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區塊鏈技術的特性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其中,蟻米創客空間以區塊鏈為核心,同時規劃了“區塊鏈+智能機器人”、“云計算”、“大數據孵化”等板塊,運用“教創孵投”四位一體的閉環運營模式,與廣州“IAB”產業發展緊密結合,致力于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專業型孵化服務。蟻米公司在首期投資1200萬元打造眾創空間的基礎硬件之外,還將派出其在天使投資界有“百日成金”之稱的“卓啟特創營”(Dreamkey)總部的8名資深基金經理進駐區塊鏈創客空間,并攜手榮之聯等六家上市公司聯合打造區塊鏈開源社區眾創平臺,全面構建高智能、地標式的區塊鏈創客空間。
一、新態勢下區塊鏈主流化的正當性
近來,網絡上關于比特幣、區塊鏈的討論聲不絕于耳,而自國內禁止比特幣交易之后,區塊鏈就真真成了網絡紅人,甚至被認為是繼互聯網之后的又一波技術產業浪潮。事實上,隨著互聯網“中心化”平臺的出現,原本開放、平等的網絡信息來源渠道開始變得滯礙重重,互聯網的創建初衷已不復存在。因此,這樣的說法并不夸張,區塊鏈作為一種典型的新型的技術工具,不同的是,它更復雜、更神秘、更系統化。
具體來說,中心化最直接的弊端表現就是多個主體的信息傳播將受制于中心平臺。舉個例子,如今的互聯網已經做不到完全的開放和平等了,更多互?網用戶受制于某個不夠開放的中心平臺的監管,網絡上的一草一動都在這些中心化平臺的掌控之下,甚至每一位互聯網用戶的身份都由中心平臺來賦予、被定義,這也是網絡時代人們愈加感知到墮落的原因之一。
早期的互聯網擁有更多的免費公開協議,例如我們如今耳熟能詳的GPS定位服務、網絡搜索等等,彼時,每一個網民都能掌握一定的主導權。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和企業受中心平臺影響,例如亞馬遜作為全球范圍內的零售商,其線上零售動態時刻在影響制造企業和供應商的狀態,這些影響我們可以歸因于如今中心化的架構模型。中心平臺的動搖有可能直接導致經濟下滑,甚至產生更為惡劣的影響。
另外,由于多種中心平臺的出現,人們的精力分散,互聯網上充斥著垃圾信息。所謂的“注意力經濟”正在吞噬人們的意志和生命力,互聯網用戶越來越多的精力被浪費掉了,而這些,也是中心化的一種弊端體現。
而區塊鏈的出現,給出了一種具象化的解決方案:去中心化。區塊鏈提供的就是一種平等而公開透明的解決方法,將每一塊信息彼此相連,相互制約和影響,因此信息不會被篡改,絕對的可信任,也絕對安全。
二、新態勢下區塊鏈概念風口的消散
如今人們所擔憂的區塊鏈泡沫并非“技術泡沫”,而是“概念泡沫”。區塊鏈技術穩定且縝密,不易被市場走向和輿論冷熱所肆意影響而出現貶值,其所應用的產業領域亦因帶來了效率和信任機制上的利處,避免了因泡沫破碎而產生劇烈動蕩。區塊鏈概念則因神秘感被用于商業炒作,吸引大眾的注意力,讓投機者運作出一盤關于區塊鏈概念風口的大棋。
眾所周知,區塊鏈去中心化、多節點、分布式記錄,可防篡改、公開透明、信息共享,但不得不說,這些特性還是流于概念了。如果要用實際的應用案例去支撐,可列舉的信息卻十分匱乏,也就是說,不明就里跟著起哄的是大多數,真正關心區塊鏈技術與應用的企業,如今早已廣納區塊鏈人才潛心鉆研,也許過不了多久就會有更多區塊鏈的應用產品面世了。到時,也就是區塊鏈概念泡沫破碎之時。
這一輪看似已經爆發的風口下,區塊鏈泡沫的破碎可能是其概念從神化到落地的過程,對真正的區塊鏈技術掌握者和應用者來說,未必是一件壞事。反之,他們可能不僅不會遭受太大影響,還會因概念風口的消散而受到重視,因為單就區塊鏈實際應用中所產生的益處,就已經遠大于注意力經濟爆發下,區塊鏈概念被用于商業運作時所帶來的利處了。
科技公司Calastone根據英國等地的每日基金交易量計算得出,在基金買賣流程中使用區塊鏈技術,每年可省下26億美元。可以想見,技術的落地應用,始終應成為區塊鏈受追捧的主要原因。
三、新態勢下金融產業在區塊鏈中的主導地位
要說區塊鏈的應用案例,最為典型、也是最為經典的,一定是比特幣。比特幣是區塊鏈的一次完美應用,在區塊鏈的防篡改、可信任等特性的影響下,區塊鏈將更適用于信用相關的金融領域。
盡管如今各領域企業都在爭相入局,用區塊鏈來做公益的人也不在少數,但作為一種嚴謹、透明的信用驗證手段,區塊鏈用做交易記錄的賬本角色將被延續,可以預見的是,繼比特幣之后,更多形式的交易內容將以區塊鏈為載體被記錄下來。這也是金融產業將會被區塊鏈顛覆的原因之一,信用體系建設得已經足夠強大了。
第一,從比特幣出發解釋區塊鏈的形態是分布式記賬,而這正是區塊鏈最為原始也最為契合的狀態。有比特幣的實際應用在前,概念的泡沫破碎之后,區塊鏈將因其自身分布式的架構與嚴謹穩定的屬性而以金融為主要應用渠道,這也是區塊鏈應用最穩定、最直接的方式。用區塊鏈來記錄交易信息,穩固交易市場,因為有比特幣的先例,金融將成為應用區塊鏈更容易上手的領域。
第二,區塊鏈的防篡改,讓每一筆交易都透明、被公開,非法交易行為將無處遁藏。每一筆交易信息都占據一個區塊,在區塊鏈特定的運行系統下,這些交易區塊彼此相連且環環相扣,篡改其中一個就會影響與之相鄰的一片區塊信息,因此這一篡改行為無法??現。因此,交易信息也就能夠保證足夠透明和穩定存儲。
第三,區塊鏈是一種難得的信用驗證手段,這也為金融提供了基礎信用架構。從銀行信貸、信用卡、到P2P乃至普惠金融,幾乎在金融發展的每一時期,征信體系不完善問題都滲透其中,為金融行業的發展筑起了高壁壘和高門檻。區塊鏈對信用信息的記錄絕對嚴謹且透明,因此能夠作為金融發展的基石。
總而言之,從信息化到數字化,區塊鏈作為一種全新的技術架構誕生,其在效率、信任方面的助推作用舉重若輕,尤其是為金融交易提供了顛覆性的解決方案,區塊鏈必將掀起金融界一場腥風血雨。
四、區塊鏈早期入局者應警惕的“雷區”
如今,區塊鏈的概念已經人盡皆知,但其技術應用成熟度仍然處在稚嫩的初級階段。因此,對早期的入局者來說,進軍區塊鏈還有很多需要注意到的問題。
(一)概念炒作:投機者的蜜糖,實干家之砒霜
就像寫白皮書緊隨炒幣熱而來,但這些為比特幣提供基礎架構的技術人才都對炒幣敬而遠之,嘗到炒幣甜頭的人,將很難再去靜心做好“幕后”工作,去撰寫白皮書了。同樣的道理,若是僅借助區塊鏈概念就賺了個盆滿缽滿,那深耕技術的苦也就吃不下來,再去探索如何應用更是難上加難。
(二)技術靠邊:區塊鏈技術是一切應用的前提與基礎
一切圍繞區塊鏈的操作和應用都應將技術深度放在第一位,技術優先。深厚的技術實力將成為區塊鏈真正的風口到來時的強大壁壘,實際技術的落地應用也是建立在技術駕馭熟練程度之上的。入局區塊鏈市場切忌脫離實際,將技術落到實處是區塊鏈最好的歸宿。
(三)完美技術:區塊鏈技術并非天衣無縫,衰退期遲早會到來
任何新事物都會遵循一定的生命周期,互聯網如此,區塊鏈也不例外。如今被神化的區塊鏈概念讓A股的泡沫堆積,區塊鏈技術更是要不得被盲目“神化”,懷著警惕與敬畏之心去探索區塊鏈,并為其完美應用留有余地,才能在危機到來之時做好準備。
48.58%投資者首選金融領域,部分投資者更看好未來三年中小媒體的發展。
2、全球市場
截至2017年末,全球區塊鏈創業公司超過1600家,獲得融資的公司分布在全球45個國家和地區間,融資總額近20億美元。
3、中國市場
截至2018年4月末,中國市場上在營區塊鏈企業超過320家,北上廣地區超過占據73.07%,共獲得融資89.14億元,其中2018年前4月共獲得融資63.06億元,占融資總額的70.74%;融資數量增長迅速,年均增長率達到30.53%;超過六成的交易仍布局種子輪/天使輪。
4、投資機構
截至2017年末,141家IVC和119家CVC參與區塊鏈投資交易,年均增長率分別為69.24%、121.78%。
2017年起,數十支市場化母基金和引導基金宣告成立。
2018年新設區塊鏈母基金和引導基金的數量及頻率明顯加快。
1區塊鏈產業圖譜
1.1架構設計
從架構設計上來說,區塊鏈可以簡單的分為三個層次,即基礎設施層、技術擴展層和垂直應用層,它們相互獨立但又不可分割。三大層次中,根據應用方向和場景不同,又可以細化出數十個細分領域。
圖1-1:區塊鏈層次架構及代表產業
基礎設施層主要包括基礎協議和硬件設備。基礎協議是區塊鏈技術的基礎,它維護著網絡節點,構建網絡環境、搭建交易通道以及制定節點的獎勵規則。區塊鏈相關硬件設備主要包括比特幣礦機設備等。
技術擴展層目前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數字貨幣方向,主要指各類虛擬貨幣平臺,用戶通過這類平臺進行虛擬貨幣與法幣之間的兌換;第二類是擴展應用開發,銜接垂直應用,可以為某個特定的內容生產商提供定制服務,這將是區塊鏈技術重要的發展方向,例如智能合約。
垂直應用層的產品是可以真正直接使用的產品,但大規模在行業內使用的產品目前幾乎是空白。數字貨幣錢包是當前垂直應用層最簡單、最典型的代表。
1.2區塊鏈技術應用領域
中國區塊鏈技術主要應用領域涉及金融、信息安全、供應鏈、公共服務以及物聯網五大方向,可以落實到數十個具體應用場景,貫穿挖礦、貨幣交易、基礎設施、平臺技術、相關服務、行業應用多產業層次,區塊鏈產業鏈基本形成。
圖1-2:區塊鏈應用落地五大領域
1.2.1金融領域
一方面,區塊鏈技術能夠將各類金融資產轉化為鏈上的數字資產進行管理和交易,例如跨境支付、證券交易等,區塊鏈數據不可篡改的特性能最大程度保證金融資產的安全性和可信任程度;但另一方面,作為新技術,區塊鏈技術在系統穩定性、應用安全性、業務模式等方面尚未成熟,金融業務場景的應用和普及可能會受到時效性、工作量等因素的影響。
表1-1:金融領域應用案例
1.2.2物聯網領域
在去中心化的物聯網愿景中,區塊鏈技術作為媒介,可以讓物聯網上的每個設備獨立運行,整個網絡產生的信息可以利用區塊鏈的貨幣特性與智能合約進行保障。
(1)安全性。區塊鏈通過智能合約,可以確保在特定條件觸發的時候將信息發送給恰當的對象,同時利用中心化服務器收集和存儲數據的物聯網架構可以把信息寫入固定的賬本,保證事實的安全性和唯一性,例如可以應用區塊鏈數據在物聯網通信中執行商業條款。
(2)可信性。區塊鏈是一個分布式的賬簿,各區塊既相互聯系又有各自獨立的工作能力,保證鏈上信息不會被隨意篡改。基于此,分布式賬本可以為物聯網提供信任、所有權記錄、透明性、通信支持,并且可以為所有物聯網交易添加時間戳,實現防偽溯源。
(3)效益性。因為區塊鏈技術可以直接實現點對點交易,省略了中間其他中介機構或人員的勞務支出,可以有效減少由第三方所產生的費用,實現效益最大化。
表1-2:物聯網領域應用案例
1.2.3公共服務領域
傳統的公共服務依賴于有限的數據維度,獲得的信息可能不夠全面且有一定的滯后性。區塊鏈不可篡改的特性使鏈上的數字化證明可信度極高,在產權、公證以及公益等領域都可以以此建立全新的認證機制,改善公共服務領域的管理水平。例如公益流程中的相關信息,如捐贈項目、募集明細、資金流向、受助人反饋等,均可以存放于區塊鏈上,在滿足項目參與者隱私保護及其他相關法律法規要求的前提下,有條件地進行公開公示,方便公眾和社會監督。
表1-3:公共服務領域應用案例
1.2.4供應鏈領域
由于數據在交易各方之間公開透明,從而在整個供應鏈條上形成一個完整且流暢的信息流,這可確保參與各方及時發現供應鏈系統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性地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進而提升供應鏈管理的整體效率。區塊鏈技術可以避免供應鏈糾紛。所具有的數據不可篡改和時間戳的存在性證明的特質能很好地運用于解決供應鏈體系內各參與主體之間的糾紛,實現輕松舉證與追責。區塊鏈技術可以用于產品防偽。數據不可篡改與交易可追溯兩大特性相結合,可根除供應鏈內產品流轉過程中的假冒偽劣問題。
表1-4:供應鏈領域應用案例
1.2.5信息安全領域
去中心化的方式改變了信息傳播的路徑,確保了數據來源的真實性,同時保證了數據的不可篡改和偽造。基于區塊鏈的技術將從根本上改變信息傳播路徑的安全問題。
表1-5:信息安全領域應用案例
2區塊鏈投資賽道分析
圖2-1:2015-2017獲投企業行業分布
據投中信息數據終端CVSource數據顯示,區塊鏈技術三層架構中的垂直應用層是眾多投資人布局的集中點,而基礎設施層投資力度相對較弱。2015-2017年間全球發生的459筆投資交易中,投向金融、企業服務和文化娛樂三個方向的投資人數最多,特別是金融領域投資數量相當于其他行業的總和。其中復雜度低但周轉頻率高的項目更加受到投資人的青睞,例如支付轉賬、證券發行過戶交易、標準化資金清算結算等。細分領域方面,相較于2017年之前,投資人最大的變化在于更看好虛擬貨幣和區塊鏈的中小媒體在未來三年的發展前景。
2.1金融板塊
圖2-2:2015-2017金融板塊獲投企業細分領域分布
223筆投資金融領域的交易大致可分為8個方向。其中虛擬貨幣的滲透率名列榜首,比重達到了52.47%。一直以來虛擬貨幣都是區塊鏈技術最大也是最具知名度的應用市場,國內外專注于虛擬貨幣的機構和企業比比皆是,相關投資者數量正在迅速增加。根據AppBi的中美App Store中區塊鏈App報告顯示,中美兩國應用市場上和區塊鏈相關的App共2993款,其中中國930款,美國2063款;從涉及區塊鏈的不同業務模式來看,主要涉及虛擬數字錢包、區塊鏈資訊、虛擬數字貨幣行情服務等三個方面,虛擬貨幣及其生態相關仍然具備相當廣闊的輻射范圍。
此外,在虛擬貨幣的細分領域中,貨幣交易所和礦機日漸趨于成熟。國際市場上,韓國虛擬貨幣交易所Bitplus為提供安全迅速的交易服務,開設線下虛擬貨幣交易所;日本加密貨幣交易所BITPOINT馬來西亞站2018年5月上線;微軟正在計劃從數字黃金,智能合約以及小額支付三個方向入場。國內企業在虛擬貨幣方面也不遑多讓,特別是在礦機的生產和維護鏈條上,目前世界排名前三的數字貨幣礦機生產商分別為比特大陸、嘉楠耘智和億邦科技,其中嘉楠耘智已于2018年5月向香港交易所遞交IPO申請,投中研究院認為此舉將引發礦機托管的進一步火熱。但不可避免的是,挖礦有其自有的模式瓶頸和資源上限,相關業務能否做到可持續性發展仍然是個疑問。
2.3企業服務板塊
圖2-3:2015-2017企業服務板塊獲投企業細分領域分布
隨著大眾對區塊鏈技術接受度的提高和研發步伐的加快,區塊鏈技術在企業服務方向上的應用越來越多樣化。從2015年到2017年之間,數據、信息安全、財稅、法律等企業服務投融資交易逐漸增加。值得一提的是,“區塊鏈+人才經濟”的模式逐漸走入投資人的視野,在企業服務中的占比已經達到3.15%。人才在市場經濟競爭中的作用舉重若輕,然而隨著需求的增加,招聘行業同樣存在過度競爭、不實內容、信息不對稱等問題。區塊鏈+人才經濟的模式能夠創建甲乙雙方同時維護的平臺,讓每一個參與的用戶都享有公平的數據所有權,打通招聘市場壁壘,提高人才與崗位的精準適配率。同時隨著人才信任體系的建立,全球人力資本流動在數據、信任和支付體系上成為可能。
2.3文化娛樂板塊
圖2-4:2015-2017文化娛樂板塊獲投企業細分領域分布
文化娛樂版塊中,約有42.86%的交易布局在區塊鏈媒體,特別是2017年末開始大規模爆發;進入2018年以來同樣有十數家內容自媒體獲得金額不菲的資金支持:3月1日,深鏈財經宣布獲得來自梅花天使、PreAngle等八家基金的1000萬元天使投資;3月2日,巴比特宣布完成由普華資本和泛城資本聯合領投1億元A輪融資;3月6日,區塊鏈門戶網站火星財經宣布獲得A輪融資,融資后估值達到1.5億元;5月22日區塊鏈媒體“起風財經”宣布完成千萬級天使輪融資,本輪投資方之一首建投作為一家國資背景的投資機構,表明國家隊資本首次入場投資區塊鏈媒體。投中研究院認為,區塊鏈媒體的崛起首先來自于產業發展的客觀需要。媒體作為信息的傳遞者,能夠及時迅速的為相關利益方提供智力支持,促進市場信息的流動性,為投資者與企業之間構建暢通的溝通橋梁。其次,區塊鏈媒體的快速發展也得益于媒體資源的權威性。優質的、客觀的媒體資源可以反作用于區塊鏈企業,為其業務發展提供高可信度的背書。
3全球區塊鏈投融資發展現狀及趨勢
3.1企業年均增速超過50%,美歐資本優勢明顯
近年來,全球范圍內區塊鏈企業一直呈現快速增長趨勢,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7年末,全球共有超過1600家區塊鏈創業公司先后設立,較2012年不足200家的情況增長了十余倍,年均增長率達51.6%。其中增速的峰值出現在2013年,達到158.96%,后續增速有所回落,但企業數量一直保持正向增長。
圖3-1:2012-2017全球區塊鏈企業增長情況
從地域分布來看,區塊鏈企業在全球范圍內受到追捧,但仍存在分布不均衡的現象,大部分企業集中在美國、歐洲及亞洲少數國家和地區。目前獲投創業公司主要分布在全球45個國家,多集中在歐美和亞洲等國家,前十位的國家企業總量占比83.08%,其中美國優勢領先,歐洲國家緊隨其后,美歐資本優勢凸顯。
圖3-2:全球區塊鏈企業地域分布
3.2融資規模持續上升,2018年交易量將爆發
在企業融資規模方面,近六年來一直保持持續性的增長,融資總額近20億美元,年均增長率達到56.66%。與融資頻次變動趨勢相符,融資規模漲幅的峰值同樣出現在2013-2014年間,高達316.09%。同時隨著融資頻次呈現下降趨勢,企業的單筆融資金額也在不斷擴大。
在企業融資頻次方面,近六年來呈現波動上漲的態勢。2012-2017年全球區塊鏈領域共發生融資事件695起,單個年度的融資頻次從2012年的7件上升到2017年的168件,其中在2013-2014年間實現了跨越式增長并最終達到近幾年的峰值,但在隨后的兩年中漸漸冷靜下來,直至2016-2017年間隨著區塊鏈概念熱度的提升又再次涌現出大量投資機會,企業融資頻次持續上漲。
圖3-3:全球區塊鏈企業融資規模及頻次
投中研究院認為,2013-2014年度區塊鏈領域投融資活動的劇烈波動與比特幣的快速增值有一定關系。作為區塊鏈領域最為人熟知的比特幣,其價值動向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區塊鏈領域投融資趨勢。2013年比特幣被法律承認為一種金錢貨幣的形式這一事實使其價格一路走高,甚至超過了黃金,吸引了眾多投資者趨之若騖,帶動了整個區塊鏈VC/PE行業的興盛。
3.3融資輪次逐步后移,持續經營仍是難題
在投資輪次方面,機構投向的階段逐漸后移,從初創期延伸至成長期和成熟期。2012-2017年,種子輪和天使輪仍然是投資機構最青睞的投資階段,但該階段的比例已由100%降至約50%。投資輪次后移意味著投資機構的目光不僅僅聚焦于區塊鏈項目的創新性,也在逐漸關注區塊鏈產業聚集。然而區塊鏈企業獲得后輪融資的比例要遠低于其他相類似的新興技術企業。2CB Insights數據顯示,2013-2014年間,共有103家區塊鏈企業獲得種子輪或天使輪融資,但僅有29%左右的企業獲得次輪融資,至D輪時僅剩一家企業碩果僅存。“易創立,難存續”成為區塊鏈企業的特征。
圖3-4:2012-2017全球區塊鏈企業融資輪次分布
4中國區塊鏈投融資發展現狀及趨勢
4.1企業數量連續六年正向增長,地域分布東強西弱
據投中信息數據終端CVSource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末,中國市場在營的區塊鏈企業已超過320家,且在2012-2017年度連續六年保持增長。增長量最多的年份分別出現在2014年和2017年,原因在于2013年起比特幣市場行情火爆,區塊鏈技術的應用進入人們的視野,一大片“幣族”區塊鏈創業公司順勢成立;而在經過2016年“區塊鏈技術元年”的洗禮后,2017年區塊鏈的概念更加成熟且再次被炒熱,初創企業數量更是直線攀升。新增企業仍以北京上海兩地為主,但值得注意的是,浙江地區特別是杭州市新設企業的增速飛速提升,正在逐漸縮小與北上廣等一線城市之間的差距。
圖4-1:2012-2017中國區塊鏈新設企業增量
據投中信息數據終端CVSource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末,中國共有168家區塊鏈企業獲得融資,地域分布上呈現出東強西弱的發展態勢。東部地區中仍以北京、上海、廣東三省(市)居多,三地合計占比超過70%。東部地區的強盛依賴于政策導向和創業氛圍的構筑:北京是我國的政治中心,行業資源豐富,政策扶持力度大,吸引了更多的創業者入駐,使得北京區塊鏈企業數遙遙領先,占比達到40.38%;上海則作為金融中心,市場前景較其他城市更為廣闊,緊隨其后約占19.87%;廣東省和浙江省區得益于濃厚的創新氛圍和開放性思維,塊鏈產業融資情況也有著良好的表現,分別位列第三、第四位。但隨著區塊鏈技術的不斷發展及企業的創立,東部成熟地區的競爭將會趨于飽和,企業未來應用市場的開發也將會逐步向中西部地區擴張。目前陜西、河南、四川、重慶等地已經有少數企業獲投,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地區之間的不平衡問題會逐漸得到緩解。
圖4-2:中國區塊鏈企業地域分布
4.2融資總額爆發式增長,單筆融資額逐漸擴大
2013-2017年,中國區塊鏈企業融資總額和融資頻次呈現同步發展的趨勢,除2015年有所下滑外,總體呈現出爆發式增長的狀態。從融資規模來看,2013年融資總額僅有1.74億元,至2017年已經攀升至13.58億元,年均增長率達到50.81%。從融資事件數量來看,2013-2017年總體也發生了劇烈的增加,從19件激增到72件,年均增長率30.53%。投中研究院認為,2015年融資情況的回落可能源于對區塊鏈技術應用的監管之爭,后期行業監管的漸漸成形從側面進一步推動了區塊鏈行業的蓬勃發展。
圖4-3:中國區塊鏈企業融資規模及頻次分布
進入2018年以來,隨著區塊鏈技術應用場景的落地和商業模式的不斷清晰,融資情況產生了驚人的增長。據投中研究院不完全統計,截至2018年4月,本年度區塊鏈領域共發生融資事件106件,涉及金額超過63.06億元,無論是融資規模或融資頻次都遠遠超過之前年度。其中最大單筆融資來自于中國平安旗下金融管理門戶金融壹賬通,獲得了由SBI投資(思佰益)和IDG資本的6.5億美元。從單筆投資額的分布來看,千萬元級別的投資額仍是當前市場的主流方式,約占市場總量的38.68%,但值得注意的是,10.38%的區塊鏈企業已經能夠獲得億元以上的融資,開始進入有序的發展階段。
圖4-4:中國區塊鏈企業2018年融資額度分布
4.3融資輪次后移,初創期投資仍占半壁江山
圖4-5:2013-2018中國區塊鏈企業融資輪次分布
在融資輪次方面,中國區塊鏈企業近年來的融資輪次也在逐步后移,與國際趨勢趨同。但種子輪及天使輪的占比仍然保持在60%以上,獲得D輪以上融資的企業屈指可數,生存難同樣是中國區塊鏈企業面臨的亟待解決的問題。但隨著區塊鏈日益受到重視與關注,相關部門也在積極推動國內區塊鏈的相關領域研究、標準化制定以及產業化發展,力促區塊鏈企業健康有序發展。截至2018年4月底,國內共有浙江、江蘇、貴州、福建、廣東、山東、江西、內蒙古、重慶等多個地區就區塊鏈了指導意見,多個省份甚至將區塊鏈列入本省“十三五”戰略發展規劃。
5投資機構類型分析
活躍在區塊鏈市場的投資者中,除了最普遍的IVC,各大型集團CVC也帶著自己的產業優勢強勢入場,不斷進行試點和布局。另一方面,帶有引導社會資本作用的母基金、產業基金與專項基金等也加速設立,憑借政策優勢引導區塊鏈產業有序發展。
5.1 IVC仍是主流投資者,CVC搶灘布局
據CB Insights和公開數據透露,自2012年至2017年末,區塊鏈領域中活躍的傳統風險投資機構(IVC)總量從6家增長至141家,年均增長率高達69.24%,總體呈現上升趨勢。2014-2016年間活躍機構數量增速放緩甚至稍有回落,但隨即又在2017年超過140家,增速高于2013-2014年間。據投中CVSource數據顯示,2016年新設立活躍機構約占活躍機構總數量的13.04%,2017年該比例上升至17.80%,投資機構對區塊鏈領域的機會產生了強烈的興趣。但是作為技術驅動型行業,目前區塊鏈底層技術仍然處于探索階段,距發展成熟還需要一定的時間,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區塊鏈大型應用的開發與落地,短期內難以達到一定規模。由此,頭部VC/PE機構對待區塊鏈投資保持有高度的理性,在項目的選擇上相對保守,而成立時間相對較短、專注于投向區塊鏈行業的眾多新興機構則表現出了更高的活躍度,投資頻率也相對較快。
表5-1: IVC機構代表性投資案例(按融資總額排列)
總體而言,投資于區塊鏈的CVC與IVC在近六年的變動趨勢趨同,呈現出曲折上升的狀態,其中傳統的IVC數量相較于CVC有著絕對優勢,這可能源于IVC對市場風險的預測和調度經驗更為豐富,以及CVC的發展,特別是在中國地區的發展還相對滯后,但二者之間的差距近年來也在不斷縮小。CVC綜合了傳統大型企業的研發中心和IVC的優勢,未來可能與IVC等傳統機構平分秋色。
圖5-1:全球區塊鏈行業活躍CVC與IVC變化趨勢
CVC的崛起令人耳目一新。據投中研究院不完全統計,2012年區塊鏈領域活躍CVC數量僅有1家,截至2017年年末已升至119家,其中2014-2015年是CVC的高速發展期,增速高達394.44%,這一現象極大程度上源于區塊鏈技術的創新性與可持續性。區塊鏈技術領域的研究和探索是一項長期戰略性投入,BAT等互聯網巨頭及CVC能夠利用企業的技術場景優勢,賦能區塊鏈生態,在繼續加速區塊鏈技術應用落地的同時,為更多合作伙伴輸出區塊鏈技術解決方案,實現合作共贏。但區塊鏈技術的日益突出使得更多的利益相關者紛紛到場,CVC的戰略布局更應該側重區塊鏈技術的殺手級應用開發及落地。
圖5-2:國際大型企業CVC區塊鏈領域布局
圖5-3:國內大型企業區塊鏈領域布局
5.2母基金及專項基金紛紛成立
此外隨著區塊鏈熱度不斷上升,市場化母基金及引導基金的設立速度也隨之加快。自2017年4月起,浙江、江蘇、貴州、江西、廣東、北京、上海等多個省市已有數十支市場化母基金或引導基金宣告正式成立,2018年新設區塊鏈母基金和引導基金的數量及頻率與往年相比有明顯提升,市場化機構和國有資產蓄勢待發;特別是區塊鏈投資專項基金也紛紛亮相,為精準投資區塊鏈技術助力。
表5-2:2017-2018新設母基金及專項基金一覽
與單一基金相比,母基金的分散布局更具備平滑風險的優勢,大體量、多渠道的配置方式也更加容易整合行業內基金、項目和相關的服務機構,降低項目的準入門檻,形成完整的投資生態圈,加速資本的流通。除市場化機構外,國有資本的加速入場也為區塊鏈行業的發展助力。一方面,國有資本的權威性能夠為區塊鏈企業吸引人才提供支持和背書,緩解區塊鏈行業人才短缺的窘境;另一方面國有資本流通及使用過程中的制度性和規范性能夠有效的影響區塊鏈企業的規范化發展,提升行業合規水平,使區塊鏈行業在資本和人才的雙重推動下實現高效、正規、有序發展。
6區塊鏈產業發展趨勢預測
6.1產業發展驅動因素
6.1.1政治因素
政治因素是驅動區塊鏈產業發展的首要原因。區塊鏈作為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算法等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近年來已成為聯合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國際組織以及許多國家政府研究討論的熱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題為“金融科技與金融服務的初步思考”的報告中認為引入CBDC(央行數字貨幣)有助于中央銀行更有效地履行其金融職責,這種創新可以更有力地利用中央銀行網絡作為防范私營虛擬貨幣創新的手段,此外跨境支付可以從區塊鏈技術中受益。
美國對區塊鏈的發展持積極支持態度。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于2017年7月首次發放清算和結算數字貨幣衍生品合約的牌照,總部位于紐約的比特幣交易平臺LedgerX獲準為與加密貨幣市場掛鉤的期權和衍生品提供清算服務。
在日本,區塊鏈的合法化進程速度及政策支持程度領先全球。2016年3月,日本內閣通過投票,將比特幣和數字貨幣均視為數字等價貨幣。同年4月,日本將比特幣作為一種付款方式并將其合法化。2017年7月起,日本日本新版消費稅正式生效,從交易所買入比特幣所需要的8%的消費稅正式取消。
盡管我國尚未正式出臺國家層面的區塊鏈技術應用相關的監管法規,但各地政府已經出臺有關區塊鏈的政策指導意見及通知文件以支持探索區塊鏈技術與實際應用場景結合,并防范數字貨幣及ICO風險。截至2018年5月,國務院共出臺包括《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等4個涉及區塊鏈技術應用的政策文件;工業和信息化部3個區塊鏈相關政策文件;北京頒布了4個涉及區塊鏈技術政策文件,數量居全國首位;廣東省深圳和廣州分別出臺3個、1個相關文件;上海涉及區塊鏈的政策文件數量為2個。
圖6-1:我國部分區域區塊鏈相關政策文件數量
(1)國務院
國務院自2017年來發文推動研究利用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建立基于供應鏈的信用評價機制。鼓勵利用開源代碼開發個性化軟件,開展基于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試點應用。促進區塊鏈技術與人工智能的融合,建立新型社會信用體系,最大限度降低人際交往成本和風險。創新體制機制,突破院所和學科管理限制,在人工智能、區塊鏈、能源互聯網、智能制造、大數據應用、基因工程、數字創意等交叉融合領域,構建若干產業創新中心和創新網絡。
(2)工業和信息化部
工業和信息化部于2016年10月頒布了《中國區塊鏈技術和應用發展白皮書(2016)》,并在《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提出區塊鏈等領域創新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等規劃,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司也將推動組建全國區塊鏈和分布式記賬技術標準化委員會、推進區塊鏈等領域標準研制納入《2018年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標準化工作要點》。
(3)北京
北京市金融工作局自2016年便將推動中關村區塊鏈聯盟設立作為2016年度績效任務,加快云計算、大數據和區塊鏈等金融科技在支付清算、數字貨幣、財富管理等領域的創新發展與應用,同時鼓勵發展區塊鏈技術、可信時間戳認定等互聯網金融安全技術,保護消費者權益,提升互聯網金融的安全性。2017年北京市金融工作局等八個機構在《關于構建首都綠色金融體系的實施辦法》中明確要發展基于區塊鏈的綠色金融信息基礎設施,提高綠色金融項目安全保障水平。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也出臺管理辦法支持金融科技企業為金融監管機構和金融機構提供服務,開展人工智能、區塊鏈、量化投資、智能金融等前沿技術示范應用,提高金融服務的效率和便利性;并按照金融科技企業與金融監管機構或金融機構簽署的技術應用合同或采購協議金額的30%給予企業資金支持,單個項目最高支持金額不超過500萬元。
(4)上海
上海從2017年開始加大了對區塊鏈的關注,上海市寶山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率先行動,跟蹤服務廟行區塊鏈孵化基地建設和淞南上海互聯網金融評價中心建設,依托專業團隊和市場力量,推動金融科技公司發展成為寶山金融生態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形成創業投資基金和天使投資人群集聚活躍、科技金融支撐有力、企業投入動力得到充分激發的發展模式。2017年4月,上海市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技術專業委員會了國內首個互聯網金融行業區塊鏈自律規則,要求互聯網金融從業機構應用區塊鏈技術應當注重創新與規范、安全的平衡,應用區塊鏈技術探索業務創新,更好地為實體經濟服務,積極貫徹落實國家網絡安全戰略,全方位關注區塊鏈技術的設備安全、數據安全、系統安全、密鑰安全,及身份認證機制、權限管理系統等。
(5)廣州
廣州市黃埔區人民政府、廣州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促進區塊鏈產業發展辦法》對區塊鏈產業實行培育獎勵、成長獎勵、平臺獎勵、應用獎勵、技術獎勵、金融支持和活動補貼。這是目前國內對區塊鏈產業扶持力度最大的政策獎勵措施。
(6)深圳
深圳市重視對區塊鏈產業的政策獎勵。深圳市經濟貿易和信息化委員會在《市經貿信息委關于組織實施深圳市戰略性新興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信息安全專項2018年第二批扶持計劃的通知》中將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區塊鏈等新型應用環境深圳市戰略性新興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信息安全專項2019年扶持計劃給予資助。按投資計算,單個項目資助金額不超過200萬元,資助金額不超過項目總投資的30%。深圳市人民政府金融發展服務辦公室于2016年11月頒布的《深圳市金融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明確支持金融機構加強對區塊鏈、數字貨幣等新興技術的研究探索。此外,深圳市人民政府也在《深圳市扶持金融業發展若干措施》中設立金融科技(Fintech)專項獎,重點獎勵在區塊鏈、數字貨幣、金融大數據運用等領域的優秀項目,年度獎勵額度控制在600萬元以內。
表6-1:我國區塊鏈政策文件一覽
6.1.2經濟因素
資金是驅動塊鏈技術發展不可或缺的經濟因素之一,各類投資機構是區塊鏈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風險投資機構是區塊鏈領域內的主要投資力量,此外以高盛為代表的傳統金融機構在區塊鏈投資領域也占據重要地位。大型銀行和金融服務公司是最主要的區塊鏈技術投資方,超過50家公司從2014年起就開始對該領域進行投資布局。自2014年6月以來,花旗等美國10家最大的銀行中有9家參與了六個區塊鏈公司的融資活動,這些資金總共達2.67億美元。在對區塊鏈技術公司進行投資的機構投資者中,谷歌和高盛是當前全球投資區塊鏈公司最活躍的兩家機構投資者。谷歌的母公司Alphabet是全世界第二大企業投資者,僅次于投資了包括銀行財團發起的研究新區塊鏈應用的公司R3和加密貨幣交易平臺Kraken在內的日本金融巨頭軟銀。
2015年以前,主要的投資大多集中在與比特幣相關的企業中,比如礦機芯片、交易平臺、支付匯款、錢包服務等相關企業。隨著區塊鏈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資金投入在了區塊鏈技術研發及行業應用上,推動了包括交易后清結算、智能合約、供應鏈、物聯網、醫療、身份認證、數據存證、數據分析等領域的發展。
根據CB Insights的全球比特幣和區塊鏈公司投資交易分析報告,截至2017年第三季度,全球ICO項目累計融資總額已經超過20億美元。2016年1月-2017年10月有超過250個區塊鏈團隊完成ICO融資。全球范圍內總ICO交易和投資比傳統股票交易的數量和金額增長都更為迅速。對可用資本的需求促成了區塊鏈企業放棄傳統的股權融資方式,改用ICO的方式籌集資金,而這反過來帶動了對加密貨幣的需求。
此外,跨境支付的增長也對區塊鏈的發展產生了驅動作用。據世界銀行統計,全球跨境支付規模以年均5%速度增長,2016年已達6010億美元。區塊鏈技術的應用有利于減小交易流程中的中介機構作用,降低交易各環節成本。作為世界第一貿易大國和世界第一大出口國,中國2017年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發生4.36萬億元。區塊鏈技術為支付領域所帶來的成本和效率優勢,隨著我國跨境貿易規模的擴大將擁有廣闊前景。
6.1.3社會因素
區塊鏈技術向各個領域特別是金融領域迅速滲透,利用區塊鏈技術打造互聯互通的基礎設施已經被全球很多國家提到戰略高度,而由全球性的金融機構組成的跨境區塊鏈聯盟已積極行動,成為推動區塊鏈產業發展的重要社會因素。最具代表性的為R3區塊鏈聯盟和超級賬本。
(1)R3區塊鏈聯盟
R3區塊鏈聯盟于2015年9月份成立,目前已經有大約42家國際銀行組織加入,成員幾乎遍布全球,包括富國銀行、美國銀行、紐約梅隆銀行、花旗銀行等。其主要致力于為銀行提供探索區塊鏈技術的渠道以及建立區塊鏈概念性產品。R3使用以太坊和微軟Azure技術,將11家銀行連接至分布式賬本。2016年4月,R3CEV與微軟正式建立合作關系,研究實驗區塊鏈應用,并推出了他們專門為這一目的建立的最新分布式私人賬本Corda。
(2)超級賬本(hyperledger)
超級賬本(hyperledger)是一個技術驅動型組織,由Linux基金會于2015年發起,目的為要成員共同建立并維系一個跨產業的、開放的、分布式賬本技術平臺,滿足來自多個不同行業各種用戶案例,并簡化業務流程,使區塊鏈技術不僅僅應用于金融領域,同樣也轉向制造業、銀行、保險等行業。超級賬本的項目成員中,科技公司、金融機構以及各類區塊鏈公司是主流,包括荷蘭銀行(ABN AMRO)、埃森哲(Accenture)等十幾個不同利益體;核心成員中科技公司占據六成以上,將hyperledger打造成為了一個與眾不同的技術驅動型組織。
表6-2:國際代表性區塊鏈聯盟組織
除此之外,大型集團更是以聯盟形式進軍區塊鏈產業,例如Ripple吸引盟友加盟實時支付平臺;Barclays和Safello聯盟,提供POC機制;Gemalto和Symbiont合作,用區塊鏈提升數字網絡安全等。
據投中研究院不完全統計,自2016年至2018年初,中國成立的區塊鏈相關的行業協會或聯盟近20個。聯盟、協會的成立可以為區塊鏈行業相關機構和人員提供一個專業領域的交流及合作平臺,對于中國區塊鏈行業的長期、健康發展發揮極有益的作用。從各聯盟的分布地域看,區塊鏈聯盟主要覆蓋于北、上、深等一線城市,部分較為發達的二級城市也逐漸開始引入,但仍處于起步階段,數量較少;東部地區發展較中西部明顯具有優勢,但中西部地區也呈現多點開花的局面。
(1)中國區塊鏈研究聯盟(CBRA)
“中國區塊鏈研究聯盟”是專業的區塊鏈學術研究平臺,研究成和區塊鏈技術的市場應用平臺,推動具體應用規則的規范化、標準化,進行項目落地與路演,形成區塊鏈研究領域具有高端學術品味和較強國際影響力的中國特色新型智庫。CBRA的參與機構多為金融機構,包括廈門國際金融技術有限公司、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萬向控股、包商銀行、營口銀行等。
(2)中國分布式總賬基礎協議聯盟(China Ledger)
中國分布式總賬基礎協議聯盟是由中證機構間報價系統股份有限公司等11家機構共同發起的區塊鏈聯盟,致力于開發研究分布式總賬系統及其衍生技術,其基礎代碼將用于開源共享。主要有四個目標:聚焦區塊鏈資產端應用,兼顧資金端探索;構建滿足共性需求的基礎分布式賬本;精選落地場景,開發針對性解決方案;基礎代碼開源,解決方案在成員間共享。聯盟成員涵蓋國企和民企,包括中證機構間報價系統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股權交易中心、招銀前海金融、廈門國際金融資產交易中心、大連飛創、通聯支付、矩真金融、萬向區塊鏈實驗室等。
(3)金融區塊鏈聯盟(金鏈盟)
金鏈盟的目標是在3至5年內研發一條或多條金融區塊鏈,推出多種廣受歡迎的區塊鏈終端應用,制定一批高水平聯盟標準,申請一批區塊鏈專利技術。目前研究方向包括基于區塊鏈的場外股權交易市場平臺、區塊鏈底層技術平臺、區塊鏈云服務、區塊鏈理財產品一二級市場、區塊鏈信用服務、區塊鏈在積分領域的應用、區塊鏈票據應用數字資產登記和轉讓等12個聯盟課題研究計劃。金鏈盟的參與成員多樣化,有大型集團如騰訊、華為,也有金融機構如京東金融、招商證券、安信證券,同時還有區塊鏈領域內優質企業。
表6-3:中國代表性區塊鏈聯盟
6.1.4技術因素
區塊鏈技術未能大規模引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技術的限制,但在2015年我國區塊鏈技術開始取得飛速突破,2015年后我國區塊鏈相關專利增速超過200%,成為我國專利數量增長最為快速的領域。在IPRdaliy和incoPat創新指數研究中心聯合的《2017年全球區塊鏈企業專利排行榜100強》中,中國入榜的企業占比49%,其次為美國占比33%。其中阿里巴巴以總計49件專利排名全球第一;排名第二的美國銀行全球專利總量共計44件;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排名第三,擁有33件全球專利總量。在全球排名前100的區塊鏈專利擁有者中,央行系企業總量排名第一。阿里巴巴的區塊鏈專利涵蓋了發明、設計和實用領域,并且在區塊鏈合作、區塊鏈創新和應用層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專利技術獲得的突破和應用不僅對企業的技術布局有深遠影響,也帶動了整個區塊鏈產業的發展。
6.2產業發展未來趨勢
6.2.1國際安全代幣或將異軍突起,國內趨向“無幣化”
2018年5月22日,美國零售巨頭Overstock的區塊鏈子公司tZERO與BOX Digital Markets有限責任公司宣布合作推出業界首個受監管的安全代幣交易平臺,該平臺基于區塊鏈進行證券清算和結算,讓公司通過安全的代幣籌集資金,為投資參與者提供安全、高效的交易方式。作為第一個將區塊鏈資本市場納入國家市場體系的金融產品,tZERO平臺的誕生意味著ICO有機會以合法的身份登上國際舞臺,或將帶動安全代幣融資與傳統股權融資方式分庭抗禮。
自2017年9月4日中國人民銀行等七部委聯合下發關于防范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緊急叫停ICO融資以來,以人民幣計價的虛擬貨幣交易量從一度占全球交易量的90%以上下降到不足1%。這預示著我國虛擬貨幣資產已全面進入嚴監管時期,國內區塊鏈的發展在逐漸脫離虛擬貨幣的輻射范圍,進一步向“無幣化”轉變。由于虛擬貨幣在開發模式和開發數量上有其固有的局限性,難以長期可持續發展,同時“無幣”區塊鏈技術在合規性方面具有更高的保障性,故而可以實現更大范圍的投放。在“無幣化”區塊鏈技術的探索中,最核心的要素是要保證項目本身同時具備產生場景和消費場景,且該場景具有持續輸出帶有激勵性商品或服務的平臺能力,即在生態體系內形成一個消費閉環,體現商業應用場景的封閉性和限制性。根據這一特點,具有相對封閉性的聯盟鏈或將成為無幣化運作的路徑重要路徑。Token在一些復雜的應用場景中仍然不可或缺,但完全開放的環境并不能有效的限制貨幣交易,聯盟鏈“部分去中心化”的特性以及聯盟許可的存在實現了特定范圍內的相對封閉,為弱化Token的貨幣屬性提供了良好的流通環境。
6.2.2大型集團強勢布局,CVC分割市場份額
近年來,國內外眾多大型企業也在高調的向區塊鏈進軍,國外如SBI集團、高盛集團,國內有行業巨頭BAT、迅雷等皆就區塊鏈技術及其衍生品進行戰略布局和市場開發。CVC綜合了傳統大型企業的研發中心和IVC的優勢,未來可能與IVC等傳統機構平分秋色。
從企業角度出發,一方面CVC的加入有利于其尋找轉型戰略布局。區塊鏈作為高技術壁壘行業,再輔以相關政策的一并扶持,相關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細分行業競爭激烈,大量的企業需要不斷尋找新的利益增長點并實現轉型,生產多元化產品,CVC的加入能憑借其雄厚的產業背景和資源為企業提供更多的戰略支持和布局。另一方面,與IVC相比,企業與股權投資的雙重優勢更能刺激創新。大型企業通過研發中心做創新,傳統意義上的IVC通過投資創業企業來進行創新。CVC能夠兼顧大型企業在時間和資金量方面的長期支持和IVC對市場、風險、失敗率的高度容忍性。從投資者角度出發,CVC的投資存續期限優勢更為明顯。區塊鏈技術,尤其是底層技術的開發是一個投資期限非常漫長的過程,這意味著傳統意義上的VC存續期在很大程度上難以滿足時間成本需求。而CVC由于背后依托的是以戰略布局為主要目的的大型企業,弱化了對短期盈利的追求,能夠在時間上提供長期支持,滿足區塊鏈高技術壁壘的時間需求。綜合而言,CVC同時集合了IVC的優勢點,正在逐步分割傳統股權投資的市場份額。
6.2.3金融+信息應用率先爆發,金融科技將成為投資首選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涌現和應用,金融數據的規模也不可同日而語,每一筆金融交易的發生都衍生出海量的數據。在大量數據的傳輸、存儲與交換中,參與者對數據的可信度、安全性與匿名的問題表示密切關注。據投中信息旗下數據產品CVSource顯示,2015-2017年間投向區塊鏈金融的項目中,有19.73%選擇了金融信息化,在金融板塊中排名第二,僅次于虛擬貨幣。金融信息化即傳統的金融機構利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實現傳統服務,區塊鏈技術能很好的解決交易數據的安全性與保障性等問題,成為眾多投資人關注的對象,目前落地主要瞄向數字貨幣,支付清算,數字票據、資產證券化、資產轉讓及股權交易等金融交易以及智能合約,在銀行、保險、證券行業著極為廣闊的應用前景。
區塊鏈金融信息化使得金融服務效率大幅提升,同時也為金融科技企業將新興技術落實到具體應用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金融科技更加強調科技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區塊鏈技術的高壁壘恰巧能同時滿足“金融”與“科技”兩方面的需求:去中心化、安全的交易模式能夠縮短交易鏈條,有效降低結算與交易成本;智能合約的存在可以無需參與者實地參與就完成交易,減少了人力成本和時間成本的發生;區塊鏈實現的信息共享機制能進一步提高信息的傳輸范圍,降低傳播時間。這就意味著,摒除了時間和資金成本的影響,在資源匹配和滿足用戶需求的條件下,金融科技領域中那些體量較小的企業也能參與與大規模企業的公平競爭,進而加速相關技術與產品的落地、應用,并反作用于“金融科技+區塊鏈”,真正的帶動金融科技領域的資本注入。
一、新時代下會計電算化面臨的困境
(一)會計數據利用率低
會計電算化是最早利用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行業,現在會計電算化發展越來越成熟,在會計應用很廣泛。但隨著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的發展,在會計電算化會計應用中顯得滯后,面臨著困境,各單位產生海量的數據,各單位把自己的門關得死死的,這樣在數據資源開發利用的過程中,數據的開放、共享、流通和企業商業機密保護成為難題。數據需要流通才能體現價值,沒有流通的數據只是一堆數字。當前會計電算化處理的信息雖然在企業內部實現了共享,數據來源于單位會計軟件產生的是基于去中心化思想的產物,這導致數據過度集中,形成了數據孤島。
(二)會計數據獲取大部分還是靠人工錄入
我們知道會計電算化數據大部分軟件還是采用人工錄入方式,不能適用現在電子發票等方面的發展需要,錄入效率低下,與原始數據出處關聯性不夠。
(三)原始憑證產生傳遞發生了變化
同時由于發票方面的改革,出現電子發票等新事物,在這些原始憑證傳遞過程中,出現原始憑證權屬無法清晰地界定,原始憑證質量的標準不統一,原始憑證安全無法保障,原始憑證價值無法準確衡量。因此,對電子原始憑證傳遞問題如何得到解決是未來會計電算發展要面臨的重要問題。
(四)會計電算化下數據安全面臨許多不利因素
現在的會計電算化數據是依賴中心化的管理,中心數據的安全性容易受攻擊,中心數據遭到破壞,整個系統就會癱瘓。
二、區塊鏈對會計電算化的影響
會計電算化工作就是一個用計算機對會計數據的獲取、存儲、傳遞、加工與分析過程。區塊鏈技術利用分布式的數據處理方式,與會計電算化的數據獲取、存儲、傳遞、加工與分析的過程直接相關。
(一)區塊鏈概述
區塊鏈技術是利用塊鏈式數據結構來驗證與存儲數據、利用分布式節點共識算法來生成和更新數據、利用密碼學的方式保證數據傳輸和訪問的安全、利用由自動化腳本代碼組成的智能合約來編程和操作數據的一種全新的分布式基礎架構與計算方式。區塊鏈公認具有以下特征:去中心化、開放性、自治性、信息不可篡改、匿名性區塊鏈從數據應用來講是一種去中心化的數據庫,有一張區塊的列表,由持續增長并且排列整齊的記錄組面。每個區塊都包含一個時間戳和一個與前一區塊的鏈接:區塊鏈間數據不可篡改,形成記錄后,在這個區塊中的數據將是不可逆。
區塊鏈的設計采用高容錯的分布式計算系統保護數據,區塊鏈適合記錄事件、交易、原始記錄和其他需要收錄數據的活動、身份識別管理,交易流程管理和數據源證明管理。
(二)區塊鏈對會計電算化的影響
區塊鏈可以為會計電算化中數據錄入、提取、編輯提供便捷渠道和安全保障,猶如一個巨大的數據賬本,為需要大量處理的會計電算化帶來便利。從以上區塊鏈的特點及應用可以看出,對會計電算化的影響主要有:
一是影響會計數據的獲取,隨著大數據、云計算、人工職能等在會計中應用,對會計電算化數據獲取更全面、更快捷,但區塊鏈的技術影響原始憑證的記錄,操作身份識別,會計原始憑證的來源產生巨變。
二是對會計電算數據的存取發生變化,現在會計電算化?稻荻際譴媧⒃謚行氖郊欽恕G?塊鏈去中心化,運用分布式數據庫系統,采用分布式記賬,這樣對數據存取發生變化,會計電算化系統應適用數據庫系統的變化。
三是區塊鏈是實現會計電算化數據共享的有力工具,由于區塊鏈具有去中心化,分布式存儲技術,具有開放性特性,除了交易雙方私有信息被加密外,區塊鏈中的數據對有人公共,任何人都可以通過公開的接口查詢區塊鏈數據和開發利用數據。
四是區塊鏈技術提高會計電算化數據安全性保證,防控財務風險。區塊鏈具有防篡改特點,應用于會計電算化,確保會計數據產生后,其他方不能修改,確定信息的安全,防控財務風險。會計電算化把數據開放給一個去中心化的(分布式存儲)存儲平臺,各應用方通過智能合約的方式訪問數據,確保數據應用和安全。
五是區塊鏈能夠降低信任風險,使用區塊鏈看去中心化、加密共享、分布式賬本技術特性。區塊鏈提供了一套記錄時間先后的、不可篡改的、可信任的數據庫,該數據庫是分布式存儲且使數據安全能夠得到有效保證的技術。采用這項技術,即使沒有中立的第三方機構,互不信任的雙方也能實現合作。區塊鏈會點對點產生信任,降低信任風險。
六是區塊鏈能夠創新驅動新的會計電算化新模式的誕生,促進會計電算化的轉型。
七是能對會計電算化的效率和成本產生影響。
三、區塊鏈與會計電算化融合
從上可以看出,區塊鏈對會計電算化會產生巨大的影響,通過利用區塊鏈的技術特點,根據會計電算化的處理的實質,進行會計電算化處理各方面的融合,促進會計電算化的發展。
(一)實現數據獲取方式、方法的融合
采用區塊鏈數據記錄的特性,采用分布式數據存儲系統,確保會計電算化下獲取數據的準確、可靠性。采用區塊鏈去中心化的分布式結構特點,會改變會計電算化數據存儲和傳輸方式,主要是對會計電算化中原始憑證取得、確認、真實性檢查方面會發生根本性變化。
(二)實現數據傳遞方式融合
通過區塊鏈技術,確保不需通過第三方對交易雙方數據信息做監督和驗證,也不需要特定的書面文件作這雙方取得信任的證明,實現數據在點對點之間的直接傳遞。
(三)實現安全性融合,確保會計數據更安全
區塊鏈產生的數據具有不可篡改、不可撤消,經過每一次運作都進行記錄,進行加密共享等技術特性,應用于會計電算化中,使會計電算獲取得的利用原始數據生成一套記錄時間先后、不可篡改、可信任的數據庫,確保數據惟一和正確性,同時利用區塊鏈可追溯路徑技術特性,能確定原始憑證數據來源,及操作軌跡,防止數據泄漏、篡改等會計電算化面臨安全性問題。同時利用區塊鏈分布數據庫,高冗余的特性,使得會計電算化數據存儲在區塊鏈中每個節點中有備份,這樣在單機出現故障,不損害會計電算化中數據完整性,確定數據安全。
(四)實現數據授權的融合
區塊鏈可以使用私匙,進行私匙密發授權,這樣區塊鏈能做到數據使用規范,精準授權,防止數據濫用和違規使用;在數據使用過程建立征信機制,可實現數據溯源,這樣有利于數據流通更有利,突破數據信息孤島,建立數據橫向流通機制。會計電算化下應利用這一特性,加強對數據授權控制。
[關鍵詞]區塊鏈;教育培訓;去中心化
1緒論
1.1研究背景
當前,我國的教育資源在大部分區域存在無法有效共享、分布不均衡、信息化成本太高、學員信息過于碎片化等問題。而比特幣創始人中本聰于2008年提出的區塊鏈擁有著去中心化、開放性、自治性、信息不可篡改、匿名性等優點。區塊鏈技術的這些優點,能在有效整合教育資源及學生信息的同時,完成跨國、跨平臺的優秀資源共享,從而使學生用更少的成本享受更優質的教育,使畢業生擁有更加公平的就業機會。在國際上,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早在2016年就已經成功地把學生學歷證書以及學生學習成績共享到其本校所研發的區塊鏈平臺,從而實現學生信息的公開透明;而美國計算機培養學校霍普頓學校在2017年將其學校的所有學生的學歷學位證書到了相關區塊鏈平臺上,供各種招聘企業進行查詢和驗證。而在我國,目前“區塊鏈+教育培訓”仍屬于市場空白,是需要較多人研發的“藍海市場”。
1.2研究目的及意義
區塊鏈因具備的多個技術特征:去中心化、高可信度和數據不可篡改等特性,被很多專家學者認為是人類發展史上繼信息化革命的第四次工業革命。目前,在全球的各個領域已經掀起了以區塊鏈為基礎的創新應用熱潮。而區塊鏈可以憑借其技術以及智能合約技術,結合大數據應用,打造一個有利于去中心化管理、減少資源信息化冗余、降低成本、便于教育產業與平臺緊密結合的區塊鏈平臺。“區塊鏈+教育培訓”有三大核心優勢。一是區塊鏈技術合理調整教育資源,讓學生以更少的成本獲得更高的教育。當前,許多地區因經濟等各方面比較落后,無法吸引有良好教育經驗、專業知識豐厚的老師,造成當地孩子無法接受更好的教育;同時,有很多有較好的教學想法的老師無法在中國的教育體制下進入正規學校,使他們的才華沒有很好的平臺去施展。如果將這些優秀的資源上傳到以區塊鏈為基礎的平臺上,通過區塊鏈技術將優秀的教育資源傳播到整個平臺,從而讓學生享受更好的教育資源。二是區塊鏈技術可以使畢業生擁有更加公平的就業機會,同時增大企業的利益。如今社會上造假學歷流通泛濫,不僅對企業、高校的招聘、招生帶來困擾,而且也是對人才的不公。區塊鏈以其獨特特征,有利于鑒別真正的人才,使企業、高校、人才利益最大化。三是區塊鏈技術有利于跨平臺以及跨國的資源共享。目前,我國教育水平欠佳,通過全球性技術區塊鏈可以更好地實現國內與國外優質資源共享,互利性地實現教育資源最優化。
1.3研究的創新點
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突破性和創新性,主要有以下幾個創新點:在研究內容上,本文創新性地將區塊鏈技術引入教育培訓方面進行研究。雖然已經有許多專家學者對區塊鏈技術進行了較多較為深刻的討論,但對區塊鏈技術應用于教育培訓方面,還是較為少見的。本文以區塊鏈為前提,對區塊鏈應用于教育培訓進行了可行性分析,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這一領域的缺陷。在研究思路上,本文在一定程度上有較為深地突破。本文切實地進行了大量國內外文獻的研讀和討論,通過對比分析等方法,對各項研究成果進行了梳理和進一步地探討。
2理論基礎及文獻綜述
2.1區塊鏈的相關理論概念
2.1.1區塊鏈的含義
區塊鏈是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興應用模式。所謂共識機制是區塊鏈系統中實現不同節點之間建立信任、獲取權益的數學算法。
2.1.2區塊鏈的分類和應用
區塊鏈按照不同的應用領域可分為公有區塊鏈、聯合(行業)區塊鏈和私有區塊鏈三種。而目前,區塊鏈技術已經廣泛運用于各個領域行業,其中較有代表性的包括:教育培訓行業、藝術行業、法律行業、開發行業、房地產行業、物聯網、保險行業、金融行業等。
2.2區塊鏈的特征
一是去中心化。基于區塊鏈使用分布式核算和儲存,因此區塊鏈任意節點的權利和義務都是均等的,系統中的任何數據塊都由整個系統中具有維護功能的節點共同維護。二是信息不可篡改。任何信息只要經過驗證并添加至區塊鏈,就會永久性地儲存起來,因此區塊鏈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穩定性。三是匿名性。交易對方不需要公開身份就可進行相應的交易。四是開放性。區塊鏈中的數據對所有人都開放,整個系統信息高度透明。五是自治性。區塊鏈采用協商一致的規范和協議,使得整個系統中的節點不需要人為參與就可在安全的交易環境中進行交易。
2.3國內外相關專家研究成果綜述
2.3.1國外專家學者研究成果
EricF.JeffR.(2018)批評了過去幾十年中學校領域的數字平臺存在的問題,如有效性、責任的擔當、獲得的知識的起源等方面的問題。同時介紹了區塊鏈的發展背景、特點,并詳細闡述了區塊鏈技術應用于衛生專業教育的可行性。作者認為采用區塊鏈技術的機構將能夠為沒有中間人的醫療保健專業人員提供認證和資格認證,同時認為區塊鏈有可能顯著改變衛生專業教育的未來,從根本上改變患者、專業人士、教育工作者和學習者圍繞安全、有效和負責人的信息進行互動的方式。MerijaJ.JanisK.(2018)通過對區塊鏈特征的介紹,分析了區塊鏈應用于教育行業的可行性。作者認為區塊鏈教育技術為學習者創建了評估和管理工具,這個技術創建了一個記錄、存儲和管理憑證的基礎設施,并為學習者提供了他們可以控制的可持續成就記錄,并且它還可以通過降低行政成本和官僚作風使大學受益。同時介紹了區塊鏈在教育行業目前的發展狀況:大多數歐盟國家正在試驗教育區塊鏈。
2.3.2國內專家學者研究成果
許濤(2017)介紹了區塊鏈的特征及優點,并了解了區塊鏈應用于各個行業的可行性。作者發現“區塊鏈+教育”正不斷發展,同時從三個角度:區塊鏈技術教學、區塊鏈技術校園傳播和區塊鏈技術教學平臺建設詳細地了解了“區塊鏈+教育”在歐美國家的發展情況。最后進行了對“區塊鏈+教育”在發展中國家及不發達國家的應用進行了展望。李青,張鑫(2017)介紹了以作為比特幣的底層技術的區塊鏈,指明了區塊倆在教育領域有很大的潛力。作者基于文獻研究和案例分析的方法介紹了區塊鏈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情況,其次,探討了“區塊鏈+教育”的主要應用模式,最后,提出了“區塊鏈+教育”技術的優點和潛在問題。
2.3.3國內外專家理論研究對比分析
自“區塊鏈+教育”提出后到至今已經經歷了一個高速成長和快速發展的過程,國內外專家學者也越來越關注這一領域,都進行了大量的相關研究。其研究成果主要關注于區塊鏈技術所能為教育事業帶來的變革。國外相關研究的關注點主要在“區塊鏈+教育”如何更為合理地應用以及出現問題的相關解決方法,而國內研究主要的關注點在于“區塊鏈+教育”的可行性分析以及對這種技術的美好期待與展望。本文在先前相關專家學者的研究成果上,一方面通過可行性分析研究驗證區塊鏈在教育行業的應用及其前景,彌補之前研究在這一方面的空白,另一方面對技術層面的特征、方式及優缺點進行詳細地介紹,為教育機構、監督部門和投資者停工“區塊鏈+教育”具體應用和技術可行性的理論依據。
3區塊鏈技術應用于教育行業的可行性研究
3.1我國教育行業發展現狀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互聯網已逐漸轉變成為了移動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的普及,更新了工作、學習等的方式。教與學可以不受時間、空間和地點的限制。資本市場的快速涌入,使我國在線教育自2001年以來蓬勃發展。截至2017年末,中國在線教育用戶規模達1.44億,手機在線教育用戶規模1.2億,且白皮書預測,未來互聯網教育用戶規模將保持5%左右的快速增長率,而在線教育市場將以超過20%的增速發展。然在線教育行業在快速發展下,很多問題也隨之凸顯,如網絡授課老師良莠不齊。目前,隨著高學歷高成績被看得越發重要,在社會上出現了多個學歷造假現象。因此,人們越來越迫切地需要一套更透明更完善的在線教育系統,中國“區塊鏈+教育”行業發展任重而道遠。
3.1.1政治分析(P)
目前,區塊鏈迅猛發展,多個國家已經出臺相關政策對區塊鏈進行規范。而我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順應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也出臺了相關政策對區塊鏈進行較為規范的管理。2016年10月,工信部頒發的《中國區塊鏈技術和應用發展白皮書》指出了“區塊鏈系統的透明化、數據不可篡改等特征,完全適用于學生征信管理、升學就業、學術、資質證明、產學合作等方面,對教育培訓的健康發展有重要的價值。”2018年,上海教委的工作要點通報中,提出了“推進基于人工智能和區塊鏈技術的教育示范應用。”中國目前擁有發展區塊鏈的良好政治環境,因此區塊鏈在中國的發展是較為可觀的。
3.1.2經濟分析(E)
當下,我國經濟在政府調控下運行在合理區間,已基本實現全面小康社會。我國目前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人民需要更多的優秀資源來滿足自己的美好生活需要。而“區塊鏈+教育”更能有效地滿足經濟發展過后人們所需要更多資源的問題。
3.1.3社會分析(S)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中國互聯的普及率逐漸提高,人均受教育程度逐漸提高,人們有更多的機會接納更多的知識,同時也逐漸提高了對新知識的接納度與認可度。而區塊鏈作為一種帶有大量優點的新技術,在有利于各行業健康發展的情況下,會被多數人士接受。但區塊鏈技術在當今社會認可度、接受度還比較低,因此仍需要進一步的提升。
3.1.4技術分析(T)
目前,互聯網的普及率逐漸提高,并處于較高水平:截至2018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8.02億,互聯網普及率為57.7%。我國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升級,人們有更多的機會接觸互聯網,這為區塊鏈技術在大眾之間普遍應用提供了有利條件。隨著互聯網的逐漸發展,我國互聯網技術水平也不斷提高:截至2018年6月,我國IPv6地址數量為23555塊/32,半年增長0.53%。我國互聯網運營商已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在網絡層面支持IPv6的能力,未來互聯網市場會在用戶需求增多的條件下實現大幅度的增長。互聯網基礎設施的基本完善為區塊鏈應用的發展提供了較為有利的環境。
3.2區塊鏈應用可行性之行業競爭分析(SWOT)
3.2.1優勢(S)
一是高度公開、透明性。區塊鏈系統中,除各節點的私有信息被加密外,區塊鏈的任何信息對所有人公開,因此,整個系統處于信息高度透明的狀態。因為區塊鏈的這一特點,可以大大減少對教師通過教師平臺的作品的剽竊、盜版等行為;同時,可以從根本上保護知識產權。二是去中心化。區塊鏈是一個分布式賬本,可以通過將各個節點連接起來形成區塊鏈網絡。基于區塊鏈的這一優勢,可以將區塊鏈與大數據系統相結合,形成一個統一的教育鏈,使教育資源及有效信息更加有效地共享。
3.2.2劣勢(W)
目前,區塊鏈在我國發展還很不成熟。區塊鏈技術在教育行業的應用程度、社會認可度、接受度還比較低,且相關專業人士對于區塊鏈技術的研究還暫時停留在淺層的理論分析。因此,區塊鏈在教育行業還處于市場空白狀態,將區塊鏈引入其中,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與金錢,這對發展程度相對比較低下的教育行業來說,是非常困難的。
3.2.3機會(O)
“區塊鏈+教育”在我國目前還少有相關人員涉足,因此從一定角度分析,“區塊鏈+教育”仍屬于藍海市場。它的許多潛在價值還屬于埋藏階段,如果相關教育企業把握住機會,就能獲得巨大的成功與收益。
3.2.4威脅(T)
鑒于區塊鏈應用于教育行業的巨大優勢,可能會吸引眾多國內企業。把握住機會的企業會獲得大量名氣與收益,這可能會使后來進入的企業一直處于劣勢。
4區塊鏈技術在教育培訓方面的應用前景
4.1區塊鏈技術在學生教育認證方面的應用
4.1.1教育認證方面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教育認證在如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對未來的就業、生活等方面產生較為深遠的影響。根據如今的情況顯示,目前社會上造假學歷泛濫,這對企業和高校的招聘與招生產生了很大的困擾,同時也是對人才的不公平。以如今現有的技術對教育水平進行認證,需要大量的時間與金錢,這對企業和高校來說成本太高。
4.1.2區塊鏈下的應用前景
通過將區塊鏈技術作為學生教育認證的基礎技術平臺,學校可以將學生的各類證書以及學校對學生的相關評定信息至區塊鏈平臺。這種應用,不僅可以降低企業及高校在鑒別人才時產生的相關成本還可以減小造假行為,提高就業市場的公平化。目前,印度已經有了Zebi的EduChain,他們的目的是利用區塊鏈技術來幫助教育機構更加有效合理地管理學生的相關信息。
4.2區塊鏈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應用
4.2.1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還存在著侵犯他人知識產權的行為。據相關情況來看,對高校的學術和創造性成果剽竊、搶占等現象時有發生,這嚴重打擊了相關學術研究者的創新動力和積極性。
4.2.2區塊鏈下的應用前景
區塊鏈擁有大量的相關優勢。通過區塊鏈的不可竄改的特點,可以將大量的論文和創新作品等技術成果上傳到區塊鏈平臺,從而使系統生成不可篡改且永久有效的記錄。通過區塊鏈高度透明的特點,在利益受到侵害時,可以及時取證,從而保護知識產權。
5結論及政策建議
5.1本文的結論
通過對國內外相關專家學者相關成果的研究,發現集中關注點都在如今教育培訓行業存在的一些問題及“區塊鏈+教育”能改善這些問題的原因,同時都對將區塊鏈應用于教育行業產生的效益問題進行了探討。但國外學者主要關注與區塊鏈在各行業的應用以及如何彌補“區塊鏈+教育”在應用時所產生的一些問題,而國內學者的研究點主要在“區塊鏈+教育”的合理設想及美好展望。由此可以得出,“區塊鏈+教育”在國內還屬于藍海市場,將區塊鏈技術創新性地應用于教育培訓行業,可以使教育培訓行業獲得更大的提升。本文通過運用宏觀經濟分析、行業競爭分析等多個方法對區塊鏈應用于教育行業的可行性進行了分析,得出了如下幾個結論:區塊鏈在教育培訓行業的前景較好,具有多個優勢;區塊鏈可以降低教育認證的難度;區塊鏈可以更加有效地保護知識產權;區塊鏈可以適當降低教育培訓的成本。
5.2政策建議
5.2.1對于政府機構
區塊鏈技術在教育培訓行業被廣泛應用后,可以大大提高我國的教育程度和教育水平,同時可以增大我國對人才和資源的利用率。這正符合我國科教興國的基本國策,科教興國戰略的前進,會對綜合國力、社會結構、人民生活和現代化進程產生巨大影響。
關鍵詞:5G區塊鏈;大數據;智慧農業
引言
區塊鏈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其成為了超級商業的載體,增加了農民的農業收入,促進了農業的發展。區塊鏈在智慧農業的發展過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不僅維護著數據的安全、傳遞數據的價值、建立誠信的機制,還是發展智慧農業的技術支撐,全面認識區塊鏈并發掘優勢加以利用是發展智慧農業的首要任務和必然趨勢。
1發展智慧農業的意義
1.1國家創新驅動的需求
傳統的農業大量的投入資源、投入化肥造成很多不好的影響,所以現代農業的發展需要創新驅動力,大數據作為新型資源以及生產要素和互聯網相結合,像為農業的發展插上了翅膀加速了發展,人工智能也可以進一步改善生產力,所以發展智慧農業是將新一代的信息技術和農業深入的融合,是國家創新驅動的需求。
1.2國家發展戰略的需求
國家“十三五”的規劃曾明確提出發展智慧農業,2016年也曾有文件提出要大力的推進“互聯網+”模式,運用云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的信息技術去推動農業改造升級,發展智慧農業代表著現代農業發展的新方向和新趨勢,是國家發展戰略的需求。
1.3實現農業精細化、綠色化、高效化的發展
發展智慧農業可形成通過科技技術對農業生產對象進行針對性的精細化管理工作,有助于農作物高效、綠色生長的同時,可最大限度減少資源消耗、保持生態環境。例如,通過云計算、大數據技術更加詳細地掌握天氣環境變化、市場供需信息、高新農業技術等,進而科學、合理的制定農作物整體種植計劃,同時對由客觀因素造成的病蟲害、自然災害等進行有效預防與規避,提升整體種植效益。一方面,可通過智能化設備來進行時間、地域的規劃,起到減少勞動資源消耗、提升土地使用率的作用,一定程度上提升種植戶自身的競爭力與種植效率,進而實現農業高效化發展。另一方面,結合智慧農業的高效與精細特點,可施行綠色種植方案,將生態保護與健康發展相融合,實現農業的可持續化發展。例如,節水灌溉技術、測土配方技術、病蟲害防治技術、科學施放農藥等,提高農業廢物資源的利用率,合理利用資源、減少污染、既保護了生態環境又實現了產品綠色發展[1]。
25G時代對改善智慧農業發展現狀的幫助
2.1使農業互聯網更加智能化
很多做農業的人都了解智能農業物聯網并且從中獲得利益,例如:利用現代信息和通信技術設置蔬菜大棚,對大棚的種植環境和植物的生長狀態進行監測,通過監測數據可以判斷出施肥時間、除蟲時間然后實施相應的措施,5G時代的到來可以降低物聯網建設的成本,并且由于5G的速度很快可以根據采集到的數據迅速的做出相應的對策,使得農業互聯網更加科學、準確、智能化。
2.2使農業管理更加智能化
農業管理是農業發展中重要的一環,農業生產中所使用的各種設備與5G相結合將給使用者帶來加便捷、高效、智能的使用體驗。例如,建設智慧農業大棚,對大棚內的空氣溫度、濕度、光照度等可進行視頻實時監控,并通過5G網絡實現實時進行云平臺智能上傳、備份、分析后,快速給出最終分析結果并進行種植預測,同時還可連接大棚的通風系統、灌溉系統等,實行完全智能化的管理模式。所以5G時代使農業管理更加智能化。
2.3使種植技術更加智能化
依據5G更加快速、精準的特性,可對更加寬廣的區域進行高精度管理,并進一步提升農業種植技術。不僅僅可以將不同區域的土壤、日照、降水、種植等信息進行實時收集、反饋,高速處理這些信息實時為種植戶進行預測與計劃,還可以將這些信息及時反饋給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種植技術針對性升級與更新,使種植戶掌握的高端種植技術更加適宜于自身的種植區域。另外,消費者也可通過5G網絡實時對種植過程進行參觀,也可讓種植戶方便借鑒相關經驗,使種植技術更加智能化。
2.4使勞動管理更加智能化
我國社會是老齡化較為嚴重的國家,同樣在農業勞動人員中老齡人務農的現象較為普遍,對于新技術、新知識的接受能力較為不足,勞動力成本隨之上升。因此,智慧農業的發展可以有效幫助改變這一現狀,例如,通過5G技術,實現智能人工進行日常農作勞動,種植人員進行實時遠程操控、提前制定種植計劃,再通過智能設備進行自動灌溉等,實現更大面積的管理并提高效率,使得勞動管理更加智能化[2]。
35G區塊鏈大數據在智慧農業中的應用
3.15G區塊鏈+農業大數據
區塊鏈是由數據區塊通過簽名密碼、時間戳等機制進行區塊鏈條式組合,進而構成分布式網絡數據庫。因此將農業大數據應用于5G區塊鏈,擴大區塊鏈容量,同時利用區塊鏈特有的不可篡改、全歷史、強背書的數據存儲性質,而使得數據特工這的合法權益與私密性得到了一定的保障,改善傳統數據的數據復雜、結構復雜、周期長等特性,將5G區塊鏈與農業大數據聯合應用推進智慧農業的發展。
3.25G區塊鏈大數據+農業物聯網
將5G區塊鏈大數據與農業互聯網相融合,會讓物聯網需求更加多樣化,遠比目前更加低功耗、快速、準確的小型化農用傳感器將隨著整體5G發展而廣泛運用,物聯網的信息量與設備應用率將會更高,為整體農業的快速發展起到強有力的輔助作用。
3.35G區塊鏈大數據+農業金融
在金融領域中區塊鏈的應用已經較為深入,因此,將5G區塊鏈大數據應用于農業金融中可借鑒金融行業成功經驗,針對自身特性進行適宜調整,來達到提升信譽與工作效率的目的,同時提升了整體工作效率。例如,傳統農業金融領域中申請農業貸款,需要銀行、中介機構等進行核實信息、提交信用證明等工作,其中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與人力。而應用5G區塊鏈技術,可實現農業貸款機構直接通過調取區塊鏈中的真實數據信息,即可進行相關業務的開展。
3.45G區塊鏈大數據+農業保險
由于我國土地廣袤,涵蓋較多的自然環境類型,同時還是農業經濟大國,因此種植戶常會受到自然災害的影響。一旦出現自然災害、水土流失等情況,對于種植人員的經濟利益將造成巨大、直接的損失。因此,建立農業保險制度至關重要。將5G區塊鏈大數據應用于農業保險之中利用區塊鏈特點,保證保險相關的數據真實性,再綜合大數據中所記錄的自然災害信息,進行更加準確的災損評估工作。不僅可以保證種植人員的經濟利益,也可以實現農業保險評估、調查、定損、理賠等程序的公正與合理。
3.55G區塊鏈大數據+云計算
目前的云計算依舊具有一定的中心化特征,因此將5G區塊鏈技術與之有效結合,利用區塊鏈技術的去中心化特點,將過去的云計算模式轉化為云分布計算模式,讓農業領域中大量的碎片數據與資源得到一定的保護與優化,提升農業分散數據的高效利用。同時,這種技術還可合理保護數據上傳與利用、進行交易等過程中參與者的利益與權益,降低運行成本,提高系統的安全性。
3.65G區塊鏈大數據+質量追溯
將質量追溯體系與5G區塊鏈技術結合,利用區塊鏈的特點可有力保證食品質量追溯系統的安全可靠;應用人工智能設備,對于食品的產供銷三大環節進行機械采集,避免產生選擇性提供問題;高度透明化的產供銷環節可以提升消費者、生產者與監管部門對食品質量的完全信任,整體形成良性循環,同時還可一定程度上避免群體性事件與網絡暴力蔓延的發生。
【關鍵詞】 區塊鏈;散裝;液體化學品;運輸;安全監管
0 引 言
根據國際海事組織(IMO)頒布的《國際散裝危險化學品船舶構造和設備規則》(簡稱《IBC規則》)的定義,散裝液體化學品船是指建造或改建成用于散裝運輸《IBC規則》內第17和第18章所列液體貨物的貨船,其中散裝是指不加任何中間形式的圍欄,直接灌裝到船體結構部分的液貨艙或者灌裝到永久性固定在船上的液艙內;液體指溫度為37.8℃,其蒸汽壓力不超過280 MPa絕對壓力的液體。因《IBC規則》內第17和第18章所列液體貨物中的相當部分具有危險特性,一旦發生事故,后果無法估量;因此,加強海上散裝液體化學品(簡稱“散化品”)運輸的安全監管歷來是業內非常重要的課題。
1 海上散化品運輸安全監管
從安全評價體系角度分析,目前海上散化品運輸安全監管模式有兩種:
(1)強制性安全監管 由IMO牽頭制定公約,各國政府簽署公約后由各國主管機構實施公約的標準和要求。這類安全監管具有行政機構背景,而且制訂的標準多為強制性標準。安全監管涉及兩方面:一方面是針對運輸危險品的船舶,表現為港口國監督(PSC)、船旗國監督(FSC)等;另一方面是針對運輸危險品的船舶運營公司,表現為《國際船舶安全營運和防止污染管理規則》(簡稱《ISM規則》)檢查等,強制性安全監管的標準基本上適用于各類所有船型和航運公司。[1]
(2)行業性安全監管 由石油公司國際海事論壇(OCIMF)、歐洲化學品分銷協會(CDI)等國際行業組織牽頭和實施,監管評價標準涉及兩方面:一方面是針對船舶的來自OCIMF的船舶檢查報告OCIMF-SIRE(Ship Inspection Report)檢查和來自CDI的船舶檢查報告CDI-SIR(Ship Inspection Report)檢查;另一方面是涉及船公司整體運營的液貨船管理和自我評價體系(TMSA)。此類體系更多地考慮危險品運輸的特點,多數安全評價標準高于IMO的標準。
當前,監管中發現的最主要的問題是監管方和被監管方的作業記錄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記錄不完整、無法追溯的情況;部分發展中國家主管機關安全監管執法水平低,船舶所有人在不同國家接受法定檢查缺少正當反饋申訴渠道。從長遠看,這些細小問題都是安全隱患的積累,在一定條件下終將釀成重大事故。
從上述安全制度,特別是代表業內最高標準的OCIMF-SIRE、CDI-SIR、TMSA的內容中可以發現,在液貨船安全監管領域有一條被較為廣泛認可的安全理念,即監管者和被監管者都應遵循的“能留記錄的盡量留記錄,能詳細化記錄的盡量詳細化記錄,能公開的記錄盡量公開”原則,該理念代表了散化品運輸安全監管的發展趨勢;但是,從整個海上散化品運輸市場看,安全監管未能全面地、自始至終地貫徹該理念。
為探索未來散化品運輸安全監管模式,有學者將安全理念進一步引申出組織內部規則書面化、規則執行記錄化、記錄執行規范詳盡化、記錄和反饋公開可追溯化、各組織運轉透明化和組織間交流暢通化記錄化等6個安全管理原則。
在理想狀態下,對以上6個原則的執行可形成一個體系文件“開放安全文檔(OSD)”,如同《ISM規則》檢查和TMSA檢查要求的體系文件一樣,該體系文件通過制度化的手段可有效促進整個海上散化品運輸的安全管理水平。
2 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海上散化品運輸安全監管方法
與《ISM規則》檢查和TMSA檢查涉及的體系文件本質不同的是,OSD是一個難以確定中心的體系,安全監管方必須公開數據,在監管他人的同時也被監管,在由誰統一維護數據、由誰統一托管存儲數據的環節存在技術上的困難;因此,長期以來,OSD僅僅在學界有所討論,被當作未來業內的某種發展趨勢。
近年來,在信息技術領域出現了一種被稱為“區塊鏈(Block Chain)”的前沿技術。該技術最早被用作比特幣的底層架構,它在實現數據管理的去中心化的同時,在高安全性的技術框架下可實現對人工流程的透明化、自動化改造,解決了“拜占庭將軍問題(Byzantine Failures)”中提到的信任難題DD被英國《經濟學人》雜志刊文稱為“信任機器”。
目前國內關于區塊鏈技術概念的描述有很多,可總結為:區塊鏈是指通過去中心化和去信任的方式集體維護一個可靠可信數據庫的技術方案。該技術方案通過哈希算法產生數據塊(Block),在生成數據指紋用于驗證其信息的有效性后,數據塊被鏈接到下一個數據塊,由此形成一個數據鏈條[2],技術原理見圖1。
圖1 區塊鏈技術原理
美國學者梅蘭妮匪雇[3]認為區塊鏈的本質是“去中心化的、公開透明的交易記錄總賬,其數據庫由所有網絡節點共享,由所有具有網絡登錄權限的網民監管,且與傳統數據庫不同,沒有哪個單獨登陸者具有管理員權限”。目前,區塊鏈技術已應用于審計、醫療數據記錄、供應鏈管理、投票、契約管理、公共管理、公證服務、金融服務等多種系統,并受到風險投資的熱捧。Bloomberg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3月,全球區塊鏈相關公司已獲得投融資4.4億美元。
如果將區塊鏈技術或者其采用的算法證明機制引入安全監管領域,可以建成一個完全透明、無主、分散的共享平臺和系統。事實上,將區塊鏈技術應用于安全監管領域的可行性已被初步驗證:知名的區塊鏈服務商Factom已通過區塊鏈技術將包括美國港區在內的口岸過境數據進行整合,供美國國土安全部和各州政府在內的相關監管機構使用。該項目旨在打破不同層級、不同區域、不同部門間的信息壁壘。
經調研Factom后了解到,區塊鏈技術對實現前文所述OSD體系設想具有巨大促進作用,區塊鏈在技術層面上提供了一套安全的去中心化公共賬簿,在公共賬簿上實現海上運輸安全監管設計是完全可行的。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海上散化品運輸安全監管及OSD原則對應關系見圖2。
圖2 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海上散化品運輸安全監管及與OSD原則對應關系
3 對海上散化品運輸安全監管中應用區塊鏈技術的建議
區塊鏈技術有望成為未來網絡基礎協議和信用范式的顛覆性技術,在信息時代創造新的應用價值。[4]
對于在海上散化品運輸安全監管領域應用區塊鏈技術,應從小處著手,分階段實現;不宜從初期就用來代替已有的《ISM規則》或TMSA體系,而應從某個單一環節上開展技術試點,集中體現區塊鏈技術的優勢。可設計一套化學品安全數據說明書DD“共管-背書”系統,以化學品安全說明書(MSDS)為切入點實現化學品生產廠家、碼頭裝卸貨操作崗、船舶所有人貨物操作崗、海事局PSC檢察官、行業協會監管者等相關方共同參與、共同記錄、交叉評價、交叉監管、相互促進的安全監管體系。
4 結 語
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對海上散化品運輸乃至整個海上危險品運輸安全監管都有啟發意義[5],雖然還不太可能在短期內代替《ISM規則》或TMSA體系,但從長遠看,該技術具有巨大應用潛力,可以預見,未來引入該技術的海上散化品運輸安全監管水平將得到進一步提高。
參考文獻:
[1] 姚文兵,洪匯勇.我國液化氣運輸市場發展趨勢及安全監管應對措施[J].交通科技,2009(4):162-164.
[2] 胡志武,文旭鵬,王勝正.非現場海事監管模式[J].航海技術,2015(4):72-75.
[3] 梅蘭妮匪雇潁榱川D新經濟藍圖及導讀[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6.
在方超強看來,在數字作品的版權案件中,區塊鏈存證的特點體現得更為明顯:對于這類案件,以往法官主要看的是誰最早、上傳,但如果通過區塊鏈技術解析,發現有其他作品不僅內容一致,而且時間更早、數據并未篡改,那么最終的判決結果可能就會不一樣了。
以往,當事人需要自行取證,通過復雜的公證等形式,形成線下資料再提交法院;不過,若區塊鏈技術得以深入應用,會在更深層次改變已有的證據收集以及訴訟舉證方式。
以下為報道全文:《互聯網法院背后 區塊鏈存證的機會和隱憂》
9月9日,北京互聯網法院掛牌成立,這是繼2017年杭州互聯網法院成立后,我國成立的第二家互聯網法院。
兩家互聯網法院的先后運行,給電子證據和數字存證帶來了發展機會。北京互聯網法院成立后的第一案——"抖音短視頻"訴"伙拍小視頻"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案中,第三方取證平臺通過電子簽名、國家授時中心可信時間、區塊連等技術保障進行電子取證、存證。
值得關注的是,區塊鏈技術也在此次案件中得以應用。而此前,區塊鏈技術應用于電子存證領域也正式獲得了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認可。
9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互聯網法院審理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規定》)首次認可了通過區塊鏈形式存取的電子證據,在符合真實性的條件下,可以作為有效證據采納。
互聯網法院給電子數據存證帶來了更多的發展機會,而區塊鏈技術應用其中,又可能催生怎樣的機會?這是否意味著,區塊鏈技術在司法領域的應用也獲得了法律認可?
互聯網法院帶來機會,區塊鏈可解存證痛點
相比一般的法院,互聯網法院的審判效率提高了不少。截至2018年8月底,杭州互聯網法院共受理互聯網案件12103件,審結10646件,線上庭審平均用時28分鐘,平均審理期限41天,比傳統審理模式分別節約時間3/5、1/2,一審服判息訴率98.59%。
依托互聯網平臺審判,互聯網法院對電子數據特別重視。而在日益增多的涉網案件審判中,電子存證的作用和意義逐漸凸顯出來。
在這方面,杭州互聯網法院積累了不少經驗。6月28日,杭州互聯網法院電子證據平臺正式對外上線,目前該證據平臺存證總量已超過190萬條。該平臺在證據和審判之間建立起專門的數據通道,可以對接第三方數據持有者、數據服務提供商等多個電子數據來源接口。
浙江墾丁律師事務所聯合創始人麻策律師近年來與杭州互聯網法院打過許多交道。他注意到,針對電子數據的有效性認定,杭州互聯網法院已經相關審查標準,對各類不同來源的電子證據的三性(真實性、合法性、關聯性)認定總結了經驗。
麻策也指出,杭州互聯網法院自建的上述電子存證平臺,通過和各大交易平臺及存證平臺的連接,可以一鍵調取電子數據,并可實時對生成的電子數據進行一致性校檢,確保電子數據的真實性,這些均能指引實務以及提升當事人的舉證能力。
不過,電子存證也存在一些痛點,這導致在以往的司法實踐中,電子證據被采信比較困難。
國信嘉寧數據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毛立明長期從事電子數據保全和司法鑒定服務,在他看來,可篡改、可刪除、可復制的特征導致電子數據作為司法證據時,可能被破壞、被污染、被修改,從而影響到對事實的判斷,這也進一步導致電子數據第三方存證市場一直不溫不火。
麻策表示,由于電子數據天然具有可篡改、可偽造的特性,而且司法實務中的取證及固證嚴重依賴于“持牌”的公證機關,法院在認定電子數據的效力方 面,對新生的取證、固證技術并沒有深入考究,各地司法機關亦沒有統一的審查標準,所以一系列因素導致電子數據的存證市場很難快速獲得司法部門的全面認可。
不過,這些痛點有望通過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來解決。
6月底,杭州互聯網法院對一起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案進行了公開宣判,首次確認了采用區塊鏈技術存證的電子數據的法律效力,并在判決中較 為全面地闡述了區塊鏈存證的技術細節以及司法認定尺度。此前,區塊鏈技術作為電子存證防篡改的一種手段,在圖文作品侵權案例中已多次采用,并得到了很多法 院的認可。
根據杭州互聯網法院的觀點,區塊鏈作為一種去中心化的數據庫,具有開放性、分布式、不可逆性等特點,其作為一種電子數據存儲平臺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穩固性的優勢,在實踐審判中應以技術中立、技術說明、個案審查為原則,對該種電子證據存儲方式的法律效力予以綜合認定。
區塊鏈存證的前景和隱憂
比實際案例更重要的是,最近最高人民法院首次確認,通過區塊鏈形式存取的電子證據在符合真實性的條件下,可以作為有效證據采納。
最高法于9月7日公布的《規定》第11條規定提到:當事人提交的電子數據,通過電子簽名、可信時間戳、哈希值校驗、區塊鏈等證據收集、固定和防篡改的技術手段或者通過電子取證存證平臺認證,能夠證明其真實性的,互聯網法院應當確認。
北京盈科(杭州)律師事務所方超強律師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舉證難是法院訴訟中的一個突出問題,但在很多案件中,電子數據不能即時固 定,而區塊鏈技術在存證領域的應用,可以完整記錄電子數據的生成時間,并且保證其真實、不可篡改,可以方便當事人、律師舉證,也方便法官做出更加貼近事實 的判決。
在方超強看來,在數字作品的版權案件中,區塊鏈存證的特點體現得更為明顯:對于這類案件,以往法官主要看的是誰最早、上傳,但如果通過區塊鏈技術解析,發現有其他作品不僅內容一致,而且時間更早、數據并未篡改,那么最終的判決結果可能就會不一樣了。
以往,當事人需要自行取證,通過復雜的公證等形式,形成線下資料再提交法院;不過,若區塊鏈技術得以深入應用,會在更深層次改變已有的證據收集以及訴訟舉證方式。
據麻策介紹,應用區塊鏈技術,可以通過URL(統一資源定位符)等方式一鍵獲取完全的電子數據,包括時間源、抓取日志、源文件等,當事人不用再 像以前那樣,進行復雜的舉證,甚至可以直接通過法院的區塊鏈節點,拉取特定時間段的電子數據,通過哈希一致性校驗后,直接推送至法官庭審電腦上,減輕當事 人舉證壓力。
不過,區塊鏈技術也并非萬能的。麻策指出,區塊鏈技術只是實現電子數據存證階段的保證,在此之前,電子數據仍然需要取證,而大部分電子數據之所以效力存疑,也往往是因為取證技術及取證環境不可信。
在他看來,區塊鏈存證的另一個短板在于,有公鏈、私鏈等不同形式,其中私鏈的節點質量雖然比較高,但節點設置可能不一定會被司法或行政部門所包容,且節點數據過少往往帶來更多的不可信風險。所以實踐中仍建議通過私鏈錨定公鏈等方式,提升區塊鏈存證的可信度。
毛立明注意到,業內有些觀點認為,《規定》及一些司法案例證明,司法部門已經認可區塊鏈的技術能力,但實際上這樣的說法不夠準確。區塊鏈等存證技術獲得司法部門認可的前提是能夠證明電子數據的真實性,“所以并不是說某一個技術就一定要采信,而是要有證明力”。
在本文中,我們將重點關注在市場上取得良好發展的技術趨勢,一起討論2018年下半年的重大技術突破。
1.人工智能將重塑市場戰略
人工智能為業務運營帶來大改變,利用先進技術與軟件的力量重塑整個行業。一些公司現在特別贊賞他們的業務實施人工智能戰略的價值,并且AI的重大技術飛躍也正在進行中。擁有超過100,000名員工的巨頭公司更希望實施人工智能戰略,但對他們來說,該過程更具挑戰性與價值。 2018年將成為領先企業將人工智能應用納入其戰略和組織發展的一年。此外,算法市場也有潛力,工程師或公司創建的最佳解決方案可以共享,購買和部署,供組織個人使用。
過去很難相信的想法正在變得真實,機器學習與人工智能技術使每個企業都變成數據驅動,每個行業都變得更加智能化。
經過多年的原型和創意背景研究,新的解決方案將令人嘆為觀止。為患病的人們提供虛擬援助,計算藥理藥藥以及遺傳學研究讓人們看到了醫學中更令人驚奇的案例。不同行業的自動化,機器人化和數據管理給行業帶來重大變化。醫療保健、建筑、銀行、金融、制造業等等,每個現有之行業都將被重塑。
2.區塊鏈將為行業提供新機遇
現在每個人都在談論區塊鏈,這是一種革命性的分布式技術,可以存儲和交換加密貨幣的數據塊。區塊鏈是一個分布式數據庫,其中包含交易和智能合約的數字存儲器。區塊鏈存儲一個不斷增長的有序記錄序列,這稱為塊,每個記錄包含一個時間戳和前一個塊的哈希鏈接。區塊鏈在數字交易領域具有令人無限想像的空間,這一切將在2018年開辟新的商業機會。
該項技術打開了在其它領域中的各種應用,更多新的可能性。由于社會責任和安全性在互聯網上的需求日益增強,區塊鏈技術變得越來越重要。在使用區塊鏈的系統中,幾乎不可能偽造任何數字交易,所以這種系統的可信度肯定最高的。這種方法可以成為企業和初創公司中顛覆性數字業務的基礎,以前在線下運營的公司將能把流程完全轉化為數字化環境。(來源微信號數字化企業)
業務需要考慮區塊鏈風險和機會,并分析該技術如何影響用戶(客戶)之行為。
隨著在金融服務行業中區塊鏈的炒作將放緩,我們將看到更多政府機構,醫療保健,制造業和其它行業的潛在實例出現。例如,區塊鏈對知識產權管理有著巨大的影響,在防止版權侵權方面開辟了新的見解。 Blockai,Pixsy,Mediachain和Exof of Existence等網站平臺打算將區塊鏈技術應用于到該領域。
3.隱私安全的新方法即將來臨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技術發展提升了數據的重要性,因此黑客技術也變得越來越先進。連接到互聯網的設備數量的增加,這會產生更多的數據,使其更容易受到攻擊的機率更多。物聯網中的小工具越來越受歡迎并被廣泛使用,但它們在數據隱私方面仍然不是很安全。任何大型企業都經常受到黑客攻擊的威脅,就像Uber和Verizon在2017年發生的那種問題。
幸運的是,這些解決方案是可以達成的,今年我們將看到數據保護服務的巨大改進。機器學習將確保數據安全,概率性預測方法是下一步的安全趨勢。實施行為分析等技術可以檢測和阻止能夠繞過保護系統的攻擊。 另外,區塊鏈將我們的注意力引向一個名為Zero Knowledge Proof的新技術,此技術將在2018年進一步發展,它使用數學技術確保用戶隱私的交易。另一種新的安全方法稱為CARTA(持續適應風險和信任評估),它基于對潛在風險和信任程度的持續評估,以適應各種情況。該方法適用于所有業務參與者:從公司的開發人員到合作伙伴。
雖然我們的安全性仍比較脆弱,但有很多有前景的解決方案可以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好的隱私保護。
4.物聯網將更加智能
智能物品將成為日常設備普及,它與人、環境進行更智能的互動。這些東西在不受控制的現實條件下半自動或自主地運行,而無需人為干預。
很多年來,智能產品一直備受關注,并且不斷擴展和增強,它們將影響另一個全球趨勢,這就是物聯網。
未來將有一個協作智能網絡,其中多個智能設備將協同工作,充分發揮物聯網的潛力。通過有線和無線通信渠道連接到全球互聯網,物聯網設備將變成一個大型集成系統,推動人機交互的重大轉變。人工智能與物聯網的融合帶來了創造智能家居和智慧城市的全新技術。
5.深度學習將更快,大數據收集更好
如今,深度學習面臨著大數據收集和計算復雜性相關的技術挑戰。目前業界正在開發硬件創新技術以加速深度學習實驗,例如具有更多內核和不同架構形式的新GPU。根據GE研究院的高級信息科學家Marc Edgar的說法,深度培訓將在未來 3到5年內將軟件解決方案的開發時間從幾個月縮短到幾天,這將改善功能特性,提高生產率并有效降低產品成本。
目前,大多數大公司都意識到大數據收集的重要性及其對業務有效性的價值影響。在未來一年內,更多公司將開始使用更多數據,這取決于結合不同數據的能力。(來源微信號數字化企業)
2018年,更多公司將通過CRM,任務系統,BMP和DMP以及全渠道平臺收集客戶數據,像LIDAR這樣的專用傳感器上收集數據的普及也在增加。將現有系統與所有類型的客戶數據集成到一個信息池中肯定會有趨勢。初創公司將繼續創建收集和使用數據的新方法,從而進一步降低成本。
6. AI模型能自動構建與優化
自Google去年推出AutoML以來,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加速構建和調整模型的過程正在迅速普及。這種人工智能開發的新方法允許自動化機器學習模型的設計,并且無需人工輸入即可構建模型,從而讓其中一個AI成為另一個AI的架構師。
2018年下半年,預計商業AutoML軟件包的普及和AutoML集成到大型機器學習平臺將進一步增長。
在AutoML之后,有一個名為NASNet的計算機視覺算法,用于實時識別視頻流中的對象。使用AutoML實現的NASNet上的“強化學習”可以訓練模型,與需要人工輸入的算法相比,人類顯示更好的結果變得無關緊要。
這些技術發展,明顯拓寬了機器學習的視野,并將在未來幾年完全重塑模型建設的方法。
7. CDO職位持續走高
首席數據官(CDO)和其它專業人員越來越多地參與公司高層管理,從而改變他們的數據管理方法。 CDO將是創新和差異化的驅動力:會徹底改變現有的商業模式,改善與目標受眾與企業溝通,并探尋改善業務績效的新機會。雖然這個角色很新,但不論在國內外它已向主流邁進。據Gartner公司調查稱,到2019年,CDO職位將出現在90%的大型組織中,因為是新角色,也許只有一半的人會成功。這需要強大的個人品質,對責任的深度理解和突破潛在障礙,這才是取得成功的關鍵。還有一個重要的步驟來釋放CDO的全部潛力:企業可以考慮將IT部門分別劃分為“I”和“T”兩部分,CDO應該在負責信息管理的團隊中起帶頭作用。(來源微信號數字化企業)
8.AI道德爭論會爆發
隨著人工智能行業在日常生活中執行各種任務和行動方面取得重大進展,人們就道德,責任和人際交流提出了問題。如果人工智能使用了非法行為,誰將受到指責?AI機器人是否需要遵守法律規定?它們要接管所有人類工作嗎?
前兩個問題中,假設有一天機器人被法律承認為人類,可以承擔責任或因其行為而受到懲罰,這種觀點還需要幾年的時間,但關于AI道德的爭論已經在升溫,考慮到不同的可能性,科學家們正試圖找到關于機器人權利與責任的妥協方案。
大可放心,機器人占領所有工作場所的可能性接近于零。當然,人工智能行業的發展速度非常快,但是它仍然處于起步階段。
2018年下半年,圍繞這個問題的討論還會持續。當我們深入討論這個主題,了解如何與人工智能互動,并忠于這個事實,關于機器人接管地球的神話相信會被驅散。
9.沒有具體的命令:增長的NLP
在客戶服務中使用聊天機器人即將到來,這是2018年的主要趨勢之一。在2018年下半年,機器將需要能夠識別用戶訪問的細微差別,用戶希望通過提問和以自然語言發出命令來獲得聊天軟件的響應,而無需考慮“正確”的詢問方式。 NLP的發展與計算機程序的整合將是2018年最激動人心的挑戰之一,我們對此抱有很高的期望。
對于習慣于理解特定命令語言的計算機來說,對于人類來說,理解語音語調,情感色彩和多重含義的語言似乎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這些復雜的算法需要許多預測模型和計算步驟,所有步驟都在一秒鐘內完成,這些計算都發生在云中。
在NLP的幫助下,人們提出更多問題,都會快速獲得機器返回合適的答案,甚至比人的回答有更好的見解。
10.沒有人類數據,AI自學更加自信
當人工智能第一次發明以來,該領域的發展速度超出了人們的預期。專家們曾經預測,到2027年人工智能將在圍棋游戲中擊敗人類,但是它提前發生了10年 - 2017年。算法AlphaGo Zero只用了40天就成為人類歷史上最好的圍棋玩家,它在沒有任何人類數據輸入的情況下進行自我學習,并且制定了人類玩家無法實現的策略。
2019年,一個更發達的,自學成才的人工智能與人類的競賽會繼續展開。我們期待AI在解決許多人類問題方面取得更多突破,如決策,業務開發和科學模型,識別對象,情感與演講,以及重新塑造客戶體驗。
此外,我們更希望AI能夠比人們做得更好,更快,成本更低地應對這些任務。算法之自學能力能將AI應用到人類生活的更多領域。(來源微信號數字化企業)
總體上講,2018年在技術創新方面會取得重大進展。開發者將見證更快,更精確的機器學習和AI應用程序,包括一些新的令人興奮的發展。
之所以稱之為物聯網,其本質實際上是互聯網的延伸,只是終端由互聯網時代的PC、服務器等轉向了嵌入式計算機系統及其配套的傳感器。各終端之間能彼此進行數據交互,便是物聯網的基本原理。
據麥肯錫最新報告估算,全球物聯網市場規模將在2025年前擴大到3.9-11.1兆美元,包括設備廠商的利潤、效率、新興業務以及具有更高執行效能的商品為消費者帶來的利益等。這也意味著物聯網產業將有潛力在2025年達到約11%的全球經濟占有率。而隨著AI、大數據、云計算的加速落地,2018年,物聯網將在更多領域踵事增華。
一、效率依然是物聯網的最直觀的體驗
物聯網將為你打造科技品質生活
產品革新與生態革命往往從C端開始,隨著智能機以及智能穿戴的興起,人們看到了科技為生活賦能的光明前景和更加便利的服務體驗。以智能手機為例,激烈的市場競爭逐漸成型,以華為和蘋果為代表的頭部玩家通過推出搭載神經網絡引擎的AI芯片,加速了手機AI時代的到來。
另外,以智能音箱、物聯網中央空調、智能手表等為代表的智能化終端也在快速滲透,這些場景相互連接,一個充滿科技感的智能化藍圖正在鋪開,這不僅是生活的顛覆,更是一次企業的涅槃。
可以預見,家居相關廠商和相關企業將在2018年繼續發力家庭物聯網,基于標準的設備能力模型開發智能插件并加載到智能網關上,實現跨廠商多協議的智能硬件零改動快速接入,并能夠通過App對硬件進行操控和狀態監測調整。新型的家庭網絡管理、智能家居調試等,將讓用戶對燈具、門鎖、家電以及更多新型智能終端在“云”上進行操作。
除了消費電子外,運動健康設備、個人護理設備以及家庭安防系統都是物聯網背景下“智慧生活”的重要終端資源,除了為年輕人的品質生活提供了更多選項,也為養老服務帶來新的思路。隨著老齡化日益加深以及用工矛盾的凸顯,網聯化的人工智能產品將發揮更大價值。通過NB-IoT(移動物聯網的窄帶大連接技術)、云計算、大數據深度對接,更細顆粒度的監測維度和情感陪護將讓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和尊嚴得到大幅提升。
物聯網將化繁為整,打造有序和諧科技新城
城市是集生活、工作、娛樂為一體的綜合地理區位,我國“智慧城市”建設在2016年便有了新的進展,作為阿里云ET人工智能技術集大成者——ET城市大腦,對杭州整個城市進行了全局實時分析,自動調配公共資源,修正城市運行中的Bug。在今年,杭州城市大腦項目預計將接入1700路視頻,覆蓋全城43%的道路范圍,上線后,監控覆蓋區域將無需人工巡邏。
城市轉型智慧城市并沒想象中簡單,傳統連接技術無法滿足智慧城市對于覆蓋率廣、功耗低、成本適中的海量連接需求。而物聯網的主要特征之一便是節點的海量性,人、服務器、物品、設備、傳感器都是終端節點,數據流源源不斷。通過廣泛多樣的數據收集及處理,城市將實現事故報警、交通信號燈的優化,對人、車、物、事了如指掌和優化決策,讓整個城市變得可以被檢索。隨著城鎮化進程不斷加深,加之國家對城市發展提出的新要求,“智慧城市”會在未來幾年呈現遍地開花的態勢。
工業、制造業競爭力被重新定義
過去,制造業基于硬件資產規模建立起來的重資產模式曾被認為難以超越,但隨著數字時代的到來,重資產企業“船大難掉頭”的弊病逐漸凸顯。另一方面,硬件產品的價值正不斷向服務和軟件遷移,使得硬件產品的內在價值正遠遠超越硬件本身。
隨著“工業4.0”、“中國制造2025”等戰略的提出,企業的競爭力正在被重新定義。由于傳統制造業為客戶帶來的價值有限,物聯網正為工業企業服務轉型提供良好契機。物聯網的特性使它抓取、分析數據的能力以及智能化、網聯化的決策分析、執行能力空前強大,借助物聯網持續感知客戶需求,創造新的服務模式,推動業務增長,這便是物聯網對企業的最大價值所在。
雖然幾乎所有企業家都認為物聯網將徹底改變行業,但制定相應策略并開始試水的先行者,大多數依然處于小規模試驗中,而大規模應用的企業則處在投入初期,回報依然有限。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結合自身定位,與不同產業的外部伙伴展開合作,挖掘數據的同時,探索行業邊界,打造全新的物聯網生態系統。
物聯網與農業的融合迫在眉睫
隨著城鎮化進程提速,農村勞動力大量流動,農戶兼業化、村莊空心化、人口老齡化等狀況越發明顯。而互聯網化、智慧化為農業發展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背景之下,“智慧農業”將感知識別層、大數據算法等與傳統農業生產過程中的管理、生產、加工、銷售和服務等方面緊密結合在一起,借此改革農業生產結構,促進傳統農業與物聯網的融合和交流,提高農業需求與供給側的匹配度,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智慧農業”。
在農服領域的主要表現以SaaS服務為主,如新農寶。資本關注的重點還有無人機植保服務,成立兩年多的農田管家,一月份獲得了千萬美元的第四輪融資,他們試圖從飛防植保(無人機噴灑農藥)切入,連接農戶和飛防組織,用物聯網平臺改造農業生產。提升工作效率,同時規避農藥中毒的風險。
從行業整體角度看,諸多地區建立了囊括農業資源、技術、市場、氣象等各方面的農業數據庫,集約化使得單位種植養殖規模擴大,機械化、智能化的作業方式勢必成為主流。同時,供應鏈、農村電商、土地電商等領域,近幾年均有巨頭出手和創業者入圍。
互聯網改變的是農產品流通,隨著萬物互聯的發展,“智慧農業”正逐漸向產中、產前等領域擴展。因此,在各個垂直細分領域,尤其是在生豬、糧食、大品類經濟作物、農機裝備、倉儲物流、農機金融等領域,將是今年物聯網企業攻堅的重點方向。
物流業將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物流業是融合運輸業、倉儲業、貨代業和信息業等的復合型服務產業,隨著我國基礎設施建設的日益完善以及
的爆發,我國物流業已經實現了從無到有和后來居上的勢頭。總體來看,我國物流業已進入成熟期,但隨著以杭州企業為代表的自動化、網聯化物流的興起,“智慧物流”成為行業新的紅帆。
2017年12月,全球最大的單體全自動化碼頭——上海洋山深水港四期自動化碼頭正式運行。與傳統人工碼頭不同,洋山四期碼頭采用上港集團自主研發的全自動化碼頭智能生產管理控制系統(TOS系統),不僅設備先進,其智能化和無人化的大范圍應用是最大亮點。另外,橋吊、軌道吊、AGV均采用電力驅動,全程零排放,同時噪音得到極大改善。
新一代物流業的發展正在解決資源利用率低下的發展瓶頸,對于大數據的應用和跨境物流標準的統一,也使得國內物流效率得以在海外復制。隨著商業物流試驗取得的成果不斷擴大,“智慧物流”大概率會如日方升,繼續鞏固領先優勢。同時,基于電磁導航和感知技術的AGV等終端物流工具會隨著網絡優化加速落地,為網聯時代下的智能物流業注入更強大的動能。
物聯網安全問題不容忽視
物聯網為我們展示了一個萬物互聯的世界,如此規模的設備和數據讓網絡安全問題變得尤為嚴峻,《2017物聯網安全年報》中提到,物聯網的DDoS大流量攻擊在未來會成為常態。基于物聯網設備增多帶來的規模效應,從難度、成本、風險與收益的角度看,DDoS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都是一種有效的攻擊形勢。
物聯網生態系統的構架是機遇,它是所有環節的紐帶。而網絡攻擊帶來的挑戰也是基于這種中心化模式。對于物聯網安全問題的解決方案,目前主流的有兩種方案,一種是以阿里云為代表的對于云端安全的防護和隔離,但對于C端的指令難以保護。另一種則是則是基于區塊鏈技術來解決物聯網中的安全問題。
區塊鏈的本質是分布式的,這意味著沒有單一的主機掌控整個區塊鏈。而區塊鏈的優勢在于它的公開性和私密性。公開性是指每個參與者都能看到區塊曾經儲存過的交易。私密性則是這些內容被秘鑰保護著,且數據庫智能被不斷拓展,之前的記錄很難改變。雖然有著諸多優點,但區塊鏈的擴展性問題、處理能力、存儲障礙、技術以及法律合規性等問題卻為其大范圍商用之路蒙上了一層陰影。
目前來看,還沒有哪一種最適宜的IoT安全模式出現,這也正是我們需要去探索的星辰大海,在最佳方案出現之前,物聯網參與方應根據自身特點,有針對性地部署防護措施,防范IoT原始生長期間安全問題的突然爆發。
二、諸多機遇隨深挖逐一涌現
芯片之爭或關乎物聯網未來
ARM架構在95%智能手機、80%數碼相機以及35%的電子設備中得到應用,共銷售超過200億個基于ARM構架的芯片,其移動世界規則和移動架構制定者地位可見一斑。2016年7月,日本軟銀集團243億英鎊(2076億人民幣)收購英國芯片設計商ARM為孫正義的物聯網暢想鋪平了前路。在國內物聯網生態圈建設中,華為則在2016年世界移動大會上正式面向全球了端到端的NB-IoT解決方案。
眾多數據顯示,物聯網正從硬件、傳感等基礎設備向軟件平臺和垂直行業應用升級。處理器的架構在物聯網領域天然占據上風,雖然傳統芯片廠商具有先發優勢,但目前物聯網缺乏“殺手級”應用,且少量多樣的特性,這也意味著物聯網芯片依然面臨諸多挑戰。
物聯網仍處于剛起步階段,還沒有任何一家公司可以壟斷該領域,隨著競爭者陸續加入,物聯網依然對所有人敞開懷抱。為了能提供行之有效的物聯網服務和產品,必須提供覆蓋感知技術、處理器和通信在內的廣泛技術組合,所以合作與收購依然是當前整個產業的主流。對于芯片廠商而言,未必每家企業都能笑道最后,但只要參與便會收獲相應的成長。
IPv6:為每一粒沙都分配一個IP
IPv6是互聯網工程任務組(IETF)在上世紀90年代就已提出的用來取代主流IPv4的下一代互聯網協議。物聯網業務的擴大勢必對網絡產生巨大壓力,在IPv4資源日益枯竭的情況下,IPv6再次進入人們的視野。
IPv6使用更小的路由表,這使得路由器能在路由表中用一條記錄(Entry)表示一片子網,大大減小了路由器中路由表的長度,提高路由器轉發數據包的速度。IPv6還增強了對組播及流控的支持,增加了對網絡層的數據加密。
最值得關注的是,IPv6的地址長度為128b,是IPv4的4倍,號稱能給世界上每粒沙子都分配一個IP,而在物聯網時代,除了電腦,每一個路由器,甚至電視機、洗衣機、門鎖都會占據一個IP,二者的長處和需要不謀而合。
《推進互聯網協議第六版(IPv6)規模部署行動計劃》提出:到2018年末,IPv6活躍用戶要達到2億,在互聯網用戶中占比不低于20%。除此之外,還提出了包括準備部署IPv4向IPv6平滑演進升級的計劃,將IPv6正式納入下一代網聯化發展的戰略中。由此可見,IPv6的全面推進是大勢所趨,隨著國家計劃的推動,IPv6在2018年必將迎來重大進展。
北斗商用為物聯網錦上添花
據報道,北斗地圖App將于5月1日上線,其導航功能可精確到1米以內,并能夠清晰定位到具體車道,未來隨著整體導航系統的逐步完善,定位精度有望突破厘米級,這將對物聯網背景下的智慧城市、智慧交通再添一劑催化。
值得關注的是,目前無人機在專業應用領域中還需要人為遙控來實現作業,隨著有源定位技術的突破,如果將北斗定位芯片嵌入無人機中,技術上的諸多難題將迎刃而解,這將拓寬無人機應用領域深度,大大降低農業植保、公安救助、物流、安防等領域的工作難度。
另外,雖然無人駕駛概念誕生,但真正落地卻困難重重,以車載傳感器的圖像信息為主、衛星定位信息控制汽車行駛為輔的方式是一種新的嘗試。隨著北斗系統與GLONASS的對接,也讓一個終端能接收到更精準的位置信息,加之多方籌謀推進與相關技術的繼續突破,無人駕駛汽車有望在未來幾年加速落地。
結語
按照應用場景劃分,物聯網大概分為可穿戴、醫療器械、智能家居、游戲、車載、貨品溯源和智慧社區等七大類,雖然各個場景的模式不盡相同,但物聯網的一部分價值來自于運營服務,而核心零部件是獲得后續運營服務的保障,一級市場和物聯網生態建設企業對控制芯片、傳感器、通訊模塊的關注不會放松,相關領域即將迎來初級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