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低碳減排的意義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碳排放;碳生產率;脫鉤彈性系數;LMDI方法
中圖分類號:F2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3890(2014)05-0013-04
近年來,全球氣候變暖已經成為十分突出的問題。為了應對氣候變化,許多國家和地區選擇走低碳發展之路。面對嚴峻的氣候變化問題,中國顯示出了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應有的態度。《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3年度報告》于2013年11月5日在北京正式。報告中公布,“十一五”期間中國已經在經濟發展的同時減排二氧化碳15億噸,“十二五”前兩年我們已經減排三四億噸二氧化碳。這表明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行動取得一定的成效,并且在堅定不移地走低碳發展之路。此外,2014年2月12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決定,2014年,中央財政安排100億元,對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實行“以獎代補”,其中50億元投向京津冀等五省區。實際上,治理大氣污染的同時會帶來巨大的節能減排效應。京津冀作為我國核心都市圈之一,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和壓力。該地區各省市已經進行了節能減排的合作,在新形勢下,必須抓住各省市碳減排的異質性,才能更有效率地實現該地區的低碳發展。
一、京津冀碳排放的異質性
(一)碳排放量
本文基于《2006年IPCC國家溫室氣體清單指南》中碳排放核算方法對京津冀碳排放量進行了測算[1],見表1。表1顯示,2000―2011年京津冀三個省市的碳排放量大體呈現遞增的趨勢,年均增速分別為1.23%、7.94%、10.66%,河北省最高,到2011年其總量將近是京津碳排放量之和的三倍。
(二)碳生產率
碳生產率是指單位碳排放量所產生的國內(地區)生產總值,它可以反映一定區域單位碳排放所帶來的經濟產出。本文對2000―2011年京津冀的碳生產率進行了測算,結果如圖1所示,表明北京市的碳生產率明顯較高且呈現不斷增加的趨勢;天津次之,2000―2009年不斷增加,2010年有所回落,2011年又回升。河北省在12年間碳生產率變化不大,但卻最低。從年均增速的角度來看,北京速度最快,為10.09%;天津稍低,為6.66%;河北最慢,為0.76%。
(三)脫鉤彈性系數
脫鉤彈性系數是指碳排放量變化率比同期國內(地區)生產總值變化率,它可以反映碳排放量增長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本文對2001―2011年京津冀的脫鉤彈性系數進行了測算(見表2)。根據Petri Tapio構建的脫鉤狀態評價標準[2],2001―2011年,京津冀三省市多數年份呈現弱脫鉤的狀態,北京脫鉤彈性系數較穩定,天津次之,河北則波動較大。其中,北京呈現為強脫鉤或弱脫鉤狀態,表明其經濟走低碳發展之路。天津在2004年和2010年分別呈現擴張掛鉤和擴張負脫鉤狀態,主要是因為工業的加速發展。而河北省在2002年、2011年呈現擴張掛鉤狀態,2003―2005年呈現擴張負脫鉤狀態,是由這些年份高碳工業快速發展導致的。
綜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京津冀三省市在低碳發展中具有以下特點:(1)北京市的碳排放量低、碳生產率高、脫鉤彈性系數水平高,這表明該市走在低碳發展道路的前列,同時面臨著進一步發展低碳經濟壓力大、成長空間小的挑戰。(2)天津市碳排放量、碳生產率及脫鉤彈性系數均處于中間水平,表明該市低碳經濟水平一般,發展空間較大,需在低碳發展中加快步伐。(3)河北省碳排放量高、碳生產率低及脫鉤彈性系數水平低,表明該地區低碳經濟發展水平較低,但潛力最大,是節能減排的重點。
二、京津冀碳排放的地區異質性分析
為進一步分析京津冀碳排放的地區異質性,本文在KAYA等式拓展式的基礎上建立LMDI分解模型,步驟如下:
(一)模型建立與數據收集
KAYA等式將影響碳排放量的因素分解為能源碳強度、能源強度、人均產出和人口規模四個因素,其表達式為:
C=■*■*■*P
其中,C為碳排放量,E為能源消費量,Q為國內生產總值,P為人口規模。本文對KAYA恒等式進行了擴展,建立以下恒等式:
C=■Cij=∑ij■■■■■P=■UijMijIiSiGP
式中:Cij指第i個省(市)消耗第j種能源所排放的碳;∑i指第i個省(市)的各種能源消耗總量;∑ij指第i個省(市)的第j種能源的消耗量;Q指國內生產總值;Qi指第i省(市)當年地區生產總值;P指我國人口總量;Uij=■,指第i個省(市)第j種能源折算碳排放量的系數;Mij=■,指第i個省(市)中第j種能源的占該省(市)能源消耗總量的比重,即能源結構;Ii=■,指第i個省(市)單位地區生產總值的能源消費量,即能源強度;Si=■,指第i省(市)地區生產總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即經濟結構;g=■,指我國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即人均產出。由以上分析可知,該模型把碳排放量的影響因素分解成碳排放系數、能源結構與強度、經濟結構、人均產出及人口規模六項。
數據來源于《中國統計年鑒》(2012)和《中國能源統計年鑒》(2012)。
(二)LMDI模型與結論
本文在KAYA等式拓展式的基礎上建立了LMDI模型,模型如下:
?駐C表示碳排放的變化量,其公式為:?駐C=CT-C0,其中,CT、C0分別表示第T期和基期的碳排放量。下面建立LMDI分解模型為:
總效應為:?駐C=CT-C0=?駐CUij+?駐Cmij+?駐Cii+?駐Csi+?駐Cg+?駐Cp
?駐CUij=■■■*ln■
?駐Cm ij=■■■*ln■
?駐Ci i=■■■*ln■
?駐CS i=■■■*ln■
?駐Cg=■■■*ln■
?駐CP=■■■*ln■
其中,?駐CUij、?駐Cm ij、?駐Ci i、?駐CS i、?駐Cg、?駐CP分別表示碳排放系數、能源結構、能源強度、經濟結構、人均產出和人口規模。此外,碳排放系數是固定值,來源于《2006年IPCC國家溫室氣體清單指南》,于是碳排放系數對碳排放的貢獻度為零。本文以2010年為基期,對京津冀各因素的貢獻度進行了測算,結果見表3。
以上結果表明,2000―2011年對京津冀碳排放量影響最大的因素是人均產出規模;能源強度的影響程度也較大,但呈反向關系;其他三個因素(經濟結構、能源結構和人口規模)對不同省市的貢獻度存在一定的差異。從三省市看,具體如下:
1. 北京市呈現碳排放量規模驅動型特征。北京市2000―2011年的碳排放量共增加了403萬噸,其中人均產出規模與人口規模的變化導致其增加了3 111萬噸,貢獻率為772%。經濟結構的變動也使碳排放量增加了296萬噸,其貢獻率為73%。能源結構和能源強度的變動使碳排放量減少了3 004萬噸,貢獻率為-745%。以上分析表明,經濟發展和人口規模是引起北京市碳排放量增長的主要因素,而能源結構和能源強度使其增長速度較慢;進一步分析可知,根源在于北京市的煤炭消費量較少且其以第三產業為主。
2. 天津市和河北省的碳排放均呈現出規模結構混合驅動型特征。天津市2000―2011年的碳排放量共增加了3 158萬噸,其中人均產出規模、經濟結構和人口規模這三項因素的變化導致碳排放分別增加了2 930萬噸、1 757萬噸和1 131萬噸,貢獻率分別為93%和56%和36%;能源結構、能源強度的變動使碳排放減少了2 661萬噸,貢獻率為-85%。以上分析表明,天津市的碳排放量增長也主要是經濟發展和人口規模擴大引起的,但其增長速度較北京高,主要因為其能源結構和能源強度,尤其是能源強度;進一步分析可知,天津市比北京市對煤炭的依賴程度大且以第二產業為主。
3. 河北省的人均產出規模驅動明顯強于其他因素,人口規模驅動較弱,且能源結構呈正向作用。該省碳排放增加了17 399萬噸,其中人均產出、能源結構、經濟結構和人口規模的貢獻率分別為89%、14%、9%和7%,能源強度的變化使其減少3 436萬噸,貢獻率為-20%。以上分析表明,河北省的碳排放量增長較天津市多了能源結構這一影響因素,主要是該省煤炭的能源消費占到90%,而減少因素的貢獻度較小,源于該省以高碳工業為主。
三、京津冀碳減排的政策建議
根據以上分析的京津冀碳排放呈現的異質性,三地應揚長避短,找到效率最大化的發展策略,從而實現整個地區低碳經濟的快速發展。
1. 北京市要想盡快從規模驅動的模式中掙脫出來,就應該在低碳發展中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爭取盡早跨越碳排放量峰值,從“弱脫鉤”走向“強脫鉤”。(1)以技術和管理創新為依托。北京市要充分利用自身的技術、人才優勢,不僅要繼續跟蹤和研究節能減排先進的基礎、應用技術,還要不斷進行自主創新,充分發掘低碳節能技術;要在碳排放管理模式、效率上不斷創新,包括碳交易市場、碳稅等方面經驗的推廣,并發揮好進行低碳試點的帶頭作用。(2)優化能源結構。切實抓緊清潔能源的開發和利用,減少煤炭等高碳能源的消耗,切實抓好天然氣供應保障,做好油品品質提升工作。(3)控制人口規模,創建低碳城市,倡導綠色消費。通過技術手段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不斷對人們進行有關低碳消費的教育,引導市民在日常生活中養成低碳消費的習慣。
2. 天津市在低碳發展中扮演一個“追隨者”的角色,要想早日實現經濟的綠色增長,就必須不斷促進能源結構的優化和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1)積極調整產業結構,牽手北京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如電子商務、大數據、綠色金融、信貸業、能源服務業、養老服務業及家政服務業等。(2)調整工業內部結構。天津市經濟增長主要依靠工業帶動,今后應加強與北京的協作并發揮本身科技、政策等發面的優勢,催生出更多高價值、高效率的產業集群;對工業內部產業結構進行調整,向低能耗、低排放的方向發展。(3)把握低碳經濟發展中的商機,選擇性地承接產業轉移。天津市在承接北京和東部沿海產業轉移的過程中,應嚴格堅持節能環保的準則,合理確定產業承接重點,防止低水平、高污染、高耗能產業的擴散。對承接產業轉移項目應做好備案,加強對承接產業的低碳監測。積極引進具備先進工藝和自主研發能力的企業,發展精深加工產業,加快淘汰落后產能。與此同時,不斷改善產業轉移承接環境,統籌規劃產業發展園區,設立專項資金支持產業園區的建設,形成產業集聚、專業分工、特色鮮明、環境友好的產業園區體系,實現低碳發展。
3. 河北省作為低碳發展的追趕者,低碳發展空間巨大,要充分利用自身條件和政策優勢,并充分發揮毗鄰京津的優勢,加強與京津的協同創新,加快向低碳經濟轉型的步伐,實現低碳經濟的跨越式發展。(1)發揮后發優勢,淘汰落后產能,推動傳統產業的綠色轉型。河北省憑借自身的資源稟賦形成了較為密集的高能耗、高污染行業,如鋼鐵、電力、建材、化工等,這些行業對河北經濟做出過重大貢獻,但受環境容量限制,須淘汰一大批落后產能并化解一大批過剩產能,這樣做從長遠來看,是利大于弊的。此外,要運用低碳環保技術對傳統產業進行升級改造。(2)提高自身承接產業轉移的標準,堅決避免落后產能、高能耗產業的重建,并不斷加強所承接產業環保技術的改造。(3)在加強傳統能源清潔利用的同時開發新能源。河北省是煤炭消費大省,對煤炭等高排放能源的清潔利用是首要任務。另外,河北省要有效結合其資源優勢,不斷加強風能、太陽能發電的能源系統的推廣,并促進新的能源發電系統的研發,如生物質能源等。(4)因地制宜,培養低碳環保而又富有競爭力的特色產業。河北省依托其資源條件,可以大力發展綠色生態農業、旅游業等特色產業。河北省碳匯資源非常豐富,通過完善生態效益補償機制,加大對碳匯林業的支持,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參考文獻
[1]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2006年IPCC國家溫室氣體清單指南[R].日本:全球環境戰略研究所,2006.
[2]Tapio P. Towards a Theory of Decoupling:Degrees of Decoupling in the EU and the Case of Road Traffic in Finland between 1970 and 2001[J]. Transport Policy,2005,12(2):137-151.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al Heterogeneity for Carbon Emissions and Mitigation Countermeasures
Wu Yiqing1, Zhao Yanan2
(1.Hebei Economic and Trade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050061, China;
2. Institute of Economic Research,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Shijiazhuang 050061, China)
一般來說,互聯網碳無形資產指具有二氧化碳減排效果及其他低碳價值的互聯網無形資產。該定義以互聯網無形資產為屬概念,通過研究互聯網無形資產與互聯網碳無形資產之間的差異來詮釋互聯網碳無形資產,揭示了互聯網碳無形資產可歸屬互聯網無形資產范疇。它與其他互聯網無形資產的差別是二氧化碳減排效果的低碳價值,而二氧化碳減排效果支撐著其對企業的直接貢獻:在無減排義務且自由碳交易市場尚未成熟的國家或地區企業申請CDM項目(《京都議定書》中引入的靈活履約機制之一,該機制允許發展中國家溫室氣體減排項目轉讓給發達國家,以沖抵發達國家減排量)獲利;在無減排義務且自由碳交易市場較為成熟的國家或地區企業通過VER(發展中國家企業自愿碳減排量經過認證可出售給本國有碳“中和”需求的其他企業,也可通過國際碳交易市場向發達國家企業轉讓,以沖抵發達國家強制減排量)交易獲利;在碳排放自由交易和給定碳排放額度的環境下實現碳減排,如果企業碳排放總量低于給定額度,多余碳排放量可出售獲利,如果企業預計減排后的碳排放總量仍高于給定額度,則企業將減少從碳排放交易市場中購買碳排放權。互聯網碳無形資產投入具有明顯的正外部性,比如它對引導全社會低碳消費行為和意識有積極作用,卻可能無法獲得直接經濟補償,但正是這些外部性才真正體現著該類型資產的價值。在政府關系方面,可獲得政府在低碳經濟發展中的政策傾斜和優惠;在關聯企業方面,可繞開上下游合作伙伴,特別是有減排義務的發達國家相關公司的“碳壁壘”;在低碳客戶消費影響方面,將引導或激勵外部客戶低碳消費行為,帶來消費者對企業低碳行為的認可,進而增加其產品的消費欲望。事實上,企業在互聯網碳無形資產的投入通過影響企業與社會關系的改變而獲取競爭優勢。這些網絡化關系包括:社會機構、合作伙伴、供應商及客戶等。
二、相關互聯網無形資產及評估研究
(一)互聯網無形資產內涵研究互聯網無形資產定義研究主要集中在國內,相繼出現網絡虛擬資產、Internet上的無形資產、網絡資產等概念。魯明勇(2006)認為網絡虛擬資產是由企業或個人所控制的、能以貨幣計量的、具有收益預期的網絡經濟資源;蔣秀蓮(2011)認為Internet上的無形資產指以互聯網為基礎發展而來的,具有較高的獲利能力,而且隨著其影響范圍的擴大其價值也隨之擴大,不具有傳統會計意義上實物形態的資產;童華晨(2012)認為網絡資產指企業在互聯網上的投資所形成的積累,包括域名、網站、網絡軟件、企業網絡客戶、企業網絡知名度、網站及其他業務訪問量、網絡品牌形象等,還包括企業用于上網的機器設備等,并明確上述網絡資產中的絕大部分雖不符合傳統意義上無形資產的概念,但應納入無形資產的范疇。上述文獻中的網絡虛擬資產、Internet上的無形資產、網絡資產可被統一到互聯網無形資產的概念中去。湯洵(2011)明確提出互聯網無形資產的概念,并指出互聯網資產一般就是指互聯網無形資產,并系統論證了互聯網無形資產本質上是無形資產,進一步指出它的特殊內涵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企業在互聯網上的投資所形成的積累;互聯網無形資產可以是多種資產的組合;由于互聯網無形資產是信息化的產物,故網絡環境的安全性對其影響程度高。2009年“互聯網資產保護與優化”會上,與會專家倡議將互聯網資產正式納入無形資產體系。結合《企業會計準則第6號———無形資產》的內容,無形資產是指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絕大多數互聯網資產,如企業網站、企業博客、微博、微信、企業虛擬社區、即時通訊軟件賬號、注冊用戶或活動好友、流量、粘度、自建企業網站域名、網絡知名度及企業網絡品牌等均符合上述定義中企業擁有、非實物形態、可辨認及非貨幣四個特點,可被認定為無形資產,即互聯網資產一般就是互聯網無形資產。以上分析顯示互聯網無形資產能涵蓋網絡虛擬資產、Internet上的無形資產等概念,且其內涵和范疇均較為清晰,爭議頗少。
(二)互聯網無形資產評估研究該類型資產評估研究起步較晚,董延安(2004)為計量互聯網無形資產域名的價值,把域名的價值分解為補償價格、平均價格、超額價格三部分,從而建立了域名價值評價的一般模型,并運用實際成本法、現金凈流量現值法、預期凈收益現值法等財務方法計量域名的價值;魯明勇(2006)比較了歷史成本法和收益現值法在評價互聯網無形資產方面的優缺點,但沒有給出哪些方法較為科學的結論;王幀等(2010)在魯明勇研究的基礎上建議針對不同的互聯網無形資產分別采用成本法、收益法、市價法,并討論了每種方法對各種互聯網無形資產的適用性;湯洵(2011)采用收益現值法首次對互聯網企業的整體價值進行評估,并運用層次分析法(AHP)對互聯網企業整體無形資產進行分割,用成本收益等財務方法評估出各類互聯網無形資產價值。分析顯示互聯網無形資產的評價研究,國外研究極少,國內的研究進度較為超前,同時學界傾向分割互聯網無形資產后,單獨使用財務方法評估。事實上互聯網無形資產之間彼此關聯,且可相互組合,定性和定量結合的系統性評價方法將越來越受到關注。
三、相關碳無形資產及評價研究
(一)碳資產研究林輝(2009)認為碳資產指具有價值屬性的對象身上體現或潛藏的所有在低碳經濟領域可能適用于儲存、流通或財富轉化的有形和無形資產;張鵬(2009)認為碳資產是地球環境對于二氧化碳排放的可容納量通過相關制度的分配而被企業擁有或控制的一種環境資源,隨著二氧化碳排放,資產會被消耗,這使得國內企業可通過實施節能減排來申請CDM項目實現盈利;仲永安等(2011)認為碳資產是人類通過法律建構,把碳排放這樣一個實質的人類活動變成一種抽象的、可分割、可交易的法律權利,由此出現市場主體之間的商業交易,形成了一個復雜的全球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碳排放權被視為一種有價產權;譚中明(2011)認為碳資產指在碳排放權交易成為現實后,擁有碳減排能力的企業也就因此而獲得碳資產帶來的經濟利益,碳排放權作為一種價值屬性,具備了資產的性質,故而形成碳資產;洪芳柏(2012)認為碳資產是以企業(或行業)為對象,用二氧化碳排放指標這種具有價值屬性,體現或潛藏可能適用于儲存、流通或財富轉化的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并進一步解釋,在環境合理容量的前提下,人為規定包括二氧化碳在內的溫室氣體的排放行為要受到限制,由此導致碳的排放權和減排量額度開始稀缺,并成為一種有價產品,稱為碳資產。上述碳資產定義側重于宏觀碳排放權分配視角,忽略了對微觀企業內部碳減排真正原因的考察。對企業來說,碳排放權固然是碳資產,但那些導致二氧化碳減排的企業低碳戰略發展策略、碳循環機制、節能減排和生物吸碳發展策略、電子商務發展應用水平等才是企業能夠申報CDM項目、出售VER和“多余排放權”交易獲利的真正原因。也就是說,以減少碳排放為目的的有形和無形資產是企業應重視的資源,應成為碳資產的主要內容。萬林葳等(2010)的觀點較為全面:碳資產指企業由于實施具有溫室氣體減排效果的項目向大氣排放的溫室氣體的量低于政府規定的基準量而獲得的能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從企業的角度看,碳資產有兩類:一類是政府分配或配額交易獲得的排放額度。企業在規定的排放周期內所排放的二氧化碳不能超過該額度,否則將受到嚴厲處罰;如果沒有達到該額度,企業可將多余排放量出售獲得經濟利益。還有一類是投資型的碳資產,比如減排設備、生物吸碳機制、低碳策略、互聯網應用水平、碳標簽等,相對于第一類碳資產來說,這類型的碳資產貢獻企業的減排量,且持續地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企業應注重培育和挖掘投資性碳資產。
(二)碳資產其他領域這些領域包括碳交易、碳金融、碳排放權、CDM項目等。CameronHepburn(2007)通過分析京都協定書下三種靈活的碳交易機制,提出了未來的發展趨勢;謝懷筑等(2012)總結了碳金融的典型特征;王留之等(2009)提出了八種碳金融的創新模式:銀行類碳基金理財產品、以CERs收益權作為質押的貸款、融資租賃、保理、信托類碳金融產品、私募基金、碳資產證券化和碳交易保險;周飛(2010)對碳排放權交易進行了基本理論探索,通過對碳排放權的含義和性質分析,明確了碳排放權交易的內涵和特征,同時討論了我國實施碳排放權交易的必要性。
(三)最新碳無形資產研究進展前述文獻中提到的碳排放權交易、碳金融等大多具備無形資產的特征,屬于碳無形資產的范疇。TakashiKanamura(2007)探索性地對作為商品的碳資產進行分類,提出可把碳無形資產從碳資產中分離出來單獨研究;高喜超(2014)認為碳無形資產指具有低碳價值的無形資產,并把碳無形資產分為企業文化、人力資源等八類并運用AHP—ANN模型系統評價這些碳無形資產,最后進行了實證研究。文獻分析顯示,碳無形資產概念的研究剛剛起步,其分類和評估工作還不夠成熟,各類碳無形資產的深入研究工作迫在眉睫。
四、結論與展望
雖然很多國家和地區已有不少低碳建筑的相關實踐和研究,但對于建筑低碳技術體系及其整體效能的研究不足,更缺少針對建筑低碳技術效能的量化評價,面對未來國際上建筑碳排放計量及評價的發展形勢,有必要在技術和方法的研究上做出相應的探索。基于低碳建筑與低能耗節能建筑、綠色建筑在技術措施上有很多重疊的地方,并且后者己經形成了較成熟的規范依據。因此,本研究計劃通過系統的調查梳理中國建筑實踐中的低碳技術問題以及最新的發展狀況,在分析國內外關于建筑碳計量研究的基礎上,參考國際認可的CDM方法、IPCC的方法及ISO國際標準,針對中國建筑業的實際情況及現行的建筑規范標準,提出一套適合中國國情的低碳建筑評價方法,作為現有綠色建筑標準與碳排放計量對接的深化和補充。
研究目標及內容
1研究目標
本課題的研究目標首先是對建筑低碳技術進行分類,提出適合我國現階段發展的建筑低碳技術體系的內容,列出各項低碳技術的要點和應用條件。在此基礎上,對建筑低碳技術體系內各項技術的節能減排效果調研測試、理論分析和模擬計算,歸納整理形成各項技術節能減排指標基礎數據信息庫,為實際建設推廣應用提供條件。最后針對民用建筑,結合現行的建筑相關規范及評價標準,提出一套建筑低碳技術效果量化評價的指標體系,為今后建筑減排認定及量化評價奠定基礎。
2研究內容
(1)建筑低碳技術體系和減排效果評價理論研究。針對我國低碳建筑現階段發展需求,從建筑能源供給低碳技術、建筑圍護結構低碳技術、建筑設備低碳技術、建筑排放系統低碳技術、建筑運營管理低碳技術等5個方面,梳理總結較為成熟和適于推廣應用的各項建筑低碳技術,形成低碳建筑技術體系,與傳統技術方法進行比較分析,評價其節能減排效果。(2)建筑低碳技術集成應用與跟蹤數據統計研究。選擇示范性集成應用低碳建筑技術的典型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模擬跟蹤”其建筑材料與設備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維護及拆除的全過程,測定、收集和計算全生命周期內所有物質或活動數據,進行碳排放核算和“碳足跡”核查,評判該建筑的減排水平和建筑低碳技術的最終集成應用效果。(3)建筑低碳技術減排效果評價體系及方法研究通過對低碳建筑技術體系的理論分析和集成應用的跟蹤評價,以全生命周期考察和系統整體優化評價為原則,分析并建立建筑低碳技術評價指標體系,研究其減排效果評價方法,提出適合我國推廣的建筑低碳技術評價體系和評價辦法。
研究思路及方法
1技術集成的研究思路及技術路線
課題對于低碳技術進行分類研究,將建筑低碳技術的集成分為以下五個方面的技術體系:(1)建筑能源供給低碳技術體系:主要是指可再生能源利用技術,包括太陽能、地熱能、風能、沼氣能等,以及各種與能源供給及使用的節能技術措施。(2)建筑圍護結構低碳技術體系:主要包括外墻低碳節能技術、門窗低碳節能技術、遮陽技術、屋面低碳節能技術等。(3)建筑設備低碳技術體系:主要包括樓宇式熱電冷聯供技術、空調冷熱源節能技術、輸配系統節能技術、溶液除濕新風系統技術、高效照明技術等。(4)建筑給排水系統低碳技術體系:主要包括中水回收技術和衛生器具節水節能,以及雨水利用技術等。(5)建筑運營管理低碳技術體系:主要包括先進樓宇控制系統技術、建筑運營能耗管理技術等。通過課題支撐單位提供以上五個方面的各類低碳技術,研究針對典型案例進行跟蹤測試分析。梳理總結較為成熟和適于推廣應用的各項建筑低碳化技術,對使用該項技術的典型工程案例進行技術集成分析研究,建構相應的建筑低碳技術體系,同時與傳統技術進行數據分析比較,評價其綜合的減排效果。
2技術應用的研究思路及技術路線
(1)低碳建筑技術應用典型案例跟蹤分析選擇典型民用建筑成功應用低碳建筑技術集成的案例,從建筑全生命周期角度出發,分別在規劃、設計、施工、運營、資源化等方面進行分析,從建筑低碳技術5個不同的體系,分析其建筑材料與設備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維護及拆除的全過程,實施全生命周期的模擬計量監測,動態模擬跟蹤“碳足跡”。(2)低碳技術減排應用效果的測算通過對典型民用建筑所有靜態及動態數據的測定、收集與計算,針對各單項建筑低碳技術與措施,進行體系化和綜合性分析,核算碳排放及核查減碳效果,評判該建筑低碳技術的最終集成應用效果。(3)建筑減排效果核算方法及與評估對接通過對低碳技術集成減排效果的測算,分別對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進行減排效果數據整理,研究其與現行綠色建筑評價對接的核算表達方法,解決具有實際操作意義的低碳技術系統性、全周期和實效性的定量評價問題。
3評價指標的研究思路及技術路線
(1)低碳建筑技術評價體系指標構架研究參考國際碳排放計量的CDM方法及IPCC的方法,參考DNGB評估方法,結合中國綠色建筑評價辦法及現行的建筑規范標準,提出評價低碳建筑的指標預選集,并進行信息處理、等級劃分及權重確定,最終確定指標構架及評價信息模型,為構建低碳建筑技術評估體系及開發節能減排效果評價軟件提供重要依據。(2)低碳建筑技術評價體系通過對低碳建筑技術體系的理論分析和集成應用的跟蹤評價,以全生命周期考察和系統整體優化評價為原則,分析并建立建筑低碳技術評價指標體系,研究其減排效果評價方法,提出與我國綠色建筑評價對接的可量化的建筑低碳技術評價體系。(3)節能減排效果評價軟件在前兩項工作的基礎上開發節能減排效果評價軟件,可以通過軟件測算單項技術對于整個建筑過程的減排作用,在整個建筑低碳技術體系中的作用,并且可以對單項技術減排效果的經濟性進行評判。
[關鍵詞]低碳經濟 東北老工業基地 能源利用 林木資源
一、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產業經濟及環境分析
(一)產業落后
我國的歷史進程決定了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發展環境,由于資源相對豐富,在中國崛起初期大量的重工業產業在東北興起工業發展速度快。隨著改革開放的進程,東北工業產業發展大幅落后于其他地區落后的速度與其發展一樣波動大。其產業大多受資源限制,是依賴資源優勢發展起來的工業區。隨著技術進步產業發展,東北產業區資源優勢逐步被取代并且技術更新慢,這就使得發展落后且資源大量采伐,依靠能源消費來帶動經濟發展。
東三省主要以汽車,鋼鐵為主要工業發展方式。現階段世界經濟以低碳為載體,東北工業區均為大型重工業區,鑒于能源利用技術不完善,效率低下,碳排放量大是阻礙我國低碳事業發展的重大瓶頸。這樣方方面面的必然要求就為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產業轉型,區域發展帶來了契機。
(二)環境飽和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以史無前例的速度發展著,東三省的發展也很快。然而在經濟發展的實踐中,這種發展模式無法解決經濟發展中的持續性以及人與自然的和諧問題。當今人類社會面臨的沙漠化,淡水、森林、礦物資源枯竭等問題都是經濟發展帶來的后果。東三省在快速發展的同時其生態環境的承載能力也已經接近飽和。
(三)經濟發展趨勢
從國內生產總值的排名來看,東北三省總體排名下滑。由表2可知,遼寧省直到1975年的排名都在前兩名,但到了20世紀80年代退居到第4名,從90年代中后期開始降到了第7、名;吉林省是東北三省中經濟實力相對最弱的省,改革開放前排名在16左右,逐漸退到18、1名, 2005和2006兩年降到第22名;黑龍江省也不例外,原來在第7名左右,最好時曾經是全國第4,到1985年降到第11名, 2005和2006兩年退到了第14名。可見,東北三省經濟發展的相對水平呈現整體下滑的態勢。
二、東北區域經濟對低碳經濟制約
(一)污染嚴重,碳減排技術落后
東北老工業基地是我國發展初期建立的工業發展區,設備技術更新換代慢。大多數國有企業技術開發能力相當薄弱,很少能形成自己的核心技術。雖然老工業基地抑制在進行著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但結果卻是不斷地重復“引進―落后―再引進―再落后”以及“落后―改造―再落后―再改造”的技術發展怪圈。這樣的技術發展水平與方向導致全國經濟低碳發展的同時東北區域經濟的落后。
自主創新自主研發不足,利用能源優勢拉大需求尋求經濟增長的模式與低碳經濟互相抵觸,是要在東北展開低碳經濟所必需推開的一項發展措施。
(二)重工業為主的產業經濟結構
低碳經濟師以低能源消耗,低能源浪費為基礎發展經濟的一種新模式,知識密集型產業與技術密集型產業是低碳經濟發展的方向。因此譬如網絡技術的發展與信息技術的傳遞是現時發展的主要途徑,但是東北老工業基地大多為勞動密集型的大型生產工廠,為當地居民提供就業,若為契合低碳經濟做出轉型其經濟成本可見一斑,而動蕩過大可能會帶來反方向的效果。
(三)地域導向的經濟發展方向
我國整體資源為多煤,少氣,少油。東北地區的資源分配更是此種趨勢,大量能源來自于煤炭,“富煤、少氣、缺油”的資源條件,決定了能源結構以煤為主,低碳能源資源的選擇有限。電力中,水電占比只有20%左右,火電占比達77%以上,“高碳”占絕對的統治地位。據計算,每燃燒一噸煤炭會產生4.12噸的二氧化碳氣體,比石油和天然氣每噸多30%和70%,而據估算,未來20年中國能源部門電力投資將達1.8萬億美元。火電的大規模發展對環境的威脅,不可忽視。
三、老工業基地應對低碳經濟的措施
(一)發展區域創新系統
區域創新系統主要是由在地理上相互分工與關聯的生產企業、研究機構和高等教育機構等構成的區域性組織體系,且這種體系支持并產生創新是相互作用的私人與公共利益體、正規機構和其他組織的集合,其功能是按照組織和制度的安排以及人際關系促進知識的產生、利用和傳播。
針對東北老工業基地要因對低碳經濟的發展,區域創新系統有效的整合了東北區域的資源,在保留原有重型產業的基礎上發展區域創新系統可以保證低碳事業有序發展,提高東北工業基地資源利用率,培訓優秀學術科技人才提高整體工業水平。在逐步實施的過程中淘汰落后,碳排放量大,重依賴資源產業。既保證產業結構的轉換也較少了轉換中產生的經濟成本。
(二) 加大林區效益的利用率
我國東北地區擁有者我國最大的自然林區。據近年統計資料,全區共有森林面積6.8億畝,占全國森林總面積的37%。木材蓄積量達32億立方米,占全國木材總蓄積量的三分之一。林木的光合作用對低碳經濟的實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是成本效益最低的一項減持二氧化碳的措施,需要指出的是這里所說的成本是現行成本并沒有包括林木長成過程中的培育成本以及維護成本等。我們面臨的低碳經濟發展是現行發展需要,而林木的培育成本屬于沉沒成本,根據經濟學的定義折中沉沒成本在這種情況下可以不計入宗成本中,而與發展低碳經濟相關的涉及林木的成本應為其作為其他用途時所收獲的機會成本及現行的維護培育成本。
可以從三個方面來分析林木對發展低碳經濟的優勢。
第一,全球環境的惡化引出低碳經濟的概念,低碳經濟的本質就是高效利用資源,保持資源的可持續性及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林木資源的低碳意義不僅在現在更在未來,其從根本上體現的低碳經濟的本質。
第二,自然林區為已成型自然資源,其前期投入已經發生不會占用現有資源,相比于尋求有效減少碳排量的高新技術來說具有成本優勢。并且我國碳減排技術日前發展并不完善,大多減排技術來自國外。美國等發達國家由于持有減排指標以及幫助發達國家減排義務擁有先進的減排技術,但是發達國家的減排技術也成為其經濟收入的主要途徑之一,不向發達國家購入減排技術則導致碳排量超發達國家要求,目前正被提及的碳關稅則為發展中國家不購買減排技術的未來出口成本。統計顯示中國由高碳經濟向低碳經濟轉變,年需資金250億美元。這樣一個巨額投入,顯然是尚不富裕的發展中中國的沉重負擔。并且主要核心技術掌握在賣方方向對于技術的更新及減排的個性化都存在限制。“發展低碳經濟,不僅是我們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保護生態環境的需要,也是在國際金融危機情況下增強國內產品國際競爭力、擴大出口的需要。可以說,發展低碳經濟,完全符合我們推進現代化進程的要求。”沈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環保局局長張宏堅對此有著深刻的認識。
第三,通過自然林區作用減少的碳排量在資源交易市場上交易,既促進了商業銀行的業務發展,也為東北老工業基地提供更多的發展空間,促使其穩步改善避免過快改善帶來的經濟低迷。
(三)改善能源結構及開發利用新能源
東北地區嚴重的能源消費結構嚴重的制約了低碳經濟的發展,大量能源的消耗降低了低碳經濟的效益。研究表明,1tce(噸標準煤)的可再生能源相當于1.4t普通煤(發電量5000大卡/kg),co2減排2.56,煙塵減排245kg,so2減排33.6kg,nox減排5.6kg。由此可見,能源的再利用和可再生對實施低碳有重要作用,這其中也包括余熱余收、余熱循環與余熱發電,但為了表述的方便以及考慮到提升傳統能源的效率和碳減排的重要性,故單列一個產業路線,其涉及到清潔燃煤、IGCC、CCS、農業減排增匯等。
就我國總體來說, 風能,太陽能,水能,核能的發電總量只占30%左右,電力方面的碳排放量是我國碳排量的主要組成部分。東北地區冬季天氣寒冷電力熱力的需求更甚于我國其他地區,進行風能,太陽能,水能,核能等清潔能源的開發利用是東北實施低碳經濟刻不容緩的發展日程。進而培養研究型,技術性人才為技術創新埋下結實的根基。
參考文獻:
[1] 宋振鈴 左佳 遼寧省地區可持續發展的自然環境法律規制研究(A),沈陽干部學刊,2009/6,第11卷第3期,30-32
[2]杜莉 顧洪梅 構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金融支持體系的實證研究,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9/3,第4卷第2期,52-59
[3]楊青雨 東北老工業基地建設的對策研究,商場現代化,2009/6(上旬刊)總第577期,123-124
[4]中國投資咨詢網省略
[5]陳英姿 李雨潼 低碳經濟與我國區域能源利用研究,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9/3,第49卷第2期,66-73
[6] Cooke PH,Braczyk JH J, HeidenreichM.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 the Role ofGovernance in the GlobalizedWorld[M].London:UCL Press, 1996
一、幫助認識
在低碳環保問題上,讓學生提高認識:首先,低碳不等于貧困,貧困不是低碳環保經濟,低碳環保經濟的目標是低碳高增長;第二,發展低碳環保經濟不會限制高能耗產業的引進和發展,只要這些產業的技術水平領先,就符合低碳經濟發展需求;第三,低碳環保經濟不一定成本很高,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甚至會幫助節省成本,并且不需要很高的技術,但需要克服一些政策上的障礙;第四,低碳環保經濟并不是未來需要做的事情,而是應該從現在做起;第五,發展低碳環保經濟是關乎每個人的事情,應對全球變暖,關乎地球上每個國家和地區,關乎每一個人,也就是平時所提倡的:“節能減排,人人有責”。同時教育學生只有現在認真學習科學知識,掌握科技創新技能,將來才為祖國建設多做貢獻。
二、滲透教育
在教科版小學科學四年級《食物包裝上的信息》一課教學中,我在啟發學生懂得抓住“食物包裝上”的重要信息、學會對“食物包裝上的信息”進行分類的同時,又著重向學生指出:為了保證食物的衛生和質量,對食物進行必要的包裝是應該的。但目前市場上確實有許多商品出現“過分包裝”的現象,造成社會資源的浪費,并產生了大量的垃圾和白色污染。例如有些“中秋月餅”的包裝、“鐵觀音茶葉”的包裝,以及一些飲料和“高檔酒類”的包裝……這些都是不符合“低碳減排”要求的。在教學《電》這一單元時,我也經常啟發學生:平時應注意節約用電,使用過的電池不應隨意丟棄,應及時回收。對廢電池和包裝物進行分類收集、加工,不僅能節能減排,還能減少環境的污染,有利于保護生態環境。在平常的教學中,我告訴學生一些“節能減排”的常識;在教學《材料》這一單元時,我注重啟發學生:平時要節約用紙,可將用完本子的反面當草稿紙,有些學習用品還能用的要繼續使用,包括書包、文具盒等;對于一些能反復使用的用品不要隨意丟棄,如:商品包裝物、裝潢邊角料、舊塑料制品、舊金屬用品、舊服裝、磚頭、陶器、瓷器等物品,都可以合理選取可使用的部分再利用,既能節省開支又避免浪費或造成環境污染。在平時教育教學中,我都盡量有意向學生滲透一些日常生活中有關低碳及節能減排方法。
三、調查體驗
開展“低碳生活”活動,培養學生“低碳減排”習慣,在科學課或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中,常常要組織學生走出校門,到自然界中進行科學探究活動,在具體活動過程中,我堅持就近就地取材,開展活動,或盡量利用周末時間,帶領學生步行到近郊,進行調查體驗活動。我經常教育學生不隨意丟棄廢紙、塑料包裝物,不隨意損傷花草樹木,注意保護環境整潔優美;我經常帶領學生深入鄉村田野、青山綠水和動植物養殖場,去享受陽光,呼吸新鮮空氣,親近大自然,體驗“低碳生活”;組織他們到山村農家、到紅領巾實踐基地參加力所能及的田間勞動,感受山村農家勤勞簡樸的生活方式和節能減排的良好品德。
四、聯系實際
增強學生“低碳減排”意識。現在的絕大部分家庭生活條件都比較優越,幾乎普及了電氣化,各種各樣電器應有盡有。煮飯菜有煤氣灶、電飯鍋、電磁爐、微波爐,洗衣服有洗衣機,食物保鮮有電冰箱,氣溫升降有電風扇、空調機、電熱毯,掃地有吸塵器,洗澡有熱水器,出門有摩托和汽車,還有天天離不開的電腦、電視機……我經常提醒學生:大量使用家電用品,不僅浪費資源、消耗能源,還會排出大量的廢氣和二氧化碳,造成環境污染和溫室效應,又會影響身體健康。我經常啟發學生少用空調多用扇,指導他們學會制作紙扇、鵝毛傘、芭蕉扇,在陰涼的地方為別人、為自己搖扇消暑散熱,既環保節能,又有益健康;平時上學、放學或短距離出門,盡量不坐汽車多走路,晚飯后走出家門,到公園、湖邊散散步,呼吸自然界新鮮空氣,也是健身節能的具體辦法;日常生活中養成多動手洗洗衣服、打掃庭院、拖地板、擦門窗的良好習慣,雖辛苦但能活動筋骨、雖冒汗但能排除身體廢物,比起使用洗衣機、吸塵器來既健身又避免懶散肥胖,還節省用電費用,讓他們進一步領會“低碳生活、節能減排”的現實意義。
我還把從報刊上摘錄有關節能減排的內容提供給學生:
2009年10月17日,馬爾代夫總統納希德率領所有內閣成員,身穿潛水服,潛入水底舉行了世界上第一次水下內閣會議,并在水下簽署宣言并向世界宣稱一一海平面上升正威脅著這個熱帶島國的生存。
無獨有偶,12月4日,尼泊爾內閣在珠穆朗瑪峰地區海拔5262米處召開會議,以此呼吁全世界關注氣候變化對喜馬拉雅山區的影響。作為南亞地區13億人口的主要水源,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加劇,喜馬拉雅山區的冰川正在加速融化。
無論是上山還是下海,凸顯出的都是氣候變化的危急程度。根據科學家的評估,如果不加以控制,隨著氣溫的上升,100年后馬爾代夫就將變為海底世界;而按照目前的速度,作為超過10億人所依賴的淡水――喜馬拉雅冰川將在2035年走向消亡。
全球變暖正在用事實來警告著這個世界,冰川在消融,海平面在升高。而我們日常活動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正是造成全球變暖的主因。在嚴峻的形勢面前,全球政府間開始了減少碳排放等一系列問題的協商,并致力于制定氣候協議,應對全球氣候變遷,防止生存環境繼續惡化。而由于此前全球大多數國家認可的減排協議――《京都議定書》即將在2012年到期,全球急需簽訂一個2012年至2020年的全球減排協議,在這樣的背景下,2009年12月7日,全球氣候大會――哥本哈根會議召開了。
作為史上規模最大、重要性首屈一指的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這次會議達成的協議將對地球今后的氣候變化走向產生決定性的影響。因此,哥本哈根會議也被喻為“拯救人類的最后一次機會”,也是繼《京都議定書》之后,全球最重要,并將影響世界碳排放游戲規則的大會。
于是,我們不難理解,原本作為各國間部長級會議的哥本哈根,與會期間有多達80多位國家元首紛至沓來,或許我們可以將這其中透露出的信息解讀為全球減排已經迫在眉睫,且勢在必行。撇開各國對減排數額和方式的協商細節來說,世界對減排本身已有共識,并已成為主流的民意。
在經歷了工業革命后上數百年高污染、高排放的生產、生活方式后,氣候加劇變暖的結果,正在將人類逼向絕境。在生存的壓力下,世界的未來只能通過向綠色生產和低碳排放的生產模式轉變自救;或者說,只有低碳經濟的發展,才有改變全球氣候變暖的可能。而這透露出的另一層意味則是,或許時間長短不同,但國際社會對低碳化生產以及由此衍生的低碳經濟的意義和發展途徑遲早會達成共識,并催生出新的產業革命和經濟增長點。低碳化的生存方式已經不可逆轉,這種生存方式將改變我們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低碳化的生存方式必須成為每個企業、每個公民需要思考的問題。
減排――字面來看或許僅僅是環境問題,但究其根源卻是經濟問題和政治問題。撇開低碳問題的政治屬性,整個減排過程實際上是全球經濟重新分配資源的過程。而中國作為減排壓力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如何在低碳經濟的大勢下'在能源需求持續擴大與減排壓力下實現低碳化,將是對現有經濟模式的巨大挑戰。
關鍵詞:低碳經濟,CO2,排放,物流,對策
近年來為了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保障能源安全是世界各國共同面對的挑戰。中國要從根本上降低C02排放,實現節能減排,必須實現節能減排,其途徑在于大力發展低碳經濟,發展包括低碳經濟在內的循環經濟和節能經濟。本文從我國發展低碳經濟的優勢、機遇和挑戰等方面進行分析并從物流角度提出了發展低碳經濟的應對策略,是十分必要的和有重要現實意義的。
1 低碳經濟概念
1.1 低碳經濟的由來
“低碳經濟”的概念最早出現,是在2003年的英國能源白皮書《我們能源的未來:創建低碳經濟》中。低碳經濟是在人類溫室效應及由此產生的全球氣候變化問題日趨嚴重的背景下提出的。低碳經濟是低碳發展、低碳產業、低碳技術、低碳生活等一類經濟形態的總稱。它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為基本特征,以應對碳基能源對于氣候變化影響為基本要求,以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為基本目的。其實質在于提升能源的高效利用、推行區域的清潔發展、促進產品的低碳開發和維持全球的生態平衡。這是從高碳能源時代向低碳能源時代演化的一種經濟發展模式。人們日益認識到,要解決全球氣候變化問題,必須全人類共同攜手,改變高碳經濟模式。。。由此,低碳經濟模式被提上日程,并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
1.2 低碳經濟的發展展望
低碳經濟是一種新的發展模式,是21世紀人類最大規模的經濟、社會和環境革命,將比以往的工業革命意義更為重大,影響更為深遠。低碳經濟將創造一個新的游戲規則,碳排放是其新的價值衡量標準,從企業到國家將在新的標準下重新洗牌;低碳經濟將催生新一輪的科技革命,以低碳經濟、生物經濟等為主導的新能源、新技術將改變未來的世界經濟版圖;低碳經濟將創造一個新的金融市場,蘊藏著巨大的商業機遇,這是一個轉型的契機,可以幫助企業實現向低碳高增長模式的轉變;低碳經濟將催生新的經濟增長點,成為國際金融危機后新一輪增長的主要帶動力量,首先突破的國家可能成為新一輪增長的領跑者。
2 物流與低碳經濟的關系
2.1 物流是發展低碳經濟的重要方面
在高油價背景下,物流是發展低碳經濟的重要方面。因而鐵路這種低能耗、低排放的運輸方式無疑將大比例的替代航空和公路客貨運。建國以來我國鐵路里程數發生了巨大進步,從建國初的2.2萬公里到2009年的8萬公里,鐵路里程世界第二。到202O年鐵路營業里程將增加到12萬公里以上,成為世界上一鐵路運輸是最低碳環保的運輸方式,最符合當下節能減排的全球趨勢。據統計交通運輸部門排放的C02約占全球人為排放總量的21.8%。在歐盟27國,公路運輸排放的溫室氣體約占全部交通方式的72%; 而鐵路以1.7%的排放量,完成了10%的運輸量。同時,航運也被認為是最具碳效率的一種運輸方式。據了解,國際海運業排放的二氧化碳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2.7%,集裝箱船排放的二氧化碳僅占海運業排放量的25%,但卻承擔了全球52%貨值的貨物運輸。
2.2 通過優化運輸體系來促進低碳經濟發展
據預測,在全球越來越強調低碳環保的形勢下,鐵路以及航運的低碳優勢將得到凸顯,各國將不斷加大鐵路建設,以及推行加船減速政策,以替代公路、航空運輸。甚至,現有交通運輸體系也有望在低碳經濟的刺激下得到改善。。我國將充分借鑒國外先進經驗,準確把握我國交通運輸行業碳排放現狀,研究提出低碳交通運輸體系建設總體框架。我國物流目前在運輸、管理、配送等方面的成本約占15%一20%, 遠遠高于國外的7%一8%, 發展現代交通運輸物流迫在眉睫,鐵路在運輸行業碳減排潛力巨大。
3 以物流設備鏈的調整和運輸方式的變革為契機發展低碳經濟
物流運輸工具都是以煤炭、石油、天然氣等不可再生資源為燃料,污染也相當高。因此要實現低碳經濟,首先就要以改善運輸設備作為突破口。據了解,實現我國汽車減排目標的可行途徑就有這樣5條:利用傳統汽車和內燃機減排技術;推廣柴油轎車、柴電混合動力;替代能源的使用;汽車的小型化、輕量化、電子化;電動汽車技術。目前,以發展柴油機等為代表的傳統汽車動力系統(包括柴電混合動力系統)正在大力試行。同時,電動汽車產業鏈也正在悄然興起,諸多舉措無不在顯示著運輸工具將有重大改革的信號。這樣可以減少排放,提高設備運行穩定性,并提高作業效率。低碳經濟下物流托盤原材料也在得到進一步更新,鐵路專用托盤制品已成為鐵路裝卸運送和存儲物資的周轉設備。
4 結語
我國發展低碳經濟的目標是以相對較低的碳排放,實現可持續發展和現代化建設,主要著力點在于大幅度降低單位GDP的CO2排放量。從長期看,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到2050年基本實現社會經濟發展與CO2排放的完全脫鉤。從中期看,通過采取強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到2020年努力實現GDP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比2005年下降40% ~45%的目標。從短期看,應該在“十二五”規劃中采取切實有力的措施實現既定目標。
參考文獻:[1] 《供應鏈設計與管理》第二章 物流網絡配置 大衛·辛奇—利維著,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2] 馮之浚.、周榮 低碳經濟:中國實現綠色發展的根本途徑[J]中國人口·環境與資源,2010年第20卷第4期
歐盟碳金融實踐
制定碳金融發展的法規制度。為推動溫室氣體減排,2000年,歐盟《溫室氣體綠皮書》,正式提出將二氧化碳排放權交易作為歐盟氣候政策的主要部分。2001年10月,歐盟了關于建立溫室氣體排放權交易市場的草案,經過兩年多的修改和完善,于2003年10月正式頒布《排放權交易指令》,奠定了歐盟排放交易體系的法律基礎。
在成員國層面上,2008年,英國了世界上第一部限制溫室氣體排放的法案——《氣候變化法案》,致力于建立具有法律約束性的長期框架。按照該法案的要求,英國政府必須削減二氧化碳以及其他溫室氣體的排放,實現2050年削減80%的溫室氣體排放額。依照在《京都議定書》中的承諾,英國愿意幫助其他歐盟成員國多承擔部分溫室氣體減排責任,其中,根據歐盟內部的“減排量分擔協議”承諾減排12.5%,比減排8%的年平均目標高出4.5個百分點。不僅如此,英國政府還進一步行動,致力于到2050年減排60%的二氧化碳。此外,英國政府又推出了諸多政策措施,推動低碳經濟發展。
建立市場化的碳排放交易體系。2005年1月,歐盟正式啟動實施歐盟排放交易體系(EU ETS),落實溫室氣體排放交易。EU ETS建立了總量管制和配額交易的制度,對各成員國的排放設置限額,成員國則將減排目標分解到國內的排放企業,明確減排上限,實行強制性的溫室氣體減排。EU ETS現已覆蓋歐盟27個成員國的約12000多個排放主體,占到了歐盟一半以上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成為全球最大的基于配額的溫室氣體排放交易市場。
EU ETS確定了每個階段的排放總量,并將排放權分配給各個成員國,實行強制性的二氧化碳減排。各國政府再將分配到的總排放量,分配到國內的排放大戶,納入強制管制范圍的主體為涉及溫室氣體排放的工業企業,如煉油廠、煉焦廠、2000萬瓦以上的電廠、鋼鐵廠、水泥廠、玻璃廠、陶瓷廠及紙漿造紙廠等。所有受排放管制的企業,在得到分配的排放配額——歐盟排放配額(EUAs)——后,可以通過使用先進節能技術、節約能源和限制產量等措施,以確保將當年的實際碳排放量控制在配額額度范圍內。如果企業的實際排放量超出了所分配的排放權,則要通過碳交易市場購買尚余配額企業的剩余配額,或接受歐盟的巨額罰款。除接受處罰外,超額排放的部分還將從下一年的排放配額中予以扣除。當然,如果企業超額完成減排任務,剩余的排放指標可以在碳交易市場上進行交易并獲得一定收益,成為企業的“碳資產”。
歐盟按照《京都議定書》規定的減排目標確定總體排放量,即“歐盟排碳配額(EUR)”,一個配額代表l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自2008年啟動運行以來,納入強制減排的企業每超額排放1噸二氧化碳,將被罰款100歐元。除罰款外,歐盟還通過其鏈接指令函,允許受管制的企業通過使用清潔發展機制(CDM)經核證的減排量(CERs)和聯合履行機制減排配額單位(AAUs),達到減排目標。為擴大EU ETS的影響,進一步降低企業的履約成本,EU ETS還積極與其他自愿減排交易市場,通過雙邊認證進行連接,允許其相應的減排量進入EU ETS市場買賣流通。
EU ETS共分為三個交易階段。第一階段交易(2005~2007年)作為實驗性的階段,對各成員國及被法令包括在內的設施運營者來說,是“邊干邊學”的時期。第一階段的排放配額為22.98億噸,95%以上的配額為免費分配。為保證減排義務的履行,歐盟規定:實際排放量低于分配配額的企業可進入市場出售多余指標;而實際排放量高于配額的企業,則需要從市場上購買其他企業出售的排放權,如不購買排放權將被處以每噸40美元的罰款。第一階段沒有用完的配額企業不得存儲——即把本年度的配額存放到下一年度延期使用,也不允許提前借支——即把下一年度的配額提前到本年使用。在第一階段,企業的履約率很高,歐盟整體溫室氣體排放量有所下降。除丹麥、葡萄牙、愛爾蘭、西班牙和奧地利外,其他國家都基本完成目標。第二階段交易(2008~2012年)在配額分配方式基礎上,以拍賣方式成交的配額比例提高到10%,行業則擴大到航空部門,對未完成減排目標的處罰,提高到每噸二氧化碳100美元。第二階段的減排配額則可以順利帶到第三階段,從而增強了投資者的市場信心。第三階段交易(2013~2020年)擴大了減排的覆蓋范圍,除發電、玻璃、煉油、煉焦、鋼鐵、水泥、石灰、制磚、陶瓷、紙漿和造紙10個行業外,還將包括石油化工、航空與航運、制氨氮氧化物排放和制鋁中的全氟化碳排放。農業與垃圾處理行業的溫室氣體減排,實現到2020年比2005年減少10%的目標。第三階段的交易將在歐盟層面而非成員國層面上分配。企業原先可以免費獲得的配額,從2013年起逐步由拍賣來獲得,并于2020年實現完全通過拍賣分配減排配額的方式。此外,總配額的5%將被儲備起來,分配給新加入者(電力部門除外,該部門配額全部實行拍賣),但在2020年仍沒有分配給新加入者的配額儲備將被拍賣。新規定建立了嚴格的監測、報告和核證程序,以確保EU ETS的完整性。但對于某些缺乏競爭力的高耗能部門,則給予一定的豁免。
經過多年的運行和改進,歐盟的碳排放交易制度逐步完善,市場化程度不斷加深,市場體系不斷健全。目前,已經形成了覆蓋場內、場外、現貨和衍生品等在內的多層次市場及產品體系。目前,歐盟已經形成了倫敦能源經紀協會、歐盟氣候交易所、歐洲能源交易所、法國Bluenext交易所、荷蘭Climex交易所、法國Powernext電力交易所、北歐電力交易所和奧地利能源交易所等8個交易中心。其中,法國Powernext電力交易所、奧地利能源交易所以現貨交易為主,歐盟氣候交易所、歐洲能源交易所、法國Bluenext交易所、荷蘭Climex交易所則以EUA(配額交易的交易單位)和CER(清潔發展機制交易單位)的遠期合約、期貨期權合約交易為主。
創新碳融資服務。為此,歐盟設立了碳基金,以推動低碳經濟發展。碳基金在鼓勵低碳技術研發、支持能源高效利用和有效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等方面具有特殊功效,有利于優化各方資源配置,促進在世界范圍內共同培育低碳經濟。
歐盟成員國由政府推動設立了多只國別碳基金,如英國碳基金、荷蘭清潔發展機制基金、荷蘭歐洲碳基金、意大利碳基金、丹麥碳基金和西班牙碳基金等。基金采取政府投資、市場化運作的模式,在形式上與獨立企業的營運方式類似。政府不干預碳基金公司的經費開支、投資和工作人員的工資獎金等具體經營業務。通過設立碳基金,投資于低碳經濟、節能減排領域,實現發展低碳經濟的目標。
此外,歐盟商業銀行不斷進行碳金融創新,支持低碳經濟發展。赤道原則(金融機構在項目投資時,要對該項目可能對環境和社會的影響進行綜合評估,并利用金融杠桿促進該項目在環境保護及周圍社會和諧發展方面發揮積極作用)是國際金融業自愿遵守的重要運行機制,在國際金融市場項目融資時,赤道原則依然被廣泛應用,并得到多數跨國金融機構的承認,成為國際金融機構共同遵守的行業慣例和行為準則。瑞士銀行、德意志銀行、荷蘭銀行、巴萊克銀行、匯豐銀行和渣打銀行等多家商業銀行承認赤道原則,實行信貸業務環境風險評估,加大對低碳經濟和低碳項目融資的支持力度,而對于高污染、高排放的企業則減少或拒絕提供貸款。
此外,歐洲的商業銀行還不斷進行低碳理財產品和發行低碳信用卡等業務創新。德意志銀行推出掛鉤“德銀氣候保護基金”和掛鉤“德銀DWS環境氣候變化基金”的理財產品。荷蘭合作銀行發行與氣候變化相關的信用卡,銀行通過購買可再生能源項目的減排量,抵償以該信用卡進行的各項消費為基礎計算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對我國的啟示
以歐盟國家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在制定溫室氣體排放規則、建立碳交易市場和實行碳金融產品創新等方面,走在了其他國家的前列,主導了當前世界低碳經濟和碳金融發展“游戲規則”的制定,在控制國家溫室氣體排放和轉變增長方式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對我國發展碳金融具有重要啟示和借鑒意義。
建立金融支持低碳經濟發展的法律保障體系。從國外各國發展低碳經濟的經驗來看,建立低碳經濟發展的融資支持,要堅持立法先行的原則,建立金融支持低碳發展的全面政策法規體系。要制訂《可再生能源法》配套法規,建立可再生能源配額制度。完善并落實綠色信貸、環境責任保險等相關政策,制訂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相關政策措施。通過建立完善的政策法規,支持企業走發展低碳經濟之路,為中國特色的經濟新型工業化道路提供可靠保障。
建立市場化的排放交易機制。歐盟實施溫室氣體總量控制,建立了碳排放權的配額制度和交易體系。我國要實現控制溫室氣體的排放目標,需要學習和借鑒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的成功經驗,建立市場化的減排機制,制訂交易規則,搭建交易平臺,力爭通過最少的減排成本實現碳排放減排目標,實現環境保護與經濟的協調發展。
賣點提煉要實且直,不能大而空
為解決“低碳”概念與消費者的利益之間隔著一層紙的問題,海信科龍在推廣低碳主打產品海信雙模變頻空調前,市場部人員曾進行了反復討論。有人強調要突出海信在國內最先做變頻空調的歷史,強調海信連續13年獲得變頻空調銷量第一名;有人強調要突出海信是全國變頻控制器分委會秘書處單位,負責牽頭制定全國變頻控制器標準的資格;有人強調要突出海信雙模變頻空調通過了權威部門的鑒定,技術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有人強調海信雙模變頻空調的能效比全部高于國家節能級別,并且全部采用無氟制冷劑……
誠然,上述觀點從傳播信息、積累形象的角度來說,似乎都有道理,但仔細分析后會發現,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缺憾,就是沒有體現海信雙模變頻空調有哪些具體優勢,無法使消費者在聽完介紹之后,聯想到如果購買它能給自己、給社會帶來哪些好處,更遑論產生其他有利于企業品牌建設的聯想。很顯然,它們都不適合用作產品的賣點。
賣點訴求要兼顧大我與小我
經過反復碰撞、討論,最終大家決定將雙模變頻空調的賣點聚焦到兩點:一是要告訴消費者,購買雙模無氟變頻空調在經濟上能給自己帶來什么好處,也就是使用過程中給自己省錢的利益點;二是告訴消費者,選擇海信雙模變頻空調對于保護地球環境能產生哪些積極意義,讓他們感覺到自己肩負社會責任的神圣使命。
為將兩個根本利益點具體地、形象地概括出來,經過大家商議決定,對第一個利益點——省錢,利用雙模變頻空調與普通空調對比,每天、每年能節省多少度電來表現;對第二個利益點——保護地球環境,利用樹木吸取二氧化碳的常識,計算如果全國都普及雙模變頻空調每年能省多少度電,因此會減排多少二氧化碳,相當于為地球種植多少棵樹。
賣點闡述要以數據為利器
為使消費者信服,在計算相關數據時,堅持引用國家統計局統計、國家科技部等權威機構公布的數據,并且強調數學邏輯。
眾所周知,在新能效國標未實施前,絕大多數定速空調的能效比處于5級2.6的水平,而變頻空調的能效比大多在國標(SEER)4.2以上。因此,如果以國家統計局統計的最新數據——2009年1~12月,我國共生產空調器8087.2萬臺為依據的話,那么,如果我們將每年產銷的超過8000萬臺能效比為2.6的定速空調全部換成能效比為4.2的變頻空調,按照每臺空調制冷量平均為1.5P(3500W)的能力,每天運行10小時,每年開機120天來計算,每天每臺節電為5128(瓦),每年每臺節電為:5128×120=615.4(度=千瓦時),由此可見,全面普及變頻空調全國一年可省電高達497.7億度。
在此基礎之上,由于雙模變頻空調比同規格同能效比的變頻空調還要省電20%,因此如果生產的全部是雙模變頻空調的話,則中國每年生產的空調總體一年實際節電為597億度。而節省1度電可相應減排0.99千克二氧化碳,照此計算,全面普及雙模變頻空調產品,全國一年可減排二氧化碳5912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