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企業信用管理體系制度范文

        企業信用管理體系制度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企業信用管理體系制度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企業信用管理體系制度

        第1篇:企業信用管理體系制度范文

         

        關鍵詞:中小企業 信用管理 體系建議

        中小企業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們在構建和諧社會、推動自主創新、擴大就業、活躍市場、增加收人以及改善我國經濟貿易結構等方面起著大型企業難以替代的作用.然而,近期我國一些中小企業特別是外資中小企業高頻率地暴露出一系列信用缺失現象,如金融詐騙、惡意逃債、合同違約、債務拖欠等,嚴重影響了中小企業的健康發展。因此,深人研究我國中小企業信用體系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按照市場經濟本身的規律要求,構建完備的中小企業信用管理體系,對中小企業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構建完備的中小企業信用管理體系的重要意義

            (一)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增長

            市場經濟是信用經濟,信用是市場經濟健康運行和順利發展的基礎和前提。隨著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中小企業為了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只有健全信用管理體系,才能保證以信用交易為主要市場交易手段的成熟和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才能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

            (二)有利于提高我國中小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快速融入世界經濟體系

            我國加人WTO后,國內經濟與國際經濟接軌,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逐步連通為一體,在國際貿易中,守信用的企業必將得到長遠的利益,不守信用的企業必將被淘汰。同時,完備的社會信用管理體系將有利于把“引進來”和“走出去”更好地結合起來,有利于擴大開放領域、優化開放結構和提高開放質量,完善內外聯動、互利共燕、安全高效的開放型經濟體系,形成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三)有利于政府執行經濟管理職能,提離政府決策科學化水平

            完備的中小企業信用管理體系能夠使政府有關部門便捷及時地獲取中小企業資信和經濟信息,不僅有助于貫徹、執行政府調控目標和經濟發展戰略,而且夠實現政府決策建立在準確的市場信息基礎之上,及時地制定和調整政府發展中小企業的相關政策,實現政府決策的科學化、動態化。

            (四)有利于提高社會信用管理水平,節約社會交易成本

            完善的中小企業信用管理體系能夠最大程度上滿足各交易方和利益相關者對信息的需求,改變各方信息不對稱的現狀,合理地配置資源,實現公平、公正地市場交易,極大地促進社會信用管理水平的提高,有效地遏制一些人在交易中通過違背誠實信用原則而謀利的行為,從而有效降低市場交易的風險,節約信用交易成本。

            二、我國中小企業信用管理體系建設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信用建設最大的問題是尚未建立起相對完善的社會信用管理體系,進而影響到中小企業信用管理體系的建設.具體來說,我國中小企業信用管理體系建設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中小企業信用管理運行的法律環境差

            我國針對中小企業制定的法律僅有一部《中小企業促進法》。中小企業信用管理體系建設需要相對完備的法律作保障,從征信、信用評估、信用擔保以至失信行為懲罰等信用管理體系建設的全過程都需要專門的法律與其對應。與美國、歐洲一些國家相比,我國的信用立法還比較落后,國家層面尚沒有統一的有關社會誠信管理方面的政策和法律法規,這便得整個社會信用體系的法律基礎薄弱。

        第2篇:企業信用管理體系制度范文

        企業構建信用管理體系保護自身信用交易行為,防范企業信用交易風險,這一系列行為都離不開政府方面的積極扶持與推動。在我國,政府主要通過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來介入企業信用管理體系構建過程,它相比于其它部門在面向企業的職能定位與功能提供方面更加具有優勢。本文就以它的功能優勢與功能定位開題,延伸分析工商管理運用在企業信用管理體系構建過程中的相應功能對策。

        關鍵詞:

        信用管理體系;工商管理;優勢;功能定位;對策

        企業在進行信用交易過程中一定會存在非現金流與賒銷,這對他們構建信用管理體系是一定阻礙。為了消除這一阻礙,確保企業經營活動的常規化開展和宏觀經濟結構的正常運行,就必須建設一套信用管理體系,對所有授信企業的信用度實施考察,實現對企業信用行為的有效監管。為了確保監管過程的有效性與公正性,政府會以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為主體對企業進行信用管理體系建設、管理行為進行干預,它具有強制執法功能,也是希望基于社會宏觀經濟角度來確保社會企業經濟體系的正常運轉。

        一、工商行政管理在企業信用管理體系構建過程中的功能優勢體現

        從目前來看,實際上除了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以外的金融機構、跨國征信機構、稅務機構以及海關機構都在對企業信用管理體系構建過程進行相關信息的收集與管理,所以客觀講企業信用管理體系的監督介入方很多。但對政府、社會及企業三方發展而言,與企業監管關系最密切的還莫過于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所以政府希望以該部門作為主導來干預企業的信用管理體系構建過程,體現該部門在企業方面職能定位的有效優勢。從職能定位角度來看,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可以在企業信用管理體系構建中發揮三大功能:第一,它能制定、起草和執行與企業相關的信用管理行政法規,為企業信用管理體系構建提出硬性指標;第二,它能夠實現對企業設立、營業執照辦法與企業經濟戶口功能的有效審批,并為企業建立經濟戶口;第三,它能夠查處企業的違約失信行為和不正當競爭行為,具有一定的法律約束性。所以說,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能夠直接面對企業實施有效監督,主導企業信息管理體系的構建過程,具有強大的法定職能優勢。另外,它也可以起到規避政府職能大規模調整和現行組織法修改的作用。總結來說,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企業的監管管理是全方位、多角度的,它不但能實現對企業的信息監控管理,發現并制裁企業所存在的失信行為,也能直接推動企業征信對象的保理業務發展進程,所以說政府借助工商行政管理主體來干預企業信用管理體系構建過程也是當前中國政府及企業相互扶持發展的必然趨勢。

        二、工商行政管理在企業信用管理體系構建過程中的功能定位

        1.對信息的收集與加工管理

        企業構建自身信用監管體系的前提就是建設一套完整的征信體系,這樣能確保企業的信用監管體系構建始終保持動態發展狀態。客觀講,我國目前依然是非征信國家,企業征信制度并不發達,所以政府必須指揮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來幫助企業建立經濟戶口、企業年檢等主導征信方式,輔助企業來實現信用信息收集過程,也間接促進企業的信用管理體系構建過程。在信息收集以后,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為了確保信息價值能夠最大化發揮,還會進行后期加工,并將加工好的數據交給企業及政府部門作為信用管理與行政管理依據,為以后的信息供給服務提供做準備。具體來講,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會以一定標準來加工信息,并對信息進行分類評級,最后構建信息查詢平臺,制定信用評級標準,借助網絡來面向社會及其它政府部門來提供有關企業的所有信用信息查詢服務,通過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以點帶面,實現輻射性監督管理機制,令全社會都參與到對企業信用管理體系構建的監督過程當中。

        2.市場引導

        考慮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所提供的企業信用信息僅僅適合于當前尚不完善且征信規模較小的現實市場,而伴隨市場中征信業的不斷發展完善,政府與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將來必然會從直接征信中退下來,所以就目前來看,工商行政管理之于企業信用管理體系構建依然定位于市場引導功能。它為當前企業提供信用評級、分析與風險評估功能,鼓勵保險公司對企業失信行為開發必要險種,以達到防范企業信用風險的目的。另外,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也有著引導和培育專業保理公司的職責,為授信企業追討企業債務,并同時為授信企業提供理賠服務。

        三、工商行政管理在企業信用管理體系構建過程中的功能對策

        工商行政管理在企業信用管理體系構建過程中應該起到一定的技術完善作用,下文將針對企業的信用監管技術完善來提出兩點功能對策,以體現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之于企業發展的優勢特性。

        1.為企業構建完善的信用信息數據庫及信用信息公示系統

        工商行政管理為企業構建信用信息數據庫與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是為了打擊企業可能存在的失信行為,是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的直接維護。同時,它也能確保信息公示的準確性與有效性。在這一完善過程中,企業的信用信息數據庫會被不斷充實完善,例如失信舉報制度、信息查詢系統等等都能推進企業信用信息的公示過程。以信息查詢系統為例,它就主要將企業信息劃分為3類,其中包括企業登記信息事項、企業正面信用信息以及嚴重失信信息,這一類信息主要面向全社會公開,始終保持信息透明度;還有失信行為信息被處罰記錄信息,該類信息限制只允許當事人進行個案查詢使用;另外第三類信息則代表企業在年檢后所獲取的經營信息,比如企業盈虧狀況信息與資產負債信息等等。上述三類信息都交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與企業通過信息查詢系統共同管理,目前諸如此類企業系統的構建也被視為是企業信用管理體系構建中符合法律規范的正確思路。

        2.為企業創新信用評級方法

        我國政府目前也與時俱進,借鑒國際做法來干預企業的信用管理體系構建過程。例如以工商行政管理為主體的要素分析法,它就基于5C和5P標準評判方法來監督管理企業。所謂5C就是企業品德(Character)、能力(Capacity)、資本(Capital)、抵押(Collateral)和情況(Condition),5C主要從企業行為規范來約束他們的信用體系構建過程。而5P分別為個人(People)、償付(Payment)、目的(Purpose)、保障(Protection)和前景(Prospects)。5P與5C相對應,它通過企業技術規范來約束他們的信用體系構建過程。兩種方法對授信企業在信用評級過程中都會有所提示和幫助,并且所涉獵范圍全面,能夠進一步促進企業與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之間的良好互助與監督關系。

        四、總結

        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揮重要作用的現今時代背景下,企業必須基于信用管理體系構建出發,結合自身狀況及能力來不斷發展信用管理制度,并同時重視工商行政管理之于自身的干預與輔助過程,實現未來合理、健康、有序的發展態勢。二者之間也必須把握好“度”的關系,做到適當干預,以有效解決問題為準則,在新形勢下尋求更有效率的工行管理職能運用方法,幫助授信企業突破自身局限,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參考文獻

        [1]李敏.試析企業信用管理體系構建過程的工商管理運用[J].現代商業,2013(6):160

        [2]王睿.企業信用管理體系構建過程的工商管理運用研究[J].才智,2014(10):340-340

        第3篇:企業信用管理體系制度范文

        關鍵詞工商管理企業信用體系構建

        發展迅速的市場經濟,不僅讓企業獲得良好的發展前景,同時也對企業提出了挑戰。促進企業完善管理制度,重建信用管理。工商企業管理、企業信用管理,在大部分企業中都存在著矛盾與問題。如何有效的解決矛盾,第一就是對矛盾進行合理的認識。第二就是對問題進行有效的解決。第三充分認識到兩者之間的關系。

        一、企業信用不足

        (一)企業缺乏信用

        1.假冒、偽劣產品的頻頻出現。商業產品生產是企業最重要的運行內容。如果不將這一工作進行好,將不能稱之為一個好的企業。但如今諸多企業為了獲得最大的利益,視產品質量于不顧,生產劣質產品。這種行為極大地欺騙了消費者,從而使消費者的權利受到損害。這種現象屢禁不止,同時也造成消費者對企業極度的懷疑和不信任,從而使消費者和企業之間的矛盾不斷惡化。

        2.公司管理缺陷。隨著公司的變大變強,管理制度存在的問題逐漸暴露,最常見的就是即使發現問題,仍然無人管理,最終出現企業的管理空白。其次,管理者與公司下層之間不能有效溝通,問題雖得到解決,但是解決得不徹底。使問題反反復復發生和再解決。甚至有些人,不能對自己的工作責任進行充分認識,不能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還有些企業工作人員昧著良心,來追求自己的利益,完全把消費者的權益當兒戲。種種問題的出現都與公司的管理不善有關。

        3.企業間不信任。企業之間沒有一定的交易準則,導致同行間缺乏信任。許多企業把不犯法作為他們的道德準則,在不違反法律的基礎上,忽略同行間的感受,造成同行間不信任。在大環境下,同行本是一個整體,但內部矛盾的發生,使這個整體存在間隙,這樣的結果就使得交易成本成倍增加,企業不能完成自己的原計劃目標,導致我國許多企業不能登上國際大舞臺。不能同世界經濟接軌,阻礙了國家經濟發展。

        (二)信用缺失的原因

        1.企業信用管理體制的不完善。管理體制的不完善是造成企業信用缺失的最重要原因。許多企業的道德底線為零,利益使企業蒙蔽了雙眼,以犧牲道德良知為代價,根本不顧及消費者的權益。目前我國法律并沒有對企業道德、良知做出相應的法律規定。所以企業僅憑自己的良心和社會輿論來規范自己的行為,不能很好地把握尺度。

        2.企業的自身漏洞。企業的道德缺失、決策力不夠以及監管部門工作不到位,使股東經理人之間缺乏信任,矛盾重重。兩者各自以自身利益為重,不尊重對方權利,不考慮大局,造成公司內部結構混亂。沒有有效的進行管理,是原本簡單的問題復雜化,最后造成矛盾的不可調節。

        三、信用管理體系的建立

        (一)加強對信用的認識

        加強對信用的認識是建立企業信用的根本出發點,在此基礎上我們才能形成企業信用管理體系。一個體系的建設只有出發點是根本不夠的,不僅要求對信用充分認識,而且將信用落實到底,要求商家做到誠實守信。以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為最終目標。

        (二)增強對信用的管理

        信用需要制度的管理。在缺乏法律強制性規定的基礎上,道德和社會輿論的約束就顯得尤其重要。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企業交易的有序進行,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增加企業信用就是增加企業的社會競爭力。只有建立合理的企I信用管理體系,才能保證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四、工商管理與信用管理的關系

        (一)工商管理是對企業信用的監督

        只有有效的企業管理,才能形成合理的企業信用體系。當前,工商管理部門增加了一個新的職能,那就是對于注冊的企業,給予監督、建立一個誠信檔案。對企業進行分類做到獎懲分明。該項工作能對企業進行有效監督,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和權威性。

        (二)工商部門能準確掌握企業信息

        為了保證企業信用管理體系的有效建立。工商部門采用了網絡技術,對企業信息進行整理,建立電子檔案。為了使企業能夠盡快的建立其信用體系,工商管理部門積極引進計算機技術,采用先進的網絡工具,對企業信息進行記錄。對信譽較低的企業進行懲罰,信譽高的進行獎勵。使有誠信的公司得到發展,擴大企業誠信的作用。

        五、結語

        管理體系要擔負起自己的責任,做到對企業的誠信負責,做到對廣大消費者群眾的負責。加強信用體系的建立,使信用管理體系具體化、合理化。相關部門間進行合作,是企業利益合理化,群眾利益最大化。使工商管理與企業信用之間相平衡。為我國經濟更高、更快的發展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李寶慶.構建信用管理體系推動中小企業發展[J].西安金融,2015(11).

        [2]黃莉.論企業信用風險管理體系的構建[J].企業活力,2016(06).

        第4篇:企業信用管理體系制度范文

        信用風險是指在交易過程中出現了客戶不付賬款的幾率,在企業正常發展中這種風險是市場伴隨著企業的。在當前競爭異常激烈的今天,“企業參與信用交易已成為一種不可逆轉的趨勢”,而在這種交易方式之下,企業要想有效的規避風險,就應該從多個方面進行考慮,而其中信用管理體系的建立就是一種有效的證明方式,如果一個經濟發展大環境中的信用管理體系是健全而完善的,那么處在其中的各種經濟行為也會是規范的、信用的,企業所獲取的發展信息才會更加準確,這樣就能夠為市場中的愜意規避信用風險,降低交易成本,從而確保企業的穩定發展。

        在企業發展決策中大量的可靠信息是不可缺少的,而在沒有信用管理體系的狀態下,企業所需要的信息就需要到“受信企業”去搜集,這樣就會很大程度上增加“授信企業”信息獲取的成本,而該成本也會計入企業發展總成本當中,無形中加大了企業的發展成本,也就增大了發展的風險性。而如果建立完善的信用管理系統,建立一個專業的信用信息收集與整理部門,會大大提高企業所獲取信息的真是性,減少信息獲取成本,提高信用信息獲取率。那么在這種發展環境下的企業會更加愿意才加到信用交易中,不斷推動整個市場信用度的提高,以及和諧社會的建設。

        二、企業信用管理體系中工商管理的運用

        企業信用管理體系的完整建立是離不開工商管理行為的,那么在我國企業信用體系中工商管理該如何運用呢?

        1.工商管理監督企業信用發展。當前在我國工商管理行為中實行了一種“經濟戶口”管理模式,在該模式所起到的主要作用就是監督和管理市場行為。主要的管理方式是“對市場主體進行登記注冊、日常監管等管理憑據、資料進行系統的收集。”這些分類整理出來的資料就成為了工商管理部門開展市場管理行為的一種經濟信息載體。這些檔案信息就是企業經濟戶口的一種表現形式,其中包括各種注冊資料、相關部門的審核資料、各種檢查報告以及信用評選資料等。在“經濟戶口”中的各種信用信息是隨著企業的發展而不斷更新的,其會記錄企業任何時段的信用狀態,這樣就為信用管理體系的完善提供一種有效的信息基礎,其準確性和權威性也會不斷增長。同時,這種“經濟戶口”的管理模式正在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不斷創新新的管理手段,為我國社會經濟市場中經濟管理行為的完善做出了重要貢獻,從中我們看到在我國信用管理體系中工商管理行為做出了重要貢獻。

        2.工商管理推動企業分類監督。當前我國工商管理部門正在積極推行分類監管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就對守信和失信行為起到了一定的管理作用。“所謂企業分類監管制度,指的是各級工商管理部門以其所掌握的經濟戶口為依托,對企業的信用狀況進行分級評價,根據評價結果給予不同的管理方式,對是新企業進行處罰以及對守信企業進行獎勵的這一種企業信用管理方式。”這種管理方式的實施能夠對企業市場行為的規范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并且能夠整個工商管理行為,有針對性的監管不同企業行為,對那些表現良好的企業給予鼓勵,對那些表現較差的企業給予一定的懲罰,同時通過這種行為,消費者也會了解大不同企業的信用狀況,從而優化選擇所需產品,側面規范了市場行為,逼迫市場主體提高自身的信用程度,建立全面的信用管理體系。這種管理體系已經成為了我國相關法律法規所允許和保護的對象,國家對企業的發展政策也具有針對性的在調整,相對應信用良好的企業其政策優惠也比較多。工商管理通過這種獎勵和懲罰的行為有效的推動了我國企業進行信用管理體系的建立。

        3.工商管理檢驗企業行為。我國工商管理部門對企業行為進行檢驗的主要方式就是“年檢”,年檢的主要內容是檢查企業經營行為的正規性和合法性,同時,也包括了企業行為的信用程度。通過年檢,工商管理部門會發現企業發展中所存在的一些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的原因為企業指出明確的改正方向。工商管理部門的年檢行為同以上兩種行為共同構成了我國企業信用管理系統,而年檢行為是開展以上兩種行為的基礎,其在年檢中所獲得的企業發展信息和信用度信息都會對企業的經濟戶口進行更新,而且,更新后的經濟戶口又重新指導工商管理部門進行分類監督和管理。從中我們看到了這三個部分是相互聯系的整體,在運用中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對于不同地區和不同企業所實行的年檢行為是有所不同的,很多地區都根據自身的特點創新了年檢實行方法,比如為了避免集中年檢出現檢查不細致的狀況,有些地區實行了滾動方式的年檢,即根據企業注冊成立的時間不同而確定其在一年中的哪個時間進行年檢,這樣的創新年檢方式就提高了年檢的實效性,為信用體系的建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結語

        第5篇:企業信用管理體系制度范文

        一、信用保險業的作用

        發達的社會信用體系對于市場經濟的有效運轉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由我國信用體系的不完善所引起的主要問題有:銀行呆帳壞帳問題,企業三角債問題,消費信貸市場不發達問題,中小企業融資困難問題及國際貿易信用風險問題等。就消費信貸而言,以房地產市場為例1995年,1996年及1997年全國普通商品房空置率分別達到87.8%,87.5%和87.4%。而我國中等水平住宅與中等收入家庭年收入之比在大多數城市超過6,其中上海達10.6,北京達10,3,廣州達10.2。而低收入水平和高房價正是住房消費信貸市場發展的條件。可是我國信用制度的不完善造成的銀行和客戶之間相互不信任及過高的交易成本成為消費信貸市場發展的障礙。而發展信用保險業一方面可以彌補目前信用體系不完善造成的市場效率損失,另一方面可以促進我國社會信用體系的建立。

        第一,信用保險業的發展可以增加風險承擔的主體,從而降低企業信用風險,促進市場發展。信用保險是保障被保企業應收帳款免受不正常損失之保險。對銀行而言,保險公司的介入一方面可以與其共同承擔違約風險,另一方面又可以保障銀行按期收回款項。銀行風險的降低可以使投保人貸款的可得性提高。從整體而言,信用保險業的發展通過降低信用風險促進了市場效率的提高。

        第二,信用保險業的發展可降低信用市場交易成本,擴大市場規模。如消費信貸市場與信用保險業的結合,保險公司作為第三方的介入可以更加有效的克服企業和客戶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防范并化解信息不對稱造成的信用風險,降低交易費用,從而促進信貸市場規模的擴大。

        第三,信用保險業的發展可以提高企業信用風險管理水平,促進出口和消費,降低銀行呆帳壞帳比例,對房地產,汽車等市場的發展,對企業融資效率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四,信用保險業的發展可以促進我國信用體系的建立和完善。完善的社會信用體系應包括國家信用管理體系,企業信用管理體系以及個人信用管理體系等。信用信息的收集與傳遞貫穿了資本市場,商品市場和個人消費市場。信用保險業的發展必然會促進對企業和個人信用風險評估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時,信用保險業的發展必然要求社會的企業信用信息收集和管理體系的發展,以及社會個人信用管理體系的建立。目前我國已經實行存款實名制,但是完善的社會信用體系是包括存款實名制在內的所有信用制度構成的一個統一的整體,僅僅建立了存款實名制并不能有效化解整個金融市場的信用風險。而信用保險業的發展可以促進我國社會信用體系的建立和完善,從而降低整個金融市場的信用風險。

        二、目前我國信用保險業的發展狀況

        信用保險業的發展程度高低是一國信用制度發達與否的重要標志。目前我國的信用保險業務主要包括出口信用保險,消費信貸保險等。

        1.出口信用保險業的發展狀況。

        第一,由于信息不對稱和不完善,出口企業面臨嚴重的信用風險、國家政治風險及匯率風險。出口信用保險對于出口商選擇靈活的貿易支付方式,降低信用風險,提高出口競爭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據統計全球國際貿易中有12%是由出口信用保險支持的,日本、法國、德國則分別達到39%、21%和13%。而我國出口信用保險僅占出口總額的1%左右。我國的出口信用保險業首先是整體發展水平低,險種單一,企業對出口信用保險重視不夠,業務規模與出口規模相比很不對稱。

        第二,因出口信用保險較強的外部性和高風險性,一般而言政府應提供相應的政策性支持。目前國家對出口信用保險的政策性支持不夠,造成出口信用保險費率偏高,費率的厘定不合理,限制了出口信用保險業及出口貿易的發展。

        第三,由于目前出口貿易尚缺乏企業資信調查系統,造成出口企業對客戶信息了解不夠,在沒有出口信用保險配合的情況下,產生大量的故意欺詐行為。

        第四,我國出口信用保險業的發展目前缺乏相應的法律法規。因此,加快出口信用保險業的立法工作,使出口信用保險做到有法可依是規范和促進出口信用保險業發展的當務之急。

        2.消費信貸保險業的發展狀況。

        我國消費信貸發展十分迅速,成為商業銀行增長較快的貸款之一。目前我國消費信貸主要集中在個人住房消費信貸,汽車和助學消費信貸等方面,其中住房消費貸款占絕對重要地位。2000年上半年,個人消費信貸達2500億元,而個人住房貸款達2130億元左右。消費信貸市場的順利發展必須有保險業的積極參與,化解信用風險。以美國為例,1991年美國的住房抵押貸款中各類抵押債務占GNP的68%左右。美國住房抵押貸款市場之所以如此發達與美國住房抵押貸款保險的發展是分不開的。因為,首先美國建立了政府機構擔保與私營保險相結合的完善的住房抵押貸款保險機制。政府抵押擔保機構有聯邦住房管理局(FHA)和退伍軍人管理局(VA)。私營保險機構與政府抵押擔保各占住房抵押保險市場的一半左右。據《1997—1998年度美國抵押保險公司協會統計匯編》,私營保險的市場份額1993年占53.1%,1994年為48.2%,1995年為61.3%,1996年為54.7%。其次,美國住房抵押貸款保險市場的擔保比例高,經營方式靈活。聯邦住房管理局(FHA)針對低收入家庭提供100%的貸款擔保,貸款人首付5%的房款就可以得到30年期的銀行住房抵押貸款,有力地促進了美國房地產業的發展。而且美國有綜合性的多品種房地產保險與住房抵押貸款保險一起在美國房地產經濟活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相對而言,我國消費信貸保險市場,尤其是住房抵押貸款保險市場的發展還存在很多不完善之處。首先,我國還沒有建立起完善的住房抵押貸款和房地產保險的良性運轉機制。住房制度改革滯后,缺乏有效的金融工具啟動廣大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消費需求。導致一方面是商品房閑置,另一方面是居民的住房面積嚴重不足。其次,保險機構沒有在信貸市場上發揮應有的積極作用,對個人住房抵押貸款違約風險缺乏有效的防范機制。目前,我國住房抵押貸款條件苛刻,交易成本高,貸款期限短,不能有效促進房地產業的發展。同時與成熟的房地產市場國家相比,我國與住房抵押貸款保險相配套的房地產保險品種較少。房屋產權保險,抵押保險,委托保險等險種市場目前還是空白。

        3.其他信用保險業的發展狀況。

        由于我國相應的法律制度的不完善以及缺乏完備的社會信用管理體系,信用保險業的發展尚處于萌芽階段。出口信用保險,住房及汽車消費貸款保險之外的信用保險業仍是有待開發的領域。但是由于信用保險業的發展對其他行業如出口、房地產、汽車等市場的發展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積極發展信用保險對完善市場經濟體系,促進經濟發展意義十分重大。

        三、促進我國信用保險業發展的途徑

        信用保險的發展有賴于我國社會信用管理體系的構建,而信用保險業的發展本身又會促進我國社會信用管理體系的構建。在目前我國信用體系不完善的情況下,發展我國的信用保險業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建立我國的社會信用管理體系。

        目前我國不僅是缺乏個人信用的商業保險及個人信用評估和管理體系,而且整個社會信用體系尚沒有建立起來。而完善的社會信用管理體系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社會信用作為市場經濟的行為規范,貫穿于社會交易行為之中,促進交易效率的提高和市場規模的擴大,保證市場經濟的順利運行。完善的社會信用管理體系是由以下幾方面組成的統一整體:

        一是企業信用管理體系。企業信用管理體系主要由企業資信調查報告和企業資信數據庫構成。以美國為例,美國的Dun&BradstreetCorp擁有近5700萬家企業的信用檔案,每一企業都有與其他企業相區別的ID身份號碼。這樣客戶就可以通過電腦實時檢索企業的信用信息。我國的企業信用管理體系的構建也應參照美國的作法,象個人存款實名制一樣,企業的帳戶和信用往來也應實行“實名制”,通過互聯網建立企業資信數據庫,徹底杜絕如多頭開戶等行為。這樣就節約了企業信用評估和管理成本。對政府監管當局來說,也節約了監管成本。

        二是個人信用管理體系。目前我國的個人信用環境和信用秩序十分混亂,個人信用觀念淡薄,這種信用危機嚴重制約了消費信貸的發展。個人信用管理體系的建立應與個人信貸結合起來,采取個人信用調查與消費者自主申請相結合的形成,完善個人信用評估方法,逐漸建立個人信用數據庫。個人信用管理體系的建立將會強化個人信用意識,規范信用秩序。版權所有

        三是國家信用管理體系及相應的立法。政府作為制度供給者應加強立法工作,為信用制度的建立制定法律規范。隨著我國經濟開放程度的提高,以及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的推進。規模企業信息的披露和加強對企業的監管顯得十分重要。同時,由于人的機會主義傾向,政府作為擁有暴力潛能的第三方建立一定的懲罰機制,增加違約成本,對維護信用制度的良性運轉是必不可少的。目前我國除保密法以外,對企業資信數據的開放度缺乏法律界定和規范,不利于我國企業信用管理體系的建立。

        四是發達的社會信用管理行業。由于信息的不對稱和不完善,企業和個人信用數據的收集和管理需要花費大量的搜尋成本。而相應的中介服務行業的發展,可以降低搜尋成本,提高市場交易效率。

        2.建立政策性和商業性的出口信用保險及出口信貸擔保制度,促進國際貿易的發展。

        出口信用保險具有高風險性和很強的外部性,純商業性的保險機構無法獨立承擔風險,而其本身對促進出口和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出口信用保險一般作為政策性保險,由政府給以一定的支持,以降低經濟主體的風險和保險費率,促進出口。目前我國的出口信用保險業尚沒有形成完善的體制,國家專項基金數額過少,費率過高,導致投保成本高,投保比例過低。

        3.盡快建立完善的抵押貸款保險體制。

        就住房抵押貸款而言,建立針對中低收人家庭的住房抵押貸款政府擔保制度和商業化的保險制度,一方面可以改善全民的居住條件,提高社會福利水平,另一方面可以啟動房地產市場,帶動經濟發展。據上海社會科學院1981年的投入產出研究,我國在住宅上每增加1億元投資,可帶動其他23個相關產業增加1.479億元投入,直接和間接帶動的產業有60多個。當前住房抵押貸款及其他消費貸款保險發展的主要障礙是缺乏社會信用管理體系及信用風險的評估和防范經驗。

        4.加快社會信用管理和信用保險的立法工作。

        目前我國出口信用保險,消費信貸保險等缺乏相應的法律規范。《保險法》的相關規定過于簡略,無法滿足經濟發展需要。其他如住房抵押貸款保險,汽車信貸保險等沒有明確的法律規范,《民法》,《商法》的相應規定和保險法一樣,過于簡略,且缺乏實施細則。

        第6篇:企業信用管理體系制度范文

        [關鍵詞]電信行業;用戶欠費;信用管理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和融入世界經濟大循環,我國市場上的總體信用交易規模在不斷擴大,市場上信用經濟成分也在不斷擴大。自1999年以來,政府開始將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問題提到議事日程上來,并在2003年制定了中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總體規劃。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建立企業信用管理制度,達到降低企業信用風險的目的,最終贏得市場競爭的優勢。但是,由于我國長期處在計劃經濟體制之下,市場經濟發育不充分,市場信用交易不發達,社會信用意識依舊十分淡薄,導致我國整個信用管理體系建設明顯滯后于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信用危機”成為繼“金融危機”后的常見詞匯。

        一、我國電信行業消費者信用管理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電信行業進入高速發展期,每年以高于GDP增長速度幾倍的速度快速增長。但是隨著電信市場化進程步伐的加快,電信企業對用戶信用管理水平的滯后已成為影響行業發展的主要因素并逐漸凸顯出來,這已成為制約電信行業成長的一大“瓶頸”,并嚴重制約了企業的競爭和發展。

        由于我國電信企業提供的是電話通話等信息類服務,所以大多電信產品采取的是先消費后付款的營銷方式,因此,在社會信用意識淡薄的大環境下,在沒有完善的企業信用管理體系建立的條件下,用戶偽造假身份證辦理入網或非法使用他人身份證復印件辦理入網,以及用戶在住址搬遷后原來的電話號碼不再使用等導致用戶欠費的情況越來越嚴重。中國6家運營商目前背負的用戶欠費已遠遠超過2002年統計的200億元。

        二、我國電信行業消費者信用管理水平滯后的原因分析

        信用管理屬于建立在制度建設上的軟科學范疇,帶有很強的實踐性。我國電信市場存在大量的消費者信用失信問題,導致用戶欠費情況嚴重。在這現象的背后原因比較復雜,涉及企業內部環境和社會外部環境,有自身信用管理的問題,也有辨別消費者信用的問題,是社會大環境下信用體系缺失以及企業內部缺乏基本的信用管理制度共同作用的結果。

        (一)社會普遍缺乏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信用意識和信用道德規范

        我國信用經濟起步較晚,在社會上沒有樹立起以講信用為榮、不講信用為恥的信用道德評價和約束機制。因此,相當多的電信用戶普遍缺乏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信用意識和信用道德觀念,用各種手段賺取電信企業管理不善的的漏洞,惡意拖欠通信費用。

        (二)國家缺乏信用方面的立法機制

        信用匱乏、失信行為之所以產生,關鍵在于缺乏相關的法規和準則,讓違約者鉆了空子。在立法方面,《民法通則》、《合同法》和《反不正當競爭法》中雖然都有誠實守信的法律原則,《刑法》中也有對詐騙等犯罪行為處以刑罰的規定,但這些仍不足以對社會的各種失信行為形成強有力的法律規范和約束,針對失信的立法明顯滯后。同時,無法可依和執法不嚴的問題也相當嚴重。因此,在實踐中失信的成本低,導致了社會信用缺失現象嚴重。

        (三)電信企業內部尚未建立有效的信用管理機制

        從電信企業來講,由于受到傳統運營模式的影響,認為投資是取得市場競爭制勝的法寶,誰的投資快、誰的網絡容量大、誰的規模大,誰就能吸引更多的用戶。同時,由于電信企業當前所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企業不得不到處尋找可以挖掘的用戶,以市場中得到每個可以得到的客戶為市場經營目標,間接地將風險提高到最大。但是信用管理卻是要減少欠費風險為最終管理目標,兩者顯然相矛盾。因此電信企業為謀求更大的用戶規模,對企業信用管理不重視,表現在大多電信企業沒有設立專門的內部信用管理部門、機構或人員,更談不上建立完善的企業內部信用管理機制,信用政策單一,根本不能滿足當前控制用戶惡意欠費風險的需要。

        三、加快我國電信市場消費者信用管理制度建設的對策

        電信信用管理體系建設是社會企業管理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電信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和必要條件,更是實現“電信強國”目標的重要支撐和不竭動力。因此,加快健全電信市場,乃至全社會的信用制度建設促進電信行業的健康發展,提升電信企業的信用管理水平已迫在眉睫。

        (一)重視個人信用道德觀念的培育

        對于市場主體來講,信用要成為其進入市場的入場券和無形財富,必須讓失信者不僅要承擔行政責任,還要承擔不講信用的道德責任。個人信用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基礎。因此要大力加強公民信用道德教育,倡導誠實守信的理念和價值觀,使人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明禮守信的公民”。要加強信用道德建設,提高公民道德素質,政府和新聞媒體在這一建設過程中應起到重要作用。一方面,各級政府部門須結合實際,選準載體,組織開展好各具特色的信用道德教育和實踐活動。把誠信教育和道德實踐結合起來,突出解決文明意識差、信用觀念淡薄等問題。另一方面,新聞輿論監督是現代文明社會的標志之一,發揮著日益凸顯的作用,媒體成為新聞輿論監督的最有力代表。如今,媒體在信息傳播、渠道溝通方面的能量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大。因此媒體要充分發揮應有的傳播作用,從基礎教育、培養公民意識入手加強宣傳力度,營造信用輿論的氛圍,使消費者能自覺注重個人信用道德的培養,建立符合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應有的信用意識和信用道德觀念。

        (二)加快信用制度的立法,建立全國統一的信用體系

        加快信用制度的建立,已受到全社會的高度重視,如何建立社會信用制度和電信市場信用體系,這些都需要有法律的依據。建立信用立法制度,將使最大程度保障企業利益不受侵害成為可能,同時也可協助企業在經濟交易活動中,能夠及時地辨別交易對方的真實面目,從而保障每次交易都能使交易雙方獲得利益。所以,要通過立法,依靠法律的力量來規范個人或企業的行為。目前,就信用方面的法律制度在一些發達國家有著一套成熟的經驗、做法。因此,我們可以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在借鑒其他國家相關法律的基礎上,與國際的市場游戲規則接軌,加快信用的立法工作,讓法律法規對電信企業的各種失信行為形成強大的規范和約束。

        (三)建立配套的跨行業信用管理體系

        2006年4月,中國人民銀行和信息產業部已聯合發文,就商業銀行與電信企業共享企業和個人信用信息有關問題做出了指導性意見。這已表明手機和固話的欠費信息也將作為個人征信數據的組成部分納入個人征信體系。這在建立全國的征信體系和網絡化的征信數據庫的工作進程中已率先邁開了一大步。但這遠遠不夠,為了保證信用法律的施行,應綜合運用行政的、法律的和商業化的手段,依靠先進的信息技術,逐步收集、處理分散在公安、工商、稅務、銀行、電信行業內各企業的相關信用信息及相關信用記錄,建立配套的覆蓋全國的征信體系和網絡化的征信數據庫,通過依法對信用數據的采集、匯總、整理、保存、評價等環節,實現不同系統之間的資源共享,使分散在各部門的信息源得到歸檔整合,充實完善企業信用數據庫,可以有效解決市場信息不對稱的問題。

        (四)電信企業內部要建立并完善信用管理制度

        電信企業要擺脫傳統思想的束縛,重視企業內部信用管理的建設。按照信用管理體系一般建設原則,圍繞事前防范、事中監管和事后處理三個部分,建立和完善用戶信用管理體系的建設。并應由專門設立的信用管理部門來全面承擔信用管理工作。

        1.在信用管理和市場營銷中找到平衡點

        營銷政策與信用風險之間存在著相輔相成的關系,兩者是矛盾的結合體。前者是從市場中得到每個可以得到的客戶,間接地將風險提高到最大;后者是要減少欠費風險,間接地鼓勵壓縮收入。因此,必須將兩者有機結合起來,制定完整的信用營銷戰略。將被動賒銷變為企業主動的授信過程。電信企業在制定營銷策略須考慮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第一,企業采用信用方式的基本目標是為了建立與重要客戶長期、穩定的關系。只有那些有價值、有潛力的客戶,企業才有必要考慮采取后付費方式或給予相對較高的信用額度。對于高風險的用戶,電信企業可以設計出不同的支付手段對他們的支付風險進行管理,如采用預付費的方式,可以將風險轉移到客戶自己身上。

        第二,在行業內存在競爭對手的情況下,信用方式應是企業戰勝競爭對手、取得綜合競爭優勢的手段之一,而不是唯一手段。因此,企業在競爭策略上,必須對自身與競爭對手間的比較優勢和劣勢做出全面的分析,才能恰當地制定信用政策。

        第三,企業選擇信用方式的根本目標在于最終利潤的增長。

        綜上所述,電信企業制定營銷政策必須兼顧“促進銷售額增長”和“保持應收賬款合理比重”這樣兩個目標的均衡和一致。偏重一個目標而忽視另一個目標的做法將導致企業利益的損失。

        2.重視客戶關系的管理

        客戶管理是進行企業信用管理的前提。因為每一筆銷售都可能對企業帶來風險,企業必須做到對每一個客戶心中有數,基于此再做出正確、合理的判斷,這樣才可以保證信用銷售的成功。此外,現代信用風險管理理論中有一條基本的論斷,即通過對客戶以往表現的總結和歸納,可以判斷出其今后付款表現的趨向。因此,為達到信用管理的終極目標——降低企業信用風險,客戶管理的基本內容就應包括如下幾方面:

        (1)客戶檔案的建立

        通過用戶有效身份證件的核查、系統判斷證件真假以及客服人員回訪或者實地調查,盡可能采集到安全客戶的信息,并按照用戶檔案建立的相關原則完成對客戶信息的收集和存儲。

        (2)客戶的評價

        客戶信用征信的核心任務就是對客戶的信用風險做出科學的評估和預測。眾所周知,決定或影響客戶信用狀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通常情況下,電信企業對客戶信用狀況的判斷主要依賴于業務人員或管理決策人員的主觀經驗性評估。這種評估由于主觀因素影響及評估方法不科學,往往會偏離客戶的實際情況。因此我們在給用戶進行信用評級時,在結合經驗、歷史數據等相關數據的基礎上,使用一系列科學的管理方法和技術手段,對客戶信用程度做出較為客觀的判斷。在此基礎上進行用戶的授信工作。

        (3)客戶的優化

        有了對客戶的正確評價,電信企業就可以對每一筆信用交易中作出正確的選擇。但這并不意味著客戶管理的結束,從長期的角度來看,如何幫助企業降低客戶的風險也應是客戶管理的重要職能之一。客戶的優化就是通過對所有客戶進行長期的考查和比較,進而找出企業的優良用戶,并以此為標準來指導進行用戶的開發和篩選,從而使企業有一個良好的用戶群。

        3.建立完善的話務數據分析制度

        建立完善的話務數據分析制度是電信企業有效降低潛在欠費風險的辦法之一。電信企業應圍繞“明確目標及時分析研究數據后續執行結果反饋結果處理”的數據分析的原則,建立相應的話務數據分析制度。通過對不同類型用戶數據指標、零次戶數據指標、高話務數據分析指標等相關指標的分析,盡可能地在支持有價值、有潛力的客戶的同時,控制和減少高風險客戶,把壞賬損失控制到最小。

        4.建立相應的用戶預警機制

        多元化地利用企業與用戶溝通的平臺,如短信平臺等,定期向用戶發送相關用戶須知信息,其中包括及時繳費信息提醒、繳費渠道相關的介紹、計費賬期說明等。

        5.加強催欠工作體系的建設

        逾期賬款的追收是企業信用風險管理的最后一道防線,也是體現企業信用管理效果的關鍵步驟。從信用管理的角度來看,企業應更為重視逾期應收賬款,尤其是在形成的初期。如果重視不夠,逾期欠費會很容易轉化為呆賬或壞賬。因此在加強催欠工作體系的建設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方面:

        (1)完善企業內部的催欠工作流程

        催欠工作是一項系統性的工程。如果要催收到位,前期的各項準備工作一定不能馬虎。從催欠人員的培訓、欠費數據的分析、全面欠費原因的分析、拖欠特征的研究、不同催欠方法的選擇,到信用管理部門內部催欠工單的派發等等,都應有制度化的配套工作流程,這樣才能提高催欠的工作效率。

        (2)采取催收外包的方式

        由于電信行業的欠費具有金額小、欠費用戶多、用戶分散等特點,因此催欠工作會相對復雜。電信企業可以利用社會力量,將催收工作進行外包,這樣可以解決電信企業催欠人員少、精力不足的問題,對催收工作可帶來明顯效果。

        [參考文獻]

        [1]薛興華.誠實為本信用為先——談培養健康的電信市場體系[J].通信世界,2002,(32).

        [2]杜娟.手機欠費信息納入個人征信體系路有多長?[EB/OL].

        [3]韓勇.電信業的“信用危機”——實現國內電信企業全面信用管理的建議[Z].

        [4]張和,周成國.電信企業CRM征信模式分析[J].通信世界,2005,(46).

        第7篇:企業信用管理體系制度范文

        關鍵詞:企業管理信用管理體系信用管理職能信用風險管理

        一、企業信用管理體系的重要性

        現代市場經濟的實質是以契約為基礎的信用經濟,信用經濟的主體是各式各樣的企業,企業信用管理制度是社會信用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市場經濟中,建立企業信用管理制度成為企業長期發展的核心和基礎,也是國內企業具備國際競爭力的根本保障,對企業自身的發展和社會信用制度的完善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

        (一)信用是市場交易活動的基本前提

        規范有序的市場經濟活動需要建立一個能夠有效調動社會資源和規范市場交易的信用制度。良好的信用關系是企業正常經營與市場健康運行的基本保證。沒有信用,企業不可能正常經營;沒有信用,市場不可能健康運行;沒有信用,市場經濟不可能健康發展;沒有信用,宏觀經濟政策不可能順利實施。

        (二)信用是企業發展壯大的重要保障

        市場經濟越發達,企業活動范圍越廣泛,信用就越重要。從企業整體看,信用是企業形成凝聚力并且發展壯大的基礎,沒有了信用,企業無法發展壯大;從企業融資看,信用是企業融資的重要條件,如果企業信用缺乏或者信用制度不健全,就不可能順利融資;從市場交易看,企業只有誠實守信,才能在市場樹立良好的形象,受到客戶和消費者的信賴和歡迎,才能贏得更廣闊的市場。因此,加強企業信用管理,改善企業信用狀況,提升企業信用等級,對于企業抵御市場風險,改善企業融資條件,提高企業整體素質和綜合競爭力,促進企業健康發展和做大做強,實現宏觀調控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由此可見,企業有必要對信用管理體系進行改革或完善,一是企業外部信用體系的管理,二是企業內部信用體系的管理。這里筆者僅就企業內部信用管理體系提出個人的一點想法。

        二、企業內部信用管理體系

        隨著以解決產權問題為核心的法人治理結構的建立和完善,我國企業面臨的更為嚴峻和緊迫的問題是,基礎管理落后,無法適應當前買方市場和信用經濟的要求。特別是在電子商務飛速發展的今天,信用經濟更是成為當今世界的主流。

        當前我國市場信用體制相對比較落后,使得很多在B2B平臺上開展的商務活動難以兌現,線下付款勢必存在著債務拖欠和應收賬款居高不下的問題,影響了企業發展。為了有效規避商務活動中的兌現風險,企業有必要建立和完善企業內部信用管理體系,這也是每個企業微觀經營管理機制改革的關鍵環節。

        (一)問題分析

        在傳統經濟體制下,企業的經營管理是在計劃與行政管理之下進行的,企業之間(包括企業與銀行之間)的交易大多是在同一個所有者或管理者的統一安排下進行的,企業無須過多關心信用和風險問題。進入市場經濟體制后,企業變成了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獨立自主經營的經濟主體。這時沿襲傳統管理體制的企業,其信用管理和風險控制能力的欠缺開始暴露出來,并逐漸成為制約企業健康、穩定發展的瓶頸。當前,我國大部分企業在信用管理方面存在著如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經營管理目標的偏差。近幾年來,我國許多中小企業在發展上大致都經歷了以下過程:初期資金高投入,銷售額高增長,后期則低回報,甚至出現經營危機。在買方市場和賒銷方式下,一個企業如果過份注重銷售業績的增長,雖然能快速擴大賬面銷售額,但其背后的財務狀況卻不容樂觀,應收賬款上升,銷售費用上升,負債增加,呆賬壞賬增加,利潤隨之下降。這些問題的根源就是企業經營管理目標的偏差。有的企業管理者為了應付上級主管部門業績考核,不顧企業長遠利益,一心追求眼前利潤;有的企業迫于市場競爭壓力,單純追求銷售額增長,偏離了最終利潤這一企業最主要的目標。企業經營管理目標發生偏差,使企業的信用大打折扣,信用管理自然名存實亡。

        2.基本管理職能的欠缺。在我國企業現有的管理職能中,應收賬款的管理職能基本上是由銷售部和財務部這兩個部門承擔的。然而在落實應收賬款的過程中卻常常出現由于職責分工不清而導致兩個部門相互推托的現象,這樣就使得應收賬款的處理效率十分低下,甚至出現管理真空。基本管理職能存在欠缺,使這兩個部門由于管理目標、職能、利益和對于市場反應上的差異,都不可能較好地承擔起企業信用管理和應收賬款管理的職能。

        3.應收賬款管理的滯后。我國絕大多數中小企業應收賬款管理的重點是如何“追賬”。有些企業的銷售人員、財務人員耗費大量精力參與討債,有些企業甚至專門成立了追賬機構,但收賬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是,這些企業忽視了交易之前和交易過程中的信用管理,將應收賬款管理的重點放在“事后收賬”,結果使應收賬款得不到合理的控制,還花費了數倍于應收賬款正常管理的成本,損失慘重。應收賬款管理明顯滯后,使企業一時無法收回賬款,使得各方面的資金周轉不開,影響了企業的正常發展,甚至面臨倒閉的境地。

        4.信用管理方法的落后。在目前銷售業務管理和財務管理上,我國大多數企業還沒有很好地掌握或運用現代先進的信用管理技術和方法。比如對客戶的信用風險缺少評估和預測,交易中往往是憑主觀判斷作決策,缺少科學的決策依據。在銷售業務管理上,由于缺少信用額度控制,往往是重權力而不重職能,一旦出現風險問題又相互推卸責任。在賬款回收工作上更是缺少專業化的方法,在銷售提成的激勵下,業務人員拉到大量訂單之后寄希望于一些缺少專業技能的人員去收賬,企業最終只能品嘗大量呆賬造成的苦果。

        (二)基本解決方案

        企業要想從根本上解決以上信用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建立合理的信用管理組織機構。目前我國企業在組織機構及其職能設置上不能適應現代市場競爭及信用管理的要求,主要表現在:企業最高管理決策層缺少對信用決策業務的領導和控制;信用管理職能劃分不清,大多是支離破碎地分布在銷售和財務部門,其結果往往是只重權力不重職能;部門內部管理目標、職責和權力不配套,而且部門問在信用管理上缺少協調和溝通;缺少獨立的信用管理職能和專業化分工。

        針對上述管理現狀及未來企業管理現代化的要求,提出如下解決方案:

        (1)企業應當建立一個在總經理或董事會直接領導下的獨立的信用管理部門(或設置信用監理),有效地協調企業的銷售目標和財務目標;同時在企業內部形成一個科學的風險制約機制,防止任何部門或各層管理人員盲目決策所導致的信用風險。

        (2)將信用管理的各項職責在各業務部門之間重新進行合理分工,信用部門、銷售部門、財務部門、采購部門等業務部門各自承擔不同的信用管理工作,必須按照不同的管理目標和特點進行科學的設計。例如,在傳統上銷售人員壟斷客戶信息的問題,必須通過各部門問在信息收集上的密切合作以及信用部門集中統一管理加以解決。

        (3)一些企業已成立的追賬機構(如清欠辦)應劃歸信用部統一領導,更加專業化地開展工作。首先,在業務程序控制中強化信用風險控制環節,使各部門分工協作,盡量減少信用風險帶來的損失;其次,實現對客戶信用管理的職能化、專業化,主要是對客戶資信進行管理,對交易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各個階段、各個環節,全方位地進行客戶信息搜集、評估和監控;再次,在有客戶來訪時,信用管理部門負責將公司的信用情況向客戶進行說明展示,以促進有效銷售;最后,信用管理部門通過對各部門人員的培訓,形成企業內部對客戶信用風險的共識。

        2.改進銷售/回款業務流程。現代企業管理在傳統職能分工的基礎上,更加注重部門間的協調作用和流程設計。例如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的業務流程再造和ERP解決方案就充分體現了這種管理趨勢。銷售/回款業務流程是企業關鍵性的業務流程之一,最為重要而且復雜。企業實施信用管理,可以有效地將企業銷售和回款業務活動中的各個環節有機地結合起來,以流程設計的方法,跨職能部門地實現銷售業績增長和降低收賬風險這兩個最基本的目標,從而為企業帶來較大的利潤增長空間。(筆者在這里建議有條件的企業應用ERP專業管理軟件來實施對企業內各流程的掌控。)

        實行全程信用管理模式需要建立和改進的業務流程包括如下一些基本項目:客戶開發與信息搜集業務流程;客戶信用評級業務流程;訂單處理與內部授信業務流程;銷售風險控制業務流程;款回收業務流程;債權處理業務流程。企業通過上述各項業務流程的建立和改進,將在銷售/回款這一企業最重要的價值鏈中獲得較大的增值,其中賣方(企業)信用控制能力的提高和買方(客戶)信用風險的降低是使各項業務流程得以改進的關鍵。比如某公司就是應用ERP管理軟件對信用實行良性管理。他們把事先想好的信用評估方式寫入程序,使其產生一個新的專門用于信用評估的程序,該程序包括企業所需要的客戶信用資信。

        3.建立全過程信用風險管理制度。實際經營管理過程中,一些企業不能很好地實施信用管理,是因為缺少一套比較完整而科學的信用管理制度。比如,許多企業不斷頒布各種應收賬款的管理規定,但往往達不到預期的效果,以至于不得不朝令夕改,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究其原因在于相關的規章制度沒有系統化的設計。企業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制定信用管理制度方案。

        (1)事前控制一一客戶資信管理制度。客戶既是企業最大的財富來源,也是企業最大的風險來源。為了搞好企業信用管理,企業必須首先做好客戶的資信管理工作,尤其是在交易之前對客戶信用信息進行收集調查,實施風險評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這些工作都需要在規范的管理制度下進行。目前我國許多企業需要在五個方面強化客戶資信管理:客戶信用信息的搜集、客戶資信檔案的建立與管理、客戶信用分析管理、客戶資信評級管理以及客戶群的經常性監督與檢查。

        (2)事中控制——賒銷業務管理制度。企業在交易過程中產生的信用風險主要是由于銷售部門或相關的業務管理部門在銷售業務管理上缺少規范和控制而造成的。其中較為突出的問題是對客戶的賒銷額度和期限的控制。一些企業在給予客戶的賒銷額度上隨意性很大,銷售人員或者個別管理人員說了算,結果往往被客戶牽著鼻子走。實踐證明,企業必須建立與客戶之間直接的信用關系,實施直接管理,改變單純依賴于銷售人員“間接管理”的狀況。因此,必須實行嚴格的內部授信制度,這方面的制度化管理應包括三個方面:信用政策的制訂及合理運用、信用限額審核制度以及銷售風險控制制度。

        (3)事后控制——應收賬款監控制度。關于應收賬款管理,許多企業已制訂了一些相應的管理制度,但是我們在實際經營管理中,這些制度還遠遠不能適應當前市場環境和現代企業管理的要求。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缺少管理的系統性和科學性。改進這方面的管理主要應在如下四個方面制度化:應收賬款總量控制制度、銷售分類賬管理制度、賬齡監控與貸款回收管理制度以及債權管理制度。

        第8篇:企業信用管理體系制度范文

        企業信用是社會信用的重要組成部分,涉及到銀行信用、商業信譽及個人信用等方面,從相互關系看企業信用涉及到企業與企業之間、企業與銀行之間、企業與政府之間、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信用行為。當前我國經濟正處在轉軌時期,建立和完善我國信用體系是適應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需要,是我國加入WTO后參與國際競爭的必備條件,信用是市場經濟賴以生存發展的制度基礎。但目前我國的現實是良好的社會信用機制尚未建立,信用意識淡薄、信用觀念扭曲,很多企業信用面臨危機,敗壞了社會風氣,危害了經濟的發展,其表現主要集中在幾個方面:

        經濟合同履約率低、惡意拖欠貨款、三角債嚴重。據調查統計,某省企業合同履約率只有60%左右,合同欺詐屢屢發生,擾亂了市場經濟秩序;在貨款的償付方面,全國80%以上的企業深受三角債困擾,企業間相互拖欠貨款高達15000多億元,嚴重影響了生產經營的運轉,干擾了市場經濟的正常運行,許多企業流動資金被壓死,工廠停工、工人失業,經濟體系陷入惡性循環。

        企業逃廢債嚴重。在金融信用領域,許多企業利用多頭開戶、無效抵押、無效擔保騙取銀行貸款;有的企業借改制、破產等名目,采取懸空、“金蟬脫殼”等等手法逃廢銀行債務。據人總行統計,截止2000年末,在工、農、中、建、交五家銀行開戶的改制企業為62656戶,經過金融債權部門認定的逃廢企業32140戶,占改制企業的51%,逃廢銀行本息1851億元,占改制企業本息的32%.部分地區、企業逃廢債行為相當泛濫,扭曲了銀企關系,危及金融安全,成為當前經濟生活中的一個頑癥和毒瘤。

        假冒偽劣充斥市場,對經濟和社會造成巨大損失。在農業生產資料里有假種子、假化肥、假農藥、假農機等,農產品里有糧食摻假、棉花摻假、假藥材等;工業領域更是難以找出一塊沒有被假冒偽劣浸染過的凈土,劣質建材堆砌了“豆腐渣”工程、假食用油做成了有毒的餅干、獸藥作人藥、毒酒害命不絕;在服務業假冒偽劣也大有后來居上之勢,假廣告、假中介、假文憑、假審計、假評估為虎作倀。近年來,假冒偽劣給我國經濟帶來的直接損失以千億元計,間接損失更是難以估量,假冒偽劣不僅使消費者蒙受了經濟、人身、精神的多重傷害,還嚴重毒害社會心態。造假不僅使一些地方的經濟拖向了崩潰的邊緣,而且讓被假冒的企業元氣大傷,破壞了公平競爭的合理秩序,制假、售假還惡化了我國的投資環境,影響了外資的流入。

        普遍存在的信用缺失危害無窮,給經濟和人民生活造成巨大損失,大大增加了經濟運行成本,降低了經濟效率,嚴重阻礙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失信行為象瘟疫一樣侵蝕社會肌體,直接破壞社會的法制基礎,敗壞社會道德和社會風氣。

        面對如此嚴重的信用缺失情況及帶來的巨大危害,政府和社會各界都在疾呼要建立良好的信用環境和信用管理體系,這是當前推動我國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需要,是積極應對加入WTO面臨挑戰的必然選擇。在嚴峻的形勢和強烈的需求下,如何建立完善強有力的信用管理體系和形成良好的信用環境,就成為當前需要解決的緊迫課題。

        通過對有關情況的研究分析,筆者認為應從“破”和“立”兩個方面入手,加大力度、加快速度,盡快建設符合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信用體系,形成良好的信用環境。

        “破”就是工商管理、公檢法、技術監督等執法部門繼續加大對假冒偽劣、經濟詐騙、虛假信息廣告、惡意拖欠等行為的打擊力度,因為當前這些不法行為囂張的最直接原因是受到懲處的成本遠遠小于得到的收益,打擊的力度不足以懲處和威懾貪利的欲望。要遏制和消除這些現象的發生,對違法分子個人、單位懲處手段和經濟上的處罰必須足以擊破貪欲的幻想、大大超過在經濟上的收入。

        “立”就是要從根本做起,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建立完善信用體系、樹立良好的社會信用風氣,從總體上形成講信用、促發展的良好信用環境。

        在實際經濟生活中,無論是生產性企業或貿易性企業,經濟往來的對象基本分為供應商、金融機構、產品經銷商和消費者,發生行政關系的主要有工商管理機關和監管機關,如海關、技術監督部門等。

        以下著重從建立企業信用管理體制、強化信用管理方面談幾點建議:

        建立規范嚴密的信用管理體制

        從現階段我國社會、經濟的實際情況看,對企業信用直接或間接的監督、管理機關有工商管理、技術監督、人民銀行、公檢法等部門,這些部門在自己的職權范圍內擁有對企業失信行為的調查、處理的職能和權力,擁有真實的信息來源,但缺陷在于這些部門對企業的相關行為和信息沒有完整的記錄和系統的整理,也沒有對社會和運用的渠道,造成了信用信息的散失,信守誠信的企業無法得到表彰和益處,不守信用的企業卻有空子可鉆。因此必須建立和強化嚴密的信用管理體制,在各方面對企業的信用狀況進行監督和管理,采集和整理相關信息,形成系統性的資料,便于國家機關的監督管理、客戶的查詢運用。

        例如對于某個企業的信用情況,上述幾個職能部門分別進行監督、采集、記錄:工商管理部門對企業注冊登記、年檢、履行合同、企業受獎或受罰、消費者投訴等進行采集、記錄;技術監督部門對企業生產、經營的商品在質量和是否遵守國家有關法規的方面情況進行監督、記錄;人民銀行通過貸款登記管理系統對企業在各家銀行的貸款、發行債券等情況進行監控,記錄和分析企業融資的信用狀況;公檢法等司法機關對企業及主要負責人涉及違法和被其他企業、機構的情況歸類和記錄。建立嚴密的信用管理體制,通過以上幾個部門記錄的信息,使一個企業從建立、生產、融資、經營、到售后服務、客戶意見等情況一一記錄在案,加以匯總分析和判斷,一個企業基本的信用狀況就展現在我們面前,誠實守信的企業將會受到褒獎,贏得更多客戶的合作;失信的企業將會失去立身之地。

        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

        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企業信用管理需要法律的支持、規范和保障,無論是政府對企業信用實施管理,還是中介機構和客戶運用信用信息都必須遵守法律的規定,因此應制定“企業信用管理法”或“社會信用信息法”等法律制度,為管理機關和征信機構開展企業信用采集、保存、評級、、運用提供法律依據,改變目前社會信用體系的建立缺乏法律基礎的狀況。嚴格執行有關法規,規范企業、個人、政府部門提供的信用信息,對故意造成信息失真的行為給予嚴厲的懲罰,規范資信公司,防止其提供不真實的評級;在建立信用體系的同時,同時注意保護企業的商業機密。

        通過中介機構征集、整理、信用信息資源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信用管理體系的建立、信用信息資源的積累運用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歐美等發達國家歷經一百多年建立了完善的社會信用體系;根據我國的現實情況,建立信用管理體系僅靠政府有關部門是不夠的,也是不適應經濟發展需要的,要借鑒國外的成功經驗,充分發揮征信公司、評級公司等中介機構的作用,運用行政的、法律的和商業化的手段,依靠先進的信息技術、網絡技術,收集、處理分散在工商、銀行、技術監督、稅務、公檢法等部門的企業信用記錄,以經濟發達城市為支點,逐步建立覆蓋全國的信用管理體系和網絡化的征信數據庫。信用中介機構將采集到的信息進行匯總、整理、分析,制作成信用信息產品,以方便、快捷的方式提供給政府部門、企業及個人客戶,供查詢和使用。

        建立科學的信用評價標準

        科學的信用評價標準是信用管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的信用信息包含企業的注冊情況、年檢、履行合同、被客戶投訴、產品質量、融資信譽、納稅情況、涉訴案件、被政府表彰或被處罰情況等等,涉及企業的多個方面,信息數據紛繁復雜,如沒有科學的評價標準,則難以直接運用信用資源。對信用信息進行分類整理,建立科學的評價標準,對特定的企業評定出合理的信用等級,采取動態的方法,簡明扼要的反映企業真實的信用狀況,方便客戶的查詢、判斷,有利于社會對該企業的了解認識,使誠實守信的企業譽滿天下,得到更多的資源和客戶;使信用低下的企業難以藏身,斷絕財路。

        運用信用資源促進經濟發展

        建立和完善信用管理體系是形成良好信用環境的手段,而非目的,開發運用信用資源,促進經濟的發展、優秀企業的快速成長,打擊失信行為才是我們的目標。信用作為市場經濟中的重要資源,可從三個方面概括:一是信用作為一種資格和能力,是進入市場的入場券;二是信用構成無形的資本和財富,發揮商譽的品牌效應;三是信用是一種政府、企業、社會公眾可以共享的信息資訊,發揮社會的輿論監督作用。根據上述分析,運用信用資源促進經濟發展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建立快捷便利的信用信息傳播渠道,使企業和消費者方便和低成本的獲取信用信息,是運用信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使交易的主體及時、真實的了解到對方的信用狀況,防范風險,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經濟資源的運用效率,通過建立征信公司或信用管理局作為信用信息傳播的窗口,利用互連網等工具高效的查詢使用。

        制定對信用低下企業的警告和市場禁入制度。企業主管部門、工商管理、質量監督等部門,要善于運用有關信息,防患于未然,對信用低下的企業及時提出警告,對情節嚴重的要禁止進入市場,以免相關企業和消費者受騙上當,減少資源的損失。

        第9篇:企業信用管理體系制度范文

        在競爭激烈的當今社會,信譽好的企業更有立足之地,然而作為企業會時刻面臨著信用風險,誠信經營就顯得尤為重要。誠信經營并不是紙上談兵,需要構建好信用管理體系,這也是一個復雜而長期的過程。在信用體系的構建過程中工商管理的運用具有現實意義,運用好工商管理對于防御信用風險作用重大。

        一、工商管理在企業信用監管方面的運用

        我國工商管理的部門也在不斷根據市場經濟的變化調整管理策略,經過一系列的改革、創新,“經濟戶口”管理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成績。“經濟戶口”在工商管理部門對市場監管的管理辦法,通過市場主體的注冊和監管,分類建立管理檔案,這樣一來管理起來就十分方便,這也是工商管理部門對市場經濟信息進行了解的重要途徑。

        “經濟戶口”管理辦法中最關鍵的一環就是工商管理部門對企業信息的相關檔案進行管理,這些檔案中有很多重要的文獻資料,包括市場主體的注冊材料、年檢報告、違法資料等,是對市場主體進行監督的有力憑證。這種“經濟戶口”隨著市場的變化與企業的發展而更新,在權威性與準確性方面都有保障,通過這種管理手段,掌握企業的真實信用情況,在企業出現失信行為的時候予以打擊。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經濟戶口”管理辦法在我國出現并且實施,二十一世紀初,隨著互聯網的普及,計算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工商管理部門也與時俱進,將“經濟戶口”管理辦法與網絡相融合,建立科學的管理系統,更新“經濟戶口”的內容更加便捷和快速,同時在進行經濟戶口調查的時候也節省了很多時間。對于企業自身來說,探索新的“經濟戶口”管理辦法也是非常重要的,目前來看很多企業還是找到了一些新的方法,如某地工商局“研發”的“一卡―一檔―一戶”的做法,也有實施監管責任制的,這樣一來企業的信用管理體系中經濟戶口的價值大大提升。

        二、工商管理在企業信用獎懲方面的運用

        在很多企業中,工商管理部門采用的是分類監管的方式。“分類監管”顧名思義,就是將企業按照信用度進行分類管理,信用度的由來就是工商管理部門對企業信用的點評結果,依照這個結果將信用度水平相近的企業劃分在一起,對于那些信用好的企業給予獎勵,對于信用度比較差的企業給予懲罰。通過這種與企業之間的互動,提高監管效率與效果,并且在企業的準入、經營行為方面可以加強執法的效力。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的中后期,這種信用分類監管的方式開始在我國實行,在探索與實踐的過程中,這種分類監管制度越來越成熟。在法律法規完善方面做得越來越好,同時在國家工商總局的帶領下,分類監管在地方的工商管理部門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越來越科學。隨著互聯網的迅猛發展,運用互聯網加強工商總局與地方工商局的聯系,資源共享,監管起來更加方便。根據企業信用標準的制定,將企業劃分為四級,如果是第四級的企業就意味著是信用度十分不好的企業,這時候工商管理部門需要將其“勸退”――退出市場,也可以直接撤銷其工商登記;處在第三個等級的企業會有一些信用不良記錄,要加強控制,對其不良行為及時給予糾正;處在第二個等級的企業信用情況要好于第三等級的企業,要以批評教育為主;作為劃分在第一等級中的企業,信用度良好,工商管理部門應該給予激勵和表揚。

        三、工商管理有助于準確把握企業信用情況

        工商管理部門在企業的信用管理體系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工商管理部門以自身為主體,開展年檢實踐活動,每年定期對企業進行經營狀況與信用狀況的監測,主要是為了對企業進行深刻的了解,包括企業的運營狀況,存在的問題,可以針對這些問題為企業提出有益建議。充分利用“經濟戶口”的管理制度,記錄好企業的信用情況,同時注重企業的分類監管,為建立科學的企業信用管理體系做出貢獻。

        工商管理部門為了促進企業信用體系的良性發展進行了很多實踐探索,在完善年檢制度方面不斷的進行年檢辦法的修改,新的年檢辦法與時俱進,在年檢的程序上和年檢對象方面做出了新的詳細的說明,企業與工商管理部門的關系越來越密切,工作聯系也越來越方便。企業年檢在技術上進行一系列的更新,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在網上進行年檢,可以減少很多多余的程序,也有的工商管理部門實行滾動式的年檢制度,這些都促進了企業信用管理體系的完善。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产在线精品亚洲第二站 | 黑人巨大亚州宗合在线 | 亚洲国产精品有声小说 | 在线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亚洲第一天堂中文字幕在线 | 亚洲欧美精品专区极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