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高血壓康復運動的運動方式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高血壓 社區護理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高血壓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但人們對高血壓的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還處于較低水平[1]。高血壓病不但直接危害人們的身心健康,而且還給國家和個人造成巨大的經濟負擔。研究顯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導致近年來高血壓患病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所以高血壓防治應針對影響高血壓的危險行為因素而采取措施,這其中最有效的方法是社區防治。在高血壓的社區防治工作中,積極開展社區護理干預,尤其是在文化程度低的人群中可以大大提高高血壓的防治水平。不少人在此方面已經做了許多有益探索,現結合工作實踐,就近年來有關高血壓病的社區護理干預措施作一簡單探討。
1 健康教育
高血壓病作為生活方式疾病,是一個累積的過程,從高血壓一級預防角度來看,若早期發現,及時防治,去除可能伴隨的一些不良因素,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健康教育是社區護理干預的基本形式,被認為是可以顯著提高人們對高血壓的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提高自我保健意識和能力,轉變不良生活方式,培養健康行為的最佳手段。且文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響健康意識,文化程度越高健康意識越強,建議將文化程度低的人群列為健康教育的重點。護理人員可通過個別咨詢、書面指導、團體指導等方式加強健康教育指導,提高病人對不良行為、危險因素、并發癥、預后和規則用藥治療的重要意義等相關知識的認知,自覺培養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預防心血管病的發生,同時,還要最大限度簡化治療方案,因為復雜的治療方案,病人常常難以堅持,應提倡選擇副反應低、廉價、長效的控釋片劑,有利于提高病人的依從性。
2 加強自我管理指導
根據病人個體差異調整飲食結構,超重、肥胖、高鹽膳食及中度以上飲酒,是國際公認的高血壓發病危險因素,而且一些有利于高血壓控制的因素沒有形成主流,因此膳食指導就成為社區護理干預中的主要措施之一,社區護士應在健康教育的基礎上制定膳食原則,指導平衡膳食,根據個體情況編制食譜,做好記錄。觀察病人膳食結構的變化,結果證實,膳食指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高血壓。
3 膳食指導
(1)減少鈉鹽,每人每日食鹽量不要超過6克。
(2)減少膳食脂肪,補充適量優質蛋白質,可以減緩心血管病的發生,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應積極改善食物結構,減少含脂肪的肉類,增加蛋白質較高而脂肪較少的禽類和魚類。
(3)注重補充鉀和鈣,如綠葉菜、鮮奶、豆類制品等。
(4)多吃蔬菜和水果,飲食應以素食為主。
(5)限制飲酒。大量飲酒可誘發心血管事件發生,飲酒還可降低藥物療效,提倡高血壓病人戒酒,飲酒量越大危害越大。
4 運動鍛煉
運動訓練一向被人們認為是防治高血壓非常重要的有效手段。一定量的適宜運動后,運動者的血壓會低于安靜值。如果長時間堅持規范的訓練,訓練者安靜時的血壓也可以下降。有文獻報道,在合理科學的運動療法后,訓練者的收縮壓可以平均下降10-15毫米汞柱,舒張壓平均下降5-10毫米汞柱[2]。對于高血壓患者,運動療法可以作為重要的輔助療法。運動類型包括步行、慢跑、騎車、太極拳等,在護理中要特別注意,一是高血壓病人運動后常常會出汗,汗出多了血液會濃縮,所以要注意補充相應的水分和鹽分;二是運動強度掌握得當才能保證運動的效果,高血壓運動療法傾向于中低強度。研究表明,低強度運動的降壓作用比高強度的運動更好,尤其是對中度以上的高血壓患者,不提倡高強度運動,運動的一個更重要的指標,就是病人自己當時的感覺,如運動時以可說話、哼歌為適宜,運動后以不發生頭暈、不心慌氣短、不是非常疲勞為度。
5 減輕身心壓力
長期的精神壓力和心情抑郁是引起高血壓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影響高血壓病治療效果的重要因素。社區護士應根據病人不同年齡、不同文化程度和個性特征,進行護理干預,避免負性情緒,正確對待自己和他人,處理好家庭和同事之間的關系,尋找適合自己的心理調節方法,通過心理咨詢增強承受身心壓力的能力,健康的心理及良好的社會環境,對控制高血壓病亦起著重要作用。
由于人們對高血壓危險因素防范意識淡薄,通過多種多樣的社區護理干預,就能提高處在高血壓病危險狀態人群的自我管理水平,從重視高血壓治療轉向護理心血管病的健康,提高對高血壓的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
參 考 文 獻
【摘要】 目的:評估護士長管理職能在心內科健康教育中發揮的作用,以提高健康教育的質量 方法 隨機抽取20011年1~6月254例住院病人進行調查,了解其健康教育知識的掌握情況。結果 健康教育后病人的健康教育知識有所增加。結論 護士長管理職能在心內科健康教育中起到積極作用,提高了健康教育的質量。
【關鍵詞】 護士長管理職能;健康教育;體現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1044-5511(2011)09-0136-01
隨著護理模式的轉變,在心內科臨床護理工作中,科學有效的健康教育,能對病人起到減輕痛苦、促進健康、減少并發癥、提高生活質量的作用。
1 臨床資料
健康教育對象是2011年1~6月住院病人254例,男141例,女113例,年齡38~85歲。干部81例,工人37例,農民136例;初中以上文化77例、以下79例,文盲98例。
2 制訂計劃
護士長要把握好重點,根據心內科病人的具體專科情況,制定相應措施。
2.1 提供知識 應包括高血壓、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心絞痛發作時服用藥物(如擴張冠狀動脈藥、抗凝藥及抗心律失常藥等)的注意事項及毒副反應,運動時選擇運動 類、強度、頻率、時間的方法,提高睡眠質量的技巧等[1]。
2.2 制訂目標 按病情急性期、穩定期及康復期制訂近期、中期、遠期目標。急性期重點宣教保持情緒穩定、臥床休息、清淡飲食、 便通暢的重要性;穩定期宣教早期活動、早期離床、控制活動強度等;康復期重點是幫助病人學會自我健康的維護(包括藥物的合理運用、適量活動、合理飲食等)。
3 教育方法
護士長要求護士根據病人的年齡、職業、文化程度及接受能力采取靈活 樣的方式。要詳細了解病人的健康需求,進行全方位、科學合理的教育。
3.1 告知健康的生活方式 1992年WHO指出,沒有疫苗可以防治心血管病,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最好的預防。保持健康的四大基礎是: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2]。
3.2 心理護理 運用康復心理學理論原則和技術,通過專業人員的語言、表情、態度、行 或特殊儀器及訓練程序等去影響、改變病人的感受、態度和行為,以減輕消除癥狀,改善心理狀態,利于康復方案的實施[3]。根據心內科病人焦慮問題,要求護士主動與病人溝通,提供信息,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美國專家曾分析認為冠心病病人心理上的壓力和精神上的緊張情緒,對病死率有明顯影響[2]。
3.3 體化教育 健康教育要因人而異,對文化水平低的農村病人,要增加宣教次 。有1例病人康復后不敢活動,護士多次告訴他適當運動可以提高心肌利用氧氣的能力,降低心肌耗氧,促進冠狀動脈側支循環形成,改善冠狀動脈的擴張能力。以后他逐漸增加活動量,取得了良好效果。
3.4 重視家屬教育 護士長講課時應有家屬的參與。處于疾病痛苦的病人,既需要家屬生活照料,也需要得到精神上的安慰與支持。例如:1例高血壓病人家庭飲食習慣是高鹽飲食,經過健康教育后,家屬主動減少食物中的含鹽量,配合病人 起進行低鹽飲食。
3.5 康復護理 告知康復護理的內容和重要性。如控制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吸煙、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過多的生活壓力等。避免誘發因素:情緒不穩、精神緊張、用力排便、飽餐、過度勞累、夜間突然起床等。適量運動的重要性,選擇慢跑、快走、健身操、太極拳等有氧運動。康復運動的效果與許多因素有關,如有研究發現,如果在康復運動時播放適宜的音樂,可提高運動的效果[2]。心肌梗死愈后的病人要隨身攜帶硝酸甘油,自覺心慌、胸悶、氣短、心 區痛、出虛汗等癥狀時要停止活動,就地休息,及時含服硝酸甘油。觀察癥狀的改善情況,否則,請撥打120急救電話。
4 評價效果
護士長目標管理是以病人為中心,提高護理質量。護士長對護士的教育活動要有一個準確的評價。采取隨機提問、床旁查房、實際操作、召開座談會、滿意度調查等形式,了解健康教育知識的掌握情況。絕大多數病人認為教育的內容詳細、實用,基本能聽懂。質控結果也表明,病人對健康知識掌握較好,依從性較高。在評價中如發現問題,及時組織護士討論,讓護士自己評價對病人實施健康教育的效果,以提高護士健康教育的能力,不斷改進健康教育的方法,提高健康教育的質量。
參考文獻
[1] 沈寧.病人健康教育指南.北京:北京醫科大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2006,83-92.
關鍵詞 卒中 老齡化 護理 健康教育
筆者在針灸理療康復科室從事護理工作,現就卒中患者康復和健康教育等淺議如下。
功能訓練
肢體功能訓練:①時機:運動功能的康復訓練可早期進行,一般在急性期過后便要開始鍛煉。此時機體內環境已基本穩定,生命體征,尤其是血壓趨于平穩,因而不會影響病情。②訓練方式:總體上講,可以采取以主動運動為主,結合被動運動的方式進行,護理查房和病房巡視時均要鼓勵患者主動活動肢體,疲乏時再由健側肢體或護士輔助患肢訓練,在主動訓練時若能配合意念控制效果更好,尤其是對肌力基本喪失的患者。③注意事項:訓練量在早期宜小,后逐漸增加訓練量;對肌力喪失的患者要每天2小時活動關節1次,對于踝關節尚需要用支架將其固定于功能位置,為功能康復爭取時間。
語言功能訓練:大多數患者卒中的病灶部位不在語言中樞,其語言功能損害輕,恢復快,不需專門訓練,一旦語言中樞受損以后失語較完全。需根據運動性失語、感覺性失語、混合性失語、命名性失語等不同類型開展針對性訓練。護理人員可與患者面對面對口型、觸喉部,并結合文字交流,由單個字到詞再到句子,由淺入深的訓練。在訓練過程中護理人員要保持足夠的耐心,不能急躁,避免不良情緒給患者帶來潛在危害。
心理康復:卒中幸存者由于功能殘障和(或)對疾病預后和復發的擔心與恐懼常常同時存在,造成抑郁狀態,如癥狀持續>2周稱為卒中后抑郁[1],發生率35%左右,隨著病程延長,有逐漸增高趨勢,雖然抗抑郁藥治療療效肯定,但醫務人員與家屬互相配合積極與患者溝通交流至關重要,使患者消除緊張焦慮情緒,感受到關愛,樹立樂觀和自信,可有效防治抑郁,促進心理康復。
規范用藥習慣
大多數卒中患者均有高血壓病、糖尿病、風濕性心臟病等基礎疾病,這類疾病都需要終生治療,而以老年人為主的卒中人群文化素質不高,迷信小廣告宣傳和根治性藥物或所謂的偏方、秘方等,很難做到正規治療,最終造成再次卒中的患者不在少數,須引導患者接受正規治療,終身服用抗凝藥物加以預防。
控制血壓:正常人血壓波動有兩個高峰時段,即6:00~10:00、16:00~20:00,研究證明24小時內血壓保持平穩對減少心腦血管事件最有利[2],故建議夜間在床頭放好開水和藥物,早上6:00即可服用降壓藥物,并飲冷開水,還能起到稀釋血液,改善循環的作用,有條件的患者盡可能使用緩釋劑。
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要囑咐嚴格執行糖尿病飲食,適量運動,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降糖藥物。
控制好其他危險因素:如改善血液循環、房顫病人控制好心室率并結合抗凝治療,控制血脂等。
控制目標:血糖要盡可能在正常范圍內,而血壓至少控制
生活健康指導
忌煙,不飲酒或極少量飲酒。煙酒會引起血液黏滯及增高和動脈硬化,是卒中獨立危險因素。
慎起居:不論是否患高血壓均要避免寒冷刺激,以防血管受縮造成血壓升高等;睡醒后不宜急于起床,可在床上先活動肢體,通過交感、副交感神經的調節,有利于血壓、心率穩定,防止暈厥或發生缺血性卒中等。
慎飲食:少食多餐,忌辛辣肥甘厚味之品,多食西紅柿、蔬菜、黑木耳等,有利于血管和細胞的保護。
慎用止痛藥物:防止血黏滯度增高而造成缺血損害。
參考文獻
【關鍵詞】 干預; 運動; 高血壓病
【中圖分類號】R47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8183(2013)11-0264-01
〖HJ0.68mm〗 一 護理干預運動療法
護理干預運動療法是高血壓病的一種重要的非藥物治療方法,適當的運動有利于高血壓病的預防和控制。經典的運動治療以有氧訓練為主,常用的運動方式有步行、太極拳、踏車、上樓梯、健身操、慢節奏交誼舞等。
1、護理干預運動療法降壓機理
太極拳和健身操屬于溫和運動。溫和運動以有氧運動為基礎,整個運動過程中供氧充分,加速體內脂肪、糖和蛋白質的分解,提高心肺功能,減少外周血液循環的阻力,從而促使血壓下降。
2、護理干預運動療法干預效果
長期的太極拳運動不僅可以改善老年人的血管壁彈性,還可以提高老年人的運動機能,預防高血壓。我們將99例老年高血壓患者分為運動組和對照組,在原有常規藥物治療不變的前提下,觀察運動組運動前后的血壓變化,對照組在7:00、16:00觀察其血壓變化。結果運動后收縮壓和舒張壓與運動前相比有顯著性下降,對照組則無顯著性差異。這也能夠充分表明護理干預運動療法可有效降低或控制老年高血壓。在保證運動安全性及適量運動的前提下,高血壓病患者的運動必須長期堅持。研究表明,高血壓患者一旦中止康復治療,已降低的血壓可以在1個月內恢復到原來的水平或其降壓、降脂作用消失。因此,對老年高血壓患者必須強調為了維持運動產生的降壓效果,在個人能耐受的情況下,應該堅持進行長期的、有規律的護理干預運動療法,不應隨意中斷。
二 護理干預飲食療法
護理干預飲食療法以控制體重、合理飲食為原則。肥胖是血壓升高的重要危險因素。研究表明控制體重是幾種關鍵的非藥物療法之一??刂聘哐獕夯颊叩捏w重可以顯著減少高血壓藥物的用量。對于血壓控制良好的高血壓患者如果長期堅持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體重的增長、則可以成功地降低對降壓藥物的依賴性。對于肥胖老人,每頓吃七、八成飽,控制飲食總熱量,主要減少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攝入量,注意膳食的質量,多補充優質的動、植物蛋白,如蛋、奶、魚、大豆制品,避免進食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多食帶葉的蔬菜和新鮮瓜果。芹菜、海帶、西紅柿、木耳等具有降壓、降脂作用,可常食用,宜多進食高鈣食品。
老年人在運動時體內自由基成比例增加,消耗體內抗氧化物質,降低機體的抗氧化能力,在運動后適當補充抗氧化物質,可以快速消除疲勞,減少運動損傷的發生,提高運動后機體的免疫力,保護心血管,防治癌癥,延緩衰老。膳食中應相應地增加抗氧化物質的攝入量,包括類胡蘿卜素、維生素E、維生素C、硒等。對于參加運動的老年人,保證維生素D及鈣營養可減少骨量丟失,保證鐵營養可減少貧血的發生,因此應充足補給造血有關的營養素,必要時應服用營養素補充劑。新鮮蔬菜、水果是人體維生素C、胡蘿卜素、核黃素和葉酸的重要來源,含豐富的無機鹽,如鈣、磷、鐵、鉀、鈉、鎂、銅等,是膳食中無機鹽的主要來源,對維持體內酸堿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因高鈉是高血壓的危險因素。膳食中鈉的攝入量應減少,以每日不超過6克為宜。老年人消化道肌肉萎縮,腸道分泌液減少,常出現大便秘結,應適量飲水,膳食中常配湯羹,即利于消化,又可補充水分。
三 護理干預心理療法
1、護理干預心理療法概述
老年高血壓病人心理特點:焦慮,悲觀、恐懼等。這些情緒心態特征會使血壓增高。
高血壓病是一種身心疾病,情緒變化會直接影響著病情的轉歸及藥物治療效果,應引起臨床護理者注意。病人通過心理干預及綜合干預后,急躁、焦慮、緊張等易患人格得以改善,當這些不良易患心理改善的同時降壓效果也隨之顯露。因此需要改變以往的純生物醫學降壓模式。
2、幾種常用的護理干預心理療法
【關鍵詞】高血壓?。簧鐓^護理;家庭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1-0159-01
高血壓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心血管疾病,它不僅是造成中風和心臟病發作的主要危險因素,而且也是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閉塞性周圍血管疾病、動脈瘤和腎功能衰竭的前因[1]。許多專家認為要使高血壓的患病率、致死率、致殘率得到控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社區防治,動員全社區居民積極參與高血壓防治工作,增強全民自我保健意識,有效地實施干預措施,使社區人群健康得到保障。就社區護理措施對本社區里42例高血壓患者護理體會進行總結,現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2012年1月起在本社區抽取42例高血壓患者資料,其中男27例,女15例,年齡52~71歲,患病時間2~15年,患者中符合WHO高血壓診斷標準的1級高血壓患者16例、2級高血壓患者26例。
2護理措施
2.1 社區護理:由社區護理人員對42名病患建立健康檔案,每周為患者監測血壓,登記所吃藥物及藥量,掌握患者生活飲食習慣、性格特征、家庭情況等,定時上門進行有針對性的護理服務,并對患者和家屬發放宣傳高血壓病防治的資料,有計劃的組織他們參加的護理與健康保健培訓班,由醫護人員進行集中講述,在公共場所設立高血壓健康保健與疾病防范電話,解答病患在治療期間的疑問,及時發現糾正患者康復過程中的問題。
在社區可以定期組織指導患者適當參加戶外運動,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降低膽固醇的生成,促進腸胃蠕動、預防便秘、改善睡眠。要使病患養成有持續運動的習慣:最好是做到有氧運動,對患者的康復很有幫助。如散步、慢跑、太極拳、騎自行車和游泳等有氧運動同減肥一樣都可以降低血壓。
2.2 家庭護理:高血壓病屬于慢性疾病,在患者患病期間需要全家人共同關注和支持。在家庭護理中要注意飲食調節,肥胖者適當控制食量和總熱量,適當減輕體重,不吸煙。根據病情合理使用降壓藥物,使血壓維持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對減輕癥狀,延緩病情進展以及防止腦血管意外、心力衰竭和腎功能衰竭等并發癥都有作用。
2.2.1 正確的自測血壓:受測者在家中或其他環境里給自己測量血壓,可以靈活的掌握血壓變化情況,并為診療提供更加完善的資料。護理人員要教授患者或家屬正確的自測血壓方法。
2.2.2 按時按量服藥:對每天服藥的患者,要讓患者了解所服藥物藥效、服用劑量、服用方法和注意事項,對患者在非醫囑情況下隨便增減藥物或者停藥,而引起的血壓波動和出現并發癥等后果及時警示患者。
2.2.3 合理膳食:高血壓患者飲食應該控制食鹽量,忌食咸肉、咸菜、泥螺等。忌暴飲暴食、高熱量食物,戒煙限酒,忌濃茶、咖啡和辛辣食品。控制能量的攝入,適量攝入蛋白質。多吃含鉀、鈣豐富而含鈉低的食品,少吃肉湯類,多吃新鮮蔬菜、水果。適當增加海產品攝入。還要及時的對患者補充鈣、鐵等微量元素[2]。
2.3 心理護理:美國科學家最新的一項研究表明,孤獨感會使年齡超過50歲的中老年人患高血壓的機率增加,高血壓患者的心理表現是緊張、易怒、情緒不穩,這些又都是使血壓升高的誘因。社區護理中要引導患者通過改變自己的行為方式,培養患者對自然環境和社會的良好適應能力,避免情緒激動及過度緊張、焦慮,遇事要冷靜、沉著;除了平時注意心理狀態外,還可以采用以下幾個方便的“小招數”來減壓。
2.3.1 深呼吸,全身放松,精神集中于慢呼氣、慢吸氣上,呼吸柔和平緩,連續幾次就能馬上使心情恢復平靜。
2.3.1 靜思,找一個光線暗淡、安靜的地方,端坐放松,排除雜念,默默聆聽自己的呼吸、數數,或者聽著優雅的輕音樂想象陽光明媚的海濱,就能使心情很快恢復平靜,從而維持穩定的血壓。
3護理禁忌
3.1 戒煙限酒:吸煙會導致高血壓的發生,煙葉內含有尼古丁(煙堿)會興奮中樞神經和交感神經,使心率加快,同時也促使腎上腺釋放大量兒茶酚胺,使小動脈收縮,導致血壓升高。要限制大量飲酒,高濃度的乙醇會導致動脈硬化,加重高血壓,同時也要忌濃茶、咖啡和辛辣食品。
3.2 合理適當參加運動:生病或不舒服時應停止運動。饑餓時或飯后一小時不宜做運動。運動中不可立即停止,要遵守運動程序的步驟。運動中有任何不適現象,應即停止。注意勞逸結合,保持足夠的睡眠,參加力所能及的工作、體力勞動和體育鍛煉。
4結果
進行護理措施檢測的42例患者血壓明顯下降,個人及家庭防病意識加強,并發癥發生率也明顯降低。血壓平均下降22~42 mm Hg(1 mm Hg=0.1333 kPa)。
隨著現今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口老齡化進程的日益加速以及不良生活方式的漸次增加,高血壓病發病率逐年增加,不但對人們的生命健康造成重大威脅,而且給全社會帶沉重的負擔[3]。社區護理,主要是指通過有組織有計劃有系統地開展教育活動,幫助人們了解自身的高血壓程度,在熟悉高血壓的各種易感因素的基礎上,促使患者自覺地選擇有益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減低或消除影響健康的因素的一種防治方式。一般包括心理護理干預、生活護理指導兩方面的內容,進而使患者不僅正確認識本病,保持心理平衡,情緒穩定,維系健康心態。而且可使其生活合理,膳食平衡,從而有效地防治高血壓。
參考文獻
[1] 牟建軍.高血壓病診斷治療學[M].北京:北京醫科大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1998:7.
中圖分類號:R5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_816X(2013)04_0312_03doi:10.3969/j.issn.1009_816X.2013.04.23
心血管疾病是成人主要的致死致殘原因,在中國心血管病死亡占總死亡原因的40%。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心臟康復和預防是降低心血管病發病率和死亡率的一項費用效益比良好的方法。ACCF/AHA已將心臟康復及二級預防作為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冠心病及動脈硬化性疾病的二級預防的IA類推薦寫進臨床實踐指南中[1]。發達國家在心血管疾病康復及其危險因素的預防和治療方面已經取得一定進展。有證據顯示參與心臟康復及二級預防者隨訪五年死亡率減少25~46%,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復發率減少31%[2]。我國以往一直將重點放在心血管疾病急性發作的救治上,對心血管病康復及二級預防重視不夠,隨著我國醫療事業的發展,社會各界對康復醫療服務的日益重視,心臟康復作為心血管疾病防治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待進一步完善及規范化。
1 心臟康復的概念及目標WHO提出的心臟康復的定義是:使心臟病人恢復適當的體力、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并使患者通過自己的努力盡可能在社會上占有正常地位的一切措施。心臟康復/二級預防的目標人群主要包括1年內具有以下1種或多種情況的患者,如心肌梗死、急性冠狀動脈(冠脈)綜合征、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CABG)后等,現已延展至慢性心力衰竭和外周動脈疾?。ㄩg歇性跛行)。通過一系列措施減少各種易患因素,減慢或終止動脈粥樣硬化病變進程,從而減少冠心病事件再發生,減低心血管病死亡率。總之是減少痛苦,最終目的是改善生存質量,延長壽命,使患者恢復和保持每個人的最佳生理、心理和社會職業狀態。
2 心臟康復對人員及設施的要求心臟康復模式是以病人為中心、通過對疾病危險分層、冠心病危險因素的評估為患者做出個體化的設定。心臟康復程序通常由以下五部分組成:醫學評估;講授心血管病醫學知識、生活方式的教育;控制危險因素;監護下運動、醫學監測和緊急事件的處理;心理支持。心臟康復需要的設施應分為運動評估及急救設施和有氧運動訓練設施、種類等:(1)分級運動測試需要的設備;(2)運動程序需要的設備:包括下肢運動設備包括平板、踏車、樓梯或步行區,上肢運動設備包括手臂測力計,滑船機或上下肢結合運動的設備,阻力訓練也已成為傳統訓練的一部分,特別是增強肌肉力量訓練。(3)應急程序所需設備:諸如心電監測,心肺復蘇(除顫器、氧氣、呼吸袋和配備常規急救藥物的治療車)設備和培訓模具及相應的工作場地。心臟康復/二級預防治療團隊:需要綜合的團隊提供全面的醫療保健服務,團隊成員包括醫生、護士、有資質的心臟康復治療師、心理治療師、營養咨詢師、藥師、社會工作者和患者家庭成員。所有工作人員必須熟練心肺復蘇操作并熟練應用除顫器,至少有一人經過高級生命支持的心肺復蘇培訓。目前缺乏專門的人才包括康復專門人才、心理治療師、物理治療師等。
3 心臟康復的主要內容冠心病康復的不同發展階段分為:住院期(Ⅰ期),主要內容為危險因素的評估、低水平體力活動及教育,一般為1~2周,早期開始由家屬或陪同人員一起參與到康復計劃中,運動需心電監護;恢復期(Ⅱ期),出院后可以在門診或療養院進行。主要康復內容為逐漸增加體力活動,繼續接受衛生宣教、心理支持以取得最佳療效,一般為出院后2周~8周,減少焦慮、憂郁和再住院率,定期回醫院、運動監護重新評估;后期恢復期(監護階段Ⅲ期),可以在社區康復中心進行康復鍛煉,為期3~6個月,繼續接受健康教育及咨詢,鼓勵戒煙、控制體重等健康的生活方式;終身維持階段:出院后3~6個月到終身,維持正確的鍛煉方法、健康的生活和飲食方式,定期隨訪。多個研究顯示對低?;颊叩倪\動康復可在家中或社區進行。對于仍為中危甚至高危患者的運動康復,需在有配備心肺復蘇裝置的醫院進行。在家訓練的患者必需得到心臟康復人員的定期復查和支持。
4 地市級心臟康復組織的構建
4.1 心臟康復組織的構建:可以在心臟科設立心臟康復組,加強宣傳心血管康復的益處及必要性,加強健康宣教、常規開展有關心血管病基礎知識、改變生活方式、循證用藥等專業知識講座;開設“雙心門診”,為患者提供心理咨詢:繼續開展戒煙門診敦促患者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積極開展運動康復,可以設立專門的心臟康復場所、根據不同情況為患者制定運動處方,開展在心臟康復團隊指導下的心臟康復程序。
4.2 心臟康復程序的開展和管理:(1)康復評估:結合患者既往史、本次發病情況、危險因素、平常的生活方式和運動習慣、心肌損傷標記物、超聲心動圖、心臟負荷試驗及心理評估等對患者進行危險分層,制定個體化運動方案;(2)飲食指導:評估飲食習慣和營養結構(每日能量攝入、飲食中飽和脂肪酸、鹽及其他營養成分的比例),指導患者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健康的飲食有助于控制心血管病的危險因素,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唬?)心血管危險因素的控制:包括戒煙、控制體重、糾正血脂異常、控制血壓、血糖等。建議患者定期監測血脂、血壓、血糖,并將其控制在目標范圍;(4)心理干預:親人的關懷、健康教育和適度的運動鍛煉有助于患者的心理康復,必要時可予心理治療或服用適量的抗焦慮憂郁藥物;(5)落實有效的藥物治療,指導患者合理用藥,以取得最大的心臟保護作用;(6)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心臟病的相關知識、用藥知識、預防知識以及相應癥狀的識別和應急處理辦法。心臟康復中的運動訓練需要在詳細的臨床評估后制定個體化方案,明確臨床危險分層;癥狀限制的運動試驗(運動平板試驗)(運動試驗的適應證及禁忌證及運動試驗終止指針詳見冠心病康復/二級預防中國專家共識2012年會議資料);限制運動的可能合并癥;患者的機體功能情況(如老年、女性、心力衰竭患者);患者的行為特征(體力活動水平、運動經驗、改變行為的主觀意愿、做出積極活動的社會支持情況);患者的個人目標和運動喜好。同樣對患者所患疾病種類和嚴重程度也需要重視,如患者的年齡、性別等個人特征[3]。不適當的運動和鍛煉可能增加心臟事件(如誘發心絞痛、再次心梗甚至猝死)發生的風險。關鍵在于評估病情出具運動方案、掌握運動方法,包括運動強度、時間、次數進行運動監測、掌握各種急救措施??祻蛯ο蟮倪x擇:對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冠脈綜合征恢復期;穩定性心絞痛;PCI術后和CABG術后6個月以內的患者建議盡早進行康復計劃。同時應除暫緩康復治療的患者外,即不穩定性心絞痛、心功能IV級、未控制的嚴重心律失常、未控制的高血壓(靜息收縮壓>160mmHg或靜息舒張壓>100mmHg)。Ⅰ期康復(住院期)運動禁忌:①必須臥床的心?;颊撸ㄈ绮环€定心絞痛、有心力衰竭癥狀與體征);②血壓不穩定(收縮壓>200mmHg,舒張壓>120mmHg)和性低血壓,或運動誘發低血壓反應;③嚴重房性或室性心律失常,Ⅱ~Ⅲ度房室傳導阻滯;④新發栓塞,包括體循環和肺循環;⑤合并其他心血管疾病,如夾層動脈瘤、心功能不全、急性心包炎、心肌炎和嚴重主動脈瓣狹窄,其他如急性全身發熱性疾病;沒有得到控制的糖尿病、嚴重的限制運動的骨關節病等。
運動處方需要個體化,以心肌梗死為例,美國心臟康復指南提出以下危險分層,以指導心肌梗死后的心臟康復。低危:無明顯左心室功能不全,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50%,運動或恢復期無心絞痛或心電圖ST段位移,無靜息或運動引起的復雜心律失常,無合并癥,已行成功的冠脈旁路手術或經皮冠脈內血管成形術。心臟事件后3周以上進行的分級運動試驗所測定的功能儲量≥6個代謝當量。中危:輕中度心功能不全,LVEF31%~49%,運動誘發出現心絞痛癥狀或心電圖ST下移0.1mv~0.2mv,或超聲心動圖或核素掃描檢查有可逆性缺損,心臟事件后3周以上進行的分級運動試驗所測定的功能儲量
4.3 建立隨訪系統,提高患者依從性:建議以科室為單位建立隨訪系統;為心臟康復中心治療的患者建立一份隨訪檔案,評估、隨訪、監督患者生活方式調整、危險因素控制、及心臟康復/二級預防措施的落實情況。醫生定期評估,做出新的健康指導,確保心臟康復二級預防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依從性,并根據運動負荷試驗所測得的實際運動能力,指導患者回歸工作。
參考文獻
[1]SmithSCJr,BenjaminEJ,BonowR0,etal.AHA/ACCFSecondaryPreventionandRiskReductionTherapyforPatientswithCoronaryandotherAtheroscleroticVascularDisease:2011update:aguidelinefromtheAmericanHeartASsociationandAmericanCollegeofCardiologyFoundation[J].Circulation,2011,29,124(22):2458-2473.
[2]GoelK,LennonRJ,TilburyRTetal.Impactofcardiacrehahilitononmortalityandcardiovasculareventsafterpercuc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inthecommunity[J].Circulation,2011,123(21):2344-2352.
制訂運動計劃 如果你患上了2型糖尿病,在進行運動之前,先和醫生制訂一個對你來說安全的運動計劃。計劃中要包括能夠讓你呼吸更深、心跳加快的有氧運動。最新的美國《糖尿病治療指南》建議患者每星期進行150分鐘的有氧運動為宜,可以分幾天完成,而且要循序漸進。
走路 走路也屬于一項極好的有氧運動,而且簡單易行,除了一雙舒適的步行鞋,不需要任何運動器具。行走時保持適當的步伐,控制在能夠邊走邊說話,但是唱歌又覺得氣力不夠,這個步伐正合適。找一個朋友一起步行,或者偶爾換一下路線,可以讓你的行走興趣保持下去。
騎腳踏車 其它的有氧運動還有騎車、遠足、游泳、爬樓梯、劃船、打乒乓球等,還可以參加有氧運動訓練班??梢詴r常變換一下運動方式,這樣能讓你保持運動熱情,還可以避免單一運動可能引起的損傷。選擇一種運動之前咨詢一下醫生,確保一項新的運動對你是安全的。
肌肉鍛煉 舉重或利用負重器材不僅能讓你保持肌肉和骨骼的強壯,還能讓你的身體對胰島素保持敏感性,幫你降低血糖?!短悄虿≈委熤改稀方ㄗh患者每個星期除了有氧運動,最好再補充2至3天的增肌訓練。
無器械鍛煉 進行增肌訓練,你可以選擇啞鈴、阻力帶或者負重器械。除此之外,你還可以利用你自身體重鍛煉你的肌肉。傳統的鍛煉方式有仰臥起坐、俯臥撐、弓步下蹲等。如果不清楚應該選擇哪些鍛煉方式,可以請教一下健身教練。
拉伸運動 在每天的健身運動中增加一些靈活性鍛煉,比如拉伸運動是一種很好的補充。拉伸運動可以減輕肢體的僵硬感,這有助于你更好地進行其它運動。瑜伽是特別好的選擇,練瑜伽能增強你的身體柔韌性,增強你的肌力,并且能舒緩你的情緒。另有一些研究顯示,練瑜伽或許還有助于患者控制血糖。
如果你有高血壓 如果你有糖尿病并發癥,不要久坐不動。運動很重要,但是醫生可能會建議你避免一些不適合你的運動。比如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的患者也許需要放棄一些劇烈運動和負重鍛煉,不過適度的有氧運動和增肌運動一般情況下還是有益的。
健康教育是傳授健康知識,培養健康行為的一項社會活動。隨著醫學模式和健康觀念的改變,大多數患者不能滿足一般的生活護理,而需要的是健康知識,更想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和健康行為,以及疾病痊愈及痊愈后的問題。高血壓病病程長,病情進展程度不一,大部分是良性緩慢過程,但對心、腦、腎是一個很重要的致病因素。
積極地預防和治療可制止和逆轉高血壓病對靶器官的損害,所以健康教育尤為重要,可以改變高血壓病患者行為的認識,可以延緩病情的進展。根據患者個體情況 東城區社區衛生服務站有針對性的制定了一系列適合高血壓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計劃,有效地進行健康宣教,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目的
在臨床工作中要求社區站醫護人員必須掌握高血壓的定義、臨床分級,對高血壓病因也要了解,比如家族、年齡、職業、環境、吸煙等與高血壓的關系,對治療高血壓的方法(包括非藥物治療措施,藥物治療等方面),要求醫護人員必須掌握高血壓治療常用五類降壓藥物的作用機制、用法、注意事項以及并發癥等。在高血壓的健康教育中,醫護人員是健康教育的傳播者及指導者。只有熟練掌握有關高血壓知識及治療方法,積極地對患者進行有效的健康教育,才能發揮醫護人員在高血壓治療中的作用,從而提高臨床治療效果。
2、 方法
東城區衛生站按照上級衛生管理部門的健康教育規劃,制定具體的站內開展健康宣教工作計劃,針對轄區內居民的整體健康情況,開展相應的健康教育工作。
2.1 東城區率先開展的高血壓自我管理小組的活動,其目的在于社區站的醫護人員對參與本次活動的轄區內高血壓居民進行個體化教育引導工作,通過形式各樣的高血壓管理活動,促進居民之間對于高血壓疾病的深入、細致的討論,醫護人員根據現場居民討論情況給予指導,使居民建立正確的疾病觀,引導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識,同時教育居民認識不良生活方式指導對血壓的影響,如長時間的吸煙、酗酒、過度疲勞、情緒激動等都會影響血壓,最終引發高血壓的發生。
2.2 健康教育首先要介紹疾病的一般知識,讓患者感覺到溫馨和安全。以誠相待,解除恐懼、焦慮心理。我們是醫患溝通的橋梁,要用真誠和理解給患者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耐心聽他們的講述疾病,盡可能滿足他們的合理需求,使患者感到一種親切感、安全感,增強他們戰勝疾病的信心。之后教育病人穩定情緒:當患者情緒上受到刺激時,血壓則升高;相反,血壓則降低。及時調節患者的情緒,防治一過性過高的血壓對心腦血管的損害,但患者情緒直接影響著藥物的吸收、分布、代謝和排泄等各個環節?;颊哂淇?、樂觀,藥物則易發揮治療作用;煩躁、不思飲食、難以人眠,必然影響藥物療效,使血壓難以下降,甚至更趨升高。要運用新的醫學模式理論宣傳情緒調節可以治病的道理。保持血壓穩定。再者飲食運動指導:飲食宜低鹽、低脂。食鹽的攝人量與高血壓發病率呈正比,過多攝人脂肪,是高血壓病的一個危險因素,因此成人食鹽量不超過5—6g/d,教會居民日常生活中測量食鹽量,用不同食物教育居民警惕隱藏著的食鹽。指導患者少吃或避免食用含飽和脂肪酸多的動物脂肪,如動物內臟、脂肪、腦髓、貝類等,適當補充蛋白質,如:牛奶、魚類、瘦肉等。體力活動是獨立的降壓因素。根據高血壓患者的年齡、軀體狀態等具體情況選擇適合的運動方式,如散步、游泳、氣功、太極拳等有氧活動。尤以簡便散步開始為好,隨后逐漸增加每次運動的時間,告知患者運動時的注意事項避免造成心臟、骨關節的損害。最后用藥指導:大部分患者對高血壓疾病知識缺乏,存在認識上的誤區。如不能堅持服藥,無癥狀就以為血壓正常,認為沒必要吃藥,擔心藥物有不良反應。因此在加強宣教,提高患者對高血壓疾病的認識,教育居民測量血壓的方法,促使居民養成自己測量血壓的習慣,也是幫助他們養成規律服藥的方法。
3、 效果
2005~2007年普查高血壓病48712人次,高血壓病患者對健康教育知識知曉率有所上升,分別為37.04%、42.28%、51.88%,通過健康教育許多高血壓病患者對自己的不健康行為進行主動改正,對高血壓病的高危因素不斷減少,降低了心腦腎等疾病合并癥的發生,有效地提高了生活質量,進一步增強了身心健康,通過健康教育,我社區在社會上也得到了廣泛地好評與認可,很多患者都成了醫護人員的朋友,構建起了和諧良好的醫患氛圍。
4思考
健康教育是促進高血壓病良性管理的重要手段,拉近了衛生部門與群眾之間的距離,密切了醫患關系,小型的講座、義診、免費咨詢等使群眾倍感親切、信任。通過此舉,實現了醫患之間的有效溝通,對社區高血壓病的管理產生了巨大促進作用。 健康教育能改變人們不良生活方式,有利于促進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提高全民的科學文化素質,提倡文明、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克服社會的陋風敗俗,樹立良好的社會風氣和生活行為,健康教育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一個基本構成。
健康教育的實施鍛煉了醫護人員的人際溝通能力和語言表達水平,豐富了知識。加強健康教育工作力度,增加健康教育投入。走出去,進社區,提供健康促進、衛生保健、醫療、康復等綜合連續、系統的醫療保健服務,使群眾自覺接納健康的行為方式,變被動為主動積極參加保健服務,完善社區衛生服務功能,保障醫改順利落實。
健康教育可以強化對病人的診治,通過健康教育,拓寬了人們的知識領域,深入和普及了人們的醫學科學知識,大大改善了人們對疾病的認識,強化預防觀念,促進求醫行為。人們將依據科學的、客觀的、豁達的態度對待疾病,為疾病的及時醫治創造良好的條件,努力踐行早期診治、早期康復的目標。
高血壓患患者數隨人口老齡化及人民生活方式的改變而在逐年上升。我國目前已有高血壓患者4 000萬以上。專家預測到2020年我國高血壓人數可達8 000萬以上。驚人的速度上升,讓我們必須關注高血壓。高血壓病是一種終身性的疾病,其治療主要是采取飲食控制鈉鹽的攝入、運動療法、藥物的應用、心理疏導、定時監測血壓變化等使患者的血壓控制在一個較理想的水平(即晨起血壓在130/80 mm Hg)。為此,我科在2008年度對400余例住院患者進行了較為規范的健康教育?,F將體會總結如下。
1 通過健康教育幫助患者改變其不良行為,建立健康行為,從而達到知、行、信的統一目標
健康教育具有雙向性。只有取得患者的合作與信任,才能使患者積極參與配合,幫助他們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而不是僅僅關注患者。同時還要使患者家屬多了解一些知識,對患者多一些幫助和理解,從而更有利于病情控制。告知他們高血壓是一種可控性疾病,控制好血壓有利于防止腦血管意外,冠心病等并發癥的發生和發展。而并發癥也是可防可治的,通過對高血壓知識的掌握與運用能夠有效地降低高血壓的發生率、傷殘率和病死率,從而達到康復、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2 培養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基本任務和技能
高血壓作為一種慢性病,往往需要長期以至終身的服藥治療,而且病情會經常隨著生活、工作、情緒的變化而波動。在這個過程中僅靠醫務人員的治療與護理是遠遠不夠的,與治療相對應的科學的自我管理能力對輔助藥物治療有著更為深遠的意義。培養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基本任務、相關知識主要有:測量血壓、戒煙減肥、規律體育鍛煉、合理膳食、緊張調節、按醫囑服用藥物等。自我管理的基本技能主要涉及解決問題、決策、利用資源、建立良好醫患關系。
告知患者及家屬長期服用降壓類藥物可導致記憶力減退,性格改變。在生活中很多患者忘記服藥或漏服藥,導致血壓不穩定,這時我們應不厭其煩,不斷強化指導并督促提醒患者生活起居做到三個30 s:即醒后30 s再坐起、坐起后30 s再站立、站立后30 s再行走;感到頭痛、頭暈、疲勞、睡眠不足時應減少活動,活動時如感到不適,應立即坐下或臥床休息,防止因血壓不穩而誘發危險因素發生。
還應告知患者應定期進行全身體檢,特別是心、腦、腎、血脂、血黏度的檢查。通過患者對血壓的正確認識,正確接受控制血壓的態度,自覺增加監測血壓的次數以及飲食管理與運動的配合,使血壓達標率較前明顯提高,患者情緒穩定,心態良好,輕松接受治療,形成良性循環態勢。
3 健康教育形式
(1)設宣傳欄:門診大廳、注射室門口、急救中心大廳及候診廳墻上均設有宣傳欄,每月更換一次,以科普知識、??萍膊≈R為主,要重點突出,通俗易懂,便于記憶。(2)贈送健康教育處方。(3)組織患者觀看科普幻燈。
4 護理人員自身素質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