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綠色建筑的概念及特點范文

        綠色建筑的概念及特點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綠色建筑的概念及特點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綠色建筑的概念及特點

        第1篇:綠色建筑的概念及特點范文

        關鍵字:綠色施工,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中圖分類號: TU76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 綠色施工技術的概念及現狀

        1.1綠色施工的概念

        綠色施工,是基于現代環境保護理念以及資源效益相結合基礎上,關于建筑工程開發實施的一種現代環保型的施工技術理論。所謂綠色施工技術是指在建筑施工過程中通過運用科學的管理措施和先進的技術手段,以資源的高效利用為核心,以環保優先為原則,盡可能的減少建筑施工對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追求高效、低耗、環保,統籌兼顧,最大限度地實現工程質量安全、水電能源、建筑材料等資源的節約,它涉及到減少物質化生產、再生資源的循環利用、清潔生產、環境保護等可持續發展的多個方面。

        1.2綠色施工的現狀

        1.2.1 認識不足

        綠色施工意識的加強與整個環保意識的加強是相輔相成的過程。當前 ,包括政策的制定者、 業主、設計者、 施工人員及公眾在內 ,人們對環保的認識仍然普遍不夠 ,公眾環保意識水平仍有待提高。

        1.2.2經濟原因

        當前承包商采用綠色施工技術或施工方法 ,經濟效果并不明顯。很多情況下 ,由于綠色施工被局限在封閉施工、 減少噪音擾民、 減少環境污染、 清潔運輸等目的 ,通常要求增加一定的設施或人員投入 ,或需要調整施工作業時間 ,因此會帶來成本的增加。而一些節水節電措施如果沒有系統長期的采用 ,則由于其節約的費用可能低于其投入而得不到應用。

        1.2.3制度措施原因

        當前我國建設行政管理部門對施工現場的管理主要體現在對文明施工的管理 ,對于綠色施工還沒有系統科學的制度來予以促進、 評價及管理;缺乏必要的評價體系 ,不能以確定的標準來衡量企業的綠色施工水平。

        1.2.4 企業管理水平低、成本較高

        目前我國建筑施工企業普遍存在人員素質不高 ,企業管理水平低下的現象 ,企業采用綠色施工技術隨意性、依賴性強 ,而制度化、規范化差 ,無法采用科學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導致成本上升,綠色施工經濟性效果更差 ,形成惡性循環。

        2綠色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應用

        隨著建筑工程領域的發展,傳統的施工模式已不能適應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因此,以資源的高效利用為核心,以環保優先為原則,追求高效、低耗、環保,統籌兼顧的綠色施工技術成為施工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成為施工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主要在節約資源.環境保護等幾方面對建筑工程施工提出綠色施工技術的應用:

        2.1 節材技術及措施

        控制建筑垃圾并又寸產生的碎磚、落地灰等分類清理,并同粉煤灰按一定比例混合后作為地基填埋或路基使用;采用損耗少、周轉次數多的模板、腳手架.搭拆有方案及措施,并由搭拆一體化、專業化隊伍統一施工等措施。

        2.2節能技術及措施

        施工現場施行生產、生活、辦公、設備用電分區、分塊、分類分別計量;合理制訂施工工藝和工序,采用節能設備,充分利用機具資源,嚴格執行綠色施工組織方案中材料采購貯存、堆放回收循環利用等方面的規定,提高能源利用率。

        2.3節水技術及措施

        施工采用生活、生產用水分別計量,生活用水按時段管理,并采用節水型生活用水器具;在施工出入口車輛清洗處設置簡易沉淀池、過濾池、貯存池,收集雨水及洗車廢水重復使用等措施。

        2.4節地技術及措施

        生活、辦公等臨時設施布置緊湊合理、自然,不破壞周邊的環境,盡量減少占地面積;施工區域只能在建筑場地周邊的區域進行(受周邊條件限制),最大限度地減少臨時占地等措施。

        2.5環保措施

        依照相關環保法律法規,建筑工程施工時施工場地門口設置洗車槽、施工場地設立隔聲的臨時圍墻、現場對廢棄的油料和化學溶劑等用塑料收集桶集中收集和處理、基礎開挖的回填剩余泥土全部作為綠化底土使用等相應環保措施,嚴格控制揚塵、噪聲、光污染、水土污染、固體廢棄物等的影響。

        3基于綠色施工的建筑工程管理

        綠色施工管理主要包括組織管理、規劃管理、實施管理與評價管理四個方面:

        3.1 組織管理

        建立綠色施工管理體系,并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與目標;項目經理為綠色施工第一責任人,負責綠色施工的組織實施及目標實現,并指定綠色施工管理人員和監督人員。

        3.2 規劃管理

        編制綠色施工方案。該方案應在施工組織設計中獨立成章,并按有關規定進行審批。

        3.3 實施管理

        綠色施工應對整個施工過程實施動態管理,應結合工程項目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對綠色施工作相應的宣傳。通過宣傳營造綠色施工的氛圍;定期對職工進行綠色施工知識培訓,增強職工綠色施工意識。

        3.4 評價管理

        對照導則的指標體系,結合工程特點對綠色施工的效果及采用的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與新工藝,進行自評估;成立專家評估小組。對綠色施工方案、實施過程至項目竣工,進行綜合評估。

        4 結束語

        總之,綠色施工技術涉及到與可持續發展密切相關的生態與環境保護、 資源與能源利用、社會與經濟發展問題 ,提高人們的綠色施工意識、 解決經濟、 建立和完善法規制度體系和評價體系 ,是促進綠色施工的必要措施。隨著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進一步實施 ,實施綠色施工必將成為社會的必然選擇。

        參考文獻

        [1] 竹隰生 ,任宏.可持續發展與綠色施工[J] .基建優化 ,2002 , (4) :33 - 35.

        [2] 竹隰生,王冰松. 我國綠色施工的實施現狀及推廣對策[J].重慶建筑大學學報,2005,

        第2篇:綠色建筑的概念及特點范文

        【關鍵詞】綠色建筑;設計理念;方法

        綠色建筑設計理念,能夠提高建筑的環保水平,構建生態化的建筑體系。建筑處于自然環境中,其與自然環境聯系密切,積極落實綠色設計理念,優化建筑的運營環境。綠色建筑設計方面,推行理念和相關的方法,構建健康、舒適、無污染的建筑體系,表明綠色設計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

        1、綠色建筑設計理念

        1.1 節能理念

        節能是綠色建筑設計的首要理念,建筑設計中,會涉及到很多能源,包括電能、水資源等,為了降低能源消耗,在綠色建筑設計時,注重節能理念的運用,以便優化建筑資源的配置 [1]。節能理念促使綠色建筑的設計中,能夠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全面降低能源消耗。例如:建筑設計中的節水理念,建筑設計時,考慮到綠色理念的需求,合理規劃節水設計,促使建筑工程的水資源,得到綠色的應用,給排水設備、污水設備等,都要進行嚴格的篩選,設計中水重復利用,滿足建筑水資源的應用,建筑設計中,還要配置雨水回收系統,緩解建筑用水的壓力,體現綠色建筑節能設計的理念。

        1.2 環保理念

        建筑的環保理念,體現出了綠色建筑的設計方式。環境保護,是現代建筑綠色化設計的重點內容,基于綠色設計理念的建筑環保設計,不僅要提高室內的質量,更要注重建筑運營后的環境保護,控制建筑的產物,如:二氧化碳、廢水、垃圾等。環保設計時,要結合建筑工程的實際情況,深入研究建筑所處的環境、氣候等,規劃建筑設計,降低建筑項目,對環境的污染,除此以外,建筑室內環境,要做到空氣流通,促使其可滿足人們的需求。

        1.3 安全理念

        安全也是綠色建筑設計的一種理念,綠色建筑在設計的過程中,強調安全理念的重要性,維護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建筑設計時,要選用安全、健康的材料,不能使用有毒的材料,不論是建筑施工還是裝修階段,都要確保環境的安全性。綠色建筑中,為了提高安全設計的水平,充分利用外界的自然光,結合建筑的美學設計,通過自然光提高外觀美學效果 [2]。建筑的保溫隔熱、隔音等效果,都要達到安全設計的指標,提升建筑安全設計的效果。

        2、綠色建筑設計方法

        2.1 整體綠色化

        建筑設計的整體綠色化方法,是指圍繞建筑本體,在建筑特定的范圍內,實行整體的綠色設計。建筑是城市規劃的核心,整體綠色設計方面,應該從建筑的場地、地形、氣候等多個因素實行考慮,實現建筑整體的綠色化。結合綠色建筑設計案例,探討整體綠色化的應用,如:(1) 深化綠色理念,上文中所述的綠色理念,要落實到建筑設計中,結合建筑周圍的環境,充分利用建筑條件,合理設計建筑的整體布局,優化周圍環境的資源配置,同時還要保障建筑周圍的綠化項目,在整體上實現綠色設計;(2) 環境綠化,建筑周圍的環境,在綠色設計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環境綠化,有利于降低建筑內部的溫度,增加空氣的濕度,有利于人們的居住健康,建筑綠色設計中,逐步引入綠化的標準,采用立體化的環境綠化方法,維護整體的綠色化;(3) 建筑綠色的整體設計中,運用造景、借景等方法,協調好建筑內部與外部的綠色環境,有利于建筑整體綠色化的表現水平。

        2.2 單體綠色化

        建筑項目,由多個單體構成。結合建筑綠色理念,分析單體綠色設計的表現。如:單體綠色設計中,選擇彈性設計的方法,確保建筑具有適用性、可變性的特征,彈性設計方法,能夠提高建筑運營的靈活性,滿足建筑綠色設計的需求,彈性設計時,建筑單體要按照樓段、基礎的實際情況,預留出可生長的量,如樓梯空間、水電空間、通訊空間等,推進建筑的綠色發展。

        2.3 綠色化技術

        建筑設計中,引入綠色化技術,如:節能技術、太陽能技術。本文以太陽能技術為例,探討建筑綠色設計的方法。太陽能具有清潔、無污染的特點,屬于綠色新技術的范圍 [3]。太陽能技術在建筑中,表現在光電、光熱上,例如:(1) 建筑屋頂、外側,設計了太陽能光伏并網發電系統,實現了太陽能向電能的轉換,在基本上,滿足建筑的用電需求;(2) 太陽能熱水器,同樣利用了太陽能電池板,收集太陽能轉化成熱能,為建筑運營提供熱能。太陽能技術的應用,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能源壓力,實現了建筑的綠色設計。

        2.4 綠色材料應用

        綠色材料是建筑設計的重要部分,現階段,綠色建筑設計時,積極深化綠色材料的應用。綠色材料是建筑設計的基礎,本文以建筑的裝飾階段為例,分析綠色材料的設計 [4]。建筑裝飾上,墻面、地板等,都要采用綠色、無污染的材料,材料選擇時,要根據建筑工程的實況,選擇高質量、高性能的綠化材料,優化建筑綠化設計的過程,促使綠色材料在建筑設計中,能夠發揮優勢,體現綠色材料的實踐價值。

        結語:

        建筑行業的發展過程中,興起了綠色建筑,考慮到綠色建筑的設計背景,根據設計理念,全面落實綠色設計方法的應用,保障建筑工程的有效性,輔助提高建筑設計的水平,表明綠色化設計的高效性。綠色建筑設計時,明確綠色設計的理念,根據建筑的實際情況,規劃好綠色設計的方法,維護建筑工程的綠色化效益。

        參考文獻:[本文轉自WWW. dYLw.net ]

        [1] 董增強 . 綠色建筑設計方法研究 [J]. 建筑知識 ,2015,(13):105.

        [2] 賈東升 . 概述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及設計方法 [J]. 中華民居 ( 下旬刊 ),2014,(08):70-71.

        第3篇:綠色建筑的概念及特點范文

        [關鍵詞]低碳生態城市;綠色建筑材料;成本

        中圖分類號:S89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 低碳生態城市

        1.1 概念及內涵

        2009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首次正式提出“低碳生態城市”概念,“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要綠色發展,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時至今日,國內許多城市建設低碳生態城市的構想或實踐從未停止。2008年3月,深圳市光明新區被確定為全國首個綠色建筑示范區。2010年1月,又成為創建國家低碳生態示范實驗區。

        “低碳生態城市”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標志的節能、環保型城市,是一種強調生態環境綜合平衡的全新城市發展模式,是建立在人類對人與自然關系更深刻認識基礎上,以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為主要目的而建立的高效、和諧、健康、可持續發展的人類聚居環境。

        1.2 核心價值觀

        低碳生態城市的價值觀首先為尊重自然,最大限度保護環境、節約資源;再者以人為本,最大限度提升生活、工作條件;最后是物種多元多樣、資源循環利用、社會和諧共生、人人幸福快樂。

        1.3 目標

        低碳生態城市的目標:到2050年,中國的城鎮化水平達到70%-75%,全國經濟總量中城市經濟的貢獻率達到90%,城市的單位能量消耗和資源消耗所創造的價值在2000年基礎上提高15-20倍,提早實現聯合國提出的“四倍躍進”的目標,爭取到2035年實現溫室氣體排放的“零增長”,爭取到2040年實現能源消耗的“零增長”。

        對于建設行業而言,城市的建筑設計包含著資源的經濟利用問題,一是土地的利用問題。必須建立高效的空間體系,如低層高密度建筑、巨構城市、城市地下空間的綜合利用研究等,使城市地面、地下、空中連結為有機協調的立體網絡。二是建筑節能和生態平衡,減少各種資源和材料的消耗,提倡對他們盡量減少使用、重復使用、循環使用。如太陽能利用和建筑保溫材料。本文主要闡述了綠色建筑材料對低碳生態城市建設的作用。

        2 綠色建筑材料的概念及特征

        2.1 概念

        1992年,國際學術界明確提出綠色材料的定義:綠色材料是指在原料采取、產品制造、使用或者再循環以及廢料處理等環節中對地球環境負荷為最小和有利于人類健康的材料,亦稱之為“環境調和材料”。

        綠色建材又稱生態建材、環保建材和健康建材等。是指采用清潔生產技術、少用天然資源和能源、大量使用工業或城市固態廢棄物生產的無毒害、無污染、無放射性、有利于環境保護和人體健康的建筑材料。

        2.2 特征

        與傳統建筑材料相比較的方法來定義綠色建筑材料,應有以下特征:

        (1)其生產所用原料盡可能少用天然資源、大量使用尾渣、垃圾、廢液等廢棄物。

        (2)采用低能耗制造工藝和無污染環境的生產技術。

        (3)在產品配制或生產過程中,不得使用甲醛、鹵化物溶劑或芳香族碳氫化合物:產品中不得含有汞及其化合物的顏料和添加劑。

        (4)產品的設計是以改善生產環境、提高生活質量為宗旨,即產品不僅不損害人體健康,而應有益于人體健康,產品具有多功能化,如抗菌、滅菌、防霉、除臭、隔熱、阻燃、調溫、調濕、消磁、防射線、抗靜電等。

        (5)產品可循環或回收利用,無污染環境的廢棄物。

        3 綠色建筑材料的分類

        綠色建筑材料主要包括新型墻體材料、保溫隔熱材料、防水密封材料和裝飾裝修材料。

        3.1 新型墻體材料

        目前在社會上出現的新型墻體材料有活性炭墻體、加氣混凝土砌塊、陶粒砌塊、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塊、纖維石膏板、新型隔墻板等,以粉煤灰、煤矸石、石粉、爐渣、竹炭等主要原料。

        使用新型墻體材料,可有效減少環境污染,節省大量的生產成本,增加房屋使用面積,減輕建筑自身重量,有利于抗震等系一列優點,其中相當一大部分品種屬于綠色建材。

        新型墻體材料對建筑技術有巨大的影響,并可能改變建筑物的形態或結構。因其具有輕質、高強度、保溫、節能、節土、裝飾等優良特性,不但使房屋功能大大改善,還可以使建筑物內外更具現代氣息,滿足人們的審美要求;有的新型墻體材料可以顯著減輕建筑物自重,為推廣輕型建筑結構創造了條件,推動了建筑施工技術現代化,大大加快了建房速度。

        3.2 保溫隔熱材料

        保溫隔熱材料(又稱絕熱材料)是指對熱流具有顯著阻抗性的材料或材料復合體。建筑物隔熱保溫是節約能源、改善居住環境和使用功能的一個重要方面。建筑能耗在人類整個能源消耗中所占比例一般在30-40%,絕大部分是采暖和空調的能耗,故建筑節能意義重大。

        3.3 防水密封材料

        防水材料是建筑業及其它有關行業所需要的重要功能材料,是建筑材料工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中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不僅工業建筑與民用建筑對防材料提出了多品種高質量的要求,在橋梁、隧道、國防軍工、農業水利和交通運輸等行業和領域中也都需要高質量的防水密封材料。

        3.4 裝飾裝修材料

        新型裝飾材料是一種綠色、環保、節能、保溫防火性能優越的新型大板墻體可與國內、外的框架結構、鋼結構、異形柱結構體系配合。

        3.4.1 部分新型裝飾材料

        (1)仿古琉璃輕質屋面瓦

        適用混凝土結構、鋼結構、木結構、磚木混合結構等各種結構新建坡屋面和老建筑平改坡屋面,別墅及高檔住宅小區。適用坡度15-90度,適用溫度-40℃-70℃。環保節能,簡約實用,性價比高。

        (2)輕質干掛式外墻保溫裝飾掛板

        采用干掛式安裝工藝,利用錨固件,將保溫裝飾復合板與建筑外墻有機聯結一體,一次性完成外墻保溫、裝飾與防水功能。自重較輕,不會出現薄抹灰系統中涂料開裂,瓷磚脫落等現象。

        (3)液體壁紙

        液體壁紙屬于水性涂料,液體壁紙同傳統涂料一樣抗污性很強,同時具有良好的防潮、抗菌性能,不易生蟲,不易老化。

        (4)天然無水粉刷石膏

        無水型粉刷石膏是一種高效節能、綠色環保型建筑裝飾裝修內墻抹灰材料,具有良好的物理性和可操作性,使用時無需界面處理,落地灰少,抹灰效率高、節省工時、抹灰綜合造價低,可有效防止灰層空鼓、開裂、脫落,具有優良的性價比,并可以大大加快工程進度。

        (5)彩鋼板的替代產品

        適用范圍:現代化工廠、化肥廠、污水處理廠、電鍍廠、電廠、養殖廠、市場、倉庫等大型工業建筑屋面及墻體新建及廠房改造工程。

        (6)軟石地板

        軟石地板作為新型建筑裝飾材料的新寵,其是以天然大理石粉及多種高分子材料合成的新一代高檔建筑裝飾材料。它既有天然大理石的紋理,又有特殊的圖案。

        3.4.2 新型裝飾材料特點

        (1)生產原料來源廣,沒有地區局限性,且生產成本低廉,投資少,見效快。

        (2)生產工藝簡單,設備自動化程度高,勞動強度低,流水線作業,生產過程無噪音無三廢排放。

        (3)生產能耗低,不需高溫、高壓,利用化學反應自身釋放熱量,達到生產工藝要求。

        3.4.3 新型裝飾材料的性能及優點

        (1)性能,見表1。

        新型材料性能 表1

        (2)優點:

        主要有輕質抗震、施工快速方便、綜合成本低、節能環保、提高使用面積、防火,防水,抗沖擊,耐酸堿,抗老化等優點。

        4 綠色建筑材料對低碳城市建設的作用

        4.1發展綠色建材有助于節約資源,保護環境

        綠色建材對于節約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有著重要作用在生產過程中盡量減少天然資源的消耗,大量使用尾礦、廢渣、垃圾等廢棄物。采用低能耗制造工藝和不污染環境的生產技術,使產品可循環使用或回收再利用,無污染環境的廢棄物產生。依靠科技進步,采用新工藝、新裝備,淘汰高能源、高物耗、高污染、低效率的落后生產能力,研制生產健康節能的綠色環保產品,發展綠色建材將有助于節約資源、保護環境。

        4.2發展綠色建材是改善居住環境,提高生活質量的需要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的提高,對居住環境的要求也起來越高,這就要求建筑材料不但要有良好的使用功能,同時還要具有無毒、無害、節能、環保的功能,具有有益于人們居住安全和健康的功能,如抗菌、防霉、除臭、隔熱、防火、調溫、防輻射、抗靜電等。發展綠色建材,對改善居住環境,提高生活質量是十重要的。

        綜上所述,我國發展綠色建材是建材行業發展的需要.也是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農業、林業、經濟等持續發展的需要。

        5 新型建筑材料使用的造價成本

        大家普遍認為綠色建筑材料使用會造成造價成本高,成本和收益是綠色建筑可行性的基礎,綠色建筑需要考慮社會、經濟、環境的成本與收益。例如綠色建筑中的節能問題,外墻保溫層需要增加一定的厚度,會帶來一定的經濟成本(增加造價3%~7%),但從總體上考慮,建筑節能還是收益大于成本的。如新疆有一種具有當地特色的建筑,它的墻壁由當地的石膏和透氣性好的秸稈組合而成,保溫性很高,再加上非常具有地域特色的屋頂 ,其造價只有800元/平方米,可謂價廉物美。

        英國貝丁頓零能耗發展項目通過建筑材料的回收或再生、高效的建筑保溫性能、太陽能、風能利用,提高能源系統效率等措施,達到建筑在建造階段和使用階段的零能耗。由于其對環境的友好,以及在住宅項目的創新,世界自然基金會提供資助,薩頓市政府以低地價為鼓勵,加上人們對綠色建筑的認可,使得開發商和住戶的收益都得到了增加,實現市場經濟主體的雙贏。

        對綠色建筑的成本問題,美國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國際能源項目主任瓦特森也指出,從整個建筑周期看,綠色建筑并不是增加建筑本身的造價,建筑的成本其實是一樣的,增加造價的原因主要是經驗不足。瓦特森說,從美國的實際情況看,基本上建造第一個建筑時成本平均增加5%,而做第二個時所增成本就會降低,平均在1%—2%左右。由此可見,成本并非沒有花在建筑上,而是在經驗上。但綠色建筑僅一年節省的電費水費就能達到70萬左右。

        6 結論

        綜上所述,新型建筑材料代表了建筑材料的未來發展方向,符合世界發展趨勢和人類發展的需要。人們對健康型、環保型、安全型的綠色建筑材料將會越來越關注,其發展之路將會越走越寬。

        參考文獻

        [1] 梅楊. 淺談綠色建筑材料的發展與推廣[J].河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21(3):111-112.

        第4篇:綠色建筑的概念及特點范文

        關鍵詞:生態建筑生態建筑;啟示

        1生態建筑的概念及特點

        生態建筑生態建筑,是指運用生態學、建筑技術的基本原理和先進技術手段等技術手段等,把建筑物看成一個生態系統,使各種因素協調起來來,使建筑與環境達到平衡。生態建筑是21世紀建筑設計發展的方向世紀建筑設計發展的方向,它將整個建筑看成一個生態系統看成一個生態系統,通過信息技術及要素的有效布置,充分利用資源用資源,使建筑與環境和諧共處。生態建筑有以下特點:((1)使用戶感到舒適美觀用戶感到舒適美觀;((2)提高能源和資源的利用率提高能源和資源的利用率,使各種資源和能源的使用減少到最低程度和能源的使用減少到最低程度;((3)減少對環境的有害影響減少對環境的有害影響,減少有毒有害氣體排放少有毒有害氣體排放;((4)通過設定智能化的系統控制通過設定智能化的系統控制,保證建筑設備系統的安全運行筑設備系統的安全運行,提高建筑整體的運行效率。

        2國外生態建筑研究與實踐

        一些西方發達國家對生態建筑的研究較早一些西方發達國家對生態建筑的研究較早,且己經形成了比較成熟的理論體系和實踐模式了比較成熟的理論體系和實踐模式。德國對生態建筑的研究成果顯著德國對生態建筑的研究成果顯著,應用先進的科學技術與強大的理論研究與強大的理論研究,在建筑節能、高效、降低污染,打造良好人居環境方面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居環境方面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并制定了較為完善的生態建筑相關體系與法規筑相關體系與法規。日本推行了建筑物綜合環境性能評價系統(CASBEE),使建筑更舒適建筑更舒適、滿足人們對自然美景、清新空氣的向往。如難波公園公園、澀谷“未來之光”文化中心、虎之門之丘、飯野大樓等,值得一提的是日本難波公園得一提的是日本難波公園,它是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購物中心心,使消費者在購物中保持愉悅的心情,欣賞自然美景。集餐飲飲、購物、美景于一體,給消費者帶來極好的視覺享受,完美地展現了生態建筑的美感展現了生態建筑的美感。法國在生態建筑研究方面引入了全新的理念法國在生態建筑研究方面引入了全新的理念,使住宅能夠充分利用太陽能夠充分利用太陽能、風能,自然降雨等,使用自然降雨灌溉植物物,使人與自然處于一個和諧的環境。如法國綠屋頂中學法國綠屋頂中學,這所生態建筑中學將自身與周圍的草地良好地結合在了一起起,從外表看,分不出草地與建筑物,天然的綠草屋頂,起到了隔熱隔熱、隔涼的作用。美國也是開展生態建筑理論研究和實踐較早的國家之一一。1999年年,美國建筑師協會選擇了十座本土建筑,作為現階段生態建筑創作的范例來大力推廣生態建筑設計段生態建筑創作的范例來大力推廣生態建筑設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新建了一座建筑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新建了一座建筑,它設計了綠色植被屋頂被屋頂,這種設計節省了材料,便于收集雨水澆灌景觀與綠植植。然而這些都需要高端技術,在發達國家得到了較好的實踐與推廣踐與推廣,對于欠發達國家,這仍需進一步研究與發展。

        3國內生態建筑研究現狀

        相對于發達國家相對于發達國家,我國對生態建筑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起步較晚索起步較晚。20世紀90年代起年代起,生態建筑概念開始引入我國。2001年建設部住宅產業化促進中心制訂了建設部住宅產業化促進中心制訂了《綠色生態住宅小區建設要點與技術導則要點與技術導則》(國家康居示范工程建設技術要點(試行稿))。。目前我國生態建筑處于初步階段,還缺乏先進的技術,系統的體系系統的體系、標準,國內外生態建筑領域的合作交流還不夠深入入。目前國內與國際攜手打造的生態建筑經典案例就是碧桂園集團的森林城市園集團的森林城市。碧桂園森林城市位于依斯干達特區碧桂園森林城市位于依斯干達特區,占地面積約2020km2,是由碧桂園投資是由碧桂園投資,連同國際知名科技團隊與設計團隊打造的可容納幾十萬人口的智慧生態大城可容納幾十萬人口的智慧生態大城。建筑布滿植被,使用戶在享受高科技帶來的便利的同時又擁有親近自然的愉悅心情情。此外還采用云技術,每個居民、每棟建筑都有一個獨立的ID認證認證,科技感十足,生活相當便利。

        4國外生態建筑發展對我國的啟示

        目前我國生態建筑尚屬起步階段目前我國生態建筑尚屬起步階段,與發達國家的情況相比比,仍存在著一些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1)對生態建筑的認識不夠全面對生態建筑的認識不夠全面。雖然在建筑界已經發表了不少關于生態建筑了不少關于生態建筑、可持續發展建筑和綠色建筑的論文,但目前仍缺乏對這些概念的深層認識目前仍缺乏對這些概念的深層認識。例如,有人認為綠化好了就是生態建筑了就是生態建筑,有人認為合理布局就是生態建筑,這些觀點是不全面的是不全面的,而且極容易產生誤導,脫離了生態建筑的本質。((2)缺乏結合國情的系統研究雖然我國建筑界的各類學術刊物上已經發表了不少關于生態建筑的論文刊物上已經發表了不少關于生態建筑的論文,但不少論文主要偏重于介紹國外的理念及實例要偏重于介紹國外的理念及實例,在如何把國外的理念與我國的國情相結合方面不夠詳盡國的國情相結合方面不夠詳盡,發達國家在這一領域的起步較早較早,又具有先進的技術、強大的科研能力和研究資金,取得的成果也較為顯著的成果也較為顯著,值得我們借鑒學習。然而,生態建筑需要與各國的國情相結合的與各國的國情相結合的,如果離開本國國情,很多國外的成功經驗不會起到作用跟效果經驗不會起到作用跟效果。例如:美國的許多城市地廣人稀美國的許多城市地廣人稀,因此他們偏重于研究如何通過提高城市的人口密度而達到節能能、節地的目標;而我國各大城市的人口密度很高而我國各大城市的人口密度很高,因此就不能完全照搬北美的經驗完全照搬北美的經驗。((2)相關政策不到位相關政策不到位。政府應采取鼓勵政策,鼓勵相關地產商產商、企業、高校進行生態建筑的研究與實踐。((3)生態建筑評估體系不夠完善生態建筑評估體系不夠完善,生態建筑相關法規不夠健全健全。((4)宣傳力度不夠大宣傳力度不夠大。相關產業應加大宣傳教育力度,使生態建筑獲得更廣泛的認可生態建筑獲得更廣泛的認可。((5)科技水平有待發展科技水平有待發展。應培養大量科技方面的人才,運用云技術使生態建筑更高效用云技術使生態建筑更高效、舒適。

        5結語

        生態建筑已成為新時代建筑業發展的潮流趨勢生態建筑已成為新時代建筑業發展的潮流趨勢,在節能、環保環保、高效等方面擁有著顯著的優勢,國外的生態建筑在理論研究與實踐等方面都已經日趨成熟研究與實踐等方面都已經日趨成熟、完善,我國的生態建筑研究與發達國家相比究與發達國家相比,存在很多不足,還有相當大的提升空間。無論是國家無論是國家、政府、企業、個人,都應對生態建筑有著更全面的認識認識,加大宣傳力度,制定相關政策,提升科技水平聯系本國國情國情,打造生態和諧、環境舒適的生態建筑。

        參考文獻:

        [1]聶晶.可持續發展與生態建筑[J].住宅產業,20102010(3):25~27.

        [2]田娜,李亞光,田穎.淺談國內外生態建筑的發展狀況[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0).

        [3]米碩成,宮曉芳,李亞光.淺析我國生態建筑的現狀及其發展對策[J].科技信息,,2007(12).

        第5篇:綠色建筑的概念及特點范文

        關鍵字:現代建筑;節能技術;綠色建筑;能源;主動式技術;被動式技術

        Abstract: Energy is an important material basis in our life and production. However, all of the countries in the world have different energy tension, and even some energy will be exhausted, which seriously hindere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eople's life. In order to solve the energy threat, we implemente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energy. For the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we should from the angl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ake the road of development of green and healthy, it is also present o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energy-saving technical requirements. The concept and idea of green building we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the application of modern architecture in the green technology is described.

        Key words: modern building; energy-saving technologies; green building; energy; active technology; passive technology

        中圖分類號:TU201.5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前言

        西方發達國家在20世界70年代首先提出綠色建筑的理念。這一理念在在全球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背景下進一步得到發展。根據有關數據我國的現有的建筑總面積已達400億平方米以上,有關專家預計2020年的中國建筑面積將會增加300多億平方米。我國實施可持續發展,綠色建筑對于這一政策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發展綠色建筑,毫無疑問就是對建筑的品質有著嚴格的要求,這不僅滿足了客戶的需求,同時也體現了開發商的社會責任感。綠色建筑的開發要求開發商對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要嚴格要求。【1】【2】

        2 綠色建筑概念的淺析

        在建筑物的全生命周期中,通過最大限度對資源的利用,同時對環境最低限度的影響,健康是其主題,適度的舒適,并實現人、自然和建筑的和諧統一,這就是綠色建筑的概念。建筑節能要求在保證建筑的基本使用功能以及室內的熱環境質量時,盡可能的降低能源的消耗。【3】

        3 綠色建筑節能技術在現實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3.1 城市建筑物中存在能源應用不合理的現象

        目前煤炭是我國主要的燃料,能源利用結構不盡合理,太陽能、地熱、風能和天然氣等優質能源在現代建筑中的利用率非常低。在我國,每年新增20億平方米的新建城鄉房屋,這些當中的80%以上是高能耗建筑。 在我國,全國總能耗的30%是建筑總能耗,其分為建筑能耗和建材生產。在建筑總能耗中建材的能耗占到了全國能耗總量的12.48%。建筑中的能耗,其中材料的保溫性差、技術落后。而且傳熱的能耗達到73%~77%。中國的單位建筑面積的能耗高于發達國家能耗的2~3倍,對我國社會能源造成嚴重負擔,并且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這嚴重制約了我國的可持續發展的路,成為我國發展中的突出問題。【4】

        3.2 主動式技術與輕視被動式技術的對比

        目前,大部分的房地產開發商為了對樓盤包裝,只注重主動式技術的使用,而對于高效率的被動技術的應用而忽略。這樣既大量的投入成本,有不能取得較好的節能效果。在現實中存在著很多這樣的現象:大多數提出綠色環保節能的校區中,多數的臥室和客廳都采用寬大的落地飄窗、樓群之間的日照和通風考慮欠缺、小區停車位采用硬質鋪面、建筑設計中基本對遮陽、小區微氣候沒有考慮。

        被動式的綠色建筑技術應該是整個綠色小區建設中首先考慮的技術手段。被動技術的實施簡單、投資低、綜合效益高。并且持久性與建筑物的壽命一樣,從而不存在后期保養維護的優勢。在當今出現輕視主動式技術而重視主動式技術這種現象,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地產開發商根據人們的生活方式過分的迎合以至于誤導,甚至對利潤的追求最大化。例如寬大的落地窗時尚流行,人們認為只是豪宅的標志構造,有對自然景觀接觸的渴求。然而在現實中對建筑群中日照和通風考慮不足,這是因為開發商對于建筑容積率過分的追求。【5】

        4建筑節能的意義

        4.1建筑節能是當今社會發展的要求,也是工業發展的命脈。能源伴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一旦沒有能源,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必然停滯,對國民經濟的發展造成嚴重的阻礙。由此可見,浪費資源可能致使人類社會走向滅亡,因此我們必須大力度的降低能源,對于建筑建設也需要節能。近幾年我國的節能建筑中符合標準的不到I%,高能耗建筑占據絕大多數,因此我國發展節能的建筑是勢在必行。節能建筑與普通建筑相比造價較高,但是投入較少,收益較大,在長遠利益來看利大于弊。節能建筑的建設和對建筑的節能改造,必然產生超大規模的市場,將帶動新型建材及節能技術快速發展,帶動國民經濟和建筑科技的更好發展。【5】【6】

        4.2建筑節能對環境的需要

        在我國北方,冬季來臨時煤炭是主要的采暖能源,并以電力為輔。根據有關統計冬季采暖煤排放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及煙塵,對大氣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其中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對生態環境、大氣及人類造成的嚴重的危害。由此可見,降低建筑能耗,建筑節能是改善大氣環境勢在必行的重要途徑。【5】

        4.3四節、二環保

        這里的“四節”是節能、節材、節水、節地,“二環保”一是對建筑物外部生態環境的保護,并對大自然造成最低的污染,以至于零污染;二是建筑物內的環境保護,以確保人類的健康。目前,我國國民經濟發展表現為高耗能、高投入、高污染的三個最大特點我國正處于房地產開發的繁榮時期。已有建筑和新建筑在建造和使用中不斷的消耗大量能源;因此,必須在建筑業中全面細致地實現“四節二環保”,這是當代建筑業發展的需要,更是實現我國經濟現代化的內容之一。【5】【6】

        第6篇:綠色建筑的概念及特點范文

        關鍵詞:綠色施工;管理理念;建筑施工管理

        1 概述

        1.1 綠色施工管理意義

        綠色施工必然和環境聯系在一起,而綠色施工管理主要是指利用科學合理的方式保證項目的順利實施,避免對周圍環境帶來損害,進而減少對資源與能源的消耗,促進可持續發展的實現。近年來在世界能源危機的背景下,綠色施工管理已經成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主要發展方向,其作用與意義都非比尋常。目前面對自然資源的嚴峻考驗,綠色施工管理理念的引入將會對目前我國環境污染的情況進行進一步改善,只有針對綠色施工管理進行不斷的創新,才能對綠色施工管理過程進行良好控制,最終促進資源可持續發展的實現。

        1.2 建筑施工管理創新的意義

        目前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建筑質量要求逐漸升高,這種情況下建筑施工面臨著非常嚴峻的考驗,同時施工管理復雜程度也會不斷增加。所以,對于建筑施工企業來說,建筑施工管理創新成為一種必然選擇。因為建筑施工管理是非常復雜的系統工程,是一種基于新理念、新思維管理模式產生的,只有在建筑施工過程中不斷提高企業在施工管理方面的水平,才能與時展相適應。要想對建筑施工管理模式進行創新,首先應對施工要素與施工原則進行協調,獲得最佳的經濟與社會效益,與建筑行業的變化相適應,其次要不斷加強施工管理人員的思想認識,鼓勵他們在工作中大膽創新,將市場需求作為起點,深刻理解科學管理機創新的重要性,促進建設發展戰略實施力度的提高,最終促進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提高。

        2 綠色施工的實施現狀

        作為可持續發展理念與建筑施工的一種結合,綠色施工在工程建設中是綠色施工技術的一種有效利用。綠色施工技術以一種可持續的眼光看待傳統的施工技術,也是對傳統施工技術的一種全新的審視,它與我國多年來貫徹實行的可持續發展理念是非常符合的。而綠色施工管理是一種與綠色施工技術相對應的概念,是基于綠色施工技術基礎上的管理方法,重視綠色管理。綠色施工并不是一種全新的措施,是現階段一些建設單位為了滿足文明施工以及對環境進行保護而采取的減少噪音、提升自身形象的一些施工措施,采用這些技術的目的在于減少噪音,減少對周圍居民的不良影響,減少對周圍環境的污染,這些措施的采用將會產生相對積極的結果。但是多數建設單位在采取綠色施工技術的時候顯得都比較被動,他們對綠色施工的認識也比較膚淺。

        綠色施工不僅是在施工過程中保證封閉施工,減少噪音和擾民,它包含的內容非常復雜,與綠色設計一樣,涉及到很多可持續發展的內容,例如資源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等。綠色施工技術的采用不僅包括文明施工、減少噪音等方面,同時還包括減少對場地的影響,與當地氣候相結合展開施工,節約水資源、進行科學的管理等,通過這一系列的措施有效保證建筑工程施工的質量。綠色施工管理就是基于綠色施工技術的一種管理方法,目前很多企業管理者已經認識到實行綠色施工管理的重要性,積極引進先進的綠色施工管理模式,以期促進企業經濟和社會效益的提升。

        3 基于綠色施工管理理念的建筑施工管理創新

        3.1 積極引進優秀人才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我們已經進入知識時代的浪潮中,新時期國家與企業的競爭實際上就是人才的競爭,不管任何行業要想得到發展都離不開創新性的人才,人才就是企業發展的核心和基礎。企業只有不斷引入優秀的人才,并針對這些人才展開科學的管理,這樣企業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得到生存與發展,促進企業競爭力的不斷提高。與此同時,企業應及時建立起一支綜合素質較高的專業化施工隊伍,對施工管理的順利進行給予充分保證。此外,企業應結合自身發展的特點,適度引進各個專業領域中的人才,例如法律人才、經濟管理人才等,并定期或者不定期的組織人員參加培訓,進一步明確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強化自己的專業技能,這樣才能促進建筑整體施工管理水平的提高。

        3.2 積極進行管理創新

        在企業管理工作中,應針對管理方法與模式進行不斷的創新,保證企業可以得到新鮮的活力,具體來說,企業應結合自身發展的實際情況,針對相關部門進行合理調整,進一步了解工作人員的能力與特長,保證在企業施工過程中能夠做到人盡其才。同時施工企業也不能故步自封,應積極借鑒國外的先進技術與管理經驗,并與企業自身情況相結合,做到學以致用,從而更好地額促進施工管理質量的提高。一個企業要想保證施工管理工作能夠得到順利進行,良好的文化氛圍也非常重要,為員工創造和諧的工作環境,激發他們的工作積極性,還要引進先進的施工技術,促進施工管理效率的有效提高。此外,企業可以利用活動為員工灌輸一些有關綠色施工的概念,不斷提高人們對綠色理念的認識,從而更好的為建筑企業實行綠色施工與管理奠定基礎。

        3.3 加強綠色施工理念在施工管理中的應用

        在施工管理工作中應該建立起和諧的工作氛圍,積極引進新的施工技術,促進施工管理效率的提高。加強綠色施工理念在施工管理中的應用,具體來說應該做到以下幾點:首先,做好能源管理創新,企業要想對現場施工能源管理進行創新,就應該從節約能源開始做起,積極引進先進的節能設備和施工技術,降低設備的能源消耗。其次,對水資源進行妥善處理,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對水資源的消耗非常大,目前我國很多地區已經出現了水資源緊張的問題,因此合理利用水資源成為綠色施工管理工作中的關鍵。在施工現場應對水資源再利用的問題進行充分考慮,做好回收工作,安裝一些節流設備,設置污水收集池等。第三,在建筑施工過程中的污染問題是很難避免的,可以利用先進的施工工藝避免出現泥漿外流的問題,在大旱季節可以利用處理過的污水或雨水進行淋水,減少塵土污染。噪聲污染也是施工現場非常典型的污染類型,施工企業可以安裝一些降低噪音的設備,減少噪音的發生。

        結語

        綜上所述,綠色環保施工管理理念在現代建筑行業中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思想,為了使建筑工程的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得到提高,與經濟效益獲得同步的發展,就要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滲透綠色環保的施工管理理念,減少各種污染物的配方,對環境進行保護,從而更好的推動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吳超.綠色建筑施工管理的理念及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應用[J].中華民居(下旬刊),2014,(3):443-444.

        [2]潘志任.分析綠色施工管理理念下實現建筑施工管理的創新[J].經營管理者,2014,(21):306.

        第7篇:綠色建筑的概念及特點范文

        (富士康科技集團建廠規劃處,江蘇 昆山 215316)

        【摘要】綠色建筑,按照官方的定義,就是指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 ,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究其宗旨,綠色建筑的根本出發點就是為了減少對地球資源的消耗,使得人類社會得以持續的生存和發展,這才應該是綠色建筑真正意義所在。

        關鍵詞 綠色建筑;可持續發展;環境保護

        1“綠色建筑”的前世今生

        2014年,全國各地相繼出臺規定,凡是單體建筑面積超過2萬平方米的公共建筑必須執行綠色建筑標準。一時間,“綠色建筑”如雨后春筍一般在中國大地瘋長。不論是土生土長的國家《綠色建筑評價標準》,還是洋氣撲鼻的舶來品——美國LEED綠建筑認證體系,鱗次櫛比,充斥了中國建筑市場。

        在很多人的眼中,“綠色建筑”這個詞匯代表的就是一種“高端、大氣、上檔次”,就是一種強調高科技設計及包裝,高資本投入的具有高智能化、高信息化的奢侈品。甚至很多地方將諸如“地源熱泵”、“光伏發電”、“CCHP分布式三聯供”等等所謂“高科技”的時髦手段作為“綠色建筑”的標配,而完全忽略建筑的適用性。

        我們常常可以看到這樣的“綠色建筑”,當我們投入了大把的資金,耗費了大量的資源而實現的一些所謂“高科技”,所謂“綠色生態”的措施和系統,在實際運營過程中,卻是常年處于半癱瘓或是閑置狀態,就像聾子的耳朵一樣只是淪為一種擺設。這種為了“綠色”而“綠色”的建筑,反而增加了社會資源的額外支出,絕對不是真正的綠色建筑,其對社會資源的浪費和破壞更是讓人痛心疾首。究其原因,還是我們對綠色建筑的誤解所造成的。

        20世紀70年代,人類社會經歷了兩次刻骨銘心的能源危機,人類對自己過往刺激消費、鼓勵建設的行為開始反思。當我們終于認識到地球資源也會枯竭的現實之后,恐慌便時時占據我們的心靈,有人甚至提出了“地球只剩50年”的口號。這一切不是空穴來風,或者杞人憂天,大自然一次次無情地反噬著不知悔過的人類,這個現實促使著第一棟標榜著“生態建筑”的住宅于1974年,第一次能源危機的翌年在美國誕生。

        2“綠色建筑”的概念及現況

        20世紀70年代以來,無數才華橫溢的建筑師、工程師在“綠色建筑”這個領域里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成就,也形成了一系列建筑風格和形式,國內外“綠色建筑”的評估標準和評價機構也日趨規范和成熟。目前中國國內最具權威的綠色建筑評價標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住建部的《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和美國LEED綠建筑認證體系。

        綠色建筑,按照官方的定義,就是指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究其宗旨,綠色建筑的根本出發點就是為了減少對地球資源的消耗,使得人類社會得以持續的生存和發展,這才應該是綠色建筑真正意義所在。

        然而,隨著綠色建筑的興起,一些社會怪相也不知不覺的開始滋生。

        2.1首先是對“綠色建筑”的盲從

        誠然,在大多數人的眼里,“綠色建筑”在當下不僅代表的是一種檔次和品質,也折射一個人或企業對社會的責任心。是一張閃閃發光的名片,甚至是比身份更加高端的靈魂、精神的一種境界。所以,往往出現不管這座建筑本身是否適合,也不管這座建筑本身是否有條件實現,只要被冠以“綠色建筑”的名義,一切就變得合理了。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得上。殊不知,這種性價比極低的所謂“綠色建筑”對我們社會的傷害,對地球資源的透支,比原本沒有做綠色建筑來的更大。所以,一個真正有責任心的企業,在做綠色建筑之前,首先要捫心自問和評估這座建筑本身是否適合做綠色建筑。

        2.2其次是對“綠色建筑”的理解不清,盲目追求高科技

        在很多人的認知里,“綠色建筑”代表的就是“高科技”,就是太陽能光伏發電、冷熱電三聯供,是冰蓄冷、光導管照明、呼吸幕墻。完全不管在后續的運營中,這些設計會否被運用。也有許多不負責任甚至可以說是不學無術的媒體,將“綠色建筑”描繪成造價昂貴的商品,在他們報道的背后是對“綠色建筑”的理解不清,卻又誤導國人。這種披著“綠色建筑”偽裝的奢侈建筑商品,帶來的是對環境更大的破壞,對資源更大的浪費。何其痛心哉!

        2.3再其次是對“綠色建筑”成功案例的盲目復制和模仿

        綠色建筑發展數十年來,取得了很多非常成功的案例,有科技含量高,設計理念超前的,有適合某一地域,融合當地文化的,也有從傳統建筑中汲取經驗和思想的。除了具備探索、試驗性質的概念性設計,這些成功的“綠色建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適用性”。

        我們知道,中國建筑的指導性思想就是“適用、經濟、美觀”,適用是第一位的,也是“綠色建筑”精神的體現。然而,我們有一些建筑師,拋開“適用性”不管,盲目復制成功案例,從涉及的設備、建筑的形式、利用的新穎技術等等,一律照搬。記得前一段時間,有評論對建筑形式的抄襲提出的批評說:“走過一城又一城,城城是歐洲”,這個評論無奈而尖刻的反應了建筑業的一種現狀。舉個例子,北歐嚴寒地區,為了防止積雪過厚而造成雪荷載過大,所以在房屋的設計建造中往往出現高聳的屋面,而我們國內的有些建筑師完全不顧地域和氣候條件的不同,在中國各個城市種下了數量龐大的北歐屋頂。實在可笑。

        “綠色建筑”也是一樣,如果我們不顧地域、文化和氣候的差異,一律復制抄襲,那只會留下笑柄。一個負責任的建筑師,應當充分地考量建筑的地域、氣候甚至文化等等特點,只有“適用”的綠色建筑才是有意義的,才是有社會責任和擔當的建筑。

        2.4第四是對“綠色建筑”的實施目的有嚴重的觀念偏差

        近年來,“綠色建筑”在國內得到了廣泛的認同,從中央到地方政府,相繼出臺了不少鼓勵和獎勵政策。“綠色建筑”給企業不僅帶來了社會的認可度,也帶來了一定的物質回報。然而,在“綠色建筑”評審的過程中,還是存在著很多為了“綠色”而“綠色”的投機行為。有的項目僅僅就是為了取得一張證書。還有的項目,扭曲了綠色建筑的本意,鉆政策的空子,做表面文章。筆者曾經看到過這樣的項目,一個園區幾十棟廠房,挑選其中規模最小的一棟做“綠色建筑”的評審,最后整個園區卻也貼上了通過綠色建筑評審的標簽。這種為了迎合評審而做的表面文章,在全國的“綠色建筑”中不在少數。

        3近現代建筑中,能夠體現“綠色建筑”精神的經典作品

        上一章節中,筆者列舉了一系列當下“綠色建筑”的怪相,這些怪相之所以能夠滋生,甚至橫行,究其根本原因,還是我們整個社會對“綠色建筑”真正的精神理解不透。這不是推行一兩本規范,或者一兩條政策所能根治的,這需要我們循序漸進的引導國人。

        早在“綠色建筑”的概念誕生以前,或者伴隨著一系列評價標準成熟的過程中,建筑史上早已出現了很多具有“綠色建筑”精神的經典建筑作品。由于當時的技術條件限制,可能它們還無法完全達到今天的評價標準,但是它們的理念契合了“綠色建筑”的精神。筆者盡量選取第三世界的建筑作品予以論述,想表明的是“綠色建筑”不一定完全是高科技、高成本,而應當是高度融合環境的、“適用”的建筑。

        3.1干成章嘉公寓(圖1)

        印度建筑師查爾斯·柯里亞設計的干成章嘉公寓,建于20世紀70年代,位于印度孟買附近的海濱區域,典型的高溫高濕的南亞地區。基于當地的氣候問題,柯里亞提出了“形式追隨氣候”的口號。在建筑設計的過程中,建筑師不僅要考慮太陽入射角度和百葉窗的設置問題,還要將建筑的平面、剖面、體量造型結合在一起,進行綜合考慮。將不利的氣候條件,轉變為建筑創作中的優勢。

        3.2馬來西亞建筑師楊經文自宅(圖2)

        該建筑位于馬來西亞吉隆坡橡膠種植園的附近的赤道地帶,北緯3.1度,東經101,海拔22米,全年無明顯季節變化,屬熱帶雨林氣候,最突出的問題是太陽輻射嚴重。所以,如何減弱白天強烈的太陽輻射對室內物理環境的影響,是建筑設計所面臨的首要難題。在世界能源日趨緊張的狀態下,建筑師采用通風、對流、遮蔭、綠化,反射玻璃等方法,創造建筑物內部和外部的雙重氣候,并建造適應外部環境的被動式的低能耗的建筑。

        圖2楊經文自宅

        3.3埃及建筑師哈桑·法賽的“為窮人的建筑”

        埃及建筑師哈桑·法賽(Hassan Fathy)一生致力于為發展中國家的貧困人口的建筑活動及研究。他主張以較少的投入來創造一個以提高鄉村地區經濟和生活質量的本土化環境。他一生最大的探索之一就是用灰泥代替水泥的土坯建筑,為生活在第三世界付不起房租的窮人解決住房問題。這種土坯建筑適于埃及炎熱而干燥的氣候,使白天室溫低,晚間土坯散熱后又比室外高,通過將房子圍成無頂的院子產生豎井作用來給室內降溫。這種就地取材的建造模式完全契合了“綠色建筑”的精神。

        縱觀上述案例,也許他們并不能完全滿足今天“綠色建筑”的評價標準,也許他們也沒有我們在當今的“綠色建筑”中常見的太陽能、地熱、冰蓄冷、光導管等等高科技的措施和手段,甚至還有一些建筑,依然深深的烙印了數千年來一直沿用的傳統技術。但他們確實是從“綠色建筑”的精神出發的偉大作品,建筑師在構思他們的時候,真正的做到了“為了減少對地球資源的消耗,使得人類社會得以持續的生存和發展”。這才是比領取一張“綠色建筑”的憑證或標識更有價值的事情,更值得我們肅然起敬。

        4結語

        第8篇:綠色建筑的概念及特點范文

        關鍵詞:高層民用建筑;綠色設計原則;環保;環境。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civil gradually become senior development. With the growing aware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green building design gradually welcomed by the people. In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green building design elements to master and implement eco-friendly design, to achieve good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benefits. Article writer with many years of experience in green building design principles in the design of tall buildings in the application of a simple discussion.

        Keywords: Tall Buildings; green design principl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vironments.

        中圖分類號:TU972 文章標識碼:A

        前言: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的不斷進步,居民的物質文化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對居住環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現代建筑的獨特建筑風格受到了居民的青睞。由于建筑過程是一個耗能的過程,對環境造成了污染。隨著綠色設計原則在建筑業的興起,并逐步得到了人們的喜愛。綠色建筑設計可以有效的改善環境,確保人們的身體健康,并且可以從最大程度上降低能耗,合理利用資源的同時降低環境負荷,提高建筑的使用壽命并且可以提高經濟效益。文章中筆者結合多年的工作經驗對綠色設計原則在高層民用建筑中的應用進行了簡要的介紹。

        一、綠色建筑的概念及設計原則

        1.1、綠色建筑的概念

        綠色建筑設計旨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盡量減小對環境的污染,通過節能、節水、節地、節才,最大限度的節約能源來保護環境。通過綠色設計原則為居民創造出一個生態化、健康舒適的居住環境。綠色建筑設計是為了適應居民對環境的舒適度以及健康度的需求,設計過程中呈現出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理念。可以采取虛實結合的設計手法,通過空間布局、色彩、太陽浮力以及風壓產生的自然通風以及水蒸氣達到制冷的效果,進而取代空調設備。

        1.2、綠色建筑的設計原則

        綠色建筑設計旨在創造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生態系統,在設計過程中應遵循以下六個原則:節約能源;設計結合氣候;設計尊重使用者;整體的設計觀;建筑資源的循環利用;尊重場地。

        綠色建筑設計過程應該注重建建筑的設計與當地的氣候有機結合起來,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和建筑物設計的理念將各種建筑因素有機的結合起來,來進行設計進而體現綠色設計的理念。在綠色建筑設計中充分發揮當地的氣候特點,可以最大程度上的提高氣候資源的利用率,設計過程中還可以融合智能技術、節能技術、控制技術以及信息技術,使得綠色建筑更加完善和先進。

        二、綠色建筑設計原則在高層民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

        2.1、選址及規劃

        由于建筑在設計之前,建筑場地已經確定好了,所以設計過程中,應該主動去適應場地,充分利用建筑場地的地理因素、氣候條件、環境資源、施工難度、周圍的自然環境等因素進行研究分析。進而規劃處高層民用建筑的規模、朝向以及格局,。

        2.2、建筑節能。

        隨著我國人口的不斷增長,民用建筑不斷區域高層化發展。研究表明適合人類居住的高度在20米以下,但為了,這是為了實現建筑用地的最大建筑密度以及容積率的要求。目前的高層民用建筑逐步趨于高層和超高層的發展趨勢,已經超過了20米。由于高層的空氣中的懸浮顆粒的含量不斷增加,各種氣體的成分也發生了變化,居民對高層環境出現不適應的現象。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就必須在高層建筑設計過程中營造一個平衡舒適的空間。目前常用的解決方法有:提高屋面的綠化程度以及樓層公用綠化區域的范圍,以及通過建筑節能技術來改善這一問題。下面筆者對常用的建筑節能技術進行簡要的介紹。

        2.2.1、追逐太陽光

        建筑節能設計中常用的手段就是追逐太陽光。由于高層民用建筑中各樓層的高低差異明顯、建筑朝向以及室內的格局都有明顯的差異,導致各個住宅之間的日照程度各不相同,無論是日照時間還是日照量都存在著叫的差異。為了滿足建筑節能的要求,并為高層建筑引入更多的太陽光。在進行建筑設計時,應通過嚴格的計算來控制各棟樓之間的間距,通過將格局良好的戶型設置成坐北朝南的戶型,保證每個住宅都能夠得到規范規定的最小光照時間,最大程度的爭取光照。

        2.2.2、爭取自然風

        建筑節能設計中充分利用風能來滿足居民對冬暖夏涼的要求,在設計過程中應充分利用自然風,通過合理的規劃建筑物之間的間距,根據當地的風向,合理布局,盡量減少對夏季自然風的阻擋,避免冬季有過多的風吹向建筑。在建筑內部形成過堂風,使得住宅內的空氣流動順暢。通過對自然風的有效利用,盡量減少使用空調和地暖等能源,起到節能減排的作用。

        2.2.3、巧用保溫層

        隨著外墻保溫技術以及屋面保溫技術的發展,在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過程中,應在建筑物的外墻、屋面、墻、梁、柱等部位采取保溫技術,起到冬暖夏涼的作用。

        2.2.4、添加遮陽傘

        目前綠色節能建筑設計中,廣泛采用挑出式陽臺設計,這種設計在提高建筑面積的同時,還可以為高層住宅形成遮陽區,不僅起到了節能的作用,同時起到了平衡建筑內部的生態系統的作用。

        2.2.5、安裝節能窗

        隨著建筑高度的不斷提高,建筑所受到的風力、氣壓也在不斷地增長。對窗戶的隔聲、防風、抗壓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安裝合適的節能窗可以有效地降低能耗,減少光污染。

        2.2.6利用雨水、中水

        在進行高層民用建筑的綠色設計時,根據建筑所處的地理環境,設計規劃出合理的給排水系統,充分利用水的流向和回收。對雨水和中水進行回收利用,通過對雨水的收集、節流、儲存、處理進而實現水資源的循環使用,實現建筑設計的節能、生態、綠色發展。

        三、邁阿密Kobi Karp大廈綠色節能設計賞析

        Kobi Karp建筑公司最近做了一個概念設計,將在邁阿密海灘西邊和邁阿密市東方的瓦特遜島畢士肯灣的沃森島上設計一座新的邁阿摩天樓。此大廈計劃160層,975米高,該大廈也將摘走迪拜哈利法塔的世界最高建筑的桂冠。

        Miapolis大廈是一座城中城,其中設置了一座室內游樂園、天文臺、餐館、游艇船塢、表演藝術中心、196萬平方英尺的商店、1000多套公寓、100萬平方英尺的辦公空間以及一座792間客房的飯店。設計師們需要讓復合建筑結構具有環保功用,使它能讓拿到美國綠建筑協會的領先能源與環境設計(LEED)白金級標章。

        該大廈最大的特點是充分融入了各種生態技術。比如,整個大廈能源中的60%是來自風能,而且還采用了模塊綠色屋頂、溫室氣體管理系統、咸水淡化、廢水回收、固體廢物管理系統、碳排放補償以及隔離系統等先進技術。

        邁阿密Kobi Karp大廈綠色節能建筑設計中充分利用各種生態技術,符合當代社會對生態、低碳、節能減排的要求,為建筑設計師在進行綠色設計時提供了很大的幫助,促進了當代建筑向著綠色節能設計的發展。

        結束語:隨著綠色建筑設計理念的興起,綠色設計原則在國際建筑設計中得到了廣泛的使用。我國的建筑設計也在不斷地改進傳統的設計理念,在高層民用建筑設計中逐步發展起來。為了推進綠色節能建筑的發展進程應不斷提高人們的綠色意識,開拓綠色設計的思路,制定綠色戰略,強化綠色行為,創辦綠色事業,采用多種節能手段來實現建筑的節能減排和生態化發展。

        參 考 文 獻:

        [1]. 魏東杰,胡彤.綠色建筑中暖通空調的應用[J].河北建筑科技學院學報.2003(03)

        [2]. 詹凱.關于綠色建筑發展的思考[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10(05)

        [3]. 周波,魏柯.淺議新世紀的“綠色建筑”傾向[J].四川建筑.2002(04)

        第9篇:綠色建筑的概念及特點范文

        關鍵詞:綠色 建筑 設計 理念 方法

        中圖分類號:S611文獻標識碼: A

        在最近的幾十年間,世界能源問題變得越來越嚴重,在這樣的環境下,世界上許多建筑領域的工作人員也更加重視綠色建筑的設計。我國也引進了發達國家的先進的建筑節能技術、理念、材料以及成果,借助于先進的綠色建筑設計理念,能夠設計出即舒適優美又節能環保的新型綠色建筑,因此,綠色建筑設計的發展趨勢是非常美好的。建筑節能是指在建筑中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用最小的資源和能源消耗取得最大的經濟和社會效應。從社會的長久發展角度來看,綠色建筑是未來建筑體系發展的趨勢,建筑的節能設計也將因此得到社會的高度重視。因此綠色建筑設計的前景十分廣闊。

        1 綠色建筑理論

        1.1 綠色建筑理論的概念

        綠色建筑理論是指將生態學理論應用在建筑設計、建設過程中,使得建筑物同自然環境、人類活動相互協調。綠色建筑理論能構建出更加適合人們生活需求的生態環境,減少建筑物對自然環境的破壞,節省資源消耗,保證建筑工程的可持續發展。應用綠色建筑理論,科學的改造自然環境,實現建筑、社會、自然和諧發展。

        1.2 綠色建筑理論的特點

        綠色建筑理論是以可持續發展理論為根本,將生態學、建筑學、科學技術等理論融為一體,對建筑物的設計、建設、使用進行合理的規劃、設計,保證建筑環境的生態平衡,實現建筑物在使用過程中無污染、低消耗。因地制宜是綠色建筑理論在建筑設計過程中最常見的應用,建筑要與當地的氣候、地理環境、人文環境、歷史文化等相互統一。因此,在進行建筑設計時,要充分考慮當地的地域特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實現建筑可持續發展。

        2綠色建筑設計的方法

        2.1建筑材料的循環和大量使用節能環保材料

        綠色建筑設計也體現在使用節能環保的材料方面上。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廢棄物有著廣泛的來源,價格低廉,具有很強的市場競爭力,并且能夠節省現有資源、減少對環境的污染,用農業廢棄物生產的墻體板材具有質量輕盈、強度高、安裝方便等優點,符合綠色材料的指標要求。用農業廢棄物生產的各種新型綠色環保材料都達到了使用要求。在成本、安全方面有著巨大的競爭力。利用建筑垃圾生產墻體產品是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有效途徑。我國利用建筑垃圾生產墻體材料的研究已初見成效,成功研制出輕質砌塊。石膏墻體材料的發展前景將非常寬廣。因為石膏建材加工工藝簡單,生產耗能低,且具有重量輕、凝結快、耐火性好、防磁輻射等許多良好特性。石膏材料施工方便,在長期使用過程中不會產生任何有害氣體,無放射性,可調節空氣濕度,節省能源,是典型的綠色產品。在建筑設計時應盡量采用上述材料。

        2.2新能源的利用

        在建筑節能設計中除了使用新型的綠色墻體材料、新型保溫隔熱材料、新型防水密封材料、新型建筑裝修材料等各種綠色環保建筑材料外,開發和利用新的能源也是節能環保的有效途徑,在綠色建筑中,新能源的利用對節約傳統能源起著重要的作用。現在能源危機問題在世界范圍內得到了廣泛的關注,大量設計使用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生物能等非常規可再生的綠色無污染的能源成為現在新的發展趨勢,符合綠色建筑的理念和可持續發展的思想。在建筑上利用和開發新的能源不失為一種綠色環保的行為,設計使用新能源,一方面可以解決當今世界范圍內能源緊缺的問題,另一方面也可以解決現有的傳統能源對環境的污染問題。

        在進行綠色建筑設計的過程中,我們也要充分利用這些可再生資源,安裝太陽能熱水器,還可以結合建筑所在地的實際環境選擇利用太陽能、水能或者是風能進行發電。目前,太陽能熱水器的研究和生產已經成為國家重要的產業,太陽能光發電,太陽能供熱水,太陽能采暖,太陽能制冷空調,太陽能通風降溫以及可控自然采光等高新技術也逐漸走進了建筑設計中,還有風能發電,生物物質的高效清潔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當前能源緊張的現狀,并為將來的多種綠色能源的有效利用提供基礎性的支持。

        2.3加強建筑綠化設計,實現綠化和建筑設計的有機統一

        建筑的整體設計與規劃是建筑設計中最重要的環節也是實現建筑節能的關鍵所在,如果選址不恰當或者設計不合理將會導致建筑在后期運行中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在此階段,建筑師應從整體綜合設計概念出發,與結構設備工程師,能源分析專家和環境專家密切配合,達到從策劃、選址到設計整個全過程都符合綠色環保節能的要求。

        (1)合理的選擇建筑的地址

        選址時應因地制宜,充分結合當地的文化、經濟、氣候、交通、能源供應等因素進行合理的分析,以達到最為經濟、合理的效果。

        (2)合理的設計外部環境

        建筑物的外部環境設計也十分重要,合理的外部造型和環境設計可以有效的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并達到減少建筑內部對能源的消耗。

        (3)建筑平面布局的優化

        綜合性地考慮建筑的平面布局是實現節能目標的重要環節,包括它的體形、朝向、布局等等,都要從全面的方向進行思考。一般在節能建筑的設計中,外形比較簡單的建筑物性能反而更好。當外形變得簡單后,與外界交換的熱量也就慢慢地減少,因而建筑節能效果不斷提高了。同時,通過適當的建筑體形的設計同樣可以提高節能降耗效果。當建筑形體設計合理后,它在建設、運營、維護中需要的物質也減少了,造成的消耗也相應地降低。由此可以推出,建筑本身的節能性也直接關系到建筑的朝向。由于在不同的季節,建筑物接收到的陽光輻射以及熱量的損失都有差異,而科學的建筑朝向能夠保證建筑物在夏季良好的通風、冬季可以避開冷風侵襲。另一方面,較好的環保節能效果可以通過巧妙的建筑布局實現。因此為了減少空調和取暖的消耗、提供給住戶最大的舒適住房,在用戶時常出入的大廳、主臥等等地方,建筑設計師可以將其設置在日照、通風都較佳的南風位置。

        2.4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據統計,在發達國家,空調采暖的能耗占建筑能耗的大半,我國采暖和照明所用能量的增長速度已明顯高于能量增長的速度。只有設計出高效節能的采暖、照明系統,才能真正的減少建筑能源的消耗。實現低碳節能,綠色環保的目的。

        2.5 提升建筑物圍護結構的隔熱保溫性能

        在進行建筑結構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到隔熱保溫的性能,良好的隔熱保溫性一方面可以減少對外部取暖設備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以減少在取暖時對資源的消耗,能夠有效地解決我國資源短缺的現狀。

        2.6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風

        在設計建筑形態上也要進行合理的規劃,要充分利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風等條件,在最大程度上減少建筑內部在采光、取暖、通風等問題上對設備的依賴與需求。利用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減少建筑的空間使用能耗,這既是綠色建筑設計較為重要方面,也是綠色建筑發展的新領域和新方向。

        2.7合理利用土地資源

        綠色建筑強調要節約資源,因此,在設計的時候要合理利用土地資源,集約化利用土地,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合理規劃建筑的配套設施,還可以開發地下空間,在最小化利用土地的基礎上實現其功能的最大化。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地下空間的可開發利用成為近年來關注的熱點。地下空間的利用不僅可以改善城市環境,還可以節約成本。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的初始階段是在地下建設地鐵、地下車庫等。此外,還可以采取新型的結構或材料提高建筑的質量。也可以利用廢棄的土地資源或者破舊的建筑材料設施來較小成本,例如將廢舊的廠房改造成休閑場地等。

        3結語

        綠色建筑是未來建筑業發展的趨勢,人類要想與自然和諧的共存下去,就必須學會節能,以減少對現有資源的消耗,維持現有的平衡狀態。這就要求人們在進行生活生產時要綠色環保,綠色建筑設計就是在這一大的背景下應運而生的概念。隨著人口的不斷增加,如果再進行以犧牲生態環境而建造的傳統建筑,那么生態平衡必將遭到破壞。而綠色建筑的設計有利于與促進人、建筑與自然三者之間和諧統一,使人類社會和自然生態可持續發展下去,創造出宜于人類居住的環境。

        參考文獻

        [1]李晶穎.生態住宅綠色設計淺析[J].山西建筑,2006.

        [2]周瑋.住宅裝修中的綠色理念[J].住宅科技,2002.

        [3]童斌.綠色設計在住宅中的應用[J].大眾文藝(理論),2009.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日韩6页 亚洲亚洲影院第一页 | 亚洲人成伊人成综合网久久久 | 日本三级国产精品一卡两卡 | 中文字幕日本亚洲欧美不卡 |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