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真實世界的經濟學范文

        真實世界的經濟學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真實世界的經濟學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真實世界的經濟學

        第1篇:真實世界的經濟學范文

        森穆遜(PaulA.Samuelson,內地稱薩繆爾森)謝世了,享年九十四。論到經濟模型的創造古往今來沒有誰比得上森穆遜。他桃李滿門,弟子中至少有五個得過諾貝爾獎。森氏曾經與佛利民大吵科學方法,而高斯又跟佛老吵過。我(科學方法師從R.Carnap與K.Brunner,也加進自己的)認為上述三師的爭議原則上沒有沖突,只是重點的處理有嚴重分歧。高斯和我走的路是賣桔者的堅持:解釋現象要從調查真實現象入手,要知道現象的細節,雖然有時我投訴高斯花太多時間于不大重要的細節上。另一方面,如果要推測某現象的出現,我們要調查有關的局限轉變,而細節也盡可能要顧及。換言之,高斯和我的立場,是解釋或推測世事首先要從調查真實世界入手。

        森穆遜的立場,是作為一門科學。論方法,經濟與物理(后者是他早年的興趣)沒有兩樣,理論可以推測還沒有發生的現象,略知真實世界的大概就可以創造理論來推出其它或整體。在科學方法上我認為他的想法沒有錯,只是他忽略了經濟科學的實驗室是真實的世界,而自然科學卻有人造的實驗室。一個經濟學博士從來沒有進過人造的實驗室,對真實世界的認識很皮毛:讀讀刊物,找些機構發表的數據作統計分析,就算是對真實世界有所認識了。我認為沒有作實地調查的經濟實證,遠為不足,是經濟學對世事的解釋或推測頻頻出錯的主要原因,而為彌補不足,而創造新理論,是錯上加錯。

        是的,我認為森前輩在經濟推斷上的失誤,起于他對現象的細節知之甚少,何況數學的思維永遠要把世界簡化。我不是說不應該簡化世界──任何理論的本質是簡化世界──而是我認為這簡化先要有深入的真實世界的細節調查。不要誤會,我不是說森氏不知世事,他了解很多,記憶力上乘,但沒有做需要落手落腳的實地調查,重要的細節被他忽略了。

        舉例來說,森氏高舉昔日的蘇聯計劃制度:那里的政府發表的增長數字歷來可觀。1969年,西雅圖華大的一位女同事到莫斯科一行,發覺那里賓館內的臺燈重得拿不起,推不動。原來蘇聯當時對臺燈產量增長的統計,以重量算!

        我們不容易在森穆遜的作品中衡量他對經濟學的基本概念(例如成本、租值、價格等)的掌握達到哪個水平。他的暢銷課本沒有提供深入的討論;他的《基礎》經典滿是方程式;他的學術文章著重于創造模型。

        曾經說讀不懂凱恩斯的《通論》。這是客套話。凱氏對不可或缺的價格理論沒有足夠的掌握。例如他假設工資下調有頑固性。工資下調當然比工資提升困難,但最低工資法例與工會勢力的左右,是不應該忽略的局限。更重要的是除了政府的機構雇用員工,自由市場的工資合約很少采用老生常談的時間工資合約:件工、分成、時間工資加分紅或加傭金等等,這些合約的工資下調是沒有困難的。凱氏顯然也不明白,邊際產出等于工資的均衡是競爭下的后果,不是他筆下的假設。凱氏也漠視了那所謂“均衡”只是一個概念,不是真有其物,而不均衡是說理論的假說沒有可以被事實驗證的含意。更難明的是:凱氏說的儲蓄(saving)有儲藏(hoarding)之意,有小孩把錢放進撲滿(piggy?bank)的味道,使無數學子以為看到了皇帝的新衣。耶魯大學的費沙與凱恩斯是同期的人,前者的儲蓄及投資的理念遠為優勝。

        可能受到他的老師森穆遜的影響,最近克魯格曼發表的專欄,直指美國削減最低工資不會對就業有助,對經濟無補于事云云。克大師顯然不知道最低工資的規限是一種價格管制,不知道產品市場與生產要素市場是同一市場,只是合約的安排有別。

        沒有誰會那樣傻,認為政府大手花錢毫無效應,或財政政策(fiscal?policy)對經濟不景氣的幫助是零。

        第2篇:真實世界的經濟學范文

        第一個陣營始自薩繆爾森,他和希克斯開創新古典―凱恩斯主義綜合。薩繆爾森明確支持蘭格和萊納有關計劃經濟可能性的理論。另外,薩繆爾森為自己確立了使用數學語言重構經濟科學的明確目標。他作出大量簡化的假設,將市場過程的豐富性和復雜性從他的模型中排除。由此,最符合現實的理論以及非數理經濟學的科學地位最終被否定。

        這個陣營的理論家,還包括肯尼斯?阿羅、吉拉德?德布魯、弗蘭克?哈恩以及約瑟夫?斯蒂格利茨。他們注意到真實狀況與完全競爭下的均衡并不一致時,就會認為自己發現了某種“市場失靈”。這個概念在粗看之下為國家干預這些狀況,使之趨向一般均衡模型所代表的理想狀態提供了正當性。

        第二個陣營是由那些支持市場經濟的均衡理論家構成。這一陣營基本上以芝加哥學派為中心,主要成員包括米爾頓?弗里德曼、喬治?斯蒂格勒、羅伯特?盧卡斯和加里?貝克爾,他們都認可完全由均衡模型構成的經濟學參照框架。從這一學派的觀點來看,真實世界與競爭性均衡模型是非常相似的,因此他們認為真實市場在帕累托意義上有效,它并不需要什么干預,特別是考慮到政客、選民以及官僚的共同行為本身看起來免不了嚴重失靈之憂。

        在奧地利學派看來,主流經濟學的這兩種觀點值得商榷。奧地利學派經濟學家指出,在得出真實環境與均衡模型非常接近的結論前,芝加哥學派理論家應該首先建立一個有關真實市場過程的理論,用以解釋這一過程如何與均衡相似,即便事實果真如此。

        新古典市場失靈理論家,則忽視了市場的動態協調作用,這是在企業家才能的作用下產生的,并且在所有真實的市場中都會出現。由于在分析中關注均衡,甚至把它作為參照點,他們忽視了市場中發生的真實的協調過程。他們沒有意識到,自己如此批判的非均衡并不是一種不完美或者市場失靈,而實際上是真實世界最自然的特征。因此,無論如何,真實的市場過程要優于任何其他人力所及的替代性方案。

        奧地利學派理論家因而建議,將經濟研究的重點轉向關注動態的企業家協調過程。以信息經濟學為例,從奧地利學派的視角看,這兩種均衡理論的主要問題在于它們把企業家信息視為客觀的實體,也就是說,好像信息是在某處“給定的”(盡管往往沒有人知道在哪里)。而奧地利學派經濟學家認為市場信息或知識總是主觀的,并且不可能是給定的,因為它們在企業家意識到利潤機會時,不斷地被創造或生產出來;企業家意識到利潤機會,也就是說,從不斷變化的市場價格束中,他們注意到了以前尚未被人注意到的誤調整或失調。因此,企業家信息不能根據成本和收益進行配置,因為在企業家發現信息之前,沒有人知道它的價值。

        另外,只要企業家才能的自由發揮沒有受到禁止或阻礙,那么在市場中創造或生產出來的信息就不能被認為是“生產不足的”,因為不存在這樣的標準,使我們能夠確定市場創造和使用的真實信息量少于所謂的“最優”信息量。奧地利學派有關計劃經濟不可能性的整個分析可以適用于此,因為監督機構的能力絕不可能超過作為市場過程主人公的經濟主體的創造性企業家才能。

        第3篇:真實世界的經濟學范文

        美國的公益捐贈市場

        芝加哥大學經濟系教授、美國國民經濟研究局助理研究員 John A. List

        “公益捐贈市場”

        《經濟展望雜志》 第25卷 第2號

        2011春季

        和商業市場相比,“公益市場”有一些與眾不同的特征:這是一個帶有利他主義色彩,由無私,至少是較少自私推動的市場。很多政府通過稅收政策予以鼓勵,也說明了公益市場有著服務于公共政策目標的特點。

        美國是世界上公益組織規模最大的國家之一,每年捐款額達到GDP的2%。了解美國公益捐贈市場的情況,既有助于理解該市場形成的原因,也對其他國家,包括中國建設一個健康的公益市場大有裨益。

        美國公益捐贈市場有三個主要參與者:公益組織、個人、政府。其中,美國的公益組織不局限于大眾最熟悉的慈善組織,而是囊括了所有以“公眾目的”為目標的機構。

        個人向公益機構的捐款占美國捐款總額的75%,這反映了美國公益市場中個人貢獻的重要程度。

        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在經濟繁榮時期,捐款額相應快速增加,但在不景氣時期,捐款額仍保持原有水平且略有增長。

        公益機構要吸引資金,需要投入不小的募集成本。實證研究發現,投入的募集成本越高,募得的公益資金也會水漲船高,而且是成倍地增加。

        政府在公益市場的作用也不容小視。對于個人,公益捐贈的稅收抵扣政策是鼓勵捐款的重要因素。對于公益組織,政府的撥款也是不可忽視的資金來源,并且政府的資金能減少公益組織募集捐款的成本。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在公益市場的“擠出效應”遠小于一般商業市場,甚至會帶來“擠入效應”。

        把公益事業交給民間組織做有利于減輕政府預算壓力;地方組織會在運作中產生創新;不同的公益機構會相互競爭,提高效率。秉持著這樣的理念,美國的民眾、組織和政府創造了最優秀的公益市場。

        制度讓經濟學家重獲聲譽

        明德學院經濟學教授 David Colander

        “2010年7月20日在美國眾議院

        科技委員會上的證詞”

        《比較》2011年第3期

        在2008年金融危機中,經濟學界由于未能對危機提出足夠警示,并且未能在之后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表現令人失望。一是因為宏觀經濟學家們過分重視“動態隨機一般均衡模型”(DSGE),忽視了其應用的局限性;二是因為學界忽視了模型與真實世界的區別,并且出于研究利益的考慮,使政策制定者相信這個高度簡化的模型所描述的情形與真實世界是一致的。

        由此導致政府和其他資助機構對DSGE的極度青睞,反過來導致經濟學家們投其所好,挖空心思從中尋覓出宏觀經濟政策建議,以便獲得進一步資助來推進研究。這樣一來,其他的研究模型和角度被壓制。

        要重振宏觀經濟學的名聲,應該對評審制度進行改革,擴大同行評議范圍,讓更多其他專業、有實際經驗的人加入評審隊伍;增加訓練有素的解釋模型的研究者數量。

        觀點

        人越多,越愿意作貢獻

        香港科技大學 麻省理工學院數字化商業

        中心 Xiaoquan(Michael)Zhang

        南加州大學馬歇爾商學院 Feng Zhu

        “團體大小與對貢獻的激勵:一項在中文維基百科上的自然實驗”

        《美國經濟評論》Forthcoming NET Institute

        工作論文,No.07-22

        第4篇:真實世界的經濟學范文

        特別是在全球面臨經濟危機的今天,現代經濟學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然而,事實已經證明,憑借獨特的視角、嚴謹的方法和科學的命題,現代經濟學在很多方面可以有效地幫助個人、企業和政府作出正確的決策,改進社會福利。伴隨著經濟學本身的不斷進步,事實也將繼續證明這一點。

        世界著名經濟學家、新規制經濟學的創始人讓-雅克?拉豐(Jean-Jacques Laffont)教授的遺作《規制與發展》,正是利用現代經濟學解決現實問題的杰出成果。

        電力、電信、交通和自來水等具有天然壟斷性質的公用事業,是一個國家的基礎設施,決定了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速度和質量。由于這些行業整體上不適合參與純粹的市場競爭,那么,該如何對這些行業設定準入、價格、產量或收益率等方面的規制呢?這一直是經濟學的難題。

        由于忽視了信息不對稱問題或者假設規制者本身是仁慈的,傳統的規制理論難以為真實世界中的規制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案。例如,盡管拉姆齊定價給出了最大化社會福利的完美定價法則,但是,規制者通常并不了解企業的真實平均成本,而且,規制者還可能會和受規制企業合謀,以便獲取私利。

        在這種背景下,以拉豐教授為代表的經濟學家,利用激勵理論或契約理論,從不對稱信息的角度創立了新規制經濟學,重新詮釋了規制問題,并設計了不同情境下的最佳規制方案。這一豐碩成果的代表作,就是拉豐和梯若爾合著的《政府采購與規制中的激勵理論》。

        然而,拉豐并沒有在巨大的成就面前止步。他逐漸認識到,新規制經濟學假設政府是有效率的,資本市場是完美的,法律是完備的,規制人才是足夠的,但是,這些假設都不符合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實際情況。

        發展中國家不能照搬發達國家的規制理論和規制方案。為了解決發展中國家面臨的規制難題,拉豐以知識分子的普世情懷,毅然將發展中國家的規制理論作為生命的最后階段的神圣使命。于是,便有了《規制與發展》這本書。

        本書可謂發展中國家的“規制指南”。憑借嫻熟的契約理論工具,作者在經典的委托-框架下,考慮到發展中國家的高昂的公共資金成本、薄弱的審計成本能力、普遍的腐敗、低效率的信貸市場、不受約束的政府、脆弱的法治和稀缺的外資等約束條件,發展了適用于發展中國家的規制原則、私有化理論、實施理論、接入定價理論、普遍服務理論以及規制機構設計理論。

        這些理論提供了許多豐富并且可操作的政策啟示。例如,根據發展中國家的特征,作者提出了發展中國家規制的“三階段論”:

        第一階段,缺乏成本審計,因此,應該提供具有高能激勵特征的固定價格契約或者價格上限規制;

        第二階段,會計和審計體系建立了,因此,應該提供具有低能激勵特征的成本加成契約;

        第三階段,征稅效率改進了,因此,可以跳回高能激勵方式。本書用一些來自發展中國家的數據,驗證了這一理論。

        中國正處于轉型時期,面臨著許多重大的規制問題,例如,電信重組、電力放松規制、銀行卡結算和水污染問題等。這部杰作,可以為所有試圖解釋或解決這些問題的研究者和決策者提供有益的啟發,從而為改進中國公用事業的效率貢獻智慧。

        對于規制理論或公共經濟學領域的研究者來說,閱讀本書可以學習如何在經典模型的基礎上加入體現中國國情的約束條件,從而在一個一般理論框架中詮釋中國問題,并利用計量經濟學加以檢驗。

        拉豐教授從對稱信息的基準模型出發,先是引入信息不對稱, 從而得到新規制經濟學的一般模型。更重要的是,為了考慮發展中國家的實際情況,他進一步放松假設,先后考慮了沒有成本審計、沒有轉移支付以及存在合謀時的最佳方案。隨著約束條件的不斷放松,理論模型和現實情況也更緊密地吻合了。

        優美的數學模型和直觀的經濟學命題在這部杰作中完美結合,使我們認識到,只有更深入地學習現代經濟學,追蹤國際學術前沿,并聯系中國的國情,中國經濟學人才能真正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并且在這個浮躁的世界里逐漸還學術研究以尊崇地位。

        對于規制當局的決策者來說,閱讀本書可以理解如何從經濟學視角分析規制問題,進而將中國的實際情況和模型的基本假設相匹配,從而找到適合于中國國情的規制解決方案。■

        第5篇:真實世界的經濟學范文

        [關鍵詞] 經濟學范式 新制度經濟學 新古典經濟學 交易費用 經濟人假定

        一、經濟學范式的界定

        范式是哲學家庫恩1968年提出的,指常規科學所賴以運作的理論基礎和實踐規范。它有兩層意思:(1)科學共同體的共同承諾集合;(2)科學共同體共有的范例。它可以簡化為一種約定或是范例。因此,范式可理解為從事某一科學的研究群體所共同遵從的世界觀和行為方式。

        范式一般包括三方面的內容:共同的基本理論、方法;共同的信念;某種自然觀。范式的基本原則可以在本體論、認識論和方法論三個層次表現出來。這些理論和原則對特定的科學家共同體起規范作用,協調他們對世界的看法及其行為方式。

        范式具有兩個基本特征:(1)有一套獨特的基本前提假設、概念體系、理論方法,有足夠的容量,被信奉它的理論家用來解釋各種理論問題。(2)能持久地吸引相當一批理論家在其基礎上進行研究。

        根據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得出,經濟學范式就是經濟學界對如何看待研究對象的方式和視角的選擇和界定,它決定了經濟學家們如何看待對象、把對象看成什么等。從某種意義上說,經濟學范式與經濟學流派、經濟學體系等價。它一般總是以經濟效率為中心,以分工、交易和合作為內容,以供求均衡分析、成本收益分析和利益矛盾分析為方法,形成的一個有機的整體, 它是從不同的經濟學理論中抽象概括出來的。然而,不同的經濟學理論卻有不同的理論范式,這些具體的理論范式雖然沒有超出和脫離經濟學一般范式,但以上各個組成部分的地位、相互關系、側重方面均不相同,因而使得不同經濟學理論的理論體系也大相徑庭。

        二、新古典經濟學范式及其不足

        從19世紀70年代起,經濟學經歷了一場邊際革命。受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和邊際革命的影響,馬歇爾1890年出版了《經濟學原理》,其中運用邊際分析研究需求和供給,核心是均衡價格。由馬歇爾奠定的這一流派逐漸成為主流經濟學,被稱為新古典經濟。新古典經濟學部分地繼承了斯密的古典政治經濟學。兩者相比,新古典經濟學的范式變窄了。首先,研究對象范圍變小了,新古典經濟學將研究對象局限為經濟領域。另外,新古典經濟學家們逐漸遺忘了斯密對社會分工的洞見。

        新古典經濟學范式可以概括為三個假設為前提的范式。這三個假設為:(1)完全理性假定;(2)完全信息假定;(3)最大化假定。按照這種假定,經濟人“總是用敏銳的眼光,對面前的一切都深思熟慮。他不僅明白自己當時面臨的選擇范圍,而且對未來的選擇余地也了如指掌。”(劉世錦,1994)。但這種完全理性只能存在于理論抽象之中,實際生活中,完全理性是不可能實現的。因為這三種假設均存在著不現實性:(1)完全理性不現實――現實中總存在“有限理性”;(2)完全信息不存在――現實中往往“信息不對稱”;(3)現實中很難做到利潤最大化。此外,新古典經濟學也存在不足:(1)忽視了制度,將企業看作是一只“黑箱”;(2)對經濟學的分析停留在一定的時點上,將時間看作是不變的;(3)交易成本為零。

        三、新制度經濟學對新古典經濟學范式的修正

        1.對新古典經濟學前提理性假設的修正

        任何理論體系都建立在某些前提之上,因而對理論前提的批判,往往最有可能出現根本性的理論創新。以科斯為代表的新制度主義經濟學家們曾嘲笑新古典經濟學是“黑板經濟學”,認為新古典體系的理論前提不符合實際。新制度經濟學最大的創新,是對新古典理論前提的批判和修正。

        新古典經濟學以經濟人這一基本假定為前提,認為經濟人的活動,為經濟運行及發展提供了長久動力,也構造起市場經濟的堅實基礎。但是它沒有對經濟人展開具體的分析,只是將其作為一個無處不在的隱含的前提而存在。在這一點上,科斯等人不同意新古典的看法。科斯指出:“當代制度經濟學應該從人的實際出發來研究人,實際的人由現實制度所賦予的制約條件中活動”。諾思也認為:“制度經濟學的目標是研究制度演進背景下人如何在現實世界中作出決定和這些決定又如何改變世界”。他們都強調制度經濟學應該研究實際的人、制度與經濟活動以及它們間的關系。也就是說:第一,制度經濟學研究的不是抽象的經濟人,而是現實中的具體的經濟人;第二,經濟人在理論體系中不能只是一個隱含的前提,而應該對其展開具體的分析。

        在新制度經濟學的制度變遷理論中,人們開始研究面對的是“一個存在制度與正的交易費用的真實世界”,而不是新古典經濟學上的抽象世界。在這個真實世界里,經濟人是不可能具有完全理性的,而只能是西蒙所堅持的有限理性觀點,即:人們只具備有限的獲取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正如諾斯(2002)所說的那樣,“我們實際上只能擁有不完全信息,而且處理信息的能力有限”。

        在科斯、威廉姆森看來,首先,現實社會中的經濟人只具有有限理性。人的有限理性包括兩方面的含義:其一在非個人交換形式中,人們面臨的是一個不確定的世界,交易越多,不確定性就越大,信息也就越不完全。其二人對環境的計算和認識能力是有限的。由此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制度通過設定一系列規則能減少環境的不確定性,提高人們認識環境的能力,有限理性是交易費用理論所依賴的認知假設。有限理性概念中的主觀理性部分導出了最小化(交易費用)動機,而對認知能力有限的認識則鼓勵了對制度的研究。其次,現實社會中的經濟人既有利己的一面,也有利他的一面。利他性突出表現為非財富最大化動機,而非財富最大化動機往往具有集體行為偏好。人類行為動機是雙重的,一方面人們追求財富最大化,另一方面又追求非財富最大化。人們往往要在財富與非財富價值之間進行權衡。這種權衡過程實質上就是在這兩者之間尋找均衡點的過程。人類歷史上制度創新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人類這種雙重動機均衡的結果。總之,由于了完全理性和單純追求自利的行為假定,也就從根本上修改了新古典經濟學的經濟人假定。同時,這也把經濟人行為分析引入制度理論體系。

        經濟人的有限理假設引發了新制度經濟學關于經濟人的第二個假定,經濟人的機會主義。機會主義是威廉姆森提出來的。他認為,“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時會采用非常微妙和隱蔽的手段,會耍弄狡黠的伎倆”(1987)。這主要包括兩層含義:(1)由于現實世界中存在信息不對稱,經濟人就會根據個人目的篩選對己有利的信息,扭曲對己不利的信息,如撒謊等;(2)由于契約的不完備性,一旦經濟人發現有機可乘,就會不遵守或違背契約。如果經濟人是完全理性的,他可以洞察一切可能發生的他人的機會主義行為。但修正的經濟人假設認為人是有限理性的,他不可能獲得所有必要的信息,即使獲得了這些信息也不可能做出正確的判斷,所以機會上義行為在現實生活中時有發生。機會主義這個概念其實是對經濟人假設的第二個原則自利原則的拓展。它把“用詭計尋求自利”這種情況包括進去了。經濟人人性假設機會主義的說法在諾斯制度變遷理論當中,是處處可見的。諾斯在《經濟史上的結構與變遷》中,利用修正了的人性假設,討論了旨在減少相應交易成本或者降低生產成本的替代性契約安排的產生。

        2.對新古典經濟學中零交易成本假設的修正

        在新占典經濟學的理論里,由于是完全信息假設,經濟人獲取信息不需要付出任何費用,所以,非零交易成本的假設是不存在的。諾斯對零交易成本的現象曾譏諷:“從經濟史學家的觀點來看,這種新古典公式似乎可以解釋一切有趣的問題,其中包括:世界是和諧的,制度不存在,所有變化都可以通過市場的完全運行來實現。簡言之,信息費用、不確定性、交易費用都不存在”。

        交易成本是科斯在《企業的性質》里提出來的。科斯認為:新古典經濟學范式假設交易費用不存在是不符合現實的。在他看來,交易活動是稀缺的,發生交易活動需要成本。這就是交易費用的最初含義。這個概念修正了新占典經濟學范式的零交易成本的假設,使經濟學的假設更貼近現實了。這也是新制度經濟學對新古典經濟學范式的修正之一。

        交易費用的概念一提出來,立即在新制度經濟學各個理論分支,包括制度變遷理論中得到了廣泛運用。然而,對交易成本概念的界定,不同經濟學家有不同的看法。諾斯認為交易成本“取決于對復雜的價值尺度進行測度的成本、人績效的估算成本以及執行合同的成本”(2002)。事實上,在制度變遷理論中,非零交易成本假定具有核心的地位。諾斯認為,制度通過約束和懲罰給經濟中交往的人們以明確的預期,從而降低了由人類行為的機會主義傾向引起的不確定性的程度,而不確定性程度的降低則表明獲取信息成本的減少,也即交易成本的降低。這樣通過引入交易成本,新制度經濟學的制度變遷理論就為解釋制度功能找到了理由。

        四、對新古典經濟學范式修正的意義及局限性

        新制度經濟學范式確立了制度在主流經濟學中的重要地位。從以上分析我們了解到,新制度經濟學范式也提出了三個基本假設:(1)有限理性假定;(2)機會主義假定;(3)交易成本非零假定。在該假定的基礎上,新制度學派進行了一系列的理論創新。其中,最突出的是提出和確立了新的基本理論命題,即全方位地論證了制度是經濟中的內生變量,探討了制度變遷規律及其對經濟發展和運行效率的影響,提出了許多富有啟發性的觀點。盡管人們對科斯定理的理解及其表述多種多樣,但在新制度經濟學基本命題的看法上卻完全一致,即制度能夠降低交易費用、制度的功能就在于降低交易費用、制度能夠提供激勵機制,制度還能減少機會主義和搭便車行為等。著名經濟學家舒爾茨甚至認為,制度所執行的功能具有經濟價值,每一種制度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經濟價值。總之,制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經濟變量,是經濟增長的關鍵性因素。而人類社會之所以難以達到“帕累托最優境界”,根本原因在于制度稀缺。如果說新古典經濟學解決的是資本、勞動力等生產要素的稀缺及其配置問題,那么新制度經濟學就是要解決制度稀缺及其創新等問題。

        但是新制度經濟學是在新古典主義的分析框架內展開的,同樣不可避免地帶有一定的理論局限性。例如從其理論邏輯看,在“經濟人”基本假定方面和“制度節省交易費用”基本命題方面都存在悖論。在經濟人基本假定上,新制度學派的確比新古典學派更接近現實,但他們說的具有有限理性和非財富最大化動機的經濟人,仍然不是現實中的真正的人,與現實仍有很大的距離。根本原因在于,他們舍棄了很多人的社會特征,仍然從人的一般性來分析抽象的個體。簡言之,新制度學派一方面希望突破新占典的局限,從人的實際來研究人,一方面又受新古典的局限,不可能正視人的社會性;一方面改良了經濟人的非現實性特征,一方面又拘泥于超現實的經濟人假定,這就是新制度經濟學的第一大悖論。新制度經濟學的基本命題也存在悖論:一方面,制度確實能夠降低交易費用和提高經濟效率;另一方面,制度又是一個成本高昂的經濟變量,難以預料的制度成本甚至很可能抵消制度降低交易費用的作用。因此,對于制度降低交易費用,不可絕對化理解。對制度的成本或代價,應該有清醒的認識。

        參考文獻:

        [1]左金隆:諾斯制度變遷理論方法論探析[J].經濟經緯,2005年第6期

        [2]龔唯平:新制度經濟學究竟“新”在哪里[J].學術研究,2003年第1期

        [3]道格拉斯?C?諾斯:新制度經濟學及其發展[J].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02年第5期

        第6篇:真實世界的經濟學范文

        哈耶克在1937年發表的《經濟學與知識》中首次將“知識”問題提高到經濟學理論研究中的基礎性地位,把知識作為經濟理論研究的核心要素。這種理論符合了從傳統經濟向新經濟轉型的實踐需要,是新經濟存在的理論根基。從這個意義上說,哈耶克是新經濟的正統奠基人。

        新古典主義經濟學在繼承以往經濟學的基礎上,將勞動分工理論發展到完備。但是如何統籌整個社會的經濟狀態,卻又陷入了新的二律背反之中。它對社會的分析總是要求整個經濟處于一種均衡的狀態。然而在真實世界里,這種假設則是完全不可能成立的。在新經濟時代,新經濟的增長更多的是爆發式的質變,具有強烈的隨機性和不可預測性。

        哈耶克按照勞動分工的基本原理提出了“知識分工”的概念,試圖來理解新經濟的增長方式。他認為:任何人都不可能知道所有的事件及事件發生的原因,每個人所擁有的知識只占全社會知識總量的微不足道的一部分。這即是類似于勞動分工的“知識分工”。哈耶克認為用以替代均衡分析的“完美市場”(perfect market)概念的是“知識分工”(division of knowledge)概念。

        由于“知識分工”的存在,單個的個人只了解自身或一些特殊事件的知識,對市場上絕大部分知識處于必然的無知狀態。那么對于整個市場來說,把握全局就成為一句空談,所以也就不可能出現某一時刻,由一些“精英”洞悉了整個經濟的真實面貌,而得以對市場做出合情合理的規劃來。那么經濟的發展就完全成為一種自發而為的行為,市場的波動也就成為正常的現象。因此,所謂的“經濟計劃”也就成為無稽之談。

        在新經濟的條件下,由于知識分工的存在,雖然不可能認識整個市場的情況,但在某些情況下,通過分工組合,卻可以達到對某一局部的清醒認識和掌控,這樣就會出現全新的經濟增長點。但是又因為知識分散的作用,這種組合必然不是長久的,會很快為其他新的組合所取代。這就是哈耶克理解新經濟增長的模式。

        如果說知識分工是從形式上解釋“計劃”的不可能性,那么知識分散則是從內容上解釋為何“計劃”無法實現。

        第7篇:真實世界的經濟學范文

        擁有百年歷史的美國通用最近申請破產保護,而不久前通用已經確定放棄旗下知名的Pontiac品牌,讀之不禁唏噓,因有一則“舊聞”與此有關。據說:某天,通用汽車公司的Pontiac品牌服務部門收到一封客戶投訴信,客戶投訴說他購買的Pontiac車子對香草口味的雪糕敏感,他去買這種雪糕時候車子總是打不著火。Pontiac負責人雖然滿腹狐疑,慎重起見,他最后還是派了一位工程師去探個究竟。工程師連續幾個晚上和客戶一起去買雪糕,果不其然,當購買的是香草口味雪糕的時候,車子就打不著火。而幾次購買其他口味雪糕,一切正常。

        發生這樣的事,倘若放到如今某電視臺《走進科學》節目里頭,恐怕是要“上窮碧落下黃泉”去找原因。通用汽車敬業的工程師當然不會兜那么大圈子:他記錄下出發、停車、點火各個時間點,還有用油種類、車速等數據。總結歸納,很快找出了原因。那是因為那家店子香草口味的雪糕很是暢銷,故此商家把它擺在最顯眼、最容易取到的地方,如同現在的超市總會把口香糖、電池等物品放在收銀員旁邊一樣,這位客戶去那里購買香草雪糕時,耗時最少,而P0ntiac的引擎設計存在問題,散熱時間不足、無法打著火。這個時間,剛好介于買香草雪糕和其他味道雪糕耗時之間。

        “車子對香草雪糕敏感”,對此不少人大概會哂然一笑,然后置之不理,可通用汽車卻從客戶的抱怨里發現了引擎設計的缺陷。

        這個案例引出了經濟學有關于方法論的話題。

        一門科學本身其實就是建立在假說(或者公理)之上的邏輯自洽的系統,從這個角度來看,假說的真實與否其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基于這個假說可以推導出被事實驗證的結論。弗里德曼在其經典文章《實證主義方法論》中,臆造一個“樹葉每一片葉子都有意地使它所能得到的陽光數量最大化,,的假說,指出雖然葉子不能有意識地追求什么一也沒有學過計算最佳位置所需的數學知識,但聽起來很是荒謬的假說,完全不影響我們用以推測樹葉的位置。

        不少人對經濟學“理性”、“自私”的假說感到納悶,似乎現實中總會有些非理性的人或者行為出現,這種假說豈非站不住腳跟?阿爾欽說過傻瓜建造加油站的故事:一群傻瓜百無聊賴,四處建造加油站,有的建在小島上,有的建造在荒山僻野,有的剛好建造在公路邊。由于都是傻瓜,所以最后能夠生存下來的定是那些正好開對了地方的。

        第8篇:真實世界的經濟學范文

        【關鍵詞】主流經濟學 方法論 批判

        經濟學內部曾經就經濟學研究方法進行過長期的論戰,最早的爭論開始于19世紀80年代,由門格爾和施穆勒挑起,這次爭論以經濟學分析應采用抽象演繹還是歷史歸納為中心線索,持續了30年之久,開創了經濟學方法論研究的先河。經濟學方法論的第二次發生于本世紀20到30年代,以“方法論革命”為中心,先后創立了投入產出分析法、經濟計量分析法、應用博弈論和線性規劃分析經濟問題的方法、經驗統計方法、制度結構分析方法等。這些方法的完成有力地推動了經濟理論的蓬勃發展。第三次方法論之爭開始于50年代,它深受波普爾哲學影響,涉及經濟理論的現實性和檢驗標準等問題。代表人物是保羅?薩繆爾森和米爾頓?弗里德曼。雖然經濟學界一直沒有停止過對方法論的爭議,但關于經濟學方法論的研究成果和文獻在20世紀70年代以后才逐漸增多,尤其是馬克?布勞格1982年出版的《經濟學方法論》更是掀起了經濟學方法論研究的熱潮,相關論文和書籍迅速增長,使經濟學方法論成為經濟學的一個分支學科。

        就目前而言,國內外有關經濟學方法論的研究文獻相當的多。由于現代主流經濟學引入我國的時間還不長,加之運用現代主流經濟理論確實在解釋我國的諸多現象時也往往面臨著困境,因此我國學術界的學者們對方法論的研究更是情有獨鐘,近幾年來出現了大量的研究文獻,許多研究都是對主流經濟學研究方法的批評與質疑。

        經濟學是否是一門科學

        可以說,目前對于方法論的爭議,很大程度上源于不少學者遺漏或者回避這個問題。因為當我們明確經濟學是否是一門科學時,很多爭論本身就不存在了,例如對實證主義、形式化、理性假設等問題的爭論。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取決于我們的信念與價值判斷(盡管科學內部是應該舍棄價值判斷的)。科學本身首先源于自然科學,自然科學源于人們發現我們可以觀測到的現象背后往往存在著規律,由此產生了物理學、化學等科學。事實上,正如自然科學需要假設物的運動具有規律性,而經濟學從產生之日起就已經假設人的行為具有規律性。相信凡是現象(無論是自然現象還是人的行為)必有規律是一個信仰問題。因此,無論學科本身有多大的區別,由于經濟學本身從產生之日起就承認人的行為的規律性,因此經濟學與自然科學一樣,也是一門科學。

        既然經濟學作為一門科學,就必須遵循科學所共同具有的原則:經濟學研究中的現象必須是現實當中的可觀測的事物;經濟學必須包括公理化假設、局限條件和事件或者行為三個部分,所謂“公理化假設”就是為解釋規律所設計的抽象的理論,“局限條件”表示真實世界的環境約束,而事件表示可以觀測的個人行為,三者之間存在著“蘊涵著”的邏輯關系;理論假設的一致性,體現出學科的特點;內部邏輯的一致性;解釋必須具有可驗證性。

        針對經濟學形式化的討論

        現代科學之所以產生源于形式邏輯的建立。形式邏輯在西方最初產生于宗教,由于人們必須相信神的存在。由此,產生了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三個形式邏輯的基本原則,也因此產生了數學。數學是一種最嚴謹而又簡潔的語言,使人們的思維超越了個人經驗的直覺,對于科學的發展起了極大的推動作用。盡管有許多人批評經濟學的數學化往往使經濟學家忽略了經濟現實性,但這僅僅是經濟學家自身的原因,就構建理論而言,經濟學的形式化是必然的。經濟學只有大量使用數學,才能避免出現含混不清的概念,分析的邏輯更加嚴謹,避免理論的濫用。例如,在談到產權理論時,許多人引用科斯定理,但往往忽略了科斯定理的成立要求效用函數服從擬線性這一前提。

        對經濟學的理性假設的討論

        理性本身并沒有一個確切的定義。但只要翻開任何一本現代標準的經濟學教科書,其中都會談到完備性假設和傳遞性假設構成了理性假設的全部。當然,目前有不少實驗表明,理性假設是存在不小的問題的。在此,先暫且不談理性假設本身的正確與否,前面已經談到經濟學是一門科學,而理性假設實際上就是經濟學要擠入科學俱樂部的必然訴求。

        由于現實世界的復雜性,任何一門科學都必須采用簡化的方式來看世界,也被稱為抽象地看問題。簡化的必要性是因為現實世界的極端復雜性和人們認知能力的有限性這對矛盾所導致的,只有通過簡化才能進行分析。由此,現代科學的理念就是:科學就是選擇一個角度來片面地看世界,而這個角度必然有其局限性。許多學者批評經濟學總是用理性來分析,與現實世界離得太遠,主張多角度更全面地看問題,這些批評看似有道理,實際上違背了科學的原則,所謂全面的看問題,不僅會導致學科內部邏輯上的不一致,更會導致思維上的混亂。現代科學本身就細分為多種不同的學科,每門學科都有其獨特的研究對象,不同的學科選擇不同的角度來認識世界,角度的選擇事實上也是一門學科的起點選擇,經濟學就是從人的理性出發理解人的選擇習慣,把所有個人行為都處理為約束條件的選擇。

        事實上,理性假設還有一個前提就是人的自利性,“人的自利性”假設也一直飽受批評,批評者認為人的行為受到多種動機的影響,自利性假設過于片面。但是這些批評都忽略了一個問題:即社會科學的分工就是要分別考慮這些不同的動機對人的行為的影響。經濟學從自利假設出發理解人的行為,那么人到底自利與否應該屬于生物學關心的問題,而自利是好是壞則是倫理學的內容。而理性假設則更是被批評為不現實,許多行為實驗就似乎驗證了理性假設的錯誤。但應該看到這類的批評和實驗都是有問題的。理由如下:任何假設本身并不存在“錯誤”,抽象的假設是不能直接去驗證的。許多時候,構建理論目的在于提供參照系,就如同物理學中的許多定律與模型的前提就是無摩擦力或真空環境。假設不符合現實是理論研究的需要。例如,在企業理論中,人們經常觀察到企業的行為往往偏離利潤最大化,往往更追求規模的擴張和成長,但這種偏離不能直接歸因于股東或經理是非理性的或有著其他的偏好,而是很可能歸因于股東與經理之間由于信息不對稱所帶來的利益沖突,因為股東對企業的生產有不完全信息,可能導致允許經理擴大人力需求,減輕工作壓力等行為的產生。傳遞性作為理性假設的一部分似乎是被反駁得最為有力的,理解傳遞性的關鍵在于假設個人可以區分細微的差別,如果無法區分細微的差別,就會給其他人提供套利機會,而在競爭性的社會當中,這種不理性的人會在競爭中被淘汰。因此,理性也可以被理解為競爭的結果。

        事實上,目前絕大多數對理性假設的批評主要源于批評者們沒有正確理解理性假設的科學涵義。另外,許多被用來批判理性不成立的例子,主要是由于批評者們缺乏對局限條件的洞察力,沒有理解到很多所謂非理性的現象是由于約束條件發生變化所致,而并非理性假設出了問題。總之,理性假設作為經濟學研究的前提和基礎在目前看來是非常恰當的,如果不從理性這個出發點來解釋社會現象的理論就不是經濟學的理論,“理性”是區分經濟學和其他社會科學最根本的特征。

        主流經濟學的方法論將走向何方

        通過前面對主流經濟學方法論批評的最主要的幾個方面的反思,可以發現,絕大多數批評都是蒼白無力的,主流經濟學的方法論的地位在現在以及今后一段很長的時間內都是不可動搖的。但從科學的發展歷史來看,任何一門學科都會隨著社會的發展與演進、人類認知能力和觀測手段的改變和提高而不斷演化,每經歷一個時期都會發生巨變。

        第9篇:真實世界的經濟學范文

        關鍵詞:財政學;學科演進;公共財政

        中圖分類號:F8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7217(2007)01―0079―03

        即使在同一學科,不同年代、不同層次的教科書呈現給讀者的內容也會有很大的不同。透過這些差異,我們可以看到一門學科發展演進的軌跡。凱恩斯革命以來,西方財政學的研究方法、研究主題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為了能夠深入了解這些變化,我們將財政學的兩部當代經典教材和20世紀40年代的一部代表性教材進行比較①。我們選取的當代財政學教材是哈維?羅森(Harvey S?Rosen)的《財政學》(第6版,2002年出版)和拉本德拉?賈(Raghben-dra?Jha)的《現代公共經濟學》(第1版,2004年出版)。羅森是美國當代著名的財政學家,他的這本教材在西方有很大的影響。賈的這本教材在公共經濟學的基礎上詳盡地介紹了公共經濟學的理論體系和若干前沿問題。我們選取的20世紀40年代的代表性財政學教材是哈利?蘆茨(Harley L?Lutz)的《財政學》(第4版,1947年出版)。蘆茨是普林斯頓大學的教授,他的這本教材當時被哈佛大學等許多大學選用。為了方便起見,后面將把羅森的教材用PF2002表示,賈的教材用PF2004表示,蘆茨的教材用PF47表示。我們對這三部教科書的比較將集中在兩個方面:研究方法和研究主題的變化。

        一、研究方法的變化

        從方法論上看,當代財政學家大多采用了演繹方法。即他們以經濟學基礎理論為分析基準,通過改變基礎理論的假設條件,將理論運用于不同的問題以得出結論;而以往的財政學家較多使用的是歸納方法,他們對現實中的現象進行比較研究,從而得出一般性結論。在對具體結論的推導中,當代財政學家大多使用數理模型推導出結論并運用計量模型對結論進行檢驗;而以往的財政學家則主要是通過對現實經驗進行邏輯分析得出結論,并通過列舉歷史經驗和相關數據來論證結論的可信性。這些變化具體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從以歸納法為主到以演繹法為主

        將60年前的教材與現代的進行比較,最顯著的一個區別就是前者全是文字,而后者充滿了圖表與數學公式。在60年前,財政學是一門獨立的學科,財政學家們承襲了亞當?斯密的研究傳統,他們喜歡從紛繁的現實中歸納出概念或原理,再對這些概念或原理進行演繹,將其運用于對真實世界的解釋。而在今天,大多數經濟學家將財政學視為經濟學的一個應用領域,對于財政學問題的分析,總是通過改變經濟學經典模型的假設條件而進行的。

        (二)數學工具的大量使用

        雖然都是同一時代的教材,PF2002主要面向本科生,而PF2004屬于高級讀物。這種定位的不同使得即使對于同一問題,后者的分析也遠比前者復雜。從直觀上看,后者比前者使用了更多數量、更為復雜的數學工具。而隱藏在這種數量化傾向后面的,則是當代經濟學分析主要特點:假設條件的不斷放寬、分析因素的不斷增加。

        經典的經濟理論建立在對現實的高度抽象下,它雖然結構嚴謹、邏輯縝密,卻缺乏對現實的解釋力。隨著經濟學的發展,經濟學家們越來越深切地認識到:這種理論不是可以用來直接解釋現實的工具,它只是為人們認識真實世界提供了一個理論基點,要很好的解釋現實,必須在深刻理解經典理論的基礎上,根據現實情況改變模型的假設條件,引入更多的分析變量。而簡單的數學工具無法滿足這種要求,于是經濟學中的數量化傾向便越來越明顯。

        (三)計量經濟學的使用

        隨著分析因素的增加,計量問題變得越來越重要。這是因為,在一個問題的分析中,需要考慮的因素會有很多,而理論模型不可能包含所有的影響因素,它只能在解釋力與復雜度之間尋找平衡。只有那些通過計量建議的具有顯著影響的因素才具有納入模型的價值。在三本教材的比較中,我們可以看到在現代財政學研究領域,計量方法與研究成果的大量使用。

        二、研究主題的變化

        60年前,絕大多數財政學家還是古典主義的信徒,他們相信政府的作用只應該是“守夜人”,因此財政學的研究集中在政府收支行為的本身,而沒有考慮政府行為對經濟的影響。凱恩斯革命以后,人們認識到政府干預經濟的必要性,開始研究政府的收支政策對經濟的影響。20世紀70年代的滯漲又使人們看到政府干預的不良后果,使得人們又對政府干預經濟的行為進行反思。到現在,大部分經濟學家對政府干預經濟持一種謹慎樂觀的態度:在肯定政府干預經濟持必要性的同時,又認識到政府也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主體,它的行為必須受到約束。

        在三本教材中,人們對政府干預經濟的態度的這種轉變,表現在兩個方面:(1)PF2002和PF2004花了大量的篇幅來說明方法論問題。既然政府的行為會對經濟產生重要影響,那么財政問題的研究就不能像以前一樣只考慮政府的收支行為,而必須采用西方經濟學的分析方法,研究政府行為對社會福利的影響。(2)在PF2002和PF2004中,對支出問題的關注要高于PF47。當代財政學家們已經認識到財政所具有的三大職能在很大程度上是需要支出手段來完成的。

        三、對我國財政學研究的啟示

        通過這三本教科書的比較,我們可以看到過去幾十年中西方財政學領域所發生的巨大變化。從這種發展演變過程中,我們可以得到有益啟示。

        (一)中國財政學研究的方向

        從西方財政學的發展變化看,我國財政學研究主要有三個研究方向:(1)使用歸納方法,從現實中尋找我國財政問題的獨特規律,再對其進行演繹。(2)使用計量方法,利用中國數據檢驗西方的模型,看其是否能適用于中國。(3)使用數理和計量方法,根據中國的實際情況修改西方經典理論模型的假設條件,建立新的模型,再利用中國數據進行檢驗,從而確認其是否能夠解釋中國實際。采用哪種思路來研究,對不同的研究者,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過,筆者認為,與后兩者相比,前者要求研究者具有更強的對現實的洞察能力和對問題的邏輯推理能力②。對于大多數研究者來說,使用后兩者思路更容易做出成果。畢竟,凱恩斯那樣的經濟學巨匠只是極少數,大多數人只能在經濟學的大廈上添磚加瓦。

        (二)看待政府行為的視角

        在西方,對于政府干預經濟行為優劣的討論,至今也沒有定論。人們認識到,一方面政府的干預可以部分解決市場失靈,促進經濟的發展;而另一方面,又存在政府失靈,政府的干預行為可能帶來福利損失。這為我們研究中國問題提供了一種有益的視角:在研究政府行為時,既不要否定政府的積極作用,并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化改變政府對市場進行干預的范圍和力度,也不要把政府看作“仁慈的家長”,而應認識到它與私人一樣有自利的行為,在制度設計時要考慮對政府加以約束。

        (三)值得借鑒的研究成果

        西方財政學的現有理論研究成果和經驗研究成果給我國的財政研究以很大幫助。當代西方財政學研究的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活動對經濟的影響,它把提供公共物品作為公共部門活動的基本內容,把滿足社會公共需要作為活動的目的,把公共選擇作為公共部門決策的政治過程。在我國朝著規范的市場經濟方向前進的今天,這種研究范式下所得到的財政學研究成果對于我國建立“公共財政”體系有重要借鑒意義。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日韩性爱在线精品视频 | 亚洲国产精品99页 | 在线观看最新国产专区 | 亚洲V国产V日韩V欧美V | 一本到视频在线播放 | 久久99久久99精品免视看动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