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村級圖書室管理制度范文

        村級圖書室管理制度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村級圖書室管理制度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村級圖書室管理制度

        第1篇:村級圖書室管理制度范文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現狀;對策

        1.基層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的現狀

        從磐石市基層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上看,磐石市作為一個縣級市,農村人口占全市總人口的70%以上,由于受城鄉二元體制的影響和制約,農村文化設施發展相對滯后,農村精神文化生活匱乏,農民的文化權益保障不足。為改變這種局面,實現城鄉公共文化服務均衡發展,“十二五”期間,磐石市委、市政府制定了《磐石市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發展規劃》,按照體現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堅持政府主導,加大投入力度,采取縣級圖書館為中心,大力推進市、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充分利用資源,把原有的農家書屋、文化大院、街道社區圖書閱覽室納入磐石市公共圖書館統一管理利用。全市目前17個鄉鎮(街道)中已完成12個分館建設,299個行政村(社區)已建成文化大院、農家書屋、圖書閱覽室230個,占應完成76%以上。實現所有館藏資源免費閱覽,免費閱讀,讀者可持證到任何一處網點借還文獻資料、圖書,有力地推動公共圖書館服務均等化建設發展,提升了農村居民文化素質和建設學習型社會水平。

        2.基層公共圖書館(室)服務體系建設存在的問題

        筆者對磐石市82家鄉村圖書館事業發展,館舍建設,資源建設,設備設施配置,服務狀況進行了問卷和實地調研,發現存在以下問題:

        發展不平衡,資金投入不足.圖書閱覽室、文化大院網點建設,基本按行政區域進行布局,沒有綜合考慮人口、經濟、交通等方面的因素。由于各地方經濟發展的不平衡,鄉鎮財政支持力度,投入水平有很大差距,還有近30%左右的村還沒有辦公室、圖書室,甚至沒有村級行政辦公場所。已建成的村級文化大院,其藏書也是少得可憐,沒有制定和形成長期投入機制,經費沒有保障,使得圖書資源增長,更新閱讀設備及服務人員配置受到遏制。

        圖書缺乏吸引力,數字資源建設滯后。絕大部分基層圖書館(室)、文化大院層次低、規模小,僅停留在報刊閱覽室水平。相當或大多數書籍為過時的沒有文化價值淘汰書,受讀者歡迎的新書、社科類、自然科學類、文化教育類、農村科普使用類少之又少。絕大多數村級文化大院用于閱覽的電腦、網絡系統設備是捐贈的淘汰落后設備,網速極慢或根本就不好用,會應用的人太少,缺少培訓。前去借閱或讀書的人不到10%,根本就沒有利用的閱覽室達85%以上,文化服務層次,質量低,對閱讀吸引力不強,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

        專業指導人員缺乏,服務意識不強。80%的村(社區)圖書室沒有設服務管理人員,在村級文化大院或者圖書閱覽室50%左右管理人員是村委工作人員或聘請的更夫兼職。業務素質低,缺乏培訓,無法承擔咨詢、指導、互聯網檢索服務工作。積極主動服務意識不強,對弱勢群體更跟不上服務,更難以選出去開展品評讀書、文化交流,深層次讀書等基層的文化需求,造成讀者對服務水平滿意度不高。

        3.創新基層公共圖書館均等化發展的對策

        努力構建縣、鄉、村(社區)三級公共圖書館服務城鄉一體化連鎖體系,完善基礎設施,擴大服務群體,改進服務制度,努力保障全體城鄉居民平等享用圖書,文化信息資源及讀者服務活動。

        3.1建立長效投入機制,提高全民閱讀平臺

        提高全民綜合文化素質,認真推廣并實行全民閱讀,是各級黨和政府的責任,更是全社會、全民應盡的義務。各級政府要將全民閱讀及圖書館事業的發展歷史欠賬補回來,跟上時展的步伐,文化落后經濟就落后,文化落后民族就落后,實現中華民族文化強國夢、文化強市就必須提高認識,納入精神文明建設的日程上來,加大精力,財力,物力,人力上的投入力度,改變現狀,提高全民族閱讀水平,使閱讀向深度廣度發展。首先,做到資源整合。將鄉鎮文化館與圖書分館合拼,實現兩塊牌子,一套人馬進行統一的文化領域有效傳播。大的鄉鎮街應設有3~5人,也可以招聘公益崗位人員擇優錄用;文化館、圖書館面積應在200~300平方米,一館多用;館藏書籍按人均2~3本書籍。小的鄉鎮街應設有2~3人崗位編制;文化館、圖書館面積應在150~250平方米左右,人均藏書保持在2~3本。村(社區)圖書館面積應在100~150平方米,藏書應保持在5000冊以上。市、鄉兩級財政每年為館藏書添置10%左右的圖書。更新改造陳舊設備設施,創建良好的人文閱讀環境。

        3.2服務標準化,構建有效管理機制

        服務的標準化程度直接影響基層圖書館開展服務效果。為使區域內各分館有序、經常、健康發展,應從管理制度入手、人員配置,業務流程、服務內容統一規范標準,健全基層圖書館及閱覽室管理制度和監督考核機制,獎優罰后。加強對基層館的業務培訓和指導,使服務人員熟練掌握業務知識,系統操作,數字資源使用方法,服務禮儀,提高職業素養,業務能力和服務水平。制定《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管理建設手冊》《分館服務手冊》《規范化建設考核標準》等,構建有效的管理機制,不斷提高多級分館服務水平和管理水平,為全民閱讀服務提供優質、便捷服務。

        3.3提供數字化服務,突破服務時空限制

        目前,在三網融合等新技術的背景下,無間斷不受時空限制的互聯網服務,是提供信息資源均等化的重要途徑。基層圖書館應加快數字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建設,不斷擴大與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資源庫互通互聯,除提供紙質文獻外,積極提供多種電子格式的國內外、圖書、期刊、論文等文獻資源,多種類型的講座、課件、考試信息等教學資源,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鄉土,文化信息、歷史傳統文化,各種休閑雜志,音頻視頻軍事等文獻資源,更好地滿足城鄉居民的工作、學習需求。

        3.4延伸服務,實行送圖書下鄉

        首先,要有足夠的人力、物力資金做好保障。可實行定期組織人員下鄉鎮、村、社區,街道小區,學校,企事業單位宣傳全民閱讀的重要意義,圖書館服務的內容。開展每周一次大篷車送下鄉活動,將交流、捐贈,添的新書送到村屯,方便閱讀。針對一些發展地方或偏遠村屯開展送書到屯、到戶。讓更多的農村居民了解并走進圖書館,文化大院及農家書屋。積極開展品評讀書活動,公益性講座走進最基層,營造愛書讀書的文化氛圍,開展讀書知識競賽,文化藝術展覽,讀書心得,經驗交流。表揚優質服務人員,品質高尚的志愿者團隊和個人,為全民閱讀做出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調動廣大群眾讀書用書,科學致富的熱情,使廣大人民群眾掌握豐富的法律知識,衛生健康知識,應用科學知識,傳統道德文化知識,提升綜合文化素質,促進和推動學習型新農村社區建設,為建設文化強國戰略,實現中國夢奠定扎實基礎。

        第2篇:村級圖書室管理制度范文

        1 存在的現狀

        1.1 鄉鎮圖書館(室)現狀

        西部欠發達地區由于地方經濟水平比較落后,地方政府財力有限,有的鄉鎮沒有專門的公益性圖書館(室),有的鄉鎮圖書館(室)沒有達到一定的藏書量,報刊、音像制品也很少,資料幾年沒有更新,運行效率低下。有的鄉鎮圖書館(室)形同虛設,沒有定期向公眾免費開放。

        1.2 農家書屋建設存在的問題

        農家書屋缺乏一種長效機制,其運行情況不盡如人意。一是配套資金落實較差,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不高,影響了農家書屋的建設和管理質量。二是農家書屋硬件設施“屋”的問題。有的村農家書屋的“屋”擠占村辦公室部份辦公場所,有的村甚至將配送的書籍報刊擺放在村干部住房角落里,沒有專門的閱讀場所。三是部分農家書屋管理不到位,管理制度不健全,出版物登記、擺放不規范。目前,西部地區一些農家書屋由于缺乏資金,沒有聘用專職農家書屋管理員,管理員是由村干部兼職。有些地方的農家書屋大多數時間沒有向讀者開放,特別是在偏遠村莊外出年輕人較多,光顧農家書屋的讀者很少,讀者的寥寥無幾和開放時間的不確定性,使得這些農家書屋成為一種擺設。

        1.3 鄉鎮圖書館(室)和農家書屋工作聯系較少

        在業務指導、資源共享、工作交流、資金爭取、活動開展等方面交流合作較少,常常是各自為陣。

        2 促進西部欠發達地區鄉鎮圖書館(室)和農家書屋建設發展的幾點思考

        2.1 爭取政府的重視與扶持

        鄉鎮圖書館(室)和農家書屋的興辦,要依靠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扶持。有的鄉鎮沒有專門的圖書館(室),需要進行館(室)的修建,購置設備和各類圖書、報刊、音像資料等;已經建起來的圖書館(室)也需要添置設備,要不斷增加更新各類書刊資料。有的村將書刊、光盤資料擺放在村干部家里,沒有專門的藏書、閱讀場所,農家書屋的“屋”需要單獨修建或者在修建其它村辦公用房時統籌解決。這些都要求有穩定的資金保障。基礎設施的修建以及設備、資料更新所需資金從何處來,目前尚沒有非常明確細致的規定。這就要求地方政府高度重視,經濟發展比較好的地區,資金可主要依靠地方財政解決,而經濟欠發達地區,則需要爭取上級財政補助解決。

        2.2 建立鄉鎮圖書館(室)和農家書屋交流合作機制

        由于體制的原因,造成人、財、物方面的不同管理。但是,兩者都處在農村最基層,在人員培訓、圖書資料共享、活動開展、資金的爭取調劑使用等方面有很廣闊的合作空間。一方面要加大鄉鎮政府的領導協調作用,制定相關的交流合作制度,由分管領導牽頭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協調部門間的關系,匯報工作開展情況和部門業務工作交流合作情況等。另一方面鄉鎮圖書館(室)之間要主動密切工作聯系、積極開展交流合作。鄉鎮圖書館(室)和農家書屋就能扭成一條繩,合力開創新時期農村圖書事業嶄新局面。

        2.3 利用圖書館(室)人力資源優勢,規范農家書屋管理

        促進農家書屋可持續發展要發揮圖書館(室)的作用,培訓農家書屋管理人員。要加強區級圖書館對鄉鎮文化站工作人員(鄉鎮圖書館管理人員)的培訓以及鄉鎮對村農家書屋管理員的培訓。目前,農家書屋一般沒有聘用專職的圖書管理員,這些人缺少圖書管理經驗,其業務技能有待提高。因此農家書屋要選聘有一定文化層次、有事業心、有責任感的同志做管理員,同時建立培訓制度。鄉鎮圖書館(室)可對農家書屋管理員進行必要的書刊分類、登記上架、保管和借閱等方面的培訓,講授圖書館基本知識、圖書館工作流程、圖書的日常管理等知識,這對于提高農家書屋管理和服務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4 探索圖書館(室)和農家書屋的電子信息資源共享

        積極建立當地圖書館、機關學校圖書室等與農家書屋之間出版物交互流動機制,盤活“ 三農 ”出版物信息資源,促進信息資源流通。提高出版物的使用效率要利用共享工程,為農民讀者提供電子資源服務。共享工程是采用現代信息技術,對文化信息資源進行數字化,通過網絡最大限度地讓社會公眾享用的文化工程。可以率先在地區內建立局域網實現互聯互通,將市區圖書館、鄉鎮圖書館(室)、農家書屋和學校機關單位圖書室建立共享平臺,實現電子書籍資源共享,為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打下堅實基礎。

        2.5 依托圖書館(室)的文獻資源,提高農家書屋文獻保障能力

        作為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建設的民生項目,農家書屋的建設首先要注重實際,要使農家書屋與當地農民喜聞樂見的文化生活融為一體。因此,農家書屋的圖書配置要有針對性,以吸引農村讀者,提高圖書的借閱率。一要發揮政府的作用,主要由新聞出版部門組織配置。農家書屋要結合當地產業特色,應配置以農業技術類、生產加工類的圖書為主。并隨著當地經濟的發展、農民需求的增加而不斷充實、調整、擴大、完善圖書種類。二要利用圖書館(室)的文獻資源優勢,積極爭取圖書館的援助。要利用市、縣(區)、鄉公共圖書館(室)的文獻資源優勢,爭取這些圖書館的援助,以豐富農家書屋的圖書資源。如圖書館可將每年定期下架的、剔舊的文獻,尤其是過刊,贈送給農家書屋。實行市、縣(區)級圖書館和鄉鎮文化站圖書室(室)對村級農家書屋掛鉤幫扶制度。由圖書館定期挑選一批適合農村讀者的圖書借給農家書屋使用,農家書屋使用一段時間后再歸還圖書館,從而使農家書屋的讀者共享圖書館的文獻信息資源。

        2.6 鄉鎮圖書館(室)和農家書屋聯合開展各種讀書活動

        當前,我國農村的經濟越來越好,但農民的閱讀狀況不容樂觀。因此,筆者認為,鄉鎮圖書館(室)和農家書屋除了提供書刊借閱外,還應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來提升農民群眾的讀書興趣。每月舉辦一次弘揚“農村文明新風”、“愛書讀書”等為主題的讀書活動;每月舉辦一次以“三農知識”、“農村環境衛生”、“農村產業發展”等為內容的知識講座;積極開展薦書、咨詢服務活動;另外,開展特殊群體留守兒童的讀書活動,組織孩子們在每周星期六集中讀書,推薦有教育意義的動畫故事、童話故事、卡通等,集娛樂、學習、教育為一體。通過讀書知識競賽、三農知識搶答,評選出“讀書之星”優勝獎,以示精神激勵,同時給予一定物質獎勵,為獲獎者頒發實用的生活品作為紀念品。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極大地激發了農民群眾的讀書熱情,有力促進了當地的讀書活動。

        第3篇:村級圖書室管理制度范文

        關鍵詞:縣級圖書館 村鎮圖書館 建設發展

        中圖分類號: G258.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6938(2012)03-0048-05

        The Effcetion of County Libraries on Construction of Village and Township Libraries

        Abstract: Libraries of villages and small towns in our country which is essential component of the local library cause are well developed recently.However, it continues to stay in a lower level.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ibraries of villages and small towns,and 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obstacles from various aspects, and finally come forward the viewpoint that through the functions and advantages of the county library to help the libraries of villages and small towns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n this basis.

        Key words: county library; libraries of villages and small towns;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近年來我國村鎮圖書館事業得到了很大的發展。“農家書屋”項目在全國范圍內的全面開展使村鎮圖書館的覆蓋率明顯增加;文化共享工程的實施也使覆蓋村鎮的數字信息資源網絡基本形成;有關鄉鎮圖書館管理標準的國家研究也正在展開。這些成就無一不在向眾人證明著村鎮圖書館事業發展的春天已經來臨,但相關研究顯示,村鎮圖書館的數量、服務標準、經費保障等建設也并不樂觀,上級圖書館如縣級圖書館對其的業務指導作用也不明顯。其實縣級圖書館是我國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中最主要、并起到承上啟下樞紐作用的圖書館機構,且較之村鎮圖書館,其在資源建設、人才建設、制度管理等方面優勢明顯,如果發揮縣級圖書館的優勢,在村鎮圖書館發揮技能培訓、服務理念更新等業務指導作用,村鎮圖書館的專業化建設將會得到有效推進。本文以分析村鎮圖書館的發展障礙和解決方式入手,重點分析縣級圖書館的職能和優勢來幫助村鎮圖書館實現持續發展的對策途徑。

        1 村鎮圖書館發展障礙及解決方式

        雖然近年來政府對農村基層文化事業的關注度不斷提高,比如國家“十二五”時期文化改革發展規劃綱要中就提到要在2015年之前基本建立覆蓋全社會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使城鄉居民能夠較為便捷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務,基本文化權益得到更好保障,但是村鎮圖書館,特別是村圖書館的發展仍處在一個很尷尬的局面。因為在我國公共圖書館體系中并未有其“一席之地”,縱使諸多文件中均有提到建立基層公共文化體系,發展村鎮圖書館事業,可是作為國家層面并未就村圖書館的建立和管理機制作出專門規定。“農家書屋”項目雖然改變了不少村莊沒有圖書館的歷史,但是就其性質和現設目的而言并不能完全將其納入圖書館事業的范疇。首先其資源配置是一次性的,沒有長效機制來保證其后續經費支持和資源更新;其次,農家書屋是新聞出版總署發起的一項惠民工程,其建設目的是為了解決農民“買書難、借書難、看書難”問題,因此并非政府支持的公益性文化機構。但是其在全國的大面積開展和良好的群眾反響說明了廣大農村基層群眾對于信息熱烈渴求的夙愿,由此可見建立村級圖書館以實現基層群眾基本文化權益是非常重要而且必要的。

        1.1 村鎮圖書館發展障礙

        “十一五”時期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框架基本建立[1],特別是對于村鎮一級圖書館事業而言其館舍建設在十一五期間的到極大的完善。“十一五”全國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規劃的實施基本實現了鄉鎮圖書室的普及化,而“農家書屋”項目的實施在很大程度上填補了村級圖書館建設的空白。但是基層圖書館事業的發展僅僅只有館舍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資源、服務等軟件建設,只有軟硬結合才能使其完全發揮應有的作用。但是在軟件建設方面,村鎮圖書館仍面臨著很大的挑戰。

        1.1.1缺乏完善的服務規范

        2007年,國家發改委與文化部聯合了“‘十一五’全國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規劃”,其中提到“鄉鎮綜合文化站應有書報閱覽室、文化娛樂活動室、圖書室等設施或場所,活動面積不低于300平方米”[2]。該規劃主要從館舍、人員、經費等層面對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及發展提出要求,要求截止2010年末應建成鄉鎮綜合文化站24163個,占全國鄉鎮總數的67.75%。該規劃的頒布實施的最直接作用是解決了鄉鎮圖書館(室)的館舍問題,對人員編制和后續財政撥款僅僅稍有提及,未作完善規定。

        另外,2012年1月20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公共圖書館服務規范》,其適用于縣(市)級以上公共圖書館,街道、鄉鎮級公共圖書館,社區、鄉村和社會力量辦的各類公共圖書館基層服務點可參照執行[3]。該規范對縣級以上公共圖書館的人員配備、購書經費等做出了詳細規定,但卻未將廣大村鎮館囊括在內,造成村鎮館在國家層面制度規范上的缺失。

        雖然不少省市已經出臺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方面相關政策,比如江蘇省在2012年1月16日的《江蘇省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管理辦法》、廣東省于2011年9月29日公布的《廣東省公共文化服務促進條例》,但是這些地方性條例在與國家標準相比不僅具有地域局限性并且在條款制定方面也不夠細致,在人員、經費方面缺少具體的數據規定,這就限制了對于條例的執行、完善與監督。因此,對于廣大基層村鎮圖書館而言亟需制定一部國家層面的服務標準,在目前公共圖書館法尚未出臺的背景下,國家標準的制定能有效提高地方政府對農村圖書館事業的重視,促進基層公共圖書館事業的發展。

        1.1.2藏書量少,缺少經費保障

        雖然東南沿海等經濟發達地區不少村鎮圖書館的設施完善、藏書豐富,但全國大多數地區特別是中西部地區的村鎮圖書館多屬于2007年之后建成的“農家書屋”。其圖書來源大部分也僅局限于當初書屋建成時新聞出版總署所配套捐獻的幾百本圖書和影音資料等。由于缺少經費保障,大部分書屋在建成后沒有添置過一本新書,更不要說訂閱與農民生產生活相關的報紙和期刊了。藏書數量少并且缺少更新和補充極大地限制了村鎮圖書館的發展。不少館在剛建成時吸引了不少讀者,但隨著時間增長,缺少更新的資源已遠遠不能滿足讀者需求,致使不少圖書館不能發揮作用僅成了“樣子工程”。

        1.1.3缺少專人管理,管理人員缺乏專業知識

        村鎮一級的圖書館多沒有獨立館舍而是建在鎮政府或村社區服務中心內,與縣館相比,村鎮館既沒有固定人員編制,也沒有國家財政固定資助,因此其管理人員也多由鎮政府或村委會工作人員兼任。這些管理人員不僅缺少圖書管理分類的基本知識,更缺少圖書館的基本服務理念。不少管理人員以擔心圖書丟失的名義將圖書館大門緊鎖,僅在上級領導檢查時打開,使圖書館根本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

        1.1.4缺少上級圖書館的監督和指導

        “農家書屋”是國家新聞出版署聯合多個部委所實施的一項惠民工程,在縣級則由當地的文化局負責管理,和圖書館屬于同一個系統。在調研中我們發現,在有的地區縣文化局將這一工作交予縣圖書館負責,由縣圖書館對本縣農家書屋的資源進行分配,人員進行培訓。但有的縣這一工作是直接由文化局負責,并且缺少與縣圖書館的溝通和交流,在岐山縣調研時我們就遇到某村的村支書主動找尋到縣圖書館,希望縣圖書館能夠協助他們對農家書屋的圖書管理和借閱制度給予幫助。

        即使縣圖書館對其人員進行了培訓,對管理制度進行了規范。但是大多數縣圖書館只是在書屋成立初期對其進行指導,缺少長效的指導和監督機制。在缺少監督的背景下,農家書屋建成后開放時間不能保證,書屋開或不開全憑管理員的心情,這也致使其功能大打折扣。

        1.2 解決方式

        村鎮圖書館作為我國圖書館事業體系的最底層,主要以廣大農村為服務陣地。但是由于長期缺乏關注支持,村鎮圖書館勢單力薄,要解決上述問題非盡其一己之力所能辦到,需要得到來自政府、媒體、上級圖書館等多方面的幫助和支持。

        1.2.1 政府

        公共圖書館事業就其自身而言屬于政府財政支持的公益性文化事業,故其經費來源幾乎完全依賴于政府財政,政府的支持對村鎮館的建設與發展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

        政府支持主要應該體現在政策制定、經費供給和人員編制三個方面。在現行公共文化事業建設體制下,鎮圖書館附設在政府建設的綜合文化館里,且無相關政策明確表明有政府出面建設村圖書館的打算。只有由政府出面詳細制定與村鎮圖書館建設發展的相關政策,才能解決其生存和發展的根本問題;長期持續的經費保障才能確保村鎮館的資源能夠及時得到補充和更新,從而不斷吸引讀者的閱讀熱情,持續而繁榮的發展下去;另外,由于缺少必要的人員編制,目前多數村鎮館管理員都由當地村鎮干部兼任,其本身還擔任有其他的公職,就連圖書館的固定開放時間都難以保證,更不要提具有基本的公共圖書館精神和服務理念了。

        1.2.2 媒體

        由于村鎮圖書館直面農村,群眾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讀書意識不強,對于圖書館的認識相當薄弱,許多農村百姓更是將圖書館與書店混為一談。在這樣的情況下,基層圖書館事業的發展更需要通過媒體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在基層群眾中營造起良好的讀書氛圍。特別是電視廣播等群眾關注度更高的媒體,一方面其應加大對村鎮圖書館的關注度,通過制作專題片等方式推廣和介紹村鎮圖書館,引導基層群眾認識和了解圖書館;另一方面,村鎮館自身也應加強與當地媒體之間的公關和聯系,在組織和開展活動時吸引當地媒體參加,從而進一步吸引讀者走進圖書館,利用圖書館。

        1.2.3 縣級圖書館

        縣級圖書館是我國公共圖書館的基礎,是連接基層文化單位的紐帶,與社區、鄉鎮、街道和村的圖書室聯系密切,有著良好的群眾基礎。縣級圖書館的性質與地位,決定了它在基層圖書室建設中具有獨特的優勢[4]。與村鎮館相比,縣館的工作人員具有人事編制,工作穩定,并且大多接受過專門的圖書館學教育或培訓,對于館內基本業務非常熟悉。不僅如此,縣館每年還有專門的運營和購書經費。特別是自2011年2月三館免費開放政策出臺后,國家更是規定縣館每年有20萬元的固定財政撥款,因此縣館的資源數量也更加豐富。由于縣館和村鎮館在地理位置上有著更為密切的聯系,故而縣館的幫助和扶持對基層館發展起到決定性作用。在基層調研中我們發現,凡是發展比較好的村鎮館無一例外都得到了當地縣館的大力扶持和幫助。比如扶風縣大方村的“農家書屋”,他們在借閱制度,圖書分類等方面都得到縣館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因此當地農家書屋運作良好,圖書的利用和借閱率很高。

        2 縣級圖書館職能

        縣級圖書館是我國公共圖書館的基礎,數量較多,聯系群眾面廣,在普及科學文化知識、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滿足群眾閱讀需求等方面,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縣級圖書館聯系著廣大城鎮和農村,擔負著為本縣工農業生產、為廣大城鎮居民和少年兒童服務的任務,它們要為農村種植專業戶和養殖專業戶服務,為他們發家致富提供實用性科技信息。同時,縣圖書館對農村圖書館(室)建設也負有重要和直接的責任[5]。根據上述描述,可將縣級圖書館的職能進行如下歸納:

        2.1 社會教育職能

        縣級圖書館是公共圖書館事業的基礎,而開展社會教育則是公共圖書館一項重要的社會職能。縣級圖書館為縣城居民和廣大農民服務,肩負著滿足眾多人口閱讀需要,提高他們文化素質的重任。主要任務是普及科學文化知識,豐富群眾文化生活。隨著形勢的發展,農村涌現出科技戶和專業戶等。他們迫切需要各種圖書情報資料,用來指導科研和生產實踐。因此,縣級圖書館也有一定程度的為科學研究服務的任務。縣級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要注意普及與提高相結合,以普及為主。

        2.2 信息傳遞職能

        隨著共享工程的進一步落實,各縣級圖書館也同時成為了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的縣級支中心,所以也要相應承擔起地區文獻信息服務中心和網絡服務中心的職能。縣級圖書館不僅有收集當地特色文化資源并將其數字化的職責,更要積極利用共享工程所提供的優秀文化資源來為群眾服務。而配合共享工程所建立的公共電子閱覽室除了作為群眾享受共享工程資源的途徑之外更應該成為引導當地群眾,特別是青少年認識網絡、熟悉網絡,獲取健康網絡資源的地方。縣級圖書館所面向的縣鄉基層群眾普遍文化水平較低、信息獲取渠道較窄,縣級圖書館應該充分利用電子閱覽室通過舉辦網絡應用講座等方式幫助群眾拓寬信息渠道、減小信息鴻溝。

        2.3 文化休閑中心的職能

        縣級圖書館除了作為當地信息中心之外,還應該起到文化休閑中心的職能。隨著網絡的日益普及,人們獲取信息的途徑變得更加廣泛,圖書館的信息中心職能日漸削弱,而其作為文化休閑中心的職能則更加得到凸顯。除了提供良好的閱讀環境之外,縣級圖書館還應該通過舉辦講座、開展多種讀書活動等方式強調自身在這方面的作用,通過這些活動來豐富群眾的業余文化生活,同時也更加擴大圖書館在當地的影響力。

        2.4 對基層村鎮社區館進行指導與監督的職能

        縣級圖書館是縣域內的中心圖書館,并對村鎮館的發展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一方面,作為中心館對下級館在資源組織、業務開展方面有指導的責任,另一方面,作為直屬上級,縣級館更有對村鎮館的服務狀況進行檢查和監督的義務。

        與村鎮館比較而言,縣館工作人員專業水平高,業務能力強。而基層館員多為兼職,其業務水平和對圖書館事業的認知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村鎮館發展的好壞。因此,縣級圖書館對村鎮館的幫助應該首先體現在人員方面,通過對管理人員進行培訓來培養其基本的圖書館管理技能和圖書館精神;其次,縣級圖書館還應協助其開展數字文化信息資源服務,不僅要對管理員進行基本計算機操作培訓,還應協助其進行數字資源的篩選和利用,并承擔對基層點硬件設施進行維護的工作;最后,縣級圖書館應對村鎮館的服務和發展情況進行不定期檢查,并且應該將檢查結果作為各村鎮館年終考評的指標之一,對服務好的館進行獎勵,以此激發管理員服務熱情,促進形成良性競爭機制。

        3 縣級圖書館在村鎮圖書館建設中的作用

        文化部在2011年所下發的“關于加強村級文化建設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指出要加強縣鄉公共文化機構對村文化建設的指導和服務。根據該意見,縣級圖書館要直接承擔對村鎮圖書館建設進行業務指導、人員培訓、資源配置等方面的具體職責,更加全面的支持村鎮館建設發展。

        3.1 指導村鎮圖書館開展活動,吸引民眾走進圖書館

        村鎮圖書館,特別是農家書屋開辦之初,很多農民對于書屋并不了解,甚至有不少群眾認為書屋就是傳統書店,是賣書的地方。這就需要書屋加強自身宣傳,讓更多的人了解農家書屋,走進農家書屋。書屋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開展一些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娛、讀書活動,是對其自身進行宣傳的一條有效途徑。縣館開辦時間長,對于組織類似活動經驗豐富,所以應該積極協助和指導村鎮圖書館開展工作。在平時舉行一些讀者活動時,也可將這些活動延伸至村鎮館,以擴大其影響力。 調研中我們看到在農家書屋辦的比較好的鄉村,往往是將農家書屋和村民文化娛樂活動聯系起來。比如陜西省扶風縣大方村的農家書屋位于該村社區服務中心內,每到夏季的傍晚村里會組織群眾在社區服務中心院內積極舉辦扭秧歌、打腰鼓等多種活動,吸引了不少村民。而農家書屋也選擇在這個時間開放,村民在活動累時就可以去農家書屋瀏覽和借閱圖書,這樣一來農家書屋的借閱量得到很大提升,并且在一些熱愛閱讀村民的帶動下,不少從未走進過圖書室的村民也有了閱讀的意識,村民的讀書氛圍得到很大提升。

        3.2 對村鎮圖書館工作人員進行業務培訓

        縣級圖書館的業務輔導部門有對村鎮館管理員員進行業務指導和培訓的責任與義務。村鎮館工作人員多為兼職,其缺乏對圖書館的基本認識和了解,因此,縣級圖書館應該定期對其進行培訓,不僅應教授基本的圖書分類和管理知識,更要培養其基本服務意識,這樣才能使村鎮圖書館真正發揮作用,更好為基層群眾服務。由于縣級圖書館的人員編制較少,經費也比較緊張,在對基層進行業務培訓時可以采取按地區劃片的方式組建輔導組,這樣不僅可以節約培訓的人員和經費,還有利于不同基層館之間的人員交流與合作。

        3.3 對村鎮圖書館運營情況進行檢查與監督

        縣級圖書館作為村鎮圖書館的直接上級單位,有對村鎮圖書館工作進行監督的責任。在調研中我們了解到,縣級圖書館很少主動去村鎮圖書館了解情況并對其服務進行監督。這也就導致部分村鎮圖書館在缺少上級監督的情況下難以保證開館時間,有的館在建成之后甚至常年大門緊閉,難以發揮作用。縣級圖書館應該充分履行職責,不定期的其的服務情況進行監督,同時積極了解基層群眾的需求,以便于更好的支持村鎮館工作。

        3.4 利用共享工程協助村鎮館設立電子信息查閱平臺

        截止2010年底,共享工程已經建成22963個鄉鎮基層服務點(覆蓋率達67%),共享工程與全國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工作和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合作共建59.7萬個村基層服務點(覆蓋率達98%)[6]。共享工程的廣泛實施,對基層館的館藏資源進行了有效而豐富的補充,特別是緩解了村鎮館由于經費短缺而不能及時為讀者提供好書、新書、電子資源等的燃眉之急,極大的豐富了基層群眾的文化娛樂生活。而縣級共享工程支中心作為縣域內共享工程的管理機構,對村鎮服務點建設應積極的進行協助。村鎮服務點管理人員通常缺乏必要的計算機知識,對于如何利用設備開展服務只有粗淺理解。因此經常會遇到有關軟硬件的各種問題,面對這種情況,首先縣級圖書館有責任和義務對于館員進行基本的計算機操作技能培訓,使其至少學會“怎么用”;其次,應該與村鎮服務點建立積極而密切的聯系,一旦有問題出現能夠在最短時間內下基層予以解決;最后,縣級中心應及時將共享工程的相關資源比如光盤等下發至各服務點,使共享工程能夠真正發揮其應有作用。

        3.5 協助村鎮館建立完善管理與服務制度

        村鎮圖書館作為我國公共文化體系的組成部分,而其管理人員又往往缺乏圖書館管理的相關知識和經驗,因此在管理上的缺失和不規范也很大程度限制了村鎮圖書館功能的發揮。文化部2011年第11號文件中也明確指出“要依靠群眾實現村文化陣地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縣級圖書館應該協助村鎮館擬定一套合理的、切實可行的管理規范和服務制度,按照規范的要求對村鎮館管理員進行培訓。并按照管理規范和服務制度的要求對村鎮館的服務進行監督和評比,對于實施效果好的基層館和管理員要給予獎勵,以激發其工作熱情。

        3.6 協助其進行資源建設

        資源是圖書館的立館之本,但村鎮圖書館由于受其自身條件的限制,在資源建設方面非常被動。就西部地區而言,多數村鎮館是沒有獨立運營和購書經費的。其資源來源也主要依靠上級贈書,而且由于缺少后續支持,資源很少更新。資源的陳舊和匱乏嚴重制約和影響了基層館對讀者的吸引力。縣級圖書館作為村鎮館的上級單位,應該自覺承擔起支持村鎮館資源建設的責任。將一些適合基層農民群眾閱讀的報刊和書籍主動送到村鎮館,進行圖書漂流。比如新疆呼圖壁縣圖書館采用“圖書漂流”的形式,將農家書屋作為館外流動服務點,將適合農民閱讀的圖書及時流轉到書屋,使電子圖書,紙質書刊源源不斷地流進書屋,以此來緩解書屋沒有經費采購新書的壓力,增強書屋為老百姓服務的能力[7]。除此之外,縣級圖書館還應該引導各村鎮館之間進行合作,使不同館之間的資源能夠定時得到交流和交換,實現資源共享。這種合作機制的建立,還有利于不同館之間的業務往來,使不同館之間加強學習交流。縣級圖書館還可以通過樹立典型等方式促進縣域內各基層館間形成良性競爭機制,在競爭中促進本縣基層圖書館事業的發展。

        綜上所述,縣館在村鎮館的發展建設中承擔著直接而重要的責任。相信在其幫助和扶持下,村鎮館會走上良性發展的軌道,不僅成為廣大農村群眾致富路上的“充電器”,更會成為豐富基層文化生活的“加油站”。

        參考文獻:

        [1]國家“十二五”時期文化改革發展規劃綱要[EB/OL].[2012-03-16].http://news.省略/politics/2012-02/16/c_111529579.htm.

        [2]“十一五”全國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規劃[EB/OL].[2012-03-16].http://sdpc.省略/zjgx/t20071016_

        164970.htm.

        [3]公共圖書館服務規范[S].GB/T28220—2011 .

        [4]吳慰慈,董炎. 圖書館學概論[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2.

        [5]張改美.縣級圖書館在基層圖書室后續發展中的作用

        ———高郵市圖書館服務基層圖書室之構想[J].圖書館學刊,2011,(7):34-37.

        [6]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EB/OL].[2012-03-16].http://ndcnc.省略/libpage/gxgc/index.htm.

        第4篇:村級圖書室管理制度范文

        第一,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集體資產發包出租等制度執行不嚴格。隨著村級經濟規模和社會事務的擴大,各類房屋道路、休閑福利等硬件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增多。同時,隨著村級集體資產的積累,房屋設施等集體資產的出租發包現象激增。財務管理問題逐個暴露,有的到了不容忽視的地步。一是工程建設、資產發包項目程序欠規范。按規定要求進行招投標的大額項目,個別村擅自分解項目,私自招投標或搞暗箱操作;有的要求“兩委會”集體討論的事項,一些村不管開或不開,都是被少數人意見所操控,變集體決定為個人決定。二是工程建設、資產發包項目書面資料不規范。協議要素、條款內容或其他不符合法定要求等現象很普遍。甚至不簽書面合同,“口說為憑”的現象也時有存在。三是工程建設、資產發包項目資金收付不規范。如大額的工程項目付款未取得合法有效的工程款發票,或以村級應支付費用項目沖減應收取的村級收入項目,或利用財務監督的漏洞,將收入來源作為“小金庫”坐支或挪用。第二,在實施“村級財務委托制”中存在難度。幾年前,慈溪市實施村級財務委托鎮會計,這一制度對村級財務管理的制度化、規范化起了重要作用。但隨著村經濟規模的不斷擴大,也暴露出不容忽視的漏洞或缺陷。因為根據制度要求,村級集體資金的收支款項全部納入到鎮財務會計核算和審查監督的范圍。但是在實際執行過程中,一個鎮會計通常同時處理三個以上村的賬務,并存在著重記賬輕監管,審憑證不審合理性的現象。另外,由于會計未親身參與村集體具體事務,不清楚收支的合理性,可能讓違反財務制度的票據憑證得以入賬。而因無法對收支整體項目進行有效的審查監督,更有可能使部分資金在賬外運行,為部分村或村干部違規操作或中飽私囊留下了空間。主要表現為:報糊涂賬、制作假憑證或者干脆不入賬。第三,資金、資產管理尚不夠規范。隨著村級富余資金的增長,一些村利用集體資金,進行個人投資或擅自出借,集體資金風險日益積累;有些村里的房屋、基礎設施等集體資產被無償借用或占有,導致集體利益受損;更有由于不當吸儲或高息利誘,村或個人利用集體資金放貸或采用個人名義存單存款的現象也時有發生,致使銀行賬款不符,存款短缺。第四,報銷審批手續不符規定。雖然規定:凡支出票據,必須取得合法憑證,即同時寫明用途,并做到經手人、證明人、審批人三證齊全。但實際中仍存在不少問題。如大額支出未經集體研究討論后再審批,財監小組形同虛設;票據憑證尚不夠規范。開支使用白條及三證不全,未注明款項用途的現象仍比較嚴重。第五,村級財務公開不符合要求。村級財務公開是村務公開的重點內容,但在公開時間、公開項目和公開清晰度上,都與群眾監督的要求有很大差距。如有的村公開不完整,甚至搞假公開;在公開的內容方面存在欠細欠具體的問題,實質性內容公開不細,撿無關緊要的公開;對于基本建設等重大支出項目不進行專項公開告示等。第六,監督機制作用沒有充分發揮。首先,在民主管理方面,村級民主理財工作滯后。有的村雖然成立了理財小組,但形同虛設,極少發揮作用。在村務公開不夠到位、群眾知情權、民主管理權沒有充分保障的情況下,不但群眾監督作用難以充分發揮,還增加了政府監管的難度。其次,鎮政府在對村級財務收支進行業務管理和審計監督時,往往存在只注重資金平衡和單據審查,而對村級支出的完整性、真實性、有效性,以及對村級收入是否有被截留、挪用或者改變用途等的審查不夠到位,使得利用虛報開支、現金收入不入賬和截留、挪用等方式貪污、私分村集體財產的現象沒能及時發現。

        二、問題存在和產生的原因分析

        第一,村干部法律、法規意識欠缺。農村民眾法制意識淡薄,村干部不重法、不懂法的比較多。部分干部做事只憑“良心”,認為只要自己不貪不占,財務管理問題與已無關;還有干部以為法律規定村民自治就是村干部自治,上級政府的制度,上級政府的監督,都是空的;有的甚至想方設法謀私利,故意搞亂財務,混水摸魚。第二,村級財務力量薄弱,難以適應日益擴大的財務收支規模。當前,村級財務收支規模不斷擴大。但一般情況下,一個村經濟合作社只配備了一名村出納,負責辦理本村的財務事項,并向會計報賬。其他干部不聞不問,這樣勢必導致財務力量難以適應財務規模,內部牽制制度落實不嚴的現象也比較普遍。而且,村出納一般由村干部兼任,村干部年齡偏大,又不注重學習財務知識等因素,導致財務素質普遍較低。還有的不能安心從事財務工作。會計又分管不同的村,不常駐村級財務部門,難以實時指導和監督,致使一個村實際的綜合財務力量不能適應日益擴大的財務收支規模。更不能達到村自治自理的法理要求。第三,村民自治意識不強。農村社會缺乏民主參與、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民主政治氣氛,只要不涉及土地、財務重大問題,村民對參與村務事務持無所謂態度。多年來,由于大部分村無重大事務需要村民決策,無關系到村民切身利益問題,村民對村級組織期望值不大,導致部分村民的離心效應和淡薄意識。農民只關注于自身經濟發展,對村級財務問題不愿管、不想管或不敢管。第四,鄉鎮監管乏力,違法查處力度不足。目前,許多鄉鎮的農村經營管理、農財審計工作單位人手嚴重不足。特別是稅費改革后,鄉鎮不再設立專門的農經部門,職能實際上由財政所、農業服務中心等部門分擔。由于職責分工的不明確,使村級財務管理實際力量減弱,如觀海衛鎮實際只有1位農經干部來負責管理全鎮四十多個村的財務。同時由于業務經費無著落,造成了工作開展困難和“無人辦事、無錢辦事”的局面。而且因村組織不是一級政府,是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自治組織,檢察機關、公安機關、紀檢部門在辨別其財務管理中的問題時,也存在罪與非罪界定難,查處棘手的情況。

        三、提高村級集體經濟財務管理水平的幾點思考

        第5篇:村級圖書室管理制度范文

        為使興隆的教育教學工作更上一個臺階,使興隆的教育質量成為一個閃亮的耀點,特制定《中江縣興隆鎮中心學校2019-2020學年度教學工作目標責任書》,希望各學校根據目標責任書的內容和要求,認真組織實施,確保各項目標的圓滿完成。

        一、學校校長是本校教學工作目標的第一責任人,對本校的教學工作負總責;教導主任是本校教學工作目標的第二責任人,對本校的教學工作目標具體負責。

        二、嚴格執行教學質量下滑和教學事故領導責任追究制。對發生重大教學事故和單科甚至整體質量顯著下滑的學校,將嚴肅追查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和直接責任人的責任,并對學校教學工作目標考核實行一票否決。

        2019-2020學年度教學工作目標責任書項目目標任務分值師資培訓

        5分1、有切實可行的教師隊伍梯次培訓規劃,培養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措施落實,取得明顯成效:縣級以上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鎮中10--20人,鎮小10—15人,分校3—6人。32、重視繼續教育校本培訓,建立了校本培訓制度,并著力實施;完成課改培訓、信息技術培訓和骨干教師、干部培訓任務;重視教育理論和業務學習,在教職員工中廣泛開展活動。2教學管理30分

        教學管理30分3、積極開展各類示范校創建活動;制定切合實際的近中遠期發展規劃,并在年度工作中有所實施。嚴格執行課程計劃,開齊課程門類,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進課表;著力實施課程改革。24、教學常規管理制度完善,領導機構健全;考評細則科學、合理、操作性強,教風正,學風濃,考風嚴;檢查考核落實,激勵措施有力、效果明顯。每月大型檢查至少一次,小型或單項檢查每月至少兩次,記錄詳實。學生要100%做作業和交作業。125、在教育教學和公務活動中自覺使用普通話,嚴禁使用盜版或非正常渠道教材、教輔。16、認真落實特教隨班就讀工作;特困生、寄宿制學生管理工作有計劃、有落實;有經驗、有亮點。17、強化行政聯系村小、年級、班級、學科制度。行政深入聯系工作落實,效果顯著。28、重視學科性活動,形式多樣,適度適量,有計劃、有落實、有記錄,效果顯著,能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豐富學生課余生活,每周一次,全期至少十五次。29、認真組織好中小學月(周)考、期末統考、畢業班的升學考試(實考、體考),并做好成績統計、分析工作,有計劃、有落實,措施得力、針對性強,效果顯著,記錄詳實。310、幼教布點合理,中心校附設園帶頭示范作用突出,保教質量高;積極有效地指導村級園(班);社會力量辦學秩序良好,辦學行為規范。211、狠抓畢業班工作,有較為科學、合理的計劃,目標明確,了解、掌握和解決畢業班的教學進度、學生成績、問題及時,效果顯著,質量提升快。212、各種教學常規資料(包括普九資料)齊全,數據準確,填寫規范,裝訂整齊;按時按量按質完成各種資料及報表。213、教職工勞動管理制度完善,執行情況好,無遲到、早退、曠課(會)現象。1教研工作10分

        教研工作10分14、學校建立了校本教研制度,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領導蹲點學科教研組,教學研究計劃具體,措施落實;大力開展上教研課、示范課、匯報課、優質課活動、主題集體備課;全校性大型學科教研每月至少一次,全期六次;集體備課,每月至少一次,全期六次;積極參加縣教師技能大賽:每科至少1人次參賽。315、認真開展新課程教育教學理論學習和教材研究,落實備課要求和備課制度;認真組織開展和參加共同體活動;積極選派教師參加鎮、縣、市及以上教學研究活動。116、配合業務部門,做好質量監控工作。認真落實“三項制度”(教學監督指導制度、階段教學效果分析制度、教學工作通報制度),發揮“四個平臺”(教學交流平臺、考核評估平臺、教學質量監控平臺、教學效果分析平臺)作用,狠抓教學質量過程管理,促進中小學教學質量大幅提升,相應記錄詳實。417、積極開展幼兒教育、特殊教育教學研究活動;積極參加學科競賽。118、積極開展教育科研,每校有校級課題,中心校有縣級課題,示范學校有市級課題;積極撰寫教學經驗論文,每年發表教研文章不少于5篇。1電教電儀5分19、充實完善現代教育技術裝備,現代教育技術設備配備達[XX]省標,教育技術裝備達[XX]省標。120、進一步完善信息技術設備并達到《四川省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基本配備標準》;按要求開設好信息技術課;做到學生使用規范的教材,教師按大綱要求傳授信息技術;各學科教師積極開展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活動。121、大力發展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建設,進一步規范完善現代遠程教育的管理;積極運用現代遠程教育設備和現代化教學手段為教育教學服務;充分發揮光盤播放室、衛星接收室、多媒體教室、計算機網絡教師的作用。122、開好、上好實驗課,實驗制度完善,實驗報告記錄完善,演示分組實驗開出率90%;電教課達總課時的15%以上;組織教師、學生積極參加現代教育技術裝備有關競賽活動;做好初中理科實驗操作考試工作;重視設備使用,存放規范。123、加強危險化學品的安全管理、采購、使用、貯存,制度齊全,職責分明,人員落實;充實圖書室,逐年增加圖書,圖書管理規范,師生借閱率高,閱覽室定時開放,并對學生閱讀進行指導。1教學質量50分

        教學質量50分24、幼兒園入園率達78%以上;義務教育“四率”達國家規定標準,小學一年級入學年齡為6周歲;三類殘疾兒童入學率達規定標準;積極開展規范化鄉鎮幼兒園創建工作,效果明顯。825、畢業班合格率、優生率、平均分、升學率達到基本目標任務。中學:各科進入縣前5名,同類學校前3名,綜合名次進入同類學校前3名;小學:語文、數學均進入縣同類學校前6名,綜合名次進入縣同類學校前5名:興隆小學前4名、興安小學前9名。1526、縣統考年級優生率、合格率、平均分達到基本目標任務。中學:各科進入縣前5名,同類學校前3名,綜合名次進入同類學校前2名;小學:語文、數學均進入縣同類學校前6名,綜合名次進入縣同類學校前5名:興隆小學前4名、興安小學前9名。1527、完成中小學招生任務和普職高送生任務且符合規定要求。普職高送生任務:普高:145人,職高(含春招):120人。初一招生:413人。小學送生:鎮小268人,分校145人;一年級招生:6周歲以上兒童100%入學;幼兒園招生:鎮小280人,分小120人。1028、中小學畢業生接受實用技術培訓達100%;“2112”富民工程幫扶貧困戶2戶,建立示范基本2個。2獎勵加分升學考試、縣統考:單科獲鎮、縣第一名,中學單科高于御河中學,小學高于實驗小學;學校、教師個人獲縣以上教學綜合、學科獎;教師指導學生參加學科競賽獲縣以上指導獎。倒扣分降檔次至一票否決受到縣以上主管部門通報批評的;出現重大教學事故的;遲報、漏報、瞞報、誤報等重要教學情況和數據的;越級上報信息,主管部門又不知情的;工作處于被動的;嚴重違反招生、考試政策,買賣生源的;教學質量明顯下滑的;其他事項。考核單位(蓋章):被考核學校(蓋章):

        第6篇:村級圖書室管理制度范文

        關鍵詞 內宿生 管理 成長

        中圖分類號:G627 文獻標識碼:A

        我鄉是全縣邊遠鄉鎮,距離縣城90多公里,大部分村級學校遠離主干道,交通不便,師資力量薄弱,學校發展較慢,為改變這種現狀,我鄉提高了農村教育的建設水平,調整了我鄉農村教育的布局,撤并了邊遠村小高年級學生到中心小學就讀,集中力學,促進農村教育的均衡發展,為迅速提高我鄉農村教育質量,加快科教興鄉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目前,學校撤拼已基本成型,內宿生猛增,已占在校生的四分之一,但要如何加強內宿生管理,如何利用好在校住宿的優勢,促進素質教育的發展,是學校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管理搞不好,那么就達不到我們竭盡全力建設農村寄宿制學校的初衷,實施農村學校寄宿制也將事與愿違,甚至會產生社會負面影響。

        1做好宣傳工作,讓學生、家長開心來校

        1.1加強宣傳工作,形成良好的輿論氛圍

        多年來,我鄉地地域寬廣,人口分散,全鄉共有14個村委,一所中心小學,12所村完小,10個教學點,資源分散,自然條件差,交通不便,辦學成本高,師資不足,學科及課時難以保障,加上地區經濟狀況薄弱,教學質量低下;實行寄宿制辦學,全鄉只保留了6所村完小,6所村小和3個教學點(保留低年級學生),目的在于教學資源的整合,從師資到設備,有利于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寄宿制學校的實行,有力地夯實了我鄉教育基礎,改善了我鄉辦學條件,為新農村建設提供了亮點。要讓家長充分了解實行學生寄宿的好處,把我們的政策和措施宣講到位,取得家長的信任和支持,讓他們高高興興送孩子寄宿,配合學校的工作。

        1.2做好防流控輟工作

        實行寄宿制后,學生遠離家庭,上學路程加遠,生活上要自理,部分學生有厭學棄學心理。學校和教師要及時統計學生入學情況,充分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心理變化及家庭狀況,只要有一個學生未按時報名入學,中途退學,學校就要及時派專人上門入戶了解情況,區別情況做好有關工作,決不能因實行寄宿而使一個孩子失學。

        1.3加大貧困家庭學生救助力度

        實行寄宿制后,學生上學、生活都加大開支,加重了家庭經濟負擔,如無資助或補助,部分學生就會因貧失學。因此,一要繼續落實“兩免一補”補助貧困寄宿生生活費。二是拓寬救助資金來源渠道。各有關職能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給予資金或實物上的幫助。此外,廣泛吸納社會各個渠道的公益捐助,增加救助金總額。三是加強救助資金管理。所有救助資金打捆使用,統籌安排,專款專用。要對貧困寄宿生進行全面調查摸底,明確補助范圍和方式,建立補助標準,張榜公示,加強監督,確保救助資金發放到那些“不救不得讀”的學生的手中。

        2優化校園環境,加強管理和服務,讓學生舒心住校

        2.1大力完善和配套農村寄宿制學校設施設備

        把完善和配套設施設備作為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下階段工作重點。通過向上爭取項目、爭取社會捐贈、地方自籌等方式籌集一批資金,分期分批逐步完善和配套農村寄宿制學校設施設備,比如購置信息技術教育設備,裝備多媒體教室和圖書室,添置課桌椅、學生床鋪、食堂餐桌等,使新建成的農村寄宿寄宿制學校盡快步入現代教育的軌道,充分發揮教育教學功能,取得教育效益。

        2.2突出抓好學校管理

        首先,要制定《農村寄宿制學校管理辦法》,并根據管理辦法,建立健全學校安全、教學、學生生活和衛生等方面的管理制度,管理措施的制定要突出“細微”二字,想得細、做得細、查得細,杜絕制度上的漏洞。其次要思想到位,充分認識到寄宿制學校帶來的新問題:(1)管理難度大。(2)責任重大,涉及交通、飲食、治安、醫療等。(3)要求高,管理頭緒多,寄宿制的管理不再允許粗放式,而是精細。(4)運輸費用高,開支項目包括學習、吃飯等。(5)許多的配套設施有待于進一步完善。第三要建立校園周邊環境的整治協調工作機制,維護校園及周邊安定,做好來客登記工作,保衛人員要可靠、得力,實行24小時值班制,建立學生學校學生信息匯報制度;做好學生的矛盾化解工作。第四是建立嚴格的崗位責任制。寄宿制學校要成立加強農村寄宿制學校管理的領導小組或工作機構,要明確主管領導和督查督辦工作人員。學校作為管理的主體,更要建立健全崗位責任制,明確校長職責、教師職責、專職管理員職責。第五是確保必需的運轉經費,配齊配足寄宿制學校的教職工編制。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的原則,打足給足農村寄宿制學校必需的運轉經費。適當提高農村寄宿制學校的教職工編制標準,或是對重新布局后的學校教師進行統籌調度,配齊學校后勤管理人員、學生生活輔導員、醫務保健人員和安全保衛人員,確保寄宿制學校的管理工作落到實處。

        2.3大力開展校園文化建設

        抓好我區《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寄宿制學校學生養成教育工作的意見》的落實,嚴抓校風校紀,加強對學生的德育、心理健康和生活養成教育,培養學生自主、自理的生活能力。學校應建立圖書室、閱覽室及多媒體教室,建立課外活動輔導員制,開設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引導學生參加有益的課外文體活動,形成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

        2.4加大校園環境治理力度

        一是因地制宜搞好校內綠化、美化工作,對一些附屬設施也要盡快完善。二是扎實開展校園周邊環境綜合治理。聯合有關部門清理整頓校園及周邊地區非法經營的營業場所和攤點,治理“臟亂差”,凈化校園環境和風氣。清理校園周邊的黑網吧,打擊社會無業游民對學校的危害。

        3推行高效課堂,讓學生學有所成

        3.1全面推行素質教育

        集中師資和教學設備,按照要求推進農村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開齊開足所有課程,保證課時,向40分鐘要成績、要質量,大力推進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應用,用好遠程教育資源,提高農村教育水平,縮小與城市教育的差距。在重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教學的同時,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信心、主動性和學習興趣,全面提高學生素質。

        3.2提高教師素質

        第7篇:村級圖書室管理制度范文

        同志們:

        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總結我市去年農村工作,部署今年農村工作。

        20*年,全市農口部門和廣大農村工作者,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落實黨的農村政策,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在遭受特大雨雪冰凍災害和局部洪澇災害的情況下,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比較好的成績。全市實現農林牧漁增加值150.6億元,增長6.2%;農民人均純收入3232元,增長11%;糧食總產達到333.2萬噸,連續五年增產豐收;農業產業化進程加快,農村基礎設施明顯改善,新農村建設穩步推進,農村社會大局保持穩定,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得到加強。對此,市委是滿意的,是肯定的。

        20*年,由于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宏觀經濟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中央提出了“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的方針。擴大內需,最大的潛力在農村;實現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基礎支撐在農業;保障和改善民生,重點難點在農民。我們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對“三農”形勢的判斷上來,統一到省委、市委對農村工作的具體部署上來,振奮精神,堅定信心,切實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下面,我就如何進一步做好農村工作講幾點意見:

        (一)進一步加快農業產業化建設。農業產業化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必由之路,是推動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途徑。根據我市實際,加快農業產業化建設,要突出抓好四個方面的工作:一是糧食生產。糧食生產,事關國家糧食安全和農民增收,既是一個經濟問題,也是一個社會問題。按照穩定增產的要求,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節約用地制度,守住耕地紅線;禁止耕地拋荒,提高復種指數,擴大雙季稻種植面積;加強農業科技創新,推廣良種良法和機械化生產,引導農民科學種田,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力求糧食總面積穩定在840萬畝以上、糧食產量326萬噸以上。二是基地建設。按照“特色化、規模化、標準化”方向,建設一批高標準農產品生產基地及標準化示范區,培植一批有特色的專業村、專業鄉鎮和專業生產區域。繼續抓好米業、牲豬業、果業、乳業、竹業等基地建設,突出抓好丘崗山地開發,以發展無公害農產品、有機食品和綠色農業為重點,加快臍橙、蜜桔、椪柑、烤煙、油茶、黃花菜、金銀花、百合、玉竹、蔬菜等產業帶建設。三是龍頭企業。一手抓現有企業,一手抓新增企業,依托農產品加工,內聯基地和農戶,外聯市場和客戶,擴大生產規模,拉長產業鏈條,實現轉化增值。大力發展糧食、柑桔、生豬、乳業、茶葉等大宗農產品精深加工,集中力量扶持成長性好、帶動力強的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引導企業把基地放到*,與農民結成緊密的利益共同體,提高抗風險能力和整體效益。四是市場銷售。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加快農產品綜合批發市場建設,引導合作組織、營銷大戶把握市場信息,搶占銷售市場。推行連鎖經營和物流配送,推廣“超市加基地”經營模式,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實施精品名牌戰略,努力創造“國字號”品牌,樹立*農產品市場形象。

        (二)進一步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基礎設施滯后是我市農村發展的最大瓶頸。抓住國家擴大內需的機遇,按照新農村建設的要求,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一要抓好農田水利建設。抓好市區及縣市城區的防洪堤建設。抓緊實施**寨等灌區的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加快病險水庫除險加固進程,消除病險水庫安全隱患。加快農村人飲安全工程建設,加強基本農田建設,推進土地開發整理,加快中低產田改造。二要抓好農村道路和電力建設。繼續抓好農村公路通達和通暢工程建設,盡快實現鄉鄉通油路、村村通公路。抓好農村客運網絡建設,開通城鄉公共交通車,形成方便、快捷、安全、暢通的客運網絡。理順電力管理體制,加快實施農網改造工程,實現城鄉同網同價。三要抓好生態環境建設。嚴格實施封山育林,堅決制止亂砍濫伐,取締非法木材市場。開展植樹造林,加快速生豐產林、基地林建設,鞏固退耕還林成果,提高森林覆蓋率。加強生態保護區和自然保護區建設。積極推廣沼氣、小水電、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能源技術。

        (三)進一步維護和發展農民利益。“三農”問題,核心是利益問題。維護和發展農民利益,既是農村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促進農村穩定和諧的根本途徑。一要促進農民增收。堅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針,不折不扣落實上級種糧補貼、良種補貼、農機補貼等支農惠農政策,堅決杜絕“三亂”行為,確保減輕農民負擔不反彈。高度重視農民工返鄉問題,一方面,擴大農村就業容量,幫助他們就地就業;一方面,加強信息服務,搞好技能培訓,幫助他們走出去轉移就業。利用返鄉務工人員的技術和市場優勢,制訂優惠政策,提供小額貸款,幫助他們創業增收。二要發展公共事業。保障農村義務教育經費,適度提高家庭困難學生補助和資助標準;抓好鄉鎮衛生院改造和村衛生室建設;抓好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工程、農村電影放映工程、農村圖書室建設工程、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抓好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農村醫療救助、農村軍烈屬和傷殘病退軍人優撫及“五保”供養、扶貧開發等方面的工作,保障農村特殊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三要維護農村穩定。抓好農村工作,拓寬農村社情民意表達渠道,完善農村爭端解決機制,把問題解決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加強農村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嚴厲打擊農民群眾反映強烈的鄉匪村霸和黑惡勢力,嚴厲打擊農村“黃賭毒”特別是地下,嚴厲打擊盜竊牲畜、農機具等侵財犯罪。落實民族宗教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務,嚴防宗族、宗教勢力干預農村公共事務,堅決取締組織。加快農村防災減災體系建設,落實防災減災責任制,提高災害處置能力和避災自救能力,確保農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四)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發展,必須深化農村改革。當前要突出抓好四件事:一是堅持農村基本經營和土地管理制度。堅持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劃定永久基本農田,建立保護補償機制。完善農村宅基地制度,保障農戶宅基地用益物權。改革征地制度,加強征地管理,妥善安置失地農民,嚴格節約集約用地。二是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按照依法、自愿、有償原則,在不改變土地集體所有性質、不改變土地用途、不損害農民土地承包權益的前提下,鼓勵農民以轉包、出租、互換、托管、轉讓、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鼓勵農民以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與龍頭企業合作,結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共同體,促進農業生產基地化、規模化、市場化。完善農村集體園場、水域等資源承包經營制度,推行租賃、招標、拍賣、入股等承包經營方式。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推廣經營性林地產權的集中流轉。三是加強農村金融服務。鼓勵商業銀行在縣城和鄉鎮設立營業網點,引導更多信貸資金和社會資金投向農村。開展村鎮合作銀行試點工作。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組織開展信用合作。鼓勵社會力量創辦農村信貸和中小企業信貸擔保機構。加快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民住房產權、林地林權、漁權等有效擔保物抵押貸款試點,鼓勵開展農戶聯保貸款。發展政策性農業保險,擴大農業保險范圍。利用農業資源,搞好農業招商引資。四是完善農村綜合改革。深化鄉鎮機構改革,優化鄉鎮機構設置。完善中小型水利設施產權制度改革,推進中小型水利工程設施產權流轉。加大財政轉移支付力度,增強鄉村造血功能,積極化解鄉村債務,杜絕新的債務發生。加大公共財政對農村公益事業建設的支持力度,建立財政補貼補償機制。完善村民“一事一議”籌資籌勞辦法,調動農民創辦公益事業的積極性。

        第8篇:村級圖書室管理制度范文

        以dxp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市建設1小時經濟圈的戰略部署,圍繞加快*融入*主城區、建設重要功能區的戰略目標,圍繞加快“三化”(工業化、城鎮化、農村現代化)進程和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這條主線,著力抓好“六大統籌”(統籌城鄉發展規劃、統籌城鄉產業發展、統籌城鄉人居環境改善、統籌城鄉基礎設施建設、統籌城鄉社會事業發展、統籌城鄉改革發展政策),奮力先行突破城鄉二元結構,努力構建以城帶鄉、以工促農、城鄉互動共榮、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新格局,為探索大城市帶大農村勇闖新路。

        二、總體要求

        堅持“規劃先行、突出重點、以點帶面、分類指導、漸進突破”的非均衡發展原則,有計劃、有重點、有步驟地開展統籌城鄉發展工作;堅持科學發展觀,著眼于經濟與社會、城市與農村、人與自然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堅持發展是硬道理,大力發展民營經濟,提高城鄉人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質量;堅持改革創新,建立城鄉一體化發展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堅持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切實維護城鄉社會政治穩定。

        通過統籌城鄉發展,分三個時段達到以下基本目標:

        到2011年,全縣人均GDP在20*年的基礎上翻一番,達到28300元;新增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2.4萬人,吸引外來城鎮人口累計達10萬人,城鎮化率達到45%;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農村居民基本養保險參保率分別達到82%、40%,農村基本公共服務達到全市平均水平。

        到2015年,全縣人均GDP達到42600元;新增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5萬人,吸引外來城鎮人口累計達15萬人,城鎮化率達到60%;城鄉居民收入比從目前的2.9:1降到2.65:1;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農村居民基本養保險參保率分別達到88%、60%。

        到2020年,全縣人均GDP達到74400元,城鄉居民收入比進一步降到1.99:1,農村基本公共服務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城鎮化率達到80%,城鄉生活水平差距顯著縮小(具體指標見附表)。

        三、工作重點

        (一)統籌城鄉建設規劃,構建城鄉一體的城鎮發展體系

        1、高度重視抓好統籌城鄉發展的規劃工作,打破城鄉規劃分割的格局,把工業和農業、城市和農村、城鎮居民和農民作為有機整體,統籌予以規劃,切實解決區域分割、規劃不同步、規劃滯后、調規頻繁等問題,著眼長遠、適當超前地建立城鄉一體規劃的管理新體制。

        2、按照科學發展觀和可持續發展要求,根據我縣區域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發展潛力,將全縣空間區域按一、二、三產業實施優化發展、重點發展、限制發展和禁止發展的非均衡發展原則制定城鄉產業發展區域規劃,加速推進產業集聚和人口集聚。緊緊圍繞*市1小時經濟圈的戰略部署和規劃,抓緊修編*縣區域發展總體規劃。規劃要突出統籌城鄉發展主題、明確分區功能定位和產業發展重點、制定合理的城鄉產業區域布局和城鎮布局、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等戰略指引。20*年基本完成區域發展總體規劃框架制定。

        3、按照區域發展總體規劃,著眼于大幅度提高城鎮化水平,完善城鎮空間體系。以建設中等城市和*主城重要功能區為目標,進一步擴大城鎮規劃規模,努力形成*、*、*等地多點向主城融入,與*組團一起共同形成主城的副中心;以構建以城帶鄉、城鄉聯動發展格局為著眼點,調整小城鎮建設方案,進一步突出中心鎮、重點鎮的地位和作用。進一步修編城鎮體系規劃、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人口和社會事業發展規劃等各項分規劃。20*年底前要重點開展全縣新農村建設、交通建設等規劃和*、*、*、*等地規劃的修編調整,20*年上半年前要開展對其他鎮鄉規劃的修編調整。

        4、高度重視全縣城鎮建設規劃與新農村建設規劃的相互銜接和有機統一。著眼城鎮建設的發展態勢,留足城鎮發展空間。著眼長遠慎重制定新農村建設規劃的基礎設施建設、農民新村建設等布局布點。

        5、積極開展行政區劃調整探索工作,對有條件的地區逐步推行鎮改街道、村改居、農村社區改城鎮社區。積極推進*、*鎮改街道工作,大力推行*、*轄區內村改居工作,同時努力推行全縣其他鎮鄉的村改居工作,力爭五年內使全縣城鎮社區人口比重大于農村社區。

        (二)統籌城鄉產業發展,構建城鄉一體的產業支撐體系

        1、按照建設三大基地的要求,進一步調整優化產業布局,做大做強優勢產業。以中國西部鞋都工業園、機械工業園、新型建材工業園、深圳工業園、汽車零部件工業園等為載體,發展工業園區,培育優勢產業集群,力爭將中國西部鞋都工業園、*深圳工業園建成為國務院西部辦東西全作的示范園。以縣內重要交通軸線為依托,建設產業集聚發展廊道,引導工業集約發展。圍繞產業集聚促進區域內部形成合理的產業分工和協作配套,形成既有產業極核又有產業分工的城鄉一體化發展態勢,加速農村工業化進程,著力打造新興工業基地;以溫泉開發、休閑度假開發和農家樂建設為重點,著力打造休閑旅游度假基地;以蔬菜、禽兔、優質水果、花卉苗木四大產業為主導,著力打造優質農副產品生產加工和配送基地。同時,注重推動一二三次產業聯動發展,發展農產品深加工、鄉村旅游等行業。

        2、加強招商引資工作,以產業發展推動“農民變市民”。圍繞產業布局的總體規劃,加強對外開放工作,分產業研究規范招商政策,規范土地儲備供給機制,制定鼓勵創新創業的激勵機制,加速工業化和產業集聚,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增強對城鄉勞動力的吸納能力,消除有就業能力和愿望的零就業家庭,并不斷提高務工人員的工資收入和勞務收入。大力鼓勵和引導非農產業農民徹底變市民,將農村人口比重降低在10%左右。按照每個農業勞動力5畝耕地考慮,有計劃地逐步把7萬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到非農產業中去。

        3、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和培訓,培育合格產業技術工人。采取引進高職教育院校辦學、引進院校師資授課、校企聯合辦學等方式,開展實用勞動技術教育培訓工作。加強*機電職業學院、商務技工學校等職業技術學校建設,打造*西部職教基地。整合農業、勞動、教育、就業等部門的就業培訓機構和資源,理順就業培訓體制,集中力量抓好就業培訓,為產業發展和勞動力轉移服務。同時,積極探索與有關職教院校聯辦農民技術夜校,努力做到農村適齡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全覆蓋、農村子女職業技能培訓補貼范圍全覆蓋,大幅度提高農村勞動力素質。

        4、積極發展勞務信息咨詢、勞務中介等就業服務組織,大力培育城鄉統一的勞務市場,發展勞務經濟,暢通勞務輸入和輸出渠道,促進各類技術人才合理流動,有效緩解產業發展“用工難”、“民工荒”問題。

        (三)統籌城鄉人居環境建設,構建城鄉一體的宜居環境體系

        1、圍繞推進城鎮化和農村現代化,搭建城鄉一體化發展的互動平臺,同步規劃和推進城鎮建設和新農村建設,促進城鄉有機融合、協調發展。適時調整解決與二者統籌發展不相適應的規劃問題。

        2、圍繞建設宜居生態城區,加強城鄉生態建設。按照“城市、森林、園林”三者融合的總體要求,實施城市肺葉恢復計劃,建設森林公園綠色休閑長廊、城西綠化帶和城中綠化園。加快璧南河和璧北河流域綜合治理工程、城西生態屏障建設工程等十大生態環境工程建設,搞好天然林保護和林區管理。沿山、沿河、沿庫利用荒山瘠地開展造林綠化工作,大力營造生態林、經濟林,提高森林覆蓋率。抓好水源清污治理工程,加強水土流失治理,改善生態環保質量。進一步加速中心鎮和重點鎮的污水處理設施、場鎮和村社農戶垃圾處理設施等環保設施建設,提高污染治理能力。

        3、大力提高城鎮規劃建設和管理水平。按照2020年城鎮化率達到80%、城鎮人口達到72萬人、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6%的要求,不斷提高規劃建設質量和檔次,擴大城鎮規劃建設規模,完善城鎮功能,加強城鎮管理,以全新的城鎮形象融入*主城區、成為重要功能區。進一步研究制定既有利于增強群眾的住宅購買力、又有利于調動社會力量投資房地產的激勵政策,進一步清理規范土地出讓、開發、建設、房管等稅費政策,刺激城鎮大發展和人口向城鎮大集聚。

        4、圍繞城鎮建設推進新農村建設,推進農村現代化。注重發揮城鎮輻射帶動功能調整新農村建設規劃,擴大示范村、推進示范村比例。大力推進以“三建四改五提高”為主要內容的農村現代化建設,加快新農村建設速度,切實優化農村人居環境。力爭三年內基本完成50%的建設任務。

        (四)統籌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構建城鄉一體的基礎設施體系

        1、加快城鄉交通路網建設。按照統籌城鄉發展要求,搞好城鄉交通路網規劃修編和調整。進一步策劃建設與多點融入*主城區密切相關的交通快速通道,完善對外通道體系。加速縣城至各街道鎮鄉的公路主干道改造升級,規劃建設貫通南北、聯系東西的城鄉快捷交通路網。加強農村公路的硬化和農村人行便道建設,不斷拓展農村水泥(瀝青)路的通達深度和廣度。五年內使通村公路硬化率達60%以上。在大力推進農村公路網建設基礎上,以農村客運公交化為重點,構建質優價廉的城鄉一體化交通網絡,改善城鄉交通通達深度和服務水平。

        2、加強城鄉水利建設。深化水務體制改革,建立城鄉一體的水資源保護、開發、管理體系。抓好三江水庫、高洞水庫、鹽井河水庫、璧南河大灌區、場鎮供水等重點水源設施建設,并積極謀劃新的重大水利項目。實施安全供水計劃,抓好農村人蓄飲水安全建設工程,解決人畜飲水安全問題。抓好主要河道護堤整治工程、飲用水源清潔工程、病險水庫整治工程和微型水利建設工作,不斷提高城鄉水資源供給能力,不斷推進集中供水工程向農村延伸。

        3、加強城鄉能源保障設施建設。加強重大變電設施建設,滿足城鄉發展特別是工業化、城鎮化建設需要。加強農村電網改造升級,提高廣大農村供電質量。加強城鄉天然氣管道安裝延伸,擴大天然氣使用覆蓋面。結合蓄牧業特別是禽兔產業發展,大力推廣建設家用沼氣凈化池,有效利用生物清潔能源。

        4、加強農業各部門惠農支農政策和投入機制的統籌工作,以政府投資為引導,探索建立綜合性農業投資集團,科學集中農業項目資金投資農村基礎設施和農業產業化建設,促進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和鎮村面貌顯著變化。

        (五)統籌城鄉社會事業建設,構建城鄉一體的公共服務體系

        1、加強農村教育事業建設。按照統籌城鄉發展要求,大力推進教育公平,制定促進農村教育合理布局、師資合理配備、資金合理投入等城鄉統籌的教育發展政策。建立城鄉統一的農村居民轉為城鎮居民和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就學保障機制。大力發展普通高中教育,到2011年初中升高中率達到90%,人均受教育年限達到9.5年。

        2、加強農村衛生事業發展。積極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建設,建立有效的農民健康保障制度。統籌整合城鄉衛生資源,建立以鄉鎮中心衛生院為核心、村衛生站為合理補充的鄉村衛生服務網絡。建立和完善農村藥品監督供應體系,加強藥品市場管理,保證農村用藥經濟安全。加快農村公共衛生事件的預防控制監督體系建設,完善應急處理機制。加大農村衛生事業投入,有效解決農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促進農村衛生保健水平不斷提高,

        3、加強農村文化事業建設。以傳播先進文化、豐富農村文化生活為重點,加強街道鎮鄉文化陣地建設,大力培養農村文化骨干。抓好農村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建立覆蓋全縣農村的籃球場等健身活動場所和村圖書室。加強農村信息化建設工作,實施農業寬帶網絡進村入戶計劃。廣泛開展群眾文化活動和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保護和開發民間藝術,培育和發展民間群眾文化隊伍。

        4、加強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建設。大力加強以村級黨員活動室、行政辦公室、村級綜治工作站建設,并以此為基礎積極探索建立容供銷服務、便民藥店、文化娛樂、五保家圓等多功能為一體的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建設,為統籌城鄉基本公共服務搭建好載體和平臺。加強農村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依托村級綜合服務中心,廣泛動員群防群治,建立覆蓋全縣農村的社區警務室和村綜治工作站,統籌城鄉治安防控體系建設。

        (六)統籌城鄉改革發展政策,構建城鄉一體的改革發展體系

        1、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建立城鄉統一的新型戶籍管理制度。逐步取消公民現有農業戶口、非農業戶口性質劃分,打破戶口二元化結構,推進城鄉戶口統一登記制度,將轄區內的所有戶口統一登記為“*市*居民戶口”,最終實現以身份證明取代屬地戶籍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區域內流動人口就業、培訓、就醫、定居、子女入學等制度和政策,促進人口有序流動。到2009年,全面建立城鄉統一的戶籍登記管理制度,實行城鄉戶口一元化登記管理。從20*年開始,對全縣范圍內土地被征用農民全部登記為“居民戶口”。實施有穩定就業與居住的農民工落戶制度,凡在城鎮務工經商并購買住房實際居住有穩定生活來源的,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子女及父母均可按實際居住地申請根據居民戶籍。20*年底前完成50名%街道、鎮鄉農業戶口和非農業戶口統一登記為“居民戶口”工作,2010年底前完成其余農業戶口和非農業戶口全部登記為“居民戶口”工作,實現城鄉戶口一元化管理。。

        2、推進土地管理和使用制度改革,建立新型農村宅基地和房屋產權管理制度。搞活土地流轉,鼓勵和支持農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償”原則,采取出租、入股、質押、置換等各種方式流轉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制定政策鼓勵農村土地的規模化經營,為農業富余勞動力離土離鄉創造條件。開展農村集體建設用地、農村閑置土地、閑置宅基地和撂荒地普查,針對性地研究制定整合利用此類土地資源的政策措施。結合土地征收后的土地整治儲備工作,積極探索剝離土地耕作層異地重植復耕辦法,促進建設用地置換和耕地資源平衡。條件成熟的地方要大力發展以土地經營權入股為主的股份合作經濟,在符合規劃的地區修建標準廠房或其他生產設施出租,壯大集體經濟,增加農民收入。

        開展城鎮有房戶人口普查和掛靠城鎮戶口人員普查,全面掌握已進城居住的農業戶口人員情況。研究制定鼓勵已進城務工經商居住農民自愿退出承包地和宅基地的政策措施,采取土地換社保、提供免費培訓、廉租房或給予住房補貼、子女就地入學、生活困難時享受城鎮低保等多種辦法加快其徹底實現“農民變市民”。研究制定對農民自愿退出的承包地和宅基地進行整合利用的有效機制,推進土地成片置換治理,形成對農村集體資產重組、農業產業化經營和城鎮建設用土指標調劑的多角度促進。

        推進集約用地,引導農民集中居住,對城鎮規劃區、工業園區中的農民安置區以及新農村建設點內的農村居民住用房,積極推行統一規劃、集中建設。對符合城鎮規劃且已集中建設的農民居住房用地被依法征用或依法確認為國有土地后,可不再進行房屋拆遷,農民住宅納入城鎮房屋管理,直接發放房屋產權證和國有土地使用證。積極探索城鄉居民房屋統一管理制度,實現城鄉居民住宅產權屬性和社會功能等同化。

        3、推進社會保障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城鄉基本統一的社會保障制度。加快農村以低保、醫保、養老保險為主要內容的社保體系建設,建立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全面建立以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為基礎的社會救助體系,加快普及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采取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三個一點”的辦法逐步建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全面推行勞動全同制度,實現各類企業與農民工勞動合同簽訂率全覆蓋。加快建立農民工工傷保險、大病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制度,統籌解決好農民工的社保問題。結合補償金儲蓄式保險制度的建立,加快將土地被征占農民納入社保范圍,享受城市社保待遇。健全社會救助體系,不斷提高農村最低生活保障、農村優撫、五保供養標準,逐步實現與城鎮低保標準同步提高和接軌。著力統籌城鄉安居生活,加快經濟適用房和廉租住房建設,逐步解決進城農民工、城鎮困難戶和農民變市民的住房問題。

        4、推進財政金融制度改革,建立統籌城鄉發展的投入機制。深化公共財政制度改革,加大財政轉移支付力度,增加對農業、農村基礎設施、教育衛生、社會保障及其他社會事業等農村公共產品和服務的財政投入,形成支持“三農”投入穩定增長的保障機制。縣財政每年統籌安排一批專項資金,重點解決城鄉統籌發展進程中帶全局性的問題。健全農村金融組織體系,支持和引導各類金融機構到農村投放金融產品。積極探索建立適應農村生產方式的村鎮銀行、貸款擔保公司、社區性金融合作組織等,不斷提高各類金融機構對“三農”貸款比重,逐步達到30%左右。積極探索將農村土地經營權和土地附著物物權化,允許其作為貸款抵押,增強農民融資能力。探索建立政策性農業保險制度,建立農業保險體系,發揮政府資金扶持引導作用,逐步形成農業重大風險災害轉移分攤機制。

        5、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逐步統籌城鄉公共服務的社會管理體系。加快服務型政府建設,按照統籌城鄉加快發展的要求,合理整合縣、街道鎮鄉農村綜合管理部門,適度整合歸并縣直部門,減少職能交叉。優化街道鎮鄉機構設置,建立結構合理、功能完善、高效運行的內設機構,增強對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的服務能力。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大力支持發展農村教育事業,創新城鄉學校對口支援工作機制,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和教育公平。深化衛生體制改革,強化城鄉衛生資源均衡配置,加快農村衛生院、衛生室規范化建設步伐。加強農村城鎮管理工作,探索城管委托執法機制,推進市政管理職能向農村延伸。逐步推行改鎮政府為街道辦事處,減少行政管理層級。配套推進村委會改居委會工作,對成建制的“農轉非”實行村委會轉居委會,對不是成建制的“農轉非”,根據居住地集中程度可單獨建立社區或并入相鄰城鎮社區。根據城鎮化進程推進情況,對以農業經濟為主、居住人口較少的邊遠鄉鎮,可探索建立鄉公所管理農村事務。

        四、工作步驟

        為穩步推進城鄉統籌發展工作,計劃分四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規劃籌備階段。用三個左右時間,編制好城鄉統籌發展總體工作方案和實施方案,并按程序進行報批審定;用六個月左右時間,即20*年底前,基本完成基本情況的普查、主要規劃的修編以及重要配套政策措施的研究制定。同時,在這一階段還要搭建好組織領導工作機構,抽調精干力量,專職負責組織指揮、統籌協調和督查督辦工作。

        第二階段,試點探索階段。用一年左右的時間,重點在*、*、*、*等街鎮和重要的行業部門進行試點,形成比較成熟的改革模式、發展思路和制度體系。同時,抓好其他鎮鄉和行業領域的規劃完善和方案準備。

        第三階段,面上推廣階段。在試點探索的基礎上,用二至三年時間,在全縣范圍內全面推廣城鄉統籌發展改革,分類指導各類地區的組織實施工作。

        第四階段,全面提高階段。按照與時俱進、改革創新的思路,用五年左右時間,全面建立城市帶動農村、工業反哺農業的良性機制,構建起城鄉統籌發展的新格局,形成具有較高質量和推廣價值的經驗與做法。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一是統一思想。通過動員教育、報刊媒體、進村入戶座談、典型引路等形式,加強宣傳發動和思想教育,加大對各級領導干部的教育和引導,不斷提高廣大干部群眾對城鄉統籌的認識,努力營造人人關心支持、個個積極參與的良好氛圍。二是合力推動。成立*縣城鄉統籌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負責指導、協調全縣城鄉統籌工作,下設辦公室承擔日常工作。各街道、鎮鄉也要建立相應的工作機構,配備必要的工作人員和落實必要的工作經費,切實發揮基層組織在推進城鄉統籌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縣級各部門要結合工作職能,改進工作方法,切實推進城鄉統籌。三是加強督查。建立城鄉統籌發展的統計制度和單獨的目標管理考核辦法,量化分解,進行定期、不定期的督促檢查。

        第9篇:村級圖書室管理制度范文

        抓緊做好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鎮級規劃編制工作,真正把鄉村振興落實到項目上,轉化為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成果。小編整理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上半年工作總結范文,歡迎查閱。

        2021年來,按照中央和省、市、區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部署,仙河鎮立足區域實際,整合油地軍港資源優勢,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推進現代農業、美麗鄉村加快發展,帶動農民增收致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取得階段性成效,現將具體工作總結如下:

        一、工作開展情況

        (一)發揮資源優勢,推進產業振興。一是推進現代畜牧業、海洋漁業提質增效。現代畜牧業方面,繼續保持仙河澳亞、神州澳亞兩大萬頭奶牛牧場滿欄生產,實現存欄奶牛2.5萬頭,泌乳牛1.1萬頭,上半年累計產銷鮮奶7萬噸。奧克斯—澳亞奶牛優秀種質創新平臺項目進展順利,高產奶牛性控胚胎生產各項指標持續提升。富友聯合乳制品加工廠正式投產,酸奶、布丁等高端乳制品陸續下線銷售,集種養加、研貿游于一體的高端乳品基地初具規模。海洋漁業方面,加快推動全區東部特色生態漁業示范區建設,上半年南美白對蝦、海參、貝類共計投苗養殖12.8萬畝,工廠化養殖55000立方米,預計水產品年產量可達到5000余噸。二是規劃實施“牧場小鎮”旅游項目。依托澳亞兩大牧場、周邊萬畝青貯地及乳制品加工廠資源,規劃實施“牧場小鎮”旅游項目,項目位于仙河鎮鎮區東部,孤北干渠以東,長江路北,興港路以南,項目計劃總投資1.49億元,規劃總面積約30平方公里,核心區面積21萬平方米,主要建設景區出入口、田園牧歌公園、核心體驗區等,形成奶業特色旅游文化品牌,目前總體規劃及道路設計已經完成,正在進行核心區詳細規劃設計。三是支持各村發展特色種養和鄉村旅游項目。規劃漁村田園綜合體項目,項目位于漁村進村路兩側,占地面積700畝,規劃建設集休閑觀光、旅游、采摘、餐飲娛樂于一體的休閑農業觀光園,目前總體規劃已完成,正在招商和做詳細規劃;實施海星村經濟林項目,項目位于海星村東養殖場路兩側,占地面積300畝,規劃建設蘋果、桃、杏、無花果等經濟林帶,在林下發展特色種養殖,目前已種植果樹150畝。整合轄區軍地資源,依托濟軍基地九分場玖紅林果合作社,打造“軍墾小鎮”特色旅游項目,建設標準化果園500畝、智能溫控水肥一體化葡萄大棚10畝、特色民宿12間、農家樂1處,建成集采摘、觀光、旅游、餐飲、住宿于一體的特色農業示范點。

        (二)實施人才強鎮戰略,推動人才振興。

        一是開展培訓下鄉活動。緊緊圍繞發展現代農業,助力農村產業發展,以新型農民培訓學校為抓手,統籌整合培訓資源,優化課程設置,針對不同人群,突出培訓重點,開展各類人才培訓25期、1753人次;針對村“兩委”成員和農村黨員,以增強黨性、提升能力為重點,著力培養懂經營、會管理、善服務、當先鋒的黨員人才隊伍;結合鎮域實際和群眾需要,著重加強實用技術培訓、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和職業技能提升培訓,著力提高就業創業、增收致富技能,發揮好示范帶動作用;對于外來流動居民,組織開展文明禮儀、城市生活常識等方面培訓,全面提高文明素質。

        二是加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發揮科技人才支撐作用,做好泰山產業領軍人才、黃河三角洲學者以及河口區創業創新領軍人才等人才獎項申報工作。對接鎮域發展實際和人才需求,充分發揮產業鏈、產業集群對各類人才的吸引作用,緊緊圍繞全鎮石油化工、畜牧養殖、海產品養殖等五大重點產業集群,通過舉辦人才招聘會、參加省內外各類大型人才招聘洽談會、主動上門等形式招攬各類急需人才,加大現代農業領域高端專家引進力度。

        三是招才引智并舉。樹立“借腦”發展理念,突出抓好高層次、高技能人才引進,通過咨詢、兼職、短期聘用、項目合作與攻關、技術顧問、人才租賃等形式引進國內外智力,大力引進“候鳥式”人才。今年上半年共組織參加各類招才引智會議暨人才高峰論壇3場,達成初步意向1個。

        四是強化人才平臺建設。以“人才強鎮”戰略為支撐,強化人才平臺載體建設,為吸引集聚重點產業發展急需的高端人才智力提供了重要依托。今年來,澳亞人才團隊利用“奶牛優秀種質創新平臺”----體外胚胎生產實驗室,測定奶牛生產性能的牛頭數達到5000頭,種子母牛群規模達到100頭,開啟了優秀種質規模化精準培育新模式。澳亞(中國)牧草檢測中心為各類組織機構開展實驗檢測1000余次,出具檢測報告72份。兩大人才平臺科技成果轉化直接經濟效益達350萬元。

        (三)強化黨建引領,推進組織振興。

        一是實施領頭雁工程。提高村支部書記境界水平。組織召開鎮級層面鄉村振興培訓6次,邀請專家授課2次,組織赴江蘇、青島、壽光等地學習鄉村振興和農村供給側改革3次。

        二是實施強本固基工程。強化農村黨員積分量化管理,研究制定《仙河鎮黨員積分量化管理實施方案》,利用“黨員主題活動日”集中學習方案內容,并簽訂《知悉書》。各支部根據黨員年齡、身體狀況等實際條件分類管理,建立黨員積分量化管理臺賬,明確考核標準,利用各村黨員積分量化管理得分情況公示欄對黨員參加組織生活、帶頭服務群眾等情況公開公示,規范黨員管理制度,促進黨員素質提升。

        三是全力推進村集體經濟發展。研究制定《仙河鎮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工作臺賬》,聯合包村組、各站所召開專門工作會議,探索制定各村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三年工作計劃,確定發展目標,探索發展路子,聘請農科院統一規劃設計,踐行全域旅游發展理念,堅持“產業加文化加旅游”的發展模式,構建大旅游與大生態、大健康、大服務、大文化深度融合發展的綠色產業體系,實現仙河鎮城鄉區域融合發展。

        (四)加大農村基礎設施投入,推動生態振興。

        一是實施農村基礎設施提升工程。上半年來新建、改造農村公路3.2公里,完成天然氣“村村通”改造93戶,新建海星村綜治中心1處,完成漁村文化廣場、振東村、衛東村文化大院建設,村居環境及配套設施顯著改善。

        二是推進城鄉環衛一體化。對鎮區、各行政村、三團棚戶區及漁村周邊插花地衛生保潔實施統一標準、統一招標,新購置洗掃車、灑水車4臺,安排專業保潔隊伍不間斷清掃衛生、清運垃圾,上半年城鄉環衛一體化全市排名較去年顯著提升。

        三是強化水氣污染治理,建設美麗鄉村。推進鎮村兩級河長制建設,轄區6條主要河流全部明確鎮級、村級河長及河管員,及時巡查、制止向河道傾倒污水、垃圾及沿河私搭亂建行為。實施農村污水集中收集改造,目前全鎮4個行政村,其中3個村生活污水進入污水處理廠,漁村通過旱廁改造實現污水集中收集、處理。開展鎮區燃煤小鍋爐專項整治,拆除10噸以下燃煤蒸汽鍋爐23臺。開展秸稈禁燒專項行動,轄區至今未發生大面積焚燒秸稈現象。開展土小企業集中整治行動,與公安、土地、油區以及濟軍基地成立聯合執法檢查隊伍,定期對鎮區外圍、轄區邊界以及油田空置院落進行巡查,今年來共查處小化工、小作坊5家,現已全部拆除設備并予以關閉、取締。

        (五)樹立正確導向,推動文化振興。

        一是做好移風易俗工作。結合仙河鎮實際,從宣傳教育入手,著力營造婚事新辦、喪事簡辦的社會氛圍。在各村宣傳欄張貼《“開展‘鄉村文明行動’倡樹文明新風尚”倡議書》,下發《關于清明節文明祭掃的倡議書》、《關于提倡文明節儉制止農村婚喪事大操大辦的倡議書》等文件,深入到各家各戶進行宣傳發動。各行政村均建成了紅白理事會,制定了理事會章程、辦事程序等,移風易俗、節儉辦事的新風尚深入人心。

        二是加強道德建設。進一步加強“四德”建設,大力開展文明戶、“好兒女、好婆媳”評選,關愛農村留守兒童、留守老人和留守婦女,做好農村志愿服務活動。開展好人線索推薦工作,及時挖掘、發現好人線索120條。注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開展“網上祭英烈”及“小手拉大手—致家長的一封信”等系列宣傳活動,為未成年人健康快樂成長營造濃厚氛圍。

        三是提升文化內涵。利用農村文化大院、電子書屋、學校道德課堂等載體,通過理論宣講、知識講座、評議交流等形式,定期和不定期開展文明禮儀、公民思想道德規范等宣傳教育活動。積極挖掘村莊文化內涵,新建海星村村史館1處,繪制文化墻400㎡,將村規民約、法律法規、村民移風易俗文明公約、紅白理事會章程等上墻,進一步提升村文化內涵。

        四是抓好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按照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建目標要求,對鎮村文化廣場、文化大院、鄉村劇場等基礎文化設施進行改造提升,對鎮綜合文化站圖書室、電子閱覽室、健康器材室等進行更新維護,為廣大村民提供休閑娛樂于一體的綜合性文化場所。五是大力開展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元旦、春節期間,組織海星村春節晚會,參加全區元宵節活動,開展“進千村樂萬家”文化惠民活動,與孤東、樁西、社區等部門結合,組織消夏晚會,開展籃球、乒乓球聯誼賽,不斷創新形式和載體,豐富職工群眾文化生活。

        二、存在問題

        總結上半年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開展情況,盡管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不少問題:

        一是思想認識存在偏差。仙河鎮作為一個油區工礦小鎮,農業產值占比不高,農村建設長期滯后于鎮區發展,部分黨員干部認為仙河的優勢不在于農業農村,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意義認識不足,滿足于被動應付上級安排,等靠思想嚴重。

        二是村集體經濟發展受制約。仙河鎮無集體土地,除海星村依托海星集團有較為穩定收入外,其他村集體經濟均較為薄弱,農民創收渠道單一,各村普遍存在老齡化嚴重、勞動力流失、產業結構不合理等問題,農村產業發展缺乏項目支撐和長遠打算。

        三是以工促農、以鎮帶村聯動發展不充分。仙河鎮城鎮人口多,工業、服務業較發達,這些優勢條件均對農業農村發展具有較強帶動作用,但受歷史條件、體制機制等方面限制,城鄉發展不平衡問題較突出,各類要素向鄉村聚集效應仍不明顯。

        三、下步工作思路

        下一步,仙河鎮將按照上級安排部署,抓緊做好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鎮級規劃編制工作,真正把鄉村振興落實到項目上,轉化為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成果。具體做好以下幾點:

        (一)明確鄉村振興發力方向,開創發展新局面。以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升,農業供給體系質量明顯提高為主線,繼續鞏固畜牧、漁業高效農業產業地位,提高規模化、特色化、現代化水平,努力打造現代畜牧業、漁業產業體系。圍繞海洋漁業、畜牧、鄉村旅游等產業,大力實施招商引資,加大新技術、新裝備、新工藝應用,加快產業升級步伐。做好農業技術服務和指導工作,充分發揮新型農民學校、農業實體教學點堡壘作用,構建多層次的科技服務網絡,構筑現代農業體系。通過實施“青年家庭農場主”創業計劃,舉辦“村官班”,加快家庭農場等新業態形成,豐富農村人才隊伍建設,促進農業發展上水平。發揮工業強鎮優勢,明確東營港服務基地的功能定位,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水平進一步提升,農民增收渠道進一步拓寬,城鄉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持續縮小,拉動鎮域經濟發展,促進農民幸福感不斷提升。

        (二)加快農業產業升級換擋,全力服務鄉村振興。依托澳亞兩大牧場資源,強化澳亞—奧克斯奶牛優秀種質創新平臺建技術支撐,努力打造中國放心奶生產基地和集種、養、加、研、貿、游于一體的現代化畜牧示范區,加快實施牧場小鎮項目,2021-2022年主要建設景區入口打造、田園牧歌公園、核心體驗區等,形成全域旅游文化品牌。發揮海洋資源優勢,大力實施“海上仙河”戰略,加快推動全區東部特色生態漁業示范區建設,規范和提升四大漁業基地標準化水平,鼓勵引進開發高端養殖技術,完善水產品養殖及深加工體系,不斷提高水產品附加值。推進漁村休閑農村游樂園、海星濕地參觀采摘園、鎮東農產品集售物流配送園及二團九分場設施農業示范園建設,形成集采摘、觀光、旅游、民俗、餐飲于一體的特色農業典型示范基地。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性爱国产精品福利 | 亚洲无线观看国产精品 | 欧美激情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午夜站香蕉 | 这里有亚洲精品在线 | 亚洲国产成a人v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