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智能電網概述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電話網絡通信 軟交換 智能改造
建立網絡電話的軟交換系統有助于使傳統的通信方式與現代化的通信方式有機地結合起來,達到共融、共同發展的目的,而對電話網絡的智能化改造則是使傳統電話通信方式實現軟交換的重要手段。做好電話網絡的改造和完善工作將有助于推進我國信息化建設的腳步,使我國在下一代網絡建設工作中處于優勢位置。
一、電話網絡通信系統的智能化改造的意義
什么是電話網絡的智能化改造,電話網絡的智能改造是指使基于傳統固定電話業務,使其業務功能與承載業務的網絡相互分離,將固定電話的客戶信息、電話號碼、業務內容等項目獨立出來,不再與業務承載網絡有任何聯系,這兩者成為兩個相互獨立的部分,并且建立一個單獨的網絡環境來存在電話用戶的信息、使用數據等等,并且使各個數據網絡之間具有統一標準的IP標準化接口,使每個用戶數據網絡之間都能擁有良好的兼容和連接關系。
二、電話網絡的軟交換系統及其智能化改造的技術優勢分析
軟交換這一概念的提出是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后期IP電話技術出現的基礎上提出來的,是下一代網絡技術的技術核心,其功能是實現下一代網絡的呼叫控制與連接控制,為下一代網絡的控制與呼叫的核心技術。軟交換技術具有以下幾個基本特性:擁有匯接局和端局的功能;同時具備電路交換網絡與集成分層網絡;多媒體層、呼叫控制層、業務項目層彼此獨立、彼此分離。就目前軟件換技術的發展形勢來看其技術在信息領域中具有以下優勢特點:對呼叫功能的控制、業務制定、多媒體網關連接、多種兼容功能、支持多種業務形式和內容、授權和認證功能、計費、網絡資源管理與控制、接口和協議功能。
三、電話網絡的軟交換系統及其智能化改造的技術方法
(1)網絡匯接局技術要以軟交換為基礎。傳統的匯接局技術顯然已經無法適應時代的發展,采用軟交換技術可以使網絡環境管理實現統一化,將網絡流量區域分為幾個合理的區域,以軟交換技術為這幾個分層的控制中心,這樣就能實現網絡平行管理,另外軟交換技術能夠統一操控終端網關與信令網關,原有的匯接局設備被終端網關所替代,這樣就能使老舊的網絡端局交換設備只管理用戶的接入工作就可以了,呼叫與控制功能則由軟交換來實現,這樣就為業務智能化提供了有效的基礎。
(2)用戶數據的核心儲備使用SDC。SDC是一種新型的網絡節點技術,SDC技術能夠高效地儲存用戶物理編碼、邏輯編碼、智能業務內容等一系列重要用戶數據,支持軟交換匯接局的交互以及MAP/INAP+網關信令,能夠有效反映出被叫與主叫用戶之間的物理編碼和邏輯編碼的映射關系,并且能夠將用戶的智能業務內容屬性轉化為相應的接入編碼。固網環境中的SDC和移動網絡中HLR的功能相仿,其主要職能是負責用戶數據的管理,并不含有業務邏輯的具體實現功能,所以SDC只能應用在固定號碼移動性方面,而移動設備用戶的智能化功能的實現還需要是在智能網絡中。SDC的工作過程是首先由軟交換進行用戶呼叫和被叫信息的接收,然后將其數據發送給SDC進行用戶信息的查詢和儲存,之后SDC會將查詢后的信息結果反饋回來并建立行對應的業務接入編碼,軟交換根據SDC反饋回來的業務接入編碼實現相應CSP,完成整個智能化業務激發過程。
關鍵詞:中國;智能電網
Abstract: smart grid has become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hina's electric power, smart grid is a large power system, has the excellent performance of the safety and economic, social development, to provide a stable and reliable energy securit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mart grid, combined with a national situation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smart grid, the prospect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direction, the last and made some reasonable suggestions, hope to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the work of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Keywords: China; smart grid
中圖分類號: U665.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正文:
隨著世界能源問題和環境問題的日益嚴峻,節能降耗已成為各界共識。電網承擔著保障能源安全和滿足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保障。目前世界各國都在研究智能電網,智能電網作為一項新興的電力技術,與傳統電網比較有更好的經濟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可以通過減少輸電網的電能損耗來提高電力系統的性能,還能夠通過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減少對環境的危害,因此,可以說智能電網將成為世界電網發展的新趨勢。
一、智能電網概述
1.智能電網定義。
智能電網是電網的智能化,有關專家指出:智能電網是指一個完全自動化的供電網絡,其中的每一個用戶和節點都得到實時監控,并保證從發電廠到用戶端電器之間的每一點上的電流和信息的雙向流動。智能電網通過電子終端建立共享的信息模式實現數據讀取的總體效果,實現電網的可靠、安全、經濟、高效、環境友好和使用安全。
2.智能電網現狀
美國發展智能電網重點在配電和用電側,關注電力網絡基礎架構的升級更新,同時推動可再生能源發展。歐洲智能電網建設比美國更為關注可再生能源、分布式電源的接入及碳的零排放等環保問題。近年來中國新能源發展迅速,已經成為推動世界新能源發展的重要力量。新能源產業在迅速發展的同時,也遭遇到了儲能和并網接入的瓶頸,使其在短期內還難以展開大規模應用,產業化發展進程面臨阻礙,而智能電網的建設將很快改變這種局面。目前,我國智能電網向新能源、新材料、微電子等電工電氣設備制造的上下游延伸和拓展,逐步形成體系完備、附加值高、競爭力強的新興產業鏈。
3.智能電網特征
盡管智能電網尚有待于進一步規范定義,但智能電網幾個主要特征已經逐步形成共識:
①可靠。智能電網可以保證電網安全,通過術對電力設備進行實時狀態檢測,能及早發現問題,并在線解決問題。
②集成。信息系統高度集成。實現包括監視、控制、維護、呢個兩管理、配電管理、市場運營等和其他各類信息系統之間的綜合集成,并實現在此基礎上的業務集成。
③兼容。智能電網可以容納多種類型發電,兼容大量分布式電源的接入及各種類型的電力設備,滿足電力與自然環境、社會經濟和諧發展要求。
④自愈。自愈是指通過實時掌控電網運行狀態,及時發現并自動隔離故障,在不用人為干預的情況下,將故障元件從系統中隔離出來,使電網迅速恢復到正常運行狀態,有效保證電網安全可靠運行,實現幾乎不中斷對用戶的供電服務。
⑤互動。及時獲取用戶用電信息鼓勵用戶與電網交互,將用戶視為電力系統的組成部分之一實現電力運行和環境保護等多方面的收益。
⑥高效。引入最先進的監控技術優化設備和資源的配置,提高設備傳輸容量和利用率,有效控制成本,實現電網經濟運行。
⑦協調。使電力市場化可以進一步實現。有效的市場設計可以提高電力系統的規劃、運行和可靠性管理水平。電力系統管理能力的提升促進電力市場競爭效率的提高。
二、中國式智能電網
1.中國式智能電網概述
①中國式智能電網特點。我國經濟發展和地區差異決定了我國的智能電網發展要有自己的特點。在對智能電網進行研究的過程中,應側重于輸電網智能化和綠色能源及微網的接入領域。智能電網實際上就是將電網智能化,使其能夠對電力的生產、輸送和消費做出實時的最優的控制與調節,從而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對電力的需求并同時保證對生態環境的最低污染和最少破壞。
②中國式智能電網界定。為了能夠更好的建設中國特色的堅強智能電網,國家電網公司對“中國式智能電網”做出清晰界定:立足自主創新,加快建設以特高壓電網為骨干網架,各級電網協調發展,具有信息化、數字化、自動化、互動化特征的統一的堅強智能電網。
③中國式智能電網技術支撐。一個堅強統一的智能電網,必須有完善強力的硬件與軟件作為支撐。可以將電網劃分成控制中心層、數據交互傳輸層、信息采集和動作執行這三個層。立足于中國電力發展現狀的堅強的智能電網,應當是由先進的實時信息采集系統、高效可靠的數據傳輸通道、容量充裕的故障信息處理方案數據庫、準確靈活的動作系統作為核心硬件支撐的,具有出色的自愈功能,整個電網能夠根據實時狀態提供最優運行方案而保證安全可靠穩定的運行,以及電力合理分配與高質量供給。
2.中國式智能電網關鍵技術
①設備。先進的電力設施,包括大量可再生能源發電、儲能、靈活交流輸電(FACTS)、高壓直流輸電(HVDC)設備等,新一代的電力設備可以使新能源得到更為有效的利用,為智能電網的安全運行保駕護航。
②通信。智能電網能是否可以充分發揮優勢,通信系統是關鍵。以通信技術為基礎的智能電網才能達到提高供電的可靠性與安全性、優化電網性能的目標。
③量測。智能化量測技術是實現智能電網的主要技術手段,新型測量技術包括高級傳感器、智能電表、在線監測裝置、相量測量裝置(PMU)、廣域測量系統等。智能電網通過先進的量測技術對電網的安全性、可靠性進行綜合評估,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關鍵詞:智能電網;智能用電;互動服務;系統結構設計;關鍵技術
中圖分類號:TM7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37(2013)11-0025-02
隨著全球能源危機與環境污染的日益加劇,發展智能電網被世界各國認為是保障能源持久安全、推動后危機時代經濟轉型、發展低碳經濟的有效途徑,受到廣泛關注。智能用電是智能電網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是用戶側實現“電力流、信息流、業務流”整合統一的主要載體。作為先進智能用電技術成果的集中示范區,智能用電社區被賦予新的特征與內涵,逐漸受到廣泛關注。
智能用電社區綜合運用了現代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高級量測技術、自動控制技術等關鍵技術,實現了電網實時信息的監測、采集以及用戶與電網的雙向交互響應,激勵用戶廣泛參與需求側響應,提供優質、多樣化的用電服務,實現用戶側能效管理,滿足電動汽車、分布式電源和儲能裝置等多種新能源形式的規模化接入需求,提高終端能源利用效率,構建“友好互動、清潔環保、安全可靠”的現代居住示范區。
1 國內外智能用電社區的發展現狀
1.1 國外智能用電社區的發展概述
隨著智能電網關鍵技術的突破,世界各國有關智能用電社區的研究與應用迅速發展。推動清潔能源的綜合利用,提高居民終端能源利用效率,促進節能減排,實現電網與居民用戶之間的良性互動,成為了世界各國發展智能用電社區的共同目標。基于上述目標,世界各國立足于本國實際,積極參與智能用電社區的研究與實踐,呈現出不同特點。
2008年,美國Xcel Energy公司宣布在博爾德(Boulder)建設美國首個智能用電社區,為社區內每戶家庭安裝智能電表,可直觀地了解實時電價信息,引導用戶合理安排用電時段。此外,社區內鼓勵分布式清潔能源接入,用戶可以根據實時電價信息,優先選用清潔能源發電。從2001年起,意大利ENEL公司共投資21億歐元改造、安裝智能電表,是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智能電表安裝項目,為智能用電社區的前期建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2008年,荷蘭啟動阿姆斯特丹智能用電社區的建設工作,其中包括智能供電系統、照明路燈改造、智能電表、智能樓宇、電動汽車等17類示范工程項目。法國、比利時、德國等歐盟國家相繼開展了針對1 000戶家庭住宅的“Econ Home Project”的住宅節能示范項目。日本針對本國實際,基于家庭能效管理目標,規劃建設100個智能用電社區,開展家庭節能的相關技術研究,包括智能電表、家庭節能管理系統、清潔能源接入、電動汽車等。
1.2 國內智能用電社區的發展概述
智能用電社區建設是我國在智能用電領域的初期實踐之一。20世紀90年代,基于智能用電理念的智能社區規劃與建設逐步開展起來。2000年,建設部開展社區智能化標準的編制工作,批復了廣州匯景新城、上海怡東花園等7個社區為國家家居示范工程智能化社區。2003年,建設部了《居住小區智能化系統建設要點與技術導則》、《居住區智能化系統配置與技術要求》,明確了技術指導要求和相關標準。
自2009年以來,國家電網公司在全國各地廣泛開展智能用電社區的試點工作。目前,國家電網公司確定了在北京、天津、江蘇、浙江、吉林、福建、河南、重慶、四川、寧夏等14個省市開展智能用電社區及電力光纖到戶試點項目建設。
2 智能用電社區系統架構設計
智能用電社區采用先進通信技術,打造通信網絡社區全覆蓋,通過用電信息采集、雙向互動服務、配網自動化、電動汽車充電、分布式電源協調控制、智能家居等關鍵技術,通過智能電表對用戶供用電設備、分布式電源、公共用電設施等進行實時監測,提高終端能源利用效率,為用戶提供優質便捷服務,支持“三網融合”服務,可實現對小區安防等設備和系統進行協調控制。
根據國內外智能用電社區的發展現狀及相關技術分析,結合我國智能電網規劃建設實際,考慮智能電網環境下用戶側互動服務需求,歸納總結智能用電社區系統的基本邏輯架構主要分為三層,分別為通信網絡層、信息采集層和業務應用層。它們對應著多個工作子系統,分別為先進通信網絡系統、用電信息采集系統、雙向互動服務系統(平臺)、配網自動化系統、分布式電源管理系統、電動汽車充電管理系統、智能家居服務系統等。
①通信網絡層是智能用電社區系統架構中至關重要的環節,是聯接電網與用戶的橋梁,是各工作子系統的生命線。通信網絡層主要由電力和公用業務相關通信網絡構成,其中電力通信網絡主要負責用電信息采集、雙向互動服務、配網自動化、分布式電源、電動汽車以及儲能裝置的充放電管理,區間段覆蓋到變壓器出口至用戶側智能電表、電動汽車充電樁、分布式電源以及公共用電設施;公用業務通信網主要負責電話、有線電視、互聯網、智能家居設備的通信管理。其中電力通信網絡是專網通信形式,主要包括230 MHz無線窄帶通信、電力光纖通信以及同步碼分多址無線寬帶通信。
②信息采集層是對用戶用電信息進行實時采集和監控的系統,位于用戶側,通過智能電表和智能終端計量設備,結合應用社區電力光纖、電力線纜及無線等通信技術,實現傳感測量、信息實時采集、信息監測與處理、異常用電分析等功能,為其他子系統提供基礎用電信息支撐,滿足智能服務需求。同時,整合電動汽車充電、分布式電源及儲能裝置接入的信息采集與監控系統,將其統一管理,協調調度,為智能用電社區提高基礎用電信息,有效地服務居民用戶多樣化的用電需求。電動汽車充電、分布式電源及儲能裝置監控系統完成電量計量、監控管理功能,主要包括有序充電管理、分布式電源與儲能并網實時監控、運行監控,與營銷業務管理系統進行信息交互,完善用戶檔案管理。
③業務應用層是電網與用戶互動的有效載體,主要以雙向互動平臺為基礎,有效融合營銷業務、用電信息采集、配網自動化、95598等工作子系統的多樣化業務,提供常規用電服務、智能用電服務和社會增值服務等業務應用。智能用電子系統通過家居智能終端、95598網站等途徑給用戶提供靈活、多樣的雙向互動服務,為用戶提供信息查詢、智能控制、用電輔助決策等服務,實現智能用電的增值服務。配電自動化子系統完成社區低壓配電系統的設備監測控制、用戶故障自動報修,提高供電可靠性和停電搶修的及時性,滿足用戶高質量的用電需求。智能家居子系統通過自助用電服務終端繳納電費,通過95598網站進行信息交互,實現電力光纖到戶,支持三網融合。
3 智能用電社區關鍵技術應用
智能用電是智能電網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低碳智慧城市的外在表現。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居民用戶期望居住社區能提供更低碳、節能、環保、便捷的供電服務,智能用電社區應運而生。然而,現階段的智能用電社區試點中,存在運行管理技術滯后、設備集成技術不成熟等問題,無法滿足用戶多樣化的用電需求。因此,需要從技術內涵的角度對智能用電社區的先進通信設計、互動服務技術、智能家居技術、分布式電源技術等關鍵技術進行深入研究。
①先進通信技術。先進通信系統是智能用電社區建設的關鍵環節,是智能用電社區的骨架。先進通信技術是為系統安全、可靠運行提供信息傳輸通道和技術保障。當前的通信技術主要存在光纖復合低壓電纜技術、電力線寬帶通信技術、基于以太網方式的無源網絡光通信技術。通過運用先進通信技術,實現了電網與用戶的雙向互動,獲取用戶側實時數據,有效引導用戶參與電網移峰填谷,提高終端用戶能源利用效率。
②互動服務技術。互動性是智能電網的重要特征之一。互動服務系統是電網與用戶友好交流的信息匯集地,也是構建智能用電服務體系的關鍵環節。智能用電社區雙向互動服務技術包含自助用電服務終端技術、95598互動服務技術以及智能交互終端技術。通過運用互動服務技術可以提升現有用電服務水平,開展智能化用電業務應用,為第三方開展其他社會增值服務提供有效的技術支撐。
③智能家居技術。在智能用電社區范圍內,智能家居技術主要包括智能家電、智能插座、智能終端技術等。通過安裝智能交互終端、智能家電、智能插座、智能手機、計算機等設備,實時采集家用電器的用電信息,針對異常用電信息,進行數據檢測與分析,并上報處理信息。通過智能交互終端連接通信網絡,運用95598網站、智能家居服務系統(平臺)完成智能家居用電信息的雙向遠程管理任務,優化居民用戶的生活方式,提升家居生活的舒適性與安全性。
④分布式電源技術。智能用電社區是有效接納清潔能源的載體。智能用電社區允許多種不同類型的發電與儲能系統無縫接入,實現用戶側分布式電源的即插即用,從而形成微電網模式,具有并網運行和孤島運行兩種運行方式。智能用電社區內分布式電源(微電網)的關鍵技術主要有實時通信、能量管理、電力電子、故障檢測與繼電保護等技術。智能用電社區的微電網模式可以提高供電可靠性、電能質量以及清潔能源的利用效率,還可以實現定制電力服務。
4 結論與展望
智能用電社區在實現雙向互動服務,滿足電動汽車、分布式電源規模化接入需求,提高終端用戶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表現出很好的效益。世界各國立足于本國國情,積極開展著智能用電社區方面的研究。我國智能用電社區的研究從互動服務促進低碳發展的角度出發,通過關鍵技術研發,實現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進清潔能源發展的目標,但是現階段仍存在一些問題,需要進行相關技術、政策、管理等方面的研究與實踐,探索出適合我國國情的發展道路,促進智能用電社區在我國的規模化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肖世杰.構建中國智能電網技術思考[J].電力系統自動化,2009,(9):1-4.
[2] 楊永標,周立秋,丁孝華,等.智能配用電園區技術集成方案[J].電力系統自動化,2012,(10):74-78.
[3] 劉振亞.智能電網技術[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10.
【關鍵詞】智能用電系統;智能電能表;室內檢定;發展趨勢
智能電能表是智能用電系統中的重要基礎,智能電能表在智能用電系統中的應用,不僅進一步提高了電能計量裝置的準確、安全、可靠性,促進了相關檢測技術的完善,還為廣大電力用戶提供了更優質的服務,從而為實現智能化電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因此,對智能電能表在智能用電系統中的重要性進行分析與探討,顯得非常有必要。基于此,筆者結合自身工作實踐,就此展開以下幾點探究性的分析與研究。
1、智能用電系統概述
智能用電系統的組成較為復雜,主要包括:智能電能表、智能管理系統、用電信息采集設備、智能互感器、智能檢定技術、營銷管理系統。智能用電系統的系統管理、信息采集輸送、檢定均是通過國家信息化系統進行與完成,且該系統是由各種不同渠道的通信網絡和國家電網信息化工程相互連接而成。智能用電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就是智能電能表,智能電能表對于智能用電系統實現智能化、自動化、信息化有著至關重要的數據支撐作用[1]。
2、智能電能表室內檢定分析
相較于傳統的電能表,智能電能表在檢定方面有著巨大的優勢,具體表現為:第一,傳統電能表對于報警代碼、電池電壓及電量方面沒有明確的定義,而智能電能表對此做出了明確的定義和規范。第二,智能電能表對環境條件、材料工藝、規格尺寸、安裝顯示方面都作出了明確的規范和統一的標準,只需極少數人員就能完成相關檢定工作,不僅加快了檢定工作進度,還極大的節約了人力資源。第三,智能電能表的應用,致使智能檢定系統應運而生,該系統改變了傳統的計量檢定作業模式,使得智能電能表室內檢定工作由傳統的封閉式檢定變更為現行的全自動流水線式檢定,實現了智能電能表室內檢定工作的自動化。
3、智能電能表存在問題及解決措施
通過對智能電能表進行室內檢測,能夠得知智能電能表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智能電能表輔助端子尺寸大小問題、開孔多少問題,若是智能電能表采用窄帶載波的通訊方式時,其通訊速率較慢,通常需要幾分鐘、十幾分鐘,甚至更長,這樣就將對廣大電力用戶帶來極大的不便;這些問題將對智能表檢定工作效率造成直接影響。因此,必須重視這些問題,通過科學的研究確定智能電能表輔助端子尺寸、開孔數量,提高窄帶載波的通訊方式的通訊速率,例如使用光纖通信的通訊方式。此外,電能計量人員的業務素質與技術水平的高低也直接關系著智能用電系統,所以應大力開展培訓活動,提高電能計量人員的業務素質與技術水平,從而促使電能計量人員能夠很好的勝任電能計量系統的操作工作,并熟悉掌握相關的維護措施[2]。
4、智能電能表在智能用電系統中的重要性
4.1優化新能源用電秩序
智能電能表的應用,使得相關測量工作也更為先進、智能、安全,使測量所得數據信息更準確實時、安全可靠,從而為智能用電系統的正常運行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利用智能表能幫助人們優先使用風電、太陽能等新能源,并利用智能電能表網絡分布廣泛、功能強大的特點,不斷對新能源進行優化調度,從而促使新能源更好地為人們服務。
4.2提供可靠的故障分析依據
利用智能電能計量系統,對實際電能計量進行實時有效的監控,一旦發生故障,通過智能用電系統廣泛分布的數字化信息網絡和智能分析指揮系統,為電網提供可靠的故障分析依據,這樣有助于增強智能用電系統的互動性、防御性。
4.3優化分布式能源配置
智能電能計量系統的應用,將各個計量節點遍布于整個電網系統中,而電網則通過信息化的智能電能計量系統所分布計量節點獲知整個電網系統的所需的智能化計量信息,并按照這些信息提供的內容,采取相應的管理策略,從而對這些分布式能源配置進行不斷優化,以此提高電網正常運行的安全可靠性及能源利用效率。
4.4提高運行的安全可靠性
相較于傳統電能表,智能電能表具有更高的安全可靠性,設有專用的安全加密模塊,以此保障電能表信息儲存、傳輸安全。智能電能表的信息傳輸主要依靠于數字通信技術,具有信息傳輸快、傳輸準確、抗干擾性能強等特點,進一步促進了電能計量信息的實時化、一體化。先進的數字化通信技術具有極強的大流量、高速處理信息的能力,不僅能有效解決電能計量監測數據存儲量小、傳輸慢問題,還有助于進一步提高電能計量裝置運行監測水平,從而實現對電能計量裝置運行狀態的全程實時監控[3]。
5、結語
綜上所述,智能電網是電網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智能電能表作為智能用電系統中的重要基礎,加強智能電能表的推廣和應用,亦是電網實現智能化的重要體現之一。因此,本文對智能電能表在智能用電系統中的重要性進行了分析與探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不僅加深了對智能電能表的認識,還有助于促進我國電網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黎軍,陸東林.淺談智能電能表在智能用電系統中的重要性[J].科學之友,2012,03:139+141.
關鍵詞:智能配電網;配電自動化;高級配電自動化
【分類號】:TM73
前言:近年來,隨著我國用電量的顯著增加,智能配電網成為了人們研究的熱點。由于配電自動化對于智能電網的重要作用,電力系統向著智能化與自動化發展,配電網逐步實現了自動化技術,對智能電網的發展發揮關鍵性作用。為了實現智能電網與配電自動化應用于實際生活中,兩者的融合即產生了高級配電自動化技術,能夠有效提高電力系統的運行效率和供電質量。
1. 智能配電網的概述
智能配電網是以高速的、集成的雙向通信網絡為基礎,利用先進的傳感技術、決策支持系統技術、設備方法和控制手段,形成一個完整的配電系統,實現電網的高效、經濟、使用安全、環境友好的目標。智能配電網具有良好的自我修復能力、較高的安全系數、抵御攻擊的優異特征,增強了與用戶的互動性,是配電網的最優運行,達到了電網的經濟高效,能夠滿足人們的用電需求和電能質量。智能配電網容許多種發電形式的介入,并且可以接入可再生能源進行發電,促進電力市場的發展,有利于資產的高效運行和優化。
2. 我國現階段配電網的發展狀況
2.1配電網的網架結構較薄弱
我國對配電網的投入較低,造成了配電網網架比較薄弱的問題,不合理的線路結構,使得網架的負荷能力也相對較弱,增加了電網局部限電、停電的風險,局部出現停、限電的風險也較大,配電網網架的聯絡性較低,存在單輻射的配電網線路,這些都限制了配電網的供電能力。
2.2缺乏對配電自動化的廣泛應用
近年來,雖然我國智能配電網的發展有了一定的提升,但仍然缺乏對配電自動化的廣泛應用。由于配電設備的門檻普遍較低,在實際應用和生產過程中,經常出現各種問題,造成了配電自動化的實用水平無法提高。同時,電力系統中具有遠程通信功能的設備很少,有些地方只是局部區域應用了配電的自動化,應用范圍較窄。
2.3儲能技術仍處于起步階段
發達國家的智能配電網技術較高,對先進的自動化技術研究深入,已經掌握了分布式發電技術,并將其用于城市供電系統。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在智能配電網及自動化技術研究方面存在很大的差距與不足,我國儲能技術仍處于起步階段,無法進行大規模的開發利用,限制了自動化技術在智能配電網的應用。
3. 智能配電網與配電自動化的關系
3.1自動化技術應用于智能配電領域
配電自動化技術是結合先進的通信技術、先進的信息技術和先進的通信技術為一體,集成配電網的運行狀態、地理圖形、電網結構等方面的信息,構建完整的配電自動系統,進而全方位監控電網,實現配電網管理的信息化、自動化。自動化技術在智能配電領域的應用,能夠保障電網的供電質量,為用戶提供優質的電能,實現了配電網的高效管理。配電自動化技術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一是客戶信息管理和自動抄表的用戶自動化;二是由變電站自動化技術、饋線自動化技術和配電數據采集與監控技術組成的配電管理自動化技術;三是設備管理、規劃設計管理及檢修管理等方面的自動化功能。
3.2智能配電系統和配電自動化技術的比較
智能配電網與配電自動化之間有著廣泛的共同性和密切的聯系。智能配電網的運行需要配電自動化技術的支持。兩者的主要技術手段都是現代信息技術、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在配電網中的應用。與配電自動化相比,智能配電網具有革命性的改變。在配電系統方面,智能配電網有很大的優勢,包含更完善、更豐富的電力技術,有機結合了多種高新技術,統籌規劃,節省了運行成本,提升了配電系統的整體系能。此外,智能配電網支持分布式電源接入,提高了配電網的運行效率,具有更加完善的性能。更為重要的是,智能配電網實現了與用戶之間的交流互動,突破了傳統模式下電表制度的局限性,應用了高級測量體系,方便用戶更加自由的選擇用電時間段。
4. 智能配電網與配電自動化的融合
4.1高級配電自動化技術的含義
智能配電網的發展為配電自動化技術指明了方向,根據智能配電網的發展目標,合理規劃配電自動化,將高級配電自動化技術應用于配電網的深度滲透、分布式電源接入等方面,完善了配電自動化的功能,進而充實智能配電網的技術內容。高級配電自動化技術代表了配電網革命性的管理方法,體現了配電自動化在智能配電網中的應用,為智能配電網建設提供技術基礎。也就是說,智能配電網與配電自動化的融合,即產生了高級配電自動化技術,在電網系統的運行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4.2高級配電自動化技術的主要內容
高級配電自動化的主要內容包括IP通信網絡、配電網測控系統、分布式電源控制與調度技術,以及企業集成總線這四個部分。
通信水平是影響配電自動化技術發展的重要因素,隨著通信技術的不斷進步,通信設備的成本隨之降低,可以構建覆蓋智能配電網中的所有節點的配電網廣域IP 通信網。這種IP通信網絡采用光纖網技術為主網干,采用載波、無線等方式為分支網,克服了傳統自動化通信技術的局限性,使智能配電網保護、配電自動化技術都產生了革命性突破。
高級配電自動化系統的組成部分為:配電網調度主站、智能電子設備、IP通信網絡和局域分析控制子站。配電網廣域測控系統是指主站、IP通信網絡與智能電子設備中的數據采集、通信及管理,支持常規的測控體系功能,還具有良好的開放性,支持子站的應用和智能電子設備的數據交換,通過收集配電網的網絡信息,及時傳輸故障信息與控制命令,提高了訪問控制的安全性。
分布式電源控制與調度技術是指高級配電自動化技術的優化調度,支持分布式電源的“即插即用”,主要包含電壓無功控制技術、廣域保護技術、微網技術和虛擬發電廠技術。高級配電自動化技術采用面向微網的分布式智能技術,來控制微網連接主網或脫離主網,實現了微網的分布式電源與負荷的調控,確保配電網電壓的穩定。虛擬發電廠技術實現了配電網中分布式電源的統一調度與優化利用,降低了智能配電網的峰值負荷,實現了配電網系統的供電可靠性。
為了解決供電企業的“自動化孤島”問題,高級配電自動化技術采用IEC 61968和IEC 61970標準,建立配電網企業集成總線,因此,自動化信息可以及時交換與共享。企業集成總線包括中間件技術和公共信息模型兩部分核心技術,易于實現應用軟件在異構平臺上的運行,進而完成了供電企業總線上的信息共享,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5. 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配電網的發展水平還很低,主要表現為:配電網的網架結構較薄弱,缺乏對配電自動化的廣泛應用,儲能技術仍處于起步階段。電力行業引進先進的科學技術,將自動化技術應用于智能配電領域,實現了智能配電網和配電自動化的融合,產生了高級配電自動化技術,完善了智能配電網系統,提高了電力系統的整體水平。
參考文獻:
[1]徐丙垠,李天友,薛永端. 智能配電網與配電自動化[J]. 電力系統自動化,2009,17:38-41+55.
[關鍵詞]智能配電網;節能環保;配電自動化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7051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逐漸意識到了節能環保的重要性,也提高了對電力質量的要求。近幾年,人們更多地將科技技術應用到電力行業中,從而實現了智能電網以及配電自動化,為我國電力事業的發展提供更好的機遇。智能電網主要體現在兩個部分,分別是智能配電網和智能輸電。
1智能配電網
11智能配電網概述
所謂智能配電網就是使電網實現智能化,其實現需要高速、集成通信網絡的支持,利用先進的設備、測量、傳感技術及決策支持系統的運行和控制方法,實現電網安全、經濟、友好的適用。智能配電網主要具有的特征包括激勵、自愈、抵御攻擊,滿足用戶對于電量的需求,并且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引入不同類型的發電模式,對電力市場的高效運行能夠起到巨大幫助。智能配電網使供電效率和供電質量得到提高,在應用中可以適當地接入再生能源,實現與用戶的相互交流,與我國供電行業的發展相適應。
12智能配電網的意義
121解決電源接入存在的問題
近幾年,由于人們對能源的大量使用,全球變暖,對環境造成了不良影響,為了實現持續發展,在發電上迫切需要對可再生能源進行使用。因為,可再生能源在發電上具有一定的隨機性和間歇性,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電網運行控制和功率平衡的難度。隨著科技高速發展,分布式電源在電網中的滲透,配電網逐漸由單項潮流網絡轉為了雙向流動,但在傳統配電網保護過程中,自動配置無法滿足分布式電源大量接入到電網中。智能電網中含有大量的接入到分布電源能力的結構與我國電力行業的發展相適應。在智能電網中,大量分布式電源接入到配電網中,主要通過微網的方式完成,在實際操作中,優化微網結構,控制決策系統,降低分布式電源的輸出和輸入,從而保證配電網運行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122提供優質、可靠的電能
智能配電網與傳統電網相比,不僅擁有更加先進的控制方法和技術,而且在運行過程中會有更加有限的系統技術對其予以支持,控制方法也更加優秀,從而可以為人們提供優質、可靠的電能。
2配電自動化
21配電自動化概述
配電自動化主要是指低壓運行管理自動化,也就是生產管理信息化和運行自動化。運行自動化包含內容較多,其中主要內容有自動隔離故障、數據采集等功能。在實際運行過程中,對微電子、計算機等先進技術進行運用,從而實現管理和監控自動化,確保配電網運行的經濟性和安全性。配電自動化的主要目的在于“可視化”調度,解決對電能的質量問題,以及迅速對出現的故障進行隔離;配電管理信息化主要是局域GIS平臺,實現停電管理、設備管理等功能,也就是在運行過程中,通過系統集成,對配電的管理實現信息化。
22配電自動化的意義
221提高供電可靠性
對DA功能進行合理應用,故障發生后,不再需要利用人工對故障的源頭進行查找,以及隔離,可以實現自動隔離故障,每次對故障的隔離可以從之前的超過1小時,縮短到3~7分鐘。
222實現調度可視化
利用GIS系統、系統集成等,為調度的開展提供統一的信息,同時在運行過程中,對自動化通信設備和終端設備進行使用,實現圖層加載,提高運行管理效果。
3智能配電網和配電自動化之間的關系
31自動化技術在智能配電方面的應用
智能配電網與配電自動化兩者之間不僅有著共同性,而且聯系緊密。智能電網離不開配電自動化技術的支持。配電自動化,就是管理者在工作中,對計算機進行利用,通過信息技術實現信息交流,將配電網在運行過程中的情況、信息、用戶資料等內容進行合理結合,然后將所有的信息構成一個自動化整體。配電自動化主要包含的內容有:配電網在應用過程中會涉及大量的自動化技術;對電網的停電處理,設備管理上都會涉及自動化功能;對用戶用電情況進行統計。
32智能電網與配電自動化比較
智能電網與配電自動化相比有著明顯的優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智能電網在技術上更加成熟,配電自動化中包含配電體系二次技術。在智能配電網行業中,集合各種不同的先進技術,不僅包含一次技術,而且也包含二次技術,智能配電網在運行過程中的主要目標是降低運行成本,使配電系統的性能得到提高,使分布電源的運用成為可能。智能配電網與傳統電網存在較大差別,不再為只讀電表信息,這樣使配電網絡和用戶之間完成溝通和互動,用戶也可以在配電網運行過程中,依據自身的情況選擇用電時間段。
4智能配電網自動化的未來發展
41新技術創新
在我國電力行業不斷發展過程中,需要不斷對新技術進行推廣,其中主要包含的內容有用戶電力和配電線路載波通信技術,實現配電系統自動對不同時段的電價信息進行,同時也具有遠程讀取電表信息的功能,研究具有較高可靠性的通信速率的配電載波通信技術,智能配電網不僅能夠實現以上闡述的功能,同時在應用中,可以為用戶提供多渠道的通信;用戶電力技術則是通過對微處理技術、低壓配、先進的信息技術進行應用,從而提高電能的質量以及供電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用戶電力技術在獨立工作時,可以滿足特殊負荷情況下對供電量的要求,在配電網自動化技術合理的結合在一起時,能夠確保無瞬時停電情況的發生,并且能夠滿足用戶對電能質量的高要求,對配電的柔性化進行實時控制。
42優化配電網
電力市場的快速發展和日益完善,導致企業將工作的主要目標放在了提高社會效益上,同時企業的工作重心也發生了變化,將為客戶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和降低企業成本,提高管理效率以及對電網的運行性能進行分析,從而制訂出一套最佳的電網運行方案。
43提高電能質量
電能質量與一般產品質量的差別較大,主要區別在于,電能質量的高低并不是只由電力企業決定,不同的供電時間和供電點,電能的質量都會存在差別。由以上內容可見,許多因素會對電能的質量造成影響,并且與供電雙方有著密切聯系,在電能質量的衡量上采取常規方法是不可取的。在檢測電能質量上利用專用的質量檢測儀,并且可以通過電能質量補償設備對局部電能質量進行補償,這也是解決電能質量存在問題的一種有效措施。近幾年,隨著配電網自動化技術的完善,以及我國在電力事業上的投入和研究,我國電力系統智能化、穩定性、可靠性、高性能的發展目標正在逐漸轉化為現實。
5結論
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我國在電網上的投資嚴重不足,電力行業的工作重點是提高供電治理以及供電系統的工作效率。為了進一步提高電網的智能型和配電自動化,需要適當地推廣智能電網技術,從而提高電網運行的穩定性和安全性,促進我國電力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路慶東智能配電網區域縱聯保護原理及實現技術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13
[2]李林鋒縣級智能配電網建設中配電自動化技術的研究與應用[D].廣州:華南理工大學,2011
[3]黃飛,王曉茹,董雪源,等基于EPOCHS平臺的智能配電網通信系統仿真[J].電力系統自動化,2013(11):81-86
【關鍵詞】智能電網;柔流輸電技術;重要性;應用
電力行業關系到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的穩定,因此加強關于輸電技術的研究和使用具有重要的意義。如何提高長距離輸電線路的穩定極限,充分利用輸電線路資源,是我國電力技術的發展亟待解決的問題。基于此,以下就智能電網中柔流輸電技術的應用進行探討分析,以供參考。
一.智能電網及柔流輸電技術的概述
1、智能電網是以先進的自動化控制技術為前提,具有安全性、靈活性及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的特點,可以高效、靈活地應對電網出現的變化。通過控制設備,就可以有效地控制和調節電網運行的柔性,且把風電等新能源引入系統的運行方式,從而更好地滿足電網運行的需求。
2、柔流輸電系統(FACTS)是采用電力電子技術、微處理技術、通信技術和控制技術而形成的用于靈活快速控制交流的新技術。其中“柔性”是指對電壓電流的可控性,它以現代智能技術為基礎控制載體,應用于高壓輸變電線路系統,對系統電壓、相位角、功率潮流等電網的運行參數和過程進行連續調節控制,以提高輸配電系統可靠性、可控性、運行性并實現節電效益的一種新型綜合技術。FACTS技術為增強輸電系統的輸電能力提供了新的手段,該技術結合現代智能控制技術,大幅度提高輸電線路輸送能力和電力系統穩定水平,均衡電網潮流,充分發揮輸電網絡的利用率,提高輸電網絡的價值。柔流輸電系統可以對電壓、功角、阻抗三個影響電力系統性能的變量能被直接控制。FACTS控制器就是對交流輸電系統的這些參數進行控制從而改善輸電網絡的輸電性能。目前主要的FACTS裝置有:靜止無功補償(STATCOM)、晶閘管控制的串聯投切電容器(TSSC)、可控串聯補償電容器(TCSC)、統一潮流控制器(UPFC)、SVC等。
二.FACTS技術在智能電網中應用研究的重要性
柔流輸電技術就是采用電力電子設備裝置,對電力系統中的電壓、電流等特征分量按需進行動態控制,以提高輸配電系統電能調控分配的可靠性、在控性和運行工況性能。通過合理的電力電子設備裝置控制,有效提高輸配電系統的電能輸送控制質量水平,并獲取大量節電效益。FACTS設備裝置同電力系統進行合理并聯,可以實現對系統電壓和無功功率進行動態調控;FACTS設備裝置同電力系統進行合理串聯,則可以實現對系統電流和潮流進行控制。
新電力市場環境中,客戶除了對供電電能功率、容量提出新的要求外,對電能質量、可靠性、經濟性等均提出更高的要求。系統中越來越多的自由潮流不僅會給電網調度增加更大的壓力,同時其還會引起電網損耗的不斷增多。功率倒流、功率繞送、長距離輸電等,均會引起電網電壓發生波動,直接影響到電網運行的安全穩定性;系統環流的頻繁發生,引起電網三相不平衡率增大,引起電網波動和線損增加。因此,在輸變電網絡中合理運用以FACTS調控裝置為核心的柔流輸電技術,通過控制裝置對電網運行工況狀態的動態分析,及時進行補償和調控保護,對系統多變運行工況和復雜潮流進行智能化、靈活化調控保護,以實現對電能資源的全面優化配置和合理調節,確保輸變電系統安全可靠、靈活穩定、節能經濟的高效穩定運行。
三、智能電網中柔流輸電技術的應用分析
1、SVC靜止無功補償調控裝置。SVC是輸變電系統中廣泛采用的電壓調控和無功功率補償及吸收的FACTS控制器[3]。SVC裝置按照其控制電力電子元器件的不同,電網中應用主要分為TCR晶閘管控制容性無功補償電抗器、TSR晶閘管投切容性無功補償電抗器、TSC晶閘管投切感性無功補償電容器等。輸變電系統為了實現無功功率的連續動態可靠調控,通常將容性無功補償電抗器和感性無功補償電容器兩者結合起來運用,工程中采用的組合方式為:TCR+TSC +FC(固定電容器)、TCR+TSC、TCR+FC。通過在電網系統中合理位置設置容量適當的SVC無功補償調控裝置,可以有助于控制分布式負荷與電網系統間無功交換,有效增強電網系統運行的安全穩定性,降低線損。
2、SVG靜止無功發生裝置。SVG調控裝置經內部自換相的半導體橋式交流器合理切換來完成無功功率的發生和吸收控制,實現對電網系統無功功率的按需動態補償。SVG無功發生裝置,其內部主要包括交流環節和直流環節兩個功能單元,交流環節功能單元與系統補償相相連接。SVG裝置通過對電網系統實時運行工況狀態的動態檢測,并結合內部電路的轉換,完成對電網系統無功功率的平滑可控動態調控。
3、UPFC統一潮流控制裝置。按照變化器的接線方式的不同,UPFC統一潮流控制器主要由并聯變化器和串聯變化器兩個功能單元組成,其中并聯變換器可以看成是SVG靜止無功發生補償裝置,而串聯變化器則可以看成是SSSC靜止同步串聯無功補償器。兩個變換器其直流端均與同一組電容器互聯,進而形成“背靠背”的連接結構,這樣兩個變換器其交流端可以看成是理想的“交-交變換器”,這樣系統有功功率就可以在兩個變換器間進行雙向流通,即可實現在交流端吸收和發出有功功率,完成對電網系統的實時調節控制。UPFC統一潮流控制裝置,其并聯和串聯直流部分均可以獨立產生或吸收無功功率,通過并聯變化器和串聯變化器間的無功功率差值,可以實現對電網系統接入點的動態無功補償。UPFC統一潮流控制裝置,通過2個變化器耦合接入到電網系統中,主要應用在220kV及以上電壓等級的電網系統中,進行動態的電網運行工況調節控制。
4、APF有源電力濾波器。利用電力電子PWM全控調整脈沖占空,提供與電網系統補償相應的大小相等、極性相反的電流或電壓分量,以達到抑制電網系統中負載在運行過程中產生的有害電流或電壓分量,避免高次諧波等分量進入電網系統中污染電網,達到綜合主動補償目的。有源濾波可以根據電路結構和電力電子控制技術,按照電網運行特性實現高次諧波補償、基波正序無功補償、三相不平衡補償、長距離線路電壓差補償等功能,且可以根據工程實踐應用需求采取上述多種補償組合方式。利用電阻、電感、電容等電力電子元器件與有源濾波器并聯,有效抑制高次諧波分量,并補償負載端的無功功率分量,改善電網供電電能質量,提高供電公司供電服務水平。
結束語
基于我國幅員遼闊,地形地勢復雜,對電力的長途的運輸的要求比較高。而柔流輸電技術為發展智能電網提高了保障,同時很好的解決了電力的長途運輸的特別的要求,并且具有效率高、穩定性強、安全經濟的特點。因此需要進一步的加強柔流輸電技術研究,為我國的電力事業的發展做貢獻。
參考文獻:
[1]孫紹林,柔流輸電技術的應用和發展研究[J],制造業自動化,2010(10)
關鍵詞:智能電網;特征;現狀;發展趨勢
在提倡綠色節能,實現又好又快發展,最大限度的開發電網系統的能源效率的時代號召下,智能電網應運而生。智能電網的發展也和國家安全,經濟發展及環境的保護息息相關。目前,包括美國、歐盟為代表的不同國家和組織均將智能電網視為21世紀電力網絡的發展方向,提出建設具有靈活、安全、清潔、經濟、友好等特征的智能電網。國內外相關的電力行業已經邁開了探索和建設智能電網的步伐,本著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原則,不同國家和地區采取了不同的實踐方式,制定了適合本國的智能電網的發展藍圖。
1智能電網概述
智能電網是什么?美國電科院是這樣定義的:一個由眾多自動化的輸電和配電系統構成的電力系統,以協調、有效和可靠的方式實現所有電網的運作;具有自愈功能;快速響應電力市場和企業業務需求;具有智能化的通信構架,實現實時、安全和靈活的信息流,為用戶提供可靠和經濟的電力服務。可見,智能電網融合了信息、數字等多種前沿技術的輸電和配電系統。
2智能電網特征
2.1自愈性
智能電網的自愈是指能夠實時掌握電網的運行狀態,能夠及時發現、診斷和消除故障,在盡量少的人工干預下,快速隔離故障,自我恢復,避免出現大面積停電,從而提高系統運行的穩定性。
2.2互動性
在智能電網中,實現電網和批發零售電力廠商之間的平穩連接,從而完成電網和客戶的智能互動。電能交易的方法和定價方式正逐步改變,供需雙方在市場中的互動也愈加頻繁,這就要求電網必須能夠靈活支持各種電能的交易與往來。
2.3可靠性
智能電網能夠更好地應對包括自然和人為因素在內的各種干擾,在出現擾動后,能夠迅速地采取一系列措施,使人身、電力設備以及電網的安全得到保障,最大限度的減少干擾帶來的影響,并能快速恢復正常供電。
2.4兼容性
智能電網的兼容性是指允許不同類型的電力系統友好接入,涵蓋了分布式發電和集中式發電,可以解決日益增長的電力需求和環境保護這一時代主題的矛盾。集中式發電廠可實現遠距離輸送電能,分布式電廠可減少對其他能源的依賴性,滿足社會和諧、友好發展的要求。
2.5經濟性
智能電網通過市場機制的運用,采取推動節能減排、供需互動等措施,實現對資源的合理規劃、建設、投入運行和后期維護的良好管理,可提高發電的效率,降低網絡損耗,來解決負荷率不高以及設備閑置等現存問題。可見,智能電網可有效提高資產的利用率,降低運行成本,減少投資,為更好實現經濟性運行提供了可能。
3現階段我國智能電網的發展情況
近年來,我國已經邁開了智能電網發展的步伐。2007年,華東電網首當其沖開展了我國智能電網的研究,并提出了“三步走”的戰略:2010年初步建成高級調度中心;2020年全面轉型,建成具有初步智能特性的數字化電網;2030年將建成具有自愈能力的智能電網。2009年,國家電網公司首次公布了我國智能電網的發展計劃。但基于我國資源分布不均,電網基礎設施較薄弱等因素的影響,我國智能電網的建設還處于發展不平衡的初級階段。并存在以下問題:(1)對智能電網缺乏準確的定義,對其發展方向尚不明朗。(2)實現智能電網的許多關鍵技術還沒有得到解決。(3)配電網自動化水平較低,許多新技術應用尚待提高(4)用電的營銷模式目前仍以人工為主,相對落后(5)我國的調度系統不能滿足當代能源建設以及特高壓電網的需求。(6)我國電能具有電源和負荷相對較遠的特點,故需采用大容量高電壓的輸電,這也意味著對輸電線路的更高要求。
4智能電網的發展趨勢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由于智能電網將會使電能的利用更加安全、環保、高效,所以被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所接受和認可。基于不同的國情和發展側重點,其制定的發展戰略也各具特色。我國的智能電網應在總結西方發達國家的技術經驗之上,結合我國的具體國情,從實際出發,積極推動智能化電網的研究和建設。目前,我國已將智能電網納入國家的發展戰略并推進實施,可以預見,我國智能化電網將步入快速發展階段,正在邁向另一個新時代。從社會發展的長遠角度來看,新技術的出現和經濟的發展是智能電網產生的先導條件。智能電網的發展是提升電力系統的安全性與可靠性的內在需求,發展智能電網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智能電網的發展也能夠調動市場經濟的發展,實現相關電力企業利潤的最大化。智能電網的發展勢必會帶動社會的巨變。
參考文獻:
[1]王振.智能電網技術現狀與發展趨勢[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1(06).
[2]吳疆.對智能電網若干基礎性問題的思考[J].中國能源,2010,32(02).
電力工程技術更好地應用在國家智能電力網絡系統的建設過程之中,能夠更好地促進我國智能電網建設工程的長久有序發展,最大限度地保證和實現我國電力能源輸送產業的經濟效益,因此進一步加強對其的研究非常有必要。因此在實際應用中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采取有效措施加強智能電網建設,從而能夠更好的保障人們的生活質量,進一步促進電力行業的建設發展。基于此本文分析了電力工程技術在智能電網建設中的運用。
關鍵詞:
電力工程技術;智能電網;運用
1、智能電網簡要概述
對于智能電網最早是美國提出的,而目前也已經被廣泛的應用。對于智能電網的組成主要是由多個配電網所構成的電力體系,其具有一定的優勢,能夠很好的適應電力市場的建設發展,同時也能夠更好的保障電力系統的運行,因此國家也進一步加大了對其的建設。總結智能電網的建設發展具有以下的幾個特點:1)環保節能型。隨著社會的發展,環境問題越來越受到重視。在智能電網建設過程中對于這方面也是非常關注和重視,在實際應用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進行控制,不斷使用先進技術,從而能夠達到其標準。2)電網構架穩定性。根據我國具體情況來看,自然災害非常多,因此對于電網架設方面要尤其引起我們的重視,從而進一步提高運輸可靠性。3)不斷進行資源的優化。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電網發展中存在的最大問題是不能有效的進行電網資源利用,因此需要進一步加強這方面的研究。
2、電力工程技術對智能電網建設的重要性
2.1、有利于提高智能電網的質量
智能電網的建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其不僅能夠進一步提高智能電網質量,同時也能夠更好的促進電網建設發展,因此也是越來越受到重視。電力工程技術是自動化技術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能夠有效的進行控制和數據采集用電,同時也能夠快速的進行智能化信息技術,從而能夠有效的進行信號反饋。不僅如此,在智能電網建設中引入電力工程技術能夠有效的控制人為影想,從而提高電網控制效率。
2.2、有利于提高數據采集的能力
對于過去的物理電網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不能進行采集數據的分集,其主要的原因是因為自動化程度低。而使用電力工程技術剛好能彌補這一缺點,其能夠提高數據采集能力,同時也能夠進一步劃分設備的種類和功能,進行檔案的收集和整理,從而能夠更好的提高電力工程設備運行質量,同時也能夠更好的優化電力系統,使得智能電網建設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對此需要高度重視。
3、電力工程技術在智能電網建設中的運用
3.1、電力工程的質量優化與能源轉換技術在智能電網建設中的應用
在我國智能電網建設的過程之中,將所輸送和產生的電能,根據能量大小的不同劃分不同的等級,通過綜合測評的方式組建形成完備的電力網絡機制。通過對智能電力網絡系統建設在經濟效益方向上的判定,來明確科學合理的供電銜接方式,就是我國電力工程建設質量優化與能源轉換技術在智能電網建設中應用的主要表現。在智能電力網絡系統建設的發展過程之中,隨著電能質量的優化發展,電力工程技術水平也在不斷的完善和進步。低碳能源經濟已經成為我國現今社會發展階段能源產業的主要發展方向,電力工程的能源轉換技術能夠有效轉變智能電網建設過程中能源的轉換形式。太陽能發電、水利發電以及風能發電,都是我國現今社會發展階段,電力工程能源轉換技術為智能電網建設提供的典型低碳能源。
3.2、電力工程柔流輸電技術在智能電網建設中的應用
隨著社會的發展,將電力工程柔流輸電技術應用在智能電網建設和發展中已成為了主要發展趨勢,其也是越來越受到相關工作人員的重視。在智能電網建設過程中應用柔流輸電技術具有很好的優勢,主要是能夠有效的結合微電子和電子技術,同時能夠更好的綜合電力控制技術以及電力通訊傳輸技術。在大多數時間里,電力工程柔流輸變電技術會被應用在智能電網建設的高壓電輸變電發電傳輸的過程之中。在將我們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中,危害程度較輕的發電能源體更多的吸收運用到我國智能電網建設之中的基礎上,通過柔流輸變電對電力工程技術與電力控制技術在智能電網建設過程中的有效融合,最終實現對電力能源的科學分割。電力工程柔流輸電技術在智能電力網絡系統建設中的應用,能夠最大限度地提升和保證電力網絡輸送平臺的平穩運行。通過柔流輸電技術的應用,還能在智能電網運輸電能的過程中有效減少電力能源的損耗,更好地提升了我國智能電網的工作效率。
3.3、高壓直流輸電技術在智能電網建設中的應用
在一部分重量相對來說比較輕的直流輸電系統當中,一般情況下,換流器的組成成分是能夠關斷的元件,它不僅經濟性能非常的高,而且對于提高輸送的穩定性也起到了非常大的幫助。可以在近距離與遠距離的直流輸電工程當中進行應用,當然也可以為一些比較孤立的地域供電。其中這一技術廣泛應用于遠距離輸電中,而且高壓直流輸電技術的應用趨勢在未來將會朝著容量更大與距離更遠的輸電工程當中發展。
3.4、電能質量優化技術在智能電網建設中的應用
在智能電網當中對電能質量優化技術進行應用的時候,應當在完善評估方法與對電能的質量等級進一步劃分的前提下進行建立,然后認真仔細的分析供用電接口的經濟性,而且還需要對其不斷地進行完善,這樣才可以使得智能電網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應用電能質量優化這一項技術,能夠從根本上提高電能的質量,而且還可以讓使用電能的成本大大的降低,因此應用市場非常的廣泛。
總之,隨著社會的發展,電網建設會越來越受到重視,為了更好的促進電網建設,需要進一步加強智能電網工程技術研究,從而能夠保證電網建設水平的提升,最終促進我國電網的健康發展。
作者:楊憲邦 單位:廣東電網公司惠州博羅供電局
參考文獻:
[1]廖文江.電力工程技術在智能電網建設中的應用分析[J].企業技術開發,2013,21: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