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如何培養自己的創新意識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創新意識
創新意識是一種積極主動求新、求異、求變的意向,教師的創新意識就是在“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的引領下,改變那些不利于學生成長、不合乎時代需要的教學行為和相應思維方式的心理傾向。教師具有創新意識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首要條件,很難想象一位因循守舊的老師能培養出充滿創造力的學生。教師只有具備創新意識,才能打破常規、突破現狀,才能在教學活動中有意識地營造創新環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導學生去發現、質疑、探索,不斷喚醒學生的創新意識,激活學生的創新思維并引領創新的方向。
那么,教師的創新意識如何培養呢?首先,教師要有高度責任感。對青少年進行創新教育,教師必須要把培養創新人才作為自己的神圣職責、歷史使命和不懈追求的奮斗目標。其次,要積極開展創新教育科研活動。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和創新教育理論,掌握一定的創新規律,結合自身教育教學實踐開展教學行為的研究。如,選擇什么方式進行學習更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如何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如何設計開放性的教學模式、如何挖掘實驗的創新功能等等。
堅持開展創新教育科研活動是培養教師創新意識的有效途徑,它有利于教師樹立創新型的教育觀和人才觀,從而擺脫對傳統教學模式的依賴,從教學形式到教學內容,從教師行為到學生學習方式進行大膽變革,以先進的教育思想、恰當的教育行為、較高的創新素質投身于創新教育中。
二、學習意識
社會發展節奏加快致使知識半衰期逐步縮短,每個人都處于一個已有知識很快老化過時的被動環境中,教師同樣不能避免。過時老化的知識無法與學生的興趣、經驗和需求接軌,自然很難走進學生的心中,創新也就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而解決這一問題的唯一方法就是學習。時代賦予教師的神圣使命要求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應成為“一條奔騰不息的河流”。而這條河流的源頭就來自教師的終身學習意識。教師的學習意識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動力源泉。
教師首先要通過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要及時了解知識更新動態和學科發展前沿,為“老知識”賦予“新氣息”,比如,講膠體知識時,將前沿科技材料―――納米材料介紹給學生;講能源時,介紹日本核泄漏事件,介紹核能的優點、發展前景及目前面臨的一些挑戰;講金剛石時介紹碳家族的第四位成員―――富勒烯的發現史等,這些知識都會引起學生強烈興趣,使其進入有效學習狀態,有利于激發其創新意識。
當然,單靠豐富的學科知識遠遠不夠,教師還要博覽群書,廣泛涉獵各相關知識領域,完善知識結構,提高自身科學與人文素養,這樣才能在教學中旁征博引,開闊學生思路。同時,教師還要學習和掌握現代信息技術,學會利用網絡獲取所需知識與信息,學會利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網絡資源創設教學情境,訓練思維,培養創新意識。
三、問題意識
普通高中新課程改革非常重視問題在教學中的作用,積極倡導“以問題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樹立問題意識,明確問題不僅是教與學的紐帶,更是有效教學的核心,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關鍵。
教師的問題意識一方面表現為精心設計問題,把問題作為學生學習的動力、起點和貫穿學習活動的主線;另一方面表現為誘導學生產生問題,引導學生分析問題和指導學生解決問題。二者的差別是:前者以教師設計的問題為中心,后者以學生設計的問題為中心。
1.以教師設計的問題為中心
以教師設計的問題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是教師根據一定的教學目標、重點難點、學生的知識儲備設計出一系列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進行學習,從而獲得新的認識。教師設計問題的目的是激發學習興趣,促使學生進入有效學習情境并引導學生思維活動由淺顯走向深入。教師設計問題的原則是知識問題化,問題能力化。
教師設計問題時要注意三點:其一,設計的問題要盡量貼近生活,盡量真實,使學習在和現實一致或類似的情境中發生,使學生感到在學有用的化學,這樣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責任感。其二,設計的問題難度、梯度要適宜,讓學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以保護學習積極性,增強創新信心。其三,設置問題切忌太多,教師滿堂問,牽著學生鼻子走,其結果勢必將學生的思維強行納入教師設計的軌道,這種學習是被動的,又何談創新意識的培養。
2.以學生提出的問題為中心
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學生自主提出的問題能夠真實反映學生的思維狀況,有利于教師有針對性地開展有效教學,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更要關注如何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并以學生提出的問題為中心開展教學活動。
在以學生提出的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中,教師也要注意兩點:其一,教師創設的問題情境一定要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要努力營造民主、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和平等、寬容、尊重的心理環境,這樣學生才能帶著飽滿的熱情,開放的心智,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其二,這種模式的課堂教學具有不可預知性。比如,教師沒有完全準確地預設學生提出的問題,所以很有可能出現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無法給予準確解答的情況,這就要求教師要有實事求是的教學作風,不能為了所謂的“面子”或害怕“知識權威”的形象受損而敷衍學生或者壓制、左右學生的思維。
選擇哪種教學模式取決于教學內容、教學條件和學生的知識與能力水平等諸多因素。但無論選擇哪種模式,原則都是一樣的:讓問題成為學生學習的核心,讓學生成為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主角,讓教師成為學生智能發展的引導者和促進者。
四、平等對話意識
平等對話是指師生基于平等、互敬、互信的立場,通過交談和傾聽進行的雙向溝通、共同學習的方式。
新課程強調“教不能凌駕于學之上,學不能游離于教之外”,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互動的過程。這就要求教師要樹立平等對話意識,讓學生感受到人格上的尊重,享受到權力上的平等,這樣才有利于師生雙方的交流、溝通,使知識在對話中生成,在交流中重組,在共享中倍增。同時,在這種寬松和諧的教學過程中,思維是多角度的,多層面的,具有相互啟發性,很容易碰撞出創新的火花。因此,平等對話課堂是創意生成的沃土,師生平等對話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有效途徑。
要使平等對話有效開展,教師首先要建立新型師生觀,這是平等對話的立足點。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把學生視為地位平等、有人格尊嚴的獨立個體。要降低姿態、走下講臺,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所困、所求,從學生中挖掘出真實的、有價值的問題以及有創意的見解,與學生進行平等對話、共同學習。
師生平等對話中不僅有思想的碰撞,還有情感的交流。融洽的師生關系是師生平等對話的必要保障。因此,教師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拉近與學生的心理距離。要相信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潛力,對學生的學習給予鼓勵和幫助。要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勵學生質疑自己,樂于接受學生的不同意見,為學生潛能的開發營造寬松環境。
五、反思意識
關鍵詞:數學教學;培養;創新意識
【中圖分類號】G632.41
一、創新意識的重要性
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要培養學生做“四有”新人,使之成為個性鮮明,各具特色的人才。美國哈佛大學校長普西認為:“一個人是否具有創新能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嶺。”創新精神屬于科學精神和科學思想范疇,是進行創新活動必須具備的一些心理特征,包括創新意識、創新興趣、創新膽量、創新決心,以及相關的思維活動。所謂創新意識(Sense of innovation)是指人們根據社會和個體生活發展的需要,引起創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觀念的動機,并在創造活動中表現出的意向、愿望和設想。它是人類意識活動中的一種積極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現形式,是人們進行創造活動的出發點和內在動力。培養創新意識對于創造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加入一個人僅僅精通了數學上的各個分支,掌握了各種各樣復雜的數學定理、公式,那么他還不算是一個數學家,一個好的數學家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創新,要能發現前人沒有發現的問題,解決前人沒有解決的問題,這才能算是一個真正的數學家。所以,一個人首先要有廣博的知識,做到“學貫中西”,其次要具備創新意識,這是非常重要的。
二、如何培養創新意識
1.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首先要有創新的意識
教師的創新意識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首要條件。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首要的條件是教師要有創新意識。過去那種填鴨式的教學磨滅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數學現象的好奇心,老師的題海戰術泯滅了學習的創造性思維。老師首先要意識到過去的那種教學方式對學生所造成的傷害,要清楚的意識到教育本身就是一個創新的過程。教師要努力使自己成為創造型的教師,要多學習,多充電,善于吸收新的教育科學成果。并將其積極的運用于教學。教師自己要有創造精神,要有能根據實際情況來創新教學方法的能力。要根據現代教育觀念來調整自己的知識結構。善于運用創造思維和發散思維進行教學。總之,只有教師具備了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才能培養出具有創造能力的學生。
2.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學而創,創而學這是創新的根本途徑。青年要具備勤奮求知精神,不斷地學習新知識,才能在自主創新中發揮生力軍作用。同志曾指出:“創新就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愉悅和諧的課堂教學環境是啟迪學生思維、開發學生智力。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前提和關鍵,對于在高中數學教學中 建立愉悅和諧的課堂環境,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我有以下幾點思考:
(1)培養學生創新意識,使學生樂創新
數學是基礎教育的一門重要學科,它在培養學生創新素質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數學教學過程實質就是情感交流的過程。古人云“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創設一種民主、寬松、和諧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心里放松的情況下形成一個無拘無束的思維空間,能促進學生積極思維、大膽想象,敢于標新立異。反之,課堂氣氛過于嚴肅,就會抑制學生的積極性,阻礙學生的思維。
(2)激發學生學數學的興趣,喚起創新欲望
課堂教學過程中,多媒體的運用,能夠被感知的對象形象直觀地呈現出來,不斷激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的注意力更加集中、穩定、持久、思維更為活躍,從而達到預期的目的。
創新是人的本質特征,是自我發展、自我顯示的需要。不滿足于現成的思想、觀點、方法及物體的質量、功用,要經常思常考如何在原有基礎上創新發明、推陳出新,大腦里經常有“能否換個角度看問題?有沒有更簡捷有效的方法和途徑”等問題盤旋。
(3)創設開放性的練習,提高創新能力
課堂練習促進學生思維發展,培養學生技能的有效手段,開放性的課堂練習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技能,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使學生學會創新,新教材的例題和習題的編排不僅重視數學知識的結構,更注重學生認知結構的建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開發例題,巧妙設計練習題,才能使教材的知識結構不斷同化為學生的認知結構,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利用開放性的練習,給學生提供能夠充分創新的空間,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動口,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
總之,創新是新世紀的主旋律。新時代的社會需要創新的人才,創新教育培養創新的人才,只有創新教育的老師才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欲。也只有師生共同參與,互動互學,才能迸發出智慧的火花,才能培養出創新的人才。數學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陣地,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樹立創新的教育觀念,以人的發展為本,創造性的使用好教材,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空間,培養出真正意義上的創新型人才。
三、結論
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是高中數學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但是,創新意識并不是一種孤立的心理活動。這就要求我們在深入探討這種意識的內涵的同時,必須特別重視創新意識的訓練和培養,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的高中數學教學越來越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出更多真正的數學人才。
參考文獻
[1] 邱濤.淺談新時期高職院校學生的道德缺失與出路[J].青春歲月,2010,(16).
一、從興趣入手,提高初中生的創新意識
1.善用初中生的好奇心提高創新興趣
培養創新能力要從興趣入手。如何才能讓初中生對數學的學習有興趣呢?初中生正處于有一定知識基礎又渴望獲得新知識的年齡階段。只要老師們能對初中生的這種年齡特點加以利用,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就有了一定的基礎。在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過程中,老師們要側重于讓學生們自主學習,自己發現問題,自己試著解決問題,對學生犯的錯誤不要急于指正,讓學生在錯誤中試著自己找出錯誤的地方并進行改正。在興趣的培養中是否獲得了正確的答案并不是最終的目的,而是在這樣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方法。老師要不斷地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讓他們利用已學的知識去思考。
2.用不同的解題方法鍛煉學生的創新思維
創造性思維是人類特有的創造性的思維活動。有創造性思維的人往往不局限于現有成果,往往另辟蹊徑才能海闊天空。數學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自主解決數學問題,如何才能運用固定的數學公式來解決千變萬化的數學問題呢?就需要創造性思維,創造性思維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也決定了學生數學的水平。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首先要培養學生敏銳的洞察力,只有有了敏銳的觀察,才能觀察到別人沒有觀察到的東西,高斯不就是憑著自己的洞察力才發現了求和公式嗎?其次,還要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只觀察出來是沒有用的,必須把看到的落實到實踐中才能算是創造了。所以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引導學生用不同方法解題,讓更多的學生開動腦筋,尋找更多獨特的解題方法,來鍛煉學生打破常規,解放思路,探索更多的數學知識,解決更靈活的數學問題。
3.用適當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創新興趣
初中的學生好奇心強同樣的叛逆心也強,對于這個時期的學生要采取“懷柔政策”,對學生犯得低級錯誤要有耐心,不要急于糾正學生的錯誤引導他們發現,并讓他們盡量自己找到正確的做法。不要讓學生的叛逆心理阻擋了他們對學習的熱情,要幫助學生樹立自信,讓學生在數學的學習過程中感受到學習的快樂、成功的愉悅,激發他們的興趣。
二、從意識入手,提高教師創新教育水平
創新意識要求我們從實際出發,在數學基本知識和原理基礎上進行合理的想象與猜想,最終還要用實踐來檢驗。教育本身就是創新的過程,我們所講授的知識雖然是基本固定的,但我們面臨的學生卻各有各的不同,我們的教學方法也要根據學生的特點不斷地進行創新。在引導學生創新的過程中,不能脫離實際漫無邊際地臆想,假設、猜想都要根據一定的事實進行推理。而教師的創新意識要改變原始的填鴨式的教學方式,以培養學生自主能力為最終目的,讓學生能應用創新方法解決問題或實踐創新思維。
1.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初中生正處于好奇心極其強烈的時期,如何把好奇心轉化為興趣,又如何將興趣轉化為創新意識,這是作為教師的我們應思考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如何引導學生就顯得至關重要。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用一題多解或是提問等方法應到學生參與課堂討論,開動腦筋,積極觀察尋找不同的解題方法,運用創新思維發現數學的樂趣,體會成功的喜悅。除了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教師還要營造良好的創新氛圍,不要急于告訴學生正確答案,不要急于批評或是其他,要營造輕松、自由的創新環境。告訴學生正確答案或是得出正確的結果都不是教師教學的最終目的,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擁有能獨立自主完成數學問題。所以在學生遇到問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如何回到正確的解題道路上,引導學生擁有自己的正確的解題思路。
2.引導學生主動思考,提出問題
陶行知說:“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發現問題是解決問題的前提,我們要想讓學生擁有獨立運用創新思維解決問題的前提是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學生能提出自己的疑問,不僅是學生獨立思考的表現,還是創新思維的表現。創新思維就是在不斷發現問題中培養出來的。但是老師也要注意不要讓學生提一些基礎知識性的問題,要將問題問到關鍵處去,但是這也需要一個過程。學生提出問題之后,老師也不要急于解答,要給學生自己思考的時間,看看學生能否運用創新思維自己解決他剛剛提出的問題。如果解答不出來,老師也要給與引導,不要一下子給出答案。
關鍵詞:初中政治 教學 創新能力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有沒有創新能力,能不能進行創新,是當今世界范圍內經濟和科技競爭的決定性因素。為國家社會培養創新人才,是時代賦予教師的莊嚴使命。初中政治備考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我做了一些嘗試:
一、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首先要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只有思想觀念更新了,有了創新意識才能煥發出創新的熱情和動力。怎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呢?具體有:
(1)結合國際和國家的形勢。當前世界,國際競爭日趨激烈,國際競爭的關鍵是科技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競爭。當今世界各國都十分重視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據統計,在發達國家,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從20世紀初的2%—20%上升到90年代的70%—80%。而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科技進步的一個主要因素是我國勞動力素質和科技創新能力不高。指出:“科技的發展、知識的創新,越來越決定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發展進程。知識經濟、創新意識對于我們21世紀的發展至關重要。”《新課標》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能力為核心。在平時的教學中,注重教育學生認清形勢,從現在就要樹立創新的緊迫意識。
(2)結合實際,講考試要求。從考試改革要求來看,近幾年來的初中政治考試,強調以政治課的有關知識為背景,注重考查學生從多方面多角度來分析、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也就是變過去的知識立意為主轉向以能力立意為主,考查學生能不能創造性地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我國社會發展要求和未來對人才的要求來看,需要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應用型人才。因此,作為學生要跟上時展的步伐,要有創新意識。
二、鼓勵學生大膽發言、勇于質疑
創新精神依賴于人的自主意識和獨立思考精神。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應該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主體意識。在初中教學活動中,始終注意鼓勵學生能夠用腦子獨立思考,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鼓勵學生質疑。具體做法有:
(1)鼓勵學生提問。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大膽尋根問底,敢于向權威挑戰,敢于質疑教師或教材的觀點。當學生有好的合理的見解時,充分肯定學生的意見,夸獎學生想得好。激發學生的思維熱情,開闊思路,明辨是非,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2)鼓勵學生自己動手、動腦收集與教材、考試有關的課外時政資料。要求學生在課后用專門的本子,采用摘抄、剪輯、下載網上信息等方式,收集與考試有關的時政資料,并定期將收集本進行交流展示,讓學生獲得更有價值的信息。如有一位學生在《中學生時事政治報》上收集到青年志愿者的文章,它成立于1994年12月,它由志愿從事社會公益事業與社會保障事業的各界青年組成。它倡導“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以“提供志愿服務、弘揚志愿精神”為宗旨,組織和指導全國青年志愿服務活動。在交流中,同學們發現這一信息有價值,紛紛補充并進行討論,對答好中考題目起了很好的作用。通過這一活動,學生學會了如何選擇有用的信息,提高了處理信息、歸納提煉概括信息的能力,也提高了學習的興趣,提高了分析問題的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鼓勵學生編寫和收集習題,分組出模擬試題。教師檢查指導,這一做法,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和團結協作的作用,嘗試讓學生自己去尋找問題、發現問題、設計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提高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4)鼓勵學生補充修正答案。試卷講評在初中備考中是重要的一環,在過去常用的講評方法就是將錯的地方提出,同時指出出錯的原因,告訴學生正確的答案。后來在備考中嘗試讓學生補充訂正答案。每次練習做完后,發給學生一份參考答案,要求學生將自己的答案與“參考答案”進行對比,自己認為做得不好的方面參考“參考答案”補充修改,自己認為比老師答得還好的就劃出保留,完成一個完整的答案,然后交給老師批改。通過對比修正答案,學生能發現自己答案的不足,同時也發現“參考答案”的不足,使他們敢于不斷在對比中修正,在修正中完善自己,不斷超越自己,提高能力。
(5)鼓勵學生觀察身邊的事情,并學會用所學知識解答。學習知識是為了運用,解決實際問題。因此鼓勵學生學會觀察與反思,學會用所學知識理解問題,分析問題,承擔社會責任,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和各方面能力尤為重要。如:漫畫“兒行千米母擔憂”、“小孩子乖乖把網打開”等,運用所學知識解答,讓學生分成四人一組討論,并編寫題目,學生在討論與編寫題目中明辨了是非,既培養了能力,運用了知識,又提高了覺悟。
三、在習題中盡量設置能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考察題
在初中備考習題設置中,注意設置材料新穎,時代感強的題目,題目設置不拘泥于教材,著眼于知識的運用,在練習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設置的習題,具有開放性、靈活性,能夠使學生學會多方面、多角度的分析問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同時,選材貼近生活實際,也有利于激發學生愛家鄉、愛祖國的熱情。在習題設置中,還注意設置能活學活用,提高學生實際運用能力的題目。
【關鍵詞】美術教育 創新意識 重要性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社會文明的不斷進步,人們越來越重視人的全面健康發展,美術教育作為課程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與語文、數學、英語等課程不同,在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方面有很大的差別,這也使得美術教育在培養學生的思維和意識方面具有獨特的作用。美術教育可以影響人的思維情感和興趣愛好,在培養人的創新意識和審美能力方面更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如何有效地通過美術教育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成為目前亟待解決的一個主要問題。
創新意識是指人們根據社會和個體生活發展的需要,引起創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者觀念的動機,并在創造活動中表現出的意向和愿望。它是人類意識活動中的一種積極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現形式,在人的發展以及社會的發展中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創新意識是21世紀人才培養的一個重要方面,切實通過美術教育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對于我國的社會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中學美術教育中創新意識培養的重要性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縱觀整個人類的發展歷程,創新在其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在人類社會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進步和發展中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現如今,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經濟全球化正在日益加深,不同國家的經濟、政治、文化之間的碰撞也越來越激烈,要想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須大力培養國民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造就一批能夠適應未來社會挑戰的高素質人才。
中學美術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方面具有獨特的作用。語文、數學等課程的學習需要大量的科學知識作為基礎,而美術課程則不同,它更注重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它要求學生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要求學生發展出自己的個性,走出與眾不同的道路,它用其獨特的教學模式對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進行培養,這些都是語文、數學等課程無法做到的。因此,現階段應該加強對中學美術教育的重視程度,充分發揮美術教育在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方面的作用,切實提高中學生的創新能力,為國家和社會提供優秀的高素質人才。
二、中學美術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正在大力發展素質教育,課程標準、教學模式、教育機制等都較以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加緊培養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強的高素質人才,但是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我國的中學美術教育中仍然存在著很多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很多學校的美術教育思想落后,學生在課堂上嚴格按照教師的要求學習,教師則完全按照書本的要求進行教學,這一思想導致的一個后果就是很多學生創作的作品都是相似的,沒有個性融會在其作品中,沒有創新點。其次,教師的教學模式單一,缺乏創新。目前很多學校仍然采用寫實教學法,即客觀現實怎樣,就怎樣去描繪,這種教學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實能力,但是嚴重阻礙了學生創新意識的發展。此外,中學美術教育還存在與社會實踐、人才需求相脫離的問題。學校不考慮市場需求,一味地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進行教學,導致學生在畢業后實踐能力低、就業困難。
三、加強中學美術教育創新意識培養的策略
(一)更新觀念,培養創新型教師
要想改變我國中學美術教育的現狀,加強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需要學校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培養一批創新型教師,從而使學生得到良好的美術教育。美術教師是美術教育的主導者,提高教師的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是實施美術教育創新、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的關鍵。優秀的美術教師可以從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等多方面對學生進行影響,在教學深度上也可以進行開拓創新。在美術課堂上可以實施開放性教學,培養學生的個性,在課堂上充分發揮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他們的自主意識和創新能力。
(二)因材施教,營造良好的創新氛圍
美術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該本著師生平等的思想,對具有不同審美觀點、審美取向的學生采用寬容的態度對待,鼓勵學生發展自己的個性,而不是以教師自身的美術風格為主流。對于學生創作的作品,美術教師應該盡量分別予以指導、點評,發現并表揚每一個同學作品中的優點,寬容學生在創作時出現的一些錯誤,努力營造寬松自由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創作的過程能夠更好的認識自我、發現自我,學會獨立思考問題,發展出自己的個性,并逐漸培養出良好的創新意識。
(三)優化教學設計,改革評價機制
美術教育注重的是對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審美能力進行培養,因此,學校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在美術課程中的積極性,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例如,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使得課堂更具趣味性,可以通過提供豐富的素材拓寬學生的視野。此外,學校應該改革傳統的教學評價機制,實行多元化的評價標準,對學生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創新能力以及平時的作業等進行一個綜合的評價,充分調動學生在整個美術課程學習中的積極性,切實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田立曉. 論高校美術教育中創造思維能力的培養. 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
關鍵詞:物理教學;創新能力;探討
當今的物理教學已進入素質教育為核心的改革時期,素質教育是面向未來的教育,應充分考慮如何滿足未來社會發展以及學生全面發展和長遠發展的需要,素質教育的實質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實施主體性教育.素質教育的重點,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因此,物理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是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那么,應該如何在物理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呢?下面談談自己的膚淺看法.
一、更新教育觀念,樹立創新意識
教師要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教師本人必須認真學習有關新課程改革理論,樹立創新理念.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只注重自己怎樣“教”,而忽視了學生的“學”;只重視知識結果的獲得單一性接受性學習,忽視了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把學生當作被動的接收器.學生的思維品質和創新意識受到了極大的限制,出現了高分低能的現象.
雖然實施素質教育的口號喊了多年,但因受“應試教育”和當前評價方式的影響,許多教師迫于教改的形式,課堂上只是在口頭上喊創新,但在實際工作中仍然重覆舊轍,不敢大膽地放開手腳,讓學生大膽嘗試,主動參與學習.即使學生參與了教學,也是教師事先布置好的,學生只是充當了教師“導演”的一個角色而已,主體性、創造性的教學只是擺的花架子.學生的自主性和創造性仍然得不到有效地發揮和培養.因此,教師要加強對新課改理論的學習.在實際工作中,大膽探索、勇于實踐,不斷轉變教育觀念,樹立“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為了一切孩子”的新理念,探索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途徑和方法.
二、發揮主體作用,培養創新意識
主動性是創新精神的本質反映,興趣是主動性的源頭,自信是主動性的基礎,成功感是主動性的動力.學生的創新意識是在教師的指導和培養下,通過學習逐步形成的.在物理課堂教學中,必須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要注意激發興趣,為學生提供充分從事物理活動的機會,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讓學生經歷知識建構過程,讓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幫助學生在觀察、討論、交流、猜測、歸納、分析和整理中去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去探求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
根據素質教育的理論和再創造的學習理論和方法,優化物理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關鍵在于確立學生在物理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加大學生自主學習的力度.因為“自主”與“創新”是不可分割的,創新意識是建立在自主基礎上的,自主是創新的前提,創新是自主的發展,沒有“自主”就談不上創新.學生的自主性越強其創新意識表現得越充分.
三、開展多種活動,培養創新能力
1.在質疑中求創新.學起于思,思源與疑,疑則誘發探索,從而發現真理.教師應把質疑、解疑作為教學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質疑、解疑的過程中訓練學生創造性學習的能力.在預習中尋找問題.一個獨立的學習者所具備的品質之一就是課前主動預習,獨立思考,發現疑難,提出問題.為使學生在預習中有所創新,遵循發展個性的原則,我要求學生在理解教學內容、找出疑難問題的基礎上,再設計出供師生課堂思考、解答的問題.在質疑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例如,學生讀這樣的經驗,在敲門時,用力大,聲音大,輕輕敲門,聲音小.學生非常容易想到敲門的聲音大小是可以控制的,從而提出這樣的問題聲音的大小與什么有關.
2.在實踐中求創新,培養創造性學習的能力.學生的創新思維是在創新實踐活動中發展起來的,因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從創新入手,精心創設每一節課的結構、方法,使之既充滿趣味性又不失知識的信息量,興趣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滿懷熱情地參與到活動中來,在靈活多樣的課堂實踐活動中培養創新思維.在活動中,既提高了學生的注意品質,又培養了創新能力.
3.在競賽中求創新,培養創造性學習的能力.每個人都有競爭意識,在競爭中可以激發學生的參與和創新熱情,使他們從中找到成就感.更主要的是在競爭活動中,可以培養學生勇于探索實踐的創新能力.例如,在教室日光燈管上貼上紅紙后,發出的光也變成了紅色.讓學生進行猜想競賽.
一、數學變式學習的涵義
數學變式學習,就是變更數學問題的情境或改變思維的角度,在保持事物的本質特征不變的情況下,使事物的非本質屬性不斷遷移,然后予以解決的過程。
將原來的題目進行變式然后進行學習,是當今數學課堂教學中比較常用的,但是至今還沒有提到理論的高度、引起重視一種方法。事實上這種方法也是學生從模仿走向創新的“跳板”,在現在的學習環境下不失為是一種比較有效的學習方法。
二、數學變式學習的基本過程
變式學習,一般來說其實施過程應該是“以問題為起點,以變式探究為重點,以培養創新意識為目標”。它按照“問題(范式)──變式(練習)─―創新(嘗試)─―評價(遞進)”的學習程序,積累數學活動經驗,形成數學知識網絡,培養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整個學習過程,通過變式探究這個重點,注重將變式學習與創新學習相融合,以期實現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這個目標。
(一)提出問題,為創新提供條件
提出問題,是教師引導學生就數學基本知識、基本方法、典型問題而提出的。如定理的逆命題是否成立?概念、定理、公式在解題中的作用是什么?從課本上的結論能推出哪些新結論?這一節、章內容有哪些主要的思想方法?這些思想方法在解決問題時是怎樣運用的?這個題目能推廣嗎?等等。
例如:已知AD是ABC的內角平分線,求證:AB∶AC=BD∶DC。
教師在提出的問題前,心里就始終要有“問題既是學生學習的起點,又是學生學習的終點(新問題)”這樣的一個新觀念。如何利用這個問題,就有許多不同的方法:
方法一,為了解題而解題,這是缺少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教師的方法。他們往往在解決問題前就指點學生“過點C作CE∥AD交BA的延長線于點E”。這種方法解決問題速度快,但是學生自己沒有思想,學生的思想是被教師牽住了。
方法二,即所謂的啟發式。教師引導:“我們現在學習的內容是什么?那么根據現在學習的內容,你可以用作平行線的方法解決嗎?”
方法三,有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教師肯定不是這樣處理的。他們肯定會圍繞這個問題深入分析,讓學生不但自己能得出“過點C作CE∥AD交BA的延長線于點E”,而且還知道為什么要這樣作平行線。教師這樣引導學生:如何證明AB∶AC=BD∶DC?線段BD和CD位置關系有什么特征?既然BD與CD在同一條直線上,并且有一個公共端點,象這樣的2條線段的比,可以通過什么方法才有可能得出?如何作平行線?”
變式設問就是指圍繞數學概念的本質,設計變式題組,以突出本質特征。常見的有引入設問、辨析設問、深化設問和質疑設問。變式設問常從某個“范式”出發,層層設計問題,將思維由淺入深,有利于培養準確概括的思維能力。
上例的基本過程就是:通過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質疑;通過學生的“有疑”,培養學生的創新。這就是教師在提出問題后如何進行“變式設問”的教學。
(二)變更范式,為創新開拓思路
這里范式是指數學課本中具有的思維成果,含基礎知識、知識結構、典型問題、思維模式等。把一個數學命題(習題)加以改造(或者改變條件、探求結論,或者改變結論、尋找條件,或者改變問題情境等)獲得一組變式題,稱為變更范式。這些變式題,對鞏固基礎知識、提煉思想方法、優化思維品質、提高創新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變更范式的常用方法如下:
(1)等價變更:將原題的條件或結論,甚至整個題目用與之等價的形式替代得到新題。這是由于同一數學問題常有許多不同的表現形式或表達方式而決定的。這種變式方法有利于突出數學知識的內部聯系,有利于數學知識的融會貫通。
(2)逆向探求:將命題(定理、公式、習題)的條件與結論互換,構造逆命題,檢驗逆命題是否成立。逆向探求是訓練逆向思維的好方法。
例如,已知AD是ABC的內角平分線,求證:AB∶AC=BD∶
DC。它的逆向探求就是:已知在ABC中,如果D是BC上的一點,且AB∶AC=BD∶DC,那么AD是ABC的內角平分線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逆向探求,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3)引申命題:從一道簡單的命題(習題)出發,對命題的條件或結論進行變更,通過“一般化”推廣命題,通過“特殊化”獲得結論,使命題向縱深化方向發展。引申命題是提出新問題的好方法,有利于提煉通法,有利于創新思維。
例題:在ABC中,如果D是BC延長線上的一點,AB∶AC=BD∶DC,那么AD是ABC的內角平分線嗎?
引申:在ABC中,如果D是CB延長線上的一點,AB∶AC=BD∶DC,那么AD是ABC的內角平分線嗎?
很顯然,通過這樣的引申,學生在問題探討過程中就有了創新意識。同時,借鑒原有的知識,就可以培養自己的創新能力。
(4)數形變換:將代數問題等價地轉化為相應的幾何問題,或者將幾何問題經恰當處理化歸為代數問題。數和形作為數學的兩個基本對象,是現實世界的數量關系與空間形式的反映。數形變換將代數問題與幾何問題相互轉化,有利于發展形象思維,有利于培養創新意識,有利于提高化歸能力。
(5)變更題型:所謂“題型”指的是題目的結構形式,也就是在一道題目中,將已知與未知及解題指令中的所有事項相互聯結起來的邏輯形式。變更題型,就是將課本例、習題的結構形式進行變更,如將封閉性題變為開放性題等。變更題型有助于理解題目的本質屬性,開闊解題思路,提高解題能力。
(6)圖形變換:以基本圖形為“生長點”,通過圖形的變換得到變式題組。在幾何學習中,加強圖形的變式訓練,有利于發展空間想象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圖形變換的作用有二:一是尋找圖形的不變性,二是從復雜圖形中分解出基本圖形。
例如:已知在ABC中,AB=15,AC=13,高AD=12,求三角形的周長。這個題目,就要求學生能通過空間想象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進行圖形變換,才能正確地解決問題。學生經過這樣的范式分析整理,一般就為“變式練習”墊定了創新的基礎。
(三)練習創新,為創新拓展平臺
變式練習,就是將練習題演變,借題發揮,一題多變,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解題能力。通過這樣的“變”,不僅使學生鞏固記憶,而且完善了自身的應變能力、應試技巧。整節課前后貫通,緊密相連,形成一個知識網絡體系。
例如:在教學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徑平分這條弦,并且平分這條弦所對弧”。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時,要使學生弄清楚:①是直徑垂直弦還是弦垂直直徑?②什么平分弦?③弧是怎么樣的弧?④什么平分弧?⑤這個定理中所有的平分、垂直是由什么確定的?
首先是范式分析整理,上面的例題翻譯成數學語言,就是:“已知AB是O的直徑,CD是O的弦,ABCD,那么AB平分弦CD,AB平分優弧CD、平分劣弧CD。現在的問題是如何改變題目的已知條件和結論?改變哪些條件和結論,這個題目依然成立?在這里,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進行嘗試,讓學生自己去改變題目的已知和結論。根據學生已有的經驗,他們自己通過嘗試,是可以尋找出規律的。這個題目僅僅改變已知和結論,就有6種不同的類型出現。
(四)評價遞進,為創新延伸發展
學生在自己嘗試的基礎上,通過變式練習,思維已經開始活躍,教師要不失時機地引導。探究數學問題不僅僅是改變題目的已知條件和結論的問題,從中的方法還有“形式變式”、“方法變式”、“內容變式”等等,要能多思善變,舉一反三。既會正向思維,又能逆向探求;既要發散思考,又會收斂思維。多向思考和研究問題,深化對知識的理解。
要通過概括、比較,在自主探究的基礎上,形成新解法、新命題、新觀點,積累數學學習活動經驗。新的觀點形成后,通過在班級或小組的交流、反思、評價,能夠及時糾正錯誤、彌補錯漏,以求新求異,強化創新意識,發展創新思維。
三、“變式學習”應掌握的基本原則
新課程數學教材的最大特點是體現素質教育的要求,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動手能力,培養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意識,使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課堂教學中實施變式學習,應該掌握以下原則:
(一)“變式學習”中的科學性原則
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是我們進行“變式學習”的根本目標,它并不一定強調要取得什么發明和創造(因為這與初中學生的要求太高了點),而更關注的是學習過程和思考問題的方法。對于初中學生而言,其創新思維的過程概括起來就是:面對現狀會發現問題,面對問題會科學猜想,會收集各種有用的信息并進行組合加工,設計出求證的方案并作論證,還要在解釋結論中學會反思評價,從而發現新的問題,變式學習要的就是這一點。
(二)“變式學習”中的漸進性原則
變式學習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這是新型人才的一種基本素質,它是在上述科學性原則的指導下的一個漸進的過程,是一個逐步體驗和感悟的過程。教學中 采用鋪墊方法讓問題步步深入,用一連串小問題引領學生思維,并通過動手、動口、動腦來完成變式學習的過程,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才能得到漸進持久地發展。如果教師不掌握變式學習中這個漸進性原則,脫離學生實際水平,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到頭來只能是“竹籃子打水一場空”。
(三)“變式學習”中的反思性原則
一、重視教學情境的創設
情境教育運用的是先進的教育理論,讓學生在快樂、寬松的氛圍中參與教學的過程,使學生的情感、認知、能力活動有機地結合,從而不斷促進學生潛能的開發和良好性格的發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情境式的教學模式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有很大的作用,教學活動中,用不同的情境來傳授學生不同的知識能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情境式的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對解題思路持有不一樣的想法,這一過程就是形成數學構思的過程。情境教學模式中,教師應多鼓勵學生展開創新思維,多設計有關此類的活動,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鼓勵學生主動說出對解題思路的見解,且有助于語言能力的表達,引導其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學生的創新思維就會慢慢地培養起來,除此之外,數學教學中,老師還應多注意對數學語言的表達,將課程活動的內容及學生的理解能力相結合,做到以學生為主體,一切問題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而教師只是活動中的引導者、參與者及合作者,循序漸進的提高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不斷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例如:在數學教學“正方體和長方體的體積”這一章節時,教師可以準備不一樣的正方體和長方體的實驗品,分給學生,引導學生自己動手量出其長、寬、高等數據,通過實踐來求得體積,進而增強其動手、邏輯思維能力,促進其對探索的欲望,以及感受成功后的喜悅,有利于良好性格的培養,進而促進各方面能力的發展,通過實驗啟發學生總結出計算正方體和長方體的體積公式。
二、提高學習笛У男巳
小學生具有活潑、好動等特點,正是因為具備這樣的特點,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就顯得格外的重要,原本枯燥乏味的數學,就讓一些學生覺得頭疼,要是教師在教學中多設計學生感興趣的活動及環節,相信學生的對數學的興趣就會有所提高。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興趣的驅使下,學生才會更好的參與到數學活動中,才能有積極的心態去學習,有了良好的心態,相信慢慢就會有創新的意識,在這種意識下,加上教師的不斷引導,一定會讓學生在各個方面發展的更好,數學教學具有理論性強的特點,很難吸引學生,也有一些學生對數學課程抱有討厭的情緒在里面,作為教師,更應注意采用新鮮多樣的方式來吸引學生的興趣。例如,利用多媒體、幻燈片、視頻等先進的形式,以有趣的方式展現數學的樂趣,來提高學生在學習上的興趣。數學課上,還要注重聯系生活,聯系實踐,一切的學習都是為了解決生活中不易解決的事情,將數學與實踐結合起來,拉近學生與數學之間的距離,激發學生學習、應用數學的興趣,提高數學的教學效率。例如,在學習“認識左、右、上、下、前、后”時,教師可以通過站隊編號的行式,利用學生的站隊編號進行練習,學生在相互認識的互動中對左、右、前、后、上、下形成認識,這樣能夠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三、交互合作,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俗話說:“人多力量大”,很多人聚集在一起,會有更多的想法,當然孩子也是一樣,在數學課程教學中開展交互式合作能形成思想上的交流,能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給同伴聽,也能傾聽同伴的表達,會讓對方和自己有靈感,對創新意識的培養具有很大且有效的促進作用。在交互式的合作中,學生會通過交流對所討論的問題產生不同的認識及思考,有利于拓展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交互式的合作,使學生之間能對問題進行廣泛討論,能找到更多解決問題的方法。例如,在實踐中,教師帶領學生走曲徑小路,邊走邊假設問題,對于曲折的小路,如何計算出它的長度,并號召引導學生展開討論,相信學生的答案是不一樣的,可能有的學生說用步測,有的還會說用繩子測量等等,通過學生之間交互式合作討論的方式,能對學生的思維產生啟發,創新思維的培養是很重要,在創新思維的引導下,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勢必會增強,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創新思維的培養還可以通過訓練的方法來解決,例如:逆向思維,會對數學問題的解答產生簡便且高效的作用;聯想思維的訓練,能幫助學生從多角度思考問題,聯想能拓展思維的發展,是創新意識培養的基礎。
四、開展實踐活動,培養創新意識
下面我將圍繞課堂教學如何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談自己的粗淺認識。
一、創設情境,培養興趣是培養創新意識的動力
希臘教育學家普羅塔爾格爾說:“頭腦并不是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只要點燃的火把。”我在長期的教學活動中體會到:只有興趣才能把火把點燃;只有興趣才是開發智力挖掘潛能的內驅力;只有興趣才是參與今后學習的動力。思維起源于問題,在有問題的情境中學習,會激起學生對知識的好奇,從而積極主動的去思去想。那么,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這就要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使導之有趣,使學生的思維從驚奇和疑問開始。
如,在教“分數的基本性質”這一內容時,我設計這種導語:同學們學過“朝三暮四”這個成語嗎?現在給你們講這個故事就會明白了,“有一個會耍猴的人,把一張餅平均分成三塊,給每個猴子一塊,猴子們一聽急了,說吃不飽。后來這人靈機一動,把一張餅平均分成六塊,給每個猴子兩塊,猴子們還是不滿意,再后來這個人干脆把這張餅分成十二塊,給每個猴子四塊,這時猴子們一聽都樂壞了。”同學們想一想,假如老師這樣做,你怎么想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個問題(板書分數的基本性質)。
在這例中的問題情境的創設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趣事,特別引人入勝,學生容易入境,正如著名教育家杜威脅指出:“為了激勵學生的思維,必須有一個實際的經驗情趣作為思維的開始階段”。
作為教師,不僅要想方設法為學生提供能激發其思維興趣的舞臺,而且要以新穎獨特的教學設計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使學生始終遨游在廣闊的思維空間,置身于知識的探究過程。學生不但不會感到疲勞,反而有“惟恐聆聽之不周,不知鈴聲無既響”的感覺。這也正是進行創新性學生所需要的內動力。
二、鼓勵質疑問難,敢于提出問題是培養生創新意識的起點
創新意識的培養要從問問題開始,鼓勵學生發現問題,大膽質疑。教學中要大力倡導和強化學生質疑的問題意識,把提出問題的能力作為學生的一項素質要求進行科學的訓練,向學生灌輸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的觀點。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多問“是什么”、“為什么”,保持和增強對問題的好奇心。盡管有些問題已經超出本節課的內容,但這些學生比起不提任何問題的學生更有潛力。
如教“十幾減9”這一內容時,上課將要結束,有一學生提出一問:“老師,12-9,2減9不夠減,我是倒著減的,先用9-2=7,再用10-7=3,因此12-9=3,這樣做可以嗎?”開始同學們聽了十分安靜,片刻后,這個問題就像“炸彈”拋了出來,這種思考問題的方法,當時我沒有想到。可是,我不但沒有批評這位同學,而且高度評價他敢于提出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并且采取了非常靈活的教學方法,及時組織學生對這個問題進行討論,最后達成一致意見,這種做法不但合理,而且具有很強的獨創性。
三、求異思維訓練是培養創新意識的主要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