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電工的基本概念范文

        電工的基本概念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電工的基本概念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電工的基本概念

        第1篇:電工的基本概念范文

        這幾年來,高職教育改革如火如荼,校企合作,廠校結合,共同培養高質量的具有行業特色的應用性人才。不斷改革深化人才質量培養體系,優化課程組織結構,改革課堂教學內容,調整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比例,在有限的教學時段內達到教學效果的最大化。

        1.調整課堂教學重點

        根據專業的目標定位和后續課程的需要,我們把《電工基礎》教學的重點放在電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線性電阻電路、線性網絡電路、正弦交流電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及一般電路的分析方法和三相交流電路。這些章節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一些知識的要點如功率、電源、匹配、電位,電感電容元件、振蕩電路,三相對稱非對稱電路等對以音頻放大電路為主要特征的電子技術,音響技術,數字立體聲技術,和以三相交流大功率用電為特征的燈光技術、舞臺電器控制等課程的學習都有很大的指導意義。非正弦周期電流電路,電路的暫態分析只需要掌握一些基本概念,不需要進行深入的研究,磁路和鐵芯線圈電路自從設備小型化時代的到來,磁放大電路和電抗器的應用也早被開關電路所替代,這些章節在未來的專業課程中涉及很少,因此不作要求加以刪除。高職學生有它一定的特殊性,相對數理化基礎較差,在教學中要主動適應高職學生的特點,刪繁就簡,以廣度換深度,簡化定量計算,加強定性分析,把深奧的理論還原成淺顯的道理。注重理論聯系實際,注重工程式思維的培養,使科學向技術回歸,技術服務于應用工程。

        2.改革實驗教學內容,增加實訓教學項目

        電工基礎是一門專業基礎理論課,也是一門專業技能課,有些教師會對此提出異議,覺得電工的基本技能應該是電工基礎課程教學內容體系以外的教學項目。我們對此進行了統籌的安排,變革圍繞教材“講授+實驗”的課堂教學模式,精選實驗內容,增加實訓教學項目,加快理論與實訓融合,使學生在了解電路實驗的基本方法和一般步驟基礎上,熟悉掌握常用電路元件,電工工具,電工儀器和儀表的使用方法,加強一般電路的連接、電路的測試等操作技能,加強電路常見故障的排查和解決問題能力的訓練;為此,我們專門組織力量編寫具有專業特色的與《電工基礎》相配套的《電工基礎實訓教程》,實現理論教學、實驗項目和實訓教學環節的相互銜接和優勢互補,實現《電工基礎》課程教學效果的最大化。

        二、建立科學的課程質量評價體系

        課堂教學改革的目的是提高課堂教學的效能,有效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知識遷移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升學生對書面知識的了解,基本理論的掌握。建立科學合理的課程教學評價體系是檢驗課堂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環節,能起到檢查和激勵學生學習的作用。要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業績評價體系,立足高職學生的學習特點,思維習慣,從強化學生基本知識、基本技能著手,改革考試方式,注重內容實效,更加突出教學過程管理。做到理論與實踐并重,平時與期末兼顧,項目訓練與實訓操作三位一體的綜合性、形成性成績評價體系,引導學生注重過程積累,提高學生參與教學的熱情,提升教學效果。通過這幾年的教學探索與實踐,教學效果明顯變化,學生成績逐年提高,《電工基礎》課程的合格率從以往的百分之六七十,上升到目前的百分之九十左右,成效顯著。

        三、建設一支充滿活力的教師團隊

        課堂教學改革也是一個系統性工程。這兩年來,為了著力推進課堂教學改革,提升教學效果,我們十分注重引進行業從業人員充實到實訓兼職教師隊伍。目前,我們三位電工基礎實訓教師都來自行業生產一線,具有高級電工,中級技師職稱。他們豐富的行業從業經驗為實訓項目設計,電工基礎課程為專業能力服務和學生應用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廣闊的平臺,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四、結束語

        第2篇:電工的基本概念范文

        關鍵詞: 《電工基礎》滲透習題意識

        在《電工基礎》教學中滲透“習題意識”,是指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按知識的系統性、規律性,有目的、有意識地結合教材內容,適當編制習題讓學生去解答,克服做題的盲目性、隨意性,使教學趨向量化和定向化。同時,在《電工基礎》教學中滲透“習題意識”,也能有效增強學生的主動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筆者多年來一直擔任計算機對口單招班《電工基礎》課程教學和高三復習教學任務,在教學過程中經過總結和提煉,認為在《電工基礎》課程中滲透“習題意識”應切實從下列三個方面去做。

        一、講清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的同時,注意滲透“習題意識”

        對于基本概念,一般都應使學生理解它的含義,了解概念之間的區別和聯系。如在講授“電壓和電位”的概念時,教師要引導學生理解兩者之間的關系,理解電壓的“絕對性”,即電路中兩點之間的電壓與所選擇的參考點無關;理解電位的“相對性”,即電路中某點的電位取決于所選擇的參考點,參考點改變,該點的電位也隨之改變。在講清這些概念的同時,教師應及時設計一些習題讓學生思考,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例如,討論某電路中A、B兩點之間的電壓(分別選擇A點和B點作為參考點),驗證A、B兩點之間電壓的“絕對性”;討論該電路中A、B兩點的電位(分別選擇A點和B點作為參考點),驗證A、B兩點電位的“相對性”。

        對于基本定律,在講解時教師應注意通過實例、實驗和分析推理過程引出,應使學生掌握基本定律的表達式(包括文字表達和數字表達式)和適用范圍。如在講授“部分電路歐姆定律”時,筆者要求學生理解該定律的文字表達:“通過電阻的電流與加在它兩端的電壓成正比”;掌握該定律的數學表達式I=U/R。在理解和運用該定律時學生要注意以下幾點:①R、U、I必須屬于同一段電路;②不可把三個量間的因果關系與數量上的聯系混為一談:從電流形成條件的角度來分析,導體兩端存在的電壓是因,而導體中形成電流是果。歐姆定律揭示了由導體兩端電壓決定導體中電流的規律性。U、I之間的這種聯系是因果關系。在運用歐姆定律來解決具體問題時,已知三個量中的任意兩個量,即可求出第三個量。這僅僅是利用了三個量之間數量上的聯系。③運用歐姆定律計算電阻時,即R=U/I。這僅僅意味著利用加在電阻兩端的電壓和流過電阻的電流來量度電阻的大小,而絕不意味著電阻是由電壓和電流的大小決定。無論加在電阻R兩端的電壓取何值,電壓U和相應的電流I的比值總是不變的。這時,教師可以通過設計一些判斷題和選擇題,通過習題來鞏固該定律,辨析相關的表述。

        因此,教師在傳授電工基礎知識時,要探索處理問題的方法,理清研究的思路,注意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和想象能力。在這一環節中,教師應按知識重點、學生的知識水平及知識的“轉化”規律,編選一些有利于鞏固知識、掌握知識的基本練習題。這些習題,盡可能包括計算題、問答題(所學知識定向說明和解釋電現象的題目)、選擇題(目的性較強的題目)、證明題、思考討論題和引申題等。

        二、選好習題,上好習題課,通過例題滲透“習題意識”

        題目的選擇直接影響習題課的質量。教師必須精心選題,習題的選編要有利于學生加深對概念和知識的理解,以及對解題方法的掌握,通過例題的講解和作業題的練習,達到明確概念、掌握方法、啟迪思維、培養能力的目的。因此,在選擇電工基礎習題時,教師要注意目的性、典型性、延伸性、針對性和綜合性。習題教學是將知識轉化成能力的過程,在習題教學中教師應盡可能采用“多變、多析、多問、多解”的導向法。“多變”就是對一道題改變敘述方式、增減或隱蔽條件,增設“干擾量”或“比較量”,進行縱變、橫變、縱橫變,讓學生在分析、比較和判斷中拓寬思路。“多析”,就是讓學生對一道題從不同角度入手進行分析,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多問”,就是對一道題從不同角度提問,使原題“開花”形成程序題,這樣做既可以拓寬思路,又可以使學生把知識學活。“多解”,就是對同一題從不同角度啟發、誘導,讓學生用多種方法去解答。這樣做不但可以發展學生思維,而且可以讓學生溝通新舊知識的聯系。可見,在習題教學中通過“四多”導向有助于激發學生求知欲望,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同時,教師應通過講例題滲透“習題意識”,讓學生注重習題的變通性,強化對問題的多維思考,以便充分發揮例題的示范、開發、導向等功能。

        三、搞好復習,以“考”代“練”,強化“習題意識”

        復習是電工基礎教學中不可缺少的環節,復習的本身就滲透著提高。復習的重點應放在系統地掌握教材內容的內在聯系上,掌握分析問題的方法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上。教師努力從如下三方面去做,才能實現復習所要達到的目標。

        1.在概念和規律的復習中,教師要向學生介紹知識結構,注重挖掘知識的內在聯系,搞清知識的來龍去脈,務必使學生把所學知識系統化、條理化、立體化。

        2.教師應結合各知識點編選習題,對典型題深入剖解,解題強調“四多”,即“多變、多析、多問、多解”,使學生通過解典型題,達到觸類旁通的學習效果。

        3.教師要搞好訓練,精選題目,以“考”代“練”,單元過關。“練”是關鍵,“考”是手段。為此,教師要注重理解能力的考查,進行鑒定性測試、形式性測試和總結性測試,在形成性測試后,及時進行反饋、矯正、補缺、提高。同時,教師要瞄準對口高考試題的題型和考查方向,強化規定時間內的仿真適應性做題訓練,從而提高學生做題效率,強化“習題意識”。

        從上述幾個方面可見,在電工基礎教學中巧妙滲透“習題意識”是符合教學規律的,它與搞“題海戰術”截然不同。滲透“習題意識”跟傳授知識和培養能力是有機的結合,它貫穿在教學的全過程中。這個過程是一個以“用”促“學”,學用結合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巧妙設計習題(或題組),能給學生提供一個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實習”場所,有效地調動和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轉化”效率。值得注意的是不能以習題代課本,因為習題在很大程度上只能體現知識的點,體現不了知識的面,但習題有導向作用,所以教師對習題的選編要緊緊圍繞掌握知識、發展智能這兩個基本點,使習題有實際意義。

        參考文獻:

        第3篇:電工的基本概念范文

        關鍵詞:電子技術 學習興趣 教學方法

        連續這幾年,筆者一直負責教授電工專業電子技術這門課。機電專業的學生在校期間既要學習強電方面的知識,又要學習弱電方面的知識。學生在第一學期已經學習了電工基礎課程,對基本的電路計算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通過學習電子技術,可以進一步熟悉基本電子器件的特征和應用,掌握常見放大電路的工作原理和電路圖。由于所教授的學生既有秋季生,也有春季生,并且每年學生的情況也都不太一樣,筆者結合這幾年的教學經驗,對這門課的教學方法談幾點心得。

        一、要深入引導,培養學生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興趣這位老師的吸引和指導下,可以加快學生獲得豐富知識的進程。現在的技校學生有相當一部分人認識不到學習理論課的重要性,認為學習理論就是為了完成作業,還有一部分學生認為來到技校只要將實習課學好就行,理論學得好壞無所謂。老師可以試著激勵學生去動手和嘗試,培養他們的興趣。比如在學校組織的創意工件大賽上,電工組王老師指導學生做的是旋轉LED燈和智能小機器人。在制作初期,學生開始看到一大堆的電子元件和板子的時候,根本提不起任何興趣,但伴隨著一個個的元件焊接到板子上,電路完成,最后看到作品旋轉的同時顯示出字的時候,學生發出了感嘆,感受到了電子的神奇,并且對電子技術這門課的興趣大漲。現在上理論課,很明顯的是聽課的人數又多了幾個。這種興趣的延續,是學生學好電子技術這門課的重要保障。

        二、確立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

        1.針對現有的新教材改善教學方法

        如在電子技術中,在學習三極管電流分配關系時,書上花了大量篇幅介紹了各極電流的形成過程,又從實驗上驗證了IE=IB+IC,即發射極電流等于基極電流和集電極電流之和,學生還是將信將疑。如果老師以電工基礎中節點電流定律來分析,我們學生就比較容易接受。再如在計算放大電路靜態工作點時,對于一般共發射極放大電路,UCE=UCCICRC,學起來很難理解。老師可以換個方式進行分析,應用電工基礎中回路電壓定律來解釋和學習,學生就容易理解了。

        2.針對目前的學科體系和學生現狀改善教學方法

        電子技術目前的學科既呈現多元化,同時又呈現出綜合化,而目前學生的基礎普遍較差,學習自覺性不強和學習積極性不高,很難在較短的時間內達到學好的目的。這就要求老師要有針對性地對教材進行選學,適當增減、調整學習內容,改變學習方法和進行總結。

        如在介紹三極管的放大原理時,盡量避免介紹三極管內部的載流子運動方向,而直接通過實驗得出:由于基極電流IB的微小變化,使集電極電流IC發生很大的變化,即利用基極電流IC的很小變化控制了集電極電流IC較大變化,這就是三極管的電流放大原理,很自然地得出了結論。再比如在學習三極管基本放大電路前,適當地復習電學和電工電路方面的知識,學生便能很好地進行分析計算了。技校生學習的內容不應太抽象,否則會挫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3.立足教材,采用不拘泥于形式的教學方法

        抓基礎,弄清基本概念,特別是在今后的學習或生活中常用的概念。弄清基本概念是分析計算的前提,是學好電子技術的關鍵之一。電子技術內容繁雜,總結歸納十分重要,要注意:重要的不是具體的、個別的知識點,不是各種單一電路的簡單羅列,而是要掌握解決問題的一般方法和彼此的內在必然聯系。只有這樣,才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才能在不同的條件下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因此在學習中不斷進行總結,學生的成績才會得到提高。

        4.理論教學和實習課題相結合是最好的教學方法

        學生一邊學習理論課,一邊進行電子方面的實習課題,理論和實踐相結合,這是加深學生記憶和理解的最好方式。然而,現在的實際情況是理論課在第二學期學習,電子方面的實習教學則安排在第三學期,中間間隔時間過長,學生遺忘的會比較多,不利于知識的掌握。這個問題將在和實習老師進行討論后,對實習課題的順序進行調整。

        第4篇:電工的基本概念范文

        關鍵詞: 《電工學》 教學技巧 細節

        《電工學》在我院是五年制數控技術應用專業和數修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學生可獲得電路、電機及其控制,安全用電,電工測量及電子技術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由于它概念多、知識面廣、綜合性強、實踐性強,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做到重點突出、深入淺出,使學生盡快掌握。我就《電工學》教學中的細節問題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合理選擇教學內容,突出“學以致用”理念

        《電工學》是一門基礎學科,它的對象是非電類專業學生,其內容必須與后續專業課相銜接,其基本理論以“必需夠用”為度,減少數理論證,以掌握概念,突出應用培養技能為教學重點。如電路部分重點介紹電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基本分析方法;電機與控制及安全用電部分主要討論變壓器與異步電動機的外部特性,控制和使用,以及安全用電的基本常識;電子技術部分重點介紹電子器件的外部特性與功能,以及電子電路的定性分析與應用;電子測量部分介紹常用電工測量儀表的基本原理,應用及實驗可以放到實訓課中去講解,提高學生同步應用的技能。另外,課程的教學目的不僅僅是教會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怎樣應用所學的知識,這里所說的“應用”不僅僅指會用所學的知識去解題,而是要讓學生知道所學的知識有什么用處,如何在生產實踐中應用這些知識。在平時的教學內容選擇上,應注重將理論知識與工程技術上的應用聯系起來。例如,在介紹二極管的特性曲線時,只單純介紹曲線的基本含義,而特性曲線有什么實際應用并不介紹,這種從概念到概念的灌輸,使學生對課程的學習感到抽象和無用。只有注意了知識與工程應用的密切聯系,在介紹曲線的基本概念后,進一步聯系實際,說明二極管特性曲線可由晶體管圖示儀來測量獲得,利用特性曲線可以觀測二極管的主要參數和檢測其性能的優劣,才能使學生體會特性曲線的作用和應用,做到合理選擇教學內容,突出“學以致用”理念。

        二、根據教學內容聯系實際,充分挖掘學生的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在《電工學》的教學中,除了合理選擇教學內容外,還應突出教學的實踐性,充分強調對實際的指導意義,思考分析理論在實際的具體應用。例如,在分析串聯電路的應用時,學生對它的實際指導意義理解不深,我就補充舉了個例子:有一個小燈泡額定電壓為12V,額定功率為6W,要把它作為信號燈接到220V,在電路中,應該串聯一個多大的電阻?可選的電阻有200歐姆、400歐姆、500歐姆、700歐姆四種。學生根據小燈泡的電壓、功率,算出了小燈泡的額定電流為0.5A,電阻為24歐姆,再根據串聯電路的電流0.5A和總電壓220V算出串聯電路的總電阻為440歐姆,最后將總電阻440歐姆減去小燈泡的電阻24歐姆得到416歐姆,即為應串聯的電阻阻值。但實際上可選的電阻沒有416歐姆的,那么,在接近這個電阻的400歐姆、500歐姆兩個中應該選取哪一個呢?能否選取最接近416歐姆的400歐姆呢?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如果選了400歐姆的電阻,串聯后流過小燈泡的電流約為0.518A,就超過了它的額定電流,這是不允許的。在這個問題中前面算出的額定電流在實際應用時隱含的條件是只能小于等于它,而不能大于它。選取500歐姆的電阻串聯后,雖然電流下降到0.419A,小燈泡的亮度有所下降,但能保證電路設備安全。在《電工學》的教學中善于引導和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也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在講串聯電路中電壓和電阻成正比的關系時,我突然提了這樣一個問題:如果兩個電阻串聯,其中一個電阻特別大,大到了無窮大,也就是斷開了,那么在斷口處的電壓是多少?有的學生感到茫然,有的學生說那就沒有電壓了。其實這個問題可用動態抽象的電路去想象――在那個逐漸變大的電阻兩端接上電壓表一直觀察,則電壓表讀數會越來越大,最終電壓表的讀數必然與電源電壓相同。這就是為什么電線斷線后如果有人碰到就會觸電的原因。引導學生聯系實際,豐富學生的想象力,不僅能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而且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感到學有所用。

        三、合理安排教學順序,注重相似內容類比區別集中教學

        《電工學》的教學內容中有些概念十分相似,很容易混淆。如果按部就班地順著章節講述,就會造成前后內容脫節,讓學生抓不住要領。如果打亂章節順序,把類似的概念放在一起相互比較,集中講解則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電磁與電磁感應”教學時,左、右手定則和右手螺旋定則均不在同一節,而且這幾個定則都是在介紹其他概念時配合應用的,比較分散,提法又很相近,很多學生經常混淆這三個定則的用法。如果采用類比區別、集中教學的方法,就能解決這個問題。首先把這三個定則同時列出,并區分它們的適用場合,即右手螺旋定則用于判斷通電導線周圍的磁場方向,左手定則用于判斷通電導線在磁場中的受力方向,而右手定則用于判斷導線切割磁力線后產生的感應電動勢的方向。其次,再針對不同的使用場合具體地分析大拇指所指的方向代表什么,食指的方向代表什么,手心手背又有什么作用,等等。這樣,學生對三個定則的概念和運用場合的印象就非常深刻了。

        四、合理采用比擬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掌握知識

        在《電工學》課程中有些概念不容易理解,學生學起來比較吃力,學生對這些內容往往興趣不高。為幫助學生掌握這部分內容,教師要在教學中突出概念的理解性,采用比擬法是一種讓學生能理解掌握知識的好方法。例如,在分析電壓與電位的區別時,學生對參考點的含義不理解,因而將電壓、電位經常混淆。在教學中我們可以把電位比擬為高度,把電位差(既電壓)比擬為高度差,因為學生對高度和高度差有深刻的感性認識。電位的特點是電路中某點相對于參考點的電壓。它是相對值,其大小隨著參考點的改變而不同。在教學中可以把講臺的桌面高比擬為電路中某點的電位,這時,我們可以選擇不同的參考點(如地面、講臺的桌面、屋頂等)來看講臺的桌面高度,選擇的參考點不同,講臺的桌面高度就會出現不同的值,這些值既可以是正值(以地面為參考點),又可以是負值(以屋頂為參考點),也可以為零(以講臺的桌面為參考點),以此來加深學生對電位是相對值這一概念的理解和記憶。電位差的特點是電路中某兩點間的電壓,它是絕對值,不隨參考點的改變而改變。在教學中可以把講臺的高度比擬為電路中某兩點間的電位差,此時無論我們選擇的參考點怎樣改變,講桌的高度也不會發生變化。通過比較,學生會加深對電位是相對值、電位差是絕對值這兩個概念的理解,使抽象的概念變得具體、直觀。

        五、合理安排好實驗教學,加強實驗技能的培養

        《電工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環節,要充分調動和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必須扭轉學生重理論、輕實踐的傾向,加強對學生實驗技能的培養。以往學生上實驗課,都是由實驗教師講解后,按照給出的電路圖接線,規定的實驗步驟操作,畫好的表格填寫數據這樣的辦法進行,束縛了學生。所以,在講解一些實驗的共性問題時,要針對實驗內容怎樣畫好電路圖、怎樣選擇儀表、如何操作、如何處理數據、如何書寫實驗報告等問題進行介紹,并且舉例示范。在以后的實驗課中,要求學生在課后根據實驗題目自己擬定實驗方法、實驗步驟,以及所需使用的儀器設備。在上實驗課操作之前,教師先進行檢查,如發現問題和學生一起討論,解決問題,然后學生進行獨立操作,測出實驗數據,最后寫出完整的實驗報告。這種辦法有利于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習慣,提高學生實際操作和研究問題的能力。

        總之,在《電工學》教學過程中有很多有趣和耐人尋味的細節問題,只要我們多觀察、多思考、多聯想、多實踐,就能使這門專業課生動、富有吸引力,使更多的學生喜歡它。

        參考文獻:

        [1]蘇永昌主編.電工原理.電子工業出版社,2003.

        [2]劉志平主編.電工基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第5篇:電工的基本概念范文

        論文摘要: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主張,知識是個體主動建構的,是個人經驗的合理化,因此教學中必須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形成良好的、互動的學習氛圍。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指導,電工教學應將教學目標定位為學以致用;創設有具體任務的情境,為學生提供實驗平臺,理論和實驗相結合;注重應用多媒體技術,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積極參與的學習態度,強調師生互動。

        電工學涉及面廣,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對于文化基礎較差的中職學生,電工理論的學習有一定難度,而且他們的生活和生產經驗不足,對電工實踐也會產生畏懼心理。

        一、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基本觀點

        以教師為中心的傳承式教學模式不但使教學目標難以實現,更難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其結果往往是,理論學不好,而實際動手能力又差。這種教學模式下,即使應用了現代信息技術,也只能是改變教師向學生灌輸的方法,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而建構主義的學習觀主張:首先,對于學習者來說,先前的經驗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講解一些電現象和概念時,教師要有意引導學生根據生活經驗來發現問題和闡述問題,集思廣益,充分發揮和調動學生的潛在知識經驗,使學生感覺書本知識只是生活中一些現象的概括總結。其次,知識是個體主動構建的,因此學生必須主動參與到整個學習過程中,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第三,尊重個人意見。知識不是說明世界的真理,只是個人經驗的合理化。因此,教師不應單以正確或錯誤來區分不同的知識概念。第四,注重互動的學習方式。課堂教學要形成良好的互動學習氣氛,注重學習的主動性、社會性和情景性。

        二、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指導下的電工教學改革

        (一)教學的目的是學以致用

        教學的目的讓學生獲得知識,對知識形成深層理解。電工學是研究電能的轉換、輸送、分配和控制的科學,是一門直接服務于生產實際的應用性的基礎學科,而建構主義電工教學理念,不是強調學生掌握多少理論的推導、概念的記憶和原理的分析,能否計算典型習題,而是要培養學生具備靈活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電工學教學大綱明確規定:電工教學目標就是使學生在掌握電工學基本概念、基本定律的基礎上,能正確使用電工儀表,能閱讀和分析電路原理圖、分析常用電器設備工作原理,會使常用電器設備。可見,使學生具備實際應用能力、知識綜合能力,滿足市場要求是電工教學的最終目的。從認知結構上分析,對知識的理解是實踐應用的基礎,實踐能力是驗證學生對知識是否深刻理解的唯一依據,所以學以致用又是電工教學的核心目標。:

        第6篇:電工的基本概念范文

        【關鍵詞】電工電子技術;說課;課程;建設

        電工電子技術基礎的說課,主要包含課程標準、教學資源、學情與學習方法指導、教學方法和手段,教學程序設計五個方面。通過明確的課程定位,進行科學教學內容和課時分配,根據實際學生學情實施教學,在教學的過程中使用多種教學手段,并且通過教學程序設計為例,說明現階段的課程建設。

        1 課程標準

        1.1 課程定位 :

        電工電子技術基礎這門課的教學是職業技術基礎課,授課對象為我系的數控專業、數控設備應用與維護專業以及機電一體專業。開課時間,均為大二上半學年。該課程的定位為:高職數控、機電一體化、數控設備應用與維護專業三個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通過該課程的學習,要使學生具備高等職業技術人員所必需的電工、電子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能夠為學習后續課程的學習和從事實際工作準備一定的基礎。

        1.2 課程目標

        該課程目標有三個,即: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素質目標。

        通過課程的學習,要讓學生完成相應知識的學習,包括:電路的基本概念和定理;直流電路、正弦電路、三相電路的分析計算;基本放大電路、邏輯電路的運算等知識。

        現代化教學讓學生掌握知識的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能力,特別強調的是理論實踐的結合,要能夠用理論知識分析電路,解決實際問題。最終能夠養成良好的素養,對于學習和實驗都能夠細心,認真,遵守實驗室制度,提高對專業課的興趣,擁有較好的自學能力。

        1.3 課程銜接

        該課程作為職業技術必修基礎課,起著重要的橋梁作用。先導課程:高數和專業課概論為電工電子技術,奠定了一定知識和專業的基礎,電工與電子技術基礎主要講解了基本電路知識,讓學生學會實際電路的分析計算,正確使用電工儀表完成電路的測量,簡單排故。這就為后期電機與電氣控制、數控機床故障診斷和維修等專業核心課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實現了課程之間經歷銜接的配合。

        1.4 教學內容分和課時安排

        在教學內容和課時安排上,教學內容要和實驗緊密結合。總課時為64課時:主要分為4個大塊:電路基本定理、線性網絡共24課時;正弦交流電路、三相電路共18課時;放大電路、邏輯電路 共22課時。

        1.5 重難點

        課程的重點和難點主要是:戴維南定理的靈活應用、正弦電路的分析計算、放大電路的分析計算、典型邏輯電路的分析應用。

        解決方案:(1)注意知識點的銜接、由淺入深簡明透徹、淡化難點,重在結論的理解和應用 ;(2)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圖文并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 教學資源

        2.1 教學團隊

        我系授課教師團隊高級職稱占34%,初級和中級各占33%。

        2.2.1 教材與教學參考:

        本課程的教材依據:①時代性;②實踐性;③適宜性。選擇由周少平和李嚴主編的《電工與電子技術》。該書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為全國高職高專教育精品規劃教材。

        實驗指導書為校本自編教材:電路分析基礎實驗指導書。

        學生的學習基于課本,又要高于課本,所以,適當的教材參考書是非常必要的,對此,我們簡紹了相應參考書,供不同層次學生的選擇。

        2.2.2 網絡參考資源

        多層次化的教學不僅僅局限于課堂和書本,我們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利用網絡資源,學習精品課程,及時對課上內容進行預習復習。

        2.3 實驗室硬件設施

        我校擁有較好完善的電工實驗室,實訓室,以及相關的中級工實訓室、自動化生產線實訓室

        3 學情與學生學習方法指導

        3.1 教學對象

        本課程作為職業技術基礎課,教學對象為:數控技術、數控設備應用與維護專業、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

        3.2 學生學情

        現階段學生的學情主要為:理論基礎薄弱;自主學習能力不強;自我驅動力及學習興趣不足;對課程的需求:能用、夠用、實用。

        3.3 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

        對于學生學習

        方法指導主要有以下方法:交流學習,產生興趣,建立自信;勤學活用,理論實踐并行,敢于動手;觀察生活,學以致用,創新思考。

        4 教學方法和手段

        4.1 講授啟發法

        抽象的理想電路元件及其組合,近似地代替實際的器件,從而構成了與實際電路相對應的電路模型。就難度來講,學習理論性的知識抽象的概念比較多。所以,在教學方法上面就要更加用心設計。由于理論知識比較多,本課程采取講授法,使用多媒體教學,講授相關理論知識,啟發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的學習,如圖在講電路模型的時候,可以由學生所熟悉的實際電路,用代替實際元件的方法自然的引出電路模型,讓學生容易接受的同時,印象深刻。

        4.2 多媒體課件教學,提高課程的生動性

        比如:pn節的講授。使用多媒體教學,豐富教學手段,提高課堂的生動性,比如,關于pn結的形成,其內部的多子,少穴的游動,學生很不好理解,但是,通過動畫,播放,學生能夠通過動態效果圖,加深理解,印象深刻。

        4.3 實例教學法

        教學特色:講練結合。

        學生預習,教師講授,歸納總結,實際演練,結果對比,問題討論。在教學過程中,還采用了實例教學方法,將枯燥的理論知識,變得生動,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在課堂通過學生預習,老師講授,總結方法,讓學生實際演練操作運算,最后把同學驗算結果進行對比,最后對于疑問的地方進行討論,在討論中加深學習。

        4.4 理實結合,培養能力

        將理論和實際結合,理實一體化,培養學生動手能力。

        4.5 學生成績考核

        考勤和課堂表現占10%,實驗成績和課堂作業占20%,期末成績占50%。

        5 教學程序設計

        例如:電路的等效變換。如何將多個電源的等效電路等效為簡單電路呢?

        5.1 時間安排:2課時(90分鐘)

        5.3 重點定義原理講解

        1)支路:電路中的每一個分支。

        2)節點:3條或者3條以上支路的交點。

        3)回路:電路中任意一個閉合路徑稱為回路。

        4)網孔:回路平面不含支路的回路。

        5.4 核心定律,多媒體動畫演示定律

        5.5 學習成果

        學生能夠解出相關習題,并且做出相關實驗。

        5.6 課程不足

        實驗室的條件、設備有待進一步提高;課程理實一體化改革,有待進一步加強。

        注釋:

        第7篇:電工的基本概念范文

        【關鍵詞】生活實驗 自然規律 飯碗 象征 模型

        《電子技術基礎》、《電工基礎》是電應用學科的專業基礎課。目前在各職業中學中有廣泛開設,但是教學工作并不順利,對于文化課基礎相當薄弱的職高生而言,這兩門功課中有著許多搞不明白的概念、記不清的應用公式。作為這方面的專業教師,筆者是深有體會,即使是在大學里開設這兩門課程,大學生學起來也不覺得輕松。那么在中學的教學工作中,要將這兩門課教懂、教會,需要老師在課堂上化枯燥為有趣、化腐朽為神奇的本領,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如何將較抽象的理論表達清楚?筆者在多年的教學工作中發現,比喻在這兩門專業教學中起到了神奇的力量,一個巧妙的比喻往往是教學中突破難點與重點的關鍵。在本文中筆者將對這兩個學科中的比喻作一些探索。

        一、比較在電工教學中的作用

        長期的教學經驗與研究表明:流向職高的這批學生,基本不適應與傳統的課堂理論教學,整體適應性差,導致教學效果差,尤其是電子電工專業,是一門理論性、抽象性強的學科。如何做到老教材、新教法,教材不變,教法變,筆者認為如能在教學巧妙運用比喻方法,化枯燥為有趣,化腐朽為神奇,會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筆者將電工教學中的可比性作以下分類:

        1、基本概念與生活實例間的類比

        比如在電工中首先學習的期間是電阻,電阻中先學習的是導體的電阻,它對電流呈現阻礙作用是由于導體內部無規則的熱運動引起的。在講授這個知識點時首先要強調電流是電荷的定向運動,這可比為一列軍隊的行軍過程,將電荷比為士兵,如果士兵們齊心協力朝前進軍,就會勢如破竹,如果士兵們一盤散沙,四處亂竄,則行軍速度必大大減慢。

        又如,在講授電位的概念時首先提出的是參考點的確立,當參考點變動時,各點的電位值也相應變動,但兩點間的電壓則不變,這類似人的身高的測量,無論是站在地面、講臺、桌面甚至是山頂,如果都相對地面測,高度各不一樣,但是頭頂與腳底間的高度差即身高是不變的。通過比喻學生易懂。學會既有興趣,又能徹底理解,做到老教材新教法,體現教學方案的有效性。

        2、電路定律與自然規律的暗合

        新課程評價指出:“擇善而從之”——最優化的方法帶給學生更完善的追求電工中學習的第二個重要器件是電容,而電容的充電放電過程是學生很難搞清的。筆者在授課時將電容的充放電類比成水桶的進水與放水。為了說明充電過程的快慢與電容器的容值及電阻間的關系。可作以下比較:將電容器比為水桶,將大小兩個水桶分別置于同一自來水籠頭下注水,顯然大桶注水時間要長一些,同樣電容容值越大,充電所需的時間顯然要長;將充電電流比喻成水流,同一個水桶置于不同粗細的水籠頭下,顯然大水流下注水更快一些,同理充電過程中,充電電流的大小將影響充電時間的長短,電阻越大,電流就越小,所需時間就越長;電阻越小,電流就越大,充電所需時間就越短。這恰如其分地說明了T在=RC這一公式。另外,充電剛剛開始的一瞬間可比成進入開始的一剎那,水將要流下來,此時的水勢是最急的,眼看水就要下來了,但此時水桶內并無水。這就象是電容充電的開始過程,開始充電的瞬間充電電流為最大值,電容有被充電的趨勢,但此時電容并沒有帶電,此時電容兩端電壓差為零。這個“水桶”與“電容”的暗合可以突破難點,而且令學習覺得好學易記。

        二、比喻在電子教學中的作用

        電子教學比起電工來更為困難,因為電子學的發展還伴隨著材料的發展與突破。例如:學生對于電子管尚且不清楚,突然要學習晶體管乃至集成電路的相關知識,當然是心中無底,更何況電子學屬于弱電學科,比起電工來更偏重于微觀,學生更覺抽象。因此在電子教學中比喻更顯可貴。

        1、給學科尋找一個象征

        由于在電子的教學中常常用到“飯碗”這個比喻,筆者在開始第一堂前干脆給這門學科找了個象征,就用“飯碗”。在第一堂課中為了講述材料對于電子學發展的意義。筆者特意帶了一個飯碗,指著這個碗問學生:“這是什么?”當時學生幾乎是要哄堂大笑,筆者又問:“同學們能否將人類歷史上不同歷史時期所用的飯碗材料乃至形狀一一道來?”學生當場基本將各個時期的材料,從原始社會開始,從無到有,從樹葉、石頭、樹木、銅器等其他金屬到竹子、陶器、瓷器、塑料、不銹鋼、密胺等等。筆者在肯定了學生的回答后指出,電子學的發展好比人類制作飯碗的過程中在不斷尋找合適的材料,從電子管開始到晶體管、中小規模集成電路到大規模、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并且以電子學應用最廣泛的計算機為例,從其龐大、低級到日漸玲瓏、高級。學生漸漸聽得入迷,筆者又指出目前計算機的發展趨勢是生物化、智能化,這必然需要電子學材料的另一種突破。接著筆者話鋒一轉,指著講飯碗說:“我們將要學習的這個‘飯碗’是由晶體管和小規模集成電路做成的。”接著筆者將整個電子學科以碗為喻,將半導體及晶體管比作碗的基本材料,將放大電器部分作為碗的結構,將反饋、振蕩、直流穩壓電源為碗的裝飾,而將數字電路部分作碗的分類應用。那一堂課,學生對這個飯碗有了深刻的印象,及至后來的教學過程中,筆者一提起飯碗學生就心領神會。

        2、飯碗式定義

        筆者發現,在電子學中有許多飯碗式的定義,例如:放大到放大器、流放大器、交流放大器;振蕩到振蕩器、正弦波振蕩器;反饋到反饋量、反饋元件、直流反饋、交流反饋、電壓反饋、電流反饋、正反饋、負反饋、串聯反饋、并聯反饋;穩壓到穩壓管、穩壓器、電流穩壓電源;與或非邏輯到與門、或門、非門、與或門、或非門、與或非門等等,這些基本概念在定義的過程中基本上是遞進且可以望文生義的。在講授這樣的基本概念時,筆者常常停下來問學生:“什么叫飯碗?”學生也常常回答:“能裝飯的叫飯碗。”接下來就不必當教師的另作解釋,學生已經完全清楚教師的弦外之音。

        3、設計飯碗與設計電路的比喻

        電子學的本質就是應有,是設計各種功能的硬件電路,因此學習電子技術不能墨守成規、拘泥于格式。因此,這仍然好比做飯碗,只要實用,不必拘泥于形狀、材料。比如在學習直流放大器中,筆者提問學生:“直流放大器能放大交流信號嗎?”學生起初的反應是不能,筆者進一步提問:“飯碗可以盛水嗎?”學習立刻反應過來,只要是碗就既可盛飯也能盛水,同樣只要是采用了直接耦合中遇到一道判斷題:“沒有選頻網絡的振蕩電路是不能產生振蕩。”由于在教材中正統波振蕩器中比較強調選頻網絡,學生因此判斷為“非”,筆者于是提問:“飯碗如果敲掉一個缺口,還能盛飯嗎?”學生回答是肯定的,筆者接著提問:“少了選頻網絡的振蕩器能輸出什么。”學生思考后回答是一系列未經固定頻率的波形,至此學生已經清楚選取頻網絡只是選擇固定頻率,好比飯碗的一個缺口,并不能改變本質。

        4、模型的示范力量

        在電子中一些不易理解的理論的講授過程中可借助模型來化解難點。在反饋的授課過程中,筆者先引入了學生們較為熟悉的一個游戲“咬耳朵”,就是十幾位同學站成一排,由最前面的一個同學將一句話往下傳,到后來這句話往往被傳得面目全非。從這個游戲的特點影射出多級放大電路的缺點,級數越多,工作越不穩定,容易出現失真。然后比較自然的提出反饋的概念。這個模型同樣也可應用于零漂現象的解釋,采用直接耦合的多級放大電路,由于各級工作點在溫度變化時的不穩定性,在多級放大后,信號的漂移將越來越嚴重。級數就好比游戲中的人數,人數越多,越容易出現偏差。

        三、總結

        電子電工學科屬應用類工科,工科本身就是用于生活實踐,因此,與生活事例、用品、自然規律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在教學過程中如果能多挖掘可比的實例,可起到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讓我們共同努力,做一個搏擊教學改革潮流的新型教師。

        參考文獻:

        [1]童詩白《模擬電子技術基礎》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8篇:電工的基本概念范文

        【關鍵詞】綜合高中電工基礎教學方法

        綜合高中是融普通高中與職業技術教育為一體的辦學形式,是一種先進的高中教育模式,學生既學高中文化又學技術技能,三年后參加對口高考,考試科目為語、數、外三科+專業課(專業理論和專業技能)。在綜合高中機電類、電子類專業中,電工基礎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基礎性課程,同時也是學生最早接觸的專業課程之一,電工基礎不但具有原理多以及理論性強等特點,同時還具有實踐能力要求強以及計算題量大等特點。

        一、與初中物理進行有機銜接

        從綜合高中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來看,很多學生的學習基礎都比較差,在學習習慣與方法上都存在很多問題,所以,在電工基礎教學中,一定要幫助學生培養學習的自信心,積極培養學生學習電工基礎課程的興趣。同時還要在對相關初中物理知識進行復習的前提下,對新課程內容進行安排,做到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學到新的電工知識。只有這樣,才能無形中增強學生學習電工知識的信心。

        二、與實際應用進行有效結合

        在對《電工基礎》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通常需要完成兩項任務,其中一項是為將來電類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學習打基礎;另一種則是要解決好在學習電工知識過程中所存在的一些應用問題,確保學生能夠掌握對電路進行分析的正確方法,同時也為今后的學習與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要想將這兩項任務完成,就一定要在組織教學的過程中有效結合實際應用,在為學生講解習題時,要盡量將所講的內容與日常生活中的電路聯系在一起,在為學生講解理論問題時,要盡量將所講的內容與平時所接觸的電學現象結合來。

        三、將概念圖合理應用于電工基礎教學

        要想完成電工基礎教學任務,概念圖是其最好的教學助手。所謂有意義的學習,其實就是將新概念在原有認知結構中進行同化。所以,在講課之前,對學生原有知識結構進行分析非常重要。

        在傳統電工基礎教學設計的基礎上,用對電路進行正弦交流的常用解法,首先,對電路求解交流電路進行問題的提出;其次,按部就班,對求解方法進行講述,通過對數學相量的利用進行計算與求解;再次,對不同電路進行舉例、求解,最后總結。

        此外,對用Inspiration7.5軟件予以充分應用,以此做好課前電工教學設計,同時從學生對原有電工規律的認識出發,從簡到繁、由淺入深,步步深入,尤其是要注重新概念與原有知識的同化與聯系。作為學習的一種策略,概念圖可以對學生的合作學習、意義學習以及創造性學習起到促進作用,以保證學生能夠學會學習。就學生而言,概念圖可以幫助他們對新舊知識進行整合,同時建立知識網絡,對知識結構進行濃縮,最終讓學生從整體上對知識進行把握。對老師而言,概念圖是其對學生進行評價的重要工具,由此可見,概念就是理工科的基礎。但是,在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生都會忽視掌握基本概念,尤其是無法形成一種概念性網絡,也無法對其進行深入性掌握。

        四、加強練習與鞏固

        由于電工基礎課程具有非常多的公式與概念,計算題的量也比較大,像:復雜直流電路、簡單直流電路以及電磁感應等,這些都要求學生能對相關解題公式進行熟練掌握與運用。教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不教,也就是說,教學,就是要教會學生能夠主動自主學習,因此一定要注重對學習方法指導的加強。在教學過程中務必要安排習題課,盡可能的讓學生多接觸不同的題型,多鞏固、多練習,觸類旁通,舉一反三。

        五、加強實踐

        從根本上說,電工基礎實踐性非常強,實習教學是電工基礎學習與實踐的關鍵性紐帶。實習教學不僅可以培養學生電工專業技能,為今后學習與工作打基礎;而且作為教育的重要環節,老師還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也就是說,我們培養學生學習電工知識的主要目標就是,將其培養成高素質勞動者和訓練有素的技術性人才[1]。電工基礎訓練是綜合高中機電類、電子類專業學生的必修課程,同時也是學生今后工作時所必須掌握的必備技能。依照電工維修內容深、過于抽象以及知識面廣等特點,本人認為電工知識指導老師一定要做好以下工作:對學生進行積極引導,盡可能的將學生學習電工知識的興趣激發出來,此外,還要注重電工基礎的教學方法,對教學管理予以加強,為學生創造良好的電工學習環境。

        第9篇:電工的基本概念范文

        關鍵詞:知識管理;核電工程;關鍵技術;應用研究

        1 關于知識管理的一些基本概念

        1.1 知識。廣義的知識即通過實踐、研究、聯系或調查獲得的關于事物的事實和狀態的認識,是對科學或技術的理解,是人類獲得的關于真理和原理的認識的總和。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和智能化的全面應用,知識已不僅僅局限于此。數據,信息,知識之間存在著必然的關系,從數據到信息再到知識的過程是一個不斷重用和提煉的過程――數據在重用中提升為信息,信息在反復應用中轉化為知識,而企業的知識總和進一步累計為企業智力資產。

        1.2 知識工程。自知識工程的概念提出以來,世界各地的學者對其展開了具體而熱烈的研究。二十多年來,知識工程在依然保持人工智能內涵的同時,研究重點不斷發生變化。首先,知識工程的主要研究內容由知識推理轉變為知識表達,主要研究對象由特定專業領域轉變為常識和工程知識,它的處理規模和方式也從封閉式擴大到開放式,從小手作坊式的知識工程擴大到能進行海量處理的大規模工程,甚至學科從知識工程轉變為知識科學。

        2 知識工程的關鍵技術

        知識工程的關鍵技術共包括四個部分,分別是知識獲取,知識庫,知識表示和知識推理

        2.1 知識獲取。知識獲取就是從人類專家、書籍、文件、傳感器或計算機文件獲取知識,并將其向知識庫轉移的過程或技術。知識可能是特定領域或特定問題的解決程序,或者它可能是一般知識或者是用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獲取知識的途徑目前有以下幾種:(1)借助于知識工程師從專家獲取。(2)借助于智能編輯程序從專家獲取,MYCIN系統的知識獲取程序TEIRESIAS就采用了這種方式。(3)借助于歸納程序從大量數據中歸納出所需知識。(4)借助于文本理解程序從教科書或科技資料中提煉出所需知識。知識獲取是構建知識庫的一個重大課題,但是它目前的研究尚不充分。知識獲取也被專家學者和實踐者認為是目前知識工程發展中的一個瓶頸,它限制了專家系統和其他人工智能系統的發展。

        2.2 知識庫。知識庫是知識工程中結構化,易操作,易利用,全面有組織的知識集群,是針對某一(或某些)領域問題求解的需要,采用某種(或若干種)知識表示方式在計算機存儲器中存儲、組織、管理和使用的互相聯系的知識片集合。這些知識片包括與領域相關的理論知識、事實數據,由專家經驗得到的啟發式知識,如某領域內有關的定義、定理和運算法則以及常識性知識等。知識庫使信息和知識有序化,方便了知識和信息的檢索;知識庫加快了知識和信息的滾動,有利于知識共享和交流;知識庫還有利于實現組織的協作和溝通;知識庫還可以幫助企業實現對客戶知識的有效管理。如何把各種數據、知識、經驗規則等組織起來,建立一個適應于工程應用的知識庫,對提高知識工程系統的效率至關重要。

        2.3 知識表示。知識表示是指把知識客體中的知識因子與知識進行歸納并建立起各種關系,便于人們識別和理解知識。知識表示分為主觀知識表示和客觀知識表示兩種。知識工程中常見的知識表示方法有產生式規則表示法,語義網絡法,框架表示法,面向對象表示法。知識表示研究知識的表示技術、方法和語言,對知識存儲方式的實現、知識的處理和利用起著重要的作用,是知識工程中最活躍、最重要的研究課題之一。

        2.4 知識推理。知識推理是指在計算機或智能系統中,模擬人類的智能推理方式,依據推理控制策略,利用形式化的知識進行機器思維和求解問題的過程。知識推理是整個知識工程系統處理領域知識的核心部分,決定如何選用廣義知識庫中的知識,對用戶提供的證據進行推理,最終對用戶提出的問題做出回答或完成特定的動作。推理法方法有傳統的正向推理和反向推理,也有近幾年新興的實例推理、模糊推、邏輯推理等方法。在實際應用中,可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推理方法。

        3 知識管理在核電工程的應用

        知識工程可以應用到多個專業領域,多個學科中。核電工程涉及多個學科領域,在核電建設過程中有著豐富的知識信息可供后續核電工程建設參考。

        3.1 在核電產品設計中的應用。隨著技術的飛速發展和客戶需求的多樣化和復雜化,各種產品的設計要求和參數要求變得越來越繁多和復雜,以前單純依靠CAD系統和知識庫之間文件形式的交互方式,使得CAD系統和知識庫之間出現了斷層,無法滿足工程師知識積累運用的合理傳遞和管理要求。針對以上問題,可利用知識工程設計一套實時數據平臺系統,創建產品參數化知識庫,通過該系統進行產品整體模型的搜集和再生,方便、快速地完成產品的三圍參數化造型設計,也能提品制造工藝流程的模擬,為工程師提供信息共享的平臺。

        3.2 在核電設備培訓中應用。目前有很多高校的教育技術學專業都已經將知識工程引入作為一個重要的研究方向,其目的是借助于知識工程的方法和技術,改善教學,使培訓更加智能化。培訓知識管理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其實質是研究人類獲取、傳播、共享、利用和創造新知識的活動規律,管理有關知識的各種連續過程,以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理論和實踐。首先,知識工程的知識處理功能,有利于評價者獲取被評價事物的信息和學習者獲得所需知識。其次,知識工程的專家系統也可以為評價者或學習者提供幫助。

        4 結語

        英國哲學家培根曾說過:知識就是力量。那么知識工程就是力量的放大器,它能將知識高度集中,通過資源共享使集體的力量掌握在每個普通人手中。無論在何時何地,知識都是創新和發展的必要條件。因此,開展知識工程,實現基于知識的創新,是個人、企業和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

        文章所涉及的是知識工程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簡單的研究內容,僅僅是龐大的知識體系中的冰山一角。相信在人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會克服目前的障礙和瓶頸,健全現有的知識工程體系,為人類社會的進步做出巨大貢獻。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日韩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在线人成亚洲视频免费观看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乱码 | 天天免费在线视频网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动漫 | 在线波多野结衣绝顶高潮抖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