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關于生態旅游的特征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生態旅游 評估
自從Ceballos-Lascurain.H于1988年在《生態旅游的未來》一文中正式引入生態旅游的概念以來,在生態旅游的概念以及由其延伸的具體實施方案上一直存在著激烈的爭論。而在我國,盡管對生態旅游的樂觀估計時有報道,生態旅游也被廣泛地認為是自然旅游的一種形式,被期望能促進資源的保護和發展,但不可否認的是許多生態旅游項目并未達到預期的效果。原因之一就是對生態旅游的內涵缺乏一個統一的認識,從而導致缺少一個評估生態旅游貢獻大小的明確的指標體系。而本文的寫作目的就是力圖初步建立一個對生態旅游進行評價的框架。該框架是基于對生態旅游內涵的正確認識以及對當地居民、自然資源和旅游三者間關系上進行設計。
由于缺乏一個被廣泛認同的生態旅游的概念,因此生態旅游和其他旅游方式的區別顯得模糊不清。王家駿選擇了44個具有代表意義的生態旅游定義來進行分析,將關鍵詞一一選出,按聚類方法將其歸納為6大類11組分,構成了生態旅游定義分類系統。然后根據構成生態旅游定義分類系統的6大類組分的內在聯系,參考Edward?S?等人的模型,構建起理解生態旅游的概念模型。這一模型對于我們理解生態旅游的概念有一定的幫助。從這一模型中,可看出大多數的學者都認為生態旅游既可以促進環境資源的保護和發展,同時也可以促進地區經濟的發展。但是,大部分的定義仍將生態旅游對象局限在自然生態、自然環境方面,忽視與自然相伴而生的歷史遺產、傳統社區等文化生態。也就是從旅游資源角度來看,對生態旅游的認識可分為狹義和廣義兩大類:狹義的生態旅游是基于自然資源的一種旅游形式,包括風景、地形、水文特征、植被和野生動植物等;廣義的生態旅游資源則把當地的民俗風情、傳統文化等人文景觀也包括了進去。也就是說,廣義的生態旅游還包含了民俗旅游等文化生態的內容。筆者的觀點傾向于后者。
筆者認為對生態旅游的內涵可以從多個角度來認識:從旅游者角度來看,生態旅游是對受外界環境影響較小同時具有高質量的自然景觀及人文景觀的一種全新體驗過程;從環境保護和文化保護角度看,生態旅游是一種對當地自然生態環境和文化生態環境破壞較小,實現資源環境可持續發展以及文化保護為目的的旅游方式;從當地居民角度看,生態旅游是一種對當地傳統生產生活方式影響較小、并可為當地社區帶來經濟和社會效益的新型產業。總的來說,生態旅游應當以實現當地居民、生態旅游資源以及旅游三者之間的良性互動以及社會、環境、經濟、文化的協調發展為終極目標。而這個終極目標的實現必須是以對生態旅游產品的正確規劃設計和有效管理作前提的。
生態旅游評估框架的設計
通過上面對生態旅游內涵的認識,我們可以看出生態旅游應當以實現當地居民、生態旅游資源以及旅游業三者之間的良性互動并以社會、環境、經濟、文化可持續發展為終極目標。生態旅游評估指標框架至少應包括四個方面:對當地居民和生態旅游資源之間聯系的評估;對當地居民和旅游業之間關系的評估;旅游業和生態旅游資源之間關系的評估;對規劃和管理有效性的評估。選擇評估因子時應注意其是否具有相關性、實用性、可操作性、敏感性等特征。這樣才能使設計出的評估體系不僅能夠實時監測生態旅游點的狀態以及發展趨勢,并進行優劣判斷,而且還可為管理決策體系提供重要的信息資源。
當地居民和生態旅游資源的關系及其評估該關系的指標
在現實中居民和環境間的沖突時常發生,這一情況有其深層次的原因:一方面來自當地政府一相情愿的保護和開發政策,沒有征求和顧及當地居民的意見、想法和利益,另一方面則來自于居民傳統的生活、生產方式以及缺乏對生活、生產方式加以選擇的余地。持續的環境壓力不僅會影響居民的正常生產生活,而且會危及到脆弱的生態系統和旅游業的發展,以至造成不可逆轉的災難性的后果。當地居民和生態旅游地資源之間應建立一個和諧的關系:一方面,居民主動地參于生態旅游點的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同時從良好自然環境帶來的旅游產業中獲得回報;另一方面,居民完全可以通過適度的農、林、牧、副、漁等產業從自然資源中獲得回報,但同時應避免資源的過度開采掠奪,造成生態系統處于過度的環境壓力之下。
對兩者關系的評估可從居民對資源的依賴程度、對待資源保護的態度、地方參與資源保護的程度(數量和類型)、當地居民和保護區內員工的關系、對資源的使用頻率等方面來進行。
生態旅游資源和旅游業的關系及其評估該關系的指標
生態旅游資源是生態旅游業發展的基礎。自然景觀(包括風景、地形、水文特征、動植物資源、生物多樣性等)和人文景觀(包括過去和現在)決定了生態旅游點發展的潛力和競爭力。自然景觀連同人文景觀同時可以為游客提供高質量的自然體驗和文化交流,這是生態旅游業蓬勃發展的前提和保障。同時一個良好的自然和文化環境也會加強當地居民和游客的環境和文化保護意識。從這個意義上說,一個良好的自然和文化環境就是一個生動的環境和文化保護課堂。反過來,對環境和文化保護必須在資金上給予保障,在當地旅游業所帶來的財政收入中,必須保證充足的資金返還到環境和文化保護中去,促進旅游業發展與環境、文化保護的良性循環。在發展生態旅游的同時,還必須認識到資源的有限性和生態環境的脆弱性。 生態旅游的開發不能使資源退化,而應當實現一種敏感于環境的發展方式,即保持適當的發展速度和規模,避免超出旅游景點的環境本底,破壞當地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
因此評估生態旅游資源與旅游業的關系要從兩個方面來進行:首先要評估生態旅游資源對旅游業的貢獻率,這可從生態旅游資源是否提供了有質量的旅游經歷,是否提供了高質量的環境教育的場所,對現有容易利用的物質改進的潛力如何,對文化生態的體驗質量怎么樣等來進行;其次要評估旅游業對生態旅游資源所應做出的貢獻,這可從旅游業是否對生態旅游資源有意識地進行保護,保護如何,對當地居民和旅游者進行的環境教育怎么樣等方面來進行。如果這兩個方面的貢獻都比較高,說明這兩者的關系處于良性的互動之中。
旅游業和當地居民的關系及其評估該關系的指標
生態旅游應該充分考慮當地居民的需求和利益,讓當地居民加入到生態旅游建設中來,即從經濟、心理、社會、政治等多方面參與生態旅游開發,充分發揮他們的主動性,尊重和保護他們的正當經濟利益。只有居民對生態旅游有了正確的認識,以及和生態旅游之間建立起這種正向的互動關系,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的難題。
在當地居民參與生態旅游業的同時,我們也應注意:當地居民的經濟來源不能完全依賴生態旅游業,應該補充其它的經濟形式,使經濟多元化。旅游業不僅可以為國家和地方帶來大量的外匯收入,同時可以為當地居民帶來社會和經濟效應。反過來,旅游設施的改善和良好的自然及文化景觀會給旅游者帶來全新的體驗,并為生態旅游業的后續發展奠定堅實的物質文化基礎,與此同時還會增進當地居民對自身文化的自豪感,從而有利于當地文化遺產的繼承和保護。
要評估旅游業和生態旅游地當地居民的關系,主要要看當地居民是否從旅游業中獲利。當地居民從旅游業中獲利的類型主要有三種:一是由于開展旅游業而提高了的經濟收益,在這方面主要看地方居民從事旅游業及其與旅游業相關行業的數量,看地方的旅游業企業或與旅游業相關的企業數量以及當地居民與外來者的比例。二是當地基礎設施的改善,這方面主要是評估當地離供應商品與服務的最近城鎮的距離,醫療狀況,教育狀況、郵政、電話和電力供應,道路質量、公共交通狀況等。三是社會福利條件的改善。這主要是評估居民健康和教育水平的上升,收入增加的影響,地方居民對旅游者和旅游業的態度,真正的認識或經歷地方文化等。
對規劃和管理有效性的評估
沒有好的規劃和有效的管理,開展生態旅游不能成功。因此對生態旅游地的管理機構以及生態旅游經營管理人員進行評估是對生態旅游進行評估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管理機構和管理人員也是能夠調控生態旅游地域系統的能動因素,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對生態旅游地域結構是否有序及系統是否能夠良性循環有決定性作用。而要對生態旅游進行有效管理,首先就必須有科學的管理目標。其次要做好生態旅游規劃,生態旅游區要確定區域的游客臨界容量。第三還要加強旅游環保工作,加強環境保護的科研工作,加快環境保護法規的建設,加強對國民的環境教育,重視環境質量的監測和效應評估工作,同時還要增加環保經費的投入。第四是要加強對生態旅游經營者的管理,要求經營者慎重選擇旅游目的地,精心編排旅游路線,培養游客的環保意識,嚴格控制旅游團人數,培養好的生態旅游專業領隊。
評估能影響生態旅游是否最終取得成功的管理因素的指標,因此要從三個方面來進行,一是要看管理政策的完善和有效性,這包括了環境保護法規的制訂和執行情況,生態旅游規劃的制訂和執行情況,生態保護區的規定和使用限制如何,對社區的介入的支持如何等。二是要看管理策略如何,是否對生態旅游地的年度資料進行更新(包括物種、旅游者數量、周圍社區統計等),是否有社區共享計劃以及對旅游者的管理如何(包括對旅游者行為的控制、群體的數量、運載量等)。三要評估保護區管理人員和員工的素質,這可從對物種的監控,擔當旅游向導、景區巡邏和執法的狀況,跟科研單位的合作情況以及跟社區的公共關系等。
通過認識資源、當地居民和旅游業之間的互動關系,我們可了解到對生態旅游的評估,其實就是看這三者的關系是否處于一種良性的互動之中,如果三者的關系良好,可見生態旅游地開展的生態旅游是成功的,而發現三者關系中任何兩方的關系處于不好的互動時,就可以提醒當地的旅游管理者采取相應的管理措施,使三者的關系重回正軌。這個評估框架也顯示了只要通過運用適當的管理策略,在資源、當地居民、旅游業之間建立起良好的互動關系的基礎上,生態旅游既可以促進保護,又可以促進發展。因而這個框架既可以評估生態旅游業的各個重要方面的相互聯系,同時又可以評估一地生態旅游的地位。
參考資料:
1.王家駿,關于“生態旅游”概念的探討,地理學與國土研究,2002,18(1):103-106
關鍵詞:生態旅游;教學實踐;創新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1)34-0256-02
《生態旅游學》是許多旅游院系都開設的一門專業課。在綜合考慮當前這一領域的問題和背景后,結合自身教學實踐,提出了針對現存問題和發展新趨勢的課程新框架,現提出來供交流探討。
一、整合生態旅游教材內容
近十年來,“生態旅游”成為旅游業中一個時尚和流行的名詞,國內一批學者也相繼對其進行了系統研究,并出版形成著作,成為各相關院校旅游專業課程教材。這些著作中代表性的有:由盧云亭和王建軍合著,2001年由旅游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生態旅游學》[1],全書共十章內容;由嚴力蛟所著,2007年由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的《生態旅游學》[2],全書共二十章內容;以及張建萍主編,2008年中國旅游出版社出版的《生態旅游》 [3],全書共十三章內容。這些著作內容雖有簡有繁,但大致都按照生態旅游的基本概念和理論體系、資源和評價、規劃與開發、游客與市場、管理與發展等幾個部分編排。這幾個部分從前至后的邏輯安排,同時也是旅游專業中幾乎對每一種業態教學的普遍體例,學生對每個部分的相近知識已經有較多的學習積累。
因此,根據以上教材,結合其他文獻資料,作者安排了以下幾部分的生態旅游教材教學內容:第一,生態旅游的基本概念與基礎理論,第二,生態旅游資源及其評價,第三,生態旅游規劃與開發模式,第四,生態旅游者與生態旅游市場,第五,從當地政府、旅游企業、社區居民、旅游者等多視角的生態旅游管理考察。
二、凸顯低碳旅游前沿熱點
推進節能減排和低碳發展,大力發展低碳旅游,已成為中國旅游業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方向。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明確提出要推進節能減排工作,2010年全國旅游工作會議更是明確提出,著重在賓館飯店、景區景點、低碳旅游示范城市試點和綠色環保旅游企業創建四個方面,將發展低碳旅游作為推動旅游業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內容。
基于當前低碳旅游的實踐發展和形勢要求,因此在生態旅游學教材內容教學之后,安排了低碳旅游教學內容。除適應實踐發展的需求之外,主要還考慮到以下原因:生態旅游與低碳旅游同是關注于旅游業的持續發展,內容上并不矛盾,且后者由于直接應對氣候變化趨勢,強調對“二氧化碳排放”的控制,在研究中能夠量化、更具科學性,在實踐中能夠通過節能減排的措施實際推進、更具操作性;目前全國尚無低碳旅游相關專業內容,本院系也沒有開設相關課程,對學生而言是一個知識空白區;作者近兩年來關注這一領域,并與人合作編寫了國內首部相關著作 [4],該書以匯總國內外相關資料、技術、運作模式和實操案例為目標,既是一個工作指南,同時也是一項探索性的研究工作,適于學生對此領域的初步了解和認識。
因此,主要按照該書的內容章節,安排教學內容。第一部分“低碳旅游的基礎知識及基本現狀評估”解決基礎概念和認識問題,重點闡明低碳旅游概念、內涵及特點,在此基礎上初步估算旅游業對降低碳排放的貢獻,闡明旅游業低碳化發展的優勢與意義,并對全球和中國旅游業的能耗狀況、節能減排現狀及潛力進行初步評估,對中國旅游業碳排放現存問題與降減途徑進行分析闡述。第二部分“中國節能減排和低碳發展的政策框架與主要措施”解決發展背景及政策體系問題,主要對可持續發展、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生態環境保護、促進循環經濟、節能減排等五大領域組成的節能減排和低碳發展政策框架進行了介紹分析。第三部分“景區節能減排及低碳化發展的途徑與案例”解決旅游景區低碳循環發展問題,闡述了循環型低碳景區的基本概念、發展模式及運行流程,分析循環型低碳景區建設的途徑和措施,并以典型案例形式闡述示范低碳景區的發展思路與具體途徑。第四部分“綠色飯店節能減排途徑與案例”解決餐飲飯店業綠色集約發展問題,介紹了綠色飯店的概念與特征、飯店節能減排的意義、飯店節能減排的基本原理及國內外飯店業節能減排的發展現狀,分析通過制訂計劃、技術控制及制度安排推進飯店節能減排的途徑,介紹相關標準、扶持激勵等政策措施并對飯店的綠色能源管理進行了案例性介紹。第五部分“低碳旅游城市發展及案例”解決旅游城市資源退化和環境污染問題,在闡述低碳旅游城市相關概念內涵與主要特征基礎上,對低碳化發展的思路、原則、目標、戰略和途徑進行分析。第六部分“綠色環保旅游企業創建途徑與案例”解決旅游企業綠色環保創建和評定問題,簡述綠色環保旅游企業的概念內涵與主要特征,介紹綠色環球21、ISO14000等國際上較為成熟的環境認證體系,對綠色環保旅游企業的創建思路和途徑進行重點分析。第七部分“其他相關領域低碳發展”從概念、內涵特征、主要方式、技術和做法等角度,分析綠色旅行社、綠色旅游者、綠色交通、綠色建筑、綠色能源等相關領域的綠色低碳發展問題。第八部分“低碳旅游的融資模式借鑒”解決旅游業低碳發展的投融資問題,主要是介紹并借鑒國內外相關產業和領域在低碳化發展中成熟的融資政策和模式。
三、經由實踐提升理論認識
在教學過程中,作者了解到,學生對生態旅游的實感非常欠缺。由于對實際情況認識的欠缺,學生對生態旅游的理解普遍停留在“到生態環境好的地方去旅游”或“在旅游發展中要強調對生態環境的保護”這樣的認識基礎上,對生態旅游“保護、發展與分享三者一體”的概念內涵認識不深刻。
為加深學生對生態旅游相關理論和知識的理解,組織了一次全體學生的外出實習。綜合考慮交通、安全和實習地點的典型性,選擇了北京郊區門頭溝的爨底下村和靈山風景區的兩日一晚行程。爨底下村是以北京典型的溝域生態為基礎、以明清風格的村落景觀為特色并提供食宿接待的旅游村,而靈山景區則是以山地生態景觀為主要吸引的風景區,二者地理相近、類型有別但都可屬于生態旅游范疇。出發之前,要求學生從旅游專業尤其是從生態旅游的視角,對實習地進行綜合考察和獨立思考,在實習體驗結束后,又組織了一次專門的討論課。課間,學生表達自己的理解然后師生共同探討,加深了對兩個旅游區生態旅游發展的認識:兩個旅游區都有良好的生態景觀作為旅游吸引,是其發展生態旅游的資源基礎;爨底下村以村委組織旅游公司收取門票、投入進出村的道路等設施,而村民以自家的院落參與食宿接待,這一發展模式既保障了公共設施的投入和整體接待質量的提高,又讓當地村民充分參與得到旅游發展的實惠。對案例的剖析加深了學生對生態旅游地旅游經濟發展復雜性的認識,對生態旅游概念中關于如何保護、怎么發展以及利益分享等有了實際的認識。進一步,通過作者引導,學生對靈山景區建筑景觀與自然景觀的協調、接待服務質量的提高、登山線路的多樣化安排以及與爨底下村的資源整合、周邊旅游點產品組合等問題也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
四、小結
總結起來,對《生態旅游學》的創新教學實踐主要取得了如下成效:通過對《生態旅游學》各版教材的比對和整合,讓學生了解了這一分支學科目前的發展現狀,對“生態旅游”這一研究領域有了較全面的認識;通過對低碳旅游的教學,學生對低碳旅游的概念、計算和景區、飯店、城市等實踐領域的低碳發展有了基本的認識,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學生對此領域產生了濃厚興趣,為此以“高星級酒店的低碳化運營”為題,還面向全校舉辦了一場開放性的學術沙龍;最后,實習實踐讓學生走出課堂,一方面深化了對生態旅游發展的實際認識,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其理論深入的興趣。從對生態旅游這一旅游專業課程的教學可以看出,任何一個學科和研究領域都在隨著實踐而發展,因此對于專業教學而言,也應該隨著時展和實踐需求而與時俱進。
參考文獻:
[1] 盧云亭,王建軍.生態旅游學[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
[2] 嚴力蛟.生態旅游學[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7.
[關鍵詞]生態旅游;理論基礎;研究展望
[中圖分類號]F06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0461(2010)05-0073-03
綜觀人類社會的發展歷史,不難發現,經濟發展活動在不同的理論指導下,會形成不同的發展目標、發展戰略和發展對策,自然也會得到不同的發展結果。發展生態旅游在國際上被普遍認為是一種保護自然資源和生物多樣性,促進資源利用的可持續性,實現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的有效方式,因此受到各國的高度重視,被廣泛地加以推廣。[1]世界旅游組織(WTO)早在1997年12月就估計,生態旅游占整個旅游業的市場份額已經達到20%。[2]。我國的生態旅游起步晚、增長快,缺乏科學的理論指導,盲目開發、無序經營現象還非常普遍。高速膨脹的生態旅游市場、不斷退化的旅游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現實要求以及復雜而多樣化的影響因素等,都迫切需要我們盡快創新對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的理論研究,并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符合中國國情的生態旅游發展的理論體系。
一、生態旅游理論研究中的主要問題
總體來看,我國的生態旅游起步較晚,生態旅游的理論研究相對滯后,目前尚未形成一個大家普遍認可的理論框架,學科概念不清,研究方法、研究手段滯后。理論研究中的主要問題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第一,生態旅游的理論研究增長較快,但總體研究水平不高。我國的生態旅游研究始于20世紀90年代后期,自1999年成為國內學者研究的熱門課題。從中國期刊網全文數據庫中所反應的情況來看,自1998年至2008年,以“篇名”含“生態旅游”在全部期刊中進行“精確”查找,共查詢到3,248篇文獻。11年間增長了12倍多,而同期“篇名”含“旅游”的文獻數漲幅僅8倍,可見國內學者對生態旅游研究的重視程度。(如表1所示)雖然我國的生態旅游學術研究開始有了一定規模,但總體上研究水平不高,尚處于起步階段。特別是對生態旅游的基本理論問題的研究尚顯凌亂,缺乏比較系統性和統一嚴格的學術規范。有研究表明,國內學者提出的生態旅游概念有近100種,但至今沒有令大多數人信服的統一的定義。[3] 我國對生態旅游概念的諸多不同提法,反映了不同學者從不同學科角度對生態旅游的理解。這一方面能夠說明生態旅游內涵的豐富性和復雜性,同時也反應了理論界在生態旅游概念認識上的模糊性。
表1.1998年~2008年我國生態旅游研究文獻總量表
第二,生態旅游的理論基礎尚比較零散,整體性質的多學科交叉研究不足。生態旅游研究具有很強的學科邊緣性和交叉性特征。雖然不少人文、自然等學科,如生態學、地理學、經濟學、管理學、社會學、文化學等都開始涉獵生態旅游領域的研究,但這些研究大都從本學科的相關理論出發,主要是針對生態旅游的某個社會實踐問題進行探討,其系統性不夠,更沒有形成一個大家普遍認可的理論體系。也有不少理論研究成果落后于實際需要,常常缺乏可操作性。生態旅游學的研究一方面迫切需要更多的相關學科的新理論和新方法的引進;另一方面也十分需要對這些研究理論和研究方法進行整合,構建獨特的、適合中國國情的生態旅游理論體系。
第三,生態旅游的理論研究仍以定性描述為主,缺乏必要的定量分析,實驗、實證研究較少,與生態旅游產業發展的實際要求差距很大。以中國期刊網全文數據庫的“生態旅游”文獻研究為例[4],在所統計的1994年~2003年間的737篇文獻中,定性描述用的最多,占76%;使用數理統計方法的文獻數量次之,占18%;用數學方法構造模型的文獻較少,占5%;運用“3S”技術采集數據、分析處理數據的文章數量最少,僅占1%。生態旅游的研究要以生態學等學科為重要基礎,同時也具有很強的操作性,生態旅游研究的實驗及實證分析也非常重要。國際上對生態旅游的研究已從概念探討走向案例研究階段,因為理論來源于實踐,只有從大量的實踐中去總結、探索,才能豐富其理論。雖然我國的生態旅游案例研究也有了一定規模,增長較快,但這些研究缺乏時空上的連續性與整體性。現有的生態旅游研究往往只局限于單一時間或短時間的抽樣分析,缺乏長時間的歷史跟蹤調查。研究空間地域比較分散,缺乏多區域的比較和檢驗,整體性把握不夠,因此很難對生態旅游在時間和空間上的發展趨勢給出可信性結論。
二、 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的理論基礎
生態旅游的可持續發展是可持續發展理論在生態旅游領域的延伸和應用。與其它產業不同,可持續發展的生態旅游更強調的是人與自然的和諧。沒有科學的理論指導,生態旅游的實踐就將是盲目的、無序的。同時,生態旅游是一項綜合性的社會實踐活動,生態旅游學是一門集生態學、旅游學、地理學、社會學、管理學、環境科學、經濟學、文化學等各種知識于一體的綜合性學科。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近些年來,一些學者將地理學、環境科學、生態學、系統科學、經濟學等學科理論在生態旅游開發中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實際應用,為確保生態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發揮的重要的指導作用。本文就近些年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的相關學科理論及其主要應用領域進行歸納總結(如表2所示),這些學科理論涉及生態、地理、經濟、管理、文化等多個學科范疇,需要按照系統性、整體性要求對其進行必要的理論綜合,以形成用于指導生態旅游實踐,并具有本學科獨立特點的理論基礎。
表2.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的主要理論框架
三、生態旅游理論研究趨勢
借鑒國際上對生態旅游問題研究的經驗,同時考慮到國內的實際情況,筆者認為我國在生態旅游研究上需要進一步加強的方面是:
1.生態旅游研究的理論創新
我國已有的生態旅游研究大多是借鑒相關學科理論和研究方法,或根據國際上生態旅游研究的經驗對國內具體生態旅游區所作的相關分析,總體上采取的是“拿來主義”策略。這種理論研究及其實踐做法在生態旅游發展初期是必要的,但在生態旅游發展一定階段后,就迫切需要對所研究的內容進行必要的規范和有效的整合。根據對現階段我國生態旅游研究的情況分析,生態旅游研究的理論創新需要著重解決以下三個問題:一是要嚴格界定生態旅游的學科對象和范疇,明確生態旅游的基本概念和任務,防止對生態旅游理論的模糊化及泛化;二是要堅持對生態旅游的多視角,多學科交叉研究,加強對生態旅游環境的整體性保護與多功用價值實現的理論分析,在此基礎上,逐步構建具有整體性質和獨特學科特征的生態旅游理論體系;三是要繼續借鑒國外生態旅游發達國家的相關研究成果,并針對我國生態旅游產業的發展實際,通過消化吸收,實現生態旅游理論研究的“本土化”,并不斷提升我國生態旅游學科的研究水平。
2.推進對生態旅游評估標準及認證制度的研究
到目前,人們對生態旅游還存在許多片面的和模糊的認識。由于缺乏權威的生態旅游概念和有效的政府宏觀規制,近些年社會上“偽生態旅游”招搖過市,大行其道。不少地區的生態旅游并不“生態”,從規劃、開發、經營到管理,很大一部分沿用大眾旅游的模式。因此,從理論上弄清生態旅游的評估標準,并通過認證制度對真正的生態旅游加以保護,使之與大眾旅游相區別就顯得非常必要。生態旅游的發展需要一定的條件,除了必要的自然資源和社會文化特色以外,更重要的是對各相關主體和要素的要求。[5] 生態旅游絕不是簡單意義的以享受自然為目的的自然旅游,更不是傳統意義的規模化的大眾旅游。生態旅游具有同這些旅游形式截然不同的特定的尺度和產業發展模式,在目標市場選擇、產品開發、社區參與、景區管理、環境保護和投資贏利方式上都應該有著不同的特點。
國際上,生態旅游標準的發展呈現多樣化的特征。認證項目在數量上急劇增加,相關認證體系和生態標簽多達上百個。[6] 認證所涵蓋的范圍從相對簡單的旅游住宿的認證拓展到旅游行業的所有領域。這些標準的形成和推廣對促進生態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國在生態旅游的認證制度研究上才剛剛起步,有關生態旅游認證的組織、標準的形成、規范管理、與國際標準的協調、區域差異的處理等問題尚待深入研究。
3.提升生態旅游的實證研究水準
實證性研究方法是通過對研究對象大量的觀察、實驗和調查,獲取客觀材料,從個別到一般,歸納出事物的本質屬性和發展規律的一種研究方法。堅持理論研究與實證研究的“雙輪驅動”是搞好生態旅游研究的基本方向。在我國當前生態旅游的實證研究中,大多是對國內外生態旅游環境保護與開發實例的一般性介紹和經驗總結,其研究水準亟待提高。借鑒國外研究經驗,我國在生態旅游實證研究上需要加強的領域是:對有突出價值的典型的生態旅游區進行有針對性的,長期的實證分析;與國內外同類別生態旅游項目進行比較分析研究,通過各因素的細微比較,找出真正的差距;以生態旅游環境的整體保護與綜合利用為目標的區域范疇的生態旅游綜合實證研究等等。
4.積極改進生態旅游的研究手段與研究方法
生態旅游研究成為當前熱門研究領域之一,但尚未形成自己獨特的研究方法體系,缺乏深入研究的技術支撐。[7] 目前,將傳統的生態學科研究方法與現代科學技術手段相結合,進行生態旅游區調查,對發掘的信息資料進行多學科的綜合研究,積極開展各國生態旅游及相關領域的交流與比較研究,已成為生態旅游研究的大趨勢。我國的生態旅游研究要改變單純的文獻分析、定性描述及簡單化的實例分析的研究方法,注意應用計算機技術、3S技術(特別是RS和GIS)等現代技術手段,并積極借鑒國際上在生態環境保護及資源利用上的新成果,同時注意將景觀分析法、模式與模型分析、數理統計分析、理化分析方法、生態實驗方法等定量研究方法應用到有關研究領域,以提升生態旅游的研究水平。
[參考文獻]
[1]邵琪偉.保護生態環境發展生態旅游――在全國生態旅游現場會
上的講話[N].中國旅游報,2006-09-01(01).
[2]鐘林生,趙士洞,向寶惠.生態旅游規劃原理與方法[M].北京:化學工
業出版社,2003.
[3]吳楚材,吳章文,鄭群明,胡衛華.生態旅游概念的研究[J].旅游學
刊,2007,22(1):67-71.
[4]全 華.生態旅游區建設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
[5]宋 瑞. 關于建立我國生態旅游認證制度的思考[J].桂林旅游高等
專科學校學報,2004(1):56-61.
[6]楊彥鋒,徐紅罡.對我國生態旅游標準的理論探討[J].旅游學刊,
摘 要:本文基于對當今國內外生態旅游者的動機和行為的調查,分析比較了國內外生態旅游者動機與行為的異同。研究發現:大多數國內生態旅游者的旅游動機是“緩解壓力”和“欣賞自然”,而在國外生態旅游者中,旅游動機為 “尋求新的體驗”和“了解自然”的居多;環境純凈、風景優美的自然生態旅游地是現今中外旅游者的首選;影響國外生態旅游者選擇何種旅游產品的因素主要與旅游地的情況有關,而旅游產品價格、旅行社服務水平對國內生態旅游者的旅游地選擇的影響較大;中外生態旅游者的團隊在構成上有比較大的差別;導游講解和導游手冊/景區標識牌是國內生態旅游者增進對景區了解的主要途徑,而國外游客對旅行社與導游的需求較少;當環保行為與游客自身利益發生沖突時,國內游客還是表現出比較強烈的自利思想,而國外游客則表現出比較堅定的環境信念。本文的最后提出了對我國生態旅游健康發展的建議。
關鍵詞:生態旅游者;旅游動機;行為
生態旅游是當今世界旅游業發展的熱點。作為生態旅游活動主體的生態旅游者,其動機和行為會限制生態旅游活動的發展[1]。所以對于生態旅游者的動機和行為的研究就顯得至關重要。
國外學者一向認為亞洲的生態旅游者與西方生態旅游者不同[2-4]。那么我國的生態旅游者與國外生態旅游者的不同表現在哪些方面?有些什么樣的明顯差別?如何去減小這種差別?為了能夠借鑒國際經驗,針對客觀實際提出科學合理的建議,本文對國內外生態旅游者的旅游動機和行為進行了調查分析,以揭示中外生態旅游者的旅游動機和行為特征,期望研究結果能夠使政府、旅游經營者和旅游者受益,促進生態旅游在我國的良性發展。
一、研究方法
本次調查采用網上問卷調查的方法。筆者在一些大的旅游網站發帖,邀請自認為是生態旅游者的中外游客參與調查,參與者通過點擊鏈接獲取問卷并答題。調查問卷包括中英文兩種語言的版本,中文問卷網址為:http:///partners/write.asp;英文問卷網址為:http:///epartner/write.asp。調查工作開始于2007年3月10日,到4月20日結束,共收集到中文問卷296份,其中有效問卷263份,英文問卷203份,其中有效問卷185份。
問卷由3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12道選擇題,涉及旅游者的旅游動機和行為方面。第二部分由2組采用五點量表(李克特量表)法進行打分的陳述題組成:第一組題描述影響旅游選擇的各種因素,其重要程度由高到低分別用5到1表示;第二組題是有關對生態旅游的認知的一組陳述句,五點量表的評語等級為完全符合、符合、說不清楚、不太符合、完全不符合,并依次賦以5,4,3,2,1分。答題者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其中一個等級,以表達他們對這些陳述句的贊同程度。問卷的最后一部分是關于答題者的性別、年齡等人口統計學特征的問題。
研究采用SPSS13.0和EXCEL2003軟件進行數據的統計分析,并對國內和國外生態旅游者的回答作了差異顯著性檢驗。
本次調查對生態旅游者的界定為“一般的生態旅游者”。這類生態旅游者是大眾旅游者,他們喜好偶爾和自然環境接觸一下,屬于一個大的團隊[5,6]。
二、研究結果
1. 中外生態旅游者旅游動機比較
從表1可以看出,接近一半的國內生態旅游者進行生態旅游的主要目的是“緩解壓力,放松身心”,接近30%的人是為了“欣賞自然”,可見,緩解生活壓力,欣賞自然美景是他們最主要的旅游動機。國外生態旅游者的回答則不同。35.7%的人認為“尋求新的體驗”是他們進行生態旅游的主要目的,23.2%的人是為了“了解自然,學習知識”。從表1中還可以看到,國內生態旅游者對生態旅游動機的選擇比較集中,選擇“緩解壓力”和“欣賞自然”的比例共占被調查人數的78.3%,而在國外生態旅游者的選擇中,各個選項都占有一定的比例,說明他們的旅游需求比較多樣。
2. 中外生態旅游者旅游產品選擇的影響因素比較
從表2可以看出,自然風光的優美程度是中外游客選擇生態旅游產品的最重要的影響因素。除自然風光這一項外,對國內游客選擇生態旅游產品影響大的3個因素依次是價格(均值為4.22)、旅行社服務水平(均值為4.01)和旅游地服務設施齊全程度(均值為4.00)。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國內的大部分生態旅游者對旅游的價格以及舒適程度仍然有較高的要求。而除自然風光這一項外,對國外游客選擇生態旅游產品影響大的3個因素則依次是旅游地安全程度(4.09)、旅游地文化特色(均值為4.07)、知名度(均值為4.05)。由此可見,國外游客選擇生態旅游產品時比較看重生態旅游產品本身的質量。他們希望能深入了解當地的生態環境,滿足尋求新體驗的動機,這是國外游客在選擇生態旅游產品時對安全程度十分關注的原因。
與國外生態旅游者相比,國內旅游者更傾向于觀光、度假和娛樂型旅游項目,因而他們在選擇生態旅游目的地時更多地考慮景區質量和價格、旅行社服務水平。
3. 中外生態旅游者行為特征比較
(1) 活動項目
從圖1可以看出,國內生態旅游者最為認可的3種生態旅游活動項目是:野外觀鳥,占71.5%;植物園觀光,占57.4%;田園采摘,占55.9%。這3種生態旅游活動項目代表了國內生態旅游者對生態旅游內涵的認知程度。如前所述,國內大部分的生態旅游者的旅游目的是“緩解壓力”和“欣賞自然”,而野外觀鳥,植物園觀光能夠提供“欣賞自然”的機會,野外、植物園、田園這樣一些地方能夠使旅游者“緩解壓力,放松身心”。在對國外生態旅游者的調查結果中,探險旅游、森林探險和戶外攝影是他們最為認可的生態旅游活動項目,分別占到60.5%、57.8%和56.8%。由此表明,大多數國外生態旅游者更強調通過生態旅游獲得個人對自然的體驗以及生態旅游對個人意志與精神的挑戰。
(2) 生態旅游者團隊構成的比較分析
生態旅游者的團隊構成形式反映了生態旅游者的旅游習慣、旅游經驗、他人依賴性等方面的行為特征。一般認為生態旅游者希望無牽無掛地出游,以最佳的狀態溶入大自然。
本次調查結果表明,大部分國外生態旅游者喜歡與他人結伴出游,占41.1%,其次是獨自一人出游,占24.3%,與親朋好友一起的占18.4%,參加旅游團的只有13.0%。相比之下,國內的旅游者更喜歡以旅游團的形式出游,占40.3%,與親朋好友一起旅游的占30.8%,與他人結伴占19.8%,獨自一人占6.5%(見圖2)。
(3) 旅游信息渠道選擇的對比分析
旅游者在外出旅游之前,首先要收集多方面的信息,然后根據自己的偏好作出選擇。針對生態旅游者獲取旅游信息的渠道進行的調查研究,是生態旅游地進行目的地營銷的根據,也是生態旅游地實施形象推廣戰略的基礎。在本次調查中,中外生態旅游者對“在參觀前,我會充分了解當地的自然人文概況”的陳述大多都做了肯定的選擇(其中國內游客為74.1%,國外游客為75.7%)。
了解自然、學習知識,也是旅游者進行生態旅游的目的之一,生態旅游者在景區內如何獲取信息,能夠反映出一個生態旅游者進行生態旅游的內部動因與能力。
從圖3可以看出,國內生態旅游者對景區的了解途徑主要是導游的講解,占41.4%,其余如導游手冊/景區標牌占24.3%,向當地居民了解占16.3%,網絡報刊占13.7%,咨詢中心占3.0%。而國外生態旅游者對景區的了解途徑主要是訪問當地居民,占35.1%,導游手冊/景區標牌占25.9%,其余如導游講解占17.8%,網絡報刊占14.1%,咨詢中心占5.9%。
(4) 生態旅游者行為對比分析
旅游者對環境的保護行為可以反映他是否是一個嚴格的生態旅游者[5,6]。嚴格的生態旅游者對環境的破壞最小。由表3可以看出,絕大部分國內外生態旅游者都具有比較表層的生態行為。如對垃圾的處理,92.4%的國外游客和89.3%國內游客都會將其丟入垃圾箱;77.3%的國外游客和70.0%的國內游客對野生動物都選擇遠距離觀看。這些說明在維持最基本的環境衛生這一問題上,絕大多數旅游者是可以自我約束的。但是,當一些生態環保行為對游客造成不便時,國內外游客的行為就產生了一定的差別。例如,如果景區內沒有垃圾箱,64.9%的國外游客選擇將垃圾帶出景區,30.8%的國外游客選擇在景區內集中放置,但是只有39.2%的國內游客選擇將垃圾帶出景區,而57.4%的國內游客選擇將垃圾在景區內集中放置。生態旅游者對環境的責任感,除了表現在時刻注意自己的行為外,還表現在對他人污染環境的行為所作出的反應。對于亂扔垃圾的游客,有較高比例(44.5%)的國內游客選擇置之不理,這種現象反映了國內生態旅游者環境責任感的缺乏,同時也反映了部分國人的一個特點,即“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國外游客的環境責任感要優于國內游客,對別人污染環境的行為有反應的達到73.5%,其中30.8%的國外游客會幫他撿回,讓他撿回的有24.3%。其中可能的原因是他們真正認識到環境對人類的重要性,并且政府實施了切實有效的引導與監督措施。
從表3還可以看出,在景區內交通的選擇上,有33.1%的國內游客喜歡乘坐汽車,另外17.5%的國內游客希望能夠乘坐纜車。同時有33.8%的國內游客希望在景區內能享受到酒店的服務,20.2%的國內游客希望能夠住宿旅店。在景區內修建公路、使用汽車以及建造纜車線都會影響到景區的生態與自然景觀,但還是有半數以上的游客希望景區能夠提供汽車與纜車,這點揭示了這些游客更注重自身的舒適與方便程度,卻忽略了可能造成的生態影響。與國內游客相對比,有40%的國外游客選擇自行車作為景區內的交通工具,還有12.4%的國外游客選擇徒步旅行;在住宿方面,有33.5%的國外游客選擇居住在民居,還有29.7%的國外游客希望能夠野營。調查結果表明:國內游客中青年群體具有更多的主動保護行為,如在選擇自行車或者徒步、選擇民居住宿或野營的群體中,青年占很大比例。同時選擇“其它”項的很多青年旅游者,在解釋時都提到了電瓶車這一交通工具。
在環保標識這一選項中,絕大多數的國內外游客都選擇“會按照標識去做”,但是也有一定比例的游客選擇了“沒有注意到標識”(國內22.4%,國外13.5%)。這說明景區需要在環保標識的制作方面有所改進,使標識更明顯。
4. 中外生態旅游者在旅游中的認知比較
我們在問卷的最后設計了一組陳述題,調查國內外游客在生態旅游過程中的一些認識,主要圍繞游客在生態景區內的旅游行為、生態意識以及對生態旅游的一些看法(見表4)。由表4可以看出,國內外游客對于“參加生態旅游可以增加生態意識”、“是否愿意參加志愿者活動”、“保持旅游地傳統樣式生態旅游能夠促進當地經濟文化發展”及“生態旅游的教育意義”等問題的回答都沒有顯著差異(P>0.05)。但是,當陳述中的某些活動對游客的旅游會產生影響時,國內外游客的回答就表現出顯著差異。例如,與國內生態旅游者相比,國外游客更喜歡去原生態景區;在對污染品的登記方面,國外游客表現為更樂意接受;在對一個旅游地的深度旅游選項上,國內游客表現為不太喜歡,而國外游客更喜歡對一個旅游地進行深度旅游和探索;如果在不利的天氣條件下游覽是看到他們所感興趣的自然或人文景觀的惟一機會,國外游客和國內游客的選擇也表現出顯著差異;在遵守旅游地的風俗方面,國內和國外游客的回答也具有顯著差異(P
三、研究結論和討論
1. 研究結論
比較國內和國外旅游者生態旅游的動機可以發現:大多數國內生態旅游者的旅游動機是“緩解壓力”和“欣賞自然”,而在國外生態旅游者中,旅游動機為“尋求新體驗”和“了解自然”的居多。環境純凈、風景優美的自然生態旅游地是生態旅游者的首選,在這些場所中進行觀光、休閑、度假是現今生態旅游活動的主流。除了自然風光影響生態旅游者的旅游選擇之外,影響國外生態旅游者選擇何種旅游產品的因素主要與旅游地的情況有關,如旅游地的安全程度、文化特色和知名度;而對國內旅游者來說,旅游產品價格、旅行社服務水平對旅游地選擇的影響較大。
中外生態旅游者在團隊構成上有比較大的差別。與國外生態旅游者相比,國內的旅游者更喜歡以團隊形式出游,喜歡完備舒適的團隊服務。這反映了國內生態旅游者的旅游經驗不如國外生態旅游者,并且具有較強的他人依賴性,這也能說明國內生態旅游還不是很成熟,仍處在低水平發展階段。70%以上的被調查者(無論國內還是國外生態旅游者)都肯定在參觀前會充分了解當地的自然人文概況,但是在景區中獲取信息的途徑卻完全不同。導游講解和導游手冊/景區標識牌是國內生態旅游者增進對景區了解的主要途徑,他們比較喜歡從旅行社獲取旅游信息;國外生態旅游者不太喜歡通過旅行社被動地獲取旅游信息,而更多地通過訪問當地居民來加強對景區的了解。相對于國內游客而言,國外游客對旅行社和導游的需求較少,他們更強調個人對自然的體驗,希望能親自了解當地的生態環境,獨立性和自主性更強。
通過對國內外游客的調查分析和對比研究發現,在維持最基本的環境衛生這一問題上,絕大多數旅游者是可以自我約束的。但是,當一些生態環保行為對游客造成不便時,國內外游客的行為就產生了一定的差別。這主要和我國生態旅游開發得比較晚且產品單一,而國外的生態旅游開發得比較成熟且產品豐富有關。
2. 討論
旅游者的動機可以反映其旅游需求,這對于生態旅游目的地的規劃和管理是至關重要的。從對國內外游客的出游動機和目的地選擇的影響因素的比較分析可以看出,大部分國內生態旅游者的行為與“一般的生態旅游者”一致,因此旅游從業部門在原有的基礎上還要加強對國內游客的教育和引導,以期從中產生一定規模的嚴格的生態旅游者,在國內生態旅游者群體中形成層次,這既有利于我國旅游者生態意識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生態旅游產品的多樣化。
上文已介紹了,國內的生態旅游者大多處于一般生態旅游者的層次。在形成這一狀態的原因中,除了對國內游客教育與引導的不足之外,國內生態旅游景區的泛化也對層次的形成產生了重要的影響。現在國內生態旅游景區質量參差不齊,管理極不規范,很多景區在規劃和管理上遠達不到生態的標準,而只是追逐潮流,掛生態的牌,這些給旅游者造成了一定的誤解,影響了國內游客生態意識及行為的形成。因此,要從景區入手,規范生態景區,形成生態旅游的認證制度,提高生態旅游產品的質量,這樣既能給國內游客一個良好的生態旅游環境,也有利于游客生態意識的提高。
從調查數據來看,在未來比較長的時期內,旅游團仍將是國內游客出游的主要方式。那么,旅行社在游客生態意識的提高上也須擔負起一定的職責。旅行社應該規范自己的產品宣傳方式,不應為吸引游客而隨意掛生態牌。在開展生態旅游之前,旅行社應加強自身工作人員的生態意識培訓,尤其是使得導游人員能在生態旅游中起到示范作用。對于參團的游客,最好能進行一些生態知識的培訓,至少要分發一些有關生態意識、行為規范的書面資料進行宣傳教育。在生態旅游者的團隊構成方面,國內外的差別還是比較大。而生態旅游是一種較高層次的旅游行為,自助游將會成為其主要的發展趨勢。因此,生態旅游者自身的生態意識和行為水平的提高對我國生態旅游的發展將產生積極的作用。生態旅游者在其旅游過程中,需要將環保落實到具體行為中去。近年來,一些政府旅游機構、旅游研究機構和旅游公司,都制定了生態旅游者需要遵守的準則(如世界旅游組織提出了《全球倫理規范》,美國旅行商協會(ASTA)制定了關于生態旅游的十條“道德標準”,我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也在其出版的雜志中介紹了生態旅游者的旅行要求)。這些準則,都可以作為自助式生態旅游者在旅游過程中所注意與采納的一些規范。
參考文獻:
[1] Meric H J,Hunt J.Ecotourists’ motivational and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a case of north carolina travelers[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98(4):57-61.
[2] Deborah L Kerstetter,Jing-Shoung Hou,Chung-Hsien Lin.Profiling taiwanese ecotourists using a behavioral approach[J].Tourism Management,2004,25:491-498.
[3] Han K.Restorative effects of natural environments on health[J].Scientific Agriculture,2002,59:209-218.
[4] 肖朝霞,楊桂華.國內生態旅游者的生態意識調查研究[J].旅游學刊,2004(1):67-71.
[5] David Weaver.Ecotourism[M].John Wiley & Sons Australia Ltd,2001:43-51.
[6] 楊桂華.生態旅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49-66.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Motivational and Behavior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and Foreign Eco-eourists
LI Minghui,XIE Hui
(Department of Tourism Management,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31,China)
中圖分類號:F59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0-8772(2015)25-0026-03
2014年5月,在考察河南的行程中曾經指出:“中國發展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們要增強信心,從中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出發,適應新常態,保持戰略上的平常心態。”這是第一次提及新常態。經濟新常態主要體現在中國經濟升級模式創新,這為生態旅游發展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機會,使生態旅游成為改善居民消費結構和文化生活的著力點,成為旅游經濟的新增長點。因此,積極研究經濟新常態下生態旅游面臨的環境,尋找生態旅游發展的空間,意義重大。
一、經濟新常態與生態旅游的概念
經濟新常態是根據我國的國情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從而提出的一種新的經濟發展的模式,而生態旅游是為了適應經濟新常態的發展要求而產生的一種新型的旅游概念,兩者的根本目的都是圍繞可持續發展進行的。
(一)經濟新常態
經濟的新常態,實際上就是在經濟的增長趨勢上打破原有的以成本為主導的持續性增長狀態,轉變成建立在經濟對稱結構的基礎上,實現經濟的可持續增長狀態。其主要的特點就是改變原有經濟高速增長的速度,轉變為中高速增長;在經濟發展的結構上,不斷的對其結構進行優化升級,改變原有經濟破壞性開采的粗放型發展;在經濟增長的動力上,從原有的要素驅動轉變成現在的創新驅動。
(二)生態旅游
最先提出“生態旅游”一詞的是“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它以旅游過程中游人以及開發商對旅游資源的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為主要目的。因此生態旅游可以定義為:以特色的生態環境為主要景觀,以保護自然環境不被肆意破壞和開發為主要前提,以保證游人和大自然的和諧發展為主要的旅游準則為主要依托的一種實現旅游與旅游經濟均可持續發展的一種旅游方式。
二、經濟新常態下生態旅游發展現存的問題
經濟新常態的提出對傳統旅游的發展造成了沖擊,因此生態旅游應時而生,成為經濟新常態要求下的新型的旅游發展的模式。但是由于受到傳統旅游對經濟和環境的發展習慣的影響,我國新常態下的生態旅游存在著如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生態旅游與經濟效益之間存在的矛盾
傳統的旅游雖然有利于旅游經濟的持續性增長,但是不利于旅游資源的再生和生態環境的保護。經濟新常態提出了“改變原有旅游行業的破壞性開采,要求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于是生態旅游成為經濟新常態下的必然要求,也是環境保護的必然要求。生態旅游是實現經濟新常態下旅游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的一種模式,比傳統旅游更注重對環境的保護。但是目前我國的生態旅游在發展上還不成熟,使得生態旅游所創造的經濟效益無法滿足保護生態資源所需要的大量資金,導致旅游經濟出現赤字。
(二)地區的差異,導致生態旅游的認證標準不統一
經濟新常態推動了旅游行業生態旅游業的發展,國家也督促各地旅游景區積極改變傳統旅游的模式,向生態旅游的新模式上轉變。于是,不少專家投身到生態旅游的認證和標準的建立上,以保證生態旅游能在全國范圍內的旅游景區中推廣,這樣有助于國家對生態旅游的統一管理和維護。但是隨著生態旅游的迅速發展,形成了生態旅游的多樣化,需要認證的數量和制定的標準也急劇增加,加之各個地區的生態旅游資源和人們需求的不同,很難在全國范圍內建立統一的認證和標準。
(三)忽略了對游客的環境倫理的教育
雖然受經濟新常態的影響,我國已經進入了生態旅游的時期,但是從目前我國生態旅游景區的游客在游覽中的表現來看,生態旅游對于游客而言,僅僅只是定義上的轉變,無法落實到生態旅游以保護環境和生態景觀上的實質中去。這主要是我國在推行生態旅游的同時,忽略了對人們的生態旅游意識的培養和道德的教育,導致我國的生態旅游處于“保護與破壞”同在的尷尬境地。這種對旅游者環境倫理教育的缺失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游客在游覽的過程中沒有真正理解生態旅游的真正內涵,在旅游中依然存在破壞生態景觀的舉動;而是生態旅游景區并未在景區內放置環境教育的導游和標志。
(四)生態旅游的經營管理模式不成熟
生態旅游的經營管理的主要對象是景區所在地的政府、生態旅游開發和投資的企業、景區、生態旅游中的游客和其他構成生態旅游的相關者。只有建立完善的經營管理的模式才能實現生態旅游景區的可持續發展,實現經濟新常態對旅游業的總體要求。但是從目前我國經濟新常態下的生態旅游的發展來看,由于我國生態旅游的發展還處于初期的階段,對生態旅游的經營和管理模式的建立還不成熟,因此無論是政府對生態旅游的開發、建設、保護和檢測,還是對生態旅游策劃管理人才隊伍的培養上都未建立完善的體系。由此可以看出我國生態旅游經營管理模式還不成熟,無法適應經濟新常態對旅游行業經濟和環境兩者之間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三、經濟新常態下生態旅游的目標和發展生態旅游的措施
經濟新常態是國際為了實現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之間的可持續性發展而提出的一種經濟發展的模式,生態旅游是經濟新常態對旅游行業發展的根本要求。研究經濟新常態下生態旅游的目標和實行措施,有助于生態旅游在我國的順利開展。
(一)生態旅游的發展目標
目前雖然流傳著許多不同的關于生態旅游目標的版本,但是總體來說,生態旅游的目標不外乎以下幾種:(1)維護景區旅游資源的可持續性發展。生態旅游約束了景區開發者對景區的肆意開采和對自然景觀的破壞,約束了有人在游覽的過程破壞環境的行為,保證了景區旅游資源的可持續性發展。(2)保護景區生態物種的多樣性。景區生態物種的多樣性是大自然的饋贈,是景區可觀賞性景觀之一,但是很多景區的開發者卻忽略對生態物種多樣性的保護,最終由于景區的擴建,導致生態物種的種類減少。然而生態旅游注重對自然生態資源的保護,保存了物種的多樣性。(3)增加了游客對旅游景區自然資源的保護意識。為了實現生態旅游的快速發展,有些景區在游客進入景區的巖土,都會放置環境保護的提示語,增加了游客對自然保護的意識,讓游客自覺的參與到環境保護的政策之中,促進了生態旅游的發展。(4)促進了地方經濟的可持續性增長。經濟新常態的根本要求就是實現經濟的可持續性增長,因此生態旅游在一定程度上也保證了旅游業及當地經濟的新常態。旅游景區地方經濟的可持續性增長,提高了當地居民的生活質量,使當地居民能夠自覺的參與到生態資源的保護中。
(二)經濟新常態下發展生態旅游的措施
經濟新常態是社會的發展的必然要求,而旅游經濟作為我國經濟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旅游經濟的新常態也是旅游業發展的改革目標。根據以上對生態旅游的目標分析,可以看出生態旅游能促進旅游經濟的可持續性增長,即實現旅游經濟的新常態。因此,各國家和地區都比較重視生態旅游的發展,并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主要的做法有以下幾種:
1.立法保護生態環境。我國是法制國家,國家利用法律約束人們的行為,因此法律在公民的心中具有絕對的權威性。在西方的其他國家,很早就有了對自然環境保護的法律條例,旨在對自然景觀和生態環境進行保護。公民們已經習慣用法律去約束自己的行為,因此制定有關生態環境保護的立法,有利于在公民心中形成強烈的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意識,使他們能夠自覺的參與到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中去,促進生態旅游的發展。
2.制定生態旅游的發展計劃和戰略。根據經濟新常態對生態旅游的發展要求,制定適應性較強的生態旅游發展計劃,以便滿足游客在生態旅游中的需求,使游客親身體會到生態旅游的益處,自覺地遵守生態旅游過程中的行為要求,主動約束自己的行為,文明旅游。生態旅游的發展戰略能夠保證生態旅游的順利實施,能夠讓生態旅游的參與者更清楚生態旅游的真正目標,具有很強的可宣傳性。因此,國家或政府應該制定相應的發展戰略,保證生態旅游在全國范圍內普及。
3.加大生態旅游的宣傳力度。宣傳是目前傳播某種新思想和政策的重要手段,因此,可以在發展生態旅游的過程中,制定吸引力較大的關于生態旅游的公益宣傳廣告。或是通過一些視頻的制作,向人們講述生態旅游的重要性。目前,在生態旅游的發展過程中,很多國家都針對生態旅游做出了不同的宣傳廣告和口號,比如英國的“綠色旅游業”和日本的“游客保護地球”的宣言。因此,要想實現生態旅游的發展,切實可行的宣傳是必不可少的。
4.重視當地人的利益。有些旅游景區的生態旅游資源是當地居民的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比如有些水邊的旅游景區,他們水下生物的多種多樣而聞名,但是當地的漁民卻以他們為經濟的主要來源,居民的大量捕撈就會造成水下生物種類的減少,不符合生態環境保護的要求。因此,政府應該注重當地居民的利益,積極的開展增加當地居民經濟的項目和方法,以提高居民的收入,這樣他們就會自覺的參與到對生態環境的保護中,避免了對生態環境的破壞。
5.加強對旅游景區的管理。對旅游景區的管理是保證生態旅游的根本措施之一,比如每天限制游客進入景區的數量,這樣就避免了景區因為客流量較大而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威脅;加強景區的垃圾和污水的管理,能夠加大對景區污染物的凈化,保護景區的環境。景區可以對每一位進景區進行觀光游玩的游客都免費贈送一本“生態旅游指導手冊”,加強對游客的生態環境的保護意識的培養和教育,讓游客加入到景區管理者的行列,以便于對景區的管理。
四、結語
經濟新常態下的生態旅游是世界上的很多國家都提倡的一種旅游形式,我們所生存的地球資源有限,目前已經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因此我們必須調整原有的經濟發展和旅游的模式,積極開展經濟新常態下的生態旅游,實現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姍姍,張吉立.以大慶農科所為依托
發展大慶農業生態旅游的研究——以
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為例[J].江西農
業學報,2010,(8).
[2]劉美平.論經濟新常態下中國城鄉的
生態消費[J].中州學刊,2015,(2)).
作者簡介:嘉丹(1983-),女,四川廣元人,助教,碩士,從事旅游管理教學與研究。
Abstract: With the rise of the domestic eco-tourism, and the expanded development of eco-tourism in nature reserves, China's eco-tourism management, there have been a series of problems. It mainly reflects in government, regulatory agencies, tourist management, community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resulting in the disharmonious situation of China's eco-tourism and eco-environment. It seriously hinders the progress of eco-civilization building. On the basis, the paper put forward the path of China's eco-tourism management, resolved the problems.
關鍵詞: 生態旅游管理;現狀;路徑選擇
Key words: eco-tourism management; the status quo; path selection
中圖分類號:F5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1)23-0288-02
0引言
生態旅游是20世紀為適應人們“回歸自然”和保護環境的需要而產生的一種新型旅游形式,隨著目前全球對于生態環境的重視,共建“生態、和諧”世界的愿望的強烈,生態旅游成為當下旅游業發展的新思路與必然趨勢。2002年,聯合國將其作為生態旅游年的做法更是將生態旅游推向了一個新的。生態旅游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發展壯大,并掀起了一股全球性的生態旅游熱潮。
眾所周知,生態旅游能夠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具有經濟價值,另外,通過生態旅游宣傳環境保護的思想,具有教育價值,可以說生態旅游是集多重功能與價值于一身。我國自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引進生態旅游的概念之后,生態旅游在國內發展也比較迅猛,但是由于基礎比較差,人們對于環境保護的不夠重視等原因,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這些問題亟待解決,否則將嚴重影響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步伐。本文基于此進行探析,首先介紹了生態旅游管理的內涵,然后針對出現的問題提出發展生態旅游管理的新的路徑選擇。
1生態旅游管理的內涵
1.1 生態旅游的定義生態旅游是指“利用區域固有的自然、歷史、文化等資源進行旅游觀光活動;在旅游過程中不對資源形成損害,而對其進行適當的管理和保護;在地域資源健康存續的基礎上實現對地域經濟的波及效應,從而形成資源保護+觀光旅游+地域振興三者融合為一體的旅游形態”,可以“給旅游者提供一種持續的、具有魅力的、親近自然的機會,并能做到保護資源,使得地域居民有安定的生活”。
1.2 生態旅游管理的內涵筆者認為生態旅游管理的內涵包括兩個方面:生態旅游管理的特點與原則;生態旅游管理的任務。
從生態旅游管理的特點來看,生態旅游具有能滿足旅游者精神文化需求及其他需求的各種特征。旅游者在生態旅游的過程中系統地了解自然生態及地域文化等知識,盡情地領略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真諦,激發起熱愛自然的情感,從而提高了旅游者對保護自然的認識和保護環境的自覺性。其他需求這里不提及。鑒于生態旅游的獨特性,其管理必須遵循以下原則:區域管理與環境容量相結合的原則;因地制宜與政府介入相協調的原則;通過信息傳播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原則;以生態學原理為指導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原則。
生態旅游管理的任務是從國家與地方生態保護和環境建設出發,制定和頒布生態旅游發展的政策和法規,貫徹國家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的方針政策,協調和平衡生態環境與旅游經濟問的矛盾,避免生態旅游資源開發和旅游環境建設的盲目性,規范生態旅游發展。維護生態旅游區的生態安全性,維護生態系統的完整性與制止環境質量的有害變化是生態旅游管理的核心目標。
2我國生態旅游管理目前存在的問題
我國生態旅游熱的興起一般是伴隨著自然保護區生態旅游的開發而進行的,隨著生態旅游開發的強度不斷加大,生態旅游規模不斷擴大,在生態旅游管理方面也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地影響到了我國生態旅游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具體而言,筆者根據生態旅游管理所涉及的五個層面,認為目前我國生態旅游管理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2.1 宏觀決策管理層面,缺乏科學的管理決策目前,我國生態旅游管理法規制度并不健全,缺乏國家層面宏觀的旅游戰略。在我國,生態旅游一般都以自然保護區為主,國內唯一一部關于自然保護區的法律僅有1994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并不能滿足當前問題的解決及旅游的管理,導致科學管理決策缺乏。另外,自然保護區管理實行行政主管與業務主管相分離,分部門管理的模式容易造成管理決策的不統一,也極容易造成尤為政績或直接收益過度地開發旅游資源。如浙江天目山、江蘇鹽城濕地等生態旅游區均存在這樣的問題。
2.2 旅游區管理機構層面,缺乏對生態旅游內涵的理解,對其開發缺少科學規劃我國開展生態旅游已經有二十多年的時間,但是旅游管理機構對生態旅游的認識并不充分,對生態旅游內涵的理解也不透徹,這樣直接導致管理機構在對生態旅游資源進行開發的過程中缺少科學的規劃。很多數旅游區重產品開發和銷售,輕環境保護,重利益輕生態,這些都嚴重地阻礙了我國生態旅游的健康發展,也違背了生態旅游的本質。而缺乏科學規劃將會造成旅游開發的過度或不當開發現象,同時也會造成生態旅游管理的不規范。最后,管理者知識水平和專業技能對生態旅游管理的意義也是十分重要的。據筆者統計,截止到2006年,我國生態旅游區管理總體文化水平比較低,有近三分之二的管理人員只具備高中及以下學歷,另外接受培訓的管理人員比例也不大。
2.3 旅游區與社區關系層面,缺乏有效的參與機制,沖突日益明顯旅游區的開發與經營和社區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兩者關系是否協調直接影響到生態旅游的實現。目前,旅游區與社區之間缺乏有效的參與機制,互動比較少,且互動隨機性比較大,規模比較小,性質多為自發。社區居民通過提供服務及出售特產從中獲益。缺乏有效地機制讓社區參與到旅游開發經營活動中,同時缺乏一定的利益分享保障機制與生態補償機制。另外,兩者在旅游區內關于土地權屬、資源利用方面沖突日益加劇,很大程度上區內居民的利益被限制或者剝削,這些因素也極大地阻礙了生態旅游管理的有效實現。
2.4 旅游區與游客關系層面,教育功能尚缺,管理不到位生態旅游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普及環保理念,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然而目前我國生態旅游區大部分在游客的科普宣教方面不到位,另外管理方面也存在著缺陷。據統計,我國生態旅游區采用標識牌進行宣傳的占66%,采用宣教中心的占40%,采用專業導游占30%,這些數據顯示,生態旅游宣傳教育功能目標的實現還有很大的差距。旅游區與游客之間關系不和諧還表現在對游客行為的限制和管理不夠到位,目前在開展旅游活動的生態保護區中只有不到一半的保護區制定了游客行為規范守則,這不能說不是一件遺憾的事情。
2.5 旅游區與生態環境關系層面,兩者并不和諧我國生態旅游管理中筆者認為最重要的問題便是旅游區與生態環境十分不和諧,發展生態旅游目的在于宣傳環境保護理念,而旅游過程中卻造成了環境的破壞,這顯然違背了初衷。對于監測是否造成了環境破壞國內技術并沒有達到有效性,包括開展的旅游活動對野生動植物的干擾、大氣污染、水污染、噪聲污染、土壤污染等。一般而言,旅游區的旅游活動不同程度商都將給生態環境造成負面影響,據統計,有大約七成左右的保護區展開了監測和調查,但是技術并不達標,對于深層次的各種指標分析,還不能有效進行。國內仍有三成左右的保護區尚未開展監測,僅從感性角度判斷旅游活動給保護區帶來的環境影響,缺乏科學性。
3加強我國生態旅游管理的路徑選擇
隨著低碳經濟理念在全球范圍內的宣傳,生態環境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生態旅游管理也顯得具有豐富的價值和內涵。上文可知,目前我國生態旅游管理仍存在著不少問題,這些問題已經嚴重地阻礙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步伐,因此必須選擇合適的路徑加強我國生態旅游管理:
3.1 政府要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在宏觀層面上推進生態旅游建設政府必須要在宏觀方面加強推進生態旅游管理。將生態旅游上升為國家策略的高度,在制度方面,成立從上至下的生態旅游管理機構,相互協調,共同推進。另外要加大宣傳和教育的力度,讓所有人都認識到生態旅游的重要性,提高旅游相關主體對其的認識和重視,營造濃厚的保護和發展當地生態旅游的氛圍。筆者認為日本推進生態旅游管理的對策可以借鑒,日本在2004年提出推進生態旅游五項政策,其中便是制定通俗易懂地宣傳生態旅游的基本理念與方針,另外便是開設網頁為生態旅游管理提供幫助。
3.2 旅游管理機構要重視“生態開發”旅游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旅游管理的中心工作在于旅游資源的開發,旅游資源開發是否可行,開發價值評估等都是旅游管理機構必須重視的問題。筆者認為,在旅游資源的開發方面,管理機構應該要樹立“生態開發”理念,避免盲目開發與過度開發,應從系統的觀點、整體的觀點和可持續發展的觀點出發來考慮旅游業的開發與管理。旅游資源的開發必須要考慮到當地資源承載力,具體而言,需要因地制宜、把握適度的原則,在維護生態平衡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旅游價值功能,實現社會經濟、生態共贏的局面。
3.3 管理部門合理規劃并協調好生態旅游承載力與游客行為筆者認為,任何一項管理都離不開合理規劃,因此必須要做好旅游業開發與管理的總體規劃和區域規劃,不管是從環境影響評價方面還是資源開發建設方面,要做好科學設想,科學設計。如在武夷山保護區,要對其進行進一步的開發,必須考慮到大氣環境、水環境、土壤環境等等,避免盲目性。此外要協調好旅游區承載力與游客行為的關系,承載力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如游客自身性格特點、資源配比、社會經濟財富發展水平等。眾多復雜的關系決定了當地承載力問題必須成為生態旅游開發和管理中重要的指導方針。
3.4 培養高素質的創新型管理和服務人才生態旅游管理的關鍵還在于要有高素質的創新型管理人才。如果缺乏這類人才,那么可持續的生態旅游管理只能是空談,故筆者認為要加大培養高素質的創新性管理服務人才,要求這類人才有著豐富的專業知識和嫻熟的技能,必須對生態學知識和旅游學知識了解比較透徹,另外也要熟悉旅游管理方面的運作。只有從人才方面大力投入,才能為生態旅游管理不斷提供新的血液,才能更好地位生態旅游發展獻智獻策提供保障。
總之,我國生態旅游管理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需要長期實踐不斷總結經驗,不斷提升管理水平。而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們必須明確生態旅游管理豐富的內涵,樹立“生態旅游,生態開發”的理念, 從長遠和戰略的高度來審視我國生態旅游的發展與生態旅游管理的文化培育。
參考文獻:
[1]王瀟.生態旅游承載力的思考[J],生態經濟.2009,(10).
[2]李慶龍.生態旅游承載力問題的探討[J].林業經濟問題,2004,24(3).
[3]王昌玉.生態旅游管理的內涵、原則及路徑選擇[J].商業時代,2005,(4).
“新常態”是經濟學領域的詞匯,2012年,北京大學黃益平教授將“新常態”引入中國經濟發展的語境中,為之賦予了中國語境下的深刻內涵。但是,就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所處的特定階段而論,“新常態”卻漸次超越了經濟領域而具有普遍意義。在“新常態”漸趨流行的語境下,秉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理念,倡導“萬物平等、和諧共生”價值觀的生態文明建設必將成為環境治理領域的新常態。在“人們生態覺醒”的環境新常態視域下,一貫倡言踐行的“生態旅游”面臨哪些困境,當如何突破而獲得新生?凡此種種,無疑是值得慎思的重要課題。
一、新常態視域下生態旅游的內涵闡釋與顯性特征
某種意義上而言,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是以犧牲資源、環境為沉痛代價的,“社會生態環境惡化的表征不斷常態化,環境的承載能力已達臨界值”[1],局部地區甚至超過了可以承受的最大閾值。在新常態視域下,生態旅游也被注入了體現時代精神的新內涵。
“生態旅游”一詞最早是由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特別顧問謝貝洛斯?拉斯喀瑞提出的。201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旅游局頒布實施的《民族民俗文化旅游示范區認定》(GB/T26363-2010)對生態旅游進行了定義,即指“以生態學理論作為指導思想,而以生態環境與資源為目的取向開展的一種不僅可獲得一定的經濟與社會效益,而且又能進一步促進人類認識與保護生態環境的旅游活動”[2]。此概念突出了旅游活動在不損害生態系統或地域文化的前提下,借助生態優勢繼而盡現發展優勢、經濟優勢,讓游客盡情地訪問、鑒賞、享受自然美景和地域文化,突顯了認識自然和保護環境的活動主旨和意趣。遺憾的是,在征服自然、確保經濟高速增長的作用力下,尊重自然、保護環境、促進發展的最佳平衡點始終難于尋覓,生態旅游也是虛有其表而缺乏應有的實質內涵。
隨著“保護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新經濟觀、生態平等新價值觀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新資源觀等觀念的重新確立,“綠色、循環、低碳”的可持續發展、“萬物和諧、互動共生”的包容性發展成為引領中國未來發展的“新常態”。而新常態的本質是什么呢?就是在實現經濟增速略微放緩、增長趨于平穩、增長動力多元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過程中,力促經濟、政治和環境等方面的提質增效,其終極指向是創設“天藍、地綠、水凈”的和諧家園,使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生活質量日益提升,國民幸福感顯著增強。社會步入新常態的發展階段,旅游不再是一味地滿足旅游企業、旅游者等旅游活動主體的需要,而是在堅持尊重自然當頭、保護環境優先原則下,滿足游客“親近自然、回歸自然”的心理需求,不是片面追求經濟效益,而是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綜合性提高,進而賦予生態旅游以尊重、順應自然和采借地域文化知識為價值取向,最大限度地減少對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確保旅游資源的永續利用的深刻內涵。
相較以往,新常態視域下的生態旅游特征尤其鮮明:其一,尊重、順應自然被置于相當突出的位置。基于“以人為中心”發展思維束縛,自然成了人類支配、奴役的對象,重索取而輕回報,甚至某些地方對自然的踐踏和破壞達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然而,時至自然重要性凸顯的今天,“自然資本代替人造資本成為稀缺要素,環境成為生產力中最為活躍的要素”[3]。重現藍天、延續人類必須給予自然以尊重,在遵循自然規律的前提下,適度地改造、利用自然。以自然資源、地域文化為重要吸引物,以環境資源和文化完整性展示和保護為目標的生態旅游更是如此。其二,“經濟發展才是硬道理”明顯讓位于保護環境優先。由于觀念上的偏向,在相當長的時間里,“發展才是硬道理”被人們惡意地曲解為“經濟發展才是硬道理”,結果在帶來GDP增長的同時,自然生態卻趨于惡化。涸澤而漁的旅游資源開發顯然與“新常態”視域下的生態旅游理念是背道而馳的。生態旅游旨在旅游自然的漸進開發、永續利用,給人以美的享受,資源、環境保護應當放在第一位,絕非傳統思維中的經濟發展優先。其三,在欣賞自然、愉悅心境的過程中緩解人與自然的緊張關系,實現“人與自然和解”。在人類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動中,實現“兩個和解”(即人和自然之間、人和人之間的和解)是馬克思的生態價值取向。生態旅游秉持生態保護優先的價值理念,旨在借助人們親近自然、認識自然、“回歸自然”的機會,充分發揮自然潛移默化的環境教育功能,不斷增強人們的生態觀念、環保意識,逐漸擺正人與自然的位置,理順彼此的關系,實現“人與自然和解”。
二、新常態視域下發展生態旅游面臨的問題
1995年1月,首次生態旅游學術研究會在西雙版納召開,標志著我國生態旅游正式啟幕。然而存在于旅游經營管理中的現實困境卻成為制約生態旅游穩步有序推進的桎梏。推進生態旅游的實踐活動中,高揚生態旅游卻“只是打著‘生態’二字的幌子進行泛濫式的游生態”[4]是其間最大的傷痛。此話盡管尚顯夸張,然而也并非虛妄空論之語。基于此境,清醒認識新常態下生態旅游的困境是探尋發展生態旅游的策略和路徑的重要前提。
(一)旅游資源開發和旅游產品設計中,生態理念尚未充分融入
十報告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5]就是要在全社會倡導珍視自然、呵護環境的生態價值觀念,這是需要認識和適應環境“新常態”。但是,在旅游資源規劃開發過程中,許多旅游經營者及管理者往往基于經濟利益的考量,生態旅游總是被視為掠奪資源的一塊“遮羞布”,只將旅游資源開發利用的近期效應和經濟效益納入其間,而對資源循環利用及可持續利用程度、遠期的環境影響評估的關注不足,“大規模地打造景觀,無論是在景觀選址還是在新修建筑中,都呈現出對自然的過度改造利用和資源掠奪”[6]。而在旅游產品的設計方面,從產品營銷的角度而言,對包裝略加渲染也在情理之中,但拋開原生態的包裝和設計則明顯有悖于旅游資源開發的初衷;在民俗技藝的表演活動中,“迎合游客的興趣隨意改變內容、形式與時間安排等而逐漸世俗化,導致了民俗資源的‘庸俗化’”[7]已經成為司空見慣的現象。
(二)過渡消費導致旅游景區生態環境不堪重負,生態系統失衡
生態旅游是在尊重自然、保護環境的前提下借助旅游資源去追求意趣、陶冶情操、享受生活,但是攀比消費的觀念和高碳的生活方式卻給生態環境造成了巨大壓力,而這種不良現象在“食、住、行、游、購、娛”等方面都有所體現。首先,自駕游旅游者數量的攀升給景區生態環境造成了較大威脅。隨著經濟條件改善、生活水平提高,駕車旅游成為一種時尚。然而,自駕出游不僅增加了社會成本,而且尾氣中所含的有害物質對環境質量、旅游資源的破壞也是不可低估的。其次,旅游食住中的享受型消費方式造成資源浪費、水體污染。在旅游活動中,便利、衛生、快捷、安全的消費環境是廣大游客的基本訴求,而為了滿足游客訴求,酒店賓館往往提供以一次性洗漱用品的透支消費和新奇食物的誘導消費。多項調查表明,一次性洗漱用品的使用率不高,絕大多數成了生活垃圾,直接排入自然環境中。再次,旅游經營者堅持經濟利益優先原則,游、購、娛等旅游活動對生態環境形成了較大的沖擊。在市場經濟體制下,旅游經營者以獲取最大利潤為根本動機,利用游客游玩、購物、娛樂等項目活動,經營者采用多種手段誘導游客消費虛擬景觀、虛假商品,不僅沒有提高游客的滿意度,反而是對生態環境的又一次破壞。
(三)關于生態旅游的法律條款基本上是鼓勵性的,法律威懾功能難于彰顯
我國涉及旅游方面的法律法規較多,其中涉及生態旅游或與生態旅游密切相關的規范性條款也占有一定比例。但是,所涉條款帶有較強的彈性和較大的模糊空間,且鼓勵性條款偏多而約束性、禁止性的條款較少。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旅游法》(主席令12屆第3號)為例,從“國家鼓勵各類市場主體在有效保護旅游資源的前提下,依法合理利用旅游資源”、“國家倡導健康、文明、環保的旅游方式”、“旅游發展規劃應當包括旅游業發展的總體要求和發展目標,旅游資源保護和利用的要求和措施”等諸多條款來看,“鼓勵、倡導、應當”等詞語或是鼓勵性的,或為準許性的,而非禁止性的,況且就破壞性的旅游資源開發行為或非環保的旅游消費方式的懲戒措施又帶有一定的模糊性,缺乏相對明確的懲罰性條款。現行社會大環境下,倡導并踐行生態旅游,增強旅游活動主體科學利用旅游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的鼓勵性條款固然相當重要,但禁止性條款也是必要的,以提高法律的威懾功能和約束力。
三、新常態視域下發展生態旅游的策略與路徑選擇
為免于“旅游使旅游成為不可能”[8]的悲劇發生,秉持環境生態理念,自覺踐行生態旅游是必由之路,也是新常態下人與自然和解、攜手邁向未來的關鍵。
(一)加強旅游行為監督
在旅游活動中,旅游企業、旅游經營者、旅游者等旅游活動主體都具有趨利性的一面,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旅游活動成本,釀成生態環境“公地悲劇”是不可避免的事情。而旅游管理者作為其間的中立者、協調員,卻與之不同。在此層面上,旅游管理者在推進生態旅游方面能夠發揮積極作用。旅游管理者應當對生態旅游進行正面引導。根據旅游形勢發展需要,適時出臺生態旅游方面的規范性文件,對選擇有助于生態環境保護的旅游資源開發、旅游產品設計、旅游市場拓展等活動進行積極宣傳和正面鼓勵,并給予適當的生態補償。同時,對打著生態旅游旗號卻行以破壞生態環境的欺騙性旅游行為進行行政性約束,對社會影響極為惡劣、群眾反映尤為強烈的消極旅游行為甚至可以借助法律武器進行適度懲處。
(二)堅持生態優先、環境為要的原則
不容置疑的是,“在開發中保護、在保護中開發”是旅游資源有效利用、循環利用的的最佳手段,而尋求保護與發展的最佳平衡點則是旅游資源規劃開發中首先要考慮的重要因素。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已進入“新常態”,不再是強調經濟高速增長的一條腿走路,而是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的“五位一體”、均衡發展。旅游資源開發應以尊重自然、順應自然為前提,對旅游資源合理利用。因此,在旅游資源的規劃開發過程中,在考慮經濟回報率的同時,更需要將社會效益、生態效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旅游資源持續開發進程中,要秉持“敬畏生命、尊重自然”的理念,盡可能展示旅游資源原貌,突出旅游資源的本真效應,“真實的自然環境條件可以使旅游者更加清晰地認識到自然環境對人類的支撐意義”[9]。與此同時,就旅游景區的各類景觀、生態環境、環境容量等方面的影響進行科學評估。在此基礎上,“尋求保護與發展的最佳平衡點,使得生態系統的保護和當地經濟的發展高度融會貫通”[10],這才是符合高水準生態旅游目標要求的旅游資源規劃開發。
(三)注重生態環境教育
在生態旅游觀念的指導下,旅游者應當選擇相對科學、健康的旅游消費方式,摒棄甚至抵制高碳、奢侈消費。[11]糾正不健康的旅游消費心態,樹立健康消費理念,首先,需要對旅游活動主體加強生態環境教育。從過去的強調經濟高速發展向注重社會全面發展的“新常態”轉變的過程中,一方面部分旅游經營企業及旅游管理者依然沉浸在追求GDP增長的睡夢中,“經濟先行、資源跟進、環境讓路”的思維慣性難于在短期內消除,另一方面由于廣大旅游者長期浸潤在“重經濟、輕環保”的思維意識中,科學的生態觀念尚未形成,需要借助生態旅游的教育功能給予適當引導,在樹立生態平等觀的同時有效提升其環保意識。其次,積極倡導綠色消費、低碳生活,重拾節儉消費觀念。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生活方式、消費觀念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出游駕車、住宿上星、餐飲提檔”成為旅游消費的一種時尚,而此消費方式恰是破壞旅游資源和生態環境的重要殺手,對景區周邊環境影響是不容低估的。綠色消費旨在旅游者出游時盡量減少私駕的次數,倡導自行車旅游、徒步旅游,在親近自然的活動中尋覓原生態,領悟“回歸自然”的真諦;低碳生活意在旅游活動中盡量減少一次性消費用品的使用,旅游活動中倡導節儉、樸實的觀念,做到綠色出行,生態消費。
(四)加強法律法規中剛性條款的制定和建設
一、生態旅游的涵義及必要性
(一)生態旅游的涵義
“生態旅游”這一術語最早由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特別顧問、墨西哥生態學家謝貝洛斯拉•斯卡瑞在1983年以西班牙語的詞匯“Ecotourism”首先提出(Fennell,1999),并在1986年墨西哥召開的一次國際環境會議上被正式確認,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拉斯卡瑞將生態旅游定義為“出于研修、欣賞和享受風景及當地的野生動植物和文化特征(歷史遺存和現有特征)等目的到相對未開發過或未被污染過的自然區域去旅行”(Boo,1900,14頁)。我國學者也紛紛從不同角度進行定義,如明慶忠、李宏、武友德(2001)從生態學角度出發,認為“生態旅游是以生態學原理指導,以保護資源,特別是保護生態的多樣性,維持資源利用的可持續性,促進環境保護宣傳教育,提高資源與環境的管理水平為基本特征,尋求旅游業發展與自然、文化和人類生態環境的和諧統一。”楊桂華(2004)從可持續性旅游和責任性旅游角度出發,提出“生態旅游是以可持續性發展為宗旨,以大自然為基礎,以生態美景觀為吸引物,同時實現為游客體驗、了解、認識、學習、欣賞、研究生態景觀而展開的旅游享受,對旅游目的地經濟、社會和文化負責,保護生態旅游賴以開展的生態、社會及經濟環境的旅游活動。”筆者認為,生態旅游是以大自然為基礎,以生態學思想和可持續發展為理論指導,以保護自然生態環境和人文生態資源為取向,強調生態可持續性,同時實現為游客體驗、度假、求知、欣賞、研究而展開的旅游享受,以提高游客生態環境倫理素質并切實為當地社區做出貢獻的旅游。
(二)少數民族地區發展生態旅游必要性
1.發展生態旅游,保護民族地區生態環境廣東的旅游資源非常豐富,無論是自然旅游資源還是人文旅游資源。但近年來在旅游開發過程中出現了“不生態”現象,全省多處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被當地有關部門違法占用,大搞開發區、度假區,開發房地產,使生態環境和風景名勝資源遭到人為開發建設的嚴重破壞。被譽為“廣東喀納斯”的廣東英德長湖景區的林木正遭受無序的砍伐破壞。長湖景區是英德國家森林公園的核心部分,林木資源為當地林場所有。在短期經濟利益的驅動下,林場對林木資源無序開發,直接造成動植物數量和種類的大幅減少,旅游區生態環境日趨惡化。同時出現風景區內大量違章建設和不適當的開發,如白云山的某山莊違法占地達2萬多平方米,丹霞山不顧禁令大建大型開發區,西樵山的7個自然村居民住宅堆到半山腰,星湖景區處處可見休閑山莊療養院招待所,使地貌和植被遭到破壞,水土流失加劇。廣東少數民族主要聚居在粵北地區,森林、溫泉、植被資源相當豐富,僅乳源縣就有華南最大最美、唯一原始森林留存地———南嶺國家森林公園,中國最大野生紅豆杉主題公園———南方紅豆杉森林公園等等。優美的生態環境自然會吸引大量游客觀光,超負荷游客量和傳統的以經濟效益為目標,忽視生態效益的旅游開發模式肯定不能滿足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廣東少數民族地區的旅游業發展必須走生態旅游道路:以自然生態和社會生態為主要旅游吸引物,達到觀賞和感受生態環境、普及生態知識、維護生態平衡的旅游目的。從而,有力保護粵北山區珍貴的旅游資源和自然生態環境,確保當地生態旅游的可持續性。
2.促進民族地區經濟可持續發展近年來廣東省的旅游勢態良好,2010年全省旅游總收入3804億元,位居全國第二,其中旅游外匯收入123億美元,增長速度均超過20%。主要以珠三角為中心的旅游業發展勢頭較好,僅廣州市的旅游總收入就達1254.61億元,同比增長26.21%,但相比之下擁有濃郁民族風情、良好生態環境和大量溫泉旅游資源的粵北民族地區的旅游發展速度明顯落后于粵東等各地區。面對粵北民族地區經濟落后的窘況,被稱為“無煙產業”的旅游業無疑是其發展經濟的一個重要手段,以可持續發展為理念的生態旅游更是民族地區維持生態環境和擺脫貧困的首選之路。首先,粵北民族地區具備發展生態旅游的天然優勢。濃郁的民族風情、優越的自然環境形成的高品質的旅游產品,如自然生態之旅就有平地天險———廣東大峽谷、乳源溫泉、粵北西湖———南水湖、廣東最高峰———石坑崆等;人文生態之旅有千年古剎云門寺、必背瑤寨等。其次,旅游業屬于第三產業,能容納大量的農村剩余勞動力,因此開發生態旅游既是地方政府拉動經濟發展、培育地方產業的途徑,也是當地老百姓自主發展經濟的一種有效模式。
3.生態旅游能有效保護民族地區文化真實性旅游業的發展能促進旅游目的地社會經濟的發展。旅游過程是旅游者和旅游目的地的居民雙向交流的過程。旅游不僅能使旅游者開闊眼界,增長見識,還能使旅游目的地居民接受新信息和新鮮事物。旅游過程中,外來旅游者會將自己的價值觀、生活方式、文化和習俗帶入旅游目的地,對當地的社會文化帶來影響,當地社會中的人際交往、生活方式、風俗習慣和文化傳統都發生改變。一方面,文化古跡資源受到污染和破壞。除自然環境因素中大氣污染、山地災害、水體侵蝕、蟲蟻蛀蝕等因素造成的污染和破壞外,更多是人為因素對文物古跡及環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壞,如開發建設中沒有保護好少數民族物質遺產;少數游客不遵守旅游區管理規定亂刻亂畫,致使旅游區的自然景觀和文物古跡遭到破壞。另一方面,少數民族風俗習慣、服飾甚至建筑都受到外來游客文化的影響。在對少數民族歷史文化、風俗習慣等開發過程中,由于包裝過度,很容易破壞少數民族歷史文化和風俗習慣的真實性和淳樸性。與傳統旅游模式不同的生態旅游則是一種負責任的旅游模式,這些責任不僅是滿足旅游者在實際旅游中親身領會生態旅游的奧秘,更是對旅游資源的保護責任,完整保護旅游目的地的自然和文化生態系統,確保民俗文化資源的真實性,保證生態旅游的可持續發展。
二、乳源縣生態旅游開發現狀及旅游資源分析
乳源瑤族自治縣屬廣東省三個少數民族自治縣之一,地處粵北山區,南嶺山脈南麓。宋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設置乳源縣,歷史悠久。因縣北有溶洞產鐘乳,洞中有源泉流出,故名乳源。1963年,經國務院批準成立乳源瑤族自治縣,隸屬廣東省韶關市。
(一)乳源縣生態旅游開發現狀
乳源縣總面積2299平方公里,境內風光秀麗,民風淳樸,被譽為“世界過山瑤之鄉”、“世界紅豆杉之鄉”。乳源瑤族自治縣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旅游工作,按照大南嶺生態文化旅游區的定位,挖掘人文特色,加大旅游資源的整合開發力度,強力打造廣東省旅游強縣,2008年7月底通過省創強驗收,成為廣東省第十個旅游強縣。2010年,由國際旅游管理協會、中國國際品牌協會、中國縣域經濟協會主辦的“2010中國旅游精品國際推廣盛會”在首都北京國際飯店隆重舉行。乳源縣作為廣東省唯一一個縣級旅游縣參加了此次盛會,憑著自身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得天獨厚的自然山水生態旅游資源,濃郁的民族風情及獨特的旅游文化,經過各專家組評審團綜合評審,被授予“中國最佳民族生態旅游名縣”榮譽稱號并頒發牌匾。隨著乳源縣投資生態旅游的資金加大,宣傳促銷力度加強,尤其是每年在珠三角、紅三角、港澳地區和武廣沿線城市舉辦形式多樣的旅游宣傳推介活動,乳源旅游知名度和美譽度不斷提升,旅游人數和收入大幅度提高。特別是乳源縣被授予“中國最佳民族生態旅游名縣”榮譽稱號后,2010年旅游人數和收入分別為186.24萬人和116215.45萬元,同比增長32.22%和50.67%(見表1)。
(二)旅游資源分析
乳源縣的生態旅游資源主要包括自然生態旅游資源和人文生態旅游資源。1.自然生態旅游資源乳源縣全縣有山地2153042畝,植被森林資源豐富,是華南地區唯一擁有兩個國家級森林公園的生態旅游強縣。同時,該縣的地質結構以石灰巖、砂巖、頁巖等沉積巖為主,最老的巖石大約有7億年的歷史。特殊的地質結構造就了乳源縣豐富多彩的峽谷巖穴、溫泉景觀等(見表2)。2.人文生態旅游資源乳源縣是必背瑤族的聚居地之一。瑤族同胞主要聚居在必背、游溪、東坪3個鎮。必背瑤寨是乳源民俗風情觀光的好去處。必背,原叫“鱉背”,位于乳源縣城東北約50公里的大瑤山腹地。必背瑤族屬過山族,是瑤族的一個分支,是旅居美國、泰國、法國、緬甸、老撾等地的瑤族發祥地。游覽必背瑤寨,可以欣賞迷人的瑤山風光,觀看歡快熱鬧的瑤族歌舞,領略古老的民族風俗,品嘗獨具風味的瑤家美食。必背瑤寨依山而建,有別致的樹皮房、竹房,尤其吊腳樓別具一格。瑤區除瑤語外,客家話也通用。瑤胞穿戴自己刺繡的彩色圖案服飾,男女能歌善舞,以山歌傳情示愛。他們熱情好客,用甘甜的瑤山茶、清香味美的竹筒飯和自制的瑤家水酒待客。歌謠是瑤族人民口頭文學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瑤族音樂、舞蹈與民間歌謠一樣,起源于勞動與宗教。現在,瑤族的長鼓舞、銅鼓舞已搬上舞臺,深受廣大群眾歡迎。民間保留的傳統體育項目有扳手腕、摔跤、氣功、上刀山、武術等。每年農歷十月初一至十五日為乳源過山瑤的“十月朝”節,又稱“十月社”,是乳源過山瑤慶豐收的傳統節日。乳源的人文生態旅游資源除了千年瑤寨以外,有千年古剎云門寺。它是中國佛教禪宗五宗之一的“云門宗”發祥地,創建于五代后唐(公元923年),是全國重點寺院。還有被稱為古代“高速公路”的西京古道、東華寺遺址、雙峰寺遺址、瑤山情韻———黃龍景區等。
三、乳源縣生態旅游開發存在的問題
根據筆者2010年至2011年的田野調查和與當地有關部門的訪談,認為乳源縣生態旅游開發存在以下五方面的問題。
(一)對生態旅游的認識有待提高
生態旅游必須以生態保護作為前提,并注重普及保護自然環境和少數民族歷史文化的知識。它是高層次的新型的旅游活動。對開發者及游客提出的要求很高。雖然我國對生態旅游的理論研究開始于上個世紀80年代,但是對生態旅游的實踐研究才起步,開發者沒有足夠的生態環境保護的理論知識和實際經驗,盲目開發和過度開發,導致我國很多生態旅游景點并沒有體現生態旅游的內涵。乳源縣雖然把發展生態旅游寫入了政府規劃綱要中,但由于交通不便,對外開放交流受到很多限制,缺乏發展生態旅游經濟的經驗。目前乳源縣生態旅游開發的重點仍局限于發揮其旅游功能并側重于追求經濟效益,對生態旅游在環境保護、科學研究、啟發智慧、知識教育等方面的功能認識不到位,發展生態旅游的專業化、科學化程度不夠。對發展生態旅游與促進經濟、環境、社會的和諧認識不全面。
(二)生態旅游市場競爭激烈
廣東省旅游資源豐富、生態環境較好的地區很多,如粵東南潮汕文化、海濱風光森林旅游區;粵西海濱風光、果林休閑森林旅游區;粵中休閑保健、綜合旅游觀光區等。上述地區都將生態旅游確定為優先發展的產業,并已取得一定的旅游經濟效益,但是也使生態旅游的競爭更加激烈。在生態旅游開發方面,面臨吸引投資和人才方面的競爭;在生態旅游經營方面,面臨游客市場份額的競爭。由于旅游者對生態旅游目的地選擇增加,將導致生態旅游市場進一步細分,對乳源的生態旅游發展帶來了挑戰。由于乳源瑤族縣與連南瑤族自治縣和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同處粵北且都是瑤族同胞聚居地,生態旅游資源具有“山同脈,水同源,人同俗”的同質性,在旅游產品開發上難免存在一定的同質性,勢必導致同類產品的激烈競爭。因此,如何實現生態旅游產品開發的差異化戰略,開發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不易被模仿的生態旅游產品,形成核心競爭力,是乳源縣生態旅游發展面臨的問題。
(三)旅游產品結構單一
目前,乳源縣的生態旅游產品結構單一,以自然觀光產品為主。除了北回歸線上最大的綠洲———南嶺國家森林公園、廣東最高峰———石坑崆、南方紅豆杉森林公園、平地天險———廣東大峽谷等為壟斷性觀光產品外,像溫泉這樣的旅游產品很容易被模仿。部分旅游產品目標市場定位還不夠準確,特色還不夠鮮明,旅游產品對于民族歷史文化資源挖掘還不夠深入。乳源縣是世界過山瑤之鄉,古老的民族獨特文化以及過山瑤神秘的宗教、婚姻、節慶等信仰習俗對游客更有吸引力,而且具有不可模仿性。但是,目前除了必背瑤寨的民族歌舞晚會以及自然觀光游覽外,其他的民族文化資源還有待挖掘,比如乳源瑤繡產品的開發。雖然目前當地旅游部門已認識到過山瑤文化是乳源縣今后旅游發展的持久動力,但是仍然存在關注很少、投資力度不強的問題,大部分還是集中于觀光型產品的開發,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乳源縣的旅游產品吸引力。
(四)存在自然和文化生態脆弱區的問題
自然生態脆弱區通常是指那些抗干擾和生態恢復能力較弱的地區。這些地區通常是脆弱生態系統分布地區,或多種要素相互作用和轉換的地區。文化生態脆弱地區同樣具有兩方面的特征:系統自身的抗干擾和恢復能力弱;處于不同文化圈的交接地帶。乳源縣正是這樣一個自然與文化生態相對脆弱的地區。乳源縣地處粵北山區,水力資源、植被資源和野生動物資源豐富。全縣水能可開發量為52.86萬千瓦,僅國家級的森林公園就有兩座,兩棲類、爬行類、鳥類、獸類動物有76科,196屬,275種,生態資源一旦遭到破壞就很難以恢復。從文化的角度來看,當地是以瑤畬為主的少數民族交匯區,其傳統文化、生活習俗等都與廣東其他的潮汕文化、客家文化有明顯差別,而與相鄰的連南排瑤既有差異又有不可分割的聯系,處于較為脆弱的文化生態區。因此,乳源縣當地自然、文化生態的開發和保護的任務還很艱巨。
(五)旅游專業人才匱乏
目前乳源瑤族自治縣內旅游管理人才相對匱乏,具備旅游管理專業知識的人才,尤其是從事旅游規劃設計、旅游市場營銷、旅游企業經營管理的高級管理人才較少。管全縣旅游業的縣旅游局屬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正科級事業單位,賦予行政管理職能,事業編制12名。其中局長1名,副局長3名,正副股長3名,內設人秘股、質量規范與管理股、資源與市場開發股三個職能股室。縣旅游質量監督管理所是直屬縣旅游局的正股級事業單位,事業編制3名,其中所長1名;乳源瑤族自治縣南方紅豆杉森林公園旅游管理處是歸縣旅游局管理的股級事業單位,事業編制3名,其中主任1名。同時旅游從業人員素質偏低,知識結構不夠完善,專業水平較低,講解技巧不夠嫻熟,且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此外,各類專業旅游人員缺乏,如導游、旅游酒店管理與營銷人才、國際化人才嚴重缺乏,難以滿足旅游發展需求。乳源的地接旅行社有3家,星級酒店只有2家。專業人才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妨礙了全縣旅游業的良性發展。因此該縣在發展旅游產業的過程中必須將旅游人才的培養列入重要議程。
四、完善乳源縣生態旅游發展的對策與思考
根據以上的分析,筆者認為要進一步完善乳源縣生態旅游的發展應采取以下對策。
(一)提高開發者對生態旅游認識,實現旅游可持續性與國外相比,我國關于生態旅游的研究時間較晚,大約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才引入生態旅游理論,因此,許多旅游開發者對它的認識較淺,仍然受到傳統旅游開發的影響,盲目注重經濟效益,忽視生態效益。乳源縣各級政府和旅游部門,要加強對開發者的生態旅游知識培訓,用科學的理念指導生態旅游發展和旅游活動的開展。旅游開發應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兼顧生態和旅游。生態旅游開發前,開發者要深入調查研究和全面科學論證、評估與規劃,并在此基礎上,科學確立景點(區)接待量的上限和下限或門閩值,在技術和資金等有所保障的前提下,選擇有利時機介入生態旅游資源開發。生態旅游開發過程中,善待自然生態旅游資源和保護人文生態旅游資源原有風格,盡可能減少對旅游資源的人為破壞。生態旅游開發后,要定時進行對生態旅游資源及其環境的審計,對生態旅游資源進行跟蹤觀測與研究,以便及時發現問題,找到最佳的解決方案,保持生態旅游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二)加強生態旅游產品規劃,提升核心競爭力
生態旅游對經濟發展和文化保護的作用已日益顯現,全國各地紛紛推出自己的生態旅游產品。乳源縣要實現在眾多生態旅游目的地中脫穎而出,就必須加強生態旅游產品規劃。首先,合理整合自然旅游資源和人文旅游資源,打造以感受過山瑤民族文化和觀賞自然風光并重的旅游精品體系。進一步挖掘民族傳統文化資源,加強民族古村落挖掘保護。對必背口村、必背大村、桂坑尾村等瑤族古村落進行規劃和保護工作,大力發展“瑤家樂”旅游項目,使其與必背瑤寨景區渾然一體,形成過山瑤民族風情旅游精品。其次,大力開發瑤族刺繡、手工藝品等民俗商品。瑤族刺繡多用于服飾上,如衣服、頭巾、腰帶、圍裙、小孩的帽子;還有掛包、傘袋等都繡有各式各樣的鮮艷奪目的圖案。它能夠真實反映出瑤族的歷史、經濟、家族、宗教、生活等。除了刺繡,還有雕刻、長鼓和花鼓制作、銀飾制作、竹編、線織、紙塑醒獅、棕編等手工藝品也是獨具特色。最后,發展生態農業旅游。充分發揮乳源森林、水等自然資源豐富和污染少的優勢,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不斷擴大香竽、巴西果、竹筍、有機稻等特色農業基地,加快發展觀光農業、生態農業和休閑農業,不僅帶動群眾增產增收,也有效推動旅游業的發展。
(三)引導社區參與,促進生態旅游和諧發展
人和自然和諧發展是解決生態旅游脆弱區的重要途徑。生態旅游開發的對象不僅是自然生態旅游資源,同時也包括這些資源所在的社區。社區的文化、生活、生產方式等人文景觀是生態旅游資源的一部分,它與自然生態旅游資源成為互補資源。然而,許多旅游開發景區在帶給旅游投資商豐厚的經濟效益以及給政府帶來源源不斷的稅收的同時,忽略了當地社區的利益分配,社區生活水平甚至存在下降的問題。由于社區的利益被忽視,出現了開發商、政府與社區之間的利益沖突,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生態環境的保護難度。因此,乳源縣的生態旅游開發與保護需要積極引導當地社區的全方位參與。首先,一旦當地居民參與生態旅游開發,形成以經濟收益為基礎的激勵機制,他們就會主動保護自然資源、環境和當地的傳統文化,進而提供更好的生態旅游服務,形成良好的循環系統。其次,當地社區居民參與旅游開發,能有效減少居民對有關生態旅游項目的反感情緒和沖突行為,最終把生態旅游嵌入當地社會、經濟和環境的綜合系統之中,促進生態旅游的和諧發展。
[關鍵詞]:社區生態旅游 影響因素 問題 管理建議
區別于一般旅游方式,社區生態旅游特殊性極為明顯,其將部分社區內容融入生態旅游發展中,并強調將社區居民作為主體,使居民能夠主動參與到資源節約、環境保護等活動中。盡管近年來社區生態旅游發展速度較快,但單純從管理角度看,管理模式帶有明顯的滯后性,社區、旅游區管理機構二者很難進行融合,這樣便造成社區生態旅游被忽視,更無從談及提升社區旅游管理水平。因此,本文對社區生態旅游管理相關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社區生態旅游的相關概述
關于社區生態旅游,其概念并未在學術界中被統一界定,但綜合近年來社區生態旅游發展的特點與趨勢看,其實質是以生態旅游為基礎的高級形式,強調將人文關懷理念融入其中,確保社區中人文特色、自然特色得以展示的基礎上,注重對區域民俗文化、居民利益給予足夠的保障。當前旅游業快速發展背景下,社區生態旅游逐漸走入人們的視野,其可滿足較多游客在旅游方式方面的需求。從社區生態旅游的特征看,其以旅游行業為基礎,并將重心轉移到社區中,這樣圍繞社區使旅游向周邊擴散。同時,在社區生態旅游中,要求將社區居民主觀能動性調動起來,使社區旅游發展中居民積極參與其中,以此達到生態旅游發展的目標。由于社區生態旅游的發展本身是繼生態旅游后的高級旅游模式,且無論從發展模式還是管理模式上看,都與傳統生態旅游不同,所以其未來如何發展,必然成為旅游界以及大多學者關注的重要問題。
二、影響社區生態旅游管理的因素研究
1、從外部影響因素角度
不可否認,近年來社區生態旅游發展中取得較多突破性的成就,但在管理方面仍受到較多外部因素影響,包括生態旅游者以及非政府組織等。以生態旅游者為例,其本身作為旅游的需求者,關注的內容主要集中在旅游活動中是否能夠獲得良好的旅游體驗,這就要求生態旅游管理中應保證基礎設施、旅游服務、旅游項目等都能滿足旅游者的需求,可見旅游者對社區旅游管理影響極為明顯。再從非政府組織角度看,其與政府、旅游企業不同,側重于在管理活動為社區居民提供咨詢、溝通以及建議等服務,且可有效監督評估當前旅游發展的趨勢,是旅游管理的重要“輔助者”,所以非政府組織能否發揮其基本功能將會為管理帶來較為明顯的影響。除此之外,對社區旅游管理的因素也表現在政治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以及技術環境等方面。如在政治環境方面,管理活動中需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執行,使管理模式與整個發展大環境相適應;而經濟環境方面,不同區域因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其對管理活動的影響也較為明顯,假若社區能夠在管理模式上不斷完善,很大程度將為居民創造致富的可能;再如社會環境方面,管理活動開展中需充分考慮到社區居民的民風民俗、價值觀念等,若管理模式未能與這些社區社會特性相結合,很容易造成管理活動失敗;從技術環境看,生態旅游管理的關鍵在于有相關的技術作為保障,如信息網絡技術的運用、太陽能技術的運用,其不僅可幫助社區有效管理旅游活動,且滿足節能環保的要求。
2、從內部影響因素角度
社區生態旅游,其在構成上主要以社區居民、旅游企業以及區域政府等為主,三者任一一方存在問題如居民參與意識不強、政府管理缺失等,都會影響旅游管理的有效性,要求三者能夠相互配合進行管理與決策,這樣才可提升整體管理水平。另外,對旅游管理模式影響的關鍵性因素也表現在社區素質方面,其中的社區素質主要指社區中所有主體的素質。具體影響主要表現在:第一,區域政府素質的影響。旅游管理中,政府需充分發揮其在農業、林業、環保以及宗教等各方面的管理職能,并做好旅游管理中人員的配備以及相關管理體制的構建等,若這些管理體制、人員配備不完善且職能缺位,便會影響管理的有效性。第二,旅游企業素質問題。從現行較多關于旅游企業的形象問題方面看,“鼠目寸光”、“利欲熏心”等常被用于形容這些企業,盡管評價并不全面,但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旅游企業負面形象將會影響管理有效性,所以在實際管理活動中,旅游企業在環保意識、經營素質以及責任意識等方面都需不斷提高,確保發揮其在游客中“教育者”與“服務者”角色功能,以及在社區居民中的“合作者”角色功能。第三,社區居民素質。社區生態旅游發展下,強調以居民作為主體,這樣居民是否具有較強的參與意識、民主意識、生態意識以及較高的文化程度,將會對管理效果起到明顯的影響。
三、社區生態旅游管理存在的問題分析
1、社區居民主體地位的缺失
區別于一般旅游模式,社區生態旅游強調旅游活動主題確定中應以社區形式為主,而其實現的關鍵在于社區居民主體性的發揮。然而從現行社區生態旅游發展情況看,整體經營與管理模式仍局限在傳統旅游模式方面,社區居民在旅游管理中的主體地位并未得到尊重。例如,在經營管理活動中,部分居民參與過程中仍處于被動接受狀態,真正進行決策管理的仍以政府部門或旅游企業為主,居民的決策權、參與度都不明顯,完全與社區生態旅游理念相背離。另外,對于較多參與意識不強、決策與管理能力較低等問題,政府與企業未做好相關的教育與引導工作,難以使居民主體意識得到提升。由此可見,現行社區旅游管理中,亟待解決的問題便體現在居民主體地位缺失方面。
2、地方性人文理念的缺失
區域發展旅游業,是創造經濟效益的重要途徑。然而需注意的是社區生態旅游發展中,對于社區文化、社區環境都會帶來較多不可避免的沖擊,嚴重情況下將使地方區域文化特色發生改變,影響文化多樣性發展。這就要求在社區旅游業發展中,應兼顧旅游資源的開發與保護,確保獲取經濟效益的同時滿足文化發展需求。但事實上,真正能夠做到保護區域文化資源的基礎上發展生態旅游的行為少之又少,究其原因在于發展中人文理念逐漸喪失。例如,社區居民在生態旅游開發前在民俗民風上極為質樸,然而在生態旅游快速發展下,大多居民為獲取經濟利益,完全投身于旅游活動中,開展較多旅游組織與經營等活動。盡管社區居民這種主動參與行為值得肯定,但長期置身于外來文化影響下,社區原有的習俗傳統、本地文化都可能面臨消散情況。因此,現行地方性人文理念的缺失成為生態旅游發展中面臨的主要問題。
3、旅游管理模式不健全
旅游管理模式是否合理將決定區域旅游業整體發展水平。目前大多社區生態旅游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便表現在旅游管理模式不健全方面。首先從旅游企業競爭管理角度看,旅游企業為保證在激烈的競爭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便采取低價策略,這種方式很難使旅游企業利潤得到保障,而因利潤的降低,企業往往從服務質量方面進行成本控制,這樣整個生態旅游的發展將處于惡性發展狀態。另外,從旅游產品管理情況看,不具備較強的創新力。需注意的是社區生態旅游一般旅游模式不同,其強調游客、居民共同參與到旅游活動中,但目前旅游企業為游客提供的產品仍集中在“觀光”層面,所安排的旅游行程較為固定,何種形式下將社區生態旅游完全趨同于傳統觀光形式上,這樣社區生態旅游的價值由此喪失。
四、社區生態旅游管理的相關建議
1、社區生態旅游管理中區民的參與
針對現行旅游管理中存在的弊病與影響因素,在實際管理中首先應注意鼓勵社區群眾參與其中。社區居民本身在角色定位中便應為旅游管理中的主體地位,無論在經營管理或決策方面,社區居民都有相應的權利。因此,為使社區居民這些效益得到保障,社區生態旅游發展中應充分考慮到居民的意見,確保旅游發展方向更為明確。另外,在社區生態旅游發展中,為使居民積極參與經營管理活動中,應進行居民交流平臺的構建,可將相關的制度與旅游發展政策等利用平臺進行,而居民也可在平臺中將自身的意見與建議反映出來。尤其需注意的是若居民對社區生態旅游發展意見較大,相關部門需做好協調處理工作,確保對民心實時了解,才能避免旅游管理中有更多矛盾糾紛問題存在。
2、利益分配制度的構建
利益是否得以合理分配,是決定社區生態旅游能否順利發展的關鍵性因素。社區生態旅游發展中,需在利益分配制度上進行不斷完善,如相關的利益補償機制、利益分配機制等。同時,區域政府為使居民利益得到保障,也可引導居民利用旅游產業帶來的機遇,開展相關的生產經營活動。另外,區域發展生態旅游中,可對社區居民、旅游企業提供相應的信貸服務,使企業與居民在旅游項目的開發上得到保障。另外,社區生態旅游發展中需不斷引入先進的管理理念,但現有居民因知識文化素質較低,很難接受這些管理知識,更無從談及將管理理念用于實際管理活動中,因此,社區管理工作中可考慮引入相應的引導機制,這樣才可滿足旅游管理要求。
3、居民旅游意識的強化
生態旅游發展中,對于社區居民的綜合素質也提出較高的要求。從大多社區居民綜合素質現狀看,素質較高的青壯年多在外地謀生,而留在社區中的多以年紀稍長的人群或兒童為主,所以在文化知識水平方面并不高,尤其在旅游知識方面更加匱乏,很難參與到生態旅游管理活動中。因此,在社區管理活動中,相關部門應適時做好引導與培訓工作,保證社區居民充分了解旅游知識。另外,社區居民在生態環保意識方面也需不斷加強,這樣在游客到社區旅游過程中,社區居民會將社區的傳統文化、生態環保理念向游客傳遞,以此為游客帶來更良好的體驗。
4、旅游管理模式的構建
為提升社區生態旅游管理水平,需在管理模式上不斷創新。區域可根據自身的發展狀況,合理選擇政府管理、社區自主管理或委托管理模式等。首先,對于政府管理模式。其主要指社區生態旅游發展中涉及的一系列活動,包括開發、保護以及管理等,都由政府主導完成。政府管理模式的應用本身有一定的原因,如旅游的擁有者便為國家,所有旅游區的管理主體也應以政府為主。再如旅游區發展中較多的項目都由政府制定,這樣在項目管理中也要求有政府部門參與其中。目前,較多區域在應用政府管理模式中,政府部門多會指定專門的旅游公司進行管理,這樣整個經營管理活動更趨于專業化,管理效率相對也較高。
其次,在社區管理模式應用下,其主要指為社區生態旅發展中涉及的開發、經營、保護與管理等工作主體以社區居民為主。一般社區居民在參與經營管理活動中對自身的利益極為關注,這樣在活動中將表現的極為積極,所以整體經營管理水平也會隨之提高。同時對于社區中的生態旅游資源,社區居民了解較多,對于社區自然內涵、人文內涵較為熟知,因此在經營管理中可保證管理活動的有效性。
最后,委托管理模式的應用。這種模式主要針對生態旅游的某個項目或所有的項目,由政府部門將其委托給具有一定資質的企業。從這種模式的的優勢看,其強調經營管理權、所有權的分離,有利于整個管理效率的提升。綜合來看,區域在旅游管理方面應結合自身實際情況,確保旅游管理滿足社區生態旅游發展要求。
五、結論
有效的管理模式是影響社區生態旅游發展的關鍵因素。實際提升旅游管理水平中,應正視社區生態旅游的基本內涵,立足于影響社區旅游管理的因素與當前管理中存在的弊病,注重完善相關的利益分配機制,提升社區居民旅游意識,并根據實際發展情況選擇旅游管理模式,這樣才能真正推動社區旅游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姜伊燦.基于社區的生態旅游管理分析[J].品牌,2014(06):17-18.
[2]仝利娜.基于社區的生態旅游管理問題與加強措施[J].商,2015(31):81.
[3]劉秀青.基于居民感知的社區生態旅游管理模式比較研究[D].廣州大學,2012.
[4]李剛.九寨溝自然保護區生態旅游與社區參與互動模式研究[D].四川農業大學,2012.
[5]趙微.社區建設與生態旅游產業協同發展機制研究[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5.
[6]龔克.桂林喀斯特區生態旅游資源評價與開發戰略管理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2.
[7]付恒陽.旅游對景區生態的負面影響及景區生態保護研究[D].長安大學,2014.
[8]張冬云.基于社區的生態旅游管理分析[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3(11):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