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生態農業和傳統農業的區別范文

        生態農業和傳統農業的區別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生態農業和傳統農業的區別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生態農業和傳統農業的區別

        第1篇:生態農業和傳統農業的區別范文

        關鍵詞 稻鴨共生;傳統養鴨;區別

        中圖分類號S83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4-8421(2012)08-976-01

        中國是歷史悠久的農業大國,種植水稻的歷史由來已久;我國又是最早馴化和飼養家鴨最早的國家之一,不僅有考古資料為證,還有養禽業文字記載資料也很豐富,如早在公元前475~221年的戰國時期,《尸子》中記有“野鴨為鬼,家鴨為騖”。將種稻與養鴨相結合的稻田養鴨,是中國傳統農業的精華,至今仍然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

        稻鴨共生綠色農業生產技術雖然起源于日本,但它是在繼承、吸收和完善我國傳統的稻田養鴨精華的基礎上不斷發展起來的,經過不斷的實踐、創新,現在已經形成了一種全新的生態農業技術。

        稻田養鴨和稻鴨共生技術一樣,都是在稻田中放養鴨子。但是我國傳統的稻田養鴨,只是把鴨子放于稻田,不管稻田放養鴨子的數量,也不管放養情況,鴨子往往一大群的從一個田到另一個田,這樣會造成田塊有的地方過度放牧,有的田塊又沒放到,而且鴨子放于稻田的方法是“早放晚收”,鴨子在稻田中沒能充分發揮作用,起不到應有的作用。

        稻鴨共生綠色農業生產技術是在傳統稻田養鴨的基礎上不斷發展起來的,是對稻田養鴨的繼承、倉4新和發展,并賦予了稻田養鴨以新的生命,是傳統農業與現代農業相結合的產物。

        1 最終目的不同

        我國傳統的稻田養鴨,是水田和鴨結合型的農業。作為已經家畜化的鴨子,自身還具有水禽的特性,自古以來,人們利用這一特性將鴨帶入水田地帶進行飼育。最終目的是為了生產鴨肉或鴨蛋,它是為了讓鴨在稻田里活動和覓食,提供鴨的放養場所,而很少考慮到鴨子對水稻能產生的作用;而該技術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生產綠色食品大米,它充分利用了鴨子的功能,鴨在稻田中成了代替人的部分勞動的“活機器”,也代替了除草劑、殺蟲劑、化肥及水稻栽插后的各種機械操作,同時也能生產無公害的鴨產品。

        2 主體不同

        在稻田養鴨的過程中,種稻和養鴨往往是2個不同的主體。種稻的農民有時擔心鴨會踐踏水稻而不愿意讓鴨進入稻田,而養鴨的農戶又為無地方、無場所放養鴨子而焦急,使稻鴨的分離現象越來越嚴重;稻鴨共生綠色農業生產技術使水稻和養鴨緊密的結合為一個整體,如果在結合稻田養魚或是在稻田中放養浮萍等技術,則會形成一個更加完整的農田生態系統,對減輕環境的污染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3 對稻和鴨的要求不同

        稻田養鴨對稻、鴨的品種等要求不嚴格,幾乎沒有要求,鴨的品種是常規的肉用鴨或蛋用鴨,往往體型過大,野外活動和覓食能力差,沒有長期在稻田生活的能力。水稻也是當地有什么品種就種什么;稻鴨共生綠色農業生產技術則有較嚴格的要求,對鴨的要求是體型較小、善于活動、在稻田中覓食能力強的品種。根據我省的自然狀況,稻鴨共作時間為70~80d,故可選用一般的蛋鴨和雜交肉鴨品種,這樣有利提高養鴨的經濟效益。對水稻的要求是優質、較能抗倒伏的稻種。

        4 內涵不同

        稻鴨共生綠色農業生產技術融入了生態學、動物行為學、環境科學等現代科學技術知識,并進行了較系統的研究,由較系統的理論階段上升到實踐應用階段;稻田養鴨還只停留在傳統經驗的階段,很少進入研究階段。

        稻鴨共生是將水稻生產與養鴨生產有機地緊密地結合,融為一體。養鴨的主要目的不僅是獲取鴨肉,而是挖掘利用鴨的生物學潛能,讓鴨承擔起稻田的除草、除蟲、施肥、中耕渾水、刺激水稻生長等多種田間作業功能,來替代現代種稻中應用化肥、農藥、除草劑為水稻施肥、除蟲、除草,生產出綠色稻米的一種全新生態農業新技術。它是傳統農業和現代農業的結合,在未來農業發展中有著旺盛的生命力和廣闊的發展前景。

        5 放養時間不同

        稻田養鴨在水稻田里的時間短,鴨對水稻的作用小,鴨的功能沒有充分發揮出來;而本技術一天24 h都把鴨放在稻田中,鴨始終在稻田中生活,鴨在稻田中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它對水稻和稻田的作用和影響是多方面的、持久的。

        第2篇:生態農業和傳統農業的區別范文

        關鍵詞:現代循環農業;經濟效益;發展模式

        作者簡介:張曉辛(1954―),男,江蘇南通人,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農林經濟管理的教學與研究。中圖分類號:S216.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2)03000103

        1 引言

        江蘇省既是經濟大省,也是農業強省。穩定的農業是經濟快速發展的強力支撐,江蘇現代化農業的高產出是資金、物質等高投入的結果。隨著農村改革實施以來,農村的生產力水平有很大的提高。由于農業與工業生產的特點不同,農業以土地為基本生產資料,自然環境成為農業生產過程的直接參與者之一,農業生產者將自然環境看作可以免費獲得的生產資料,市場也不可能完全把自然因素歸納進農業生產者成本核算體系中,這導致了農業生產者放棄環境的可持續性,只注重經濟效率。現階段,農業高投入、高消耗、高產出的生產行為也已暴露出了這一問題。因此筆者認為:江蘇要想打造可持續發展的現代農業,實現農業的高產、優質、高效發展,就必須遵循在過去的現代農業基礎上完善現代循環農業的戰略思想。這里所定義的現代循環農業不應該只是膚淺的將著眼點停留在生態或是經濟效益等某一方面,而是應該努力協調并發展“農業生產方式的可持續、農業經濟的產業良性整合、生態環境的可持續”三方面的大循環,真正為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拓寬道路。

        2 江蘇現代農業發展狀況及主要問題

        現代農業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動力,利用現代管理理念和手段開展農業生產與經營,以提高農業整體效益為目的的新型產業形式,其追求高效,追求將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

        2.1 現代農業發展目標

        江蘇省現代農業發展的總目標是采用先進科學技術、現代物質裝備、現代經營方式、現代組織方式,充分合理利用自然和社會經濟資源,進行各種生產要素的最優組合,實現保障糧食供應、農民增收和生態環境安全的高效率、高效益農業。就功能方面而言,讓高效農業由單一的產品生產功能向多功能方向發展,不僅保障優質農產品的生產供應,而且還要向食品、藥品、保健品和生物質能源方向拓展,實現生產、生活、生態的協調發展。就生產方面而言,通過技術和資金集約投入,解決土地資源與勞動力資源短缺的問題,保障生產和資源的高產出、高效率。就產品方面而言,要求由一般農產品向品牌、高端、安全農產品拓展,取得信譽、提高市場競爭力。就技術方面而言,農業科技是發展現代高效農業、提高農業效益的關鍵因素;高新、生態、標準技術的開發和應用是加快現代高效農業發展進程的核心。

        2.2 現代農業與傳統農業的區別

        現代農業與傳統農業相較,可以歸納出六點本質特征: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生態化、市場化以及國際化。現代農業的產業結構體系由小農業向大農業轉變,其產業鏈不斷向下延伸,不僅包括種植與養殖業這種第一產業領域,同時包括了農產品加工流通、社會服務等產業一體化發展,實現種養加工產供銷、貿工農一體化的高度組織化、規模化生產。傳統農業追求的是對人食物需求的滿足,著眼于追求數量的增長,現代農業則是在滿足一定數量供應的基礎上,突出考慮質量與效益,以此加強農業核心競爭力。另一方面,生產方式也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化,現代農業積極發展標準化生產,重點關注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推進生態農業建設,努力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傳統農業的發展一般依靠投入驅動,科技貢獻率較低,現代農業依靠科技進步創新為現代農業的發展提供動力。

        2.3 現代農業的主要發展模式

        近幾十年來,西方國家現代農業大致可描述為:

        (1)人多地少、耕地資源短缺型國家以提高土地單位面積產量和種植高附加值農產品為主,以荷蘭為典型,荷蘭人多地少,人口密度達每平方公里435人,依靠精耕細作,努力打造高附加值的溫室作物和園藝作物,現為成為全球第三大農產品出口國。

        (2)人少地多、勞動力短缺型國家以大量使用農業機械來提高農業生產率水平以及農產品的總產量。比如美國就是這種類型,其農業機械化程度世界第一,是全球最為典型的現代化大農業,又被稱為“石油農業”。

        江蘇農業的發展具備一定的特殊性:一方面江蘇地少人多,另一方面江蘇省屬于經濟發達地區,因此決定了江蘇省現代農業發展需要走高效農業的道路,即技術密集、經濟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新型農業現代化道路,現階段其主要發展模式包括以下幾方面:

        2.3.1 設施農業

        經過工程化的設施,人為設置農業生物生長發育所需要的生態條件,以達到充分利用土地、光、熱、水、養分和空間等資源,減少有害生物的危害,進而實現高效、高產、安全、標準化生產的目標。

        2.3.2 集約化規模養殖業

        所謂集約化規模養殖業指布局集中、生產密集、資源節約、污染控制、效率提升為特點,根據動物生長發育規律和市場經濟規律,綜合應用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成果,對養殖方式進行優化組合,以工業化生產方式安排生產,充分發揮養殖群體的生產潛力。

        2.3.3 生態農業

        生態農業是按照生態經濟學原理,借鑒傳統農業的有效經驗,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和現代管理手段,能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現代農業。根據江蘇農業發展現狀、自然資源條件和生態環境的要求等,江蘇省應重點發展循環農業和有機農業。

        2.3.4 休閑農業

        休閑農業是將農業與休閑旅游有效結合,以農業為依托,追求農業效益和旅游效益雙向發展的一種生產與休閑功能兼容的農業形態。它的出現是為了適應人們崇尚自然的價值觀,幫助人們獲取、滿足生態食品的物質需求。

        2.4 江蘇現代農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農業的現代化在帶來高產出的同時也帶來了高排放和高廢棄,造成土地、水體、大氣等環境的嚴重污染。比如江蘇農村生態環境被破壞現象就較為嚴重,目前許多地方生活污水仍然是直接排放,秸稈焚燒現象嚴重,農業廢棄物堆放散亂,直接導致農業面源污染加劇。江蘇省耕地面積約占全國的38%,但農藥使用量約占全國的65%。鑒于此,在經濟發達、農業集約化和現代化程度高的江蘇省地區,合理發展農業生產無害化、污染物排放最小化、廢棄物利用最大化的生態循環型農業顯得迫在眉睫。

        近年來,世界各國都開始加大本國農業發展中生態環境的治理與保護力度,提高農業生產資源投入品使用的高效化,在應用自然科學新成果的基礎上探索出“有機農業”、“生態農業”等農業發展模式,農業可持續發展成為被關注和重視的新熱點和新趨勢。在這樣的背景下,江蘇省循環農業應運而生。

        3 江蘇省循環農業的發展現狀與問題

        循環農業就是把循環經濟理論應用于農業系統,是指在農作物系統中推進各種農業資源往復多層與高效流動的活動,以此實現節能減排與增收的目的,促進農業與農村的可持續發展。它作為一種環境友好型農作方式,本質上是一種低投入、高循環、高效率、高技術、產業化的新型農業。

        3.1 循環農業發展歷程

        江蘇省是我國啟動循環經濟建設較早的省份之一。2002年,首先開展了為期3年的第一輪循環經濟建設試點,全省共確定了108家循環經濟建設試點單位,涉及農業、工業、服務業不同的產業和企業、園區、社會不同層面,試點單位積極推動資源在企業內部、企業之間以及產業之間的循環利用;其中循環型農業試點單位占14個、循環型村鎮占9個。2005年4月江蘇省出臺了《江蘇省循環經濟發展規劃》,在循環型產業發展戰略中提到了循環型農業發展戰略。并指出循環型農業發展的重點:一是產業重點;二是區域重點;三是設施重點。明確了指導思想、實驗內容和目標、實施方案。2005年11月,江蘇省確定了128家開發區、工業園區和農村、企業,作為第二輪省級循環經濟建設試點單位。

        3.2 江蘇現有循環型農業的發展模式

        3.2.1 農業生態恢復、整治型發展模式

        農業生態恢復、整治型發展模式:這種模式主要是以生態恢復、清潔生產、減量化來改善農業的生態環境。這種模式選擇條件和設施優越的產地建設無污染、無公害的生態農業生產基地,以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為中心,推廣有機農業的生產技術,擴大有機農業產品的生產規模,增強市場競爭力。

        3.2.2 農業廢棄物再利用模式

        農業廢棄物再利用模式:該模式是通過一定的技術對農業某個生產環節中產生的廢棄物如作物秸稈、樹木枝葉、禽畜糞便等在另外一個環節中進行物質的循環再利用,變廢為寶。多是以“以沼氣建設為紐帶”為基礎的“一池三改”戶用沼氣工程模式、生物鏈工程模式和大中型畜禽場沼氣工程模式;另外還有農業廢棄物堆肥技術、禽畜糞便除臭飼料化技術、微生物菌菇技術等。

        3.2.3 立體復合型農業模式

        立體復合型農業模式:是在有限的空間內,可以把農、林、牧、副、漁相結合,建立多物種共棲的立體種植、立體養殖、立體種加養、多層次配置、多時序交錯、多級質、能轉化的一種高產高效的農業生產模式。立體復合型農業,可以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生物資源和人類生產技能,實現由物種、層次、能量循環、物質轉化和技術等要素組成的立體模式的優化。

        3.3 江蘇省循環農業發展缺陷

        循環農業發展起來以后,強調了生態環境的保護,指出農業生態環境的惡化是阻礙農業發展的主要矛盾之一,與過去的生態農業并沒有本質區別;注重保護農業生態環境,運用工業循環經濟的原則強調發展循環農業,但是問題是沒有明確與循環農業緊密結合的生產方式;同時忽視了農業經濟循環是循環農業的本質,未明確循環農業生產方式與農業經濟的聯系,沒有認識到實現經濟可持續是循環農業發展的重要保證;發展循環農業要以經濟利益為驅動力,但是目前對于如何使循環農業的發展具備更好的經濟前景尚未能有所突破。

        20世紀70年代以后,發達國家先后出現了“有機農業”、“生態農業”替代農業思潮。但最終由于產品價格高,在現實生產經濟效率低下導致無法進一步發展。因此,人們對于現代循環農業還存在一定的誤區,對循環不能僅僅關注單一生態方面,更應該在滿足生態循環的前提下,保證農業經濟效益的循環。

        4 江蘇省現代循環農業再認識

        筆者認為江蘇省現代循環農業必須是一種以可持續發展理論為基礎,在著力強調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前提下,有效協調農業生產方式與農業經濟效益良性循環的生產模式。合理的現代循環農業應包涵農業生產方式循環、農業生態環境循環和農業生產經濟循環三方面。

        4.1 農業生產方式循環

        將農業生產發展成“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生產資料良性循環流動過程,使進入循環農業系統外的物質和能量在經過一個生產環節之后進入另一個生產環節,實現資源再利用,盡量降低外來新生產資料的輸入,爭取整個農業生產和消費過程中基本上不產生或只產生很少的廢棄物。

        4.2 農業生態環境循環

        農業生態環境與農業生產方式循環相互作用,通過生物的合理分布,以及自身對環境污染的自凈、自調節、自平衡能力等方式,為農業生產提供持續的自然生產力。

        4.3 農業經濟循環

        循環農業是依靠循環經濟理論發展起來的,所以循環農業本身是一種經濟概念。循環農業是一種可持續、市場化和生態化的農業。農業經濟循環要保證在循環農業中農業經濟的再生能力和成長能力不斷增強;農業經濟發展的質量不斷提高和結構不斷優化;符合農村社會總體發展的目的,使農業經濟沿著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生活質量、生態環境質量的軌道運行。

        5 結論

        對于今后江蘇省現代循環農業發展而言,首先應當突出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保證經濟的效率體現,無論農業生產過程中生產方式轉變還是生態環境保護提升,都是以經濟發展作為基礎。循環農業作為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也應該首先強調經濟可持續,在經濟可持續的基礎上逐步實現生態環境可持續和生產方式可持續。不能簡單地將農業的發展寄托到其自身的改造上,更應該從自身的觀念上予以改變:在保持生態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從農業生產方式開始入手,調整農業生產、經濟運行的模式;穩定農業發展,提高糧食安全保障性。

        參考文獻:

        [1] 鄭建初,陳留根,甄若宏,等.江蘇省現代循環農業發展研究[J].江蘇農業學會,2010,26(1):5~8.

        [2] 蔣祖鏢. 江蘇省循環農業的發展模式研究[D].南京:南京林業大學,2009.

        [3] 周震峰,王 軍,周 燕,等. 關于發展循環農業的思考[J].農業現代化研究,2004,25(5):348~351.

        第3篇:生態農業和傳統農業的區別范文

        所謂相對優越性,是指一項創新的采用較未采用前的狀況的改進程度。創新優越性與創新采用率存在著明顯的正相關關系,即潛在采用者感到創新的優越性越明顯,其采用創新的可能性就越大。所謂生態農業的相對優越性指的是生態農業與以往其他農業(傳統農業、石油農業)的相對優越程度。下面主要從效益性因素來分析。

        這里所說的效益性因素包括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從我國當前的生態農業的試點來看,生態農業的三個效益是較為明顯的。

        生態農業與其他農業生產模式相比,在經濟效益上的優越性并不突出。在全國2400多個生態村和生態試點中,幾乎沒有一個村鎮經濟發展水平能在當地居于首富,“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者居多。縱觀我國所有的億元村鎮,均是靠大力發展鄉鎮工業致富的。而追求生態建設的村鎮,主要力量都放在了改土造田、林網建設、太陽能建設、沼氣利用、生物鏈建設上了,工業往往發展不快,或者被有意加以控制。因此,在現階段,由于各種限制,生態農業的生態效益還無法“顯化”為豐厚的經濟效益,它主要是綜合效益明顯,遠期效益突出,而農民是最講實惠的,他們只看重經濟效益,而且是只看重近期的經濟效益,并以此單項指標作為自己行為的指南,從而大大縮小了農民對生態農業優越性的實際體驗。

        二、生態農業的相容性

        相容性是指潛在采用者認為創新與其需要、既有的觀念、以往及現在的經驗等相適合的程度。從創新采用導致的不確定性而言,相容性越高,意味著采用創新的不確定性越小,從而對采用者的沖擊越小,不至于受太大的抵制。一般來說,相容性往往會影響潛在采用者對創新的認可。

        就目前來說,我國廣大地區的農民對生態農業知識知之甚少,對常規農業存在難以割舍的戀舊情結,再加上我國農業的總體利益較低,農民們從心理上認為農業不能使自己致富,因而對生態農業持懷疑態度,沒有情感上的需求。一方面是因為常規現代化農業從50年代起就開始宣傳,已對農業科技人員、管理者和農民起到較深的潛移默化作用,人們一講農業現代化就自然想起“四化”,對“四化”可能引起的副作用不熟悉,對全球現今的新發展不了解,習慣性認識有意無意地阻礙著人們對生態農業的認同。另一方面,生態農業畢竟是一種新的農業生產方式,很多人并不了解它的實質內涵、它的優越性和他的技術要求,推動起來也容易被動和盲目。此外,我國生態農業研究和實踐上處于起步階段,理論上的闡述比較復雜,科技研究還不夠深入,實踐效果的定量分析和描述也很不夠,尤其是未總結出一套讓農民一看就懂、一學就會、短時間內就出效益的生態農業實用技術,這些也是影響生態農業相容性的原因。

        三、生態農業的復雜性

        復雜性是指一項創新被認為難以理解和使用的程度。一般說來,創新越易于理解和使用,其被采用的可能性也就較大。復雜性和采用者對自身能力的評估都是一種主觀感覺。一種創新的復雜性越高,自覺可以領會和使用該創新的人就越少,因此人們采用創新的可能性也就越低。

        從總體上講,我國生態農業比較復雜難以理解。首先,生態農業的系統既是一個復合生態系統,又是一個松散的集合體,有多重時空上的相對獨立的組分組成,這些組分按一定的比例組合在一起,或構成時間上的延續,或得到空間上的互補。其次,在食物鏈設計上,試驗的農業生物數量和種類、物質和能量投入的最佳值、生產管理條件等都要從實踐中獲得數據加以分析,拿出科學的依據,而這無疑是一個艱辛和復雜的過程。其三,生態農業的原理、原則過于抽象,難于為大多數農民所掌握。例如,何為農業生態系統的整體性?如何協調系統和組分間的關系?如何充分發揮系統的組織作用等等問題,這都是很難掌握的。最后,生態農業強調的是對現有的技術的優化組合,這是生態農業的創新之處,但過多的利用現有技術往往會給人造成一種錯覺,即生態農業同其他農業形式沒有什么區別。同時,由于生態農業的技術支持系統不過硬,缺乏具體的優化組合技術,又受系統復雜多樣性的影響,如何在實際生產中實現技術的有效組合仍是一個難以把握的問題。如農業資源保護增殖技術、小流域綜合治理技術、農業環境綜合整治技術等都比較抽象難懂,再加上農民的知識水平有限,要真正掌握生態農業的技術可以說是非常困難。

        四、生態農業的可實驗性

        可實驗性是指用戶在正式采用創新前對創新性能所能試驗、考察的可能性。由于采用創新的決策過程是一個需要不斷消除不確定性和風險感的過程,即使是有限度的實驗或使用,也能夠使用戶對創新的特點和功能有一個實在的感覺,幫助消除諸多擔憂和疑慮,從而有利于創新的擴散,因此,創新的可實驗性越強,創新的采用率越高,它們之間有正向的相關關系。

        總體上講,我國的生態農業的可實驗性較差。由于生態農業是一個涉及多學科技術的生產體系,技術種類需要多而且整合起來還比較復雜,且短期內不易見效益,單靠農民現有的知識水平難以消化和掌握,更別提單獨操作和實驗了。特別是對生態農業的早期采納者來說,它們對生態農業可實驗性特別看重,因為它們可參考的經驗不多,他們可以借鑒的通常只有從大眾媒體獲得的有關生態農業的一般知識。因此,他們常常面臨較大的不確定性和風險感,對采用可實驗性較差的生態農業可以說是慎之又慎。從宏觀上來說,對于一個生態農業示范縣或省,生態農業是一個涉及多學科多部門的事業,建設面廣,綜合性強,單純靠某一個部門的力量是難以奏效的,生態農業必須在政府的領導下,把相關部門的人力、物力、財力集中結合起來,按照各自的業務要求,各司其職,各盡其責,統一協調,形成合力,共同推進;只有這樣,才能調動農民采用生態農業的積極性,以彌補生態農業可實驗性較差的不足。新晨

        五、生態農業的可察性

        第4篇:生態農業和傳統農業的區別范文

        1生態農業的相對優越性

        所謂相對優越性,是指一項創新的采用較未采用前的狀況的改進程度。創新優越性與創新采用率存在著明顯的正相關關系,即潛在采用者感到創新的優越性越明顯,其采用創新的可能性就越大。所謂生態農業的相對優越性指的是生態農業與以往其他農業(傳統農業、石油農業)的相對優越程度。下面主要從效益性因素來分析。這里所說的效益性因素包括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從我國當前的生態農業的試點來看,生態農業的三個效益是較為明顯的。我國1993年開始建立的51個生態農業示范縣經過5年的實踐,取得了比預期更好的效果。首先是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據有關資料統計,51個縣中實施生態農業建設的,1994~1997年平均年增長分別為8.4%、7.2%和6.8%,比全國同期平均水平分別高2.2%、0.6%和1.5%。其次是顯著改善了生態環境。經過5年的努力,試點期間水土流失治理率達73.4%,土地荒漠化治理率達60.5%,森林覆蓋率大幅度提高。其三是推動了農村社會的進步,拓寬了農林牧漁各業的生產領域,緩解了新的就業壓力,如湖北省京山縣在建設生態農業中產生了“三回流”現象,山下人往山上流,城里人往鄉下流,縣外人往縣內流。至1998年該縣農村勞動力有11萬人從農田中脫離出來、轉向林果業、養殖業和二三產業,占農村勞動力的57%。但是,生態農業與其他農業生產模式相比,在經濟效益上的優越性并不突出。在全國2400多個生態村和生態試點中,幾乎沒有一個村鎮經濟發展水平能在當地居于首富,“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者居多。縱觀我國所有的億元村鎮,均是靠大力發展鄉鎮工業致富的。而追求生態建設的村鎮,主要力量都放在了改土造田、林網建設、太陽能建設、沼氣利用、生物鏈建設上了,工業往往發展不快,或者被有意加以控制。因此,在現階段,由于各種限制,生態農業的生態效益還無法“顯化”為豐厚的經濟效益,它主要是綜合效益明顯,遠期效益突出,而農民是最講實惠的,他們只看重經濟效益,而且是只看重近期的經濟效益,并以此單項指標作為自己行為的指南,從而大大縮小了農民對生態農業優越性的實際體驗。

        2生態農業的相容性

        相容性是指潛在采用者認為創新與其需要、既有的觀念、以往及現在的經驗等相適合的程度。從創新采用導致的不確定性而言,相容性越高,意味著采用創新的不確定性越小,從而對采用者的沖擊越小,不至于受太大的抵制。一般來說,相容性往往會影響潛在采用者對創新的認可。就目前來說,我國廣大地區的農民對生態農業知識知之甚少,對常規農業存在難以割舍的戀舊情結,再加上我國農業的總體利益較低,農民們從心理上認為農業不能使自己致富,因而對生態農業持懷疑態度,沒有情感上的需求。一方面是因為常規現代化農業從50年代起就開始宣傳,已對農業科技人員、管理者和農民起到較深的潛移默化作用,人們一講農業現代化就自然想起“四化”,對“四化”可能引起的副作用不熟悉,對全球現今的新發展不了解,習慣性認識有意無意地阻礙著人們對生態農業的認同。另一方面,生態農業畢竟是一種新的農業生產方式,很多人并不了解它的實質內涵、它的優越性和他的技術要求,推動起來也容易被動和盲目。此外,我國生態農業研究和實踐上處于起步階段,理論上的闡述比較復雜,科技研究還不夠深入,實踐效果的定量分析和描述也很不夠,尤其是未總結出一套讓農民一看就懂、一學就會、短時間內就出效益的生態農業實用技術,這些也是影響生態農業相容性的原因。

        3生態農業的復雜性

        復雜性是指一項創新被認為難以理解和使用的程度。一般說來,創新越易于理解和使用,其被采用的可能性也就較大。復雜性和采用者對自身能力的評估都是一種主觀感覺。一種創新的復雜性越高,自覺可以領會和使用該創新的人就越少,因此人們采用創新的可能性也就越低。轉貼于中國論文下載中心從總體上講,我國生態農業比較復雜難以理解。首先,生態農業的系統既是一個復合生態系統,又是一個松散的集合體,有多重時空上的相對獨立的組分組成,這些組分按一定的比例組合在一起,或構成時間上的延續,或得到空間上的互補。其次,在食物鏈設計上,試驗的農業生物數量和種類、物質和能量投入的最佳值、生產管理條件等都要從實踐中獲得數據加以分析,拿出科學的依據,而這無疑是一個艱辛和復雜的過程。其三,生態農業的原理、原則過于抽象,難于為大多數農民所掌握。例如,何為農業生態系統的整體性?如何協調系統和組分間的關系?如何充分發揮系統的組織作用等等問題,這都是很難掌握的。最后,生態農業強調的是對現有的技術的優化組合,這是生態農業的創新之處,但過多的利用現有技術往往會給人造成一種錯覺,即生態農業同其他農業形式沒有什么區別。同時,由于生態農業的技術支持系統不過硬,缺乏具體的優化組合技術,又受系統復雜多樣性的影響,如何在實際生產中實現技術的有效組合仍是一個難以把握的問題。如農業資源保護增殖技術、小流域綜合治理技術、農業環境綜合整治技術等都比較抽象難懂,再加上農民的知識水平有限,要真正掌握生態農業的技術可以說是非常困難。

        4生態農業的可實驗性

        可實驗性是指用戶在正式采用創新前對創新性能所能試驗、考察的可能性。由于采用創新的決策過程是一個需要不斷消除不確定性和風險感的過程,即使是有限度的實驗或使用,也能夠使用戶對創新的特點和功能有一個實在的感覺,幫助消除諸多擔憂和疑慮,從而有利于創新的擴散,因此,創新的可實驗性越強,創新的采用率越高,它們之間有正向的相關關系。總體上講,我國的生態農業的可實驗性較差。由于生態農業是一個涉及多學科技術的生產體系,技術種類需要多而且整合起來還比較復雜,且短期內不易見效益,單靠農民現有的知識水平難以消化和掌握,更別提單獨操作和實驗了。特別是對生態農業的早期采納者來說,它們對生態農業可實驗性特別看重,因為它們可參考的經驗不多,他們可以借鑒的通常只有從大眾媒體獲得的有關生態農業的一般知識。因此,他們常常面臨較大的不確定性和風險感,對采用可實驗性較差的生態農業可以說是慎之又慎。從宏觀上來說,對于一個生態農業示范縣或省,生態農業是一個涉及多學科多部門的事業,建設面廣,綜合性強,單純靠某一個部門的力量是難以奏效的,生態農業必須在政府的領導下,把相關部門的人力、物力、財力集中結合起來,按照各自的業務要求,各司其職,各盡其責,統一協調,形成合力,共同推進;只有這樣,才能調動農民采用生態農業的積極性,以彌補生態農業可實驗性較差的不足。

        5生態農業的可察性

        第5篇:生態農業和傳統農業的區別范文

        關鍵詞:現代農業 特征 對策

        中圖分類號:F3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1)04-242-02

        十七屆五中全會通過的“十二五”規劃建議明確要求,在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中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是“十二五”期間的一項重大任務。發展現代農業,實現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的基本途徑,也是強化農業現代化建設產業支撐的重要舉措。

        一、現代農業的內涵和特征

        農業是人類社會中最早出現的產業,從農業發展的歷史階段來看,農業的發展大致經歷了原始農業、古代農業、近代農業、現代農業四個階段。

        (一)現代農業的內涵

        現代農業是農業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是相對于傳統農業而言的“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農業形態,是一種以市場為導向的技術密集型的發達農業。現代農業就是運用現展理念,現代科學技術,現代物質條件,現代經營形式和管理方式,實現農業的貿工農緊密銜接、產加銷一體化的多功能、符合可持續發展原則的產業體系。建設現代農業的過程,就是用現代科技改造傳統農業、不斷提高農業綜合競爭力的過程,就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不斷提高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過程。

        (二)現代農業的特征

        與傳統農業相比,現代農業具有以下幾方面的基本特征:

        1.科學化。傳統農業主要依賴資源的投入,而現代農業則主要依賴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與創新。現代科學技術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先導和原動力,不斷推進現代農業向更高的層次邁進。現代農業的發展過程,實質上是在農業產業鏈的各個環節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改造傳統農業,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過程,是用現代科技知識培養造就新型農民的過程。

        2.市場化。傳統農業主要以自給自足為目的,現代農業的生產主要是為了滿足市場的需要,為市場提供豐富多樣的商品,農產品的商品率很高。現代農業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市場機制對農業資源配置起主導作用,是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動力源泉。

        3.產業化。傳統農業是以土地為基本生產資料。以農戶為基本生產單元的小生產,僅僅局限于種植業、養殖業等生產環節。現代農業則打破了傳統農業主要從事初級農產品原料生產、產業脫節的局限性,走出了生產、加工、銷售和社會服務一體的產業化經營道路,實現了一二三產業互動,形成了一個與發展農業相關、為發展農業服務的產業群體。在現代農業中,分散經營的農戶有效地組織起來,提高了農民組織化程度。

        4.集約化。傳統農業主要依賴資源和勞動的粗放投入,現代農業注重各類生產要素的集約投入,生產要素得到有效合理配置。主要是通過運用現代科技和裝備、有效整合資源、適度集中土地和實施科學管理等,以資金與技術的集約投入來取代以資源和勞動的粗放投入,改變農業粗放經營的狀況,有效地提高資源利用率、資源產出率和農業勞動生產率,實現農業發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

        5.生態化。傳統農業以消耗資源和犧牲環境來換取農業的發展,付出了過大的資源環境代價。現代農業則以高度重視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來優化農業發展方式,實現農業和諧、持續發展。現代農業注重資源的節約使用、循環利用、綜合開發,積極推廣農業循環經濟發展模式,推進農業標準化清潔生產,實現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

        6.多樣化。傳統農業僅局限于食品和原料的供給功能,現代農業則將單一的農業生產功能拓展為生產、生態、生活和科教等多功能,除具有食品保障和原料供給功能外,現代農業還具有增加農民就業和收入以及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功能,承擔著創造和傳承文化以及保護環境的功能,發揮著科技示范、科普教育以及滿足人們領略自然情趣、享受田園生活的需求。現代農業的多功能性決定了現代農業發展的多樣化,現代農業不但是效益農業和市場農業,而且還是綠色農業和休閑觀光農業,同時又是生態農業和循環農業。

        二、發展現代農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是要統籌產業發展。農業現代化與其它產業現代化是一種相互依存、互為基礎的協調發展和良性互動的關系。要注重三次產業之間的滲透、融合,統籌產業協調融合發展。一方面要大力發展工業和服務業,為現代農業發展提供物質和技術保障,構建起完善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另一方面,要用工業化理念發展現代農業,推進農業向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的延伸和拓展,實現農業與工業、服務業的融合發展,延伸農業產業鏈條,優化升級農業結構。

        二是要穩定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經營規模的擴大是現代化農業的必然要求,我國分散的農戶經營方式對于推進現代農業建設所要求的大規模生產是一個非常不利的制約條件。要在堅持和鞏固的基礎上,不以犧牲農民的土地權益為代價,引導農村土地合理流轉,積極實施農業產業化經營,實現適度的規模化經營和專業化、社會化服務。

        三是要把科技進步作為首要推動力。農業科技化是農業現代化的根本標志,只有推進科技進步,才能實現現代農業要求的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目標,才能提高勞動生產率、資源利用率和土地產出率,增強農業的綜合競爭力。發展現代農業,要以節約水資源和土地資源等農業生產要素為核心,通過勞動力集約和技術集約,走以提高農業資源利用效率為主要目標的內涵式發展道路。

        四是要注重示范引導。縱觀世界不同國家建設現代農業的實踐,大致可分為三種模式:以美國為代表的勞動力節約型模式,以歐洲為代表的節老節地復合型模式,以日本為代表的土地節約型模式。歷史經驗表明,農業現代化并沒有固定模式,要因地制宜。我國地區間的資源環境條件、農業發展水平和經濟技術水平存在很大差異,在現代農業建設過程中,要發揮地區的比較優勢,加強試點示范工作,探索不同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區域現代農業建設的模式和道路。

        五是要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現代農業的建設不能以農業資源的過度開發、植被破壞、水源污染、土壤侵蝕為代價,要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原則,發展農業循環經濟,推行農業清潔生產,充分釋放和凸顯農業在維護生態環境方面的重要功能。

        三、發展現代農業的措施和途徑

        一是要提升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堅持用工業化理念發展農業,用工業化產品提升農業。大力培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扶持引導企業向產業的廣度和深度進軍,拉長產業鏈條,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農產品及其加工品,提高附加值,培育和壯大一批產業關聯度大、競爭力強、輻射帶動作用強的龍頭企業。加強農業開放工作,拓寬眼界,在全國甚至世界范圍內引進資金、配置要素,利用好國內和國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提升農業的整體素質和綜合競爭力。積極推進農業基地建設,充分發揮資源、市場和技術優勢,逐步實現農業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生產。積極推進產業集群發展,圍繞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產業鏈條,努力引進上下游關聯項目,發展關聯產品,主動引進同類企業集聚發展,形成規模效益。

        二是要培育建設現代農業的人才隊伍。建設現代農業,最關鍵就在于人才隊伍的培養,要培養一批踏實能干,具有創新意識、具備現代管理知識的農業企業家隊伍,培養一批具有工業化要求的競爭意識、服務意識、協作意識以及現代眼光甚至世界眼光的干部隊伍,培養一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推動農業工業化經營管理、產業化鏈條延伸。加快現代農業人才隊伍的建設,要加大農村文化事業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大力發展面向農業的職業教育和新型技能培訓;要整合培訓資源,采取訂單、定向等多種形式開展培訓;要推進農科教有效結合與科技服務,鼓勵農業科研院所深入基層開展實用技術培訓服務。

        三是要大力發展農業循環經濟。堅持把循環經濟理念貫穿于農業的發展過程中,促進農業良性循環發展,農業資源最大限度地得以利用。要根據“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規模化經營”的原則,充分發揮區域資源優勢,培育一批龍頭企業,加快建設專用和特色農產品生產基地。要以資源節約為目標,抓好農業節水、節地、節肥、節藥、節能,推廣節約型農業技術。要加快農業生物質產業的開發,推廣沼氣,推進農業廢棄物的資源化綜合利用。要抓好農業產業鏈的延伸,促進農產品加工向精深發展,形成種植、養殖、加工系統化,提高農產品加工過程中各種廢棄物的有效利用。

        四是要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要大力發展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強化政策扶持,完善運行機制,引導其提升服務質量,拓展服務領域,積極支持農村合作經濟組織開展市場銷售、信息服務、技術培訓、農資配送和統防統治等農業生產;要完善農業技術支撐體系。深化農業科研體制改革,理順農業科研管理體制,建立新型農業科技新體系,實現農科教、產學研統籌,加強農業科技自主研發和集成創新,培育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技成果,要加強農業科技推廣體系建設,整合基層農業公共服務體系資源,提升農業公共服務能力,完善農業科技推廣平臺建設,提高農民接受和運用農業科技的能力;要健全農村市場體系。大力發展連鎖經營、網上交易、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業,培育農村經紀人、運銷專業戶和流通中介組織等多元化、多層次的市場流通主體。加強農產品質量檢測和市場服務,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

        五是要深化農村改革。要推進土地流轉體制改革。在確保農村土地承包關系保持穩定不變、依法自愿有償流轉的基礎上,建立土地流轉市場,采取股份合作、出租、轉讓等形式做好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工作,引導農業生產向集約化方向發展,提高農業規模化程度。要完善支農體制改革,整合各類財政支農資金,綜合運用稅收、貼息、擔保等經濟政策引導民間資本參與現代農業建設。要深化農村金融改革,積極探索建立農村新型金融組織和信用擔保機制,拓寬農村擔保品范圍,推廣農村小額信用貸款,加快培育村鎮銀行、擔保公司,增加農村金融供給,改善農村金融服務。

        參考文獻:

        1.吳光玲.現代農業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J].經濟與社會發展,2007(02)

        2.韓長賦.加快發展現代農業[N].人民日報,2010.11.22

        3.霍子俊,胡恒洋,張俊峰,蔡平.美國現代農業發展及借鑒[J].中國經貿導刊,2008(3)

        4.柯炳生.關于加快推進現代農業建設的若干思考[J].農業經濟問題,2007(2)

        第6篇:生態農業和傳統農業的區別范文

        記者:杜教授,您好,感謝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們的采訪。有機農業這四個字人們并不陌生,但是有機農業的含義以及它所涉及到的各個方面大多數人還是不清楚,杜教授您先給我們介紹一下什么是有機農業?

        杜相革:盡管有機農業有眾多定義,但其內涵是統一的。有機農業是指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按照有機農業基本標準,在生產過程中完全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農藥、生長調節劑和家畜飼料添加劑,不采用基因工程技術及其產物的農業生產體系,其核心是建立和恢復農業生態系統的生物多樣性和良性循環。有機農業系統旨在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和保護生態環境,在農業和環境的各個方面,充分考慮土地、農作物、牲畜、水產和蜜蜂等的自然生產能力,并致力于提高食物質量和環境水平。有機農業生產遵循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在生產過程中盡量減少外部投入物,主要依靠自然規律和法則提高生態循環效率。

        有機農業范圍很廣,有機農業本質上是一個生產的過程,是一個完成的生產體系,而在有機生產體系里面的產品,有機產品,用于食用的叫有機食品。具體地說,有機產品指所有以有機方式生產,符合各自有機標準的產品,包括有機食品、有機化妝品、紡織品、林產品、生物農藥、有機肥料等。有機食品是指來自于有機農業生產體系,根據有機食品生產標準生產加工、并通過合法的獨立的有機食品認證機構認證的一切農副產品,包括糧食、蔬菜、水果、奶制品、禽畜產品、蜂蜜、水產品、調料等。有機產品必須嚴格按照有機體系、標準來生產,即:生產原料來自有機生產基地,生產基地必須經過一定時間的轉換;生產過程必須符合標準:整個生產過程必須要有完整的記錄:必須經過獨立的認證機構。

        記者:從杜教授這里我們對有機農業、有機產品、有機食品等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現在我們知道,實際上,有機農業其實根本上是一種生產方式,那么有機農業與傳統農業和現代農業有什么區別呢?

        杜相革:誠然,有機農業確實是一種生產方式,但是對于有機農業的理念我們與國外還是存在區別的,目前我國食品安全主要分為三個層次:無公害、綠色和有機,這就決定了中國的有機農業首先定位于食品安全,而在國外,發展有機農業主要是為了追求更健康的生活方式、保護生態環境、提高資源的綜合利用率,因此,國際上,有機農業是一種生產方式,是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生產方式。實際上,有機農業是科學家們為了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土壤,以及為了生產出健康的作物和食品的背景下提出來的。它是人類在經歷了能源、環境、食品安全危機后,大力提倡和發展的、超越了現代農業思想的一種新的農業生產模式。它只有在生物學、生態學發展到一定程度、在人們認識到人與自然的關系只有協調起來才能促進人類的進步與發展之后,才可能得到認同和推廣。因此,可以說,有機農業是人們在高度發達的科學技術基礎上重新審視人與自然關系的結果,而不是倒退至傳統農業上。有機農業拒絕使用農用化學品,但決不拒絕科學:相反,它是建立在應用現代生物學、生態學知識,應用現代農業加工、作物品種、現代良好的農業管理方法和水土保持技術,以及良好的有機廢棄物和作物秸桿的處理技術、生物防治技術和實踐基礎之上的。而這些正是它與傳統農業的最大區別。而對于現代農業來說,現代農業最大的特點便是高投入、高產出,現代農業的投入主要來源于化學工業,而有機農業的投入主要來自與自然,這是有機農業與現代農業的最主要的區別。

        記者:現在,我們已經對有機農業有了一個比較深入的了解,那么我國什么時候致力于有機農業的研發?目前國內有機農業發展的現狀如何?

        杜相革:我國有機農業發展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我們可以稱為是探索階段,這個階段主要是從1990年到1994年,這一時期的特點是:國外認證機構進入中國,啟動了中國有機食品的發展。1989年,中國最早從事生態農業研究、實踐和推廣工作的國家環境保護局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農村生態研究室加入了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合會(IFOAM),成為中國第一個IFOAM成員。目前,中國的IFOAM成員已經發展到30多個。

        第二個階段我們稱之為起步階段,這個階段是從1995年到2002年,這一時期的主要特點是:中國相繼成立了自己的認證機構,并開展了相應的認證工作,同時根據IFOAM的基本標準制定了機構或部門的推薦性行業標準。1992年,中國農業部批準組建了“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CGFDC)”,負責開展中國國內的綠色食品認證和開發管理工作,為中國有機農業的生產和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按照農業部的要求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于2002年10月組建了“中綠華夏有機食品認證中心(COFCC)”,并成為在國家認監委登記的第一家有機食品認證機構。

        第三個階段我們稱之為規范快速發展階段,本階段以2002年11月1日開始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證認可條例》的正式頒布實施為起點,有機食品認證工作由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統一管理,進入規范化階段。根據2002年11月1日開始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證認可條例》的精神,國家環保總局正在將有機認證機構的認可工作轉交國家認監委。

        記者:有機農業生產下的食品,毋勿置疑就是有機食品,現在市場上很多農副產品都打著有機食品的名稱,有機食品是如何認證的呢,它的判斷標準是什么?

        杜相革:要了解有機食品的認證首先要知道認證的主體,有機食品認證的主體是認證機構,與綠色認證和無公害認證有較大的區別,綠色認證和無公害認證均屬于政府行為,而有機食品認證屬于企業行為,需要承擔民事和刑事責任。有機食品認證范圍包括種植、養殖和加工的全過程。有機食品認證的一般程序包括:生產者向認證機構提出申請和提交符合有機生產加工的證明材料,認證機構對材料進行評審、現場檢查后批準。認證機構需要具備以下條件,首先要有固定的辦公場所,其次要有嚴格的質量認證體系,第三注冊資金達到300萬元,第四要有10個具備國家資質的國家檢察員。

        記者:那么您認為有機農業要真正走入市場,在新的農村、農業政策下中國有機農業需要什么樣的發展對策呢?

        杜相革:有機農業是一項從生產基地到市場建設體系的系統工程,是農業生態環保、農業經濟等的綜合技術理論體系。發展有機農業需要各個行業相互協調配合才能實現最終目標。

        第一,要制定適當的優惠政策。由于我國目前實行土地承包制,土地經營權分散在千家萬戶,而有機農業不能一戶一戶進行生產,必須以農場方式進行經營,這就涉及到土地流轉。同時有機農業生產要求有 定時期的轉換期,要建立隔離帶、專用灌水渠、有機肥廠、專用農機具、倉庫等,這都要有大量的資金投入。要鼓勵有志于有機農業生產的企業積極開發有機農業,政府部門要在土地流轉中制定適當的優惠政策,在農業專項資金、科技項目資金中加大資金投入,以促進經濟、生態、社會效益的協同發展。

        第二,要加強有機農業的科研開發及技術推廣體系建設。有機農業生產是以農業生態環境、農業經濟等集一體的理論技術體系。有機生產技術不是簡單的不用化肥、農藥的原始生產,而是在不使用化肥、農藥后,其植物保護栽培技術與生態環保、經濟效益的協調提高。我國開展有機農業生產時間短,缺乏有機農業生產的技術規范,并且一些有機生產技術尚未完全成熟,仍有大量技術研究和技術開發工作要做。

        第三,要加強市場開發力度。有機農業生產的有機產品市場主要在發達國家,為此,我國有機農業生產要充分利用我們的資源優勢,生產出與國際接軌的有機產品滿足國際市場的需求。同時要充分開發利用好本國市場,通過多種途徑廣泛宣傳,主要加強對公眾的介紹和引導,提高消費者對有機產品的認知度和接受度。

        第7篇:生態農業和傳統農業的區別范文

        【關鍵詞】 國際旅游島 產業集群 生態

        一、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帶來的熱帶農業旅游機遇

        農業游作為一項新的旅游項目,已成為世界潮流。早在19世紀30年代,歐洲就開始了農業旅游,農業旅游因現代人逃避工業城市污染和快節奏生活方式而發展起來。由于交通設施的完善,鄉村的易達性,使歐洲阿爾卑斯山和美國、加拿大落基山區成為世界上早期的農業旅游地區。目前,在德國、奧地利、英國、法國、西班牙等歐洲國家,農業旅游已具有相當規模,走上了規范發展的軌道。20世紀70年代后,農業旅游在美國和加拿大也得到了蓬勃發展,顯示出極強的生命力和越來越大的發展潛力。我國地域廣闊,自然景觀差異大,農業資源十分豐富,鄉村民風民俗豐富多彩,特色鮮明,有著發展鄉村旅游的優越條件。

        海南發展休閑農業的條件得天獨厚。海南島是我國最大的熱帶海島,氣候條件優越,素有“天然溫室、熱帶果園”的美稱,有著豐富而獨特的熱帶農業旅游資源。2008年3月,國務院批復海南建設“國際旅游島”發展戰略。國際旅游島建設,是海南發展農業旅游千載難逢的機遇,應充分發揮出海南熱帶農業資源的特殊優勢,在國家的政策和資金的支持下,在全國先行一步,實施熱帶農業旅游精品建設戰略。海南的農業旅游定名為“海南熱帶農業旅游”,在農業前面冠之“熱帶”,以彰顯海南農業資源特色、旅游特色,區別于中國內地一般性農業旅游,增強旅游市場競爭力。

        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為熱帶休閑農業旅游開辟了廣闊前景。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將進行海南旅游要素的全面國際化和社會要素的全面旅游化。根據《海南國際旅游島規劃綱要》,海南將從生態、文化、餐飲、住宿、交通、旅游、購物和文娛八個方面進行國際化改造,同時從旅游體制機制等方面進行改革創新,從而使得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在政策、制度、投資、基礎設施、技術、旅游發展方向等方面給海南熱帶休閑農業旅游的發展提供有利條件,進而提高農村農業旅游的貢獻率,增加農民經濟收入,改善人們生活水平,改變海南農村面貌乃至整個海南的面貌。與此同時,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也給海南熱帶休閑農業旅游帶來了新的挑戰。首先,其要求對農業產業結構進行調整和優化,把熱帶休閑農業旅游作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內容;其次,要求突出熱帶休閑農業旅游獨有的旅游特色和國際化優勢,提高旅游質量和效益,為海南新農村建設和國際旅游島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

        二、農業產業集群建設的必要性分析

        產業集群是現代經濟發展中頗具特色的經濟組織形式,研究產業集群對經濟布局的合理化、優化資源配置、形成區域的競爭優勢具有重要意義。產業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領域內,相互關聯(互補、競爭)的企業與機構在一定的地域內集中連片,形成上、中、下游結構完整(從原材料供應到銷售渠道甚至最終用戶)、支持產業體系健全、具有靈活機動等特性的有機體系,是區域經濟尋求差異化發展空間、獲得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的有效發展模式,也是中國制造業獲得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推動力量。上世紀80年代中后期以來,產業集群開始在我國興起并快速發展,特別是在浙江和廣東等沿海地區,發展勢頭迅猛,并成為帶動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在珠江三角洲地區已經形成數以百計的各類產業集群;在浙江省88 個縣市區中,有85個縣市區形成了800 多個產業集群(浙江省內稱為“塊狀經濟”),分布于紡織、制衣、珍珠、電器、機構制造、醫藥等175 個大小行業。此外,江蘇省內的產業集群也較多,而在北京、上海、山東、福建、遼寧、河北、江西、云南等省市區也存在著一些大小不一的各類產業集群。這些產業集群的發展直接推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致使這些產業集群所在的地區目前都是我國經濟發展較快的區域。而海南省的產業集群發展比較緩慢而且規模較小,在2008年最新出爐的中國百家優秀產業集群的評選中,海南省無一入選。由此可見,海南省的產業集群做大做強是刻不容緩的,這也是海南經濟發展必不可少的一個方面。

        近年來,旅游業呈現出空間聚集和集群化發展趨勢。各級政府在“十二五”規劃中將培育旅游產業集群作為發展目標并寫進議事章程。農業旅游產業是旅游業的一個重要分支。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逐步深化,農業旅游項目應運而生,種類不斷增加,一些原來分散經營的品種通過不斷地優化組合,逐漸集中到一起,農業旅游產業集群進入萌芽期。許多學者紛紛從不同的視角對旅游產業集群進行了定義和研究。農業旅游產業集群是以農村區域的旅游吸引物為核心,以開發農村旅游資源、發展農業旅游產業為目的,在業務上相互聯系、相互競爭的旅游企業及其機構、政府部門和非政府組織在地理空間上的趨向和集聚的現象。農業旅游產業集群必須依據專業化分工與協作建立正式與非正式的穩定關系,從而獲得規模經濟與聚集效應,形成更具區域旅游競爭力的新型產業組合形式,并帶動相關產業發展。

        海南熱帶旅游產業集群將為國際旅游島建設作出重要貢獻。一是經濟方面。發展熱帶旅游產業集群,可增長農業產業鏈,增加農產品附加值,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化、休閑化、功能化轉變,開辟農民增收新途徑,從而促進農村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為海南旅游的發展提供經濟支撐。二是生態方面。發展熱帶旅游產業集群,必然要整治和改造農村和農業的衛生環境,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維護農村的自然、人文景觀,從而保護了農村生態環境,促進了旅游生態資源的合理開發。三是文化方面。發展熱帶旅游產業集群,必然要進行農村人文社會和文化的建設,從而促進農村文化事業的發展,為國際旅游島建設提供文化支持。綜上所述,熱帶旅游產業集群可豐富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的內涵,增加海南旅游產品的多樣性,優化旅游產業的區域布局,減少城鄉差別,成為海南旅游新業態,并將與其他旅游形式相得益彰、相互促進。

        三、熱帶農業旅游產業集群構建的建議

        1、加強學習

        一是提高認識。長期以來,人們認為農業僅為滿足人們的溫飽而存在,未意識到農業的其他用途和功能,未認識到其旅游價值和市場潛力,對于絕大多數海南人來說,農業旅游產業集群還只是個新事物。因此,政府公務員、企業人員和公眾均要加強學習,結合本地區實際領會發展熱帶旅游產業集群的意義、內涵和其在現代旅游業中重要的旅游價值,樹立熱帶農業旅游產業集群的創新觀念。二是建規立制,保駕護航。在海南相關旅游法規、農業條例及政策中,增加熱帶農業旅游條例和規章,體現對其的政策傾斜,通過法律法規保證熱帶休閑農業旅游活動各方的權益和責任,保證其沿著規范化、法制化的軌道發展。學者要側重于地方農業產業集群的個案研究,探討農業產業集群發展模式,進而提出有效的農業產業集群發展對策。

        2、科學規劃

        為避免低水平開發、重復建設和破壞環境資源等現象的發生,需要進行熱帶農業旅游產業集群發展的科學規劃。一是進行基礎分析。包括資源調查與評價、客源市場的調查與分析和宏觀環境背景分析。二是確定旅游規劃的目標。即確定旅游發展的規模、景區景點的數量和質量、接待人數和收入水平,以及對經濟的貢獻等。三是進行旅游規劃定位。包括旅游主題定位、功能定位、市場定位、產品定位等。將海南旅游的主題定位為熱帶農業旅游,重點突出度假、體驗功能;市場定位以海南境外市場為主,以本地市場為輔;產品定位既要注意單個景區、景點的鮮明特色,又要兼顧其組合優化。四是確定旅游功能分區和空間布局。結合海南農村農業的特點以及國際旅游島的功能分區和區域布局,海南中部山區突出自然、生態特色,東部海岸以文明生態村為特色,西部海岸以鄉村原始自然、文化景觀為特色。五是提出保障措施。包括景區景點管理、環境管理、村莊管理、安全管理、游客管理等保障措施。六是與國際旅游島建設規劃相銜接。旅游規劃是一個體系,省級規劃、市縣規劃和景區景點規劃應相互配合,形成整體。海南各市縣要按照全省總體規劃和功能分區的要求進行建設,各鄉鎮應按照市縣的規劃和功能要求進行建設,充分進行類比調研,吸取先進經驗。

        3、注重農業旅游產業集群建設的“生態”的理念

        生態農業最早于1924年在德國興起,20世紀30至40年代在英國、日本、瑞士等國也得到發展。1970年美國土壤學家 W.Albreche 提出真正意義上的“生態農業”概念,其主要優勢表現在對自然資源的充分利用、農業生產力的提高、農業生態環境的保護等。正如農學家石山所指出的那樣,隨著生態時代的到來,人類將由自然界的主人轉變為自然界的伙伴,由征服自然界轉變為與之和睦相處、協調發展。農業產業集群建設必須以現代生態農業為基礎,必須體現“生態農業”的理念。農業產業集群建設要改革農業經濟發展模式,不能為了過度追求經濟效益而忽視生態效益,要用全局的觀點正確處理好社會、經濟、資源、環境的關系,促進農業產業經濟的迅速發展、自然資源的充分利用、農業生態環境的有效改善,從而實現“生態、經濟、社會”三大效益的有機統一。海南旅游資源的優勢就在于良好的生態環境,倘若在發展旅游業的過程中環境遭到了破壞,那么也就破壞了海南旅游的根本競爭力。所以,海南的農業旅游產業集群建設要至始至終突出生態保護的理念,這就需要加強教育宣傳力度,更需要相關法律法規的不斷完善。

        【參考文獻】

        [1] 符國基: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背景下的熱帶休閑農業旅游[J].安徽農業科學,2010(10).

        [2] 邁克爾·波特:競爭優勢[M].華夏出版社,2006.

        第8篇:生態農業和傳統農業的區別范文

        1.與植物對礦物質離子的吸收有關的是 ( )

        A.礦物質離子的濃度

        B.溫度、水、氣體等環境條件

        C.植物對礦物質離子的吸收能力

        D.以上三個都正確

        2.在競爭中的種群增長方程中,競爭系數α、β盧與K1、K2決定物種1、2的競爭結果。物種1取勝,物種2被排斥α、β與K1、K2的關系是 ( )

        2015年成人高考生態學基礎模擬試題及答案(六)

        3.種類組成貧乏,喬木以松、冷杉、云杉、落葉松為主的生態系統是 ( )

        A.熱帶雨林

        B.落葉闊葉林

        C.常綠闊葉林

        D.北方針葉林

        4.一個生態系統必須有的生物成分是 ( )

        A.植物、動物

        B.生產者、分解者

        C.動物、微生物

        D.微生物、植物

        5.可持續農業的目標是 ( )

        A.促進農村綜合發展,減少多種經營

        B.保證穩定持續增長的農業生產率

        C.保持健康、協調的生態環境,有益于城市人民身體健康

        D.合理利用、保護資源,特別是要保證土壤肥力得到快速的提高

        6.現代生態學發展的主要特點之一是( ).

        A.以微觀層次為主

        B.向微觀和宏觀發展

        C.以宏觀層次為主

        D.以個體層次為主

        7.植物花芽的分化和形成的過程中,起著主導作用的是 ( )

        A.光照時間

        B.光照強度

        C.光照長度

        D.光照速度.

        8.黑龍江省是種植水稻緯度最北的地方,此現象是___ 對生物分布的限制作用的表現。 ( )。

        A.日照強度

        B.日照長度

        C.常年溫度

        D.有效積溫

        9.種群的性別比例直接影響種群的繁殖力,兩性花植物種群的繁殖 ( )

        A.應考慮性別比例問題

        B.不考慮性別比例問題

        C.應考慮育齡雌體數問題

        D.不考慮育齡雌體數問題

        10.下列選項中,不屬于種群自動調節機制的是 ( )

        A.遺傳訶節

        B.食物調節

        C.內分泌調節

        D.動物的領域性

        11.早稻是不宜連作的農作物,其原因是 ( )

        A.種群調節

        B.競爭作用

        C.抗毒作用、

        D.他感作用

        12.辛普森多樣性指數公式中Pi的意義是 ( )

        A.群落中的物種數

        B.物種i個在群落中的蓋度

        C.物種i的個體數

        D.物種i個體數占群落中總個體數的比例

        13.從裸巖開始的旱生演替又屬于 ( )

        A.快速演替

        B.次生演替

        C.內因性演替

        D.外因性演替

        14.中國植物群落分類的高級單位是 ( )

        A.群叢

        B.群叢組

        C.植被型

        D.群系組

        15.生態系統中的植物群落光能利用率一般是 ( )

        A.1%

        B.5%

        C.10%

        D.20%

        16.時間長、范圍廣、閉合式的循環是 ( )

        A.氣相型循環

        B.生物循環:

        C.沉積型循環

        D.地球化學循環

        17.碳循環不平衡帶來的環境問題是 ( )

        A.臭氧層破壞

        B.酸雨

        C.溫室效應

        D.水體富營養化

        18.使多樣性維持高水平的措施是 ( )

        A.保持平靜

        B.強度干擾

        C.中度干擾

        D.低度干擾

        19.最重要的溫室氣體是二氧化碳,其對溫室效應的作用 ( )

        A.100%以上

        B.80%以上

        C.50%以上

        D.20%以上

        20.下列屬于生態因子的是 ( )

        A.溫度、食物、濕度、氧氣、二氧化碳等條件

        B.溫度、食物、光、土壤、氧氣、二氧化碳等條件

        C.溫度、濕度、氧氣、二氧化碳和其他相關生物等條件

        D.溫度、濕度、食物、空氣和其他相關生物等條件

        二、填空題:21~4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把答案填在題中的橫線上。

        21.既能按氣相型循環,又能按沉積型循環的元素是___ 。

        22.一般來講,土壤的質地可分為沙土、黏土和___ 三大類。

        23.當水分不足時,往往會引起動物___ 。

        24.兩個或多個群落或生態系統之間的過渡區域叫 ___ 。

        25.群落演替的先決條件是___ 。

        26.碳循環失調的環境問題是 ___ 。

        27.而容積較小,臨時性,與外界物質交換活躍的庫稱為___ 。

        28.生態學研究的每一個高層次對象,都具有其下級層次對象所不具有的某些___ 。29.在未被生物占領過的區域,從沒有種子或孢子體的狀態的原生裸地或水體開始的演替,叫___。

        30.一些物種的種群密度有一個下限要求,如果低于臨界下限,該生物種就不能正常生活,甚至不能生存,這就是___ 。

        31.種群的數量隨時問的變化而上下擺動的情況稱為___ 。

        32.在生物機體內部自發性和自運性的時間節律,這種內源節律不是精確的24h,因此稱為9___ 。

        33.能夠被植物葉綠素吸收利用的太陽輻射稱___ 。

        34.旱生植物在形態結構上的特征,一方面表現為增加水分攝取;另一方面表現為 。

        35.次生演替過程中若群落被進一步破壞叫群落退化或___ 。

        36.全球生態學又叫 ___ 。

        37.水生植物區別于陸生植物之處,一是通氣組織發達;二是機械組織___ 。

        38.群落演替最后達到和環境緊密協調的穩定群落叫 ___ 。

        39.根據物質循環的路徑不同,生物地球化學循環可分為___ 和沉積型循環兩種類型。40.生物群落是指在一定時間內居住在一定空間范圍內的___ 的集合。

        三、判斷題:41~5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判斷下列各題的正誤。正確的在題后的括號內劃“√”,錯誤的劃“×”。

        41.土壤及時滿足植物對水、肥、氣、熱要求的能力,稱為土壤肥力。 ( )

        42.根據植物的可見結構成分的不同而劃分的類群,就是植物的生態型。 ( )

        43.特有種屬于群落成員。 ( )

        44.陽光被大氣層的氣體所吸收。因此,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輻射的能量也有差異。( )

        45.生物群落是生物種內許多個體組成的群體。 ( )

        46.群落內部的環境變化是由群落本身的生命活動造成的,與外界環境條件的改變沒有直 接的關系。 ( )

        47.地形因子對生物的作用主要是直接作用。 ( )

        48.生態系統的生產力是指某個種群或生態系統所生產出的有機物的數量、重量或能量。( )

        49.原生演替的是森林。 ( )

        50.生態農業是運用生態學原理和系統科學的方法,把現代科技成果與傳統農業技術精華結合起來而建章的具有高功能、高效益的農業系統。因此,生態農業可以根本解決地球日益增長的人口與糧食短缺的問題。 ( )

        四、簡答題:51~53個小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

        51.什么是植物的溫周期現象?簡述晝夜變量與植物干物質積累的關系.

        52.什么是種間競爭?簡述種問競爭的特點和類型。

        53.生物群落有哪些基本特征?

        第9篇:生態農業和傳統農業的區別范文

        【關鍵詞】現代煙草農業;可持續發展;改革

        1.現代煙草農業的內涵和基本特征

        從廣義上講,現代農業是指采用現代科學技術的一種農業形態,有先進的工業力量裝備,管理經營方法科學得當,生產效率遠遠超過傳統農業生產模式。現代煙草農業模式區別于傳統煙草農業模式,采用現代化工業設備,生產技術先進,集約化經營,經營管理理念超前,生產要素及生產基礎設施設備投入多,土地附加值高,勞動生產率和資源利用率大大提升,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從真正意義上實現了規模化種植和信息化管理[1]。現代煙草農業生產模式改變傳統生產模式,變以單個農戶為主為規模化生產,變分散經營為社會專業化服務,變雜亂無章為專業化分工,變以手工勞動為主為機械化操作,變粗放式管理為精細化管理,提高了土地生產效率和經營收入,降低了煙農經營風險和勞動強度,煙農種煙變得專業、簡單而又輕松自在。

        2.煙草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路徑

        2.1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高煙葉綜合生產能力

        煙路、煙電、煙葉收購站、煙水以及煙機等設施都是煙葉生產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大煙葉生產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是發展現代煙草農業的必要保障。要想煙葉生產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必須建設完善的基礎設施作為后盾。煙葉生產基礎設施建設與煙葉生產可持續發展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科學規劃、精心設計、嚴把質量關是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的重要環節[2]。水渠和水柜是建設煙水中的主要因素,與此同時,其它基礎建設如煙路、煙機等也要同步推進,以滿足煙葉種植、烘烤及保管等不同環節的需要。

        在基礎條件較好的生產基地,應大力推行機械化、半機械化生產,在育苗和烘烤過程中大力推行集約化和商品化;在基礎條件相對落后的生產基地,要積極發展煙農合作社和互助組,將力量和技術集中,充分發揮集體優勢,在提高生產效率的同時降低生產成本;生產基地的生態化建設是改善煙區生態環境的有力保障。完成煙葉基礎設施建設后要建立科學嚴謹的管理制度,充分發揮各項基礎設施的作用,為煙葉生產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強后盾。

        2.2創新生產組織模式,提高精細化水平

        以煙葉生產生態村為平臺,以精細化管理為手段,采取適度規模生產方式,進一步加快現代煙草農業發展。大力提倡組建多樣化的生產合作組織,如煙葉生產協會、煙農合作設等。本著因地制宜的原則,在煙葉生產協會的基礎上對煙農進行技術培訓,并在政策上予以扶持,從而組建具有專業化性質的煙葉種植合作社。對管理能力強、生產技術精、具有較大發展潛力的煙農在提供優質煙苗、供應肥料、水利配套等方面進行重點扶持,幫助煙農擴大規模,由小變大,由弱變強,并采取由大帶小的模式促進種煙農戶發展。此外,還可以針對煙葉生產各個環節成立相應的專業化服務隊伍,如育苗專業隊、種植專業隊、機械專業對等,統一管理,服務優質,進一步提升煙葉生產的專業化水準。

        2.3加強科研、生產與開發利用相結合,狠抓人才培養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以科學謀發展,加大科研技術研發力度,將科研所、企業和煙農緊密連結在一起。大力推廣科研所的創新科技成果,通過技術支持加快現代煙草農業的發展步伐。人才是企業發展的源動力,將培養一支專業技術過硬的人才隊伍作為現代煙草農業發展的重點工作來抓,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為平臺,加大人才培訓力度,為煙草農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人才支持。

        2.4提高煙農素質,實現規模化、專業化生產

        現代煙草農業發展是否迅速與煙葉種植戶素質高低有直接關系。不斷提高煙草種植戶的專業技術是提升煙農整體素質的重中之重。本著一切從實際出發、簡單易懂、實用性強的原則,積極組織煙農進行技術培訓,對文化程度高的年輕煙農進行優先培訓和重點培訓。加強煙農的技術和經驗交流,積極組織煙農參加全國性的行業交流會,開拓眼界,汲取先進經驗,將傳統煙農培養成懂技術、精管理的現代化煙農[3]。積極促進個體化、規模化經營,鼓勵個體煙農擴大種植面積,從而實現管理統一化、種植機械化,有效降低勞動強度和勞動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產值,推動安徽省現代煙草農業早日實現集約化、規模化、專業化的發展目標。

        2.5建設現代生態煙草農業,打造煙葉品牌

        構建科學合理的煙葉質量管理體系,強化生產全過程管控,優化產業結構;制定煙葉評價工作機制,提高技術含量,合理布局,實現專業化分工;制定和完善煙草農業循環經濟發展法律法規,使煙葉生產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制定監管機制,定期檢查無公害煙葉及煙制品;嚴禁使用化肥及高毒高殘留農藥,確保綠色經營,安全無毒;制定煙葉生產質量安全檢測標準,并逐步建立生態農業環境監測體系,實施科學持續性監測;引進和培育特色新品種,擴大煙葉生產規模。

        2.6健全保障機制,切實維護農民利益

        為防止冰雹等災害性天氣給煙葉生產帶來損失,降低煙農種植風險,要健全煙草氣象服務體系,制定防雹減災機制。病蟲害是煙草的一大克星,應建立煙草病蟲害防治管理辦法,有效控制病蟲害的侵害和蔓延,發現病蟲害快速預測預報并積極應對,切實保護好煙農利益。對于煙農來說,由煙草公司、保險公司和煙農共同出資建立和實施的煙葉生產風險儲備金制度是其安全保障,煙農有了煙葉生產風險儲備金將更能抵抗住風險。一旦發生各種自然災害,可以啟動風險共擔機制,煙農可以得到一定的經濟補償,降低種煙風險,減少后顧之憂,切實保護煙農利益。

        3.結論

        隨著社會經濟體制改革和發展,農業用地日益減縮,煙葉種植面積也在萎縮,所以煙草產業發展的必然選擇就是發展現代煙草農業,引進國外先進栽培技術,培育和研發新品種,轉變經營管理模式,健全保障機制,提高土地附加值,建設現代生態煙草農業,實現煙草產業可持續性發展。 [科]

        【參考文獻】

        [1]徐偉.衡陽縣煙草農業可持續性發展路徑探索[J].作物研究,2013(S1):179-180.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综合色自拍一区 |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第十页 | 亚洲午夜视频网站 | 亚洲成在人线在线播放器 | 日韩中文精品在线 | 久久国产香蕉一区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