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農業機械化發展的趨勢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中圖分類號】S23
1、我國農業機械化及自動化的現狀
我國農業機械化及自動化的發展給農民帶來了很多的方便,也給我國農業發展帶來了更大的發展空間,但在發展的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制約機械化及自動化發展的因素。到目前為止,我國農業化水平整體來說還存在一定的問題,農業機械化及自動化技術并沒有在我國各個地區普遍使用,有些地區還存在農業主要依靠人力的現實情況,還有一些已經運用到機械化及自動化的地區也普遍出現一些問題,比如說:農業化及自動化水平較低;農業機械裝備不足;科技含量較低等等一些問題。所以說,農業機械化及自動化再給農民帶來方便的同時也會帶來一些不便之處,就像我們平時所說的一樣,不管任何事有弊必有利。
1.1科技含量較低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三農問題一直都是國家最關注的問題之一哈哈,而農業又是三農中的重中之重哈哈,農業發展直接關系到我國糧食生產量和農民收入,隨著農業機械化及自動化的發展以來,農業水平相比以前有了不小的改善,但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科技是決定農業機械化及自動化水平的關鍵,我國農業機械化及自動化普遍存在科技含量較低情況,這也是導致我國農業發展水平趕不上其他發達國家農業發展水平的關鍵之處,農業機械化及自動化主要就是依靠先進的科學技術,再把這種技術運用到農業發展中去,可以節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現實中的農業化水平并沒有達到國家要求的水準哈哈,不利于農業機械化及自動化持續健康發展,要想改變這種現狀,就要不斷創新科學技術的發展哈哈,從而提高農業機械化及自動化發展的科技含量。
1.2農業機械化及自動化水平在不同地區存在差異
不同區域、不同環境、不同生產條件、不同經濟條件下農作物的種植也存在很大差異,這也是導致我國農業機械化及自動化水平存在差異的主要原因,最明顯的就是我國東西部的差異。在經濟較發達的的地區,農民有能力購買機械化及自動化水平較高的機械,這不但能節省大量的人力物力,還有助于農作物的生長。而在經濟條件較差的地區,存在的現象就是農作物的生產主要依靠人力物力來完成,并不是他們不愿意使用現代化的機械,而是經濟條件不允許,我國農業機械產品大概都以一萬到十萬之間,就算最小的也要五千左右,即使現在國家和地方對于購買機械產品有補助,但那也是九牛一毛,起不了什么太大作用,而這樣的價格對于經濟條件很有限的家庭來說很難愿意花那么多的錢去買,即使買了也是最便宜、質量最差的機械產品。和經濟較落后的地區相比,經濟較發達地區能買得起更為先進的機械化及自動化機械產品,農業生產水平也相對較高,機械化及自動化發展也就較快;而地區較偏遠、經濟較落后的地區機械化及自動化水平較低,這就造成了不同地區的農業機械化及自動化水平存在差異的原因。
1.3農業機械門類品種上的缺陷
我國農業機械化及自動化水平在不同區域的使用會存在不同的缺陷,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水田機械化及自動化水平低。每年我國稻谷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40%左右,目前為止,我國種植水稻主要還是依靠人力,機械及自動化產品很少有適用的,這嚴重制約了我國水稻產業的進一步發展。近幾年來南方一些地區出現土地拋荒現象,這和機械化水平較低有直接的聯系,對于農作物來說,收貨機械化是農作物需求最大的一類,而對于南方來說,在施肥、播種、收割等方面機械化水平都還存在欠缺的問題,有的機械化產品還存在一定缺陷,這對農作物生產及收割都帶來了很大的不便。由于農業機械門類品種上的缺陷,直接制約了農業機械化及自動化的發展和效益的提高。
2、我國農業機械化及現代化的發展趨勢
2.1加大對農業機械化及自動化的資金投入
農業機械化及自動化的發展離不開資金的投入,沒有足夠的資金做后盾很難發展機械產品,隨著近些年來承包土地的農民越來越多,對于機械化的標準也有了更高要求,以往小型機械化設備已不能滿足現在的使用情況,如果僅僅依靠農業機械化及自動化企業的投資已不能滿足現在的需求,而更應該考慮吸引政府部門的資金投入,如果能有政府對機械化產業的大力投資,那將會使機械化產業發展更加有保障。
2.2發展的同時提倡走節約、綠色化道路
環境保護是一個永恒的話題,在發展機械化及自動化機械的同時,也應走節約、綠色化道路。機械使用的過程中應盡量減少對空氣的污染,多使用低消耗、高效率的機械設備,對于農業使用的機械化及自動化設備要懂得循環利用,對于以后生產的機械化設備更要注重走環保型道路,為以后的使用提前做好基礎準備。在發展機械化及自動化產品的同時做到環保和節約能源的要求,這也是我國機械化未來發展的趨勢,研發制造更先進完善的農業機械設備會給我國農業發展帶來更多的幫助,發展的同時更要同時做到節約、綠色發展。
2.3計算機技術與電子技術的應用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與進步,計算機技術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我國機械產品的發展也將運用到計算機與電子技術,這對機械產品的研制與發展會帶來空前的發展空間,小型、微型芯片的出現也將為我國農業機械化及自動化產品實現完全的智能化和自動化提供了更大空間,電子設備的完善將會帶動我國農業機械化裝備能適應更多的不利環境,也會為我國農業發展帶來更多的便利。
3、結語
農業是我國“三農”中的重中之重,提高農作物的產量離不開現代農業機械化設備的幫助,目前我國農業機械化及自動化產品還尚存一些問題,在未來的發展中對農業機械化設備也有了更高要求,以滿足現在農業的需求。隨著我國科學技術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農業機械化及自動化的發展也將會更加完善。
參考文獻:
1.糧食功能區建設加大了基礎設施的投入
為了便于機械化作業,在2011-2012年3個糧食功能區建設中,共投入建設資金126.64萬元,主要用于新建和維修排灌渠道8526m,建機耕路及機械化操作道9270m,農業機械下田坡109處等,為機械化作業提供了有利條件,真正做到了“田成方,路成網”,每塊田農業機械都能進出作業。
2.糧食功能區建設提高了農業機械的利用率
糧食功能區建成后,機耕、機收率達到了100%,還把原有小型耕作機械全部換成了大中型耕作機械,省時、省工、省油,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農業機械利用率。水稻種植方面也有了新的突破,大力推廣機械化插秧技術。據測算人工插種秧苗每667m2工資2012年165元,而用機械化插秧成本只需65.2元,每667m2可以節省成本99.8元;機械化插秧的水稻每667m2可增產糧食40kg左右,而且機械化插秧的田塊水稻通風好、病蟲害少,抗倒伏能力強。
3.糧食功能區建設使農業機械化配套設施穩步跟進
為了發揮糧食功能區建成后穩產、高產作用,就必須裝備齊全的農業機械配套設施。在每個功能區建設了為糧食功能區機械化配套服務的糧食育秧、烘干中心,3個糧食功能區共購買播種流水線4條,種子發芽器3臺,高速插秧機5臺,碎土機4臺,育秧硬盤87000只,糧食烘干機械4套,熱風爐3臺,新建、改建育秧用房1500m2,烘干及糧食倉庫1620m2,標準化育秧苗田2.08hm2,共投入建設資金364萬元。2012年3個糧食功能區全部實行了流水線育秧,機械化插秧面積150.3hm2,占功能區建設面積的61%,烘干中心烘干糧食1404t。
4.糧食功能區建設推動了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發展
糧食功能區及水稻育秧、烘干中心的建設單靠農戶單門獨戶是不行的,必須確定一個實施主體;因此在每個糧食功能區成立了一家農民糧食專業合作社,讓農民專業合作社來承擔糧食功能區和糧食育秧、烘干中心的建設任務。農民專業合作社把農民的土地通過流轉和入股經營的形式集中起來種植,這樣不但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而且更加提高了農業機械的利用率。通過農民專業合作社運作,可以最大化地爭取項目資金和擴大融資渠道,2011、2012年通過合作社爭取項目資金286萬元,向農村合作社融資164萬元,在建設育秧、烘干中心的基礎上合作社還購買了大中型耕作機械5臺,收割機械4臺,實現了統一耕作、統一機械化種植、統一病蟲害防治、統一收割、統一烘干的“五統一”運作模式,降低了農業生產成本,減輕農民的勞動強度,增加了經濟效益。
二、對加快糧食功能區農業機械化發展的建議
1.政府要繼續加大投入
由于農業機械是季節性作業機械,而且使用年限短,運營成本比較高。購買農業機械在中央、省配套補助的基礎上,縣級人民政府、所在鄉鎮要出臺政策給予適當的資金配套支持,以促進糧食功能區內農業機械化的發展。
2.合作社要有規范的財務制度
對購買的農業機械要賬、物一致,農業機械要有專人負責管理,實行法人負責制,發揮合作社理事會、監事會的作用,確保各項資金正常、安全地運行。
3.加強對農機化新技術的指導與培訓
每個合作社要確定1~2名農機技術員,各級農機技術部門、生產廠家要加大對新型農業機械使用的培訓力度,理論培訓與現場指導相結合,確保新型農業機械得到及時推廣和應用。
4.加強農機安全生產管理
農業機械要有專人管理,要建立起一套嚴格的安全管理制度,與機手簽訂農機安全生產責任狀,對農業機械要小心駕駛,勤保養、勤檢查,確保無農機安全事故。
1富樂鎮農業機械化的發展現狀
近些年來,富樂鎮的機械化水平在不斷的提高,播種機、收割機、大小型的拖拉機等機械設備已經在農業生產中得到了普遍的應用,大型的農業機械化設備的使用使農業生產由傳統農業逐漸向現代農業轉變,部分地區在農業生產上實現了全自動化和機械化的手段,有效的緩解了廣大勞動者的壓力,而且還減少了一定的勞動成本,使農業生產的效益大大的提高。雖然富樂鎮的農業機械化取得了一些顯著的成績,但是在發展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由于富樂鎮在農業機械化方面的發展起步比較晚,尤其是相對于其他鄉鎮的技術水平來說還比較低,機械化的相關設備不夠先進,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阻礙了農業機械化的發展進程,不能夠滿足日益發展的新型農業的需求。要重視富樂鎮農業機械化發展進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當前富樂鎮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存在的問題具體表現為:一是富樂鎮農業機械化發展的速度和當前我國的新農村建設的進程不適應,一部分地區由于大部分農民的收入水平較低,造成了資金困難的問題,這就出現了大部分農民買不起農業機械設備的現象,一些政府針對此問題出臺了相關的補助措施,但是由于實施的力度不夠導致了效果并不明顯。由于農業機械化管理的相關部門缺乏經費和有效的管理,這就導致了農業機械設備技術使用的培訓工作和推廣使用的工作不到位,大部分機械設備在使用的時候不能很好地發揮其效用,從而出現了買得起農業機械設備卻用不好的現象。此外大部分的農民文化素質水平都比較低,因此在使用農業機械設備時不能夠科學合理的使用,造成了農業機械設備的故障頻發,且生產效益不高,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農民的積極性;二是由于我國各個地區之間存在著地理環境、氣候條件以及經濟發展的差異,再加上農村勞動力過剩和土地相對稀缺等等,這就導致了富樂鎮的農業機械化水平發展在全縣范圍內的不均衡,在該縣一些經濟水平較高的地方,農民的人均收入較高,擁有一定的購買力,整體的農業機械化發展相對較快,而經濟發展相對落后的地區,農民的農業機械設備購買地很低,這就造成了各地區之間農業機械化水平發展存在著較大的差異;三是富樂鎮的農田基本建設不能適應農業機械化的快速發展,目前由于富樂鎮普遍的農田基本建設較為落后,耕地田園化的程度不高,這就呈現了土地經營的規模小、土地不能實現規?;图s化的經營等問題。
2富樂鎮農業機械化的發展趨勢及方向
2.1走綠色的節能型農業機械化發展道路
當前富樂鎮是以建設節約型的社會為主導的,因此富樂鎮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堅持走綠色化節能型的發展道路是非常有必要的,要結合著先進的科學技術,使農業機械化設備達到零排放、零污染和低能耗的使用標準。發展節能型的農業機械化設備是目前相關企業生產和發展的關鍵,富樂鎮農業機械化務必要達到節約能源和環保的要求,這是未來富樂鎮農業機械化發展的方向,也是重點。目前一些企業在生產農業機械化設備的過程中,注重其節能環保的效果,并將這一類型的農業機械化設備不斷地推向市場,這也受到了廣大農業用戶的支持和關注。環保節能型的農業機械化設備不僅可以提高農業機械化產品的能源利用率,使農業投入的成本大大的降低,還可以保護生態環境和自然環境,這與富樂鎮的基本政策要求是相適應的。
2.2農業機械設備向自動化和智能化的方向發展
由于富樂鎮的農業機械化發展在技術上與發達國家還存在著很大的差距,因此,要想在國際上有所立足和進一步的發展,就要使富樂鎮的農業機械化設備向智能化、自動化的方向發展,這是農業發展的必經之路,也是必然趨勢。富樂鎮在農業機械化產品研發和生產時要充分的運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在設計方面不斷地優化它的操作性能,增加它的操作的舒適性和便捷性,實現農業機械化系統的按鈕操作,提高各方面的安全指標和技術指標,達到操作更加簡潔化的同時還能夠提高它的工作效率的效果。
2.3提高農業機械化的整體素質和效益
由于富樂鎮各地經濟發展和地理環境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因此在農業機械化的發展進程中,要以分類發展,重點突破的原則為主。在經濟較為發達的沿海地區除了要繼續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之外,還要加強農產品的深加工,實現高技術高水平的農業機械化發展,在富樂鎮糧食生產量較大的地區要以提高烤煙、油菜、玉米等糧食生產的機械化水平為主,然后再逐步的發展糧食的機械化水平,使富樂鎮整體的農業機械化發展逐步地達到平衡狀態,進一步提高富樂鎮農業機械化整體的發展效益和素質。
3結語
關鍵詞:農業;機械化;現狀;對策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6.190
0 引言
農業是我國經濟的根本,隨著社會的發展,對農業生產要求也越來越高,而那種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已經不符合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了,面對這種情況,如何改變提高農業生產水平是我國當前農業發展的核心問題。農業機械化的發展促進了農業生產方式的轉變,為農業現代化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動力。但是就目前來看,在農業機械化發展過程中,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使得我國農業機械化水平不高,而要想全面提高我國農業機械化水平,促進農業的發展,就必須結合我國當前農業發展現狀,加快發展,加大投入。
1 農業機械化發展現狀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農業機械化水平也在逐漸提高,越來越多的農業機械投入到了實際生產,為農業的發展提供了保障,特別是近年來,我國在農業方面增加了大量的投入,各種農業機械設備得到了大量的使用,農業機械化作業進一步擴大,所帶來的農業收入也大幅度上漲[1]。在科技時代里,農業機械化發展已成為農業生產的趨勢,實現農業機械化發展對推動農業的快速發展有著重大作用。但就目前來看,雖然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越來越快,但是在農業機械化過程中也出現了許多問題,使得我國農業機械化水平難以全面提高,這些問題的存在使得在發展農業機械化的過程中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1.1 農業綜合機械化水平較低
農業綜合機械化水平較低是我國當前農業機械化發展過程中最突出的一個問題,其主要體現在農機動力多,配套機具少;許多農業機械設備跟不上實際發展需要。再加上區域性的較差,經濟發達的地區的農業機械化水平要高于經濟水平低的地區,使得農業機械化發展出現了不平衡。
1.2 農業機械化投入較少
資金是農業機械化發展的保障,但是就目前來看,國家對農業機械化資金的投入還不夠,各項專業資金在農業事業中所占比例比較少。另外,許多地方的農業生產依然比較傳統,在農業機械的購買積極性不高,他們大多不具備購買大型農業機械的能力,從而影響到農業機械化的發展。
1.3 農機服務體系比較薄弱
對于農業機械而言,在實際運行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問題,而農民的文化水平比較低,針對這些機械設備,農民不能熟練的操作,而機械設備出現問題后就會增加農民的負擔,需要農民花費更多的資金去維修,在這種情r,必然就會阻礙農業機械化的發展,而造成這一問題的關鍵就在于農業服務體系還不夠健全,沒有積極做好農業機械新技術推廣工作,相關社會服務沒有得到有效的開展。
2 農業機械化發展對策
2.1 調整農業機械化結構
農業機械化是我國農業實現現代化發展的關鍵,而要想推動農業機械化發展,就必須針對我國農業機械化現狀,進行戰略性調整[2]。首先,要根據農業機構以及產業化經營需求,進一步擴大農業機械化應用范圍;其次,要制定優先發展農產品深加工機械設備,根據市場需求建立集約化的農產品生產基地;再者,要全面轉變農業生產方式,加大農業機械在“量”和“質”雙重提高。
2.2 加大農業機械化的投入
農業機械化的發展離不開資金,脫離了資金,農業機械化就難以得到有效的保障。隨著社會發展的需求,對糧食需求也在不斷增加,而要想更好地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在發展農業過程中,就必須加大農業機械化投入[3],以機械化生產來帶動農業發展,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一方面,要加大資金投入,要為農業機械化發展提供資金保障;另一方面,要加大農業機械的投入,加大農業機械生產的宣傳,引導農民接受農業機械化生產,為農業生產配備大型農業機具,從而更好地滿足農業生產的需要,推動農業的發展。
2.3 完善農業服務體系
在農業機械化發展過程中,農業服務體系有著重要的作用,完善的農業服務體系可以推動農業機械化進程,更好地滿足農業生產的需要。首先,加大農業機械技術服務,建立多元化的技術創新體系,尤其是要集中解決緊缺農技產品的關鍵技術裝備;其次,要完善農技管理服務體系,加強農業機械技術質量監管,從而提高農業機械設備質量,保證農業機械設備的穩定、安全運行。另外,要做開展農業“三下鄉”活動,向農民普及農業機械化相關知識,提高人們的認識,加大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從而真正地實現農業機械化生產[4]。
3 結語
綜上,農業機械化發展在我國農業發展道路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加快農業機械化發展可以更好地滿足農業生產發展的需求,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水平。但是在農業機械化發展過程中,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我國農業機械化水平還不高,從而制約了我國農業的發展。而要想真正地實現農業機械化發展,就必須全面加快機械化戰略的制定,加大農業機械化的投入,積極完善農業服務體系,從而為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推動農業的更好發展。
參考文獻:
[1]計龍先,方自林.淺談芳華鎮農業機械化發展的現狀、問題及對策[J].農民致富之友,2014(02):200-201.
[2]陳鵬,張蕾,張明亮,秦靜.天津農業機械化發展現狀分析及對策建議[J].天津農業科學,2014(08):78-82.
關鍵詞:農業機械化;農業經濟;發展;作用
農業機械化作為農業與科學技術結合的產物,隨著科學技術的普及逐漸成為未來農業發展的主流趨勢,促使傳統純手工操作轉向機械化操作。大量農業機械化的投入給農業生產注入了新活力,且引起了農業領域的巨大變革。對此研究農業機械化對農業經濟發展產生的作用具有現實意義,能夠幫助農民更為深入地了解和掌握農業機械化,從而推動農業現代化健康發展。
1農業機械化對農業經濟發展產生的作用
1.1提高生產效率,有利于增加農民收益
農業生產是一項綜合性工作,涉及翻土耕地、種植作物等多個環節,而傳統農業生產模式下,農業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才能夠完成種植任務,不僅工作繁重,且生產效率不盡人意,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然而采取先進的農業機械設備后,工作效率有了顯著提升,原本一年一收生產模式轉變為一年兩收、甚至三收,不僅能夠提高農地利用率,且能夠增加農作物產量。同時相比較傳統農業生產模式而言,利用機械化設備進行農業生產,能夠解放更多人力,降低工作量,實現農業生產科學、合理目標。在原有基礎上獲得更多農作物,有利于增加農業收益,提高農民生活水平,從而帶動整個農村經濟快速發展。
1.2實現規模生產,有利于促進農村經濟穩步發展
農業機械化生產建立在科學技術基礎之上,與農業生產特點相契合,且機械設備具有多樣性,能夠滿足不同農業生產需求,有效提高農業單位生產活動機械作業量,將機械與傳統農業生產有機整合。在農業機械化的帶動下,農業生產活動中的農民數量日漸減少,設備數量逐漸增多,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國傳統生產經營規模,促使其逐漸朝著大規模方向發展,降低農業規模生產成本。農業機械化必須實現規?;a,才能夠真正發揮自身積極作用,如實現對生產各要素的優化配置,通過農業機械化規模化生產,降低成本,獲取更大生產收益,從而推動農村經濟健康發展。
1.3解放農村勞動力,有利于提升農業經濟發展結構
無可否認,人工農業無法企及農業機械化,機械化農業生產能夠將勞動力從土地中解放中出來,減小農民對土地的過度依賴,促使農村勞動力獲得更多從事其他行業的機會,并在此過程中發揮自身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等優勢,獲取更多經濟收入。此外,脫離土地的勞動力朝著具有較高附加值的非農活動、養殖業等方面發展,能夠優化農村產業結構,促使產業結構朝著更為科學、合理的方向發展。在城鎮化進程大力推進下,實施農業機械化,促使大量農民逐漸走向城鎮,還能夠接觸更為先進的技術與知識,幫助農民轉變傳統觀念,為推進農業現代化、信息化建設與發展注入新鮮元素,最終提升我國農業綜合競爭力。
1.4實現集約化生產,有利于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農業機械化直接效益體現在減少農業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而它在具體應用中,還具備間接經濟效益。由于農機產業是農業與工業之間的橋梁,發展農業機械化,能夠擴大農機需求,將農機產業發展成為農村新型經濟增長點。特別是農用機器、電力設備等方面的生產,能夠極大地刺激本地經濟發展。同時農業機械化還需要一定的基礎設施給予支持,推動建筑、交通等部門的發展,為農民提供更為優質的公共服務。發展農業機械化,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三農”問題,讓農民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減少社會矛盾,為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保駕護航??梢姡r業機械化是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促進農業經濟發展的有效途徑。加大對農業機械化的推廣十分必要。
2加大農業機械化推廣力度的措施
第一,積極創新機械技術。政府作為農業發展的主導者,要明確農業機械化推廣的積極意義,并采取政策手段,引導農業機械與先進技術有機整合,促使技術創新理念在農業發展過程中成果的轉化。同時鼓勵相關人員落實好技術創新發展工作,為農村經濟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同時,還應積極與大學、科研機構等方面合作,切實結合我國農業發展實際情況及特點開發專業、針對機械設備,從根本上實現設備與技術的轉型與升級,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的同時,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支持和幫助。第二,適當增加資金投入。推廣機械化難度較大,但是其在促進農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視。而現階段,我國農業機械化普及率并不高,特別是偏遠山區,受到交通、文化水平等因素的影響,仍然延續傳統農業生產模式,與農業現代化發展趨勢相悖。要想真正突破重重阻礙,資金的支持十分重要。因此各基層政府應適當增加資金支持,采取政策扶植方式,給予農業機械化農民一定補貼,提供可行性較強的資金支持。也需要從我國農業發展區域特點出發,針對不同格局、生產特色給予定向支持,提升我國農村地區農業機械化水平,從而保障全國各地農村經濟協調、平衡發展。第三,增強機械化社會化程度。農業機械化的大力推廣,將會對農村社會技術水平等方面產生一定影響?;诖?,我們應積極提高農業機械化服務水平社會化程度,增加機械在農業生產活動占比,以促進農村經濟穩定發展。同時還應綜合考慮機械化趨勢下,農村剩余勞動力等因素,構建較為完善的勞動力輸出機制,避免農業機械化引發的勞動力過剩情況。除此之外,地方政府還應加強對農業機械化推廣過程的管理,建立健全相關規章制度,突破現階段農業機械化管理混亂問題,進一步強化農民對于農業機械化設備的操作能力。相關部門要定期深入到農民中,了解其在機械操作存在的普遍性問題,采取培訓、講座等多樣化形式,提高農民的認知水平。根據上文所述,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是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加快我國農業機械化進程,有利于提高農業生產率、解放農民勞動力,促進農村地區經濟快速發展。因此,農業現代化發展過程中,政府要充分發揮自身引導和組織作用,讓農民群眾能夠從內心接受機械設備在農業生產過程中的應用,并給予政策、資金等方面的支持,不斷提高擴發機械化范圍,且促進我國農業健康發展。
作者:李百清 單位:老萊農副業基地
參考文獻:
[1]崔曉晨,李憲義,王德成,等.黑龍江省農業機械化對農業經濟作用程度的分析[J].農機化研究,2010(10).
[2]朱俊華.試論農業機械化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J].科技風,2015(01).
[3]孫維華.試論農業機械化對農業現代化的促進和推動作用[J].中國農業信息,2015(03).
關鍵詞:農業機械化;生態風險;綜合評價;區域比較分析
0引言
農業機械化是農業現代化加速發展的推進器,也是促進整個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對農業乃至整個農村經濟整個系統生態功能發揮的影響是巨大的,既是農業機械化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也與農村穩定及經濟安全息息相關。因此,農業機械化滋生的生態安全與風險預警越來越受重視,更是近年來各級政府部門、廣大學者等相關人員的關注焦點[1]。當前,圍繞水土資源及農業環境這些系統生態安全與風險預警的相關研究已初見成效,研究方法上涵蓋定性和定量,研究尺度上既有宏觀分析也有針對具體區域進行的微觀具體分析,研究視角上既有發展預測也有當前狀態分析,研究內容也從改善區域水土資源以及農業生態環境的對策分析延伸到了對水土資源及農業環境生態安全與風險預警評價及生態工程規劃設計等更系統和全面的層面[2-4]。從研究成果來看,當前的研究中心以水土資源和農業環境生態安全評價的成果居多,風險評價與預警的成果較少;結合具體區域進行微觀分析的成果較多,進行區域間差異比較的成果比較匱乏;以城市或將農村與城市作為一個整體的宏微觀研究居多,關于農業機械化生態風險評價的成果并不多見。而從當前我國基本情況和發展趨勢而言,隨著農業現代化進程的加速推進,農業機械化引發的生態風險不管是在經濟屬性還是發展階段上都有很大不同,因此對農業機械化獨立分析更為客觀合理。另外,從防范角度來講,農業機械化生態安全也不容忽視。因此,運用已經比較成熟的分析方法針對農業機械化生態風險評價這片待開發領域進行空間異質性的綜合比較分析十分必要。為了探討各區域農業機械化生態風險的異質性變化規律,本文首先構建了2015年31個省(市、區)農業機械化生態風險的綜合評價指標體系;接著,運用主成分分析法對31個地區的農業機械化生態風險進行了綜合評價,根據風險綜合評價的結果進行了區域比較分析和預警等級劃分;最后,運用因子分析法對各區域農業機械化生態風險的差異進行了影響因素分析,并提出了改善相關區域農業機械化生態警情的實證建議。
1研究設計
1.1設計思路
要對不同區域農業機械化的生態風險進行綜合評價和比較分析,就必須考慮引發區域農業機械化生態風險的多項影響指標,而各項指標所起作用不盡相同,因此需要結合統計軟件對指標體系進行綜合評價模型構建。綜合評價模型構建采用的方法是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結合2015年的省際面板數據可對多項指標提取公共因子,并以公共因子對應的方差貢獻率作為權數采用加權平均法構建綜合評價模型。將根據軟件算出的各區域指標對應的公共因子得分代入模型即可得到生態風險綜合指數,農業機械化生態風險的區域特征大小便可由生態風險綜合指數來反映。由于各地農業機械化生態風險綜合評價指數大小不一,為了便于對各地農業機械化存在的生態風險進行分級預警,采用極值標準化法對風險綜合指數進行標準化處理。因風險指數為正向指標,指數越大,風險越大,預警級別越高,所以對其進行極值標準化處理。標準化處理后的風險指數范圍為0~1之間,數值越靠近1,風險越大,預警級別越高。結合其他學者的相關研究,將風險指數采用等距分組分為巨警、重警、中警、輕警和無警5級[5],具體評級表如表1所示。最后,可根據指標的因子載荷量結合旋轉后的因子載荷矩陣對指標進行影響程度的主次分析。
1.2農業機械化生態風險指標體系構建
農業機械化生態風險一般表現為農業機械化投入及作業等活動引發的對農業生態系統健康程度造成的威脅[6],而農業機械化生態風險的空間異質性則應來自不同區域在風險反映變量隨著空間位置變化時呈現多方面屬性差異的綜合測度。由于各方面屬性存在一定程度的差異,且每個反映變量所起的重要性程度并不相同,因此首先需要結合相關理論進行完整的指標體系構建,然后采用科學合理的定量分析方法對指標體系進行綜合測度。當前絕大部分學者構建的生態風險評價指標體系多采用分解法,即首先從不同的視角將生態系統進行子系統分解,然后對各子系統選用合理的定量指標測度。目前的子系統分解方案主要以“自然-經濟-社會”和“壓力-狀態-響應”兩種框架為主[7];但農業機械化作為一個動態的經濟子系統,其與水土資源及農業環境在經濟屬性和利用特征等各方面均有明顯差異,且當前農業機械化數據庫系統并不完善,因此文章選用的指標體系在基于投入和產出的層面上將其具體表現為“投入-作業狀態-生態效應”這樣一個動態過程。[8]具體的農業機械化生態風險評價指標體系如圖1所示。
2結果與分析
2.131個省、直轄市和自治區農業機械化生態風險的比較分析
根據SPSS綜合分析結果(見表2、圖2)結合各風險等級的具體分布來看:31個省、直轄市和自治區中,有2個地區生態風險為巨警等級,所占比重為6.45%;有4個地區生態風險為重警等級,所占比重為12.90%;1個地區為中警等級,所占比重為3.23%;10個地區為輕警等級,所占比重為32.26%;14個地區為無警等級,所占比重為45.16%。雖然從輕警以下的風險等級來看我國大部分地區農業機械化面臨的生態風險形勢還比較樂觀,但結合農業發展來看生態風險預警等級較低的地區大部分皆是農業機械化投入較低農業效益不顯著的省市,若加速農業機械化的投入與發展,其生態風險等級勢必會有所提高。其次,東、西、中部地區農業機械化生態風險的差異仍然比較顯著。農業機械化面臨較大生態風險的地區以華北地區為主,東北和華東有部分省份;農業機械化面臨較小生態風險的地區以西北、西南和青藏地區為主,華中、華北、華東和華南有少數省份。綜合來看,各區域間農業機械化生態風險的空間異質性與地區農業發展速度呈現正相關關系。
具體而言,我國31個省、直轄市和自治區中農業機械化生態風險指數最高的前5名分別是:山東、河南、黑龍江、安徽和河北。這些地區大部分都是以農業作為主要支柱產業的大省,說明當前地區農業經濟發展仍然是引發農業機械化生態風險的主要誘因,大力發展農業機械化帶來的生態風險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東部和中部地區的農業機械化發展速度歷來一直領先于西部地區,從而使東部和中部在當前面臨比西部更為嚴峻的農業機械化生態威脅,這在各區域農業機械化生態風險的綜合評價中再次得到了印證。國家對西部地區可以進一步加強資金、政策等多方面的支持力度,但注意要保障農業機械化生態系統健康的服務功能,而東部和中部地區應在減少農業機械化活動對農業生態系統的干擾和保護農業生態環境等方面采取進一步的舉措。海南、福建、重慶、貴州和云南是當前我國農業機械化生態風險預警等級最低的5個地區。從農業發展情況來看,這些地區農業機械化投入在其農業發展中所起的作用還可進一步加強。從各等級的地區分布比重來看,當前針對不同地區的發展狀況需要采取不同的發展戰略,必須對農業機械化生態風險較嚴重地區進行風險防治與加強預警;必須處理好農業機械化發展較快地區的經濟發展與農業機械化生態風險之間的矛盾;必須加快機械化條件較劣地區的多項投入,進行與農業生態承載力相匹配的開發與建設,加快地區經濟發展速度。同時,農業機械化系統是一個多層次、多維度的動態綜合整體,必須促進系統要素的優化配置,盡可能實現“1+1>2”的功效。
2.2不同區域農業機械化生態風險的警情和影響因素
結合表1和表2可得到不同地域劃分的預警等級分布。根據地域劃分來看:農業機械化生態風險最嚴重、預警等級為巨警的區域以華北擁有省(市、區)最多,預警等級為重警的區域以華東居多,東北和華北各有1個省份;風險一般、預警等級為中警的區域以西北地區居多;輕警等級主要分布在華中地區,東北和華北各有2個省份;而西北、西南和青藏地區的農業機械化生態風險較小,各擁有較多的無警等級。
3結論與討論
首先,選擇了農業機械化生態風險綜合評價的動態指標體系;接著,結合生態風險綜合評價指數標準化值的分布和前人對我國31個省(市、區)農業機械化生態風險的預警等級進行了分類與評價;最后,結合因子分析的結果對警情比較嚴重地區提出了有針對性的改善分析。其研究結論客觀、真實地展現了當前我國農業機械化生態風險的空間異質性規律,同時可為降低不同地域農業機械化生態風險等級的政策制定提出提供有效的實證參考。通過上述實證研究可知:1)根據2015年31個省區農業機械化生態風險指標體系的綜合分析結果,各地農業機械化面臨的生態風險按從大到小的排名依次是:山東、河南、黑龍江、安徽、河北、江蘇、新疆、吉林、湖南、湖北、遼寧、內蒙古、、天津、廣東、江西、四川、上海、寧夏、甘肅、廣西、浙江、青海、山西、北京、陜西、海南、福建、重慶、貴州、云南。2)我國31個省(市、區)的農業機械化生態風險空間差異比較顯著,31個省、直轄市和自治區中,有2個地區生態風險為巨警等級,所占比重為6.45%;有4個地區生態風險為重警等級,所占比重為12.90%;1個地區為中警等級,所占比重為3.23%;10個地區為輕警等級,所占比重為32.26%;14個地區為無警等級,所占比重為45.16%。從地域分布來講,我國青藏、西北、西南地區農業機械化生態風險較小,華北、華東、東北地區農業機械化生態風險形勢較嚴峻。3)研究結果表明:影響農業機械化生態風險的主要因素依次是農業機械總動力、聯合收割機數量、農用化肥施用量、農藥使用量、農用小型拖拉機數量、農用排灌電動機數量、農用排灌柴油機機數量、糧食人均占有量、機電排灌面積、除澇面積、農用塑料薄膜使用量、農村居民家庭擁有農業機械原值、農用大型拖拉機數量、人均耕地、水土流失治理面積、受災面積及退耕還林工程造林面積。
當前,東、西、中部在農業機械化生態風險的空間差異與農業機械化投入及農業經濟發展呈正相關關系。農業機械化發展速度加快使農業生態系統面臨的風險呈現加劇趨勢,經濟發展差距使得區域間社會、環境、人口壓力的差距在不斷膨脹,從而對農業生態系統影響加劇,生態系統恢復程度日趨減弱。從長遠看,地區農業機械化發展的不平衡和現代化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模式應該是下一步著力改進的地方。
參考文獻:
[2]張軍以,蘇維詞,張捷.2000-2009年重慶市土地資源生態安全評價及趨勢分析[J].地域研究與開發,2011,30(4):127-140.
[3]劉亞瓊,黃英.農業機械化對農村環境影響的實證研究[J].農機化研究,2016,38(12):75-80.
[4]謝正峰.中國“土地生態安全”與“土地生態風險”研究比較[J].云南地理環境研究,2012,24(5):12-18.
[6]李文華,成升魁,梅旭榮,等.中國農業資源與環境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J].中國工程科學,2016,18(1):56-64.
[7]彭建,吳健生,潘雅婧,等.基于PSR模型的區域生態持續性評價概念框架[J].地理科學進展,2012,31(7):933-940.
關鍵詞:農業機械化;可行性研究;作用
農業機械化可行性研究是運用多種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知識和研究方法,對農業機械化項目的技術、財務、經濟、社會和生態方面的效果進行綜合分析和多方案對比,找出最優方案,為決策部門提供可靠依據的一項重要工作。農業機械是現代農業的物質基礎,農業機械化是用先進的農業機械技術裝備農業,是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和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的主要技術措施,農業機械化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標志。要提高農業機械化的經濟效果和社會效果,必須對農業機械化的環境條件、技術的適應性、經濟的合理性認真研究分析,這就要進行農業機械化的可行性分析研究。
1根據經驗教訓,認真搞好可行性研究,有利于發展適合我國國情的農業機械化技術
近年來,在農機化工作中經常憑主觀愿望而不按科學的經濟規律辦事,不注意研究農業機械化的環境條件,不管技術上和經濟上是否可行,盲目追求較高的機械化程度。由于工業基礎和技術條件不適應,出現了某些農機產品粗制濫造的現象;由于農村生產發展水平和經濟條件不適應,有些機具推而不廣,甚至有些機器無人用或很少用;由于農民的實用技術和管理水平不高,使一些機械壽命短,作業成本提高;由于油料供應不足,有些機器利用率低,不能充分發揮作用;有的機械不重視更新換代,經濟效果不佳。因此,認真搞好可行性研究,有利于選擇使用適合當地經濟條件和技術水平的農業機械,保證農業機械化的健康發展。搞好農業機械化可行性研究就必須遵循可行性研究的規律。農業機械化技術的可行性研究要根據當地條件和社會需要提出研究項目,確定實施項目的必要性。農業機械化技術的可行性研究在確定項目的基礎上,必須對國內外市場的需求情況進行全面的調查和預測,并在調查收集情報和預測的過程中,注意廣、快、精、準的基本要求。對所編制的方案和實施計劃,進行技術對比,從中選優。要通過分析國內外技術情報資料,掌握技術發展趨勢研究所采用技術的先進性、適應性和可靠性,對所采用技術的壽命期作出分析判斷,特別要注意分析技術的地區適應性,必要時要進行試驗。對技術上可行和經濟上合算的項目,還要進行綜合效果評價,如生態效果、和社會效果及綜合經濟效益等。將可行性研究各階段的成果進行歸納整理根據多方案的詳細論證,進行項目的綜合性評審選出最佳方案,作出可行或不可行的評價結論,并對不可預見的因素,提出應變和補救措施,作為決策的依據。我國是個農業大國,地域幅員遼闊,各地自然條件、資源條件、社會經濟條件、生產水平、經營規模和文化技術水平等差異很大,農業機械化發展仍存在一些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尚行匝芯繛榻鉀Q我國發展適合當地情況的機械化技術提供了有效方法。
2提高農業機械化的經濟效益,搞好可行性研究
發展農業機械化是一項社會活動,投入一定資金后,要求取得一定的經濟收益和社會效果,特別是將無償投資改為有償貸款和開始引用外資來搞農業機械化建設項目,更需要進行財務分析和經濟分析,計算資金的回收償還能力,選擇既能保證農機的使用經營單位在經濟上合算,又對整個農村經濟的全面發展有力的農業機械化項目。農業機械化可行性研究,多用于投資較大的企業經營性項目,對這類項目不但要分析其是否符合國家計劃的要求,還要設計幾個可行方案,運用靜態和動態分析計算方法,比較準確地計算出個方案所能給予企業經濟利益的各項指標,并要進行敏感性分析和概率分析。農機合作社、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和個人集資辦農業機械化項目,也需進行可行性研究。
3農業現代化需要搞好農業機械化可行性研究,以利于更好地發揮農業機械化的作用
農業現代化是用現代工業裝備農業,用現代科學技術改造農業,用現代管理方法管理農業,用現代科學文化知識提高農民素質的過程,是建立高產優質高效農業生產體系,把農業建成具有顯著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可持續發展的農業過程,也是大幅度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不斷增加農產品有效供給和農民收入的過程。實現農業現代化,并不是一味地追求農業機械的先進性,而不注重機械的適用性、經濟性和安全性,而是要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綜合考慮。否則,將違背機械化發展規律,延緩我國機械化發展進程。農業機械化可行性研究是從技術經濟角度研究農業機械化方案、措施的經濟效果,探討農業機械化項目的可能性和合理性。實踐證明,任何一個機械化方案或措施經濟效果的取得,都與技術存在著不可分割的內在的聯系,先進可行技術方案和技術管理方法是通過技術可行性分析中技術適應性分析得出的。技術適應性分析是農業機械化可行性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經濟效果分析評價的前提條件,沒有先進可行技術方案,就談不到好的經濟效果。
4結束語
農業機械化可行性研究為我國發展適合國情的機械化技術提供有效的方法,為提高機械化技術的經濟效益提供了可靠手段,同時也為實現我國農業現代化,發揮農業機械化重要作用提供了有效途徑。農業機械化可行性研究注重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環境效益,它的廣泛應用,必將使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
參考文獻
[1]劉天福.農業機械化可行性研究.遼寧人民出版社,1988
關鍵詞:農業;機械化;現代農業;農業發展
1農業機械化的概念
中國的農業已經從手工工具轉變為畜牧工具,今天已經轉變為廣泛的農業機械,利用先進的農業生產機械,提高農業生產技術水平,改善農業生產經營條件的過程,這也是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的過程。農業機械能夠起到有效利用資源,預防自然災害的作用,不僅提高農業生產力,且還降低了農產品的成本,大大降低了農民的勞作程度。
2農業機械化對于現代農業發展的意義
2.1農業機械化是農業生產發展的主導性要素
農業機械化水平是農業現代化進程的首要核心和基礎;農業勞動生產率是衡量農業現代化總體水平的重要指標;機械化建設是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的必要條件。農業機械化是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的主要因素,即通過先進農業機械設備的運用可以使農業生產積極性更高,并以此為基礎逐步構建完善的農業機械化建設體系??偟膩碚f,大力發展農業機械化對解放農村勞動力,發展農業現代化,提高農業生產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2.2農業機械化是勞動力解放的先決條件
通過調查分析,在農機化設施普及之前,大多數農民主要依靠人力和動物資源。由于農業經濟收入低,維持生計是必要的。大部分農村勞動力用于農業耕作,剩余勞動力很小。農業機械化設施應用和推廣后,農業生產便由機械化設施完成,進而能夠解放大量的農業勞動力,給這些勞動提供了在城市工作和再就業的時間,逐步提高農民的經濟效益。
2.3農業機械化建設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必然選擇
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是農業現代化的必然選擇,是農業發展的重要指標。一般來說,農業機械化能夠有效地提高深耕、施肥和灌溉等步驟過程的效果。所以為了實現現代農業發展往全面機械化方向發展完善,必須以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建設為目標。
3農業機械化在現代農業建設中的作用
3.1有利于促進產業結構調整
隨著現代農業和農業機械化的不斷發展,機械工業的發展得到了極大的促進。農業機械化促進了機械相關產業的發展和相關產業的出現。隨著農業機械化的大發展,我們改變了傳統的單一勞動制度,改變了幾千年的農業生產制度,實現了農業生產領域的新突破。農業機械化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農業農民的勞動強度,使農民擺脫了傳統的耕作方式,不僅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而且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有利于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實現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合理優化配置。此外,在農業技術推廣過程中,現代農業必須得到先進科學技術的支持,才能實現高效發展。先進的農業技術很大程度上促進了農產品加工、保鮮等產業的發展,提高了現代農業的綜合效益,最終實現農業產業的大規模發展。
3.2有助于提高農業生產效率
作為全球范圍內領先的農業生產國,中國在農業現代化建設中一直處于領先地位。我國領土遼闊,各地區之間存在地域差異,受經濟發展水平、氣候類型、自然條件、地理條件等傳統因素影響。這些地區依靠畜牧業和人力資源從事農業生產活動,不僅整體效率低,而且勞動強度高。因此,國家必須發展新型農業機械,逐步加強對農業機械的研究,以適應山區的地形特點,這對于山區和邊疆地區推廣農機化生產具有重要意義。山區農業機械化的發展不僅有利于改變生產方式,而且能夠有效減少人力資源的投入,極大地促進了農業生產效率的全面提高。
3.3有利于促進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
目前,人類面臨著農業資源匱乏、環境惡化等嚴重問題。因此,必須發展農業現代化,保證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屬于高投入的發展模式,是高產量的發展模式,這一發展形勢順應了資源節約發展的方向,有效的實現了資源節約的目標,弱化了對農業環境的負面影響,降低了農民的直接生產成本,降低了環境保護成本,實現了整體合作發展。所以合理促進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有助于農業的可持續經濟和實現綠色農業經濟,具有重要的戰略價值。農業機械化促進了農業的快速發展,是農業經濟發展的有效保障,發展現代農業,必須提高科學技術水平,增加技術投入,推進機械化進程,這在農業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我國農業機械化在近幾年來得到了較為迅速的發展,農業機械化對農業生產的輔助效果越來越好,提高了我國農業的綜合生產能力。但是,在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的過程中仍然出現了一些問題,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研究,是保證我國農業機械化穩定發展的必要手段。
1.農業現代化離不開農業機械化
各國農業現代化的實踐經驗表明,只有實現農業機械化才能實現農業現代化,才能建設現代農業。農業現代化是農業生產條件和技術的現代化、生產裝備和手段現代化、農業經濟結構和經營管理現代化的綜合表現,農業現代化代表了世界農業發展的總趨勢。新形勢下農業發展目標的確立,對我國農機化事業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發展農業機械是發展農業的根本出路。馬克思曾經指出:"各種經濟時代的區別,不在于生產什么,而在于怎樣生產,用什么勞動資料生產。"用先進的農業機械化生產工具代替人、畜力生產工具,這是人類深刻的技術革命,也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必要條件。我國農業機械化的長足發展,不僅明顯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增強了我國農業生產的綜合生產能力,而且增強了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加快了我國農業現代化的步伐。農業機械在農業生產的技術改造和經濟發展過程中發揮著巨大作用,如:糧食生產機械化、經濟作物生產機械化、養殖業生產機械化、設施農業機械化、農產品加工機械化、農田水利工程機械化等。
2.農業機械在實現農業現代化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1 農業機械發展總體水平不高,產品結構不合理。小麥生產已基本實現機械化,而水稻種植和玉米生產機械化水平很低,經濟作物、養殖業機械化水平還要低。我市農機擁有量70%以上是小型機械,動力小,推廣新技術小型機械難以按質量完成。拖拉機是農業生產中最常用的農業機械,在農村擁有量大,普及面廣。隨著農機化的發展,其結構不合理的問題日益顯現,即動力機械與農機具的配套比例太低,造成農業機械利用率低,直接影響農民的購買力,同時農機化發展又很不平衡,經濟發達地區機械化程度高,邊遠山區機械化程度低。這也是糧食生產機械化的瓶頸。
2.2 農業機械陳舊老化、制約農業的發展。由于我國農民都是以小規模的家庭經營,農民購買力不足,農業機械使用具有季節性,新型農機具缺乏,現有的農業機械陳舊老化、技術狀況差、效率低、作業質量難以保證,既制約了現代農業的快速發展,也阻礙了農機化發展的進程。
2.3 農機管理和服務不能適應現代農業的需要。農機隊伍的技術水平和服務手段跟不上農業發展的要求,農機服務的組織化程度相對薄弱,經營主體以多種形式并存,農機作業的經營機制也比較松散,專業化和社會化的服務程度相對較低。隨著農業結構的調整和現代農業的延伸,許多智能化和技術含量高的農業機械應運而生,掌握相關技術的農機從業人員很少,農機安全生產管理和農產品質量監督工作有待加強。
3.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問題的解決對策
3.1 通過建立農業機械的創新體系,提高我國農業機械的制造水平。由于我國在農業機械方面的科研投資還較少,農機的科研力量較為薄弱,對新技術和新設備也沒有一個良好的推廣,導致了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的現狀。國家應該加大農業科研的投資,建立農機科技的創新體系,對農業發展的需求進行深入的分析,保證科研單位有能力研發出適合當今農業發展的農機設備。同時國家要采取相應政策,加快對科研單位從科研成果到實際應用的轉化,盡快提升我國農業機械的技術水平。
3.2 針對我國農民由于收入低、積累資金少、購買力不足對農業機械化程度造成的影響,政府應該實行一定政策,解決農民的購買力問題,實現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比如,政府可借鑒世界上其他發達國家在發展農業機械化過程中的政策,加大財政扶持政策,推行更深入的信貸政策,為購買機械設備的農民提供補貼,加大對農民的扶持力度,促進其購買大中型的農業機械設備,實現我國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另外,在我國農業機械化的發展進程中也要對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模式有所注意。對其他國家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模式進行研究可發現,日本是采用的小規模精細機械化,這是由日本的土地規模決定的。而美國人均土地的規模遠超日本,其采用的大規模機械化的模式,以解決美國農業勞動力缺乏的問題。而歐洲的國家人均土地的規模較為正常,因此采用中等規模集約的農業機械化路線。我們國家也要根據自身的經濟發展情況和人均土地大小,制定合適的發展模式。由于我國土地經營規模的問題,建議采用適度的技術和資金密集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