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西方經濟學分析方法范文

        西方經濟學分析方法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西方經濟學分析方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西方經濟學分析方法

        第1篇:西方經濟學分析方法范文

        關鍵詞:互動媒體 西方經濟學 教學設計 方法

        中圖分類號:F2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6)09-244-02

        一、前言

        經濟學是一門實踐性與理論性很強的綜合性課程,其作為大學財經類專業學生必修的一門公共基礎課,在整個教學階段占據著很重要的地位。由于西方經濟學的課程體系及知識結構十分龐大,因此導致學生學習無味、中途放棄甚至厭學等普遍性教學問題成為我國高校教學的突出性題。在此形勢下,不斷提高各大高校西方經濟學的教學質量及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創造性,探索一種既符合時展規律又符合師生教學規律的教學方法迫在眉睫。

        特別是在信息化技術飛速發展的背景下,互動媒體技術也深入、廣泛在高校教學課堂中使用。但是,這種深度教學一般只在高校的PPT課堂教學中使用,因此定位不準確及設計制作突出性和目的性不強等問題,使PPT教學媒體及在此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互聯網媒體輔助教學模式,不但不能全面提高高校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反而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高?;诟咝N鞣浇洕鷮W課程教學枯燥、知識理論復雜、學生互動參與程度低等特點,作為西方經濟學教學的教師,需要立足于高校實際,充分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及成長規律,采用一種科學的教學方式將課堂、書本中抽象的理論知識轉化為生動、淺顯的知識內容,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促進我國高校教學事業不斷發展。

        二、互動媒體下的教學優勢分析

        其實,互動媒體這一概念最早出現于英文字母“Multimedia”,即多媒體。隨著我國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及多媒體技術的不斷進步,高校課堂教學逐步全面實現了信息化和網絡化?;用襟w的本質屬性就是信息的友好交互及不同交互對象之間的信息展示,通過遠程技術可實現信息資源共享。盡管在當前互聯網技術及信息技術的支撐下,我國高校課堂教學基本實現了數字化及網絡化和信息化,但是在信息的雙向交互及信息傳播過程中,師生之間的互動性不強,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教師單方在傳遞信息,學生只能被動接受信息。所以,面對主流形勢下的信息溝通與人機交互實踐,要想讓信息技術和多媒體技術在雙向信息交流中發揮最充分的作用,必須通過“人”這一最核心的交互主體,采用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進行課堂教學設計。不僅要使教學媒介服務于教學過程,還要使教學對象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教學媒介。

        而互動媒體下的研討式教學方案設計的核心,就在于通過具體的科學教學交互活動安排,從而使師生充分利用數據互動媒體設備與信息資源,以此促進學生學習能力不斷提升。具體而言,從互動媒體支撐下的課堂教學設計目的來看,其已突破了傳統封閉式及單向性教學模式,使教學計劃和教學目標更加明確。

        三、互動媒體下的西方經濟學教學設計方法

        (一)西方經濟學教學的整體設計方法

        西方經濟學教學實踐的整體設計方法主要是在互動媒體環境下對教學總體方案進行科學設計。通過教學活動的整體優化設計,從而使學生明確教學目標,進而結合相關的教學課題去設計所需要及必須經歷的教學情境。在此交互設計過程中,通過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能夠使學生在課堂教學之前全面熟悉所有教學流程,因此使教學的任務更加明確,使教學的目的指向性更強,更有利于學生在后續教學實踐環節展示自己的專業才能。在此過程中,通過教學情境預設,為師生之間情感交流及課堂教學群體之間的經驗分享提供了良好的渠道。通過教學情境設計,旨在促進師生之間及學生與教師之間進行經驗分享與交流,同時為共同制動教學目標、計劃及優化教學流程提供了良好的實踐機會。如下圖為互動媒體下的西方經濟學教學方案總體設計構架:

        (二)西方經濟學教學中交互的媒介設計

        交互學習中核心是師生,基礎是媒介。因此,交互媒介工具設計需要進一步明確師生之間應該使用哪一種互動媒體及哪一種課堂教學的信息展示工具更為合適,同時要結合教學特點及學生的個性化差異,選擇恰當的信息交流和溝通工具及行為管理評價工具。信息展示工具的功能,在于使學習者能夠以恰當的身份及方式去接觸和介入、加工、甚至內化教學信息內容。因此,從這一層面而言,信息溝通工具設計,其主要目的是強化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責任意識,使之能夠以教學主體的身份積極參與到教學實踐環節始終,從而構建師生之間的良好交互體系。這就要求在互動媒體設計過程中,選擇具體的信息通信工具及信息共享工具和師生、學生與學生之間協同學習的工具。與此同時,需要科學選擇教學管理評價工具,通過不斷優化設計,能夠對互動媒體教學過程中的教學效果進行積極評價,從中找到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具體問題,并結合學生的學習反饋建議,對教學方案進行不斷調整。

        (三)西方經濟學教學中交互的內容設計

        交互內容是學習者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通過結合教學信息資源,從而對教學中所涉及到的信息資源目標內容、支撐內容、交互規則等進行科學設計。針對具體的教學目標與任務,互動媒體下的交互內容設計,首先需要學習者充分了解教學的目的,從而從中獲取自己所需要的相關教學資源與信息,并逐步提升其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對于設計者而言,首先需要對交互性學習中的學習資源類型、學習資源具體來源及學習資源的獲取途徑進行科學歸類總結,以此充分發揮學習資源在互動媒體下西方經濟學教學中的重大作用。

        在此過程中,學習者需針對學習效果進行自我評價,從而設計相關的支撐學習內容,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培養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及自我獨立能力。與此同時,教師需在教學內容設計過程中,給予學生科學的指導和建議。除此之外,師生在教學互動過程中,要對相關的活動進行風險控制評估,并提供相關的可供參考借鑒的(包括行動操作手冊以及教學互動方案指南在內的)交互規格說明。在教學內容設計過程中,要突出學生的核心作用,使學生盡快融入到學習過程中,以評促教。

        (四)西方經濟學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互設計方法

        互動媒體下的西方經濟學教學設計,師生交互設計是重點。而人際交流與溝通的核心依然是師生雙方。在教學過程中,重點要突出學生的的學習認知能力,注重學生知識技能的獲取及知識理論體系的構建和情感交流態度的變化記錄等。在互動媒體環境下,教師與學生共處于同一個教學維度中,因此互動媒體可發揮其良好的交互性作用,這種多維性的交互既可以是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互,同時也可以是師生之間的交互,甚至是學生與互動媒體之間的交互等,從而構建一個基于“人――機――人”的信息交互傳播鏈條。

        (五)西方經濟學教學中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互設計方法

        學習者之間的交互設計主要是基于不同學習差異個體之間的交互性學習探索實踐方式?;诮虒W活動的整體設計安排,可使不同學習者之間進行合作交互及競爭交互,甚至可在不同學習者之間進行角色的深度交互等。因此,從上述師生交互模式設計分析中可知,其實質上是一種學生主體與學習客體之間的交互性學習模式,而學習者之間的交互設計,從設計目的來看,其本質上是不同學習主體之間,為了同一個學習目標而達成共同學習意愿,從而通過小組角色互換、研討甚至爭論,從而不斷培養學生學習主動能力的學習模式。因此,基于學生之間的互動媒體教學設計,有助于不同學習團隊之間進行溝通、展示和匯報。從而以差異為前提、以個性為核心、以共性為目標,在相互溝通交流中達成統一的學習共識。

        四、互動媒體下西方經濟學教學的優化策略――研討式教學法

        基于上述互動分析,本文為了設計一種更加契合互動性學習特征的教學方案,創新性地引入了研討式教學法。這種教學方法的主要特征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從而構建的一種基于師生之間共同交互性學習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方法能夠將教師的教學任務與科研工作有機結合,從而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使學生養成獨立學習的良好習慣,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造性。因此,研討性教學方法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中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理論的學習局面,更有利于知識的傳播及學生學習思維能力的培養。具體而言,其具有互動性及探究性、靈活性、自主性等特征。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需按照以下策略科學實施。

        (一)優化課前準備工作

        為了盡可能避免教師自發性及盲目性等不切實際的教學,從而導致學生學習效率不高等情況出現,在研討式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需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做到“三備”,備學生、備主題及備教材。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要全面了解學生在既往學習過程中是否學習過與西方經濟學相關聯的課程,同時明確其對具體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外,在此過程中還需了解學生是否具有主動獨立去圖書館以及利用網絡資源查找相關學習資料,從而提煉自己觀點的能力,教師可通過網絡調查問卷形式或紙質問卷形式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提升教學的針對性。

        其次,針對教學具體內容選擇合適的教學主題。在確定教學研討的課堂主題時,教師需要充分把握不同教學資源之間的橫向及縱向聯系,從而使網絡平臺中海量的信息資源成為學生學習的重要資源。

        除此之外,教師要合理選擇符合教學實際的教學參考書目。

        在學生的課外學習時間,學生可以通過查閱教師指定的西方經濟學課外讀本或者雜質、媒體、APP甚至財經類公共賬號等,不斷拓展自己的眼界及知R遷移能力、顯示問題分析能力和海量信息檢索和識別能力等。在研討式學習過程中,教師要發揮引路者的作用,積極引導學生通過閱讀及比較和借鑒等方式,加強生活實際與經濟學理論之間的聯系。在此信息檢索與利用過程中,經濟學界知名人士的微博、微信、博客及校園論壇,還有網絡平臺中的各大門戶網站、校內圖書館電子資源、紙質資源等都要盡可能成為延伸學生學習鏈條的新領域,但教師需給出學生具體的參考意見,以免學生盲目學習。

        (二)重視過程的考核導向

        當前高校西方經濟學教學的最大弊端就是教師不愿將日常研討性教學的學習情況納入課程的最終績效考核中。因此,導致學生搭便車的僥幸心理存在。在研討式教學模式下,教學過程中引入課程考核環節,教師可結合學生的教學模塊設置相應的考核指標,使學生參與的每一項活動及每一個環節都能有效納入到教學質量考評過程中。與傳統的終期教學考評模式相比,研討式教學更加系統化和科學化,教師可于互動媒體平臺中設置各個環節的考核日期截止時間,從而督促學生強化自我考評意識。

        (三)重視軟硬件的投入

        如前所述,研討式教學模式總體而言利大于弊,但其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僅花費時間長,而且研討式教學更加適合于學生的小班教學,因此在這種環境下進行教學,師生之間可以展開更加頻繁的交流。對此,在西方經濟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以互動媒體為核心,充分完善高校的教學硬件設施與軟件設施,從而加大對高校文科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平衡硬件設施及互動媒體資源設備在高校教學體系中的數量。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互動媒體支撐下的西方經濟學教學,有助于學生在經濟學教學課堂中與教師及教學設備進行友好交互,從而建立良好的溝通機制,促進高校西方經濟學教學體系不斷完善。

        參考文獻:

        [1] 劉旺霞,夏力.西方經濟學教學方式方法及改革研究新進展[J].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5(1)

        [2] 楊建云.“宏觀經濟學”課程教學內容及方法的改革[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15(2)

        [3] 呂指臣,劉貞,朱開偉,蒲剛清,郭偉.基于云平臺的宏微觀經濟學教學方法分析[J].重慶與世界(學術版),2015(5)

        [4] 劉越.提高西方經濟學本科課程教學效果的路徑――兼論西方經濟學課程的特點[J].高等財經教育研究,2012(3)

        [5] 馮梅,史開國.案例式教學法在西方經濟學教學課程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證券期貨,2013(6)

        第2篇:西方經濟學分析方法范文

        關鍵詞:碳排放權交易;京都議定書;外部性

        一、碳排放權交易相關概念

        (一)碳排放權交易含義

        碳排放權交易即由國家依據環境容量制定碳排放總量的控制目標,然后把碳排放總量目標分解成若干碳排放配額,分配給各區域的減排參與者,碳排放配額被允許在專門的交易市場上買賣,調劑余缺。碳排放權交易制度是旨在限定污染物或者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前提下,溫室氣體排放參與者之間從自身需求出發,達成協議進行溫室氣體排放量的轉移交付,國家則利用市場交易機制配置環境資源,實現環境資源高效公平利用的制度安排。

        (二)碳排放權的交易類型

        根據法律框架、交易動機、交易層次、交易機制等不同劃分標準,碳排放權交易可以劃分為不同的市場。一般來說,最常見的劃分方法是根據交易機制不同分為基于項目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和基于配額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另外就是根據交易動機不同分為強制履約碳市場和自愿碳市場。[1]

        1.按照法律框架劃分。可以分為京都市場與非京都市場。全球范圍內的碳減排國際法框架是《全球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與《京都議定書》,盡管美國和澳大利亞相繼退出《京都議定書》,但它們在國家范圍內都己經形成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因此,根據國家是否受《京都議定書》管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可以劃分成京都市場與非京都市場。

        2.按照交易機制劃分。可以分為基于項目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與基于配額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在《京都議定書》建立的機制下存在三個溫室氣體減排合作機制,分別是國際排放貿易機制(IET)、清潔發展機制(CDM)和聯合履行機制(JI)。根據這三個不同的機制,可將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劃分為基于配額的市場和基于項目的市場。

        3.按照交易動機劃分??梢苑譃閺娭坡募s碳市場和自愿碳市場。強制履約碳市場是在《京都議定書》規制下,各國為履行約定進行強制減排而建立的市場。自愿減排碳市場指在《京都議定書》范圍以外的,不以完成國際強制減排義務為目的,自愿進行交易的市場。例如美國的芝加哥氣候交易所(CCX)以及我國天津排放權交易所,近幾年自愿減排碳市場的發展速度迅猛。

        4.按照交易層次劃分??梢苑譃槎鄥^域合作市場(如歐盟)、國家級市場(如日本)、區域(州市)級市場(如美國州級碳市場)和零售市場。[2]

        二、碳排放權交易的法律基礎

        (一)法律規則

        隨著全球變暖和氣候異?,F象越發嚴重,國際社會越來越重視由溫室氣體排放造成的環境問題。在1992年聯合國召開的環境與發展會議上,155 個國家聯合簽署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以下簡稱《公約》)。承擔國際減排義務的“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即來自此公約, “各締約方應當在公平的基礎上,并根據他們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和各自的能力,為人類當代和后代的利益保護氣候系統, 因此發達國家締約方應當率先對付氣候變化及其不利影響。”①該規定使《公約》成為其后《京都議定書》(以下簡稱《京都議定書》)中清潔發展機制的根本母法。1997年12月,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參加國在日本京都通過了旨在限制溫室氣體排放量以抑制全球變暖的《京都議定書》。為了平衡國際減排義務并且考慮到經濟發展的現實需求,《京都議定書》在保證全球范圍內碳排放總量不變或減少的思路指導下,創造性地引入了三個靈活機制:聯合履行機制(JI)、②清潔發展機制(CDM)、③排放貿易機制(IET)④。JI和CDM機制便是基于溫室氣體減排項目合作的機制,均由附件一⑤國家和企業購買具有額外減排效益項目所產生的減排量,再將此減排量作為溫室氣體排放權的等價物抵消其溫室氣體的排放量。[3]這兩種機制的不同之處在于:前者是發達國家之間的合作機制,而后者是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合作機制。IET機制則是由管理者確立、分配或拍賣排放配額的機制:即環境管理者制定總的排放額度的上限,然后將排放總額度依據一定的科學標準分配成若干份,給在該體系中的每個排放企業。

        (二)碳排放權交易的法學分析

        碳排放權是排放主體為了生存和發展的需要,由國際條約賦予的向大氣排放一定數量溫室氣體的權利,其實質是權利主體獲取的一定數量的氣候環境資源使用權。這種權利與傳統的權利不同,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權利的本質上不僅是權利,更是義務。碳排放權形式上表現為國際條約允許某個國家(地區)或國際組織溫室氣體排放的指標,實質上是重在限制溫室氣體排放,即只有在該指標規定的數量范圍內排放溫室氣體才是合法的,否則就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4]

        第二,權利的主體范圍廣泛。氣候資源無法為任何國家獨占使用,是公共物品,全人類都有權使用,所以碳排放權的主體是全人類。但碳排放權經過分配后,其主體包括國家、國際組織、自然人、法人等。

        第三,權利的客體是大氣環境的溫室氣體容量資源。碳排放權概念是在大氣環境容量理論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該權利以大氣環境容量為客體。人類的早些時期,溫室氣體排放量不大,并沒有超過大氣環境的自凈能力或一定的溫室氣體含量,也就沒有將大氣環境的溫室氣體容量作為一種資源。只是由于化石燃料大量使用,溫室氣體的排放增長太快,嚴重超過了大氣環境的自凈能力,使得大氣環境的溫室氣體容量日益成為一種稀缺資源。這種資源不具有特定性和排他性,與傳統物權法中的客體有所不同。

        第四,權利的內容是主體對若干大氣環境溫室氣體容量資源的占有、使用和收益。具體而言,權利主體可以占有其擁有的排放指標而不做任何使用,也可以自己排放一定數量的溫室氣體,或者將盈余的排放指標贈予、出賣給其他主體。但權利主體一旦使用,或以其他方式處分了排放指標,這種權利就予以消失。

        三、碳排放權交易的環境經濟學原理

        從環境經濟學角度出發,環境問題實際上是外部性問題。所謂外部性(Externality),即個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的經濟活動對他人造成了影響,而又沒有將這些影響計入市場交易的成本和價格中。[5]外部性理論是環境經濟學的基礎。對于如何解決外部性問題,經濟學家主張將外部成本內部化。對于將外部成本內部化的方法,經濟學上存在兩大理論,即庇古理論和產權理論。庇古理論主張用稅收解決外部成本內部化的問題,即向污染者征稅,征稅的額度為一個邊際凈社會產品與邊際凈私人產品的差額,即征收庇古稅,從而將外部成本內部化,以達到控制污染排放、保護環境的目的;二是產權理論,其最具代表性的人物為英國經濟學家科斯,他認為在產權明確并且交易成本較小的前提下,無論最初產權屬于哪一方,都可以通過市場交易的方式達到資源的最佳配置狀態。無論初始的產權配置狀態如何,供需雙方都可以通過交易獲得利益。要使外部成本內部化,通過市場主體之間的交易行為就能有效地解決。在科斯定理的基礎上,美國經濟學家戴爾斯提出了排污權交易理論,即污染排放總量不超過環境容量允許的前提下,明確排污權的產權主體,各主體之間通過交易調劑排污量,進行排污權交易,政府、受污染者和環保組織等市場參與者都可以購買污染權,促使污染排放總量降低?!毒┒甲h定書》是碳市場的最重要強制性規則,它促進了國際碳交易的產生?!毒┒甲h定書》引入了經濟學的原理,以排污權交易原理為基礎,衍生出了以二氧化碳排放權為主要內容的交易制度。生產者擁有一定的排放配額,體現了其利用環境資源的權利,如果排放量超出限額生產者則需要承擔相應的責任;通過明確碳排放配額的產權,把企業的碳排放和經濟效益結合起來,一方面能促使企業改進生產方式,提高生產工藝、開發利用新技術,以達到減少碳排放量的目的,減少大氣污染;另一方面碳配額所有者之間根據自身需求通過市場交易進行買賣,可以使環境資源容量被合理配置和利用。京都議定書下的三項機制,在國際環境法領域中引入經濟杠桿進行國際減排,避免了減排義務承擔者任務過重的問題。由于各減排國之間國家發展水平、技術水平以及勞動力成本等因素參差不齊,同樣的減排行動在不同的國家之間成本會有較大的差異。因為存在這種差異,為了以更低的成本獲取更多的減排效益,減排成本高的國家具有強烈意愿到低減排成本的國家完成減排計劃,以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尤其是《京都議定書》中的清潔發展機制(CDM),它是包括發展中國家的彈性機制,開創了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的減排量交易:一方面,發達國家有愿意向發展中國家轉移資金、技術,降低減排成本,提高他們的能源利用效率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另一方面,發展中國家也樂于通過參與CDM 項目,提高自身能源利用率,優化產業結構。[6]

        四、結語

        隨著碳排放權交易日益繁榮,國際碳交易市場也逐漸成熟。金融機構參與到碳排放權交易中使得碳市場的范圍更加廣泛,市場流動性以及透明度都得到加強。在一些金融發達國家和地區,如美國、歐洲等已經形成了一些大型的碳排放交易中心,如芝加哥氣候交易所(CCX)、歐洲氣候交易所(ECX)、,甚至出現了碳排放權證券化的衍生金融工具,如歐盟二氧化碳排放量交易體系下的歐盟排放配額期貨。2013年6月18日,我國首個碳排放權交易平臺在深圳啟動,標志著中國碳市場建設邁出了關鍵性一步。此后,北京、上海、天津、湖北、重慶、廣東等省市作為碳排放權交易試點相繼啟動。掌握碳交易話語權在未來國際競爭中至關重要。雖然目前碳捕捉、儲存技術等高端技術的運用主要依靠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但通過完善碳排放權交易制度和碳金融產品創新,進行市場交易實現價值發現,在企業層面大量展開后,技術創新的激勵和規模效應就能顯現,中國在國際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上的被動局面就能迅速改變。

        (一) 《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三條。

        (二)《京都議定書》第六條:“附件一所列任一締約方可以向任何其他此類締約方轉讓或從他們獲得由任何經濟部門旨在減少溫室氣體的各種源的人為排放或增強各種匯的人為清除的項目所產生的減少排放單位?!?/p>

        《京都議定書》第十二條:“清潔發展機制的目的是協助未列入附件一的締約方實現可持續發展和有益于《公約》的最終目標,并協助附件一所列締約方實現遵守第三條規定的其量化的限制和減少排放的承諾?!?/p>

        (三)《京都議定書》第十七條:“《公約》締約方會議應就排放貿易,特別是其核查、報告和責任確定相關的原則、方式、規則和指南。為履行其依第三條規定的承諾的目的, 附件二所列締約方可以參與排放貿易。任何此種貿易應是對為實現該條規定的量化的限制和減少排放的承諾之目的而采取的本國行動的補充?!?/p>

        (四)為實施“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用附件把國家進行了分類。附件一包括富裕的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 成員國以及“正向經濟轉型的” 國家。(作者單位:華東政法大學)

        參考文獻:

        [1] 剛等. 碳排放交易制度的中國道路――國際實踐與中國應用[M]. 經濟管理出版社.2011

        [2] 朱家賢. 碳金融創新與中國排放權交易[J]. 低碳經濟. 2010,(1):15

        [3] 陸靜. 后京都時代碳金融發展的法律路徑[J]. 國際金融研究. 2010,(8):36

        [4] ?;? 碳金融發展的國際比較及對我國的啟示:[碩士學位論文][D]. 北京:北京交通大學,2011. 16

        [5] [美]巴利?菲爾德,瑪莎?菲爾德. 環境經濟學[M]. 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 2010.121

        [6] 唐躍軍,黎德福. 環境資本、負外部性與碳金融創新[J]. 中國工業經濟. 2010,(6):10

        注解:

        ① 《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三條。

        ② 《京都議定書》第六條:"附件一所列任一締約方可以向任何其他此類締約方轉讓或從他們獲得由任何經濟部門旨在減少溫室氣體的各種源的人為排放或增強各種匯的人為清除的項目所產生的減少排放單位。"

        ③ 《京都議定書》第十二條:"清潔發展機制的目的是協助未列入附件一的締約方實現可持續發展和有益于《公約》的最終目標,并協助附件一所列締約方實現遵守第三條規定的其量化的限制和減少排放的承諾。"

        第3篇:西方經濟學分析方法范文

        關鍵詞:排污權;碳排放權;交易;法經濟學

        排污權交易是指在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確定的條件下,利用市場機制,建立合法的污染物排放權利即排污權,并允許這種權利向商品那樣被買入和賣出,以此來進行污染物的排放控制,從而達到減少排放量、保護環境的目的。碳排放權交易(Carbon Emission Permits Trade),又稱溫室氣體排放權交易,指碳減排購買合同或協議(ERPAS)。碳排放權交易制度會在環境總容量一定條件下實現環境資源的優化配置,充分發揮市場調節與政府管制的優點, 實現“政府+市場”的理想結合,并利于促進企業的技術進步。

        一、碳排放權交易的主要經濟學理論淵源

        環境問題的經濟學實質是由使用某種資源產生的污染物的排放帶有“負外部性”效應,而目前并沒有人去承擔由此產生氣候變化帶來的成本。與碳排放權交易相關的經濟學理論有以下幾種:

        (一)稀缺資源理論

        一種資源只有在稀缺時才具有交換價值,所以交易得以進行的前提就是資源稀缺。在生產力水平低下、人口較少時,土地、空氣、水等環境資源要素非常豐富,是不存在稀缺性的自由物。但隨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人口的增加,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活動對環境功能的需求開始產生競爭、對立、矛盾和沖突,環境資源多元價值的矛盾和環境功能的稀缺性日益顯露。而這種環境資源的稀缺性就是排污權交易制度的重要經濟原因。環境資源出現稀缺后,經濟還要繼續發展,但現有的環境資源并不能滿足生產生活需求,這時環境資源交易制度應運而生。

        (二)哈丁:“公有地悲劇”理論

        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加雷特?哈丁教授將環境問題形象地稱為“公有悲劇”,并認為是“以公共利益為代價的個人獲利”。公有地的自由使用權給所有人帶來的只有毀滅。“公有地悲劇”理論同樣可以說明環境污染問題。不同的是,環境污染不僅從公有地上攫取東西,同時也排放各種污染物。環境質量退化的重要原因就在于環境資源具有公共財產的特性,純粹的共有物品是一種共有財產資源。在環境可以不加限制地自由使用情況下,環境向所有排放污染物的企業開放。由于向公有的環境排放污染物是自由而免費的,企業只會考慮如何盡可能擴大自己的生產量即排污量以增加自己的收入,而不會去考慮整個環境的污染和退化,從而釀成“公有環境污染的悲劇”。

        (三)外部性理論

        從經濟分析的角度看,環境問題主要是一個經濟問題,因此經濟活動的外部性理論也是用來解釋環境問題的一個基本理論。全球氣候變暖的經濟學實質是由于使用碳能源產生的二氧化碳的排放帶有“負外部性”效應,目前沒有人去承擔由此產生氣候變化帶來的成本。社會主體在經濟交往活動中"由于受到其個人自身狹隘的“經濟人的限制"不會出于“生態人”的角度將環境因素考慮在其相對獨立的利益決策體系內"這就導致了環境保護中的外部不經濟性。英國經濟學家庇古據此認為,由于這一外部成本與造成污染的產品的生產者和消費者沒有直接的聯系,環境污染并不會影響到該產品的生產者和消費者的交易,因而不能在市場上自行消除,即存在所謂的“市場失靈”。在這種情況下,只有國家或政府進行干預,采取稅收的形式,將污染成本增加到產品的價格中去,即將外部不經濟性企業內部化,才能促動污染者采取措施防治污染。

        (四)產權理論

        羅納德?科斯理論指出:如果私人各方可以無成本或是相對低成本地就資源配置進行協商,那么就可以解決外部性問題。碳排放權交易制度的核心是使碳排放造成的外部性成本內部化,它通過制度設計把一種外部性的不需要支出任何成本的資源變成一種“稀缺資源”。明確環境資源的所有權或財產權,通過以法定的形式明確某種有形或無形資源的所有權,以使該種資源稀缺化,該理論就是產權理論。產權理論對資源的配置具有根本性的影響,它的主要功能就是克服外部性,降低社會成本。這是排污權交易制度最重要的經濟學理論依據。

        二、碳排放權交易的法經濟學分析

        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要建立起碳排放權交易機制必須要從制度上尤其是法律上加以確認,即所謂“立法先行”,這樣才能為該機制的建立與運行提供保障,因為社會權利的法律保障是最嚴格也是最優的選擇。

        按照科斯定理,市場交易的目的是實現資源優化配置,追求社會成本最小化,最終達到“帕累托最優”。因此,碳排放權交易領域的法律制度,必須立足于實現社會成本最小化。在現實交易成本存在的條件下,能使交易成本效應最小化的法律是最適當的法律??扑苟ɡ碇赋鲈谝粋€零交易成本的世界里,無論如何選擇法規、配置權利和資源,只要交易自由,總會產生最有效率的結果。而科斯定理表明,在交易成本為零的條件下,只要明確產權的所有者,無論誰擁有產權,最終的結果都能使資源達到帕累托最優水平。對于環境污染問題,無論受損者還是排污者擁有對環境的產權,均可以通過協商實現資源的最優配置。解決污染外部性的方法,經濟學中有三種手段,即庇古稅(污染稅)、合并企業和明晰產權。

        根據庇古理論,“誰污染,誰治理”,與此相對的應該是“誰受污染,誰得補償”。而每個人幾乎都只會從自己的角度考慮面臨的各種選擇的成本和收益,而對由經濟活動產生的環境影響,卻沒有或很少加以考慮。而且在競爭的壓力下,市場主體即使意識到了其活動給社會造成的環境成本代價,只要其行為不受社會的嚴厲懲罰,也往往置之不理。所以,只要污染環境的代價不是由污染者承擔,污染者就絕不會花費大量投資來防治環境污染。市場對這種現象基本是無能為力,而只能通過政府干預才能解決。

        (一)碳排放權交易成本―收益分析

        利潤是企業經營的最終追求目標,企業的投入與產出都將圍繞企業利潤進行。企業運營要力求低成本高產出,企業對無利可圖的事情絕對不會干。碳排放權交易得以運行,是因為它為企業帶來了額外收入,即將企業通過改善技術節省出來的碳排放權出賣給其他需要更多指標的企業。出賣碳排放權的收益不僅彌補了企業因完善技術投入的成本,還為企業帶來額外收益,在成本――收益的權衡中,企業因有可圖之利,所以產生一種激勵,即提高技術投入,減少污染排放。

        (二)碳排放權交易的博弈研究

        目前世界上眾多碳交易市場中,主要有歐盟排放交易體系、英國排放交易體系、美國芝加哥氣候交易所和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的溫室氣體減排體系四個碳交易市場。歐盟排放交易體系是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場,英國和美國的交易所是全球碳交易的兩大中心。目前更值得關注的是,法國等少數發達國家提出的征收碳關稅提議,引發全球爭議,盡管如此,法國日前仍堅持己見,將從2010年開始對那些在環保立法方面不及歐盟嚴格的國家進口產品征收碳關稅。此前,法國國內已宣布實施該新稅種,對某國生產的產品不達標的,將征收特別關稅。碳排放指標的分配實際上就是變成了給該國多少權益,指標高了可以直接換取錢,相反指標低了就要從他國來購買,這恰恰是一個利益再分配的博弈過程,世界的利益瓜分從來沒有停止過,在全球實物資源瓜分殆盡以后,在環境保護方面又人為衍生出了大量的衍生資源和利益,成為進一步掠奪他國利益的手段。

        三、碳排放權交易制度的建設

        排污權交易的基本內容是在現行排污許可證制度和排污收費制度的基礎上,排污者向政府提出申請并遞交相關材料,政府根據材料和排放總量向排污者發放許可證向特定地點排放符合要求的污染物;排污者的“減少排污信用”可以根據市場的供求關系進行買賣。因此,在完善立法中,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首先應以法律形式確認排污權,實質上就是解決排污權的初始分配問題;其次應以法律形式規定補償政策、氣泡政策、排污銀行等政策;第三應制定排污權交易的規則;最后要明確政府在排污權交易制度中的職責。

        法律制度的制定應明確界定碳排放權的稀缺性、排他性及可交易性,對中國碳排放權交易機制的基本架構應涉及交易主體、交易客體、交易合同、總量分配、申報登記制度、交易監管機制以及交易所等方面。新制度的建立應注意消除以往政府行政手段干預環境問題時的各種弊端,尤其是法律制度的制定應賞罰分明。對超標排污者嚴懲不貸,對未超標者當然應給予獎勵。

        參考文獻:

        [1]謝雯.從科斯定理到排污權交易制度的思考[J].法制與社會,2007,(03).

        第4篇:西方經濟學分析方法范文

        關鍵詞:平衡,均衡,宏觀調控

        政治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是兩種既聯系又區別的經濟學理論,在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今天,兩種理論在我國的經濟建設中都有其實踐性,也在經濟發展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西方經濟學的均衡和政治經濟學的平衡的概念比較

        西方經濟學的均衡是“equilibrium”在經濟學中的解釋有:1.equilibrium as a balance of forces,即多種力量的平衡;2.equilibrium as a state of rest(a stationary state),即一種靜止的狀態;3.equilibrium as a state of uniform movement(a steady state),即一種不變的運動狀態;4.equilibrium as a constrained maximum,即被約束條件下的最優化;5.equilibrium as an optimum,即最優化;6.equilibriumas rational action,即理性的行為;7.equilibrium as a situationof consistent plans,即計劃一致的情形[1]。論文參考。所以均衡被我們理解為任何一個經濟決策者都不能通過改變自己的決策以增加利益時的狀態。

        政治經濟學中平衡所使用的單詞是“balance”比如“Sofar as the balance is restored by the fact that the buyer acts later on as aseller to the same amount of value……”[2], “balance”的釋義為:“conditions of being steady,conditions that when two opposing forces are equal.”。顯然政治經濟學中的“balance”與西方經濟學中的“equilibrium”有其不同的內涵。

        平衡主要包括兩層含義:貨幣需求和商品價格總額相適應;社會再生產中總產品的實現。

        二、馬克思的典型平衡理論簡述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創立了平衡分析法,指通過對事物發展過程中所表現出的相對平衡狀態進行研究,從而揭示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一種方法。馬克思在分析價值和價格的關系、分析平均利潤和生產價格的形成、分析社會資本再生產理論中都用到了平衡分析思想,但是我個人認為主要集中在第二卷第二十章和第二十一章闡述的簡單再生產和擴大再生產。

        1、簡單再生產。我們知道簡單再生產的均衡條件是:

        馬克思在“先不考察作為交換媒介問題的貨幣流通”的情況下,專門研究了簡單再生產中實物量在第Ⅰ、Ⅱ部類內部以及兩大部類之間的交換比例,從而得出簡單再生產中價值補償與實物補償的條件:Ⅰ(V+M)=ⅡC即基本均衡條件表示第一部類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減去投入的不變資本后等于Ⅱc。因此,生產時投入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多于或少于Ⅱc時,平衡不能實現。另兩個方程揭示出:第一部類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等于Ⅰc+Ⅱc,第二部類的社會不要勞動時間等于Ⅰ(v+m)+Ⅱ(v+m)。論文參考。

        2、擴大再生產。擴大再生產在簡單在生產的基礎上放棄沒有積累的假設,將m的一部分用于積累,用于擴大生產追加的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分別用c和v表示。設m用于消費的部分為 ,用于積累的部分為 ,則推導出擴大再生產的均衡方程式為:

        馬克思所揭示的社會再生產過程中的價值補償和實物補償的條件表明:社會再生產過程“既要受社會產品的價值組成部分相互之間的比例的制約,又要受它們的使用價值,它們的物質形式的制約” [3]。即要使社會資本再生產順利進行,必須使生產生產資料的部門Ⅰ和生產生活資料的部門Ⅱ的供給和需求之間保持實物量的平衡和價值量的平衡,即總量和結構都要平衡,甚至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論述了在第Ⅱ部類的內部必要生活資料和奢侈品的生產和消費也要平衡[4],為此要求第Ⅰ、Ⅱ部類及部類內部各部門協調發展。

        所以,可以看出平衡包含了:1.在價值量上,各部門的供給和需求應相等;2.在結構上各部門提供的實物量必須供需相等;3.在進行投資時,必須應用宏觀調控使各部門間以及各部門內部的比例協調。

        三、西方經濟學的均衡理論簡述

        《薩繆爾森詞典》中對均衡的定義為“在經濟學中,其含義是指經濟中各種對立的變化的經濟力量處在一種均衡靜止、不再變化的狀態,其價格和數量使購買者和供應商達到愿望一致。”均衡分析方法是在對研究的問題所涉及的諸經濟變量(因素)中,假定自變量是已知的或不變的,然后,分析當因變量達到均衡狀態時會出現的情況及需具備的條件,即所謂均衡條件。均衡分析可分為一般均衡分析和局部均衡分析。一般均衡分析,是指在充分考慮所有經濟變量之間關系的情況下,考察整個經濟系統完全達到均衡狀態時的狀況,和達到均衡的條件。局部均衡分析假定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考察單一的商品市場達到均衡的狀況和條件。

        一般均衡論是研究整個經濟體系的價格和產量結構如何實現均衡的一種經濟理論,所以也稱為總均衡分析。它由19世紀末里昂·瓦爾拉斯提出。一般均衡分析把整個經濟體系視為一個整體,從市場上所有各種商品的價格、供求是相互影響、相互依存的前提出發,考察各種商品的價格、供求同時達于均衡狀態條件下的價格決定問題。一般均衡分析重視不同市場中的商品的產量和價格的關系,強調經濟體系中各部門、各市場的相互作用,用公式表達為:

        是一種比較全面的分析方法。但由一般均衡分析涉及到的經濟變量太多,而這些經濟變量又是錯綜復雜和瞬息萬變的,因而使用起來十分復雜和困難。

        局部均衡是指某一時間、某一市場的某種商品(或生產要素)的價格或供求量所達到的均衡,是一個市場上的均衡。如果假定某一市場對其它市場不產生影響,其它市場對這一市場也不發生影響,即孤立地考察某一市場的某種商品(或生產要素)的價格或供求量達于均衡的情況,就是局部均衡分析,或稱局部均衡論。馬歇爾是局部均衡論的代表人物,他在其價值論和分配論中廣泛運用了局部均衡分析方法。例如,他的均衡價格論,就是假定其他條件不變,即假定某一商品的價格只取決于該商品本身的供求狀況,而不受其他商品價格、供求狀況等因素的影響,這一商品的價格如何由供給和需求兩種相反力量的作用而達到均衡。

        四、西方經濟學均衡理論與馬克思平衡理論的比較

        1.從假定前提來看,平衡分析假定市場是出清的,是完全競爭的市場。即此時供求是一致的、信息是充分的,資本和勞動力等生產要素是自由流動的。均衡分析法的假設前提是變化的:一般均衡分析跟平衡分析一樣,假定市場是出清的;局部均衡則認為市場是不對稱的,是非完全競爭性的。

        2.理論基礎不同。均衡理論的理論基礎是均衡價格論,均衡價格論主要關注的是不同商品之間的交換比例,或不同商品相對價格的確定問題。這種均衡價格論只是停留在價格的現象形態上,它不涉及價格的內容——價值及價值的實體和本質等問題,因而是一種沒有價值論作基礎的價格論。平衡理論是建立在勞動價值論的基礎之上的。對這個理論來說,價值的實體和本質是價值論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這樣,通過對商品價值的分析,馬克思揭示了被商品交換這種物與物之間的關系所掩蓋的商品生產者之間的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論文參考。從這個意義上看,馬克思的一般均衡理論比西方一般均衡理論要深刻得多。

        3.從行為主體的界定來看,平衡分析把消費者和廠商等行為主體界定為一定資本關系的人格化。“這種生產方式的主要當事人資本家和雇傭工人,本身不過是資本和雇傭勞動的體現者,人格化,是由社會生產過程加在個人身上的一定的社會性質,是這些一定的社會生產關系的產物。”[5]均衡分析中,一般均衡分析把經濟主體界定為經濟人,即理性行為人,“經濟人”思想把追求私利作為經濟活動的根本出發點,公開確認資本主義生產的根本目的和動機是追求利潤最大化;局部均衡則把經濟主體界定為相互影響的經濟人,即相對理性行為人。

        4.分析方法不同。均衡理論是一套比較嚴密的理論體系,這個理論從它產生至今,始終注重運用數學方法,對均衡的存在性、唯一性、穩定性及效率性等問題進行嚴格的證明。由于馬克思經濟學研究的目的在于定性地揭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產生和發展的規律性,證明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歷史暫時性和過渡性,因此,他主要是對與一般均衡有關的問題進行文字說明和理論論證,而沒有像西方一般均衡理論那樣,用高深的數學方法對一般均衡進行嚴格的證明。因此,馬克思平衡理論沒有取得西方一般均衡理論那樣“嚴密”的形式,盡管這一理論的科學性是不容置疑的。

        5.從主要結論來看,通過平衡分析法得到的經濟結論時有階級性的,這個結論是有利于勞動者階級。均衡分析法得出的結論也具有階級性,因為實質是研究經濟利益在不同主體之間的分配和協調,所以不同的結論必定代表不同利益集團。由于理論研究的目的不同,均衡理論和平衡理論對均衡穩定性的看法也就不同。一般均衡理論的目的是要證明市場經濟的有效性,而馬克思平衡理論的目的則是要證明市場經濟的局限性。一般均衡,只不過是一種與現實經濟生活無關的假想狀態。馬克思的平衡理論則認為,均衡的穩定性只是相對的。在現實經濟生活中,一般均衡只是作為一種趨勢而存在的,現實的狀態往往是一般非均衡,市場價格和均衡價格往往是不一致的。所以,馬克思的平衡理論比西方一般均衡理論更現實,也更能經受經驗事實的檢驗。

        6.從政策導向來看,平衡分析法易導向宏觀調控,其中包含的基本經濟思想是:不平衡是絕對的,平衡是相對的。因此要實現平衡,必須依賴政府的調控。均衡分析分易導向自由主義,因為這種方法認為供求雙方的運動自然會達到均衡,政府的干預會破壞均衡的實現。

        所以,我認為馬克思的平衡理論雖然沒有取得西方一般均衡理論那樣“嚴密”的形式,但它在內容上顯然要比西方一般均衡理論深刻得多。

        [1] 《商場現代化》2006.1下旬刊,總第456期第27頁

        [2] 《資本論》第二卷第二十一章

        [3]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第438頁。

        [4] 《資本論》第二卷第三篇第二十章第447-458頁

        第5篇:西方經濟學分析方法范文

        關鍵詞:腹腔鏡手術;子宮肌瘤;垂體后葉素

        生育年齡婦女子宮肌瘤的發生率為20%~50%,隨年齡增加呈上升趨勢 。保留子宮的肌瘤剔除術越來越受到女性青睞,而術中出血是腹腔鏡下肌壁間子宮肌瘤剔除術不能廣泛開展的重要原因。本研究用不同方法減少術中出血,結果顯著。

        一、對象與方法

        1.對象:鄭大一附院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因子宮肌瘤住院治療的患者,肌瘤位于肌壁間、無手術禁忌證、具有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LM)指征、直徑3cm以上肌瘤≤2個者,共136例,按住院先后分成3組,分別采用不同的術中止血方法,其中A組采用肌瘤蒂部套扎,B組于肌瘤周圍肌層注射用等量生理鹽水稀釋的20IU縮宮素并行肌瘤蒂部套扎,C組用肌瘤周圍肌層注射用20m1生理鹽水稀釋的12IU垂體后葉素和蒂部套扎方法。3組對象年齡和肌瘤一般情況無統計學差異。

        2.手術方法:插管全麻,采用截石位放置舉宮器,腹部4個穿刺孔,第一穿刺孔位于臍輪上方,左下腹2個、右下腹1個操作孔。穿刺成功后,B、C 2組患者在肌瘤周圍肌層細針穿刺多點注射縮宮素或垂體后葉素,壓迫創面l一2 min后單極電鉤切開子宮肌層。待肌瘤大部分浮出切口表面以上時,3組用O號薇蕎線套扎肌瘤蒂部,套扎線上方雙極電凝止血后切下肌瘤。肌瘤剝出后0號薇蕎線連續全層縫合創面,遇位置深的肌壁間肌瘤,底部先間斷8字縫合一層。肌瘤通過組織粉碎機切碎取出。對于多發性子宮肌瘤,從大到小剔除一個縫合一個。術中5 min測1次血壓、脈搏,出現異常立即藥物控制。術畢子宮創面涂抹透明質酸鈉預防黏連,腹壁切口注射0.5%布比卡因鎮痛。

        3.術后治療:絕大多數患者術后應用縮宮素20IU/d靜脈滴注2~3 d,預計術后出血風險較高者用米索前列醇200?g/3 h塞肛3次后轉為縮宮素靜脈滴注。術后預防性應用頭孢二代或喹諾酮類抗生素3 d。

        4.觀察指標:包括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住院時間,術中出血量取引流瓶中液體量減去沖洗液體量差值。

        5.統計學方法:所有數據使用SPSS l0.0統計軟件包,差異統計學意義檢驗采用方差分析和t檢驗。

        二、結果

        手術時間、出血量等情況:3組比較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和術后住院時間。3組手術時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C組術中出血量和術后住院時間均少于其他2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三、討論

        自20世紀70年代后期,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剝除術開始推廣應用。大量研究表明,腹腔鏡手術較之開腹手術具有顯著的優點 。但是由于腹腔鏡下肌壁間肌瘤剝除較開腹手術操作困難,手術時間長、出血量多,因此一直存在爭議。由于靜脈應用止血藥和宮縮劑的效果不是很理想 ,電凝止血又可能導致子宮創口愈合不良,使得局部用藥成為最佳選擇。縮宮素對于妊娠子宮促進宮縮效力比較強,但對非妊娠子宮則效果不佳。垂體后葉素作用于子宮肌層via受體,引起子宮平滑肌的強烈收縮,生育期、妊娠期和絕經期婦女的子宮均表達此受體,對子宮有興奮作用 。我們采用0號薇蕎可吸收縫線腔外打活結后用送結器推入腹腔,方法簡單,成本低廉,與垂體后葉素聯合應用止血效果顯著,術后殘腔出血機會少。故我們認為垂體后葉素局部注射聯合肌瘤蒂部套扎方法是LM術中最簡便有效的輔助止血方法,值得臨床上進一步推廣。

        參考文獻:

        [1] Verkauf BS.Myomectomy for fertility enhancement and preservation.Fertil,Steril,1992,58:1

        [2] 陳樂,石少權,王峰. 垂體后葉素在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中的應用[ J ]. 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 2007, 21 (7) ; 402 - 493.

        第6篇:西方經濟學分析方法范文

        【關鍵詞】創業板;信息披露;風險控制;法律責任

        目前,距首批上市企業進入創業板市場已經有兩年半的時間,人們從最初關注“完善融資渠道”的意義,更多的轉為如今對高風險性控制的關注。從創業板市場最初的發行上市這一源頭來控制風險,嚴格發行過程中涉及的主要信息披露主體的責任,使其主動選擇真實披露上市信息,將有利于我國創業板市場的健康發展。

        一、創業板市場信息披露現狀

        創業板市場是主板市場之外的一種專門為高成長性中小型新興公司、高科技企業提供融資渠道、促進高科技產業發展的創新性股票市場。由于實行較低的上市公司標準和要求,使得其存在著很高的市場風險。

        毋庸置疑,嚴把上市過程準入關,強化信息披露監管,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因“披露”不實、不規范和不及時而導致市場風險的有效保障;但是,現實中的信息披露情況卻并不樂觀。上市過程中相關信息披露責任人為了能獲得自己的利益,往往會把“誠信披露”的義務拋之腦后,隱瞞擬上市公司的真實情況以獲得上市資格,這成為導致市場風險的元兇。

        “海普瑞”在創業板上市創下了財富神話,創立“海普瑞”的李鋰、李坦夫婦也榮登中國內地新首富;但是一份要求查處“海普瑞”涉嫌虛假陳述的申請書遞至證監會,稱“海普瑞”在《招股說明書》中涉嫌虛假陳述、給投資人造成損失,要求證監會進行調查;[1]還有媒體發表《海普瑞“神話”的財務啞謎》報道,質疑其2009年可能存在虛增收入并夸大利潤。此外,在創業板上市的國內最大戶外品牌“探路者”也被告上法庭,被的理由居然也是其創業板上市資格存在虛假欺騙行為;金剛玻璃公司也發生應收賬款披露不真實的事件。[2]通過審視創業板市場上市企業的這些違規行為,使我們不得不承認,創業板市場上市過程中信息披露的真實性令人擔憂。

        二、創業板市場違規信息披露原因的經濟學分析

        上市過程中涉及信息披露的主體實際上有很多,但上市公司本身的信息披露卻最為重要。因此,本文這里以此種信息披露主體的成本收益為切入點進行分析。

        (1)一般證券市場狀況

        對于上市公司這一信息披露主體而言,進行虛假的信息披露成本主要包括:信息披露的正常成本、虛假信息所付出的額外成本,如因虛增收入和利潤多繳納的增值說和所得稅、機會成本、處罰成本等;其收益包括:成功上市后發行股融資、再融資、與主力機構暗箱操作,獲取股價上漲的收益等。

        利用成本收益模型來分析:設成本C=C1+PN,收益R=R1- PN。C1代表虛假信息披露的經濟成本,R1代表各種經濟收益,P表示披露虛假信息被社會公眾察覺或被證券監管機構查處的概率,N表示因察覺而導致的法律成本,也就是處罰成本。(見圖1)

        當CR,即披露虛假信息的成本收益空間處于R曲線上方時,披露主體有更多的動機披露真實信息。在經濟成本一定的情況下,如果社會公眾能夠更多更詳細地察覺披露信息中的真偽,或者證券監管機構查處虛假信息的能力和力度更大,那么P會更大,即披露虛假信息被察覺和查處的概率更大;另一方面,如果社會公眾在察覺虛假信息之后能夠更堅定地“聲討”這家上市公司和保薦人,或者法律責任更重一些,例如證券監管機構的罰款更高一些,高到可能使其“傾家蕩產”,那么N就會更大,即因披露虛假信息而可能獲得處罰會更大。即R曲線會向左下方移動,而C曲線會向左上方移動(見圖2),也就是說,信息披露主體披露虛假信息的博弈空間縮小,而披露真實信息的博弈空間會擴大。[3]

        (2)創業板市場特殊狀況

        相比較一般的證券市場而言,創業板市場具有特殊性。它為新興高成長性的中小企業及高科技企業提供直接融資渠道和市場,以支持和推動新興高科技企業的迅速成長。所以,創業板實行較低的上市公司標準和要求,上市對象定位于尚處創業階段、發展規模尚且不足的中小企業。根據會計學研究的成果,“規模較小的公司往往風險較大,市場對高風險的公司定價通常也較高,也就是說,規模越小的公司,市場對其反應就越大”。[4]正是由于創業板的這種特殊性,所以企業一旦在創業板市場成功上市后,往往會引起很大的市場反應,獲得的融資收益也比一般證券市場大得多。正如前文提到的“海普瑞”公司,上市后使得公司的創辦人一夜之間躋身中國內地新首富。從上市公司的角度來說,創業板市場提供了融資機會,只要能成功上市就會獲得高額的融資收益,所以其往往愿意冒更大的風險進行違規信息披露,導致披露真實信息的空間比一般的證券市場更?。ㄒ妶D3)。

        (3)小結

        根據上文,我們可得出完善上市過程信息披露的兩個有效途徑:加大信息查處概率和增加信息披露法律成本。但相比較大量不知真實性的信息披露報告而言,監管部門的查處力量有限,而公眾所獲得的信息更是少之又少,在實踐中查出虛假陳述的概率是很小的;因此法律成本的大小就變成制約信息披露主體披露信息真實性的重要成本因素。鑒于創業板市場的特殊性,我們需要設計比主板市場更為嚴格的法律成本。

        三、嚴格法律責任,加大信息披露違法成本

        一般認為,法律責任應包括行政責任、刑事責任、民事責任。由于這三種責任性質不同,所以在心理上反映出的成本大小也是不同的。刑事責任是最嚴厲的法律責任,所以在信息披露主體心理上反映出的成本也應是最大的;民事責任由于面對的賠償主體較多,賠償數額相對會大一些,所以心理上反映出的成本次之;行政責任相對來說,由于多為警告等形式,心理上反映出的成本最小。加大信息披露違法成本,要綜合的運用這三種法律責任。

        就刑事責任而言,目前的刑事責任設置存在很多問題。例如:虛假披露方面犯罪的刑罰以短期自由刑和罰金為主;只對在持續信息披露中財務報告虛假行為作規定;犯罪主體主觀方面大都要求有故意或“重大過失”,在情節上要有“嚴重后果”等。所以,要嚴格信息披露主體刑事法律責任,最基本的就應該設置適當的處罰方式,要對上市過程信息披露虛假行為作出規定,使之與其他責任相互配合,更好的起到威懾作用。

        在行政責任方面,我國目前的行政責任方式包括行政處罰和證券市場禁入制度。對虛假信息披露的主體處罰不能過輕,不能僅僅適用“警告”的行政處罰方式,而要加大處分的威懾力,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提高罰款金額、適用市場禁入資格等。

        最后,關于民事賠償法律責任制度,可以說民事責任是信息披露法律責任中最不可缺少的一項責任。因為,違規者承擔民事責任能最大限度的補償投資者因其虛假陳訴造成的損失,而且最后的賠償總額也相對較大。民事責任雖很重要,但證券市場虛假陳述行為人承擔侵權民事責任時,還是需要符合特定的標準:首先,行為人是否具有過錯,應當分析其是否符合理性人標準;其次,虛假陳述的內容是否構成侵權,關鍵在于該內容是否重大;最后,行為人是否需要承擔民事責任,取決于虛假陳述是否導致投資者的經濟損失。關于計算虛假陳述侵權的賠償額,要采用交易價差額計算法,[5]以投資人因虛假陳述而實際發生的損失為限。需要注意的是,虛假陳訴與投資者之間的投資損失的因果關系包括兩方面的內容。首先是交易因果關系,即如果沒有違法行為,交易就不會完成,至少不會以最終表現完成。其次是損失因果關系,即原告的損害(一般指投資值的減少)直接歸因于被指控的違法行為以及違法方式。損失因果關系是被指控行為與原告金錢損失之間的一種必然聯系。在行為人是否需要承擔民事責任時,要從這兩方面的因果聯系加以認定。[6]

        相對于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民事責任更偏重于“經濟處罰”,法律成本可以以一種“定量”的方式體現出來,其表現形式更多的是罰金和民事賠償,在現實中較容易實現。

        總之,嚴格信息披露主體法律責任,加大信息披露違法成本,要綜合的運用三種法律責任承擔形式,使得信息披露主體在考慮風險成本和風險收益后,能主動的選擇真實披露信息,從而有助于從創業板上市源頭控制風險。

        參考文獻:

        [1]鳳凰網-財經頻道:finance.省略/stock/special/hprzj/.

        [2]資料來源: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省略?main/chinext.

        [3]凌艷萍.基予博弈論的上市公司虛假信息披露研究[M].湖南大學出版社,2010.81-88.

        [4]毛建英.IPO公司盈利預測信息的市場反應研究――來自A股市場的實證檢驗[D].廣東:暨南大學,2008.

        [5]郭鋒.虛假陳述侵權的認定及賠償[J].中國法學,2003(2):95.

        [6]黃振中.美國證券法上的民事責任與民事訴訟[M].法律出版社,2003:217-218.

        作者簡介:

        第7篇:西方經濟學分析方法范文

        關鍵詞:陣發性房顫;瑞舒伐他??;C-反應蛋白(CRP);白細胞介素-6(IL-6);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

        房顫是臨床較為常見的一種心律失常,其中陣發性房顫(PAF)是臨床常見的一種房顫,是指發病在數分鐘至數天內可以轉復的房顫,患者若得不到積極有效的治療易發展為永久性心房纖顫[1],因此臨床應予以重視。臨床治療陣發性房顫的方法較多,但主要以藥物治療為主,藥物綜合治療尤其適用于基層醫院。不同藥物治療陣發性房顫的效果存在差異,本文將對瑞舒伐他汀對陣發性房顫患者血清炎癥因子、左心房內徑及房顫復發率的影響做一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的82例陣發性房顫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陣發性房顫診斷標準,經心電圖或者動態心電圖的檢查確診,房顫發作周期

        1.2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給予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硝酸酯類、β-受體阻斷劑等藥物治療,同時給予使用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及胺碘酮治療。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加用瑞舒伐他汀治療,口服瑞舒伐他?。暇┱筇烨缰扑幱邢薰荆瑖帨首郑篐20080669)20mg/d,治療4w后調整劑量到10mg/d,共治療6w。

        1.3觀察指標 觀察治療后患者的血清CRP、IL-6及TNF-α水平,其中血清CRP測定采用乳膠增強免疫比濁法,IL-6及TNF-α均采用雙抗體一步夾心法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法),通過復查心臟超聲,測量患者的左房內徑,同時隨訪觀察患者的房顫復況。

        1.4房顫復發判定標準 房顫復發控制有效率參照如下標準[2]:①患者治療后1年內房顫未發作為顯效;②患者治療后盡管房顫有發作,但持續時間短或者房顫再發作的次數與治療前相比減少50%為有效;③無效:未達到以上標準,或房顫轉變為持續性房顫。房顫復發控制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5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6.0軟件包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x±s)表示,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t檢驗和χ2檢驗,P

        2 結果

        2.1血清炎癥因子及左房內徑 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的CRP、IL-6、TNF-α水平及左房內徑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房顫復況 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的房顫復發控制率為92.7%,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的75.6%,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陣發性房顫的發生機制較為復雜,目前臨床多數學者認為房顫的維持和產生必須有其形成的解剖和電生理條件,包括傳導速度減慢、不應期縮短和各向異性結構以及心房增大等,此外折返、觸發和自主神經機制在房顫的發生和維持中均有重要作用[3]。臨床用于治療陣發性房顫的抗心律失常常用藥物,如胺碘酮、地高辛、β受體阻滯劑的療效較好,但連續用藥不良反應多,可導致房室傳導阻滯、心力衰竭,一旦停藥極易復發[4],因此臨床一直在尋找安全有效的維持竇性心律的藥物。

        C反應蛋白與房顫的發生和維持有關炎癥可導致心房電重構和結構重構,從而啟動和維持房顫,他汀類藥物能夠降低低炎癥和氧化應激反應[5],本研究結果表明瑞舒伐他汀能夠降低陣發性房顫患者的CRP水平,此外還能夠改善患者的IL-6和TNF-α水平,這與劉斌[6]報道一致。他汀類藥物能夠阻止單核細胞和巨噬細胞的浸潤,抑制炎癥反應,減少炎癥細胞因子的分泌,因此能夠降低IL-6和TNF-α水平[7]。此外本研究還發現瑞舒伐他汀能夠改善陣發性房顫患者的左心房內徑,降低房顫的復發率,這與徐承華[8]的報道一致。瑞舒伐他汀是一種新型的他汀類藥物,可以抑制心房肌纖維細胞的增生,有抗氧化功能、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抑制炎癥反應過程,改善內皮功能[9],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抑制了左心房的擴大,從而達到改善心房的組織重構和電重構,減少房顫發生的目的。

        綜上所述,瑞舒伐他汀能夠改善陣發性房顫患者血清炎癥因子及左心房內徑水平,降低房顫復發率,值得臨床推薦應用。

        參考文獻:

        [1]許賢利,季明,饒大勇,等.胺碘酮與阿托伐他汀聯合治療陣發性心房顫動的療效分析[J].中國循證心血管醫學雜志,2013,5(5):519-520.

        [2]周建嶺,李志改,馬亭.瑞舒伐他汀強化治療冠心病并陣發性心房顫動患者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2,7(28):144-146.

        [3]鄒有華,陳有志.穩心顆粒聯合美托洛爾治療陣發性房顫療效觀察[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3,17(21):116-118.

        [4]李鐵軍,孫英賢.心房顫動的治療方法選擇[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08,6(28):419-422.

        [5]王海珠,王珂,王保功.瑞舒伐他汀對冠心病并陣發性房顫的臨床研究[J].中國社區醫師,2013,15(3):148-149.

        [6]劉斌.瑞舒伐他汀對陣發性心房顫動復律后維持竇性心律及炎癥因子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刊,2013,40(15):73-75.

        [7]Lee TM,Lin MS,Chang NC. Usefulness of C-reactive proteion and interleukin-6 as predictors of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receiving pravastatin[J].Am J Cardiol,2008,101(4):530-535.

        第8篇:西方經濟學分析方法范文

        關鍵詞 左心腔內徑 流行病學 高血壓 超聲心動圖 心房顫動

        中圖分類號:R54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533(2012)22-0032-04

        Analysis of the left cardial diameter change and atrial fibrillation

        incidence of the hypertension

        BI Xian-chu, JIANG Hong, FANG Yuan, ZHANG Hui-min

        (Ouyang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s Centre, Hongkou District, Shanghai 20008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he left cardial diameter increase is the important risk factor of atrial fibrillation (AF)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size of the left cardial diameter with the occurrence time of hypertension will be demonstrated. Method: A population of 2000 community hypertension and 500 non-hypertension people were chosen, in which 1 605 cases met the standard of hypertension, and 671 were male and 934 female. Four hundred and thirty two cases of the non-hypertension group conformed the non-hypertensive group standard, and 85 cases were male, 347 female. Echocardiography measuring the left ventricular cavity diameter was applied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hypertension group and the normal population, and the correlations of hypertension accompanied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times of suffering from hypertension and anti-hypertensive treatment with the change of the left ventricular cavity diameter. Result: The baseline survey showed that the left ventricular cavity diameter increase was obvious (including left atrium and left ventricular). The incidence of the atrial fibrillation of the hypertension patients was obvious higher (5.9% ) than that of non-hypertension patients (2.8%,) (P

        KEY WORDS left cardial diameter; epidemiology; hypertension; echocardiography; atrial fibrillation

        高血壓是當前影響社區人群生活質量及心血管事件發生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據2002年全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資料顯示,我國成人高血壓患病率約為18.0%,高血壓患者約有兩億人群,高血壓導致的心肌肥厚、左室、左房擴大,繼而發生心電重構異常,引發的心房顫動是21世紀心血管防治工作的重點內容之一。如何在社區人群的高血壓—左房擴大—心律失常鏈中尋找相關的時間節點和證據,是社區心血管防治關注的焦點之一。美國學者在弗雷明漢地區進行的研究發現:高血壓患者左心房內徑與高血壓患病時間、體質指數(BMI)呈正相關[1,2]。隨著年齡的增長,男性與左房內徑變化呈正相關性,而女性未顯示相關性。在中國,高血壓人群左房內徑變化的相關研究較少,本文根據美國弗雷明漢研究設計方案,于2010年5月-2011年12月在歐陽社區開展了高血壓人群左心腔內徑和房顫的相關性研究,以便為心房顫動的社區預防提供臨床佐證。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本研究為現況調查,選擇對象為上海市虹口區歐陽社區高血壓健康促進俱樂部的成員,經社區公告通知,患者自愿報名參加,符合入組標準和排除標準,符合條件的對象共2 000人為高血壓組。同時采用簡單抽樣法隨機選取社區非高血壓居民500人為非高血壓組,但實際檢查人數,高血壓組為1 605人,非高血壓組為347人。

        入選標準:①本社區的常住居民,男女不分;②年齡為35~80歲;③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09基層版)的診斷標準。

        排除標準:①近3個月內有急性冠脈綜合征發生,有經皮冠狀動脈內支架置入術或冠狀動脈搭橋術史;②心功能Ⅲ級以上(紐約心功能分級);③腦卒中后3~6個月者;④慢性腎病,蛋白尿者或肌酐>130 mmol/L。

        1.2 方法

        1.2.1 血壓測量

        按照規范測量血壓,取2次血壓的平均值(水銀柱血壓計)。

        1.2.2 體質指數

        按規范測量身高、體重,按照公式計算體質指數。

        1.2.3 心電圖檢查

        采用光電ECG92C心電圖機進行12導聯心電圖檢查,主要分析心房顫動。

        1.2.4 心臟二維超聲與多普勒檢查

        采用飛利浦M2540心臟二維超聲多普勒檢查儀,超聲探頭頻率為2.5~3.5 MHz,分別檢測左房內徑(LA)、左室內徑(LV)、室間隔厚度(IVS)、左室壁厚度(LVPW)和射血分數(EF)。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Excel錄入數據,用SPSS 15.0進行數據處理和統計分析。定量資料數據符合正態分布的統計描述指標用均數±標準差;定量資料數據不符合正態分布的統計描述指標用中位數±四分位數表示,兩組的差異用非參數Mann-Whitney秩和檢驗;分類資料的假設檢驗用x2檢驗。

        2 結果

        2.1 兩組一般情況比較

        高血壓組1 605人,其中男671人,女性934人;非高血壓組432人,其中男85人,女347人。高血壓組患者的年平均收縮壓、常年舒張壓、體質指數、伴有糖尿病患者數均高于非高血壓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 兩組超聲心動圖檢查結果比較

        超聲心動圖檢查結果顯示:高血壓組的左心房內徑(LA)、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LV),射血分數(EF)大于非高血壓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我們的社區調研觀察顯示,高血壓組患者的左心腔內徑顯著大于非高血壓組,同時,高血壓患者的心房顫動發生率是非高血壓的2倍以上(5.9%比2.8%),提示收縮期血壓和舒張期血壓升高可能導致左心腔內徑的改變,進一步導致心律失常的發生(心房顫動)。男女性別與左心腔的內徑變化關系在本調研中未發現有差異。

        3 討論

        左心腔內徑的增大常是高血壓靶器官受損的重要標志之一,一旦發生左心腔的增大改變,常提示著臨床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率的增加,如何控制高血壓人群生命周期中的左心腔內徑是一個重要的臨床手段和關鍵因素。

        3.1 收縮期血壓與左心腔內徑相關性

        美國弗雷明漢的研究提示收縮期的血壓和脈壓與左房擴大有密切的相關性,并且在心房顫動的進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其主要機制是增高的收縮期脈壓增加了每搏容量,促進了左房的擴大,使心房肌重構,從而促使房顫的發生,尤其在老年患者中多見[3-5]。我們的調查發現,高血壓患者左房和左室明顯擴大。我們推測,收縮期血壓增高導致左心室增厚、左室舒張功能不全的發展和左心室充盈壓的緩慢增加,造成左心房壓力增大,最終導致左心房的增大。

        3.2 舒張期血壓與左心腔內徑相關性

        在本調查中,高血壓組實測舒張期血壓與非高血壓組差異不明顯,其與左心腔增大的關系與收縮期血壓相比,作用弱一些(見表1),這與美國弗雷明漢的研究觀點相符合[6, 7]。因此,仍需要長期的觀察研究方能求證舒張期血壓的水平與左心腔內徑擴大的關系。

        3.3 房顫與左心腔內徑相關性

        本調查結果顯示,高血壓患者的左心腔擴大,并且其心房顫動的發生率增加,(P

        由于本基線調查樣本數較小,與整個社區的人群覆蓋面不能相匹配。且調查觀察時間過短,隨著4年的臨床隨訪與8年的臨床隨訪,將得到更詳細更全面的臨床信息為社區的高血壓、房顫干預取得更好的佐證。

        致謝:

        本課題設計得到了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瑞金醫院高血壓研究所郭翼珍教授的指導

        本課題論文的統計得到了上海交通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仇玉蘭教授指導和幫助

        本課題經費由上海市虹口區科學技術委員會,虹口區衛生局資助,在此深表感謝

        參考文獻

        [1] Benjamin EJ, Chen PS, Bild DE, et al. Prevention of atrial fibrillation: report from a national heart, lung, and blood institute workshop[J]. Circulation, 2009, 119(4): 606-618.

        [2] Vaziri SM, Larson MG, Benjamin EJ, et al. Echocardiographic predictors of nonrheumatic atrial fibrillation: the Framingham Heart Study[J]. Circulation, 1994, 89(2): 724-730.

        [3] Abhayaratna WP, Seward JB, Appleton CP, et al. Left atrial size: physiologic determinant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J]. J Am Coll Cardiol, 2006, 47(12): 2357-2363.

        [4] Ristow B, Ali S, Whooley MA, et al. Usefulness of left atrial volume index to predict heart failure hospitalization and mortality in ambulatory patients with coronart heart disease and comparison to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from the Heart and Soul Study)[J]. Am J Cardiol, 2008, 102(1): 70-76.

        [5] Schnabel RB, Sullivan LM, Levy D, et al. Development of a risk score for atrial fibrillation (Framingham Heart Study): a community-based cohort study[J]. Lancet, 2009, 373(9665): 739-745.

        [6] Vaziri SM, Larson MG, Lauer MS, et al. Influence of blood pressure on left atrial size: the Framingham Heart[J]. Hypertension, 1995, 25(6): 1155-1160.

        [7] McManus DD, Xanthakis V, Sullivan LM, et al. Vasan longitudinal tracking of left atrial diameter over thelife course: clinical correlates in the community[J]. Circulation, 2010, 121(5): 667-674.

        第9篇:西方經濟學分析方法范文

        關鍵詞:西方經濟學 教學內容 教學方法

        現代西方經濟學理論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日益為中國經濟學界所接受和倡導,西方經濟學成為各高校經濟管理類學生的必修課。如何教好這門課,怎樣將西方經濟理論融會貫通,如何在教學的實踐中變外來為我用,既保留西方經濟學的特色和理論體系,又能與其他學科和課程相互銜接,是在教學中需要不斷研究和探討的問題。探索與西方經濟學內容和體系相聯系的、行之有效的、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技巧,對提高西方經濟學教學質量,增強學生分析經濟現象和經濟問題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西方經濟學課程的特點

        1.系統龐大、邏輯性強

        目前我國高校所講授的西方經濟學內容主要包括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兩大部分。微觀經濟學以理性經濟人假設為基本出發點,以經濟中的個體經濟單位為研究對象,以價格理論為中心,通過個量分析,來探討稀缺的經濟資源如何才能達到最優配置的問題。宏觀經濟學以市場機制不完善,政府有能力調節經濟為基本出發點,以整個國民經濟為研究對象,以國民收入決定理論為中心,通過總量分析的方法,來探討經濟資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的問題。建立在一系列假設基礎上的西方經濟學理論在不斷地發展過程中,形成邏輯性越來越縝密的學科體系。

        隨著社會經濟實踐的不斷發展,西方經濟學理論體系日益龐大。從學科類型看,既有理論經濟學,如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又有應用經濟學,如財政學、金融學、產業經濟學、國民經濟學、計量經濟學等;從理論發展的角度看,既有傳統經濟學派,如劍橋學派、舊制度學派、凱恩斯學派,又有現代經濟學派,如新劍橋學派、新制度主義學派、新凱恩斯學派、非均衡學派、公共選擇學派等;從影響力的角度,既有主流經濟學,如新古典經濟學和凱恩斯經濟學,又有非主流經濟學,如貨幣主義、理性預期主義等。雖然不同理論流派之間還存在著諸多分歧,各理論流派都存在著一定的缺陷,甚至有時還不能有效地解釋經濟現象和解決經濟問題,但是這并不妨礙西方經濟學理論體系在分歧與相互借鑒中發展。另一方面,西方經濟學本身就是在政治學、倫理學、數學、法學、地理學、歷史學和社會學等學科的基礎之上產生發展起來的,而且近年來西方經濟學的發展與這些學科的聯系更加緊密了,尤其是與行為科學和信息科學的交融,由此產生了許多新的邊緣學科和交叉學科,如信息經濟學、行為經濟學、心理經濟學、實驗經濟學等,這些也都納入了西方經濟學的理論體系之中。

        2.理論中數學的支撐性強,模型多

        西方經濟學所涉及的經濟數量關系聯系緊密,是一門有各種經濟變量關系聯結在一起的具有很強邏輯關系的學科。數學本身所具有的兩個最基本的特點:概念和方法的抽象性和邏輯的嚴密性。抽象性使得數學在應用到經濟學中時,能夠利用數學中簡單的數字或字母來表示經濟變量,進而建立經濟模型。這就使得復雜的經濟現象可以被抽象化成簡潔的數學模型來加以研究。嚴密性使得數學在應用到經濟學中時,能夠使經濟學借助數學這一工具,建立一個環環相扣、相互關聯、相互支持的理論體系。正是因為如此,數學對西方經濟學理論的支撐性較強。

        二、西方經濟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內容抽象

        西方經濟學內容的覆蓋面之廣,涉及知識點之多,比其他課程都更勝一籌,如果認為微觀部分更貼近生活,更貼近現實,更好理解的話,那么,宏觀部分就較抽象較難理解了。雖然經濟學的一些名詞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體現,在報刊雜志和電視上也頻繁出現,但作為大學生要真正理解其理論體系和實質問題,卻不那么容易,尤其是現在的大學年齡總體偏小,缺乏社會經驗和社會觀察力,對經濟問題獨立思考不足,因此學生普遍感覺經濟學抽象難懂。

        2.我國經濟體制轉軌變型,經濟理論尚未成熟,爭議較多

        不論微觀還是宏觀,西方經濟學的基本理論知識與我國的現實情況都是密切相關的。盡管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學及其相關學科在我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長足發展,但是,當前我國尚缺乏系統嚴密的經濟理論科學體系,我國還沒有像馬歇爾、凱恩斯、薩繆爾森、斯蒂格利茨等這種影響深遠的大經濟學家。因此,從經濟學教學角度看,既要“拿來主義”,又要“實用主義”,教師學生要想學好西方經濟學這門課程也就可想而知了。

        3.學生對數學工具在經濟學中的應用普遍感到困難

        學生中大多數人的人文知識豐富,數學基礎相對薄弱,這一知識架構的特點導致學生普遍對定性分析感興趣,而對定量分析的方法和步驟不愿深入,對教學中講到經濟學的案例、經濟學的淵源感興趣,而對邏輯推導、圖表、公式、數學證明不習慣接受。這種情況也很容易造成學生在學習西方經濟學理論的過程中,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能很好地鍛煉學生對抽象復雜經濟問題的理性分析和研究能力。

        4.教學手段落后,信息面窄

        西方經濟學是一種以數理邏輯為基礎的經濟理論,教學過程中需要運用大量的圖形、表格和數據,而且還需要補充案例,才能讓學生切實領會書中的原理。但由于條件所限,很多老師還在使用“黑板+粉筆”的傳統教學方法,把大量的時間都花在畫圖、抄表格和寫公式上,沒有時間來講案例和補充書本以外的信息,造成課堂信息量少,枯燥、乏味,理論聯系實際差,教學效率低的局面。

        三、提高西方經濟學教學效果的措施

        1.加強經濟學方法論在教學中的講授力度

        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加強西方經濟學研究方法的傳授與講解,如涉及到經濟學研究的性質是單純的解釋、描述,還是涉及價值倫理的規范與實證研究方法;如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等內容的溯因、歸納與演繹方法;影響到人之行為的長期與短期分析方法;考慮到時間因素的靜態分析、比較靜態分析和動態分析方法;還有涉及經濟存在狀態的均衡分析與非均衡分析方法以及判斷經濟“量”和“質”的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方法等等,這些方法論中的問題在給學生講解基本知識點時都應該盡可能地詳細介紹,以便于學生掌握。

        2.理論聯系實際,嘗試多種教學方法

        西方經濟學理論性很強,如果實行從理論到理論的“填鴨式”灌輸,學生就會覺得枯燥乏味、沒有實際意義、沒有用處,所以在西方經濟學教學中應當聯系實際,盡可能結合一此貼近日常生活、淺顯易懂的案例和事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讓他們覺得經濟學就在身邊。而且在選擇案例時,要盡可能選國內的、貼近日常生活的小案例,這樣學生才能夠較好理解和領會。因為西方經濟在西方國家發展比較成熱,教材主要是翻譯國外書籍,所以即便書中有一些案例,也多是以國外的為主,描述的內容離中國國情較遠,使學生難以理解和體會。因此教師在選擇案例時要盡可能選擇國內案例,并且由于課時的有限,為了讓學生盡可能多地理解和領會經濟學原理,在穿插案例時不能過于復雜,最好是一些對重點難點能闡述透徹的小案例,例如在講解“機會成本”的概念時,可以告訴學生,當他們選擇了上大學時就放棄了就業,因而大學期間就失去了四年就業可能獲得的最大收入,這個最大收入就是他們就學的機會成本。而使用這樣的案例就要求老師自己在生活中要多思考、多積累,才能在課堂上信手拈來。

        除了多補充案例外,在教學中教師還可以采用其他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例如使用提問式教學,在講述經濟原理之前,先提出與之相關的現實經濟問題,讓學生主動去思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此外,在時間允許的條件下,可以多組織學生進行課堂討論,加深他們對原理的理解,同時增強他們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課余時間,應指導學生多做習題,因為要學好西方經濟學,必須多做習題,才能進一步加深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和應用。

        3.正確處理好基本理論和數學分析法之間的關系

        模型分析法是西方經濟學的一種主要研究方法,因而在西方經濟學教材中,既有豐富的經濟學原理、概念,還有大量的數學公式及圖表曲線。如何處理好基本理論和數學模型之間的關系是西方經濟學教學中一個重要的問題。筆者認為要處理好兩者之間的關系,應根據學生的不同層次、專業及學時安排等情況區別對待。一般對于本科層次的西方經濟學課程教學來講,應將重點放在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講解上。但是,在強調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講解的同時,決不能因此而忽視甚至免去教學過程中必要的數學分析。一方面是因為本科階段西方經濟學涉及的數學并不復雜,而該課程一般被安排在大學第一學期和第二學期,這時學生己經學習和掌握了高等數學中有關微積分方面的初步知識,有了相應的數學基礎。更為重要的是,數學是經濟學不可替代的分析工具,用數學來表達和論證經濟理論具有簡潔、清晰、邏輯嚴密等優點。許多經濟理論是在數學推導的基礎上形成的,只有理解了具體的假設及數學推導過程,才能更容易更準確更牢固地理解和掌握經濟理論本身,通過此過程還可鍛煉和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和邏輯推理能力。所以在西方經濟學教學過程中,數學分析不可或缺。

        4.引進多媒體輔助教學,提高教學效果

        多媒體輔助教學法是利用先進的計算機、互聯網等多媒技術進行授課的一種新型教學方式。與傳統教學手段相比,它的優點是:節約了板書時間,加大信息量,開闊知識面。并能挖掘出課本文字達不到的直觀、動態效果,使難以理解的抽象理論形象化、生動化,將學生帶入模擬場景,達到提高教學效率、增強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F代西方經濟學是一門技術性很強的科學,它會采取一切可利用的技術用于經濟現象的分析,其中,數學就是不可或缺的手段。因此,在西方經濟學的教學過程中一定會采用大量的圖表和公式。由于課堂的時間是有限的,必須充分利用現代教學設備,尤其是多媒體必將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通過計算機圖形顯示、動畫模擬及文字說明等,形成一個全新的圖文并茂、聲像結合的生動直觀的教學環境,可以大大增加教學信息量,提高學習效率,有效地刺激了學生的形象思維。

        參考文獻:

        相關熱門標簽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高清一线视频在线播放 |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无线 | 日韩精品在线第一页 | 亚洲天天久久中文字幕精品 | 一本中文在线精品视频 | 日韩在线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