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生態文明的認識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Study on Social Responsibility Marketing of Enterprises from the Prospectiv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Liu Yuan(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Tianjin Tianshi College, Tianjin 301700,Tianjin, 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stablishing soci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promo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ocial responsibility marketing has become the trend of development. However, the lack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remains the common phenomenon among the process of enterprise marketing. This thesis applies the SWOT method to put forward that the enterprises should be fully aware of their roles and shoulder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order to design and implement their strategy and tactics in social responsibility marketing.
Key word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ocial responsibility ;marketing
經濟全球化使新的科技革命蓬勃興起,企業之間愈發激烈的競爭使企業的經營理念與營銷策略也隨之發生了重大轉變。面對環境污染、生態失衡、惡性競爭、欺詐顧客等問題的頻頻發生,人們開始反思工業文明給經濟發展帶來的弊端,進而探索新的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和諧相處的文明形態――生態文明。生態文明以可持續發展為根本原則,恰好與現代企業以社會責任營銷觀念為核心獲得可持續發展動力的追求和愿景相契合。企業要承擔與其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社會責任,在開展營銷活動的過程中,遵守社會道德以及環境因素的客觀發展規律,重視消費者、政府等廣大公眾的利益,運用蘊含社會責任理念的營銷方式,通過正確的營銷手段和方法,向社會提供富有責任感的產品,在促進企業發展的同時,也推進社會的進步。因此,企業社會責任營銷成為企業在生態文明時代的必然選擇。
1.社會責任營銷的概念
企業是社會經濟的細胞,企業在追求利潤的同時,也開始意識并關注同整個社會的某種關系,肩負起相應的社會責任和義務。“營銷學之父”菲利普?科特勒在20世紀70年代首次提出了“社會市場營銷”觀念,即強調企業在社會發展中應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經濟效益不再作為其追求的唯一目標,而是要求企業把承擔社會責任納入到企業的營銷發展戰略之中,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實現企業和社會互動共贏、和諧發展的局面。這是一種具有社會責任的營銷觀念,為企業市場營銷指明了一個新的發展方向――社會責任營銷。
社會責任營銷可以從廣義和狹義兩個角度來理解。廣義的社會責任營銷是企業將自身作為社會長遠發展的責任承擔者和分享承擔責任后得到可持續發展利益的受益者。根據國內學者陳素玲教授的觀點,企業將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視為己任,逐步形成企業意識或文化,貫穿于產品生產及流通的各個環節,對一定社會問題的關注及解決體現了企業和社會共同長遠和諧發展的一種戰略選擇。狹義的社會責任營銷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以承擔一定社會責任為基石,運用廣告宣傳策略,借助新聞輿論影響,不斷改善、擴大企業聲譽、提升企業形象,提高品牌知名度與美譽度,加強與目標客戶群的聯系,取得其信賴,以實現增加最終銷售額為目標的營銷形式。
廣義的社會責任營銷概念是把企業的社會責任與企業價值觀、企業使命與目標相結合,作為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及企業可持續性發展戰略要素的一部分。因此,這一理解是從企業發展戰略角度提出的。狹義的社會責任營銷是企業僅僅將承擔社會責任作為一種營銷策略工具,因此會出現功利性與短視性行為。企業一面在承擔社會責任,比如扶助貧困、愛心捐贈、贊助希望工程的同時,一面又踐踏社會責任,比如進行假冒偽劣生產、生產過程污染環境等,這為企業的獲利披上一件光鮮的“道德”外衣。由此可見,生態文明社會建設需要企業從戰略角度認識和理解社會責任營銷,社會責任的最終目的不是短期利益,而是與各相關利益方建立長期的信任紐帶,彼此在共同的責任理念下取得信賴,最終獲得基業長青的回報,實現企業與社會各方共贏的目的。
2.企業實施社會責任營銷的SWOT分析
社會責任與市場營銷相結合是營銷觀念發展的巨大進步,與傳統觀念相比,社會責任營銷可以給企業發展帶來更大的好處,但同時也使企業承擔了一定的風險,在市場外部環境快速變化的今天,對企業社會責任營銷進行SWOT分析是非常重要的,見表1。
2.1 社會責任營銷的優勢
2.1.1 提高顧客的忠誠度
社會責任營銷的實質就是與顧客建立信任的紐帶,取得顧客的信任,基于此圍繞社會責任開展的營銷活動可以更容易得到顧客的信任。傳統的勸說性購買的營銷方式極易引起顧客的反感,如一些推銷行為,對于推銷人員極力勸說顧客購買的商品,消費者很可能認為該產品存在某些缺陷而拒絕購買。但社會責任營銷行為卻會避免這種尷尬的局面,企業以社會責任為前提進行營銷宣傳,會更好地考慮消費者的利益與需求。因為消費者是營銷活動中與企業關系最密切的利益相關者,因此企業在制定營銷策略的過程中,會站在消費者的角度為顧客著想,為顧客提供更為細致周到的服務,而顧客也會被這種真誠的服務所感動,從而比較容易形成對企業的忠誠,這也是社會責任營銷給企業帶來的無可比擬的優勢。
2.1.2 樹立良好企業形象,提升企業聲譽
企業聲譽是企業的一種特殊無形資產,積極地承擔社會責任能夠在消費者和社會公眾心中樹立良好形象,贏得良好聲譽。企業在積極承擔社會責任過程中使其產品及品牌的附加值不斷累積增加,獲得消費者支持,促進企業價值提升。同時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能夠在企業面臨危機時,緩解各種不可控因素造成的損失,獲得外界的信任與支持。再次,社會責任營銷可以強化企業在生產系統和價值鏈網絡中的整合力度,增強相關利益者對企業的依賴與忠誠,有效降低交易成本。
2.1.3 提升企業競爭軟實力,促進可持續發展
一個國家企業的競爭力往往代表了國家的實力,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對利潤的追逐能力,及可持續經營和發展理念是企業競爭力強弱的突出表現。社會責任營銷是一種體現企業競爭軟實力,有利于可持續發展的營銷理念,哪一個企業能夠從戰略的高度總體把握和推進社會責任營銷,使企業發展更具有前瞻性,開拓出獨特的營銷模式,形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哪一個企業就可以掙脫紅海,邁入藍海。
2.1.4 發掘商機,獲得差異性優勢
社會責任營銷的主要特點是通過關注社會問題來選擇適合的營銷方式,而社會問題本身就蘊含著巨大的商機。雖然企業責任行為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但如果能夠發現蘊藏的商機,那么企業的付出是完全可以得到補償的,并且會給企業帶來意想不到的機遇,形成自己獨特的差異性優勢。
2.2 社會責任營銷的風險
盡管大部分理論和實踐證明,社會責任承擔與營銷績效實現之間存在正相關的關系,但這種正相關的關系一般是針對企業長遠發展而言的。然而,承擔社會責任需要企業一定的資金支持,當企業社會責任實施給企業發展帶來的效果不是很顯著時,可能會給企業的發展帶來風險。
2.2.1成本的投入與社會責任營銷的不確定性
企業社會責任行為是需要企業支付一定成本的。對原有產品的改良、新產品的開發,以及公益事業的支持與參與都會增加企業短期成本,從而影響企業受益。當企業以社會責任為內容開展的營銷活動未得到社會公眾廣泛關注時,企業為社會責任行為所做的付出就得不到有效的回報,之前付出的成本就會成為沉沒成本,企業的積極性受到挫傷,使企業發展造成困難。
2.2.2 社會責任營銷可能會引起利益相關者之間的矛盾
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存在廣泛的利益相關者,如消費者、股東、政府、員工等,而這些利益相關者的利益并不是完全一致的,有時會出現矛盾。例如,企業在努力為消費者提供物美價廉商品的過程中,企業利潤會相應地減少,這時股東利益就會受到影響。
2.3 社會責任營銷的機會
伴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加強和社會公眾意識的逐步提高,企業社會責任備受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呼吁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聲音越來越高。首先,政府作為指導和監督企業市場營銷活動的組織,鼓勵企業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的行?椋?一些地方政府職能部門圍繞建設生態文明社會做了許多創造性工作,如制定企業社會責任標準,并且給予達標企業政府優惠政策等,提高了企業開展社會責任營銷的積極性,為社會責任營銷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契機。其次,人們對于環境保護、產品質量安全意識的加強,使消費者愿意以更高的代價追求高品質、高安全系數的產品,企業在承擔社會責任的同時又實現了較高的利潤回報,將企業及利益相關者推入良性的發展循環軌道。
2.4 社會責任營銷的威脅
企業在環境保護、消費者權益、食品安全法規的保障方面問題突出,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破壞生態環境、侵犯消費者權益、制造假冒偽劣產品等事件頻發,激發了社會各界對企業實施社會責任營銷的高度關注,企業面臨著承擔社會責任的挑戰性考驗。全球已經有超過400個不同層次上與企業社會責任相關的公約、標準、原則,國際企業社會責任標準已成為企業開展國際貿易活動中面臨的新的貿易壁壘,這對于不符合企業社會責任標準的一些發展中國家的企業來說,無疑會在貿易談判中處于劣勢并引發貿易摩擦。此外,隨著國內企業社會責任管理標準、體系和守則的出臺,規范了企業在環境保護、產品安全等多項社會責任指標,從而增加了企業的營運成本,提高了企業的市場進入壁壘。
以上對企業社會責任營銷的SWOT分析可見,企業實施社會責任營銷既存在優勢,也面臨一定的風險。但長期來看,社會責任營銷給企業帶來的好處遠遠大于它的弊端,并且隨著國際與國內企業社會責任標準的實施,將進一步促進企業在參與社會責任營銷的過程中優勝劣汰,社會的整體發展將也將隨著企業責任的完善更加綠色、生態、協調。
3.社會責任營銷策略
社會責任營銷的推動與實施,一方面需要政府、社會公眾、媒體等外部力量的促進與監督。另一方面,企業更應充分認識到作為社會的一份子――“企業公民”的角色,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制定并實施社會責任營銷策略。
3.1 產品策略
企業實施社會責任營銷應以安全環保的產品為載體,滿足社會和消費者需求。首先,保證產品質量和安全是企業應承擔的最基本的社會責任。由于消費者購買具有非專家性的特點,絕大多數消費者缺乏相應的產品專業知識。因此,企業應在保證產品質量安全方面自覺地、嚴格地進行監督管理,整合從產品設計到開發、生產、流通、銷售、消費的所有環節,在企業內部建立質量管理體系并力求通過相關認證,確保使用者在使用該產品時的人身安全和健康。誠然,要求產品的絕對安全是不現實的,但企業有責任對產品可能存在的風險隱患及規避風險的措施向消費者告知,消費者對其也是有知情權的。其次,為適應生態文明建設,實現資源的永續利用,企業應提供節能環保產品,如低碳排放的雙動力汽車、無氟冰箱等,都體現了企業在產品策略中對環境問題的關注。同時,企業在綠色營銷、生態營銷理念的倡導下,積極參與廢棄產品的回收利用、污染防治等計劃與活動,切實保護地球的自然生態環境。
3.2 價格策略
作為實現利潤的手段,價格既要彌補企業投入的生產成本,又為企業及股東創造正常的利潤,并且還要通過稅收創造社會財富。定價是最能反映企業社會責任感的要素,因為它關系到利益各方的盈利目標能否實現。但是一些企業為了逐利,在營銷活動中的不正當定價行為仍然層出不窮,嚴重損害了消費者利益,違背了公眾對企業價格責任的期望。合理定價是在法律和道德的雙重約束下,在基于企業社會責任的前提下,權衡企業利益、消費者權益與社會的發展,應摒棄一切侵害他人利益和違背社會公平的不正當定價方式。
3.3 促銷策略
現代促銷是企業運用各種方式與手段,向消費者傳遞企業及其所提供的產品與服務信息,使消費者對其產生興趣、好感與信任,進而做出購買決策。基于社會責任的企業促銷策略,應向消費者和廣大公眾傳遞真實的、文明的、公益的產品及服務信息,并及時響應消費者反饋。
企業與消費者進行溝通工具包括廣告、營業推廣、人員推銷和公共關系。其中廣告是企業在進行信息傳播、銷售促進中最為重視的手段,對社會公眾消費觀念的形成和消費行為的改變有著重要的引導作用。目前,在廣告宣傳過程中存在諸多違背道德和違反法律的問題,比如企業在廣告中隱瞞商品真實信息,對產品功能、功效進行夸大或虛假宣傳,甚至利用專家或其他機構名義進行虛假宣傳,以誘導消費者進行錯誤購買;企業為擴大產品銷量,占據市場份額,獲取利潤,通過攻擊性廣告、比較性廣告對競爭對手進行詆毀、打擊,以提高本企業的知名度與地位;廣告格調低俗,充斥著暴力、迷信等不良內容,影響廣大公眾的身心健康等,這都損害了消費者權益。廣告宣傳必須遵循真實、可靠的基本原則,以健康、積極的價值理念引導消費者行為,推動社會文化進步。此外,企業還通過以自身的名義贊助或制作公益公告,提高企業的社會責任感。
營業推廣是促銷策略中表現形式最豐富的策略工具,這使企業的失責行為變得更為隱蔽和多樣化,如折價銷售信息的虛假宣傳,商品配售的強制性購買,買一贈一背后的以次充好,贈品與正品價值差距過大,贈券消費的各種限制等,都使消費者權益收到了侵害。企業在制定營業推廣策略時,仍然要從消費者的利益出發,以誠信的社會責任營銷方式換取顧客永久的信任和忠誠。
人員推銷是企業派出或委托推銷人員、銷售服務人員或售貨員親自向顧客介紹、宣傳、推銷產品,它雖然是一種古老的促銷方式,但仍然被企業作為一種不可忽視也不可缺少的促銷形式。推銷人員能否向顧客提供真實、可靠的信息,取決于其個人的道德素質修養和其對于企業價值觀的認同和理解。因此,一方面企業要吸引優秀人才到企業就職,通過對員工進行社會責任方面的培訓,促進員工責任意識不斷提高。另一方面員工也是企業社會責任的一部分,維護員工利益,滿足員工的期望和要求,使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內化為員工的社會責任感。
隨著人們對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呼聲漸強,企業也在試圖尋找一種既能夠實現企業盈利目標又有益于社會的方法和途徑。因此越來越多的企業以某種形式關注、支持、贊助特定的社會問題,既為社會大眾提供福利,又能夠通過事件的影響力拓展企業知名度,提升企業形象,這就是促銷手段中的公共關系策略。如有些企業積極參與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倡導的“地球一小時”活動,在每年3月最后一??星期六20:30―21:30熄燈一小時,以實際行動表明他們對應對氣候變化的支持。與此同時,企業可借助自己的品牌效應使更多的組織和個人參與到公益事業中來,形成良好的社會責任氛圍。
4.生態文明視角下企業實施社會責任營銷的建議
企業將社會責任觀念融入到營銷活動中,既需要企業對應承擔的社會責任有正確的認識,又需要企業深入理解自身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作用,同時也需要企業對社會責任營銷戰略進行規劃、評價與監督。
4.1 將社會責任營銷納入企業的發展戰略
將社會責任營銷與企業的發展戰略相結合,成為企業整體戰略的一部分,已是眾多企業在發展中逐漸認識并開始著手實施的一項重要管理工作。這不僅有利于企業積極承擔社會責任行為,更好地維護利益相關者的利益,而且有利于把握前進方向,推進企業可持續發展,應對全球化競爭壓力。首先,企業只有將社會責任營銷提升到戰略高度,才能保證在一系列市場營銷活動開展的過程中以高度的責任感,切實思考產品質量、生態環境保護、資源優化等問題,推動企業、消費者、社會進入良性的利益循環反應。其次,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激烈競爭使企業對社會責任營銷的戰略管理成為必然,社會責任在提升企業知名度,擴展市場份額,創造更多經濟效益方面具有與其他戰略要素同等重要的地位,社會責任營銷是提升企業軟實力的重要發展戰略。
4.2 明確企業定位,尋求適宜的社會責任切入點
承擔社會責任需要一定的成本,需要資金實力的支持,如果企業本身不具備承擔過多社會責任的能力,而勉強承擔與自己實力以及發展水平不相符的過多的社會責任,可能會造成負面的效果。這時的企業社會責任營銷戰略不但不會轉化為企業的競爭力,反而會成為企業的負擔。不能集中物力、財力去開展企業的生產活動,不能保證企業基本業務活動的開展,即使社會活動做得再好,也會給社會公眾和相關利益者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因此正確的社會責任營銷需要從企業的實際條件出發,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清晰的定位,尋求適合企業自身發展階段的結合切入點,不能盲目地為了企業的公眾形象而不顧企業的利益。
4.3 將社會責任意識內化為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是企業在長期實踐活動中形成的,有企業領導和員工恪守的共同信仰、價值取向和行為方式等,每個企業的企業文化都是獨特的。如果將社會意識植根于企業文化,使之成為企業領導和員工恪守的共同信仰和價值取向,就能使員工更加認同、更加積極地履行企業社會責任,也會使領導更加高瞻遠矚,制定出適合企業的社會責任營銷戰略,從而使這種責任文化引導企業員工積極地承擔企業社會責任。與此同時,企業還應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以一定的獎懲、考核措施激勵承擔社會責任行為,預警、約束失責行為,使企業社會責任行為規范化、制度化、經常化,不斷強化承擔社會責任意識,共同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而努力。
4.4 構建企業社會生態人
生態文明是一種文明的進步變革,它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對人格的發展與完善提出了新要求,即構建社會生態人。鐘貞山教授提出了以人境和諧為精神旨歸,以協同進化為價值目標,以社會責任和代際、代內公平為根本規范的社會生態人概念。社會生?B人的提出為企業社會責任營銷的實施提供了一條新的思路,即企業要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進行社會責任營銷,企業領導者及其員工都必須充分理解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環境之間的生態關系,并將這些認知內化為自身的內在素質,明白自己所肩負的社會責任和使命,并通過人作用于自然的能力和人的社會關系能力,使得人與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和諧共存、協同進化。企業社會責任營銷不僅僅關乎到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也關系到人類生存環境、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企業不可能脫離自然、脫離社會而存在,企業應對自然所給予的、社會所給予的懷有感激之心,懷有珍愛之心,在倫理道德的范疇內開展營銷活動。
關鍵詞:生態文明理論 辯證唯物主義 自然規律
黨的十報告獨立成篇、系統論述“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首次提出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的主體布局,這是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傳承與創新,是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還嚴峻的形勢下做出的科學判斷和重大抉擇。報告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生態文明可以理解為社會發展到較高階段,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文明形態,是在農業文明、工業文明基礎上發展的更高階段的文明形態。中國生態文明理論是建立在對中國國情的準確把握,在應對和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可持續問題的基礎上,不斷概括、總結和完善而逐步形成的理論體系,是在哲學的普遍真理指導下逐步形成的理論體系,中國生態文明理論的形成具有獨特的哲學基礎。
中國生態文明理論是在長期對我國生態演變自然規律的自覺認識和尊重的基礎上,在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下提出的。尊重自然,就是強調自然與人處于對等的地位,在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時,既不把人的主體性絕對化,不能夠違背自然規律,也不能無限夸大自然對人的控制性,認為自然規律是神秘的、不可認識和利用的。而是以認識和把握自然規律為前提,尊重資源環境的承載能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追求人與自然、環境與經濟、人與社會和諧共生,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所謂世界觀,是人們對于自身、世界以及人與世界關系的總的看法或根本觀點。方法論是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有什么樣的世界觀,就有什么樣的方法論。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認為,世界上的萬事萬物是相互聯系的、相互作用的一個統一體。建設中國生態文明理論,必須從實際出發,立足中國國情,既不照搬照抄西方的生態文明建設理論,也不脫離中國實際,打造“空中樓閣”,要辯證看待人與自然的關系,既要促進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又要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要充分尊重自然規律,在正確認識自然規律的前提下,按客觀規律辦事,又要尊重自然,要對自然有敬畏之心、感恩之心:要用全面和系統的眼光認識人與自然的關系,形成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系列科學方法。
人民對生態文明理論的認識是不斷深化的,是對自然規律由自發到自覺認識、由被動適應到自動利用的認識過程。在農業文明時期,由于生產力水平比較低下,人們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完全依賴自然,對自然界的認識也只停留在直觀、經驗的程度,盲目崇拜自然,敬畏自然,機械地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規律。雖然人類為了自身的生存與發展,開始了大面積開荒屯田等征服和改造自然的過程,引l了自然界以干旱、澇災、山洪、風沙等形式對人類進行的回饋,但總體而言,并沒有對人類生活生產造成嚴重影響。這個階段,只是人對自然規律的自發認識和運用階段,人們處于只是被動地依賴自然、畏懼自然、受自然規律支配的自發階段。在這個時期,人們對自然的破壞非常微弱,處于能夠順應自然、但人的自我意識和自我解放都處于萌芽時期的人與自然關系的肯定階段。在工業文明時期,由于生產力和科技水平的巨大解放,人們對自然的改造能力被迅速釋放,極大地刺激了人征服自然的欲望,擴張了人改造自然的能力,人開始對自然資源、能源過度性地開發。隨著物質財富的不斷創造和增加,人的能力和作用被無限膨脹,認為人可以通過自己的力量來征服自然,甚至認為可以利用各種科技手段來改變自然規律,達到任意支配自然的目的。這個階段是人片面夸大自身能力、違背自然規律的階段,成為人類征服自然、背離自然的人與自然關系的否定階段。
哲學告訴我們,事物的發展是經過否定實現的。在事物發展的過程中,經過兩次否定,即由肯定到否定,再由否定到否定之否定,事物的這種運動就表現為一個周期。否定之否定階段既是前一個周期的終點,又是下一個周期的起點,事物的發展是不斷地從肯定到否定,又由否定到否定之否定這樣循環往復以至無窮的過程。生態文明是人們在改造客觀物質世界的同時,不斷地認識和尊重自然規律,積極改善和優化人與自然、人與人的關系,充分順應和利用自然規律,遵循人、自然與社會和諧發展的客觀規律而取得的物質、精神和制度成果的總和;是以尊重自然為前提,以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諧共生、良性循環、全面發展、持續繁榮為基本宗旨的文化倫理形態。生態文明階段,處于人們對自然規律認識的自覺時期,要求適應自然,保護自然,是人與自然關系的否定之否定階段,實現了對自然規律由自覺到自覺到自覺認識,由被動適應到主動利用的質的飛躍。
哲學認為,人們對自然界的認識過程,是以承認世界的可知性為前提的。對事物的認識,盡管曲折、反復,如果認識主體尊重實踐的檢驗,善于總結歷史經驗,還是可以逐步獲得真理性認識的。實踐與認識的辯證關系,為中國生態文明理論提供了認識論的指導。實踐決定認識,認識反作用于實踐,不僅是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也為中國生態文明理論提供了認識論的指導。認識論揭示了認識和實踐在認識過程中的對立統一關系。認識和實踐作為矛盾的兩個方面,各具有獨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把它們的不同作用片面地夸大,使之絕對化,是不正確的。不管是在農業文明時期,還是在工業文明時期,認識與實踐相背離,認識嚴重脫離實踐,導致人在自然面前要么妄自菲薄,要么妄自尊大。生態文明理論則要求把認識與實踐有機結合起來,要求順應自然,一方面強調人類在活動中要正確認識和運用自然規律,受自然規律的支配;另一方面,人在按照自然規律辦事的前提下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創造力,合理有效地利用自然,達到認識與實踐的高度統一。
任何實踐都是在既有認識的指導下進行的。人類社會之所以高于自然界,是因為人類具有在認識指導下的實踐能力,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表明,當人們的認識水平還很低下時,實踐活動帶有很大的盲目性,而當人們的視野擴大、認識水平提高、逐步深入并理解了更多客觀事物的本質和規律之后,實踐活動也就大大地提高了它的科學性和水平。工業文明時期,由于人們片面夸大人在自然和社會發展中的主導作用,產生了嚴重的資源危機、環境危機和人口危機。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國的生態環境問題也日益嚴重,這是由于認識與實踐出現了嚴重偏差,出現了片面追求局部利益、忽視整體利益,片面追求眼前利益、忽視長遠利益的發展造成的,導致目前我國生態環境面臨著嚴峻的形勢。面對這樣的形勢,只有明確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地位,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才能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從明確推進經濟、政治、文化建設,到強調加強社會建設,再到提出生態文明建設,表明我國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在實踐和認識上的不斷深化。因此,在生態問題上,必須堅持以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為指導,在順應自然的前提下,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作用,正確運用現代科學技術來解決生態問題。
中國生態文明理論是建立在價值觀和道德觀基礎上的。價值觀是社會成員用來評價行為、事物以及從各種可能的目標中選擇自己合意目標的準則。價值由事物所具有的客觀屬性和人們對事物的主觀需要兩個因素構成。前者是構成價值的客觀基礎,后者是構成價值的主體條件。價值具有客觀性,又具有主體性。唯心主義和實用主義哲學抽掉了價值的客觀基礎,把價值的主體方面無限夸大,使之絕對化,這是完全錯誤的。人類中心主義把人視為自然界的最高主宰,把人的利益和需求作為衡量自然萬物的根本價值尺度,瘋狂地進行毀滅性的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以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需要。隨著科學技術的日益發展,人類對自然破壞能力的逐步加,對大自然不計后果的開發和掠奪,導致嚴重的資源短缺和環境污染,引發嚴重的生態問題。
一、何謂生態文明
1.生態文明的含義生態文明是一種科學的發展范式。它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生態文明意味著可持續發展的自然生態系統。②生態文明意味著健康運行的經濟體系。③生態文明意味著積極而科學的政策和機制。④生態文明意味著綠色的發展理念。⑤生態文明意味著可持續的創新型技術。
2.生態文明的理念生態文明提倡以人與自然地和諧相處的新觀念,來取代人與自然針鋒相對的舊觀念,促進人與自然、社會的共同發展。生態文明的理念包括1:第一,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地球是我們和子孫后代唯一的家園。第二,人類是自然生命系統的一部分,不能獨立于復雜的生態網絡之外。第三,人與自然的關系制約著人與人的關系。第四,地球的資源是有限的,人類以犧牲環境利益為代價獲得巨大的經濟利益,必然會遭到大自然制裁。第五,環境的權利與義務必須統一。
二、何謂生態文明意識?
1.哲學基礎認為,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的反作用。生態文明意識是指人對生態環境關系的感覺、思維,了解和關系。自然是人類賴以存在的基礎,破壞自然界,等于使人類自身走向滅亡。只有樹立起人與自然和社會各方面協調發展的生態文明意識,才能使生態文明建設的各項措施落實到行動上。
2.生態文明意識的發展過程生態文明意識的形成與發展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主要有四個階段:(1)第一階段,認識匱乏階段(20世紀六十年代以前)。這個階段的人們認為自然界是可以永世存在,供人們無限索取的。(2)第二階段,認識萌芽階段(20世紀六七十年代)。工業革命以后,人們創造了巨大的經濟利益的同時,對生態平衡造成了極大的破壞。此時,人們開始認識到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人們的生態文明意識開始萌芽。(3)第三階段,認識發展階段(20世紀八九十年代)。人們對經濟和環境的關系的認識逐漸理性化,逐漸認為經濟和生態環境應該協調發展。(4)第四階段,達成共識階段(20世紀九十年代至今)。隨著“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提出,世界各國對經濟和環境關系問題有了更深的理解。中國作為負責任的大國,也一直積極參與其中,為全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奉獻一份力量。
三、生態文明意識與生態文明建設
1.生態文明意識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作用總的來說,公民的生態文明意識在整個生態文明構建中起著基礎性和關鍵性的作用。第一,公民生態文明意識的基礎性和關鍵性作用表現在對生態文明內涵的理解上。生態文明在本質上就是一種發展了的公民意識體系。成熟的生態文明意識能夠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持續、有效和健康地發展。生態文明的構建在本質上就是公民生態意識的變革和成熟。第二,公民生態文明意識的基礎性和關鍵性作用還表現在它與其他生態文明意識類型的相互關系上。就主體而言,生態文明意識包括政府的生態文明意識、其他組織的生態文明意識和公民的生態文明意識。在這個層面上,公民個人的生態文明意識居于最基礎的位置。可以說,公民生態文明意識的培養,是整個生態文明意識體系構建與成熟的根本出發點與持續的動力保障。
2.樹立生態文明意識和觀念,搞好生態文明建設目前我國正處于工業化、城市化和現代化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保護自然環境和改善生態問題的關鍵時期。因此,我們應當從作為社會個體的人抓起,引導和培養人們的生態文明意識和觀念,轉變傳統觀念,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和人類永恒的幸福。
1.加強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是拓展高校德育內容的現實要求
生態文明作為一種新的文明形態,它與可持續發展理念和建設節約型社會的要求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需要構建與之適應的生態道德。所謂生態道德,就是強調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關于生態環境利益關系的規范,它超越了以人和社會為本位的傳統道德,強調以自然為本以及當代之間和代際之間基于資源環境的權利和義務的平等,體現了人類對自然的道德義務和責任。恩格斯曾說過:“我們每走一步都要記住:我們統治自然界,決不像征服者統治異族人那樣,絕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我們對自然的全部統治力量,就在于我們比其他一切動物強,能夠認識和正確運用規律。”[2(]P383)生態文明的建設和教育是培養一種對自然負責,對人類發展負責,對將來、對后代負責的道德觀。這無疑為高校德育內容注入了新的內涵,拓展了新時期高校德育的領域和范圍。當代大學生要主動適應時展需要,樹立科學的生態道德觀念,正確認識中國資源和環境的現狀,學習并掌握生態資源和環境等方面的基本知識,理智而友善地對待生態環境,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完善的人、和諧的人,自覺承擔起傳播和實踐生態文明的歷史重任。
2.加強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內在要求
生態文明滲透著人類對文明價值的全新詮釋和對社會發展的理性觀察,體現了人們對以往價值觀念的重新認識,這對大學生的成長和全面發展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良好的生態道德素質和生態文明行為,是衡量大學生全面素質的重要尺度。譬如:生態文明要求人們把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民族利益和全人類利益、當代人利益及子孫后代利益統一起來,產生一系列需承擔和遵守的責任、義務及行為準則。通過生態文明教育,能夠促進大學生對生態文明觀念的認知和踐行,培養大學生的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和國際主義觀念,幫助大學生樹立良好的生態意識與和諧觀念,使他們學會正確認識和處理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尊重自然,愛護環境,并能養成自覺抵制危害環境的行為,使低碳化、綠色化、生態化生活方式成為每個大學生的自覺行為,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二、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的實施策略
教育是提升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力量和傳播生態文明理念的有效途徑,高校應積極采取有效策略自覺承擔起生態文明教育的任務。積極營造生態文明環境。大學校園是學生學習、生活的基本場所,也是生態文明教育的重要基地。
1.營造生態文明環境氛圍,是培養學生生態文明觀念的基礎
一是利用校園報刊、網絡、宣傳欄等媒介宣傳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方面的知識,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直觀的畫面宣傳與學生密切相關的環保知識,如綠色消費包括哪些內容、廢舊電池如何回收利用、垃圾如何分類等。二是邀請環保專家定期為學生開設環保知識講座,宣傳國家的環保政策、生活中的環保常識,激發學生對生態危機的認識,提高學生的生態文明素養。三是定期舉辦與生態文明相關的環保知識競賽、生態文明演講比賽、環保創業競賽、大學生綠色論壇、環保攝影比賽、環保影壇放映等,促進學生對生態文明知識的學習與宣傳,形成良好的生態文明道德環境。四是鼓勵和支持學生成立“綠之行”“綠色環保協會”等形式
多樣的環保社團組織,通過學生環保社團組織吸引更多學生關心生態文明建設,宣傳環保知識,投身生態文明實踐。學生社團組織還可借助各種節日如植樹節、世界水日、世界動物日等開展主題實踐活動,促進社會生態文明意識的提高。五是建設良好的校園生態環境,打造生態校園、綠色校園,建設綠色寢室,使校園芳草如茵,綠樹蔥蘢,成為詩意棲居的生態校園環境。
2.將生態文明教育融入課程體系
生態文明教育涉及所有學科,要建立相關多學科交叉和相互滲透的課程體系。高校應加快生態道德課程體系建設,改革課程結構,把生態文明教育納入到學校教學改革之中。具體途徑為:其一,應組織有關專家編寫生態文明教育的系列教材,其內容應包括有關自然資源、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道德的養成等方面知識,力求通俗易懂,微言大義。其二,應開設有關生態文明的基礎性公共課程,例如面向所有學生開設人類生態學、環境與資源學等課程,將生態文明積極倡導的與大自然協調共生的基礎理論以及生態生活方式介紹給學生,使他們通過與大自然的“對話”“溝通”,達到和諧相處、物我交融的境界,從而培養他們良好的生態文明習慣和行為。其三,應在形勢與政策課程中加入有關生態文明教育內容,使學生充分認識人與自然之間的不和諧導致的惡果,深刻認識到尊重自然保護自然環境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當然,應重點對學生進行生態環境形勢教育、國家生態發展戰略教育、生態科學的基本常識和基本規律教育、生態文明觀的養成教育等,激發學生的生態安全意識。其四,應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中,加入生態文明實踐環節,將生態文明意識和行為培養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學生參與保護生態環境的能力。其五,應在其他課程教學中滲透生態文明理念和環保基礎知識。如在自然科學教學中,可有機滲透環境社會科學的內容;在社會科學教學中,可對一些描寫自然環境和人文歷史的經典文章進行解析,強化學生的生態意識、環保意識和節約意識,使學生學會如何與自然、與社會乃至與自身和諧共處。
3.引導學生參與生態文明實踐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712(2015)23-0076-02[ZW(N]
[基金項目]本文系衡陽市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生態文明與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契合的實踐研究”(2013C25)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劉妍君(1982―),女,湖南永州人,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一、高校生態文明教育的內涵
高校生態文明教育是指按照生態文明發展的基本要求和目標,結合大學教育的原則和基本規律,以生態文明觀――人與自然以及生產力的和諧發展為出發點,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思想,以可持續發展為基本訴求,對大學生進行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的教育行為,使大學生能夠正確理解生態文明的內涵形成生態文明道德觀,自覺遵守自然規律和生態系統原理,并指導自己的生產、生活、消費行為,為自然、社會的全面、協調發展服務的教育實踐活動。
二、高校生態文明教育的課程內容
(一)生態危機觀教育
大學生既是高效生態文明教育的對象,也是新時期先進的生態文明觀的傳播者、發揚者。但由于大學生絕大多數時間都是在校園里學習,很少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對社會環境和生態環境的惡化及其嚴重后果的認知不足,從而可能會有意無意地忽略、放任自身可能會危害生態的行為;因此,對大學生進行生態現狀及危機教育是對大學生進行生態文明教育的首要前提。
(二)生態科學基本知識教育
生態科學基本知識是高校生態文明教育的重要內容。缺乏生態科學基本知識,大學生就無法正確認識生態危機產生的原因、危害及其對人類社會各領域的連鎖反應,更沒有正確有效的理論來指導自己有利于生態保護和治理的行為。大學生通過學習生態科學的基本知識,學會從生態系統、生態平衡、自然規律的角度來認識、分析和解決有關生態保護、生態破壞后的修護以及科學防治等路徑、方法,學會以生態文明的視角來重新審視傳統文化,理解生態文明的內涵,有助于他們去除糟粕吸收發揚精華,成為生態文明的傳承者。
(三)生態文明觀教育
生態文明觀教育是當代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的核心內容,主要包括生態自然觀教育、生態倫理觀教育和生態價值觀等內容。
1.生態自然觀教育
生態自然觀教育要求大學生正確認識到人與自然是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相互滲透的關系,人與自然之間又存在一種對立的關系。改變過去“以人為主”對自然環境過度索取,而進行有效保護的錯誤觀念和行為,正確認識人在整個生態系統中的位置,認識到人在整個自然生態系統中的依賴、依存的一面,善待自然環境及其他生物,只有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才能促進人類生態系統的和諧穩定與發展。這就是生態自然觀的主要內容,也是生態文明觀建立的基礎。
2.生態倫理觀教育
生態文明是以人與自然生態和諧共生共榮為根本追求的,只有人們以更加理智、明智和自覺的態度來尊重、保護自然生態,反對過度索取、開采、破壞,重視保護和建設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并把這樣的認識升華為自身的道德素質,才能真正有益于自然環境的保護和人類社會長遠的發展。生態倫理觀教育凸顯了人類生存的自然環境的倫理底線和倫理責任。
3.生態價值觀
傳統的價值觀基本是以人為中心、人定勝天的理念,追求索取自然、改造自然、以自然及其資源無限度為人類服務,從而導致了人類社會反被自然報復,蒙受巨大的自然災難和經濟、社會損失。要建立生態文明觀,就要從大學生的理念入手,不僅僅讓其認識到自然生態平衡與人類社會和諧關系的重要性,更要讓他們對自然有一種精神需求,即樂于走入自然、融入自然,享受自然的美好,感受到自然對其生命的偉大意義,實現物質追求和精神追求的統一。
(四)生態文明法制教育
在現實生活中,有關生態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并不像有關民法、刑法、勞動法等法律法規貼近人們的日常生活,所以,生態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容易被人們忽視,而其直接的后果就是人們缺少了對相關法律的了解和法律威嚴對人的約束,從而人們放松了對環境破壞的警惕。
生態文明教育必然要求對大學生加強生態法制教育,國際上有關生態環境的條約、協議以及國內有關生態環境保護的法律條文和規定,都是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的重要內容。認真學習和掌握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對當代大學生熟知生態環境法律制度、增強環境保護法律意識、豐富環境保護知識、規范環境保護行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三、生態文明教育課程體系的建設與延伸
(一)把生態文明教育納入高校思政德育教育整體規劃
生態文明教育是高校思政德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生態文明觀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所呼喚的價值觀之一,因而,應當在學校思政德育教育和考評的整體規劃中明確提出生態文明觀教育的建設目標和具體要求,尤其要把這種目標和要求放入到高校的教學改革的藍圖中來整體考量。只有這樣,才能使高校生態文明教育取得符合高等教育目標和社會價值的成果。
(二)建設好生態文明教育必修課
上至教育領導部門下至學校各院系教師都要對生態文明教育加以重視,將生態文明教育相關課程列為高校必修課,尤其要深化其在有關環境保護相關專業院系的地位。而公共基礎課程方面,如思想品德修養、法律基礎等課程中,應突出人與自然的辯證關系和正確對待自然、保護生態以及相關法律法規建設、教育等一系列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等方面的內容。
(三)組織編寫專業教材
教育部門要組織專家編寫專業教材。教材在注重理論知識的同時,要符合大學生的心理特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關經驗,更重要的是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教材也可因地制宜,針對當地生態文明教育的實踐環境,把當地的鄉土地理、歷史、人文傳承等內容整合在教材中,既有綜合課程教育的理念,又有符合當地需求的教育特色。作為國家生態文明教育基地,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理應在教材編寫方面發揮示范基地的專業性、權威性,對教材的編寫和教學的引導起到引領作用。
(四)構建生態教育課程評價體系
第一,評價主體的權威性和廣泛性并重。評價主體既要有生態、環保領域的專家,也要有授課教師、教學管理人員、大學生代表、政府職能部門代表和社會公益群眾代表。第二,課程評價對象的立體性,即要對課程內容、授課方式、學習效果、實踐活動等項目進行評價。第三,評價方式要靈活多樣。既要質與量的評價結合,又要具體問題與綜合應用評價結合,還有自我評價與他人評價相結合。
(五)注重日常實踐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生態價值;價值探究;現代思想
就我國當前情況來看,雖然部分人群已經意識到了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但是仍然力量微薄,并不能為生態環境的改善做出很大貢獻。生態環境的發展關系著全人類的生存,數千萬年來,人們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享受著大自然給予的一切,同時也為自然環境帶來了太多的傷害,例如物種的滅絕就是無法彌補的傷痛。當前社會既是文明社會也是法制社會,相關法律規定對維護生態平衡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思想文明才是保護生態環境的關鍵所在,只有人們在思想上意識到了生態文明生態平衡的重要性,才會主動地去保護環境,所以思想政治教育是有很大的潛在價值的,關系著生態平衡,也關系著人類未來的發展。
一、生態價值的相關介紹
1.生態價值的主要內容
生態價值,是指哲學上“價值一般”的特殊體現,在對生態環境客體滿足其需要和發展過程中的經濟判斷、人類在處理與生態環境主客體關系上的倫理判斷,以及自然生態系統作為獨立于人類主體而獨立存在的系統功能判斷。換言之,生態價值是人類行為與生態環境的一種關聯,只有減少人類對自然的消費,維護自然生態系統的自我修復能力,人類才能可持續地生存下去,這種說法并不是聳人聽聞,而是生態價值存在的真正意義所在。從宏觀角度上來看,任何一個生物物種和個體,對其他物種和個體的生存都具有積極的意義(價值),這是生態價值的主要內容之一。同時,地球上的任何一個物種及其個體的存在,對于地球整個生態系統的穩定和平衡都發揮著作用,這是生態價值的另一種體現。在整個自然體系中,人類扮演了一個十分重要的角色,自然界系統整體的穩定平衡是人類存在(生存)的必要條件,所以生態平衡之于人類而言是十分關鍵的。
2.生態價值中精神文明建設的必要性
生態文明的制度建設是必要的,它為生態文明提供了制度的保障。然而,僅僅依靠“制度”這種社會公共權力的強制來規范人們的行動還是不夠的。只有當廣大人民群眾都認識到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意義,把保護環境變成人民大眾的自覺行為,生態文明建設才會進入更高的層次。因此,除了進行生態文明的制度建設之外,還需要有生態文明的文化建設,形成一種與生態文明相適應的新文化。黨的十報告提出要“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增強全民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形成合理消費的社會風尚,營造愛護生態環境的良好風氣。”筆者認為,這一點主要涉及的是生態文明的文化建設問題。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關介紹
1.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內容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會和社會群體用一定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和道德規范,對社會成員進行有目的、有組織和有計劃的影響,使他們形成一定社會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活動。思想教育關系著我國國民的思想品德塑造,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關鍵所在。思想政治教育是從小學到大學的貫穿性課程,是很關鍵的教學環節。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內容會隨著教學對象所處的年齡段,面臨的問題進行不同的教材內容安排,進而達到理想中的教學效果,為學生進一步學習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礎。
2.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念介紹
(1)堅持基本觀點教育與把握時代特征相統一。(2)加強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導與注重學生成長的特點相結合。(3)構建以生活為基礎、以學科知識為支撐的課程模塊。(4)強調課程實施的實踐性和開放性。(5)建立促進發展的課程評價機制。
三、當前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態價值探討
1.加強人們對生態文明的認知程度
人們生活在大自然的懷抱里,享受著大自然賦予人們的一切,像任性的孩子肆意釋放自己的天性,數千年來對自然環境造成了諸多困擾,也為人們自己造成了一些無法彌補的傷痛。在這種情況下,人們需要醒悟,需要明白自己曾經對自然做過的許多錯事,需要認識到生態文明生態平衡的重要性,需要從心里去接受,去重視生態平衡。政治教育可以說一直伴隨著人們的求學生涯,所以思想政治可以加強人們對生態文明的認知程度,讓人們認識到生態文明的重要性,也體會到大自然的脆弱和無助。
2.從幼兒開始奠定生態文明的基礎
思想政治教育是從幼兒時期就開始的,在塑造人格方面起著很關鍵的作用,畢竟人們在幼兒時期的思想和觀念尚不成熟,仍然有許多可以發展的空間,并且在幼兒時期可以對一些錯誤的認識進行糾正,防止兒童對生態環境做出錯誤的判斷。幼兒在入學之前接受的是家長的影響,家長由于各方面原因,會對生態平衡產生一定的誤解,或者漠視,這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的未來的行為和思想,而思想教育可以從幼兒開始奠定生態文明的基礎,在幼兒時期產生一個糾偏的作用。梁啟超曾經說過,少年強則國強,如果我國的青少年能夠認識到生態平衡的重要性,將會十分利于我國的生態文明發展。
3.利于生態文明的長遠發展
思想政治教育潛移默化地改變的人們的思想,塑造著人們的精神文明,不但影響著當代人們對生態文明的認知,同時也影響著生態文明未來的長遠發展。思想政治教育塑造著人們的思想,同時也改變著人們的心靈,會讓人們認識到生態文明的重要性,進而以父母的角色影響我國下一代的新生力量。青少年既是我國的未來,也是我國未來發展的主力軍,新一代對于生態文明的認知十分關鍵,只有在新生力量中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大力發展生態文明,使思想政治教育發揮出其最根本的價值。
四、思想政治教育實現生態價值的相關途徑
1.堅持科學發展觀的正確指引
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要堅持科學發展觀的正確指引,以便于生態教育的高效進行。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要深刻貫徹落實可持續發展的教學理念,要闡明自然——經濟——社會三者之間的良性互動和協同關系,為學生今后的發展奠定堅實的生態文明基礎。
2.完善生態教育的機構構建
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應該建立相關的生態教育機構,使生態教育內容貫穿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終。生態教育關系著我國未來的發展,在實行過程中需要著眼于未來的長遠發展,在生態教育內容安排上應該注意到各方面的進展和變化。或者說可以從宏觀和微觀兩個角度來看,在宏觀的內容安排上生態教育,應該貫穿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終,并恰當地與現實生活相結合。從微觀角度來看,生態教育,作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但要出現在普通的教學過程中,同時還需要進行恰當的社會性宣傳,并且要將生態教育融入職業教育和成人的繼續教育中。
3.豐富生態教育的內容
傳統的生態教育往往以教師的單調講授為主,使思想政治教育的課堂變得枯燥無味,既影響學生的積極性,又達不到期待的教學效果。在未來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如果想更好地進行生態教育,體現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態價值,就要豐富課堂內容,將生態教育與多媒體手段相結合,或者恰當地為學生增加一些實際體驗的機會。讓學生切身體會到大自然所受的傷害,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動生態教育的進行與發展,同時可以彌補傳統政治教育的枯燥無味,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4.強化生態教育的環境塑造
實施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這是不容置疑的。所以在體現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態價值過程中需要強化生態教育的環境塑造,為生態教育提供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以便于學生理解生態文明的相關思想。要明確地認識到學生所處的環境不僅僅是校園,還有社會和家庭兩個重要場所,而生態教育是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這就需要強化生態教育環境的塑造,在家庭社會校園三種環境中打造無縫的優質生態教育環境,為生態教育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本文對生態價值與生態文明進行了相關介紹,并且具體地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探討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態價值,并就相關路徑進行了分析,例如,堅持科學發展觀的正確途徑、完善生態教育的機構構建、豐富生態教育的內容、強化生態教育的環境塑造。生態平衡的價值遠不是金錢所能夠衡量的,在這其中思想政治教育所發揮的作用是難以想象的,只有將思想政治教育與生態文明相融合,才能夠進一步體現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態價值。筆者希望本文可以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為我國生態文明的發展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譚志敏,方俊.論環境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生態價值的內在邏輯——兼論生態環境觀[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6(21):33-35+39.
[2]張溢.生態位視角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徑研究[D].貴陽:貴州財經大學,2016.
[3]侯帥.中國傳統生態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與途徑[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03):171-175.
[4]陳文斌,申冬梅.生態文明教育基地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態價值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05):106-108.
[5]趙新霞.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策分析[D].長春:吉林大學,2014.
[6]田修勝,胡樹祥.建設“美麗中國”訴求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態價值[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02):78-81.
[7]李光勝.生態文明理念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J].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01):87-90.
[8]朱優紅.教育生態學視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生態建構[D].泉州:華僑大學,2013.
1.解決生態問題的必然要求
在人類文明史上,迄今為止我們已經經歷了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三個階段,其中以蒸汽機的發明為標志的工業文明,利用科學技術推動生產力的飛速發展、帶來了人類物質財富的極大豐富。但是“科學技術是一把雙刃劍”,它在帶給我們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也使人類陷入了人與自然關系的困境,即生態危機。全世界氣候災害增多、全球氣候變暖、冰川消融、海平面升高、沿海低地受到海水淹沒的威脅、大氣成分發生不利于人的變化、二氧化碳增加、臭氧層濃度降低、地球兩極上空臭氧層出現空洞等等生態環境方面的問題出現,都日益威脅著人類的生存與發展。
2.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
可持續發展”的概念是由布蘭特倫夫人在1987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委員會的報告《我們共同的未來》中第一次提出,她把“可持續發展”定義為“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后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多年來這個觀點得到了越來越多的國家的認可。實現“可持續發展”就是要求我們必須解決人與自然的矛盾,而生態文明建設是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的重要途徑。“生態文明是人類在經歷工業文明對大自然肆意掠奪與破壞、自然界無情報復使人類遭受慘痛損失之后,全面反思而提出的新思想,它是以人與自然的和諧、協調發展為特征的文明,是自然界權利受到充分尊重的文明。”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3.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
馬克思把自然界比作人類的無機身體:“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體而言,是人的無機的身體‘人靠自然界來生活’。這就是說,自然界是人為了不致死亡而必須與之形影不離的身體,人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不可分離,就等于說,自然同自己本身不可分離,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首先,良好的生態環境為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提供了物質保證,有了這個保證我們人類才能生存,才有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機會。其次,優美的生態環境往往更能夠使人心情愉悅,身體的各個機能處于最佳狀態,激發了人無窮的創造性,為人實現全面發展的提供有利的精神支持。最后,良好的自然環境更加符合人類的生存發展的需要,而良好地自然環境必然是人與自然的良性互動。
二、思想政治教育對生態文明建設的積極作用
1.培養人的生態文明素質
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是其行為習慣的主要因素,要想提高人們的生態文明素質,就必須先改變其錯誤思想。首先通過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導向和育人功能,使教育對象對生態問題的后果有所了解,在此基礎上,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向人們傳播生態文明知識,提高生態文明意識及其生態文明素質,培養和喚醒了人們自覺加入生態文明建設的道德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其次,通過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保證功能,使人們逐步認識環境對我們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性,為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保護環境,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人和自然和諧發展形成共同認識。當這種共同認識長期影響人的思想,就會固化為人的行為習慣。
2.轉變人的生態文明觀念和行為
近年來,我國的環境污染日益嚴重,自然資源嚴重匱乏,這些都已超出了自然的自我承受力和自我修復力的范圍。發展中的困境,使我們認識到,只有實現人與自然、社會的和諧發展,我國才能實現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通過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認知和導向功能,讓人們認識到人與自然的密切關系,呼吁人們尊重自然、自覺保護自然的觀念變革。轉變由于“粗放型”經濟帶來的以犧牲自然環境和消耗資源來滿足自身利益的錯誤觀念,引導人們樹立以全人類的共同生存與發展為整體利益的觀念。動員全社會成員從身邊小事做起,爭當生態文明建設者。
3.引領合理消費觀念的形成
馬克思認為,人的基本需要首先就是滿足自身的生存需要,也就是消費。人類“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東西”。人要生存,就必須滿足自身吃喝住穿等基本生存需求,而這本身就是一種最基本的物質消費活動。生產決定消費,但是消費反過來能夠刺激人們創造出新的生產需要,即“消費在觀念上提出生產的對象,把它作為內心的圖像、作為需要、作為動力和目的提出來”,從而推動生產的不斷發展。當今導致全球性生態危機的直接原因就是人類為了滿足自身生存和發展需要而過度的消費,導致打破生態系統原有平衡,無限制的向自然索取會引起人與自然關系的緊張。思想政治教育通過教育使人們清醒地認識到,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地球的生物、礦產等資源都具有有限性,一切浪費資源的行為都是可恥的行為,它必然給人類后代的生存發展帶來更大的危機。思想政治教育通過對人們的教育,逐步使人意識到保護生態環境就是在保護我們人類自身,生態文明的建設是為人類自身爭取生存機會。在這樣的意識引導下,人們才會自覺珍惜和養成節約資源的習慣,引領其樹立合理的消費觀。
三、思想政治教育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實現途徑
1.加強生態文明和法制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加強生態文明教育和法制教育。首先,加強生態文明教育的理論灌輸。一方面使生態文明的理念內化為人們生態文明素質和生態文明觀念,另一方面在生態文明理念指導下,自覺自愿地外化為一種現實的行為,使講究生態文明成為一個習慣和時尚。其次,加強法制教育。在加強生態文明教育的同時,思想政治教育還要加強生態法制的宣傳和教育。通過法制宣傳、教育,提高社會成員的生態保護法律意識,不但要人人懂法、守法、護法,而且還要有依法監督舉報違法行為,嚴懲那些嚴重破壞生態環境的不法分子,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搞特殊情況。
2.創建生態文明教育環境
任何人都是一定社會環境的產物,思想政治教育應創造一個既包含家庭、社區等微觀環境又包含社會、政治、輿論等宏觀環境的生態文明建設教育環境。第一,充分發揮已經具備良好生態文明素質的思想政治教育對象的榜樣作用。發揮榜樣的感染力,使與榜樣處在同一微觀環境的其他人自覺的將生態文明理念融入其生活的家庭、社區等。實現從自身做起,通過感染你身邊的人已達到大家一起的目的,從而建立起從學校到家庭再到社區的全方位生態文明微觀環境。第二,思想政治教育應充分利用公益廣告、各類演出活動、報刊、廣播、電視和網絡等各種傳播手段,建立生態文明建設的宏觀環境,通過各種傳播媒介,廣泛宣傳有關生態文明建設的科普知識和價值取向,增強公眾的生態憂患意識、參與意識和責任意識,激勵群眾積極投生于保護生態的行動中,在全社會提倡節約、愛護生態環境的社會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和消費行為,實現生態文明建設由口號變為實際行動。
3.依托多種載體開展生態文明建設活動
【關鍵詞】生態文明;新農村建設;困境;對策
一、生態文明建構背景下,新農村建設面臨的主要困境
改革開放30多年以來,我國農村在自然生態環境和社會生態環境方面發生了深刻變化,新農村的生態文明建設由于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其發展面臨著諸多的困境與挑戰。
(一)農民自身生態觀念與生態意識淡薄、生態責任弱化
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體是農民,由于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尚處于建設的初級階段,各種對生態文明建設的評價、教育宣傳和培養機制尚不完備,致使大多數農民對生態文明雖有所了解,但在認識上比較狹隘和片面,對生態環境的價值認識不深、環保意識不強,生態責任缺失,常常從自身現實利益出發,把環境保護和自己的生活方式對立起來,只顧眼前、不顧長遠、急功近利、竭澤而漁。如在農業生產中過分地依賴化肥、農藥等化學產品,以消耗大量的能源為代價實現農業增產,對大自然進行掠奪式索取和經營等。進而對生態文明建設只停留在家中“庭院干凈”等表面現象上,致使一些農村生態環境持續惡化。
此外,多數農民缺乏對自身的正確定位,意識不到自身在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所承擔的責任,把自己在生態文明型新農村建設中的主體地位推給政府,認為生態文明型新農村建設是政的事。從而導致生態文明建設主體普遍性的缺失。
(二)農村基層政府在生態文明建設上的缺位
首先,傳統的發展觀和政績觀根深蒂固,基層政府片面追求經濟增長,GDP至上。其次,基層政府對農村生態環境整治資金投入不足,治理力度不夠。最后,基層政府對生態保護的教育、宣傳力度不夠。相較于城市對生態保護的宣傳、教育力度,農村的環保宣傳、教育幾乎是空白的。
(三)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獎懲機制有待完善
目前,農村地區的環境監測體系普遍不完善,甚至根本沒有,農村生態環境的評估、監管缺少環保科技支撐體系。直接導致對畜禽飼養污染、鄉鎮工業污染和城市一些工業污染源向農村地區轉移控制不力。環保科研和實際應用不能緊密結合,科技成果利用效率不高,對農村環保適用技術的創新和推廣力度不夠,現代科技對農村生態建設的支撐作用沒有充分顯現。
三、應對生態文明背景下新農村建設困境的對策簡析
(一)轉變農民價值觀,確立生態文明新理念
加強新農村生態文明建設,轉變觀念要先行。作為生態文明構建中最直接的社會行動者,廣大農民是否關注并參與生態文明的構建,其生態文明觀是關鍵。要通過加大宣傳和教育,使廣大的農村人口樹立“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的生態文明新觀念,這是生態文明背景下新農村建設的前提。同時,要使其知曉自身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社會角色、承擔的社會責任、享有的社會權利,真正認識和了解農村生態環境問題的嚴重性,使農民樹立憂患意識和生態危機意識。要引導廣大農民認識到實現生態文明不僅關系到自身生存,更關系到其子孫后代的生存和發展,從而激發農民保護自然環境的責任心,增強生態環境保護行為的自我約束力,確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觀。
(二)強化基層政府職能,加強宣傳力度
首先,基層政府要擺脫傳統政績觀念的束縛,不能把經濟效益作為評判一切的標準。要從改變農業生產方式入手,推進農村的生態經濟,是改造農村落后生產方式、改善農村生活方式的根本。尤其是,要利用好產業轉移的機遇,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綠色經濟、人文經濟等新型生態經濟形式,對于處理好農村建設中的人、社會、自然之間的關系,提高生態的效能,促進人與自然之間關系的良性發展,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基層政府要以生態文明理念為指導發展鄉鎮企業,,合理安排鄉鎮企業布局,綜合考慮農村產業結構現狀和環境資源承載能力,不能以犧牲環境、破壞資源為代價追求一時的經濟增長,走循環經濟之路。
其次,政府要加大農村生態建設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基層政府需要根據十有關精神研究,制定相關的優惠政策,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集體和個人多渠道融資機制,保證穩定有效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生態文明建設投入。農村地區生態環境脆弱而復雜,各區域的生態環境狀況相差甚遠,有很多宏觀與微觀的生態環境問題需要進行探討與研究。基層政府要按照環境保護科技發展規律,結合農村地區現實情況,深入分析其所面臨的生態環境問題,理清發展思路,凝練重大環保科技發展課題,為項目實施找準切入點,合理配置環保科技資源,重點部署農村環保科技工作,不斷提高環保科技含量,加大環保科技的政策扶持力度。
(三)推進農業科技創新,完善相關政策
科技創新是促進資源節約、環境保護的關鍵。要加快科技創新,在減量技術、替代技術、再利用技術、資源化技術、系統優化技術、產業鏈接技術等方面有新的技術突破。當前,最迫切的是在若干技術方面加大研究、開發、推廣力度,包括農業節水灌溉技術、旱作節水農業技術、雨洪水收集和苦咸水綜合利用技術等,突破“水”資源瓶頸;包括農村建設用地整理規劃、生活垃圾和污泥資源化技術、秸稈還田技術等,做好“土”資源集約利用;包括小水電開發技術、沼氣應用技術、太陽能利用技術、風能利用技術等,解決農村生產生活用能,保護農業生態;還包括農業產業鏈接技術,推動發展循環農業。
【關鍵詞】生態意識 文明城市 培育路徑
現代城市是一個綜合體,不僅人口集中,而且也是區域政治、經濟、文教、科技的中心,在國民經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全國文明城市是中央文明委授予一個城市的最高綜合性榮譽稱號,如何用全新的理念審視和統領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對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創建文明城市的實踐深刻反映了生態文明的價值理念,而公眾生態意識的培養與提升是創建工作能否得取得實效的關鍵。
生態文明:創建文明城市的價值取向
城市是人類文明的結晶、社會進步的搖籃,是經濟、社會、政治、文化、科技發展的主要載體。沒有城市的發展,也就不可能有現代文明。而且,城市是一個國家實力的反映、競爭力的標志,城市發展的不同水平代表著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隨著人類進入21世紀,全球將迎接城市化和城市現代化普遍發展的新,同時,人們也面臨著城市發展過程中的許許多多新問題,例如,如何建設城市文明,如何解決城市環境問題,如何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等等。因此,人們對城市的發展也就越來越關注,研究城市發展規律,探索城市發展方向,制定城市發展戰略與規劃,尋求現代城市科學管理的途徑,已經成為每個城市管理者乃至每個城市市民所關注的問題。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提出和推進創建文明城市這一重大舉措,具有深遠的意義。
文明城市是指在全國建設小康社會,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的發展階段,堅持科學發展觀,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全面進步,物質文明、政治文明與精神文明建設協調發展,精神文明建設取得顯著成就,市民整體素質和文明程度較高的城市。全國文明城市稱號是反映我國城市整體文明水平、和諧程度的綜合性榮譽稱號,對一個城市來說是含金量很高的城市品牌,是十分重要的無形資產和戰略資源。
根據《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關于評選表彰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的暫行辦法》的規定,全國文明城市評選的標準主要有八項:(1)組織領導堅強有力,創建工作機制健全;(2)思想教育深入細致,道德建設扎實有效;(3)創建活動蓬勃開展,人民群眾廣泛參與;(4)黨政機關廉潔高效,社會風氣健康向上;(5)科教文衛體穩步發展,社會事業全面進步;(6)社會治安良好,社會秩序井然;(7)基礎設施較為完善,生態環境優良;(8)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居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由此可見,實現自然、社會和人的和諧相處以及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是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一個重要目標,深刻體現了生態文明的本質要求和價值取向。
文明是人類改造世界的物質和精神成果的總和,它表征著人類社會或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經濟、社會和文化的發展水平與整體面貌,是人類社會進步的標志。而生態文明作為一種嶄新的文明形態,既是人類文明發展的一個新的階段,也是文明發展的一種具體形態。生態文明強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認為不僅人有價值,自然也有價值,人類在發展的過程中要尊重生命和自然界,注重以人為本和以生態為本的統一,樹立符合自然生態規律的價值需求、價值規范和價值目標。在制度層面上,生態文明強調在發展中始終貫徹“生態優先”的原則,并將這一原則納入到各項社會制度建設中,以建立有利于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社會秩序。在物質層面上,生態文明倡導可持續的經濟發展。在生產方式上要超越傳統工業化道路,通過發展循環經濟、低碳經濟和清潔生產等來實現新的經濟增長模式。在生活方式上則倡導適度消費,既滿足自身需要又不損害群體生存的自然環境,同時也不損害其他物種的繁衍生存。總之,生態文明將“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滲入到整個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以實現經濟―社會―生態環境的和諧發展。
因此,從生態文明的視角來解讀文明城市創建工程,就是要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使城市建設各個方面全面實現生態化轉向,其最終目的是實現生態、經濟、社會協調可持續地發展。
生態意識:創建文明城市的應有之義
生態意識的提出及內涵。生態意識(Ecological Consciousness)是現代社會人類文明的重要標志。1962年卡遜夫人寫的《寂靜的春天》一書和1971年羅馬俱樂部提出的《增長的極限》報告,極大地喚醒了公眾生態意識的覺醒,學術界對生態意識的認識和研究也由此展開并且逐漸深化。
1983年,俄國學者B.基魯索夫提出“生態意識”的概念,認為“生態意識是指根據社會和自然的具體可能性,最優解決社會和自然關系問題方面反映社會和自然相互關系問題的諸觀點、理論和情感的總和。”①我國有學者認為生態意識是“人對自然的關系以及這種關系變化的哲學反思,是對現代科學發展成果的概括和總結”。②著名生態哲學家余謀昌先生認為生態意識是“反映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一種新的價值觀。”③
總之,生態意識作為意識的子范疇,是人們在處理人類活動與周圍自然環境間相互關系時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從哲學意義上來看,生態意識是生態存在的觀念反映,它反映了人類主體對自己生存發展于其中的生態存在即社會――生態系統的深層把握,強調從生態價值的角度審視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從內容構成上來看,公眾生態意識是生態憂患意識、生態科學意識、生態價值意識、生態責任意識、生態道德意識等因素的有機整合。簡而言之,生態憂患意識,是人類面對日益嚴重的生態危機而萌生的對自己前途命運的憂患意識。生態科學意識,要求人們以生態科學的眼光審視自然、指導實踐。生態價值意識,指人在實踐和認識活動中形成的對地球生態環境的價值評價、價值取向。生態責任意識,指每一個人對生態保護均負有責任。生態道德意識,就是要人們樹立生態道德意識和思考判斷生態道德行為的善惡標準。
公眾生態意識對創建文明城市具有重要意義。公眾生態意識體現了創建文明城市的內在價值。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上,傳統的人類中心主義認為 “人是萬物之靈”,把“最大限度地謀取和占有人的眼前物質利益”作為關注和思考的主要對象。人類中心主義作為一種文化觀念,它是以極端功利型思維方式為其價值觀基礎的。而生態文明則強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努力克服傳統人本文化的反生態性質,尋求一種適于人類與自然共同持續發展的價值觀念體系。這種價值觀以尊重和維護自然為前提,以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諧共生為宗旨,以建立可持續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為內涵,引導人們走上持續和諧的發展道路為著眼點,強調人的自覺與自律,強調人與自然環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共處共融。如前所述,文明城市創建工程,就是要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滲入到城市建設的各個方面,以實現經濟、社會與生態環境的和諧發展,是在更高層次、更高水平上推動城市發展。而生態意識也是強調從生態價值的角度來把握人與自然的關系,蘊涵了人與自然友好、和諧相處的價值取向。因此,二者在價值觀上具有高度的統一。
公眾生態意識是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的思想動力。認為,存在決定意識,意識對存在具有能動的反作用。意識的能動性不限于從實踐中形成一定的思想,更重要的在于以這些觀念的東西為指導,通過實踐把其變為客觀現實。廣大公眾的生態意識,無論是生態憂患意識、生態科學意識、生態價值意識,還是生態責任意識和生態道德意識等,都根源于日益惡化的生態環境這一社會存在,同時對促進生態建設的實踐又具有積極的指導作用。盡管生態道德是一種軟實力,但它卻有著極其強大的推動力,只有它才能真正驅動人的生態意識和行為的自覺性、自律性與責任感。正確的生態道德觀一旦形成,就會對于人的行為產生自覺的約束作用,從而大大減輕各種“他律”形式約束人的行為時所付出的成本或代價。總之,生態意識作為一種思想動力,必然會指引廣大公眾積極參與清潔生產、循環經濟、環保產業、綠化建設等一切具有生態文明意義的實踐活動,促使他們不斷推動自然、社會和人的和諧發展。
培育公眾生態意識是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的重要任務。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就是要全力打造一個廉潔高效的政務環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規范守信的市場環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環境、安居樂業的生活環境、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使廣大人民群眾成為創建文明城市的最直接的受益者。同時,作為創建文明城市的主體,廣大人民群眾也是創建文明城市的最有力的參與者。近年來,我國公眾的生態意識在不斷提高,公眾參與環保的深度和廣度也在不斷加強,但從總體上說,目前的公眾參與還停留在初級階段。如果缺乏公眾生態意識的支撐,對經濟、社會、文化、生態協調發展認識不充分,或者急功近利,不注意創建工作的規范性,就必然會導致不利于可持續發展的嚴重后果,文明城市的創建就不能順利實施。另外,文明城市創建是一個系統工程,創建工作涉及諸多方面,單靠一個部門或單位難以奏效,僅僅依靠科技、經濟、法律和行政等“他律”手段也是遠遠不夠的,還要激發和培育公眾的生態意識,否則,就難以將生態保護理念轉化為人們的自覺行為,也難以使美好的生態藍圖變成美好的現實,生態文明建設事業就會落空。因此,必須把大力培育和提升公眾生態文明意識作為創建文明城市的重要任務,從而更好地為推進文明城市創建工程提供有力的思想保障。
多方協調:培育公眾生態意識的有效路徑
所謂公眾生態意識的培養,就是通過各種培養意識的方法和手段,有組織、有計劃地對社會成員施加影響,使人們樹立正確的生態意識,并在生產和生活實踐中自覺地養成尊重和保護生態的行為習慣,從而能動地協調人與生態的關系,實現人與生態和諧共生和可持續發展。總之,要切實按照黨的十七大報告“生態文明觀念在全社會牢固樹立”的要求,大力培育公眾的生態文明意識,并且使人們把這種意識轉化為自覺的行動,為創建文明城市奠定堅實的基礎。所以,政府、社會、個人多方協調,共同努力,著力打造創建文明城市人文氛圍,是當前培育公眾生態意識的有效路徑。
以政府為主導,加強生態文明科學的普及工作。黨和政府具有為培養公眾的生態意識提供強有力的條件保證和政策支持的作用。首先,要將生態文明科學納入國民教育和再教育的體系,逐步把生態教育納入各級各類學校的必修課程。其次,要通過廣播、報紙、電視、電影、網絡等各種媒體實施生態文明的宣傳教育,開展創建綠色社區、綠色學校、綠色機關、綠色家庭的宣傳活動,利用世界環境日、地球日等重要的環境紀念日、節日和重大環境事件為契機,組織公眾喜聞樂見的環境宣傳活動,形成一種濃厚的生態文明輿論氛圍。再次,政府部門對民間環保組織要加大支持引導力度,政府部門和民間環保組織之間要建立溝通、交流機制,以更好地發揮那些非政府環保組織的重要作用。最后,政府要建立和健全相關的消費法規與制度政策,引導公眾合理消費趨向;繼續貫徹優生優育的方針,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努力實現人口良性發展。
以社區為陣地,創造良好的社會生活環境。馬克思曾經說過:“既然人的性格是由環境造成的,那么就必須使環境成為合乎人性的環境”④。社會生活環境是指社會文化、教育、衛生、交通、生活服務狀況、社會風尚和社會秩序等。安定和諧的社會政治環境,是文明城市的重要標志。首先,要建設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態社區,建設包括文化、教育、醫療以及各種服務等在內的配套設施,優化“人居”生態生活環境。其次,以提高市民素質為重點,加強對廣大干部群眾的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認真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進一步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再次,要大力開展生態文化建設活動,形成以生態文化意識為主導的社會潮流。生態文化是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的文化,主要包括生態哲學文化、生態倫理文化、生態科技文化、生態教育文化、生態文藝文化、生態美學文化、生態宗教文化、生態傳媒文化等方面的內容。最后,要注重各類活動的教化功能,積極組織開展教育實踐活動。例如要深入開展全民讀書活動、全民健身活動,組織動員群眾學文化、學科技、學法律,提高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樹立以文明、健康、科學和諧生活方式為主導的社會風氣。
以公眾為主體,踐行生態消費實踐模式。實踐和認識總是相互作用的,堅持認識和實踐的統一,是認識論為人類正確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的理論武器。生態消費是指符合生態倫理的科學消費方式,具有適度性、持續性、全面性、精神消費第一性等特征,對提高全體公眾生態意識有著重要的意義。只有生態消費的理念落實到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中,實現人類的可持續發展才會有真正的希望。首先,廣大人民群眾要充分發揮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從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高度來認識奢侈浪費的危害性,逐步樹立起正確的消費觀念。其次,公眾要養成適度消費的生活方式,自覺控制自己的行為,合理節制自己的欲望,從點滴做起,從現在做起,對有害于生態環境的產品、食品不購買、不食用;對“殺食”國家明令保護的珍禽益鳥的做法應設法制止。再次,人們要注重精神追求,通過學習、娛樂、文化交往等方式以充實自己的人生,追求綠色享受的生活方式,同時還要倡導社會其他成員形成有利于節約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消費模式,共同為建設節約型和環保型社會而努力。(作者單位:黃淮學院;本文為2009年度河南省政府決策研究招標課題“創建文明城市的生態環境建設研究”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B048)
注釋
①余謀昌:“生態意識及其主要特點”,《生態學雜志》,1991年第4期,第68~71頁。
②李萬古:“現代科學‘生態學化’和社會生態意識”,《山東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3期,第9~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