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新生兒臍帶護理的方法范文

        新生兒臍帶護理的方法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新生兒臍帶護理的方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新生兒臍帶護理的方法

        第1篇:新生兒臍帶護理的方法范文

        【關鍵詞】氣門芯斷臍;殘端處理;護理

        【中圖分類號】R86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515(2011)07-0053-02

        新生兒臍帶的殘端一般需要5-7天[1],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夠脫落[2]。本文回顧我院2011年1月至6月,我科住院出生的1120例新生兒臨床資料,對新生兒在常規(guī)采用氣門芯套臍法斷臍的基礎上,使用新生兒臍帶結扎,護臍帶包扎,并早期剪除臍帶殘端,再予以完善的臨床護理措施。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我院2011年1月至6月,我科住院出生的1120例新生兒臨床資料,全部患兒生命體征均正常,均為出生72小時后的新生兒。新生兒的臍帶周圍皮膚無紅腫、無感染、臍帶殘端干燥水腫不明顯。

        1.2 方法:對新生兒在常規(guī)采用氣門芯套臍法斷臍的基礎上,使用新生兒臍帶結扎,護臍帶包扎,并早期剪除臍帶殘端,再予以完善的臨床護理措施。

        1.2.1 殘端剪斷準備:第一,人員要求:修剪指甲、 洗手、戴口罩、戴帽子。第二,環(huán)境要求:室內(nèi)采光良好、整潔干燥、每天紫外線照射二次,每次30分鐘,室溫22~26度之間,濕度55-65%。第三,用物準備:無菌臍剪包、消毒棉簽、5%碘酒消毒液、75%酒精、護臍帶一根、止血用明膠海綿,新生兒的衣物、尿布等。第四,新生兒準備:臍帶殘端剪斷前禁止喂奶30-60分鐘 ,評估臍帶及周圍皮膚情況。

        1.2.2 剪斷方法:首先,用消毒棉簽蘸5%碘酒以臍帶為中心消毒臍部一次,直經(jīng)5cm.,75%酒精脫碘.,待干。其次,左手持血管鉗夾住臍帶殘端,右手持臍剪在氣門芯中間逐漸剪斷。之后再次用消毒棉簽蘸5%碘酒以臍帶為中心消毒臍部,75%酒精脫碘一次,護臍帶包扎臍部[3]。

        1.3 護理:

        1.3.1 在處理新生兒臍帶殘端之前,告知產(chǎn)婦剪除臍帶殘端可以減少臍部感染機率,取得家屬的配合。

        1.3.2 在護理臍帶部位時一定要洗手,避免手上的細菌感染新生兒臍部。在處理剪除臍帶殘端完畢后,觀察15分鐘并告知產(chǎn)婦保持新生兒安靜2小時,以免臍部出血。于新生兒沐浴的時,不要讓臍帶沾水。如果在新生兒水療時,一定要貼上護臍水貼。其臍帶及其周圍皮膚要保持干燥清潔,特別尿布不要蓋到臍部,避免尿液或糞便沾污臍部創(chuàng)面。應視情況而定如分泌物多用75%的酒精棉簽每天消毒1-2次,臍部干燥可以隔天一次[4]。

        1.3.3 新生兒出院后如出現(xiàn)以下情況告知產(chǎn)婦及時帶嬰兒就診:①新生兒發(fā)燒或表現(xiàn)出不舒服的癥狀。 ②新生兒臍部及附近區(qū)域腫脹或發(fā)紅。 ③臍帶殘端的根部有膿。 ④臍部有異味時。

        2 結果

        全部新生兒均無臍帶殘端出院,均無發(fā)熱與臍部及附近區(qū)域的紅腫發(fā)生,臍帶殘端未見膿液,并且無異味。均未發(fā)生臍部感染。

        3 討論

        新生兒的臍部于正常情況下需經(jīng)過斷臍以及包扎處理后,其殘留的臍帶才會逐漸的干結變硬,而一般都在一周左右發(fā)生脫落,其創(chuàng)面需10-14天才能夠完全愈合[5]。極大多數(shù)的新生兒臍帶一直到出院之后才發(fā)生脫落,乃至愈合。而產(chǎn)婦與家屬均缺乏對新生兒臍部進行護理的相關知識,經(jīng)常應用不正確的方法對其進行護理,這就容易造成新生兒臍部的感染[6]。新生兒臍帶殘端的盡快干燥與脫痂,能夠減少其發(fā)生感染的機會,同時也能夠減輕新生兒其出院后家屬與產(chǎn)婦對臍帶殘端需護理的負擔性心理。本文回顧我院2011年1月至6月,我科住院出生的1120例新生兒臨床資料,對新生兒在常規(guī)采用氣門芯套臍法斷臍的基礎上,使用新生兒臍帶結扎,護臍帶包扎,并早期剪除臍帶殘端,再予以完善的臨床護理措施。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對新生兒應用氣門芯斷臍臍帶殘端剪斷法,操作簡便,容易掌握,患兒臍部的感染率低,再配合以完善的臨床護理,不僅提高了家屬的滿意度,也得到了社會的好評。

        參考文獻

        [1] 董慧瑛主編.婦產(chǎn)科護理學.第3版.合肥: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61

        [2] 羅艷琳. 氣門芯斷臍并臍帶殘端剪除的臨床應用 [J]. 護理學雜志, 2000, 15 (7) _1 . 414

        [3] 孫梅紅. 氣門芯斷臍并臍帶殘端剪除的臨床探討 [J]. 包頭醫(yī)學, 2002, 26 (1) _2 . 5-6

        [4] 鄢紅琴. 新生兒斷臍方法比較及護理 [J]. 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 2006, 5 (12) _1 . 2075

        [5] 潘君,顧祖文,周海英等. 2種不同斷臍方法對新生兒臍帶脫落的效果觀察 [J]. 當代護士(專科版), 2010, (10) . 71-72

        第2篇:新生兒臍帶護理的方法范文

        [關鍵詞] 臍部暴露;時機;新生兒

        [中圖分類號] R714.5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3)12(b)-0054-02

        新生兒出生后,其臍帶殘端在未愈合脫落前為開放性創(chuàng)口,從而成為細菌侵入體內(nèi)的一個重要門戶,加上局部血流、營養(yǎng)豐富,一旦潮濕或尿液污染,細菌極易滋生繁殖,如護理不當,很容易引起新生兒臍部感染[1-2],因此,臍部護理是新生兒護理的一項重要工作[3-4],直接關系到嬰兒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臍部殘端早期暴露是近幾年被證實能加速臍部殘端干燥、脫落、愈合的另一個安全有效的措施[5]。本研究探討新生兒臍部暴露的最佳時期,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2月~2013年11月在本院經(jīng)自然分娩的足月新生兒2000例為研究對象,產(chǎn)后Apgar評分>8分,體重>2500 g,排除宮內(nèi)感染、羊水早破及胸腹壁裂畸形者。將2000例新生兒隨機分為A、B、C、D 4組,每組500例,A、B、C、D組分別在斷臍即刻、12 h、24 h、48 h暴露臍部殘端,4組新生兒Apgar評分、體重等基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分娩后臍帶處理方法

        所有研究對象均在娩出后1~2 min內(nèi)按常規(guī)剪斷臍帶:胎兒娩出后,立即于距臍帶根部10.0 cm及0.5 cm處分別上止血鉗及一次性臍帶夾(楊州市邗江頭橋衛(wèi)生材料廠生產(chǎn))阻斷臍帶供血,0.5%的碘伏消毒臍帶根部及周圍,于臍帶夾上方0.5 cm處剪斷臍帶,擠出殘血,新生兒臍帶斷面經(jīng)0.5%的碘伏消毒后[6],A組暴露不覆蓋紗布,B、C、D組新生兒臍帶殘端用無菌紗布覆蓋包扎。

        1.3 臍部護理及暴露方法

        A、B、C、D組分別在斷臍即刻、12 h、24 h、48 h暴露臍部,出生及沐浴后每日予75%乙醇消毒臍帶殘端及臍輪周圍2次,無菌紗布覆蓋包扎,保持局部清潔干燥,若包扎紗布被尿液浸濕或污染時予更換,48 h后去除一次性臍帶夾及包扎紗布,臍部殘端暴露,每日用75%的酒精消毒2次,待殘端結痂自然脫落[7-8]。

        1.4 出院后護理

        出院后由家屬在家進行臍部護理,出院前對產(chǎn)婦及家庭人員做好新生兒臍部護理的健康教育,使其對臍部暴露、護理有正確的認識,教會其家庭人員掌握正確的臍部消毒和護理方法[9],保持臍部清潔干燥,避免污染及潮濕,并由專職護理人員進行跟蹤隨訪。

        1.5 觀察指標

        觀察4組新生兒10 d內(nèi)臍部出血發(fā)生率、臍部感染發(fā)生率、臍帶殘端脫落時間、臍部愈合時間,住院期間由專人觀察并記錄,出院后由同一人進行跟蹤隨訪。

        1.6 臍炎診斷標準

        輕者臍輪與臍周皮膚輕度紅腫,或拌有少量漿液膿性分泌物;重者臍部和臍周皮膚明顯紅腫發(fā)硬,分泌物呈膿性,量多并帶有臭味[10]。

        1.7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1.0統(tǒng)計軟件包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以P

        2 結果

        2.1 4組新生兒10 d內(nèi)臍部出血及感染發(fā)生率的比較

        A組10 d內(nèi)臍部出血發(fā)生率顯著低于B、C、D組(P

        3 討論

        傳統(tǒng)的新生兒臍部護理是將新生兒臍帶殘端用無菌紗布包扎,保持敷料干燥,生后次日沐浴后用75%乙醇消毒臍部2次并繼續(xù)用紗布無菌包扎及膠布固定,甚至用繃帶或一次性無菌臍帶包包扎固定,48 h后暴露臍部,殘端任其結痂自然脫落[11]。這種方法不僅影響新生兒腹式呼吸,造成新生兒不適[12],而且臍部包裹后局部潮濕不易干燥,也不方便局部觀察,包裹的紗布及繃帶被汗及尿液污染浸濕或脫落后往往得不到及時更換,從而容易導致臍部感染[13]。在進行臍部護理更換敷料時常發(fā)現(xiàn)臍部滲出物與無菌紗布粘連,甚至出現(xiàn)殘端滲血、紅腫[14],頻繁更換敷料不僅增加護理工作量,也浪費醫(yī)療資源[15]。

        通常情況下,臍帶殘端暴露后逐漸干枯僵化,1周左右脫落,創(chuàng)口10~14 d完全愈合[16]。但臍帶殘端被紗布包裹后,臍部不易干燥,殘端脫落、愈合時間延長[17],而臍帶在脫落過程中會分泌膠質(zhì),引起臍部分泌物增多,為細菌繁殖提供了良好條件,如護理不當,很容易導致新生兒臍炎甚至敗血癥[18]。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學者主張早期暴露臍部,過早暴露臍部是否容易導致臍部感染是多數(shù)學者擔心的問題,但研究發(fā)現(xiàn),與傳統(tǒng)產(chǎn)后48 h暴露臍部相比,產(chǎn)后24 h暴露臍部能降低新生兒臍炎、臍出血的發(fā)生率,甚至比48 h后二次斷臍臍炎及臍部出血發(fā)生率還要低[19]。臍部暴露后,殘端處于干燥狀態(tài),干枯結痂快,不利于細菌生長,大大降低了感染的概率,而且便于護理和觀察,減少護理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并可明顯節(jié)約敷料,減輕產(chǎn)婦的經(jīng)濟負擔,對減少院內(nèi)感染和醫(yī)療糾紛亦有積極作用,24 h后暴露臍部也讓產(chǎn)婦及其家屬在護理新生兒時感到輕松,方便出院后家庭護理。

        本研究結果表明,新生兒斷臍即刻是暴露臍部殘端的最佳時期,可提高新生兒臍部護理質(zhì)量,促使臍部殘端愈合,降低新生兒臍部感染及死亡率。

        [參考文獻]

        [1] 董莉,盧敏,梁麗碧.新生兒臍部包扎法與24小時臍部暴露法的效果比較[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1,9(34):27-28.

        [2] 邵美仙,樊麗英,梁建紅,等.75%酒精濕敷新生兒二次剪臍的臍部護理效果研究[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0,5(27):182-183.

        [3] 代洪波,吳媛媛,喬福元,等.健嬰寶-胎毒清用于新生兒臍部護理包扎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婦幼保健,2010,25(17):2446-2447.

        [4] 柴青松.不同護理措施預防新生兒臍部感染的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yī)急診,2010,19(1):174-175.

        [5] 葉金艷,祝建軍,杜玉梅.新生兒臍炎病原菌分析與耐藥性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07,17(10):1299-1301.

        [6] 范慧慧.開放式臍部護理二次臍帶修剪法的療效評價[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9,18(23):2840-2841.

        [7] 藍院琴,廖新陽,譚月堅.新生兒臍部護理風險分析與對策[J].海南醫(yī)學,2010,21(7):143-144.

        [8] 湯雋.新生兒85例的臍部護理[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2,12(3):735.

        [9] 蘇麗東,唐鴻玉.兩種臍帶殘端處理方法的效果觀察[J].護理學報,2009,16(5A):51-52.

        [10] 張麗英.3種新生兒臍部護理效果評價[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1, 27(17):2690-2691.

        [11] 周蓉,劉銳.新生兒臍部護理方法的臨床分析[J].中國醫(yī)藥導報,2009,9(6):89.

        [12] 葉愛彬,羅淑媚,范杏嬌.新生兒臍部的護理方法及相應效果[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1,5(10):112-113.

        [13] 張國英.不同臍部護理法對預防新生兒臍炎的價值比較[J].吉林醫(yī)學,2012,33(14):3088-3089.

        [14] 朱鴻雁.新生兒臍部的護理方法及相應效果[J].醫(yī)學信息,2010,23(10):3699-3700.

        [15] 楊柳.二次斷臍時機選擇在新生兒臍部護理中的應用[J].實用醫(yī)技雜志,2011,18(10):1120.

        [16] 陳慕刁,關惠慈,吳小麥.兩種新生兒剪臍方法的效果觀察[J]. 現(xiàn)代臨床護理,2011,10(4):48-49.

        [17] 王小飛.新生兒200例的臍部護理[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11(27):6794-6795

        [18] 李全梅.母嬰同室新生兒醫(yī)院感染分析及對策[J].現(xiàn)代臨床護理,2009,8(4):6.

        第3篇:新生兒臍帶護理的方法范文

        [關鍵詞] 新生兒;斷臍;留取臍帶;臍帶殘端長度

        [中圖分類號] R473.7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5)14-38-03

        Influence research on the stump length of the umbilical cord of neonatal cord clamping

        LIU Xianyin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oration Western South China Sea Hospital, Zhanjiang 524057,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earch the influence of the stump length of the umbilical cord of neonatal cord clamping. Methods 510 neonates were divided to group A, B and C through random number table with 170 neonates in each. In group A, umbilical cord clamp was clamped at the distance of 0.5cm from navel chakra, and umbilical cord was cut at the distance of 0.5cm from umbilical cord. In group B, umbilical cord clamp was clamped at the distance of 1cm from navel chakra, and umbilical cord was cut at the distance of 1cm from umbilical cord. In group C, umbilical cord clamp was clamped at the distance of 2cm from navel chakra, and umbilical cord was cut at the distance of 1cm from umbilical cord clamp. Errhysis of umbilical cord, periumbilical secretions, periumbilical skin inflamed, and time of loose umbilical cord clamp and umbilical cord detachment of three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Occurrence rate of errhysis of umbilical cord of group A was 6.5%,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group B and C (P

        [Key words] Neonate; Cutting umbilical cord; Subsistence of umbilical cord; Stump length of the umbilical cord

        臍部護理是新生兒基礎護理中的一項重要工作,正確處理臍帶可減少或杜絕新生兒感染性疾病的發(fā)生,加快臍帶脫落[1]。目前國內(nèi)外對臍帶護理的研究頗多,對斷臍的時間、斷臍時使用的用具、斷臍后日常護理、斷臍后臍帶的消毒、自然脫落和二次斷臍法的護理效果比較等均有報道。但在斷臍時留取臍帶長度對護理效果影響的研究尚未見報

        道。研究發(fā)現(xiàn),斷臍時留取臍帶殘端長度不同對新生兒臍周的清潔度和臍帶脫落時間有較明顯的影響[2]。而目前文獻報道關于新生兒斷臍留取臍帶殘端長度不一,同一個醫(yī)院不同助產(chǎn)士的做法也不盡相同[3]。本研究旨在探討斷臍臍帶殘端不同長度對護理效果和臍帶脫落時間的影響,從而指導臨床助產(chǎn)士斷臍時留取適當臍帶殘端長度,以減輕護理人員護理臍帶的工作量,減輕產(chǎn)婦及家屬護理新生兒

        表1 三組入選新生兒一般資料比較

        組別 n 性別 母親平均年齡(歲) 平均孕周(周) 新生兒平均體重(kg) 剖宮產(chǎn)/順產(chǎn)(n/n)

        男 女

        A組 170 90 80 28.3±2.1 38.5±1.1 2869.90±31.63 61/109

        B組 170 89 81 27.7±4.3 39.0±0.8 2872.20±28.34 65/105

        C組 170 83 87 28.1±3.8 38.9±1.0 2871.70±30.57 60/110

        表2 三組臍帶護理效果及臍帶脫落時間比較[n(%)]

        組別 n 臍帶滲血 臍周分泌物 臍周皮膚紅腫 臍帶夾松脫 臍帶脫落時間

        (h)

        有 無 有 無 有 無 有 無

        A組 170 11(6.5) 139(93.5) 10(5.9) 160(94.1) 7(4.1) 163(95.9) 5(2.9) 165(97.1) 145.56±30.75

        B組 170 32(18.8) 138(81.2) 32(18.8) 138(81.2) 40(23.5) 130(76.5) 22(12.9) 148(87.1) 168.83±26.62

        C組 170 40(23.5) 130(76.5) 39(22.9) 131(77.1) 48(28.2) 122(71.8) 37(21.8) 133(78.2) 170.72±33.56

        x2/F 6.217 5.973 5.378 7.234 5.236

        P

        臍帶的心理壓力。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入選研究對象為來自廣東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湛江市婦幼保健院和中國海洋石油南海西部醫(yī)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期間內(nèi)正常分娩或剖宮產(chǎn)后的健康足月新生兒510例,新生兒體重范圍在2500~4000g之間,所有參與研究的新生兒母親了解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并愿意參與。510例中男262例,女248例。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隨機將入選的510例新生兒分為A、B、C三組,每組各170例,三組入選新生兒的性別、母親年齡、孕周、新生兒平均體重等臨床資料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1.2 方法

        A組新生兒在距離臍輪0.5cm處夾臍帶夾,在距離臍帶夾0.5cm處剪斷臍帶,所留臍帶殘端共1cm;B組新生兒臍帶在距離臍輪1cm處夾臍帶夾,在距離臍帶夾1cm處剪斷臍帶,所留臍帶殘端共2cm;C組新生兒臍帶在距離臍輪2cm處夾臍帶夾,在距離臍帶夾1cm處剪斷臍帶,所留臍帶殘端共3cm。剪斷臍帶的短口平整。斷臍后用無菌紗布將臍帶殘端的血擠擦干凈,用2%碘酒消毒短口后,用無菌紗布包裹臍帶殘端至出生后24h,24h后去掉紗布。出生48h后將臍帶夾剪除。斷臍后2h內(nèi),每10~15分鐘觀察臍帶滲血情況、臍帶夾是否脫落;出生后2~6h,每1小時觀察臍帶滲血情況;出生后6~24h,每4小時觀察臍帶一次,觀察臍帶滲血,臍周的分泌物、臍周皮膚紅腫情況、臍帶夾是否脫落、臍帶滲血情況。如果臍帶夾脫落或臍帶滲血,必須立即重新消毒臍帶斷口和殘端重新用新的臍帶夾鉗夾,重新消毒包好紗布,預防臍帶出血。

        1.3 評價及觀察指標

        設計臍帶護理效果觀察表,內(nèi)容包括:臍帶滲血:有或無;臍周分泌物:有(多或少兩級別)、無;臍周皮膚紅腫:有或無;臍帶夾松脫:有或無;臍帶脫落時間:記錄具體脫落時間。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其中計量資料數(shù)據(jù)采用()表示,組間比較使用t檢驗或進行方差分析。計數(shù)資料使用x2檢驗,P

        2 結果

        三組臍帶護理效果及臍帶脫落時間比較,詳細見表2。由表2可知,A組臍帶滲血發(fā)生率僅6.5%,顯著低于B組、C組(P

        3 討論

        臍部護理是新生兒護理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之一,直接影響到新生兒的健康;若臍部護理不當會引起新生兒臍部感染、出血、臍帶脫落時間延長或臍帶滲血、臍周分泌物較多,以及臍周皮膚紅腫、臍帶夾松脫等[4],而臍帶若果長時間不能脫落,游離的臍部是細菌繁殖的場所,局部易出現(xiàn)膿性分泌物,異味,臍輪周圍皮膚紅腫,易發(fā)生臍部感染,甚至引起新生兒敗血癥,嚴重時可威脅新生兒生命,給新生兒家長造成困擾,增加精神負擔,同時也增加產(chǎn)科護理人員的護理工作量[5]。

        正確處理臍帶可減少或杜絕新生兒感染性疾病的發(fā)生,加快臍帶脫落,減輕產(chǎn)科護士工作量,減輕產(chǎn)婦及家屬護理新生兒臍帶的壓力[6]。臨床工作中發(fā)現(xiàn),斷臍時留取臍帶殘端長度不同對新生兒臍周的清潔度和臍帶脫落時間有較明顯的影響。目前國內(nèi)外對臍帶護理的研究頗多,對斷臍的時間、斷臍時使用的用具、斷臍后日常護理、斷臍后臍帶的消毒、自然脫落和二次斷臍法的護理效果比較等均有報道[7-10]。但在斷臍時留取臍帶長度對護理效果影響的研究尚未見報道。因此,如何做好臍部護理,縮短臍帶脫落時間,促進臍部早日愈合,是產(chǎn)科護理人員工作的重點。本研究通過研究斷臍臍帶殘端不同長度對護理效果和臍帶脫落時間的影響,由表2統(tǒng)計結果分析可知,A組臍帶滲血發(fā)生率僅6.5%、臍周皮膚紅腫發(fā)生率僅4.1%、臍帶夾松脫率僅2.9%、顯著低于B組、C組(P

        綜上,本課題期通過對比分析新生兒斷臍時留取臍帶殘端長度不同對臍帶護理效果和臍帶脫落時間段影響,得出合適的臍帶殘端長度有利于減輕護理人員護理臍帶的工作量,減輕產(chǎn)婦及家屬護理新生兒臍帶的心理壓力,在提高新生兒臍帶護理質(zhì)量,降低圍生兒感染率方面起到了推動作用[13-16]。

        [參考文獻]

        [1] 戴淑艷,金雪靜,祁慧嬌.不同斷臍時間對新生兒預后的影響[J].現(xiàn)代實用醫(yī)學,20l4,26(1):69-70.

        [2] 陳濤,張麗珊,金星明,等.不同延遲斷臍時間與預防足月兒貧血效果系統(tǒng)評價[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9,17(4):404.

        [3] 華少萍,張宏玉,周紅,等.斷臍時間對母兒結局的影響[J].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10,16(12):1572-1575.

        [4] 楊柳.二次斷臍時機選擇在新生兒臍部護理中的應用[J].實用醫(yī)技雜志,2011,18(10):1120.

        [5] 張國英.不同臍部護理法對預防新生兒臍炎的價值比較[J].吉林醫(yī)學,2012,33(14):3088-3089.

        [6] 唐學敏.二次斷臍護理在新生兒臍炎護理中應用的效果[J].臨床醫(yī)藥實踐,2012,21(12):940-942.

        [7] 王芝蘭,郭慶玲.對比分析不同臍部護理方法在預防新生兒臍炎方面的效果[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11):109-110.

        [8] 李小花,朱亞萍,朱為.不同臍部護理在新生兒臍炎中的應用效果[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4,11(9):62-63.

        [9] 廖偉強.延遲斷臍對新生兒重度窒息預后的影響[J].現(xiàn)代醫(yī)院,2009,9(10):30-31.

        [10] 徐小靜,虞人杰.延遲結扎臍帶對新生兒的影響[J].中華圍產(chǎn)醫(yī)學雜志,2009(12):61-63.

        [11] 邱立志.延遲斷臍對新生兒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4,9(1):61-63.

        [12] 崔雪珍,楊燕,黃群豐,等.延遲斷臍對母兒影響的臨床研究[J].贛南醫(yī)學院學報,2014,34(3):396-397.

        [13] 殷秀珠,陳小荷,胡善榮,等.優(yōu)質(zhì)護理服務理念在新生兒臍部護理中的應用及效果[J].臨床醫(yī)學工程,2013,20(7):873-874.

        [14] 路靜,任勝巧,張靜茹,等.晚斷臍對新生兒臍部護理效果的影響[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6(19):151-152.

        [15] 宋紅輝.不同臍部護理方法在預防新生兒臍炎中的作用對比[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3,7(23):170-171.

        第4篇:新生兒臍帶護理的方法范文

        【摘要】目的 觀察不同消毒方式對新生兒臍部護理結果的影響,為臨床護理工作提供參考。方法 選擇我院年2011月1月~2011年7月出生的新生兒1236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618例。對照組采用0.5%碘伏進行臍部護理,2次/d。觀察組采用3%雙氧水進行臍部護理,2次/d。觀察并比較兩組新生兒臍帶殘端脫落時間和臍帶感染發(fā)生率的差異。結果 兩組新生兒臍帶殘端脫落時間比較,觀察組明顯早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新生兒臍帶感染發(fā)生率比較,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采用3%雙氧水進行新生兒臍部護理,可以促進臍帶脫落,防止感染,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新生兒;臍部護理;雙氧水;碘伏

        臍帶感染是造成新生兒死亡的獨立危險因素,新生兒斷臍后應注意保持臍部清潔干燥,并進行常規(guī)消毒,避免臍部感染的發(fā)生[1-2]。如何選擇消毒作用確切、刺激性小的消毒劑是新生兒臍部護理的關鍵[3]。我院對比了不同消毒劑的臨床效果,現(xiàn)將結果分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擇我院2011年1月~2011年7月出生的新生兒1236例,,均為健康足月兒,無宮內(nèi)感染。

        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618例。對照組新生兒胎齡38~40周,平均胎齡(39.02±0.5)周;體質(zhì)量2675~5040g,平均體質(zhì)量(3358.55±218.16)g;自然分娩405例,剖宮產(chǎn)213例;其中男性312例,女性306例,男女性別比為1.02:1。觀察組新生兒胎齡37.5~40周,平均胎齡(39.13±0.6)周;體質(zhì)量2688~5117g,平均體質(zhì)量(3364.51±224.39)g;自然分娩404例,剖宮產(chǎn)214例;其中男性313例,女性305例,男女性別比為1.03:1。

        兩組新生兒性別比、體質(zhì)量、胎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臍部護理方法:新生兒分娩后斷臍,對照組新生兒采用0.5%碘伏消毒臍部,并用新生兒護臍帶包扎,之后采用0.5%碘伏進行臍部護理,2次/d,直至臍帶殘端脫落。觀察組新生兒采用3%雙氧水消毒臍部,并用新生兒護臍帶包扎,之后采用3%雙氧水進行臍部護理,2次/d,直至臍帶殘端脫落[4]。

        1.3 判斷標準:通過測量新生兒護臍帶紗布的血跡、分泌物面積來估算臍部滲血量和炎性分泌物量。護臍帶紗布浸濕1cm2相當于0.058ml血液和分泌物。

        新生兒臍部分泌物>0.5ml、滲血>1.0ml、臍周皮膚紅腫、臍部有異味、體溫升高等癥狀出現(xiàn)時,可判斷為臍帶感染[5]。

        1.4 統(tǒng)計學方法:全部數(shù)據(jù)均錄入SPSS13.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臍帶殘端脫落時間比較:對照組新生兒臍帶殘端脫落時間為(9.32±1.15)d,觀察組新生兒臍帶殘端脫落時間為(7.06±1.22)d。兩組新生兒臍帶殘端脫落時間比較,觀察組明顯早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數(shù)據(jù)見表1。

        2.2 臍帶感染發(fā)生率比較:對照組新生兒發(fā)生臍帶感染31例,感染率為5.02%,觀察組新生兒發(fā)生臍帶感染12例,感染率為1.94%。兩組新生兒臍帶感染發(fā)生率比較,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數(shù)據(jù)見表1。

        表1 兩組新生兒臍帶殘端脫落時間和臍帶感染發(fā)生率比較

        3 討論

        世界衛(wèi)生組織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每年全世界約有40萬新生兒發(fā)生死亡,尤其在衛(wèi)生公共事業(yè)欠發(fā)達的發(fā)展中國家新生兒死亡率較高。感染是導致新生兒死亡的危險因素之一。

        新生兒由于各方面生理機能發(fā)育尚不成熟,機體防御功能不全,缺乏抵抗病原微生物定植的能力,是醫(yī)院感染的易感人群。新生兒臍部的特殊生理解剖結構和組織特點決定了臍部殘端是病原微生物入侵的主要通道。如護理不當,較易發(fā)生局部感染,延遲臍帶殘端脫落時間,甚至可導致敗血癥。目前臨床新生兒護理工作的重點提高自然院內(nèi)脫臍率和降低感染率。

        正常情況下,新生兒皮膚嬌嫩,臍帶殘端一般于1周左右脫落,2周左右完全愈合,臍血管需經(jīng)3~4周才能完全閉合,因此加強新生兒臍部護理是促進臍部愈合、預防感染的重要措施。

        碘伏是臨床常用皮膚粘膜消毒劑,因其具有殺菌效果好、皮膚黏膜刺激性小、黃染易水洗去除等優(yōu)點而廣泛應用于臨床,可有效抑制需氧菌的生長和繁殖,但對厭氧菌無殺滅作用。雙氧水是一種氧化性消毒劑,在過氧化氫酶的作用下可迅速分解,并釋出新生氧,通過干擾厭氧菌酶系統(tǒng)而發(fā)揮殺菌和抑菌作用。局部涂抹雙氧水后可產(chǎn)生氣泡,有利于清除血痂、壞死組織等,并對臍帶滲血有一定的止血作用,并可促進臍窩周圍干燥。臍窩周圍是厭氧菌感染的好發(fā)部位,近年來發(fā)生的新生兒敗血癥中,厭氧菌感染的比例逐年增加,因此將雙氧水應用于臍周局部消毒的效果較之碘伏更具優(yōu)勢。

        本研究結果表明:采用3%雙氧水進行新生兒臍部護理,可以促進臍帶脫落,防止感染,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韓莉芳, 曹麗華, 王迎春. 莫匹羅星軟膏在防治新生兒臍帶感染中的應用[J]. 當代護士:學術版, 2011, (2): 122-123.

        [2] 鄭玉峰, 姚桂林, 毛麗亞, 等. 新生兒臍帶處理及臍部護理臨床體會[J]. 咸寧學院學報:醫(yī)學版, 2007, 21(3): 268-269.

        [3] 岳曉燕, 王寶珠, 郝躍仙, 等. 低濃度聚維酮碘用于新生兒臍帶消毒的效果觀察[J]. 山西醫(yī)藥雜志, 2005, 34(12): 1047-1048.

        [4] 俞蓉. 新生兒臍部消毒方法對比分析[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08,4(6):87~88.

        第5篇:新生兒臍帶護理的方法范文

        【摘要】 目的 探討新生兒二次剪臍后臍帶殘端脫落時間、出血及感染的影響。方法 按知情同意的方法,將新生兒分為兩組,剪臍組50例,新生兒出生48小時后,根據(jù)臍帶干燥情況,進行二次剪臍;對照組80例,按照常規(guī)臍部護理等待臍部殘端自然脫落。對兩組新生兒臍帶殘端脫落時間、出血及感染進行比較。結果 50例新生兒二次剪臍后取得了很滿意的效果,剪臍后未發(fā)生感染,臍帶殘端脫落時間明顯縮短。結論 新生兒二次剪臍掌握好時機,加強日常護理,能有效地促進臍帶殘端脫落,減少臍部出血及感染。

        【關鍵詞】二次剪臍;新生兒;出血;感染

        新生兒臍帶有2條臍動脈,1條臍靜脈,周圍有膠質(zhì)樣的高蛋白組織,營養(yǎng)豐富,是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特殊門戶,細菌極易繁殖,發(fā)生局部感染。因此,若新生兒臍帶處理不當,易引起臍部感染和出血,嚴重者導致敗血癥、繼發(fā)腹膜炎。有資料表明,在1200例新生兒敗血癥中,存在臍部感染者占66%-87.5%[1],并且臍部是厭氧菌感染的好發(fā)部位。臍部護理是新生兒護理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臍部護理不當會引起新生兒臍部感染、出血、自然脫臍時間延長或臍部滲出液體多,有異味,給新生兒家長造成困擾,增加精神負擔。我院產(chǎn)科于2010年開始實行新生兒二次剪臍,取得了良好后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2010年4月至2010年10月在本科住院分娩的130例新生兒,隨機分為兩組,即剪臍組50例,對照組80例。兩組均為足月新生兒,出生時無胎膜早破和宮內(nèi)感染,Apgar評分8-10分,體重>2500g,新生兒吃奶好,母親無孕產(chǎn)期合并癥,兩組比較無顯著差異。新生兒二次剪臍由專人負責和觀察,并進行詳細記錄。

        1.2 方法 剪臍組50例,新生兒出生后48小時左右,仔細觀察臍部情況,剪臍時機以局部干燥、呈黃褐色并混有斑點狀干枯黑點、質(zhì)地柔軟為標準。用物為無菌組織剪1把,無菌止血鉗2把,一次性手術手套2付、明膠海綿、含有效碘5g/l碘伏棉球、75%酒精棉球、2%過氧化氫、棉簽、護臍帶1個,均需嚴密消毒備用。新生兒出生后48小時左右,臍部干燥,選擇新生兒哺乳、熟睡后進行二次剪臍。首先用2%過氧化氫消毒兩次,,再用干棉簽蘸干臍部,戴無菌手套,用止血鉗夾住臍帶殘端向上拉起,暴露臍根及臍周皺折,含有效碘5g/l的碘伏棉球、75%酒精棉球消毒臍帶殘端至臍根部及周圍皮膚,檢查臍帶及臍周無異常,右手用組織剪沿臍根部從不同方向環(huán)形剪除殘留臍帶,保持創(chuàng)面平整,減少臍帶組織殘留,再用碘伏棉球消毒臍部斷面2-3秒,75%酒精棉球消毒后,用明膠海綿壓迫5-10秒,護臍帶包扎臍部。二次剪臍后需嚴密觀察臍部有無滲出,有滲血或出血的新生兒要30分鐘、2小時分別查看2-3次。對照組80例,新生兒出生后,常規(guī)斷臍處理,按照常規(guī)臍部護理等待臍部殘端自然脫落。

        1.3 觀察兩組臍部脫落及愈合時間,有無感染及出血;臍部愈合標準:局部干燥、無紅腫、無異味,殘端為上皮覆蓋。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所得數(shù)據(jù)輸入SPSS 11.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計數(shù)資料用X2檢驗,P

        2 結果兩組臍部愈合情況脫落后效果對照,見表1。

        新生兒二次剪臍后臍部脫落時間為(2.5±0.61)d,比對照組明顯縮短(P0.05)。

        3 討論

        3.1 通過對新生兒二次剪臍的效果觀察,愈合的效果比傳統(tǒng)護理方法顯著,可看出以往的臍帶殘留自然脫落時間長,如因護理不當而造成臍帶感染住院治療,愈合時間會更長,往往造成醫(yī)療糾紛。采取二次剪臍,人為干擾以縮短臍帶愈合時間,減少新生兒臍炎的發(fā)生率,臨床效果顯著,受到患者歡迎,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3.2 通過二次剪臍,可使臍部殘端處血循環(huán)阻斷,減少了出血。而愈合后使分泌物減少,不利于細菌的繁殖生長,明顯減少了臍部感染的發(fā)生,也縮短了斷面愈合時間,降低了臍部發(fā)炎的機會。二次剪臍后方便了家屬的日常護理,也消除了家屬的害怕心理,使新生兒的臍部感染率降低。

        3.3 二次剪臍必須掌握好剪臍時機,才能使臍部脫落時間縮短,降低細菌感染機會。臍帶愈合過程分為潮濕期、干燥期及過干期[3],剪臍時機應在干燥期,臍帶局部干燥、呈黃褐色并混有斑點狀干枯黑點、質(zhì)地柔軟時為最佳時機;臍帶潮濕剪臍出血率高、易感染和影響臍部愈合;臍帶過干剪臍難度大、出血率高、易感染、臍部愈合時間延長。如臍帶軟、粗,呈灰白色,應注意延長修剪臍帶的時間,待干枯后再剪,以免出血[4]。

        3.4 應教會家屬和產(chǎn)婦臍部日常護理,如75%酒精消毒臍部及時換尿布,尿布不應遮蓋臍部,避免尿液浸濕臍部。減少哭鬧,可促斷面愈合。

        總之,在正常情況下,新生兒殘留的臍帶逐漸干枯僵化,于1周左右脫落,創(chuàng)口在10-14天才能完全愈合,本院產(chǎn)科在新生兒出生后48小時后進行二次剪臍,人為干擾臍帶脫落過程,縮短了臍帶脫落、愈合時間,減少了新生兒臍炎的發(fā)生。新生兒二次剪臍方法簡單、易行、并發(fā)癥少,對預防新生兒臍部感染起著重要的作用,深受產(chǎn)婦及家屬歡迎,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 沈萍,樓華英. 新生兒二次剪臍帶的臨床觀察[J].吉林醫(yī)學,2006(6):613.

        [2] 周蓉,劉銳.新生兒臍部護理方法的臨床分析.中國醫(yī)藥導報,2009,9(6):89.

        [3] 朱家貴,張俏玲,陳少麗.選擇適當時機為新生兒再次剪臍并用臍粉的臨床觀察[J].現(xiàn)代護理,2006,12(4):340-341.

        第6篇:新生兒臍帶護理的方法范文

        中圖分類號:R473.7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515(2011)6-211-01

        臍部護理是新生兒護理中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新生兒臍帶殘端為一開放傷口,如護理不當可引起感染。新生兒臍部護理中的常見問題有臍出血、臍炎、臍肉芽腫,嚴重者可合并全身感染發(fā)展為敗血癥。臨床工作中發(fā)現(xiàn)出生時正確斷臍,加強日常護理及產(chǎn)婦的健康宣教,嚴格的質(zhì)量管理是預防新生兒感染的有效措施。

        1 臨床資料

        新生兒470例,男258例,女212例,順產(chǎn)108例,剖宮產(chǎn)362例,孕周均在37W―42W之間,無窒息及感染。

        2 體會

        2.1 正確斷臍 新生兒在出生后立即清理呼吸道,待大聲啼哭后可處理臍帶,我院采用在距離臍帶根部0.5CM處用氣門芯結扎,然后在結扎部位上方剪短臍帶,擠除殘余血液,用碘酊消毒臍帶斷面,藥液不可接觸新生兒皮膚,以免發(fā)生皮膚灼傷,待斷面干后覆蓋無菌紗布,再用無菌護臍帶包扎。若是臍帶根部含有較多的華通膠時,用氣門芯結扎易斷裂,改用無菌粗絲線在距臍帶根部0.5CM處結扎第一道,再在結扎線外0.5CM處結扎第二道。處理臍帶時切忌過短,24小時內(nèi)注意觀察臍帶有無滲血,有滲血者再次結扎。

        2.2 加強護理 臍帶脫落前的護理,新生兒出生后每日沐浴一次,沐浴后用干棉簽擦干臍部,再用碘伏棉簽消毒臍帶斷端及臍輪后,用無菌護臍帶包扎,保持干燥:若有滲血,應重新消毒結扎,若殘端過長,可嚴密消毒后適當修剪,以促進創(chuàng)面愈合。

        2.3 加強健康宣教 新生兒臍部恢復情況是產(chǎn)婦及家屬最擔心的問題,因現(xiàn)在臍部護理方法與過去的不一樣,所以做好宣傳很重要。新生兒在出生后告知現(xiàn)在臍帶的情況,教會產(chǎn)婦觀察臍帶,耐心解釋護理要點,告知產(chǎn)婦保持臍帶干燥,及時更換尿布,教會產(chǎn)婦更換護臍帶。

        2.4 嚴格的助產(chǎn)質(zhì)量管理讓每一位助產(chǎn)士都掌握正確的臍部護理方法,定期組織學習,總結經(jīng)驗,討論臍炎的發(fā)生原因,分析個案,并委派技術好的,責任心強的擔任質(zhì)控員,監(jiān)督指導工作。

        第7篇:新生兒臍帶護理的方法范文

        【摘要】目的:探討新生兒臍部感染的原因及護理方法。方法:對我院產(chǎn)科分娩的足月新生兒共2356例中的38例(1.61%)新生兒臍部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感染進行分析。結果:發(fā)現(xiàn)臍部感染與臍粗大、臍帶結扎位置太高、剪臍不凈、臍斷端處理及護理不當有關,又加之新生兒抵抗力低,缺乏抗細菌定植能力,個別護理人員對臍部處理重視不夠,使細菌經(jīng)臍部殘端侵入繁殖而引起臍炎。結論:正確掌握斷臍的方法和技巧,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原則,加強臍部的觀察、護理和宣教,保持局部清潔干燥,并針對臍端不同臨床表現(xiàn)采用不同護理方法,這是避免臍部感染、預防新生兒感染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新生兒;臍部感染;原因;護理方法

        Newborn navel region nursing discussion

        Jing Mei Ling Xiong Jin ying Shi Shu juan

        【Abstract】Objective: Discusses the newborn navel region infection the reason and the nursing method. The method (1.61%) the newborn navel region presents the varying degree to my courtyard obstetrics childbirth's full-term newborn altogether 2356 example's 38 examples the infection to carry on the analysis. Finally: Discovered that the navel region infection and the navel are thick, the umbilical cord ties up the position to be too high, to cut the navel, the navel to break the end to process and to nurse improper not only related, also adds the newborn resistivity to be low, lacks the antibacteria field planting ability, the individual nursing staffs take seriously insufficiently navel region processing, makes the bacterium to reproduce after the navel region remnant end invasion causes the navel inflammation. The conclusion grasps correctly breaks navel's method and the skill, the fulfiling exactly aseptic technique principle, strengthens the navel region the observation, nursing and the propaganda, maintains partial clean dry, and aims at the navel end different clinical manifestation to use the different nursing method, this is avoids the navel region infection, preventing the effective action which the newborn infects.

        【Keywords】Newborn; Navel region infection; Reason; Nursing method 新生兒臍部殘端是一個開放性創(chuàng)面,是病原微生物入侵的重要門戶,若護理不當可導致局部乃至全身感染。有研究提示,新生兒臍炎可導致新生兒臍源性腹膜炎、新生兒化膿性腦膜炎[1]。在新生兒敗血癥中存在臍部感染者占60%~70%,且臍部是厭氧菌感染的好發(fā)部位[2]。因此,新生兒臍部感染必須引起醫(yī)務人員的高度重視。本文對38例新生兒臍部感染發(fā)生的原因及護理方法進行了探討,現(xiàn)總結如下。

        1臨床資料

        2007年1月至2008年2月經(jīng)我院產(chǎn)科出生的足月新生兒共2356例,均在母嬰同室區(qū),均無宮內(nèi)感染,Apgar評分在7分以上,體重大于2 500 g,經(jīng)臨床統(tǒng)計有38例(1.61%)新生兒臍部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感染。

        2原因分析

        在正常情況下,殘留的臍端在血液供應停止后24~48 h臍帶干枯后采用暴露療法或用消毒剪剪去殘端,使其脫落愈合,避免臍部感染。在2356例臨床觀察中發(fā)現(xiàn)臍部感染與臍帶本身的粗細(含華通膠物質(zhì)多少)、臍帶結扎高低、殘部的處理及護理有密切關系。

        2.1斷臍不當 :①結扎部位太高:個別醫(yī)務人員結扎臍帶位置太高,致使臍帶殘端較長,容易受到新生兒尿液浸濕及尿布、尿褲的摩擦,影響殘端干枯而易感染。②結扎下方有血腫:結扎臍帶時未擠盡殘端積血而在結扎下方形成血腫,是細菌繁殖的良好場所,導致臍帶殘端干枯時間延長而致感染。

        2.2剪臍不凈 :①剪臍后創(chuàng)面較大:臍粗大者剪臍后創(chuàng)面較大,愈合相對慢一些,脫落時間延長,也是臍部感染的好發(fā)因素。②剪臍后仍看見臍動脈和臍靜脈斷端,說明臍部血管未完全收縮,容易引起出血感染,多見于剪臍太早。③創(chuàng)面潮濕有分泌物:剪臍后1~2天內(nèi)創(chuàng)面稍潮濕是正?,F(xiàn)象,因新鮮創(chuàng)面有一個愈合過程,但此過程時間長及分泌物多容易發(fā)生感染。

        2.3臍部用物消毒不嚴: 臍部感染與斷臍用物消毒不嚴(如剪刀、氣門芯、紗布等)、臍部斷端消毒不嚴或燒灼不徹底有關,個別醫(yī)務人員責任心不強、違反操作規(guī)程,洗手不規(guī)范也是引起新生兒臍部感染的重要原因。

        2.4護理方法不當:在日常護理中往往發(fā)現(xiàn)產(chǎn)婦及家屬采取一些不當?shù)淖o理方法,是導致局部細菌繁殖引起感染的潛在因素。如把嬰兒內(nèi)衣置在尿不濕里面,這樣內(nèi)衣被尿液浸透,臍窩就處于潮濕的環(huán)境中;男嬰換尿布時未把向下按,尿液向上沖,浸濕了臍部;有的家屬把尿不濕外面向里面卷進,由于尿不濕外層不透氣,故不利于臍帶干枯;也有的家屬把爽身粉等異物灑在臍窩部。

        3護理方法

        3.1嚴把臍端結扎關:選擇正確的斷臍方法并掌握好結扎位置是預防臍部感染的關鍵。新生兒出生后1~2min用0.5%的碘伏消毒臍輪及臍輪上5cm的臍帶,臍周皮膚5cm,在距臍根0.5cm處用氣門芯結扎,在結扎部位上0.5cm處斷臍,擠凈斷端的殘血,用2%的碘酒消毒75%的酒精脫碘,用無菌小紗布覆蓋,用腹帶包扎。

        3.2加強臍部護理: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規(guī)程,操作中手、器械、敷料等必須無菌,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的任何用物均不可觸及臍帶殘端。臍帶干枯后予以暴露,用碘伏或75%的酒精消毒臍殘端、臍根部及臍周圍皮膚,每天兩次,一般讓其自然脫落,盡量避免剪臍,因剪臍后為防止出血常需加壓包扎,影響新生兒的腹式呼吸導致不適哭鬧而影響臍帶的收縮[3],又加之臍帶布繞腹捆扎易被尿液浸濕,如不及時更換,尿液刺激臍端引起分泌物增加,誘發(fā)局部感染。嚴密觀察臍部有無滲血滲液,若臍孔潮濕或有膿性分泌物時,可用雙氧水清洗后消毒包扎,必要時取臍部分泌物做細菌培養(yǎng)或藥敏試驗,根據(jù)醫(yī)囑局部或全身用藥,注意保持臍部干燥,可有效預防臍部感染。

        3.3加強宣教:教育醫(yī)務人員加強工作責任心,尤其是年輕工作者,加強對產(chǎn)婦及家屬的宣教工作,指導產(chǎn)婦及家屬正確掌握臍部的護理方法以及保持臍部清潔干燥是預防新生兒臍部感染的一項重要措施。

        采用以上臍部護理方法后,臍部感染率大大降低,臍帶在7~10天內(nèi)愈合。極大地提高了新生兒臍帶護理質(zhì)量,對降低圍產(chǎn)兒感染及死亡率起到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李陽,黃群,何紅燕.新生兒臍部感染原因及護理進展.護理學報,2008,15(7):18-21

        第8篇:新生兒臍帶護理的方法范文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5)05-0101-02

        新生兒臍斷端是一個開放性創(chuàng)面, 若護理不當,可導致局部乃至全身感染。有研究提示, 新生兒臍炎可導致新生兒臍源性腹膜炎、新生兒化膿性腦膜炎、新生兒肺炎、新生兒敗血癥[1]。在新生兒敗血癥中,臍部感染占66%~87%; 且臍部是厭氧菌感染的好發(fā)部位, 一旦發(fā)生嚴重感染將危及生命[2], 死亡率達18.06%[3]。為避免新生兒臍部感染, 降低新生兒的發(fā)

        病率和死亡率, 國內(nèi)護理同仁在臍部感染的原因、預防措施、護理技術改革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F(xiàn)綜述如下。

        1 新生兒臍部感染的主要因素

        1.1 產(chǎn)前因素在子宮內(nèi)已感染, 臍帶水腫、糜爛,出生后未做預防感染治療措施。尤其是早產(chǎn)兒和低出生體重兒免疫功能低下, 易受細菌感染發(fā)生臍炎[4]。

        1.2 產(chǎn)時因素產(chǎn)時并發(fā)胎膜早破及產(chǎn)程延長, 均有利于細菌上行污染羊水而致臍帶污染; 分娩過程消毒不嚴、斷臍器污染、臍殘端接觸消毒不徹底的手或敷料, 是致臍部感染的重要因素; 臍帶結扎位置太高(結扎部位距臍根部0.5~1.0 cm) , 不能直接結扎臍根處血管, 使結扎處與臍根之間較長的臍帶仍有血液供應, 故壞死晚。臍帶長時間游離, 使臍窩潮濕分泌物增多, 引起細菌繁殖。如果臍帶粗大, 結扎位置過高, 接扎下方容易出現(xiàn)血腫, 為細菌繁殖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1.3 產(chǎn)后因素產(chǎn)后臍部護理不當是造成臍部感染的直接原因。新生兒父母對臍部護理知識缺乏, 或?qū)δ毑啃l(wèi)生保健認識不夠, 不及時更換尿布或更換不合要求, 臍部皮膚常被尿液、糞便污染, 延緩了臍部創(chuàng)面的愈合; 而糞便污染又增加了腸桿菌科細菌的感染機會。新生兒沐浴時, 臍殘端浸泡在非無菌水中, 沐浴后僅對臍部表面做了消毒處理, 忽視了臍窩底部的消毒, 引起臍窩分泌物增多, 臍周紅腫感染; 另外, 帶菌的護理者及照顧者, 對新生兒傳播細菌也是致臍部感染的一個重要因素。

        1.4 環(huán)境、衛(wèi)生因素新生兒臍部感染的細菌主要為金黃色葡萄球菌。它的定植率在新生兒為50%~69%, 也有達89%的; 定植的金黃色葡萄球菌來自于新生兒周圍環(huán)境, 包括空氣、日用品、醫(yī)護人員、產(chǎn)婦等。如果分娩室、新生兒室、母嬰同室沒有徹底執(zhí)行清潔、消毒、監(jiān)測制度, 醫(yī)護人員接觸新生兒前后沒有嚴格洗手, 就會增加新生兒醫(yī)院感染機會。另有研究提示: 在婦幼保健網(wǎng)絡健全的城市中心地區(qū), 新生兒臍部感染率相對較低, 且主要來自于醫(yī)院獲得性感染; 而在經(jīng)濟狀況較落后的農(nóng)村、郊區(qū),新生兒臍部感染率較高。

        1.5 其他原因當臍部有畸形時, 由于臍部經(jīng)常有分泌物, 有利于細菌的生長繁殖。同時分泌物侵蝕皮膚, 破壞其屏障功能, 易使細菌侵入擴散, 并發(fā)感染。新生兒特別是早產(chǎn)兒, 其特異性和非特異性免疫功能均不夠成熟。皮膚黏膜屏障功能差, 損傷后易發(fā)生感染; 新生兒抗細菌定植能力差; 免疫球蛋白IgA 和IgM不能通過胎盤傳給新生兒, 使其易感染大腸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

        2 新生兒臍部感染預防技術的研究進展

        2.1 制定嚴格的消毒隔離制度, 加強護理管理定期對分娩室、新生兒室、母嬰同室、NICU 內(nèi)空氣、物表、工作人員口、鼻、手、無菌物、消毒液等進行清潔、消毒和衛(wèi)生學監(jiān)測; 加強工作人員的責任心, 強化無菌觀念, 嚴把消毒隔離關。

        2.2 新生兒臍帶結扎技術的改進

        2.2.1 臍帶結扎位置臍帶及早干枯脫落是防止臍部感染的最有效途徑之一。臍帶結扎的位置過高可影響臍帶的早期脫落。

        2.2.2 臍帶結扎方法傳統(tǒng)的斷臍方法有線扎法、氣門芯套扎法、鉗夾法。操作起來比較復雜, 所需時間較長, 容易傷及新生兒, 同時增加污染環(huán)節(jié)。

        2.3 臍部護理操作技術的改進

        2.3.1 臍部護理消毒液的選擇(1)濟安舒能是一種長效抗菌膜。(2)3%過氧化氫為強氧化劑, 具有消毒、除腐、除臭及清潔作用,。(3) 2%碘伏是一種廣譜、高效殺菌劑, 有較強的收斂作用。

        2.3.2 臍殘端的保護(1) 藥物保護: 將具有止血、消炎、抗菌、生物相容性、促進傷口愈合作用的甲殼質(zhì)醫(yī)用無紡布制成的新生兒臍帶包直接對準臍殘端, 松緊適度地繞腹部1 周固定。(2)用具保護: 在日常護理中, 采用一次性手套遮蓋護臍法臥式洗澡, 避免臍部感染, 降低感染率。

        2.3.3 二次剪臍 二次剪臍是指新生兒出生斷臍后若干時候?qū)δ殮埗诉M行再次修剪。

        2.3.3.1 二次剪臍的時機剪臍最合適時機應以臍帶干燥為準, 而不能單純以時間為準。

        2.3.3.2 二次剪臍的方法暴露臍部, 局部消毒。

        2.3.3.3 二次剪臍后殘端處理用5%碘酒擦臍帶斷端, 然后用無菌明膠海棉三折壓迫局部, 再蓋上無菌紗布, 用新生兒護臍帶包扎。

        2.3.3.4 二次剪臍時注意事項除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外, 剪臍前還要觀察臍部及周圍組織有無異常。

        2.3.4 加強宣教加強宣教, 做好孕期保健工作, 防止和減少胎兒宮內(nèi)感染。鼓勵提倡新法接生。

        3 展望

        新生兒臍部感染的發(fā)生存在著主客觀多方面的因素, 其危害嚴重。綜上所述, 選擇適當?shù)姆绞綌嗄?,認真做好臍部護理, 加強工作人員的責任心, 嚴格執(zhí)行無菌技術操作原則, 防止交叉感染, 加強對產(chǎn)婦及家屬的宣教, 可以預防新生兒臍部感染的發(fā)生。

        參考文獻:

        [1]葉金艷,祝建軍,杜玉梅.新生兒臍炎病原菌分析與耐藥性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07,17( 10) : 1299- 1301.

        [2]楊秀菊,謝景玫,蘇春勤.新生兒臍部消毒前后的細菌學調(diào)查[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05,15( 4) : 392.

        第9篇:新生兒臍帶護理的方法范文

        【關鍵詞】新生兒;常規(guī)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6455(2012)01-0282-02

        新生兒初離母體,往往生理機能和組織器官發(fā)育不完善,對于外界環(huán)境適應能力較差[1 2]。一旦受到感染或患病后,病情變化快,死亡率升高。有效的新生兒常規(guī)護理對于提高新生兒身體素質(zhì)和生活質(zhì)量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3 4]。本研究通過對我院收治的新生兒常規(guī)護理的注意事項和策略進行觀察和分析,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新生兒120例作為觀察對象,其中男70例,女50例,胎齡

        1.2 方法

        (1)新生兒臍帶護理:首先保持斷臍局部清潔衛(wèi)生,在臍帶未脫落前的沐浴注意保護,防水污染殘端。(2)新生兒黃疸的觀察:新生兒黃疸出現(xiàn)后要進行密切的觀察,了解黃疸色澤變化,注意觀察患兒的全身癥狀,如是否有精神萎靡、嗜睡、允乳苦難、抽搐等臨床癥狀。(3)新生兒腹瀉護理:密切觀察新生兒糞便顏色和星狀情況。(4)新生兒發(fā)熱:新生兒發(fā)熱后一般不用藥物治療,首先嘗試物理降溫,采用冰帽、冰枕的呢個作頭部冷敷;溫水擦浴、電扇吹風。(5)口腔護理:新生兒口腔黏膜薄,因摩擦而造成感染,不應經(jīng)??纯谇唬捎孟久耷蚧蛘呙薨粽褐睇}水,擦拭口腔。(6)喂養(yǎng)護理:新生兒出生后立即與母親接觸,對母親進行吸吮,半小時內(nèi)進行母乳喂養(yǎng)。

        2 結果

        120例新生兒護理實施后,無新生兒黃疸、腹瀉、感染情況發(fā)生。

        3 討論

        新生兒各種調(diào)節(jié)中樞和各種臟器功能不健全,生活耐受能力較差,機體免疫力低下,并且產(chǎn)婦經(jīng)驗不足,新生兒常會出現(xiàn)各種護理問題[5]。新生兒出生后臍帶簡短后直徑約有1cm,對于新生兒是較大的創(chuàng)傷,同時也是病原體入侵的重要途徑,??赡芤鹦律鷥浩苽L、敗血癥等疾病。首先保持斷臍局部清潔衛(wèi)生,通過3%碘伏消毒,換上無菌紗布,在12-24小時去除,如果包扎時間過長,紗布很容易被新生兒的大小便造成污染,不要將尿布蓋在臍部上,保持干燥,密切觀察臍帶有無出血、臍部清潔情況。新生兒出生后3-6d常會出現(xiàn)生理黃疸期,新生兒黃疸常會因孕母遭受濕熱侵襲,進而累及胎兒。新生兒黃疸出現(xiàn)后要進行密切的觀察,了解黃疸色澤變化,注意觀察患兒的全身癥狀,如是否有精神萎靡、嗜睡、允乳苦難、抽搐等臨床癥狀。新生兒腹瀉護理,新生兒在出生后12小時以內(nèi)開始排出糞便,顏色呈現(xiàn)深綠色,呈現(xiàn)黏糊狀。一般母乳喂養(yǎng)的新生兒,大便呈現(xiàn)黃色或金黃色,人工喂養(yǎng)的新生兒,大便多是淡黃色、土黃色,糊狀偏干,混合喂養(yǎng)的新生兒,大便略為黑褐色、糊狀。新生兒發(fā)熱,新生兒由于體溫調(diào)節(jié)功能不完善,產(chǎn)熱和散熱容易失去平衡、體溫易波動,新生兒對高熱耐受力差。一般發(fā)熱的原因主要有:(1)非感染性發(fā)熱:室溫超過30℃時,可能出現(xiàn)體溫升高,一般可能是由于新生兒包裹過厚引起的,此時的體溫可能達到38℃-40℃。人工喂養(yǎng)新生兒可能因牛奶過于稠密,水分總量較少,導致高蛋白脫水熱,體溫可能可能達到39℃-40℃。(2)感染性發(fā)熱:由于細菌或病毒感染可以引起高熱。新生兒發(fā)熱后一般不用藥物治療,首先嘗試物理降溫,采用冰帽、冰枕的呢個作頭部冷敷;溫水擦浴、電扇吹風。同時密切的觀察新生兒臨床發(fā)熱癥狀,如是否有呼吸、急促、喘憋、腹瀉、尿色變黃、全身有疹子、局部紅、腫、疼痛等癥狀。發(fā)熱新生兒護理過程中應密切關注新生兒的保暖、睡眠等,護理人員每次進行護理洗手消毒,從而防止手上的細菌感染患兒??谇蛔o理,新生兒口腔黏膜薄嫩,因摩擦而造成感染,可用消毒棉球或者棉棒蘸著生理鹽水,擦拭口腔。如果有鵝口瘡患兒,遵醫(yī)囑用制霉菌素對口腔進行涂抹。喂養(yǎng)護理,新生兒出生后立即與母親接觸,對母親進行吸吮,半小時內(nèi)進行母乳喂養(yǎng)。喂養(yǎng)時注意將一只手的拇指和其余四指放在的上方和下方,托起成直錐形,手掌根部將新生兒頸背部托起,四指支撐嬰兒頭部。喂養(yǎng)母乳時將孩子抱起來進行喂養(yǎng),一側乳汁排空可以更好的刺激乳腺分泌,喂養(yǎng)頻率為每隔三小時喂養(yǎng)一次。出生兩周的新生兒因消化系統(tǒng)尚未發(fā)育完全,吃完奶之后可能因搬動導致溢奶,因此喂奶后應豎起新生兒,輕拍背部,排除胃內(nèi)的空氣,早期吸吮練習、鞏固吸吮反射,促進產(chǎn)婦腦垂體釋放催產(chǎn)素和催乳素,從而增加子宮收縮,刺激乳腺腺泡發(fā)育,促進乳汁排出,利于母乳喂養(yǎng)。對產(chǎn)婦及家屬講解新生兒常規(guī)護理和注意問題,耐心的講解新生兒可能出現(xiàn)發(fā)熱、腹瀉、感染等癥狀,指導家屬對產(chǎn)婦給予精神上的鼓勵和心理支持。加強健康宣教,增加產(chǎn)婦對于新生兒護理的認識,減少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本組通過實施新生兒常規(guī)護理的注意事項及策略,120例新生兒護理實施后,無新生兒黃疸、腹瀉、感染情況發(fā)生。綜上所述,新生兒常規(guī)護理效果明顯,無黃疸、腹瀉、感染發(fā)生,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曹春玲,護理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時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山東醫(yī)藥,2006,46(14):85.

        [2] 王雪麗,于宏,張英偉,小兒常見病的家庭療法及用藥注意事項[J].中國實用醫(yī)藥,2008,3(29):168-169.

        [3] 楊杰,楊彬,新生兒常規(guī)護理的注意項及策略[J].中國中醫(yī)藥咨訊,2010,2(1):222.

        [4] 燕愛關,谷翠珍,新生兒常規(guī)護理體會[J].職業(yè)與健康,2005,21(10):1648-1649.

        [5] 徐小紅,新生兒護理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長江大學學報,2010,7(1):187.

        【摘 要】目的:探討新生兒常規(guī)護理的注意事項及策略。方法:采用回顧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新生兒臨床資料,通過實施新生兒常規(guī)護理的注意事項及策略。結果:120例新生兒護理實施后,無新生兒黃疸、腹瀉、感染情況發(fā)生。結論:新生兒常規(guī)護理效果明顯,無黃疸、腹瀉、感染發(fā)生,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新生兒;常規(guī)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6455(2012)01-0282-02

        新生兒初離母體,往往生理機能和組織器官發(fā)育不完善,對于外界環(huán)境適應能力較差[1 2]。一旦受到感染或患病后,病情變化快,死亡率升高。有效的新生兒常規(guī)護理對于提高新生兒身體素質(zhì)和生活質(zhì)量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3 4]。本研究通過對我院收治的新生兒常規(guī)護理的注意事項和策略進行觀察和分析,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新生兒120例作為觀察對象,其中男70例,女50例,胎齡

        1.2 方法

        (1)新生兒臍帶護理:首先保持斷臍局部清潔衛(wèi)生,在臍帶未脫落前的沐浴注意保護,防水污染殘端。(2)新生兒黃疸的觀察:新生兒黃疸出現(xiàn)后要進行密切的觀察,了解黃疸色澤變化,注意觀察患兒的全身癥狀,如是否有精神萎靡、嗜睡、允乳苦難、抽搐等臨床癥狀。(3)新生兒腹瀉護理:密切觀察新生兒糞便顏色和星狀情況。(4)新生兒發(fā)熱:新生兒發(fā)熱后一般不用藥物治療,首先嘗試物理降溫,采用冰帽、冰枕的呢個作頭部冷敷;溫水擦浴、電扇吹風。(5)口腔護理:新生兒口腔黏膜薄,因摩擦而造成感染,不應經(jīng)??纯谇唬捎孟久耷蚧蛘呙薨粽褐睇}水,擦拭口腔。(6)喂養(yǎng)護理:新生兒出生后立即與母親接觸,對母親進行吸吮,半小時內(nèi)進行母乳喂養(yǎng)。

        2 結果

        120例新生兒護理實施后,無新生兒黃疸、腹瀉、感染情況發(fā)生。

        3 討論

        新生兒各種調(diào)節(jié)中樞和各種臟器功能不健全,生活耐受能力較差,機體免疫力低下,并且產(chǎn)婦經(jīng)驗不足,新生兒常會出現(xiàn)各種護理問題[5]。新生兒出生后臍帶簡短后直徑約有1cm,對于新生兒是較大的創(chuàng)傷,同時也是病原體入侵的重要途徑,??赡芤鹦律鷥浩苽L、敗血癥等疾病。首先保持斷臍局部清潔衛(wèi)生,通過3%碘伏消毒,換上無菌紗布,在12-24小時去除,如果包扎時間過長,紗布很容易被新生兒的大小便造成污染,不要將尿布蓋在臍部上,保持干燥,密切觀察臍帶有無出血、臍部清潔情況。新生兒出生后3-6d常會出現(xiàn)生理黃疸期,新生兒黃疸常會因孕母遭受濕熱侵襲,進而累及胎兒。新生兒黃疸出現(xiàn)后要進行密切的觀察,了解黃疸色澤變化,注意觀察患兒的全身癥狀,如是否有精神萎靡、嗜睡、允乳苦難、抽搐等臨床癥狀。新生兒腹瀉護理,新生兒在出生后12小時以內(nèi)開始排出糞便,顏色呈現(xiàn)深綠色,呈現(xiàn)黏糊狀。一般母乳喂養(yǎng)的新生兒,大便呈現(xiàn)黃色或金黃色,人工喂養(yǎng)的新生兒,大便多是淡黃色、土黃色,糊狀偏干,混合喂養(yǎng)的新生兒,大便略為黑褐色、糊狀。新生兒發(fā)熱,新生兒由于體溫調(diào)節(jié)功能不完善,產(chǎn)熱和散熱容易失去平衡、體溫易波動,新生兒對高熱耐受力差。一般發(fā)熱的原因主要有:(1)非感染性發(fā)熱:室溫超過30℃時,可能出現(xiàn)體溫升高,一般可能是由于新生兒包裹過厚引起的,此時的體溫可能達到38℃-40℃。人工喂養(yǎng)新生兒可能因牛奶過于稠密,水分總量較少,導致高蛋白脫水熱,體溫可能可能達到39℃-40℃。(2)感染性發(fā)熱:由于細菌或病毒感染可以引起高熱。新生兒發(fā)熱后一般不用藥物治療,首先嘗試物理降溫,采用冰帽、冰枕的呢個作頭部冷敷;溫水擦浴、電扇吹風。同時密切的觀察新生兒臨床發(fā)熱癥狀,如是否有呼吸、急促、喘憋、腹瀉、尿色變黃、全身有疹子、局部紅、腫、疼痛等癥狀。發(fā)熱新生兒護理過程中應密切關注新生兒的保暖、睡眠等,護理人員每次進行護理洗手消毒,從而防止手上的細菌感染患兒??谇蛔o理,新生兒口腔黏膜薄嫩,因摩擦而造成感染,可用消毒棉球或者棉棒蘸著生理鹽水,擦拭口腔。如果有鵝口瘡患兒,遵醫(yī)囑用制霉菌素對口腔進行涂抹。喂養(yǎng)護理,新生兒出生后立即與母親接觸,對母親進行吸吮,半小時內(nèi)進行母乳喂養(yǎng)。喂養(yǎng)時注意將一只手的拇指和其余四指放在的上方和下方,托起成直錐形,手掌根部將新生兒頸背部托起,四指支撐嬰兒頭部。喂養(yǎng)母乳時將孩子抱起來進行喂養(yǎng),一側乳汁排空可以更好的刺激乳腺分泌,喂養(yǎng)頻率為每隔三小時喂養(yǎng)一次。出生兩周的新生兒因消化系統(tǒng)尚未發(fā)育完全,吃完奶之后可能因搬動導致溢奶,因此喂奶后應豎起新生兒,輕拍背部,排除胃內(nèi)的空氣,早期吸吮練習、鞏固吸吮反射,促進產(chǎn)婦腦垂體釋放催產(chǎn)素和催乳素,從而增加子宮收縮,刺激乳腺腺泡發(fā)育,促進乳汁排出,利于母乳喂養(yǎng)。對產(chǎn)婦及家屬講解新生兒常規(guī)護理和注意問題,耐心的講解新生兒可能出現(xiàn)發(fā)熱、腹瀉、感染等癥狀,指導家屬對產(chǎn)婦給予精神上的鼓勵和心理支持。加強健康宣教,增加產(chǎn)婦對于新生兒護理的認識,減少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本組通過實施新生兒常規(guī)護理的注意事項及策略,120例新生兒護理實施后,無新生兒黃疸、腹瀉、感染情況發(fā)生。綜上所述,新生兒常規(guī)護理效果明顯,無黃疸、腹瀉、感染發(fā)生,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曹春玲,護理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時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山東醫(yī)藥,2006,46(14):85.

        [2] 王雪麗,于宏,張英偉,小兒常見病的家庭療法及用藥注意事項[J].中國實用醫(yī)藥,2008,3(29):168-169.

        [3] 楊杰,楊彬,新生兒常規(guī)護理的注意項及策略[J].中國中醫(yī)藥咨訊,2010,2(1):222.

        [4] 燕愛關,谷翠珍,新生兒常規(guī)護理體會[J].職業(yè)與健康,2005,21(10):1648-1649.

        相關熱門標簽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漯河市| 乡宁县| 五大连池市| 高密市| 金门县| 射洪县| 报价| 漳平市| 南江县| 武川县| 蚌埠市| 稻城县| 稻城县| 清苑县| 馆陶县| 安新县| 邵东县| 岫岩| 普兰店市| 临邑县| 恩平市| 曲麻莱县| 独山县| 卢湾区| 苍南县| 芷江| 明水县| 东乡族自治县| 建湖县| 池州市| 郯城县| 昭平县| 修武县| 平阴县| 孝义市| 铜鼓县| 曲水县| 白银市| 图木舒克市| 淳安县| 阿鲁科尔沁旗| http://444 http://444 http://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