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農業機械化現狀及發展趨勢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農業機械化,發展現狀,策略和趨勢.
1 我國農業機械化的發展現狀.
1.1 發展過程中所取得的成果.
現階段,我國在研發、設計、制造、銷售以及服務等多個方面都建立了完善的農機工業體系,農機產品的服務對象也幾乎涵蓋了我國的整個農業領域,如畜牧業、林業、漁業和副業等。我國的小型農業機械產品生產起步的時間較早,質量優異并且成本較低,在近些年來不斷的發展和研究過程中,產品種類日益齊全,并且生產能力逐步擴大,性價比也能夠很好的滿足我國農民的支付能力和使用水平。截止到現階段,我國能生產出 15 個大類、近 100 個小類、超過 3000 多個品種的農機產品,這些產品在非洲以及東南亞等市場所占的比重很大。
1.2 發展過程中暴露的問題.
(1)不同區域之間農業機械化水平的發展差異大。我國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情況與發達國家農業機械化發展的特點是有著明顯的差異的,這也是導致各地農業機械化水平差異較大的根本原因。我國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各地的天氣條件和地理條件差異很大,有的地區農村勞動力過剩,也有的地區土地十分匱乏,再加上農村的人均收入較低等因素的限制,就導致了在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過程中的不同區域的發展特點是有著明顯區別的。通過所統計的數據我們發現,我國東部地區的耕地面積占比約為 30%,而農機擁有量卻超過了總體的一半以上,西部地區的耕地面積占比為24%,農機擁有量的占比卻不足15%。
(2)農業機械門類品種上有一定的缺陷。在不同的生產環節和不同作物上,我國農業機械化的水平也是有著很大的差距的,我國水稻的種植面積和產量有著明顯的降低的趨勢,主要原因就是我國水稻機械化的水平明顯落后和南方的部分土地存在拋荒的現象,棉花目前還沒有機械化的能力,而玉米在少數地區也還是剛剛起步的階段,一些節種節肥節水性能較好的機具普遍都存在著水平低、數量少的問題,所以始終都無法大面積的推廣使用。另外,由于我國農機產品還存在著短缺和過剩并存的問題,這也嚴重影響了我國農機產品的工作效率及其所帶來的經濟效益。
(3)農業機械使用中的問題。農民之所以愿意購買農業機械產品,就是要在省時省力的同時獲取更大的經濟效益,而在我國的很多地區的農民的經濟條件不允許他們購買農業機械,或是他們用不好這些產品,這也就制約了農機水平的提高。具體表現為:一是“買不起”,我國農田機械產品的價格基本都在 1-10 萬元之間,最小型的產品也在 5000元左右,即使各地都出臺了購買農機產品的補貼政策,但補貼的力度較小,對于普通的農民來說,價格還是無法承受的;二是“不會用”,在農民購買了這些產品后,各地的農機管理部門對于農機具的引進、推廣以及使用技術的培訓等工作都還無法有效、順暢的開展,所以很多農民都不能很好的使用這些農機產品;三是“效益差”,因為農民的文化素質較低,所以在他們使用農機產品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問題,設備也容易出現故障,也沒有形成完善的農機作業市場,很多農機具都處于閑置的狀態,無法發揮出農機產品應有的經濟效益,這也就降低了農民購買和使用農機產品的積極性。
2 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的策略和趨勢.
2.1 我國農業機械化的發展策略.
首先,我國的農業機械發展應更加重視對高科技的投入和應用,我國的農業機械裝備技術應與信息技術、儀器與控制技術、現代液壓技術以及現代微電子技術等先進的科學技術有機的融合,同時應該向著機電一體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快速發展了;其次,當前我國應繼續研發和生產與我國農業生產的實際特點相適應的農業技術設備,認真分析和研究我國農業的生產規模、農業資源、經濟實力以及農藝制度等現狀,結合我國農業生產的自身特點,從而發展出與之更加相適應的農業技術設備;最后,應逐步提高農業裝備產品的質量,提升自身的市場競爭力。
生產農業裝備產品的企業應建立一套完善的產品質量保證和質量管理的體系,提高農機產品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性、可操作性和舒適性,進一步的改善使用人員的作業條件,從而提升自身的市場競爭力。
2.2 我國農業機械化技術的發展趨勢.
智能化以及自動化將是我國社會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這也是我國發展高效節約農業的最重要措施。
(1)應用農業傳感器技術。要想真正的實現農業機械的自動化控制,首先我們必須能夠實時的監測農業裝備的工作狀態,發現問題及時改善,其次就是要能夠準確的評價農產品的生物學的活動和性狀,所以應用農業專用的傳感器技術就顯得尤為關鍵了。現階段,農業傳感器的應用效果還是比較理想的,采用谷物濕度傳感器谷物的濕度進行實時的監控;采用溫度傳感器能夠準確的測量糧食烘干和儲存過程中的實時溫度等等。
(2)計算機技術和電子技術的應用。在農業機械裝備中應用計算機技術和電子技術,將進一步的促進我國農業機械化技術的發展,小型化、微型化的芯片的出現也為農機產品實現完全的智能化和自動化提供了可能,比如說在農機裝備上安裝電子監控裝置,這樣農民就可以實時的掌握裝備的工作狀態,出現故障時可以即使的進行調整,提高作業的質量。我國電子設備的性能越來越完善,農業裝備也能夠更好的適應灰塵、潮濕以及噪音等不利的環境,其可靠性和耐久性也得到了顯著的提升。
(3)農用機器人技術。作為機電一體化的實例,農用機器人集合了人工智能、自動控制以及機械電子計算機等多種高新技術,農業的作業對象和環境的復雜多變性對農用機器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雖然現階段農用機器人技術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但是隨著計算機智能技術的不斷發展,這項技術也將越來越完善。
(4)建立更加精確的農業體系。這一內容的核心思想就是要及時的獲取農作物的產品并掌握影響生物生長的環境因素的有關信息,分析研究其原因,從而制定出經濟上有效并且技術上可行的改善措施,根據實際的需要進行調控,主要的支持技術有智能化農業機械技術、決策支持系統、3S技術以及信息采集和處理技術等。在我國工業上人工智能技術和計算機網絡技術應用已經越來越廣泛了,所以,在我國的農業機械裝備上應用人工智能技術和信息技術也將是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必然趨勢。
3 結束語.
通過以上的論述,我們對我國農業機械化的發展現狀以及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的策略和趨勢了兩個方面的內容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討論。新世紀隨著我國科學技術水平的快速發展,我國的農業要想真正的實現可持續發展這一策略,現代農業裝備技術也應體現出多學科綜合和交叉這一特色,隨著世界人口的持續增加以及城鎮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我國農業機械化也必將向著更高的水平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曉燕.淺談農業機械自動化的發展現狀與推進模式[J].中國農業大學學報,2000.
[2]耿端陽.淺談農機發展的出路在于智能化和自動化[J].中國農機化,2003.
[3]楊敏麗.關于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趨勢的思考[J].中國農機化,2005.
【關鍵詞】 農業;機械化 ;現狀; 方向
中圖分類號:F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0278(2012)03-123-01
當今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不斷加快,我國農業發展也踏入了一個關鍵時期,農業也將在國際競爭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唯有提高我國農業現代化水平才能增強在國際市場中的競爭力,而實現農業現代化就必須加強農業機械化建設。為此,就我國農業機械化現狀和發展趨勢進行分析和研究。
一、我國農業機械化的的現狀
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機械化促進法》的頒布實施,中央和地方財政補貼力度的加大,我國農業機械化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由于農業化促進法涉及農機化工作的方方面面,為我國農業機械化的發展道路掃清了很多障礙,農村經濟發展和地方基本設施建設規模的擴大也為農機化提供了有利條件。在我國加入了WTO后,國際間的農機技術交流和合作得到加強,為鼓勵大型農業機械的引進,國家還制定了優惠進口稅收政策,為我國學習國外的先進經驗和技術提供機會。很多國際企業還在中國舉辦展覽會,也是農機界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的重要形式。近年來, 國際上不少大型農機企業看準中國巨大的農機市場,,與中國有關部門和企業合作,在中國開拓事業, 取得了雙贏的佳績。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我國農業機械擁有量增長了上千倍,有的品種甚至數萬倍。農田作業機械化水平顯著提高,機械耕地、播種、收獲水平逐漸提高。
總的說來國內農機業發展的勢頭較為良好,通過學習國外的先進經驗和技術, 加大技術改造和升級換代力度, 也推進了國產農業機械化產品質量的提高。在提高勞動生產率、減輕繁重體力勞動方面,農業機械化也體現出重要的作用,但也暴露出很多問題。其中最突出的問題我國的農機裝備水平還不能完全適應全部的市場需求。農業機械裝備不合理,市場所急需的大功率拖拉機及配套農具數量較少,深加工機械、農田作業機械、大中型機械的匱乏,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機具的整體功能。農業機械化發展不平衡,農業經營規模化程度低,過于分散,制約了農機化作業水平的提高。區域上,南部高寒陰濕區和偏僻山區農機化發展水平低于北部地區。除此之外,生產成本和加工技術方面的原因,導致我國生產的農產品在價格和品質上和發達國家還存在很大的差距,缺乏國際競爭力。由于農機裝備開發的難度本身就大,加之利潤不高,導致很多大型企業對農機裝備的研發失去興趣,目前大部分農機裝備制造企業仍是中小規模企業。如此一來就使得我國農機裝備制造行業整體呈現出研發能力差,行業管理水平低,整體規模小,技術設備落后的狀況。
針對這種狀況,強化農機化科技創新,支持開發和引進符合市場需求的農機產品,培植大型農機裝備制造企業迫在眉睫。創新是農業機械化水平提高的關鍵,要結合農業結構調整,加快農機新技術、機具的研究與開發;進一步深化農機化科技體制改革,充分發揮農機科研院校、大型農機企業的積極作用,優化農機科技資源配置;加強農機化新技術的推廣應用。
二、我國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方向
綠色化,智能化,自動化、信息化是我國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隨著“建設節約型社會”步伐的推進,迫切需要農機裝備低耗能、零排放。加之世界資源日緊張,燃油價格不斷攀升的情況,我國農機制造企業將重點發展節能、節水、節肥和降低農業成本、保護生態環境,增加產量的農機裝備,以適應當下市場需要。
農機裝備智能化和生產作業方式自動化是發展高效節本農業的有效途徑。在國際競爭激烈的環境中,我們必須通過縮小與農業發達國家在農機裝備上的差距,才能阻止國外先進的高智能化和高自動化的產品壟斷我國市場,阻礙我國自主農機裝備企業的發展。上世紀90年代以來,信息技術迅速發展,成為世界科技發展的前沿技術領域,其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可以將科學技術成果迅速傳播到各個社會經濟門類。國外已有了一些比較成熟、方便我們使用的應用性成果,比如全球定位系統(GPS)、地理信息系統(GIS)、連續數據采集傳感器(CDS)、遙感(RS)、變速自理設備(VRT)和決策支持系統(DSS)等,我們可以充分利用這些先進技術或在此基礎上進行再次開發已得到符合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的產品,為提高我國農業機械智能化和自動化水平而服務。從國際農業發展經驗和國際科學技術的發展進程以及趨勢來判斷,我國農業綠色化,智能化,自動化、信息化的趨勢將會日益顯著。
在今后的一段時間內,發展農業機械化仍然是我們應該堅持的主題。在這樣一個知識經濟日新月異的時代,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帶給我們諸多便利的情況下。我們要抓住機遇,加強農業機械化科技創新能力,加快農業機械化新機具的研發和開發,提高勞動生產力率,減輕繁重體力勞動,從而帶來生產力的質的飛躍,努力打造真正意義上的農業大國。
參考文獻:
[1]倫冠德.我國農業機械化現狀及發展趨勢[J]. 農機化研究.2006(6):17-19.
[2]宋宜清.我國農業機械化現狀及發展趨勢[J].農業與技術.2007(2):25-28.
關鍵詞:農業機械;維修制度;技術推廣
農業機械既是先進的農業生產工具,也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標志,對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提高農業經濟效益具有重要的輔助作用。目前,我國高度重視對農業機械化的推廣,頻頻出臺一系列惠農政策,尤其是在農業農機購買補貼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但受到農機維修服務不高,技術人才匱乏等因素的影響,我國農業機械推廣進程相對緩慢。
1如何解決當前農業機械維修存在的問題
1.1政策扶持
做好農業機械維修工作是實現農業機械化可持續利用的前提條件,對推廣農業機械化進程意義重大。對此,應該積極向政府相關部門呼吁,爭取政府對農業機械維修各方面的扶持,如給予營業稅收減免、給予維修設備采購補貼、采用合作社的營業方式上等[1]。但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做好市場把控,進行維修能力考核,避免不具備維修能力或維修能力低下的人員參與農業機械維修,導致市場維修水準低下,打擊農戶對農業機械維修的信心。另外,有關單位還應努力完善農機維修市場的服務管理體系,做好日常對農機維修市場的監督,杜絕出現亂收費和維修質量差等現象,對于不合格的農機維修站要堅決整改或取締。
1.2提高維修人員專業素質,確保維修質量
隨著我國農業機械的快速發展,當前的農業機械呈現出多功能、高性能的特點,這也對農機維修技術的要求日益提高,所以,農機管理部門應重視對維修人員專業素質的提高,有組織、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對農機維修人員進行相應的技能培訓。另外,農業機械使用者由于文化水平有限,對農業機械也缺乏相應的了解,在使用過程中不懂也不重視對農業機械的保養,因此,應設專職人員定期深入農村,為農民講解農業機械使用過程中的注意事項,減少農機維修次數,保證農業機械得到良好的使用和維護[2]。
1.3加大投入,改善修理廠條件
農機修理廠投入相對較大,前期投入較大,很多農機維修人員因為受到資金條件限制,未選擇開設農機維修廠,而現有的很多農機維修廠也由于受到資金困擾,未能擴大規模。因此,政府應當加大對農機維修廠的扶持;同時,農機維修廠經營者應當積極爭取政府的資金支持,努力改善修理廠的硬件條件,做到“維修設備人無我有,維修服務人有我優”,增強自身競爭力,真正發揮出市場經濟的優勢,進一步推動農機維修行業的良性發展。
2如何更好地進行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
2.1建立健全推廣的政策環境
首先,政府應認識到推廣先進農業機械化技術的重要性,農機的推廣與構建新農村、增大農業產量和提高農民收入息息相關,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根本保證。各級政府要為農機的銷售和技術服務提供一個寬松的政策環境。此外,在進行技術推廣時,一定要注重建立長效機制。目前,已經有部分地區堅持每年進行“科技下鄉秀”和“農機技術操作表演”等活動,使農業機械化觀念逐步深入人心,有效提高了農戶對農業機械設備的使用程度。其次,加強市場監督,防止在農機推廣的過程中大量的劣質機械涌入農村,導致農民對農機的印象不好,這樣會嚴重阻礙農機機械化的推廣,對于農機銷售站點,應不定期進行抽檢,對已銷售的農機,并對購買農機的農民應進行回訪,保證農機的產品質量,及時解決農民對農機使用中存在的問題。最后,加強農機作業服務隊和農機銷售、租賃公司的合作,將競爭關系轉換為合作關系;同時,積極改變經營理念,做到優勢資源整合,加強技術協作,更快更好地提升農民對農機需求的服務。
2.2構建可持續發展的人才培養體系
農機人才培養體系的難度主要體現在兩點:一是職業教育尚未完全得到社會的認可,很多學生不愿意參加涉農方面的職業教育;二是基層農機站工作環境惡劣,待遇和福利差等原因導致基層農機站找收不到優秀人才。針對這種情況,政府應加大對這方面教育的資金投入,完善人才培養體系,加大對基層農機站體系建設資金的投入,提高農機技術人員的工資福利等。例如,招收農民進行半農半讀的形式,提高農民的整體素質,加強產學合作,將大型的農業產業公司與農業教育相合作,做到學有所用。此外,農業技術推廣培訓較大,農民大多文化知識低、年齡較大,所以對他們的培訓不能用常規的教學方法,應該更多注重技能和安全操作,將實踐與技能相結合,激發農民使用農機的積極性。另外,在開展農機培訓時,要結合實際,關注農民是否需要、農民是否滿意、農民是否接受等因素。
2.3創新農業機械維修制度
隨著我國農業機械化的推廣范圍不斷擴大,對農業機械的需求也日益提升,通過創新農業機械維修制度才能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提高維修效率。對農業機械維修制度的創新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可以以農技站為單位,每個縣至少設置一個總的農機維修點,并由點帶面,設置下屬的一級和二級機構,深入農村,方便農民及時維修農業機械。其次,積極發展新型農機合作經營,推廣新的組織方式,包括“農機合作社”和“農機大院”等,通過新型的合作社方式,帶動農民一起參與農技站現代化進程,推動農業機械維修水平提升。此外,創新對現有的農機維修企業的管理,對于農業相對發達、農機維修企業眾多的地區,可以建立區域性的易損件配件中心,通過快速物流和便捷的交通,幫助農機維修企業盡快獲得易損件,提升農機維修的效率。
3結論
農業機械化不僅是農業現代化的前提,更是提高生產效率、解放勞動生產力和保證農產品質量的重要保障手段。而健全農業機械維修制度、推動農機站現代化建設進程,有助于農業機械化發展,因此,農機站和農業機械維修企業應當積極爭取上級部門的支持,加強農機維修的保障性措施,并積極做好農機技術培訓,以提升農業機械化程度。
作者:賴祖勝 單位:廣西北流市六靖鎮農機技術推廣站
參考文獻
關鍵詞:農業;經濟;管理;現狀;未來發展
我國是個農業大國,全國耕地面積占國土面積的八分之一,而居住在農村的人口卻是全國人口的一半。因此,要發展國家經濟并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就必須管理好農業經濟,然而農村經濟一直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大阻礙,要想保持中國經濟的平衡發展就必須突破農業經濟發展這一“瓶頸”。針對當前農村經濟發展現狀,提出對新農村經濟發展的設想,創新農村經濟發展模式,期望能達到與整體經濟水平同步提升的水平。
一、現階段我國農村發展的現狀
由于大部分農村地區依舊是小面積耕地作業,即便是相鄰的兩片土地,都會因為在種植時間不一致或者耕地地勢的高矮差異產生不一樣的種植物。不僅如此,在后期的培育和收割過程中更能產生巨大的差異,比如灌溉、施肥。離水源近一些的就能得到更充沛的營養,相反,耕地高一些,距離水源遠一些的可能因為不方便而得不到那么多的灌溉和施肥。所以,在農田作業的過程中,最后的收割物總是會顯得參差不齊,這也會導致農產品的質量產生很大的差異。盡管有些地方被大量承包,但是卻因為“短期效應”的影響,讓承包人也不愿意投入資金來改善分割地不同的現狀,僅僅只是在其他農業方面最到了統一。
除了少數地區實施了用小型農機具耕作外,其它大部分地區都是靠人工種植,因此并沒有實現全面性機械化,即使政府已經對農民進行了在農業上的經濟性補貼,而使他們自己全身而退,不再接管農民的產業問題,從而使整個農田作業機械化不高。比如在生產稻谷作業的過程中,在水田的翻耕和谷子的收割都用到了機械,但是水稻插秧卻仍然是人工。目前,全國機械插秧普及率大約28%,雖然還有待長進,但是農田作業技術相對以前的技術還是有所提高的。
因為土地養護的不到位和人工培育的不便捷,使農作物產量會很難提高到國民期待值。農業技術雖然在不斷提高,但是因為物資條件、環境因素、人文素質的影響,尤其是小農業經濟的“瓶頸”效應,致使大多農田作業還停留在檢驗期,農作物產品的質量和產量都不能得到有效提升。有的村鎮對農業發展非常有先見之明,從選中到培育到收割等各個環節都有專業人士來進行指導,甚至還會印發傳單、廣播宣傳來對農民進行專業引領,但是農民的人文素質層次不齊,領會的能力也各不一樣,特別是農民是經營自己的小塊土地,擁有非常大的自主管理權,所以他們不太聽上級給與的建議而是依靠自己多年來的經驗來進行管理。有的農民一味地追求經濟效益,過多地使用農藥和激素肥料造成產品不僅沒有提高質量甚至會造成人身的健康威脅。農田專業也因此不能很好地的推廣和普及,不能及時有效地養護農田并限制了農田質量和產量的發展。
農戶對農田的管理非常的隨意,不能很好地適應市場需求。盡管農地主要是分為水田和旱地兩類,但是實際選擇播種品種的面還是很廣的,比如,適合旱地的農作物就有芝麻、玉米、黃瓜、花生、辣椒等,適合水田的農作物有油菜、水稻、經濟作物等,而且大多數都是有季節性差別的。因為農作物是按戶分散經營,各種市場信息不能很好地傳達給農戶,所以在產銷連接不緊密的情況下,很容易致使有的農產品供大于求,而被迫使作物的價格下降,從而讓農民的收入降低;而有的農產品卻是供不應求,讓極少產出的農作物變得搶手,雖然產物的稀有會使之價格上漲,但是產量的稀少并不會給農戶帶來多大的效益。所以農民應該及時清楚市場的需求再來進行選擇性的農作物耕種。
二、農村經濟發展遠景及其協同發展
在中國,有一些人在城市商業化的進程中積累了財富,而僅僅靠收稅來限制這部分“先富起來的人”也依舊難以改變中國貧富差距大的國情。所以,為了更好平衡中國經濟發展,就應該著重于農村經濟發展的創新,首先是政府注資。也就是除了農地以外的股權由政府機構來投資,資金全部由鄉村政府來承擔。這種模式就是讓政府機構招聘經營管理層來監督資金的運轉,來確保農田會有增值的空間。其次是集體股權。意思就是將全部吸收農民股份,按照鄉村人口的勞動力來折股計算,每一股的價格可以參考當地的實際經營。這種模式讓農民參與其中,充分的調動了民戶參與的積極性,因為是農民的參與,所以在所有制的形式和產權的分配上也不會有異議。
另一方面,可以在小城市中建立農產品加工廠,讓農民作為工人,將部分農村人口轉到中小城鎮工作。可以在中小城鎮規劃房產來解決這部分人的居住問題,農業人口流動與農民身份的把控一定要井然有序,農村人口一部分人繼續留在農村耕種,一部分人會留在中小鎮成為農民技工。他們可以在中小鎮和農村交接的地方開發農民產業區,讓一部分農民在專業指導下繼續生產農作物,并將產品加工和產品生產前的一系列操作都與中小鎮的工作進行合作,使得這部分產品的價值增值部分轉移到鄉鎮村民,促使農產品的接個更接近其價值,縮小城鄉差距。
目前,有的農村地區將以前分散居住的村民分布整合到一個地方集中居中,農房的樣式統一且格調符合當地村民居住風格,整齊且寬敞就類似城市里的街道小區,非常便于管理。當人口轉到了集中區域,對于以前留下的房屋,有一定經濟價值的房屋可以進行評估后購入,購入之后可以進行一定的修繕和改造,最終可以建設成“農家樂”或“鄉村別墅”。甚至部分改造完成的房屋可以進行出售或出租,因為鄉村更好的空氣和開闊的視野,會吸引更多的城市消費者。
最后要想提高農村整體經濟發展水平更重要的就是要重視九年義務教育,雖然由于“收入效應”的影響會致使農村的教育水平始終達不到大中城市。由于經濟條件的限制和師資力量的薄弱,致使哪怕是同一個年級的學生,城市里的學生已經能熟練的操作電腦,甚至說流利的英語,而農村里的孩子卻連電腦長什么樣,英語怎么發音都不知道。因此有良好的經濟的發展才會會帶動教育水平的提高,才會整體提高村民的人文素質,同時,經濟條件的好轉才會吸引更多的城市教師走向農村,才會使中國的教育程度得到全面的改善。
要保障農村經濟模式更好的開展,就需要加強和創新產業結構,主要體現在:農產品商業化技術的提高和農業的技術改進;科技發明不斷讓更多的新機器用在耕地上,從而帶動農業機械化;交通運輸的發展更是促進了農產業的基礎建設;第三產業的配套服務更好的提升了農場環境的服務環境。所謂沒有整體的互動就不會有整體的效應,要想更好的發展農村經濟就要在協同的策略上去實現發展的平衡。
參考文獻:
[1]陳正兵.農村經濟未來發展的若干思考[J].當代經濟,2013(19).
[2]馬晨.淺析對農電視節目的現狀和未來發展[D].東北師范大學,2006.
[3]安士平.農業機械化的現狀及對未來發展的思考[J].農業機械化與電氣化,2006(04).
[4]劉恒新,范學民.中國農業機械化現狀與未來發展[J].農業機械,2004(10).
[5]徐雪高,曹慧,劉宏等.中國油料作物及食用植物油供需現狀與未來發展趨勢分析[J].農業展望,2012(11).
關鍵詞:水稻種植;機械化;技術應用
1 水稻種植機械化綜合應用技術的現狀
1.1 整地階段的機械化工作
在總的機械化工作中,整地時期的技術能力是最高的。以我國的廣大北方區域來講,通常是使用大規模的設備和小型號的農用設備結合的方法,也就是說在大型設備翻地之后,然后使用小型號的設備處理,這樣獲取的效果非常好。對于南方區域來講,通常是使用小型號的設備搭配上農用設備進行水田耕種工作,有的時候任何設備都不用,其效率很顯然就要低很多,而且花費的資金多,效果較差,有時候就會導致產量大跌。
1.2 直播時期的機械化工作
作為種植工藝中最為基礎的一個應用措施,直播非常的節省時間而且節省資源,意義很好。但是我們國家的直播能力不是很高,很多區域的種植工作還是手工方法。
1.3 育苗階段的機械化工作
眾所周知,苗的優劣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植物的產量。因此育苗時期的機械化水平是整個種植時期一個非常關鍵的步驟。育苗的設備多樣化。我們國家在這項技術上已經獲取了非常顯著的成就。
1.4 插秧時期的機械化工作
在水稻種植的時候必然會用到插秧技術。我們國家在該技術上的應用能力不是很高,工藝不先進,通常都是以手工的模式來進行的,對于勞動力的需求量大,使得勞動力資源得不到合理的使用,成本和產出之間不成比例。這種技術很顯然已經無法適合當前的發展形勢了。
1.5 收割時期的機械化工作
這個時期的工作通常分成分段以及聯合兩種措施。對于第一種來講,它是利用割曬機來工作,進而由人工來對其后續處理,比如捆扎以及晾曬等。對于第二種來講,它是將上述方法的所有步驟一次性的做好,此法能夠大大的降低勞動量,提升效率。如今我們在該方面也獲取了一定的成就,大體上可以適應當前的作業規定了。
2 探析機械化應用較差的緣由
我們國家的水稻在當前時期的機械化能力還不是很高,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比如插苗時期的機械化只有兩個百分點,收割時期的只有三個百分點。通過分析得知,具體的緣由有如下的一些。
第一,地域差別。我國的南方一般是以丘陵地形為主,氣候對于水稻的生長非常適宜,一些過于狹窄的區域無法進行大面積的機械化活動。北方區域多以平原為主,但是由于氣候等的影響一些地區無法進行大規模種植。
第二,水稻種植方面。種植水稻的田地本身的條件不是很好,一般多是爛泥,在以前的時候種植工作都是人力進行的,機械化模式是將機械當成前提的,兩種方法不能有效的融匯,機械原本的效率也得不到體現。所以導致投入很多,花費的資金很大,但是產出卻不高 。
第三,技術方面有困難。我們國家當前的農機水平并不是很高,無法生產出那種集低價位和高技術以及大規模使用為一體的設備。由于技術上得不到支持,所以使得成本增加,勞力資源流失,土地被廢棄。所以,總的產量在短時間中無法增多。
第四,管控不當。當前時期,還不能夠將手工方法和機械化有效的結合起來,缺少應有的管控制度,使得目前的資源得不到有效使用,購置來的設備閑置,導致資源浪費,無法獲取應有的意義。
3 水稻種植機械化技術的綜合應用
隨著我國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農業機械化進程加快,農業補貼不斷增多,機械化水稻種植機械化會貫穿整個水稻種植的始終。
3.1 育秧技術
(1)要備好苗床土。床土要在前一年準備,最好是前一年的秋季。要使用偏酸、有機質含量高的土壤,經過晾曬后,再用小孔的孔篩進行過篩,用編織袋裝好并存放,注意不能讓其受到雨淋,經過一定時間的催化成熟,來年的春天再將不同土類按適當比例混合,同時進行調酸、調肥、消毒。(2)種子的處理。種子的處理包括曬種脫芒選種消毒浸種催芽脫水等程序,其中脫芒可采用機械脫芒,浸種和催芽的程序也可采用機械智能作業,浸種 7d 以后就可進行催芽,浸種期內要使種子保持在12~17℃內,以確保種子內部不被損壞。催芽的水溫應該控制在32℃左右,12h就能使其破芽而出。(3)播種。播種主要要用到播種機、插秧機,也可以用拋秧機。播種主要是用播種機,將秧苗播在播種機的秧盤上,然后在一個流水線上將填土、播種、壓種、覆土等工序一一完成,這樣的工序既能減輕勞動的強度,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耕作水平,保證了播種的質量。而插秧機和拋秧機主要是減少人力輸出,培育出有較高質量的營養土壤。
3.2 整地技術
整地的主要規范是三年輪耕制。第一、第二年都用旋耕,第三年因為土地肥力下降,需要深翻或深松。第一年、第二年整地要翻到 12~14cm的深度,第三年要翻到18~22cm,這就是深翻。而有的土地土質比較差,或者是鹽堿地的,到深松25cm,甚至達到30cm。時間一般選在3月中下旬為宜,先進行旱耙地等前期的工作。旋耕的地只要水整就行,一般水整在插秧的3~4d之前進行,具體以當地的實際氣候和水文狀況為準。
3.3 插秧技術
由于插秧以及育苗的措施不一樣,所以使用的設備也是不一樣的。目前拋秧機的使用率不是很高,因為其技術規定較高,當前的條件不是很充足。如果所在區域的日均溫維持在13℃左右的時候就可插秧。在氣溫高的區域五月份初就可以了,在氣溫適中的區域一般要到中旬開始,通常六月份就不可以繼續插秧了,此時的氣溫已經無法適應插秧條件了。在插秧之前的時候要檢測設備,確保中途不會發生意外。
3.4 田間管理技術
(1)要科學對田地進行灌水。不管是用地下水或者是江河水將水引到相應的區域內,或者是利用大型的灌溉機械進行引水,都要做到在水稻插秧的時候達到插秧的要求水量,插秧后再灌溉一次水,以4~5cm的水深為宜。從秧苗返青到稻谷成熟這個階段內,要注意加灌或者排水,要適當灌水,合理排水,做到科學管理,規范種植。
(2)防病滅蟲。在七月上旬的時候,是稻田病蟲害的高發期。要做到及時,發現病蟲害時應該及時治療。發現葉瘟中心病株時可以用稻瘟靈兌水,使用噴霧劑噴灑治療,劑量以每畝40%為宜,水為 7kg。每隔7d用藥一次,兩三次就可以驅除病害。同時,在進行病蟲害治療時,還要及時預防病蟲害,可以用合適的藥劑進行噴灑預防。
3.5 水稻收割技術
收割水稻時,可以用到聯合收割機、割曬機等先進的農業機械,進行捆束、脫粒、清揚和曬場等一系列的收割作業。聯合收割機可以將收割機加上人力操作的所有過程一次性完成,實行一體化機械作業,減輕了勞動強度,大大地減少了人力的輸出,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增加了糧食的產量。由于我國現階段大部分是農戶自主經營,土質比較松軟,土地面積較小,不宜用大型的機械,所以大多都是使用半喂入式收割機,符合當地狀況,也有不錯的效果。
4 結束語
由于科技一直在前進,此時的水稻種植科技也會得到顯著的發展,其產量也會增加。群眾生活水平的提升,同樣給該項種植技術帶來了全新的發展機會。在種植的時候,不論是育苗亦或是插秧技術都要積極的配合,只有這樣才可以降低勞動量,完善管控體系,提升效率。只有該技術不斷的發展創新,才能夠提升群眾的生活能力,帶動社會朝著更為和諧健康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