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政治文化的意義范文

        政治文化的意義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政治文化的意義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政治文化的意義

        第1篇:政治文化的意義范文

        現階段我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著所未有的挑戰,主要原因有三點。第一,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改革,各高校招生規模不斷擴大,招生層次也發生變化;大學生素質水平不一,加大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難度。第二,很多高校還是將學生的專業成績放在第一位,將教育重點放在課堂教學與學生管理上,忽視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方面只注重形式,忽略對文化創新的體制和機制的改革。第三,對思政教育和校園文化建設兩者之間的關系分析得較片面,只意識到思政教育對校園文化的積極作用,認為校園文化是進行思政的一個載體,等等,對兩者間的關系缺乏全面、發展、動態、系統的研究。所以,從發展的角度出發,如何開展校園文化,將其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融合,促進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成為關鍵性的問題。

        二、校園文化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影響

        高校校園文化指在高校校園區域內,遵循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宗旨,由學校管理者和廣大師生員工在教育、教學、管理、服務等活動中創造形成的一切物質形態、精神財富及其創造形成過程的總和,其核心內容在于對大學生進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高校校園文化具有較強的時代特征,在社會主流文化中起著重要的引領作用。其開放性的特點引領著社會文化的變遷。良好的校園文化為學生營造了優雅的校園氛圍,促使學生更加積極地面對自己的學業和生活,保證大學生健康發展;同時,促進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應著眼于未來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教育和引領學生與時俱進,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具時效性。

        校園文化以課余活動和課堂文化為主要內容,在校園中形成特有的人文環境,在這種特有文化的熏陶下,能培養學生的專業精神,使學生遵循一定的行為規范與價值標準,進而激發其在校園文化中的作用,為思想政治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礎。校園文化是依據校園實際發展需要而進行的,以鍛煉和培養優秀人才為目標,所以文化活動的設定應采取大學生普遍能夠接受、直觀易懂的形式。例如,開展大學生演講和辯論賽,讓學生對高校或社會出現的熱點問題進行辯論,不僅使思政教育的內容和方式多樣化,還鍛煉了學生的思辨能力,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吸引力,更容易被人接受。所以,校園文化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思想和行為方式,校園文化的內容和精髓被學生理解、吸收,必將對學生今后的生活、學習產生深遠影響。

        三、推動校園文化建設,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1.加強對校園文化的價值引導

        校園文化建設必須遵循正確的發展方向才能引導學生的發展。大學生是一個具有強烈求知欲的群體,對文娛活動與文化藝術具有很強的興趣,高校要對其進行正確引導,讓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與良好的群體意識,使他們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行為與思維方式。高校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對大學生的行為傾向以及價值觀形成一種較強的導向作用,而多種多樣的校園文化就是學校開展思政教育的重要載體,因此,必須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校園文化。

        2.嚴把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入口關”

        第2篇:政治文化的意義范文

        關鍵詞:中醫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自信

        1中醫文化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義

        1.1現實意義

        將中醫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過程,可以進一步領悟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精髓,深入領會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精神要旨,提升文化自覺,堅定文化自信,提升高校德育工作水平,進一步做好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工作,對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1.2實踐意義

        近年來,國內外經濟社會形勢的發展變化深刻復雜。高校學生正處于思想活躍期,他們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尚未完全形成,他們的思想行為呈現出更強的獨立性、多變性、活躍性和選擇性的特點,這些思想行為均為思想政治工作設置了新課題,帶來了新的挑戰、新的考驗。面對傳播技術的跨越發展與受眾心理習慣的變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主動適應新形勢,勇于實踐、善于創新,謀求方式方法的多樣性,形成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正確詮釋時代和社會發展中不斷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中醫文化作為中國傳統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其獨特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中醫文化中所蘊含的“扶正祛邪”“情感療法”“治未病”等思想與治療方法,均可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發展提供新思路和新理念。[1]

        2中醫文化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應用

        2.1“扶正祛邪”與營造良好校園環境相結合

        “扶正祛邪”是中醫治療疾病的指導原則,即中醫認為人們之所以會感染疾病就是因為體內邪氣勝,正氣弱,邪氣打敗正氣。所以,中醫認為治療疾病就是要扶正祛邪,增強正氣。“扶正祛邪”思想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校園文化的教育功能、導向功能是十分相近的。高校校園文化本身所蘊含的豐富的思想性對生活在其中的大學生具有明顯的導向性作用。將“扶正祛邪”思想融入校園文化建設,要求高校及時廓清錯誤思想,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打造高品位的校園文化環境,真正發揮校園文化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重要作用,達到弘揚正氣、教化育人的良好效果。醫學高校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可以通過突出傳統中醫文化,營造濃厚的校園人文教育氛圍,讓師生在審美中受到傳統中醫文化的熏陶,使廣大學子在領略祖國優秀傳統中醫文化的基礎上,進一步堅定社會主義的理想和信念。[2]

        2.2“情志療法”與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

        傳統中醫文化中情志是“七情”和“五志”的合稱,它包括現代心理學的情緒、情感、意識及心理、心境等多個方面。中醫認為,情志活動失常可采取移情易性法、勸說開導法、順情從欲法、暗示法等情志療法治療。當代大學生受挫能力下降,抗壓能力不足,心理健康問題已引起社會與學校的高度關注。近年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問題已逐漸凸顯出來。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在解決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時可以結合“情志療法”,根據學生身心的發展特點和教育規律,提高大學生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培養大學生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如“移情變氣療法”,就是“移情易性”的醫療方法,指的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或心理咨詢教師通過分散學生的注意力,使其思想的關注點從癥結點轉移至他處,或改變周圍環境,避免心理受挫學生受到不良因素影響;或教育引導學生使其從某種情感糾葛中解脫出來,轉移到其他事情之中,可稱之為“移情”。通過交流與溝通等形式,改變其錯誤的認知與消極的情緒。“抑情順理法”指的是運用理智戰勝情感,通過情緒的駕馭來控制過激情緒和不良行為,使學生提高自我認知,達到治療或預防情志疾病的目的。“勸說開導法”是指科學地通過交流與溝通,對心理問題學生采取啟發引導的方法,通過溝通了解心理問題的癥結所在,緩解學生的焦慮情緒,照顧學生的思想顧慮,提高學生對待學習、對待生活的信心,使之主動、積極地配合學校和醫院進行治療,從而促進心理健康的恢復。“情志療法”體現了中醫學“整體觀”和“辨證論治”的精髓,可以促進大學生心理素質與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身體素質的協調發展,增強高等學校德育工作的時代感以及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同時,高校還可以成立心理咨詢中心,以全面提高學生心理素質為目標,緊緊圍繞“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工作理念,以大學生各類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為基礎,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找準著力點,將“情志療法”滲透到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工作等各個方面,促進學生形成健全人格,營造健康和諧的校園文化氛圍。[3]

        2.3“辨證論治”與防范校園不良網絡借貸工作相結合

        《黃帝內經》中所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謂也”。“治”為治理管理的意思。“治未病”即在疾病發生之前采取相應的措施來預防。“治未病”在中醫中的主要思想是:未病先防和既病防變。近年來,隨著網絡借貸的快速發展,一些網絡借貸平臺不斷向高校拓展業務,部分不良網絡借貸平臺采取欺瞞手段,侵犯學生合法權益,造成不良影響。因此,如何解決不良網絡借貸問題,及時地、準確地以防范于未然的眼光關注到校園不良網絡借貸問題是十分重要的。首先,融入“未病先防”思想,建立防范校園不良網絡借貸預警機制,緊密關注學生不良消費情況,密切關注學生異常消費情況和課外活動情況,認真摸底排查學生參與校園不良網絡借貸的情況,在摸排、清查、監測、預警和防控校園不良網貸的部署過程中,重點調動學校輔導員、班主任、學生干部、學生黨員群體的積極性,采用關心服務、盯緊看牢、重點攻關的工作模式,密切追蹤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和誤導出借人或借款人的行為,及時甚至提前發現校園不良網絡借貸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定期分析評估校園不良網絡借貸潛在的風險,以電話、校訊通、微信、微博、QQ、校園廣播等多種形式向學生預警提示信息。其次,融入“既病防變”思想,建立健全校園不良網絡借貸應對處理機制。對排查中發現的已經參與網絡借貸的學生,要及時做好幫扶引導工作,主動關心愛護學生,學校學生資助部門要切實解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實際困難,確保每一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都能順利完成學業。學校和學生家長要形成聯動機制,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文明的消費觀,合理支持、適當控制學生的消費支出。同時,還應鼓勵學生利用業余時間開展勤工儉學,通過誠實合法的勞動創造財富,培養節儉的自立意識。

        3中醫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效果

        3.1民族文化自信進一步提升

        中醫文化蘊含著豐厚的民族精神和道德理念,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和弘揚中醫文化,可以培養青年學生的思想道德意識,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增強學生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發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熏陶的作用,引導學生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內化為精神氣質。將中醫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結合,發揮了傳統文化教育的育人功能,引導學生完善人格修養,關心國家命運,自覺把個人理想和國家夢想、個人價值與國家發展相結合,不斷增強高校師生文化自信和價值觀自信,營造風清氣正、奮發向上、崇德向善的校園文化氛圍。[4]

        第3篇:政治文化的意義范文

        論文關鍵詞:表征 文化 意義

        論文摘 要:表征理論作為當代文化研究中的一個重要理論,在文化研究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和實踐,其中斯圖亞特·霍爾對“表征”的論述堪稱代表。“表征”一詞是西方文學理論和文化研究的關鍵詞,文化究其本質乃是借助符號來“表征”意義的人類行為。在霍爾提出“文化即表征和指意實踐”后,表征理論為文化研究開辟了新領域。

        對符號學、表征、語言學等都涉獵不深的人來說,初次閱讀斯圖亞特·霍爾的《表征》不是一次輕松的旅行,再次閱讀時總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雖然至今筆者也不敢說我就讀懂了《表征》,但至少我對伯明翰學派的理解又進了一層。“表征”作為當代文化研究中的關鍵詞之一,在文化研究以及實踐中都極具關注度,以之為中心也形成了許多相關的理論,其中斯圖亞特·霍爾對“表征”的論述堪稱代表。

        斯圖爾特霍爾編著的《表征—文化表象與意指實踐》是本難得的好書,它是一部傳播學和社會文化理論的教科書,認為文化是通過表征和意指實踐構造出來的,它所使用的符號具有任意性,因而與外部的物質世界不存在符合的關系,它是一個解釋的意義的世界。表征過程的所有參與方都卷入了意義的爭奪,但這種爭奪是通過話語的方式進行的。意義不可能是純個人的,而是各方協商和表征運作的結果;意義總是有偏向、有優先方面的。本書先概述“表征運作與表征社會”的文化研究理論,甄選了五個專題的個案研究:戰后平民主義攝影中的法國和法國性、他種文化展覽中的詩學和政治學、“他者”的景觀、展示男人味、文類與性別:肥皂劇個案分析等,個案的選取角度側重雖有不同,但都是用來表達“表征”理論的重要的理論觀察,本書的大量插圖都是這一理論的精彩分析對象。

        一、文化和表征的權利思考

        霍爾從福柯的“話語”理論出發,探討了知識與權力的關系,認為話語建構了意義以及有效的主置,而無所不在的彌散的權力是隱藏在意義背后的動力和深層原因。文化也是種種權力關系運作的場所,文化客體生產者不再具有獨斷的權力,受眾可以通過自身的解讀來行使其反抗的權力。話語主體是在話語內生產出來的,這一主體不能身處話語之外,因為它必須在話語中被主宰,它必須服從于話語的規則和慣例,服從于其權力的處置。我們之所以看不見主體是因為他們并未被直接表征,但他們的“缺席”被表征出來了。話語自身建構了使它因此而有意義和有效的主體的位置。個人也許在階級、性別、民族方面各不相同,但他們只有在認同話語所建構的那些位置,使他們自己受制于其規則,并因而成為其權力/知識的主體,才會取得意義。

        二、表征通過語言產生意義

        表征是在我們頭腦中通過語言對各種概念的意義的生產。它就是概念與語言之間的聯系,這種聯系使我們既能指稱“真實”的物、人、事的世界,又確實能想象虛構的物、人、事的世界。霍爾認為 “在文化產生意義過程的核心,存在著兩個相關的‘表征系統’。通過在各種事物與我們的概念系統,概念圖之間建構一系列相似性,這些符號被安排和組織到代表或表征那些概念的各種語言中。各種‘事物’概念和符號間的關系是語言中意義產生的實質所在。而將這三個要素連接起來的過程就是我們稱之為‘表征’的東西。”“表征”通過符號的意指性實踐來生產意義,構成了個體對于世界的意義系統,并且使得同文化中的個體以及不同文化的個體之間達成意義的交流,“表征”構建了我們的意義世界。霍爾對構成主義的兩種途徑——符號學和“話語”進行了借鑒研究,對表征、意義和語言之間關系的闡述借助于對索緒爾語言學、巴爾特符號學理論的批判性吸收,尤其受到了索緒爾語言學、巴爾特符號學關于語言/言語、表層結構深層結構的理論從幾個方面的影響。

        三、文化循環的模式

        霍爾從生產循環觀出發,探討了文化循環的模式,并將“表征”看作文化循環的主要環節加以論述。文化循環理論提出,“文化”生產就是符號生產。文化已經從原來要根據另外一些因素才可得到實體性解釋的東西,現在變成了與社會文化基礎或社會“深層”文化符碼相關的原文化問題。表征意義事實上產生于幾個不同的情景,并通過幾個不同的過程或實踐進行文化循環,以不同方式把它們結合進每天的日常定規儀式和實踐活動中,以這種方式賦予意義。意義有助于建立起使社會生活秩序并得以控制各種規則、標準和慣例。因此,意義也是那些想要控制和規范他人行為和觀念的人試圖建立和形成的文化循環。

        四、文化客體意義在表征過程中的爭奪

        霍爾認為,符號的意義總是在一個文化語境和另一個文化語境之間變動,意義不僅僅跟文化客體的生產者相聯系,文化客體的接受者也參與了文本意義的生產。文化是一個解釋和意義的世界,表征過程的所有方均參與了意義的爭奪。我們不可能認為文化意義完全存在于文化的客觀性之中,或是認為它僅僅存在于文化生產者的孤立意識中, 再也不能簡單的認為接受者是文化意義的被動方,相反,接受者自己參與到文化運作之中,而且這種運作不僅僅是作為“接受者”的表征角色。諸如我們在閱讀小說,欣賞電影的過程中,不再單純的思考作者要表達的意義。

        表征過程中的意義爭奪是激烈的:一、文化客體的表征外相并不總能自行表現出其意義。因為不同的人會關注其不同的意義方面。人們往往外在的賦予表征現象以意義,而不是內在的理解表征現象的意義。二、意義被賦予的本身,就是一個接受與再造的過程。三、知識儲備和即時環境對意義的賦予有很大影響。對文化客體的解讀不僅僅是被動的“領會”過程,相反,接受者基于各種有關的考慮,對文化客體生產者所賦予文化客體的意義有自己的自定義,這是種變相的爭奪。

        在批判吸收索緒爾、巴爾特等理論基礎上,霍爾提出:文化即表征和指意實踐,結合實踐性的概括了“表征”的三種具體運作方式——反映論的、意向性的和構成主義的。從表征的概念、構成主義的途徑、表征的意識形態論及表征的實踐等方面全面闡述,從馬克思到新葛蘭西主義,拓展了“表征”與“接合理論”的關系。作為伯明翰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霍爾的研究在伯明翰大學當代文化研究中心傳統的研究文化形式、文化實踐和文化機構及其與社會和社會變遷的關系的基礎上,還轉向媒介的意識形態功能分析。其研究內容涉及范圍很廣,包括絕大多數的文化領域,如:大眾文化及與大眾文化密切相關的大眾日常生活,分析和批評的對象涉及影視、廣播、廣告、暢銷書、漫畫、流行歌曲,乃至室內裝修、休閑方式等。伯明翰學派和霍爾表征理論研究,作為文化研究的基礎和重要學術理論,將一直散發其獨具特色的魅力,吸引文化研究有志者前赴后繼的鉆研探討。

        參考文獻

        第4篇:政治文化的意義范文

        一、族裔屬性斗爭中的文化政治學

        黑格爾的《精神現象學》所反復確立的就是主奴辯證法,主人在征服他人的過程中確立自己的主體意識和精神強勢,他者則在長期的蒙昧狀態中失去自我獨立精神。英國小說家笛福的《魯濱遜漂流記》就是最明顯的文本表征。魯濱遜和星期五間的關系很清楚地說明了這一點。但是人們通常從魯濱遜的冒險開拓精神角度進行解讀,從而掩蓋了這一本質現象。解構主義、后殖民主義理論啟發了大批邊緣學者,他們開始把種族當做一個復雜的文化范疇,對其進行質疑、解構,“作為一個歷史轉折點,20世紀中期的民權運動(TheCivilRightsMovement)使大批西方少數族裔獲得一種族性覺醒,他們中間的精英分子開始意識到自身的種族身份在整體文化觀念中嚴重錯位。為此,他們一面在政治領域發起抗爭,不斷要求主流社會正視種族問題,一面又在學術領域展開持續的反思、批判與創新。”他們開始質疑、顛覆、重構西方所謂的文學經典,揭示滲透在文本結構、故事情節和道德教誨中的種族等級制,進一步加深了文學分析的力度、深度,也拓寬了讀者的視野。開始了對主流文學中所存在的習以為常的、隱含的種族歧視和偏見進行批判,“他們開始把種族視為一個復雜的文化思想范疇,而不僅僅從自然科學的的角度來解釋,并同時借助西馬與后結構主義的成套分析工具,對種族問題進行深入的質疑、解析與批判。”解構滲透到文本中的話語霸權和制度規范,使得“其主題、敘述策略和文化編碼都可在新的層面得到考察。”黃玉雪的自傳小說《華女阿五》則以自傳的方式生動地揭示了種族文化身份建構的這一文化政治學所涉及的核心問題。其種族斗爭經歷了族裔內斗爭的文化政治學和族裔外斗爭的文化政治學。族裔內斗爭求獨立,族裔外斗爭求認可。這兩種斗爭共同成就了族裔文化身份建構的獨特性和混合性。文化身份是個人區別于他人的一個重要屬性,是得到他者認可的一種象征性存在。處于中國文化家庭中的華女,自小深受中國文化的熏陶,在無形中習得了中國文化所蘊涵的孝道文化,如恪守中國傳統道德,遵守孔子教誨:“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作亂者,未之有也。”家庭重于個人、孝順父母、尊敬長輩、勤儉節約等中國文化價值觀在無形中,自小深入到華女阿五的心靈中。父親帶著她一起誦讀中國經典,她六歲時又被送到中文夜校讀書。在學習中國文化的過程中,她形成了強烈的文化自豪感,她為自己所屬的種族而驕傲,為祖先所創造的豐富文化而自豪,為自己所受到的家庭教育和突出的學習成績而自豪,為此她看不起理查德,認為他的成績根本無法和她相比。由此她得出結論:外國人生性愚蠢,不懂得站在別人的角度體諒他人,他們天生冷漠。《華女阿五》的主要讀者是西方白人,因此使美國人了解中國文化,彰顯中國文化的優秀,使華人的成就得到西方社會的認可,打破西方固定化的華人形象是創作者顯示其族裔屬性的一個重要任務。因此“黃玉雪極力想使中國人和中國文化得到白人主流社會的認可和接受,她筆下的‘華人之女’一改西方文學中負面的中國人概念化形象,是一個受過良好教育、熟悉美國社會文化的模范女性。”為了得到主流社會的認可,融入主流社會,更重要地是讓主流社會熟知我的自身特性,展示自我。因此書中大量介紹了中國文化,如“華人的家庭教育、父母和子女的關系;華人的生活方式,包括衣、食、住,尤其是飲食,以及節日、婚喪嫁娶等習俗;唐人街的華人學校、劇院、家族會館、修鞋店、修表店、中藥店,等等。”她對中國文化的這些元素并非全盤采取贊揚的態度,而是站在跨文化對比的立場上,根據美國這個多元文化背景采取了批判、贊揚和詳細描述三種不同態度。對待美國文化則以華人的眼光來審視,但“也用美國人的眼光看到華人文化中的許多錯處。因此,我們有這種雙重視野、雙重傳承,但我們的人生因為這兩種視角而更顯豐富。”在面對兩種不同文化時,黃玉雪把兩種異質性文化置放在一起,發現其中的異質和同質,使之相互轉化,實現超越于這兩種不同文化的第三空間文化建構。她之所以大量介紹中國文化元素就是盡其所能爭取主流社會的認可;對自己族裔文化的批判正是向主流社會發出一個積極信息:我們不是消極被動地、封閉式地、被迫式地融入美國社會,而是美國主流社會拒絕我們的融入。但是作為華人代表的阿五克服了巨大的種族歧視,取得了自己所認為的成功。兒童時期受到同齡學童的歧視,被稱為;中學時受到學校輔導人員對華人的輕視。雖然在美國人的公司找到一份秘書工作,雖然極盡其力,把一份冷凍疫苗工作報告寫得內容豐富、結構合理、獨具創見,依然得不到認可,晉升的機會微乎其微,在男人的世界中女人想擁有自己的一片天地,難。想在白人男性的世界中得到認可,更是難上加難;結婚后,想在高檔住宅區租房也是不可能,白人不把房子租給華人。“白人主流社會并沒有把她當成平等的、獨立的個人。苦思冥想之后,她靈感突來-把自己的奮斗經歷寫下來。”因為她想讓美國人了解華人,了解華人文化,她想給自己,同時也給他人提供如何在成長及尋求獨立的過程中汲取、揀選中美兩文化的合用之處,以及如何努力促進兩種文化之間的相互溝通與了解。正是她的這種不妥協的斗爭精神才使她贏得了美國主流社會的認可,讓那些不曉得中國文化是什么模樣的美國白人加深了對中華文化的了解。從這一方面而言,黃玉雪是成功的。同時,這本書的成功也改變了她的生活道路,她應美國國務院的邀請到東亞各國旅行,隨后到世界各地旅游,以經營旅行社為業。她對自己的不妥協進行過闡釋:“‘不妥協者’,因為只有不妥協者才能把事物做新的組合,如果妥協的話,每件事都照父母的話去做,這個世界就無法產生新事物。你可以做個不妥協者,對于任何事情都不妥協,不去擾亂社會,因為你做的是不同的事。……妥協意味著做其他人所做的事,不妥協者則與眾不同。但他們都具創造性和保守性,那很好。這全都配合在一塊。”這種不妥協精神就是一種文化政治學的僭越,或者稱為抵抗的文化政治學。在不失時第4期《華女阿五》:兩種族裔屬性斗爭的文化政治學機地跨過既定界限,對主流的價值、觀念、習慣、規定等進行修改、顛覆。顛覆被傳統稱為正典的、普通的價值體系。“文化是一個充滿意識形態爭執的概念,也是一個典型的政治術語,聲稱‘文化’是一套永恒而普遍的價值體系,與糾纏于暫時世俗利益的紛爭政治相對立,這種做法本身恰恰顯露出強烈的政治動機和鮮明的政治傾向。”黃玉雪的自傳小說《華女阿五》描述了自己以不妥協精神和族裔外的歧視進行斗爭,以一種力求上進的精神求得主流社會的認可;進行族裔內斗爭以求得獨立,擺脫中國傳統文化的束縛,結合西方文化,以一種超越兩種文化之外的第三空間模式建構獨具本族裔的文化模式,從而實現個人獨立,族裔文化的獨立。人作為社會中的一員,必然離不開社會。亞里士多德在《政治學》一書中,把人定義為“政治的動物”,因此“作為政治的動物,人就不能離開政治和道德觀點來考慮文藝問題。”文化政治學中的“政治”體現為權力關系,即統治和被統治關系,而種族斗爭就是爭取認可權力和獨立權利的斗爭,以求得文化身份的解構、重構、建構的非中心式建構模式,這些都明顯地打上了文化政治學的身份建構烙印。

        二、性別所代表的族裔屬性斗爭中的文化政治學

        文化政治學關注的是權力關系,權力關系不僅僅表現為強制的政治形式而且表現為非政治的、無所不在的觸須、無意識渠道等方式滲透到日常生活中,是充滿斗爭和喧囂的政治場所在。“只有通過對文化問題的有效分析,正視文化的政治功能和含義,并且最終訴諸政治行動,才能實現真正的文化變革,把此岸世界建設成理想樂土。”文化政治學中,性別和政治聯姻,從而出現了性別政治。“女性主義者大都認為,性別的政治性在于它是一種社會歷史文化建構,反映著特定的權力關系。”《華女阿五》中的阿五由于小時候所受到的恪守儒家傳統式的教育,學會了逆來順受。孝順是維系家庭的臍帶,集體大于個人,家庭重于個人等觀念滲入其幼小的心靈當中。父親定下了各種各樣的規矩,要求孩子們無條件嚴格遵守。在接受教育方面,父親重男輕女思想很嚴重,父親拒絕為黃玉雪上大學時支付學費。玉雪并沒有氣餒,內心抗議:“生為女孩非我所愿。作為女孩,我也許不想僅僅為養兒育女而結婚!也許我的權利不止是養兒育女!我既是女性,也是一個人!難道中國人認為女人就沒有感情和思想嗎?”在心理上,玉雪開始有意識地進行反抗,反抗中華族裔屬性對女性這一社會性別所限定的文化期待。她要做一個獨立的個人,為個人幸福去追求,這是美國教師傳授給她的價值觀。但在她幼時,父親就諄諄教導她應為家庭榮譽而犧牲個人幸福。兩種不同的價值觀代表著兩種屬性:中華族性和美國屬性。這兩種屬性在性別之戰中體現出來,也體現出兩種屬性所各自代表的權力角力。父親是第一代華裔的典型代表,其身上依然濃縮著中華族裔屬性,他們內心中那種葉落歸根的心理非常強烈,對故國的眷戀和回憶深深地刻印在內心深處。特別是當他們想極力融入美國社會而遭拒絕,處處存在的種族歧視讓他們不斷地回憶起故國,想躲進故國的回憶之中進行逃避。生活在唐人街之內,父輩感到愜意。有人聆聽他們內心的苦楚,更有親情、更溫暖,可以和朋友分享自己的夢想和希望、坎坷和痛苦。唐人街之外則處處充滿了紛爭、競爭,人與人之間只有金錢關系,毫無親情。生活在唐人街讓他們有種歸屬感。但代表著第二代華裔的黃玉雪則截然不同,種族歧視更堅定了其融入美國社會的決心而非逃避。她積極融入父輩所極力逃避的白人社會。在這個世界里,人人可以享受到唐人街所不曾有的自由和尊重,可以體驗到隱私權受到尊重的幸福。和華人社會相比較,黃玉雪感到白人社會給了她更多的尊嚴和權利、溫情和平等。而父親所代表的“中國封建文化認為女性一般心胸狹窄,目光短淺,智商低下,不適合從事智力活動,屬于無才者,且不可教也。因此,為了她們自己,同時也為了社會公益,她們最好謙卑、緘默,不要拋頭露面。”[2]為挑戰父輩所代表的傳統文化對女性的歧視,她在一次開船典禮上,特意把一瓶香檳酒砸碎在船首,這是一個罕見的情形。因為在父輩所代表的華裔看來,女人觸碰會給新船帶來厄運和不幸。而黃玉雪竟然親手把這艘船送出海,是她個人的殊榮,更是中國女性的殊榮和華裔的殊榮。“此舉表現了黃玉雪在建立自我、肯定自我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一步,同時也象征著她業已沖出束縛唐人街華人婦女的陳規陋習之藩籬。”[2]黃玉雪以自己自立自強的精神和行為顛覆了父權制對女性的想象性建構,同時也打破了西方對華裔女性的模式化形象。“在當時的美國流行文化中,東方女性毫無例外地不是居心叵測的狐媚,就是出賣色相的藝妓。甚至在美國華人自己的作品中,比如說在劉裔昌的自傳中,華人女子也被稱作‘尤物’,這是個具有性暗示的詞藻。與這些模式化了的性感華人婦女形象作一比較,黃玉雪筆下的女主人公截然不同。有血有肉的五姑娘才代表著真正的美國華裔女性形象。

        作者:唐利平 單位:亳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第5篇:政治文化的意義范文

        關鍵詞:孝文化;思想政治理論課;意義;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1 ?搖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18-0126-03

        新儒學代表梁漱溟指出“說中國文化是‘孝’的文化,自是沒錯”,“孝悌實在是孔教唯一的提倡”。[1]謝幼偉同樣認為“中國文化是以孝為主,以孝為根本的文化”。[2]可見,孝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狹義的孝是贍養父母,廣義的孝指奉獻社會,它既是一種敬本心理,又是一種管理手段,它將禮法的外在約束與仁義的內在自覺相統一,為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目的服務[3]。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陣地,要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教育,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勞動觀和職業觀,都離不開對中國傳統孝文化精髓的弘揚與運用。

        一、孝文化促進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目標的貫徹與落實

        中國傳統孝文化中,有很多是2008高考方案大學生理論課教材內容的來源,“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只有在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貫徹與落實孝文化,才能使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目標得以體現,并達到預期效果。

        1.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踐行孝文化,樹立高職大學生學以致用的理念。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不僅要講授孝文化知識,如引用儒家經典來增強課堂的文化厚度;同時,也要突破理論層面踐行孝文化,抓住各類教育的契機。例如:在天氣突然變冷的情況下,教師對同學們說:“請掏出手機,給父母們發條短信,也許就短短的四個字‘天冷加衣’,就足以讓父母溫暖一個寒冬”。這樣,枯燥的思想政治理論在特定的情境下,讓學生感受到學做人的重要性,也體會到學以致用的意義。學生樹立這一正確的理念后,會運用在專業課的學習上,學會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通過學以致用、用以致學的循環,更好地掌握專業技能,培育道德素養。此外,還可以通過課后的活動與作業來促使學生踐行孝文化。如讓學生結合團、班會,舉辦公益活動,在活動體驗中使思想政治理論內化為學生的素質。

        2.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引入孝文化,培養高職大學生愛崗敬業的精神。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引入中國傳統孝文化,這些歷經歷史沉淀的魁寶必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講授《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愛國專題時,講愛國的要求,其中之一就是愛祖國的燦爛文化,中國五千年的文明,教師可以通過制作一個五分鐘的小視頻,讓學生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孝文化在社會歷史發展的作用。首先,了解了中國傳統孝文化,受“生則養”的思想熏陶,高職大學生敬養父母的意識會進一步增強,形成對父母的責任感,從而為家庭的美好生活而努力學習。其次,責任感是道德行為的基礎和本質規定,高職大學生愛崗敬業的精神會得以進一步的培養,愛崗敬業是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最基本要求,高職大學生在對責任的恪守中,履行自己的道德職責,會做到樂業、勤業與精業。

        3.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貫徹孝文化,培育高職大學生吃苦耐勞的素養。近幾年的招聘會有個普遍現象:“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最受企業青睞,高職生吃苦耐勞“香”過本科生。可見,在高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要貫徹孝文化,以培育學生吃苦耐勞的素養,才能提高職業競爭力。孝是中國傳統美德的根本,“剛健有為,自強不息”自是它的應有之意,是人們處理各種困難的總原則,是積極的人生態度的最集中的理論概括和價值提煉。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推行孝文化中的“立德、立功、立言”,樹立不過分挑剔的就業觀;注入“立身、承志”等孝文化思想,鼓舞高職大學生披荊斬棘,勇于開拓,促使他們縮短就業崗位的適應期;主張“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熏陶和鼓勵高職大學生奮發向上、愛崗敬業、自強不息地建立輝煌的職業功績。

        4.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傳承孝文化,激勵高職大學生的愛國情、報國志。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傳承孝文化,使高職大學生踐行對家、對社會的孝道之后,自然地升華為對民族、國家行大孝,即愛國精神。首先,孝是愛國心的根源。唐代著名學者孔穎達疏《詩經·大雅·生民》序時說:“祖者,始也,己所以始也。自父之父以上皆得稱焉。”[4]愛國思想是親親感情的連鎖效應,愛國主義是孝意識的演延結果。[5]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傳承孝文化,就是激勵高職大學生的愛國情、報國志。如在講《形勢與政策》專題“從抗震、奧運看中華民族精神和價值追求”時,就可以從文化的角度,例舉“七夕”在中國靜寂,在韓國熱鬧;韓國欲將“端午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韓國被西方學者稱為“儒教國家的活化石”,每年2月和8月,韓國人按照傳統到文廟祭祀孔子;韓國人的共同道德,仍是儒家文化所信奉的“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推動他們創造“漢江奇跡”,促使韓國民眾1997年發起獻金運動,使韓國最早度過金融危機等等,提出:誰來拯救我們的傳統文化?激發學生傳承傳統文化的歷史責任感。其次,孝的擴展,將親親之愛延伸到非親親的領域,轉化為為社會盡責,是“大公”的原始動力。高職大學生的愛國精神,就是要落實到實際學習、工作中去,練就一技之長,拓展綜合素質,在未來職業生涯中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而貢獻。使學生覺得思想政治理論課并非空洞說理,而是實在的課程,激發學生的興趣。

        二、孝文化在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發揮作用應沿用情感教學法

        發揮中國傳統孝文化的精髓,增強高職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實效性,要采用多形式的教學法,要深刻而生動地展示孝文化的吸引力,達到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目標——課程理論內化為學生素質,情感教學法的運用非常關鍵。列寧曾指出:“沒有人的感情,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對真理的追求。”情感的體驗,會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孝文化,增強他們內在的動力,轉化為相應的道德行為。

        1.以情動情,激發學生的真情實感。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學生(特別是高年級學生)能夠從教師的話里分辨出真正的熱情或者是故意做作的、虛假的、慷慨激昂的情調。”我們曾做過調查,學生最討厭的是看上去不相信理論卻在講臺上夸夸其談的人。所以,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教師首先自己對傳統孝文化有較深刻的理解,并用語言、動作、表情等激勵方法表露真情實感,以感染學生;同時,激發學生(尤其對孝文化比較了解與感興趣的學生)間積極情感的相互感染,擴大情感的受益面。如孟郊的《游子吟》與李密的《陳情表》都可以用來激發學生的真情實感。通過師生情感的相互交叉,渲染出感人的情緒氛圍,又反作用于學生的心理,產生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容相適應的情感。

        2.以境激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情感具有綜合的情境性,這種情境性就是在各種情感因素的作用下而形成的某種綜合情勢氛圍。所以,在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為了喚起、培養和強化某種情感,就應盡力創設適合于教育教學內容需要的情境氛圍。我們可運用多媒體這一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把傳統孝文化構建成一幅幅豐富多彩的畫面,如《孔雀東南飛》中劉蘭芝被遣臨行前的交待和《竇娥冤》中竇娥對婆婆的深情等變成小品或flas,給學生視覺、聽覺以全新的刺激。這一切連同教師的神態、語言、情感及教學內容、課堂氣氛形成一個良好的情感氛圍,從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使他們有濃厚的學習興趣,在學習過程中始終保持一種最佳的心理狀態。

        3.以行促情,激發學生的行為自覺。行為實踐是情感形成和轉變的基礎,也是豐富情感的途徑和推動情感發展的動力。蘇霍姆林斯基說:“要知道,道德準則,只有當它們被學生自己去追求、和親身體驗過的時候,只有當它們變成為學生獨立的個人信念的時候,才能真正成為學生的精神財富。”[6]學生只有經過具體實踐,才能把理論認識轉化為個人的行為需要。我們可以結合學院的社團活動,開展弘揚中國傳統孝文化的集體活動,如推廣一耽學堂晨讀四書,使學生在活動中互相感染,形成情感的共鳴,激發思想政治理論指引下的自覺行為。

        總之,孝文化要發揮在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作用,必須對學生有步驟地實施識恩、知恩、感恩、報恩以至于施恩的教育過程。孝文化的落實與教育的開展,要多注重內容、傳承孝精神,而不能流于形式。如某大學布置的寒假作業就是回家給父母下跪,媒體就此評論說,要求學生用一定的行動來體現對父母的孝,這當然是一件好事,但諸如磕頭之類的禮節,難免有“形式主義”之嫌。長輩最缺少什么,就給他們什么,這才叫孝道。或許是家庭的保障,或許是情感的交流,或許是一聲問候,或許是一封家書。要引導大學生推行正確的孝行為,樹立他們正確的孝觀念,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優秀的職業人才,無論對父母、學校、社會來說,都是真正的、最好的孝的體現。

        參考文獻:

        [1]梁漱溟.中國文化要義[M].上海:學林出版社,1987:307-308.

        [2]羅義俊.理性與生命——代新儒學文萃[M].上海書店出版社,1994:509.

        [3]肖群忠.孝與中國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4]詩經·大雅·生民,十三經注疏[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528.

        [5]史康健.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愛國主義精神[J].廣西社會科學,2002,(4).

        [6][蘇]B.A.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M].杜殿坤,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

        第6篇:政治文化的意義范文

        【摘 要】 企業文化是企業精神面貌的高度概括,企業文化與思想政治工作之間存在著共性。電力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要想得到加強和改進,可以從企業文化建設中找到切入點,實現二者的有機結合,以企業文化建設來推動思想政治工作不斷創新,使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關鍵詞】 企業文化;思想政治工作;有機結合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傳統的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已不適應新形勢的發展,迫切需要尋找新的途徑和載體。在生產經營和管理的過程中,很多企業逐漸意識到企業文化是企業得以長久、穩定發展的“重要資源”,以企業文化建設推動思想政治工作不斷創新,才能使其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近年來,國家電網公司大力開展企業文化建設,伴隨著企業文化理念深入人心,思想政治工作前景豁然開闊。但思想政治工作還需全面融入企業文化建設,并有效融合,這樣才能充分展現其促進企業發展的強勁動力,真正扮演影響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角色。

        一、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是企業精神面貌的高度概括,滲透于企業的一切活動之中。企業文化是企業發展的形象戰略,是以人為本的發展戰略,是企業的基礎和靈魂,是企業長遠發展的精神動力。

        建設統一的企業文化,對電力企業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首先,這是電力企業文化建設實踐的客觀反映。國家電網公司高度重視企業文化建設,近來相繼提出了一系列新思維、新思路、新理念,企業文化內涵不斷豐富完善,影響力、輻射力不斷增強提高,對國家電網公司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其次,這是電力企業履行企業使命的實際需要。電力企業關系國家能源安全及國民經濟命脈,肩負著重要的經濟責任、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建立統一的企業文化,以文化統領廣大員工的思想和行為,形成巨大的發展合力,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規模效益和整體效率,更好地履行企業使命。

        二、企業文化與思想政治工作的共性

        1、相同的研究對象——企業員工

        企業文化和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其研究對象都是人。它們都是以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激勵人為共同的出發點,都強調協調好人際關系,都重視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質,培養人的主人翁精神。企業文化從研究人的共同的價值取向出發,注重煥發人的精神。思想政治工作解決人的思想認識、觀點、立場,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勞動者。

        2、相同的基本原則——以人為本

        人是企業的主體。企業文化倡導優良作風和好的傳統,強調自我激勵、約束的作用,塑造人的靈魂,以實現企業的人性化管理。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以育人為業,以培養人的世界觀為本。從這個角度來說,兩者都強調人的社會價值,在培養人真、善、美的內容上是一致的,都把最大限度調動員工積極性和主動性作為工作方向。

        3、相同的工作目標——企業發展

        從工作的目標來看,兩者共同服務于企業發展的根本目標。建設企業文化的目的,就是通過培育高尚的企業精神,確立奮發向上的群體價值觀念、道德行為準則和精神風尚,以此凝聚人心、激勵斗志、激發工作熱情,從而提高經濟效益。而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就是通過正面灌輸和教育引導,使具有時代特征的先進思想“內化”為職工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并轉化為高度的企業主人翁責任感和持久不衰的工作熱情,最終達到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目的。可見二者的共同終極目標都是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發展企業生產力,為經濟建設服務。

        企業文化與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共性確立了企業文化與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在大前提下的一致性、相容性,有著互相借鑒、互相滲透、相輔相成、共同發展的必然性。

        三、思想政治工作在電力企業文化建設各層面的切入點

        企業文化包含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它可以劃分為四個不同的層次:物質文化、行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電力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只有選擇好切入點,進入企業文化建設的具體過程,才能發揮其獨特的作用。

        1、“一強三優”、“內質外形”是物質文化層面的切入點

        物質文化是企業產品和服務的品質表現,它要求企業強化品牌意識、遵循市場經濟規律。而企業品牌的形成是一個層面豐富、過程復雜的環節,思想政治工作能夠找到切入的位置。

        國家電網公司把“一強三優”作為企業的發展戰略,把“內質外形”建設作為實現該發展戰略目標的重要保證,努力營造符合消費者心理的服務環境,強化客戶和員工對電網品牌價值的認同,激勵員工為提升品牌而更加注重日常的行為。思想政治工作要在品牌文化上做到有效切入,不斷提高員工素質,著力塑造其大型國企的良好形象。

        2、“努力超越,追求卓越”是精神文化層面的切入點

        企業精神是企業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是凝聚人心的一面旗幟,這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又一個重要切入點。

        國家電網公司提出的“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業精神,是對公司員工勇于超越,追求企業價值實現的高度概括。思想政治工作者就是要將與企業精神相對應的一系列觀念不斷灌輸給職工,把職工的理想、道德、情操、意志、價值觀同企業的發展目標融為一體,為公司發展貢獻聰明才智。

        3、“四個服務”、“三個十條”是行為文化層面的切入點

        企業的行為文化主要包括企業與顧客、其他企業、政府、社會等各方面關系處理中所遵循的規則,它是通過每個員工表現出來的。思想政治工作應該從員工的思想觀念角度切入,運用有效手段來強化員的行為準則。

        面對經濟轉型和市場競爭,客觀上要求我們必須思想觀念先行。電力企業應該號召員工認真踐行“四個服務”的企業宗旨,嚴格執行優質服務“三個十條”,切實履行服務承諾,強調誠信是企業信譽之源、競爭之本、發展之基,唯有誠信,才能長久持續發展。

        4、“三集五大”是制度文化層面的切入點

        制度文化是圍繞企業核心價值觀,要求全體職工共同遵守的,按一定程序辦事的行為方式及與之相適應的組織機構、規章制度的綜合。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點在于它可以站在政治、政策和企業利益的高度,對制度體系提出優化建議,或者為制度的貫徹落實創造更好的內部環境。

        國家電網公司推進“三集五大”工作,就是為了要在從制度上建立健全集中、統一、精益、高效的科學管理體系,在全公司推行統一的管理模式、管理標準、業務流程,建設統一的信息平臺。不斷加大資源重組整合和集約調控力度,實現企業管理由條塊分割向協同統一、分散粗放向集中精益方式的根本性轉變,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四、如何使當前企業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工作有機結合

        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可以功能互補、相得益彰。在日常工作中,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借鑒企業文化理論,拓寬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豐富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同時,企業文化建設也可以借助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充實其內涵,確保建設先進的企業文化并使其更具效力。

        1、率先垂范,發揮領導干部的帶頭作用

        無論從生產經營的角度看,還是從思想政治工作的角度看,企業領導干部的一言一行,對廣大職工的思想行為都有著最直接影響。企業的各級領導應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做出表率,影響和帶動廣大職工,激發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

        2、找準定位,將工作著力點放在基層

        如果文化理念和思想工作能深入到每一個員工,就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目前在我們的企業中,一些部門、班組的企業文化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存在“說起來重要,干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現象。這主要是基層管理者缺乏對思想政治工作和企業文化建設重要性的認識,不能自覺履行企業文化建設的職責,沒有把它與各項生產經營工作統一安排,統籌考慮。我們要在工作中圍繞生產任務,把搞好企業改革、推行科學管理、提高經濟效益,作為企業文化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增強企業文化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動性、針對性和實效性。

        3、開拓創新,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

        傳統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形式上比較單調、呆板,員工缺乏積極性。而企業文化建設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寓教于樂、寓教于文,也就是通過各種文化活動,來提高員工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質。它能把思想政治教育延伸到文化建設的各個部分、各個環節,使思想政治工作在“潤物細無聲”的境界中起到潛移默化的積極影響。這種工作方法與傳統生硬的說教相比,更易被員工所接受,更能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實際效果。 轉貼于

        4、結合實際,促進二者與企業中心工作的有機融合

        由于不像企業經營管理那樣具體、直觀,企業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在實際工作中容易出現與企業生產經營“兩張皮”的情況。為有效克服這一現象,我們需要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將思想政治工作落實到企業的具體工作中去,把企業文化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同企業的中心工作有機地結合起來。具體而顯現的企業目標,能夠有效地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員工感到只有實現了企業價值,才能實現自身價值,從根本上激發員工的主人翁責任意識,提高思想覺悟。這種價值取向的一致性,正是思想政治工作所要達到的目的。

        總之,電力企業文化建設需要更貼近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更容易被員工所認同和接受,這樣才能使企業文化與時俱進,用共同的價值觀和企業精神把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生產經營緊密結合,豐富思想政治工作的文化內涵,拓寬渠道,彌補過去形式單調的不足。建設先進的電力企業文化,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并使兩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以充分發揮合力效能,是電力企業精神文明建設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舉措,是實現建設“一強三優”現代企業這一戰略目標的重要保障。

        【參考文獻】

        [1] 國家電網公司企業文化手冊[Z].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10.

        [2] 何裕寧,梁超.談企業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工作的契合[J].集團經濟研究,2007(11).

        [3] 李素云.企業文化與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機融合[J].集團經濟研究,2007(8).

        第7篇:政治文化的意義范文

        斯圖亞特?霍爾認為表征是“生產文化的主要實踐活動之一”[1],因此文化表征可以理解為人們通過使用記號、符號來傳播文化價值和共享意義。傳統審美文化中,文化表征也就是“意向”是通過主體的“情”和對象的“景”交融,凝結超越客觀物質對象的“氣韻”從而體現主體的內在精神追求――即一種烏托邦的理想主義形態。而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日漸步入鮑德里亞所說的消費社會,即“存在著一種由不斷增長的物、服務和物質財富所構成的驚人的消費和豐富現象。”[2]在消費社會中,人們所進行的不是單純的功能性和物質性消費,而是一種文化、心理和意義的消費。而隨著經濟向文化領域的滲透,一方面,世俗的消費主義和實用主義使得交換邏輯、工具理性成為文化的基本邏輯,低俗的生活趣味入侵了高雅文化的圣地;另一方面,生產力的發展使得消費社會進入了鮑德里亞所說“個人和集體的財富增長與危害同步的惡性循環”,[3]工業發展和技術進步給生態自然環境帶來新的壓力、對文化古跡的過度商業化利用給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展保護帶來新的挑戰。因此,在消費社會中原本高雅的社會文化被膚淺的現世觀念和欲望的快樂原則所取代,意識形態和社會上層建筑的文化構成也到了急需匡扶的關鍵時刻。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語境之下,博物館的價值建構和文化表征才具有新的時代意義。本文將闡釋博物館在集體懷舊、意向回歸和文化認同方面的價值,分析博物館藝術與消費社會中的媒介文化和諧共生,通過儀式傳播、意象傳播、建筑傳播和符號傳播方式實現其文化表征的方法與途徑,并以河南安陽的中國文字博物館為例,試圖從生活中找到博物館藝術彰顯其價值和文化表征的現實根基。

        一、博物館藝術的價值體現

        依據學者們對中國文化分析的趨勢,中國的審美文化是主導文化、精英文化和大眾文化三者的合力,而博物館無疑為代表主旋律的主導和精英文化提供了最有力的展示和傳播的舞臺,為它們在消費社會中與大眾文化的博弈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在物欲橫流、紙醉金迷的消費社會,主體追求感官享受和物質體驗,客體則借助文化工業中的機械復制,生產日常和世俗之物滿足主體的即時性需求,當主體為了滿足自身需要對客體盲目施壓和過度利用時,如對紀念文物、古建筑、古代遺址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過度商業化開發等,主客體處于一種表象的共鳴而本質的分裂對立的狀態中,而博物館這一珍藏、展示和傳播古文化魅力的圣地,可以通過其獨特的傳播魅力和悠久深厚的文化底蘊重構主體和客體之間的一種神性的完美和諧狀態,通過喚起消費社會中的傳統人文精神和審美文化韻味來體現其時代價值。

        (一)集體懷舊

        懷舊是在文化轉型的背景之下針對傳統文化而言的,“懷舊代表了一種文化的記憶”[4],“懷舊是某種朦朧曖昧的、有關過去和家園的審美情愫,它不僅象征了人類對那些美好的、但卻一去不復返的過往的珍視和留戀,而且也暗含了人類的某種情感需求和精神沖動。”[5]在當今快餐式的生活方式之下勞碌和奔波的人們被世俗的文化裹挾和侵吞,“娛樂至死”和碎片化是現代人們生活的常態,生活情趣和大眾文化不斷向藝術滲透,未經處理的文字材料、直白的吐槽式的歌曲都可以通過媒介消費而引領流行時尚,長期接受這種流行文化的熏陶會讓現代人萌生一種空虛、孤獨、不確定和被消解的無助感,而這個時候“懷舊”和傳統審美情趣的體驗會給予忙碌的人們一種靈魂的歸屬和心境平和之感。

        而博物館藝術正是人類的懷舊情結和歷史客體之間的一座神圣的“象牙塔”,親臨博物館與藝術對話的主體會無意識地從現實的集體中獨立出來,懷著一顆敬畏和虔誠的心去追尋生命的源頭和意識的根基,雖然單個的藝術品很難完成對歷史時代的祛魅,但通過與不同時代的多個維度藝術客體對話,也可以避免“管中窺豹”而獲得對過去某個時代的整體觀感和印象,而指引這一段懷舊審美體驗的純潔的神秘感、理想主義的韻味、詩意化的境界卻是最彌足珍貴的是將主體從現實的迷茫、痛苦和喧囂中解放出來從而感受心靈與自然和諧統一的靈丹妙藥。

        (二)意象回歸

        中國藝術的意象是中國文化獨特審美趣味的核心因素,是中國藝術的真精神。清代的學者王夫之認為“意象”是由“情”和“景”的內在統一所構成,是情景交融的產物,而藝術的意象是指欣賞藝術品的過程中內在的精神活力和外在的外象之氣融會貫通、渾然天成而晉升至審美的至高境界。而當今消費社會,這種以意象為核心的古典傳統美學被以“仿象”為核心的現代美學文化所取代,傳統藝術在消費社會被排擠到“邊緣”的境地而面臨嚴峻的挑戰。貝爾在其著作《資本主義本文化矛盾》中指出,“當代文化正在變成一種視覺文化,而不是一種印刷文化,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6]以“仿象”為核心的視覺影像文化是一種基于技術邏輯和標準化生產的審美藝術,這種可復制性的仿象符號是對物象的極度模擬和仿真,以至于睹象的過程就獲得了所指,能指文化的缺席營造了一種虛空和消解的困惑。而現代人長期消費這種艷俗、浮華和濃墨重彩的仿象文化,在滿足自身即興的消費欲望后,難免會產生想象力匱乏、創造力缺失、主體性被侵蝕的心理畏懼,而此時回歸到博物館中靜觀和凝視其藝術文化--以意象為核心的傳統審美藝術的典范――能在沉思和冥想中超越能指和所指的界限,盡情發現意義和感悟當下,從而將自身從視覺文化的技術理性和享受欲望中暫時脫離出來,在獨具韻味充滿古典歷史氣息的審美意境中實現心靈的回歸和救贖。

        (三)文化認同

        一個時期的文化代表的是這個時期社會政治和經濟的縮影,處在這個時代的民族共同體通過對文化的接觸、認知和內化達到對文化的普遍認同,在優勝劣汰和適者生存的歷史規律的砥礪下,經過漫長的歷史變遷和時代更替,民族共同體不斷消解或重組從而以新的面貌和形態適應社會的發展,而這種普遍的認同是國家和民族得以生生不息的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歷史博物館恰好是這種文化自性和民族認同的對象。正如美國學者鄧肯所說的那樣:“博物館可以成為強有力的、確定自性的機器,駕馭一個博物館恰恰就意味著控制某個社會的表征及其某些最高、最有權威性的真理。”[7]

        而在消費社會,人們對各種視覺文化提供的刺激和享樂過度消費后處于一種神經麻痹的狀態,多元文化的差異性、分離式發展很容易讓人們喪失民族認同、歷史責任和時代使命感,需要思考和覺解某些與現實文化有明顯區隔的“陌生”文化來擺脫世俗文化的禁錮。“陌生文化現象實際上是俄國形式主義者所發現的‘陌生化’原則的體現。即當大眾對某種文化已經見慣不驚,甚至產生了‘文化饜足’時,過去曾經流行過但當前已經生疏了的某種文化形態,便有可能重新起到‘陌生化’的作用,從而產生文化上的顛覆和震撼效應。”[8]而此時博物館呈現藝術品的“陌生化”原則,能使主體參與到與歷史的想象共同體的交流和對話中,從當下的社會身份中解放出來并在博物館的“小世界”中尋找縱向的歷史認同和民族自性,繼而帶著對歷史的參悟和民族文化的認同重返當下社會群體實現文化共同體的橫向認同交流。因此,博物館的“小世界”不僅可以與歷史國家和民族對話來拷問自身的核心文化認同感,還可以在飽受文化震撼之余重返現實“大世界”挖掘博物館藝術在當下交流與溝通中的價值功能。

        二、博物館藝術的文化表征

        博物館藝術使用各種文化符號彰顯和呈現代表“主旋律”的多元文化的表征和意義。而在以消費邏輯為核心的視覺性世俗文化充斥的消費社會,主導文化和精英文化不可能完全保持原來的形態,而必須在保持與世俗文化若即若離的關系中通過不斷改變和更新文化的運作方式和媒介表達方式來進行展示和傳播,從而適應新的社會傳播語境和溝通習慣。

        (一)儀式傳播

        1、儀式傳播的含義

        20世紀50年代,美國學者詹姆斯?凱瑞提出了傳播研究的意識模式,他認為:“傳播的儀式觀不是指空間上訊息的拓展,而是指時間上對社會的維系,它不是指一種信息或影響的行為,而是共同信仰額創造、表征與慶典……其核心則是將人們以團體或共同體的形式聚集在一起的神圣典禮。”[9]儀式傳播是通過儀式傳遞信息和表達意義的傳播活動,可以從兩個層面來加以理解:一是儀式作為一種文化媒介其本身的表達內容和傳播特性就蘊含著豐富的隱喻、象征意義、群體文化心態、價值規范等信息;二是儀式展示過程中的交流與互動,在此過程中,儀式的參與者與觀看者通過儀式進行溝通、交流與互動從而獲得意義。

        2、博物館中的儀式傳播

        為了提高博物館館藏藝術品的知名度以及博物館本身的輻射力、影響力和震撼力,通常情況下博物館會舉辦開館儀式或以館藏文化為主題的慶典等系列活動。這種儀式和慶典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化媒介會以凸顯館藏文化為宗旨,借力于世俗文化中的“吸引力”原則和視覺效應,以亦舊亦新的全媒介的傳播方式向觀眾傳遞亦真亦俗的館藏特色和文化魅力,很自然的為世俗文化下人們修身養性、返璞歸真提供媒介橋梁。除此之外,博物館在陳列展覽的過程中,也會借助新媒體傳播的影像互動等儀式完成博物館學術性、普及性的雙重使命。

        (二)意象傳播

        1、意象傳播的含義

        正如上文中提及的,“意象”是凝結了中國藝術真精神的審美范疇,是相對現世中的“仿象文化”而言的。它還是一種思維方式和傳播方式,是古代文論術語,指主觀情愿與外在物象相融合的心象,即是《易傳》中的“立象觀物、立象以盡言”。意象傳播即是能使主體觀客體的外在物象就能與之產生內在的精神共鳴和情感交流的一種傳通境界。

        2、博物館中的意象傳播

        博物館中陳展的藝術品在移位到這個超越時空的“小世界”后,其單個的文化屬性就與同一空間中的其他作品構成了某種程度上的融合和互補,因此,參觀者在觀看博物館中的藝術品時,是在擺脫了現實中的制度和規范的思想束縛后,重新以懷舊、回歸或認同的心態與多個藝術品對話和交流而營造主客體相融共生的和諧心象。而單個的藝術品若是脫離了博物館這個“小世界”語境,這種主客體之間傳通交融的境界是很難實現的。

        (三)建筑傳播

        1、當代的建筑傳播

        建筑傳播,顧名思義就是將建筑物作為一種媒介來傳播一個城市、地域或某個場所的文化底蘊和特色信息。而在當今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建筑文化能代表一個城市甚至國家的風貌和特色,而一些當代建筑往往熱衷于追求夸張、刺激的視覺效果而忽略了地域文化底蘊,如因外觀酷似一條“秋褲”,蘇州的“東方之門”成了飽受爭議的“地標”建筑,杭州的奧體博覽城的體育館與游泳館的建筑因其“創新”的外觀酷似比基尼而被網友稱為“比基尼大樓”,這兩座建筑的外觀設計之所以讓人大跌眼鏡、成為網友吐槽的對象,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其惡搞低俗的外觀設計與蘇杭歷來的城市地域形象格格不入。

        2、博物館中的建筑傳播

        博物館建筑深受社會經濟發展、科技進步、大眾審美變異、思維方式局限等綜合因素的影響,其建筑形態也隨著時代的進步不斷推陳出新。一般情況下,“博物館形態分為‘意象形態’和‘抽象形態’兩種:‘意象形態’是建筑對歷史、文化、自然情懷的一種關注和反應。”[10]這種形態的建筑傳播與“意象傳播”的側重點不同,前者側重建筑物這種傳播媒介的形態,后者側重主體參與并與客體情感互動的心象;“抽象形態”是通過對時空和光影等“形而上”的描述突顯建筑本身所具有的獨特的藝術色彩,并與博物館本身的審美情調和藝術氣息相得益彰。

        (四)符號傳播

        1、當代的符號傳播

        結構主義語言學者索緒爾認為符號有能指和所指構成。“所謂能指也叫做意符,通常表現為聲音或圖像,能夠引發人們對特定對象事物的概念聯想;所指也稱為意指,即意符所指代或表述的對象事物的概念或意義。”[11]在當今以仿象為核心的視覺文化的傳播過程中,由于象是對物象的極度模擬和機械復制,得象的過程就是得能指的過程,能指直接取代了指涉物,關于所指的思考空間被急劇的擠壓,對符號所指向意義的想象空間也被抽離和省略,因此,當代世俗文化的符號傳播是缺乏想象和意念的空間的,是以一種抹殺了能指與所指之間張力和差異的一種直接的合一。

        2、博物館的符號傳播

        博物館中的符號是以意象為核心的審美文化,意象不是日常生活中直接的對等物,符號是基于文化主題和館藏底蘊對物象的加工和利用,從而使創造足夠的距離和空間使意義的凝聚成為可能,正因為如此,觀賞者通過發現和感悟符號的意義而與符號創造者達成共鳴,實現創造者分享和傳播博物館文化表征和現實意義的初衷。

        三、中國文字博物館的文化表征和價值實現

        中國文字博物館以詳實的資料、嚴謹的布局、科學的方法薈萃中國歷代文字樣本精華、以揭示古今漢字文化內涵為宗旨,以普及古漢字發生發展與演化的歷史規律、引領漢字文化研究的學術規范為使命,是經國務院批準后在2009年11月16日正式開館向世人展示中華文字文明的景觀式文字大典。以下就從中國文字博物館的文字之始、文字之旅、文字之家三個部分初略的探究其借助多元媒介展示館藏藝術品的文化表征并實現其價值的過程。

        (一)文字之始

        在中國文字博物館開館之始,為擴大文字博物館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增強博物館在社會各界的震撼力,中國文字博物館舉辦開館慶典暨首屆中國文字節。慶典中的各種儀式都通過深情并茂的狂歡活動,活靈活現的將館藏特色與時代藝術感結合起來,如中國文字博物館開幕式焰火晚會、首屆中國文字發展論壇暨紀念甲骨文發現110周年學術研討會、中國文字服裝藝術展,還有使用貿易杠桿推動文化經濟發展的“新豫商、新發展”――百名豫商安陽行經貿活動等。通過儀式活動本身承載和傳遞的信息象征了河南安陽市的歷史積淀和文化內涵,隱喻著對殷墟出土的甲骨文的研究在中國乃至世界所具有的學術地位和價值,而這些緊鑼密鼓的活動籌備和熱火朝天的集體儀式活動,有利于刺激和激發人們踏入博物館進一步參觀和欣賞博物館中文字藝術的神秘的好奇心和神往的期待感。

        (二)文字之旅

        1、字坊

        來到中國文字博物館,首先引入眼簾的是字坊這一中國文字博物館的標志性建筑,高18.8米,寬10米,取材于甲骨文、金文中的“字”之形,用殷商時期青銅器上的饕餮紋、鳳鳥紋裝飾,因此,字坊集建筑傳播中的“意象建筑”和“抽象建筑”于一身:一方面,取材于甲骨文金文中的“字”的形象與消費社會中無處不在的各種千奇百怪、讓人眼花繚亂的字符有著本質的區隔,后者遵循的是機械復制、刺激眼球的仿象邏輯,而前者是對源遠流長的歷史、浩渺廣博的文化的一種折射和反應,參觀者在這氣勢磅礴、架構巍峨的“字”的洗禮下,會自然而然的開始浮想和構思中國文字的浩瀚精深與神秘形象,主體的真實存在與頭腦中聯想的客體開始對話,博物館的意象回歸的價值在這一睹一思一聯想中體現的淋漓盡致;另一方面,歷史的厚重感和時代的光鮮感兼具的饕餮紋、鳳鳥紋,以及在字坊前方兩側的同樣取材于商周青銅器上的兩尊金色銅質鳳鳥雕塑,它們都以一種抽象的形態象征著博物館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吉祥圖騰的社會風貌。

        2、甲骨碑林

        穿過字坊就是通向主體館的主干道,兩旁是由28塊青銅制成的甲骨片組成的甲骨碑林,它包含了殷商時期最具有代表性的兩種元素――甲骨文和青銅器。從符號傳播的視角來研究,28片銅質甲骨片扮演了意符的角色,它代表著二十八星宿,意指就是它所象征的人與自然的和諧、生動的指涉著古代哲學中“天人合一”的精神理念,穿梭在這些碑林中的參觀者在陶醉于這些神圣而悠久的古代精神面貌時,博物館彰顯民族自性和文化認同的價值就得以實現了。

        3、主體館建筑

        中國文字博物館的主體館高32.5米,主體建筑采用殷商時期的饕餮紋、蟠螭紋圖案,以殷商時期高級宮殿建筑形象為基本元素。浮雕金頂彰顯皇家銳氣,紅黑圖案的雕墻營造一個厚重沉穩、睿智而有涵養、霸氣而卓越的展示氛圍,是中國傳統藝術風格的充分體現。主體館金碧輝煌的外觀與錯落有致的外部環境和諧統一,這種以和諧統一為核心的意象傳播必然能為參觀者營造內心的一片安靜與祥和,從而規避消費社會中的各種競技和沖突帶來的內心糾結和矛盾。

        (三)文字之家

        中國文字博物館的陳列展覽四個部分布展,分為序廳、基本陳列、專題陳列和四個部分,共9個展廳。

        1、序廳

        “序廳主要由四塊浮雕組成:北面為中國文字載體發展史浮雕,東面為中國書法史浮雕,南面為一片甲骨驚天下浮雕,西面為各少數民族文字浮雕。序廳采用天圓地方的理念,穹頂代表天空,周圍的燈飾代表星辰。”[12]這種“天圓地方”的理念傳播表現和凸顯了博物館意象回歸的價值功能。

        為了適應現代社會的生活和消費節奏,為了追逐時髦和西歐的后現代潮流,很多標志性建筑都背離了所在城市、所屬民族、所歸國家的文化底蘊和自性特色,才有了網友集體吐槽的蘇州的“秋褲門”和杭州的“比基尼門”,才有了讓人們瞠目結舌、大跌眼鏡的“武漢漢南區將投資400億建華中唯一‘歐洲風情小鎮’”,不論是與城市的人文底蘊、歷史文化積淀大相徑庭的現代奢華建筑,還是因過度商業化開發而破壞非物質文化遺產,尋根究底,這類讓人啼笑皆非的創新之舉、經濟開發之象接踵而至、屢見不鮮的深層原因還在于:城市的發展迷失在了消費社會中以“仿象”為核心的視覺影像文化中,逃離了以“意象”為核心的“情”與“景”交融而生的中國傳統中根深蒂固的審美趣味。而代表中國文化深厚積淀的中國文字博物館逢時代要求而應運而生,在序廳中,四塊浮雕與穹頂、燈飾和諧統一,以其鮮明的層次和結構感展示著“天人合一”、“天人相應”的中國道家的倫理風尚,給身臨其境的參觀者一次"意象回歸"的體驗和身心解脫的洗禮。

        2、基本展廳

        中國文字博物館內不僅有厚重的青銅石器、浮雕等大型史詩般的力作,還有溫文爾雅,娓娓道來的文字與文物的展示。中國文字發展史展廳是中國文字博物館的基本展廳。基本展廳分5個展廳,15個單元,從原始的刻畫符號到甲骨文、金文、簡帛文字、篆書、隸書、楷書,一直到現代社會的信息時代,全面展示漢字的起源、發展和演變歷程。從倉頡造字的傳說、刻畫符號到文字一統、由隸到楷、說字傳義,清晰全面的展示了文字在歷朝各代、各少數民族的發展與演變的全貌,充分體現了博物館在傳承民族自性、提高文化自覺、推動認同與交流上的功能與價值。

        3、專題陳列

        “一片甲骨驚天下”是中國文字博物館的專題陳列。“3000多年以來,甲骨文雖然經過了金文、篆書、隸書、楷書等不同書寫形式的變化,但是以音、形、義為特征的文字和基本語法保留至今”[13],甲骨文的造字模式、意向性的造字思維等對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審美觀念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參觀者在逃離城市的喧囂移步來到博物館,欣賞這些古老的、歷史悠久的文字時,一種對古人的智慧的膜拜、對文化的演變與傳承的驚嘆、對歷史的懷舊與思考之情就油然而生了。

        4、特別展覽

        “故宮博物院院藏中國歷代書法展”和“民族文化宮博物館館藏民族文字文物精品展”是中國文字博物館的特別展覽。故宮博物院以灰色頂部、白色背景和亮部的展品,黑色地面三種色調協調配合,一種層次感和節奏感、深邃感和厚重感、光鮮感和時代感便被營造出來,在這樣的氛圍中品讀優雅高貴的書法畫作,凝神駐足之刻,通過筆尖和線條中彌漫的文化韻味與歷代杰出的書法家進行心靈的交流與溝通,“立象觀物、立象盡言”的意象傳播之美就酣暢淋漓的浮現出來。民族文化博物館中展出的少數民族文字文物不僅表征了各民族發展壯大、融合演變的歷史軌跡,還呈現了中國少數民族文化深厚的人文底蘊和多姿多彩的藝術風情,弘揚著學者所倡導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民族文化共融的理想主義精神。沉思其中的參觀者會對民族文化的縱向發展有一個理性全面的認識,在獲得某種感性而真實的文化震撼的基礎上,秉承著對歷史文化的深刻參悟和高度的民族自性,再次返回到現世文化中開展橫向交流,就會有一種超然世外、怡然自得的情懷了。

        5、互動與影像廳

        在陳展的過程中,為了借助新媒介的影像視覺傳播效果與觀眾進行更好的互動每個展廳都運用了聲、光、電的技術并設置了互動與影像廳,設置了包括猜字謎、數字化漢字等互動游戲。這種互動游戲屬于儀式傳播的第二個層次上的意義,參觀者在參與儀式的過程中,通過溝通、交流與互動更加深入的了解文字的魅力和館藏的特色。

        結語

        在世俗文化充斥的消費社會,代表“主旋律”的博物館藝術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化話語的存在模式,具有集體懷舊、意向回歸、文化認同的價值功能,并以儀式傳播、意象傳播、建筑傳播、符號傳播的新舊媒介融合的傳播方式展示其文化表征,建立民族自性、促進多元文化交流。代表中華文化特色的中國文字博物館在其陳列布展和建筑設計中充分展現了博物館藝術的價值和文化魅力,其審美功能和文化機制對我們超越消費社會中的欲望喧囂造就的感官和仿象審美帶來的精神空虛,從而獲得心靈的歸屬和愜意是有所裨益的。寄希望于今后博物館藝術能更加精深而宏遠,踏上文化“走出去”的腳步,讓更多的人了解中華文化,讓更多的人學會用意象的視角、詩意的心態來審美。

        注釋:

        [1]斯圖亞特?霍爾.《表征:文化表象與意指實踐》,商務印刷館,2003年,第15頁

        [2]讓?鮑德里亞,劉成富,全志鋼譯.《消費社會》,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第2頁

        [3]讓?鮑德里亞,劉成富、全志鋼譯.《消費社會》,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第12頁

        [4]周憲.《文化表征與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106頁

        [5]周憲.《文化現代性與美學問題》,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第2

        [6]貝爾.《資本主義的文化矛盾》,三聯書店,1989年,第156頁

        [7]丁寧.藝術博物館:文化表征的特殊空間,浙江社會科學2000(1).

        [8]周憲.《文化表征與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272頁

        [9]張建中.詹姆斯?凱瑞與美國傳播學研究的文化轉向,中國傳媒大學學術研討會文集,2007年5月

        [10]陽洋.意象與抽象――博物館建筑形態構成初探[J].重慶大學,2004年5月

        第8篇:政治文化的意義范文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產業;文化發展

        中國作為一個擁有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文化資源十分豐富,我們的祖先曾在這片土地上創造了輝煌、燦爛的中華文明,為后人積累了豐富的文化財富。外國市場對中國的傳統文化興致盎然,一些傳統文化產業在國內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卻在國外備受關注。雖然目前情況有所緩和,人們對于國學教育的認識逐步加深,但是還需更多的時間與機遇,才能發生更多轉變。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文化產業的組成部分,有其發展的必然性,因為人類群體的文化具有整體性,它不以某種單一的特質存續,而以整合多方面關聯的形式存在,文化要素之間的互動關聯是文化產業最基本的特征。人、社會與文化之間的互動使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并不是涇渭分明而是互相依托、共生共存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存在需要一定的載體,特定的人類社會是其賴以生存的基礎,脫離了特定的群體和由他們所組成的文化環境,非物質文化將不復存在。同樣的,作為一個族群和社會所認同的文化,其核心是這個群體的綜合價值觀念,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表現形式和存在形態往往更能表達這種文化的思維方式。華夏祖先從制造第一件勞動工具開始,就在生產實踐中不斷地尋找、摸索并創造實用性強的勞動工具,在滿足了造物基礎的同時,又培養了獨特審美的精神需求。由此發展出來的民間工藝美術,多就地取材、手工生產帶有形式美感的作品。它們造型多樣,色彩鮮明,質樸清新,具有獨特的鄉土氣息和生活色彩,以實用性為依托,既是工具又是工藝作品。它們從民間來又服務于民眾,融入了各個民族衣食住行、風土人情、禮儀禁忌的各個方面,具有豐富而深刻的哲學、藝術學、歷史學、民族學、社會學和人類文化學多學科的文化價值,體現了整個民族的文化意識、哲學觀點、感情氣質和心理素質,是中華民族文化藝術的瑰寶,也是非物質文化興起與發展的土壤。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表象體征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一、民間工藝美術類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文化產業

        我國的民間工藝美術類型的非物質文化分布于全國各地,由于地理氣候、生活方式、風俗習慣、民族文化、審美尚好等方面的差異,形成了豐富的品類和多彩的風格,大多采用天然的材料和傳統的手工加工模式,成品帶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風格,與民俗活動密切結合,與生活息息相關。如,以蛋畫、印花畫、扇面畫、唐卡為代表的工藝繪畫類;以剪紙、皮影戲、鏤刻為代表的剪刻類;以印花、蠟染、澆花布為代表的民間裝飾服飾印染類;以風箏、扇子、彩燈為代表的扎糊類以及刺繡類、雕塑類、編織類和陶瓷類共類民間工藝美術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二、傳統表演藝術類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文化產業

        傳統表演藝術類非物質文化以傳統文化環境為基礎,以宮廷機構、民間班社、民間自發傳習的方式傳承,與社會經濟、傳統思想、歷史文化、民俗民風水融,是傳統文化環境下歷史對表演藝術的自然選擇。傳統表演藝術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綜合藝術,融合了歌曲、舞蹈、文學、裝飾、制造等多個方面的藝術,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載體和現代文化產業的藝術寶藏。

        三、其他類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文化產業

        除上述傳統表演藝術、民間工藝美術方面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外,傳統制造技藝、民俗節慶禮儀和民間口傳文化三大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發展、傳承和改造形式上也面臨與前兩類藝術幾乎相同的問題。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雖然豐富多樣,但自西方文化進入中國市場以來,我國的一些傳統文化受到影響,其存在和發展的條件也幾乎消失。很多以祈福、傳統信仰、表演審美為基礎的傳統表演藝術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當今的生活中逐漸被人們遺忘甚至拋棄,一些傳統藝術形式逐漸喪失了文化生態環境,淡出了人們的視野。一些有著數千年傳統的中華文明所崇尚的倫理道德、藝術修養、民間風俗逐漸被淡化,這給我國的非物質文化產業帶來了不小的沖擊。總而言之,文化產業脫離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展,將會削弱社會群體的歷史特性和文化多樣性,使社會的文化環境和價值觀念趨于大同而沒有靈魂與根基。所以,文化產業與非物質文化具有共生的聯系,保護、發展非物質文化對發展整個國家的文化產業具有特殊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李昕.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產業發展重要的文化資本.廣西民族研究,2008(3).

        第9篇:政治文化的意義范文

        論文關鍵詞:以生為本,平等,民主,尊重

        當前,“以人為本”,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協調發展,已成為黨和國家工作的總體要求和發展目標,這標志著一種富有人性化的社會發展觀受到了高度的重視。在我們思想政治教學中,也要貫徹“以人為本”的思想,也就是要構建“以學生為本”的人文性政治課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如何構建以生為本的政治課堂

        1、教師要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要尊重學生,建立平等、民主的新型師生關系,營造和諧融洽的課堂氣氛。新課程改革所倡導的是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師生關系、生生關系,在共同探索新知的過程中,師生、生生之間溝通接納、交流合作、互動分享,形成民主開放和諧的課堂關系。學生處于一種輕松、和諧的氛圍中,他們的思維也處于活躍、流暢的狀態,這樣才可以使各種觀點自由暢通,可以為個性的發展提供最為廣闊的空間,學生的個性才能得到較好的發展。教師要拋棄所謂的“師道尊嚴”,要把自己作為平等活動的主體,學生才可能在課堂上敞開心扉、暢所欲言,讓課堂洋溢出寬松、和諧、愉悅的氣氛,學生才會把課堂當作吐露自己心聲的場所,這樣才能啟動學生的積極性、自發性,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真情投入,有話說、想說話;真情流露,說真話,說心里話。教師要無偏頗、無成見、無條件地關注全體學生,為每一位學生提供平等參與活動的機會。

        2、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創設民主、寬松、和諧的課堂環境。新課程理念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動者,是知識的主人,是認知的主體。活潑好動的青少年——初中學生,求知欲較強,善于表現自己,因此教師在課堂中應根據學生的特點,給學生提供充分發表見解、張揚個性的空間,鼓勵、幫助、引導學生參與課堂探究、討論、合作與交流活動,鍛煉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激活學生的思維,在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的前提下,要積極創造各種條件讓學生充當教學活動的“主角”,老師做學生學習活動的參與者、合作者、促進者、引導者,引導學生主動、積極、自覺地掌握知識。在教學實踐中,我力爭每節課都要拿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參與教學活動,如在授課前的五分鐘,我讓學生進行時事政治講演或今日時政播報。課中我要么留出時間讓學生自學;要么讓學生參與問題的討論,討論中可以是師生進行對話,也可以是學生之間的辯論;要么可以由學生來充當教師進行課文講解;要么將富有啟發性的題采取小組搶答、點名回答等形式來完成。通過這些形式讓學生養成參與課堂的習慣,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學習的主人,讓師生在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里相互關照,幸福成長。

        3、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心時事,培養學生實踐意識和創新能力。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創造的兒童教育》一文中指出:“解放學生的頭腦,使他們思想;解放學生的雙手,使他們能干;解放學生的嘴巴,使他們能問;解放學生的空間,使他們能到大自然大社會里擴大知識和眼界,獲得豐富的學問;解放學生的時間,使他們有時間學一點他們渴望學的知識,干一點他們高興干的事情。”陶行知先生關于“五大解放”的思想對當前中學思想政治教學課改革有很大的指導意義。我們積極倡導教師心中要有學生這一主體,強調在教學活動中培育主體,努力實踐讓主體“動”起來的現代教學理念。這里的“動”是動手操作、動眼觀察、動腦思考,手腦并用,讓學生積極思維,展現自我,明辨是非,提高智慧。在“動”過程中教師應創設充滿人性化的教學氛圍,引導學生主動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例如,在講授“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一課時,我引導學生從改革的原因、實質及改革的目標和重要性等方面認識“改革是社會主義發展的動力”。在此基礎上,播放了“改革開放30年”的錄像,30年來祖國的巨大變化使學生深受感動,而后又啟發學生暢談自己所了解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所取得的重大成就,談‘神州六號’、‘神州七號’的成功發射,談申奧成功,談親朋好友、左鄰右舍和自己家庭變化以及黨領導全國人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說明改革開放給祖國和人民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這樣,學生自己解決了這一問題,既豐富了課堂內容,又增強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

        4、要面向全體,對學生全面負責,關注每一位學生的成長。課堂教學既要培養優等生和中等生,更要注意去積極轉化和輔導差生,這是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轉化差生是一項艱苦、細致的工作,對差生要熱心、耐心,愛護他們的自尊心,激勵他們的上進心。用愛心去關心他們,幫助他們,樹立學習的自信心。同時努力去尋找,去發現差生身上的閃光點,多表揚,少批評,多肯定,少否定。鼓勵和賞識就像生命中的陽光和水一樣對學生是必不可少的。它會讓學生感受到自身的價值,會更加激發學生的表現欲,成為學生進一步發現探求知識的動力。教師不要吝嗇對學生的贊美,要及時肯定學生。對學生的贊美要真誠、發自內心、實事求是;對學生評價要公正、公平,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不能厚此薄彼。評價學生要注意語言的藝術性,必須尊重學生的人格尊嚴。評價的方式也可以多樣化,無論是語言的鼓勵、還是物質的獎勵還是批評指正,對學生來說都同樣重要。教師用讓學生在體驗成功與失敗、正確與錯誤的同時明白人生并非事事如意,而是酸甜苦辣的百味人生、每個人都應勇敢地去面對各種困難。這正是以人為本教育理念的要求,也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国产大片一区官网 | 中文字幕免费久久久 | 中文字幕永久在线网站 |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人妖 | 亚洲中文字幕一二区精品自拍 | 亚洲国产专区校园欧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