幾千年來,缺乏創新、求索其中奧秘的動力,思想禁錮,逐步喪失這種創新、求索的意識和能力,以致我國的科技創新從元代以后逐漸落后于西方國家。[3]我國現代教育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只注重灌輸,忽視創新能力的培養,學生注重死記硬背,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以致學生質疑能力、辨識能力、沖擊能力逐漸減弱。圖書館是輔助教學、科研工作的學術機構,有責任和義務為讀者創造能夠激發“求新、探索”靈感的環境。

        3、圖書館文化自覺缺失

        忽視圖書館文化存在現狀,對圖書館未來的發展漠不關心,把圖書館工作看做是一種程序化的過程,缺少對讀者的文化熏陶、精神交流和思想碰撞。具體表現為:在資源建設中重數量輕質量,對電子文獻重引進輕利用,對讀者服務時,滿足于淺層服務,缺乏對讀者閱讀引導和信息素質的培養。[4]

        4、規章制度缺少人文關懷

        一些圖書館在管理規定中,對讀者劃分等級,區別對待。例如:個別高校圖書館規定:教師的圖書借閱額上限為15本,還書期限為6個月,而學生的圖書借閱額上限為5本,還書期限為30天。看似很普通的條款,可能會使一些學生讀者感覺被歧視,從而產生自卑心理。還有一些圖書館規定“工作人員在工作時間不允許串崗、聊天,每次上廁所時間不得超過5分鐘”等內容。規章制度規定的過于嚴苛就顯得缺乏人文關懷。讓人心理不舒服,從而產生一種消極情緒、甚至抵觸情緒,反而不利于圖書館工作。

        二、建設好圖書館人文環境的途徑

        1、在以人為本思想指導下開展信息服務

        (1)首先,要強化館員和讀者之間地位平等,應該尊重讀者的人格、自尊和權利,要用心去“愛”他們。“愛”讀者,就會尊重他們,不做忽視或漠視他們平等接受教育的權利,“愛”讀者,就會去包容他們,即使犯錯也會理解他們,耐心教育他們,“愛”讀者,就會關心他們的成長,為他們著想,將自己的知識積極轉化、傳授給他們,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2)館員要善于與讀者溝通,掌握溝通技巧。圖書館閱覽室除了要給讀者提供豐富的館藏文獻,還要善于與讀者交流。這樣才能了解讀者的需求,滿足他們的需求。有心理學家研究表明,需求者因惡劣的態度、行為、語言、表情等因素而離去的人數是因客觀原因無法需要而離去的人數的3倍。[5]這充分說明,被服務者更加重視對精神上的滿足。館員的服務水平代表整個圖書館的服務水平,他的一言一行包括眼神、表情、語速、語調、語氣等因素都會使讀者對這個館員的服務做出好的或不好的評判,從而影響讀者的情緒。良好的情緒能使人精神飽滿、注意力集中,做事往往事半功倍。而不好的情緒會使人萎靡不振,胡思亂想,注意力不集中,往往做事總是出錯。因此,館員在日常工作中,要注重提高與讀者溝通的能力,使讀者能夠心情愉悅,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和效率。

        (3)要提高館員對圖書館文化發展的主動性。文化需要傳承,更需要發展,尤其是高校圖書館,要根據讀者的時代特征做適當調整。能準確判斷讀者需求,對基礎性讀者要推薦、引導他們利用圖書館^藏圖書,豐富他們的學科知識,不僅要滿足他們的個性閱讀需求,還要對他們的閱讀習慣進行引導。對高層次讀者,要為他們提供相應學科的文獻信息需求和學術研究動態,以提升他們獲取與運用信息的能力,充分發揮圖書館文化對讀者的引領功能和社會責任。[6]

        2、制定融入人文關懷的管理措施

        首先,規章制度是一種科學的管理方法,并不是一部分管理者的特權,更應體現管理者與被管理者雙方地位的平等性和利益一致性,公平對待每位讀者,是給予讀者最起碼的尊重。其次,約束性是規章制度的基本屬性之一,對讀者的規范和約束制度是保證正常有序的借閱秩序,形成良好的借閱環境必不可少的手段。在制定規章制度時應妥善處理好規范讀者行為與方便讀者利用之間的關系,注重讀者權利,盡可能地減少或取消不利于讀者利用文獻信息的條文規定,引導讀者更多更好地利用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充分發揮出圖書館的資源效益。[7]第三,規章制度應當是一種激勵機制,而不是懲罰制度。二者的區別在于,激勵機制能使人有一種強烈的歸屬感,能促進人積極主動地、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而懲罰制度只能讓人顏面掃地,有時還會有不公平、受委屈的感覺,產生消極情緒,影響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例如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圖書館的規章制度中,對借書超期的讀者(包括學生和老師)不再罰款,而要求他們在館內進行相應時長的義務服務,包括借閱指導、整理書架、維護秩序、打掃衛生等。義務服務時長根據讀者超期的天數進行折算。義務服務可安排在課后,不與上課沖突,時長可累計,這項人性化的制度受到讀者的廣泛認可。

        3、創造能夠激發創新靈感的環境

        (1)加大高校圖書館資源建設力度,圖書館有豐富的圖書資料,具有啟迪思維的作用,學生不斷閱讀,能感受新思想、新觀念,使他們思想靈活,思維靈敏,這對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其創新能力有極重要的作用。[8]因此,圖書館要加大文獻資源建設力度,在圖書采購時注重新學科、新領域、跨學科、跨專業的資料采集;搭建網絡資源共享平臺,豐富電子文獻資源。

        (2)圖書館與二級學院或團委、學工部聯合舉辦一些旨在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活動,如智力競賽、設計大賽等等,來調動讀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3)在圖書館開辟休閑場地,提供飲料、咖啡、甜點等,努力營造“自由、公平、開放、和諧”的氛圍,吸引讀者參加,可以不拘形式,不限內容,不論身份進行自由討論,以激發靈感、獲得感悟為目的。

        良好的圖書館人文環境,是需要管理者、館員和讀者三者之間相互協作來完成,是他們智慧的結晶,努力的結果。營造“和諧、溫馨”的工作、學習環境是大家共同的心愿,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 柴慶霞.重視高校圖書館電子閱覽室人文環境建設[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8.18(28)25-27.

        [2] 張根葉.論高校圖書館人文環境建設[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4(3)88-89.

        [3] 王華.淺談共建的高校圖書館文化環境建設――以河南科技大學圖書館為例[J].圖書館論壇,2014(21)254-255.

        [4] 劉明廣.高校圖書館與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研究.現代情報,2009.29(2)170-172.

        [5] 白雪梅等.論高校圖書館文化建設的有機發展[J].圖書館學刊,2013(2)7-9.

        [6] n偉,王麗娜.淺談高校圖書館人文環境建設策略[J].科技與經濟,2013.12(24)138-139.

        [7] 周肇光.高校圖書館的校園文化引領功能與社會責任[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1(6)60-65.

        [8] 田平.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與圖書館教育[J].現代情報,2003(1)159-160.

        第6篇:人文環境特征范文

        關鍵詞:鄉土民居;形態特征;聚落更新

        Abstract:Vernacular houses in China have various types, whose space fixation corresponds to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in the region, whose layout corresponds to life style and patriarchal idea, whose way of construction corresponds to building materials available in the region and whose characteristics of form corresponds to climate conditions and reflects religious faith and building technology of the nation in the region. On the basis of regional type of vernacular houses, houses after deformation assemble together to be a settlement, which strengthens the locale attribute of vernacular house type and meanwhile highlights the rules of humanistic relief with respect to constitution of settlement. Driven by the development of current new type urbanization, the transformation and renovation of vernacular houses and settlements have been carried out in many places, in which autonomous renewal by villagers has an important value on maintenance of regional characteristic of vernacular settlements.

        Key words:vernacular house;characteristics of form;renewal of vernacular

        中圖分類號:C912.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144(2015)-04-73(5)

        1 鄉土民居的地區類型

        鄉土民居類型有其所在地區和民族的特征,類型的結構組成源于人們生產生活的需求,在空間和建構上的物質形態特征涉及自然和人文的眾多方面,并因影響作用的不同而呈現出不同的地區類型樣式。

        與當地的民族性和地區性有密切關聯的鄉土民居類型,構成了地區建設的基本樣式,在基本類型上的“形變”,不僅不會沖淡鄉土民居的類型特征,反而會通過豐富多樣化的形態樣式強化鄉土民居的地區類型特征,并進而構成地區的整體建成環境。

        1.1 空間定型與自然環境

        鄉土民居所處地區的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對于類型的空間定型起著至關重要的基礎性影響。自然環境通過所能提供用以民居建設的材料、地貌和氣候所形成的建造條件,影響鄉土民居類型的外部形態;所處地區的自然資源通過農田資源規模和質量等,決定了當地居民的生產生活方式,并進而影響到鄉土民居類型的內部功能組成和形態。

        以這個地處中國的西南邊陲高原地區為例,地理范圍東西向跨度近2000公里,面積120萬平方公里,海拔由不足1000米至5000米以上,擁有多樣化的自然環境條件。藏東高山峽谷、藏南平原以及北高原各個地區的自然環境迥異,可獲取的建造資源有木材、石材和生土等,因資源條件不同,形成了半農半牧、農耕和游牧的多種生產生活方式,相應地,在民居營建方面,形成了碉樓、碉房、平房、帳篷、窯洞等多種鄉土民居地區類型,從外部的形態到內部的功能構成都反映出與自然環境之間的對應定型關系。

        1.2 形態特征與氣候條件

        地區的氣候條件對鄉土民居形態特征有著直接的影響,從南方炎熱地區通透、開敞的干欄民居到北方寒冷地區厚重、敦實的合院民居,其形態特征皆是對不同氣候條件的直接呼應。在高原地區,除了藏東南的低海拔地區氣候溫和濕潤,出現相對輕巧的木屋,并且因雨水較多而使用坡屋頂外,絕大部分地區屬于高原寒冷氣候,氣候寒冷、干燥,且降雨量較少,鄉土民居在建設上以保溫和隔熱為重要目標,并進一步影響到民居內部空間的布置、開窗的大小和朝向、屋頂的形態等方面。

        對應于冬季嚴寒、干燥且早晚溫差大的氣候條件,多數地區的鄉土民居普遍采取增加圍護結構厚度以及減小門窗面積的建造方式,圍護結構厚度較東北寒冷地區更大,窗墻較東北寒冷地區更小。民居建筑的主體空間向南開大窗,其余面的圍護墻體開小窗、平屋頂厚實以利保溫。此外,受建筑材料限制,地區鄉土民居的空間普遍低矮,也有利于建筑的保溫以應對當地的氣候條件。以上三種方式共同構成了多數地區鄉土民居封閉、敦厚的形態特征。

        1.3 建構方式與材料獲取

        鄉土民居的地區類型與建構方式、建造技術緊密相關,且建構方式和建造技術取決于可獲取什么樣的建造材料,而材料的獲取隨所處地區自然資源的變化各不相同。以藏區為例,受氣候環境的影響,森林植被資源由東向西逐漸減少,東部高山峽谷地區木材較為豐富,中部和南部地區石材較多,西北部地區砂土成為可獲取的主要建筑材料。由此,藏東南山區的鄉土民居多為木構,逐漸向西的地區以石木結構、土木結構的民居為主,西部阿里地區則出現土窯洞的鄉土民居類型。

        高原地區由于交通運輸的不便,民居的建造材料主要靠牦牛及人力運輸,限制了大規模、大重量、大尺寸建筑材料的流通和使用,因此形成了地區民居獨特的構建方式與形態。如受限于牦牛馱運物品的長度,藏式民居的平面規模普遍以一個柱長為基本單位尺寸,柱距為2米左右,形成梁跨和檁跨均為一柱形成“一柱間”方形平面單元。在木材匱乏地區,鄉土民居多以“一柱間”平面單元進行延展,組合出較大規模的主體結構,再以當地的土石材料建構民居的圍護結構。

        1.4 空間布局與宗法觀念

        鄉土民居地區類型的內部功能構成由生活方式決定,具體到功能空間的布局則對應于所在地區和民族的家庭觀念。在傳統的農耕社會中,宗法觀念形成了固定的社會等級體系,并對家庭生活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鄉土民居在空間布局上顯現出差序等級規則,即民居建筑的規模對應于家庭規模、民居空間功能的布局序列對應于家庭成員的等級秩序。以合院民居類型為例,無論其規模多么龐大、構成形式多么復雜,其基本空間布局均由正房、倒座和左右廂房組成,具有明顯的軸線關系。其中正房由家庭中長輩、老人居住,廂房按照等級制度分配給家中兄弟及其家庭使用。如門頭溝區的爨底下村中的合院民居,在合院的進數規模上對應家庭規模,以長輩合院為聚落的秩序中心,隨著家族人口規模的增長,民居建筑向外延伸建設,形成基于北方四合院民居類型的鄉土民居聚落(圖1)。

        與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和自然資源匱乏狀況相對應,高原地區的農牧民重視獨立的家庭生活,人群的社會結構相對分散。與之相對應,各個地區的鄉土民居類型沒有等級化的空間序列,而是對應于全民信教的家庭精神生活,形成以禮佛空間和家庭聚會為中心的內部空間組合布局,亦形成民居之間相互獨立、相對分散的鄉土聚落形態。

        1.5 形態特征與

        作為人們精神世界的文化內涵,在客觀世界中必然有其外在物質化的體現,如作為承載著成佛愿望和禮佛行為的實體崇拜、作為承載著祈福驅魔愿望的具象和抽象的物體形態等。在藏傳佛教的深刻影響下,世俗生活中各種用品在形態上多表現出具有濃厚意義的形式與色彩,促使藏族居民的生活習俗與環境營造帶有的烙印和特征。

        色彩在藏傳佛教中有其獨特的意義,如白色在藏傳佛教中是最為神圣和內涵最多的顏色,象征觀音菩薩、象征神圣的蓮花、象征性格仁厚的天神、象征生活的富裕、象征無垢與善果;紅色在藏傳佛教中象征菩薩胸間的光輝、象征性格暴躁的神靈、象征空間守護神;深青色在藏傳佛教中是金剛手菩薩的象征,象征威猛、猙獰、恐怖以及對鬼怪和敵人詛咒等。色彩在建筑上的運用,尤以薩迦地區的鄉土民居最為獨特,即在應對自然環境、地區材料和氣候條件等的建筑基本形制基礎上,將觀音、金剛和文殊菩薩的象征色彩進行組合運用,形成了薩迦地區鄉土民居地方類型的形態特征(圖2)。

        2 鄉土聚落之建構規則

        鄉土民居隨著人群規模的增長逐漸生長而形成聚落,聚落的生成過程非鄉土民居地區類型的復制與建設,而是有其聚落建構的規則。即有著相同的生產生活方式和信仰觀念的人們,在當地鄉土民居類型的基礎上建造各自的建筑,并依據人群社會的組織關系和地形條件將民居建筑的地區類型匯集而成鄉土聚落。

        2.1 建構規則與聚落定型

        鄉土聚落定型的基礎決定因素為自然環境條件以及生產從業方式,即聚落選址地點的地形狀況決定了聚落的規模,地貌狀況決定了聚落的空間結構,選址地點的區域狀況和人群的生產從業方式決定了聚落的職能結構。這些基本決定因素從人地關系、人業狀況兩個方面構成了鄉土聚落在空間形態上定型的建構規則。

        人地關系方面,農耕社會中土地資源與農業生產占據至關重要的地位,聚落建設用地不占農業生產用地是鄉土聚落建構的基本規則,因此選址地點環境中聚落適宜建設的用地規模、形態等自然地貌條件,直接決定了鄉土聚落在物質空間上的定型,且使得鄉土聚落具有了自然環境的特征。如丹巴縣的甲居藏寨處于大渡河支流的大金川河與高聳的雪山之間,該地區多坡度較大的山地、宜于農業耕作的平壩用地淺狹且破碎,民居建筑的建設均選址于平壩邊的山坡地上,使得整體聚落依據山間耕作用地的分布而呈現出獨立民居的松散式集聚狀態。

        人業關系方面,作為人群生存和定居基礎的生產從業方式是支撐鄉土聚落建設的核心,適應且方便生產從業方式的開展是鄉土聚落建構的又一基本規則,因此人群的生產從業方式順應選址地點環境中農田資源的狀況、區域交通狀況等條件,進而決定了鄉土聚落在空間結構上的定型,并使得鄉土聚落具有了自然環境的利用特征。如為適應與方便農業勞作的活動,平原農田資源豐沛地區的鄉土聚落多呈現團狀形態;為適應與方便手工業和商業運輸,水路交匯處的鄉土聚落多呈現帶狀結構形態。

        鄉土聚落的建構規則由應對自然環境條件和支撐人群生活兩個方面而來,并凝結成為與聚落類型相對應的建設共識,聚落中的人群遵守但非恪守鄉土聚落的建構規則,在強化了鄉土聚落地區類型的同時,更豐富了聚落類型之下的形態樣式。

        2.2 人文環境與聚落特征

        相同或相似類型的鄉土聚落在全國各地均有分布,但各地的鄉土聚落在形態方面卻各有其特征,其特征的形成與人群的社會組織、生活習俗和文化傳統等密切相關,即各地區各民族的人文環境決定了鄉土聚落特征的形成,并通過聚落的物質空間特征將地區人文環境的特征體現出來。

        人文環境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其肇始于自然環境及資源的影響,發展于人群之間的家庭結構、社會結構,以及共同秉持的生活習俗和觀念信仰等。不同地區和不同族群的人們,在生活習俗、家庭血緣關系、社會組織關系和等方面呈現分化的走向,并在其各自的價值取向上逐漸凝結、定型,由此形成了人文環境的地區、族群差別與特征。人群集聚所形成的社會組織結構關系,以及人群集聚所形成的鄉土聚落營造均是人文環境的組成部分,帶有地區和族群人文環境的特征。人群的社會組織關系投射在民居建筑由單體匯聚成群體的組合關系上,構成了鄉土聚落的類型化特征。

        以血緣關系為人群社會組織關系而集聚起來的鄉土聚落,聚落往往以宗族祠堂占據聚落的中心位置,形成逐漸向外擴散的聚落特征。如爨底下村在選址的最高處中心位置為家族祖先的居所,隨著韓姓家族人口的增長,聚落依據宗法制度的組織方式逐漸擴大延伸,由此聚落形態反映出家族人群宗法組織結構明顯的向心化特征。另外,少數民族的族群聚落、具有宗教供養關系的聚落,中心位置為族群標志構筑物、公共活動場地或寺廟建筑,在聚落形態上也呈現出向心化的特征。

        鄉土聚落的特征反映出集聚人群的社會組織結構,并將人群關系特征轉化成物質空間形態特征,同時也根據聚落選擇地點的環境條件進行調適,從而呈現出人文環境和自然環境雙重影響的特征。

        2.3 建構共識與民居營造

        人群建構民居住屋和鄉土聚落的共識源于自然環境要素和人文環境要素的共同作用,隨著歷史的發展建構共識轉化成地區或族群文化傳統的價值取向,并體現在民居和聚落營造的理念、規則和形態之上。建構共識在兩個層面發揮著作用,一是鄉土民居營造層面;二是鄉土聚落營造層面,而聚落層面也可視作民居營造的匯聚。建構共識在民居營造層面的作用是建立起地區民居類型,并形成了鄉土民居建造的基礎樣式。

        民居類型樣式作為具體某個家庭民居建筑營造的參照,由建造者根據自身家庭人口規模、家庭結構和生活方式等予以調適,從而造就了每一棟鄉土民居建筑在具有地區共性特征的基礎上都擁有其獨特的個性形態特征。如四川甲居藏寨的單體民居(圖3)在類型上為三至四層的獨立建筑,底層為牲畜圈和儲物空間,二層為廚房、客廳和臥室,三層以上為臥室及經堂,逐層收進所產生的樓層平臺承擔著日常活動和谷物晾曬場的功用。在民居的建造材料上,以木材為承重結構、石材為圍護結構,向陽面開窗較大且頂層南向部分多為木構,另三面厚重的石材墻體開窗較小或不開窗,以達到日間采暖和夜間保溫的功效。而各戶的民居建筑在總體形態上大體相同,但在規模上、層數上和朝向上則略有不同,究其原因則是各戶家庭的差異和建造地點的差異使然,體現出個體家庭和個案地點的特殊性。

        對于有著深厚的藏族而言,作為建構共識中重要組成部分的在其鄉土聚落營造中尤其顯現出對聚落特征的影響力,如聚落的入口門戶和構成中心往往以宗教構筑物作為集聚群體的標志。集聚群體中個體的反映出在人文共識上對于族群的文化認同,故也同樣在民居類型特征上顯現出其影響力,如民居建筑的入口與房屋的內外部裝飾有宗教意義的紋樣和圖案(圖4)。然而在具體的鄉土聚落和民居營造上,裝飾圖案存在著差異,這些差異源于集聚群體和單個家庭在精神生活和理想圖景方面的個性化追求。

        3 鄉土聚落的當代更新

        鄉土聚落建立在傳統農業社會的基礎之上,在當代的社會經濟環境中的不適應狀況普遍存在,如鄉土聚落的衰敗和空心化現象等。就中國各地鄉土聚落在當代的更新方式而言,基本可以劃分為兩種類型,即村民自主更新與規劃建設更新。兩種更新方式在實施主體和形態等方面有較大差別。

        3.1 村民自主更新

        鄉土聚落自主更新的主體為當地村民,通常是村民在宅基地上自主選擇更新、翻建或新建住宅的方式,政府采取建設指導和限定面積予以貨幣補貼的方式開展建設,如各地的富民安居工程等(圖5)。在這種更新過程中,村民既是使用者和改造者,更重要的是最直接的受益人,自主更新的行為最能體現出村民自身的利益和價值取向。

        村民自主更新的方式基本延續了傳統鄉土聚落中民居的建造方式,村民自主決定建設的樣式,也可在設計圖紙的類型樣式基礎上根據實際需要進行建設調適(圖6)。由于村民自主更新方式的改造、更新的對象聚焦于具體的單個民居建筑,且需限定在已有宅基地范圍內,因此對周邊的地形環境改變不大、對鄉土聚落的整體規模形態改變不大。

        村民自主更新的特點在于改造更新的主體即是使用者,由此保證了改造更新內容契合具體的實際需求。這種由下至上的改造更新途徑,可在地區民居類型的基礎上造就多樣的單體民居建筑形變,不但沒有弱化地區民居類型的特征,反而通過豐富的形態強化了地區類型的特征。自主更新的方式由于單體建筑與建造地點環境的融合度高,由此匯聚成的鄉土聚落具有地區自然環境的特征,尤其適合于傳統鄉土聚落的保護與更新。

        3.2 規劃建設更新

        鄉土聚落的規劃建設更新作為由上至下的改造更新途徑,其建設的主體為政府,如各地的新農村建設。通常為規劃出一片地塊由政府統一進行村民的住房建設,為達到每戶的均好性而在形態上整齊劃一(圖7、圖8)。這種更新方式的特點在于建設有統一的規劃,市政和公共基礎設施配套建設較好,但與村民各戶的家庭實際需求之間存在差別。

        由于各地鄉村聚落在規劃建設更新時,通常是在新辟的規劃建設用地上均勻布置民居建筑,盡管新建的民居建筑在設計時考慮到當地的民居類型和當代村民生活方式的功能需求,但是單一類型樣式阻礙了多樣化民居建筑功能布局和形態的產生。加之新辟村莊建設用地與自然地形環境之間缺乏關聯度,導致規劃建設的鄉村聚落難以在集聚形態上反映出所處地區的環境特征。如地區新農村建設,雖然其單體的民居建筑形態具有藏地民居的傳統風貌,但建成的村莊聚落在整體形態上無法體現出在聚落建設方面的影響力。

        4 結語

        當代中國的社會結構轉型和城鎮化發展,推動著廣大農村地區對于傳統鄉村聚落進行改造更新以及開展新農村的建設。在這個建設過程中,最令當地村民詬病的是民居建筑的不適用問題,最令學者詬病的是地區或民族特征喪失問題。

        傳統鄉土民居和聚落的調查研究,核心內容在于研究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在地區民居類型定型上的影響作用,以及人們秉持的建構規則對于傳統鄉土聚落特征形成的作用。研究目的并不指向對于傳統鄉土民居或聚落原封不動的保護,而是指向基于地區民居類型和建構規則的當代鄉土聚落更新。

        參考文獻:

        [1] 范霄鵬,李蓓茹.原型與形變――社會結構形態下的民居營建格局調適[J].華中建筑,2010,(01):157-160.

        [2] 范霄鵬.民居建筑的三重建構脈絡――高原鄉土聚落的生境[C]// 中國民族建筑研究論文匯編.北京:中國民族建筑研究會,2008:90-96.

        [3] 范霄鵬, 杜曉秋.傳統聚落中的社會結構與空間結構[J]. 中國名城,2012,(03):63-66.

        第7篇:人文環境特征范文

        [關鍵詞]:新課改 班級管理 人文精神 培養

        中圖分類號:G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8809(2010)-09-0039-01

        一、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應富有人道精神

        人道精神,就是把人當人來關心和對待,就是要有人情味和同情心。所謂不人道,就是不把人當人來對待,而是把人當東西,不顧人的感受。班主任容易把注意力放在針對學生的某種行為上,而忽視學生作為活生生人的感受。

        做為班主任,當學生有遲到曠課或不交作業罵人打架等違紀行為的時候,也正是對其進行感化教育的好時機,教師慈愛與關懷,對學生人文素養方向將會產生良好的影響。走進教室,面對紙屑滿地塵土飛揚,該怎么辦呢?一位班主任大聲吼道:今天誰值日,站到教室后邊去,你們的手有毛病拿不動掃帚,還是腰有毛病彎不倒……罰你們繼續掃地一周。另一位班主任則細心地了解到是因課外活動急著觀看學校組織的籃球賽而耽誤了掃地,于是說:積極參與學校各項活動是對的,但是為讓同學們有一個整潔的學習環境,那沒掃凈的教室該怎么辦呢?值日生表示放學后一定打掃干凈。老師說,光值日生掃完抹凈回家太晚,讓我們大家動手幫幫他們好嗎?

        針對同一件事都是教育,一個暴風驟雨,不顧學生感受,一個和風細雨,充滿著濃濃的人情味和人文關懷,高下自見。言傳身教,班主任處理班級事務要用自己的寬容,關懷,熏陶學生,使其養情懷。

        二、班主任應引導學生發現和挖掘生活中的人文素材,使學生的心靈受到洗禮。

        生活中的一個人,一件事,從不同角度看,所獲得的感受或得出的結論可以完全相反。正如生活中到處都有美,有些人能夠發現,有些人則熟視無睹,班主任要善于引導學生用心感悟那些高尚、高雅的情感,從平常事中去體驗到平常的人文精神。

        在周一早晨,學校進行儀容儀表檢查,我們班因為李兵同學蓬頭垢面,沒穿校服而被學校通報批評,同學們對李兵大為不滿。后來當我把李兵從小失去母親,為了幫父親搶收。一回到家直忙到星期天晚上十一點多才休息的情況向全班講述之后,同學們向李兵投去了敬佩的目光,李兵也滿含熱淚……

        班級中的人際關系是人文環境中的重要方面。班主任應努力引導學生并和學生一道創造寬松、平等、民主、和諧、友愛、合作的人際關系,使學生生活中寬容之中,具有開闊的胸襟,充滿博愛精神。

        一個教室幾十個學生,相互發生爭執和摩擦也難免。班主任引導多于批評、感召多于說教,讓學生自覺地化解矛盾,達到和諧。

        一次,兩位同桌因為雙方的學習用品常常越界侵占了對方的領地而發生爭執,甚至拳腳相加。班會課上我為同學們講述了“任義巷”的故事,讓同學們細細體會個中情由。課后,這兩位同學握手言和,成為很要好的朋友,和班上同學也相處融洽,很受大家喜愛。

        三、和學生一起創建良好的班級人文環境

        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關鍵是在實踐中培養,人文素養的高低,最終是在現實生活中體現出來的。而在現實生活中給學生影響最直接,最大的是校園班級環境。

        因此,班主任要投入極大的熱情帶動學生加入到班級人文環境的建設中,從教室的布置,學習園地的設計,盆景的養護,衛生的保持,到學生自主管理和良好學習競爭氛圍的形成等,這些和諧美好環境不但會促使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還會讓學生感到自然美,人文美的陶冶,提高他們審美水平。

        愛美,愛自然,愛同學,愛老師等愛的情操在美的環境中提高了學生的人文素養,讓他們用審美的心態去感受自然的美,藝術的美,人性的美,以人為本的和諧環境也會促使學生美好情感的產生,使他們不斷學習,做一個符合現代要求的有人文素養人格健全的人。

        四、為學生構建表現人文精神的平臺

        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人文教育已成為現代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現代教育必須通過人文素養的教育,讓學生做進步的現代人。要做好人文教育工作,必須加強人文學科的同時,注重人文實踐活動,注重良好的人文環境的熏陶,給學生提供表現人文精神的機會。

        學生都有強烈的表現欲望。在學習生活中,班主任應著力為每一個同學創設展現人文精神的平臺,讓他們在實踐中展示人文風采。

        一次,一位家中只有母女二人的同學母親病了,這位同學的學習和生活都陷入了困境。為此我召開了一次“我能為她做什么”的主題班會,幾乎班上每一位同學都伸出了援助之手。在這次活動中,同學們充分體驗了關心別人,幫助別人的樂趣,認識到奉獻愛和接受愛是同樣使人愉快的事。一個人被關心是必要的,這有助于他形成一種平和,放松狀態,形成對周圍人信任的大度。但是僅有被愛、被關心的經驗是不夠的。只有當一個人主動去關心別人時,他才能更好地理解別人,體會別人的感受,形成對人的愛、同情與寬容的情感。

        人文教育是現代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根本目標是讓學生生活地更自覺、更高尚。更高雅,擁有開闊的心胸,重視精神追求。新課標也特別強調培養健全人格,培養人文素養。教育應該回歸到“以人文教育為本位”地位上來。

        第8篇:人文環境特征范文

        1.物質環境

        物質環境主要包括園地、校舍、運動場、各類設施和工作材料。其中工作材料是物質環境中必備的一項。園舍場地的布局符合兒童的特點,能夠引起孩子的好奇心。物質環境是“兒童之家”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物質環境的創設需要教師的努力。蒙臺梭利強調說“:環境必須是有生命的,老師能夠追求自我成長……如果這個老師一成不變的話,她就不可能給兒童創造一個有生命的環境。”可見,教師在環境創設方面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2.人文環境

        人文環境包括兒童、教師、兒童的家長和親屬。其中教師和家長是人文環境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蒙臺梭利十分重視人文環境對兒童發展的作用,正是因為教師、家長等人文環境才促成了工作材料、自然、園舍等物質環境對兒童發展的內化。教師及家長是兒童心理發展和潛力激發的促進者、引導者,是造成兒童發展差異的基礎。由此可見,在環境因素中,物質環境和人文環境通過共同作用來促進幼兒的發展。教師應該為兒童創設一個“有準備的環境”,讓兒童在這個環境中自由、自主、自助地工作,讓兒童通過專注于某項“工作”來獲得正常的發展。根據開辦“兒童之家”的實踐,她對“有準備的環境”提出了具體的標準和要求,主要有以下幾項:第一,必須是有規律、有次序的環境。第二,能提供美觀、實用、對兒童有吸引力的生活設備和用具。第三,能豐富幼兒的生活印象。第四,能為兒童提供感官訓練的教材和教具,促進兒童智力的發展。第五,可讓兒童獨立地活動,自然地表現,并意識到自己的力量。第六,能引導兒童形成一定的行為規范[4]。總之,這個環境必須是符合幼兒內在發展特點的適宜的環境,只有為幼兒創設一個良好的環境,他才可以在其中安心的工作,才能更好地滿足其內在發展的需要。

        蒙臺梭利的方法、思想和理論因其科學性和普遍性而屬于全世界。蒙臺梭利說:“我只是創造了一種科學的方法,適合于任何一個民族。”[5]對于蒙臺梭利的科學方法,我們只能萃取而不能照搬,在運用過程中,觀念和方法都不能忽視,觀念重于方法,因為觀念決定了教育的走向。

        (一)“工作”理論對我國家庭教育的啟示

        對于幼兒來說,家庭是他們最主要的教育環境之一。自出生,他們就與家庭中的成員有了交往活動。從蒙臺梭利工作理論的環境要素來看,家庭成員是人文環境的組成部分之一。因此,家庭教育對兒童發展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不同家庭環境中的孩子在生活習慣、外在行為及性格等方面存在著差異,家庭教育環境對兒童有著重要的影響。家長應當從孩子的角度考慮,為其營造一個適合他們成長發展的有益的人文環境和物質環境。從蒙臺梭利的“工作”理論中我們可以獲得以下有益的啟示。

        1.家庭環境的布局應該符合兒童的年齡特點

        和生理發育的要求家庭環境要有序,線條簡單,色彩明快。有序的環境有利于孩子心靈的安靜平和,促進大腦的動力定型,有利于孩子養成有規律的生活習慣。家庭環境應自由,不要給孩子過多的束縛和阻礙,在自由的環境中兒童可以自由地表現自身的興趣和需要,在自由的環境中他將變得獨立和自信。

        2.家長應該鼓勵和引導孩子在環境中自主活動

        只有讓孩子自主活動,才能實現環境對兒童心理發展的內化。在“兒童之家”,孩子們擁有一個大大的花園,他們可以在這個美麗的花園中自由地活動,盡享大自然的樂趣。在家庭環境中,我們可能提供不了大大的花園,但是可以給孩子創設植物角,可以給他們提供自由施展的空間,或者充分利用住宅小區的資源,讓孩子親近大自然,孩子們的各種能力也自然而然得到了發展。

        3.適時調整更換孩子的玩具和書刊

        細心觀察兒童并做好記錄,根據孩子不同階段的特征為他們提供更合適的工作材料。不要一次性給孩子的房間投放過多的玩具或者書籍,數量上應該有所控制,一次性投放過多,孩子就不會去探索發現,不會“鉆”進玩具或者故事中。要細心觀察孩子,發現孩子心理的變化,及時給孩子換上新的故事書或者繪本。兒童房應劃分區域,可分為游戲區、儲藏區和運用玩具區。要合理利用三大區域,對孩子的玩具、圖書進行合理的投放,并根據孩子的發展情況進行適時的調整。

        4.善于利用身邊事物,對孩子進行隨機教育

        蒙臺梭利“工作”理論中的一些方法也適合家長對孩子的日常教育,如學會照顧自己(穿脫衣服、梳洗、日常保潔、餐飲等)、照顧他人(關心親人、同學、老師、病人等)、照顧環境(家務應用,照顧動植物等)。這些方面不需要刻意教給孩子,家長應善于利用生活的點滴對孩子進行教育。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與家庭教育有很大關系,家長應學會利用身邊的事物對孩子進行隨機教育。如何充分利用家庭環境這一重要資源,為幼兒創設一個能夠促進其生理和心理發展的環境,仍然是一個需要我們不斷探索的課題。

        (二)“工作”理論對我國幼兒園教育的啟示

        “工作”理論作為蒙臺梭利思想的重要方面,對我國幼兒教育有較強的借鑒意義。

        1.教師應該尊重兒童,熱愛兒童,追求兒童人格的整體全面發展

        兒童是具有獨立人格的人,教師在教育的過程中應該尊重和熱愛兒童。在教育過程中,既不能以兒童為中心,也不能以教師為中心。應當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教師對幼兒有教育引導的權利,對幼兒的不良行為習慣也應嚴格要求,但要講方法,講民主。教師應該對幼兒的心靈世界有深刻的認識與了解,為孩子提供適時的協助與指導,摒棄填鴨式的教育,教師的態度應該溫和慈愛,以平和的心態看待兒童,仔細觀察兒童,了解兒童的內心世界。教師應在正確理念的引導下,促進幼兒獨立自主、富有個性的發展。

        2.重視環境在教育中的意義與作用,為幼兒創設一個有利于他們身心發展的有準備的環境

        在我國傳統幼兒園中,很大程度上孩子們聽從老師的指令,以講授的方式進行學習。學習借鑒蒙臺梭利的“工作”理論,應該給孩子創造一個寬松、自由、民主的環境,兒童在這樣的環境中不受抑制,可以自由地進行活動。在物質環境方面,應該為兒童創設有準備的環境:整潔的教室,各種合適的設備,教具教材等。應增加環境中的自然元素,或經常帶領孩子到戶外親近大自然。在傳統幼兒園中由于場地的限制,有些環境的創設很難實現,但我們可以適當調整,使環境更加適應兒童的身心發展需要。環境是幼兒學習活動的重要資源,要合理布置環境,使環境能夠隨時為幼兒的發展提供幫助。

        3.改革課程內容

        我國傳統幼兒園設置的課程主要包括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大領域,在蒙臺梭利教育內容體系中,課程分為生活、感官、數學、科學、語言、藝術教育六大領域。兩者在內容上存在著極大的相似性,但在具體形式上存在很大差別。要使蒙臺梭利教育理論在我國有生命力,就得對其進行“中國化”的改造[7]。我們可以吸收其內容的精髓,巧妙運用于教育教學的環節。在日常生活教育方面,幼兒園老師應該相信孩子能夠做好,很多事情應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嘗試,只有嘗試了孩子才會知道自己的能力。在孩子能夠照顧自己后,可以鼓勵他們去照顧他人及照顧周圍的環境,通過生活教育,讓孩子學會人際交往中應具備的禮儀習慣和交際能力,培養孩子良好的社會行為。

        第9篇:人文環境特征范文

        關鍵詞:和諧社會;體育人文精神;構建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越來越關注體育精神文化的建設問題。而加強體育人文精神的構建,將能夠使人與人之間形成和諧的關系,繼而更好的促進和諧社會的發展建設。所以,在和諧社會條件下,中國體育需要認清所處的文化環境,并且構建符合社會發展需求的體育人文精神,以便為中國社會的和諧發展提供助力。

        1體育人文精神的內涵分析

        所謂的體育人文精神,其實就是人文精神在體育領域的一種特殊表現。經過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的不斷提煉和沉淀,體育人文精神不僅具有一定的時代精神,同時也將伴隨著社會發展不斷衍生出新的內涵。從核心理念上看,體育人文精神需要以人的生存和自由發展為目標,追求的是人類精神的解放,需要對人與人、人與自然和人與社會的關系進行探索。而由于其衍生于人文精神,所以具有人文精神的核心內涵,但是同時又通過與體育事業結合擁有了自身特點。從主體層面上來看,體育人文精神就是遵循以人為本的理念進行體育事業的發展,需要對人的生命價值和意義表示尊重。隨著體育事業的發展,也需要在多個層面進行體育人文精神內涵的豐富,從而使人類對公平、自由和正義等社會和諧價值的追求得到滿足。

        2和諧社會建設與體育人文精神構建的關系

        2.1體育人文精神構建能夠推動和諧社會建設

        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國家明確提出了構建和諧社會的戰略任務。而體育人文精神的構建,則能使和諧社會建設得到推動。首先,構建體育人文精神可以進行人文體育的發展。人文體育則具有養性、修身的功能,可以引導現代人進行中華民族禮儀文化的繼承,所以能夠使人際關系得到完善。而和諧社會建設的核心內容就是使人與人之間保持和諧的關系,所以體育人文精神構建將有助于增強社會團結,并推動和諧社會建設。其次,現代體育文化不僅包含體育健康文化,同時也包含體育環境文化,比較注重體育文化與生態環境的相互協調。構建體育人文精神,可以使人們更加關注自然環境和人類生存方式的聯系。而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也是和諧社會的建設基礎。因此,體育人文精神的構建,將能夠實現人文和自然的高度融合,繼而使國人受到人與自然關系的教育。此外,進行人文體育的提倡,可以使人得到全面的發展[1]。而在建設和諧社會的過程中,人是社會建設的載體,所以和諧社會的建設其實就是追求人的全面發展。因此,體育人文精神的構建與和諧社會建設有著相同的發展目標,通過人文體育塑造全面發展的人,則能為和諧社會的建設打下良好的基礎。

        2.2和諧社會建設有助于體育人文精神的構建

        和諧社會建設,也將為體育人文精神構建提供一定的助力。首先,和諧社會的建設需要堅持科學的發展觀,需要以人為本進行可持續的發展。這種全面發展理念的推廣,可以使體育人文精神的構建得到全面發展,從而使體育人文精神與社會精神文化的聯系得到加深。而伴隨著社會精神,體育人文精神也將得到發展。其次,和諧社會的建設需要社會各界的支持,所以同樣需要使體育文化領域得到振興。而體育文化領域的振興,將能為體育人文精神的構建提供莫大的動力。因為,在加強體育文化領域建設的過程中,社會傳播媒體需要進行體育人文精神的宣傳。而隨著人們對體育人文精神的認識逐漸加深,體育人文精神建設也將取得進一步的發展[2]。此外,和諧社會的建設,可以為體育人文精神的構建提供一個良好的人文環境。在這一環境中,人們可以從思想、內心和精神上了解體育人文精神構建的重要性。因此,和諧社會的建設,將能使體育人文精神得到長久發展。

        3和諧社會條件下的體育人文精神構建途徑探討

        3.1構建新的體育價值取向

        體育人文精神是社會文化組成的一部分,所以應該以和諧社會建設和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進行自身價值取向的構建。首先,為使過去帶有階級特征的體育價值取向得到根本轉變,需要進行以全人類利益為基本的新的價值取向的構建。其次,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原本存在較大差異的東西方體育文化也在逐漸融合。面對這一發展趨勢,還要構建向整體化發展的價值取向的構建,從而使體育人文精神建設滿足時展需要。再者,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升,精神消費將成為人們生活的重要內容。所以,體育運動必將向著追求健康和追求生活質量的方向發展,因此還應該根據這些內容進行新的體育價值取向的構建[3]。此外,想要構建促進人全面發展的體育人文精神,還要強調“以人為本”的觀念。因此,還要構建“以人為本”的價值取向,以便實現體育人文精神的轉變。

        3.2構建新的體育人文學科

        在體育人文精神發展的過程中,體育人文學科是體育文化建設的重要基礎。所以,想要構建體育人文精神,還要構建新的體育人文學科。首先,面對現代人文社會科學的交叉發展趨勢,應該通過引入眾多學科實現體育科學創新,從而為體育人文學科的建設提供結實的基礎。同時,需要進行體育人文學科研究范圍的拓展,并且加強理論研究者的知識結構改進,從而使體育科學得到更深一步的研究。其次,科學技術的發展,使原本的體育理論結構得到了突破[4]。面對新的體育人文社會學科,還應該構建新的體育社會科學知識體系,以便展現體育文化的創新精神。再者,體育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發展,將受到研究方法落后與貧乏問題的阻礙。所以,還需要加強引入現代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以便使體育人文精確的研究方法得到及時更新。

        3.3構建以科學為基礎的體育人文精神

        人類的進步和發展,都離不開科學技術的推動。所以,還應該構建以科學精神為基礎的體育人文精神,從而實現體育人文精神的科學構建。首先,需要使體育文化研究面向社會和面向其它學科,甚至使其面向世界,以便形成能夠將體育科學與其他學科聯系起來的體育科學網絡。其次,需要進行科學觀念的強化,即加強體育人文精神的科學研究,并且構建體育運動的社會化、綜合化和復雜化目標,從而使體育人文精神成為體育學科的理論支撐[5]。再者,在研究體育人文精神時,需要制定科學的規劃,從而將有限的研究經費和力量集中在重點問題的研究上。此外,還要加強體育人文精神研究成果的轉化,并且發揮體育人文高精神的綜合性特征,從而使體育人文精神能夠在各個領域取得一定的實踐研究成果。

        3.4構建體育人文精神的傳播途徑

        體育人文精神的構建,需要建立在體育人文精神得到普及和傳播的基礎上。所以,國家還要加快構建體育人文精神的傳播途徑,從而使人們將體育人文精神看做是具有抽象意義的文化,并且積極進行這種文化的選擇。而除了利用各種教育途徑和媒體平臺進行體育人文精神的傳播,還要有選擇的進行體育人文精神內容的選擇,以便使其中的優秀內容成為人們選擇的有價值的資源。為達成這一目的,體育人文精神研究者應該深入社會,并且加強人們對體育人文精神的需求的調查和分析,從而結合社會環境使體育人文精神得到進一步普及[6]。此外,研究者還應結合其他文化理論和這些理論的傳播途徑進行體育人文精神的傳播,從而通過指導人們參與蘊含體育人文精神的體育運動加強對該種精神的了解。

        3.5構建新的體育教育體系

        作為體育文化的一部分,體育人文精神與中國傳統文化有著密切的聯系。所以,體育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同樣離不開高等教育。為此,還要構建新的體育教育體系,以便將體育人文精神融入到高校體育教育中,從而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各種體育理論的內涵,并且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所以,在高校體育教育中,需要增加更多的人文關懷,并且使人文精神在教學中得到貫穿。而通過良好的人文氛圍,則能夠在調動學生學習體育人文科學知識的積極性的同時,使學生的體育道德和體育價值觀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7]。因此,通過構建新的體育教育體系,將能夠使學生的人文素質底蘊得到提高,并且有助于學生形成高尚的人格,繼而更好的促進體育人文精神的構建。

        3.6構建良好的體育人文環境

        體育人文精神的發展,需要得到一定的精神條件和思想條件支持。而構建良好的體育人文環境,則能夠為體育文化的發展提供政策、制度和風氣等條件,從而更好的促進體育人文精神的構建。比如在統一的體育文化知識、體育思想觀念、體育社會輿論和體育制度的教育管理下,人與人之間也將具有統一的價值觀念。而在這種文化環境中,體育人文精神將不再是特殊的文化現象。所以,體育人文精神的構建,需要以良好的體育人文環境建設為基礎[8]。為此,國家還應加強人們體育人文環境意識的培育,并且利用社會體育、學校體育和家庭體育等多種方式進行體育環境價值觀的培養,從而使國民的體育人文環境意識得到加強。而通過提高所有公民的體育素質,并且營造具有一定文化底蘊的體育環境,則能夠為體育人文精神的構建提供更多的支持。

        4結論

        總而言之,和諧社會建設與體育人文精神構建有著相輔相成的關系。認識二者之間的聯系,才能在和諧社會條件下更好的進行體育人文精神的構建。而從本文的研究來看,還要構建新的體育價值取向、新的體育人文學科、新的體育教育體系和體育人文精神的傳播途徑,并且構建以科學為基礎的體育人文精神和良好的體育人文環境,才能夠使體育人文精神得到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劉芳,張翠華.體育人文精神對構建和諧社會的促進[J].西昌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01:128-130.

        [2]代萬雷.和諧社會背景下的高校體育人文精神構建研究[J].攀枝花學院學報,2013,03:119-120.

        [3]洪慶林,李緒穩,宋曉俊.體育人文精神對和諧社會構建的作用探究[J].才智,2015,36:255.

        [4]程麗芬,溫元秀.和諧社會背景下高校體育人文精神之研究[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1,04:3-4+27.

        [5]唐文俊,余玲玲.構建和諧社會理念下高校體育人文精神教育研究[J].銅陵學院學報,2011,05:108-110.

        [6]高杰.基于構建和諧社會的體育人文精神研究[J].現代商業,2012,06:278.

        [7]楊嬌.人文體育對構建和諧社會的作用[J].常熟理工學院學報,2015,06:82-84.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欧洲的州日产国码在线 | 亚洲AV色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在线专区 | 亚洲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视频中文字幕久热 | 亚洲中文字幕永久无线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