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高層建筑方案范文

        高層建筑方案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高層建筑方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高層建筑方案

        第1篇:高層建筑方案范文

        在工程中的設計應用、構造處理與施工控制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層建筑;鋼管混凝土結構;結構設計;結構優化

        中圖分類號:TU3 文獻標識碼:A

        隨著我國城市建設的飛速發展,城市改造進程也在不斷加快,但我國土地資源又日趨緊缺,從而城市用地十分緊張,因此可用地資源與迅速增長的房屋需求之間的矛盾越發凸顯出來。為了充分利用既有土地資源,建筑模式轉向立體空間發展,因此,高層建筑也成為當今最受歡迎的建筑形式。

        鋼管混凝土作為一種新興的組合結構,主要以軸心受壓和作用力偏心較小的受壓構件為主,被廣泛使用于高層建筑框架結構中。

        鋼管混凝土柱是指將混凝土填入薄壁鋼管內形成的組合構件,是一種綜合發揮兩種材料特點的受力型式。與單純的鋼柱相比,鋼管混凝土柱克服了鋼管結構中容易發生局部屈曲的缺點,更有效的利用構件截面、承載能力更高,在提高構件剛度和穩定性同時也降低了防火要求;與單純的混凝土柱相比,鋼管混凝土柱借助鋼管抗拉能力強的材料特性,令其對核心混凝土產生套箍約束作用,從而使核心混凝土處于三向受壓的狀態,延緩混凝土受壓時縱向開裂和整體形變,使核心混凝土具有更好的抗壓強度和安全儲備。近年來,高層建筑結構采用焊接方鋼管混凝土柱與H型鋼梁組成的框架體系在國內已經開始普遍應用。帶內隔板的矩形鋼管混凝土柱與工形鋼梁的連接構造型式也已被我國《矩形鋼管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CECS159-2004)列為推薦形式。

        某高層辦公樓位于濟南市高新開發區。主體結構為鋼框架--鋼支撐結構體系,地上部分為十七層

        (局部十八層),地下部分為一層。建筑物總高度為61.8m。按照初步方案的結構布置,框架柱采用圓型鋼柱,試算得主樓最大柱軸力為19850kN。柱截面需采用Φ900x22。而該建筑中功能性房間較多,房間內設備布置比較密集。Φ900的框架柱將造成很多區域的使用受到影響。且由于上部結構抗側力構件分布不均勻,結構平動變形與扭轉變形均比較大。因此需對框架柱的選型及截面尺寸進行優化,以期在減小截面的同時,增大抗側移剛度,同時對各榀抗側力構件的剛度分布進行調整。

        1.框架柱方案選型

        受規范對框架梁柱偏心的要求限制,圓型截面

        的框架柱無法做至與鋼梁外皮齊平,且在梁柱節

        點處,連接板突出外墻面。此處若僅依靠玻璃幕墻

        進行掩蓋,處理起來相當復雜。且與相同截面積的矩形柱相比,圓型柱的抗側移剛度為矩形柱的95%;而在圓型柱直徑與矩形柱邊長相等的情況下,

        前者的豎向承載能力是后者的78%,抗側移剛度是后者的59%。因此,將柱截面改為矩形截面,并做

        進一步優化。

        根據框架柱的承載需要計算,截面尺寸需做至750x750x22(箱型截面)或900x600x20x40(H型截面),布置起來對建筑功能的實現仍然有一定的影響。此外,在雙向水平地震作用下,X向與Y向層間位移角分別為1/202和1/136,(規范限值為1/250),最大層間位移比為1.76,且第一周期為扭轉周期;在風荷載作用下,X向與Y向層間位移角分別為1/1874和1/476 (規范限值為1/500)。結構的扭轉變形較嚴重,同時存在平動變形過大的現象。因此將框架柱改為方鋼管混凝土柱,加大結構的抗側移剛度,同時適當調整鋼支撐的布置,使結構的抗側力剛度分布趨于均勻(調整后結構布置見圖一)。調整后各項計算指標均滿足規范要求。

        2.構件設計

        根據結構分析計算的結果,框架柱截面采用600x600x20(局部為600x600x18)拼接箱型鋼管。鋼管的腹板間采用單層坡口焊接。柱內在每層鋼梁的上下翼緣處設20厚加勁板予以支撐。加勁板上

        設Ф250澆筑孔用于澆筑混凝土,并另設四個Ф25

        通氣孔,以利于混凝土澆筑密實。框架梁采用H型鋼梁,采用栓焊方式連接在柱腹板上。在梁端上下翼緣處設附加連接板,使節點焊縫極限受彎承載力Mu與梁極限受彎承載力Mp之比滿足Mu≥1.2Mp。如此,在罕遇地震作用下,梁柱節點進入塑性變形階段時梁鉸出現早于柱鉸,使整體結構具有較好的延性,形成明顯的屈服階段,進一步提高了結構的安全度。

        本工程基礎為鋼筋混凝土筏板基礎,上部結構為鋼結構。按照規范要求,應在鋼結構層與混凝土層之間設置過渡層。故地下室層的框架柱采用型鋼混凝土柱,截面為1000x1000。其中型鋼采用雙H型截面,截面高度為600x600,與上部方鋼管混凝土柱相對應。型鋼外包200厚混凝土層,翼緣上設2~4排Ф19栓釘。型鋼混凝土柱底部采用螺栓柱腳,生根在基礎中。(柱過渡做法及生根做法見圖二)

        3.工程施工

        結合上部結構標準層高3.9m的情況,框架柱的鋼管采用工廠制做,定尺長度取12m(每三層一段),拼接部位取層高的1/3處。吊裝時,下柱上端預留連接耳板。上柱就位后,以連接耳板做為臨時固定。待上下柱對接焊縫完成并冷卻后切除耳板。

        (耳板設置見圖三)

        鋼管內加勁板上設Ф250澆筑孔,并另設四個

        Ф25通氣孔(加勁板做法見圖四)。鋼管內混凝土采用C40免振搗無收縮混凝土,并適當提高混凝土塌落度。澆筑前將鋼管內清理干凈;澆筑時在鋼管外側進行輕微振動,并保持通氣孔通暢,確保澆筑密實;澆筑后采用超聲波進行檢測,對于混凝土不密實的部位,采用局部鉆孔壓漿法進行補強,然后將鉆孔焊補封固。

        4.綜述

        由于鋼管混凝土結構能夠更有效地發揮鋼材和混凝土兩種材料各自的優點,并克服了鋼管結構中容易發生局部屈曲的缺點,近年來逐漸廣泛地被應用在高層結構中。

        在許多鋼結構高層建筑,鋼柱受壓面積不足,需將截面做得比較大,且受壓時容易失穩進而喪失承載能力,需采用大量的鋼板以確保局部穩定性。鋼管混凝土結構正是解決上述問題一個良好途徑,并隨著對理論研究的深入和新施工工藝的產生而應用日益普遍。

        按照截面形式的不同可分為矩形鋼管混凝土結構、圓鋼管混凝土結構和多邊形鋼管混凝土結構等,其中矩形鋼管混凝土結構和圓鋼管混凝土結構應用較廣。鋼管混凝土構件截面形式對鋼管混凝土結構的受力性能、施工難易程度、施工工期和工程造價都有很大的影響。圓鋼管混凝土受壓構件借助于圓鋼管對其內部混凝土有效的約束作用,使鋼管內部的混凝土處于三向受壓狀態,使混凝土具有更高的抗壓強度。但是圓鋼管混凝土結構施工難度大,施工成本高。相比之下,矩形鋼管混凝土結構的施工較為方便,但鋼管內混凝土受到的約束作用相對較小,結構承載力提高效果也不如圓鋼管混凝土結構明顯。在實際工程應用中,可結合建筑功能需要與經濟指標等多方面因素綜合比較,以期達到合理性與經濟性“雙贏”的結果。

        參考文獻:

        [1]GB50011-2001 建筑抗震設計規范. 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1

        [2]JGJ3-2002 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 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2

        第2篇:高層建筑方案范文

        一、常見幾種供水方式

        一般二次增壓采用以下幾種供水方式:

        1、水池-水泵(恒壓變頻或氣壓罐)-管網系統-用水點

        此方式是集中供水。對于一、二層是商業群房,群房上建有多幢住宅的建筑,目前較多采用此種供水方案。一般設計有地下生活水池一座,集中恒壓變頻供水,不設屋頂水箱,最不利用水點是頂層住宅。主水泵一般有三臺,二開一備自動切換,付泵為一小流量泵,夜間用水量小時主泵自動切換到付泵,以維持系統壓力基本不變(氣壓罐一般不用于生活用水)。

        2、水池-水泵-高位水箱-用水點

        此方式也是集中供水。單幢次高層和高層建筑的高壓供水區較多采用該種方案。一般也需要設計有一座地下水池,通過兩臺水泵(一用一備)抽水送至高水箱,再由高位水箱向下供水至各用水點。

        3、單元水箱-單元增壓泵-單元高位水箱-各單位無水點

        此方式已簡化為單元總水表進水。單元水箱和單元增壓泵實際上是一個整體,我們稱之為單元增壓器。九四年與上海海鷹機械廠合作研制開發了第一代的單元增壓器,并用于我所管理的工程中。經過半年使用,又發現了需要改進的地方,并作了多次修改,現在使用的是第三代產品。

        二、比較(經濟和社會效益)

        從現論上講第一種方式恒壓變頻供水是較為理想和先進的。首先恒壓變頻供水保證出水壓力不變,根據用水量大小進行變頻供水,既節約電能,又保證水泵軟啟動(對電網電壓沖擊不大),延長了水泵壽命。各臺水泵自動輪換使用,即最先投入使用的水泵最早退出運行,這樣,各臺水泵壽命均等,而且,一旦水泵出現故障,該系統能自動跳過故障泵運行。從造價上看較省,一般13萬元左右一套,只需考慮水泵房的變頻供水設備費、地下貯水池費,不需要屋頂水箱(約1500元/只),還可減少屋頂水箱的二次污染和保證頂層的供水壓力(用熱水器壓力也沒問題)。

        但是,在實際使用中,卻遇到了許多問題,給工作帶來了麻煩,公司社會效益直接受到影響。我所承建的一個項目就采用了無屋頂水箱的集中變頻供水方式,它的使用和日常管理所反映出的問題,就很有代表性。首先,由于是集中供水,進地下水池的總水表屬自來水公司產權,他們只按此總水表所走的度數收取水費,表內管網的跑冒滴漏與他們無關。而一般管網跑冒滴漏總是難免的,即使沒有,各單元的單元分表度數與地下水池的總水表也有誤差,再到各分戶水表度數相差更大,誰來承擔這一差價,再加上水泵的電費(經測算約0.9度電/噸水)使得這里水價很高,住戶無法承擔,收交水電費成了很傷腦筋的事。從九四年至今,我開發公司一直在承著水泵電費和水費差價,這樣無止盡地下去,不知到何時,這項費用是無法估算的。也無帳可出(因為這里沒有實行物業管理)。而另一方面,通過四年多來的使用,我還發現,雖然該設備可以完全自動化,無需人天天管理,但它還有致命的弱點:水泵在自動切換時(卸載或加載時)水泵供水會出現短暫的低壓,特別是電腦判斷有故障需跳過故障泵運行時時間會更長。隨著設備使用年限加長,設備房潮濕造成電腦元器件老化加快,水管路系統止回閥的失錄,反映故障和處理故障的時間也延長,直接受害者就是頂層住戶。一旦壓力減低他們就無水,當跳過故障泵啟動備用泵時壓力又增大,所以頂層住戶怨聲不斷。集中供水還有一最大的毛病就是,一旦供水系統有問題,無法供水,幾百戶人家都要遭殃。而且,由于水泵運行是由變頻控制柜來完成的,如果變頻控制柜出故障,一般的電工無法處理,需要廠家專業技術人員來解決,造成設備不能及時維修,供水無法保證。雖然設備房管理簡單了,但住戶用水缺乏保障,社會效益受到影響。

        第二種方式是較成熟的水泵、水箱供水方式。水泵控制柜采用最簡單的電器元器件,如出現故障,普通的電工就能維修,而且元器件的費用也低。再加上有高位水箱,不會造成一停電就停水,供水保障率高。但用在單幢次高層建筑同樣也存在收交水電費難的問題。用在高層建筑,則可以由物業管理公司一并考慮解決。

        第三種方式,是在吸取了以上兩種供水方式的經驗教訓后產生的,雖然一次性投資較大,每個單元都要設增壓器(約1萬元/臺),增加單元屋頂水箱(約1500元/只)增加進水總表安裝費(約4000元/只),單元泵電表安裝費(約4000元/只),還有各單元小水泵房土建費用等,總費用比上兩種方式增加一、二十萬元,但管理上解決了許多麻煩。首先,水電費各單元住戶自己交,一旦水泵出故障,只影響該單元的十幾戶。房地產商一般寧愿一次性投入大一點,也不愿一背上個包袱,特別是與住戶打交道。由于有屋頂水箱,高水位時停泵,低水位時啟泵,這樣,水泵也有了停息時間,既省電又不至于一停電就停泵無水供應,用水有了保障。社會效益明顯好于前兩種供水方式。但是,如果設備本身返修率大的話,也會給管理帶來麻煩,必竟一個大泵房分成了許多小泵房。所以,選擇品質優良、性能卓越的單元供水設備尤為重要。

        三、單元增壓器性能簡介

        從上面的介紹可知,單元增壓器性能的優劣,直接關系到用戶的使用和開發商的信譽。通過四年多的實際使用,我認為上海海鷹機械廠的第三代單元增壓器質量很好,用電省,故障率低。而且,當市政管網壓力高得足以使屋頂水箱夜間進水時,增壓器的壓力控制器會自動控制水泵停止工作,由旁通管直接供水。我所作的工程中采取了這種方式,運行效果很好。特別是近來市政管網的壓力有了很大提高,夜間可達3.5kg/cm2左右,所以,實際使用中九層樓的住宅,水泵運行時間短、次數少,用電非常省,大約0.02元/噸水的電費。但是,我又發現了另外一個問題:當水壓較高,水泵較長時間不運轉時,會出現水泵卡死。對此,我已建議廠家在水泵控制柜中增加定時器,每天定時運轉泵兩分鐘左右。對于該單元增壓器,我認為還應不斷改進,以滿足不同用戶的需要。

        第3篇:高層建筑方案范文

        Key words: high-rise build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alculation;

        摘要:隨著高層建筑的迅速發展,建設工程結構形式變得多種多樣,規模不斷增大,逐漸朝著建筑外觀復雜化、施工難度大的綜合方向發展。針對這些現象筆者就高層建筑的控制措施以及施工要點做以下簡單分析。

        關鍵詞:高層建筑;施工技術;計算;

        中圖分類號:TU9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高層建筑工程施工技術概要

        1、我國高層建筑工程施工現狀

        在我國,高層建筑發展迅猛,特別是建筑正向外形復雜化、功能多樣化、結構類型復雜化的目標不斷發展,但由于高層建筑具有樓層多、建筑高、結構復雜多樣,對施工工藝和技術的要求非常高,施工工期較長,對施工完整性、結構荷載科學、施工工序等要求較高。所以,為確保高層建筑施工的順利進行,國家開始重視高層建筑的發展,特別是城市化進程的不斷發展對建筑安全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不斷引入工程項目招投標制度、施工合同制、工程監理制,強化和規范建筑工程施工,特別針對高層、超高層建筑,加強對工程施工技術的監督、對施工安全的監控,并對高層建筑工程施工技術進行科學地、全方面地考核,保證施工質量和安全。

        2、高層建筑工程施工技術

        依據高層建筑特有的工程施工特點,國家和建筑施工單位不斷加強施工技術的研發和施工理論的革新。目前,高層建筑主要以鋼筋混凝土建筑為主,并不斷發展為鋼結構或鋼混結構,有效減輕建筑自重。針對施工材料,不斷優化和篩選性能優良、便于施工和運輸的施工材料,并考慮配合混凝土進行澆注或模塊化處理。

        3、高層建筑工程地基施工技術

        在高層建筑中,地基基礎是整個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建筑的結構基礎和支撐點,依據《鋼筋混凝土高層建筑結構設計與施工規范》的相關規定,高層建筑的地基深度應為建筑高度的1/15左右,因此,深地基施工工程儼然成為高層建筑工程施工的前提條件。

        地基樁基施工技術。樁基施工技術是目前應用最廣泛、也是較成熟的一種地基處理形式。其中,發展和應用最廣泛的是灌注樁施工技術,它不僅適應各種復雜地質,還能根據荷載選擇施工級別。現澆灌注樁的發展也越來越迅速,其整體承載力可達1萬KN以上,而傳統樁型中泥漿護壁孔樁,因其適用性強,已成為高層建筑的主要樁型之一,國家積極推廣建筑基礎樁底、樁側后注漿技術,并配合超聲檢測技術,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灌柱樁施工集成技術,并不斷研發動態、靜態測量技術,并開發相應的計算機模塊,適時掌控樁基承載力的狀況。

        地基基坑支護施工技術。我國高層建筑得到快速發展,但其施工地基基坑深,開挖難度大,已成為制約高層建筑施工的關鍵技術。由于高層建筑深基坑支護工程是集擋土、支護、防水、監測等的系統工程。目前,我國建筑行業研發的基坑支護系統分兩種,分別是逆作拱墻和土釘墻,兩種支護的造價都明顯低于傳統支護價格。

        4、高層建筑外墻施工技術的發展

        在我國建筑墻體實行全面澆筑結構的基礎上,建筑墻體大模塊時代已經到來,建筑施工質量不斷得到改善,分別為建筑墻體施工舊、新施工技術,通過對高層建筑墻體技術不斷研究和創新,在確保工程質量的情況下,提升工程的整體性能和功用價值。

        5、高層建筑厚板轉換層施工技術的發展

        建筑結構中的轉換層可以根據功能的不同選擇不同的設計、施工工藝。目前,我國現有結構轉換層的形式主要有梁式、桁架式和板式。其中,梁式結構轉換層因其設計簡單、施工方便等優勢在工民建筑中得到發展和應用。但是,隨著我國高層建筑的發展,厚板式轉換層設計理念得到快速發展,特別是相關結構預應力技術理論研究的深入,促使我國高層建筑、特別是跨度大、高撓度、強剪切力等建筑結構問題都有較完善的設計和施工技術。

        6、高層建筑工程中新材料的施工技術

        隨著建筑行業的快速、穩定發展,相關建筑材料行業也得到發展和提升,特別是在新材料的研發和制造方面取得了驕人的成就。建筑材料關系到高層建筑結構本身的性能、建筑荷載的能力及其防火、采暖保溫等功能。因此,對新材料的施工必須嚴格按照國家相關標準或規范執行,加強建筑裝飾材料的研發管理力度,特別是加強對新材料施工技術的研發,如玻璃幕墻的設計施工,明框暗框的設計、施工材料的安全性能等方面,確保建筑工程施工的質量和安全。

        二、高層建筑施工中應重視的計算問題

        在高層建筑施工前,要進行詳細的規劃,并進行細致的計算,確保工程的準確性和科學性。扣件式鋼管腳手架風荷載標準值計算是施工過程中重要的計算項目,其中作用于腳手架的水平風荷載,是計算的難點之一。根據相關資料,對風載荷的計算參數進行簡單的分析,整理出風載荷計算過程,找出其規律性的內涵,方便準確地計算腳手架風荷載標準值,確保在施工過程中的安全。腳手架規范規定:作用于腳手架的水平風荷載標準值,應該按照這樣的方式計算:

        ωk=0.7μzμsω0 其中ωk ―――代表風荷載標準值(kN/m2);μz―――代表風壓高度變化系數;μs―――代表腳手架風荷載體型系數;ω0―――代表基本風壓(kN/m2)。

        計算風荷載標準值三個參數:

        1、基本風壓ω0及修正系數。荷載規范規定:風荷載標準值即ωk=βzμzμzω0,考慮到腳手架附著在主體結構上,取βz=1。

        2、風壓高度變化系數μz。荷載規范規定:風壓高度變化系數,應根據地面粗糙度類別按《荷載規范》采取。

        3、風荷載體型系數μs,風荷載體型系數按《腳手架規范》

        4、規定計算。

        某計算實例:位于貴陽市郊區某高層框架結構建筑,采用扣件式雙排鋼管腳手架進行施工,鋼管規格為φ48 mm×3.5 mm,腳手架搭設高度60 m,搭設尺寸為立桿縱距La=1.5 m,立桿橫距Lb=1.2 m,步距h=1.8 m,連墻桿設置為二步三跨式。要求計算:腳手架用密目安全立網(網目密度不低于2 000目/100 cm2)全封閉、腳手架敞開式,兩種情況,離地面60 m高度風荷載標準值。

        4.1全封閉腳手架

        查“全國基本風壓分布圖”,南寧地區基本風壓為ω0=0.35 kN/m2。

        查荷載規范表6.2.1,大城市郊區,離地面60 m高度時μz=1.77。

        背靠建筑物為框架結構,偏于安全計算,取擋風系數φ=1.0,μs=1.2φ=1.2。

        離地面60 m高度時,ωk=0.7μzμsω0=0.7×1.77×1.2×0.35=0.5204 kN/m2。

        4.2 敞開式腳手架

        基本風壓―――ω0,風壓高度變化系數―――μz同全封閉腳手架。

        敞開式單、雙排腳手架的φ值按規范表A- 3采用,查擋風系數φ=0.089

        腳手架為雙排鋼管,即n=2 (雙排),μ值由荷載規范表6.3.1第32項查表,b/h為腳手架立桿橫據與立桿步距的比值,即Lb/h=1.2/1.8<1,φ<0.1,η=1。

        查荷載規范表6.3.1第36項規定計算φ48 mm的鋼管腳手

        整體計算時,桁架桿件的體型系數ηs=1.2。

        μs =0.089×1.2×(1+1)=0.2136

        離地面60 m高度,ωk=0.7×1.77×0.2136×0.35=0.0926kN/m2.

        小結:

        高層建筑施工前一定要做好準備,并且在施工時如果遇到問題,應采取相應的應急措施,精心組織、精心施工,做到一絲不茍,這樣才能使施工質量得到保證。

        參考文獻:

        第4篇:高層建筑方案范文

        關鍵詞: 高層建筑;暖通設計

        引言

        在人們越來越注重環境舒適性享受的今天,對于高層建筑暖通設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受到設計因素、設備配置等多方面原因的影響,使高層建筑暖通設計工作在開展過程中面臨著經濟、技術等多方面的問題。如何對這些問題進行有效的分析并提出合理的解決對策,是暖通設計人員在開展設計工作時必須完成的任務。

        1暖通設計須遵循的原則

        1.1經濟性原則

        經濟性是目前暖通設計施工考慮最多的一個問題。在進行各項工程建設時,經濟投入是決定工程建設能否順利開展的關鍵因素。在進行設計施工之前,應針對工程建設作出詳細的工程預算,在堅持經濟性原則的前提下選擇合理的設計施工方案。如果在進行高層建筑暖通設計時,忽視了經濟性原則的存在,工程很可能會因資金問題而難以開展,甚至出現中途停建的狀況。在考慮經濟性原則時,不僅要考慮投資、運行費用以及設備的使用壽命,還要控制空調主機容量,選擇合理的冷熱源系統和設備管道配置。

        1.2 節能性原則

        近幾年來,節約能源、降低能耗,創建綠色工程是工程建設的其中一個目標,因此我們在進行高層建筑暖通設計時也應遵循這樣一個原則。

        2高層建筑中暖通設計存在的問題

        2.1 高層建筑暖通設計的經濟性問題

        根據對于高層暖通設計項目的統計、對于暖通設計技術人員對經濟性問題的現場測試以及對系統運行數據和業主反饋信息詳細的統計分析,筆者歸納總結出導致出現經濟性問題的主要因素如下:

        (1)系統主機的設計容量過大,造成主機容量過大的原因通常是由于對于負荷的計算不準確所造成的。

        (2)對于冷熱源系統的選擇不合理。在高層建筑暖通設計過程中,對于冷熱源系統的選擇出現經濟性不合理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a.參與設計人員沒能對當地能源結構以及能源價格進行充分的了解與分析。b.在確定冷熱源系統的選擇方案之前,設計人員沒有對當地的水資源、微氣候等自然條件進行充分的了解。c.設計人員沒能熟練掌握各類型空調系統的特點以及各種使用限制條件。d.因受到設計周期的限制等原因,沒有通過設計多種選擇方案來進行比較。總之,在進行冷熱源系統選擇時,不僅需要設計人員具有較熟練的專業技能,還要有較強的對于整體設計方案統籌協調的能力。

        2.2對于空調系統的選擇不合理

        對于空調系統的選擇是高層暖通設計的關鍵環節之一,它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決定了設計方案的整體質量。然而在實際的設計過程中,總存在著對于空調選擇不合理的情況。如在某高層建筑暖通設計時,甲方要求保持恒溫、恒濕的室內環境,此時設計師就有可能簡單考慮從整體空調系統中單獨分離出一個支路。但是,這樣的設計方案雖然能夠滿足甲方的設計要求,但是該方案增加了后期運行及維護的難度,同時也增加了能源消耗,使設計成本大大增加。

        2.3高層建筑暖通設計圖紙方面存在的問題

        2.3.1 平面、系統圖設計不規范

        《設計深度規定》對于暖通空調設計的平面、系統圖的設計內容進行了詳細的規定。然而,在很多的工程設計中,并沒有嚴格按照相關規定來進行操作,從而導致出現在供暖平面圖和系統圖中,未對設備編號和定位尺寸進行正確標注等問題。

        2.3.2 平面圖、剖面圖、系統圖不一致

        在進行高層暖通設計時,必須要保持平、剖面圖和系統圖中相對應的設備、尺寸等元素的一致性,否則將會給后期的施工安裝造成極大的困難。但是在實際的設計操作過程中,供回水管管徑的平面圖與系統圖不一致、空調通風設計中風管尺寸的平面圖與系統圖不一致等問題時有發生,還有的設計圖紙在對選用的空調制冷設備型號進行注寫時,平面圖、系統圖和設備與設備表之間出現不一致,給施工帶來很大麻煩。

        3 解決問題的措施

        3.1 暖通設計最關鍵是經濟性的問題

        進行經濟性比較,要保持一個標準。設計方案中設備的檔次、市場價格、能源價格等情況都基本是要一個標準,在相同的使用周期中才可以進行比較,這樣比較后的結果才具有科學性。同時暖通設計時,還要考慮設備的運行和管理費用,暖通設備的使用壽命,單純依據設備報價進行比較也是不科學的。尤其是采用新技術通常會導致工程初投資的增加,但是會節省能源消耗,降低系統運行費用。在方案設計時應進行性價比的把握與分析,慎重選用。

        3.2設計應具有可行性和可靠性

        暖通工程的設計和施工,各個地區政府都有明確的規定和要求,包括有關環境保護的要求,設計的可行性就是要滿足規范要求,設計方案的運行安全和經濟性,則是設計可靠性的體現。暖通設備的供水和供電是其正常工作的條件,因此設計方案應充分滿足這樣的要求。而且還要照顧到供水、供電條件的長期、變化情況。有些建筑工程情況特殊,無法采用標準設備,這時的設計方案要對非標準設備提出詳細合理可行的參數要求。

        3.3空調設施要具調節性和可操作性

        建筑的暖通空調系統是季節性的,而且大部分時間在部分負荷下運行,所以要系統應具有靈活的調節性能,滿足季節負荷的變化。有些空調系統,比如變冷媒流量多聯空調系統,雖然在安裝時的一次投資費用較高,但系統靈活,運行能耗也比傳統中央空調小,適合在一些分步出租或出售的辦公建筑。設計方案的選擇應該綜合考慮設備的一些因素,從而確立最恰當的設計方案。特別是一些公共建筑,不是全天24小時使用空調,調節性就更顯得重要,這是從節能角度考慮的。目前普遍采用的空調系統自動化控制,是節能和節約成本的因素。一次性投資增加了,后續使用中的成本減少了,當然這種情況對運行工作人員素質的要求也相應的高了。具體方案的確定,應根據建筑的實際情況和要求來確定,綜合考慮設計的經濟型和技術性。一些需要自動控制的大型空調系統,設計方案要從簡,這樣減少操作人員的工作量,盡量提高自動化程度,提高系統的經濟性和可靠性。空調系統中,只是季節轉換時才需要進行操作的閥門盡量設置為手動。而且還要考慮建筑中不同單位分量計算空調費用的具體情況。

        3.4 嚴格執行暖通設計規范和規定

        設計人員要具有高素質的設計能力,對現行設計規范、規定、標準應認真學習并充分掌握,能夠遵循規定的要求進行設計,特別是各地政府的相關規定,應嚴格貫徹和落實。

        4結語

        暖通工程的設計是一項復雜的綜合工程。在該工程的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應在遵循經濟性、適用性等原則的同時,嚴格按照相關設計規范和標準來開展設計工作,同時應嚴格要求自己,對設計質量進行嚴格的控制,以確保高層建筑暖通設計工作的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 鄧統銀.如何預防暖通設計中出現的問題[J].建材與裝飾,2010(12).

        [2] 王永亮.論如何做好高層建筑暖通設計及問題解析[J].科學時代,2012.

        第5篇:高層建筑方案范文

        關鍵詞:高層建筑 電氣設計 安全 節能

        一、高層建筑電氣設計的特點

        1、高層建筑的特點

        建筑面積大、高度高。現階段的高層建筑一般達到幾萬到幾十萬平米。由于建筑面積大,為減少占地面積,大型建筑物都必須向空中發展,因此建筑的高度也不斷刷新紀錄。

        地下層功能復雜。考慮到實用、安全、結構等因素,高層建筑都設有若干的地下層,并且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例如地下停車庫、變電所等。

        2、高層建筑電氣專業的特點

        用電設備種類繁多。高層建筑中用電設備包括電氣照明設備、電梯設備、給排水設備、生活水泵、制冷設備、鍋爐房用設備、空調系統用電設備和消防設備等。

        耗電量大。由于用途不同,高層建筑用電量也有一些差別,但總體而言,耗電量非常巨大。

        供電可靠性要求高。根據《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和《建筑電氣設計規范》的要求,消防用電、應急照明、主要通道照明、客梯電力、變頻調速生活水泵等設備在設計時都需要由兩個獨立的電源供電。

        二、高層建筑電氣設計的主要因素和內容

        電氣設計中的強電部分主要包括高壓配電系統、低壓配電系統、動力照明干線系統和導線電纜敷設、防雷與接地、火滅自動報警系統等,這一部分設計的基本要求是安全性、可靠性和靈活性。

        高低壓配電的系統設計。現代高層建筑至少應有兩個獨立電源,具體數量應視負荷大小及當地電網條件而定。兩路獨立電源運行方式,原則上是兩路同時供電,互為備用。另外,在一些重要的建筑(一級負荷)還須裝設應急備用柴油發電機組,要求在15秒鐘內自動恢復供電,保證事故照明、電腦設備、消防設備、電梯等設備的事故用電。國內高層建筑現階段都采用兩路獨立10kV高壓電源來同時供電的,一般采用單母線分段,自動切換,互為備用。計費方式則采用高供高計,但是在低壓一側,也安裝電度表。而低壓系統和低壓干線配電方式則基本上采用放射式的系統。

        變電所位置的確定。現代高層建筑用電量相當的大,確定變電所的位置時,應盡量使高壓深入負荷的中心,這對節約電能和提高供電的質量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所以一般都將變電所設置在主樓地下層,在選擇高壓開關柜時應注意,按規定不宜用油開關,應根據高層建筑地下室的標準,選用有“五防”功能的真空開關或手車式高壓開關柜。在選擇電力變壓器時應注意,根據防火要求,主樓內不允許設大容量油浸電力的變壓器。

        低壓配電屏設計。現代高層建筑主要使用的低壓配電屏結構有抽屜式和固定式兩種,國外一般都選用抽屜式,特別是大容量出線,做成手車式。而應急的備用發電機組,大多采用柴油的發電機組來做應急備用電源。而近年來,國外高層建筑已經開始采用燃汽輪發電機。這種發電機體積小、質量輕、反應快速。

        電氣照明設計。包括光源選擇、照度計算、燈具造型、燈具布置、眩光控制及調光控制與照明的配電線路的敷設等等。照明的設計與建筑的裝飾有著密切的關系,二者應該相互配合,盡量在使用功能和藝術意境求得統一。同時,注意選用高光效電的光源,這樣可以取得明顯的節能效果。

        防雷與接地設計。現代的高層的建筑防雷分為建筑物外部防雷和內部防雷兩部分。外部防雷設計,防直擊雷主采用避雷針、避雷帶(網)和金屬屋面作為接閃器,防側擊雷主要采用避雷環的做法。內部防雷設計,主要采用設置等電位聯結、在低壓進線處裝設電涌保護器(SPD)的方式防雷電感應及雷電波侵入。現代的高層的建筑防雷接地、電氣的設備保護接地,一般整合在一起,采用基礎內鋼筋作接地裝置,如接地電阻不能滿足要求則應加設人工接地裝置。

        電梯設計,電梯控制設備由制造廠成套供應,電氣設計只需為電梯及其輔助設備提供電源。按照《供配電系統設計規范》和《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的規定,高層建筑電梯均為二級負荷,重要的為一級負荷。一級負荷電梯的供電電源應有兩個電源,供電采用兩個電源送至最末一級配電裝置處,并自動切換,為一級負荷供電的回路應專用,不應接入其它級別的負荷;二級負荷電梯的供電電源宜有兩個電源(或兩個回路),供電可采用兩個回路送至最末一級配電裝置處,并自動切換。

        火滅自動報警系統設計,現代高層建筑的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包括:消防控制室、報警設備、傳輸線路和聯動控制設備四個部分。消防控制室內配有火災報警控制器、總線聯動控制盤、多線聯動控制盤、消防電話總機、火災廣播等設備。報警設備包括探測器、消火栓按鈕、手動火災報警按鈕、水流指示器和濕式報警閥等。聯動控制設備包括消防水泵、噴淋泵、正壓送風機、防排煙風機等。

        隨著建筑智能化水平的不斷提高,高層建筑電氣設計增加了很多弱電部分系統,包括數字電視系統、綜合布線系統、背景音樂系統,保安監控系統,電腦的管理系統等。弱電設備占基建投資比率越來越高,所以設計好弱電各個系統,對于節約投資、提高智能化水平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總之對于一個建筑來講,電氣設計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本建筑的安全質量、使用功能、裝飾效果和建造成本。以上只是討論了高層建筑電氣設計大系統方面的一些情況,在實際細節的設計中還有許多值得關注的問題。

        三、高層建筑電氣設計需要注意的問題

        由于社會人口膨脹和用地緊張,高層建筑越來越多,其高容積率也逐漸被大家認可。然而,高層建筑電氣設計的質量保證卻是非常重要而復雜的一個問題,需要從安全性、適用性、可靠性、經濟性等多方面進行考慮。

        首先,高層建筑電氣設計必須在正常情況和停電火災等特殊情況下,保證人員和建筑物安全。其次,電氣設計在滿足使用要求和規范的前提下,要減化供配電系統的結構,從而減少設備的數量和容量,便于操作和維修。最后,設計時確定合理的負荷等級,縮短停電的時間及次數,減少故障。

        另外,由于工業發展和能耗浪費嚴重等原因,節能原則成為近來高層建筑電氣設計最為關注的一個新問題。節能應從節省無謂消耗能量著手,減少與發揮建筑物功能無關的能源消耗,同時必須滿足建筑物的照明正常、舒適衛生、運輸通道暢通無阻及某些建筑的特殊要求。

        四、總結

        隨著經濟和科技的飛速發展,集住宅、辦公室、旅館、超級市場、醫院、餐廳、文化和體育等各項必需設施為一體的高層建筑,已遍布世界各大城市和游覽勝地,這也是高層建筑發展的趨向。由于高層建筑快速發展,用電量越來越多,其電氣設計顯得越來越重要了,只有做到充分了解高層建筑用電特點和主要設計內容,才可能做好電氣設計工作。

        參考文獻:

        [1] 謝勇平.淺析建筑電氣設計的內容和程序[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

        [2] 張紅巖.淺析建筑電氣設計的不足[J].民營科技,編輯部郵箱,2009

        [3] 公安部. 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 50045-95).中國計劃出版社出版

        [4] 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JGJ16-2008).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5] 供配電系統設計規范(GB50052-95). 中國計劃出版社

        第6篇:高層建筑方案范文

        關鍵詞:高層建筑;防排煙;評估指標

        高層建筑使用的可燃裝飾材料,如塑膠板、化纖地毯等,這些可燃物在燃燒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有毒煙氣。防排煙設計中較復雜的環節,也是建筑生命安全系統的重點。防煙、排煙就是將火災中產生的煙氣在著火房間或著火房間所在的防煙區域加以控制和排除,以防止煙氣擴散到疏散通道或其他防煙區域中,確保人員安全疏散和撲救的建筑防煙措施。

        一、防排煙系統設計方案選擇

        在規范中,一類高層和建筑高度超過32米的二類高層的下列部位應設排煙設施:長度超過20 米的內走道;面積超過100平方米,且經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較多的房間;中庭和經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較多的地下室。通常對上述場所設置排煙系統都沒有疑義,關鍵是在排煙方式的選擇上,是采用自然排煙,還是機械排煙,或是兩者組合?我們不妨參照一下國外的經驗。依據澳大利亞消防管理委員會顧問的經驗,當地政府部門和消防隊認為只要是煙層降到2.1 米以下的設計即為不可用狀態而不管煙氣的其他條件如何(溫度、毒性和能見度)。也就是建筑可承受狀態的指標是:至少在2.1米以上。這樣我們在排煙系統設計方案選擇中,就有了一條標準,只要排煙場所的排煙設施能滿足排煙高度的要求,就可以采用投資最省的方案。

        排煙高度的計算方法如下,在給定時間內,其煙層界面高度z可通過下式估算:

        式中,AR為房間水平面積,HR為房間天花板高度,ρs為煙層密度。

        排煙方式的選擇計算,由羽流流量mp:

        其中,Qf和z分別是火源熱釋放速率和火源的高度。

        可得要求的通風面積:

        Aε=mp/α

        其中,地板水平壓力差Δp=m2p /2(αAd)2,Ad為開口面積。α為流量系數,ρ∞為空氣密度,Hε為排煙口距地高度。

        將Aε與已知條件相比較,當實際通風口面積小于該值時,就必須采用機械排煙系統,否則就可采用自然排煙系統。

        二、評估指標確定

        對一個正壓送風防煙系統來說,要保證效果,也就是阻止煙氣侵入疏散通道的指標有三個:第一,對于開啟的樓梯間及前室內門,流過門洞的風速應大于阻止煙氣倒流所需的臨界風速;第二,對于關閉的樓梯間及前室內門,在門的兩側的壓力應大于防止煙氣侵入所需的正壓值(通常認為是規范所規定的正壓值);第三,所有關閉的疏散門的兩側的壓差必須小于開啟門所允許的最大壓差。對于排煙系統,如前所述,只要煙層保持一定的高度,我們就可認為是利于疏散的。

        (一)臨界門洞風速

        在正壓送風系統工程中,為防止煙流經過開啟的門從有煙區域進入無煙的加壓區域,通常讓具有一定流速的氣流流經門洞來實現,當該氣流恰好能夠阻擋煙氣入侵時,該流速就是臨界門洞風速或防倒流風速,CriticalAirVelocity),它可由防倒流所需的流經門洞的風量除于門洞面積求得。

        臨界風速是正壓送風系統一個重要的檢驗指標,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的防火規范都對它作了明確的規定。 澳大利亞的AS11668Partl要求當防煙樓梯間的三個門全開時,梯井的氣流流出速度不得小于200fpm(1m/s);紐約地方法規NO.84 要求當三個門同時開啟時,必須維持最小平均流速2m/s; 英國標準BS5588Part4認為門只是間歇開啟,在開啟的門洞上所需的平均斷面風速與火災發熱量的大小密切相關,在設有自動噴水系統折建筑中,由于煙氣受到噴水冷卻,門洞上所需平均斷面風速可以減少到0.23~1.25m/s。

        由上可見,各國規范對門洞最低風速的取值相差較大,而我國目前對門洞風速的規定主要是在參考各國的規定后確定的,迄今尚未有人對門洞風速做較深入的研究。在防煙樓梯間及前室正壓送風系統模型中,臨界門洞風速關系著對一個系統方案的評估,有必要對它做進一步的認識。

        臨界門洞風速與門洞兩邊的通風情況、開門狀況、門洞的尺寸大小和門洞兩邊氣體溫度的分布有關,在近似認為門洞兩邊無通風系統影響的條件下,此時臨界風速就主要取決于煙氣溫度、門的開度和高度。

        在火災發生一段時間后,煙氣將彌漫于整個走道,若近似將走道的煙氣溫度看作同一溫度Tf,加壓區域溫度為Ts,則在關閉狀態下的門洞的兩側的壓力分布將遵守下式:

        Δp=ps-pf=gh(ps-352/Tf)

        式中,h 為離中性面的距離;Ps 為加壓區域在離中性面h 高度上的壓力;Pf為走道離中性面h高度上的壓力。門開啟后情況略微發生了變化,加壓區域冷空氣吹向走道,對走道靠近門處的煙氣在垂直方向上進行不同程度的冷卻,越接近地面,兩側的壓差越大,從加壓區域流向走道的冷風量就越大,煙氣溫度也呈現出一定的降低門洞兩側壓力曲也不再是直線,而是呈現一定的變化,但離直線偏差不會太遠此時,各高度土的壓差仍可近似用上式計算。當加壓風量正好使門洞中心線的壓力分布處于臨界狀態,即門頂端的兩側壓力差等于零時,此時的門洞平均風速就是臨界門洞風速。臨界門洞風速可用下式計算:

        vd=Qd./(Asina×3600)

        式中,Qd為防煙氣流的門洞臨界風量,m3/h;A 為門洞的有效面積。綜上所述,臨界門洞風速可按上述公式近似求出,算法關鍵在于門洞加壓后中性層位置。GeorgeT.Tamura曾就臨界風速進行試驗測定,對0.914* 2.13m 的門洞,在開門角度為9000,煙溫為3000℃時,防煙臨界風量為3.48m3/s,在煙溫為300℃時,防煙風速4.34m3/s,算成臨界風速為1.78m/s和2.22m/s,。在開門角度為60時,防煙風速為1.55m/s和1.92m/s。

        根據上述算法算出開門角度為600,煙溫為300℃時,臨界風速為1.82m/s和2.10m/s。可見要略高于實測值。

        (二)加壓區域的正壓范圍

        加壓區域的正壓值, 不僅是防煙樓梯間及前到正壓送風系統的重要檢驗指標,而且是防煙樓梯間及前室正壓送風系統設計時的重要指標,因為其對加壓送風量的計算、風機全壓的選擇均起著重要的作用。正壓值范圍的確定要求與加壓部位相通的門在關閉的情況下足以阻止著火層的煙氣在熱壓、風壓、浮力、膨脹力等聯合作用下進入加壓部位, 同時又不致壓力過高而造成人們推不開通向疏散通道的門。根據《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規定,對于樓梯間及前室正壓送風系統,前室的最小壓力為25-30Pa;樓梯間為40-50Pa。由此規定了正壓區域的最小壓力和最大壓力。

        (三)煙層高度

        如前所述, 煙層的高度是作為評價排煙場所設置排煙設施對疏散的影響的一個量化指標。因此,該指標也成為評估排煙系統的最基本的評估指標。

        要完整地評價排煙系統的效果,還要通過對建筑或某區域內的煙氣流動模擬,看出不同排煙系統和同一系統不同排煙能力對建筑煙氣產生和蔓延的深層影響,由此才能作出正確的評估,選定最佳方案。

        三、結語

        第7篇:高層建筑方案范文

        Zhang Changyou;周兆銀 Zhou Zhaoyin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ongqing 401331,China)

        摘要: 高層建筑轉換層結構施工的關鍵是確定轉換層的施工技術方案,基于對高層建筑轉換層結構的施工技術方案應用實踐,在施工中必須制定切實可行的施工技術方案,確保施工質量,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Abstract: Construction plan is critical in construction of the transition floor in high-rise construction, and the paper expored construction plan for the transition floor in high-rise construction for fine quality and excellent effect in practical engineering.

        關鍵詞: 高層建筑 轉換層結構 施工方案 應用效果

        Key words: high-rise construction;transition ploor;construction plan;applying effect

        中圖分類號:TU7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1)15-0100-02

        0引言

        隨著高層建筑逐步向體型復雜、功能多樣的綜合性方向發展,同一座建筑中沿房屋高度方向建筑功能發生變化,下部樓層作餐館、商店和文化娛樂設施,中層作為辦公用房,上部樓層布置旅館、住宅;不同用途的樓層需要采用不同形式的結構。由于高層建筑結構部樓層受力小,下部樓層受力很大,正常的結構布置應是下部剛度大,墻體多、柱網密,到上部逐漸減少墻、柱的數量,以擴大柱網。這樣,建筑功能對空間的要求與結構的正常布置正好相反,為了滿足建筑功能的要求,結構必須進行“反常規設計”,即將下部布置大空間,上部布置小空間;下部布置剛度小的框架柱,上部布置剛度大的剪力墻,轉換層將上部剪力墻轉換為下部框架,以創造一個較大的內部自由空間,實現這種結構布置,須在結構轉換的樓層設置水平轉換構件,即轉換層結構。本文結合工程實例,結合對高層建筑轉換層結構的施工技術實踐,針對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要求高,轉換層結構施工難度大的問題,系統介紹了高層建筑轉換層結構的施工工藝及技術要點,以完善高層建筑轉換層結構施工工藝,在高層建筑轉換層結構施工中的關鍵是確定轉換層的施工技術方案,在施工中必須制定切實可行的施工技術方案,才能確保轉換層結構施工質量。

        1轉換層結構施工技術方案的制定原則

        由于轉換層結構的跨度和承受的豎向荷載均很大,致使轉換層結構的截面尺寸不可避免地高而大。其施工特點有:連續施工強度大,施工過程復雜;結構整體性要求高,一般不留施工縫,要求整體澆筑;結構體積大,水泥水化熱溫度應力大,要預防混凝土早期開裂等。 在確定施工方案時應考慮以下幾個原則:

        1.1 針對轉換層的自重和施工荷載較大的特點,應進行模板支撐體系的設計。

        1.2 為防止新澆混凝土的溫度裂縫,對大體積轉換層,混凝土施工時應采取措施減小混凝土水化熱。

        1.3 針對鋼筋骨架的高度大,配筋多,轉換層的跨度和承受的荷載大的情況,施工時應采取措施,保證便于鋼筋的布置和鋼筋骨架的穩定。

        1.4 設置模板支撐系統后,應對轉換梁及其下部樓層的樓板進行施工階段的承載力驗算。

        2工程應用實例

        2.1 工程概況該工程位于重慶市江北,是一座多功能的綜合大廈,平面呈L形,長邊142m,寬21m;短邊76m,寬24m,高層塔樓位于L形建筑的轉角處,大廈地上39層,地下2層,西裙樓為9層,東裙樓為9層和7層,總高度131m。裙樓采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塔樓采用剪力墻結構,第八層為框架一剪力墻結構體系的轉換層。轉換梁截面尺寸:1.0m×2.8m、l.0m×2.5m。

        2.2 轉換層結構施工技術方案的制定

        2.2.1 轉換層模板的支撐系統轉換層的混凝土自重以及施工荷載是非常大的,因此,確定轉換層底模板的支撐系統是轉換層施工的關鍵。轉換梁模板支撐系統如圖1所示,采用直徑48×3.5標準鋼管搭設模板支撐系統,鋼管支撐只考慮承受第一次澆筑的混凝土自重及施工荷載。根據計算必須用第八層以下兩層的支撐傳遞至下面兩層的樓蓋系統承擔。要求第七、八層頂板混凝土澆筑后,梁板支撐模板均不能拆除。支撐體系立桿間距為500mm,大橫桿步距不大于1000mm,梁下小立桿間距250mm,在靠近桿頂和桿腳處,各用水平連桿雙向拉固,剪刀撐設置在梁兩側的立桿垂直面上。立桿下采用通長鋪設200mm×50mm木枋配鋼墊板,整個支撐架按滿堂腳手架的要求搭設。

        梁模板采用18mm厚膠合板作模板,梁背枋采用50mm×l00mm木枋配對拉螺栓用標準鋼管固定。背枋間距500mm,螺栓間距:水平500mm,豎向400mm。梁模板安裝時,要求按0.25%L起拱(L為梁的最大跨度)。

        2.2.2 轉換層鋼筋工程正確地翻樣和下料,合理安排好鋼筋就位次序是鋼筋施工的關鍵。①鋼筋翻樣和下料。之前必須弄清設計意圖,熟悉設計文件,掌握有關規定。翻樣時處理好鋼筋之間的穿插避讓關系,確定制作尺寸和綁扎順序。②全部采用錐螺紋接頭連接、冷擠壓套筒連接轉換層結構主筋,為解決鋼筋旋轉的困難,對兩端做彎頭的鋼筋采用可調伸螺紋接頭。③當轉換梁高度或轉換板厚度較大時,在轉換梁兩側搭設雙排腳手架,如圖2所示,鋪設第1層(底層)鋼筋后,從第2層鋼筋開始,在每跨梁內用2根短鋼管找好標高,扣接在兩側腳手架上,作為鋼筋的臨時支托,校正鋼筋位置焊好支架后,撤去短鋼管。按此次序自下而上逐層放好水平鋼筋及圓洞暗環梁鋼筋,綁好箍筋及“S”鉤。

        2.3.3 轉換層混凝土施工施工時應注意疊合面的處理,必要時在疊合面處采取特殊的構造處理,以保證不降低轉換層。同時應進行施工承載力驗算。在確定本工程施工方案時考慮到第八層樓板無法承受上部轉換梁自重和施工荷載,需設置多層滿堂鋼管支撐體系。為減輕支撐的負荷,利用迭合梁原理,將轉換梁分三層澆搗如圖3所示,利用第一次形成的鋼筋混凝土梁、柱作為傳力系統與鋼管支撐體系共同分擔上部混凝土及施工荷載,以減少樓板的壓力。

        第一次或第二次混凝土澆筑高度應比要求稍高50mm。在第一次或第二次混凝土澆筑后用高壓水沖刷施工縫,將積淀物沖刷掉。施工縫應嚴格按施工驗收規范施工,且施工縫處事先必須設附加插筋,以增強抵抗剪切力的能力,預留7根HRB335直徑25的鋼筋,縱向間距500mm,鋼筋長度600mm。在大跨度超高度轉換梁及轉換厚板(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時,應采取措施防止新澆混凝土產生溫度裂縫。在施工中采取了以下措施:

        ①在大體積混凝土組織施工前,首先應按下式計算每小時需要澆筑混凝土的數量即澆筑速度:V=BLH/(t1-t2)(m3/h)

        式中V――每小時混凝土澆筑量(m3/h);B、L、H――分別為澆筑層的寬度、長度、厚度(m);tl――混凝土初凝時間(h);t2――混凝土運輸時間(h)。

        根據混凝土的澆筑量,計算所需要運輸工具和振動器的數量,并據此擬定澆筑方案和進行勞動組織。

        ②根據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氣候及現場條件,模擬計算整個施工中的溫度狀況,對混凝土澆筑后一個月內的各部位溫度的變化進行觀察,掌握其規律,為大體積混凝土的施工提供科學的預測分析和依據。

        ③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時,控制混凝土表面與混凝土內部溫度差小于25℃,工程中可應采取以下措施:1)常規保溫法。降溫階段以保溫為主,升溫階段以保濕為主;2)內降外保法,即通水冷卻降溫,減少混凝土表面與混凝土內部的溫差,然后在表面及底面采取保濕措施;3)蓄水養護法,即在混凝土初凝后先灑水養護2h,隨后進行蓄水養護,蓄水高度一般為100mm。

        ④采取下列措施選用水泥:1)優先選用火山灰硅酸鹽水泥或水化熱低的礦渣硅酸鹽水泥;2)為減少水泥用量,相應降低水化熱,可摻用沸石粉代替部分水泥;3)摻入減水劑,使混凝土緩凝,推遲水化熱峰值的出現,使升溫延長,降低水化熱峰值。

        ⑤在施工方法上可采取下列措施:1)采取先施工轉換結構周圍結構或墻體,防止混凝土表面散熱過快,內外溫差過大;2)在夏季高溫氣候施工時,采用冰水攪拌,以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溫度;3)采用分層施工,每層厚300~500mm,連續澆筑,并在前一層混凝土初凝之前,將后一層混凝土澆筑完畢;4)采用疊合梁原理,將轉換結構按疊合構件施工,避免大體積混凝土水化熱高、溫度應力過大對控制裂縫的不利影響。

        3高層建筑轉換層結構施工的幾點建議

        通過對高層建筑轉換層結構施工技術方案的應用實踐,提出以下施工建議:

        3.1 對截面尺寸較大的轉換構件宜按大體積混凝土組織施工。在進行轉換結構截面承載力計算和撓度驗算時,還需考慮轉換結構混凝土徐變、收縮的影響及大體積混凝土的水化熱問題。在選用水泥方面和施工方法上,應采取防止混凝土內外溫差過大和提高混凝土抗拉強度的措施。

        3.2 轉換結構的自重以及施工荷載較大,必須對其模板支撐方案進行設計以保證支撐系統有足夠的強度和穩定性。搭設支撐時,要求上、下層支撐在同一位置,以保證荷載的正確傳遞。同時應確定合理的拆除支撐的次序,使施工階段結構受力合理。

        3.3 當轉換結構下層空間高度較大,難以設置腳手架支撐時,可采用下列措施:

        3.3.1 轉換結構采用內埋型鋼(或鋼結構)的辦法,型鋼(或鋼結構)可用來支承澆搗混凝土時所需的模扳和腳手架,以確保模扳和腳手架發生移動。

        3.3.2 采用疊合梁原理將轉換梁(板)混凝土分兩次澆筑,即采用一次形成的鋼筋混凝土梁(扳)支承第二次澆筑的混凝土和施工荷載,形成疊合梁(板),以解決大梁(厚板)的施工荷載的傳遞問題。為保證第一次澆筑混凝土梁(板)和第二次澆筑混凝土疊合面的抗剪承載力,將施工縫做成齒槽。

        3.4 設置模板支撐系統后,轉換結構施工階段的受力狀態與使用階段是不同的,應對轉換梁(或轉換厚板)及其下部樓層的樓板進行施工階段的承載力驗算。結構設計時,應綜合考慮轉換結構的施工支模方案,建立符合實際的力學分析模式,達到設計和施工的統一。

        4結束語

        由于轉換層結構整體性要求高,施工過程十分復雜,增加了施工過程中的難度。結合轉換層結構施工的特點,施工中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施工技術方案,將模板支撐、澆搗混凝土、大體積混凝土的水化熱問題。在選用水泥方面和施工方案上,采用相應的技術措施妥善處理溫度差值,合理解決溫度應力并控制裂縫開展的措施,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陳洽陽,許桂森.高層建筑板式轉換層施工技術[J].建筑施工,2002,(3).

        第8篇:高層建筑方案范文

        【關鍵詞】高層建筑;外墻飾面磚;防墜落;施工方案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ity, high-level,multi-storey buildings. In the wall body structure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China has ordered the limits the use of external wall tile, require the construction units touse paint for decoration on the wall, but many with construction party in order to pursue the beautiful, stilluse the brick construction. But when the building is put into use, often because the tiles falling caused casualties.How to avoid this accident? The high-rise buildingexternal wall tile falling proof construction schemes are analyze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echnical personnel.

        [keyword] tall building; exterior wall tile; fall prevention;construction scheme

        中圖分類號:TU74

        一、引言

        在高層建筑外墻體結構施工過程中,由于施工施工人員沒有對基層進行處理或者面磚鋪貼不當,導致外墻面磚以及墻面基層一起墜落,造成意外事故的發生。為了避免這一事件的發生,我們需要在高層建筑外墻體結構施工過程中加以重視,采取有效的措施對墻面基層進行處理,并采用合理的鋪貼方法,以此保證面磚的鋪貼質量,避免面磚墜落的現象發生。以下檢驗闡述了面磚鋪貼的整個施工流程,以期為技術人員提供參考性依據。

        二、高層建筑中外墻面磚的施工工藝

        在高層建筑外墻結構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需要注意的是按照其工藝流程進行施工,以此保證面磚的鋪貼質量,其主要步驟有:1)在施工之前,施工人員需要對墻面基層進行徹底處理,使其表面的浮灰與雜物徹底清理干凈;2)在干凈的外墻面上涂抹一層界面劑,從而起到粘接作用;3)在涂油界面劑的墻面上進行抹灰,并超平層,使其厚度均勻一致;4)等到墻面的抹灰層干之后,再根據要求在墻面上彈出橫縱線,以保證后期面磚的鋪貼質量與美觀程度;5)在鋪貼之前,施工人員需要將面磚放到水中浸泡一段時間,這樣才能夠保證其粘貼效果,再根據彈出的橫縱線從上至下依次鋪貼;6)面磚鋪貼完畢之后,施工人員還需要進行勾縫處理,再使用棉布清理干凈;7)由施工單位或者監理人員對整個工程進行全面的檢查,如果其中出現有缺陷的地方必須要及時對其修補,以保證工程的質量。

        在整個施工過程中,我們需要注意到以下幾點:

        1墻面基層處理的注意事項

        首先,在對外墻結構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需要保證其垂直度與平整度均達到設計的要求,將墻面凸出的部分鑿平,凹進的地方需要采用水泥砂漿進行修補。如果垂直度或者平整度的偏差相對比較大,或大于30mm,那么施工人員需要采用釘鋼絲網對其進行修補,以保證墻面達到設計的要求。

        其次,在進行抹灰施工之前,施工人員需要將墻面或者混凝土表面存在的灰塵等徹底清除,在一些不同的界面處,施工人員需要采用牛眼鋼絲網進行施工,其射釘的寬度應該為300mm左右。

        再次,在混凝土墻面若是采用鋼模板施工,那么施工人員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將混凝土表面鑿毛,然后在采用鋼絲刷對其刷一遍,最后在對其進行澆水濕潤或者是涂刷界面劑,以此來提高墻面的粘接度。

        最后,建筑的外墻角縱向位置懸掛一根鋼絲垂線,橫向則需要窗盤線拉統長線來控制,其中上下砂漿塌餅的間距應該控制在1500mm左右。

        2涂刷界面劑的注意事項

        施工人員在涂刷界面劑之前,需要按照相關要求制配界面劑,要求其水灰比為1:4,并將其攪拌均勻,呈糊狀即可,攪拌完成之后應放置5~10分鐘。此時的界面劑就會更加粘稠,需要再在其中摻入水并攪拌均勻,并將其涂抹到外墻的級層面上,等到初干之后在涂抹一層水泥砂漿。在整個過程中,施工人員需要注意的是,調制好的界面劑必須要在5~6小時室內使用完,如果沒有用完的,必須棄之不用。

        3 基層抹灰

        界面劑涂抹10~20min后,按要求分層分遍抹底層砂漿,底層第一遍砂漿厚度以5mm為宜,抹后用木蟹搓平,隔天澆水養護,待第一遍六~七成干時,即可抹第二遍,厚度約為7~10mm,隨即用木長尺刮平,木蟹搓毛,隔天澆水養護。若需粉第三遍時,方法同第二遍,直到把底層砂漿粉刷平整。

        4 彈線排磚

        在基層抹灰面上,先彈出垂直、水平控制線,再根據面磚的規格尺寸、排列圖,彈出面磚控制線。

        (1)排磚要求:根據面磚排列圖要求,水平、垂直縫寬分別控制在5~9mm和3~5mm。水平縫、窗臺面一般在同一水平線上,并按照圖紙要求留設分倉縫。墻面陰、陽角處第一塊必須為整磚,如排磚不巧時,面磚容許切割,放在窗洞口兩邊,但切割后的面磚長度要求不小于45mm,窗洞兩邊不嚴格要求對稱。試排成功后,在基層抹灰上彈出每塊磚縱、橫分格線,保證墻面磚粘貼后灰縫橫平豎直。

        (2)安裝塑鋼窗、留置滴水線。面磚試排完成后,根據彈線,安裝外墻塑鋼窗。窗四周必須砂漿嵌實,并在窗下口做一個小圓角(坡度2.5%)。突出墻面的窗臺,需注意不要留置朝天縫,底面面磚要在外端向內一磚寬處留置滴水線(為15mm×15mm見方凹槽)。

        5 浸磚

        面磚吸水率應符合標準,使用前必須清洗干凈,并隔夜用水浸泡不小于2h,晾干后(外干內濕)才能使用。

        6 粘貼

        粘貼面磚時砂漿應飽滿,并應一次成活,不宜多敲、移動,尤其砂漿收水后不能再糾偏挪動。粘貼面磚的砂漿宜采用1∶0.2∶2的混合砂漿(或用粘結劑),厚度7~10mm。粘貼用水泥的安定性、強度須經復試合格。粘貼時,先將面磚背面滿批砂漿,根據面磚控制線貼到墻面,用小鏟把輕輕敲擊,使之與基層粘接牢固,并用靠尺將面磚在垂直及水平方向隨時找平找方。同時,對留設有分倉縫的部分,必須使縫斷至結構面層為止。

        7 勾縫

        用1∶1水泥砂漿進行面磚勾縫,分兩次進行,頭一遍勾縫厚度7mm,第二遍按設計要求的色彩,配置彩色水泥砂漿勾成凹縫,凹進面磚深度約為3mm。

        8 清理

        面磚勾縫后,用廢舊毛巾或棉紗將面磚表面擦洗干凈,以免影響面磚的整體清潔、美觀。

        9 檢查、修補

        面磚鋪貼好并待砂漿收干后,在降、拆腳手架之前,應對面磚逐塊進行敲擊檢查,如發現起殼,應及時進行處理,不留隱患。

        三、小結

        通過以上工藝措施施工的高層建筑,面磚鋪貼質量都能得到保證,獲得較好的效果,至今尚未發現面磚或連同基層一起墜落的現象。

        參考文獻

        第9篇:高層建筑方案范文

        關鍵詞:高層建筑;暖通空調系統;注意情況

        1 暖通空調系統概述

        1.1 高層建筑采暖、通風等情況分析

        一般來說,樓層越高,建筑的占地面積就會越大,否則安全性就會大大降低。特別是一些摩天大樓的設計,往往看起來就好比一座大山,但是無論是低層建筑還是高層建筑,建筑的采暖、采光、和通風情況都必須達到基本的要求,否則高層建筑本身就會事與愿違,變得沒有必要。

        高層建筑的采暖不能完全依賴天然的太陽光的熱量,由于高層建筑面積較大,其建筑的內部往往不可能直接受到太陽光的熱量影響,所以其熱量的來源就需要高層建筑的暖通設備來提供。而暖通設備的核心就是不斷地向高層建筑內部注入暖風,因此通風條件是暖風是否可以有效的傳送的關鍵。同時通風也是保證高層建筑內部環境清潔的核心,當暖通系統將干凈清潔暖風空氣注入到高層建筑的每一寸空間時候,同時也是去除掉高層建筑中國污濁空氣的過程,這個過程不僅可以保證高層建筑內的氣溫適宜人體居住,也是保證人的身體健康的關鍵。

        1.2 暖通空調系統的主要類型

        高層建筑的暖通空調系統的類型根據高層建筑設計的不同也有所不同,主要分為三種類型,第一種是全水系統,第二種是全空氣系統,第三種是空氣-水的綜合系統。暖通空調的全水系統是指高層建筑中的空氣溫度和濕度都會由水進行調節。其利用的原理是水的比熱容更大,單位面積水可以容納更多的熱量,換言之水問的身高和降低都很緩慢,所以高層建筑就可以利用晚上的水循環將熱量源源不斷的輸送到建筑當中。高層建筑暖通空調的全空氣系統比全水系統更加直接,這種系統設計是直接將空氣的溫度加熱到適宜人體居住的溫度,讓后通過復雜的運輸系統,直接注入到高層建筑內部,同時抽走或者將冷空氣和污濁的空氣擠走,保證在高層建筑里的人可以隨時享受到溫暖且新鮮的空氣。而高層建筑暖通空調的水-空氣系統就是將同時借助水和空氣兩種方式同時供暖,取長補短,其效果也往往會更好。

        2 高層建筑暖通空調系統設計的準備工作

        高層建筑暖通空調系統的設計關乎高層建筑的安全性和居住的舒適性,其設計工作非常關鍵,但是由于高城建筑的復雜性,其設計工作要比一般的建筑要困難得多。

        首先,高層建筑暖通空調系統的設計人員應當對高層建筑的設計了如指掌,對于高層建筑的內部結構非常清晰,只有這樣才能科學的對于高層建筑暖通空調系統進行布局,保障系統運行的平穩和安全。

        其次,高層建筑暖通空調系統的設計應當關注建筑所在地的環境情況。處于南方和處于北方或者處于高原和處于盆地的高層建筑暖通空調系統設計差距很大,設計師必須提前對當地的環境進行深入的調查,讓高層建筑暖通空調系統的設計和當地的環境契合的更好,不僅可以節約經濟成本,也會增加建筑的舒適性。

        最后,高層建筑暖通空調系統的設計應當充分的了解市場的行情。因為高層建筑暖通空調系統的用材會有很多不同的選擇,每種材料的效果不同其價格也不同,而設計人員應該充分的了解每種材料的優缺點和價格才能建立模型選擇最佳的材料來施工。

        3 高層建筑暖通空調系統設計的原則

        3.1 高層建筑暖通空調系統設計安全第一

        任何一項設計和施工都要將安全擺在第一位,正所謂人命關天。高層建筑暖通空調系統并非是一般的系統,其系統的用料會涉及到很多依然易燃物品,所以設計的時候應該充分的考慮火災的因素,否則一旦建筑遇到火災這些筑暖通空調系統將會增加很多額外風險。

        此外高層建筑暖通空調系統設計的安全性還表現在建筑內部的空氣質量和濕度是否對于人體是最佳的,所以就要求暖風空調系統是否能夠保證空氣的來源是干凈的,無毒無害是關鍵。此外溫度的設計也要和室外溫度契合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否則人在建筑內生活久了就很難一下適應室外的溫度,這樣對人體的傷害非常大,因此高層建筑暖通空調系統在設計的時候應該考慮這些因素。

        3.2 高層建筑暖通空調系統設計環保原則是關鍵

        高層建筑暖通空調系統的施工用料很大,在如今人們環保關鍵越來越強的今天,對于系統施工的材料選取應該盡可能的按照環保的要求做。此外,高層建筑暖通空調系統應該秉承節能的原則,其設計是否能夠充分的考慮到對自然熱源的利用,是否在實際中更多的體現節能的意識,是否在很多環節都能充分的使用環保設備,是否在設計的時候建立科學的模型計算,確保暖風運輸系統最短路徑,這些都是保證高層建筑整體環保節能的關鍵所在。

        3.3 高層建筑暖通空調系統設計的經濟性是基本要求

        一個高層建筑的建設本身應當是盈利的,這也是保證高層建筑安全和舒適度必不可少的因素。又讓馬兒跑又讓馬兒不吃草在當今社會是萬萬行不通的。高層建筑暖通空調系統是否真的體現其經濟性,是否能夠最大程度的降低施工的成本也是系統設計成敗的關鍵。理性的分析,高層建筑暖通空調系統雖然非常重要但是也并不應該占據整個高城建筑工程預算過多資源,因此高層建筑暖通空調系統的經濟性設計就是施工成敗的關鍵。而對于系統設計的經濟性就需要設計人員的素質達到要求,其專業技術非常過硬,才能夠充分的考慮各方面的因素,以達到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4 結束語

        通過上文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高層建筑暖通空調系統的設計對于高層建筑設計施工的成敗非常關鍵,這也同時關乎未來建筑的安全和居住人員的身心健康,所以設計人員在設計之前應當充分的了解整個建筑的內部構造,需要對建筑當地的環境了如指掌,還要對暖通空調系統施工的用料市場行情了解準確,才能在設計之前做到心中有數,保證設計的科學性。同時在設計的時候應當始終秉承安全性、經濟、環保的三大原則才能最終稱得上是成功且杰出的高層建筑暖通空調系統設計。

        參考文獻

        [1]郭大為,勝.高層建筑暖通空調系統設計方案探究[J].建設科技,2014,15:66-67.

        [2]韋潔,于海.高層建筑暖通空調設計要點分析[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0,5:71-73.

        [3]張守安.有關建筑暖通空調系統節能設計探討[J].現代物業(上旬刊),2015,3:21-22.

        [4]南聯建.大型公共建筑暖通空調系統設計探究[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5,4:110-111.

        [5]謝飛武,魏平.淺析高層建筑暖通空調設計[J].知識經濟,2011,23:100.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中文字幕日韩欧美 | 亚洲人成电影手机在线播放 | 亚洲色大成网\站久久久 | 限制级福利影院在线观看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极速 |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