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管理信息系統理論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善于企業流程再造(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BPR)管理思想進行管理信息系統和會計信息系統的構建
企業流程再造(BPR)的核心思想是:在新的企業運營條件下,若企業原來的流程已不再適應新的環境,則需要改造原來的工作流程、管理流程,以提高工作效率、提高顧客滿意度,進而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和經濟效益,使企業能更適應未來的生存發展空間。
基于BPR思想的管理信息系統構建方法為:從市場競爭全局出發,通過對產業價值鏈和企業內部價值鏈的分析,以提高競爭優勢、滿足顧客需要、實現工作流程的快速響應和敏捷通暢為目的,重構企業的流程運營模式和組織結構,在此基礎上再分析流程運營中的信息需求及信息流動,構建支持流程運營的管理信息系統。
基于BPR思想進行管理信息系統構建的首要步驟是進行價值鏈的分析。價值鏈的分析分兩步:
1、外部價值鏈(即產業價值鏈)的分析。站在整個產業角度來分析產業價值鏈,以實現產業工作流程敏捷通暢、企業間默契合作和產業利潤最大化為目的,尋找自己的理想合作伙伴。構建管理信息系統時,要和自己相對穩定的合作伙伴充分合作,考慮提高整個價值鏈的優化程度。整個產業鏈優化了、利潤增加了,則產業鏈中每個企業分得的市場利潤也隨之增加。企業在構建信息系統對外信息交流界面時,要考慮合作伙伴企業的對外數據交換結構,以便達成一致,利于信息交流。通過分析產業價值鏈,還可明確企業在產業鏈中的功能和位置以及企業是如何實現價值增值的,明確企業的發展戰略,給管理信息系統一個總的定位:為企業的發展戰略服務。
2、內部價值鏈的分析。分析企業各種業務活動的流程,確定能直接為企業產生價值或能為其提供必要支持的核心流程,如接受訂單、開發產品、生產產品、銷售等。分析流程現狀的成本、費用和收益的發生,找出流程中的不合理之處,運用企業流程再造理論中的流程優化原則,重構敏捷有效的業務流程。分析重構后核心流程中各個環節的信息需求和信息流動,選用合適的信息技術合理劃分各個分信息系統,如研究開發系統、生產計劃系統、生產過程管理系統、采購系統、成品庫存系統、人力資源系統、銷售管理系統、售后服務系統、質量管理系統、設備管理系統。
在構建好各個分系統的基礎上,再構建會計信息系統。因為會計信息系統中計劃、預測、分析、評價、決策子系統中有許多信息直接從其他各分系統取得;而且會計信息系統生成的會計信息也要反饋給各分系統,為各分系統所用。會計信息系統與各個分系統間的聯系如下:
所以會計信息系統應在其他系統均已構建好的基礎上再構建,最后進行系統整合,完成整個管理信息系統。在管理信息系統的構建中,會計信息系統是非常主要的,因為會計信息系統是管理信息系統的核心分系統。會計信息系統與其他系統間實現數據兼容和信息共享。管理信息系統中其他各分系統的運作進展情況基本上以數字形式反映至會計信息系統,由會計信息系統對這些數據進行處理。然后一方面向企業內各部門提供評價其業務過程及相關活動的會計信息,幫助這些部門更好地管理;另一方面向投資者、債權人、內部管理者提供有用的決策信息。會計信息系統好比整個企業的“中樞神經”系統,不斷從外界接受新信息進行處理,再輸出各類相關、有用的信息,反映企業的經營狀況。
以制造企業為例,在構建企業管理信息系統時,首先分析產業價值鏈:原材料供應商產品制造商銷售商,選擇自己認為最好的合作伙伴,分析自己的信息需求,如原材料供應商的產品種類、質量、價格、生產能力以及銷售商的市場銷售情況、顧客反映等,結合考慮合作伙伴管理信息系統的外部數據交換結構,規劃自己管理信息系統的對外信息交換界面。接著分析企業內部價值鏈,確定核心流程,優化核心流程的主要環節:接受定單產品研究、設計生產制造營銷分銷售后服務。分析每一環節所需信息及環節間的相互信息傳遞,建立信息分系統模型。然后分析會計信息系統所需信息及它與其他分系統之間的信息交流,選擇合適的信息技術實現信息模型,最后進行整合,完成信息系統的構建。由此可見:管理信息系統的建立是融合現代管理思想、信息技術的一項工程。
基于企業流程再造思想的管理信息系統,較之以前的管理信息系統有極大的優越之處。以前構建管理信息系統都是基于舊的運營模式,從職能部門角度提出信息需求;而運用企業流程再造思想建立管理信息系統則打破職能部門的界限,有利于優化運營過程,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善了經營管理。
二、IT給管理信息系統和會計信息系統的構建帶來新的發展
在當今網絡技術、信息處理技術、系統集成技術、多媒體技術飛速發展的情況下,管理信息系統和會計信息系統又有了新的發展契機。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管理信息系統和會計信息系統經歷了PC單機PC局域網Windows平臺的階段,現在正邁向互聯網階段。
在網絡環境下,企業構建管理信息系統時要考慮信息取得的授權問題和安全問題。由于有些信息資料屬于企業的商業秘密,所以企業必須對信息使用者進行信息獲得的授權。信息使用者只能在授權范圍內,查閱信息。企業內部網(Intranet)可連接到外部國際網(Internet)成為其一部分,當有安全需要時,可采用“防火墻”技術與國際網隔離。
1.增強了學院人事信息檔案工作的效率。
(1)學院不再需要反復地核對學校的人事信息,被動地服務于學校的要求。(2)學院可以根據自身發展,依據信息數據制定人事政策,節省了去學校人事部門查詢信息的時間。
2.及時為學校人事部門提供準確的數據。
人事管理信息是學院發展的重要基礎,因此建立二級學院的人事管理信息系統,可以準確地體現學院教職工的基本情況、師資力量等變化,為學院的師資隊伍建設、目標規劃提供了完備的數據基礎。學院只有清楚地了解本部門的人事信息,才能為學校人事數據提供重要的可靠的信息。
二、二級學院建立人事信息系統的要求
1.數據精確、完整和可靠。
信息的精確性是體現基層人事管理信息系統保障運行的根本。作為數據提供的二級單位,學院的人事信息系統中的信息,必須精確、完整和可靠。這就要求在信息錄入前要收集統計二級部門教職工的詳細信息并加以核實;信息錄入時錄入人員要認真、細致以確保數據的精確性、可靠性和完整性。
2.信息更新的時效性。
學院人事信息系統包括學院人員進出、職稱評審以及教師培訓等多方面的信息,這些人事數據處于動態變化之中,如果收集、更新速度太慢,不能及時地進行信息傳遞,就會滯后人事信息的統計,甚至遺漏重要人事數據[2]。信息更新的時效性就是信息系統中的數據能及時準確地反映出本部門人事信息的變化。因此,在建立二級學院人事信息管理系統時必須做到信息收集后更新的時效性,保證隨時收集,及時更新。
3.確保信息的安全性。
設計二級學院人事信息管理系統,不可避免地也會遇到安全問題。涉及人事信息系統安全性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1)操作信息的管理員。如信息管理員的操作錯誤,將人事信息無意地泄露出去,造成人事信息保密資料的丟失。(2)系統軟件。如該系統性能不夠穩定,存在著系統漏洞,也會造成人事信息丟失的危險。(3)信息聯網。為提高工作效率,實行人事信息系統網絡化也是符合當今社會發展需求的,但目前網絡病毒也非常兇猛,每年都會有很多的網絡病毒對很多系統造成巨大的損失。
4.信息收集的系統性。
因為二級學院人事信息最能直接及時反映每名教職工的情況,只有把基層的人員信息整理完善,信息系統化,才能滿足學校人事處要求的匯總統計本部門人事信息情況的需求;才能使學校人事部門對相關的信息進行核對、整理,以為其提供詳盡的數據。
三、二級學院人事信息管理系統
功能需要學院管理系統,就是教師信息管理和三級部門信息的管理。學院的發展,會伴隨著人員的流動,教師的人動、職稱、學歷、考核每年都在變化,為了能及時滿足于學校人事信息的收集、管理,人事管理系統需要有以下功能:(1)用戶登錄。需要進行通行驗證,來保證系統的安全性。(2)主頁面功能。它是人事信息管理系統主要部分,包括錄入、生成表格,管理員可以通過選擇相關指令來打開系統的各個功能頁面。(3)職工基本信息操作功能。編錄、修改、刪除和查看人員信息。(4)系統使用的簡易性和方便維護功能。人事管理信息系統的使用人員對于該系統的模塊并不會十分理解,這就要求系統能夠有簡單明了的用戶入口,簡單的使用界面,這樣可以使人事管理人員縮短對該系統的熟悉時間。
四、學院人事管理信息系統設計
1.管理員管理界面:該模塊只對人事管理員開放權限和使用范圍。
這樣可以保障信息的安全性,便于管理,從根本上做到了自己的數據自己管理、負責。
2.教師個人基本信息界面:該模塊是提供給人事管理員使用的一個能體現學院教職工基本信息的模塊
例如:學歷、職務、身份證號等。
3.教職工人事信息界面:該模塊提供給人事管理員使用的體現教師具體的崗位性質、所在三級部門、職稱評審情況、年終考核情況等信息的模塊。
4.招聘人員信息界面:該模塊可以體現學院需要招聘人員的基本情況。
5.學院與學校關聯界面:該模塊主要體現在二級學院的人事信息有變動時
1.1軟件
公司通信系統的軟件變更主要涉及應用軟件的變更,大部分是對現有功能、數據的調整,如電話號碼的變更、使用權限的變更、使用功能的變更等。對于此部分的變更管理,目前公司管理程序僅對全廠性的行政電話、IP地址、軟件權限的變更管理進行了規定,對于各生產廠、部內部使用的指令電話、調度電話、工業電視等通信系統的功能、數據變更未納入公司管理程序,集中管理。
1.2硬件
公司通信系統硬件設備的變更,主要包括:通信設備的新增、拆除、移位、結構調整等。目前均參照公司管理程序執行。近2年各單元變更申請數量大約為25件。而通信系統硬件部分的變更,也是現階段通信系統變更的主要內容。
2變更因素分析
綜合上述公司通信系統變更管理的現狀,有以下一些原因或因素造成了這些變更的發生:在軟件變更方面,主要有以下的幾點因素所致:第一,用戶生產工藝、產線流程等變更,導致軟件系統結構、功能的變更。第二,公司各廠、部組織機構、辦公地點、人員配置的變更等,導致使用權限的變更。第三,供應商提供服務的變更。此種變更發生幾率很小。在硬件變更方面,縱觀近二年的通信系統變更申請情況,存在的主要因素有如下幾點:其一,設計不夠完善。其主要體現在工程建設期間終端布點的缺失、設備選型與實際環境和工藝條件的不符、設備安裝位置與實際需求不符等。如90%的電話類變更都是由于工程建設期間終端布點缺失所致;近30%的視頻類變更是由于設備安裝位置與實際需求不符而提出的。其二,需求提出不明確。系統搭建前期,由于用戶對系統整體功能認識的不全面,或是理解上的偏差,導致其需求提出的可行性、完整性存在問題。其主要體現在大量的新增接入點、監控點需求。其三,使用環境的變化。在系統穩定運行一段時間后,可能會出現由于關聯系統的軟、硬件設施發生變化而被迫發生變更的情況。
3建議措施
根據公司目前通信系統的變更管理現狀,分析引發變更申請的因素,有如下一些建議或措施:鑒于需求是不斷變化的,且常常貫穿于整個變更管理的生命周期中[1],故而將變更管理分為以下四個階段:申請階段、審批階段、實施階段、驗收階段。每個階段各有其特點及問題。在申請階段,申請者需要盡可能的闡明自己需求、原因及所要達到的效果。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唯有將申請的內容詳實的表述出來,才能使問題更快的得到解決。在管理程序執行之初,一些部門往往疏忽該過程,隨意填寫,造成管理的混亂及問題的發生。但經過一些宣傳、講解與實踐,目前各廠部都已經知道通信系統的變更需要根據公司管理程序填寫變更申請表,并將申請變更的原因、意圖、要求等內容經可能詳細地填寫完整。在審批階段,主要是對申請部門所提要求、內容的合理性、可行性進行研究分析,給出技術分析意見。在這一階段,需要現場調研進一步了解申請者的需求、并根據現場情況從系統負荷、線路負荷、資源分配等方面進行初步分析,形成初步的解決方案,故而涉及內容及人員較多,就目前的情況主要存在以下的問題:第一,支撐資料不完善。分析近兩年的變更申請可知,基本都是在原有系統上進行改動,這就需要分析申請者所提出的變更對現有系統運行的影響,包括對設備負荷、線路負荷的影響等。而這些分析的基礎是現有系統的資料,包括設計及圖紙資料。雖然公司可以借閱部分圖紙資料,但其過程較長,對于非工程指揮部體系,公司圖紙資料的查找也存在難度。并且目前部分終版圖與實際情況的匹配度也存在差異,增加了對申請者變更申請判斷的難度。同時,由于圖紙等資料的不完善,給現場調研、方案制定、施工等增加了困難,延長了審批的時間。對于圖紙資料與實際不匹配的問題,一方面,希望出圖者在最終圖紙的出具上能更好的完成自己的義務與職責,而審核者能更好的執行自己的權利,另一方面,唯有在今后每次的施工過程中小心核對、謹慎施工,并認真記錄,逐步完善存在差異的圖紙,匯總存檔。第二,申請內容與實際需求存在差異。在近二年36件的變更申請中,也有一部分的事件在現場調研后會發現與申請內容不符的現象,這種情況的出現,多數是由于填表者與提出者溝通不全面出現領會錯誤。這種情況一般通過加強填表過程中的溝通能夠消除。在實施階段,主要是實施部門根據事先制定審核通過的實施方案進行施工。此階段目前執行過程良好,但過程監管需要加強。主要體現在施工過程的跟蹤、施工所用材料的確認等。加強這一個過程的控制,不僅有利于變更管理的執行,也有利于工程費用的控制。在驗收階段,主要是對施工效果的確認,是否達到申請的需求等。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對于變更后的圖紙資料等的管理。
關鍵詞:新時代 信息管理 信息系統
一、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的發展方向分析
1、利用信息技術支持組織業務功能
計算機在管理中的應用領域包括事務處理、管理信息、知識工作、辦公信息、決策支持、群決策支持以及經理支持等系統,這些信息系統針對組織中的某個具體管理功能(如生產運作、市場營銷、財務會計、人力資源)。在這方面,學科的研究重點在于理解計算機應用的特定領域,以建立組織中應用復雜的計算機技術的基本邏輯。
2、信息系統的開發過程和方法
該學科的另一個重要工作是研究如何以較低的成本建立可靠而有效的信息系統。早期其研究的重點是如何建造可靠而有效的信息系統,為組織提供更多的價值(提高運作的效率、提升組織的競爭力或創造新的價值):隨著軟件技術的進步和商品化軟件市場的形成,研究的重點逐步轉移到信息系統的實施及相關的管理問題。
3、信息系統的管理
早期的信息系統基于大型計算機主機,因此集中式的信息系統分析、設計和管理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此后,隨著功能強大的微型計算機和軟件的普及,如何管理分布式的信息系統功能就成為一個重要問題。同時,由于軟件市場和信息系統服務的興起,信息系統“外包”成為新的熱點,為本學科提出了諸如“信息系統“的可控性、基于合同的信息系統供應。購買關系等研究問題。近年來,信息系統管理的研究課題反映了復雜的管理問題,包括信息系統的戰略管理、信息系統的投資風險管理、信息系統引起的組織變革,以及全球化經濟中的跨國信息系統的管理。信息系統的管理問題研究通常是跨學科的,它涉及的領域包括戰略管理、業務流程管理、全面質量管理、客戶關系管理以及供應鏈管理等等。
二、發展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的建議
1、堅持寬基礎上的專才教育模式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的學生首先應該掌握高等數學、外語、計算機科學和其它信息技術等基礎知識,具有寬厚的基礎,但不要求學生對各門學科知識都精通。同時該專業的學生應該精通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在這方面應該是專才。
2、創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
人才是經濟的支柱,信息是經濟的生命。這是日本人的觀念。日本經濟發展速度十分驚人原因就在于充分利用和挖掘了國內外的人才資源和信息資源。然而在我國,這種信念、觀念和意識僅為一部分人的認識,不少人還處在朦朧狀態。因此,強化信息意識提高國民的整體信息意識便顯得尤為迫切和重要。要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紙、圖書、互聯網等一切傳播媒介,大力普及信息意識增強人們的信息智能,提高人們認識信息、吸收信息、處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創造一個有利于信息服務人才培養的社會環境。
3、加強專業實驗室建設
我們可以采用按專業教育內涵、結合信息技術應用組織實驗教學的模式,組建諸如知識信息組織、信息系統設計、信息分析模式、信息網絡管理、計算機信息檢索等專業實驗室,一方面確保實驗課程與教學配套,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專業實驗室對專業學生開放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
4、加快教師隊伍建設和教師知識更新
我們面對的是日新月異的信息技術和不斷變化的社會需求,一個缺乏優秀教師隊伍的專業是不能生存和發展的。在教師隊伍建設方面,一方面要注重吸引其它院校有關信息管理類專業的碩士生和博士生到學院來工作,另一方面可以采取國內和出國進修、青年教師攻讀有關信息管理類專業的碩士生和博士生研究生等方式,促進在校青年教師的成長,同時,在校教師必須注重自身知識結構的更新,保持科學研究及教學研究的活力,尤其要注意利用因特網加強同國內外信息管理、信息管理教育同行的交流,吸收信息研究新成果,以更新自身知識結構,提高研究水平,以科研促進教學水平的提高。
5、注重素質教育,培養開拓人才
從當前信息服務業的蓬勃興起,就業市場的拓寬看未來21世紀的發展前景,一方面,社會對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人才的需求普遍強烈:另一方面,信息產業就業市場上需要的不是傳統的信息管理人員,而是既精通信息知識,又具有某些專門領域知識的“雙料“專家,即既懂理論又有技術的多面手,尤其是社會適應性強的開拓型信總管理人才。這一需求對信息管理人才的培養和專業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戰,同時也賦予了教育機構明確的培養目標和方向:拓寬口徑,強化基礎,著力培養學生和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和整體素質水平。
6、注重與國際接軌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教育的國際接軌主要是指:專業口徑與專業設置,教學內容與手段,以及人才培養技術規范與體系方面的接軌。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教育的國際接軌并不意味著從教育體制到教育內容改革中照搬發達國家的模式,而是要在專業教育的國際化發展中保持我國的特色,發揮我國的優勢,確保有關教育與學術交流的渠道比較暢通,可以在新的環境中持續發揮其優勢,以求與國際上本專業的教育同步發展。因此,正確處理建立符合中國國情的專業教育體系和專業教育的國際接軌之間的關系是非常重要的。根據目前情況和教育面向21世紀發展的需要,可以考慮在優化我國信息專業結構中實現寬口徑的國際接軌,著重于信息技術教學的國際化,以進一步完善專業教育體系。
結語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面對的是迅速發展的信息化進程,因此人才的培養是一個全新的課題,在沒有操作經驗可以借鑒,社會認知度不高的情況下,要做好人才的培養,必須在理論深度具有一定基礎上,認識一些問題。
參考文獻:
[1]潘旭陽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實踐能力培養模式[J],高教論壇,2005,(O2)
[2]黃俊民,顧浩信息管理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上海金融學
關鍵詞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理論學習;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5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2)24-0078-02
Theoretical Learning Methods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Bai Xue, Liu Xiyu
Abstract As an independent disciplin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 has been more and more valued and made considerable progres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T and wid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system. Firstly, we discuss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and training objectives of it, following with the main measures of teaching reform. On this basis, the theoretical learning methods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 are presented.
Key word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 theoretical learning; teaching reform
Author’s address School of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Jinan, China 250014
1 緒論
1.1 引言
隨著信息化社會的來臨,開設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專業是教育尋求自身發展的重要途徑,信息技術和信息管理人才已成為國家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和寶貴資源。作為一個年輕的專業,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以下簡稱“信管專業”)在近年來的發展中取得不小的突破,也遇到前進的障礙,高校專業定位不夠清晰、課程體系缺乏規范、教學方式有待創新、師資力量稍顯薄弱,直接導致在信管專業理論學習方法上仍需要進一步補充和完善。思想決定行動,認識決定成敗,對信管專業理論的學習可以指揮教師的思想,指導教學的實踐,對學校教學任務的開展、學生知識能力的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現實意義。
1.2 信管專業簡介
早在20世紀60年代,人們就開始嘗試使用計算機輔助管理,到20世紀70年代有了比較規范的專業名稱,即管理信息系統。1998年,教育部將分屬于不同學科領域的5個專業進行整合,設立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1],經過10余年的艱苦創業和教育實踐,該專業形成了不同的分支流派,出現各具特色的專業設計,得到社會的普遍認同。信管專業旨在培養具備現代管理學理論基礎、信息技術知識及應用能力,掌握系統思想和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識與能力,從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統分析、設計、實施、管理和評價的復合型人才[2]。
2 信管專業教學改革主要措施
2.1 信管專業特色定位的選擇
信管專業屬于管理科學與工程類,其發展應以經濟管理為基礎,信息學科體系為支撐,實質是信息技術在管理中的應用,通過信息化手段加強經濟與管理水平,解決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目前,國內高校在辦學過程中逐漸形成計算機信息管理方向、商務信息管理方向、金融信息管理方向、經濟信息管理方向等多個信管專業的特色定位,不同學校可根據實際教學資源在授課時進行相應傾斜。
2.2 信管專業課程體系的優化
信管專業的課程體系應包括公共必修課、學科基礎課、專業通識課和專業特色課。信管專業不是管理專業與計算機專業的簡單相加,在專業通識課的設計上應考慮拓寬專業口徑、培養復合型人才的需求。優秀的管理者應是信息專家,而不需要是計算機專家,專業特色課中信息技術類課程應與管理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適當增加培養學生溝通能力與合作精神的專業課程,增強信管專業畢業生的社會競爭力。
2.3 信管專業教學方式的改革
教學方式的改革主要包括3個方面:在教學形式上,應積極推進網絡教育,豐富精品課程網站,加強網絡資源推薦,多使用案例教學;在教學手段上,信管專業的教學應轉變單純課堂教授的單向信息傳播方式,增加多媒體、交互式的現代化教學手段,形成師生間的良性互動和暢通交流;在教學方法上,教師應注意課程的表達方式,將抽象難懂的知識盡量以生活化的形象語言表達,采取項目規劃與設計或者小論文等形式全面考核學生的整體水平。
2.4 信管專業師資力量的完善
信管專業在我國開設時間不長,師資力量比較薄弱,各高校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在吸引外部優秀碩博士畢業研究生和兼職教師的同時留住內部人才,擴充專職教師隊伍,組建本專業教學團隊。另外,教師隊伍需要具有國際化視野,吸收和消化國外先進的教學理念,保持主講教師的專業性。
3 信管專業理論學習方法
全面、準確、及時的統計信息有利于醫院管理者開闊思路,提升其領導決策能力。醫院管理者從統計信息中獲取自己所需的資料,通過科學的分析發現醫院工作的問題所在,對問題進行深入分析探討,并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與具體措施。比如,通過分析醫院工作效率數據信息,可以加強對手術患者術前平均住院日及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的管理,平均住院日可以反映醫療資源利用情況和醫院總體醫療服務質量;通過分析診斷質量相關數據,可以強化醫院醫療質量方面的管理,促進醫師專業水平的提升;通過分析醫院醫療質量數據,可以加強對治療患者出院情況的真實記錄,以此反映出醫院真實的質量;通過分析醫院醫技科室的質量數據,可以全面了解大型醫療設備的具體使用情況,對醫院的經濟效益有更為明確的了解;通過分析醫院的費用結構數據,認識到醫院經濟效益提升的重要環節在總費用不變的情況下,如何降低藥費構成比、相對提高醫療服務費用比例,最終提高醫院經濟效益,而患者在此過程中也能享受到優質的服務、使用到合理的用藥;通過對患者疾病構成的分析,可以使醫院根據疾病的不同規律和特點,合理分配床位,合理配置人員、設備,加強重點專科建設。以上各種分析都是基于統計信息而得出的,這有利于醫院樹立醫療品牌,提高其社會信譽,打響醫院知名度,最終實現應有的社會效益,更好地服務于社會。
2統計信息有利于醫院制訂合理的計劃,引導醫院實現可持續發展
“凡事預則立,不立則廢”。合理目標是任何事物發展的重要前提。在目標的制定過程中,醫院要依據各科室相關指標的實際完成情況,運用醫院的統計信息為接下來的工作制定一個預期目標。信息統計人員要對各科室的信息進行科學分析整理,讓醫院的管理者、領導者對各科室的情況有全面客觀的了解。將住院病床的使用率、出院人數、平均住院日及日平均住院人數等各項控制指標分派到各個科室,讓科室明確工作指標與具體任務,這樣一方面服務于階段性的計劃,另一方面又能服務于長期目標,讓醫院能夠循著正確的軌道運行發展。
3統計信息有助于醫院對管理工作進行科學化分析
綜合性的統計信息分析是醫院進行經營管理的重要內容,綜合醫院的經營情況和管理水平,建立完整的合乎科學的統計信息分析體系,以期達到科學使用統計信息的目的。醫院通過比對分析不同時期的各項醫療指標,找出其中的差距所在;通過與同級醫院之間相同目標完成情況的比對分析,從中找出對醫療工作產生影響的各種因素,然后提出有效的建議。醫院領導者通過綜合的統計信息分析,了解社會對于醫院醫療工作的各種要求,把準醫療需求變化的走向,做好醫療布局的調整,將院內的各項資源合理分配利用,最終提高醫院的整體醫療服務質量,獲取更大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
4統計信息有利于醫院進行人力、物力、財力資源的合理開發
醫院作為專業知識人員密集區域,怎樣將各個科室工作人員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并提升全體員工的責任感,讓他們發揮出最大的能力,為國家和社會創造出效益,這對于醫院的管理和發展都是十分重要的。醫院的管理者可以將醫院的統計信息作為確定和完善各科室規模建設、醫院人員編制、人力資源調配的準則,使之最大程度地實現高效合理的目標。通過統計信息可以看出:①門診規模是否擴大取決于門診量的升降情況;科室規模建設取決于就診病人及疾病分類信息,如近些年慢性非傳染類的疾病如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頸椎病等發病率的提升,醫院就應該購置相關的醫療設備,并成立與之相配套的科研實驗中心。②根據地區醫療衛生資源的分布情況及醫院內的已有設備利用情況決定要不要進行大型醫療設備的購置,避免出現設備閑置、資源浪費的情況出現。③通過統計信息,可以更全面地了解醫院的財務狀況,科學合理地安排各項資金,將有限的財力運用到醫院重點項目上,讓醫院得以持續健康的發展。
5結語
(1)采用基于SOA的軟件系統架構,將應用的不同功能單元定義良好的接口服務,這些服務采用重量的方式進行定義,獨立于硬件平臺、編程語言,使得構建再各種這樣的系統中的服務可以一種統一、通用的方式進行交互。從計算模型上將這種服務是SOA的基本實體。具有較高的抽象級別、更大的粒度與更強的獨立性與可用性,更加便于使用者直接使用?;谲浖盏腟OA借助了開放系統中較為成熟的基于服務的松耦合運營模式的理念,以服務為基本單元封裝各類網絡資源,以服務集成為基本手段提供開放環境下的資源共享與集成的高層次抽象模型,以服務交互和協同為基本支撐,提供松散耦合的計算模型。(2)傳統的Web(HTML/HTTP)是為了解決了人與信息系統的交互和溝通問題,系統架構的B2C模式使WEB服務(XML/SOAP/WSDL)能有效安全地解決信息系統之間的交互和溝通,形成一個B2B/EAI/CB2C的結構??焖傧鄳行南到y架構的SOA具有面向服務建模技術整合WEB服務的性能,松耦合機制實現了系統之間的整合與協同。WEB服務和SOA使得信息系統個體在能夠溝通的基礎上形成協同工作對于面向同步和異步應用?;谡埱?響應模式的分布式計算來說,SOA是應用程序的業務邏輯(BusinessLogic)或某些單獨的功能被模塊化并作為服務呈現給客戶端。這些服務的關鍵是松耦合特性。服務的接口和實現相對獨立。應用開發人員或者系統集成者可以通過組合一個或多個服務來構建應用,不用理解服務的底層,降低了整體結構的運行及維護的風險。(3)系統布置的SOA架構中非常強調實體自我管理和恢復能力。事務處理(Transaction),消息隊列(MessageQueue),冗余部署(RedundantDeployment)和集群系統(Cluster)等核心組件利用SOA松耦機制從質的方面高了系統的效率和穩定。(4)基于SOA架構的快速相應中心系統是一種通用的、可擴展、具有聯合協作性的架構,有效提高了整個系統的穩定性、可靠性和運行效率以及對風險的規避。
2功能架構
2.1業務運轉管理
通過客服系統工單同步或手工錄入的方式,接收受理各類停電業務咨詢、信息查詢、服務投訴等客戶服務事件的工單。然后對服務事件的工單進行分類分級,甄別事件的重要程度、緊急程度、影響范圍、事件處理難度等,區別業務的輕重緩急采取相應對策。根據業務研判結果,在規定時限內向相關責任部門和責任人派發服務事件處理工單。根據相關標準,對業務人員回復事件的合理性、準確性進行把關審核,對不符合要求的工單退回責任部門重新辦理。
2.2快速復電管理
從調度系統、配網安全系統中采集電網運行數據,對采集的數據進行監控,若出現異常,將異常情況進行上報研判。根據采集到的異常信息系統獲取變電站開關的異常信息,通過調用一體化平臺的故障研判功能,分析出停電影響的配變,實時將故障信息和影響的配變傳遞給客戶服務人員。調用電力系統一體化平臺對承接的報修工單進行初步研判,分析是否為單戶故障、用戶側故障、重復報修、低壓故障、配變故障和高壓系統故障。根據報修工單的信息,定位用戶報修點并在系統中進行高亮顯示,并展現該用戶的設備信息。根據故障設備信息、故障設備的位置信息,分析停電范圍以及停電所涉及的用戶,對涉及停電的用戶進行故障停電告知。根據故障研判結果,調配相應的搶修資源前往故障點搶修,搶修任務和資源調配通過工單方式下發到相應的搶修小組。搶修資源調配前,通過搶修資源監控獲取各個搶修資源的空閑情況,所在地理區域信息,調配資源盡量選擇資源空閑且所在區域在故障點最近的搶修小組。
2.3停電管理
從相關業務系統獲取各類停電信息。及時收集并維護線路設備故障停電范圍、停送電時間。根據停電信息,通過通用識別格式對停電信息進行編譯,得出停電的設備及停電的影響范圍和停電的用戶。對編譯后的停電信息進行匯總歸集,最終形成停電事件庫。
2.4服務全景視圖
服務全景視圖通過多級組合、全方位查看的方式進行集中展現。內容包括停電區域與停復電搶修情況,各類服務事件受理與事件的分級、響應情況,營銷業務的關鍵節點與異常用電監控情況,停電信息的匯總與公告情況,各區域保供電及發電車調配情況。圍繞工作重點突出展現未搶修的故障停停電區域,計劃停復電區域存在保電用戶的情況;突出展現服務事件未響應的情況,關鍵時限即將超期或用電異常的情況,停電信息未公告的情況。全面展現各類服務事件的受理、分級、響應及處理情況。集中展現各類停電事件的影響區域、影響用戶范圍、搶修結果與保供電發電車調配情況。通過多層視圖可以查看具體服務事件處理信息、停電/搶修信息、監控異常信息與保供電信息,提供按照區域、電壓等級或事件分級進行明細信息的查看。從而實現快速響應中心全方位重點突出的工作服務全景視圖。
3結語
關鍵詞: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組織機構;人員培訓
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針對內部的人力資源管理進行了嚴格的管控。其中,關于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的應用則為常見的措施之一。針對此類現狀,筆者針對當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的應用進行了簡要剖析和研究,以盼能為我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發展提供參考。
1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的現狀
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為了對從業人員進行有效管理,通過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的應用進行綜合系統的管理,前期發展過程中此類系統性管理多應用于大中型企業。小型企業由于投資費用等方面的問題,針對此類系統管理的應用較少。當前,隨著技術的發展,此類信息系統市場也出現了較大的競爭現象。最終在市場發展的過程中也出現了大量的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企業。隨著此類應用系統費用的降低,當前各類企業對于此類信息管理系統的應用較為普遍。
2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的內容
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在發展中,整體態勢良好,有效促進了企業的穩定發展。在此現狀下,筆者針對當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主要涉及的內容進行簡要介紹,比如,組織機構的管理、人員培訓管理、薪酬體系管理、人才儲備管理、系統設置管理。針對此類涉及的內容,下面進行簡要的分析介紹。
2.1組織機構的管理
人力資源管理在發展的過程中涉及的管理項目較多,管理內容之一即為組織機構的管理。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為了保障企業發展的合理性以及機構的穩定性,針對整體的從業人員進行了一定的組織機構劃分,在實際發展的過程中,組織機構主要從企業整體到部門進行劃分。以此形成完整的框架式體系,確保企業的穩定發展。
2.2人員培訓管理
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由于經營項目特點等現象,在實際運行過程中,整體的從業人員作業程序有一定的規范性和統一性。因此,在實際發展的過程中,企業針對從業人員的培訓也為管理的主要內容之一。當前,在實際發展的過程中,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也涉及了人員培訓管理模塊。
2.3薪酬體系管理
企業在經營的過程中,盈利為其主要的經營目的。企業員工在作業的過程中的主要目的為獲取薪酬。當前,在實際發展的過程中,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中,薪酬體系管理為主要的管理模塊之一。通過薪酬體系管理,能有效管控企業的財務狀況,通過內部數據分析進行盈利的評判。
2.4人才儲備管理
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人員存在一定的流動性,因此,在實際發展的過程中,招聘為企業的主要管理內容之一。當前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應用的過程中,通過建立人才儲備管理進行人員的招聘管理。以此保障企業發展中對人才的需求,促進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的機構穩定性。
2.5系統設置管理
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在應用中涉及較多的管理模塊。應用此類管理模塊時又涉及較多的數據刪除和錄入行為。因此,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為了保障信息系統應用的穩定性,必須設定一定的權限管理問題,因此,在實際運行的過程中,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主要的功能模塊之一為系統設置管理。通過系統設置管理,賦予對應管理員一定的操作權限,從而進行系統信息的維護以及管理。
3應用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的意義
企業應用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為企業發展中常見的策略方式。此類現狀下,關于其實際的應用意義,也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在此背景下,筆者分析了當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的應用現狀,并針對其應用的主要意義進行了簡要的分析。主要的分析方向為企業發展、組織機構管理、經營決策、人才管理等。
3.1明確企業發展目標
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完整地囊括了企業發展中的主要管理內容。因此,在實際發展過程中,企業根據信息系統的管理現狀制訂了一定的發展目標,有效促進了企業的穩定發展,保證了目標的準確性和合理性。
3.2強化企業組織機構管理
組織機構管理為企業發展中的重要項目,組織機構的穩定即為企業本身的穩定。企業在運行的過程中通過系統管理數據針對組織機構進行了分析,有效強化了企業的組織機構管理質量,促進了企業部門之間的和諧發展,有效保障了企業內部資源的合理化分配,增強了企業從業人員的歸屬感。
3.3確保人才梯隊的建立
針對內部人才的管理以及人才儲備的管理為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的主要內容。此類現狀下,通過應用信息系統,有效保障了企業發展中的人才梯隊建立。在實際發展的過程中,完善了人才梯隊建立中的不足支出,積極提升了企業的管理質量,促進了企業的良性發展。
3.4優化企業經營決策
企業在經營管理的過程中,市場環境變化對企業的發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此類現狀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的應用能有效明確企業的發展現狀,了解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有效優化企業經營中的決策,提升企業的對外競爭力,促進企業的實際收益。在實際發展的過程中,通過有效、合理的經營決策,降低了企業的經營風險性。
4結束語
當前,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對于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的應用引起了廣泛關注,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其對企業的發展以及實際收益都造成了積極的影響。在此現狀下,企業應用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可有效保障企業的人才梯隊建立。明確企業的發展目標,降低企業的經營風險,落實企業的發展目標。
參考文獻:
[1]張龍,李牧遠,黃海娟,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與應用[J].現代企業文化,2016(36).
[2]鐘文標.特大型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及應用[J].當代石油石化,2017,25(01).
關鍵詞:電力系統;通信;IT服務管理
一、電力系統通信部門的IT服務管理
電力系統通信部門IT服務管理體系包括展現層、功能層、數據層。通過對各種系統狀態進行實時監控,將現有軟硬件環境、網絡資源、應用系統、人力資源、知識庫有機地融為一體,合理調配資源,切實解決了機構人員、管理模式、業務流程、技術集成等方面實際問題,真正實現科學高效的IT服務管理。
二、典型處理流程
IT服務管理是一種面向流程的管理模式。在電力系統通信部門原有的業務流程的基礎上,對其進行優化和改造,在此提出了IT服務管理四個典型處理流程,下面分別從流程目的、功能等角度進行說明:
(一)事件管理流程
事件是任何不符合標準操作且已經引起或可能引起服務中斷和服務質量下降的事件。在ITSM引入以前,事件管理沒有特定的流程,所有事件都通過通信故障專線通知到通信調度部門,然后由值班員派工單給檢修班成員,并不區分事件的“輕重緩急”,也沒有技術層面的審核,因此故障派修單回單率一直很低,很多單據由于不具備執行條件而在班組和通信科之間來回推諉,降低了故障解決時間,也沒有相關考核指標。
事件管理的流程如下:首先,事件通過運行單位填報、用戶填報或者通信檢修部門巡視發現填報,所有事件記錄進系統,對于已經處理的缺陷只要補報即可。接著通信調度進行分類預判斷并分派,確定是事件的影響范圍和優先等級:如果是事件處理影響范圍小或無影響,則直接進行派單;如果事件處理影響范圍大,則要求檢修部門先進行停服役申請,再進行事件處理。然后,檢修部門消缺完畢后,由用戶和通信調度分別進行消缺驗收,判斷是否已解決確定問題:如解決,則由檢修班回單給通信科,則納入審核管理或者填報缺陷歸檔,關閉記錄;如沒有解決,則納入通信科審核管理繼續診斷,納入下一季度大修工程,必要時轉省調、廠商和集成商、服務商等進行支持解決等。最后更新文檔,必要時進行回顧,事件支持人員將根據管理要求定期產生相關報表。
(二)問題管理流程
問題管理流程設立的主要功能是分析已被列為問題的事件(一組或一個)的根本原因,然后找出和建議永久性解決方案。其目的包括:(1)確保分析并確定事件的根本原因,以防止再次發生;(2)確保問題分派了正確支持人員,提高解決率。(3)根據IT資源情況分派問題優先級;(4)主動提供預防性措施;(5)提高IT服務的可靠性;(5)降低IT支持成本;(6)提高通信部門的整體形象和名譽。
(三)配置管理流程
通信部門的所有資源都通過手工和電子配置管理是通過手工形式派發“電路(設備、線路)投入、改接單”,單據與實際資源狀況出入較大。待單據完成后,由專人進行手動的資料更新和管理,而經常出現資料忘記更新或資料更新出錯,缺乏必要的考核體系。
配置管理的流程如下:首先進行配置申請。接著配置管理員根據需求進行方案設計,經配置管理經理審批后生成配置工單。配置工單由配置經理審核后進行工單派發,此時由于工單并未真正實施,配置資源處于預占狀態。然后配置管理員根據班組回單進行完成確認,若確認完成,則將資源預占狀態更改為運行狀態;否則取消資源預占狀態。并定期進行資源檢查驗證,流程回顧,每個一個季度由系統自動生成配置管理報告,據此可進行資源分析、預警等。
(四)變更管理流程
變更管理流程將通過標準統一的方法和步驟管理和控制所有對通信系統運行環境有影響的變更。其目的在于:通過對所有變更的正確評估,可以維護通信系統運行環境的完整性;確保變更和變更實施得到正確記錄,并提供審核統計;減少或消除由于變更實施準備不當等原因出現的故障;提供一致性的變更實施質量控制;提高資源使用率(如未得到正確控制和授權的變更需要更多的后續資源);確保實施的變更不會超出預定的系統利用限值確保緊急變更請求得到快速實施。
三、IT服務管理體系的實施效果評價
杭州市電力局通信部門IT服務管理系統2006年初上線運行,截止到2007年9月30日,IT服務管理系統的配置項數據包括服務器、客戶端設備、網絡設備、變電站通信機房、變電站通信屏體信息、數據采集與監視控制系統(SCADA)采集點以及其他各種設備信息,總計有36個分類、95000多條記錄。自投運以來總共記錄有效服務呼叫8546條,電力通信網和管理信息化共關閉8492條,完成比率達99%。
杭州市電力局通信部門IT服務管理系統固化了18種處理流程及衡量標準、20項事件流程服務指標、10項工作量考核指標、28種事件分類指標等可量化的IT運行維護指標,電力通信網和管理信息化都分別設置了流程經理,每個流程又明確了流程負責人,負責處理流程時限、效率和質量。IT服務管理系統提供了可觀、可測、可控、可量化的工作環境,工作量考核、系統風險識別、流程實施關鍵績效指標(KPI)、人員技術能力等都可用“數字說話”。通過系統實施,事件處理更加高效,變更管理更加規范、問題管理更加可控、IT服務水平和人員素質得到了極大提高,為IT管理人員提供了方便高效的管理手段。
四、結語
IT服務管理系統運行兩年的實踐證明了ITSM是一套科學的方法論。實施效果表明該體系應用成效顯著,流程清晰,責權分明,運行維護內容可量化,服務質量可考核,運作模式徹底告別了被動的救火隊式的管理,開始步入主動的有預案的IT服務管理良性發展軌道。通過系統的實施,各流程的關鍵績效指標越來越好,問題的可控程度也越來越高。因此,有計劃、分步驟地將各流程應用在日常的系統運行維護和管理中去是現階段最切實可行的方法。
參考文獻
[1]曹漢平,王強,賈素玲.現代IT服務管理——基于ITIL的最佳實踐[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2]孫強,左天祖,劉偉.IT服務管理——概念、理解與實施[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