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知識經濟時代的概念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1主動擴大銷售市場,以整個世界為銷售市場
知識經濟時期世界經濟一體化和全球化趨勢愈發明顯,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生產全球化的率先發展,其他方面的全球化也逐漸發展起來,美國著名作家托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書中更是對知識經濟時代的經濟進行了一次重新定義和描述,將全球定義為一個大的統一市場.在“世界是平的”這樣的市場環境下,任何企業都可以將世界定義為自己的銷售領域,淡化國界的概念,進行全球化銷售.但是,全球化銷售也并不是簡單的通過投入大量資金入侵國際市場,而是需要有策略的進行市場營銷.
1.1目標市場擴張策略的轉變
企業傳統目標市場擴展策略為本國市場-鄰國市場-國際市場,從本企業所在區域為基點開始向外擴張,積累營銷經驗,循序漸進,最終達到進軍世界的目的,中間需要較長時間,幾年到十幾年不等.知識經濟時期的市場擴張要更具有策略性和知識性,通過充分的前期調查研究直接將全球范圍內的某個區域作為首發市場,再根據市場反應進行戰略性策略的調整.
1.2大目標下有小市場
知識經濟時代企業市場銷售要以世界為目標市場,追求銷售區域最優化,但是在做銷售策略時也不能忽視小市場.小市場即追求世界大市場的同時關注某一區域的小區域市場,根據當地的文化、政治、經濟、生活環境等制定特殊的營銷策略,區別對待.
1.3跨文化銷售的策略管理
經濟全球化為企業的國際營銷提供了可能,但是國際營銷并不是想象中的簡單易行,企業在進入市場前需要做大量的分析研究工作,最重要的是對當地文化進行分析研究.因此,在全球化經營中,企業需要在當地招聘一定工作人員輔助企業管理層進行營銷策略的制定與完善.
2營銷策略的創新
2.1產品創新策略
采用產品創新策略首先可以將附贈產品銷售所具有的服務當作商品進行銷售,摒棄將單一實物產品作為唯一商品的傳統觀念.知識經濟時代,科學技術發展迅速,大部分相似產品功能和質量相差無幾,企業要想通過營銷策略取得成功就必須在銷售服務上進行深入研究,在現代商品市場中,服務競爭力將成為主導未來商場戰爭的標志.產品創新策略的第二種方式就是拓寬原有商品的使用范圍與用途.每件商品都有最基本的基本功能,即商品的預先設計功能,在實現預設計功能的基礎上商品其實還有延伸功能.最簡單的例子,客戶在購買桶裝薯片時提醒其薯片食用完后桶還可以用來作為存儲罐、筆筒等,從心理上給客戶一種購買一種商品得到兩種功能的暗示,從而實現意義上的“產品創新”.
2.2價格策略創新
作為市場經濟的內在規律,供求決定價格在知識經濟時代同樣適用.但是,知識經濟時代的定價策略將更加靈活多變,并不一定按照以成本為基礎的傳統定價,而是需要建立柔性的定價機制,根據市場和消費者反映靈活制定產品價格,同時分析市場環境,考慮消費者需求,根據其支付能力制造相應質量產品,實現真正的“物美價廉”.知識經濟時代的價格策略應該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價格圍繞產品價值變動,但由顧客總價值確定;第二,利用現達的信息網絡嚴格監控商品市場,從而實現對商品價格和市場行為的時時監控,最終能夠快速、直接的實現價格變動;第三,商品價值比趨低.知識經濟時代高品質商品供應數量降低,主要供應少數人員,企業會根據市場大多數需求者的意愿提供更多質量較低價格也低的商品,通過這種方式獲得價格與競爭優勢.
2.3分銷渠道的簡化
知識經濟時代市場營銷的分校渠道需要進創新,以客戶為中心,方便客戶購買,實現銷售渠道的簡化,直銷將成為知識經濟時代的主要銷售方式,網絡也將成本銷售的主要工具依托.目前,電子商務已經成為非常熱門的一個話題,現代企業的大部分業務都可以通過網絡完成,減少溝通費用的同時節省了時間,方便了當事人工作.網絡營銷亦是如此,通過信息網絡,消費者能夠得到消費體驗,同時又方便快捷,即節省個人時間也節省企業時間,實現銷售行為中的雙贏.企業在市場營銷上要抓住機會,適時建立網絡商店與銷售渠道,為未來直銷打下良好技術基礎.
2.4促銷策略的創新
知識經濟時代促銷策略要更加注重雙向性和互動性,摒棄傳統企業自身的單向銷售,與客戶互動較少.知識經濟時代企業在選擇營銷方式時要更加注重客戶的感受,以為客戶提供更加周到完美的服務為宗旨.傳統促銷多采用電視媒體或海報等與顧客進行單向的信息傳輸,效果較差,新時期網絡信息技術發達,企業要抓住這一優勢與顧客進行網上互動交流,從而能夠根據客戶購買傾向提供更好的購買服務.其次,實行個性化營銷策略.個性化營銷是知識經濟時代又一有效的促銷策略,通過培養與扶植與客戶的關系實現對客戶一對一的個性化服務,從而實現產品促銷的直接性,能夠實現產品銷售量的提升.
3品牌經營策略
知識經濟時代,品牌經營更加方便.品牌經營即企業營銷初期為商品制定一個固定概念,目標是讓更多的消費者了解這一概念或標志,從而擴大客戶群.品牌作為企業的一項無形資產對于產品銷售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提到奢侈品很多人腦中自然浮現路易斯文登、愛馬仕、香奈兒等指明品牌,提到房地產可能立馬想到萬科、恒大等,這對于企業產品的銷售量的增加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知識經濟時代,品牌營銷是商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不管是國際還是我國國內都能發現品牌營銷戰略的崛起.通過對長期的市場實踐進行研究可以發現,良好的品牌就是企業良好的外在形象,甚至已經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為提升企業競爭實力與市場占有率起到重要作用.
二、結語
關鍵詞:知識經濟;會計創新。
一、知識經濟對社會理論的影響
1.對會計目標的影響。會計目標的確定,應以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為目的。在知識經濟時代,信息使用者這些方面的要求會是更為迫切,并且對企業知識資本擁有量和知識創新能力的信息也會提出相應的要求。因此企業財務報告的目標,不僅要滿足使用者對企業資本、物質等財務資源的增長和創造的興趣,也要滿足他們對人力資源、知識資源的信息要求。
2.對社會假設的影響。知識經濟對傳統的會計基本假設產生了極大的撼動。
(1) 關于會計主體。提出會計主體假設是為了明確會計核算的空間范圍。但在知識經濟時代,會計主體的存在形式將會更加多元化和不確定(如利用現代化溝通技術將眾多公司編織成網絡,完成其功能后可能會迅速分合),尤其是在按不同交易事項自由組合經營主體的情況下,一個主體在完成某項經濟效果之后,很可能在下一交易事項中按照其資金、技術和知識的要求重新組合成一個新的主體進行經濟活動,這就使得對會計主體的認定產生困難。
(2) 關于持續經營。持續經營是假定一個企業在可預見的將來會持續經營下去。由于在知識經濟時代,會計主體的多變性,使得人們對一個主體是否正在持續經營的辨別上難以分清,再加上企業跨生產、銷售、科技的廣泛聯合(有時是短暫的聯合),并隨市場要求不斷變化聯合的對象范圍,因而臨時性企業組織持續經營的假定將變得有名無實。
(3) 關于會計分期。會計分期的假定滿足不了信息使用者隨時利用會計信息作出及時決策的需要,在知識經濟時代,信息的充分及時供應成為決策致勝的關鍵。如有的臨時性網絡公司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交易后就可能解散了,如果這樣,會計分期的假設將變得毫無意義。
(4) 關于貨幣計量。貨幣計量包含了幣值不變的假定。但在知識經濟時代,由于產品知識含量高,更新換代速度極快,價值變動的頻率和幅度極大,一種商品會很快被另一種性能更佳、質量更好的商品所代替,而且貿易壁壘進一步被打破,國際金融一體化,這些都會對幣值變化產生影響。
3.對歷史成本原則的影響。在知識經濟時代,傳統的歷史成本原則將會對不斷涌現的新的會計事項感到束手無策。在通貨膨脹的情況下,歷史成本原則會招致來自各方面的尖銳批評,在知識經濟時代,企業以知識資本作為企業資本源泉,以知識創新作為其發展的動力。對知識資本的計價,按照傳統計價原則,可能只是成本的價錢,或是委托培養費以及其他各種知識的可證明的實際支出,這無疑會極大歪曲知識資本的價值。
4.對資本概念的影響。資本是一個企業所擁有或控制可計量的、能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經濟資源。企業的經濟資源在工業經濟時代主要指物質或財務資源,通常表現為有形資產。在知識經濟時代,經濟資源的主要表現形式為知識資源。知識資源是由人力資源和知識兩部分構成,其中人力資源是知識的載體,只是通過人的積累、運用、創新而發揮作用,是人的創造能力的源泉和動力。把人力資源和知識納入企業資產的范圍,無疑是對會計觀念的重大挑戰,它意味著傳統的資產概念將被賦予新的含義。資產范圍的擴展將為會計的核心問題之一的資產計價帶來新的課題
二、知識經濟要求會計創新
1.構建適應經濟要求的會計模式。現有的會計模式是工業經濟時代的產物,它不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要求。因而在新的形勢下,它遇到了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從會計目標、會計觀念、會計管理體制、會計規范體系等各個方面,都表現出與知識經濟格格不入的傾向。例如自創商譽在傳統的會計系統中是不予反應的,但在知識經濟條件下,有知識創新而帶來的企業價值增加和獲得超額利潤的能力會成為一種較普遍的現象。
會計模式的構建是一個全方位的系統工程、他要求按照知識經濟的要求,對會計模式的各個組成要素賦予新的含義。
2.研究和引入新的計量手段。由于知識經濟時代會計計量重心要從財務資源轉向知識資源,其中的最大障礙就是會計計量問題。傳統的計量手段已不適應知識經濟要求,因而在計量手段上需要革命性的轉變。在會計系統中引入多種計量手段,因不同會計事項性質而選擇不同的計量手段。多元化的社會有五彩繽紛的事物組成,強調單一的計量手段,只能陷入困境。
3.盡快地將人力資源會計納入會計系統。人力資源會計的研究已有30多年,由于涉及經濟理論、會計理論以及會計計量等一些“禁區”問題,它仍然未登入會計大堂。知識經濟時代的企業勞動主題是智力勞動,智力勞動的知識價值如何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應是知識經濟時代財務會計的重要內容。
3.變革財務報告。現行的財務報告,在會計報表中反映的事項會計上可確認,而在其他財務報告中反映的事項會計不予確認,應變革為一種可以較全面地報告與企業相關的各類信息,從傳統財務報告的墨守成規中“解套”出來,較好的適應知識經濟對會計的要求。
1.記帳方法。在復式簿記中,對每一筆經濟業務以相等的金額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有關帳戶中作相互聯系的登記,這種復合式記帳方法是會計能夠試算平衡的基礎。在知識經濟社會,計算機技術已使得復式簿記中依靠借貸方金額平衡以保證會計記錄正確的方法失去了意義。在知識經濟時代,對每一筆經濟業務,可以同時在涉及的相關帳戶(不同于復式簿記中的會計科目)中登記,以后還可補充登記;登記的方向也不再局限于借貸兩個方向,輸人的可以是貨幣信息,也可以是非貨幣信息,所有這一切都取決于決策者的需要。這時候的記帳方法實際應是一種多式記帳法。
2.入記帳憑證。與復式記帳法相關聯的記帳憑證,是帳表數據的來源。在知識經濟時代,提供信息最好的方法是提供最原始的信息,即提供事項信息。現代信息技術又使得對原始信息的加工處理變得十分便捷。所以,在知識經濟時代,原始憑證是數據的唯一源泉,記帳憑證僅僅是對信息進行整理的一個階段,而且并不是必經階段。
3.帳戶。復式簿記的一大特點是所構建帳戶體系的完整性與系統性,并與會計要素的分類相一致。但在知識經濟時代,用戶對會計信息的需求日益多樣化,傳統的帳戶設置已不能適應這種變化。為適應這種變化的需要,要求以事項作為會計分類的最小單元,在日常核算中,僅把各項交易活動的事項進行存儲,進行傳遞。事項具有多種屬性,可以根據信息需求存儲多種信息。
4.帳簿。帳簿記錄之間的平衡性是復式簿記的本質特征。但在知識經濟時代,任一來源于同一數據的信息經計算機內部處理后,是不會出錯的,傳統的帳簿概念在計算機技術下已經淡化。在知識經濟時代,帳簿僅僅是對原始數據的一種加工方式而已,它不再局限于定期輸出日記帳、明細帳和總帳。企業可以根據原始數據,隨時制出各種分析表格,用戶也可以根據原始數據,制出自己所需要的表格。帳簿的內容也會隨帳戶的改變而改變,可以反映各種事項信息,也可以反映事項的各種匯總信息。
1知識經濟是一種信息化經濟。信息技術極大地影響了社會生活各個方面,是知識經濟時代誕生的基本力量。知識經濟是以知識和信息的生產、擴散和應用為基礎的經濟。一方面,知識經濟獨立于農業經濟和工業經濟;另一方面,建立在信息產業方面的知識型經濟有以下特點:信息化、網絡化、虛擬化、分散型。在知識經濟的時代,信息產業已成為最受歡迎、增長最快的行業。2知識經濟是一種服務經濟。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第二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所占比例繼續下降,而服務業和知識產業開始以一種服務經濟的形式占主導地位。具體表現為:一方面,完善的售后服務在產業結構中占有主要份額;另一方面,服務活動對現代企業生產活動有顯著的影響。3知識經濟是一種創新型經濟。創新作為知識經濟時代的核心要素,其速度和方向決定了一個國家或企業的競爭力。新技術的不斷涌現,落后技術不斷在社會上被淘汰,企業的創新能力不足將無法立足社會,只有全方位的創新,才能贏得市場競爭。創新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繁榮發展的不竭動力和源泉,是知識經濟的靈魂。
二、營銷現狀和知識經濟對市場營銷的影響分析
1.中國營銷現狀。1.1現代的營銷觀念尚未形成。由于計劃經濟已經深入人心,致使一些國有企業仍然奉行傳統的生產觀念、產品觀念和推銷觀念,但在目前的市場經濟時期,由于商品供過于求,一些企業盲目推廣他們的產品,造成大量積壓,資金周轉困難,導致大部分企業陷入停產或半停產。雖然在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的營銷觀念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很大差距。主要表現在:對市場和客戶需求沒有清晰的認識,缺少市場調查與預測,即使對市場進行了充分的調查,由于軟硬件實力的限制,企業也很難對調查數據進行準確分析,企業不能有效發揮其實力。1.2企業缺乏創新意識。企業創新力包括多個方面,營銷創新力是其核心要素之一,企業必須大力開展營銷創新,才能更好地迎接知識經濟的挑戰。現實中,許多企業缺乏創新意識和思維,因為創新意味著變革,而變革必然帶來不確定性和風險。大多數企業對營銷創新的研究不夠深入,習慣于模仿。實際上,每一種營銷創新策略都有其自身的應用條件,企業制定營銷策略應與競爭對手的戰略相結合,簡單模仿和跟風,不僅達不到營銷策略的預期效果,還會影響整個行業的發展。1.3忽視了營銷網絡的功能。一位營銷專家曾經說過,“市場,歸根結底是品牌的銷售網絡”。網絡如同人體的血管,依托強大的銷售才能完成資金循環,保證企業順利成長,其中任何部分發生意外,都可能影響企業的健康發展。在市場競爭激烈的環境中,我國的大多數企業只注重產品生產,無計劃地銷售產品,既浪費營銷資源,又不能獲得良好的營銷效果。如果企業不能從根本上發揮網絡營銷的真正價值,它將在某種程度上喪失了繼續發展的機會。2.知識經濟對市場營銷的影響。2.1對消費者需求的影響。隨著知識經濟時代到來,社會財富極大增加,消費者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消費理念不斷改進,并帶來科技學術知識的創新,使消費行為趨于個性化和理性化。再者,由于網絡營銷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所接受,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具有自主選擇權,對產品性能要求越來越高。2.2對產品的影響。知識經濟使得產品概念不再停留在傳統的物理層面,銷售的產品和服務的聯系越來越緊密。新產品一般要采用最新的研發成果,更新換代快,需要大量研發投入,公司的營銷必須考慮下列因素:一是高科技產品使消費者產生煩惱;另一方面是快速發展的科技,縮短了產品設計開發的周期,在創新過程中需要研發部門和其他部門的密切合作。2.3對高層管理者的影響。由于企業高層管理者負責整個組織的運行,因此企業的營銷策略必須經過高層管理者的批準,才能夠在整個公司運行下去。在知識經濟時代,顯性知識和隱形知識的重要性更為突出。因此,在一些公司決策層,譬如知識總監(CKO)、知識運營官等一些新興的職位開始陸續出現。原因很簡單:企業開始認識到,知識是一種重要的資源,他們必須設法最大限度地發揮其價值。2.4對競爭者的影響。由于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智力資本代替了傳統的生產要素,成為企業最核心資產。主要包括:代表企業市場競爭力的資產,如服務、誠信、品牌等;體現智力勞動的資產,如法發明專利、商標、版權等知識產權;體現人力資源的資產,如員工的工作技能等。這些對企業的競爭者來說,無疑是很大的挑戰。
三、知識經濟時代下企業市場營銷策略探討
【關鍵詞】知識經濟 財務管理
一、知識經濟的內涵
“知識經濟”通俗地說就是“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亦稱智能經濟,是指建立在知識和信息的生產、分配和使用基礎上的經濟。它是和農業經濟、工業經濟相對應的一個概念。知識經濟是以高新技術產業為第一產業,以智力資源的占有、配置,以科學技術為首要依托的一種可持續發展的經濟。
二、知識經濟時代財務管理面臨的問題
1.財務管理目標呈多元化趨勢
知識經濟時代,知識資本的地位凸顯,財務管理的目標不在只是以往單一的實現“股東利益的最大化”,而是同時追求相關主體的利益,呈現出“主體多元化”的趨勢。這是因為知識資本的重要性使得單位利益不僅僅歸屬于股東,利益分布的范圍較為廣泛,因此在進行財務管理的時,要注意平衡各相關主體的利益,唯有如此,才能穩定企業軍心,更好地促進發展。
2.資產結構變化加速
知識經濟時代,知識資本是企業發展的首要資本和最大競爭點,換言之,知識資本在企業資本結構中占主導地位。工業經濟時代,廠房、設備等有形資產是企業資產的主要結構,而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企業的資產結構中無形資產所占比重飛速上升,成為企業的主要資產。因此,必須對無形資產的管理予以足夠的忠實,進行相應的財務管理變更,以加強和完善企業的無形資產管理。
3.風險管理重要性凸顯
第一,網絡時代,很多經濟活動已經實現了網絡化虛擬化,這使得各方面信息傳播、處理以及反饋的速度大大超過以往,從而增加了企業的決策風險。第二,信息傳播的高速,使得知識的積累和更新速度也得以加快,致使企業的經營者和工作人員會來不及適應企業內外部環境的發展變化。第三,科技技術的發展,尤其是高新科技的發展,使得企業產品的壽命周期不斷縮短,這就加大了產品設計、開發的一系列風險,從而加大了存貸風險。第四,由于“媒體空間”的無限擴展,使得國際間的資本流動加快,由此使貨幣風險進一步加劇。第五,在追求高收益驅動下,企業將大量資金投放在高新技術產業和無形資產上,使投資風險進一步加大。因此,風險管理成為知識經濟時代企業財務管理相當重要的一個問題。
4.現有財務管理理論已不能滿足知識經濟時代的決策需要
目前的財務管理理論主要是針對傳統工業經濟時代的經濟模式編寫的,側重對有形資產的投入分析,較少涉獵無形資產的投資與增值,因此,其已經不能滿足知識經濟時代的投資決策需要,這一問題在企業實踐中越來越明顯。
三、知識經濟時代財務管理的創新
1.財務管理目標實現多元化
企業財務管理目標是與經濟發展緊密相連的,這一目標的確立總是隨經濟形態的轉化而不斷深化。知識經濟時代,知識資本成為企業最為重要的資本,其地位和作用日益彰顯,這就使得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需要向多元化、縱深化的演進。企業財務管理不僅要考慮有形資本所有者的最大化資本增值,政府社會經濟貢獻的最大化產出,更要關注無形資本,特別是知識資本所有者的資本增值最大化以及參與公平利潤分配的權利。換言之,就是要將原有追求企業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單一目標轉向企業“知識利益最大化”的綜合管理目標,在多元化的目標追求上著重突出“知識”的內在作用。
2.融資管理對象實現知識化
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成為了企業發展的第一要素,因此融資的對象也有了相應的重點改變,把重點從金融資本轉向了知識資本,由“融資”轉向了“融知”,知識資本成為了企業發展的核心力量,企業的科技發展水平、科技人才儲備都可以一一量化為企業產權,不僅拓寬了企業融資的空間,也有助于實現企業多源泉、多動力的可持續性發展。
3.資本結構實現優化組合
資本結構是指企業各種資本的價值構成及其比例,合理安排債權資本比例可以降低企業的綜合資本成本率、合理安排債權資本比例可以獲得財務杠桿利益,合理安排債券資本比例可以增加公司的價值。資本結構是企業財務發展的基礎。重新優化企業的資本機構:首先,要重新確立金融資本與知識資本的比重關系。其次,要重新調整金融資本內部的比例、層次、形式。最后,要重新確立知識資本的各種權益形式和期限結構,尤其是要確立人力本本的產權形式。優化創新資本結構的原則是通過融資和投資管理,使企業各類資本形式動態組合達到收益、風險的相互配比,實現企業知識占有和使用量最大化。
4.風險管理方法實現高效化
市場經濟的機制客觀上使任何一個企業都存在著蒙受經濟損失的機會與可能,而這種可能性在知識經濟時代會更大,因為知識經濟時代,企業面臨著更高的風險,且風險表現形式也呈現出多樣化。因此,需要高度重視企業財務的風險管理,在方法上實現創新性高效化。首先,要熟悉各類風險的表現形式,并能有效予以識別與預測,提高風險管理工作的科學性和可行性。其次,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風險預警、計量、分析、報告、控制系統,以便有效地進行財務的風險管理。
5.財務分析實現準確性
財務分析為企業的投資者、債權人、經營者及其他關心企業的組織或個人了解企業過去、評價企業現狀、預測企業未來,做出正確決策提供準確的信息或依據。在知識經濟時代,財務分析需要重視對知識資本的分析,要客觀評估知識資本價值,定期編制知識資本報告,披露企業在技術創新、人力資本、顧客忠誠等方面的變化和投資收益,使信息需要者了解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發展情況。
6.財務分配實現公平性
知識經濟時代,財務分配由按資分配調整為按經濟要素分配,而知識日益成為經濟發展的首要因素,因此,在財務分配方式上確立知識資本的地位,將知識作為考量和分配財務利潤的要素,實現財務分配的公平和公正,同時,也可以這樣的方式激勵成員積極投入知識資本,促進企業良性循環發展。
參考文獻:
[1]齊建國.知識經濟與管理[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
[2]高振斌.論知識經濟時代企業財務管理創新[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2006,(6).
關鍵詞:知識經濟;會計;對策
1 知識經濟的涵義
人類社會發展經歷了農業經濟、工業經濟階段,現逐步開始從工業經濟向知識經濟過渡。在農業經濟發展階段,土地是單一的生產要素;在工業經濟發展階段,前期的生產要素主要包括土地、勞動力與資本,后期則還包括企業家的管理能力和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用。到了知識經濟時代,最主要的生產要素當推知識,盡管土地、勞動力、資本等仍是不可少的生產要素,但已不再像工業經濟時代那樣至關重要,而知識卻在經濟發展中占主導地位。表現在國民財富中,人力資本所占比重已大大超出二分之一,而信息產業則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
2 知識經濟時代對會計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
(1)對會計對象的沖擊。現行的會計模式是以企業的價值運動作為自己的對象,對財富的認識主要局限于有形財富,對獲利驅動力的認識主要局限于有形資產。在知識經濟時代,對會計對象的沖擊具體體現在對會計要素的沖擊。會計要素的定義應根據形勢的發展及時進行修改,以更好地服務于會計目標。例如,在知識經濟條件下,知識資源和人力資源成為企業最重要的資源。企業的無形資產在整個資產總額中的份額將超過有形資產。因此,資產及其他會計要素的內涵將發生變化。
(2)對會計目標的沖擊。關于會計目標,理論界形成了兩個學派:一是受托責任學派,二是決策有用學派。顯然這兩個學派在會計導向及信息質量特征的側重點上是大相徑庭的;在導向上,前者是面向過去,后者是面向未來;在信息質量特征側重點上,前者強調可靠性,后者則更著重相關性。知識經濟時代,會計提供決策有用的信息是會計發展的主旋律,代表了會計發展的方向。因此,未來會計的目標將是向使用者提供決策有用的信息,同時兼顧受托責任信息。
(3)對現代成本管理的沖擊。成本管理的對象應全面化。當前,普遍認為企業的成本管理只是對企業整個再生產過程中資金耗費的,即在供應、生產、銷售三個階段中的各種成本進行的管理,而卻忽視了抽產前產品的開發和設計過程的成本管理。在知識經濟時代,我種耗費支出將上升為整個產品成本的60%~70%。因此,也應把這部分支出納入到成本管理的對象之中且作為管理的重點。成本管理應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知識經濟時代,人的因素是決定企業成本高低的關鍵,成本管理要充分挖掘人的潛力并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人力成本問題成為整個成本管理的關鍵。
(4)對資產概念的沖擊。企業的經濟資源在工業經濟時代主要指物質或財務資源,通常表現為有形資產。在知識經濟時代,經濟資源的主要表現形式為知識資源。知識資源是由人力資源和知識兩部分構成,其中人力資源是知識的載體;知識通過人的積累、運用、創新而發揮作用,是人的創造能力的源泉和動力。把人力資源和知識納入企業資產的范圍,無疑是對會計觀念的重大挑戰,它意味著傳統的資產概念將被賦予新的含義。資產范圍的擴展,將為會計的核心問題之一——資產計價帶來新的課題。
3 加強知識經濟時代會計管理工作的對策
3.1 樹立全新的會計觀念
(1)樹立面向未來的時空觀念。傳統會計采用的是一種面向過去的回顧型時空觀。通過對過去業務活動的記錄和總結,對過去的業績和行為結果做出評價,并以此指導現時事務。知識經濟時代會計的時空觀要由回顧型轉向展望型。通過對現在的認知。為更好地把握未來服務。第一,要建立面向未來的會計觀念和理論體系。第二,構建一種緊跟時代面向未來的會計組織結構體系及方法體系,使會計系統與周圍環境緊密地融為一體。第三,改變以定期結算為基礎的傳統財務報告。第四。利用網絡世界的時空優勢,構建網絡會計體系,實現會計的實時動態處理、在線管理及遠程控制等。
(2)樹立創新觀念。在知識經濟時代,創新是整個時代的靈魂。沒有創新就沒有發展,它滲透于社會的各行各業和經濟活動的各個方面,創新是知識經濟中最重要的經濟活動。因此。會計領域也必須具備創新的觀念。會計創新包括結構體系創新、理論創新和方法創新。
(3)樹立網絡系統觀念。知識經濟是以信息化和網絡化為基礎的,因此知識經濟時代即網絡時代。在知識經濟時代,會計系統設計、會計理論、會計方法體系的構建,都必須以網絡系統觀念為基礎,做到會計系統結構網絡化、會計理論網絡化、會計方法網絡化、會計信息網絡化。
(4)樹立動態時點觀念。知識經濟時代要樹立動態的會計觀念,從動態角度對會計環境及會計要素項目進行評判,建立與之相適應的會計理論體系和方法體系,實施以時點為基礎的動態實時會計系統。
(5)樹立積極的風險觀念。知識經濟時代是一個高風險的時代,風險伴隨著人類的一切活動。面對日益增加的風險,我們應該通過積極的風險管理。有效地預測和控制風險。承認風險的必然與可能,采用積極的方法去認識、反映和控制風險,使會計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一個風險反映系統,一個預警系統。承認風險與收益并存,正視風險,在有效控制風險的基礎上積極地創造收益。
3.2 重視人力資源會計的研究
現代經濟理論研究表明,經濟系統的知識水平和人力素質已經成為生產函數的內在部分,成為生產力提高和經濟增長的內在動力之一。經濟發展水平越高,人力資本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越大。
知識經濟的蓬勃興起使人們關注兩個基本定律:一是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二是人力資源是比其他任何經濟資源都更為重要的資源。只有重視人力資本的投入,才能促進經濟的繁榮與穩定。近年來,美國經濟出現了持續發展的良好局面。許多經濟學家指出:企業家精神、現實主義與創新精神是高高舉起美國經濟的幾大支柱,其前提是巨額的人力資本投資。美國每年投人1000億美元用來提高實業界人士的素質。
1.1知識經濟的含義
知識經濟的首要基礎是經濟,換而言之,就是說真正的生產資料不再是傳統的設備資金和生產原材料,取而代之的是人的知識。以往的學者曾經對于知識經濟有著這樣的定義:知識經濟是以知識為基礎,建立在知識和信息的生產、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經濟。在社會經濟中,知識將扮演重要角色。在概念上,知識經濟是與農業經濟、工業經濟相對應。在這里,知識要素是最重要的生產要素,決定社會經濟發展的主導因素在于知識和信息、高素質人才以及高智能化的機器。
1.2知識經濟的特征
知識經濟以知識為基礎,以高科技產業為發展基礎,符合當代社會發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其主要特征有以下幾點:
(1)知識和信息是推動經濟發展的資本。
知識經濟依靠知識和信息的生產、使用和分配,在經濟活動中,知識和信息成為第一生產要素,知識和信息在加快經濟增長中起到主導和核心作用。
(2)科學和技術的研發日益成為知識經濟的基礎。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只有當人類知識,尤其是科學技術方面的知識,發展積累到一定程度,才能使得科學技術不斷向前發展,使得科學技術在知識經濟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3)無形資產比例不斷增加。
知識經濟以無形資產投入為主,包括專利、商標等在內的無形資產比例在大大增加。
(4)科技人員占據生產主體。
知識經濟注重科技人員的主體地位,從事研究開發的科技人員將會占據較大比例。
(5)知識經濟是"低耗高效"型經濟。
知識經濟是促進人與自然協調、持續發展的經濟,其指導思想是科學、合理、綜合、高效地利用現有資源,同時開發尚未利用的資源來取代已經耗盡的稀缺自然資源。
(6)重視高新技術產業化。
知識經濟重視發展高新技術,集中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化,將高新技術的研究成果落實到新產品和新服務的開發上。
2我國企業管理所面臨的現狀和挑戰
2.1我國企業管理的現狀
當前,我國企業管理正處于從傳統的管理階段向知識經濟下企業現代化管理轉變的階段,距離知識經濟下的企業管理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所面臨的現狀主要有以下幾點:
(1)企業體制改革力度普遍不夠。
(2)企業管理手段普遍落后,與國際先進管理水平差距較大。
(3)管理規范程度普遍不夠。
(4)專業管理人才比較缺乏。
2.2知識經濟背景下我國企業管理面臨的挑戰
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給傳統的企業管理方式帶來挑戰,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對企業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挑戰。
傳統工業經濟時代下,經濟的增長主要依賴于經濟資源,而在知識經濟時代下,取而代之的是知識資源對經濟增長起決定作用。在傳統企業管理中,人的主動性受到壓制。在知識經濟時代下,高新技術對社會經濟的推動,使得管理理論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企業注重強調人性化管理,企業管理的重點是知識,以人為本,才能使企業更好地適應競爭。
(2)對企業經營方式的挑戰。
知識經濟時代下,信息技術發展迅猛,尤其是互聯網的普及和電子商務的發展。互聯網應用的廣泛性和信息傳送快捷性,給企業經營帶來了深刻變化。在互聯網平臺上如何開展強企業經營活動,是企業亟需解決的課題。互聯網打破了原有市場界限,企業營銷方式變得更加互動。顧客的角色不僅僅是消費者,而是參與者、企業合作者。在知識經濟背景下企業只有改變傳統企業經營方式,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市場營銷。
(3)對企業生產方式的挑戰。
在以往的工業經濟時代下,企業追求大批量、相同化產品生產或服務方案,而在知識經濟時代下,企業不再一味追求產品的生產速度、生產數量,而是注重考慮人的獨立性、創造性,追求產品差異化和個性化。
(4)對企業組織和運行形式的挑戰。
傳統企業組織形式主要以金字塔結構為主,這種組織形式造成信息的封閉、傳播的滯后,無法讓全體管理者充分了解企業狀況,必然影響企業的決策管理和經營。在知識經濟時代下,企業組織形式以扁平化網絡式為主,這有利于企業加快信息傳遞,降低管理費用,提高競爭力。同時企業根據市場需求和自身優勢和劣勢,借助外部力量,將企業外部資源和內部資源整合在一起進行虛擬運行,突破了傳統企業運行模式。
3知識經濟背景下企業管理的應對措施
企業在面對知識經濟帶來的挑戰時,如果只是一味地固守陳規,那么必將對企業今后的持續性發展帶來極大甚至是毀滅性的的打擊。因此,企業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變革新:
(1)轉變企業管理觀念。
在知識經濟時代,企業要想做大做強,必須重視創新。創新是企業的靈魂和動力,創新型企業的建立必須依靠員工的創新能力。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必須做到革新。首先是樹立服務型管理理念,將企業員工看作企業真正的主人,為員工提供輕松愉快的工作環境,提供工作所需的資源,充分調動工作積極性。其次是樹立學習型觀念,培養創新意識,同時管理者自身也要加強學習新的管理知識和理念,以便自身能夠適應知識經濟的要求。
(2)掌握現代企業管理方式。
知識經濟的主要標志就是以互聯網為核心的現代信息技術的普及和應用,虛擬企業、網上經營等經營方式已逐漸成為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管理的主要方式。因此,企業管理者必須要掌握計算機、互聯網、電子商務等知識,熟練運用現代信息技術。
(3)創新企業經營方式。
互聯網和電子商務的廣泛應用給企業的經營方式帶來了巨大變化。企業依托互聯網的電子商務這一平臺開展企業經營管理活動可以大大節約企業經營成本,提高經營效率和效益。一方面,通過互聯網平臺的構建,建立顧客和企業的信息通道,將顧客的需求和建議及時充分反映到企業的生產管理上;一方面,建立全球化的經營戰略,企業的市場經營戰略必須面向國際市場,充分利用信息網絡來經營管理企業;再一方面,開展虛擬經營如人員虛擬、企業虛擬等,借助外部優勢和自身資源結合,同外部企業競爭合作,最大限度提高企業競爭力。
(4)創新現代企業組織結構。
知識經濟背景下,企業應搭建扁平網絡化式組織結構,加快縱向和橫向信息傳遞,使得各管理部門和員工能夠快速便捷獲取信息,從而制定出相應解決方案,提高企業管理效率以及企業對市場的反應速度和滿足用戶的能力。
4結束語
一、知識經濟的概念和特點
知識經濟,是指建立在知識和信息的生產、分配和使用基礎之上的經濟,通俗地說就是“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知識經濟時代具有以下特點:
(一)經濟發展可持續化。知識經濟是促進人與自然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經濟。(二)資產投入無形化。知識經濟是以無形資產投人為主的經濟。(三)世界經濟一體化。知識經濟是在世界經濟一體化條件下的經濟。(四)經濟決策知識化。知識經濟是以知識決策為導向的經濟。(五)新的價值取向。(六)新的市場觀念。知識經濟是在市場條件下產生和發展的,但它反過來又作用于市場經濟,同時引起傳統市場經濟的變革,并隨知識經濟的發展而逐步深化。
二、知識經濟對會計環境的影響
被稱為“數字經濟之父”的美國唐泰普斯科特在《數字經濟時代》 一書中指出,信息技術的革新掀起新時代的數字革命,將徹底改變經濟增長方式以及世界經濟格局,帶領企業進入數字經濟時代或知識經濟時代。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知識經濟對會計環境影響的端倪:
(一)企業資產的重心發生轉移。(二)企業投資主體的結構發生重大變化。(三)人們對會計信息的要求及處理會計信息的能力大大提高。(四)企業所處的市場呈現出金融化的發展趨勢。(五)會計工作的領域將拓寬。
三、知識經濟對會計準則及會計核算方法的影響。
現行的會計核算方法主要包括:設置會計科目及賬戶、復式記賬、填制與審核會計憑證、登記賬簿、成本計算、財產清查、編制會計報表等。這些方法是在手工記賬程序下的產物。在知識經濟時代,由于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數據傳遞方式、數據載體的變化,以及人們對會計信息質量要求的提高,現行會計核算方法的局限性日益顯露出來。知識經濟對會計準則與會計核算方法的影響具體表現以下幾方面:
(一)對復式記賬方法的影響。現代會計中所采用的復式記賬法是在單式記賬法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它的主要特點是對每項經濟業務都以相等的金額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相互聯系的賬戶中進行記錄。
(二)對現行會計科目與會計賬戶設置的影響。設置會計科目及賬戶是依據一定的標準對會計對象具體內容所進行的一種分類,其目的是為了取得信息使用者所需要的各種會計信息,包括綜合數據和核算指標。(三)對現行原始憑證的填制與傳遞的影響。隨著電子計算機技術發展、電子貨幣的廣泛使用與網上交易的盛行,原始憑證的填制與傳遞要發生很大的變化。(四)對現行記賬憑證、賬簿和報表的影響。從會計核算的全過程來看,所有的會計信息都存貯于記賬憑證之中,賬簿和報表只是對記賬憑證中的信息進行分類處理后的結果。(五)對現行賬務處理程序的影響。賬務處理程序亦稱“會計核算形式”、“會計核算組織程序”,是指憑證組織、賬簿組織、記賬方法和記賬程序相互配合的方式。(六)對會計報告和會計信息批露的影響。由于電子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應用,會計職能的轉變,知識經濟時代對會計報告提供的信息將要更加豐富,揭示的內容將要更加充分,不僅包括財務信息,還要包括產品市場份額,用戶滿意度,雇員數量及素質,新產品開發和服務等非財務信息;不僅包括歷史性信息,還要包括企業面臨的機會和風險,企業管理部門的計劃以及企業實際經營業績比較等前瞻性信息;不僅包括企業整體性信息,還要包括分部信息;不僅表內信息更加充實,表外項目披露也更加詳細和充分。
四、知識經濟對會計工作和人員的影響
(一)知識經濟對會計工作的影響。
以計算機技術為平臺的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和應用,使會計處理技術發生了重大變化。主要影響有:1. 繁瑣的手工勞動被快速、準確的機器程序所代替,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2. 計算機數據處理功能將改變會計信息系統與生產經營信息相互分割的狀態,通過計算機網絡系統使會計與生產經營活動各系統建立信息聯系。3. 在新技術經濟條件下,無論是傳統會計期間的季報,還是半年報都不能適應會計信息使用者對會計信息的及時需求,將被新出現的在線系統、即時系統等新的報告形式和渠道所代替。
(二)知識經濟對會計人員知識提出更高要求。
1. 通曉專業理論并掌握會計應用理論。一名出色的財會人員必須有寬厚的會計理論基礎和嫻熟的會計實務技能,熟悉會計基本理論、發展會計理論和比較會計理論。2. 擅長計算機操作和應用。3. 必須是具有高素質的綜合人才。現代會計業務的重要特征是綜合性,這要求會計人員的知識結構不能只限于本專業,還要涉及到其他學科和領域,對本專業既要有一定深度,又要有一定的廣度的見解,做到深廣結合,因此,會計人員既要是“專才”,又要是“通才”。
五、知識經濟促進財務會計完善發展
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加以完善和發展:
(一)轉變財務會計理財觀念。知識經濟的興起使創造企業財富的主要要素由物質資本轉向知識資本 ,企業理財不能只盯住物質資產和金融資本,必須轉變到重視知識資本管理的觀念。
(二)構建適應知識經濟要求的新的會計模式。現有的會計模式是工業經濟時代的產物,它不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要求。
(三)必須制定新的計量準則。由于知識經濟時代會計計量重心要從財務資源轉向知識資源,其中的最大障礙就是會計計量問題。
總之,知識經濟對財務會計的挑戰是嚴峻的,影響是巨大的,但同時又給了財務會計一個改革創新的機遇。財務會計應該積極應對,不能也不會面對知識經濟束手無策,相反,財務會計將成為知識經濟時代極為重要的角色,成為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參考文獻
[1]王小春、王小如,《經濟師》,山西經濟出版社,2000年1月第1期 24頁.
知識經濟對于社會領域各方面將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尤其是對于傳統的教育模式、教育理論產生巨大的影響。因此,研究“知識經濟”與教育創新和教育改革的關系,是社會發展的要求,是社會進步的標志。面對知識經濟的挑戰,最有價值的不是獲得資源、設備和資本,而是人才,特別是創新型人才。教育是知識創新、傳播和應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人才的重要搖籃。因此,各級各類學校,特別是高等院校承擔著挖掘創新資源、培養創新人才的重要任務,為培養輸送更多更好的人才,為經濟建設提供重要的人才保障。
一、知識經濟時代就是教育時代
教育是知識經濟的基礎。知識經濟,是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是建立在知識和信息基礎之上的經濟,以知識和信息的生產、分配和使用為直接依據的經濟。是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與農業經濟、工業經濟相對應的一個概念,是一種新型的富有生命力的經濟形態。創新是知識經濟發展的動力,教育、文化和研究開發是知識經濟的先導產業,教育是知識經濟時代最主要的部門,知識和高素質的人力資源是最為重要的資源。
知識經濟的本質在于知識的創造、傳播和技術性轉化成為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知識成為生產力的核心要素。知識與經濟相結合,首先是知識,而且是不斷創新的知識;是將知識有效地轉化為技術和經濟效益的創新能力,是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從這個意義上說,知識經濟的成敗取決于教育的成敗,取決于教育能否有效地培養全民族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彼德.德魯克在《后資本主義社會》一書中寫道:“在知識社會里”,“沒有貧窮的國家,只有無知的國家”,對于任何一個個人、組織、企業和國家“獲取利用知識的能力是競爭成敗的關鍵。”
面對知識經濟的挑戰,最有價值的不是獲得資源、設備和資本,而是人才,特別是創新型人才。
二、傳統教育不適應知識經濟的發展
傳統教育在對待知識、能力和素質的關系上,過于重視知識的傳授,忽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在處理教與學的關系上,過分強調教師的主導性;在對學生的要求上,過分強調整齊劃一,實行統一大綱、材、統一考試,忽視個體的差異性;學習的內容在數量上和難度上超過了學生的承受能力;學生對學習并非出自于自身的意愿,而是在外部強壓下屈從;學習的內容在內涵上缺乏充分的能夠有效培養學生心智的因素,即含金量不夠,滿足不了學生的智慧發展的學習。總之,這種重記憶、重考試而輕創新、探究的舊教育模式已經嚴重影響了受教育者主動的、積極的、自由的、有鮮明個性的全面發展,遠不能適應未來社會對創新型人才的需求。
針對教育發展面臨的尖銳的基本矛盾,我們要大力變革和調整教育,使教育發揮其積極的社會功能,使教育培養出來的勞動力更好地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
三、創新教育是社會和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
所謂創新教育是指利用遺傳基因與環境的積極影響,發揮教育的主導作用,充分調動學生認識與實踐的主觀能動性,注重學生的主體意識、創新精神、創新技能的喚醒和開發培養,形成創新人格,以適應未來社會需要和滿足學生主體充分發展的教育。它是教育試點呼應的應答,是教育與社會發展相吻合的積極選擇,是時代變革要求相適應的。
教育是知識經濟的基礎。當今時代,被人們稱之為“知識爆炸的時代”,新知識大量涌現,知識更新的周期性越來越短,隨著知識更新的周期越來越短,受教育的終身性已成為現代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那種一次性教育,把人生分為教育與工作,兩個階段的觀念和做法,已經不適應當代科技進步與社會的發展。教育創新,在宏觀領域是構建學習化社會的終身教育體系,為社會成員的終身學習提供制度化保證;在微觀領域是最大限度地開發人的創造力潛能,形成適合人的充分發展的教育模式。這也正是素質教育的本義和要求。素質教育把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作為重點,必然要求教育領域的全面變革和創新,主要是觀念創新、模式創新、制度創新。
觀念的創新是教育創新的先導。教育觀念與教育理論、教育思想密切聯系,又有所不同,它存在于教育工作者和社會大眾的行為習慣之中,在教育實踐中形成,又影響和指導教育實踐。一是我們正在經歷的科技革命正帶來一場知識革命。《世界高等教育宣言》指出,現在有的專業的大學生,進校時學的知識到畢業時有些部分已經陳舊了。知識更新的速度不斷加快,學校教育的重點要從傳授知識轉變為著重培養能力,教育不僅應引導學生學習知識,還要培養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二是不同的時代需要不同的人才,人才的標準和人才觀念總是要隨著時代的變化而相應變化。當今時代的迅速變化既為人才成長提供了多種機會,也對人才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社會對于人才的需要是多樣的,人才的素質也是不斷變化的,那種劃一的人才標準和人才觀念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四、知識經濟對創新型人才的要求
知識經濟的基礎是知識,核心是人才。1990年,聯合國研究機構提出“知識經濟”的說法。1996年國際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進一步對“知識經濟”以明確定義:即“知識經濟是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它是以知識的生產、分配、使用為最重要因素的經濟。”知識經濟時代的最大特征就是以文化知識和科學及時逐步取代以往那種以單純消耗自然資源和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而換取一時經濟發展的原型經濟模式,由此就決定了科技、知識、文化在知識經濟時代說具有的重要性。因為文化知識和科學技術是純客觀的自然生成物,而且必須通過人的接受、消化、掌握和運用才能在實踐中發揮作用,這就決定了高素質人才對知識經濟時代所具有的更為直接和更為迫切的重要性。
人及其所具有的知識、技能和創造力是知識經濟社會的第一資源,同時也是促使經濟發展的第一驅動力。只有人才是知識經濟時代的核心之核心,根本之根本。由此可見,在知識經濟時代,經濟的催生力和爆炸力主要來自具有知識、技能和創新精神的人。
創新教育的出現是時代的需要,是知識經濟的需要,是提升個體生命質量的需要,也是教育自身變革的需要。作為我國培養優秀人才主要途徑的高校,在知識經濟時代,對高等教育及人才的培養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知識經濟時代,大學教育應向更加綜合化方向發展
因為,人類知識系統本來就是相互聯系的有機整體,未來的社會知識創新和應用更需要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管理、人文、社會科學乃至藝術的交叉融合。讓學生掌握豐富的知識內容,了解世界發展的最新動態。使學生的知識層次和結構與世界發展的先進水平趨于同步。
(二)知識經濟時代,大學應更加社會化由于市場經濟和社會發展對人才需求的多樣化和不斷發展的要求,由于人們對自身的教育水準、職業素質和競爭力以及對知識的不斷追求,大學教育的社會化和學習的終身化趨勢將不斷發展,不但大學之間將加強交流與合作,而且大學將加強與研究機構和企業的合作與聯合,加快科研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周期。
(三)知識經濟時代,需要高素質創新型人才,即寬厚的基礎知識,不竭的創新能力和高尚的素質
大學教育應重基礎,鼓勵創新,發展個性,完善人格。所以,大學教育應更加重視對人才的人格、知識、能力的全面培養。因為,在開放和國際化的社會里,人才需要具有崇高的人格和道德觀念,寬厚的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的基礎和自主求索知識、運用知識、創新發展、服務社會的觀念和能力。“寬與厚”、“專”和“博”相結合,才能創新,才能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需要。
(四)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經濟時代的人才需要終身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