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當今世界的經濟形勢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在這種復雜的國際投資形勢下,我國正以穩定的增長速度,逐步成為世界最重要的投資主體之一。雖然取得了喜人的成績,但是我國對外投資受到技術、人文條件等復雜因素的影響,整體投資質量并不是很高,并且相對規模較小。在這些制約條件及負面因素影響下,我國的對外直接投資之路注定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因此,在我看來,我國加強對外直接投資,不能只看重數量而不注重質量,而應該建立統一的考察投資指導意見,幫助對外直接投資者尋找正確的投資方向。最重要的一點是,努力提高對外直接投資中的技術含量??茖W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只有提高產品科技含量,才能應對一些國家的非貿易壁壘中,甚至在經濟危機中立于不敗之地。否則的話,外表喜人的對外直接投資總量,只會在一場風暴中化為烏有。在這之中,尤其需要加強對我國跨國公司對外直接投資的統籌規劃安排。
跨國公司,顧名思義,是指通過對外直接投資等方式,在國外設立分公司或控制東道國當地企業,使之成為其子公司,并從事國際化生產、銷售和其他經營活動,以獲取高額利潤為目的國際性企業。根據資料統計,全世界跨國公司母公司數量在20世紀七十年代末的20000家左右,而到了2006年,這個數字增長到了73000家左右,而子公司數量更是從90000家增長到了近100萬家。從數字上不難看出,跨國公司的總體規模正在不斷擴大并且其所占GDP比重正在不斷增加。與此同時,單項跨國購并規模日益擴大,金額屢創新高,比如美國在線與時代華納的購并金額達到3500億美元之巨。
而我國跨國公司的發展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也取得了飛躍性的發展。截至2007年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非金融類)累計達920.5億美元。在這么輝煌的成就背后,我國的跨國企業對外投資也存在著很大的問題:
1.我國的跨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額大多集中于“國字頭”企業。在中國跨國企業一百強中,民營企業僅僅占了不到15家,而大多數的企業,則是以國有或者國營企業身份露面的,這種現象就造成了我國對外投資的數據喜人,但是真正應該唱主角戲的民營企業卻被擠在角落處,這也是我國跨國企業對外投資結構不均衡的一個很重要原因。
2.我國跨國公司的對外投資質量有待提高。雖然在改革開放以后,我國跨國企業對外投資額逐年迅猛增長,但是受到外國技術封鎖等多方面條件制約,我國對外投資企業和領域大多都集中于采礦、制造等技術含量低的方面,從而造成了我國對外投資基礎的不穩定,如果產生經濟危機,則這些企業最容易遭受重創,以至于增加對外投資結構的不穩定性。
3.跨國公司目標不夠長遠。我國跨國公司在發展對外直接投資的過程中,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中長期企業跨國購并等形式,對外投資并不是十分理性,往往局限于公司聲譽或者眼前對本公司所形成的既得利益,而忽視了長遠層面可能對公司發展的風險性威脅,盲目冒進,從而很容易在公司未來的發展中,舉步維艱。比如,跨國購并的過程中多數跨國公司都會忽視公司文化的問題,而這個看起來并不十分起眼的問題很可能導致跨國公司在購并后的發展方向與當初所預計的方向南轅北轍,偏離預期。
從以上可以看出,中國跨國企業對外投資雖然取得了矚目的成就,但是同時也與問題并存,只有真正解決中國對外投資發展之路上的障礙,才能夠真正地在對外投資之路上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光明之路。
在發展中國家的對外直接投資使用理論中,小規模技術理論無疑比較適合我國跨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發展特點以及發展導向的理論基礎。小規模經濟理論主要強調了發展中國家跨國企業的比較競爭優勢來自三個方面,即擁有為小市場需要提供服務的小規模生產技術、發展中國家在民族產品的海外生產、低價產品營銷戰略三個方面的優勢。對于我國而言,豐富的勞動力資源、悠久的歷史文化可以很好地將低價產品營銷戰略優勢和民族文化產品的推廣優勢發揮到最大化。同時,跨國公司應該盡量避免企業“虛榮心”作祟,而應該從實際層面出發,謹慎評估對外投資的可行性,從而避免“得了面子,失掉了里子”。
參考文獻:
[1][美]克魯格曼.國際經濟學(第四版)[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
1.對世界經濟增長的預測
2008年世界經濟面臨次貸危機、油價高企等因素的影響,最近各研究機構紛紛調低了預期經濟增長指標。2008年1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2008年全球經濟增長速度的預測從2007年7月時的5.2%下調到4.1%,下調了1.1個百分點;對美國和日本經濟增長率的預測均下調至1.5%;對歐元區經濟增長率的預測降為1.6%;對中國經濟增長率的預測降為10%。美國經濟發生衰退的風險加大,但不會引發全球經濟衰退,主要經濟體之間周期的非同步性決定了全球發生經濟衰退的可能性很小。
2.美國次貸危機及影響
美國次貸危機產生的原因在于,“9.11”以后,為刺激經濟,美聯儲一直實施低利率政策,導致不動產價格攀升,繼而形成房地產市場泡沫。從2004年6月開始,為了遏制通貨膨脹壓力的上升,美聯儲連續17次提高基準利率,至2006年6月聯邦基準利率最終被提高到5.25%,導致房地產需求下降,價格回落。同時,因為債務已經超過了房屋的實際價格,拖延還貸的現象顯著增加,首先被拖欠的貸款就是所謂的次級貸款。美國住房市場的急劇降溫,引發了全球金融市場的激烈動蕩。
關于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在學術界有這么幾種不同的觀點:第一種看法,認為美國經濟將陷入嚴重衰退。有評論認為,美國這次經濟衰退將比1991年、2001年的衰退歷史更久,全球面臨60年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第二種看法,認為對美國經濟的估計不必太悲觀。從長期看,美國經濟結構比較穩健,目前所面臨的只是一些短期的不確定因素。第三種看法,認為世界經濟正在步入一個拐點,全球主流經濟政策正在由自由放任轉向政府干預。第四種看法,認為以美國為支柱的國際貨幣體系開始瓦解,需要重新考慮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機構的使命。第五種看法,認為短期內次貸危機引發全球性金融危機的可能性不大,但對中長期經濟走勢會產生重大負面影響。次貸危機發生后,美國與其他發達國家政府通過利率政策、注入流動性政策、財政政策、行政措施進行市場干預,這些政策會阻止次級貸危機的進一步擴散。但中期內大量注入流動性與降息使通貨膨脹風險加大,長期內將影響金融市場的運行模式。
3.石油價格波動及走勢分析
關于原油價格高企,油價已不單純是石油供需關系的反映,而是世界地緣政治、外交關系的晴雨表,國際金融資本市場的衍生物。近期國際油價波動的影響因素主要有:(1)美國原油庫存的變化;(2)石油產量的變化及產油國政局的影響;(3)石油市場的投機活動;(4)全球通脹與美元貶值;(5)對經濟增長的預期;(6)經濟結構變化與技術進步導致對原油的依賴程度大幅下降,等等。石油價的確定,既受供求關系影響,又受金融投資影響,還受預期影響。研究顯示,石油市場是一個信息無效市場。這意味著,石油價格并非隨機游走的。目前,金融投資是決定石油價格的主導因素。國際上的金融強國(美國、歐洲和日本)在石油價格的制定方面發揮主導作用。關于油價走勢,,持續6年的弱美元局面可能于年內改變,相應地,高油價、高金價狀況也會改變,國際大宗資源和農產品價格的走勢可能不會延續太久。這是因為盡管弱美元有助于提高其國家資產負債的質量,但從戰略上說,強美元符合美國的根本利益。長期實施弱美元政策,一是降低了美元作為國際貨幣和國際儲備資產的地位;二是使俄羅斯獲益;三是激化了美、歐矛盾。投機與歐佩克(OPEC)理念的轉變是此輪油價上升的主要動因,但全球經濟減速短期內將不支持油價大幅攀升。油價走勢在短期內不排除繼續創出新高的可能,但需求面不支持油價上漲;中期看,新興市場經濟對石油需求的穩定增長與OPEC理念的轉變,使油價仍然維持在高位;長期看,油價走勢將取決于替代能源的開發進展。
二、世界經濟形勢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國際經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主要有兩方面:(1)出口減少,經濟增長下降。有關分析認為,外部環境“趨冷”,使中國內部經濟自動“降溫”。如果宏觀調控過度緊縮,容易形成“超調”。(2)貨幣政策加息空間很小。中美貨幣政策具有不同取向。在美聯儲不斷降息的情況下,中美利差的擴大將會吸引更多的國際資金流入中國,加劇中國的流動性過剩。中國緊縮性貨幣政策的加息空間被一再壓縮。
次貸危機對中國出口的影響程度將取決于美國經濟減速的程度。根據測算,中國出口增長率與美國GDP增長率之間存在著較強的正相關關系,美國GDP增長率每下降1個百分點,中國出口增長率平均將下降5.2個百分點。因此,2008年要警惕出口增速下滑,但一些行業的生產性投資依然過快增長而可能出現的產能過剩。
世界上一些國家對中國企業在海外尋求資源的緊張甚至限制,主要是出于對“中國崛起”的恐懼,其中不排除某些國家有壓制中國的戰略思維。在獲取世界重要資源方面,中國今后還會面臨新的矛盾和沖突。此外,出于長期的戰略考慮,中國也應審時度勢,更加理性地分析當前的國際政治經濟形勢,克服急功近利的情緒與做法,避免當年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收購美國石油公司不成反而形成被動局面的事情再次發生。實際上,中國不必過分沉重地背上資源的包袱,畢竟當今世界是全球化的時代,經濟合作與互利共贏是當前國際經濟關系的基調。同時,作為長期的發展戰略,尋求海外資源應當更加理性化、策略化,多采用民間資本包括海外華商資本的形式,實現資源主體的多元化。
國際經濟形勢對中國的影響主要有:全球經濟減速對出口的負面影響;在美元有序調整與美國經濟減速的環境下,外部世界對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依然強大;發達國家對華貿易保護主義勢力加強;高油價、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產生較大的通貨膨脹壓力;國際金融市場激烈動蕩對資本市場的心理沖擊加大;國際社會炒作中印充當全球經濟增長發動機有可能要求我國承擔更多的國際責任;發達國家對基金的投資限制有可能放松,為“走出去”戰略提供相對寬松的環境。
一、加強學習,努力提高政治理論水平和執政能力
一年來,本人始終堅持學習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學習國家的法律法規,學習和分析當今世界經濟形勢和國內經濟發展趨勢,深入企業調查研究,分析和指導企業如何應對復雜多變的經濟形勢,歸避金融危機和歐洲債務危機給企業帶來的負面影響,起到積極作用。今年,本人通過自學、中心組學習和區委組織的菜單式學習,政治理論水平明顯提高,分析和預測能力明顯增強,自身綜合能力得到提升。
二、負重奮進,真抓實干,全力做好分管工作
1、攻堅克難,全力推進工業經濟爭先進位。近年來,受世界金融危機拖累,我鎮工業經濟一直處于低迷狀態,面對嚴竣的經濟形勢,我們沒有退縮,而是積極應對。從去年開始,我們主動與企業老板一起分析國際國內經濟形勢,幫助和指導重點骨干企業轉型升級,技術改造。通過全力推進項目建設,調優產業結構,加強載體建設,提升運行質量,我鎮的工業經濟發展取得了新的突破。三季度我鎮工業經濟工作考核全區排名由去年的十八位上升到十一位。
一是加強指導,全鎮工業經濟躍上新臺階。
今年以來,全鎮上下積極應對金融危機,認真貫徹落實調結構、抓轉型、保增長、促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扎實開展各項服務與指導工作,在惡劣的經濟環境中,我鎮的工業經濟仍然保持良好的增長勢頭。1-10月份,全鎮規模工業實現產值30.51億元,同比增長16.2%。其中:高新技術產業產值28.08億元,高新企業產值占比92.1%,同比增長10.4%;實現應稅銷售9.8億元,占全年任務數的81.7%,同比增長10.1%;實現利稅4.09億元,同比增長9.4%。完成工業投入實物工作量2.5億元,占全年任務75.8%,同比增長227%。
二是全力推進,項目建設實現新突破。
今年,全鎮上下,把握機遇,迎接挑戰,整合有限資源,積極破解項目建設過程中的難點問題,項目建設有了突破性的進展。1-10月,全鎮新上和技改的千萬元以上項目9個,其中:5個已竣工投產。一是實施重點產業倍增計劃,全力支持和配合東源集團影響力大,帶動力強的項目迅速上馬,推動東源集團翻番計劃的加速實現。今年,東源集團三個億元項目全部開工建設,其中:投資1.8億元的40.5-126kv系列戶外組合電器項目和投資1.2億元的絕緣網環柜項目春節前后將竣工投產。二是實施支柱產業升級計劃。著力培育信一服飾、宇神鋼纜、豐成機械、萬金鋼繩、銀河水泵等其他核心企業。通過技術創新,轉型發展,鼓勵和支持企業向“高端化、高新化、品牌化、集約化”方向發展。今年以來,信一服飾投資近億元打造三大中心,提升品牌效應,為企業不斷壯大,打下堅實基礎。宇神鋼纜、萬金鋼繩、銀河水泵等企業投資千萬元資金,通過技術改造,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增強了市場競爭力,這些企業所上的項目明年都將成為我鎮新的經濟增長點。
關鍵詞:中小型;貨代企業;問題及對策
引言
服務貿易指的是國家與國家之間互相提供服務的經濟交換活動。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全球一體化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世界上國家與國家之間開始進行越來越頻繁的經濟活動。而服務貿易也在當今世界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它在為越來越多人提供方便快捷的同時也為本國的經濟進步,GDP增加做出顯著貢獻。
一、我國服務貿易的發展現狀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隨著我國在貨物貿易方面的進步,我國服務貿易的總量也開始擴大。原本,我國服務貿易是出現了貿易順差,在服務貿易領域嘗到了甜頭。但是很快我國服務貿易發展開始出現貿易逆差,且這種逆差隨著時間的推進不斷擴大,拉大了我國與西方發達國家在服務貿易方面的差距,削弱我國在國際舞臺上的競爭力。因此,當務之急就是盡快緩解服務貿易逆差,解決服務貿易方面的障礙。我國大力發展創新服務貿易迫在眉睫,這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的根本要求。
近年來中國服務貿易發展迅猛而突破,自加入WTO以來,中國服務貿易更是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同時我們不能忽視的事實是中國的服務貿易還存在很大的問題。只有不遺余力的解決這些問題,我國才能在國際服務貿易市場站穩腳跟,才能更加提高國際影響力,獲得更高的國際聲望。根據目前中國國情與社會主義現代化持續發展的需要,我國必須首先認清我國服務貿易的基本國情,然后立足基本國情。針對基本國情轉換外貿增長模式,加快產業結構的升級和貿易結構的優化。并且不斷地加大國外人才的引進與國內人才的培養,加大對科技產品的資金投入與支持。只有這樣,在面對任何危機時才能處理的井井有條,游刃有余,才能信心十足的迎接來自服務貿易的挑戰,向發達國家看齊,取長補短,揚長避短,抓住機遇,躋身強國之列,書寫更加宏偉的藍圖。
二、我國服務貿易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不可忽略,我國在享受經濟全球化給我國帶來的各種可喜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各種各樣的挑戰。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在經濟水平科技水平方面與發達國家同臺競技,面臨的挑戰究竟多大可想而知。而發達國家之間的較量也十分激烈,各國馬不停蹄地謀發展求進步,努力做服務貿易的主導者,最大利益的獲得者。
(一)我國服務貿易面臨的機遇
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世界經濟活動早已超越國界。國際形勢瞬息萬變。發展中國家也可以利用自身優勢在服務貿易上面站穩腳跟。我國在服務貿易面臨的機遇:①我國服務貿易總量的確在穩步提高,勢頭良好,世界排名同時也上升;②我國在新興服務業方面還存在很大的進步空間。③我國出口結構有所優化;④服務外包業務呈現增長勢頭。我國可以根據自己的基本國情制定符合我國的最佳戰略,擴大出口,抓住機遇,激發競爭意識,爭取發展。
另外一方面,雖然發達國家因為本身先進的科學技術,是服務貿易引導者,起到導向的作用,其優勢所在自不必說。但是,他們同時不能忽視發展中國家的優勢所在,經濟形勢瞬息萬變的狀況妄自尊大,而應該不斷精益求精,爭取更大的發展,更快的進步,這才是發達國家的該有作為。
(二)我國服務貿易面臨的挑戰
服務貿易的迅猛發展是經濟社會的要求,是歷史的必然。毫無疑問的,服務貿易為我們當今社會帶來各種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許多挑戰。尤其是發展中國家,與經濟科技先進的發達國家在服務貿易領域競技所面臨的壓力有多大可想而知。發達國家在經濟發展與科技發展領域占有明顯優勢,這對我們發展中國家而言將在與其同臺競爭時面臨更多的困難。
①我國服務貿易起步較晚,整體平較低,內部結構不合理,市場發育有待完善,企業競爭力相對較弱,而服務業本身形勢也相對復雜,綜合,廣泛;②我國服務貿易內部結構分布不合理。發達國家占有服務貿易五分之四的份額,發展中國家份額較小,現代服務貿易比重不斷上升,傳統服務貿易比重不斷下降,國家服務貿易高科技化特征明顯;③因為我國對外開放相對較晚,服務貿易發展滯后,因此我國貿易自由化程度低,世界服務貿易參與度低。④我國關于服務貿易方面的法律法規不健全,貿易管理滯后。⑤我國服務貿易區域發展不均衡,北上廣等一線城市開放早,發展腳步快,而其他城市則明顯落后,存在較大的經濟發展差距。⑥全球服務貿易發展復雜多變,當今世界經濟與貿易處于低速復蘇階段,全球服務貿易發展動力仍然不足。
三、我國應對服務貿易發展的對策
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相比較西方發達國家在經濟發達程度及社會發展程度上存在劣勢。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在國際服務貿易市場上面毫無資本。我國是時候根據自身的特點根據本國基本國情,抓住機遇,利用優勢,毫不猶豫地加入服務貿易進程當中去,努力向更強更遠的位置邁進。那么我國面臨服務貿易方面的壓力,面對經濟科技相較發達國家處于劣勢的現狀究竟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一)發揮勞務與旅游優勢
我國的優勢是勞務和旅游。中國勞動力成本低,是勞動密集型。我國完全可以根據中國基本國情及國際經濟發展的慣例考慮在服務貿易領域的保留度與開放度。宣傳特色地域旅游,創造旅游機會,抓住機遇,謀取發展。
(二)實施選擇性開放政策
中國經濟發展地區之間相比十分不均衡,例如北上廣地區在開放程度與發展程度上面比其他地區存在優勢。因此,國家可以實行選擇性開放政策。讓發達的適合開放的地區先行開放,帶動其他地區的不斷開放與發展。或者在發達地區開放產生了良好效益的基礎上對其他地區試點開放,減少風險。
(三)放寬貿易市場準入
我國也可以放寬服務貿易市場的準入,鼓勵非國有經濟加入服務貿易市場,為市場注入新鮮血液,帶來源源不斷的活力。然后,我國需要加強對服務貿易的正確引導。政府需要切實履行自己的職責,制定完善服務貿易法律法規。
(四)科技創新與人才培養
我國在科技創新與人才方面不夠注重。而這方面恰巧是發展服務貿易最重要的。我國必須加大科技支持與投入,加大人才對鼓勵與培養。不然,我國將會喪失原本的“比較優勢”,在服務貿易領域處于劣勢與被動地位。我國傳統服務產業比重大,而與科技創新息息相關的新型產業比重較小且不夠重視,科技創新產業的長足發展又是社會的必然。
隨著科技的進步與發展,服務貿易在一個國家的經濟扮演者極其重要的角色,也在國際經濟舞臺發揮著日益顯著的作用。許多國家都開始著手發展創新服務貿易,爭取以此在國際經濟競爭中取得優勝。相信不久的未來,服務貿易將更加重要,更加人性化與先進化。這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也是人們對不斷發展的科技的要求。(作者單位:江蘇海事職業技術學院)
基金項目:本文系江蘇海事職業技術學院“千帆團隊”計劃之《智慧港口建設科技創新團隊》研究成果之一。
參考文獻:
[1] 戴翔.中國服務貿易出口技術復雜度變遷及國際比較[J].中國軟科學,2012
在全省“兩會”剛剛勝利閉幕不久,我們就來到高新區地稅局調研,主要目的有兩個:一是來了解春節之后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征求企業對地稅工作的意見建議。二是來看望一線的干部職工,了解基層地稅部門如何貫徹落實省局的工作部署。剛才,我們走訪了博微新技術有限公司、笛卡傳媒等企業。在座談會上,同志們作了很好的發言,提出了一些很有價值的意見建議。下面,我談談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在去年的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和剛剛閉幕的全省“兩會”上,對2012年的經濟形勢作了預測與判斷??傮w來看,今年的經濟形勢十分復雜嚴峻。從國際層面看,今年將有可能是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世界經濟發展最不穩定的一年:歐洲債務危機仍可能惡化,美國債務評級可能被進一步下調,全球貿易戰和匯率戰將頻繁發生,重大自然災害與國際地緣政治沖突給世界經濟增長增添了不穩定因素。從國內層面來看,我國經濟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矛盾和問題仍比較突出,經濟增長下行和物價上漲壓力并存,部分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節能減排的形勢嚴峻。從我省層面看,也存在產業結構不合理、能源資源約束增強、生產要素成本上升等問題,目前已出現了經濟增速減緩的跡象。從地稅收入來看,1月份全省地稅部門共組織入庫各項收入100.5億元,其中稅收收入93.9億元,同比增收22.2億元,增幅為31.0%,增長勢頭較好,但這有去年年尾部分稅款未入庫的因素,相比去年1月份56.7%的增幅則有大幅度的回落,全省地稅收入形勢不容樂觀。
面對復雜多變的經濟形勢,我們更要沉著應對、攻堅破難、勇于進取。目前,我們工作的當務之急是認真學習貫徹落實全省“兩會”精神,以會議精神統領地稅工作,緊緊圍繞全省生產總值增長10%以上,財政收入增長16%以上,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以上的主要目標,以及“穩增長、調結構、抓改革、優生態、惠民生、促和諧”的工作主線,充分發揮稅收職能作用,力爭在組織地稅收入,推動經濟轉型,促進社會和諧上有新作為、新突破、新貢獻。各級地稅部門要切實增強憂患意識和危機意識,高度關注經濟稅收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高度重視各種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早研究、早準備、早著手,牢牢掌握經濟稅收工作的主動權。要時刻繃緊組織收入這根弦,堅定信心、振奮精神,加強稅源監控,提高征管質效,抓好稅款入庫,全力以赴、千方百計實現首季“開門紅”,為完成全年收入目標打下扎實的基礎。
關鍵詞:經濟新常態;金融經濟;產業轉型;社會整體利益
一、經濟新常態下金融經濟的發展趨勢
"新常態"是對我國當前經濟發展特點的新概括,是指經濟、金融危機過后經歷較為漫長、痛苦的恢復過程,這段時期經濟發展和經濟政策都出現了新的特點。新常態給中國、給金融經濟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1、經濟增速雖然放緩,實際增量依然可觀
經歷了金融危機的劇烈沖擊,全球經濟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全球經濟發展速度普遍放緩,但我國的經濟增長速度雖然放緩,但增量卻保持可觀局面。金融經濟風險波及之后,呈現平穩局面。
2、經濟結構優化升級,發展前景更加穩定
經濟危機,對世界經濟的發展,既是一個挑戰,也是一次機遇。關鍵在于產業結構如何轉型升級。金融產業在歷經長時段的經濟危機之后,為迎合世界發展,順應發展潮流,逐漸優化升級。
3、中國政府大力簡政放權,市場活力進一步釋放
經濟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宏觀調控與市場的自由配置。金融經濟的有序高效發展,離不開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和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在經濟新常態背景下,我國政府逐漸簡政放權,目的就是為了減少政府干預,釋放市場活力,促進金融經濟的健康穩定發展。
二、經濟新常態發展模式對我國金融經濟的影響
1、促進經濟結構轉型
當前我國正經濟新常態背景下,與傳統經濟發展模式有本質區別。金融貿易對于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綜合實力、交流與合作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全球經濟危機給世界經濟帶來了巨大損失,同時也給經濟發展帶來了機遇,有效促進了金融產業結構的轉型、優化與升級 。在競爭激烈的嚴峻市場形勢下,金融企業通過強化自身的經營成本管理,開源節流,緊縮開支,杜絕浪費,著力于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依靠壓縮管理成本、優化物流設計、運用科技創新等措施提高交通金融企業的經濟效益等,有效促進企業自上而下的經濟集約管理,促進其產業結構的優化轉型。
2、拉動經濟增長
經濟新常態背景下,我國經濟的增長速度逐漸放緩,但經濟增量仍然可觀。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消費觀念也發生了大幅度轉變,消費者對購物的需求也更趨于多樣化、高檔化、便捷化以及舒適化,這些都給我國的金融產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與廣大市場。人們對消費的市場需求的擴大,促進產業的規模發展,而產業的新發展,又反過來促進市場需求的擴大。當前企業間的企業兼并,合作,開展了多樣化聯合等方式,開展金融、物流,資金三位一體的產業鏈聯合,以一個共同的整體對外對接市場,謀求發展,擴大市場。這樣的方式也促進了市場需求的有效擴大,進而拉動經濟增長。
3、擴大就業崗位
金融產業,作為一種發展時間就短,但績效明顯的新型服務產業,其中環節涉及到的相關產業空前廣泛,交通、物流、信息技術、銀行、信貸、電子商業等一系列部門,都需要大規模的專業工作人員的參與。如快遞人員等職業的衍生,就有賴于此??爝f員使用快遞專用工具、設備和應用軟件系統,從事國內、國際及港澳臺地區的快件攬收、分揀、封發、轉運、投送、信息錄入、查詢、市場開發、疑難快件處理等工作。其中,他們的收入是不等的,差距也較大。工資額數主要是靠基本工資與提成相加的,而提成又主要是根據快遞人員配送物件的多少而決定的。經濟新常態背景下,金融經濟的成長成為了當前我國新的經濟增長點,為目前嚴峻的就業形勢創造了多種新型的就業崗位,緩解了就業壓力。
4、創新貿易方式
經濟新常態背景下,傳統貿易方式不再完全適應全球化發展和經濟危機現狀,促進了新型貿易方式的成長。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廣泛興起和開展的第三次世界革命,使信息技術廣為傳播并發揮了重要作用,當今世界,網絡貿易將成為重要的貿易方式。電子商務和網絡貿易的出現,使金融貿易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網絡貿易的應用,既沒有時間地點的限制,又能有效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對于增強貿易競爭力有積極作用。
5、整合社會整體利益
人類社會是一個有機整體,社會整體利益是促進并且滿足人類社會的有機體生存以及發展的各種需要的總和。金融經濟不是一個單項發展的個體,它涉及社會層面、國家層面、個人層面等等各個利益體。在當前經濟新常態背景下,經濟發展模式有了根本性改變。同時,舊的國際秩序也在逐漸向以公正合理為核心的國際新秩序邁進,基于目前我國的宏觀經濟形勢的發展,政府綜合運用經濟手段,法律手段,以及行政手段等各種手段對我國的國民經濟進行了必要的調節。國家和政府認真分析了當前的經濟形勢,順應世界發展的潮流,迎合全球化的趨勢,對我國的國民經濟進行調控,以此有效的促進社會進步,以及國民經濟的進一步增長,保障了人民的的物質生活水平,促進了社會整體利益的有效整合。
小結:金融危機周期性的爆發,是資本主義經濟制度不可避免的固有矛盾,無法完全規避。關鍵在于社會各行各業在面對經濟危機時的調整與適應。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國經濟發展呈現新常態趨勢,國家與政府要抓住新的發展機遇,順應世界發展的潮流,迎合全球和平與發展的主題,適時調整經濟政策,推進我國的國民經濟增長。推動我國金融經濟的健康穩定發展,提高我國綜合實力,加強對外話語權。通過產業轉型、優化、升級,加強創新驅動金融發展,以創新引領金融前行。
參考文獻
[1] 陳路晗;新常態下金融改革給銀行業帶來的影響及對大型商業銀行戰略轉型的思考;《農銀學刊》;2015年.
[2] 朱廣德;顧錦新;適應新常態 迎接新挑戰――關于銀行業如何應對經濟金融發展“新常態的思考[J];《現代金融》;2014年.
[3] 王文杰; 新常態下金融支持白酒行業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思考――以甘肅省隴南市為個案[J];《時代金融旬刊》;2015年.
[4] 霍東平;郭永梅;新常態下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及金融支持的調查與思考--以烏海市為例[J];《北方金融》;2015年.
高油價重新定義了國際間經濟角力的贏家和輸家。不難發現,一些前幾年暮氣沉沉、疲軟乏力的經濟體如今憑借著石油話語權的掌控正在強勢復蘇;而另一些石油命脈脆弱、國內經濟形勢面臨相當不確定性的經濟體則變得“底氣不足”,甚至開始暫時“蟄伏”。
對于橫跨歐亞大陸的老牌經濟體俄羅斯、非洲的尼日利亞和安哥拉、南美的“石油新貴”委內瑞拉等原油輸出國來說,不斷上漲的油價可謂“十足真金”。其中,前些年還受困于國內大型企業改革泥潭的俄羅斯,更是獲得了豐厚回報。一個明顯的例證是,為迎接6年之后的冬奧委會,財大氣粗的俄羅斯從石油收益中拿出了超過119億美元的巨額資金用于在黑海沿岸大興土木,建造豪華酒店。
當然,“幾家歡樂幾家愁”,經濟體此興彼衰的事例向來都是層出不窮的。這一次,“厄運”儼然對準了“自由女神”――美國正在經受油價猛漲之痛。事實上,早在今年初,當國際油價突破每桶100美元的大關時,一些經濟學家就曾預言,占美國經濟活動總量三分之二的消費支出將被高油價顯著削弱。如今,預言已然成為殘酷的現實――伴隨著油價的不斷高企,今年以來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持續下滑。消費支出的疲軟最終影響了企業的業績。據《華爾街日報》7月3日報道,全美6月份非農就業人數連續第六個月下降,下半年美國經濟走向不容樂觀。
高漲的油價也給一些亞洲新興國家帶來了巨大困擾。盡管中國、印度等新興經濟體可以憑借大量的美元儲備維持國內的原油需求,甚至向普通消費者提供較長時期的燃油補貼。但是,中國于2007年11月初以及2008年6月中旬兩次調高成品油價格的舉措也反映出了高油價趨勢下政府財力開始不堪重負的危險跡象。
油價飆升的同時,其計量單位――美元的不斷貶值也備受關注。越來越多的人逐漸意識到,盡管新技術革命以及全球化“碾平”了整個世界,但是,經弱勢美元發酵的高油價也在不斷增加物流運輸乃至普通民眾日常支出的成本,再度拉開了這個世界的“鴻溝”。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受惠于歐元走勢的強勁,歐元區以美元結算的原油進口損失顯著收窄。下列一組數據或許更能說明問題:去年7月,國際油價大致為每桶77美元,按當時匯率計為61歐元;而目前每桶145美元左右的國際油價按最新匯率核算則相當于92歐元。“石油美元”的貶值幅度由此可見一斑。
此外,當今世界地緣政治的非均衡態勢也增加了油價的上行壓力。過去一年的國際經驗清楚地表明,伊朗、土耳其、伊拉克、尼日利亞等國家的政治動蕩已經與國際油價密不可分。這些地區難言樂觀的政治形勢將進一步支撐起目前畸高的油價。
至于中國,在高油價重構國際經濟體系的大趨勢下,除改進盯住美元的一籃子人民幣匯率政策、逐步引入歐元等較為強勢的幣種以外,還須:逐步完善成品油定價機制,努力調和通貨膨脹與資源價改之間的矛盾。中國當前的成品油價格話語權依然被政府牢牢掌控。盡管國家發改委近期已上調了成品油價,但是國內成品油與國際原油在價格上的倒掛現象仍在延續??紤]到當前通脹壓力的居高不下,如果在資源價改的大方向下始終保證低收入人群的生活質量,政府需要仔細權衡其中的利弊得失。
建立富有中國特色的石油資源戰略儲備體系。隨著去年12月份國家石油儲備中心的正式成立,中國在構建石油資源的戰略儲備方面已經踏出了堅實的一步。但是,如何進一步確立石油資源在儲備運作流程中的規范化標準,建設富有中國特色的油儲管理體系,仍需要相當長時間艱難求解。
積極開展能源外交、努力探索替代能源。根據國際能源署的相關資料,22年之后,中國國內石油需求的80%都將依賴進口。因此,無論是能源外交的開展抑或替代能源的探索都是刻不容緩的。僅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兩項工作的開展還是比較順利的。舉例而言,隨著今年中日關系的升溫,雙方關于東海油氣開發的談判正在逐步深入;而近期中美第四次戰略經濟會談雙方所簽訂的十年期合作框架協議,也將更好的促成替代能源的夢想實現。
香港可助力“一帶一路”建設
(香港特別行政區財政司司長陳茂波)
設施聯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內容。陳茂波表示,香港擁有專業人才,在基礎設施建設、運營和管理方面具有優勢。
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互聯互通,亞太地區資金缺口巨大。據亞洲開發銀行測算,2010-2020年間亞洲基礎設施建設資金需求至少達8萬億美元。在陳茂波看來,如此巨資不可能都來自政府。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香港在融資方面“肯定可以l揮作用”。
他透露,香港政府在金融管理局下成立了基建融資辦公室,目前該平臺已匯集了超過60家不同領域的公司。
香港在“一帶一路”項目中可扮演積極角色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貿易發展局主席、瑞安集團主席羅康瑞)
他認為“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非常有遠見,它對我們國家和世界來說都非常重要。他說,“一帶一路”倡議當初被提出的時候,有些人有懷疑,包括他自己都在想,60多個國家,40多億的人口,怎麼參與這個計劃呢?但他在過去兩、三年發現,中國在全世界介紹這個倡議的時候得到的回應非常正面、積極。他認為在當今世界不穩定、未來不明朗的時候,“一帶一路”能蛑匭麓出增長點,將經濟形勢平衡起來。
香港不只是“超級聯M人”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蔡冠深)
他認為,在“一帶一路”建設中,香港不只是“超級聯M人”,還可以成為項目的投資者、運營者,與內地的發展“強強聯合”。香港更可為內地企業“一帶一路”項目提供專業服務支持,聯合“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場。
他指出,“一帶一路”以基建先行,香港能發揮國際金融中心的功能,通過企業發債、上市集資、銀團貸款等,為東盟及“一帶一路”沿線地區的基建項目提供融資安排。與此同時,香港在會計、法律、建筑、項目管理等專業服務領域得到國際社會廣泛認同,可為“一帶一路”基建項目提供所需的專業服務管理和支持。
香港應積極吸引外資進入內地市場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李湯陳會計師事務所首席會計師李家祥)
在這樣的背景下,CCTV-7農業頻道8月15日首次走進三線城市――淄博,舉辦了題為“走進淄博、共塑品牌一2010年CCTV-7農業頻道品牌傳播高峰論壇暨淄博地區企業交流會”。本次論壇召開的主要目的就是探討未來淄博地區企業發展與品牌建設之道,不斷提升品牌附加值,積極推動CCTV-7農業頻道資源與淄博地區企業的合作,促使更多的企業品牌從省內走向全國。
本次論壇特別邀請了國家行政學院決策咨詢部研究員、宏觀經濟形勢分析和經濟發展戰略專家王小廣、中國傳媒大學傳媒經濟研究所所長周鴻鐸、中國傳媒大學廣告學院院長黃升民、CSM媒介研究客戶服務中心總監肖珊等4位專家蒞臨現場,來自60余家淄博本地中國馳名商標企業、10家淄博市省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0家淄博市最具實力的建材企業的150余名代表參加了會議。
論壇主要圍繞以下三個主題展開:后危機時代企業如何進行品牌升級,淄博地區企業如何從地方名牌走向全國市場;CCTV-7農業頻道如何為淄博地區企業品牌升級需求搭建平臺。會上,專家們就企業如何進行品牌的升級作了精彩的演講,并與企業代表就地方品牌如何走向全國市場,如何高效利用媒體資源等熱點話題進行了有效的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