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體育運動技能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初中學生運動技能終身體育
一、問卷調查
通過問卷方式了解學生掌握基本運動技能的途徑
問卷對象 發放問卷 收回問卷
7—9年級學生 500份 450份
題目歸類 對運動技能的認識及掌握情況
學生通常學習掌握運動技能的方法途徑
學生最想通過何種方式掌握運動技能
二、調查結果
1、學生掌握基本運動知識和技能情況
情況 比例 項目
自己不掌握任何運動技能 8.8%
能熟練掌握一種或多種專項運動技能 18.7% 籃球、足球、輪滑、乒乓球等
對運動技能的了解僅限于體育課上的一些測驗項目 23.4% 體育課的項目
掌握一定的大眾運動項目技能 49.1% 跳繩、踢毽子等
通過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大多數學生雖然能掌握一定的運動技能,但在運動項目上有一定的局限性,活動開展很單調,對技術要求較強的項目僅限于了解,運動技能的掌握不系統,不專業,不標準,導致學生困惑不解,徘徊不前。
2、學生掌握運動技能的主要途徑
主要途徑 比例
跟家長學習、在社區活動、自學等方法掌握的運動技能。 6.9%
通過各種媒體(網絡、電視等)學習的運動技能 12.5%
通過業余體育訓練和興趣特長班學習的運動技能 15%
過學校體育教學掌握了較多的運動技能 6.9%
通過以上數據表明:多數學生認為體育課上能學到一定的運動技能,而業余體育訓練只針對一小部分身體素質較好的學生,我們很高興的看到一些學生已經開始學會利用媒體、網絡等各種資源學習訓練。另外,全民健身活動的開展,社區健身器材的利用、體育活動的增加也為中學生提供了更多的掌握運動技能的機會。
3、學生最想通過何種途徑掌握運動技能
學生最想的途徑 比例
希望通過其他途徑自學 3%
通過媒體學習運動技能 8.2%
通過各種特長興趣班學習運動技能 15%
通過體育課學習運動技能 73.8%
通過以上數據我們可以看出,學生普遍認為在體育課上學習運動技能是最有針對性、最有效的,一部分有特長的學生希望在特長班里有所提高,由于初中學生的學習壓力較大業余時間少,以及鑒別理解能力有局限,只有少數學生愿意通過媒體學習運動技能,還有個別學生認為自己通過自學就能獲得運動技能。
三、結論
通過以上的調查結果我們很明顯的看出,學校體育課的教學是學生獲得運動技能的最主要途徑。體育與其他學科一樣,其學科價值主要體現在使學生學會本學科的知識和技能上。體育學科的重點應該是“體育實踐能力的培養”,其中最重要的要素就是運動技能的掌握。我們的體育教學模式、教學過程、教學方法、教學評價等都是以運動技能教學為基礎,而其他目標,如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的實現也都依托于這個基本要素。因此,學校體育教學也是中學生掌握運動技能的最有效途徑。
在現代社會中,沒有任何個人能夠擁有他所需的全部體育與健康資源,更沒有人能夠在學校期間就了解他一生所需要的全部體育與健康資源。學校不可能、也沒有必要一一讓學生去了解這些資源,但可以幫助學生學會獲取資源的途徑和方法。認識和了解體育與健康資源對自己生活的重要意義,獲取體育與健康資源的途徑和方法,并以適當的方式去學習和運用這些方法。這樣,對于青少年形成終身體育鍛煉的思想意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4、實施建議
4.1、重視需求。體育教學中,確定運動技能領域各水平學段的具體教材內容時應充分考慮絕大部分學生的需要、興趣和接受能力。應盡量多地給學生運動技能的練習時間,教師可在學生的練習過程中進行指導。在進行運動技能的教學時應關注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不能偏廢任一課程資源,特別要注意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校制宜、因人制宜地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要注意將一些新興的、有趣的運動項目引入體育課堂教學。
4.2、激發興趣。體育教師在指導和組織學生進行體育活動時,應注意充分地挖掘學生對運動的內在樂趣,無論是講解、示范和組織教學,都要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參與運動的積極性,讓學生在運動中能充分表現出自己的運動才能,感受到參加運動對自己體質增強的實效,從而激發對體育運動的喜愛。
在學習體育的動作技巧之時,常常會用到已有的知識以及身體的機能,也就是說,在學習新的動作技巧時,學生就會分析原先以后的知識和新學的知識,然后選擇性的學習是否需要掌握新技巧.因此,學生在挑選學習技巧的時候,其腦部就會將原先已學的運動技巧和目前要學的運動技巧之間進行對比分析.如若分析得到新技巧和以往學過的技巧其動作模式幾乎相同,那么大腦就會自動提取學過的動作技巧提取出來,以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新技巧的學習方法.在體育舞蹈教學過程中,這種形式的存在能夠幫助學生和老師加快教學的進度以及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運動技能的種類多樣化,但就遷移方式而進行分類的話,主要有正遷移與負遷移這兩種.正遷移主要是能夠通過提取已知的運動技巧,幫助加快掌握新運動技巧.這種方法通常能夠幫助學生對于多種運動技巧之間的相互掌握,同時加快了新運動技巧的學習,也幫助學生在牢記已知運動技巧的同時增添多種技巧的掌握.因此,已知運動技巧和新運動技巧之間相輔相成,互相促進,互相幫助.在體育舞蹈教學中,運動技能之間的遷移十分普遍,因為,在運動過程中,一個技巧的形成對于新技巧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幫助,主要是依據項群訓練的原理而得出的結論.然而,負遷移則是另一種情況.負遷移的產生主要是由于已知的運動技巧妨礙了新技巧的學習.該狀況是因為大腦認為新技巧的形成會妨礙到已知運動技巧的鞏固.它們在同時了解的過程中,會形成相互的干擾.原有運動技巧會對新技巧的學習產生阻礙作用,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能夠很好的掌握.尤其是在學習過程中受到阻礙,因而學生較難理解新運動技巧的形成.
2運動遷移在體育舞蹈教學中的應用
在體育舞蹈教學中,為了將學生的動作技能學習更專業化,盡可能的減少或防止負遷移的消極影響,導師應在學習指導過程中運用一些新型教學方法,主要需做好以下幾點.
2.1提高學生自身身體素質,為技能遷移做好基礎
首先應將教學重點放于基礎知識中,良好的技能知識掌握是一切體育運動的基礎.而后階段性提高學生身體素質,良好的體質素質能增加動作美感.相反而言,身體素質低下不但影響動作美感,還會造成身體平衡性不夠,影響動作質量,無法順利完成特定動作.肌肉是基礎練習內容,肌肉力量是重要的條件之一,肌肉力量不夠在訓練過程中很容易造成體力不夠,無法完成特定動作.柔韌性也同樣重要,身形舒展對防止練習過程中的意外發生有很大幫助.最后就是體力,體育舞蹈自身就是一項非常消耗體力的運動,體力不支而造成舞蹈失敗的例子也不在少數.所以,在體育舞蹈教學過程中,需從學生身體素質訓練著手,充分發揮身體各機能的最大極限,特別在柔韌、力量、速度、耐力等基礎塑形的練習.
2.2開展同類教材的歸類教學,促進前后技能的遷移
體育舞蹈教學會由于同類教材內容中的特定動作技能導致動作遷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事先認真備課,充分理解教材的中心思想,再與可能遷移教材相結合,將兩者差距或關聯聯系在教學過程中,最大可能的為學生前后動作的銜接和遷移制造條件.比如在拉丁舞教學過程中,可以將恰恰手勢與倫巴手勢結合在一起.在學習的初期,應把倫巴手勢置于教學前者,而將恰恰手勢置于后者,原因是恰恰手勢要求更高,其音樂速度快,神經興奮度要求高.對于相互關聯小,難以遷移的內容可以穿插自身理解,將兩者順利關聯,從而獲得其學習意義.
2.3運用歸類對比的分析方法,分清技能的正負遷移
導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先對動作技術掌握開始要求學生.優先了解技術動作基本要領,理解著力點加以練習,其次是要求學生充分了解特定動作前后結構關聯特點和本質,讓學生不僅從基礎動作上了解該動作,更要了解該動作背后的本質意義.在教學過程中,不可一味急功近利,要求學生掌握更多動作,應將同類型動作進行比較,分析它們之間的差異和相同點,促進動作的遷移的正常導向,以免發生負遷移.新舊動作之間的遷移往往存在三方面的影響情況:(1)正遷移影響.(2)負遷移影響.(3)正負遷移并存.正負遷移并存為特殊情況,所以本文特別說明.例如,在倫巴和恰恰的教學過程中,需要讓學生經常分析兩個舞蹈的相同點和不同點.而這兩者本身有著很大的不同,比如,倫巴舞需要在胯的轉動過程中腿一定要先踩直后才可彎曲膝蓋,所以需將倫巴的律動教學放在恰恰教學過程之前,防止學生在經過恰恰律動學習后學習倫巴律動發生負遷移現象.所以在教學過程中需經常性比較兩者差異,讓學生清楚的明白動作技能的正遷移和負遷移,在充分了解兩者后,加快學生動作向正遷移發育,避免負遷移發生.
2.4把握舞蹈表演節奏,將學生個人情感和舞蹈融為一體
對于同一曲舞蹈而言,舞蹈演繹者不同,演繹出來的舞蹈表演就會帶給觀眾不同的感受,這和舞蹈演繹者的專業素養、文化修養、審美觀點等方面密切相關“.世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就算是同一位舞蹈演繹者在不同時期舞蹈演繹的同一部作品也會由于個人的情緒、外界環境、閱歷的不同而發生改變.一般情況下,舞蹈演繹者都希望能夠將其情感融入其中,一旦把握不到位反而會影響舞蹈演繹的效果.但是在舞蹈演繹過程中將自己的個性、情感融入其中,依舊能夠感動觀眾,讓廣大觀眾朋友們喜愛.因此,將舞蹈演繹者有個性的舞蹈演繹融入到舞蹈演繹的過程中是舞蹈演繹中情感表達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舞蹈演繹表演的過程中,舞蹈演繹者需要把握作品的舞姿變化,從而采取最有效的情感表達方式將其表演出來.因此,舞蹈演繹眾,首先要看一下是否能夠將自己打動,如果自己舞蹈演繹的舞蹈表演不能將自己感動,又怎會打動觀眾呢?舞蹈演繹不能只依靠嫻熟技巧和高亢聲音,高亢但是沒有情感的聲音就不能打動觀眾;技巧完美,但是沒有情感幫助也不會得到觀眾的認可.要想打動觀眾,必須將情感充分的融入作品中.相反,將情感過分的夸張表達作品,其結果同樣事與愿違,依舊打動不了觀眾.因此,舞蹈演繹者需要把握情感表達過程中的情感變化,進而實現將情感完美地表述出來.舞蹈演繹作為一種藝術,在舞蹈演繹表演的過程中還需要舞蹈演繹者運用豐富的想象,在舞蹈演繹的過程中只有運用好想象才能表達出豐富的情感.
2.5提高鞏固學生的動作技術,形成技能的自動遷移
對于體育舞蹈教學,動作技術結構差異小的動作會在人類中樞神經系統中形象性產生,因為其動力定型過程基本相同.如果學生將原有動作練習嫻熟,可到達無反應自動化的程度,那么從此基礎出發,學習與原有動作相接近,但難度較高的舞蹈時,就可以不受自身意識控制自動快速掌握.比如,在教學過程初期,教師教給學生一套銅版級別舞蹈技術套路組合,要求學生高標準完成,了解動作結構技術,練習嫻熟達到運用自如的程度,那么在今后的學習中,就為更高難度技術結構的遷移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使今后的學習更加輕松快速.
2.6控制舞蹈教學真實性,形成創造性舞蹈動作
舞蹈演繹者在表演的過程的表達主要是通過舞姿來完成的.但是,舞蹈演繹中的素材應該來源于舞蹈演繹者的生活,進而才能在舞蹈演繹的過程中融入其真實的情感.同時,經過舞蹈演繹者的再創造后,才能進一步體現舞蹈演繹過程的真實性.具體來說,在進行舞蹈演繹的過程之中,只有不斷的尋找在演繹之中的切入點,才能夠提升舞蹈對人們的感情度.不同的音樂作品所包含的情感因素也不一樣,因此,舞蹈演繹者在表演的過程中需要演繹的方式也不同.同時,重視舞蹈演繹過程中情感表達的特殊性顯得非常重要.在舞蹈演繹的過程中,技巧的表達是多樣性的,并且表達的多樣性主要體現在舞蹈演繹者選曲上.由于舞蹈演繹作為一種藝術的表達主要源自于生活,并且舞蹈演繹的過程主要是舞蹈演繹者將其生活中的情感表述的過程.但是,豐富多彩的曲庫為舞蹈演繹者提供了很多的素材.同時,舞蹈演繹者還需要關注其生活中的情感元素,并且使生活中的情感元素更加多樣化,從生活中引進的情感才能夠更好地打動觀眾.
2.7加強知識技能的分析概括,發展學生的智能水平
體育舞蹈教學在教師給學生講解動作技術的過程中,可適當要求學生自主對所教動作分析,了解動作技術特點和差異,逐步理解體育舞蹈教育的思路和規律.例如,在對倫巴、恰恰和桑巴的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對其技術中心思想進行分析,推導出“這些教學內容的重點都是腰部跨步的轉動技術”的中心規律,使學生理解到,只要良好的掌握了胯的轉動技術,就可以更好的掌握這些舞蹈,甚至是其他更多的舞蹈技術.經常性的對技能特性進行分析,加強學生自主理解能力,提高學習綜合素質,加快其他類技術動作學習和遷移.
3總結
摘 要 本文將上海市奉賢區初中生作為研究樣本,將陽光體育運動作為切實提高初中生健康成長的政策導向。本文采取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數理統計和邏輯分析等多種研究方法,通過連續3年對上海市奉賢區初中生機能和素質情況進行跟蹤調查,針對2013-2015年初中生體質的健康測試資料對比分析,將體檢指標進行統計處理,分析陽光體育運動對學生機能發展影響的變化情況,力求發現陽光體育運動對學生機能和素質發展影響作用與規律問題。
關鍵詞 陽光體育運動 肺活量 身體機能
初中生的健康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幸福安定,同時也關系到民族的未來和國家的綜合競爭力。增強初中生體質,促進初中生健康成長,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也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未來。結合上海市部分中學陽光體育運動的實施狀況,以及陽光體育運動對學生機能和素質發展影響的研究,進一步探討開展陽光體育運動實施的策略,從而改進體育教學、提高鍛煉水平,為今后開展體育活動提供參考依據。
一、陽光體育運動
(一)陽光體育運動意義
陽光體育運動意義主要是陽光體育運動開展后對學生機能和素質影響變化及規律的研究,進一步為提高學生機能和素質研究提供理論基礎,才是研究陽光體育運動的目的。
(二)陽光體育運動組織形式
上海市奉賢區陽光體育運動的形式是多種多樣、豐富多彩的,活動主要形式是學校體育課堂教學、組織課外體育活動,向外延伸到家庭體育、節假日體育、社區體育等。比如上海奉賢半程馬拉松賽“光明杯”,陽光體育大聯賽等等。
二、初中生身體機能比較研究
(一)研究對象及指標
本文是以上海市華亭學校、古華中學、弘文學校部分學生為研究對象。
機能指標:肺活量。
素質指標:50米、坐位體前屈、一分鐘跳繩、立定跳遠、仰臥起坐(女)、引體向上(男)、800米女生、1000米男生。
(二)研究方法
1.文I資料法
本次研究主要收集2013-2015年上海市奉賢區部分初中生《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檢測資料。
2.專家訪談法
在對上海市奉賢區2013-2015年部分初中生體質狀況進行調查的基礎上,向華亭學校、古華中學、弘文學校等3所學校的10名校領導和22名體育教師相關部門專家全面了解有關陽光體育運動的相關問題,對初中生體質健康狀況以及開展陽光體育運動方面進行深入探討。對于本研究的研究指標、研究思路、研究方法、陽光體育運動的相關內容進行訪談,為本文的理論研究提供了很多建設性的意見。
3.數理統計法
對上海市奉賢區2013-2015年部分初中生三年間體質指標的測試結果進行統計,根據調查所得到的結果以及對所調查學校的學生在陽光體育大聯賽籃球比賽后學生體質指標進行處理作表分析。
4.邏輯分析法
對文獻資料、訪談內容和調查結果進行邏輯分析,歸納總結,得出結論。
(三)初中生身體機能和素質測試指標的比較分析
從統計數據可以得出,肺活量從2013年的及格率96.3%,增長到2015年98.7%,三年共增長2.4%,2013與2014年、2014與2015年有顯著性差異。分析表明經過陽光體育運動后機能指標有顯著性差異變化。50米從2013年及格率96.5%,增長到2015年97.2%,三年共增長0.7%;坐位體前屈從2013年及格率94.2%,增長到2015年94.6%,三年共增長0.4%;一分鐘跳繩從2013年及格率88.9%,增長到2015年92%,三年共增長3.1%;立定跳遠從2013年及格率89.3%,增長到2015年91.1%,三年共增長1.8%;一分鐘仰臥起坐從2013年及格率96.6%,增長到2015年98%,三年共增長1.4%;引體向上從2013年及格率33.5%,增長到2015年35.7%,三年共增長2.2%;耐力跑從2013年及格率88.7%,變化2015年及格率89%,三年共增長0.3%。所有身體機能和素質年度增長值之間有非常顯著性差異,說明通過陽光體育運動后,2013與2014年、2014與2015年學生成績指標明顯趨于上升趨勢,有非常顯著性差異。
上海市初中生身體機能和素質指標的動態變化說明,上海市初中生身體機能和素質指標顯示陽光體育運動后明顯提高,通過多年的基礎體育素質教育和陽光體育鍛煉,學生身體機能有一定的提高。
為了提高學生的素質水平,應對現行體育教學課程和手段進行改革,關注陽光體育運動,同時應注意培養學生力量素質訓練。
三、進一步開展陽光體育運動實施策略
進一步開展陽光體育運動,要與體育課教學密切結合。體育教師要認真鉆研新課程,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努力拓展教學內容,讓學生對體育課有新鮮感,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還要讓他們在經過努力以后有成就感,慢慢培養學生自主學習鍛煉的好習慣。
進一步開展陽光體育運動,要與課外體育活動相結合。認真組織好兩操和課外活動。一個學校“兩操”組織的情況就能體現出這個學校體育工作的基本狀況,所以體育教師要認真組織、形成特色。
進一步開展陽光體育運動,要結合校外體育運動。比如上海奉賢半程馬拉松賽“光明杯”,陽光體育大聯賽。多年來,“陽光體育大聯賽”籃球比賽中,為了讓學生能夠更積極地參與到籃球運動中來,享受戶外陽光的美好,教師非常重視在學生面前展示籃球技能。以此為切入點,引導學生來進行籃球訓練,學生自然就會積極地參與其中。
四、陽光體育運動對身體機能和素質的影響
上海市初中生陽光體育運動開展后學生身體機能和素質指標明顯提高,并且3屆學生機能和素質指標較前面幾年有上升趨勢,其中肺活量指標上升明顯,說明上海市積極開展陽光體育運動是有效提高身體素質的必要措施。
參考文獻:
[1] 邱志江.在中學體育教學中開展陽光體育運動[J].科普童話.2016(28):12-14.
1、問題的提出
近年來,隨著中國高校羽毛球運動的發展普及,越來越多的高校開設羽毛球選修課,羽毛球運動是非常具有魅力的體育運動。近年來,中國的羽毛球運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中國羽毛球運動員在許多國際比賽中奪冠,使人們越來越關注羽毛球運動,并開始享受羽毛球運動的獨特魅力。2012年倫敦奧運會,羽毛球實現包攬,直接形成了中國的羽毛球運動熱,這些因素的影響,使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參與羽毛球運動,并開始學習羽毛球技術。然而,目前大多數高校羽毛球專項訓練,注重的是學生技術訓練而忽視了體能訓練,這將影響學生運動水平的提高。本文通過對羽毛球選項課學生體育素質的綜合研究,對如何提高對羽毛球運動的科學訓練具有一定意義。
2、大學生羽毛球運動的體能要求
2.1力量素質
羽毛球運動的大學生不僅要有一定的強度,但也有力量和耐力。從肌肉收縮的形式來看,羽毛球運動的大學生需要等長收縮能力,還需要有動力和離心收縮能力。如起跳殺球,股四頭肌的活動是等滲向心收縮,普通高校羽毛球運動的軀干和四肢的肌肉需要三種不同程度的強度。我們必須加強腹部肌肉,髂腰肌,背部,肩膀,手臂,手腕,和腿部力量。
2.2速度素質
普通高校羽毛球的“速度”是一個復雜的反應速度,要根據運動目標選擇反應動作,運動速度的特點:第一部分是關于球的速度,即根據“對手”的戰術行動“潛伏”信號判斷方向和高度的預測能力;第二部分是迅速決定采取相應的行動計劃。戰術行動有時快,有時適度,可以說是比較“慢動作”。這也是位移速度特性。
2.3耐力素質
羽毛球運動的特點決定了它需要耐力素質主要是速度和耐力,主要以無氧供能形式的能量供應。非乳酸無氧占主要地位,以及適當的有氧能量乳酸。對有氧耐力素質的特點:與周期運動相比,有氧能力是不斷變化的,此外,羽毛球有氧耐力是一個全身肌肉的強度和耐力是規模的能力,是競技體育中的上層有氧耐力。速度耐力是指人體保持速度的能力,或是以一定的速度連續或重復運動的能力。羽毛球運動需要的是重復的能力,而周期運動連續的能力。
2.4 敏捷性和靈活性
靈敏素質,具有定位在空間和時間在運動過程中的能力,表現出動作準確,快速變化的特點。敏捷性是一個敏感的質量要求,適應不斷變化的情況下,即在變化的外界條件下,隨著市場形勢的變化,強度特性,行動必須有相應的變化
羽毛球運動對身體機能要求很大,靈活的素質要求高,在一個動態的羽毛球運動中對靈活性的要求,主要是肩,髖關節,和腰部的柔韌性,其次是對腕、踝關節靈活的質量也很重要。
3、大學生羽毛球運動員身體素質訓練的對策
3.1 更新觀念,充分認識和提高體能訓練的重要性
積極推動我國高校信息化建設,還必須充分認識高校學生體育鍛煉的意義,大學生身體素質仍然是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因素,我們要進一步更新觀念,實現“三個轉變”:一是改變體育運動的舊概念只是活躍文化生活;二是改變身體訓練和錯誤的觀念,建立主動性,經常與多樣性,體育鍛煉能夠充分發展學生的體能,提高學生科學鍛煉素質的概念;三是改變體育鍛煉是跳過“業余”的概念,樹立培養理性概念的科學內涵。
3.2采用科學的方法,結合訓練問題的有效實現
3.2.1針對心理狀況,實施有趣的教學方法
所謂的心理情境教學是根據教學對象和目標,設計和創建一個有趣的場景,讓學生主動性的活動,有利于理解和掌握羽毛球,人性化的環境可以結合主觀能動性和現實的環境,激發潛能的充分發揮。
3.2.2使用““一主多項選擇””的課堂教學
““一主多項選擇””是指在羽毛球教學材料的羽毛球項目;多項選擇是指在課堂教學計劃的幾個非羽毛球運動的教師,學生的選擇性實踐,安排項目感興趣的項目,盡可能多的學生,以滿足自己的愿望來鍛煉的需要。在羽毛球教學作為研究的主要內容是類的一部分開始,讓學生一部分時間對體育運動感興趣,游戲,或其他類型的項目實踐,你可以一起練習,每一組指定一個負責體育骨干或學生干部的責任,讓在一個輕松的,寬容的,感覺舒適,自由交流學生,實踐中去的大氣中所有的長度。在“一主多選擇”的教學設計中,考慮到實際情況和學生的設施,與2-3教學內容,教師控制監測實踐,但在整個課堂教學羽毛球主教材必須有更好的完成情況,為下一部分的自由實踐。
3.2.3使用有趣的游戲教學方法
愉快教學是體育教育的一大特色,學生對體育項目感興趣,會感到高興,它會主動學習。重復,量化單調行為是傳統羽毛球教學的結果,因此,在教學中,不能“固定模式教學”和影響“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如果在羽毛球教學過程中,加入一些羽毛球訓練的游戲,其效果將是非常不同的,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生不僅能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識,技術,在娛樂中掌握羽毛球技能,提升身體素質發展,達到健身的目的,這樣不僅可以積累羽毛球訓練的樂趣游戲經驗,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而且體育游戲克服了羽毛球教學枯燥乏味,也使學生在掌握羽毛球技術基本技能的同時,達到娛樂,健身,使身心發展。
4、結論
在特殊的技術,身體素質訓練羽毛球教學提高的影響,提出了在其他特殊教學加強專項身體素質訓練,這將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專項技能。體育羽毛球教學應重點加強速度素質和力量素質的訓練,反應速度,速度耐力,速度,位移速度力量,力量耐力訓練是特別重要的。
參考文獻:
[1]劉新蘭.體能訓練原理探析[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10.2.
[關鍵詞] 元認知訓練法;體育教學;運動技能;影響
【中圖分類號】 G8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4244(2014)03-260-1
隨著我國學校體育體育教學改革不斷深入,大多數體育教師仍然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只是關注教學方法的改進,忽視被施教者的主體地位與身心發展。只知道教師的“教”而忽視學生的“學”,完成教學任務即可,忽視了體育課的教學質量,課堂教學效率低下的狀況仍然沒有得到根本上的改變。2001年國家教育部頒發《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中體育與健康教學大綱》中明確提出了通過體育提高學生健康水平,同時將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作為體育課的課程目標之一,可見當前體育教育工作者應重新審視初中體育課程的規劃安排,讓初中體育課與時俱進地符合當今教學發展目標。將元認知理論運用于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大大促使學生產生“愛學”的態度、“樂學”的情緒、“會學”的技巧和“自學”的能力。根據體育新課程標準的要求,要求學生具有終生體育觀念,那么培養學生的體育元認知能力十分常重要的。
一、元認知的理論基礎
認知心理學是現代心理學的一種新思潮、新范式和新的研究取向。傳統觀點把人的認知活動機械地區分為知覺、記憶、思維、言語等范疇,而元認知概念強調人的各種心理過程之間是具有聯系的,它有助于將傳統研究中各認知領域的成分重新整合,更有助于將個體作為一個完整的人來加以討論與研究。一個人如何能夠對自己的認知活動過程進行調節與控制,則屬于更高一級的認知活動,元認知是針對后一種認知活動的能力而提出的概念。我國心理學者根據對元認知表述的理解,大多數學者將元認知視為個體對自我意識的控制和調節功能的一種新的表述。我國心理研究者對國外的元認知觀點進行了整合,將元認知分為元認知知識、元認知體驗和元認知監控三個方面。
二、體育教學中運用元認知效果
在體育教學中,體育學習元認知就是指學生對體育學習過程認知的認知,也就是學生對自己認知體育學習過程的認知能力。目前,在體育學習領域內的元認知研究還及其貧乏,有關元認知的研究報告尚不多見,但體育運動中的元認知又無疑是一個重要的領域。近年來在體育教學的元認知研究上,大多數研究者利用了實驗的研究方法,在很多不同的體育項目上進行了實驗分析。劉娜,胡效芳在《健美操教學中學生元認知能力的培養》一文中,對學習健美操的學生進行元認知培養和訓練進行了探索,引導學生主動運用元認知能力來調節自己的學習過程。在該文中將學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對實驗組的學生進行元認知知識的相關訓練,對照組依舊按照原來的授課方式進行練習。從實際效果看,經過四個月的培養訓練,實驗組的元認知水平有了顯著提高(P
體育教學中運用元認知訓練的實驗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促進了體育教學中學生學習運動技能的技術發展。有些研究人員經過實踐研究,提出了元認知―反饋強化體育教學模式。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對于一個技術動作的完成,是學生主體從輸入、處理、存貯、輸出信息到反饋信息的完整加工過程。學生的學習不是有了刺激就有反應,不是一個直線式的連續積累的過程,反應與刺激也不成比例,而是要經過學生的思維加工,編碼、存貯等中介環節的一連串心理轉化活動即元認知訓練,來填補教學中的時間和空間,才能有反應。對于一定刺激的反應如何,主要看刺激是作用在什么樣的個體上(不同的個體元認知水平不同),沒有學生主體的連續積極的參與,教學本身就失去存在的意義。可見,加強元認知訓練是提高體育運動技能學習的關鍵。
四、小結
隨著義務教育改革的深化和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發展,現代教育觀念要求學生具備“終生學習”的思想意識和自學能力。體育課作為義務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教學目標不僅是達到增強體質,增進健康,提高學生的體育素養,而且要讓學生學會學習,形成終身體育觀念尤為重要。在體育教學中通過運用元認知訓練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元認知能力,促進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的發展,既能提高學生體育方面的思維和學習能力,也能使學生自覺地調控體育活動,順利地達到學習和健身的目的,教會學生學習運動技能的方法,這是元認知理論的最終目標,而且也是體育教學向素質教育轉變的突破口,這一點對體育教學工作向更高層次邁進是十分有價值的。
參考文獻:
[1]何鵬.元認知理論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教學與管理(理論版),2007,(01).
[2]王長生.運動元認知理論體系的初步構建及在運動情境中實驗研究的設想[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5,(9).
[3]李靜,蘇煜.元認知訓練對大學生游泳教學效果影響的研究[J].山東體育科技,2002,(12).
[4]張邵禮.培養學生運動技能學習策略的實驗報告[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3,(1).
[5]李琳.元認知能力與新課程標準[J].中國學校體育,2004,(3).
關鍵詞 運動技能 運動記憶
中圖分類號:G807.0 文獻標識碼:A
Sport Skill Learning and Sport Memory in Physical Education
YANG Qing
(Shaanxi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Xi'an, Shaanxi 710018)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cept of sport skill learning and sport memory in physical education, analyzes their mutual relations, and further improve and enhance the teaching quality physical education.
Key wordssport skills; sport memory
1 體育教學中記憶的特殊性
運動記憶是對過去所做過的動作、內容的記憶。運動記憶是一種復雜綜合的記憶,它不僅有感知覺、思維的參與,還常伴隨著情緒的變化。運動記憶在運動過程中對身體動作的知覺起著特殊的作用,使學生在進行動作技能學習時,為掌握動作及其概念而使身體運動的完整形象固定下來。運動記憶也包含著識記、保持(或遺忘)、再認和重現三個基本環節。
動作記憶是運動記憶的主要成分,但不是唯一的成分。動作記憶主要是以運動覺、平衡覺、觸覺等感覺和時間知覺、空間知覺、運動知覺等為基礎的表象來實現的,即以運動狀態或動作形象為內容的記憶。
1.1 運動技能的形成與運動記憶
運動技能也叫動作技能,指表現在外部的以完善合理方式組織起來,并能順利完成某種活動任務的復雜的肌體動作系統。運動技能是一種習得的、有意識、有目的地利用身體動作去完成一項任務的能力。
運動記憶在運動技能形成過程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運動記憶的質量直接影響著運動技能形成的效果,體育教學中運動技能的學習應遵循運動記憶的規律,提高教學質量。
形成運動技能主要包括了相互聯系的四個過程:泛化過程、分化過程、鞏固過程和自動化過程。
1.1.1 運動記憶的遺忘與體育教學
(1)動作記憶的遺忘量遠遠少于語詞記憶的遺忘量。
(2)動作遺忘的進程不同于語詞遺忘的進程,尤其是在開始階段。
(3)動作遺忘量根據能力的不同存在著差異。
(4)在動作操作遺忘曲線上還表現出31天的遺忘量卻較明顯地少于間隔1天的遺忘量。與1931年英國學者巴拉德發現的證詞記憶中“記憶恢復現象”的曲線很相似。所謂記記恢復現象,是指在不熟記的條件下,學習某種材料以后,延緩(即過一、二天后)回憶的內容比立即回憶的內容更為完全的現象。
1.1.2 體育教學中遺忘規律的運用
(1)由于識記之后,遺忘會很快就開始了。
(2)由于動作遺忘的進程不同于語詞遺忘的進程,它除了需要大腦思維外還需要人體肌肉的活動和身體運動,需要各種感知覺,特別是視覺和動覺的協調配合。
(3)動作遺忘也不同于知識的遺忘,這一特點決定了體育教學在學習新的內容過程中,在新授課和練習課之間,前后兩次課的安排時間無須過短,也不能過長,而應在學習動作后2-3天左右有組織地進行技能的復習,提高動覺控制的能力。
(4)在動作技能學習的過程中,應不斷增強和強化訓練學生的元認知能力(所謂元認知是指認知主體對自身心理狀態、能力、任務目標、認知策略等多方面因素的認知,其核心意義是對認知的認知)。在學生動作記憶中,存在著動作記憶的元認識,且動作記憶的元認知能力明顯影響著動作記憶的效果,動作記憶元認知訓練能提高學生的動作記憶元認知能力,進而能提高他們的動作記憶成績。
1.2 影響運動記憶的因素
(1)目的任務的明確性對運動記憶的影響。要有效地進行動作記憶,就必須提出明確的記憶目的,在其它條件相等的情況下,目的愈具體,則運動記憶的效果就愈高。這樣,使得學生有清晰的方向,能提高學生學習的愿望和需要,進一步影響學生學習的動機,就更容易引起有意義記憶,促使記憶的內容在大腦中留下牢固的痕跡,從而獲得良好的運動效果。
(2)情緒狀態對運動記憶的影響。在體育教學中,影響學生情緒狀態的變化因素是多方面的,師生間、同學間、學習間、練習間等等方面的協調與不協調,都會帶來各種情緒的改變。在教師交往中,教師尊重學生、信任和鼓勵學生的良好品質會帶來良好的情緒狀態。而以粗暴的態度進行指責和糾正錯誤,不但會嚴重影響學生的情緒狀態,同時會出現厭惡體育課,討厭教師,而使體育學習不能正常進行。
(3)興趣對運動記憶的影響。在體育教學中,體育興趣是影響學生運動記憶的重要因素。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不斷豐富教學的內容,在完成大綱所規定的前提下,應多方面向學生介紹體育科學發展進程,體育新聞,體育知識,因勢利導地組織各種娛樂性的體育活動和小型競賽,從而不斷激發和培養學生對于運動的穩定的興趣。
(4)學習材料的數量和結構對運動記憶的影響。在體育教學中,教學動作數量的多少必然影響識記的效果。識記動作的性質也會影響到識記的效果。還有,學習材料的長短也會影響動作記憶的效果,學習的一系列材料越長,動作記憶越難。在一系列的學習材料中開始與結尾的內容容易記憶,而中間的內容則容易遺忘。
(5)課堂氣氛對運動記憶的影響。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它不僅表現在新穎的教學內容、有效的組織方法、積極的學習態度、高漲的學習情緒等方面,還表現在融洽的師生關系、同學關系的競爭與合作上,它是外部環境對個體內在心理傾向的一種有效的影響。
(6)個體差異對運動記憶的影響。個體在運動記憶上的差異在體育教學中是顯而易見的,主要表現在運動能力、生理狀態及心理狀態等方面。運動記憶的差異要求體育教學要因人而異,在學習和任務的布置上要有的放矢,有目的、有意識地根據學生不同的情況,進行教學的安排,從而促進每個學生的個體的發展。
(7)動作的言語化程度對運動記憶的影響。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把新授的動作進行語詞的加工是必不可少的,對動作進行命名,使學生能夠說出動作的名稱與動作有關知識,能促使學生對于動作記憶長久的保持。
(8)不同的感覺對于運動記憶的影響。在動作技能學習過程中,采用多種感覺識記動作要比僅用單一感覺來記憶動作的效果好。體育教學中提倡“看、聽、想、練”的結合,就是考慮到多種感受器的協同活動對提高識記動作效果所起的積極作用。
(9)隊型的組織形式對運動記憶的影響。在進行班級授課時,學生與教師的位置關系也應作為一種影響運動記憶的主體條件。即:學生學習隊伍的安排要有利于學生看“示范”、“演示”。聽得清楚教師的指導,學生盡可能背陽光、背風沙、背干擾站立,同時隊伍的站立應有利于教師的觀察、指導調控,有利于學生個人或小組的互相觀察等。因此,教師在講解、示范、帶隊練習中,應更多合理的安排學生的隊列隊形。
2 體育教學中促進運動記憶的策略
策略一:加強表象訓練。什么是表象?表象是人腦對過去感知過的事物形象的反映。運動表象是在運動感知的基礎上,在大腦中重現出的動作形象或運動情境,它反映動作在一定時間、空間和力量方面的特點。它是一種有意識地按照一定的目的有計劃進行的,重現運動表象的動作,是按識記時的動作順序進行的,它是以一定的思考線索為依據的。
(1)正確表象的建立。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動作技能,首先要形成準確的運動表象,正確的運動表象是運動技能學習的基礎,運動記憶依賴于運動表象。運動表象的形成是在學生學習動作技能的泛化過程中開始的,它依賴于外部環境的影響。
①教師的示范。示范法是教師以具體的動作范例,使學生明確所要學習的動作形象、技術結構、要領的一種方法,是視覺記憶的主要手段。②教師的講解。教師的講解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運用語言表達的教學方法,它是聽覺記憶的主要手段。③學生的示范。學生的示范主要是指對比示范。它是在教學進行到一定程度以后,學生對所學技術已基本掌握的情況下,根據具體的情況進行的一種示范。它也是提高運動記憶,形成正確表象的重要手段。④多媒體計算機技術和體育教學。多媒體體育教學是現代體育教學中新興的一種體育教學模式,它是促使學生形成正確運動表象的有效手段之一。⑤教學模型、掛圖和體育繪畫。教學模型、掛圖和體育繪畫在體育教學中區別于多媒體計算機教學具有即時性效果。
(2)表象訓練。表象訓練是指學生在暗示語的指引下,不進行明顯的身體動作,而在頭腦中通過意念表象某種運動動作或情境的整貌,并喚起實際運動操作情況下的感覺,從而提高運動技能和情緒控制能力的方法。
表象的練習需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①把握表象練習的時機。②從視覺表象為主逐步過渡到動覺表象為主。③利用準確簡練的語言提示。④控制練習的時間和強度。
策略二:加強理解記憶。在體育教學中對于動作技能的理解有利于學生對于動作技能的快速掌握。體育教學中動作技能的理解方法有很多,如釋疑法、比較法、抽象表述法、概括法、口訣法等等。
策略三:加強過度練習。動作技能的形成一般是過度學習的結果,研究發現,一定程度的過度練習對于學習材料的保持可起到積極的作用。對于技能學習來說,由于遺忘過程在練習終止后的一段時間內進行得顯著,過度練習則制止了這種傾向,同時過度練習能使技能形成自動化,如前所述,一旦達到這個階段,技能便不易被遺忘。
在體育教學中,動作技能的形成是一個不斷強化的過程,運動記憶也是一個由短時記憶向長時記憶轉化的過程。由于體育教學受人數、場地、器材、環境的約束性較大,學生在一次課中要想達到過度練習并不容易。因此要求教師在每一次的課堂教學中,對于新授動作不宜教得過多,而每一次動作學習之后,應給予學生及時的練習。對處于分化、鞏固階段的學生應強調進一步的練習要求。這樣可以趕在遺忘發生之間使所學技能加以鞏固,也就使保持量始終處于較高的水平。同時教學也應強調課內學習內容與課外練習內容緊密結合,給學生以充分練習的時間和空間。也可把重點和難點動作技能的輔助動作單一化,便于學生在課間或課后的自主練習,使動作得以及時的不斷強化,并在較短時間內達到過度練習的程度。
策略四:利用運動記憶規律,加強動作技能的正遷移。在體育教學中,要善于利用運動記憶的遷移規律,合理安排好各項教材和教學進度。在每次課中要安排好準備部分的專項準備與基本部分內容的有機結合。使準備部分的學習內容更好的正遷移于基本部分的學習內容。學生掌握一項教材之后再學習另一教材,要盡量避免同時學習兩項新教(下轉第129頁)(上接第105頁)材的現象,以避免出現技能間的相互干擾,相同性質的教材則盡可能銜接進行。同時在教學中也要經常提供學生某些動作與技術原理、概念的個體實例,教會學生觀察、比較、分析舊技能的方法,改變陳舊的教學方法,變被動記憶為主動記憶,幫助學生提示新舊技能間的不同及內在聯系。
參考文獻
[1]邵偉德.體育教學心理學.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3.11.
【關鍵詞】高中體育教學 排球運動技能 身體素質
Research on the actual effect of the combination of the senior volleyball skill teaching with the physical diathesis practice
Zhang Juping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course reform and the school PE option class, students’ interest has been developed, but at the same time, some new problems also appear. At the time when many teachers teach students the professional skill, the practice on the physical diathesis has been ignored, so students’ physical diathesis does not go up but go down. In this paper, the writer, according to the teaching practice, has made an expatiation on the necessity and method of the effective combination of the volleyball teaching skill in the professional volleyball teaching with the effective practice on students’ physical diathesis practice. In addition, some consideration and summarization on that is given after the expatiation.
【Keywords】Senior PE teaching Skill of volleyball Physical diathesis
目前,高中《體育與健康》新課標實行了分模塊分項目教學,提出了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等五個領域學習目標,并強調運動技能學習領域,把學習運動技能作為實現其他領域學習目標的主要手段之一。排球運動作為深受廣大青少年喜愛的體育項目,對促進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價值,然而相對于其它項目,排球這個運動項目對于運動技能水平的掌握程度的要求更高。
在實際的高中排球項目教學中,很多學生從農村學校上來,從未學習過排球技能。在剛開始教學的時候,為實現新課標提出的“運動技能學習領域目標”這個教學目標,教師更多的是進行純粹的排球技能的教學,這樣一節課下來,學生的活動量就無法達到預定的目標。長此以往,學生的身體素質水平必然下降。因而在排球運動教學中,我們要以排球運動技能教學為載體,沿著這條主線尋找其它輔線,從而處理好專項學習與全面身體素質發展的關系。這就需要我們開動腦筋,在課程的教學設計上多下功夫,使排球模塊教學更好地為學生身心體質健康服務。那么,如何在排球運動技能教學中有效地結合素質練習,促使學生排球運動技能與身體素質能力同步發展就成為我們必須思考的問題。
1.排球運動技能、身體素質的概念和內涵。在排球模塊教學中,運動技能的概念運用《運動生理學》中對它的描述可能更為準確些,即“運動技能是指人體在運動中掌握和有效地完成專門動作的能力,是在后天獲得性基礎上建立的復雜的、連鎖的、本體感受性的運動條件反射”。
身體素質的內涵較廣,在體育教學中,“身體素質”的解釋為:人體機能活動的一種能力,指人體在活動時所表現出來的力量、耐力、速度、靈敏性、柔韌性等機能能力。取決于身體形態結構特點和內臟器官、神經系統機能的調節狀況。它是人們勞動、生活的物質基礎,掌握運動技能,提高運動成績的前提條件。
由概念可知,運動技能的掌握程度是由身體素質決定的,而同樣運動技能得到掌握后,就會進行更多的活動,在活動中又促進了身體素質的發展。
2.排球運動技能與身體素質練習之間的關系。在體育運動中要完成任何一個動作都包含技術和身體素質這兩種因素,也就是說,要掌握任何一個技術動作,必須具備相應得身體素質。當一個技術動作不能很好的完成時,其原因可能是技術練習不夠,沒有掌握好技巧,也可能是限于身體素質,達不到掌握技術的要求所造成的。因此,技術與素質的關系,即使是相互適應、相輔相成的關系,要想掌握更高層次的技術,必須同時增強與此技術相應的身體素質,兩者均居同等重要的地位。
通過學期初對學生身體素質的測驗和經過一年的排球教學之后對學生技能的考核,作了如下統計:
從以上的統計數據上可以看出,經過一年的排球教學學習后,身體素質好的學生的接受能力明顯強于其他人。
2.1 身體素質是排球運動技能提高的基礎。排球運動的特點,是要求隊員對場上各種變化情況具有精細的感受能力,在場上完成許多復雜的運動時,動作要十分準確,而這在很大程度上要靠人體運動分析器對肌肉感覺作精確分析才能做到。因而,在排球教學中可以發現,身體素質好的學生在學習排球技能時的掌握程度明顯強于其他學生。例如,在新授排球墊球技術時,同樣的授課方法,身體素質好的學生一節課就能掌握,而身體素質弱的學生則需三節課才能達到教師所要求的水平。
當學生的身體素質水平提高了,學習排球運動技能的速度也加快了,動作精確度將會得到大幅度提高,學習排球的興趣必然會得到進一步的提高,運動技能水平將會得到更大的提高。
2.2 排球運動技能的提高能有效地促進身體素質的發展。排球運動技術動作有發球、墊球、傳球、扣球、攔網等,戰術機動靈活,姿勢變化多端,每個運動員要掌握全面的和多樣性的動作技巧,使身體的各部分得到充分的鍛煉。特別是手臂、手腕、腰部、腿部的肌肉得到均勻地發展,力量逐漸增強,身體更加機動靈活。
排球運動對神經系統的鍛煉作用也很顯著,尤其在比賽時,場上情況千變萬化,隊員的注意力必須高度集中,以便根據場上的變化采取相應的措施。打排球時,隊員多次根據對方的情況,從相對安靜的較低位置,突然做出劇烈的動作,這不僅鍛煉了神經系統的反應能力,同時也加強了心臟、肺臟的生理功能,使其跳動加快,呼吸加深,更好地供應肌肉必需的氧氣和養料,使肌肉爆發力得以提高。久而久之,內臟器官和運動器官的功能,便顯著增強了。
排球技能提高了,學生學習排球的興趣也會增加,在比賽中運動的強度也會增加,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身體素質。
3.排球運動技能教學與身體素質練習有效結合的幾種方法。在高中排球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普通高中學生的學習和接受能力,在課堂教學設計中把排球運動技能教學與身體素質練習進行有效地結合,使學生得以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
本文為全文原貌 未安裝PDF瀏覽器用戶請先下載安裝 原版全文
3.1 結合準備活動進行專項性輔助練習。一個好的準備活動可以使學生能更快地進入課的基本部分,使學生能更加愉悅地參加課的學習當中。如排球課準備活動中可以安排學生腳步移動練習,這樣便可以發展學生跑以及身體協調能力,也可以安排一些游戲類的閃避、跑動、抓球等活動,這樣可以發展學生靈敏反應能力。
3.2 結合專項技能教學進行游戲類素質練習。游戲類的素質練習趣味性強,同學之間的互動好,在排球教學中可結合專項技能教學所需要的素質進行結合練習。采用這樣的方法來激發學生的訓練,使學生在情緒高、興趣濃、興奮性強的情況下進行訓練,從而達到良好的訓練效果。如:發展腿部力量的“時代列車”、“立定跳比遠”、“蛙跳接力”;發展上肢力量的“推小車”、“推人出圈”;發展靈敏素質的“打龍尾”、“獵人打兔子”等游戲,可以根據不同的目的要求進行選擇運用。在排球專項技能學習的初級階段,教學中運動量特別少的情況下,增加這些游戲類的素質練習不僅增加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也保證了學生整堂課的運動量。
3.3 結合技能學習進行補充性輔助練習。排球運動技術動作有發球、墊球、傳球、扣球、攔網等。在學習這些運動技能的時候,要結合技術學習的特點,進行一些補充性練習。這樣,不僅能更快地掌握運動技能,還進一步提高了身體素質。
如在學習排球傳球墊球時,在技術學習的同時缺少跑動,我們可以安排往返跑,讓學生在跑動中急停傳墊球,可以兩人配合也可單人進行練習。這樣就提高了學生傳墊球的能力及跑的能力。
又如在學習扣球技術的時候,為了使學生體會手臂伸高的感覺,采用排球扣球的步伐進行打樹葉、摸高練習。在學習發球技術的時候,為了體會發球的感覺,采用打墻練習,并運用反彈球的遠近高低來確定自己發球的方法是否正確,由自己接住反彈回的球進行持續練習,利用接球的跑動來提高反應速度能力。
3.4 結合專項技能進行誘導性練習。在排球模塊教學的實戰中會出現一些意外的情況,而要解決這個意外就必須要有一個較好的應對方法,教師可利用這點對學生進行誘導,有針對性地增加一些素質練習,從而有效地防止意外情況的發生。比如排球中經常出現摔倒的現象,教師可以誘導學生加強自我保護,從而加入一些技巧方面的素質,如魚躍前滾翻等,同時也誘導學生在接低球時可采用這些方法進行。又如在發球中經常出現無法過網以及手臂酸痛的現象,可以誘導學生加強手臂力量,從而加入一些力量方面的練習,如俯臥撐、單杠、雙杠等。這樣,通過一些力量練習,增強學生的肌肉感覺,并提高了抗擊打能力,更有效地防止學生在運動中受傷。
3.5 結合專項技能開展拓展性練習。在排球模塊教學中扣球、攔網都需要較好的彈跳力,扣球、攔網動作的練習也的確能逐漸提高學生的彈跳力,但單純的練習必然會使學生產生倦怠心理。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在排球模塊中拓展一點田徑模塊中的跳遠、跳高的練習。通過在排球模塊教學中穿插跳遠、跳高的練習,使學生不僅提高跳躍能力,又能學會跳遠、跳高的基本技能。同樣發球、扣球需要較強的手臂力量,扣球也需要較強的腹肌力量,可以在排球模塊中拓展實心球的練習。當然,在進行這樣的拓展性練習時,教師必須要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工作,在課堂設計中要把排球專項技能教學與之緊密結合起來,使學生能興趣盎然地完成目標。
4.排球運動技能教學與身體素質練習有效結合的作用與意義。
4.1 有利于排球基本知識、技術和技能的學習與掌握,提高學生對排球運動技能運用和實踐的能力。排球運動的技術動作有嚴格的時間限制,完成技術動作的時間要短促,并要有準確的判斷能力。學生要較好地掌握這項運動必須具備突出的彈跳和移動速度、靈敏反應素質。排球運動技能教學與身體素質練習有效結合,使學生在身體素質得到提高的同時更記住了正確的知識與技能,并在身體素質練習中學會了實踐運用能力。
4.2 有效提高學生學習排球的興趣,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通過技能學習與身體素質練習的有效結合,學生能更快地學會排球運動技能,體會到了排球運動所帶來的樂趣,有效地提高了學生學習排球的興趣。學生能夠主動地進行排球運動,更進一步提高了身體素質,并通過一些拓展性的身體素質練習,從而促進了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同時這也落實了新課標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
4.3 提高運動中的自我保護能力,有效預防運動傷害的發生。通過結合專項技能進行的一些誘導性練習,使學生學會了如何在比賽中不受到傷害。同時由于各項身體素質的提高,改善了中樞神經系統及內臟器官的機能,使學生能承受較大的運動量,有效防止了傷害事故的發生。
4.4 培養和提高體育意識、體育習慣和體育能力,培養終身體育意識。在學校體育教學中,加強體育教學與健康知識的傳播學習和掌握體育與健康的基本理論知識,是培養學生體育鍛煉意識和能力的基礎。在排球模塊教學中,教師采用合理、科學的手段把運動技能與身體素質練習有效地結合起來,使學生在科學的指導下,形成了較好的體育意識。同時隨著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排球技能的掌握程度的加深,學生對排球運動的了解程度也得到了加深,提高了體育意識、體育習慣和體育能力,逐漸培養了終身體育意識。
5.小結。在排球模塊教學中把排球運動技能與身體素質練習進行有效的結合,不僅提高了身體素質,同時也促進了排球運動技能的發展,促進了素質的全面發展。實踐證明,學生在排球比賽中自我防護意識得到了提高,肌肉的感覺更好,更不易受傷。同時,通過這樣的學習,學生更加熱愛上了排球這項運動,增強了體育意識和體育能力,并能把它作為一項終身的運動進行下去。
參考文獻
1 高等師范院校教材.《運動生理學》
2 《排球運動的健身意義》.綏中排球網.省略
3 高等師范院校試用教材.球類活動《排球》.高等教育出版社
4 張久喜、張靜靜、阿英嘎.《當前中學體育教學問題的透視》.paper.省略
運動技能考核課是檢查和評估教學過程中教和學雙邊活動質量的手段,也是獲取和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反饋信息的途徑。教學實踐證明:在教學過程中,科學地、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運用和安排考核課,能激發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覺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養成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習慣,有利于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同時,它也是連接體育課和體育課外活動課的天然紐帶,有利于提高課外體育活動的質量。
在新課標精神的指導下,我在教學實踐中,對運動技能的考核采用了下面三種方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一、持續考核法
方法:在單元考核結束后,提倡并鼓勵學生利用課外活動和課余時間,積極開展自鍛,并允許學生持續、反復多次參加該項目的考試,直至達到理想的成績。
目的:發揮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學習和完成任務的主動性,養成經常地、自覺地參加體育鍛煉的習慣,更好地掌握動作技術,增強體質,為終身體育奠定基礎。
優點:能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增強取得理想成績的信心和提供更多的練習機會,能培養學生的自鍛能力,發展身體素質,養成經常參加鍛煉的習慣;能使學生比較扎實地掌握動作技能,有效地提高整體教學質量。
缺點:隨機性大,增大了教師的工作量;同時,不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時間概念,容易出現“今日復明日”的不良現象。
解決辦法:為了避免這類弊端的出現,教師可以規定在一定時間(如一個月)內每人可以測驗10次或更多次,給予彈性較大的量化規定,使學生感覺有一定的時間限制和壓力。
譬如:我校高一年級女生在測驗排球雙手自拋自墊時就采用這種方法。第一次測驗后,有部分學生成績不及格或沒有達到滿分,她們希望老師再給機會進行測驗。可以利用課外活動時間安排這部分學生進行測驗。這樣每個學生通過自身努力,都能取得自己認為滿意的成績,有力地促進了學生的發展,也打下了堅實的墊球基礎,為高二的選項教學做好了準備。
二、人人過關考核法
方法:在某一單元學習或練習后,由教師口頭對學生完成練習的技術質量進行評分,對能較好地完成和掌握技術動作的學生,方可轉入其它技能或下一個技術內容的學習或練習,并有針對性地對差生進行輔導的一種方法。
目的:通過評估,使學生及時了解和獲取完成技術動作情況的反饋信息;改進、提高動作技術質量;激發學生的競爭心理和好勝心,調動學生練習的積極性并達到掌握技術、鍛煉身體的實效;在評價過程中,應對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適當提供否定的信息,激勵他們“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而對學習感到困難的學生反饋時提供肯定的信息,調動他們“我并不差,我能行”的內驅力。
優點:通過“過關”,濾出差生,有利于好、差分組教學;能激發和調動學生練習的積極性和自覺性,有效地增強體質;有利于對差生進行針對性地輔導,提高教學效果,實現教學目標;由于“過關”后,可有2次課左右的自由選項練習,有利于學生個性的發展和興趣的培養。每一位學生只要在原有基礎上有提高、有發展、有創新,都將有機會得到肯定和贊賞。
缺點:對個別差生心理壓力較大,易產生逆反心理;對“過關”的學生,應組織和安排好活動內容,否則容易形成“放羊式”。
解決辦法:在“過關”前,教師首先從思想上給學生減輕負擔和壓力,進行疏導,向全體學生說明這次只對某一項技術進行考核,有可能你這次不過關,但并不代表你能力不行,并不是丟人事情;過關了并不能說明你動作就完美無缺。對濾出的少數差生,先要肯定他們在這個單元學習中有了不同程度的進步,然后指出要努力的方向,教師的態度要和藹可親,因為這部分學生更需要教師的關心和愛護,更需要進行個別輔導。
譬如:我校高二籃球教學班“行進間低手上籃”考核就采用了這種方法。因為在學習這個技術前,就有四分之一的學生能較熟練地掌握,接近一半的學生基本掌握,但每班仍有10名左右的學生一點基礎沒有。通過“過關”考核可以對這部分學生進行針對性地輔導,促進他們在較短時間內掌握此項技術。
三、單元考核法
方法:這是傳統的考核方法。在某一單元教材學習結束時,一次性檢查、評定學生掌握技術動作情況的方法,考核不及格再考即為補考。
目的:培養學生及時根據教學要求完成任務的能力,嚴格執行教學計劃和教學進度。評定學生體育成績,評估教學質量,提供教學反饋信息,積累教學經驗,為以后改進、提高教學質量而提供實踐指導,進行身體素質測試時大都使用此種方法。
優點:能促使和調動學生積極鍛煉,培養及時和定時完成任務的良好習慣;提供總結經驗的反饋信息,積累教學經驗。
缺點:由于一次性評分,不合格再考即為補考,容易使部分差生對完成任務感覺有較大的壓力,甚至放棄考試機會,不利于實現教學目標。
解決辦法:既要有原則性又要有靈活性,可以和第一種考核方法結合使用,不能機械地、呆板地執行這種考核方法,可根據具體情況適當地增加1――2次考試機會,但決不能無原則地遷就學生。
譬如:我校高二籃球教學班“單手肩上投籃”考核也采取了這種方法,除了培養學生投籃的專注力外,還通過此種考核方法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并能遷移到文化課學習中,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打好基礎。
為了更好地發揮考核課的作用,合理運用上述考核方法,在教學實際工作中還應注意處理好以下幾個問題。
1、目的性。首先應明確考核是整個教學活動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是完成任務、提高教學質量的方法和手段,而不是最終目的,考核旨在發現問題,提出解決和改進的方法,并激發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覺性。
2、目標性。每學期開始讓學生明確將要學習的教材內容、技術標準、考核方法及要求,為調動學生自練提供具體的目標。
3、可行性。目標、標準的提出應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貫徹區別對待的原則,分數、等級的制定應符合正態分布原理,即面向大部分學生。
4、鼓勵性。在考核過程中,對學生完成技術動作質量的評定應準確并簡明扼要,語言表達多用鼓勵性的語言,并提出下一步練習的技術關鍵、將要達到的目標。通過考核,既可以讓學生在充分展示自己長處的過程中,體驗成功的樂趣與喜悅,增強自信心,也可以讓學生在發現不足、體驗失敗的過程中,激發學習潛力,這有助于學生進一步學習與發展。
5、方法性。考核過程中,應指出存在的問題,更應教授自練的方法,以便學生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進行自練,提高練習效果。在評價主體上,將學生被動接受評價轉向主動參與評價,使評價變成學生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發展的過程。
6、綜合性。考核過程中,注重從關注技能學習的結果,即技能的掌握情況,轉移到更為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極的情感態度體驗、創新意識與能力的形成方面;在評價方法上,注重從過分強調量化轉向注重質的分析與把握。
7、差異性。在運動技能考核過程中,還要考慮到學生平時的學習與練習態度,以及在學習和鍛煉活動中的行為表現。這樣將會使一些身體素質較差,但學習態度好的學生提高練習的積極性;讓那些先天條件好,但學習態度不端正的學生認識到:先天的條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后天的努力程度,從而使他們端正學習態度。
參考文獻:
[1] 季瀏等.體育教育展望.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1.12
[2] 新課程實施過程中培訓問題研究課題組.新課程與評價
關鍵詞:運動技能 遷移與干擾 策略
在中職體育教學中,筆者發現運動技能間的相互遷移與干擾是一種常見的現象,它影響到運動技能的形成和結合技術的臨場發揮。這一規律倘若把握得好,就能促其遷移、排除干擾、縮短單項技術與結合技術的教學訓練過程,提高運動技術水平。
一、運動技能間的遷移與干擾產生的原因
造成運動技能間的遷移與干擾產生的原因,牽涉到生理、心理兩門學科。它既與運動條件反射的基本原理有關,也由于對人的心理特征的不同要求而有所不同表現。一般說來,遷移是在兩種技能之間其基本環節相同而細節部分不同的情況下實現的。
譬如,學習與原有的動作結構相似的新動作,大腦皮質內原已形成的運動條件反射中的基本環節可作為新的運動動力定型的基礎,只需補充一些附屬環節的運動條件反射,新的運動動力定型即可形成。但是在特殊情況下,也可能出現干擾。例如,短跑與長跑,兩者動作結構雖然相同,可是在動作的反應速度上,對于神經系統的要求完全兩樣。這時,不僅不能遷移,反而干擾。
可見,對不同技能具有相同的因素時,也還要考慮到刺激物與反映方面的不同成分,否則,適得其反。另一方面,在不同技能間,主要動作環節不同而細節部分相同時,彼此間往往也產生干擾。例如,兩套不同的技術動力定型,在開始部分相同則總是比較容易實現的。在教學進度上,同時安排學習兩種新技術時,如乒乓球近臺攻球與扣殺安排在一起,則扣殺技術(上臂發力為主)常干擾近臺攻球(前臂發力為主),使上臂發力代替前臂發力。在學習結合技術時,如果一種刺激物能引起不同的技術反應時,也會出現干擾,例如,乒乓球回擊臺內下旋球時,運用拉球還是采取突擊,練習者往往猶豫不決,造成技術紊亂。
二、遷移與干擾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在教學中,遷移是我們所需要而務必努力實現的。把動作結構相同的技術編成一組進行學習,就能起到加速運動技能形成的效果。在選擇誘導學習和輔助練習時,亦應使動作的基本部分接近,或核心學習的動機相一致,才能達到遷移的目的。
1.制定學年或學期計劃時的運用
制定學年或學期計劃時,除了貫徹教學大綱的統一要求外,還要注意教材分布的縱橫關系,要考慮到技能遷移的問題。縱的教材關系如:進行鉛球教學時,先教原地推鉛球,再教滑步推鉛球,因為滑步推鉛球的握球、持球、到最后用力、到出手,這些動作的基本環節和原地推鉛球相同,所以教滑步推鉛球時,只要把滑步與原地推鉛球的技術連貫起來就可以了。橫的教材關系如:教了短跑后教跳遠等,是因為它們之間的動作附屬環節相同(跳遠的踏跳、騰空、落地和跑的起跑),在學習與原有動作結構相似的新動作時,大腦皮質內原已形成的基本環節或附屬環節的運動條件反射即可作為新的動力定型的基礎,只需補充一些附屬環節或基本環節的運動條件反射,新的運動動力定型即可形成。
2.運動技能遷移在準備活動中的應用
在課的準備部分,應多采用專門性準備活動和基本教材的徒手模仿練習,因為他們和基本部分的教材內容在動作的基本環節上是一致的,對于基本部分教材的技術掌握可產生積極的遷移。如排球的扣球教學,徒手模仿扣球、扣固定位置的球和實際扣球的基本環節(助跑、起跳、騰空、擊球)是一樣的,不同的細節是實際扣球時要選擇好起跳點,掌握好起跳時間及擊球點和擊球部位。教學中,先讓學生把這些基本環節相同的動作學會,在大腦皮質內形成這些基本環節的條件反射,然后再補充起跳點時間及擊球點等細節的條件反射,學生的扣球技術的動力定型便可形成。
3.防止干擾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