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人體工程學方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校企合作 工學結合 培養模式 課程體系 教學方法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實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模式?!边@種以能力為本位的現代職業教育理念,就是實施“校企合作、工學結合”辦學模式,開發和構建新的職業教育課程體系和開展“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訓練為主線”教學模式是一個迫切需要認真研究和實踐的課題。下面結合贛州衛生學校示范校建設過程中課程體系和教學方法改革的實踐經驗進行系統闡述:
一、課程體系建設
1.課程體系建設的總體思路
(1)樹立符合新課程要求的現代職業教育教學理念,積極探索與新教學模式相適應的課程體系,充分體現“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課程體系改革方向。(2)按照“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要求,構建課程體系,制定教學標準,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實效,促進學生職業素質、職業能力和職業技術的培養和提高。(3)通過課程體系改革,構建符合校情、體現多樣性、選擇性的職業崗位群課程結構,以適應學生個性化需求和培養學生的崗位變化適應能力。(4)創新課程評價和考核制度,建立促進教學模式改革、學生多樣化發展、教師教學能力提高的課程多元化評價體系。(5)完善學校信息化裝備,加快學校數字化進程建設,大力提高教師實施新課程的能力,促進信息技術在課程改革中的廣泛應用。
2.課程體系建設的方法和步驟
(1)廣泛開展市場調研,確定職業崗位的知識和技能需求。學校重點建設專業在課程體系建設之初深入企業、醫院和社區進行廣泛的調查論證,確定市場對各專業人才的層次要求與職業能力標準;同時充分發揮學校各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中專家的作用,通過校企合作,認真分析各專業人才的崗位素質要求和職業崗位群需要的課程,共同確定人才培養目標、培養方案,確定各項目工作的能力要求,確定課程類型、課程模塊及課程內容,形成課程體系建設的調研報告。以調研報告為依據,對學校課程體系進行相應的改革和調整。
(2)構建職業課程體系。①“以崗定位”;②“學崗融通”;③“課崗對接”;④“課證連接”;⑤“中高銜接”。
(3)修定課程標準。課程標準是教學的準則和綱要,是教師進行教學工作的基本依據。在行業、企業(醫院)、院校專家的指導下,要根據企業用人標準和就業崗位群的工作內容和要求,進行課程標準的制定與完善。課程標準的制定要牢牢緊扣“崗位需求、就業需求、人文需求”,按照“教什么、誰來教、在哪教、怎么教”的思路進行教學模式改革。
二、教學方法改革
1.教學方法改革的核心思想
(1)以校企合作為契機,以增強專業教學內容與企業需求兩者的統一性為目的,引入或聘用企業、醫院專家擔任學校專業教師,在校內或企業、醫院進行專業理論和實訓教學。(2)以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為手段,改革傳統教學場所和教學方法,推行在校內實訓基地或在企業實訓基地建立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室,實現“教中學、學中做,做中考”,即“教、學、做、考”合一。(3)以完成職業崗位任務為準則,實行以任務為引領的項目教學法。根據技能崗位特點,實現教學要求與實際崗位要求相對接,以生產服務過程為項目,分解項目任務,組織多種形式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案例教學、場景教學或模擬教學等。(4)以提高學生學習效果為目的,推行“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方法,徹底轉變以教師為中心、學生被動跟隨的理論和實踐教學方法,做到教師主動轉換角色,以學生為中心,引導、要求學生圍繞學習或實踐內容大膽、主動地思索、學習或實踐,真正實現學生自主學習、自主實踐,充分挖掘學生學習潛能,提高學習效果。(5)以提高教學效果為目的,充分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通過計算機專業仿真軟件教學,開展技能模擬操作訓練;通過多媒體教學,開展形象化、直觀化教學,努力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實踐感觀性和實效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6)以掌握企業職業技能為目的,實行學生不同階段頂崗實習。在此期間,實施“產教結合”的教學方法,學校實習指導教師、企業(醫院)老師及兼職教師根據學生在企業(醫院)的實訓教學計劃,共同實施技能現場教學和企業文化教育。
2.教學方法改革具體實踐
(1)任務驅動的項目教學。根據職業崗位任務的要求,推行以任務為引領的項目教學模式,努力實現教學要求與實際崗位要求相對接,將傳統教學中以教師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以課本為中心轉變為以任務驅動的項目為中心、以老師講授為中心轉變為培養學生實際技能為中心。
(2)“教、學、做、考”合一的教學。改革傳統的教學場所,將課堂搬到實訓室,打破了傳統的理論課與實踐課的劃分。教學中以崗位和職業素質為要求,以實踐應用為主線,采用“任務引導,以工促學”的方式引導學生在任務實施的過程中來加強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全程教學均在具有學習情境的實訓室完成,進行“教中學、學中做、做中考”的一體化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從任務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培養其基本職業素質和職業能力。
(3)案例引導的實踐教學。根據課程內容的規劃,以企業崗位群的應用為背景,設立以案例形式的項目引導學生預查相關資料提出初步解決方案,再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形成最終的解決方案。類似的案例可作為學生的作業,鼓勵學生獨立完成,提高學生對所學知識與技能的實際應用能力,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4)角色扮演教學。模擬企業的結構,學生和教師分別在案例教學和項目教學過程中扮演企業的負責人和多個崗位職員,“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在每個學生小組中,根據項目情況由技術能力好、組織能力強的同學擔任項目經理,其他同學為技術人員和支持人員,協同完成各個項目的流程,達到分工合作、共同提高的實戰目的。教學中應引導學生圍繞學習或實踐內容,大膽、主動地思索、學習或實踐,真正實現學生自主學習、自主實踐。通過模擬實踐鍛煉,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獲得崗位的經驗和職業素質的鍛煉。
(5)仿真情境教學。通過企業情境設計和計算機專業仿真軟件,開展技能模擬實訓教學。這種教學模式充分運用真實的企業場景和現代化教學手段,通過多媒體技術形象化、直觀化的教學,能有效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實踐感觀性和實效性。整個教學過程,既能體現教學工具的全仿真,又能體現實際工作中的全仿真,從而實現在教學過程中與實際工作的全結合,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能動性,并為未來的頂崗打下良好的基礎。
(6)雙證制教學。雙證制的教學是指職業院校按照崗位要求進行教學和實訓,使學校教育和崗位實際緊密結合,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職業技能。學生完成學歷課程的同時,經學校和職業資格鑒定機構的考試鑒定,成績合格者在取得學歷證書的同時取得職業資格證書。取得職業資格證書是學生從事衛生職業的準入門檻,也是用人單位招聘、錄用勞動者的主要依據。
參考文獻
[1]李雄杰 職業教育理實一體化課程研究[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石偉平 徐國慶 職業教育課程開發技術[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3]趙志群 職業教育工學結合一體化課程開發指南[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作者簡介
【關鍵詞】室內設計;人體工程學;應用
1 前言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室內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近年來,人們不斷尋求完善室內設計的理論依據,使室內設計更符合當代人的需求,人體工程學作為一門具有完善室內設計功能的綜合性學科應運而生。人體工程學應用于室內設計的范圍較為廣泛,包括室內光設計、聲環境設計、光環境設計以及家具尺寸、擺設設計等內容。
2 室內設計及人體工程學相關理論
2.1 室內設計的含義
現代的室內設計內容已遠遠超出室內裝修的范疇,具體是指運用經濟手段及物質技術方法,以建筑物所處的具體環境情況為基礎,對建筑物的內部空間重新組織及創造,創設舒適、安全、優美以及衛生的生活、工作環境,滿足人們不斷增長的精神以及物質功能需求。
2.2 人體工程學的含義
人體工程學(Human Engineering),又稱為人類工程學或工效。人體工程學的理論起源于歐美國家,其作為一門獨立的綜合性學科由來已久。先后應用于工業社會領域和戰爭技術、工業生產、空間技術、建筑施工以及室內設計中。無論人體工程學應用于哪個領域,所追求的都是人、物及環境的協調統一,以人為本。
人體工程學應用到室內設計,其具體是指以人為主體,運用人體、心理以及生理計測的方法以及手段,對室內環境與人體的心理、結構功能以及人體力學之間的協調關系進行研究,使室內環境能更好地適應人體身心健康的要求,達到理想的使用效能。室內設計的目標是為人們生活、工作提供舒適、安全、健康的室內環境,以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及工作效率。
3 人體工程學在室內設計中的具體應用
人體工程學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能為人在室內空間的活動范圍設計提供可靠的標準,確定室內的家具形狀、尺寸選擇以及確定擺放位置,為室內設計提供與人體相適應的氣候、溫度、光照以及聲音環境參數。
3.1 人體工程學確定室內設計中人在室內的具體活動范圍
人體工程學應用于室內設計,可以根據人的體型以及人的交際表現確定相應的室內活動范圍。建筑物室內空間的確定需要以人體的相關數據為依據,比如要從人的高度、體型、心理空間、動作范圍來對室內空間進行設計。室內設計中融入人體工程學,要求所確定的空間范圍必須滿足人體以及日常交往的要求,生活起居力求舒適。形狀不同的空間對人的心理影響是不一樣的,方形、圓形等規則嚴謹的空間,會使人產生平穩、嚴肅、凝重以及端正的感覺,而多邊形、八角形等不規則的空間,會使人產生自然、無拘無束以及隨意的感覺。小空間能使人產生親切、溫馨、親切以及人情味較濃的感覺,而高且廣的空間則使人產生開闊、高遠、宏偉甚至是神秘的感覺。
以起居室的設計為例,從現代建筑物來看,起居室是人們活動的主要場所,在設計起居室的空間范圍時必須綜合考慮其功能性,可以供人們進餐、玩耍、睡眠、休息,又可以供人們學習、會客、娛樂。基于此,在起居室空間確定時,盡量保證其范圍夠大夠寬,且為了人們生活起居的靈活、方便,起居室的形狀設計不宜過長。相對而言,廚房的空間范圍確定卻有不同的標準,廚房的功能主要是進行日常食物的烹飪,功能相對較為單一,一般情況下空間形狀設計以狹長、方形為宜,將洗滌、儲藏、配料以及烹調設施的安放位置安排在同一面墻的平臺上。這樣以人體的活動以及交際為前提,確定不同空間的功能,并針對空間功能設計該功能區的形狀以及確定其面積大小,這樣就能將無形的、靜態的空間與人的心理、生理感受聯接起來,將其綜合考慮,尋求最適宜的空間形式。
3.2 人體工程學確定室內設計中家具的擺設位置以及形狀
科學合理的室內設計,不僅可以使建筑物的空間范圍符合人們生活的需求,還可以使人們對室內環境產生舒適、美好的感覺。家具是建筑物室內的主要功能設備及主體,因而家具的形狀選擇以及擺設位置應與人體工程學的原理相一致。家具的設置是為了滿足人對其功能的需求,在為人們提供服務時,必須適當、舒適,使人們產生愉悅、美好的心理感受?;诖?,在進行室內設計時,要考慮到家具的形狀、尺寸、大小以及擺放位置,使家具的設置符合人體的高度、體型以及活動、交際規律,以實現室內設計舒適、安全、方便的目的。
在進行室內設計時,以人體的站立、坐下以及躺下的尺度為基準來確定人與家具以及家具與家具之間的關系,并以此確定家具的形狀及尺寸,這樣才能確保家具設置符合人的基本要求。如在設置不配有凳子的工作臺或者是衣柜等立式家具時,可以家具的立位高度及寬度進行定位,不需要考慮人體的尺寸,只需考慮人體活動的范圍。如電視柜的高度為65厘米左右,寬度為45-60厘米之間;櫥柜高度為2米左右,寬度為50厘米左右。而設置桌椅等坐位的家具時,不僅要考慮家具的坐位基準點,還需要考慮人體的構造,如要以人體的坐骨結節點位基準進行定位,沙發或者凳子以37厘米左右為宜,靠背角度則以105°為宜;床或者是躺椅的高度以20厘米為宜,靠背角度以115°為宜,這樣的家具設置才能符合人體的結構要求,提供舒適、健康的服務。[5]
此外,人體工程學要求,在進行室內設計時必須要考慮到人在使用家具以及相應的設備時,在家具及設備周圍保留人體活動所需要的空間,不能隨意的堆放,不僅缺乏美感,還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
3.3 人體工程學為室內設計提供符合人體要求的溫度、光照以及聲音環境參數
室內的溫度過低容易引起人體顫抖、麻木、疼痛等。與之相反,室內溫度過高會造成人體能量的過度消耗,使人的注意力容易不集中,降低動作的正確率,減弱人的協調能力。由此可見,室內溫度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質量以及工作效率。有鑒于此,在進行室內設計時,要充分考慮溫度因素,使室內保持舒適的溫度。舒適溫度的確定主要有兩種測量方法,一種是以人體現階段的感受為基礎來確定舒適溫度,另一種則是以人體的生理溫度為基礎確定舒適溫度,如人體溫度為35℃左右。兩種測量方法雖然側重點各有不同,但是都是以人的感受為基準的,人體工程學從人的生理、心理感受出發,為室內設計提供溫度參數。
人體對于光照有不同的要求,包括自然光的要求以及人造光的要求。因而在進行室內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光照因素。人體工程學從人的需求出發,能為室內設計提供照明參數,如舒適的照度范圍、相鄰空間的適宜照度以及不同工作面的臨界照度等。
眾所周知,噪音會損傷人的聽力、造成人體心血管系統的紊亂,使人產生煩躁心理。目前解決噪音問題的主要方法有,一是選用具有隔音或吸音功能的建筑材料;二是,通過室內設計防止噪音。室內設計可以通過對室內房間的布局來實現噪音的隔離,如休息房間及需要進行腦力勞動的房間應遠離交通要道,用其他房間(如廚房、廁所)等將噪音隔開。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人們對環境質量以及身心健康的關注促進了人體工程學的發展,人體工程學的原理被廣泛應用于建筑物室內設計中,人體工程學對室內設計發揮著有效的指導作用。在進行室內設計時,以人體工程學中的人體測量數據為依據,確定適宜的室內空間范圍,確定家具尺寸以及擺放位置的選擇,并提供室內氣候、溫度、光照以及聲音環境參數,這樣的室內設計才是以人為本的人性化設計,實現室內設計使人們生活、工作更加舒適、安全、方便、高效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張斌.淺談人體工程學在室內設計中的作用[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0,(04).
[2]朱學穎.設計中不可忽視的人體工程學與環境心理學[J].中國商界(下半月),2009, (04).
[3]肖晨凱,朱曉娟.淺談人體工程學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J].改革與開放,2011,(02).
關鍵詞:人體工程學;設計;教學改革
人體工程學是設計專業重要的學習內容,也是專業基礎必修課之一。它主要服務于實用藝術,為提高事物的使用功效和舒適度提供科學依據和保障。在現代生活中,隨著科技成分在社會生活中所占比重的增大,人體工程學已成為實用藝術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這門課程教學的成效也直接關系到后續的設計類專業課程教學是否能順利展開,對相應的設計理論課也起到示范作用。如何使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正確理解人體工程學的內涵,并將該課程的知識更好地應用于實際的設計項目當中,是一個值得所有專業教師共同探討的重要課題。
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1.教學模式陳舊,缺乏針對性。人體工程學對于設計類的學生來說是一門非常頭疼的課。部分院校的藝術設計由于辦學時間不長、師資力量不足等原因,在人體工程學教學時還是采取傳統的“課堂理論知識灌輸+課終閉卷考試”的模式進行教學。學生普遍有厭學心理,雖然靠在考前死記硬背都能基本過關,但考過之后很快就忘記。
2.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和社會實際脫節,難以使學生從現實層面了解課程內容。人體工程學是實踐性很強的專業,但在學校期間的學習往往和社會實際脫節,難以使學生從現實層面了解課程內容。
3.教學手段和方法缺乏啟發性。目前的教學比較趨于傳統的教學模式。理論課程主要以教師授課為主,教授人體生理學、人體心理學的基礎知識等。課程中安排的實踐教學主要是對簡單的家具進行測繪,然后在計算機上進行仿真。這種授課方式沒有跳出傳統模式固有的框架,在教學過程中缺乏啟發性,難以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
二、教學方法探討
1.多元化的教學方法。(1)重視設計實踐教學。在信息多元化的社會中,學生自主學習的渠道越來越多樣化,教師要根據時代的變化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目前的教育方法主要還是以教師單方面授課、學生個人動手實踐的模式居多。根據現實需要,教師也可挑選網上設計招標項目,如家具、展廳或環境小品的設計等,讓學生自組團隊,設計投標,當然教師也可虛擬課題進行。在這種實戰或模擬的互動教學中,學生會更加投入,互相協作并且了解哪方面欠缺,為以后自學指明了方向,有利于完善他們的知識結構。(2)合理運用多媒體。在課件的設計上采用多媒體課件形式,將繁雜枯燥的理論知識化為淺顯易懂的圖表,靈活運用多種直觀形式如文字、圖形、聲音、視頻等,將傳統教學中的各種信息表現出來,在較短時間里,讓學生的各種感官并用,利用多種信息渠道,提高對信息的吸收率,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從而達到優化教學的目的。(3)結合案例進行講授。為了使學生在具體的設計中能更好地運用人體工程學原理,更好地理解其使用范圍和應用方法,在教學中就應注重運用豐富、典型的案例進行闡釋,通過對具體案例的評析、講解和討論,使學生更好地理解人體工程學和本專業的關系,學會進行相關知識和方法進行設計。例如:在“人體測量與數據應用”這一章中,為了更好地理解各個人體測量數據的應用范圍及應用場景,除了選擇書中介紹的案例外,還參考了大量和藝術設計相關的案例,特別是大量的人體測量數據與環境設計和室內設計的關系,像室內展廳設計中的空間設計、展具設計等,就會涉及到身高、立姿雙手上舉高、眼高的相關尺寸等。
2.靈活進行課程設計。雖然人體工程學是理論課程,但是它的作業最好要求學生以簡單的設計形式來完成,或者開設相應的課程設計進行輔助教學。(1)調研報告。調研報告可以很好地引導學生對所學理論知識的重新理解,本課程設計了一次調研報告:“用人體工程學眼光去審視我們的校園環境”,要求學生認真觀察思考,從室外環境景觀――寢室、教室、繪圖室、閱覽室等――坐具、寢具、文具等三個角度,去發現現實生活和校園環境當中不合理的人體工程學問題。此次作業可隨著課程章節內容的展開逐步進行調研及資料的搜集,重點在發現問題,深入分析問題和提出完善的解決方案。(2)小課題的設計。本課程安排了一次小課題設計“工作椅設計”,根據人體尺寸依據及椅子設計原則,分析目前學生用椅的缺點,設計一種適合學生用的椅子。作業提交內容包括效果圖、必要的結構圖、基本外觀尺寸圖及設計說明。(3)大課題的設計。大課題設計既是實踐性教學的重要環節之一,又是教學的核心內容。以小型空間設計作為設計題目,如居室設計、書房設計、小酒吧設計、小辦公環境設計或專賣店設計等,制定完整的任務書,要求根據空間功能恰當地分割空間、布置和營造空間,尺寸處理要滿足人的心理和行為需求,其中的家具及用具設計要以人的舒適使用為宜,并將設計意圖以效果圖的形式體現出來。
關鍵詞:室內裝修;人體工程學;環境心理學
第一節人體工程學的含義和發展
人體工程學(HumanEngineering),也稱人類工程學、人間工學或工效學(Ergonomics)。工效學Ergonomis原出希臘文“Ergo”,即“工作、勞動”和“nomos”即“規律、效果”,也即探討人們勞動、工作效果、效能的規律性。
人體工程學起源于歐美,原先是在工業社會中,開始大量生產和使用機械設施的情況下,探求人與機械之間的協調關系,作為獨立學科有40多年的歷史。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軍事科學技術,開始運用人體工程學的原理和方法,在坦克、飛機的內艙設計中,如何使人在艙內有效地操作和戰斗,并盡可能使人長時間地在小空間內減少疲勞,即處理好:人—機—環境的協調關系。及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各國把人體工程學的實踐和研究成果,迅速有效地運用到空間技術、工業生產、建筑及室內設計中去,1960年創建了國際人體工程學協會。
及至當今,社會發展向后工業社會、信息社會過渡,重視“以人為本”,為人服務,人體工程學強調從人自身出發,在以人為主體的前提下研究人們衣、食、住、行以及一切生活、生產活動中綜合分析的新思路。
日本千葉大學小原教授認為:人體工程學是探知人體的工作能力及其極限,從而使人們所從事的工作趨向適應人體解剖學、生理學、心理學的各種特征。“
其實人—物—環境是密切地聯系在一起的一個系統,今后“可望運用人體工程學主動地、高效率地支配生活環境”。
人體工程學聯系到室內設計,其含義為:以人為主體,運用人體計測、生理、心理計測等手段和方法,研究人體結構功能、心理、力學等方面與室內環境之間的合理協調關系,以適合人的身心活動要求,取得最佳的使用效能,其目標應是安全、健康、高效能和舒適。人體工程學與有關學科以及人體工程學中人、室內環境和設施的相互關系。
第二節人體工程學的基礎數據和計測手段
一、人體基礎數據
人體基礎數據主要有下列三個方面,即有關人體構造、人體尺度以及人體的動作域等的有關數據。
1、人體構造
與人體工程學關系最緊密的是運動系統中的骨骼、關節和肌肉,這三部分在神經系統支配下,使人體各部分完成一系列的運動。骨骼由顱骨、軀干骨、四肢骨三部分組成,脊柱可完成多種運動,是人體的支柱,關節起骨間連接且能活動的作用,肌肉中的骨骼肌受神經系統指揮收縮或舒張,使人體各部分協調動作。
2、人體尺度
人體尺度是人體工程學研究的最基本的數據之一。
3、人體動作域
人們在室內各種工作和生活活動范圍的大小,即動作域,它是確定室內空間尺度的重要依據因素之一。以各種計測方法測定的人體動作域,也是人體工程學研究的基礎數據。如果說人體尺度是靜態的、相對固定的數據,人體動作域的尺度則為動態的,其動態尺度與活動情景狀態有關。
室內設計時人體尺度具體數據尺寸的選用,應考慮在不同空間與圍護的狀態下,人們動作和活動的安全,以及對大多數人的適宜尺寸,并強調其中以安全為前提。
例如:對門洞高度、樓梯通行凈高、欄桿扶手高度等,應取男性人體高度的上限,并適當加以人體動態時的余量進行設計;對踏步高度、上擱板或掛鉤高度等,應按女性人體的平均高度進行設計。
二、人體生理計測
根據人體在進行各種活動時,有關生理狀態變化的情況,通過計測手段,予以客觀的、科學的測定,以分析人在活動時的能量和負荷大小。
人體生理計測方法主要有:
1、肌電圖方法
把人體活動時肌肉張縮的狀態以電流圖記錄,從而可以定量地確定人體該項活動強度和負荷。
2、能量代謝率方法
由于人體活動消耗能量而相應引起的耗氧量值,與其平時耗氧量相比,以此測定活動狀態的強度,能量代謝率的計算式,以及不同活動的能量代謝率(RMR)。其計算式如下:
運動時氧耗量-安靜時氧耗量
能量代謝率(RMR)
基礎代謝率耗量
3、精神反射電流方法
對人體因活動而排出的汗液量作電流測定,從而定量地了解外界精神因素的強度,據此確定人體活動時的負荷大小。
三、人體心理計測
心理計測采用的有精神物理學測量法及尺度法等。
1、精神物理學測量法
用物理學的方法,測定人體神經的最小刺激量,以及感覺刺激量的最小差異。
2、尺度法
以順序在心理學中劃分量度,例如在一直線上劃分線段,依順序標定評語
可由專家或一般人,相應地對美丑、新舊、優劣進行評測。
第三節人體工程學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
由于人體工程學是一門新興的學科,人體工程學在室內環境設計中應用的深度和廣度,有待于進一步認真開發,目前已有開展的應用方面如下:
一、確定人和人際在室內活動所需空間的主要依據
根據人體工程學中的有關計測數據,從人的尺度、動作域、心理空間以及人際交往的空間等,以確定空間范圍。
二、確定家具、設施的形體、尺度及其使用范圍的主要依據
家具設施為人所使用,因此它們的形體、尺度必須以人體尺度為主要依據;同時,人們為了使用這些家具和設施,其周圍必須留有活動和使用的最小余地,這些要求都由人體工程科學地予以解決。室內空間越小,停留時間越長,對這方面內容測試的要求也越高,例如車廂、船艙、機艙等交通工具內部空間的設計。
三、提供適應人體的室內物理環境的最佳參數
室內物理環境主要有室內熱環境、聲環境、光環境、重力環境、輻射環境等,室內設計時有了上述要求的科學的參數后,在設計時就有可能有正確的決策。
四、對視覺要素的計測為室內視覺環境設計提供科學依據
人眼的視力、視野、光覺、色覺是視覺的要素,人體工程學通過計測得到的數據,對室內光照設計、室內色彩設計、視覺最佳區域等提供了科學的依據。
第四節環境心理學與室內設計
在闡述環境心理學之前,我們先對“環境”和“心理學”的概念簡要地了解一下。環境即為“周圍的境況”,相對于人而言,環境可以說是圍繞著人們,并對人們的行為產生一定影響的外界事物。環境本身具有一定的秩序、模式和結構,可以認為環境是一系列有關的多種元素和人的關系的綜合。人們既可以使外界事物產生變化,而這些變化了的事物,又會反過來對行為主體的人產生影響。例如人們設計創造了簡潔、明亮、高雅、有序的辦公室內環境,相應地環境也能使在這一氛圍中工作的人們有良好的心理感受,能誘導人們更為文明、更為有效地進行工作。心理學則是“研究認識、情感、意志等心理過程和能力、性格等心理特征”的學科。
關于環境心理學與室內設計的關系,《環境心理學》一書中譯文前言內的話很能說明一些問題:“不少建筑師很自信,以為建筑將決定人的行為”,但他們“往往忽視人工環境會給人們帶來什么樣的損害,也很少考慮到什么樣的環境適合于人類的生存與活動”。以往的心理學“其注意力僅僅放在解釋人類的行為
上,對于環境與人類的關系未加重視。環境心理學則是以心理學的方法對環境進行探討”,即是在人與環境之間是“以人為本”,從人的心理特征來考慮研究問題,從而使我們對人與環境的關系、對怎樣創造室內人工環境,都應具有新的更為深刻的認識。
一、含義
環境心理學是研究環境與人的行為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它著重從心理學和行為的角度,探討人與環境的最優化,即怎樣的環境是最符合人們心愿的。
環境心理學是一門新興的綜合性學科,環境心理學與多門學科,如醫學、心理學、環境保護學、社會學、人體工程學、人類學、生態學以及城市規劃學、建筑學、室內環境學等學科關系密切。
環境心理學非常重視生活于人工環境中人們的心理傾向,把選擇環境與創建環境相結合,著重研究下列問題:
1、環境和行為的關系;
2、怎樣進行環境的認知;
3、環境和空間的利用;
4、怎樣感知和評價環境;
5、在已有環境中人的行為和感覺。
對室內設計來說,上述各項問題的基本點即是如何組織空間,設計好界面、色彩和光照,處理好室內環境,使之符合人們的心愿。
二、室內環境中人的心理與行為
人在室內環境中,其心理與行為盡管有個體之間的差異,但從總體上分析仍然具有共性,仍然具有以相同或類似的方式做出反應的特點,這也正是我們進行設計的基礎。
下面我們列舉幾項室內環境中人們的心理與行為方面的情況:
1、領域性與人際距離
領域性原是動物在環境中為取得食物、繁衍生息等的一種適應生存的行為方式。人與動物畢竟在語言表達、理性思考、意志決策與社會性等方面有本質的區別,但人在室內環境中的生活、生產活動,也總是力求其活動不被外界干擾或妨礙。不同的活動有其必須的生理和心理范圍與領域,人們不希望輕易地被外來的人與物所打破。
室內環境中個人空間常需與人際交流、接觸時所需的距離統盤考慮。人際接觸實際上根據不同的接觸對象和在不同的場合,在距離上各有差異。赫爾以動物的環境和行為的研究經驗為基礎,提出了人際距離的概念,根據人際關系的密切程度、行為特征確定人際距離,即分為:密切距離;人體距離;社會距離;公眾距離。
每類距離中,根據不同的行為性質再分為接近相與遠方相。例如在密切距離中,親密、對對方有可嗅覺和輻射熱感覺為接近相;可與對方接觸握手為遠方相。當然對于不同民族、、性別、職業和文化程度等因素,人際距離也會有所不同。
2、私密性與盡端趨向
如果說領域性主要在于空間范圍,則私密性更涉及在相應空間范圍內包括視線、聲音等方面的隔絕要求。私密性在居住類室內空間中要求更為突出。
日常生活中人們還會非常明顯地觀察到,集體宿舍里先進入宿舍的人,如果允許自己挑選床位,他們總愿意挑選在房間盡端的床鋪,可能是由于生活、就寢時相對地較少受干擾。同樣情況也見之于就餐人對餐廳中餐桌座位的挑選,相對地人們最不愿意選擇近門處及人流頻繁通過處的座位,餐廳中靠墻卡座的設置,由于在室內空間中形成更多的“盡端”,也就更符合散客就餐時“盡端趨向”的心理要求。
3、依托的安全感
生活活動在室內空間的人們,從心理感受來說,并不是越開闊、越寬廣越好,人們通常在大型室內空間中更愿意有所“依托”物體。
在火車站和地鐵車站的候車廳或站臺上,人們并不較多地停留在最容易上車的地方,而是愿意待在柱子邊,人群相對散落地匯集在廳內、站臺上的柱子附近,適當地與人流通道保持距離。在柱邊人們感到有了“依托”,更具安全感。
4、從眾與趨光心理
從一些公共場所內發生的非常事故中觀察到,緊急情況時人們往往會盲目跟從人群中領頭幾個急速跑動的人的去向,不管其去向是否是安全疏散口。當火警或煙霧開始彌漫時,人們無心注視標志及文字的內容,甚至對此缺乏信賴,往往是更為直覺地跟著領頭的幾個人跑動,以致成為整個人群的流向。上述情況即屬從眾心理。同時,人們在室內空間中流動時,具有從暗處往較明亮處流動的趨向,緊急情況時語言訴引導會優于文字的引導。
上述心理和行為現象提示設計者在創造公共場所室內環境時,首先應注意空間與照明等的導向,標志與文字的引導固然也很重要,但從緊急情況時的心理與行為來看,對空間、照明、音響等需予以高度重視。
5、空間形狀的心理感受
由各個界面圍合而成的室內空間,其形狀特征常會使活動于其中的人們產生不同的心理感受。著名建筑師貝聿銘先生曾對他的作品——具有三角形斜向空間的華盛頓藝術館新館——有很好的論述,他認為三角形、多滅點的斜向空間常給人以動態和富有變化的心理感受。新晨
三、環境心理學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
運用環境心理學的原理,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面極廣,暫且列舉下述幾點:
1、室內環境設計應符合人們的行為模式和心理特征
例如現代大型商場的室內設計,顧客的購物行為已從單一的購物,發展為購物——游覽——休閑——信息——服務等行為。購物要求盡可能接近商品,親手挑選比較,由此自選及開架布局的商場結合茶座、游樂、托兒等應運而生。
2、認知環境和心理行為模式對組織室內空間的提示
從環境中接受初始的刺激的是感覺器官,評價環境或作出相應行為反應的判斷是大腦,因此,“可以說對環境的認知是由感覺器官和大腦一起進行工作的”。認知環境結合上述心理行為模式的種種表現,設計者能夠比通常單純從使用功能、人體尺度等起始的設計依據,有了組織空間、確定其尺度范圍和形狀、選擇其光照和色調等更為深刻的提示。
關鍵詞:人體工程學;室內設計;室內環境
現代社會對于“裝修”一詞大家并不陌生,一般而言就是進行室內設計與改造。主要指根據個人的審美要求,通過室內環境的裝飾與調整,使之形成舒適、衛生、自然、安全的空間環境,并且在精神層面賦予鮮明的含義。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室內設計面臨的要求(美觀、健康、環保、舒適等)越來越高,而且室內設計已經擴展延伸至生活的方方面面:住宅、店面、辦公、旅館、醫院、學校、圖書館等等,與人們息息相關。科技水平的提高,天馬行空,人們的想象無止境,因而人體工程學也應運而生,并且在室內設計中所占比重越來越大,因此也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本文將為你揭開人體工程學的面紗,具體的看以下的介紹:
1 人體工程學的含義與發展
(1)〖JP3〗人體工程學的含義。人體工程學(Human Engineering),〖JP2〗又叫人機工學、人類工程學,或工效學(Ergonomics),主要是對環境中的人體活動、心理、生理等進行綜合性研究的學科。工效學(Ergonomis)源于希臘文“Ergo”,是指 “工作、勞動”,“nomos”就是“規律、效果”,更可以理解為人體工程學是探究人們的工作效果、勞動效能的規律性。[1]
(2)人體工程學的發展。人體工程學是起源于歐美,在1857年被波蘭的雅斯特萊鮑夫斯基教授提出的。此概念象征著健康、安全、舒適和高效能。起初在工業社會,為了探求人與機械設備之間協調關系而大量使用與機械設備上,直到二戰在軍事上廣泛使用,在坦克、飛機的內艙中,運用人體工程學原理和方法為了有效戰斗和操作,并且使人在小空間(人―機―環境)中盡量達到協調,減少人員疲勞,大大提高命中率和安全等問題。[2]二戰結束后,人體工程學迅速滲透各個領域(空間技術、建筑設計、工業生產、日常生活用品)等,成為當代室內設計的參考基礎之一。隨著時代的發展,1960年創建了國際人體工程學協會,使得人體工程學在空間技術、建筑、工業生產及室內設計等領域得到有效運用。一直到當今社會,信息化自動化的發展,室內設計開始更加重視“以人為本”的融合理念,其中日本千葉大學小原教授認為:人體工程學可以探知人體的工作能力及其極限,進而使得人們所從事的工作能夠適用生理學、心理學以及人體解剖學的各種特征。人體工程學是以人為主體,將先進的人體計測、心理學計測、生理學測量等手段,使得“人――物――環境”緊密地聯系在一個系統中,讓人們能更主動地、高效能地支配生活環境。并且人體工程學所涉及的學科也較為廣泛,如人類學、心理學、生理學、工程技術學、醫學等諸多學科,各學科互相作用能更好適應時展的需求,提高生活質量。
2 人體工程學在室內設計中的重要應用
跟隨時代的步伐,人體工程學在美國、英國、德國及日本等已經成為一個比較成熟的學科,強調人與自然的協調統一的呼聲越來越高,人們在面對緊張快節奏的壓力下,想通過室內設計得到調節情緒、安全舒適的空間環境,人體工程學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也尤為突出。
(1)確定了人以及人際關系所需要的室內活動的空間大小的依據。運用人體工程學知識,將人的尺度、姿勢、動作、心理、人際交往等進行相關計測,來確定空間范圍的大小。[3]具體分析:一般而言人所需空間既包括單人自身和心理空間,也包括兩人以上平行、相對等互為交叉空間;姿勢和動作不同,設計座椅或者工作臺高度也就不同;此外某些國外工作環境設計注重人際交往和團隊合作在空間隔斷設施布置上都有多層含義的探索。
(2)確定了設施的形體、尺度、家具合理設計提供依據。家具是人們最為常見的設施,主要是實用,人體工程學確定了家具設計基準點(座位、立位),涉及生活各方面座椅、柜臺、書桌及床等,運用人體工程學為指導,使得人體尺寸與家具設計相協調,才能達到安全舒適,舒緩疲勞等功效。
(3)提供適應人體的室內物理環境最佳參數。室內熱環境(高溫低溫)、光照環境(照明參數)、重力環境(壓力和溫度)、輻射環境、聲音環境(聽得更清楚和噪音)等是室內物理環境的主要參數,通過這幾方面的參數測量,來確定人體最為舒適的設計環境。
(4)視覺四要素的計測為室內色彩環境設計提供依據。視力、視野、色覺、光覺就是人的視覺四要素,色彩的沖擊力和最佳的視野區域都可以通過人體工程學的計測數據來進行最佳的室內設計,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
3 結語
在千變萬化的現代社會,每天人們都在步履匆匆地為生活和工作而奔忙,身心疲憊不堪。更加之互聯網的普及,人們的生活、生存的空間更加縮小,人們面對殘酷的現實更渴求一種有人情味、安撫情緒的舒適環境。室內設計的作用不僅僅在于普通的坐、臥、睡,日常生活中的娛樂、購物、消遣、吃喝等可以通過環境一覽無余。人體工程學為重心的室內設計對人們生活有潛移默化的作用,能呈現出人們的喜、怒、哀、樂等截然不同的內心感受。房屋不單單是住所,更是居住者情感思想的強烈體現。通過人體工程學進行的室內設計,可以使沉重的心靈得以減壓和釋放,在輕松舒適的環境下心緒得以平靜,更突出了人、機、環境相互協調統一,更能積極地為人們創造更安全合理的室內空間。
參考文獻:
[1] 王麗萍.淺談人體工程學在室內空間設計中的應用[J].美術教育研究,2013(11):9191.
【關鍵詞】人體工程學;環境藝術設計;應用;科學
一、人體工程學的概念
人體工程學是一門關于技術和人的協調關系的科學,也是一門多學科的交叉學科。它首先是一種理念,把使用產品的人作為產品設計的出發點,要求產品的外形、色彩、性能等,都要圍繞人的生理、心理特點來設計;然后是整理形成的設計技術,包括設計準則、標準、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等;這些設計技術再和特定領域的其他設計技術及制造技術相結合,就形成符合人體工學的產品,這些產品讓使用者更健康、高效、愉快地工作和生活。人體工程學研究的核心問題是不同的作業中人、機器及環境三者間的協調,研究方法和評價手段涉及心理學、生理學、醫學、人體測量學、美學和工程技術的多個領域,研究的目的則是通過各學科知識的應用,來指導工作器具、工作方式和工作環境的設計和改造,使得作業在效率、安全、健康、舒適等幾個方面的特性得以提高。
二、人體工程學的起源
人體工程學起源于歐美,原先是在工業社會中,開始大量生產和使用機械設施的情況下,探求人與機械之間的協調關系,作為獨立學科有40多年的歷史。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軍事科學技術,開始運用人體工程學的原理和方法,在坦克、飛機的內艙設計中,如何使人在艙內有效地操作和戰斗,并盡可能使人長時間地在小空間內減少疲勞,即處理好:人――機――環境的協調關系,并伴隨著人類技術水平和文明程度的提高而不斷發展完善。
三、人體工程學研究的內容
早期的人體工程學主要研究人和工程機械的關系,即人機關系。其內容有人體結構尺寸和功能尺寸,操作裝置,控制盤的視覺顯示,這就涉及到了心理學,人體解剖學和人體測量學等,繼而研究人和環境的相互作用,即人-環境關系,這有涉及到了心理學,環境心理學等。
四、人體工程學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體現
由于人體工程學是一門新興的學科,人體工程學在室內環境設計中應用的深度和廣度,有待于進一步認真開發,目前已有開展的應用方面如下:(1)確定人和人際在室內活動所需空間的主要依據;(2)確定家具、設施的形體、尺度及其使用范圍的主要依據;(3)提供適應人體的室內物理環境的最佳參數;(4)對視覺要素的計測為室內視覺環境設計提供科學依據。人在室內環境中,其心理與行為盡管有個體之間的差異,但從總體上分析仍然具有共性,仍然具有以相同或類似的方式作出反應的特點,這也正是我們進行設計的基礎。
五、環境心理學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
(1)室內環境設計應符合人們的行為模式和心理特征。(2)認知環境和心理行為模式對組織室內空間的提示。從環境中接受初始的刺激的是感覺器官,評價環境或作出相應行為反應的判斷是大腦,因此,“可以說對環境的認知是由感覺器官和大腦一起進行工作的”。認知環境結合上述心理行為模式的種種表現,設計者能夠比通常單純從使用功能、人體尺度等起始的設計依據,有了組織空間、確定其尺度范圍和形狀、選擇其光照和色調等更為深刻的提示。(3)室內環境設計應考慮使用者的個性與環境的相互關系。環境心理學從總體上既肯定人們對外界環境的認知有相同或類似的反應,同時也十分重視作為使用者的人的個性對環境設計提出的要求,充分理解使用者的行為、個性,在塑造環境時予以充分尊重,但也可以適當地動用環境對人的行為的“引導”,對個性的影響,甚至一定程度意義上的“制約”,在設計中辯證地掌握合理的分寸。
六、人體工程學與環境藝術設計的關系及作用
人與環境之間的關系如同魚與水的關系一樣,彼此相互依存,人是環境的主題,在理想的環境中,不僅能提高工作效率,也能給人的身心健康帶來積極的影響。從環境藝術的角度來說,人體工程學的主要功能和作用在于通過對人的生理及心理的正確認識,是一切環境更適合人類的生活需要,進而使人與環境達到統一。人體工程學在環境設計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它為確定空間場所范圍提供依據,為設計家具、設施提供依據、為確定感覺器官的適應能力提供依據。因為影響場所空間大小、形狀的因素很多,但最主要的因素就是人的活動范圍及設施的數量和尺寸。
關鍵詞:人體工程學 室內設計
1在設計創新中尋找人的精神需求
由于現代生活節奏快,價值觀念更新快,風格時尚體現得更為強烈。西班牙畫家畢加索曾經說過:“藝術不是進化,而是不斷變化?!爆F代的室內設計個性化的構思往往會使設計以新奇制勝,所以在創新上要充分運用聯想、象征、借景等手法寄情于環境中?,F代消費觀念的改變,使人們對居住環境的觀念也不斷地發生改變,一方面重視高質量高技術,另一方面越來越重視人的情感和生存價值的需要,因此室內設計的高質量高技術與高情感的結合就形成了新的價值觀。對設計師而言,要熟悉室內裝飾材料的組合風格,力求從造型、色彩、質感方面滿足現代人的不同要求,給以精神上的平衡,從而使價值觀得以體現。
2現代室內設計已作為系統工程服務于人
針對不同的人,不同的使用對象,相應地應該考慮有不同的要求。例如:一些設計合理的公共衛生間,其洗手盆并不像我們在許多公共衛生間所見到的那樣,都是一個高度,而是分成高的低兩種。低的只有半米多高,即使是幼兒園的小朋友,洗手也很方便。一些公共建筑顧及殘疾人的通行和活動,在室內外高差、垂直交通、衛生間盥洗等許多方面應作無障礙設計。這就要求設計師熟知人體工程學的知識。在室內空間的組織、色彩和照明的選用方面,以及對相應使用性質室內環境氛圍的烘托等方面,更需要研究人們的行為心理、視覺感受方面的要求。例如:教堂高聳的室內空間具有神秘感,會議廳規正的室內空間具有莊嚴感,而娛樂場所絢麗的色彩和繽紛閃爍的照明給人以興奮、愉悅的心理感受。室內環境的內容,涉及到由界面圍成的空間形狀、空間尺度的室內空間環境,室內聲、光、熱環境,室內空氣環境(空氣質量、有害氣體和粉塵含量、放射劑量……)等室內客觀環境因素。可以認為現代室內設計是一項綜合性極強的系統工程,但是它的出發點和歸宿只能是為人和人際活動服務?,F代室內設計不僅需要滿足人們的生理、心理等要求,還需要綜合地處理人與環境、人際交往等多項關系,需要在為人服務的前提下,綜合解決使用功能、經濟效益、舒適美觀、環境氛圍等種種要求。
3人體工程學在室內設計中的意義
3.1體積
所謂體積,就是人體活動的三維范圍。這個范圍將根據研究對象的國籍、生活的區域、以及個人的民族、生活習慣的不同而各異。所以,人體工程學在設計實踐中經常采用的數據都是平均值,此外還向設計人員提供相關的偏差值,以供余量的設計參考。
3.2位置
所謂位置,是指人體在室內空間中的相對“靜點”。個體與群體在不同的空間的活動中,總會趨向一個相對的空間“靜點”,以此來表示人與人之間的空間位置和心理距離等,它主要取決于視覺定位。人體工程學在室內環境設計中應用的深度和廣度,有待于進一步認真開發,目前已有開展的應用方面如下:(1)確定人和人際在室內活動所需空間的主要依據。根據人體工程學中的有關計測數據,從人的尺度、動作域、心理空間以及人際交往的空間等,確定各種不同的功能空間的劃分和尺寸,使空間更有利于人們的活動。(2)確定家具,設施的形體,尺度及其使用范圍的主要依據。家具設施為人所使用,是室內空間的主體,也是與人接觸最密切的,因此它們的形體,尺度必須以人體尺度為主要依據;同時,人們為了使用這些家具和設施,其周圍必須留有活動和使用的最小余地,這些要求都由人體工程科學地予以解決.室內空間越小,停留時間越長,對這方面內容測試的要求也越高,例如車廂,船艙,機艙等交通工具內部空間的設計。(3)提供適應人體的室內物理環境的最佳參數。室內物理環境主要有室內熱環境,聲環境,光環境,重力環境、輻射環境等,室內設計時有了上述要求的科學的參數后,在設計時就有可能有正確的決策。
4人體工程學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
4.1辦公空間設計
早期辦公空間還沒考慮那么多人體工程學的因素,附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現在的辦公空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辦公空間的功能要素:一般規模的辦公室最起碼應該滿足的功能要素是:前臺或文員、工作區、經理室、會計出納室、廁所、會議室、文印室、休息室。大型的辦公空間功能會更加復雜,如專門的接待室,資料室,展示室等。所以在平面規劃時應根據不同的功能的要求,有目的有意識的進行設計。
4.2家居空間設計
我覺得營造一個品位高雅、格調不俗的家居氛圍,不是簡單的把自己喜歡的沙發、茶幾、電視柜、餐桌椅擺進家里,而是要從科學與藝術的角度,在空間的規劃、色彩、光線、個性等方面巧妙構思,才能使你進入家的環境時,得到身心的放松和滿足。現在提倡的“人性化”家居、“健康家居”等是人體工程學設計。
5總結
以上我主要講的是人體程工程學在室內設計當中的辦公空間和家居空間的應用。其實人體工程學在室內設計當中的很多方面都還有應用。比如說(在商業空間中的設計和應用;在餐飲空間中的應用和在展示空間中的設計與應用)。在這里我就不一一說明了。我們在室內設計當中要紿終堅持以人為中心,“為人而設計”的原則,運用人體測量、生理、心理計測等方法,研究人體的結構功能、心理等方面與室內空間環境的合理協調關系,創造出適合人活動需求的室內空間。在室內設計中,要營造出各種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的舒適環境,主要采用科學的手段,包括“關于人體尺度和人類的生理及心理需求”這兩方面。除此之外,人體自身的空間構成的相關問題的重要性也顯現出來。只有在室內設計當中處處考慮到了人體工程學的話,那樣所設計出來的室內空間肯定是非常人性化的。符合人們生理和心理各個方面的需求。真正意義上的做到了人—機—環境三者的和諧統一。
參考文獻:
[1]張月.室內人體工程學.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9.
[摘 要]通過對人性化產品設計具體案例的分析來說明了人性化設計中所包含的人機工程學因素,并進一步闡述了在產品設計中的人機工程學的工作步驟,指出中國未來的產品設計必須以創意與革新為首要條件,符合人機工程學,使人性化的設計真正體現出對人的尊重和關心。同時也是最前沿的潮流與趨勢,是一種人文精神的體現,是人與產品完美和諧的結合。
社會的發展、技術的進步、產品的更新、生活節奏的加快……等等一系列的社會與物質的因素,使人們在享受物質生活的同時,更加注重產品在“方便”、“舒適”、“可靠”、“價值”、“安全”和“效率”等方面的評價,也就是在產品設計中常提到的人性化設計問題。
所謂人性化產品,就是包含人機工程的產品,只要是“人”所使用的產品,都應在人機工程上加以考慮,產品的造型與人機工程無疑是結合在一起的。我們可以將它們描述為:以心理為圓心,生理為半徑,用以建立人與物(產品)之間和諧關系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潛能,綜合平衡地使用人的肌能,保護人體健康,從而提高生產率。僅從工業設計這一范疇來看,大至宇航系統、城市規劃、建筑設施、自動化工廠、機械設備、交通工具,小至家具、服裝、文具以及盆、杯、碗筷之類各種生產與生活所創造的“物”,在設計和制造時都必須把“人的因素”作為一個重要的條件來考慮。若將產品類別區分為專業用品和一般用品的話,專業用品在人機工程上則會有更多的考慮,它比較偏重于生理學的層面;而一般性產品則必須兼顧心理層面的問題,需要更多的符合美學及潮流的設計,也就是應以產品人性化的需求為主。
那么,對于一件產品是如何來評價它在人機工程學方面是否符合規范呢? 以德國Sturlgart設計中心為例,在評選每年優良產品時,人機工程上所設定的標準為:
1)產品與人體的尺寸、形狀及用力是否配合;
2)產品是否順手和好使用;
3)是否防止了使用人操作時意外傷害和錯用時產生的危險;
4)各操作單元是否實用;各元件在安置上能否使其意義毫無疑問的被辨認;
5)產品是否便于清洗、保養及修理。
一般情況下,在設計教育中常以上述第三項較為強調,而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則是以產品的視覺效果、商場氣氛及價值來決定購買行為的成立與否,但作為一名好的設計師應為產品長期使用的效果及舒適性負責,尤其是避免傷害與危險的防止更是不可忽視的考慮因素。如,在操作計算機的上機姿勢中,在現行的上機條件下,操作員常常是手臂向前懸空著來操作鍵盤和鼠標的。手臂的懸空形成了肩頸部的靜態疲勞,使得操作員不得不將背部靠在椅子靠背上作業(后靠姿勢會加大懸空的手臂的前伸程度,從而增大肩部所需要的平衡力矩,加快肩頸部的疲勞),而當操作員脫離靠背又手臂懸空時,體重就全部需要由脊柱來承擔,其結果或者是腰背的疲勞酸痛,或者是腰肌放棄維持直坐姿勢而塌腰駝背,或者是把手腕抵在桌沿而引發腕管綜合癥。那么,要解決諸如此類的問題,設計師就必須充分考慮人機工程學的因素。
所謂人機工程學,亦即是應用人體測量學、人體力學、勞動生理學、勞動心理學等學科的研究方法,對人體結構特征和機能特征進行研究,提供人體各部分的尺寸、重量、體表面積、比重、重心以及人體各部分在活動時的相互關系和可及范圍等人體結構特征參數;還提供人體各部分的出力范圍、活動范圍、動作速度、動作頻率、重心變化以及動作時的習慣等人體機能特征參數,分析人的視覺、聽覺、觸覺以及膚覺等感覺器官的機能特性;分析人在各種勞動時的生理變化、能量消耗、疲勞機理以及人對各種勞動負荷的適應能力;探討人在工作中影響心理狀態的因素以及心理因素對工作效率的影響等。
人機工程學因素往往是企業提高其競爭力的手法之一。若說“人性化產品”是與“人”合為一體的產品設計,“人機工程因素”則是設計工業產品時的人機界面所必須考慮的因素。在我國即將加入WTO所面臨的沖擊下,中國的制造業無不是嚴陣以待,企圖在競爭中保持優勢。管理大師麥克·波特(MICHAEL PORTER)曾說過,企業具備競爭優勢的兩個方式,一是擴大生產規模,走向規模經濟,才能占有成本上的優勢;另一個便是創造企業或產品的附加值,制造消費者趨之若鶩的心理。在現今產品和質量逐步提高,且消費者對商品品質要求越來越高的情況下,各產品制造商們無不力求突破,希望能出奇制勝,打動消費者的心。拿當今世界上提出的“健康”人機工程學的新要求為例,即是用某些考慮人機因素的輔產品,如:電動腰靠、紫外線阻隔(UV、CUT)等來提高產品人性化的層次,籍此創造其他品牌無法模仿的優勢,而贏得消費者青睬的。
究竟什么樣的產品需要人機工程呢?在設計上又如何表現,才能成為符合人機工程學的產品呢?
工業設計師指出,就電腦的相關部件和設備而言,如鍵盤、鼠標等輸入裝置,因使用者可能長時間利用其從事工作或娛樂,接觸的時間較長,在使用時也可能十分投入。因此,人機工程學就成了設計上最主要的條件之一。
人機工程學的顯著特點是,在認真研究人、機、環境三個要素本身特性的基礎上,不單純著眼于個別要素的優良與否,而是將使用“物”的人和所設計的“物”以及人與“物”所共處的環境作為一個系統來研究。在人機工程學中將這個系統稱為“人——機——環境”系統。這個系統中,人、機、環境三個要素之間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關系決定著系統總體的性能。本學科的人機系統設計理論,就是科學地利用三個要素間的有機聯系來尋求系統的最佳參數。
系統設計的一般方法,通常是在明確系統總體要求的前提下,著重分析和研究人、機、環境三個要素對系統總體性能的影響,如系統中人和機的職能如何分工;如何配合;環境如何適應人;機對環境又有何影響等問題,經過不斷修正和完善三要素的結構方式,最終確保系統最優組合方案的實現。這是人機工程學為工業設計開拓了新的思路,并提供了獨特的設計方法和有關理論依據。
作為一個全息系統的局部,一個產品中包括了我們這個商品社會中的全部信息。一件設計優良的產品,必然是人、環境、經濟、技術、文化等因素巧妙融合、平衡的產物。開始一項產品設計的動機可能來自各個方面,有的是為了改進功能,有的是為了降低成本,有的是為了改變外觀,強化“柜臺效應”,以吸引購買者,更多的情況是上述幾方面兼而有之。于是,對設計師的要求就可能來自功能、技術、成本、使用者的愛好等各種角度。不同的產品設計的重點也大不相同,暖水瓶的設計顯然就要比香水瓶的設計考慮更多的人機問題;再以肇及設計所設計的電腦游戲遙感器為例,乍見此產品時,看似不符合人機工程學,但實際使用時卻很合手,操控性良好,而且遙感器外型頗酷,用此搖桿玩空戰游戲,有操控戰斗機的味道。相比于市場上其他同類型的產品,即使售價比一般產品高出許多,也一樣大受歡迎,足見其魅力所在。但也有這樣一種產品,在市場上受到歡迎,是因其外型討好且成本不高所致,但缺點是產品輕,因此,在使用時本來一只手操作很方便,卻不得不雙手并用才行,這就是該產品在人機工學上的不足之處;但在成本、售價及市場因素的考慮下,廠商還是推出此種產品。而對于專業用品就不同了,例如美發師每天所使用的吹風機,除草機工人所使用的修剪機就絕對不能輕視人機工程學在生理層面上的考慮。
然而,一個好的產品設計是可以涵蓋形態和人機因素的,產品的外形一樣也可以有機會作人機工程的發揮。以TEAGE為微軟所設計的易用鼠標球而言,該鼠標是特別為兒童體驗電腦而設計的,在方案決定之前對兒童的抓握方式進行了研究,黃白兩色相間的鼠標球使兒童們在學習電腦時,增加了趣味性和功能性。該產品已經超脫了產品造型上的束縛,除讓其更好用之外,也同時賦予了產品新的意義與想象空間。
除了一般的大眾消費品之外,專為特殊族群所設計的產品在人機工程學上也有更多的考慮。如,殘疾人用的瓷器套具,此套設計是專為殘疾人做的餐具,又不讓人直接看出它們是專為殘疾人做的。故而,設計師在充分考慮了人機工程學的基礎上,特別處理手把的凹凸,使患者拿在手里有一種心態上的平衡感,既能看到,又能摸到,但又不那么顯眼。
再以醫療設備來說,病床、醫療椅等產品,在設汁上不只是考慮操作要符合人機工程學,在材料上也應力求人性化,增加產品的親和力,以提高產品的“EQ”。
由于學科來源的多樣性和應用的廣泛性,人機工程學中采用的各種研究方法種類很多,有些是從人體測量學、工程心理學等學科中沿用下來的,有些是從其他有關學科借鑒過來的,更多的是從應用的目標出發創造出來的。其中常用于一般產品設計領域的方法有如下幾類:
1,測量方法
測量方法是人機工程學中研究人形體特征的主要方法,它包括尺度測量、動態測量、力量測量、體積測量、肌肉疲勞測量和其他生理變化的測量等幾個方面。
2.模型工作方法
這是設計師必不可少的工作方法。設計師可通過模型構思方案,規劃尺度,檢查效果,發現問題,有效地提高設計成功率。
3.調查方法
人機工程學中許多感覺和心理指標很難用測量的辦法獲得。有些即使有可能,但從設計師工作范圍來看也無此必要,因此,設計師常以調查的方法獲得這方面的信息。如每年持續對1000人的生活形態進行宏觀研究,收集分析人格特征、消費心理、使用性格、擴散角色、媒體接觸、日常用品使用、設計偏好、活動時間分配、家庭空間運用以及人口計測等,并建立起相應的資料庫。調查的結果盡管較難量化,但卻能給人以直觀的感受,有時反而更有效。
4.數據的處理方法
當設計人員測量或調查的是一個群體時,其結果就會有一定的離散度,必須運用數學方法進行分析處理,才能轉化成具有應用價值的數據庫,對設計產生指導意義。
當今的工業設計師面臨著多種活動和課題,例如:電視資訊、互動電視、通用遙控器等,與企業合作的范圍也很廣,在實施產品的人性化設計過程中,通常采用如下的設計程序:
1)建立并運用資料庫(這在前面已有論述);
2)決定研究主題;
3)觀察階段:
*目標輪廓 *訪識/觀察 *使用模式/議題
4)發展階段:
*關鍵議題 *產品概念 *測試與評估
在整個研究過程中,人機工程師和工業設計師都必須全程參與,但在各個階段為主為輔的角色會有不同。例如:產品概念由工業設計師主導,測試則由人機工程師主導,每個步驟以劇本的形式來串連溝通。每件產品都有各自的在人機工程學上的特色,特別是消費性產品。以汽車內部設計來說,就有三個表達人機工程需求的方式:一是操控界面,如方向盤的設計;二是座椅及內裝設計,如一些大客車座椅,或者老板椅的靠背上部,都有一道鼓起來的凸包。對于大多數的中國人來說,這個凸包常常是頂在后腦勺,使得身體后靠在椅背時,不得不稍稍低頭。從設計上來說,這道凸包本來是用來墊靠頸部凹處,使人的頭頸更舒服的。問題的出現是由于這些座椅的設計和生產直接從國外引進,而生產者又沒有重新考慮中西方人在身材方面的不同,尺寸上完全照搬。結果西方人墊頸的凸包就頂住了我們的后腦勺;三是情報溝通系統,如導航系統設計及安全警報功能。
在新的世紀里,我們以新的方式來感知世界,人們越來越多的在追求一種新的生存環境和生存空間,毫無疑義,未來的人性化設計具有更加全面立體的內涵,它將超越我們過去所局限的人與物的關系的認識,向時間、空間、生理感官和心理方向發展,同時,通過現代高科技技術如虛擬現實、互聯網絡等多種數字化的形式而擴延。IDEO設計公司的數字化收音機正是基于這一觀念上的最新數字廣播概念設計,通過對使用者狀況的設計構想,研究收音機的可能外觀和操作方式。無論在造型上還是在界面設計上,都使人機交互關系達到物我兩忘的狀態。該收音機上的顯示屏幕以圖形界面來說明音頻節目的內容。設計范圍包括個人化家用收音機、個人可攜式收音機和演藝工作者的專業收音機。
中國未來的產品設計必須以創意與革新為首要條件,唯有真正好用且務實的商品才能在市場上脫穎而出,讓消費者感到貼心且實惠的產品方是企業制勝的絕佳利器。符合人機工程,人性化的設計是最實在,同時也是最前沿的潮流與趨勢,是一種人文精神的體現,是人與產品完美和諧的結合。使人性化的設計真正體現出對人的尊重和關心。
[參 考 文 獻]
[1] <人機工程學>.丁玉蘭.主編.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關鍵詞:人體工程學;產品設計;應用;汽車
0引言
人體工程學是研究人在工作環境中的解剖學、生理學和心理學等多方面要素,如何通過合理配置,達到人-機-環境的最優化配置問題,其主要內容是將有關人的科學資料應用于設計領域,最大幅度的提高人的工作環境和生活質量,保障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人體工程學應用涉及產品領域較多,如家具產品設計、日用生活品設計、工業產品設計等都離不開人體工程學,本文將以工業產品設計為例,對人體工程學在產品設計中的應用進行分析。
1人體工程學在工業設計中的應用
近年來,汽車制造行業發展較為迅速,企業之間的競爭也日漸激烈,為贏取客戶,搶占更大的市場占有率,汽車生產商紛紛將汽車設計作為其優勢。在設計過程中,將人體工程學融入其中,增加了產品的舒適性,從而達到提高客戶滿意度的目的。本文將以汽車部件的設計為例,對人體工程學的應用進行分析。
1.1轉向盤設計中的人體工程學
轉向盤布置主要是對轉向盤中心、傾角和輪緣直徑進行確定。轉向盤的布置對于駕駛員操縱姿勢和操作力具有直接影響,因此對于降低駕駛疲勞度具有重要意義。首先,轉向盤位置由儀表板和駕駛員之間的距離決定,轉向盤輪緣到駕駛者軀干的距離應達到安全距離的最低限制(250mm);轉向盤前后位置還應考慮駕駛者的伸展性。其次,轉向盤高度設計時主要考慮駕駛者上肢的舒適性,轉向盤太高,駕駛者會產生“端胳膊”駕駛的感覺,加快疲勞的產生;駕駛者身材不同,其對轉向盤高度要求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單一設計很難達到滿足所有客戶的需求,因此,轉向盤高度一般設計為可調節的,這樣就能根據駕駛者的身材進行調節,確保駕駛者能夠舒適的操作轉向盤。再次,轉向盤輪緣所在平面應與駕駛者觀察儀表時的視線為垂直關系,這是轉向盤傾角設計的主要依據,該設計能使駕乘人員獲得最佳的儀表視野;另外,轉向盤傾角還應與駕駛者手握軸線的方向相匹配。最后,轉向盤直徑設計太小不利于操控,且影響對儀表的觀察視野;直徑太大會造成空間的浪費。以商務車轉向盤設計為例,通常會設計為450mm,同時配置轉向助力裝置減少操控力,而不采用加大直徑的辦法減少操控力。轉向盤中心位置、傾角和直徑的最終確定是需要通過反復試驗、校核后得到的,確保轉向盤設計達到最優化狀態?,F代轉向盤設計時還會配置許多功能按鈕,如雨刷器開關、擋風玻璃洗滌噴水開關、照明系統開關、喇叭按鈕等,布置這些功能按鈕時要充分考慮手指操作的伸及性,對功能按鈕的形式和順序進行不斷的優化,保障操作的便捷性。
1.2儀表板布置中的人體工程學
首先,儀表板主斷面的設計。儀表板主斷面位于駕駛員中心對稱面處,該部分設計是駕駛者乘坐環境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設計原理如圖1所示。駕駛者下視野線切線以下為盲區,要與眼橢圓下方相切(L4),切線(L4)與水平線所成的角(a)即為駕駛員前方下視野角。為保證前方下視野的要求,儀表板上方最高點、前擋風玻璃下側邊緣、轉向盤輪緣都要在下視野線切下方;做轉向盤輪緣最高處截面下方和眼橢圓上方的公切線(L1),做轉向盤輪緣上方和眼橢圓下側公切線(L2),L1和L2之間可布置儀表盤。連接儀表盤中心和眼橢圓中心(L3),L3應平分L1和L2之間的空間;儀表盤中心到眼橢圓中心的距離(R)最大值不超過750mm(以商務用車為例),一般距離可設計為710mm;儀表盤平面與L3的夾角應控制在90±10°范圍內。
1.3儀表布置中的人體工程學儀表盤和儀表橫向位置應布置
在可視區域內。一般來說,最常用、最主要的儀表應布置在可視區中心附近,如車速里程表等;將一般性的儀表布置在重要儀表的周圍,如發動機轉速表、油量表、發動機水溫表等。部分汽車儀表盤上還設計了其他功能儀表,如發電機狀態、燈光、變速檔、環境溫度、路面傾斜度等相關儀表,在布置儀表時應按照認讀順序進行,同時考慮各功能儀表之間的邏輯性,聯系密切的儀表可就近布置;當儀表較多時,還可通過顏色加大功能區分,將引人注目的顏色應用到重要儀表區,可對駕駛者起到警示作用。
1.4儀表罩布置
儀表罩要能遮住射向儀表玻璃的光線,這就需要對儀表罩的設計深度進行試驗,確保入射光經過儀表表面反射后不會與眼橢圓相交,消除炫目現象。儀表罩布置不能干擾前方下視野,其斷面應布置在公切線L1上方,下視野線L4以下。儀表罩最前端要與轉向盤保持50mm以上的距離,防止二者的干涉。
2人體工程學應用前景分析
產品設計的主要目的是滿足人的需要,因此,產品設計應以“人”為中心,將“人”在使用產品過程中產生的行為和心理感受融入到產品設計中,充分考慮人-機-環境之間的關系,加強人與產品之間的溝通是非常重要的,也是產品設計是否成功的關鍵要素。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對各類產品的需求也越來越高,客戶不僅關心產品的性能,更關注產品能否滿足客戶的實際需求、產品設計師在進行產品設計時,應具有創新意識,利用人機工程學、超強的觀察力和敏感力對產品進行設計,確保產品能夠滿足客戶的需要,提高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和好評率,擴大企業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辛樂.人體工學在卡路賽利椅設計中應用研究[J].家具與室內裝飾,2015,09:74-75.
[2]劉春榮.面向汽車人機工程設計的人體建模系統及其關鍵技術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2.
[3]徐向陽.基于人機工程學的工業車輛駕駛室設計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