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精準農業概述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GIS;RS;GPS;農業;應用
1 GIS概述
地理信息系統是20世紀60年代迅速發展起來的地理科學技術,是分析和處理海量地理數據的技術,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GIS的功能得到了極大的完善,它以地理空間數據庫為基礎,采用地理模型分析的方法,對空間數據進行挖掘和分析,正是由于其愈發強大的功能,使得它的應用前景和應用領域也變得原來越寬闊,如自然資源管理、生態學、水利、軍事等等很多方面。
2 GIS在農業上的應用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而農業又是一個對資源和環境都比較依賴的產業,其復雜多變的特性往往令很多研究者無所適從,尤其是大量復雜的數據,令人望而生畏,傳統的數據管理方法,如文件管理系統和人工管理系統都暴露了它們的局限性,這時地理信息系統的優勢就凸現出來了,它所獨有的數據分析技術和處理方法為農業的深入研究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后盾。
2.1 GIS在農業資源管理和動態監測上的應用
農業資源包括土壤肥沃性、氣候因子等要素,地理信息系統對這些數據的處理方法主要采用遙感(RS)和GIS共同作用完成的,通過遙感來獲得大面積的農作物和土壤狀況的影像,利用GIS/RS強大的圖形分析功能,可編繪出各種專題圖,在對各種專題圖進行疊加來進行分類和分析,從而人們就可以了解關于這些地方土壤的狀況和作物生長情況,從而可以真實反映農業資源狀況,為科學利用和管理農業資源提供強有力的決策依據,從而為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2.2 GIS在作物估產方面的應用
RS多時像信息,可反映出作物生長的狀況和長勢,再用GIS對各種空間數據進行分析、識別作物類型、統計作物生長面積、研究和預測作物生長過程中土壤因子和氣候因子的變化情況,構造出各種模型,再通過與上一年的產量相比較,為作物進行估產,此外還可以對土壤中含水量和害蟲梁也可以進行分析,從而可實現對農田洪澇災害、水污染等農業災害進行預報,以便人們提前做出防范措施,將損失降到最低,可見GIS是農業實現自動化估產的重要平臺。
2.3 GIS土壤適宜性方面的分析
土壤適宜性,顧名思義,就是分析土壤的健康狀況以及可被利用的可能性的大小,主要是通過RS、GIS、GPS3S技術的結合,通過GPS可以快速而準確的獲取所想要研究地區的土壤影像,再將RS與GIS進行綜合,對采集來的數據進行建模和分析,從而可以獲取和土壤有關的信息,如土壤病蟲含量,礦物質含量,水含量,鹽堿化程度等等,以便人們對土壤進行判斷,是把它用于種植農作物還是用于工業發展,一定程度上實現了資源的有效利用,避免了資源浪費,為實現生態農業和可持續發展道路做下了鋪墊,更重要的是為當下一個熱門的話題-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環境問題也作出了重要貢獻,這是一個好的
循環。
精準農業是在GPS和GIS共同作用下的信息現代產業,3S技術可及時發現這些田間的差異性,根據優化經營目標,實現目標投入,實現田間資源的潛力的均衡利用。將3S集成系統裝在農業機械上,實現農業的自動化,即機器灌溉,機器收割,機器除草,減輕農民的負擔,避免了傳統農業的勞累,這些現在都已經實現了,而且效果還不錯。這種農業機械化,農業信息化必將會得到更加寬闊的普及。
2.5 在農業其他方面的應用
農業是與自然環境息息相關的產業,決定了其許多問題都與空間有關,正好GIS作為一個解決空間問題的有效工具,除了上述幾個方面外,還在農業其它方面也有很廣闊的應用,如評價機械施肥的效率、農業灌溉的空間預測、農業點污染源的模擬、農業氣象服務、農業生態規劃、農業生態旅游等方面。
由此可見,GIS在農業上的廣闊應用已是必不避免的,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而要從根本上改變傳統農業,就必須進行革新,3S的集成成為一種必然的趨勢,將3S的優缺點互補,可為農業生產和決策者快速而準確的提供依據,現在的農業風險高,回報低,GIS技術可為農業生產的調控能力,實現農業現代化和因地制宜的科學管理提供依據。在這一點上,國外很多國家都已經從中嘗到了甜頭,加拿大,美國,歐盟等一些發達國家都已經將3S技術應用于資源調查、農作物分類、生產檢測、產量預測、農業災害檢測和荒漠化防治等農業領域,加拿大在農田信息采集和服務方面充分應用了3S技術。我國和外國還是有很大的差異,尤其是在農業領域,國外已經將技術運用在農業中,而我們卻才剛剛起步,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前路艱難,還有待我們的共同努力。
3 結語
21世紀是一個信息化的時代,面對來自國外那么多強國的挑戰,我們不能退縮,作為當代一個有志大學生,而我的專業又正好是GIS,我們應該將國家的繁榮富強也作為自己的責任,努力學習GIS知識,掌握專業技能,那樣的話,可以預測中國的農業將會得到質的飛躍,必將成為中國新的經濟增長點之一,因此,研究GIS在農業上的應用就顯得尤為重要。
參考文獻
[1]張超.地理信息系統[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5.11-23;
關鍵詞:ZigBee技術;互聯網技術;農田環境監測;wifi
1 概述
中國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國,也是農業大國,隨著時代的進步,傳統的農業耕作方式已經無法跟上時展的腳步,如何提高農業生產水平,已成為必須解決的問題。面對這樣的問題各國都已做了相應的研究,科學種田和精準農業就是大家所研究的重點。在傳統農業生產中,由于缺乏有效的農田環境監測手段,農民無法對農作物生長做出及時的調整,僅憑經驗,生產效率低下。獲取農作物生長環境信息,是實施精準施肥、精確灌溉等的重要依據,也是提高農田生產效率的重要條件[1]。
2 系統總體設計方案
農田環境監測系統主要由數據采集、數據傳輸、數據顯示及控制系統等組成。利用一些傳感器對農田環境中的土壤溫濕度、空氣溫濕度、土壤PH值、作物生長實時畫面等環境因子進行檢測,數據被處理之后由上位機通過無線網絡傳輸給下位機,在電腦和手機終端上進行顯示和報警,實現對農田環境的遠程監測。
3 系統各模塊設計
3.1 wifi傳輸的設計
無線數據的傳輸是系統的關鍵所在,系統中各個傳感器節點所采集的數據主要由wifi模塊來向終端傳輸[2][3]。各個節點的傳感器將環境因子采集后首先傳入到ZigBee節點模塊,然后ZigBee節點模塊再通過串口將數據傳送到協調器,協調器與wifi模塊串口相連將數據包通過wifi模塊以相應的地址傳送到Internet網絡,最終由終端接收,實現遠程數據的傳輸。
3.2 報警器的設計
報警器件為蜂鳴器,報警模塊主要用于當農田環境(如空氣溫濕度、土壤濕度等)出現異常情況時,即達到所設定的閾值時,系統會給報警電路一個觸發,使蜂鳴器發聲。并將信號傳回到上位機,提示用戶及時采取措施。
3.3 溫濕度采集的設計
空氣溫濕度和土壤溫濕度是農作物生長的重要條件,它直接影響作物的呼吸作用。系統選用DHT11溫濕度傳感器對空氣溫濕度進行檢測[4],采用YL-69土壤濕度傳感器模塊,對土壤的溫濕度進行檢測。兩者都可直接測量溫度和濕度,并且每個傳感器設備都進行了精準的溫、濕度校準檢測,能夠實現更加精準的監測。
3.4 灌溉系統的設計
精準灌溉系統主要用于定量的對農田實施灌溉,這里主要涉及灌溉水量的控制,本系統采用HX711與稱重傳感器組合實施。HX711是24位AD,稱重傳感器檢測水量的實時變化,并將輸出的模擬信號通過HX711AD轉換芯片轉換為數字信號,將數字信號通過串行方式發送給51單片機,由此單片機對水量進行控制,輔助灌溉系統的液晶界面上會顯示出水量的當前值和已用水量值。從而,精確的計算出用戶的用水量。
4 系統軟件和顯示終端
本系統中采用IAR EW8051作為本系統的主要軟件開發平臺[5]。終端分為兩個部分:PC終端和移動手持終端。采用C++語言編寫APP作為手持終端和PC終端的監測平臺,只要終端連入Internet網絡并輸入相應的地址,監測平臺上便可顯示出農田環境的各個參數,做到監控數字化。終端監測界面如圖2。
5 系統測試
5.1 溫、濕度采集測試結果
測試時通過將DHT11測試與高精度的傳感器測試結果對比,比較數據,溫度誤差在0.1度之內,濕度誤差最大在1.7%左右,數值完全符合測試要求。
5.2 系統總體測試結果
本系統的多個傳感器測試結果相對精確,反饋速度快,當有環境因素發生變化時,報警系統檢測及時,同時,當農田出現區域性的干旱時,灌溉系統能及時的定量的進行灌溉,實現了自動灌溉的效果。對于攝像頭圖像采集部分,攝像頭底座可360度旋轉,攝像頭可對周圍環境全方位監測,整體效果良好。
6 結束語
本設計針對當前熱門的ZigBee技術進行了研究,從農田種植環境實際出發,設計了以CC2530作為主控制器,51單片機作為輔助控制芯片的基于ZigBee技術的農田環境檢測系統,經檢測,本系統達到了對農田環境的實時監測,可向用戶實時反饋當前的環境情況并可根據環境的改變而做出相應的舉措。
參考文獻
[1]劉洋,楊維.基于物聯網的農田環境監測無線傳感器網絡的管理[J].農業工程學報,2011,27(8):265-270.
[2]余成波,張一萌,張進,等.基于ZigBee的糧庫環境監測系統[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5(2):23-26.
[3]章偉聰,俞新武.基于CC2530及ZigBee協議棧設計無線網絡傳感器節點[J].計算機系統應用,2011,3(6):19-23.
一、對農業氣象服務的概述
農業氣象部門是一個面向社會和公眾的服務部門,氣象服務的首要任務就是為農業服務。目前,我國的現代農業氣象部門服務體系已經形成并逐漸得到發展。農業氣象部門服務的機構分為國家、省、地、縣四級;服務對象以農業為主,但也為各級黨政領導機關服務;服務的目的是預防災害、農業穩產增收、改善生態環境。
二、農業氣象服務的內容
1.提供天氣預報以及預防災害性天氣的措施
為農業部門以及農民提供每天的天氣狀況,并對旱、澇、低溫、霜凍等災害性天氣進行短、中、長期的報道,從而使農民做好提前的防范。同時根據所研究的成果,給農民提供一些預防災害性天氣的措施和技術,幫助農民度過災害。
2.對農業進行氣象監測,提供農業生產管理意見
農業氣象監測主要是通過使用衛星遙感,依據地面農業氣象網數據,從而對農作物、災情、土壤水分、氣候條件等進行檢測,總結預測信息并對氣象條件的利弊進行分析,從而為農民提出農業生產管理意見。
3.實行人工降雨及防雹措施
農業生產中,會時常遇見干旱或降雹天氣,為了減少干旱和雹子等災害性天氣對農業造成的影響,農業氣象部門會進行人工增雨飛行作業以及人工防雹作業,從而將災害降低。
4.開展森林火險檢測
通過利用氣象衛星對森林、草原火情進行檢測,從而提前制定防范措施,對森林、草原等火災進行預防。
5.改善生態環境
天氣氣候條件對生態環境有著直接的影響,農業氣象部門一邊提供氣候環境變化資料,一邊對生態環境進行檢測,為生態環境建設提供前提,從而促進生態環境的改善。
三、農業氣象服務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1.現有的服務已不能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需要更高質量、更便捷的農業氣象服務來滿足它們發展的需要。但是目前我國的農業氣象部門所提供的還是常規的農業氣象服務,而且農業氣象情報服務的形式是單一的。這不但不能適應經濟的發展,而且對農業生產的多樣化起到了阻礙的作用。因此,要對農業氣象服務部門的觀測內容進行及時的調整,并根據當地種植的特色和需要,開展氣象服務內容,擴大服務領域,提高服務時效。
2.基礎設施差,專業技術人員短缺
農業氣象服務部門之所以不能滿足我國當前經濟發展的需要,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基礎設施差、專業技術人員短缺。基礎設施差主要表現在檢測儀器陳舊,現代化程度低,而且觀測手段和方法有待提高,在資料處理上效率低,還主要靠手工操作,技術更新慢。對于氣象服務部門的工作人員卻呈現出專業技術人員短缺的現象,且人員知識老化。由此可見,氣象服務部門的基礎設施以及工作人員方面急需調整。
3. 拓展服務領域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就現階段看,我國農業氣象服務部門中的農業氣象和遙感業務服務領域擴展的空間較廣闊,但是在擴展服務領域時卻遇到了很多問題,一是設計的總體方案與將要實施的方案出現差異,低水平重復較多。二是綜合性項目沒有得到統一的部署和安排。三是氣象服務信息化工作滯后。
四、促進農業氣象服務發展的措施與趨勢
1.擴寬農業服務范圍,提高服務質量
為了加強農業氣象服務,提高服務質量,保證服務的時效性、準確性和覆蓋面,并充分發揮氣象服務在農業生產中的重要作用,就要加強特色農業、設施農業和高附加值的“名、優、特、新”農產品的服務措施。而且還要加大對縣、鄉、鎮等基層對象的服務,為其提供精細的氣象信息產品。同時,利用現代通信技術,充分發揮通信技術的快速便的特點,提高氣象服務的質量。
2. 開發應用“3S”技術
所謂的“3S”技術系統主要由地理信息系統軟件(GIS)、全球定位系統(GPS)和EOS/M0DDIS 資料處理系統(RS)三種技術系統組成。逐漸開發應用此項技術,將會使我國農業氣象部門獲得更好地服務效益。
3.建立農業氣候資源示范基地,提高氣象服務能力
逐漸建立農業氣候資源示范基地,并對特色農業、設施農業、精準農業等農業的氣象進行科學研究,為農業的發展提供及時的、可靠的決策依據,從而提高氣象服務的能力。
關鍵詞:機械設計制造;自動化;發展
1.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的概述
機械設計制造是嚴重各種工業機械設備及機電產品從設計、制造、運行控制到生產過程的一門綜合性學科。在經濟、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里,對機械設計制造要求也來越高,尤其是在機械制造行業規模化發展的當下,傳統機械設計制造已經逐漸暴露出它的弊端,而要想推動機械設計制造行業的更好發展,就應當認識到機械自動化的優越性。機械設計制造自動化是科技發展的產物,以科技為依托,可以提高機械制造效率,保證機械設備的穩定性,節省機械制造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2.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的設計原則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是集計算機科學、信息技術等為一體,在智能化、模塊化、微型化設計原則基礎上形成的新型設計制造形式,可以全面解決現代生產過程中的各項問題,是當前工業及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關鍵部分。為進一步提升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應用效益,其設計的過程中人員需要把握好:
(1)設計與機械功能需求相匹配。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設計的目的就是為了滿足機械設備功能需求,使其能夠在工業或工程中發揮其作用,形成高質量高、高效益機械設備體系,從根本上提升工業或工程的經濟效益。為此,設計過程中必須要保證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設計內容、設計重點、設計核心與機械設備功能需求相協調,能夠從全方位滿足機械設備功能需求,這樣才能夠實現機械設備應用效益的最大化,為我國工業或工程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2)設計需注重全面創新。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與其他機械制造理論存在一定的差異,其要求在智能化、自動化、信息化技術基礎上不斷創新和改善,以保證機械設備生產和制造效益的最大化。為此,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設計的過程中必須全面融入創新理念,運用先進技術不斷創新,形成針對性設計體系,這樣才能夠從根本上提升設計效益,使機械設備自動化水平達到新的高度。
(3)設計需做好技術的融合。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內容較為復雜,在設計工作開展的過程中需做好各項機械設備技術的融合,這樣才能夠形成科學、全面、系統的設計體系。如常規設計的過程中需要把握好機械能量轉化技術、機械信息處理技術、機械智能檢測技術等,將其融入到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設計過程中,為設計工作提供完備的數據體系,從而提升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設計的科學性、可靠性和有效性。
3.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的實際應用
3.1在農業領域的應用
在我國農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設備方面,推進其精準度發展進程,不僅有利于我國農業生產,還對我國經濟建設帶來幫助。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農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技術起步比較晚,在技術水平以及設備精準度上存在一定的差異。目前,我國農業精準度建設主要集中在農業節水、節肥等方面,例如在農業節水方面,通過精準的技術,實現農業灌溉上的節水,以達到節約水資源的目的。我國農業不僅在該方面實施精準化,還需要在農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建設方面實現精準化。
首先,在學習國外先進技術基礎上,集中農業發展科研力量,對我國農業設備現狀進行充分了解,以科技為依托,在技術上將農業機械自動化設備進行完善,并推進農業機械設備精準化進程;其次,發展農業機械設備需要以科技為依托,優化農業機械自動化建設,例如農業機器人的研發,有效降低了農耕勞動力,進而實現農業生產科技化。
3.2在集成虛擬化技術領域的應用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技術在機械電子集成電路中的應用,促進了電子設備有效控制。基于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技術的電子集成技術,其最大的特點,就是能夠通過機械設備,將電力系統中的控制電路、驅動電路以及功率電路集成在一起,但是在一個系統中將這些不同的線路集成在一起,并非能夠提升電力系統的功能,嚴重的情況有可能為電力線路管理與維護帶來困擾。近年來,在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技術下,研發出一種插卡式的集成技術,該種集成技術將控制電路放置在系統的外部,通過插卡的方式與集成電路進行連接。該種技術應用比較廣泛,例如插卡開關的使用。插卡式的結構,存在很多優勢,能夠有效避免封裝元件數量大等問題,又有效的避免了控制電路與模塊一體化的問題。
3.3工業領域的應用
第一,在Pro/NC數據庫中存放各項環境參數,這些參數分別為數控零件技術要求、幾何圖形、尺寸和器件在工藝上的要求等。最后確定在數控加工中的器件加工路線和器件加工工藝參數,并且確定輔助功能參數。按照數控機床原始的加工代碼來驅動數控機床進行器件加工。
第二,在Pro/E的數控加工中,過程必須遵循規定的加工工藝步驟來設計加工軌跡。在實際的加工邏輯中,數控程序流程與加工思路是一致的。在這一過程中,可以設計數控切割中刀具的具體參數,可以依照需要設計適合的刀具進行數控加工,加工系統通過對工藝數據計算出刀具的切割軌跡,并且最后生成CL文件。
4.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發展趨勢
4.1智能化的發展方向
機械設計制造的智能化發展在以往看來,可能很難實現。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尤其是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手機的智能化,電腦的智能化,電視的智能化、智能機器人等等都已經實現,機械設計制造的智能化也必將成為現實。機械設計制造的智能化發展與自動化的結合,主要是通過計算機程序的設定,通過類似人工智能的程序,讓機械設備能夠自動智能的對信息數據以及問題進行分析處理,不再需要人為的操控,并且可以自動解決故障,從而讓機械生產真正的實現自動化。
4.2W絡化的發展方向
傳統的機械設計制造主要是利用紙質圖紙進行設計和制造,這種方法不僅需要大量的資源,而且無法保證無人工誤差。因此,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的發展將會結合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對傳統的設計制造進行改善,利用計算機的操作軟件進行圖紙的設計和分析,在發現問題之后利用計算機進行糾正,最后投入制造。與計算機技術的結合,可以利用其智能化的優勢降低人工設計的誤差,提高設計效率而且利于保存。
4.3綠色化的發展方向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現代社會的高度進步,生態環保,綠色節約理念不斷被提出,在這種理念下,機械制造企業必須要肩負起保護環境,節約能源的重要使命,在機械設計制造中遵循綠色的理念,堅持綠色設計。在機械產品制造的過程中,要以對環境的影響為核心,兼顧產品功能,也就是說既要具備產品功能,又不能對周圍的環境造成不利的影響。綠色環保、節能減排、可持續性發展是未來的發展趨勢,也將是機械制造行業的主流方向,對提高企業的社會效益和企業競爭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4.4數字化技術的應用
將生產所需的圖像、聲音等信息轉換為數字信息的技術即為數字化,其在機械自動化中的應用有助于系統完成數據分析及處理工作,進而可實現系統對產品的模擬,產品制造由此完成。隨著人們對數字化技術的重視及廣泛應用,其將會使產品的設計更加精準化,產品生產過程也將更加簡潔化。
4.5科技化發展
就現階段而言,我國機械自動化的發展已經逐步實現了對生產過程的系統化操控,但其科技化發展仍需得到進一步完善,表現較為突出的是機械制造業中的遙控技術。就現階段而言,我國機械自動化中的技術監控和遙感技術發展水平還不高,其未來發展對于生產環節問題的有效解決具有重大意義。
結束語: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憑借自身優勢已成為機械設計制造行業的重要技術組成部分。對此,我們一定要對其特點及優勢加以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探究其發展趨勢,在不斷完善機械自動化的同時促進機械制造行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張真,盛國亮,孫曉亮.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的發展前景之我見[J].硅谷,2015,01:12+72.
[2]吳壬佳.探討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的發展趨勢[J].科技與企業,2015,08:69.
[3]吳超.我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發展前景[J].江西建材,2015,15:299+19.
結合當前工作需要,的會員“普朗克”為你整理了這篇冷鏈食品生產經營防控總結范文,希望能給你的學習、工作帶來參考借鑒作用。
【正文】
一是突出主體責任,強化防控措施。認真梳理全環節風險隱患,及時查漏補缺,扎實做好宣貫工作,強化培訓指導,進一步壓緊壓實主體責任,全面指導落實防控措施。目前已督查凍庫45個,排查農貿市場、商場超市、冷凍冷藏庫、餐飲服務等經營主體5132戶次,排查隱患5個,現已全部整改到位。
二是建立協作機制,強化協同配合。同衛健、農業農村、商務經信等部門形成聯動機制,分工協作、協調配合,統籌做好核酸檢測、情況通報、形勢研判等工作。市監局與衛健聯合冷鏈食品抽樣核酸檢測環境樣品22個、食品178個、內外包裝32個,經檢測所有樣品均為陰性。
三是注重追溯管理,強化精準追溯。全面對冷鏈食品生產經營者實行登記或備案管理,及時檢查核實檢驗檢疫合格證明、核酸檢測報告、交易票據、入出庫數量等,落實追溯主體責任,確保食品來源可查、去向可追、風險可控。督促經營者嚴格落實進貨查驗、索證索票制度,并嚴格對來源不明冷凍食品依法進行查處。
關鍵詞:遙感技術 農業應用 發展前景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遙感技術也從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與進步,其已經被應用到農業、土壤以及氣象等多個方面,且應用范圍還正處于一個不斷擴大的趨勢。在農業中,遙感技術所擁有應用范圍最廣、發揮作用最大的一個領域就是農業生產方面。遙感技術的應用使農業不斷向高效化、精準化以及多樣化方向發展,其已經成為農業未來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1]
一、有關遙感技術的概述
遙感,顧名思義,也就是遙遠的感知的意識,從宏觀的角度來講主要是指通過遠處感知、探測事物或是物體的相關技術來傳輸、分析以及處理信息,對事物或是物體所具有的特征、性質以及變化等進行揭示的一種具有綜合特性的探測技術,其是以通過遙感器來對地面事物或是物體性質進行的空中探測為主要工作原理。遙感技術是按照不同事物或是物體所具有的不同波普響應的原理,對地面上的各種事物或是物體進行識別,其具有非常強遙遠感知能力。詳細來講,就是通過空中的飛機、飛船以及衛星等飛行物中所具有的遙感器來對地面的數據和資源進行收集,并對收集來的信息進行識別、分析、傳送等。[2]
二、遙感技術所具有的主要特點
1.信息的收集范圍大
具有遙感技術的航攝飛機具有10千米左右的飛行高度,陸地衛星所具有的衛星軌道高度可以高達910千米左右,因此,其獲取資源和信息的范圍是非常巨大的。
2.信息的獲取速度快
衛星可以進行圍繞地球的周期運轉,其具有對所經地區的各種最新自然資料進行實時的獲取。可以對原有資源進行及時更新,或是對資料的新舊變化進行動態性的監控與監測。
3.信息的獲取限制少
地球許多地區的自然條件都是非常惡劣的,例如沼澤、沙漠等地區是人類很難到達的。遙感技術是從空中進行地面監測,所具有的地面限制條件較少。在條件惡劣地區采用遙感技術可以對各種珍貴資料進行及時的獲取。[3]
4.信息的獲取方法多
遙感技術可以按照任務的不同自動選取對應的波段以及遙感儀器來進行信息獲取。如可見光、紫外線、紅外線以及微波探測等。采用的波段不同其對物體產生的穿透性也是不同的,進而對不同地面物體的信息進行獲取。
三、我國農業中遙感技術的具體應用
1.調查農業生產所需要的資源
遙感衛星對地表進行掃描監測采用的是多波段傳感器,其可以對地表物體所特有的信息進行有效的獲取。在衛星圖像中,不同的地表物體所具有的紋理、形狀以及色調等信息都是不同的,根據有關的地理特征,可以對地表物體進行有效的識別與區分,這個過程就是農業資源調查中遙感技術的應用基本原理。
2.監測和評估農作物的生產情況
通過遙感圖像對農作物的類型和種植面積進行識別和區分,其利用的是農作物所具有的光譜特性,再根據圖像的多時相及不同波普可以實時、動態的對農作物的生長情況進行監測,同時還可以利用信息系統對農作物的產量進行評估。在我國,遙感技術監測和評估農作物生產情況最早是應用于小麥和水稻生產中。
3.監測和評估農業災害
不同的地表作物所具有的波普特征是不同的,即使是一種作物,在其不同的內部結構及外部形態的基礎上,其所具有的光譜反射率的曲線也是不盡相同的,遙感技術正是利用這種理論來對地表作物的災害情況進行監測和評估。[4]
4.監測農業生產環境
在農業生產環境中,遙感技術的監測作用在多個方面得到應用,例如大氣環境、水環境以及自然生態環境等監測中。其中,對大氣環境進行監測主要是對大氣的污染和污染源分布進行監測,以便對大氣污染的程度、變化以及范圍等具體情況進行監測;對水環境進行監測主要是對各大流域的水環境質量進行監測;對自然生態環境進行監測主要是農村生態變化、城市開發狀況、礦區生態破壞以及森林覆蓋情況等多方面進行監測。
四、農業生產中遙感技術的應用前景
1.對遙感信息模型進行深入發展
遙感技術進行深入發展的一個關鍵環節就是遙感信息模型的應用。通過遙感信息模型可以對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農業參數進行計算與反演。以往人們盡管已經發展和應用了一些諸如綠度指數、農田蒸散估算、作物估產、干旱指數以及土壤水分監測等遙感信息模型,但是其仍然無法與現階段的遙感應用需求相適應。所以,需要對遙感信息模型進行深入的發展,這在遙感技術的開發與研究中仍然屬于一個前沿問題。
2.綜合利用遙感技術來對病蟲害進行防治
植物發生病蟲害后,其葉片結構會發生變化,利用近紅外的光譜反射率可以進行準確的顯示。不過,植物葉綠素的質量和數量并沒有發生變化,因此,其可見光波段的光譜反射率也不會產生變化,人的肉眼是觀察不到的。紅外遙感技術可以對這種情況進行準確、及時的預測和預報,而且還能對植物的受害情況進行清晰的辨別,盡可能的將病蟲害扼殺在萌芽之中。
3.向微波遙感技術發展
現階段,國際遙感技術的主要發展重點就是微波遙感技術,其具有其它遙感技術所沒有的穿透性、紋理特性以及全天候性,可以對惡劣的氣象災害進行有效的監測。
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雖然在二十世紀七十年末就已經在農業中應用遙感技術,并在土地利用調查、農作物生長監測以及產量評估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其仍然無法與農作物大面積種植調查、病蟲害預測預報以及動態土地監測等方面的要求相適應,這就需要我們在我國國情的基礎上,引進國外先進的技術,采用各種方法與手段來對遙感技術進行更深一步的研究與發展。
參考文獻:
[1]蒙繼華,吳炳方,杜鑫,張飛飛,張淼,董泰峰.遙感在精準農業中的應用進展及展望[J].國土資源遙感,2011(03).
[2]齊虎春.遙感信息技術在農業中的應用[J].現代農業,2010(06).
關鍵詞:市場經濟;農業技術;推廣方式;研究
1新時期基層農民對農業技術推廣的需求
1.1農業科技的需求
隨著新時代的來臨,大多數農民的工作分離、專業分配、農業生產等多個方面開始得到了緊密融合,這給農業技術的推廣提供了條件,農民希望在推動農業技術的同時,還要提升服務質量,并將技術推廣工作由原始的技術生產逐漸演變成全方位服務。
1.2市場信息的需求
隨著西疇縣農業市場競爭逐漸激烈,這就給農業技術推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進入到21世紀以后,農民更需要得到一些精準的農業市場數據。大多數的農民不但希望能取得一些關于農產品價格的信息之外,同時還需要取得一些服務信息,例如生產項目信息、經濟提升信息以及市場產品銷售信息等。近幾年來,農民總是會遇到農產品“賣難”的現象,因此,農民更希望在緊抓農業技術推廣的同時,還能掌握一些市場信息,進而獲得經濟保障。
2目前市場經濟下的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所存在的問題
2.1認識不足
當前的農業主體是農民,但是他們對市場經濟下的農業沒有全面的了解,認識仍停留在原始農業層面上,因為認識不夠,導致對相關的農業技術也不太了解,進而沒有意識到農業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2.2市場把握不透徹
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的綜合素養直接影響著農業技術推廣的效率,農業技術相關工作人員如果不具備較高的專業素養和技能,就會使農業技術推廣受到阻礙。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人員在開展農業技術推廣工作時,沒有全面意識到當前農業市場對農業技術的需求,從而給農業市場的今后發展帶來制約。
2.3國家扶持不夠
當前西疇縣農業的發展主要是依賴于市場的調節,相關機制和條例只是對農業起到輔助效果,主要依靠國家的機制來鼓舞農業快速的迎合市場經濟。但是根據當前的實際情況,機制鼓勵力度明顯不足,缺乏對農業的發展的全面認識,使我縣給農業鼓舞的方向缺乏準確性,農業技術推廣的經費不足,造成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無法順利開展。
3完善和提高市場經濟下的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措施
3.1提高農民素質
要想實現農業技術順利的推廣,就要做好農民綜合素質提升工作,將他們從原始的農業觀念中解放出來,讓他們全面了解現代化農業的發展趨勢,認識到在市場經濟的影響下,應該根據市場的需求來開展農業生產工作。農民綜合素養偏低是影響農業技術推廣的主要問題,因此,開展農民培訓與學習工作,提升農民綜合素養,進而保證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全面落實。
3.2提高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素質
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人員的綜合素養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農業技術推廣質量好壞,因此,在開展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之前,就要提升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人員的綜合素養水平,定期對其進行專業培訓,提高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并且,在進行農業技術推廣時,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人員還要全面掌握農業市場的發展趨勢,有針對性的開展農業技術推廣工作,有效的減少農業技術推廣時的資金消耗量,同時還能滿足市場經濟對農業生產的需求。
3.3發揮國家對于農業的重要意義
國家制度完善的機制對農業的發展奠定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制定相關機制時,要全面了解市場經濟對農業的需求,進而構建完善的惠農政策。農業經濟是提升西疇縣市場經濟的關鍵構成部分,為了迎合市場需求,要加強農業技術推廣力度,給農業技術推廣提供充足的資金,確保農業生產可以穩定的發展。借助機制,鼓勵農民進行農業知識學習,只有保證農民掌握充足的農業知識,才能更好的滿足市場的要求。
4結束語
總而言之,加大農業技術推廣,可以有效的提升農民的經濟收入。但是結合當前的情況來看,在開展西疇縣農業技術推廣工作時,總是會遇到各種問題。因此需要采取相應的措施,通過提高農民素質、提高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素質、發揮國家對于農業的重要意義等方式,來提升農業技術推廣水平,進而推動農業產業穩定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陸秋珍.市場經濟背景下農業技術推廣的方式創新[J].吉林農業,2012(6):3.
[2]鄭立中.探討處于市場經濟下的農業技術的推廣[J].吉林農業,2012(7):100.
按照農田灌溉監測系統應具備的農田灌溉用水遠程測控計量、水質監測、水位監測、土壤墑情監測、用電遠程測控計量、農田電力設施在線監測等功能設計了農田灌溉監測智能控制系統———智能井房。隨著信息化及大數據技術的發展,農田灌溉智能化在全國正在逐步發展,我省在2013年全國第五批小型農田水利重點項目建設指導意見中,明確提出在泵首部位安裝智能井房,為今后農田灌溉智能化管理打下了良好基礎。
2.豐南區農業灌溉智能化系統建設
豐南區在2008年開始建設農田灌溉監測系統,2010年9月列入全國第二批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項目區。項目建設之初,豐南區就確立了工程節水與管理節水一體建設的目標,把農業灌溉用水監測納入項目建設之中,與管灌工程建設緊密結合起來,實現了農業灌溉的自動化、智能化管理,由傳統粗放管水農業向現代化精準用水農業轉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農業灌溉監測系統的建設,監測中心是關鍵,是整個監測系統的中樞。為此,豐南區建立了2個中心,一個在局機關,另一個在唐山海森電子公司(企業自建),兩個監測中心并行,同時監測,數據共享。通過幾年的運用,達到了如下目標:一是建成了全省第一個縣級農業灌溉監測系統。以監測中心為中樞,智能控制柜為監測點,形成了灌溉監測網絡。二是實現了對農業灌溉各種數據的適時監測,利用數據指導農民灌溉。到2012年底,全區共有農田機井8126眼,目前安裝機井智能控制柜2700多套。機井灌溉智能控制柜設施安裝率達到30%以上,初步形成了農用機井灌溉數據信息采集及分析。
3.農業灌溉智能化系統應用效果
及注意事項農田灌溉監測系統的建設,以機井智能控制柜為載體,全面提升用水計量設施。以機井智能控制柜替代傳統井房是建設灌溉監測系統的突破口,智能控制柜與傳統井房相比具有占地少、投資小、快速安裝、使用簡便且安全可靠、計量收費公平、準確、可重復使用等優點。通過實際運用,達到了如下目標:一是工程形象面貌煥然一新。整齊劃一、新穎別致的機井智能控制柜替代了破舊的老式井房,使整個工程的可視性大幅度提升。二是實現了單一用電計量向水電雙控計量的轉型。改變了過去IC卡單一計量電量的方式,使農民可以直觀地看到用水情況,增加農民的節水意識。三是操控方便。經過簡單的培訓,農民可以熟練掌握使用方法。根據灌溉周期及個人時間要求,隨時進行澆地,改變了過去排隊澆地,爭水、搶水的現象。四是提高強制管理手段,實現用水、繳費自動結算,解決長期存在的農業灌溉收費難的問題,也為開征農業水資源費打下了基礎。五是大面積推廣機井智能控制柜,為全面建設灌溉監測系統奠定了物質基礎。農業灌溉智能監測系統的應用,為農業灌溉自動化管理提供了良好的信息平臺,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一是現在部分務農人員年齡偏大,利用智能手機操作有一定困難,需要技術培訓和指導。二是在防偷仿盜方面需要加強管理。三是全面普及需要投入大量資金,目前,國家沒有針對農業灌溉智能監測系統的專項資金,致使農業灌溉智能監測項目發展緩慢。
4.農業灌溉智能化系統的發展前景
關鍵詞:測繪新技術;國土資源管理;應用分析
中圖分類號: F30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1069(2016)35-164-2
0 引言
科學技術在近些年的發展可謂是突飛猛進,帶動了測繪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從而提高了我國的測繪水平。各種新型測繪技術的創新發展速度正在逐步加快,不斷完善了我國現代的測繪體系,測繪技術水平的提高也促進了我國測繪部門的發展,并為國土資源管理的全面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 測繪工作的概述
我國幅員遼闊、土地面積相對較大,在進行土地資源管理時較為困難,因此,需要使用測繪技術才能全面描述目前我國土地的實際情況。我國目前實行的測繪新技術主要有三種技術手段,即地理信息系統(GIS)、全球定位系統(GPS)、遙感技術(RS)。這些新型技術手段的應用,能夠有效提高土地測繪的準確性。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計算機技術逐漸被應用到各行各業,測繪新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相結合,能夠通過全球定位系統準確地對將要測量的地點進行精準地定位,并能夠全面、詳細地分析與計算該地區自由的結界點,其數據分析結果能夠以數字圖像的形式明確、清楚地顯示在計算機上。但需要明確的是,完成上述過程,還需觀察該地區的整體情況等。當完成測繪工作時,能夠給行政管理部門和施工部門提供詳盡的資料、信息,我國土地資源管理的實際工作同樣需要這些資料與信息[1]。數字化信息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的完美結合,在國土資源測繪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并且也提高了測繪技術水平的提升,促進了測繪技術的進一步發展,為其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
2 測繪流程概述
測繪工作在國土資源管理中可謂是極其重要的,其能夠根據可靠的測繪結果提高國土信息的準確性。測繪的工作主要包括測量土地的詳細面積、土地權屬的具置、土地的境界等,測繪新技術能夠保證在小范圍內減小誤差,提高精準的位置信息與詳細情況,方便了國土資源管理工作順利開展。測繪工作是一項較為系統且專業的工作,其專業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第一,測繪工作具有法律性,其不僅是一項測量工作,還是一種行政行為。第二,測繪工作的數據具有整體性。其測量出的數據可整理為一個整體的資料,包括詳盡的內容,例如,專業的卡、圖、表、冊等,這些數據結果可以給相關部門提供周全的服務,方便其調取詳細的數據信息。第三,測繪工作具有高度準確性,且其數據結果符合相關土地資源管理標準。第四,測繪結果具有時效性。在土地信息、要素等發生改變時,要及時更新信息系統或改變測繪標準,從而確保測繪數據符合實際情況。測繪工作的主要流程如圖1所示。
3 測繪新技術在國土資源管理中的應用
3.1 在土地調查中的應用
測繪新技術在土地調查中的應用,主要是在原有的土地數據的基礎上利用測繪新技術,對土地數據變化的信息進行修改,主要應用的測繪新技術有全球定位系統與遙感技術。測繪新技術的應用,可以對目前土地的情況進行分析與分類,還可以了解土地之前的運用狀況,并且可以對土地進行相應的分類與管理[2]。測繪新技術在農村土地調查中的應用,能夠提高測量數據信息的精準度,提高測繪工作的整體效率。遙感技術的應用,能夠調查土地中的影像,并在獲取影像后,能夠對其進行正攝影像。對于已完成基礎工作的情況,在開展實際工作時可以利用遙感技術,匯總、處理收集到的信息、數據,最后再結合實際的土地情況,更新土地信息。
3.2 在土地規劃中的應用
土地規劃是一項較為復雜的工作,其所應用到的數據較多,且數據之間的關系較為復雜,不僅涉及各種基本圖形的制作,還涉及這些基本圖形的提取。測繪新技術的應用,能夠很好地解決、完善當前土地規劃存在的諸多問題與不足[3]。在進行土地的規劃工作之前,需要收集齊全的資料、信息,這樣可以有效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測繪新技術在土地規劃中的應用,首先可以使用遙感技術獲取所需要的土地相關信息與數據,并在收集齊全之后進行數據的處理與分析,這樣可以得到更加清晰、直觀的圖像,真實、全面地反映出當前的土地信息;其次,可以利用土地信息系統,建立土地利用空間,增加土地規劃的合理性與科學性,使土地規劃更具有空間感;再次,需要全面分析土地信息,此時需要利用地理信息系統的數據分析功能,這樣可以根據當前真實的土地情況進行土地的規劃,并且能夠實現長遠、合理的規劃工作;最后,土地信息系統還具有可視化功能,可視化功能能夠根據測繪得到的信息數據建立相關的土地分布模型,有利于相關工作人員的分析與研究,從而能夠在保證信息真實性與準確性的情況下實現土地資源利用最大化。
3.3 在土地勘測中的應用
土地勘測指的是對可以使用的土地進行測定,但需建立在土地出讓、征用等的基礎上,必須要根據當前土地的實際情況來進行土地現狀的測繪工作,并且詳細計算土地的面積,保證數據、信息的科學合理,從而促進國土資源相關部門的審批工作順利開展。勘測定界主要包括內頁的歸檔與整理、外業的測量與調查這四個部分。全球定位系統與遙感技術能夠詳細定位土地,并且能夠將收集到的數據信息發送到流動站,從而進行數據對比[4]。測繪新技術在土地勘測中的應用具有多方面的優勢,首先測繪新技術的操作較為簡單,其次還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節約時間,最后還能夠保證數據的精準度。
3.4 在農田保護中的應用
目前,我國的耕地保護工作與定期檢測還存在較多問題,例如農田的巡查工作落實較慢,無法及時有效地對農田采取保護措施,從而降低了巡查的工作效率,這非常不利于國土資源的高效管理。測繪新技術在農田保護中的應用,不僅簡化了農田的巡查環節,還提高了土地資源的管理效率,使農田監管制度更加科學與高效,農田監管保護工作得以有效落實。
3.5 在完善土地執法制度中的應用
測繪新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的完美融合,能夠全方位地監控我國各個地區的土地資源,從而在很大程度上防止了違法犯罪行為的出現,還能夠預防不法行為,對違法行為能夠及時通知相關部門,做出相應的處罰措施。測繪新技術的應用,使得土地執法制度得以完善,保證了土地資源的平衡性[5]。
4 結束語
總而言之,測繪新技術在國土資源管理中的應用,不僅使得土地資源規劃更具有科學性與合理性,還使得有限的土地資源得到充分、高效的利用,測繪新技術的應用保證了數據信息的準確性,幫助我國政府部門更好地進行土地資源的監控與利用。
參 考 文 獻
[1] 郭玉雙.測繪新技術在國土資源管理中的應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21):113.
[2] 馬爽.測繪新技術在國土資源管理中的應用[J].吉林農業,2016(18):121.
[3] 翟艷青.淺談現代測繪技術裝備在國土資源管理中的應用[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16(04):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