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氣候變化報告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懷疑氣候變暖也是不無理由的,理由之一是“歐洲、美洲等地這幾年冬天都出現了極端嚴寒”,哪來的氣候變暖呢?但是,IPCC有關氣候變暖的第四次評估報告已經指出:“人們感知到的氣候變化,是氣候的趨勢性變化與年際、年代際波動共同影響的結果。全球氣候以變暖為總體特征的變化趨勢,并不排除在個別區域和個別時段出現氣溫下降的情況”,同時IPCC也已經預測到歐洲等地區在冬季反而會“變冷”(由于北極冰川融化產生的冷空氣南下等原因)。總之,氣候變暖并非是全球均勻的,而是有強有弱,加上厄爾尼諾、拉尼娜等因素的影響,世界上一些地方會出現不規則改變和反常的、災難性的氣候現象。然而,48個國家300多名科學家參與的《2009年氣候狀況》報告證實過去50年來,地球一直在變暖,而近10年是歷史上最熱的10年。
懷疑氣候變暖的理由之二是,2009年底發生的“氣候門事件”嚴重損害了IPCC權威、公正的形象。“氣候門事件”發生在2009年11月,在舉世矚目的聯合國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即將召開之際,英國氣候變化研究中心的網絡遭黑客入侵,被竊材料顯示該研究中心主任、著名氣候專家菲爾•瓊斯等人的電子郵件涉嫌篡改研究數據,違背了科學家以事實為依據的職業道德。“氣候門”事件發生后,認為氣候變暖是一場“大騙局”、“大陰謀”的聲浪高漲。
然而,以變暖為總體特征的氣候變化趨勢,是世界各國氣候學等學科的專家經過近20年的集體研究所作的科學判斷。作為該領域權威機構的IPCC有關氣候變暖的評估報告是數百名撰稿專家和評審專家(例如第五次評估報告僅撰稿專家就有831位,其中中國專家有44名)共同的研究成果。參與IPCC評估報告的撰稿、評審活動的專家都是由IPCC各成員國政府推薦的一流專家,再由IPCC專家遴選委員會歷時半年進行嚴格遴選后確定的人選。IPCC評估報告在公布之前,經過了嚴格的批準、編寫、審核步驟。我們不能以“氣候門事件”抹殺數以百計的各國科學家將近20年的研究成果,認為氣候變化是發達國家少數人策劃的陰謀的觀點是沒有根據的。正如參加2010年坎昆會議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中國代表團高級顧問杜祥琬所說,與一年前的哥本哈根會議相比,坎昆會議“對氣候變化的規律、變化的程度和后果,還會長期存在不同的認識,這反映了人類(包括科學界)對這一復雜問題認識的局限性。但對‘地球村的氣候在變化’這一點,已幾乎聽不到否定的聲音了。在諸多的氣候變化現象中,‘變暖’是基本表象之一……引起氣候變化的,雖然有自然的和人為的各種原因,但人類活動是造成氣候變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難以否認的。人類除了‘從我做起’,還能有什么招數呢?!”
懷疑氣候變暖的理由之三是既然氣候變化“與我無關”,那憑什么要我們做出碳減排的承諾?有人質疑說,“全球氣候變化……和我們有關系嗎?我們是不是‘被氣候變化’了?”諸如那四十幾個遙遠的小島國眼看著海平面上升,引起生死存亡的危機感;遠在北極地區的冰面正以驚人速度消失,這些事兒“和我們有關系嗎?”對此,可以毫不含糊地回答說:不僅有關系,而且關系太大了!因為當那些小島國消失在海平面以下時,我國沿海經濟發達的地區也會感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壓力;至于北極周圍國家摩拳擦掌地為準備開發北極資源、利用北極航道而開始展開爭奪的現狀也值得我們關注,因為北極點及附近海域不屬于任何國家,而屬于國際海域。當然,氣候變化與我們關系最大的是極端天氣和水資源問題,2010年中國經歷了從大旱到洪水到暴風雪等氣候災難,可謂“一應俱全”,造成數千億元的直接經濟損失,2011年伊始又遭遇了南方出現持續雨雪冰凍天氣等災害,這些災害提醒我們必須高度警惕氣候變暖對我國糧食安全和水資源安全的威脅;與此同時還必須盯住喜馬拉雅冰川的融化跡象,因為那是高懸在中國、印度、巴基斯坦等國頭上的“水塔”,那里冰川的融化速度稍有加快都將可能帶來災難性影響。
中國為應對氣候變化所做的努力與我們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落實科學發展觀、抓住低碳技術和產業革命的重要機遇的發展戰略是完全一致的。當前的首要任務是,向廣大民眾大力普及氣候變化的知識,促使人們增強保護生態環境、維護地球家園的自覺,真正做到“從我做起”。
1.1數據來源
為了更好地了解大學生應對氣候變化問題的認知和行為,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應對氣候變化研究報告》課題組在2011年3月-4月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在校大學生為調查對象,開展了“中國大學生氣候變化認知狀況調查”。調查采取在機房集中進行網上答卷的方式進行。參與調查的人數為6750人,填寫問卷6750份,獲得有效問卷6643份,有效問卷占98.4%。問卷包括58個問題,劃分為氣候變化總體、科技、倫理以及政治經濟學認知四個方面,問題形式是多選題和單選題。本研究主要關注問卷中的大學生氣候變化科技認知層面。本次調查有效問卷樣本基本情況如表1所示。根據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的學科分布特點,將被調查學生劃分為四個學科類別,分別是氣象學、地理學科、工科和人文社科;各占總調查人數的比例為16.9%、9.0%、41.4%和32.7%;被調查學生中,男生占50.8%,女生占49.2%;被調查學生中來自城市的占44.9%,農村的占55.1%。
1.2變量選取
本文主要研究目的就是要解釋大學生是否參與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的科技認知影響因素,因此我們將大學生的應對氣候變化行動參與意愿設置為因變量,因變量為1時表示大學生愿意參與應對氣候變化行動;因變量為0時則表示不愿意。考慮氣候變化科普常識、科技倫理以及科技應對行動三個維度來劃分大學生應對氣候變化行動意愿影響因素的所有自變量(具體參見表2)。氣候變化科普常識維度中,將大學生對氣候變化、清潔發展機制(CDM)、“低碳經濟”概念以及《京都議定書》了解程度四個變量考慮其中,主要因為氣候變化了解程度考察大學生對于氣候變化概念的總體認知;應對氣候變化根本出路在于科學技術的發展,清潔發展機制(CDM)則是側重于技術革新層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采取直接有效的技術手段實現節能減排;“低碳經濟”概念是當代具有先進應對氣候變化意識的國家采取的高碳能源走向低碳能源的經濟發展方式,將會催生新的一輪科技革命的一種發展模式;在國際社會應對氣候變化重大會議中,《京都議定書》的簽署最具有里程碑意義,它是全球第一份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旨在控制氣候變暖的國際協議。
氣候變化科技倫理維度中,將IPCC報告“氣候變暖”結論態度、氣候科學研究結論是否應該公正客觀、科學家認知為國家利益左右以及富國壟斷先進科技手段壓制窮國四個變量考慮其中,主要因為青年大學生思維處于活躍期,對于氣候變化科技問題公正、公平性關注程度高于其他人群,因此他們對于氣候變化科技倫理方面的認知對其氣候變化行動意愿有很大甚至是決定性的作用。科技應對行動認知維度中,主要考慮了大學生對于科技進步是應對氣候變化的根本出路的態度、對國內氣候科學研究行動的滿意程度、對國際節能減排技術擴散以及對國內推進低碳技術開發的期待程度。氣候變化是環境問題,也是發展問題,但是歸根到底還是發展問題,其根本出路是依靠科學技術的進步。
在本世紀中后期,人類應對氣候變化問題必將成為一個緊迫并且重要的全球公共治理問題,大學生是國家發展未來的棟梁,對于參與未來的應對氣候變化科技競爭具有義不容辭的責任。國家之間氣候科學研究的競爭、低碳技術、清潔能源技術開發和應用能夠對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帶來直接的良性效果進而影響各國的自身利益。因此,大學生對于科技進步是應對氣候變化的根本出路的態度、國內氣候科學研究滿意度以及國內外節能減排、低碳技術推廣、應用的期待程度是否對其參與意愿有影響值得我們研究和關注。
2計量模型構建
大學生應對氣候變化行動意愿Y=F(X1,X2,X3,X4,X5,X6,X7,X8,X9,X10,X11,X12)+隨機擾動項。本文反映我國大學生應對氣候變化行動意愿的數據是以分類數據為主的離散數據,大學生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意愿結果只有兩種,即愿意與不愿意。因此可以采用BinaryLogistic模型,將因變量Y的取值限定在[0,1]的范圍內,將“愿意”定義為Y=1,“不愿意”定義為Y=0。設X1,X2,…,Xk是與Y相關的自變量,一共有n租觀察數據,即:Xi1,Xi2,…,Xik;Yi,i=1,2,…,n,本研究中k=12,n=6643。式中,Yi是取值為0或者1的因變量。Yi與Xi1,Xi2,…,Xik的關系為:
3模型估計結果與分析
本文應用SPSS18.0統計軟件對6643個樣本數據進行了二元Logistic回歸處理,結果列于表3中。該模型的預測準確率達到了80.9%,說明模型的預測效果較好;從模型的整體檢驗來看,-2Loglikelihood值達到了5512.618,說明模型擬合度較好;而NagelkerkeRSquare值達到了0.240,Chi-square值達到了1089.443,說明模型可以較好地進行擬合。根據表3中模型測算的估計參數判斷自變量對因變量的相關性,其順序為X10、X9、X1、X12、X6、X4、X2、X11、X5、X7、X8、X3。通過顯著性(Sig值)可以看出,排名前六的變量分別對大學生參與意愿有顯著和較為重要的影響,現對此6個變量進行分析:表3科技認知視角下大學生應對氣候變化行動意愿的Logistic模型回歸結果Table3RegressionResultsofLogisticModelforFactorsofInfluencingRespondingClimateChangeActionWilloftheCollegeStudentsBasedonScienceandTechnologyCognition注:*、**、***、分別表示達到10%、5%、1%顯著水平.
第一,對國內氣候科學研究行動的滿意程度(X10)對大學生應對氣候變化行動意愿的選擇起決定性作用。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報告是全球氣候變化領域最權威、影響力最大的科學報告。以IPCC第一工作組(物理科學基礎組)第四次報告(2007年出版)為例,我國大陸學者被引論文為88篇,只占被引論文總篇數的1.41%。氣候科學研究的影響力顯然亟需提高。其參數估計值為-1.023,可知自變量對大學生不愿意參加應對氣候變化行動有極大的反向作用。即大學生對國內氣候科學研究滿意度越高,則越是愿意參與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第二,科技進步是應對氣候變化的根本出路(X9)的估計參數值為-0.629,表明自變量對大學生不愿意參加應對氣候變化行動有較大負向作用。即贊同科技進步是應對氣候變化的根本出路的學生,更加愿意參與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科技進步是人類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的根本出路所在,對此觀點有正確的認識的大學生往往對于氣候變化科技問題的整體把握較為客觀,因此其參與意愿越高。第三,對氣候變化的了解程度(X1)參數估計值為-0.507,表明大學生對氣候變化的了解程度對其應對氣候變化行動意愿有直接負向作用。越是了解氣候變化的大學生,其參與意愿越是強烈。這一結果表明,氣候變化作為全球熱點公共問題,其作為科普常識的宣傳性值得關注。科普宣傳工作充分,則大學生對氣候變化了解程度加深,對氣候變化的實質往往理解更加深刻,所以其行動意愿往往更加積極。第四,對國內推進低碳技術開發的期待程度(X12)參數估計值為-0.356,表示大學生對國內推進低碳技術開發的期待程度越高,則參與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的積極性越大。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能源開發、利用等關鍵環節實現低碳技術是應對氣候變化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之一。國內以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能源技術革新方興未艾。大學生對這些低碳技術的使用比較敏感,應該通過組織團體活動等方式,使得大學生深入這些進行低碳技術革新企業,增強大學生對我國使用低碳技術的感性認識,從而促進其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意愿。第五,氣候科學研究結論是否應該公正客觀(X6)參數估計值為-0.202,表明氣候科學研究結論完全公正客觀認知對大學生意愿有顯著的負向作用,越是贊同氣候科學研究結論應該公正客觀的大學生,其參與意愿越強烈。時至今日,氣候變化問題早已經超越科學界,氣候變化問題的復雜性決定了氣候科學研究結論往往受到其它因素的干擾,這屬于科技倫理的范疇。對于氣候變化科技問題公正、公平性關注程度高于其他人群,因此他們對于氣候變化科技倫理方面的認知對其氣候變化行動意愿有很大甚至是決定性的作用。第六,是否了解《京都議定書》(X4)參數估計值為-0.116,表明對《京都議定書》越是了解,則大學生的參與意愿越是積極。在國際社會應對氣候變化重大會議中,《京都議定書》的簽署最具有里程碑意義,它是全球第一份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旨在控制氣候變暖的國際協議。由于《京都議定書》的以上重要特性,對其了解程度可以反映大學生的氣候變化科普意識,進而影響到其參與行動意愿。
4結論與討論
本文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在校大學生為調查對象,以現場答卷方式進行問卷調查,應用SPSS18.0統計軟件對6643個樣本數據進行了二元Logistic回歸處理。根據模型實證分析的結果,得出以下幾個結論:(1)調研結果表明,大學生愿意參與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的占80.2%,不愿意的占19.8%。表明,大多數大學生參與應對氣候變化行動態度積極。(2)氣候變化科普常識認知層面,對氣候變化和《京都議定書》總體了解程度越高,則大學生參與應對氣候變化行動態度越積極。(3)氣候科技倫理認知層面,越是贊同氣候科學研究結論應該公正客觀的大學生,其參與應對氣候變化行動態度越積極。(4)科技應對行動層面,大學生對于科技進步是應對氣候變化根本出路認同度、對國內氣候科學研究行動的滿意度以及對國內推進低碳技術開發的期待程度越高,則其參與應對氣候變化行動態度越積極。基于本文實證結果,筆者提出如下政策啟示:
第一,對大學生廣泛和深入地宣傳氣候變化科普知識,提高其對氣候變化科普知識的了解程度。認知是行為的基礎,只有使大學生對氣候變化有廣泛和深入的認識,他們才會有去關注氣候變化的可能,進而才會主動采取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的可能。青年大學生思維活躍,熱衷于參與各種社會公益活動,是向全社會傳播氣候變化科普知識有重要的推動力量。因此,建議高校要擴張對大學生宣傳氣候變化知識的路徑,以開設氣候變化課程以及開設公益講座等方式宣傳教育氣候變化科普知識,促使大學生對氣候變化科普知識得到充分認識,進而整體提高我國大學生群體以及普通公眾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意愿。
第二,對大學生進行氣候科技倫理知識宣傳教育應該予以格外重視。氣候變化表面是環境問題,歸根到底是發展問題。目前,以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對于發展經濟的需求空前,已經普遍進入后工業時代的發達國家對于中國碳排放要求往往是以維護發達國家自身政治需求為出發點。因此,氣候變化中的科學技術問題往往超越了科技本身的范疇,已經被滲透了多種復雜的因素。青年大學生思維處于活躍期,對于氣候變化科技問題的公正、公平的期待高于其他人群,因此,氣候科技倫理認知對其參與應對氣候變化行動有很大影響。可以通過組織氣候科技倫理主題辯論等方式增強大學生的氣候科技倫理意識,進而促進其參與應對氣候變化行動意愿。
顯然,盡管全球性金融危機肆虐,而如何應對氣候變化,依然是眼下最為熱門的話題之一。據悉,來自70多個國家的政府代表和相關國際組織、企業、學術團體及非政府組織共600多人,參加了此次“高級別研討會”。
而在此前的10月29日,中國政府正式的《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白皮書),更是表明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堅定態度和積極行動。
氣候變化:更快、更強、更早
“氣候變化發生的速度、強度和廣度已超出了全球所有科學家的預測。”日前,世界自然保護基金《氣候變化:更快、更強、更早》報告,報告呼吁國際社會對此采取更大的行動。
沒有一個國家能在氣候變化的巨大挑戰面前獨善其身。《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明確指出,中國氣候變暖趨勢與全球的總趨勢基本一致。據中國氣象局的最新觀測結果顯示,中國近百年來(1908―2007年)地表平均氣溫升高了1.1℃,自1986年以來經歷了21個暖冬。近50年來中國降水分布格局發生了明顯變化,西部和華南地區降水增加,而華北和東北大部分地區降水減少。高溫、干旱、強降水等極端氣候事件有頻率增加、強度增大的趨勢。近30年來,中國沿海海表溫度上升了0.9℃,沿海海平面上升了90毫米。
據科學家的研究,中國未來的氣候變暖趨勢將進一步加劇;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發生頻率可能增加;降水分布不均現象更加明顯,強降水事件發生頻率增加;干旱區范圍可能擴大;海平面上升趨勢進一步加劇。
當務之急:培育低碳“巨龍”
隨著全球氣溫的持續上升,氣候變化對環境、經濟以及人類生活造成的危害日益凸顯。專家預測,氣候變化將成為21世紀全球面臨的最嚴重挑戰之一,由全球變暖造成的自然災害,在今后數年內可能會導致某些地區人口大規模遷移、能源短缺以及經濟和政治動蕩。
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和世界自然基金會日前共同了中國生態足跡報告。報告認為,就個人而言,中國2003年的生態足跡是人均1.6全球公頃。也就是說,平均每人需要1.6公頃具有生態生產力的土地,來滿足其生活方式的需要。這一數據低于全球人均的生態足跡2.2全球公頃。
然而,盡管人均消費較低,中國還是從20世紀70年代中期就出現了生態赤字。2003年,中國需要兩個中國大小的面積才能供應其消費和吸納其制造的廢物。
“大部分生態赤字主要來源于二氧化碳的排放。化石能源消費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排放源,所以如何減緩化石能源消費排放的二氧化碳是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的關鍵。” 國家能源咨詢委員會主任徐錠明說。
那么,如何減少化石能源消費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呢?在世界范圍內,一個叫“低碳經濟”的概念在2003年左右應運而生。這一概念認為今后應該實行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發展經濟,它也被認為是有效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可行的經濟運行模式。
“高碳模式”嚴重制約中國經濟發展
“就國內而言,‘高碳模式’將會嚴重制約中國未來的經濟發展。”國家環境保護部副部長潘岳是在近日舉行的《中國碳平衡交易框架研究》研討會上說這番話的。在他看來,“高碳模式”影響中國未來經濟發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中國目前正處在重工業化階段,支撐重工業的是能源。國際能源和資源產品不斷大幅漲價,我們獲取的代價越來越高,依存度越來越高,抗風險能力越來越差,已經嚴重影響了經濟增長的穩定性;
第二,在“金融海嘯”席卷全球的情況下,“碳排放”正在成為發達國家新的“綠色壁壘”,打壓和限制中國傳統優勢產品的出口;
第三,從國際來講,“碳排放”將成為今后重要的國際戰略資源。過去大家爭奪的是土地、石油、煤炭、礦產等,將來就會爭奪碳排放權。而現在中國在國際產業分工體系中位于產業鏈低端,資源和能源密集型產品出口占較大比例。我國能源消耗占世界總量的四分之一、二氧化碳排放占總量的五分之一,這將擠占本土戰略產業未來的發展空間;
第四,從社會角度看,高碳排放和其他伴生排放導致的環境污染已經造成嚴重后果。據多項社會調查顯示,環境污染已經和腐敗、貧富差距擴大一起,躍升為影響社會穩定的前幾位因素。“碳排放”已經不是一個單純的經濟問題,更是一個政治和社會問題。
“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形勢的推動下,世界范圍內正在經歷一場經濟和社會發展方式的巨大變革:發展低碳能源技術,建立低碳經濟發展模式和低碳社會消費模式,并將其作為協調經濟發展和保護氣候之間關系的基本途徑。”潘岳說,這也是世界主要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的戰略重點所在。
中國政府已經開始培育低碳“巨龍”
長期以來,許多國家的政府、商界和其他人士在應對氣候變化的承諾問題上態度保守,其理由之一是他們認為中國缺乏作為。對此,氣候組織首席執行官斯蒂夫.霍華德表示,這種認識是不正確的,“實際的情況是,中國政府已經開始培育低碳‘巨龍’,并且將其視為未來發展和能源安全的保障。”
氣候組織是世界上第一家專注于氣候變化解決方案的國際非政府組織。氣候組織通過與全球最有影響力的工商企業和政府部門,以及對世界經濟碳強度最有影響的1000人建立合作伙伴關系,來促進其最終目標――全球低碳經濟的實現。該組織在2008年8月了一份題為《中國的清潔革命》的報告。報告指出,在政策激勵等因素的作用下,中國開始踏上低碳經濟發展之路,低碳技術創新步伐明顯加快,數以億計的資金也被吸引到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領域。
盡管中國的能源結構仍然以煤炭為主,但中國正在迎接一場清潔能源革命。報告稱,2007年中國的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已經達到1.52億千瓦。其中,中國的水電裝機規模位列世界第一,風電裝機規模排名世界第五。此外,中國的太陽能光伏電池生產能力已經僅次于日本。到2009年,中國還將成為世界領先的風機出口大國。
在低碳交通方面,中國的表現也不遜色。中國汽車的燃料效率標準,比美國高出40%。中國在2007年售出了2100萬輛電動自行車。中國還計劃到2020年,利用非糧食用地生產出每年1200萬噸低碳生物燃料。
中國碳交易:面臨“內憂外患”
盡管中國低碳制造業獲得了長足發展,但不可否認的是,仍面臨著很多現實挑戰。
在《中國碳平衡交易框架研究》研討會上,了《中國碳平衡交易框架研究》報告,報告首次提出以“碳”這一可定量分析要素作為硬性指標,對經濟活動加以監測、識別和調控,建議在中國以省級為單位推行“碳源―碳匯”交易制度。
而在此之前的2008年8月5日,北京產權交易所率先成立全國性的碳排放交易市場――北京環境交易所;當天,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同時宣布成立。時隔不久的9月25日,天津排放權交易所也宣告成立。
事實上,為推動碳排放交易,早在2007年10月,在歐盟倡導下,歐盟部分國家、美國、加拿大、新西蘭以及澳大利亞等國,共同簽署了一項關于建立“國際二氧化碳交易市場”的合作協議,創始成員超過20個。但世界上最大的碳交易市場仍然是中國。有關統計顯示,目前,中國提供的二氧化碳減排量已占到全球市場的1/3左右;預計到2012年,中國將占聯合國發放的全部排放指標的41%。
不可否認的是,中國碳交易面臨“內憂外患”的現實已擺在了人們面前。
2008年3月31日,新一輪聯合國氣候變化談判在泰國曼谷如期舉行。這也是2007年12月“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通過“巴厘島路線圖”后啟動的首輪談判。“巴厘島路線圖”啟動了一個加強公約和議定書全面實施的談判進程,致力于在2009年底前取得成果,并把技術轉讓作為其中的一個關鍵性問題。而技術轉讓恰恰是碳交易成敗的最關鍵因素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以優惠條件向發展中國家轉讓技術是發達國家在公約和議定書下的義務。但在具體落實上,至今沒有取得實質性進展。”11月7日,在“應對氣候變化技術開發與轉讓高級別研討會”上,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呼吁,各方應該加強技術合作、推進技術轉讓,增強全球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
據聯合國和世界銀行預測,全球碳匯交易于2008~2012年間,市場規模每年可達600億美元,2012年全球碳匯交易市場容量為1500億美元。毫無疑問,這是一塊極其誘人的“大蛋糕”。但按現行規定,發展中國家不能直接將配額出售到西方市場,這些企業賣出的減排額主要由一些國際碳基金和公司,或通過世界銀行等中間機構參與后才能進入國際市場。由此衍生出大大小小的國內外咨詢、中介公司,大多沖著碳匯交易市場的“蛋糕”而來。中國擁有龐大的碳排放市場,卻沒有“定價權”,交易價格往往是別人說了算,國內企業出售碳排放權處于低價位。或許正是在此背景下,中國各省紛紛表示要加快建立碳交易市場。對于碳交易這一新生事物,如何加強監管、規范市場秩序,也已成為有關主管部門的當務之急。
中國企業公布碳信息迫在眉睫
雖然政府層面在積極推動“碳排放交易”,但說起碳排放,這個和“節能”緊密相關的話題,大多數企業仍然覺得陌生或者遙遠。
2008年10月24日,碳信息披露項目(CDP)中國報告在北京公布。相對于一個月之前的全球報告里令人鼓舞的消息(參與企業數量創了歷史新高),中國的這個調查結果頗有些令人尷尬――100家受邀參與企業中,只有5家填寫了CDP問卷,20家提供了相關信息,58家沒有明確回應,而17家中國企業干脆直接拒絕參與這項活動。
碳信息披露項目由總資產超過57萬億美元的385家聯署投資者組成。2008年,CDP代表這些投資者致函全球3000家大型企業,邀請他們參加第六次碳信息披露調查。被列入這次問卷調查的100家中國企業,包括了中國大部分在海外上市的大型企業以及眾多A股市值排名前100名的企業,涉及到鋼鐵、石油和天然氣、汽車、建筑材料、金融等行業。
在中國進行CDP項目調查的負責人陳穎告訴記者,這五家正式做出回復的中國公司,分別為中國工商銀行、神華能源、長城汽車、華星水泥以及富士康公司;其中,華星和富士康是由其在海外或香港的母公司統一做出回復的。在沒有直接回復的中國企業中,則包括了中石油、中石化、中國電信、中國人壽保險、中煤能源等行業巨頭;不過,其中的中石油、中國銀行、中國電信等企業提供了相關碳信息。
考慮到除了5家回復問卷的企業外,還有20家企業也提供了相關的碳排放信息,陳穎對這一結果持樂觀態度,但是這仍無法掩飾中國企業在這次世界范圍內的調查過程中回復率最低的事實。相比較而言,美國企業的回復率為82%,歐洲為83%,亞洲500強企業也大概有一半進行了問卷答復。
商機無限:企業競爭“利器”
氣候變化現如今已經成為一個備受全球關注的議題。在國際政治和經濟領域,圍繞氣候變化而產生的討論和談判已經成為各國政治家和企業家之間角逐磋商的主要內容。世界自然基金會中國首席代表歐夢達認為,拋開這些科學研究和政治爭論,應對氣候變化卻已經是切切實實擺在了每一個企業的面前。
中國企業首次加入氣候組織
2004年10月24日,一個值得銘記的日子。在這一天,中國移動通信集團、遠大空調有限公司和尚德電力控股有限公司正式與氣候組織簽署協議,成為該組織在中國區的首批會員。這也是中國企業首次加入氣候組織。該組織創始人、英國前首相布萊爾先生特地為此發來賀信。
“這是中國企業在面臨低碳經濟的機遇和挑戰的時候邁出的非常重要的一步,我由衷地欽佩三位企業領導者的遠見卓識。”氣候組織大中華區總裁吳昌華高度評價此次成為成員的三家中國企業。她認為,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在節能減排和營銷理念上所體現的低碳意識,已經遠遠超過了很多公司;而對于遠大空調有限公司和尚德電力控股有限公司,吳昌華認為,后兩者在某種程度上屬于“解決方案類的公司”,這類公司把解決方案――低碳作為其企業發展創新的核心,不僅在中國而且在國際上也體現了其領導力。
據了解,到2010年,氣候組織在中國區的會員不會超過25個。目前,氣候組織也在和其他企業進行商議。
氣候變化蘊含的商機無限
“氣候變化對于企業的挑戰是不可忽視的。”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氣候辦巡視員高廣生表示,在全球氣候變化的條件下,國際上會逐步提高進口產品的環保標準和能效標準。對于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中國企業應盡早行動,否則在將來的競爭力方面就可能打敗仗。
不過他也認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采取的日趨嚴格的政策措施,正在加快抑制能源的消費,這為中國企業調整產業結構、推動產品向價值鏈高端發展提供了動力。同時,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將伴隨一系列技術包括低碳能源技術的競爭,這對中國技術自主創新來說也帶來了機遇。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李俊峰則明確指出,氣候變化蘊含的商機無限。他認為,這個機遇就在于由于氣候變化需要控制溫室氣體,需要采用新的技術和新的發展模式,這就為我國企業新的產品、為我國的跨越式發展,創造了一個更大的空間。
根據高盛的研究,目前圍繞氣候變暖而產生的投資概念有:
――共同基金,越來越多的職業基金經理,會把環境問題放入其基本面分析中。
――ETF:一些關懷社會及環保導向的基金已經被開發出來,而且在交易所里交易。
――公司優勢:那些為控制碳排放做了更好準備的公司,比同一行業中其他公司更具優勢。
――保險:天氣有關的財產破壞,由于污染產生的與健康有關的風險,以及由于未能區分應對氣候變化而導致的董事及管理責任保險責任。這一類的保險需求正在上升。
――再保險:與天氣有關的事故所導致的損失,能夠轉移與分攤這種風險的能力將可能會越來越重要。
――碳排放交易:在一個交易的環境里,排放交易市場令碳變得有價值。投資者會判斷碳價格。
“低碳技術已經為一些中國公司帶來可觀的商機。” 氣候組織的《中國的清潔革命》中的一些數字或許很能振奮人心:六家中國太陽能公司的市值已經達到150億美元,太陽能熱水器的市場也超過了20億美元;而電動自行車的市場,則為約60億美元。
應對氣候變化促進企業競爭
球氣候變暖,在一定意義上正在改變著企業競爭的基本面,它向一切不能應對這一變化的公司提出了挑戰,也為率先順應“低碳經濟”的公司帶來了機會。高盛就認為,應對氣候變化,對全球的企業競爭,帶來新一輪的風險與機會:
――聲譽:那些被認為是環境友好的公司,甚至在不太景氣的行業里,其聲譽也可能比那些被認為是環境不友好的公司要好。
――管制:圍繞著未來國家及地方政府在環境方面的管制的不確定性,導致溫室氣體排放公司前景的不確定性。例如在美國,環境保護署有權更深地介入高等法院就環境做出的裁決。
――訴訟:正如使用石棉的公司,將來某一天可能最終要為此所造成的健康損害負責,這對于公司并購者來說,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
――競爭地位:那些能更好地適應“更綠”的世界的公司,比那些不能或者將來不能的公司將能產生競爭優勢。
――新產品開發:對于那些開發出能讓現有產品或工藝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綠色”產品或者技術的公司,這包括替代能源。
――對商業運營的影響:由于氣候變化的原因而導致的天氣的變化,可能影響任何商業:如保險、旅游、建筑等等。
CSR報告中的氣候變化
在CDP中國報告中,專門分析了24家上市公司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從而得出了以下結論:
在涉及節能減排的20份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中有15份報告表明,為了更有效的表現節能減排、履行“節能減排”要求,企業已經建立了內部管理體系,將節能減排落實到生產、運營各個環節,如建立工作領導小組、“一票否決”制度、檢測和考核體系等。
在24家企業中,有4家企業在報告中介紹其參與清潔發展機制(CDM)的情況,其中3家公司詳細披露了CDM項目相關信息,包括已審核數量項目、碳信息數量和減排量,以及交易收益情況等。這3家企業均來自電力行業。
近20家企業在社報告中披露溫室氣體排放有關的量化信息,如節能數量、溫室氣體減排數量等。14家企業披露了在溫室氣體減排方面的計劃和目標,其中有9家企業制定了明確的、可量化的減排目標。
英國利茲大學研究人員新的一份報告說,英國濕地生態系統對該國環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隨著氣候變化加劇,這一生態系統或許會受到嚴重影響,這對鳥類和當地居民來說都不是好消息。
報告說,英國的濕地是多種鳥類的棲息地,并且是當地人飲用水的一個重要來源,濕地本身還具有非常重要的“儲碳”作用。但在氣候變化影響下,降雨頻率和夏季干旱的發生幾率都出現不小變化,這會改變濕地的水文體系,從而影響濕地中的昆蟲和鳥類。
在濕地內棲息的鳥類可能受到較大影響。研究人員利用地理和氣候數據模型進行分析后發現,如果氣候變化導致更長的夏季干旱期,英國許多沼澤中的大蚊數量會急劇下降,這無疑會影響到那些以這種昆蟲為食的鳥類。
報告作者之一約瑟夫·霍頓說,氣候變化會對英國濕地生態系統帶來很大威脅,需要采取更多措施來保護它們。
2010年出現的這些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具有范圍廣、強度大、致災重的特點。
全球變暖惹的禍?
2007年,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第四次氣候變化評估報告指出,由于全球變暖,已經觀測到包括干旱、強降水、熱浪和熱帶氣旋強度在內的一些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出現頻率和強度發生了變化,未來將有可能出現更多更嚴重的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在全球氣候變暖的背景下,高溫熱浪事件對氣候變暖的響應尤為突出,特別是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全球范圍內極端高溫熱浪事件更是頻繁發生,部分地區甚至年年都遭受高溫熱浪襲擊,如歐洲極為罕見的在2003年、2006年、2007年和2010年接連出現高強度的高溫熱浪。美國在過去的近10年內出現的創紀錄的高溫天數是創紀錄的低溫天數的兩倍以上。
2010年在全球各地出現的高溫熱浪、洪澇災害事實似乎也從一個側面佐證了IPCC的評估結論。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為何頻繁出現?
以氣溫的變化為例,如果某一地區的氣溫變化在多年平均條件下呈正態分布,那么從概率論上來講,在平均溫度處的天氣氣候狀況出現的概率最大,偏冷和偏熱天氣出現的概率較小,極端偏冷或極端偏熱天氣出現的可能性更小。但是,由于全球氣候變暖,該地氣溫的平均值增加了,這時偏熱天氣出現的概率將明顯增加,并且原來很少出現的極熱天氣也可能會頻繁出現,破歷史紀錄的極端高溫等極端事件也有可能會發生。如果氣溫變化的波動范圍保持不變,則這種情況下偏冷天氣出現的概率會減小,不大可能出現極端偏冷天氣;但如果氣溫變化的波動范圍也增大了,那么極端偏冷天氣仍然有可能出現,只是出現概率會比以前減小。
對于強降水的出現與全球氣候變暖的關系,從氣象學原理上可以這樣解釋:由于全球變暖使得地表氣溫升高,較高的溫度引起水分蒸發加大,致使水循環速率加快,導致更多的降水在更短的時間內出現,這就有可能增加大暴雨等極端降水事件以及局部地區出現嚴重洪澇的頻率。另外,由于植物、土壤、湖泊和水庫的蒸發加快,水分耗損增加,再加上氣溫升高,一些地區將遭受更頻繁、更持久或更嚴重的干旱。
質疑之聲
雖然大多數的科學家都非常認可IPCC第四次評估報告中關于全球氣候變暖的結論,仍然有一些科學家對IPCC評估報告提出質疑。
首先,一些科學家質疑全球變暖的趨勢是不是仍然存在。2008年初我國南方地區出現持續的低溫雨雪冰凍災害;2009/2010年入冬以來北半球的北美、歐洲和東北亞等地氣溫異常偏低,冰雪災害頻發,這使得有人認為,全球氣候變暖的總體趨勢已經停止或發生了逆轉,未來全球氣候甚至可能會轉而進入一個微冰河期。根據英國《每日郵報》2010年1月10日的報道,包括氣候學家拉蒂夫(Latif)在內的多位氣候變化研究領域的權威科學家宣稱,英國當時的異常嚴寒天氣僅僅是全球氣候變冷趨勢的開端;目前全球氣候已經進入了一個“寒冷模式”,全球氣溫將呈現下降趨勢,而且這一趨勢至少會持續20~30年。由于海洋中的海水溫度變化具有60~70年左右的自然循環周期,他們認為海水溫度的這種自然變化可能對全球氣溫形成比預期要大的影響,海洋的周期性變冷可能會抵消一些全球變暖的效果,這可能導致對進入新世紀以來全球變暖效應的抵消,使全球變暖的趨勢停止。
其次,一些科學家認為太陽活動等自然因子才是近百年來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人類活動并不能解釋觀測到的全球變暖。他們認為,IPCC報告中氣候模式所顯示的溫室氣體濃度升高和全球平均溫度變化之間的一致性主要是通過調整計算機氣候模式中的物理參數得到的,但這些物理參數的調整具有很大的隨意性。另外,二氧化碳濃度和溫度的相關性并不高,因此也不能支持是二氧化碳濃度升高引起溫度變化的結論,如20世紀40年代之前二氧化碳濃度的上升并不迅速,但全球氣溫卻存在_個變暖階段;1940~1975年間二氧化碳濃度上升迅速,但這一時期的溫度卻在下降。IPCC的評估報告則認為,工業化革命以來太陽活動造成的直接輻射強度要比人類活動所造成的小一個量級,太陽活動在這一時期的氣候變化中所起的作用很小。IPCC認為,如果僅考慮太陽活動等自然因子的作用,氣候模式無法模擬出20世紀中葉以后的全球變暖;只有同時考慮了自然因子和溫室氣體的作用,才能夠模擬出全球氣候的變暖趨勢,從而證明了近50年的全球氣候變化主要是人類活動引起的。
由于IPCC得出人類活動導致全球氣候變暖的主要證據來自于計算機模式對氣候變化的模擬結果,因此還有一些科學家對計算機氣候模式的可靠性提出了質疑,他們認為計算機氣候模式的結果并不可信,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四點:第一,氣候模式沒有考慮太陽變暗和變亮的影響,如1985年前到達地球表面的太陽輻射較少(全球變暗),1985年后到達地球表面的太陽輻射較多(全球變亮)。但是,當前的計算機氣候模式對此并沒有考慮。第二,氣候模式不能真實地模擬云和氣溶膠的作用。各種不同模式的模擬結果之間之所以會存在很大的差異,主要就是由于不同的模式對云的處理和云參數化方案的選擇不同。由于人類活動主要集中在北半球,這使得北半球比南半球分布著更多的硫酸鹽氣溶膠,從理論上講由于氣溶膠的“陽傘效應”使得一部分太陽輻射被反射回太空,因此北半球的變暖幅度應該比南半球更小,但觀測結果恰恰相反,北半球的變暖幅度遠高于南半球,這說明氣候模式所模擬的溫度變化趨勢在緯度分布上的觀測結果并不一致。第三,氣候模式對區域尺度方面的氣候變化,特別是對區域尺度上降水變化的預測非常差,有時不同的氣候模式對同一區域降水變化的模擬結果可能會完全相反,因此不能依靠計算機氣候模式對區域氣候變化進行可靠的預測。第四,計算機氣候模式也不能解釋許多
觀測到的氣候特征,如極區溫度變化,特別是南極的溫度變化趨勢與理論計算值不符。
全球變暖仍將持續
事實上,現有的觀測證據表明,全球氣候變暖的總體趨勢并未停止或逆轉,未來全球氣候持續變暖的趨勢還將持續下去。由于近百年來全球地表平均氣溫的變化并不是直線式上升的,人們平時所感知到的氣候變化實際上是氣候的趨勢性變化與年際、年代際波動共同影響的結果,在全球氣候以變暖為總體特征的變化趨勢下并不排除在個別區域或個別時段出現氣溫下降的情況。例如,過去近百年來我國的全國地表平均氣溫升高了約1.1℃,但同期我國西南地區(包括云南東部、貴州大部、四川東部和重慶等地)卻降低了0.45℃。又如,2010年4月全球地表平均氣溫比常年偏高0.76℃,為1880年以來同期的最高值,但我國陸地平均氣溫比常年同期偏低1.2℃,是1961年以來的最低值。因此,應當從全球范圍和長時間尺度上來科學認識全球氣候變暖。變暖并不意味著全球地表平均氣溫一定要一年比一年高,也不意味著地球上所有地區同步發生同樣幅度的變暖現象。在全球氣候呈現總體變暖的趨勢下,在個別地區仍然會有可能出現個別較冷的時間段,但出現的次數會更少,冷的程度也不會那么劇烈。例如,2009~2010年的冬季,由于北極地區異常偏暖,暖空氣進入加拿大,將冷空氣向南推進,加拿大人度過了一個暖冬,但美國大西洋沿岸地區的天氣則變得極端寒冷多雪;與此同時,其他一些地區則炎熱得異乎尋常。因此,雖然個別地區或個別年份都有可能經歷最冷或最熱的天氣,但作為一個整體,全球氣候在最近的30年里一直沿著持續變暖的趨勢在發展。
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大氣管理局(NOAA)的最新觀測資料,IPCC第四次評估報告以來的這3年(2007~2009年)全球平均氣溫也都處于有儀器記錄以來的最暖10年之列,2010年3~6月是1880年以來最暖的幾個月份,其中2010年6月是1985~3月以來連續第304個比20世紀平均溫度偏高的月份。從今年的觀測事實來看,2010年很有可能是1850年以來最熱的年份。
目前,大氣中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的濃度仍然在以每年2個ppm左右的速度增加,2010年6月二氧化碳濃度已經超過392ppm;并且,由于海洋的熱慣性作用,即使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能夠保持穩定,未來一段時間內全球的氣溫仍然會繼續上升。
難以準確預測的氣候變化
大家都知道,在天文學中像日食、月食等天文現象是可以提前很多年就準確預報出來的,在海洋科學或水文科學中像是潮汐、洪峰等水文現象也可以提前作出準確預測,但對氣候變化,人們卻很難提前準確預測,只能預估出一個大致的趨勢。
這是因為,在天文學中,太陽、地球和月球的運動是都可以作為一個質點來處理的,這些質點之間僅通過萬有引力發生作用,萬有引力的大小又僅取決于它們本身的質量和它們相互之間的距離;因此,決定這些質點運動狀態的控制方程就非常簡單,提前很多年就可以準確預測它們的運動狀態。海洋中的海水流動雖然不能簡單地作為質點來處理,但海水的運動也是遵從流體力學原理的,在已知的外力(如月球、太陽的引潮力)作用下,其運動狀態也是容易預測的。
大氣的運動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雖然大氣從本質上看也是流體,但它是氣體,氣體是可壓縮的(遵從氣體狀態方程);大氣的組成中除了成分相對穩定的氮氣、氧氣等氣體外,還有狀態多變的水汽,水汽在大氣中存在多達幾十種的相變方式,通過不同的相變來成云致雨,這些都決定了大氣運動狀態的控制方程組會非常復雜,再加上大氣所受到的外力也是難以準確預測的,因此人們不可能通過風洞或水槽之類的實驗設備來研究氣候變化,只能通過計算機氣候系統模式來模擬和預測。
就目前的科學發展水平來看,計算機氣候系統模式是最重要的氣候預測和預估工具,氣候系統模式本身以及利用模式來預估未來氣候變化的趨勢都是可靠的,但卻難以提前對氣候變化作出十分精確的預測。
因為氣候系統從本質上看是一個混沌系統,這決定了它的運動狀態存在一個可預報的時間尺度,超過這個時間尺度之后,由于混沌系統內非線性的誤差增長會超過初始信號的強度而使預測結果失去意義。發現大氣具有混沌特性的洛倫茲曾經打過一個比喻:南美的一只蝴蝶拍一下翅膀,其產生的氣流擾動經過放大,最后會引發紐約的一場風暴。也就是說,即使初始誤差很小,這個誤差經過非線性放大,最后也會達到驚人的地步。
另外,對于混沌系統的預測同樣具有不可重復性,即使是在相同的初始條件下采取同樣的計算方法和計算步驟,最后得出的結果也是不會完全相同的。這好比一個人在高山上滑雪,雖然他每次都是從山頂的同一個位置滑下來,但到達山底的位置每次都是不同的。
此外,地球的大氣還受到大氣以外的其他因子變化的影響,這些系統目前并沒有被我們很好的認識,因此,在氣候研究和模擬中要對未來氣候狀況作出像日食、月食或潮汐預報等那樣精確的長期預測幾乎是不可能的。
讓時間來檢驗
2010年2月23日,國際科學理事會(ICSU)了一份關于圍繞IPCC第四次評估報告爭論的聲明,聲明認為IPCC評估報告反映了當前對有關氣候系統、演變過程以及未來預估的科學認識,肯定了IPCC評估報告是國際社會前所未有的、最全面的關于氣候變化的科學評估結論。5月7日,美國《科學》雜志也刊登了255名美國科學院院士聯名發表的公開信,信中對IPCC的評估結論給予明確支持,并指出科學結論總會有某些不確定性,科學永遠不能絕對地證明任何事情;但最近的這些事件絲毫沒有改變有關氣候變化的根本結論。
氣候變化是一門科學,其正確與否需要經過時間的檢驗。這讓人們想起了有關愛因斯坦的一個故事,據說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發表以后,有100個教授簽名聯合反對相對論;愛因斯坦知道后說:如果能證明我錯了,一個教授就足夠了。
從這個意義上說,時間,也將會成為檢驗全球氣候持續變暖論斷正確與否的標準。盡管如此,面對頻繁出現的極端天氣氣候事件,我們需要迅速行動起來,采取措施來降低氣候變化對人類的威脅。
相關鏈接
“全球變暖”35年
35年前,也就是1975年8月8日,美國著名的氣候學家、地球化學家華萊士?布勒克教授在《科學》雜志發表了題為“我們是不是處在全球變暖的緊要關頭?”的文章。在文章中他預測,地球即將轉入由于二氧化碳增加導致的全球變暖期。這篇文章的發表正式宣布了“全球變暖”概念的誕生。
碳信息披露項目(CDP)介紹
CDP是一個獨立的非盈利性組織,擁有世界上最大的企業氣候變化和水信息數據庫。全球最大的經濟體中約3000家機構,現已通過CDP測量并披露其溫室氣體排放、水資源利用情況,并評估氣候變化和水資源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從而建立減排目標、改善績效。CDP代表機構投資者、采購機構和政府向企業收集數據,并將這些數據融入商業和政策的制定決策中。
碳信息披露項目的主要內容
1.低碳戰略
低碳戰略包括碳風險管理、低碳發展機遇、碳管理戰略和碳減排目標。一般而言,氣候變化的風險包括自然風險(如惡劣氣候)、法規風險(如能源效率標準的提高)、競爭風險(如低碳技術的應用)和聲譽風險(如環保責任)。氣候變化戰略是指越來越多的公司將發展低碳技術或低碳產品視為公司的長遠發展戰略,減排目標是企業切實將減排意識轉變為減排行動的具體表現。
2.碳減排核算
碳核算方法包括碳核算方法的選擇、碳減排會計報告的編制及其外部鑒證和審計、年度間碳排放差異的比較、溫室氣體直接減排和間接減排的噸數等。溫室氣體減排核算還包括每個國家所獲得的碳排放額度和具體的減排目標、每個國家內部每個企業的減排數量。
3.碳減排管理
碳排放管理包括減排項目、排污權交易、排放強度、能源成本、減排規劃等方面的內容,構成一個完整的碳管理系統。其中減排項目包括減排基準年份的確定、明確的減排數量、實現減排目標的所需技術、資金投入、減排的成本等;減排強度關注的是公司歷史排放與目前減排的差額以及如何實現這種減排數量的;減排規劃主要是指如何預測和確定公司將來的減排目標、減排目標的影響因素以及如何在企業的融資、投資決策中將減排成本融入其中等內容。
4.全球氣候治理
氣候變化治理包括減排責任和單獨的貢獻。氣候變化不僅僅是一個環境問題,更是一個關系到各國生存和發展的政治問題和發展問題。因此,氣候變化治理應該強調各國應承擔的責任以及各國、各地區、各公司和個人應如何采取有效減排行動為低碳經濟做出的貢獻。同時伴隨全球環境保護的制度化趨勢,建立公平有效的國際氣候治理機制是當今世界政治的主要議題之一。
碳信息披露項目存在的不足
1.碳信息披露的相關性不強
目前CDP主要是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圍繞氣候變化引致的風險、機遇、戰略和減排目標、溫室氣體減排核算、溫室氣體減排管理、氣候變化治理等內容設計問題,但是由于氣候變化影響的廣泛性、復雜性,各個公司的碳信息可能會存在很大的差異,從而使碳信息缺乏可比性;同時,自愿披露的碳交易信息不需要經過嚴格的審核和鑒證,可信度較差。這些缺陷都制約了CDP對企業碳減排的約束力。
2.碳信息披露制度化缺乏一個公認的量化標準
碳配額分配的過程其實是一個關系到各方利益的政治過程,如何保障國內和國際碳分配的公正性,減排的方式等問題還有待國內和國際法律法規的規范。目前國際上的標準主要有三個:技術標準、價值標準和認知標準,三種標準從不同角度反映碳交易信息的披露,各有利弊,如何找到統一的切入點將三種標準進行融合,存在很大的難度。
3.碳信息需求和供給方沒有形成有效的互動關系
碳披露依賴于以下特定的因果鏈邏輯:碳信息披露需要在投資者的監控下,公司傳遞與氣候風險相關的財務影響以及公司資產價值的碳控制方面的信息;投資者要對公司施加壓力促使公司披露碳排放相關信息并采取減排行動。同時,提供碳報告的公司也要明確意識到公司碳管理與經營業績之間的關系。此外,還需要 NGO和政府通過排名的方式來對公司提供碳信息施加壓力。而實際上,這些利益相關方并沒有采取積極措施來加強互動,相關的碳信息自然無法形成。
碳信息披露項目在中國的發展態勢
2013年,CDP連續第四年向中國100家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發出碳信息問卷,得到了32家企業的有效回復。企業參與度為歷年最高。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開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所導致的環境問題,在新興經濟體中表現出強烈的碳交易意愿。但從2013CDP全球報告的整體情況來看,這一數字仍然有待提高。
國際主要碳信息披露框架比較
碳信息披露項目(CDP)為構建有效的碳排放數據披露開啟了一個成功的實踐模式。除此以外,目前世界上在碳信息披露方面還有一些較為成功的嘗試。
2005年,加拿大特許會計師協會了全球范圍內首份由會計專業團體的《氣候風險披露指南》,;2006年,氣候風險披露倡議(CRDI)了《氣候風險披露的全球框架》;2009年,氣候變化信息披露標準委員會(CDSB)了《氣候變化報告框架草案》;應利益相關者的反復請求,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通過了《解釋性指南》(生效日期為2010年2月8日),首次對美國上市公司的氣候變化信息披露進行指引。
各框架披露條款雖然各不相同,但均有建議企業披露:氣候變化帶來的風險與機遇,包括有形風險與機遇、管制風險與機遇;GHG排放及減排的定量信息;企業應對氣候變化的戰略信息。同時,各框架都只對企業應該披露怎樣的碳信息內容進行了限定,卻都沒有提及如何披露和信息披露的載體,在實現將碳信息披露報告中定性的信息按統一標準定量化,即主要是將GHG排放以CO2為標準統一化、實現不同排放權交易機制之間在技術標準、價值標準和認知標準的一致性上仍存在缺陷,限制了碳信息的可比性和有用性。
關于我國構建碳信息披露框架的建議
盡早出臺有關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會計準則。由于我國缺乏針對碳信息披露方面的會計規定,使得碳信息的披露缺乏統一的標準,碳交易中的排放權的計量與確認也無統一的規定,不能滿足當前低碳經濟形勢下市場對碳信息披露的需求。必須通過借鑒國際會計準則的規定以及國際上主要碳披露框架的處理原則,結合我國具體的節能減排實踐,制定一套統一、規范的碳排放會計準則,用于指導和規范我國的碳信息披露。
關鍵詞:氣候變化 科普教育 素質教育 途徑
中圖分類號:G2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3973(2012)006-001-02
氣候變化是一個長期性的全球問題,對青少年的影響最大,青少年有理由關心這個問題,并為之付出努力。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三次評估報告指出,近50年的全球氣候變暖主要是由人類活動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等溫室氣體的增溫效應造成的。在全球變暖的大背景下,近百年來,中國年平均氣溫升高了0.5~0.8℃,近50年變暖尤其明顯,中國沿海海平面年平均上升速率為2.5毫米,山地冰川快速退縮,并有加速趨勢。2008年一份在中國七所高校的1500多名學生中開展的調查報告指出,中國大學生對當前環境和氣候變化問題有高度的關注,愿意為節能減排身體力行。2007年國家了《節能減排全民行動實施方案》,包括家庭社區行動、青少年行動、企業行動、學校行動、軍營行動、政府機構行動、科技行動、科普行動、媒體行動等九個專項行動。其中青少年行動和學校行動主要內容是積極開展以節能減排為內容的學校主題教育和社會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樹立節能環保意識。因此,加強青少年應對氣候變化科普教育顯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如何加強青少年應對氣候變化科普教育?筆者認為,要從三個方面下工夫。
1 加大氣候課堂教育項目的推廣力度
學科課程滲透是實施應對氣候變化教育的主要渠道。
(1)結合學科教學特點,依據課程標準的有關要求,充分挖掘現行教材中有利于氣候變化的滲透點,開展氣候變化教育。目前全國不少中學都以地理、生物、化學、社會課程教學為主,同時在各學科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和節約教育。一些地方,防災減災和應對氣候變化知識納入中小學校有關課程和課外教育內容,已經成為社會各界的共識。
(2)積極參與國際氣候變化課堂教育項目在我國的實踐。2010年11月17日至19日,英國大使館文化教育處舉辦了“中英國際氣候課堂教育論壇”。本次論壇主要圍繞“青少年與氣候變化”、“如何在學校成功開展氣候課堂項目”、“氣候變化教育教學方法”、“本土資源的開發”、“利用社會資源加強學校的氣候變化教育”等五個議題開展專家講座、經驗分享及分組討論,并對當地兩所學校進行考察。專家詳細介紹了氣候課堂項目及其實施細則,闡述了氣候課堂項目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可行性。北京、天津、重慶等地的三位老師在實踐層面,從課內資源、課外資源以及網絡資源三個方面詳細介紹了學校開展氣侯變化教育的情況,用真實的案例闡述了學生社會實踐中所做的工作,介紹了學生在推進氣候課堂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和解決辦法。論壇最后簽署并宣讀了《氣候課堂中國宣言》。
如何積極參與氣候課堂項目,真正把氣候變化教育落到實處?1)積極與全國氣候課堂項目中心聯系,成立組織,制定計劃,建立資源庫,為教師提供氣候課堂的素材、方案。并積極開發本土資源。2)在各級中小學校本課程上、社會實踐、研究性學習上打開思路,進行落實,積極參與國際交流,與友好學校聯系,交流經驗。加強校際交流,積極推廣并培養示范校、重點校。3)結合教學工作,進行氣候變化訪談,盡可能利用課余時間、假期進行教學設計、活動設計。4)成立學校氣候變化協會,以起始年段為主要成員,開展社區活動,向學校、社區提供建設性意見、建議。
(3)積極配合氣象部門開展應對氣候變化科普知識進校園活動。科協、教育局編印《應對氣候變化》普及讀本,將該讀本納入中小學素質教育的必修課程,介紹有關應對氣候變化各方面基礎知識,作為中小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在全國、全省范圍內各中小學的課外讀物中,必須有相當部分指定書目是關于應對氣候變化科普類讀物。應對氣候變化也具有豐富的國情教育內容,應由科技局、科協、教育局牽頭,會同有關宣傳主管部門和氣象部門,開展協調規劃和安排,整合有關信息資源,將應對氣候變化知識轉化為教師、學生和普通大眾容易獲得和應用的形式,達到普及和宣傳的目的。在小學、初中、高中階段的自然、地理和生物課教學中加重應對氣候變化科普知識教育;編制應對氣候變化教育系列叢書作為小學、初中、高中階段的課外必讀物;在各大院校普遍設立應對氣候變化學科的選修課,加大對大學生應對氣候變化科普知識教育的力度。
2 充分發揮科普基地的獨特作用
科技場館在科普教育中有自己獨特的作用,它的教育對象主要是青少年。我們要充分發揮科技館在應對氣候變化科普教育的作用。目前,我國有300多座科技館,據了解,大多數科技館在展示內容方面應對氣候變化科普教育展項設置不多,缺少這方面科普知識的教育。為此,筆者建議在科技館的展示內容方面要增加應對氣候變化科普教育的展項內容,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和公眾到科技館接受應對氣候變化科普知識的教育。
探索整合社會資源興辦專業化的科普基地。如充分開發利用氣象科普資源和基礎設施,提高科普基地的科普服務能力及全民的防災減災意識,更好地發揮在科普宣傳教育方面的示范作用。規范科普基地建設的管理,每年年初制定計劃,明確工作任務,主動接受科普基地主管部門的工作指導,參加科普工作的經驗研討會和培訓等活動。落實開展的項目經費和人員,爭取納入本單位的年度工作任務管理。《中華人民共和國科普法》明確規定了氣象等部門開展科普工作,《全國氣象科普基地標準》及《全國氣象科普基地管理辦法》為應對氣候變化科普基地建設規劃提供了政策依據。要將科普基地建設納入第十二個五年國民經濟發展規劃,加強科普基地建設經費維持經費投入,實現科普基地建設健康發展。
3 加大青少年應對氣候變化科普教育體驗活動組織參與力度
要使中小學的科學教育真正體現出“主渠道”的作用,除了制定科學的課程標準外,還要求教育主管部門、校長和教師要具備大教育、大科普的觀念,要充分認識到中小學科學教育不僅局限于學校內,而是學校、社區和家庭共同參與,消除障礙和隔閡,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定位,注意相互銜接,形成完善的中小學科學教育的社會體系,也即是科普的社會體系。這對于從多元化的途徑培養青少年的科技素質,最終實現人才培養的科學性和整體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提供青少年體驗模式。在這方面,美國科學教師鼓勵學生進行研究全球變化等科學實驗的一些做法給了我們啟示。在向中小學傳播過程中,通過課程講授、校外輔導、參觀實驗等方法可以傳播氣候變化科普知識。傳統的講授式也被小組討論、角色扮演、個案研究、實驗、野外考察、參觀博物館 (科技館)等方式所取代。也就是說青少年應對氣候變化不僅體現在科普知識的學習與宣傳,更體現在積極參與宣傳環保理念,踐行低碳生活方式,使青少年受到影響,在未來從事與環保有關的工作,讓應對氣候變化的理念和行動落實到更廣泛、更深入的層面。
(2)探索青少年應對氣候變化科技俱樂部和創新競賽等系列活動,抓好青少年科技活動站活動。共同構建一個青少年科普的社會體系,從而能夠提供多元化的科普途徑和學習機會,以滿足不同類型對象的科普需求,促進青少年科學素質和創造能力的提高。
2009年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15次大會和《京都議定書》第五次締約國大會中,部分發達國家提出拋棄雙軌制的建議被發展中國家疾呼為是要“扼殺《京都議定書》”,直接導致了有史以來最受關注的哥本哈根大會無果而終。約束發達國家溫室氣體排放的《京都議定書》的命運開始成為每次談判的核心。
而今年的歐債危機、日本地震及核危機帶來的挑戰,更讓德班會議變得撲朔迷離。
德班的可能
1997年通過的《京都議定書》,于2005年生效,第一承諾期于2012年底結束,2007年《巴厘路線圖》確定了《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和長期合作協議的雙軌制談判。《京都議定書》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其對發達國家排放國的排放進行了限制,發展中國家并沒有被規定排放限制。
美國2001年退出《京都議定書》,加上主要發展中國家排放增加,發達國家對議定書的態度也開始變得微妙,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之間關于雙軌或一軌的分歧逐漸明朗,即使在發展中國家,受氣候變化影響最大的小島嶼國家,立場也趨同于歐盟,立場上的重大分歧讓聯合國解決氣候變化國際議題上的前景和能力頗受質疑。
然而,氣候變化的危險性并未因談判的僵持而減低,聯合國環境署(UNEP)在今年的報告中稱,各國提出的2020年減排目標與政府間氣候變化委員會(IPCC)提出的到2020年控制升溫2℃的全球減排需求,有60億噸的缺口。
因此,在要求發達國家進行減排的同時,不久的將來,發展中國家也需要承擔相應的減排義務,也就是在公約的長期合作行動機制下制定出減排、適應、資金和技術的制度安排,這會是德班會議中各方角力的重點。
其實,在德班會議開始之前,各主要談判集團和國家已經基本亮出了談判的底牌。歐盟在《京都議定書》的第二承諾期的條件上做了一定妥協,把其加入《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的前提讓步為:需要為公約下有法律約束力的新協議的安排做出授權,這個“妥協”在一定程度上分化了發展中國家,特別是對于小島嶼國家,這些國家也希望能形成更有雄心的減排安排。
就在德班大會之前,還有消息稱,加拿大將于12月宣布正式退出《京都議定書》。
在公約的長期合作行動機制下形成某種法律形式的協議,將是談判的目標。只是,對法律形式的理解,目前各方是有差異的,很多發展中國家理解的此協議當然是針對并沒有加入《京都議定書》的發達國家,而在發達國家陣營和部分小島國看來,未來主要排放國都應該在這個機制下做出排放限制。
而排放的“透明性”和MRV(可測量,可報告和可核查)問題,相比起哥本哈根時的糾纏不清,并不再尖銳,對發達國家進行國際評估和回顧,對發展中國家的減排進行國際磋商和分析,德班會繼續落實這一在坎昆形成的共識。
雖然《京都議定書》第一承諾期到期之前,還會有一次締約方大會,但德班會議卻是確保《京都議定書》第一承諾期和第二承諾期沒有空檔期的最后機會。然而,隨著2012年各國大選年的來臨,要讓各國環境部長在德班做出重大的讓步,這基本不太可能。
而最現實的是,在德班形成一個大會協議,對《京都議定書》第一承諾期到期后做出安排,并對第二承諾期的談判提出時間表,把議定書這一重大問題繼續往后拖延。這其實也很難實現,因為那些明確反對《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的國家會支持嗎?而最差的結果是,大會再一次在議定書問題上無果而終,達不成協議,再次動搖各國對聯合國多邊機制的信心,未來的談判將變得更加艱苦和困難。
資金是硬道理
除《京都議定書》之外,德班大會有必要深化坎昆協議的任務,資金將是談判的另一塊硬骨頭。
2009年,美國、歐盟等承諾了快速啟動資金,為發展中國家提供從2010年到2012年共300億美元應對氣候變化的資金,并提出到2020年,由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每年提供1000億美元用于應對氣候變化的承諾。坎昆協議確認了發達國家資金上的承諾,并確認在公約下成立“綠色氣候基金”。
到德班會議時,快速啟動資金實際已近2年,300億美元的資金落實得怎么樣,有多少資金是符合“新的,額外的和平衡的”要求?而從2013年到2020年之間,資金如何安排?2020年之后,每年1000億美元的資金的來源和管理,都會在德班會議上引發唇槍舌劍。
資金是影響談判進程的關鍵因素之一,即使是發達國家開出口頭支票,也會分化一部分深受氣候變化影響的國家。今年6月,發達國家紛紛開始提交快速啟動資金的報告,在已經承諾的282億美元的快速啟動資金中,已經有170多億美元通過雙邊或是多邊的形式提供給了發展中國家或國際組織。但仔細分析這170億美元的資金去向,離坎昆協議要求的“新的、額外的”還有很大的差別,例如日本報告中提及的資金包括了2008年就做出承諾提供的資金,快速啟動資金并沒有重建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之間的互信。
而對于長期資金的來源和機制,在歐債危機等經濟低迷的背景下,以及發達國家在減排議題上的躊躇不前,要想在德班解決資金的來源問題也不太現實,德班談判開始之前,美國和沙特就阻止了基金過渡委員會提交的文本,在資金來源和使用上,美國的算盤是,讓來自私營部門的資金進入,并且削弱對私營部門資金的管理,以此來減少其公共資金的投入。
各國自主減排
如果國際氣候談判遲遲沒有實質性突破,發展中國家陣營的內部矛盾隨時都有可能爆發。由于發展中國家陣營中的小島國、最不發達國家等談判參與方切身感受到了氣候變化對其生存及發展所帶來的巨大威脅,這些中國傳統的談判盟友未來會越來越傾向于要求所有排放大國都進行量化減排。
這種情況一旦發生,國際氣候談判的焦點必將從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兩大陣營的博弈轉化為溫室氣體排放大國與國際社會其他國家的政治對立。
德班期間,針對主要排放國家在長期合作行動的有法律約束力的協議,如果一部分發展中國家支持協議的路線圖,就會是該陣營意見分歧凸顯的標志。
中國國際地位及溫室氣體排放提升的速度遠超國際社會的預料,這導致了“G77+中國”在氣候領域中的戰略聯盟基礎日漸薄弱。因此,如何一方面在國際氣候談判中維護國家利益,另一方面又在全球溫室氣體實質性減排議題上發揮更大的領導作用,是中國未來不得不面對的氣候政策和談判中的選擇。
實際上,談判只是解決氣候問題的手段之一,各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并不會因為談判的膠著而停止。
例如歐盟,雖然在談判中逐漸喪失領導者的角色,但其減排的動力并未因此降低。已實現經濟轉型,經濟高度依賴于低碳產業和技術的歐盟,從自身經濟的角度出發,也會繼續深化其減排目標。而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在談判中一直搖擺不定的國家,其國內的減排政策和碳稅的制度性安排也不會發生大的變化。即使發展中國家,自主減排也會繼續。各國的自主減排,將可能是德班之后一段時間內,在缺少有法律約束力的國際協議下,后京都時代各國經歷的一個過程。
而后京都時代,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以外的機制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的影響將會進一步上升,雙邊的和地區性的氣候合作將會更加活躍。例如日本在德班會議開幕第一天就表示將會積極致力于雙邊氣候變化進行合作。
而各國國內立法的進程加快,碳稅和航空領域碳排放費的征收,將會使國際經濟秩序中單邊經濟手段的使用更加頻繁,國際貿易中的有關氣候的貿易摩擦將會增多。2012年1月歐盟將生效的航空領域碳排放限額和貿易的安排就已經在過去的一年中引起了包括訴訟、航空器貿易戰在內的一系列摩擦,且這只會是一個起點。以氣候保護為理由的貿易保護將會堂而皇之地出現在發達國家的貿易政策中,并對發展中國家造成巨大的影響。
對于中國的后京都時代,國內的節能減排的步伐不能因為談判的僵持而放慢腳步。“十二五”期間的減排目標已經確定,這是中國對發展途徑的戰略選擇。中國如何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背景下堅持這一選擇,將挑戰化為機遇,將是一場艱苦的博弈。與此同時,建立公眾、企業參與的政府主導的低碳戰略,利用市場和行政手段同時推進節能減排目標的實現,無疑對政府、企業和公眾都是一個考驗。
最近,由民間組織引領的基于中國國情的低碳家庭試驗收到良好的效果,可望推廣;低碳出行的舉措開始深入人心;低碳鄉村的努力也正在拉開帷幕。這些自下而上的行動將是中國公民社會對推動中國氣候減排的直接貢獻。
顯然,德班不會成為聯合國氣候變化多邊體制的終結地,自下而上的氣候保護的需求和產業發展需求才是推動氣候談判的最大動力。
關鍵詞:氣候融資;管理體制;政策建議
中圖分類號:X196
一、氣候融資的內涵和范圍
因氣候融資在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中處于至關重要的地位,首先我們應明確氣候融資的根源及其定義。
(一)國際公約和談判進程是氣候融資的基礎
氣候融資的確切定義和治理機制在國際社會仍然處于討論、探索和演變之中,給確切界定中國氣候融資的范圍和討論資金管理的體制帶來一定困難。《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簡稱《公約》)及其它氣候變化國際談判進程和成果是建立國際氣候融資和資金治理框架的重要基礎和依據。
在公共融資方面(見表1),1992 年通過的《公約》為發達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融資機制建立了重要的原則: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發達國家承諾為發展中國家提供“議定的增量成本”(《公約》條文4.3),以幫助后者從一個依賴化石能源的經濟發展軌跡過渡到一個低排放的、氣候適應型的經濟發展軌跡;作為履行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生物多樣性公約》的資金機制,全球環境基金(Global Environment Facility,GEF)有力地支持了公約的實施。
在市場融資方面,1997 年簽訂的《京都議定書》(簡稱《議定書》)和隨后的多次締約國大會(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COP)達成的一系列共識和決定成為建立氣候融資基金機制的基礎。《公約》規定了附件一國家的減排義務,這些目標大部分成為《議定書》下確切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承諾[1]。2008 年各締約方向《公約》下長期合作行動問題特設工作組(AWG-LCA)提交了履約資金應該是發達國家官方發展援助之外的額外資金的意見,得到了發展中國家和歐盟的承認。根據 2009 年《哥本哈根協議》,發達國家承諾2010-2012 年提供300 億美元的“快速啟動資金”,并在2020 年實現每年1000 億美元的資金支持目標。2010 年坎昆會議不僅確定了這些內容,還決定建立“綠色氣候基金”作為《公約》資金機制之一,管理這些資金的應用。截至目前,“綠色氣候基金”已經決定落地韓國,其管理和治理架構正在建設當中,隨著管理體制的建立和資金的逐步到位,該基金將成為聯合國氣候變化公約框架下最主要的國際氣候融資平臺。
在過去的幾年里,氣候融資的渠道和數量在不斷增加,這同時也增加了受援國使用這些資金的一些具體挑戰。國際社會缺乏有效的工具和體制去監督報告資金來源、使用及使用效果,給未來相關資金的籌集帶來不利影響。隨著許多現行基金和資金機制將會出現新的變化,綠色氣候基金框架的建立及其治理體系正成為國際氣候融資問題關注的焦點。
(二)中國氣候融資和資金需求的定義
結合《公約》和擴大的氣候融資定義,考慮到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上采取的一些實際行動,本文所討論的氣候融資界定為應用于減緩和適應項目并直接產生減排和適應成果的資金。從來源上看,它應該包括國家公共資金、國際合作資金和廣泛的資本市場。
從資金用途上看,根據中國氣候變化國家戰略以及目前國家“十二五”規劃中已經確立的國家發展戰略重點和目標,應該包括:
第一,經濟和產業結構調整、節能減排、新能源發展、淘汰落后產能等減緩氣候變化活動的資金投入;
第二,農業、森林、水資源、更具氣候適應能力的基礎設施建設、人體健康等領域采取的適應氣候變化活動的資金投入[2];
第三,支持氣候變化應對技術研發和提高全社會應對氣候變化意識和能力方面的資金投入;
第四,與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開展的氣候變化相關國際合作的資金投入。
充足的資金投入是有效應對氣候變化的基本保障。繼在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提出的2020 年GDP 碳強度比2005 年水平下降40%~45%等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行動目標后,中國政府又確定了“十二五”時期碳強度將比“十一五”末下降17%等階段性系列目標。
為實現上述減排目標,同時增強各領域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政府需要引導大量的資金投入到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第二次氣候變化國家評估報告中指出,要實現中國提出的減排目標,2010-2020 年總共需要新增投資大約10 萬億元人民幣[3]。目前已有多個研究對中國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的資金需求進行了測算(見表2),雖然各研究對中國未來能源和經濟的發展形勢、以及對低碳情景的設定不盡相同,但可以確定的是,實現預定的碳減排目標對中國意味著大量新增的額外投資。
從這些研究機構對實現中國經濟低碳轉型的近期和中期目標所需資金的估算可以看出,潛在的資金需求量巨大,各機構的估算也是差異較大;同時,無論是政府還是研究機構,對中國目前和未來在適應方面的資金需求都沒有能夠做出相應的估算,一方面是由于適應相關問題的復雜性,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整個國際社會對適應問題的理解和界定仍然缺乏深度。事實上,中國在節能減排和發展新能源產業方面已經開始了大規模的資金投入。
“十二五”節能減排規劃提出“十二五”時期僅就實施節能減排重點工程需投資約2.7萬億元[5]。在氣候變化適應領域,中國政府也給予了大量資金投入。例如,為加強天然林保護,中國在過去十年間投入1078 億元,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6]。在未來,要實現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目標,需要拓展資金來源,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利用公共資金和市場的力量,撬動更多私營資本共同投入到應對氣候變化領域中。
另外,還要對資金投入的領域和方式進行統籌,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以最適宜的資金規模實現最大程度的減排目標及增強適應能力。
二、中國氣候資金管理現狀和存在的挑戰
本部分重點分析了中國氣候融資治理體系的現狀以及目前所面臨的各種挑戰。具體內容如下:
(一)現狀
實施應對氣候變化戰略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中國政府一向重視氣候變化問題,制定了全面的應對氣候變化政策框架,并在“十一五”期間取得了顯著的節能減排效果。《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簡稱《綱要》)中把應對氣候變化擺在了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明確強調要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要求堅持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并重,完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提高應對氣候變化能力。
目前,中國氣候融資資金來源主要有國際合作資金、國家公共財政資金、金融機構及私營資金、碳市場融資⑦四種主要方式。財政資金作為解決公共產品供給的關鍵,是我國目前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資金來源。
財政預算內資金的分配去向是基于已有財政支出科目來確定的。中央財政支出科目分為三級,其中類級科目綜合反映政府的職能活動,款級科目反映為完成某項職能所進行的某方面工作,項級科目反映為完成某方面工作所發生的具體支出事項。按照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相關規劃和工作部署(見圖1),政府相關部門已經開展一些方面的工作,這可以在中央財政本級支出科目中得到體現(見表3)。其中,中央增加了節能監管體系建設補助資金和基本建設等支出,使得決算中的污染防治、能源節約利用科目均超額完成預算,增強了減緩行動力度。但是,同時也可以看到,某些應對氣候變化的工作安排在科目中出現了交叉,或并未在科目中有明確體現。
為補充中央財政資金的不足,國家還設立了多項政府性基金(全國政府性基金、中央政府性基金和地方政府性基金)支持應對氣候變化的活動,如小型水庫移民扶助基金、大中型水庫庫區基金、南水北調工程基金和森林植被恢復費等。財政預算外資金獨立于預算內資金,因而這些支出安排未在財政科目中直接體現出來。
目前,中國通過財政資金支持應對氣候變化的途徑主要有:通過加大財政資金的投入,建立落后產能淘汰機制,支持氣候變化的監測、評估、研究工作;安排財政資金對某些行業進行技術改造;通過在財政預算中安排節能減排支出為經常性支出,用財政補貼、財政貼息、政府采購等財政支出手段支持節能減排項目;通過政府直接投資支持節能減排企業和項目的發展、農業基礎設施節水改造、水土保持綜合治理工程、加強海洋氣候監測等等。這些資金通過不同的分配工具,在國家財政科目下,被上述各主管部門從不同渠道分配至各個具體活動和項目,從而發揮其功能(見表4)。
中央財政近年來在氣候減緩方面規劃了大量預算,并保證財政投入穩步增長。從全國財政角度來看,2007-2011 年在節能減排和可再生能源方面的投資年增長率高于25%,大大超過GDP 的平均增速。穩定的財政投入是“十一五”期間基本完成能源強度降低目標的重要保障。根據2011 年中央預算執行情況報告,“十二五”規劃期第一年,全年中央財政的節能環保支出達到1623 億元,主要用于節能減排方面,包括鼓勵經濟欠發達地區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強化重點節能工程建設,推廣成熟先進節能技術;加大節能產品惠民工程實施力度;以及推進新型能源建筑應用示范工程,加強建筑節能改造。2012 年中央財政預算中的節能環保項預算為1800 億元,在2011年實際投入金額1600 億元的基礎上繼續增長,值得注意的是,相對于減緩而言,適應相關的項目帶有更鮮明的公共性,財政投入所占比例更大,也更為分散。通過專項資金、財政補助、補貼和對地方轉移支付各種途徑,中央財政實施了多項大型公共基礎設施、城市增強適應能力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資金投入量非常巨大。
氣候變化及其影響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從長遠考慮,為應對氣候變化和實現國家的減排和適應目標,需要建立一個能有效結合財政政策手段與市場手段的框架和長效機制。公共資金作為氣候變化融資的一個主要來源,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來自金融市場、私營部門和碳市場的資金,作為公共資金的補充,漸漸成為氣候變化融資的重要來源。
(二)存在的挑戰
從中國情況看,應對氣候變化行動雖已經取得初步成效,但作為能源消耗大國、制造業大國、人口大國,在現有工作基礎上,實現中國政府對世界應對氣候變化作出貢獻的承諾,還面臨著許多管理體制和工作措施上的挑戰。
第一,缺乏統一的公共氣候資金管理機制或總體協調機構。目前用于應對氣候變化各類型資金審核和管理部門分散在各個部委,缺乏統一的協調機制對氣候融資進行統一的監測和管理。應對氣候變化的直接對口部門是國家發展和改革委的氣候司,作為司局級部門,與其他各部委的決策層次不同,在統籌和協調相關項目安排、調度財政撥款和外來資金、協調資金分配及使用等方面,都具有相當的局限性。
第二,現有資金投向領域分散,未能集中體現應對氣候變化的目標。國家“十二五”規劃中已明確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根據減緩相關的規劃、目標、重點領域,目前財政科目對應減緩相關工作有較好的反映,適應方面仍處于相當分散的局面。整體而言,財政欠缺氣候變化科目,不能直接和充分反映出政府在“十二五”規劃和“氣候變化國家方案”明確提出的目標任務,與國家戰略目標不相匹配。
第三,氣候融資市場監管體制和服務體系尚不完善,綠色信貸、碳排放權交易等氣候融資政策及市場工具還未能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撬動更多私營資本向應對氣候變化領域流動。目前國家缺乏對企業和項目的節能減排信息進行統計和監測,金融機構還較難將企業/項目的節能減排效益作為重要的考核標準,并根據相應的信息給予項目資金和政策支持。
第四,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國際進程中的下一個角色還未清晰,相應的融資協調機制和監管統計體系尚未完善。國際合作可以帶動國內更大的資金流,更多利用市場機制撬動私人資本投入;氣候變化領域的“南南合作”將給中國帶來更多的國際市場機遇,對共同推進應對氣候變化國際進程具有重要意義。但目前角色和制度的不明確可能會阻礙中國獲得更多的市場機遇和產生更大的國際影響力。
第五,適應氣候變化工作仍處于起步階段,有很大的改善空間。目前中國在氣候變化方面的工作主要集中在減緩領域,適應氣候變化的行動和資金支持方面缺乏完善的管理機制,這與國家的應對氣候變化減緩和適應兩方面并重的目標不符。由于適應領域很難在短期內給予投資者帶來顯性收益,目前大部分的氣候資金都投向減緩領域。中國在適應方面的資金投入主要來自于國家財政撥款及國際贈款,投入資金量明顯不足并未能更大規模地撬動私人資本投入市場。適應氣候變化的因素也還未明確納入城鄉發展藍圖,城鄉發展面臨的氣候風險未獲得充分保障。針對中國的實際,最關鍵的問題,是要充分運用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建立和完善氣候融資管理體制,制定相應的政策措施,增加資金供應量,拓寬對外合作的領域,從加強應對氣候變化的資金保障上,確保中國應對氣候變化行動取得新進展。
三、建立和完善中國氣候融資管理體制機制的政策建議
在借鑒國際經驗和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礎上,為完善中國融資管理體制和機制提出了以下建議:
(一)中國發展氣候融資管理體制機制的兩個情景
基于以上分析和結論,著眼于改進中國氣候融資管理體制和機制,建議了以下兩個情景,供國家發改委、國家財政部和其他關鍵國家部門參考:
1.近期改進情景
改進情景是指在中國已經開始實施的行動及“十二五”國家規劃中已經明確了的體制和機制安排基礎上的進一步改善,包括:在目前現有的管理體制設置下,建議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小組提出清晰的中國氣候融資總體目標及規劃;建議改善和優化氣候資金管理及使用部門的協調機制;建議財政部設立氣候變化財政科目并設其各項子科目,明確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的財政資金安排,設立應對氣候變化專項資金;建議盡快開展適應氣候變化試點工作;建議國家設立國家氣候基金,明確財政部或國家開發銀行為其管理單位,發揮國際國內氣候資金的協同效應;建議設立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專項基金,安排國家發改委氣候司主持和管理。
2.中長期的創新情景
創新情景指難以在短期內實現的、需要納入政府部門體制機制改革的一些行動,包括:建議國家盡快出臺《氣候變化法》和完善的氣候融資管理辦法,以法律的形式明確組織管理氣候融資的相關部門及其具體職責;建議在國家機構改革的遠期規劃中新增國務院組成部門,設立氣候變化和能源部級機構或直屬局;并設立國際發展署專門負責(應對氣候變化相關的)國際合作;建立氣候資金的統計、評價和監測體系;制定有關氣候變化資金的績效評價方法和工具;在國家氣候基金的基礎上組建或設立專門管理氣候融資的開發性金融機構(如中國綠色投資銀行)并增加其投資銀行和商業銀行的融資及投資功能,為中國綠色投資的長期發展服務;建議組建成立碳交易監督管理委員會。
(二)提高應對氣候變化的戰略地位
提高應對氣候變化的戰略地位應結合以下兩個方面:
1.順應中國戰略轉型,提升氣候融資的決策高度
建議國家應對氣候變化領導小組加快制定完善的氣候融資管理辦法,加強氣候融資機構的管理,設立清晰和系統性的氣候融資管理和政策框架,明確氣候融資的主管單位,實現資金統一監管、有效使用。
第一,改善和優化資金管理部門協調機制;出臺氣候變化法律以明確組織管理氣候融資事宜的機構地位和具體職責,保證以事權為基礎劃分的機構職能和管理權限。
第二,在國家機構改革的遠期規劃中,建議新增國務院組成部門,設立氣候變化部級機構或直屬局,履行綜合管理國家氣候變化相關工作的職能,負責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的實施、資金的統籌管理和相關方案、項目的執行。
第三,強化“碳減排”和“適應效果”在氣候融資的決策、判斷、監督、評估中的關鍵地位。把“碳減排”和“適應效果”納入國家發展戰略和國際合作的管理體系中,在國內投資、海外投資、援助、合作過程中設立氣候要素標簽,作為項目選擇和評估的重要依據。
2.將氣候變化國際合作作為中國國際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努力引導國際合作資金與國內氣候資金相結合并投入到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發揮資金的協同效應和最大化資金的使用效果,是中國廣泛開展氣候變化國際合作的目的。建議國家將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上升到國家的國際戰略;建議國家應對氣候變化領導小組、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協調政策性及商業銀行盡快設立相應的工作機構,擴大對外宣傳、疏通對外融資渠道,專門負責引進國際資本支持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工作。
第一,為促進中國更積極地參與國際進程,承擔好氣候資金的出資者和受援者的雙重角色,建議設立國家氣候基金。引導國際資金與國內財政資金相結合支持氣候變化領域的減緩和適應項目,統一進行監測和評估,并向國內和國際社會定期通報國際氣候資金的運用情況,為國內氣候融資提供參考。
第二,在國家機構改革的遠期規劃中,設立國際發展署專門負責(氣候變化相關的)國際合作。獨立的國際開發署將在協調多個政府部門、制定對外援助計劃、實施“走出去”戰略、提高國家軟實力、保障資源環境安全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第三,搭建氣候變化國際合作的新平臺。建議國家發改委及相關部門會商G20 集團中其他成員,參與并動員國內相關金融機構參與現有國際合作平臺,例如G20 集團目前已經啟動的政府—私營部門有關增加氣候資金、增強應對氣候變化能力的“全球綠色增長行動聯盟”。以吸引國際投資流向中國,并同時充分利用相對中性的國際合作平臺,實現中國國際合作的全球戰略目標,同時促進G20 成員國之間的技術互利和減排義務的分擔。
第四,規劃完善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建議加強我國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的戰略性、前瞻性工作部署,建立清晰的指導原則,理清需求和資金的關系,確切了解達成目標的成本。制定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規劃,出臺相應配套政策和措施,設立相應協調機制,選擇重點合作國家和重點合作領域,集中資源開展合作。可考慮首先重點開展與周邊國家、非洲、最不發達國家和小島國的“南南合作”。
(三)完善氣候融資的管理監督機制
完善氣候融資的管理監督機制包括,實行氣候資金統計、監測及績效評價的機制,設立氣候變化國家財政專項科目和專項資金,撬動更多私營資本投入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積極開展適應氣候變化相關的投融資機制試點工作。
1.實行氣候資金統計、監測及績效評價的機制
國內財政資金中還未列入專項的氣候變化資金,國內金融市場及私有部門投向于氣候變化領域的資金也未有相應的統計制度。國際資金中目前除了來自國際碳市場的補償資金可核證與監測外,國際金融組織的多邊貸款、國外私有部門的投資等資金都未進行相關的統計,不利于我國對國際氣候資金的監測、核算與管理。
國家財政對應對氣候變化投入了大量資金,各地方政府和金融機構也給與了相關配套資金。要有效保障資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衡量其對節能減排指標實現、應對氣候變化的貢獻,就需要對資金的使用績效進行評價。目前中央層面還沒有出臺專門的應對氣候變化專項資金使用績效評價辦法。
第一,建立氣候變化資金相關的統計和監測體系,能夠引導更多的社會資金投入到應對氣候變化領域中,并更合理地配置資金,實現各分領域的發展目標,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
第二,建議財政部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管理暫行辦法》的框架下,制定有關氣候變化專項資金績效評價的專門指導方法,建立統一明確的資金績效評價機制。
第三,目前在節能減排和低碳產業發展方面的財政投入已經實現了快速地增長,未來應當繼續優化財政資金的投向,尤其應當注重對技術創新、能力建設、示范帶動等方面的投入。
2.設立氣候變化國家財政專項科目和專項資金
進一步強化國家財政支出對應對氣候變化資金的導向功能,加大中央財政的支持力度。建議財政部會同相關氣候資金管理使用部門,討論建立應對氣候變化的財政專項科目并明確子科目,創新財政支持應對氣候變化的工作機制,加大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財政支持力度。在目前氣候變化資金大多投入節能減排和生態建設的基礎上,強化對適應領域和其他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的更明確的投入。
第一,建議財政部設立應對氣候變化財政專項科目,并從節能環保、農林水事務、交通運輸和海洋管理事務等財政項目中,將隸屬于氣候變化領域下的科目歸口;適當增加對應于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目標的科目。
第二,建議財政部創新財政支持應對氣候變化的工作機制,并加大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財政支持力度,增設應對氣候變化專項資金。考慮到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的具體要求,建議國家財政規劃適當比例應對氣候變化資金用于此專項,明確中央政府和各級地方政府每年撥付占可支配收入3%~5%的專項資金,作為國家和地方應對氣候變化的剛性支出,納入氣候變化專項基金的管理,由發改委作為氣候融資主管單位和當地政府相關部門聯合管理,加強檢查和監督,并上報上級政府備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每年組織專項抽查和評價。
3.撬動更多私營資本投入應對氣候變化領域
私營資本是氣候融資的最大來源。其中,綠色信貸政策和碳市場建設是現階段撬動金融及私營資本的兩個重要工具。
銀監會目前已完成綠色信貸指導目錄的設計并將在近期公布,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也積累了多年開發綠色信貸的經驗,但對公共資金的放大效應卻仍不明顯。建議國家發改委、財政部、銀監會等部門提供激勵政策,提高商業銀行提供綠色信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以刺激綠色信貸的發展。
第一,加快環境和氣候風險評級標準制定,為金融機構選擇項目時提供環境和氣候風險評估,以及信貸管理政策指導工具,提高綠色信貸措施的可操作性。建議銀監會會同發改委、環保部、統計局等有關部門,建立企業/項目節能減排信息庫,建立信息溝通共享機制,向銀行提供企業節能減排信息查詢服務,使得銀行金融機構將節能減排效益作為授信程序中重要的考量指標。
第二,設立綠色信貸擔保基金,由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公共資金為銀行的節能環保貸款提供第一損失的擔保,以鼓勵銀行開發更多的支持節能減排的項目。
第三,建議財政部和發改委對綠色信貸的融資資金進行貼息(1%~3%)并支持其形成綠色信貸產品,提高金融機構的收益率,從而擴大綠色信貸的規模。
京都議定書確定的碳市場機制不僅推動了節能減排技術和項目的發展和實施,并為其帶來了可觀的資金支持。中國已基本形成了環境保護法律法規體系,但是,目前還沒有針對應對氣候變化特別是建立碳市場的專門性法律,缺乏實施碳交易的法律保障。建議國家發改委在建立全國性碳市場的探索過程中,考慮以下幾點內容:
一是加緊研究頒布明確碳排放權有償取得和排放交易的法律,制定碳排放總量控制、排放許可證管理、排放權配額分配、拍賣和排放交易等法規,規范碳市場的交易行為。
二是排放權配額分配要兼顧各行業的實際情況。參考 EU-ETS 的配額分配原則,不同的地方自身經濟發展水平和產業基礎的差異應體現在排放總量的差異上。因此,各地方應具有較大的主動權設立本地區的排放控制總量和參與交易的產業、每個企業的排放配額等。受控排放源選擇上應采取分階段遞進式,以確保體系建設計劃的順利進行和市場向低排放的平穩過渡。
三是開放的碳市場能帶來巨大的環境和經濟效益,為所有減少的碳排放和增加的碳排放訂立統一價格,有助實現以最低成本達到指定減排目標。參考EU-ETS 有效連接各國的碳市場,中國建立可互相交易的區域性碳排放市場,使中國的碳價格趨向統一。在制定國內市場機制時,交易單位應符合國際標準與規則,并采納國際認可的會計標準與統一測量、報告、核查標準,與不同碳市場和市場機制接軌,可以為日后連接國際碳市場奠定基礎。
四是國家信息通報作為一項國家履約活動具有重要意義,是 MRV 體系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既要與國際MRV 機制相銜接,也將為優化產業結構提供依據。盡快完善MRV 的技術支撐平臺,包括登記注冊系統、交易系統等硬性平臺和排放數據監測報告核查指導手冊等軟規范。
4.積極開展適應氣候變化相關的投融資機制試點工作
目前,中國適應氣候變化的活動和資金安排是分散在各個相關部委的,缺乏國家戰略層面的統一部署和各部委的協同推進。因此,國家發改委目前著手制定《中國適應氣候變化總體戰略和試點方案》,根據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總體戰略部署,將形成國家適應氣候變化的總體戰略和工作方案,選擇13 個省開展適應氣候變化示范試點工程,以點帶面扎實推進,開展適應氣候變化試點工作。針對開展適應氣候變化工作的相關建議有:
第一,建議國家發改委盡快出臺《中國適應氣候變化總體戰略和規劃》用以指導中國適應氣候變化領域的活動,加強政策扶持力度和資金投入,安排主管機構并歸口、籌措相應資金。
第二,建議國家發改委協調科技部、氣象局等相關部委開展氣候變化影響的脆弱性與風險分析,評估已經發生的氣候變化以及全球持續升溫情景對各領域和區域的綜合影響,并開展我國部門、行業、區域適應理論與方法學研究,開發適應決策支持系統,評估適應資金與技術需求,為開展相應工作提供技術基礎。
第三,建議國家把適應氣候變化納入城鄉發展藍圖,在城鎮和基礎建設的選址、規劃、設計過程中加入對氣候變化影響的考慮。在評估城市表現時,加入對氣候變化抗御能力的指標。
第四,建議國家發改委盡快出臺并實施適應氣候變化的13 省份試點方案。方案應從符合當地實際的特點的氣候變化適應具體項目入手,在涉及領域、適應方式、資金的來源和投入、適應成效等方面進行積極探索,努力體現“一省一策”的個性化特點,及時總結經驗并在全國范圍內推廣。
(四)實施關鍵措施的一些具體建議
實施關鍵措施的一些具體建議是:建立國家氣候基金及其主管單位,建立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專項基金以及設立碳交易監督管理委員會。
1.建立國家氣候基金及其主管單位
為提高籌集國際氣候資金總量,統籌管理國際合作資金,引導流向應對氣候變化領域,并帶動更多國內資本投入,應加強對相應資金的管理,建議設立國家氣候基金,打破目前專款專用的形式,引導這些資金與國內財政安排的資金相結合,支持國內氣候變化減緩和適應項目,統一進行監測和評估,向國際社會公布MRV 信息。建立國家氣候基金,幫助籌集和分配資金,有利于統籌安排國際國內同目標的資金,發揮資金的協同效應,更經濟地開展實現國家減排目標的活動。
除參考《政府性基金管理辦法》外,結合該基金的主要功能,考慮其管理體制設置,給出以下幾點具體建議:
第一,在近期內,根據基金的資金來源屬性,該基金可由國家財政部負責管理,或與國家開發銀行合作,后者具有豐富的管理國際資金和政策性項目的經驗,可以融合公共、私營和來自國際的多邊、雙邊資金共同用于應對氣候變化領域項目,發揮資金的協同性。在中長期內,該基金可托管于新成立的氣候融資開發性金融機構,或由后者直接融合該基金的功能。
第二,組建基金指導委員會,對該基金的管理、監督和資源分配評價負責。委員會成員可以來自政府、國家經濟和政策性開發銀行、地方政府、非政府組織、科學界等領域。委員會需提供年度預算提案和工作方案,并向國內和國際社會公布;基金的金融主管單位負責資金的集中管理、分配和評估。
第三,該基金可有贈款和貸款兩種形式的援助。貸款由國家開發銀行管理;項目贈款可以由國家發改委和環保部管理,項目也可依照機構職能經由這兩個機構和其他國家部委執行。所有的項目活動將由指導委員會批準后執行。資金的接收者負責準備年度執行報告。
2.建立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專項基金
加強在氣候變化領域的“南南合作”是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戰略所要求的。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增強了受援國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也為中國爭取了氣候談判中發展中國家的共同立場和氣候變化領域相關產業的廣闊市場,實現中國和其他發展中國家的雙贏。建議國家設立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專項資金,逐漸擴大其融資來源和分配渠道,為充分開展相關工作、加深工作力度和廣度提供持續的資金保障。
該基金的來源和用途可以考慮為:
(1)資金來源。該基金的資金來源為財政預算、私營資金、費用征收和國際資金幾種。2011 年,國家新設立了“南南合作”專項經費兩億元用于能力建設和節能產品贈送等項目;建議每年新增一定量的(比如5 億)人民幣的專項經費納入到“南南合作”專項基金中。基金通過引導和鼓勵多樣化渠道的技術輸出籌集部分資金。該基金還可以向參與項目的相關技術提供方收取一定的咨詢費用用于相關技術平臺的建設。最后,中國與其他發展中國家合作執行的氣候變化項目,還可以從國際氣候融資框架中尋找一部分資金支持。
(2)資金用途。此專項基金目的在于提高受援國的自主發展能力,除應用于促進節能減排氣候友好的技術轉移外,還包含提升受援國的防災減災等適應氣候變化方面的能力建設,向發展中國家提供政策規劃、資源調查、技術咨詢等服務,幫助最不發達國家準備《國家適應行動計劃》(NAPA),協助發展中國家科研界參加政府間氣候變化委員會(IPCC)評估報告有關工作等。“南南合作”專項資金的使用方向可主要為國別交流與合作、國際科技合作、適用技術轉移、適應能力建設、人才交流與培訓等。
3.設立碳交易監督管理委員會
中國已經在 2012 年初啟動了北京、天津、上海、廣州等7 個地方省市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并將在“十三五”期間逐步建立起全國性碳市場。在此基礎之上,建議設立中國碳交易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中國碳監會),在國務院領導下統一監督管理全國碳交易市場,并設立地方碳交易監管部門。碳監會將主要履行以下幾項職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