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對于網絡暴力的感悟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職專學生;不良品行;糾正教育
我國的教育方針明確指出,學校教育要注重學生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的全面發展,中等職業學校也不例外,在進行智育教育的同時,必須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目前,一些職專學生中存在著不良品行,這種不良品行違犯了社會期望和社會規范。根據職專學生的年齡特點,主要存在以下六種不良品行,下面一一做以探索,并提出糾正與教育方法。
一、吸煙酗酒不良品行糾正與教育
職業學校的學生由于學習壓力比普通高中學生小,人際交往多,吸煙酗酒現象比較普遍,有些同學吸煙酗酒成癮,以吸煙酗酒為美,認為吸煙酗酒有風度,有男子漢氣質。針對這些情況,學校加強禁煙禁酒很有必要,第一,重視人文環境建設。學校爭創“無煙學校”。在學校中要求學生不吸煙不酗酒,全體教職工首先不吸煙不酗酒,作他們的表率。第二,重視家庭環境,家長吸煙酗酒不僅危害自己,也容易使子女沾染不良行為,要教育引導家長要逐步做到不吸煙不酗酒,并嚴格要求和監督子女。第三,心理治療方法,比如通過而造成火災的電影故事和生活中發生的火災危害,讓他們產生厭惡心理。對有些同學以吸煙酗酒為榮是有風度的心態,應通過有效教育,使其改變價值取向,讓他們知道吸煙酗酒是一種不良習慣,讓他們明了吸煙酗酒是一種貌似瀟灑實則害人害己的行為,有效防止學生的吸煙酗酒現象。
二、網癮不良品行糾正與教育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網絡已經遍及家家戶戶和社會各個角落,但是,網絡在帶給人們大量信息資源的同時,也存在大量不健康的網游、網站、網頁對學生造成危害,比如,因迷戀網絡造成視網膜裂孔、割腕自殺、家庭暴力、離家出走、仇恨老師、跳樓自盡等都或多或少發生過,針對不健康網游對社會及學生造成危害這一現實,首先應該有公共政策,而公共政策的制定應更多地考慮到學生受害者,限制淡化學生網游,使其健康發展。其次是要大力呼喚網絡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和產業道德感,關心學生的成長。
三、不良性行為糾正與教育
由于受到不良社會風氣影響,加上心理和生理的特殊階段,使部分學生產生性意識性沖動,如果引導不好,會產生不正當性行為。學校要加強學生的心理生理教育,使其明確人生發育各個階段的特點,了解人體生長過程中各種變化,使他們對性不產生神秘感。加強德育教育,嚴禁黃色、物品在學生中流傳,注意觀察男女學生之間是否有過于密切的行為,如果有的話要及時教育引導,使之明確什么是真正的友誼。
四、欺騙行為糾正與教育
職業學校學生的欺騙行為主要包括說謊和考試作弊。眼下不少學生說話行事不講誠實,不起好作用,犯錯或違規,可以堂而皇之地用一個謊言來搪塞;交往中違約失信,難有發自內心的愧疚和歉意。班主任調查處理偶發事件,最感迷惑或頭痛的是:知情者不講真話,目擊者不提供實情,個別班干部會昧著良心,給那些損人利己者保駕護航。從中表明,孰是孰非,沒有原則;誠實與否,視同草芥。那些有害集體和公眾利益的違規行為,那些造成負面影響的不良風氣,屢見不鮮;見了不以為怪,不予抵制,任其蔓延。對學生欺騙行為進行矯正,首先要進行誠實教育,誠信是立身之本,是事業成功的保證,是維系人與人之間的紐帶。要讓他們懂得誠實是心靈美得的一種表現。其次,減少欺騙產生的機會,這就要求在教育學生時,家長和老師不要過于苛刻,嚴要有度,教育要注重方法。
五、偷竊行為糾正與教育
偷竊的
動機主要是物質動機或者說是物質利益,而且偷竊具有感染性,比如學生宿舍某同學丟東西之后,他會有意識的或報復性的拿別同學同樣的或價值更高的東西。因此必須加強對他們的教育,嚴防偷竊現象的發生。偷竊行為的矯正,首先是教育治療。對于職業學校學生這種年齡段來說,教育過程中就注意價值觀教育和法治教育。價值教育就是通過價值觀辨別的方法,使有偷竊行為的學生改變價值觀,認識到偷竊行為的危害。法制教育就是加強學生法制觀念和守法意識,明確法律的強制力和威懾力,讓法律約束其行為。其次,采取懲罰的方法,當學生有偷竊行為時,則給以精神上譴責、物質和活動方面的限制。通過以上矯正方式,逐步改掉偷竊行為,完善其人格。
六、暴力行為糾正與教育
職業學校的暴力行為在近幾年發展越來越快,主要表現在學校中拉幫結伙,以大欺小,甚至在班級、年級、學校中形成小團伙或是學校學生和一些不良嗜好的青年相結合。他們經常以暴力行為威脅和欺負其他小同學 ,強索錢物,打架斗毆,嚴重影響職業學校的教學秩序,也給學生造成心理壓力,使學校的發展受到不良影響。對有暴力行為的學生,應從其產生這種行為和基本原因出發,制定嚴格的管理措施,加強個別教育,及時和家長聯系,協同管理。第一,采取示范教育,讓有攻擊行為的同學生活在團結友愛文明禮貌的學生群體中,比如采取調整宿舍、小組和座位,使其攻擊對象消失,同時在示范教育的過程中,多讓這些同學觀察其他有攻擊行為的同學是如何受到懲罰和批評的。在這一過程中,老師要關心有加,及時給以鼓勵,使之堅定信心爭取去掉攻擊行為。第二、創造非攻擊環境,學校老師特別是班主任老師和學生家長協同。在學校中每天給他們以適當的學習任務和行為目標,并指定其與優秀學生和班干部做伴,并和家長聯系好,讓其放學及時回家,減少其在社會獨立活動的時間。家長也可以和學校建立“情況聯系卡”,以督促教育轉化他們。
總之,學校、家庭、社會宜協調一致,從長遠著眼,橫下心來,創造優良的環境條件,營造育人氛圍,讓學生多參加社會實踐, 拓寬他們的生活空間,要讓傳統美德在學生心田扎根,用感悟和體驗豐富他們的人生,以糾正不良品行,培養合格的祖國建設者和接班人。
[參考文獻]
關鍵詞:互聯網 非主題文化 傳播
中圖分類號 G206 文獻標識碼 A
一、非主題文化傳播的起源
在現今互聯網網頁的瀏覽中,你不難發現很多以“非主題”命名的文化現象,如非主題涂鴉藝術、非主題攝影、非主題詩、非主題創作、非主題營銷、非主題服務、非主題活動,非主題環境創設、非主題空間、非主題愛情、非主題公園、非主題風景、非主題聚會、非主題系列、非主題變奏、非主題城市、非主題模式等,作為一種值得關注的文化傳播現象,“非主題”文化傳播正在網絡上悄然流行開來。
如何界定非主題文化。從字面理解非主題文化應該是一種與主題文化相對的文化取向。雖然還沒有人為非主題文化下過準確的定義,但我們從其表現特征上可以發現:非主題文化現象的提出是基于“像”大于“意”的理念,同時提倡“回歸”自然,強調梁莠并呈、丑美相伴、多樣生活格調生活旨趣包容的活動、藝術創作、感情交流和景觀。它是對社會過于單一化意識的一種反叛,也是后現代主義在文化意識領域的一種表現。后現代主義從內容上是對現代化過程中出現的剝奪人的主體性、感覺豐富性的死板僵化、機械劃一的整體性,中心、同一性等的批判與解構,也是對西方傳統哲學的本質主義、基礎主義、“形而上學的立場”、“邏各斯中心主義”等的批判與解構。
非主題文化繼承了解釋學反對傳統哲學對本體、本質的追問,否認中心、整體性、認識性、客觀性,強調主體對事務、對象的解釋、理解,注重從主體出發而發生的主體與對象的意義關系。主張多元、主觀和不確定。這也是為什么非主題文化強調梁莠并呈、丑美相伴、多樣生活格調生活旨趣包容。
而后現代主義的代表羅蒂的反對真理符合論,也在網絡非主題文化傳播上成為很多人的理論依據。真理只是“我們最好加以相信的東西”而已。所以不要讓真理再壓迫我們了。我們相信與否是重要的,任何束縛都要被打碎。
作為另一位后現代主義的代表德里達就認為要把一切都放在同一平面上,讓各要素之間、等級結構的兩極之間進入一個自由嬉戲的范圍。所以善的、惡的、丑的、美的、不善不惡的、不丑不美的,正常戀人、同志、雅的、俗的、不雅不俗的、有個性的和沒有個性的都能成為非主題活動的受邀者,德里達認為事物不存在一個固定的、先在的根本性特征或本質,一切都是變動的、不確定的,意義只存在于解釋者的解釋行為中,“閱讀就是一種誤讀”。也正是非主題文化的巨大包容性,使很多非主題活動取得了主題活動所不可能取得的效果。
當然,非主題文化核心還主要來源于現代主義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利奧塔,他宣告:元話語已經過時,元敘述的社會語境如英雄圣賢、拯救解放、偉大勝利等已散入了后現代知識的雜亂的星空中,人們不再相信偉大“推動者”、偉大“主題”,人們只運用“小型敘事”,只相信后現代世界是一個“凡人”的世界。
哈貝馬斯則竭力主張用談話、溝通、理解來達到不同人、不同群體的一種具體的共識的過程。這也就是網絡非主題文化傳播十分活躍的理論依據。
二、網絡非主題文化傳播的表現與特征
哈貝馬斯把生活世界看作為非主題的即沒有通過理性和論證的世界。哈貝馬斯的現代性救贖是通過交流、溝通和理解建立“新理性”,進而實現共識的過程。在哈貝馬斯理論框架中,他把普通語用學首先定義為關于理想的話語環境的學說,他認為在理想的話語情境中:“所有參與者無保留地追求加強語義的語言目標,以便達成共識,為各人所追求的行動計劃能一致協調奠定基礎。”“共識的范圍越寬,合理性就越大。網絡環境顯然是哈貝馬斯最佳的理想的話語環境。
法國哲學家德勒茲認為,網絡構筑了“賽伯空間(Cyberspace)”,而在“賽伯空間(Cyberspace)”這個虛擬世界里,意味著對于每一位獨立的個體可以有著一種與真實社會不同的放松的感覺、放松的心態,你的態度、你的興趣、你的感受、你的交流與努力效果、彼此的理解與共識,直接可以決定你有無數的聚合與分離,在線與離線,創建與刪除等等情況發生。而另一面,該空間的開放性特征類似于對物理空間物象性的理解:我們似乎沒有能力想象空間怎么會是有邊界的。正是這種開放性它也為個性化游牧與對話創造機會和可能。只要愿意,網絡就是一個永恒“自由”的互動過程。“自由”的牽引者一是興趣,二是對話后共識和理解,這種心情的自由是非功利化的心態,網民只有在這種心態中,才可以參與話語并為自己的觀點辯護;才可以擺脫強制、統治、權力游戲等純粹工具性和策略性的動機;才可以把那些潛在于我們的斷言中的認知性的、規范性的、表現性的三種有效性要求區分出來,并且僅僅通過辯論達到這種區分;才可以使人們自由地就民主意志之形成、政策連續的基礎達成共識;才可以達成一項合理的同意,這項同意可以根據進一步的協商進行修正。所以無論是哈貝馬斯的現代性救贖溝通理論的實施還是哈貝馬斯所代表的后現代主義思潮形成的非主題文化傳播,必然借用網絡獲得最大化的傳播效果。
縱觀網絡傳播,從搜索引擎到網站、博克、論壇,從點擊、鏈接、超鏈接無處不留下非主題文化傳播的影子。網絡空間不僅有冠以“非主題”名頭式的藝術創作、活動、組織和種類繁多的形式,還有很多隱性的非主題文化傳播,譬如聊吧、網絡小說、QQ、網絡在線等形式,就是在這些虛擬交互空間里,網民通過聚會、對話、發圖片、發帖子、作動作等方式,用生活中不常見個性化的語言對現實生活中的現象進行戲謔、調侃甚至使用黑色幽默等形式表達自己對生活感受、感悟、理解和批判,用一種非傳統的另類表達呈現在網友面前:它可能是直白而坦誠的,可能是率真而幽默的,可能是通俗而不乏創意的,可能是感性又很睿智的,還可能是開放又帶有個人狹隘,可是無論怎樣,網蟲們在互動交流中決不乏個性的展示,決不乏民眾藝術的誕生,決不乏共識的達成。在交流中,人本性的卸裝、社會面具的摘下,“范跑跑”成為面向網民敢于自我剖析的第一人;在彼此溝通里,山寨版的《春晚》、《無極》也曾倍受期待;在彼此達成的共識中,“俯臥撐”、“林卡脖”、“劉內褲”、“楊不歸”成為人們共同征討的對象;而“打醬油”、“不怕雷到你,就怕自己”又表現了人們對網絡輿論變身網絡暴力干擾人們的現實私人空間時,網民“關我x事”的從容心態贏得了更多人的心理共鳴;“很黃很暴力”小學生很傻很天真的用語,則將網絡“新道德”問題提到了一個高度令廣大公眾思考。而諸如“山寨家電,山寨明星,山寨建筑、山寨現象”、“正龍拍虎”、“不能太陳冠希”等網絡流行語所構成的另類網絡對話與文化傳播,既是非主題文化傳播的網絡表現又展示非主題文化傳播的網絡特征。
除了直面生活另類的表達、對話、溝通和理解性的非主題文化網絡傳播之外,在藝術創作方面的非主題文化網絡傳播又呈現自己獨特的風景。
有的網絡藝術家在談“非主題內涵”時,就明確反對創
作時意義的導引和解讀,他們認為“非主題內涵”躲避了“意義”的預設,從而讓鏡頭“發現”了人眼所忽略了的部分,而這也正是攝影之所以成為攝影的意義所在。于是我把紀實攝影的文本特征定義為――“非主題內涵”大于“主題內涵”,在網絡上我們看到有的讀者把現當代梭羅《種子信念》看作為“非主題化、自然化、境域化”作品。他們是這樣評價梭羅《種子信念》的,作者所觀察的植物以種子傳播的各種情況,細致敏銳到了入“微”,而白描和純真到了“素以為絢兮”(《論語,八佾》)的地步。它也不同于一般植物學家的著作,它里邊的那種內在的閑靜與飄逸可與陶淵明之作相比。所以,它對于我來講是非主題的、自由的和引發生命感的。讀它讓你做久違了的美夢,平和的、稚氣的、慢節奏的、不隱藏著陰謀詭計的。讀某些文化作品其實對人的精神無益,催人老;而讀梭羅的書,讓你復原,讓你又感到幸福的可能。
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非主題”創作是很難用單一的思維去詮釋的,它具有后現代主義思潮所強調的不確定性、異質性、無序、平面化等特點,如果我們非用整體性、確定性、權威、統一性去詮釋作品,只能是誤讀和無功而返。“非主題”創作呈現給我們讀者的往往是情境、靈魂和歸宿,是渾然一體的感受和感悟,是超語言的,也是靈魂的交流與溝通。所以網絡成為“非主題”藝術創作傳播的間接渠道,但同時“非主題”藝術創作又為網絡“非主題”文化傳播豐富了內容和改善了審美趣味。這也為“非主題化”文化傳播迅速在網絡走紅奠定了條件。
三、非主題文化傳播的本質與走向
有人把“非主題化”放在與主流文化相對立的地位,認為主流應該是一個時代的大眾的潮流。非主流就是張揚個性、另類、非大眾化,不盲從當今大眾的潮流,講究符合自己心性、個性的創作、態度和表現,而非主流就等同于“非主題化”文化。還有的人把非主流、非主題文化看做是一種體驗,而作為一種體驗。必然要經過行為主體的感覺思考與行為。相對于湮沒于共性的蕓蕓眾生來說,非主流、非主題意味著對個性的強烈要求。其實人皆有個性,但是在弱化個性的現有社會體制中,一直表現的很微弱,那么要想突破,就需要有一個環境,有一份勇氣,甚至說有一份勇于孤獨的勇氣和魄力,那么網絡環境就催發尚不足以突破自身的谷殼絕大多數個性種子的生根發芽,也許有一天他們就會從虛擬世界走出來。來到現實世界開花結果。所以說,個性的表現,不是每個人都有,但在網絡世界,也許每個人都會長出自己的“脾氣”。
對于哈貝馬斯來說,非主題文化是不具備他所謂的有效性的,是需要理性與論證的過程。哈貝馬斯所認定的有效性即理論話語涉及我們命題的真實性,實踐話語與我們行動的公正性相關,而審美的話語著重在我們能真誠地表達我們的情感。但是他同時又說:規范的、文化的,私人的世界是非主題,這三個世界是我們意義的根源,也是科學、道德、法律、藝術的母體。從他論述中我們不難看出,哈貝馬斯為了“新理性”的重新建構,他與其他后現代主義的代表們是有著思想差異的,尤其對解構而不建構他是不贊同的。但另一面他為了建構使他又回到了他們所批判的工具論中來。
但無論怎樣,哈貝馬斯把非主題的世界看作是藝術的母體,那么非主題文化傳播的本質顯然是屏棄社會人為功利心態的紛擾,屏棄單一意識的導向,回歸母體尋找藝術之源的元態生存方式、社會組織形式和表現形式,其目的顯然想找回被異化自我,找回原生態的創造力,找回可以自由思想想象的情境。當然,非主題文化在這個基本框架中又衍生為有元生態氛圍的非主題環境,有元生態感覺的非主題活動,有自然那種輕松怡然感受的非主題小說等。
非主題還是非主流文化都應該保持它的活力。這個活力不是指其存在與否或正在運行與否,而是指其創造的能力。而網絡空間正是創造力揮灑的樂園,今天非主題還是非。主流文化能夠在這個空間里流行,就證明非主題還是非主流文化還不乏活力,反之很多非主流的事物,一旦失去其創造力,盡管其形式仍然是非主流的,那么只有兩種結局:一、消滅;二、被同化。比如嬉皮士風潮,一旦失去了其特定的歷史創造力,不能與時俱進的發展自己的理念,也就逐漸淪落到一種時尚了。
[文章編號]:1002-2139(2013)-2--01
學生素質教育的培養在我國越來越受到重視。素質教育的關鍵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而創新中批判性思維的培養是不可或缺的。
幾十年來,以美國為主的西方發達國家在各學校的教學活動中要求教師對學生有不同內容的教學,鼓勵學生有其獨特的見解,學生發表的觀點并沒有完全統一的答案。通過糾正學生消極,低效,錯誤的思維習慣來培養學生創新、批判性思維的能力。
大學中的英語教學無論是公共英語教學或是英語專業技能教學,都不是單一語言知識的習得,也是語言文化思維的理解;鼓勵學生自覺、主動地思考和多角度地提出問題等方法或手段來實現對學生批判思維的培養。
一、怎樣理解批判性思維
批判性思維是英語Critical Thinking的直譯。在英語中Critical Thinking指的是那種能抓住要領,善于質疑辨析,給予嚴格推斷,富于機智靈氣,清晰敏捷的日常思維。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被普遍確立為教育特別是高等教育的目標之一。綜合而言,批判性思維關注的核心問題,就是邏輯知識與邏輯思維能力之間的關系,或者更一般地是知識與能力之間的關系。
因此,在大學的教學中應用“批判性思維”理論、運用“批判性思維”理念,注重培養具有批判性思維能力和精神氣質的現代大學生,對于他們步入社會后應對復雜多變的世界,提升現代社會生活的人文精神,是十分必要的。
二、我國大學生批判性思維培養的現狀
目前,在我國的大學教育中對大學生批判性思維教育還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英語教學在大學中一般屬于公共學科,但是它對于各個學科課程起到承接的作用十分重要。所以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批判思維至關重要。
但是,目前大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不利于對學生批判性思維的挖掘和培養。
1、在大學的英語教學中,教學的主要目的是把對第二語言的學習、掌握作為工具,教師只重視灌輸教材規定的內容,忽視學生對所接觸的、看到和聽到的語言文本及其內容的分析、思考,即思維能力的培養。課堂上教師雖然也通過分析課文中單詞和段落講解文化知識,但學生主要精力集中在對語音、語言知識的掌握上,被動地接受老師所傳的知識,只會死記硬背,結果失去對知識的探求,批判性思維往往被老師和學生都遺忘了。
2、 英語教材在大學英語教學中處于中心位置,在很大程度上規定并影響著教學的模式。雖然,不同時期高校英語教學目的不同,各校英語教材也應有變化。但是許多教材并沒有貼近生活也并不實用,真正附和學習實際,適合學生應用的教材屈指可數。
3、 多媒體的運用缺乏個性化的教學。許多高校教師使用多媒體教學,但是沒有充分運用多媒體的優勢,只是機械地把做好的課件展示給學生看,給學生提出建設性的問題,使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相應的質疑。那么,這樣的教學課件也很難讓學生通過多媒體這個手段實現從感性認識到理性感悟的認識飛躍。
三、大學英語教學中批判性培養
近些年來,西方國家普遍重視、強調大學生的批判性思維的教育和培養。
1、突破應試教育思維的束縛,是培養批判性思維的前提。在教學方式上,我們應該提倡自主學習與合作教學相結合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有創造性的主動地獲取知識。教師是學生學習的領頭人,課堂活動的協作者。這對于迅猛發展的信息時代學生來說,把所學知識儲存起來并沒有什么意義,而重要的是如何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在實踐中才是重點。
2、選用貼近學生生活的熱點話題。語言是思維的表現形式,批判性思維是個體對自己已經了解的知識進行思考與質疑。在課堂上我們可以選擇,例如:大學生為求職整容,學生網購,學生喜歡追求名牌等等。這些貼近學生生活的話題可以激起學生的討論興趣,從而積極的參與到話題中進行深度探討.
3、根據教學大綱和教材內容與教學要求, 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對教材內容進行思考, 提出質疑, 并能通過師生互動, 拓展知識, 創設新穎的問題情境,鼓勵學生對教材的不同內容提出質疑,獲得新的認知, 從而培養學的批判性思維。
“技術并沒有打開美國年輕人向往文明、科學與整治的心靈之窗。相反,技術限制了年輕人的視野,使他們只關注于自身以及身邊的小小世界。”
也許,馬克?鮑爾萊恩提出的也正是一些家長和教師的擔憂:孩子們是否能將這種技術駕馭得很好。
網癮是我們最擔心的嗎?
2007年一項調查顯示,美國8.5%的年輕游戲者被歸為病態型玩視頻游戲上癮。同一年,在英國的一項網絡研究中,12%的游戲者表明自己的行為已經成癮。2006年,歐洲第一個電腦游戲成癮者住院診所開張。
的確如此,世界各地的年輕人花費在互聯網的時間越來越多。英國廣播公司報道中國人每天花掉44%的休息時間上網,幾乎達到了丹麥人平均上網時間的三倍。人們也就有理由擔心年輕人“網癮”的問題。
而中科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研究員雷皓和他的研究團隊的一項研究顯示,上網成癮還可能對大腦結構的變化產生影響。
據雷皓介紹,研究團隊根據國際上通用的網絡成癮診斷標準找到了17名17歲左右網絡成癮的青年。對照試驗結果顯示,網絡成癮組的某些大腦區域存在輕微的萎縮,比如前扣帶、后扣帶、丘腦,同時,還發現連接這些腦區的白質神經纖維在結構上也有一些異常。
他告訴記者,研究團隊在查閱了大量文獻資料后發現,這種異常與鴉片類對大腦產生的異常影響非常類似。
但是,他也坦言,即使是在國際上,類似研究也并不多,因此是否把“網絡成癮”歸為一種精神疾病依然是有爭議的。
而在中山大學心理系博士程樂華看來,網絡成癮并不是普遍現象,更多人只是在一個階段內的過度使用。“事實上,年輕人貪玩是天性,尤其是對于網絡游戲而言,很多人在長大之后,隨著精力的分散,意識的成熟,自然而然就會玩得少了。”
約翰?帕爾弗里也提出,目前為止,沒有一個單一的、可靠的、全球性的研究證明,事實上存在著一定比例的兒童和青少年“沉溺”于互聯網。“沒有足夠的確鑿證據把網絡成癮排在我們最擔心的事項之列。”
追求娛樂、缺乏常識=無知?
在《最愚蠢的一代》書中,馬克?鮑爾萊恩提出一個讓美國教育界困惑不已的問題:在整個人類歷史上,知識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普及過:圖書館、博物館、大學、歷史頻道、維基百科、《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一切都在你的鼠標下,但我們沒有看到年輕人,至少是美國年輕人,包括高中生和大學生,在歷史知識、公民意識、閱讀成績、國際競爭力方面的提高。
在他看來,年輕的一代駐扎在沙漠,彼此傳遞著故事、圖片、音樂和短信,從同齡人的矚目中獲取,作為生活的倚靠。
他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55%的美國高中生一周花在作業上的時間不超過1小時,大學生則每周少于10小時;1/3的年輕人(18~24歲)不知道美國副總統是誰;52%的學生以為美國在“二戰”中的盟友是德國、日本或意大利,而不是蘇聯。
追求娛樂、缺乏常識,究竟是不是等于馬克?鮑爾萊恩口中的無知?
程樂華告訴記者,人類對娛樂的需求可以說達到了本能的層次,無論在哪個時代都有特有的娛樂方式。只是隨著媒體的多樣化,尤其是自媒體的出現,人們追求娛樂的信息暴露得比較多,而以往大家娛樂的信息已經流失掉或者被時間淹沒掉了。
事實上,不同人對于娛樂的界定也不一樣。年齡大的人認為讀微博即是無聊,應該讀書,而年輕人卻成天刷屏。但是,年輕人玩微博究竟只是娛樂還是也可以體現學習,老一輩人很難做出判斷。“長輩眼中孩子們只追求娛樂,可能只是一種假象。”
“許多家長和教育工作者擔心孩子們的學習方式,但這不意味著他們不學習。”《網絡原住民》一書提到。許多年長的人臆斷孩子們不閱讀書籍、報紙、雜志,而是整天在各種各樣的網站上瀏覽吸引人的、沒有營養的消息,一定很膚淺。
網蟲使用的學習方法不是沒效果
圖片化、視頻化、娛樂化的信息內容是否真的膚淺?“評價一個內容是否深刻,其實跟他的表現載體并沒有直接的關系,視覺化的、娛樂化的產品同樣可以表達非常嚴肅的、有深度的文化思考。” 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教授沈陽表示。
約翰?帕爾弗里同樣直指這些假設是錯的,因為他們低估了在互聯網上獲取知識的深度。他們也錯過了一個重要的特征,那就是數字一代如何感受新聞:用建設性的方法與信息互動。
最近一項有關年輕人和他們獲取信息習慣的研究證實了這些變化。研究發現,這些年輕的美國人不讀當天報紙。但他們一天都在忙于接受新聞或信息,而不是單純地早晨坐在早餐桌旁,晚上坐在電視機前。實際上,他們獲取的信息要比那些習慣于應用傳統方式獲取的信息要多。
“傳統閱讀培養的是體系化的知識吸收,而互聯網的特點是零碎的、碎片化的,人們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需要跟別人交流互動,逐步自我建構起來的,這與前者單向的灌輸式的培養模式有很大不同,前者所傳遞的知識需要人們在后期花更多時間通過現實的實踐去消化、感悟,甚至調整和糾正此前已經形成的知識體系。而互聯網的思辨性和交流的廣泛性,決定了人們從一開始就可以得到更多元的觀點,邊吸取邊證偽。”
沈陽說,從這個角度來看,互聯網可以讓人變得更加聰明;從認識層面來說,網絡可以帶給年輕人更多更復雜的思想。
只因為網蟲不用前人的學習方法學習,這并不意味著網蟲使用的學習方法沒有效果。沒有任何跡象表明,與前一代兒童相比,現在的兒童更加不擅言辭或缺乏理想。約翰?帕爾弗里認為,數字一代與他們的父母做同樣的事情,只是使用的方式不同,因此建立的知識結構可能也與長輩們的不同。
“當人們缺乏歷史觀來看待問題,僅僅局限于短短幾年間的變化來給年輕一代下結論是非常冒險和偏面的。”程樂華說。
虛擬世界是否會侵蝕現實體驗?
“當然,過度沉迷于網絡,會減少年輕人在現實世界的體驗時間。”沈陽坦言,在現實的人際交往中,人們需要察言觀色,這只能通過面對面的打交道才能獲取。
不過,在程樂華看來,互聯網也并不完全是虛擬世界,且不論實名網站的出現,網絡溝通的渠道中,跟熟人的聯絡往往占了更大的比例。因此,即使空間是虛擬的,但內容實際是真實的。
更何況,隨著技術的發展,我們在網上能夠得到的感官體驗也在增加。比如,文字聊天早已發展成聲音、視頻聊天,手機文字短信發展成了微信。盡管目前的技術還達不到能讓人獲取近距離聚會式的體驗,相信在未來,通過技術獲得交流感受的種類、細膩度都會繼續提升。
例如,正當人們還為iPhone的多點觸摸技術著迷時,麻省理工學院印裔學生Prarnav Mistry(普拉納夫)已發明“第六感裝置”,將現實世界與虛擬世界結合了起來。
如果說用人手代替鼠標,用筆在屏幕上畫出立體圖案,寫在便箋紙上的文字內容同時記錄在數字世界,那么它們的共性在于把一個實體放入數字世界。
那么,“第六感裝置”則反其道而行之,把數字世界放到了實體中。人只要隨身佩帶一個投影儀,并在手指佩戴小攝影儀,攝影儀會記錄你所有的手勢,解讀你的每個動作。你可以把任何表面當作數字界面,可以在任何墻上涂鴉,可以用雙手放大縮小地圖,隨手擺出一個框架手勢就是一張照片,然后找任何一面墻瀏覽照片,用電子郵件發給朋友,如果你找不到任何界面,你甚至可以把自己的掌心當界面,進行簡單的操作。
攝影儀不僅能理解手勢,還能理解你手中的東西,你可以在外面從一張報紙上看現場直播,因為只要手上的攝影儀觸摸到報紙的某個內容,就會自動搜索與之相關的各種信息,包括音頻、視頻,并在報紙這個界面上點擊收聽或觀看。這項技術甚至可以改變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互動,比如,當你第一次見到某人,就可以在他的身體界面上看到一切你想看到的有關他的信息。
一個機器的發明總是伴隨著人類某種原始技能的退化。當人們過度依賴網絡技術,一旦這一切突然消失得干干凈凈,那么人類還有生存下去的能力嗎?
“永遠不要低估人的適應能力,這是人類生存的本能。技術永遠無法從根本上改變一個人,技術只能被人選擇。”程樂華說,“因此,災難來臨時,對個體而言總是適者生存,總有人會被淘汰。但對群體而言,人類一定可以生存下去。”
拒絕恐慌是適應數字時代的開始
美國《新聞周刊》在對《最愚蠢的一代》的書評中寫道:奇怪的是,鮑爾萊恩承認“今天的孩子比過去更聰明、更積極”。如果說他們是“最愚蠢”的,只是因為他們有更多的不同,只是因為他們的“屏讀”習慣讓傳統閱讀載體黯然失色的話――那么,隨著他們的逐漸成熟,隨著老一輩世界里新變化的出現,隨著不同獎賞機制的建立,一切都是可以改變的。口誅筆伐任何30歲以下的人,這才是愚蠢的。
其實,擔憂網絡暴力,擔憂年輕人足不出戶抱著屏幕過一輩子,與電視剛出現時,人們的心態并沒有本質的區別。“人類對于未知的焦慮很正常,這也是自我防衛的一種體現。” 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教授沈陽認為。
更何況,與天生就跟網絡融為一體的原住民相比,網絡是后天突然闖進上一輩人的生活的,他們也被稱為“數字移民”。因此,盡管他們也會去學習信息技術,但依然對其有著天然的排斥心理。
“雖然技術會按照其本身的規律去發展,可技術一旦成熟,就是由人類選擇而決定的,而人類是按照人性去選擇技術的,如果它不能滿足人性的需要,不能延伸人的肢體和感官,人類終將拋棄它。”
程樂華說,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會讓這一代人變得更加豐富,與世界的連接更加緊密、快速,人與人的距離更接近,人們所花費的時間和精力成本也會大大節約。“對于這樣的技術,年輕人一定會選擇,因為它符合人性的需求。”
在一個群體甚至是一個時代的自然選擇面前,人們沒有理由去指責他們。約翰?帕爾弗里認為,上一輩人要做的是擺正警示和激勵的關系,“即我們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保護孩子和他們的權益,同時給他們提供充足的空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這遠比恐慌重要。
在約翰?帕爾弗里看來,數字時代孩子們面對的最大困境應該是信息超載。
互聯網的出現,讓這一代人對信息的吸收比任何時候都要來得更多、更快,各種信息公平得擺在他們面前,任由他們選擇,這其中有涉及情感的、性的、金錢的、暴力的等等。然而,青年人的理性思維并沒有達到可以辨別和正確認知這些信息的程度,因為他們的生活實踐還遠遠落后于他們所獲取的信息內容。
此時,一方面年輕人的注意力很難集中,另一方面也限制了年輕人做出正確的決策,嚴重時,甚至會對現實生活產生影響,比如行為方式異常、情緒波動劇烈等等。
那么,家長或者教師所要做的就是,注意孩子的網絡行為,留意信息超載癥狀,隨時準備加以干預。當然,這并不意味著禁止孩子使用數字產品。
其次,要教會孩子如何反過來利用一些技術去過濾不必要的信息,比如聚合技術、搜索引擎、推薦系統等,甚至政府、企業和技術專家需要共同開發導航和過濾系統。
而與一些“數字移民”對網絡的冰冷態度相反,有些熱衷科技的人們希望能借此改變既往的學校教育模式。
寫博客既時髦又有趣,許多人都寫博客,孩子們有些信息是從博客中得來的。因此,博客在校園中必須有一席之地。
行為科學家經過60年的研究發現,面對面溝通時三大要素影響力的比率是肢體語言55%,聲音38%,文字(內容)7%。
很多情況下,面部表情、肢體動作甚至空間位置,比如何表達和表達內容更能影響親子溝通的效果。
如今,電子產品不僅是父母離不開的商務伴侶,更是孩子不可缺少的玩伴。這些產品帶給孩子快樂的同時,也可能會對孩子的身體、心理、學業等方面造成不良影響。例如,很多“電子控”孩子或多或少就有心理上的溝通障礙,他們甚至都不愿意與父母家人交流——
小洋一天只說幾句話
趙素杰
小洋是同事的獨生子,讀小學四年級。別看他只有10歲,操作電腦可是個小行家,常常因此得到鄰里親朋的夸贊。但慢慢地,小洋不再愛說愛笑,甚至一整天只說幾句話。
有一次同事參加家長會回家,想坐下來和兒子談談。小洋不冷不熱地甩出一句:“我還有作業,沒時間。”說完就轉身進了自己的屋,任同事怎么敲門也不開。
“這孩子怎么現在變成這樣了?”同事無可奈何地向我訴苦。我說:“你平時是不是很少關注孩子啊?”同事點點頭。平時,她工作很忙,應酬也多,常常顧不上管孩子。小洋有時候會問媽媽學習上的問題,但她上了一天班很累,就讓孩子自己用電腦上網“百度一下”解決。
那天同事加班回家,發現小洋半夜還在專心地“查資料”,走近一看,卻是在瀏覽游戲網頁。小洋看到媽媽站在身后,表情很緊張,說是學習累了,放松一下。看到兒子在用電腦玩游戲,而不是學習,同事一肚子的氣不打一處來,“我給你買電腦就是讓你玩游戲嗎?你這樣下去能提高學習成績嗎?”小洋聽著媽媽的嘮叨非但沒有認錯,反而把臉扭向一邊,說:“你們管過我嗎?我學習上有問題問你們,可你們呢?你們以為買臺電腦就能提高我的學習嗎?”兒子的反駁,讓同事感到很委屈:夫妻倆拼了命地工作,不就是為了讓兒子擁有更好的學習條件嗎?現在的孩子怎么就不理解家長的一片苦心呢!
小洋在網絡之海越陷越深,一有時間就打開電腦,根本沒耐心和父母講話,和同學交流也是用QQ聊天或發短信。
好幾次,同事想和兒子交流交流,小洋不是當作耳旁風,就是緊閉嘴巴不說話。后來發展到同事多說了兩句,小洋竟叫她閉嘴。屢次勸說,收效甚微。面對媽媽暴風雨般的批評,小洋總是叛逆地瞪著眼睛,甚至嫌煩到了幾天都不理媽媽。母子之間的溝通越來越少,關系越來越僵。
想到小洋以后的路還很長,要經歷小升初、中考、高考等一系列的磨煉,作為父母,卻因無法交流而不能盡到教育輔助的責任,同事夫婦就非常苦惱,一籌莫展中常常抱怨自己:以前關心兒子太少,后悔早早給兒子買電腦,造成今天親子關系生疏的局面。
然而,相對于網絡及數字產品的負面影響,父母不善于不懂得交流、以罰代教的暴力言行,更直接地造成了親子溝通障礙,對孩子的傷害也更為嚴重。
小雯遺書訴悲憤
文心
——“在這個家我沒有隱私也沒有自由,請問我到底是不是你們生的?”
——“你們究竟有沒有拿我當人看?”
——“你們到底要我怎樣?考得像你們所說的你們小時候的成績那么好?然后長大再做一個暴徒,瘋狂地虐待自己的兒女?我辦不到。”
……
遭受過父母怎樣的對待,才能讓一個豆蔻年華的少女寫下如此憤恨的文字,發出如此歇斯底里的吶喊!
2012年7月8日,山東青島的一個家庭充滿了悲慟和絕望——13歲的女兒留下遺書跳樓自殺,結束了短暫的人生。
孫正雯是青島某中學的初一學生。上中學以后,孫正雯的父母無數次私自拆看女兒的信件和日記,對女兒稍有不滿非打即罵。沒有正常的溝通,沒有青春的自由,被壓制被打罵的生活,讓孫正雯覺得“想要點個人隱私是奢望”。
班里有很多同學都知道孫正雯的父母有暴力傾向,班主任老師也知道孫正雯挨打的事情,曾打電話提醒、警告過她的父母。
不光是上初一之后,從小到大,父母只要稍有不滿就會對孫正雯拳打腳踢,曾經在冬天因為“做作業做得晚讓我光著腿在水泥地上跪了一夜”……
孫正雯的同學曾對《齊魯晚報》記者說,7月1日是她們學校放暑假的第一天,當天下午學校開家長會,公布學生的成績和排名,孫正雯考得不是很理想,排二十多名。當天孫正雯的QQ簽名改成了“我會不會就這么死在家長會的夜晚”。7月2日,她再次更新狀態:“我想會消失一段時間。”
孫正雯在遺書最后寫道:“我想不明白,我究竟是哪兒錯了?”她因無法忍受父母“不把自己當人看”,因在這個家里“沒有隱私也沒有自由”,決定結束自己年輕的生命。
家庭中的親子溝通與社會上的人與人之間、人與群體之間的溝通有許多相通之處,都是思想與感情的傳遞和反饋的過程,以求思想達成一致和感情傳遞通暢。那么,如何才能實現有效的親子溝通呢?
我們不妨借鑒“地板時間”和“真人圖書館”兩種交流方式,它們都是基于充分發揮面對面溝通的效果而衍生的概念,正被人們積極推廣,應用到各個領域和生活之中。
地板時間(Floor Time):
由美國精神病學家斯坦利·格林斯潘及莎麗娜·維德博士所創,是一套經過長期研究和實踐、效果顯著的方法。顧名思義,地板時間就是坐在地板上和兒童互動,建立和諧融洽的關系,讓兒童通過游戲互動和做事互動來學習,在這個互動過程中建立眼神的交流、邏輯思維交流、語言交流以及情感之間的交流。地板時間原用于孤獨癥兒童的治療,現被更廣泛傳播,應用于家庭教育中。
歡樂地板時間
飛飛
我從老師的口中得知,兒子冰冰在幼兒園不喜歡和小朋友一起玩,性格有些孤僻。后來,我留意到,帶他去朋友或鄰居家串門,兒子也都怯怯地躲在我身后。無論面對大人們充滿微笑的招呼,還是面對小哥哥小姐姐拿出的各色玩具,兒子都不為所動。
為了幫助兒子融入到同伴中去,我翻看了不少育兒書籍,無意中了解到“地板時間”這一概念,它強調有特殊需要兒童的功能情感發展和平衡,用于孤獨癥兒童早期行為矯正。這讓我眼前一亮。地板時間就是坐在地板上和孩子玩耍,但是它需要以孩子為中心,依據孩子的特點,創造溝通的氛圍,在玩中幫助他們提高,發展他們最大的潛能。而就在這簡單的互動中,內心的世界得以呈現,心靈得到充實與發展。
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我和老公開始著手安排我家的地板時間。晚飯后,一家三口坐在客廳的地板上,一堆積木花花綠綠地放在面前,老公問兒子:“我們來一場堆積木大賽吧。”兒子一聽說堆積木比賽,很是高興,動作飛快地拼起一個機器人,而我和老公則慢騰騰地努力拼裝小火車,兒子勝出。
如此堅持了一段時間之后,我們又開始著力培養他的團隊精神。做飯無疑是最適合的游戲了。小鍋,小碟,小鏟,小灶……整套廚具擺放在地板上,我和老公嚷嚷著今天要到兒子家做客,希望在他家吃飯。兒子聽說自己當了小主人,靦腆一笑,然后像模像樣地架起鍋灶,還請我們來幫忙。我拿起勺子,分別給米鍋和湯鍋加水,緊接著他又安排老爸切菜,他爸卷起袖子,仔細地切菜,而兒子自己則立在灶邊,忙得不亦樂乎,這一副歡樂的“廚房圖”,既溫馨又恬靜。當由我們共同完成的“飯菜”擺上桌時,我們都有說不盡的喜悅。
后來的一段時間,我們又分別嘗試了丟手巾、玩紙牌、造房子、森林火車等一系列地板游戲,都是以兒子為中心,根據他的特點,創造溝通的氛圍。
最后,為了鍛煉他的交際能力,我們把場地移到了室外,約上幾個同事,帶著他們的小孩,在公園的一角席地而坐,擺上一盤細沙,一瓶清水,一架子各式各樣的物件造型,孩子們很快就玩到了一起,都表現得很棒。每個孩子獨具一格的創造力在游戲中得到展現和提升。
地板時間,讓我們走進兒子的世界,讓兒子的世界更廣闊。兒子慢慢地學會了與他人建立互動、互信的關系,語言表達能力越來越強。現在,再帶兒子去朋友同事家玩,他再也不怯怯地躲在我身后,而是主動同大人打招呼,很快與小朋友結伴玩耍去了。
真人圖書館(Human Library):
最早源于丹麥哥本哈根5位年輕人創立的“停止暴力組織”。當時在丹麥生活的混血青年艾柏格,目睹朋友在一次種族糾紛沖突中被刺重傷倒地,于是邀集5位同在丹麥哥本哈根的朋友們,成立“停止暴力(Stop the Violence)”組織,短短幾年間光在丹麥就超過3萬人署名加入。2000年,歐洲五大音樂節的丹麥羅斯克爾德音樂節(Roskilde Festival)邀請該組織共同籌辦活動,主題是“互相理解”,在音樂節現場,出現了瘋狂球迷與女權運動者溝通,街頭涂鴉者與警察促膝長談的畫面。這次活動直接促成了“真人圖書館”的建立。
我和我的移動真人圖書館
韓瀲
真人圖書館不同于普通的圖書館,是一種將人“借”給讀者的活動。圖書館中并不藏書,而是準備了各式會走動的真人來供你“借閱”。閱讀的方式是通過面對面的交流,而書名則是“真人圖書”們最想與你分享的某段經歷或想法,通過面對面“閱讀”,讓人與人之間互相溝通,互相了解。
上大學的時候,我和朋友一起做了一家以賣文藝類圖書為主的獨立書店。在這個書店業風雨飄搖的年代里,它僅僅支撐了一年就倒閉了。但也因此,我對與書相關的信息特別敏感,也是在那期間,我開始接觸到了真人圖書館的概念。
2012年1月,由于要申請去香港參加MAD(make a difference 的縮寫,是文化創意青年的聚會),我得到了嘗試做“真人圖書館”活動的機會。在嘗試的過程中發現,大家對于這個概念還是了解得太少,并且人與人面對面交流越來越稀少、越來越困難,大家都借助工具才能表達,或者是手機短信,或者是電腦QQ,而當面卻連一句話都說不出或說不好。所以我產生了做“移動真人圖書館”的想法:一方面作為我在這個城市旅行的見證,另一方面也可以推廣真人圖書館的概念,最重要的是,通過這座圖書館,能讓人學會傾聽,更學會表達。
我計劃把第一站放在自己的母校——南京師范大學。于是,我給校長郵箱里寫了一封信,邀請同學王薇艷和我一起做。沒想到,圖書館館長親自接待了我們,同意支持我們完成這個夢想。接下來,我們開始了整個暑假的奔波,通過網絡、朋友、媒體等各種渠道聯系參與者,跟他們解釋概念,發出邀請。
我一直覺得,在內心最深處自己是一個患有社交恐懼癥的人,很害怕與陌生人見面。但是另一方面,我又特別渴望和不同的人交流,聽他們的故事。就是因為這種矛盾的心理,所以一直都很分裂。做“真人圖書館”活動對我來說也是一次很大的挑戰。你需要不停地去認識陌生人,去告訴他們你的想法,去吸引他們參加活動,這是自我成長的一部分。
雖然活動才剛剛開始,但大家都對真人圖書館的未來發展充滿信心。“真人圖書館”這個平臺的搭建,本身也是鼓勵大家積極地分享自我的生命體驗,通過線下溝通的方式來彌補線上溝通的不足。其實,在網絡上,我們大多數人都是以虛擬人格去和人交流,和線下交流得到的體驗應該是完全不一樣的。
我們許多人并不太愿意主動分享,因為從小接受的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競爭教育,而不是倡導協作和分享的教育。談到分享,如果是在線上通過網絡實現可能還相對容易,看看微博和WEB2.0的信息井噴就知道了。但是線下就會比較困難,因為這需要個人跨越兩重障礙,一是分享意識,二是溝通意識。不過最近我們倒是陸陸續續看到了很多分享的工作坊出現,而我在做的也是通過個人微末的力量去推動這樣的改變。
父母們多少對“地板時間”有所了解,而“真人圖書館”卻是一個相對新穎的概念,不妨學習一下并付諸實踐。父母可以效仿“真人圖書館”的形式,約上幾個家庭一道出行,在結伴游中,針對孩子的問題、困惑和想法制定主題,互相“借閱”。父母可以現身說法,和孩子們分享自己工作上、生活中的感悟,借其他父母的不同經歷,彌補自家教育某些方面的缺失;孩子之間也可以通過分享,取長補短。
父母有意識地創造有效優質溝通的情境,尊重孩子,勇于分享,才能加強親子間的互動,這對建立健康向上的親子關系有著莫大的幫助。我們提倡這種人與人溫暖、親切的溝通方式,希望這種溫暖能給每一位孩子及其父母、每一個家庭帶來積極的改變。
新聞鏈接:
真人圖書館南師大活動小記
2012年9月15日下午,“移動真人圖書館·南京站”活動在南京師范大學圖書館三樓大廳成功舉辦。
本次活動由南京師范大學兩位校友韓瀲、王薇艷發起,南師大圖書館主辦,共邀請了11位真人圖書,進行以個人經歷為主要內容的人生經驗分享,供讀者們“借閱”。其中包括跨界研究的學術達人、搭車旅行的大學生、非洲孤兒院的國際義工等。
真人圖書館把書的概念衍生到人,即每個人的經歷都是一本書,倡導一種通過“面對面”溝通和交流來完成的“閱讀”。通過對話,讀者可以更加直接地體驗“書籍”的情感和經驗,能夠更加深刻地體會到“書籍”的內涵。
對于供人閱讀的“真人圖書”,它是一次經驗傳播,可以讓更多的人了解自己及其所代表的社會群體,并能夠受到鼓舞,從而產生動力。“面對面”的交流讓傳統閱讀中讀者與作者的交流環節更加直觀,更加真實,更能產生共鳴。讓彼此了解不一樣的人生經驗,豐富見聞,擴充認知。
作為真人圖書館當中的一本圖書,擁有非洲義工之行經歷的袁珊珊說:“作為真人圖書中的一員,我就是想要與大家分享:生活有很多的可能性,不要被所謂的‘理所當然’綁架,要有信心讓心念一動的夢想轉變為現實。”
“國學奶爸”杜亞明與讀者們分享了自己的早教觀點,由其首創的治療“獨生子男子氣概缺失并發征”“異類家庭孩童愛與責任免疫綜合征”等早期矯正教育受到眾多讀者的關注。
此次活動,真人圖書以鮮活獨特的經歷向讀者傳遞了一種多元化選擇的精神,真實優質的溝通交流傳達了一種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真人圖書館”讀者留言:
傾聽的力量更強大,有些東西聽過要比你經歷更深刻。
一、課程目標的確定
死亡教育意圖指導個體透過思考人生的終點――死亡來反觀整個人生歷程,樹立敬畏、尊重、珍惜、熱愛生命的態度,維護生死尊嚴、豐富生死智慧、強化生命追求。初中階段的死亡教育課程應在剖析初中生死亡認知和死亡態度的基礎上,根據其身心特點,確定相應的課程目標。
(1)知識與技能層面。首先,科學認知死亡,理解死亡與生命、個我與生命、群我與生命之間的關系。初中生的身心特點決定了其行為方式和思維模式。對于諸如“我從哪里來?到哪里去?我為什么活著?為什么我會死去?”等問題,如果無法及時、有效地解決,他們就很可能長時間地糾結其中,內心苦悶、壓抑,并做出常人難以理解的事情,甚至可能違法犯罪。如果這樣,就根本談不上彰顯生命的價值。其次,正確認知、理解和死亡相關的事件。從古到今,導致個體死亡的因素有很多。再加上,現在已經進入自媒體時代,關于死亡事件的報道屢見不鮮。如果對這些報道不加以及時而正確引導,就很容易對初中生造成消極影響。而且在虛擬網絡世界里,有著各種各樣和現實世界不一樣的死亡事件。這些事件常常混雜在一起,許多初中生難以分辨現實和虛擬,難以做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他們容易模仿“偶像”,容易任意妄為。等到他們誤入歧途的時候,父母和老師方才追悔莫及。最后,增強死亡意識、安全意識以及自救意識,提高初中生的心理應激能力。許多初中生總是認為死亡距離自己太遙遠,喪失了應有的死亡意識和時間觀念。死亡教育的課程目標之一就是要喚醒并增強初中生的死亡意識,使他們意識到死亡就在身邊、生命短暫而脆弱,唯有珍惜現有的時間、此在的生命,才能無悔一生。要知道,死亡教育“不是教人去死,而是教人去活,而且活得更幸福,更有尊嚴”。
(2)過程與方法層面。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引導初中生感悟生命的短暫和珍貴,并了解臨終者的心路歷程,掌握臨終關懷和哀傷輔導的方法。雖然初中生的自我意識突出,在成年人面前極力表現自己成熟、獨立的一面,但他們的心理仍然有著脆弱、孤獨的一面。倘若突然遭遇親友死亡或其他意外事故,容易使初中生蒙上心理陰影。這種心理創傷如果處理不好,很有可能伴隨終身。在親人或朋友臨終前的時間里,讓未成年人懂得如何進行臨終關懷尤其是心理關懷。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層面。樹立科學的死亡觀,提升生命質量,豐富生死智慧。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屬于深層次的意識層面。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個層面的目標是死亡教育課程的終極目標。有生必有死,任何一個人都無法逃避死亡。死亡觀和生命觀一體兩面,二者共同成為生死觀的組成部分。只有樹立科學的死亡觀,才能將對生命和死亡的認知、情感、行為三種取向融為一體,才能確立真正意義上的生死觀。如果初中生缺乏科學的死亡觀,那么他們很有可能漠視生命,從而無視生命的價值和珍貴。
二、課程內容的選擇
(1)關于生命循環的課程內容。首先,關于植物的生命循環。許多初中生認為死亡不適用于植物。通過學習,指導初中生了解植物如何完成生命循環,懂得愛護植物就是愛護人類自己的道理。其次,關于動物的生命循環。動物的生存狀態和人類息息相關。只有知曉動物生命循環的過程,才能更好地理解人的生命循環。最后,關于人的生命循環。這部分的內容包括生命的奇跡存在、死亡的意義及價值、個體我和生死、群體我和生死。初中階段是個體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轉變的關鍵時期。如果這個時期對個體關于生死問題的追問不加以科學指導,勢必影響他們的健康成長。
(2)關于生物層面的課程內容。人為什么會死呢?什么是死亡?如何界定死亡?帶著這些疑問,教師和學生一起進入此部分內容的學習之中,一起分析植物、動物的死亡原因及其后果,并對比分析生物和非生物的狀態,對比分析造成植物和動物死亡的不同因素。對于這些問題,教師要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情況,學會探究式學習和主動學習。
(3)關于心理層面的課程內容。如果有一天死亡突然降臨在自己身上,該怎么辦?能平靜地離開人世嗎?能有尊嚴地死去嗎?如果有一天親友永遠地離開了自己,該怎么辦?能承受得起這個打擊嗎?每個人都是渴望溝通和理解的,初中生也是如此。初中死亡教育課程學習提倡問題式學習方法,在問題式學習的過程中,注重引導初中生關注自我的內心變化,學會調節情緒和自我心理疏導,保持心理健康。
《世界衛生組織宣言》指出“健康是在身體上、心理上和社會上的完滿狀態,而不僅僅是沒有疾病和虛弱的狀態。”對青少年學生而言,來自家庭、學校、社會以及自身發展中的壓力使得他們產生了諸如人際孤獨、網絡成癮、自負、自卑以及早戀、暴力、自虐等心理問題,導致其在學習、生活和人際交往中處處受挫。面對這些問題,作為一名有責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須對此要有足夠的重視,及時地對他們伸出援助之手,把他們帶離心理問題的“深淵”,踏上明媚、平坦的人生之路。
二、作文教學是滲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徑
(一)作文教學可以促進學生的人際交往
處在成長中的青少年學生獨立意識增強,對于人際交往產生很大的需求,但也經常陷入困惑,甚至陷入人際孤獨。不難發現,存在人際孤獨問題的學生往往是不懂得如何與人交往,甚至自我封閉,這很不利于他們的健康成長。作文教學可以以“尊己與尊人”、“分享與合作”、“誠信與真誠”等有關人際交往的話題在課堂設置小型談話會,讓各小組間合作分工,搜集論點、資料并各抒己見。這既能鍛煉學生口語交際(口頭作文)能力,也可以使學生在交流中學習人際交往的方法。
(二)作文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堅強意志
青少年學生身心發展變化迅速,對日趨復雜的生活、學習和交往的環境缺乏足夠的接受能力和反應、應對能力。這會使青少年學生感受到更大的心理壓力,使一些心理承受力弱的學生更加畏懼困難,內心焦慮煩躁,不敢邁開前進的步伐。因此,在作文教學中可以設置一些具有情境性的作文題目。比如,“假如我落榜了,……”、“假如我摔倒了,……”等。以指導學生理性分析,找出合適的心理狀態、合理的應對方案。如此,無形中就可以增加學生的心理承受力,降低對挫折的焦慮和畏懼。
(三)作文教學可以健全學生的人格特征
在作文教學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健全學生人格、開發學生心理潛能、促進學生智力發展、矯正與預防學生心理及行為問題、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比如,讓學生堅持記日記、寫周記等,記下自己的心路歷程,快樂的、難過的……通過抒寫學生成長過程的點點滴滴,記錄下學生成長的軌跡,從而來平衡自己的情緒,反觀自己的不足,其中的理性思考也能促使他們達到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目的。
三、作文教學中滲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式
(一)針對性、個性化設計作文教學
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面臨不同的學習環境、生活狀態,作文教學的主題可以由此確定。如,初升入中學的學生,面臨著對新環境、新老師的適應,新同學、新朋友的結交”等問題,可以設置“心靈的碰撞”、“不變的環境,可變的心情”、“朋友”等作文。又如,在成長過程中,學生一定會遇到一些困惑,可以設置《我的煩惱》、《生命的意義》等作文,讓學生根據自身經歷寫作,直面挫折,感悟生活的魅力;再如,臨近畢業的學生,學習壓力大,部分心理健康素質不強的學生可能會在學習心理上產生很多矛盾和困惑。如,恐懼、焦慮、懷疑自己的學習能力和效率。為此可以設置《我的未來我做主》、《談壓力》等作文,讓學生敞開心扉,直面壓力帶來的恐懼、焦慮和不安,勇敢說出埋藏心底的“秘密”。同時,引導學生在作文時主動思考自己“秘密”產生的原因,客觀、理性分析自己的優點和不足,樹立正確的自我觀。
(二)通過真誠的批語“治病療傷”
作文評語是師生進行交流的有效方式。通過作文,學生將內心深出的想法透露給老師,老師也應該對學生做出真誠的回應。評語的內容不拘形式,可以是一句關切、鼓勵的話,一段鼓舞人心、積極向上的詩或歌詞,也可以一個微笑的圖案……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關懷,拉近師生關系,更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展開。比如,面臨繁重的學習負擔及升學壓力的學生,部分學生的成績可能會退步或止步不前,這都會給壓力中學生敏感的神經增添一捆捆“稻草”。這時他們可能會有不自信、懷疑、甚至否定自我能力的傾向。這時,教師在批改作文時可以用“天生我材必有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等激勵性的詩句或歌詞等激勵學生。
(三)通過作文評講,集中進行心理疏導。
學生作文源于對日常生活中的親身經歷和感悟,可以清晰的傳達他們的所思、所感和所想。通過對學生作文的批改,學生可以獲悉學生對寫作的困惑、缺點以及隱含的心理問題。有時候學生反映出的問題或心理困惑會出現集中性、典型性,這時候,簡單的真誠批語就顯得不夠了。教師可以開設專門的作文評講課,為學生解疑答惑。充滿鼓勵、探究的作文評講課將會是喚醒學生寫作熱情,重拾學生學習、生活信心的不二之選。
(四)鼓勵課外閱讀,累積心理正能量。
對作文教學及心理健康教育來說,只有課堂的教學與學習是力不足道的,廣泛、大量的課外閱讀也是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學生不可缺少的部分。引導學生在課下多閱讀圖書、雜志等并摘抄富含“正能量”的優秀句子、段落或在感悟人物魅力的同時寫下自己對人物、故事的真實感悟。讓學生在閱讀中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提升自己的認知能力、健康成長。
四、總結
關鍵詞:亞文化;青少年;心理;“二次元”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6)12-0043-02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是一次偉大的革命,尤其是近幾年興起的“二次元”文化,作為一個典型的新興事物并且借助互聯網特有的傳播,迅速成為青少年喜愛的媒介形式,可以成為我們更深入研究青少年心理的一種介質。
一、“二次元”概念的界定
“二次元”一詞源于日本,其原意是“二維空間”、“二維世界”,本是一個幾何學領域的術語,后來被日本的漫畫、動畫、電子游戲愛好者用來指稱這三種文化形式所創作的虛擬世界、幻想空間[1],因而也被合稱“ACGN/ACG”,是“Animation” (動畫)、“Comic”(漫畫)、“Game”(游戲)、“Novel”(小說)這幾個英文字母縮寫的統稱[2],就是指代主要以動畫、漫畫以及游戲(以日本動漫游戲為主),次要的輔助于小說(輕小說)構成的一種虛擬世界,因為動漫、游戲等都是以二維動畫為主,因此又稱“二次元”,既區別于“一次元”――一種以文字為表達內容的紙質文藝形式,又區別于我們現實世界立體化的“三次元”,是一種特定的文化媒介形式。隨著生產技術的發展,市場樣式的多樣化,“二次元”被眾多商家所追逐,已經成為一個非常成熟完整的文化產業鏈,漫畫、小說可改編成動畫,進而再推出游戲,游戲可改編成動漫、小說甚至延伸至舞臺劇、cosplay、“同人活動”、電影(電影《爵跡》就是一個典型)等等。騰訊于2015年11月正式提出“二次元經濟”,標志著其作為一種產業開始運做起來。究其原因,還是因為作為幾種藝術形式的結合體,“二次元”文化在中國一經傳播,就受到以90后為代表的青少年極力追捧,熱情高漲,帶動了“二次元”以及相關產業(手辦衍生產品、主題公園等)的發展。
二、“二次元”文化的特征
作為一種深受青少年喜愛的文化舶來品,“二次元”具有鮮明的大眾流行文化的特征。首先,“二次元”利用媒介形式多種多樣,尤其是去年“二次元”漫畫(《十萬個冷笑話》)搬上大熒幕,利用先進的影像技術,大大突破了傳統媒介的限制,高度發達的影像與漫畫完美融合,給大眾帶來極大的視覺沖擊。其次,借助高度發達的網絡新媒體資源,加速了其文化傳播的速度。“二次元”的最初引進,伴隨著“御宅族”一詞。“御宅族”在日本特指“二次元”文化的愛好者,在跨語際的實踐過程中,逐漸中國化、本土化,衍生出我們今天常說的“宅男/宅女”,語義也逐漸擴大為“喜歡長期宅在家里的人”,“宅男/宅女”離不開網絡資源,又進一步推進了“二次元”在“宅男/宅女”中的傳播。最后,在市場的作用下,“二次元”產品在內容形式上,更貼近大眾心理需求、審美情趣等,惡搞、吐糟、不同元素的胡亂嫁接,一味地迎合觀眾口味,對青少年思維的養成、價值觀的形成產生很大的影響。
三、“二次元”文化的影響
“二次元”文化其受眾主體大多由以90后為代表的青少年組成,興起的藝術類型主要是動漫以及依托動漫形成的“cosplay”(模仿游戲人物形成的舞臺劇)。本文主要以這兩種形式為例探討青少年的“亞文化”心理狀態。
“亞文化”在我看來其實是有歧視性的,就如“他者”一樣,處于被支配的、邊緣性的甚至是不健康的位置,有文化暴力的某種傾向就如大眾在審視“cosplay”成員的扮演者一樣,“cosplay”從本質上來講是一種舞臺劇,只是主流正統的舞臺劇模仿的是文學巨著,而“cosplay”則是動漫游戲:成員穿著奇奇怪怪的衣服,化著極其夸張的裝束,有如“殺馬特”一般,扮演著動漫游戲中的各種角色。因為文化的等級性,很自然地在大眾眼里,舞臺劇就是高雅的“陽春白雪”,而“cosplay”則是不入流地亂七八糟的帶有低級趣味的“東西”,人們會用獵奇的帶著有色眼鏡去看他們,這是主流社會對他們的評價,也成為90后心中最難以揮去的一層障礙。其實在“二次元”世界中的90后眼中,只是每一代人接觸的信息受到的文化構成不同而已。動漫游戲也是一個獨立完整的生態系統,有自己的規則、邏輯,有正義反面之分,它區別于電影電視文學的本質也是90后最迷戀于此的是:主流藝術形式是封閉式的,人設結局都是固定的,作者導演是全知全能的上帝,可以操控人物的走向;游戲則是充滿無限可能性的,作者游戲者共同完成故事的走向,游戲者可以直接參與到故事的發展命脈中,改變人物的命境。簡而言之,就是90后更注重個體的主體性能的發揮,更注重“個體的參與感”并在“cosplay”所營造的氛圍中獲得一種“儀式感”,這種對主體經驗的滿足感大大激發了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以及自我主觀能動性的發揮。比如在對“cosplay”的扮演者進行詢問:“你們為什么喜歡cosplay?”,很多人回答“興趣愛好,單純地喜歡”,“簡單”。由于是自身的選擇,“cosplay”的團隊往往是自發形成的,從服裝造型到道具,都是成員親力親為一手打造,而非市場公司的運作。早期市場少有動漫角色服裝,成員的衣服甚至是要靠自己的手工完成,這對90后絕對是一項技術活,自己設計自己縫制衣服,這種源于興趣使來的恒心和毅力,成為這個群體很顯著的性格之一。而在選擇排練成型的過程中,個體的想法又占據很重要的位置,思想付諸于現實又使得他們很有成就感。
然而這種思想毫無疑問又帶有膚淺性,是各種碎片化的信息胡亂嫁接,很難生成一種體系。比如深受90后喜愛的動漫電影《十萬個冷笑話》,其中有一則笑話是改編于傳統神話故事“哪吒”的誕生:“老爺,老爺,夫人她生了”老爺興沖沖地跑到產房卻大吃一驚:“為啥生了個球啊?”說著就要拿劍刺殺,“相公劍下留球”“相公,這并不是我們的孩子。實不相瞞,此球乃妾身無所事事挖鼻屎積攢而成的…”單純的,缺乏厚重文化的積淀,不相干事物的胡亂嫁接,再加一些惡搞的元素,卻成為90后眼中“多彩的世界”,這也是大眾對頭腦簡單的90后引起關注的一個很大原因。“二次元”作為一種舶來品,在日本漫畫歷史最為悠久,在產業鏈中處于最基礎核心的地位,因此也涌現出世界范圍內有影響的動漫大師,比如宮崎駿等,他們只是借助這一形式闡發更加深刻的對世界社會的思考,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充實,其內容是不斷被重新解讀重新認識重新感悟的,是永恒的經典。反觀中國,在傳播的過程中,動畫借助于更加大眾的網絡技術媒體,形式上成為“條漫”(可以在手機上用手指飛速地翻上翻下的條目),失去了傳統紙媒時代左右上下并列印刷的豐富版面;內容上呈現世俗化、娛樂化、低齡化傾向,再加上市場資本的參與,文化成為產業并且過于快速地膨脹,一味迎合年輕人的胃口(甚至很多青少年沉迷于“二次元”只是因為從眾心理)。歷史與現代的剝離,加劇了文化的無根性,“二次元”成為極其沒有營養的快餐品。然而,更令人值得警惕的是“二次元”作為與“三次元”現實生活完全平行的空間,其本身的虛擬性,往往會讓青少年沉迷于此,樂此不疲,將建立在網絡上的虛擬性的精神體驗放在與實踐生活中的身體實踐同等重要甚至更上。比如游戲中男生熱衷于玩的打裝備,女生喜歡玩的結婚游戲。究其根本,就在與網絡所虛擬的“二次元”世界是獨立的、自給自足的,它深深依托于漫畫、動漫、游戲、小說等紙媒或網絡二維平面,不依賴于現實世界,是一個完全封閉的體系,不需要與三次元世界進行聯通,二者可以互不干預平行存在[3]。電子虛擬技術時代的到來,使得以假為真不再成為戲言,正如依托于電視網絡媒體的廣告,“廣告效應”不再僅僅局限于對產品自身、產品使用功能等的宣傳造勢,而在于它的誘引和制造作用:它誘引著消費者對產品的需求和欲望,通過制造幻境讓消費者沉溺于此,控制著人們深層動機中的欲望,“人們在今天的資本主義消費中從來沒有消費到物品真正的使用價值,只是消費了‘被消費的意象’”[4]。同理,“二次元”文化不在于其形式本身帶來的視覺沖擊、獵奇感,而是它催生并營造出一種獨立又完整的世界,使得青少年“傻傻分不清”,“中二病”(網絡詞匯,特指深陷在網絡虛擬中,分不清虛擬與現實的“二次元”迷所犯的病)由此得來。可見,“二次元”文化的到來,不僅僅對青少年心理,甚至對整個人類社會文化結構都會產生深遠影響。
作為符號化的“二次元”以及與此相關的產業文化,其形成過程是非常復雜的,但是對于尚不能獨立思考的,判斷能力尚待加強的青少年而言,它還需要一個漫長的完善過程。
參考文獻:
[1] 林品.青年亞文化與官方意識形態的“雙向破壁”――“二次元民族主義”的興起[J].探索與爭鳴,2016(2).
[2] 高寒凝.二次元 宅文化[J].天涯雜志社出版,2016(1).
【關鍵詞】家訪;溝通;教育
在信息化時代的今天,溝通的方式也變得更加快捷,更加多樣。老師可以坐在辦公室里泡著熱茶手執電話歷數孩子在學校的“罪行”,也可以打開電腦,“飛信”一封,通報孩子在學校的種種狀況,甚至可以短信群發以提高工作效率。然而,我們在節約了時間的同時,是否也考慮到了情感交流的質量呢?
在我擔任班主任的十多年里,我也一直在努力摸索一條真正與學生心靈溝通的道路——那就是家訪,走進孩子的家庭,走近孩子的小世界,用愛去觸碰孩子的心靈。
家訪,在當今時代算是一個稀有名詞了。“好多年沒有老師家訪過了,大概二十年了吧?”當我走進我班小泓同學家門的時候,他的奶奶,一位退休的小學校長樣說。“藍老師,我都被你感動了!”
一、我的案例
張林是我班一名身材矮小,長相不英俊,性格非常內向又有些懦弱的男生,在小學班上,他就是同學們冷嘲熱諷的對象,為了避免班上出現恃強凌弱的現象,在學生入學的第一次講話時我就專門就這點提出了要求。可是,今天,這樣的事情還是不可避免地發生了。
(一)出其不意的班會
一天下午第二節課進行中,學生李慶慌張地跑到辦公室找到我說:“老師,張林哭著從教室里跑出去了。”“怎么回事?”“因為政治課上老師要求我們推選出班上最受歡迎的人,陳遠說選張林,大家也跟著起哄,還說了他英俊瀟灑、玉樹臨風什么的,還有更有創意的,說他長相可以降低犯罪率,長的遵守交通規則,集天地之光輝,聚日月之精華。”
此時的我無比地震驚,更是無比的生氣。驚于大多數孩子的麻木,氣在他們是非不分。但是氣歸氣,要解決問題還得平心靜氣,如果不把這件事情及時解決,我們的班級風氣將不堪設想。今日事今日畢,教育最重要的是契機,也許今天就是育心最好的時機。
于是,在最后一節課上完后,我出其不意走進教室,在黑板上重重地寫下“我們是同學”五個大字。我概述了今天政治課的突發事件,并用平穩的語氣給同學們提出了以下幾個問題:“第一,張林同學平日為人很差,與班上很多同學有過節嗎?第二,大家在政治課上對張林同學的評價是你們發自內心的真實而中肯的看法嗎?第三,同學之間和睦相處的前提是什么?請大家就這些問題展開討論,我希望得到大家真實的答案。”我的冷靜讓全班同學感到很意外,他們沉默了片刻就開始了討論。
通過同學們的結論,我認識到,張林同學出現今天的問題也與自身的軟弱有關系,于是,我讓同學們書寫了對這個事件的認識,當然更多的是給張林同學的建議。
(二)走進孩子的家門,靠近孩子的心門
當天晚上,帶著63個孩子對張林同學的歉意和關心,我走進了孩子的家門。這是一個和睦熱情的大家庭,有溫和的爸爸媽媽,還有慈祥的爺爺奶奶。對于當天發生的這個事件,全家表現出的沒有意外,更沒有憤怒,更多的是對老師處理及時的感謝。但是感謝并不能解決孩子被欺辱的根本問題。
于是,我拿出了孩子給張林寫的一張張或是表示歉意或是表達慰問或是抒發感慨或是提出建議的小紙條。部分如是說:
王文遠說:“政治課上這個最受歡迎榜,在一開始的確大家都沒有很嚴肅的對待,覺得亂說一個人起起哄很好玩。大家七嘴八舌的玩笑話,說張林長相英俊、玉樹臨風、風流倜儻等等,直到他沖出教室,我們才意識到闖禍了。我對于自己的麻木和起哄想給張林道歉。”
蕭蕭說:“作為張林的小學同學,我很同情他的遭遇。但是他小學時就是這么軟弱,別人嘲笑他,給他起外號,在背后整他,他都不敢反抗。一個不敢反抗的人當然就要受人欺負。”
在政治課上被同學們推上最受歡迎榜的劉蕓同學說:“我作為一名女生,‘榮登’第三名寶座也不好受;張新源被說成猥瑣,被當成笑料也不好受;沈云翔聽到‘男生右邊,女生左邊,沈云翔中間’更不是滋味。但都只有笑一笑就過去了,我們的遭遇和張林的都是一樣的。人嘛,總要適應環境,把事情看淡一點。只是我們潛意識里把張林當成了弱者,想要去同情他。我認為我們錯在不該在課堂上惡搞和這種以貌取人的觀念,特別是后者,這是時代給我們的污點。僅此而已。”
……
看著看著,張林的淚水噴涌而出,待他冷靜下來,我和他及家長做了如下溝通:
1.張林性格懦弱,不敢反抗,導致他一貫被欺負;2.首先應該自己強大起來,才不會繼續被欺負;3.要心胸開闊,更豁達地看待同學們的玩笑。
據家長的表述,張林是由爺爺奶奶帶大的,奶奶是小學教師,由于張林從小個子就比較小,所以經常被其他孩子欺負,而家長對此采取的是傳統的教育方式——批評教育張林,讓他學會隱忍。這對于一個孩子來說是多么難以做到的要求,于是“隱忍”至今就出現了現在的局面。
于是我用孫丹勇和馬加爵事件來說明長期壓抑個性想法的結果:
一個內心長期受到傷害的人長大后往往會走向兩個極端,一是傷害自己,二是傷害他人,這已經成為當今一個極為嚴重的社會問題了。第一,孫丹勇因無法忍受單位丟失重要物品被調查的壓力跳樓自殺了,可以說,他缺乏用非暴力的手段化解人際沖突和人生困境的能力,所以才轉向了指向自我的暴力(即自殺),以求從當前的困境中解脫出來。自殺的人造成的一家的悲劇。而另一些人可能采取指向他人的暴力來化解沖突——它暗示著人與自我、人與人、人與社會或人與自然之間的溝通障礙和關系失調,是人無力解決與環境或與自我的沖突而采取的一種消極的應對策略,那么他所導致的就是社會悲劇了。馬加爵就是最鮮活的例子。導致他殺害四個同學的重要原因就是與同學之間的積怨,這些積怨讓他覺得等不到同學的尊重,內心收到極大傷害。當每月與同學為小事爭吵積累下來時,就會在他內心產生仇恨的膨脹。這種膨脹被一次激烈的爭吵所引爆,在缺乏正確引導,缺乏解決人際沖突的技巧教育時,他就以自己的方式去解決!實際上這種方式,在他15歲的日記中就已有記載,“對付惡人,要用狠的手段,要徹底處理掉……”人的心理發展是連續的,也是一致的,于是,以殺人的方式解決生活中的人際沖突也就順理成章,所以他走上了害人又害己的傷害他人的道路。
經過這次深刻的交流,張林同學表示自己會努力成為一個內心強大的人。張林的家長也終于意識到讓孩子走上心靈自強的道路是多么的重要。同時,他的爺爺奶奶也做了深刻的反省,不該總是溺愛孩子,不該總是將大人的所謂的高尚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
(三)后記
張林在后來的兩年中能夠與同學友好的相處,臉上的笑容也越來越多,周末還可以和三兩同學去看電影,在最后的畢業晚宴上,張林和大家合唱《祝你一路順風》時淚如泉涌。
三、我的感悟
走出家門,家長那殷切的眼神都令我難以平靜。那是對孩子和老師的雙重期望啊。通過家訪,我也深刻地認識到家訪是學校教育向學生家庭的延伸,家訪是溝通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橋梁。所以盡管社會已經進入通訊高度快捷發達的網絡時代,家訪這一傳統然而又富有人情味的交流方式,依舊有它不可替代的優勢。上門家訪,會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關注和重視。這對學生是一種激勵,對家長也是一個觸動。教師、家長、學生三者共處一室,促膝談心,拉近了彼此心理距離。通過家訪我們能及時了解學生學習和生活的情況以及思想動態,讓每一個學生不在學校卻繼續享受學校給予的關愛,耐心傾聽家長對我們工作的反饋和建議,不僅取得了家長對學校和教師的理解和支持,同時還加深了教師與家長的感情,并且同學生家長共同研究,在教育學生的理念和方式達成一致意見。真正達到“教育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的教育效果。
【參考文獻】
[1]牛序珍,張太連.一位小學教師的家訪手記[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