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高熱抽搐患兒的護理范文

        高熱抽搐患兒的護理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高熱抽搐患兒的護理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高熱抽搐患兒的護理

        第1篇:高熱抽搐患兒的護理范文

        【關鍵詞】高熱;驚厥;護理

        高熱驚厥是小兒常見的急癥。筆者對53例該病患兒進行了護理分析,取得滿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53例高熱驚厥患兒,男32例、女21例,年齡7個月~11歲。體溫38.9℃~41.2℃,驚厥多發生于發熱24小時內。經采取止驚、退熱等急救與護理措施,治愈50例,好轉3例,效果滿意。

        2 急救及護理措施

        2.1 急救護理(1)止驚:及時準確地使用快速作用類鎮靜止驚藥,使患兒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停止或減輕抽搐,是急救的關鍵。首選靜推安定,可用葡萄糖注射液、生理鹽水等稀釋。注意觀察患兒,抽搐停止即可停止靜推安定,以免抑制呼吸。必要時20min后可重復使用。情況緊急時可使用苯巴比妥,肌肉注射5~10mg/(kg•次)[1]。(2)保持呼吸道通暢:及時清除患兒口鼻部及呼吸道分泌物,取側臥位或平臥頭偏向一側。松解衣物,有利于患兒呼吸,并便于觀察患兒的呼吸幅度。(3)吸氧:在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后,給予較大流量的氧氣吸入(如使用頭罩吸氧),迅速改善缺氧狀態,待患兒面色由青灰或紫色變紅潤呼吸規律后,調節給予小流量吸氧,以防氧中毒或晶體后纖維增生癥。(4)建立靜脈通道:選擇粗直易固定的靜脈,快速準確地建立靜脈通道并保持通暢,以利于止驚藥、退熱藥、抗炎藥物、脫水劑的使用及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等治療措施的實施。

        2.2 密切觀察病情變化應注意觀察體溫、脈搏、呼吸、血壓、意識狀態 觀察抽搐的特點、次數、持續時間和間隔時間,尤其注意驚厥緩解后神志的恢復情況、有無嘔吐、皮疹的顏色、口腔的特殊氣味等,并做好護理記錄,如發現異常,立即報告醫生及時處理。

        2.3基礎護理保持病房安靜、整潔,避免噪音和強光刺激,治療護理操作集中進行,動作輕柔。驚厥發作時要暫禁飲食,抽搐停止清醒后進熱飲料、牛奶等半流質或流質飲食,對神志昏迷者,禁食時間長的患兒可插胃管鼻飼。用生理鹽水或1:5000呋喃西林棉球清潔口腔,每日2次。抽搐時應專人護理,以防墜床或碰傷。若四肢抽搐或頸項強直者切忌強行按壓,以免造成骨折或脫臼。加強巡視,必要時給予重癥監護。在做完各種治療后應扣緊床欄,牙關緊閉抽搐時用紗布包裹的壓舌板或注射器將口腔擴開,防止舌及口唇咬傷。備好各種急救藥品及器械,便于急救。

        2.4 高熱的護理高熱可以引起機體的代謝障礙和各系統功能紊亂,包括缺氧致腦細胞水腫,因此控制體溫是防止反復抽搐及并發癥的重要措施。對高熱患兒給予物理降溫,如頭部冷敷、枕冰袋或在頸部及腹股溝處放置冰袋,溫水浴、乙醇擦浴等。必要時遵醫囑給予退熱劑。

        2.5 心理護理護理人員應與患者主動交流溝通,及時了解患兒及家長的心理需求,有針對性地進行心理疏導。用非語言給予家屬及患兒安慰及關心,使他們產生好感。向患兒和家屬介紹高熱驚厥的有關知識,消除其焦慮和恐懼心理,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以良好的心態積極地配合醫護工作。

        2.6出院指導指導家長在家中備好必要的急救物品和藥品。如果患兒出現發熱,應及時測量體溫,并做相應處理,對既往有高熱驚厥史的患兒,在發熱早期即可使用抗驚厥藥。教會家長在患兒抽搐時的急救方法,如以拇指掐患兒的“人中”穴,以另一拇指甲掐患兒“合谷”穴,同時將患兒頭偏向一側,防止返流物誤吸等。平時加強鍛煉,以增強患兒的體質,按季節變化及時添加衣服,防止受涼,上感流行季節避免到人多的公共場所去。

        第2篇:高熱抽搐患兒的護理范文

        關鍵詞: 病毒性腦炎;重癥;護理干預

         

         

         病毒性腦炎系各種病毒引起的一組以精神和意識障礙為突出表現的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性疾病。病程大多2~3 周,多數完全康復,少數重癥患兒易發生急性期死亡或遺留后遺癥,致殘率和病死率高[1]。重癥患兒的臨床表現有持續高熱、頭痛、惡心、嘔吐反復驚厥發作、抽搐、不同程度意識障礙、精神情緒異常、病理征陽性、顱內高壓甚至腦疝形成,導致呼吸衰竭而危及患兒生命。根據重癥患兒病情重、起病急、變化快、進展快、并發癥發生率高這些特點,如何提高患兒的護理質量,預防并發癥成為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下面就我院的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8 年7 月至2011 年7 月在我院住院治療的38 例重癥病毒性腦炎患兒,根據臨床癥狀、體征、腦脊液常規、生化及細菌培養等結果,符合病毒性腦炎的診斷標準[2]。其中男22 例,女16 例;年齡10 個月至14 歲;住院天數7 天~35 天;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發熱和中樞神經系統癥狀:其中高熱32 例,頭痛30 例,嘔吐25 例,抽搐10 例,昏迷10 例,癱瘓3 例,腦疝2 例,視物模糊1 例。輔助檢查:腦電圖檢查36 例,異常30 例;心電圖檢查30 例,異常15 例;頭顱CT檢查25 例,異常16 例。全部行血生化檢查:23 例發生電解質紊亂,心肌酶異常27 例。全部行腦脊液檢查:異常30 例,其中白細胞增高29 例,蛋白質增高10 例。

        1.2  方法

         對每位重癥患兒均實行整體化系統護理,按護理程序的步驟:先收集護理對象的健康資料,分析資料確定護理診斷問題,制定護理計劃,實施護理措施,評價護理對象朝向預期結果的進展情況。

        1.3  結果

         38 例患兒中治愈34 例,好轉2 例,放棄1 例,死亡1 例,治愈率89.47%(34/38)。

        2  護理干預措施

        2.1  加強基礎護理

         保持病室空氣新鮮,每日開窗通風3~4 次,保持床單位平整清潔、干燥。保持患兒皮膚清潔。保持口腔清潔濕潤。留置胃管鼻飼患兒,每周更換胃管一次。尿失禁患兒,保持會陰清潔,留置尿管者保持尿管引流通暢,每周更換尿管一次,定時更換貯尿袋,每天用碘伏清洗尿道口2 次。保持臀部皮膚清潔干燥。

        2.2  做好各種癥狀的護理

        2.2.1  高熱的護理

         小兒重癥病毒性腦炎病初即出現高熱,且常呈持續性高熱,。護士應密切監測體溫變化、熱型及伴隨癥狀。體溫超過38.5 ℃以上者,頭部可用冰帽持續降溫,大血管暴露處可放置冰袋降溫,四肢給予保暖,也可用低于體溫2 ℃的溫水擦浴,力求使體溫保持在38 ℃以下。用亞低溫治療重癥患兒且療效明顯[2],應將患兒的體溫控制在32~34 ℃。如高熱冷敷療效不佳者,可用藥物退熱。高熱期要保證患兒足夠營養和液體量攝入。

        2.2.2  驚厥和頻繁抽搐的護理

         病毒性腦炎的患兒發生驚厥是腦缺氧、缺血及腦水腫加劇的標志。患兒驚厥發生,應去枕平臥,頭偏向一側,清理呼吸道內痰液,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止窒息,置壓舌板與兩齒之間。必要時適當約束患兒肢體,防止墜床及其他意外傷害。患兒驚厥頻繁,應遵醫囑預防性應用鎮靜劑,同時尋找驚厥的原因。患兒應住單間,保持環境安靜,各種操作應集中進行。應觀察患兒抽搐時的神志、瞳孔、抽搐發生的時間、頻率、持續時間、抽搐時有無大小便失禁等。

        2.2.3  頻繁嘔吐的預防及護理

        第3篇:高熱抽搐患兒的護理范文

        【關鍵詞】 小兒;高熱驚厥;護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449 文章編號:1004-7484(2012)-08-2770-02

        小兒高熱驚厥多發于3歲以內的小兒,是兒科常見的急癥之一,復發率高,通常在小兒出現急驟高熱12h以內。如果不及時發現,正確處理,會使小兒的腦細胞遭到破壞,出現窒息、腦損害、腦水腫等,嚴重者甚至引起智力低下、癲癇等不良后果[1]。我院通過對120例患兒采取一系列精心、全面的護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院自2011年8月至2012年7月共收治了120例高熱驚厥的患兒,其中男72例,女48例。年齡0.5-3歲,平均年齡2.5歲。病因:上呼吸道感染102例,肺炎9例,腹瀉8例,癲癇1例。驚厥發作時患兒的體溫:40℃8例。

        1.2 治療方法 發作時,針刺或用拇指按壓患兒的人中、合谷等穴位[2],以緩解抽搐,并盡快使用藥物。首選靜脈注射或肌肉注射安定類藥物,快速、安全,5min即可生效,0.3-0.5mg/Kg。也可肌肉注射苯巴比妥50mg/Kg,然后維持口服量3-6mg/Kg。如果患兒是由于病毒或細菌感染而導致的高熱驚厥應同時使用抗生素抗感染。

        1.3 護理方法

        1.3.1 觀察病情 密切觀察患兒的生命體征及神智的變化,注意患兒抽搐的程度及抽搐的時間。如果患兒出現反復驚厥,及時通知醫生,遵醫囑給予患兒脫水劑以防止發生腦疝。同時,注意觀察有無出現呼吸衰竭和休克,便于及時搶救。

        1.3.2 驚厥護理 當患兒出現抽搐驚厥時,要注意保護患兒防止放生墜床和碰傷,必要時約束患兒的肢體。上下牙之間放置牙墊,以防咬傷口唇及舌頭。對患兒進行治療、檢查及護理等操作時,要輕柔,防止誘發患兒發生驚厥。

        1.3.3 護理 驚厥發作時,切忌將患兒抱起,應將協助患兒保持平臥位,頭偏向一側,松開衣領,及時有效的清理患兒口咽部的分泌物,防止阻塞氣道發生窒息。

        1.3.4 飲食護理 給予患兒清淡、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的食物,鼓勵患兒多喝溫開水、西瓜汁、鮮果汁等。如果出汗較多應注意補鹽。

        1.3.5 皮膚及口腔護理 ①保持床單位清潔、干燥,協助患兒翻身或搬運患兒時,避免推、拖、拉等動作,以防擦傷患兒的皮膚。定時給患兒清潔皮膚,及時更換衣物,勤更換,幫助患兒按摩受壓的部位,促進血液循環,防止褥瘡的發生。②每天定期用生理鹽水給患兒進行清潔口腔2-3次,如果出現口腔破潰,可外涂喉風散或碘甘油。

        1.3.6 用藥護理 ①驚厥藥的護理,發生驚厥時應即刻給藥,防止對患兒的腦細胞造成損傷。靜脈注射安定時速度應緩慢,注藥的過程中密切觀察患兒有無出現呼吸頻率和節律的改變。用水合氯醛給患兒灌腸時,要盡量保留1h在以上,以促進藥物的充分吸收。使用鎮靜藥時,避免同時使用多種藥物,防止發生中毒[4]。②脫水劑的護理,驚厥反復發作,易并發腦水腫,應遵醫囑給患兒使用脫水劑。如20%甘露醇,應注意滴注的速度。如果穿刺的部位有藥液滲出,應及時更換穿刺部位,同時2%用普魯卡因封閉局部,禁止熱敷。

        1.3.7 高熱護理 采用退熱劑或者物理降溫的方法達到降溫的目的。頭部物理降溫采用冰帽,減少腦組織的耗氧量,降低代謝速度,減慢對腦細胞的損害進展,預防腦水腫的發生。可在枕下、腋下及腹股溝放置冰袋,注意放置,防止凍傷局部。也可采取酒精擦浴的方法進行降溫,降溫的過程中注意觀察患兒的生命體征的變化,防止虛脫的發生。降溫后因出汗較多,及時更換衣物及床單位,天氣寒冷時注意保暖,防止感冒導致肺炎[3]。

        1.3.8 健康教育 詳細的向患兒的家屬講解疾病的發生、發展機制及如何預防疾病的復發。叮囑家屬多帶患兒進行鍛煉,增強體質,合理的調整患兒的飲食,增強抵抗力。教會家長突發驚厥時的搶救措施,待患兒的病情緩解后到醫院進行檢查,查明誘因,避免再次發作。

        2 結果

        對120例患兒經過及時的治療和精心的護理,116例患兒痊愈,4例患兒病情好轉,均無并發癥的發生。

        3 討論

        高熱驚厥是兒科的常見疾病,具有起病急、病情重、危險性大等特點。在其急救的過程中,護理人員應熟練的掌握急救的程序和退熱、止驚等護理操作,積極的配合醫生進行搶救。做好健康知識的宣教,使患兒的家屬全面的掌握疾病的相關知識和疾病的搶救措施。總之,有效的護理在高熱小兒的搶救中有著積極的作用,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單淑敏.72例小兒高熱驚厥的臨床護理體會[J].中國醫藥報導,2009,6(21):104-105.

        [2] 姜彥春.小兒高熱驚厥護理體會[J].哈爾濱醫藥,2009,29(3):78.

        第4篇:高熱抽搐患兒的護理范文

        關鍵詞:小兒高熱驚厥 救治體會 注意事項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1.094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2)12-0104-02

        小兒驚厥是常見現象,尤其是高熱時更容易發生驚厥。專家表示,高熱驚厥亦稱熱性驚厥,是兒科常見急癥之一,高熱驚厥的復發率很高,如得不到及時救治,反復發作的高熱驚厥可造成腦的損害和智力減退,驚厥發作次數愈多,腦損害愈大。如果高熱驚厥控制不好容易轉變為癲癇,所以一定要積極預防和治療高熱驚厥。因此,小兒高熱驚厥的急救及對患兒家長進行有效出院指導,對及時控制驚厥和有效預防再次發作尤為重要。現將我科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16例高熱驚厥患兒的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6例高熱驚厥患兒,其中男9例,女7例,男女比例1.25∶1;年齡1歲5個月~7歲,平均年齡2.9歲。其中1例由化膿性腦膜炎引起的熱性驚厥,15例患兒由呼吸道感染所致驚厥。體溫在39℃~40℃之間。入院急救成功率100%。經控制驚厥、降溫、加強身心護理和出院健康教育等有效的醫護處理,15例患兒痊愈,治愈率94%。

        體溫在38℃以上時突然出現的驚厥,大多呈良性過程,無后遺癥。但是,有些高熱驚厥,尤其是復雜性高熱驚厥,出現年齡可小于3個月,或大于6歲,體溫在38℃以下,也可發作,并可出現于發熱的任何時間內,臨床表現為突然意識喪失,全身痙攣性或強直性抽搐,眼球上翻,凝視或斜視,抽搐時間長,恢復慢,反復驚厥發作可致明顯顱腦損傷而留有嚴重后遺癥。

        2 急救及護理

        2.1 急救措施。①抽搐患兒取側臥位,立即松解患兒頸部衣扣,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用裹有紗布的壓舌板填于上下齒之間,以防咬破唇舌。并立即給予吸氧,并適當提高氧流量,以迅速改善組織缺氧的情況。②迅速建立靜脈通道,使患兒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停止或減輕抽搐是搶救的關鍵[1],遵醫囑及時準確有效地使用止痙藥及20%甘露醇、抗生素、速尿、地塞米松等。要選用方便、作用快、毒性小的止痙藥物,劑量要給足,使患兒在短時間內達到減輕或停止驚厥的目的。遵醫囑緩慢靜推安定,用生理鹽水或葡萄糖稀釋后緩慢推注,速度為1mg/min,并注意觀察抽搐停止后即停靜脈推注地西泮,以免抑制呼吸。合理安排輸液順序,注意抗生素使用間隔時間,輸液過程中防止碳酸氫鈉和甘露醇外滲,以免發生皮膚組織壞死。

        2.2 及時有效降溫。高熱可進一步加重痙攣,增加腦氧引起腦水腫。按醫生要求予物理降溫或藥物降溫,對營養不良、體弱的病兒,不宜服退燒藥,予冷水毛巾或冷水袋敷前額頭部,5~10min更換1次。亦可用25%~35%酒精擦浴。予使用冰袋注意及時更換冰敷位置,防止凍傷皮膚,在患兒體溫上升發冷時應增加保暖措施,以防引起或加重寒戰,體溫上升更快。高熱時須30min~1h測量體溫1次,及時做好記錄。使體溫下降在36.5℃~38℃之間,以防高熱驚厥復發。退熱處置后1~2h復測體溫,及時更換汗濕衣服,避免汗液吸收、皮膚熱量蒸發會引起受涼加重病情。給病兒多喝溫開水或者靜脈補液,以免大量出汗引起虛脫。如體溫降至正常,應注意保暖。

        2.3 病情觀察。①及時觀察病情的變化是確保小兒驚厥轉危為安的重要保證。密切觀察患兒神志、體溫、脈搏、呼吸、血壓變化,及時發現病情轉歸。②保持病室安靜,光線柔和。避免噪音和強光刺激。室溫以24℃~26℃,濕度65%為宜。③各項治療及護理操作應輕柔,并集中進行,盡量減少對患兒搬動。④驚厥發作時,禁止飲食,等待患兒清醒、病情穩定后,再給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飲食。⑤注意安全,防止墜床及碰傷。

        2.4 心理因素。家長因小兒突如其來的抽搐發作,存在緊張、焦慮、擔憂等負性情緒。在急救時,醫護人員須分秒必爭、迅速敏捷、有條不紊地進行搶救,邊細致體檢邊詢問病情,以高度的責任心和熟練的技術取得患兒及家長的信任。告知家屬高熱驚厥大多預后良好,選擇家屬關心的問題適時引導。驚厥控制后,及時向家長做好自我介紹及溝通,向家長說明高熱驚厥多發生在疾病早期體溫驟升時,1次疾病過程中只發作一次,預后好,以穩定家長情緒,避免心理恐慌。同時講解發病機制、治療原則、護理措施等,使其對疾病有初步了解,體諒患兒家屬緊張、焦慮等心情,耐心解答家屬疑問,加強家屬的心理支持。尊重患兒,盡量滿足患兒各種合理要求,態度和藹可親,使其在溫馨的氛圍下接受治療。

        2.5 健康教育。小兒高熱驚厥復發率為30%~40%[2],而驚厥反復或持續發作可以造成永久性腦損傷,所以應加強高熱驚厥患兒家屬的健康教育。指導家長驚厥發作時的家庭急救要點,立即將患兒側臥,用筷子或牙刷柄置于患兒上下齒之間,防止舌頭咬傷,并按壓人中、合谷等穴位,之后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請求救援。小兒感染性疾病是最常見的驚厥原因,故加強營養、體育鍛煉、預防接種、減少感染機會是防止出現驚厥的根本措施。體溫>38.5℃時采取物理降溫,如:溫水擦浴、酒精擦浴等,或給予口服退熱劑,提早降溫,可以減少發病機會,起到預防作用。囑患兒家屬予均衡飲食,讓患兒參加適當體育鍛煉。上感流行季節,避免到人口密集處。

        3 體會

        ①小兒高熱驚厥起病急,常致窒息而發生腦缺氧,在其急救處理程序中,迅速控制驚厥和高熱是其關鍵。②為贏得搶救時間,護理人員應熟練地配合醫生急救,熟練掌握驚厥的急救程序,給患兒及時、準確地實施心身整體救治、監護。③積極做好高熱驚厥患兒出院健康教育工作,使患兒家長能夠全面系統地掌握有關疾病知識,對預防高熱驚厥發生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第5篇:高熱抽搐患兒的護理范文

        【關鍵詞】小兒;高熱驚厥;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6455(2012)02-0239-01

        驚厥俗稱抽風,是指全身或局部骨骼肌群突然發生不自主收縮,多伴有意識障礙。[1]是嬰幼兒最常見的急癥,年齡在6個月至6歲之間;在發熱早期(6-12小時內)體溫上升至39。C時發生驚厥,發作時間短,絕大多數為數十秒至數分鐘,極少超過十分鐘。[2]表現為突然發作雙眼凝視、斜視或上翻,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識改變,大小便失禁,發作后昏睡。現將我科近2年來在門診就診及輸液過程中出現的30例高熱驚厥患兒的搶救及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 一般資料 通過近2年來我科救治30例小兒高熱驚厥患者其中男20例,女10例,最大6歲,最小9個月,診斷呼吸道感染20例,支氣管肺炎10例,體溫在39-40。C,經搶救護理癥狀緩解后送院進一部治療全愈出院。

        2 急救及護理

        2.1 保持呼吸道通暢:驚厥發作時,就地搶救,取側臥位或平臥位,頭偏向一側,松解衣扣,及時清除口.鼻.咽分泌物,有舌后墜者用舌鉗輕輕向外拉出。

        2.2 迅速止驚:立即安壓人中.合谷等穴位強刺激,準確、及時按醫囑靜注安定0.3-0.5㎎/㎏(最大劑量10㎎)5分鐘內生效,但作用時間短,可同時肌注魯米那。

        2.3 吸氧:吸氧可迅速改善缺氧狀態與腦損害,一般用鼻管吸氧,流量:嬰兒為0.5L/min,學齡前兒童為1.0L/min,患兒拒用鼻管時可用口罩給氧,通常為1-3/min。

        2.4 預防外傷:驚厥發作時,將紗布放于患兒手中、腋下防止皮膚摩擦受損,在已長牙患兒上下臼齒之間放置牙墊,防止舌咬傷。牙關緊閉時,不要用力撬開,以避免損傷牙齒,床邊放床檔防止墜床及碰傷。勿強力按壓牽拉患兒肢體,以免骨折或脫臼。對抽搐頻繁者應特護,減少不必要的刺激,室內光線宜暗,并保持安靜。治療護理工作集中進行,動作輕柔準確。〔2〕

        2.5 降溫:環境安靜.舒適.室溫22-24。C,相對濕度50-60﹪給予賴安匹林肌注,同時給予物理降溫、溫水擦浴、酒精擦浴(小兒禁用)使高熱盡快降至驚厥閥以下,保護腦細胞,使決氧得以改善。

        2.6 迅速建立靜脈通道:建立靜脈通道以保證及時、正確用藥,維持水電解質平衡。對持續而頻繁的抽搐使用20﹪甘露醇時,注意在30min內滴完,防止藥液外滲。

        2.7 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密切觀察體溫、脈搏、呼吸、血壓及瞳孔的變化,每30分鐘測量一次,詳細記錄抽搐的持續時間、間隔時間、發作類型、程度伴隨癥狀及停止后的精神意識。

        2.8 加強基礎護理:做好口腔護理及飲食護理,鼓勵患兒多喝水,及時更換衣服及尿布。

        2.9 做好心理護理:患兒突發驚厥,家長往往十分焦急,驚恐不安,醫護人員應安慰家屬,給家長介紹病情有關知識,使其安心治療。

        2.10 健康教育:小兒高熱驚厥復發率為35﹪指導家長備好急救物品,如體溫計、壓舌板、退熱藥、止驚藥。如患兒體溫超過38。C時,及時給予退熱藥,用溫水擦浴或酒精擦浴。如發生驚厥及時松解衣扣,置于平臥位,頭偏向一側,指壓人中、合谷穴。平時加強鍛煉,以增強患兒體質,按天氣變化及時增減衣物,上感流行季節避免到人多的公共場所活動。

        3 討論:小兒高熱驚厥急驟且癥狀重,復發率高。護士應有高度的工作責任心和扎實的專業知識及愛心,密切觀察驚厥患兒的病情變化,迅速、及時配合醫生做好搶救工作是確保小兒驚厥轉危為安的重要保證。

        參考文獻:

        第6篇:高熱抽搐患兒的護理范文

        關鍵詞:小兒;高熱驚厥;綜合性護理干預;有效率;滿意度

        小兒高熱驚厥是一種常見病,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和復發率,本文對小兒驚厥高熱的發病原因、臨床特點和護理方式進行了總結和分析,具體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實驗組患兒中,男性患兒23例,女性患兒17例;患兒年齡在6個月~7歲,平均年齡為(3.62±2.63)歲。對照組患兒中,男性患兒22例,女性患兒18例;患兒年齡在5個月~7歲,平均年齡為(3.43±2.85)歲。兩組患兒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高熱驚厥患兒給予常規護理干預;實驗組患兒給予綜合性護理干預,具體方法概括如下。

        1.2.1日常護理 高熱患兒多表現為高熱、口干、嗜睡等臨床癥狀,護理人員應該重視患兒的皮膚護理,及時為患兒擦拭身上的汗液,及時更換潮濕的衣褲,防止患兒因著涼而病情惡化[1]。給予患兒口腔護理,用棉簽蘸取生理鹽水來擦拭患兒的口腔和嘴唇,及時清除患兒口腔和鼻腔的分泌物。高熱患兒的水分消耗大,應讓患兒多飲水,保證每日足夠的液體量,及時補充電解質和水分,維護患兒體內的水鹽平衡。在飲食方面,高熱患兒機體對營養的需求量大,且消化功能有所下降,應該給予患兒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滿足正常的生理需求。

        1.2.2安全護理 對于急性高熱、病情危重的患兒,應該及時給予吸氧治療,改善患兒的缺氧癥狀,合理控制氧流量;立即建立靜脈通道,保證患者及時的補液和給藥。患兒在住院期間,應該加強安全防護,預防患兒因抽搐發作而墜床,必要時可以為患兒使用約束帶[2]。遵醫囑為患兒備好牙墊,防止抽搐發作時咬傷舌、唇。嚴格遵醫囑給予藥物治療,密切觀察患兒的癥狀,一旦發現異常,要及時報告醫生并協助醫生做好處理[3]。

        1.2.3降溫護理 一般而言,如果患兒的體溫高于38℃,應該給予患兒頭部物理降溫;如果患兒的體溫高于38.5℃,應該給予患兒全身性物理降溫及藥物降溫[4]。常用的物理降溫方法有:①合理控制室溫,以18~20℃為佳,注意通風換氣;②頭部降溫:使用干凈的毛巾,于浸濕后放置于患兒的額頭,或者使用局部的物理降溫貼貼于患兒的額頭;③乙醇溶液擦拭:乙醇溶液的濃度控制在30%~50%,溫度應該在32℃~35℃,擦拭患兒的四肢、頸部、手心、腋窩與腹股溝處等位置,特別是血管豐富的地方,有利于散熱[5]。

        1.2.4高熱驚厥護理 如果患兒出現高熱驚厥癥狀,應該立即采取去枕平臥位,保持患兒呼吸道的暢通,松解衣領,讓患兒的頭部偏向一側,清除其口腔的分泌物,以防止窒息。給予壓舌板或開口器墊于患兒上下臼齒之間,防止驚厥發作時咬傷唇舌。遵醫囑給予患兒鎮靜,止驚,降顱壓藥物治療。首選抗驚厥藥物為苯巴比妥鈉注射液,劑量一般按體重3~5mg/kg。也可以給予地西泮注射液,嚴重者可重復滴注。

        2結果

        2.1發病原因 入選本次臨床研究分析的80例患兒的發病原因如下所示:上呼吸道感染58例(72.50%)、下呼吸道感染9例(11.25%)、腸道感染10例(12.50%)、化膿性腦膜炎2例(2.50%),輸液反應1例(1.25%)。

        2.2臨床特點 患兒的腋下溫度在38.5~40.0℃,8例患兒在驚厥發作之前有驚跳、抖動、發呆、煩躁不安等先兆,其他患兒均為突然發作。驚厥發作時,患兒意識喪失、頭向后仰,雙眼上翻、凝視或斜視,口吐白沫,面部及四肢出現強直性或陣攣性抖動。發作時間在30 s~5 min。

        2.3臨床治療效果和護理滿意度 實驗組患兒的臨床治療效果和護理滿意度顯著優于對照組患者(P

        3討論

        小兒高熱驚厥是指患兒由于中樞神經系統意外感染所導致的發熱38℃以上時出現的驚厥現象,屬于兒科的常見病癥,多發作于6個月~3歲的患兒[6]。小兒高熱驚厥具有較高的臨床復發率,如果不能及時控制小兒高熱驚厥癥狀,患兒很容易轉變為癲癇。為了鞏固和提高小兒高熱驚厥這一疾病的臨床治療有效率,本院臨床人員對高熱驚厥患兒的臨床護理方案進行了調整,把原有的常規護理方案升級為綜合性護理方案。綜合性護理方案的具體內容主要包括日常護理、安全護理、降溫護理、高熱驚厥護理等內容。此外,根據實際需求的需要,給予患兒和家長心理干預,建立和諧的醫患關系[7]。

        從本次臨床研究的結果上看,綜合性護理干預效果十分顯著,有效提高了患兒的臨床治療有效率和護理滿意度。

        參考文獻:

        [1]杜建慧.小兒高熱驚厥病因探討及家庭預防護理措施[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09,09:1438-1439.

        [2]劉娜.體外循環心內直視術后小兒高熱驚厥的臨床觀察及護理[J].全科護理,2009,31:2843-2844.

        [3]毛君芳.223例小兒急性高熱驚厥的病因分析及其綜合護理效果觀察[J].中國現代醫生,2015,01:70-73,76.

        [4]李星.護理干預在小兒高熱驚厥臨床治療中的效果觀察[J].微量元素與健康研究,2015,05:13-14.

        [5]張春香.56例小兒高熱驚厥患兒臨床分析及護理干預對策[J].中外醫學研究,2015,32:130-131.

        第7篇:高熱抽搐患兒的護理范文

        1 臨床資料

        2008年1月~2010年6月我院共收治高熱驚厥患兒80例,男44例,女36例。年齡3歲51例,3~7歲29例;病因:上呼吸道感染35例,支氣管炎8例,肺炎15例,腹瀉20例,癲癇2例。80例患兒經及時救治與護理均痊愈出院。

        2 急救及護理

        2.1 保持呼吸道通暢抽搐患兒取側臥位,立即松解患兒頸部衣扣,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用裹有紗布的壓舌板填于上下齒之間,以防咬破唇舌,牙關緊閉時不要強力撬開,以免損傷牙齒。并立即給予呼吸,并適當提高氧氣流量,以迅速改善組織缺氧的情況。

        2.2 迅速控制驚厥發作 驚厥持續時間長,易引起缺氧性腦損傷,故應盡快控制發作,迅速建立靜脈通道,使患兒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停止或減輕抽搐是搶救的關鍵。遵醫囑及時準確有效的使用止痙藥及甘露醇、抗生素等。要選用方便、作用快、毒性小的止驚藥物如下:

        ①地西泮:每次0.3~0.5 mg/kg,小嬰兒一次劑量不得超過5 mg.兒童不超過10 mg,用生理鹽水或葡萄糖稀釋后緩慢推注,速度為1 mg/kg,并注意觀察抽搐停止后即停靜脈推注地西泮,以免抑制呼吸,緩慢靜脈注射,必要時15 min后可重復,也可保留灌腸。

        ②苯巴比妥:苯巴比妥為常用藥物之一,每次8~10 mg/kg,30 min可重復一次,肌內注射。

        ③10%水合氯醛:每次0.5 ml/kg,1次最大量不超過10 ml,加等量生理鹽水保留灌腸,作用較快。必要時30~60 min后可重復。

        也可刺激穴位治療:可按壓人中穴、合谷穴。合理安排輸液順序,注意抗生素使用間隔時間,輸液過程中防止碳酸氫鈉和甘露醇外滲,以免發生皮膚組織壞死。

        2.3 及時有效降溫 高熱可進一步加重痙孿,增加腦氧引起腦水腫。按醫生要求予物理降溫,對營養不良、體弱的病兒,不宜服退燒藥,予冷水毛巾或冷水袋敷前額頭部,5~10 min更換1次,亦可用25%~35%酒精溫水擦浴。使用冰袋應注意及時更換冰敷位置,防止凍傷皮膚,在患兒體溫上升發冷時應增加保暖措施,以防引起或加重寒戰,體溫上升更快。高熱時須30min~1h測量體溫1次,及時做好記錄。使體溫,降在36.5°~38°之間,以防止高熱驚厥復發。夏季過熱,有條件可置于有空調的病房。

        退熱處置后1~2h復測體溫,及時更換汗濕衣服,避免汗液吸收、皮膚熱量蒸發會引起受涼加重病情。給患兒多喝開水或者靜脈補液,以免大量出汗引起虛脫。如體溫降至正常,應注意保暖。

        2.4 加強基礎護理

        (1)及時觀察病情的變化是確保小兒驚厥轉危為安的重要保證。密切觀察患兒神志、體溫、脈搏、呼吸、血壓變化,及時發現病情變化并報告醫生予以對癥處理。

        (2)保持病室安靜,光線柔和。避免噪音和強光刺激。室溫以24℃~26℃,濕度65%為宜

        (3)各項治療及護理操作應輕柔,并集中進行,盡量減少對患兒搬動。

        (4)驚厥發作時,禁止飲食,等待患兒清醒、病情穩定后,再給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食物。

        (5)注意口腔護理,保持口腔清潔衛生,年長兒囑漱口,必要時每日口腔護理1次或2次。

        (6)注意用藥安全,用止驚藥物時,應密切觀察病情,以免因藥物過量而抑制呼吸。

        (7)注意安全,防止墜床及碰傷。

        2.5 心理護理 家長因小兒突如其來的抽搐發作,存在緊張,焦慮、擔憂等負面情緒。在急救時,醫護人員須分秒必爭、迅速敏捷、有條不紊地進行搶救,邊細致體檢邊詢問病情,以高度的責任心和熟練的技術取得患兒及家長的信任。告知家屬高熱驚厥大多預后良好,選擇家屬關心的問題適時引導。

        驚厥控制后,及時向家長做好自我介紹及溝通,向家長說明高熱驚厥多發生在疾病早期體溫驟升時,1次疾病過程中只發作一次,預后好,以穩定家長情緒,避免心理恐慌。同時講解發病機制、治療原則、護理措施等,使其對疾病有初步了解,體諒患兒家屬緊張、焦慮等心情,耐心解答家屬疑問,加強家屬的心理支持。尊重患兒,盡量滿足患兒各種合理要求,態度和藹可親,使其在溫馨的氛圍下接受治療。

        2.6 出院健康教育 小兒高熱驚厥復發率30%~40%,而驚厥反復或持續發作可以造成永久性腦損傷,所以應加強高熱驚厥患兒家屬的健康教育。

        指導家長驚厥發作時的家庭急救要點,立即將患兒側臥,用筷子或牙刷柄置于患兒上下齡之間,防止舌頭咬傷,并按壓人中、合谷等穴位,之后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請求救援。

        小兒感染性疾病是最常見的驚厥原因,故加強營養、體育鍛練、預防接種、減少感染機會是防止出現驚厥的根本措施。體溫>38.5℃時采取物理降溫,如:溫水擦浴、酒精擦浴等,或給予口服退熱劑,提早降溫,可以減少發病機會,起到預防作用。囑患兒家屬予均衡飲食,讓患兒參加適當體育鍛煉。上感流行季節,避免到人口密集處。

        3 經驗與體會

        (1)小兒2%~4%出現過高熱驚厥,2歲以內最容易發病,典型病例都是先發熱(體溫38.5℃~40. 0℃或更高)后驚厥(在發熱初期體溫上升時出現)。一次熱病過程中發作次數僅1次者為多,歷時3min~5min,或可到10min,一般預后較好。

        (2)小兒易發生驚厥主要是大腦皮質功能發育尚未完善,神經髓鞘未完全形成,血腦屏障的功能較差以及水電解質代謝不穩定,小兒高熱驚厥起病急,常致窒息而發生腦缺氧,在其急救處理程序中,保持呼吸道通暢至關重要。迅速控制驚厥和高熱是其關鍵。驚厥發生時要分秒必爭,以就地搶救為原則。

        第8篇:高熱抽搐患兒的護理范文

        臨床上表現為突然發作。全身局部肌群直性或痙攣性抽搐,都屬伴有意識障礙,雙眼球上翻,凝視或斜時,四肢強直,頭后仰,足弓彎曲,甚至足弓反張,多半有呼吸暫停,紫紺,意識喪失大小便失禁,應及時進行搶救和加強護理。

        【關鍵詞】高熱驚厥;兒科;預防;護理

        Experience of prevention and nursing care of children with febrile convulsion

        Bai Shenglei

        Guizhouprovince people hospital pediatric Sandu County, Guizhou, 558100

        Abstract: febrile convulsion is 6to three months(occasionally in 4 - 5 years old) of the most common causes of infant convulsion, anynon central nervous system acute infection can causefever, convulsion,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is veryrare, occurring mostly in12 hours after hyperthermia in rapid, generally for a few secondsto a few minutes. The individual can reach 10 - 30 minutesduration exceeds 30 minuteslater epilepsy.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were sudden onset.Local body muscles straightor spasmodic twitching, are associated with disturbance of consciousness, the ballover theeyes,gazeor oblique, rigidity of limbs, head back,arch bending,even ARCH ANTI Zhang, most of them have apnea, cyanosis,loss of consciousness, incontinence, should be timely rescue andnursing.

        【 key words 】: febrile convulsion pediatric preventive care

        【中圖分類號】R720.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4)05-0142-02

        1臨床資料

        一般資料 2011年~2013年我科共收25例高熱驚厥患兒,其中男16例,女9例,年齡6個月~5歲。驚厥:18例患兒由呼吸道感染所致驚厥。體溫在39℃~40℃之間。7例體溫在38℃-38.6℃ 。入院經控制驚厥、降溫、加強身心護理和出院健康教育等有效的護理處理,25例患兒痊愈,治愈率100%。

        2預防措施

        2.1提高免疫力:加強營養、經常性戶外活動以增強體質、提高抵抗力。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一些提高免疫力功能的藥物。

        2.2預防感冒:

        天氣變化時,適時添減衣服,避免受涼;盡量不要到公共場所、流動人口較多的地方去,如超市、車站、電影院等,以免被傳染上感冒;如家中大人感冒,需戴口罩,盡可能與小兒少接觸;每天不定期開窗通風,保持家中空氣流通。

        2.3積極退熱:曾經發生過高熱驚厥的患兒在感冒時,家長應密切觀察其體溫變化,一旦體溫達38℃以上時,應積極退熱。退熱的方法有兩種,一是物理退熱;二是藥物退熱。物理退熱包括:1)溫水擦浴:水溫應微高于體溫,主要擦洗小兒的手心、足心、腋下、窩、腹股溝等處,但時間宜短,以防再次受涼,加重病情。2)冰枕:用冰袋枕在小兒頭部,同時用冷水濕毛巾較大面積地敷在前額以降低頭部的溫度,保護大腦

        2.4正確應用抗驚厥藥物:1)間歇使用抗驚厥藥物:即平時不用藥,只在每次患發熱性疾病的初期,當體溫升高達37.5℃時,立即將安定溶液直腸注入或給口服安定,也可用安定栓劑;2)長期服用抗驚厥藥物:對每年發作5次以上的高熱驚厥小兒、每次高熱驚厥發作持續時間超過30分鐘者,可長期服用抗驚厥藥物,同時注意藥物不良反應

        3護理體會

        3.1保持呼吸道暢通立即松開衣領,取平臥位,頭偏一側,必要時吸痰,給氧氣吸入,因高燒驚厥時氧氣的需要量增加,吸氧可減輕腦缺氧,與腦損害,痰液粘稠不易咳出時,可采用超聲霧化吸入。

        3.2注意安全、加強防護抽搐發作要注意防止碰傷及墜床,必要時約束肢體。在上,下齒列之間放置牙墜,防止舌及口唇咬傷,但牙關緊閉時,不必強力撬開,以免損傷牙齒。

        3.3退熱護理應立即適用退熱劑或物理降溫,中樞性高熱時給物理降溫,以頭部降溫為主,給予冰帽,可以降低腦組織代謝,減少其耗氧量,預防腦水腫,提高腦細胞對缺氧的耐受性,減慢或制止其損害程度進展,有利于腦細胞的恢復,其次為枕下,腋下處放置冰袋,在冰袋外包薄布防止局部凍傷,酒精或溫水擦沐,用30%―50%酒精或30度―40度溫水擦浴,忌擦胸前區及腹股溝部,同時忌放置冰袋。

        3.4飲食護理:注意補充營養,止時患兒食欲低下,可給予高糖,高蛋白,高維生素等清淡的富有營養的食物,但應避免冷食物,大量喝水,保證水分的攝入,有利于體內素的排除。對于抽出意識阻礙者可先用靜脈或鼻飼補充營養,鼻飼前先檢查胃管是否在胃內才能鼻飼。同時觀察無惡心,嘔吐,痰多者鼻飼前應吸痰。鼻飼前半小時內不能吸痰以免誘發嘔吐至誤吸。

        3.5加強皮膚護理、口腔護理保持依、被床單清潔、平整柔軟干燥,翻身時避免拖、拉等動作,防止皮膚擦傷,昏迷、大小便失禁的年長兒必要時留置道尿管,便后用溫水擦并涂滑石粉,及時換衣褲,防止皮膚感染及褥瘡的發生,嬰兒應選擇值地柔軟的尿布,大小便后及時清洗,更換尿布,保持口腔清潔,每日喂完奶或進食后喂少量的溫水沖洗口腔。

        3.6 心理護理家長因小兒突如其來的抽搐發作,存在緊張、焦慮、擔憂等負性情緒。在急救時,醫護人員須分秒必爭、迅速敏捷、有條不紊地進行搶救,邊細致體檢邊詢問病情,以高度的責任心和熟練的技術取得患兒及家長的信任。告知家屬高熱驚厥大多預后良好,選擇家屬關心的問題適時引導。驚厥控制后,及時向家長做好自我介紹及溝通,向家長說明高熱驚厥多發生在疾病早期體溫驟升時,1次疾病過程中只發作一次,預后好,以穩定家長情緒,避免心理恐慌。同時講解發病機制、治療原則、護理措施等,使其對疾病有初步了解,體諒患兒家屬緊張、焦慮等心情,耐心解答家屬疑問,加強家屬的心理支持。尊重患兒,盡量滿足患兒各種合理要求,態度和藹可親,使其在溫馨的氛圍下接受治療。

        3.7病情觀察詳細記錄驚厥發作的次數,驚厥持續時間,間隔時間,發作狀態,有無尖叫、嗜睡、昏迷,密切觀察血壓心率、呼吸、神志瞳孔變化。注意有無嘔吐、腹瀉、防盜、黃疸及皮疹、前囟是否膨隆。反復驚厥不止時,及時通知醫生,按醫囑給予脫水劑,預防腦水腫的發生,同時要注意有無休克與呼吸衰竭,以便及時搶救。

        3.8應用藥物觀察:持續頻繁的驚厥,往往并發腦水腫,應嚴格遵守醫囑指定時間內實驗脫水劑,如20%甘露醇,一般在30分鐘內滴完。應用抗驚厥藥物時,如地西泮靜脈注射時速度緩慢避免引起呼吸抑制注射過程中應嚴格觀察呼吸頻率,節律的改變,用10%水合氯醛灌腸時應用蒸餾水稀釋1-2倍,盡量保留1小時以上,以便達到藥物吸收。

        4出院指導

        對患兒家屬做好耐心細致的宣教極為重要。患兒出現發熱,應及時測量體溫,肛溫在38.5℃左右即應予以口服百服嚀、美林等降溫、苯巴比妥為長效類鎮靜催眠藥,對既往有高熱驚厥史的患兒,在發熱早期即應使用抗驚厥藥,體溫升至高熱時,體內抗驚厥藥已達到抑制驚厥的有效濃度,從而能抑制驚厥,有效預防小兒高熱驚厥再發,指導家長在患兒體溫37.5℃~38℃時即應口服;如患兒出現抽搐,指導家長以拇指掐患兒的人中穴;以另一拇指甲掐患兒合谷穴,同時將患兒頭偏向一側,防止反流物誤吸;將裹于紗布的壓舌板置于患兒上下臼齒之間,防止舌咬傷;平時加強鍛煉,以增強患兒的體質,按季節變化及時添加衣服,防受涼,上感流行季節避免到人多的公共場所活動。

        第9篇:高熱抽搐患兒的護理范文

        關鍵詞:小兒高熱驚厥;臨床觀察,護理

        文章針對高熱驚厥危險的因素,在臨床護理中采取了一系列護理干預措施,收到了較好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選擇我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42例小兒高熱驚厥患兒,其中男孩24例,女孩18例。發病年齡為6個月~7歲。其中6個月~1歲31例,1~3歲8例,3~6歲2例,6歲以上1例。所有患兒全部符合高熱驚厥的相關診斷標準。小兒驚厥發生時的體溫在38℃以下4例,38℃~39℃12例,39℃~40℃26例。經過精心護理,所有患兒全部治愈康復出院。

        小兒高熱驚厥的臨床表現及鑒別上呼吸道感染患兒于發病初期體溫驟然升高至39℃以上時,突然出現全身或局部肌肉強直或陣發性抽搐,可伴有意識喪失,雙眼上翻,凝視、斜視,牙關緊閉,呼吸不規則,可有口唇紫紺。一般持續數秒至數分鐘緩解。一般不超過15min。若處理不當可引起腦損傷、智力障礙甚至癲癇。據統計約1/3的病例轉為癲癇。若處理正確及時,緩解后患兒神志清,精神正常,預后良好。但要與其他原因所致的驚厥相區別,如肺炎、敗血癥、中毒性痢疾所引起中毒性腦病而出現的驚厥,腦膜炎、腦炎等可因顱內的炎癥刺激而出現的驚厥等[1]。這些驚厥均病情嚴重,應根據癥狀、體征、病因進行全面分析,給予不同處理,以免延誤病情。

        2 觀察護理

        2.1急救護理 ①首先應確保患兒呼吸道通暢,立即對患兒口腔內分泌物進行及時清除,避免出現分泌物堵塞呼吸道現象,維持患兒充分通氣,避免出現低氧及高碳酸血癥;②對患兒給予氧氣吸入,改善患兒組織缺氧情況。可采取鼻導管吸氧及面罩吸氧。一旦患兒出現窒息情況,要馬上進行人工呼吸,解決患兒組織缺氧問題;③采用必要的止痙措施。患兒出現長時間驚厥,可能引發缺氧性腦病,應盡快控制病情發作。可待用針刺止痙和藥物止痙兩種方法,確保在最短時間實現減輕或停止驚厥;④盡快降低患兒體溫,高熱是造成痙攣加重的重要因素,并可導致腦水腫等嚴重并發癥,為此需要立即對患兒進行退熱降溫。患兒頭部應以物理降溫為主,提高患兒缺氧的耐受性,對于患兒的體溫控制應在38%以下,如果物理降溫無效,則應立即進行藥物降溫,同時要隨時對患兒體溫變化進行觀察,預防患兒出現虛脫情況。

        2.2一般護理 ①密切觀察患兒的病情:每小時都應對患兒的體溫變化情況進行測量,并認真做好記錄,一旦發現患兒體溫出現異常要立即向醫生進行報告,并配合醫生進行對癥醫治;②確保患兒的營養補充:在驚厥發作時,不能進食。高熱對患兒的能量消耗很大,患兒清醒后應給予及時的營養補充;③吸氧:驚厥發作時及時吸氧;④降溫:體溫升高明顯者,頭部給予濕冷敷,有條件者加冰袋或冰枕置于頭部,同時用冰水或30%~50%酒精擦浴頸、腋下、肘窩、腹股溝等大血管走向處,避免擦前胸后背,亦可用藥物降溫;⑤迅速建立靜脈通道:病因治療,如控制上呼吸道感染;⑥減少刺激,避免再次抽搐:各種治療操作盡量集中進行,房間環境要安靜,減少噪音;⑦做好口腔護理:高熱時口腔粘膜干燥,易受損發生口腔炎癥,所以要做好口腔保健,常用生理鹽水輕拭口腔;⑧注意安全,必要時加床擋,防止患兒墜床;⑨飲食:給予流質飲食,鼓勵患者多飲水,避免因降溫過快、出汗過多引起虛脫。

        2.3健康教育 高熱驚厥是一種常見的兒科急癥。一般預后良好,但也存在少量的發展為癲癇的情況。其發生率和小兒時期高熱驚厥復發次數具有一定關聯。復發次數越多會導致癲癇的發生率升高。小兒高熱驚厥多與上呼吸道感染有關,患兒的住院治療時間較短,患兒家長又普遍對該疾病的知識缺乏了解,如果健康教育落實不好,將無法達到相應的教育效果。所以對患兒家屬進行認真宣教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應指導患兒家長在家中備好一些常用的急救藥品和物品,一旦發現患兒出現發熱情況,要馬上進行體溫測量,如果患兒體溫在超過38.5℃應適當給予退熱藥品,如果患兒出現抽搐情況,首先要避免不必要的慌張,馬上以拇指掐患兒的"人中"穴和"合谷"穴,并將患兒頭偏向一側,預防出現反流誤吸情況;同時要用指頭將紗布或者手帕將置于患兒上下臼齒之間,防止患兒咬傷舌部。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強患兒體質鍛煉,增強體質,并根據季節變化情況,隨時增減衣服,預防出現感冒。

        3 討論

        毋庸置疑,發熱是小兒時期最常見的一種癥狀。發熱作為人體一種防御保護性反應,從某種意義上說,對于避免機體進一步遭受疾病侵襲,具有積極意義。然而如果在幼兒時期出現較長時間的發熱狀態,對于患兒的健康必然造成一定的威脅。因此,在臨床上必須采取必要的措施對高熱情況進行預防[2],針對發熱原因進行對癥治療。首選進行物理降溫,避免盲目用藥。在患兒未進行確診之前,如果簡單采取藥物治療可能造成誤診,并會對藥效判斷產生影響。如果患兒出現反復發熱情況,應在加強物理治療的基礎上,適當采用藥物輔助降溫。臨床上,護理工作人員必須充分認識到小兒高熱驚厥的嚴重性,及時采取必要的應對措施,預防小兒高熱驚厥的再次發生。在治療和護理中,應取得家長的支持、積極配合醫院的治療,從思想上進一步提高對高熱驚厥嚴重性的認識程度。指導家長積極正確的進行防范,時刻觀察患兒體溫升降階段的種種表現。對呼吸道疾病基本防治知識開展宣傳和教育,幫助家長掌握必要的措施,預防高熱驚厥的再發生,通過學習和掌握相關的知識,能有效降低高熱驚厥的再發生率,起到共同防范的作用。

        參考文獻: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中文乱码激情视频 | 亚洲欧美日本大码在线 | 中文字幕AV制服丝袜精品 |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在线看片国产的免费 | 久久精品国产高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