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中醫養生特點范文

        中醫養生特點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中醫養生特點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中醫養生特點

        第1篇:中醫養生特點范文

        【關鍵詞】中醫;康復養生;應用

        【中圖分類號】R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5)06-0199-01

        慢性病是人類疾病中非常難以根治的病種之一,慢性病對人類健康有著巨大的威脅,由于慢性病的持續時間長,并且難以根治,因此對患者的身心造成很大的困擾。同時由于慢性病的侵蝕,使得患者家庭苦不堪言,也引發一系列醫療問題,在社會中產生一定負面作用。由于西醫對慢性病的治療的手段不多,很多患者就即希望通過中醫的康復養生方法來獲得健康,本文就以中醫康復養生辦法對慢性病的應用進行研究,從而希望能幫助更多的患者恢復健康。

        一、中醫康復養生理論

        中醫康復養生理論在中國由來已久,早在漢朝時期,很多帝王就通過中醫康復養生來調節身體。同時中醫康復養身理論也受到了中國傳統思想的影響,道家、儒家、佛家都對中醫康復養生理論作出了重要的貢獻。例如儒家思想中的“仁者,愛人”,就是說的養生思想不僅要注重生命的體型,同時還要注重人在生命中體現出來的價值以及做人的準則。儒家思想也很看重修身養性,守中致和,提倡人要擁有相對平和的心態,從而能夠達到修身治國的思想境界。

        二、中醫康復養生學的特點

        中醫康復養生學在醫學上是一門獨立的學科,其內容在幾千多年的發展和應用中逐漸完善,并自成體系。目前,在我國的醫學界所認可的中醫康復養生學主要包括了預防醫學、臨床醫學、康復養生醫學、行為醫學和社會醫學等。中醫康復養生學的最終目的是通過養生學的理論幫助患者根治疾病,最終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也正因為如此,中醫康復養生學就具有和其他學科獨特的優勢。

        (一)獨特的醫療理論科學

        由于中醫歷史悠久,在幾千年的歲月發展中,中醫理論不斷發展進化,最終形成了中醫康復養生學理論。這種理論不僅有其哲學理論,同時在實踐中也有多種不同的醫療方法,針對各種不同的病情采用各不相同的診治手段進行治療。同時,中醫康復養生學還有著自身完整的醫療理論,在上千年的發展歷程中,已經逐漸完善成一門獨立的醫療學科。中醫康復養生學跟中醫的基本診治方法一樣,都是通過望、聞、問、切等手段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診斷,但中醫康復養生學是利用陰陽五行、氣血津液以及辨證治療等理論,對患者的病癥進行分析和判斷,當了解到患者的準確病情后,再通過藥補、食療等方式,對患者的臟腑功能進行調節,并幫助患者恢復元氣,從而達到提升人體免疫力的目的。可以說,中醫康復養生學是一門多種醫療方式并用,且融合了醫療和養生不同概念的保健科學,并最終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和民族色彩的醫療保健科學。

        (二)養生和康復相結合的治療方式

        同西醫主要以治病為目的不同,中醫不僅在于治病,還在于通過各種手段來預防病情,也就是說,中醫的特點是集治療和預防為一體的醫學。同現代西醫喜愛那個比,中醫康復養生的養生保健對于人的健康更為重要,通過行之有效的預防措施,就可以將大部分疾病排除在外,而不是當疾病上身后,才去要醫治,這樣也會極大的損傷人的元氣,對人的健康也會造成很大的影響。中醫康復養生法更多的是通過對人體自身的機能的調節和循環來保持人的健康,并能夠充分發揮人的自我調節和自我治愈的能力,最終實現對疾病的預防和治療。

        三、中醫康復養生在慢性病康復中的應用

        根據中醫的特點可以知道,中醫對于慢性病有著非常獨特的優勢,很多西醫解決不了的病情,在經過中醫的調理后,病情就有所減緩,甚至在經過持續的調理,久治不愈的病就可以完全痊愈。具體來講,中醫是通過對人體的各項機能的調節以及對人體循環的不斷梳理,從而達到疏通血脈、補充氣血的目的,最終能夠提升人體的自身免疫力,并增強人體素質。

        對于糖尿病患者而言,由于糖尿病是一種非常典型的慢性疾病,這些患者長期受到病情的折磨,只能長期在飲食受到非常嚴格的控制,同時也要非常注意自身的血糖、血脂。盡管這樣,這些糖尿病慢性患者的身體機能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因此可以說,糖尿病對于人的精神和身體是一個長期的傷害和折磨。患者飲食上需要時刻節制,并且體能下降明顯,并時常伴有口渴、頭暈等癥狀。中醫康復養生學在此方面就具有非常好的治療效果。針對糖尿病患者的癥狀,中醫康復養生學將此類癥狀歸納為消渴癥狀,屬虛證,可以通過食療的調節來減緩病狀,同時也能夠預防并發癥的發生,在很多臨床上有著較為理想的效果。

        對于偏頭痛的慢性病患者而言,西醫對于偏頭疼的診治為供血不足,但是很難找到真正的病因,很多西醫都是對偏頭痛采取手術等手段,但是手術不僅要麻醉止痛,這樣不僅風險很大,同時還具有較強的毒副作用,并且患者對藥物依賴性很大。對于偏頭痛的癥狀而言,中醫康復養生學認為這是一種人體脈絡不通的現象。對于此類病情,可以通過對患者的氣血脈絡的調節來減緩患者的癥狀,再通過對患者在臨床上的癥狀分析,采用統一的治療方式,從而實現對患者的氣血調理,最終緩解和根治偏頭痛癥狀。

        四、總結

        中醫康復養生方法對于很多疾病的治療,特別是慢性病的根治上有很多獨特的優勢。中醫康復養生方法能夠對人體自身的調節,從提高自身免疫力出發,對病癥進行治療。因此,在臨床上,很多慢性病都通過中醫康復養生方法得到了根治,不僅保證了患者的健康,同時也并不會對患者的器官造成損傷,同現代西醫相比,中醫康復養生方法是一種健康的醫學手段,因此可以相信,中醫康復養生方法的發展前景和未來會越來越光明。

        參考文獻:

        [1]黃進,趙長鷹,沈教授談飲食療法在中醫養生與康復中的作用[J].時珍國醫國藥2013(3)

        [2]李月紅,彭紅春,淺談糖尿病與中醫養生療法[J].國醫論壇,2011(2).

        第2篇:中醫養生特點范文

        2組答題正確率比較觀察組答對題目41道以上、31~40道、21一30道、11一20道、l一10道所占比例分別為37%、26.7%、23.3%、13.0%、0.0%;對照組分別為13.3%、23.0%、27.3%、28.7%、7.7%,觀察組答題正確率高于對照組,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汾二75.816,P<0.05)。

        2組各年齡段答題情況比較觀察組不同年齡段人群答題正確率均高于對照組相應年齡段人群,2組比較獷值分別為47.103、18.腸4、19.152,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l。

        觀察組到訪次數與答題正確率相關性比較觀察組人群到訪次數(1一3次)不同與答題正確率相關性經獷檢驗無顯著性差異,即觀察組答題正確率與到訪次數無明顯相關性(尸>0.05)。

        2組對中醫非藥物療法與養生知識認可度調查結果通過觀察組與對照組對中醫非藥物療法及中醫養生知識對健康促進認可度比較,經獷檢驗存在顯著性差異,即觀察組對中醫非藥物療法認可度高于對照組份=91.243,p<0.05),觀察組對中醫養生知識健康促進效果認可度高于對照組份二0.01162,尸<0.05),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表3。

        中醫養生文化源遠流長養生是為了延長生命、提高健康水平。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的趨勢,醫學模式的轉變,群眾健康意識的增強,回歸自然理念的產生,使得百姓對中醫藥,特別是中醫養生保健方面的需求急劇增加。現代養生多從平衡膳食、合理運動等方面指導居民日常生活起居。中醫養生以傳統中醫理論為指導,遵循陰陽五行生化收藏之變化規律,對人體進行科學調養,保持生命健康活力。主要包括:經絡養生、體質養生、運動養生、養生、情志養生、睡眠養生、環境養生、起居養生、膳食養生、順時養生、四季養生、樂娛養生、藥物養生、沐浴養生、減毒養生、靜神養生等內容。與現代養生相比,中醫養生的特點一為天人合一的養生觀;二為陰陽平衡的健康觀;三為身心合一的整體觀。中醫養生一方面保養民生,一方面弘揚國粹,有助于中醫藥的社會化和現代化。中醫藥養生文化作為中國健康領域的原創文化,對促進全民健康有著實際的意義。

        第3篇:中醫養生特點范文

        1.應用的可行性

        首先,社區護理是社區衛生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社區護理的健康觀是以人的健康為中心,把人看作是一個具有生物、心理、社會等多方面需要的整體,強調家庭、社會以及心理對人的健康的影響,這與中醫護理的“天人合一”和“形神合一”的生命整體觀一脈相承。中醫護理歷來重視人與自然、社會的協調,將人與生存環境的和諧、人體心身的和諧視為健康的基本標準,并貫穿于疾病防治和抗衰老理論與實踐之中。社區護理的主要內涵是向個人、家庭、社區人群提供以健康促進為目標的護理服務,以增進健康和預防疾病為要務,這與中醫護理的“治未病”的預防觀不謀而合,中醫護理的預防觀印刻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烙印,強調以增強體質為核心的健身防病思想,制定了外以適應自然變化、內以促進機體抗病能力、機體協調能力的養生原則。可見,中醫護理的整體觀與預防觀在社區現代護理觀中得到了充分體現,這為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社區護理體系奠定了理論基礎。其次,社區人群對中醫護理有著深厚的感情,這為構建符合我國國情的社區中醫護理模式奠定了堅實的群眾基礎。最后,國際社區護理蓬勃發展的背景以及中醫藥社區衛生服務體系的不斷發展與成熟,為中醫護理快速進入社區護理提供了可能。

        2.應用現狀

        2.1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醫療資源的分配仍存在著不均衡性,經濟發展實際和老齡化社會的逐步形成,居家護理將成為適應大眾需求的一種主要的社區護理工作方法。居家護理是在有醫囑的前提下,社區護士直接到病人家中,應用護理程序向社區中有疾病的個人即出院后的病人或長期家庭療養性的慢性病病人、殘障人、精神障礙者,提供連續的、系統的基本醫療護理服務。

        2.1.1在居家護理評估中的應用中醫護理評估與社區居家病人評估的主要內容相似,包括病史、臨床表現、體檢及治療情況等。中醫護理評估技術是在整體觀和辨證觀的指導下,在現病史、個人生活史、家庭環境評估、癥狀與體征評估等方面具有鮮明的特色。中醫護理評估內容的引入加強了居家護理評估的深度與廣度。目前,進行居家病人護理需要評價時,常用居家病人護理需要評估量表。為了充分利用中醫護理的優勢,可以對此量表進行修訂,增加中醫護理評估內容。

        2.1.2在慢性病人居家護理中的應用社區的慢性病人包括冠心病、高血壓病、肺心病、糖尿病、潰瘍性結腸炎、先天性畸形、慢性腎功能衰竭、骨和關節病變需要牽引和臥床者等。中醫護理以其優質、顯效、簡便的特點,在社區慢性病人居家護理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有研究表明,在社區護理工作中大部分護士能夠使用中醫養生相關知識對患者進行辨證下的中醫護理干預。干預項目的應用率依次為:用藥指導、生活起居調養、情志調護、健康膳食、康復指導,而用藥指導、生活起居調養和情志調護的中醫護理干預,在家庭病床列前三項。可見,中醫養生保健方法,尤其是情志護理、藥膳護理更貼近生活,因其護理方法簡便易學、直觀安全、效果顯著,更適合在社區普及推廣。

        2.1.3在居家康復護理中的應用在社區,需要康復護理的病人包括出院后病情已穩定但需繼續治療或康復的病人、殘疾人等。常見的有術后病人、腦血管意外病人、高位截癱病人、先天畸形或后天傷病造成的功能障礙、殘疾者。中醫藥膳護理、情志護理以及針灸、按摩等護理技術在防止壓瘡、增進病人的心理健康、促進病人的營養、畸形和殘障病人的康復護理、健康教育、家庭環境適應性改變的指導等方面應用廣泛,使向病人提供優質的康復護理成為了可能。

        第4篇:中醫養生特點范文

        據黃永剛先生介紹,中華養生是上古先民為抗御嚴酷的自然環境,調整身體,防治疾病的需要,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不斷總結生命經驗的結果。中華養生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的瑰寶。通常所說的養生是狹義的養生學,是指通過非藥物的方法達到提高自身康復能力的學問。整個中醫學說就是廣義的養生學,她是中華養生的主體,她有別于西方治療疾病的“醫學”。《黃帝內經》中黃帝與岐伯有一段精彩對話。談到瘟疫時,黃帝問岐伯為什么有些人被傳染了卻不得病,岐伯的回答是“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這可以說是中華養生的精髓。

        “養生”一詞,最早見于《莊子·養生主·庖丁解牛》。在《黃帝內經》中也曾提到:“故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則僻邪不至,長生久視。”《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上說:“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陰陽,和于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于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養生就是依據生命的發展規律,保養生命、愉悅精神、增進智慧、延長壽命的正確理論和方法,就是防止疾病或將疾病消滅在萌芽階段的方法,達到《黃帝內經》所說的“治未病”的境界。黃總概括和總結了中華養生通常的幾種方式:

        因時養生:就是按照自然生長的法則,順應自然規律,安排生活的養生方法,主要包括四季養生、時辰養生等方法。四季養生是根據四季的變化,按照春發、夏長、秋收、冬藏的自然規律調整飲食起居。時辰養生是根據在一天中的不同時辰,調整生活狀態,達到養生的目的。如7:00—9:00胃經當令,這個時候一定要吃早飯,對養護胃的功能大有益處。

        體質養生:就是根據人的不同體質類型采取食療、運動、四季養生等綜合的調養方式,不斷改善人體的健康狀態,提高人的生命質量。

        經絡養生:就是根據中醫經絡原理,利用拔罐、刮痧、按導、艾灸等方法,以激發人體的自動調節和自我修復能力,達到恢復健康的目的。比如心火旺引起的心煩失眠就要梳理心經,以瀉心火。

        飲食養生:是根據身體的生理需要,給予不同種類食物的攝入,以達到平衡臟腑陰陽的目的,保障身體健康。如不同顏色的食品滋養不同的臟腑。

        運動養生:以中醫的陰陽、臟腑、氣血、經絡等理論為基礎,以養精、練氣、調神為運動的基本特點,強調意念、呼吸和軀體運動相配合的活動,形成了運動肢體、自我按摩以練形,呼吸吐納、調整鼻息以練氣,寧靜思想、排除雜念以練意的保健方法。

        情志養生:人的情緒、情感的變化,對身體產生著一定的影響,而運用有益的感官刺激,調節情緒到良好的狀態,以達到養生的目的。如聽音樂、賞字畫、與人交流等。

        居家養生:對日常生活包括居住環境、作息、勞逸等各個方面,進行合理的安排及采取一系列措施,以達到生活愉快,身心健康,延年益壽的目的。如居住在朝向適宜、通風良好的房間,合理的安排作息時間等對身體的健康就很有利。

        這里尤其值得一說的是個性化的體質養生。體質是個體生命過程中,在先天遺傳和后天獲得的基礎上表現出的形態結構、生理機能和心理狀態方面的綜合的、相對穩定的特性。體質現象作為人類生命活動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與健康和疾病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兩千多年的《黃帝內經》就對體質學說進行了深入的闡述。《黃帝內經》不僅注意到個體的差異性,而且從不同的角度對人的體質作了若干分類。如按五形分類法把人分成25種體質類型和根據人體體質的陰陽分類法把人分為太陰之人,少陰之人,太陽之人,少陽之人,陰陽平和之人等五種類型。

        20世紀70年代末,王琦、盛增秀等一批學者明確提出了“中醫體質學說”的概念,并于1982年主編出版了第一部中醫體質專著——《中醫體質學說》,奠定了中醫體質學研究的理論與實踐基礎,標志著這一學說的正式確立。1987年中國中醫研究院主持召開了“首屆全國中醫體質學說學術研討會”,會議通過《紀要》確定了“體質學說”及“體質”的定義。

        1995年《中醫體質學》的出版,使中醫體質理論完成了由“學說”到“學科門類”的轉變。2009年中華中醫藥學會頒布了《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成為對中醫體質類型進行辨識的標準化方法和工具。體質研究進入了公共衛生服務和中醫預防保健體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及全國多個省市大力推介。《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2009版)》中將體質辨識納入體檢項目等,標志著體質辨識被廣泛應用于健康體檢及個人保健,在“公共衛生”的實踐中發揮了獨特的作用。標志著中醫體質學實現了由理論到實踐的轉化。

        依據中華中醫藥學會2009年3月26日、4月9日實施的《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標準,依據不同體質在形態結構、生理功能及心理活動等三個方面的特征,將中醫體質分為:平和質、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痰濕質、濕熱質、血瘀質、氣郁質、特稟質等九種基本類型。

        體質大致上有以下幾個特點:

        遺傳性:個體體質的特點、體質的差異、個體體質的形成都是以先天遺傳因素為基礎,在后天成長過程中,經過自然、社會、境遇、飲食等諸多因素的影響而逐漸形成的。不同個體的體質特征分別具有各自不同的遺傳背景,這種由遺傳背景所決定的體質差異,是維持個體體質特征相對穩定的一個重要條件。

        相對穩定性:一般情況下,個體體質一旦形成,在一定時期內不易發生太大的改變,所以體質具有相對穩定性。體質的穩定性由相似的遺傳背景形成。年齡、性別等因素,也可使體質表現出一定的穩定性。

        多樣性:體質的形成與先天、后天多種因素相關。遺傳因素的多樣性和環境因素的復雜性使個體體質間存在明顯的差異;而即使是同一個體,在不同的生命階段其體質特點也是動態變化的,所以體質除具有明顯的個體差異性之外,還呈現出多樣性特征。

        可變性:體質形成于先天,定型于后天。體質的穩定性是相對的,而不是一成不變的,這就意味著體質具有動態可變性。每一個個體在生、長、壯、老的生命過程中也會因為外環境中諸多因素的影響而使體質發生變化,表現為與機體發育同步的生命過程。后天生活環境對體質的形成與發展始終起著影響作用,生活條件、飲食構成、地理環境、季節變化以及社會文化因素等都可對體質產生一定的影響,有時甚至可起到決定性作用。

        趨同性:由于遺傳及處于同一歷史背景、同一地方區域,或飲食起居條件比較相似的人群,其體質較易呈現類似的特征。在相同的時空背景下,體質的趨同性會導致某一人群對某些疾病的易感性及其所產生的病理過程的傾向性。因此,體質可以客觀分類,同種體質類型的人其發病具有共性,也使群體預防和群體治療成為可能。

        可調性:體質的形成是先天、后天因素長期共同作用的結果,既是相對穩定的,又是動態可變的,這就使體質的調節成為可能。正因為這樣,針對各種體質及早采取相應措施,糾正或改善某些體質的偏頗,可以減少體質對疾病的易感性,促使體質向好的方面轉化,以預防疾病或延緩發病。

        第5篇:中醫養生特點范文

        【關鍵詞】 中醫藥; 知識服務; 知識推薦; 移動互聯網; 移動設備

        Preliminary Research on TCM Knowledge Recommendation Via Mobile Internet/ YU Tong, MAO Yu-xin, GAO Hong-jie,et al.//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5,12(36):115-118

        【Abstract】 A core problem of knowledge servic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domain is as follows: in the face of massive knowledge resources, how to automatically find out which ones a user may be interested in so as to realize active knowledge recommendation. Mobile Internet, with its popularity, convenience, and ability to collect personal information, provides an ideal platform to solve this problem.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concept and background of personalized knowledge recommendation, analyzed the current status of TCM knowledge recommendation via mobile Internet, and proposed existing problems and research thoughts.

        【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Knowledge service; Knowledge recommendation; Mobile internet; Mobile device

        First-author’s address:Information Institut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7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36.038

        中醫藥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數千年來,歷代醫家在醫療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創立了兼具理論深度和民族特色的中醫藥知識體系,為中華民放的繁衍昌盛作出了杰出的貢獻。隨著我國社會從溫飽到小康的轉型,百姓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開始更加重視生活品質,追求延年益壽,因此對中醫養生保健知識產生了日益強烈的興趣。

        近年來,中醫藥領域的信息化建設取得了長足進展,建設了大量的文獻庫和數據庫,形成了相對完整的中醫藥科學數據體系[1] 。這些數字化資源中,蘊含著豐富的中醫藥知識。如何將這些知識資源與人民群眾分享,使普通人從中受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基于互聯網的中醫藥知識服務系統能夠整合中醫臨床知識、中醫藥理論知識、中藥方劑知識和中醫疾病知識等中醫藥知識資源,面向網絡用戶提供中醫知識或其他的數字化服務,是在人民群眾中普及中醫藥知識的一種有效手段[2] 。

        中醫藥知識服務系統一般都實現了知識檢索功能,能幫助用戶從海量的中醫藥文獻和知識資源中迅速找到有關知識[3] 。但知識檢索這種服務方式存在固有的局限性。為檢出所需的知識,用戶必須能夠輸入正確的檢索詞。這就要求用戶已關注相關主題,并能用正確的醫學術語將其表述出來。這對于醫學專業人員可能并非難事,但對于普通人往往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普通人很可能忽視了一些與自身健康有關的知識主題,甚至不清楚在網絡上存在哪些有用的知識檢索服務,因此無法充分獲取在知識庫中已經存在的知識。

        為了彌補知識檢索的局限性,可根據用戶的特點向其進行主動的知識推送。不同用戶對中醫藥知識的需求不盡相同,但人們往往對與自身體質和健康狀況相關的中醫藥知識更感興趣。若能根據用戶的特點和偏好,向其提供個性化的知識推薦服務,則可更好地滿足用戶的需要。在下文中,將介紹個性化知識推薦的概念、背景和技術,闡述基于移動互聯網的中醫知識推薦服務的現狀,提出存在的問題和研究思路。

        1 個性化中醫知識推薦

        個性化知識推薦,是指根據用戶的特點和偏好,向其提供具有針對性的知識服務。以中醫為例,系統可根據用戶的中醫體質類型,向其推薦與該體質相關的知識;若用戶患有某種疾病,則系統可優先提供該疾病的相關知識。為實現個性化知識推薦服務,需要搜集用戶的個人信息。這些信息可由用戶填寫或設定,也可由用戶使用行為推定。例如,用戶可通過表單填寫(或勾選)其所感興趣的疾病;又如,用戶輸入的檢索詞,可反映出其所關心的主題。系統會為每個注冊用戶構建“用戶模型”,用于描述用戶的特點和偏好,判斷用戶的需求。

        當用戶訪問系統時,系統會根據該用戶的模型以及系統自身的推薦邏輯,確定針對該用戶的知識推薦內容。例如,若系統測出用戶屬于氣虛質,則會基于知識庫向用戶推薦氣虛質適宜的飲食(如當季水果等)。個性化知識推薦方法是知識服務系統中的一項核心技術,它一般具有如下特點。

        1.1 可定制性 知識服務根據用戶的設定來實現。系統采取“量體裁衣”的策略,向用戶提供和推薦具有針對性和相關性的知識,以滿足用戶的需求。

        1.2 主動性 系統不僅被動地響應用戶的知識請求,而且會“猜測”用戶需要什么,并采用推薦、提醒、個性化知識展示界面等方式主動提供知識服務。

        1.3 差異化 系統面向各類用戶提供差異化的知識內容,滿足用戶的不同需求。用戶會因自身特點和需求不同,得到不同的用戶體驗。

        個性化知識推薦方法能進一步簡化用戶利用中醫知識的方式和途徑,降低中醫知識普及的門檻,促進中醫知識的共享和傳播。

        2 推薦系統技術概述

        個性化知識推薦服務的后臺需要推薦系統(亦稱推薦引擎或推薦平臺等,Recommender System)的支持。推薦系統能推測用戶對某一信息條目的偏好程度,從大量信息中過濾出用戶想要的信息[4] 。近年來,推薦系統在電子書店、視頻網站以及搜索引擎等各種網絡信息系統中得到了極為廣泛的應用,成為一項功能強大、價值巨大的信息服務。

        推薦系統的核心是其所使用的推薦方法(或稱推薦算法)。目前,推薦方法主要包括“協同過濾”(Collaborative Filtering)和“基于內容的過濾”(Content-based filtering)兩大類[5] 。協同過濾方法是根據某個用戶的行為(對事物的購買、選擇或評價等)以及其他用戶的類似行為建立模型,再使用該模型預測該用戶可能感興趣的事物[6] 。基于內容的過濾方法是根據事物的特征判斷事物之間的相似性,從而向用戶推薦更多類似的事物[7] 。

        很多其他的人工智能方法也可被應用于推薦系統。例如,主題模型(Topic Model)是能夠從大量離散數據集中挖掘出隱含的主題結構的一類統計模型[8] 。這里的“主題”是指由一些語義相關的特征構成的、用來描述一個話題的抽象概念。利用主題模型可以識別一份文檔所表達的主題,從而將該文檔推薦給對相關主題感興趣的用戶。又如,社會網絡分析 通過網絡模型體現一類人群中個體之間的多層次交互關系。通過社會網絡分析,可以發現人與人之間的愛好、生活習慣等相似關系,以此為基礎對用戶做相應的個性化推薦[9]。再如,利用關聯規則挖掘(Association Rule Mining)算法,可從海量數據中發現事物之間的關聯關系,然后據此進行相應的推薦[10] 。關聯規則是形如XY的蘊涵式,具有一定的支持度和信任度。基于關聯規則的推薦是以關聯規則為基礎,若用戶特征滿足規則頭,則將規則體的內容作為推薦對象推薦給用戶。

        上述推薦方法都是基于統計的,試圖從海量數據中挖掘用戶的偏好和需求。“基于知識的推薦系統”(knowledge based recommenders)與這些方法不同,它不是基于海量數據分析的結果進行推薦的,而是基于事物分類、用戶偏好、推薦原則等方面的顯性知識的一種推理技術[11] 。基于知識的推薦方法因它們所用的“效用知識”(Functional Knowledge)的不同而有明顯區別。效用知識是一種關于一個事物如何滿足某一特定用戶的知識,因此能解釋需要和推薦的關系。效用知識可以是任何能支持推理的知識結構,它可以是用戶已經規范化的查詢,也可以是一個更詳細的用戶需要的表達式。此類方法可以在“協同過濾”和“基于內容的過濾”等方法不適用的領域發揮作用。其優點是不依賴于大量的數據積累,因此容易啟動;其缺點是在定義推薦所需知識的過程中可能遇到知識獲取瓶頸。

        既然推薦系統已被成功應用于商業領域的商品關聯推薦,它也就可能被用于中醫知識的個性化推薦。可綜合利用上述方法,研制面向中醫藥領域的個性化知識推薦系統,使之能夠利用用戶個人健康信息、人際網絡信息和健康公共信息,向用戶提供有用的知識和有效的建議,幫助用戶決定應該進行什么有益的飲食規劃、生活活動或疾病治療規劃,達到疾病防治和提高生活質量的效果。一個面向中醫知識的個性化推薦系統將能夠實時利用采集到的數據做出主動推薦,提高用戶的疾病防治能力及其對中醫知識的信賴度。

        3 移動互聯網和中醫知識推薦

        近年來,智能手機等移動設備迅速普及,移動互聯網取得迅猛發展[12] 。移動互聯網因其普及性、便捷性以及強大的個人信息采集和自動感知能力,為個性化知識推薦提供了理想的平臺。首先,智能終端為用戶個人健康信息的采集提供了便捷的手段,可通過規范化的問卷、量表采集用戶個人健康數據并判斷其健康狀況。例如,可以基于中華中醫藥學會的《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等標準,為用戶提供“中醫體質測試”服務;系統會列出一組與用戶近期的體驗和感覺相關的問題,根據用戶的答案判斷出用戶的中醫體質類型。其次,基于智能終端的傳感系統自動采集時間、地域、天氣等用戶相關數據,這種用戶情境感知能力能進一步提升推薦系統的精準性。例如,通過GPS系統,可感知用戶的地理位置,據此推薦當地的美食,而無需推薦在當地不存在的食材及相關食譜。最后,智能終端為個性化中醫知識推薦提供了移動應用程序、萬維網、短信、微信等多種實現途徑。

        在中醫藥領域,已出現了過日子、中醫養生、健康養生寶典、365健康養生、中華養生、中醫美容保健、養生美顏聽書等一系列面向社會大眾提供知識服務的移動APP。許多產品會收集用戶行為信息和健康數據,據此向用戶提供知識推薦等個性化服務。例如,“過日子”會提請用戶進行注冊并填寫個人健康信息,并根據用戶“中醫體質測試”的結果判斷用戶的中醫體質,進而針對用戶的體質類型提供個性化的知識推薦服務;“中華養生”以中醫理論為依據,實現了養生提醒功能,適時推薦運動、食療、調神等方面的養生知識,督促用戶從事養生保健活動;“中醫養生鐘(普及版)”根據時辰(時間)與臟器經絡的對應關系為用戶提供養生提醒服務;“體質養生(食療)系統”根據用戶“中醫體質測試”的結果提供個性化知識推薦,幫助用戶在選擇食物時能根據自身體質去分析營養價值,而不僅根據喜好[13] 。上述產品有助于用戶獲得日常健康維護、疾病預防和生活指導等方面的中醫知識,指導并督促用戶從事養生保健活動,以達到增強體質、預防疾病、頤養生命之目的。

        4 存在的問題和研究思路

        上述產品已初步實現了個性化中醫知識推薦功能,但尚有改進空間。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知識權威性和用戶信任度較低[14] 。中醫學術界多年來開展了大量的中醫藥信息化工作,組織全國一流專家進行數據庫加工,建設了大量的中醫藥數據庫[1] 。通過建立嚴格數據質量評價標準以及數據審校機制,保證了數據質量[15] 。這些數據庫具有領域權威性,知識可信度高,為中醫知識推薦服務提供了優質資源。需要研究如何對這些知識資源進行有效組織,并與用戶對中醫知識需求建立關聯,使這些知識資源能更有效地支持推薦服務。

        另外,上述產品的推薦機制的合理性尚未得到專家的論證,在推薦技術和方法方面尚有進一步研發和改進的空間。可根據個體化健康狀態,以實時健康風險評估為基礎,研究智能健康信息推薦技術,開發個性化中醫知識推薦系統,即時提供滿足百姓日常健康維護、疾病預防和生活指導方面的中醫知識。其中涉及3項主要的研究內容。

        4.1 用戶個人健康信息模型的研究與設計 為實現個性化的知識推薦,首先需要設計符合移動互聯網技術特點且具有中醫特色的用戶個人健康信息模型。需要對基于移動互聯網的用戶個體數據采集手段進行調研,分析現有的個人健康數據的內容、質量和利用價值,對用戶的個體特征進行系統梳理和量化建模,形成一個相對完善的、領域相關的用戶特征模型。

        4.2 個性化中醫知識推薦算法研究與實現 首先,可通過文獻調研、專家咨詢、用戶訪談等方法,整理個性化中醫藥知識推薦的案例,明確知識推薦策略。進而,可采用知識表示技術,構建一個面向中醫知識推薦的規則庫,將推薦策略表達為形式化的知識推薦規則,從而建立個人健康信息模型與中醫藥知識資源之間的關聯關系,實現基于規則的中醫知識推薦。最后,可采用“基于知識的推薦”與“協同過濾”相結合的混合型推薦機制,研究和實現專門針對中醫知識的個性化推薦算法。

        4.3 中醫知識主動推送網絡服務的研究與實現 在研究和實現推薦算法的基礎之上,需要進一步對該算法進行網絡化封裝,在萬維網(Web)服務器端實現和部署知識推薦的網絡服務(Web Service),使得移動客戶端和其他信息系統都能動態調用知識推薦算法。該服務能夠直接根據用戶特征向移動客戶端推送中醫知識,從而實現基于移動互聯網的個性化知識推薦。

        5 小結

        知識推薦與知識檢索是知識服務的兩種基本方式:知識推薦屬于系統主動推送,知識檢索屬于用戶主動提取。這兩種方式相輔相成,相互融合,可以形成相對完整的中醫知識服務技術方案,進一步提升知識服務系統的用戶友好性和針對性。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以及智能終端的迅速普及,使具有用戶情境感知能力的個性化推薦系統成為可能。“過日子”等移動應用產品已初步實現了個性化中醫知識推薦功能,可根據用戶的個人健康信息(如性別、年齡、體質、疾病等)以及時節、地域等環境信息,進行個性化的中醫知識推薦,使用戶可以隨時隨地獲得針對自己和家人的養生知識和健康提示。需要基于中醫藥領域現有的優質數據資源,采用移動互聯網技術,設計用戶個人健康信息模型,研制權威的中醫知識庫以及智能化的中醫知識推薦技術,實現中醫知識主動推送網絡服務,幫助普通百姓獲得精準的個性化中醫知識服務,從而提高用戶的疾病防治能力以及對中醫知識的信賴度。

        參考文獻

        [1] 崔蒙,尹愛寧,范為宇,等.中醫藥科學數據建設研究進展[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06,13(11):104-105.

        [2] 高博, 崔蒙, 楊碩,等. 基于數據的中醫藥知識服務研究[J]. 圖書情報工作, 2012, 56(9): 5-9.

        [3] 于彤, 蘇大明, 尹仁芳, 等. 中醫藥知識服務平臺構建研究[J]. 中國醫學創新, 2014, 11(15):120-123.

        [4] Francesco Ricci, Lior Rokach, Bracha Shapira. Introduction to recommender systems [M]. Handbook, Recommender Systems Handbook, Springer, 2011:1-35.

        [5] Hosein Jafarkarimi, Alex Tze Hiang Sim, Robab Saadatdoost. A Na?ve Recommendation Model for Large Database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and Education Technology, 2012, 2(3):216-219.

        [6] Prem Melville, Vikas Sindhwani. Recommender systems [M]. Encyclopedia of Machine Learning, 2010.

        [7] Mooney R J, Roy L. Content-based book recommendation using learning for text categorization [C]. In Workshop Recom. Sys.: Algo. and Evaluation, 1999.

        [8] David M Blei. Introduction to probabilistic topic models [J]. Comm. ACM, 2012, 55(4): 77-84.

        [9] John P Scott. Social network analysis:a handbook (2nd edition)[M].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2000.

        [10] Hipp J, Güntzer U, Nakhaeizadeh G. Algorithms for association rule mining - a general survey and comparison [J]. ACM SIGKDD Explorations Newsletter, 2000, 52(2): 58.

        [11] Burke R. Knowledge-based recommender systems [J]. Encyclopedia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2000, 69(32):180-200.

        [12] 羅軍舟,吳文甲,楊明,等. 移動互聯網:終端、網絡與服務[J]. 計算機學報,2011,34(11):2029-2051.

        [13] 胡奧杰. 基于android的體質養生系統的開發[J]. 電子世界,2014,20(7):112-113.

        [14] 朱毓梅. 中醫藥信息需求的調查分析[J]. 國際中醫中藥雜志,2014,36(9):830-832.

        第6篇:中醫養生特點范文

        【關鍵詞】中醫養生;養生誤區;養生方法

        我國傳統醫學理論源遠流長,積淀了豐富的古代醫學經驗與養生知識。當前醫療衛生保健理念下,臨床上利用中醫理論針對人體進行養生,成為成為現代醫學領域所廣為關注的醫療保健方法,對于人體促進健康有著較為重要的指導功能,但由于個人認識理念及其他因素制約和影響,很多人在中醫養生的方法與應用方面往往不能正確選擇,以致于出現中醫養生方法的誤區,導致養生效果不佳甚至造成身心方面的負面影響,分析中醫養生的科學方法,意義深遠。

        1 中醫養生的內涵特征

        相對于人類生命個體而言,所謂養生就是根據人體生命規律,采用身心養護方法,保持或增進人體健康,減少疾病發生以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行為活動。簡單地說,養生就是采用有效措施保養生命。所謂中醫養生,是指以傳統中醫學理論為指導,遵循陰陽五行生化收藏之變化規律,通過采用多種方法方式對人體機能進行合理調養來增強體質、預防或減少疾病發生,從而達到保持生命機體健康活力和延年益壽的一種醫事行為活動。

        養生屬于一種文化現象,中醫養生是中華民族在維護人類健康和種族延續的長期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理論財富,具有一定的民族性、傳統性和延續性。由于養生活動涉及到人體生命現象,其內容涉及到人們日常生活的諸多方面;由于對人體生命認知的角度不同,中醫養生在個體實踐和體驗活動中所體現的品德修養、飲食起居、醫術藥物等調理方面各有側重,也各有所長,各有所用,中醫養生,講究順其自然、形神兼養、動靜結合以及綜合施養,基本概括了幾千年來醫藥、飲食、民俗、武術等傳統文化方面的養生理論。

        2中醫養生的常見誤區

        中醫養生的方法方式很多,但由于個體思想認識存在差異性,導致人們對于日常生活中的養生活動經常會形成誤解而出現如下誤區:

        中醫理論強調無病預防,講究調理,倡導合理科學的飲食起居等生活方式以及良好的心態,養生在于調和人體陰陽,疏通氣血經脈,提高機體調適能力,保證人體健康。

        受西醫理論影響,很多人對于中醫理論認識僅限于疾病的康復醫治上,而忽視中醫養生的預防調理功能,簡單的認為中醫養生就是利用中醫藥物治療疾病,還有些人具有過于依賴中藥治病的心理,一旦身體不適,就立即盲目服用中藥治療,輕視 “是藥三分毒”的道理,導致自身機體免疫力降低。

        中醫養生具有個性化特點,講究辨證論治,因人而異,每個人年齡不同、體質不同,季節不同,養生保健方法就會不同,進補是中醫養生的重要原則,但很多人在進補時虛實不分,盲目進補,過于注重食補療法的功能,存在多吃補藥利于健康的不科學觀念。

        3 中醫養生的原則與方法

        中醫學理論認為精、氣、神是維持人體整個生命活動的生命根本,中醫養生需要立足于協調臟腑,暢通經絡,清靜養神、節欲葆精、調息養氣以及持之以恒綜合調養等原則基礎上,進行科學養生。中醫養生注重強調天人合一的養生觀念、體現了陰陽平衡及身心合一的健康觀念,強調養生不可違背自然規律,重視人與自然環境的統一,注重形體養護,重視身心協調,主張 “動靜互涵,以為萬變之宗”,中醫養生包括情志、食補、藥物、氣功、運動、針灸、按摩等豐富多樣的養生方法,養生時應不拘法式,因人、因地、因時來選擇科學合理的養生方法:

        3.1精神養生:中醫養生貴在養德,應注重個體精神方面的保養,注重情感疏導,避免不良心理情緒波動影響,在中醫“形神一體”觀念指導下,根據個人的形神氣質類型,靜心寡欲、愉悅情志、通過綜合運用各種精神調養方法讓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態,促進心理健康,達到身心協調發展。

        3.2起居養生:起居養生是指人們在日常生活起居中通過調整睡眠節律以消除疲勞,恢復精神和體力,增進人體健康的養生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按照生物鐘規律養成良好的睡眠作息習慣,保精固腎,調息養氣,遵循春、夏、秋、冬四季令時的寒、熱、溫、涼變化來調節生活規律,做到養生與天時氣候同步。

        3.3飲食養生:中醫理論認為,脾胃為后天之本,飲食不節,傷及脾胃,使人多病早衰。膳食養生就是按照中醫理論,合理調整人體飲食規律,注意飲食宜忌,科學營養成分的攝取搭配,日常生活中應定時定量適度飲食,加強飲食衛生和安全,維持機體正常生理機能。

        3.4運動養生:人體機能需要經常運動來調節精力、強身健體,促進消化循環,增強身體免疫力。運用太極拳、五禽戲、八段錦、易筋經、氣功等傳統的體育運動方式進行持之以恒的適量運動和鍛煉,促使氣血周流,經絡暢通,臟腑調和,以達到筋骨舒活,強身健體之功效。

        3.5藥物養生:人體在各種病菌侵入或者其他不良環境因素影響,往往會導致各種疾病發生,針對不同病狀采用藥物服食也是中醫養生的內容。在醫治養生過程中根據病情需要適當把握藥物服用劑量和藥餌來防病治病,養生延年,合理運用具有抗老防衰作用的補益藥物,來延緩衰老,健身強身。

        結束語:總之,當前醫療衛生保健理念下,依據中醫理論進行強身健體成為人們追求健康肌體的重要養生手段,中醫養生具有個性化及多樣化特征,養生過程中應根據不同的需求選擇有效養生方法,避免曲解養生之道而導致養生效果不佳。

        參考文獻

        第7篇:中醫養生特點范文

        [關鍵詞]新編五禽戲 三調 養生保健

        中圖分類號:G85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5)22-0338-01

        1.五禽戲的源流

        古代仿生導引術,最早記載于《莊子?刻意》中的“吹呵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伸,為壽而己,此導引之士,養形之人,彭祖壽考者之所好也。”其中的“熊經鳥伸”是模仿熊和鳥的動作來鍛煉身體,又被稱為“二禽戲”,與五禽戲有著異曲同工之處,可看作是五禽戲發展的雛形階段。而后,在馬王堆《導引圖》,張家山漢墓《引書》,《淮南子》等[1]歷史文獻中都有關于多種模仿飛禽走獸動作的導引術記載,可看作是五禽戲發展的發展階段。東漢末年的醫學家華佗則根據仿生導引術、吐納之術,集傳統醫學的陰陽、五行、藏象、經絡等學說,進一步加以提煉和改進,通過觀察各種飛禽走獸的運動形態,在繼承和總結前人養生保健、延年益壽的經驗基礎上創編的“華佗五禽戲”[2]。經歷時代變遷,五禽戲發展至今以多達20余種版本,新時代背景下,為了更好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健身養生需求,國家體育總局組織專家學者在古籍原有記載基礎上整編而來,新編健身氣功。五禽戲既繼承了傳統“五禽戲”的風格特點,又吸取了各流派的精髓,將中醫養生與現代人體運動學、形體美學有機的結合而成,配合輕緩柔和音樂,彰顯了時代特征,是一套取法自然,古老而又現代的養生保健運動。

        2.中醫養生

        《淮南子?原道訓》記載:“夫形者,生之舍也;氣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從中醫養生中“保精護腎”的角度看,精、氣、神乃人身“三寶”,精是構成人體和促進人體生長發育的基本物質[3]。精可化氣,氣可生神,神可御形,精是氣、形、神的基礎,為健康長壽的根本,反之,氣、形、神是精的必要條件,為“保精護腎”提供能量。

        從中醫養生“形神共養”的原則看,形即形體,神即精神、意識。傳統醫學認為:“靜以養神,為陰。”練習者可通過對機體心理活動的自覺控制,保持心理的寧靜和“恬淡虛無”的精神境界,以增進身心的健康;“動以養形,為陽。”通過運動形體,疏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達到強筋壯骨效果。形與神、動與靜、陰與陽均是對立統一、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的,只有達到彼此間協調平衡,遵從生命體的固有規律及人于世間萬物相適應的規律,方能保持機體內部各臟器穩定及機體與外界物質能量交換的動態平衡。

        3.新編五禽戲與中醫養生保健

        新編五禽戲是在前人經驗基礎上,以形體運動、呼吸吐納、意識控制相結合為主要形式,通過模仿自然界五種動物的神形而創編。其講求的“調身”、“調息”、“調神”與中醫養生中的形、氣、神相互對應。“調形”重在鍛煉人的外在形體,強健筋骨;“調神”重在調節精神狀態,心強腦健;“調氣”通過呼吸吐納,促進全身血液循環,增強臟腑功能。通過“三調”來實現形神合一,協調陰陽平衡,方能達到生命機體治病祛邪、養生保健、健康長壽的功效。

        3.1 調形與養生保健

        調形,指對身體姿勢及的牽拉、調整、變換。調形是練習五禽戲的第一步,沒有良好的姿勢,就無從談起調氣和調神,更達不到養生之功效。古人云:“形不正則氣不順,氣不順則意不寧,意不寧則神散亂”,意思是調形是調氣和調神的基礎,只有形正才能進一步達到氣定神閑效果。從調形的角度來分析五禽戲的每一個動作都別具匠心,重點突出,而整套動作又渾然一體,各戲之間相互呼應。

        虎威生于爪,虎神發于目,爪與目皆屬于肝,勤加練習可起到舒筋活絡、養肝明目的作用。“虎舉” 時,手臂向上拔伸,刺激軀干兩側肝膽經絡,起到疏導肝膽氣血的效果;“虎撲”時通過身體前后伸展,可增加脊柱各關節的伸展性和柔韌度,保持正常的生理曲度,疏通經絡,調暢氣血。

        鹿好靜立遠眺,角抵時運轉尾閭。中醫理論認為,“腰為腎之府”,鹿抵”通過腰部左右扭動、胸內含脊柱后凸、尾閭的運轉不但可增強腰部力量,還可起到壯腰、補腎、強筋、健骨的功效;“鹿奔”兩臂內旋前伸,使肩背肌肉得到牽拉放松,軀干弓背收腹時則可增強腰背肌肉力量,起到防止、矯正脊柱畸形的作用。

        熊戲主脾,通過 “熊運” 腰部搖擺,可按壓脾胃,對消化器官進行體內按摩,使得中焦氣血通暢,“熊晃”時,身體左右晃動,起到疏肝理氣,增強消化系統效果,而提跨前行時又能增強髖關節肌肉力量。

        猿戲主心,“猿提” 動作中“猿勾”,通過手臂夾胸收腋、上提下按、上肢大幅度運動,可增強肺部呼吸能力,按摩心臟,改善腦部供血情況;另外提踵動作可提高人體平衡能力,強化腿部力量。

        鳥戲主肺,模仿仙鶴伸頸長望,展翅飛翔。鳥戲中“鳥伸”動作通過上肢的上舉下按,牽拉任、督二脈,起到疏導經絡作用;另外胸腔的開合直接刺激肺臟,加強肺吐故納新能力,提高肺活量。“鳥飛”提膝獨立,可提高身體平衡能力,拇指及食指上翹緊繃動作可刺激手太陰肺經,能有效疏導肺經,提高心肺工作能。

        3.2 調神與養生保健

        “神”指人的意識、思維、感覺等精神活動,也泛指機體的生命活動的外在表現,如眼神、表情、肢體姿態等。“調神”則指調養精神,神屬靜,與形相呼應,從而達到“形神合一”的中醫養生之道。練習五禽戲要“入戲”,只有充分理解了五禽的“神”,才能通過動作展現其玩耍游戲時候神態、神韻,這也是其區別于其他健身功法的重要特點之一。

        “虎戲”勾勒出猛虎伸腰、奔跑、撲食的場景,展示威嚴、勇猛的神韻。“虎舉”神態要嚴肅威猛,“虎撲”神態要沉著兇猛。“鹿戲”勾勒出鹿自由奔跑,抵角游戲,展現自由奔放、祥和的神韻。“鹿抵”神態要輕靈祥和,“鹿奔”神態要自由奔放。“熊戲”勾勒出壯熊憨態搖擺和行走的場景,展現憨厚笨呆的神韻。“熊運”神態要憨態可掬,“熊晃”神態則要渾厚沉穩。“猿戲”勾勒出猿猴左顧右盼覓食摘果的場景,展示活潑機警的神韻。“猿提”神態要機智靈巧,“猿摘”神態要活潑敏捷。“鳥戲”勾勒出仙鶴仰首挺拔,展翅飛翔的場景,展示怡然自得的神韻。“鳥伸”神態要超然淡泊,“鳥飛”神態要悠然恬靜。

        3.3 調氣與養生保健

        調氣,首先指調整呼吸的方式、節奏、強弱等,也稱調息。即通過肢體形態的變化與呼吸吐納的有機結合,逐步達到形、神、氣的統一。呼吸是人本能的一種生理活動,也是練習五禽戲的重要環節之一,呼吸形式主要包括自然呼吸、腹式呼吸、停閉呼吸及提肛呼吸等。如在“猿戲”中猿提動作就運用提肛呼吸法,吸氣時提收及會陰肌肉,呼氣時則放松及會陰肌肉。練習五禽戲時,不管選用哪種呼吸方式,都要以松靜自然,不憋氣為基本原則,配合起吸落呼、先吸后呼、開吸合呼、蓄吸發呼等規律。

        4 小結

        新編五禽戲模仿五禽秉性特點,但又不拘泥形象,動作優美大方,配樂輕緩柔和,符合現代審美標準;結合傳統醫學的臟腑、經絡、精氣神學說等,新編五禽戲雖有較好的健身功效,但不同體質、不同健康狀況的練習者,還需根據自身情況靈活掌控習練強度,以“汗出透”及“身體輕便”[4]等為基本原則,持之以恒,循序漸進,方能達到養生保健之功效。

        參考文獻

        [1] 田啟濤.“五禽戲”的發展源流及操練技巧[J],宜賓學院學報.2011,11(7):38-40.

        [2] 張繼,沈澍農.中國傳統哲學與中醫導引五禽戲發展探源[J],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2(1):26-29.

        第8篇:中醫養生特點范文

        【關鍵詞】治未病養生

        【中圖分類號】R15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0)09-0-01

        1 治未病的含義

        “治未病”是我國中醫學寶庫中的一朵奇葩,較早見于《黃帝內經》。書中有三處明確提出“治未病”概念。一是《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論述:“夫病已成而后藥之,亂已成而后治之,譬猶渴而穿井,斗而鑄錐,不亦晚乎”[1]。以“渴而穿井”“斗而鑄錐”為喻,把未病先防的思想提到戰略高度,為養生學說建立了理論基礎。二是《素問?刺熱篇》:“肝熱病者左頰先赤…病雖未發,見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要求醫者在掌握疾病轉變規律上密切注意病情洞察其演變趨勢,早遏其路,化解病邪,爭取病變的良好轉機。三是《靈樞?逆順》:“上工刺其未生者也…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謂也。” 也說明在疾病發作前或未發展時,把握時機,予以治療,從而達到“治未病”的目的。《難經》:“見肝之病,則知肝當傳之于脾,故先實其脾氣,無令得受肝之邪,故日治未病焉。”闡明見病防變的觀點。唐代“藥王”孫思邈, 令醫者“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醫之于無事之前”, 論證“治未病”與養生的直接關系,創建了一套養生益壽的方法。葉天士《溫熱論》:“務在先安未受邪之地。” 其預防傳變體現在護陰保津上。可見許多醫家早就意識到“治未病”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2 養生就是治未病

        中醫“治未病”重在“養生”。主張以養神,動形,針灸,藥膳等養生之道,使“正氣內存,邪不可干”。“養生”最早見于《莊子?內篇》意思是通過養精神、調飲食、練形體、慎、適寒溫等方法,保持身心健康,預防各種疾。中醫養生包括形神共養、協調陰陽、飲食調養、和調臟腑、通暢經絡、動靜適宜等一系列養生原則,協調陰陽平衡是核心思想。可見養生是中醫“治未病”的基礎工作和根本出發點[2]。有些疾病雖未發生,卻已出現某些先兆,或疾病已經處于萌芽狀態時,應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防患于未然,及時把疾病消滅于萌芽狀態。“未病”并不是沒生病,而是癥狀還沒顯現出來。不要認為養生只建立于健康的基礎上,其實病人更應注意養生,更要知道治未病的必要性,只有懂得養生才能更快地恢復自身的陰陽平衡。

        2.1 情志養生

        七情內傷是引起臟腑精氣功能紊亂而誘發疾病的一種致病因素。《素問?舉痛論》:“百病生于氣也,怒則氣上…思則氣結。”可見情志內傷會引起臟腑氣機失調,妨礙機體的氣化過程,導致精氣血津液的代謝失常,繼發多種病癥。現代社會生活的人們,有著不同的心理壓力,如果壓力長時間得不到有效地釋放,就可能引發心理問題。《黃帝內經》:“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3]。所謂知足者常樂,“淡泊明志,寧靜致遠”既是人生格言,也是精神養生大法。

        2.2 飲食養生

        有合理的膳食結構,提倡《養生錄》“六宜”:食宜早些、食宜暖些、食宜少些、食宜淡些、食宜緩些、食宜軟些。 實際上很少人會做到這幾點,而且現在患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脂肪肝的人數日益劇增,大多數由于他們攝入太多肥甘厚味所導致的。其實飲食養生也沒有脫離陰陽平衡的總則,中醫養生要以食為本,食在藥先,合理飲食是有利于維持體質的陰陽動態平衡,避免疾病的發生。

        2.3 運動養生

        運動是維持和促進人體健康的基本因素,適當的運動鍛煉,可以達到增強體質和改善偏頗體質的目的。所謂“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說明運動可促進精氣運行氣血暢達,增強機體正氣來抗御病邪。其實機體就像一臺機器,時間久了肯定會有一點磨損,但如果你過度或過長時間不使用就會生銹,對它的損害反而會更加大,適當地鍛煉是必須的。中醫也很講究“天人合一”,因此進行身體鍛煉也要順應四季的特點,否則就會適得其反。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運動養生還包括勤動腦。縱觀中國5000年,歷史上的長壽者都是勤于思考的人。孔子在人均壽命20歲的時候活到了73歲,唐代的藥王孫思邈在人均壽命27歲的時候活了101歲[2]。在古今中外的長壽者中,科學家、書畫家、棋手占了多數,這些人都是善于思考的人。所以運動不僅僅是運動軀體還包括動腦。

        2.4 穴位養生

        有許多報道都有說針灸能增強免疫力,延緩衰老,具有明顯的保健養生作用。據研究,針刺內關、神門、心俞、巨闕、百會、印堂諸穴可用來調整心功能,補益心氣,鎮靜安神; 艾灸神闕、關元、中極、命門、腎俞、太溪能補腎壯陽,增強[4]。《靈樞?經脈》指出:“經脈者,所以能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說明了經絡在生理,病理和治未病等方面的重要性。不同體質的患者通過中醫辯證來配穴針刺,能疏通經脈,調其氣血,使陰陽相對平衡,臟腑功能趨于調和,達到養生的目的。

        2.5 藥物養生

        在藥物養生、抗衰老方面,從古至今亦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我國最早的藥物專著《神農本草經》中載有大量抗衰老和防病的藥物。近年來應用中草藥預防疾病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就像03年的非典,用板藍根有很好的預防作用,前段時間的甲流,方劑玉屏風散也有一定療效。其實在日常生活中服用適量的藥物是有一定的預防作用,但是藥有三分毒,在服用時要注意劑量,不要以為多多益善,還是要根據自身的情況來選擇藥物,否則會使良藥變成毒藥。

        3 小結

        中醫從馬王堆醫書到春秋時期《黃帝內經》就形成了現代養生的雛形。而“上工治未病”是中醫學的一貫思想,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很多人早已經意識到養生的重要性。養生中醫也貫穿著中醫辨證的思想,不同體質的人群應該通過辨證來尋找合適自己的養生方案,要做到“治未病”首先要存入健康的生活方式,其次還要存入健康的心態,第三要存入健康的運動,第四要存入健康意識、健康智慧、健康知識和健康能力,儲存健康才是我們的養生之道,增強自身正氣才是關鍵。中醫養生和“治未病”都是中華醫學的精髓,希望這一理論得以繼承、發揚、提高、振興。

        參考文獻

        [1]陳大舜.中醫各家學說.長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85,186-189.

        [2]王琦,《中醫治未病解讀》.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8,07,01.

        [3]南京中醫學院醫經教研組.黃帝內經素問譯釋-寶命全形論.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59,209

        第9篇:中醫養生特點范文

        【關鍵詞】中醫 四季養生調攝

        中圖分類號:R15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515(2011)1-261-02

        據報道,17世紀人類的平均壽命只有20歲,18世紀為30歲,19世紀以前為40歲,1920年為55歲,1935年為60歲,1952年為68歲,而21世紀的今天,不少發達國家都先后進入了“老齡化社會”。現存的最早的我國醫學經典名著《黃帝內經》里所說“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已不再是人類的夢想,而是活生生的事實。盡管影響健康長壽的因素很多,諸如先天遺傳、自然環境、社會經濟、科學技術的發展、醫療水平、營養狀況、個人職業等等,但能否講究養生之道,卻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關于養生之道與健康長壽的關系,《黃帝內經》里非常清楚地指出:“余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者,時世異耶?人將失之耶?”從而指出了能否身體健康、益壽延年的關鍵,是在于人們是否能夠懂得養生之道。古代的圣賢人由于掌握養生之道,年紀活到了100多歲,而形體、動作不顯得衰老,但現在的一些人,因不注意養生,往往活不到50歲,形體就衰老了。人不可能不死,但是可以通過后天調養,逐漸增強體質,提高康復力、抗衰力,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

        養生,又稱攝生、道生、養性、衛生、保生、壽世等等。所謂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長之意;所謂養,即保養、調養、補養之意。簡言之,養生就是保養生命之意。四季養生,是指順應自然界春、夏、秋、冬的季節變化,通過調養護理的方法,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

        關于養生之道與健康長壽的關系,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已成書的《黃帝內經》中已指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陰陽,和于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書中還根據四季不同的氣候特點提出了相應的養生細則,為四季養生理論奠定了深厚的理論基礎。后世醫家又繼承和發展了四季養生的理論,使之在促進人們健康長壽方面發揮了重大作用。 而在21世紀的今天,隨著社會快速發展、生活節奏的加快,四季養生作為中醫傳統養生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必將對于調整人的心態,延緩人的衰老,提高人的壽命,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1 四季與人體健康的關系

        四季與人體健康關系非常密切,祖國醫學理論在預防保健方面特別強調氣象因素的重要性,如《黃帝內經》中記載的“必先歲氣、無伐天和”,就是在治病時首先應明確一年的天氣變化情況,在預防保健中必須充分考慮氣象因素和季節、節氣的變化,以順應自然規律,達到強身健體、祛病延年的目的。

        2 四季養生的內涵

        中醫養生學是數千年來歷代醫家經驗的結晶。從所涉及的內容和方法來看,可謂資料豐富、記載翔實、效用確切、簡便易行。隨著“回歸自然”的熱潮,中醫養生學方法的“整體、自然”特性將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中醫學關于養生的理論和方法是極其豐富的,而其中重要的核心內容之一即是―順時養生。正如《黃帝內經》里所說:“故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順四時而適寒暑”,這是中醫養生學里的一條極其重要的原則,也可以說是長壽的法寶。

        2.1 四季養生

        就是指按照一年四季氣候陰陽變化的規律和特點進行調養,從而達到養生和延年益壽的目的。四季春、夏、秋、冬,四季寒熱溫涼的變化,是一年中陰陽消長形成的。冬至陽生,由春到夏是陽長陰消的過程,所以有春之溫,夏之熱;夏至陰生,由秋至冬是陰長陽消的過程,所以有秋之涼,冬之寒。人類作為自然界的一部分,不能脫離客觀自然條件而生存,而是要順應四季的變化以調攝人體,以達到陰陽平衡、臟腑協調、氣血充盛、經絡通達、情志舒暢的養生保健目的。

        2.1.1 天人相應的養生觀

        中國哲學“天人相應”、“天人合一”的思想對中醫學的理論形成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這一理論也提示人們要在生產、生活中處處適應自然界的變化,如此才能安然生息。而對于人類生存最為相關的莫過于自然界日、月、星辰以及四季的變化了。 古人早就發現,日升則陽氣盛,日落則陽氣衰,故而古人日出而作,日沒而息。月圓時,人的氣血流暢,肌膚致密,外邪不易侵入;月缺時體內氣血流行較慢,肌膚疏松,外邪易乘虛而入。若月缺時遇到急風暴雨,則人較易生病。

        一年四季氣候的更迭、陰陽寒熱的變化,都會直接影響人的生命活動。欲得安康,必須對自然界周期性的四季變化作出相應的調節。正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所言:“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疴疾不起”。根據四時氣候的特點,人們總結出春養肝、夏養心、長夏養脾、秋養肺、冬養腎的五臟調養法以及“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經驗,對于四季養生有著重要意義。

        2.1.2 形神合一的養生觀

        形與神的統一,是盡享天年的關鍵。神寓于形,形統于神。神傷則形傷,神亡則形亡,此所謂“失神者死,得神者生”。精神衰敗,必顯于形,如兩目無神、面色無華、四肢乏力、納食不佳、形體瘦削等。由于人體精神是由心神來主宰的,志、意、魂、魄皆歸心神統轄,故有“心神乃形之大主”之說。因此,調養心神也就成為調攝形體的關鍵。所以,中醫養生學強調清靜養神,因為“心靜可以固元氣,百病不生,百歲可活”(《遵生八箋》)。

        精、氣、神被稱為人體“三寶”,三者是不可分離的,它的盛衰直接體現人的生長、發育,以至衰老的狀態。精,是生命之源,是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也是人體各種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氣,為生命活動的原動力,氣乃精之所化,精為氣之本。神,是指精神意識狀態而言,是神志和生命活動之外觀。有精則有神,神是五臟六腑、先后天精氣與人體最高主宰活動的具體表現。它是精神意識、思維活動以及臟腑精、氣、血、津液活動外在表現的高度概括。《壽親養老新書》曾對精、氣、神三者關系進行了概括:“主身者神,養氣者精,益精者氣,資氣者食”。所以說,神的充沛需要有精和氣這樣的物質基礎,精、氣的充盈或匱乏可直接影響到神的作用。鑒于此,善養生者必須保養精氣,達到精氣神的協調統一。

        2.1.3 動態平衡的養生觀

        人體的各種生理活動在動態中進行,并通過調節達到“以平為期”。中醫養生學非常重視陰陽、氣血的動態平衡。人體陰陽平衡是健康長壽、養生疾病的前提。陰陽有著彼此消長、相互轉化的關系,二者相互對立又相互制約。只有機體陰陽達到動態的平衡,人體才能保持健康穩定的狀態。例如,夏天陽盛氣炎,易出現熱迫汗出,耗傷氣陰,此時可服用養陰清涼藥膳,如綠豆湯、荷葉粥、西瓜羹等,以保持體內的陰陽平衡。中藥對人體的治療也是本著陰陽平衡的原則,熱病用寒藥,寒病用熱法,從而達到機體的陰陽平衡,使疾病不生。

        氣血是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氣可生血、行血,血可載氣、裹氣,二者如影隨形,同行同止。若氣血平衡失調,則會出現氣血不生、不行等病理變化,從而引起臟腑、經絡功能失調而發病。因此,保持氣血的正常化生和流通,是維系健康的必要條件,調理氣血也就成為防病治病的重要方法。

        2.2 四季養生的原則

        祖國醫學在四季養生方面有著豐富的理論基礎和實踐經驗,方法頗多。究其基本原則,大體可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2.2.1 順應自然

        在天人相應的整體觀思想的指導下,養生學認為,人體的一切生命活動都必須順應四時陰陽消長、轉化的客觀規律。在一年四季中,春夏屬陽,秋冬屬陰。自然節氣也隨著氣候的變遷而發生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變化。因此,人在春夏之時,要順其自然保養陽氣,秋冬之時,亦應保養陰氣,故有“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之說。這就要求人們凡精神活動、起居作息、飲食五味等都要根據四時的變化,進行適當的調節。在作息時間上,也要順應四時的變化,做到“起居有常”,春夏“夜臥早起”,秋季“早臥早起”,冬季“早臥晚起”。在飲食五味上,攝取更要有規律,過饑、過飽或飲食偏嗜均能傷害臟腑,影響身體健康,蔬菜瓜果的食用亦有一定的季節性。

        2.2.2 形神共養

        形乃神之宅,神乃形之用。故養神既可以保形,保形亦可以攝神,二者相互支持,密不可分。因此,養生防病必須形神共養,以維持形與神的統一。

        所謂“養形”,主要指臟腑、氣血津液、肢體、五官九竅等形體的攝養,“形乃神之宅”,故只有形體完備,才能有正常精神的產生。養形的具體內容非常廣泛,凡調飲食、節勞逸、慎起居、避寒暑等攝生方法,以及體育鍛煉、氣功等健身運動,大都屬于養形的重要內容。

        所謂“養神”,主要是安定情志、調攝精神。中醫學認為,人的精神、情志變化是人體生理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正常情況下,“神”是機體對外界各種刺激因素的“應答性反應”。它不僅體現了生命過程中正常的心理活動,而且可以增強體質、抵抗疾病、益壽延年,但如果情志波動過于劇烈或持續過久,超過了生理的調節范疇,則會傷及五臟,影響人體的氣血陰陽,導致多種疾病的發生。

        所以,中醫養生學十分重視精神攝養,要求人們思想上安定清靜,心境坦然,不暴發喜怒,不貪欲妄想,不為私念而耗神傷正,盡量減少不良的精神刺激和過度的情志波動,以保持心情舒暢、精神愉快。這樣,則人體的氣機和調,血脈流暢,正氣充沛,形體康健,抗病能力均強,就可以減少疾病的發生。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日本午夜久久精品福利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无卡 | 午夜福到在线a国产4视频 | 天天免费看国产一区二二区 | 久久精品无限国产资源好片 | 亚洲中文字幕免费 |