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政治文化的發展范文

        政治文化的發展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政治文化的發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政治文化的發展

        第1篇:政治文化的發展范文

        關鍵詞:網絡文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正效應 負效應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3520(2014)-02-00062-01

        互聯網的實現和應用,打破了信息交流被時空和距離所限的傳統概念,呈現出網絡信息海量、信息流通可在彈指間實現、信息不過濾傳輸、信息獲取自由、信息與獲取主體的隱匿性等等新的信息傳遞特點。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CNNIC第3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中的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國網民規模達到5.91億;2009年《第24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提供的數據則顯示,我國網民職業結構的最大群體是學生,占31.7%。另據相關調查顯示,83.6%的大學生擁有自己的網絡博客,其中82.3%呈現為更新狀態。在這樣的現實情況下,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遭到挑戰,也獲得了發展契機,因而,規避負效應,求取正效應,成為網絡文化發展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須認真探討的新課題。

        一、網絡輿情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質和特點是堅持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以育人為中心,以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創新型人才為目標,以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品德素質為核心,以教會學生學會做人為起點和落點。也就是說,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在內的大學教育本質上是做人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的基點是教會學生學會做人。但是,網絡環境下,大學生的思想修養不再僅僅被學校教育所導引,網絡輿情的影響亦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渠道,且其特點決定對大學生思想呈現出“雜、偏、泛、迅”的不良影響,其表現如:

        1.混雜的網絡輿情會引發大學生的思想沖動

        互聯網以信息溝通的公共平臺的形式,為網民獲取信息提供了隨時可查、隨時可閱、無所不能企及的可能,混雜的網絡信息對于思想仍處于長成期的大學生說來,常常會被人云亦云的影響。且我國仍處于社會轉型期,社會競爭激烈,貧富懸殊拉大,下崗失業人員增多等社會問題凸顯,大學生學習生活的壓力在加大。因此,經常會看到一些大學生在網絡上發表不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偏激言辭、粗魯辱罵,甚至于導致為網絡暴力。

        2.偏激的網絡輿情會引發大學生情緒的不良化

        網絡空間是虛擬的,絕大多數的網民可以以匿名形式出現,這種隱蔽性助長了網民可以自由性和無顧忌性發表信息、獲得信息、交流和討論信息的做法,以

        至于給具有偏激思想的人提供了擺脫現實社會諸多倫理道德的束縛,發表能夠發泄情緒和發表不負責任的言辭的機會和陣地,缺乏過濾的這些網絡信息會帶給大學生道德認知方面的偏頗,情緒化的看待現實問題。

        3.泛濫的網絡輿情會引發大學生行為習慣的變異

        當代大學生知識面廣,獵奇心和民主意識強,對現實社會中政治、軍事、經濟、教育、民生方方面面的問題比其他群體更關注,反映更迅速,思維更活躍,泛濫的網絡輿情恍如一面萬花筒將他們置身于各種觀念交匯的情境下,他們尚不具備正確的甄別能力,在行為習慣上極易受其引誘,于是,很多學生成為網絡的“癮君子”,網絡游戲、網上談戀愛、網上看等成為他們的“新寵”。曾有高校教師做過調查,在他所調查的學生中,上網包宿的人數由高年級向低年級呈上升狀態,且有相當數量的學生對于上網的依戀性已經大大強過對現實生活環境的依賴性,為了上網滿足自己的網癮甚至于可以逃學。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網絡文化環境下求取正效應的對策

        1.認清信息網絡化滲透帶給給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機遇

        在網絡技術的支撐下,當代中國的相關著作、論述和實踐素材,都可以便捷地通過網絡廣泛傳播;在學習和研討中遇到的問題,都能在網上快速地查找到大量資料。此外,網絡環境下,便于及時、全面、準確地掌握受教育者的心理動向,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這些網絡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優勢不容忽視,更應該善于被辨識、被挖掘和利用,其關鍵是要探討和掌握如何利用這一平臺開展對大學生的正面教育的能力。

        2.以加強校園網絡建設實現對大學生網絡輿情的引導和監管

        校園網絡建設在實踐中已經被證明對于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大有裨益的,并且在教學、科研、學校管理、教師專業成長、學生個性發展等各個領域的應用正在逐步深化,成為師生獲取信息、豐富知識、學習交流的重要渠道,在推動學校教育改革、繁榮校園文化、促進思想文化交流、豐富師生精神生活等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目前,我國高校信息網絡建設與管理存在兩方面的突出問題:一是存在“重技術、輕安全、輕管理”;二是缺乏統一的管理軟件和監控日志系統。

        以加強校園網絡建設來實現對大學生網絡輿情的引導和監管的做法包括:(1)建立學校、網絡中心和各級網絡管理員組成的三級管理體系。各級部門分工明確、統一協調、統籌管理、密切配合:網絡中心是負責學校網絡規劃建設工作的具體組織實施、技術培訓和應用開發的指導職能機構;各級單位為校園網的分級管理部門。這樣就可以形成清晰且行之有效的管理架構,使得整個校園網的規劃建設、管理維護更為科學高效。(2)完善網絡輿情的日常監管。做到網絡輿情日常要有監測消防能夠及時掌握網絡上輿情狀況,發現不良信息能夠及時處理;對于引發大學生熱議的問題苗頭,能夠及時發現,及時通過輸入正確的信息來化解;對于大學生需要解惑答疑的咨詢、投訴、意見和建議能夠及時聽取、反饋和互動;加強輿情監控的針對性、主動性和前瞻性,對于被大學生熱議的問題能主動出擊;建立完善的網絡輿情緊急預警機制,迅速有效地控制輿情的負面影響,化解危機事件,減輕對學生的負面影響。

        第2篇:政治文化的發展范文

        摘要:儒家文化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其中蘊含有及其豐富的藝術價值。儒家文化的內容覆蓋全面,對后世造成的影響也很大,一直受到人們的追求和尊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很大的借鑒作用。本文主要介紹了儒家文化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運用以及以后的發展影響。

        關鍵詞 :儒家文化;思想政治教育;運用;發展

        傳統文化是在幾千年的歷史進程中不斷發展形成的,并對我們的生活發揮著廣泛作用。儒家文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社會的發展也起到了巨大作用。它里面所包含的道德規范和倫理哲學給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很大的教育資源。它是一種文化現象,也是我國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通過對中國儒家文化的研究,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不斷完善,更好地為思想政治教育服務。

        一、儒家文化的現代意義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而儒家文化又是其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儒家文化是前人不斷積累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其所包含的內容也是豐富多彩的。儒家文化中含有的人生道德修養給思想政治教育很大的源泉,我們可以從中汲取很多優秀文化。儒家文化中的仁、義、禮、智、信,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并在社會的發展中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1.儒家思想文化以仁愛為本

        這種思想強調人際關系的和諧,正確處理產生的各種矛盾。仁愛也是其思想的核心和最高精神境界。當人與人相處時,要相互幫助,團結友愛,對于人們的立身處世會產生積極的影響。

        2.儒家文化注重倫理道德中的責任和義務

        父母有責任撫養自己的子女,當父母老了之后子女也有義務照顧他們。這些都是倫理道德中的重要內容,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現代生活中依舊發揮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3.儒家思想文化重視樹立崇高的社會理想

        其思想認為人生最大的快樂應該是跟隨自己的心追求一種高尚的精神生活。而在精神追求當中,最重要的是道德追求。以一種高標準的理想道德來要求自己,對于培養自己的良好情操起到巨大的作用。

        4.儒家文化強調對自身的道德修養

        儒家文化把道德修養和教育連成一個整體,達到知行合一。儒家文化重視培養人的信念和人格,并立志向善。這些對于我們成為一個高尚的人有很大幫忙。

        二、儒家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

        我們現在所說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會或社會群體用一定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范對其成員施加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影響,使他們形成符合一定社會或一定階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會實踐活動。”從內容上來看它屬于文化教育的一部分,是一種文化現象。從方法上來看,它通過對人的不斷引導教育使其全面發展。儒家文化自古以來就一直對人們進行熏陶以及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讓人們養成偉大的仁愛精神。儒家文化的這些特點給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寶貴的借鑒資源。儒家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結合剛好實現了古為今用。這種結合方式既是對歷史的一種回望,同時也是對古人帶給我們的這些優秀成果的一種尊敬和佩服。

        1.儒家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基礎

        文化是一個國家不斷發展的動力源泉。一項有關思想政治教育的報道中強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將繼承優良傳統與改進創新相結合,國民教育系統必須承擔起保護和傳承民族文化精神的重任,儒家傳統文化教育應當而且必須成為傳承中國文化的主載體、主陣地、主渠道。根據儒家文化能很好地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功能,陶冶一個人的個性品德。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開辦了很多私塾,讓更多的人能接受教育獲取知識。儒家一直秉承教書育人的宗旨,形成了中華民族的深厚傳統,這也形成了現在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根基和源泉。

        文化是一個國家的根本。現在也有愈來愈多的國家開始擁護自己的文化,積極培養人們的文化意識。這讓更多的人了解自己國家的風俗、習慣、歷史等,從而激發起對本土文化的熱愛和保護。儒家教育藝術的最大特點就是因材施教和啟發誘導,我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須針對這種現實差異,正確引導學生走適合自己的道路,發揚儒家精神。儒家文化有幾千年的文化歷史,包含了傳統道德和核心價值。思想政治教育應該從儒家文化出發,充分吸收其所體現的價值觀、道德觀和人生觀,喚醒人們內心的民族精神和文化道德,給國家的發展提供動力。

        2.儒家文化使思想政治教育得到提升

        步入21世紀以來,國家的經濟、政治和文化得到了飛速的發展,這也迫使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儒家文化回到我們的身邊??v觀一些發達國家,他們對自己國家的傳統文化也越來越珍視,例如美國、英國。思想政治教育應該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F代化新時期,我們應該把儒家文化作為教育的主要內容,培養人們的民族精神和文化信念,避免文化教育上的失誤。

        中國文化教育不斷受到來自外界環境因素的各種影響。這使得中國文化教育慢慢地淡化變弱甚至失去了原有的風格理念,也讓更多的本土人對本國的文化感悟知之甚少。儒家文化憑借其幾千年的文化根源,剛好可以提供一個方向標。這對于當前情況下確立一種文化主題,加強人們對自己文化的自信,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有重要作用。

        近幾年越來越多的高校認識到傳統文化的重要性。一些學生在對傳統文化的理解上很欠缺,這就迫切需要對他們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用儒家文化的思想分析其道德文化的迷失,讓他們樹立正確的文化自信和處世態度。將儒家文化拉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來,并把它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內容。很多高校開設有《詩經》《論語》和《周易》等傳統文化課程。這讓學生們對我國傳統文化有一個更好的認識,明白其中的價值意義,并培養良好的道德情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當高校在對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時,應該加強對他們進行傳統文化教育,因為其中就蘊含有許多的民族精神和處世態度,同時對我們以后的發展也有很大的好處。

        三、儒家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發展

        現在,文化漸漸成為增強一個國家凝聚力的源泉,也成為一個國家強大的重要影響因素。思想政治教育作為我國文化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小康社會有深遠影響。作為思想政治教育者,我們應該充分發掘儒家文化的核心內涵,將仁愛思想投入我們的工作當中,這會對我們的教育對象產生積極的作用。儒家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代表,也是悠久歷史文化的寶貴財富。它給傳統文化的發展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提供了人文支持。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個大的課題。我們作為社會主義的接班人,肩負著促進祖國繁榮和富強的使命,有必要學習中國的傳統文化。儒家文化蘊含的內容豐富,思想政治教育應該以它為提前,使其與社會的發展相適應。當代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建立在對傳統文化批判繼承的基礎之上,適應時代潮流,因時而變,因勢而變,積極更新觀念,善于因勢利導。儒家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機結合,可以為祖國的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發揮巨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張耀燦,陳萬柏.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郭建鋒,朱莉.儒家文化對現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啟示[J].思想教育研究,2010(8).

        [3]何宇紅.儒家文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黑龍江高教研究,2009(10).

        [4]范美香.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關系探究,2007(1).

        第3篇:政治文化的發展范文

        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和諧文化是全體人民團結進步的重要精神支柱。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主旨就是要在以人為本的原則下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強調從公平正義的文化權益出發,最大限度地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要,強調與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對話、競爭,并在消除文化逆差后充分顯示中國的文化綜合實力,強調民族凝聚力與親和力,進而形成緩釋日常矛盾沖突的文化氛圍、文化機制、文化精神。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要建設社會主義和諧文化,就是要重視城鄉、區域文化協調發展,縮小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群體之間、貧富之間的文化差距。以文化和諧為先導,實現整個社會的和諧發展。

        十七大報告把“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培養文明風尚”,“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等要求統一集中到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中提出,就是要突出強調文化在意識形態、價值觀念、精神文明建設中的重要引領作用。文化要引領全國各族人民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要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去引領社會風尚;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去引領社會思潮;要引領人們注重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社會責任、家庭責任;要引領人們熱愛中華民族文化,共建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共享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成果。

        十七大報告明確提出要推進文化創新,增強文化發展活力。社會主義文化只有不斷創新,才能不斷適應社會的發展,才能不斷滿足廣大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消費生活需求。不僅文化觀念要創新,體制也要創新;不僅文化管理要創新,服務也要創新;不僅文化內容要創新,形式也要創新。不僅發展思路要創新,技術也要創新。創新是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必由之路。

        黨的十七大報告準確把握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對文化建設的新要求,以及物質生活改善后的人民群眾對文化生活的新期待,提出的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目標必然有其特征和標志。

        1、文化創造和文化傳播成為廣大民眾的自覺行動,文化消費成為廣大民眾日常生活的重要內容。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物質生活條件的改善,人們對精神文化的要求越來越高,越來越迫切,廣大民眾日常生活消費的文化成分也越來越突出和明顯。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是物質消費的文化化。在物質消費時越來越注重物質本身的文化內涵和文化成分。第二是由文化因素而引發的實踐活動和消費行為越來越突出。第三是廣大群眾參與各種文化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明顯增強。文化活動的消費成為主要業余生活的主要內容。第四是文化消費占據個人整個消費總量的比例明顯提高。第五是在權益維護方面,文化權益成為一個公民越來越關注的內容和重點。

        2、文化事業成為相對獨立運行、具有一定發展規模的獨立產業。“文化的經濟化”和“經濟的文化化”已經成為社會經濟和文化發展的趨勢和主流。文化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先導作用越來越明顯,并且文化已經成為一個相對獨立的重要經濟生長點。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重要體現是,越來越多的文化單位和文化組織成為獨立的市場主體,文化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文化產業的實力不斷增強,文化的社會屬性和經濟屬性得到很好的同步實現,文化發展不僅成為我國全局發展的軟實力,也變成一種“硬實力”。

        3、具有一支穩定的職業化的文化產業從業大軍。人類社會的發展史,就是人類文化的進步史。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一方面給文化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豐富的資源、更廣大的空間,另一方面也對文化人才隊伍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文化行業的分工越來越細,專業性越來越強,文化產品的技術含量越來越高。文化行業越來越成為一個集知識性、科學性、藝術性、思想性、創造性于一體的新產業。要實現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就必須有一大批的熱愛文化事業、專業知識豐富、專業技能精湛、相互配合默契的一大批職業化的文化產業大軍。這其中既要有文化研究人才,又要有文化作品創作人員;既要有文化管理人才,又要有文化經營服務人才;既要有文化教育人才,又要有文化技術人才。

        4、各種文化以自身特色存在和發展,并能以便捷的途徑得以廣泛傳播和弘揚。任何一個國家和民族文化的延續和發展,都是在既有文化傳統基礎上進行的文化傳承、變革與創新。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每一種文化之所以成為文化,自然就有其自身存在的特性和規律。文化要大發展大繁榮,不能僅僅依靠一個民族或一個地域或一個時代的一種文化的發展和繁榮。只有各種文化以各自的特點和優勢存在,才能實現相互包容、相互借鑒,繼而達到共同發展和繁榮。只有各種文化尤其是文明文化和先進文化都有大的發展和繁榮,才能最終實現整個人類社會文化的大發展和大繁榮。

        5、整個國民的文化素質普遍提高。學習文化成為每位公民必須接受和完成的基礎性教育的主要內容,掌握科學文化知識成為每位公民的自覺意識和日常習慣,全體國民的文化知識越來越全面。崇尚文化、發展依靠文化成為廣大群眾一種普遍的價值觀念。維護文化權益成為廣大群眾維護自身權益的一項重要內容。日常消費和活動中的文化含量和文化比重越來越高, 追求文化消費成為一種社會時尚,文化生活越來越豐富.

        第4篇:政治文化的發展范文

        關鍵詞:文化差異;國際化;發展路徑

        中圖分類號:G1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4)05-0270-01

        一、文化差異與普世價值

        (一)文化差異和普世價值的概念

        如果要從文化差異和普世價值的關系角度來討論問題,首先我們需要明確什么是文化差異和普世價值。

        文化差異是不同文化之間的差別,當他們相遇之時會產生沖擊、競爭及失落等反應。文化差異可能由于宗教界別、種族群體、語言能力、政治立場、社會階級、性別、民族主義、年齡代溝、文學修養、藝術認知、教育程度等之不同,而產生文化差異??梢哉f造成文化差異的原因是各種各樣的,舉例來說,甚至根植于不同民族所長久以來生存的地理環境等因素,我們比較熟悉的如海洋文化和大陸文化的差異。

        普世價值的概念是很難具體做出一個定義的,這方面存在很多的爭論,各個學科都有對于它的認識,但是總體說來,我們可以認為普世價值泛指了那些不分領域,超越宗教、國家、民族,只要本于良知與理性皆為所有或幾乎所有的人們認同之價值、理念。

        (二)二者聯系

        如果要對文化差異和普世價值的關系做一個簡單的概括,那就是文化差異是不同文化之間對于價值觀所體現出的不同,而普世價值則是人類所共有的價值上的認知。可以說,這是一個相同和不同的關系。我們可能對于猶太教的割禮沒有什么認同,但是對于反戰和平我相信全人類都是有著共同的期盼的。這就是一個文化差異和普世價值的最明顯的例子。

        但是需要明白的是,之所以說到了二者的辯證關系,也就是說明了二者之間實際上并不存在一條清晰的界限將其分離。

        套用一句簡單的話說二者是對立統一的,并不是說凡是民族特有的存在差異的東西就不包含有普世價值的觀念。比如我們常常說的美國的英雄主義,美國在很多的影視作品和漫畫作品中塑造了無數的英雄,那種可以獨當一面就千萬人于水火之中的人物,或者你可以說這明顯不是一個普世價值的概念,但是我們很難說美國的英雄主義是僅僅屬于這個國家和又或者說這一群人的,實際上面,在每個人的心中,包括所謂的很強調集體主義的中國人心中,也渴望著英雄的出現,和英雄所創造奇跡所帶來的喜悅。交響樂不是中國人創造的,但是這絲毫不妨礙一個沒有多高什么音樂素養的中國人聽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時所感受的心靈沖擊;油畫也不是中國人所熟悉的,但是這也不影響我們去欣賞梵高畫作所表現出來的對生命的表現。

        而反過來說,很多普世價值在各個文化當中所表現的也是存在差異的,比如我們所熟悉的孝道,可以說對于長輩的尊敬已經贍養是普遍認可的一個價值觀念,但是這一點在中國比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體現的更加明顯。中國人的孝道甚至已經遠遠超過了對于長輩的尊敬和禮讓。

        二、存在問題及國際發展途徑

        (一)存在問題

        中國文化產品的最大問題就是找不到一個文化差異和普世價值的平衡點。現有的東西不是過于強調中國的風格、內涵;就是完全模仿國外的作品。單單強調中國的文化就會放大了文化差異的問題,對于一個完全不了解的東西,人們是很難保持興趣的。但是過于強調和國際接軌,就會表現不出來中國的文化特色,也就不能認為是中國的文化產品了。就像動畫片《兔爺傳奇》,你可以說它是中國人做的,但是我覺得它絕對不能體現中國的文化。

        只有那種找到平衡點的文化產品才能始終具有生命力和吸引力,真正有國際發展的可能。我們可以舉這樣一個例子,比如我們的器物文化里面有中國結,當外國人不知道中國結是什么意思的時候,他們也許覺得這個東西形式很不錯,看上去很好看,他們只是一種獵奇的心理作用來看待這個東西。但是如果他們了解了形式背后的內涵,這象征著平安、美滿,他們對于中國結的認同就進入了一個新的層次,中國結對他們來說就有了不一樣的意義。當一個東西可以很好地體現中國的文化特色又表現普世價值的時候,那么它就具備了進一步發展的潛質。

        特別要注意不要純粹中國化。從文化差異和普世價值的辯證關系我們可以知道,中國的文化產品想要走向世界,探索國際發展途徑的問題在于各個國家、民族是存在文化差異的,這就使得我們要求中國的文化產品體現單單中國特有的文化是不現實的,因為國外的人并不一定了解那么多背后的深意。所以我們必須借鑒普世價值,做出具有普世價值的文化產品,這樣才能讓很多的人更加容易接受。

        這一點其實是很好理解的,比如好萊塢賣座的電影《阿凡達》、《泰坦尼克號》都是體現了普世價值中的人與自然的關系、人與人之間的愛、對于災難的態度等等。這樣的普世價值使得全球的觀眾,無論膚色、種族還是國家,接受起來都沒有任何的障礙,因為這是他們在內心當中所熟知的、所認可的東西。

        需要注意的是文化的東西,特別是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只有在可以給人以相似感和陌生感同時存在的情況下才能贏得贊譽。完完全全的陌生感是不會持久的,比如說中國的國粹京劇,如果說原汁原味地讓國外的人欣賞,也許短期人們圖了視覺上的和形式上的新鮮還有所興趣,但是長此以往絕對不會再有人來聽,因為對于不了解中國文化,甚至是不了解中國戲劇文化的人來說,他們所接觸的文化產品的形式和內容完全都是陌生的,這不會帶給他們絲毫的共鳴。

        (二)解決辦法

        關于中國文化產品國際發展途徑,我認為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但不是一個絕對時間上的順序,而是一個層次上的順序。

        首先,形式上的具有明顯的中國特色。我覺著形式是非常重要的,文化的東西往往有形的比無形的讓人接受起來快的多,因為人們很容易對一個自己不是很熟悉的形象、形式感興趣。中國的建筑、繪畫、家具相比較而言就會比中國的電影更加能夠吸引別人的關注,因為它很明顯的在形式上就具有文化的特殊。所以中國的文化產品在最開始的時候,尤其是形式上一定要有中國的文化特色,這里找尋最能體現中國的文化符號非常重要。

        接下來,找到文化特色和普世價值的平衡點,做到形式有中國文化特點,內容上體現普遍認同的普世價值。

        我前面已經說過了,單單靠形式上的奇異和新鮮感是很難一直吸引人的,我們必須在作品當中體現一種更加為人認同的人文關懷。就比如在影視作品中,體現人類普遍情感的生命、死亡、愛情都是很好的主題。其實國外有很多值得我們借鑒的東西,在影視作品方面,國外的成功的大片幾乎全部都是體現著普世價值的內核。

        最后,發掘我們自己的普世價值。也許普世價值是一個基本已經相對完整的概念,但是很多時候它并沒有完全被展現出來。

        美國在這方面做得非常好,可以說由于美國在普世價值的宣揚上面的成功,它很多的自身的文化都已近被發掘成了具有普世價值意義的東西,比如我前面提到的美國英雄主義、美國夢,這些都是他們對于自身的發掘。要達到這一步是經過了很多的努力和嘗試的,而當這些漸漸為人所接受的時候,美國人真正輸出了自己的文化,不單單只是具有普世價值的東西,同樣是自己文化特有的東西,當《復仇者聯盟》《黑衣人3》這樣的片子在全球熱映的時候,我們慢慢也接受了美國的幽默,美國的生活方式,我們現在不僅僅看好萊塢的電影,還看美國的電視劇、輕喜劇、脫口秀,也許之后的幾個不是帶有普世意義的,但是的的確確文化卻輸出給了我們。

        當我們可以用很強的形式吸引人的眼球,用被人認可的價值觀贏得贊譽的時候,我們可以在這個基礎上面再挖掘一些,人類所共有的,但是在我們身上尤為突出的普世價值。比如歌劇《木蘭詩篇》在國外的巡回演出就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我認為這部歌劇不僅是有著濃郁的中國風,同時很好的發掘了普世價值,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不僅僅是中國人才認可的,同時也是人類對于孝的普遍認知。

        三、結論

        中國文化產品的國際發展途徑,需要由形式上的特色引人注意,需要形式上的特色結合內容的普世價值來為人認同,需要對于自身文化的普世性發掘來以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戴維斯.中西文化之鑒[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

        第5篇:政治文化的發展范文

        關鍵詞:新時期;政治文化;功能

        中圖分類號:D6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2)22-0038-02

        一、政治文化

        政治文化屬于政治社會的精神范疇,往往被人們視為是政治上層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美國政治學家阿爾蒙德在《比較政治體系》一文中首次使用了“政治文化”,并用它來劃分和比較不同的政治體系,此后,政治文化還作為一個重要的分析性概念,被廣泛應用于行為主義政治學的研究過程之中,用以解釋政治體系中的政治行為及其變動的趨向。對于政治文化的概念,概括來說,政治文化就是政治群體在歷史與當前的社會、經濟和政治的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的一套特定的政治態度、政治信仰和政治情感。它受制于該群體所處社會階段的歷史、經濟、政治和文化,并且影響著社會主體的觀念,制約其主體在政治領域中的活動和行為,對社會各個方面的運轉和發展產生著重要的影響。

        二、新時期政治文化的功能

        目前,中國正處于社會政治經濟的轉型時期,各項建設已進入到了關鍵時刻,目前各方面的發展趨勢都將影響到整個社會建設未來實現情況。在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時期,社會各個方面都展現出一種新的特點,而政治文化作為上層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時期也發揮著更為突出的作用,影響整個社會建設的進程和效果。其功能和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先進的政治文化對政治制度的變革起推動作用

        先進的政治文化是在政治制度的變遷過程中,與先進的政治制度相適應的一種政治心理模式。先進的政治文化有助于政治制度順利的實施變革。政治文化針對不同的群體,相應地發揮著取向、規范或調節功能,促使人們自覺地做出與制度變革總趨勢相協調一致的政治行為,對某些政治文化通過規范作用而將其固化在社會成員的思想、意識和行為之中,保證社會成員的行為和價值觀念向有利于政治變革的正確方向發展,對一些與政治變革發展不相協調的觀念意識和行為予以調節,營造一個新的共同價值取向模式,使其主動與新的政治制度相認同。通過政治文化的調節和規范,變革后的政治制度獲得最廣泛的政治認同,使社會大眾與變革后的政治體制達到充分的融合,被廣大人民群眾所接受,減少政治活動過程中的阻力和障礙。

        (二)政治文化有助于維持和發展政治關系,促進政治穩定

        對于政治關系的維持和發展是各國在整治過程中比較關注的一個問題,這不僅關系到社會的穩定,同時也事關社會的總體發展。政治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層面的政治基礎,在一定或較長歷史時期內能使政治關系的結構不發生重大變化,使各種社會關系處于一種相對穩定的狀態,各方利益能夠得到較為妥善的協調。這一功能能否得到實現取決于它能否適應一定歷史時期內社會政治發展的趨向,這就要求政治文化要隨著社會的發展不斷創新和豐富,保證政治文化的巨大生命力,從而更好地維持和發展政治關系,構建一個和諧安定的政治環境,而這正是新時期我國各項工作有效開展和順利完成的一個重要保證。

        (三)政治文化對社會成員的政治實踐活動起著指導和規范的作用

        對于社會個體而言,參與政治實踐活動的態度及傾向總是受特定的政治文化環境的影響和制約。政治文化影響社會成員的政治意識,并且指導其政治行為。政治文化通過對社會成員的主觀意識和心理傾向施加影響,并最終使其政治意識和政治心理與政治文化相認同,從而推動政治活動的進行。當社會成員的政治行為與社會主流價值觀所倡導的發生偏離時,那么政治文化仍舊會發揮其功效,通過政治文化影響社會成員的心理,從而影響其價值觀念,使其自身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與社會大眾所共有的以及社會所倡導的價值趨于一致并保持同步,從而起到對其政治行為進行規范的作用。所以,現代社會,尤其是新時期的中國,總是希望運用政治文化這一中介來引導人們的行為活動,建立公民與政府的良好合作關系,培養人們的政治意識和良好的政治行為。與此同時,種種成功的經驗也證實了,一個安定團結、民主和諧的社會的建設必須依賴于人們的政治行為,同時也更加依賴于當前先進的政治文化的發展。

        (四)政治文化影響政治發展的走向

        政治文化是政治發展過程中的一種無形的力量,新時期環境下的政治文化中蘊涵著對政治發展的前景的向往,政治文化通過其潛移默化作用制約或推動政治發展的進程。政治發展過程中的政治價值觀的沖突,是政治體系變革和發展必須面臨和解決的難題。當新的政治文化成為改變社會的強大力量時,必然會引發政治體系的變革,那么強化社會成員對新的政治文化的認同和接受就顯得極其重要。政治文化對于政治發展的適應或快或慢,或接收或排斥,但是二者總是以各種方式和形態進行不斷的磨合,而磨合的程度又將必然影響到社會的發展進程,更為重要的是將直接影響政治發展的走向。所以,加快政治文化的創新和發展,對于政治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尤其在新時期,政治發展的進程將會影響到經濟的建設,進而影響到整個社會事業的進度。倡導和發展一種先進的政治文化,對于發展中的中國政治和中國社會,急不可待。

        第6篇:政治文化的發展范文

        關鍵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文化價值

        黨的十報告中旗幟鮮明的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須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而思想政治工作作為一切工作的生命線,積極探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內核、用文化視域去審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當成為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為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教育,認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意蘊、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使命對于在風云變幻的國際形勢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中,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大而深遠的積極意義。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內涵

        我們認為:“思想政治教育是社會或社會群體用一定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范對其成員施加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影響,使他們形成符合一定社會、一定階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會實踐活動。”[1]從廣義的文化觀來看,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不斷創造和積累起來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涵蓋除了自然生成物以外的一切社會事物。因此,在一定意義上講,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和道德規范毫無疑問的就是社會文化總系統中的思想文化、政治文化和道德文化,是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此可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就是教育者用先進的社會文化教育受教育者,并幫助受教育者用先進文化武裝自己的過程。同時,在文化的接受和傳承中,人也變成了文化人。所以,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體出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明顯的文化印記。另外,人類不可避免的地生活在一定的文化傳統中,這些相異的文化環境決定了不同種族的文化基因。正如余英時所言“文化雖然永遠在不斷變動之中,但是事實上卻沒有任何一個民族可以一旦盡棄其文化傳統而重新開始”[2]從這個意義上來看,我們的社會就是一個文化社會,社會的發展過程就是一個文化不斷發展的過程。不管社會中的主體有沒有覺察到文化對自己帶來的影響,文化對其影響都是存在的。同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也就成了文化社會中的一種文化現象。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印記

        我們認為,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體出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建構在人的基礎上的,以文化為依托不斷促使“人”向“文化人”轉變過程的社會實踐活動。首先,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處于主導地位的教育者,是在上一階段教育過程中已經接受和內化了先進文化,并用先進文化指導自己實踐活動的文化人。教育者的任務就是做好先進文化的宣傳者和創造者,努力向社會和受教育者宣傳社會所要求的先進文化。其次,從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處在主體地位的受教育者來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務就是幫助受教育者接受并內化社會所要求的先進文化,并促成受教育者對其進行積極的轉化,變成他們進行社會實踐的內在動力。再次,在整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過程中,需要一定的內容和手段才能順利的展開,如前所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是符合社會發展所要求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和道德規范,而它們都是作為一種社會文化而存在的。此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是裸的灌輸,而是在依托一定的手段的前提下開展的,充分發掘、利用既成的文化產品中的教育因素和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滲透到文化建設中去就不可避免的成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載體。最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任務就是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促進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顯而易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集中在了人的身上,就是為了要努力提高人的文化修養和文明程度。這就更明顯的體現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印記。

        (二)作為文化現象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部思想政治教育的歷史“可以說是人類文化精神不斷積累、積淀的歷史。就是說,從縱向層面看,它是歷史的積累,是各個時期文化精神的延續和積淀;從橫向層面看,是不同民族文化精神(同一國家內的和異國之間的民族文化精神)的匯合、容納和吸收,即夸文化的積淀?!盵3]從文化的視野來看人類社會的發展,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就是一個文化不斷得以傳承和創新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優秀文化得以保存和繼承,腐朽文化得以剔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作為社會發展中的一個分支,就必然與文化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必然的聯系。處在一定社會情境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既受社會經濟、政治決定,又受文化環境對其的制約?!坝恕笔歉咝K枷胝谓逃母境霭l點和歸宿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過文化傳承和文化熏染來達到“育人”目的的。因為從根本上來說,所謂“文化”實質就是“人化”和“化人”,即教化熏陶人。“一定社會的教育活動體現和透射這一定的文化價值觀念,文化世界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存和發展的棲息地,作為文化的價值內核,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導者文化的價值追求,規范著文化的發展方向。”[4]因此,從這個意義層面來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就成了社會發展中的一種文化現象。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

        “所謂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培養人的實踐活動中,采用一定的文化方式,通過文化武裝人的頭腦,提高人對不同層次、不同風格文化的分辨力、鑒賞力和創造力,通過文化進一步挖掘人的知識及技能的潛力,陶冶人的情操,增強人的道德自律性,從而提高人的總體素質,達到人的全面和諧與充分自由的發展,即馬克思所說的對人的本質的全面占有或本質的回歸。”[5]根據這個意義,我們認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應當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文化抉擇功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是置身在宏觀的文化背景下進行的,不同的文化環境、文化內容和文化價值取向都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產生著不同的影響。尤其是在改革開放之后,我國進入了社會快速轉型期,在經濟全球化不斷發展的新國際背景下,多元文化和思想也涌入了國門,中國社會呈現出多種文化相互交流、相互融合、相互碰撞的新情況。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面對多種文化時,要按照社會發展的要求、政治發展的需求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身特性進行抉擇。做好維護主流文化、批判異質文化、傳承優秀文化的工作。就當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任務而言,要求我們的工作要毫不動搖的堅持以為指導,在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努力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用無產階級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服務。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文化整合功能

        “所謂文化整合,是指在一定歷史時期,特定組織通過某種方式和手段,在容納多種文化因子的基礎上確立共同的思想信仰和價值觀念,使一定群體成員在保持各自立場、看法的前提下,樹立群體成員對組織的基本思想與價值認同,以增強社會的凝聚力和有序性的過程?!盵6]伴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發展,我國的經濟建設取得了快速的發展,導致了利益主體呈現多樣化的趨勢,思想文化也逐漸趨走向多樣化。另外,經濟全球化的推行使得西方的思想觀念、生活方式和道德標準等意識形態不斷涌入我國并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內外兩種因素的影響,使得我國社會的文化環境和文化格局發生了重大的變話,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優秀文化與糟粕文化的共存。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建設和維護好國家主流的意識形態,堅持和發揚基本原理,積極建設國家文化的凝聚力,并將社會主流意識形態有效的傳送給受教育者,內化為他們的政治認同與自覺追求,并始終引領各種文化思潮有序發展與和諧共存。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文化創造功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是一項社會實踐活動,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八枷胝谓逃奈幕瘎撛旃δ苤饕憩F在客觀分析我們面臨的復雜形勢,在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中建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嚴密的邏輯體系,推進理論創新,用發展著的武裝人們頭腦。”[7]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在宣傳和發揚優秀文化的同時,也得注意把繼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弘揚民族精神結合起來,積極而深入的挖掘文化中的民族性、認同性程度較高的時代價值,并努力使其形成系統化的思想理論,為社會主義思想理論建設提供強有力的內在動力。與此同時,也得注意處理好與其他學科的關系,借鑒其他學科的合理的理論、知識和研究方法,形成特有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和理論體系,更好的凸顯社會主義價值理論在抗衡資本主義價值觀念方面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使命

        我們認為,任何思想理論都有兩個維度,即內向性維度和外向性維度。所謂內向性維度是指任何理論的產生和發展都要不斷反思自己所存在的前提的合理性。所謂外向性維度是指任何思想理論的產生和發展都要不斷的反思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用自己的視域去幫助人們達到更好的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使命。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理論前提的基本原理是被人類社會發展所證明了的正確的科學理論,是我黨一直堅持和維護的科學真理。這就很好的回答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向性問題。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的物質世界與精神世界不斷分化,文化也越來越成為人類的精神需要。[8]德國哲學家恩斯特﹒卡西爾也曾經深刻的指出文化越發展就越深入人的心靈。這就說明,為了更好的解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向性問題就必須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社會實際結合起來,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眼光去看待社會問題。這也就要求我們當下要努力認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價值,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使命。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促進思想道德建設

        指出:“人是生產力中最具有決定性的力量,……不斷提高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其他勞動群眾以及全體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不斷提高他們的勞動技能和創造才能,充分發揮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始終是我們黨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發展要求必須履行的第一要務?!盵9]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務就是用先進的文化引導并幫助人們形成積極的精神狀態和崇高的理念信念,不斷培養和造就有文化、有道德、有理想、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四有”新人,提高全民族的以及每個社會成員的科學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面貌。這就為增強綜合競爭力提供了人才和智力支持,是塑造強大的民族精神和現代化觀念,不斷激發人們為社會進步而奮斗的精神動力。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促進文化事業的發展

        教育科學、文學藝術等文化事業具有廣泛的群眾性,直接影響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只有在大力發展生產力的同時積極發展各項文化事業并不斷提高其水平,提高其覆蓋面、影響力,滲透于其中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才能更廣泛更有效地影響人。如果文化事業發展緩慢,水平低下,就很難滿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夠通過對不同文化事業建設水平影響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評價和估量,促使人們大力發展教育、科學、文學藝術、新聞出版、廣播電視、衛生體育、圖書館、博物館等文化事業,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第7篇:政治文化的發展范文

        【關鍵詞】企業 思想政治工作 企業文化

        在新的經濟發展形勢下,企業文化作為一種全新的管理文化,有利于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提高,有利于實現企業的快速發展。企業文化的建設,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豐富的內容,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要求,融企業文化于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提升企業的綜合競爭水平,有利于促進企業的快速發展。鑒于此,下面將對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之間的融合進行細致的分析與探討。

        一、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建設的現狀分析

        在企業的經營管理中,進行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提升經營管理的水平,在企業的發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建設面臨著全新的挑戰。工作難度加大、工作方法落后,缺少有序的管理制度,不利于企業思想政治與企業文化之間的建設,同時價值觀念落后,企業文化比較形式化,忽視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建設優秀的企業文化,可以將企業的發展方向指引到正確的道路上,充分發揮企業員工的積極作用,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之間的融合,有利于豐富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深化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精神價值。因此,需要認識到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建設中的問題,為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的提升奠定基礎。

        二、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建設的關系

        1.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建設之間的共同點。隨著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深入進行,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不在僅僅宣傳理論方針,逐漸走向經濟發展與管理發展雙贏的局面。在新形勢下的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解決員工的思想存在的問題,協調企業員工之間的關系,穩定員工的情緒,增強企業內部的凝聚力,有利于提升企業的工作效率。企業文化建設,對員工的價值觀念進行正確的引導,有利于幫助員工形成良好的工作習慣,提升員工工作中的責任意識,促進員工的全面發展,增強企業發展的生機與活力。因此,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文化建設的工作內容與目標基本一致,都有利于促進企業的快速發展,有利于對員工實現潛移默化的影響,促進企業快速的發展。同時,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文化建設,都是根據員工實際的思想狀況進行的,通過一定的工作方法培養員工的責任意識、職業意識、敬業意識與工作能力,提升企業的工作效率。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的工作方法是類似的,都是對員工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都是提升員工的思想認識,都是對員工的價值觀念進行引導,提升員工的企業文化水平。

        2.思想政治工作與文化建設之間的差異分析。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雖然有著非常多的相同點,但是還是存在差異,思想政治工作,堅持黨的領導原則,是政治文化的范疇,企業的文化建設,是企業管理文化、精神文化的范疇。因此,二者的工作屬性是不同的。同時,二者還存在的一個差異是思想政治工作主要起到政治功能的作用,為企業的生產經營指明方向,貫徹黨的思想教育方針,文化建設主要是處理好員工的問題,培養員工的集體意識,增強企業員工的凝聚力,對員工的思想進行教育與約束,提高員工工作的熱情與積極性。

        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之間的融合

        1.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制度文化之間的融合。在企業的建設與發展中,制度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可以與之結合進行細致的分析與研究讓員工在思想意識上認同公司的管理制度,自覺服從公司的管理,通過思想政治工作,讓制度在公司發揮更好地作用,提升公司管理的有效性。隨著企業的進步與市場經濟環境的進步,公司的制度與政策需要不斷調整,思想政治工作也要結合國家的形勢,讓制度文化逐漸趨于平穩。

        2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精神文化的融合。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激勵作用,促進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精神文化的融合,強化精神文明建設的作用,對員工實施激勵的作用。激勵具有雙向作用,激勵包括獎賞與懲罰,激勵分為目標、情感、競爭、獎勵 激勵四個部分。隨著企業的發展壯大,精神文化的建設必不可少。思想政治工作對員工進行積極性教育,員工可以更好地理解企業的核心價值觀,并且在工作過程中逐漸內化為自己的思想意識,發揮激勵作用,還要尊重員工在工作中的主體地位,關注員工個人價值的實現,引導員工的個人價值與企業的發展方向趨于一致,逐漸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3.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物質文化的融合。企業的物質文化,是企業外部的表現形式,展現的是產品與服務質量之間的關系。隨著市場競爭壓力的加大,提升企業的形象,完善企業的品牌成為企業建設與發展的關鍵所在。因此,企業的物質文化建設,需要企業員工的共同努力,他們的誠信、道德意識、職業素養、凝聚力都關系到企業的物質文化建設,只有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對企業員工的道德意識、職業意識進行良好的教育,讓其形成良好的工作習慣與行為習慣,員工才會為了一個目標而努力,維護好公司的形象,讓良好的企業形象建立起來。

        總而言之,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與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聯系。在新的時代背景下,促進企業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提高,需要加強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文化建設。相關的工作人員需要意識到思想政治工作與文化建設之間的聯系,比較二者的異同,促進思想政治工作與文化建設之間的融合,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性,促進企業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李華麗.新形勢下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建設的研

        究[J].江西理工大學,2010,28(09)

        [2]楊豐田.促進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建設的有機融

        合探析[J].時代報告,2011,32(08)

        第8篇:政治文化的發展范文

        當前社會和經濟逐漸向著全球一體化的方向發展,這就對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應強化企業價值觀、文化的塑造,增強內部凝聚力,豐富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提高企業綜合競爭力。研究新時期下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建設的融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能夠更好地指導企業實際管理工作的開展,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意見。

        二、新時期下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建設現狀分析

        企業經營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占據著極高的地位,尤其在當前社會經濟形勢發生較大變化的時期,企業很容易出現過分追求利益而忽視價值觀樹立的問題,導致企業發展出現方向性錯誤,這就迫切的需要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然而就當前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現狀來看,工作開展成效并不大,并沒有建立一套健全的管理體制,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模式和內容有待更新和完善,員工層次結構不齊,思想政治工作人員數量較少,高技能和專家所占比例較小,思想政治工作人員地位較低,無法將思想政治工作落實到實處。[1]

        而在企業文化建設方面,在知識經濟化時代中,企業文化是支撐企業走向強大的基礎保障,能夠實現企業的自主創新,打造屬于自身的品牌,擴大市場影響力。但國內部分企業并沒有意識到建設企業文化的重要性,企業價值觀念與當前時展相脫軌,企業文化發展和建設工作始終處于初步發展階段。此外,在建設企業文化時,沒有協調文化建設與企業目標、任務之間的關系,文化建設工作較為獨立,停留在形式層面,沒有滲透到企業各項管理工作中。還有一些企業的文化建設工作差別性不大,硬性的模仿和照搬成功企業的模式,文化建設成效不理想。

        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建設的關系及融合原則

        從定義、內涵角度來看,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同文化建設存在較大的差異,但二者也具有緊密的聯系,共同服務于企業的發展。[2]二者的共同點和聯系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對象相同。員工是企業經營管理的主體,負責執行各項管理任務,文化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都遵循的是“以人為本”的思想,培養工作人員的團結意識,增強員工凝聚力,給予員工充分的尊重和肯定,提高員工的主觀能動性。第二,目的相同。文化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都歸屬于企業意識形態,通過相應的措施來激發員工的集體、愛國熱情,提高生產力,目的都是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第三,彼此作用,相互影響。二者共同作用于企業內部環境,工作內容相通,基于企業發展規律探索企業發展模式,彼此互相聯系和交錯。

        應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明確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文化建設的融合方向,把握好融合性質,在深入理解和研究黨的政治思想的基礎上,了解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并清楚的判斷企業應堅守的文化。[3]融合發展的根本原則即理想信念教育,要對傳統民族文化進行傳承和發揚,突出時代的特征,保證精神文化、物質文化的協調發展,以共同存在的形式引導企業的短期和長期發展。

        四、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建設的融合對策

        在融合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建設的過程中,可以從功能、層次結構兩個方面入手,在實踐中創新和完善,全面提高企業綜合實力,調動員工的工作熱情,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一)思想政治工作與文化建設功能的融合

        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文化建設的融合涉及到多方面的內容,要抓住二者的功能融合要點,圍繞功能的融合對生產重心、文明創建、人員機構調整和生產形式進行改革。企業文化環境是其功能發揮的重要前提,而思想政治工作則起到引導和指引性的作用,企業主體是二者功能是否發揮的根本決定因素。[4]這就要求二者的導向功能要互相融合,共同致力于員工精神和素質的培養,依據社會主流文化、基本道德規范對員工進行約束,幫助員工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同時還要融合二者的組織協調功能,將企業內、外部價值體系聯系起來,保證員工個人價值與企業發展目標的統一,逐漸提升員工的企業文化認同感,借助有效的激勵功能,讓員工獲得滿足感,深入挖掘員工的潛能,使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建設實現真正的融合。

        (二)思想政治工作與文化建設層次結構的融合

        企業文化發揮著聯系文化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可以增強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力度,通過建設企業文化的手段,鞏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企業在融合思想政治工作、文化建設時,應將文化建設細分為精神、制度、物質及行為文化,強化精神文化的塑造,從而達到建設企業文化的目的。而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應結合企業的發展特點,打造屬于自身的品牌形象,依托物質文化來體引領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進而優化企業產品、服務質量,不斷開發和創新,發揮企業文化在戰略布局中的作用。[5]應在日常工作中強化對工作人員的培訓和教育,定期舉辦多種多樣的文化活動,更新員工的思想觀念,在行為上促進企業文化、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還可以改革企業管理體制和法規政策,增強二者在制度文化層面的融合度,保證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工作相互補充和完善,彼此滲透,互為指導和發展動力,構造一個積極向上的內部發展氛圍,有效的推進企業文化建設工作。

        五、結語

        第9篇:政治文化的發展范文

        在企業中進行有效的思想政治建設工作,還可以提高企業內部的管理水平,增強職工的團隊協作意識,保證工作合理有效的進行。企業職工的思想政治建設還可以豐富企業文化內涵,使企業真正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有利于企業精神的塑造。另外,可以激發企業職工內在的潛能,最大限度的發揮職工的積極性,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促進企業發展的動力,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為了使企業的思想政治建設順應歷史發展的趨勢,要根據新時期的文化特點,結合原有的思想政治建設工作,進行深入的探索和創新。讓企業的發展與時俱進,使思想政治建設更好地為企業的經濟建設服務。將企業職工的思想政治建設貫徹到企業的各個生產環節中,保證企業的經濟活動有序進行,推動企業文化的建設。

        2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性

        企業文化是企業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根據自身的發展方向和特點形成的核心價值理念,是企業思想管理和經營建設的指導理念,企業文化也是企業形成的科學管理方法和企業發展的文化結晶。隨著社會的發展,企業文化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良好的企業文化不僅可以保證企業的各項工作科學有序的進行,而且還能夠有效提升企業的競爭力。企業文化建設同樣是對企業職工進行的建設工作,強調以人為本的思想理念。通過企業的文化理念教育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提高生產力和創造力,對企業的發展起到有效地推動作用。通過企業文化建設不僅可以提高企業職工的綜合素質,而且還可以在企業中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風貌,有利于管理工作的進行,將企業全體職工和管理者在思想上進行統一。融合企業各個部門,使企業的各項工作流程合理有序,讓企業職工相互配合,共同努力,為企業更好地服務。對企業進行文化建設,在企業內部形成科學完整的企業核心理念,有助于完善企業內部的管理體制,保障經濟活動的順利展開,有助于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提升企業在社會的聲譽,擴大企業的影響力。企業的文化還可以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促進經濟效益的持續增長。在多元復雜的市場競爭環境中,企業文化可謂是企業實現穩定發展的可靠保障。

        3企業職工思想政治建設和企業文化建設相融合的必要性和相互作用

        要想使企業取得良好的發展,就應當重視思想政治建設和文化建設,這兩者是缺一不可的,只有切實將企業思想政治建設和文化建設有機結合起來,才能促進企業的發展,使企業充分展現良好的生機和活力。將二者相互融合的必要性和相互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對企業進行思想政治建設和文化建設不僅是企業取得有效發展的需要,也是使企業經營管理合理有序進行的重要保障。根據企業自身的特點和發展方向,對思想政治建設進行不斷地創新,在管理的各個環節中滲透思想政治建設的內涵。

        (2)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所獨有的無形資產,在企業的建設及發展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企業思想政治建設的過程中要結合企業的文化,能夠保證企業的思想政治建設工作不會偏離企業的發展軌跡,以企業文化作用建設的重點和著力點,以此豐富企業職工思想政治建設工作的內容,將企業思想政治建設和企業職工加以結合,使企業職工充分了解企業的文化和核心價值,激發職工工作的熱情,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3)—將企業的思想政治建設和企業的文化建設相融合,可以有效提升企業職工的凝聚力。傳統的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會存在很多的弊端,將企業文化作為企業職工的凝聚力可以將這種弊端進行有效地克服。

        (4)企業思想政治建設和文化建設進行結合也是企業順應新經濟形勢的需要。在新的經濟形勢下將企業文化建設和思想政治建設進行融合,可以對思想政治建設的內容進行創新,順應時展的需求,對傳統的思想政治建設模式進行調整,使其具有時代性和針對性。

        (5)企業的思想政治建設和文化建設都要堅持以人為本,因為企業的主體是職工,對企業的建設工作歸根結底是對圍繞著人展開的,將思想政治建設和文化建設進行結合可以營造出良好的人文環境,最終實現企業職工整體素質的提升和企業可持續發展。

        4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和企業文化融合的途徑及方法

        4.1堅持以人為本

        對企業進行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主體是企業職工,對職工進行教育工作的過程中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建設的管理思想應該是尊重人、關心人、激勵人、教育人和服務人。只有這樣才能使企業職工充分感受到企業的關懷,能夠在積極的團體工作氛圍中激發出工作的熱情,在建設的過程中,使兩者不斷的補充,指導并約束企業職工的思想觀念和行為,促進企業職工的道德思想和文化修養的提高。

        4.2相互融合,相互補充

        將企業的思想政治建設和文化建設相互融合,相互補充,這是新形勢下企業發展的需求,傳統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形式上比較單一,工作的內容主要是思想的灌輸,該工作形式已經無法適應及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現如今,企業建設工作是十分豐富的,在教育的過程中將兩者的教育活動結合起來,可以使企業的思想政治建設和文化建設深入的融合,由此改變和創新傳統的思想政治建設工作,使思想政治建設工作更加具體化,最終達到二者的和諧發展及互相推動。

        4.3融合教育思想理念

        企業文化是企業思想政治建設的前提,而教育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礎,所以,要將兩者的教育理念相互融合,在企業的文化建設中融入思想政治建設的內涵,在思想政治建設的過程中滲透企業文化,并根據企業自身的特點和具體的發展要求進行科學合理的調整,對企業的職工灌輸思想教育理念,讓企業的職工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5總結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视频三级 | 最新久久久久久一本 | 久久中文字幕永久第一页 | 天天视频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 日韩二区三区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