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隨筆怎么寫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奇在哪里呢?奇就奇在她初涉散文就能如老手般神完氣足,自在無礙,筆隨意轉。用劉勰的話說,“目既往還,心亦吐納;情往似贈,興來如答。”其敘事、狀物、言情,無不得心應手;文氣、文思、文筆,既自由放達又自成規(guī)矩,既能量充沛又開闔有度,既飽滿結實又機敏跳脫。
隨筆一般都很生活化。但生活一詞已過于繭化,所以我更愿意將它拆開,說舒羽的隨筆既“生”且“活”?!吧蓖怀龅氖前l(fā)現,是表達的陌生化;“活”突出的是語言織體的質感,是細節(jié)的雕刻、凸顯和氣韻生動。二者都更多關系到怎么寫,寫得怎樣,而不是寫什么。散文再怎么與日常生活經驗有關聯(lián),也不意味著有一個現成的“生活”等著你去寫。要說現成的倒是有,就是也有現成的難度。譬如揚州、南京一帶,由于自然景觀和人文歷史的交織過于出彩,招來太多人涉筆且太多佳作,假如不能在寫法上脫穎而出,就會立刻跌入現成的死地。你看舒羽怎么贊美揚州美食的魅力:“就這么小心翼翼地吃撐了,步行回去的路上,我突然想到,自己這會兒豈不像只灌湯包?”再看她怎么寫與昔日“江寧織造府”那座牌樓的緣分:“像襲人開門被寶玉踹了一腳,我在牌樓下面照了一張像,以一種被歷史貫穿了心窩子的感覺”。所謂“生”且“活”,某種程度上就是不時被這樣的文字踹一腳吧?
舒羽隨筆語氣近于聊天,有一種特別的親和力,讓你每每“如坐春風”。這“春風”一半來自她運筆時總是蓬勃的興致,一半來自她邀請我們分享其蓬勃興致的內在語言姿態(tài)。說得更具體些,包括那種娓娓道來的調性、隨心境和場景變化而跌宕起伏的節(jié)奏,以及轉折、跳躍處似乎不經意留下的空白。正是這些構成了某種相互往還的交流場域,讓我們自得其中。那些過于執(zhí)著于觀念的讀者將得不償失,因為舒羽的散文很少以觀念取勝。當然我們會不時驚訝于閃耀其間的超常智性和悟性,卻從不會感到作者試圖強加給你什么,不會感到絲毫居高臨下或咄咄逼人的態(tài)勢;相反,即便是完全獨白的場合,也有激發(fā)、召喚、對話或潛對話的意味溢出。比如《馬友友的天方夜譚》的開頭:“一個人的閱歷大約是有重量的,我想。這重量讓人變得低沉,所以,年紀大了,走路就慢了?!边@樣的語氣出于獨自的冥思,但也是一顆心對另一顆心說話。
舒羽的隨筆,是小說筆法,詩歌魂魄。她既注重情境描敘,會講故事,尤擅刻畫人物和人物關系,又總在與虛無博弈,為虛無賦形。一個沒有透徹參悟過虛無的寫作者必行之不遠,古今中外,莫不如此。若不是心中以“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凈”作底,曹雪芹決不可能把《紅樓夢》寫得那樣既花團錦簇,又凄清孤冷,還入木三分。普魯斯特和《追憶似水年華》也映證著同一原理,盡管他們悟及的虛無并不是一回事,與之博弈,為之賦形的路徑方式也大不相同。其小說筆法最具代表性的,是那些寫親情和友情的篇什;而最能集中顯示其詩歌魂魄的,則是《普魯斯特三題》。我不知道會不會有人因為讀了《三題》而起興去讀普魯斯特,但我知道,讀了《三題》再返身品味那些寫親情和友情的篇什,定能品出更多的東西。
自然也包括像《螺螄青》那樣貌似閑筆的小品——我的意思是,只有在同一種“愛的迷醉和幻想”的場域中,才能理會作者何以會為一盤小小的螺螄而大動干戈,而且寫得那么風生水起,一波三折。表面看像是一個精于美食者在炫技,實則在鍛煉自己“強大的敘述虛無的能力”。敘述虛無就是為虛無賦形,就是雕刻時光,就是使那些以萬劫不復之勢墜入遺忘黑洞的瞬間記憶獲救,重組唯美的星空。當然,所有這些都必須以細密而精準的感受力,不拘一格、出奇不意的想象力為前提,否則小說筆法也好,詩歌魂魄也好,都會統(tǒng)統(tǒng)落空。
當代文學在觀念和技法上早已產能過剩,而感受性和想象力的萎縮卻成了一個痼疾,在此舍本逐末的背景下,讀舒羽的散文真如同置身一場語言的饗宴。
于是想到我們的隨筆寫作,思考,是很辛苦的事,寫作,是不斷的思考,其辛苦更可想而知,但猜謎語游戲每個人卻都樂此不疲,因為有趣。于是上課后,我出謎語,讓學生猜:“一字十八口。打一字。不管猜得怎樣,兩分鐘后,把你的推理過程記錄下來?!?/p>
樂凱,活潑好動的小男孩,“哈哈,這么簡單,不就是個‘杏’嗎!”于是坐在位子上東張西望,得意洋洋。兩分鐘后,卻犯了難,怎么寫呀?憋了半天,寫了一句:“今天課上,老師讓我們猜謎語,謎語是‘一字十八口’,我一下就猜了出來,十八是木,木下加口就是杏?!敝i語能猜出來,可推理過程卻不一定能寫下來。因為平時缺少了推理方面的訓練。于是我出示王瑞玲的隨筆讓大家看:
晚自習上,語文老師在黑板上寫下了一個謎語:“一字十八口”,讓我們猜,時間兩分鐘,兩分鐘后寫下過程。
真奇怪,一個字怎么會有十八口呢?不可能吧?別急,慢慢來,我在本子上寫下了一個‘一’字,再寫個‘十’‘八’‘口’字,忽然想,肯定是通過組合出來一個字,怎么組合呢?橫著來,不行!豎著來,十八不是個‘木’嗎?加一個口,出來了,原來是一個‘杏’字。因為杏字的寫法就是先寫十,再寫‘八’,最后寫一個‘口’字。沒錯!
寫得好吧?這就叫推理過程。我再出示李浩南的隨筆:
不知什么原因,語文自習上,老師竟然在黑板上寫下了一個謎語讓我們猜:“一字十八口”。
這是個什么字呢?‘十’‘八’‘口’三個字并排在一起,不是個字,‘十’‘八’并排,不行。組合在一起,是個‘木’,‘口’呢?放在哪好呢?左?右?不行!下?‘杏’字,行!啊,原來是一個‘杏’字。哈哈!好高興,我終于猜出來了。端詳著這個‘杏’字,我忽然想;“把‘木‘和’‘口’顛倒一下,不是個‘呆’字嗎?對嗎?‘呆’字也是‘十八口’呀!別急,還有,把‘木’放到‘口’里,不是個‘困’字嗎?‘困’字也是‘十八口’呀!天!天!到底對不對呢?我懵了!
隨筆指導課是根據課標和教材要求,結合訓練目的進行的有計劃的向學生傳授技巧和方法的一種課型,包括隨筆寫作技巧,作文技巧以及隨筆作文修改技巧等。它與一般的作文指導課無異,其教學環(huán)節(jié)基本相同,只是在指導的內容上以隨筆寫作為重點。
二、隨筆指導課的操作
隨筆指導課不拘形式,可以采取多種操作模式,只要能達到學生學以致用的成效就算成功。通??梢圆捎谩袄蠋熢u點式”,“學生合作探究式”等形式。
1.老師評點式
隨筆種類很多,練隨筆可以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增強學生的感悟力,豐富學生對學習、生活、社會、國家的感情,從而在日積月累中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因為學生的語文處于從初中到高中的轉折期,語言運用還不成熟;又因為學生處于十幾歲的青春叛逆期,思想不成熟,對社會、學校有偏頗的看法;還因為中國社會現下物欲橫流,學生受社會大環(huán)境影響很大,思想參差不齊,所以“老師評點式”的隨筆指導課能很好的解決以上三個問題,讓隨筆寫作不再隨便,而具有了很大的功能。
“老師評點式”的課堂結構如下:“隨筆”具體到本校本班主要以周記為主。一周一記,不拘內容,不拘形式,但是有字數要求。首先是課前的教師準備工作。每周星期一科代表收周記本,老師集中精神認真改好周記,做到全批全改。批改要落實到字、詞、句、內容、書寫各個方面。字包括錯字、別字、漏字;詞句包括不合語法規(guī)范的詞句、有知識錯誤的詞句;內容包括學習生活情感各個方面,寫景寫人敘事狀物,抒情言志說理釋悟皆可,記敘、議論、抒情、詩歌、戲劇、小說寫作形式不拘一格;書寫包括字數不夠問題,書面整潔規(guī)范問題,學生多數存在的問題等等。老師必做的工作還有將好周記隨筆挑選出來放在一起,存在問題的隨筆挑選出來放在一起,好隨筆分為幾類,各類挑一個代表準備好,例如修辭運用得好,格式新穎獨到,抒情達意到位,按順序放好依自己的思路來準備課上朗讀,奇文共賞析。朗讀的目的是讓學生在欣賞這些好隨筆范文的同時,跟著學好修辭,看看修辭可以怎么用到平時文章中,從而讓自己普通的文章大放異彩;同時學到一種創(chuàng)新的格式,活用到自己文章中,讓自己文章傳統(tǒng)文化腐朽為神奇;同時又學到合理到位的抒情,不管是濃墨重彩,還是清淡樸素,只要體會到抒情的真意,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存在問題的隨筆一定要在學生本中寫出問題所在,并作出修改指導的意見,以便讓學生一看就明白。
上課時的集中評點。用一節(jié)課或兩節(jié)課的時間,進行合理的劃分。先劃分一部分的時間,閱讀老師在第一步驟精選出來的文章。讀的時候既要注意朗讀速度,又要重視朗讀質量,讓學生聽得清,知道好在哪里,通過控制朗讀的要素讓學生在語音環(huán)境的熏染下,發(fā)自內心地體會到好文章的妙處??芍刈x,例如好的比喻;又可只讀某一段,例如引用很妙的段落;也可反復讀,例如其中某一句或者某一段甚至某一個詞語。讀的方法靈活運用。除了老師讀之外,還可以讓學生讀,朗讀優(yōu)秀的學生,主動舉手的學生、文章寫作者本人都可納入起來朗讀的范圍。若老師聲音情況不好,也可打印成資料,每人一張,發(fā)給學生,將看和讀結合起來。再劃分一部分時間,指導學生集中學習寫作方法。
課下的分散點評。老師在課后可以找一部分問題較嚴重的學生或單獨來問老師的學生專門輔導。課下輔導一定要結合每個學生的特殊情況,務必做到細致耐心。
2.學生合作探究式
學生合作探究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鍛煉學生的一系列能力,提高他們的成績。
首先,課前的準備工作和前一模式一樣。這花的是老師的功夫,而且是“暗工夫”。老師需要對學生的一周隨筆情況摸底,掌握具體而微的情況,才有發(fā)言權。
【升格之前】
這種習慣讓我遇到麻煩
徐 穎
我剛出家門,就被媽媽叫了回來,讓我檢查一下帶上鑰匙了沒有。一摸口袋,我不禁笑了,不好意思地對媽媽說:“又忘了?!眿寢対M臉的不高興,一邊塞給我鑰匙,一邊說:“你啊你,一個女孩子,怎么就這么粗心大意,什么也不放在心上,真不知你是什么時候養(yǎng)成的這個壞習慣,我真擔心哪一天你把自己也給忘了!”“不會的!”我一邊說一邊沖出了家門。
我就是這樣粗心大意,什么事也記不住,老師布置的作業(yè),我準忘。
剛走進教室,我的麻煩又來了!學習委員一下子從天而降:“徐穎,你的隨筆呢?”“什么隨筆?”我莫名其妙地問。“隨筆就是你寫的隨筆!”“什么?我怎么不知道!”“老師昨天剛剛布置的,你沒帶,就等著挨批評吧!”唉!這學習委員外號“小辣椒”,性格潑辣,心直口快,與朋友相處,一點面子也不留,她經常當眾直言不諱地指出同學的缺點。有時竟當眾向老師提意見。我們班有一歷史老師,講起話來滿腔土調子,上課時常常是照本宣讀,一點兒也不生動。同學們都敢怒不敢言。而“小辣椒”忍不住了,竟在課上對老師說:“照本宣讀,乃教學之大忌,如果這樣,我們還不如自學呢!”這次遇上她真夠麻煩的。中午放學,果然如她所料,我被班主任“請”到了辦公室。老師生氣地說:“徐穎,你的隨筆交了沒有?”我只得再重復那句說了無數遍的話:“我太粗心大意,沒帶。”老師聽了,語重心長地說:“這可是壞習慣,將來你到社會上,會使你的工作受影響的?!薄笆堑模蠋?,我……我下午一定把隨筆交上來。”老師聽了,說:“好吧,記住了!”說實話,當時我真不知道是怎么走出辦公室的。
下午,我把隨筆交給學習委員。剛坐到座位上,忽然聽到“轟隆隆”的雷聲,不一會兒大雨點落下來,雨聲神秘地響著,好像在發(fā)出什么警告似的。雨聲越來越大了,好像一把大刷子在地上擦著一樣。這時我突然想起媽媽的囑咐:收衣服。這下又麻煩了!
放學后,我一進門,就見媽媽在洗淋了雨水的衣服。她見我回來了,滿臉的不高興,我自知理虧,趕緊溜進了我的臥室。
唉!今天我遇到的麻煩真多:同學說,老師批,媽媽罵。看來我真得……
升格建議:
本文敘述了作者學習、生活過程中的三件事,表現了作者丟三落四的壞習慣讓其遇到麻煩這一中心,敘事較簡潔,語句通順。但存在不少問題,建議從以下幾方面修改:1.文中對“小辣椒”長達100多字的敘述以及還有描寫雨景的那段文字,雖然生動形象,但與本文中心毫無關系,應該刪去。2.本文未處理好交代與照應的關系,文末寫“這時我突然想起……”,讀到這里,讀者就會感到很突然,因為前文對“收衣服”未作說明或暗示。3.缺少點睛之筆,作者在敘事的過程中沒有運用恰當的議論。如果在文中加以適當議論,對“我”丟三落四的壞習慣進行點睛式的揭示或評價,可使文章的主題進一步升華,使讀者能更好地理解與品味出文章的主旨來。
【升格作文】
這種習慣讓我遇到麻煩
徐穎
“回來,拿上你的鑰匙!”剛出家門的我就被媽媽叫了回來。一摸兜,我不禁笑了,不好意思地對媽媽說:“又忘了?!眿寢対M臉的不高興,一邊塞給我鑰匙,一邊說:“你啊你,一個女孩子,怎么就這么粗心大意,什么也不放在心上,真不知道你是什么時候養(yǎng)成的這個壞習慣,我真擔心哪一天你把自己也給忘了!”“不會的!”我一邊說,一邊沖出了家門?!鞍エD―穎穎,中午別忘了給媽媽收衣服。”“知道了――”
我這個人,也不知道是怎么搞的,丟三落四,什么事也記不住,老師如果說讓明天干什么事,我準忘。我也想改掉這個壞習慣,但是俗話說“習慣成自然”,恐怕我很難改掉丟三落四的壞習慣了。
剛走進教室,我的麻煩就來了。學習委員突然從天而降:“徐穎,你的隨筆呢?”“什么隨筆?”我莫名其妙地問?!熬褪悄銓懙碾S筆!”“什么?我怎么不知道!”“老師昨天剛剛布置的,你沒帶,就等著挨批評吧!”唉!這學習委員外號“小辣椒”,得理不饒人,這次遇上她真夠麻煩的。中午放學,果然如她所料,我被班主任“請”到了辦公室。老師生氣地說:“徐穎,你為什么沒交隨筆?”我只得再重復那句說了無數遍的話:“我太粗心大意,沒帶?!崩蠋熉犃?,語重心長地說:“這可是個壞習慣,將來到社會上,它會使你的工作受影響的。”“是的,老師,我……我下午一定把隨筆交上來?!崩蠋熉犃?,說:“好吧,記住了!”說實話,當時我真不知道是怎么走出辦公室的。
下午,我總算把隨筆交了。剛坐到座位上,忽然聽到“轟隆隆”的雷聲,我腦袋一下子大了:媽媽讓我收的衣服忘收了,這下又麻煩了!
放學后,我一進門,就見媽媽在洗被雨水淋濕的衣服。她見我回來了,滿臉的不高興。我自知理虧,“三十六計,走為上策”,趕緊溜進了自己的臥室。
唉!這個粗心大意的壞習慣使我一天內遇到這么多麻煩:同學說,老師批,媽媽罵??磥砦艺娴冒岩惶斓拇笫掠帽咀佑浵聛?,否則,還會出麻煩的。
升格點評:
升格文構思新穎獨特,將典型事件有機地融合到一天的學習、生活過程中:早晨出門忘帶鑰匙,到了學校忘記帶隨筆,回家后又忘了收衣服。暗示粗心大意的“我”天天如此,已經養(yǎng)成了這種習慣。文章敘事簡潔明快,不蔓不枝,語言清新詼諧。尤其是結尾一段,寫“我”終于認識到了粗心大意這一壞習慣的危害并且決心改掉它,有力地收束了全文,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作文手把手
保持好奇發(fā)展興趣
王衛(wèi)
所謂好奇,就是對自己所不了解的事情覺得新奇而產生興趣。一個人如果能始終保持好奇心,發(fā)展自己的興趣,他必將會學業(yè)有成,成為有益于社會的人。(文章通過解釋題目含義起筆,要言不煩地提出“一個人如果能始終保持好奇心,發(fā)展他的興趣,必將會學業(yè)有成,成為有益于社會的人”的中心論點。)
好奇和興趣可以使人深入思索,專心致志。人們常說:“沒有好奇,就沒有專注;沒有興趣,就沒有收獲?!贝嗽捄苡幸姷兀簩W習是個運用腦力、體力的復雜的勞動過程,這就要求求學的人全身心投入。學習經驗表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好奇于某一事物,才能做到渾然忘我,如癡如醉;全神貫注于某一事物,才能在“咬定青山不放松”中獲取青山的寶藏。(用道理論證,從人們的認識入手,論證了“好奇和興趣可以使人深入思索,專心致志”。進而總結出興趣和好奇的作用。)
其次,好奇和興趣還可以使人以苦為樂,克難制勝。培根曾說:“知識是一種快樂,而好奇則是知識的萌芽。”這句話堪稱至理名言。在好奇和興趣中學習,不但不會覺得學習是一種又苦又累的負擔,反而會感到精力充沛――這是一種精神上的收獲和享受。從而把“要我學”變成“我要學”,以苦為樂,苦中作樂,克難制勝。(用名人名言,既展示了自己的閱讀面寬,又為“好奇和興趣還可以使人以苦為樂,克難制勝”這一論點作了支撐。)
第三,好奇和興趣可以使人主動進取,盡志求索?!芭d趣和愛好是最大的動力。”愛因斯坦的話是他的經驗之談。如果對所學的內容好奇,感興趣,那么,就會產生源源不斷的學習動力,使學習者始終保持對知識堡壘主動進攻的狀態(tài),同時也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出理解力,記憶力,發(fā)揮出大腦的內在潛力。事實表明:學習有動力,就能學有所成,習有所得。(用三個分論點,多側面、多層次地論證自己中心論點,很有說服力。小論點結構相似,語言連貫。)
綜上所述,從道理上說明了好奇和興趣的作用,其實,因好奇和興趣取得成功的事例更是不勝枚舉。張衡所以成為科學家,徐霞客所以成為地理學家,牛頓所以成為物理學家,愛迪生所以成為大發(fā)明家……哪一位不是得益于他們的好奇和興趣呢?(總結全文,強化中心論點,從而做到了首尾呼應、前后連貫、渾然一體。)
總評:
文章思路清晰,結構嚴謹。先提出中心論點,再用三個分論點來論證,最后總結全文深化中心論點。以引用名人名言和講道理的方式進行了論證。文章詞匯豐富,選詞造句講究,特別是引用、反問等修辭手法的恰當運用,既使文章讀來朗朗上口,富有韻味,又能在很好地表現文章思想內容的同時,顯示出作者較為深厚的語言功力。
精評一條龍
無聲的教誨
徐哲
夕陽西墜,晚霞已布滿天空,整個天際一片通紅。那水汪汪的田埂上――父親扛著犁走在前面,我牽著大水牛跟在后面。父親的步子矯健,平穩(wěn),且有節(jié)奏;我牽著水牛,哼著小調兒,欣賞著晚霞在天邊編織的變幻離奇的畫面;水牛邊走邊貪婪地啃著路邊嫩綠的青草,間或發(fā)出幾聲釋放勞累的歡快的“哞哞”聲。
忽然,走在前面的父親“哎喲”了一聲,并蹺起了一只腳。我一驚,忙跑過去,見父親蹺起的腳上扎著一塊玻璃瓶碴兒,看上去扎得很深。我忙蹲下,把瓶碴兒慢慢拔了出來,一股殷紅的血隨著瓶碴兒流了出來。我憤憤地罵了一句:“這該死的瓶碴兒!”隨手一扔,瓶碴兒“嗖”地在空中劃了一道弧線后,“吧嗒”一聲掉進了水田里,水面激起幾道波痕,隨后便平靜了。
我站起身來準備扶父親回去,不料父親卻用一種異樣的眼光看了我一下,放下犁,轉過身,走進水田里,彎下腰,伸出雙手,在水田里慢慢地摸著,摸得很認真,很小心。我迷惑而擔心地問:“爸,您在摸什么呀?您的傷口會發(fā)炎的?!备赣H沒有應答,仍在摸著。我困惑不解,站在田埂上呆呆地看著。大水牛這時也停止了吃草,望著父親,大概也是對主人這種異常的舉動感到不解吧!過了一會兒,父親的雙手慢慢從水里抽了出來,捧著一把稀泥,頓了一下,在水中洗了洗。這時,我看清了,父親的手里捧著的是一塊玻璃瓶碴兒,這不正是我剛才扔掉的那塊嗎?
父親直起腰,慢慢挪著步子上了田埂。剎那間,我的臉窘得發(fā)燙。父親臉色凝重,小心翼翼地把瓶碴兒放入了上衣口袋,用手輕輕按了按,然后扛起了犁。太陽下山了,投向遠方的影子已變得模糊不清。田埂上,仍走著父親、我、大水牛,大水?!班钡奶懵暻脫糁业男摹?/p>
同窗視點:
王衛(wèi)同學:文章寫了一件平凡的小事,但表達了一個深刻的主題:父親的教育是無聲的教誨,是一種“身教重于言傳”的教誨。
周麗新同學:徐哲同學的文章,細節(jié)描寫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二段對“我”的語言和行動的描寫,寫出了“我”的憤恨。最后一段對父親的動作描寫,寫出了父親對“我”的無聲教誨,這種細致形象的描寫很值得我們借鑒。
[關鍵詞]隨筆 創(chuàng)新 激勵 期待
一個學生在隨筆中寫道:“老師笑容滿面地走進教室了,看到擺在講臺上的一大摞筆記本,同學們會心一笑,又到欣賞隨筆的時間了!大家興致勃勃地等待著接受文學的洗禮……”這是學生真實的心聲,從字里行間,我品嘗到了收獲的喜悅。讓學生把隨筆欣賞課當做一周一次讓人期待的語文盛會,可真不容易!
語文課程標準對初中生提出了這樣的要求:在寫作中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要多角度觀察生活,發(fā)現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能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互相評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溝通見解。要實現這些語文目標是艱難的,而實現目標的途徑是多樣的,讓學生發(fā)現文學作品的美,從而自主參與到美的作品的創(chuàng)作中是關鍵的途徑。作為欣賞課,除了讓學生欣賞文學大家的作品外,欣賞自己和周圍同學的習作,對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也是非常有效的辦法。在這方面我經過多方嘗試有所收獲。
一、課外練筆名稱的改革
要激發(fā)創(chuàng)作熱情,提高語文能力,必須讓學生樂寫,這需要在課外進行,以前常稱這種練筆為“日記”,寫“日記”有兩個約束:一是日記給人感覺是天天記,繁重的學科學習任務不允許。把這當作任務,學生學習負擔加重,有量無質。二是作為日記,應該是學生傾吐心緒的場所,有私人秘密之意,不利于公之于眾的欣賞。初中生有一定的秘密保護意識,如果大家同享,這種習作一定是與真實寫作分離,加了一層保護膜的“虛假寫作”,欣賞不到“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的佳作,因此從七年級新生入學開始,為了引導七年級新生走上課外練筆之路,我首先給課外練筆正名為“隨筆”,消除學生的戒備心理,意為隨感而發(fā),隨意而作,不拘一格,沒有條條框框的束縛,讓它成為一個用文字再現生活的主陣地。
二、嘗試隨筆欣賞形式的創(chuàng)新
學生寫出了隨筆,緊接而來的是欣賞。在隨筆欣賞課上,最初我喜歡按傳統(tǒng)的講評形式――典型講評法講評。即選出當次作文中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文章進行朗讀,讓學生說說習作的優(yōu)缺點,經常如此操作,發(fā)現積極參與評價的同學并不多,經常只有幾位鑒賞水平高的同學發(fā)表見解,其他同學呆若木雞地旁聽,頗有一種“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味道,那種表情仿佛在說“美文是別人的,我什么都沒有”,收獲甚微。怎么操作才能讓學生的欣賞熱情和寫作激情熱起來呢?隨著不斷改革,發(fā)現一種欣賞隨筆的形式挺管用,我把它命名為“賞識激勵法”。具體操作如下:
第一步:夸夸自己的隨筆。在欣賞課上,首先讓大家把讀書筆記本準備好,做好記錄別人習作的閃光點的準備,然后輕聲讀自己的隨筆。在讀中檢查錯漏,畫出自己引以為豪的好詞、好句,梳理自己的習作中構思、結構、立意、主題等方面的內容,選出自己最得意的幾點,再輪流發(fā)言,把自認為成功之處推薦給同學們。這一招能讓每個同學都關注起自己的習作,都在尋找自己的長處,不再有旁觀者。同時,爭強好勝的心理特點促使他們盡量給自己的文章潤色。一節(jié)課時間,自夸的同學既緊張又興奮,記錄的同學邊贊嘆邊擷取,這種自賞自醉的自我反饋形式,使課堂始終處于激活狀態(tài)。有學生寫道:“不聽不知道,一聽嚇一跳,同學們的好詞好句真豐富啊!我也要加油!”那種不示弱的勁頭可真濃。課堂上每個人都有機會品嘗到成功的喜悅,每個人仿佛都成了寫作的明星。
第二步:評評他人的美文。同學們帶著緊張和興奮自賞習作后,在興奮刺激下,我水到渠成的推薦幾篇整體水平較高的文章,讓朗讀能力強的學生聲情并茂地再現習作表現的情感和意境,這時候,那優(yōu)美的文筆撞擊著學生的心靈,陶冶著學生的情感。那種靈氣感染著大家,讓大家如癡如醉。還有不少詩歌創(chuàng)作,文筆雖然稚嫩,但卻形象鮮明,意境獨特,深受學生的喜愛。文學大家的距離太遙遠,同齡同學的水平是相近的,每一次欣賞都是一次升華,在濃濃的文學情境中,同學們口說、耳聽、心想,那種功效是難以形容的。由此可知,新穎的東西總會引起學生的興趣,可以使學生保持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得到成功的體驗,學生一旦嘗到學習的樂趣,既能使學習動機獲得強化,又有助于產生自信心,增強學習的效能。
三、及時利用家長的激勵資源
學生的成長需要父母的關愛,更需要父母的肯定和支持。這般地訓練了1個學期,學生的收獲不少,這時讓學生把自己的一些美文分類加工整理,進行工整的抄寫,自配插圖,最后編訂成冊,再附上老師寫的《給家長的一封信》,感謝家長給孩子創(chuàng)造良好的語文學習條件,從而讓老師有機會欣賞到這么多豐富多彩的美文。這樣讓望子成龍的家長也能看到他們的孩子在寫作之路上的成長,從而為孩子的成功自豪,并把這種情感轉化為對孩子的鼓勵和支持,學生也能從家長的賞識中受到激勵,好學的情感得以激發(fā)。蘇霍姆林斯基說: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識的種子就播種在這片土壤上,種子會萌發(fā)出幼芽來,兒童邊認識邊干,干得越多。對勞動快樂的情感體驗越深,他就想知道得更多,他的求知渴望、鉆研精神、學習勁頭就越強烈。學生學習的情感體驗也是如此,家長在情感上的激勵是學生下次練筆欲望的起點,是心理動因和力量源泉,那種收獲的喜悅和期待,同時浸潤著老師、學生和家長的心靈。
突如其來地被問到即將過去的這一年,似乎都是不值一提的一些事情,我在家寫作、看書、照顧毛毛、遛狗、看了一些大片或者是小成本電影、我也操心著柴米油鹽。我和周圍的朋友對于這一年最大的感受可能是通貨膨脹給我們生活帶來的影響吧。這是真的,我們這一群人也會時常討論到,房價怎么不停上漲,水費電費一齊向上飆升,這是關乎生活的大事。說柴米油鹽說起來過于瑣碎,那么就說說我的新書吧,這是這兩年來,除了照顧家人外最讓我上心的事情。
2009年年底的時候,我的新書出版了,距離上一部長篇小說時隔了六年,也許這事發(fā)生在最近,所以我容易想起?!跺\瑟無端》之前的小說是2003年出版的《中毒》。小說出版是隔了不短的時間,雖然中間我一直在出隨筆。實際上這還是很讓我慚愧的,主要是寫長篇很辛苦。我這些年出書基本上每年出兩部,主要是隨筆一塊,說實話相比之下隨筆寫作比長篇寫作要輕松一點,長篇是所有寫作里面最辛苦的一件,相當于田徑比賽的馬拉松,它的強度和耗費人的心力,那種所付出的東西,折磨人的程度都是最高的。所以寫作的時候有的時候覺得稍微懶一點,有的時候想需要有一個比較,有時候自己給自己偷懶,那多寫點隨筆吧,但是這一松下來中間差了6年沒有出長篇。
為了配合新書的宣傳,上了成都電視臺柒音的節(jié)目《宅院夜話》。以《錦瑟無端》為由頭,談了很多。柒音的敏捷犀利向來是她的招牌,這次我們聊得很愉快。我跟人說話的反應速度跟對方有很大關系,對方慢條斯理,我就可以慢下來。對方快捷躍動,我基本上也可以伶牙俐齒。跟柒音做節(jié)目,就跟打乒乓球似的,很有意思。還出席了一次簽售,我已經很多年沒有出席過這樣的活動了,這樣的時刻總是讓我容易緊張,甚至局促不安。很多時候我更愿意在文字的背后,用這樣的方式和大家交流。
《錦瑟無端》呈現中年的情感,人到中年實際就是40歲上下作為一個狀態(tài),這跟我自己的年齡是吻合的。所以說我其實是呈現了我的同齡人的狀態(tài),這樣的狀態(tài)就好像我現在。青春得可以蔑視一切的年齡已經過去了,所以現在我會關心通貨膨脹的問題,憂心房價為什么漲得一發(fā)不可收拾的問題。如果說到來年的愿望,那也可以說得實在些,物價最好不要再持續(xù)猛漲,通貨別膨脹得那么厲害。這就是我2010年的愿望。
一、觀察,注重生活的積累
“作文第一須觀察?!保斞福┮虼耸紫纫囵B(yǎng)學生一雙善于發(fā)現美的眼睛。其次還要指導學生調動其他感官,聽一聽、聞一聞、摸一摸、嘗一嘗,五官全放,才能獲得對事物細致而完整的印象。
除了教授方法,教師還可利用課余閑暇,組織學生有目的、有計劃地走向自然、走向社會。在大自然觀察中可從以下幾方面指導:一要注意在不同的時間觀察到的景物會有所不同;二是注意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到的事物會有所不同;三是觀察者的心情不同則對同一事物的感受不一。
除了感知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多參加各種有益活動,如“小制作、小發(fā)明”、“募捐獻愛心”、“讀書讀報”等活動以及參加社會公益事業(yè),多做家務等等。
這樣,學生耳聞目睹,親身實踐,不僅豐富了自己的寫作素材,也鍛煉了身心,陶冶了情操,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造能力、自立生存能力都十分有益。學生習作時,也才能進入葉老所說的“語語摹其形,語語傳其情”的寫作境界,才能寫出自己的獨到見解。
二、閱讀,加強書面的積累
讀是寫的基礎,只有“厚積”,才能“薄發(fā)”。因此教師應鼓勵學生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
1.用好課內閱讀教材,授予閱讀方法
教師要有序地指導學生的閱讀,授予學生“邊讀邊想,圈點勾畫,精讀略讀相結合”等方法。語文書也是收集作文材料的“大本營”,名言警句,典型事例,比比皆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強化學生的“材料”意識,教他們做收集材料的有心人,及時抄錄,分門別類,經常活用。
2.擴大課外閱讀面,做好讀書筆記
為了激發(fā)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可以不定期地開展“我家的藏書介紹”,“我最喜愛的一本書”,“講故事比賽”等活動。
除了鼓勵他們多看課外書,教師還可以規(guī)定學生每天的閱讀量、摘抄量。當然,這份工作開始時,還應和家長取得合作,讓他們負責監(jiān)督檢查。對課外閱讀做得較好的學生,還要從精神上加以表揚,這樣才會大大激發(fā)學生看書的興趣。
三、練筆,在運用中積累
作文的能力是靠多練培養(yǎng)出來的。從教學實踐看,小練筆很有效。多練不但使積累的素材有所作用,并且還可以讓學生發(fā)現自己積累的材料還遠遠不夠,然后繼續(xù)努力,再擴大積累,形成良性循環(huán)。其實,運用本身就是一種鞏固,一種積累!
1.允許模仿,讓經典成為寫作的典范
允許學生模仿自己喜歡的文章體例,在此基礎上進行新的創(chuàng)作,實際上是讓學生踩在前人的肩膀上往上攀,使自己的寫作有個高起點,這本身就縮短了學生摸索的過程。仿寫前,學生首先要對仿寫對象作認真細致的分析,這是第一重表象積累;仿寫時,又要動用一切思維手段,使自己的表達符合仿寫要求,這是對仿寫對象的理解深化,是第二重積累;仿寫后的修改檢查,則是第三級形成性積累,是積累的高級階段?,F在的語文新教材中,很多課文后都有片斷仿寫的要求,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小石潭記》后都布置了讓學生觀察熟悉的景物,寫一段文字的練習,要求抓住景物特征,并能寫出自己的感受。
2.日記、隨筆,讓學生的“觸角”敏感起來
俗話說,根深才能葉茂。用日記和隨筆來積累豐富的素材是一個絕好的途徑。日記和隨筆可以不必寫很長,內容也不必作限制。
學生可以寫學習中的“得”,如讀文章的心得體會,學習過程中摸索出的經驗或得到的教訓、激發(fā)的靈感等;可以寫交往中的“情”,如印象深刻的小事,有趣或苦惱的事,反應家庭情趣的事等;可以寫大自然中的“奇”,如大自然中的春夏秋冬、風霜雨雪、草木鳥獸,以及變幻莫測、奧妙無窮的多彩景觀等;可以寫影視作品中的“感”,看電影電視時受到的啟迪和教育,看報紙聽廣播后的思考和感悟等。讓學生想寫什么就寫什么,想怎么寫就怎么寫。只要敢動筆,愛動筆,就能培養(yǎng)他們的興趣,發(fā)揮他們的個性特長,顯露出他們的才華。
3.減少束縛,讓學生張開想象的翅膀
《語文課程標準》給作文教學提出了新的精神,新的理念:“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提倡學生自主擬題,少寫命題作文……寫自己想寫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边@些新精神、新理念在給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以沖擊的同時,給了學生精神的自由和筆墨的自由,為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寫作才華,充分張揚自己獨特的個性,努力創(chuàng)新提供了可靠的依據。
玩搖滾、寫隨筆、做木工都嫌不夠勁爆,演員的“絕緣體領域”在哪里?生物學怎么樣?
“年輕人的政治傾向與大腦結構之間存在關聯(lián)?!?/p>
這是2011年4月7日,奧斯卡影帝科林·費斯先生在頂級生物學學術期刊《Current Biology》上發(fā)表的聯(lián)合署名論文標題。該文的影響因子高達10.9。
他帶給人們的印象可謂多元。多數人通過風度翩翩的達兩先生認識他,通過結巴的喬治六世矚目他,少數人翻過他出版的隨筆集,更少的人聽過他在“還不算太糟”樂隊的搖滾獻唱……如今,他的新頭銜是世界頂級生物學期刊的論文作者。
“我在外貌上有種中立性,這很有助于我,我的臉既可以裝扮得比本人帥得多,也可以裝扮得比本人丑得多,只取決于我想怎么樣。”“可塑性”是科林,費斯最珍視的品質,即便對相貌也是如此。大概當了十多年“達西先生”當怕了,他總在拼命跳出“舒服圈”,不管“英倫紳士”還是“師奶殺手”,他嘗試一切辦法撕掉死死貼在身上的標簽,即使都是別人求之不得的上上簽。
通常性格保守的人比較固執(zhí),而性格自由的人相對開放,現有的腦電檢測結果已經表明,性格保守者對錯誤不敏感。但這種不敏感來自哪里?
科林·費斯的假設是來自大腦結構。這一假設的提出并不在實驗室,而是發(fā)生在BBCRADIO4的節(jié)目現場??屏帧べM斯在當期節(jié)目中擔任嘉賓,他掃描了兩位英國政客的大腦。一個自由派和一個保守分子,希求在兩者腦結構中尋找某種差異。同為當期節(jié)目嘉賓的倫敦大學神經科學家Ryota Kanai得到靈感,返回實驗室進行了這項研究。
Ryota Kanai統(tǒng)計了90名大學生大腦灰質體積后的實驗結果表明,關聯(lián)確實存在,如果一個人政治相關腦區(qū)“前扣帶回”的灰質體積更大,那么他就越可能傾向自由主義。為了尊重電視節(jié)目討論促成的這一靈感,Kanai在論文中把該節(jié)目的制作人Tom Feilden列為第二作者,把影帝列為第三作者。
給這位看著永遠溫文爾雅的英國紳士“定性”是危險的,很難知道他的下一張手牌是什么。
他喜歡寫作,業(yè)余時間拿寫作來消遣,已經“消遣”出兩本隨筆集:《We Are One》和《The Department of Nothing》,后者還被改編成了一部短片;如果你碰巧發(fā)現他腳踏黑色長簡靴,化了大濃女妝唱搖滾樂,不要懷疑,你遇見了“達西先生”的反面人格,這一刻,他是“還不算太糟”樂隊的主唱;倫敦西部那家名為“生態(tài)年齡”的專賣店店主也是他,他在店里銷售可以被生物降解的竹輪自行車。
《莊子》中有這么一個小故事:惠施和莊子比種葫蘆,惠施非常用心,每天施肥、除草。莊子只是有時去看,見無別的異常就去做別的事了??勺罱K惠施的葫蘆苗一顆也沒成活,而莊子的葫蘆苗卻長勢很好,結出了碩果?;菔┎唤?,就去請教莊子:“為什么我用心栽培卻一無所獲,而您從來都不曾好好地管理,反而長得那么好呢?”莊子笑道:“你錯了,其實我也在用心管理,只不過我用的是自然之法。你沒見我也常去地里轉轉嗎?我是去看看葫蘆苗在地里是不是快樂。如果他們很快樂,我當然就不用去管它們啦。而你卻不管它們的感受,拼命地澆肥,哪有不死之理?。俊被菔┗腥淮笪?。這個故事揭示了自然界的普遍規(guī)律:世間萬物只有在自然本真的狀態(tài)下,才能自由發(fā)展,茁壯成長。我們的作文教學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寫作要寫自己要說的話,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作文教學要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贝笏枷爰医逃冶R梭說過“教育要回歸自然”,我們的作文教學就要讓學生展示生命的“原生態(tài)”,應當鼓勵學生大膽地寫,有個性地寫,寫出生命的真實。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敝挥懈星檎鎿吹奈恼虏攀怯醒腥獾暮梦恼隆P抡n程下的作文教學要求我們淡化文體意識,鼓勵學生根據需要大膽嘗試多種形式進行創(chuàng)意表達。我們要努力為學生“松綁”,解除緊箍在他們心靈之上的重重束縛,盡可能讓他們想怎么表達就怎么表達,只要言之有物即可;想用什么形式就用什么形式,詩歌、小說、散文、書信、隨筆、雜感皆可嘗試。唯有運用“自然之法”,讓他們象莊子的葫蘆一樣擁有一片健康明朗的天地,擁有自由表達的作文生態(tài)空間,學生才能盡情地抒寫喜怒哀樂、流露真情世界,寫出率真無邪之作來。
二、作文教學之創(chuàng)造生活
要使學生心靈開放喜歡寫作,最為關鍵的是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適合寫作的語境。走出“不愿寫”“不會寫”的困境,構建新穎的作文教學模式,首要任務是誘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我們有的教師生怕學生寫不好作文,作文備課十分認真,如何指導學生審題構思,布局謀篇,如何遣詞造句,都一一予以詳細地指導,而結果是學生寫出來的文章是同一個腔調。這種作文指導,就是束縛學生思維的指導。而真正有效的做法是師生之間要利用恰當的渠道進行語言交際和心靈溝通,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如讀書報告會、演講會、朗誦會、社會調查、民間采風、寫隨筆等活動,為學生提供表現自我、感受自我、展示自我的舞臺和機會,并加以適當地點評總結提高。如在愛情文學的教學中,我大膽嘗試,組織班會課,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愛情觀,學生們打開話匣子后興趣可濃了。有同學說:我眼中的愛情并非瓊瑤言情小說中的風花雪月,也并非是現實生活中的錢權交易,更不是古時候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眼中的愛情是那種能夠“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相濡以沫的愛情,這種愛情雖不似牡丹的雍容華貴,也不似玫瑰的艷麗多姿,但它卻像那潔白純潔的茉莉花,乍看很不起眼,但它能把芳香傳送到很遠……也有人說:愛不在于轟轟烈烈,赴湯蹈火;愛,不在于花前月下,纏綿悱惻,愛如茉莉,平淡無奇卻又幽香縷縷,成熟的愛需要有成熟的條件。因此,學生的寫作興趣在于教師如何設置一個與學生平等的、寬松的教學環(huán)境,多激勵、少批評,這樣學生就比較容易說真話,也敢于說真話了。
三、作文教學之提升生活
作文教學使命之二是對于人本性之中積極的因素繼續(xù)發(fā)展、夯實,比如發(fā)展和提升真、善、美諸因素。而這些積極因素的開發(fā)才能真正讓我們的學生愿意寫作,寫出自己對生活、對生命的理解和看法。那么我們該怎么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