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對于網絡暴力的看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整個過程充滿了理性,令人敬佩的網絡理性。盡管這不是網絡理性的典型事件,卻可以視為能夠折射網絡健康的小亮點。
首先是道德層面的選擇。在人們心中網絡是個盡情對罵的虛擬空間,類似這名女網民,肯定會淹沒在萬千唾沫之中,而她本人也可以盡情宣泄自己的情緒,對此還沒有任何責任。不過眾多網友的選擇多少讓人吃驚,在指責其道德缺失的同時,冷靜地尋找解決辦法,沒有無節制地辱罵、轉帖,擴大虛擬的攻擊聲勢。這就體現出強烈的自我約束的網絡道德意識。
其次是務實謀求實解途徑。因為并非純粹道德問題,所以不以簡單的道德方式解決,很多網友借助“人肉搜索”,不是找人“教訓”其人,而是選擇網上報警,以求通過合法渠道伸張正義,對于不理性甚至違法的網民,這是最有效的處理方式之一;對于主張正義的網民,這也是最有力的捍衛手段之一。現實與虛擬之間的通道,在這種思維下完全打通了。
同時,理性也表現在“網絡通輯”、“人肉搜索”這種方法、技術的使用上,“網絡通輯”、“人肉搜索”遭到不少質疑,稱其助推了網絡暴力。這件事表明,擔心雖然必要,但在理智網民的手中,它們會成為很好的捍衛正義、清潔網絡的利器,達到強利除弊、懲惡揚善的效果。網絡新技術本身就有兩面性,健康的網絡呈現出來的是正面價值和積極意義。
【關鍵詞】網絡 網絡表達自由 利與弊
表達自由的涵義
對于表達自由,一些國家在憲法中將其稱之為“言論自由”,一些國家的憲法則直接冠之以“表達自由”的標準定義。顯而易見,“言論”的含義遠遠不如“表達”豐富與廣泛。從傳統意義上講,普世的“言論”觀僅指來源于“嘴”的信息傳遞,而對于“表達自由”一詞,無論是內容還是行使的人體器官,都包含了更多的元素。即“表達自由”不僅限于言論,還包含了出版、新聞、游行、示威等多種多樣的行為。本文則主要從廣泛意義上的“表達自由”進行探討。
網絡表達自由
網絡對傳統表達自由內容的拓展。表達自由包含言論自由、出版自由、新聞自由,集會、結社、游行示威等方方面面的自由。表達方式分為語言表達和行為表達兩種。網絡的虛擬性是其最為顯著的特征。這就意味著集會、結社、游行、示威等表意表達是無法通過網絡得以實現。因此,在網絡環境下,表達自由的范圍主要包括言論自由(狹義)、新聞自由、出版自由這些以網絡為載體的多媒體表達形式。
第一,網絡對言論自由的拓展。如同近代報刊業、廣播電視行業成為人們實現表達的主要傳播媒介一樣,互聯網技術自從其產生就憑借其自身的即時性、互動性等優勢成為人們信息傳播的重要渠道。
人們在網上發表評論、演說等行為就是言論自由在網絡空間的自然延伸。互聯網對傳統言論自由的擴展最突出表現在各種討論組的廣泛應用上。討論組是最常見的網絡平面交流方式,具體包括電子公告牌、新聞組、論壇等形式。新聞組并不是簡單的新聞類節目,而是一個完全交互式的超級電子論壇,是任何一個網絡用戶都可以相互交流的工具。
第二,網絡對新聞自由的擴展。新聞自由是指公民可以通過新聞媒體這一平臺實現傳播信息目的的表達自由。作為新型信息傳播媒介的互聯網,其憑借自身優越的技術,使得信息的傳遞更加迅捷。在傳統媒介下,人們可以利用報紙、雜志、電話等方式來實現自己的表達。同樣,在互聯網環境下,每一個公民也可以自由選擇和利用互聯網平臺上的各種信息傳播方式,這便是民主社會的題中之義。網絡對新聞自由的擴展是指在網絡環境下,人們可以通過制作屬于自己的個人網站、創建博客、使用微博、QQ等向社會公眾特定信息,這些是傳統新聞自由在互聯網環境下的自然延伸。
網站作為展示特定內容相關網頁的集合,為人們提供了各種傳播信息的網絡服務。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網站已經成為了如廣播電視、報刊書籍一樣具有高度普及性的信息集散媒體。在新興媒體“微博”中,既有主流媒體的政治分析,也有平民百姓的日常瑣事,更有使得整個世界為之震動的即時性新聞報道。作為全新的信息交流平臺,“微博”已經成為公民行使表達自由權的重要載體與集中體現。
第三,網絡對出版自由的擴展。網絡對出版自由的擴展主要表現在兩方面,即制作、發行電子書籍的自由和創辦電子期刊的自由。區別于傳統的以紙張為載體的出版物,電子書籍是一種數字化的新型出版物。電子書與傳統的書籍形式相比,具有輕便易攜帶、大存儲、易傳播等優勢。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電子書籍憑借其強大的便捷優勢在人們的生活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互聯網也為人們下載電子書籍提供了更加方便的平臺。
電子期刊,亦稱為電子出版物。它從投稿、編輯、發行、閱讀都是在網上進行的,任何階段都沒有涉及紙張。與傳統的印刷出版物形成鮮明對比。基于網絡技術,電子期刊能夠更生動地表現期刊內容,讀者和作者之間產生了更大的互動性,給予讀者更加深刻的閱讀體驗,這些是傳統紙質期刊所不能做到的。電子期刊與傳統期刊相比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便捷,創辦電子期刊省去了傳統印刷的步驟,這使更多的群體加入到創辦電子期刊的隊伍中來,也無疑擴大了傳統出版自由的主體,豐富了出版自由的內容。
網絡表達的新特點。第一,表達內容的道義壓力。對于表達內容的道義壓力,網絡環境下的表達者少于現實世界中表達者。互聯網的虛擬環境和網絡的匿名性特征決定了表達者傳播信息所遭遇的道義壓力小于現實世界。當政府的權力相對強大,言論自由受到太多政府的壓制時,法律必須為公民的言論自由提供更多的保障。當互聯網技術帶來公民的表達能力大幅度提升時,公民便會有更強大的能力對抗政府的壓制,以此促進政府和公民關系的變化。此時,法律應該更多的以公共利益的價值為出發點,對公民相對強大的表達能力進行規制。
第二,表達者的數量增多、表達能力增強。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表達者的數量急劇增加,表達者的表達能力顯著增強。網絡表達的便捷性和匿名性使得表達者的數量與日俱增。與此同時,移動網絡的出現以及普及,更為表達者表達自己的想法、觀點提供了便利。
第三,表達者的表達內容、傳播面積、傳播路徑。網絡賦予表達者的表達內容更快的傳播速度,更廣的傳播面積、更多元的傳播路徑。網絡是全球化的,不同地域的人們被互聯網連在一起,但對于某些言論的尺度卻沒有統一。對于同一言論,開放程度高的都市接受程度可能遠大于閉塞的鄉鎮。這就給政府制定言論管制的標準提出了較大挑戰。
第四,接受者獲取信息更主動。網絡環境下網絡表達內容的接受者獲取信息更主動。網絡破除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能讓全世界人民在第一時間看到相同的信息,并且可以使人們在任何地點進行溝通。
互聯網環境下的表達與其他傳統平面媒介和電子媒介下的表達并無本質區別,網絡也沒有帶來全新的表達自由問題。在形態上依然保持著傳播者與接受者、政府與傳播者的信息流動。其核心主題仍然是權利保護和政府管制之間的均衡。
在個體行使網絡表達自由的過程中,政府和傳播者之間利益可能是一致的,也會出現不一致的情形。當利益一致時,政府在保護和促進信息自由流動方面起著巨大推動作用。當政府與傳播者之間利益不一致時,政府就會通過法律手段或技術手段來控制民眾尋求、接受、傳播特定的信息。民眾相對強大的表達能力使政府對網絡的監管和對表達的控制變得更加具有正當性和經常性。
網絡表達自由行使中的利與弊
表達自由在網絡環境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實現。第一,提高了表達的積極性,促進了個人的全面發展。網絡表達自由為個體的全面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網絡的開放性和匿名性最大限度地擴大了表達主體的范圍。不論性別、年齡、身份、文化水平,任何人都可以在網絡的平臺上發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見。表達人可以不用理會世俗的權威,任何人都可以向世俗的權威發難。在這樣自由的環境下,表達者的個性得到張揚,價值的多元化有了充分的體現。更為重要的是,網絡使個體的知識范圍不再受到所學領域的限制,這就極大刺激了人們對各種知識的追求,提高人們學習的自覺性,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第二,推進我國的民主化建設。表達自由與民主化程度緊密相關,民主要求社會公眾的自由表達。傳統的利益表達渠道是通過上訪、、結社等方式來實現的。而現在,網絡最大程度為公民提供了自由的平臺,通過網絡,各個基層都可以表達自己的利益訴求,與傳統表達渠道相比,表達的途徑更加豐富,表達成本大大降低。網絡不僅提升了人們利益表達的熱情,也大大增強了利益表達的效果,使人民的利益訴求最大限度地使政府知曉,并無形中促進人民利益的最終實現。
表達自由行使中的弊端在網絡環境下變得更加突出。第一,滋生無政府主義情緒。在表達者能力得到空前提升的同時,表達者對表達內容責任感不斷缺失,各種利益表達主體自我約束觀念也在不斷弱化。因此,網絡充當高效便捷的利益表達工具的同時,也成為滋生無政府主義情緒的溫床。在互聯網開放自由的環境下,網民容易過多強調自己的利益和自由,而逐漸忽視了自由的界限,從而排斥政府的各種規制。無政府主義的先兆在網絡上已經廣泛存在,如果沒有相關的政府規制,這樣的現象將會嚴重擾亂網絡環境和現實生活秩序。
第二,形成非理性網絡暴力。近幾年來網絡暴力事件層出不窮。網絡超高傳播速度和廣闊傳播面積使信息的傳播不再受地域的限制。由于素質水平的差異,一些網民對于網絡傳播的事件在還未進行核實的情況下,就盲目加入到事件的道德審判中去,嚴重侵犯了事件當事人的權利。當網絡上的言語批判不足以泄憤時,他們甚至會用現實的暴力來對事件當事人進行騷擾和聲討,這樣的行為是極其不理性的。如果對于這樣的形勢不加關注,少數人的暴力就會變成多數人的網絡暴力,在網絡匿名性的庇護下,網絡暴力會比現實生活中的暴力更具有危害性。
現在,網絡為人們提供了一個開放自由的言論平臺。同時,網絡自身的特征使政府傳統的規制思維和方法在網絡環境下變得不合時宜。這就要求國家的公權力一方面能夠繼續深化憲法對表達自由的保護,另一方面能夠順應時代的發展趨勢,適應互聯網的特征,抓住科學技術帶來的機遇,對網絡表達進行更有效、更合理地規制,從而最大程度地保障網絡民主環境。
【關鍵詞】網絡輿論 意見表達 非理性
網絡以其信息的多向交互性,傳播的多媒體性,公眾參與的廣泛性被人們稱為繼報刊、廣播、電視傳統大眾傳媒之后的“第四媒介”。在網絡傳播中,傳統媒介對社會輿論的相對壟斷被打破,信息傳播途徑的多樣化促進了信息獲取能力和言論表達權利的平等,而網絡的匿名性又使言論的發表者獲得了更高的安全感。相對于傳統傳播方式,人們了解信息的渠道進一步得到拓寬,對于話語權的掌握也得到加強。然而當網民在網絡熱點事件的意見表達時,并不是所有網民都能理性地發表觀點。
一、樣本選擇
網絡中的網民意見表達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網絡即時聊天(QQ、聊天室等)、電子郵件、論壇以及各種新媒體(如博客、播客等)。這其中網絡即時聊天和電子郵件通常是小范圍的信息交流,影響力較小,信息內容都屬于內部交流;而新媒體的信息交流,除了個別的公眾人物,也不能夠體現廣大網民的意見或評論,不具有代表性。網絡社區由于其具有較強的公共性和開放性,是網民進行意見表達的主要渠道。因此,本文選取能夠體現網民意見表達的具有較大影響力的網絡社區――天涯社區作為文本資料收集的主要場所。選定樣本采集的來源之后,筆者選取了2010年的4個重大的網絡熱點事件作為研究對象,它們分別是:《[熱訊快報]爆!谷歌最終宣布退出中國~~!!!》①、《[八卦江湖]2010上海世博會開幕式馬上就要開始了!大家都進來說一句》②、《【天涯專題】“打工皇帝”唐駿學歷造假牽涉多重門?》③、《河北大學“李剛門”事件》④一帖的網友評論作為分析對象。綜合筆者對天涯論壇上的四個主題帖的回帖分析,理性缺失的表現主要有四種。
二、理性缺失現象的表現
1、網絡語言暴力:侮辱、謾罵、圍攻、誹謗等
網絡語言暴力,具體說來就是在屬于新媒體的網絡上,采用霸權的方式,用不道德、不符合常人思考范圍、不符合法律規范的詞語,通過組織沒有邏輯順序的語言,剝奪了他人的一些話語權力,導致的結果是對他人造成嚴重的精神傷害甚至是身體傷害⑤。
網絡論壇是網民們發表個人意見的重要場所,網絡論壇具有開放性的語言環境和匿名的發帖形式,這一方面激發了網民的表達欲望,但是另一方面也滋生了語言暴力現象。尤其是針對一些涉及到道德倫理問題的熱點事件中,網民常常在極端憤怒的情緒下,不假思索地直接表達自己的觀點,而他們表達態度或者立場時,往往惡意地使用污穢、詛咒、帶有攻擊性的文字,散布一些過激言論與情緒,對當事人進行人身攻擊、誹謗。如李剛事件:
載讀人生:把丫死揍一頓!看他還猖狂不!
q1y2w3:有這樣的兒子,他老子估計也不是什么好鳥指不定就一腐敗分子
2、單純情緒抒發
情緒在網民的意見表達過程中,常常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很多網民的回帖中看不到任何邏輯判斷過程,呈現給我們的僅僅是個體的情緒抒發,這種情緒抒發既有可能是對特定網絡議題“有感而發”,也有可能是對網民自身的經驗經歷發出的感慨。比如在唐駿學歷造假事件中:
離開以后來:文憑有P用。
年年走路:那些說什么“學歷不代表能力”的人肯定是沒學歷也沒能力的,都是些這樣的人在幫唐造假說話!道德敗壞!唐造假現在是誠信問題!唾棄!騙子!這種騙子該滾!還有那些說唐造假不關他們事的人,真是讓我見識到了什么叫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中國人不夠團結就是因為這幫人!真是很沒男人氣!也滾!
網民在回帖的時候,幾乎沒有對網絡議題進行分析,只是單純將自己的情緒表現出來,或是憤怒,或是悲涼,或是調侃。本文把這些看法和觀點也歸納為理性缺失現象,并非意指這些內容都是不理智的,而是因為無法從回帖內容中看出發帖者的理性思考。
3、把想象、幻想當做事實
網民們在關注網絡議題的同時,也會對其他網友的看法進行判斷,然后會在回復中進行意見表達。一般情況下,意見表達的對象是網絡事件中的議題和主要人物。然而在許多情況下會出現“歪樓現象”,“歪樓”是指回帖內容逐漸偏離主題帖,網民開始對與議題無關的事件或者人物進行回復。在整理樣本的過程下,筆者發現這種情況多數發生在網民與網民之間的口水戰中,一旦他人表達了與自己不同的意見,網民就會假設他人是有陰謀的、有“背景”的,對其進行口誅筆伐。而這些假設一般是根據其立場而定的,憑借網友自己的想象,并把想象的內容當做事實。如:
我愛上天那個涯:公關們,別一邊倒啊,好歹專業一點,把這場戲演得像樣些
一只兩只三只豬:挺唐的基本上都是其手下的人。天天圍在他周圍阿諛奉承,妄圖求得些許好處的人。
這兩個帖子則是網民對異己意見的抨擊,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將不同意見的者認定為“得到好處的人”,或者是“網絡公關”。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三類表現形式并不是單一出現的,而是以相互交叉的形式出現。
4、回帖中包含大量與主題無關的內容、無意義的字符
除了上面三種回帖形式,還有一種特殊的回帖,看不出它們與主題帖的內容有任何關聯,有的僅僅是簡單的數字,或者無序的亂碼,另外一些是粘貼的內容。這樣的情況幾乎在每個主題帖的抽樣樣本中都存在,具體有三種情況:1、無意義的字符,或者空白;2、廣告貼:回帖內容僅是廣告,或者主要是廣告;3、與主題帖毫無關系的事情。如:
王佐才:廣告位招租,聯系電話:××
×××××××××(回復可見)
我本孤島:3分走人
13963419:了,我們的。
值得說明的是,雖然從這些回帖的內容中很難看出回復者對于網絡議題的態度和立場,但是任何形式的回帖,哪怕是廣告貼,對于事件就是一種關注,對事態的傳播和擴散都會起到積極的作用。因為在網絡論壇中,發帖的首要目的就是希望自己發表的內容能夠得到關注和重視,大多數回帖者都會積極參與到網絡事件的主題討論中,表達出自己的觀點。
三、非理性現象的特點
在對4篇主題帖下共計2000個左右的回帖進行整理和綜合歸納的過程中,筆者從非理性現象的表達方式、思維方式和主題內容三個方面著手,對非理性現象進行描述和分析,從文本內容上說,網絡論壇中的理性缺失現象的文本內容一般為情緒抒發、表達立場;從表達方式來看,其語言風格簡潔、詼諧,表達多采用口語化文字、粗俗甚至是下流的語言;文本主題一般集中于對現實社會的批判,對網絡熱點人物的道德譴責,以及對不同立場的其他網民的道德審判。因此,筆者將網絡論壇中的非理性現象的特點歸納為以下三個:
1、情緒化的表達方式
互聯網的出現,改變了人們的信息交流方式,互聯網為人類社會提供了一個虛擬的公共空間,在這里,網絡虛擬社區的每個成員都可以自由選擇自己的身份、立場、交流方法,通常情況,在現實社會中因為生存壓力而帶上的面具,在這里會被卸下,大部分網民會在網絡世界中“說真話”;而另一方面由于網絡的匿名性、虛擬性特征,網民可以在網絡呈現另一個自我,評論者與其真實身份不具有特定指向性,這樣就使網民在網絡上發表消息或言論時可以規避風險⑥,既不用為自己說過的話負起現實責任,也不必擔心形象的改變會給他人帶來困擾,對自己的現實交際行為造成不好的影響。在對網絡議題進行意見表達的過程中,網友們拋棄了對事件的理智分析,而是選擇直接選擇用個人的情緒化表達自己的情緒、情感。
2、非邏輯的思維方式
網絡中的信息紛繁復雜,在面對海量的信息時,如果要做到理性的思維,首先不能簡單地接受信息內容,需要認真審視各種信息資源,選擇有用的、真實的內容,即判斷其真偽;另外要洞察信息本身蘊含的意義,準確判斷出論據與論點之間的關系。而筆者在分析網民們的非理性回帖的行為中發現,許多網民要么是把想象作為事實根據,要么是論證過程混亂,要么二者均存在問題。
3、二元對立的道德審判
網民們的非理性現象主要體現在互相攻擊、謾罵中,經分析發現,網民進行攻擊的主題思想主要是一種道德審判。一旦別人與自己的價值體系相悖,或者與傳統的社會規范行為不符合,網民就會起而攻之。道德是一種主體精神,它不僅是觀念,而且是主體的需要、情感和意志,主體將這些內容融合在一起,構成主體的內在尺度,從這一尺度出發來觀察、評價、改造世界,使世界成為“為我”需要的世界。這種特殊的主體精神不是以知識的范疇來認識世界的,而是以善惡的范疇來評價世界的⑦。
參考文獻
①②③④娛樂八卦,省略/publicforum/content/funinfo/
1/1975065.shtml,2011年3月11日
⑤李憲玲,《網絡語言暴力的成因分析及其對策研究》,華中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⑥馮林,《網絡評論理性缺失及其成因探討》,《科教文匯》,2008(6)
⑦章羽,《非理性在個體道德養成中的作用》,復旦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8
政府穩定網絡輿情網絡輿情的應對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和普及,網絡參與越來越成為公民政治參與的便捷途徑和重要手段,但由于互聯網擁有傳統媒體所不具備的特質,其互為主體性、跨地域性、去中心化和去時間性等特質造就了網絡政治參與的獨特功能。國內網民規模不斷擴大,網絡成為公眾獲得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也成為公眾發表自己觀點的重要途徑。由于網絡輿情可以在短時間內形成直接而有力的公共輿論,進而可能引發網絡中的爆發,形成網絡輿情危機,成為公共危機事件發生發展的推手,使得政府感到前所未有的棘手。因此,如何在政治穩定大背景下如何加強網絡輿情的應對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網絡輿情
網絡輿情,是在基于網絡媒體生成的虛擬交往網絡空間內,網絡受眾通過網絡語言和其他行為方式,圍繞社會公共事務性的熱點或普遍關注的議題所表達的情緒、態度和意見交匯的集合。網上輿情在傳播方式和效果上,有其自身的特點。(1)自由性。首先,互聯網是一個共通的交流平臺,無論身處何地,只要有電腦、手機或者其他一切可以上網的即時通訊設備,網民都可以隨時隨地地通過各種論壇、微博、新聞網站發表自己的觀點看法,而且由于互聯網具有傳播快、易擴散的特點,使網絡輿情不再受空間和時間的限制,下情通過互聯網直接上達,民意表達更加暢通,實現了所謂的“天涯同此時”。(2)情緒化。《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2014顯示,我國網民的職業結構中,學生依然是中國網民中最大的群體,學生正處于血氣方剛的年紀,對于情緒的控制管理能力差,一旦發現某些不平事,往往義憤填膺。表現在互聯網上,發表的看法經常充滿感性色彩,缺少理性認知,非常情緒化。(3)豐富性。從主題上看,在互聯網上,想說什么、怎么說,都由網民自己決定。由于網民處于不同的社會階層,有著各異的文化背景,而且他們選擇的話題往往是自發的、隨意的,因此網絡輿情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4)難控性。網絡輿論是社會監督的一種有效方式權利,合理的表達對社會存在的諸多不良現象的看法。網民可以通過網絡行使民主但是因為網絡言論的隨意性和缺乏監督性,原本的網絡輿論的社會監督功能往往會產生不同程度的異化。
二、政治穩定
政治穩定是指一定社會的政治系統保持動態的有序性和連續性。其內涵主要是指沒有全局性的政治動蕩和社會騷亂,政權沒有發生突發性質變,民眾不是用非法手段來參與政治或奪取政治權力,政府也不采用暴力或強制手段壓制民眾的政治行為和訴求,把社會沖突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內。政治穩定是一個內涵及其豐富的概念,亨廷頓曾經指出政治穩定并不意味著政治系統各要素一成不變,而主要是指政治系統內部的組成成分,如基本政治價值、政治文化、政治制度或結構能夠保持持續性穩定或比較平緩的發展變化。政治穩定可以體現在許多方面,如國家的穩定、政府穩定、政策穩定、政治生活秩序穩定以及社會政治心理穩定等方面。
本文的政治穩定僅是指在網絡輿情的影響下,政治主體雖然面對社會環境的種種壓力和政治沖突威脅,但其能夠采取一系列調節措施,及時有效地化解矛盾,消除不安定因素,防治政治動亂。在解決政治發展矛盾的過程中保持原有的基本結構和基本性質,保持政治運作的秩序性、規范性和連續性,政治結構處在相對的動態平衡狀態,各種政治沖突處于相對緩和的狀態。
政治穩定是在承認社會政治沖突前提條件下,強調要把沖突保持在特定的秩序范圍以內。恩格斯曾經指出,國家絕不是從外部強加于社會的一種力量,而是社會在一定發展階段的產物,國家的產生反映出這個社會陷入了不可解決的自我矛盾之中,分裂為不可調和的對立面,而又無力擺脫這些對立面,為了使這些對立面、這些經濟利益互相沖突的階層和利益集團在社會發展中和睦相處,共同發展,就需要有一種表面上凌駕于社會之上的力量,這種力量應當緩和沖突,把沖突維持在特定的“秩序”范圍以內,這種從社會中產生又凌駕于社會之上的并日益同社會相脫離的力量就是國家。
三、網絡輿情的應對
網絡輿情應對的程序主要包括網絡輿情網絡輿情監測、網絡輿情研判預警、網絡輿情上報、網絡輿情應對預案、網絡輿情信息公、與網民和媒體互動、網絡輿情引導、網絡輿情信息動態跟蹤與信息滾動播報、動態事件進展信息、網絡輿情應對總結這幾個部分。但是并非每一次網絡輿情應對工作都必須經歷上述所有步驟。對于突發事件以及重大安全事故來說,無需經過輿情監測、預警研判、輿情上報等環節,或直接啟動輿情應急預案。例如對四川省成都市公交車燃燒事件輿情應對時,因為發生了突發重大安全事故,應立即進行社會輿情和網絡輿情應對。同時,有的網絡輿情應對工作步驟是同步進行的、難以明確劃分清楚。另外,網絡輿情應對工作不是一勞永逸的,一次網絡輿情應對工作結束后,還需要進行網絡輿情監測,是一個循環往復的過程。
四、政治穩定背景下網絡輿情的應對
[關鍵詞] 人肉搜索;合法化;隱私權;公共道德
【中圖分類號】 D9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4244(2013)11-079-1
當今社會是網絡發達的時代,我們不得不承認網絡帶給我們的是信息的廣泛傳播和資源的充分共享,但是在互聯網高度流通的今天,我們是否會因此對個人信息的泄露而擔憂呢?一個公眾人物的出現,將會帶來一系列的人肉搜索問題,那么人肉搜索的性質究竟是什么,它是否合法呢?是一個值得搜索的問題。
一、人肉搜索的基本釋義及社會效應
人肉搜索是中國社會中的熱點現象,也是目前網絡上爭議比較大的糾紛,廣義上,人肉搜索是指由征集者向發問者提供被征集者的信息的方式,狹義上僅指通過人機結合的搜索方式,逐漸獲取特定的信息,然后加以整理,分析,最后找出并確認結論。在有些人看來,也許人肉搜索帶給我們的只有弊而沒有利,但是不得不說的是,人肉搜索在一定程度上有它的正面效應:(1)輿論監督,通過人肉搜索的具體應用,對社會上的一些違道德的行為進行披露,起到了以儆效尤的作用。(2)作為社會進步的驅動器,人們在利用人肉搜索進行溝通交流的過程中,也對一些社會的主流熱點問題進行分析與自我分析,使團結互助的美好品德發揚光大,弘揚了正氣,促進了和諧。(3)可以發泄不良情緒,人們可以利用人肉搜索發泄不良情緒和釋放生活壓力,可以減少社會矛盾的激增。
在認識人肉搜索的正面效應的同時也應該認識到其負面影響,也正是這些負面影響產生了人肉搜索是否合法化的問題,具體有一下幾個方面。(1)侵犯隱私權,人肉搜索產生的背景,多是社會上一些比較有爭議的案件引出了一些有爭議的人物,而將這些人物的一些個人資料放在公眾都輕而易舉得到的地方,讓大家去瀏覽,去譴責,這無疑是侵犯了他們的隱私權的;(2)容易產生道德泛化,當一個案件發生時,有些人可能有著與公眾不一樣的看法,但是在大家都一味的譴責當事人的時候,這些原本可能站在正義立場上的人們或許就動搖了;(3)降低了網絡的公信力,當一個人的個人信息在網上被公開之后,人們就不再相信網絡了,會產生一種戒備心理。
二、人肉搜索到底是言論自由還是網絡暴力
2007年底,姜某因丈夫有了第三者想與其離婚,選擇了從24樓跳下自殺身亡,然而她在生前寫下了后來為人所知的“死亡博客”,將其自殺的原因都歸咎于丈夫的不忠,并在博客上公布了大量的丈夫與第三者的照片,這些信息公布后,引起了網民的大量搜索,一時間,丈夫王某的個人信息廣泛流傳,人們在網上罵聲一片,更嚴重的是,就連王某的父母也難逃厄運,屢屢受到匿名信甚至是恐嚇信,整日生活在恐懼中,給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擾。
由此可見,人肉搜索真的可以是網民對某些事件進行個人肆意評論的工具嗎?對于他人的隱私,真的就可以這么肆無忌道的公開嗎?在現在看來有兩種主張,贊成說認為,人肉搜索就是公民的言論自由,既然這些案例被在網絡上,人們就有權利去評論,甚至是批判,他們認為這樣可以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可以對大眾的道德進行監督,防止道德滑坡,規范人們的行為,而反對說則認為,人肉搜索就是一種網絡暴力,將人們的私人信息未經他人同意公布在網絡上,還加以渲染,供人們瀏覽,這本身就是侵犯他人隱私權的表現,他們認為這無疑是一種網絡暴力,是對人身的一種攻擊。
三、通過立法規范進行言論自由和人肉搜索的平衡
隱私權是一項重要而基本的人身權利,我國憲法早已經對隱私權加以保護,我國法律不并是完全限制公民的言論自由,我們公民恰恰擁有較大程度的言論自由權,公民可以在公開場合發表自己的言論,表達自己的思想,但是這種自由不是絕對的自由,而應該是建立在必要的法律限度內,公民在行使言論自由權是,應該注意到是否侵害到了他人的合法權益,沒有侵犯到他人合法權益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四、人肉搜索的入罪化問題
第一,從性質上看,人肉搜索具有危害后果嚴重,侵害方式便捷,行為手段隱蔽等基本特征,這符合了行為入罪的一項基本特征,就是違法行為。它是確定人肉搜索作為犯罪行為的前提和基礎。其特點是違法性。
第二,從對法益的侵害上來看,公開在網絡上披露他人信息的人在掌握他人的個人隱私后,采用公開曝光,辱罵,肆意評論等形式對他人進行人身攻擊,導致他人的隱私權等合法權益遭到侵害。這是確定人肉搜索是否構成犯罪的基礎,只有具有了法益的侵害性,才能進行入罪化研究。
但也有人認為,人肉搜索就不應該進行入罪化處理,因為人肉搜索充其量只是公民超出法定范圍內行駛言論自由權的行為,不應該用嚴厲的刑法加以控制,加以勸解和引導即可。
五、結語
自制內容“無禁忌”
2010年,隨著百度高調殺入網絡視頻行業,視頻網站迎來了一個激烈競爭的,獨家內容版權費甚至一度上漲近千倍。面對這樣的形勢,很多視頻網站選擇創造自己獨有的內容資源,此法不僅收效甚好,還一度成為網站“吸金”的主要來源。優酷自制劇《老男孩》可謂網絡自制劇的經典之作,成為當時全民討論的娛樂對象,火爆程度可見一斑;緊接著推出的都市情感劇《泡芙小姐》,更是吸引了眾多品牌植入廣告。可見,“自制”帶給視頻網站的甜頭并不小。這樣的成功,讓視頻網站看到了原創內容的巨大效應,也讓越來越多的國內知名網站效仿,紛紛推出網絡自制劇。
不過,賺錢的同時,也曝出了自制節目在內容方面的短板。為了吸引眼球,提高點擊量,網絡自制劇或多或少地融入了暴力、違反正常倫理道德等低俗元素。
被網友稱為“最牛網絡自制劇”的《東北往事之黑道20年》,因粗口不斷、暴力畫面較多,引發業界對網絡劇審查尺度的熱議;此前新浪網曝出網友上傳其誘導2歲兒童抽煙的視頻,導致眾多青少年以此為“追求”,紛紛效仿該兒童學習抽煙;優酷出品的自制劇《泡芙小姐》也被指過于暴露。另外,國外著名視頻網站YouTube上的部分視頻實施了觀看解禁,大量網絡視頻將會流入國內市場,因此觀眾將接觸到更多網站自制內容。
的確,很多網絡視頻內容毫無禁忌,不論是視頻中的談論話題還是節目中的行為示范都屢打尺度“球”,盡管網絡視頻與傳統電影電視內容審查不在同一層面上,但如果內容對青少年造成不良影響,或網友與媒體口碑太差,不僅對其網站造成不良影響,也會對行業造成不良后果。所以,獲得一定自由度的網絡視頻,應該通過自律與文化自覺,尊重觀眾,守住道德底線。
監管仍是“真空地帶”
網絡自制劇內容中帶有不良因素,視頻網站稱是為了追逐個性化,一種吸引用戶的方法,但背后卻折射出自制劇處在一個無人監管的“真空地帶”。樂視網自制節目中心總監朱先慶表示:“目前國內視頻網站所有的自制劇、微電影,以及所有綜藝娛樂節目都是靠自覺完成內部審查,并沒有相關機構對此進行‘一對一’管理。”奇藝網媒介主管霍小姐也表示,除了部分自制劇在籌拍時已經考慮將版權賣給電視臺,否則一般視頻網站在投拍時并不會主動考慮去申領廣電總局的許可證,因為沒有這個必要,即便想上報送審也無處問詢。
據《新京報》報道,目前,我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單位遵循的是2008年1月起施行,經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信息產業部審議通過的《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管理規定》。和傳統電視劇制作流程相比,網絡自制劇缺少申報立項和審片兩個環節,并且其內容可以不需要獲得相關部門的許可便可上線,所以視頻網站大多只能在‘底線’內自律,就算出現了問題,上級部門對這些劇目的管理,也通常是在這些節目播出之后。因此,不少人認為這種“亡羊補牢,為時已晚”的作為,根本無法真正起到監管作用,網絡自制劇也不得已陷入“合法性危機”。
可是,考慮到自制劇可以帶來不錯的收益,視頻網站幾乎做不到對其自制劇內容上的自律和有效控制,所以才使這種奪人眼球而挑戰播出內容底線的現象頻頻發生。目前,觀看這一類影片的對象多以年輕網民為主,如果繼續忽視網絡自制劇中的不良因素,它們會對年輕觀眾的人生觀、價值觀產生嚴重的誤導。
行業規范迫在眉睫
如今,人們正處在一個全民娛樂的時代,互聯網的快捷將更多的元素娛樂化,網絡自制劇的迅猛發展就是一個典型例子。網絡自制劇對青少年產生的不良影響已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重視,網絡視頻行業健康發展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2011年底,國務院在公布的《電影促進法》草案征求意見稿中規定:“未取得《電影公映許可證》的電影,不得通過互聯網、電信網、廣播電視網等信息網絡進行傳播。”而作為各大視頻網站獨自推出的自制影片更是絕大部分都未經“許可”,《電影促進法》如正式立法實施,根據其草案里的規定,這些影片若繼續在網站上傳播,就構成了違法。不過,該法規仍然還在草案征求意見的范疇內,目前還未對視頻網站產生實際影響,。
因此,為了保障視頻行業健康有序的發展,有關部門必須對網站自制劇加強監管,早日出臺相關制度和審查標準,規范視頻網站運營。另一方面,除了制定有約束力的監管措施外,作為企業自身,更應該細心維護網絡視頻行業的環境,那種“一切向錢看”的錯誤思想應該摒棄。有了良好的發展環境和發展方向,網絡自制劇今后的路才會走得更遠。
當然,對于網絡自制劇內容的監管,業內人士也有不一樣的看法,他們并不主張“一棍子打死”的做法,而是建議相關部門出臺對于視頻網站自制內容的分級管理措施。中央財經大學文化創意研究院執行院長魏鵬舉建議采取“實名+身份證認證”的用戶注冊模式,根據本人的年齡層段為其安排適合觀看的視頻內容。因為部分相對小眾或者有探索性質的自制作品的價值觀和表達方式可能不合常規、不適合青少年觀看,但卻依然有其播放的價值,只要內容保證不觸及國家規定的內容底線、不違反相關法律規定,就應該可以按照用戶年齡層段實現分級播放。
熱點聚焦
Siri功能描述不當 蘋果再度遭遇集體訴訟
3月30日,蘋果再次因為iPhone 4S語音控制助手服務Siri遭遇集體訴訟。訴訟文件稱蘋果在電視廣告中對Siri的功能進行宣傳時了錯誤的具有欺詐性的信息。比如,廣告稱Siri可以用于安排預約、查找餐廳等任務。蘋果在廣告中描述“僅需通過詢問”Siri即可快速完成上述任務。
一用戶在訴訟中指出:“Siri要么無法理解原告所提出的問題,要么在經過長時間等待后提供了錯誤的答案。”因此,他要求蘋果對他和其他iPhone 4S買家提供“安慰與賠償”。
而在本月早些時候,紐約iPhone 4S用戶在加州聯邦法院提訟,指控蘋果的廣告中對Siri功能的描述存在“誤導性和欺騙性信息”。這訟稱:“通過全國范圍內的多媒體營銷活動,蘋果對Siri功能了錯誤和欺詐性信息。例如,很多電視廣告顯示,使用Siri可以約會、尋找甚至學習吉他和經典的搖滾歌曲。在廣告中,蘋果聲稱這些任務可以通過iPhone 4S的Siri功能很容易地完成,但實際操作卻并非如此。”訴訟指責蘋果的廣告具有欺詐性,因為它們“極大地偏離了”現實世界中的用途。
關鍵詞:民族突發性事件;網絡報道;新浪網
中圖分類號:G21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8122(2010)10-0033-03
一、引 言
2009年7月5日,我國烏魯木齊發生了7•5燒嚴重暴力事件,對國內甚至是國際都產生了重大影響。世界及我國多個媒體匯集于烏魯木齊,進行實地采訪與報道。筆者把這類突然發生在民族地區,涉及民族問題,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嚴重社會危害,需要采取應急處置措施予以應對的社會安全事件,歸為“民族突發性事件”。目前的文章中,對“民族突發性事件”進行研究的并不多,筆者就本文中對我國“民族突發性事件”的報道框架進行初步的探討。
二、新聞框架理論
框架理論起源于社會學家對真實的解釋以及認知心理學家有關“基模”的理論。當代美國學者高夫曼是框架理論最重要的研究者,1947年他將這個概念首次引入文化社會學。臺灣學者藏國仁認為,“對框架的研究通常包括三個不同的層次:高層次結構、中層次結構以及低層次結構。其中高層次的框架結構是對主題的定性,是宏觀視野的展現;中層次結構,包含事件的歷史背景、相關事件、最終結果、事件評價等,屬于中觀視野;低層次結構,是指通過使用某些帶有感彩的語言和具體意義的符號呈現文本的基調,屬于微觀視野。”[1]
三、新疆7•5事件報道的新聞框架分析
根據藏國仁對框架的層次分析,本文對新浪網就新疆7•5事件的報道的框架分析根據新聞框架的三個層次進行。通過標題、直接引語等分析高層次框架如何為事件定性;通過歷史背景、主要事件、事件評價等來分析中層次結構框架;通過關鍵詞等符號來研究低層次結構框架如何構建文本基調。
(一)高層框架:標題
高層次結構框架通常以新聞標題的形式表現出來,新聞標題往往直觀地體現了媒體對新聞事件的定性。本文將新浪網對于新疆7•5事件相關報道的標題分為7類進行分析。統計結果如下表1:
新浪網新疆事件報道的7類標題按使用數量排序依次為:第三類標題:介紹事件情況占29%;第一類標題:表明立場占26%;第七類標題:其它占14%;第六類標題:國際支持占11%;第五類標題:表明信心占9%;第四類標題:以新疆各族人民視角報道占8%;第二類標題:介紹新疆變化占3%。以下是各類標題的舉例說明:
第一類標題:表明立場
《專家:烏魯木齊燒撕開“世維會”的虛偽面紗》(7月6日)
《人民時評:妄圖搞民族分裂注定失敗》(7月9日)
第二類標題:介紹新疆變化
《高考分數線佐證新疆少數民族學生教育水平提高》(7月8日)
《新疆各族群眾從西部大開發中得到實惠》(7月14日)
第三類標題:介紹事件情況
《烏魯木齊發生燒事件多人死亡》(7月6日)
第四類標題:以新疆各族人民視角報道
《新疆女工:反對打著我們名號發起暴力事件》(7月6日)
第五類標題:表明信心
《烏魯木齊市委書記:全力保證各族市民正常生活秩序》(7月7日)
……
(二)中層框架:主要內容、新聞來源
1.主要內容。分析新浪網關于新疆事件的1337篇報道,可以看出報道的主要內容分為以下十類:有關于新疆事件進展情況的介紹,有關于事件過后新疆烏魯木齊情況介紹。
以下是新浪網關于新疆事件報道十類內容的具體統計數據:
2.新聞來源。新聞來源是新聞框架建構的重要指標之一。新浪網關于新疆7•5事件報道共引用26 家媒體的報道,共計1337篇。引用的主要媒體包括新華網、中央電視臺、人民網、人民日報、環球時報等。具體引用情況詳見表3:
從下面的扇形統計圖2可以看出,新浪網新疆事件的報道主要引用新聞網和CCTV的相關報道,引用數量占總報道量的比例分別為46%、28%,共計74%。除此之外,按引用媒體報道數量排序依次為,《人民日報》4%,《環球時報》4%,東方衛視4%,國際在線3%等。在引用的26家媒體中,上述圖表中的13家外,其余13家媒體的引用報道量占2%。
(三) 底層框架:關鍵詞
Entam, R.M.認為新聞文本的框架是通過使用或拒絕使用某些關鍵詞、常用語、僵化的形象、信息源和句子,通過某些事實和判斷的聚合來強化主題。因此,持有某些立場的新聞媒體在描述事件和表現人物形象時,常常會使用某些具有一定感彩和社會心理內涵的關鍵詞語,呈現某種基調,體現某一立場。在新疆7•5事件低層結構上,本文著重研究媒體報道中關鍵詞的使用情況,探討媒體對這一事件的構建。
下面列舉了新浪網報道中使用頻率較高的一些詞語:
四、結論與反思
通過上述統計、比較和分析,結合研究問題,文章得出如下結論:
(一)本文對網絡媒體關于新疆事件的報道進行了高、中、低三個層次結構框架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通過高層框架對新疆7•5事件相關報道的標題分析發現,在對新疆“7•5事件”的定性方面,新浪網使用最多的關鍵詞是“暴力犯罪事件”,這與主流媒體的報道是一致的,與事實也是相符的,使人們對新疆事件有一個比較客觀、準確的認識。新聞標題是人們瀏覽和閱讀新聞時首先獲取的信息,是判斷是否繼續深入閱讀報道內容的標準之一,容易形成和加強刻板印象,網絡媒體在報道新聞,尤其是“民族突發性事件”時要格外注意。
通過中層次對新疆7•5事件相關報道的主要內容,在主要內容上呈現出多樣化。前文對新浪網關于新疆事件報道的主要內容分為十類,包括關于我國非官方組織、個人對于新疆暴力事件、等分子的譴責,對于維護祖國統一的愿望等。內容涉及具體的事件的解讀、國內外各方面的反應、相關事件的鏈接、背景資料的匯集。網絡媒體很好的利用了自己的優勢,將報道內容多樣化、豐富化。
通過對新聞來源分析發現,關于“民族突發性事件”這一特殊的報道,網絡媒體大多轉載國家主流媒體的報道,新聞主要來源于新華網和中央電視臺兩家官方媒體。新浪網對于新疆事件自行采寫的報道為零。不過新聞的來源還是相當廣泛的,轉載了來自26家媒體的文章、圖片和視頻。
通過低層次對新疆7•5事件相關報道的關鍵詞分析發現,在關鍵詞的選擇上,新浪網對新疆事件進展情況的介紹使用“燒”、“嚴重暴力犯罪事件”兩個關鍵詞。在介紹事件過后新疆烏魯木齊情況是使用了“恢復正常”、“重現熱鬧”等關鍵詞。通過這些關鍵詞的使用,網絡媒體塑造了及分裂分子的負面形象,致力于打造一個積極良好的國家政府形象。
(二)網絡媒體在報道“民族突發性事件”時,也呈現出一些不足之處
首先,新聞來源主要是靠轉載國家主流媒體,自行采寫的報道太少。豐富的稿源有助于媒體更多元地看待新聞事件,更立體化地報道新聞事件,而過多的轉載其他媒體的文章則會淹沒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其次,網絡媒體在構建新聞時,容易受其他媒體的議程設置影響。由于在事件的報道過程中,網絡媒體大多以轉載新聞為主,“轉載是一種大空間延伸,轉載的新聞媒介稱為后續媒介,它們報道的新聞是從第一媒介――首先報道新聞的那個媒介來的,不是自身發現、采寫的新聞。”[2]而且又盡量擴大自己的新聞來源,因此報道在一定程度上同質性較大,易受其他媒體的議程設置影響。
最后,網絡媒體在報道“民族突發性事件”時,相對于事實議程的輸出,價值議程輸出略顯不足。“‘價值議程’的輸出,需要對一時一事的敘述進行戰略化的提升和持久的延展,服務于一國價值信念的凝結、表達和擴散,一方面承載本國文化的核心價值,一方面也要映射超越具體差異的普世價值。”[3]在突發性事件新聞報道中,媒體要重視文化建構意義,發揮指導,多一點報道的人文關懷。
參考文獻:
[1] 董坤.公共危機中新聞媒體的國家形象建構[D].北京:中央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2010.
[2] 臧國仁.新聞媒體與公共關系(消息來源)的互動:新聞框架理論的再省[M].香港:爐峰學會出版社,1997.
摘要:面對長期或多次遭受家庭暴力的受虐婦女,詢問其為什么不離開很不恰當,因為這一問題以一些不當的判斷為基礎。但受虐婦女容忍暴力、維持與施暴者的關系作為一種客觀存在的現象,有其復雜的個體和社會方面的原因。
中圖分類號:C913.1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4-2563(2007)06-0019-05
對婦女的家庭暴力是世界各國普遍存在的社會現象,也是當今國際社會關注的世界性婦女問題之一。近年來,中國家庭暴力問題開始暴露出來且日益嚴重,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由于家庭暴力通常發生在具有親密關系的家庭成員之間,這意味著家庭暴力就發生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或者生活周圍。在一定程度上,這一問題與社會中的每個人都息息相關,因為我們身邊的親戚、朋友或者鄰居中可能有人正遭受著家庭暴力的侵害。與生活的密切相關性使人們對家庭暴力投去更多的注意,也使人們在看到、聽到相應的事件時分外關心問題的解決,尤其是受害者的處境及其救助。生活中,人們總是同情弱者,希望能夠幫助弱者,對家庭暴力中的受虐婦女也是這樣。這是一個善良的目的,但事實是否如此呢?每當我們看到報端關于家庭暴力的報道,每當我們聽到別人講述家庭暴力的事件,想象這些婦女面臨的命運,我們經常會很困惑的問別人或自己:“她為什么不離開?”事實上,提出這個問題的不僅僅是我們,還包括一些對受虐婦女承擔一定救助責任的有關機構的工作人員,只不過問題變成了:“你為什么不離開?”問題貌似不同,但實質相同,都以受虐婦女為對象。討論就從“她為什么不離開”開始。
一、“她為什么不離開?”――一個錯誤的問題
“她為什么不離開?”這似乎是―個極為自然、簡單的問題。“她”是指那些長期或者多次遭受家庭暴力的婦女。因為對第一次遭受家庭暴力的婦女,人們更傾向于詢問暴力發生的原因以及提供一些可能的解決方法。只有長期或多次經歷暴力的婦女,才會讓人們產生這樣的疑問。與此相應,“不離開”是指這些婦女仍然處于充滿暴力的家庭關系之中,仍然經受著暴力的侵害。由此,問題可以轉化為:在經歷長期或者多次暴力之后,為什么這些婦女仍然處于充滿暴力的家庭關系之中?認真分析可以發現,這個問題之所以讓我們覺得困惑是因為有一些判斷作為我們提問的基礎。
1.離開,暴力就會結束
這是人們的普遍認識,否則就不會為受虐婦女的不離開而困惑。遺憾的是,這只是一個想當然的判斷,而不是事實。這一判斷忽視了婦女為了擺脫暴力所作的嘗試及其帶來的后果。有關調查顯示,婦女在最初遭受暴力時感到憤怒和屈辱,她們積極地通過各種行動避免再次遭到暴力,其中包括提出離婚(28%)、回娘家居住(12%)等。這樣的舉動使她們暫時離開了施暴者,但其后果未必理想。如果離婚未成或者因為各種原因又被迫回到施暴者身邊,她們面臨的可能是更嚴重的暴力。而在現實中,有的施暴者甚至追到婦女的娘家繼續暴行,有的婦女離婚以后仍不能擺脫前夫的暴行。在某地婦聯的統計中,離婚后婦女受前夫暴力的占家庭暴力總數的19.5%。由此可見,真實的情況是:離開,暴力未必結束。
2.如果受虐婦女決定離開,就一定能夠離開
社會對個人自由、獨立的標榜,女權主義者為使婦女得到更大個人自由所作的努力及其取得的成績,使人們漸漸產生了一個信念:個體是自己的主人,包括婦女。這意味著,越來越多的人相信:每個人都可以決定自己的生活。而對于受虐婦女而言,只要她下定決心離開施暴者,她就能夠離開。這是一個理想的狀態,但現實卻要殘酷許多。幾千年來,社會的主要資源一直為男性所占有。近百年來,婦女地位的提高使女性開始占有一部分社會資源,但與男性相比仍處于弱勢地位。今天,即使一個受過高等教育并具有一定社會地位的婦女離婚,都意味著孩子和住所的喪失,更不要論及其他社會地位較低的婦女了。現實中有很多制約婦女做出離開決定的因素,諸如:孩子、沒有經濟來源、住房,等等。由此可見,人們的判斷完全忽視了婦女做出決定的前提,而僅僅關注決定本身及其實現。這是一個空中樓閣似的判斷。
3.社會救助是能夠獲得的,并且是有效的
對于前文的論述,也許有人會提出質疑:即使受虐婦女資源缺乏,他們仍然可以向社會求助,而不用繼續停留在這種關系中。這里又出現了一個新的判斷,即人們通常認為受虐婦女能夠得到社會的有效救助。表面看來,婦女在遭受暴力后可以通過各種途徑尋求幫助,包括向親人、朋友尋求非正式的社會支持和向婦聯、公安機關、法院等機構尋求正式的社會支持,但問題的關鍵是受虐婦女是否從社會支持中得到了真正的救助以及救助是否有效。對于前者,筆者將在后文中詳細論述。對于后者,有研究表明,在受虐婦女的經驗中,求助無效占大多數(58%),這還不包括求助暫時有效的情形,而求助真正有效的只有6%。這些數字否認了這一判斷的真實性。
前述的三個判斷促使我們提出問題:她為什么不離開?建立在這三個判斷基礎上的這個問句并不是一個真正的問題,實際上也是一個判斷,其邏輯是:在離開暴力就會結束的情況下,真正的受虐婦女一定會離開。而問題中的婦女在通過個人力量或社會救助時能夠離開卻不離開,她們自身存在一定的問題,她們對自己的被虐應當承擔一定的責任。在這個意義上,她們未必是真正的家庭暴力受害者。于是,提問將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悄悄轉化為私人之間的事情,同時歸責于受虐婦女。行文至此,有人會說,這只是我們的無心之過。但對于受虐婦女,尤其是被詢問“你為什么不離開?”者,這有些類似于一個錢包被盜的人去派出所報案,工作人員卻問他:“你的錢包為什么會丟?”面對后者,報案者會憤怒,而旁觀者也會對工作人員不滿。而面對前者,人們卻覺得這個問題是如此自然,詢問的矛頭直接指向了受虐婦女。面對問題,受虐婦女不由自主地反問自己:“我為什么不離開?”這實質上是迫使她們反思,反思是不是自己造成了自己的困境,而結果是使受虐婦女覺得社會責備的是自己。被責備的感覺會使一些婦女覺得委屈或者憤怒,也會使一些婦女去思考自己的過錯,但不論如何都會使她們放棄向社會求助,或繼續容忍暴力,或通過其他違法的方式結束暴力,這些都是人們不愿意接受的。
因此,“她為什么不離開?”這是一個錯誤的問題。
二、她為什么不離開?――一個復雜的現象
面對受虐婦女,詢問其為什么不離開固然不恰當,但忽視這些婦女長期或者多次受虐的現實更不恰當。受虐婦女為什么要容忍暴力并維持和施暴者之間的關系呢?探討她們不離開的原因有助于人們提出正確的問題,更有助于社會為她們提供適當的幫助。
目前,對受虐婦女為什么不離開的研究主要從三個方面展開:一是社會制度層面的分析,主要集中
于性別制度,主張男女不平等是導致家庭暴力產生的根本原因,也是導致受虐婦女不離開的制度因素。二是對制約因素進行分析,即尋找影響婦女做出離開決定的具體制約因素,主要有:恐懼、對孩子的責任、施暴者承諾改正、離開而產生的內疚、自尊心低、對施暴者的愛、對施暴者的經濟依賴、等等。三是分析受虐婦女的心理,探討其不離開的心理原因,影響較大的理論觀點有“創傷情結”和“習得的無助感”,前者強調施暴者與受虐者之間權力的不平衡和暴力的間歇性,后者則關注婦女長期受虐卻無法改變境況所產生的無助感。這三方面的研究從不同的角度對受虐婦女的不離開做出了自己的解釋,都具有一定的科學性。但是,這些研究或過于宏觀(如一),對家庭暴力的防治難以提出具體的對策;或太過分散(如二),忽視了各種因素間的綜合作用;或過于強調受虐婦女的消極一面(如三),僅對在家庭中占有資源較少的受虐婦女的不離開具有一定的解釋力。實際上,受虐婦女成功擺脫暴力需要滿足兩個條件:一是受虐婦女決心擺脫暴力,二是社會支持婦女擺脫暴力,兩者相互影響,缺一不可。現實生活中,正是由于這兩個條件或其中之一的不成熟,導致了受虐婦女不離開的決定。這是一個社會與個人互動的過程。
(一)婦女決定離開
受虐婦女在擺脫家庭暴力的努力中,最堅決的表現形式是離婚。離婚結束了受虐婦女與施暴者之間的婚姻關系,在多數情況下可以結束受虐婦女的厄運。但離婚對許多受虐婦女是一個很難做出的決定,原因在于受虐者心里潛在的矛盾。這些矛盾無形中影響了她們的決定。
1.希望擺脫暴力與渴望保持關系之間的矛盾
盡管近些年來人們對離婚的態度越來越寬容,但婚姻的破裂對許多人仍是一種失敗的象征。這導致許多受虐婦女將擺脫暴力與結束婚姻分離開來,她們希望在維持婚姻的前提下與暴力告別。對于占有社會資源較少的婦女,尤其是農村地區的婦女,婚姻對她們生活的影響是決定性的。這是因為:第一,在這種情況下,人們總是認為丈夫是家庭生活的主要支柱,受虐婦女依靠其丈夫生活。事實上,受虐婦女也常常默認這種觀點,其結果是離婚直接與生存困境相聯系。于是,在目前社會救助系統還不完善的情況下,維持婚姻以保障生存就變成了第一選擇。這點在農村地區表現尤為突出。第二,每個人都渴望獲得成就感,但占有社會資源較少的婦女很難在除了家庭之外的其他領域獲得成就感。在這個意義上,婚姻的失敗對她們而言在很大程度上意味著人生的失敗,而離婚也意味著承認自己的失敗。而對于占有社會資源較多的婦女,尤其是那些與其丈夫相比資源占有處于優勢的婦女,她們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男強女弱的傳統格局。生活中,許多人認為女性的資源優勢會傷害堅信自己是一家之主的男性自尊。如果這些婦女也認可這種觀點,那么在遭受家庭暴力后思考暴力發生原因的過程中,她們很容易將暴力歸因于自己對傳統格局的破壞與對丈夫男性權力的挑戰,進而將自己的某些行為過錯化,而將暴力合理化。這時,她們的第一選擇不是離婚,而是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某些改變而結束配偶的暴力。另一方面,通常她們在人們的眼中是比較成功的女性,而成功的人往往更害怕失敗,尤其是在社會仍然認可家庭對于女性的特殊重要性的今天,選擇離婚對這些成功女性仍是一個艱難的決定。但對于長期或多次遭受暴力的婦女而言,在維持婚姻的前提下結束暴力只能是一個美好的愿望。相反,她們越是渴望維持婚姻,越是希望婚姻成功,就越容易接受傳統的社會觀念,也越可能導致男性的暴力行為發生。
2希望擺脫暴力與渴望愛和關注之間的矛盾
雖然許多人很難接受將暴力與愛聯系起來,但在現實生活中,把愛和暴力等同起來是早期兒童社會化的一部分。父母在對孩子進行體罰時,經常對孩子說諸如“我打你是因為我愛你”、“打你是為你好”之類的話,這不僅是在把暴力與愛聯系起來,也是在不加解釋和討論的情況下給兒童灌輸一種愛近似于被動接受的觀點。兒童一旦認同這種觀點,其影響將持續到他們成年以后,男性會將暴力作為一種表達愛與關注的方式,女性則會認可或被動的接受這種“特殊”的表達。這導致一些婦女在遭受家庭暴力之后,往往相信丈夫愛的解釋和改正的承諾。而婦女越是相信暴力與愛之間的聯系,男性的暴力行為越會發生。這也是家庭暴力得以循環發生的一個原因。另一方面,愛與被愛是人的心理需要,再加上社會總是認為女性需要關心與照顧,尤其是男性的關愛,這導致女性對于愛尤其是異性之愛的渴望更多一些。但實際上,不同的女性得到男性關愛的可能性是不同的,而女性對自身吸引力的評價也是不同的。自我評價較低的女性往往覺得以自身的條件,即使離婚也很難找到一個更好的丈夫。這時她們會從日常生活中尋找丈夫關愛自己的點滴,并確信其真實性。她們會將忍受虐待看作自己付出的代價,因為她們知道自己可以過沒有虐待的生活,但卻不能過沒有關愛的生活。這意味著,當對關愛的渴望超過對暴力的恐懼時,當害怕孤獨甚于害怕暴力的傷害時,受虐婦女就傾向于容忍暴力并維持與施暴者的關系。暴力與愛之間的糾纏使結束暴力與獲得關愛之間表現出一定矛盾。
以上是受虐婦女做出離開決定時心理上兩個比較突出的沖突。除此之外,還有其他類似的沖突,例如:離開丈夫與離開家和孩子的矛盾。這些內在的心理沖突影響她們做出離開的決定。
(二)社會對決定離開的婦女的支持
由于婦女在社會資源占有上處于相對弱勢,因此社會支持網絡對婦女的支持與救助對受虐婦女做出并實現其離開決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盡管社會同情受虐婦女,愿意為他們提供支持與救助,并設立了承擔相應職責的機構,但其實際發揮的作用與人們的理想相差很遠。
1.社會對受虐婦女的有形支持
為促使受虐婦女做出離開的決定,社會必須使她們相信:離開施暴者后能夠安全地生存,并保障婦女的信任能夠變成現實。因此,對于缺乏必要社會資源的受虐婦女,社會應當為她們提供必要的物質支持,但現實狀況是受虐婦女很難獲得需要的幫助。婦女在遭受暴力之后,通常首先選擇向娘家、朋友等個人網絡求助,但親友能夠為其提供的幫助是非常有限的,最常見的是提供短期住所,有時包括一定的經濟支持。在許多情況下,躲避在親友家并不能保障其安全,甚至會威脅到親友的安全。因此,這只能是一個權宜之計。對于自認不宜再向親友求助的婦女以及沒有親友可求助的婦女而言,她們只能向社會求助。而在中國大部分地區,目前并沒有建立婦女庇護中心之類的福利機構,這直接導致這些婦女無處可去。這使得許多婦女由于無法獲得必要的幫助而不得不返回或者繼續停留在充滿暴力的家庭關系之中。與此同時,在暴力持續的過程中,女性還可以選擇向社區、婦聯、公安機關等機構尋求支持,但由于社會救助體系的不完善,這些機構的介入都是暫時性的,結果往往是適得其反,使受虐婦女的處境更為
悲慘。對于離開暴力家庭的婦女,社會應當保障她們的安全,但如同前文提到的一些婦女在離婚后仍然受到前夫的暴力侵害。當她們發現離婚并沒有事實上結束自己的厄運時,復婚或者和前夫共同生活以相對保障安全便會成為其選擇。這表明,社會并沒有為受虐婦女提供必要的、有效的有形支持。
2.社會對受虐婦女的精神支持
對受虐婦女而言,社會支持不僅意味著物質上的有形支持,還包括無形的精神支持。通常人們都會認為,社會總是同情受虐婦女,即使不能提供有效的物質支持,精神支持卻是沒有疑問的。但認真分析婦女求助時社會支持系統的反應,就會發現現實并不像人們想得那樣,主要表現為以下三個傾向:其一,面對遭受暴力的婦女,人們經常詢問一個問題:“他為什么打你?”這句話悄然將話題引到受虐婦女身上,其潛臺詞是:你做錯了什么,他會打你?于是,暴力被模糊為夫妻雙方的事情,在一定意義上可以稱為引起與被引起的關系。而問題的本質是,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都是不能容忍的,都是對女性尊嚴和權利的侵犯,這完全是施暴者單方的行為。而這樣的問題卻將家庭暴力的本質模糊化。類似的問題和話語還有:“兩口子哪有不打架的”、“明知道他脾氣躁,你干嘛和他吵”、“他在外面壓力大,你要多理解他”,等等。其二,當受虐婦女表示離婚的想法時,常常會面對另外一些問題,例如:“你想過孩子沒有?”、“離婚了,孩子怎么辦?”、“為了孩子,你不能忍一忍嗎?”表面上,這些問題并沒有否定婦女的決定,但其真實含義卻是勸說婦女繼續留在暴力之中。因為中國的傳統觀念以及人們的普遍意識中,母親總是忍辱負重、無私奉獻的,一個負責的母親總是甘愿為孩子而犧牲自己的。這很容易使受虐婦女產生一種認識,如果自己不顧孩子而離婚,周圍的人會否定自己,而自己為孩子做出一些犧牲是應該也是值得的。這實際上是將婦女繼續停留在暴力中的行為崇高化。其三,當受虐婦女覺得自己無論如何都不能擺脫時,當接受求助的對象認為自己對受虐者處境的改善無能為力時,就會出現將暴力命運化的傾向,對婦女的受虐作出諸如“都是你的命不好呀”、“女人就是這樣的命呀”之類的解釋。命運化是一種完全消極的想法,幾乎完全否定了婦女擺脫暴力的可能性。而這幾種傾向是人們在面對受虐婦女時不自覺的表露出來的。這表明,社會實際給予受虐婦女的精神支持與人們頭腦中的認識相差很大,社會無形中在很多時候扮演了壓制受虐婦女的角色。
通過上文的分析可以發現,受虐婦女離開充滿暴力的家庭關系是其本人和社會互動的一個結果。如果受虐者內心的沖突導致其繼續停留在暴力關系中,社會救助系統也無用武之地。但如果受虐者決定離開,但社會卻否定或壓制其離開的想法,或不能保障其生存與安全,婦女就會被迫放棄初衷而繼續或返回暴力關系之中。另一方面,完善有效的社會救助系統和強而有力的社會精神支持也會有助于受虐婦女做出離開的決定。受虐婦女與社會之間的互動對她為什么不離開具有相當的解釋力。
三、恰當的問題與針對性措施
“她為什么不離開?”同樣的表達,分別被作為一個問題詢問與作為一種現象研究時,兩者之間的差異是如此之大。正是由于人們關注現象引發的問題更甚于關注現象本身,才導致了一種尷尬的局面:在家庭暴力防治和受虐婦女救助中,人們行為的目的與結果之間出現了相當的偏差。在現實生活中,還有許多類似的例子。例如,同樣對于長期或多次受虐的婦女,人們詢問:“你為什么容忍他的行為?”,問話暗含著受虐者容忍暴力的意思,但實際情況是她們沒有其他選擇,而反抗會使暴力升級。又如,人們習慣于將家庭暴力稱作“夫妻間的事”,仿佛暴力和虐待發生在夫妻相互之間,而實際上家庭暴力是一個人針對另一個人的。這意味著,社會對家庭暴力的防治和對受虐婦女的救助可以從兩個層面上展開:
1.學習傾聽與詢問恰當的問題
目前,在社會救助網絡還不完善的情況下,充分發揮現有社會支持系統的力量是一個現實的選擇。作為受虐婦女求助的對象,不論是其親友,還是有關機構的工作人員,都應當首先學會傾聽與詢問問題。傾聽有助于了解受虐婦女的狀況與處境,更重要的是認真傾聽本身就是救助的一部分。在傾聽的基礎上,提出恰當的問題,例如:“我能為你做些什么?”“你需要我們做些什么?”等等,以使求助者感覺到社會的理解與支持。與此同時,應當盡量避免在沒有了解有關情況時貿然發問,避免以某些不合理的判斷為基礎提出問題。這是一個相對容易實現的措施,但這是向受虐婦女提供救助的第一步。如果詢問求助者“你為什么不離開”之類具有一定歸責含義的問題,會使受虐婦女就此停止向社會求助。對于承擔一定救助職責如居委會、婦聯等機構的工作人員,這點尤為重要,因為她們的反應、態度與問題會被受虐婦女認為是政府的態度。因此,這些機構應當對工作人員進行培訓,或者提供工作手冊,以提示她們怎樣恰當應對求助的受虐婦女。
關鍵詞:網絡文化;“90后”;影響;調查報告
一、“90后”學生上網情況的基本分析
為了了解“90后”學生與網絡的關系,我們在廣州市的某大專和中學發放了100分調查問卷,全面了解他們的上網時間和上網目的等。調查結果顯示如下。
1.“90后”中學生上網時間普遍不低于1小時,“90后”大學生普遍超過3小時
在問卷中,項目為“平均每天上網時長”的選項,選擇“1~3小時”的有40%,選擇“3~5小時”的有25%,選擇“5小時以上”網蟲級的有18%,“1小時以下”的人13%。其中,52%的中學生上網時長為3小時以內,66%的大學生在3小時以上。網絡已經成為“90后”學生獲得信息、交友、娛樂的重要途徑,甚至對某些“90后”而言,網絡成為他們閑暇時間唯一喜歡的選項。
中學生與大學生上網時間的差別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外在因素。中學生面臨升學的客觀目標,他們受到學業時間的限制,家長的管制以及自身控制力的影響。而對于大學生而言,學習模式則不同于中學生,他們有了更多屬于自己的課余時間,父母也放松了對他們的管制,同時網絡也成為他們獲得知識的重要手段。
2.打發時間成為多數上網學生的重要目的
在問卷中,關于“促使青少年上網的原因”這一問題的結果讓人心酸。其中,49%的人回答“打發時間”。調查數據顯示,“90后”青少年對待網絡的看法就是一種消遣方式,網絡游戲更是成為“90后”男生打發時間的首選,而“90后”女生大多選擇瀏覽網頁或者看視頻、聽音樂來渡過她們的空閑時間。
從與“90后”學生談話中我們可以發現其中的某些原因。(1)“90后”學生在處理人際關系方面存在問題。互聯網是一個虛擬的世
界,只需一個網名便能暢游其中,現實生活中,許多青少年不知道如何處理自己的人際關系,因而選擇了在網絡中尋找快樂;(2)某些“90后”學生迷失自我,在現實生活中自卑,通過網絡中的虛擬自我找到自信;(3)網絡文化的高效性。現在的我們,可以足不出戶就能了解外界的一切,網絡文化的形成,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4)社會缺乏對“90后”學生休閑方式的引導。健康的休閑方式是一個人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從調查來看,“90后”學生對于自我休閑方式的選擇很迷惑。他們覺得上網是最好的選擇,而不愿多參加戶外的健身活動、志愿服務等等。
3.利用網絡來學習的“90后”學生只是小部分
調查數據顯示,只有21%的青少年選擇利用網絡來學習,且超過一半的受訪者上網學習的時長占整個上網時間的30%~60%。而此部分人中,多數屬于被動的,為了完成任務而為之。現在的社會開始推行網絡教學,教師也會通過布置相關作業,讓學生在網絡中完成。“90后”中學生通過網絡查找相關資料來輔助完成作業,而部分“90后”大學生則通過網絡查找資料和信息來代替自己動腦完成作業,網絡簡直成為了部分“90后”大學生的“作業”。在談話中,我們也發現很少部分的“90后”學生能主動利用網絡去了解世界的第一手資料,了解社會的動態,通過網絡去獲取更多的資料,豐富他們的課余生活,增強他們的學習動力。
4.大部分“90后”學生都接觸過網絡游戲,部分人網絡成癮
根據調查數據顯示,70%的被訪青少年都有接觸網絡游戲的經歷,25%的青少年經常沉浸于網絡游戲中,僅13%的青少年表示對網絡游戲不感興趣。這樣的數據表明,青少年對網絡游戲的需求是大量的。這樣的需求也促使各地網絡游戲研發中心不斷地研發新的游戲吸引廣大網民。“90后”學生已經成為網絡游戲的主力軍,在這樣的一個網絡文化影響下,引申出了一個新的社會問題——網絡成癮。
青少年在網絡游戲中能夠得到各種滿足:殺人、街頭對打等暴力游戲帶給了青少年滿足和;網絡游戲中的等級滿足了玩家自我表現與自我顯示的需要,青少年的自我意識逐漸地形成,當現實中青少年沒有得到自我表現的機會時,他們便會轉向網絡游戲去尋找自我,確立在同伴中的地位;滿足玩家挑戰自我、發泄情緒和逃避現實的需要,網絡游戲中,玩家可以不受現實道德的限制,發泄自己的情緒,在游戲中通過不斷地挑戰從而獲得滿足;滿足玩家排解孤獨感和真實情感交流的需要,網絡游戲的最大特點就是匿名性,現實生活中一個很平庸的人,卻可以在虛擬世界中扮演行俠仗義的俠客來填補心中對現狀的不滿,這種與現實生活完全不同的人生經歷吸引了很多玩家投身其中,還有許多原因會造成青少年網絡成癮。
5.網絡交友獲得“90后”學生的熱捧
網絡聊天工具多樣,QQ、飛信、MSN等工具成為“90后”學生熱捧的網絡聊天工具,微博、博客、人人網等社交網絡也是當代流行的交友網站。面對這些當下流行的社交網絡,在調查的青少年中,53%的人對這些社交網站持無所謂的態度,32%的人認為這些網站很好,有必要建立,僅僅只有4%的人認為這些網站不好,持反對的態度。青少年使用這些交友工具主要是為了獲取朋友近況及社會動態。
這種網絡文化,既有利又有弊。有利的是可以拉近朋友間的距離,第一時間了解社會的動態,分享自己的生活等;弊的地方則是網絡是虛擬的,無法判斷對方的真實身份,網絡不受現實的制
約,隨意性很強,各種可能都會發生等等。
二、網絡文化對“90后”學生的影響
1.“90后”男生與女生受到網絡影響的側重點不同
古話有云,男女有別,不同的群體受到網絡文化的影響也會不同,在本次調查中,經過數據處理與分析后,我們發現“90后”男生與女生受到網絡文化的影響是有區別的。
(1)上網用于學習的青少年女生比男生要多,比例約為2∶1。
(2)對于上網娛樂消遣方式,女生以聊天為主,男生以網絡游戲為主。
(3)對于網上娛樂對學習的影響,女生認為要勞逸結合,促進學習,而男生則覺得沒什么影響。
(4)對于網絡交友、社交網站的使用,女生側重于了解朋友的近況,而男生則重于社會動態發展。
總的來說,男生與女生相比,男生更加喜歡刺激與,通過網絡游戲可以滿足他們的需要,所以,男生比女生更加喜歡網絡游戲,甚至沉迷于其中。女生心思細密,關心別人而且害怕孤獨,所以,在網絡中傾向于和朋友聊天或者是聽音樂。數據表明,女生會比男生更懂得勞逸結合。出現男女差異,很多原因都是男生與女生總體性格上的區別,因為有了這樣的區別,在接受同樣的文化中會出現不同的表現。
2.網絡帶來的負面影響
(1)導致青少年違法犯罪行為增多。
網絡使人們的身份可以變成電腦上的一串字符,在網絡世界中,任何人都可以使用不同的名字、性別、年齡與人交流而不會被察覺。網絡的虛擬性及隱蔽性特征使網上出現黃色流毒、黑色信
息、暴力文化等不同的網絡犯罪,計算機病毒、黑客入侵等案件也逐年增多。
(2)造成青少年人格缺陷。
網上交往是一種以網絡為媒介、以文字符號為載體的間接交往。網絡的虛擬性再次告訴了我們,人們可以在網絡中暢所欲言,不必遵守現實生活中的交往規則,也不必承擔違反交往規則而承擔的責任,這極易導致青少年對人際交往道德標準的模糊,容易產生在現實中對人的不信任,從而淡漠現實生活中與親屬、鄰居、同學之間的感情關系。
(3)影響青少年的學業和身體健康。
網絡會使許多青少年沉溺于其中,占用了青少年大量的學習時間,目前,我國的網癮少年已經有幾千萬,他們很多由于沉迷在網絡中無法自拔,導致荒廢了學業,所以,網絡對青少年的學業有很大的影響。由于長時間上網,有可能致使青少年由于睡眠不足而導致生物鐘紊亂,免疫功能降低,容易引發緊張性頭疼、焦慮、憂郁等,最嚴重的有可能會死亡。
三、合理利用網絡,發揮其積極影響
雖然“90后”學生都在利用網絡,但很多人卻沒有科學地去了解過網絡文化,這使得他們其中的某些人深深陷入網絡而成癮,多數人沒有發現網絡中豐富的知識資源。如此一來,網絡文化似乎成了“90后”學生的娛樂工具或“隱形殺手”。因此,要讓網絡在“90后”學生中變成巨大的知識寶藏,我們應該幫助他們科學認識網絡。
(1)在整個社會范圍內建立科學的網絡概念,讓人們清晰地了解網絡是什么,網絡中有什么,我們可以利用網絡做什么等等。目前,這一任務對于“90后”甚至“00后”學生而言,非常重要。
(2)學校應該側重搜集整理各類知識性網站,在學生中廣泛宣傳,通過網絡資源增強學生的知識面。網絡中有非常多樣的知識資源,我們可以免費了解很多前沿的理論成果;針對某個知識點,在網絡中我們可以找到與之相聯系的知識樹……這些,對于正在
成長中的“90后”“00后”學生而言都是非常有幫助的。
(3)家長在家庭中需要以身作則,以自身的行為影響自己的
孩子。
許多“90后”第一次上網是模仿自己最親近的人。如果他們發現家長利用網絡在玩游戲,他們很大可能對網絡的第一印象就是網絡游戲;如果他們發現家人在網絡中交友,他們很大可能對網絡的第一印象就是交友;如果他們發現家人在網絡中尋找各類有趣的知識,那么他們對網絡的興趣很可能就是在網絡的知識寶藏中遨游……因此,家長利用網絡的方式對孩子的影響是重大的。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為了他們的健康成長,家長必須以身作則。
總之,網絡只是一個工具,我們要做的就是科學認識它,合理利用它。
參考文獻:
[1]維吉尼亞·薩提亞.新家庭如何塑造人.北京:世界圖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