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影視產業運營模式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1房地產運營管理分析
1.1運營管理
根據現有的發展情況,結合管理中的重點和難點,對房地產運營管理進行具體的分析,并且在房地產運營管理的時候,一般都是從“管目標”“控進度”等方面展開,這樣可以有效提升房地產運營管理的效果。另外,風險預防也是房地產運營管理的重點,通過對各個方面的分析,對項目重點節點和事件節點等方面進行管控,這樣不僅實現良好的經濟效益,而且促進房地產行業的發展進程。
1.2大運營管理
大運營管理主要是基于完善的管理體系,并且以財務為導向,將現金流和利潤作為核心,以計劃作為主線,貨值管理為基礎,全面實現全項目、全周期、全專業的高效統籌經營。同時,在這樣的情況下,可以確保“儲-建-融-供-銷-存-回-結”8個階段動態一體化適配經營策略,進而獲取良好的經濟效益。近幾年,隨著我國房地產行業逐漸進入階段調整期,單項目的規模和項目間的差異也越來越大,由此帶來的項目管理難度以及各專業條線的協同難度也越來越大。基于這樣的情況,房企的精英策略有必要由“沖刺跑”調整為公司“穩健跑”與項目“變速跑”,也就是將計劃運營管理逐漸向大運營管理演變。另外,在“穩健跑”階段,大運營管理體系可以有效幫助房地產企業呈現品質化、健康化的發展模式。在大運營管理的時候,主要包括“儲-建-融-供-銷-存-回-結”全生命周期的現金流,其中儲為土地儲備管理,在房地產企業發展的時候,一定要兼顧規模發展要求和合理占用回款;建為開工管理,需要滿足當期銷售的要求,以及復合增長的要求;融為融資管理,房地產在建設和開發的時候,一定要保證銷債平衡,并且在資金的管理方面,需要對資金的利用和存在的風險進行綜合性的考慮,保證各個方面的平衡性;銷和售為銷售管理,一定要保證銷供貨效率和供銷之間的平衡性;存為存貨管理,需要保證應收周轉和收支呈現平衡的狀態;結為結算管理,需要明確結轉效率和未來結轉空間之間的關系,兩者呈現平衡的關系。大運營管理通過對房地產企業現金流核心邏輯的分析,對現金流回證與利潤影響要素的管理,可以有效實現精準的經營與產品定位以及更高效的內部協同,進而實現資金的利用效率和利潤率,降低運營管理風險,進而促進我國房地產行業呈現監控、穩定的發展模式。
2運營管理流程
由于基于以人為導向的綜合型房地產企業,主要是以保證自身核心競爭力為主要目標,并且從客觀角度來說,要求企業擁有大量的物業便滿足人們對房地產合理的需求。[2]同時,在滿足客戶需求以外,需要不斷創新提升自身,將以人為導向的理念充分發揮,這樣才能保證綜合型房地產企業運營管理的效果,實現良好的經濟效益。另外,綜合型房地產企業所包含的內容有很多,例如住宅、文旅地產、商業地產等方面,不管是面向于哪種模式,都需要對潛在客戶進行分析,這樣可以提升企業自身在市場中的發展潛力,并且需要將實際需求作為綜合型房地產企業在各項項目開發中的依據。同時,綜合型房地產企業在運營管理的時候,根據自身在市場中的定位,需要盡可能地發展潛在客戶,并且等到客戶群體確定以后,需要結合現有的情況,提供客戶較為滿足的服務,其目的就是獲取最大的經濟效益。[3]另外,需要積極與客戶進行溝通,根據客戶的反饋不斷進行調整,這樣可以有利于綜合型房地產企業運營管理模式的提升和完善,確保良好的管理效果。在前期綜合型房地產企業運營管理的時候,一般都是以客戶群體作為出發點,并且需要結合自身的發展情況,制定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案,及時與客戶溝通,確保綜合型房地產企業運營管理的可行性,對提升企業自身在市場中的競爭力也是非常有效果的。同時,一定要保證項目與客戶之間的關系,兩者需要呈現平衡的關系,并且受項目竣工后物業管理時間較長的影響,將物業管理水平視為影響客戶生活質量的主要因素,以此不斷提升綜合型房地產企業運營管理的性能。經常會受到傳統模式的影響,呈現過于重視項目建設,忽視客戶運營管理體系的影響,這樣對綜合型房地產企業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因此,近幾年我國對房地產行業的調整,對綜合型房地產企業運營管理進行了一定的轉變,將以人為導向為目標,促使各個方面結構產生了轉變,其目的就是提升綜合型房地產企業運營管理的效果。[4]
3運營管理模式的應用
3.1直線式職責管理
直線式職責管理是綜合型房地產運營管理模式中一項重點內容,該模式與中央集權型企業發展、運行模式,并且在管理的時候,根據各個工作部門的工作能力,將各項功能職責劃分到各個部門,例如市場開發部、設計部、營銷部等職責部門等方面。[5]同時,在運營管理的過程中,可以實行領導集中對各個不同部門進行統一的管理,這樣可以有效提升整體管理效果,促使綜合型房地產企業的發展進程。直線式職責管理主要是將全部權利和決定權都集中到企業領導身上,這樣可以有效加強各個部門之間的配合,并且各個部門的協調程度相對較高,根據市場的變化做出應變,從而獲取良好的經濟效益。但是,進行直線式職責管理的時候,也存在著一定的不足,例如領導的專業性往往決定各項運營管理決策的正確性,因此領導一定要擁有良好的專業性及前瞻性,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綜合型房地產的發展。
3.2矩陣式運作管理
矩陣式運作管理是基于直線式職責管理模式延伸而來的一種管理模式,在具體管理的時候一般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在直線式職責管理的時候,需要設置傳統的管理部門,這樣可以便于各項基礎工作的開展,實現良好的管理效果,提升其綜合型房地產管理模式的自身性能。需要根據不同的工作任務、工作項目等方面設置各個管理部門,以及管理工作人員,并且有針對性地成立專門的工作小組,從事各項管理工作,這樣可以有效提升其管理效率。另外,在一項工作任務和項目完成以后,需要結算工作小組,并且將小組的工作人員回歸到原始工作崗位,這樣可以打破傳統管理模式所帶來的問題,提升良好的綜合型房地產運營管理性能。在矩陣式運作管理的過程中,由于各個部門分設不同,在實際的應用中容易出現權利交集和較為明顯的職責分配不清,并且審批流程相對較多。因此,面對這樣的情況,需要盡可能地簡化流程,避免影響其管理效果。
3.3項目分配式管理
項目分配式管理模式一般是以一個項目產生、成立、建設、銷售等作為基礎,以某房地產項目為例,該項目的全過程為項目分配式管理的重點,并且根據該項工作的實際情況,設定預期目標和完成目標。同時,根據實際完成目標,作為工作人員量化考核的主要內容,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項目分配式管理的效果。另外,在該項目完成以后,需要將實際完成情況,與預期目標和完成目標進行對比,針對實際情況對相關的工作人員給予獎勵,這樣可以將各項管理工作全面地落實。[6]但是,項目分配式管理也存在著一定的不足,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做出相應的調整,避免產生管理問題。
3.4集團制管理
集團制管理也可以叫作混合型集團化管理模式,該模式是一種較為先進和全面的管理模式。同時,在集團制管理模式運行中,將上述幾種管理模式融合在一起,這樣對傳統的管理模式存在的弊端進行了有效的彌補,可以有效促使綜合型房地產企業呈現健康、穩定的發展模式。在集團制管理的過程中,可以根據綜合型房地產企業的內部構架進行重新編制,這樣可以滿足綜合型房地產發展的需求。另外,需要明確各個崗位的職能,這樣可以進行統一的管理,實現良好的管理效益。
4管理模式應用創新
運營管理是綜合型房地產企業發展的核心,因此綜合型房地產企業一定要將運營管理作為企業發展的主要平臺,在傳遞企業更多文化、價值和理念,提升綜合型房地產企業自身服務性能的同時,可以有效擴大企業的運營范圍,并且也可以很好地提升企業的服務性能。[7]同時,在綜合型房地產企業運營管理的時候,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對運營管理模式進行不斷地創新;根據市場的變化,構建核心發展項目。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另外,可以為客戶提供增值型服務,對服務、銷售等工作體系進行一定的轉變,并且需要有計劃、有步驟地將發現項目不斷延伸,這樣可以促使企業呈現全面、穩定的發展模式。另外,在綜合型房地產企業運營管理創新的時候,需要堅持不變,也要堅持改變,也就是說,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服務性能和管理性能,這樣可以為綜合型房地產企業的發展提供基礎性的保證。[8]同時,需要將市場的實際情況和消費情況結合在一起,從中發現不足并且進行有效的解決,這樣不僅能有效提升綜合型房地產企業運營管理的效果,還是房地產行業改革推進的重要保障。
關鍵詞:商業地產運營模式資本運營產權式商鋪頤高模式萬達模式
隨著我國商業地產的迅猛發展,與商業地產相關的理論研究也逐漸成為學術界的嶄新課題。目前在商業地產領域有“萬達訂單模式”、商業地產產權式商鋪銷售運營模式、房地產投資信托等等。
本文認為商業地產運營是個系統工程,并從商業地產運營的構成分析入手,結合成功案例和具體實踐,從系統角度對商業地產運營模式進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種商業運營商占商業地產運營主導地位的新型商業地產運營模式。
商業地產運營構成研究
商業地產運營環節構成
本文認為,商業地產運營環節應主要由地產開發、商業運營和資本運營等三塊構成。在商業地產整體運營中,商業是核心和本質,項目的成敗最終取決于其商業運營的成敗;地產開發是基礎和表現,沒有主要包括拿地和建設的地產開發,附著其上的商業運營則失去了必要的基礎和載體;資本運營是線索和目的,商業地產運營的各環節都由資本運營實現耦合,并且任何商業項目都是以良性的資本運營為最終目的。
商業地產運營主體構成
根據運營環節構成,相應的運營主體應包括地產開發商、商業運營商和資本運營商。在商業地產實際運營中,可能出現主體重合的現象,比較常見的是地產開發商同時承當了資本運營商的角色,并且承當了部分商業運營商的工作,這是我國現階段商業地產運營的一個顯著特點。
商業地產運營中的常用模式
地產開發商占主導地位
所謂地產開發商占主導地位是指地產開發商除完成地產開發外,還參與項目選址、商業運營商的選擇,并主導整個運營過程的資本運營。
從功能來講,地產開發是商業地產運營的基礎和表現。地產開發是個階段,而商業地產運營是個長期,所以從這個角度上考慮,地產開發商并不適合整體運營的主導地位。但地產開發商具有資金雄厚、土地儲備豐富、拿地、建設和銷售流程熟悉的優勢,并且由于商業地產在相當一段時間里被認為首先是地產開發,然后才是商業經營。地產開發商占商業地產運營的主導地位,具有先天優勢。
萬達模式是地產開發商占主導地位類型的代表,其創新性和優勢在于:地產商充分發揮自身領域優勢,通過模塊化的標準開發可大大降低項目建設成本;通過耦合大型商業,實現了商業地產運營的內在邏輯流程;在資本運營上,也不僅僅局限于住宅的短期銷售模式,而是以地產為載體(分零銷售、整體銷售、整體上市等)實現資本運營。
但萬達商業地產模式有幾個特點值得我們關注,它們分別是:
商業地產運營中的地產開發具有地產項目本身的周期長、投資大的特點,以地產耦合商業,地產占主動對其在整個項目中的利益博弈并無益處,商業運營商可能的變更對地產運營商影響巨大。除通過地產的載體、租金的形式外,資本運營未與商業運營實現耦合。商業運營與地產開發商通過契約方式的耦合,在實現商業的持續經營上(尤其是在商業低迷階段時)存在一定隱患。
萬達商業地產模式要求作為項目主體的地產開發商同時擁有商業經營、資本運營方面豐富的能力。
商業運營商占主導地位
所謂商業運營商占主導地位是指商業運營商除完成商業運營外,還參與地產開發(主要是商業選址、商業設計和商業規劃),并主導整個運營過程的資本運營。
商業地產運營的核心是商業運營,無論是地產開發、資產運營,最終的盈利都需要商業運營來體現。商業運營商承擔商業地產運營的主導地位有以下優勢:商業運營商主導項目選址和前期規劃,為后期商業運營的成功提供良好基礎;商業運營更具穩定性和持續性;資產運營可與商業運營耦合,而不僅僅以地產為載體,可拓寬商業地產資產運營渠道和手段。
下文以頤高商業地產模式為例,分析商業運營商占主導地位的具體情況。
頤高是一家以專業數碼連鎖業務為基礎,IT藍色房產、IT網絡資訊為核心業務,融合IT相關產業于一體的全國性大型IT集團公司。其商業地產具體運營模式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地產耦合:頤高早期采用租賃、品牌輸出等形式實現商業擴展;近年逐漸采取購置、聯合開發等形式進入商業地產運營的前端,直接與地產開發商在資產上進行耦合,占據商業地產運營的主導地位。表現在:參與并主導商業物業的選址;用資產的形式與開發商形成強耦合;在項目之初即與開發商建立完善的開發商退出機制,獲得項目建成后的資產處置權。
資本運營:頤高通過購置、聯合開發等形式獲得房屋的產權處置權,并在此基礎上建立兼顧商業經營和物業資產的資本運營模式。
總結頤高資本運營模式,主要有以下幾點:資產介入商業地產開發,建立完善開發商退出機制,完成開發商的資本周期(投入并獲得合理回報);通過物業資產的部分銷售、物業抵押、經營型貸款或引入信托投資等形式,平衡前期資產投入;部分物業長期持有,通過持續經營獲得持續的商業收益,物業增值,滿足投資人、信托基金的投資回報。
頤高商業地產模式是一種典型的商業運營商占據商業地產運營主導地位的商業地產運營模式。該商業地產運營模式的創新點在于:
充分發揮了商業運營商在商業領域的專業性,通過資產的強耦合關系實現商業運營在整體項目運營的主導地位,進而實現商業地產運營以商業運營為核心;充分發揮了地產開發商在地產開發領域的專業性;完善的退出機制,保障地產開發商利益的同時,強化商業運營對項目的主導作用;除傳統商業地產資產運營模式外,還可實現以商業經營為載體的資產運營,使商業地產的運營更具有持續性;頤高商業模式事實上是實現了以商業為核心,以資本為杠桿的商業地產運營。
頤高商業地產模式對商業運營商提出了新的要求,除商業運營的領域能力外,還需要具備利用資本杠桿把控項目整體運營的能力。
比較分析
關鍵詞:商業地產;內涵;運營模式;建議
中圖分類號: F29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前言
商業地產的快速發展,使其問題也不斷暴漏,商業地產的研究探討成為學術界研究的重點。本文通過對商業地產運營模式的不足進行分析,對其運作模式的改善提出一些建議。
2、商業地產的內涵
商業地產的涵義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從廣義上看來,商業地產包括各種非居住性以及非生產性物業,如會議中心、公寓、辦公樓和商業服務業所對應的各種經營場所等。從狹義上看來,商業地產指那些被商業服務業用來經營的各種物業形式,如休閑、娛樂、零售、健身、餐飲設施,其對應的經營模式、融資模式、開發模式和其對應的用途、功能等都和辦公樓、公寓、住宅等地產形式有所區別。目前,商業地產囊括了豐富的內容和形式,而對其研究的較為普遍的是狹義意義下的商業地產,特別是零售方面的商業地產。本文所研究的內容皆以狹義上的涵義為基準。商業地產是一種綜合性行業,兼有投資、商業以及地產三重特征,既和單純的商業或者投資有所區別,也和住宅房地產有所區別。商業地產和住宅地產有別之處在于商業地產對后期相應的管理以及經營更加關注,并且開發潛力大,周期長,對資金要求往往更高。當前,商業地產迅速而大量的涌現于全國各個城市,據統計,全國各個城市紛紛都有對應的商業街,僅步行商業街就多達兩百條以上。房地產開發逐漸轉向商業地產為大勢所趨,而且商業地產可以給企業帶去更好的效益。
3、運營模式中的不足
經濟整體不夠景氣,這種情況打擊投資者的熱情也可能將小投資者或者投資集團對應的投資推向他處; 此外,經濟危機限制了個人消費,減緩了零售業發展步伐,甚至可能因為經營虧本而隱退市場,這些都給商業地產招商造成了影響,甚至削弱了商業地產的收益。對我國而言,商業地產自身的金融資金欠缺,融資渠道較為單一情況阻礙了商業地產自身的資金運轉,同時,金融政策由原來的寬松逐漸到收緊的過程也加大了商業地產對應的系統風險。所有這些元素共同導致當今商業地產的運營模式不穩定。
運營模式自身的不穩定性會相應的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第一,阻礙了城市發揮其自身的功能。運營模式具有的不穩定性會對建筑體統一運營以及統一管理造成干擾,會有損商業地產對應的區域的總效用。此外,投資者并不樂觀的預期也會對商業地產對應場地的建設以及開發規模帶來影響,限制了城市發揮其功能。第二,給商業地產走向成熟帶來了阻礙。我國商業地產逐漸由銷售轉向了自持,而介于當今復雜的政策形勢,為了減少資金風險,又轉為銷售模式。這些情況對商業地產行業以及企業都十分不利,專業的運營商亦步履維艱,很難實現可持續發展。第三,阻礙了城市長期發展。很多商業地產因為沒有統一管理、統一經營、統一招商而使行業發展不夠景氣,重復建筑同時也致使空間無法均衡發展,這些都有損城市長足發展。
4、商業房地產統一運營管理的模式構建
商業房地產統一運行管理的模式,需要在項目定位的基礎上,從商業理念設計、構建運行組織結構的角度,并結合各個利益主體的需求,制定運行管理的策略,除此之外,還需要從招商、企劃營銷、客戶服務與現場管理、物業管理等方面,提高統一管理的針對性。
4.1 項目的定位。
商業房地產統一運行管理的項目定位,需要綜合項目的優勢、劣勢。以臨沂市東關古城商業街的商業房地產的定位為例,該項目位于臨沂市商業中心區,地理位置好,是臨沂古城的舊址所在,商業價值非常高,適用于銷售和租賃,可以為商家創造主力店品牌的優勢,而劣勢方面該古城商業步行街產權出售較為分散,不利于招商管理和品質提升。通過以上優劣勢的分析,可以將項目定位為古城風貌步行街,為城市歷史文化核心區,對外展示的窗口。
客戶群體主要是文化品牌商家、商圈內居民、部分旅游者,經營定位則是以展示臨沂城市的歷史文化、風土人情、集休閑娛樂為一體,通過成立專業商業管理企業,以打造臨沂古城商業街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
4.2 運行的策略。
首先從商業理念設計方面,尋找新的開發模式突破口,打破以往建筑和環境的格局,從客戶的需求出發,將區域文化的精髓挖掘出來,嘗試商業、旅游、文化等的融合,從而探究新的戰略目標。其次是管理組織架構的構建,為了形成前臺運行和后臺運營的管理模式,會在前臺設置運行部和管理部,前者負責招商、企劃營銷、客戶服務、現場等的統一管理,后者主要針對物業的統一管理,后臺則設置了品質部和行政部,分別負責品質和行政事務的統一管理。再次是兼顧各方主體的利益,其中包括消費者、經營者和投資者,以為消費者提供高品質商品和服務為目的,從經營者的角度進行統一企劃營銷,提升項目的知名度和人氣,增強投資者的信心。
4.3 前后臺運行管理。
從商業地產企業的管理組織架構分析可以看出,其統一運行管理可以從前臺統一運營和后臺統一運營兩個角度進行管理:
4.3.1前臺統一運營管理。
首先是招商統一管理,根據市場的引導機制,與業務和商家進行積極溝通,以掌握全面信息,同時建立提前預警機制,然后均衡各方的利益,而在招商流程方面,需要分析商鋪銷售經營的狀況,以季度為時間單位進行市場調研,分析項目的業態和品牌組合,編制出合理的招商方案。其次是企劃營銷的統一管理,根據項目的發展需求,建立GIS識別系統,一方面提高項目知名度和經營業績,另一方面提高廣告的效果,在統一管理方面,需要以文化營銷作為主線,在深入社區營銷的基礎上,結合休閑娛樂、健康養生等社區方式,精心設計項目營銷的理念,并營造濃厚的商業氛圍。再次是客戶服務和現場的統一管理,客戶服務方面需要接待咨詢各類保修、申請等,同時處理各種投訴和對投資者、經營者、消費者的滿意度進行調查,而溝通方面最常見的是座談會、致電、上門、服務熱線等。最后是物業的統一管理,在裝修、衛生、保安、消防等方面,針對商家和消費者提出的要求,建立高標準的統一管理模式,以提高商家和消費者對項目的滿意度。
4.3.2 后臺統一運行管理。
首先是品質的統一管理,從視覺、行為、理念等的可識別化方面,對品牌進行整合,導入ISO9000質量、ISO14000環境、OASOS18000職業健康等國家標準體系,并與工商部門、稅務部門、司法部門、公安部門等合作,提高品牌的權威性。其次是相關事務的統一管理,與各個政府主管部門建立良好合作關系,爭取更多的優惠政策,優化項目的運營環境,全面提高項目的運營效率和服務質量。最后是根據政策和市場的變化,譬如國家商業地產宏觀調整政策和消費者的投訴意愿等,對項目的管理流程、環節、內容等進行統一的調整,在不違背經濟發展規律的前提下,提高項目發展的可持續性。
5、發展建議
5.1注重商業地產對應的城市景觀。
商業地產對應的產品其表現出來的是各種構筑物、街道空間、廣場、建筑物等,其色彩、形式、外觀的多樣性比那些單一建筑如住宅、酒店、寫字樓等都多,所以,開發商不但要滿足其在商業上的價值,也應當注重城市景觀,使社會價值以及經濟價值高度統一。
5.2 開發復合型模式,滿足各種需求。
復合型商業地產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各種商業業態相互混合,如商業街以及購物中心; 二是商業與運動、娛樂、文化、休閑等服務實施相互混合,如教育實施、銀行、購物場所、郵電、健身場所等; 三是動態的娛樂、文化、服務對應的設施和靜態的酒店、辦公、居住設施相互混合。
5.3 改造舊城,復興老商業街區。
老商業街區作為有著豐富文化底蘊的歷史建筑,給其注入時代精華,恢復其原有的活力,打造城市特有的魅力十足的名片。應當遵循保護性開發思想,此種開發有其限度,但是并不會有損其商業價值,而且有利于挖掘旅游資源。復興不但要更新建筑以及設備等,更需要整治其對應的綜合環境,如綠化、街道空間、建筑外觀以及廣場空間等。
6、結束語
綜上所述,商業地產的運營要從全局出發,保證具有良好的持續經營目標,這就要求其在項目定位的基礎之上,考慮各方主體利益需求,制定相應的管理策略,提高項目管理的成功率。
參考文獻
關鍵詞:產業集群企業 逆向物流 運作模式
1 概述
產業集群是指在一定區域內某一產業的上下游企業大量集聚,形成了競爭優勢的經濟群落。在工業化過程中,產業集群是一種普遍的現象,各種產業集群在所有發達的經濟體別明顯。改革開放以后,我國經濟在發展的過程中,普遍存在著產業集群現象。對企業家們來說,產業集群一方面是企業形成和發展的外部環境,另一方面也是企業家自身成長的重要外部環境[1]。在我國,實踐證明,集群內企業家的成長影響和制約著集群經濟的類型和發達程度。
目前對于企業逆向物流運作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業個體層面,在產業集群背景下,與一般環境下的企業逆向物流運作模式相比,對逆向物流的運作模式是否有區別的研究較少,因此,在基于產業集群的基礎上,本文將對企業逆向物流的運作模式進行研究。
2 產業集群企業逆向物流運作模式的特點
所謂逆向物流(Reverse Logistics) 是指企業為了重新獲取產品的使用價值或者對廢棄產品進行正確處置,將下游消費一端的原材料、半成品、制成品及相關信息返回上游生產一端的過程。重新獲得產品的使用價值或對廢棄產品進行正確處置是實施逆向物流的目的所在,流動的對象包括產品、運輸產品的容器,以及相關的包裝材料和信息等,同時對退回的產品或廢棄物進行回收、分類、檢驗、拆卸、再生產及報廢處理等。針對逆向物流的定義,同時結合產業集群中企業的特點等,我們對逆向物流的運作模式進行歸類,主要分為企業逆向物流自營、企業逆向物流外包、企業逆向物流聯營合作三種模式。下面我們就將對不同模式的具體特點進行分析[2]。
2.1 企業逆向物流自營模式
所謂企業自營逆向物流模式是指企業在生產過程中,自行建立逆向物流體系,對退貨和廢舊物品等自身進行回收處理。通常情況下,這種運作模式需要企業自行建立物流體系,對企業的經濟實力及規模要求比較高,有能力對逆向物流進行管理,同時其也會產生大量的廢棄物品,這些物品一方面具有較高的回收價值,另一方面危害周邊的環境。在產業集群企業當中,由于大部分企業都是規模相對較小的企業,對于建立獨立的逆向物流體系,可能無法做到,因此自營模式對集群企業來說不適合。
2.2 企業逆向物流外包模式
所謂逆向物流的外包模式是指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將其回流產品的回收處理過程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業務利用協議的形式,通過支付一定的費用,由專門的逆向物流服務企業進行實施。這樣,企業可以集中精力,將所有的資源集中到最具競爭力的業務上,進而在局部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在產業集群中,除去供應鏈上下游上的企業外,還有配套服務企業和機構游離在供應鏈外為供應鏈企業提供服務,例如研發機構,第三方外包企業。企業逆向物流外包模式可以通過第三方外包企業作為中轉站實現。也就是說不同企業生產過程中制造的廢棄物可以通過第三方外包企業重新分配作為其它企業的原材料,從而實現產業集群企業內部的逆向物流[3]。如圖1所示。
圖1 企業逆向物流外包模式示意圖
2.3 企業逆向物流聯營合作模式
所謂企業聯合經營逆向物流合作模式是指為了達到比單獨從事逆向物流活動更好的效果,生產相同或者相似產品的企業通過合作,以合資等形式共同建立逆向物流系統,進而為合作企業,或者非合作企業提供相應的物流服務,通過在合作企業之間形成相互信任、收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物流伙伴關系[4]。
在產業集群企業當中,除去生產相同產品或者相似產品的同行業企業外,還存在其它一些輔助的生產企業。集群企業在生產產品的同時可能制造出一些廢棄物,而這些廢棄物能被這些輔助生產的企業作為生產的原材料,加上集群企業地域臨近的特點,他們之間存在著企業間的綠色合作,可以通過綠色合作關系直接運作逆向物流的聯營合作。如圖2所示。
圖2 企業逆向物流聯營合作模式
3 產業集群企業選擇逆向物流運作模式需考慮的因素分析
對于逆向物流來說,其實施是一項系統工程。在實踐過程中,其運作模式主要包括自營、外包及聯營合作,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需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適用的運作模式,對運作模式的影響因素進行綜合考慮,進而實現選擇的最優化。由于集群企業的自身特點有別于其它一些大型企業,因此集群企業選擇具體逆向物流運作模式時就顯得尤為重要。下面我們就將從經濟因素、管理因素和社會因素等三大因素對其具體模式進行分析[5]。
3.1 經濟因素
對于企業來說,物流被稱為“第三利潤源”,就是因為它能夠對生產運作過程中的潛力進行挖掘,進而降低成本。成本對于逆向物流來說,也是一個不重要因素。企業投資的任何一個新興項目,收益率是其考慮的重要內容。因此,回報率的多少也是企業實施逆向物流時重點考慮的內容。在產業集群企業當中,由于規模的限制,采用逆向物流自營模式的話,將迅速提高單個企業的成本。逆向物流外包或是聯營合作模式可以充分利用規模效應,形成一種外包非核心業務或者企業間的綠色合作狀態。
3.2 管理因素
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其經營模式的選擇受到規模和實力的影響和制約。通常情況下,對于大中型企業來說,因資金實力雄厚,涉足較多的生產、銷售等環節,并且在人才和流動資金方面占據較大的優勢,具備獨立建立逆向物流系統的能力,可制定科學合理的物流計劃,進而完成高質量的物流服務。另外,對于規模較大的生產商來說,可以對逆向物流業務進行拓展,進而在較短的時間內,回收那些不合格的產品,及時進行處理,降低消費者的投訴,不斷提高消費者的滿意度,進而鞏固和強化自身的競爭力。相反,對于小企業,受到資金、人員、設施的影響和制約,開發逆向物流系統進行回收業務的能力比較弱,其運作逆向物流業務只能通過尋求第三方物流合作伙伴來完成,自己則將精力集中在核心業務上。
3.3 社會因素
在不可預測性及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下,導致逆向物流的實施運作面臨較大的風險。在選擇逆向物流運作模式的過程中,要求企業能夠實施全方位、多層次、個性化的物流服務,不斷降低各種無法預知的風險,進而提高自身抵抗風險的能力。由于逆向物流活動涉及較多的部門,在實施過程中,要求不同業務的工作人員要進行溝通、相互協作,共同處理逆向物流業務。因此,從社會因素來考慮,逆向物流外包模式和聯營合作模式都能很好的降低這種風險。
4 結束語
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傳統線性經濟發展模式已難以為繼,循環經濟是人類21世紀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經濟發展模式,而逆向物流作為循環經濟的關鍵環節,是實現循環經濟的重要保證。因此,國家在大力扶持產業集群行業以及提倡發展循環經濟時,應把逆向物流的發展納入循環經濟的發展規劃中,不同類型的企業可根據自身企業特點實施具體的逆向物流運作模式[6]。
參考文獻:
[1]Marisa P.De Brito,Rommert Dekker,A framework for rev-
erse logistics,July 2003:11-7.
[2]向軍.基于循環經濟的企業逆向物流研究[D].中南大學,2007.
05.
[3]范江華.企業逆向物流運作方式研究[D].上海海事大學,2004.
[4]陳洪容,司瑞紅,廖麟志.循環經濟下的逆向物流[J].鐵道物資科學管理,2006,6:27-28.
[5]馬峰.企業逆向物流模式的選擇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7.
【關鍵詞】化工園區;應急監管模式;研究
江蘇連云港化工產業園成立于2003年6月,規劃面積9.72平方公里。是蘇北地區唯一的省級化工產業園區。園區東臨黃海,南靠灌河,北依新沂河,環境容量大,發展空間廣,人口密度低,被環保、化工專家譽為“江蘇省發展化工產業的首選之地”。園區建設因地制宜,著力創新,全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達到統一供水、供熱、集中凈化排污的要求。目前進區企業近百家,產品主要為醫藥、農藥、染料、生物化工制品四大類。化工園區的建設促進了當地經濟和化工產業發展,但也帶來了環境安全問題。事實上,化工園區已經構成一個完整、復雜的宏觀系統,其事故風險具有連鎖性和擴張性[1-3]。開展化工園區應急管理工作,切實提升應急處置能力,已成為化工園區管理者當前高度重視與關注的熱點。
1 園區潛在事故及危險性分析
化工園區中醫藥、化工企業比例較高,生產、使用、儲存的危險化學品種類多、數量大,生產工藝復雜,極易造成災難性事故,并引起連鎖反應。因此,化工園區整體的危險性,不僅源自單個入園企業的危險性,而且更取決于入園企業之間的相互影響[4-6],主要表現為三個方面:
1)化工企業由于生產所用的原料、中間體甚至產品本身絕大多數都是危險化學品,大多又在高(低)溫、高(低)壓等環境下進行生產,工藝比較復雜,操作條件嚴格,稍有不慎,可能發生危險化學品泄漏、火災、爆炸、中毒等重大事故。
2)生產、儲存裝置日益大型化,使得化工園區內重大危險源數量眾多且比較集中,重大危險源一旦發生火災、爆炸或危險化學品泄漏,易引起周邊其他重大危險源相繼發生事故,從而引發災難性的“多米諾骨牌”連鎖效應。
3)化工園區臨近灌河、新沂河等地表河流的入海口處,發生危險化學品重大泄漏事故時,有可能造成大面積的水源污染和生態破壞。
2 園區應急監管模式研究
2.1 現代應急管理模式
傳統的突發事件應急管理注重事件發生后的即時響應、指揮和控制,具有較大的被動性和局限性。從20世紀70年代后期起,更加全面、更具綜合性的現代應急管理理論逐步形成,并在許多國家的實踐中取得了重大成功。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上,現代應急管理主張對突發事件實施綜合性應急管理[7-8],強調對潛在的重大事故實施有計劃、有組織的全過程管理,即由預防、準備、響應、恢復4個階段組成,使應急管理工作貫穿于事故發生前、中、后的各個過程,充分體現“預防為主、常備不懈”的應急理念[9-10]。
圖1 化工園區應急管理模式示意圖
應用現代應急管理理論,綜合考慮化工園區兼具城市、企業應急管理特點,但又介于兩者之間的特殊性。筆者認為,化工園區應急管理的核心和關鍵在于預防與準備;而對于化工園區應急管理而言,預防重在風險防控,準備在于應急隊伍、應急平臺、應急組織、應急預案,響應和恢復則主要體現在運行機制上。基于此認識,筆者研究提出江蘇連云港化工產業園事故應急管理模式,如圖l所示。
風險防控、應急隊伍、應急平臺、應急組織、應急預案、運行機制相對獨立,但又相互聯系,構成了化工園區應急管理的一個有機整體,建立起化工園區應急管理新模式。
2.2 新模式在園區應急管理中的應用
2.2.1 建立和健全應急體制及運行機制
化工園區危險源集中,風險高;應急管理涵蓋部門多,涉及領域廣,需要有機構有專人負責。化工園區應建立應急管理與協調指揮機構,明確其屬性、編制、人員、職責等。化工園區重大事故應急管理與指揮組織架構應是模塊化的[12],該組織架構內各種職位可隨應急范圍內行政管理的具體情況而設置,即根據事故性質、嚴重程度和應急需求來啟動相應部門、機構。
此外,應建立完善園區內部之間、園區與企業之間、企業與企業之間的日常安全監管和應急協調機制,提升化工園區的協調和整合能力;建立由公安、消防、安監、環保、海事、交通、衛生、城管各部門參加的應急職能部門聯席會議制度,定期研究分析園區整體安全狀況,及時解決園區應急管理重大事項;同時建立分級響應機制,明確企業、化工園區及上級政府各自范圍內的分級原則、響應規定及其相應的等級標準。
2.2.2 構建風險防控管理體系
構建化工園區風險防控與管理體系,從企業和園區兩個層面著手。
企業層面:入園企業開展重大危險源和重大事故隱患普查、申報或登記,全面掌握園區內重大危險源、重大事故隱患的數量和分布;對重大危險源、重大事故隱患的安全狀況進行評估分級,確定化工園區安全監管和應急管理的重點,實行園區分級分類動態管理;在重大危險源辨識與評估的基礎上,推動企業建立重大危險源實時監控預警系統,對重大危險源的安全狀況進行實時監控,嚴密監視可能使重大危險源的安全狀態向隱患和事故狀態轉化的各種參數的變化趨勢,及時給出預警,將事故消除在萌芽狀態。
園區層面:化工園區應組織開展園區整體定量風險評價,分析確定化工園區的主要危險因素,對化工園區內各種潛在事故的后果影響進行評價,確定事故的影響范圍、項目間的相互影響及對周邊環境的影響;根據整體定量風險評價結果,分析化工園區風險容量,科學規劃化工園區現有空地發展規劃。
2.2.3 增強應急救援隊伍處置能力
化工園區主要危險是化學品火災、爆炸、泄漏等事故。對此,重點加強駐園或臨近園區的公安消防特勤隊伍的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能力,本著“專而精”的原則,有針對性地配備現場檢測、爆炸抑制、泄漏封堵、化學洗消、風險評估等裝備。鑒于園區內一些化工企業建有專職應急救援隊伍,應從園區整體層面整合入園企業專兼職應急救援隊伍,根據各企業特點配備相關搶險救援裝備,使之成為熟悉特定化工領域、專業技術強的特種工程搶險隊伍。此外,醫療救護是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過程的重要環節。化工園區可適當酌情建立化學品專業醫療救護隊伍,或與周邊醫療機構簽訂應急救援協議,保證在緊急情況下,醫療救護隊能及時趕到事故現場,配合搶險救援行動。
2.2.4 完善應急預案體系
針對當前化工園區應急預案普遍存在的操作性差、不成體系等問題,應進一步建立完善入園企業應急預案評審與備案制度,通過預案評審,增強應急預案的可操作性,保證應急預案切實可行、科學有效;加強和確保化工園區各層級預案之間相互銜接,實現園區應急救援整體聯動。即,園區總體預案和上級政府及有關部門預案要相互銜接,園區預案與企業預案要相互銜接,園區各類專項預案之間要相互銜接。
應急預案編制完成后,應結合化工園區實際情況,特別是重大危險源、應急資源與設施等變動情況,以及演練效果,檢查預案,發現預案的不符合性,及時修改完善應急預案,保證預案的實效性。此外,還應將應急預案編制與應急平臺建設有機結合,實現應急預案的數字化管理。
3 結論
化工園區建設已經成為我國化學工業發展的一個大趨勢,化工園區應急管理也已成為當前安全監管領域面臨的新問題、新情況。在研究了化工園區的特點、危險性的基礎上,探討了化工園區應急管理的模式和方法,提出以重大危險源普查與監控、區域風險評價和安全規劃為重點,構建風險防控與管理體系,增強化工園區應急救援隊伍的處置能力,完善化工園區應急預案體系,以實現園區應急管理體制、組織及運行機制的創新。
【參考文獻】
[1]高建明,曾明榮.我國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現狀與對策[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05,1(3):52-55.
[2]魏利軍,多英全,于立見,等.化工園區安全規劃主要內容探討[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07,3(5):16-19.
[3]魏利軍,多英全,于立見,等.化工園區安全規劃方法與程序研究[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7,17(9):45-51.
[4]曾明榮,魏利軍,高建明,等.化學工業園區事故應急救援體系構建[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08,4(5):58-61.
[5]張海峰.我國化學事故應急救援體系的建設[J].安全、健康和環境,2004,4(12):5-7.
[6]余雁.國外化學危險品應急響應系統簡述[J].安全,2002,23(2):42-44.
[7]計雷.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材:突發事件應急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8]肖鵬軍.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公共危機管理導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9]吳宗之,劉茂.重大事故應急救援系統及預案導論[M].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2003.
[10]劉鐵民.應急體系建設和應急預案編制[M].北京:企業管理出版社,2005.
【關鍵詞】互聯網+;農業;精準扶貧
一、黃岡市互聯網+農業的發展背景與現狀分析
1.發展背景
黃岡市作為國家重點貧困城市,地理環境較好,相較于工業經濟,農業經濟的發展更有優勢。為了擺脫貧困的現狀,如何合理利用現有自然資源,發揚“綠色人文”的農業文化,將農業與互聯網+技術相結合,逐漸實現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農業轉變,是實現農業精準扶貧的必經之路。
從物聯網技術的運用來看,作為重視農業發展的黃岡市,此次物聯網技術在農業領域的全方位運用處于創新性改造的核心地位。對于黃岡市發展現代農業而言,應該充分抓住這一契機,利用物聯網技術創新農業生產運營模式。
2.發展現狀
建立農業觀光園,創新農業營銷服務,大力發展智慧農業,逐步實現市校結合,是目前黃岡市農業發展的基本思路。因此,互聯網+技術更好地應用是當前農業現代化的新思路。
(1)增長方式:數量增加向質量效益并重轉變
在黃岡市農田里,水稻生產標準化、集約化、規模化、機械化水平實現了大幅度提高,同時結合草食畜牧業發展,“糧改飼”“油菜―再生稻”、“兩種三收”的高效生產模式得到推廣。黃岡市加快了良種引繁推廣步伐,建立一批市級標準化示范園。如2016年上半年,黃岡市建立了市級標準園13個,其中茶園3個,藥園4個,桑園2個,果園4個。同時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實行訂單化生產,大辦樣本示范點,推廣中稻再生稻、春秋青飼玉米連作、蝦稻共生等高產高效種養模式,畝平純收入較單純種稻可增收1800元以上。
(2)農業功能:生產向生產、生活、生態功能并重轉變
黃岡市舉辦了英山茶葉節、蘄春李時珍醫藥文化節、武穴油菜花節等一些大型活動,使農業內部發展潛力被充分挖掘;休閑采摘基地涌現,如:麻城市純陽山生態農業觀光園、浠水金藤葡萄休閑農場、獼猴桃基地,黃梅藍莓基地,使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3)經營形式:分散經營向集約經營轉變
黃岡市農村積極推進土地流轉,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土地向種養大戶和農民專業合作社集中,企業向功能園區集中。黃岡市同時支持龍頭企業、種養大戶組建以生產、銷售、科技、農技等為合作載體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已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7700家,其中種糧大戶1373個,家庭農場42家,糧油專業合作社199家,規模以上畜牧龍頭企業96家,規模以上養殖龍頭企業(基地)358家,牧業專業合作組織1503個。黃岡市農業產業化發展較為穩健,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達到512家,其中農業產業化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2家,農業產業化省級重點龍頭企業72家。
3.“互聯網+農業”發展
黃岡市的“互聯網+農業”主要從3個方面體現。第一,創新農業營銷服務。培育新型流通業態,引導各類農業經營主體與電商企業對接,擴大農業對外宣傳和合作,強化農產品產銷接。第二,大力發展智慧農業。制定“智慧農業”科學發展規劃,加快與農信通、普天信息、電信、移動的深度合作,著力打造全市現代農業的數據匯聚中心。將信息化滲透到農戶生產、經營、消費、學習等各個具體環節,實現農業信息與廣大農戶和企業精準對接,提升信息服務的精準化。第三,加快了推進“市校合作”。加快與武漢高校在農業生產基地、項目、科技、人才等多方面的交流與合作,提高農業科技創新效率。發揮農科院科研優勢,加強農業科研成果的轉化與應用,為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二、黃岡市農業現代化的具體問題
經實地調研發現,目前黃岡市農業現代化的發展面臨著以下幾點問題,是在進一步實現精準扶貧,全民脫貧需要首先解決的問題。
1.農業科研人員缺乏
現代農業的發展需要大量農業高科技人才的支持。黃岡市大學生創業基地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同時,也為黃岡市留下了大量重點高校的人才,但相對而言,專業技術型人才仍然缺乏,例如農業科技人才。
發展現代農業與高新技術密不可分,而貧困地區農民素質整體不高,科技、文化水平以及受教育水平較低,思想上有很多局限性,針對農業方面具體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缺乏做大做強的意識、風險投資意識、競爭意識、品牌意識。
2.特色農業發展缺乏特色
農業現代化發展要從更多具有發展前景的農產品以及觀光旅游區入手,黃岡市某些貧困縣雖本著“特色農業”的思想不斷發展特色旅游區,但由于缺乏整體規劃和專業指導以及一些外部因素的影響,往往照搬一些地區的產業模式,使得農業結構趨同,資源配置效率低下。
三、對黃岡市農業現代化發展的政策建議
1.創建一村特色農業品牌
延續“一村一品”的思路,進一步調整當地農業結構,對本地特色農業資源進行整合,促進產業做大、做強。樹立品牌意識,鼓勵發展特色農業,形成自己的農業觀光園,將農業發展與第三產業相結合。
2.吸引高科技人才,加強農業培訓
在挽留人才、吸引人才方面,需要黃岡市市政府投入更多人力物力財力。更多的技術型人才愿意留在諸如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吸引更多的人才在黃岡就業創業,需要為高科技人才創造更好的發展研究條件,逐步擴大受益人群。同時,針對本地人才培養方面,要通過培養種養大戶、加工大戶、營銷大戶發展完善的產業鏈,綜合形成農村經營大戶,帶動周邊群眾受益。同時,可以通過農業招商引資,引導當地群眾利用土地入股、就地務工等方式參與產業開發,獲取發展收益。
參考文獻:
[1]劉玉忠,“互聯網+農業” 現代農業發展研究[J].創新科技,2015.
[2]宋小路 趙麗艷 李琦,現代農業觀光園的低碳規劃設計路徑[J].湖北工程學院學報,2016.
關鍵詞:云南 FDI 產業結構 面板數據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持續穩定增長,投資環境日趨完善,對外商直接投資采取了一系列的稅收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外商直接投資的規模不斷增大。一般學者認為,對發展中國家而言,外商直接投資在一國的經濟發展中會產生溢出效應,促進我國產業升級和經濟發展。從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軌跡中可以看到,產業結構中從第一產業向第二、三產業占優勢比重的過程,產業的轉型和升級,是一個符合經濟發展歷史和邏輯的過程。
十會議中,旗幟鮮明地提出了要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領域的主攻方向就是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云南地處我國欠發達地區,自1998年以來,云南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資呈上升趨勢。本文首先分析了云南的產業構成和FDI的產業結構特征,并以云南的三產業為研究對象,選取各產業實際利用外資額和各產業增加值為變量,建立面板數據模型,分析實際利用外資額對產業增加值的貢獻,進而分析外商直接投資對云南產業結構的影響。為云南進一步引進外商直接投資,優化產業結構提供理論依據。
云南GDP的產業構成和產業發展的特征
(一)云南GDP的產業構成(1998-2010)
由表1的統計,可以看出1998-2010年間,云南第一產業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呈下降趨勢,從1998年的22.03%,下降到2010年的15.34%。第二產業在GDP中所占的比重1998年為44.68%,之后緩慢下降,2002年比例為40.42%,之后又緩慢上升,2010年達到44.62%,第二產業在GDP中,一直處于主導地位。第三產業占GDP的比重,從1998年的33.29%,一直處于上升趨勢,到2010年,已經達40.04%,與第二產業的差距相差4.58個百分點,差距最大的是1998年,差距為11.39個百分點,最小的是2002年,差距僅為0.88個百分點。
產業結構調整的規律一般為:第一產業的比重持續下降后趨于穩定,第二產業是大幅上升后趨于穩定,然后略有下降,第三產業的比重會持續上升。全國發達地區的第三產業,已經在GDP產業構成中占據主導地位,和這些地區相比,云南的第三產業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嚴重偏低,加大云南第三產業在GDP中所占的比重,是云南產業結構調整的發展方向。
(二)云南各產業發展的特征
云南的產業結構具有明顯的“資源導向”特點。產業的發展主要建立在自然資源開發的比較優勢上,導致產業層次低、產品附加值低、產業競爭力不強,企業對科技的有效需求不足。R&D經費投入低,科技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能力薄弱。高新技術產業化程度低,技術創新沒有成為產業利潤的主要來源。吸引投資的產業配套能力弱,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特色產業的集聚和特色產業鏈的迅速形成。缺乏具有影響力的龍頭企業和名牌產品,產業分工地位較低,整體上仍處于產業價值鏈的中低端。具體表現為:
1.農業發展的特征。現代農業是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在發展特色農業過程中,云南還沒有擺脫傳統農業思維定式的束縛,大部分特色產業沒有形成核心競爭力。涉農企業的產業化程度低,生產經營組織形式不健全。大部分特色產品都以原料產品形式進入市場,雖有一定的市場競爭力,但產業鏈條短,附加值效益低,規模化、市場化開發程度不高。農業經營組織規模小,風險承受能力低,對科技化投入的積極性和能力都很弱。這種生產形式對新技術的推廣應用、提高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十分不利。特色農產品的科技含量不高,市場競爭力弱。新產品、新品種科研開發不力和科技推廣不到位,帶來產品質量難以提高。特色農產品市場營銷網絡不健全,產品流通困難。既缺乏有效的促銷手段,也缺乏功能齊全的專業市場。
2.工業發展的特征。以采掘和原材料重化工業為主導的云南省工業發展對資源和能源的依賴程度較高,輕重比例不協調,面臨的資源環境壓力日益突出。工業結構層次偏低,資源優勢得不到高效與合理的利用,生物、水能、礦產資源優勢尚未充分轉化為經濟優勢。工業經濟整體效益偏低,工業化整體水平難以得到快速提高,必須加快工業結構調整和轉變工業發展方式。
3.服務業發展的特征。現代服務業的發展相對緩慢,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用現代化的新技術、新業態和新服務方式對傳統服務業的改造并不明顯,云南的傳統服務業仍然停留在傳統方式上。因采用新技術獲得競爭優勢而導致的服務業的集中現象并沒有出現。傳統服務業的市場競爭仍停留在小、散和競爭不充分的狀態。第二,生產業的發展不充分。20世紀90年代以來,云南省從事科學研究與綜合技術服務業的人員數量減少,從事社會服務業的人員數量則維持在一個比較低的水平上。現代服務業發展的滯后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云南的產業向集約化、信息化和市場化的發展。
云南FDI的產業結構特征
歷年各產業利用FDI比例(1998-2010)。由表2的統計可以看出,1998-2010年間,云南第一產業利用FDI的比重偏小,只有2004年,超過了10%,其余年份都低于10%,其中,2010年,第一產業利用FDI的比重,只有1.25%。在利用FDI方面,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占絕對主導地位。其中,只有1999年、2000年、2002年和2008年,第三產業利用FDI超過了第二產業,其他年份,第二產業利用FDI都超過第三產業。1998-2010年,三次產業平均利用FDI的比例分別為:5.42%、52.19%和42.39%。云南在利用FDI方面,總體處于“二三一”的狀態。
2008-2010年第二產業利用FDI的內部比例分析。從表3可以看出,在第二產業內部,2008-2010年間,制造業實際利用FDI的比重呈下降趨勢,平均比重為49.3%,接近一半。建筑業實際利用FDI的比重,增長迅速,從2008年的2.33%,增長到2010年的37.26%。
2008-2010年第三產業利用FDI的內部比例分析。
從表4的統計中,可以看出,云南第三產業利用FDI,部門分布的極不平衡。從3年的平均值來看,云南的第三產業利用FDI主要集中在社會服務業、房地產業、批發和零售貿易餐飲業。交通運輸、倉儲及郵電通信業占2%,科學研究和綜合技術服務業占3.27%,比例非常低。其他部門,如地質勘查、水利管理業,衛生體育和社會福利業,教育、文化藝術和廣播電影電視業,利用FDI的數量都為0。這種情況非常不利于云南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
理論模型與方法的選擇
面板數據是調查經歷一段時間的同樣的橫截面數據,具有空間和時間的兩種特性。它還有其他一些名稱,諸如混合數據,縱列數據,平行數據等,這些名字都包含了橫截面單元在一段時期的活動。面板數據的優點在于:提供了更有價值的數據,變量之間增加了多變性并減少了共線性,而且提高了自由度和有效性。能夠更好地檢測和度量單純使用橫截面數據或時間序列數據無法觀測到的影響。能夠對更復雜的行為模型進行研究。
(一)面板數據回歸模型的類型
對于面板數據模型,其中,i表示第i個橫截面單元,用t表示時間標識符。可能的情形主要有下列幾種:
一是變系數模型。這種情形除了存在個體影響以外,在橫截面上還存在著變化的經濟結構,因此結構參數在不同的橫截面單位是不相同的。
二是變截距模型。這種情形在橫截面上個體影響是不同的,個體影響表現為在模型中被忽略的反映個體差異的影響,又分為固定效應及隨機效應兩種。
三是不變參數模型。所有系數都不隨時間和個體而變化。在橫截面上沒有個體影響、沒有結構變化,也就是,。則普通最小二乘估計給出了和的一致有效估計。相當于把多個時期的截面數據放在一起作為樣本數據。
(二)確定選擇類型
1.確定影響形式。根據對個體影響處理形式的不同,模型有固定影響模型和隨機影響模型兩種,因此利用面板數據模型所面臨的主要問題便是如何在固定影響模型和隨機影響模型中進行選擇。在確定固定影響還是隨機影響時,一般的做法是:首先建立隨機影響的模型,然后做Hausman檢驗該模型是否是隨機效應模型。
2.確定模型形式的F檢驗。得到面板數據之后,用F檢驗確定屬于哪一種類型。F檢驗的兩個原假設為:
H1:回歸斜率系數相同而截距項不相同
H2:回歸斜率系數和截距項都相同
構建F統計量:
其中,S1為變參數模型的殘差平方和,S2為變截距模型的殘差平方和,S3為不變參數模型的殘差平方和,N是總個體數,T為總時期數,k為解釋變量的個數。
獲得S1,S2,S3后手工計算F2,F1,并查找臨界值做出判定。判定規則為:
若不能拒絕假設H2,則為不變參數模型,檢驗結束。
拒絕假設H2,則檢驗假設H1。如接受H1,則模型為變截距模型。
若拒絕H1,則模型為變參數模型。
云南省FDI的產業結構效應的實證分析
(一)變量的選擇與數據預處理
本文采用1998-2010年的年度數據,以各產業的增加值GDPi為被解釋變量,以各產業外商直接投資中實際利用外資額FDIi作為解釋變量。根據當年的平均匯率,對數據做了統一單位處理。同時,為了減少各時間序列的劇烈波動,消除數據可能存在的異方差,分別對各組指標數據取自然對數處理。計算過程采用軟件Eviews 6.0進行處理。
(二) 模型的確定
1.確定影響形式。根據Hausman檢驗結果顯示:應該拒絕原假設。不能將模型設定為隨機模型(見表5)。
2.確定模型形式的F檢驗。
首先,分別計算3種情形的模型形式:變參數模型、變截距模型及不變參數模型,并在每個模型的回歸統計量中可以得到相應的殘差平方和S1=2.721185、S2=2.837140和S3=3.366232。
其次,分別計算F統計量,其中N=3、k=1、T=13,得到的兩個F統計量分別為:
F1=((S2-S1)/2)/(S1 /33)=0.70
F2=((S3-S1)/4)/(S1 /33)=1.96
在給定5%的顯著性水平下,得到相應的臨界值為:
F2(4, 33) =2.66 F1(2, 33) =3.29
由于F2
結論
T檢驗的P值為0,F值為132.5169,F檢驗的P值為0,調整后的R-squared為0.775833。可以看出,檢驗結果均顯著,說明模型形式正確。從整體上講,云南外商直接投資與各產業產值增加的panel-data模型檢驗總體效果良好。結果表明,云南各產業引入FDI每增加1個百分點,各產業產值增加0.39個百分點,各個產業產值增加受引入FDI的影響沒有明顯差距。云南雖然有自己的資源優勢和國家的政策支持,但是受云南總體經濟基礎較差,投資環境不盡如人意、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科技投入不足、人力資源素質較低、地理位置偏遠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加之云南本身的產業結構存在資源性和原料型的特征,而外商直接投資在我國主要集中在勞動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產業上。這些都導致云南吸收FDI的總量小,結構不合理,FDI對云南的產業結構調整尚未成為積極因素,這也是導致云南與中國其他發達地區經濟差異逐漸拉大的重要原因。雖然一般的研究認為外商直接投資對一個地區的產業結構升級有導向的作用,引領欠發達地區的產業結構發生變革。但是,外商直接投資無法從根本上改變落后地區的產業結構,只有當外商直接投資持續、深入地介入各個產業,才能成為改變該地區產業結構的一個因素。 所以,云南應該全面入手,大幅度改善經濟發展(投資)環境,大力改善基礎設施條件和提高科技創新能力,才能提高FDI數量,優化FDI結構,最終促進云南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的調整。
參考文獻:
1.高鐵梅.計量經濟分析方法與建模[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2.白仲林.面板數據的計量經濟分析[M].南開大學出版社,2008
3.云南省統計局.云南統計年鑒2009-2011[M].中國統計出版社,2009-2011
4.吳嵐.云南省外商直接投資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云南科技管理,2007(6)
5.楊杰等.FDI、對外貿易與經濟增長的關系—基于Granger檢驗及西部面板數據(1998~2)的研究[J].黑龍江對外經貿,2008(7)
6.郭克莎.外商直接投資對我國產業的影響研究[J].管理世界,2000(2)
7.黃志勇等.FDI對上海產業結構影響的實證分析—基于面板數據模型的研究[J].產業經濟研究,2008 (4)
作者簡介:
[關鍵詞] 影視產業;數字技術;全網融合;產業統計
■基金項目:本文系河北省社科基金項目“文化產業統計與評價體系建設研究”(項目編號:HB2012WT105);河北聯合大學基金項目“資源轉型期的唐山市文化產業核心競爭力研究”(項目編號:201201)。
當互聯網絡在人們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多的角色,而群眾對于精神文化的訴求層次不斷寬泛,曾經舉家圍坐以聽廣播、看電視為娛樂重心的時代悄聲離開,中國影視業的變革大幕已然拉開。2010年初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于促進電影產業繁榮發展的指導意見》,首次從國家政策層面對電影產業給出具體規劃,“十二五”規劃中更是將影視制作、文化創意、演藝娛樂等列為七大重點文化產業發展對象,中國影視產業從政策扶持和市場環境迎來了重要的戰略機遇期。 2004年國家統計局、文化部、廣電總局、新聞出版總署等部門制定的《文化及相關產業指標體系框架》(簡稱“框架”)中,電影、電視、文藝表演被列入核心層,影視產業成為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數字技術對影視產業的“全方位”推動
隨著數字技術的推進,“數字內容產業”在我國逐步成為熱點概念,具體包括數字出版、數字學習、數字游戲、數字影音和網絡服務的內容,其中網絡音樂、網絡游戲、動漫產業等重點行業快速發展。針對數字電影在中國市場的需求,我國政府從投融資環境、稅收優惠和技術進步上給予多方政策扶持。2008年8月,總投資近20億元的“中影國家數字制作基地”開始運營,從電影拍攝制作、發行和放映三個技術環節實現影視數字化。一方面通過膠片電影的數字化和新數字電影的錄制,為我國數字電影提供了豐富的片源,僅2012年5月可供訂購的商業平臺就有1317部影片提供選擇;其次利用更加便捷的衛星、網絡和移動存儲等傳輸途徑實現數字化發行;并根據不同市場需求,加快大中城市高、中端數字影院和鄉鎮流動數字放映的推廣應用,目前已成立農村院線285條。數字電影因其投資規模靈活、拍攝制作周期較短、院線支持和投資回收快等多方優勢而備受青睞,2012年7月10日和17日,由天津港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投資的《愛開始的地方》和浙江天鵬傳媒有限公司投資的《秘密花園》的兩部數字電影開機,拍攝期一個月,預計年內上映。此外,新型數字電影放映廳的模塊化運營打破了傳統的影院單一模式,更大限度滿足了不同層次的娛樂消費需求,為電影業的蓬勃發展提供了硬件條件。
我國數字電視主要由有線數字電視、地面數字電視和直播衛星電視三部分組成,產業環境較為復雜,媒介通道間競爭激烈。目前,我國絕大部分城市都已進行了有線電視數字化的整體轉換,并向獨立資本運作和規模化態勢發展。盡管有線數字電視收入的主要來源依舊是基本收視費,而隨著付費電視內容的不斷豐富,付費頻道和增值服務也逐步擴展。地面數字主要有高清電視、PCTV和車載產品等,其中車載接收特別是公共交通車載傳媒發展迅速,而高清節目由于內容單一和競爭匱乏而發展緩慢。直播衛星電視發展最為迅猛,強大的傳輸功能不僅突破地域限制、更能覆蓋廣大偏遠農村,已經成為影視作品傳播的首選通路。
同時,隨著數字媒體的快速發展和手機網絡用戶的大幅飆升,也為手機動漫帶來巨大的拓展空間。近年來動漫網絡以40%的速度發展,據中央動漫平臺顯示數據,2012年我國手機動漫業務全網商用上半年實現信息費收入達到102億元,開始成為業內新的收入增長點。
二、網絡新媒介與影視傳媒的“全業務”布局
從2005年至今,中國網絡視頻行業經歷了不平凡的發展周期,從土豆、優酷、迅雷、酷6等幾方爭雄發展到2011年的17家主流在線競爭局面,播放覆蓋人數達到34億,網絡視頻已經成為影視作品的主流媒體模式。網絡新媒介的可觀效益不僅吸引了廣元資金的產業投入,激烈的行業競爭也推高了影視作品的版權收益,從而在投入、營銷和展出等關鍵環節促進了我國影視業的蓬勃發展。同時,為搶占市場份額和不斷負重的運營成本將網站間從惡性競爭推動到戰略整合,2012年3月土豆和優酷兩大視網的合并未能實現獨霸天下的夢想,反而推動視網行業的全盤整協和業務革新。
網絡視頻作為播放主流介質之一,網絡版權日益成為影視作品收益的重要組成,也是視頻網站運營的主要成本和網絡監管的難題。2010年開始,相關部門加大網絡盜版的管理和處罰,網絡版權的爭奪已經成為視網存在和發展的重點。以國內惟一一家上市的視網樂視為例,旗下建立的國內最大互聯網版權影視庫擁有5萬多集電視劇、4千多部電影的網絡版權和超過70萬的付費用戶,強大的資源支持是樂視網鞏固行業地位和業務發展的關鍵。2011年10月,樂視與土豆合作,土豆借助樂視的視頻資源更好地滿足用戶的劇作觀看要求,提升了平臺價值;而樂視加強了廣告渠道,降低了版權購銷成本,增強了品牌影響度。 2012年7月,樂視和網易宣布聯姻,樂視負責提供CDN分發、視頻信息、內容及播放的技術支持,而網易作為“中國四大門戶”網站在合作平臺上優先選用和推薦樂視網提供的獨家視頻內容,負責頁面和廣告經營并向樂視分期支付1億元利潤。通過網站合作的優勢互補,既有效避免了惡性競爭,又充分發揮了影視作品版權的經濟價值,通過平臺共享提高了網站的商業價值和收入規模。
網絡新媒的快速發展在與傳統媒介強烈競爭的同時也產生了融合的趨勢,以電視、互聯網、移動客戶端等多方資源共享 “一云多屏”模式的“全業務”布局開始成為產業投資戰略。2012年7月,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旗下百視通投資風行,搭建視頻服務提供與互聯網視頻運營的“臺網融合”平臺模式,提升了節目制作、電視臺版權、互聯網版權、新媒體版權等多方位的產業協同效應,完成從內容、播出、營銷、推介的立體式運營體系,實現了影視產業內容上“一云多屏”的資源共享,既攤薄了成本又擴大和鞏固了市場占有規模。此外,百視通又提出上海“百萬清”高清互聯網機頂盒業務,與印尼電信協議“聯合運營”IPTV、互聯網電視產品,并擬與新浪合作推出“社交電視”服務,貫通產業上下游以打造立足未來市場的“多屏全業務”戰略發展模式。
三、新型影視數據服務面的“全社會”開放
產業的良性發展需要真實有效地社會信息回饋,以便決策部門進行合理的產業指導和投資者的戰略調整。在2004年國家統計局文化產業統計指標體系中,對電影業的投入統計主要有電影制片單位數和電影產量兩個指標,對電影產出的統計主要有電影發行單位數、電影院線數以及電影放映場次、觀影人數和票房收入組成。近年來,隨著我國文化事業單位改革進程和影視產業準入門檻的調整,大量社會盈余資金開始向影視產業注入,各種規模影視投資、制作公司如雨后春筍,產業投融資實現社會化,跨行業、跨區域,甚至國際的合作極為普遍,而仍舊以制作和發行單位作為統計指標已不能很好反映產業投資現狀。在電影放映統籌安排的時代,電影放映場次和票房收入成為缺乏經濟價值;進入到電影院線資本化運營階段,觀影人數、票房收入和放映場次才實現了聯動效應。目前,我國已在全國30條院線的800多家影院推廣建立電影票房數據系統,向各級電影主管和相關部門每日報送數據以方便院線公司經營管理和對電影市場的管理。2012年7月,國家電影專資委電影資金辦開始向全社會提供電影票房及相關數據服務,通過免費和有償的方式向電影管理、業內發行和制作、業外研究等多方層次提供數據服務,更好地為助推中國電影產業發展和政府決策提供參考依據。
當前電視產業統計指標主要有電視臺數、電視節目套數和電視節目制作、播出時間以及電視劇制作部、集數等量化指標。其中,電視臺數和節目套數屬于穩定性指標,短時期內不會發生顯著變化,適用于電視產業中長期政策層面調整范疇;在電視產業統計中體現最為靈敏的是電視節目收視率和與之相關的廣告和付費收益。目前,我國共有360家電視臺和2 058套節目,除央視作為國家信息播放窗口的特殊地位外,各級省、市及衛星電視臺間在影視劇資源和娛樂節目制作上的競爭尤為激烈。湖南衛視引入并首播兩部精裝劇作《天涯明月刀》和《軒轅劍》,并以金芒果劇場和周播劇的新形式播出,為湖南衛視帶來許久未見的同時段收視第一的成績。而浙江衛視推出的“中國好聲音”,以才藝選拔的競賽形式既達到了娛樂目的,又通過素材挖掘向社會傳遞正面能量,并借以良好播出平臺積極擴展產業外延,使項目效益實現最大化。
從影視作品的播放視角,除了院線播放的票房收入和電視收視率外,隨著播放渠道的多元化,影視相關數據指標不斷增加。近年來,由于互聯網在家庭生活的快速普及和視頻網站、手機電視技術的逐步成熟,特別受“三網融合”和“全業務”整協的影響,很多影視作品幾乎達到臺、視同步播放,越來越多的視群離開實體觀影和電視的單向播放方式,轉而選擇更加自由、內容豐富、具有良好人機交互界面的網絡平臺和移動終端。因此,影視作品的網絡播放點擊率和流量統計已經成為影視作品效益評估的重要數據依據。這些指標數據由網絡終端消費者在線操作而實時更新,沒有直接參與影視作品的效益分配而后臺更改的干擾,在很大程度上能夠真實反映作品的社會反響。同時,網絡點擊和評價也成為影視業投資者選擇的風向標、網絡版權購買的參考標準以及延伸產業如影視作品獎項獲得的重要指標。
綜上所述,隨著技術進步和產業政策的推動,影視產業從投資、制作、運營和銷售的整體環節都發生了重大變革,產業融合和業務的立體化拓展成為影視產業當前及未來階段的發展戰略。行業快速發展的同時需要配套適應現狀的服務體系,影視產業在文化產業統計中應增加對行業制作投資規模、行業相關資產投資規模、行業外延產業投資規模的投入統計,加強作品版權、廣告營銷等商業管理和網絡、移動多平臺的產出統計,打造全面系統的影視數據平臺為各方各層次需求提供全方位服務。
[參考文獻]
[1] 張曉明,胡惠林,章建剛.2009年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報告[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
[2] 王莉.新時期電影轉型與傳播理念的變遷[J].電影文學,2010(18).
[3] 景虹梅.論新時期電影的多元態勢與整合拓展[J].齊魯藝苑,2005(04).
[4] 周榮挺,胡云.從美國編劇罷工看數字時代信息版權的演變[J].電影文學,2010(04).
[關鍵詞]橫店 影視基地 發展模式
一、中國影視基地的發展背景
我國的影視基地在建設之初,往往與當地政府有著廣泛而緊密的聯系,一般選址在風景優美、交通便利的地方,將影視劇明星效應與伴生的旅游效益相輔相成。
成立于1987年的央視無錫影視基地是國內最早的影視拍攝基地。上世紀80年代末,基地建造的第一個人造景觀——“西游記藝術宮”對外開放后游客爆棚,此后央視高層因勢利導,相繼成功開發了唐城、三國城、水滸城等,迅速將無錫影視基地發展為中國規模大、游客多、效益好的影視拍攝基地和旅游景點。而后,中山影視城、橫店影視城等紛紛建立,在促進電影業發展的同時也成為當地經濟的重要助推器。然而,也有一些影視基地倉促上馬、盲目投資,處于閑置和虧損狀態。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影視基地的建設格局在新形勢下也悄然發生著變化,越來越多的影視基地開始思考探討未來的發展模式和上升空間。
二、橫店影視城發展淺析
(一)浙江橫店影視城簡介
被譽為“東方好萊塢”的橫店影視城,地處浙中黃金旅游線上,以其厚重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歷史場景而被評為首批國家AAAA級旅游區。橫店影視城在影視、旅游界頗具影響,并榮獲多項“全國之最”,是目前國內拍攝場景最多、配套設施最全、歷史跨度最大的影視拍攝基地。在這里誕生了《》《漢武大帝》《英雄》《無極》《木乃伊3》等七百多部優秀影視劇。
(二)橫店影視城的發展模式
1.建設高效產業鏈。建設產業鏈并非簡單的要素匯聚,更不是影視城的盲目擴建,其關鍵在于各要素部門形成和諧、順暢、高效的市場化運營。
橫店影視城不僅僅提供拍攝場景這一單一功能,而是將產業鏈和盈利點從服務領域向內容領域拓展,通過突破產業鏈界限促進大電影產業集聚,影視基地的盈利能力也大大增強。橫店影視基地于1996年由橫店集團投建之初,是上世紀惟一一家背景單純的民資影視基地,這意味著它背后缺乏源源不斷的劇組資源,市場化運營成了惟一出路。上世紀90年代橫店影視基地經營慘淡,但隨著影視制作的日漸市場化,在2000年橫店集團宣布“免場租”后,眾多影視制作企業紛紛涌入橫店。1996到2005九年間,影視基地從每年只有三五個劇組到累計接待劇組近三百個,迅速發展的背后是影視制作市場化和產業化的結果。
2.發展復合化盈利模式。橫店影視城的發展已經擺脫了單純的影視拍攝盈利模式,開發出影視旅游的特點與功能,以影視主題公園帶動了當地旅游業的發展。
橫店影視城共有主題公園,分別是秦王宮、屏巖洞府、夢幻谷、廣州街香港街、明清宮苑、大智禪寺、清明上河圖、寧波鳳凰山海港樂園。除了這些可以用于外景拍攝的主題公園,橫店影視城還建起了橫店集團展覽館等一批文化教育館園及度假村等休閑娛樂場所。橫店的旅游發展更加關注游客的娛樂性、參與性和體驗性,以高科技手段和新穎的藝術表現方式,創造了新奇、富有吸引力的感官效果。
3.突出基地的文化內涵。文化產業的發展已經日益成為一個重大課題,影視基地的發展也是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影視基地內的景點建設最初基本都是為了方便影視劇拍攝的外景服務,并沒有深入挖掘景點所反映的歷史時期或歷史事件的文化內涵。而建設影視基地的文化內涵,使其真正成為文化產業的有效組成部分,才能獲得長足的提升。
橫店影視城堅持“影視為表,旅游為里,文化為魂”的經營理念,隨著橫店影視城旅游文化資源的不斷整合,旅游產品的不斷升級開發,橫店影視城已成為新興的旅游目的地。現有大型影視特技節目《暴雨山洪》,高科技影視項目《夢回秦漢》以及全球最大火山實景演出《夢幻太極》等各類演藝節目一百多個。其中《夢幻太極》將中國的傳統文化與思想用大型歌舞形式加以演繹,美輪美奐,壯麗恢弘。在世博會來臨之際,橫店影視城更是隆重推出了2010年的新版演繹,使游客享受到了更加精彩絕倫的視覺盛宴。
4.整合資源,加強協作。2004年8月,浙江各地最有知名度的34家影視拍攝基地和旅游景點共同簽署協議,自發組成浙江省影視拍攝基地聯合會,這是中國首個影視拍攝基地協作體。其首批會員單位包括橫店影視城、桐鄉烏鎮、楠溪江等知名影視拍攝基地。
整合現有資源,在信息和資源上互通有無,有利于提高綜合競爭力,使協作體內所有成員互惠互利。同時,影視基地大多處在城市邊緣甚至農村地區,作為落戶當地的文化產業項目,影視基地理應為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做出貢獻。橫店基地快速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便是將基地利益與當地人民的整體利益密切相連。目前,橫店已有村民群眾演員一千多人,每月收入在800~10000元之間不等。在開發影視基地經濟效益之時,不能忽視當地社會和人力資源等重要因素。
此外,影視基地還可以和其他機構合作活動以擴大宣傳效益。在2008年,橫店影視城聯合校內網重磅推出“第一屆民間奧斯卡”DV大賽,最后評出金牛獎最牛影片、最牛編劇等獎項。自活動開展以來,共有二百多支團隊報名參賽,活動相關網頁點擊率達到一百七十多萬人次,極好地推動了橫店影視城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