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嫁接存活的關鍵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園林工程 綠化植物 育苗 移植
城市建設的加快,人們生活質量提高的同時更加重視園林工程的建設與環境的綠化。綠化植物是園林景觀中的重要構成物,園林景觀的觀賞跟它的長勢與品種類型密切相關。園林工程需要的綠化植物資源多,故通常需要進行育苗與移植,以滿足綠化園林的需要。當前,綠化植物的育苗與移植技術已經伴隨著不斷提高的園林綠化水平,而發展為園林綠化工程中的一項重要施工手段[1]。
1.育苗技術應掌握的要點
1.1苗圃地的選擇
一塊好的苗圃地是育好苗的前提與基礎,所以在選擇苗圃時需綜合考慮以下幾點內容:①綠色植物需發生光合作用,故選擇的苗圃地段應有充足陽光;②水是萬物生長的必備條件,故苗圃地應有充沛的水源,但要注意地勢的選擇,不能太低,否則不利于排水,地勢平坦且排水良好的地段較為適合;③選擇交通便利的地段;④蟲害會對育苗造成阻礙,故苗圃地不能有嚴重蟲害。苗圃地選好之后,應翻新土地,即進行深翻土地工作,以保證土壤的松弛,如此對植物生長才有利。深翻土地后,應整平,接著是將泥土打細,所有工作都準備好后,方可進行育苗工作[2]。
1.2育苗技術
綠化植物的育苗類型主要有兩種分別為培育營養苗與培育播種苗。具體技術分析如下:
1.2.1培育營養苗的技術
1.2.1.1嫁接法
所謂嫁接法,就是在這棵植物上嫁接入從那棵植物上截取下來的芽或者是枝。嫁接育苗具有提高植物生長速度、改良植物品種、可提前利用苗木的優點。嫁接的主要方法有芽接與枝接,采取劈刀、嫁接剪、手鋸等嫁接工具,通過舌接、劈接、皮接、切接等方式進行嫁接。在嫁接過程中,需重視接穗與砧木間的結合面積以及它們的親和力[3]。嫁接完成后的15至20日內需對苗木的成活率進行檢查,將綁腹帶解下,接芽以上的砧木應剪掉在芽接苗木成活后。20至30日后,再次檢查其成活率,接穗萌芽的高度長到一定程度后應將旁出的側枝剪除,讓嫁接苗成長健壯。
1.2.1.2扦插法
所謂扦插法就是依靠植物營養器官進行繁殖的育苗方法,該法可以維持原植株的優良品性,還可縮短苗木的生長時間。扦插法按照不同的劃分依據可以分為不同的方式,按照植株部位則分為芽插、葉插、枝插與根插;按照季節則是春季、夏季、秋季與冬季扦插法。扦插之前應消毒苗床、土壤,并確定適宜的插穗。一般扦插苗木的成活受到內外因素的影響,內在因素主要有遺傳、植物自帶的物質、插穗部位與插穗年齡等;外在因素則主要有扦插基質、光照、水分、溫度等。
促進扦插苗木的生根的處理方法通常包括黃化處理法、機械處理法、促進生根激素處理法與加溫處理法等[4]。黃化處理法是對母樹枝條進行黑暗處理以黑色薄膜遮蓋的方式,讓其組織黃化與葉綠素消失,以促進根原體的分生。絞縊、環剝、刻傷屬于機械處理法,絞縊是采取鐵絲等扎緊枝條下部以阻止營養成分的運輸,使枝條能夠積累養分,在15至20日之后需剪除插穗,以保障扦插的成活率。在枝條新梢的生長停止后,可在枝條基部進行環剝處理,枝條基部的養分得以積累,插穗的成活率提高。刻傷與環剝處理原理基本一致,均是促進枝條養分的積累及苗木的成活。促進生根激素處理法屬于一項現代科技發展的成果,使用生根激素主要有萘乙酸、吲哚丁酸與吲哚乙酸等人工合成促進劑。扦插的不同樹種對應不同的促進劑,用法是將插穗浸泡于經水稀釋后的生根激素中。加溫處理法是通過提高溫度的方式促進扦插苗木成活的,維持溫度在25至30℃的范圍,使苗床變成溫床。
扦插完成后需進行管理,具體有溫度、水分及肥料等管理。以遮陰網覆蓋苗床,及時為插穗補充水分。低溫時,應以薄膜覆蓋苗床,以保證溫度適宜;高溫時,應開窗以降溫,苗床的適宜溫度應在20至25℃的范圍。待插穗長根之后,應為其施肥,可采取流水、葉面與根外施肥的方式,以保證插穗的養分充足。
1.2.2培育播種苗的技術
培育播種苗的目的就是服務于植物的移植。因此,播種工作的每一個環節都應做好,如此方可有利于種子的生長,確保移植的順利開展。首先是做好消毒與催芽工作;其次應根據種子的不同特性,選擇不同的播種季節,一般包括3個播種時期:春季、夏季與秋季。播種方式通常也有3種:點播、撒播與條播[5]。接著是在翻耕好的苗圃地上,按南北走向將土地劃分成床,間隔寬度為1.2米,步道溝深寬30厘米,深30厘米,以利于排水,避免雨季被淹而幼苗根系無法順暢呼吸。所有準備工作完成后即可播種育苗。
2.移植技術
綠化植物的移植重難點是綠化樹的移植,故本文研究的移植技術主要是針對綠化樹的移植。
2.1準備工作
2.1.1樹種的選擇
樹種的選擇需注意以下幾點:①滿足園林工程的施工要求與景觀規劃;②綜合考慮樹種的生長規律與習性以及地方的土壤屬性、氣候(天氣)條件,若選擇的生長環境與樹種原本的相似,就有助于樹種的存活;③選擇的樹種最好是較為健壯的、屬于本土的,過分追求新品種、異地樹種與粗大的樹種屬于盲目的做法,無法做到選樹種的最優化[6]。
2.1.2樹種的運輸
在運輸之前,需包裝樹種。通常在其被挖掘出來后,采取塑料、蒲草、草繩將根部的圓形土球包裝起來,以防止運輸當中根系上的土壤中散落與水分缺失。 包裝好之后,需采用重機將樹種吊上汽車,注意樹冠應朝向汽車的尾部,樹根的朝向是駕駛方向,樹干部位需采取固定措施,避免運輸當中車輛劇烈搖晃,以保護樹種。若是在高溫或是其他不適合的季節里吊運樹種,還必須采取遮陰措施,避免水分被蒸發。
2.2移植要點
2.2.1保證移植樹種的水分充足
可采取噴灑蒸發抑制劑的方法,對樹種葉面的蒸騰作用加以限制,進而保證樹種自身的水分與養分充足,提高其抗性與免疫功能,以確保樹種的鮮活。
2.2.2填土搗實,確保樹種根系與土壤緊密接觸
載重綠化樹過程中,應一邊對樹種的圓形土球進行封土培填,同時要采取木棍搗實的方法將填土密實,如此方可確保樹種的根系能夠與土壤緊密接觸,防止出現空隙而阻礙樹種的存活與生長。此外,還應對栽種好的樹種采取支架將其固定,這樣樹種即使被風吹雨打發生搖動,也不會使根系受到傷害。
2.2.3采取措施促進新根生長
促進新根生長才有利于樹種的存活,所以栽種完之后,因及時澆水,同時將稀釋后的生根粉(液)澆灌到樹種根部,促進受損根系的恢復,激活其生根的因子,讓樹種能夠快速生長出新根。
3.結束語
園林工程中的綠化植物的育苗與移植技術直接關系到園林景觀的觀賞性,所以必須掌握好該技術,以促進綠化植物的生長,保證園林景觀對綠化植物的需要。
參考文獻:
[1]李卓,蔡鳳坤,劉鳳霞.淺談園林綠化樹移植的養護管理技術[J].神州,2013,13(10):241.
[2]張俊.淺談園林綠化植物育苗移植技術[J].大科技,2013,21(04):268-269.
[3]黃小芹,賴曉榮.淺談園林綠化植物育苗移植技術[J].世界華商經濟年鑒·城鄉建設,2012,34(12):261.
[4]丁華.園林綠化植物育苗移植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1,23(19):244.
關鍵詞:曼地亞紅豆杉;嫁接;生長勢;紫杉醇
收稿日期:2011-04-12
作者簡介:劉建慧(1971―),男,浙江麗水人,高級農藝師,主要從事紅豆杉等珍稀植物引種、繁育與推廣工作。
中圖分類號:S792.99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4-9944(2011)05-0152-03
1 引言
曼地亞紅豆杉(Taxus madia)系東北紅豆杉與歐洲紅豆杉的天然雜交品種,原產于北美洲,在美國、加拿大生長已有80多年歷史,是經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認證的專門用于提取紫杉醇的首選紅豆杉雜交品種。20世紀90年代中期,我國從加拿大引進,在四川等地試種成功。經權威機構測定,引種的曼地亞紅豆杉生物特性穩定,沒有發生變異,紫杉醇含量接近原產地,部分樣品中的含量還高于原產地。野生紅豆杉包括國內品種在內的紅豆杉,紫杉醇含量一般在0.004%~0.01%之間,曼地亞紅豆杉的紫杉醇含量為0.03%~0.06%,是天然紅豆杉的8~10倍;天然紅豆杉樹的紫杉醇一般分布于樹皮中,整株利用率低,曼地亞紅豆杉則是植株各部分均含有紫杉醇,整株利用率高,可以長期采集枝葉提取紫杉醇。曼地亞紅豆杉為灌木型,主根不明顯,側根發達,枝葉茂盛,萌發力強,耐修剪,耐蔭耐旱,能在室內或長期半遮蔭條件下正常生長,適應性強;琳瑯滿目的紅果秋天在綠葉叢中交相輝映,鮮艷奪目,是優良的園林綠化觀賞樹種,適宜室內長期盆栽。所以曼地亞紅豆杉開發利用前景廣闊。但曼地亞紅豆杉與大多數野生紅豆杉品種一樣,存在生長緩慢問題,成為紫杉醇提取原料供給的一大瓶頸。為盡量滿足人類健康對紫杉醇的需求,提供曼地亞紅豆杉原料,提高曼地亞紅豆杉產量迫在眉睫。
2 材料與方法
試驗地位于麗水市農科院紅豆杉基地,海拔360m。選用2~3年生南方紅豆杉為砧木、1~2年生的蔓地亞紅豆杉側枝為接穗,2006年6~7月進行嫁接,以同期扦插苗為對照,逐年觀察生長勢,并定期測量生長勢指標。
表1數字系處理第4年測量的數字對比;樹冠直徑為最大處樹冠直徑;主干直徑為嫁接苗為嫁接口上方3cm、扦插苗地面上方3cm處直徑;株高為嫁接苗指嫁接口上方的高度,扦插苗指地面以上高度;粗枝條為基部直徑大于0.5cm的枝條。
表1 4年累計單株生長勢指標對比表
蔓地亞紅豆杉嫁接處理后,每年抽梢2次(春梢和夏梢),新梢粗壯,而常規扦插苗每年只抽春梢,且新梢遠不如嫁接苗粗壯。從表1中各項生長勢指標表明嫁接處理的生長勢顯著強于對照扦插苗,尤其是粗枝條數增加幅度最大,達167.7%。
(1)樹冠。4年嫁接苗樹冠直徑79cm,比對照扦插苗樹冠直徑46cm,增加33cm,增加71.7%。
(2)主干。4年嫁接苗主干直徑2.12cm,比對照扦插苗主干直徑1.45cm,增加0.67cm,增加46.2%。
(3)株高。4年嫁接苗株高153cm,比對照扦插苗株高87cm,增加66cm,增加75.9%。
(4)粗枝條。4年嫁接苗基部直徑0.5cm以上單株枝條數8個,比對照扦插苗3個,增加了5個,增加167.7%。
(5)嫁接成活率。抽樣調查243個嫁接口(株),其中成活的219株,死亡24株,成活率為90.1%。
3 嫁接技術措施
3.1 嫁接時間
為提高嫁接成活率,須在砧木水分、養分吸收旺盛的時期進行嫁接,在4~10月份均可嫁接。試驗結果表明:以6~7月為最佳的嫁接時間,這時氣溫適宜,當年抽梢的曼地亞紅豆杉接穗已半木質化至木質化,移栽的南方紅豆杉砧木苗已成活,嫁接成活率可達90%以上(圖1、圖2)。
3.2 接穗和砧木的選擇與處理
(1)接穗的選擇與處理。選1、2年生側枝作接穗,穗長5~8cm。從母本樹上剪下的枝條及時用塑料薄膜包扎,放置于陰涼處,貯藏期控制在7d內。接穗以健壯的枝條為宜,剔除病蟲危害枝條。
(2)砧木的選擇與處理。選擇優良植株2~3年生的南方紅豆杉實生苗,抹除接口下方砧木的不定芽。南方紅豆杉地徑達到0.5~2.0cm粗時,嫁接比較適合。砧木過小,嫁接后生長緩慢;砧木太大,影響嫁接成活率,后期管理難度較大。
3.3 嫁接方法分析
3.3.1 撕皮嵌接法
在待嫁接砧木部位,平行縱切兩刀,深達木質部,長約3cm,寬度視接穗粗度而定,一般為0.3~0.5cm,再橫切一刀,挑開樹皮,使切口成“H”形。取帶有6、7葉3、4芽的一段接穗,長約5~8cm,將接穗下端1/3的葉片抹除,帶木質削成長條形平口,平口兩側用快刀削去皮線。將接穗嵌入砧木切口內,嚴密包扎,只露上端葉片和芽。然后用一塊透明薄膜包封整個嫁接部位。此法適宜夏、秋季砧木能剝皮時使用,成活率較高,樹冠成形快。
3.3.2 三角嵌接法
在嫁接部位斷砧,在砧木截口一側用利刀削成一凹三角形槽,長約2.5cm,寬度視接穗粗度而定。取帶有6、7葉3、4芽的接穗,長約5~8cm,下端削成相應的凸三角形。將接穗嵌入砧木槽內,使兩邊緊密接合,嚴密包扎接口。再用塑料袋罩住接穗及嫁接部位,形成保濕罩。接穗芽頭萌動后,逐步松開直至去掉保濕罩。此法適宜春季樹皮不易剝離時使用,適于大砧木嫁接,抽梢快,形成樹冠早,嫁接愈合處平滑。
3.3.3 劈接法
在半木質化砧木新枝上嫁接半木質化接穗枝條,一般采用劈接法進行。接后用兩層塑料袋罩住接穗及嫁接部位,外面再套牛皮紙袋遮蔽強光。成活后逐步去掉紙袋及塑料袋。這種嫁接方法,由于砧木和接穗均為較幼嫩枝條,形成層厚,愈合快,成活率高,是曼地亞紅豆杉采用多頭、雌雄同株嫁接得主要方法。
3.4 嫁接后的管理
3.4.1 檢查成活率
曼地亞紅豆杉接穗存活時間較長,一般嫁接后30~40d才能辨別是否成活。可從接芽和葉片狀態來檢查,凡芽新鮮、葉片鮮綠的為已成活。若芽已干癟、色澤焦黃、葉片干枯,有的接穗頂端發黑,即表明未接活。未成活的要及時補接。
3.4.2 破膜露芽
芽開始萌發時,用刀尖小心挑破妨礙芽萌發的嫁接薄膜。如芽已成活,及時解開薄膜條,7~10d后,在接穗上方將砧木剪斷其直徑的4/5,自剪斷處擰斷,使1/5的砧木皮與莖稈還相連,上下水分及養分相通,而一部分養分供應給接穗,待新梢停止生長后,再將砧木上的枝葉全部剪除。
3.4.3 及時抹除萌芽
南方紅豆杉砧木生長旺盛,嫁接后十幾天砧木上即開始發生萌蘗,如不及時除掉則會嚴重影響接穗成活后的生長,對接口以下砧木萌發的新梢必須及時抹除,同時除掉去水枝上的新梢,減少營養消耗,待新梢老熟后在接口上方1cm處斷砧。小砧木上的萌蘗要除凈,光禿帶較長的大砧木,應在適當部位選留部分萌枝,以利長葉養根。
3.4.4 立支柱保護新梢
曼地亞紅豆杉新梢枝葉生長茂盛,萌發力強,容易被風吹折,應插支柱用薄膜帶或其它繩類綁縛,結合造型,不同方向多插幾根支柱,拉伸枝條。
3.4.5 重視肥、水、雜草的管理
夏天嫁接的,要蓋黑色遮陽網,遮光率80%左右,如遇晴天,接后需早晚各澆水1次,土壤保持濕潤為度。1個月后隔天澆1次,當新梢長出3~4葉時便可停止。當接穗長到5~15cm或冬春季節,應及時將蔭棚揭掉,加強光合作用,促進枝條生長。春梢老熟后要勤施薄肥,最好沿原樹冠滴水線開溝澆施,引發細根。在新梢秋季停止生長后進行根外追肥,用0.3%的磷酸二氫鉀2~3次進行噴施,有利于枝條成熟和下年雌花形成。干旱時及時灌水,雨季應開溝排水防漬,曼地亞紅豆杉對水分要求比較敏感,切記不可過濕。及時除草,控制雜草生長。
4 結語
采用以曼地亞紅豆杉為接穗、南方紅豆杉為砧木的屬內植物嫁接,能有效提高曼地亞紅豆杉的生長勢,顯著增加枝條生長量。采取適時、適宜的嫁接方法及科學的嫁接后管理,曼地亞紅豆杉與南方紅豆杉之間的嫁接成活率可達90%以上。該項研究對嫁接后曼地亞紅豆杉枝條的紫杉醇含量尚未進行檢測,是否與常規種植存在差異有待作進一步探索。
參考文獻:
[1] 張宗勤,楊金祥.紅豆杉的生物學特性及應用前景[J].陜西林業科技,1996(2):8~10.
關鍵詞柑桔木虱;煙草;存活時間;趨性;柑桔黃龍病
柑桔木虱犇犻犪狆犺狅狉犻狀犪犮犻狋狉犻除直接為害柑桔、黃皮、九里香等蕓香科植物新梢、若蟲分泌物誘發煤煙病外[1],還是傳播柑桔毀滅性病害———柑桔黃龍病的媒介昆蟲[23]。控制柑桔木虱是阻止柑桔黃龍病擴散蔓延的最重要手段[4]。大量的田間調查與生產實踐證明,沒有柑桔木虱就沒有黃龍病[5]。當前,防治柑桔木虱的主要措施是噴灑化學農藥[6]。在柑桔木虱重災區,打藥次數逐年增多,用藥量也不斷加大,柑桔木虱的抗藥性問題逐漸顯現[7]。若能開發出有效控制柑桔木虱種群基數的方法,則不僅可減少化學農藥對環境的破壞,還有助于降低柑桔黃龍病的發生率[8]。2014年底江西省贛州市安遠縣的果農反映在果園附近的煙草上發現有柑桔木虱,2015年夏天筆者到現場辨認和鑒定,確定在煙草上的昆蟲為柑桔木虱,且都已經死亡。柑桔木虱為何會到煙草上且都死亡?針對此,筆者對柑桔木虱與煙草之間的關系進行了研究。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材料
云煙87煙草犖犻犮狅狋犻犪狀犪狋犪犫犪犮狌犿幼苗由贛州市煙草科學研究所提供,移栽在贛州市柑桔科學研究所示范場內。默科特桔橙嫩葉、梢和幼苗來自贛州市柑桔科學研究所示范場。柑桔木虱成蟲采自感染柑桔黃龍病的柑桔樹。以柑桔黃龍病菌犆犪狀犱犻犱犪狋狌狊Liberibacterasiaticus靶序列特征片段(400bp)構建的重組質粒DNA為陽性對照,以無菌煙草幼苗為無病毒陰性對照。PCR反應試劑購自北京博邁德生物公司,其他試劑均為分析純或生化試劑。柑桔黃龍病菌16SrDNA基因序列擴增引物(P1:5’GTCTAAGTGCAATGCTCAAC3’;P2:5’GAGTCCCGTCAATTCCTTTA3’)由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成。
1.2試驗方法
1.2.1柑桔木虱成蟲對煙草和默科特桔橙葉片的行為反應參照Du等[9]的設計制作Y型嗅覺儀。Y型嗅覺儀由無色玻璃制成,各臂長10cm,兩臂夾角為90°,內徑1cm。裝置組成依次為:大氣采樣儀、活性炭過濾裝置、加濕瓶、流量計、味源瓶、Y型嗅覺儀。味源瓶中分別放置30g被測品種(煙草、默科特桔橙)嫩葉。測定時間為10:00—12:00,溫度控制在(26±2)℃、空氣相對濕度(50±5)%,Y型嗅覺儀兩臂氣流量控制在130mL/min,上方放一盞25W熒光燈。從Y型嗅覺儀主臂端口逐頭釋放柑桔木虱成蟲,每次觀察5min,當其爬行距離超過某臂3cm時,記為選擇了該臂;5min內無選擇的,記為無行為反應。每測30頭后調換Y型管方向一次,共調換3次;每測完30頭用95%乙醇擦洗管的內、外壁,烘干后使用,以消除誤差。記錄反應蟲數。行為反應按照公式計算選擇率。選擇率(%)=(選擇味源瓶的蟲數÷測試總蟲數)×100。處理結果用Dps7.05進行差異性統計分析。1.2.2柑桔木虱在煙草上的存活力將帶有嫩梢的煙草和嫁接2年的默科特桔橙苗移入生態培養箱。培養箱參數設置為:溫度(26±2)℃,空氣相對濕度(50±5)%,光周期16L∶8D。重復3次,分次接入20~25頭柑桔木虱成蟲。在接入后24和36h時間點,觀察記錄柑桔木虱成蟲生存情況。處理結果用dps7.05進行差異性統計分析。1.2.3帶菌柑桔木虱對健康煙草傳毒的試驗2016年4月27日,將2000頭采自已顯柑桔黃龍病癥狀的柑桔病樹上的柑桔木虱成蟲,釋放到默科特桔橙營養袋苗網棚內,釋放7d后,將9株70cm高煙草移入網棚內且隨機擺放。再過7d后,將這9株煙草及另外3株未接觸過柑桔木虱的健康煙草一起移入40目防蟲網棚內培育。同時,把每株煙草上誘到的死亡柑桔木虱做好標記,分別用75%酒精浸泡帶到實驗室進行單個檢測,看其攜帶柑桔黃龍病菌的情況。2個月后分別取每株煙草的上、中、下3個部位的葉片和葉莖進行檢測,看煙草攜帶柑桔黃龍病菌的情況。參照李菁等[10]報道的柑桔木虱樣品快速制樣方法,將單頭新鮮柑桔木虱樣品放入0.2mL微離心管中,加入30μL研磨緩沖液(10mmol/LTrisHCl,1mmol/LEDTA,25mmol/LNaCl),用燒熔后的槍頭進行徹底研磨,再加入1μL蛋白酶K(200μg/mL),在56℃恒溫器中消化45min。消化后的產物在95℃保溫1min,3000g離心30s沉淀殘渣,上清液作為PCR的模板或保存在-20℃冰箱中備用。采用CTAB法從煙草葉片或葉莖中分別提取總DNA。詳細步驟如下:取0.5g葉片或葉莖,剪碎,加入液氮磨成粉末狀;加入CTAB緩沖液混勻,裝于Eppendorf管中;用苯酚/氯仿、氯仿/異戊醇抽提2~3次,取上清液,加入1/10體積3mol/LNaOAc(乙酸鈉,pH值7.0)及2倍體積無水乙醇于-20℃過夜;4℃條件下16000g離心20min,棄上清液,分別用70%和95%乙醇洗沉淀各1次,室溫條件下靜置晾干。PCR反應體系(25μL)含有終濃度為1×PCR緩沖液、0.25μmol/L靶序列引物對P1/P2、0.3mmol/LdNTPs、2.0mmol/LMgCl2、1UTaq酶以及適量模板。PCR反應程序:預擴增94℃2min;92℃20s,56℃30s,72℃45s,共30個循環;末次延伸72℃,7min。PCR反應結束后,用1.5%瓊脂糖凝膠電泳檢測擴增結果。
2結果與分析
2.1柑桔木虱成蟲對煙草和默科特桔橙葉片的行為反應
柑桔木虱成蟲對煙草、默科特桔橙嫩葉均表現出趨性。在30頭測試成蟲中,停留在主臂上的蟲數為(6.25±0.96)頭,選擇煙草和默科特桔橙味源臂蟲數分別為(19.25±0.96)頭和(4.50±1.29)頭,對煙草和默科特桔橙趨性正向反應率(選擇率)分別為(64.2±3.21)%和(15.0±4.31)%。t檢驗結果表明,柑桔木虱成蟲對煙草和默科特桔橙選擇率差異有顯著性(狆<0.05)。可見,煙草對柑桔木成蟲具有的誘性強于默科特桔橙。
2.2柑桔木虱在煙草上的存活力
柑桔木虱成蟲移接24h后,在煙草嫩葉上的死亡率達(45.2±1.4)%,在默科特桔橙苗上死亡率只有(1.5±1.5)%,t檢驗結果表明,兩者差異有顯著性。移接36h后,在煙草嫩梢上的死亡率達(100.0±0)%,默科特桔橙苗上死亡蟲數不變,死亡率仍為(1.5±1.5)%,t檢驗結果表明,兩者差異有顯著性。說明,柑桔木虱在煙草上存活的時間不會超過36h。
2.3煙草的帶毒性
在煙草誘殺的單頭柑桔木虱和柑桔木虱刺吸的煙草葉片均可以穩定地檢測出柑桔黃龍病菌特異序列片段DNA(400bp),但在煙草葉莖中未檢測出柑桔黃龍病菌(見圖1)。說明,帶菌柑桔木虱刺吸煙草后,可將柑桔黃龍病菌傳給煙草,使煙草帶毒。
3結論與討論
這是伯納德?霍普金斯,42歲。也許他更應該做一個家庭婦男,或是幫助金童霍亞打點一下推廣公司,但霍普金斯卻一而再地違背對母親許下的承諾,這并非像泰森一樣為了生計找末流對手充饑,也非像瓊斯一樣無奈地找尋昔日的尊嚴,他仍然站在至高點享有絕對的話語權。
前段時間,霍普金斯曾表示了對重量級的馬斯凱夫相當的興趣,雖然最終此戰流產,但霍普金斯VS懷特,在中量級至輕重量級,仍然傲視群雄。對于戰斗在一個并不十分出色的時代的霍普金斯,如今仍然有人以為是特立尼達德成全了他。那么多年來,劊子手一直在中量級冷靜而冷酷地衛冕,一個本來就了無生氣的級別更顯死氣沉沉,這是他的戰功與悲哀。特立尼達德的來到,像明星一樣照亮了當時的中量級,但對秩序的改變,卻于事無補。事到如今,回顧那一場比賽,只能說,霍普金斯勝得太容易了,容易得讓人瞠目結舌。霍普金斯精于拳臺上的一切致勝之道,為了勝利,他決不憚用任何手段。或許有些時候,那會使他看起來很"骯臟",但你必須承認,霍普金斯的能力真的讓人非常絕望。
我們一直在稱頌霍普金斯的不老傳說,事實上,這種不老的狀態并沒有脫離人類正常的生理基礎。十多年來,清規戒律式的修煉生活,維持了劊子手良好的體型,在拳臺之上絕不浪費一拳的謹慎打法保證了他充沛的體力。
在度過與泰勒的24回合大戰后,霍普金斯升到175鎊挑戰塔弗。歷史在中量級告一段落之后,奇跡,卻在輕重量級繼續上演。塔弗有絕對硬件的優勢,在他面前,失去速度、反應優勢的羅依瓊斯也沒法幸免于難。但對手換成老奸巨滑的霍普金斯之后,塔弗無法發揮自己的任何優勢。劊子手只是不停地游移、突襲、貼靠、摟抱,塔弗出拳都顯得比較困難,更多時候他只是徒勞地在場上兜著圈子。
如果把霍普金斯中量級的15場衛冕史看成他職業生涯的前期,那么,后期的霍普金斯似乎將干出更漂亮的事情。塔弗是一個起點,那么懷特呢?
多年來,懷特一直入不了主流,但最終他卻成為了所謂明星的終結者。莫斯利、提托、夸特等人,個個均是擲地有聲的腕兒,他們都邁不過懷特這一關。新生的中量級接班人泰勒,也只是與其戰成了平局。154-160鎊,只有霍亞與霍普金斯未曾交手。至于霍亞,已經表示非常頭疼懷特的拳擊風格,而且他近期一直籌備與小梅威瑟爾的關鍵性一役,所以對懷特而言,死追霍普金斯方為上策,而最終,懷特求仁得仁,能夠與中量級公認之王交鋒,盡管級別已經上升了15鎊,若比起最初的154鎊,甚至已高出19鎊之多。
業界對于懷特能力最大的褒獎就是對其防守的肯定。事情真的如此嗎?
防守大師?有必要急著封王封侯嗎?防守姿勢、軀體頭部的晃動、靈活的步法屬于防守三位一體的基本要求,但懷特,除了屈臂護頭之外,還做了什么?或許你會說僅僅這樣,懷特就構筑了一層堅硬無比的防守鎧甲。
然而,懷特打了幾場閑庭信步的比賽?有幾場比賽結束后他的面容無恙?懷特能贏下比賽倒不是在于鎧甲的厚度,而是在于對手的損耗比他更大。不是在比較誰挨的拳少,而是在比較誰挨的拳多。這不是文字游戲,能明白我的意思嗎?
讓我們仔細回憶一下懷特的打法:在隔擋對方一拳(很多時候不惜挨到部分拳頭),懷特同時都得還以兩三記短而快的有力直拳,對方的節奏瞬間被撕破。是的,左手刺拳右手直拳,甚至右手也像前手一樣出刺拳,沒完沒了的刺拳呵,一直讓你神智不清,精疲力竭。究其實質,懷特屈臂護頭步步緊逼的做法實際上是一種戰術犧牲,犧牲防守以換取對對手的連續攻擊。這種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做法要求了強大的抗擊打能力,你必須有在對方重拳之下存活的能力才能扭虧為盈。倘非如此,缺乏一手漂亮刺拳的解圍以及強大的抗擊打能力,將懷特的防守方式嫁接給任何一名拳手,都難成大器。正因如此,懷特以其獨特的打法,才構筑了職業拳壇獨一無二的一道風景。
勿庸置疑,他們是中量級兩塊最堅硬的骨頭。那么,設址170鎊,以最中量級的打法,7月21日,他們將完成怎樣的一場戰役?
考慮到此二人的實力與戰績,將此役認定為目前175鎊的最高水準也并不為過。雖然看起來,由兩名35、42歲的前中量級拳手接受這樣的定位顯得頗為尷尬。
從兩人的特點分析,此役打滿12回合點數分勝負的可能性較大。前文已經談到,懷特具有非凡的抗擊打能力,但這種抗擊打能力是體現在154、160鎊,而來到175鎊,懷特的身體能夠承受多大的擊打,尚是一個未知數,但好在霍普金斯早已不復當年之勇,連續進攻的勢頭已難以維持;另一方面,懷特也并非以擊倒見長,而老劊子手在拳臺之上的存活能力可算是獨步當今。
兩人曾有一名共同的對手特立尼達德。頗為有趣的是,面對這名公認的重炮手,霍普金斯與懷特都是完勝,且先后迫其無奈退役。號稱擊倒藝術家的特立尼達德縱橫次中、超次中、中量級三個領域,纖細的身體蘊藏了毀滅性的殺傷力。當然,這并非因其天生神力,表觀上的力量大小與擊倒率差異,更多源于出拳方式與比賽風格。究其原因,是因為特立尼達德對進攻有著近乎偏執的狂熱,他賴以成名的殺人武器便是其著名的左勾拳。你可以看到,特立尼達德的思路總是過于直白,畢其功于一役的打法貫穿了他的比賽始終。正因如此,特立尼達德拳下殺人無算。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看起來曾那么無可阻擋的特立尼達德,在遭遇嚴謹的技戰術大師之時,他的力量與左勾拳一起去見了鬼。在霍普金斯與懷特面前,哪有什么重拳手,只有一個絕望而徒勞的弱者,一個一身技藝幾乎完全被廢的無能之輩。
對于狠毒進攻的破解,霍普金斯與懷特都各有心得。持久戰,看來難以避免。
懷特的勝機在于如何拖霍普金斯進入面對面的對峙狀態,他高頻率的左右手直拳讓每一個人都頭疼。今日之霍普金斯已完全舍棄了需要耗費大量體力的纏斗,他的勝機在不停地游走以及對戰局的瞬時把握上,在這一點,他是大師,他是能左右局勢的主宰者。
關鍵詞:園林;綠化;施工;反季節;種植
中圖分類號: TU986 文獻標識碼: A
1反季節種植的優勢
隨著氣溫的下降,植物的葉片減少,代謝減緩,在這樣的情況下,移栽時植物的根系還處在休眠狀態,對根系的損傷可以在休眠季節過后進行愈合,如果時間掌握合理損傷的根系可以有1-2個月的“冬季”修復期,在次年的春季再開始生長,這樣就可以彌補移栽過程中的損傷,可以大大提高綠植施工的成活率。南方雖然天氣變化小,但是植物的生長節律也是按照春夏秋冬來變化的,所以這樣的反季節種植原理也是適用的。
例如,2005年秋末初冬,南方某高檔小區整體綠化配套工程,綠化總面積盡10萬m2。施工單位從2005年11月份開始運苗進行反季節種植施工,到2006年1月綠化種植施工全部完工。共計移栽大小喬近1000株,灌木及草皮10萬m2,其中胸徑在25cm以上的大喬木有30多株,有胸徑40―50cm的香樟,胸徑20―30cm的大桂花,成活率達到了98%。可見反季節種植技術對于樹木,尤其是大型樹木的成活率有著明顯的優勢。
2反季節栽植所必須遵循的原則
2.1堅持適地適樹的原則
選擇樹木種類的同時要考慮當地的氣候和土壤,看所選擇的植物是否可以在當地生存。在反季節進行綠化栽植時,最大限度地來保證存在有利于樹木存活和生長的生存環境,來滿足樹木基本的生長需求。
2.2堅持依樹種特性為依據的原則
在進行反季節栽植的同時格外注意樹木本身的特點,根據植物的特點來栽植,保證提高植物的成活率。裸根栽植最重要的是保證好根系的完整性。根不可以太長,側根、須根則是盡量多。常用的保護方式是根系打漿,這樣可以把移栽成活率提高20%。同時,在運輸的過程中,我們應該注意水分的蒸發。帶土球的移植方法通常用于常綠樹種及那些裸根栽植不容易成活的樹種。
3園林綠化施工中反季節種植中苗木概述
在整個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工程的項目中,反季節種植的苗木所關涉的問題是多方面的,具體詳述如下:
3.1苗木的選擇
樹木種植是整個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工程的首要目標,因而,樹種的選擇是整個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工程的重中之重,我們慎重地進行選擇。具體說來,例如白樺樹,白樺樹常見于公園或者是游樂場,但需要注意的是,白樺樹的價格相對較高,最重要的是在反季節種植中,白樺樹的成活率相對較低,因而不建議選擇; 例如松柏,松柏的姿態是十分優美的,外形漂亮,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松柏樹冠的枯枝相對較多,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反季節種植,因而不建議選擇。總之,在反季節種植中選擇樹種的時候,我們要將當地的環境,以及氣候等諸多因素綜合考慮起來,例如在仲夏的高溫時期,花灌木是我們的首要選擇對象,因為花灌木的植被根系生長得十分迅速,緩苗發展也十分迅速,便于進行管理與養護。
3.2苗木的移植
在整個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工程實施的過程中,反季節種植的幼樹多生長在人口密集區,人口密集區往往對幼樹的生長產生諸多不良的影響,例如,幼樹的植被根系十分脆弱,以及幼樹的同化能力差等等,造成大量幼樹在移植之后沒辦法存活下來,楊樹與柳樹便是其中的典型樹種,楊樹與柳樹是園林綠化建設中的典型樹種,由于反季節移植的不恰當,導致眾多楊樹與柳樹不能存活下去。
3.3苗木的運輸
在整個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工程實施的過程中,反季節種植的苗木的運輸大多選擇在夜間進行。關于苗木的運輸,我們需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具體表現為: 首先,準備好相關的機械運輸設備與相關的輔助材料。其次,在苗木運輸的過程中,我們要做好相關的噴水工作,以便于有效減少苗木水分在運輸過程中的蒸騰。最后,運輸植被根系帶有泥土的苗木的時候,我們要用網兜保護苗木植被的根系,用帶子綁緊苗木的主干部分,需要注意的是,我們要加上墊層,以便于有效防止苗木樹干的磨損。同時,要特別注意防止苗木由于運輸的時間過長,車廂內空氣不流通,車廂內溫度過高而出現的發黃,甚至腐爛的現象。
3.4苗木的假植
在整個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工程實施的過程中,反季節種植的苗木的假植,要選擇恰當的器皿進行養護。較為適當的養護器皿主要有木箱,籮筐,營養袋等等。苗木在生長的過程中,依據不同器皿的不同情況,選擇不脫器皿,或者脫器皿進行栽植。在栽植的過程中,我們可以適當地修剪樹冠,將苗木放置在木箱或者籮筐之中,木箱與籮筐的尺寸比帶有泥土的植被根系大 25 ~ 35 厘米,然后將苗木埋置起來,主要注意的是,我們要將苗木與其植被根系所帶有的泥土一起提起,在種植的時候需要除去的只是外部的木箱或者是籮筐,這樣就有效保障了苗木的植被根系不會受到損害。
3.5苗木的種植
在整個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工程實施的過程中,反季節的苗木種植是其中極為關鍵的步驟。在夏季進行反季節苗木種植時,我們要搭建相應的遮蔭棚,以保證空氣中含有充足的水分。在冬季進行反季節苗木種植時,我們則要做好相關的抗風,抗寒,以及抗凍的工作。苗木在種植后要注意做好相關的澆水與支撐固定工作。
4 園林綠化施工中反季節種植中的土壤
土壤是整個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工程得以實施的基礎因素。關于園林綠化施工中反季節種植中的土壤,我們要對其各項指標進行確定,例如,土壤質量,土壤水分含量,土層的厚度,以及土壤氣隙度等等。如果土壤的物理結構過差,土壤氣隙度過低,會對植被根系的生長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團粒結構的土粒是最好的。另外,在種植之前,要對土壤進行消毒,施肥,以及松土等等。
5園林綠化施工中反季節種植苗木的后期養護
5.1修剪方面
在進行修剪的時候,我們要特別注意所栽種的苗木在反季節生長的特性與變化的規律。例如金枝槐,金枝槐具有很強的抗旱能力與抗寒能力,有利于反季節的種植,金枝槐往往在春季嫁接,或者在秋季芽接,修剪金枝槐主要是在移植前,兩年一次修剪即可。
5.2 養護方面
具體指的是灌溉,除草以及施肥。進行灌溉時要深入土壤 20 厘米左右,次數為 5 ~6 次,幼樹需要 7 ~ 8 次。關于苗木的施肥,要根據自身的不同的特點進行,大多數主要是在春季和秋季,也有在冬季的。在秋季和春秋主要是施磷肥,并伴有氮肥和鉀肥,冬季則多施加有機肥。
5.3防治方面
針對苗木上的病害蟲,主要是以防治結合,以預防為止。我們要做到了解熟悉不同的季節苗木會患哪些不同的病蟲害,對此做有效的防治。防治病蟲害的藥劑有多種,例如,殺菌劑,氧化樂果,多菌靈,以及敵敵畏等等。另外,我們要及時清理枯枝敗葉,在修剪之后及時做好噴藥的工作。
結束語
傳統的園林植物種植技術主要是根據植物的生長規律,一般在春季或者秋季進行種植。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園林綠化工程的建設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并且由于受到時間的限制,我們不得不在其中種植一些反季節植物,這種植物由于還處于休眠時期,生長能力非常低,一旦沒有處理得當,必然會降低植物的存活率。因此我們很有必要對園林施工中的反季節植物種植技術進行深入研究,以達到理想的種植效果。
參考文獻
[1]吳南麟.園林工程中苗木種植技術探討[J].中國城市經濟,2011(17).
【關鍵詞】果業種植;設施果樹;栽培技術
設施果樹栽培技術能提高水果的品質、增加水果的產量、按照人們的需求生產各種水果,這是一種極為先進的果樹栽培技術。目前美國、新西蘭、日本等發達國家均廣泛使用設施果樹栽培技術,我國的果樹栽培技術較晚,為了推進我國果業產業向現代化的方向發展,我國需廣泛的應用設施果樹栽培技術。
一,現代林果業種植中設施果樹栽培技術應用的目標
1,人為調控果實的生長
應用傳統的栽培技術,果實只能在固定的時間成熟,人們不能根據需要采摘果實。如果應用設施果樹摘培技術,人們可以模擬出水果成長時需要的環境,使水果按人們的需求成長,應用這種技術,人們可以一年四季采摘需要的果實。
2,提高果樹栽培的區域
部分果實只能在特殊的環境中生長。比如部分水果必須在干旱、炎熱的環境中生長,它們生長的區域為熱帶或亞熱帶的區域。中部地區或北方地區的民眾很難吃上這種水果。如果應用設施栽培技術,人們就能模擬出果實成長需要的環境,讓南方的水果在北方生長。
3,提高果實栽培的產量
部分果實只能在有限的區域、固定的時間成長,這使傳統果實種植的產量可能不高,如果應用設施栽培技術,人們可人為的模擬出一年四季生長的環境,使果實可以長年生長,或輪番種植,這使果實栽培的產量能夠提高。比如大部分的果實為秋季結實,果農如果應用傳統的栽培方法,將會導致在非結實季節勞動力供過于求,而到了結實季節,多數果實同時結實,此時勞動力供不應求,部分果樹的果實甚至會因為無人采收而被浪費。如果應用設施栽培技術,人們將能夠均衡的控制果實采摘的時間,有效的安排勞動力,果實的產量會因此提高。
二,現代林果業種植中設施果樹栽培技術應用的關鍵
1,調控果實品種的技術
使用設施果樹栽培方法時,首先要選擇適合栽培的果樹品種,只有優選品種,才能提高果樹的產量與質量。選擇果樹品種要注意三個原則:豐產的原則,應用設施栽培技術需要果農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如果果樹不能豐產,果農就難以收回投入的成本,為了提高果農的經濟收益,果農應選擇易于豐產的品種。有市場品牌效應的原則,隨著市場經濟的成熟,人們對于果實的需求已經細化,果農在栽培果樹的時候,要根據市場的需求選擇果樹品種,以栽培黃桃為例,黃桃的品種主要分為鮮食品種、罐用品種、鮮罐兩用品種,不同的品種味道、大小、耐存儲性均不相同,果農需根據市場的需求選擇最適合栽培的品種。成活率高的原則,設施栽培技術為模擬適合果樹生長環境的方法栽培果樹,如果果樹不易成活,那么有可能會由于人為控制溫度、濕度、光照的時候出現些微偏差的緣故果樹不能成長,這會浪費果農投入的生產成本,為了提高經濟效益,果農需選擇易于存活的品種。
2,調控生長環境的技術
果實在生長時,對生長環境有特殊的要求,果農應用設施栽培技術就是要調控與果樹生長相關的環境因素。果農應用該栽培技術時需要控制以下幾個因素:
光照的因素,設施栽培技術需要根據果樹生長的光照需求模擬人工光照。以大棚果樹生產技術為例,果農需應用透光性強的大棚,以便能為果樹提供需要的光照、果棚的結構設計必須合理,以免在提供光照的過程中出現光照死角。
溫度的因素,溫度因素是影響果樹生長的一個重要因素,比如要讓水果的口感好,就必須讓果樹生長在溫差較大的環境下。此時果農需應用扣棚技術控制大棚內的溫度,待果樹完成休眠期后,將溫度提高到果樹需要的溫度,為了做好大棚保溫工作,果農還需覆蓋大棚或應用草簾加蓋技術,使果樹能夠渡過成長期。
濕度的因素,為了控制果樹生長需要的濕度,果農可應用通風的方法或應用澆灌的方法人為的調節設施內的濕度。比如果農可應用通風的機器加強設施內的空氣交流降低濕度;果農可用定期噴水的方法提高設施內的濕度。
3,調控果實成長的技術
果樹根、莖、葉的成長決定果樹成長的情況,果農需控制好果樹生長的情況。比如部分果樹要豐產,果農就需控制好果樹的垂直根系,使果樹能有效的吸收水、肥。果農可用起壟的方法控制果樹的根系生長。
三,現代林果業種植中設施果樹栽培技術應用的案例
為了說明現代林果業種植中設施果樹栽培技術應用的方法,現用漢中市留壩縣的美早大櫻桃的設施栽培方法為例。美早大櫻桃由斯坦拉與意大利早紅雜交而成,該品種的櫻桃果大、肉厚、味佳、耐貯運,該櫻桃受到市場的歡迎。該果實一般適合生長于北邊,每年六月中旬成熟,然而應用設施果樹栽培技術則可人工控制它的生長區域與生長期。
為了調控大櫻桃樹生長的光照、溫度、濕度,果農需搭建大棚。大棚的高度需在3.5米以上,大棚覆蓋材料需選擇透光率好的材料,大棚搭建的方位為偏西5-7°,以便能有效的利用下午的自然光,溫室前面角決定大棚能否有效的采光,溫室前面角的角度應為28-33°左右。為了提高大棚的保溫性能,墻體的厚度需大于當地最大凍土的厚度,以免出現果樹受寒的問題。后屋面仰角應為38-45°,該角度能最有效的吸收熱量。
栽培美早大櫻桃時,為了有效的利用土地,可將栽培行距設定為1.5×1.5米左右,大棚內可種植3種以上不同的品種混栽,以便最有效的利用土地、提高勞動的效率。櫻桃為一年生嫁接苗果樹,為了使櫻桃能有效的結實,可將櫻桃樹高度控制在1米左右。栽培期間,果農需控溫、控水、控施,讓環境最適宜櫻桃生長。為了提高美早櫻桃生長效果,果農需定干、抹牙、摘心、疏枝、拉枝。溫度的控制是影響美早櫻桃生長的關鍵。在櫻桃樹越冬休眠期間,果農需扣棚蓋簾避光使果樹休眠,在升溫期間,為了防止溫度上升過快,果農可用多段升溫的方法使大棚內的溫度逐漸上升。
美早櫻桃在生長期間,果農需控制化肥的使用量,使果樹能有效的吸收養分,提高結實率。果農可在定植以前挖溝深翻,施磷鉀肥與有機肥作為基肥。在美早櫻桃開花前一周追N、P肥,硬核期需追施P、K肥,采摘前25天左右追施K肥,中間果農可測土配方,即時補充果樹需要的養分。在果實膨大期,及花芽分化期果農可用葉面噴肥的方式追施復合肥。
為了防止果樹受到病蟲害的侵蝕,果農可在美早櫻桃的生長期噴施濃度為4%波美度左右的石硫合劑,為了防止果樹受到桑白蚧的侵襲,果農可在蟲孵化前期噴撒10%濃度的吡蟲啉。果農需即時除草,以免雜草滋生病蟲害。
果農需做好促花與坐果環節的控制,使美早櫻桃能有效的結實,坐果期間,美早櫻桃不需要疏果。
總結:
在現代果樹種植中,應用設施栽培技術,能人為的控制果樹生長,使果樹生長滿足市場的需求,這種果樹種植方法能提高果實的產量、控制果實的生長區域、提高果實生產的質量。
參考文獻:
[1].王勇振.汪林華.設施果樹的栽培原理及技術[J].現代園藝,2012(12).
人類學家關于文化起源與文化進化的新知識圖景,大大更新和拓展了人類對自身的認識和理解程度。打一個比方(也許不很恰當)說,當今一位普通的人類學專業本科生對人作為“文化動物”的認識和理解程度,也會超過19世紀最博學的哲人,如黑格爾或費爾巴哈。創始人對人類學的研究極為關注,也為形成人類學提供了基本遵循。馬克思在出版《資本論》以后,對當時處在學科萌發階段的人類學成果情有獨鐘。他大量閱讀并寫下詳盡的讀書札記。這即是美國人類學家勞倫斯?克拉德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國際社會史研究所發現并于1972年出版的《卡爾?馬克思的民族學筆記》(又稱《人類學筆記》)。有人推測,以馬克思的天才和勤奮,假如他能多活一二十年,會成為杰出的人類學家。恩格斯在馬克思逝世的次年出版《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提示出唯物史觀與美國人類學之父摩爾根的社會文化進化理論之間的對應之處。關于創始人與人類學的學術和思想姻緣,學界正在形成探討的熱潮。
人類學的學科創立和的誕生,同達爾文進化論的問世大致處在同一時代知識背景中。人類學的學科初衷,深受達爾文影響,是要按照西方科學范式,構建一門像物理學或生物學那樣的“人的科學”。然而,經歷約一個世紀的發展,到20世紀后期,出現人類學研究目標和學科性質的顯著轉變:即從“人的科學”轉向“文化的解釋”。前者秉承的是自然科學的理念與研究范式,希望探求一種“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人類普遍規律;后者則要求轉向人文學立場,強調每一個不同族群文化的本土特征和“地方性知識”。從最近的發展態勢看,文化人類學目標和范式的重要轉向激起學界持久的反響和爭論,以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寫文化”問題的大討論而引人注目。爭論焦點在于:科學和人文,哪一種研究范式能夠更加精確和有效地認識和把握世界上數以千計的不同文化呢?目前看來,爭論雖然還在持續,一種基本的理論共識也已顯現。那就是,對于人類學而言,研究作為生物的人(體質人類學),無法離開科學范式;研究作為文化主體的人(文化人類學或社會人類學),光有科學范式遠遠不夠。必須借助人文學、解釋學的研究范式,強調研究者深入到特定 文化群體內部的體驗和感知,以便充分把握每一族群文化特有的精微之處和形形的地方性知識。目前,科學實證性的研究和人文理解、解釋性研究在人類學內部齊頭并進,二者都取得輝煌業績。科學范式的前沿性探索以人類基因學為代表,描繪出三百萬年來人類進化藍圖和“走出非洲”后的世界文化傳播與人種分布藍圖;人文范式的探索趨勢則催生出田野民族志寫作方式的變革,有“文學人類學”或“人類學詩學”等名目出現,旨在揭示從非洲沙漠部落狩獵文化到青藏高原族群的半農半牧文化的各自特異之處,彰顯對人類文化多樣性的探索與發現,汲取每一特定族群的可持續生存之智慧與經驗。這兩方面的進展表明,人類學的知識具有專業以外的普遍啟示作用,它帶來一種前所未有的文化尋根意識。
按照克魯伯在教科書《人類學》中的說法,“文化”是20世紀的偉大發現。由于文化概念具有整合的性質,使得原來的文史哲政治經濟法律宗教藝術等學科都爭先恐后地同文化人類學結緣認親,乃至交叉再造,產生出一批活力四射的新興交叉學科或新領域――如宗教人類學、歷史人類學、經濟人類學、文學人類學、政治人類學、教育人類學和醫療人類學等。從學術史看,沒有哪個世紀像20世紀那樣催生出眾多的新興邊緣學科;也不曾有過哪個獨立的學科能夠具有如此寬廣的知識交叉輻射作用。“文化”的整合性大視野,啟迪著劃分過細的原有學科以開放的心態重新調試和建構自己的專業范圍,尋求知識創新視角。
著眼于人類思想史,作為新興學科的文化人類學對當代思想和知識變革的主要貢獻,使得人類學的影響力遠遠超出本學科的界限,成為引導現代人創新思考人類文化及其前景的基本理論參照。英國人類學家羅賓?克拉克和杰弗里?欣德利合著的《原始人的挑戰》,有助于說明該學科理論發現及其再啟蒙意義:
人在這個星球上已經存在了大約200萬年。在所有這些時間里,人靠從大地獲取食物而存活下來。99%的時間里他都是靠漁獵和采集來獲得食物的。農業僅僅有一萬年多一點的歷史,工業社會只不過才300年。在地球上曾經有過的800億人口中,90%是狩獵采集者,6%是農人,只有剩下的4%是依賴于農業的工業化社會成員。
通過這樣的宏觀性審視,我們明白一個道理:和數百萬年的狩獵采集生活和一萬年的農耕生活相比,僅有區區幾百年的資本主義的發展模式不可能持續久遠。兩位作者的悲觀看法是:技術社會迄今已有300年的歷史,它至多還可以發展200年。取而代之的,或者是現有的生活方式在一場全球災難中終結,人口急劇減少;或者是我們成功地調整現在的工業主義生活方式,開辟另一種能夠長期持續生存下去的方式,不再饑不擇食般地在數十年內耗盡地球數十億年才積累起來的有限資源。目前,在世界范圍內叫停粗放式經濟發展,正在成為人類新的共識,而轉型的關鍵是探尋有效的替代模式,文化問題由此得以空前凸顯。
人類學家對世界各地的本土文化進行全面調研,以民族志的形式積累成為一筆關于人類文化多樣性的資料寶庫。作為借鑒和反照的鏡子,眾多還存活的原住民文化和部落文化,對西方中心主義的知識觀和文化觀產生了反思和批判作用。文化尋根思潮對整個西方思想和社會科學各學科產生影響,各種土著文化成為渴望治療的當代人投射其理想的一面反光鏡。女性主義者從這面鏡中看到的是母性中心文化和性別平等理念;環境主義者從中看到的是人與動、植物世界的依存與共生;后現代哲學家從中看到的是解決人類現實困境的永恒和諧。著眼國內,自上世紀末的尋根文學,新儒家和新道家,到當下的國學復興和孔子熱,唐裝和復古建筑等,特別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運動,清明、端午等傳統節日的恢復,都可以理解為世界性的文化尋根潮流波及本國的必然表現。對于文化尋根,理論界過去偏重于從文 藝思潮去理解,現在看來是遠遠不夠的,有待于提升到全民文化自覺和國家文化發展戰略的高度去認識。
筆者的《現代性危機與文化尋根》一書曾概括西方文化尋根的幾大主題。如“黑色風暴”和“凱爾特復興”。針對白人種族主義的長久統治,以黑非洲文化他者為再認識焦點的思想潮流,揭示東方古文明影響下的西方文明發生輪廓。針對白人人種內部盎格魯-日耳曼種族優越論,發掘和復興西方文化自身的非主流的少數族裔文化。理論代表是《凱爾特智慧》,文化產業的最成功代表是《哈利?波特》小說和電影產品。再如“女神復興”。在女性主義運動激蕩下,反思五千年以來確立的父權制文明的統治與壓迫,希望找回史前女神文明的、陰柔的、和平的價值,同時恢復女神信仰時代尊重大地母親的生態智慧,使今日百孔千瘡的地球母親得以在工業文明的摧殘下保持生命存續的可能。代表著是《活著的女神》;大眾文化方面則有21世紀以來全球第一暢銷書《達?芬奇密碼》。又如“東方轉向”。認為西方資本主義不能代表人類未來的完美生存選擇,向西方以外的文化傳統尋求新的替代性出路。在東方文化傳統中尋求拯救現代文明病癥的異文化藥方,以及引導人類走出物質主義和消費主義生活誤區的路徑。代表著是卡普拉的《轉折點》一書。印度圣者克里希那穆提的著作風靡知識界,被翻譯成47國文字在全球流行,表明世人如何殷切期待“東方的時代”的到來。與此類似的還有中國《易經》熱和瑜伽熱等現象。最后是“原始轉向”和“生態轉向”。原來被殖民者征服和作為傳教對象的“原始人”,成為陷入現代性危機的西方人需要重新學習和效法的正面形象:天人合一的原生態形象。代表著除了前面提到的《原始人的挑戰》,還有戴蒙德的《尋找原始人》。大眾文化代表有去年轟動全球文化市場的3D大片《阿凡達》。編導卡梅隆想象出的外太空潘多拉星球之納威人,作為想象中的原生態人,顯然是以人類學家調研的各類原始人為原型的,其批判目的是拯救瀕臨絕境的地球。無論是生態女性主義呼喚的女神復興,還是東方轉向所追求的非西方價值觀念,都伴隨著生態意識的覺醒。全球思想的生態轉向,勢在必然。其對經濟理論轉型的影響,體現在泰國佛教學者佩尤托《佛教經濟學》一書,要求不能脫離環境與社會的整體去看待經濟,尖銳批判增長癖和GDP崇拜。
以上文化尋根的各種表現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交織呼應的文化大潮,體現著20世紀后期全球思想界應對資本主義危機的變革趨勢。它會影響到21世紀世界文化走向的基本格局,對于后發展國家的文化戰略具有必要的參照意義。文化尋根使當代人意識到:現代社會必須注意改變或防止在資本和利潤的追逐中忽視人與自然的均衡關系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各國在強調經濟轉型的同時,重審本土的文化資源,引導全民的文化自覺,重建國家文化戰略,已成為當務之急。
關鍵詞: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多元智力理論;動態教學;自主閱讀;批判性思考
【中圖分類號】G642
在傳統的教學觀念、不合時宜的教學模式和有限的實驗條件等因素的影響下,植物生物學教學淡化了對學生自主探求知識的興趣激發,弱化了自學能力的培養,忽視了漸進地修煉學生的批判性思考和創造性思考技能,使得一些原本對植物學十分感興趣的大學一年級新生漸漸地沒了興趣,厭學了。盡管有的教師內心渴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歷練學生知識結構的自我建構能力和培養創新意識,但是,因循守舊的教學設計與教學模式將學生逐漸推進了荒蕪的枯井。改革教學方式勢在必行!可是,如何轉變教學方式呢?以什么樣的教育理論為指導呢?在教學中如何構建有效的教學設計呢?又當采用何種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諸多問題都值得深思與探究,只有"把脈"清楚了,才能"對癥下藥",方可"藥到病除"。
1.堪憂的教學現狀
通過調查發現,在高等師范院校,較多的《植物生物學》科任教師仍然沿襲"滿堂灌"、以教師為主的師生格局。如此教學的教師往往依據教材,致力于解釋與敘述,而學生則什么也不做。他們向學生平鋪直敘,把全書的內容濃縮為一個個要點以便于學生記憶,即使要討論,也只讓他們討論那些要點。豈知這種蹩腳的教學方式嚴重妨礙了學生心智發展!如此一來,讀書的意義被蹩腳的課堂教學給剝奪了,更糟糕的是,這種教學模式使學生逐漸養成了不正確的讀書與思想的習慣,很難改過來。因此,不管什么課程都被他們濃縮成摘要,任何思想都被表達成標題式的文句,念書只不過是為了應付以后的考試(包括期末考試)。這是為什么那么多人不知道怎樣"念書"和創新的原因。遺憾地是,有的科任老師依然視而不見,固守著"過去",呆滯地教學。世易時移,公式化的教學方式豈能"傳道、授業、解惑"?豈能讓學生逐漸"自主、自立、自動"呢?
德國偉大的哲學家叔本華指出,獲得知識的過程分為兩個階段:首先通過直觀感覺把握客體以獲得直觀知識;然后再運用抽象思維將直觀知識概括為某種概念。"二階段論"闡明了學習的順序應該是直觀認識在先,概念認識在后。可是,當前的《植物生物學》教學完全顛倒了這個順序,很多教師不教導學生們如何獲得直觀知識,一上來便將大堆概念灌輸到他們的頭腦里,由于缺乏相應的直觀認識,學生們無法理解這些概念,更不能具備相應的判斷能力。
如此堪憂的教學,豈能培養高素質的大學生呢?又怎能培養創新型人才呢?所以,必須加以改革,以正確的教學理論和有效的教學方式引領學生的發展。
2.先進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和多元智力理論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源于20世紀60年代初瑞士兒童心理學家皮亞杰的認知發展理論、維果斯基的社會心理學理論以及布魯納的發現學習理論[1]。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者在知識意義建構的過程中,各種信息的獲取、分析、整理和意義建構等環節是學習者在獨立或合作的環境下完成的。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習者置身于真實的問題情境之中,通過真實情境的實踐來構建對知識的理解。因此,學習不是簡單的知識由外向內的轉移和傳遞,即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學習過程中其他人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的。也就是說,學習是一個主動建構的過程。"每一個學習者都不應該等待知識的傳遞而應基于自己與世界相互聯系主動的進行意義建構。"在此過程中,"情境"、"協作"、"交流"和"意義建構"是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四大要素[2]。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學習的建構性、主動性、協作性、交流性、探究性和非智力因素在意義建構過程中的重要性。鑒于此,教師應該對課程教學問題及其發展進行例行審視和反思。在整個課程教學活動中,教師須激發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使其樂于思考與互動。
多元智力理論,亦稱多元智能理論,是由美國哈佛大學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在1983年提出的。加德納從研究腦部受創傷的病人發覺到他們在學習能力上的差異,從而提出本理論。"多元智力理論"倍受教育界的廣泛關注,也為高校教學改革提供了新的指引。多元智力理論認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智力可分為9種:語言-語言智力、音樂-節奏智力、邏輯-數理智力、視覺-空間智力、身體-動覺智力、自知-自省智力、交往-交流智力、自然觀察智力和和存在智力),智力結構也是多元的,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智力組合[3,4]。每個人都在不同程度上擁有上述九種基本智力,智力之間的不同組合表現出個體間的智力差異。"教育的起點不在于一個人有多么聰明,而在于怎樣變得聰明,在哪些方面變得聰明。"
該理論較好地審視和評價了學生(其實是每一個人),認為學生自有其優勢的智力領域,并可通過恰當的方法加以開發,實現個性化發展。在教學過程中,除了考慮智力因素外,教師理應高度重視學生個性化的非智力因素(包括情感、意志、興趣、愛好、直覺、頓悟、想象、聯想等要素),因為非智力因素常常影響個體的決策和內心感受,影響個體行為。
3.植物生物學教學改革實踐
有效的教學是在充分考慮各種影響教學質量因素作用下優化各種教與學的要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在教師的引導下最終實現知識的意義建構。"我們并不見得要灌輸給學生盡可能多的書本知識,而是該培養他們對讀書產生盡可能多的愛(費雷德里克?斯金納)"。在《植物生物學》的教學過程中,我的施教程序如下:"閱讀教材思考問題或現象課堂講解與分組交流查閱文獻重新討論"。雖然并不是所有的問題在教學中能找尋到答案,但是,即使是存疑或懸疑,也能引發新的思考,活化學生原有知識和想象力。
3.1自主閱讀與思考
用心研讀教材,是培養自學能力的重要途徑。"知道如何學習的人才能知道得更多。"我與我的學生所用教材是《植物生物學》(周云龍主編,20004年9月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該教材較好地整合了原來植物學和植物生理學兩門課程的基本內容。在近4年的教學過程中,除緒論外(因為是第一次課,未能要求學生提前閱讀),其他章節都要求學生閱讀(課前閱讀相當于預習,課后閱讀溫習鞏固,能加深理解)。閱讀教材像讀小說一樣需要想象力、洞察力和判斷力。"真正的閱讀是運用自己的智慧及已有的知識,孜孜不倦地探索一本書,并在此過程中增強自身的理解能力。"這是與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相吻合的。因此,我建議我的學生在課前和課后靜心潛入書本,熟悉和理解所述知識。"閱讀能力的優劣關鍵不在于你能讀多少,而在于你能從中領悟出多少",我對學生如是說。到底"領悟了多少"呢?我常用一些思考題來評判學生課前閱讀的效果。例如,在"緒論"課結束時就向學生布置"植物細胞與組織"一章的"思考題"(①在發生冷害時,植物細胞生物膜可能發生哪些變化?②為什么說葉綠體和線粒體是半自主性細胞器?③植物細胞具有全能性。那么,只要培養條件適合,離體培養的細胞就有發育成一棵植株的潛在能力。試想A植物的細胞核能否在B植物的細胞內存活并進行基因表達呢?)在講解"種子的萌發與營養器官的發生"一節前,先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相關教材內容:④所有種子植物的種子成熟后其胚在結構上是否都能明顯區分胚根、胚軸、胚芽和子葉?⑤種子休眠的類型有哪些呢?⑥在種子萌發過程中,上胚軸與下胚軸的生長速率有是否相同呢?其結果如何?請舉例說明。......在講解"光合作用"一章前,我讓學生將本書所有關于"光合作用、光形態建成以及植物對光因子的生態適應性"等內容聯成整體進行學習(思考題:⑦比較C3植物、C4植物和CAM植物的光合作用的異同點;⑧怎樣評價光環境的時空不均一性?⑨植物對不均一性光環境的響應有哪些機理?⑩對植物而言,光環境時空變動所具有的生態學意義是什么呢?)......在閱讀(獲得知識,活躍想象力)中思考(知識遷移),在思考中閱讀。實踐證明,這種嫁接閱讀與問題的啟發性教學極大地觸動了學生探求知識的靈魂。
3.2以問題引導意義建構
教學不是往學生腦海里硬塞內容,而是點燃思想的火種。
在植物生物學的課堂教學中,首先,我提供信息(或現象或問題或觀點),讓學生在閱讀教材的基礎上試著予以解釋,然后在存疑的基礎上漸進地引導,使其頓悟,跳出教材而得以站得更高行得更遠。例如,在教授"根系的向性生長"時,首先呈現一些根系在不同環境下生長的圖片(現象)(包括垂直向下生長的根,彎曲后向地生長的根,根際周圍不同肥力的根系以及根際周圍不同水分含量的根系)(情境形象化),然后讓學生予以歸類、解釋與總結,從而理解根的多種向性生長(如根向地性、根向肥性、根向水性和根向氣性)(從個別到一般,推理演繹)。然后,設疑"根系向地性可能包括哪些內在過程或機理呢?"這時,學生在事先閱讀教材的基礎上會回答其一"重力感應(根冠細胞內含有淀粉體或重力石)"。緊接著我拋出另一個問題--"去除根冠、淀粉體缺失的擬南芥突變體也有部分向地性反應,這是為什么呢?"。當然,學生依據其原有的經驗知識,一時難以回答或者回答多樣化(無論對錯,我都予以鼓勵)。因此,我便將準備好的文獻資料分組(5個小組,每個小組的資料均不同,便于課后小組間交流學習)發給學生,讓其快速閱讀并討論(限時20分鐘)。這些文獻(主要是關于重力信號轉導、生長素非對稱性分布、彎曲生長以及赤霉素和乙烯對主根發育影響的文章)呈現的研究結果是教材所沒有的,這樣就拓寬了他們的學習視野,激發了他們探究的欲望。20分鐘后,各小組推選一名發言人闡述自己的觀點。討論之后,我再講授相關基的本知識和原理,最后歸納總結。教學要用活的內容或素材來豐富和提高學生的知識結構。與時俱進的,才是活的(陶行知)[6]。在教學中,教師須將當前學科的新知識、新理論和前沿問題加以介紹。這種互動模式突顯了"學生主角"與"教師旁白"的特點。在這樣的理論教學活動中,學生不僅清楚了教材內容,而且將視角伸向了更高更廣的層次。
事實上,在植物生物學教學過程中,我只是盡力扮演好"教學"原本分配給我的"角色",著力于閱讀、思考與課外實訓,讓學生主動進行意義建構。"一個學生采用新的方法論證教材上的知識,要比原封不動地照搬書本上的方法強100倍"。實踐證明,個性化的課外研究性教學,讓學生在從事微型課題研究的過程中既發展了學習興趣又培養了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沈晶.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與教學改革.湖北教育學院學報[J],2005,22(2):97-100
[2]張大均.教育心理學[M].2004,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3]霍華德?加得納.多元智能(沈致隆譯)[M].1999,北京:新華出版社
誠然,人文生態批評如何參與和引領生態保護與研究并非易事。單從界定生態研究這一命題入眼,國內學界的生態意識雖早已蘇醒、活躍,但對其內涵的詮釋,卻紛紜蕪雜,而對其指涉卻又難免單一,其用意與生態一詞原本含義也相去甚遠。不少用語更有差強、扭曲本意之嫌。僅舉“景觀生態”一例,此用語貌合情理,一旦仔細讀來,不難品出其中將人的需求和原本自然生硬割裂,樹以人為上,逼自然為人所愉悅,為人所駕馭的認知觀。若究其根源,不難見出其受尚權逐利的現代社會進化論影響甚深。源于西方的現代進化意識通常籍主客體二元思維將人類和自然對立,以貫通人依賴工具理性而勝出這一主線,鑄成一介奴役、偏廢自然的現代文明史。對此,歐美學界早有警覺;回觀十九世紀中葉,正值歐陸理性啟蒙,摒棄宗教蒙昧,科學工業蒸騰日上,人的知識力量拓展膨脹,城市物質文明奔涌蔓延,但社會良知并不使人昏昏,忘乎所以,先有人文學者冷靜、誠實地關注人與自然互依互惠、不可隔裂的命運,德國詩人荷爾德林、英國詩人華茲華斯、蘇格蘭詩人彭斯、美國思想家梭羅都曾抨擊早期資本積累的血腥和貪婪,袒護正受掠奪、盤剝的鄉村原野,警示世人呵護自然、律束自我。二十世紀以降,又有現象哲學與存在主義質疑工業、城市文明導致的人性殘缺和社會災變;1930年代出現的阿爾多?利奧波德,以《沙鄉紀事》一書驚破沉寂,用智慧式平淡和簡約,推崇“棲息倫理”,寫出人融入沙地、鳥獸、蟲草之中,感受另類生物的存在。隨后便有人文地理學、地理哲學、社會森林學等新學科陸續降生,于功利理念的心腹之地發難,以里向外,外合里應,彰顯西式現代化的誤區,療治功利至上的創傷。
法國當代生態哲學家布魯諾?勒托爾的近作《我們從未進入現代》中有這樣一段犀利而又精辟的話:“臭氧層穿漏有極深的社會意義和話語表述,絕非單純自然現象。工業巨頭和國家元首們的決策有極充實的生化效應,絕非純屬權力或利益關系。而生態環境的話語又是極真實的、極社會的,絕非單純紙上談兵。”勒托爾從社會效應反觀生態災變,以人的肉身直覺解析政治決策,并從世俗角度來疏通對環境保護的誤解及阻撓。他對當今生態劫難的憂患無疑是從人的生存、權益、意識三方交疊處人手;顯然,勒托爾明了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生態和諧這三者環環相扣,分而皆傷的要義,并為此大張道德倫理旗鼓,敦促現代人正視一個已被忽視許久的事實:人類現代化呈現很不對稱的進程,現代人夸大、濫用人主宰自然環境的力量,無端地隔裂人與土地、生態以及其他生物界之間的天然依附,而對人自身滋長的物欲和貪婪一意姑息,恣意將工業廢污毒液掩埋、排放、傾瀉于自然之中。勒托爾執文化理論一牛耳,以法國思想家慣有的新奇、律動的筆觸,走刀直向現代文明早已壅塞、浮胖的內腹,剜出已喪失“撮合”功能的病灶。勒書與當今生態研究的理論影響在于:針對現代文明“不對稱”這一隱患所有誘發的病癥之一“不負責任地損耗、顛覆自然”有感而發。
歷數近半個世紀來中國經歷的幾次社會巨變,筆者不由地驚覺:若從后果來看,每每變革發生,其對自然生態不負責任的改造、索取竟如出一轍!無論是年代放衛星式的全民煉鋼,糧食高產,或是“”中劈山填海造田的大寨樣板,還是改革年代經濟狂潮中大樹水泥莽林的都市范式,乃至攔截江河、筑壩、移民、淹城的“驚世創舉”,均袒露了現代人為發展而目空一切,為獲利而盲動冒進。大多以糟蹋無法更新的資源,毀害不可替代的生態為代價,其惡果孰不令人扼腕!回顧這段發展史中所遭遇的“西學東漸”、“”、“超英趕美”、“移山填海、人造平原”、“原始積累”等挫折,急吞亂咽歐美現代化成果所導致的數起重大迷誤歷歷在目,而曲折、坎坷的現代化之路凸顯了西方現代化模式內潛伏病灶的潰爛及擴散。歷史之鑒應激勵人們對人與自然的互存互惠再度認識,以守護人地兩分、一損俱損這一底線,從倫理上疏導、抵御經濟發展中急功近利、“一步到位”的草莽行為,并由此而認識到:如何以“科學”地發展趨向人與生態契合這一過程,即使在西方也是縱橫捭闔,屢經曲折和磨難,但最終仍皈依自然與人之間的整合互動這一圭臬。
一
綜述西方的自然觀,或許可概而言之為:古崇自然而抑發展,今尚人為而廢自然,古今之自然觀孰是孰非?至今無從解答。其實,這一質問本身且已顯露出一掩藏許久的思想窠臼:非黑即白、各執一端地認知自然,必將自然與人工武斷地割裂、對峙起來。而如此生硬的二元對立式思維卻仍在學界的生態批評里從中作梗。迄今西方的生態批評大致可分兩大流派:其一以生物自然為本,認為人當屬自然界,無高低貴賤之分,更不受用領主或神明所有的征服、主宰物界的特權。其二視人和自然為綱目之分,確信人類的智慧和創意優于自然界其他生靈,綱舉而目張,并主張人類應發展在先而后顧及生態的平衡。二者相比,各有千秋。前者雖崇尚自然,但有將其抽象、凈化而導致人與自然疏離之嫌;其最大的偏頗莫過于將自然束之高閣于“純潔、崇高、壯美”的境界上,可望不可即,從而抽空了“人”在其間互依互存的“社會性”,反而阻滯了人與自然的契合。反觀后者,重人類者更易一廂情愿地規避、作踐自 然規律,恣意駕馭、營造身外世界,以圖人類發達優越之霸勢。這一思路雖有別于那些將人類凌駕生靈萬物之上,根本無視生態危機的極端功利主義者,但往往默認個中的因果推理而難免受之渲染,為之誠服,甚至蛻變成生態的宿敵。于此,生態批評始于崇尚人與自然的對立,以其為衡量的唯一砝碼,卻落個身陷其模棱兩可的涵義中而進退兩難的窘境。生態批評之所以陷入認知上的困境全在于批評者錯將自然的含義擱置于靜止、絕對的范疇中,從而遠離了人與自然協同求生的歷史演變過程。而正是歷史的嬗變將人與自然的契合周而復始地匡正、翻新乃至豐厚。
誠然,視自然為一歷史演變之結果,而非自生自滅、永恒不變的倫理前定并非一朝一日形成。法國人文批評家羅蘭?巴特曾本著解構西方人文主義的經典信念的批判精神,對所謂的“人類生存狀況”做了一個鞭辟入里的解剖:“‘人類生存狀況’這個現代神話基于一個很古老的營造神秘化的效應,這一效應總是把歷史的核心落實到抽象的自然上。”巴特的本意旨在解析經典人文觀念的兩層歧義:一層是任何自然的界定必然為人類社會的歷史過程所左右,由此來看,自然屬人類歷史之統轄,便失卻了可作規范或標準的權威性。另一層頗有歧義:正因為大千世界的一切是人為的,是具有社會性的人的所創,人類務必對“人化”了的自然含義的相對性有所警覺,應刻意呵護它易受人駕馭的弱勢,但非利用其弱勢而將其篡改或顛覆。始料未及的是:自然與人分分合合的嬗變偏偏又演繹成了新一輪紛爭。自歐陸文藝復興以降,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為人類將身外物界盡收眼底的洞察開了先河,牛頓引領的機械實證之風隨即蔓遍學界,人類依據科學實證的方法論,以科學――也即數量化科技――解析物界現象蔚然成風,逐漸地把人自身的思維、情感和血肉之軀割裂開來,如同對待草木禽獸一般,將人的生物功能分解、剖析,并最終將其歸于前類,從而再推出一“大寫的”自然觀念。于此,實證科學已將物質文明推向另一極致,形成了“物質一元論”的濫觴。縱觀這一自然的生成,它為人類突飛猛進的自然科學所作的貢獻確實可圈可點,但其含義從頭到尾,自始至終,仍未超脫人為的詮釋與界定。難怪英國作家路易斯曾為此譏諷地指出:“我們總是在征服自然,因為自然不外乎是我們給在某種程度上已經征服了的所有一切所起的名稱而已。”于是乎,意志、心理、情感等但凡和心靈維系緊密的人的精神活動被悄然劃入所謂“主觀世界”,如同迷信、幻想、虛設一般,它們入了歷史的“另冊”,作為尚未被完全量化解析了的,還有七情六欲的人又開始遭受放逐邊緣的冷遇。巴特的預言果真應了驗,但此一個自然非彼一個自然,作為善用實證思維而行自我分身術的人――大都身兼自然科學家――又榮耀地登上了統領自然界的寶座;相反,人的另類精神活動(比如想象、記憶、心理等精神創意行為)卻離人和自然的協同調和過程漸漸遠去。意想不到的局面終成現實:人一邊以天文學識為朽木頑石訪祖尋根遠到宇宙天邊,一邊卻反將自家七情六欲的血肉之軀逼成了無家可歸的零余人。
人和自然的協同共生的長河,到此重又流入干涸、擱淺的絕地,需猛拐個急彎,才可再激流遠奔。這個關鍵的轉折便是存在主義思潮與生態意識的撞擊和互動。西方存在主義思潮最初植根于歐陸文藝復興時代的維科。維科的新科學思想針對笛卡爾的實證科學基礎,把人的發展歷史論證為真理和人為巧妙結合的結晶,但并非對整個泱泱宇宙的歸納或映照。事實上,維科認為人類對宇宙存在的本身無法全部徹底地把握;正因此,他強調實證科學本身的成就乃是人的真正的“發明和創造”,但它和原生原長的自然界關聯甚少。維科如此立論,只為疏離中世紀宗教所賴于立神權于至高無上地位的一元論,顯然為即將脫穎而出的自然科學思維開啟了大門,但也為教廷的神創造萬物之論留了存活的空間。在稍后的理性啟蒙時代,歐洲哲人康德、黑格爾相繼發現:其實草木禽獸的天地間也存在類似的“發明和創造”。康德曾舉蜜蜂蜂巢一例,以其構造的周全、合理、有利,和人類巧奪天工的藝術原創類比,從而說明冥冥天地間存有執掌生死、因果、嬗變的原始動因,并非完全屬人為詮釋所得。黑格爾則以人如何領會火、水、空氣的功能,移植于房舍的建造中,實現了人類遮蔽自身,免受自然對其有害的侵蝕這一目的,從而證明天地萬物的演變確由因果動機主持,它循循善誘,徐徐進化,借助人類智慧實現其最終目的。由此西方哲人推斷出一理性意志,乃屬整個宇宙中生命維系的精髓,可同時衍生、驅動物界和人類。兩者唯一的不同是:世間區區萬物并無自我意識,順其自然地茍活,無需認知它們自身與外界之間的關系。相反,人類具備自我意識,不僅了解物我相依為命,還能由此及彼地去效仿、改進物界中觀察到的現象,變被動為主動,逐漸確認某種本體與外界的主客體關系,哲人們揭示的正是這種人類中心意識。
由此,人類周而復始地演練利用自然條件,生存、交往、繁衍自身的能力,在生物進化的大道上迅跑。然而有一事實往往被忽視:人這一能力僅局限于人類客居地球迄今的近萬年歷史;時至今日,人尚未對自身最初降生于宇宙的意外性和偶然出一份完滿的答卷,更難于對原生原長的宇宙原始動因有個水落石出的探究。以此看來,人如何從人類歷史演變企達、貫通自然宇宙的本質還有一波三折。在天體世界和人類發展這兩者之間,人最終需面對的是那道橫斷人類認知的溝壑,它往往使人類認知外界與自我時陷入左右為難。人類認知外界與自我必經由思維和語言的交流,而且這種交流必定產生于某個特定的自然、歷史、社會語境,此間所進行的交流、互通、協同一概受其制約。這一人本特征便先預設了一種“社會性”,更確切地說,是內含了“自然如何有利于我”的我主它客的工具理性,而引領實證科學發展的解析思維恰恰以此為基石。換言之,自然科學迄今所獲得的一切知識和成就都深深地烙有人的“工具理性”的印記。這一特性再次印證了先前維科所論述的人類特有的“創造和發明”。人類對外界的認識也因這一屬性而受囿;一方面,以工具理性為出發點去探討、解析古老而又偌大的自然,使人“先天”具有的萬物皆為我用的意識從中作梗,加之以客觀化的視角考察、驗證外在世界,雖說也承認自然的“它異性”,但不過讓它在認知主體――人――盡收眼底的視界里做個輔佐而已。這無疑會導致將僅適合人的理性強行嫁接于自然,以偏概全。另一方面,人又不得不依動物本能而在自然中存活,并將身外物界看作是自己生死難解的另一“軀體”,這要求自我和它異之間有一番應對和調和:人應消除我主它仆的意識,多多依賴自然賦予人的肉體本身,以情感、想象(而非理念)為渠道,盡力與外在自然和睦相處,本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精神,和那生于斯養于斯的大自然共存。
這兩難的窘境可從康德和黑格爾兩位哲人的自然觀窺見一斑。依前所說,康德從蜜蜂 筑巢的精致完美程度中感悟到自然界中蘊含某種創意的原始生機,他也承認人常常一時無法憑借理智來解析那些超乎人類理念的天造地設(“壯美”景觀sublime就是一例),但他主張人享有一“先驗”理性,能依仗純理念的貫通(例如人對時空觀的臆測)完成對物質外界的理解和把握,由此他堅信人類具有超過一切生靈的高明和優越,而不必沉陷于人同自然界分享的肉身的具體體驗中。顯然,康德的外在自然不外乎是人的精神理念的翻版。黑格爾對人的理性意志則有不同的詮釋。他堅信人對自然資源的利用,建造有益于人居住的房舍這一過程本身就是人和宇宙進展、延伸以及企達其最終目的的一個具體的步驟,是宇宙嬗變過程的一個精辟的縮影。雖然為實現此目的人們尚需經歷無數徘徊、挫折,甚至迷誤,但他堅信理性意志最終會勝出,使人類歷史涵蓋自然變遷而聚合成一,并引領人類直達理性的峰巔。既如此,那又如何解釋人類會因居住生態遭受破壞而瀕臨滅絕的危險?黑格爾為此設下了一個“理念的狡黠”,用以揭示:這個無所不在的理性意志時常巧設圈套,欲擒故縱,只等危機突如其來才伺機給人們一個警醒,令其懸崖勒馬,回頭是岸。或許當下地球變暖、生態危機或許是狡黠理念所打下的一個埋伏;黑格爾似乎早就向后人暗示:人若想最終駕馭自然,還需撥開認知上的迷霧,繞開險灘、暗礁而重返正途。
說到底,黑格爾眼中的自然的終極實現源于工具理性,終究不能逾越人理念的樊籬。或許正是黑格爾過于自信地預示了人類馴服物界這一最終目的,而一個世紀剛逝,歐陸文明就蒙受一次世界大戰的血腥殺戳、破壞,工業化、城市化的極速發展又觸發了經濟大蕭條。兩相比較,無情地披露了工具理性的虛偽和荒誕,猛擊了歐洲哲人們一掌,令他們警醒而扛起存在主義大旗,直接挑戰工具理性的價值觀。毋庸置疑,首當其沖的便是業已浸透人類歷史意識的工具理性,而存在主義思潮挑槍對陣的正是孕育工具理性的主客體認知觀。值得提醒的是:二十世紀中葉,西歐文明面臨二戰后虛無思潮盛行,人文領域百廢待興;所謂至高無上的“理性”權威基座也隨之危機四伏,搖擺不定;存在主義猶如橫空殺出的綠林軍,亮出“存在先于本質”(薩特語)的義旗,沖著早已異變的物質一元論叫板。若抽空這一歷史社會背景,清談其“非理性的”危害,就易再次在理念化的自然中失迷。舉海德格爾的“存在”作個說明:他主張人的存在屬意外、偶然,是實實在在的存活。他曾說:人是被拋入生存中,人對自己為何降世無法負責,但人要對自己如何存活負責。此言點出了兩層意思:其一,說到底,人的存在絕不為任何外在的目的,既非為上帝所締造的臣民,也非理性自我實現的工具;其二,既然拋開了任何外在的目的,那么人生存的一切意義就取決于人如何存活于自然中。有了這個前提,人就可排除“自然如何有利于我”的思考,而專心地解答“自然和我是什么關系”這個命題。于此,自然這個觀念在“有利于我”到“和我什么關系”之間的變遷令人尋味:它擯棄了不平等的“人本主義”,這是明確的,但是否意味著也開通了探尋自然真正的主體的新徑,這還需存在主義自己來解答。
讓我們先看存在主義中通常被誤解的“虛無觀”。虛無主義是否提倡人生空虛、無意義。便可放任享樂,頹廢?存在主義的回答:不然!如前所述,存在主義主張的虛無,不同于反對基督教創世造人所堅持的無神論立場;也不同于將虛無和存在視為兩極對立的經典哲學的主張。強調存在為前提,是為了迫使實證哲學放棄其占領的形而上高地,架空自然科學用以解析世間一切自然規律的緣由。如前證實,這種“人類中心主義”無力徹底澄清人類在宇宙間的來龍去脈,尚無益于人和山水、花草、鳥獸的溝通,甚至無意去阻止人類為自相殘害而耗盡地球的資源(消耗化石燃料的戰爭武器就是一例證);它從反面證實:存在主義強調那種鮮活、隨意的“在”是對人深陷科學驗證的“自然”中不能自拔的困惑針鋒相對的。可見如何從人化的自然中解脫是存在主義首當其沖的使命。存在主義有一句往往被曲解的名言:“他人是堵墻”(薩特言)。在批評者眼里,這是存在主義思潮籠罩下個人自私、孤獨、苦悶最精辟的寫照,究其對當時歐陸中產階級文人陰暗心理的負面影響,此言的確入木三分。然而,若從海氏所倡的“在”的角度看,卻不難辨出此乃存在主義為排解潛伏于人類中心論的偏執癥,而不得不吞服的一劑苦澀的猛藥。我們不妨先診斷一下存在主義對它異性的焦慮、迷惘及苦痛出自何處。存在主義質問:自我之外一切是友?是敵?猶如中國古詩中的“天問”,它是借天問人,是不留情面地自拷自責;這顯露了存在主義無奈、虛空的自我寫照,但更是它對沖破理念固有樊籬的內心外露。回觀啟蒙時期實證科學登堂入室,為人類獲得充分的自足、自信的優越感,再看戰后現代文明創傷遍布,捉襟見肘,將人之理念逼至崩潰的邊緣,可見一向奉為經典的科學客觀性正遭受挑戰,而以此界定它異(自然)的方法論也難免受審判的晦運。對此存在主義有如魚骨哽喉之壓抑,不由地噴發出了“他人(包括自然)究竟是友是敵”的嘶喊。薩特的名言尤其富于渲染、挑釁色彩,惡作劇地將被理性僵化了的主體推向荒誕,其鋒芒是針砭成其附庸、奴仆的它異性;在他看來,從它異性為突破口,便能松動、瓦解理性那鐵定的本末、干支、主奴的主客體關系――也即如何抵消人以自我意識為量尺、模具而測定、規劃并鑄造身外物界的意識,舍棄以理念判定人可征服、駕馭自然的終極目的。它異性是友是敵的發問無疑點中了理念自然的命穴。
它異性的論述要從頭再來,存在主義是這樣向世界宣告的!于是,海德格爾提倡“在”的偶然性和無目的狀態,啟示我們真正的自然應是超乎人類生存以外的,是一種人從未認知過的“它異性”;法國哲學家梅洛?龐蒂向人們呼號:“回到事物本身就是回到人類知識產生以前的那個世界去。”梅氏還特別提醒人們:切勿把鄉村里的森林、草原、河流錯當成是自然的本身,因為這些是早已被人的科學認知系統地過濾了的“自然”。法國作家羅伯?格里耶也對此略帶譏諷地解釋說:“如果說在人以外還有世界存在,而且這世界對人沒有任何表示,和人毫無相同之處,這等于犯罪。從他們(理性的代表)來看,罪行尤其犯在承認了兩者之間的疏離、差距,卻又不試圖通過超驗的升華或凈化而回歸主體。”顯而易見,存在主義已從逆反人類中心的角度出發,為自然構筑了一個與人對等,卻與人無爭的它異性。可見存在主義絕非否定物質世界的存在,而是對以單一的方法論驗證的客觀規律提出根本性的質疑,倡導“人有自由選擇”,從而對所謂的“自然法則”行使否決權。
與此同時,存在主義充分肯定一個個“自我”和外在自然的互認及對應;哲人們注重實實在在的,從個人體驗起步,去做一次蔑視周遭社會規范的,“讓自然從空無中浮出地表”的嘗試。他們強調“自我存在”的主張雖有晦澀、 荒誕之嫌,但對于“自我感覺到的存在”的標榜是明確而又在理的。他們主張個人一種“感悟式”體驗,慫恿人盡力施展于自我肉身的感觀、體察、領悟而去體驗世上人間生生不已、川流不息的“自然”。存在主義哲學堅信:每一個渴望并追求自由的個人都必定會作出這一抉擇,因為他(她)已意識到:若依照實證思維去排斥最貼切、最生動、最真實的個人心理體驗,并將其劃入混沌、虛無的主觀意識而逐出人類歷史經驗的殿堂,人類將難以擺脫受機械功能左右,聽由機器的監測、排列、組合的擺布,最終或許被圖表、實驗、嫁接和替換而獲得各色科學原理解析成一束束可輕易歸類、收存的數據。與反對者的歪曲相反,存在主義者并非一概反對科學理性,他們所側重的恰恰是被實證學科放逐于“普遍真理”以外的,是另一類“自然法則”,是最貼近人的感官直覺和反應,是像痛苦、欲望、想象、抒情、荒謬、模棱兩可、欲辯已忘言這類的人生體驗。在自然科學家看來,或許這些個人最深切體驗到的情感對普世價值來說無關緊要,甚至因其富有個人主觀特色而被冠之為“反科學”的,是理應排斥、拋棄的勞什子。倘若此,那存在主義者就完完全全有理由對科學發展提出本質上的挑戰。難怪有存在主義者曾調侃地質問:何年何日能見到科學家發現人的想象力的DNA?
也許有人會指出已有社會心理學、心理分析學等學科誕生和發展;這類邊緣學科正逐漸修正、彌補實證科學的偏頗及不足;此類新學識的進展當然功不可沒,但究其方法論的實質,終究落腳在人類化的自然范疇內,最終是否能從我主它客的認知中剝離出來,從根本上溝通活生生卻又無序、無目的的“在”還需拭目以待。生態危機的降臨更猶如橫空墜落一隕星,鋪天蓋地地直逼地球而來,人類面對如此突兀、如此陌生的滅頂之災,被無情地拋入了困惑、焦慮和無比的緊迫之中。可見存在主義早先敲響的警鐘未為遲也,但是筆者并非僅為存在主義記上亡羊補牢一功。如前所述,我認為最緊要的是研討存在主義在認知、倫理、美學諸多層次上如何與人類生態意識兩相交鋒和聚合,以敦促人類猛然覺醒,走出人類中心意識的殿堂,拓展思維和視界的極限,以謙和、包容的心境去重新認識、連結、撮合外在世界的種種生命形式。為此,有必要梳理存在主義思潮是如何對當今生態意識有所引發、激勵的。
二
崇尚“個人化自然”,奮力排斥無所不包的工具理念,以個人軀體為本,憑新異的(而非為我所用的)虛懷意識,側身外在的生靈物種之中,真誠地感應和體悟某種它異的存在,這些刻意樹立非人類中心意識的倡導,表明了存在主義和流行當今的人文生態思潮確有溝通、呼應以至媾合。自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這兩者的傳承關系一直受北美和歐洲的生態學者的高度關注,由此引發的觀點、學派也紛繁蕪雜。若梳理其主脈,可把握住三大要點。要點之一是要澄清對科技的盲從:我們讓人領悟到陌生的、另類的它異性,對誤導性甚強的工具理性的反撥,并非意味著與理性徹底決裂,也無意放棄人類科技文明而逼人蛻化成茹毛飲血、刀耕火種的原住民,更非要將自然恢復到某種純真、古樸的原生態不可。存在主義給我們的啟示是一種警醒后的自拷自責:人若要對賦有性的自然的存在心悅誠服,得先取決于人的意念如何連結(而非我主它仆地統轄)直接的、非客觀化的外在生態;這一“友情鏈接”需要人主動承擔一種價值的轉換,即:人需要克服習已成俗的原子式本體論,抵御受實證主義擺布的感官經驗,而增強尚未被理念馴服的個體的“感應體悟”式的經驗,在人與自然間確立一種相異卻同存的社會性,彰顯人與大自然連結、撮合,兩相形成一種“連結性”。僅舉水和H2O作說明。顯然,水是滋生、維持地球上種種生命的源頭之一,是人和其他生靈物界進化史的一主要動因。H2O則為水的化學元素組合,是科技人員在實驗中按定律組合元素的過程所代表的符號。雖說水和H2O指涉同一物,但對人們來說,兩者所蘊含的歷史,所經受的遭遇,所得到的價值認可迥然相異!在理念化的自然世界里,一個人對H2O認知的過程可完全在書本、儀器、實驗室或公眾媒體里完成,人對水的一切感觀接觸和印象,經由實證科學早已規范化、程序化了的細節和步驟,一無例外地、無驚無險地發生并結束;事實上,當下成千上萬在現代都市里成長的兒童們對水――應當是H2O――的了解正是這番精確有序地形成的。可以說,他們的個體身軀和這個外在自然中孕育著最原本的生機動因的水沒有多少真正的觸摸,更何談有過任何的感悟經驗!與此相左的是人置身自然中,和水同享肌膚之親近,或遠眺水天無垠的百川瀚海的廣袤,或領略黃河之水天上來的雄渾、壯美;或近觀山川水域那千姿百態的地貌、植被和氣候,置身于人地怡和、息息相關的居住原生態之中;然而,水給人最獨特的感悟經驗當屬其承載的人類與自然協同共生的歷史記憶:或滋潤生機,頤養人畜;或泛濫災變,吞噬良田;或悄然遁隱,天干地裂,欲斷人間煙火,逼人抗爭求生;如此這般,人類為存活、為繁衍而歷盡的艱辛磨難總是與水渾然一體,難分難解。有了水承載的歷史,才會有人為之感悟,才會有與自然的連結。毋庸置疑,由此得出的水的價值是H2O望塵莫及的。
要點之二是從審美到倫理的價值轉換:人對自然的感悟性體驗絕不僅是一種輔佐式的審美情趣,還需成為一種制約性的倫理責任。這是人與自然連結性的另一啟承點,同樣有必要轉成不可或缺的價值。在理念化的世界里,人的感悟體驗通常只被列入主觀臆想、審美情趣的社會實踐邊緣,被視為人偶爾用以平衡、補救、陪襯的一附庸角色;在工具理性統轄的知識領域里,審美的認知價值被無情地貶低或縮減;加之,當今世界里視像媒體極度普及、消費意識泛濫,審美經驗均被曲解、裹挾成可供消費的感觀刺激,以圖排泄或麻痹人們疲乏、勞頓的心理。這類審美往往將人從自然景觀中驅出,遂將景觀框入圍網、隔墻之中,然后如同裝飾一件將存人博物館內的藝術品,再將其鎖定、“懸置”起來,投入消費渠道內,愉悅旅人,牟取利潤。同前所述,這類已被肢解、的審美,正是假借人的感官經驗,割裂自然和人的相互依存紐帶,讓人置身于自然以外,再從觀賞、游玩的角度瀏覽景物;此刻的審美經驗尚如頑童駕馭高能電玩所得的新奇和刺激,毫無身處自然景觀中,全身心感應體悟人與自然的連結感。不難看出,時下這類感官經驗可從無處不見的主題公園、水上樂園、形形的“自然保護區”中,無需費力而可輕易獲取。人類若對此不猛然警醒,審美經驗將陷落何等境地?!
可以肯定,感悟體驗向人們打開了一條轉審美情趣為倫理責任的通道。首先,存在主義力挺個人身軀與自然之間有“體驗式”經歷,今日生態批評家承前啟后,倡導感悟式經驗;他 們注重身體力行,置個體身軀于外在自然中,傾心地觀察,充分地享用自然給予他們的感悟機會。在他們看來,這類機會絕不可能由國家公園或自然保護區提供,因為這些自然景觀酷似供擺設、陳列的藝術展品,已抽空了和人協同共生的可能,充其量是“人造荒原”;他們注重發掘自然界中一種“荒蕪形態”,這是某種只在人的身軀和自然生態互有感應、互有共鳴時才能體悟到的激情。若問何處能找到這樣的荒蕪形態,生態學者的回答出奇得簡單明了:只需心中有準備,時時處處都可遇見。換言之,人不必遠涉人煙稀少的邊陲大漠,無需獨自攀登高原冰川,也無需自駕孤帆遠渡大洋,特地去尋覓此類荒蕪形態;相反,它們近在咫尺,或許會在城郊的高速國道旁瞥見,或許就在山鄉林間遠足時相遇,或許就在自家草木叢生的后院撞見,人只需等心緒萌動的那一剎那,把從未有過的“第一次”新鮮目光,投向自身周邊的草木鳥獸,就會感悟到有某種奇異的“鮮活”氣氛將你籠罩,使你驚怵、震撼,令你不禁感到自然的它異性是逼真地存在的,而且無法徹底把握!正是這類感悟促成審美情趣向倫理責任的轉換。假如人感悟到的荒蕪形態讓他心曠神怡,頓時精神上釋壓解乏,仍屬審美情趣之列的話,而同樣的感悟逼人謙卑地面對其他生命群體,自認人僅是其中微小的一分子,自愿主動以虛懷、利它、自謙自律相待,那就是不折不扣的倫理責任了。
要點之三是依賴人的自然智慧,節制地發展,以求安居在地。在當今數控化科技深度普及、生命科學廣泛運用的社會里,我們必須刻意培植個人感官的敏銳,主觀想象的靈活、生動,以抵御理念化自然對內心的馴化。但更能體現倫理道義的是:人雖有得天獨厚的認知能力,仍能意識到那無法穿透的、實實在在的自然是不可逾越的,由此人應積極而又謙和地看待周圍一切生態形式:人生存于大地不是路人借宿式的棲息,而是潛心安頓的居住。個中的倫理承當便有了天差地別之分!海德格爾曾從哲理上宣揚“安居”這一概念,初看是指人與自然生態猶如唇齒相依的居住;細究其本源,我們會發現安居一詞里潛存著綿密的思緒,可徑直回溯到古希臘闡述天地神人和睦相濟的理念;海德格爾將此梳理、演繹成他的安居觀,為人的存在之意義和審美向倫理轉化另辟蹊徑。暫且舉他的名言“人,詩意地安居”作例。他先從“安居”的古德語“筑造”(Bauen)一詞多義人手,挖掘出兩層深意:其一,正如德語中“我是,我存在”(Ich bin)所指涉的,動詞Bin的遠祖Bauen一詞兼指人在大地上的屬性和存在;與“存在”緊密關聯的是“筑造”,指人在大地上如何建造和居住。這兩層意思交相輝映又相互牽制。海德格爾曾說:“筑造并不是實現安居的一個手段或是一種途徑,筑造本身就是安居。”換言之,人存在的實質是建造,是因生存而適宜地營建居住地,絕非單單為了建造而奴性地生存。這意味著人的安居既決定著他如何生存,也決定著他如何筑造。其中誰主誰次,實在無法分辨。其二,海德格爾又從Bauen其古哥特語Wunian的詞根引來“讓……在和平中駐留”原意,并將其揉進筑造所用的“技藝”(Techn e)的內涵里,這便凸顯了其中“免除……危險”和“將……留存”的功能,再植入海德格爾描述的天地神人“四重性”的生存環境里;人的筑造內涵由此變得周全、樞密,而海氏名言“詩意地安居”的真正要義也漸漸顯露:有生有死的人類,必需立足于天地神人這個緣發境域,盡力守護大地的和平及安康,從而讓人和自然的和睦相濟盡可能顯現。從“緣發境域”到“讓……顯現”,我們不禁驚呼:海德格爾的“詩意”與古代華夏“人地親和”的智慧何其相似!
有了海文開啟的先河,便有了后來生態學者的熱誠呼應。1970年代以降,西歐、北美學界紛紛認同人類應承當大地的“守護者”這一角色,主張人和自然均屬同一生態共同體,現代人更需對居住生態擔負前所未有的倫理責任,無疑受存在主義思潮的啟迪。其中又以“人文地理”學派對海德格爾安居這一觀念的反響最為直接、有力。他們傳承存在主義對理念化自然的警惕和批評,逆當時學界中數量化、統計流而行,刻意將地理學從“見地、見物不見人”的禁錮下釋縛,毅然置數據收集、量化分析的熱門課題和儀器、圖表等資料設備于一旁,傾心專攻影響人與居住生態的個人,隋感、社會心理和歷史,以及文化習俗等課題的研究。他們倡導人和居住地的“連接性”,彰明人和居住生態兩相互依互存的“一體性”,并以“地隅”這一全新觀念為研究框架,觀察和解析人群、居住、生態諸多元素對地理知識的滲透和影響。就人對居住的感悟體驗而言,華裔美籍地理學家段義孚的著述尤為昭著。先于1970年代,段義孚便開始注重文學想象對于地理狀況觀察和描述具有的獨特影響。爾后,他在分析人的認知經驗受地理環境所左右時,往往獨到地融人的情感與身外物界于一爐,側重兩者間的“連結”關系,認為:“在富有想象的文學世界里,人的‘認知’是經驗的一組成部分:認知的外在特征總是令人毫無察覺地沁入各種內在的情感和視覺感受中。文學是通過獨特的境地――也就是,各種地理環境――而描述人的經歷的。”段義孚注重人對周遭的他人和物界的感悟認知,這與存在主義對荒蕪形態的“體悟經歷”無疑是異曲同工;他探討人地共濟時突出了人的自我意識、社群關系以及歷史文化習俗和居住環境所形成的“聯袂一體”,指出人的居住受合乎情理的、滋潤生計的穩定形態所驅動,而受某一種氣候環境、某一個居住程式的潛移默化,最終合成其個人身份的認同,由此而孕育出宛如“人杰地靈”的原初生機意識,顯然和海德格爾“詩意地安居”殊途同歸,也是對中國民間常說的“一方水土頤養一方人”的有力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