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積極心理學的研究范文

        積極心理學的研究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積極心理學的研究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積極心理學的研究

        第1篇:積極心理學的研究范文

        關鍵詞:中學生;積極心理學;心理健康教育;啟示

        中圖分類號:G44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5)36-0017-01

        相較于其他課程而言,我國的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是比較新的一門學科,但是其發展速度非常快。隨著該課程的發展,中學心理健康教育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是該課程的開設注重對個體心理問題的輔導,偏離了以提高整體學生的心理素質、開發學生潛能、培養學生積極樂觀心理以及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發展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總目標。中學教育需要把積極心理學和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幫助中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一、建立積極和諧的師生關系

        目前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將重點放在了對個別學生心理問題的解決上,對發現有心理問題的學生單獨進行了教育式的心理輔導,這樣不僅沒有達到解決心理問題的效果,還引起了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抵觸心理,并且會認為只有心理有問題的學生才需要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學校在開展心理教育課程、設立心理咨詢室時應先改變教學重點,同時要消除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偏差。心理教師應該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而不是只在發現學生出現心理問題時采用公式化的方式對學生展開教育。課堂上教師要保持親切溫和的態度,并對每一位同學都平等對待;課后教師要加強與學生的交流和溝通,這樣不僅能夠拉近師生的關系,還可以在交流中了解學生大概的心理狀態。學生把老師當成朋友對待,就會主動地將心理煩惱訴說給老師聽。這時,教師就可以以朋友的身份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學生會很樂意接受老師的幫助,從而達到了解決問題的目的。

        二、關注學生的優點發揮其潛能

        中學生處于生理和心理變化較大的青春期,既想快點長大不被約束又對父母、老師和朋友等有一定的依賴心理,希望獲得關注、理解、支持和關心,因此處于這個年紀的中學生具有叛逆的特點。學校就是根據中學生的年齡特點而將心理健康教育的重點放在了預防學生出現心理問題、解決學生心理問題上。對于學校和老師而言,中學生逆反、調皮、沖動等特點被看成是消極心理表現或者出現的預兆,于是將這些學生劃入重點關注和教育的對象,不自覺中就放大了學生的這些缺點而忽略了學生積極具有優點的一面。如果善于挖掘學生的優點,就會發現中學生正是因為處于青春期而具有富有朝氣、學習能力強、可塑性強、敢于創新等很多的優點和潛能。從積極心理學角度看待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應關注學生的優點,發揮學生的積極潛能,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心理特點讓他們意識到自己的優點,以積極樂觀的心理看待事物。比如中學生在意外在形象、學習成績不好、家庭條件一般等,均可能使他們產生自卑、煩躁等消極心理。這時,教師可組織學生進行互相夸獎的活動,每組成員都講出對方兩個以上的優點,通過互相夸獎讓每個學生注意到自己在別人眼中有很多的優點,就會從心理肯定自己,提高自信心,并且會更努力地去放大這些別人眼中的優點,甚至還能自我挖掘自身的潛能。總之,關注學生的優點發揮其潛能可以培養學生積極的心理,從源頭上避免了學生出現心理問題。

        三、增加學生積極情感的體驗

        積極心理注重的是個人的主體性還有發展性,這啟示我們在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應該以學生為主體,并將教學的側重點放在學生的發展空間方面,而不是著眼于個體的心理問題的預防和解決。因此,在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從學生整體去把握課程的安排,同時根據每個階段學生主要面臨的可能引發學生心理問題的因素作針對性的引導教育,讓學生通過各種積極性體驗提高自信心,避免負面心理的出現。例如,新生由于面臨新環境、新人際關系以及新的學習內容和方式等可能會出現害怕、羞怯、緊張的心理情況,長期沒有自我改善更可能會進一步導致學生自閉、壓力過大等類型的心理問題……這時,教師可以針對這些情況設計認識與交際、如何適應中學學習等相關的活動,鼓勵每位學生進行角色的扮演去體驗成功交際、分享等積極的體驗,從體驗中獲得信心和快樂的心情,達到心理積極發展的效果。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中學生雖然是易出現逆反、焦躁等消極情緒和不良心理的群體,但是學校和教師不能因此將性格特點比較激進的學生看成“問題學生”而作為重點心理教育對象。如果能從積極心理學的角度出發去看待這些中學生,就會發現每個學生都有很鮮明的優點和積極的潛能。因此,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應該促進師生的交流和溝通,建立積極和諧的師生關系;關注并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發揮學生的積極潛能;注重學生的主體性和其心理的發展,增加學生積極情感的體驗;將心理健康教育的重點放在培養學生的積極心理上,使學生心理積極健康發展,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陽志平,王薇.以積極心理學為導向的幸福課———對學校心理團體活動課的啟示[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09(21).

        [2]文書鋒.積極心理學視野下的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7(34).

        第2篇:積極心理學的研究范文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 發展 新研究 方向

        引言

        隨著通過生化技術來治療心理疾病和情感問題,越來越多的人對精神和心理對抗運動的研究興趣也逐漸增大。而最早意識到積極心理學作用的是:馬丁?賽里格曼博士,它是積極心理學研究的鼻祖,并且用了40多年的時間致力于積極心理學的研究。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科技的迅速發展,人們在追求生活質量的同時,卻忽視了精神追求,因此負面心理紛至沓來。與此同時,傳統的心理學中的諸多理論把人過于機械化,忽略了人內在的潛能和主動性。因此,積極心理學應運而生。

        一、積極心理學簡介以及研究層面

        1.積極心理學簡介

        在過去10年里,心理學的一個重要的發展是其研究以及應用合理的囊括了人類經歷的精神層面曾經被視為消極的、不成熟的、甚至是病態的心理現象已經不再為人鄙視,而更多的心理學專家對其表現出了積極地態度。

        積極心理學主張研究人類積極地品質,它與消極心理學對立而生,相對于消極心理學的負面、低落,積極心理學能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潛能,促進個人和社會的發展,使生活更加的幸福安定。積極心理學本身利用了心理學目前比較完善有效的試驗方法和測量手段,研究人類力量和美德等積極方面的一個心理學思潮。

        2.積極心理學的研究范圍及發現的問題

        單就目前心理學研究的對象而言,積極心理學主要從三個層面上來研究其對人產生的影響。

        首先由內而外,在主觀層面上積極情緒體驗的研究,其包括:幸福感和滿足感、希望和樂觀主義,以及快樂和幸福。而研究表明,人類的各種積極情緒之間是相互影響,相互關聯的,往往在體驗一種積極情緒的同時,也會間接的感受到其他的積極情緒。

        單就個人而言,是研究積極的個人特質:愛的能力、工作能力、人際交往技巧、對各種事物的感知能力、天賦、智慧等等,積極的人格有助于個體采取更為有效的應對策略,從而更好的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壓力。

        在群體的層面上,積極心理學研究公民美德和使公民更具社會責任感的社會以及民間組織,包括健康的家庭、關系良好的社區、有責任的媒體等等。

        在對積極心理學產生的條件做相應研究的同時,人們也發現了諸多矛盾的問題。例如: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積極的心理學強調獲得積極情緒,必須存在快樂、滿足、幸福等必要因素,但是中國古人卻留下了:“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樣的名言,而一些常識也進一步證明,有些成功,也要面對負面情緒的積累,而長期處于優渥環境下的人,反而喪志,所以積極情緒與消極情緒之間如何轉化?如何塑造更健全的人格? 這些也給積極心理學的研究帶來了新的挑戰,因此這也有待專家們的進一步的探究。

        二、積極心理學發展的意義

        1.積極心理學的發展,完善心理學理論體系

        積極心理學的發展,并不是全新的流派,它是將以前各種專業研究中忽略的積極心理元素整合在一起,然后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進行某種程度上的創新,促進心理學分支中人性積極層面的發掘。如今,積極心理學被越來越多的群體所重視,逐漸成為當代心理學新的研究方向,所以積極心理學發展的研究,有利于構建心理學的完整體系,同時發展積極心理學技術,從而提高人們的心理素質及水平,使之與生活質量的提高相匹配,由此帶動社會的和諧發展。

        2.積極心理學能提高人的生活質量和生活水平

        積極心理學致力于研究的對象是個人,而且其關注的是人的優點和價值,關注正常人人性中的積極的成分,從而更加全面的了解人心理狀況,更有利于展開積極的干預和誘導,以促進個人、家庭和社會的和諧發展。積極心理學在生活中的應用,也可以減少負面情緒的產生,從而更好的建立健全人格。

        3.積極心理學的發展對于傳統研究技術的沿用,促進其更新變革。

        從某種角度來說,積極心理學是在消極心理學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是消極心理學研究過程中碎片化的整合,是一個創新的過程。積極心理學的研究,繼續沿用了消極心理學研究的方法,例如:問卷、訪談、實驗等,但是又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創新變革,研究方法更加的標準、醇熟,從而使研究方法更高的服務于心理學研究體系。

        三、結束語

        積極心理學的研究方法主要遵循當前主流心理學的研究方法,例如:問卷,訪談,實驗等各種方法,同時中間還融合了人本主義思想。積極心理學倡導探討人的美德、愛、寬恕、感激等各種積極的方面,引導人們不斷的發現自身長處,使普通的個體對社會及生活充滿積極情緒,促進個人,團體和社會的繁榮,從某種意義上來來說,積極心理學彌補了心理學知識體系上的空檔。

        但是換言之,積極心理學也并不是憑空出現的新鮮事物,在以前的心理學研究中,就已經存在了積極心理學的元素,只是它們當初相對的分散,沒有被整合成一個整體,雖然西方學者對于積極心理學的研究,得出了許多振奮人心的結論,但是上述研究中發現的矛盾及問題也有待進一步的考證。

        參考文獻

        [1]曹愛紅,陳曉芳,宋惠佳.當代心理學研究的方向及價值核心.[J].心里科學進展,2008,5(9):30-37

        [2]嚴文斌,宋佳鑫.社會對于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的支持和影響.[J].應用心理學,2005,11(8):56-69

        第3篇:積極心理學的研究范文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 青春期 心理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G445 文獻標識碼: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6.041

        1 積極心理學及青春期

        積極心理學指的是對人類力量與美德等積極因素運用較為完善而有效的心理學方法與手段來進行研究的一種心理學思潮。在這一思潮下,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必須建立辯證觀,使青少年的積極力量能夠充分地發揮出來;注重培養青少年的幸福感等等。

        所謂青春期指的是青少年的身體發育逐漸成熟,并出現了第二性征的一個階段。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界定,10至20歲都屬于青春期范圍,青少年從10歲到12歲開始出現第二性征,一直到20歲時身體基本成熟。在中國,青春期一般指的是11歲至17歲的青少年。這一時期,青少年由于身體發育達到了一個高峰期,可是心理成長卻相對比較緩慢,所以這一時期也是青少年心理轉折的一個重要時期。由于生理發展和心理發展的非同步,青少年常常處于矛盾之中,所以一些心理問題的出現也是難以避免的,如情緒激動、沖動以及對異性的愛慕等等。在傳統研究中,很多心理學家都關注檢測與矯正這些心理問題的方法,可是卻極少有明顯的效果。此時,積極心理學的出現就為我們提出了一個新的研究角度,從而讓我們對青春期能夠有一個全新的認識,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法。

        2 積極心理學對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的啟示

        積極心理學的主旨就是為人類的幸福服務,它認為人的本性就追求積極的,在研究人的心理品質時應該從積極的角度出發,在解釋問題時也應該從積極的角度出發,社會文化環境對人是有一定的影響的。

        從理論上講,建立積極心理學研究的前提就是假設每一個人心中都有著積極的人格品質。這一理論認為,人是能夠做到自我生成、管理、導向以及適應的一個有機體,在應對問題的時候能夠堅持樂觀的精神狀態。心理學家在面對人類潛能時能夠使用更開放的欣賞眼光。以人為本的思想在這一理論中有了更加充分地體現,因此也就真正地擔負起了心理學的功能與使命。

        3 積極心理學視角下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3.1 樹立辯證觀,發揮青春期積極力量

        長期以來,人們總是認為青春期是一個相對比較危險的階段,這一階段青少年容易出現各種消極問題,實際上這種認識是比較狹隘的,我們需要用辯證的眼光來看待青春期的青少年。我們不但需要對青少年身上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解并研究問題解決的途徑,還需要對青少年身上的積極因素進行深入地研究。例如,處于青春期的青少年一般情緒都比較容易產生波動,這樣的情緒雖然會讓人無所適從,可是若是從積極的角度來看,這也說明了他們的情緒情感比較敏銳,具有很強的可塑性。作為心理教育者,應該對青少年給予更多的關心,認真而耐心地與之進行交流,幫助他們掌握積極的情緒體驗的方法,從而形成積極的情感。再比如說,很多處于青春期的孩子都特別容易沖動,經常容易惹事,可是若是從積極的角度來看,這也說明這些孩子充滿了青春活力,勇于作為,對于這種積極的行為表現,我們應該給予積極的肯定與表揚,這樣就能夠讓這些孩子向我們期望的方向發展。

        3.2 開展積極心理素質課設計,培養青少年的幸福感

        按照積極心理學理論,教育行為是快樂的,教育者應該對人類的潛能和優勢給予足夠的關注,從而增強人們的幸福感。所以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我們應該把積極心理學的理念引入其中,設計一些可以增強青少年幸福感的課程。幸福課的基礎就是積極心理學理論,這一課程研究的主要內容就是挖掘人類的優勢,幫助人類獲得幸福與快樂。現在我國部分心理學家以積極心理學理論為基礎,參考了歐美國家的幸福課實踐經驗,并結合一些學校的心理課活動,共同編寫了《積極心理學團體活動課操作指南》。幸福課的形式多種多樣,主要有網絡自助、團體心理活動、講座等等。這些內容為我們開展青春期心理教育活動提供了積極的借鑒。人生的追求目標離不開幸福,教育活動要發揮真正的效果也不能離開幸福。所以說,培養青少年的幸福感,對青春期少年的健康成長非常關鍵。

        3.3 開展積極價值取向的心理咨詢與治療

        在對青春期的青少年進行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時,我們需要從積極的角度出發,看到那些所謂問題對青少年成長的積極作用。問題的出現并不可怕,青少年有著極大的潛能,他們能夠通過努力來進行自我愈合,并獲得積極的發展。所以,我們在開展心理咨詢活動時要尤其關注開發青少年在這一方面的潛力。實際上,青少年正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漸成熟起來的。即使是煩惱、痛苦等看起來比較消極的體驗,實際上可以讓青少年的閱歷更加豐富。

        3.4 家庭、學校、社會緊密配合,創造積極樂觀的環境

        按照積極心理學的理論,要形成積極的人格就必須有一個積極的組織系統,也就是說良好的環境在人的身心發展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第一,良好的家庭環境對青少年的良好心理素質的形成有著重要作用。在家庭中,如果家庭成員能夠互相尊重,在遇到問題時民主討論,那么孩子就會感覺幸福快樂,久而久之就可以養成積極樂觀的心理素質。反之,家庭中如果經常吵架或者不民主,孩子就會感覺到壓抑、恐懼、自卑,時間長了就會養成孤僻、悲觀的心理特點。第二,良好的學校氛圍對青少年的良好心理素質的形成也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應該給予學生更多的信任、尊重與愛護,對學生要多表揚少批評,并積極地鼓勵學生,這樣學生就可以形成積極、樂觀的健康心理。第三,政府部門也應該根據實際情況,施行有效的政策策略,各個新聞媒體要加強監督與宣傳工作,努力創造和諧社會。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青少年就可以積極樂觀地成長,從而養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度過一個輕松愉快而健康的青春期。

        參考文獻:

        [1]楊穌,武成莉.基于積極心理學的青年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徑探析[J].理論導刊,2011,(3).

        [2]林燕.青少年思維方式教育的實踐途徑――心理健康教育的思維方式視角[J].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7,(6).

        第4篇:積極心理學的研究范文

        關鍵詞:積極心理;研究性學習策略;指導研究

        中圖分類號:G4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2-0845(2012)07-0138-03

        作者簡介:賀俊燕(1972-),女,浙江臨海人,講師,從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教學研究。高校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簡稱基礎課)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大學生健全的人格,使他們成長為合格的社會公民。為實現這一目標,學生應將知識內化為信念,并外化為行動。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大學生具有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但當我們對學生的這些自主學習能力進行深入分析時,我們又會發現,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存在欠缺的地方,主要體現在缺乏自我管理、目標不明確、存在惰性心理和依賴性心理等方面。因此,在研究性學習中,要想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獲得最大限度的發展,需要教師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積極對其進行指導,幫助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策略。

        目前,國內研究者在“學習策略”的概念上尚沒有達成共識。有的研究者認為,學習策略是學習者有目的、有意識地制訂的有關學習過程的復雜的方案;有的認為,學習策略是學生對學習活動進行自我控制和調節的外顯行為和內隱的心智活動;有的認為,學習策略是學習者進行有效學習的程序、規則、方法、技巧及調控方式;還有的認為,學習策略表現為有效學習的程序、方法、技巧及調控方式等[1]。綜合以上觀點,多數研究者認為,學習策略是主動學習者為開展有效學習活動而采取的一種學習方式,而且學習策略的形成與學習者自身的學習態度相關。

        一、增強教師的積極情感體驗,克服教學的倦怠心理對教師來說,研究性學習的教學設計是一項非常復雜而繁重的工作,需要激發學生的創造性與主動性。而傳統教學強調對教育者的施教過程進行研究。在傳統教學的教室里,教師通過規范課堂紀律來管理學生的學習行為。在研究性學習中,學生的學習活動已經超越了教室這一傳統的教學環境,并深入到學校乃至社會的各個可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環境中。研究性學習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倘若教師對教學活動缺乏積極的情感體驗,那么研究性學習的開展將得不到任何保障。

        基礎課教學以培養大學生健全的人格為目標,因而需要教師自身擁有健全的人格。近幾年來,從各媒體所披露的信息中我們發現,教師群體心理問題的發生率之高不容忽視。有不少研究者認為,教師群體所承受的心理壓力較大,容易產生職業倦怠。職業倦怠不僅會影響教師生理和心理的健康發展,同時影響著教師工作和教學的質量。積極心理學的本意是為了幫助個人實現其幸福的人生,在研究性學習中運用積極心理學的一些理論,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該類課程的效果;還可以使教師掌握積極心理學的意義,使他們在思考實現自身積極快樂的人生的同時,幫助學生實現對幸福人生的追求。

        積極的情感體驗對增強人的體力、智力、社會協調性等具有重要的意義。在積極心理學看來,“積極的情感體驗不僅可以給我們帶來感覺上的愉悅,還可以促進能力的發展。我們對積極情感的內在反應不是限制了我們的選擇范圍,而是擴大了我們選擇的范圍。積極情感所引起的進化性決定作用,不是表現在當前,而是表現在未來。或許體驗積極的情感,其作用就在于它能夠指引我們參與到增強我們認知能力的活動中來”。“被帶入實驗室進行積極情感體驗的被試們,出現了認知能力方面的一些變化,如注意力的寬度增加了、記憶力提高了、語言表達更流暢了、對知識的感受性也增強了”[2]41。由此看來,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中開展研究性學習,可以帶給我們更好的研究成果。

        那么,應該如何增強教師的積極情感體驗呢?積極心理學認為,如果我們希望改善我們的心境,就應該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行動上。這種具體的行動可以表現為一個帶有個體主動性的練習,即在生活和工作中應經常有意識地去感受愉悅,并能夠主動去延長這種愉悅的感覺,從而將這種積極的情感體驗轉化為對個體持續產生作用的積極心境。對于基礎課教師來說,當學生在研究性學習中表現出一些消極狀態時,他們自然會產生不良情緒,我們在允許這種情緒存在的同時,在行動上應該以積極的心態去應對,把它們看做是一種挑戰,并運用心理學中的情緒管理原則來轉化這些消極情緒,在教學中不能因個人的情緒波動而影響學生對知識的學習,要讓積極情緒在自己的生活中占主導地位。此外,對于學校管理者和教育部門來說,應理解、支持教師的工作,滿足教師的合理需要,使教師的自我價值得到實現,以防止教師產生倦怠心理。

        第5篇:積極心理學的研究范文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研究生;自我教育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激烈化的社會背景下,畢業生的就業壓力逐漸增加,考研已成為大部分學生的選擇,但就業市場并非如此樂觀。有些人開始抱怨高學歷并沒有給他們帶來提升的空間和價值,甚至有人稱研究生已經貶值,在這種情況下研究生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因此,學校應該正視這種心理問題,正確把握研究生的心理特點,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就業觀,并指導研究生實現自我教育,發揮主觀能動作用。上世紀末興起的積極心理學,倡導人類積極的克服困難,并利用積極的心態去適應環境,這對提高并完善研究生自我教育具有重大的意義。

        一、 積極心理學的內容與特征

        積極心理學是20世紀中后期在西方心理學界興起的一種新思潮,主要研究人類的力量和美德等積極方面,與人本主義心理學有著相似的理念,主要包括人的主觀體驗,如幸福感、滿足感等;在個人品格層面上表現為愛的能力、潛力等;在團體或組織層面上表現為積極的社會行為等。其創始人是美國當代著名的心理學家塞里格曼·謝爾頓(KnnonM. Sheldon) 和勞拉·金(Lawra King),他們對積極心理學的定義指出了其本質的特點:“積極心理學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與美德的科學,主張研究人類積極的品質,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潛在的具有建設性的力量,促進個人和社會的發展,使人類走向幸福。”

        目前積極心理學主要涉及三個方面:積極的情緒和體驗,積極的人格特質,積極的組織系統。貫穿其中的整體研究特點有:首先,研究積極情緒。從主觀經驗的角度來看,它關注人的主觀體驗,如幸福感、滿足感以及對構建未來的樂觀主義態度和對生活的忠誠。其次,研究積極特質。對于個人的成長而言,積極心理學提供了一種積極的心理素質特征,如愛的能力,工作的潛力和創造力,構建積極的關人際系能力。最后,研究積極組織系統。積極心理學非常注重活動的團體和社會機構,這將有益于學校和社會等組織培育和發展人的積極情緒和積極特質,并促進個人的健康成長。

        二、 研究生自我教育分析

        《中國大百科全書(教育卷)》把自我教育又稱自我修養,是指受教育者根據一定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來認識主觀世界和教育自己的全部過程。廣義的自我教育是一個世界觀和方法論,是一個認識主觀世界和教育自己的過程。狹義的自我教育是一種自我批評的道德教育方法。綜合學術界的觀點,研究生的自我教育可定義為研究生在高校的指導下,通過自我認識、自我要求、自我踐行、自我評價四個階段,以達到認識和完善自我的活動。“自我教育決定整個教育的成敗”,教育雖然是由自我教育和他人教育組成,但通過自我教育才能實現真正的教育,而所謂“內化”,實際上是一個自我教育的過程。

        教育部《關于加強和改進研究生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見》[教社政( 2000) 3 號]指出,“在加強研究生德育工作指導的同時, 充分調動研究生在德育中的自我教育主體意識。”研究生是國家高端人才的重要來源和組成部分, 他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如何, 直接關系到國家的前途和命運,而自我教育是加強研究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方面。這有力地說明了自我教育在研究生德育中的不可替代性和重要性。

        第一, 從研究生自身特點來看,自我教育有較大優勢。研究生的年齡跨度比較大;研究生的學生類型范圍較廣:有本科應屆或往屆畢業生,還有一段工作經歷的脫產學生或在職學生;研究生的分散性和流動性比較大。此外,研究生作為高素質群體, 知識面更廣,知識結構更完整。各方面比本科生更為成熟,獨立性和自主性更強,更具備自我教育的條件。

        第二, 從研究生培養目標來看,自我教育舉足輕重。研究生教育的目標是為我國現代化建設培養合格的高層次人才。自我教育主要是個體通過“自我認識—自我要求—自我踐行—自我評價”達到人格的升華, 使品性由他律轉化為自律, 將完善個體與素質聯系起來,培養自尊、自信、自強的健全人格。

        第三, 從研究生培養模式來看,自我教育不可或缺。現在我國研究生培養模式大多采用與集體培養相結合的導師負責制,這種模式對研究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要求更高。研究生的培養和學多是在各自導師的指導下進行的,因而學習生活相對分散。這決定了研究生教育必須重視自我教育,提高自我認識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自主調節能力,克服和矯正不良意識和習慣。

        第四,從研究生培養質量來看,自我教育是保障。研究生階段的主要價值在于提高科研意識和學術研究水平,而學術發展亟需創新能力、開拓能力、獨立科研的能力和學術交流能力,這些能力的獲得都依賴于研究生自主發展水平的提升,而自主發展的前提就是研究生的自我教育。因此,只有提高研究生的自我教育,研究生培養的質量才有保障。

        由此可見,在研究生教育過程中, 高校要充分發揮研究生自我教育的主觀能動性及其自我教育的積極性,為其發展提供強大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動力。因此,自我教育是實現研究生教育目的的關鍵環節。

        三、積極心理學在研究生自我教育中的應用

        (一)體驗積極的情緒

        積極的情緒體驗是指個體對過去的滿意、對現在的幸福和對未來充滿希望的一種心理狀態。它強調大家要主動去選擇快樂,學會建構快樂的方式,從實踐中建立一個積極向上的行為。自我體驗是我們的客觀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間的各種情感體驗,從低到高有認同、體驗、內化三個環節。如果學生有積極樂觀的情緒,那么它將有強大的自我控制力,能夠好地協調和控制自己的情緒,提高工作熱情,積極面對困難和挑戰。學校應該為學生創造一些機會讓研究生參加自我教育、自我體驗的活動。為此,應提倡人性關懷,更加注重尊重研究生具有個性的積極經驗,倡導以人為本的理念,從生活、工作和學習的三個方面去明確研究生在自我教育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使他們能夠相互獨立自主地開展自我教育。

        (二)塑造積極的特質

        積極的心理特征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內在動力,其中最主要的是優勢和美德。培訓和發展這些積極的特質,然后擁有這些積極的品質,就可以減輕人類的痛苦和提高生活的滿意度。開設研究生積極心理學課程,其內容包括如何獲得更多的快樂體驗,以及如何獲得身心健康,成就感和永恒的友誼感。旨在引導學生充分了解他們的潛力,提高積極的心理素質,增進心理健康。因此,如果在自我教育的過程中用積極心理學分析問題的話,這有助于學生積極和客觀的認識自我,有意識地提高自我,為自己建立嚴格的標準,并從積極的角度完成自我評價,從而改進教育的過程。

        (三)樹立積極的榜樣

        積極心理學除了內在的積極作用外,還需要外在的動力去牽引和指導,這對人的全面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首先,導師應該為研究生自我教育樹立一個好的榜樣。導師是研究生教育活動的領導者、執行者和主導者,其教育觀念直接影響到培養研究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成功或失敗。在學校,研究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導師的指導下進行學習和研究,與導師的關系十分密切。導師與學生之間不僅僅是一種教學上的授受關系,還是一種人格上的民主平等的關系。研究生在導師的引導下,從思想道德上來提高自我認識和自我評價的水平。其次,發揮研究生黨員和干部的帶頭作用。作為研究生群體中的積極分子,研究生充分發揮著自身在學校和研究生群體之間的橋梁作用。因此,通過嚴格的研究生干部選拔制度,以提高整體水平和各方面素質、充分發揮榜樣為目的,加強研究生自我教育措施,增強自我認識能力,充分履行學生黨員和干部在其中的帶頭作用。

        (四)構建積極的環境

        積極心理學認為人的積極的情感體驗、人的積極特質是與環境、社會都分不開的,同時環境又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人。校園文化和環境屬于學校潛在課程范疇,是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實現自我服務重要崗位。良好的校園環境能激發學生的內在潛力,充分發揮和展現積極的力量,對實現自我教育非常有用,而個人也可以在與校園環境的互動中充分地表現積極,造成兩人之間良好的合作關系。因此,為實現研究生自我教育,學校、教師和研究生管理機構應開展和諧的校園文化活動,優化校園文化心理環境,尊重他們的獨立意志和期望,支持他們按規定獨立自主地展開工作,創造一個良好的人際氛圍,發展一個良好的學風、教風、校風,建設一個民主,文明,平等的校園文化氛圍,讓學生學習和生活在一個安靜和美麗的校園里。

        四、總結

        積極心理學是當代社會發展的一種必然要求,一個社會只有把積極作為自己的價值導向,這個社會才能成為有效、公正和人道的社會,其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思想和積極的人性論。積極心理學所倡導的種種理念與自我教育通過主體的潛能開發而發生作用機制不謀而合,對研究生獨立人格養成和塑造方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對自我教育的進一步深入和完善意義重大。

        [參考文獻]

        [1]張艷霞.當代中國研究生心理問題及自我教育的實現[J].太原大學教育學院學報 ,2008(02):32-34.

        [2]全鑫,張棟科.極心理學視域下大學生自我教育路徑探析[J].新疆職業教育研究, 2011(02):09-11.

        [3]任俊.積極心理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2—3.

        [4]胡曉芳.用積極心理學構建高職女生幸福人生觀[J].湖南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3):3-4.

        [5]朱一飛,武琳琳.基于積極心理學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現代閱讀,2011(10):28.

        [6]銀星嚴.積極心理學視野下大學生心理教育探討[J].傳承,2009(11):86.

        [7]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委會.中國大百科全書(教育卷)[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9.

        [8]翁詩環.大學生自我教育探析[J]. 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6):12-15.

        [9]秦訓學.自我教育——研究生德育的重要形式[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7(04):58-59.

        [10]陳聞.研究生自我教育探析[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8(08)::23-26.

        [11]柳林.積極心理學視野下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12):247.

        第6篇:積極心理學的研究范文

        總的來看,案例中的激勵又細分為幾個不同層次和階段:基本生存需要;工作績效差別獎勵;養老退休保障;股份制;人才培養計劃。這則案例給管理者一個很重要的啟示:企業要充分了解員工不同階段的需求,科學制訂和實施激勵方案,從而充分激發其個人潛能及工作動機,最終實現個人價值和集體目標的統一。

        一、激勵理論簡介

        激勵即激發鼓勵,是人才管理的一個重要概念和核心內容。具體指企業管理者采取積極的手段,引導和激發員工產生內在驅動力,從而調動員工積極性、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朝著組織的共同目標努力。高效的激勵手段首先是獎勵的內容必須是員工所最需要的東西,同時獎勵的內容具有一定的價值,呈排他性,最后激勵要把握“度”,合理運用,“過多過濫”和“不痛不癢”都起不到作用。

        二、管理心理學中激勵的理論基礎

        (一)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需求層次理論是激勵問題的重要理論之一,是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于1943年在《人類激勵理論》文章中首次提出。馬斯洛把人的需求從低到高按層次階段分為五類,分別是: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實現五種需求。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人的需求逐步在變,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該理論給我們的啟示是,激勵要差別對待、因人而異,管理者要動態掌握員工的需求,有針對性地進行激勵。

        (二)成就需要理論

        成就需要理論(三種需要理論)由美國心理學家麥克利蘭提出。該理論詳細闡述了實現激勵的三種需要:分別是成就需要、權力需要、親和需要。理論指出每個個體都存在這三種需要,但不同的人對此產生的重要性明顯不同。高級管理者更偏好權力需要,人際親和者更喜歡親和氛圍需要,而成就者更追求獲得成功的需要。具體來說,事業心強、有一定成就的人,偏好實現自我價值的權利需要;而對年輕人來說,成就需要與親和需要所占比重更大一些。這個理論給我們的啟發是,要認真分析員工的需要并進行細分,從個體差異出發,針對成就、權力需要的員工,側重于授予榮譽和提升等級;而對于合群和友誼的需求,則側重于營造和諧氛圍等措施。

        (三)雙因素理論

        “激勵保健理論”(又稱雙因素理論)由美國心理學家赫茨伯格在20世紀50年代提出。該理論認為激勵員工的工作動機的因素主要有兩個:一個是激勵因素,另一個是保健因素。激勵因素能給人們帶來滿意感;而保健因素只能消除人們的不滿,而不會帶來滿意感。雙因素理論對于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影響深遠,管理者為了保持員工的工作熱情,就要注意發揮保健因素;同時要多考慮發揮激勵因素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只有兩種因素同時起作用,才能充分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四)期望效價理論

        期望效價理論由美國心理學家佛魯姆在《工作與激勵》一書中首先提出。與前三種理論不同的是,佛魯姆認為,針對不同的員工,激勵的效果不同,即效用的大小決定于目標的感知效價和期望值。也就是一個人對目標的把握程度越高,所達到的目標的概率越高,激勵的力量就越大。管理者在進行激勵時一定要處理好三個方面的關系:努力與成績的關系、成績與獎勵的關系、獎勵與滿足需要的關系。期望效價理論給我們的啟示是,管理者要將每個員工內心深處的目標挖掘出來,協助他們制定詳細的計劃和實施步驟,并逐步引導、幫助他們實現目標。員工的目標越強烈,實現愿望越迫切,責任感就越強,目標效果就越好。

        (五)公平理論

        公平理論又稱為社會比較理論,由美國教授亞當斯于1967年提出。該理論重點研究工作酬勞與分配的公平合理性對員工積極性的影響。亞當斯認為,激勵制度首先要保持公平感,員工感到公平與否會直接影響其工作動機和工作熱情。具體要考慮三方面因素:一是對外具有競爭力;二是內部公平性;三是個人公平性。外部公平性和內部公平性指應參照同類外部單位或企業內部不同員工的獎勵和薪酬標準,并結合自身實際,保障其所得與所付出的勞動相一致。個人公平性是指企業內部類似的員工之間,薪酬決定于其對企業的貢獻程度。

        (六)目標―動機理論

        該理論指出,目標和動機本身具有重要的激勵作用,目標能把員工需要轉化為工作動力,對員工行為產生內在驅動力,同時在工作中不斷與既定目標相對照,及時進行調整和修正,從而高效完成預定目標。心理學理論把目標稱為誘因(自變量),由誘因激發動機(應變量),最后達成目標的過程便是激勵全過程。該理論給我們的啟示是,合理科學的目標,可產生積極的激勵作用。

        三、激勵理論在企業中的應用

        (一)薪酬和評價方案要科學合理

        薪酬方案和績效考評非常重要,可起到杠桿作用,有效激勵員工投身于工作。因此,管理者制定目標合理與否尤為關鍵,應當考慮以下幾點:①薪酬設計要突出績效和技能,強調多勞多得、多才多得,按對企業貢獻程度的大小制定不同的薪酬;②注重公開公平公正,避免制造矛盾,科學合理的薪酬制度能保持員工的心理平衡,利于團結士氣、凝心聚力、融洽關系;③績效考評體系要綜合全面,要注重發揮激勵與約束作用,表彰鼓勵先進,鞭策警醒后進,對于考核不合格的人員不得晉職晉級。

        (二)激勵要因人而異、動態管理

        這就需要首先對員工進行分層分類,目的是為了能夠更好地把握員工的需求,并針對性地制定獎勵方案。根據相關理論,不同類別的人希望得到的獎勵是不同的。對于企業來說,在分類基礎上,需要進一步對員工需求進行細分,以采取合理的激勵手段。在持續激勵過程中,管理者要廣泛調研,深入思考員工的真正需求,才能夠使激勵的效果達到最大化,實現組織和個人和諧雙贏的目的 。

        (三)重視精神激勵的作用

        雙因素理論啟發我們,在確保物質激勵效果的基礎上,必須注重發揮精神激勵的作用,把二者進行有效的整合,制定出一套合理先進的獎勵方案。在精神激勵中,情感關懷是精神激勵的重要方式。管理者應重視員工“尊重與自我實現”的較高層次需要,實現員工的個性化和創新性的發揮,從而給予員工榮譽感和責任感、歸屬感,員工才會感覺自己是企業的主人,才能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因此,管理者要充分了解員工的個人發展需求和職業發展傾向,科學制定個人發展規劃,并與組織的發展目標有機結合起來,使員工有信心、有干勁,讓員工能清楚地看到個人發展的前途,從而與企業形成互相推動、榮辱與共的關系。

        (四)制定合理科學的目標

        根據期望效價理論,合理的目標對員工可以產生極大的激勵作用,反之會打消員工積極性。因此,在設定激勵目標和實施措施時應注意:首先,設置的目標要考慮到員工現有的能力,讓他經過一定的努力是可以達到的;其次,要考慮組織的整體目標和員工自身發展的需要,綜合研究制訂方案;第三,要動態調整并因人而異,要及時掌握員工需求和能力的變化;第四,目標實現后要予以強化,對應有的獎勵及時給予,使其保持較高的效價。

        第7篇:積極心理學的研究范文

        校園文化建設是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大學生人格塑造的重要載體,對于大學生的成長具有重要的影響。積極心理學思想對于營造有內涵的校園文化、培養學生積極的品質有一定的啟示。

        一、積極心理學理論的含義

        積極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是致力于研究人的發展潛力和美德等積極品質的一門科學”,是興起于20世紀末的心理學研究新思潮,它消解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心理學偏重于研究“治療心理疾病、從負面來界定和研究心理健康”的片面性,提倡積極的人性論,認為預防心理問題的最好工具是培養個體的積極品質、提升積極力量。

        積極心理學的主要內容包括三方面:“積極情感體驗,主要研究各種積極情感體驗的作用及其產生機制;積極人格,主要研究各種積極人格特質的作用及形成過程,在這其中又主要以人產生積極行為的能力和潛力等為研究重點;積極的社會組織系統,主要研究積極的社會大系統(包括國家的法律、法規和政策等)和積極的小系統(學校、社區、工作單位和家庭等)”。積極心理學的三方面內容之間具有內在的相互聯系:積極的社會制度有利于個體體驗到更多的積極體驗的發展,并形成積極的人格。

        二、積極心理學理論對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啟示

        高校校園文化是在高校校園區域內,以教師和學生為主體,在教育、培訓、管理、服務等活動過程中,以社會先進文化為主導,為促進教師、學生的全面發展,由師生共同營造的文化氛圍,包括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

        下面說一說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首先,對校園文化建設的內涵存在不合理的認識。例如,第一,長久以來,公眾甚至專業人士都習慣于將高校校園物質文化等同于辦學條件,認為建漂亮的教學樓、完善的設施就是物質文化建設,其實真正意義的校園物質文化建設,除了外顯的辦學條件外,還應包括內隱的師資力量、學科結構等;第二,對校園文化建設的目的認識不到位。很多高校片面認為良好的學習氛圍就是好的校園文化,用學習氛圍代替校園文化,或者認為校園文化就是學生的娛樂活動,通過開展學生活動來代替校園文化,忽視了學生的文化、情感等方面的心理需求,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

        其次,校園文化建設結構不合理。表現為:第一,重物質文化建設而輕精神文明建設,把精力放在學校的硬件設施建設方面,忽視了學生精神風貌的改善;第二,精神文化建設缺乏大學精神。如功利意識濃厚,學生的學習和校園活動都以是否有直接利益為標準,學校教育也忽視對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

        在大學生成長過程中,高校校園文化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是影響大學生成長的直接環境因素。“積極心理學倡導關注人所具有的種種美德、積極品質、積極能力和積極潛力等,為校園文化建設指出了一個積極的方向,營造出一種和諧的氛圍,對構建和諧的校園文化有著重要的導向作用。”

        三、積極心理學理論的校園文化建設措施

        積極心理學主要研究人的積極情緒體驗、積極的人格和積極的社會環境,這些研究內容對于建設健康的校園文化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

        (一)增強大學生積極情緒體驗

        積極心理學認為,增強積極體驗是培養大學生積極品質的主要途徑。

        1.指導學生規劃未來,樹立切合自身的目標。目標能增強人們對未來價值的感知,如果人們對未來懷有美好的期望,并感知到未來價值與目前狀況越相關,就越能建立健康的習慣,且在目標的實現中,體驗到更多的積極情緒。然而,過高的目標會讓學生覺得遙不可及,給自己帶來壓力;過低的目標不需付出太多努力便可以實現,則難以形成動力。因此目標的設置要符合學生自身的條件,要適宜。高校要正確引導學生的價值取向,指導學生結合實際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將人生的長期目標細化為具體的短期目標,并在目標的實現上獲得積極體驗。

        2.建立以激勵為主、懲罰為輔的人性化管理制度。積極心理學強調激發人的潛能和積極品質,通過激勵也提高了學生對未來的預期。因此,在文化制度建設中,要充分注重人性要素,要尊重學生,增強學生的主體地位,與學生建立民主的師生關系,充分發掘學生的智慧和潛能,鼓勵和賞識學生的優點。對于學生的錯誤行為,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用民主的方式討論和解決問題。

        3.豐富課外活動,增強積極的情緒體驗。課外活動能影響大學生的認知、情感、意志能力的培養,并且能減輕過重的學習負擔,轉移內心的緊張,提高自我滿意度。因此,高校要開展適合大學生特點的校園文化活動,積極促進大學生素質的全面提升;加強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做指導的社團建設,不僅培養學生組織能力、創新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在實踐中完善自我也豐富了大學生的業余時間,緩和不良情緒。大學生通過參與課外活動形成積極的情緒特質,也在無形與有形中塑造了積極的人格。

        (二)塑造大學生積極的人格

        1.形成積極的人際關系。積極的人際關系有利于形成積極的情緒體驗,對個體的人格發展有重要的作用。如果大學生不能處理好人際關系,將難以找到心理的認同對象,會因此而缺乏心理歸屬感,嚴重影響他們的健康成長。

        搞好大學生的人際關系主要包括:(1)和諧的師生關系。“積極心理學取向的師生觀是建立民主平等、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相伴成長的師生關系。”教師首先要展現自身熱情、真誠、寬容、負責、幽默的人格魅力,發揮榜樣作用,其次要用愛心和誠心對待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輕松愉快中收獲知識。(2)和諧的同學關系。高校要通過開展課外活動,為大學生創設人際交往情境。開設相應的課程,如溝通技巧、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等,以提高大學生的人際交往意識和能力。同時,還要注重培養利于促進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品質,如真誠、可靠、信任、寬容等。

        2.加強心理健康教育。(1)通過開設積極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在教學設計上“應著眼于培養學生積極心理的角度來進行課程教學內容的設計,使學生能夠對自身的心理進行調節, 用積極的心理去替換不良心理, 化解不良情緒, 促進身心健康”。要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如案例討論、心理游戲、角色扮演、團體活動等,讓學生參與其中,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2)采用幸福感問卷、情緒問卷、生活投入問卷、生活意義問卷、生命滿足問卷等積極的心理測量技術,科學、客觀地評估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深刻反映大學生積極心理素質的綜合狀態。(3)在心理咨詢過程中,實施積極的心理干預策略,注重培養大學生的積極品質,讓學生學會區分自己的正面和負面心理狀態,客觀地看待自身及沖突對象的品質,改變以往的認知評價模式,消除自身視野的狹隘性。

        (三)營造積極的校園氛圍

        第8篇:積極心理學的研究范文

        關鍵詞:中職學生;積極心理學;自我控制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1422(2015)02-0028-03

        收稿日期:2015-01-15

        作者簡介:趙雅紅(1980-),女,廣州增城市職業技術學校講師。研究方向:計算機應用。(廣東 廣州/511300)

        一、中職學生 “自我控制”優勢品格培養研究背景

        自我控制就是以自我為主題,根據情境需要和主體意圖對自己的心理活動及其發展施加影響,并制定某種標準或規范,從而對行為做出執行或停止。發展心理學的研究表明,高中階段(15-18歲)是個體自我意識的高速發展期。自我意識的發展是高中生認識外界客觀事物的條件,也是改善高中生自身主觀因素的有效途徑。而自我控制作為自我意識的一個關鍵因素,情緒控制、行為控制及情緒敏感性,這些指標都會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到個體的主觀幸福感,研究表明高中生自我控制越好,其主觀幸福感也越強。我們可以看到,自我控制在學生穩定情緒,快樂學習,培養健全人格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然而,目前我國國內更多的是在消極心理學背景下“找問題” 、查原因,或是關注中職生的擇業、就業等發展類研究。事實上,中職生作為一個高中階段的特殊群體,他們比之普通的高中生心理更復雜、更脆弱。積極心理學是利用心理學目前已經比較完善和有效的實驗方法與測量手段,來看待正常人性,關注人類美德、力量等積極品質,研究人的積極的情緒體驗、積極的認知過程、積極的人格特征以及創造力和人才培養等。基于積極心理學,關注中職生對于成功的渴望,肯定他們的成就動機,在方式方法上予以引導,幫助其疏導情緒、調整心理落差、正視自己的優缺點。

        中職教育區別于普通的高中教育,專業課程的實操性強,靈活度大,學生可自由支配、自主學習的時間和課程會更多。因此,中職教育的課程屬性要求學生必須學會有效的自我管理。

        二、中職學生 “自我控制”優勢品格培養目的和意義

        積極心理學眼中的教育十分重視學生的心理發展。著眼于積極心理學的大背景,科學的分析如中職學生自我控制現狀,自我控制優勢品格的影響因素,能有效的解決中職教育中的管理困擾,為當代職業教育提供新的教育思路。

        自我控制力是各種學習和生活教育的前提,是各種能力培養和發展的基礎,也是當代中職生職業能力的必然要求。有效開展中職生自我控制力的培養,結合學生的學習、日常生活等方面培養中職學生的自我控制優勢品格有助于幫助年輕的職校學生從容面對社會,積極面對成長,處理好與他人,尤其是群體的關系,為以后長足的發展提供準備。

        三、影響中職學生自我控制力的因素分析

        (一)外部因素

        主要有社會文化,家庭,學校,同輩群體,大眾媒體的刺激干擾,以及要完成的任務的特點等。

        中職學生正在自我控制力形成的過程中。當今世界處于信息高度發達的時期,書刊、廣播、影視、尤其是網絡給了學生很多接觸各種文化思想的機會。很多不良信息也同時大肆沖擊著學生的感官,使他們根本沒有時間也沒有能力進行過濾。同時學校和家庭、教師和家長以及學生群體之間的交流與模仿也常常很大程度上影響中職學生自我控制力。氛圍好、競爭性強的集體中個體的自我控制力會不自覺提高,反之則相反。另外來自己外界的過大壓力會讓學生有時候有無力感,很想逃避。要完成任務的特點,也是一個影響因素。任務量太大、過難,會打擊到自信心使自己難以堅持下去。而任務過多、又無聊時也很使自己容易放棄當前任務,進而影響自我控制力的培養形成。

        (二)內部因素

        主要表現為情緒、注意力、意志力、自信、興趣、行為習慣、以往的經驗體會以及生理原因等。

        每個學生天生氣質是有差異的,有的急躁、有的安靜。生活中不良情緒影響自我控制力。雖然中職學生已經告別初中懵懂走向人生相對成熟的階段,但是仍然存在著自控能力缺乏的問題。尤其是剛進入中職學校,學業目標的不同和生活環境的突然變化,會讓部分學生自我認識產生階段性的突變,導致自控能力較差的現象。思想封閉,情緒善變,意志薄弱,獨立性相對較差,容易受外在客觀因素的影響和暗示,經不起挫折和磨難考驗,緊急情況處理能力差;缺乏自信、興趣,以往的成敗經驗和認知水平讓學生失去信心,甚至習得無助。

        四、中職學生自我控制力培養方法

        (一)集體約束,行為矯正

        積極心理學研究的一個重要方向是人的體驗、人的積極品質與社會背景的聯系性,必須把人的素質和行為納入整個社會生態系統考察。因此學校這個大的生態系統就十分重要。學校方可開展紀律教育活動月,通過對《學校日常管理各例》系統解讀,規范學生各種日常行為讓學生適應自我控制。從制度上約束學生適應自我控制。采用角色扮演、實施反饋和現場指導技術,通過積極心理學所提倡的正強化、塑造、鼓勵等方法建立和增加學生對自己的期望行為的自我控制力,使用優時獎勵,減少問題行為。充分利用新生軍訓、課間操、第七節課外活動,以及每周的德育活動課、儀容儀表檢查的機會,加強學生紀律性、意志力教育。將宿舍內務,個人平時德育分數納入學生就業實習、工作推薦的重要考察指標。在集體約束中實現教育目標有利于形成學生的責任感增強自制力。同時在學校營造正確的輿論導向和良好的氛圍又能影響制約每個學生的心理。通過這些舉措把日常行為的自我控制內化成了學生自覺的行為習慣。

        (二)聆聽心靈,改變認知

        自我控制力單單從行為上提高技能,并不能解決控制不良,改變認知尤為重要。積極心理學重點關注積極品質從而影響自我控制品質的培養。但中職學生由于群體的特殊性,常常不能正確的認知。每一個負面的、損害性的行為背后都有一個正面的動機。真正能自控的人是內心和諧的人,要引導學生認真聆聽內心的聲音,尋找影響自控力的不良思維行為等,改變對自身不良行為的認知,帶著積極的心去面對缺點和惡習,去接納它,了解它,從而有針對性的控制它。可通過專題講座,主題班會,小組活動等,讓學生學會關注自己及他人的積極品質,學會對24個優勢人格的進行解析,了解自我控制積極品質對人生發展的重要影響。開展法制案例及心理案例分析,讓學生運用ABC理論分析案例,了解改變認知,加強自我控制力和不會控制自身情緒,悲觀消極的心態放任極端行為兩種情況對對自己、家庭、他人和對社會所帶來的截然不同的后果,增強對自我控制力的培養力度。

        (三)擁抱情緒,調整情緒

        個體情緒調節能力越好,自我控制能力越高。不穩定情緒和消極情緒削弱了個體控制沖動的能力,使人們更容易失去自我控制和做出沖動的選擇。可過心理健康課、團體心理輔導、班團隊活動等讓學生了解什么是情緒、情緒的產生機制、情緒的種類、情緒的作用、以及情緒調節的具體方法等。對學生進行情緒調節訓練,

        促進自我控制力的提高。班級活動及心理課可開展:“鏡子中的我”,“我是誰”,“心理悄悄話”“開懷大笑-創造快樂”“擁抱我的不良情緒”等活動,同時讓學生每周記錄自己情緒的變化,進行自我監控。幫助學生認知和學會調整情緒,有效實現學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同時自我鼓勵法,和積極自我暗示法也較有成效。自我激勵就是用生活中的哲理或某些明智的思想來安慰自己,鼓勵自己同痛苦和逆境進行斗爭,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安排好必須做好與可做可不做的事情,然后給自己做出獎勵。積極自我暗示,作用在于使學生獲得信心,進而提高自制力。當你為不良情結所壓抑的時候,可以通過積極暗示,來調整和放松心理上的緊張狀態,使不良情緒得到緩解。

        (四)小組合作,意志訓練

        意志是指個體能自覺地確定目的,并且主動地克服困難以實現目的的過程。讓學生列出自己的不良行為,如:上課遲到,睡覺,玩手機,不愿意參加班級活動,抽煙,學習積極性不足等,以小組為單位,互動交流,分析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以上不良行為的干擾因素、分析自己,進一步通過注意力集中的訓練學會抵抗干擾。可以小組為單位,通過設置困難情境,進行模擬訓練。當學生在某項活動中,不能很好的進行自我控制后,可以模擬過去活動中的具體環節,找出失敗的原因,然后開始的新的活動,訓練學生在困難和干擾面前不屈不撓,堅持任務直到完成任務。從中發現良好策略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和意志品質。

        (五)特別關注,特別輔導

        積極心理學要求師生之間要有積極的人際關系,這些積極關系的特征包括:相互信任、尊重、關心、時間投入、陪伴、體貼、安全、善良、鼓勵、有趣等。在教育教學中,教師要用一種欣賞的、發展性的眼光來看待每一個孩子的潛能、動機。每一個不良習慣實際上都是人格的一部分,都反映著自己的深層需要。積極心理學注重人性的優點而不是弱點。班集體中可將違紀較多,自我控制能力差,不良行為習慣多的學生個體作為跟蹤對象,建立學生個體自我控制能力發展檔案。對重點學生的自我控制教育在基于積極的師生關系上,有針對性的采取不同方法。可采取橫向研究和縱向研究,通過積極關注、個別教育、了解成長背景,積極鼓勵表揚等方法和途徑實施教育實踐。個體關注,家庭的配合極為重要。充滿激勵情緒情感氣氛家庭生活環境,可以使學生感到安全和愉快,產生親切感,易于接受要求。所以要讓家長參與培養過程,營造良好家庭氛圍,以便觀察學生在學校與家庭中的各種表現,及時反饋,掌握多手資料。同時引導學生與家長進行良性有效溝通,讓學生感恩父母,理解父母的愛,意識到自己存在的理由和肩上的責任,激發了學生加強自我控制、矯正不良行為、合理規劃人生的強烈欲望。

        自控力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系統的過程,需要多方面配合,從認知、情感、行為等多個方面探討“自我控制”優勢品格的培養及策略,探索提升中職生自控力的有效途徑,通過實施有針對性的學校教育實踐活動,加強培養學生自我控制能力,幫助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其不良行為習慣和思考方式得到矯正,對營造安寧和諧的校園環境、優化學校日常教育管理,乃至對學生今后個人人生的發展,都有積極的重要影響。

        參考文獻:

        [1]朱明龍.中職生自我控制能力培養的教育實踐研究[J].考試周刊,2011(7).

        [2]馬丁?塞林格曼.真實的幸福[M].上海:萬卷出版公司,2010.

        [3]苗元江,余嘉元.試論幸福教育的起點、核心與目標[J].教育評論,2001(5).

        [4]苗元江,余嘉元.積極心理學?理念與行動[J].南京師大學報,2003(2).

        [5]曹新美,劉翔平.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反思與積極心理學取向[J].教師教育研究,2006(3).

        第9篇:積極心理學的研究范文

        隨著現代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生活質量越來越高,現代人對房屋室內裝飾裝修越發重視。毫無疑問室內設計是房屋建筑投入使用前的關鍵環節,現代室內設計中人們不僅關注的是結實耐用、美觀大方,更注重精神追求。室內空間是人類長時期居住的環境,影響著身體健康與心理狀態,涉及到精神主體的精神變量協調性和穩定性。為了使室內設計滿足受眾心理需求,應在設計中積極融入視覺心理學,以提高設計水平,使設計滿足受眾視覺需要與心理需求。

        視覺心理學

        視覺心理學是心理學的重要分支,指外界影像通過視覺器官引起的心理機理反應。這一心理變化過程是由外而內產生的,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動態過程。外界影像信息非常豐富多樣,信息量大,而內心心理機能復雜,所以二者聯系建立非常復雜。人類心理變化與視覺信息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視覺信息具有直觀性,人類大腦處理的信息大部分來自視覺器官,但這些視覺信息會對人心理產生影響。例如,人們看到美麗的花,會覺得心情愉快、開心。而看到枯萎的花,則會感覺到凄婉。另如,中國人看到龍畫像,會覺得吉祥,認為自身是龍的傳人而感到自豪。而英國人則討厭看到龍畫像,覺得龍是邪惡的化身。且人心理狀態不同,看同一場景,產生的心理變化也會不同。曾有很多心理學家曾針對視覺思維與心理展開過研究。例如,錢家渝、阿恩海姆等學者,都認為視覺影響著人思維活動,能夠體現思維的運動特征。顯然這些研究分析已證明了視覺信息對心理的影響。

        室內設計的基本功能

        室內設計是現代建筑投入使用前必須要進行的重要環節,影響著室內空間環境與建筑功能發揮,指根據室內環境相應標準與室內使用性質,運用建筑美學和物質材料技術,創造出一種優美、舒適、合理,能滿足人們精神和物質需求的室內環境的設計活動。不經過室內設計的房屋建筑,不僅缺乏藝術美感,且會影響到室內空間的正常使用,一些建筑基本功能實現都與室內設計有著密切聯系,并且室內設計在實現建筑基本功能的同時,更賦予了室內空間精神元素。在室內設計中必須要符合生態、健康、美觀的要求,控制對有害化學材料的運用,要融入生態設計理念,提升室內環境質量,考慮到微觀環境、宏觀環境設計要求。具體設計內容涉及:裝飾、家具、門窗、燈光、水電等多個方面,具有較強專業性與復雜性。并且近些年來,隨著科技的發展,室內設計中使用的智能設備越來越多,這使得室內設計逐步走向了藝術化、現代化、智能化,設計風格越來越多。

        視覺心理學在室內設計中應用

        通過前文對視覺心理學的分析,可以知道視覺信息影響著人類的心理變化,為了使室內設計結果滿足業主心理需求,提升業主生活品質,在室內設計中應積極融入視覺心理學理念。學者魯樞元曾針對人心理變化與周邊環境的關系展開研究,他認為同一精神主體在不同層面的不同表現就是環境影響的結果。而人類心態健康狀態的好與壞和精神主體肉體健康狀態也有著直接關系。從室內設計的室內美觀性要求來看,就是為了滿足業主視覺審美需求,從而通過視覺需求的滿足來,進一步滿足心理需求。因此,具體室內設計中應基于視覺心理學理論,對設計方案進行優化,構建一種符合視覺與心理需求的和諧室內空間,來促進人體的身心健康,改善居民居住環境。現代社會生活壓力和工作壓力越來越大,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越來越多的業主渴望輕松自然的室內環境。為了營造這種視覺效果,滿足視覺思維需要,設計應突出人本思想,以生活為主題,以滿足人類活動需求和心理需求為前提進行科學設計。室內環境視覺效果的構建需通過裝飾材料來實現,不同類型、不同圖案、不同顏色的室內裝飾材料對視覺思維和心理狀態影響差異較大,產生的視覺效果也有很大不同,所以材料選擇必須慎重考慮。例如,暖色室內裝飾材料能給人溫暖舒適的感覺,而冷色則給一種人寧靜、寬敞的感覺,顏色的主基調應滿足室內使用要求,符合業主性格特點。圖案選擇也非常重要,圖案對視覺思維影響最大,是引起視覺心理變化的主要因素。圖案是賦予室內空間個性的主要因元素,能增強室內空間藝術氣息。各類特殊圖案的運用,還能點綴室內空間,使室內空間顯得更加完整,對于氣氛營造有著很大幫助。例如,中國傳統紋樣的應用,就能增強室內文化氣氛,彰顯主人身份地位,起裝飾美化作用的同時,還具有一定喻意性。融入“圖必有意,意必吉利”的理念。此外,室內裝飾品的運用也非常重要,也能對主人心理產生直接影響,一些特定裝飾品,能體現主人性格,同時能激發人們的聯想,給人帶來不同精神享受。例如,一些書畫的運用,營造了一種文雅氣息,能給人一種詩情畫意的感覺。此外,一些綠色植物運用,能緩解人們的視覺疲勞,其美化作用滿足主人視覺需求的同時,還能凈化室內空氣,調節室內溫度與濕度。各類裝飾材料的運用,大大提升了設計效果,滿足了業主心理需求和視覺需求,使室內環境得到了優化。

        結束語

        室內設計影響著居民心理變化。因此,在設計中應考慮到業主心理,融入視覺心理學理論,合理運用各類裝飾材料,來營造室內空間,突顯生活主題,提升室內空間使用價值與藝術價值、觀賞價值,使業主心理得到滿足。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一级在线看电影 | 日韩欧美国产动漫一区 | 亚洲网不卡AV在线 | 亚洲国产美女精品久久久久 | 亚洲综合精品久久玖玖玖 | 一级中文字幕免费乱码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