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金融對社會的重要性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陳教授是耶魯大學金融學的終身教授,解讀金融無疑是他的看家本領。在他看來,那種父慈子孝、其樂融融的儒家世界在中國從來沒有出現過,這是因為傳統的中國家庭有重要的經濟功能,子女就是父母的養老金、股票和保險,這種隱性的金融合約靠傳統文化來保障,父母之所以要求子女聽話、孝順,目的就是要確保這個合約在未來的執行。一旦經濟利益是家庭的主要功能,人們就很容易先看到利益,然后才是親情。
而一旦父母的養老、健康能通過金融市場來解決,家才能還原為純粹的以愛為紐帶的場所。因此,金融的發展可以解放我們的個人發展空間,影響我們到底娶什么樣的媳婦、嫁什么樣的丈夫,有多少的自和個人尊嚴。如果沒有發送的金融市場,一個社會即使想鼓勵個人主義也是不可能的。
到國家和社會層面,一個國家有沒有“錢”取決于它能不能將各種未來收入流和“死”財富作證券化、票據化,不取決于它有多少金銀。英國、美國能成為世界的領導者,不是因為掠奪,而跟金融市場的發達有密切的關系。到今天,中國為什么只能做出賣廉價勞動力的制造業,這跟金融發展落后、金融創新沒辦法放開手腳有很大關系。因為金融市場沒有發展,人們不能花明天的錢,內需無法拉動,因此只能依賴出口。近年來,很多國有企業賣給了外資,引發國有資產流失的熱議,除了一些政策歧視之外,也是因為中國金融市場對民企不開放所致。
對于金融市場的重要性,陳教授的論述深入淺出,非常具有說服力。但好的金融市場從何而來?陳教授認為,這受制于一個國家的制度。中國的股市為什么淪落到連賭場都不如的地步,就是因為相關制度的缺失,金融技術和西方制度文化是套餐,要么全要,要么全不要,不能有所偏廢,我們應該拒絕金融領域的“”,從法律制度的完善和自由開放的新聞媒體入手,給金融市場的發展奠定健康的基礎。
強調制度對經濟發展的決定性作用是制度經濟學的前提,制度在今天的中國是如此重要,以至于人們將出現的任何問題都歸之于制度,制度幾乎成了一個新的教條和流行語。但如果制度不能被人把握和改變,談它的重要性也就毫無意義。那么,好的制度來自哪里?進一步說,怎么樣才能有法律制度的完善和媒體的開放?
這個問題的解決,顯然不會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樣,僅僅靠統治者在心血來潮間的恩賜和發善心就能完成。從各國制度變遷的博弈過程來看,對一個轉型社會來說,極少數人對權力和資源的壟斷會是一個阻礙社會進步的大問題,因為既得利益者會通過政治過程進行有利于自己的制度安排,影響到一個社會的立法,影響到媒體的運作,從而對該社會的制度變革產生消極影響。想想股市里的坐莊現象,想想中國油價演進的離奇歷程,或許你會同意,如何對待既得利益者,是我們解決金融制度難題的重要切入點。
《殷海光林毓生書信錄》
殷海光 林毓生 著
吉林出版集團2008年12月版
此書自其1981年出版以來,便激勵著幾代華人青年知識分子。去年年底這本重校增補本的出版也可以說是為了紀念今年殷海光先生誕辰90周年。自稱“五四之子”的殷海光是去臺之后,臺灣最重要的自由主義知識分子和思想家,他對于專制的反抗以及在臺灣造成的思想沖擊,影響迄今。林毓生先生是殷海光的學生,師生二人的通信交流體現出來的赤誠心態、思想魅力與精神面貌,在今日仍可作為青年一代的理性與自由啟蒙。
《世界歷史中的中國》
艾茲赫德 著 姜智芹 譯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7月版
在新西蘭坎特伯雷大學歷史學資深教授艾茲赫德眼中,世界歷史的秩序是用九個恒久存在的世界組織來表述的,包括:基本信息的交流、微生物共同市場、文學界、國際宗教組織、世界市場和高等技術院校、軍事全球化、民主體制和消費主義及時尚世界。通過分析中國和幾個主要文明的關系,以及中國同新興世界秩序的關系,他論述了中國文明在世界歷史框架中的演進,及對世界體系形成的貢獻。
《廁所決定健康》
關鍵詞:高職院校;社會服務;供需結構分析;實證調研
作者簡介:陸妙燕(1979-),女,嘉善人,浙江金融職業學院講師,經濟學碩士,研究方向為區域金融、高等職業教育。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碼:1001-7518(2012)05-0087-03
一、問題的提出
2009年,高職院校的數量在普通高等院校總量中所占比重已超過45%,①高職院校已成為高等院校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其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三大職能也隨之發展。與以往更為關注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兩大職能不同,隨著產學研合作不斷加強,社會服務職能通過直接為社會提供科技、教育等服務,逐漸成為鏈接高職院校與區域經濟的橋梁,也為實現應用性人才培養和科研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起到促進作用。為了更好地了解我國高職院校社會服務職能的發展現狀,本文從經濟學的角度,運用供需均衡理論,結合浙江市場調研,將高職院校作為社會服務的供給方,將區域社會中的機構作為社會服務的需求方,對雙方之間的供需結構進行研究,分析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對策,以期為高職院校的社會服務發展模式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二、高職院校社會服務的供給實證分析
我們通過訪談的形式,對浙江省多個財經類高職院校的社會服務模式進行了調研,發現各個院校對社會服務普遍較為重視,具體模式從單一化逐漸向多樣化發展。
(一)“引進來”社會服務模式
我們調研的院校中普遍設有校內實訓基地,如“金融保險模擬實驗室”、“會計模擬實訓室”、“證券理財實訓室”、“模擬銀行”、“外匯實訓中心”等。這些實訓基地在日常教學中通常用于訂單式人才培養以及實踐性課程,同時也可為企業、機構提供技術、管理培訓等。這與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定位有密切的關系。通過這類培訓,一方面,學校可了解企業對人才專業素養的具體需求,從需求的角度完善自身的人才培養模式;另一方面,企業也可節約引進培訓人才、建設培訓場所等經費,實現雙方的共贏。
另外,很多高職院校均設有外匯、證券、期貨、銀行從業資格以及國家理財規劃師等考試培訓,且同時也作為資格證書的考點。這對于企業而言,可通過在高職院校的培訓和考證,實現員工綜合素質的提升。隨著企業對崗位專業素養要求的提升,這些資格證書是從業人員所必須持有的。但對于從業人員而言,踏入工作崗位后,需要在專業知識的獲得上得到指導,而高職院校又是進行職業資格證書考前培訓的有力提供者。這也促使了高職院校能在職業資格證書的培訓和考核上提供服務。
(二)“走出去”社會服務模式
高職院校的師資往往具備“雙師素質”,既獲得教師資格,又兼有專業技術職稱及職業資格,或者具有在行業第一線工作經歷。這些教師走進區域社會,進行金融形勢、證券、理財等各類講座,或是進行相關的職業培訓,可提升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使得校內知識和行業技能通過教師的“走出去”實現了外溢效應。
(三)“校企互動”社會服務模式
高職院校普遍通過設立“校外實訓基地”、“專業指導委員會”等方式實現與企業的互動。校外實訓基地是學校利用企業或機構的資源建立的用于培養學生專業技能與職業素質的校外實踐教學場所。專業指導委員會則以專業為單位進行設立,會成員主要由行業專家構成,每年召開1-2次會議,針對學科的人才培養方案設計思路、培養目標、課程設置、課程教學大綱和實踐課教學大綱、校內外實驗實訓基地建設等進行討論并修正,同時提供來自行業的就業人員素質要求信息。通過這些的交流平臺,學校培養的人才更能與人才市場需求對口,而學校也由此能汲取來自行業第一線的信息資源,完善人才培養機制。
除此以外,根據調研結果,高職院校還提供人力資本共享、咨詢服務、技術開發服務、行業標準設立服務等,在供給方面充分發揮了自身優勢。這些高職院校正努力從各方面不斷開拓,其全方位服務體系的建立已見雛形。
三、高職院校社會服務的需求實證分析
高職院校的源起往往基于某些行業或區域發展的要求,具有明顯的行業特征和區域性,因此其社會服務職能也往往具有相類似的特征,主要服務于區域社會。由于我們的供給方選擇的對象為浙江省財經類高職院校,相對應地,我們選擇了同一區域的金融機構作為社會服務的需求方。我們利用2010年“第五屆浙江金融理財博覽會暨第二屆浙江中小企業金融產品展示會”的契機,對參與博覽會的各大銀行、證券公司、期貨公司、基金公司等眾多金融機構進行了調研,以更好地對社會服務的需求方進行分析。為此,我們發放了150份問卷,實際回收有效問卷84份,基本涉及到了所有參展金融機構,從需求的角度對地方高職院校社會服務進行了實證分析。
(一)社會服務的總量性需求
1.社會服務重要性被認可。我們的調研顯示,參展的金融機構對高職院校三大職能重要性的排序中,61.9%的金融機構認為人才培養最為重要,38.1%認為最重要的是社會服務,只有2.38%認為科研最為重要。人才培養占絕對比例,這符合高校辦學之根本。但在科研與社會服務的排序上,不同于以往的是,社會服務的社會重要性遠高于科研,金融機構普遍認為,高職院校社會服務能增加學生的就業機會,能反過來促進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更符合行業要求。
2.社會服務總量需求大。金融機構對高職院校已經提供的社會服務現狀表示非常滿意的僅占2.38%,45.24%的金融機構尚未與高校建立合作平臺,58.33%的金融機構認為高職院校增強社會服務功能非常有必要。由此可見,金融機構對社會服務的需求總量較大。
(二)社會服務的結構性需求
1.社會服務的形式需求。社會服務的形式已實現了多樣化,在已進行過與高職院校合作的金融機構中,采用最多的形式是理論講座,占48.81%;其次是技能培訓,占39.29%;再者分別為崗前培訓、設立行業標準和資格證書考試培訓。但82.14%的金融機構認為眾多形式中最主要的是技能培訓,55.95%認為最主要的是崗前培訓,48.81%認為最主要的是資格證書考試培訓,其次分別是理論講座、設立行業標準、學歷再教育,咨詢服務僅占8.33%。可見,技能培訓是目前最主要的需求形式,這與實際采用的主要形式有所不同。
2.社會服務的潛在需求。除了與行業的合作,67.86%的金融機構認為,社會服務還可以體現在服務社區上,即利用高職院校自身的優勢加大專業知識的宣傳;27.38%的金融機構認為還可以知識下鄉、服務三農;26.19%認為為區域政府經濟發展出謀劃策。由此可見,社會服務的潛在需求空間非常之廣闊,涉及到了金融行業以外的眾多領域。
3.社會服務供給主體的需求。就目前金融機構現有的合作狀況來看,54.76%的金融機構與高校有合作平臺,其合作對象中綜合性大學合作較多,占39.29%;其次是高職院校,占30.95%;再者是本科院校,占26.19%;培訓機構較少,占19.05%。這與綜合性大學功能性全面密切相關,同時也與高職院校的行業特征有關,其明顯的行業性也決定其往往只與某些領域的機構合作,其相應的提供服務的硬件條件和軟件條件也具有行業特征。
四、高職院校社會服務供需矛盾及其原因分析
(一)總量上的供不應求
雖然經過近些年來的發展,高職院校社會服務供給逐步發展,但從我們的調研結果來看,多樣化的社會服務模式并未滿足區域社會發展的需求。與西方發達國家地方高職院校建立的初衷相比,我們的高職院校本身的辦學初衷更為側重于教育而非服務區域經濟社會,這與我們傳統中以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為主的辦學理念有關。
(二)結構上的供需矛盾
1.形式上的矛盾。區域社會需求的主要服務形式與實際采用的主要形式存在著的錯位,這是高校“象牙塔”時代的產物,高職院校在社會服務的提供過程中往往忽略了市場調研,對區域社會的具體需求缺乏認識和了解,這將影響到社會服務職能的進一步發展和完善。
2.主體上的矛盾。區域社會高職院校社會服務需求定位于技能和實踐,以工作為中心;而對本科院校社會服務的定位則側重于理論方面,以知識講座的形式存在。可見,作為供給主體的兩類院校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異,需求方的定位非常清楚。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作為供給主體本身的高校卻對自身的定位并不準確,一味追求“小而全”,忽視了精細化和專業化,這也是導致高職院校社會服務形式錯位的本質原因之一。
(三)缺乏緩解供需矛盾的平臺
社會服務職能的發展與完善是一個供需雙方雙向互動的過程,既需要高職院校本身的思考和改革,也需要區域社會提供需求和建議。但就目前而言,區域社會與高職院校之間缺乏交流平臺,兩者之間沒有統一的共同目標,這是高職院校提供的社會服務尚未能滿足區域社會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兩者之間進行合作的主要障礙所在,是緩解供需矛盾和健全社會服務功能亟需解決的問題。
五、緩解高職院校社會服務供需矛盾的對策
綜上所述,無論是在社會服務的總量上還是結構上,高職院校社會服務社會服務尚存在著結構性矛盾,這將成為高職院校社會服務職能進一步完善的障礙。究其原因,這與傳統教育理念中的重“學”輕“術”,高職院校與政府、企業之間的橫向聯系機制欠缺,缺乏溝通與激勵等原因有關。我們認為要改善這一供需結構的矛盾,需要從專業、院校、政府三方共同努力。
(一)專業需立足于市場
專業在提供社會服務過程中,已經在很大程度上發揮了自身優勢,但僅僅發揮自身優勢還不夠,需要在進行市場調研的前提下,從區域社會本身的需求出發,對現有的社會服務模式進行創新性改革,這是解決社會服務形式錯位最根本的方法,也可使得地方高職院校與區域社會經濟兩者之間形成良性循環,實現雙方的共贏發展。除此之外,專業還需將視野拓展到三農和基層,在原有行業性和區域性的基礎上,增加基層性,從更廣闊的市場角度來重新思考社會服務的形式與范圍。
(二)院校需轉變辦學觀念
首先,院校需調整高職院校的職責體系,重新審視社會服務職能的重要性,加強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三大職能的互動機制。若高職院校單一地側重人才培養或科學研究,容易導致培養的人才、科研的成果與社會實際需求脫軌。社會服務作為高職院校與區域社會的橋梁,是教師與學生開拓視野、豐富實踐經驗的有效途徑,成為人才培養模式不斷改革以及科研方向不斷創新的源動力。
其次,院校需明確定位,高職院校與本科院校在社會服務職能之間存在著區別,高職院校以“術”為主,而非“學”,因此高職院校應充分發揮自身的行業優勢,有針對性地提供職業技術培訓,“小而全”社會服務體系的建立難以體現高職院校的特色和優勢。
最后,院校需強化服務意識。雖然很多高職院校往往隸屬于某些特定的行業機構,但作為高等院校乃至區域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最根本的服務對象是區域社會,而非僅限于機構本身。建立并強化高職院校的區域服務意識,是加強社會服務職能和完善全方位服務體系的內在動力。
(三)地方政府需成為社會服務供需雙方合作的推手
區域經濟主體與高職院校之間的合作普遍缺乏平臺,推動兩者之間建立合作的動力機制尚未形式,除了高職院校強化自我服務意識推進內在動力外,外在動力機制的建立和健全也極為重要,政府正是外在動力機制的重要組成因素。我們認為,一方面,政府可考慮借鑒其他發達國家的發展模式,從法律法規的角度來緩解社會服務供需結構矛盾;另一方面,政府有關部門也可通過搭建各類平臺促進社會服務,推動兩者之間的互惠、互補合作,實現供需雙方共贏模式的持續發展。
注釋:
①根據《中國統計年鑒》2010年數據計算而得。
參考文獻:
科技發明密切了世人的聯系。發動機及其交通工具的發明拉近了世人的腳步距離,音頻視頻工具的發明拉近了聽覺視覺的距離,工農業生產和環境保護技術不斷創新密切世人共生依存關系。但是,盡管人際關系密切了聯系,但由于各種社會的流動因素產生的相對關系變化,使得“一盤散沙”形成社會底層的弱勢群體了。
手機和互聯網的發明與普及,促使世界走向“超連接”,并賦予個人“超級力量”,所以,互聯網凝合“一盤散沙”,使之成為表達訴求的群體力量了。
社會底層的網絡力量一經形成,就顯示了變革社會的訴求力量,再也不像“一盤散沙”那樣俯首聽命了。正如美國的“占領華爾街”網站上公開聲明這場運動是“來自社會底層體制外的人正在推動社會的真正變革。”國際輿論正在評論“占領華爾街”的意義,例如,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一位教授認為,“占領華爾街”是弱勢群體對體制內的社會調節功能感到失望的產物。《華盛頓郵報》稱:“占領華爾街”運動蘊含的進步變革的種子,可能發展成某種極其重大的東西。什么東西?現在還看不太清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文章“2011年全球五大事件”稱:“有人主張,‘占領華爾街’運動缺乏一致的計劃,因此重要性不高。但該運動確實使社會不公問題成為美國舉國辯論的核心問題。‘占領華爾街’運動的口號――‘我們就是那99%’――成為今年的年度流行語。因此,我把‘占領華爾街’運動興起列為今年的第三大年度重要事件。”
顯然,互聯網轉化了“一盤散沙”的渙散力量,凝合了社會底層弱勢群體的力量。正義的呼聲是有穿透力的,平等是社會是否安定的核心問題,網絡力量將顯示弱勢群體變革社會的實力。國際時局證明,若是當政者把社會底層的弱勢群體視為“一盤散沙”,那將招致悲劇命運,而且當政者的權勢也不能再把老百姓壓制成“一盤散沙”了。
關鍵詞:商業銀行;社會責任
中圖分類號:F83 文獻標識碼:A
原標題:提升我國商業銀行社會責任能力的路徑探討
收錄日期:2014年9月9日
一、商業銀行社會責任的概念及特點
商業銀行在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承擔重任,其社會責任的履行,關系到社會方方面面的發展與完善。《中國銀行業金融機構企業社會責任指引》指出,“社會責任”是指銀行業金融機構對政府、股東、商業伙伴、員工、消費者等利益相關者以及為促進社會與環境可持續發展所應當承擔的經濟、法律、道德與慈善責任。
作為現代經濟社會的樞紐,商業銀行具有特殊的組織動員能力,在履行社會責任方面具有以下兩項特點:一是有義務對貸款企業履責情況進行監督。給缺乏社會責任的企業提供貸款,是對其不良行為的支持。商業銀行需將社會責任的理念傳遞給貸款或相關企業,例如把環保、節能和社會責任等納入貸款的準入條件。二是履行社會責任更直接。商業銀行開展的中小企業貸款等業務具備正的社會外部性,也就是說,商業銀行在開展業務的同時,也就是在履行社會責任。
二、商業銀行社會責任缺失原因
(一)社會責任意識淡薄。在市場經濟的背景下,利益已然是企業經營的首要目的。從商業銀行披露的信息來看,社會責任并未被引起戰略重視,社會責任意識較為淡薄。目前,許多商業銀行重點支持回報率高的行業,對公益性事業顧及相對較弱,這根源于其對履行責任的重要性意識不足,社會責任感仍需加強。
(二)承擔形式單一。從商業銀行披露的社會責任報告來看,商業銀行承擔社會責任的形式集中在捐款、助學貸款等,少數銀行會贊助文化教育事業。同時,由于在金融產品的創新開發上存在不足,使現有產品使用率不高,所以銀行又很難通過產品開發來滿足社會各方面的需求,進而承擔起社會責任。
(三)監管機制尚未健全。部分商業銀行難以協調社會責任與自身利益,違背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為謀取高收益,選擇支持高污染、高能耗行業,盲目提供貸款,最終導致部分產業出現發展明顯過熱的局面。同時,由于有些銀行忽視對小微企業和“三農”產業的支持,造成國家宏觀經濟運行中出現冷熱不勻的困境。然而,由于行業內缺乏監管,以上行為便可以肆意妄為。
三、提升商業銀行社會責任能力的路徑
上文所述的社會責任意識淡薄、承擔形式單一以及監管機制尚未健全是目前我國商業銀行在履行社會責任方面能力缺失的主要原因。本文提出以下三項針對性路徑,為我國商業銀行提升自身社會責任承擔能力提供借鑒。
(一)加強文化建設中的社會責任意識。把社會責任作為商業銀行內部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內容,將責任文化貫穿于文化建設的始終。建立體現社會責任內涵的文化價值觀,在員工教育方面,增強其社會責任意識,帶頭積極投入社會公益事業,例如抗震救災、扶貧幫困等。同時,可以通過開展金融知識講解活動,提供一些免費的金融產品來開展社會公益性活動,以此來關心弱勢群體,讓廣大社會公眾分享銀行業發展帶來的碩果。
(二)拓寬履責形式。商業銀行履行社會責任是為了增加普通的社會利益,這里最大的社會利益可理解為可持續發展。作為國家戰略的可持續發展是商業銀行實現自身可持續發展的根本條件。因此,可以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拓寬商業銀行履行社會責任的形式。一是為“三農”政策的實施提供資金支持。資金問題是“三農”政策落實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銀行作為現代經濟社會的樞紐,具有強大的資源配置功能。放低對“三農”相關行業的貸款支持門檻,必然能夠極大地促進“三農”政策的落實;二是為低碳經濟的發展提供資金支持。低碳經濟是為達到社會發展與生態保護和諧的一種經濟發展模式。為低碳經濟提供資金支持即是為環境保護事業提供支持,有利于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三)健全監管機制。首先,可通過完善政策法規來為商業銀行履行社會責任提供依據和保障。例如,可以在相關法律中明確銀行社會責任的要求,細化履行社會責任的路徑,使商業銀行在履行社會責任的過程中更明確行為方式;其次,行業協會可建立適用于商業銀行的社會責任評價指標體系,定期舉行行業內大檢查,對商業銀行進行量化考核,同時建立獎懲機制,進行必要的鼓勵與引導,促使商業銀行自覺、主動地承擔社會責任。
主要參考文獻:
關鍵詞:金融生態;社會信用;區域經濟
金融生態,是各種金融組織為了生存和發展,與其生存環境之間及內部金融組織相互之間在長期的密切聯系和相互作用過程中,通過分工、合作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結構特征,執行一定功能作用的動態平衡系統。任何一種金融生態都是在一定的環境條件下形成的。我們把作用和影響金融生態的這些環境條件稱之為金融生態環境。樹立科學的金融生態觀,重視和加強金融生態環境建設,這是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實現經濟金融和諧發展的必然選擇,是金融業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根本要求。首先,作為現代經濟的核心,只有加強金融生態環境建設,樹立科學的金融發展觀,才能帶動整個金融業的可持續發展;其次,金融業掌握著國家的信貸資源,只有加強金融生態環境建設,才能把自身的微觀經營行為與整個宏觀經濟發展的要求有機結合起來,提高信貸資源配置效率,為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資金支持。目前西部地區金融生態環境雖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從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看,西部地區金融生態環境基礎差,起點低,存在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需要進一步加大力度,推進金融生態環境建設,為西部經濟的發展搭建平臺。
一、完善以法律為基礎的生態調節機制
正如自然生態總是在一定自然環境下形成的,并因而具有不同類型的生態特征一樣,金融生態也是在一定政治、經濟、文化、法制環境下形成的,也具有鮮明的制度結構特征。由于政治、經濟、文化的許多特征是通過法律制度來體現的,因此,法律制度是影響金融生態最直接的、最重要的因素。
完善的金融法律體系是一國金融生態健康發展的保證。目前,針對我國社會信用環境不理想、交易違約嚴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道德風險的狀況,需要盡快修改完善現有的《合同法》、《破產法》、《證券法》等法律,對《刑法》中有關貸款欺詐的規定進行修訂,并進一步提高和改進會計準則,規范和完善社會中介機構的服務行為,促進金融機構會計信息透明化,使金融法規真正對違法違規行為發揮最后的“殺手锏”作用,支持和維護整個金融生態的建設和發展。應以市場原則為基礎,加快出臺有關金融機構破產和存款保險制度的法律,盡快建立起以此為主要內容的生態調節機制。
二、建立良好的社會信用環境
科學推進金融生態環境建設,要努力完善社會信用體系。良好的社會誠信環境是金融生態環境有序運行的前提,社會誠信環境建設水平的高低直接制約著金融生態環境的好壞。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信用環境建設,信用環境正在優化,但尚未徹底好轉,主要表現在:逃廢銀行債務行為時有發生;企業改制時將有效資產剝離,“金蟬脫殼”情況在一定范圍比較普遍;司法對銀行債權的保護力度不夠,銀行維權的法律成本高昂。
建設良好的社會誠信環境,征信公司可以根據金融機構的要求,廣泛收集信息,從而減少金融機構和借款人之間的信息不對稱,使信貸機構能夠更加準確地評價客戶的信用狀況,更有針對性地發放貸款和科學定價,減少逆向選擇問題,最大限度地避免信用風險的發生。征信體系大量的信息還可以成為提高金融機構經營決策水平的重要分析基礎。金融機構通過對征信數據的深入挖掘,可以發現最有市場價值的客戶群體以及不同客戶群的增長變化情況,從而進行有效的市場細分和定位。目前,人民銀行繼企業信貸登記咨詢系統后,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也已實現全國聯網查詢,這不僅有利于實現全社會信用信息資源的共享,而且有利于商業銀行及時全面了解掌握客戶信用狀況,防范信貸風險。要加快誠信法制建設,盡快出臺征信管理、信息披露等法規,完善社會信用征集與評價體系,加大對失信行為的懲戒力度,強化中介機構及人員的責任追究及懲罰制度,提高中介機構的信用,使中介機構成為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市場主體。
三、地方政府要發揮核心領導作用
金融生態環境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財政、稅務、工商、公檢法、新聞宣傳、人民銀行、金融監管和金融機構等部門,這就決定了加強金融生態建設需要各部門甚至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必須充分發揮地方政府的領導和推動作用。地方政府要前瞻性地認識到資金按市場原則流動在市場經濟日益深入發展形勢下的客觀必然性,高度重視改善金融生態環境對增加信貸投入、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意義,把爭取金融支持的重點放在主動地、超前性地改善金融生態環境上,形成資金聚集的“洼地效應”。
地方政府應當做好以下工作:首先,加強宣傳,營造全社會建設良好金融生態的積極氛圍。通過有效宣傳,提高社會公眾對金融生態環境的認知度,爭取社會各方對金融生態環境建設的支持;其次,政府應當著力改善自身行政和工作作風,為金融業發展創造公平、公正的環境。政府應當堅持依法行政,打造“誠信政府”,結合地方金融生態建設實際,清理、廢除過去不利于金融業發展的各種規章、制度,尊重地方金融機構的依法自主經營權,減少地方保護主義對金融活動的直接和間接干預,形成建設良好金融生態環境的合力;再次,加強政府、企業與金融機構之間的信息交流。政府應成立有關改善金融生態環境的委員會,統籌吸納銀行、企業、社會各界意見及建議,制定金融生態建設的規劃、目標、任務、程序,在作出經濟決策時也要充分聽取委員會的意見,及時向金融機構通報本地區在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的重大政策、規定。
四、人民銀行要提高履責能力和水平
首先,要發揮中央銀行的信息優勢,加強對地方金融生態環境的調研和評估。其次,要加強與地方政府、地方法院和有關部門的溝通,會同金融監管部門及時向有關方面反映區域金融生態環境存在的突出問題,協同開展區域金融生態環境的保護和整治工作,使貨幣政策與產業政策協調發揮作用。再次,加強貨幣政策傳導,正確引導信貸投向。基層人民銀行應當加大央行“窗口”指導力度,對新出臺的重要金融政策都應結合轄區經濟發展狀況,有針對性的提出相應的落實措施。以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為方向,切實加強和改善政策引導和窗口指導,搭建合作信息平臺,真正建立和完善貨幣政策傳導的協調溝通機制;最后,加大對重點項目、中小企業、民營經濟和“三農”的資金支持力度,提高金融服務水平。
五、金融機構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
高銳:關于西部地區推進金融生態環境建設的思考在金融生態鏈中,商業銀行居于中心地位。實踐證明,金融生態環境的好壞直接關系到貸款風險的大小和新增不良貸款的比例,金融生態環境對于商業銀行發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商業銀行重視和共創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既有助于商業銀行樹立并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可持續發展;又有助于商業銀行發現新的利潤增長點和風險點,及早采取措施或搶占市場,或規避風險;還有助于商業銀行準確把握并正確運用金融運行規律,實現銀行業持續健康穩定發展目標。
金融企業應充分認識構建良好金融生態的極端重要性和緊迫性,增強工作的主動性、自覺性。首先,金融企業要樹立金融和經濟和諧發展的基本理念,正確把握和認真貫徹執行國家的宏觀調控政策,要按照區別對待、有保有壓的原則,繼續加大信貸支持力度,促進地方經濟更快更好的發展,在支持經濟發展中改善金融生態。其次,要加強與政府各部門、客戶等的溝通,協調,處理好各方關系,為自身發展營造良好的外部關系。積極配合人民銀行推進企業和個人征信系統建設,促進同業信息共享,主動向人民銀行和金融監管部門報告地區金融生態環境存在的問題,爭取政策支持。再次,要擯棄陳舊落后的觀念,努力增強金融服務意識,進行深入細致的調查和研究,主動地去營銷貸款。既要積極地支持新產業、新技術、新產品的成長和發展,還要繼續支持正走出困境的企業,把金融生態建設落到實處,為經濟金融事業的繁榮和發展服務。超級秘書網:
參考文獻:
[1]許諾金.論我國的金融生態問題[J].金融研究,2005,(11).
[2]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湖北監管局課題組.湖北經濟金融協調發展問題研究[J].金融研究,2006,(03).
[3]林永軍.金融生態建設:一個基于系統論的分析[J].金融研究,2005,(08).
一、商業銀行金融產品創新的必要性
商業銀行作為我國現代社會發展的一部分,在社會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隨著人們生活觀念的轉變,人們投資熱情的高漲,對金融產品的需求越來越大,這樣的背景下,金融產品想要長足的發展就需要創新。此外,隨著利率市場化的發展以及互聯網金融的出現,金融市場競爭愈加激烈,也促使了金融產品的創新。對于商業銀行而言,金融產品的創新已成為必然,商業銀行只有認識到當前社會的發展形勢,才能不斷創新金融產品,獲得更多的客戶,才能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更好地?l展。
二、商業銀行金融產品創新存在的問題
(一)觀念落后
就目前來看,商業銀行在金融產品創新過程中過多的追求規模,而忽略了實際效益,認為大量的創新金融產品就能夠獲得效益,獲得市場,在創新過程中沒有以客戶為中心來進行產品創新,銀行所推出的金融產品難以滿足客戶的多樣化需求。同時,銀行所推出的金融產品不具備前景性,很難吸引客戶以及消費者的眼球,不能為客戶提供所需的服務
(二)金融產品創新風險意識較低
風險問題是商業銀行永恒的主題,但是就目前來看,雖然商業銀行認識到了金融產品創新的重要性,但是商業銀行金融產品創新還處于摸索階段,銀行在進行產品創新的時候往往會忽略市場因素,產品的創新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使得金融產品創新面臨著較大的風險。再加上金融產品創新機制的不完善,使得金融產品創新存在著許多潛在的風險。
(三)創新機制的不完整
據調查我國目前商業銀行的金融產品創新制度和體系建立中明顯不足。商業銀行在進行金融產品創新時一般以支行的銀行網點作為主要的銷售地點,但是對支行的管理和銷售流程均未做出任何的明文規定,如果對其創新機制未建立起良好的管理,勢必會產生不適應市場需求的現象,因此在金融產品創新過程中,必須嚴格建立起創新制度,為產品的創新提供有力的保障。
三、商業銀行金融產品創新策略
(一)觀念的創新
由于金融環境的變化,對商業銀行金融產品創新觀念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要想更好地發展下去,商業銀行就必須緊跟時展步伐,徹底擺脫傳統的觀念的束縛。傳統的觀念下,銀行一直追求量化,追求經濟效益,忽略產品的后續服務。而在金融產品創新中,銀行就必須立足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管理理念,要強化服務理念,要帶給客戶全方面的服務。同時,改變高資本占用型的經營模式,改變過度依賴批發性信貸業務的狀況,始終把質量作為首要,把效益作為目標,把管理作為基礎,把發展和創新作為前進的動力,從而推動商業銀行的更好發展。
(二)強化風險管理
在商業銀行金融產品創新過程中,風險問題的存在嚴重阻礙了金融產品前進的方向。因此要想推動商業銀行金融產品創新發展,商業銀行就必須強化風險管理工作,要將風險管理貫穿于金融產品創新過程中去,建立全面的風險管理機制,在產品創新過程中要立足市場,做好風險評估工作,降低金融產品的風險。
(三)樹立品牌戰略
隨著金融市場的快速發展,金融產品品牌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在商業銀行金融產品創新道路上,商業銀行應當認識到品牌戰略的重要性,樹立品牌意識,積極的走品牌道路。在品牌化道路中,商業銀行應當結合緊跟時展的步伐,立足市場,深入市場,做好市場分析,不斷創新,堅持“以體為本,多種經營”的方針,堅持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結合,開展多種經營,從而建立屬于商業銀行自身的金融產品品牌。
(四)加大創新人才的培養
在商業銀行金融產品創新中,人才有著重大作用,創新型人才可以更好地引導金融產品的創新,推動商業銀行的更好發展。因此,商業銀行應當加強創新型人才的培養。一方面,要加強現階段創新人才的培養,不斷強化金融人才創新能力的培養,另一方面,要安排優秀的人才出國深造,學習國外先進的經營理念和方法,從而為商業銀行金融產品的創新培養更多的人才。
(五)加大互聯網金融產品的開發
在現代社會里,互聯網金融的出現已成為必然,互聯網金融促進了金融模式的轉變,為商業銀行帶來了巨大的機遇。在互聯網普及的環境下,人們投資理財的方式、途徑越來越多,在這樣的背景下,商業銀行金融產品的創新應結合互聯網,要積極的加大互聯網金融產品的開發,不斷提高產品多樣性,進而滿足客戶的需求。
[關鍵詞]金融監管 問題 對策
金融監管主體利用各種監管方法和手段,主動干預,控制監管對象的活動以實現其監管目的活動即為金融監管。金融監管對金融業的穩定健康發展形成良性循環及維護社會穩定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一、金融監管對金融業健康發展和社會穩定的意義
金融監管是保證金融業有序競爭和穩定發展的前提。良好的金融秩序是金融業健康發展的前提,公平競爭是金融高效率的重要條件。金融業及高負債和高風險與一身。金融業的起伏波動將會影響到整個國民經濟的運行和發展。一旦有風險發生就會帶來非常嚴重的后果。而金融監管是金融業良好發展和規避風險的保證。金融業,現代經濟的命脈,與國民經濟緊密相連。而金融業的穩定直接關系國民經濟的發展,關系到社會的穩定。因此金融監管是重中之重,加強金融監管勢在必行。有效的金融監管可以保障公眾的利益,保障債權人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可以防止金融機構利用信息優勢轉嫁風險而對社會造成損失。
二、我國金融監管體系存在的問題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國實行現代化的金融監管體系的時間較短,只有很短的幾年的時間,雖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問題依然有很多。
1.金融監管立法滯后,金融法律框架不完善。⑴ 我國的金融立法不夠完善,可以說在很多重要的領域還處于法律真空狀態,這使得在金融電子化,網絡化迅速發展的今天,以有形金融為主要調節和監管對象的傳統的金融法律規范受到嚴峻的沖擊和挑戰。⑵ 很多法律條文的實施缺乏實際的實施細則導致實際可操作性差,例如1995年后的“四法一規定”和其他很多種類的監管法規。而且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許多在當時發揮著重要作用的法律條文在現在已經不能夠適應社會的需求了,應當作出補充和修改。⑶ 對于金融機構如何退出金融市場的問題沒有相應的健全的法律規范,沒有科學的有效的監管體系和措施,造成了很多問題的出現。
2.金融監管重心不合理。作為金融監管的兩個方面,外部監管和內部監管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哪一個方面都不能松懈,而現實中,往往只看到外部監管的重要性,并對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卻沒收到預想的效果。因而抓好內部監管平衡監管中心,應成為當前金融監管的重點問題。而金融內部監管又包括金融機構內部的法人治理結構及內控制度,因此做好金融監管工作的基礎就是抓好企業的法人治理結構和內控制度,建立健全金融機構的自我約束機制和自我發展機制。只有把內外部監管同時抓好,才能夠保證金融業的健康穩定持續的發展。
3.市場退出機制有待建立。當前,金融機構的市場退出主要有兩種方式,即撤銷和破產。但其配套機制卻相當欠缺甚至完全沒有,這樣以來就要完全依靠政府和央行采取行政性手段去解決,因此大量資金需要投入,而且也帶來了一些不安定因素,對金融市場和社會形成潛在的危機,因此建立金融機構市場退出機制并完善其配套機制包括存款保險制度,關閉破產程序等以迫在眉睫,只有這樣才能防范金融業的潛在風險和危機,維護社會穩定和保障存款人及社會公眾的利益。形成公平競爭和諧發展的市場局面。
4.監管人員素質有待提高。首先,數量不足是監管人員的主要問題,這使得監管的空間有限及監管的力度不夠,造成很多方面的監管空缺,使得不法分子有機可乘。再就是監管人員的職業素質不高,那些諳熟現代金融監管知識和理論,通曉相關法律法規又熟悉金融業務,了解國際慣常做法的從業人員非常稀少。
三、完善我國金融監管體系的策略
1.完善金融監管法規。
首先,應該以現今社會的需求來重新審視四法一規定,經濟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全球經濟的迅猛發展都決定了制定全新金融監管法律的必要性。因此,首先應該在原有法律的基礎上修改不合時宜的條文和缺乏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規范,其次,完善補充相關法律條文,再次,對實施細則做全面修改,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和更加實際的意義。對于以后的立法應當抓住重點環節,即對市場準入和業務范圍的相關法律規范的建立要加強和完善。及完善金融市場退出機制及相關配套機制,再有與世界接軌,重視高科技的法律規范的研究。
2.明確金融監管目標。
《中國人民銀行法》第一條和第三十條分別規定了我國金融監管的目的,即:“保證國家貨幣政策的正確制定和執行,建立和完善中央銀行宏觀調控體系,加強對金融業的監督管理”,“維護金融業的合法、穩健運行。” 《商業銀行法》第一條開宗明義明確本法的目的是“為了保護商業銀行、存款人和其他客戶的合法權益,規范商業銀行的行為,提高信貸資產質量,加強監督管理,保障商業銀行的穩健運行,維護金融秩序,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從這些條文中可以看出,我國金融監管目標的制定不夠明朗和確定,也不夠全面和仔細,因此這使得金融監管機構對金融監管的目標缺乏統一的認識,在實際工作中就往往會出現監管不到位,或者根本找不出問題的所在,造成監管失效。現階段,監管仍是貨幣政策的重要保證,但銀行貨幣政策又難以發揮其作用,銀行監管既要明確為貨幣政策服務又要區分貨幣政策目標,而且在實際工作中又要確保國家的金融和貨幣政策得以有效實施。因此,對諸如提升效率減少風險,保障存款人的利益等實際問題沒有足夠的重視。因此制定相關政策應明確其目的,目標單一,這樣在實際實施時才會減少不必要的麻煩,出現顧此失彼的現象。
3.完善金融監管操作。
要完善金融監管操作必須做到以下幾點:1金融機構市場準入標準要量化統一。這要求弄清楚銀行的業務量,銀行數量和經濟發展規模之間的關系。對區域內的銀行分布及數量和業務量有清楚的認識,確定區域內的金融機構結構及業務范圍,確保適度的競爭。規避風險。2 建立金融機構非現場監管體系。建立統一科學的報表體系,通過報表可以全面準確及時有效的反應當前的金融機構的狀況,包括經營情況和風險情況。研發先進科學的報表分析軟件。建立的比例分析體系能夠準確反應銀行的相關狀況,像資產負債,運營狀況,資產質量,流動性,盈利性等。非現場檢查要及時。及時檢查,連續跟蹤,關注預警機制,發現潛在危機,及時化解危機。3對于內控評級機制的建立要符合我國實際。借鑒他國經驗,完善銀行內控評級制度。規范現場管理機制。
4.提高監管人員素質。
首先,要從思想上改變對監管人員素質重要性的認識,要有金融競爭的本質是人才競爭的觀念。在經濟發展的全新時代,面對著國際的強大競爭和高科技迅速發展的狀況,這些不僅要求從業人員具有相關的知識熟悉相關的法律,還要求其具有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和對新技術新知識的持續不斷的學習的能力。及良好的心理素質和果斷處理危機的能力。
其次,改變傳統的論資排輩的用人觀點,借鑒國際通行準則,按照人才市場規則,建立一套能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用人體制。
最后,重視現有領導隊伍的培訓,要扎實有序,逐步培訓,要方法得當,做好長期作戰的準備。對培訓人員的選拔要嚴格要求,建立一支高素質的金融監管領導隊伍是非常重要的,它是金融市場穩定良好發展的保證也是國家各項金融政策實施的保證。
參考文獻:
[1]肖曼,魯彥君.淺談我國金融監管現狀及改革措施.法制與經濟,2010(4):93
[關鍵詞]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社會責任
[中圖分類號]F830.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2880(2011)02-0132-02
金融體系作為經濟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與社會責任存在互動的關系。金融體系競爭力為社會責任奠定了物質基礎,社會責任為我國商業銀行的健康、全面、持續發展提供倫理保障。一方面富有競爭力的金融體系能夠為社會責任的履行提供經濟實力;另一方面,社會責任對公民和企業在經濟生活中過分追求經濟效益的行為加以約束,有利于幫助社會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我國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的發展需要社會責任的支持,高度的社會責任能為金融體系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
一、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與社會責任的基本含義
(一)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的基本含義
“核心競爭力”的概念是由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在1990年首次提出,是指企業獨具的、支撐企業持續性競爭優勢的核心能力,它是企業長期形成的、蘊涵于企業內質中,并使企業在長時間內在競爭環境中獲得主動的核心能力。而商業銀行作為經營貨幣的特殊企業,其核心競爭力既保留了一般意義上核心競爭力的本質和特征,又有著自己的特殊性。一般而言,銀行的核心競爭力是某一銀行與其他銀行相比所具有的能夠提供更好服務和獲取更多財富的綜合能力。或者從客戶的角度來說,核心競爭力是商業銀行使客戶得到真正好于、高于競爭對手的不可替代的金融服務與價值的能力。商業銀行的核心競爭力是決定商業銀行能否長期生存下去的關鍵因素,它是蘊藏銀行這一特殊企業所擁有的有形的物資資源和無形的規則資源背后的一種能力,是商業銀行長期與競爭對手在競爭中更富成效地從事經營活動和解決各種難題的能力。但是我國商業銀行起步較晚,發展時間較短,歷史包袱沉重等現象,使商業銀行在核心競爭力中存在很多問題。
(二)商業銀行社會責任的基本含義
商業銀行的社會責任主要指商業銀行對其利益相關者所承擔的經濟、法律、道德和慈善等方面的責任,履行社會責任是現代商業銀行成熟的標志,也是完善商業銀行公司治理機制的重要舉措。我國商業銀行在履行社會責任方面與國外商業銀行相比還有很大差距,主要體現在社會責任觀念淡薄、相關管理目標缺乏、支持慈善事業力度不夠、員工勞動保護措施不力、誠信競爭原則不足等方面(曹涌濤、王建萍,2008)。我國商業銀行應樹立承擔社會責任的新理念,熱心社會公益事業并協助履行政府的公共事業政策,這既符合股東群體的合理期待,也會贏得社會公眾的廣泛認可,有利于銀行的長遠發展,最終實現股東利益與社會公益雙贏。
二、影響我國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的因素
進入后經濟危機時代,金融業的競爭壓力因各種因素日益加大,我國商業銀行仍然面臨不良資產長期居高不下、資本金嚴重不足、金融案件頻繁發生等內外交困的狀況,傳統管理體制的束縛依舊存在,業務產品創新、信息化等技術因素和經營理念、組織架構業務流程、治理結構、人力資源等管理因素阻礙了其核心競爭力的發揮。在風險管理方面,我國商業銀行不同程度地存在風險控制能力較差,風險承擔主體不明確,風險管理制度建設落后,人才匱乏,導致商業銀行整體風險控制意識和能力較差;在發展戰略方面,我國商業銀行不同程度存在自身定位與發展戰略不明確,國際化程度低,業務模式和營運模式不能滿足銀行自身發展需要的問題,商業銀行的持續發展能力明顯不足;在產品與服務方面,我國商業銀行產品與服務創新不足,中間業務規模效應難以突出,利差收入仍是中資銀行的主要收益來源,面向機構的中間業務和面向個人客戶的零售業務在整體收入中很難達到主導地位;在市場影響力方面,目前,商業銀行對自身影響力有一定關注,開始履行一定的社會責任,但離真正的合格的有影響的市場主體還存在較大的差距。
三、提升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的路徑選擇
隨著“赤道原則”的設立,商業銀行的社會責任開始被國際社會重視。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正在成為越來越多銀行企業的共同戰略選擇。這是因為一方面商業銀行加大社會責任的投入,有助于打造品牌和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商業銀行以積極的姿態主動承擔起對社會、環境、員工等相關利益者的責任,不僅可以提升員工的認同感,也有利于培育良好的企業文化和品牌形象。另一方面商業銀行增大社會責任的投入,不僅可以促進社會福利的健全和發展,而且有助于降低自身經營過程中潛在的風險和成本,獲得“社會穩定溢價”,從而增加企業的利潤,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
(一)提升核心競爭力的保障:加強風險管理能力
商業銀行的社會責任從自身微觀層面就是加強內部風險管理,確保商業銀行穩健經營,外部層面就是處理好對債權人、債務人以及政府等多方利益關系人的責任。同時鑒于金融機構的高風險性,商業銀行的核心競爭力必須嚴格建立在風險管理的基礎之上,必須把控制風險能力作為核心競爭力的前提條件。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銀行核心競爭力有著穩固的基礎。作為經營風險的特殊企業,銀行對社會經濟影響十分巨大,歷史上的每次經濟危機和波動都與商業銀行的推波助瀾高度相關。商業銀行風險控制的好壞對社會經濟發展有著最為直接的影響。銀行一旦倒閉,不僅自身是受害者,社會公眾將失去存款,喪失信心,企業營運資金鏈也將斷裂,社會經濟發展將受到嚴重破壞。因此,商業銀行對整個國民經濟和社會的責任特別重大,增強社會責任意識,加強風險管理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風險管理關乎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的決定性因素,商業銀行必須自上而下,逐漸形成風險管理文化理念,提高對風險管理重要性的認識,并采用先進風險管理技術,提高風險計量水平,進行科學的風險管理。
(二)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關鍵:信貸業務
金融企業關鍵的社會責任作用之一就是引導信貸資源高效配置,不能單純地以市場為導向,以利益最大化為原則。信貸業務不僅是商業銀行的主要業務也是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空間較大的一個關鍵層面。通過信貸業務提升其核心競爭力的具體路徑有以下幾個方面:
1.綠色信貸
目前綠色信貸已經是國際潮流。截至2006年11月,包括花旗、渣打、匯豐在內的至少43家大型跨國銀行明確實行“赤道原則”,在貸款和項目資助中強調企業的環境和社會責任。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美國和歐盟的進出口銀行都已經把環境因素納入貸款、投資和風險評估程序。國際經驗證明,越來越多的政府和國際組織傾向于運用經濟杠桿來引導環保。作為金融企業的綠色信貸社會責任,應按照經濟和社會發展,支持環保型、低能耗型企業的發展,通過信貸等金融工具支持客戶節約能源、保護環境,如對城市污水治理領域、清潔能源領域、廢舊循環經濟領域等進行信貸支持。目前碳金融的興起,正是與綠色信貸相輔相成,是商業銀行踐行綠色信貸理念很好的突破口。
2.紅色信貸
綠色信貸針對的是環境問題,而紅色信貸則以紅色為血液,指金融企業的信貸資金流向除了大企業之外,還應滿足不同市場主體的需求,對一些資金稀缺部門、私營企業、農戶、貧困學生、個人創業者等應提供安全有效的信貸資金,對于這些主體而言,這些信貸資金就好似血液一樣能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副所長杜曉山指出,“中國金融界存在兩個錯誤認識:小額信貸是一次性發放,沒有持續的資金供應;經濟實力強的金融機構擔心小額貸款發放成本高,營業風險大,窮人借貸不還。其實國際上對講信譽顧客的小額信貸發放都是持續的、循環的。而按照世界上先進的理念,沒有不好的客戶只有不好的機構,真正的窮人最有信用,因為他們珍惜來之不易的機會”。
(三)提升核心競爭力的支撐:加快金融創新
金融創新是指商業銀行在金融工具、金融業務、組織結構等方面進行的創造性變革和開發活動。商業銀行的發展實際上就是金融創新的過程,持續的金融創新引起商業銀行經營觀念、方法和制度的巨大變革,也促使商業銀行不斷提高管理水平并逐漸拓展業務空間,可以說金融創新是培育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途徑。在全球銀行業競爭日趨激烈、傳統利潤空間不斷縮小的情況下,金融創新直接關系到商業銀行的生存與發展。實際上,一個普遍的共識就是,金融創新被廣泛濫用于從事投機和不負責任轉嫁“有毒資產”。不良資產的風險是導致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根源。金融創新突破了金融產品供給的障礙和大量風險累積以及跨國界轉移增加了全球金融體系之間相互聯系,這些因素增加了系統的復雜性和脆弱性。金融創新原本是為更有效地管理市場風險,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的手段,但在金融危機中,金融創新成為被華爾街濫用來掩蓋有毒資產、轉移風險和追逐暴利的手段。金融危機不僅讓消費者蒙受了巨大的經濟損失,也給全球經濟帶來毀滅性災難,相對于實體經濟領域產品質量事件及環境污染事件危害更大且更持久。因此在金融創新方面的社會責任就更應受到足夠的關注,應從社會責任的角度去考慮金融創新的有效方式及不危害他人利益的新型途徑。
從經濟學、倫理學、法學的角度來看,商業銀行都應承擔道德上的義務和責任。商業銀行要可持續發展必須關注其經濟行為對社會的影響;基于權利、義務與責任一致的基本社會法則和商業銀行與社會的緊密聯系,商業銀行也必須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因此,商業銀行主動加強企業社會責任意識是順應商業銀行、社會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應有選擇,也是提高自身核心競爭力、應對行業挑戰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曹涌濤,王建萍.論商業銀行的社會責任[J].金融論壇,2008(7):53-58.
關鍵詞:海峽西岸經濟區;銀行業;發展繁榮;金融創新
引言
在區域經濟合作迅猛發展以及經貿往來日益頻繁的新形勢下,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戰略思想對我國經濟發展越發重要。福建省依托自身所具有的連接港澳臺以及長三角和珠三角的區位優勢,在連接這兩個經濟最發達、最活躍的地區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1]。又加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區域經濟的發展繁榮與銀行業有著較大的聯系,銀行業既能夠為所在區域的經濟發展起到保護、扶持的作用,又能為所在區域提供創造財富、制造財富的機會。十七大的召開將“發展海西”寫入了工作報告中,因此,地處海峽西岸的銀行業必須切實注重外在環境對自己的影響,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來提高、完善和優化自己,從而實現以銀行業的發展繁榮帶動所在區域的發展繁榮這一最終目的。
1 海西區銀行業的發展現狀
在福建省,中小企業日益成為推動海西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對中小企業的發展的支持和推進已經成為促進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的重要內容。中央支持小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以及中國銀監會《銀行開展小企業貸款業務指導意見》[2]的出臺,使福建省銀監局等機構大力與地方政府合作,努力打造完善的小企業融資保障措施和營造環境條件,以此來提高中小企業金融服務的發展水平。
目前,福建省銀行業的小企業金融服務已經取得了三個階段性的成果:一是小企業貸款業務的開展對各個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影響的重要性越來越被發覺和重視;二是小企業貸款業務的發展和經營管理的能力日益得到了完善和提高;三是適用于小企業的金融產品有創新性。
2 發展中的海西區銀行業存在的問題
2.1 信貸投向過于集中
從信貸投向的時間限制的區域分布來看,信貸資金來源的短期化與信貸投向的中長期化存在較大矛盾,且貸款投向地主要是集中在諸如沿海等發達地區和城市,而其他欠發達的地區或城市貸款數就比較低,出現了嚴重傾斜的局面。
2.2 企業融資效率低
目前的企業,不管處于何種階段,都以銀行信貸作為其融資的主要手段,這往往會造成企業的融資效率過低的現象;一些依賴銀行貸款生存和發展的企業有的目前尚未走出困境,從而導致銀行形成了大量的不良資產,這就使得銀行走向高風險的懸崖。
2.3 經濟結構的不合理導致信貸投入力度低
從目前來看,福建省的工業增加值有一半左右是來自小企業的;高新技術產業整體的技術水平還不高;地方名牌產品少;現代農業生產的比重低。經濟結構的調整改革進度緩慢,部分傳統產業進入了夕陽時期,而新興產業又未形成較大的規模,這就直接制約了福建省銀行的信貸投入。
2.4 社會的信用度不高
一些企業因為信用度不高,信用觀念淡薄,從而損害了金融機構的合法權益;一些企業主因無法償還貸款,而棄債而逃,導致銀行出現了嚴重的虧空現象。正是由于社會的信用度不高,使得銀行的貸款無法及時收回,甚至無法收回,直接導致了銀行業不良資產的不斷增加。
2.5 銀行業部分從業人員的水平不高
一些從業人員,尤其是處在一線的工作人員因為其工作效率低、業務水平不高,這樣往往會導致金融服務的進展較慢,業務辦理過程冗長,造成客戶的“流失”,無法適應市場的需求和發展[4]。
3 推動海西區銀行業繁榮發展的對策
3.1 全力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搭建中小企業的融資平臺
海峽西岸經濟區的經濟外向度高、中小企業多,因此銀行業要以建設發展海峽西岸經濟區為契機,全力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搭建中小企業融資服務平臺。銀行業應將貸款投向信用評級較好的中小企業,銀行業還可將一些生產名優、特優產品的企業設為信貸重點幫扶對象,以此來促進其發展[3]。
3.2 加大金融創新力度、擴大金融對外開放
銀行業可以在傳統的信貸業務的基礎上開發出新的金融品種,探索新的信貸方式。開拓中間業務,擴大租賃、、投資理財等中間業務的市場份額;加快票據市場的發展,積極開展票據轉貼現、回購等新業務,加快票據貼現、再貼現利率的改革,以適應經濟高速、穩固、健康的發展[5]。
3.3 加強閩臺的金融服務合作
福建省銀行業應積極爭取與臺灣深化金融合作的政策空間,針對新臺幣使用范圍日益擴大的實際情況可以適當地擴大受理新臺幣兌出業務的地域和機構的范圍。可以通過建立兩岸金融合作試驗區來摸索解除兩岸金融合作技術性障礙的途徑。
3.4 加強對銀行業信息化的建設
發達國家的信息系統使用面廣、設備先進、功能齊全、服務完善、自動化程度高等優點是值得海峽西岸經濟區銀行業學習和借鑒的,先進的信息化建設能為其在保證銀行本身的戰略和經營目標的前提下,實現風險和收益的有效平衡[6]。
3.5 規范金融秩序、改善信用環境
要打擊各種非法的金融活動。要加強金融監管,營造有序、健康的經營環境,防范和降低金融風險,努力地提高金融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更好地發揮起銀行業對海峽西岸經濟區繁榮發展的支持作用。
參考文獻:
[1]鐘岷源.撫脈福建[M].廣州:南方日報出版社,2006:18.
[2]福建省人民政府.福建省人民政府關于促進海峽西岸金融業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J].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報,2007,(18).
[3]延紅梅.排隊問題反映出支付結算服務的不足[J].中國金融,2007,(14):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