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章字開頭的成語范文

        章字開頭的成語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章字開頭的成語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章字開頭的成語

        第1篇:章字開頭的成語范文

        [關鍵詞] 考場;高分;技巧;審題;文體;標題;開頭;結尾;卷面;心態

        一、注意審題

        審題是作文成敗的第一關,差之毫厘,謬以千里。審題準確,作文就有可能踏上成功之路;反之則寫得再好,最多也只能得一半左右的分數。就近幾年的“話題作文”而言,審準題意就是要對作文試題上展現的材料、提示語、話題、作文要求(即通常所說的背景語、啟發語、話題語、強調語)的各個部分仔細審讀揣摩,具體要做到:一審背景語和啟發語,巧借啟發語的提示,弄清背景語的隱含意義,弄懂題目要求寫的就是話題語;二審強調語有哪些要求,即弄清立意、文體、擬題、字數等要求;三審話題范圍,以便扣住話題實質組材、選材,確保符合題意。

        二、注意選文體

        要強調的是,寫作要求中的文體自選,不是多種文體的綜合,而是為考生提供選擇最擅長文體的空間自由。一旦選擇了某種文體,寫出來的文章就應該具備這種文體的特征,從而做到符合文體要求,而不是四不像。那么怎樣選擇文體呢?這就要根據作文的提示語和要求來考慮。若需要通過自己憶、記、聞,或涉及寫人物、事件、景物、場面時,一般應選擇記敘文;若需要介紹、說明事物的形狀、性質、成因、關系、功用時,就應選擇說明文;若需要闡述主張、表明觀點,自然選擇議論文。如果有的內容兼用幾種體裁都可以時,就要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確定采用的文體。但不管采用什么樣的文體,都要因文、因人而異,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以便展示自己的才華。比如,擅長形象思維,會編故事,善于記敘、描寫的同學,可選擇記敘文,甚至可以選小說、童話等文學體裁;擅長推理,邏輯思維強的同學,則可選擇議論文。

        三、注意巧擬標題

        人靠衣裝,文靠題裝,好題一半文。標題是文章的眼睛,是讓閱卷老師慧眼為之一亮的第一點。遇到題目自擬的作文話題,最好不要直接引用話題做標題,一般要在話題之下斟酌出更具體的標題,一方面能盡量使閱卷老師一見鐘情,另一方面能更好地展示個人才華,這樣的標題確實能為獲取高分奠定基礎。好的標題應該是準確、簡潔、新穎、別致,耀眼奪目,富有文采。怎么擬題呢?擬題方法很多,常見的有以下幾種。1、巧用修辭,如“老師是太陽”。2、巧用詩、詞、曲、名言、成語等作標題,如“田家少閑月”。3、巧用名著標題,如“技巧是這樣煉成的”。4、巧用諺語俗語,如“喊破嗓子更要做出樣子”。5、巧用數字,如“九練上高中”。6、巧用公式,如“天賦+汗水=成績”。總的來說,不論怎樣擬寫,都要注意錘煉詞語,切合主旨。

        四、注意巧寫開頭

        看人是否標致首先是要看頭臉的,所以整容業才會這么火爆。看文章也是這樣,前人把文章開頭稱做鳳頭,“通篇之綱領在首段,首段得勢,則通篇皆佳。”說明了作文開頭的重要性。因而,開篇必須精心涂彩,力求讓閱卷老師一見傾心。作文畢竟是個認識美、發現美、感悟美和創造美的過程及其具體的體現,閱卷老師只有從你文章的開篇中獲得審美意趣,才能在這種情感的作用下給出高分。開頭方法常見的有:1、開門見山,開宗明義。2、描寫環境,引出人物。3、特寫鏡頭,勾人心魄。4、設置懸念,引人入勝。5、編述故事,饒有情趣。6、設疑發問,促人深省。7、欲揚先抑,步步為營。8、巧引名言、歌詞、諺語等。無論哪種開頭,都要以新穎獨到、別致小巧的簡約文字,提綱挈領,自然引起下文。

        五、注意巧寫結尾

        編筐編簍,重在收口。作文也一樣,前人把文章結尾稱做鳳尾,不可輕視。結尾寫得不好,會使文章結構松散,黯然失色。反之則使文章結構嚴謹,大添異彩,從而收到“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效果。總的來說,文章結尾應簡明有力,留有余韻,讓人流連忘返。關于結尾方法,就內容而言,可采用啟迪人心的結尾、詩情畫意的結尾、促膝談心的結尾、照應開頭的結尾、激勵號召的結尾、卒章顯志的結尾等。就形式而言,可采用問句式、引用式、抒情式、點睛式、呼告式、比喻式、反復式、排比式等不同形式的結尾。具體要根據文體、內容和需要決定。但不管使用什么樣的結尾,都要使主旨更鮮明,結構更嚴謹,內容更富有文彩、更有創新意識,使文章更具魅力、更吸引人。

        六、注意卷面清爽

        卷面是給評卷老師的第一感覺。作文卷面情況的好壞,直接影響著評卷老師的情緒。潦草的卷面難以贏得評卷者的好感。書寫規范,文面整潔,本身就是對閱卷者的尊重。有的考生文章寫得不錯,就因為卷面東涂西改,甚至牽線搭橋,讓人見了就沒有好感,無形中加大了失分因素,所以在寫作中必須注重文面質量。具體應做到以下幾方面:卷面清潔,字跡清楚,漢字要均勻寫在方格中間,不寫錯別字,不寫繁體字和不規范的簡化字,忌寫潦草字,字數達到規定要求為宜,文章整體分4-6段為好,最好別少于3段,標點符號要正確運用,忌諱一逗到底。

        七、注意心態好

        第2篇:章字開頭的成語范文

        關鍵詞:以寫定教;小學寫景文;群文閱讀教學

        “群文閱讀”和“單元整組教學”“主題閱讀”等雖有聯系,但有很大的區別,它不是只把文章按人文內涵組合在一起,而是更深入文本內部,關注文章的形式,把握文章的內部結構,并在文章之間形成“互文關系”,使學生在探索群文時提升閱讀技能和寫作技能。

        群文閱讀教學更關注學生的閱讀數量和速度,更關注學生在多種多樣文章閱讀過程中的意義建構,對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開展寫景文的群文閱讀教學勢在必行。

        上學期,為了把溫州課題《基于小學寫景文讀寫序列化實踐研究》做實、做好、做出特色,我們從學生的寫作角度入手,進行寫景文的群文閱讀教學,為寫景文教學打開了一扇靚麗的窗戶,實現了“教課文”到“教語文”的美麗轉身。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實踐探索。

        一、立足學情,精選文章

        群文閱讀教學,首先是要選好文章,圍繞一個主題把多篇文章聚在一起。以“寫作順序”為線索,把“按方位順序”的文章放在一起;以“文章結構”為線索,把“總分結構”的文章放在一起;以“表達手法”為線索,把“聯想和想象”的文章放在一起等等。有主題地萃取文章,讓群文緊密聚合起來。

        如何精選文章,成為當前教師進行群文閱讀教學的最大困惑。在寫景文群文閱讀教學實踐中,筆者認為要以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起點、生活經驗為基礎,找到這些文章與學生經驗的連接點和生長點,以便更好地開展寫景文的群文閱讀教學。

        1.尊重學生起點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他們在哪個階段應該學些什么,能夠學到什么,受他們自身發展的規律、認識規律的制約。因此,精選同一主題的多篇文章時,要關注學生的學習起點、學習盲點以及學習特點等,挑選出最契合學生發展需要的文本。如,三年級上冊寫景文群文閱讀教學中,孫老師結合學段目標,選擇“中年級以段為訓練點”的目標,精選教材中《秋天的雨》《富饒的西沙群島》《香港,璀璨的明珠》這三篇文章,剖析了三篇文章中總分段落的共同點和不同點。它們的共同特點都是總分結構,但分述部分各有特色,《富饒的西沙群島》圍繞總起句寫了一個事物的幾個方面;《秋天的雨》圍繞總起句列舉了幾個事物;《香港,璀璨的明珠》圍繞總起句寫了一個事物的一個方面。并以孫老師的下水文《貝殼》進行拓展閱讀,降低了學生仿寫總分段落的難度。孫老師的群文閱讀教學,著眼于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尊重學生的學習起點,讓學生“跳一跳,摘桃子”。

        2.關注學生需求

        精選同一主題的多篇文章時,還要關注學生需求。只有在面對學生需要時,教師才會考慮“學生應該如何更好地理解這些教材知識”,才會竭力去尋找適合學生語文素養發展的內容,更多地認識學生、發現學生、尊重學生、發展學生。如,四年級上冊寫景文群文閱讀教學中,潘老師根據本班學生作文開頭出現的雷同現象,想學生之所急,供學生之所需,精選教材中《鳥的天堂》《火燒云》這兩篇文章的開頭,提煉出“時間+環境描寫”方式的開頭,并精心挑選了丁玲、古清生、沈從文、豐子愷等四位名家的名篇開頭進行拓展閱讀,讓學生明確“時間+環境描寫”方式的開頭寫法,最后出示學生作文中出現的雷同開頭,用“時間+環境描寫”方式的開頭進行修改,真正做到了“以寫定教”。

        總之,學生的閱讀經驗不是一張白紙。因此,精選同一主題的多篇文章,必須找準學段目標,尊重學生起點,關注學生需求。

        二、細研文本,抓住特色

        上海師范大學吳忠豪教授說:“教材內容是指傳遞課程內容的憑借。”課程內容是指“教什么”,教材內容是指“用什么來教”。由于語文課本提供的只是教材內容,至于這篇課文“教什么”,也就是課程內容,完全憑教師的個人經驗和認識去選擇、去琢磨,這樣就不可避免地造成語文課程內容的隨意、零散、無序和經驗化。記得特級教師孫雙金在《教師要做文本和學生的知音》一文中指出:“上好語文課,解讀文本是第一步。”因此,開展小學寫景文群文閱讀教學,除了“立足學情,有主題地萃取文章,讓群文緊密聚合起來”外,還要細研文本,深入挖掘教材,既要挖出文字背后蘊藏的內容,又要對這些內容進行得當的取舍――“取其精華,為我所用”。

        1.關注語言積累

        “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多讀書、多積累是我國傳統語文教學的寶貴經驗。《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在各個學段目標中均提到了“積累”二字,可見積累在語文學習中不可或缺。一個人只有積累了大量的語言材料,才能“出口成章”,才能“下筆有神”。由此,細研文本,首先要關注語言積累。如一年級上冊寫景文群文閱讀教學,黃老師精選了《哪座房子最漂亮》《小小的船》這兩首兒歌,從語言積累入手,挖掘出特殊的構詞方式──“AA的”疊詞,通過把“青青的瓦、白白的墻”等這些詞換成“青的瓦、白的墻”,讓學生進行比較,體會疊詞的表達效果,讀起來更有節奏感。接著找出《四季》中的疊詞,改說為“AA的什么”,然后出示相關圖片用“AA的什么”來仿說,以達到積累運用的目的。

        2.關注寫作特點

        歌德說過:“內容人人看得見,含義只有有心人得之,形式對于大多數人是一個秘密。”不同的作者,不同的作品,在寫作上會有不同的特點。因此,細研文本,我們要關注其寫作特點,挖掘出文本獨特的寫作特色,選取典范內容讓學生仿寫。如,六年級上冊寫景文群文閱讀教學,倪老師細細研讀了第一組課文《山中訪友》《山雨》《草蟲的村落》《索溪峪的野》,從寫作手法來看,這四篇課文均采用“聯想和想象”的方法來表達自己對景物的獨特感受。倪老師從這個寫作手法入手,選取從“顏色、形態、聲音、動作”等不同角度進行聯想的句子,進行群文教學;接著以美文《巫峽賞霧》作為拓展閱讀的文章,讓學生內化“聯想和想象”的寫作手法;最后讓學生運用這種手法寫《云江晚景》,真正實現“教課文”到“教語文”的美麗轉身。

        三、關注語用,發展語言

        “語用”即語言文字運用。也就是說,語文課要引導學生學習語言文字的運用、實踐。李海林教授也曾在《言語教學論》一書中指出:“語文教學就是言語智慧教學。”因此,在小學寫景文群文閱讀教學中,我們要關注語用,從文章的寫作順序、段落結構、寫作手法等方面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

        如,二年級上冊寫景文群文閱讀教學,本人執教的《運用方位詞把教室一角介紹清楚》是從寫作順序入手,幫助學生學會表達。首先復習盤點《北京》《秋天》,引導學生比較思考:這兩篇按方位順序的寫景文,觀察順序有什么不同之處?學生在比較閱讀中發現:《北京》的觀察順序是從中間到前面,而《秋天》是從上到下的。這比單篇閱讀教學更有優勢,培養了學生的比較閱讀能力。然后出示教室一角的圖片,讓學生說說自己的觀察順序,并指導學生正確使用方位詞來介紹。最后讓學生動筆寫一寫教室的一角。學生的仿寫既到位又精彩。

        優秀片段如下:

        學生1:教室后面墻壁的中央有一塊又寬又長的大黑板。這塊黑板五顏六色,漂亮極了。黑板上不僅有各種各樣的圖案,還有同學們寫的美麗漢字。黑板上方有八個大字“樂學善思 勇敢自信”,這是我們的班訓。黑板下方貼著美麗的樹葉貼畫和端正的漢字書寫作品。

        黑板右邊是爭章臺,上面貼著起飛章,代表著同學們的學習表現。黑板左邊是展示臺,上面貼著同學們豐富多彩的假期生活照片和優秀的作文。展示臺旁邊有一個書柜,書柜里擺滿了整整齊齊的書籍。書柜上面放著一個金光閃閃的獎杯,它凝聚著同學們的心血。

        你瞧,這就是我們班又美麗又干凈的教室一角。

        學生2:我們教室墻壁上方貼著“樂學善思 勇敢自信”這八個大字。大字下面是一塊又寬又長的大黑板。黑板上畫著五彩繽紛的圖案,寫著筆力十足的文字,那是同學與家長辛勤的汗水換來的。黑板下方貼著我們寫的漢字和童趣十足的拼貼樹葉畫,可漂亮啦!

        黑板左邊是展示臺,展示臺上貼著許多優秀的作文和漂亮的照片。展示臺旁邊有一個書柜,書柜里面放著整整齊齊的書。書柜上面擺著一個金光閃閃的獎杯,它凝聚著我們大家辛勤的汗水。黑板右邊是爭章臺,上面貼著起飛章,代表每個同學的學習表現。

        瞧,我們班教室多美麗多整潔啊!

        ……

        再如,五年級上冊寫景文群文閱讀教學,王老師執教的《巧用抒情,寫家鄉一角》是從寫作手法入手,讓學生采用借景抒情或敘事抒情的方式表達情感。首先復習盤點《桂花雨》和《小橋流水人家》,弄清借景抒情、敘事抒情的不同寫法。然后從本冊選學課文以及課外閱讀中選取四個片段,分別選自《黃果樹聽瀑》《百泉村》《回鄉》《故鄉路》,讓學生分清哪些是借景抒情,哪些是敘事抒情,并對寫景文中的敘事與我們平時的事情記錄作比較,弄清其不同點。群文閱讀教學不僅培養了學生快速閱讀的策略,同時培養了學生比較文本的能力。

        優秀片段如下:

        學生1:稻田,一望無際。金黃的稻田像一波又一波的浪濤,翻滾著、跳躍著……我不禁想起童年時代那一楨楨美麗的畫面:沐浴著陽光,大人扛著鐮刀,自如地走在田埂上;在涌動的稻浪里弓著腰,揮舞著鐮刀;婦女們一邊哼著鄉歌,一邊捆起稻子;小孩們一蹦一跳地給父母端茶送水;人們拉著豐收的喜悅,把糧食送進倉庫……我難忘豐收的稻田,難忘金色的童年!

        學生2:樹叢中,夾雜著許多鮮艷的花。綠葉襯著紅花,顯得花愈發嬌艷。那簇綠蔭遮掩之處,住著一戶人家。古老的屋頂上,是烏黑的瓦片,由于雨水的沖刷,已有了些許斑跡。房屋前,是一個小小的庭院。一個約莫七歲的小孩子正手抓一把米,撒一點兒,撒一點兒,正在喂小雞;一位老奶奶正靠在竹制搖椅上,拿著錐子和針,緩緩地納著鞋底;一個小男孩挽著褲腿,淌著水,踏著鵝卵石摸小魚小蝦。瞧,他多能干,捉了一尾魚!

        ……

        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群文閱讀,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并由此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讓學生自己讀,讓學生自己在閱讀中學習閱讀。誠如蔣軍晶老師所說,群文閱讀某種程度上可以“治療”目前閱讀教學中最大的痼疾。

        總之,群文閱讀教學,給小學語文寫景文教學帶來了一片新天地,開啟了學生閱讀的智慧,提升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思考能力,同時發展了學生的語言能力,實現“教課文”到“教語文”的美麗轉身。

        第3篇:章字開頭的成語范文

        關鍵詞: 《正名》 辭格 分析

        荀子《正名》一文修辭手法豐富多采,多用比喻、對偶、對比、排比、層遞、頂真、設問等辭格,有深入淺出的功效。

        一、比喻

        思想的對象同另外的事物有了類似點,文章就用那另外的事物來比擬這思想的對象的,名叫譬喻。明喻是分明用另外事物來比擬文中事物的譬喻。

        1.以正道而辨奸,猶引繩以持曲直,是故邪說不能亂,百家無所竄。

        這里的“以正道而辨奸”是本體,“猶”是比喻詞,“引繩以持曲直”是喻體,是明喻。這是說分辨奸佞須以“道”為準繩,如同用繩墨打出的直線一樣分清曲直,形象而具體。

        2.故其民之化道也如神,辨說惡用矣哉!

        這里把“民之化道”比成“接受神靈”一樣快,也是明喻。

        3.從道而出,猶以一易兩也,奚喪!背道而內自擇,猶以兩易一也,奚得!

        這里是兩個比喻的連用,“從道而出”和“背道而內自擇”是本體,“以一易兩”和“以兩易一”是喻體,“猶”是比喻詞。

        二、對偶

        說話中凡是用字數相等,句法相似的兩句,成雙成對排列成功的,都叫做對偶辭。

        1.故知者為之分別,制名以指實,上以明貴賤,下以辨同異。

        “上以明貴賤”和“下以辨同異”構成對偶。

        2.辭讓之節得矣,長少之理順矣,忌諱不稱,襖辭不出。

        這是對偶的連用。

        3.故王者之制名,命定而實辨,道行而志通,則率民而一焉。

        “命定而實辨”和“道行而志通”構成對偶。

        4.辨異而不過,推類而不悖,聽則合文,辨則盡故。

        這也是對偶的連用。

        三、對比

        對比是把兩種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較的一種辭格,也叫對照。對比可以使客觀存在的對立統一關系表達得更集中、更加鮮明突出。

        1.權不正,則禍托與欲,而人以為福;福托于惡,而人以為禍,此亦人所以惑于禍福也。

        這是運用對比,使“福”與“禍”的界線更加鮮明,突出人們對于禍福的迷惑。

        2.如此者,雖封侯稱君,其與夫盜無異,乘軒戴,其與無足無以異。

        這是運用對比,說明這些封侯稱君的人如同盜者。

        3.故無萬物之美而可以養樂,無勢列之位而可以養名。如是而加天下焉,其為天下多,其私樂少矣。夫是之謂重己役物。

        這是運用“為天下多”和“私樂少”進行對比,說明“重己役物”的道理。

        四、排比

        用三個(或更多)內容相關,結構相似,語氣一致,字數大體相等的句子(或詞組),排列在一起,來闡明道理、反映事物、表達感情的一種修辭方式,這就叫做排比。

        1.后王之成名:刑名從商,爵名從周,文名從《禮》。

        這是詞組的排比,舉例說明當代君王是如何確定名稱的,刑法的名稱依循于商代,官名依循于周代,文名依循于《禮》。

        2.夫民易一以道而不可與共故,故明君臨之以勢,道之以道,申之以命,章之以論,禁之以刑。

        這是運用五個短語構成排比,闡明君子如何用道引導人們。

        3.以仁心說,以學心聽,以公心辨;不動乎眾人之非譽,不冶觀者之耳目,不賂貴者之權勢,不利便辟者之辭;故能處道而不貳,吐而不奪,利而不流,貴公正而賤鄙爭,是士君子之辨說也。

        這是排比辭格的連用,說明士君子的論辯。

        4.志輕理而不外重物者,無之有也;外重物者而不內憂者,無之有也;行離理而不外危者,無之有也;外危而不內恐者,無之有也。

        這是四個單句組成的排比,說明“輕理和離理”就會內心憂恐。

        5.心憂恐則口銜芻豢而不知其味,耳聽鐘鼓而不知其聲,目視黼黻而不知其狀,輕暖平簟而體不知其安。

        這是用四項排比闡明內心憂恐的具體表現。

        6.故欲養其欲而縱其情,欲養其性而危其形,欲養其樂而攻其心,欲養其名而亂其行。

        這是運用四個單句構成排比,說明想要“欲、性、樂、名”,但是結果朝著相反的方向發展。

        7.無稽之言,不見之行,不聞之謀,君子慎之。

        這是三個詞組的排比,說明君子應該謹慎地對待無稽之言、不見之行和不聞之謀。

        五、層遞

        層遞是按語言排成從淺到深、從低到深、從小到大、從輕到重,層層遞進的順序的一種辭格。其成立必須有:(一)要說的有兩個以上的事物;(二)這些事物有輕重大小等比例;(三)比例有一定的程序。

        1.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質也;欲者,情之應也。

        這里運用層遞,闡明性、情、欲三者之間的關系。

        2.實不喻然后命,命不喻然后期,期不喻然后說,說不喻然后辨。

        這是運用層遞,闡明實、命、期、喻、說五者之間的關系。

        3.心合于道,說合于心,辭合于說,正名而期,質請而喻。

        這是運用層遞說明“道、心、說和辭”之間的關系。

        六、頂真

        頂真是用前一句的結尾來做后一句的開頭,使相鄰的句子頭尾蟬聯而有上遞下接趣味的一種措辭法。

        1.散名之在人者:生之所以然者謂之性。性之和所生,不事而自然謂之性。性之好、惡、喜、怒、哀、樂謂之情。情然而心為之擇謂之慮。心慮而能為之動謂之偽。

        這是用“性、情、慮”構成頂真。

        2.所以知之在人者謂之知。知有所合謂之智。所以能在人者謂之能。能有所合謂之能。

        前兩句是用“知”構成頂真,后兩句是用“能”構成頂真。

        3.故其民莫敢托為奇辭以亂正名,故其民愨。愨則易使,易使則公。

        這是用“愨、易使”構成頂真,說明“民愨則公”的因果聯系。

        七、設問

        胸中早有定見,話中故意設問的,名叫設問。這種設問共分兩類:(一)為提醒下文而問的,我們稱為提問,這種設問必定有答案在它的下文;(二)為激發本意而問的,我們稱為激問,這種設問必定有答案在它的反面。

        (一)提問

        然則何緣以同異?曰:緣天官。凡同類同情者,其天官之意物也同;故比方之疑似而通,是所以共約其名以相期也。

        這里運用“緣天官”來回答“何緣以同異”,引起人們的注意。

        (二)激問

        豈為夫南者之不可盡也,離南行而走也哉?今人所欲,無多;所惡,無寡。豈為夫所欲之不可盡也,離得欲之道而取所惡也哉?

        這是連用兩個激問。

        八、引用

        文中夾插先前的成語或故事的部分,名叫引用辭。引用故事或成語,約有兩個方式:第一,說出它是何處成語故事的,是明引法;第二,并不說明,單將成語故事編入自己文中的,是暗用法。

        (一)明引法

        1.《詩》曰:“JJnn,如如璋,令聞令望。豈弟君子,四方為綱。”此之謂也。(引自《詩經?大雅?卷阿》)

        2.《詩》曰:“長夜漫兮,永思騫兮。大古之不慢兮,禮儀之不愆兮,何恤人之言兮。”此之謂也。(引詩已失傳)

        3.《詩》曰:“為鬼為蜮,則不可得;有t面目,視人罔極。作此好歌,以極反側。此之謂也。(引自《詩經?小雅?何人斯》)

        (二)暗引法

        1.“見侮不辱”,“圣人不愛己”,“殺盜非殺人也”,此惑于用名以亂名者也。

        “見侮不辱”是宋的觀點,見《莊子?天下》篇和《荀子?正論》。“圣人不愛己”是哪個學派的觀點已不詳,可能是墨家學派的觀點,見《墨子?小取》。

        2.“山緣平”,“寡”,“芻豢不加甘,大鐘不加樂”,此惑以用實以亂名者也。

        “山緣平”是名家惠施的觀點,見《莊子?天下》篇。“寡”是宋的觀點,見《莊子?天下》篇。

        3.凡語治而待去欲者,無以道欲而困于有欲者也。凡語治而待寡欲者,無以節欲而困于多欲者也。

        第一句是荀子對道家消極倒退思想的批判。《老子》第二章中提出:“民無知、無欲、無為。”第三十七章中又提出:“無欲以靜,天下將自定。”第二句是荀子對孟軻“養心莫善于寡欲”(《孟子?盡心下》)和宋“固寡”思想的批判。

        《正名》中運用上述修辭格的特點是:在一定的語言結構中,有時單獨使用一種修辭格,有時又是修辭格的連用、套用。如:“今圣王沒,天下亂,奸言起,君子無勢以臨之,無刑以禁之,故辨說也。”這是排比和對偶的連用,前三個分句是運用主謂結構構成排比,第四、五分句構成對偶。

        參考文獻:

        [1]王先謙.荀子集解[M].北京:中華書局,1988.

        [2]章學誠.章學誠學術史論集[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

        [3]陳望道.修辭學發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第4篇:章字開頭的成語范文

        "數是人類思維發展到一定階段,為適應社會生產活動的需要,在符號的幫 助下產生的。"(蘇金智,19 91)"數字是語言學中的一個特殊的領域。在科 學的數字世界里,它的功能是計算,秩序嚴謹,職司分明,是 實數;而在人類 心靈的數字世界中,它的功能是表義,許多數字經過“神化”后成為“玄數”、 “虛數”、“ 天數"。它們有著極其豐富的外延和內涵。"(王秉欽,1998) 由于受東西方文化傳統、宗教信仰、語言崇拜、地理環境等方面的影響,數 字的神化存在著東西方的差異 ,但也存在著共性,有著共同的規律。在"數的 靈物崇拜"上各民族都有普通性。東方人有自己心目中的"天 數",而西方人 也有自己心目中的"神數"。神秘數字的演化規律一般經過"神化—泛化—虛 化"的過程。( 王秉欽,1998)

        東西方已有不少有關數字科學的專著和論文, 如畢達哥拉斯(phythagoras) 學派的T·丹齊克的《數 科學語言》(商務印書館,1998),英國人倫拉德·法 拉的《七的探源》;國內也有不少學者就數字寫過著作 和論文,并開展過學術探 討。如,王秉欽教授在其《語言與翻譯新論》的中篇第六章就以"數的語義范圍 比較 與翻譯"為專題;蘇金智曾寫過《數的靈物崇拜》(載〈語言、社會、文化》 440頁, 語文出版社,1991,1) 等。在1998 年南昌大學主辦的"中國英漢語 比較研究會第二屆年會暨第三次學術研討會"上,英漢文化對比專 業委員會會 員曾就中南工業大學外語學院吳玲英老師的《中西文學中"以三為法”的文化模 式》展開了激烈的 討論。本人認為東方人,尤其是中國人,自己心目中的天數 是"九"而不是"三",也并非完全是因為"九" 是"三"的倍數。

        二、東西方數字"九"的文化對比分析

        在我國,人們之所以把"九"看成是自己心目中的"天數"和最富有神奇色 彩的數字, 是因為"九" 這個數字的象征意義(symbolicmeaning),在我國可 以說歷時最久,涉及面也最廣。 "九"作為數不同于一 般數字,在中國古代被 認為是一種神秘的數字,它起初是龍形(或蛇形)圖騰化之文字,繼而演化出"神 圣" 之意,于是中國古代歷代帝王為了表示自己神圣的權力為天賜神賦,便竭 力把自己同“九”聯系在一起。如天 分九層,極言其高,天證/誕日為正月初 九,天子祭天一年九次。更有趣的是連皇宮建筑都與"九"有關。例 如,北京 城有九門,天安門城樓面闊九問,門上飾有九路釘(即每扇門的門釘縱橫各九排)。 漢語詞匯中也常 用"九"來形容帝王將相的稱謂,如"九五之尊"(imperial throne);稱官位僅次于皇帝的王爺為"九千歲 "等。

        根據陰陽五行與數的關系,萬物之根均為數,宇宙也是數。數始于1而終于 10,五行也是數,按傳統的五行 理論來劃分,則1、2為木:1為陽木,2為陰 木。以3、4為火:3為陽火,4為陰火。以5、6為土:5為陽土,6為 陰土。 以7、8為金:7為陽金,8為陰金。以9、10為水:9 為陽水,10為陰水。這 就是將"象"、"數"與五行 結合起來推演變化,用以顯示事物發展變化的內 在聯系。由此看來,"九"是最大的陽數,象征著天。傳說古 代中國人把天分 為九層,九層天是天的最高處,漢語中有關詞匯有"九重霄"(指極高的天空, "九霄云外" ,"九天攬月","九天九地"等。另外,天壇,這個明清兩代 祭天的場所,其建筑無處不體現著“九”的象 征意義。 民間傳說中還有"九頭 鳥"(nine-headed bird: a fabulous bird whose appearance was f ormerlyregarded as a bad omcn)的故事。

        中國人以"九"為大數,劉師培在《古書疑義舉例補》一書中寫道:"凡數 指其極者,皆得稱之為'九' ;"《素問》中說:"天地之數,始于一,終于 九。"因此,漢語中有"九九歸一"或"九九歸原"之說。因 從"九"為數之 極而引出人生之限,故"明九"或"暗九"均為人生之"坎",避諱有“九”之 歲。例如:“ 老太太因明年八十一歲,是個暗九。"(《紅樓夢》)。日本人一般 認為"九"是"苦命和痛苦"的象征,因 為"九"與"苦"同音,因此忌諱 "九"。然而,《外語與外語教學》曾報道過國內一位學者曾為考證這一點 ,采 用"全選法"將日本某地電話號碼其中的幾千個姓和名分別進行統計,結果發現 將"九"作為姓的只占極 少數(約占0.35%),而將"九"作為名的卻不少(約 占35%)。看來,日本人忌諱"九"也并非絕對。轉貼于

        此外,《詞源》中說:"九:虛指多數。""九"作虛數解時,是數的一種 語義模糊現象。《現代漢語詞 典》中,"九"的意思有三個:(1)數目,八加一 后所得;(2)從冬至起每九天是一個"九",從一"九" 數起,二"九"、三 "九",一直數到九"九"為止。冬練三九,夏練三伏;(3)表示多數或多次: 九泉,三 彎九轉等。因此, 漢語中有不少和"九"有關的成語。如:"九牛一 毛"、"九死一生"、"九牛二虎之力" 、"九流賓客"等等。

        在我國,數字"九"涉及面在所有數字中最廣。含有數字"九"的詞匯也十 分豐富。如,"九州"是指傳 說中的我國上古行政區劃,后用作"中國"的代 稱。因此,有的全國性的電視節目就取名為“九州方圓”;“ 九族"(the nine degrees of kindred: either thenine generations from one's great-great-gr andfather down toone's great-great-grandson;or four generations of one'spatemal relations, three generations of one's matemalrelations, and two generations of noe's wife's relatio ns),古代有一種殘酷的刑法叫"誅滅九族";古代傳說 "龍生九子,各有所好"。因此,《紅樓夢》第九回 中用"一龍生九種,種種各 別"來比喻賈氏家族族大人多,龍蛇混雜,好壞不一,各種各樣的人都有。還有 " 九龍杯"等。此外,在文娛、體育等詞匯中,數字"九"也比比皆是。如, 許多歌名都以"九"開頭:"九妹 "、"九九艷陽天"、"九百九十九朵玫瑰" 等;樂器中也有"九音鑼";在體育活動中,"九柱戲"(nine pins),兵器中 有"九節鞭"[但這與西方文化中的"九尾鞭”(cat-o '-nine- tails: an instrurnent of punishment so calledfrom the nine pieces of leather or cord which compose it)意義不大一樣]。 地名中也有一些以"九"開頭的,如"九 寨溝"、"九華山"、"九江"和"九龍"等。此外,中國人常把" 九"看成 為吉祥數字之一。在申請電話號碼時,人們寧愿多出

        錢去買一個尾數為"8"或 "9"的吉祥號碼。比 如,湖南有線電視臺的"歡樂熱線"號碼為"16899919"。 在西方,數字"九"也是人們心目中的"神數"之一。對西方人來說, "九"的象征意義是"神性"、 "神圣之至"。 英語權威字典Webster's Ninth New Collegiate Dictionary and Webster's ThirdIntema tional Dictionary 中 對"九"所解釋的意義比《現代漢語詞典》所解釋的意義還多,分別有:

        1)one more than eight, three threes, the square of three;2) nine units of objects (a tota l of nine) ; 3) a: thenumerable quantity symbolized by the arabic numeral 9; b: thefigure 9 ; 4) nine o'clock——compared Bell table, timeillustration; 5) the ninth size in a set series: as a; aplaying team of nine members,esp.a baseball team; b:the firstor last 9 hol es of an 18-hole golf course…。

        其中收入與"九"有關詞語和成語多達近二十條。常用的有:

        a nine-day's wonder (an object or event that creates ashort-lived sensation)

        ____Those political expositions…that make a nine day'snine wonder till something fresh c omes alone——Mary Deasy. nine times out of ten(very often)

        be dressed up to the nines(elaborately dressed, as for aformal occasion)

        ____She dressed herself up to the nines and went to theparty.

        in the nineholes:in the difficult situation nine-men's morris: morris played with nine counters A cat has nine lives: A cat can move so fast and jump sowell that he seems to escape being killed many times.

        從以上的解釋還可以發現一個規律:數字"九"及其倍數在西方也被廣泛運 用于文娛和體育活動中。如, 保齡球(bowling )中的瓶狀木柱數(ninepins) 為"九";高爾夫球球場有一十八個洞:跳子棋的棋板上各 方均為九個孔; 古 時英國還有一種九個男人一起跳的舞蹈(morrisdance)等。由此看來,數字"九" 也倍 受西方人的青睞。

        總之,在東西方文化中,數字"九"含有以下主要共性:

        1)東西方大多數人把數字"九"看成神秘的數字, 其象征意義均有"神 圣"之意。

        2)在東西方文化中,數字"九"均可虛指多數。

        3)數字"九"被廣泛運用于文體項目中。

        數字“九”在東西方文化中的個性恐怕主要在于:對中國人來說,其神奇色 彩要比西方人更濃;其象征意 義的歷史在東方文化中比西方文化中更悠久;其 涉及面在東方文化中比西方文化中更廣泛。

        三、數字"九"的翻譯問題

        羅馬西塞羅說過:"翻譯不是字當句對,而是保留語言的總風格和力 量。""按分量而不是按數量譯詞" 。此處所說的數字是指經過神化、泛化、 虛化了的"虛數","實數"的翻譯不在此例。根據這一理論,結合 東西方文 化的共性與個性,可采用如下的翻譯方法,并遵循以下的翻譯原則。

        可采取的翻譯方法主要有:

        (一)保留原數字

        e.g. We thought our cat would be killed when he fell fromthe roof of the house. He was not, he used up one of his ninelives.

        我們以為我們的貓從屋頂掉下來會死了,它并沒死,只失掉九條命中的一條。 這樣翻譯過來,人們很容易接受,因為人們已熟悉"貓有九命"這個成語, 并能夠促進東西方文化的融合 。

        (二)轉換成各民族喜愛的數字

        e.g.nine out of ten——十之八九 nine days' wonder———可翻譯為"曇花一現", 這樣翻譯可以加深對奈 達的"對等"和紐馬克的"轉 換"翻譯理論的理解。

        (三)增舍數字

        比如,"九死一生"可翻譯成"a narrow escape from death;survival after many hazards";又如 ,"九九歸一,還是他說的話對。"可翻譯成"All things considered,what he says is right."其譯文均 舍棄了數字,轉譯其 形象意義。

        應遵循的原則主要有:

        (一)民族性原則

        比如,漢語中的"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漢英詞典》(外研社,1996)的譯 文有三個:"strain onese lf to the limit; use everyounce of one's strength; make herculean efforts"。筆者認為第二種譯文 "use every ounce of one's strength "更符合"民族性原則”,成功地將東方文化中該成語的比喻意義轉 化成了西方文化語言中的形象意義。

        (二)習語性原則

        比如:"匡超人此時恍若親見瑤宮仙子,月下嫦娥,那魂靈都飄到九霄云外 去了。"(《儒林外史》), 其譯文為"Kuang felt that he was gazing at a goddess and his spirit had flown to heaven."這種譯 文因遵循了"習語性原則", 充分地體現了人類交際行為的一個最根本原則——語言——符號的經濟原則。

        (三)形象性原則

        數字用于模糊意義時,一般都失去了其數量意義而具有形象意義。翻譯時, 必須越出其理性意義而捕捉其 與其它的詞結合后所產生的形象意義。

        第5篇:章字開頭的成語范文

        一、感悟生活,激發興趣

        “生活是創作的源泉”,孩子缺少生活體驗,寫起作文來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在指導習作過程中,經常發現有的同學因為生活環境局限,對事物未能認真觀察,所以作文時,常常感到無話可說,不知怎樣開頭落筆。在此種情節況下,我們首先應想方設法豐富學生的生活體驗,引導他們觀察生活,感悟生活。同時,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尋找記憶中的興奮點。如看到“長江”這個詞,讓學生說說曾經看過的長江,再觀賞長江奔騰不息的視頻,說說看到了什么景象;見過月亮吧,什么樣?把月亮、江面聯系起來,會產生什么樣的畫面?月亮又圓又亮,照在江面上,水面亮閃閃的,這是多么美麗的圖畫呀!由江水可以想象出很多東西,而月亮可以代表親人團聚、家庭美滿,由此展開想象,還可以聯想起許多的古詩名句,引出許多動人的故事。平時經常憑借具體事、物,啟發豐富想象,結合發散思維,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創作的欲望。

        二、閱讀摘抄,內化語言

        學生有了創作的欲望,總是急于表達,但“語言是文學的第一要素”。古人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可見,積累是相當重要的。如果缺乏平時的語言積累,寫起作文來總是干巴巴的。平常必須引導學生多閱讀經典、誦讀美文,但通過抄寫、背誦才能達到積累語言的目的。成語、詩詞、名言、警句都需要積累,但積累如能有的放矢效果更好。我通常這樣做:在作文課前,有目的地指導他們摘抄與本次作文有關的精彩片斷,如本次寫景,就摘抄有關寫景的片斷;下次狀物,就摘抄有關狀物的片斷。每天摘抄好詞、佳句、喜歡的段落,并教會學生按人、事、物、景、活動分類摘抄,人物再分外貌、動作、神情、心理活動等小類,每天摘一小段,安排小組長檢查摘抄記誦情況。久而久之,學生腦中就逐漸形成語言庫存,作文時就能夠手到擒來。

        三、堅持日記,積累素材

        要鼓勵學生記日記。葉圣陶先生說:“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么程度,才會做成什么文字,所以說到根本,除了不間斷地向著求實的路走去,再沒有更可靠的預備辦法……”日記,可以作為初學作文的途徑,多寫、多練,能積累素材、培養語感。鼓勵學生在生活、學習中做有心人,將所見、所聞、所說、所做、所感、所悟,選擇感覺新、印象深、有趣味、有意義的記下來。篇幅可長可短,可以寫成三言兩語的片段,也可以寫成有頭有尾、層次分明的篇章。可以從二年級起開始鼓勵學生寫日記,從一句話開始,要求很簡單:寫準確寫清楚,做到言之有序。源自生活的不間斷的日記為作文積累了素材。事實證明,凡是日記寫得好的學生,作文總能言之有物、言之有序,甚至能言之有理言之動情。

        四、想寫敢寫,精彩紛呈

        有了生活的感悟與體驗、語言的積累與豐富還不夠。因為閱讀、摘抄是吸收,是語言的積累;寫作是釋放,是語言的運用。孔子說:“言之無文,行之不遠。”儲備了語言而不能恰當運用,積累再多也于寫作無補。怎樣運用語言組合成優秀的作文呢?這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首先要引導學生想寫敢寫,在學生明確習作的要求之后要求學生“以我手寫我心”,寫自己親眼所見、親耳所聞、親身所感。新課程標準告訴我們:“在寫作教學中,應注重培養觀察、思考、表現、評價的能力。要求學生說真話、實話、心里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學生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但生活在豐富多彩中的學生卻經常感覺作文“無話可說”,這與學生自身語文水平不高有關之外,學生不愿或不敢將自己的有些生活內容、心理感受寫入作文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敢于將自己的生活、感悟寫進作文,激發學生的作文興趣保護學生的創作激情。如此一來,學生的作文內容便“鮮活”了起來:《老師,請不要拖堂》《朋友,你錯了》《給同桌的約法四章》……真可謂異彩紛呈。

        五、學會評改,筆下生花

        第6篇:章字開頭的成語范文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應該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多讀書,讀好書。”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讓學生變聰明的

        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學生進行大量的課內外閱讀,借助豐富的人類文化精品,滋養學生的心靈,充實學生的頭腦,無疑是

        使孩子終生受益的重要措施。”那么怎樣指導小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呢?

        1 激發學生強烈的讀書欲望

        閱讀是一種心靈的滋養,是心與心的溝通與對話。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只有學生想讀書,愛讀書,樂讀書,才會自覺地、有意識地進行閱讀,將老師的“要我讀”轉化為學生自身心靈深處自主要求的“我要讀”。

        好奇心是學生閱讀興趣的動力,是探求新事物、發現新規律的源泉。小學生生性活潑好動,富于幻想,廣泛的興趣使兒童對一切事物都好奇,從而促使他們渴望認識生活,認識周圍世界。從這一點出發,抓住學生的好奇心,以學科教學、主題隊會等形式交流名人愛讀書,最后成功的故事。鼓勵學生多讀書,樂讀書,能抓住點滴時間閱讀各種書籍,陶冶情操,拓寬視野,豐富知識。或者給他們講一些生活中的奇聞異事,創設懸念,使他們急于找到答案,而尋找資料,閱讀相關書籍。久而久之,小學生會逐步投入全部精力,由喜歡讀書到迷戀讀書,能在書的海洋里盡情遨游,探索更多的知識和奧秘。

        2 營造班級濃重的讀書氛圍

        古人云:家有余糧雞犬飽,戶多書籍子孫賢。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讀書氛圍,把學生置身于濃厚的讀書環境中,達到人人在讀書,我也要讀書的境界。

        在班上建圖書角,讓學生課余時間有書可讀;建議家長購買一些適合學生特點的書籍,建家庭閱覽室,讓孩子節、假日有書可讀。這樣,慢慢地有指引性地用讀書占用學生的課余時間,長此以往,學生就會覺得讀書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從而愛上讀書。

        教師要以身作則,博覽群書。其意義不僅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蘊和文學修養,更重要的是發揮教師的示范熏陶作用。課外時間,與學生一起讀書,這是一種無聲的教育。閱讀時,老師所流露出的趣味,對學生有著強烈的感染力,學生在濃濃的讀書氛圍中,體會到老師對閱讀的重視,從而自覺地進行閱讀活動,寧靜的氛圍讓學生的讀書生活充滿了舒適的感覺,有了這種感覺,孩子會定時無意識地拿起一本書來,細細品讀。

        3 指導學生掌握科學的讀書方法

        閱讀是一種心靈的滋養,是心與心的溝通和對話。讀好書能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讀書應講究讀書方法。有的人“走馬觀花”貪求速度的快,粗略地瀏覽,有的人“尋章抄句”,讀得很細致,不注意歸納和總結。這些讀書方法都不能得到好的讀書效果。所以,好的讀書方法顯得尤為重要。孩子一開始讀書,教給孩子一些簡單易做的閱讀方法,要求不宜過高,貴在養成習慣。

        圈圈點點。內容可以是優美的短語、比喻句、擬人句、精彩對話、感興趣的知識、從未見過的表達方式 、成語、古詩、歇后語、名人名言、好的開頭結尾等;方法可以是用“――”、“……”等不同的符號劃出優美的詞句,用“?”等自己喜歡的標志標出重點字詞,用“?”標注此處有疑問。其實這些就是做讀書筆記的先頭工作。低年級孩子會寫的字詞不豐富,所以對孩子讀書摘記的書面要求盡量少些,不要讓孩子對閱讀望而生畏。教師可以通過朗誦自己喜歡的片段、講書中的故事、

        優美詞句大接龍等形式,督促、鼓勵孩子“眼記”、“耳記”、“心記”。

        邊讀邊想。孔子說:“學而不思則惘”。孩子在閱讀的時候,要引導其養成邊讀邊想的好習慣。文章主要講了什么呀?什么地方懂了什么地方沒明白呀?什么地方有趣為什么好看啊?不一定要有答案,但各種各樣的問題都要嘗試去思考,這樣可以幫助孩子提高理解能力,增強語感。還可以把書上的情景畫成圖,或者把書上介紹的試驗、制作,自己學著做一做,這樣讀書一定會更有趣。

        4 組織學生共同分享讀書的快樂

        小學生表現欲強,渴望被關注、贊賞,從而滿足自己的成就感。學生通過閱讀,掌握了一定的知識和能力,我們要組織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為學生提供展示的舞臺,讓需要得到滿足,讓努力得到承認,使學生產生成功的喜悅,享受到讀書的樂趣。

        第7篇:章字開頭的成語范文

        關鍵詞:語言學概論;繼承;創新

        張先亮、聶志平教授主編的《語言學概論》(以下簡稱《概論》)2011年8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概論》是浙江省教育廳的重點建設教材、國家級精品課程建設教材。該教材在繼承同類教材已有知識結構的基礎上吸取了當代語言學理論的新成果,做到了繼承與創新的統一,其突出特色在于注重培養學生的語言學理論素質。

        一、重視語言學各領域的普及性介紹和方法的介紹

        編者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結構主義的理論框架,把語言內部要素語音、詞匯、語法和記錄語言的符號文字單列一章。另外語言演變一章則介紹了語言歷時的變化。以上是語言基礎理論。語言學概論主要側重語言基礎理論,這一點應當是共識。不過語言學領域內豐富多彩的研究還是應該讓學生有更多了解,尤其是作為基礎課,很多學生將來未必繼續做語言學研究,概論課甚至是他們了解這個學科面貌的唯一途徑。很多教材這一方面的內容比較少,令人感到遺憾。《概論》比較重視語言學各領域的普及性介紹,它把語用學和應用語言學單設了兩章,重視語言運用和語言學的應用,對文字改革、語言規劃、語言教學、中文信息處理等內容,都比許多同類教材做了更多的介紹。雖然這些內容在授課時由于課時限制未必需要全部講授,但教材已為學生提供了基本的參考,這有利于學生對語言學學科有更全面客觀的了解,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與一般教材不同的是,《概論》注意語言學研究方法的介紹。在緒論開頭就說,語言學作為一門獨立的科學,必須具備獨立的研究對象、研究任務和研究方法。然后詳細介紹了歷史比較法和結構分析法這兩種最基本、使用最廣泛的兩種語言學的研究方法。在知識拓展附錄“社會語言學”里也重點介紹了社會語言學的主要研究方法。在語音章之后“怎樣學習國際音標”介紹了學習國際音標的方法。“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有了方法的指引,會把學生更快地引導到語言學研究的道路上去。

        二、編著體例設計方便學生自學

        《概論》內容的呈現方式則很有層次性。每一節后有思考和練習,重在檢測學生鞏固或者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每一章后有推薦閱讀和知識拓展附錄。這三者和正文內容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比如緒論中介紹了語言學簡史,分傳統語言學、歷史比較語言學、普通語言學的孕育、結構主義語言學、轉換生成語言學五個階段來介紹。傳統語言學、歷史比較語言學除了介紹印歐的情況外,還注意介紹中國的研究。整合了西方語言學史和中國語言學史的內容,讓學生對此有個完整的認識。讓學生明白,我們整體的語言學框架是在索緒爾的基礎上得到的,語言學的特殊方法也是跟西方學習的。課后練習也有一題:“為什么說索緒爾是現代語言學的奠基者?怎樣理解結構主義語言學?”推薦閱讀里也有索緒爾《普通語言學教程》,在知識拓展附錄“十部語言學名著導讀”中第一本就是索緒爾《普通語言學教程》。這些做法使學生由了解到思考再到深入探討該理論的歷史淵源、發展脈絡和研究現狀,層次性強,方便學生自學,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學理論修養。

        三、注意吸收語言學研究的新成果

        《概論》注意吸收學界新的研究成果,這在每一章都有體現。如“語音”章的國際音標是參照國際語音協會2005年最新修訂的國際音標;“語法”章“語素”部分增加了語素變體的內容,把它分為語音變體和語義變體。語言的結構類型除了介紹傳統的語言詞法類型外,還介紹了近幾十年來興起的基本語序類型;“語義與詞匯”章則是在傳統詞匯章的基礎上,介紹了最近幾十年語言研究領域的新進展,即由回避語義研究轉為重視語義研究;“語用”一章如“禮貌原則”,一般教材介紹它的內容,即利人、損己、贊譽、謙虛、一致、同情六個原則與合作原則的關系,而《概論》又補充了禮貌原則的特征,即等級性、得體性、沖突性。另外,每一章后面的“知識拓展目錄”一般都介紹了語言學各分支學科的新成果,如社會語言學、認知語法、流行語、幾種參照漢字創造的文字、語用學與修辭學的關系、世界語言的譜系分類、語料庫語言學等等。

        除了注意吸收學界新的研究成果外,編者也適當融入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如第47頁:

        對于語言符號的特點,索緒爾在語言學經典著作《普通語言學教程》中認為有兩點:第一,任意性;第二,性條性。國內高校語言學概論教材及專著多沿用這種說法。

        而編者認為:

        任意性是符號的根本屬性,是任何一種符號包括語言符號都具備的屬性,所以,語言符號的特點,應該是語言符號區別于其他符號的性質。

        編者認為語言符號除任意性外,還有以下五個特點:以語音符號為能指、線條性、多義性、歷史承傳性、層級性。這是對經典觀點的補充。還有一些是對一般觀點的修正,例如第136—137頁:

        一般語言學教材也把義素看做一種語義單位,但我們認為義素不是語義單位。

        語義單位都有一定的語言形式作為載體,都有一定可以感知的物質形式,比如義位是以詞語的語言形式作為載體,義從是以短語的語言形式作為載體,表述是以句子的語言形式作為載體。而義素沒有語言形式作為載體,而是對義位做進一步分析而分解出的最小對立項,是一種抽象成分。盡管義素也用詞語的形式如“成年、”“同胞”、“親屬”表示,但這些詞語形式不是作為自然語言的詞語,而是作為對自然語言中語言現象進行說明而存在的,屬于科學術語范疇,或者說,是“元語言”。因此,這些詞語形式,不是義素的載體;或者說,義素沒有語言形式載體。這是義素與其他語義單位有根本差別的地方。沒有任何一個語言學家把音位的區別特征,或者說語音特征,看做是語音單位,音位音位區別特征沒有物質的語音形式作為載體。同理,義素也不應該看作是語義單位。

        這些語言研究的新成果,可以讓學生感受到語言學的生命力,感受到語言與客觀世界和社會生活的密切關系,同時也培養了他們的思辨能力和語言應用能力。

        四、知識性與趣味性并舉

        一般的語言學理論教材是抽象枯燥的,而《概論》卻是生動有趣的。這是因為它做到了知識性與趣味性并舉,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具體表現為:

        (1)注意舉貼切的、有趣的例子。例如,講語言學的功用時用了《光明日報》的例子:在美國的鬼節,兩名化了妝的日本留學生不慎誤入一戶美國人家,男主人拿槍沖出來并高呼“freeze”,一名學生拼命往外跑,結果被槍打中,當場死去。講語言政策的制定時舉了“首屆國會大會商議以何種語言做國語”的例子。然后又分析了50年代的簡化漢字、推廣普通話和推行漢語拼音方案的例子,之后又舉了為什么以英語作為第一外語等。多個例子從不同角度說明語言政策的制定離不開科學的語言學理論的指導。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大大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提供了大量的圖片。如文字一章正文的圖片有:結繩記事、因紐特人的圖畫記事、印第安人的圖畫記事、佤族的記工木刻和催債木刻、西安半坡的陶器符號、東巴文的圖畫文字、埃塞俄比亞音節文字、日本音節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字的三種字體:碑銘體、僧侶體和平民體、古埃及象形文字的三種字體的比較、楔形文字、甲骨文、瑪雅文字等。知識拓展目錄“幾種參照漢字創造的文字”中越南字喃、朝韓諺文、契丹文、西夏文、女真文也分別有1-2副字形的圖片。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張圖片相當于至少10000個單詞的價值。這些圖片不僅使學生對文字字形有直觀的認識,而且增進理解,有力地幫助學生保持信息在長時記憶中。

        (3)注重語言學理論與漢語應用實際密切結合。編者在講到符號的約定性時,舉了馬三立著名的相聲段子“逗你玩兒”,并分析道:

        小偷變更社會的一般約定,把“dòunǐwánr”這個語音形式做自己的名字,相同的能指表示不同的所指,小孩遵守了這個約定,把它當做小偷的名字,告訴母親小偷“逗你玩兒”偷衣物,而母親社會共同約定的意思﹛跟你開玩笑﹜來理解,兩種不同的約定形成歧誤,于是構成笑話。

        對學生來說,他們很熟悉這個段子,但僅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用約定性來解釋這個笑話,既使學生明白了為什么,還使他們產生“語言學理論原來這么有用”的感受。

        再比如語用學一章,因為它是近幾十年從國外引進的較新理論,所以很多語用學教材的例子都是照搬英語的例句,感覺與漢語很遠。而《概論》則把語用學理論與漢語應用實際密切結合,如講禮貌原則的沖突性時,舉了一個例子(第200頁):

        更多時候,接電話的客戶,可能就是對方公司或單位的下面的員工,但是這些員工同時也是具體負責該項目的員工,我們稱呼他們為“××總”,這就表示尊重和尊敬他們。有些客戶會感覺不好意思,他們會在電話直接說“我不是什么老總,我只是下面打雜的”,聽到客戶的這種話語,我們營銷人員可以笑著回答:“您太謙虛了!今天您不是老總,明天就是老總了!”一般這種話說出去,客戶都非常開心,溝通起來更加融洽。

        學生學習語言學的同時鍛煉了口才,使他們在交際活動中如魚得水。這樣的語言學誰不愿意學呢?

        (4)在合適的情境下,它甚至注意到了思想教育。比如朝韓諺文,介紹諺文的產生和字母樣式其實就可以結束了,《概論》則接著說:1446年朝鮮諺文的正式誕生,并不意味著朝鮮拼音文字的正式使用。它只是二流文字,而一流文字仍然是之前仿照漢字創造的“吏讀字”。20世紀初中國被歐美列強瓜分,中國的文化和文字也就自然而然地在朝鮮走下神壇,漢字被降格為朝鮮“諺文”的二流文字了。這樣的介紹,會給學生思想的震撼,激發他們的愛國之心。

        當然,《概論》也有一些不足,主要有兩個方面:(1)教材每一部分的內容都很豐富,但相對來說線索有些凌亂,各個部分之間的聯系相對比較薄弱。這也可能是多人編著容易出現的問題。(2)基礎教材一般以學生、讀者沒有學科背景知識為前提來設計整部教材的內容安排,專業概念術語應隨著相關章節開始出現并界定,此前盡量少用,如果提前出現也要加以說明。《概論》似乎缺少這方面的考慮,大量語言學概念術語在未給出定義和說明的情況下已經出現。比如,緒論中介紹語言學的大致發展歷程很好,但引入大量的具體流派理論的介紹就不妥了,要理解這些內容是以掌握了語言學的基礎為前提的。這么大量的介紹似乎附在后面更好。

        在該國家級精品課程網上,浙江師范大學校內教學督導組專家王尚文教授在評價他們的教改課時認為:“語言學概論本來比較枯燥,能夠讓學生喜歡,甚至讓學生立志以后從事語言學的研究,不容易。” 我們認為,這話也很適合評價張先亮、聶志平兩位教授主編的這部《語言學概論》教材。

        參考文獻:

        [1] 張先亮,聶志平主編. 語言學概論[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 李娟,王洪君. 語言學基礎理論教材的系統性與開放性[M] .中國大學教學,2012(3).

        第8篇:章字開頭的成語范文

            關鍵詞:形似;神似;音美;形美;忠實

            Abstract: This paper puts forth the view that the central argument of “A new translation theory for the new century” should be refuted. Literary translation should never be treated and performed as a rivalry between two languages or cultures. Translation is different from creation. The primary obligation of a translator is to be faithful; the best quality of a translation is fidelity. And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especially in poetry translation, the similarity in form implies fidelity in spirit.

            Key words: form; spirit; truth; beauty; faithfulness; fidelity.

            “譯論”,當然應該是有關翻譯的理論,文學翻譯雖有別于一般翻譯,但是同為翻譯,其基本任務便不可能因處理對象而異,都是通過語言的轉換,以譯入語再現譯出語所傳達的信息,對于傳達的要求也不可能不是忠實,縱特殊如文學、如詩歌,也不例外。

            但是,許淵沖先生的“新譯論”卻稱:“文學翻譯,是兩種語言、甚至是兩種文化之間的競賽”,盡管他接下去也說,這種競賽是要“看哪種文字能更好地表達原作的內容”。這就接觸到了許淵沖有關文學、翻譯和文學翻譯的全部議論的根本性認識,即:認為文學作品存在著可以獨立于作品形式之外因而可以在另一種形式中被“表現得更好”的內容,而表現得好與不好,更以譯者審美趣味為準,從而忽略了,文學作品如詩歌之所以是詩歌,就像任何藝術作品之所以是藝術作品,并不在于表現了什么,而在于是怎樣表現的。

            許先生說: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翻譯的主要矛盾“是直譯與意譯,形似與神似,信達雅(或信達優)與信達切的矛盾。”這一提法有待商榷,因為世界上從來就沒有一種不譯意的直譯,最早明確主張“直譯”的玄奘,其目的就是為了保證譯文準確無誤。可以直截了當作對等翻譯時,何必委曲婉轉多說廢話?

            直譯當然不同于硬譯,不少被“神似派”硬稱作“直譯”而加以反對的多半都是錯譯。難道真有許先生文中所說把“得失寸心知”的“寸心”譯為an inch of heart那樣一種“直譯”?我的老師盛澄華在課堂上講過,曾有人把《巴黎圣母院》Notre-Dame de Paris“譯”為《巴黎余之妻》。那當然既不是直譯,也不是硬譯,而是錯譯。

            所謂“形似與神似”的矛盾,也多半是“神似派”的虛構。其所以說是虛構,因為只有“神似派”主張“但求神似不求形似”,卻沒有任何一個譯者主張“但求形似不求神似”。文學是語言的藝術,沒有形式便沒有藝術,藝術總是藉形以傳神。主張盡可能準確地再現原作之形者,恰恰是為了更忠實地再現原作之神,從散文隨筆到長短篇小說,任何作品都不例外。

            至于所謂“信達雅(或信達優)與信達切的矛盾“,鄙人孤陋寡聞,在這里還是第一次讀到,實在不知何所指而云,所以在了解其真實涵意和用意之前暫不置評。

            翻譯,怎能說“求真是低標準”

            許淵沖說,“如以譯詩而論,我認為主要是真(或似)與美的矛盾。”這就涉及他“譯論”的核心了。他說,“翻譯求似(或真)而詩求美,所以譯詩應該在真的基礎上求美。”這種說法,似是而實非,因為所謂“翻譯求似(或真)而詩求美”的涵意是:譯詩可以而且應該追求“似(或真)”以外的“美”。

            接下去,正是這樣,作為一個翻譯工作者而居然能說,“求真是低標準,求美是高標準”;這顯然是違背翻譯工作者職業操守的說法,于是,作為彌補,他又加上一句“真是必要條件”,但是真正重要的,是往下便可以讀到的:“如果真與美有矛盾,那不是為了真而犧牲美,就是為了美而失真。如果譯得似的詩遠不如原詩美,那犧牲美就是得不償失;如果譯得‘失真’卻可以和原詩比美,那倒可以說是以得補失;如果所得大于所失,那就是譯詩勝過了原詩。”

            這就是他的“譯論”:真是必要的,如果失真可以得美,則不妨失真。這種“譯論”難以循正常邏輯論證,他卻說,錢鐘書就說過:“譯者驅使本國文字,其功夫或非作者驅使原文所能及,故譯筆正無妨出原著頭也。”錢鐘書之所言未必正確,但是許淵沖之所行卻走得更遠。

            許先生以《楊振宇文選》(?)英文本序所引杜甫句“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為例,具體闡釋他的“譯論”“真與美·美與似”的實際意義。他首先評論原來的楊評:

            A piece of literature is meant for the millenium.

            But its ups and downs are known already in the author’s heart.

            他認為“文章”譯A piece of literature“譯得不錯,也可譯成a literary work,但是都散文化,不宜入詩。”又說“其實杜甫寫的文章不多,說是文章,指的是詩文,甚至不妨就譯成verse or poem”。

            許淵沖認為語言本身就存在著詩與非詩和可入詩與不可入詩的固有屬性或品質,這是他一貫的看法,但我認為卻是個錯誤的看法。盡管古漢語和現代漢語都以“文章”泛指文辭或文字,而且,在這里指的并不只是杜甫一己的詩文,他卻說,杜甫寫的“文章”不多,而且,“文章”一詞“過于散文化”“不宜入詩”;為了便于“入詩”就只好把“文章”改成韻文或詩了。

            許淵沖說,“千古二字也不能直譯,這里譯得很好,自然也可以譯成具體的a thousand years,那就是‘深化’;也可以譯成更抽象的long,long,那就是‘淺化’”;“千古”確是“二字”,然而只是一詞,一個很普通的詞,正常地理解為“長久”或“不朽”,作正常的翻譯便是直譯,怎能說不可直譯?正確表達了原意的翻譯,是直譯也是意譯。譯a thousand years,譯through ages也都是直譯,難道還會有人把它“直解”和“直譯”成“一千個古”?但是,這一段文字卻有助于了解他所謂“深化”就是把抽象詞譯成具體詞,所謂“淺化”就是把具體詞譯成抽象詞,把形象語言化作抽象概念。

            許說“‘事’字可以直譯為affair,這里意譯為is meant for,全句的意思是:文章是為了流傳千秋萬代。譯文可以說是準確。”

            首先是許先生對“文章千古事”句的理解顯然有誤。“事”字“直譯為affair”,未必準確,此處使我想到的卻是Keats筆下“A thing of beauty is a joy forever”那一名句中的“thing”;“這里意譯為is meant for”,不惟不“準確”,甚至不正確:世界上得以留傳的文章很少是“為了流傳千秋萬代”而寫,“千古事”者“事關千古”也,得與“立德、立功”并立而三之“不朽”盛事也。

            “下句的‘得失’二字,這里意譯為ups and downs,比直譯為gain and loss好得多;指的是文章的命運。‘寸心’二字也不能直譯為an inch of heart,這里解釋為作者之心,十分正確。只有一個‘知’字可以算直譯。”

            “得失”之譯ups and downs比譯gain and loss是“遠不如”而不是“好的多”;因為“得失”指的決不是“文章的命運”,而是指文章寫得好壞、精彩與平庸、成功或失敗;“寸心”譯“心”就是直譯,沒有一個正常的中國人真會把“寸心”理解為an inch of heart,就像沒有一個正常的英國或中國人會把heart理解為“he + art”而“直譯”為“他與藝術”。

            在把按照正常的理解正常翻譯的直譯全都說成“意譯”之后,許先生便作出了結論:“由此可見,在這兩種詩的譯文中,意譯多于直譯,意似重于形似,達到了‘信達切’的標準,符合‘求真’的要求,但從‘求美’的觀點來看,卻顯得有所不足。”

            據說是因為“原詩每句五字,富有形美;兩行‘事’知‘知’押韻,富有音美。而譯詩卻兩句長短不齊。”這句話的重要,是對他所謂“三美”之“形美”和“音美”作出了解釋,遺憾的是未能對“意美”略加闡述,似乎是:只要稱詩,其意必美。

            所以,他又把這兩句譯成詩體如下:

            A poem may long, long remain,

            Who knows the poet’s loss and gain (joy and pain)?

            A verse may last a thousand years.

            Who knows the poet’s smiles and tears?

            據許淵沖自己評價,“這兩種譯文如以求真而論,都不如第一種譯文,如以求美而論,則又都有過之而無不及。”“總而言之,原詩具有意美,音美,形美,是best words in best order。第一種譯文最為意似,這是所得;但是沒有傳達原詩的音美和形美,這是所失。”

            為什么說原詩“意美”?什么是意的“美”與不“美”?但是下文又說與原作之意相似者只是“意似”,而“意似”者“似其意卻不似其意之美者也”,不如“不似其意而自有其美者”的“意美”。在許先生看來,“寸心知”之意和似其意者都不如“有誰知”之意美。

            “第二、三種譯文雖然不如第一種意似,但一樣傳達了原詩的意美;而從音美、形美看來,則遠遠勝過第一種。原詩是best words,意似的文字或對等的文字卻不一定是最好的文字。如以‘得失’二字而論,gain and loss是最意似的、最對等的文字,但卻遠遠不如其他譯文。因此在‘對等’與‘最好’有矛盾時,應該舍‘對等’而取‘最好’,舍‘意似’而取‘意美’。”

            “對等”就是最理想的“忠實”,在翻譯工作中與“忠實”相比,不要說“最好”,難道還有“更好”?“意似”是翻譯之首要追求,原作之意就是譯文似與不似的標準,難道在原作原意之外還存在某種獨立于原作原意之外的“美意”,以至不似原作之意竟可以“一樣傳達了原詩的意美”?

            競賽:誰和誰、賽什么

            競賽是可以的,也值得提倡,問題是翻譯工作,應該提倡精益求精的競賽,而精益求精的翻譯前提,只能是對原作完整而正確的理解,切不可以與原作者競賽之說為錯譯辯解。

            錢鐘書說過的話,未必句句正確,特別是對于缺乏實踐經驗支持的想當然之說。許先生所引“譯筆正無妨出原著頭”句,很難被論證為正確,因為“譯者驅使本國文字”翻譯怎能和“作者驅使原文”創作相比較而判斷“及”與“不及”?尤其是就文學作品的翻譯而論。

            也許對科學論述和說理文本的翻譯適用,比如說,魯班可以用漢語說:直角三角形的勾平方加股平方等于弦的平方,畢達哥拉斯也不妨用希臘語表述為:三角形最長一邊的平方等于另外兩邊平方之和,則所對之角必為直角。這種“競賽”之所以可能,因為表述的對象是一種不以任何人的主觀干預為轉移的客觀現象或規律。而文學不然,“譯者驅使本國文字”的功夫再“非作者驅使原文所能及”,也代替不了作者對某一事物伴有情感的主觀印象和感受。

            文學作品像其他藝術作品一樣,即使是反映客觀現實的作品,都不能不同時反映作者對現實的主觀理解或評價,也不能不體現出作者的心理品質和文化素養 —— 這些正是賦予某種藝術作品以獨特生命和個性魅力而為作者以外的任何“競賽者”不能代為提供的因素。

            錢鐘書主張“譯筆正無妨出原著頭”,實際上是在鼓勵以創作代替翻譯。許淵沖把稱謂生命終止的“死”這簡單一個詞譯為“魂歸離恨天”,自然是出了原著頭的,他主張“有過之而無不及”的“求美”,然而“過猶不及”,翻譯出頭就是錯,這里的錯,錯在使用曹雪芹用以表達一種評價的一句成語,篡改了Stendhal的不評價,也剝奪了Stendhal留給讀者自行評價的自由空間。

            譯者如果以改寫原作的方式翻譯而和原作者“競賽”,顯然是在玩沒有游戲規則的游戲。

            正確理解,才能正確翻譯

            如果像許淵沖所說,翻譯也是創作,而不是受到原作制約的再創作,誰能從他的兩種譯文中猜出杜甫的原句?且不說“得失”之由于他意識流式的理解“得”必喜,喜必“笑”,“失”必憂,憂必“淚”,而改成了“笑淚”,就看“寸心知”的譯法:

            原譯大體正確:are known already in the author’s heart。但是許淵沖的兩種“求美”譯文都譯為:Who knows。

            許先生的英語“功夫或非作者(杜甫)驅使原文所能及”,但是他對中文的理解有失偏頗,就漢語的修養而論,只要有中人之資,就不至于把“寸心知”理解和表達為“有誰知”,也不至于把“文章千古事”理解為“文章是為了流傳千秋萬代”,更不至于把“樂之”理解為“使人樂”。如果查看《論語集解義疏》或《論語注疏》有關“雍也”篇的段落,便可知孔夫子“知之,好之”的確切含意。

            缺乏健全的審美趣味,以字數相同為形美,以押韻為音美,就會導致易詞湊韻,以詞害意;但是,錯譯的最重要原因,仍然是對于原作的錯誤理解。許先生在譯杜甫那兩句詩以前,似乎并沒有想到應該了解詩句出于何詩和原詩是怎樣一首詩。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之后的詩句是:“作者皆殊列,名聲豈浪垂”,杜甫從屈宋、鮑謝,一直議論到建安五子,然后,謙虛而又自負地從家學淵源談到他自己“漫作潛夫論,虛傳幼婦碑”,以及詩藝授受之不易,換言之,要靠自己去體會,結句是“不敢要佳句,愁來賦別離”。顯然,許淵沖那兩種“使人樂”的譯法無論哪一種,都不可取。

            杜甫在落筆寫出開頭兩句時,當然是熟知曹丕所謂“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的。(《典論·論文》)完全可以相信,杜甫就是在化用那一名句。

            而許先生所稱贊的“事”與“知”之間由于押韻而產生的“音美”,卻是一個誤會,因為這是一首“五古”,開頭兩句并不要求押韻,這里的押韻純屬偶然。難道不押韻就不存在音美了?當然,詩,是音樂性最強的語言藝術,但是,詩句的“音美”,中國詩、外國詩一樣,無論是古體或是當代新詩,都不必然或僅僅表現為押尾韻。

            斷章取例再加斷章取義

            中國詩外譯時要講究“形美”、“音美”,外國詩漢譯時講不講究,是再現原作之美,還是另起爐灶、別裁新裝?

            許先生在《新譯論》的第四部分所謂“再創論”標題下選了拜倫《唐璜》第一章第73節前6行、后3行和第74節3行穆旦的譯文和他自己發揮了“譯語優勢”的“再創作”為例。《唐璜》全和15672行,他從中只選三例,共計11行半,但是,沒有一例是完整的一節,盡管每節只有8行,而例2和例3甚至不是完整的一句,例3那半句還被抽掉了句中的謂語動詞。

            “先看《唐璜》第一章73段(當為71節)原詩和兩種譯文。”——為了提供一個較為均衡的評判背景,現在把相關詩節被割裂出去的部分補足在括弧里:

            Yet Julia’s very coldness still was kind,

            And tremulously gentle her small hand

            Withdrew itself from his, but left behind

            A little pressure, thrilling, and so bland

            And slight, so very slight that to the mind

            ’Twas but a doubt. (But ne’er magician’s wand

            Wrought change with all Armida’s fairy art

            Like what this light touch left on Juan’s heart.)

            1. 朱麗亞的冷淡卻含有溫情,

            她的纖手總是微顫而柔緩地

            脫開他的掌握,而在脫開以前,

            卻輕輕地一捏,甜得透人心脾,

            那是如此輕,輕得給腦子留下

            恍惚惚的疑團。(,呵,在唐璜心里,

            無論阿爾米達施展多少魔法,

            怎及這一捏所引起的千變萬化!) (穆旦譯)

            2. 朱麗亞冷淡卻含情,

            她的小手顫抖,輕輕

            從他的手中抽出來,

            卻又輕輕一捏,唉!

        第9篇:章字開頭的成語范文

        【關鍵詞】中國古代文學 閱讀理解能力 文學鑒賞能力

        當前高等院校中文系的本科生要想學好中國古代文學這門課程,必須打好必要的基礎,a才能為這門為期兩個學年的古代文學課程的學習掃清障礙,從而初步具備學好這門課程的能力。在中國古代文學這門課的學習中,本科生必須培養以下兩種基本能力:

        一是在學習中努力培養良好的閱讀理解能力。要能基本讀懂先秦兩漢以來的重要文本,即能夠借助工具書和注釋疏通文本;對于某些重要的古代文獻,更需要通讀;對于若干重要的名篇佳作,不僅要從頭到尾熟讀,甚至要能夠背誦。

        傳統的教學方法對學生影響至深。我們的學生從小到大一直習慣于“老師講學生聽課下背考試寫考完忘”這樣一種固定的學習模式。從小學到中學再到大學,遵循的就是老師講什么,考試考什么,學生聽什么,這樣一條固步自封的路徑。導致學生學習的主要目的,演變為考試得高分;學生學習的主要方法,變成了上課記筆記,下課背筆記。在這樣一種目光短淺、急功近利的學習追求之下,哪里談得上古代文學文本閱讀能力的培養?學生對于古典文學名篇,不僅做不到通讀,更談不上記憶和背誦了。

        通讀乃至背誦重要的古籍文本和詩文名篇,是中文系本科生提高古代文學文本閱讀能力和解析能力,打好學習基礎、擴大知識領域、培養寫作能力和藝術感受能力的重要途徑。例如學習先秦文學史中的《詩經》,若不背誦其中的佳作,學生就很難深刻理解諸如賦、比、興等重要概念。朱熹解釋賦、比、興:“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詩集傳》卷一)如何理解“敷陳其事而直言之者”就是“賦”?通過背誦《詩經》中的作品會有助于學生理解這一概念。如《詩經》中著名的棄婦詩《氓》,開頭一、二章“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匪來貿絲,來即我謀。送子涉淇,至于頓丘。匪我愆期,子無良媒。將子無怒,秋以為期。乘彼垣,以望復關。不見復關,泣涕漣漣。既見復關,載笑載言。爾卜爾筮,體無咎言。以爾車來,以我賄遷”,以及第五章“三歲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其笑矣。靜言思之,躬自悼矣”,第一、二章用賦的手法具體描寫男子向女主人公求婚以至結婚的過程,后者則用賦的手法敘述女主人公被棄前后的處境。由此學生就很容易理解“賦”乃是一種藝術表現手法,即平鋪直敘事物和抒寫感情。那么如何理解“以彼物比此物”就是“比”?背誦《碩人》一詩,其中“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用一連串日常生活中人們熟悉的東西來比喻、形容莊姜的美麗,是“比”;《黍離》一詩中“中心如醉”,“中心如噎”,以生活中我們易于理解的動作或感受“醉”和“噎”來表達憂思之深,是“比”;再如《簡兮》中“有力如虎”,《大東》中“其直如矢”,二者用具體形象的“虎”和“矢”來描摹抽象的“力”和“直”,使得抽象概念形象易懂。由此可知,比就是比喻,打比方。那么如何理解“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就是“興”?如《桃夭》中以“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烘托渲染女主人公出嫁時的喜慶氣氛,《谷風》中以“習習谷風,以陰以雨”象征夫妻間籠罩著陰影,《蒹葭》一詩三章的首句“蒹葭蒼蒼,白露為霜”、“蒹葭凄凄,白露未”、“蒹葭采采,白露未已”,通過渲染三幅晚秋河濱不同時間的景物烘托詩人由于時間推移,越來越迫切地懷想“伊人”的心情,三者均運用了“興”的手法。由此可知,興就是觸物起情。所以,在古代文學的學習中,以作品為依托,熟讀及背誦作品是理解抽象概念和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的前提和基礎。

        中國文學史中其他內容的學習也是同樣,如對《楚辭》、漢樂府、古詩十九首以及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的通讀乃至背誦,才是理解和學好這些內容的不二法門。

        二是在學習中努力培養良好的文學鑒賞能力。若要學好中國古代文學,還需要在通讀、背誦名篇佳作的基礎上,學習細讀文本、分析作品的方法,為培養良好的文學鑒賞能力做準備。

        我們的學生在傳統教育模式之下,以考試為核心指揮古代文學課程的學習,使得營養豐富、激情四射的古代文學課程不知不覺演變為枯燥乏味、佶屈聱牙的古人之“牙慧”。那么,如何讓學生在古代文學的學習中,既能吸取到豐富的營養,又能盡情領略古代文學之美呢?我認為,只有通過不斷解析具體詩詞文作品,學生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欣賞水平,培養出良好的文學鑒賞能力。

        如在宋代文學史的學習中,如何把握宋詩有別于唐詩的特質,是一個核心問題。而把握這個問題的關鍵,可借助于代表宋詩典型面貌的“江西詩派”來解讀。因黃庭堅被尊為“江西詩派”之祖,所以對于黃庭堅詩風的解析,有助于學生開啟了解“江西詩派”之窗,進而打開把握宋詩風貌之門。

        以黃庭堅代表作《寄黃幾復》為例,詩云:“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蘄三折肱。想見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黃庭堅與黃幾復為摯友,詩贊好友之清正廉潔、勤奮好學,對其沉淪之晚景深表惋惜,情真意切,感人至深。此詩在“資書以為詩”、以故為新、運古于律、拗折峭拔等方面,突出表現了“江西詩派”的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可視為代表宋詩特質的詩作。詩中,兩位摯友一居北海,一住南海,相思卻不得相見;熟典“寄雁傳書”隨之而來,黃庭堅卻不走尋常路:“寄雁傳書”之后緊接令人傷感的“謝不能”,熟典立刻生出新奇之意。想托雁兒寄信,雁兒卻謝絕了。把雁兒擬人化,活潑有情趣。第二聯“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上句追憶京城相聚之樂,下句抒寫別后相思之深。“一杯酒”、“ 十年燈”,均是常見之物;“桃李”、“春風”,也是熟詞。“江湖”有流轉飄泊之意,“夜雨”含孤獨寂寥之思,“燈”是“十年”的“江湖夜雨”中最具溫暖情思的意象:兩位摯友各自淪落江湖,每逢夜雨獨對孤燈之時,思念泛起以致深宵不寐。這是二人之間延續十年的畫面!后兩聯從“持家”、“治病”、“讀書”三方面贊美黃幾復之為人與處境。頸聯寫他將全部心力用于“治病”和“讀書”,“治病”句化用《左傳?定公十三年》中成語:“三折肱,知為良醫。”意即一個人若三次摔斷胳膊,就可成為好醫生,推其原因當是他必然積累了豐富的治療經驗。其實黃庭堅詩中之意不是說黃幾復會“治病”,而是借此說他善“治國”,用的是《國語?晉語》里“上醫醫國,其次救人”之說。詩人于言外有無限感慨之思:好友有治國救民之才干,卻不受重用,還要跌跌撞撞地在塵世碰壁下去!尾聯與首句“我居北海君南海”照應。詩人想象中,十年前與自己在京城的“桃里春風”里把酒言歡暢談理想的好友,如今“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的映襯使得整個畫面更顯凄涼蕭瑟。詩人的不平之鳴和憐才之意,盡在其中。

        黃庭堅講究“點鐵成金”之法,極力推崇和學習杜甫的律詩之法。杜甫律詩講究用典;黃庭堅則將這一點推到極致,追求“無一字無來處”。這首《寄黃幾復》即為其“無一字無來處”藝術追求之印證。此詩因活用典故而內涵豐富,并不晦澀;又取《左傳》、《史記》、《國語》中散文之語入詩,更予詩以蒼勁古樸的風味。

        宋人嚴羽《滄浪詩話》總結宋人寫詩特點為“以文為詩,以議論為詩,以才學為詩”。是說宋人寫詩常常把詩當作文章來寫,好發議論講道理,好用典故顯學問。通過對黃庭堅代表作《寄黃幾復》的解析,可引導學生了解“江西詩派”這一北宋后期形成的詩歌流派及其特點,期理論宗旨為“奪胎換骨”、“點鐵成金”,強調“無一字無來處”的創作方法,強化“以學問為詩”的宋詩風格特色。在這種作品解析的過程中,進一步讓學生去理解宋詩重“理趣”輕“情韻”的特點,把握宋詩有別于唐詩的風神氣骨,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名篇佳作會潛移默化地涵養我們的心靈,提高我們的文學修養。所謂“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學生的精神境界也會在這些佳作的滋養下,不斷開闊、提升,其藝術感受能力和藝術鑒賞能力也會隨之增強。

        綜上所述,中文系本科生要想學好中國古代文學這門課程,培養良好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良好的文學鑒賞能力是重要的前提和基礎,是當務之急。

        參考文獻:

        [1]傅璇琮等.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所編.全宋詩[M].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

        [2]程俊英,蔣見元.詩經注析(上下冊)[M].中華書局.2005.

        精選范文推薦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日韩欧美另类国产 | 日韩欧美涩涩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乱理伦片在线观看中字 | 亚洲Av一综合AV一区 | 免费人成国产网页在线观看 | 婷婷色六月综合缴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